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历史使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环境管理学:历史使命与学术话语
热度 1 baocunkuan 2019-3-5 10:42
面向生态文明的 中国环境管理 学 : 历史 使命与学术话语 摘要 :中国环境管理面临实践困境和学科认同危机的双重考验。本文在 回溯 中国环境管理的环境 学(即环境科学与工程,简称环境学,下同) 和公共管理的学科渊源基础上,分析了当下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归属、功能与定位,认为新时期 应基于 生态文明思想,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规范价值、知识体系、政策工具与制度机制 , 提出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须注意环境管理的 回应性与前瞻性 、 学科专业 性 与跨学科协作 、创新环境管理学的知识生产方式、 搭建环境管理学 同 政治 与 大众对话 的 平台与机制 以及应 形成环境管理的理论、制度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 等 5项建议 , 并认为应以 生态文明 思想为引领, 树立中国环境治理的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管理学 学术话语 重构 一、问题提出 长期 以来, 中国 环境管理 面临着 学科认同 危机和 实践困境 的 “ 双重 考验 ”:环境管理学科从来 未能获得稳固的学科地位 , 没有形成其独有的研究范畴和话语体系 ,甚至存在着环境管理学科认同危机;中国环境管理实践日益 部门化 和专业化,导致 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管理 看似 针对了现实中 最为 紧迫的 和 直观的 、实则却是有些 片面的环境问题 ——即使 不 论 是否有效应对和解决了这些环境问题 ;缺乏 全面观察和深入剖析环境管理制度、经济发展制度本身的 缺陷及其导致的环境 问题,使得环境管理长期处于碎片化和空心化状态,难以应对当前环境问题 的 复杂性、综合性、不确定性 。甚至 环境管理学 在 多大程度上支撑了环境管理实践 也遭受到了质疑 。 为确立 中国环境管理的 合法性身份,改变 环境管理实践的 碎片化与空心化的现状,环境管理学科亟须立足于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重新确定核心命题、界定研究边界、规范研究方法,建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科 的 学术话语体系。 二、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内涵与任务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与 内涵 环境管理,不妨从 “环境”和“管理”两个方面分别来解析 。环境具有 4种角色或功能:一是资源提供;二是纳污;三是舒适性,以及教育和文化价值;四是生命支持服务。其中,生命支持服务是环境最重要的功能,甚至无法包含在人类的经济体系之中,环境管理或许也只能针对前3类功能或角色。管理就是为了高效率实现某个目标,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将资源整合运用起来。管理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目标、组织和规则。因此,环境管理就是首先确定环境目标,然后高效率、低成本或低代价的去实现这一目标。 1、 确定环境目标 首先,环境目标具有前述的 多样性 特征或功能。这些功能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或被关注的重点不同。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更着重环境作为资源提供者和纳污者的功能,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舒适性、愉悦人心的功能逐渐被关注,甚至成为人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环境管理的 实践性 决定了环境目标设置应以 问题为导向 ,即 环境管理 就是为了 解决环境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环境管理须从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来审视 以下 4类 环境问题 : 一是 不发达或贫穷导致的环境题:由于欠发达而使市政设施(如公共卫生)不足导致的污染与疾病问题;越贫穷人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越强,形成的生态压力也越大,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关系恶性循环,社会动荡和危机 ;二是 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环境问题,比如使用资源和化石燃料导致 CO 2 的排放,城市化占用土地等。属于是现有技术下发展的必然成本 ;三是 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和失误,包括重大决策比如发展战略失误(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发展方式、项目选择、技术不当等)、制度因素(制度缺陷、体制机制失效,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也包括环境治理制度)造成的 ;四是 对奢靡生活方式的追求、对 GDP的过度迷恋、 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低端经济普遍 性 大量存在,导致自然资源滥用, 其根源在于 发展理念 和消费理念 等 所谓 “三观”上 。由于 长期以来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以上 4类环境问题在 当代 中国并存。 最后,环境目标确立或环境问题建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 “多元化”过程。从环境问题到政策问题、政策目标的过程高度复杂,包含或交织了环境学的专业或技术过程、社会参与过程和政治过程。环保工作在中国的开端就是政治因素及过程主导的,标志着中国环保事业开端的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和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就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和直接指导下参加和举办的 ; 198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确定北京、杭州、苏州、桂林作为污染治理重点城市并提出在大学开设环境专业、培养环保人才,也是根据邓小平指示做出的 。 2013年之后人民群众对灰霾的关注以及随后的大气污染治理,社会参与过程在环境政策制定与环境目标确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当然,基于科学技术的环境学为环境问题的发现、评估、解决等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2、高效实现环境目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因此,当代 中国环境管理就是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建设美丽中国 和 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为目标 。 如何高效率的实现 环境 目标 ,是环境管理所应承担的核心的任务。不仅 不同环境目标之间 —— 比如水环境目标与大气环境目标 , 污染控制目标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 大气环境治理中脱硫与除尘、脱硝、 VOC治理之间 也 会发生冲突或矛盾, 实现各 环境目标在既定的、有限的 资源 配置上同样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 ,而且 环境目标 也会 与 社会 经济发展目标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 。这些矛盾或冲突 如何协调 ,如何 通过合理的计划、组织、安排高效率的实现 上述环境 目标 ? 可以说,环境管理的组织和环境治理的 结构 即如何构建 政 府 社会企业共建共治共享 的环境治理体系是关键,而规则是保障 ——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 ,效率则是环境管理的 “生命线”。首先要构建 政 府 社会企业共建共治共享 的环境治理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不同主体的职责定位,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政府机制、社会机制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格局;其次要发挥制度的力量,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要以效率衡量环境管理的成败,既要注重 环境治理的 技术 效率 ——通过 科学与技术 进步降低污染治理的单位成本,又要注意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的 经济效率 ,更要关注 发展的效率 ——即 单位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和 单位经济增长 所提高的 社会福 利水平。 