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芯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深度测序比芯片杂交更灵敏
bioseq 2012-9-29 17:46
美国希望城贝克曼研究所最新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测序检测出上调的表达miRNAs为105个,而芯片仅仅有10个。 内容如下: PLoS One. 2012;7(4):e36248. Epub 2012 Apr 30. Genome-wide profiling identified a set of miRNAs that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glioblastoma stem cells and normal neural stem cells. 癌症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是确定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中有所区别的分子特征。在本研究中, 我们利用微阵列与深度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人类胶质瘤干细胞(glioblastoma stem cells)与 正常神经干细胞(normal neural stem cells)的miRNA表达谱。这些研究让我们鉴定出10个在 胶质瘤干细胞中上调或下调表达的miRNAs。其中,5个miRNAs进一步被荧光定量PCR分析确认 在3个独立胶质瘤干细胞系中呈现差异表达。并且,在胶质瘤干细胞中增强表达的2个miRNAs在所 检测的胶质瘤患者组织中也表现表达上升。同时,2个在胶质瘤干细胞中下调表达的miRNAs在肿瘤组织 中显示降低的表达量。此外,我们鉴定了2个癌基因,NRAS和PIM3,为一个下调表达的miR-124的 下游靶标;而一个肿瘤抑制子,CSMD1,为2个上调表达小RNA miR-10a和miR-10b的下游靶基因。 总体来说,本研究鉴定出一组在胶质瘤干细胞和正常神经干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对这些miRNAs 在胶质瘤干细胞所起作用的描述可能有助于针对特异肿瘤干细胞(放过正常干细胞)进行基于miRNA 靶向治疗技术的发展。 胶质瘤干细胞Vs正常神经干细胞: 微阵列实验:表达差异5倍以上的miRNAs,10个上调,8个下调。 高通量测序:测序技术更灵敏,发现105个miRNAs上调表达差异在5倍以上。 微阵列实验发现的10个上调表达miRNAs,有8个在测序实验中也呈现上调表达。 8个下调小RNA中,有2个在测序结果中也表现下调表达。 如此,共10个miRNAs在两组实验中表现一致性地差异表达. 以上内容来源于:http://www.seq.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83extra=
4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杂志 抓重点 做判断 明方向 XD
热度 1 xianxiaomo 2012-9-24 19:21
电子杂志的话,资源的审核肯定不会好细致,自己多留个心眼啦~~~ XD “问题的关键在于,无线电信号是模拟的,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信号,如电波,而计算机世界都是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数字电路所构建的计算机世界跟模拟电路不台一样。所以在一块芯片上整合模拟和数字电路是个难题。某些芯片设计商始终在专攻这个难题,于是有了手机中的基带芯片,这对芯片而言有着比较高的专业要求。”is that ture??? “相对于一般采集技术,将RF能量作为能量源的优势是,可以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或使用专用发射机进行控制。使用RF采集能量的设备不受场地限制,几乎可工作在任何环境下。” how much energy will it provide??? “据国外媒体报道,现在A*STAR的微电子研究所已经成功研发出一款可以进行20Gbps高速无线传输的超小型天线。该天线的体积为1.6×1.2毫米,大约只有一个芝麻种子那样的大小,是一款超小型的以高性能硅为材质的天线,其工作频段在135GHz。这是迄今为止,以该材质做出的最小天线。” “更有数据表明,到2014年,具备WiFi功能的消费类电子设备将会超过50亿部。然而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WiFi终端,第四代WiFi(802.11n 2.4GHz频段)无论是带宽还是抗干扰能力,均已无法应对,因此第五代WiFi,即802.11ac就成为了新的选择。802.11ac提供了3倍于802.11n的无线速率(目前可提供1.35Gbps的无线传输速率),并将功耗降低为以前的1/6;它还将带宽扩大了4倍(使用160MHz频道);利用更高速的调制方案(256QAM)实现了高效率数据传送,同时降低了能耗;并利用波束成形实现了更高的可靠性、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大的覆盖范围。”请问无线传输降低功耗如何才能做到?
1752 次阅读|6 个评论
芯片技术考验国家制造“量级”
kejidaobao 2012-8-2 15:49
文/杨书卷 芯片类似一个黑盒子,从一端输入,另一端快速输出——我们并不关注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所有的任务便会即刻在一瞬间完成。芯片技术代表着科研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一步,如果某项技术能制造出实用芯片,在应用上就可以基本说是“大功告成”。现在,除了日新月异的电子芯片和生物芯片,充满活力的德国科学家又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化学芯片”。 人们通常对化学实验室的印象就是一大堆的瓶瓶罐罐,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半导体与微系统研究所的科学家正是将这样一个“瓶瓶罐罐”的化学实验室“搬到”了小小的一块芯片上。这张“化学芯片”大小接近A5纸张,厚度与手指相当,使用的是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内部有数百个曲曲折折的微小通道,还有约400个极其微小的化学反应室,可使待检测的溶液在其中流动,而芯片上嵌入的2000多个微量阀门,能对溶液的流量进行极其精确的“百万分之一升”的量级控制,化学计算过程则通过微小反应室中可发射荧光的液体进行观察和记录。 “化学芯片”的原理与电子芯片非常相似,只不过它处理的不是电子数据,而是以物质浓度为特征的化学信息,把过去需要很多仪器、实验操作的检测过程简化在一个芯片上完成,而且,它能自主实现整个溶液化学信息的处理过程,不需要外界控制,因此是一种真正的化学“微处理器”。 电子芯片技术由美国物理学家杰克·基尔比在1958年发明,是将笨重的晶体管小型化的创新之举,开始时价格昂贵,仅有“国家级”的导弹项目才用得起,但不久之后,它所带来的科技旋风就改变了整个世界,名噪一时的“摩尔定律”便是为其量身定做——每18个月性能上升1倍,价格下降一半。现在,芯片已成为“更小、更经济、更智能”的代名词,其更新速度也早已远远超越了“摩尔定律”。 “化学芯片”的原理与电子芯片类似,都是把大家伙“集成”为小东西,并能即时完成任务。目前“化学芯片”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可实现血样、尿样的快速自动分析,有望在医学领域形成可靠的快速诊断手段。研究人员认为,经过改进,“化学芯片”也可适应于如环境中有害物质检测等其他的分析任务,作为芯片家族的新成员,“化学芯片”一定可以开辟出自己的科研新领地,它的未来值得我们热情期待(7月13日《科技日报》)。 让芯片“更冷”,即尽可能地降低功耗,也是芯片制造技术更新的焦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安桑娜·查达拉卡桑的实验团队一直专注于研制能在极低功率下运行的电子芯片,最近,他们首次研制出一款能同时利用自然光、热和环境中的波动等能源的新式能源芯片,有望最终用在生物医学设备、远程环境传感器、仪表等上,产生“零能源”的电子设备。 利用身体和外部空气之间的温差、人走路产生的震动……此前,实验团队已经研制出了多种能利用周围环境提供的单一能源,这次,他们采用了集大成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复杂的控制电路,把能利用的能源都“捕获”了起来。 科学家需要的技巧是,不仅要捕获各种环境能源,还要实时协调这些不同的能源以产生持续的能源输出。以前,科学家们采用的办法是让芯片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特定的一种环境能源,但这会让其他能源提供的能量白白浪费,而查达拉卡桑的实验团队是在一个特定时刻,让能源芯片从一处环境能源那儿获取能量,而把从其他环境能源获取的能量存储在电容器内以备后用,这无疑使能源利用率大为提高。而这一电子能源芯片最为现实的应用是: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手机将会永远“精力充沛”,恼人的“电量不足”的提示也会彻底消失(7月11日《科技日报》)。 提高芯片的运算速度,一直是电子界恒久追求的目标,“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更是其不二选的口号。现在,神奇材料“石墨烯”的加入,为“超快芯片”的出现开启了大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新研究证明,石墨烯具有卓越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他们据此开发出一种石墨烯-硅光电混合芯片,可大幅提升数据传输系统的速度,因为光的传输速度大于电子,且其所需功率比其他科学家用纯硅电路实现的低50倍! 研究团队所做的工作是,放置一个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薄片,成功将不发生光电或电光转换的无源器件,转化成为一个可发射微波光子信号、对波长进行转换的有源器件。在使用不同光学频率对无线电信号进行调制后,能够产生完美的无线电谐振。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黄志伟表示,石墨烯-硅混合芯片在实验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将成为未来构建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下一代通信组件的基础(7月10日美国物理家网)。 “更快,更小,更冷”,芯片的发展完全是一场现代的奥林匹克竞技“秀”,云集着世界上最强的对手。根据最新资料显示,在芯片的制作技术中,美国英特尔已经开始对7纳米和5纳米量级的研究,韩国三星也由20纳米向15纳米进军,台湾的台积电已开始20纳米芯片量产。反观中国最先进的“中国芯”,还停留在40纳米上,且并没有量产,技术基本上落后国外2代,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本质上说。芯片业代表着国家科技制造业的硬实力,这是无论多少篇SCI论文也无法比较的。■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3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科学家拟将“器官芯片”组合制成人体模拟器
crossludo 2012-7-29 14:06
美科学家拟将“器官芯片”组合制成人体模拟器   比米粒还小的人工大脑,微型SD卡大小的心棒,这样的“器官芯片”可以帮助医生们了解人体的内部运作。现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一个名为药物测试用组织芯片的7千万美元项目,旨在不使用手术刀,研究人体器官的微环境。      许多芯片已经在实验室用来研究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工作方式,以及对有潜在药性的小分子的反应。但研究范围往往局限在特定类型的细胞或流体。这个项目要求科学家制造10个不同的器官芯片,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模仿人体,同时设计一种能自动控制流体流动并进行分析的软件。   用硅材替代动物实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动物实验引来不少争议,而且并非总是奏效--小鼠或大鼠不能模拟人类所有的疾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报道30% 以上的人类临床试验因为药物在人体作用方式和动物不同而失败。该系统能够测试人类对新药的潜在反应,还能在研发过程中更早剔除有毒的药物。   哈佛大学的 Wyss 研究所,范德堡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均参与了这个新项目。在瓦伦萨,研究人员竭力研究大脑和阻止各种药物的血脑屏障。血脑屏障允许大脑功能需要的特定物质通过,但将几乎所有其他物质包括有潜在作用的药物均拒之门外。由脑芯片,充满脑髓液的隔室加上一些血管组成的新型 “微脑”可以模仿以上功能,像一个真正的大脑那样运作。   “完全使用人体细胞制做一个人脑模型使其包含神经元,包含血,脑,脑髓之间的三个屏障将是自身的重大进步。”综合生物系统研究和教育机构——范德比尔特研究所所长,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John Wikswo 在声明中这样说。
个人分类: 仿生科技|1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德国大学研制出世界首款“化学芯片”
热度 2 crossludo 2012-7-16 17:11
德国大学研制出世界首款“化学芯片” 本报柏林7月15日电,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前成功研制出一款“化学芯片”,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化学芯片”。 “化学芯片”大小接近A5纸张,厚度与手指相当,由多层复合材料构成,密集的网格状微小管道分布其中,2000个微量阀门可以根据化学液体的成分、浓度等属性自动做出反应,允许液体通过或者阻断其通过。通过这样的控制,化学液体就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式进行分析反应。 这种芯片目前已实现血样、尿样的快速自动分析,并可作为快速检验血糖水平的工具。
个人分类: 集粹点滴|13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用光束重写量子芯片:超高速计算临近
rong2008 2012-7-10 16:50
