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精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体系!体系!体系!
wkwzydgjjx 2020-9-14 06:56
没有六千三百多公里长的河能叫长江吗,不体系的东西能叫数学吗。 体系是什么 ? 我的已有的认知是: 体系,体系,简单的说,就是整体和系统。 何为整体?事物的最宏观,全部。 何为系统?例如认知事物的整体,必须有要素,有结构,有功能等。 数学教育的整体比较复杂,有数学,有学生,还有教学活动。事不过三。能力有限,我们就看这三个方面。 先说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活动系统,可以说就是段力佩老师提出的八字教学方针: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我把这些活动,统一于美国教育家布鲁诺发现法的讨论式。 说学生。例如学生的创新思维,主体是让学生创新自己的数学不是创新人类数学,这是目标学生发展的比较具体的核心。这个思维功能的系统,不得不是和 数学家们一样,就是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思维的结构。我们的学生和数学家,只是能之力上,有大小之别。 说数学。数学家们是怎样创新数学的,就是要看数学的思维是怎样创新的。 这个看要有实证,这个实证必须是数学家们的共识,不以任何数学家个体的说为标准。 几千年来,数学家们最有共识的就是欧几里得的数学理论,整体性的数学创新思维就在其中,体现的是人类最高的数学智慧,也就是最有高效的数学创新思维。 数学的这个智慧,这个高效,体现在什么地方,核心就是其体系性。 面对 400 多年的人类历史数学,伟大的欧几里得进行了多年的很艰难的归纳,体现出的最特色就是数学的体系性,终于让俗世数学成为了数学科学。 可以说,欧几前 400 多年几乎只有数学技术(或说算术),没有数学科学。 在基础知识教育里,欧几数学就是以其体系性而区别于其他任何学科! 我们不能只是把欧几看成是是一个一个的知识,要看到知识的体系,是能把那么多知识在相同关联下连接起来的整体和系统。 我们看数学注重其概念,注重其知识,完全没错,因为这是数学的一个事实。注意,这只是一个事实,事实中的一个,不是事实的整体,不是事实的全部。 数学体系也不只是知识的由简到繁和循序渐进,也可以说数学的形态不只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简繁和顺序。 说简繁是说不同,说顺序也是说不同。 还有更为重要的,简繁和顺序之间的,那个相同关联之相同。也就是知识与知识之连接的那个“接”,有什么相同?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1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当让博士生先回学校
热度 11 fdc1947 2020-3-7 08:01
应当让博士生先回学校 新冠肺炎猖獗,给全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各类学校都推迟了开学上课。 随着各地抗击新冠肺炎取得的成绩,人们纷纷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够让学生回到学校学习。 2 月28日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 》中对于高等学校的开学有明确的指示。 该通知说:“ 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 ” “各地要错峰安排高校开学时间,合理安排学生返校时间段。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毕业年级学生可先返校。各高校学生返校方案须报经当地省级教育部门同意。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加强属地高校学生返校工作统筹,研究制定本地区所有高校学生返校总体方案,于方案实施前10天报教育部备案。” 到目前为止,关于学校新学期延迟开学的通知中,包括上面所说的教育部通知中,都是把大中小学一起说的, 在所有的大学生中,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也都没有区别。 但是,实际上这些学生之间的差别很大,无论是人数上、学习性质上以及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性上,都相差很大。 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与其他学生的差别又特别大。其他的学生一般都只是在课堂学习,是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学习。 博士生的人数比其他学生要少得多,但是对于学校工作主要是科研工作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博士生不能进行工作,很多由他们参与的研究工作便停止了运行。因为许多做了一半的工作并不是换人能够做得下去的。 由于博士生的不能返校工作,不但对研究生本人的工作进程有影响,给研究组的整个科研工作带来的影响也将是不小的。 在这个意义上,博士生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工作人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重要的工作人员。 现在,企业事业单位都已经复工,大家加紧工作,挽回因新冠疫情带来的损失。学校的研究工作也应当及早恢复正常。 博士生人数并不多,而且绝大多数博士生的工作是分散的,并不聚集在一起。对于他们返校后在生活上的管理,只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应当比各个工厂的工人容易得多。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及早把博士生特别是二年级以上的博士生召回学校。 如果说,文法类的博士生在离开学校的情况下,还能够做一些工作,那么理工科的博士生在家里是难以做研究工作的。 现在大中小学学生都在网上授课学习,而正在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却无法很好的学习和工作,这是不正常的。 在很多问题上,应当把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区别对待。在返校学习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我们现在讲究要“ 精准防控策略 ”,既然要精准,那么就应当具体问题具体考虑,各类学生的差别很大,不应当“一刀切”。 我主张,各地的领导在考虑学生返校的问题上,一定也要考虑得细致一些。在可能的情况下,先让博士生特别是正在进行研究工作的理工科博士生先行回校,很多地方现在就应当并可以这样做了。
个人分类: 教育|25870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一篇很好的书评
jxz1963 2018-5-9 09:18
