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教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媒体称大学教授贫富不均 富开豪华车穷愁买房
lyonshine 2011-11-7 15:24
前不久,田勇领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680元。“老板”是他的导师,而上班地点是其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广州某理工科高校的实验室。   研究生一入学,田勇就开始在实验室上班,跟着师兄师姐给导师做项目,“工资”一月一发,多劳多得。田勇的一个师姐,由于参与的项目比较多,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同样是读研,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小静则没有这么幸运。学中文的她,选择了一个非常冷僻的研究方向,帮导师做项目,连补贴都没有。   田勇与小静的差距,只是中国大学教授收入悬殊背景下的一个缩影。校园里,有人这样总结:“穷教授,学生请吃饭,过节凑份子送礼物;富教授,给学生红包,请学生吃饭。”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    富教授豪车代步 穷教授发愁买房   今年初,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光,在一次研讨会上称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一时舆论哗然,网友戏称其为“宝马教授”。   事实上,在高校中,像尹晓光一样豪车代步的教授不在少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所高校的家属区和院系办公地,在一所985高校里,仅宝马就有十余辆,奔驰、奥迪越野一类的豪华轿车也并不鲜见。   即便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院系,教授之间的贫富差异也显而易见。   就读于武汉一高校金融专业的小敏,在自己熟悉的两位教授那里看到了区别:两个教授一个教投资学,一个教政治经济学,每学期课时差不多,但却一个富一个穷。   “教投资学的教授跟我们讲,有人开出年薪百万聘他去当基金经理,他都不去,你可以想象他多么有钱啊。”小敏说,这位教授开着辆奥迪A6,家里有两三处房产。   相形之下,教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全无风光可言,甚至有些寒酸:住着学校的福利房,用着老款的手机,接送孩子上学的汽车长龙之间,他那辆28式自行车总是分外扎眼。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一般教授每年的工资收入是8万~10万元,最近几年里新晋升的副教授,年工 资收入最低可能只有5万元。2000年以后,高校教师住房也由以往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市场化,高校教授也要面对巨大的购房压力。   不过,一年挣上几百万的富裕教授不在少数,他们在市里一般都有几处房产,有些人甚至还专门在北京购房。   赵教授所在的学院,有位博导有钱而且很大方,学院的老教授过生日每次都是他掏钱组织庆祝,令他满意的博士生甚至可以经常用他闲置的私家车。   在高校里生活,无论是学生或老师,都能感受到教授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却很难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种差距有多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各种数据都不透明公开。   长期在校园生活,这位专门从事高教研究的学者对穷教授富教授现象有着直观感性的认知,但在一所部属院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依然让他震撼:所有教授 的基本工资一样,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按照业绩点计算,一个业绩点每月发3000元(发1年),该校20%的教授拿不到任何业绩点,全校教授一年平均业绩点 0.6,“最高的一位教授一年能拿到几十个业绩点,收入悬殊之大让人咋舌。”    开公司、拉项目、校外兼职,富教授“生财有道”   小淏就读于南京一所“211”高校,他说,学校里开公司的教授很多,“用自己的技术去办企业,学校以外的收入反而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小淏就认识一位老教授,凭借所做项目,成为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的老总,开着价值400多万元的兰博基尼轿车,在校园里常常引来围观。   大学教授开公司早就司空见惯。众人熟知的种业公司 隆平高科 ( 34.94 , -0.11 , -0.31% ) 的持股股东之一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袁隆平院士、 山河智能 ( 11.84 , -0.02 , -0.17% ) 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清华是中南大学教授、 尤洛卡 ( 30.620 , -0.01 , -0.03%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自伟是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而早在10年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廷壁因成功攻克卟啉铁工业化生产世界级难题,以技术入股,获得了红桃K集团10%的股份,一举成为荆楚科学家首富,资产过亿,轰动一时。   科研提成也是大学教授的一大生财之道。   武汉一所“985”高校的张教授透露,自己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加津贴大约是5000元出头,但基本上就是当零花钱,从来不去看具体数字究竟是多 少,事实上,在其所在院系,教授们一般都不看自己的工资条,“这背后的秘密就是,做课题、接项目的提成才是教授们收入的大头儿。”   张教授介绍,按照通行规定,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横向课题(即和企业 合作的项目)提成可以高达40%。如果申请到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到手100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科研还没做,自己就变成富翁了”。   “考研热”、“考证热”催富了高校中的另一批教授。   这些教授多与考研、考证的相关学科有联系,通过为相关的培训班上课获得大笔收入,知名教授讲一次课收费超过万元也早已不是新闻。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将高校中的富教授分为四类:   一是“学霸”,现在大学的学科点如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都是学科点负责人制,学科点负责人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人,他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改卷、招谁不招谁、立项、出国、学术会议。   二是所谓“权威”,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一些课题,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是搞学术的,但由于各种关系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项目资源非常多。   三是“学官”,亦官亦学,比如副校长是博导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长是教授,这类人也很有钱,因为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并且可以把两类资源结合利用。   四是大学教授兼职,去其他学院兼职或者在外当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另外还有一些人脉关系比较好的,能搞项目的,一个项目挣钱数以百万计。    穷教授一般都没课题,没项目,主要搞教学   研究生小龙至今记得一年前帮一位文科教授搬家时让自己震惊的一幕。   教授家里的境况令人心酸,“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很老的彩电,桌椅油漆斑驳,还舍不得丢”,唯一让人能确认其身份的只有堆得满满一房间的书。   这位教授喜欢历史文化,经常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撰写著作。可据小龙了解,这些都是教授兴趣所在,挣不到钱。   “教授的职业看着光鲜,这个群体实际也有很多穷人,日子过得很窘迫。”尚重生教授对此颇有感慨。   他分析,在高校里,没钱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这些教授没什么课题,也没有项目,以教学为主。   而高校里,单纯搞教学的收入之低外界难以想象,“现在上一节课,三五十块钱,跟大学生搞家教一样。”   一条新闻为此写下注脚:今年教师节期间,国内知名高校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事实上,课题经费的提成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授们致富的坦途,理工科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投入,获得科研经费基数大,一个项目动辄数以百万元,同样比例的提成,远远高于一些基层学科和社科类专业。   赵铭教授所在学校就流传一个故事:一位新闻系的老教授拿到一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课题,开研讨会给研究生上课都要介绍一番,“那个项目经费其实就只有五万元,很多工科的教授们根本不屑一顾。”   今年5月一次研讨会上,身兼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道出了一个高校里众人皆知却无人言说的“教授尴尬境遇”——他把大学教 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媒体报道称: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媒体记者,他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这位手机号码有7个8的教授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1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宝马教授”的言论评述