用激光束制造的可擦写芯片使量子计算机朝实用化又迈进了一步。 转载声明:本文来自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 量子计算机是我们长期寻求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它的计算速度比现有计算机快很多倍。在一种用光束制造可擦写的电脑芯片的技术帮助下,超高速的量子计算向实用化又迈进了一步。来自纽约城市大学(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CCN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的研究人员通过光束来控制原子核的自旋,实现了信息的编码。这项技术可能为量子计算铺平道路。这个小组在今年6月26日发表的《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公布了他们的实验结果。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 现有的电子元件在处理速度上正在接近它们的上限。人们通过在半导体上蚀刻图形来为这些电子元件生产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这些相互连接的图形充当了在电路中传递信息的高速公路,但是传统的电路有一个缺陷。“一旦芯片被印刷出来,它的功能就固定了。”UCB的化学和生物工程博士杰弗里·雷蒙(Jeffrey Reimer)博士解释到,他也是这项研究的合作者。 这个团队包括CCNY的物理教授卡洛斯·梅里雷斯(Carlos Meriles )和UCB的博士研究生乔纳森·金( Jonathan King)以及CCNY的李云普(Yunpu Li)。他们见证了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这两个新兴学科中针对传统电路这些问题而寻求到的补救措施。 他们开发了一项使用激光来让原子内部的“自旋”按模式对齐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他们可以飞速地改写“自旋”的对齐模式。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从这项技术会产生可擦写的自旋电子电路。 数字电路和常规的计算程序依靠的是把电荷信息转化成只含0和1的二进制编码。而在另一方面,一个“自旋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是电子自旋的量子属性,这让电子能够存储0到1之间的任意数字。我们可以把电子想象成一个“阴阳”图,“阴阳”图的暗区和亮区的比例代表着0倒1的任意取值。这意味着我们将能够进行并行计算,它能够扩大我们的处理能力。 然而,由于电子的自旋状态转换得太快,人们在尝试利用电子进行量子计算的道路上从来都是障碍重重。因为,他们用一个极不稳定的载体来运载信息。为了抑制电子快速转换的随机性,UCB和CCNY的研究人员们用激光来产生长效的核自旋“磁体”,这个“磁体”可以用来推,拉或者稳定电子的自旋。 砷化镓是在我们手机芯片中使用的一种半导体。研究人员用一种特定模式的光照射一份砷化镓样本,这和我们把物理图形光刻到传统的集成电路上很像。被照射的样本使所有原子核的自旋对齐,从而它们的电子会立即形成一个自旋电子电路。 “你将拥有一个只用光束就可实现飞速擦除和重写的芯片。”梅里雷斯教授说到。改变光照模式就能迅速地改变电路的布局。 “如果你能够用一束光重写并且改变这个电路图形,你就能够制造不同的电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他补充道。“设想一下,还有什么系统能满足你各种各样的需求!” (环球科学 程高峰) 转载声明:本文来自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2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非精确”(inexact)计算机芯片
crossludo 2012-5-30 09:35
“非精确”(inexact)计算机芯片 与传统的图像处理(左)相比,利用非精确加法器来处理图像,小于0.54%的错误几乎难以察觉(中),而错误率高达7.58%时仍可获得可辨认的图像(右)。 非精确芯片原型。 今日视点 在过去的50年中,“精确”是整个计算机芯片行业始终追求的目标。然而,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新开发的则是“非精确”(inexact)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的设计由于允许处理过程偶尔出现错误,因此提高了芯片的处理能力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近日,在意大利召开的计算机协会(ACM)国际计算前沿会议上,研究人员展示了他们开发的计算机芯片样品,同时关于非精确芯片的论文获得了大会最佳论文奖。据悉,参与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除来自赖斯大学外,还有的来自新加坡南洋工学院、瑞士电子和微技术中心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允许出现适当错误来减少能耗 研究项目负责人、可持续和应用信息动态研究所(由赖斯大学和南洋工学院合办)主任克瑞西纳·帕莱姆表示,他们的研究始于2003年,新的进展说明人们有可能从非精确芯片的研究和应用中获得极大收益,其性能达到并超过了研究人员原有的期望。 目前,可持续和应用信息动态研究所正与瑞士电子和微技术中心合作,共同研发耗电少的下一代非精确芯片新技术。计算机协会国际计算前沿会议联合主席、惠普实验室著名技术专家保罗·法拉伯奇说, 关于非精确芯片的论文得到了此次会议所有分会同行的最高评价,近似计算的研究完全符合计算前沿会议的前瞻性特征,它为低能耗地综合利用非精确硬件和传统处理元件打开了大门。 研究人员说,非精确芯片低能耗概念十分简单,那就是允许处理单元出现适当的错误而减少能耗。通过聪明地管理处理错误率和限定产生错误的计算,芯片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在减少能耗的同时极大地促进芯片性能。 “修剪”是非精确芯片设计方法的一个例子,它是指去掉传统芯片数字电路中某些很少使用的部分。另一个例子名为“电压限制调节”,它用损失部分计算性能来提高处理速度以实现进一步减少能耗的目标。 在2011年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修剪”传统设计芯片,能以3种方式提高芯片的性能:速度提高两倍、能耗减少50%以及尺寸缩小一半。在新完成的研究中,他们深入钻研并将更多理念用于最初的芯片处理元件中,将芯片能耗、尺寸和速度方面的收益因素考虑进来,非精确芯片的效率比普通芯片提高了7.5倍。如果让芯片的出错率达到8%,那么非精确芯片的效率将提高15倍。 非精确芯片已投入多种应用 瑞士电子和微技术中心负责合作项目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安·恩兹表示,某些特殊的应用能够容忍相当大的错误。举例来说,人眼本身具有错误纠正机制,利用非精确加法器来处理图像显示,小于0.54%的错误几乎难以察觉,而错误率高达7.5%时仍可获得可辨认的图像。 帕莱姆认为,“修剪”技术先期的应用可以是特殊应用处理器方面,如用于助听器、照相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芯片上。 非精确芯片是可持续和应用信息动态研究所开发的I平板教育电脑的主要部件,该电脑成本低廉,专门为印度无电力供应和缺少教师的学校所设计。印度官方还在今年3月宣布了未来3年为初中和高中提供5万台I平板电脑的计划。 I平板电脑的硬件和图像内容已在开发中,非精确芯片的使用有望将能耗减少50%,能够使用小型太阳能电池板为其提供电能,如同常见的太阳能计算器。帕莱姆表示,拥有非精确芯片的首台I平板电脑和助听器样机将在2013年推出。(驻美国记者毛黎)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哇噢,用大脑直接控制机械手,太牛了
热度 2 DNAgene 2012-5-17 22:39
看到一则新闻,“ Mind Control of Robot Arm ”。在手臂失控的患者的大脑负责运动的区域植入一个芯片,患者想用手拿什么,芯片就可以让机械手拿什么。通过芯片和机械手,患者就好象有了自己的手一样。太厉害了。 Mind Control of Robot Arm Two paralyzed patients successfully manipulate a robotic arm just by thinking about how they would move their own limbs if they could. By Jef Akst | May 16, 2012 1 Comment Link this Stumble Tweet this Participant S3 drinking from a bottle using the DLR robotic arm BRAINGATE2.ORG Two patients who lost the use of their limbs (and the ability to speak) following brainstem strokes successfully reached out and touched a foam ball, thanks to a small array of electrodes implanted on their motor cortexes and a robotic arm that followed the command of their neurons, according to a Nature paper published today (May 16). “These results are the first peer-reviewed demonstrations of 3 dimensional reaching and grabbing tasks using direct brain control of a robotic device,” study coauthor Leigh R. Hochberg , who has appointments at Brown University,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Providence VA Medical Center,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yesterday. “I believe that these are milestones in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research with exciting implications for neuroscience and neural rehabilitation.” The device that made these advances possible, called BrainGate , made headlines in 2006 when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a computer cursor. Since then, the system has been refined and connected to a robotic arm that can actually carry out the commands of the motor cortex. Braingate array BRAINGATE2.ORG The electrode array—the size of a baby aspirin—records signals from dozens of motor cortex neurons, the activity patterns of which were calibrated to basic arm movements. The patients then simply think about moving their own arm, and computer algorithms translate their intentions to the robotic arm in front of them. One of the patients was even able to take her first sip of coffee (out of a bottle) on her own for the first time in 15 years (see video). “The smile on her face when she did this is something that I, and I know our whole research team, will never forget,” said Hochberg. Ultimately, such technology may allow patients to control prosthetic limbs, or even their own paralyzed limbs, though “there’s undoubtedly still much work to do,” Hochberg said. For example, the researchers hope to eventually make the implants wireless, so the patients do not have to be “plugged in” to use their limbs. Furthermore, the neural-interface system may need to be coupled with some sort of sensory feedback, to allow patients to sense how tightly they are grabbing something. And, of course, there is the question of cost.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a neural-interface system that will be of practical use to patients with diverse clinical needs can become a com­mercially viable proposition,” Andrew Jackson of the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at Newcastle University wrote in an accompanying Nature commentary. “Nevertheless, the delight of a participant in Hochberg and colleagues’ study as she succeeds in drink­ing from a bottle 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 should act as a powerful incentive for all in the field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L.R. Hochberg et al., “Reach and grasp by people with tetraplegia using a neurally controlled robotic arm,” Nature , 372, doi:10.1038/nature11076, 2012.