3、 环境管理的 内涵 生态环境既是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发展的目的。环境管理不应仅仅针对环境问题,还须聚焦于发展上尤其是聚焦在引起我国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 ——低质量和低效益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不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的决策失误上。环境管理既包括高效的实现环境目标、解决环境问题( 即 传统的环境管理),还包括为 “环境”( 维护 环境的 4项功能 , 着眼于环境与发展关系界定的 4类环境问题)而管理(约束、引导)“发展” —— 正如十九大 所 提出 , 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二) 环境管理学的 历史 使命 与基本任务 1、新时期“环境管理”的 历史 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 。当今中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以及低质量、低效率发展继而导致的资源效率低、发展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不高与人民不断提高的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环境的需要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如何 实现 这一环境 目标 ,则 是环境管理实践与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机制,环境管理学 应 高度重视 ,即要 积极回应 又要前瞻性布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 是对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以来形成的传统中国环境管理模式的 深刻的反思和 实质性超越 。 环境管理学科 应基于 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 的 “基本面”,从 目标、任务、 制度 和机制等 ,积极服务于 近期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以远期实现美丽中国 ,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高品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2、环境管理学的 基本任务 或许与包括环境规划在内的规划学一样,环境管理学的研究也包括以下三个基本任务 。 ( 1)哲学任务 生态文明是一个 “元哲学”概念 ,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解也应是动态的。生态文明不是终极状态,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生态文明的内涵不同、内容与重点也不同,不断反思和追问 “什么是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尤其是环境管理实践的实践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原则与要求”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在不断的追问或反思中,建立在系统性绿色转型和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美丽中国的图景将逐渐清晰和逐步实现。 而且,关于 “生态文明是什么”的哲学命题,或其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其内涵的丰富性、多样性,也恰恰给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追问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和潜力。至少,或许我们一下子说不大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在价值上美好、政治上正确、科学上合理规约下却很容易识别出现实社会中不属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或现象。生态文明建设何曾不是一方面要建设的生态文明内容的“增量”,另一方面,将不符合或背离生态文明的内容的“减量”?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理论或话语体系,应作为中国环境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环境管理实践(制度与道路)提供支撑、规约与指导。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环境管理学则应担当起将抽象的、宏观的生态文明理念、战略、原则等 “转化”为生产生活行为规范、制度文本语言的“哲学任务”。 ( 2) 适应任务 环境管理 学 须对现实 环境 问题 进行 科学认识、准确把握, 这 关系到能否高效、充分、及时地解决 环境 问题 、实现环境目标 : 首先是 空间性,如全球性 环境 问题还是全国性、区域性或地方性 环境 问题,局部性 环境问题 还是全局性问题 ,个别的环境问题还是普遍性的环境问题等 ; 其次是 时代性,如中国当前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且二者交织在一起这一特定时期的复合型资源环境生态问题 ,临时性的或短暂的环境问题还是长期性甚至是永久性的环境问题(如物种灭绝) ; 最后是 复杂性,是指环境问题的 “ 源 -传播途径 ” 和 “ 演化机制 -受体 ” 及受体的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性。 ( 3) 转译任务 环境管理学负责将 环境学、公共管理以及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及其他 相关领域的理论和 学科 知识 “转译”为环境管理的学术话语,应用 到环境管理制度设计与实践领域,使这些 学科和领域的 理论和知识易于为政府、企业、社会获得并应用于其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和行政决策行为。 三、中国环境管理的学科归属与范式 ( 一 ) 环境管理的学科归属 国内不少高校设立环境管理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就学科归属来看,环境管理大多是归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这也是传统的或当下主流的环境管理学,侧重在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环境管理制度条款的解析、释义上。只有少数高校如复旦大学等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环境管理二级学科,将环境问题视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关注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包括优美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为高效实现环境目标而研究制度设计与政策工具选择。 总的来说,当下中国环境管理学缺乏学科的独立性,即作为二级学科尚不成熟。首先,传统的或主流的环境管理过于 强调 其环境学的 专业 属性 , 仅仅 局限于针对排污行为末端治理 的 “ 八项基本制度 ”,对于 环境污染最主要源头 的 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经济运行制度中缺陷 缺乏必要的、深刻的、学理的反思与批判;其次, 缺乏必要的理论厚度 , 环境管理不存在自身的核心理论(体系),其理论扎根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 , 应学会使用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理论,在其逻辑体系中分析问题 ,但传统的或主流的环境管理 在吸纳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做得还远远不够, 尤其是 长期以来游离在公共管理 学科 之外,或者说是与公共管理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再次,在 高校和研究机构日益盛行的 “ 唯 SCI ”的 研究倾向下 , 各类定量化工具的引入环境管理的学术研究 , 成 为 脱离中国 环境管理 实际的 “精致而无用”的学术游戏 。 可以说,环境管理长期以来被环境学 “照顾”着。公共管理学很少关注环境管理。国家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下尚且没有环境管理,相近的只有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之前也试图关注环境问题,却往往因为环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却步,即使关注了环境问题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其“输送”到环保部门和环保实践的渠道也并不畅通。