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宣纸大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曹光华大师之现代企业家意识(七)
caotiansheng 2010-12-7 20:27
曹光华曾经担任过国营宣纸厂的主要负责人,后来因为改制而现代企业家的思想意识,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宣纸要在国内纸业争雄的局面下占有一席之地,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大份额,生产技术革新势在必行。革新并不完全否定传统生产法,是保持传统生产法基础上的革新。既不能泥古,因循守旧,也不能忘了老祖宗,老祖宗的东西流传至今也是有其道理的,其中也深含科学的东西。但在新形势下,宣纸生产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搞的宣纸新工艺是科学的,但今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有一个过程,实践将会证明:技术革新是能站得住脚的,不走这条路,就会后继无人。 在谈到宣纸的作用时,曹光华认为,过去人们的眼光比较局限,认为宣纸就是只能用于书法和绘画,实际上通过实践来看,宣纸应用于书画印刷特别是进行胶印,都取得了成功,都是技术革新的成果,它扩大了宣纸的用途。对宣纸行业的发展,曹光华也有自己的看法: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到今天与西洋画相互取长补短,人们的欣赏趣味也越来越具多样性,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宣纸的使用不可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宣纸的生产终归是有限的。因此传统的东西要保留,作为一种博物馆式的保留,一种文化的继承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以赢利为目的,需要国家保护、支持,给予一定的资金,宣纸行业是一项传统的文化事业,因此要养。
个人分类: 宣纸研究|3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曹光华大师之精品意识(六)
caotiansheng 2010-12-6 08:04
创制中华九龙宝纸经典宣纸 有造纸机构曾对宣纸等7钟不同的纸张进行老化对比试验。结果测出:新闻纸的使用寿命是150年左右;书写纸的使用寿命500年;铜版纸的寿命约700年;而宣纸的寿命高达1150年。中国宣纸是真正的千年寿纸! 综观曹光华宣纸经营的全过程,我们发现他的精品意识比较强,宣纸是国宝,不能粗制滥造,要做就做出精品。 中华九龙宝纸就是他的经典之作。曹光华在30多年与原料,纸浆打交道的过程中,精心开发研究设计了中华九龙宝纸,此纸的每张纸上有九条生动活泼的草龙图案,采用水印工艺制作,透光观看清晰,九龙宝纸生产是独特工艺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采用二年生长特级青檀皮、高杆沙田稻草精制,采用酸碱度适中、中性天然泉水,从投料到产品长达一年时间之久,由极富有造纸经验技师,经几十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严格按传统古法工艺精致而成,手感棉韧,润墨效果极佳,书写绘画运笔流畅,层次清晰,积墨时笔笔分清,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从而达到润墨万变,水墨淋漓之特效,是书画创作载体的极品。此纸限量生产398刀,也是书画爱好者收藏的珍品。由于中华九龙宝纸的经典品质,1999年被人民大会堂特别收藏。
个人分类: 宣纸研究|3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记宣纸工艺美术大师曹光华 (四)
caotiansheng 2010-12-4 10:06
创研曹光华牌宣纸,成为真名真姓宣纸商标第一人 曹光华在30多年与原料,纸浆打交道的过程中,总结出《传统宣纸原料檀皮制作工艺过程》和《传统古法宣纸燎草生产工艺流程》,继承传统工艺,创新发展适合时代需求的新工艺、新技术,并先后主持过宣纸燎草新工艺的重大课题研究,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参加过《宣纸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主持生产过国务院办公厅办公专用宣纸,并荣获亚太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特制生产过中华九龙宝纸,此纸为目前我国层数最多的宣纸;参与过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颁布的《宣纸原产地保护国家标准》的审定工作;研制开发出光华宣宣纸名牌产品,在第18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文房四宝行业优质产品金奖,并被认定为中国十大名纸。 曹光华是在小岭宣纸厂担任主要领导任期最长的干部,他事业心很强,心系纸乡,热爱宣纸事业,除了组织小岭宣纸厂日常的生产、销售等工作外,还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宣纸燎草制浆新工艺,对新工艺的科研立项、申请经费、外聘科技人员、具体组织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领导者和组织者,他十分尊重科技人员的科学创新和科学实验精神,总是尽最大努力创造最好的条件来满足新工艺实验的需要。经过与安徽农业大学林产工业研究所联合攻关,该项目经过小试、中试到生产实验均获得成功,顺利地通过了国家鉴定。
个人分类: 宣纸研究|3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