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讲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储荷婷教授《信息学研究方法实践和发展》学术报告预告
xuechunxiang 2013-5-15 09:49
美国长岛大学储荷婷教授讲座预告 讲座题目:信息学研究方法实践和发展 时间 :2013年6月6日14:00 地点:南京理工大学经管院 614 报告厅 嘉宾:美国长岛大学教授 储荷婷(Heting Chu) 嘉宾简介:储荷婷博士,美国长岛大学( Long Island University )图书馆信息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方法、信息检索特别是网络信息检索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近年出版研究专著 7 部,先后就信息检索、科学计量学以及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应用在 Journal ofDocumentation 、 Journal ofAcademic Librarianship 、 Library InformationScience Research 、 LibraryHiTech 等多个 SSCI 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任 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 InformationProcessing Management 等期刊和 信息管理领域顶级会议的审稿人。 欢迎广大师生同仁参加!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讲座: 李国栋 博士
hucs 2013-4-28 17:25
学术讲座 Upregulation of MafA Promotes Maturation of Stem Cell-derived Insulin-producing Cells and Improves Their in vivo Function Guo Dong Li, MD Dept of Clinical Research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Dept of Anatom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李国栋 博士 简介 江西医学院 77 级校友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硕士 瑞士日内瓦大学 博士 美国 博士后 新加坡 工作 南昌大学赣江学者讲座教授 时间: 2013 年 4 月 27 日 15 : 00- 地点:南昌大学医学院南院行政办公楼 407 会议室 主持人:梁尚栋 教授
个人分类: 博士学习|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讲座:智能机器的历程、困境与出路
热度 1 Xiaogangjin 2013-3-29 12:22
主讲人 :厦门大学 周昌乐 教授 时 间 :2013年4月2日 19:00 ~ 21:00 地 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1-308 讲座简介 : 采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首先介绍自13世纪以来计算机器到智能机器发展的历程,然后用大量实例来展示目前智能机器所达到的先进水平,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现了智能机器的“丰功伟绩”之后,讲座将分析智能机器前进道路上将会面临的种种困境,围绕着“真、善、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并通过一些风趣的故事、图片和诗文,讲述其中的原委。讲座的最后将探讨一下智能机器的出路,也就是面对面临的困境,智能机器如何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智能机器的历程;二、智能机器的现状;三、在理性世界中的困境;四、在超验世界中的困境;五、在艺术世界中的困境;六、智能机器的现状。 主讲人周昌乐教授简介 周昌乐,男、汉族,1959年11月11日 生于苏州太仓。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及其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被聘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数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医诊断学、哲学等五个不同学科门类的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科学技术奖信息学科组评委、《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外审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厦门市科协副主席、厦门市信息化专家组组长。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Seminar: Prof. Yuan An Lu, Ph.D & Prof. Jay Maddock, Ph.D
hucs 2013-3-26 07:37
Seminar: NewApproachesforEnhancedMonitoringofRecreationalWaterQuality YuanAnLu,Ph.D,Professor University ofHawaii ,Manoa (亚太公共卫生权威专家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特聘教授) EnvironmentalApproachestoAddressingObesityinCommunities JayMaddock,Ph.D Prof.Director OfficeofPublicHealth University ofHawaii ,Manoa (亚太公共卫生权威专家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特聘教授) 主持人:袁兆康 教授 院长 时间: 2013 年 3 月 25 日 3 : 00PM-- 地点:南昌大学医学院东湖校区行政办公楼 407 室 主办: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南昌大学医学院科研办 ---- 胡春松(南昌大学在职博士) 1 南昌大学医院心血管科(原医学院门诊部) 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医学院南院内)邮编:330006 2 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原江西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3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筹)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主要研究方向: 1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与临床)研究 2 人文医学与社会科学,等 相关链接1: 致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评委的推荐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966-657058.html ) 相关链接2: 颂歌与祝福—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12月)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966-656211.html )
个人分类: 博士学习|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讲座:卢华 博士(78级杰出校友) 熊焕贵 博士
hucs 2012-6-26 19:51