个人分类: 生物学|48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生物信息学在基因芯片数据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热度 1 helloating1990 2012-5-7 13:00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即全部核苷酸测序的即将完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逐渐进入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 Era),向基因的功能及基因的多样性倾斜。通过对个体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或不同生理状态下大量基因表达的平行分析,研究相应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阐明不同层次多基因协同作用的机理,进而在人类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将大大推动人类结构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组的各项基因组研究计划。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而另一项崭新的技术——基因芯片已经成为大规模探索和提取生物分子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将在后基因组研究中发挥突出的作用。基因芯片与生物信息学是相辅相成的,基因芯片技术本身是为了解决如何快速获得庞大遗传信息而发展起来的,可以为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必需的数据库,同时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也极大地依赖于生物信息学,因此两者的结合给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基因功能分析方法和工具: 一、GO分类法 最先出现的芯片数据基因功能分析法是GO分类法。Gene Ontology(GO,即基因本体论)数据库是一个较大的公开的生物分类学网络资源的一部分,它包含38675 个Entrez Gene注释基因中的17348个,并把它们的功能分为三类: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细胞组分。在每一个分类中,都提供一个描述功能信息的分级结构。这样,GO中每一个分类术语都以一种被称为定向非循环图表(DAGs)的结构组织起来。研究者可以通过GO分类号和各种GO数据库相关分析工具将分类与具体基因联系起来,从而对这个基因的功能进行描述。在芯片的数据分析中,研究者可以找出哪些变化基因属于一个共同的GO功能分支,并用统计学方法检定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变化基因主要参与了哪些生物功能。 EASE(Expressing Analysis Systematic Explorer)是比较早的用于芯片功能分析的网络平台。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开发。研究者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格式将芯片中得到的基因导入EASE 进行分析,EASE会找出这一系列的基因都存在于哪些GO分类中。其最主要特点是提供了一些统计学选项以判断得到的GO分类是否符合统计学标准。EASE能进行的统计学检验主要包括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或是对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了修饰的EASE 得分(EASE score)。 由于进行统计学检验的GO分类的数量很多,所以EASE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对“多重检验”的结果进行校正。这些方法包括弗朗尼校正法(Bonferroni),本杰明假阳性率法(Benjamini falsediscovery rate)和靴带法(bootstraping)。同年出现的基于GO分类的芯片基因功能分析平台还有底特律韦恩大学开发的Onto-Express。2002年,挪威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联合推出的Rosetta 系统将GO分类与基因表达数据相联系,引入了“最小决定法则”(minimal decision rules)的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对多张芯片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之后,与表达模式不相近的基因相比,相近的基因更有可能参与相同的生物学功能的实现。比较著名的基于GO分类法的芯片数据分析网络平台还有七十多个,表1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 Name Internet Site Onto-Tools http://vortex.cs.wayne.edu/projects.htm ROSETTA http://rosetta.lcb.uu.se/general/ GOToolBox http://burgundy.cmmt.ubc.ca/GOToolBox/ GOstat http://gostat.wehi.edu.au/ GFINDer http://www.medinfopoli.polimi.it/GFINDer/ FatiGO http://www.fatigo.org/ EASE http://david.abcc.ncifcrf.gov/ease/ease.jsp 表1 用GO 分类法进行芯片功能分析的网络平台 二、通路分析法 通路分析是现在经常被使用的芯片数据基因功能分析法。与GO分类法(应用单个基因的GO分类信息)不同,通路分析法利用的资源是许多已经研究清楚的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生物学通路。研究者可以把表达发生变化的基因列表导入通路分析软件中,进而得到变化的基因都存在于哪些已知通路中,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哪些通路与基因表达的变化最为相关。现在已经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及检索生物学通路,对芯片的结果进行分析。主要的生物学通路数据库有以下两个:① KEGG 数据库:迄今为止,KEGG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是向公众开放的最为著名的生物学通路方面的资源网站。在这个网站中,每一种生物学通路都有专门的图示说明。② BioCarta 数据库:BioCarta 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它在其公共网站上提供了用于绘制生物学通路的模板。研究者可以把符合标准的生物学通路提供给BioCarta数据库。BioCarta数据库不会检验这些生物学通路的质量,因此其中的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并且有许多相互重复。然而BioCarta数据库数据量巨大,且不同于KEGG数据库,包含了大量代谢通路之外的生物学通路,所以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最先出现的通路分析软件之一是GenMAPP(gene microarray pathway profiler)。它可以免费使用,其最新版本为Gen-MAPP2。在这个软件中,使用者可以用几种灵活的文件格式输入自己的表达谱数据,GenMAPP的基因数据库包含许多从常用的资源中得到的物种特异性的基因注释和识别符(ID)。这些ID可以将使用者输入的基因与不同的生物学通路的基因联系起来。这些生物学通路存在于GenMAPP 的MAPP文件中。MAPP文件需要时常下载更新。它包含有许多KEGG生物学通路,一些GenMAPP自己的生物学通路和许多GO分类的MAPP 文件,全部操作简单明了。而且依靠其自带的MAPPBuilder和MAPPFinder 两个软件,使用者可以自己绘制生物学通路和对MAPP 文件进行检索。由于使用者可以自己绘制生物学通路保存为MAPP 格式,这个文件很小易于在网络上传播,所以GenMAPP数据库更有利于研究者之间的及时交流。由于上述特点,GenMAPP数据库及软件仍是现今免费平台里应用比较广泛的。2004年推出的Pathway Miner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免费通路分析网络平台,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癌症中心建立维护,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全面,操作简便。使用者可以在这个网站中获得单个基因的序列、功能注释,以及有关它们编码的蛋白结构功能,组织分布,OMIM等信息。对于通路分析部分,使用者给出基因列表及他们的表达变化值,网站可以根据三大公用的通路数据库:KEGG、GenMAPP 和BioCarta,生成变化基因参与的通路,并用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PathwayMiner自动把得到的通路分成两大类:代谢通路和细胞调节通路。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需要查看的结果。在2006年国内也开发了用于通路分析的网络平台,即KOBAS(KO-Based Annotation System),其基于KEGG数据库建立,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发和维护。其特点是可直接采用基因或蛋白质的序列录入基因,并对录入的基因列表进行KO 注释。对于结果的可靠性检验提供了四种统计方法。使用者可以在网站进行注册,网站会为使用者保存输入的数据,方便日后直接调用。最近推出的软件Eu.Gene 整合了来自KEGG,Gen-MAPP 以及Reactome 的通路数据,并采用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来检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列举了部分通路分析的网络平台及它们的网址。 Name Internet Site GenMAPP http://www.genmapp.org/ PathwayMiner http://www.biorag.org/pathway.html KOBAS http://kobas.cbi.pku.edu.cn GEPAT http://gepat.bioapps.biozentrum.uni-wuerzburg.de/GEPAT/index.faces VitaPad http://bioinformatics.med.yale.edu/group KEGGanim http://biit.cs.ut.ee/kegganim/ WholePathwayScope http://www.abcc.ncifcrf.gov/wps/wps_index.php VisANT 3.0 http://visant.bu.edu/ Eu.Gene http://www.ducciocavalieri.org/bio/Eugene.htm 表二 通路分析网络平台 三、基因调控网络分析 通路分析法是芯片功能分析的有力工具之一,其与GO分类法的主要区别也正是它的弱点。在生物反应的过程中,发生表达变化的基因通常不只局限在一个通路中,而是存在于由许多调控因子和通路参与的复杂调控网络中。生物调控网络十分复杂,并没有现成的文献和数据库供参考。而且,把芯片中发生表达变化的基因放在生物调控网络的水平来看,它们通常在多个通路中都有分布,而每个通路只包含几个发生表达变化的基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通路只有部分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而且表达变化的趋势在整个通路水平上不一定是一致的。 进行生物调控网络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数据库及分析工具的支持。比如需要关于基因组调控序列(启动子和增强子)的信息,现在已经有许多关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 TFBS)的数据库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如TRANSFAC及JASPAR。而且芯片检测的基因变化应该深入到转录本水平,因为不同的转录本的转录可能是由不同的启动子启动的。外显子连接芯片(exon junction microarray)将基因组中外显子与外显子之间的连接序列做成36nt 的探针点到芯片上,与样本mRNA 进行杂交后可检测出样本中多外显子基因pre-mRNA 的剪接状况。 转录调节控制基因表达,调控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在各种生理条件及外界刺激下的反应。不同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转录调节涉及大量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而且基因组调控序列不只位于启动子,还包括内含子及许多基因下游序列。所以真正了解真核细胞的基因调控网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用基因调控网络来分析基因芯片数据还需要更多信息及技术的支持。 http://fhqdddddd.blog.163.com/blog/static/1869915420105931426990/?fromdmfromSearchisFromSearchEngine=yes
个人分类: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33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47年之久的摩尔定律正在走向崩溃
热度 1 limingyang 2012-5-3 19:57
据IT网站ComputerWorld报道,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理论物理学教授加来道雄(Michio Kaku)在接受BigThink.com网站采访时指出,被全球半导体产业奉为圭臬已达47年之久的摩尔定律正在走向崩溃。   加来道雄说,在未来十年左右,世人将目睹摩尔定律的崩溃。目前,摩尔定律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运算能力的提升不再简单依靠通过常规手段实现芯片晶体管数目的指数增长。   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建立了后人所说的摩尔定律。摩尔预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将年复一年地保持指数增长。平均每18个月将增长一倍,而成本减少一半。   此前,也有不少科学家和业内分析师预测摩尔定律“气数将尽”。不过,不断提升的芯片结构和组件技术使得该定律至今仍然受用。   加来道雄也承认,不断调整的芯片组件将使得摩尔定律再维持几年,但是到3D芯片堆叠等技术用到极限,摩尔定律也走到了尽头。   科技行业分析公司Moor Insights Strategy的分析师帕特里克•穆尔黑德(Patrick Moorhead)说,摩尔定律将死的传言已经持续了20年,但是科技界总是能找到出路使其屹立不倒。不过,当芯片设计和制造达到分子水平,高昂的成本将使其难以为继。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Pund-IT Research分析师查尔斯•金(Charles King)说,摩尔定律可能逐渐不再适用,但他并不担心这会对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毕竟很多重大的定律和法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退出历史舞台。(锦荣)
个人分类: 观点|1991 次阅读|1 个评论
通信芯片的设计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吗?
