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风之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相信爱情——写在王功权私奔后
热度 1 fengzhigu123 2011-5-17 11:14
相信爱情 ——写在王功权私奔后 诗//风之谷 十指相扣,两心相对 今夜,请不要相信风 请不要相信前路会有尽头 请不要相信身后还有归途 今夜,有我、有你,一切都已足够 此刻,我不是掉落红尘的浪子 而你,你不是留恋俗世的嫦娥 我们,只作我们自己 生于此世,爱于此世,必将死于此世 今夜,亲爱的,请紧跟着我 若脚不停顿,路也不会静止 亲爱的,从今后莫问我是谁 我把百花埋在葡萄枝下 我用仙草为它敷枝 亲爱的,从今后,我不是曾经的我 我只是真实的我自己,没有任何属性 一切功名、权力、记号,都将随着我自己 在这颗葡萄枝下——死亡,涅槃,重生 从此,我是全新的、清白的我自己 守在这颗葡萄枝下 从此,有你相伴......
个人分类: 诗流成河|311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从《风之谷》看宫崎骏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antiscience 2010-11-25 23:13
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从《风之谷》看宫崎骏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刘兵,江洋 摘要: 基于STS领域的前沿理论,将科学漫画视为一种优质的科学传播形式,通过分析日本第二代动漫宗师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其代表性作品《风之谷》中的主人公娜乌西卡,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中的科学观,探讨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以动漫形式进行的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科学观以及科学文化的互动影响提供案例研究。 关键词: 《风之谷》,宫崎骏,科学传播,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 1. 日本动漫中的科学传播 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日本流行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日本动漫通过现代媒体进行传播,画面细腻,情节跌宕,表现手法丰富,戏剧效果强烈,蕴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以一种轻松休闲的方式表达浅显或深刻的主题,体现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动漫几乎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日本动漫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世界流行文化中都属罕见,可以说,动漫是一种不可小视的日本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日本本土,动漫文化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先锋代表,以其独特魅力,对亚洲乃全至世界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动漫的题材广泛,类型多样,其中,科学漫画是以表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主线的现实题材或科学幻想型的非现实题材的故事类漫画的总称,广义上也包括所有涉及一定科学题材或科学内容,但不是直接以传播科学为目的的漫画。科学漫画往往通过某些现实或者想象的情节发展,来普及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精神,或表达科学观念,进行对科学的批判式反思。用基于前沿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观念来看,科学漫画是一种优质的科学传播形式。通过科学漫画,不仅可以传播科学知识、方法和精神,也可以影响社会中的科学观和科学文化的塑成。反之,特定社会历史中的科学观和科学文化也在影响着科学漫画的内容和形式。日本的动漫家群星璀璨,层出不穷。其中以作为日本第一代动漫大师的手冢治虫和第二代动漫宗师的宫崎骏最为显赫,其作品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在许多国家都家喻户晓。本文选取宫崎骏的作品,特别是其代表性作品《风之谷》进行考察,分析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以动漫形式进行的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科学观以及科学文化的互动影响提供案例研究。 2. 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宫崎骏(Miyazaki Hayao),1941年生于东京,1965年开始从事漫画创作和动画制作,从至今仍活跃在日本漫画和动画舞台上。宫崎骏是日本动漫产业的领袖和旗帜性人物,是日本动漫界的一个传奇。他真正为动漫赋予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日本三代漫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在打破 手冢治虫 巨人阴影的同时,也一手开创了日本动漫的新时代。宫崎骏的作品主题涉及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生态伦理、理想社会、生存意义、生命价值等诸多方面,充满了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性的严肃思考和反思,不仅在日本和亚洲产生了重要影响,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是当今动画电影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巅峰。 