学术讲座 题 目: 如何撰写英文 SCI 论文 报告人:卢华 博士 教授 78 级杰出校友 美国杜兰( Tulane )大学医学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系主任 教授 美国杜兰( Tulane )大学医学院 肿瘤中心转化肿瘤学讲席教授( Chair Professor ) 主持人:罗时文 教授 科研中心主任 时 间: 2012 年 6 月 26 日上午 10 : 00-12 : 00 主办及地点:南昌大学一附院科研中心(医技楼 7 楼消化内镜中心会议室) 卢华 博士 简介 南昌大学医学院 (原江西医学院) 78 级杰出校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顶级杂志 Nature 发表论文 做博士后期间,师从著名教授,发现 P53 基因 申报 10 个 RO1 项目,命中 8 个 RO1 项目 ( 1 个美国 RO1 项目相当于 1 个中国 973 项目) 多次回母校讲学(梯形教室 图书馆学术厅 二附院 一附院) 主 题: HIV 糖蛋白 gp120 和趋化因子 CCL2 介导突触可塑性和传递的改变: HIV 相关神经病理并发症 报告人: 熊焕贵 博士 教授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医学院 神经科学与药理学系 江西 “ 赣鄱英才 555 工程 ” 人选 主持人:闵卫平 教授 副院长 时 间: 2012 年 6 月 21 日下午 3 : 00- 主办:南昌大学医学院 科研办 研究生办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 地点:南昌大学医学院行政办公楼407会议室
个人分类: 博士学习|7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Seminar: NG Ngan Kee, Ph.D, Guolin Zhang, Ph.D, 陈小章 教授
hucs 2012-6-19 21:43
近期学术活动 主题: “海洋雪花” — 蟹类物种在极端自然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科学意义 主讲: 黄彦姬 博士( NG Ngan Kee, Ph.D.) 新加坡国立大学莱佛士生物多样性研究博物馆副馆员 主题: 琉球 群岛生物多样性研究 — 以 2009 年久半岛的一次科考为例 主讲: Tohru Naruse, Ph.D. 南昌大学客座教授 日本琉球大学亚热带岛屿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因故 Naruse 博士 未能莅临讲座。非常遗憾。) 时间: 2012-06-19 3 : 30 PM 地点:南昌大学医学院行政办公楼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闵卫平 教授 副院长 ------ Seminar Introduction to Proteomics Its Application to Human Cancer Research Guolin Zhang, Ph.D. Prof. Eric Haura’s Lab , Grants from NIH, NCI, NFGC, ASCO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Program 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Research Institute 时间: 2012-06-18 3 : 00 PM 地点:南昌大学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二楼会议室 主持人:黄孝天 教授 副院长 From Epithelial Cells to Body Function and Disease: Lessons from CFTR 陈小章 教授 Li Ka Shing Professor of Physiology Director, Epithelial Cell Biology Research Cente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时间: 2012-06-18 3 : 00 PM 地点: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二楼会议室 (前湖校区医学院第二楼实验楼) (近期学术活动较多,无法参加同时举办的两场讲座。非常遗憾缺席陈教授的讲座。) ---- 附录:请传播推广: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中国“种子”保健康。 健康· 和谐· 幸福。 注: “种子 (SEED) ”直意是指坚果 、 果仁,它有益健康。这里,“种子”是特指胡春松大夫与 胡大一 教授 共同创造性 总结、提出 的“ 健康的‘种子’法则” 和 “ ‘ E(e) 种子’法则 ”以及在此基础上与胡盛寿教授共同建立并命名的“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相关链接: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do=blogid=380765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1340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do=blogid=420928
个人分类: 博士学习|3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包昌火先生对《情报论》一书的评价以及《情报学》学术交流讲座
热度 1 bfzhao2001 2012-6-10 16:39
包昌火先生曾与去年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信中对《情报论》一书给予较高的评价,并给作者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信中,包昌火先生写道:”非常感谢你给我寄来的《情报论》,这恐怕是我国情报界第一部专论Intelligence的著作,实属不易”,“《情报论》的出版在中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作者感谢包昌火老师对本书的评价和建议!作者将在打工闲暇之余,继续努力专研学术,争取为情报学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外,若全国有人或有单位愿意进行情报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本人可以将自己最新的学术理论、项目案例、以及《情报论》一书的理论框架进行讲座式的交流,本人已开展的学术讲座包括山西大学情报学专业的师生、山西医科大学情报学专业的师生进行了为期半天或一天的学术交流。以往讲座的讲义(根据交流对象进行内容增减)如下: 第一部分 情报概念 引言 关于情报的研究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现状 美国情报学的研究现状 情报的概念 如何破坏对方的决策体系?(两个案例) 情报的手段 情报的功用 情报的分类 竞争情报的概念 竞争情报的管理 竞争情报的层次 高层次竞争情报的几个经典案例 第二部分 情报与信息知识决策的关系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社会特征 信息的社会地图 舆情与危机管理 “中概股”危机的情报学分析 情报与信息的关系 情报与知识的关系 情报与决策的关系 第三部分情报的过程与原理 情报的简单过程与复杂过程 情报的大周期与小周期 情报的原理 踪迹法 情报的历史 第四部分 情报与战略和组织的关系 情报与战略 情报循环的改造 情报设计 情报行动 情报的组织管理 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情报体系
个人分类: 情报学|26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二)方法论的转变
热度 223 施一公 2011-9-14 13:35
【序: 本文主要来自我在200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里一次2.5小时的讲座,又综合了一些随后的思考和总结。在那次讲座中,我一再强调, 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讲的去做,而是希望从根本上冲击、振荡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启发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本文比较长,将分四部分陆续在博客上发表出来。这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请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484416 】 2.方法论的转变 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吸取学习人类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博士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知识,当前和以往学习的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在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本科生阶段,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答案往往已经存在,所以问题是否critical没有那么关键。