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风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动物(1)鼠和牛
热度 7 fdc1947 2016-10-22 08:21
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动物(1)鼠和牛 【 写在前面的话 】 西方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种动物在各人的心目中也是不一样的,怎么能够知道各种动物“传统中国人心目中”是怎么样的?标题所说是否为一不可能问题? 确实,一种动物在不同人心中会有不同的印象,有喜爱的,有憎恶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统计意义”上的规律。这种统计意义当然不是现代科学上真正的统计,但一定是相当准确的结果。 从哪里得到的结果,还这样自信? 这结果来自成语、俗语、谚语和其他许多年来流行的语言。一句话,一种看法,如果只是个别人所有,恐怕很难传下来。要想形成成语、谚语、俗语和能够传下来的流行语言,看法势必是相当多人的观点,语言为相当多人所用。这种历史的大浪淘沙的结果看上去很有些偶然性,但却非常准确。 我们就来看看在上面所说的那些流行语言中,人们对一些真实或想象中的动物的看法吧。当然,这里的语言都是传统汉语,它体现的是中国人的传统看法。 (1) 老鼠 自从人类生活中有了剩余的食物,老鼠大概就与人共生了。它偷吃人们的一切食物。中国人是依靠农业而生的,粮食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每年人们的粮食总要由于老鼠而损耗,后来北方人索性把老鼠称为“耗子”。 “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这是很多人小时候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传统戏《十五贯》里况钟在庙里遇到娄阿鼠,就用“ 老鼠偷油吃 ”来暗示“娄阿鼠”杀了“尤葫芦”,终于把娄阿鼠杀人的口供套了出来。说 “贼眉鼠眼”、“贼头鼠脑 ”,并不是说做贼的人一定长得难看,而是指他们的神态跟老鼠似的,做贼心虚。 人们又说“ 首鼠两端”、“胆小如鼠” ,来形容某些人的胆小、犹豫、多变。用 “鼠目寸光” 形容人们的目光短浅、缺乏见识。“ 鼠肚鸡肠 ”形容人们的气量狭小。用 “ 獐头鼠目” 即说人脑袋小而尖、眼睛小而圆,来形容人们相貌丑陋,神情狡猾。说因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而影响了大局为“ 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粥 ” 。人们对老鼠憎恶而蔑视,被视为 鼠辈 的人物总免不了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苟苟切切之事。 人们憎恶老鼠,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消灭它。人们饲养了老鼠的天敌,猫,希望猫能够消灭老鼠。又制造了各种灭鼠的机械,但是,似乎都见效甚微。人们对老鼠既憎恨,又拿它们没有办法。于是,又想小小地贿赂它,希望与它“和平共处”而不要造成太大的灾害。每年过年的时候,便在床底下、厨房角落里放置若干食物,据说过年的时候,老鼠要做亲,家里人希望把鼠女嫁出去,称为 老鼠嫁女 ,有的地方称 老鼠娶亲 。 这个法子,实际上与老百姓对街市上那些小地痞流氓的态度很相似。既恨又拿他们没有办法,于是只好给一点贿赂,希望减少一点祸害。但贿赂怎么能够减少祸害?这大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人性吧。 总之,传统上人们认为老鼠是阴类丑物,又做坏事、有胆小,实在是不齿于人类的坏东西,如果把某人比作老鼠,那一定是很鄙视他的。 由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不会产生如“米老鼠”那样可爱的角色。至于现在有人把老鼠娶亲中的老鼠也弄得很可爱的样子,应当是受美国人的影响吧。 (2)牛 牛是中国农民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是过去北方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人们用牛来耕地、拉车。来做一切需要用大力气的苦活。 牛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大,体大,力大。古人把牛杀了作祭品,这是一件十分郑重的事情,用包括牛在内的丰盛食物祭祀祖先称为“ 大牢 ”(后来写作“ 太牢 ”)。古代诸侯会盟也要用太牢,还在牛耳朵上割血饮用以示向上天立誓,这割血的“重任”总是由主盟的诸侯承担,所以把居于领导地位的人称为 “执牛耳者” 。古人把牛车称为 “大车” ,孔子说“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杀牛的刀称为 牛刀 ,某人显示了一下他的才能往往骄傲地自称“ 小试牛刀 ”,称用大力气办小事情为“ 杀鸡用牛刀 ”。宁愿在小地方做主,不愿意在别人手下干,称“ 鸡口牛后 ”。形容极少的数量或轻微、渺小得微不足道,称 九牛一毛 。这些都是说牛的体大。形容办事用了很大的力气为使了“ 牛劲 ”,而用了极大的力气则为费了“ 九牛二虎之力 ”。说书籍之多,让牛车拉都使牛累了,称 “汗牛充栋” 。这些都是说牛的力大。 牛的脾气倔强,有时候甚至很麻烦,所以人们称性格倔强的人为“ 有牛脾气 ”,称呼力量很大脑筋却不很灵活的人为“ 笨牛 ”,把头脑顽固不化、性情偏执的人为“ 牛心左性 ”。《西游记》里牛魔王,就是这样一位力气又大性格又有些顽固的“人物”。在阎王爷边上有 “牛头马面” 这样的鬼差役。又称那些虚幻荒诞的鬼神为“ 牛鬼蛇神 ”。在那极左荒诞的“文化大革命”之时,一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标志着全中国都堕入了一个疯狂的年代。数不清的善良的人们被打成牛鬼蛇神那样的妖魔鬼怪,被关进“ 牛棚 ”,失去了人身自由和人的尊严,甚至于他们的生命。 牛被人们所役使,被驯服得很温顺,可以被儿童所驱使、骑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牧童吹箫骑牛往往被诗人和画家描述为农家的诗情画意。“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精神,更是为人们所称道。 中国古人养牛,至少在春秋时期以后,主要是役使,极少“菜牛(肉用牛)”和“奶牛”。官方经常禁止民间屠宰耕牛,老百姓极少食用牛肉。也正由于食用牛肉有犯法的嫌疑,所以大块地吃牛肉成了那些小说中绿林好汉的标志。 人们役使牛,让它干最苦最累的活计。所以,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苦命”的,人们把吃大苦称作“ 当牛做马 ” 。而“ 来世做牛马 ” 也是人们起誓罚咒的重要内容。 最近几十年,由于社会宣传价值观的改变,称人为“ 吃苦耐劳的老黄牛 ”也成了对人的一种表扬。社会风尚的改变也引起语言的改变。
个人分类: 汉语言|6743 次阅读|15 个评论
汗颜?寒夜啊!