而环境科学与工程下的环境管理即中国主流环境管理,长期以来忽略了环境管理的公共管理学属性及其“政治学-行政学-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渊源 ,甚至是藐视政治学。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在与 环境管理 相关 的学科 甚至应该作为环境管理 “母学科” 的环境学、 公共管理或管理学 、 经济学、法学 的学科 内部,一旦沾上环境的边比如 环境学或公共管理中的环境管理、 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法学中的环境法等就有被本学科或学科主流所 “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风险。 笔者在 2013年 主持了 两场学术活动 —— 中国 环境保护 40年 论坛( 201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 环境规划 40年论坛 (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上关于中国环境管理有效性的讨论——基于“没有环保中国环境质量或许更差”的假设尴尬了整个环保界 。 2016年以来的环保督察 可以说是 效果显著 ,一方面 反衬 出当下 环境管理 即 传统或主流 的 环境管理 学在实践上 的尴尬, 另一方面却也似乎在预示环境管理除环境学另外还有一条 “ 政治学 -行政学-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环境管理 ” 的学科脉络 。当下应在生态文明指引下,探寻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公共管理和环境学两大学科起源,并以此重构环境管理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公共管理、环境学、经济学等 “交汇”于环境管理,则可进一步促使中国环境管理实践走向科学。中国环境管理学应在公共管理、环境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合力推动下,应加快形成特有的学科范式、发展新的方法论、形成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 ( 二 )中国环境管理的学科范式 及学术话语 范式是 “某一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认可的问题领域、解决标准和研究方法的本源” 。 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信念、学科基质和方法三者的有机统一 。应基于生态文明, 立足于中国当前语境,确定 环境管理的 核心命题、界定研究边界、规范研究方法, 建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学科范式,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 的 环境管理学话语体系。 1、科学共同体信念和规范性价值 科学共同体 须 树立生态文明 的 环境管理信念和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美丽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性共识 ,应明确中国当代 环境管理学 的规范性价值。 中国环境管理实践 “规范性价值的短缺”——并不是缺乏生态与环境理念,而是将这理念表面化、形式化、虚空化。中国环境管理学不能为环境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在中国环境管理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中国环境管理的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环境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 ,应在充分认识 人的环境相关行为及其可环境效应预测性 的基础 , 根据对环境管理 实践 深入剖析与深刻反思,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环境管理制度 有效性,并归纳总结出 某些超出国界的特殊历史经验的原则和一般原理。环境管理的 规范性 价值 的确实 须 从 两个 方向 :一是环境管理制度的理性基础和价值取向 ——环境学的技术理念,以技术理性追求技术效率、能效提高和排放的减少,以经济理性寻求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以同样的资源投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环境管理的价值取向;二是环境管理中各方行为主体尤其是管理者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 2、特有的问题意识 确立中国环境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一是环境管理学的核心问题取向,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问题导向到目标导向 ; 二是 对 1973年以来中国环境管理实践 进行 全面观察与科学透视。而环境管理学的学科边界,其真实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回答这个学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环境管理学的核心问题,应围绕生态与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展开,包括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增殖,为实现生态环境目标所需公共资源的配置,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及危机应对,环境管理责权的纵向配置、横向协作及机构设置。 3、环境管理独特且完整的理论与方法学体系 一方面是环境管理的 学科基质 。 即 为 环境管理的科学共同体所普遍接受的逻辑体系、知识体系 。这需要从 公共管理、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概念、观点,为环境管理 的 实践活动和 制度设计、政策工具的选择等 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另一方面是 环境管理的主导性分析框架 、 研究方法及其独特性和适用性 。这是 判断一个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尺 ,建立 中国环境管理学主导型分析框架 ,需要在对 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环境管理实践和环境管理学科的现实批判 的基础上,进行 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到美丽中国愿景的勾画 ,以促进实现中国 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管理学在研究内容上也至少应包括反生态现实的批判性分析、绿色愿景的勾画、走向未来的转型战略等三个组成部分。甚至这一思路是否可以为中国当下环境治理及环境治理语境的环境管理如环评制度变革、环境规划制度的建章立制等,提供一个政策分析或政策建构的逻辑框架。 四、建议与展望 (一)建构中国环境管理学 从国家、地方、基层政府之间,不同地方之间以城乡之间,环境治理的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差异巨大,新时期对环境治理的需求也显著有别于之前,同时面临的环境问题(或环境压力)及其复杂性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以前的环境管理所面临仅仅是环境问题,而现在不仅要面临以前的环境问题,还须面临“公众对环境需求的迅速提高”。眼下的环境问题不仅仅经济发展的“副产物”,而且与经济发展的制度甚至环境管理的现行制度的“缺陷”密不可分。而当下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且造成的原因追溯也逐渐指向制度性、结构性因素上。 中国的环境管理在许多方面还不是现代管理。推进环境管理的现代化,首要前提是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理性化和管理者的理性化。当前中央环保督察下一些地方 “一刀切”“乱执法”、环境保护“政治正确”或将环保宗教化的趋势,不仅反应出地方尤其是基层环境治理能力不足,也是与环境管理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背道而驰的。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离不开环境学、管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经济学等及其给予的理性化。环境管理应及时、充分回应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理论或话语体系、政治意愿、公众需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与环境管理学科,应从目标、任务、举措、保障和机制等方面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生态文明这一治国理政方略。 