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动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动力

相关日志

接纳更是一种厚德
Rainbowcn2018 2019-12-31 10:51
她是一名普通的110接警员,工作上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只是默默地专注于提升接警量和及时有效地处理好每一起警情,用她的话说,就是“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虽然因为业绩突出,总被贴上先进的标签,但这次被单位推荐为“最美接警员”上美篇还是第一次。 她对我说:你知道吗?每次打开美篇,听着音乐,看着领导请专业摄影师给自己拍的工作照,反复读着发自肺腑的那些文字,自己都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几天工作时,心情也大不相同了,仿佛有了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从逻辑上来看,110接警员也许不应该与科学网“沾边”,但被她那篇《我骄傲,我是一名110接警员》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所感动,让我鼓足最大的勇气,以《 开启尘封已久的美篇,只是为了她 》为题,把她的文章搬上了科学网博客。 对她来说,科学网是神圣的殿堂,这里云集着科学界各个领域的精英,而她只不过是一名只有大专文化程度的110接警员,她也从未奢望过自己的文章和名字出现在科学网上。 那天,当我告诉她,我把她的文章贴到了科学网博客里,正在等待审核时,她很忐忑,怯怯地问我:能通过吗? 过一会儿,当我告诉她已经审核通过时,她听起来相当地激动和开心。 后来,当我告诉她还有3位教授推荐了那篇博文时,她听起来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昨天,我把她的名字加在博文标题里,重发了她的文章,科学网编辑老师直接把它放在了博客主页里。 得知这一系列消息之后,她说,她很感动,眼眶都有些湿了 !一定要让我代她表达一下最诚挚的谢意! 稍后,她又说,她现在不像刚开始那样关注美篇上的点赞量了,对她来说数字大小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几天,亲朋好友和许许多多的陌生朋友们给予她的认可和暖心评价, 科学网编辑老师们和3位教授对她的这篇文章的接纳 ,已经是对她的最大奖赏。 接着,她又说,这几天,她感觉自己的眼界一下开阔许多。她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好好学习,报考成人本科或者远程本科什么,多学些司法之类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这也许就是一名110接警员与科学网“沾边”之后的“接纳效应”吧。 我不知道这种“接纳效应”可以持续多久,但至少现在,她正在倍受激励。在她心中,点赞量的重要性在下降,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需求在上升。 原来,我一直认为,接纳是一种智慧,但现在,我认为,接纳不只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厚德! 科学网编辑老师们和3位教授的接纳给予了她更大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必将化为工作激情,让她更加钟爱自己喜欢的这份平凡而神圣的工作。 在此,向科学网编辑老师们以及 范振英 、 王从彦 、 贾绍凤 、 王德华 、 郭奕棣 等老师致以她的和我的最诚挚的谢意!另外,还要特别感谢把这篇 《石艳芳|我骄傲,我是一名110接警员》( 美篇版 ) 直接放到博客首页上的科学网编辑老师! 特别感谢 贾绍凤教授 ,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美篇点赞、去微信公众号文章点“在看”!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1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How to produce a paper living longer than yourself?
lcqq 2018-11-7 11:32
If you are lack of motivation, please start from here first! 2.If you cannot write out a paper, make your desk look like this first!! 3.If you cannot become a famous professor, make your office look like this first!!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3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动灭火的动力来源
dfedhw 2018-10-9 23:14
在灭火的时间顺序上,自动方式明显超前于人工方式,对于灭火剂的整体投送能力,由于借助机械设施,自动也可优于人工,在完全没有人为因素介入的情形下, 输送灭火剂的动力成为一个核心问题 。 作为流体类的灭火剂,需要通过重力或管道压力推动其产生位移,一般倾向于采用电力带动水泵来实现,当然也可由储气瓶自身的压力来进行驱动。 火灾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但相对于单个用户而言,绝对是一种 极端低频事件 ,所以一套自动装置的实际使用机会几近于零,如此则对动力方式的可靠性提出了最严苛的考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如果动力系统结构过于复杂,其可靠性必然打折扣,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可靠性还会 进一步降低,最终导致自动装置成功启用的概率极其不理想,在以往的火灾案例中,部分动力系统甚至会被火灾提前摧毁。 其次,火灾随机出现的地点无比宽泛,如果每栋建筑都装设这么一套动力系统来应对极小概率事件,从投入维护成本来考虑,也是极不经济的,所以,相当比例的区域基本不会考虑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装置之所以 结构复杂且价格高企,关键在于庞杂臃肿的动力系统,用以提供相应的动力 ,所以,除非动力来源得到优化,整个装置才可能同步实现简化。 河道里的筒车尽管利用效率低,然而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全自动”装置,恰到好处利用了自然界水流的动能,就能按照人的意愿把水 “ 送 ” 至高处,虽然筒车看起来体积庞大,结构却是非常的简单可靠,完全无需人为去考虑和增设动力。 再从出行方式来看,同样是一个人,借助单车只需要15kg的机械装置,借助汽车却需要1500kg的机械装置。尽管单车的速度显然不如汽车,然而为了确保灭火动作每一次的可靠实施,那么 自动灭火到底是需要一台额外增设动力的“汽车”,还是仅仅只需要一台轻便可靠的“单车”足矣 ,这个问题值得认真商榷。 灭火剂已然限定了其输送方式及动力来源,动力来源又注定了其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制约了其功能发挥,为此,尝试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剂才可能摆脱动力来源的困扰。要应对火灾这样的极端小概率事件,采用自然力无疑是最为可靠及有效的,除此之外的其它动力在长期以来的实战中都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欲速则不达。 自然力(如重力)无疑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动力,动力来源简化之后不仅能确保动作绝对可靠,还可降低单位及综合成本,由此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缪勒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辛辛苦苦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上屋顶去的泥水匠的故事;他讲得非常之出色娓娓动听,那是我不能忘怀的。泥水匠在他扛砖的时候所做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动地被贮存了起来,或许贮存了许多年之久,直到有那么一天,这块砖松动了,以致于落在下面一个人的头上。” —— 赵鑫珊《哲学与当代世界》
1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最不应该放弃的是追求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9-23 09:25
人生最不应该放弃的是追求 蒋继平 2018年9月23日 人生可能有许多东西不得不放弃, 但是, 唯有人生的追求不能放弃。 不过, 人生的追求随着时间的进程会有所变动。 换句话说, 就是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追求。 对于一个心身正常的人来说, 青少年时期的追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达到这个目标, 就得努力学习, 刻苦锻炼。要是年轻人没有这样的追求, 就会缺乏努力学习和刻苦锻炼的动力, 因而, 进不了理想大学。具有强烈追求的年轻人一般是人生的赢家。 那些从小就没有高远追求的人一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大有所为, 因为他们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 青壮年时期的追求应当是成家立业, 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庭,生儿育女, 为世界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军。 在事业上, 要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尽量建功立业。追求功名利禄, 青史留名, 只要行为得当, 是发挥人生价值的最有效动力。要达到这个目标, 就必须高效地利用好每一寸光阴, 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长的领域发展。要是没有这样的追求, 人就会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人生没有努力奋斗的动力就会甘居下游,最后一事无成。 晚年的追求是管好自己, 尽量做到身体健康, 心情开朗, 活得轻松自在, 争取成为长寿的一员。 要是过早地放弃这样的追求, 老年人就会缺乏生存下去的动力, 因而, 影响到健康和寿命。 不知道读者们如何看待人生的追求, 反正我自己是一直生活在追求之中的。 我现在的追求就是尽量调正心态, 管好自己, 在轻松自在的心境下努力保持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 人生应该始终保持着一份追求,因为有追求, 就有努力奋斗的动力。不过, 每个人生阶段的追求目标应该有所区别。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2345 次阅读|2 个评论
恩赐
热度 1 yaojunwei 2018-2-15 12:31
“横看成岭侧成峰”,造物者总是以一种半裸的艺术一展风采,从另一角度看,贫穷、落后、无知等等是上帝的恩赐,物质享受的人精神极可能精神空虚,但精神享受的人也会物质上落后,你应该因贫穷、落后、无知而自豪,这是你奋进的资本!昂扬的动力!
个人分类: 应如室|19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86)
罗非 2017-8-24 11:17
  能源的汪洋大海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我们已经一再看到,我们能使用的能源其实无穷无尽。讲得更精确,唯一的限制只在于我们的无知。每隔几十年,我们就能找到新的能源来源,所以人类能用的能源总量其实在不断增加。   为什么这么多人担心我们会耗尽所有能源?为什么他们担心我们用完所有化石燃料之后,会有一场大灾难?显然,这世界缺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够驾驭并转换符合我们所需的知识。如果与太阳任何一天放射出的能量相比,全球所有化石燃料所储存的能源简直是微不足道。太阳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会到达地球,但即使是这一小部分,就已经高达每年3766800艾焦(焦耳是能量单位,在地心引力下将一颗小苹果抬升一米,所需的能量就是一焦耳;至于艾焦则是10 18 焦耳,这可是很多很多颗苹果。)96全球所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只能保留大约3000艾焦的能量。97现在人类所有活动和产业每年约消耗500艾焦,而地球只要大约短短90分钟,就能从太阳接收到这么多能量。98而且,这还只是太阳能而已。我们还有其他巨大的能量来源,像是核能、像是引力。引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因为地球受到月球吸引而成的潮汐作用。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能源市场几乎完全只能靠植物。这就像是住在一个容量每年3000艾焦的水库旁边,想办法尽可能多抽一点水出来。然而,这里有个明确的总容量。但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发现能用的能源不是一个水库,而是一整片海洋,容量可能有几千亿艾焦。我们唯一需要的,只是个更好的抽水泵罢了。   * * *   学习如何有效驾驭和转换能量之后,也解决了另一个阻碍经济成长的问题:原料短缺。等到人类找出方法驾驭大量而又廉价的能源之后,就开始能够取得过去无法使用的原料(像是在西伯利亚荒原采集铁矿),或者从越来越远的地方将原料运来(像是从澳大利亚将羊毛运到英国的纺织厂)。同时,科学上的突破也让人类能够发明全新的原料(像是塑料),或是发现先前未知的天然原料(像是硅和铝)。   化学家一直要到19世纪20年代才发现铝这种金属,但当时要从矿石中分离出铝非常困难,而且昂贵。于是,有几十年间,铝的价值甚至比黄金还要高得多。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还会用铝质餐具来宴请最尊贵的客人,至于那些二等的客人,就只能用黄金的刀叉来凑合凑合。99但到了19世纪末,化学家发现了一种方法能够大量、廉价提炼铝,目前全球的铝生产量达到每年3000万吨。如果拿破仑三世听说这些属民的后代居然拿铝做成抛弃式的铝箔,用来包三明治、带剩菜,用完就丢,想必是大惊失色。   两千年前,地中海盆地的人如果属于干性肤质,就会在手上抹橄榄油。而今天人们抹的是护手霜。我在附近一家店里随便买了一支简单的现代护手霜,里面的成分如下:   去离子水、硬脂酸、甘油、辛酸/癸酸三酸甘油酯、丙二醇、肉豆蔻酸异丙酯、人参根提取物、香料、鲸蜡醇、三乙醇胺、硅灵、熊果叶萃取、抗坏血酸磷酸镁、咪唑烷基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樟脑、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羟基异己基3–环己基甲醛、羟基香茅醛、芳樟醇、丁苯基甲基丙醛、香茅醛、苎烯、香叶醇。   以上几乎所有的成分,都是在过去两世纪间才发明或发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遭到封锁,造成原物料严重短缺,可做成爆炸物的硝石更是奇缺无比。德国本身并不产硝石,当时最大的硝石产地在智利和印度。虽然用氨来取代硝石也可以有同样的效果,但当时要生产氨的成本还非常高。可以说德国人走运,他们的同胞:一位名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的犹太化学家在1908年发现了一套技术,几乎只要用空气就能制备出氨。等到战争爆发,德国人已经将哈伯的发现投入工业生产,只要靠着空气当原料,就能制作爆炸物。有学者认为,要不是有哈伯的发现,德国绝无可能撑到1918年的11月。100(哈伯在大战期间也是引导使用毒气的先驱。)而且,这项发现还让哈伯赢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奖,但可以想见他得的是化学奖,可不是和平奖。
个人分类: 科普|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85)
罗非 2017-8-23 10:39
  第十七章   工业的巨轮   现代经济之所以能够成长,是因为我们愿意信任未来,资本家也愿意将利润再投入生产。然而光是这样还不够。经济成长还需要有能源、有原料,但能源和原料有限,如果用光了,是不是整个系统就要崩溃?   然而,就过去的证据看来,所谓“有限”也只是一种理论。虽然这可能不太符合我们的直觉,但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能源和原料用量激增,可供使用的能源和原料量其实不减反增!每次即将因为能源或原料短缺而使经济成长趋缓的时候,就会有资金投入科学研究,解决这项问题。这种做法屡屡奏效,有时候让人更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有时候找出了全新的能源和材料。   让我们以运输产业为例。在过去300年间,人类制造的运输工具数量达到数十亿台,从简单的马车和手推车,到后来的火车、汽车、超音速飞机和航天飞机。过去可能会有人认为,像这样大规模使用资源,很快就会耗尽所有能源和原料,很快只能靠着回收垃圾撑下去了。然而,实际状况却正好相反。在1700年,全球运输工具使用的原料多半是木材和铁,但今天我们却有各式各样的新材料任君挑选,像是塑料、橡胶、铝和钛,这一切我们的祖先都完全一无所知。另外,1700年的马车主要是由木匠和铁匠手工人力制作,但在现在的丰田车厂和波音公司工厂里,我们靠的是燃油引擎和核电厂来推动生产。类似的革命在几乎所有产业领域无处不在。我们将它称为“工业革命”。   * * *   早在工业革命前的数千年,人类就已经知道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能源。像是可以燃烧木材,用火力来炼铁、取暖、烤蛋糕。用帆取得风力就能推动帆船,用水车取得水力就能用来碾谷子。然而,这些使用方式都有明显的限制和问题:火力得先取得木材,风力得靠天赏脸,至于水力一定得住在河的附近才成。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进行能量间的转换。像是风力可以推船,水力可以推石磨,但却没办法拿来煮水或炼铁。相对的是,燃烧木头的热力也无法推动石磨。在当时想要转换能量,只能靠一种东西:人类或动物自己的身体。在自然的代谢过程里,人类和其他动物燃烧有机燃料(也就是食物),把能量转换为肌肉运动。于是,男男女女或动物摄取谷物和肉类,燃烧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再用这些能量来拉车或犁田。   因为所有能量转换只能靠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当时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靠的就是肌肉的力量。人类的肌肉能用来造车盖房,牛的肌肉能用来拖犁耕田,马的肌肉能用来运输货物。而所有能用来供应这些“有机肌肉机器”的能量来源只有一种:植物。至于植物的能量,则是来自太阳。植物靠着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为有机化合物。由此看来,历史上人类成就的几乎所有事情,第一步靠的都是将植物取得的太阳能转换为肌肉的力量。   正因如此,人类历史在过去一直是由两大周期来主导: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太阳能的变化周期(白天和黑夜,夏季和冬季)。阳光不足、谷物尚未成熟的时候,人类几乎没有能量可用。这时谷仓空空,收税员无事可做,士兵无力行军或打仗,各个国王也觉得以和为贵。但等到阳光充足、谷类成熟,农民的收获堆满了谷仓,收税员四处忙着收税,士兵频频操练、磨刀利剑,国王也召集大臣,计划下一场战事。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太阳能,这时已经取得并封装在小麦、稻米和马铃薯里了。   厨房里的秘密   在这之前的几千年间,人类每天都面对着能源生产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但却总是视而不见。每次有哪个家庭主妇或仆人想要烧水泡茶,或是把装满了马铃薯的锅放在炉子上煮,这项发明就这样明显地在他们眼前。在水煮沸的那一刻,水壶或锅的盖子会开始跳上跳下。这时热能转换为动能,但是我们过去都只觉得这样乱跳有点烦人,至于一时忘记而让水煮干就更麻烦了。没人注意到这件事的真正潜力。   9世纪中国发明火药可以说有了小小的突破,能让热能转换成动能。一开始,要用火药推动弹丸听来实在太有悖常理,所以长久以来火药只是拿来制作炸弹。直到后来(起因可能是某些炸弹专家在研钵里磨火药,磨杵却被大力炸飞?),才终于发明了枪。而要再从火药发展为有效的火炮,就已经又过了大约600年。   即便如此,要将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想法仍然太天马行空,所以要再过3个世纪,人类才发明了下一种使用热能来移动物品的机器。这项新科技是在英国煤矿里诞生。随着英国人口膨胀,森林遭到砍伐,一方面是人类取得木柴作为燃料推动经济成长,一方面也是为了要有居住和农业用地。于是,英国逐渐面临木柴短缺的问题,人们开始烧煤作为替代品。许多煤矿层都位于会淹水的地区,而且只要淹水,矿工就到不了较低的矿层。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大约在1700年左右,英国的矿井里开始回荡着一种奇特的噪音,可以说是吹起了工业革命进击的号角,一开始只是微微在远方响起,但十年十年过去,声音也愈趋雄壮,直到最后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震耳欲聋的声响之中。这就是蒸汽机。   蒸汽机种类繁多,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燃烧某种燃料(例如煤),再用产生的热将水煮沸,产生蒸汽。接着蒸汽推动活塞、让活塞移动,而连接到活塞的任何装置也就跟着移动。这么一来,热能便转换为动能了!在18世纪的英国煤矿里,是将活塞连接到泵,好把矿井底部的水给抽出来。最早的引擎效率低到难以想象。光是想抽出一点点的水,就得烧掉极大量的煤。然而,当时煤矿充足,而且又近在咫尺,所以倒是没人在意。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英国人改善了蒸汽机的效率,还把它请出了矿坑,用在纺织机和轧棉机上。纺织生产仿佛脱胎换骨,开始能廉价生产越来越大量的纺织品。转眼之间,英国就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把蒸汽机请出矿坑,可以说是打破了一项重要的心理关卡。   如果烧煤能够让纺织机动起来,为什么不能让其他的设备(像是车辆)也这么动起来呢?   1825年,一名英国工程师将蒸汽机装到了一辆满载煤炭的列车上,让引擎将这辆货车沿着铁轨,将煤炭从矿场送到约20公里外最近的港口。这是史上第一列蒸汽动力火车。想当然尔,既然蒸汽可用于运送煤炭,为什么不能运送其他商品呢?甚至,为什么不能运人呢?1830年9月15日,第一条商业化铁路开通,连接了利物浦与曼彻斯特,用的同样是与抽水或纺织相同的蒸汽动力。不过短短20年后,英国的铁轨长度已达数万公里。95   从此之后,人类就深深着迷于如何使用机器和引擎转换各种能量。只要发明出适当的机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类型的能量都能为我们所用。举例来说,物理学家发现原子内储存着巨大的能量,就立刻开始思考要如何释放这种能量,用来发电、推动潜艇,或是摧毁城市。从中国炼丹术士发现火药,到土耳其人用大炮粉碎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之间足足过了600年。但从爱因斯坦发现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之后(也就是E=MC2),仅仅过了40年,原子弹就已经落在了广岛和长崎,核电厂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球。   另一项重要发明是内燃机,仅仅花了不到一个世代的时间,就彻底改革了人类的运输,也让石油变成一种液体的政治权力。在这之前数千年,我们早就知道了石油的存在,但只用来为屋顶防水、替轴轮润滑。就算到了大约一个世纪前,大家还是认为石油就只有这些用处。说要为了石油流血打仗,简直是则笑话。当时为了土地、黄金、胡椒或奴隶打仗或许天经地义,但为了石油,可是万万说不过去。   至于电力的发展更为惊人。在两个世纪前,电力对经济还毫无影响力,多半只是用来做些神秘的科学实验,或是廉价的魔术把戏。但有了一系列的发明之后,电力就成了我们有求必应的神灯精灵。手指一弹,就能印出书本、织出衣服,保持蔬菜新鲜、棒冰不融化,还能煮晚餐、处决死刑犯,记录我们的想法和笑容,让夜间亮起灯光,还让我们有无数的电视节目能看。我们很少有人了解电力运作的机制,但更少人能够想象生活中没有电力该怎么办。
个人分类: 科普|1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
热度 22 zmpenguestc 2016-4-9 21:22
如 果我们将青蛙一下子放到高温的沸水中,它因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就会从沸水中跳出而得以逃生。相反,当把它先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 加热至高温,青蛙反因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不觉危险的来临。当其后来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因已无力自救而被煮死在热水中。这就是我们熟知的 “ 温水煮蛙 ” ( Boiling Frog )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人们习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以及对渐变的适应性,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人的生存能力会慢慢变弱;那些至始至终就有压力感、紧迫感的人,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困难,反而具备应对能力。 对于高校青椒来说,不同的人,可能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的青年教师从留校就一直在团队里混,大树底下好乘凉,没有考核压力,也没生存压力。慢慢地就适应了这种“混”的状态,不知不觉就这样一晃过了40岁。回过头来看,职称还是讲师,数数成果,除了团队挂名的那些,就没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想到要拼命一搏时,很多机会都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已大不如前,想做点事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有些没有团队依靠的青椒老师,一开始就在教学、科研、论文等各种压力下工作,慢慢形成了一种必须靠个人努力才能生存的习惯,这种老师一般具备非凡的生存能力,不会差到那里去。 前不久,一位青椒告诉我,他博士刚毕业就在一个团队里混,日子过得很安逸。科研基本是当当下手,每年不用自己亲自写基金,不用去外面找课题,也不用为年终考核发愁。几年下来,发现基本没有大的进步,数数论文还就是博士在读期间发的那么几篇。后来某一天团队重组,他一下不再属于那个团队的成员了,这下慌了神。之后,不得不自己想办法找课题,每年写论文和想办法完成学校的考核任务和指标。日子是要辛苦一点,但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真正成长了,有了属于自己的课题,有了好的论文发表,有了独自外面闯荡的经验积累。相对而言,比起那些还在团队里的曾经的同事进步大得多了。他说,庆幸自己早点离开了团队,现在这种状况,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研究生们,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我实验室同一届本科毕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中,有的只是读个硕士,有的直接读了博士。对硕士同学而言,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做课题,第三年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由于达到毕业要求的门槛低,硕士生们三年过的很轻松、玩得很high,不用发论文,科研工作可以在项目组里划船或打酱油。博士生们呢,一进来就知道,有高的毕业要求,需要发表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学术论文,因此,时刻不敢松懈。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为自己的学业、科研和论文工作发愁。虽然是同一年入学的,但三年下来,水平却完全不一样。尽管当年大家都是同样的优等生或推免生,硕士生三年下来却看不出什么大的进步和收获,而那些直博生却大不一样。三年里,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很快,高水平论文发了不少。这时候,读硕士和读博士的同学,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我现在指导的几个本科“菁英计划”生,有的大三期间就已经有了专利成果,并撰写和完成了准备投稿的学术论文。曾经夸过海口,菁英计划生一定要在毕业前超过实验室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现在看来,这个承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不少人反映,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滑坡,水平大不如以前。一定程度上,也许跟我们目前的“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有关。努力不努力,都能拿文凭,都能混毕业,都有单位要。没有压力,何来动力? 所以,给研究生适当提高毕业要求和门槛,也许是有必要的。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改变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制定了“学术型硕士毕业前必须发表SCI论文”的要求,也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政策制定在前,既然学生还愿意来,表明他还是愿意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的。 因此,不论是在校学习的研究生,还是高校工作的青椒老师,都不能没有压力感和忧患意识。 本文发表于 《科技导报》2016年34卷第11期 。(彭真明, 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 ,科技导报,2016,34(11),100)
个人分类: 师生杂谈|37249 次阅读|43 个评论
[转载]可以一直飞行?XAir无人机靠风力发电
gzwhxu 2015-4-23 23:15
  无人机不仅仅是一种物联网玩具,也是很多公司开始关注的 新型物流形式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无人机的电池寿命仅为20分钟左右,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场景。而现在,一家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公司XAir,构建了一种风力发电的无人机系统,可以在空中持续飞行数个小时。   XAir无人机的重量非常轻,仅为0.68千克,机身覆盖了一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与内置电池,主要动力则来自风力。在测试的两个小时中,XAir没有任何的电力损耗,如果风力合适,那么理论上XAir可以一直飞行。   同时,XAir也正在研发无人机的飞行和地面控制系统、传感器等部分,目标市场则为农业、矿业、基础设施检查、摄影及小型货物运输等,超长的续航力有望提升无人机的实用性。另外,由于美国FAA(联邦航空管理局)近日对无人机系统提出了一些限制规定,如商业无人机具有一些重量、飞行高度和时速的限制,而轻便小巧、造价成本不高的XAir则基本上不存在这些问题,颇具前景。 转自:http://www.cnenergy.org/gj/gjyw/201502/t20150228_347344.html
1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方关爱是康复的动力:查出慢粒之后(二)
热度 29 Hongbolu 2015-2-10 10:18
一月下旬我在科学网披露了自己患病的消息: 从难以置信到树立信心:查出慢粒之后(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862619 没想到让编辑给加精了(非常感谢!)。这下可好,来自各方的关心让我十分感动,这也让我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今天就将各方的关心挂一漏万地在这里披露以下,用该文对来自各方的关心表示感谢! 亲人的关怀: 2014 年 08 月下旬在赤峰查出 CML 后,最着急的当然是自己的亲人: 我弟弟妹妹多方联系,打听如何尽快确诊并获得及时的治疗。如果不是我妹妹给我验血,这种异常是不会这么早就发现的,因为自己没有感觉到任何身体上的不适。而之所以百忙之中回赤峰,一则是要与赤峰学院同仁一起考察赤峰北部第四纪冰川地貌,还有顺便看望老母亲(不好意思,每年夏天回赤峰都是跑野外为主,而看望母亲成了顺便之为,实为不孝!)。这次若不回赤峰而等到 2015 年春末学校统一体检恐怕病情进展就很难控制了。 我弟弟后怕地说:“大哥这次早发现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老娘保佑了你。以后要勤回来看娘啊 … ”。妹妹则说:“以后必须每年回来体检 … ” 刚查出 CML 时,大家都不知道还有靶向药治疗,以为只能走骨髓移植的路。听到我弟弟妹妹议论这个事,我那准备上大学的外甥到我面前鼓励我说:“大舅你别着急,我马上验血,给你献骨髓 … ”。当得知不需要骨髓移植也能控制时,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了不让娘着急,妹妹就对她说:“我大哥最近太累了,血象有点不正常,带他去北京检查一下 … ”但从娘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早已知道我这回可真的病了。从那以后每次通电话,她都一直在嘱咐我:“病好了吗?别忘了吃药!可别到处出野外了 … ”。 我生病后,弟弟妹妹们全部调动起来,既出力又出钱,嘱托我“吃最好的药,别担心钱 … ” 尽管自己突然成了 CML 患者,但我并没觉得十分着急或恐惧。然而,这个变故对于妻儿打击很大。儿子天天上网查阅英文文献,及时地将国外最新进展讲给他妈听,从以前那种无忧无虑的颓废中一下子走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了。原来都是我睡眠最少,现在我似乎放心睡觉了,而一贯能睡的夫人却常常侧夜难眠。她天天上网查阅关于 CML 的信息,了解用药情况,想方设法改进食物方案 ... ,现在成了全职医疗保健医生 … 我深深地体会到,身体健康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那是全家人的财富,再也不能太任性了! 来自学校的关怀: 回到青岛后,院系领导、工会主席和部分同事一起到家里看望我。院长带着惊讶的表情说:“吕老师生病颠覆了养生规律:勤奋锻炼、烟酒不沾、饮食清淡 … 反而突然生了大病,以后干脆改变生活习惯,‘吃喝玩乐’,病就好了 … ”。 当得知靶向药 — 进口格列卫每月要花 2.4 万元后,我一下子成老学校里的“困难职工”,校工会先后两次给我发困难补助(顺便向单位工会建议:以后还是给其他职工吧!)。 有同事提议在学院发动大家捐款。我一听就急了,我知道:我的治疗关键问题是降低药价,而不是将高昂的费用转嫁给同事,让他们遭受经济损失。而且,这种药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服用的,每年大约三十万的开销如何靠“捐款”解决? 学校统战部领导、教务处的小祝、校办的小徐等也先后到家里看望我。还有很多同仁、朋友来看望和关心,就不一一叙述了。 生病后更加体会到:学校就是我职业生涯的发展平台,为了在有限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我必须尽快康复! 来自学生的关怀: 很多听过我课的本科生、研究生纷纷打电话、发短信表示关心。我的已经毕业工作的学生甚至从外地直接驱车到黄岛来探望。远在新疆工作的学生还特意购买当地的干果邮递过来 … 这么多学生关心我,如同自己生养了很多儿女,现在有种“多子多福”的感觉! 来自老师的关怀: 我的老师夏邦栋教授、卢华复教授得知我生病后都非常着急,嘱咐我一定要注意休息。夏老师在电话中强调说:“该考虑休息了,你已经为中国的地质学做出不少贡献了 … ”听到这样的鼓励我总有些“汗颜”之感。夏老师主编的教材在国内地学院校中保持畅销 30 年,而我自己计划编写的教材还是个“计划”,论贡献,我真的无法与前辈相比。我真切地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我要学习前辈对本职工作的认真精神 … 来自老同学的关怀: 南大地质系 78 级有个同学会,大家纷纷在微信群里表示关切,准备给我捐款。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最后还是从同学基金中拨款 1 万元表示关怀。离我近的老同学则上门亲自探望。 与我合作的师弟、校友们得知我生病后,也都打电话关心。因为参与我 2014 年的项目让他们垫付经费让我一直愧疚,我师弟赶紧表态:“甲方经费未到没关系,我那部分我自己先垫着,等以后他们拨款再说 … ”。 校友们的关怀毫无疑问也是我康复的动力! 上学期最后一节课的大奖: 尽管院系领导和同仁们一致建议:“吕老师在家安心养病,本学期课就别上了,安排人替你上课,以后也别出野外了 … ”。 陆老师还专门到家里探望并商讨上课事宜,冀老师多次询问并告知随时替我上课。 在感谢大家的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虽然 CML 属白血病的一种,但幸运的是有靶向药控制,我还可以正常工作。我承担两门课:一门是地质学专业本科生的《地球科学概论》,一门是研究生的《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我都是用双语授课的,突然将上课的负担转嫁给别的老师显然不合适,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上课任务。 况且我心里也一直不想这么早就停止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生涯: 如果不上课,教学生涯就结束了;如果不做研究,学术生命就终止了。倘若这两个生命过早终止,仅留下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我的生活也就失去意义了。经过协商后,大家同意还由我上课,而冀老师和陆老师则准备好随时接替我上课。 有了大家做后盾, 2014 年 09 月下旬我又带着学生去川西野外踏勘, 10 月初返校,长假过后就正式上课了。 当我带病讲授完《地球科学概论》, 60 多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长时间鼓掌。这种来自学生的掌声意味着:我的教学工作获得他们的认可。 我承担的《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课程是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由于要求学生同时具有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两方面的专业基础,加之双语授课,最后要求学生作 presentation ,每年选修人数最多十几名,此外还有些旁听的。虽然讲授这门课已经有十年了,但每次讲授我都更新内容,将国外专著、文献总结的规律配以自己科研中和阅读中获得的实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基本内容的讲授,也随时追踪国内外前沿。 2015 年 01 月上旬最后一次课上,当最后一名同学讲解完他的 PPT 时,还有 40 分钟空闲时间。我建议剩下的时间自由讨论,结果同学们全部起立,齐声高喊着感谢与祝福的话语,不知从哪里变魔术一样捧出一簇鲜花,然后是每个人送来一张写有感言的明信片 … 我以前上完课经常获得学生的掌声,但上完课时当场受献鲜花还真没想到过。我强忍着热泪,除了连续说出几个“谢谢”之外,一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 那个场面也太意外了,至今回忆起来仍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幸福感,即使是在电影中甚至在梦中也从未体验过。好像我一下子获得一个大奖,那簇鲜花就是巨大的奖杯,而一张张写满祝福的明信片就是一块块奖牌。今天回忆起来,那就是自己作为高校教师获得的最高荣誉,甚至比获得的省部级奖励都令我高兴,因为那是同学们从心里给出的评价! 当然,我也知道同学们用这种方式鼓励我、祝福我。因此,我一定要严于律己,尽快康复,无愧于“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 2015 年 02 月 10 日于青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12 次阅读|66 个评论