xuecw 2011-5-23 23:22
教授说“全心教学是毁灭”错了么 2011 年 05 月 23 日 08:54:05  来源: 西安晚报   尹教授的话,不引起网友注意都难。针对他的话,网友板砖无数。与众多网友不同,我认可尹教授的“实话实说”。而且,从教学角度看,尹教授的话并没有错。   他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对教学毫不在乎,可是,看媒体的具体报道才知道,他本人是个教学“高手”——有 11 年高校教龄, 3 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 2009 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然而,他选择了“实话实说”,他告诉记者,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 1/3 。这表明,他虽然获得教学奖,但在教学上并非 100% 投入。其实,放在今天的大学中,能把自己的三分之一精力用在教学中,这样的教授并不太多。   大学教师必须重视教学,但如果只教学而教学,有可能难以开展好教学。我一直撰文呼吁大学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但不否定教师也要开展科研,只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服务,而不是本末倒置。一个好的教授,应该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来支撑其进行一流的教学。从尹的简历看,他能把 MBA 课上好,与他有深入的一线调研有关。   至于尹教授在 MBA 课堂上的表现——对 MBA 课堂上以堵车为迟到借口的学生,他毫不客气地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对课堂上接打电话者,他毫不留情:“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 8 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 7 个 8 ,你买得起吗?”——貌似很张狂,也不符合教师的标准模式,但有真活(上课受学生欢迎)、讲真话(不虚夸)、有个性,在今天的大学,属于难能可贵,这样的教授,在大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笔者担心的是,他被媒体突出的这句话,会给他在现实的大学中带来麻烦——被理解为教师不要教学,以及在学生面前宣传物质享受。如此,他的个性将被消灭,进而,在下次与同行交流时,就小心谨慎地选择语言。   在如今的各种论坛、报告中,套话比比皆是。很多教授可能宣称自己全身心爱着学生,而转过身就吩咐研究生给自己代上本科生课,或者一年都难和学生见一次面。这是现实环境用一个模式要求所有人的结果,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失去了鉴赏个性的能力,把个性当做另类,进而对个性极为防范。(熊丙奇) 宝马副教授到底吃了多少添加剂 2011 年 05 月 23 日 09:39:21  来源: 新华网 朱永华 开价值 50 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 7 个 8 ,是 3 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副教授尹晓冰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 5 月 22 日 《长江日报》)。 大学教授因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思维不同于一般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超越了常人的心理承受底线,特别是道德底线,就不是让人不理解的问题了。这其是在利用自己的影响,不仅让自己,更在教唆他人堕落。 “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是尹晓冰副教授的观点,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尹副教授可以毫不客气地对因堵车迟到的学生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可以对课堂上接打电话的学生讥讽的训斥:“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 8 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 7 个 8 ,你买得起吗?”尹副教授的这种高调炫耀是在激励学生吗?我看不是,倒是把自己的极端自私、冷漠和低俗的暴发户心态暴露得充分无遗。 民间有句俗话,不怕流氓好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事实证明,有文化的流氓是相当可怕的,因为他祸及的不仅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试想,尹副教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是有很多教师和教授“毁灭了自己”把他给“照亮”的,但照亮之后,回头就开始骂起了那些曾经为他“毁灭了自己”的辛勤园丁们,这难道不是流氓的表现吗? 不久前,一位北师大的教授公开警告他的学生:“当你 40 岁时,没有 4000 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同尹副教授相比,这位教授显然只是小巫见大巫了。他只是警告自己的学生,我们或许还可以理解为激励和鞭策,但尹副教授不仅蔑视自己学生的今天,甚至包括将来,骂的不只是他的学生,还有自己的老师,甚至千千万万把教书育人当做职业的教师教授们。 现在的小学有一门道德品质课,笔者以为人的道德品质从孩子抓起很有必要,如果这种道德品质能作为高考的一个门槛就更值得推崇了。因为有道德问题的人进入高等学府并充实很多知识之后是很可怕的,普通人会对自己违反道德羞于启齿,但某些具有知识的无道德的人会把挑动道德底线的言行通过包装,堂而皇之的拿到前台进行传播,并以此作为噱头来获取利益。对像尹副教授的“理论”,我们权当是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一种噪音,或许也可以认为是一起“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是添加剂吃得太多的胡言乱语罢了。 “宝马教授”的“学霸”腔让谁伤不起 2011 年 05 月 23 日 09:07:42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在全国性的一个研讨会上提醒同行:“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认为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他开 50 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是 3 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他自称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 1/3 。   尹副教授高调声称无需讨好学生,与 MBA 课堂上的学生比拼豪车、手机、靓号,好一个“学霸”腔调,气场强大,令人讶异。如果说他的“炫富”是为了镇住学生,那倒还情有可原,毕竟那帮来学 MBA 的大多都是腰缠万贯的主儿,平日里斗富撒气惯了,有位个性张狂的“富豪教授”做老师,在课堂上多少会克制些。不过他认为教师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就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这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看法,笔者却不敢苟同。   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要求,一向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以“鞠躬尽瘁、蜡炬成灰”的精神为范,以“桃李满天下”为荣,不求富贵飞腾,但守清平乐道。在这种奉献社会的理念约束下,教师基本与巨额财富无缘,最多也就是达到小康水平,但其社会地位很高,受到民众的普遍尊重。而如今那些“不务正业”的教师们,不用心教书育人,却在一门心思钻营职称、级别,捞票子、搞项目、拉关系,直将学校做官场、商场,钱权都有了,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却直线下降,个别不负责任、信口雌黄的教授,则更是被人所鄙。