1、回应性与前瞻性并重 回应性是指环境管理对现实环境问题、人民群众环境需要和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政治意愿的回应性,显示了环境管理实践的有效性,这也是获得人民群众对环境管理认同和国家对环境管理认可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以对公众环境诉求的充分及时响应是其正当性的表现,也是获得民众支持及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前瞻性是指环境管理对未来环境问题或潜在环境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和预见性对应,预见性的开展环境诉求和政治愿意的研究,甚至是通过研究引导社会的环境需要和支撑未来政治愿意的形成。 2、基于学科的专业化与聚焦特定主题的跨学科协作并重 环境管理学本身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更进一步使之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各领域。环境管理学应围绕生态环境与资源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关注、学术前沿、跨学科集成的重大问题和环境风险、生态安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重大主题,基于学科与交叉、目标与问题的有机结合, “凝聚”相关学科、团队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团队,促进学科集群发展与跨学科解决重大问题的协同,为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揽子方案。中国环境管理学须整体性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政策影响力以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提高国际对话能力,扩大中国学者和中国思想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 3、创新知识生产的方式与渠道,完善环境管理的知识体系 中国环境管理学的成熟,应体现为具有积累性的知识体系、引领性的思想体系和独特的话语体系。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发展,应积极创新知识生产方式、拓展知识来源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转化渠道,关注中国环境管理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技术问题,从而把学科发展中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中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价值设定与经验验证结合起来,把经验试验与模式归纳结合起来,把理论供给与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和技术供给结合起来。 4、搭建环境管理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对话平台与对话机制 环境管理的相关概念、理念的最先提出,也许是缘自现实实践中的政治领导者及其政策创新,但它们的渐进形塑与意涵确定,却离不开或者说主要基于学界的学理性界定、辨析和阐发。不仅如此,环境管理实践也须满足或回应人民群众的需要。 环境管理一直以来回应能力不足, 既 不能满足或回应人民群众的需要 ,又对政治意志过于 “服从”或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功能上,对政治意志的形成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 环境管理学的任务之一,就将反映党和国家意志的政策文本内容理论化、逻辑化,不仅要向权力讲述真理,而且是将政策文本的理论化,绝不是对政策文件内容的重复,也是对政策文件内容进行非理论、逻辑化的扩张,而是其内部逻辑关系在理论深度上进行挖掘。而且环境管理学应进一步着眼于 搭建环境管理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对话平台与对话机制 , 最终体现在民意认同上。 5、形成环境管理的理论、制度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 环境管理学的发展,须对中国环境管理实践够提供的实际贡献。现实中,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实践三者之间相互脱节,互相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或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渠道并不通畅 。 环境管理的理论抽象与经验指导能够自由转化,即一般的原理能够转化为指导具体行动的原则;而经验的考察能够抽象为一般的原理与规则。 (二) 以生态文明 思想 树立中国环境治理的信心 自信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积极、健康、进取、向上而富有生机活力的情感、意识、态度与能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无论是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是建设美丽中国, 应该 以生态文明 思想 为引领,牢固树立中国 环境治理 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1、环境治理的道路自信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系统性革命。中国 环境治理 道路,应是既有别于西方 “先污染后治理”,又超越中国传统环保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中国 环境治理的 道路自信,须以美丽中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以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强烈的环境关切与诉求、制约中国发展的资源环境与生态短板、急需应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着力点,体现为环境保护的治本有道、治标有效。 2、环境治理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 环境治理 道路,需要创新 的 理论 予以指导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了中国环保理论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是中国 环境治理 的理论自信,并 将 进一步转化为指导我国绿色发展、跨越西方 “先污染后治理” 传统 环保道路的理论自信。 3、环境治理的制度自信 没有制度保障,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难以落实到微观行为主体上,难以落实到生产生活的行动上。生态文明为 环境治理 提供了强大、有力、持续、长效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文件,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渐完善,体现了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心与决心,坚定了人们对于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支撑中国环保的制度自信。 4、环境治理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国 环境治理 的根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依靠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的觉醒,依靠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共同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践行者。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的新风尚。 在当代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中, 道路自信是 “用”,践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体现为环境资源与生态问题治本有道、治标有效; 环境治理的 理论自信是 “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和支撑重构中国 环境管理 制度和创新中国 环境治理实践 ; 环境治理的 制度自信是 “本”,体现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力量,促进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和各部门以及政府、社会和企业形成协同治理环境的制度合力,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效机制;环 境 文化自信是 “根”,是根植于五千年中华优秀文明、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国 环境治理的 4个自信,源自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现在环境质量持续性与整体性改善、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环境的获得感、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开创人类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全世界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略) 此文刊于《中国环境管理》2019年第一期。