宫崎骏作品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其主人公绝大多数是女性,其中以少女居多,最常见的是没有受到俗世侵扰,纯真善良的少女形象。她们具有敏锐好奇的眼睛和纯净细腻的心灵,能够发现自然界中被人们忽略甚至无视的神奇与力量;她们珍惜生命,即使面对看似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的自然生灵,也努力去爱惜和保护,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她们背负着沉重的使命,不受世俗价值观的侵扰,听从本真的心灵呼唤,在困难甚至灾难面前,用回归自然的方式去拯救,在单纯的价值观中折射出最深的智慧。 《天空之城》中,女主人公希达是天空之城拉普达王族的后裔,她的祖先放弃了天空之城极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回到大地上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希达面对人们对天空之城财富与繁华的贪婪向往、追逐以及由此展开的残酷杀戮,最终在同伴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力量毁灭了天空之城和拉普达文明。 作品表达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大地与自然的回归。当工业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拉普达人终于发现人类的文明只有在大地、树木和自然的庇护下才能生存发展,于是,拉普达人放弃了现代物质文明的浮华,以最本真的状态重新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中。这种回归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文明的倒退甚至消亡,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文明的进步,因为这表明拉普达人在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得到了深化,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拉普达文明正是在向大地与自然回归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主人公希达作为拉普达人的代表,用她的善良、直觉和本能阻挡了人类为追求繁华物质文明而展开的进攻和相互残杀,引导人们回归到自然、平静和幸福的生活中。 在《龙猫》中,女主人公是一对姐妹小月和小梅,随父母来到乡下。由于她们的纯真无邪和天真好奇,她们看到了生活在人们身边却无法被人们看到的精灵龙猫,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并与龙猫结成了朋友。在龙猫的引领下,她们看到了自然界的很多神奇景观。在小月和小梅遇到困难的时候,龙猫总是及时的出现,帮助她们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困难,为她们留下了许多温暖和快乐的回忆。 《龙猫》是宫崎骏的作品中非常温情的一部,充满了烂漫的童趣和淳朴的情感。在这部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和谐,没有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征服,也没有自然为人类鸣响的警钟,人与自然如故事中的小女孩和精灵龙猫一般,是彼此关怀信任,温暖互助的好朋友。女主人公小月和小梅代表了人类童真的梦想,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以及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简朴而深刻的生态理念和生活态度。 相比《龙猫》,《幽灵公主》则非常激烈地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和反思也比《天空之城》更加尖锐。《幽灵公主》中的女主人公珊是一个由于被人类抛弃而在森林里被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她出于本能地热爱森林,敬畏自然,珍惜森林中的所有生灵。人类为了开采资源,为了狭隘和短视的利益,对森林进行大肆破坏,妄图灭绝消灭森林之神。为了捍卫森林,捍卫动物的生存空间,珊将人类视作自己的敌人,奋起反抗人类的侵略。在人类和自然的冲突乃至激烈的斗争中,珊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毅然放弃人类的身份,作为森林的代表,为动物的利益战斗,为夺回人类抢占的资源发起一次次反击。 《天空之城》中纯净空灵的希达,《龙猫》中童真质朴的小月和小梅,《幽灵公主》中的坚强勇敢的珊,这些宫崎骏作品中经典的少女形象,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拷问和反思,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作者的生态伦理思想。而在宫崎骏塑造的少女形象中,最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是《风之谷》中的主人公娜乌西卡。娜乌西卡的形象连续十年在日本本土占据动漫作品女主角人气第一名的位置,被称为宫崎骏笔下最完美的女主角。以下详细分析《风之谷》以及娜乌西卡这一代表性人物,从中考察宫崎骏的动漫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科学观以及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3. 《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 1982年,宫崎骏着手创作他最受欢迎的漫画系列。以娜乌西卡为主角的 《风之谷》 开始在德间书店的Animage杂志上连载,到1994年完结,连载为时12年,长达7卷。 