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只要抓住发展机遇,每个人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当然也包括教师。而且,早就有无数教师停薪留职,或者干脆辞职下海,在商海里拼搏一把,成功者亦不在少数,赢得了财富与事业。这样的成功榜样值得鼓励,说明他们本身就适合   商海,虽然少了一位不安现状的教师,却多了一位积极进取的商人,乃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新优配,于公于私都有利。但是,假若身居教师之位,同时还在外面经商,或者如尹晓冰副教授那样兼任 3 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教学精力只占 1/3 ,如此“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做法,很难想象其精力如何均衡分配。他忙得过来吗?授业水平又究竟如何呢?   这是一个自由选择个人发展路径的时代,没有谁去挡住教师的发财之路。何况,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转换职业亦稀松平常,有些人正是在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寻觅到自己最擅长的职业。不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与其四处撒网,不如专心一域。教师还是应敬守本业,以育人为己任,如果受不得金钱诱惑,那就不妨跳出“象牙塔”,去商海放手一搏。若总想着左右逢源,恐怕到最后是会左右为难的。(江德斌 原题:“学霸”腔调颠覆传统教育理念) 相关链接 1. 联合早报 : 北师大教授抛 40 岁需挣 4000 万论的背后 2. 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学术资本主义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1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17年拿9个文凭 四川打工仔当上大学兼职教授
dongzg101 2011-5-15 11:28
17年拿9个文凭 四川打工仔当上大学兼职教授 2011-05-14 22:34:19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成都)  有 926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26 ) 核心提示:最近一段时间,遂宁打工仔邹远新当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的消息不胫而走。邹远新何许人也? ●打工20年,只跳过两次槽,只在3个单位干过; ●边打工边学习17年,从高中生到本科生、硕士,现正攻读博士学位; ●从工厂搬运工到拥有9个执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打工经理”、“打工教授” 华西都市报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遂宁打工仔邹远新当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的消息不胫而走。邹远新何许人也?他有何能耐进入大学殿堂给学生讲课?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了邹远新丰富多彩的打工者兼学习者生涯,探究一个打工仔当上大学教授的神秘轨迹。 财大海选一年 打工仔当上兼职教授 去年3月,西南财经大学面向全国招聘兼职教授。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上市公司董事长纷纷毛遂自荐。经过初选和决赛,最后只有4人脱颖而出。邹远新成为其中一人。 今年3月27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刘方健把兼职教授聘书颁发给这4人,聘期两年。另3个是上市公司董事长或知名企业家,只有邹远新是一个给老板打工的职业经理。 西南财大给邹远新安排的工作是:给硕士研究生讲解职业经理实战经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 邹远新在财大给同学们上第一堂课时说,“职业经理人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年轻人不应将创业单纯理解成就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其实,做职业经理人一样可以成功”,“学习、交友是投资。投资是有回报的,而且是增值的无形资产。”邹远新的精彩演讲,赢得满堂喝彩。 “我是遂宁一家民营企业的副总经理,主业是在企业当副总,副业是到财大当教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邹远新说。 20年打工之路 跳槽两次跨越实现了N级 邹远新打工20年,只跳过两次槽,一共在3个单位干过。邹远新打工经历简单,但并不平淡。1991年7月,邹远新想通过 高考(微博)跳农门,但名落孙山。“当时家境贫寒,我又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等着用钱读书,看到遂宁某服装公司在招临时工,我就去应聘了。” 从此,邹远新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第一个“东家”给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当搬运扛箱子。 同一般搬运工不同的是,邹远新在闲暇时间看书、读报,并写一些公司生产、经营的稿子。 “邹远新”屡见报端。“邹远新是谁,为公司写这么多稿子?”公司老总一查,大为惊讶:这个人就是公司里的搬运工。老总很快将邹远新“提拔”到办公室当文秘。后来他相继成为办公室主任、销售部经理、公司副总。 2001年,邹远新辞去服装公司副总职位,到遂宁某房地产公司当总经理。 2008年5月,邹远新应聘到遂宁某公司当副总经理,分管着企业项目营销、贷款、酒店管理等工作。“这是我打工生涯的第二次跳槽”,邹远新说。 17年充电之路 一边打工一边学习 “在我打工生涯中,我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也是我从一个搬运工‘打’进公司高层的一个原因吧!”邹远新说。 邹远新在服装公司办公室当文秘时,尽管也得心应手,但他意识到必需充电。1994年,邹远新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原川北教育学院)经济管理与文秘专业充电。 邹远新此后的17年业余时间,不是在培训班上,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 1997年,他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又到省委党校读本科。西华师大、澳门国际公开大学、贵大、人大、西部经理学院、上海交大、西南财大,都留下他苦读的身影。 他从专科到本科、硕士,所学专业包括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工商管理、EMBA课程、高级经理研修等。现邹远新正攻读博士学位。 一般人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就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而邹远新却考取了9个执业(职业)资格证书:WBSA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CCMC高级职业经理人、CFP理财规划师、注册二级建造师、PMP美国项目管理PMP执业资格证、注册高级旅游酒店管理师等。 打工仔感言 打工一样可以成就梦想 昨晚,华西都市报记者连线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刘方健教授。 刘方健这样评价邹远新:他从一个高中生,通过20年攻读,成为在读博士生,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可圈可点;在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只更换了3个单位,在每个单位都干出好成绩,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也值得学习;一般人在一生中只拥有一个职业证书,可邹远新先后考取了9个职业证书,这极为少见,这种学习精神也可贵。 “现在你还是打工仔,你为何不自己创业当老板?”面对记者的提问,邹远新很淡定:现在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把创业单纯理解成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但毕竟当老板是要具备财力、物力、能力等很多因素的,“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忠告创业者们,打工一样可以成功,你不能成为老板,但可以成为老板身边不可缺少的智囊……打工一样可以成就梦想!”
1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一位好的大学老师并不难
热度 35 Majorite 2011-4-7 10:03
做一位好的大学老师并不难
做一位好的大学老师并不难 在北美的大学里,教授除了做研究外,还必须给大学生和研究生上课。 本人除了教授一门研究生课之外,每年还要教授三门大学生课,他们分别是构造地质学、全球物理、构造地质填图。和国内许多教授相比,国外教授的教学任务是很重的。 和加拿大年轻的大学生在一起,我感到很愉悦。上课时,我的知识面、专业精神、严谨性、幽默感、感染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老外学生们充分地肯定,今年我又一次被他们无记名地评为本学科(地质与采矿)年度最佳教授( http://www.polymtl.ca/carrefour/article.php?no=3476 )。在昨晚授奖仪式(Gala Méritas)上,我即兴发表了获奖感言,强调做一位好的大学老师并不难,只要他爱科学、爱学生。以身作则也很重要,如果一个教授不是求真求实,而是经常弄虚作假、骗名骗利,学生从心里都瞧不起他,这样教授在北美和欧洲是无法混的。
