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习体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随时享受一下一呼百应的感觉
After50 2019-10-7 13:57
随时享受一下一呼百应的感觉 哈哈,微信看多学坏了,抱歉也起个标题党模式的标题,算是国庆长假自娱自乐一下。 我们的《大学生安全文化》在线慕课在智慧树平台已经运行到第六轮了,现在累计已经有300多所学校的30多万学生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多的时候本课程每轮选课学生超过十万。哈哈,十万学生总有一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学生,因而只要俺在APP讨论区提问或发起讨论时,说一呼百应真的毫不夸张。实际上,一百除以十万,也只有千分之一,比例还是很小的。这与网上明星们的视频或八卦新闻的评论数量比较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俺也毫不在意,只是作为玩笑说说而已。 教学互动,其实也不必太当真。有的同学参与互动是为了得加分,有的也仅仅是为了凑热闹。如果参加互动仅仅是简单问题的问答,反而显得弱智,故以前俺读书时也很少愿意与老师互动。真正有意义的是个人的深度思考,但如今这类学生太少了。 的确,即使在面对面上课的小教室里,现在讲课教师提问都很难得到学生的回应。我一般都是自问自答,这样至少会与学生有一点心灵上的互动,也不至于自己自讨没趣。 在线慕课平台有手机终端,用起来真的很方便,茶余饭后或闲余之时,看看手机顺便给学生们提个问题或发起个话题讨论一下,并能得到许多学生的积极呼应,真也是一个乐趣,也没有教学负担的感觉。 问题提多了,也是教学资源的一种积累,也还挺有意义。 下面是俺提问题的一些例子,供大家一览。 l 三字经的哪些内容对安全教育有什么启示? l 应急技能即使平常练习了,遇到突发事件能用得上吗? l 很多人为何老是重复昨天的事故? l 见面课与课程视频有什么不同? l 安全文化为什么不等于安全知识? l 学习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文化,也是对未来养儿育女是一笔优质投资,因为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大家认同否? l 孙悟空的行为对生活安全和公共安全有什么借鉴? l 西游记唐僧取经为什么能化解那么多艰险和磨难? l 红楼梦有什么与安全相关的故事情节? l 秋天来了,身体健康需要注意什么? l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与“火”有关的描述或故事? l 在你阅读的古文中,你是否发现一些与安全有关的故事或妙语? l 请枚举几处你能发现的身边的安全隐患。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l 为什么“一路平安”、“一帆风顺”之类的祝语百说不厌? l 请枚举几个你家乡的安全民俗故事或安全习俗。 l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安全教育?但他(她)又可以是安全教育的老师? l 安全文化为何人人需要拥有? l 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为什么很重要? l 为什么说安全一定要在一定的时空里讨论才有意义? l 如何判断和辨识风险? l 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三者关系如何? l 你知道道路行车分道线是哪国人在何时发明的? l 为什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作为预防事故的通用做法? l 欧美国家的家用电压为110伏,中国的家用电压为220伏。这个差别对安全有什么影响?是否电压越低越安全? l 试讨论一下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三者的重要度。 l 你的第一任安全教育老师是谁?你还记得他们是怎么教你的?你觉得他们教得好不好? l 为什么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安全需要每一个人?安全需要所有专业协同? l 最近发生的XXX重大事故。大家思考一下这起事故对提升公民素养和弘扬安全文化的启示。 顺便贴上前些天拍的几张照片(前5张是中南大学本部校园一角,后五张是湖北洪湖一角),比看文章有意思多!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2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止庵:医学史的意义
fqng1008 2019-9-20 16:56
二十多年前我读医科大学,没有医学史这门课程;只在每种教材开头,约略记述一点。记得当时颇感兴趣,然而老师往往略过不讲。这回读到《医学史》一书,好比补课的样子。也许对于普通临床医生来说,未必非得知道自家学问的源流不可;假若关注人类文明进程,倒是应该有所了解。知堂翁谈 “我的杂学”,专门列作一项;《书房一角》中亦有《医学史》一则云:“医疗或是生物的本能,如猫犬之自舐其创是也,但是发展为活人之术,无论是用法术或方剂,总之是人类文化之一特色,虽然与梃刃同是发明,而意义迥殊,中国称蚩尤作五兵,而神农尝药辨性,为人皇可以见矣。”人道主义很大程度是落实在医学史上,虽然不能尽皆赅括,舍此则不免流于空谈。 本书作者的看法,与前引周氏的话正相一致: “医学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由于最初需要解释人体发生的各种现象和以人类心灵为主题进行最初的辛勤探索而成为科学。它的最高目标是解除人类痛苦,促进个人体质及种族改良。”我们由此正可看出,医学不同于一般科学,医学史也不同于一般科学史。戴维?林德伯格著《西方科学的起源》说过,就科学史而言,“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应是宽泛的,具有包容性的,而不是狭义的,具有排斥性的。”涉及医学史时,范畴应该更加宽泛,甚至要把非科学也包容在内。此系为医学的特性所决定,也是这部《医学史》的主旨所在。 说来医学成为科学,乃是后来的事;成为科学之后,它仍然承续了此前的目的;假如离开这一目的,医学也就不复成立;然而科学对于医学来说,又不仅仅是种手段。即如作者所说: “科学医学的起源与希腊哲学的发生同时,也就是我们在历史上第一次看到企图在思辨的反思基础上建立一种可以解释自然现象、确立自然规律的哲学体系的时候。 