博士生阶段则完全不同,必须具备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否则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这一点,我称之为方法论的转变。 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养成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论。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举几个让我终生难忘的例子。 (1) 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 作为生命学科的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能得到预料中的正面结果(positive results),除个别研究领域外,一般只需要6-24个月就应该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了。然而实际上,在美国,生命学科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PhD学位。这一数字本身就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料不符,或者是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 大多数低年级的博士生对负面结果的看法很消极,直接影响了他们critical analysis能力的培养。 其实,只要有适当的对照实验(control experiments)、 判断无误 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hypothesis),取得进展的过程基本就是排除不正确、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 可信的(conclusive) 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负面的实验结果不仅很正常、也很有益于课题的最终成功。 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负面结果并不令人信服,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这一点往往是阻碍科研课题进展的最大阻碍。比如,按照一个常规的 protocol操作时不能得到positive control的相应结果,或者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或者是对可信的实验结果在分析和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从而做出“负面结果”或“不确定”(inconclusive results)的结论,这种结论对整个课题进展的伤害非常大,常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知所措、苦恼不堪。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conclusive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就会很快走上正路;而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会使你也会很快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我对一帆风顺、很少取得负面结果的学生总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科研上critical analysis的训练。在我的实验室,偶尔会有这样的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两年左右,有时甚至一年)就完成了PhD论文所需要的结果;对这些学生,我一定会让他们继续承担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让他们经受负面结果的磨练。没有这些磨练,他们很难真正具备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将来也很难成为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实验室的优秀科学家。 所以, 不要害怕负面结果,关键是如何从分析负面结果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2) 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 Nikola Pavletich是我的博士后导师,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有着极强的实验判断力和思维能力,做出了一系列包括p53、Rb、CDK complex、SCF complex、BRCA1等在内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誉世界结构生物学界,31岁时即升任正教授。1996年4月,我刚到Nikola实验室不久,纯化一个表达量相当高的蛋白Smad4,两天下来,蛋白虽然纯化了,但结果很不理想:得到的产量可能只有应该得到的20%左右。见到Nikola,我不好意思地说:产率很低,我计划继续优化蛋白的纯化方法,提高产率。他反问我:(大意)Why do you want to improve the yield? Don’t you have enough protein for crystallization trials? (你为什么想提高产率?已有的蛋白不够你做初步的结晶实验吗?)我回敬道:I do have enough protein for crystallization screen. But I need to optimize the yield first so that I can accumulate more materials.(我有足够的蛋白做结晶筛选,但我需要优化产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 他不客气地打断我:No. The yield is high enough. Your tim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yield. Please proceed to crystallization. (不对。产率够高了,你的时间比产率重要。请尽快开始结晶。)实践证明了Nikola建议的价值。我用仅有的几毫克蛋白进行crystallization screen,很快意识到这个construct并不理想,需要通过protein engineering除去其N-端较flexible的几十个氨基酸。而除去N-端几十个氨基酸的蛋白不仅表达量高、而且生化性质稳定,纯化起来非常容易,根本不用担心产率的问题。 在大刀阔斧进行创新实验的初期阶段,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当然要尽量仔细,但一旦按计划开始后对其中间步骤的实验结果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看看可否得到大致与假设相符的总体结果。如果大体上相符,你才应该回过头去仔细地再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大体不符,而总体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误,那你的假设(或总体方向)很可能是有大问题的。 这个方法论在每一天的实验中都会用到。比如,结构生物学中,第一次尝试纯化一种新的蛋白不应该追求每一步的产率,而应该尽量把所有纯化步骤进行到底,看看能否拿到适于结晶的蛋白。第一次尝试limited proteolysis,不应该刻意确定protease浓度或追求蛋白纯度,而是要关注结果中是否有protease-resistant core domain。从1998年开始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到现在,我告诉所有学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 我把这个方法论推到极限: 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之后需要时再回头看,逐一解决中间遇到的问题。 (3) 科研文献(literature)与学术讲座(seminar) 的取与舍。 Nikola Pavletich博学多才。在我们许多博士后的心目中,他一定读很多文章、常常去听seminar。没想到,我最大的惊讶出现在我笃信无疑的这一点。 在我的博士生阶段,我的导师Jeremy Berg非常重视相关科研文献的阅读,有每周一次的组内journal club,讨论重要的科研进展。刚到Nikola实验室,我曾试图表现一下自己读paper的功底、也想同时与Nikola讨论以得到他的真传。96年春季的一天,我精读了一篇《Nature》article,午饭前遇到Nikola,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同时期待着他的评述。