热度 1 xdpeter 2012-3-29 21:16
下午在图书馆三楼听了一个报告,是一个研究电磁场的校友做的。刚开场的几句话就把我吸引了。在谈及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他就说自己是研究如何控制电磁场传播的,正如同郝校长研究如何控制电子流如何运动一样。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两个不同研究领域的异同,而有这种水平的人,也就是大师了。 吃完晚饭散步时,媳妇问我到底是做啥研究的。我却不知如何解释。只是断断续续的给她解释微电子包含器件、材料、设计等等方向,每一个方向都还细分为许许多多的小方向,而对于我做的芯片设计方向,如果按照自己专业人士来讲,有分为数字IC设计、模拟IC设计和射频IC设计等;如果结合具体研究领域来讲,还可以分为计算机类IC设计、通信类芯片的设计、量子芯片设计、生物医学芯片设计等等。她一下被我讲懵了。说电磁场领域,不论是天线还是电磁材料的研究,全都是在玩麦克斯韦方程,你们的微电子怎么乱七八糟的?我细想一下也是。器件材料还可以说得通,就是研究细微尺寸下半导体材料内部电子空穴等的运动特性,再细点无非就是量子态了,可是设计呢?五花八门,无从谈起。 第一次,我突然觉得IC设计从研究角度来讲,其实跟微电子是没有关系的,也不应该划归为微电子的研究范畴。比如,目前我做通信类芯片的开发,无论芯片做的多精彩,那也是通信算法和通信协议搞的好。芯片的实现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因为,按照开头的思考模式,通信无非研究的就是怎么样利用各种有线或者无线的信道,通过各种编码调制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的发送接收,其中好多点可以玩,协议、编码理论、信道等等,也可以玩的很精彩。但通信芯片算啥呢?困惑啊。
3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微电子制造科学与工程_第一章 引论
热度 2 WanghuataoHIT 2012-3-12 12:46
微电子制造科学与工程_第一章 引论 一、课件 PDF 版 1 引论_微电子制造科学与工程 20170226.pdf 2017年2月26日更新 二、参考 1. 普通Si晶体管 MOS工艺简介.pdf 2013年2月21日更新 2. Intel High-K 金属栅晶体管工艺简介 Intel High-K 32nm chip 2011.pdf 2013年2月21日更新 3. Intel 22nm 三栅晶体管工艺简介 Intel 22nm Tri-Gate Transistor chip 2012.pdf 2013年2月21日更新 2-3来源: http://newsroom.intel.com/docs/DOC-2476#top 4. CMOS工艺基本流程_中文 PDF 版 2013年2月21日更新 现代CMOS工艺基本流程_中文.pdf 5. CMOS工艺基本流程_英文 PDF 版 2012年3月26日更新 1 现在CMOS工艺基本流程_英文_微电子制造科学与工程.pdf 6. 晶体管发明60年.pdf 7. Integrated circuit 三、视频 2013年2月20日更新 视频一: 集成电路工艺概述(国立交通大学_台湾) 片段二 (国立交通大学)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概述(北京大学) 视频二: 半导体工艺动画模拟 视频三: Intel 3D transistor 22nm, 晶体管 视频四: 芯片制造工艺介绍 how microchips are made 视频五: 封装工艺介绍 技嘉主板生产参观 how to make a motherboard in a Gigabyte Factory 视频六:Intel From sand to silicon 芯片制造概述 视频七:热电子效应, edison_effect.swf 四、特色视频, Silicon Run系列 ,专注于微电子制造工艺介绍, 2013年2月23日更新 (微电子人必看!)Silicon Run系列全集!!(行业内部经典纪录片), 本系列视频由Intel、斯坦福、苹果公司等硅谷半导体巨头联合摄制。 内容丰富:3D、Foundry取景、原理介绍等多方面包含其中! 对于微电子人来说, 该视频绝对胜读十本书 ! 1. Silicon Run I 2nd Edition, 1996, 38'28 (英文) 电封1008401翻译(中英文字幕) 项目组 I ☆ ☆ ☆ ☆ ☆ Front-end manufacturing from crystal growth through integrated circuit fabrication. 2. Silicon Run II,1993, 34'33 电封1308401翻译(中英文字幕)★★ ★★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yntuynduyoa==.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Fabricated wafer through testing, packaging, and computer manufacturing. 3. Deposition,1998, 31'07 电封0908401翻译版 ☆ ☆ ☆ ☆ ☆ In-depth look at thin film deposition. 项目运作 : 字幕制作总结.pdf 视频文章中的词汇.pdf 中文字幕.pdf 英文字幕.pdf 4. Lithography, 1999, 30'29 (英文) 电封1008401翻译(中英文字幕) , 项目组 II ☆ ☆ ☆ ☆ ☆ In-depth look at photolithography. 5. Implantation,2003, 30'52 电封0908402翻译版 ☆ ☆ ☆ ☆ ☆ In-depth look at ion implantation. 6. Etch In-depth look at etch and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7. Silicon Run Lite Silicon Run I and II overview - for the less technical audience. 8. MEMS: Making Micro Machines 9. Nanotechnology: The World Beyond Micro 五、网站 1. http://www.shmj.or.jp/english/trends.html 2. http://homepages.rpi.edu/~schubert/Educational-resources/Educational-resources.htm 3. http://smithsonianchips.si.edu/augarten/index.htm 六、作业 视频翻译: Homework 1 视频翻译.pdf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做教学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个人分类: 微电子制造|7532 次阅读|3 个评论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1971 – 将微处理器的功能集成到一个CPU芯片
WanghuataoHIT 2012-3-9 18:50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1971 – 将微处理器的功能集成到一个CPU芯片
1971 – 将微处理器的功能集成到一个 CPU 芯片上 硅栅 加工与成型技术的产生使得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CPU) 压缩到一块单独的芯片上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设计人员致力于把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功能集合到微小的 MOS 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这种技术被称为微处理器单元 ( 单片机 ) 芯片集合。 1969 年 Lee Boysel 创造了 Four-Phase 系统有限公司,他在一块半导体上设计植入了早期的八位逻辑算术单元(设计 3800/3804 型)。一个 8 位的 AL-1CPU 片被扩展到了 32 位。在 1970 年 , Garrett AiResearch 的 Steve Geller 和 Ray Holt 设计的 MP944 芯片被用于 F-14A 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的芯片,它是被 AMI 公司由六个金属栅晶片组成的。 英特尔的第一个微处理器—— 4004 ,来源于 Ted Hoff 和 Stanley Mazor 的构想。得益于 Masatoshi Shima ,在 1971 年, Federico Faggin 根据 Shima 在硅栅 MOS 芯片技术( 1968 年里程碑式的发展)的经验,将一个由 2300 个晶体管组成的四位微处理器放入到 16-pin 封装起来。 Faggin 指导 Hal Feeney 设计的 8 位 8008 设备于 1972 年公布。为 CTC 公司(即后来的 Datapoint 公司)设计的 8008 设备的原型也曾被德州仪器用于 TMX1795 系统,但是却从没有被用于商业用途。第二代 8 位的设计来源于 Intel ( 设计 8080 型 ) 和 Tom Bennett 在 Motorola 领导的一个团队(设计 6800 型), Tom Bennett 在 1974 年建立被广泛接受的微处理器理念。从 MOS 集成电路技术 -6502 体系衍生出的廉价变种 6800 使得个人电脑和来自于 Apple, Atari, Commodore 或其他公司的游戏可以任意连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许多供应商提供增强的 8 位结构,其中 Zilog 公司的最为强大。两个 1975 微处理器预示着后来重要发展趋势,包括在 IBM 工作过的 RCA 的 CMOS COSMAC(1802 里程碑 ) 与 John Cocke 801 精简指令集。 译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 090840221-马东超 校对: 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semiconductor/timeline/1971-MPU.html 版权 copyright by www.computerhistory.org 1971 - Microprocessor Integrates CPU Function onto a Single Chip Silicon-gate process technology and design advances squeeze compute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CPU) onto single chips. By the late -1960s, designers were striving to integrate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functions of a computer onto a handful of MOS LSI chips, called microprocessor unit (MPU) chip sets. Building on 8-bit arithmetic logic units (3800/3804) he designed earlier at Fairchild , in 1969 Lee Boysel created the Four-Phase Systems Inc. AL-1 an 8-bit CPU slice that was expandable to 32-bits. In 1970 Steve Geller and Ray Holt of Garrett AiResearch designed the MP944 chip set to implement the F-14A Central Air Data Computer on six metal-gate chips fabricated by AMI. Intel's first microprocessor, the 4004, was conceived by Ted Hoff and Stanley Mazor. Assisted by Masatoshi Shima , Federico Faggin used his experience in silicon-gate MOS technology ( 1968 Milestone ) to squeeze the 2300 transistors of the 4-bit MPU into a 16-pin package in 1971. Faggin also supervised Hal Feeney 's design of the 8-bit 8008 device announced in 1972. Designed for CTC ( later Datapoint ), prototypes of the 8008 function were also built by Texas Instruments as the TMX1795 but never offered commercially. Second generation 8-bit designs from Intel (8080) and from a team led by Tom Bennett at Motorola (6800) in 1974 established widespread acceptance of the MPU concept. A low-cost variant on the 6800 architecture by MOS Technology (6502) enabled personal computers and games from Apple, Atari, Commodore and others. By the mid-1970s many vendors offered enhanced 8-bit architectures, with Zilog 's Z80 being the most enduring. Two 1975 MPUs that presaged important later trends included RCA's CMOS COSMAC 1802 (1963 Milestone ) and John Cocke ’s 801 RISC device at IBM. Beginning in the mid-1970s, 16-bit MPUs emerged from General Instrument (CP1600), National (PACE), TI (TMS9900), and Zilog (Z8000). Boosted by the PC boom of the 1980s, Intel's 8086/8088 (IBM PC) and Motorola's 68000 (Macintosh) devices enjoyed the widest market success. 四相系统,Inc。AL-1 8位计算机处理器片。1968年十月设计开始。1969年三月配置设备。 金色的内连线突出了Intel 4004微处理器复杂的内部构局 2007年5月,Intel 4004开发团队合影T. Hoff, H. Feeney, S. Mazor, M. Shima, F. Faggin Busicom 计算机的MCS-4内部图片,设置有4004微处理器
68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1971 将微处理器的功能集成到一个CPU芯片上
WanghuataoHIT 2012-3-5 10:44