在这个时期以前,医学处于本能医疗、经验医疗、魔术医疗、僧侣或宗教医疗等情况下。 ”所述几种原始医疗方法,也是为了解除人类痛苦;我们因此承认这些前科学医学或非科学医学,与科学医学不无一致之处。附带说一句,这里讲到科学医学的起源,其中一时还包含许多非科学的因素,即如大名鼎鼎的希波克拉底也不例外;直到文艺复兴以后,以解剖学、生理学等为基础,医学才真正发展成为科学。而这门科学沿袭至今,本身又有巨大变化。 《医学史》原作最后一次增订,是在一九四七年;中译本即依据这一版本。此后医学的各种发展,也就无法见诸记载,而这形容以突飞猛进亦不为过,更不要提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等重大发明了。即以我的老本行为例,依据二十多年前所学知识,已经觉得 “二十世纪”一章中有关“口腔学及牙科学”的内容未免过时;而我自己所有知识,较之现在的水平同样落后多了。我们常说“知识老化”,此语也许太过宽容;对于医学这种应用科学来说,知识体系更新之后,个人知识一仍其旧,也就等于没有知识。 此书另一遗憾之处,却与原著无关,乃是译者以 “内容过于简略,且有谬误之处”为由,将第七章“中国医学史”径行删去。其实即便真有所指缺陷,大概亦可藉此了解依据上述医学史观,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医学,而这也有意思。历史不仅在于记载什么,更重要的是贯彻其中的观念。 前面讲到医学的源流,要说此书的好处,主要还在 “源”那一方面。不仅可以获知,现在的科学医学如何演变而来;而且能够懂得,科学医学与非科学医学究竟分野何在。说来一应科学之中,与人关系最近的莫过于医学,然而恐怕现在又以医学知识在人群中普及最差。别说普通百姓,就连知识界人士也是如此。我素来不写时文,无须就此多谈;这回读了《医学史》,却有一点悟会。 我说普遍缺乏医学常识,其实大家不懂的只是科学医学,若论非科学的医学那一套,还真知晓不少,种种念头根深蒂固,与此书中所讲的本能医学、经验医学、魔术医学、僧侣或宗教医学等,一一均能对号入座。不过是些老脑筋而已,其流弊乃不限于养生治病,追根溯源,当今许多社会问题盖出于此。以医学史的观念看来,上述东西具有一定价值,不光因为它们有着与科学医学相同的目的,而且因为它们出现在科学医学之前。单单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偏颇之见。也就是说,既要历史地对待历史,也要现实地对待现实。医学科学诞生之后,前医学科学以性质而论就是非科学的,虽然其当初的目的不容忽视,此后的效果也不必抹杀。 作者在全书结末处说: “一个人除非是盲者,否则决不会看不见这样的历史事实,即在近代科学医学开始以前或之后,曾有过多少伟大的、有才能的治疗家,他们并非科学人士,但却能以自己的才能和暗示力量抚慰病人,鼓励病人,使病人对复原具有信心,因而有力地影响治疗疾病的过程。同样明显地,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只是极平凡的医者而已。”本是提醒医学界人士,不要忘了治病救人的根本目标;在科学医学一统天下的地域,所言一点不差。征诸西方历史,的确有过类似教训。然而彼此语境毕竟有所不同;对于我们来说,前述另一方面,恐怕忽略不得。 二〇〇三年四月十九日 《医学史》, 阿图罗 ˙ 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第1版,定价:99.00元(全两册)。 资料来源: 2003年5月2日《文汇读书周报》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关于条款4.1 的学习体会(3)
Greg66 2019-5-8 16:4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关于条款 4.1 的学习体会( 3 ) 4.1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这条标准,我想是要求做三件事情,一是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组成了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二是课程质量评价;三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这三件事情,是实在的,不是虚的。做每件事情,都需要有人或机构、有程序(制度、文件、规定等)、有流程、有记录,这些东西可以按照主要教学环节来分类,这些东西必须建立起来,否则就是机制没有建立。 上述三件事情的进行步骤:(1)定义主要教学环节。(有的学校)将培养目标的确定与修订、毕业要求的确定与修订、课程体系的确定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的确定与修订、教学实施过程等五件事定义为主要教学环节;(2)给每个主要教学环节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或者要求,这就是“4.1”第二句话“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的质量要求”;(3)对每个主要教学环节进行质量进行监控,监控其是否达到所定的质量标准;(4)在“课程体系的确定与修订”环节,对课程体系进行一个整体的合理性评价,基本确定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5)在进行每门课程质量评价时,也要先对这么课程的内容、合理性做评价,然后将这门课程分解为几个课程目标并准确确定各个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通过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方法评价、调查问卷等来评价这门课程的质量。(6)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根据各门课程的评价结果、各门课程的各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确定毕业要求个指标点的达成度,各指标点的达成度就决定了毕业要求的达成度。(7)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学生认为的自己达成毕业要求的程度。 上述说明,针对指标4.1写自评报告时,有些学校笼统地把教学制度、文件、学校有关本科教学的各类要求一并列出、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一带而过,这样是不行的。应该是上述三件事情,具体(至少)分为本文上面的7个步骤,都实实在在地做,一项一项地分别论述、举证,这样才能做出一个好的自评报告文本(仅这部分)。当然,写自评报告,并不在于写,而在于实际做法的总结、评述、梳理,查遗补缺,扬长避短,达到以评促建、有形似到神似的目的。 前面提到的主要教学环节,培养目标的确定与修订、毕业要求的确定与修订、课程体系的确定与修订,实际上是一起做的,他们合起来是我们过去的培养方案的主体内容,修订培养方案时间就都做了。但是在写自评报告时,质量要求或《标准》要求的其他要求,都应给予分别描述。