Nikola面色有点尴尬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篇文章。噢,也许这篇文章太新,他还没有来得及读。过了几天,我因故阅读了一篇几个月前发表的《Science》research article,又去找Nikola讨论,没想到他又说没看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不解地问Nikola:You know so much. You must read a lot of papers. Why is it that you didn’t read the ones I read?(你知识如此渊博,一定是广泛阅读了大量文献。你为什么恰好没有读我提到的这几篇论文呢?) Nikola看着我说: I don’t read a lot. (我阅读不广泛。)我反问: If you don’t read a lot, how can you be so good at research? And how can you reference so many papers in your own publications?(如果你不广泛阅读,你的科研怎么会这么好?你怎么能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么多文献?) Nikola的回答让我彻底意外:(大意)I only read papers that are directly relevant to my research interests, and I only read more papers 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my own papers(我只读与我的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我写论文时才会大量阅读。) 我做博士后的单位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有很好的系列学术讲座(Institute Seminar Series),常常会请来各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大牛来演讲。有一次,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来讲Institute seminar,并且点名要与Nikola交谈。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去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Nikola告诉他的秘书:请你替我转达我的歉意,seminar那天我恰好不在。我们也为Nikola遗憾。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seminar的那天,Nikola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早晨来了以后直到傍晚一直没有出门,当然也没有去听讲座。当然,这也许是巧合 – Nikola取消了他的出行计划;但以我们对Nikola的了解,他十有八九是在写paper。后来,我们也意识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Nikola身上已经见多不怪了。 在我离开Nikola实验室前,我带着始终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问他:如果你不怎么读papers,又不怎么去听讲座,你怎么还能做一个如此出色的科学家?他回答说:(大意)我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10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只能把我的有限时间用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结构、分析结构、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Nikola的回答表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做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科研文献的阅读还是学术讲座的听取,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博士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打好critical thinking的基础;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 (4) 挑战传统思维 从我懂事开始,就受到教育:凡事失败都有其道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重新开始尝试。直到1996年,我在实验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但在Nikola 的实验室,这一基本原则也受到有理有据的挑战。 有一次,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失败了。我很沮丧,准备花几天时间多做一些control实验找到问题所在。没想到,Nikola阻止了我,他皱着眉头问我, (大意)Tell me why you want to figure out why your experiment failed? (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搞明白实验为何失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没道理,理直气壮地回答:I need to know what went wrong so that I can get it to work next time. (我得知道哪里错了才能保证下一次可以成功。)Nikola马上评论道:(大意)You don’t need to. All you need to do is to carefully repeat your experiment and hopefully it will work next time. Many times figuring out why your previous experiment failed will take much longer time than simply repeating your experiment. For a sophisticated, one-time experiment, the best solution to a failed experiment is to repeat it carefully.(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实验重复一遍,也许下次就可以做成。与其花大把时间搞清楚一个实验为何失败,不如先重复一遍。面对一个失败了的复杂的一次性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重新做一次。) 后来,Nikola又把他的观点升华: (大意)It is a philosophical decision whether to figure out why an experiment failed.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of understanding every glitch may not represent the best approach.仔细想想,这些话很有道理。并不是所有失败的实验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实验,过程繁琐复杂;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是由简单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比如PCR忘记加某种成分了,可以仔细重新做一遍;这样往往可以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关键的、不找到失败原因就无法前行的实验才需要刨根究源。 我选择的这些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震荡大家思维的作用。其实,在我自己的实验室里,这几个例子早已经给所有学生反复讲过多次了,而且每次讲完之后,我都会告诉大家打破迷信、怀疑成规,而关键的关键是:Follow logic!(跟着逻辑走!) 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注定会重复讲的一句话就是:Follow logic!每天对不同的学生讲,加在一起至少有5遍以上吧。而我自己每次与博士生讨论课题也总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用推理、排除法找到实验的下一步解决方案。 严密的逻辑是 critical analysis的根本 。 附: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一)时间的付出