1971 – 将微处理器的功能集成到一个 CPU 芯片上 硅栅 加工与成型技术的产生使得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CPU) 压缩到一块单独的芯片上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设计人员致力于把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功能集合到微小的 MOS 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这种技术被称为微处理器单元 ( 单片机 ) 芯片集合。 1969 年 Lee Boysel 创造了 Four-Phase 系统有限公司,他在一块半导体上设计植入了早期的八位逻辑算术单元(设计 3800/3804 型)。一个 8 位的 AL-1CPU 片被扩展到了 32 位。在 1970 年 , Garrett AiResearch 的 Steve Geller 和 Ray Holt 设计的 MP944 芯片被用于 F-14A 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的芯片,它是被 AMI 公司由六个金属栅晶片组成的。 英特尔的第一个微处理器—— 4004 ,来源于 Ted Hoff 和 Stanley Mazor 的构想。得益于 Masatoshi Shima ,在 1971 年, Federico Faggin 根据 Shima 在硅栅 MOS 芯片技术( 1968 年里程碑式的发展)的经验,将一个由 2300 个晶体管组成的四位微处理器放入到 16-pin 封装起来。 Faggin 指导 Hal Feeney 设计的 8 位 8008 设备于 1972 年公布。为 CTC 公司(即后来的 Datapoint 公司)设计的 8008 设备的原型也曾被德州仪器用于 TMX1795 系统,但是却从没有被用于商业用途。第二代 8 位的设计来源于 Intel ( 设计 8080 型 ) 和 Tom Bennett 在 Motorola 领导的一个团队(设计 6800 型), Tom Bennett 在 1974 年建立被广泛接受的微处理器理念。从 MOS 集成电路技术 -6502 体系衍生出的廉价变种 6800 使得个人电脑和来自于 Apple, Atari, Commodore 或其他公司的游戏可以任意连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许多供应商提供增强的 8 位结构,其中 Zilog 公司的最为强大。两个 1975 微处理器预示着后来重要发展趋势,包括在 IBM 工作过的 RCA 的 CMOS COSMAC(1802 里程碑 ) 与 John Cocke 801 精简指令集。 译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 090840221--马东超 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 090840223--吴帅 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semiconductor/timeline/1971-MPU.html 版权 copyright by www.computerhistory.org 1971 - Microprocessor Integrates CPU Function onto a Single Chip Silicon-gate process technology and design advances squeeze compute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CPU) onto single chips. By the late -1960s, designers were striving to integrate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functions of a computer onto a handful of MOS LSI chips, called microprocessor unit (MPU) chip sets. Building on 8-bit arithmetic logic units (3800/3804) he designed earlier at Fairchild , in 1969 Lee Boysel created the Four-Phase Systems Inc. AL-1 an 8-bit CPU slice that was expandable to 32-bits. In 1970 Steve Geller and Ray Holt of Garrett AiResearch designed the MP944 chip set to implement the F-14A Central Air Data Computer on six metal-gate chips fabricated by AMI. Intel's first microprocessor, the 4004, was conceived by Ted Hoff and Stanley Mazor. Assisted by Masatoshi Shima , Federico Faggin used his experience in silicon-gate MOS technology ( 1968 Milestone ) to squeeze the 2300 transistors of the 4-bit MPU into a 16-pin package in 1971. Faggin also supervised Hal Feeney 's design of the 8-bit 8008 device announced in 1972. Designed for CTC ( later Datapoint ), prototypes of the 8008 function were also built by Texas Instruments as the TMX1795 but never offered commercially. Second generation 8-bit designs from Intel (8080) and from a team led by Tom Bennett at Motorola (6800) in 1974 established widespread acceptance of the MPU concept. A low-cost variant on the 6800 architecture by MOS Technology (6502) enabled personal computers and games from Apple, Atari, Commodore and others. By the mid-1970s many vendors offered enhanced 8-bit architectures, with Zilog 's Z80 being the most enduring. Two 1975 MPUs that presaged important later trends included RCA's CMOS COSMAC 1802 (1963 Milestone ) and John Cocke ’s 801 RISC device at IBM. Beginning in the mid-1970s, 16-bit MPUs emerged from General Instrument (CP1600), National (PACE), TI (TMS9900), and Zilog (Z8000). Boosted by the PC boom of the 1980s, Intel's 8086/8088 (IBM PC) and Motorola's 68000 (Macintosh) devices enjoyed the widest market success. Four Phase Systems, Inc. AL-1 8-bit computer processor slice. Design commenced October 1968. Final working devices March 1969 四相系统,Inc。AL-1 8位计算机处理器片。1968年十月设计开始。1969年三月配置设备。 Gold interconnects highlight the Intel 4004 MPU layout complexity 金色的内连线突出了Intel 4004微处理器复杂的内部构局 The Intel 4004 development team meet again in May 2007. T. Hoff, H. Feeney, S. Mazor, M. Shima, F. Faggin 2007年5月,Intel 4004开发团队合影T. Hoff, H. Feeney, S. Mazor, M. Shima, F. Faggin Internal view of the MCS-4 chip set including the 4004 MPU in the Busicom calculator Busicom 计算机的MCS-4内部图片,设置有4004微处理器
165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1979 单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出现
WanghuataoHIT 2012-3-5 09:03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1979 单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出现
贝尔实验室的单芯片DSP-1数字信号处理器设备构架进行了优化,为电子交换系统。 为了能从背景噪声中分离出信息,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采用了数学技术来分析来自自然和电子源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之后,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等算法筛选和重建准备一个可用的模拟信号转换回数据。在音响,通信,图像,雷达,声纳,语音识别系统中,已经实施了 DSP 功能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的每一代技术。 在 1970 年,来自 Fairchild 公司( 9334 )和 AMD 公司( 2505 )的 2*4 乘法器作为第一代标准 IC 产品,加快了数学密集型信号处理运算。 TRW 公司的 LSI 产品采用三重扩散双极工艺,建立了更复杂的功能,如 AMD2901 位片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的视频和国防应用的处理器一起使用的 16x16 乘法器( MPY16 )。 MOS 外围芯片允许信号处理使用通用的微处理器,包括用于摩托罗拉 6800 和英特尔 2920 ( 1979 )的 AMIS2811 ( 1978 ),并结合了可编程的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转换电路( 1968 年里程碑)。 单芯片 DSP本质上 是添加了复杂的数学能力的微处理器。贝尔实验室的单芯片 DSP-1 , AT & T 的 ESS 数字交换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 1979 年 5 月。 NEC 的 定点 μ PD7720 ,在 1980 年应用于语音频带,是商业上最成功的早期的 DSP 之一。 TI 的 16 位可编程 DSP 器件的 TMS320 系列从 1983 年开始应用于消费类产品中,从手机到玩具。从 TI 的 集成度更高的 DSP 的连续几代以及 ADI 公司,摩托罗拉,和别人的权力今天的手机,磁盘驱动器, HDTV 产品。 图一: 1979 年贝尔实验室的 DSP-1 设备布局 图二:: 1979 年 TRW 公司的高速乘法累加器的广告 图三::第一的 TMS320 可编程 DSP 器件的芯片的图片 图四::“电子设计”杂志关于 DSP 的专题文章 译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 090840226-王延博 校对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 090840216-鞠伯伦 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semiconductor/timeline/1979-DSP.html 版权 copyright by www.computerhistory.org 原文 ——————————————————————--------------------------------------------------------------- 1979 - Single Chi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Introduced Bell Labs' single-chip DSP-1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evice architecture is optimized for electronic switching system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applies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to analyze analog signals from natural and electronic sources in order to separate information from background noise. After conversion to digital form, algorithms such as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ilter and reconstruct the data ready for conversion back to a useable analog signal. DSP capability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every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 from vacuum tubes to ICs in audio, communications, image, radar, sonar, and voice recognition systems. 2 x 4 multipliers from Fairchild (9334) and AMD (2505) in 1970 were among the first standard IC products to speed math-intensive signal-processing algorithms. TRW LSI Products used a triple-diffused bipolar process to build more complex functions, such as the 16x16 multiplier (MPY 16), used together with the AMD 2901 bit-slice processor for video and defense applications in the late-1970s. MOS peripheral chips to enable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general-purpose MPUs included the AMI S2811 (1978) for the Motorola 6800 and Intel’s 2920 (1979) that combined programmable digital processing and data conversion ( 1968 Milestone ) circuits. Single-chip DSPs are essentially MPUs with added complex math capabilities. Bell Labs’ one-chip DSP-1, a key component of ATT's ESS digital switch, appeared in May 1979. NEC's fixed-point 倀D7720, introduced in 1980 for voiceband applications, was one of the most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early DSPs. TI’s TMS 320 family of 16-bit programmable DSP devices from 1983 found wide application in consumer products from cell phones to toys.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more highly integrated DSPs from TI as well as Analog Devices, Motorola, and others power today's mobile phones, disk drives, and HDTV products.