[转载]社會進步的平行四邊形原理——李银河
LEOLAND 2014-2-7 16:24
社會的進步是一步步艱難推進的,欲速則不達。社會上各種極端的主張五花八門,左派、右派、改革派、保守派,每個人都向不同的方向撕扯,結果就像恩格斯所說的平行四邊形原理:扯向不同方向的力最終形成合力,就像平行四邊形兩條扯向兩端的線,最終在一個二者中間的點匯合。這些扯向不同方向的力的匯合點就是社會進步的方向。 其實,所謂進步有時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往前走而已,不一定是有實質意義的進步,中國歷代王朝的改朝換代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從社會生活的內容來看,我們很難認定明朝比元朝進步,清朝比明朝進步。它們只不過是換了一批人統治而已,從上到下,從統治方式到社會生活方式,幾乎絲毫沒變。 社會的進步是一步步艱難推進的,欲速則不達。社會上各種極端的主張五花八門,左派、右派、改革派、保守派,每個人都向不同的方向撕扯,結果就像恩格斯所說的平行四邊形原理:扯向不同方向的力最終形成合力,就像平行四邊形兩條扯向兩端的線,最終在一個二者中間的點匯合。這些扯向不同方向的力的匯合點就是社會進步的方向。 真正的社會進步應當包含社會生活的進步,統治方式的進步,整個社會向著自由、平等、和諧、民主、人權的更高指標有實質的提高。按照馬斯洛的需求五層次理論,我們可以制定出社會進步的硬指標:生存需求的滿足;安全需求的滿足;歸屬需求的滿足;尊重需求的滿足;最終的需求是每一個個人的自我實現。 人們是否能滿足起碼的生存需求,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硬指標,如果是民不聊生哀鴻遍野,那就無論多麼民主也不是真正的進步。就像非洲那些小國的狀況。 安全是第二個指標。如果國家發生動亂,不斷發生爆炸和破壞,甚至出現人群之間的相互仇殺,像非洲那些種族仇殺那樣,那自由就淪為自由地殺戮和傷害,人們也就喪失了平靜的生活,更談不上社會的進步。 歸屬是第三個指標。人要歸屬於某個社會群體,例如家庭、家族、同事、朋友,如果人得不到群體的認同,例如由於膚色或者民族或者與眾不同的性傾向而受到排斥和歧視,他也無法滿意地生活。即使衣食無憂,能夠生活在安全的環境,如果人們歸屬的需求不得滿足,這個社會仍舊是一個不夠文明的社會。 尊重是第四個指標。人有獲得尊重的需求。如果社會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追求他人尊重的需求,這個社會才是一個運轉良好的社會,它必定已經擁有比較合理的制度,不僅對所有的人來說是機會均等的,而且使社會中人的才幹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從而獲得他人的尊重。 自我實現是第五個目標。人有獲得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一個社會能夠提供足夠的保障,使每個人都能夠實現他的自我,使每個生活於其中的人都感覺到快樂,那才是一個真正完美的社會,其運行制度和規則才是最合理的制度和規則。這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和社會進步的最終目標。 總之,只要不是專制王朝那樣的制度,只要不是希特勒那樣的制度,只要不是史達林那樣的制度,只要不是文革那樣的制度,社會就有進步的可能,有時保守派會做出一些很錯誤的事情,但是他們的抗拒改變有時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只要改革派堅持自己的努力,社會就會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合力向前發展,相信事情還是會越來越好的。目前的狀況比文革時就好了許多,社會也進步了許多,這就是我們應當對中國政治制度進步懷有希望的原因。
个人分类: 未 分 类|1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之二十:城镇化造就大量贫民窟
baocunkuan 2014-1-20 21:51
2014 年 01 月 20 日 03:25 来源: 人民网 - 人民日报 作者: 温铁军 :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120/11503971_0.shtml 因此,城乡一体化原则下的新型城镇化,绝非简单看城市增加多少人口。国家更不能任由短视的城市资本下乡去占领作为中国历次危机软着陆载体的农村。要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矛盾下开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政策原则,比如,按照城乡统筹原则给农民以平等待遇,以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城乡居民在城镇创业,更加强调乡村可持续发展,把提高农民组织化作为改善地方治理的基础,等等。 改革,而不是资本,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 。要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矛盾下开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蓝海,然而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照搬传统工业化老路,简单把乡村变城市、把农民变工人,引发了许多问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仅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也为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城镇化面对的客体主要是 7 亿农民、 200 多万个自然村。 国家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和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要立足乡土社会内生的多样性来加强生态建设,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城镇化 。如果能够把投资重点转到 “ 人的城镇化 ” 而不是维持过剩的城市产业,通过生态恢复和乡土社会重建来改善地方治理,农民就不至于背井离乡,农村也能增强吸引力。这种城乡一体化当是未来方向。 客观上看,城镇化确实有利于化解产业资本过度集中的城市形成的生产过剩压力。一方面,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95% 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五通(电、水、路、电话、网络),提供给中小投资者和城乡劳动者 “ 搭便车 ” 的机会,为内需型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有约 3000 个县级单位坐落在县级中心镇,还有约 2 万个建制镇,只需选择部分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建设投资重点,就足以打造城市之外的第二 “ 资本池 ” ,还可巩固农村作为传统 “ 劳动力池 ” 的作用。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并不意味着就得继续以产业促进城镇化,更不能延续单纯追求 GDP 时期的亲资本政策。某种程度上, 利益结构固化使我们对化解产能过剩的关注超过了对城镇化自身规律的考量,这是深化改革的障碍 。 近代城市化本源于工业化阶段产业资本集中所催生的劳动力规模化需要,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等内在特性,决定了产业集群要和城市带叠加在一起。而农村本来 “ 十里不通风 ” ,农业本身是个自然过程,因此,强行把农村和农业拽入工业化车道,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训就是 “ 双重负外部性 ” :环境污染和不安全食品等自然界对产业集中的大城市的反抗,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 事实上,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产业资本过剩。中国在未来数十年将更加受制于资源高度短缺、环境非常紧张,尤其要注意汲取其他国家的重大教训。以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之路,其特征是 “ 空间平移,集中贫困 ” ,各地农村贫困人口移入大城市,造成贫民窟中的黄赌毒泛滥。比如巴西,虽然实现了 80% 以上的城市化率,但大多数是在贫民窟中受黑社会控制,甚至要用国防军来扫荡才能维持世界杯足球赛的安全。 因此,城乡一体化原则下的新型城镇化,绝非简单看城市增加多少人口。 国家更不能任由短视的城市资本下乡去占领作为中国历次危机软着陆载体的农村 。要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矛盾下开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政策原则,比如,按照城乡统筹原则给农民以平等待遇,以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城乡居民在城镇创业,更加强调乡村可持续发展,把提高农民组织化作为改善地方治理的基础,等等。 始终应记住,改革,而不是资本,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课题组负责人)
1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进
liguoshuai 2014-1-1 21:48
前进 过去的 2013 年遭遇了变故,但生活还得继续,虽很悲伤,这种痛会伴随自己一生。最好的事就是学业上得到德才兼备的牛人悉心指导,增添些许做出好东西的希望和动力。 2014 年是重要繁忙的一年,需要做的东西仍很多很多,也需要决定未来的去向。 过去的 2013 年耗费时间仍很多,除其他事外,抛除吃、睡和消遣,仅有 3 个月左右在做学业有关的事。 希望 2015 年再回首时,能够拍脯子说下: 2014 年我终于多干正事了。可心里仍害怕仍会后悔,心境必然会不一样。 所以对 2014 年仍充满着期待。 2014 年 1 月 1 日于北京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科研经费的动力与压力
redtree 2013-8-9 10:48
中国科学报:科研经费的动力与压力 作者:彭科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9 8:44:09 ■彭科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科研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2011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这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经费的管理者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经费增加了,科研人员有更加充裕的资金进行研发,这当然是动力;同时,庞大的经费可能会引来一些行为不端者的觊觎,并由此产生弄虚作假、经费挪用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压力。管理者稍有不慎,就将引来外界的批评。实际上,近年来已经有多起科研人员因经费使用问题而受审的事例发生。 国外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据专家介绍,国外在科研项目的申请和评审阶段,相关环节之间更加独立、科学,不同的环节其评审人员都不一样。另外,在项目资金的监督环节,欧美诸国实行多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研究机构实行内部监控、审计部门进行事后审计,实现了全过程的监管。在法律环节,国外也对此有完善的规定,如美国颁布了《总监察长法》、《单一审计法》等法律;日本出台了《关于防止公共研究费不正当使用的共同指导方针》、《研究机构的公共研究费的监管指导方针(实施准则)》等规定。一旦查出问题,责任人将被严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欧美和我国的科研体制不尽相同,但在完善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方面,上述内容仍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层面,应当做到行政与学术资金管理分离、行政与商业投资审批分离。立项权不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立项者提出建议后,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后进行公示,保证立项的科学、公开透明。 在科研项目的评审环节,应当慎重选择评委,建立评审名单保密制度,防止其他因素干扰评审;同时,在具体评审环节方面,执行好利益相关者回避制度,建议采取双盲法评审机制,减少评委个人喜好的影响;在考核方面,也应简化目前纷繁芜杂、成效不明显的考核,给科研人员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 在科研经费的监管方面,应当完善全过程监管制度,建立资金发放机构、申请人所在机构、审计部门的三级监管。同时,在法律层面,应通过修订相关法规,给科研不端、挪用经费者更严厉的处罚,加大其违法成本。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来不断地积累和完善,我国相关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日益成熟,不断曝光的种种学术不端案例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研经费管理的日渐加强,我国的科研环境也会日益改善,而这必然会为科技强国梦提供良好的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3-08-09 第1版 要闻) ​
个人分类: 闲言|1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蒋高明:怎样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redtree 2013-7-26 12:22
蒋高明:怎样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作者:蒋高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23 8:44:25​ ■蒋高明 目前,中国科研人员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验收、评估、晋职、答辩,还要忙着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开各种会议。即使指导研究生,也以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为导向,从来不愿意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在上述压力之下,研究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再加上科研环境中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影响了国家科学原始创新。 生存成了科研人员的第一要务。作为连续读了几十年书的科研人员,能够在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外人眼里是令人羡慕的。殊不知,内在的压力,再加上住房、子女教育、家庭压力,就使得很多研究人员,将科研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其所从事的研究,大多以经费获得为最高目标,而经费又以论文发表为杠杆,不能也不敢有创新的思路,更不敢坚持科学真理。 科研人员作为人类社会中特殊的群体,是以知识创新为己任的。这个职业最大特点是要求研究者有研究兴趣,有科学献身精神,其工作态度是“安、钻、迷”型的。陈景润之所以能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李时珍能写出《本草纲目》,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都是凭着浓厚的钻研兴趣,他们没有生存压力或者并不计较个人得失。 怎样才能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根据笔者在研究所几十年来的工作经验和观察,建议如下: 第一,提高准入条件,减少评估频度。淡化乃至取消量化评估做法,看重代表性成果。目前对科研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评估,其本意是对做得不好的研究个体予以惩戒,对好的实行奖励。但具体实施时,却将论文影响因子作为唯一指标,科研人员不敢将“宝”押在重大科学发现上,而是将大文章拆成小文章发表应付过去。实际上,对于合格研究人员的筛选,应从源头把关质量,提高准入条件。要从科研人员受教育背景、科研潜力、天赋、品行、团队精神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不要看他发表了多少论文,而要看他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哪些代表性的成果。一旦进入到科研单位,就要相信研究人员,给予宽松的学术环境,而不是总折腾他们。 笔者参与首批“973”计划课题时,队伍中有一名研究员,前三年没有发表论文,但项目首席科学家一直不催促,最后该研究人员获得了重大发现,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并因此被遴选为中科院院士。如果逼其发表成果,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 第二,优化团队结构,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目前对海外回来的博士,动辄给予研究员、副研究员头衔,这就打击了国内同级别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逼迫他们也出国去“镀金”。对于没有做过学术带头人的年轻学者,拔苗助长会导致人才夭折。鼓励引进人才与国内人才同步竞争,如他们在今后的科研生涯中脱颖而出,凭借实力获得相应的头衔,就会让众人信服。当年搞“两弹一星”,科研队伍强调“老中青”三结合,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将老年科学家的阅历、中年科学家的智慧和青年科学家的进取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办大事。 第三,全额发放工资,不要让他们为“五斗米而折腰”。一些研究院所的绩效工资是从课题中支付的,而岗位聘任的人员工资,则全部来自课题,压力很大。知识分子最在乎的是声誉,为发工资去争课题,去求人,去搞歪门邪道,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去做的,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那些混进科研队伍中的研究人员就会去钻营,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对于科研大军的优秀人才,建议国家将他们的工资全额发放,不要让科研人员为了生存,将主要精力用于申请课题。 第四,创造完善的职称评定环境。职称评定与晋级,是科研人员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频繁的晋职搞得人心惶惶。现在搞的“十三级”分级太繁琐,门槛太多。如再最后申报院士,科研人员在其科研生涯中一半以上的时间之内,都在“爬台阶”。职称评定与晋级非常严谨,应充分组织材料,采取非常透明的公开答辩,不能搞山头主义,搞小动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压制不同声音。 第五,鼓励科研人员“敢为天下先”,树立科研自信和人格自信的人生态度。目前国内科研不自信,言必称美国,跟风研究现象十分严重。研究人员的存在,如果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重复验证洋人提出的所谓“理论”,就势必造成垃圾论文爆发。除了少数纯理论的学科之外,科研人员要立足国计民生实际需求,解决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科研经费发放,应采取“计划与竞争”相结合的办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原始科学发现应以中文首先发表,中国学者要率先引用国内学者成果。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总之,科研人员要理性回到科研活动中来,知识创新是其本职工作,为人类创造知识财富是其人生的最高追求。建议国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轻装上阵,到国际科学舞台上去竞争。大部分科研人员要面向国家实际需求,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学术能力,展示其才华。 (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 《中国科学报》 (2013-07-23 第5版 创新周刊)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我修行者
热度 1 Aduli 2013-6-3 03:28
一直有思考宗教的意义,不知对错,反正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总感觉如果一个人足够强大,可以做自我修行者。这样的人不需要参加任何宗教团体,自己就是一个团体。 但现实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抛开确凿的科学证据,人是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对于利益,对于价值的认识很容易动摇,很容易被左右,会摇摆不定。宗教团体,或者任何团体,它们很多的正面作用(这里不讲负面作用)其实是给人动力,在你做不下去时给你意志。个体很难产生相应的动力与意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个人,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宗教团体或团体。而宗教团体或团体也就有存在下去的理由。我的意见是如果一个人足够有意志,足够坚定,足够强大,他就不需要宗教团体或团体来支撑自己,自己可以做自我修行者。 我其实推崇自我修行者,但我离真正自我修行者还差很远。自己刚起步,希望能越走越远。 这里强调自我修行者并不是反社会,不鼓励社交。恰恰相反,我心目中的自我修行者是社会的脊梁,只是不需要宗教团体或团体的参与罢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很多宗教团体或团体是以善为教条,叫人向善,互相帮助。自我修行者同样以善为根本出发点,但更单纯,更彻底。自我修行者以更单纯的人类利益,社会利益为最终归宿,来实现自我。 你愿意做自我修行者吗?如何更好做好自我修行者呢? 杜向军 2013/6/2 马里兰州
个人分类: 生活|325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创新的动力是啥?
热度 3 陈龙珠 2013-5-17 08:07
人的追求,粗略地分,在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而且有“人到无求品自高”的说法。 在物质追求方面,人的惰性,喜易不好难。 现在国策层面上的例子,卖地收税,多印钞票,总比逼全民研发新技术赚钱,轻松很多吧?百姓层面上,抄袭西方先进的技术和使用西方失效专利的技术,总比自己去花钱自主研发再生产赚钱,轻松而低风险多了吧? 拿民用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创新而言,沪杭城区钢筋混凝土高层住宅建筑的售价平均在每平方米2万元的量级,其中仅工程结构的建造成本却不到15%吧?若是,则地产商还有兴趣于找科技人员来研发节约这个环节成本的动力吗?他们聘任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工程安全顾问以降低早日竣工销售盈利的技术性风险,比开发新技术去节省造价,更为迫切。 再看海归潮,面对被他们现在还在抨击的这个低科技水平的地方,要是比西方发达国家赚钱更难,飞出国门之后,他们还要挣着回归吗?( 对旧文《 呵呵,畜生会如此么? 》增加一个实例 : 留日医学博士走私医疗洋垃圾销往15省市 http://t.cn/zTFrt99 ) 只要很多人赚大钱不需要复杂的自主产权新科技,科技创新就继续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就会继续随风漂荡而无根基;只要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不与就业好坏和薪酬高低密切相关,学生及其走出校门的专业钻研劲头就会大打折扣。 没有精力更全面地展开论述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只要政府和百姓赚钱的途径继续不难,收入分配机制继续不公,在这个神奇的国度,出现全体官民从骨子里崇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就是一个梦想。 然而,科技创新并落到实处,又是我们这个大国能长期在地球上立于尊严之地的一个基本前提!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420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现在的混动车要做两套动力系统?
热度 5 liwei999 2013-5-14 13:14
为什么现在的混动车要做两套动力系统,全电引擎再加个汽油发电机不是简单多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3/2013 18:11:25 这是老友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在给出答案之前需要说一下理想的电动汽车的结构:马达放入轮胎里直接驱动,变速靠电子变频。这样基本上就驱除了各类机械的部件,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这类思想已经在列车里实现了,模型汽车也有。 到时候就如同电子表驱逐机械表、电子相机驱逐机械相机一样,电动汽车驱逐机械汽车。 混动车要做两套动力系统还是因为传统汽车的设计影响和成本的问题。“简单多了”的思考是忘了变电设备的成本和发电机的多余。全电引擎+变电设备+电源是动力系统的组成。变电系统的作用如同机械的变速箱一样,改变驱动力矩和转速与汽车的运动状态匹配。电动的技术含量都在这里面呢。“国产”高铁的部件也都是洋人的吧。 回过头审视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效率低的区间是起步低转速的时候。在这段区间用电动,并且在做到刹车时的动能回收,是这个阶段设计的思想。日本人这样想了,美国人以为一步可以做到电动,就没有做这“半步”,等醒过梦来也有些晚了。此乃第一。 第二,从能量使用率上讲,用燃料的汽车本身热效率就低。在如此低的水平上做发电,可以说是不知道图个啥。不能是为了电化而电化,一定要有个说法。电动化会使整个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几倍,几亿台车的社会效益极大。问题是电源如何办?缩短行程是个思考。每天一充电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毕竟一次充电跑200公里的性能对90%的用户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走远路时考虑借车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需要有别人也不比自己聪明的自信,也需要有别人不比自己傻见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3/2013 19:25:34 车子的速度从零到有限的速度,马达的转速需要调节。凭什么调节呢? 连 家里的冰箱、空调、洗衣机都需要有变电装置!发电机、电动机里有多少技术含量呢?基本上没有了,或者是有了也可以被模仿。大功率变频的器件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混动的成本似乎大幅度下降了,5000-6000而已。昨天在 Cotsco 外看到丰田车展示 作者: 立委 日期: 05/13/2013 20:24:26 Camry hybrid LE 居然才两万六千!2013 款式银灰 色,那个漂亮。传统 Camry LE 十几年价格不变,一直在两万左右。 记得去年第一次推出 Camry Hybrid 还是三万好几千呢。 当然,Camry 即便 hybrid 了,MPG 还是 41 有点动心了 产量上去了,很多初始投资也回收了,技术也进步了。在全电化之前,还有很多安全的事情、驾驶的事情可以做。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3/2013 20:42:14 包括长途卡车的自动驾驶、自动编队、记账算账等,都可以有作为。大约硅谷里已经有这样的企业了吧。 医 院的候诊时间与个人的手机的联系应用,应该也有人做了吧?这个软件卖给医疗体系应该可以赚钱的。 全电动的车还是比较小型,持续距离有些让人不满足。其实想开了,没电就歇了也是个好模式。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掏这么多钱与低效率的内燃发动机搭配值不值?不值。有传统技术带来的惯性的“不值”,有展望未来没有前途的“不值”。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3/2013 19:48:19 所以,就诞生了复合动力车。将来也不会有自带发电机、供电电动机的汽车设计。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9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自然生产力不平衡是战争的主要动力
fanxiaoyingz 2013-2-1 16:17
自然生产力不平衡 是战争的主要动力 什么是 自然生产力 ? 自然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同时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产力的统称。自然生产力主要包括生物本身的生长或转化力、生物生长环境条件方面的光、热、气、水等因素的量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力、土地数量肥力或土地中适宜于作物的生长的各因素的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力三种要素,并表现为两个层次即自然界的自然力和自然界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一种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一个综合起作用的总的生产力,它不是自然力和生物生产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自然生产力形成是自发的 , 不包括自然破坏力 , 自然生产力 在不同地区是极其不平衡的。 自然生产力在不同地区是极其不平衡 是导致古代战争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很少有从南方发端的战争,具有战争野心的人往往都在北方。从有史以来的大规模战争——黄帝炎帝蚩尤大战,黄帝就是北方人,居住在今陕北,晋西北和陇东一带。到了汉朝,匈奴不断侵扰中原;到后来,南北朝时期多个中原小国给北方少数民族的人当过“儿皇帝”;我早就发现,凡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疆土面积大范围广,而由中原人建立的国家则是局限于古代九州地区,中原人没有理想,没有勇气,没有骨气的情形可见一斑!南方人比中原人更差劲,它们建立的王朝往往就只限于江南一隅,例如三国时期的蜀国吴国,南北朝时期的 宋、齐、梁、陈 。 五代十国 时 李存勖灭后梁建国后唐 , 后唐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建立后晋 , 不久契丹军南下灭后晋 , 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 ,这些人都是少数民族人。 到了宋朝北方少数民族更是形成气候,形成了蒙古、大金、大辽、西夏、契丹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等;然后蒙古干脆侵占了中国,开设元朝;后来从原始社会刚刚走来的努尔哈赤则再次侵占整个中国,建立清朝。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侵略战争的策源地都是北方,根本的原因就是广大的北方地区 自然生产力 低下,而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 自然生产力 高度发达,后者在发达的 自然生产 力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劳动生产力,创造了各种财富和文明,谁人不羡慕?再到当今,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原因也是日本是一个北方地区的国家,本身的 自然生产力 低下,再加上日本是一个岛国,其自然资源十分贫乏。 自然生产力低下 的地区内生出战争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北方土匪横行,野心不断,战争不断的根本原因。 自然生产力低下的地区 对于生长在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忍受贫困艰难,做奴隶心态;要么奋起抗争出现反抗心态。要说明的是在 自然生产力低下的地区 ,这两种心态的人都大量存在,但是往往后者表现的机会较多,因为灾难总是较多。北方人活不下去就“走西口” ,“下四川”,上山当土匪,起义抗争,组织侵略,拦路抢劫等等,所以北方自古比较乱。而南方自古都被和平主义者占领主导位置,南方人走向保守、自私和堕落荒淫之境,南方的统治者自古比较荒淫堕落,对人民残酷无情,技术先进而思想落后保守。 战争实际上是打破这种落后状态的一种方式,极好的方式。北方的人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生活,生活飘忽不定,常常迁徙,遭受的苦难很多,所以往往就视野开阔,思维纵深,善于创造,心智开明,所以伟大的政治家往往处在北方。而南方由于全年气候良好,土地肥沃, 自然生产力 ,能够保证人民长期稳定生活,能工巧匠往往处在南方。但是南方人没有远虑没有政治远见,哲学深度。所以“南方才子北方将”是必然定式。 对于北方人来说,丰年是小灾,荒年是大灾。过去北方山区下种 40 斤,好年成收获 150 斤, 生命没有保障,造反打仗也是死是战死,受冻挨饿也是死是饿死;所以北方人往往更加愿意去当土匪,参军,移民。这都是自然生产力低下的结果。结果是千年楼兰无人烟,罗布泊中无商旅!当年明朝末年全国大旱,就是陕北人首先起义,席卷全国,不是陕北人喜欢造反,而是原本贫困的人们遭受了天灾,然后又有官府的横征暴敛,贫困天灾税负把人民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活路,所以起来造反。当年朱元璋造反也是这样,朱元璋父亲生养了六七个娃,在天灾中饿死了大多数,仅留下朱元璋和他大姐的儿子两人。 所以,哪一朝政府不善于利用天灾,不体察民众情况,不按照实际情况做事情,它注定是不能长久的,是不能得到人民支持的。人民不是想打仗,而是无赖之举。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孔孟之道中反对一切战争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战争也是一种革命形式,战争是政治革命的一个形式,它其实是一个较好的阶级革命形式,它和文化革命、技术革命、思想革命、社会革命一道成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当然,战争的源动力除过自然生产力不平衡造成以外,还有两个:一个是人性特点,一个是资本动力。人性特点是因为人,尤其是渔猎民族的人,尤其是男人,对于死亡的理解和天性完全不同于女性,男性在长期的进化中已经进化出这样的遗传:牺牲自己,成全自己的女人和后代;男人总是有把自己的优势种留给后代的种性企图;男人总是有排斥别的男人留种的种性排斥企图;男人总是有把自己的性竞争者整死的性别企图;男人总是有在斗争中强大自己,在斗争中增长自己种性欲望的斗争企图;男人总是有在同性斗争中锻炼性器官,增强性活力增强体力的性企图。所以男人往往都是好战之徒,战争符合人性本生。当然战争还有一个生物学作用,就是平衡和抑制过快生长的种群数量,以便于不把所有有限的资源在短时间内消耗精光,以利于种群的长期存在和长期繁衍。 战争能够淘汰一些退化个体,淘汰年老个体,淘汰有病个体,淘汰无能个体,从而保持种群优势,保持种群的生存能力和繁衍能力。战争是无情的淘汰利器,战争遵守丛林法则,但是丛林法则却遵守人性特点! 至于战争原因之三的资本原因,我在博文《 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 》中说的已经很明白。 战争能够掠夺,能够获得战争赔款,能够获得政策优惠,能够获得廉价而且丰富的资源,能够打开商品市场 , 能够培植亲信政府,能够得到人才等等。总而言之,战争对于资本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所以,我们必须摒弃 孔孟之道中反对一切战争的思想 ,必须着手准备必要的战争,也必须准备反击别国的侵略行为,支持人民的正义事业!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3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党政公文一体化从调研到实施6年才走完,改革的动力在哪里?
