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于右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冯国瑞、于右任、冯国璘、霍松林与麦积山(修订)
热度 1 xjtuhyg 2020-4-19 07:56
冯国瑞、于右任、冯国璘、霍松林与麦积山 霍有光      众所周知,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然而建国前,由于岁月沧桑,麦积山石窟地处西秦岭北麓,交通不便,致使“艺术瑰宝,以僻处深山、悬空万仞而沉睡千数百年,艺苑学林,莫知其异”。能使今人开始认识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文化价值之发端,得益于著名学者冯国瑞先生及其著述《麦积山石窟志》。         麦积山风光(远景)         麦积山风光(远景)      冯国瑞(1901-1963),字仲翔,陇上文化名人、天水籍学者。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著名大师。1949年前,冯先生曾任甘肃省通志局分纂、青海省政府秘书长、国立西北师范学校教授等职。1949年之后任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文史馆馆员和省政协委员等职。主要著述有 《壮游草》、 《张介侯先生年谱》、《绛华楼诗集》、《守雅堂稿辑存》、《麦积山石窟志》、《秦州记》、《天水出土秦器考》、《炳灵寺石窟勘察记》等。   冯国瑞先生调查家乡麦积山石窟,事出有因。“闻异国人窃取麦积壁画,悚然于莫高、云冈、龙门之前车,欲唤醒当局,思有以维护之。”1940年,冯先生自重庆归故里,开始潜心研究地方文献,发现了一批麦积山石窟史料。1941年农历四月八庙会之际,冯先生和朋友赵尧丞、聂幼莳等同行首次到麦积山实地考察,以“对证古本”的方式去找古迹,抄录碑文,勘察地理环境,并对洞窟做了编号,共计编号122个。发现以前未有人谈到的壁画,收获颇丰。随后写成《麦积山石窟志》,由天水陇南丛书编印社石印300本发行 ( 竹纸线装本 ) 。刊印后流传海内,引起学界关注。《大公报》、《益世报》、《燕京学报》等报刊专题报道,《说文月刊》全文登载。1944年2月,冯先生偕同刘文炳教授再次上麦积山石窟考察,主要完成石窟的编号及草图测绘工作。随后写成《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提出研究和保护方案,并呈报国民党甘肃省政府。1946年,冯先生请吴稚晖先生题写“麦积山馆”并建设山馆五间,供来往学者和游客参观考察时办公住宿之用,后又请于右任先生撰写了楹联“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当年未能刻碑)。1948年,在冯先生倡议下,地方人士联合成立了“天水麦积山石窟建修保管委员会”。1951年,冯先生赴永靖实地考察,写下了《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从此,炳灵寺石窟也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1961年,麦积山石窟与炳灵寺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麦积山石窟长期湮没的历史原因,《麦积山石窟志》分析:“近代未显著于世者,盖有二因:(一)远在天水城东南百里外,林壑深邃,山迳崎岖,未若敦煌千佛洞之距城较近,彬州石室之近在道旁。(二)宋以后之记载,未能详见胜迹之真面目,仅有题名及览胜之题咏,未能引人入胜。且匪警常有……而沉寂西陲,亦为幸事。”   《麦积山石窟志》共有2.4万余言。刘文炳教授在此书序中写道:“千数百年以来,波斯、乾陀逻、印度宗教艺术之文化影响于中土之造作而人多弗之顾。必等文物劫余之后而始有‘敦煌学’之成学,必等文物劫余之后而始有云冈、龙山之审存。故在外人未有所著之先,国人皆未之及。惟秦州麦积山石窟之有志,则自天水冯公仲翔始。”全志对麦积山石窟历史沿革、造像、壁画、建筑及有关碑刻铭文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考证。包括12部分:1.甘肃诸石窟中之天水麦积山佛龛。2.秦汉间麦积山之史迹。3.西魏大统时之再建麦积山佛龛。4.北周李允信之建造麦积山七佛阁与庾信之作铭。5.散花楼遗迹间之六朝壁画与藻井画。6.造像。7.建筑。8.六朝唐宋明人之摩崖。9.宋明清人之石刻。10.瑞应寺。11.胜迹。12.艺文附录。   《麦积山石窟志》(冯国瑞著,1941年版,天水市地方志办公室藏书)   《麦积山石窟志》1941年由 陇南丛书编印社 仅石印了区区300本,经过“反You”、“文Ge”,历时半个多世纪,世间已很难一睹此书。正是“历劫散佚,鲜为人知,良可慨已!”有心者自然希望抢救并重印此书,这就是台湾一位退休老人——冯国璘先生。   冯国璘先生是冯国瑞先生的胞弟。冯国璘先生与霍松林先生,既是同乡,又是中央大学 的同学,亲如手足。 冯国璘1947年中央大学毕业后即被于右任聘为秘书。 1949 年4月霍松林中大毕业,同样受到于右任先生 殊遇, 聘为监察院科员, 实际上也是给于老当秘书 。1949年8月,霍先生与冯国璘先生自重庆分手,霍先生留在了大陆,冯先生跟于老去了台湾。霍先生回忆说:“随于老去台湾的冯国璘,是我的同乡、同学兼好友。能文能诗,写得一笔好字。他的长兄国瑞先生曾是清华研究院的高才生,深受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诸大师器重。……所以国璘刚从中央大学毕业,于老就任他为秘书,十分信赖。去台湾后,又升为主秘和参事,一直追随于老”。(《松林回忆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受益于两岸关系逐渐缓和,1990年 2 月3日 ,霍松林先生终于收到冯国璘先生寄的特快专递,内有长信并附于老亲自签名的照片及墨宝,信中除谈及个人已 身患癌症在家疗养 和于老轶事外,还提到有志重印《麦积山石窟志》 和《绛华楼诗集》 。霍先生回信说:《麦积山石窟志》初版之时,自己正在天水读高中,“故得先睹为快”。由此与朋友“入山揽胜”,“作五古六十四韵,中有‘北朝精绘塑,此间留菁英,沧桑几变化,光彩尚飞腾’之句,实受惠于此书之启迪也。”认为若能重印此书,“将与麦积石窟艺术互映相辉,共传天壤也”。    霍松林与冯国璘先生在西安合影( 1992 年 5 月)   霍先生了解到门人、天水马宏毅先生珍藏一册《麦积山石窟志》,“秘不示人,及驰函求复制,不料竟以原书相赠。国璘获睹喜极,拟扫描刊行,而命序于余”。十月下旬,霍先生便写成《 麦积山石窟志 序》。兹将序文照录如下:      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晚期,扩建于西魏北周,历隋唐宋元明清而屡有营造。