这部漫画包含着史诗般壮丽宏大的篇章,讽喻了人类破坏自然,自相残杀的愚蠢行为。其中有对残酷现实的揭露,有对人类战争的思考,有对产业文明的反省,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有对生命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追问,是体现着宫崎骏环保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集大成之作。 1984年,电影动画版《风之谷》上映,其丰富的想像和深沉的内容,震撼了观众和整个电影界。影片集中体现了宫崎骏动画制作的鲜明特色,优美精致的画面,生动多彩的人物,幽默诙谐的语言,宽广深刻的内涵,从而奠定了宫崎骏作为一代动画大师的地位。影片中展现了因人类的愚昧战争和过度掠夺而反噬的自然,被环保主义者视作经典,宫崎骏作为环保主义教主的身份也由此确定。因影片深具生态理念,还被世界自然资金会列为推荐影片。 电影版《风之谷》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达到巅峰之后,经历了一场被称为七日之火的战争而毁于一旦。世界被一种叫做腐海的新生态系统所覆盖,腐海主要由森林、菌类和被称为荷母的巨型昆虫所组成。仅存的人类生活在很小面积的陆地上,在释放着有毒瘴气的腐海森林、菌类和巨大荷母的威胁下,艰难地生存。风之谷是一个海边的小国,因为有海风的庇护,不会被腐海森林的孢子散发出的有毒瘴气侵入而得以幸存。风之谷的公主娜乌西卡是一个美丽善良、聪明勇敢、坚强仁爱的16岁少女,懂得御风,能够驾驭滑翔翼像鸟儿一样飞行,并且具有同荷母沟通的能力。野心勃勃的多鲁美奇亚人想征服世界,为了消灭腐海,他们攻占了培吉特,挖掘出了七日之火中毁灭一切的生化武器巨神兵。多鲁美奇亚的士兵驾驶运输机带着巨神兵坠毁在风之谷,风之谷和娜乌西卡卷入了人类争夺巨神兵的战争中。在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战斗中,娜乌西卡偶然随流沙掉入腐海,到达腐海底部,发现了腐海的秘密。腐海中的森林一直在净化着被污染的大地,在净化中才产生了有毒的瘴气,而荷母是为了守护森林才与人类对抗。在被净化后的腐海底部,有着干净的空气和水源。培吉特人为了报仇并夺回巨神兵,用一只幼小的荷母诱使荷母群攻击被多鲁美奇亚人占据的风之谷,此时,娜乌西卡用自己的身体做盾牌,解救了小荷母,并化解了荷母群的愤怒进攻。荷母群被娜乌西卡所感动,用特殊的能力救活了娜乌西卡。故事的结局是在朝阳中,娜乌西卡站在由荷母群的触须所构成的金色草原上快乐起舞,印证了一个蓝衣人在金色的草原上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的古老传说。 故事中女主角的名字娜乌西卡(Nausica), 源自希腊史诗 《奥德赛》 中阿基亚国的一位公主。传说中娜乌西卡是一位充满着梦想的美丽少女,她不理世俗,热爱音乐,享受自然。有一天她救了漂流到岸边的 奥德修斯 ,并亲手照顾他的伤势,仅仅由奥德修斯即兴唱出德歌曲,便能了解他的内心。娜乌西卡的父亲阿尔基努斯担心女儿爱上奥德修斯,便催促他上船回航。娜乌西卡终生不嫁,云游于不同宫廷之间,成为第一个吟游女诗人,咏唱传颂着奥德修斯的英雄故事。宫崎骏赋予了《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与阿基亚国公主相同的浪漫和勇气。同时,宫崎骏又将日本平安时代的名著《堤中纳言物语》里的爱虫公主(虫姬)的不凡气质与对动物的爱心赋予了娜乌西卡,并给了她翱翔天空的翅膀──滑翔翼。 《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有这样几个特点: 1)具有超凡的能力。娜乌西卡作为风之谷的公主,具有着超出常人的能力。她懂得御风,擅于驾驶滑翔翼,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她有着超凡的智慧、勇气和坚韧,面对误解、伤害和战争,她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她对人、对植物、对动物、对生命、对自然,有着不可思议的交流和解读能力。相对于人类语言的单调、脆弱和苍白,娜乌西卡的语言是灵动和立体的,她几乎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去交流,无论同族、敌人、野兽、森林、大地、海洋和天空。她是一个打开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以接受外界一切讯号的精灵,是一个游走在人类、动物、植物与自然之间的大使。 2)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在《风之谷》中,娜乌西卡一直充当着人类与自然之间沟通的媒介。当人类憎恶散发着毒气的森林、飘扬着孢子的腐海、充满了威胁的荷母,并展开杀戮去争取最后的生存空间时,娜乌西卡用心捕捉心灵的歌声,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架起心的桥梁。她选取一些植物种在地下室的花园,用没有受到污染的水和土壤培育,证实了植物本身的纯净。她建造的那个纯净绚烂的花园,是她同自然自由对话的圣地。她还发现了腐海的秘密:腐海森林并不是有毒物质的来源,相反是在净化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成分,使之结晶化为无毒无机尘粒。长久以来,荷母正是森林的守护者,一边与森林共同生存,一边阻止无知的人类破坏森林的净化程序,因而被人类视为天敌,誓不两立。当她的四周充满着愤怒与敌意,毒气在向她的家园蔓延,国家之间在无休止地侵略与战争,人类的野心驱使他们以残忍的方式激怒荷母,以此换取权力与生存空间,在这样的时候,她与荷母进行对话,并用自己的躯体解救幼小的荷母,化解荷母群的愤怒进攻,也以此让人们了解到荷母所代表的自然的善意,以及人类自身的暴力、愚蠢、贪婪与自私。 3)孤独与救赎。在《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始终是孤独的,因为她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被理解,却在每次危险来临时一个人挺身而出去化解。当人类自相残杀时,她不顾一切地说服他们停止战争;当人类和荷母面临最后的决战时,她用牺牲自己来换取和平。娜乌西卡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引起,人类的罪孽累累,责任重重。