个人分类: 论大学|5839 次阅读|36 个评论
教授无办公室,后果很严重
热度 35 lgmxxl 2011-3-25 10:12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我于 2011-03-04 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大学教授该不该有自己的独立研究室(办公室、实验室)?”的博文。出乎我的预料,此博文引起博友的广泛注意。博友的留言,及留言背后承载的愤怒、无奈、消沉、忠诚、可怜等心境引起我进一步的深思。教授有无办公室这一问题,看似一个小问题,可背后却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大师生产,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这一问题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根基。 从留言看,教授没有办公室在中国大学中是常态,结果可能远高于我原来的初步调查。一些大学,甚至是排名中国大学前十的大学,教授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这些教授会见学生的地点让人心酸和难过。简录几个博友的留言:① “我会见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或导师制大二大三的学生,一般是找个教室,很多时候要找好几层楼才能找到一个空教室。多次教代会提出的议案,都得不到解决,学校领导一句话:没有!一个小小的科员都有办公室,即是刚毕业的学生在行政部门都有办公的地方,而确定大学教授没有!”②“我在学校的林荫道会见学生。”③“我们校长新上任曾许诺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现在,最大的新楼建起了了,据说是国内高校最大的‘行政楼’;教授要想有办公室,要交房租、水电费,还没有空房子给你租呢!”④“我这个南京大学的教授甚至连一个独立的办公桌都没有!见学生只能去咖啡馆(当然是自掏腰包)。”⑤“希望有一个 9 平米的空间就开心了。”……还有很多辛酸的话语,真切反应了中国教授们的生存状态。 试想一下,如果教授会见学生要在学校的林荫道上、无人的教室里、校外的咖啡屋,有多少教授还热衷于与学生会见呢?而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师生的互动。见不到教师的学生,特别是见不到名师、大师的学生是成不了创新人才的。师生交流的频度、深度、广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师生比已经达到 1 : 18 左右,远高于国外大学 1 : 8 左右的师生比。师生交流已经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一个软肋,如果教授们再没有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永远成为一个问题,“钱学森之问”或成无解。由此观之,教授没有办公室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大学应该以教学为本,以培养人才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教授没有办公室,初看只是“小事一桩”,但它却影响着教授的心态,影响着教授的行为。有些博友自称教授就是机器:“在大学,老师是学校这个大工厂的生产机器,机器要时常保持临战状态,还得自动更新,否则会被无情淘汰。”有些教授则采取了逃离教学、逃离学校的办法,出现了教授不愿去学校,不愿意上课,在外赚“外快”、混日子的情况:“我有课才去学校,上完就走,因为没地方呆啊,不如回家做做家务,炒炒股票!”“我现在在大学里,就只能是混混上课而已,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校外的事情上”。教授没有办公室,虽是小事,其影响却是深远。在这样的大学中,教授没有了上课、教学和育人的激情与动力。教师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宁静自由的学术环境,就出不了大的成果,也成不了大师。“大学”无大师则难被称之为“大学”,教授远离学生、远离学校是对大学根基的动摇。从这些教授的反应来看,教授办公室的缺失已经影响了大学的大师生产,影响了大学的根基。 教授没有办公室同时在影响着大学的和谐与稳定。有教授说:“机关的办公室越来越宽敞明亮,形成人员的工资福利越来越好;教授算啥玩意儿?小办事员都可以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把教授打发了!这是绝大多数高校的现状!”有博友留言:“校长和处长都有(办公室),因为它们是领导,教授是教书的,不用自己的办公室。”“中国大学除了领导都叫职工或群众 . ”“中国大学里,处长们是带领教授为校长搬凳子的!!”大学中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的张力已经接近极限,如果没有合理的渲泄办法,教授奉献教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激情必将受挫。而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紧张、张力过大,则必将影响整个大学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大学的根基。 总而言之,教授没有办公室虽是小事,但却直接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大师生产和大学的和谐,并终将影响大学发展的根基。 本文载《科技日报》2011-03-25,此为原文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1754 次阅读|97 个评论
大学教授可以有个“推荐名额”的待遇
热度 1 liwei999 2011-2-12 18:58
药物的管理需要加强。这样对犯罪才有“威慑力”。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10/2011 22:39:32 国人对这些有害物质严加管理,而对丙酮等试剂却管得很严。管理体制上有些不均衡。 西安交大的事 件都在夸老教授们,镜某很不以为然。选人没有选好的责任这些教授是需要承当的。以前讲过,大学教授可以有个“推荐名额”的待遇。比如说推荐一名学生的“资格”,高级的可以有两名的、三名的。这些人都可以追踪,表现比一般靠进来的差的,就可以考虑剥夺这个“资格”。 这样一来,名片上就可以有“保荐一位”教授,“保荐三位”教授的品牌了。比什么博士生导师的说法要有品位。中学校长都可以有“保荐权”,大学教授们没有也不合适。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640 次阅读|1 个评论
祝贺我的一位毕业博士生获聘大学教授!
热度 4 陈龙珠 2011-1-25 11:52
上午收到来自在杭州一所省属重点大学任教的一位毕业博士生的邮件,获悉他已 通过了教授资格评审 ,甚是高兴! 这位年轻教授,当年是于我调入上海交大过程中在浙大土木工程学科完成博士学业的,然后再到上海交大在力学学科做了2年的博士后研究。2004年出站时,考虑到在上海成家立业的艰辛,建议他去文化氛围颇佳的华东二线城市工作,他自己最终选择了杭州。这些年来,他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勤奋和静心学问,工作和生活之路走得很是稳健。 做大学教授了,前面的义务和责任更大。在此衷心地祝愿他工作更顺利、生活更愉快!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060 次阅读|3 个评论
提倡大学教授担任本科教学是否大材小用?
热度 1 qpzeng 2010-12-26 21:16
据说很多大学都要求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年至少承担一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否则不予续聘!看来为了大幅度提高本科教育水平,还是不惜来个硬性规定!问题是让教授、副教授担任基础理论教学是适得其所还是大材小用? 赞成这种做法的人认为,教授、副教授学术水平普遍较高,而本科阶段正是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能得到“高人”指点,不仅有助于学生产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而且还可能引导学生最终献身科学事业,对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因此,教授、副教授适当担任本科教学应该提倡并坚持。 反对这种做法的人认为,教授、副教授本该担任研究生导师,却去跟年轻教师“抢”教学工作量。再说基础理论都是照本宣科,也用不着高水平的“大师”来教。因此,教授、副教授担任本科教学的做法应该废止。 我个人认为,教授、副教授担任本科教学并无不可,尤其是很多研究生导师招生名额较少或招不到学生时,让他们适当承担一些高年级选修课比较合适。不过,一般情况下,我更赞成研究生导师多举办学术讲座,并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听讲,这样可能比硬性规定研究生导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更好一些。 从学生的角度而论,他们倒不一定在乎谁来担任课程的主讲,而更关心的可能是老师的课讲得好不好,自己是不是真的听得进、学得好。然而,有些研究生导师特别是走研究系列的导师平生就从未上过讲台,只会动“手”不会动“嘴”,假如让这样的老师上台讲课,不被学生轰下来才怪!说来有些滑稽,姑且不论导师们的讲课水平怎样,许多导师由于没有参加教育学、心理学和普通话考试,至今没有拿到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从教授、副教授的角度而言,如果担任研究生导师后尚有余力,自己再承担一定的本科基础教学任务还是可以接受的,何况副教授晋升教授还要求有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但是,有些研究生导师带有一大帮博士生和硕士生,本身就应接不暇、无力分身了,却还要勉强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上讲台,那简直就是对自己身体的无情摧残,自己愿意,身体也不允许啊! 总之,研究生导师的工作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培养研究生上,在时间、精力、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承担本科高年级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并在校内多举办学术讲座,也能为本科生的教育和成长尽一份力!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8409 次阅读|18 个评论