xyysh2008 2013-1-17 12:40
党务系统和政府系统的公文要求千差万别,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不仅专家都看不懂, 就连其 专门从 事 公文写作的人员来说,也是难以准确分别。 最近,从一次公开学习上获悉,党政公文一体化调研从2006年起,而到2012年7月才正式出台并施行, 令人嗟叹不已! 而最后这次能够立马推出,源自某大秘想到,万一某位十八大代表提到这件事,该怎么办?所以特事特办, 还没有 充分 征 求下面各省市意见,就仓促出台了这个意见。 因此,我不禁要问:改革的动力到底来自何方?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球内部为何老动?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1-27 13:23
地球内部为何老动? 杜乐天 众所周知,地球有两种动: ① 绕太阳转和自转。此可称为它动,是别的动力给它的。这是天文学问题本文不做讨论。 ② 地球内部动。此可称之为内动。 Geodynamics 译为 “ 地球动力学 ” 不确切, 远非只有力的问题,我现在改为“内动因”。地球内动的外在表现构成了当代整个地球科学(包括气象学和海洋学,下同)的内涵。研究的领域已经细分出几十个分支学科、专业。资料浩如烟海,一座座庞大的地学图书馆和资料库,高大的书架一眼看不到边。 尽人皆知,地球由岩石组成(外地核液态铁除外)。地球是固体,故国内外学界普遍持固体地球观。一般讲,固体物质自己不会动,但固体地球却天天处处在动。特别是看不到的地下深部动了 46 亿年,至今还在激烈动荡。 固体是结晶体,应当是无生命的,但地球却有生命,和生物一样它也有生、老、病、死(演化到今天,大体相当于人的中年偏后);它有心跳,会呼吸,很多情况下会爆发式哮喘(火山),打摆子(地震),化脓(岩浆、石油),流黄水(热液),结疤(地壳和矿产),动不动就发疯(极端气候)……。 上述种种似不动又动矛盾不仅业外人士感到不解,业内人士多年也为之困惑。舆论界认为地球起源、生命起源是世界性难题。其实此问题太遥远,早解决晚解决无关宏旨,当前最急迫的是赶紧把地球内动因到底怎么回事弄出个眉目更为必要。因为地球一动,人类就遭殃! 当代的科学技术不是早已先进登峰造极了吗?但却无能回答重大自然灾害成因,连预测都做不到,做不好。不得不对此产生深刻的怀疑,西方领军数百年的自然科学以及认识方法在此暴露出根本性的缺陷。学科专业划分早已走向极端:过细、过碎、过窄、过散、过偏,严重的无政府状态。我们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这么多年的无奈、被动,每次大灾本来可以避免的大难到时不能避免,表明现在错误的科学理论负有不可推缷的社会责任。把地球无休止的分科、分裂使我们丧失了整体综合认识的能力。这是本文打算加以论证的一个认识论、方法论重大命题。早该算这笔账了! 在国内外学界,总以为复杂问题必须用复杂的理论、计算加以解决。美国 Santa Fe (圣菲)带 头专门探讨所谓的“复杂性”已有多年,也没有多大成效。它的思路不对。我认为越热中讨论复杂性,认识越混乱。应当反其道而行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反而可以求解或至少能发现新的门路。底下是本人近些年不见经传的大胆闯试,现概述如下三句话: 1 ) 地球内动因,很简单,源于幔汁( HACONS 流体)运动; 2 ) 岩浆、热液、大地构造、地球演化、产生地壳、油气及金属矿产、地深热能、重大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等都是幔汁辐射、地球排气、排热、排能的需要和表现方式(关于此一立论请见近年拙文“幔汁( HACONS 流体)地球内动因探索 ” (五大原理),载于《地球科学,》 2009 年第 6 期) 。 3 )开展 1000 口国土深钻( 8-12KM )可以消减大震、大旱(改造 沙漠为林海)、森林大火、大水(大江南北降水均匀化),许多矿难,同时开发地深新能源。 本文把极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体现了老子《道德经》的智慧。他在大约 2600 年前就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是要日日有进,但为道(基本原理)则必须不断甩掉那数不尽的表象纠缠和理论羁绊。这是西方分科之学恰 恰欠缺的治学大术!现在我把它称之为无界论(只知道问题,不承认什么专业)。打破现有的各种学科的理论、概念、术语的专业界线使之弥漫。不如此就不可能由步思(逻辑思维)上升到跃思(跨越思维),再到飞思(升华思维)。下面再具体加以说明。 1 )众已周知,地球上数以千万计的 Fe 、 Cu 、 Pb 、 Zn 、 W 、 Sn 、 Mo 、 Bi 、 U 、 REE 、 Au 、 Ag 等周期表中各种金属、非金属、石油、天然气等等矿床的成因,现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 碱交代作用 成矿。于是上述各元素、各矿床、各矿化类型、成矿机制的专业划分界线全部消失了,简明了!简这个字中有玄机,把事物看穿看透之谓也!我管此叫形而后思维,不上圈套,不迷信。 2 )全球的岩浆岩多达上千种,大类也有超基性 — 基性 — 中性 — 酸性 — 超酸性 — 碱性等,每一大类中 又分出数不尽的亚类、个论。我则给予反分类,实际上所有上述岩类只不过是价歧化度( D ’ )的连续过渡谱系:超基性岩为 0.5-3 ;基性岩为 3-5 ;中性岩 5-15 ;酸性岩 15-100 ;超酸性岩 100-300 ;碱交代岩 500 。如此复杂的全球岩浆体系(地壳、上地幔的主体),最后飞思成为几列简单的数字(过于专业,不拟赘述)。它们之间的一切专业划分界线都不再有,简明多了。 3 )地球上古新裂谷不计其数,总长 约十万公里。国内外裂谷研究者数以百计,文献相当之多,也很有深度。但切勿被它吓住,要善于看出此中还有不少奥秘未被发现,敢于破界而入。结果发现裂谷有 9 大地球化学特征:裂谷是 ① 破谷②热谷③浆谷④水谷⑤气谷⑥碱谷⑦酸谷⑧盐谷⑨矿谷(杜乐天、 1987 )。摆脱现有的学术命名(诸如矿物、岩石、构造、地层、热液、沉积等等),不再被此等概念以及它们的理论束缚,这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有新发现。本人正是从此裂谷 9 大地球化学特征破解了地幔流体的化学成份是 HACONS 超临界态化合物体系(简称幔汁)。沿此新路后来争取到了八五首批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幔流体与软流层(体)地球化学 ” 项目研究(杜乐天、刘若新、邓晋福、路凤香、曹荣龙、夏林圻、王先彬等, 1992-1995 )。在地幔岩捕虏体的详细解剖中发现浆胞玻璃乃是幔汁的固化体。幔汁的存在终于得到上地幔实物的证实。其实地幔岩中玻璃早被中外学者发现,但从中发现是幔汁的固化体则是未见先例的。此一新进展打开了后来破译地球内动因的康庄大道 ! 4 )近代地球物理精深测量揭示了壳幔中软流体的一系列地球物性变异,诸如低速( S 波、 P 波)低阻(高导)、低密度(低重力)、低粘度、磁退、高热流、强流变等。本人把所有这些物性变异转化为地质概念,统称之为壳幔溃变。这样就把一大批专业术语的界线加以消除和简化。把码 头上堆积如山的散装改为集装箱,整存整取,少些累赘,便于在登峰的征途上轻装前进,便于在步思的基础上进行跃思、飞思。 5 )在用新的简化思路对上述地球科学几个基本问题初步破译之后,又进一步发现原来几百年研究的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之间的人为专业分界只是 矿物学、岩石学表面现象,实际上二者都是幔汁反应的产物:如温度高于岩石熔点就是岩浆作用;如低于岩石熔点就是热液作用。这样二者间截然的界线亦将不复存在。这一关口一旦突破,于是地球演化的学术大殿也随之大开!地壳乃是地幔化学歧化四大轻质元素 K 、 Na 、 Si 、 Al 的向上分化搬家,而这一大变动实际上是幔汁作用的伟大功能。没有幔汁,不可能有大地构造运动,不可能出现岩浆、热液和矿产,也不可能有地壳的形成。 6 )幔汁 幅射派生出来地球排气和地内四大充气圈的形成,而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如大震、大旱、大水、大火、火山、沙漠化、厄尔尼诺、许多矿难以及众多极端气候灾害(天气决定于地气,二者岂能分开?)等等原来被专业划分认为彼此毫无关联的截然界线在幔汁幅射、地球排气的大背景中全消失了。这些大灾害实际上都是地球排气、排热、排能造的祸(过于专业,在此不赘)。 7 )一旦破译(当然,现在只是扒开了一个口 子,很多问题有待个个深入攻克)地球内动因是幔汁运动(所需幔汁只要有地球质量的 1% 不到就极可观。小量大作用,四两拔千斤)。我们可以开展 1000 口国土深钻( 8-12Km )工程,从根子上来消减重大自然灾害,逐步使我国变成少灾甚至无灾乐土,而且可以扩展到全球。同时又可大大缓解能源紧缺危机。此等深钻可以开采天文数字的地内深气、深热。这些气即使不人为打钻放出来,它照样往外排,那就造灾!关于地球排气除了国内外大量地面、地下研究和实测之外,近十几年又有全球排气卫星监测数十万张图像可兹证明。就看谁会用了!在此方面本人近些年的重要发现是:重大自然 灾害的地下祸根总算找到了,就是壳幔溃变体,而溃变体乃是幔汁(高压深气)充注造成的。通过打深钻把这部分深气人工提前放出来,使之老达不到发灾临界点,就有办法使其不会发生,或者大大降低其灾害强度。另外,通过深钻又可大规模开发地球内部的深气、深热。 最后仍须强调,现在的知识和学科理论之多,好像什么信息爆炸。其实多的没用,有用的不多,不过是一堆堆大杂烩,极为良莠不齐:其中有正有误,有高有低,有深有浅,有宽有窄,有整有碎,有清有混,有新有陈。本人早在二三十年前即察觉西方的地球科学(包括气象学和海洋学)理论以及其思维方式破绽般般,不少条条到时不管用。使我们多年疑惑茫然,一直到今天!切切不要再执迷,不要继续被其克隆! 草丛漫山野,要的是奶;花粉亿万粒,要的是蜜!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82 次阅读|3 个评论
伟大的发现或者发明起先都是“自私”的
热度 1 qinchuanq 2012-9-10 00:45
这几天写程序写的凶。顺便搜索C语言之父Dennis Ritchie也搜索得多。 今天看到一个对其同事Brian Kernighan的采访。 参见: http://forbesindia.com/interview/special/brian-kernighan-no-one-thought-c-would-become-so-big/29982/1 其中的两个问答是: Q Did Dennis Ritchie or you ever think C would become so popular? I don’t think that at the time Dennis worked on Unix and C anyone thought these would become as big as they did. Unix, at that time, was a research project inside Bell Labs. 翻译过来就是: 问:以前Dennis Ritchie 或者你曾想过C会变得这么受欢迎吗? 答:我不认为在Dennis还在创作和完善Unix和C的时候有谁会想到Unix和C会变得如此重要。Unix在那个时候,(只)是一个贝尔实验室内部的研究项目。 (博主注:看来他们没有服务全人类的伟大觉悟啊。开始项目之前也没想什么重大的意义,理论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之类的。要是让他们写基金本子不知道会写成啥样哈。) Q Many languages had been in existence when work on Unix and C started. So, what were Dennis Ritchie and Ken Thompson trying to achieve? Ken Thompson said it fairly well. And Dennis echoed that sentiment. Ken said the goal was to create an operating system that was comfortable and easy to use for programmers. 翻译过来就是: 问:当你们开始研发Unix和C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现成的编程语言了。那么,Dennis Ritchie和Ken Thompson试图(通过研发Unix和C来)达到什么目标? 答:Ken Thompson说得很好。Dennis则对他的想法作出了呼应。Ken说目标是创造一个对于程序员们来说使用舒服并且简易的操作系统。 (博主注:Ken将自己视为程序员,可以参见他的图灵获奖演说。所以这里就臆测他和Linus一样,一开始只是为了让自己爽了。) 以前买过一本《牛顿传》(好像是湖北的某个出版社出版的,没有带在身边),书中写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被哈雷(就是哈雷望远镜纪念的那个哈雷,他和牛顿认识)催着发表的。貌似是这样的经过:一次哈雷和牛顿聊天,聊到万物背后的运动规律,牛顿说,这个我早就已经解决了。哈雷不相信,说“真的假的啊?拿出来看看。”于是牛顿翻箱倒柜的翻出他字迹缭乱的手稿。哈雷看了后意识到它的伟大意义,于是就催促牛顿发表。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关于自然界的统一理论就这么为人所广知。牛顿可能压根就没想着要发表!尤其是后来和胡克(胡克定律的那个胡克)为《原理》吵得不可开交,他非常后悔发表,还因此经常埋怨哈雷。 还有以前在哪本书上看的关于高斯的小故事的介绍。高斯曾经有篇很好的著作(具体是啥我记不得了)在送给德国科学院(好像是德国科学院,记不大准了)检阅无果后,一天准备用其点烟。他的学生看见了,连忙夺之。另外,高斯不喜欢发表他认为不完美的著作的癖好是人所共知的。 貌似这些大牛都是懵懂无知的啊。而且他们的伟大作品貌似都是自私的,或者小私的——Unix和C是为了创作出用着舒服和简易的系统和编程语言以供他们自己然后是贝尔实验室的程序员同事们享用;牛顿的《原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高斯是为了审数学之美(博主个人臆断)。 就是今日之Linux都是因为Linus在当大学生的时候没钱买Unix而用Minix又不爽的情形之下自己捣鼓出来的。 他们原来都是自助助人啊!没准哪天艾滋病被攻克,其攻克者要么是艾滋病患者,要么是跟艾滋病病人关系很铁的人。 我们这些搞所谓“科研”或者“研发”的人呢?我只知道好多人的项目内容自己都不好奇也不能受益。没有自助的因素在里面,发现或者发明能助人么,换句话说,能有益社会么,能伟大么?这是个问题。
个人分类: 学习生活|38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调结构的动力
whyhoo 2012-7-31 12:51
7月30日,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研究编制的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对外发布。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解读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时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既不必对产业景气度的小幅回落过度紧张,更不必对GDP增速“破八”感到恐慌,而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问题,把经济下行压力切实转化为调结构的动力。   记者:您怎么看二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的总体走势?   姚景源:从监测结果看,二季度工业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都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相对比较缓和,与3年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景气下滑态势截然不同。而且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景气度缓中趋稳的迹象进一步明显。对11个产业的监测结果也表明,当前产业景气下滑的总体趋势是缓和的,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探底回升,结构也会趋于优化。   记者: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速为7.6%,这是时隔3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又一次回到8%以下。目前,社会上不少人对GDP增速“破八”感到担忧,您怎么看?   姚景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民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5%。当前,GDP7.6%和7.8%的增速仍然高于预期目标。令我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GDP增速回落到8%以下的时候,社会上就大肆渲染“破八”甚至表现出了恐慌。   事实上,年初提出7.5%的经济增长目标,目的在于明确地提出经济转型的信号。最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也在积极引导大家将努力的目标从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转移到注重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对于现在的放缓,有些人仍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之所以感到担忧和恐慌,一方面表明他们仍然过度关注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习惯传统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当前的经济增速下行,除了受外部因素困扰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过去长时间累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问题与增长方式问题造成的,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横向来比较,我国GDP增速7.8%的水平其实并不低。今年上半年,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印度和巴西等GDP增速都在放缓。美国的GDP增速1.5%,欧洲则是负增长,而新兴市场国家中,印度5.6%,俄罗斯4.9%,巴西为1.2%,中国7.8%的增速在整个世界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领先状态。   此外,我国经济目前虽然处于下滑状态,但风险是可控的,而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十分充足。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为GDP增速的回落就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   记者: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正确解读GDP增速的放缓?   姚景源:我们不必过分关注7.8%的增速,但必须更加关注我国经济的下行趋势和压力,特别是要弄清楚经济下行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找到应对方案。   从国际因素看,当前GDP增速的下行,主要由于外部需求疲软,我国出口受阻。我注意到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0%,而去年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8%,可见出口下滑趋势之快显而易见。这也说明,尽管我国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起就提出要扩大内需,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在改变出口依赖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改变, 宏观经济 对出口依存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从国内因素看,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依靠信贷增加和依赖货币扩张,这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粗放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投资放缓,经济增长动力也就不足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从工业投资看,不少企业家热衷于把货币投向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投资下行,导致工业投资出现下滑;此外,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出现回落。   我现在最担忧的并不是经济增速“破八”,甚至也不担心经济增速继续下行,而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变。事实上,我国经济增速要回到8%以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从长远看就容易出大问题。因此,当前我们最为需要的是,把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作为 宏观经济 凤凰涅槃的机遇,把经济下行压力作为调结构的动力。   记者:当前,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稳增长的着力点?   姚景源:当前,我们需要更加坚决地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利时机,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要转方式、调结构,但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质性进展,关键的原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各产业企业似乎都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即便是循着传统的发展模式也能赚到钱。因此,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和动力都不够充足。   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全球经济形势持续疲软、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景气出现回落,各个产业长期以来粗放发展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产业盈利水平下滑。比如,钢铁业今年以来出现了全行业亏损,服装业赚钱越来越难,煤炭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也在降低,等等。这种局面将倒逼各个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使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努力做到“稳增长”。需要指出的是,“稳增长”完全不同于“保增长”,保增长完全可以靠猛药,通过一时的政策刺激实现经济拉动,但稳增长主要靠内功。我国在稳增长方面仍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应把着力点放在惠民生上。当前,我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仍然有待改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仍较为突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使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和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Macro/Forward/201207/t20120731_147974.htm
个人分类: 经济|1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温家宝总理在四川调研
whyhoo 2012-7-15 18:28
7月13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四川省成都市就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调研,并在成都主持召开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五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 温家宝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仍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稳增长政策措施正在见到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沉着应对,扎实工作,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关键要靠改革开放 14日下午,温家宝在成都主持召开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五省区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 温家宝说,我们要全面估量形势,既要看到面临的问题、困难和风险,特别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发展中出现了不少亮点,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力仍然较大。农业再获丰收,夏粮连续9年增产,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反映了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物价逐月回落,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更大空间,也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纯收入较大幅度增长;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财政运行平稳,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较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改善、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兴市场开拓都有很大的需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适当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要把稳定投资与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与开拓新兴市场结合起来,与促进民间投资结合起来。 温家宝强调,要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今年的改革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了部署,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以推进,坚决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温家宝还强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一些重大民生工作作出了具体承诺,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好。要加快教育、科技、文化改革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人民收入。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当前要特别重视抓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继续做好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关心和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 要在认识上更加重视流通 成都传化公路港是浙江传化集团在成都建设的公路物流平台,集中了2000多家物流企业和工商户,每天发布货运信息1万多条,可为5000多个司机提供配载服务,较好地解决了运输车辆空驶问题。 14日上午,温家宝走进公路港信息大厅,仔细了解公路港运行的程序,向物流企业负责人和司机们详细询问货运量的变化。他们反映,公路港建设大大促进了物流的发展。过去,货物运到成都后,往往空车返回。现在可以及时配载,不用空跑了,大大节省了成本。温家宝说,这个物流平台不仅给遍及全国的物流企业提供了信息平台和商业网络,而且每天给几千辆货车提供优质服务,它涉及到生产、流通、运输、服务各个环节的企业和高速公路运营、城乡供应。他们的经验是创新、应用、开放和服务,应当总结和推广。 随后,在司机们休息的大棚下,温家宝与企业负责人和省里的专家座谈。 成都艾民儿皮制品公司刘琼英说,公司将蜀绣工艺应用于制鞋,产品95%出口,附加值很高。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目前经营遇到一些困难。但对制鞋业来讲,最需要关注的是科技研发和创造名牌。 温家宝说,我同意你的看法。当前不少企业出口增速和利润都在下降,但企业可以争得主动,那就是加强研发、促进产品升级。国家要提供金融和财税支持,企业也要发挥主动性。 丹丹调味品公司岳鹏说,今年上半年公司依靠创新产品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0%。老百姓必须吃饭,食品行业前景看好。我们会坚持做下去。 温家宝说,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食品等生活用品的消费需求是刚性的,但要想经营好,就要有新产品。二是价值低的产品,经过加工后也可以成为大产业。 嘉里大通物流公司成都分公司陈锦宾说,依靠国内市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31%。他提出三条建议: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兼并重组,为设立分支机构提供便利,减轻物流企业经营负担。 温家宝说,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也会决定生产。货畅其流可以促进消费,进而扩大生产。我们在认识上必须更加重视流通。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依靠信息技术做大做强,形成网络,就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活力、潜力和应变能力 彩虹电器集团公司原是一家街道小厂,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已成为大型电热毯生产企业。14日上午,温家宝走进生产车间,察看了电热毯、电热垫、电蚊香等产品。 企业负责人说,别看这些产品很小,但是我们把小产品做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企业。去年公司销售收入7亿多元,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4%和19%。 温家宝看后十分高兴。他说,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解决了1400多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创造了市场需求。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必须面向市场,面向人民生活,有不断创新的产品,这样企业才有发展前途。 随后,温家宝与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公司张菀说,公司主要生产精密机房空调,经营势头不错。希望政府采购对国内自主品牌更加重视,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转化的支持力度,减轻中小科技型企业税收负担。 温家宝说,政府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一定程度上还要更加重视发展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发展要靠自身体制机制创新,靠一流的产品、质量和品牌,靠一流的创新人才。政府最重要的是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尤其要对小微型民营企业采取扶持政策。 成都硅宝科技公司王有治反映,目前,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研发能力比较强,希望能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温家宝说,经过多年发展,不少民营企业创造了一大批名优产品,还有了专利和标准。国家把一些重大科技项目放在企业里完成,应该包括民营企业。 四川深蓝环保科技公司简振华反映,他们是一家生态环保企业。但是,行业标准比较滞后,企业研发的设备申请许可证时找不到目录。 温家宝说,新兴产业要有标准和规范,企业的要求非常迫切,部门工作应该跟上。要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引导新兴产业走向标准化、高端化。 座谈结束时,温家宝说,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增长速度和效益都比较好,表现出了较强经营活力、应变能力和发展潜力。这是民营企业的优势。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下,民营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 13日下午,温家宝到成都市益民菜市了解了农副产品供应和市场价格情况。晚上,还到同德社区看望了居民。 14日晚,温家宝专门将王佳淇、赵其松、段志秀、郎铮、刘小桦、宋馨懿等6名汶川地震灾区学生请到住地,和他们一起用晚餐,并给他们每人写了一段寄语,勉励他们自信自强、努力奋斗,愿他们愉快、健康、进步。 调研期间,温家宝听取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他说,在我的生涯中,和四川人民一起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是一段难忘的历程。我会永远记住四川人民,记住灾区人民,衷心祝愿四川不断发展、进步,人民幸福安康。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7/15/content_2183701.htm
个人分类: 经济|1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对象多接触,你会获得研究灵感动力
hailang0 2012-7-9 15:00
Nature | E. Lukyanov Meet patients to get your motivation back Biomedical scientists risk forgetting what they’re working for if they don’t connect with the people who are affected by their research, says Tal Nuriel 1 . 