山为石质,于松桧翳日、严壑竞秀处拔地而起,高插云表。千龛万窟,远望若蜂房。今存佛像七千余,多为泥塑,高达一米以上至十数米者约一千尊,端丽壮严,栩栩欲活。壁画及藻井画皆六朝作品,精妙绝伦。摩崖多北魏唐宋书迹,有字大一米者。崖阁凡七座,为研究北朝建筑留稀有物证。如许艺术瑰宝,以僻处深山、悬空万仞而沉睡千数百年,艺苑学林,莫知其异。知之,则自《麦积山石窟志》之流布始。   1941年春,乡前辈冯国瑞仲翔先生倦游旋里,闻异国人窃取麦积壁画,悚然于莫高、云冈、龙门之前车,欲唤醒当局,思有以维护之,乃实地考察,证以载籍,撰成此志,楷书石印。不旋踵而传遍各地,报刊评介,学人争读。张大千、罗家伦、高一涵诸公闻风而至,作诗撰联,绘图画像。影响所及,遐迩闻名。越半世纪而至今日,麦积石窟艺术已光耀寰宇。万国衣冠,日络绎于石级栈道,遍历诸窟,瞻仰赞颂。而《麦积山石窟志》一书,却历劫散佚,鲜为人知,良可慨已!   前奉国璘兄台北手札,嘱觅此志再版。余知门人马宏毅君珍藏一册,秘不示人,及驰函求复制,不料竟以原书相赠。国璘获睹喜极,拟扫描刊行,而命序于余。因忆此书初印之时,余正在梓里读高中,故得先睹为快。假日偕好友入山揽胜,作五古六十四韵,中有“北朝 精绘塑,此间留菁英,沧桑几变化,光彩尚飞腾”之句,实受惠于此书之启迪也。   日月如梭,当时风华正茂,今已两鬓飞霜,垂垂老矣!初刊本原有刘耀藜教授序及仲翔先生自序,博赡精审,文彩斐然,又奚用余之喋喋?顾惟仲翔先生乃余之师长,其介弟国璘尝与余同学于中央大学,亲如手足;况复麦积乃旧游之地,此志为导游之书,游踪时现梦境,觉后尚有余欢。故乐缀芜辞,以志因缘。切盼国璘扫描本早日问世,工楷精印,文图并茂,将与麦积石窟艺术互映相辉,共传天壤也。(霍松林1990年10月)      1992年8月,《麦积山石窟志》由冯国璘先生自费在台北的天水冯同庆堂印行,布面精装,工楷精印。“目次”有刘文炳教授序、作者冯国瑞自序、霍松林教授序。除刊印原《志》全文外,增加霍序与现代艺文。附有:霍松林诗两首;靳志诗两首;丁楠《冯国瑞先生发掘甘肃诸石窟艺术之业绩》一篇;冯国璘印记一篇,插图11帧。台北版《麦积山石窟志》出版后,对促进新时期麦积山石窟历史文化研究与景区建设产生的非常积极的影响。之后,2002年4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麦积山石窟志》;201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张克源、冯晨的《麦积山石窟志校注》。   台北版《麦积山石窟志》(1992)书影    台北版《麦积山石窟志》(1992)目次与版权页        同年,冯先生自费在台北冯同庆堂刊印了精装本《绛华楼诗集》,正集收1928年以来诗作100余首,分4卷。吴宓题词、谢国桢作序,柳诒徵题鉴。续集收诗45首、词18首,有霍松林先生序及编后识、冯国璘《重印绛华楼感赋》。       冯国璘先生一直“心系家乡,神驰麦积”。早在辛未(1991年)初春,冯先生自台北来信致霍先生,“追述抗战时期于翁获睹冯国瑞先生新著《麦积山石窟志》,喜撰‘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一联,亲笔书写”之事。当时冯国璘在重庆读大学,谒见请益于老时将楹联取回,远寄天水故乡。“国瑞先生接国璘寄件,初拟摩崖,因赴兰州讲学”,遂将楹联“存于麦积山馆”。岁月沧桑,两位先生都以为“中经浩劫,未知存毁”,“至今未闻刻石,则必早化劫灰无疑矣”。但是,霍先生又不甘心,“于翁为一代宗师,万国景仰,此联既亲自撰书,洵足与六朝绘塑争辉,倘尚在人间,岂有不刻碑建亭为麦积添一人文景观者乎”!况且,于老对霍先生有知遇之恩,此联又与冯国瑞《麦积山石窟志》攸关。因此,一面建议冯国璘先生重新题写于老楹联(冯先生长期担任于老秘书,能写一笔很好的于体字);另一面捎话请麦积山石窟馆看看能不能找到这幅楹联。数月后,冯先生寄来了手书楹联,而万幸的是,麦积山馆工作人员“遍发馆藏,而此联俨然尚在”。冯先生“知此联历劫犹存,喜不自胜,乃捐资谋树丰碑。天水各界亦乐助厥成,诚盛事也。”由于得到了天水市委宣传部、麦积山文管所等天水各界的大力支持,邀请霍先生专门撰写了《于右任撰书麦积山石窟楹联碑记》,1993年9月22日,正式在麦积山石窟为于老楹联“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以及霍先生撰写的《碑记》立碑,天水邮政专门发行了“于右任为麦积山撰联揭碑仪式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纪念”首日封。于老楹联在淹没沉睡四十多年后,通过各方努力,重见天日,这在中国 文化史与书法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于右任撰书“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碑刻(冯国璘立) 《于右任撰书麦积山石窟楹联碑记》前合影(左四、左五霍先生夫妇,左三天水市宣传部长霍想有先生)   “于右任为麦积山撰联揭碑仪式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纪念”首日封      万分遗憾的是,冯先生未能亲自参加“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的揭碑仪式。据霍先生在《忆髯翁答中国书法记者李廷华问》一文中回忆:“1993年5月,他(冯 先生)自知来日无多,便由夫人照料飞来西安,一是为了看望我这个阔别四十余年的同乡、同学、老朋友,二是要把于先生的一件墨宝交给我,了却他最后一桩心愿。……他回到台北,又在5月23日写给我的信中说:‘右老手书《呻吟语序》全国仅此一件,弟老矣,后人又不重视此物,多次思量,送兄最妥,希珍藏之……’不久,便接到国璘的讣告! ”   麦积山石窟以南200米处,有一座红墙灰瓦,古色古香的寺庙,这就是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瑞应寺。寺庙面积约2500平方米,坐北向南。现存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东西配殿及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建筑。麦积山石窟开凿之初,便有寺院。据碑碣记载,东晋时寺庙名为无忧寺;北魏名为石岩寺;到了隋代,由隋文帝赐名为净念寺;唐代更名为应乾寺;宋代因为有人进献灵芝,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赐名“瑞应寺”,沿用至今。       瑞应寺山门匾额(一九五五年春三月重建,冯国瑞敬题)      2002年,适值瑞应寺修缮竣工,其西配殿背壁恰临山径,为登览石窟者必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拟利用岩壁,邀请海内外书法家题写古今咏麦积佳什,镶嵌于岩壁间,命名为“麦积丛帖”。邀请霍先生为丛帖写《序言》,霍先生欣然命笔。