不为前人所囿 扬弃传统模式 ——评《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与实践》 油脂加工从作坊式操作到现代化精深加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期间,伴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工艺与设备不断完善,现在的油脂加工企业在生产规模与效益、产品质量与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无不以前所未有的英姿展示在世人面前。然而近年来,就在人们沉浸在油脂工业巨大发展的同时,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其存在的过度加工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食用安全等问题,于是,“适度加工”理念被提出。中国粮油学会首席科学家王瑞元教授多次发表文章和讲话,倡导“安全营养”“适度加工”理念,要求着力改变过度消费倾向。   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金青哲新著《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该专著深入研究油脂伴随物与健康的关系,提出了长期摄入过度加工的食用油是造成目前慢病高发主要原因之一的论断,建立了旨在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去除危害物和避免其形成的精准适度加工新理论,并在大豆、花生、葵花籽等大宗植物油的制炼油工程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   精准、适度,均并非新词,作为单一项技术或工艺,既往学界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并不少,但将其作为一种加工模式进行研究,并建立一个完整的食用油加工新技术体系,以往并不见诸于世。   《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与实践》主要取材于10多年以来王兴国团队在脂肪伴随物与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内容。该专著在汇集大量资料基础上,对精准适度加工模式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书中介绍了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的理论基础、食用油加工过程中脂肪伴随物的变化及对油品的影响、大宗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的开发、质量评价与标准体系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既往研究而言不乏创见,并由此推动着油脂加工学科研究继续向前。   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作者另辟蹊径,从脂肪伴随物与健康和慢病高发的密切关系出发,提出了评价食用油优劣的原则。同时,作者将食用油加工置于营养学的背景下进行理论解读,对精准适度加工的具体内涵、技术要素、主要模式和实施路径进行论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加工理论研究的不足。作者从营养学渊源出发,对食用油过度加工现象进行了科学审视,直击其带来的弊端,提出单一营养素思维正是食用油过度加工的症结所在,而精准适度加工则推崇油料油脂“整体膳食”的价值,它是在探明油料油脂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和危害物迁移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去除危害物和避免其形成为目标的更精细、更准确的加工方式。   《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与实践》用实例展示了将具有深厚学术基础的食用油加工理论研究向前推进的可能性,大致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社会需求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 最近20年以来,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发生很大改变,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开始流行。慢性病预防已经成为最大民生需求乃至国家战略。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控制食用油的消费量,保证膳食脂肪的质量和均衡摄入,是慢性病预防的重要措施。通过适度加工,避免油脂制造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有害物和潜在风险因子的含量,提高营养素密度,将成为今后油脂制造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适度加工已成为油脂加工业的共识。   精准适度加工既是一种加工模式,也是一套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我国油脂资源的多样性十分丰富,不同原料品种应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然而实际上,目前我们对于多种油料,如棉籽、米糠、油茶籽、胚芽等,还不能完全依据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实施合理的制炼油工艺,其结果是常不能按照预定要求,生产出高质量、高规格的食用油产品。精准适度加工是建立在基本探明油料油脂中存在的伴随物和准确把握每一种原料的加工特点以及明确目标产品的组成、性质、规格与用途的基础之上实施的量身定制模式,既是生产“好油”的重要途径,也是食用油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途径。    食用油营养研究的转向 时至今日,油脂科学已跨越了以脂肪酸营养为研究内容的阶段,进入到了对生理活性与结构关系研究的更高层次,并扩展到脂肪酸与甘油结合位置相关的结构脂和微量伴随物的功能研究领域,主流的油脂营养学开始摒弃单一营养素思维,关注整体饮食模式与慢性病之间的相关性。新的观点认为,优质的食用油不仅仅是一种高能 食品 ,而是具有高营养素密度的完整食物,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合物。减少饮食总脂肪对健康的影响有限,而健康的脂肪对身体有益。2013—2016年,美国、加拿大、 中国 等国家纷纷修订膳食指南,强调整体膳食结构和营养素密度的重要性,删除或修订了胆固醇、饱和脂肪摄入量或比例的建议。2013版《 中国 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对脂质营养与功能提出了新认识,一是对脂肪、脂肪酸、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相关内容有多处修订,重新审视和评价了脂肪酸的种类、比例及甘油三酯结构与营养的关系;二是首次增加了“植物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的内容,其中对已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多个植物化合物,包括植物甾醇、甾醇酯、叶黄素、番茄红素等脂溶性成分,提出了推荐摄入量,通过在膳食中增加植物化合物的摄入,干预现代人慢性病、肥胖等问题。   食用油营养研究由宏量营养素转向微量营养素层面,认知达到新阶段、新高度,部分成果已被纳入公共营养政策,这为油脂加工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任务。   