04 July 2012 Most research scientists, especially in biomedicine, can probably remember when their early wide-eyed enthusiasm started to wane. For me, it was during my time as a research technician at 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Medical Center. One afternoon in the lab, I announced that I really wanted to “cure a disease” one day. My comment was innocent and genuine, so I was caught off guard when a couple of postdocs in the lab laughed at it. They told me that researchers don’t ‘cure’ anything any more; at best, they develop drugs effective enough to secure government approval, and even that is nearly impossible. My idealism dampened further as I made my way through my graduate studies at the 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in New York. My work centres around 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o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although my passion for the work is pure — my grandmother had the disease — I soon abandoned the idea that my research would ever make a real difference to actual people. The realities of research began to weigh on me, and with each failed experiment and exhausting late night, my focus in the lab shifted further away from trying to help people and closer towards trying to complete my thesis and publish enough papers to help me to secure a job after I graduated. I found myself wondering whether there might be ways to halt this shift in focus and motivation, which so many young researchers experience. Then I found one. Back in January, in the middle of my seventh year of graduate studies (please shoot me), I enrolled in a ‘self-expression and leadership’ course, for which I had to organize a community project. And so it was that on a Thursday night in May, a little under 100 people directly affected by Alzheimer’s gathered in a Manhattan bar to meet and mingle with about 20 young researchers, all of whom were trying to, if not cure the disease, then at least lessen its effects. I called the event a Meet the Researchers night, and I was staggered by the interest. I invited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local chapter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Immediately after the invitations were sent out, we received a flood of responses, and ten further chapters said that they wanted to organize similar events in their cities. Apparently, meeting young scientists was more desirable than I had foreseen. And my colleagues were equally enthusiastic: with e-mails and help from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 was able to recruit graduate students, postdocs and assistant professors from most of the major universities around New York. “It is crazy to me that there is almost no direct contact between patients and researchers.” At the event, all the scientists did an amazing job of welcoming the guests and being patient with their questions. One sat with a rather intense older gentleman for nearly an hour, fielding question after question and smiling all the time. As most of the older guests left and the bar thinned out, many of the researchers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wards each other. At that point, I realized that an unexpected benefit of the event was that it brought together 20young researchers from the same city and with the same research interests, to meet and interact for the first time. For me, the most touching moment was when I met a woman called Beth, whose father had recently been diagnos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We discussed research for a while — then Beth started to talk about her father and how his amazing memory had been a source of pride for him before the disease had struck. Her eyes began to fill with tears, and she stopped mid-sentence, the emotions pouring over her. I put my hand on her shoulder and told her that it would be OK, comforting her as best I could. And as she regained her composure and continued with her stories about her dad, I remembered why I had organized this event in the first place. Although I had witnessed the effects of Alzheimer’s disease first hand — both as a child, watching my grandmother’s slow deterioration, and as an adult, witnessing my mother’s anxiety about succumbing to the same fate — it had been a long time since I had directly felt the heartache of seeing a loved one slowly fade away. Talking to Beth, I reconnected with the pain and suffering that this disease causes, and with why research into it is so important. Iremembered that Alzheimer’s disease isn’t just the abstract images of plaques and tangles that I show in my presentations. It is a real and devastating condition and the only real hope for those affected by it — perhaps even for my own mother — is the research that my fellow scientists and I conduct. In my opinion, this sort of event should be repeated on a much grander scale. It is crazy to me that, although the patient community spends countless hours raising money for researchers, and the research community spends countless hours working to find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there is actually almost no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se groups. If you are a biomedical scientist, there are plenty of reasons to organize a Meet the Researchers event in your area. And I can tell you from experience that doing so will not only renew your motivation in the lab: it will also reconnect you with the reasons you got into science. Journal name: Nature Volume: 487 , Pages: 7 Date published: (05 July 2012) DOI: doi:10.1038/487007a http://www.nature.com/news/meet-patients-to-get-your-motivation-back-1.10943 Related stories Scientists trace a wiring plan for entire mouse brain Alzheimer's disease: A breach in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S government sets out Alzheimer’s plan
个人分类: 海外星云|2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罗天昊:中国维持高速增长的动力
whyhoo 2012-7-9 11:17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主题。在众多国家陷入危机之时,中国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引起了普遍关注。 与此同时,从世行卸任的林毅夫,前几天亦在国内高调宣称,中国未来仍然可以在二十年内保持8%左右的高速增长。国内众多经济学家批评林毅夫,称其过分乐观。中国未来如果不能解决系列社会问题,不仅不能增长,还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事实上,这种质疑,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普遍存在,很多人怀疑,在一个威权没有完全消失的国家,经济能高速发展吗?而改革三十年中国的成就,令很多人大跌眼镜。高速确实可能,但是却需要条件,改革前期的高速,本质是中国从完全封闭社会,向半封闭社会转型所释放的强大创造力。 在未来,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动力又何在? 均衡战略造就中国城市普遍崛起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沿海区域经济增速下滑,中西部增速却逆势上扬,而在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国家战略的变化。 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领域的“先富带动后富”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区域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奉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辐射到中西部。 改革开放凡三十年,中国已历沧桑巨变,实现了狂飙突起式的崛起,亦凸现了一些初具实力的经济区域,如早年的珠江三角,长江三角;而在这些区域,也包括了代表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北上广深。特别是珠三角的崛起,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东部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部塌陷,西部没落。 在东部沿海区域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对于国家战略的整体压力尚不明显,但是,近年来,沿海区域,特别是浙江与广东等中国以前的经济龙头增长放缓,使国家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区域,另外,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外需急剧萎缩,未来内需对于中国经济的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国家战略,逐步从优先发展沿海的非均衡战略,过度到全国性崛起的均衡战略的时候,各个城市和区域蜂起争雄,将所有的城市与区域,都抛入竞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自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将十几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归功于县域竞争。而在中国的国家级规划出台之后,未来,中国的地方竞争必然升级,由县域竞争,上升为省域竞争。 中国前期的国家级区域规划,最后都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并且富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最典型的长三角和珠三角。长三角核心区为上海和江浙部分城市,其辐射区域,主要在华东,珠三角的核心区域,集中在广东东南,其辐射区域,主要在华南。今后,中国在均衡式发展战略之下,将诞生更多的经济中心,最近几年,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逐渐崛起,中部经版图隆起有望,而重庆、成都、西安、新疆等西部区域,发展亦非常迅速,此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在经过改制之后,面貌焕然一新;北部的内蒙古,则出现了被称为“小香港”的鄂尔多斯等新兴城市。中国实现整体性均衡崛起的宏图在望。 城市和区域的普遍性崛起,将使中国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彻底实现孙中山百年前所设想的中国崛起的夙愿。 以内需造就大陆型强国 三驾马车,投资独秀。 从2001年至2011年,中国的GDP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总额以及进出口总额的复合增长,分别为4.53倍、9.1倍、4.3倍和 6 .6倍,社会消费总额的增长,略低于GDP总值增长速度,远低于进出口增长速度,更是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一半都不到。可以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排名,投资首当其冲,外贸其次,而内需最弱。 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韩国等小经济体,才适合贸易立国,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崛起,乃是全球大陆型大国崛起的异数。无论美国、俄罗斯还是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均是内生性大国,即以内需为主导,而中国不然,由于处于后发劣势,中国的崛起,非常倚重外贸。中国的崛起,从一开始至现在,就是外向型经济。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东部沿海。 同时,中国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亦达到畸形的地步。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从4320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11022亿元。8年间增长7.2倍,年均增长超过25%,2009年更达到创记录的30%以上,而同期的GDP增长速度,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考究现代国家的高速发展期,我们可以发现,经济的腾飞,确实要经历高投资的阶段,但是,全球主流国家,均未达到中国2002年以来的近十年的高度。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约为20世纪60-80年代,其固定资产投资率大约在33%左右徘徊。而2010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高达70%左右。 高额投资以透支未来为代价,低碳时代,中国的发展,必将受到各种约束,击鼓传花式的地方和中央相关部门债务,也终将有一天必须兑现。投资枯竭的情况即将出现。 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在此情况下,大力发展大众消费,将成为中国未来振兴的希望。 美国立国之初,由于人口稀少,主要是通过与欧洲贸易发展,而自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移民的增多,消费能力的提高,美国经济快速起飞,外贸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的国内关卡被扫平,各个州之间的贸易,基本畅通无阻,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国内市场。而美国也从此启动了“大陆战略”,随着芝加哥成为美国的交通中心,美国由立国之初偏重外贸的美洲大国,转型为内生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国内消费的比例,远大于外贸。庞大的国内市场对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居功至伟。 目前,沿海发达区域如长三角、环渤海增速变慢,中西部地区则保持相对高速。中国即将步入均衡时代。只有内需成为主导,众多内陆城市才有望实现崛起,从而实现中国的普遍繁荣。 由此,中国未来需要完成两大任务,其一是扫平国内关卡,其二是以内需为主导。统一的国内市场,庞大的国内需求,才能成就大陆型强国,造就中国未来的持久繁荣。 中国的内需对经济的贡献,只有40%,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对于投资的过渡依赖,严重挤压了内需。浙江、广东等很多内生性发展的区域,反因为产业经济的发达而遭遇危机。区域发展出现了“逆淘汰”的怪局。 目前,中国内部市场不统一,主要是因为条块经济所致。地方的发展冲动,既是各个地方蓬勃发展的动力,亦导致了各自为政。19世纪中晚期的美国,正是在打破国内关卡,完成全国市场统一之后,才实现了整体崛起。而在这个方面,中国存在着巨大的隐忧,仅就关卡而言,世界上70%以上的收费高速公路,都在中国,对于中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巨大的阻力。而在产业规划上的诸侯经济,亦将制约中国内需崛起。由此,扫平国内关卡,荡平诸侯经济,乃是中国未来的必然。 制度变革释放中国创造力 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保持大约平均10%的年增长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制度红利,是国家从垄断走向市场开放大幅度降低制度成本的必然。而这种飞跃,只有在国家的重大变革的转型期才出现。 亚洲的日本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初近30年,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二十余年,两次飞跃其实也是一种制度红利,也就是依靠社会经济变革。前一次是明治维新,后一次是在美国主导下扫除封建残余的二次现代化。欧洲的德国与日本类似,俾斯麦的改革与二战后的再造,从本质上说,亦是拜制度红利所赐。 美国能够强盛200年,并且至今不衰,就与其强大的自我内部革新能力有关。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与奴隶制的矛盾,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涤荡了污秽,扫清了发展道路,遂一跃为世界第一强国;在二战之后,美国通过马丁•路德•金发起的民权运动,完成了对自我的又一次清算与革新,而经历9•11的事件十年之后,美国在纽约世贸的废墟上建立了9•11清真寺,族群融合与信仰的宽容,成为美国社会反思后的共识。 今日中国,亦当遵循此道。大国的崛起,“软实力”比单纯的经济实力更为重要。中国急需,吸收现代世界主流文明,服膺现代社会主流价值。实现广泛,深刻,多元的繁荣。 从高速期向平稳期过渡,是现代国家成熟之后的普遍经济走向。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也将进入一个中速发展期,而这才是国家发展的恒定期。预计这个时期,将比前30年高速增长的时限更长。具体是30年,还是50年,甚至是100年乃至数百年?目前尚未可知。 国家飞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为全面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中国的高速发展,就是典型的革命性的社会变革所致;一为技术革新或者新兴产业勃兴,如英国当年的崛起,就是拜工业革命所赐,美国最近20年的亚高速发展,就是得益于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 中国目前的第一次社会变革的动力基本释放完毕,如果不能完成新的重大社会变革,则将神话不再。未来将是漫长的增长缓慢期,目前,中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增速的下降,但是,当前90%以上的中国省区,99%以上的城市,都将未来增速定为10%以上,其未来持续发展的引擎何在? 如果中国不能尽快完成从投资到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不能驱逐官营垄断而壮大民营经济,不能造就普遍的社会公平,中国有可能陷入拉美化的泥潭。而留给中国的时间,也许最多只有10到15年。 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继续深化变革 就城市崛起而言,以深圳为例,其所以能够三十年内从一个渔村崛起为中国内陆最伟大的城市,不仅仅因为他在经济发展方面最有效率,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万科等优秀中国企业,更在于其在制度创新方面,在全国领风气之先,其社会管理水平在国内一流,而在社会文化领域,深圳则以其开放、宽容、博大、多元为特色,成为中国最开放的活力之城。 城市如此,区域如此,国家亦如此。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转变未来发展模式,而这种转变,亦将是多重的,中国未来需要从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模式、经济结构、文化等领域,进行广泛改革,而并非目前只敢改革经济领域,彻底告别“跛足巨人”。国家或者区域、城市的辉煌,永远不只是器物文明,社会体制的改革,主流价值的普世,才是未来强盛之道。如此,方有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期后,迎来另外一个飞跃时代。 (注:作者为长江商学院前高级研究员,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竞争研究,著有《大国诸城》一书,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原文见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392
个人分类: 经济|1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七月会议(1)
mohong 2012-7-1 20:27
7 月 1 日 上午在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电苑楼十一楼办公室召开了本月的第一次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会议。周敏、伍瞻林两位同学分别对最近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和总结,接着周敏同学向莫老师请教了有关论文和开题报告的相关问题,莫老师一一作出了指导,伍瞻林同学主要就教师心理压力相关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了讨论,老师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并告诫我们不管是现在还是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要展现出自己的创新点。本学期接近尾声,两位同学分别对自己暑假的学习进行了大致的规划,希望自己能把暑假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打油之动力
tianlongipc 2012-6-16 23:40
刘打油之动力
东风有力扫阴霾, 破车奋起甬道开, 伊人抱膝一夜叹, 轻鞭细影手未抬。 兰兰君子沉壁素, 戚戚小人浪形骇, 赋上打油新一首, 酬得壮志继开来。 干干活,好像抢不过小女孩啊。
2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首次发现基因转录是基因组进化的动力
duke01361 2012-6-14 17:28
We have firstly demonstrated that gene transcription itself promoted genome remodelling, which served as a force to recreat genome evolution. Thisfinding is going to be published formally.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和火山--给它们动因做一个无可争辩、无可置疑的解释
热度 1 lhkcc58 2012-6-8 00:28
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50645-1-1.html
个人分类: 地质|89 次阅读|3 个评论
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五月会议(3-4)
mohong 2012-5-31 18:51
5 月 23 日上午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工一四楼办公室召开了本月的第三次语言动力系统小组会议。本次会议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首先周敏,伍瞻林两位同学对对各自最近的情况进行了汇报。然后,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莫老师针对实际情况一一耐心的进行了讲解,并告诫我们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多加思考以及怎样合理利用和分配时间,把握好研究生这三年宝贵的时间。 5 月 30 日上午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工一四楼办公室召开了本月的第四次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会议。周敏,伍瞻林两位同学参加了此次的会议。首先两位同学就上周的学习和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对平常所遇到的问题大家进行了讨论,莫老师也一一做了指导。然后,周敏同学汇报论文《二型模糊系统的规则提取算法》,本文主要使用改进的 C 均值聚类算法描述了主隶属度函数的期望与次隶属度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在论文汇报过程中,莫老师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伍瞻林汇报论文《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文章在对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探讨。最后,莫老师要求我们合理规划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会议由伍瞻林同学负责整理)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4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激发内生动力需要以公平与可持续为导向
whyhoo 2012-5-31 16:46
  前不久,第九届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创新对话在海口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海南) 改革 发展研究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合作举办,以“走向公平与可持续——转型中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为主题。会上,200余名中外与会专家围绕“转型中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挑战与对策”、“走向公平可持续的结构性 改革 ”、“经济社会转型与政府改革”等议题展开广泛交流。专家们普遍认为,走向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是转型中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和内生增长动力衰减的共同选择。   当前, 世界经济 处于深层次变革中,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加大,亚洲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外部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入不断萎缩的严峻挑战。越共中央经济局副局长陈氏清红认为,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热钱流动加剧,越南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泡沫化形势加剧,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今年一季度,越南GDP增长只有4%,为最近几年的最低增长率,工业生产指数增幅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产品库存量同比增长34.9%,商品销售量指数仅增长0.5%,经济面临停滞风险。   乌兹别克斯坦内阁宏观经济预测研究院研究司司长谢尔盖·切贝尔认为, 世界经济 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给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严峻挑战,许多国家出现出口减少、国际资本流入趋势性放缓、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减少等现象。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和投资增长很不稳定,工业产出增长率已经从2008年的20%降到了2011年的6%。   有关专家认为,越南、老挝、缅甸、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水平仍处于人均GDP600~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经济增长受到资本短缺的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复杂深刻变化,不仅给这些国家通过扩大出口刺激增长的发展战略带来冲击,也增加了其吸引外国投资的不确定性。   目前,亚洲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结构性矛盾突出,内生增长动力衰减风险加大。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宏观政策研究部副部长黄文清指出,在宏观层面,越南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4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而对综合增长效率的贡献率仅为25%。在微观层面,企业两面受压,一方面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却提高缓慢。越南的劳动生产率落后于中国、印尼、泰国等国家。陈氏清红认为,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政府投资,过于依赖国有企业,而私有部门发育缓慢,是越南投资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谢尔盖·切贝尔认为,支撑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增长的原有动力正在逐渐衰竭,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内生增长动力。尽管该国经济在独联体国家中表现突出,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形成了服务业占比很高的三次产业结构,但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多年徘徊在5%~12%之间,制造业竞争力薄弱,消费品生产萎缩,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   缅甸、塔吉克斯坦、老挝等国的专家认为,现代工业基础薄弱是他们各自国家最大的结构性失衡,是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老挝计划投资部投资促进司副司长苏瓦纳萨奥指出,老挝1988年起推行革新开放,对内调整经济结构,走农林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之路,优先发展农林业,取消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转入经营核算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把自然和半自然经济转为商品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颁布外资法,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发展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但是,老挝目前仍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处在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初期。提高现代工业的比重是老挝保持较快增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东盟政治合作委员会缅甸政治改革与发展项目协调人丁貌貌丹介绍,缅甸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服务业拉动,农业占GDP的比重在40%以上。此外,缅甸还面临着高额的政府预算赤字、资本短缺、制造业基本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存在严重腐败、资本与权力结合的权贵倾向日趋严重、金融市场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严重影响缅甸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   走向公平可持续是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摆脱增长困境的共同追求。黄文清认为,在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如果越南不能尽快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模式不能从主要依靠资本、资源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的内生增长动力将难以形成,经济陷入滞涨将难以避免。无论是提高消费率,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都需要以公平可持续为导向,这就需要建立发展机会均等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安排,鼓励公平竞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谢尔盖·切贝尔认为,乌兹别克斯坦要实现可持续增长,转变增长模式,只有以公平和可持续为导向创新发展政策体系,才能形成内生的增长动力。   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专家认为,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是追求效率,但蕴藏在广大社会成员中的改革和增长动力,只有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才能释放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open/Theory/201205/t20120531_143416.htm
个人分类: 经济|1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快乐人生哲学
热度 1 cjxiang 2012-5-26 22:39
奋斗是一种乐趣,追求是一种动力,助人是一种储蓄,吃亏是一种积累,谦和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境界,忍让是一着妙棋,冷静是一副良药,美色是一口陷阱,嫉妒是一支毒箭,急躁是一种隐患,冲动是一个魔鬼,寡欲是一种享受,挫折是一种磨练,违心是一种欺骗,私欲是一条祸根。
29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五月会议(2)
mohong 2012-5-17 09:57
5月16日 上午,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工一四楼办公室召开了本月的第二次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会议。首先,周敏,伍瞻林两位同学就本周工作做了总结。接着,周敏汇报了论文《基于 NPSO 的 LDS 的 FNN 结构》,本文主要提出了基于 NPSO 的 LDS 的 FNN 结构,通过虫口模型验证了 FNN 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伍瞻林汇报了论文《聚类分析方法在企业班组管理中的应用》,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某石化企业的人员行为和管理制度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其结果表明,在人员行为方面,不同班组之间的凝聚度差异较大,同班组中某个人对整个班组的凝聚度有较大影响,在管理制度方面,同类管理制度具有相似的表现,但存在特殊的节点,对总体表现有较大影响。在论文汇报过程中,大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莫老师做了详细的指导。最后,莫老师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并要求两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本次会议由伍瞻林同学负责整理)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要有海纳民科的胸怀
热度 3 陈龙珠 2012-5-12 13:53
科学网近日有人争论官科、民科。 科学一词本身是中性的,各种假设及其推论首先要满足自圆其说,其次也属关键的一环是检验:不能被充分证实,也不能被充分证伪,有啥定论可谈呢?这与提出假设的是官科还是民科没有关系。显然,科学发展的动力不应有官科、民科之分。 其次,官科成果不一定无害,民科产物不一定无益。这类的实例在当代社会很难寻找吗? 再一点题外话:巴黎埃菲尔铁塔,建造时有那么多的市民以其丑陋而嗤之以鼻,现在却早已成为那座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建筑;中国的万里长城,修筑时为广大老百姓所深恶痛绝,现在却成了国人引以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可见,眼前的许多事,并非现在都能说得清楚的。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3345 次阅读|4 个评论
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五月会议(1)
mohong 2012-5-6 20:18
今天上午 在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电苑楼 11 楼召开了本月的第一次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会议。首先,周敏就近期工作进行了总结,这段时间他主要忙于修改论文,学习英语等一系列事,并对自己接下来的学习计划作了简单的汇报。伍瞻林主要对论文《基于个人 — 环境匹配模式的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学习,本文主要是从个人 — 环境匹配模式下八个维度的心理压力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各方面压力强度因性别、婚姻、年龄、工龄等个体变量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能为教育主管部门了解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实际情况及高校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理论依据,并因此能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降低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伍瞻林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家进行了讨论,莫老师一一作出了指导。然后,莫老师就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并要求我们好好把握时间。 (本次会议由伍瞻林同学负责整理)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郑永年 翁翠芬: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动力来自地方?
whyhoo 2012-5-1 22:19