274286 次阅读|232 个评论
休斯医学研究所所长学术讲座会议上的感慨和启发
热度 10 hty333 2011-9-6 12:15
前一些时期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华裔所长 钱 泽南 教授来学校做学术报告讲座,来听的人很多,学术厅的人挤到满满的,我猜想去听讲座的人会很多,就早去了10分钟,没想到已经没有了坐位,就在同时,学校的一位老教授也来了,他已有近70岁了,我知道他是加州大学的总校教授之一(10所加大分校仅有30来位总校教授),老教授在学术厅里走了一圈,目光扫在了一个空坐位上,是一位年轻学生拿笔记本替她的朋友占了位置,老教授的目光看着这个坐位好几秒钟,但是有点迟疑的没有去问,我也关切的望去,只见空坐位旁边的两位学生(都是亚裔,看上去像亚洲来的留学的博士生/博后)都是一脸冷漠,那位男生脸上毫无表情,一副漠视的样子,女生在那里其若无人的喝着饮料,吃着比萨饼,没有一丝看起来能给老教授让个坐的样子! 我当时真的希望他们能给老教授让个坐位啊,我和旁边的几位听众看到这一景象都直摇头,最后老教授只好无奈的离开了学术厅。亚裔在美国社会里是受歧视的角色,但是亚裔也有很多自身的问题,亚裔的教授一般对手下的学生逼得比较凶,美国学生一般都不愿意跟亚裔教授,听说好多大学招聘教授,系里一般有个红线(亚裔的教授只能占到不到10%)的比例,多了会影响到学生来源的。 不愉快的事在 钱 泽南 教授精彩的演讲中很快散去, 钱 泽南 教授讲的深入浅出,他特别讲到了他的科研小组在寻找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关键的启动子TAF3,这样课题耗费了一名博士后三年的时间,而且课题开始时很不顺利,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相信这个核心启动子是存在于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钱教授一直坚定不移的支持他的博士后完成这一课题,今天我终于看到他们的文章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了。 Cell. 2011 Sep 2;146(5):720-31. Control of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age Commitment by Core Promoter Factor, TAF3 . Liu Z , Scannell DR , Eisen MB , Tjian R .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CA 94720, USA. Abstract Deciphering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luripotency is fundament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development and embryonic stem cell function. Here, we report that TAF3, a TBP-associated core promoter factor, is highly enriched in ES cells. In this context, TAF3 is required for endoderm lineage differentiation and prevents premature specification of neuroectoderm and mesoderm. In addition to its role in the core promoter recognition complex TFIID, genome-wide binding studies reveal that TAF3 localizes to a subset of chromosomal regions bound by CTCF/cohesin that are selectively associated with genes upregulated by TAF3. Notably, CTCF directly recruits TAF3 to promoter distal sites and TAF3-dependent DNA looping is observed between the promoter distal sites and core promoters occupied by TAF3/CTCF/cohesin.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pport a new role of TAF3 in mediating long-range chromatin regulatory interactions that safeguard the finely-balanc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underlying pluripotency. 让我感慨的是其实美国大学里的许多教授并并不是像他这样的有科研原创理念和科研发展前沿的眼光的,很多教授其实也很平庸,对手下都学生们要求即严也很刻薄,一般要求一年要出至少一篇文章,出不来文章就狠逼和让走人。我所知道的系里的一位教授就是这样一位“人杰”,他结婚两次,但没有孩子,整天满脑子想的就是科研,怎样多快好省的出文章,每一周他都要找手下的人谈话,要有实验数据给他汇报,这样常常把手下的人逼得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加班加点,而真正到了实研数据显示可能会有突破性的发现时,他反而就没有了很好的主意,到时候反而怀疑学生们的数据是不是可靠,反复追问,搞得手下的人经张兮兮的。其实,一名年青的科学工作者,如果没有遇到拥有帅才类型的学术指导思想的导师,很多时候,好的实验结果就往往被忽略和合谐掉了,令人叹息不止,所以这位教授好文章不多,乱七八糟的文章倒是有一堆。 我说的那位教授待人比较狠辣,他实验室有一位从台湾来美国并在美国读了本科和博士的人员,他英文和理论知识都很好,但是就是平常上班按步就班,不加班但他也几乎不出错,每件事都做得认真有条不紊,他说出一篇较好的生物学文章需要至少2年,所以对教授的逼迫他从来不让步,而教授在他刚干满一年后的第一周就把他给解雇了,我们对这位台湾的学者还是有不少敬意,觉的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周围的人对此都愤恨不平,所以都不愿意跟那位教授打交道。其实一名成功的科学工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位目光远大,有魄力和宽阔胸怀的导师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顺边说一下,讲座结束后,我跑去给主持人讲,希望以后看到这种情况时让大家把第1-2排坐位留给很年长的教授们,他们站不了一个小时的,又无法坐到地上听的,再民主的社会和校园也得有个尊老携幼的准则吧,再说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的。
7162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美国匹兹堡大学何大庆副教授应邀来院讲学
热度 3 timy 2011-5-30 16:39
[转载]美国匹兹堡大学何大庆副教授应邀来院讲学
2011年5月23~27日,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何大庆副教授应邀来我院访问交流一周。2011年5月25日下午,何教授在经管院105为做了一场融知识性和前沿性为一体的学术报告,深得师生们的喜爱和一致好评。南理工经管学院、图书馆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的相关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何博士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副教授,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单一语言或多语言信息检索系统的自适应和交互设计方面。这场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何教授简单介绍了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iSchool)的学术研究概况,包括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师资力量等。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何教授以“Toward More Intelligent Access to Information”(迈向智能信息获取)为主题,讲述他及其所在团队在智能信息存取系统设计中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在主题报告中,何教授从“智能信息存取系统的架构”、“跨语言信息存取中的关键技术”、“面向任务驱动的信息开发与利用”等三方面详细阐述该团队的主要研究工作。 报告中,何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视角、流畅的表达吸引了大家。其间,何教授还对与会者的提问及时进行耐心和翔实的解答。何教授独到精辟的见解、一丝不苟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赢得了在场师生们由衷的敬意。 报告结束后,何教授和师生们一起在经管院楼前进行了合影留念。 (何教授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会后何教授与部分与会师生合影留恋) (撰稿人: 刘飒,章成志)