称赞镌刻古今华章,足以为山灵生色,此名山之盛事也。可提高旅游质量与繁荣旅游事业,为游客增添历史文化知识,激发诗情画意。《麦积丛帖》若能与天水另一名胜古迹的《二妙轩帖》一并精拓而精印,可传之于天壤。霍先生还为 瑞应寺撰书了一副楹联:瑞应启禅林,松涛万壑烟浮翠;麦积开净土,佛影千龛雨洗尘。   同年春,霍先生还专门为麦积塑像与天水人的渊源题写了赞语:麦积妙像,慈秀英伟,谁是模特,天水人美。   1997年麦积山石窟邮票   壬午(2002年)春霍松林撰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建设,如今麦积山石窟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建设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麦积学步敦煌学,正在走向世界。麦积山石窟历史文化,已成为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一颗十分灿烂耀眼的明珠。    @@@@@@@@@@@@@@@@@@@@@@@@@@@@@@@@@@@@@@@@@@@@@@@@@@@@@@@@@@@@@@ 附录1:于右任撰书麦积山石窟楹联碑记 (霍松林1993年3月)   于右任翁“众香丛里过秦州”诗,久已脍炙人口,而其《题麦积石窟楹联》则湮没不彰。辛未初春,冯国璘先生自台北来函,追述抗战时期于翁获睹冯国瑞先生新著《麦积山石窟志》,喜撰“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一联,亲笔书写。其时国璘游学渝州,于谒见请益时取回,远寄故里,中经浩劫,未知存毁。余回书略谓:于翁为一代宗师,万国景仰,此联既亲自撰书,洵足与六朝绘塑争辉,倘尚在人间,岂有不刻碑建亭为麦积添一人文景观者乎!至今未闻刻石,则必早化劫灰无疑矣。因建议国璘代书,并与天水市有关领导函商立碑事宜。时逾数月,国璘以手书联见寄,而麦积石窟艺研所转寄于翁真迹影片亦接踵而至,不亦奇乎!盖国瑞先生接国璘寄件,初拟摩崖,因赴兰州讲学,乃存于麦积山馆,遂沉睡至今。因国璘提及,当事者遍发馆藏,而此联俨然尚在。其升沉显晦,亦有时耶?国璘心系家乡,神驰麦积,况卒业南雍,即在于翁门下供职,由秘书而主秘而参事,时深知遇之感。而于翁此联之撰书又与其兄之著述攸关,且亲手投邮,渴望刻石。及知此联历劫犹存,喜不自胜,乃捐资谋树丰碑。天水各界亦乐助厥成,诚盛事也。余倩国璘撰书碑记,为乡邦文苑留一佳话。而国璘屡以与余同里、同学、同受知于翁为由,坚以碑记见委。余既不获辞,因粗述崖略,距同侍于翁于金陵已半世纪矣!(参见《霍松林选集》)    《于右任撰书麦积山石窟楹联碑记》    《于右任撰书麦积山石窟楹联碑记》上部      《于右任撰书麦积山石窟楹联碑记》中部    《于右任撰书麦积山石窟楹联碑记》下部    @@@@@@@@@@@@@@@@@@@@@@@@@@@@@@@@@@@@ 附录2:浴佛前一日晨偕强华宝琴由街子口出发,午后登麦积山,遍游诸佛窟。日暮始下山,诗以纪之,得六十四韵(霍松林1 945 年5月 )   东出街子口,两山若为门。行行入门里,绿草铺如茵。   野花媚幽独,山鸟间关鸣。牧童逐群戏,农夫歌耦耕。   曲径转更幽,双眸豁又新。绕足千溪水,入眼万壑云。   好山争秀异,奇峰竞峥嵘。不辨仙源路,何处问迷津?   停杖正踌躇,忽闻清磬音。前山如麦积,积麦知几层①?   夙昔劳梦想,今兹奋登临。石栈凝瑞霭,铁锁湿翠云。   猿猱犹绝迹,鹰隼亦惊魂。探幽心不馁,履险气益增。   攀登万仞梯,问讯六朝僧。石窟敞蜂窝,金相耀鱼鳞。   面壁坐欲化,拈花笑可闻。慈航渡隐隐,爱水波粼粼。   智灯明不夜,慧眼睡犹醒。北朝精绘塑,此中留菁英。   沧桑几变化,光彩尚飞腾。不思良工苦,匠心费经营;   浪传天界物,呵护赖吉神。残碣嵌绝壁,摩娑字转明。   杜甫山寺诗②,庾信佛龛铭③。照耀足今古,清风资朗吟。   白日灿衣袂,男女来纷纭。香花结贝叶,宝烛动梵声。   如何云雾窟,犹多世俗民?佳节值浴佛,灵湫期洗心。   禅光昭觉路,法雨滋善根。欲证罗汉果,来种菩提因。   徙倚立多时,山风吹我襟。飘飘若霞举,抖落万斛尘。   俗怀于焉淡,凡虑为之清。浑欲空色相,真疑无我人。   频穿深深洞,屡过巍巍厅。耸身牛耳堂④,俨如立玉京。   下见九霄翼,俯闻三界经。檐前低落日,户外小乾坤。   仙山不易得,如斯更可珍。那能拾瑶草,放旷终此生?   许由耕箕山,严光钓富春。高节傲王侯,脱略谁能驯?   生逢圣明世,岂为避帝秦?仁智乐山水,动静足天真。   及遭丧乱际,至道悲陆沉。大厦势将倒,一木宁可擎!   种桃武陵叟,采芝商山翁。洁身逃泥滓,浩然歌隐沦。   举目观斯世,三岛纵长鲸。毒舌卷巨野,妖氛动昆仑。   拳岑涂血肉,勺水潜酸辛。纵有高蹈志,奈无乐土存!   兹山冷西鄙,幸免污臊腥。山水锺灵秀,岩壑养凤翎。   倘有垂钓者,俊彦与结邻。回首画卦台⑤,极目清渭滨。   俯仰难忘世,低徊愧多情。良时苦易逝,桑榆隐日轮。   明霞西天散,新月东岭升。松涛涨林莽,浮光耀星辰。   阴森难久留,搔首别山灵。芳草迷归路,幽香不忍行。   注①麦积山,以山形如农家积麦得名。《秦州地记》云:“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中。崛起一石块,高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山成佛,万龛千室,虽自人力,疑其鬼功。”   ②杜甫《山寺》诗,系写麦积山瑞应寺者。诗云:“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③据《秦州地记》,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原“刊于岩中”,今遍觅未得,故就《庾子山集》卷十二录全文如下:“麦积崖者,乃陇底之名山,河西之灵岳。高峰寻云,深谷无量。方之鹫岛,迹遁三禅;譬彼鹤鸣,虚飞六甲。鸟道乍穷,羊肠或断。云如鹏翼,忽已垂天;树若桂华,翻能拂日。是以飞锡遥来,度杯远至,疏山凿洞,郁为净土。拜灯王于石室,乃假驭风;礼花首于山龛,方资控鹤。大都督李允信者,籍于宿植,深悟法门,乃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奉为亡父造七佛龛。似刻浮檀,如攻水玉。从容满月,照耀青莲。影现须弥,香闻忉利。如斯尘野,还开说法之堂;犹彼香山,更对安居之佛。昔者如来造福,有报恩之经;菩萨去家,有思亲之供。敢缘斯义,乃作铭曰:镇地郁盘,基乾峻极。石关十上,铜梁九息。百仞崖横,千寻松直。阴兔假道,阳乌回翼。载檋疏山,穿龛架岭。糺纷星汉,回旋光景。壁累经文,龛重佛影。雕轮月殿,刻镜花堂。横镌石壁,暗凿山梁。雷乘法鼓,树积天香。嗽泉珉谷,吹尘石床。集灵真馆,藏仙册府。芝洞秋房,檀林春乳。冰谷银砂,山楼石柱。异岭共云,同峰别雨。冀城馀俗,河西旧风。水声幽咽,山势崆峒。法云常住,慧日无穷。方域芥尽,不变天宫。”   ④牛耳堂,乃麦积石窟中最高一石窟,窟前“悬崖置屋”,凭栏俯视山底,目为之眩。   ⑤画卦台,在天水城北三十余里卦台山上,渭河从山脚流过。相传伏羲画八卦于此,为秦州八景之一。    (参见《霍松林选集》) @@@@@@@@@@@@@@@@@@@@@@@@@@@@@@@@@@@@@@@@@@@@@@@@@@@@@@@@@@@@ 附录3:《麦积丛帖序》(霍松林2002年)   鲜为人知之幽景古刹,往往因名宿品题而蜚声四海。王维之赋辋川、张继之咏寒山寺,即显例也。天水之麦积,于松桧翳日岩壑竞秀处,突起奇峰,高插云表,千龛万窟,妙像纷呈。其风光之秀美,与绘塑之精卓,固不待名流之题咏而始见称于世。然文豪庾信之铭,诗圣杜甫之诗,亦足为山灵生色。明人甘茹游麦积诗之,地因庾碣重,寺以杜诗雄,岂虚语哉!自庾、杜迄今,墨客接踵而至,赞颂屡见华章。乡贤冯仲翔先生《麦积山石窟志》已有辑录而流布未广,游人殊难寓目。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诸公有见于此,欲有以补救之。适值瑞应寺修缮竣工,其西配殿背壁恰临山径,为登览石窟者必经,乃选抄古今咏麦积佳什,约请海内外著名书法家书写,勒诸贞珉,嵌于壁间,命名麦积丛帖,诚名山之盛事也。自兹而后,游山经此者,必留连观赏,既足以长识解而助游兴;亦足以激流感而发诗情,其提高旅游质量与促进旅游事业繁荣之功,实非浅鲜。倘精拓而精印之,则与《二妙轩帖》互映相辉,并传天壤矣。   霍松林并书时年八十二   《麦积丛帖序》(1)    《麦积丛帖序》(2)    《麦积丛帖序》(3)
466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钟明善:吕文•于序•霍跋•文缘•书缘•情缘
xjtuhyg 2019-4-16 09:15
钟明善: 吕文•于序•霍跋•文缘•书缘•情缘 核心提示:丁酉初五日,春寒正浓时,恩师霍松林仙逝。翻检先生遗稿及学生奉命所作小文,公之于世以纪念先生之髯翁情结,并以之怀念恩师霍松林先生。 文娱   三秦都市报   三秦网   2017-02-06 15:55 http://www.sanqin.com/2017/0206/276736.shtml 丁酉初五日,春寒正浓时,恩师霍松林仙逝。翻检先生遗稿及学生奉命所作小文,公之于世以纪念先生之髯翁情结,并以之怀念恩师霍松林先生 序跋之为文,古往今来其篇目甚多,妙语绝唱代不乏人。然序文、跋文分别出自有不解情缘之当代两位诗书大家之手,却实在是令人击节称叹之文坛佳话。 《呻吟语》是明代大儒刑部侍郎吕坤辞官归里后,平素思存杂记类撰而成之著作。三百年来师儒之士研读之者甚众。 于右任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词锋犀利的新闻记者,激情满怀的诗人,影响一代的书法大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古先贤如陆放翁、文天祥等都是他顶礼膜拜的偶像。吕坤以其精神气节、文章才华、睿智精思更是于先生数十年《未曾一日去怀》的古今完人。当其友人吴君家元发愿重印《呻吟语》时,问序于先生,先生亲笔写下了一篇序文。序中称颂吕坤为人刚介峭直,每与国家大议,持正不阿;以其疏陈天下安危,切中肯綮,语多锋利,疏入不报,称疾乞休,家居四十年,以正心诚意慎思明辩为依归,盖以身经忧患不敢任情,故从心头检点,始成此书,其博大精深不仅为性命修养之学,殆亦为经世致用之篇也。 髯翁此序,点破吕坤是书精义,文情并茂,发人深思。更兼冉翁乃《旷代草圣》,是序以标准草书为之,文情、书韵正相契合,实在难能可贵。 髯翁序文原件墨宝为随侍右老二十年,身居台湾的陇上人冯国璘先生收藏。冯先生与吾师霍松林教授系同里、同学。在海峡两岸相隔五十多年后,回大陆时,先后将右老序文墨宝连同于先生八十寿诞时的玉照一并送给了霍松林先生。霍先生得此国宝,视若拱璧,不轻示人。 霍松林老先生青年时代即得于右任先生激赏、奖掖、资助、知遇之恩更兼师生、同里之谊,先生时时忆起。 天下事,缘为天定。明善有幸于青年时代即得成为霍老之受业弟子。岁月匆匆,五十年后,乙酉冬月,学生以编辑《于右任书法全集》事请教,霍老慨然出示右老墨宝,并有自书跋文附后。跋文中先生以生华妙笔历述髯翁序文墨宝归藏始末,称赞右老写于1960年6月的序文书艺“外柔内刚,出神入化,确系晚年书法精品。”序文评赞《呻吟语》及其著者而归结于匡正人心、弘扬文化、激情洋溢,堪称散文杰作。忆及与右老师生之谊,又承多次垂问“有无消息”。得国璘先生“付托”此卷,更百感交集。 吕文、于序、霍跋、文缘、书缘、情缘,三百年来文坛、书坛佳话再续。右老九泉有知,亦当含笑抚髯,赞誉当年的“西北才子”霍松林先生了。 本文作者:著名书法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钟明善 @@@@@@@@@@@@@@@@@@@@@@@@@@@@@@@@@@@@@@@@@@@@@@@@@@@@ 附录 于右任撰书:《〈呻吟语〉序》 (天水师院霍松林艺术馆馆藏)   《呻吟语》六卷,吕坤撰。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人。万历二年进士,知县。有异政,徵授京职。出为按察使、布政使;擢御史,转刑部侍郎。为人刚介峭直,每与国家大议持正不阿。万历二十五年,疏陈天下安危。《明史》载三千三百余言,切中肯綮,语多锋厉,疏入不报,遂称疾乞休,家居四十年,日与后进讲习,所著述而以正心、诚意、慎思、明辨为依归,盖以身经忧患不敢任情。故从心头检点始也。是书本其平素思存杂记,类纂而成。三百年来师儒士子研读之者甚众。余少时在书房阅其书,徘徊不自已,叹其博大精深,不仅为性命修养之学,殆亦为经世致用之篇也。数十年来奔走国事之余,问学未曾一日去怀。友人吴君家元慨自大陆沦胥,故籍多付秦火,发愿重印是书,以为匡正人心,宏扬文化之助,问序于余,因就向之所知,志其涯并以为世之人介。中华民国四十九年六月于右任序。 霍松林撰书:《〈呻吟语〉序》及五首诗歌的题跋 (天水师院霍松林艺术馆馆藏)   余早年有幸师事右老,承赐墨宝颇多,惜皆失于文革。两岸通邮后,老友冯国璘知余遭遇,特来函安慰,并转赠右老自书诗歌五首。一九九三年夏,国璘带病来西安,又以右老撰书《〈呻吟语〉序》相赠,谈有关情况甚详。返台后,复来信申述,略谓“右老八十后书法又有新变,但已很少为别人书写。自撰自书长达数百字者,仅此一件,自己亦极珍视。辞世前特意交我保存。我自知来日无多,家人又不懂书艺,难免遗失。反复思量,右老视你为忘年交,每年多次问你有无消息,思念至殷。故将此卷交你,右老地下有知,必谓托付得人”。展此手札,如见故人。怅望云天,百感交集。回想同侍右老于金陵、羊城,情景历历在目,而海桑屡变,已有不可胜有者矣!《〈呻吟语〉序》写于一九六0年六月,外柔内刚,出神入化,确系晚年书法精品。序文评赞《呻吟语》及其著者而归结于“匡正人心、弘扬文化”,激情洋溢,堪称散文杰作。念及右老亲赐墨宝,虽什袭珍藏而难逃浩劫,乃述国璘转赠右老书法之经过而谋精印传世,庶不负国璘之重托,而热爱右老诗文书法者,亦必如获至宝,受益无穷也。乙酉冬霍松林识。 钟明善:《〈呻吟语〉序》题记 (天水师院霍松林艺术馆馆藏)   《呻吟语》系明代大儒刑部侍郎吕坤辞官归里后,平素思存杂记类纂而成之作。于右任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之先驱,激情满怀之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影响深远之书法大师,旷代草圣。应友人之托,为即将付梓之《呻吟语》作序,并亲笔以标准草书书写,文情书韵,正相契合。学林泰斗霍松林先生青年时代即得到于右任先生激赏奖掖资助,知遇之恩,先生时时深情忆起,得到同里同学(冯国璘先生) 转赠此卷,更百感交集。先生手书长跋,历述髯翁序文墨宝归藏始末,称右老赐序堪称散文杰作,晚年书法精品。吕文、于序、霍跋,文缘、书缘、情缘,当代文坛之佳话再续也。学生有幸于五十年前忝列霍老门墙,传道授业之恩终生难忘。先生以此卷嘱题,学生诚惶诚恐,谨以芜言勉为之记续貂之语,惭愧惭愧!癸巳年九月后学钟明善记。