一、地方和 中国 的 改革 进程   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无论是改革的发动还是改革的可持续,地方的动力都非常重要。回顾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从中央地方关系中寻找改革的动力,早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定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高度依赖于地方层面的制度创新。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尽管被西方称为“极权主义体制”,但国家的权力结构实际上还是分散的。无论是国家建设还是体制改革,都能从中央地方关系找到突破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分权运动。中央集权体制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在运作过程中权力会不断往上集中,而一旦高度集中,地方和社会的发展动力就会被扼杀。当毛泽东认为中央官僚体制成为了改革和发展的阻力时,他势必发动分权运动。动员地方力量也是毛泽东这两次分权运动的政治策略。当时,不仅省委书记能够影响中央决策,就连县委书记也是毛泽东的关注对象。和地方联盟来克服中央官僚体制的阻力是毛泽东所使用的有效方法。不管人们对分权运动如何评介,毛泽东之后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地方改革和发展动力。   邓小平时代也经历了两次大的分权运动。第一次是改革开放早期,确切地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是市场化导向,理想地说就是要把经济权力从政府分权到企业。这种理想的实现不能忽视地方的作用,分权于是成为当时政府的改革策略。城市既得利益比较稳固,政府就先开始农村改革。而农村改革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事情。正是四川和安徽的成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找到了突破口。分权也是城市和工业改革的动力源泉。如果没有 “分灶吃饭”和“经济特区”等分权政策,很难想象城市改革的成功。   第二次并且是更大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分权发生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天安门事件”和苏东共产主义阵营的解体,中国的改革出现了极大的困难,80年代初以来的改革动力似乎消失了。而“天安门事件”的发生又表明政治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面对这个困局,邓小平又从地方找到了动力。南方谈话的政治目标就是为了在地方聚集改革力量,而南方谈话之后大规模的分权又为地方政府提供了莫大动力来进行改革和发展。当代中国真正大规模的发展和 转型 正是从南方谈话之后才获得巨大动力的。   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往往是首先从地方开始的,先在各个地方开始实践,然后通过适当的“顶层设计”,把地方经验提升成为国家政策,继而推广到全国。这些年来,地方各方面的改革试验也一直在进行,包括浙江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广东的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和公民社会建设、重庆的国家动员模式、江苏的政治改革(公推直选)等等。   中国的地方领导人是最具有改革动力的。很多年来,地方政府官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批评对象,地方专制、腐败、黑社会化等等弥漫于各个地方政府。这些也是事实。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干部想有所作为。目前中国存在的很多地方发展模式大都来自于地方官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是一线政府,政府官员和社会关联度大,在强大的压力面前,他们必须要有所创新来应付或者解决问题。作为一线干部,地方官员了解社会,也并不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再者,地方创新也符合地方官员的利益。在后强人政治时代,政府官员之间的政治竞争已经不可避免,而确立不同的地方发展模式,就是中国式政治竞争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地方干部必然成为未来中国的领导人,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改革的问题。地方改革成功了,就可以扩展到其他地方。这对他们自己的前途也非常有利。在和平年代,改革的成功是地方干部政绩最重要的根据。 二、为什么地方创新是可能的   地方创新之所以成为可能,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高度集权的基础上进行政府间的分权,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具有行为联邦制特征的中央地方关系,本文称之为“事实上的联邦制”。从宪法上看,中国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既没有各级政府间的分权,也没有政府不同部门间的分权。但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中央政府下放部分权力到地方,使中央地方关系越来越具有行为联邦制的特征。   理论上讲,在中国单一制的政治体系里,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所有权力归于中央,地方权力是中央和上级政府赋予的,地方是执行机构,只具有操作层面的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国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力,要比所有联邦制国家里的州和地方政府大得多。就地方政府的权力而言,“事实上的联邦制”介于地方自治制度和欧美国家的联邦制之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有限的地方自治,一种(在单一制国家中形成的)相对制度化的分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央是省的上级机关,但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可以进行或明或暗的讨价还价,中央给予各省常设的或特许的利益,以换取各省对中央的服从。当然,这也适用于省政府和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说,一个国家能被称为“事实上的联邦制”,需要满足下列条件:第一,政府体系是分层级的,如中央、省、县、乡等级。每一级政府在一定范围内都有最终决定权。第二,各级政府间的分权已经制度化,使得中央政府很难单方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省,并改变各级政府间的权力分配。第三,省级政府在自己辖区内是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责任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政治事务的主要责任人,具有相当的自主权。   中国的中央与省之间有大致明确的权力划分。外交、国防、人口控制等领域由中央掌管,省级政府基本没有发言权。地方的公安、道路建设、校舍建设等由地方政府负责,大多数经济事务也由地方来承担。许多政策由中央制定,地方执行。中央在制定政策时,经常会咨询地方政府的意见。   “事实上的联邦制”是政府间放权的产物。政府间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下放作为这一制度的中心特征,促成了中国层出不穷的地方创新和高速的经济发展。同时,单一制的集权政治架构,又确保中央对地方拥有相当的控制权,能够推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1.事实上的联邦制使高速的经济增长成为可能   中国的改革尽管是市场经济导向的,但至今尚没有完备的私人财产权、商业法以及独立的司法系统,而这些制度对市场经济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高速的经济增长是怎么来的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事实联邦制,即政府间经济权力的下放。   从1979年到1990年代中期,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不断推进地方分权。大量经济决策权力被下放给地方政府,各主要的经济职能部门如计委、工商、税务、银行等划归同级地方政府管理,不受上级职能部门控制。税收政策也有利于地方政府,使各地政府拥有足够的财力去发展经济。   有论者指出:“分权直接限制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引入地方政府间的竞争,限制地方政府的行为并促使它们发展地方经济。”分权排除了单个政府垄断经济的可能性。“如果各地可以自主选择政策,它们就可以比较结果,(看谁干得更好)包括那些没有率先改革的地方。”在中国市场上竞争的主体,与其说是一个个企业,不如说是一个个地方政府。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由地区间的竞争推动的。   市场经济对政府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政府要足够强大,在市场中能执行法律法规,保护经济秩序。第二,政府不能过分强大,不能强大到能在市场中任意掠夺财富。一定程度上中国政府就满足这两点要求。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足够能力贯彻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事实联邦制对中央权威进行了必要限制,使中央政府不能任意侵占财富。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央有意识地不让自己接受某些信息,以打消自己过度的干预行为。比如,中央政府允许地方保留预算外或非预算经费,不受中央监管,不向这些经费征税,以鼓励各地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许多地方政府拥有的企业(如乡镇企业)比国有企业效益好。与国企不同的是,这些企业创造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归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又通过控制这些企业,增加了抵制中央的实力。为了搞好这些企业,各地方政府会在保护市场方面展开竞争,因为各种资本和资源会迅速流向那些更有利于市场成长的地区。因此,各地官员有动力去增进效率,约束对市场的不当干预,限制政府的攫取行为,减少税收和管治。   2.事实上的联邦制给政策创新留下空间   中国事实上的联邦制具有很大的弹性,政治权力的下放给政策创新留下了空间。改革开始后,中共把干部管辖权从下管两级调整为下管一级,赋予省级首长任免自己辖区内地厅级干部的人事权。这为各省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   在制定政策时,高层领导人并不总是独断决策;相反,下级各部门和地区往往在上级领导的决策制定过程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各部门、地区从自己的部门利益、地区利益出发,可以与上级或其他部门进行协商、谈判和讨价还价,以期影响政策。政策最后的敲定和出台,是领导人和各下属达成共识和妥协的结果。   美国学者苏珊·史里克(Susan Shirk)指出,在毛泽东之后的中国,中央和各省官员之间形成了所谓的“相互问责制”(Susan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中央与省级官员具有显著的相互问责的特征,因为省级官员是中央委员会中人数最多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很重要,它有助于中央领导人与地方官员建立联盟,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省级官员希望得到提升,中央的领袖就可以把任免作为激励机制,动员地方官员支持改革。另一方面,省级官员构成中央委员会的多数,他们的支持又是任何中央领袖所必需的。他们有实力促使中央领导推动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   3.集权化的政治结构确保经济转型   虽然有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力下放,虽然有“事实上的联邦制”,中国仍然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仍然维持着政治上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正面效果。改革后的地方官员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他们仍然只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中央对他们有相当的控制力,尤其是在人事的选拔和任命上。中共一直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强调党对干部任命的绝对控制。党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相当集权,每一级干部的考核、任免、调动都必须由上一级党委和组织部决定和执行。人事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最后王牌,是对地方官的最根本的制约。   据Olivier Blanchard和Andrei Shleifer的研究,中国式的集权模式有利于成功的经济转型(Olivier Blanchard and Andrei Shleifer,“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 IMF staff paper, no. 48, 2001.)。光靠市场机制是很难解释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中央领袖始终操控着整个转型过程,对地方官员的行为进行奖惩。中央政府有足够权威去推行自己的政策,制定游戏的规则。没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控制,改革分权过程中各地的地方主义倾向将会大增,而这仅靠经济和财政政策是很难制约的。   4.地方政府实际上拥有很大的法律权力   值得指出的是,“事实上的联邦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法治程度低和法制地方化。在大多数国家,法的权力大多由中央或者联邦政府垄断,尤其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只在涉及地方事务的领域具有法的权力。即使在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法律权力,但中央(联邦)法高于地方法,地方法要服从于国家法。尽管中国从理论上说属单一制国家,但地方政府拥有着实际上远较其他政治体系更大的法律权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司法系统,就中央和地方关系来说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即没有和地方政权独立开来。虽然法律由中央制定,但是地方有很大的解读空间。而由于地方之间差异很大,中央也容许地方对法律的不同解读。地方政府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影响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司法成为地方政府的工具。 三、重新集权与事实上的联邦制的现状   “事实上的联邦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富裕的省因为经济实力强,常常抵制中央的政策倡议;而穷省因为财力不够,常常难以有效执行中央政策,并推动有意义的改革。因此,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政府在许多方面开始重新集权,加强对省和地方政府的控制。重新集权并不是要退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选择性地将某些权力重新回收到中央手中。最初的选择性集权是经济集权,主要表现在分税制的确立和中央银行制度的改革。分税制的确立为中央政府的财权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改变了改革前中央政府在财政方面高度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局面。同时,中央银行制度的改革,则有效切断了地方政府对国家金融体系的直接干预,从而提高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制度能力。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央政府努力强化管治能力,重新集权主要表现为政策集权,例如环境、产品质量、劳工、土地等政策领域的集权。   但是1990年代开始的重新集权也造成了如今“中央富、地方穷”、“国富民穷”的局面。同时产生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权力集中到中央,但责任并没有集中起来,于是造成了权力和责任的严重脱节。地方严重缺失承担责任的能力,尤其是财政能力,只好另外开辟途径,无限制地闯入医疗、教育和房地产等等社会领域,造成了地方和社会的严重对立。另一方面,经济集权并不表明中央领导层有权力。大多数中央集权实际上是权力的部门化,是部门集权。中央权力分散在各官僚机构之中,而各机构集中起来的权力和财富并没有如领导层所设想的那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流向了形形色色的既得利益集团。   重新集权的过程中“事实上的联邦制”的缺点也显现了出来。尽管今天的中国地方改革都在树立自己的模式,但并没有发生类似1980年代那样的效果。在1980年代,地方改革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大胆和勇气。第二是成功的地方改革很容易扩张到全国的其他地方。当时几乎所有国家层面的改革都是在地方先行先试的。但是今天,不仅地方先行先试的勇气不如从前,而且即使被认为是成功的大多地方改革也仅仅限于地方,没有扩散效应。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因为地方的改革创新缺乏法律的保护。“事实上的联邦制”不同于欧美国家的联邦制。欧美国家的联邦制是宪法规定的,地方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有限主权,受到宪法的保护。而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则不然。尽管中国的地方政府实际上的权限远远大于联邦制国家的地方政府,但由于没有宪法的依据,地方政府的任何改革和创新都没有法律的保护,不确定性和风险都非常大。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地方创新缺乏政治保护。在后强人政治时代,地方改革也受到体制非常大的限制。政治强人可以充分授权给地方,让地方充分改革。如果出现问题,强人也可以为地方改革提供保护。这尤其表现在早年“经济特区”的改革上。同时,强人也很容易把成功的地方改革经验上升成为国家层面,把改革推广到国家的其他地方。现在则不然。一些地方改革者顾虑重重,既是因为缺少来自上层的充分授权,也是因为没有上层权力的政治支持,很难把地方改革经验上升到国家层面。除了少数地方的领导人在大张旗鼓,多数地方领导人都选择低姿态、低调的改革路线。 四、未来怎么做   如何突破目前的改革困局呢?利益的困局需要利益来突破。和以往的改革一样,改革不外是依靠两种力量,即地方和社会。而突破中央地方关系的利益格局则是改革的首要任务。且不说改革者是否有政治意志能够真正放权或者赋权社会,如果中央地方关系没有改革,即使有了这种政治意愿,没有地方的配合,这一意志也很难变成政策并实现。   1.改革中央地方关系   从实际情况看,地方是有改革动力的。无论是沿海的广东和浙江,还是西部的重庆,地方领导层都在寻找改革的出路。在各种不同的地方实践之间酝酿着新的改革动力。只有当整合了现存的地方力量之后,中国才会出现新的改革动力。而要整合地方力量,改革中央地方关系势在必行。   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分权或者简单的集权。上述很多问题因为集权而产生,但重新分权未必就能解决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在社会政策领域,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环保方面的政策。这些方面涉及社会成员的基本公民权问题。公民权应当是全国范围的。在这些方面需要进一步集权。现在中央具有政策制定权,但政策实施权在地方。更是因为在这些领域往往是中央出政策、地方出钱,很多政策根本落实不下去。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在财政集权之后,也要把事权(执行政策)的一些方面收上来。这样就可以把“地方公民权”转型成为“国家公民权”。这并不是说,中央政府要担负所有的责任,但必须要担负相当程度的责任,以实现最低限度的公民权。不管怎样说,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中央政府在所有这些社会政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在其他一些方面,就必须实行继续分权,主要在具有产业性质的领域。上面已经讨论过央企化的后果会非常严重。央企本来的意义,在于政府在涉及国家整体战略和经济利益的领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是,现在央企所从事的很多经济活动,根本不具有战略重要性。要给央企规定一个边界。央企不仅要退出一些不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而且要把这些经济活动下放给地方,进行民营化。中国在经济领域市场化不足,和国有企业受政府的保护是有关系的。要深化市场改革,这一步必须走。   事权(主要是社会政策方面)的集中,表明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财政负担的减轻,而经济活动权的下放,会给地方政府更多的动力来发展地方经济。这一变化会导致另外一个积极的效果,那就是减少地方政府向“民”和社会掠夺财富的动机。只有这样,中央、地方和社会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关系。   2.赋权社会   权力下放给了地方,地方就会腐败。怎么办?这就要求权力在下放给地方的同时,也必须下放给社会。没有社会的被赋权,地方的腐败就会变得不可遏制。在中国,现在反腐败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没有自下而上的动力,也没有来自社会的外在制约。来自中央政府的制约仅是一种内部制约。没有来自外部社会的制约,内部制约就会无效。这些年有很多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在老百姓眼中的合法性程度远比地方政府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老百姓对直接接触到的地方腐败有太多的不满。要解决这个问题,向社会分权就变得非常重要。社会的参与会给地方政府造成有效的压力,增加地方政府的透明度,使得地方政府对其下辖的人民负责。在这个意义上,向社会分权实际上是有利于中央权力的。   对社会赋权的重要性,有关方面并不是没有认识。但很多人总是恐惧于社会权力。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把社会权力和政府权力对立起来,好像两者是一对矛盾。其实不然。唐朝的柳宗元就明确看到了人民的权力可以是皇帝权力的基础。在今天更是这样。如果中央政府要对地方有权力和权威,就必须把自己的权力基于社会权力之上。也有一些人担心,社会权力的增加会导致社会的失序。但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社会的制度化权力,是基于宪政之上的社会权力。   3.缩短行政层级   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缩短行政层级,使政权扁平化。在省和县之间,中国设置了太多级中间层次政府。中间层次的政府在不用承担一线政府那样的责任的同时,可以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来攫取各种各样的利益。可以说,它们已经成为中央和一线政府之间政权内部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中国目前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存在的诸种问题的根源,都和它们的存在有关;一线政府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和这些无需负责的中间层政府有关。正因为这样,最近几年推出了“省管县”的制度实践。在海南,县、县级市和市,尽管继续属于不同的行政级别,但都由省政府管理。在浙江,省跳过市直接和县处理财政关系。不过,应当指出的是,“省管县”制度主要还是着眼于县级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提高到行政改革的高度。   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一些大的市升格为直辖市,和省同一行政级别。鉴于中央权力每况愈下的情况,多设直辖市在今后不可避免。在这些大市变成直辖市之后,其他所有市就可以和县(县级市)属于同一行政级别。市管理城市,而县管理农村。而无论是市还是县,都要由省(或者直辖市)直接管理。   地方竞争必须受到限制。如果没有中央地方关系的制度再创新,让目前的形势顺其发展下去,必然会继续弱化中央的制度权威,最终造成更具实质性的中央权威危机。中央地方关系制度的创新,最终还是需要依靠社会的参与和依靠法治。中央政府和自己的各部委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各级政府和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从制度上来加以规范和运作的。这些制度能否建立得起来,制度能否有效运作,都是现代国家的标志。在很多方面,中国显然还不具备现代国家制度。   (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原文见 http://people.chinareform.org.cn/Z/zyn/Article/201204/t20120430_140540.htm
个人分类: 政治|1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冲击:板块理论之动力来源
热度 1 wt6543 2012-4-22 07:01
三月份武汉的地球科学方面会议没注意给错过了,七月份,上海将举办一个地球科学方面的会议,准备发表文章:提出海底扩张之动力新解,该动力也是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之动力。 到时候,再没有人说敢说地学界“小理论小打小闹, 大理论胡说八道”。 回头再看看“地震机理”如囊中取物。
个人分类: 原创论文|3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权力(利)守恒原理和动力守恒原理
热度 5 lvnaiji 2012-4-18 09:30
吕乃基 自然界有多个守恒原理,质量、能量,当然也有不守恒原理。 人类社会似乎更多的是不守恒,也有不少守恒原理。当然,守恒原理必须限定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 博主首先想到的便是 GDP 蛋糕。国多切一点,民就自然少一些。官方说,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只是理想状态。即使真的如此,也就是“守恒”,在由“取”到“用”的环节,在“国”的一方凭空增加了多少权力,在“民”的一方被迫放弃多少权利,乃至在人格上自觉不自觉趋炎附势和“感恩”。 一个社会的权力与权利之和守恒。权力大,则权利必然小。由于路径锁定,大权在握者很难主动放弃权力,因而改变这种状况多半需要民众的维权。常听到官员感慨:我们的人民实在是太好了。实际情况是,因缺乏维权意识而给予失控的权力随意挥洒的空间。前苏联瓦解后,一位原高官的反省是:当权力成为享受,它将危在旦夕;当权力成为负担,它将稳如泰山。在没有其他制约的情况下,唯有以维权遏制公权力的泛滥。这不是与公权力作对,而是爱护和维护公权力。 常说上帝关上门会打开窗,反过来说,若是打开窗,就需关上门(参见 上帝的门和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2884 )。门窗之间,就是守恒。 刚看过贾老师妙文: 穿过你的内心的我的眼 精 选 。其中对中美领袖人物的比较发人深省,世界史提供了主动放弃权力的例证:华盛顿。贾老师回顾了在华盛顿之后美国百年的高速发展。博主拟由此提出另一项甚至更重要的守恒:动力守恒原理。 东临碣石,时隔千年的曹与毛,无论诗才如何,不计雄才大略,无关胆识胸怀,共同的一点是,大权在握,后者更是登峰造极。 然而,在一人登峰造极之时,是千万人的默默无闻乃至噤声。在中国,是芸芸众生烘托出如日中天豪气万丈,在战时或许需要如此,或者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巨人的时代。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但在平时就不是这样了。华盛顿在建国仅 8 年时便急流勇退,回归一介平民,从而为千万人的自由迸发让出空间。前者需要的是贾老师说的“术”,是一次又一次的发动群众和运动,后者要做的只要设立底线和法治。 于是,两个大国就走上了几乎相反的路。前者是千万人的动力汇成国家的动力,由自组织调整着发展的方向;后者是一个人的动力(即使一句顶一万句或更多)且左右着方向,从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到文革。 社会的动力守恒。一方热衷于“带领”,被带领者必然失去自我前进的动力;一方坚守父母官,另一方就只能是长不大的子女。 遗憾的是,普罗大众总是大多数。一旦因动力守恒原理致使大多数人丧失自我前进的动力,也就削弱社会整体的动力,社会失去自我调整的机制。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530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千年梦想——大学的前世今生
热度 2 watercitylc 2012-3-9 20:24
自诞生之日起,大学就生活在教会和世俗政权的夹缝之中。管理学中有一个“蘑菇法则”,是说能像蘑菇一样在黑暗中生存,无人问津,在不断“边缘化”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大学初始的发展正如蘑菇一样,而正是这样“无为而治”成就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理念——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尽管大学和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当今社会的中心,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但追忆起的往往还是依稀之中的寂静与幽深,激情与嘈杂过后的反思与沉默。 穆勒认为,建成初期的大学是“主观体验的大学”,百年之前是“理性的大学”,五十年之前是“发现的大学”,而如今成了“成本核算”的大学。创建伊始的大学,仅仅是一些有声望的人带着一帮学徒从事着专门人才的培养。追求主观体验未尝不是科学发展的原始动力。当我们再三反思“钱学森之问”时,我们才明白缺乏原始兴趣的科学发现终不能为我所用。回到原点,正是回到人最初的主观体验。而当代教育哲学的回归不断提示我们,教育不是经济基础,不是上层建筑,“教育就是教育”(张楚廷)。 而大学发展的持续动力则来源于对真理的探讨和对理性呼唤。有学者认为,“中国‘软空间’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根源在于中国缺少一个可以说明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郑永年)古老的文明和当代的最优实践,却无法用最科学的知识体系来解释自己。大学承载了西方哲学家们的“宏大叙述”,并将它们载入史册。理性的大学带来了民智的觉醒,启迪了被当今世界奉为普世价值的自由、民主、法制与人权。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当“批判的武器”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指导着自然科学的前行,“武器的批判”则成就了西方社会独有的发展模式。实践中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发现,带来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探索发现,成为了西方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永恒的主题,而大学从中渐渐找回了自己位置,成为了改革的急先锋和技术的探路人。 当今的大学,成了众多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舞台。政府、市场和高校之间的三方博弈带来了众多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形成了众多诸如“教育生态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等不是学科的学科。有学者研究发现,“教育生态学”中的所有概念,除去“生态”二字,均可成立。可正是这种假问题、假命题充斥着大学各个角落。教育的“外溢性”被持续放大之时,也许就是“内涵发展”的毁灭之日。曾几何时,我们认为中国的“计划”可以解决大学中所有的问题,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想法无异于画地为牢。今天,有人却以为西方的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堂而皇之地引入一切西方的东西。想起了先生的那句话,“从来如此,就对么?” 千年梦想,曲折徘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 . 不过,还是盼望着这痛来地早一些,快一些,更剧烈一些……
24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讲述一个大学生如何奋斗5年从月薪3500到700万
anan 2012-2-7 11:06
跟一篇小说似的希望大家看完   来上海整整五年了,事业上已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生活方面有过一段段的辛酸。然而,如今回首看来,这五年来也这是这些苦恼最终成为我前进的机遇,让我拥有了目前还算可以的生活境遇?700万身价,对有些兄弟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但是我想大多数朋友还可能暂时没有达到这个状态---没有半点炫耀的意思,我知道朋友们很多都会成功,会比我强得多---所以会对我的经历感兴趣,我决定定下心来,好好写点文字,希望不会让朋友们失望。   今天我的心里有一个想法更加清晰,那就是:爱,只有爱,才是一个男人成功的最好动力、最合适的动力。而绝不是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所谓的雄心壮志。作为一个男人,首要的一件事是你要有你的真正所爱。它会像原子弹一样激发你的能力,让你爆发无穷的动力,上帝也会为你感动。这样的状态,就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状态。   朋友们,也许你们不同意我的看法,我们先不忙争论,您先看看我的经历,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1,上海   1999年中,我辞去了刚刚分配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从新疆来到了上海。当时我踌躇满志,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努力一定能够在这个大都市里站稳脚跟,创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是1976年出生在新疆,新疆的日照和高原气候,让我的身材像白杨一样挺拔,相貌虽不敢说英俊非凡,但也让绝大多数人不讨厌。我从小学习可以说是优异的,大学考上了国家排名前5的重点大学,当时分配是98年,父亲害怕工作难找,一定要我回去做个清闲稳定的机关公务员。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历练以下为人处事,就回到了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了几个月后,和本部门的同事混得极熟,喝酒、吹牛、查颜观色的本领提高飞快,但是觉得工作实在是研磨青春,浪费生命,就决定辞职,去上海打拼一下。呵呵,现在我的同学在新疆的也都混得很好。这是个性不同了。   我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的,当时不懂事,自视颇高,到了上海我就傻了:这种人企业根本不要,他们要的是有一定技能的人,能干事的人,像我这种实际工作没做过的人根本没人提供培训的机会。同学和朋友一个个工作都找到了,就我搞不成低不就的,眼看带来的钱慢慢要见底了,这心里越来越急?难道这里还真没有我的用武之地了吗?   3个月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让自己暂时满意的工作,但远远不是自己的专业了。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精力也充沛,大学里涉猎很多领域,想法也多,文字功底还可以。正好有一个广告公司招策划文案,我觉得自己能行,结果一试,公司面试者说我虽然没有做过,但是思路和功底还不错,再说毕业的学校名声不错,就留下我了---现在我还是很感激那位前辈,后面的工作也证明了他的眼光。月薪3500,还好,生活问题暂时解决了。   很快我的生活进入了工作状态,我觉得很快乐。2个月过后,一件让我猝不及防发生了,没想到由此开始,我的生活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邂逅   上班后我对工作极其热忱,也非常努力,一两个月后我已经做过了3个Case,客户和老板还有上司都比较满意。当时我一则是刚从机关出来,一心想好好干个工作,二则是想报公司识人用人之恩,做事情时即不惜努力,又谦虚肯学,另外因为经过机关的历练,做人上路又大方,经常请同事喝酒吃饭,他们也愿意帮我,所以很快上手成为部门的骨干。到现在我还在劝年轻的朋友们,工作是应该用全身心来投入的,这项投入从理财的角度说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会亏本。呵呵,不过,那段时间存款为0。   有一天我去上班,那天早上下小雨,从住的地方要打车去公司那里,要车的人多,根本打不到车。刚刚轮到我就要上车的时候,一个女孩子从路边冲过来,头发已经淋得不像话了,拉开后门就要上车。我回头刚想出口请她下车,看看她淋得那样,再说让一个女孩子出去我还说真不出来,她也好像也实在没办法了,看着我脸红红的。我就对她笑了一下,退了出去。   第二天早上,我们又在同一个地方见面了。那天是晴天,大家都在等公交车,她一见我就主动向我报以歉意的笑容,我指着快来的公交车笑着说:“你不会把这辆车也抢走吧?”,她呵呵笑了,说:“今天就让给你了!”。   就这样,我们认识了。   3,热恋   她叫芸,来自湖南。她不仅有湘妹子的美丽温婉,也有湖南女子的泼辣和善解人意。她也是刚到上海,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   我们迅速的认识,相知,然后热恋。也许热恋还在相知之前。我至今也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会忽然爱的一塌糊涂。也许是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刚刚脱离了生存的威胁,也许是我工作后一直嘻嘻哈哈惯了,忽然有个好女孩出现了,也有了真实的感情我就缴械了。   我们因为住的近,下班后每天都在一起,芸说我第一次拥抱她时,她就离不开我了,她说我的体味让她无比迷恋。热恋时我感觉我的精力无穷,每天陪我的芸到夜里11点12点,灵感来了还去公司加班,那段时间工作效率也很高。朋友们都说我的眼睛熠熠闪光。我们一天不见就如隔三秋。看着她的眼睛我会忘了饥饿,有很多次我心里碰碰跳着回到住所时,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饿得受不了了,呵呵。   有一次我去崇明跟项目,因为晚了船班次停了回不来,所以给她打电话说不回来了。我们一晚上竟然通了50多个电话,不是她打过来就是我打过去。第二天一早我一下船,居然在码头上发现了我的芸---要知道那里打车也要1个小时的路,她流着眼泪说一夜没睡,一早就来等我了。我们相拥而泣,幸福异常。   很快我们双方都认为对方是自己未来家庭里的另一半。到年底的时候,芸说让我去她家见见她家人。我很紧张,但是很高兴,开始准备见面礼。呵呵,那时我们都爱昏了头,根本没有存钱的想法。好在我的薪水涨到了5500,她也有2500,我们还够花。   然而没多久,一个消息把我的心情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4,彩礼   到年底了,我的礼物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一共花了大概4000多。半年多来,我已经成为公司的干将,老板也比较看好我。因为我一直是西北人的性格,豪爽但不失明智,工作从不计较加班,补助什么的。年底老板还多发了不少,买好礼物手边已经有1万了,感觉自己有钱了,所以根本没想到钱的事。   这时候她的一个表妹从她的老家来了,说是来看看。我想可能主要是她家里人让她来看看我这个未上门的女婿的。她早就给我说过,她家里她妈市老大,决定一切事宜。我们不敢怠慢,带她表妹在上海好好的玩来一遍。最后我感到她表妹对我还是比较满意,我的心也放下来了。   到了临走的前几天,芸忽然告诉我说,这次上门可能比较正式,语言有些闪烁其词。我有点不明白,心里想可能她妈已经初步考察通过了吧。一天,我们三个人在的时候,她表妹开玩笑的样子对她说,姐,你这么好的条件,彩礼可不能少要啊!姨说了,前街的老李家的闺女都要了男方8万呢,我们决不能少于15万的。说着还看看我。   天啊,我像被电打一下,呆住了。说实话,我从小在新疆长大,风气很开明的,结婚男方有送钱的一般不过4~5万了不起了,而且还是说明给孩子的。彩礼这个概念只有读小说时接触过,万万没有想到会有朝一日到自己头上。她家里人现在说出这个话,绝对是当真的,说话的方式都掌握的这么有技巧。我该怎么办?让她嫁改变做法想法?省省吧!凭什么?家里的底子我清楚,决不能向家里伸手。那该怎么办?我还是笑着看看芸和她表妹,芸有点紧张,我心里更不忍了。“呵呵!看来我要表现诚意了。”,我笑着不置可否的回答。   我该怎么办?回去后我翻来覆去地想这个问题。   这是痛苦的3天,我几乎没怎么睡觉。芸也看出来了,她小心翼翼地不敢惹我。我心里很憋火:怎么弄得嫁女儿跟卖女儿一样?有时候想干脆吹了算了,可是一想到我们要分开,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眼泪就不由自主的下来。家里一直是清贫的家庭,弟弟还在上大学,不可能向家里伸手的;自己的工资?天啊,我现在都觉得钱不够话,手边只有1万块钱,这次去还要准备出血,再说我就是攒钱,也要为我们结婚买房作准备啊,15万给了她家,我们将来怎么办?。。。   