个人分类: 同行交流|44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大研究生院联合施普林格与理文编辑举办科技写作与学术出版讲座
liwenbianji 2011-4-29 12:11
3月28日下午,北大研究生院联合施普林格与理文编辑共同举办的“科技写作与学术出版讲座”在北大第二教学楼301室举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贾爱英主任,施普林格中国编辑总监叶路先生,理文编辑中国区总监本杰明(Benjamin Shaw)先生出席本次活动。参加培训讲座的北大师生近150人。 在近3个小时的讲座中,施普林格的叶路先生和蒋磊先生先后向听众介绍了科技出版的相关知识,理文编辑的首席培训师Dr. Raye对如何进行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整个讲座过程充满互动,北京大学的师生们发言踊跃,共同探讨科技写作与学术出版中的诸多问题,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据在讲座现场散发并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有87%的听众对讲座表示满意,有82%的听众有兴趣在施普林格出版其作品。 施普林格中国编辑总监叶路介绍说:“我们为这次讲座做了精心的准备,北大研究生院的组织工作也做得非常好。我对北大师生在讲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认真态度和积极反馈感到非常满意。作为全球领先的STM出版社,Springer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的科研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理文编辑中国区总监本杰明表示:“此次讲座为施普林格和理文编辑提供了与中国科研人员紧密协作的平台。我们要传达的主旨是‘科研成果只有在发表后才算最终完成’。通过培养良好的投稿心态和交流顺利发表的技巧,我们希望帮助青年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成为国际科研界积极的参与者做好准备。” 这次讲座获得了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同时,让施普林格对青年学者的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今后,三方将继续合作,为北京大学的师生们提供最好的写作咨询和出版服务。 以下截取了本次讲座问答环节作者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How long should I wait before contacting a journal editor after submitting my manuscript if I haven’t heard back from them? Dr. Raye: As a general guide, if you have not heard anything from a journal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your manuscript after 2–3 months following submission,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should contact the journal. If the journal still does not respond satisfactorily then authors should feel free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 journal.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Abstract, a Summary and a Conclusion? Dr. Raye: An Abstract is usually located at the start of a manuscript (some journals may even call it a Summary). It provides the reader with a very brief outline of the work you did and your major findings. Some journals may ask for specific Summary or Conclusion sections following the main Discussion. Generally speaking, a Summary should contain a basic overview of what was done and found. A Conclusion section finalizes the message you are trying to convey in your manuscript; it is here where you can men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your research in a wider context and how the research could be further advanced. In other cases, a journal may request that just a Summary is provided instead of a Conclusion section, which would, like the Abstract, contain a basic overview of what was done and found. How would I write a combined Results and Discussion section? Dr. Raye: The best way to do this is to first describe your most important result and in a new paragraph discuss the inferences you have made from these results. Essentially, what do your results mean and what do they add to our global knowledge base? Now describe your next most important results in a new paragraph, followed by an explanation of these results. Once this has been done for all the results you wish to include in the manuscript, a final paragraph should be included to provide the conclusions of your research. If I have submitted my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but the journal is taking a long time to notify me of its status, can I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at the same time? Dr. Raye: Never. DO NOT do this because it will damage your reputation as an author. It is unethical to submit the same manuscript to more than one journal at the same time. If you are unhappy with the time it is taking for a journal editor to make a decision, you must write to the publication and officially request that your manuscript be withdrawn for consideration before you can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Remember, if you violate this ethical principle then you are likely to be caught as many referees review manuscripts for several journals in a field of research.