1041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化建设的历史反思与使命: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历史转型与民族复兴
热度 1 pww1380 2017-12-23 10:08
信息文明之光(137) 今日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反思与历史使命: 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历史转型与民族复兴 —— 博文网文微信阅读与思考札记(68) 杨文祥 近年来,我先后在多篇文章里反复强调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认知, “ 没有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成功转型,就没有民族文化的复兴。而没有民族文化的复兴,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历史复兴 。 ” 要 成功 实现 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 ,同时实现 民族文化的复兴 ,首先需要明确实现这一 转型与复兴 所必不可少的 历史前提 。而这一 历史前提 就是今日中国 实现 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 ,实现 民族文化的复兴 的 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 。 本人始终认为,今日中国 实现 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 ,实现 民族文化的复兴 的 历史条件 ,就是人类社会进入到 20 世纪中叶以来,尤其是进入到 21 世纪之后,所逐渐形成并不断迅速深化的 社会信息化 和 社会全球化 的历史进程,以及与这一进程相对应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 尽管最近几年 国际社会的全球化进程 , 由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诸多矛盾与利益冲突 , 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 反全球化的逆流 ,但就国际社会的 整体现实 和 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 而言, 全球化 毕竟是 世界发展的主流 。 而今日中国 实现 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 ,实现 民族文化的复兴 的 现实基础 ,则是 与人类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同时起步、 同步 发展与深化的世界范围的 信息文明建设 的社会实践与历史实践 。 长期以来, 关于 信息文明 与 信息文明建设 的 理论与实践 , 始终是本人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 。 明确了 今日中国 实现 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 ,实现 民族文化复兴 的历史前提—— 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 ,也就明确了今日中国 文化建设 的 历史使命 。 这一历史使命,毫无疑问,就是 站在 21 世纪世界史的历史高度上 和 信息文明建设 的 文明高度 上 ,充分利用当前 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有利国际环境 , 对我们这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 古老民族 进行广泛深入的 现代文明启蒙 。与此同时,对我们这个历史同样悠久的 民族文化 , 做一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与剖析 , 分别对其中的 优秀文化传统和优秀文化成果 与 腐朽没落的历史糟粕 做出 科学的扬弃 。 民族文化中的 优秀传统与成果 , 就是那些 与人类现代文明内在相通 , 并具有相应 历史联系 的 人性关怀、人道传统、 人文精神 和 价值理念 。 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 历史糟粕 , 就是那些在 数千年 封建专制度 下所形成的,以“ 法、术、势 ”及相应的谋略( 阴谋 )为基本内涵的“ 统御群臣 ”的“ 帝王之术 ”为核心内涵,以宣扬厚颜无耻,专门研究对封建帝王进行谄媚和逢迎之道的“ 厚黑学 ”为外延的 封建政治文化 。 回首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遭受的深重苦难 , 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所遭受的 一次又一次罄竹难书的历史劫难 ,中国 民族文化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悲剧 ,其背后的 元凶与黑手 ,就是 作为 历史糟粕 的 封建政治文化 。 我们中国共产党 , 在理论上坚称并坚持自己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可是在取得国家政权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政治实践中,我们却始终无法在高度的历史担当和清醒的文化自觉的精神思想基础之上,对荼毒贻害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甚巨的 封建政治文化历史遗存 进行彻底的清理与批判 。 显然,这与我们 中国作为农业社会 , 农民 长期是 社会的主体构成 这一 具体国情 密切相关。 根据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 在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下从事社会生产的农民,在生产关系的角度上,并不具备某些主流理论家为迎合政治领袖个人的个别论断而极力主张的“革命性”和 “ 历史先进性 ”,因为 农民 是封建生产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他们所能拥有的历史文化意识,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文化意识的同构性,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只能如此,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 数千年来, 尽管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战争,可是,战争过后,即使起义农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不过仅仅是完成了一次新旧封建王朝的更替 , 而作为中国的历史,从未因此而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历史进步 。其历史原因,就在于此。上面所谈到的建国后,我们始终没有对 腐朽没落的封建政治历史文化 展开 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清理与批判 ,恐怕 其深层的历史原因也在于此 。 而另一方面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 官场中某些经济上贪腐,政治上品质恶劣的人,对深得封建政治文化“思想精髓”的 厚黑之学 却情有独钟, 悉心研究,反复实践,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常常会由于屡屡得手而自鸣得意 ,而 普通民众中的大多数人,对深谙帝王之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人物,不但没有在现代文明的历史条件下所应有的那种具有足够的理性清醒的历史认知,反而顶礼膜拜,奉为神明,这说明 封建政治文化 的 历史遗存 这些 历史糟粕 ,在今日中国这块土地上,仍然是一股强大的 习惯势力 ,仍然具有十分顽强与坚韧的生命活力 。 20 世纪 50 年代“ 反右斗争 ”所造成的我们这个民族 整整一代知识文化精英的 整体蒙难 ,文革十年的 整个民族的 全面浩劫 ,文革结束对“ 四人帮 ” 的 抓捕和审判 ,以及近几十年来, 每逢国家领导层换届交接,总要伴随一位或几位高层政治精英,因经济、政治等问题而 锒铛入狱 。 