于是,清醒的娜乌西卡背负了拯救世界的命运。当娜乌西卡最终印证了那个古老的传说,身着蓝衣降临在金色草原之上,她成了一个天使,是希望的化身,她的降临,就是要拯救人类以及被人类蹂躏得千疮百孔的世界。 4. 《风之谷》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科学观 《风之谷》中表现的主题和娜乌西卡的一系列特点,与日本70年代的反公害、反核、反科学运动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1970年,日本陆续发生公害事件,濑户内海污染,田子浦污染,光化学烟雾事件,加上60年代起发生的由于工业水污染引起的水俣病,痛痛病等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公害病问题,公害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举世瞩目。日本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背后隐藏的问题,以公害问题为导火索,全面暴露出来。可以说,日本整个70年代都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公害问题导致公众对科学技术给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有了重新的认识,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家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并且开始关注科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日本公众由此发起了反公害运动、反核运动,并由此发展为反科学运动。 反公害运动,主要是针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企业发展为首要目标,忽视当地居民和公众的视角和利益这种局面,站在被害者的立场上进行的批判行为。70年代关于公害问题的抗议和诉讼,在某种意义上,是日本公众在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唱反调。反核运动,是指1972年日本熊野市拒绝开发核电站计划,1973年公众针对伊方核电站计划的安全审查提出异议,要求取消东海第二核发电所的建设许可等一系列行政诉讼,以及由此引发的以核电站所在地为中心的各类反对核电运动。1974年,因当地居民反对而延缓了实施计划的陆奥号核动力商船刚刚开始进行出水试验,就发生了放射线泄漏事故,反核运动由此进入高潮。这个时期的反核运动,不仅仅是出于对核事故等核安全问题的不安,同时也与当时受到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相关。另外,日本的反核运动,也受到了较大的国际影响,例如以1974年印度核实验为契机的反对核扩散的国际舆论,以及1979年美国三英里岛核泄漏事故等。总之,整个70年代,反公害、反核、反科学的思潮和运动,在世界各国不断蔓延,成为一种世界浪潮。另外,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发端,能源、环境问题也开始成为日本公众关注的话题。 《风之谷》中,腐海的形成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恶果,七日之火烧毁了世界上的一切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污染已经渗入土地,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没有为人类带来福音,反而破坏了生存环境,毁灭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当风之谷的风停止的时候,灾难就要来了,愤怒占据了天空,人们如此无助。能够看出,宫崎骏用这种象征性的寓言直接表达了当时日本社会中对科学技术的怀疑和不安,以及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忧虑。在《风之谷》中,科学技术是危险的,具有高度的破坏性,藉由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起来的工业文明,也将被科学技术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彻底毁灭。而能拯救世界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人类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是人类放下武器,结束杀戮,面向自然的心灵回归。在科学技术悲观论的底色上,《风之谷》充满了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精神。 5. 《风之谷》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机械论观点把自然看作死的,把质料看作被动的,所以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微妙地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操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毫无知觉的,自然界作为人类之外的一个部分,人类可以为了某些可见的利益去干预甚至破坏自然界的运行,机械论自然观鼓励人对自然的掠夺,它以自然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实现人的物质占有欲望。这就为现代性肆意统治和掠夺自然(包括其他所有种类的生命)的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由。