这么多年来,我对自己的了解是,我喜欢出奇招。想了3天,我有了一个办法,心就定了。芸有时看着我,不知所措?她知道我的脾气,家境和经济状况,可是,她也知道她无力改变她妈的想法,而且关键的是,她还有一点想法是彩礼是应该给的。我告诉她,别担心,我有办法了。   很快,到了她家了,见面,递上礼物,聊天。。。她母亲和蔼而精明,父亲稳重而慈爱。很快两天过去了,我们也该走了,这时该来的也该来了。最后的晚餐,她的母亲说话了:“小D,你在我们这里已经2天了,我们对你还是比较满意的。你是个不错的孩子。如果没有意外,希望你们能今年(新的一年)把婚定了。你看什么时候把礼节办了?你们商量一下,也和你家里商量一下,好吗?对了,我们这边的风俗你可能还不清楚,也不知阿芸小月给你讲了没有。” 我马上接住了话题,笑着说:“谢谢阿姨,伯父,小月和我说了。”这时我看到阿芸紧张的脸都变了,看着我怕得要命。是啊,最后一段千万别搞砸了。我笑笑让她放心。   “阿姨,伯父,你们的心情我我理解,养女儿不容易,再说只有一个女儿,我觉得15万如果比比投入,不算多,甚至还根本不够。这个钱我们家应该给。”   “我想阿芸也把我家里的情况告诉二位老人了,我是这么想的,也不一定合适,您二位先听听。   “15万应该给。但是我觉得既然我工作了,我自食其力了,而且是我娶阿芸,同时你们也觉得我合适,那么这个15万应该由我来给,而不是我家里来给。   “你们和阿芸看中的人,不应该仅仅需要家里有15万,还要有能力,有能力给阿芸将来的生活带来幸福。我想,我有这个能力。我自己不仅要有15万,而且应该向你们证明,我有能力给阿芸幸福。   “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给我不长的时间,两年吧。我们还小(阿芸比我小2岁),晚一点结婚也没关系。两年后,我会拿出15万,而且会证明给你们看,我和阿芸有能力生活的幸福。”   其实,当天晚上我的语言远远比我的文字精彩,因为有爱在心里,我打动了她家所有人,阿芸的脸也红扑扑的。我们走的时候,他家里人很开心,当然也许只是表面上是,但是至少他妈默认了我的要求。当然从此后,我感觉有个巨大的大山压在了我的心里,我的生活改变了。回到上海以后,我的心情没有低落,反而有种大战来临时的平静和激动。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为了我的爱人,我的未来幸福生活,我要付出比别人几倍的努力,实现我的诺言。我全身心地渴望这样做,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芸反而很担心,她和我说要不我们搬到一起,生活上可以节省一些,她和我一起攒钱。我拒绝了她。虽然我们早就有了肌肤之亲,但是我不想让她家里人知道,这样对她不好。而且我也不愿让她一起攒钱,毕竟我说了,这是我的事。我知道一个女孩,生活、衣服、化妆品等等,每个月的花费怎么说也要2000块左右的。我说,芸这段时间我可能就不能给你买很多衣服和化妆品了,她郑重地点点头。我不知道,以后我是否会为这个决定而后悔。   我的初步想法是这样的:因为我只工作了7个月,而我的薪水已经涨到了5500。如果依照这个速度,半年后我的薪岁至少应该到8000,一年后最不济也应该到10000左右。我可以什么都作,而且可以往管理方面发展,这样,我每月存下70%的工资,2年下来加上年终奖,也就差不多了。而且,那时候即便把15万都“上供”了,我的年收入也能够让我们生活的小康。   现在回想我那时候想法,心里只有两个字:幼稚。事态的发展果然证实了那句话:计划在现实面前永远是无用的。   很快,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大老板聊起来,他告诉我策划和创意人才可以很快赢得中等偏上的薪资,但是要达到5位数,只有2年的工作经历基本不可能。因为国内的商业条件还不成熟,客户的能力也有限。所有的公司愿意付出一些成本搞定客户,在策划和创意上达到80%的满意就可以了。而且,公司愿意把高薪给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一个只有2年工作经历的人基本不具备它所需要的人脉资源、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我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我开始在市场上寻找其他的公司。但是现实很快让我失望,要在一年内获得万元以上的月薪根本是不可能的。好的公司有,但都说2到3年内有希望,如果做得好的话。老天,我的时间不够了!同时,公司知道了我在外面找工作的事情,老板们很不开心,因为平心而论公司觉得已经待我不薄了。说实话,这条路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时间不够啊!   怎么办?   我决定辞职。 8.艰辛   既然已经证明此路不通,再留下去就是浪费时间。我的时间不多了。而且我认为自己如果辞职,就有的是大块的时间,能够接触更多更深的社会,机会也相应的多了。阿芸不同意,她说这样太不稳定了。我没法说服她,她也没办法说服我。这件事我还是做了,我知道,只能破釜沉舟了。   临走时和老板深谈了一次,请他原谅。也把我的处境部分告诉了他。我们谈得很好。老板很惋惜,让我以后有可能还回来工作,我也很依依不舍,但是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开始了在上海滩到处漫游的经历,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到处在上海转,到处找有限的熟人,问有没有项目做。我身边有1万2千多块钱,觉得还可以支撑半年吧。我想,这半年里如果有策划项目做,我就辛苦点,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了,应该可以挣个2到3万,多做几个项目就比打工好了。呵呵,如果朋友们谁有我那时一样的想法,今天我一定劝你千万别!事后想,我太自信了太着急了,真是应该边工作边找机会,时机成熟再干的,否则下海99%是被淹死。我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跑了2个月,一个单子也没有跑到,加上有一次丢了包,损失了1000多块钱和手机。住宿、吃饭、交通花了3500块钱,身边只剩7000多块钱了。可是一点没有转机的迹象出现。   9,机遇   就在这时候,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非常好的机会出现了。我以前的一个客户找到我,说是他的一个朋友在上海嘉定那边的一个镇里做镇长,他们镇上3个月后要办一个“水乡情思”的活动,主要是吸引港台和外籍人士的资金投资。他们要我构思起草一个大型活动的策划书,价格是4万元。这个客户说以前在我们公司和我合作过,觉得我有这个能力,而且拿到公司去做策划,价格一般要到8万以上。我们合作空间更大,而且如果策划书做的好的话,活动组织和制作我们还有机会。我很开心,明白他是想自己也赚一些,立刻给了他2000元的好处费。不知道这个习惯有没有影响我,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机会来了一定要投入,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我废寝忘食地工作了20多天,每天夜里干到2点,稿子改了4次。然后又自己贴了400多块钱制作了3本样本。交给那朋友的时候,他非常赞赏,连声说做的太好了,看来后面的制作也没问题了,一周之内我就等着拿钱吧。我也心里感叹投入没有白投,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芸,她也非常开心。毕竟这是我的第一笔收入啊!而且金额还算不少。   10,被骗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看起来不错的机会竟然实际上是碰上了一个骗子。这个客户拿到了我的方案以后,竟然人间蒸发了!我苦苦等了一周以后,这家伙死活不再和我联系了。我打电话,手机已经停机,跑到他原来公司去找他,公司的人说他早就不做了,现在在和一个人合作开公司。我又跑到嘉定的那个镇上去找我们以前一起见过的他的镇长朋友,镇长说这个项目早就签约了,他和我那个客户也不是朋友,只是签约公司说策划书部分包给他,他又找到了我,说我是他的助手。现在策划书已经通过,钱都已经付了。我马上又找到了那家公司,公司说我那个客户不是他们公司的人,只是他让公司把策划书部分包给他,钱公司和他刚结清了。知道我的情况后,他们表示同情,但没办法:现在他们也找不到人,钱也结清了。   这个打击对那时的我是致命的,让我的处境雪上加霜。我已经花了大量的精力不说,原来剩下的7000多块钱已经被我花去了大半,只剩3000多了。更可怕的是我的时间又用去了一个多月。   这是后话:那个客户我这几年就再也没有见过。后来听说他过得很不好,很多人都在找他,他又让合作伙伴坑了一次,基本上就再也没有听说在这个行业里做过什么了。   11,灰心   万分沮丧的我把情况告诉了芸,告诉她的时候我分明听到了一个美丽的泡沫在她心里破碎的声音。她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失望极了。我们相拥无言,我只能从她这里得到一丝温暖和安慰。她说,你别急,没关系,我们从头再来。可是,我的爱人,你知道吗,这个打击甚至让我回头审视自己,怀疑自己:我这样的一个北方人,是不是适合在上海打拼?   尽管万分失落和失望,可我不能让我的女孩对我失望。第二天我强打精神对阿芸说我要重新开始。我考虑了一夜,因为我已经没钱了,不能再租原来的房子了,我必须去找一个民房住,每个月可以省7~800元左右。但是这样就不能和芸象以前那样离的那么近了。我说我不能停下来,时间不多了。芸哭着抱着我说,我一定要多来看她,她会很想我,我有经济困难一定要来找她。我笑着说,你有经济困难也要来找我啊。   朋友们,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可是今天我回忆到这里的时候仍然泪流不止。那时候我已经处于最低谷,生存也成问题,可是我仍然愿意回忆那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想到,命运老人会让以后的我和她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12,初醒   我搬到的一个民居是个私房,就是农民自己盖的房子,房子里面夏天热冬天冷,而且只有10个平房大小。我已经很满足了,这里每个月租金才200元,比以前我已经省了800块钱了。   搬过来以后,我有很长一段日子不知自己干什么好。我想这是载过跟头的人的通病吧,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会有同感。可是不做事情我心里又焦急万分。这种矛盾的感觉真是让我每天心里都不好受。   转眼一个月就要过去了,这个月里我基本上是馒头就咸菜,肚子里油水实在缺的厉害。我决定去买点熟肉解解馋。我这个民房周围有几个新改成的小区,因为离市区比较远,基本上是一些市内动迁户迁到这里来的,真的购买这里房子的人也都没什么钱,但是这样的人在上海很多,小区外人气还是不错的。这里不像高价房,高价房是开盘很久了还没见几个人烟。小区之间有条街,人很多但大都是些老人孩子在转悠。熟肉店生意好象不是很好,我要了一些肉又买了一瓶啤酒,在旁边小店的简易桌上坐下来吃。   多年以后我回想那个时刻,还是认为那是上帝给处于绝境的我的一个机遇。就在那时,忽然有人和熟食店老板说话,在说老板,你这生意不行啊!是啊,那老板说,我下礼拜农忙,准备回家了,不做了。那人说,那你这店怎么办?那老板说,转了呗,这半年没赚什么钱,还不如做点别的。忽然我有一种苏醒的感觉,我到处找钱赚,可是好高骛远,忽视了这身边的机会,难道自己一直没看见?我马上站起来,让老板再给我一点牛肉,然后漫不经心地问他转让店面的情况。   不过十分钟,我就清楚了:这个店也就10个平方左右,月租金1200,租金他多付了两个月。转让费他要求不高,不亏就行,带一点简单的设施,2万块钱吧。我说我想接手,但是价格太高,他降到了1万8。我说1万5我今天就要,他回去和他老婆商量了以下,同意了。我立刻回房拿了我仅剩的3000块钱作为订金付给他,然后当晚立下转让书,当然他同意我7天内把余款付清。   13,努力   我找到以前公司的老板,请他借给我钱。我还带去了我做的那份策划书,说我送给公司的。老板也多少听说了我的事情,他详细地了解了我的境况,二话没说借给了我1万5千块钱。我笑着说:“老板,我把身份证押在你这里吧?”,老板也笑着说:“你要不要我的身份证,1万5我押在你那里?”其实到现在我都一直敬佩我的老板。他的事业现在也做得很好,家资3000多万了。   能让我的店面生意大为改观呢?首先,我回忆到以前的鸡粥店,觉得上海人爱吃鸡,特别是白斩鸡,还有烤鸭,决定经营品种适当变化;另外,饮食业最重要的是卫生(卫生许可证一年一办,已经有了),我决定彻底打扫店面一天,店面重新贴开业标志,另外买了一个二手的消毒柜,特意摆到台面上让客户看到消毒设施的过程;然后,我找了一个上海老师傅来指导制作工艺(退休了返聘,很便宜的),再找了2个勤快的四川妹帮忙,允诺给他们业绩5%的提成,但是不行我就换人;等等大概有20多条措施吧,我当时可是写满了2页纸的,全部做完已经过了近10天了。最后,我买了一些鞭炮,噼哩啪啦一放,人气立刻被我吸引过来了。呵呵,当天忙到夜里11点,一盘点营业额居然有500多!   14,曙光   做过生意的朋友都知道,开业的当天生意好不见得以后生意一直会好。因为刚开始客户是好奇,试一试,一旦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之处,他们就会立刻忘了你。而你要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困难得多了。   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第二天开始就在店面前不停的拉人聊天,问味道怎么样,然后不由分说要送他们一些熟食。上海人内外分的很清楚,他们决不会白要别人的东西,绝大多数都付点钱,当然他们也不会白给别人东西。当然我明白,生意的关键是我的货品要合客户的口味。慢慢的我的小店人气就有了。我还请人在几个小区里张贴了我们店的广告,也请人故意拎我们的烤鸭在几个小区人多的地方走动,相互之间含喧,巧妙吸引人们注意。通过很多这样的方法,一个月后我的店每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800元左右,而且还在不断上升中。呵呵,我以前的策划功底全部用在这上面了。   我这样起早贪黑的忙碌,每天大概干14、5个小时吧,完全把心思扑在了店面上。作了第一个月的生意后,我盘点了一下,我一共赚了9000元钱;第二个月我赚了12000。把欠的债还掉后,我又没钱了。但是我感到,我生命中久违的曙光已经来了。说实话,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妙。   我就这样经营着自己的小店,时间又过了3~4个月。其间我忙得每天只睡5、6个小时,一躺下就昏迷不醒的样子。我和阿芸通过几次电话,她也忙,因为她升职为资深业务了。我们见过几次面,她都让我好好休息一下,我笑着说,把你娶回来再说吧。她说你靠那个门脸赚到钱了?我笑笑,决定几个月后给她一个惊喜。   4个月后,我已经攒了5万块钱,可是也快到年底了。算算我的时间只剩13个月多一点了。如果按照现在这个模式发展下去,我完成目标15万的可能性是稳稳的。我每个月只要保持现在的状态,那么一年以后我应该用18~20万。钱是够了,还可以办个像样的婚礼,不过买房子是暂时不用想的。呵呵,看到这里,不知道又有多少朋友在笑我?楼主的幼稚病又犯了!是啊,如果没有房东的收租事件,我想我会把这样的梦做下去吧。   房东来收过几个月租后,就到年底了。有一天房东忽然出现说是要签明年的租房合同,但是价格贵了一倍。气得我差点翻脸,这分明是看我生意好了眼红嘛!可是我知道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再说我现在可是一点问题也不能出。我和他好说歹说,又送给他了一些熟食,房东还是加了我1000块钱。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危机已经显现。生意做得好了以后,第一房东的房租会涨价,不可能再跌价,各种费用也会涨;第二,很快竞争者就会出现,出现以后和我的小店是同样规模,势必会分流客户。所以这种赚钱的状态是不会持久的。如果我不动作,最后的结果我想也想得出:小店几个月后就回到维持生计的地步。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一夜没睡,苦思对策。 第二天一早,我下定了决心,决定孤注一掷,冒一把大险!   16,冒险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第一步,在附近的小区再开几家这样的熟食店。地段只要和我现在的店面地段差不多就行了,但是不能太近了,然后用一样的装修、一样的名字、一样的策划手段,建立起小区居民心目中品牌形象,这样进货价格会便宜很多,还可以逼迫后来者提高投入。这个计划实施的越快越好。第二步,我觉得现在这个商铺的价格不高,2000多交租不如我把它买下来。上海的朋友都知道,2000年底上海郊区的房子价格只有2000多,商铺也只有3000多。这一步必须稳步实施,一个一个来。但是这样我就是必须投入我现在所有的5万块钱,如果一旦失败,我的时间、金钱投入可能会让我的目标彻底无法实现。但是我又想,我不去做,就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别来抢生意上,我去做了,希望在我自己身上。相比一下,我愿意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但是我以前所想的给我的芸一个惊喜的计划只能延时了。我心里对自己说,为了她,拿出你所有的劲吧!那是无比艰辛的一个月。我不仅要照顾一号店的生意,又要为二号店、三号店选址、选人、买设施、店面布置等等。后来我提高了一个一号店店员的提成比例,封他为店长,告诉他1个月后店里的营业额如果下降5%以上,立刻换店长。这样我就全身心投入到新店的开张。1个月过后,我的二号店、三号店相继开张,我还是无法清闲,又开始了以前那样的策划造势,而且开始了四号店的准备工作。   后面的一个月,我一号店的盈利状况还是不错,达到了12000元,二号店5000元,3号店最好,居然有10000!要知道这是头一个月,人员还不熟呢!我发现原因是一个女孩店员做生意很有天赋,也会招睐客户,我二话没说给她工资翻倍,直接提升为店长。   年底如期到来,我和芸只在一起度过了半天,就不得不忙着自己的店面了。芸要回家去,我不能走,目标没有完成我怎么能见她家人呢?不过我和她妈通了一个电话,她妈笑着说:“小D,我们知道你是个好样的孩子,我们都盼着你把我家芸芸早点娶走呢!”我知道这话里的意思,也笑着回答说:“我会的,谢谢阿姨和伯父的信任。”   年底年头的2个月,因为过年,节日也多,我的生意好的一塌糊涂。四号店也赶在春节前开了。这两个月每个店平均一月能赚15000,2个月后我身边的现金达到了12万。元旦前还有一件事,原来的老板给我打电话说,他公司还有一个转入户口的名额,问我要不要,我说要。他说我什么都不用管了,把资料给他就行了。为了好好感谢他,过年时我去他家给他的孩子送了一个5000块的红包。年后不久我的户口办下来了。我开始逐步的和各个东房谈要购买铺面,如果他们不卖,我就找别的房东谈,那是很多房子是物业的,比较好拿。而且那时候房价低,再说我找房子前就打的有伏笔,另外我价格给的稍高一些,前面3家都谈的很顺利,单价大概在3700一个平方吧,一共13万,我全部给的是现金。第四家以一共要5万(生意好啊,房东要挟我),我没钱了,但是抵押了前面的一家店作为3万先签了意向书,等到一个月后,资金回笼了,把钱凑齐了把店拿了下来。   这时候已经是3月底了,我还剩8个月。生意好象在稳步进行,目标好像越来越近。可是我没想到,一个足以摧毁我的重创也越来越近了。直到今天我回想到这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时间段,还觉得眼眶里泪水未干。   17,重创   时间又过了3个半月,马上要到7月10日了,我之所以记得这个日子,因为这是芸的生日。我决定在这个日子之前攒足15万,并把这个消息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想到她得到这个礼物时候的开心,我的心里别提多激动了。这几个月店面也争气,每个店都能够达到10000多的利润,这是因为我店多了,进货成本低了,而且房租也不用交了,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用了一个很好的店长?小成。   小成就是我前面破格提拔为店长的那个女孩子。这女孩是从浙江来的,只有19岁,人长的清秀漂亮(因为要招徕客户,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招人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要找看着舒服的女孩)。因为一般的外来妹大多不是浙江来的,所以我特别留意她。没想到这个女孩在做生意方面真的很有天赋,她一直是很开心的样子,从没见过她烦过,会说话,人很甜,客户缘很好。而且她很有脑子,开业没几天就把所有的常客的名字记熟了(我估计她是问周围的店主和客户的),还建议我,天气热了,店面里配点素菜,啤酒,买点简易桌椅,晚上让客户边吃边纳凉。她还把周围的几家饭店的电话弄到了,把饭店的生意也拉了进来。后来我们熟食店里的生意饭店进货居然占了30%!   不过她也有一点不好,就是好像身体太单薄,力气活干不了多久就累得脸发白、出虚汗。小店生意好的时候,这也挺影响的。我考虑了几天,决定扬其长,避其短,在店里又招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给她打下手,告诉她只管招徕客户,管理帐务。   这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原来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知我开了几个店,做得还行,而他正在做房产销售,代理一个别墅的盘子,非要我去看看。上海的朋友都知道,2001年的时候上海的房产还远远不热,房产销售尤其是高价房的销售很难做。他代理的那个别墅房型有180多个平方,周边的配套还不完善,再说总价要80万朝上,我不想买,就告诉他没那么多钱。他说,你来看看吧,看了肯定喜欢,再说钱的事情好办,贷款就行了。我说那还要首付呢,我首付也没有。他说没关系,他可以在合同上做点手脚,让我零首付,全部贷款。我没办法只好去看看,没想到看了以后特别喜欢别墅下面的花园,因为我记得芸曾经告诉我说,她的梦想就是住在花园的上面,每天早上打开窗户就能闻到花的清香。朋友看我有意,就拼命鼓动我说,买了这个房子这个优惠,那个免费的,每月只要付6000多就可以了。我还是有点犹豫,说我不想每月跑银行。他说,我帮你办,每月自动划款,不用你操心的。我没什么再挑的了,想想就定了一套。不过后来知道,这小子还是打了埋伏,有些言过其实:窗户就不是他说的双层的,车位也不是免费的,呵呵。   7月9日,我拿着那份15万元的存折卡,兴冲冲地拿着一束花,拎着一品瓶红酒(蛋糕明天叫人送来)赶往芸的住处。之前,我已经给她妈打了一个电话,向她父母亲问好。同时告诉他们,我已经提前5个月实现了诺言,很快就会娶她家女儿了。我决定先给芸一个惊喜,然后今晚就住在她那里。我特意赶在她下班前一点赶到,准备突然出现,吓得她快乐的大叫。   可是让我始料不及的事情出现了,芸下车时不是一个人,而是和一个男孩一起。他们手拉着手,好像很亲昵。我一下傻了,不知道怎么办好,他们一起进了小区,我傻乎乎地跟在后面。在光线阴暗处,那男的还一把搂住芸亲了一下。我的脑袋轰的一下,再也受不了了。我大叫着芸的名字,冲上前去一把抓住芸,然后就要打那个男的。芸吓了一跳,拼命地拉住我,对那个男人说快走,你先走,我跟他解释。男的走了,芸还是拉住我不放,我叫到解释什么?解释什么?一边眼泪就快下来了。芸看着我,很冷静,冷静的我们好像不认识。她对我说对不起,早该告诉我。但是我今天太不冷静,她希望我先冷静下来,现在的气氛我们没法谈。我没办法冷静,说不行,今天你就必须给我一个说法。她被我纠缠的没办法了,对我说,D,一直以来,我以为你的素质很高,你今天这样会让我很失望。我停了下来,看着她,眼泪慢慢地流下来,最后对她说,好,我走,明天来再谈。出了小区,发现花和红酒居然还在手中,一把把他们扔进了垃圾箱。   那夜我一夜无眠,盯着外面发呆,怎么也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到这种地步。第二天一早我在芸的楼下等着。芸下来说我们找个地方吧。我们到了一家茶室,我呆呆坐下,等她解释。那天她说了很多,我都有些记不清了。她说,其实从我搬走我们就很少在一起了。她知道我很努力,很辛苦,但是经历那么多波折,真的很怀疑我是不是能够实现15万的诺言。她心里开始很怕,但是又没机会和我说。我的压力又不和她分担。在上海这么长时间,她和我一样做得很辛苦也都没有归宿感,觉得很累。这时候她的上司,就是那个男孩出现在她身边,男孩是上海人,比她大4岁,在公司职位不错,家里条件也好。芸说和他在一起,她会觉得很安心,很安定,很有安全感,不像和我在一起,虽然感情曾经很热烈,但是总是不知道我们的将来在那里。她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激动的浑身乱颤,说不出话来。好容易稍微平静一些,我告诉她说,我现在有15万了,你还会爱我吗?她说,对不起,我觉得现在很好,我不能再对不起他了,我们不会再在一起了,希望你将来幸福。出门的时候我发现了那个男孩,心里又一阵刺痛。约在这里,一定是他们商量的结果。拿高业绩做到三个“十”!   18,怀疑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直以来,我以她为努力奋斗的动力,可是等我奋斗到了目标跟前,却发现目标忽然消失了。我记得那时候,我开始失眠,希望自己赶快入睡,然后梦见芸。可是我一次也没有梦见她,倒是我清醒的时候一刻也没有停止想她。我经常觉得心里刺痛,头皮发麻。一直以来,我那么小心翼翼地把她放到我心里的一个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没想到最痛苦的打击却由这里产生。   有一个朋友曾经回贴问我,怎样才能获得不爱你的女孩的爱,我没有回答。不是我不愿回答,而是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真的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也曾痛苦无比,希望能够改变我爱的女孩的心。可是我没有什么办法,只有自己默默地退回,独自一人舔着自己的伤口。   那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我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我还在公司工作,每天还有时间,情况就不会这样。如果我不搬家,事情也不会这样。如果我不开店,就有时间陪她,情况也不会这样。就是开店了,如果我不开分店,也有时间去看她,应该也能阻止她情变。每天我这样乱七八糟的想法充斥了我的脑海,让我对生意根本提不起兴趣。   店里的员工都看出来了,他们小心翼翼的不敢惹我。几个店长都很称职,生怕店里的事情会引得我大发雷霆。尤其是小成,她主动找到我说她来每天到个家店里盘点,让我忙我自己的事。我很感激她,也相信她的能力,就告诉几个店以后由她来查店。我知道自己这个状态如果硬让我去,非出事不可。小成很有手段,也有能力,查店每天要多做2个小时,她很快让其他人服服帖帖。还好,有小成和他们的帮助,我的生意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已经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我不知道怎么再找到这个方向。业务员巧用“空城计”  19,迷失   有人说工作累的时候,家里压力大的时候很辛苦,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我觉得一个人迷失方向的时候最痛苦,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种状态每天无时无刻不深刻地提醒你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那个时候就是我迷失方向的时候。我就像一个被抽去发条的时钟钟摆,每天不过是由惯性推动我在摆动。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摆。也许在我的内心深处还在暗暗期盼那停摆的时刻。   芸的妈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接到电话知道是她,我心里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她妈对我说,孩子,阿姨知道你很难过。你们年轻人的事真不知怎么搞的。但是阿姨告诉你,你是个好孩子。你的前途还很远大。阿芸不能和你在一起,是她没福。好好的,我们全家都祝福你。听了这话,我的眼泪又留下来了。以前觉得她是那么固执和势力,今天怎么觉得她的话那么温暖。我终于能够真正站到一个父母的角度上来看彩礼这件事,是啊,那是要把自己女儿未来幸福生活尽量多地抓到手里的感觉。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枫,如果不是他凑巧来到上海,要我陪同的话,我不知道我这种状态要持续多久。枫来上海玩,指定我陪,而且说陪得不好当即给所有哥们打电话说上海没我。我强打精神,枫还是有所察觉。枫一见我就说,你小子怎么减肥减的那么明显,不行不行,我们不能一起照相,否则班花见了照片,我一点想头都没了。他就是这样,那几天逗得我开心了一些。要走的时候,枫说,说说吧,怎么了。我这才知道,他早看出我有事,所以一直在让我开心。从芸变心以来,我从没有向人倾诉过。枫听过了之后,很久没有说话。后来一开口就是一句:“好!这是好事!”我听的愣了。   枫接着解释说,我和芸现在分开始好事。因为就是现在不分开,我们早晚要分开。因为我们不是一路人。芸的内心深处时那种安分守己的人,经不起动荡,分开的时间主要视我波动的强度而定;而我是那种不安分守己的人,越是不利、越是艰难,越能激发我的能力。我适宜在变数中求生存,求发展。而且我不是很在乎物质,所以要的感情是非常纯粹的,女孩子大多到了要结婚的关键时刻,生活现实和抚育后代的本能让她们不得不物质起来。这不能说不对。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芸自己也不反对彩礼的原因。他说,我这样的人,只有物质生活到了一个水准后,交往的女孩子才会有安稳的感觉。现在还不行。但是我应该感谢芸,她激发了我,她放了我是我的幸运,否则我们在一起,芸一定会成为我的桎梏。他还说,你的奋斗动力就是她?那你的家人,朋友呢?我们呢?你以前的老板呢?你的员工呢?我们还一直以为你能成大气,为了我们这份信任,你也不应该放弃。而且,说实话,你的这点家业还很小很小,一不小心,很快就败了。   他还告诉我要留意小成,这小姑娘太聪明。我就是对女的太迟钝了才栽的跟头。以后绝对不能让她独掌财务大权,我一定要控制住她。最后,他拍拍我说,兄弟,醒过来吧,外面的世界很残酷,也很精彩,但是绝对不是为这个样子的你准备的。   枫,今天的你也在看这份贴子吗?如果是的话,我想对你说:哥们,真的谢谢你!  20,心意   因为那一场直抒胸臆的倾诉和枫的精到劝慰,我终于慢慢开始摆脱失恋的阴影。我特地给家里打了电话,给弟弟也打了电话,同时也和同学朋友纷纷联系,又去拜访了以前的老板,他们都为我在上海的奋斗状态和所得高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提醒自己,我的世界还在,我的生活还在,我要主动地让他们把我拉回到我的世界里。他们对我的爱也会成为我的动力,这是更绵绵不绝,更持久的动力。   同时我也听取了枫的建议,重新收回了店面的管理权限和财务权限。我把小成和另外一个店长互换了位置,然后仔细的查询了最近的账目,还悄悄地私下和其他人谈了谈,侧面问了问他们对小成的看法,大家都没说什么有价值的话,除了一号店店长,他的资格最老。一号店长说小成太跋扈,太不尊重人,什么事情都自己定,也不和老板商量,更别说其他人了。每天的财务帐、现金全是她管,根本不让别人插手,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因为我暂时没有查到什么小成的把柄,所以只能安慰一下他,也没有做什么动作。   这时候4号店的小徐(他就是我招的为小成打下手的伙计)找到我,要求要换地方,他要跟小成到一个店里去,否则就辞职。我一开始很奇怪,后来恍然大悟,明白了小徐的心意:原来小徐已经喜欢上了小成。我同意了小徐的要求,同时更为警惕,因为公司里有一对的话,容易形成小集体,而且他们容易一起跳槽,成为我新的竞争对手。我不得不暗自多留心小成和小徐。   21,真爱   我的心意逐渐回到了生意上。不得不承认,小成有一套。她总结出一些管理规范和待客方法很有用处。她的做法比我原来的做法更细,我比较倾向于策划一些活动和办法,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但长期的发展还是需要细化的管理。生意还是缓步发展,我们基本上每半年利润提升20百分号,这一方面因为管理的细化,人员的熟悉;另一方面还是得益于这里的人气渐渐旺起来了。这样过了年,到了2002年4月份,我的手头已经有了超过50万的资金。经过和小成交谈,了解了她的很多想法,我觉得我暂时还时离不开小成。这段时间我发现小成对小徐也是淡淡的,他们的关系好像并没有变得密切起来。   因为对小成的留心,我发现了小成身上的越来越多的细节:她一个人住,爱干净,爱笑,爱看书,很怕冷,尤其害怕感冒,不喜欢猫狗等等。因为生意的缘故,我和小成的交流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了解她的聪明和能干。有时候我想,这么聪明的女孩因为家庭的原因不能上大学真是可惜了!又转念一想,就是上了大学又怎么样呢?大学生我自己不就是吗?我见得还少吗?原来戒备心理也可以让人如此留意一个人。   有一天我去查店,发现小成没来上班。我们一般上班很晚,下班也相应晚一些,因为生意一般是在下半天。写到这里,我想到有的朋友怀疑一个10几平方的熟食店一个月的利润怎么会有10000块钱,我想说,生意人人做,关键看你怎么做。我们的每个店周围都有1000户左右的小区,很多是租户,他们不愿开伙。我们每天晚饭时段一般要做50笔生意,每笔十几元,这样营业额就有700元左右。食品行业一般利润率一半左右。节假日更好做,还不算饭店的生意。当然,我们不用交房租。而且现在的生意也不如那时了,这是后话。言归正传,我发现小成没来,就问了一下,有员工说她不舒服,今天不来了。小成没来,小徐也没来,我想想反正上午每什么事,应该去看看小成是不是病得很严重,就向他们问了地址,出来买了点水果,打车往小成住的地方赶去。   小成住的地方我没有来过,到了小区门口我才发现是个比较高档的小区,这里一室一厅的房子一个月要1000块吧,我边走边想,一边又很不解为什么小成会把月收入的一小半用来租房,尤其是想想自己才刚从私房里搬出不久,现在的房子也不过是1000元左右。正在胡思乱想,忽然发现小徐从一个门洞里出来,急匆匆的样子,我连忙回避在一旁,看着小徐跨上自行车往店面的方向赶去。   忽然在这里看见了小徐的片刻,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很奇怪的滋味。一种很不舒服、心头微酸--好像是吃醋的感觉,同时觉得一阵懊恼。这种感觉没有经过理智,完全好像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只是片刻之后,我忽然一阵震惊---难道我如此在意小成?难道我不知不觉已经爱上了她?这是一个连我自己都吃惊的发现,因为失恋的很久以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不会爱、不能爱了,有时候我会接触到一些女孩,可是我根本无法提起感觉。没想到,我爱的感觉会在小成这里复苏?小成可是我一直提防的人啊!   刹那之间,我的脑海里风起云涌,万种思路好像被同时激活:是我失去了芸,把小成作为一个感情的替代者了吗?不是,和小成在一起的感觉完全和芸不同,我们的交流更平和,因而更交融,我也感到更轻松。和芸在一起完全是被激情和冲动淹没,我们心灵层面的交流显得更少---如果更多的话,也不致有那样的结果;是我因为她病了而怜惜她吗?不,怜悯和爱我是分得清的,现在我的心里分明有一种心痛而且甜蜜的感觉;难道是见到小徐引起的男人本能的异性排他性不满?也不是,因为我清清楚楚的知道,我决不是一个把身边所有女孩都看成情人的情圣…..你呀你呀,你经历过感情的痛苦,所以你一定要分辨清楚,这是你的真感情,你的真爱吗?你不要糊里糊涂的再带给自己或别人痛苦了!   可是我越是想,小成的笑脸、话语和我们交流的场景等等印象就越清晰,我就越觉得小成是真正适合我的女孩。她的开朗,她的平和,她的聪明能干,她的善解人意,还有她为我的事业作的努力和成效,当然还有她可爱的、惹人怜惜的样子---这些我以前都没有明显地感觉到,可是今天我感觉对我来说就象空气一样不可缺少!   爱情的幼苗一旦破土,成长的速度真是惊人!在我伫立楼下不到30分钟的之后,我已经感到我的心胸开始无法承受它的奔涌,必须要向她倾诉才能缓解。可是我不是一个语言表达爱意的能手,尤其是现在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我觉得我现在激动的别说讲话了,连一口气都不能顺畅的呼出。我忐忑不安,但又决定立刻向她说出来?就是现在!   敲开她的房门的时候,她的脸色有些苍白,可是她的目光那么平静,柔和,一点也不吃惊。我反而更加慌张,不管了,我必须要说---“我,我……你,你,你病了……我发现我离不开你!我发现我爱你!小成,你听我说,我爱你。我喜欢你。我要给你说,我离不开你了!”   那天我说了很多吧?不知道,记不得了。可是结果我却记得,小成拒绝了我。 22,原因   在感情方面,我是一个脸皮很薄的人。小成不声不响地听完我语无伦次的表白后,低着头平静地摇头表示不能接受,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为什么?因为你和小徐?我问。她摇摇头,没有说话,但我看到她有眼泪流下。呆了一会,我不知该怎么做,一直惶惶惑惑地。最后,我还是离开了她的住处。再见到小成,是2天后了。她来上班,我早早等在店里,远处一见她的身影,心里就怦怦跳个不停,可是见了她的面又不知该怎么说话。她看见我,好像脸红了一下,就再没和我说话。说实话,我觉得她是喜欢我的,尤其是回忆到她以前帮我时那种自告奋勇和尽心尽力,我越发这样认为,但是她为什么拒绝我呢?我想不明白,哎,真不理解女孩子的心思啊。她工作起来还是那样井井有条效率很高。我不愿打扰,就去其他店了。   到了4,5月份,天气有点热了,因为刚过了年,生意是属于淡季。我们希望再热一些,这样人们愿意出来吃饭;不过因为天热,食品行业风险很大,绝对不能出现食品变质,否则对生意的伤害是很大的。我们这时候一般加紧和饭店联系,因为饭店要量大,而且可以预知,这样风险小。因为这方面一直是小成负责,所以现在淡季反而她会比较忙,我也比较放心。没想到,不久小成忽然出了事情---她累得晕倒在了店里。   当时我接到电话飞速赶到店里,小徐已经把小成扶在椅子上坐着,根据小成的指点正在给她味药。小成坚决不同意去医院,小徐他们也没办法,看见我来了,都像看到救星一样。我不由分说,对小徐说:你出去打车,我们两把她送医院!小徐一出门,我一把抱起小成就走。   小成在边挣边说不去,我根本不停。我知道,不让小徐他会和我急的,但是我也要和小徐公平竞争。很快送到了市八院---离我们那儿打车要30分钟吧,我们等在旁边,护士就要开始测血压、测血、停诊了,对站在旁边谁都不肯离去的我和小徐说:“女孩子脱衣服你们小伙子也在旁边吗?”没办法,我们只好出去。   我们等在外面,小徐一直不和我说话。大概他感觉出我对小成的意思,他有些戒备吧。大概过了几十分钟吧,医生出来小声说:“成**,同事还是家属?”我们都站了起来,医生责备的对我们说,小成有先天性心脏病,根本不能工作劳累、激动,更不能感冒。她的心脏已经比普通人大了,因为小时候没有手术治疗,现在手术的可能性很小,只能静养。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如电光火石一般,一下明白了为什么她一累就脸色发白;为什么她不能干体力活;为什么她怕冷,不能感冒;为什么她住那样的房子---因为医院近;甚至,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她拒绝我。小徐显然也不知道这个真相,他愣在一旁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我抢先冲进急诊室,小成也看见了我,她显然也听见了医生叫我们。她的目光平静,柔和,还有---期待。我走到小成身边,抓住她的手,对她轻声说:我知道了。你该早点告诉我。   我和你一起,我们一起面对,好吗?说着把她的手贴在了自己脸上,小成的眼泪刷地下来了。这时候,小徐进来正好看见。护士着急地说,她不能激动的,你们出去!出去!   我终于得到了小成的认可。她后来对我说,其实她开始是觉得我失恋了,很可怜,愿意帮我多做点事,后来就慢慢喜欢上了我;可是后来她发现我在防她,很让她伤心;她拒绝我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女孩子的报复心,她也有;另一方面,她早知道自己的病,也不想拖累我。最后她在病床边倚着我,泪光闪闪的对我说:“你知道吗?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很多时候真累啊。我晕倒的时候,心里想,真去了,别的没什么,就是好后悔啊,我应该和你爱一场啊。我是不是好自私?我真的是不甘心。”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她紧紧的搂在怀里。新手少走弯路的10个忠告! ???   小成还告诉我,其实她是出生就有这个病了,他父母亲一直在做生意,家里人其实不缺钱。   家里人让她读书读到高中,考大学已经考上了,但是担心远没人照顾,死活不让她去上。小成很不愿意自己成为家里人的累赘,自己跑了出来打工,决心自己养活自己。她以前就和家里人耳濡目染,所以对生意很在行。正好我把她招了进来。她说,小徐一直对她很好,她加班小徐一直陪着,可是她知道他们不可能。   没几天小成坚持要出院,她说住了多少次院了,还是家里舒服---不就是静养吗。我们搬在了一起。这是我的坚持要求,我说我一定要照顾好你。小徐要辞职,我没说什么同意了。   最后,我和他一起吃了顿晚饭。他深情黯然的说,没想到她有那么严重的病,我就是愣了一会,哎,你先跑进去了。后来喝了点酒,他又说,你比我有钱,她当然选你。我一般抓住他,对他说,你胡说,小成不是那种看重钱的人。至于钱,小徐,好好努力,你还年轻,你也会有钱,也许比我还有钱。到那时也许你会明白小成。   3年以后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在闵行体育公园附近见到了小徐。不过他早已今昔非比,他对我说,他一直没忘我的话,也自己憋了一口气。辞职了以后,他先是自己骑三轮车从七宝蔬菜批发市场批蔬菜到小区卖,后来自己租了个摊位,后来卖猪肉,再后来自己买了一辆二手嘉宝,自己去江苏进猪肉卖。3年以后,刚刚挣了50万,在附近买了一套80平方的房子。他最后说,还是要谢谢你。我想起身边和网上很多朋友不停地抱怨房价飞涨,抱怨没有工作,抱怨辛苦赚不到钱,抱怨这里抱怨那里---其实他们连一个高中都没有读完的小徐都不如。   23,乏术   我看到有人在怀疑我的经历的真实性,想要向他们争辩,想想又算了。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想法不同,就是向他们证实了又能怎么样呢?能改变生活现状吗?我还是写下去,就算是经历了这么多的总结吧。但愿有朋友在看的时候能够获得共鸣,获得激励,产生力量,进而改变你们自己的人生。如果不信,也没什么,因为我们生活不同,而且都要继续。   小成和我的关系定了以后,我们会经常长时间的交谈。她读书很多,尤其喜欢古诗词。我们很多事情都谈的津津有味,可以就一个事件谈上几个小时。现在我在想,谈恋爱谈恋爱,说谈是有道理的吧。她有时候会从梦里醒来,一声不响地看我半天。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高兴,睡不着。有时候她会流泪,说是想家了。我要和她家联系,她又不让。我不再让她查店,每天带着她看看就行了。可是她闲不住,对我说,我要闲着就在家耗着,跑这来干嘛?   我也没办法。本想生意就这么发展下去,我们也不会担心未来钱的事。可是这时候生意忽然被一件没有料到的事情影响了。   过了几个月,我们这里要听说要修路了,要打通和大马路接上。因为我们有2家店面是属于临时房,肯定会被拆掉。临时商业房拆掉,市政会补一点钱,但是对我们来说并不划算,因为附近的铺面已经涨价了,客户也熟悉了。我考虑了很久,也没有什么办法。为了不让小成知道担心,我并没有在她面前表现的压力很大。   同时我也暗暗留心小成的病情,我觉得好像越来越严重了。我也到处查找她的这个病的原因,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大夫给我说的是对的,这个病一般不能结婚,更禁止生育,因为她的心脏会受不了。