热度 2 陈龙珠 2013-1-30 09:12
花了十多亿元的财力,2011年上半年完成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一眨眼,现在却开始曝光一些官宦、富翁们手上竟有N个户口本。是冰山一角吗? 汗颜?寒夜啊!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564 次阅读|2 个评论
酒干倘卖无
热度 2 陈龙珠 2012-5-11 06:19
当今盛世,规则和言行中,充满着似是而非的理念。混乱的逻辑,随手拈来,比比皆是:名人=智者;权威=真理;立项=成就;金钱=幸福;承诺=诚信;笑脸=友好;批评=攻击;奉承=崇敬;献媚=忠心;扮酷=美丽;蜜语=爱情;等待=痴心;年轻=青春。 酒干倘卖无 ------ 分享杜撰的一则“童言无忌”: 明明的家已经小康,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己喜欢的摆满各式玩具的漂亮房间,对父母的精干也已在潜移默化。一天的晚饭桌上,说笑之中,妈妈问起明明“要是爸妈离婚了,你会跟谁?”,明明答道“跟妈你啊”;爸爸说“那这房子得归我”,明明一听马上改口“那我跟爸爸”。妈妈显得不悦“房子还是捐给老年基金会吧”,明明急了“不准你俩离婚!”。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088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行记-9:老美的素质和信用
qizhwei 2012-1-7 08:02
现在呆了一段时间,老美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他们遛狗,一旦狗拉屎,就拿袋子接着,所以草地上不会有狗屎之类的东东。 超市里面,有若干柜台,是自助结账的,只要拿着物品然后扫描,最后刷卡付钱。 总是等电梯的人全部出来,才进电梯。 很多快递就送物品,放在门口,估计不会怕其他人来拿走。 开车总是行人为先,一旦你要过马路,司机就把车停下来,并招手示意你过去。 公车司机和商店服务员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有次在店里,小孩呕吐,有几个老外赶紧过来帮忙,非常关心。 我想,可能是老美以人为本,素质比较高,不会发生争先恐后的现象,正所谓管子的 “仓禀实而知礼节”。 另外就是信用非常重要,这边一来是没有信用的,没有信用,信用卡申请也很困难。信用有积分,有专门查询信用的网站。有了信用,办理事情起来就很方便。 不过现在滥用金融信用而造成的危机,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总之,感觉这边是道家和法家并用,首先确定了规则,严格按照规则行事,只要不违反,就没有人来管你。换句话说,只要遵循规则,大家都相安无事,其乐融融,也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大家的关系也比较融侨,人与人之间也不会很紧张。大家不用争先恐后,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当然,这边也非完美,经常有抢劫和偷盗的新闻,不过主流应该是很不错的,这也许是中产阶级构成的社会所形成的风气吧。
个人分类: 杂感随谈|4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但愿这是中国社会这轮道德滑坡时代的最后疯狂
陈龙珠 2010-11-29 18:02
长期以来,作为有文化、高素质的象征和社会发展的期望所在,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们在社会倍受尊重。 然而,中国社会经过近20年来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价值观念已趋于多元化,我国传统的、西方国家也在崇尚的一些道德观念也备受挑战,官员腐败层出不穷,社会风气每况日下,并最终影响到高等学府,学术不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面对学术打假引发的争端,国内外有名的教授竟然 花巨资雇人大打出手 ,而为其由此遭受的法律惩罚鸣冤的还不乏其人。 不久前, 传媒爆料 一位河北地市级官宦的子弟在大学校园私车撞人致死扬长而去,遭遇众人拦截时竟然反问大家是否知道他的父亲是谁。近日传来 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的是,西安一位家境殷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大三学生,在市区马路上开车撞倒人后,不但不予救治,反而捅上8刀致其丧命后逃逸。 这难道还不算是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已沦丧到疯狂阶段的一个标志吗? 社会一种现象的发展过程,大多会经历孕育、发展、旺盛和衰竭四个阶段。但愿官员和我们百姓,都能被高等学府的少数教师和学生道德沦丧的疯狂所唤醒,在法制和信仰的重塑上从我做起,早日终结这轮社会道德状况严重滑坡的时代!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7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