个人分类: 1|3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GB/T13745-2009的再学习体会
Greg66 2019-2-16 17:41
GB/T13745-2009的再学习体会 文/傅贵 关键词: GB/T13745-2009,学习体会,科学、学科、学科基本问题、分类 一、根据标准,学科和科学的含义类似、可以混用 GB/T13745-2009定义,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综合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可以得到科学的一种定义,即科学(广义)是人们关于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手段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如果在广义科学中去掉“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就得到了狭义科学的定义。根据以上定义,科学和学科的含义是相同的,都是一种知识体系,只不过“学科”这个词汇更重视“分科”的分法,如独立性;而“科学“这个词汇更重视“知识体系”的整体特点,如正确的、结构化的特点。“正确的”意味着可证实性、可重复性;“结构化”(formulized)意味着可分层、可分科。 二、根据标准至少可找到六个学科基本问题 GB/T13745中学科分类的根据是: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质属性(或特征)、研究方法、派生来源、研究目的(或者目标)。据此至少可以说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是一个学科基本问题。当然,基本问题还不只是这些,比如为了“说话”的方便,“基本术语”也是一个基本问题。有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那“研究内容”就一定会是一个基本问题,等等。 三、根据标准,数学可以属于自然科学 GB/T13745将学科分为五大门类,A自然科学(代码范围是110-190)、B农业科学(代码范围是210-240)、C医学科学(代码范围是310-360)、D工程和技术科学(代码范围是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范围是710-910)。在这个标准中,数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虽然有些地方不认为数学是自然科学。 四、根据标准,科学到底可分几类 GB/T13745认为“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群)属于综合学学科,列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那就意味着,这三个学科以前的各个学科基本属于自然科学,这三个学科以后的各个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这样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说,科学大体就是分类两类,一是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自然科学及其派生的工程科学,二是认识与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科学及其派生的管理学。从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论上来说,还可以有系统科学及其派生的系统工程学。思维过程与成果,既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类社会,是人类思维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也需要认识和改造(如分类等),这就是科学学及应用科学学了吧,在GB/T13745中,“科学学与科技管理“这个学科属于管理学。科学学应该就是学科科学吧可能
个人分类: 1|3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大地构造学的一点体会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8-11-5 09:03
上大学时,学过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南京大学地质系和河北地质学院合编的《构造地质学》( 1979 年出版),后来开始科研生涯后, 2009 年前从事斜坡稳定性和基坑支护研究,主要涉及较小规模的断层、褶皱、节理等,鲜有涉及较大尺度的地质构造,故对 研究全球岩石圈形成、演化、发展的综合性地质学分支学科—— 大地构造学,知之甚少。 2009 年开始研究地震物理预测后,亟需恶补下大地构造学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学说不少,如 100 多年前欧美学者建立的槽台学说,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兴起的板块构造学说(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发展而来),以及我国学者上世纪 40-70 年代建立的多旋回构造运动说(黄汲清)、地洼学说(陈国达)、地质力学(李四光)、断块构造学说(张文佑)等。 写到这里,忍不住多说两句。在过去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国上述学者提出了自创的大地构造学说,先不管其含金量如何,就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就值得后辈学习。