教师节前话大学教授退休工资
热度 4 黄安年 2010-9-9 07:53
教师节前话大学教授退休工资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8 日发布 今年教师节前翻看自己保留的退休工资单有很感慨 , 我是 1998 年 3 月自北京师范大学正教授岗位退休的 , 迄今算来已经过去 12 年。 12 年来退休工资待遇虽有所提高 , 却仍有待提高 , 按照学校发给的退休工资单 ( 相当于退休金 ) 记录如下: 1998 年 9 月 1141 元 1999 年 9 月 1221 元 2000 年 9 月 1516 元 2001 年 9 月 1796 元 2002 年 9 月 2096 元 2003 年 9 月 2096 元 2004 年 9 月 2591 元 2005 年 9 月 2871 元 2006 年 9 月 3111 元 ( 自 2006 年 5 月起每月增加劳模津贴 150 元 , 并列入工资单中 ) 2007 年 9 月 3811 元 2008 年 9 月 4271 元 (2008 年 1 月起每月增加 460 元工资 ) 当然比起我老伴来 , 她的退休工资还少于我 , 要说明的是 , 她是 1985 年就被评为正研究员 , 又是享有国务院特贴的研究人员 , 这特贴还包括在退休工资中的。 记得中央政府承诺至少每隔三年要增加一次工资 , 这样算来从 2008 年 1 月增加工资以来已经快满三年了 , 作为理应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大学退休教师,不至于到了 2010 年 2 月还和 2008 年 1 月一样吧,否则诚信何在?总不该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以上大学教授的工资还低于北京市职工的平均工资吧。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1242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大学教授的双重角色:From Editor G. Chen
Fangjinqin 2010-6-1 07:39
大学教授的双重角色: From Editor G. Chen 大学教授的双重角色:From the Editor
个人分类: 科学论坛|20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学是有灵魂的
陈龙珠 2009-10-17 00:23
转注 :今天( 16 日)又一次到西北地区这座历史名城的古城墙踏勘,为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估及其防治提供技术服务。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怀念起早逝的德国不伦瑞克工大土工所( IGB-TUBS )原所长 Rodatz 教授。 20 年前( 1989 )的这个时节,是他回信接受了我的申请,在 DFG 资助下,邀请我于1990年初去他的位于高斯街上的研究所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科研合作。而正是那一年,我开始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的。 1991 年春节后,我曾陪同他到眼前的这座古城观光和大学学术交流。德国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进修和拓宽眼界的地方, Rodatz 等德国教授的敬业精神和友好风格,至今历历在目,永远值得我尊敬和学习。晚上在宾馆上网浏览起有关德国科教文化介绍资料, 对似曾面熟的内容 留存2篇文章地址链接备忘于此。 大学是有灵魂的 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第 1548 期第 03 版( 2008-02-28 ) 在今天柏林洪堡大学主楼的一条长廊上,悬挂着很多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在各个领域里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人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很多国家举全国之力都不能企及的一个数字。这29个名字却属于同一所大学。   在许多国家,这些精英的照片全被存置于富丽的殿堂中,而在这里,这些时代的骄子却都朴素而平凡地占有一片小小的空间,以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学子。也许这种甘于淡泊、不求名利的自信,正是大学的品位,获奖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荣誉与广阔而严肃的科学天地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柏林大学成立于19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就在惨败于拿破仑4年之后,柏林大学诞生了。创办者是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后来他被称为德国现代教育之父,因为他为德国教育做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1949年,柏林大学改名为洪堡大学。   1810年的普鲁士正在向法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下决心要办教育的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每年为柏林大学拨款15万塔勒。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的校舍。而在威廉冯洪堡为学校做的经费预算中,只有最微不足道的部分用作了建筑费用,较多的经费则用在了聘请教授方面,因为洪堡要聘请第一流的学者。这正如中国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刚创建时,柏林大学教授的标准工资是年薪1500塔勒。在当时发达的港口城市,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家庭,年生活费用约为150塔勒;一个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年生活费约为750塔勒,也就是说,柏林大学教授的工资足够养活10户手艺人家庭,或是两户中产阶级家庭。   没有盖大楼的洪堡为柏林大学请来了大师。   首先,洪堡请来了第一任校长,他就是呼吁推行全民教育的费希特。接着,在这个大学的讲台上出现了黑格尔、叔本华,出现了格林兄弟,出现了爱因斯坦,出现了费希尔、兰克与讲台上的灿烂光芒相辉映的是讲台下的风云际会,马克思、俾斯麦、费尔巴哈、海涅、拜耳、赫兹、诺伊曼在洪堡的办学经费预算中,比工资预算还要多出一倍的是用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预算。洪堡还提出:国家必须对教学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为科学而生活成为洪堡大学的校风。   大学是有灵魂的。洪堡用学术自由、教研并重的办学理念,为这所大学灌注了独特的生命。而他也始终没有忘记兴办教育的目的。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在德意志以及全世界的尊敬。他很快就如愿以偿。   柏林大学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始祖,而由洪堡开创的德意志大学教育在短短数十年间就超过英法等国,被全世界所尊敬和效仿。   在德意志的大学里,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室、第一个研究所、第一个研究生院和研究生指导制度、第一本专业科技刊物。   普及全民教育为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使德意志在19世纪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1864年到1869年,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德意志民族占其中89项;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民族取得136项电学、光学、热力学的重大发明,英法两国合计为91项;到1869年止,德意志民族取得了33项医学发明,英法两国合计29项。   在当时,一个美国或英国科学家如果没去德国留学一段时间,师从某一位著名学者,他的教育就会被认为是不全面的。   智力成为德意志最大的资本。1903年,一位美国的商务代办这样写道:在德国居住和研究的10年,使我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这个帝国最大的资本是它的智力。   