在机械论自然观的指引下,发展出工具主义的资源利用理念,即把自然仅仅视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工具,认为自然的存在价值仅仅在于他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资源,因而控制、征服和掠夺自然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重新界定了女性和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存在某种相似性,人类对于自然的统治和压迫类似于男性对于女性的统治和压迫,要求解除所有统治女性和自然的父权制观念架构,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女性和自然等其他人类他者的共同发展成为一致的行动。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穷竭资源机制的态度,如女性主义学者罗斯玛丽帕特南童所说:所有的生态女性主义者都相信,人类彼此是相互关联的,人类也是和非人类世界,如动物、植物和静态物质相互关联的。不幸的是,我们并非总能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更不用说我们与非人类世界的关系及其责任了。结果,我们相互施暴,也对自然施暴,我们庆幸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而与此同时,我们每天都在地球上堆积垃圾,这是我们生于其地将来还要归于其地的星球;这样,我们杀害我们的兄弟姐妹,其实也是杀害我们自己。 用生态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科学史的观点来看,在前现代的人类的自然观中,自然是一个有机体,有其内在价值,人与其他物种、大地的价值是平等的,而且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近代以来,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使一个有生命的、女性的大地作为其中心的有机宇宙形象,让位于一个机械的的世界观,这里,自然被重新建构成一个死寂和被动的、被人类支配和控制的世界。20世纪后半叶,面对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被耗尽的危机,人类社会又重新开始重视前现代自然观的环境价值,而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本质上与自然是密切连系的,传统女性美德能够培养更少侵略性、更能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一个非机械的科学和一个生态的伦理学,必定支持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个新秩序建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回收,这个生态系统将满足基本的人类物理和精神需要。 在宫崎骏之前的日本科学动漫界,大多充满了对男性力量的推崇。如第一代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的经典作品《阿童木》,其中阿童木是一个典型的男性孩童的形象,机智,活泼,顽皮,富于力量。作为一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阿童木这个形象与他所代表的尖端科技特别是原子能技术的特征是吻合的,先进的,优越的,精密的,高深莫测的,充满了机械和逻辑的力量。而宫崎骏笔下的娜乌西卡是一个典型的少女形象,清纯、美丽、善良、仁爱、宽厚,对生命对自然充满了女性的柔情。娜乌西卡以女性的视角去看待被人类的工业文明毁灭后的自然,试图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和母性之爱,平等地对待自然及其他生命,并用理解、关爱甚至自我牺牲去修复自然的创伤。娜乌西卡以一个善良仁爱充满母性情怀的少女形象,代替了机械、逻辑、力量性的男性形象,日本科学漫画中主人公形象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的自然观从机械论自然观向女性生态主义自然观的转变。 参考文献 孙树林.日本漫画文化浅论 .日本学刊,1996(5)108-120. 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高畑勲とスタジオジブリ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たち .东京:キネマ旬報社,1995年. 宮崎駿.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徳間アニメ絵本) .东京:徳間書店,1988. 沈黎晖,尹丽川.宫崎骏的感官世界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宮崎駿.となりのトトロ(徳間アニメ絵本) .东京:徳間書店,1988. 宮崎駿.もののけ姫(徳間アニメ絵本) .东京:徳間書店,1997. 宮崎駿.出発点 1979~1996 .东京:岩波書店,1996. 宮崎駿.風の谷のナウシカ(アニメージュコミックスワイド判) .东京:徳間書店,1987. 藤垣裕子等,科学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論 .东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 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 .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3 何艳波,生态女性主义对机械论自然观的伦理反思与批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0-24 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2-403. 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 .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前言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6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