反观现在,生活与工作环境比过去要好得多,但诸多学者唯洋人马首是瞻,除了为洋人的学说做点捡漏补遗的工作外,已几乎没有自己独创的有影响力的学说了,这实在让人汗颜呐。 在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史上,奠基者魏格纳起到了关键作用,应“隆重推出”。魏格纳不是地质学家,而是一名气象学家。他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在地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当时传统的固定论思想已根深蒂固,可以想象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有多么困难,当时的反对声音有多么强烈。有位西方学者曾评论道“正因为魏格纳不是地质学家,没有受传统观点的束缚,所以才能提出这样一个带有革命性的地质学说”。嗯,科研突破得脱离惯性思维的约束,才能另辟蹊径啊,除此还不要在乎别人的热嘲冷讽。科研嘛,只要符合逻辑自洽性原则,且能得到诸多证据的支撑,就要勇敢走下去。 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其不能解释板内地震成因。当然,任何学术观点都可以批评和质疑,但质疑者得拿出铁的证据才行,因为自己理解不了或者认识有误胡乱质疑,那叫扯淡,人家可以默克杠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1139443.html )。具体到板块构造学说,我认为其是目前最好的大地构造学说,尽管在动力学机制等方面仍需要发展和完善,但用之不仅能解释板间地震成因,也能解释板内地震成因。因为板间地震区的地震主要受俯冲板块控制,而板内地震区的地震受板块运动驱动下大断裂约束的块体控制,尽管块体尺度有大小,但块体内的锁固段破裂机制和规律相同,两者并无本质不同呐。 学说这么多,都看明白得花费不少时间,在大致了解这些学说的基本原理后,感觉板块构造学说和断块构造学说分别对我们在板间和板内地震区(构造块体)的划分研究大有裨益,用之可解决地震区边界断裂选择问题,于是重点看与之有关的文献。 过去的地震区划分一般仅考虑某条断裂(带)或强震频发的条带,几乎不考虑区域性大断裂对构造块体内地震活动的制约,且缺乏定量的地震区或研究区划分方法,故地震危险性评价人为性较强,结果令人失望。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刘光鼎先生也多次强调“区域约束局部,深层制约浅层。”这些道理告诉我们,研究大地构造分区与地震区划分时,应具有足够的时空视野。 我们认为,岩石圈发生地震的区域,由被区域性大断裂(带)分割的、可相对运动的层次块体组成,如构造板块(图 1 ) ( Wilson , 1965 )、断块( 张文佑, 1984 )与活动地块( 张培震等, 2003 )等,可视为非线性耗散系统,具有部分自相似、分形和自组织特性( Keilis-Borok , 1994 )。由于区域性大断裂(带)强度远低于块体强度,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断裂(带),而内部变形速率较小的块体基本上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我们已证实,块体内部断裂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相邻块体以剪切、压剪或挤压方式影响其加载或卸载模式,但不影响其内部地震活动性反映出的本质演化规律,因此可定义以区域性断裂为边界的构造块体地面区域(断裂线围限的区域)为地震区。 图 1 板块构造及其运动方式(何登发, 2015 ) 基于上述考虑与锁固段理论,我们已在全球范围内划定了 62 个地震区。只要地震区划分的正确,再加之当前地震周期内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保证,那么对地震区标志性地震的预测应相当靠谱。 刚开始做地震区划分时,是以中国及其周边为研究区滴,断裂分布以邓起东院士等主编的《中国活动构造图》为主要参考。这张图对划分除华南地区外的其它区域,基本够用;但对华南地区,可能是研究程度较低以及北西向断裂大都是隐伏断裂的缘故,难以确定地震区的某些边界。正如上述,其边界必须是区域性的大断裂。这该怎么办呢? 当时在写有关文章,时间较紧,又一时半时找不到有用的权威文献,再者不少文献提供的地震构造图并不完全一致。于是乎,根据有限的断裂分布资料、其他地震区划分得出的经验、地震数据约束,应用锁固段理论,推测了某些地震区边界断裂的走向和延伸长度,完成了 3.6 版《中国及其周边地震区划分图》。 文章发表后,感觉不放心,于是又用了较长时间查阅文献,换不同的关键词搜索查找,真找着了几篇“潜伏”很深的文章,一核对还真神啦,大致能对上(图 2 )。 图 2 推测的断裂(上部小图)与其他学者给出的断裂对应情况 通过学习大地构造学,有以下体会想与童鞋们分享: ( 1 )科研突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通常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积累。 ( 2 )开展某一方向的科研时,建议先泛读有关综述性的文章,了解较有影响力的学说,然后带着自己关注的问题,精读与该问题关系密切学说的原理与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至于精读到什么程度,可本着“实用”原则。 ( 3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才能快速掌握某学说的精髓。 ( 4 )任何学说,都可能有强项与软肋,阅读有关文献时,应持有质疑和批判精神,不要盲从。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的理念,加之深度思考,可从中凝练出自己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5 )科研鼓励“大胆假设”,但必须“小心求证”。在掌握的资料不充分时,基于经验、逻辑推理等,完全可以做必要的外推,但以后别忘了用实际数据进行论证,这样可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 6 )严密的逻辑推理与实证是科学“裁判”,而研究结果出乎预料的简单性往往是“赢家”的标志。 致谢:我们在研究地震区划分时,苏德辰先生提供了《中国大地构造图》、《中国岩石圈板块构造图》、《中国主要构造体系图》、《亚欧地质图》、《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图》、《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徐锡伟先生提供了《中国活动构造图》电子版、《中国地震构造图》;还有学者提供了《全球构造体系图》。在此,我们一并表达衷心的感谢。 参考(略)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096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关于学科结构的学习体会(图)