一般在婴儿时期手术解决,成人后手术成功率很低。目前除了静养,不能劳累,尤其不能感冒。除此之外,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办法。我觉得这个障碍比我以前碰到的任何一个都艰巨、困难,有一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一个营销人的忏悔!   24,诀别   也许很多朋友的感情经历比我复杂的多,但是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命运待我不公,一直以来我也在问上苍:为什么不给我一段长一点的真爱,比如说一辈子。直到不久以前,我才解开这个心结(请看后续章节)。看到这一节的标题,朋友们想必已经知到了结果。原谅我写得这么慢,我不能平静自己的心情。   小成自己也有感觉。她有时候会搂住我说,真不想把你交给另一个人,我让她别胡说。有时候她会说,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找一个好的。你看,她在不停的矛盾。我觉得她真是普通人,一个平凡女孩的心思和想法她都有,正是这些让我觉得她一个让我无比怜惜的人。她的心跳越来越快,也不规则了。我不再让她跟我去店里,还找了一个阿姨照顾她。有一天,她对我说,不行,我帮你赚了那么多钱,从来没有做过主妇的感觉,你要把钱都交出来,我要管钱,做做主妇。我笑着把存折、密码、身份证、房产证都交给了她。有什么不能呢?这些我失去了相信还可以赚回。   到了秋天,天气冷了,小成好象更不好了。她脸色不好,心跳过快,我还是把她送进了医院。我觉得一定要把她的家人叫来。她这次没有拒绝,但是她说她先和家里人打个电话,不让我听。电话不到2天,她的父母亲就赶来了。不知道她和她的父母说了什么,她的父母见了我特别的亲,一个劲在我面前流泪,还说这孩子脾气太倔了。我们3个人的时候,她的父母亲会象我自己的父母一样,不停的让我注意身体,多吃一些,多穿一些。   我真的不愿意回忆那个日子,12月21号,她住进医院2个月半月的时候。其实她走的时候,心脏已经很大了。医生说,这样的病一般是心脏忽停,突然死亡,象她这样的比较少,她也属于比较严重的了。我留着泪在她床前听到最后的一句话是:难受,胸好闷。谢谢。   25,礼物   我送走了小成。我不知道怎样描述当时我的悲痛欲绝的心情。因为我不能在她的父母面前表现出来,否则她的母亲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想起前面有个朋友问我,如果用我的全部身家去换取真爱,我会怎样选择?我想我在这里可以回答了:朋友,如果你的一只手要离你而去,代价是你的全部身家,你会怎样选择?如果你有犹豫,那答案很简单---这不是你的真爱。我感觉到我的心已经是不再完整的了。   在她的遗物中我发现了以前给她的存折,但是已经少了一个房产证---我的别墅的房产证。   当然,我还发现了一封信。其实我早就知道她在写遗书,只是不忍在内心承认罢了。她这么聪明的女孩,一定会想到这些的。   遗书里说:对不起,我不能和你一起忙下去了。别太难过,以后就是你要经常想我。遇见你很好,我本来害怕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走了,现在知道我的生命比我以前的想法好多了,我不那么遗憾了。就是会带给你和我父母痛苦……   ……   你要坚强,要挺住,你还要走很长的路吧。我把你的别墅给卖了---这是你给另外一个女孩买的,是吗?我做主了,你会怪我吗?因为我们的熟食店不是长久之计,你也不会甘心一辈子卖肉,是吧?我去定了一个商铺,首付就用别墅卖的钱,剩下的2个店,卖了吧,还有拆迁的店,拿到了补偿,和我们(我用了我们,你愿意吗?)以前的钱,不少了吧,别乱花。然后到我家去,和我爸交流一下,也许你能够找到机会。他会帮你的,我和他们说过了。你应该有更大的事业。   如果我这样替你做主,真的赚了钱,就算是我留给你的礼物吧。亏了,就当我以前为你忙碌卖命,我应得的钱我又拿走了。呵呵,我不想要钱,只想你过的快乐一些,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八年不快乐的外贸生活   26,转型   小成的事情之后,我的生意大不如前了,可能也和我的心情有关。2003年1月底,我卖掉了我的2个店。又过了3个月,我拿到了市政补助的资金。加上我手里的钱,一共109.5万。我的别墅,小成以8500左右的单价卖出,用80万左右做首付买了一个300平方左右的商铺,但是要4个月以后交房。这个地方的商铺,近一年后我在2003年12月时以每平方每天7元出租,一个月能收回6万多块钱,扣除还款我每月还能剩余4万块钱。这已经基本相当于我以前4个店一个月的盈利了,今年年初,我让评估师估了一下价格,已经到19000左右每平方了。   小成,你又一次让我见识了你的聪慧。   想到以前小成每天那么开心,那么充实的样子,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她一直处在生命随时会停止的阴影下,所以她的生活态度反而那么豁达,开朗,而又忙碌充实。这才是生命本来应该有的态度。我也应该这样生活。而且我不能仅靠收租为生。我又开始想着新的事业了,我决定如小成所说,到她家里去一次。我和她父母联系了一下,他们很热情,让我随时都可以去。我虽然比以前多了100万现金,可是我心里面一点也不轻松,因为这一次我面临着从饮食业到其他行业的转型,其实也是一种重头再来。   2003年4月,我去了小成家。小成的父母在做皮革生意,他们一直在为国外的汽车和家具提供定制的真皮座椅和包垫。真没想到,他们生意做得很大。而且他们那里家家是作坊,户户是工厂,浙江真是让我见识了民营经济的力量。和她的父母交流之后,我才知道自己这100万现金根本不够做这个方面。她家人对我说,可以提供资金帮助,我也可以和他们合股做,我愿意留下来也行。但是我拒绝了。我有种感觉,这不是我要找的那个行业,另外我还是愿意自己奋斗。她的父母认了我为干儿子,我走的那一天,在她家吃饭,我喝醉了。她的母亲又哭了。   27,尝试   我最终没有接受小成父母的美意,不知道远在天国的小成知道我的这个选择后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我想她是理解我的吧,我一直那么独立,一直以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虽然没有做她父母的那个行业,但是她父母临走时说的一句话倒是让我思索很久。她父母说,现在他们的产品慢慢地国内的汽车厂家也开始要货了,这是不是说明这个大行业内还是有机会的呢?   2003年4月底我回到上海以后,又以70万总价70百分号贷款买了一套商品房,毕竟自己也要住的,付房租不如付贷款了。然后我就主要在考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了。饮食业我是不再考虑了,可能有点伤心的原因在里面吧。我希望有个崭新的事业,崭新的我。IT业我也认为不好,原因是我看到这几年身边的年轻人开公司有80百分号选择IT业,竞争太激烈了,而且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我估计还要至少几年淘汰这个行业才会正常。电子加工,服务业什么的,我都考虑过。想来想去比较了很长时间,我决定尝试代理国外品牌做汽车机油和高档润滑油。我觉得小成的父母给我的启示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国内的汽车市场现在才刚刚开始,还会有10几年的高速发展期,这个行业就像10几年前做计算机行业一样,是值得我投入的。   我的习惯是:想法一经决定,行动决不迟疑。5月初,我找好了办公地点,开始招人;5月底,办公家具和人员进场;6月份,我拿到了营业执照和****。我开始熟悉这个市场的渠道、客户、产品。那个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去吴中路,每天都上网查资料,每天都向国外写电子邮件询问产品性能,报价,索要样品等等信息。到了8月份的时候,我公司终于定下了一个全权代理和4项一级代理的产品。然后我开始在江浙一带的城市里不停地奔波,寻找、拜访代理和零售商,以及和他们洽谈。我是这样认为,以我目前的实力在上海的这个行业里撕开口子太难了,我应该先从周边入手。开始我是租车开,后来10月份的时候,我自己贷款卖了一辆马自达-福美来。我的现金我认为还是应该留着公司发展用。   虽然2003年下半年我做的很辛苦,但是到了年底一算,我的这个公司并没有赚钱,反而亏损了12万?平均每个月2万的亏损。可能有的朋友会问,汽车行业2003年是最热了,你怎么还亏了呢?这个亏损我却一点也没有心痛和意外,一方面是因为我已经经历了很多生意上的风雨,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都在我的预想之内。我这种业务员谁敢要?   做生意有很多种,有的人是以长时间积累的技巧、经验、关系和渠道挣钱?这是以时间换空间;有的人是一招鲜、吃遍天?这是垄断或是以技术制胜;还有的人是用钱换取技巧、经验、关系和生意流通的渠道,这是以空间换时间?我就是这么做的。我刚进入这个行业,经验、关系、客户基础和渠道都不行,一进来就赚钱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更不能害怕花钱而停止脚步,生意一定要走出去,开发的流程不能停止。这半年来,虽然我出货不多,远远不能养活公司,但是我一是组织了团队,熟悉了团队,锻炼了团队的力量;二是建立了销售渠道,江浙一带我们开发了70多家下级代理,我们让他们试用先打开市场,还要熟悉竞争对手,客户公关等等,这一切都进展顺利。2003年汽车销售是很热,但是我认为我们这一块属于汽车保养和维修类会有一个滞后期。我们2003年底的业绩已经大大好于8月份。对于即将到来的2004年,我胸有成竹。 28,归宿   公司的实际经营果然是按照我的预想发展。2004年1月份,我们的销量获得了突破,我们已经有些许的盈利了。2月份因为过节,生意比1月份下降5百分号。3月份获得30百分号的大幅增长,这样我们已经净盈利4万了。我加大了激励力度,我的团队志气如虹,一个个宣称今年底要比3月份的销量翻番。我知道,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前期搭就的平台完全可以承载这个销量----70~100个有规模的下级代理,每个月每个代理的销量达到8000~10000元并非难事。   我的公司里招了几个上海的女孩子。原来我很少和上海女孩打交道---其实我就很少和女孩打交道,阿芸和小成而已。但是通过和我们公司的上海女孩沟通,合作,熟悉之后,她们让我以前对上海女孩的看法大为改观-----我以前是心里有偏见了。她们初看打扮时髦而又干练,说话快而利落,脑子清楚毫不拖泥带水,对价格非常敏感,你以为她们很势力很在乎金钱。是的,对普通人陌生人是的。可是交往久了,我觉得她们工作尽职尽责----加班从来都是自己要求的,自己的事自己做完;做事很有责任心----对公司的财物,以及用水用电完全像对自己家的一样;很重感情----我们公司有不只一个女孩为了男朋友、同学而付出了金钱,时间,甚至家庭的埋怨。也许,外人对他们的误解只是因为大家做事情的方法不同罢了,毕竟,人更重要的是心灵和思想。   可是我的感情生活依旧空白。我觉得现在的我不可能再发展一段恋情---在我的心里小成一刻也不曾离开。每天我都会看小成给我的那封信,那信其实写得很长。看了之后我总觉得她离我不远,我的心里也觉得很温暖。小成,你的心灵和思维脱离了肉体的羁绊,应该飞的更快更远了吧。这段时间由于小成的离去,我每天努力的工作回家之后,会觉得失去了归宿感。有时候我会忽然想,我来这里干什么?哪里是我的归宿呢?我努力奋斗,努力挣钱,挣了很多钱又怎么样呢?   这是我第一次考虑这个问题----金钱对我意味着什么。以前生存和事业的压力,以及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击和磨砺让我始终无暇顾及这个具有终极意义的话题。是啊,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很有钱,但是我有钱了以后怎么办?以前我国传统的精神也只讲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如果取到了有怎么样呢?原谅我的陋学,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阐述。很多中国人有钱了以后,生活奢靡、大讲排场、意志低落、胡乱花钱,很多还丧失了生活的动力,多少人在贫*时坚持的修身养性,成仁取义,在富贵来临时烟消云散。更有很少的人捐钱给慈善事业和救助他人,我想这一切也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我坚决不要这样的生活。可是为什么西方人有那么多有钱人,给慈善事业捐钱呢?而且他们一些穷人也有给慈善事业捐钱的习惯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圣经?马太福音》,里面的阐述让我如梦初醒。那里面说,虽然富人因为上帝给予的机会和能力获得了财富,但是那财富并不是富人的,只是上帝因为看到财富由于在富人手中增值而让那些富人代为保管的,一旦有需要,应该把财富还给所有人。这就是我所要寻找的原因。我于是如饥似渴地每天看《圣经》,那里面的文字让我的安静,安定,安心。在这里面,我找到了和我心灵合拍的仁爱心、慈悲心、谦卑心和使命心。   我进一步了解到我以前毫无信仰,或者以自己为信仰时的无知、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和故步自封。朋友,也许你和我信仰不同,请不要在这里争执孰是孰非。也许只有每个人只有经历苦苦思索和重重磨砺,才能接近你所认为的真理。最终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宿,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我在徐家汇教堂受了洗,成为主的信徒。受洗之后,我每周都要去教堂坐坐。我知道,小成一定会成为天使,主一定也会指引我。我以前认为的爱是我前进的动力,这爱字,今天我才体会到更广泛更宏大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使命。   29,疑问   2005年的1月,我在徐家汇附近,漕溪路旁的那块大空地上停好车出来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发现了芸和她的男朋友----现在应该已经是老公了吧,因为他们手里还抱着一个2岁大小的孩子。他们显然也发现了我,但是显然双方都有点错谔。我先打招呼,笑着说,这是你们的孩子啊?真漂亮!我们之间的气氛一下融洽了。交谈中我得知,他们2001年底结婚,2002年底有了这个可爱的女儿。他们的生活不错,买车买房也是2004年的事。我衷心的祝福他们。   他们问我的情况,我也告诉了他们,我也得到了他们的祝福。我们还约好下次一起吃饭。   我曾经以为,如果我再见到芸,我绝对不会保持平静,甚至我不知道怎么见她。可是我做到了,我不仅做到了心情平静,还做到了如常交流,更做到了绝对真心地祝福他们,理解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看到了那么多,失去了那么多,我也得到了那么多。穿破围墙,我的心灵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放飞的舞台。   我公司的生意到了2004年的9月份已经能够保持每个月70万左右的营业额,12万左右的利润了。10,11,12三个月我们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开拓了30家左右的零售店面,基本能够实现每个月15万左右的利润。到年底的时候,我手上的资金加上商铺出租收入,公司原有资金和盈利,已经达到了180万。我的一个专门做公司投资的朋友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只要我能保持公司连续盈利36个月,那么公司的价值一般就是公司60个月的利润总和。他笑着说,算算你的公司也值四五百万了吧,如果你保持现在的盈利状况。   我的心中不相信“保持现状”这句话,以前的经历屡屡说明这一点:没有人能够保持现状。   只有改变现状,才能保持不败。可是我经过粗粗一算之后,心里产生了疑问。因为我要提升目前的经营水准,势必重新打造一个更大更快速的经营平台,管理要上新台阶,还要进行更严密更系统的市场推广计划---我叫它“重生”计划。这个计划我粗粗算了一下,要求我投入300万左右的资金。我陷入了思考:这样的计划风险是否太大?如果失败,我会失去现有的所有公司盈利和手上资金,还有我部分的不动产。那么我应该保持现状,这也没什么不好,这样总有其他竞争者先做,然后我再静观事变吗?如果我实施“重生”计划,完成后如果发挥100%的效果,我9~10个月可以收回成本,公司随后还有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如果发挥70%的效果,我15~18个月可以收回成本。如果发挥50%以下的效果,那就是失败。   可是奋斗这种东西已经进入了我的血液,变成了我的基因。我实在不能忍受自己什么也不做而失去这个成为自己领域内前几位的机会。为主,为小成,为我,为我所有的朋友和家人,还有我的员工,我决定放手一博。我把买的商品房(现在已经涨价了,达到150万了)和汽车做了二次抵押,贷了120万资金,这样我手上的资金已经有300万了。   2004年12月21日夜里11点,我终于完成了17万字的详细的“重生计划”的策划报告。我没有忘了这一天,我一定要在这一天完成这报告。   半夜里我开车从主干道下来,到了以前我和小成三号店的旧址----她是在这里爱上我,我也是在这里爱上她的。这里一切已经今昔非比,再也见不到路边的临时房了,全部都是宽宽的马路和人行道,谁也不会再关心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了。我停下车,下车来靠着车点燃一只烟。看着天边半满的月亮,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小成妍妍的笑脸。我也笑了,只是脸上已经流满了泪水。   朋友们,我在上海的奋斗岁月-----结束了吗?不,我心里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一个业务员某天的外贸心情   30,经验(大结局)   下面是我自己的感悟和我的经验,权做参考:   1,人生就是投资和收益的人生。如果你有钱,就投入金钱;如果你没有金钱,而有经验和能力,就投入经验和能力;如果你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但是你有热情、勤奋和努力,那就投入热情、勤奋和努力。如果你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连热情、勤奋和努力也没有,那就别想这些了。   2,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自己的赚钱动力;   3,比金钱重要的是时间,比时间重要的是时机,比时机重要的是你要抓住时机的决心,动力和准备!   4,别好高骛远,机会一般都在你看不起眼的角落里藏着;   5,舍得投入;   6,决定一下,行动要快;   7,永远尽可能准备好资源,随时准备抓住机会,要快!   8,待人以诚,对人以善。有时候,机会是别人给的;   9,给别人的比别人期待的多一些(这是我抄李嘉诚的,我很喜欢);   10,赚钱有个普遍的法则:多做,快做,动脑筋变着花样做,就是别跟着别人一样做。   11,合理规划有钱以后的日子,会让你走的更远;   12,有信仰,有原则,有爱心。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2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生活得幸福美好(27)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2-1-2 00:43
如何生活得幸福美好 ( 27 ) (二十七) 始终怀着美好的希望 蒋继平 2012 年 1 月 1 日 希望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是人生的一大动力。 因而,失去希望的人, 其生活一定是没有幸福可言的。重度的失望就是绝望。 绝望的人一般会采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怀有轻度失望的人可能会得忧郁症。怀有忧郁症的人的生活通常是孤独苦闷的。 很明显, 始终怀着美好的希望, 是确保我们生活得幸福美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希望和失望, 只是一个心态问题。 这个心态可能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遗传。 有的人生来就多愁善感, 对多数事物带有负面的看法, 这些人具有阴暗的心理, 属于悲观派; 有的人生来就乐天知命, 对多数事物带有正面的看法,这些人具有阳光的心理, 属于乐天派。 第二个因素是自然环境。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环境给人一种舒悦的心情, 而阴暗脏臭的地方给人厌恶的感觉。 因而,我们应该经常在阳光下走走, 尽量避免阴暗的地方, 这样的话,可以使我们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 第三个因素是人文环境。正如上面已经说明的那样, 社会上有些人具有阳光心态,也有些人具有阴暗心理。 具有阳光心态的人给人提供正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经常跟这种人在一起可以使我们感到生活是有意义的, 世界是美好的。 要是经常跟一些具有阴暗心理的人在一起, 受到的影响很可能是悲观的, 是负面的。 这就会使人对生活失去希望。第四个因素是个人的处境。 当一个人做事比较顺利时,处于人生的高潮时, 就会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希望; 当处于挫折时,处于人生的低潮时, 就会感到悲观失望。 第一个因素是不可以改变的。 对于第二和第三个因素, 我们可以进行选择。 对于第四个因素, 重要的是调正心态。 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情况下, 也不能失去对生存的希望。 要始终牢记这些名言:“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天无绝人之路。”“风水轮流转。” 2011 年已经过去。这过去的一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这些灾害有来自自然界的大地震, 洪水, 热带风暴, 大面积的干旱, 和风沙暴等 。 还有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 “阿拉伯之春 ”导致的中东动荡,欧洲某些国家的信用危机, 和美国的国债危机等。这些坏消息通过现代媒体的渲染, 给人们心理造成焦虑和担心。 加上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凑, 人们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 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下,在激烈的竞争中, 人们心情浮躁, 对前途慢慢地失去了希望。 这给人一种世界末日真的要到来了的感觉。 凭我个人的感觉, 2012 年也是一个多事之秋。 因而,我们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 即使真的像马雅语言一样, 2012 年 12 月 21 日是世界末日, 那也不必惊慌, 反正世界也没有了, 大家都一样,那有什么可怕的呢?而且,世界末日的说法只是一种传说,没有任何科学证据可以证实它的可靠性。 虽然我出生贫苦,身怀残疾, 但是对待人生, 对待世界, 在双重不幸的困扰下,我始终怀着美好的希望, 等待着明天, 决不放弃。 奇迹会出现吗?已经出现过。 还会出现吗?我不知道。 正因为如此,我怀着希望!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3182 次阅读|4 个评论
记羽坛一场巅峰对决:“欲望”是拼搏的动力
热度 3 wyyhope 2011-8-15 14:21
记羽坛一场巅峰对决:“欲望”是拼搏的动力
此文素材源自北京时间昨晚结束的羽毛球世锦赛,五场决赛我全程陪同,但觉得男单决赛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难忘的一场羽坛对决。特别是赛后记者对“大满贯”得主林丹进行了采访,他的一番比赛感言发自肺腑,激发我写下此文与大家分享。 对羽毛球稍有爱好的人都知道“超级丹”这个名字,他青年时即出名,加上昨天的世锦赛冠军,已经拥有 15 个个人世界冠军头衔,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能清楚地记得是哪十五个。所以,“世界冠军”称号对于他来讲没什么特别重大的意义,已经拥有三个世锦赛冠军的他也无须再用一个世锦赛冠军证明他在世界羽坛的地位,尽管他很久没有排名世界第一了(世界排名是根据运动员参加赛事的积分排榜,林丹参加的赛事相对少),但他永远是国人心中的 No.1 。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近几年战绩骄人,已占据世界第一位置很久了,但还未曾拿过一个单人世界冠军,可想而知,他对“世界冠军”头衔的无比渴望! 昨晚的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决赛便在李宗伟和林丹之间展开,普通的羽毛球爱好者对这两名运动员也太熟悉不过了,这绝对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巅峰对决;加之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和两名运动员的个人魅力,这场比赛更加令人期待。比赛的气氛令我窒息,有时甚至不敢看,因为我是带着个人感情来看这场比赛的,当然希望林丹可以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李宗伟长期坐着世界第一的宝座,尤其 2010 年世锦赛后他状态极佳,打了 40 余场比三仅输过 2 场,其中一场是输给林丹的,此次世锦赛他四轮未失一局,均已 2:0 拿下,对手一局最多得分为 17 分,其他两局得分加起来还不足 15 分(一场三局两胜, 21 分制)。而林丹因为国内的超级联赛等密集的赛事,状态不是特别好,半决赛以 2 比 1 逆转战胜丹麦神童盖德,可见竞技状态一般。比赛第一局两人比分交替上升,李宗伟占先而林丹一直处于追赶位置,二人最多分差不超过 3 分。林丹的每一个好球我都拍手叫好,终于追到 19 平了,我跺着脚、挥舞拳头为林丹加油鼓劲儿,希望他可以拿下这一局,也便获得比赛的主动权,在心理上也给予对方很大压力。但事与愿违,李宗伟此时很坚决的猛杀,以 21:19 取胜,由此可见李宗伟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以及求胜欲望的强烈,再也不是 3 年前北京奥运会决赛场上的李宗伟了,如今他技术更过硬、心理更成熟、经验更丰富了。 此时安慰自己:林丹都拿那么多世界冠军了,别人一个都没有,送给他一个也无妨。第二局开局李宗伟便连得三分,我有些失望了,觉得林丹依然那么沉稳,或许“世界冠军”称号已经听得麻木了,多一个少一个真的无所谓。还是目不转睛地看下去,林丹逐渐将比分追平且反超,此时我又激情澎湃、信心倍增,不到最后一球就仍有希望,希望他扳回这一局也给对手泼泼冷水、灭灭士气。果然,之后几球林丹怎么打怎么有,而对手在强大的攻势下频频失误,林丹连得 8 分,以大比分领先了。李宗伟此时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到 18:13 时他深知大势已去,不如保存体力下一局再战。林丹仍势头强劲,最终以 21:14 拿下第二局,这样两人便 1:1 战平,进入最后的决胜局。 世界名将果然名不虚传,调整心态的能力也超强,短短几分钟休息,李宗伟又斗志昂扬,完全没受上一局失利的影响,一鼓作气,奋起勇拼。第三局与第一局类似,二人比分交替上升,但不同的是林丹处于领先而李宗伟在追赶,特别希望林丹连连得分将比分拉大,但此时二人已交战一个来小时了,体力的损耗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打几个球二人便喝喝水,擦擦汗,借此机会也休息一下,调整一下思路。因为长期以来两人都将彼此作为最强的对手来研究战略战术,也交战过多次,彼此的技战术打法和球路都太熟悉不过了,要想领先必须变换战法,令对手出其不意而取胜,但经常会被对手识破而反咬一口,所以没有十足把握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18 平后,李宗伟连得 2 分,得到两个冠军点,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趴在电视机前屏气凝神,咬紧牙关为林丹加油并祈祷祝福!此时场上的媒体都扛着相机来到李宗伟所在半场,为抓拍他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庆祝时刻做好了准备。林丹仍十分平静,看似少了几年前的霸气,那时因为年少而霸气十足,如今的成熟令其更加稳重、更加强大、更让人捉摸不透,也更令对手望而却步、不可战胜。随之扣杀得分扳回一个赛点, 19:20 ;现场的气氛已经沸腾了,因为黄皮肤的中国人太多了,整个赛场就像中国的主场,一阵掌声、欢呼声后又恢复了平静。林丹仍不动声色、看不出丝毫内心动作,发球、回球 ….. 一如既往,与我砰砰心跳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一个高水准运动员所具备的强大内心,真是佩服!对手回球下网, 20:20 平;我又来劲儿了,随全场观众一起鼓掌加油,随着林丹的回球出底线,又送给对方一个冠军点, 20:21 ;此时我都不敢看了,因为我的心理素质远不及运动员,也不想看他失败,林丹又得一分, 21:21 ;对手此时一定很着急,十分想拿下,而内心的变化反应在动作上便是失误,林丹 22:21 拿到冠军点,此时我相信李宗伟的心已经无法平静了,他是如此渴求这个世界冠军,而且还处于他最佳的竞技状态,也是难得的好机会,却仍然如中魔咒般打得如此艰难,只因为他的对手是“超级丹”。心里防线松动带来有一个失误,林丹以 23:21 再一次战胜李宗伟,获得他运动生涯的第 15 个世界冠军。此时想起一句古话:“既生瑜何生亮”。此场比赛结束了,但林李大战并未结束,明年还有伦敦奥运会,仍然在这个场地,相信还会上演巅峰对决。 祝贺林丹,也为中国有如此优秀的运动员而骄傲!仍沉浸在刚才的比赛中无法自拔,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接着看了女单、男双和混双的决赛,并无太大悬念,都是中国选手以 2:0 取胜。此届世锦赛,中国羽毛球队旗开得胜,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继去年世锦赛后又一次包揽,可见此项运动中国队的强大,祝福中国羽毛球队。也愿他们再接再厉,明年在同一个场馆包揽全部奥运金牌。 因为赛事转播的需要,对林丹的赛后采访直到五场比赛全部结束才播出。林丹对这场比赛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两人都发挥出了最高技术水平,谁是最后的胜者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当记者问:“李宗伟对第一个世界冠军十分渴望,而你已经拿了 14 个世界冠军了,是不是如媒体、观众、教练等所说那样,对这个冠军的渴求程度并不高。”林丹十分坦率:“他的确没有李宗伟那样渴望,但他在落后的情况下可以逆转取胜,因为我是有欲望的,有取胜的欲望。”记者接着又问:“你已经是一个大满贯运动员了,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羽坛最优秀的男单选手了,你还有什么目标吗?”林丹回答:“只要有欲望就还有拼搏奋斗的目标,今天最后时刻就是欲望让我取胜了,若我没有了欲望便不会有胜利!”接着林丹又感谢整个团队对他的辛苦付出,家人对他的鼓励与支持等等。的确,一个光圈环绕的优秀的运动明星背后,有运动员挥汗如雨的不断努力,更有为他付出艰辛劳动的太多人,站上领奖台虽只有一人,但每一块金牌的取得都不属于运动员个人,而属于整个团队的辛勤劳动结晶。 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其实顶尖级选手的能力水平差别微乎其微,就此场比赛而言,其实李宗伟的技术能力可谓世界领先,但他仍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境地,总是在世界大赛中无法战胜林丹登顶,并不是技术实力的差距,也并不是他心理素质不够好,其实就差最后那一口气,坚持与松懈的结果截然相反。这一口气也可以理解为林丹所提及的“欲望”,林丹在困难时刻将这口气转化为拼搏的欲望,最终取胜;而李宗伟在困境中时,他的“欲望”一定不及林丹,他当时可能将“欲望”转化为了“失望”,这口气也就松懈了,难免失败!很多运动员接受赛后采访会说在场上什么都没想,只是比赛而已,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话语。其实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和观点,我更不认为他们没有任何想法地投入比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若没有求胜的欲望,哪里来拼搏的动力;没有冠军的欲望,你及团队的辛苦付出为了什么;一个没有欲望的运动员,会全身心投入并坚持不懈吗?不光运动员需要求生的欲望,我们任何人都应该有欲望、有所求,很多人说自己“无欲无求”,也看似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我想问谁能做到“无欲无求”?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存在于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人需要始终在“欲望”的引领下不断前行,欲望是我们不断奋斗拼搏的动力,欲望让我们在困境中要争回一口气,欲望促使我们不断前进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没有了欲望也便失去了奋力抗争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那关键一口气,也注定将碌碌无为、遗憾终生。 也想借此文引起很多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看一场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会让我们斗志昂扬,拼劲十足,不仅会被运动健儿们的拼搏精神所感染和鼓舞,当五星红旗随国歌冉冉升起之时,更为自己是一个华夏子孙而无比骄傲和自豪!而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蒸蒸日上更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实力,因为在世界的舞台上,他们代表的是东方巨龙——中国! 需说明的是,文中对记者与林丹对话的表述并不全面,仅表达了他们谈话的主要意思。 ——以上图片转自网络。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5813 次阅读|5 个评论
兴趣在科研上的作用和地位
热度 21 jiangjiping 2011-6-9 08:13
p { margin-bottom: 0.08in; } 兴趣在科研上的作用和地位 蒋继平 2011 年 6 月 8 日 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的人喜财, 有的人好色, 有的人迷权,有的人贪玩,有的人喜欢思考,更多的人乐于自由散漫。 因而,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人生的取向。 在科学网上, 有一些博主强调个人兴趣与科学研究成败的关系。 本人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借此博文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不可否定,个人兴趣对搞科研是有一定影响的。 总的来说, 兴趣是搞科研的前提。 要是一个人对搞科研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整天想的是如何发财,或者游山玩水, 那她 / 他一定在科学方面无所建树。 现在的问题是, 有了对科研的兴趣, 就一定能搞好科研吗 ?要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弄清楚兴趣在科研上的作用和地位,这也是本文的题目。 首先在我看来, 一个人的兴趣在其一生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随着人的年龄和生存的环境而变化。 比如说, 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比较喜欢玩, 不会有特别的兴趣; 长大后开始产生对一个特殊方面的兴趣。 生存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产生的影响更大。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两个异性都对对方很感兴趣, 都喜爱对方, 结果结婚了。 不过,后来换了一个环境, 一方或者双方又对另外一方(第三方)产生了兴趣, 结果离婚了。这种情况也可出现在科研上。 比如说, 一位科学家本来的兴趣是在真菌研究方面的, 10 年下来没有什么成就, 后来看到自己的同学在细菌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又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细菌的研究上。 可是,不幸的是, 又一个 10 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建树。 他看到他的一些同学在病毒研究上获得成功, 就把他的兴趣转移到病毒的研究上。 这样换来换去, 一辈子都没有作出多少成就。 这个例子说明, 科学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认真,要执着,光有兴趣不行。 有的时候,个人好变的兴趣反而对搞好科研不利 。 其次, 兴趣虽然可以看成是搞科研的一种动力, 但是,这种动力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我想大多数科学家都会有切身感受, 搞科研是一项很艰苦的任务, 有时面对的是枯燥无味的重复过程, 有时面对的是恶劣的环境条件, 有时面对的是很危险的实验。 要是仅凭个人兴趣爱好, 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些领域呢?中国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他们当年的选择,我想不是他们的兴趣使然, 而是一种责任感, 一种爱国情怀, 一种奉献精神。 他们应该都知道他们面对的危险有多大, 极强烈的放射性污染, 或者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 这些都会对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 所以, 很明显, 他们的选择,是责任感的使然,而不是兴趣。 正是这种责任感成了他们科研的动力,也成就了他们的丰功伟绩。 再者, 即使对所在的科研领域没有很大的兴趣, 也照样可以或者应该做好科研工作。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 从内心深处知道农民的苦楚。 因而, 幼小的心灵里就对农业没有好感。 高考时, 报的三个志愿都是偏重于数理化的。 但是,不幸的是, 阴差阳错, 我被国家按照我的第四志愿分配到南京农学院植保系。 这根本不是我的兴趣爱好所在领域。 不过, 我没有因为没有兴趣就放弃努力, 而是尽到我的责任,努力把书读好。 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被分配到大城市工作。出国读博士, 拿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后, 有很多机会可以使我换到我感兴趣的领域, 可是, 面对自己的良知,面对自己的责任,我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变换科研领域。 读完博士, 在工作单位, 面对的是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 温室的高温潮湿, 在里面工作超过半小时就会大汗淋漓,很不舒服;在田间工作,要遭到蚊虫的叮咬和烈日的曝晒。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能有多少兴趣?或者说,有谁有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不过, 即使没有兴趣, 我也照样把工作尽量做好。 我把工作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而尽到自己的责任, 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 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科研的乐趣。 因而,在我看来,没有兴趣也照样可以做好科研, 而且也应该做好科研。 当您全心身地负责任地投入一项工作中, 您一定会获得成功,从而获得成功后的乐趣。所以, 关键不是兴趣,而是责任感和乐意付出的精神。 最后, 兴趣必须和个人特长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有的人的特长是善于模仿, 而不是逻辑思考, 要是他们把兴趣放到科研方面, 那一定做不出什么成就来的, 即使发表论文,也可能是剽窃(模仿)。 因而,选择专业不但要根据自己的兴趣, 而且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 后者对自己的成功更为重要。 简言之, 兴趣是搞好科研的前提,也可看成是一种动力。 可是, 兴趣在科研上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绝大多数成功的科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对科研的兴趣而成功的, 二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 而且,兴趣必须和特长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凭个人兴趣, 而是要有责任心, 后者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11305 次阅读|68 个评论
“饿了就学会了”
phd9992000 2010-11-19 15:23
儿子学会煮饺子了。问怎么学会的,儿子说:饿了就学会了。 其实还是走过弯路的。第一次,儿子没等开始烧水,直接把冻饺子倒入锅中,结果大多煮破了。 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有某项技能学不会的人,不妨饿一下,或许很快就学会了。 饿可以激发人体潜力和创造力。所以适当饿一下,也有好处。 怪不得很多人嚷着减肥。
1558 次阅读|4 个评论
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原动力
sheep021 2010-9-15 13:42