3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访于右任故居和斗口试验站
csiro 2018-6-4 06:50
6月2号,受学校侨联的安排,有幸访问了位于陕西三原县的于右任故居,以及于右任亲手创办的斗口试验站。 对于海外学子,最有感慨的是于右任晚年在台湾的诗作,表达了他强烈的家国情怀。 望大陆(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百度百科】 于右任( 1879.04.11 — 1964.11.10 ),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转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 西北的黄土地,总是给人一种真实的厚重感,似乎载满了无数的故事和情感。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距泾阳县城15公里,距三原县城5公里,距杨凌100公里,土地总面积1403.7亩的我校斗口试验站顽强的站在这片松软肥沃的厚土地,像一个普通的西农人,默默的坚守、耕耘着。 培育农科专家的摇篮   1929年(民国十八年),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右任先生为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救民于水火,于 1930年自费创办“斗口村农事试验场”。带着对“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深深憧憬,辗转见证七次更名、八十余个春秋冬夏,俞启葆、王远、蒋克明等一批批农科专家在这里扎根生长,埋头科研,教民稼穑,忧民之忧,苦民之苦。   棉花专家、全国劳动模范蒋克明家两代人都在这里付出一生直到退休。当年这个南方女子,卷着裤腿,光着脚在西北泥地里察看棉花的清晰画面让退休支部书记王养育仍记忆犹新。“哪里看得出来是高校的职工呢?她比农民还农民!” 王养育回忆道。长期高强度的劳动让蒋克明的身体不堪重负,多次晕倒在棉花地里,抢救出院后却仍然坚持工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斗口站最苦的时候,温饱是站内每个人最头疼的问题,吃不饱大家就啃着白菜根勉强充饥。为了应对温饱,育种专家李曼霞带着大家用“玉米皮造淀粉”——水泡后的玉米皮产生稠状的淀粉液,过滤晒干挤压蒸熟,变成了小小的“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老一辈西农人扎根斗口,完成了“陕棉401”“陕棉1155”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种的选育工作。其中,兼抗枯黄萎病的“陕1155”棉花新品种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解决了曾被视为“棉花癌症”的枯黄萎的难题,弥补了我国抗枯黄萎品种的空白,为各地棉花研究提供了“免签”地位的重要抗源材料;陕401棉花新品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据统计,合校前,在斗口试验站共获得科技成果62项。其中,国家级3项,部、省级1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教学科研的服务平台   自学校合并以来,斗口站向教学、科研试验站转型,各学院在此安排重大科研推广项目80多项,研究作物从小麦、玉米、棉花3种增加到包括油菜、油葵、芝麻等十余种,涉及农学、机电、环境资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重点为农学、植保、资环、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经管等多个学科提供了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实践教学条件。据了解,自2013年起,每年来站工作科研人员40余名,实习本科生500余名,有30余名研究生长年住站从事研究工作,王辉、陈勤、张改生、高翔等一批专家来站试验,美国、日本等国外大学的学者先后来访,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对外交流窗口。   作为学生科研实习的重要基地,斗口站为科研和学生的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作为陕西省曾经唯一的专业棉花研究机构,斗口试验站取得的成绩令人赞服和自豪。据农学院做棉花育种工作的景忆莲老师介绍,斗口站的棉花试验基地有着珍贵的生态优势,在全国四大棉花试验基地中拥有最强的致病生理小种,是棉花枯黄萎的天然病圃。“没有斗口站,就不会有那段棉花育种的辉煌历史。对于育种工作来说,良好的基础非常重要。”她充满感情地说道。   为了能够给师生们提供整洁优良的科研实习环境,斗口站对环境卫生质量要求近乎达到了一种苛刻的程度,从站长到职工,都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每次卫生检查时,不能留一根头发、一抹灰尘。面对舒适干净的环境,周建斌教授曾开玩笑道:“有时我都不敢带学生来实习,来了就不想走了!”环境好、人性化,是来到斗口站的师生们的一致印象。农学院二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冯帆说,这里的人少,却不会觉得冷清,因为站里的职工老师们就像亲切的叔叔阿姨,当天试验结束,还可以一起下棋、打乒乓球,“特别感谢他们温暖周到的照顾”。 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右任先生办公楼   有故事的地方总是少不了历史的记忆。