热度 1 Greg66 2014-10-10 22:17
个人分类: 10|323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石毓智先生自己认可的“石三篇”,现在说来,为时尚早
JYH64J98Y99H 2013-4-8 19:08
按 : 有一位 “ 子游乐行”网友说,去年有“韩三篇”,建议我把前一段时间写的三篇关于习主席的“中国梦”和“鞋子论”的三篇文章编辑起来,出个 2013 年的“石三篇”。当然,这位网友是嘲讽的意思,我就不知趣地采纳了他的建议。我的立场是,独立思考就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去考虑问题,不受其他人的喜好去行事。一味地反对体制,什么都看不惯,是儿童幼稚病,什么思考能力也谈不上。 这三篇文章全部被新浪博客“首页推荐”,其中第一篇被《人民论坛》杂志正式发表,第二篇被团中央微博推荐给全国各团支部阅读。 如果按照百分之来衡量的话,《石三篇》的语文水准和正能量高出《韩三篇》的起码 80 个百分点。 第一篇 习近平的“鞋子论”反映了时代进步 ——与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比较 习总最近访问俄罗斯,提出了个“鞋子论”,就是“ 鞋子合不合适,穿了才知道 ”。这句话朴素得不能再朴素,通俗得不能再通俗,可是老百姓就喜欢这种形象的大白话。政治大道理太抽象太遥远,总让人觉得跟自己的日常生活很难联系起来。大家可别小看这一句大白话,一个政治家的具体政绩可能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人淡忘,然而他一句蕴含哲理的话可能一直为后人记起。 由习总的“鞋子论”人们很自然地想起邓小平一句一模一样风格的话,那就是“ 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就是著名的“黑猫白猫理论”。南昌八一大桥南端大型雕塑就是一黑一白两只大猫,来纪念邓公“猫论”的历史意义。 较之邓小平的“猫论”,习近平的“鞋子论”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这不是说习总更高明,也不是贬低邓公的丰功伟绩,而是说时代进步了,人们的观念改变了,需求也不同了,因而认识也深化了。那么,“鞋子论”反映了哪些时代感的东西呢? 首先,从关注物质到注重自身的感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温饱是个大问题,那时不管用什么手段,先弄够足够的食品衣物,不至于让人们挨饿受冻,这是燃眉之急。这也就是“猫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伟大之处。然而改革开放这二三十年来,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这时就要考虑自我的感受,那就是幸福不幸福,舒适不舒适。现在不仅有鞋子穿,还要讲究鞋子要穿得舒适,穿得美观。这难道不是时代在进步吗? 其次,从疯狂的攫取到淡定的感受。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人都像饿极了的猫,虎视眈眈,两眼发绿,一有猎物马上扑上去。这样做就是为了饱个肚子,经常还弄得自己血淋淋的,狼狈不堪,始终过着烦躁不安的生活。从七八十年代过来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然而等到有一天,猫开始追求审美,照镜子,戴头绳,穿新鞋,那就反映了时代的巨变。现在不少人不正是过着这种日子吗?所以,只有时下才具备提出“鞋子论”的现实基础。 再次,从过去的无序到现在的有序的转变。在七八十年代,一只老鼠出洞了,群猫竞逐,黑的、白的、花的一起上,你撕我咬,你夺我抢,谁逮住老鼠,不仅可以混个半饱,而且还很光荣,赢得“好猫”的光荣头衔。这是一种无序的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生态环境。然而,穿鞋子就不同了,即使大家都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大街上扔一只鞋子,即使是暂新的,也不会都一窝蜂上去抢,因为穿不合脚的鞋子比不穿鞋子更受罪,轻者磨出水泡,重者则可以把脚弄伤。所以说获得鞋子的过程必须是有序的,要么量脚定做,要么到商店试着买,故而才有郑人买鞋的典故。现在方方面面是不是已经达到有序状态,这很难说,然而起码对有序提出了强烈的呼唤。“鞋子论”就是反映了这种时代对“社会有序”的呼唤。 最后,由大众化到个性化的变迁。物质享受分两种,享受的档次也分两个级别。第一种物质享受就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吃的、住的、穿的,适用于每个人,不挨饿,不受冻,有地方住。这是第一层次的享受,也是“猫论”适用的层面。第二种物质享受就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需求,胃寒者多吃温性食物,怕潮湿者多住阳光房间,内火旺者多穿清凉服装。鞋子是人们最个性化的需求,上衣裤子大点儿小点儿,问题不大,然而鞋子必须合脚,穿小鞋穿大鞋都走不成路。“鞋子论”反映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已经到了人文关怀的阶段了。 与此相关,邓小平还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心里没底、动荡不安的状态,尚处于危险的境地。试想一下,摸着石头走到河中央时,前面没有石头怎么办?回头还是铤而走险继续前行?不论怎样,代价都是巨大的。习近平的“鞋子论”也蕴含着“尝试”,然而目标明确多了,到鞋店里边,选择自己喜欢的式样、质料,再根据自己平时穿的号码,选出自己合适的鞋,不是一件难事。