研究基础深厚是开拓创新的出发点 油脂加工技术研究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基础,任何重要论题的研究都没有填补空白可言,而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这固然增加了深化研究的难度,但也更加富有挑战性,是对研究者学识与功力的高水平考验。如今从事油脂加工研究,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无论是油料特性、预处理技术、制炼油工艺还是副产物利用——都可以在前人的研究中找到其发展的脉络。这样具有清晰定位感的研究,虽然不像某些尚在开拓期的学科容易取得研究成果,但是一旦深入其中,自然能获得更高的学术成就。   总之,精准适度加工模式扬弃了食用油传统加工模式,是我国油脂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粮食科技大会上,它被列为行业四大创新成果之一,并被政府部门作为促进粮油加工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写入粮食科技发展规划,在全行业推广。 作者:国际著名油脂化学家、中国粮油学会原副理事长、河南工业大学原校长 张根旺教授 原载:中国食品报,2018年5月7日
个人分类: 推荐|1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防控耳聋须从精准诊断入手
ericmapes 2017-3-4 00:55
防控耳聋须从精准诊断入手 作者:张思玮来源: 科学网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3/319:25:2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445.shtm 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的听力残疾人已达2780万,听力障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其中,约有60%的耳聋与遗传相关,如果加上迟发性耳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我国每年新增的听障儿童超过6万。 为了更好地熟知耳聋基因筛查等先进生物技术在耳聋防控上的“威力”,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还特意举办了“爱耳日——生物科技体验活动”,期望让更多人知道“耳聋可防可控”。 耳聋基因是耳聋的“隐形杀手?” 或许,在人们的理念中,只有聋人和聋人结合后,才可能会生出聋儿,而正常人不会生聋孩子。然而,根据临床数据显示,90%的聋儿的父母是听力正常的。 因为在我国100个听力正常人中,就有6个人存在耳聋基因缺陷,如果同一类型的耳聋缺陷者结为夫妇,他们生育聋儿的几率为25%。 “耳聋最大的病因是遗传。”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许俊泉给记者提供这样一组数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在全国28个省市开展的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性耳聋患者占耳聋患者的60%。中国人群常见的致聋基因为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和GJB3。 这四种基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GJB2主要引起先天性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SLC26A4(PDS)主要引起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先天或后天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线粒体12SrRNA主要引起药物性耳聋(氨基糖甙类药物等);GJB3主要导致后天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比如,有些患者出生时并没有聋,因为携带线粒体12SrRNA基因,一旦感冒发烧注射了如庆大霉素等药物后,就会导致耳聋。“但如果他们出生时,父母知道孩子携带这种基因,只要在生活中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就可以避免耳聋的发生。”许俊泉提醒,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迎来生育小高峰,预防出生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与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的确,耳聋在新生儿的发病率不容小觑。 除了大多数耳聋患儿都有家族遗传史,正常人群携带耳聋基因的更应该引起公众的重视。因为遗传性耳聋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也就是说在一个个体同时携带一对等位基因时候才会发生耳聋,如果只携带一个基因时候,不发病,称为携带者,两个携带者婚配,每次妊娠有25%机会生育聋儿。 大多数的聋人不会讲话,并非语言发声器官有病,而是因为耳聋使他们不能听到语言,从而失去模仿和学习语言的机会。儿童语言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在0至3岁,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4~9个月,最迟不超过11个月便牙牙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 如果婴儿不能在出生后11个月内进入牙牙学语期,那么在2至3岁内就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学习。家长们要是在2岁之前不能及时发现、弥补孩子的听力障碍(通过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语言康复治疗等),就会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机。一旦超过3岁,孩子学语言就比较难了。 据了解,目前新生儿听力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是听力筛查,但遗憾的是,有些迟发型耳聋儿童在传统的听力筛查中无法发现,所以说,对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因聋致哑发生。 精准诊断破解疾病预防难题 针对常见的致聋基因,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出了全球第一张耳聋基因筛查芯片,使中国人对于遗传性耳聋有了开展精准诊断的工具。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的用于耳聋基因检测的芯片产品。 截至目前,利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已在全国累计筛查人数超过200万,这是全球最大规模使用生物芯片技术对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筛查的产品。