3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拓学走进IBM——记可拓学创始人蔡文研究员的学术讲座
anley 2011-3-5 16:52
可拓学走进 IBM ——记可拓学创始人蔡文研究员的学术讲座 2011年3月1日,可拓学创始人蔡文研究员应邀到 IBM 公司中国开发中心做了一场可拓学理论及可拓创新方法的应用讲座, 题目是“可拓创新方法及其在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在现场参加报告会的有 IBM中国开发中心研究人员100多人,还有香港、台湾和美国的IBM研究人员一百多人通过内部网络观看了蔡文研究员的报告。 “百知堂”是IBM公司分享经验知识、交流最新学科动态的平台,作为今年的首场 讲座,并且是首次邀请中国原创学科进行交流,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多位员工进行了互动交流。 IBM百知堂负责人范晶给蔡文研究员发了感谢信。全文如下: “蔡教授:您好!非常有幸今天能借您从广州来北京参加研讨会的机会,请到您为我们做关于可拓学的讲座。今天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们领略到这门 “前无古人,也无洋人”的原创性学科的魅力,并且在如何做研究,如何寻求创新规律方面很受启发。感谢您和李教授将长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与我们分享,令‘百知堂’蓬荜生辉。——范晶” IBM 中国开发中心成立于 1999年,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内。 IBM的中国实验室有研究人员5000多人。 IBM 中国开发中心的研究涉及未来系统、网络技术与业务、分布式系统及管理、信息管理及交互和创新服务等领域,正逐步成为凝结 IBM 全球研究开发技术的窗口,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桥梁,培养本土人才、发展本土技术的典范;同时积极推进与国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长期科研合作以及与客户的协作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李兴森秘书长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介绍了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活动结束后, IBM 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范晶、 IBM 全球商业方案中心李华领、 IBM 中国软件开发中心李雨恭与蔡文研究员和李兴森教授做了进一步沟通,希望加强合作,利用可拓学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深度利用进行研发。 IBM是美国的百年老店,继去年十一月蔡文研究员应邀到跨国公司“上海贝尔公司”做“可拓创新方法”的报告以后,现又应邀到IBM中国分部作可拓学报告,表明可拓学正在逐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
个人分类: 可拓学最新学术交流|1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单反、经济、互动、科技、极限
热度 1 windlight 2011-1-9 09:12
赵凤光 周五陪同实验室老师和学生赴港大交流,我的任务之一就是用单反记录和拍摄。学术讲座结束之后,宾主交流甚欢,大家合影留念,港大一位博士帮我们拍了几张,给我印象颇深,他喊起了“一、二、三”拍摄,而我常用单反,拍摄习惯是连拍,设定各种参数,然后挑选合适的,而基本忽视了去组织和控制拍摄对象,这也是经济学常用的一种视角,最好的经济学思想应该是一个超脱和旁观者,以求真实的反应世界。 但实际上这种以多人为主题的拍摄,良好的互动与组织以求拍摄大家同时最好的表现才是目的,这时若仅仅追求真实以及控制好工具就是缘木求鱼了。而且在夜景中,也受限于闪光灯的回电时间,发挥不出7D号称的每秒8张的高速连拍特点。 现在会议合影拍摄的速度已经远快于十多年前了,尤其是白天,摄影师在大家排好队,露出所有人的脸,拍摄不出两分钟,就可拍摄多张照片,远比之前需要胶片机请大家基本不动上10分钟快多了,而且数码摄影后期的合成处理,可以将几张中的大家最好的合成到一张中去,但最经济和环保的做法还是在拍摄时喊三个数字最好。 另外一个话题是和同去的一个朋友讨论单反的发展,现在像素已经不是数码相机追求的主要目标,2000万像素是2000年专业相机即可达到的水平,超越2000万像素翻番已经超出我们常用的各种交流媒介所需,但在固定此目标之后,让相机更便宜和小等易用方面,即我们常说的军转民就是相机科技极限的发展方向了。比如5D追求画面质量,7d追求拍摄速度等,是极限的另外一种发展方向了。 (刚看到一个新闻,科学界最大的免费产品 最大夜空图,像素超过1万亿。) 如何拍到对焦清晰的对象是相机的一个核心问题,除了开始提到对象的控制,相机的多种参数和设计都是为此服务的。高感是光线暗淡时,还能保持快门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人手持所造成的机震。三脚架,各种防抖技术等都是为此服务。
个人分类: 思辨|2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讲座:胡江 博士 周红明 博士
hucs 2010-11-23 21:37
Seminar 时间: 2010-11-23 9: 00-11: 00 AM 地点: 医学院南院行政办公楼 407 会议室 Pax3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nervous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Hong-Ming Zhou, PhD ( 周红明 博士 助教授)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时间: 2010 年 6 月 25 日 下午 地点: 医学院行政楼四楼会议室 主讲人:美国密西根大学 胡江 博士 讲题: 组织修复的微环境控制及其应用 (来源: http://news.jxmu.edu.cn/zhxw/news74.html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玉芳学术报告信息
ywang69 2010-11-9 18:54
报告题目:道路边坡病害与防治 报告时间: 11 月 10 日下午 4 点 报告地点:九里校区信息楼 0215 参加对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所有研究生。也欢迎所有 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 讲座者简历 张玉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滑坡防治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及路基支挡结构方面的勘查、设计、监测、科研工作。 从业 20 多年来,主持过广西 701 矿 200 多米高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长江三峡 2000 多万方的滩坪滑坡治理设计、云南元磨高速公路 200m 高边坡加固设计及我国其他山区铁路、公路的数百个边坡病害的防治工作;主持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高等级公路边坡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山区支挡结构的研究 和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边坡病害群治理及应对措施研究 等 10 余项大型科技攻关项目。 著有《边坡病害及治理工程效果评价》和《高轻型支挡技术及应用》两部专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个人排名第二),省部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
个人分类: 会议通知|7541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讲座: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李国栋 博士 教授
hucs 2010-4-27 21:45