较之“摸着石头过河”,试鞋的确定性、成功率大大提高,而危险性几乎没有,这反映了这一代领导人的自信,也反映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中国领导者逐渐找到适合国情的路子。 “猫论”还有个主观判断因素,很多问题人们争论不休:能不能以最后是否抓住老鼠为唯一标准,来判断谁是“好猫”?假如黑猫把白猫嘴里刁的老鼠夺走了呢,能说这只黑猫就是“好猫”吗?然而“鞋子论”虽然是自个的感受,却没有什么争论的空间,谁都得说实话,谁不诚信谁就受到惩罚,你穿了双小鞋偏偏说很舒适,这就是典型的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所以“鞋子论”鼓励的是人们要诚信,不自欺欺人。 “猫论”还有些童话味道,似乎是虚拟世界的,还有一种幻象在里边,与人们的生活还隔着一层。“鞋子论”则是每一个人都天天体验到的,真实自然。总之,习总的“鞋子论”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更加个性化,更具有人文的关怀。 第二篇 “中国梦”为何有别于“美国梦”?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摘自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 JamesTruslowAdams )的《美国史诗》 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习总全面阐述了“中国梦”,热议如潮。然而要透彻理解“中国梦”就是给中国人民量身定做的“一双鞋子”,只有穿上它才舒适,才轻快,才青春焕发,才健步如飞,那么最好的视角就是与著名的那双美国鞋子——“美国梦”来比较一下。 迄今为止,敢以国家来做说梦的只有中国和美国这种大国。要知道,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资格来做梦的,只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足够大的时空去想象,有实力和自信去实现,才能自己做自己的梦。否则,一个撮尔小国卧榻在另一大国之前,自己的命运朝不保夕,睡觉都不踏实,哪能悠哉悠哉地做梦?资源匮乏的国家,经济命脉捏在别人的手心里,一天到晚胆战心惊,怎敢呼噜呼噜睡大觉?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是必然的,这是由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因素决定的。两者的差别及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如下七点。 第一、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美国梦是个人的富裕 。较之中国,美国具有巨大的地理优势,三面环海,易守难攻,建国伊始就是一霸,历史上从未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征服,倒是常常主动出击掘取他国资源。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国家安全之忧,人民可以专心做自己发财致富的梦。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周边的环境一直极为险恶,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征战从没有停止过,也几次为其他民族征服蹂躏。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家的富强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中国梦必须把“国家富强”放在第一位。 第二、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 。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统称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于兹养于兹,患难与共,休戚相关,对这块热土具有十年后的感情。大家有一个共识,民族孱弱,任人欺凌,个人的尊严就会丧失,生命财产得不到保护,哪有幸福可言?美国的民族情况远比中国复杂,黑白两极对立,黑人长期受白人歧视,现在虽然法律上是平等了,但是骨子里的不平等是一时无法消除的,一件小事就可引起内部激烈的民族冲突。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们没有乡土依恋,缺乏民族观念,自然也就只谈个人的成功。 第三、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 。“美国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独立宣言》,强调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特别是强调,不管出身,不论阶级,每个人具有同样的机会靠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而获得成功。这对那些阶级分明的欧洲小国家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诱惑他们,鼓励他们来美国冒险。历史上,美国多次利用其它民族人民的特点来为自己国家发展服务,比如早期从非洲引进大量黑人搞种植,十九世纪从中国移民修铁路,现在又大量吸收墨西哥、东欧的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体力工作,很多白人成了有闲阶级,整日打高尔夫享清福。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三亿人的大国,不可能靠移民来大量引进外来人才来发展自己,所以习总才强调“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第四、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家国”的概念,群体意识一直很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内,关系和睦,人人安康,自己才能幸福。所以中国人的幸福是一意识的。在一个家庭内部,幸福是共享的;在一个国家内部,幸福也是共享的。