一个多世纪后,德国前总理科尔仍然这样说: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 德国民族性格与文化学术名人 ( 流氺禅淸 2007-10-3)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社区 外语学习 小语种学习 【德国文化】 世界各民族中,德国民族在文化与学术方面产生的重大人物之多是举世瞩目的,德国是哲学的王国,它造就了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费希特、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柯亨、那托尔普、卡西尔、文德尔班、卡尔纳普、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弗罗姆等伟大哲学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如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属于一个世纪中最伟大的两三个哲学家之列。 德国是思想家的摇篮,产生过马克思、拉萨尔、伯恩斯坦、考茨基等著名思想家。 德国是大学者的祖国,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学者皆出自德国,他们当中有:社会学三大理论家之一马斯韦伯,历史学家、《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十九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史学家兰克,知识社会学创始人曼海姆,冲突社会学巨匠达伦多夫。德国是军事学之乡,涌现出近代西方军事学之文克芬塞维茨,军事思想家老毛奇、史里芬、鲁登道夫等人。 众所周知,德国还是伟大科学家的荟萃之地。它产生了像欧姆、赫尔姆霍茨、提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克劳修斯、伦琴(人射线发现者)、狄塞尔(柴油机发明者)等著名物理学家;它哺育了热力学与现代物理学大师普朗克,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个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他可能比牛顿更伟大)、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玻恩(量子学大师)、海森堡格(量子力学的重要人物),拥有平炉炼钢发明者西门子等才能超群的发明家;它还培养了一大批数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有:人类四大数学家的数学王子,近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高斯。自他以后,德国数学界群星灿烂,成为世界头号数学大国,有伟大数学家、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茨,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者哥德巴赫;椭圆函数创造人之一雅可比;能析数论的创始人狄利克雷;成就众多的黎曼几何创始人黎曼,本世纪数学巨人希尔伯特等。 德国也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伟大天文学家,如天体力学的奠基人、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开普勒,星云假说的提出者兼哲学家康德,现代理论天体物理学之文之一史瓦西等。它还是世界化学王国。先后拥有一大批世界级的化学家,如经典化学大师、大学化学实验室先驱李比希,光化学巨匠本生,生理化学先驱科塞尔。德国在生物学方面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诞生了一系列著名生物学家,如比较胚胎学之父贝生、细胞学说创始人之一施旺、细胞病理学之父微耳和细菌学奠基人之一科赫。德国拥有几乎所有世界最重要的地理学家、如近代自然地理学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之父洪堡,矿物学之父阿格里科。欧洲伟大的地质学家的老师维尔纳、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者魏格纳、政治地理学大师卡尔豪斯孟费尔。德国还拥有世界最伟大的一系列心理学家,如心理学大师冯特,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属德意志文化的奥地利人,人格心理学大家凯伦霍妮,格式塔学派鼻祖韦特墨、考夫卡、苛勒和勒温。德国还孕育出一流的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神学家。 19世纪时,德国在学术上称雄欧洲。所有出色的外国学者都在海德堡、耶那、柏林、波恩、哥廷根大学就读,任何严肃的学术或科学著作都必须有充分的德文书目提要和脚注才能发表。德国是世界著名的音乐王国。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好几个代表人物都是德国人,古典音乐大师巴赫(1685~1750年)集德国民族音乐,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音乐于一身,把宗教音乐推向高峰,并对近代欧洲的音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巴赫的同代人,德国血统英藉作曲家亨德尔则开创了英国音乐的新纪元。古典音乐到了贝多芬手中,更达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浪漫主义境界。他创造了一个后人几乎不可逾越的颠峰。两个中年夭折的19世纪音乐家舒曼和门德尔松则大大发展了浪漫主义音乐,前者风格独特,独辟新途;后者风格柔美,作品有如仙乐飘飘。19世纪后期仍瓦格纳则在音乐的多方面均有独创性贡献,他的改治和美学思想与他的音乐一道,如劲风一般席卷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音乐界。19世纪后期的勃拉姆斯则以宏大又细腻的风格把古典主义音乐推向尾声。当20世纪的音乐流派不断翻新。令人目不暇接时,大作曲家、歌剧作曲家欣德米特,无调音乐大师勋伯格为德国在本世纪世界音乐中赢得一席之地。 德国绘画在16世纪达到鼎盛,出现了丢勒和贺尔拜因这两位光照世界的大画家。德国由于受其严谨的、刻板的、太富逻辑性的语言影响,思想方面不够浪漫,文学构思功底稍逊,因而一直未能产生如狄更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那样伟大的小说家。德国也有几个引以为自豪的文学巨匠、被誉为世界四大诗人之一的歌德(另三个是莎士比亚、但丁和荷马),他以《少年维特的烦恼》和《浮士德》分别征服了普通读者与文学评论家。在德国与歌德齐名的德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席勒,他的剧作《阴谋与爱情》、《威廉退尔》堪称德国文学的里程碑。19世纪上半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海涅,他的诗充满抒情章句,音乐韵味、讽刺与批评。稍逊他们的有民间童话大王格林兄弟,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有《臣仆》的作者、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希曼。 在20世纪,德国开始能够产生一些世界级的重要小说家。在本世纪初,托马斯曼以小说《魔山》和反纳粹暴政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赫尔曼黑塞则以他的宣传个人价值的小说而名噪一时。 40年代,德国文学未有太大的生机。这时主要人物有轰动一时的小说《调查表》作者几洛蒙,不太受欢迎的小说《斯大林格勒》作者普利维尔,史诗剧大师布莱希特。在50~70年代,德国在历来较薄弱的小说方面进步惊人,短篇小说大师伯尔莱获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超现实主义作家格拉斯和《戈莱为罚球而担心》的作者汉德克。德国在诗歌和戏剧方面保持了它的领先地位。以强烈旋律和深沉感情著称的里尔克被誉为20世纪德国最伟大诗人,尼采的信徒斯蒂芬乔治建树非凡,东德,西德两位难分伯仲的戏剧家布莱希特和楚尔迈尔相映生辉。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19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无法尊敬大学教授
张志东 2009-10-15 10:19
看了: 科学网不是《科学新闻》的自留地 答苏青老师:嵇教授可能是不小心一女多嫁吧! 我真诚地向《科学新闻》和科学网道歉 与《科技导报》副主编苏青老师谈谈心 兼答《科学新闻》杂志助理总编辑贺涛老师 我只能表明一个态度: 我无法尊敬大学教授 。 向《科学新闻》和《科技导报》和科学网的编辑致敬! ---------- 后续内容更精彩: 也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综合工学院嵇少丞正教授谈谈心 苏青,让我说您什么好 关于 嵇少丞教授事件 我的几点说明 苏青,黔驴技尽了 其他相关 精彩 内容: 科学网可以是《科学新闻》的自留地 博文发表有 风险 ,投稿组稿须谨慎 转载还是发表?这是个问题 科网上 高手 吵架越多越好(II) !佩服苏青老师! 应苏青老师要求,公布约稿邮件 《科学新闻》杂志助理总编辑贺涛, 你会讲人话吗? 苏嵇,王嵇,王饶,王曹,四案,何去何从? 打架 VS 打瞌睡 科学网怎么竟是掐架的 掐架制 胜秘诀? 贺涛个人声明:海外正教授如此骂人 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娱乐性了,开始违背傻帮的宗旨, 所以大呆将不再收集其他 掐架内容。
个人分类: 直言|9775 次阅读|41 个评论
答苏青老师:嵇教授可能是不小心一女多嫁吧!
