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后基金时代:揪住评审意见不如死抠申请本子
热度 29 SoSoliton 2011-9-4 11:39
昨天发表了一篇博文“基金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引火烧身,老夫我现在已被 唾沫淹得只剩一口气了。趁现在还有一口气,赶紧把那博文关了,并立下“临终遗言”:“各位基金失利的同胞们,传授你们一个秘笈:在 后基金时代,与其揪住评审意见,不如死抠申请本子,希望在前,胜利在望!” 今天一早,收到团队一位年轻老师的短信,说他和夫人的小公主于昨天晚上顺利诞生啦!我回复:“热烈祝贺!希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基金是高校年轻老师成长的催化剂,很重要!但在年轻时期还有比基金更重要的事情,比如生儿育女!基金不是生活的全部,公平也不是现实世界的常态,很多事情,努力了就行,结果无论好坏,都将很快成为过眼云烟。 我写那狗屁博文,其实并不是像一些网友说的那样,是为基金委摇旗呐喊,这还轮不上我;我也不是既得利益者,要为体制唱赞歌,我被毙的次数比拿到的次数多得多;我更不是揭露专家们原来评基金都是不严肃、不认真的,恰恰相反,我是希望大伙不要低估评委的眼光。 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见得多的情况是,基金被毙之后,抱怨不公、痛恨体制的占多数,反省自己的很少,这促使我在思考基金评审体系的同时,也在琢磨申请人的对策和出路。大伙公认,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在我国目前的各类经费资助体系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算是相对最公平公正的。那好,我们已经在最公平公正的资助体系中申请基金了,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看来,申请人的对策和出路在哪里?只在自身!我观察过一些基金经常被毙、然后抱怨不公和痛恨体制的人,我没法评估他们的真实水平,但我从他们耗在做研究和写本子的时间上就在感叹:他们拿不到基金算是正常,拿到了就太不正常了,说明国家基金也太不公平了。 当然,做得再好的事情都有提升和提高的空间,做得最公平公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肯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但相信工作和制度总是在不断碰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进步和完善的。大伙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本身就是对工作和制度的促进,但也要多少有点容忍度。 还是拿评审意见来说,我们只能像基金委那样,期望评委 “ 在评审中要认真阅读申请材料,根据相应项目类型的评议要点,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评审意见要明确、具体、详细,理由充分 ” ,但指望基金评审也像杂志论文评审那样,把基金委当成一个杂志编辑部,架起申请人与评审人之间的桥梁,让双方你来我往,相互较真,达到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之目的,这在中国目前可能还不现实,看看每年的海量申请就可见一斑了。 再说,申请人要与多位评审人过招,其中反复的时间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完不成的。而从今年基金被毙,到明年基金申请,也不过半年时间,为何不向前看,死抠自己的申请本子,明年再战呢?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8691 次阅读|32 个评论
基金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
热度 37 SoSoliton 2011-9-3 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榜十余天了,科学网上的喧嚣也已接近尾声,最近几天,随着各位基金申请者陆续收到评审意见,话题又转到了对基金评审意见的“公审”上来了,有些网友或博友还晒了自己的评审意见。我个人认为将评审意见拿到大庭广众面前“申冤”的做法不妥,也有失公允,如果硬要晒,那就率性连同自己的申请书一并晒,这样才能让大众对照本子判定到底冤不冤。当然,就着评审意见中几句可能不中肯的话,发泄点心中的怨气,抒解一下郁闷的心情,顺便也为自己的失利找回点面子,还是可以理解的。 以我多年申请和评审国家基金的经历和体会看,国家基金的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因此,我认为国家基金委不予受理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而提出的复审申请,是合理的。 首先,谁能针对自己的申请书提出切中要害的具体意见?恐怕连小之又小的同行都很难做到,即使能做到,国内小之又小的同行又有几个?他们又是否被基金委选中了?因此,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对你的工作,应该是没有专家的,你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这样说来应该只有自己最清楚评审意见中不中,但在自己的认识和水平范围内,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本子已经写得很好了,因而被毙是很冤枉的。然而,一个普遍规律不容忽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的确没有问题。 小同行可能找不到,是否意味着自己的本子就得不到公正评价了呢?不是这样的。不要认为小同行之外的大同行甚至非同行因为不懂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胡说八道。申请人做的事情也许是隔行如隔山,但申请本子可是一般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能看出个大概的。科学是相通的,即使是一个生物学家看一个物理学家写的本子,也能从语言、文字、逻辑、套路等方面判断出申请人的科学素养和水准、申请项目的创新及其意义等。这个道理就像你虽然不是歌唱家,但你还是多少能分辨出李宇春和宋祖英的唱功和特色的,而且主要的判断跟专业人士不会有太大出入。几年前,我受邀担任一个省的“科技领军人才”评审,有人揶揄我自己都不是领军人才,如何评别人,我笑答:我这是去选举,不是去评审。后来发现,我“选”出来的领军人才跟院士们“评”出来的差不多。 其次,有多少评委有那功夫仔细推敲自己那洋洋洒洒几十页的本子,然后逐一挑出刺来?更何况很多评委手上拿到的本子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几份,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评完。评基金跟评论文不一样,评基金就像审判萨达姆,萨达姆有千万条罪行,但伊拉克的法官为省时省事起见找了一条最明显最容易审的罪行审判,达到处决老萨的目的就行了,如果要逐一审判,老萨肯定现在还活着,还在跟法官唇枪舌剑,能完吗?因此,既然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自己应该要心中有数,真要去较真,评委没有去审或审了而没有写上的“罪行”也许还多着呢? 所以,更不要埋怨评委很草率,写的意见很空洞,都是套话。空话套话也许只是因为充数而写,但结论却是一语中的的。评基金跟选秀差不多,瞄一眼之后,基于第一印像和总体印象即可下个八九不离十的结论。还是以唱歌为例,科学家评基金好比艺术家评超女,其实超女一开口,艺术家就可评判她的歌唱水平了,根本没必要听她把一首歌唱完。超女一首一首地唱,一轮一轮地 PK ,其实那是电视台为了拉长战线好挣钱,如果仅仅为了达到选出唱功最好的超女这个目标,那么每个超女只要唱一句,充其量唱一首,足矣。 当然了,的确有个别评委评审不认真,评审意见南辕北辙、牛头不对马嘴,但大伙也要表示充分理解并勇敢接受。看看科学网上的网友对别人博文的评论,断章取义、一叶障目的评论多了,甚至断章取义之后还洋洋洒洒发表长篇理直气壮的博文,给人扣上帽子或黑锅的都大有人在,我就有好几篇博文遭遇了此情况,大伙总该将心比心了吧! 可以不相信评委说的话,但一定要正视和接受评委下的结论,心平气和,多加反省,多下功夫,来年再战,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待。最后,再传授个秘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没必要一味地抱怨不公,要宁愿相信这个世界是绝对公平的,这样对自己才会更有利。 声明:我认为国家基金的绝大多数评审意见是客观、公平、公正和负责任的。本博文只是针对极少数对评审意见鸣冤叫屈的现象发表我的观点,没有立场。我的团队今年有8人申请了国家基金,全军覆没。与基金失利的同志们共勉:摊上了这档子事,认命和向前看是对自己最好的交待。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8707 次阅读|42 个评论
宁得罪小人,不得罪君子——答陈龙珠老师
热度 34 周可真 2011-9-1 19:31