所以,习总用三个“共同”来描写中国梦的愿景:“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然而欧美文化则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第五、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 。实现中国梦的自信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历史。中国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上多次强盛,曾是那个时期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最近这些年帝王连续剧的繁荣,反映的就是大众这种心态。西方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崛起,其中一部分因素就是来自历史,因为他们相信中国人具有再现历史的能力。一个历史上从没有强盛过的小国家,你吆喝得再厉害,别人也只会把你当做笑话当做疯子看。习总这句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就用了“ 复兴 ”这个词,其中就透露着乐观和自信。然而,美国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自建国起靠利用其它国家的资源和人才逐渐变成一个超级大国,所以它的梦是把现实延续下去,不让挑战他的力量出现,一直可以做自己的美梦。 第六、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 。 实现中国梦,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人人给力,踏实勤干,利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朝一个方向努力。它靠的是集体的意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一句话,中国梦要靠全民族强大的合力来实现。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但是也是个喜欢折腾的民族,自毁力强大的民族,很多时候是发展一段,折腾一段,致使国家的发展不进则退。所以,现在要实现梦想,就必须统一大家的意识,明确一个目标,劲往一处使。然而美国自建国起就走的是一条务实的道路,就是简单追求个人富裕幸福,所以个人成功的合力构成了国家的强大。中国人可以办大事,但首先要统一意识。 第七、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 。自鸦片战争以来,领土被侵占,人民被蹂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次大灾难,这都是民族的创伤。近代史上,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民族有尊严,国家有安全,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今天,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习总这句话掷地有声,来自不易呀。没有这种历史痛的国家就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渴望。美国就没与这种痛,所以它也不会做这种梦,所以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的富裕、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还要明确一点,美国梦经历沿革,中国梦也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期望也会改变的,梦想也会不同。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梦”是根据“中国脚”量身定做的“一双鞋”。生活在中国,就专心做自己的梦,通过实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篇 “治大国若烹小鲜”究竟何意? —— 理解习主席治国理念的关键点 习主席最近接受采访时,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用以说明新一代领导人的治国理念。老子这句话是个比喻,比喻的优点是形象生动,缺点则是表达模糊,可以有多种理解。那么,如何来理解老子这句话? 古往今来,不论文人学士还是帝王将相都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烹鱼不能频繁地搅腾,否则就会碎掉烂掉,不便食用。由此推及,治理国家不能烦扰民众,否则无以成功业。历史上关于这句话的注解很多,就让我们看看两个大学者和两个皇帝的解释吧。 ( 1 ) 《诗经 》毛传 :“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 2 ) 魏经学大师王弼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挠也,躁而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的众心矣”。 ( 3 ) 唐玄宗 :“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此喻说也。小鲜,小鱼也,言烹小鲜不可挠,挠则鱼溃,喻理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乱,皆须用道,所以成功尔”。 ( 4 ) 宋徽宗 :“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溃,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惑。” 先哲的理解大同小异,不外乎上面这些说法。在一般人看来,是呀,这不是很有道理嘛!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直接或者间接经验,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明摆着的真理。没有烹调过鱼,起码吃过鱼,谁喜欢吃碎烂的鱼肉?国家也是如此,当政者天天折腾百姓,人人不得安居乐业,社会怎么会能发展?这道理既正确又深刻,然而问题是:这是不是老子的原意?老子的话中有没有更深刻的意义? 