自由与民主,无疑是西方舶来品。也是当今西方社会占据世界道义高地的一面重要旗帜。 虽然目前我们中国已经用不同于西方,甚至用西方难以理解的方式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是在人类发展最高道义标准的争夺这块战场上,我们的确在西方这面大旗下还显得不那么自信。 但是,我却无意中发现了西方人宣扬、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原动力。抛开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更有深层次的原因 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更缺乏自由和民主。 看到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会坐不住。别急,慢慢看: 东方文化以佛、道两家学说为主流, 道说:人人都有道心,皆可得道。 佛说: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也即是说,任何人与佛、道都是平等的,即是现在不平等,将来也有平等的可能,并给出了修行的途径。这才是普世的自由和民主。 而基督教则认为,上帝是创世者,是万物的主宰。除上帝之外,任何人都有原罪,需要向上帝忏悔,以求赦免。无论如何努力,任何人都没有成为上帝的可能。如此看来,西方人还有民主和 自由吗?因为没有,所以才去追求!即使永远也没有从上帝手中夺取自由和民主的可能。 《唐山大地震》中那句老天爷,你王八蛋! 这句话,西方人敢喊吗:上帝啊,你*****! 至此,方能理解老子的一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再续一句如何: 上帝主宰,有民主;原罪加身,有 自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失去了科研动力
热度 1 longfo 2010-9-11 10:34
前几日,做课题汇报,我阐述了一些科研观点和进一步的科研计划。被导师组集体质疑,马上毕业的人了,其实很焦虑的。今天打开科学网满眼的都是抄袭造假,好像中国的科研一无是处,而且都是国内的老大牛们把问题直捣到了外国的期刊上。俗话叫做,家丑外扬,也叫做,请洋人帮忙灭土匪。 以前我们是攘外必先安内,现在我们是引外攻内。 一方面说我们的科研室低级的重复,一方面又是针对科研的保守,我想,三位大牛也应该是保守派,不是激进派,就是说科研上保守,言语上激进(个人猜测,如有不同意见,商榷)。这其实是说白了就是叶公好龙。 都想科研发展,但是如何发展,谁也说不清楚。谁也都是说说面上的问题,真能拿出有效地措施和方案的不多。 我时常想,我们的大牛们,嘴上功夫了得,科研上能拿的出手的东西何在,也都是看了文献,思路往下延吧。 其实大家都一样,最好有个文献佐证那么做实验最舒服了,看看人家的结果,算是个潮流,既好发文章,也不容易出问题。骨子里的思维,东方人西方人都一样,谁也别笑话谁。 中科院的一个朋友,前几日来我处玩,讲了几句话让我很吃惊。他原来在中科院干临时工的时候一直豪气冲天,要做出如何如何的成就,反而已考上博士就蔫掉了,口口声声说毕业要紧,要知道,他刚入学才一天,而且工作环境没变,工作同事没变,为什么心态变化如此之大? 这其实是科研群体的集体问题,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学生或者科研工作者与生俱来的毛病吧,是谁创造了这个环境,大家心知肚明,不要说出来为好,这个谁大胆也敢捅出去,让老外看看笑话,才是大胆。 我们的高校,我们的期刊做什么工作,培养人还是做学术,还是发文章,还是创造生产力,这个问题不是你做出来什么,其实最根本的是你的心态是做什么。 一个盗墓的和一个考古的,做同样的事情,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科研何不是如此呢? 国内的事情解决不了了,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政府,而是自身学术界的权威,这说明,政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好像足球一样,什么问题都要足协出面解决问题,结果,最后还不是司法介入了。 一个国家的问题,即使你这个圈子,国外可以管辖你,但是最终还需要国内完成变革。 为什么,唐僧去取经,为什么如来不处理插手唐朝的事情,这里面的问题是很明晰的。为什么我们反对美国出兵海湾地区,这都是有理论根据的,那就是自力更生。科学圈子的事情不仅仅是科学的问题,还有国家政府的问题,如果科学圈子是一个整体,而且自己能解决的话,那么还需要国家来约束科研做什么,那么我们的科研早就和美国欧洲齐名了啊,所以说,科学是有国界的,而且界限明显。 如何利用圈子的力量改善国内的科研是有技巧的,不是胡来。 很多科学家都有国外背景,所以出事了想着跟自己的国外导师诉苦,这明显就是把老外当师父了,求师父不是坏事, 坏就坏在,师父不一定真帮咱。 暂且不说那么多了,我也不知道,硕士研究生应该做些什么,学些什么,博士应该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科研本身在最精细的地方出错了,这个和国家政策好像不怎么牵扯。 很多人在讲,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先别把宏观的问题看得那么重要,硕士的培养,博士的培养,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才是大牛们,需要思考一下的。 最后说一句,刚入学我认为,科研就是发好文章,现在我也希望自己发些好文章,但是,我觉得毕业不毕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延续一个科研方向,如果你厉害的话,做些突破是更好的, 关键是你在科研最需要砖瓦的地方放一块砖,而不是把以前的砖拿掉,再放一块相同,甚至质量更差的,那就不好了。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3431 次阅读|9 个评论
最大的动力源于感恩
caoman 2010-8-19 16:19
最强的能力来自责任,最大的动力源于感恩,这个理念在职场得到了普遍认可,要发挥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实现提高能力获得动力的目的,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感恩有助于倒空自己接受投资。 感恩的基本表现是接受对方所做的事(投资),包括批评、指导和帮助,即知好歹,从而认可对方这个人。接受别人的同时把自己过时或不好的给排出了,故感恩有助于倒空自己。反之,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进步慢的人,和不能按上级要求完成工作的人,往往是不能接受别人(尤其父母和上级)投资的人,是缺乏或不知道感恩的人,也是自私的人。这类人能挣到小钱,但很难挣到大钱;能得到机会,但很难抓住机会;能有一技之长,但很难得到认可和重用。 感恩有助于忘悼自己主动分担。 感恩的进一步表现是主动回报或报答对方,包括做好自己该做的、帮助别人和替上级分担,即知恩途报,发自内心地尊敬给自己投资的人。为了别人的同时把自己的放到一边了,故感恩有助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反之,对自己有利的就接受,只做上级安排的对自己有利的事,而不是根据上级需要主动替上级分担,做让别人、让上级感动的事。这类人能得到机会,也能抓住机会,得到认可和提升,在某一点和某一阶段可做到优秀,但很难整合社会力量的长期支持、赢得团队、突破自己、担当大任、实现卓越。 感恩是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 感恩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而实际上在为别人的同时,接受了别人的投资,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结果是别人满意自己进步,并赢得更多人的投资实现良性循环。中外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都不是只为自己而做的人,但都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尊敬。例如,马克思为了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倾注一生写出了资本论巨著;毛泽东为了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全家几个人的生命;钱学森为了新中国的强盛克服千难万险,成为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奠基人。 感恩是动力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感恩来自内心深处而不是口中,只有来自心中的感恩才会象血液一样不断向你的全身供给,为你提供不竭的动力。
个人分类: 社会学|2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阴凉的地方
SoSoliton 2010-8-16 10:35
炎炎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烧烤着大地万物。能够呆在阴凉的地方,或工作,或学习,或休闲,那都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儿。而这,也是我年少时的梦想和努力念书的原动力! 农民真苦,农活真累!而最苦最累的农活莫过于“双抢”(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每年的七月中下旬至八月初,正是“双抢”时节,酷热难耐,但所谓“双抢”就意味着时不我待,太阳再毒,收种照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想来我们 60 后的农家子弟无一没经历过“双抢”的。“双抢”正值暑假,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学到高中,我年年都“双抢”。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滚烫泥水,或弯腰割禾,或躬身拔秧稻秧,哪道工序都在挑战人的极限。记得我年少腰不劲弯,经常因长时间躬屈而直不起身来,只好跪在田里干,双手布满血疱和割痕,还得继续抓继续插,蚂蟥钻进裤腿,汗珠浸蚀眼珠,烈日灼烧脊背。“要是能呆在阴凉的地方,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呀!”我常常这样想。大人们也经常这样教育小孩:“努力念书吧,以后就不用搞‘双抢’了,大热天呆在阴凉的地方多舒服!” “大热天能呆在阴凉的地方”就是我年少时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相信了大人们的话,只有努力念书。我年少时脑海里圧根就没有过“读书做官论”,也没有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唯一的理想就是希望通过读书,我能变成城里人,像我们那儿镇上的人一样,大热天能在阴凉的地方工作。 心目中那块阴凉的地方激励我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实现了梦想。我上大学后,暑假“荣归故里”,乡亲们对我的羡慕依然是:“你这辈子好了,大热天可以呆在阴凉的地方了。” 之后,我的工作和生活平淡而安逸,少有起色,回想起来,不是没有更阴凉的地方吸引我,而是再没有火辣辣的太阳灼烧我。 纵观芸芸众生,命运的改变或人生的转折,苦的力量远远大于甜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也莫不如此,所谓“大难兴邦”即是最好的印证!
个人分类: 回首往事|9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利用“三力”克服人性弱点
caoman 2010-8-9 10:21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刘吉吾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都隐含了克服人性弱点(这里仅指弱点之一惰性)的困难程度。 在工作和生活中,一般都有为完成某件事制定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随着时间推移不了了之的经历,如职业发展规划、缺点改进和运动健身计划等,被称之为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惰性)在作怪,靠什么来改变呢? 适者生存,用者强大。用什么?我们知道,用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向前运动,力越大速度越快,物体越重需要的力越大。同样,克服人的弱点需要用力,付出的力越大计划实现的越快,计划越难需要付出的力越大。 人自身能够付出的力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三种: 能力、动力和活力。三力间相互作用,并具有协同加合效应。三力并存,战无不胜;三强联合,创造奇迹。不同人、对待不同事、在不同阶段付出力的构成和大小不同。 能力,源于责任心。最强的能力是责任,有了责任心,就有负责的愿望和行动,主动获取负责的资本,掌握负责的技能,较客观理性。责任心分对人负责和对事负责,二者相互关联。例如,《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在竞争老A时,为钢七连的荣誉负责,在队友伍六一负伤的情况下,背着伍六一走到接近终点,并挑战成功老A,突破了个人的极限。责任心给予人突破极限的能力。 动力,源于感恩心。最大的动力是感恩,有了感恩的心愿,就有感恩的动机和行动,由感而发,受情影响,较主观感性。恩有多种,包括知遇之恩、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等。例如,对母亲的感恩让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在母亲离开的时刻作出旋律凄婉、感人肺腑的手语歌《感恩的心》,超越了悲观的自我。感恩心给予人超越自我的动力。 活力,源于童心。最酷的活力是童趣,有了童心,就有了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冲动与激情,兴趣所在,是创新的源泉,较真实个性。活力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有人老心不老的说法。例如,率真的童心促使安徒生创作出《皇帝的新衣》等百余年来广为流传的童话;好奇的童心促使爱因斯坦对指南针、光等自然奥秘作不懈追求,发现常人难以理解的相对论。童心给予人创造奇迹的活力。 要拥有又强又大又酷的三力:能力、动力和活力,就要有三心:责任心、感恩心和童心。三心归为一个积极地心态,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源泉,是人类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创造奇迹的法宝。
个人分类: 社会学|3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恩与负责
caoman 2010-8-4 17:27
在职场培训中,有些观点和理念看似熟悉又很新颖,最强的能力是责任,最大的动力是感恩 是其中之一。该观念揭示了强大的源泉,如何发挥该源泉的作用(感恩的动力作用和责任的能力作用)实现强大,需进一步明确感恩与责任的内涵及关系。 通常情况下,感恩与负责很大程度上被泛指为素质名词。前者表示一个人懂得感激别人的帮助和好意,用情感和语言体现;后者表示一个人尽了自己的职责,用态度和行动体现。因此,出现只说不做的官僚,和夸夸其谈的伪君子。 事实上,感恩与负责不仅是一个素质名词,而且是一个行为动词,指将感情和态度变成积极主动的行动和被对方感知并认可的结果,只有意愿没有行为、只有行动没有结果不是真正的感恩与负责。比如,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与负责是孝顺、奉养;下级对上级的感恩与负责是担任、担当;贫困学子对资助人的感恩与负责是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灾区人民对社会救援的感恩与负责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又如,第一次看见街边的乞丐,会因怜悯而施舍,如每天都向你乞讨,即便跪地谢恩可能你也不再愿意施舍于他,如果他懂得感恩与负责,就应该用施舍得来的钱去谋一条生路,摆脱乞讨的困境,而不是以感恩为名,利用别人的同情心和爱心,冠冕堂皇享受别人的付出而不回报。同样,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不要指望他能对别人负责。 感恩与负责存在交互传递的转化关系。感恩的意愿起因于别人的负责和付出,感恩的实现要通过自己的负责与付出。感恩与负责通过不同的主体和对象实现传递,主体和对象不一定一致,但接受一定付出,这是实现感恩与负责交互转化的前提。平时不善于感恩和负责的积累,关键时刻就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职场中经理人缺少领导力,主要就是平时忽视了对上、下级感恩和负责的积累;竞岗与评选缺乏支持,主要就是平时不注意对周围同事感恩和负责的积累;协调工作不顺利,说明参与协调的各方不懂得珍惜感恩与负责的积累。反过来讲,关键时刻或遇到困难时要想得到帮助,平时就要进行感恩和负责的积累。 感恩与负责伴随着人的一生,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对象。在成长和学习阶段,有父母和亲人在供养;成年阶段,有孩子和伴侣在生活上支持陪伴,有上级在工作中指点;到老年后,有社会提供养老等各种服务。无论哪个阶段付出的人都是被感恩和负责的对象。 感恩与负责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体现的方式不同。青少年(前)和老年(后)阶段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以情感体现;中年阶段有能力付出,应加倍努力回报负责,实现对前阶段的感恩,并为后阶段储存感恩。期间,应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善意的帮助,并不失时机积极的付出,实现感恩与负责的相互转化。 最强的能力是责任,最大的动力是感恩,发挥该强大源泉的作用,使工作充满动力,生活充满激情,人间充满关爱,人类持续发展。
个人分类: 观点|2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的源动力
热度 2 zuozw 2010-5-9 23:32
首先看这个大家几乎都见过的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其实在科研中,也常遇见这样的情形: 1、老板(导师)给的补助那么少,别的老板给自己学生好多好多,没意思我不做(课题)啦;老板对师兄师姐那么好,一点都不喜欢我,我不想做啦;办个事还得我自己垫钱,发个文章给钱那么少,真没劲;学校补助那么少,老板给那么点,无聊透顶每天抱怨这抱怨那 2、做这个方向发不了高影响因子文章,赶紧放弃转做DNA、graphene、XX;自然基金钱比较少,咱几个联合申请863、973;那个项目没申请成功,赶紧做那个快结题的,搞几篇文章对付一下每天忙项目、基金和结题 正如寓言告诉我们的一样:人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把导师称为老板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这本身已经根据外部给予自己的得失来决定自己的科研态度和行为。每天忙项目、整大项目,把科研作赚钱的工具。在每天的忙碌中,慢慢地抹平和忘了自己做科研的原始动机:好奇心、兴趣和科研的快乐。 请审视自己,找回真实的自己吧!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731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研如不以兴趣为动力,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xinliscau 2010-3-31 11:05
最近看博客上又在讨论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其实我个人觉得,作为大学老师,必须搞科研,但是,在作科研的的同时,也要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以推动学生知识的快速更新与良好创新意识和欲望的形成.只有如此,才能摆脱照本宣科,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而对教师的评价则应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每个老师都必须有自己的科研领域及正确的教育理念. 关于教育理念,我前面一篇文章已经详细讲述,重点是养学生自力能力,独立自主地学习习惯及良好的人文素质等.关于科研,我想在这里详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一直以来,我就认为,科研必须以兴趣为原动力,只有如此,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不是以此为目的,问及为什么要作科研,回答是:评职称,涨工资,拿项目,争经费等等. 有这样的目的不能算错,但是就科研来讲,其推动力远远不如兴趣.假如你以评职称为目的,一旦等你职称拿到了,你还会持续不断的努力么?你会仍然以十倍的精力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么? 真正的科学大师,都是在兴趣的推动下,不断地追求某一领域的突破,而取得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硕果. 现在高校难进,为什么难进,因为想进去混得人太多,而真正想在学校内静心作科研的人就未必很多.其实,高校脱离了科研这一功能,就和社会上的培训班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我觉得高校在招人的时候,更多地关注引进人员的科研志向与目的或许比关注他已经取得了什么成绩更为重要.但难就难在科研志向和目的很难一下看清楚,很难用量化的指标去体现出来.不想科研成果那样,发了几篇文章,做了几个项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以兴趣为动力认真做事的人,往往又不习惯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等.所以,认真做事的人,往往觉得很累且不被人尊重,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想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科研兴趣而努力,为解决问题而工作,而不是为工作而工作.所以,这就要求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敢于坚持的同时,也要敢于放弃.只有放弃不重要的东西,才可能追求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不管怎么说就是一句话,科研应该以而且必须以兴趣为动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如果不是以兴趣为真正动力,可以成就一时,但不可能成就一世.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1108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精子动力解密 (ZT)
华明 2010-2-5 07:07
新闻报道: http://www.the-scientist.com/blog/display/57133/ ( Sperm motility secrets revealed ) 相关论文: Acid Extrusion from Human Spermatozoa Is Mediated by Flagellar Voltage-Gated Proton Channel http://www.cell.com/abstract/S0092-8674(09)01680-8 Cell, Volume 140, Issue 3 , 327-337, 5 February 2010 Polina V. Lishko , Inna L. Botchkina , Andriy Fedorenko , Yuriy Kirichok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 Mail Code 2140, Genentech Hall, Room N272F, 600 16th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58, USA Highlights Whole-cell patch-clamp recordings of human spermatozoa reveal high proton conductance This conductance is due to proton channel Hv1 located in the sperm flagellum Voltage, an alkaline environment, and anandamide activate Hv1 while zinc inhibits it Hv1 activation induces intracellular alkalinization, known to activate sperm motility Summary Human spermatozoa are quiescent in th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and must undergo activation once introduced into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This process is known to require alkalinization of sperm cytoplasm, but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ransmembrane proton extrusion has remained unknown because of the inability to measure membrane conductance in human sperm. Here, by successfully patch clamping human spermatozoa, we show that proton channel Hv1 is their dominant proton conductance. Hv1 is confined to the principal piece of the sperm flagellum, where it is expressed at unusually high density. Robust flagellar Hv1-dependent proton conductance is activated by membrane depolarization, an alkaline extracellular environment, endocannabinoid anandamide, and removal of extracellular zinc, a potent Hv1 blocker. Hv1 allows only outward transport of protons and is therefore dedicated to inducing intracellular alkalinization and activating spermatozoa. The importance of Hv1 for sperm activation makes it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controlling male fertility.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力的源泉
yytkx 2010-1-9 18:06
最近受《蜗居》这部电视剧吸引,坚持把它看完了。这部电影真是如实描绘了当今社会的现状,血淋淋的反映了 80 后青年一代的生存压力。很多人忙碌着,为了妻子,房子,车子,孩子,位子等等。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除了学会适应,努力让自己活的更好,还能怎么办?努力,奋斗,动力从何而来? 1, 希望。或者梦想,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动力。一个人如没有了希望,那活着也就没有意思了,更谈不上奋斗了。如同登山,能看到山顶,才有不断攀登的力量及勇气。又如同航行在茫茫的大海,如果有灯塔的指引,人们会因漫无边际而心灰意冷,茫然不知所措。人生但凡尚存一丝希望,便不会轻易放弃,不断向前。 2, 成就感。成就感是一个人发展的最大动力。一个人从小到大,学习阶段有学习中的成就感,被表扬,被奖励,被羡慕,等等,哪怕是解答了一道别人没有解答出来的题目,都让他(她)去积极的思考和解决新的难题。工作后,被奖励,被提拔,被加薪,等等,也会让他(她)愿意接受更多的任务,完成更多的工作。点点滴滴,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促使一个人乐于接受新任务,勇于面临艰难,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3, 压力。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羊看到此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个子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他却是为了性命!。郭海萍在想早日买房,还贷款(借款)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选择晚上带学生,并恶补外语,是被逼出来的。 当你在人生高潮的时候,也许你很忙碌,你要学会珍惜这份忙碌,因为它可能可以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当人生低潮的时候,也许你很清闲,你也要学会享受这份清闲,因为它可以给你更多的时间思考,蓄积能量。 无论何时何地,不要放弃理想,要努力做好一件件事,不要被面临的困难吓倒压倒。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无止境的... ...
pkustm 2010-1-8 09:00
永无止境的前沿与永无止境的欲望 朋友闲聊,说起经济发展需要刺激人的欲望,并戏言道这需要永无止境的欲望。虽说大多数人都明白无欲则刚,寡欲长寿,但当年孟子见齐宣王,得到的回复却是寡人有疾,寡人好乐、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 在下学浅,不敢妄自评判。但突然想起万尼尔*布什(Vannevar Bush)1945年发展的重要报告题目有一种译法即是《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 科学的探索没有尽头,科学家要想永远站在科学的前沿,靠的是什么呢?过去基于个人兴趣的探索是最主要的动力。那么当今呢?正象在长寿和好X之间进行平衡很困难一样,科学发展动力的平衡也需要大智慧。 类似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这样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整个平衡机制失灵的一种反映。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68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然选择不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热度 2 zhumengjin 2009-9-30 13:21
尽管生物进化这门科学早就被定位于严谨的自然科学,但生物进化研究的推理、假说色彩仍然非常浓烈,与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类自然科学相比,生物进化研究还不能100%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科学。波普尔早期提出进化论面临循环论证的逻辑问题实际上也跟进化论的假说性质太浓不无关系。生物进化的客观存在是勿庸置疑的事实,生物进化具有规律也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尽管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在进化论中具有教主般不容挑战的崇高地位,但自然选择的科学性质并未完全脱离假说的性质。生物进化之所以仍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境地,这与现有进化理论的本质还未脱离假说性质密切相关。 . 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宏观进化规律。尽管在局部进化中可以不具方向性,但生物进化在宏观趋势上是有方向性的。而且人们对进化是否有方向的理解比较肤浅的,简单地将进化方向理解为可预测的进步与退化是不对的,不可简单预测并不代表没有方向。所有的进化过程都是由进步与退化混合组成的复杂序列,这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方向,说进化导致的变化不具方向性并不完全正确。另外,生物进化的动力学机制是进化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目前,已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代表的多种进化论,但这些理论对生物进化动力或未涉及或其阐述存在某种逻辑问题。事实上,进化规律背后的动力学机制还未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事实。关于生物进化的根本驱动力量,主流观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还有木村的随机固定)。 . 事实上,自然选择作为生物进化的本源动力并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我们知道河水流动的动力来自地球的万有引力,就像河岸只是shape河水流动的方向而不是河水流动的动力一样(在局部,弯道处河岸的反作用力也能提供河水流动的动力),自然选择只是shape进化的方向(尽管这种方向不可简单预测),而不是提供生物进化的动力。所以,我们将自然选择作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无异于将河岸作为河水流动的动力一样错误。就像汽车的方向盘和发动机一样,自然选择只是生物进化的制导系统,而不是动力系统。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是需要进一步商榷的。 . 生物进化研究还任重道远,除了需要加强实验性质的研究外,在生物进化的动力学机制上,我们还需要往深层次挖掘,需要找到类似于万有引力这种层次上的本源动力。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砖块、鸡蛋和番茄。
个人分类: 奇思异想|12985 次阅读|4 个评论
应急管理的动力在哪?
felix75 2009-7-14 17:04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中的,那么应急管理也不例外,应急管理的客体也是有它的孕育、发生、衰退、消亡的运动规律的。主体的人对客体的动力何在哪?是否可以量化呢?它是如何推动应急管理的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有哪些推动力。 应急管理像一部车,它也需要发动机的驱动,也需要动力,他的动力在哪里呢?发动机是什么样子的呢?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效率又如何呢?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3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的动力
chyq721 2009-5-9 18:23
有一个不好的习惯,经常性的思考为什么。比如,我为什么要思考?我为什么要谈恋爱?我为什么要选择科研? 或许是这个习惯让我走上了科研之路,至于说父亲的要求,国家的需要等等勉强有点,用来忽悠别人罢了。当自己独个儿反思科研动力,恐怕就不能有太多响亮的口号。 是从自然辨证法课上听来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做科研需要求知欲、好奇心,还需要有闲。我私下里始终在审问,什么是求知欲?什么又是好奇心?什么程度的闲空是有闲?身边人都说我适合做科研,或许是因为我更多的问为什么所表现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了。然则,这些身边人却不是科研过来人,都是科研门外汉,更加不是我所涉及领域的强者,怎么就能够判定我适合做科研呢? 我喜欢表现自己,看上去是一个外向的人。然则,我孤独的时候更多,我寂寞思考的时间更多,我自己问问题自己寻求答案的时间更多。所以说,我还是一个有点孤僻,有点内向的人。如此种种,我是不是会被人看成性格分裂了? 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大脑不去思考,所以他人说不要让我想太多,某种意义上我是听不进去的。或许,我科研的动力就是能够让自己享受思考的过程了。至于发现什么新的东西,会带来一会儿欣喜,很快又会被其他更好玩的思考过程而冲淡。 哎,就让我做一个在科研路上慢慢爬行,享受着路径上每一块沙粒的蜗牛吧。足以。
个人分类: 生物质资源|4779 次阅读|4 个评论
感 言
metalglass 2008-10-29 12:59
人生苦旅,需要不断给自己动力,给自己勇气,这样才能够永不懈怠不断向前。现在真是能够感觉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谛。 人生苦旅,需要适时放松自己,每天把自己的人生之弦绷得紧紧地,迟早会达到极限,不妨听听音乐,不妨爬山,不妨出游。 人生苦旅,应该天马行空,志存高远,不能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强中自有强中手,这山还比那山高,总要不断往上爬,不断前进。 有时候,我也很迷茫,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让自己有所成就,不虚度年华。 有时候,我也很困惑,不知道怎么能够有所突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终于 博士毕业了,古人有人生几大喜事:金榜题名、他乡遇故、洞房花烛,不知道博士毕业算不算人生一大喜事,但是,现在我的心里面喜从何来,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感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刚才师弟在身边说,时间转瞬即逝,是啊,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否则必然落伍,必然会跟不上形势。 非晶合金发展到现在,做玻璃形成能力,需要大量的实验积累,作力学,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做应用,需要找到市场。必须求新,必须求与众不同,才能有突破,有大的发展,才能有好的产出。那么,我的方向在哪里呢?我该如何选择? 本文部分引用自己的博客 http://yjhuanghit.blog.sohu.com/77186572.html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726 次阅读|4 个评论
感言
metalglass 2008-10-29 12:48
人生苦旅,需要不断给自己动力,给自己勇气,这样才能够永不懈怠不断向前。现在真是能够感觉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谛。 人生苦旅,需要适时放松自己,每天把自己的人生之弦绷得紧紧地,迟早会达到极限,不妨听听音乐,不妨爬山,不妨出游。 人生苦旅,应该天马行空,志存高远,不能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强中自有强中手,这山还比那山高,总要不断往上爬,不断前进。 有时候,我也很迷茫,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让自己有所成就,不虚度年华。 有时候,我也很困惑,不知道怎么能够有所突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终于博士毕业了,需要给自己新的动力,新的方向,新的思路。 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也不知道博士毕业算不算人生一大喜事,但是,毕业了,我的心态却达不到喜的程度,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滋味,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毕业了,意味着新的起点,意味着责任。 需要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告诉自己:需要不断求索!告诉自己:需要不断上进! 刚才身边的师弟说,时间转瞬即逝,需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国内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近些年发表了很多好文章,而且,文章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必须要迎头赶上。 非晶这个领域接下来究竟应该再从那里入手寻求突破,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做玻璃形成能力,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经验,做力学,需要理论基础,做应用,需要找到市场,作结构,需要好的设备和好的模拟方法,做性能,需要新的思维。非晶这个领域发展到现在,停留在原有的情况小打小闹不可能有什么突破,不可能发表好的文章,必须求新,才能有所发展,才能站稳脚跟。 本文部分采用了自己搜狐博客的感言 http://yjhuanghit.blog.sohu.com/77186572.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