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利用这项技术对新生儿进行筛查。 许俊泉告诉记者,通过耳聋基因筛查的意义主要有:第一,明确病因、预测疗效。如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听障患儿,听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及言语中枢是正常的,可通过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第二,避免诱因、延缓耳聋。比如SLC26A4基因突变可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出生时患儿听力可以正常,但头部外伤、噪声、感染等诱因就可致患儿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全聋。这类患儿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因,延缓耳聋。 第三,指导用药、避免耳聋:线粒体基因突变的个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非常敏感。少剂量短时应用此类药物也有可能发生极重度耳聋,也就是所谓的“一针致聋”。因此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患儿及其母亲家族中的亲属,均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免发生药物性耳聋。 第四,指导婚育、产前诊断:对已生育一个聋儿的家庭,可进行再次生育时的产前基因诊断,避免再次生育聋儿;对第一胎为耳聋基因携带者的儿童父母,可进行第二胎产前基因诊断,避免第二胎生育聋儿。对耳聋基因携带者进行婚配指导,应避免与同一突变基因型携带者生育后代,或进行产前遗传咨询及诊断。 “希望每位新出生的婴儿,都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许俊泉期望。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震预报从“精准到分钟”到“不能预测”
sheep021 2016-5-24 11:54
地震预报从“精准到分钟”到“不能预测”  核心提示:1982年7月下旬,《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到四川省乐山地区地震局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科学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她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四川省乐山地区地震局科学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取得了突破》,其中提到:从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完全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正式预报材料、地震会商记录、原始工作笔记、原始电话记录,以及与这些预报有关的原始技术资料)看,乐山地区地震系统从一九八O年初以来,共预报了本地与邻区四级以上地震二十四次,其中三要素(时间、震中、震级)都报准的占40%,时间预报的准确率则达到80%以上,精确度一般都预测到一昼夜左右,也有的预测到小时,乃至分钟。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大学本科教育成为个性化教育的天堂
热度 40 lionbin 2014-11-6 16:22
当我最早萌生这个主张的时候,差点儿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之后,我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但一直没有汇成文字。最近许多老师在以前探讨大学教育的问题,促使我即使很忙也抽空将这个想法表达出来。 每天,都有许多人在谈论大学教育。也难怪,这是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全球许多大学都在探讨用新的方法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变革我们的教育。2014年10月16日出版的 Nature 周刊,还专门发表了以大学教育为主题的专刊,介绍世界各地的大学试图摆脱旧思想习惯束缚和探索新的做事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我也曾撰文对这个专刊进行了介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836375.html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一方面各用人单位都缺人,而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又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扰。也就是说,大学教育所培养的人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并非哪个决策部门的失误,而是教育理念的滞后。 现在最高明的决策者,也无法预料未来十年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只能根据目前的现状来判断而做出规划。这在信息技术和知识传播手段大发展之前,也许并不成问题,按部就班地培养各专业人才作为一种社会储备,最终总能派上用场,那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知识扫盲教育。那时,由于知识传播手段的限制,大多数人无法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培训,只能让有机会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从事技术性强的工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传播手段的进步,学习和教育的门槛大幅度降低,可以说这种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未来人人对传统知识的获取都是平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出现,让这种教学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掌握着学习过程的全部权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是学习的主人,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区别。 因此,有人担心,传统大学会不会因为MOOC而消亡。其实,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我们知道,教育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其中,隐性教育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这是无法转化到MOOC中的。