其实,从古到今都错会了老子的本意,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其中的“大”“小”这两个关键词。老子这里谈的是“治理大国”之道,用的是“烹制小鱼”的比喻。试想一下,难道“烹调大鱼”就可以随便翻腾了吗?“治理小国”就可时常扰民吗?一样不可以!老子肯定不赞成“频扰民”,然而他这里关心的不是这个问题。 凡做过鱼的人都知道,大鱼比小鱼更怕折腾。比如你煎一条 3 斤重的黄河大鲤鱼,跟做一条只有小拇指大小的湘江楞子鱼比一下,楞子鱼体小肉紧,翻搅几次没多大关系,仍然完好无缺,然而大鲤鱼搅腾两次就可能烂掉了,碎成一锅鱼粥。如果老子就是想说明“治理大国不能折腾”这一道理,那么他的话应该是“治大国若烹大鲜”,因为这样更加贴切。显然,老子是另有所喻。 人们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偏颇来自忽略了这两个关键词“大”和“小”,正确的答案也在有关的数量上。在日常生活中,你想吃黄河大鲤鱼,到菜市场买一条大的就够全家吃了,人少的家庭,斤把子就行;人口多的家庭,就买一条三五斤重的。然而想吃湘江楞子鱼,没有人只买一条的,因为最大的只有食指那么大,普通的就是小拇指大小,一条只够一个人填牙缝。所以,通常人们一买就是好几斤,一斤就是几十条。 像湘江楞子鱼才能叫“小鲜”,烹制的时候,谁也不会一条一条去做,都是很多条一起做。烹大鱼一般是一条一条做,小鱼则是众多条一起做。这才是“烹小鲜”和“烹大鲜”的最显著区别,也是老子比喻的精髓所在。 烹大鱼,你只用眼盯着一条大鱼就行了,相对比较简单。然而烹小鱼,你就必须照顾到众多的小鱼,让每条鱼受热均匀,不至于贴近锅底的烧糊了,而上面的还是生的;作料汤汁要覆盖所有的小鱼,不至于有些鱼死咸,而有的还没一点儿咸味。 可以说“治小国如烹大鲜”,国家就一个城市那么大,照顾好了皇城根下的子民,全国大多数人也就满意了。然而治理大国就像烹制小鱼一样,幅员辽阔,庶民众多,要照顾到每一个子民,这样难度就大很多,当政者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做出更大的努力,让那些偏远地区的子民得到跟皇城根下的一样的待遇。 老子的寓意就在于管理人口大小不同国家的差别。所以他紧接着的一句话就是“以道莅天下”,“德交归焉”。“天下”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涵盖国家的所有地区,提倡执政者应该“泽披所有的生民”。老子的思想蕴含着平等,反对在一个国家内部搞地域特权甚至地方歧视。 最后,让我们回到现实。改革开放的成果应该公平地让每一个人地享受到,不能紧紧是个别人获得暴利的机会。明白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真正含义,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习主席所阐述的“中国梦”,特别是其中这几句话: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习主席的上述这几句话是对老子治大国理念的最好注解。反过来,理解老子的本意有助于每一个人对新一代领导人执政理念的理解,特别是可以明确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期许。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1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民贵泰山 官必践行
hucs 2010-6-8 17:44
民贵泰山 官必践行 -- 学习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干部《民贵泰山》读书交流会发言摘登的体会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民贵泰山,是一种成功的从政理念,为官从政,必须践行。 吴官正同志著作《民贵泰山》清晰地记录了、深刻地 诠释了自己为官从政的这一理念和成功秘诀。从 6 月 8 日 《江西日报》学与思版所刊的发言摘登,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以苏荣同志为首的省委班子等领导干部正在认真学习 、 身体力行这一从政理念。 吴官正同志著作 《民贵泰山》是一部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教材,是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百姓情怀 、 公仆本色的真实写照,是其理论与实践 、 真情与智慧的结晶。书中处处体现了 官正同志作为一位人民公仆的百姓情怀和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堪称党员干部修身立德、自律自省的典范。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 民贵泰山 铭记于心中,践行于实际,江西的各项事业将大有希望,江西在中部崛起将大有希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TEX使用的一些体会
harryking 2009-12-25 17:18
花了一个星期学习了下tex,为以后投稿作一些准备。做了一份简短的体会给实验室师兄弟们相互交流,现在也共享出来。 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以前把tex想得太难了,真正静下来学习的话,一个星期足够根据一份已有的模板排出漂亮的文章了。 发现这种把样式和内容分开的排版方式也挺好,完全和word不一样的思路 ps:与其投稿时被人bs,还不如自己把它彻底搞懂^_^ tex体会
个人分类: 娓娓萤光|5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顺口溜:《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huabolin 2008-10-27 08:24
10月17日,我们部门召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体会,当时安排我做会议记录,大家坐成一圈,逐个发言,轮到我时已是最后一个,于是忙里偷闲,编了个顺口溜。 改革开放三十年, 各方进步很明显。 新出问题如何办, 且看科学发展观。
个人分类: 诗词对联|8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