上述罗列的种种历史现象 尽管 事由与性质大相异趣 ,然而其背后的 深层原因却并无二致 。应该说,如果没有 腐朽没落的封建政治文化历史糟粕 对党、国家和社会机体的长期浸染和侵蚀,我们的国家本可以避免这些不必要的动荡,我们这个民族,本可以减少和避免这些无谓的苦难,而这些长期受到党和国家培养重用的政治精英,不应该,也不会得到这种全然背离其本人初衷和社会期待的悲剧性的人生结局 。 所有这一切都在在说明, 当年温家宝总理所念念不忘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是国家领导制度的创新和重构,不仅仅是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政治保障 ,也是 国家长治久安 ,构建 法治中国 的必由之路 。 自然也是民族复兴和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 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 而所有这一切工作的前提 , 就是 全民族的现代文明启蒙 和对 封建政治文化历史遗存 这些 历史糟粕 的认真清理与彻底扫荡 。 对上述这一 重大历史课题 的认知,目前还远远没有形成 全社会的共识 ,更没有上升为 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 。如果 这一历史课题继续这样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当下 长期困扰今日中国的 唯利是图民族精神萎靡问题 、 理论困惑思想混乱问题 、 浅薄虚狂 民粹暴戾 问题 、 信仰缺失道德滑坡问题 等一系列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就无从得到根本上的——釜底抽薪的解决与缓解 。 建国之初,由于我们缺乏 战略层次的历史考量 ,更缺乏 在民族文化由古典文明走向现代文明历史转型的历史高度上的远虑 ,而终于酿就了 如今的诸多乱象与近忧 。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 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成就 ,毫无疑问是伟大的,辉煌的 。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对 现代文明的全民族启蒙 如若始终进入不到 高层决策的工作视野 ,就是 全国理论界、思想界的整体失责 。 在 21 世纪 的历史条件和 以创新为基本特征 的 信息文明建设 的背景下,经济上的单兵突进,而不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与整体发展,这种发展就难以长期持续 。而 一时所取得的经济成就 , 也不可能自动地转化为 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成果 与 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历史转型 。没有 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历史转型 和 民族文化的历史复兴 ,文化学意义和文明进步层次上的 民族复兴 , 也就只能变成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长三角民间智库论坛 2017-12-14 姚复监 《一个关于文革的超级笑话》 阅读思考札记 2017-12-20 日 22 :31 定稿时间 017-12-23 日 10 : 05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192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情报学派的兴起与历史使命》 PDF 文件下载
bfzhao2001 2016-4-26 21:43
《中国情报学派的兴起与历史使命》 赵冰峰,情报杂志,2016(4):1-4. 关键词: 中国情报学派 中国古代情报思想 情报工作 国家治理 摘要: 中国情报学派兴起于国家战略的调整时期,具有统一的学派特征,关注中国问题,重视对抗博弈,积极为国谋略。对中国情报学派的研究有助于厘清中国情报学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 通过文献综述、历史回溯、理论提炼和预测分析等方法全面论述了中国情报学派的兴起原因、发展过程、理论特征、未来使命等内容。 中国情报学派在未来应当解决情报部门理论的统一化、情报工作与部门工作的融合化、情报参与国家治理的制度化三大问题。如此,中国情报学派定会成为中国情报历史乃至世界情报历史的一颗不朽明珠 本文PDF文件的《情报杂志》网站下载页面
个人分类: 情报学|1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共产党苏联、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
热度 1 killywen1983 2014-4-30 14:00
自从上网以来,看到网络上对苏联、中国一些政治运动和政治事件的评论,贬多褒少,和小学中学形成的观念很不相同。现在也有一些人把苏共和中共(特别是斯大林和毛泽东时期)过度妖魔化,比如残暴、专制、集权、奴役、屠杀、对内部兄弟和党内高层人士都很残忍。 原来我也很触目惊心。现在了解多了,觉得人类残忍的地方多了去了,也就对苏共那些行为见怪不怪了。而且,一件事情的发生,有许多征兆;一大批“不合理”事件的发生,总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和原因。一些在文革中被关入大牢的人也说,产生这种结果是必然的,如同地球自转一般,挡也挡不住。 于是,按照我们写科技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的方式,引申出来而疑问,共产党成立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社会现状是什么? 他们成立这个党派,又是为了完成何种目标? 我们可以发现,苏共(布尔什维克)和中共成立的背景是类似的。1900年左右的俄罗斯逐步处于颓势,1850年代在克里米亚被英法打败,在1905年被日本打败,1914年的一战对德国又是屡战屡败。俄国对世界列强作战均失败,虽然国土还比较完整,但迟早有天要出事。同样的道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对外屡战屡败,丧权辱国,西方列强的触角进入国内。就算辛亥革命成功后,仍然受国际列强摆布,毛泽东和他的朋友在1918年就认为,20年内中日必有一战。很明显,苏共和中共的成立,是两国里面有先知先觉的先进分子为了救亡图存而采取的一种革命方式:从头做起,成立一个全新的组织来领导这个国家,以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众利益。 而我们看到的评判共产党的材料,都是从那种私心很重,看不到世界背景和国际潮流的人流传出来的,说共产党党派的领导人主要为了自己当领袖,为了打天下而享福,为了当上像刘邦这种帝王而出名,一切为了个人权力而不择手段迫害政敌。这些人满脑子功利思想,阴暗面也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当然了,不可否认任何人都有私心,起码自己要吃饱喝足,位置要坐稳。但完全以这个来评价领导人,就过于可笑了。如果仅仅为了个人过得舒服,这些领导人以他们自己的才能,何不学现在大批留学生去美国过好日子呢?一方面生活有保障,另外一方面也不用遭受权力压力和责任造成的心理折磨。谁想过着天天算计人,然后被别人算计和攻击的日子? 于是,引出来了苏联和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保全,为了对抗国际上邪恶势力的入侵。苏联的敌人是德国和日本,中国的敌人就是日本。但是当美国打败日本,顺便打了德国的一部分,爆炸了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后,美国就取代了日本和德国的地位。日本和德国的势力范围,自然由战胜它们的美国来接管。于是,苏联和中国的敌人就变为了美国! 苏联和中共的做法,道理就是很简单,以一切方式增强自己的国家军事能力,任何反对、抵抗这一做法的,都遭受冷酷的清洗。这也是这种大而弱的国家,保全自己,提高自己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好比一户人家过得好好的,但是山上来了一匹狼或者老虎,对他们生命造成威胁。这户人家就放弃幸福舒适的生活,而整日准备武器、锻炼身体而备战,等到把狼虎打死或者赶跑,才停下来自由生活。 一家农户为了生命安全,而压制大脑里面安逸、自由的思想,全力备战,和一个国家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清洗形形色色的流派,道理是一样的。这样,从个体,到整个国家群体,实现了相似的结构!一个国家和一个农户,表现的行为方式居然差不多。这里所有人都是聪明人,几乎都是博士以上,笔者就没必要再解释什么了。 于是,以后的苏联解体也可以用这套理论来解释。苏联成立,是为了抵御外敌的,若外敌消失,苏联自然就可以解体了。外敌是谁?就是美国。美国在朝鲜遭受了打击,但美国还不死心,继续接管日本英法的势力范围东南亚,但在越南被彻底驱逐了出去,经济也受到极大摧残。这种情况下,美国连中-越都打不过,何谈打苏联? 苏联和苏共终于可以闭上眼睛了。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恰恰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胜利!只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要转向全方位自由发展的模式了。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斗争还没结束。一是由于自己工业化、军工部门还不完善,另外自己的海权仍被美国控制和威胁,台湾不就还没收回来吗,日本、菲律宾在美国支持下,对周边岛屿蠢蠢欲动。所以,中共的使命还没结束。 中共救亡中国的历史使命,不能由中共一家承担,也应当由广大的知识分子来承担。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国的科技、国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不是去受到那些境外势力和私心分子的鼓动,做一个乌鸦学舌的精细的利己主义者。