因此,我认为大学并不会因为MOOC而消亡,但大学必须顺利潮流,改变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中,学生们会主动放弃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新的学习内容。MOOC不是换装的电视大学,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伴随网络长大的学生们,潜意思中已经习惯了采用这样的方式和理念来认识世界,学习新的知识。大学所要改的,就是顺应这种理念,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 要做到这点儿 ,大学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本科专业的划分。 现在,许多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这是一种进步,但实际操作中有些不伦不类,最终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不如将这种想法进一步扩展,那就是 大学本科不分专业,只有总学分的限制,而没有科目的限制,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构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目前大学教育体系中严格的专业分科,只不过是为了保持专业的纯洁性,对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来说,没有任何用途,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样的专业教育有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增加的,用一个确定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知识需求的。现在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 大学培养的人才总是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上 新的专业 需求层出不穷,许多是我们原本的学科体系中完全没有涉猎的,因此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毕竟,按照传统的方式开设一个新的专业,要花去好几年的时间,待专业建设好开始有毕业生了,社会又不需要了。 目前的大学,老师和学生都很苦,老师辛苦备课,上课也没有多少学生听;学生有自己想上的课,却因为专业的限制无法选修,最后对整个学习都没有兴趣,这其实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浪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能针对他们进行真正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可能是针对未来社会需求的。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精准教育;对整个社会来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知识体系,掌握不同的传统跨界知识,正好适合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克服了大学本科专业体系建设需要花很多时间的限制。这是一种极为快速的组合,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社会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知识体系,真实是一种华丽的快速转身! 为兴趣和需要而主动学习永远比应付考试要高效得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选修的课程,怎么会不用心学习呢?也许有人会担心, 这样自由选修课程,是否会导致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呢?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所谓系统化的知识,只不过是前人们为了教学的方便总结出来的,这是一个双刃剑,表面上看似乎结构清晰,但也是开拓和创新道路上的绊脚石。目前提倡的跨界思维,不就是将看上去完全没有什么联系的东西连接起来吗?所谓知识重点,也是前人认为重要的,在历史上曾经有重要作用,这些是对过去的总结,但并非适应未来。现代社会的许多重大变革,往往都是从最不起眼的小地方开始的。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挖掘和学习新的知识,其实最终也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这本身就是创新的源泉。那么, 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是否寻找候选人非常不方便呢? 恰好相反,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恰好提供了更大的方便。用人单位根据一个人的选课情况就知道他对什么东西真正感兴趣,可以由此判定是否他们所需要的人。那么,这样 是否会导致一些冷门专业的课程无人问津呢? 完全有可能。但是,我们担心什么呢?这些专业无人问津,说明社会不需要,或者需求量不足,与其花大的气力维持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专业,还不如让其自生自灭。也许,那些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就由此诞生了,这样大学与社会需求也就真正接轨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功利心作祟。是的,社会需求就是最大的功利,也是未来大学生存之本。 放弃象牙塔心态,也是未来大学必走之路! “高级技工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已经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口头禅。抛开炒作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冷静去思考下蓝翔的模式,也许我们也能从蓝翔身上真的学到不少东西。我上面谈到的这种模式,在蓝翔称为“订单式培养”。其实,订单本身就代表了市场需求,意味着人才培养有明确的需求指向性。以往常说的“海归”变“海待”,其根源难道不是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不匹配吗。蓝翔校长的一句经典戏言“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其实,在某些方面蓝翔确实超越清华,至少在许多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大背景下,蓝翔却能连续多年创造就业率达100%的“神话”,这难道还不能提示我们一些什么吗? 我们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更要有勇气建立一个新世界。建设性方案总比怨天尤人强,那怕刚开始看她是那么荒谬。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8770 次阅读|109 个评论
我不知道什么叫‘精准’!