39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六种耳聋基因检测方法有望应用于临床
热度 1 hapy1 2011-9-6 10:28
第六种耳聋基因检测方法有望应用于临床 我国每年有近 3 万新生儿先天性耳聋,其中 60% 是遗传造成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耳声发射检测新生儿听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假阳性率高,一般需要至少检测 3 次,给患者父母造成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 而耳聋基因检测就成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检测手段, 可作为部分病例常规测听或影像技术的辅助和补充检测技术,并实现远程检测;可以早于症状以及常规测听技术或影像技术发现耳聋易感人群,也可以用于婚前、产前耳聋基因检测,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相比较物理听力检查和拍 X 线片、 CT 、 MRI 等影像学检查,耳聋基因检测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特异性,且取材方便,适用范围广。 1 .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 遗传性耳聋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与耳聋相关的基因至少 138 个,已确定的基因至少 44 个。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中国人群中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主要有 3 个,分别是 GJB2 基因、 PDS 基因和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也是目前耳聋基因检测的主要目标基因。 GJB2 基因 (位于 13q11-12 ,编码间隙连接蛋白 26 ,其分子量为 26KDa ,因此得名)突变导致的耳聋为语前、双侧、对称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变异较大,可由轻度到极重度,但 多数为重度或极重度耳聋 , GJB2 基因和先天性聋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先天性聋患者中携带有 GJB2 基因突变的约占 20% 。 GJB2 基因突变位点有很多,在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为 235delC 。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是整合膜蛋白, 6 分子蛋白形成一个连接子,中间有 2-3mm 亲水性孔道,允许钾离子、钙离子和小的信号分子通过。在声音传导的过程中,进入毛细胞的钾离子会通过间隙链接重新回到耳蜗血管纹;如果间隙连接蛋白突变,离子交换受到影响,毛细胞的离子梯度失衡,从而引起听力损失,干预措施有配戴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移植,进行早期听力恢复。 PDS 基因又名 SLC26A4 ,位于 7q22-31.1 ,在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 Corti 氏器外沟细胞、甲状腺中高表达,基因突变与弧立的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 LVAS )和 Pendred 氏综合征(前庭水管扩大或伴内耳畸形、神经性聋和甲状腺肿)有密切关系,临床上表现为先天性或后天性耳聋,耳聋发生或加重与外伤、感冒有关。 PDS 基因突变的个体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头部受伤,避免听力突然下降。 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 突变(发生频率最高的为 A1555G 突变)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的 药物性耳聋 有着密切关系。线粒体基因主要呈母系遗传,携带有该突变患者的母系亲属都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 1555 位突变为 G 后,能够和与之相对的 1494 位点上的 C 配对,导致该部位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形成类似于氨基糖苷类药物靶标——细菌 16SrRNA 的空间构象,从而促进了氨基糖苷类药物与 12S rRNA 的结合。 12S rRNA 是参与构成线粒体 rRNA 30S 亚基的分子,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结合的 12S rRNA 就无法构成具有完全活性的 30S 亚基,阻碍了线粒体核糖体蛋白的合成,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影响了 ATP 的合成,使内耳毛细胞内依靠 ATP 供能的一系列胜利过程受阻,膜两侧的离子梯度失衡,结果造成细胞内离子浓度毒性水平积累,逐渐导致毛细胞萎缩、死亡、最终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2 .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常规检测手段 2.1 直接测序 直接测序( direct sequencing , DS )是将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 )扩增产物纯化、变性后,在测序仪上进行测序,为寻找突变的金标准。但其仪器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此外,杂合突变、胶压缩、 GC 富集区的存在等问题使得很难通过一次测序获得精确的数据。 2.2 限制酶切指纹 -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fingerprinting-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 REF-SSCP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标基因的 PCR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梅切产物,根据异常构象带进行目标基因有无突变的判断。该方法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检测到所有的突变,由各实验室报道的突变检出率冲 99% 到 35% 不等。同时该方法要求多次摸索条件,如电泳温度,胶中甘油浓度以及胶联度等均可影响检测的灵敏度。此外,该方法也不能确定突变的精确位置。 2.3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 RFLP ) 是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水解目标基因的 PCR 扩增产物,然后分析酶解产物的电泳图谱特征,根据与正常对照的比对结果来判断待检样品是否存在某个基因突变,其弱点操作繁琐,检出率低,因为并非所有的基因突变都恰好位于某个内切酶的识别区 。 2.4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otography , DHPLC ) 此技术是一项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杂合双链突变检测技术。它能对大批量 PCR 扩增产物进行筛查,其在检测大量致病基因的不同序列方面显示出高度的敏感性,适合做快速的基因筛查。但它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1 )它只是提供了定性的信息,而无法得出具体的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点。尚需测序等后续方法证实;( 2 )其结果判断通常是由操作者进行的,容易产生观察差异,不利于各实验室之间的灵敏度比较;( 3 )许多片段有多个主要解链温度,需要筛查的温度较多,增加的工作量。目前该技术主要用来检测 200~300bp 大小的 DNA 片段,长的 DNA 片段的检测尚未见报道。 2.5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是指将许多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或基因片段作为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待测的标记样品的基因按碱基配对原理进行杂交,再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等对芯片进行扫描,并配以计算机系统对每一探针上的荧光信号作出比较和检测,从而迅速得出所要的信息。基因芯片技术因其具有微型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在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重症传染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将对应于突变热点的寡核苷酸探针合成点或点加于 DNA 芯片上,通过一次杂交完成对待测样品多种突变可能性的筛查,实现对疾病的高效快速诊断。 基因检测芯片技术具有高效率、高通量等特点,由 博奥生物和301医院 联合推出的耳聋检测基因芯片 已经在国内率先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证书, 将有助于改变我国许多地区遗传性耳聋缺乏早期诊断的状况。可以提供从孕前、产前到出生的基因检测,帮助生育父母及时获知新生命的遗传信息并采取措施,降低新生儿患遗传性耳聋的概率。 3 .第六种耳聋基因检测方法——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 质谱方法检测基因是首先进行 PCR 扩增目的片断区域,然后加入多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单碱基延伸,再将单碱基延伸产物纯化后打质谱,根据不同引物扩增产物的质荷比不同,判断有无碱基突变。 深圳华大基因临床检验中心 利用质谱平台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快速准确的检测中国耳聋人群常见的3个基因突变热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加测其他位点。与基因芯片方法比较,价格更低,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及早发现听障儿童,及早诊断、干预。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耳聋病人的病因诊断,为有耳聋患者或亲属的家庭提供生育指导,也适用于正常听力人群的婚前、孕前、产前筛查等。 综上,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耳聋基因检测技术的优势也突显出来,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本也越来越低,有望大规模应用于听力筛查或临床检测。
个人分类: 耳聋|8802 次阅读|1 个评论
办世界一流大学 VS 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
热度 2 sheep021 2011-1-11 13:40
不缺一流教授,为何没有一流大学 写后,吕兄和了一篇: 也说一流教授与一流大学 提到重金打造、名牌混搭出的大名鼎鼎的大学不是一流大学这一重要概念。那么,如何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呢? 本博认为: 办世界一流大学,要向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看齐 。 中国没有一流的芯片,却有世界一流的超级计算机: 2010年11月16日,国际Top500在美国新奥尔良正式发布第36届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的天河一号位居榜首。连日来,天河一号夺取世界冠军的消息吸引着全球媒体的眼球,也引发了人们对超级计算机的关注。 全球之所以高度关注这次排行榜的变化,就是因为天河一号体现了我国的三大自主创新。   其一,部分芯片属于自主开发,芯片有望国产化。尽管天河的主要部件仍来自英特尔与英伟达两个美国制造商,但互联芯片则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发,天河安装有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飞腾1000芯片,部分取代了进口芯片,为全部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其二,设计构架属于中国独创的结构。从传统上看,超级计算机由成千上万块家用电脑的CPU(核心计算芯片)组装而成;这些CPU必须在系统软件和通信器件的协调纸下,才能充分发挥合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随着超级计算机从百万亿次进入千万亿次,类似计算机大脑的CPU越来越多,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而天河一号采用先进的CPU+GPU的设计思路,将GPU(图形芯片)用于超级计算机,起到了CPU加速器的作用。目前,这种先进的技术路线还在探索阶段,但前景看好。中国依靠这条技术路线开发出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已经很有说服力。   其三,软件操作系统不再受制于人。天河采用了与其他超级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的麒麟系统,这也是中国国防科大自主开发的,以高安全性著称,它就像到银行租个保险箱,钥匙与密码都掌握在自己手上,避免受制于人,确保了天河一号的信息始终自主可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造超级计算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关键在于系统架构。操作系统,各种芯片世界各国都能买到,国外可能还能买的更好的产品。为何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一举夺魁? 本博认为,中国独创的结构功不可没。 