1415 次阅读|2 个评论
野蛮、愚昧、私欲与人的历史宿命——隽永集:思绪缕缕 思想碎片
pww1380 2012-5-2 13:38
野蛮、愚昧、私欲与人的历史宿命 —— 隽永集:思绪缕缕 思想碎片 智慧之光( 9 ) 杨文祥 题记: 《信息文明之光 • 隽永集》在 这里所捕捉的,虽然是一缕缕纷乱的思绪,一瞬间闪现的灵感和看似无序堆积的思想碎片,却很可能是智慧的闪光,更可能是人类精神的瑰宝。无论如何,这是作者作为一个精神主体所体现出来的人的智能、情感与意志的交相辉映。 尽管这缕缕不绝的思绪,一道道闪现不止的灵感和这些支离破碎的思想碎片,不过是一个不安的灵魂在其心湖中荡漾的死水微澜,可是我坚信,这既是我作为一个认知主体、情感主体和意志主体个体精神在不同时间点上起步的开端,更是一个个推动文化思考和文明进步的历史车轮继续前行的驿站。 留记于此,以为来日思想的启迪与思维之旅再出发的起点。 ————— 篱风 (杨文祥 pww1380 )写于 2011-12-30 日 清晨 ( 06:23 am ) 修改于 2012-1-11 日 1 0:31 am 野蛮、愚昧和私欲与人的原始本能相联系,这是人类脱胎于动物界的原始遗存。它们不但是文明的大敌和实现文明进步所必须克服的精神障碍,同时也是人类灾难的社会渊薮。 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尺度 。人类历史上的社会转型尤其是文明形态的转型, 如果这一转型是一种人为操作之下的历史剧变而非自然状态之下的顺理成章的渐变,那么这一转型时期就往往是一个现有价值体系急剧解体和崩溃之后所形成的价值混乱和道德真空时期。于是,与人的原始本能相联系的野蛮、愚昧、私欲等一切罪恶现象便纷纷出现,形成历史上特定阶段的文明逆转和野蛮返祖的黑暗时期 。 在这一历史时期,无论人类遭遇到怎样的社会灾难都不足为奇,因为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历史宿命。 于是,对野蛮、愚昧和私欲的不断克服,便构成了文明进步永恒的历史使命。 参见:《 四弟昆祥古体诗词作品集锦第八辑 》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65292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隽永集|4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革故鼎新(23):再论当代中国的精英群体和精英群体的社会责任
pww1380 2011-1-13 17:18
革故鼎新(23): 再论当代中国的精英群体和精英群体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杨文祥 本文所关注的精英,既不是指那些位高权重的高官,也不是指那些日进斗金挥金如土的大款,更不是指那些被社会公众千夫所指百般鄙夷的“精蝇”和“叫兽”,而是指那些 关注民族命运,心存民族道义和社会良知,在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时候具有足够的献身精神,具备足够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现代文明修养,掌握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无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能够做出创造性工作的人 。 就是说,无论他是什么出身,也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和行业,更无论他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任何一位具备这种素养的中国人,都是当之无愧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英 。 显然,这一精英内涵是一个基于必备客观条件的包容性内涵,既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色彩,更不人为地和刻意地排斥某一社会群体。那些勤政爱民锐意改革的高素质政府官员、诚信敬业开拓进取的企业家和高瞻远瞩视野开阔的知识分子,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精英群体的一员,甚至是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成员。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我们的前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所歌唱的那样,“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尽管在上一代仁人志士群体面前我们远不是那样地优秀。 目前,中国的社会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而又艰困的阶段。一方面我们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又面临着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既有旧体制的弊端所产生的问题,此类问题只有通过体制改革的深化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也有在发展过程中所衍生的问题。这些新旧问题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结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艰困局面。 这样, 能否拥有一个具有当代历史高度文明修养和创新能力的精英群体就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没有这样一个精英群体的献身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没有这样一个精英群体满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直面这些现实问题,这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就难以解决,这些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也无从化解。因此,精英群体整体素质的高低,精英群体社会功能发挥得如何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管理改革与发展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 以下观点已经在《 革故鼎新( 22 ):关于精英群体和精英教育问题的深度对话( 2 ) 》一文中进行了论述,在此从本文的行文角度再做一重复和强调: 一般来说,精英既是指民族精英,同时也是指社会精英和国家精英。 民族精英、社会精英和国家精英三者尽管有细微的语义和关注视角的差别,但三者的内在结构和本质属性并无根本不同。与此同时,在一般情况下,民族精英、社会精英、国家精英这三个精英群体通常是同一个社会群体。当然,在历史巨变时代的某一特定时刻,三者之间有可能发生异变和分化。 精英群体和精英群体成员的内在素养结构基本上应该由精英意识和精英能力两个方面构成 。 精英意识 的本质就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修养和人类文明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平等原则所生成的社会良知——以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为内涵的社会正义以及为实现这一社会良知,落实这一社会正义所形成的对应于现实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应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使命感。 精英能力 就是为履行精英和精英群体的社会责任,完成相应的历史使命而必须具备的知识创新能力、思想创新能力、理论创新能力以及在体制结构、制度、文化以及管理实践等不同层次上的管理创新能力。 精英和精英群体既是民族的精英,也是社会的精英和国家的精英 。 中华民族是包括每一位民族成员在内的所有民族成员的 文化共同体 ;中国社会是全民族所有成员开展社会生活的 生活共同体 ;而作为国家的中国则是全体国民的政治组织和行政组织的 组织共同体 。而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文化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和组织共同体实际是同一个现实共同体的三个不同的视角和方面。 作为一个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和法律地位的社会共同体,只有全体国民和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精英意识,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是一个真正建立在社会平等原则基础之上的有良知的社会,一个有社会正义和社会公正可言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 。