陈龙珠 2011-8-31 12:46 周教授,你当过院长,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你能让所有够格的申报者都能如愿?按你这里的说法,现在仍在候选院士的人们也是过了基本门槛的-包括水平和贡献的,说他们不好得拿出具体凭据的。另外,从选举原则来看,我们能肯定就没有多1票继续候选、少1票出局的情况吗?被出局的人要是说遭受了不公正打压,同样得拿出凭据的。在见得凭据之前,我个人认为只能是当成在猜测;即使拿出了凭据,在非组织公布的情况下,其获得的渠道也是不正当的-若是这样,则还为自己想要办成的事谈什么正当? 博主回复(2011-9-1 18:43) : 正因为我当过院长,所以知道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该怎样做,在这种情况下,我虽不能让所有够格的申报者都能如愿,但必让其中科研成果明显较优者如愿,除非这些申报者的科研成果是一样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做,我会自觉缺乏学术知良,根本不配做一个院长!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在我当院长期间,教授评审及博导评审中决没有出现过类似饶毅这种情况而被淘汰的候选人。事实上,正是因为在当院长期间我坚持学术良知,凡事小心翼翼地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从未做过为了帮助“自己人”而不惜得罪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的以权谋私之事,所以当院长6年,才既没有得罪过任何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也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人”,这才使得至今私下评论起我的院长经历时有人还会说我“傻”,或者评说我“政治上不成熟”抑或“不适合当官”或“不是当官的料”,意思是“政治成熟”者都知道当官时利用职权培植“自己人”,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其实,我研究关于“治平之道”的中国哲学几十年,难道真不懂得这些实际生活中的“政治道理”或“政治权术”吗?非也!只是我受中国哲学中“正人必先正己”的“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影响,明明知道那是现实政治中很管用的“政治权术”也决不取用,因为我认为这种“政治权术”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糟粕之中最肮脏的一部分,只有无耻从而无所不为的“政治小人”才乐于取用这种“奸术”,而且吾中华民族之所以至今都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其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这种“奸术”作为一种传统“官场文化”从古至今都流行于中国官场,由此导致常常是真正优秀的人才遭受贬抑,而阿谀奉承的不肖之徒却官运亨通! 既然深明于此理,我安敢取“奸术”而用之?!宁可得罪小人,也决不得罪君子,这是我当院长时所奉行的“为政之道”,也是自从我明白了中国哲学的道理以后为人的“一贯之道”。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8615 次阅读|47 个评论
课题确定的手续“正确”了,就一了百了了
热度 3 liwei999 2011-9-1 01:52
制度上不能说有问题。所谓面上的和点上的审议方法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30/2011 21:35:15 问题是这些课题确定经过的手续。这个手续“正确”了,也就一了百了了。 看看那些罗列的 题目和内容,的确有可笑之处。比如《受限空间中光与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态的调控及其应用》,领衔的是山西大学的教授。不是说山西大学不行,这样的“地方大学”能领导这样的项目的确不错。但是下面的“量化指标”就不靠谱了。 Quote 10)预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00 篇以上,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培养30名以上优秀人才。 课题1:单原子与光场强耦合系统中量子态的制备和操控 经费比例:24% 承担单位:山西大学、福州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天才 教授(山西大学) 学术骨干:王军民 教授(山西大学),郑仕标 教授(福州大学),李刚 副教授(山西大学) 课题2名称:基于冷原子的自旋压缩态产生和应用及量子非破坏性测量 经费比例:24% 承担单位: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课题负责人:王晓光(浙江大学) 学术骨干: 陆璇辉教授(浙江大学),李高翔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立刚副教授(浙江大学),黄凯凯讲师(浙江大学) 课题3:超冷极性分子的量子操控及应用 经费比例:28% 承担单位:山西大学, 北京计算科学中心 课题负责人:贾锁堂 (山西大学,推荐的项目首席科学家) 学术骨干:肖连团教授(山西大学),赵建明副教授(山西大学),赵延霆副教授(山西大学),陈刚副教授(山西大学),朱诗尧教授(北京计算科学中心) 课题4 :光晶格中超冷原子分子体系的关联效应及新奇量子态研究 经费比例:24% 承担单位: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课题负责人: 陈焱教授(复旦大学) 学术骨干: 马永利教授(复旦大学)、胡新华研究员(复旦大学)、肖艳红研究员(复旦大学),胡响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 这样的“布阵”,恐怕在其他的在世界上也少见。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基于纳米技术的肺癌早期检测研究”也是个没有意思的课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31/2011 03:19:34 公布的意思是大家提意见,而不是已经批准了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6685 次阅读|4 个评论
最令我吃惊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意见
热度 48 chrujun 2011-8-31 21:35
今天终于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意见。其中的一条否定意见令我哭笑不得。“ 在申请书中也未见申请者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我特意拿出申请书数了数,总计列了13篇论文( 其实发表的文章更多,我故意删除一些,凑了一个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13=8+5),第一作者4篇,第二作者9篇。怎么评审专家没有看清楚呢? 同一评审专家还写了一条:“但项目申请人并没有负责主持过相关的科研项目(含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但我在申请书中明明写了如下内容:“2010年,以陈儒军为首的研究小组在XXXXX公司完成了“XXXXX系统”和“XXXXX系统”研制。” 看来下一次申请要找有关部门写一个我主持项目的证明,作为附件附在申请书后面。 评审专家试图以我没有科研基础来否定我的申请,这个理由很牵强。在电法仪器研制领域,我在国内拥有最多的有效发明专利。并且,我长期和国内最大的地球物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合作研制电法仪器。据我所知,我是近五年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唯一来自高校的电法仪器研制长期合作者。 “你是国内首次研制出实用大地电磁仪的人。”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的一位总工几月前对我作出如此评价。 大地电磁仪测量非常微弱的天然信号,是电法仪器研制中最难攻克的难题。国内有不少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一直无法取得满意结果。 我是国内首次攻克这个难题的人。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的研究基础了。并且,我们研制的大地电磁仪可以测量比常规大地电磁法还微弱100倍的信号,远远满足大地电磁测量的需要。 在中国,当一个人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往往是最缺乏资源的时候。 万幸的是我的导师何展翔教授级高工对我全力支持,在企业里为我提供了最好的科研条件。“士为知己者死”是我刚入师门的时候对何总的衷心表白。我曾经对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辈说过,要是我研制不出最好的电法仪器,我就跳海而亡。 现在,我们研制的仪器可以和国外最好的电法PK,我也不用去跳海了。 对于不靠谱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意见,就当对我的进一步鞭策吧。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电磁法观测系统,将为深部资源勘探注入强大动力。 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人也可以在外国人面前扬眉吐气。
个人分类: 我的经历|17675 次阅读|131 个评论
基金申请新议-8:厉兵秣马 以利再战——参加在线访谈有感
热度 9 sqdai 2011-8-31 16:41