办世界一流大学,其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模式,校长、教授,学生、硬件设施,软件环境缺一不可。但管理模式则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就像超级计算机中的系统架构一样。 最佳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每一模块的作用,形成合力也就最大。否则,内耗无穷,每一模块的力量越大,反而越危险。 大学中的所有模块必须在管理模式的协调纸下,才能充分发挥合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级别的升高,模块越来越多,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能人多吧,为何老吃败仗?心没往一处想啊。甚至还有故意使坏的。呵呵。 中国既然能用世界二流芯片,三流设备,造出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为何不能用二流教授,三流设备,造就出世界一流大学? 前几年,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不够大,于是合校之风刮遍神州,巨型大学层出不穷。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的设施不够先进,于是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被引进。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的教授不够高,于是,大量海龟教授被引进 这一次,专家们还有啥话说?别出馊主意了,老老实实学学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的精神吧 据说,国内大学的教授和设施早已不是世界二三流了,早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吧 为何独独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呢?这才是钱学森念念不忘、死不瞑目的原因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2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物联网技术重大突破 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问世
LEOLAND 2010-11-12 14:02
腾讯 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中国芯在京发布。据称,这标志着中国物联网技术以及二维码识读核心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这颗中国芯由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新大陆公司称,二维码编解码的条码芯片已经在台湾进行溜片,即将量产。当天发布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表示,芯片实现二维码感知识别技术的突破,表明中国在二维码核心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万事万物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来实现智能化识别、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在整个物联网的发展中,识别认证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作为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技术之一,二维码可广泛应用在物流、金融、交通、工业等领域。长期以来,二维码识读核心技术为欧美少数企业所掌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国内的发展与推广。此次新大陆公司研发的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中国芯,可为物联网的识别认证提供技术保障。 该二维解码中国芯的突破之处在于:传统的二维码解码过程,是由软件实现的,而新大陆公司经过创新性再设计研制出的这种二维码解码芯片,则实现硬件解码,这种变化能够使解码速度提高10倍以上,同时大大简化原有解码系统所需的周边电路及其元器件,降低成本和功耗,提高可靠性。 新大陆集团总裁王晶介绍,二维码解码芯片将传统软件解码转化为硬件解码,识读效率(抗污损)提高30到50倍。王晶表示,二维码解码芯片大大简化了原有解码系统所需的周边电路及其元器件,降低了成本和功耗,这将简化专业条码识读设备,并降低二维码技术在各领域大规模应用的门槛。 此外,新大陆公司当天还与全球第三大自动识别公司DATALOGIC(意大利得利捷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决定在技术、产品、管理,甚至未来可能在资本等多个层面展开合作。
个人分类: 二 维 码|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民族企业广州鸿芯微电子的控制权争夺战-转
sunapple 2009-7-18 14:11
惊心动魄的较量:中国高科技之花再次凋零,外资和洋买办联手导演悲剧   芯片行业是中国高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中国芯从2000年到今天近十年时间,激发着无数中国IC人的创业冲动,凝集着无数中国人对中国高科技实现自主可控的期盼。   芯片行业在很多人、包括大企业家、高级 政府 官员眼里,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外星科技领域,只有洋人才懂、海龟略知的行业,动辄投资数亿、数十亿美元,动辄是全海龟、全博士精英场,十分神秘。   在这些神话的笼罩下,在南方,在广州,一支静俏俏的纯本土团队,三年时间磨一剑,用不到2000万人民币,依托中国顶尖的芯核技术,开发出一款性能介于S3C2410/S3C2440间的嵌入式系统通用SOCGC3210系列芯片,芯核性能达ARM9水平,应用这款芯片的终端产品陆陆续续开始投入小批量产,该团队新一款DSP芯片也即将定型,一切都是曙光在前。   该创业团队还创造出中国利用外资的新模式,不是引进二手生产线,不是建立血汗工厂,而是真正利用外资,培养根植本土的高科技人才队伍,纯设计、纯品牌、无工厂化的企业模式--创业团队的持股公司,和外资HK P*NNACLE合资成立了广州市鸿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正当鸿芯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创业团队不断回购外资股份,其团队持股公司(含公司发起人)股份比例节节上升,即将于明年上破50%控股时,突然间风云突变!外方在洋买办的协助下,6个月内打出一套连环拳,抢夺公司控制权。    2008 年底,P*NNACLE极为信任,赋予资金调度全权的、起钦差大臣角色的姚*(男),被创业团队发现挪用公司资金,P*NNACLE外资方起而不相信,继而发现姚*挪用资金数是中方揭发的N倍(姚*自签供状承认约合为1300万挪为私用),洋人大怒,在2009年1月把姚*踢出公司董事会,但很神奇地,事后P*NNACLE外方竟愿意放过姚*,只需要分期慢慢还款即可,实质上,姚*过多地借入外资起到了稀释中方创业团队股份的作用。   当时,P*NNACLE以关闭公司要挟中方,中方创业团队顾全大局,主动承担姚*还款的连带责任,使公司暂时渡过 危机 ,公司法人代表由姚*变更为中方创业团队的企业发起人。但双方互信几乎无存,P*NNACLE外资方再次对中方创业团队公司提出关联交易质疑,中方创业团队为求公司续存,再次忍辱负重,同时也是因为对公司前景信心的增强,提前清退浮存资金(外资原还款期在2012年后),保留的账上资金还不足被挪用资金数。   最终,中、外两方股东达成保持业务现状一年的约定,今年4月20日签定董事会决议,允许一年内的关联交易(而外方自己控股的子公司却不受关联交易限制),决议还达成中方股份比例2009年超过40%,2010年超过50%。   及后,外方股东的太内监军黄*敏(女)--表面上是公司微小股东、实为P*NNACLE员工--每周到鸿芯公司查账,后来还增加了一个香港买办梁*坚,百般挑剔、刁难。   2009年6月下旬,姚*开始拖欠还款,中方团队即报案寻求司法协助,此时平地起风雷,黄*敏于7月6日借鸿芯公司办理中方股份增加需办理工商变更的机会,盗走公司公章和执照。中方团队当日即报案,作废声明在7月9日南方日报(B02版)登出,同日在公安局备案的新公章启用,工商执照办理了遗失补办,黄所窃得的章证顿成废物。   也就是在7月9日,上午10时许,黄*敏带着一批洋人、洋买办趾高气扬地到达公司研发场地,中方团队即要求黄*敏作出对窃用公司章证期间行为负责的声明,黄*敏傲慢拒绝,中方团队报警,要求记录口供,黄*敏即时花容失色,洋老板及时出来救美,说I hatechinesegovernment.,声称如要求中国警方到场他将离场,中国境内的涉嫌犯罪行为不由中国警方处理?真是起有此理!自己的政府自己骂,可出自洋人之口就别样味道了。中方团队坚持在中国司法框架内解决,洋老板和洋买办马上护着其得宠的、立了头功的监军黄*敏仓惶撤离。2分钟后警方到场,呼叫黄*敏回来落口供不回。   就在警方离开不到20分钟,洋买办、一个香港人梁*坚手持一份声称是董事会决议的纸状物前来递送文件,声色俱厉,但身后多出的肥大保镖却显示出他的心虚。   鸿芯公司的董事会议事规则是75%股份同意才能通过重大事项,而该份纸状物不知何时通过,也没有通知中方董事到会,上面没有中方创业团队的签名,只有P*NNACLE老板的签名、P*NNACLE两名员工的签名(即黄与梁)。其上声称全面改组公司管理层,滑稽地任命卖灯泡的小贩,即香港梁*坚,为鸿芯公司总经理,并声称作废4月20日全体中外董事签署的董事会决议!   7月10日,他们持作废的公司章证申请得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鸿芯公司账户传票。在公司芯片即将大卖,上下游客户华盖云集之时,这个动作使全公司一下子陷入绝境。此过程中,广州仓边路信德中心的*信律师事务所扮演了不光彩的帮凶角色,在明知的情况下,利用作废章证进行办事,亦有违律师道德操守。但是,受人钱财,为人消灾,也难苛求了。   中方管理层不承认伪董事会会议及其所谓决议,并把危机通报全公司员工,所有上述事件的书面字据、材料均封存备查。   一个很有希望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一个即将爆发的本土创业团队标杆企业,却就此行将就木!!中国顶级芯核技术产业化将遭遇重大挫节!!!   珠海炬力公司,也是一家高科技芯片企业,前些年同样发生过几个台湾小股东,在炬力发展到顶峰时,伙同外资大股东哄抢公司管理权,挤走炬力原班本土创业团队的案例。   有些人总说中国人素质低,搞不了高科技,只能靠引进。可是走进来的洋人、洋买办,却往往就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杀手!   洋人在中国喜欢的都是奴才,要么是干苦力的人形机器,要么是听话、有点贪心的买办。国内投资人(团)又鲜有敢为人先的风险投资习惯,有独立见解、有专业技能的中国创业团队路在何方?   我们全体中国人自己开发的芯片,即将被这些狗奴才协助外国鬼子强行掠夺了!鸦片战争是中国的耻辱,是可耻的战争侵略;现在,洋人又在这些狗奴才的协助下,对我们进行的是 经济 侵略!   只要你是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只要你的 民族 性还没有泯灭,请帮助转载! 风起云涌:鸿芯微电子公司事件跟踪 鸿芯公司事件(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21645.shtml )两日间又是风起云涌。 7 月 13 日下午,代表 P*NNACLE 香港人梁某等召集大股东说明会,其意是接管公司,会议刚开场,中方股东在警察的协助下带走了 P*NNACLE 的另一代表人、事件的导火索人物黄某,黄某始则否认拿过公章(这是导致公司不能运作的导火索事件),但在当事职员对质下,转用采用缄默权。 7 月 14 日上午,代表 P*NNACLE 香港人梁某利用公司人事部经理导演了一个上班事件,然后带领员工去各部门控告公司不让员工上班。此事真是诡异得很:梁某声称自己现在是公司法人,但又出钱出车带员工去告公司,岂不是告自己?而且,由香港人带队闹劳资纠纷群体事件,真是让人意外,还投诉公司给的遣散费不够。其实,现在公司混乱,很多员工都希望迅速拿到遣散费后离开,不愿介入股东间的争斗,但封闭账户让员工拿不到遣散费的却是 P*NNACLE 股东,封账户、让员工拿不到遣散费的人反而带员工去要求遣散费,真够贼喊捉贼的。如果真为员工的遣散费着想,就应该要么 P*NNACLE 马上停止单方面行动、和中方股东磋商解决方案,要么清盘公司让员工拿到足额遣散费。 不论这些洋奴、洋买办进行何种活动,他们是必然要失败的!理由有三: 中方股东的行为全部合情、合理、合法。而 P*NNACLE 股东的行为是背信弃义(推翻董事会决议、不承认双方签字的备忘录),已经输了一个理字;罔顾员工切身利益,拉着员工去大巡游,当人质、棋子用,输了一个情字;变更公司重要事项不召集董事会(只是 P*NNACLE 单方的会议只能是 P*NNACLE 的内部会议),单方面颁布决议,鼓动员工到中方股东的公司去上班,诸如此类,输了一个法字。 中方股东是企业的创办人和发动机,可以在任何合适的时候迅速恢复公司的运作,而那几个洋买办和洋奴只是跑脚的,除一张嘴败坏公司外,做不了任何对公司生存和发展有益的事情。即使现在他们象是装备精良(又是宝马,又是霸道),财大气粗,但终究无法持久。那个香港人梁某只是一个工艺品贸易中间商,虽很想转型高科技,但高科技企业靠的是智力,单靠财力去抢夺,并不是有效的。 中方股东是理想主义者,盈利只是诸多考虑因素之一。而 P*NNACLE 老板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只会考虑盈利或亏损,一旦发觉此事投入的精力和金钱并没有回报,则会马上停步,并没到对芯片事业矢志不渝的地步,他纵容买办、奴才去闹事的时间和耐性是有限,准备再多花进去的金钱其实也是有限的。 梁某和黄某虽然很想控制鸿芯公司,但只一接到洋老板的新指示,则消失得也会很快。 以前,日本打中国,除武力外,还靠中国的叛徒、汉奸、奸商等软实力。很遗憾地,鸿芯公司一个小战场上,同样演绎着相同的故事。个别鸿芯公司的工程师被姚 * 和 P*NNACLE 私下恩惠来收买忠心,长期担当内应、线人角色。人事部经理杨 * (女),更是在大股东说明会上充份表现了风中杨柳的性格。 还有一个丑陋的奸商,对鸿芯公司资金被挪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洋人起意接管鸿芯公司的一个桩脚是谁?我们在后续事件曝光中予大家详细道来。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5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选择数字电视前端接收芯片
kinglandom 2008-10-25 16:43