热度 2 sciencenews 2009-10-14 16:02
尊敬的苏青老师: 我是《科学新闻》杂志助理总编辑贺涛。已经读了您的博文 科学网不是《科学新闻》的自留地 。因总编贾鹤鹏出差在外, 我把调查结果向您反馈如下: 《科学新闻》杂志评论版编辑孙滔有时候会根据科学网的博文向博主约稿。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评论版稿件都是经由作者允许的,这当然包括科学网的博主,不存在未经嵇教授的许可科学新闻杂志就擅自采用他的博文的可能性。 正如苏青老师您所言,嵇少丞教授8月23日在科学网博客发表凭什么让人尊重大学教授?后被推荐到首页,引起科学网很多网友关注。同时,我们《科学新闻》杂志也觉得该文有一定得代表性,于是就在9月1日写信联系嵇少丞教授。嵇少丞当天就回复编辑说,我可以试试看,改好之后给您。9月2日,嵇少丞教授即回复编辑说,孙老师:你好!附件中稿子给你寄去,可以吗?不行,你再帮助改改。同时附件中的文字由博文的3400多字调整为2300余字。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把孙滔与嵇少成教授当时的来往邮件张贴出来加以证明。 这样,嵇少丞教授所提到的报刊要转载我的博文,一般我都会答应。有报刊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转载我的博文,这是我不愿意的。请理解。结论显然对《科学新闻》杂志是不成立的。 很遗憾,由于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您那边已经采用(前后相差5天,通常对于杂志以双周为出版周期来说,很难及时发现),所以就不恰当地使用了嵇的文章。相反,我倒觉得,嵇教授应该及时告诉我们实情才对。因为,对于科学新闻杂志来说,这是起码的职业规范,绝对不会重复使用别的期刊已经发表的文章,及时质量再好也不至于如此。 碰巧,为了调查此事,我们还发现,嵇少丞教授的类似文章《大学的本质:寂寞与自由》8月31日前后还发表在第一财经日报,见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7/20090831/000000124782.shtml 看来,我们只能说,这可能是嵇教授一女三嫁吧?!原因也许是编辑们都认为嵇教授的文章质量好因而要求发表(当然不知道他已经答应过别人),而且嵇教授又想在印刷媒体上发表三次。 对于嵇教授的好女三嫁一事,希望他作为科学网上的公众人物、知名博主,给大家一个解释吧! 另外,对于您说的科学网不是《科学新闻》的自留地,答复如下: 作为同时担负科学网和科学新闻杂志两个媒体平台管理责任的 赵彦 ,一直向两个各自独立运作的编辑部都强调,媒体不单单是一个行业,更重要的是,媒体是社会公器,不是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的附属品,即便对于主办机构也是如此。举例说,纽约时报作为伟大的报纸,和纽约时报公司有着非常明确的区别和界定。 科学网,特别是科学网博客平台,也适用于上述原则。她当然不是科学新闻杂志的自留地,也同样不是科学网编辑部的私人和部门附属品。科学网博客平台是社会公器体现的一种媒体形式;对于单个博客而言,将遵循谁的地盘谁作主的原则。此前,科学网曾经出版过两本博文集粹的书籍,都和有关博主进行了沟通并获得了许可。 苏老师,希望上述解释能得到您的理解。让我们这些媒体人一起努力,和科学网这一社区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关系,与科学家博友建立起互信互动的关系。 贺涛 2009年10月14日
个人分类: 编辑感言|8646 次阅读|24 个评论
说起中国大学教授的收入,X都笑了
热度 1 Bobby 2009-7-22 19:34
一 先明确一个概念,工资收入。 收入还分白色收入、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多种。 其中工资加课酬(或奖金)大概算白色收入。 而工资在白色收入中所占比例可占 1-99% 。 俗话说得好: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工资以外的收入,就算外财。 二 学科不同,地域不同,大学经营效益不同,大学教授收入也不同。 学科不同的例子参见下文: 搞法律的教授可以开律师所,给企业当法律顾问,搞建筑设 计的 教授可办设计所,搞英语的教授可办英语培训学校,旅游专业的教授可开旅行社,心理学的教授可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企业管理专业的教授到处给企业当顾问,给企业培训,搞音乐舞蹈的教授,到处有学生开后门,因为人们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名,通过音乐舞蹈是个好捷径。连搞体育的 高校 老师都是在外兼职健身教练,等等,象牙塔中教授们也在市场中转型, 毕竟 教授也需要好好的生活,包括金钱的需要。 见:《揭秘:中国哪些大学的教授收入最高?》( http://www.voc.com.cn/article/200809/200809230840335524.html ) 地域不同的例子不举也知道,发达地区大学教授的收入显然比落 后地区 教授的收入要多。 大学经营效益不同例子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有的大学如果因为盲目扩大或合并而贷款逾千万上亿的,大学教授的收入可就惨了,连他 NND 解放前都不如! 三 从事科研和从事教学的教授收入也不同。如:上 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说,从事一般教学的教授年薪是 7 万元左右,而有科研 项目的 教授年收入可达 50 万元到 60 万元。 见:《东北大学某学院一名教授不讲课年收入 50 万》( http://news.qq.com/a/20060730/000494.htm )。显然对于有科研 项目的 教授收入而言,项目回扣奖励、 SCI 论文奖励、成果奖励、评审费等等占了收入的大头。 四 即使从事教学的教授,收入也不同。如果你是经济学教授,给利益集团写点软文,放点烟雾,做个讲座,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收益。据说前几年 MBA 火的时候,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教授那可真是日进斗金,都是家资千万的主儿。而你是个搞屠龙之术(基础科学或实用性不强的学问)的教授,则只有那点点可怜的白色收入。 还有一个改革后教学收入形成鸿沟的例子如下: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林毫不讳言:这一门课我可赚二三千元钱人民币。学期结束核算时,有的教师报酬高达五六千元,而有的教师不足三百元,其悬殊相距十倍以上。 见《武汉大学教授收入与听课学生人数挂勾》( http://news.sohu.com/96/66/news144316696.shtml ) 五 各种名目的 XX 学者、 N 人计划、学科带头人、 XX 首席等明码标价,收入自然与普 通 教授有云泥之别。如果再来个多个单位供职(两栖、三栖或多栖),收入肯定会更上层楼。 更不用说那当官的教授,利用权力寻租等手段,搂到的真金白银(当官的特权也折合成货币)又岂是你一个无官无职的裸教授能想到到的?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0248 次阅读|21 个评论
从《罗彩霞事件中的主要嫌犯王峥嵘被绳之以法》看西安交大的无法无天
cyj 2009-6-4 11:06
罗彩霞事件调查结果公布王佳俊之父被批准逮捕 2009 年06月03日08:03来源: 人民网- 《人民日报》 窗体顶端 【字号 大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中 小 E-mail 推荐: 窗体底端   人民网长沙6月2日电(记者王伟健、颜珂)备受关注的罗彩霞事件调查结果6月2日公布,王佳俊之父王峥嵘因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涉嫌犯罪,已被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涉及此案的邵东县一中教师张文迪、原邵东县公安局界岭派出所所长姚亮生因违纪违规,被邵东县纪委立案查处,分别受到留党察看一年、降级处分和留党察看一年、行政降级处分。   罗彩霞和王佳俊均为2004年邵东一中298班应届文科毕业生,两人同时参加高考,罗彩霞成绩为514分,王佳俊成绩为335分。王峥嵘经王佳俊班主任老师张文迪,获得了罗彩霞高考成绩等相关信息,随后通过伪造罗彩霞的迁移证、高考档案,并通过同学关系最终使女儿王佳俊被贵州师范大学降低20分定向补录。   湖南省联合调查组表示,这起事件是2004年高考招生过程中在湖南省邵东县发生的一起个案,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是一起严重的违纪违法案件。 (责任编辑:董宇) 博主的话: 从《罗彩霞事件中的主要嫌犯王峥嵘被绳之以法》看交大的无法无天 李连生及其妻子为了骗得国家钱财,变造假的国家学历证书,变造假的国家人事档案,将熊春杰从一个大专生(其学历也是由熊春杰自述的)变成一个大学学历。骗得高级文员,主任会计,和工程师等职称。 其性质,与王峥嵘帮助女儿王佳俊造假有多少区别? 关键是,我们的李连生是堂堂的大学教授,而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为《为人师表》者,却采用诈骗手段直接掠取国家钱财。 而西安交通大学中的某些领导,居然采取敷衍了事的处理,必将会引起全社会的轰动,并将极大的损毁学校在全国人民群众中的信誉。 学校领导人难道你们认为,你们这样包庇李连生和熊春杰,就依靠小小的学校党委书记,便能够压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法吗?