前天,应科学网编辑部之邀,作为嘉宾之一,参加了关于基金申请的一次在线访谈。访谈中,访客之众多,气氛之热烈,出乎我的预料。我刚才回顾了一下,网友总共提出了 268 个问题,嘉宾回答了其中的 163 个,访谈记录长达 18 页。这里写下一些随感。 ——对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的新生代)充满了热情,渴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表明,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科研队伍中的老兵和新锐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国家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微薄之力。这样的局面令人欣喜。 ——大部分科研人员对于自然科学基金的性质和申请要领,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所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知之甚少,需要补课。特别是,他们对基金的具体定位和评审过程不很清楚,对相关的条例一知半解。建议朋友们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门户网站,学习相关的文件。也可阅读科学网上的有关博文,例如,本人的相关博文(见链接)。 ——这次在线访谈中,问题比较集中于评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少未中标的访客对部分评审意见不满或不服,想提出来要求复审。这里想谈一些看法。 基金委力学处处长詹世革博士在 2010 年 12 月的一次关于基金申请的报告中指出: n 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和不予资助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复审请求 n 对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条例》、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的程序性失误进行纠正。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异议的,不得作为提出复审请求的理由 有访客对其中的“学术判断”不是很明白。我理解,“学术判断”主要指对申请书所涉及的学术内容(如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创新点等)的评价。我认为,基金项目的评审人中,绝大部分是称职的、认真的、公正的,然而,他们的学术见解各不相同,对同一份申请书非常可能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完全正常的。申请人的学术见解可能不同于某个评审人,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必以此为理由提出复审。 也有网友关注复审的成功率。据我所知,成功率一般极低。所以,在回答访客的问题时,我强调,与其把精力用于申辩和要求复审,不如好好琢磨自己申请书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弥补。立项依据不充分的,补充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内容过少过多的,进行增删;技术路线不明的,重新条分缕析、补充完善;基础薄弱的,赶紧做进一步的预研工作;创新性不足的,花费大力气,进行探索,推陈出新;梯队薄弱的,重新组建; …… 等等。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而且有针对性地做出努力,持之以恒地奋斗,“皇天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你会大获成功。 总而言之, 2011 年的基金申请历程已基本上成为历史。获得基金项目的,应该集中精力,好好实现预定目标。这次申请失败的,应该重整旗鼓,厉兵秣马,精心准备,争取来年打个翻身仗! 关于此次访谈的记录,朋友们可进入如下网址查看: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44 。 写于 2011 年 8 月 31 日 【链接】相关博文 基金申请十日谈( 2011 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0433 。 目次 楔子:审时度势 用足机会 一、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二、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三、标新立异 务实创新 四、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 五、认真设计 清晰铺陈 六、放眼四海 广结善缘 七、精准构思 言简意赅 八、字斟句酌 画龙点睛 九、形式清新 夺人眼球 十、心态平和 百折不回 附录:遵守规范 谨防超项 基金申请新议 目次 一、吃透政策 投入竞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0518 二、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quickforward=1id=410762 三、预留空间 择善加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020 四、一丝不苟 实现目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261 五、着力提炼 拷问机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549 六、反复推敲 力求完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9581 七、学习积累 贵在平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837 严肃严谨 公正评审——致新一代基金项目评议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38718
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11604 次阅读|23 个评论
基金落选反思兼谈基金评审意见
热度 13 sivaxin 2011-8-28 20:58
这几天总在潜水看科学网上关于自科中或者不中,评审或者旁观的种种博文,自已的申报项目落选,总有些失落,但这也在意料之中,不用专家给意见,自已便可反思出几点软肋: 第一是方向软,我申报的是海上溢油应急管理方面,这一方向本身偏狭,一方面,相比应急管理中的地震、火灾、食品安全、群体事件来说算是极其冷门了;另一方面溢油研究多数都偏重于技术方面,一般都是物理、化学角的,从管理视角研究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较少。 第二是支撑文章偏软,看到不少博主都有很多篇SCI文章,自科申报也落选,觉得自已的文章实在太逊色了,管理类本身SCI期刊较少,运输航运方面就更少之又少了,EI期刊也仅局限在有限的几本上,所以跟搞材料的同事聊天,听说他们一年可以发上五六篇SCI,让我真是汗颜。 第三是项目团队弱,每次写申报书的时候组团队便犯愁,要不是千方百计的拉郞配,要不就是孤军奋战。 第四是撰写技术还是欠火候,不少中基金或评审基金的老师都认为申请书的撰写技术很重要,要简洁、有力、精确,这方面我还须要修炼。有时自已看自已的申报书也觉得写得干,我想一份申报书得能感召自已,才能对评审也产生感召力,才能获得咨助。 以上是对基金落选的一点反思,当然要改进的地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对落选者来说,同行评议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体现自然基金的公平和透明,因为国家社科基金并没有评审意见反馈这一项。下面是对基金评审意见的一些疑问。 疑问一:专家评审意见的长度。这次收到基金委反馈的同行评审意见,长度出乎意外的短,去年收到的评审意见非常详细,每位专家都给出了一小段,五六行意见,从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金费安排、团队组成都有详细的意见。不知是不是申报内容方向相近,申报的又是同一个口,所以参与评审的专家就觉得无须赘言了,或者是基金委的工作人员觉得无须将全部意见进行反馈。 疑问二:评审专家的数量。之前听过几次有关基金申报的讲座,说是每份申报书会送5个专家进行评审。去年收到的专家反馈意见也是5位,但今年只收到3位意见,与同事聊天说收到4位意见,不知是否基金委评审有什么新的变化。 疑问三:同行评议究竟如何才算同行。刚看到一位申请者提到申请交叉学科遭一位评委完全否定的例子,今年我收到的评审意见中有一条也让我无法认同,专家给出的意见是“选题及内容应将危机识别及预防作为重点。大型突发海上危机一经发生,沟通机制对于解决问题于事无补。”。这似乎是将溢油事故发生后一切应对方面的研究都打上无效的标记,但从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渤海蓬莱油田溢油事件,康菲公司明显在信息发布,公众沟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国务院也刚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发布了相关文件,危机沟通应该也是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怎么就是“于事无补”呢?这一意见,让我十分受伤,让我都没有再报这个选题的勇气了。 科学网上有不少参与评审的老师,若可能很希望他们能帮我释疑解惑!