热度 1 lin602 2013-7-21 19:49
科学网上写博文需要‘精准’吗? 如果一切要求‘精准’,那与法律相关的事情能有几个人有资格?与钓鱼岛相关的话题有多少人知道国际法及钓鱼岛的进化史?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刘志军判的刑‘精准’吗?重庆打黑前后那个做法‘精准’?唐慧什么时候的判决是‘精准’的,是前几次的‘精准’还是最后一次‘精准’,到现在为止,唐慧得到精准的结果了吗? 作为法官与执法者,他们是专业人士,吃这饭的,他们的职业要求他们尽量与法条‘精准’。 我是做化工的,讨论法律问题只能是‘不专业’‘不精准’。如果我非常‘精准’,我不但可以从事法律工作,而且可能就是‘包青天’,就是因为法制‘不精准’,所以才有包青天一说。 可怕的不是‘乱说’(注意这与 造谣 与诽谤不是一个概念),可怕是‘万马齐喑’! 普通人的‘乱说’与不‘精准’,不应该对法官忠实执行法律有影响。而且我们相信社会的正义,而且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大部分在社会上非常热闹的普通人不精准‘热议’的事情,最后反而得到大家认为‘精准’的处理结果。 让我想起了‘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不合理的条约,让许多人走上了街头,走上街头的人,有几个人‘懂国际法’?有几个人懂‘和会是如何进行’的?有几个看到了和约正式文本?他们上街时的言论‘精准’吗?再问一句,与什么‘精准’? 我们尽量精准,但有时候肯定还不能精准。按照清朝的法律,孙中山与革命党人就是不‘精准’的,甚至是大逆不道的,是要被杀头的。 以前有个说法,‘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科学网上广大博友们,说吧,不‘精准’没有关系,只要你不是造谣与诽谤。如果大家都‘精准’,科学网就要关门了。无论那个博文,我都可以用我的标准说他不‘精准’。看看科学网上多少不错的博文,下面的评论是‘东西南北中’什么说法都有。那个说法精准呢?我不知道!
28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才培养:猎枪PK小口径步枪
热度 9 boxcar 2011-11-22 09:51
我又来“跟风”了,不过这次跟的是股粉小的“微风”(不是威风)。 刚才看到吴国清老师的博文“ 你们还有这个专业吗? ”【 1 】里面提到了一句“ 一群五十多岁不懂业务(技术)的人带着一群二三十岁宽专业培养的人 ”道出了目前人才 / 人力资源的两个现实——中年骨干断层和培养模式的变化。 在最近 30 年中,曾有一批 50-60 后们在 80 年代的“干部年轻化”大潮中迅速上位,随后是在很多单位发生了 60-70 后人才流失,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葫芦”型的人才 / 人力资源结构,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呈现出“缩喉”甚至“断层”结构。大家若分析一下自己所在单位的人员年龄结构,多少都回看到一些“不匀称”的现象。不过,这倒不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本文重点要说的,其实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和“窄口径”之争。做一个类比,就是猎枪(霰弹枪)与小口径步枪。 每次奥运会,射击决赛都是我最爱看的比赛。原因很简单:( 1 )咱国射击队很好很强大,经常能“射”落首金(例如许海峰、杜丽);( 2 )效率高,大概 10 枪决出胜负,不像球类比赛那样“揪心”;( 3 )戏剧性强,喜剧性也强,例如有严重跑偏的,也有巾帼完胜须眉的(张山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那块双多向飞碟金牌)。射击比赛用枪按照口径来分,大概主要有两类——小口径的手枪 / 步枪和大口径的猎枪(霰弹枪)。小口径步枪一枪一个弹丸,打得是个精准,用咱东北土匪的黑话来说就是要“管直”,赛的是个“环”数,抠得是细节;大口径的猎枪一枪抛出一群弹丸,大概方向确定之后,“蒙”的是个概率,讲究的是反应速度,最后比的是个“中”数(基本上“冒烟”就算)。 “普及”完奥运会射击比赛知识,回到我要说的人才培养话题上来。咱国的人才培养,以前是走的“小口径步枪”的路子,有个准头儿——目标就像射击的标靶一样明确而且长期保持不变,有股子稳重劲儿——专业划分和培养计划都很细致,对学生的训练也很扎实。改革多年以后,大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忽然发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目标突然变得不清楚了。就好像射击运动员拎着把小口径走进射击场时,忽然发现原来的那些标靶已经没了,忽然这里飞出一个、那边冒出来一个叫做“飞碟”的东西,这时候再想用小口径步枪去打,拿枪上边的觇孔式瞄准具去瞄已无可能,因为这些“飞碟”几乎不会出现在你的瞄具之中,即使出现了,你再扣扳机也已经晚了。咋办呢?既然“小口径”的“一枪一个子儿”肯定是不灵了,那就改“宽口径”吧!步枪不好使了就换猎枪(霰弹枪)吧 ! 一发不一定能命中就改成一响一团弹丸轰出去,只要方向大致对路,肯定有个把儿弹丸能撞上目标。于是,“宽口径”专业培养成了最近若干年大学教改的热门关键词,原来的“少而精”地培养“天子骄子”,变成了最近 10 多年的大“扩招”;以往靠优秀学生在其工作后的卓越表现为母校树立的口碑,也演化成了大学就业率、算分排名次、看带不带 911 ( 985 与 211 的合称)头衔这些具有统计和概率色彩的数字游戏。“宽口径”培养的结果,搞不好是什么知识都懂一点儿,但都学得既不深又不精,靠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没法直接完成工作任务,说得难听一点儿可能就是“样样通、样样松”。在大学中的课业知识和就业后的工作联系非常紧密的工科,“宽口径”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恐怕“不大好用”。 毫无疑问,不能拿着“小口径”去参加“双多向飞碟”比赛,拿着“霰弹枪”当小口径步枪来打肯定也很不靠谱。或许在大学阶段改为“宽口径”培养是种适应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无奈之举,“人才”们在“入行”之前无疑不得不“让子弹在空中飞一会儿”,等待着去撞击虽尚不明确但却已经属于自己的目标(弹道使然)。在“入行”之后,或者说目标已经很清楚的情况下,就再不改继续跟自己玩“宽口径”、把精力分散到不同的方向上了,而应该努力围绕着这个明确的目标来完善自我,竭力做到最好。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把大学的“宽口径”适时地缩紧到“小口径”,或许大学和用人单位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 【1】 吴国清: 你们还有这个专业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1954do=blogid=510458
个人分类: 教育|8656 次阅读|25 个评论
俺的预测如此精准,等着看吧!
wangxh 2010-11-27 14:45
俺倔人预测大事儿还是比较精准的,哈哈! 当方-肖之闹如火如荼之时,俺曾写过一篇侃文:此处不养爷,到美国养爷去!现在越来越有迹象表明该预测高瞻远瞩,马上快要兑现喽!(依据是: http://www.donews.com/net/201011/286513.shtm ) 阿3与阿Q突然进入对抗状态之处,俺预言:两个流氓打架,最后以利益最大化为由而平息。事情进入第四五天时,网上的确出现双方打算息事宁人的举动。可能由于一方不妥协,导致领导出来干预,这样一方就不干了,已经诉诸于法律。反正相当于做广告,打官司怕什么!!!中国人有志气不用阿Q吗?不可能!!!像中国足球一样,无论多臭、多肮脏,照样有人看、有人跟着起哄,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人一定要赚钱的哟!最后阿3与阿Q都能得到偷着乐的结果。 中国的事就是这样,表面上看着窝里斗的挺狠,但在对待普通老百姓的时候,各方势力绝对能够统一起来,比如银行、电话公司、房地产商等。有人说这是体制问题,俺认为不然,是文化使然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