学术讲座: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李国栋 博士 教授 Promise and Challenge in Deriving Insulin-producing Cells from Stem Cells for Diabetes Therapy Guo Dong Li,MD (李国栋 博士 教授) National University Medical Institute YLL School of Medicin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7 April, 2010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出门听国际一流学术讲座--推荐一个NIH的视频网站
DrWangXY 2010-3-9 04:46
作者:王孝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医学研究中心之一。由27个不同的研究所组成。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学术讲座包括NIH内部科学家和由NIH请来的院外国际知名的专家教授。NIH信息技术中心通过的互联网实时视频可让全世界的各地的观众都能听到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对于没机会出国的中国科研人员,不仅有利于提高英文听力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学术水平。 以下是视频网站的网址:http://videocast.nih.gov/
个人分类: 我看世界|8133 次阅读|2 个评论
精彩讲座:从PPT制作开始
hucs 2009-10-25 16:32
精彩讲座:从 PPT 制作开始 -- 分析并探讨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讲座 // 优秀校友曾进胜教授简介
hucs 2009-10-24 13:12
学术讲座: 内 容: 2009 脑卒中最新进展 主讲人:曾进胜教授 时 间: 2009-10-24 9 : 30-10 : 30 AM 地 点: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干部病房 4 楼学术报告厅 优秀校友 曾进胜 教授 简介 曾进胜,男, 1964 年 11 月出生,博士,教授,主 任 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 1985 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 1990 、 1994 年分别获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历任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教授、教授、主 任 医师、科主任。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防治和康复研究,对脑卒中(中风)的急性期抢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1996 年 9 月至 1998 年 8 月,在瑞典 LUND 大学 Wallenberg 神经科学中心 从事 博士后研究,在国际著名脑血管病专家 Barbro B. Johansson 教授指导下,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期间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 5 篇。 2002 年 7 月 -2002 年 10 月,在 NNICU, Barnes-Jewish Hospit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SA ,学习脑卒中监护和急救,为期 3 个月。 1998 年至今,与丹麦 Aarhus 大学神经生物学科 Sorensen JC 博士合作研究脑梗塞后的神经移植课题。 2000 年开始,与香港大学玛莉医院合作研究以 fMRI 来观察脑梗塞后的神经可塑性。 2002 年开始,与美国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Neuroscience program 合作研究脑卒中的基因治疗。 2002 年开始,与美国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Barnes-Jewish Hospital 合作研究脑卒中监护与急救。 现兼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主编辑,中国卒中杂志副主编;美国 NEUROCRITICAL CARE, AJOURNAL OF ACUTE AND EMERGENCY CARE 编委;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国临床康复、实用心、脑、肺血管病、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神经修复与再生、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全国医学院校七年制统编教材《神经病学》编委;广东省神经内科学会脑血管学组组长,中山大学心脑血管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神经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学会脑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卒中中心专家组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监护分会委员, Stroke 杂志特约审稿人,美国 Stroke 学会会员,实用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人。广东省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 More ( http://www.gzsums.net/neurology/doctors/zengjinsheng.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听学术讲座积极性为何不高?
ywang69 2008-10-26 21:20
国际、国内著名学者的学术讲座是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和了解国内外同行研究工作进展和前沿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实际的情况似乎不尽如人意。最近主持了几个日本学者的学术讲座,总体感觉西南交大研究生听学术报告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记得那天日本GIS会长碓井照子(UsuiTeruko)教授的学术讲座《地震災害軽減のための地理情報の活用》在九里校区逸夫楼4323举行。可以容纳一百多人的大教室,稀稀拉拉来了可能不到60人,可爱的照子教授也算业界国际著名学者,准备的讲稿内容也很丰富,但我发觉大多听众兴趣索然,自由提问时提问的同学也寥寥无几。这和国外大学的学术讲座激烈的提问和学术争鸣的气氛大相径庭。 成都其他大学是否也如此呢? 10月11日上午,我陪东京大学東畑郁生(TOWHATAIKUO)教授到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做《地盤?斜面の耐震設計と補強》学术讲座。 学院很重视这次日本教授的讲座,虽然是周六,院长许强教授,副院长李天斌和唐川都来到会场。 会议室坐满了听讲座的研究生,后来的自由问题时间还有来自川大的学生提问,一些教师也主动提问,会场气氛颇为热烈。我还发现由于座位有限,过道和走廊还有不少站立者在旁听。 我一直很纳闷: 为何理工大学的学生听学术讲座的积极性大大高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呢? 事后经过我调查发现了其中的最大原因。为了强迫研究生多听学术讲座,理工大学专门制作了研究生学术讲座卡,上面有学生学号、姓名和照片,每次讲座,学院有专门的盖章老师,在讲座前盖一个章,讲座完以后还要盖一次章,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中途离场。 每年学术讲座卡没有达到规定的次数,研究生自动丧失奖学金评定的资格。 这种管理方法毫无疑问会让 学术讲座会场的人气很旺,让讲座者感觉非常不错! 这种管理方式也许值得我校借鉴,但是研究生听学术讲座的积极性非得用强迫手段才能提高似乎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客观的说,東畑郁生教授的讲座比碓井照子的风趣得多,他那不算标准但还算流利的英语比照子教授流利的日语要好听得多。 最后个人总结如下: 1.听日本学者的英语学术讲座能够大大提高中国人讲英语的自信心; 2.讲座前的海报宣传以及报告者用英文这种大多数中国人略懂的语言也许对于提高学术讲座会场的上座率有所帮助。 3.院系领导重视学术交流也会营造比较好的交流气氛。
个人分类: 我有话说|8401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