1937年10月11日,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当时的陕西省委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义在此举办了第一期青年培训班(即后来正式命名的安吴堡青训班)。彼时的斗口试验站迎来了150名培训学员,成为抗日救国的重要见证者。解放前一直在试验场工作的老技师贺鸿钊回忆道:“当时青训班学员的生活很艰苦,场地是在试验场东果园里两间看园用的破房子,学员都是打地铺,夜里总是点着油灯熬半夜。”这是斗口试验场从老一辈那里传下来的宝贵记忆。   在国难期间,斗口试验站繁育农业新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举办农业科技训练班,免费向农民传授农耕新技术,低价供应良种。这块陕西最早的农林业生产试验基地,对泾阳、三原、高陵及整个关中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时的斗口站还只是右任先生的私人农事试验场,但于老在试验站设碑时便立嘱:“余为改良农业,增加生产起见,因设斗口村农事试验场。所有田地除祖遗外,皆用公平价钱购进。我去世后,本场不论有利无利,即行奉归公家。国有省有,临时定之,庶能发展为地方永远利益。以后于氏子孙有愿归耕者,每家给以水地六亩,旱地十四亩。不自耕者,勿与。”一百零五个字的阐述中,充分体现出了右任先生尚农爱农的崇高品格和为国家农业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意愿。   历史从不应该被遗忘。每次实习师生来,饶慧斌站长总会带着大家参观右任先生的办公楼。这里不仅培育出了优秀的农科专家,也不仅为学生们提供实习的场所,这里更是见证了八十余载风霜雨雪的我校红色教育的革命基地。校长孙其信在《西农抗战记忆》一书中曾说过:“历史惊人地相似,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到关键时刻,西农人都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担当。”作为农科大的一份子,我们要铭记斗口曾经的记忆,“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百余职工的西农之家   每年,总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实习师生来了又离开,但是始终守护这儿的是斗口试验站朴实的职工们。站内共有职工142人,其中,在职39人,这里,是他们守护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而对于百余名西农职工来说,这里,是称之为“家”的地方。   除了在职员工,斗口试验站还有许多已经退休但仍默默付出的人,主治医师霍卫平便是其中的一个。2013年霍卫平退休后,他仍坚持在站医务室义务工作,深受职工及群众的尊敬和喜爱。基层医疗工作36年,霍卫平面对站内职工和两县三乡十一个自然村的村民,不分昼夜,不分上下班,患者随叫随到,常为困难的村民垫付费用;他给站上全体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每位职工的健康状况,他都了如指掌;每年整理3到4期医疗保健常识,打印后发给每位职工。   2007年以来,他参与了中国红十字会组织实施的“天使计划”。8年中,他5次深入地震灾区,6次到达革命老区,十余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2015年11月27日,他被中国红十字授予“人道服务杰出贡献者”奖;同年,他被评为我校2015年十大新闻人物。在他的办公桌上,随处可见他与村民们亲切的合影和一张张获奖留念。霍卫平诚恳地说:“我喜欢帮助别人,当帮助到别人的时候,心里很快乐。”从他的身上,永远可以看到善意和微笑,时刻都能体会到“诚朴勇毅”的西农精神,这是老一辈西农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万木参天起箭杨,玉屏飞翠护农场,余生誓墓知无日,白首练练去胡乡。”承右任之愿,西农之愿,斗口试验站将继续紧密围绕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以服务教学、科研和推广为宗旨,按照 “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增强功能、持续发展”的原则,“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最终建设成为我校“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设施先进,保障有力”的国内一流综合型试验站。
个人分类: 人物篇|1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霍松林先生谈于右任先生《望大陆》诗歌创作背景
热度 1 xjtuhyg 2018-2-14 17:49
霍松林先生谈于右任先生《望大陆》诗歌创作背景 —— 困居台湾15年的绵绵乡愁酿成催人泪下的千古绝唱 于先生病重之时,他的老部下、原监察院秘书长、后任考试院副院长的杨亮功问于老有什么事要办,于老喉部不适,发音不清,只能配合手势表达他的愿望,先伸出一个指头,又伸出三个指…… (2014-11-2010:00:32) 小人物大人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ee61d0102v5h6.html http://www.cuepa.cn/cate_16/detail_82483.html 谈于右任先生《望大陆》诗歌创作背景 —— 困居台湾15年的绵绵乡愁酿成催人泪下的千古绝唱 ■霍松林   一册翻开的本子,静静地平放在黄绢之上。几束白炽灯透亮的光,打在发黄的纸页上,更显静谧。   2014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来来往往的观众走到屋子当中的这方玻璃展柜前,都会俯下身子,把眼睛尽量凑近些。本子旁边的一张小卡片上写着:“于右任先生《望大陆》诗手稿,即1962年1月24日至25日日记。”   于右任去重庆救杨虎城,却被送往台湾   我看完《望大陆》手稿,正反复吟诵,站在身旁的《华商报》记者孙强同志忽然问我:“霍老,您早在南京上大学时就和于右任先生密切交往,最了解于先生,能谈谈与《望大陆》有关的情况吗?”我说:“我可以谈两点:未被迫去台之前,自愿留在大陆;被迫去台之后,一直想回到大陆。”   1949年4月下旬解放军渡江之时,于先生随监察院迁到广州,我也跟到广州,住了几个月。直到8月13日,监察院西迁重庆,我与于老的秘书冯国璘也飞到重庆;而于老却去了香港。去香港干什么呢?大家都记得,解放军渡江之前,曾在北平搞过国共和谈,南京派去好几位和谈代表。毛主席、周总理都亲笔写信邀请于右任先生赴北平参加和谈,南京的代总统李宗仁即派于先生任和谈特使,准备出发;而奉化的蒋介石却通电阻止,使于老非常失望。