个人分类: 事态发展博主评论|13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惊讶突发新闻:中国政法大学一教授被当众砍死
JYH64J98Y99H 2008-10-29 10:40
(转发)程春明被砍 昨天晚上6点40分左右,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201室内,该校法学院教授程春明在上课前,被一个手持菜刀冲入教室的人砍倒,随后不治身亡。据该校目击学生称,嫌疑人为该校政管学院大四学生。有知情学生在网上发帖称,程春明曾与嫌疑人的女朋友保持暧昧关系,但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校方的证实。   ■事发该校201教室 嫌疑人神情镇定   事发时间为昨晚6点40分左右,死者名叫程春明,系该校教师。当时他正在该校端升楼201教室内准备上课。程春明昨晚的课程为《比较法总论》,上课时间为晚间6点45分。事发时,尚未开始上课。该课程为校内大二、大三学生的专选课,晚间共两节课程。事发的教室为多媒体教室,共能容纳52人,事发时教室内已经坐有许多学生。   有目击同学称,嫌疑人所用凶器为一把菜刀。事发时,教室内尚未上课,程春明正在做课前准备。嫌疑人突然手持菜刀冲入教室,向程春明右颈部砍去,共砍两刀。目击学生称,嫌疑人砍伤程春明时,神情镇定。随后,该嫌疑人走出教室,掏出手机并报警。   事发后,校方将该201教室封闭。在楼道的地板上,仍可以见到带着斑斑血迹的脚印。在201教室的后门把手上,也有带着血迹的手印。目击学生称,程春明被砍后,急救人员将其抬出时,程春明尚有呼吸,但从右颈处向外喷血。晚间10点30分左右,校方开始对案发教室进行清扫。案发教室内,过半的课桌上仍有该校学生未取走的书包及书本。   ■刀伤砍到右颈 失血过多死亡   程春明被砍后,被送到了昌平中医院急救中心。急诊护士介绍,约晚上6点55分程春明被送到急诊室,当时被确认死亡。医生及护士称,程春明所中的两刀在颈部右侧偏上处,刀口约1尺长、2寸深。伤口确认为刀伤。程春明的颈动脉、颈椎被砍断,由于失血过多死亡。医生及护士称,从刀口判断,嫌疑人下手较狠。   急救中心随后正式确认程春明死亡。目前,程春明的遗体已经被送至昌平中医院太平间。   目击者称,嫌疑人砍伤程春明老师后,并未逃离现场,而是自己拨打电话报警。松园派出所民警随后赶到现场,并将嫌疑人带至派出所审问。派出所方面证实,该嫌疑人系该大学学生,目前已经带至派出所审问。   事发后,有学生在该校BBS以及天涯等网络论坛上发帖称,嫌疑人为该校政管学院大四学生。发帖学生称,嫌疑人的女朋友与程春明曾有暧昧关系,嫌疑人不堪忍受。发帖学生还表示,据了解嫌疑人对此蓄谋已久。   事发后,校内众多学生来到现场。一些学生表示,程春明教师学问很好,很有风度,上课时比较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同学表示,程春明个性过于突出,并不好接触,因此选修程春明课程的学生比较少。一些听过程春明课程的学生称,留法归来的程春明上课时,有“地中海的自由、宽容”。   ■夫人怀胎五月 几度昏厥   晚间11点左右,程春明的夫人及一些亲友来到学校。程春明的夫人一直大喊“老公你在哪儿?他们骗我,老公!”程春明的夫人约30多岁,目前已经有5个月的身孕,来到学校后,一直痛哭不止,并几度昏厥。晚间11点55分左右,程春明的夫人在校方工作人员的搀扶之下,被送回家。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发言人昨晚11点45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确认该案的发生,并表示校方已经为此开会讨论。目前,校方已经对程春明的家属进行安抚,并表示一定会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校方随后表示,将于今天上午召开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说明此案的情况。   ■线索提供/金同学   程春明简介   程春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1965年1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汉族,中国致公党党员。   ■主要讲授课程:   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学、比较法、法语、法国行政法   ■教育背景   ◎2000年至今,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 1988—2000:留学法国。先后获普罗旺斯大学法国语言及文学文凭、蒙彼利埃第一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DEA文凭(对等中国硕士学位)和法学院公法与政治学博士学位、朗格多克科技大学高等企业管理学院获DESS-CAAE(MBA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保罗·瓦雷里大学文学大学文凭。   ◎ 1982—1988: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获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并被保送硕士研究生。   人物背景   “他那标志性的花格裤再也不会出现了”   “他那来自地中海的标志性的红色花格裤再也不会出现在法大校园了。”——昨晚9点48分,中国政法大学“沧海云帆BBS”上,网友“法大往事”这样评价程春明的遭遇。   在学生们有限的描述中,程春明是一位颇具学生缘,有鲜明个性,且富有浪漫气质的教授。   ■留法12载造就浪漫性情   1988年,程春明被母校华中农业大学推荐并由教育部公费送至法国攻读博士学位。本来,程春明在蒙彼利埃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后攻读的是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然而一次偶然的际遇,让他师从法国著名的公法学家和法哲学家米歇尔·米雅耶。   12年的留法生涯,造就了程春明浪漫的性情,他曾感慨:“站在蒙城最高处佩鲁广场终端的台地上,可俯瞰地中海,海上红帆点点,我常常去那里看海,看着看着就掉眼泪。”   程对法国的生活方式也十分留恋。   ■法大执教 衣着出位   2000年,程春明回国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教授法理学和比较法等课程。   在法大的众多教师中,程比较“出位”的是不羁的穿衣风格,不止一位学生提到他的那条红色花格裤。有一次接受采访,头戴鸭舌帽、腿上套着一条皮裤的程春明对记者说:“我喜欢着一条漂亮的领带让法大增色添彩!”   曾经的一篇新闻报道描述,程春明从没把传统式样的行为看得很重,而是将自由、宽容的气氛带进了法大的课堂,不过更多的是严格要求自己。“在我们聪明的法大学生面前,任何一位不思进取的老师随时随地都可能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我也有此感悟。所以呀,我现在正在拼命充电,以不辜负我法大学生的聪明和睿智。”   ■曾为大四女生作诗   或许由于程春明鲜明的性格,让他在学校里很有学生缘。一位曾采访过他的记者说,在法大学生的博客上看到这样的帖子,“昨天在主楼看到他了……”这个“他”指的就是“程老师”。   程春明曾管大四女生们都叫“丫头”,还写了一首诗送给即将告别“白衣飘飘的年代”的她们——“六月里的梧桐枝中/有一只孤独的布谷鸟/头顶着烈阳/期待着秋日的辉煌/六月的校园中/有一群待估的骄女/头戴着学士帽/盼生活一份轻松/六月的思念中/有一位旷世的天使/匆忙中莞尔一笑/留给我两份憬憧/六月的一切中/有一个硕大的问号/永恒的追寻/不正是一场春梦”。              ​ ​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3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