只有这样一个健康的社会,才有可能是一个有前途的社会,中华民族也才能够因此而把握自己的命运,赢得自己的未来。 与此同时,也 只有整个民族和全体国民都能够具有高度的精英意识,才有可能在全体国民现代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的现实基础上,由产生于其中的出类拔萃的先进分子自然而然地组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英、社会精英和国家精英群体 。 就是说, 民族、社会和国家的真正的精英群体是在具有足够的精英意识的人民群众中间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形成的,这应该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客观产物,而不应是由个别领导者个人意志所钦定的主观结论,更不是世袭的“精英二世”、“精英三世”“精英……世”以至万世无休 。 然而,如果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现代文明素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精英意识,那么,不但“由个别领导者个人或领导人群体主观意志来钦定精英群体”的局面不可避免,世袭的“精英二世”、“精英三世”“精英……世”以至万世无休的历史局面也同样不可避免。 目前朝鲜的情况就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精英群体”的内在素质究竟是否具备足够的作为民族精英、社会精英和国家精英所必需的素养和条件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这就是在我的相关文章里,凡涉及到精英这一概念和词语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真正意义上的精英群体”的现实原因。 基于精英群体的内在素质和创新活力, 精英群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可以分别概括为民族、社会、国家整体结构的承重力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原始推动力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静态的结构支撑力的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是动态的历史推动力的使命和责任。 民族、社会、国家整体结构的承重力 :精英群体的内在整体素质和创新活力在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感召下,必然转化为三大结构的承重力,从而实现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做出其应有的历史贡献。这三大结构承重力分别是:①作为民族文化精神遗产精华的社会载体并由此构成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②作为社会的中坚和社会的脊梁,必然构成社会结构的骨干和支撑力量;③作为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栋梁群体,必然构成国家政体结构和行政管理结构的骨干和支撑力量。这一支撑力量或表现为实体结构的刚性支撑力量,或表现为精神、理念、文化等软体结构的柔性机制力量。 通过上述三大结构承重力的发挥,精英群体忠实地履行着自己对民族、社会、国家整体结构进行支撑和承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以抵御和化解分别来自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保障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依既定的方向和步骤稳定发展。 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原始推动力 :精英群体的内在整体素质和创新活力在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感召下,还必然转化为三大历史发展的推动力,从而实现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做出其应有的历史贡献。这三大历史发展推动力分别是:①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与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创造性原动力;②社会生产、科技教育和社会管理诸领域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创造性原动力;③国家管理与社会治理诸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创造性原动力。 通过上述三大方面历史发展推动力的发挥,精英群体忠实地履行着自己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所应有的原始推动力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本文的上述结论是在对社会生活实践系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的探讨并借助系统论和管理学原理的综合论证而得出的学术见解 。显然,这种学术研究与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意识形态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所谓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历史观”还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的那种既无理论意义也无社会现实意义的意识形态之争是毫无共同之处的。 参考文献: 1 .杨文祥.读 蔡津津 博文《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3538
个人分类: 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48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坛杂俎(7):关于社会身份的“千年一叹”——对吉宗祥先生自
pww1380 2010-11-30 12:56
学坛杂俎(7):关于社会身份的“千年一叹”——对吉宗祥先生自谦的回应 杨文祥 宗祥先生大鉴: 留言收悉,敬复如下: 时下是一个由于价值混乱,思想混乱,理论混乱,人的社会行为混乱而乱作一团的混沌世界。是非不分,真假难辩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和突出特征。这样,“假作真来真亦假”也就成为见怪不怪的常态了。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古老中国的文明形态和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不可避免的历史阵痛。对于个人,特别是对于具有相当文明素养的人来说,面对这一形势,能否站在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角度上理性把握世界和自我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老师和学者,不在其身份,而在其内涵。从实际出发,从内涵出发,无数虽无教授学者之名却具教授学者之实的人要比那些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学者、教授、专家更应该为社会所珍惜,为国家所关注。作为国家和社会,就应该通过一定的社会管理措施,正其名,名其实。这不仅是现代国家的社会责任,更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们是同龄人,十分难得。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雨,六十年来的坎坷跌宕,使我们这一代人具有独特的人文品格。这样,把个人的人生价值和命运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文明进步乃至人类未来的希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匡乱扶正,在文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正面的推进作用就必然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无从回避的历史使命。 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这一千年一遇的历史进程增色生辉。 您的诗作和人生感悟的点点滴滴,通过科学网的交流,都无可置疑地构成了当今信息时代和信息文明精神财富的有机构成。 另外,拙文的参考文献把您的姓名搞颠倒了,十分抱歉。现已更正。希望日后经常联系、赐教。 顺颂 撰祺! 杨文祥 2010-11-30 参见: 学者吉宗祥先生诗作《浪子无归》短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785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320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