他住在香港,正是等机会去北京。   1949年11月下旬,于先生得知蒋介石在重庆,立刻乘便机飞重庆,想救出多年前被蒋介石囚在重庆牢里的杨虎城,可是杨虎城已经遇害了。于老担心蒋介石把他送到台湾,因而对蒋说:“我心脏病很严重,正在香港治疗,请您派飞机送我回香港。”蒋派了飞机,却把于先生送到台湾去了。   关于于先生暂住香港的目的以及为了救出杨虎城飞向重庆的情况,都是1996年初春我在澳门讲学时听梁披云老先生说的,我在《松林回忆录》里记得很详细。   于老在台湾每年都问到霍松林,“他是西北少见的青年啊”   1949年8月13日,我与于老的秘书冯国璘自广州随监察院迁到重庆,国璘在监察院上班,我在重庆市南郊的一所大学里教书。同年11月27日接到国璘的信,信中说:“于院长忽然自港飞渝,要你速来见面。”我赶到监察院,于老已经飞走了。国璘对我说:“我是秘书,当然要追随院长。”而于老却对他说:“娃呀,去了就回不来了!”国璘也不想去,但川北甘南还在打仗,回不了老家,又别无出路,只好坐汽车到成都,从成都飞台湾。   国璘是我的天水同乡,中央大学同学好友,能文能诗,写得一笔好字。他的兄长国瑞先生曾是清华研究院的高材生,深受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诸大师器重,精于诗文书法和考古,曾为于老考订“鸳鸯七志斋”碑,所以国璘一毕业,于老就任他为秘书,十分信赖。去台后又升为主秘、参事,形影不离。两岸三通后,他多次来信讲述于老的情况,1990年寄来的特快专递,内有长信和于先生的墨宝、照片。信中说:“于老在世时,每年都有好多次问到你。1959年4月11日过八十寿,又问‘那个霍松林有无消息?他可是我们西北少见的青年啊!’”信中又说:“右老八十华诞时,身体健旺,形象独特,寿眉银髯,远望如神仙中人。当时此地摄影名家云集,争相拍照,其中以春秋所摄一帧最获于老喜爱,加印多张赠亲友,又题赠吾兄一帧,嘱弟俟机转交。……”1993年5月,国璘特来西安看我,赠我于老诗词全集,详述于老晚年情况,我因而能在当时所写的评介于老诗艺的文章中引用于老晚年的诗作和诗论,引起了大陆诗人的广泛注意。   于右任无限乡愁乡思,发为吟咏   据国璘所谈:于老困处台湾15年,人在台湾,心在故乡。他最想念的是三原的故居,是他的结发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芝秀等亲人。他经常叹息:“我好想念他们啊!”他在《思念内子高仲林》中说:      梦绕关西旧战场,   迂回大队过咸阳。   白头夫妇白头泪,   亲见阿婆作艳装。      他感伤地告诉香港友人吴季玉先生:“今年是我老伴的80寿辰,可惜我不在大陆,她的生日一定冷冷清清,不会有人理睬。”这消息传到北京,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于老的女婿屈武等亲人以及陕西省有关领导为于夫人举行了隆重的祝寿活动。 于老的无限乡愁乡思,往往发为吟咏:      独立精神未有伤,   天风吹动太平洋。   更来太武山头望,   雨湿神州见故乡。         ——《望雨》      金马于今惊一世,   河山何日得珠还。   十年种得蓬莱水,   投入家山一泫然。         ——《怀念大陆》      望断云霾天欲晓,   划开时代气方新。   昨宵梦入中原路,   马首祥云照庶民。   ——《梦中有作,起而记之七绝》      再看《鸡鸣曲》长诗的前四句: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   伊人隔岸,如何不应?      大陆的福州与台湾的基隆只有一水之隔,其地同属一个中国,其人同为炎黄子孙,虽然“鸡鸣可听”,而此呼彼不相应,老死不相往来,岂人情之常乎?   困居台湾15年的乡愁之积累,终于酿成一首引人深思、催人泪下的千古绝唱——《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于先生当然渴望葬于大陆,葬于故乡,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绝无可能,只能要求葬于可以望见大陆、望见故乡的高山之上。其情其境,令人感伤不已。      临终前,于右任伸出三个指头,希望归葬故土三原   据台湾出版的《于右任年谱》记载:“1963年4月18日,因喉部不适,被家人送入石牌荣民医院检查治疗,由于无力支付巨额费用,一再要求出院,……勉从本人意愿,移家休养。”“1964年8月11日,病情突然加重,在家中晕倒一次,但仍拒绝住院治疗。”“9月10日又拔二牙及残齿,随即引起发烧,心绪极其烦躁,便坚决要求出院。天天喊道:‘太贵了!住不起!我要回家!’”久病不治,拖到1964年11月10日晚8时8分病逝,安葬之日,台湾民众无论识与不识,皆垂泪哀悼。   于先生病重之时,他的老部下、原监察院秘书长、后任考试院副院长的杨亮功问于老有什么事要办,于老喉部不适,发音不清,只能配合手势表达他的愿望,先伸出一个指头,又伸出三个指头。杨亮功问:“是不是要叫三公子中令?”于老摇头。杨亮功不懂于老的意思,便问常在于老身边的冯国璘,国璘说:“一个指头指统一,三个指头指三原。老人家老想家,这几天老对我说:‘等到将来统一了,就把我的灵柩运到三原,与我的老伴合葬。’他给你讲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通”以来,两岸关系不断改善,交流频繁,西安与台湾之间也经常有飞机往来,于老迁葬故里的遗愿,应该是能够实现的。      (原题为《霍松林谈于右任望大陆的创作背景》,现标题及小标题为记者所加)      (霍松林先生,1921年9月生,甘肃天水人。著名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书法家。现任陕西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导,中国古文论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世界汉诗学会名誉会长等。)         于右任小传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生于1879年4月11日,故于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书法家,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至西安。于右任正在西安求学,写了许多忧国忧民、谴责清廷的诗篇,汇集为《半哭半笑楼诗草》。他冒着违抗清廷留长发辫的危险,将头发散开照相明志,并题照曰:“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为此遭到清廷通缉。   