个人分类: 科研大爆炸|6516 次阅读|22 个评论
NSFC项目申请的竞争仍很激烈
热度 6 陈龙珠 2011-8-28 10:49
最近NSFC各学科陆续发布了2011年资助项目信息,牵动着今年提交申请的身边同事和科学网博主的神经。 今年本博既是一个学科的项目申请者,也是另两个相关学科的同行评议者。今晨在NSFC网上对曾参评的项目 进行了检索 ,其获准资助率16.7%。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往年并未明显地有所改善,尽管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可提供的资助总经费有了大幅的提高。 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经是许多高校为学者晋升科技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出于对认真准备和有一定基础的申请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本博在同行评议时总是想尽可能多地给予可资助的评审意见-今年竟达到了57%,但其中还是约有2/3的申请最终未能获得资助( 本博评议认为暂不宜资助的项目,最终无一获得资助 )。 每份申请的同行评议至少3份,有的学科则会多到5份。处于良好水平而非优异的申请项目,每位评议者对其评定为良好的比例即使为60%,3份评议结果一致良好的比例或许会降低到0.6^3=21.6%。当申请项目数、同行评审专家数和每份申请的评议份数更多时,同行评议最终的一致良好率将会更低:后续会评专家对资助决策的工作难度会更大( 得从更多的个别同行评议有否定意见的申请书中找出值得资助的项目 )。综合相关信息,具体到个人来说,平时打好基础以提出优秀的项目申请计划,仍是提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概率的关键途径。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7961 次阅读|9 个评论
白春礼当院长带来的变革:中科院终于开始注重科学创新
热度 5 Helmholtz 2011-8-19 13:24
我一直对我的德国老板们说,中国是个打着“科学”的口号,实施工程师治国的地方。当下的执政的精英或者直接就是工程师背景,或者几乎都是工程师的思路,尽管中国的工程师的平均水准相比于精益求精的德国工程师可能竟是初中生对研究生的差别(见本文最后一段说明解释)。 中国几千年天转星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几乎没变的文化的根却是官僚体制。在多数时代都是实施文官治国,哪家王朝也都知道应该用些读书人帮助管理社会,包括后来搞的八股文考试以及状元进身,都是用标准化程序物色人才的手段。说中国一向靠精英治国确实无大错。即令是在大跃进和文革的时代,全国的知识分子颜面扫地,基本上全被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那也是整个中国知识文化界输给了毛泽东一个人。 “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试问, 这 是什么样的胸襟和气派!不仅会玩枪,还会玩文化和玩人 -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确实是中国文化孕育的千年不世出的一位超级精英。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我服了。 (相比之下,前些天北大饶教授斗胆玩政治,不知是给自己上不了院士下台阶呢还是相当于亮相表白一把。但从政治角度来看,真的是还太嫩,还太嫩啊!至于科学家应该怎么玩政治是什么,我准备下一个帖子抽空再说。) 昨天有机会用德国人的钱请中科院的一位从德国回来,获“百人”、“杰青”的双料学者吃饭,他说自己这些年手头有课题经费500-600万,而自己的兴趣确确实实是基础科学。听后甚是欣慰! 都说中国人的智商高,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没有多少人出国、尤其是出国也都是学实业的多,搞科学的少,可你看看钱三强、何泽慧、钱学森、王淦昌以及另外一批老院士们,一是自己本人的成就,再就是整个拉起了中国国家科技发展的底子。看看他们的背景和经历,甚至于发现,可以说是“真牛”,至少他们当年国内国外的表现都让世界高看中国一眼。 虽然西风东渐,可毕竟人太少,难成气候,况且还没有安顿下来,“三反五反”、“四清”、“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没有一刻的消停,哪有什么做学问、做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毫不奇怪,除了搭起一个教育和科研的基本架子之外,我们真好象还数不出什么真的是自己的独特象样的东西来,也就是搞了一些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的工程。假使不是关在牛棚里,或者在扫厕所,那也看不到什么真的学术动态,没有机会尝试什么新东西。科学、学术,真的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东西。 钱学森在临终前感慨,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大师呢?是啊,为什么呢?技术上有可能有条件吗?环境上许可吗?还有就是思想意识跟着上吗?有人知道科学是怎么玩得吗?当那些刚被训练出来的人都被打倒一大批的时候? 前三十年当然是穷困,还有内部的瞎折腾,可后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们也有钱了,可怎么除了让我们自己骄傲和自豪的东西、除了自评自选的这个或那个有些象“中国脊梁奖”一样的奖项,罕有能让世界为中国感到震惊的发现、发展。这六十年里竟然是在科技界也象文化界一样几乎是在交白卷。这让大手笔往项目中砸钱的领导也感到了巨大的“鸭梨”。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中国的科技经费以20%的速度增长,国家不缺钱、优秀的团队不缺钱已经成为骄傲的现实。但是科学实力还是太弱。即使在这最近的年头,科学其实似乎也就只象中国的经济一样,也是开放引进,亦步亦趋,模仿、消化、吸收的套路与模式。SCI的文章“出口”是上去了,不少的活儿甚至也都可以在国内实现“来料加工”了,可核心技术与拳头产品仍严重缺乏,尤其是有自己思想的贡献的东西缺乏。好不容易有几个优秀的科研人员,可硬是要被政治思想学习,要被行政人员数文章、数专利、数经费、数影响因子而折腾个溜够。非如此折腾,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这个国家里当家作主。这是一个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地方,向上看,往前(钱)看,才是生存的本能。 虽然说这些年究竟单位和个人也都实打实地赚了一些银子,可在高水平上看基本上还是赔本赚吆喝的成份居多。我个人认为,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是在工程师领导下以搞经济而不是搞科学为主的国家:不仅从改革旗手邓大人那里喊出的口号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即令是在他之后的两任国家主席是工程师、总理们是工程师、还有现任科技部长也是工程师。 在这种文化下,不仅他们,连同具体组织管理科研活动和科研经费的司长们、处长们、以及看着他们的指挥棒跳舞的教授们都只是想搞点产品,换点银子,挣点面子。相比之下去搞科学的研究、指望有所发现,太遥远、太奢侈,显示不出政绩,有什么用!?