如何选择数字电视前端接收芯片 当前,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标准的制订、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终端制造商争先推出高清数字电视和机顶盒,这些都传递了一个声音:数字电视产业化革命即将到来。   在数字电视相关技术中,接收机的设计技术难度高,而能否实现高质量的接收性能又直接影响到数字电视终端节目显示的效果。那么,如何选择一款具有良好接收性能的数字电视解调芯片呢?这需要进行系统地评估以确定最佳解决方案。在下文中作者将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的特点、接收机中降低干扰的常见电路和ATSC地面接收机的测试方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数字电视生产厂商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更系统性地选择高质量的解调解码芯片。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的特点   真正的数字电视广播是指图像和声音都经过数字压缩后,通过数字的方式在信道上传播的电视广播。数字电视广播又分为卫星数字电视广播、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目前已经大规模应用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有ATSC和DVB-T两种模式。ATSC主要应用在北美和韩国,DVB-T主要应用在欧洲、大洋洲和中国的台湾地区。中国国内也有部分DVB-T广播。除了ATSC和DVB-T之外,另外还有已经制定的日本ISDB-T和中国正在制定的地面广播标准。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包括节目制作、信源(节目包括图象和伴音)压缩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发射天线、信道(主要是空气)传播、接收天线、接收解调和纠错、信源解压和终端显示。在现有的ATSC和DVB-T系统中,图象压缩编码都是采用MPEG2。ATSC中的伴音采用AC3,但DVB-T中的伴音则采用MPEG-2。   和传统的模拟电视广播相比,数字电视广播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数字效应,也就是说接收效果要么很好,要么就收不到,中间几乎没有过渡带。一般模拟电视广播中常见的重影和雪花点在数字电视广播中是看不到的。数字电视接收机中有专门的消重影和消雪花电路来保证接收数字信号的完整性。从而使MPEG层的误码率达到MPEG-2解码所能容许的范围以内。如果信道中的重影和雪花超过了接收机的能力,则接收到的MPEG-2码流会包含大量的误码,从而引起MPEG-2解压失效,这时就没有图像和伴音了。   与卫星和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不同,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信道主要是近地大气层。因此数字电视广播的另一大特点是接收到的信号会包含大量的反射波和随机干扰。而反射波又包括静态反射波和动态反射波。静态反射波主要包括由周围建筑物引起的反射波,周围地面、水面和山体的反射波。周围建筑的反射波在时间延迟上呈离散分布,这是因为建筑物相对于电磁波的传播空间来说是很小的,而周围地面、水面和山体的反射波则呈连续分布。 图:ATSC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接收器架构。   动态反射波通常是周围运动物体产生的,例如附近的汽车、火车、飞机等。如果采用室内天线,则还包括附近走动的人和其它动物等。即使在通常的静态反射波情况下,反射波也不是稳定的。反射波一方面受空气热扰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接收天线受风的吹动也使得反射波的强度和相位受到影响,所以说真正静止稳定的反射波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存在的。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中的常见干扰处理电路   在模拟电视的图像中,反射波表现为重影,而随机干扰则表现为雪花点。还有一些干扰,如单频干扰表现为网格,非线性干扰则表现为斜条。而在数字电视接收机中,所有这些干扰都反映在接收机的误码率上。现在所有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中都有专门的电路来减小这些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在ATSC和DVB-T中,各种干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下面以ATSC为例探讨一些常见的电路。 1. 消回波电路   一般的ATSC接收机都用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来实现消回波电路。一个好的消回波电路应该具有跟踪响应时间快、回波覆盖范围大、自适应噪声低的特点。   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由前向均衡部分和判决反馈均衡部分组成。要实现好的消回波性能,该判决反馈均衡器必需有足够多的抽头系数,尤其要有足够多的前向均衡抽头系数。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天线所接收到的所有回波的能量,以提高接收机信噪比,而不只是把回波抵消掉。   但是,单纯增加均衡器抽头系数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一方面,如果抽头系数多了,均衡器的自适应跟踪性能会下降,以至于跟不上动态回波的变化而严重影响接收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另一方面,如果抽头系数多了,后均衡器由自适应调整引起的内部噪声会变大,从而影响接收机的信噪比。当然抽头系数多也会增加接收机的成本。多重因素的矛盾需求决定了消回波电路是ATSC接收机中大量技术创新的部分。   早期ATSC接收机的设计中采用稀疏抽头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来降低成本和自适应噪声。稀疏抽头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基本原理是只在那些真正有回波的时延位配置抽头,而其他的位置不配置。设计者希望真正需要配置抽头的位置不多(因而得名稀疏抽头),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自适应噪声。   显然,这需要假定回波是静态或者变化十分缓慢和离散的。而我们知道,真正的静态离散回波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存在的。稀疏抽头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它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电路来检测回波的变化,以便及时变更抽头配置;另一方面,不精密的抽头配置和频繁的更换引起的噪声也降低了接收机的性能。   在消回波电路设计中的另一点考虑是所谓的前向回波(PRE-ECHO)和后向回波(POST-ECHO)。这是以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大能量点为参考点的,比最大点来得早的回波是前向回波,来得晚的是后向回波。因为电磁波能量的传播随着距离增加而衰落,而来的早的回波比来的晚的回波经过的距离短,所以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大能量点在整个信道冲击响应中是比较靠前的。也就是说前向回波会比后向回波短。这一点在均衡器设计中要做相应的考虑,盲目增加前向回波范围而不增加对应的后向回波范围,虽然在实验室中可以测试出好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2. 消噪声电路   接收机中的噪声一方面源自热噪声,另一方面源自接收机内部噪声。接收机内部噪声又包括量化噪声、均衡器的自适应噪声,锁相环(PLL)的剩余噪声等等。对热噪声只能用滤波的办法使之减少。量化噪声可以通过提高接收机模数转换(ADC)的精度和内部运算精度来改善。锁相环(PLL)的剩余噪声可以利用动态参数锁相环的技术来降低。 3. 消干扰电路   ATSC接收机的干扰主要是邻频和同频的NTSC和ATSC干扰。尤其以邻频NTSC干扰最为严重。这是因为下频道的伴音载频离有用信号只有0.25MHz,而上频道的图像载频离有用信号只有1.25MHz。这就要求接收机有经过良好设计的滤波电路和剩余窄频干扰消除电路。干扰信号有时比有用信号大得多,所以要求接收机有大的动态范围。增加接收机模数转换的精度有利于提高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4. 抗相位抖动电路   相位抖动多为调谐器受外界干扰而产生。最大的干扰来自供电回路。所以相位抖动的频率大多为供电频率的倍数。在美国,相位抖动的频率多为60HZ或120HZ。其它引起相位抖动的因素包括传播介质的变化和天线的抖动。但这些因素引起的相位抖动频率要低得多。传统的抗相位抖动的方法是在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后面加相位跟踪器。这种办法没有去掉相位抖动对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影响。更好的办法是在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前将相位抖动的影响去掉,这样,均衡器将可以更好地对信道回波进行均衡。   一个具备良好的抗相位抖动能力的接收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机设计时的工艺要求。同时也可以减轻对调谐器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整机的稳定性。 ATSC接收机的测试方法   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应该有合理的回波消除范围,以及较大的白噪声容忍度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那么,如何测试和评估一个接收机的性能呢?   ATSC委员会对ATSC接收机的性能有一个规范标准A/74,该标准主要描述接收机的静态性能。接收机的动态性能是很难描述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接收机的静态性能可以用罗德施瓦茨公司的SFQ来测试,SFQ可以测试接收机的信噪比。一般的接收机都可以在2.5*10-4包误码率情况下达到15.5dB,好的接收机可以达到15.3dB以下。   SFQ还可以测试不超过5个点的离散静态和动态回波。不过,SFQ的动态回波只是在固定的回波时延上加上不同的相位,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回波,真正的动态回波的时延和相位都是可变的。需要指出的是,罗德施瓦茨公司最新的SFU已经具备了测量离散动态回波(包括时延和相位)的能力。而市面上还没有好的商用仪器可以测试连续回波,原因之一是这类回波并没有很好的模型可以描述。   通常厂家只给出单个回波的最大前向和后向时延测试结果,这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几乎没有任何情况下的回波是单个的。测量接收机能够同时处理的两个回波的最大时延差,可以更好地了解接收机对静态离散回波的处理能力。一般好的接收机能够处理的最大时延差可以达到50微秒以上。   对于消干扰电路的测试主要基于对邻频干扰和同频干扰的测试。其中又分为数字邻频干扰、同频干扰和模拟邻频干扰、同频干扰。一般可以用SFQ再加另一台数字或模拟电视信号发生器和一个混合电路。不过要精确地控制和测量混和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功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的ATSC接收机应可以做到40dB以上的抗邻频干扰能力和抗-15dB数字2dB模拟同频干扰能力。罗德施瓦茨公司最新的SFU在这方面有很大改善。   考虑到真正的静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上面谈到的静态测试结果不一定就与实际用户经验有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静态测试性能好的接收机不一定在实际应用中就有好的表现。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人们常用ATSC RF测试集来评价ATSC接收机的性能。ATSC RF测试集是由ATSC标准制定委员会记录的,由不同厂家用不同天线在美国不同地点实地采集到的ATSC数字信号。   ATSC RF测试集由50个信号采样组成。对每个信号序列的测试结果分为四类:第一类图像无干扰;第二类图像有干扰但无间断;第三类图像有间断;第四类无完整图像。好的接收机的结果中第一、二类的结果应占50%以上,但是这个信号集并不是完美无暇的。由于这些信号主要是在美国东部纽约和华盛顿附近采集的,   它们主要反映了平原地区大城市附近的情况,对美国中西部的山区,湖区环境则代表性不足。但由于这个ATSC RF信号集是公开的,由多个厂商联合完成的,有准确的记录,所以可用来比较公正地测试不同接收机在特定环境的实际应用中表现。   另一个常提到的测试是巴西测试集。巴西测试集由五组不同的静态离散回波参数组成,每组不超过五个静态离散回波。综合上面的叙述,我们知道真正的离散静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巴西测试集多为市场考量。罗德施瓦茨公司的SFQ可用于测试巴西测试集。加拿大通讯研究中心(CRC)是一个可以提供ATSC接收机测试的一个第三方测试机构。它无疑对那些没有能力购置大量仪器的厂家提供了一个测试选择。CRC现在可以提供ATSC接收机的静态测试包括巴西测试集和ATSC RF测试集的测试。除了简单地改变静态回波的相位外,CRC不做动态回波测试。但ATSC RF测试集的测试结果对接收机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地面数字电视接收系统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接收效果,一款具备高质量解调能力的数字电视接收芯片是关键所在。这类芯片应该具备接收灵敏度高、抗干扰、消回波及纠错能力强等特性。数字电视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设计一个性能优良的数字电视接收机方案,必须选对设计方案中的关键芯片,包括前端的解调接收芯片及后端的解码、显示处理芯片。只有将它们最优组合后才能在电视机上呈现出最佳显示效果,让人们真正享受到高清视觉的体验。
个人分类: 工程实践|3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