1906年,于右任为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1926年,于右任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举行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周恩来前往于宅拜访,于右任因公外出,未能见面。当晚,张治中为毛泽东举行宴会,邀请于右任等人参加。9月,于右任设午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于右任与毛泽东在宴席上聊起诗文,认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激励后进的佳句。   1949年11月,蒋介石用专机将于右任从重庆送到台湾。1964年在台北病逝,享年86岁。    一位九十四岁老人对恩师于右任的怀念 ■特邀撰稿孙强    前不久,听说西安交大博物馆举办书法展,我兴冲冲跑去看。展出的是日本西出義心先生珍藏的于右任先生日记及书法精品。展厅最显著的位置是一方小小的展柜,在灯光的映射下,一本纸页发黄的日记透出岁月沧桑的气息。   这是那首广为传颂的《望大陆》诗歌手迹,首次回到故土。50多年前,于右任先生用钢笔写在一册日记本中,是人们熟悉的于体草书,墨迹黑蓝,短短三章,疏朗地竖写在1962年1月24日、25日的两页上。在首行的括号里,还特别注着“天明作此歌”几字——可见,饱受思乡之苦的老人一夜未眠。   我采访了从美国专程来西安的于中令先生,他是右老最小的儿子。我还采访了结识已久却未曾谋面的于媛女士,她是右老的侄孙女。这些年,作为于氏后人,于媛女士主编了大量的于右任作品书籍,如于右任书联集锦、标准草书集锦、诗词曲全集,修建了位于书院门52号的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还在海峡两岸筹办了多次重大纪念活动。   在采访于媛女士时,她问我,去采访霍老了么,他是右老的忘年交。   这正是我下一步采访计划中的重要人物——霍松林老先生。霍老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诗歌研究专家。当年,他在南京求学时,于右任先生曾资助过他的学业。   2014年10月13日下午3时,我去拜访霍松林先生。94岁高龄的老先生刚刚午休起来,精神很好。老人说,于老是我的恩师,你要了解有关故事,待我整理整理思路,明天上午你再来正式采访。   我本想不好多次打扰老先生,又见老人如此认真,也只得遵命。次日上午,我按约定的时间到访,在霍松林先生的书房唐音阁里,老人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回忆了他与于右任先生的交往。   1947年,26岁的霍松林正在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读书,汪辟疆教授向于右任推荐了家境清贫的霍松林,希望找个业余工作,挣点学费。于右任的母亲是甘肃人,他常说陕西是他的父亲、甘肃是他的母亲。听说霍松林是甘肃天水的寒门学子,于右任很高兴,说在报纸上注意到署名霍松林的诗文,又说,我们西北在周秦汉唐时很出人才,宋代以后西北落后了,但西北还是有人才的。于右任对汪辟疆说,“做工影响学业,让他来见我,我供他读书。”   霍松林拿上论文剪报和手抄诗词去拜见于老,相谈甚欢。第一次见面,于右任赠言霍松林:“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由此,霍松林常去于右任住处论学谈艺。每次结束时,于右任都会用宣纸写一张条子,让霍松林到监察院财务室去,从他的工资中领一笔钱,帮助霍松林完成学业。   几十年过去了,年已耄耋的霍松林老人还清晰地记得,于右任先生给他写过十多张这样的领款条,“最后那一次,于老写下一个数目,看了看,叹说,这些金圆券现在只够换两个‘袁大头’了。”   霍松林老先生讲述这些往事时,不时仰望书斋墙上的那帧于右任长髯飘飘的照片。那是1959年4月11日,于右任在台湾过八十大寿时所摄,他用毛笔在上款题了“松林老弟”,又签了名,嘱托秘书冯国璘将来俟机转交。直到三十多年后的1990年,霍松林才收到这帧照片,他感喟不已:“于老的大恩大德,没齿不忘。”   回忆了这些往事,老人说,“于右任先生在海峡两岸影响深远,你的稿子写成之后,让我看一看。”几天后,我遵嘱送去了一篇文字。霍松林老先生看后,在原稿上进行了多处修改,增加了于右任先生晚年在台湾创作的多首诗作,并将标题拟为“霍松林谈于右任《望大陆》的创作背景”。老人说:“我写了于老去台湾前后的一些故事,你采写时可以引用。” 2014 年11月10日,是于右任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陈若星女士听说了我的此次采访,在征得霍松林先生的同意之后,特此刊发霍老的这篇回忆文章。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忘年之交,这是一位94岁老人对恩师永志不忘的怀念。   (2014年11月19日发表于《文化艺术报》)
2181 次阅读|7 个评论
观《汉武大帝》
热度 2 wyccn 2012-2-2 21:56
自2003年以来,已经数次看64集《汉武大帝》了,感慨中国历史上这位英才君主,但如何评价他呢? 于右任先生在《悼汉武帝陵》一诗中曾这样写道:“绝大经纶绝大才,功过非在戍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 此论不知当否?
27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于右任 - 满清《亡国三恶因》,分析得透彻
liuyz1211 2011-10-28 17:26
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 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亡国三恶因
dilingjun 2010-12-5 23:08
昨天晚上一位朋友拿来一幅他写的书法,抄录的是于右任先生1910年10月23日发表在《民立报》上的时评。全文只100多字,这段时评虽说距今快一百年了。读来却让我震惊不已,我真不知道老人家说的是90年前,还是??!难道历史真的能克隆吗?因此,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   藏。此其一。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   学而为盗。此其二。   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   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   其三。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66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