而且象北大饶院长这样自命不凡的科学家,居然一点眼色也没有,评他当院士,那还不给一干刺头的小子们一剂兴奋剂?怎么也得先把他掐死在第一轮里。 即令在今天这个全球在比核心科技能力和先进文化的时代,我们中国的科技主管科技部仍然是一心一意谋经济的发展,一心一意只把政府规划下来的、能体现自己工程规划水平的“产、学、研”甚至“人才规划”当作奋斗目标和政绩。可是,真的只有工程项目、或者照本宣科按步就班的学习才能去设计和规划,而真正的科学甚至于创新技术基本上毫无例外是从纯偶然中激发出来的,然后才被其他人找到应用的可能。请看看物理学所有重要的、不重要的发现和理论定律,有哪一项是在政府规划下、是因为受到刺激性的资助才按计划完成的?在中国讲“创新”、讲“产、学、研”,调门很好,现实中实际却基本沦于政治形式,成为从不缺钱的政府那里搞钱的手段。这次暂且不展开讲做事情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这样极功近利的现实毕竟是跟中国作为一个真正新兴的大国所致力追求的地位完全不相适应的。 终于有幸,中科院换领导了,新上任的一把手白春礼好歹是位化学家、是位纳米科学家。新官上任,就开始表示要一改前任的特点,要对真正的科学有所重视、有所表示,不能再搞唯文章数量、唯经费数量的工程计量管理模式,而是要鼓励和取得真的思想性的创建和成就。 从这位科学院的青年精英那里听说,中科院基础局已经接到新任领导的旨意,准备每年全球招聘20个40岁以下的青年俊杰,每年奉上灵活支配的银子50万!而且不论当事人是搞理论计算的或者是仪器制造的。其实在当下的中国,这点钱是小事,甚至也比不过组织部的“千人”计划和“千人”们的待遇,但这个规则的特殊之处是当事人完全是自由的,可以在五年的时间里完全不接受任何现行的、如文章、经费、课时、团队等评价指标的干预,自由自在地当家做主,五年之后再由专家评审团检验效果。 我为中科院叫好,为白春礼院长叫好! 同此感叹:1,中国真的开始搞科学了;2,中国真的是有灵活的钱了;3,工程师治国的时代可能要改了! 当然,我最最希望的还是程序设计好,把这些人能选对,这些金鸡最后果真都能下些个金蛋。否则这项措施受点挫折再收缩回去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比如,在乌有之乡聚集的一干众人就觉得新中国的后三十年比不过前三十年,他们可不就一直嚷嚷,希望时光倒流,一起抱团回到过去吗? (说明:跟中科院乌鲁木齐天文台合作的一位德国马普学会的工程师,在帮助中方设计和制作天文跟踪与分析系统时,设计了一个零件。结果难道了中方伙伴,据说找遍全中国都加工不出来!而因为这个部件是该工程师设计的,所以回到德国就在随便一个技工学校的车间里做了出来。两国工程师水平与机械加工能力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300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对院士评审制度的两点建议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1-8-18 10:15
能否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应是科研人员能否当选院士的重要标准。怎样判断是否做出了这样的工作呢?从目前的院士增选工作步骤(提名候选人、归口部门遴选、院士评审和院士选举)看,还存在缺陷,不能杜绝学术水平不高但“关系硬”的人混进院士队伍。为此,建议在院士选举结束后,增加一项“聘请国外 5 名顶尖同行评审”的程序,因国外同行不考虑你是否与国内院士有“关系”,更注重你的学术水平,能客观反映候选人的国际学术地位,能得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再者,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的间隔时间太短,试想上届你没当选上,在间隔较短的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做出重要成果,既然如此,你只能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跑关系、找路子”,想在下届评选中胜出,既害人又害己。建议将院士增选每两年一次改为四年一次,这样可使想当院士的学者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些创新性工作,为下届院士的评选做好准备。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909 次阅读|8 个评论
评审别人亦学习--参加973复评的体会
热度 42 tangchangjie 2011-6-28 09:16
  前段时间参加了2011年973项目的复评,评审别人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有若干体会。现终评已结束,经过30多天的发酵,这些体会可以说了。现梳理出来,或许能对关心各类重大科技计划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参考。按照有关规定,这里回避了那些与具体项目以及评审细节相关的内容。    颇有特色的网上答辩. 今年的973复评,采用了网络答辩的方式,有下列特色 :    (a)单向视频+双向音频, 这是国内重大科技计划评审与答辩中的首次尝试。单向视频使得评审专家能看答辩者风采,答辩者不能看到专家;答辩中,视频流畅,双向的遥问遥答语音清晰。    (b). 可复查性 。评审过程全程(包括答辩和专家的讨论发言)全程录音录像,事后有案可稽;   这些措施保证了评审过程的可稽查性,减轻了答辩者的奔波劳顿,减少了评审过程中的场外干预,再与一贯的有记名投票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评审程序公正性,程序公正性是结果公正性的前提。       管科技就要用新科技 时代变了,泥瓦匠该住好房,纺织娘要穿靓裳,是天经地义的事;管科技要用新科技手段,是新世纪的呼声。评审答辩过程中,视频音频流畅清晰,相关的设备、软件、管理技术和应急措施都不错,科技部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真个是尽心给力。感觉到有时候技术措施往往比行政措施更简单,更铁面无私,更好操作。这次的网络答辩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在科技计划全程管理(立项—评审-答辩-执行-验收)中,在评审-答辩这一环节的技术进步。       与其说是评审,不如说是竞争 。973计划申请者中高手如云,申请人多有院士/杰青/长江学者,有的项目有5-6位杰青,几位长江学者和几位”千人”、”百人”。单独看每一份申请书,都言之有理,看第一遍被感动,看第二遍被眼花;需要多看几遍,细细比较,才能优中选优。所以,与其说是评审,不如说是申请人在相互竞争,或者,用时髦的网络热词描述,是含有两种“酷”意的“PK”(cool与残酷)。       三层评审过滤 。评审有三个层次。随PK平台由小到大分为:研究方向中竞争 (PKD,PK in direction )、研究领域中的竞争 (PKF,PK in Field)和大平台上竞争(PKB,PK in Big Platform ),下面细细道来。 (a) PKD (方向内PK ),初评 。同方向专家通过网络下载文档,上载意见,独立评审。评审时间较充分,关注点较广谱,包括有创新性,指南导向、国家重大需求、提炼的基础科学问题、课题设置、可行性、甚至技术细节等,每一个弱点或短板都可能失分,估计淘汰率在50%左右。初评对象的研究水平分布区间较大,差距大的立被淘汰;差别较小且难以甄别的,或各有千秋的,留到下第二层筛选;有些项目,尽管申请人自觉用心用力,仍可能会被淘汰,不能简单地说是你不行,而是因为在同一选题中有人比你更行;通过了第一关,放到复评专家面前的项目,的确都比较好。   (b) PKF (PK in Field 领域内PK),复评 。 一个领域若干个研究方向中PK。一般地,对应于申请指南中的一个方向,有几个项目申请,评审组中有一两名同方向专家,更多的专家是同领域中的大同行,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有主持973项目或其他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专家。专家们会全面关注项目各个方面,但可能会重点关注是否合乎国家重大需求,是否提炼出了的有意义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及课题设置,等等。   答辩时,由首席科学家申请人答辩,几位子课题专家陪同答辩,专家在评审会场用各自的密码登录电脑,阅读申请书;电脑屏蔽了外网好优盘端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提问和聆听的过程中,笔者常被首席科学家雄辩的风采打动。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精辟的分析、化繁为简的解释,以及敏捷的回答,引起了专家们的频频点头。(因为是单向视频,答辩者看不到专家的频频点头)。一般地,在听取答辩和小同行专家的解释之后,大同行专家能够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对项目正确的排序;这就像并非音乐专家的发烧友在观看歌唱比赛时,在听唱听评之后,尽管发烧友自己没有歌手唱得好,只要没有偏见,他们排出的相对次序就是基本正确的。    (c ) PKB(PK in Big Platform 大平台 ),即终评。 仍是网上答辩,由更高一层的专家组完成,其中有更多的德高望重的的院士和专家、有复评组的组长。这时,微观细节的干扰较小,终评专家会把精力集中在更为宏观的要点,例如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基础问题;答辩者在准备终评答辩时,可能需要注意这一点;这部分留待终评专家来做权威的阐述。      总之,三级评审的体系从微观逐步到宏观,分级过滤,旨在把那些 值得做 (国家重大需求, 提炼出的有意义的科学问题). 可以做 (研究思路,内容目标) 能做好 (首席科学家和团队)的项目选出来。    两种角色 答辩--defense,还有防御,保卫的语义;提问的专家扮演攻击者(attacker)角色, 专家为了科学的严谨而攻击,针对问题而不针对个人;而答辩者为了科学的理想而防卫;两种角色完成的一场答辩,既像红蓝军的演习,又像擂台上的竞争。    雄辩很重要 。首席科学家在答辩中扮演主角,这要求首席科学家不仅自己会做科研、会写文章,还要会表达、会讲演。要求首席科学家比子课题专家高明一些,这并不过分,至少有两点理由:   (a) 作为首席科学家,你的风采、你的人格魅力,你的雄辩,你说服别人的能力,在项目实施中都是有用的;当然,需要的还不止这些;如果项目批准,你将领导一个很大的团队, 天生你才必有用,评审专家想看看这个能力。   (b) 评审专家心里有一个假定,假定答辩者表达的水平就是最佳水平,类似于体育竞技的裁判,评审专家一般不原谅偶然的状态不好。评审专家也许在一个大领域中的一、二个方向中做过工作,知识面广的,也许能对三、四方向的项目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对一些较远的方向,在询问答辩者和其他专家意见后,凭多年在这一领域内研究的经验,能对几个同类项目做正确的排序。所以,首席科学家的presentation(答辩的表达)非常重要,要能以清晰的思路,打动评审人,做到深者见深,浅者见浅 ----使小同行看到技术之先进,使大同行理解思路之高明;这是雄辩、是艺术、是对科学问题理解的深度,也是科研的能力。    一次难得的学习 评审过程中,我所见到的专家们都非常认真。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平常在校内、在教室里,因为久为人师,讲得多,听得较少,特别是听高明的讲演的机会相对少。   在评审会上,看未来的首席科学家的睿智和雄辩的风采,看到了科学的希望;听他们的高明见解,听到了又一个科学春天的脚步声;看他们遇到一个突然的诘难,能不惊不诧、从容化解的技巧和水平,真是一种享受。   每有这些靓点,赶紧在笔记上记下来,觉得受益匪浅。而最深的体会,正如本博客艺名,自从选择了科研生涯,就要活到老,学到老。. 补充 感谢提出第30和第31条意见的朋友。要求评审有回复,自然、朴素、一点不过分。 也许,可以参考一些杂志和会议的做法,初评时,评审人的意见分为两部分: (a)返回给作者的(必填),规定对强点(Strong Points)和弱点(Weak Points)至少各写2-3条; (b)只给委员会看的(选填),例如一些需要调查核实的质疑,就适合这一类; 这样,科技部处理回复的工作就变成一道小程序了,希望有渠道的朋友转达。 相关博文(基金与科研系列) 评审别人亦学习--参加973复评的体会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 科研生涯及基金申请 科技春耕时节的那道风景线-----基金漫谈 基金申请书要关注标志性成果 单篇论文成本(论文支持度)的上升是科研新人的福气 (p) 青年学者有点累 – 议多彩的人才计划 秋季的收获与浪漫---看着同行们慢慢变老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20929 次阅读|93 个评论
基金评审是一场不见面的研讨会(110522)
热度 6 ymin 2011-5-22 07:28
基金评审是一场不见面的研讨会(110522) 闵应骅 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写博客了。主要原因是这几年的5月都比较忙。一是IEEE Computer Society Fellow Evaluation,就是把通过Computer Society向IEEE 提名Fellow的人,根据提名表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IEEE Fellow标准,提出个人意见。每一个提名由7位IEEE CS Fellow Committee的委员进行评估,汇总后送IEEE进行最后的遴选。二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金项目评审。这些评估和评审都很费时间,因为不敢马虎从事,耽误了人家。 5月5日,曹广福先生发表“基金评审也是给评审人学习的机会”一文,深有同感。我在评估IEEE计算机学会Fellow提名和评审基金项目中,对于每一项,不但要读几十页的申请书,而且他们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也要粗读一下,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看出了一些问题。网上有人说,有的评审人窃取其中的想法,明年自己申请。我倒是无此嫌疑,因为我从05年以后就不申请科研课题了,审起来比较超脱。本人以为,说评审是一场不见面的研讨会,也许更确切。因为,通过这场评审会,既可以学到东西,又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并不是定案,而是参加多人的讨论,然后分发给申请人,供他参考。本文想写一些个人所见和大家分享。无论是评估,还是评审,总要分出个高低、好坏。不能全都说又高又好,要不然要评估干什么呢?当然,这里面也牵涉到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一些思考。 1.科研人员一辈子怎么算成功? 一位北美的波兰籍博士被推荐IEEE Fellow。他在大学当了副教授,在杂志和会议发表了近200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领域的许多新想法。2001年他转到公司,把自己的想法在公司里实现,走向市场。其技术已用在几千种芯片中,节省了花费几十亿美元。他的工作做得很完整,从想法到实现,再到市场。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所以,我给他95分,算作非常合格。我还认识一些朋友也做完了整个过程。本人很惭愧,没有做到这一点。应该说大部分科技人员都未能做到这一点。做到前一半的可以称为科学家,做到后一半的是工程师。我们有些人印象中,好像工程师比科学家低一头。其实这是不对的。科学如果不能变为工程,怎么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当然,要求必须做到这两半,就有些过分。有些科学变不成工程,有些科学变成工程要走很长的路,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不一定能实现。不管怎么样,走完整个过程的科研人员一定是成功的。 2.基金课题是基础研究 基金课题与863、973、核高基课题不同,它属于基础研究,提倡自由选题,面向科学技术基础。所以,研究目标要具体,便于检验和求证。最后,不管目标达到没达到,预想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基金项目研究来说,都是成功。有的申请,写了四个“提出......解决......;”这就太多。这样的研究目标又抽象,又达不到。基础研究应该超前。但目前在IT行业,基础研究常常在工业界之后。因为一些想法如果没有技术做基础,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譬如,现在关于半导体存储器,工业界提出了许多方案,像电阻存储器、相变存储器、自旋转移力矩磁阻存储器等等,目前尚无定论,还需要从材料、工艺、制造等方面做工作。现在基于某一种新型存储器来做多核计算机芯片体系结构的研究就显得过早。又如,三维集成电路,工业界已经研究了20年,尚未见产品上市,说明技术上还有问题需要突破。现在做3D IC的多核芯片,或者3D 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也显得过早。关于模拟器,现在许多研究都是基于模拟仿真。研究人员可能用商用模拟器、开源的模拟器,或者自己写一个模拟器。当你用模拟器来说明或验证自己的想法时,应该小心:你做了哪些假定?这些假定是否符合实际?否则,你模拟出来的结论可能就没有说服力。 3.立项依据最重要 基金申请书一开头就是立项依据,这也是评审人看得最仔细的部分。许多人写的立项依据使我学习了:他为什么要立这一项?国内外做得怎么样?我要研究的问题他们没解决,我想了办法要研究。这样的立项依据就很有说服力。把立项依据写成一个综述,或者是一篇科普文章,那就不是立项依据了。一个好的申请,从题目上就清楚地标明了研究目的。例如一个申请,立项依据写得好。既写了流处理器的必要、近年来的发展、也写了存在的问题,根据列出的一个个问题,引出了研究本项目的必要。 前瞻性的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譬如我国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但是,如何使之可持续发展,某些技术的突破将使之进一步提高。这样的问题我相信全世界都在关注,我国的基金项目也理当应该支持。 4.真实、清晰、具体 我们大家都常常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在课题申请中也有反映。譬如大谈自己想法的好处,而指出不足之处时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其实,要收益,就要有付出。“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也许是故意把代价藏起来。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如果能给出收益和代价的估计,譬如上下界,那就很好。不能光是一些感想性的东西。许多模糊的概念。说清这些模糊的概念,就是基础研究。 清晰地提出问题也很重要。如果问题写得又多又大,就不好解决了。研究目标“以。。。为背景,以。。。为牵引”等等排比句,像中央文件一样。内容空泛,目标含糊,既不清晰,又不具体。 创新点一般都写得很笼统。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怕别人盗取其思想。但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我想评审人盗取他人思想的事,可能性应该在万分之一的级别,和你上街遇车祸的概率差不多。但你不说清创新点,而申请被拒的可能性会增大。 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加以引用。篇数并不在多,而在于文章高挡、有权威性,而且与你的申请紧密相关。介绍自己应该包括何时、何地、何专业得到博士学位。自己的IEEE Trans文章是在评审中,是刚送审,还是二审,或者是已经接受?这要说清楚。 一个完整的基础研究应该第一是新想法,第二是实现或论证新想法;第三是评估新想法,看看是否和预想的一样。当然,不一样也没关系。这就叫允许失败。 5.科研经费不能过分集中 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科研经费是大大增加了。这是好事。但是,有些单位、有些年青人就始终拿不到科研经费。有的研究组里面已经拿了几亿元的研究经费,他们真是不差钱。但是,一些大课题都是相当级别的领导负责,年青人也需要复责小课题,自己做主,从提职、提资的角度也很需要。 怎么办呢?大题目需要集体的努力,大家要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好。其中的年青人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但是应该与大课题结合起来,单独列小的基础研究课题,为大课题的部分工作做论证或反思。而对那些拿不到大课题的大学、科研机构,我想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倾斜,而且看到他们的发展。 前30年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应该防止,不能搞人人有份。这一点现在已经得到共识。科技能力强的集体和个人应该得到充足的科研经费。这些才能多出成果,多出人才。这一点不能动摇。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4093 次阅读|16 个评论
原谅我枪毙了你的标书-英雄所见略同
热度 6 lxchencn 2011-5-16 11:26
多年评国自标书,每年都要总结和最终确定评审标书的吻合情况,发现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评审为A的绝大多数最终获得了资助,吻合率非常高,地区项目放松一些,评审为A的部分获得资助,所有评审项目评审为B、C的都没有获得资助的,否决的标书吻合率也是非常高的,自己评审评价高的标书其他专家评价也是很高的,自己评价一般的其他专家评价也是一般,极少碰到熟人的标书,但经常评价知名学者的标书,熟悉和知名也很少为不好的标书加分,但会为很好的标书锦上添花,扪心自问,对得起基金委的信任,对得起评审的标书,即没有冤枉一个好人,也没有放过一个坏人,因为资助率有限,因此,总是要作出艰难的决定,没有办法,只好把你的标书枪毙了,抱歉,英雄所见略同,我不想招来骂名,当然,也没有人来赞我几句,还是凭良心做事、公正做事可以睡安稳觉,因此,我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标书落在谁的手上,你也不用担心,担心也是没有用的,英雄所见略同呀,不过,好像我还不是英雄,不过,我相信评阅我标书的专家肯定是英雄,只是无缘相识呀,最后,祝大家中!中!中!基金!
4197 次阅读|9 个评论
NSFC申请书的评审II——评审人的论文被引的感觉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5-10 16:25
  我是个敏感的人,有一年申请项目,回来的意见说“你的文献综述里对孵蛋大学的研究没有引用。”   俺们立刻就觉得,评审的这位专家大概就是孵蛋大学的,否则,咋如此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呀,而据俺所知,孵蛋大学在应急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不突出呀。俺们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自信,对应急管理可是知道哪个大学有哪颗葱滴。   不过,结果已经造成,俺的申请就被这位专家给干掉了。随后,这句话给我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让我总是想,是否评审者自己感觉做的有些工作还不错,可是被申请人当成了nobody,就不爽,然后直接结果就是“拒”掉。   我自己也评审过不少曾经引用我们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的申请书,这里谈下自己的感觉。   一,被引用的感觉有时候还不错。   自己的论文被别人看到,还在论文或申请书里评述一句,对于学者来说,至少还不至于是很伤心的事,不是也有这指数那指标的说,被引用比发表本身还重要嘛。   当然,文献计量学给出的分析结果充其量是个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学者或单篇论文来说,可以认为没有任何价值,甚至只有负的价值。因为有可能你的文章彻底解决了一类问题,在这类问题上没人可以有继续做下去的空间,你就是这个方向的终结者,最牛B的,糟糕的是,这个文献如果没有提出新的方法,那以后除了综述外,其他论文引用的可能性也就基本没有了。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你文献的重要性大家没注意到,曲高和寡,只有有数的几个聪明人才知道它的价值之所在。也所以,引用率可怜得不得了,也许就是1或者其他的个位数。   【插播那个著名的笑话,有记者问某学者:听说只有您和另外一个教授真懂相对论,该学者沉吟很久,问记者:另外那个人是谁?我觉得不应该有这个人存在呀!】   在申请书中的被引用,口吻一般是这样的:   1,随后,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对称理论   2,在宇称不对称理论方面,杨和李也做了很好的工作   3,杨和李打破原有的理论假设,提出宇称不对称理论,并最终被吴健雄证实。   4,杨和李分析了XXXX,最后发现这一理论存在WWW缺陷,他们随后改变YYYY,提出ZZZZ理论,这一理论改变了理论物理学的版图。   5,也有学者研究了宇称不对称理论【杨and李,1953】   现在的NSFC的申请书,说是要有字数限制,但是实际上你可以任意写,这很糟糕,既然有字数限制,虽然是建议的,不是强制的,可是现在基本上是谁写得字少谁吃亏,既然如此,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如果你对某工作确实了解,就别吝惜笔墨了,还是详细一点评述好,比如上面的方式4。如果你其实没看过人家的文献,只是在“伪”引用呢,那当然没法很具体,只能用以上的5这种表述方式。 二,被引用的感觉有时候则特别不好   俺们对着李学宽兄拍了一次有史以来最高级的马屁,把他拍的那个舒服,他在我的马屁评论后回复说“我的臀部感觉很舒服”。我也就此验证了自己拍马屁的本事——那不是一般的高呀!   老李那篇博文和以前不同,先写了一大堆字,字里告诉大家,得看一阵子才能看得到图,大家也知道,他原来就贴图,写字很少。   在这篇文章之下,俺们的马屁是这样拍的(大意,原马屁请从老李文章里找):   这让我想到了古龙小说里的荆无命,他在江湖传说里,一直是左手比右手厉害,而实际上呢,其实是反过来,但是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必须死。   老李其实摄影水平远远不如文字水准,可是,他从来都隐藏起自己的文字水准,而把摄影水平露给大家。大家于是就认为他就会照相,只有我才知道,老李其实写文章的水平真高!   其实,引用文献也有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评述性引用基本属于隔靴挠痒,要不就是简单说某某干了啥,要么就是只提这个工作很多人都做过,这样的评述被引用者看了没有感觉。   但是,还有一种引用是有感觉,但是感觉极为不好。那就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比如,俺某篇文章是提出了应急机理分析方法,可是你评述的时候非说俺们从体系上建构了应急系统,这就两拧了。   所以,要引用如果了解,就清楚地说清楚所谓的贡献;如果并没有看过但是出于礼貌或者投机的考虑而“伪引”,这个就有点麻烦,反而会给评审者带来不好的感觉。   
个人分类: 事论|6568 次阅读|2 个评论
青年基金需要一颗平常心
热度 3 Shifengyu 2011-5-7 17:15
申请青年基金的同志们基本上是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为年轻的博士和少部分硕士们。基金能不能中,靠基础,创新性及运气等因素。在基金评审漫长等待过程中,我们需要一颗平常心。青基不中的因素很多,可能标书存在较大问题,或者研究的东西没人认可,或者被人黑了。青基不中,改之,则进步,相反骂爹骂娘没有用,发牢骚更没有用,更不用气馁;青基中了,说明课题研究方向和创新性比较好,基础较为充实,运气好而已,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还需要耐心下来做研究,不负基金委和评审专家的信任。 我觉得中不中基金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心态对待基金。今年,我也是第一次申请基金,希望能中,也祝申请基金的同志们都中标。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267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