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五星红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庆噩梦: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热度 35 XiaoCG 2011-10-3 00:11
国庆噩梦: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去年国庆前2周,我应拉丁美洲泌尿外科年会和小儿外科学会邀请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另外。美国、英国、及其拉美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的医学会也获邀组团参加。按惯例,大会为几十个拉美国家和美英西葡四国升旗,作为特例,大会专门为我找到、升起一面五星红旗。我是他们历史上首位亚洲特邀演讲嘉宾。也是本次年会上唯一的亚洲人 这是在晚宴上我和巴西、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美国泌尿学会主席获赠智利民族服饰并合影。 会后,飞阿根廷首都示教肖氏手术一周。 2010.9.21,从阿根廷经巴黎飞行30多小时后,在机场五星红旗下被非法拘捕。2010的中秋国庆是和8个死刑犯一起度过的,睡左边的3条人命,睡右边的2条人命。因为不认罪,部督大案组长命令将我从石景山看守所直接转到死囚监房。 五星红旗上曾染有我前辈们忠心耿耿的鲜血。现在我明白了五星红旗为什么能保持如此鲜红。
19501 次阅读|46 个评论
[转载]华为往事(十二)—C&C08鉴定会华为往事
sunapple 2011-10-2 15:15
    1994年10月25日,中国国际通信技术设备展在北京举办。华为带着刚刚开局成功的CC08交换机首次参展。在众多参展的国外厂商面前,华为的展台实在没什么可看的。华为在展台的两侧挂上两面大大的五星红旗,大打民族牌,以此来吸引眼球。华为就这样向电信界宣告:“我来了”。     这次电信展前,正好是任总的50岁生日。任总借此机会在北京宴请一些电信局的领导。一位电信局的领导恭维任总说:“任总,你看上去很年轻呀,一点都不像60岁的样子”。     电信展之后,我们一群参加展会的人员,穿着参加展会的统一制服,在西乡厂房的楼顶拍摄电视广告。这是华为唯一的一次电视广告。我们一群人排成几排,双拳一握,齐声说:“华为恭祝全体电信员工春节快乐!”。我们在寒风中站了3个多小时,说了无数遍恭祝以后,才拍好广告。广告在95年春节的时候在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之后播出。我动员了全家人来观看,但只看到黑呼呼一片人,没看到我在哪里。     接下来的工作是开鉴定会。在中国,新的电信产品必须开2,3个试验局,然后由几个专家来开鉴定会,给出该产品达到xx先进水平的结论,才能申请到电信网的入网证。公司对鉴定会非常重视,专门腾出一个大房间来放测试用机,还从全国各地借来了十几台模拟呼叫器。任总骄傲地宣称:“我们把全国所有的呼叫器都借来了”。          当时我任交换业务部的副总工程师。万门机组的开发人员在洪天峰的带领下忙着做新的软件版本,就我一个人来准备鉴定会的测试工作。鉴定会的组长是北京邮电大学的程时端教授。在功能测试的时候,还能勉强混得过去。测到有问题的时候,接待人员就赶快把测试人员带去玩或者吃饭,我就赶快修改软件。晚上更是通宵达旦地修改白天测试时发现的问题。但测性能的时候,很多指标都过不去,像接通率,时延等指标都严重达不到国标的要求。这些指标都受限于硬件的处理能力,一时也改不好。我向李一男做了汇报,李一男说,你不会做一些手脚吗。于是,我在测试时,将主叫方和被叫方全部安排在一个模块中,还将一些连接设成永久连接。另外将终端上显示的CPU占有率减掉50%,从原来的90%CPU占有率减为40%。专家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结论圆满地通过了鉴定。     在测试的一周时间里,我都没回去睡过觉,困了就在测试房间的沙发上睡一会。在鉴定会结束后,我没去参加庆祝晚宴,直接回家睡了两天两夜。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热度 1 james2010cy 2011-10-1 10:26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只是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爱更加浓烈,更加深厚。偶然间翻到自己大学二年级时一气呵成的“诗篇”(附于下),又拾起过去高中时军训的记忆片段。想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我和父亲都喜欢一起朗读的艾青和舒婷的诗(《我爱这土地》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又飘过回忆中俺娘演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时的嘹亮动听的歌声。不禁心潮澎湃,感到心中有片地方、有种情感、有个归属仿佛是永恒的。每每想至此,不禁深思、神往、沸腾,古往今来,这种情愫应该是相通的吧。想着这周一时升起的湖北荆州长江大学东校区操场上国旗班升起的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又想起了无数红旗飘扬、冉冉升起、国歌奏响的时刻,就想记下这些文字。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我感到了一股力量。 不宜多言,言语自有黔驴技穷处;或动或静,入人心者大爱若无言。 愿做雄鹰,大鹏展翅疆土云端上;心如此景,料此景触心时亦如斯。 身在异乡求学 心在故乡的人儿程杨 2011年10月1日 于湖北荆州 附: 祖国的历史是一首壮丽的诗篇 永远诵不尽的是她丰富的内涵 五千年华夏文明是她骄傲的回眸 亿万万龙的传人是她前进的号角 古老的文化里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历史的长廊上悬挂着鲜明的旗帜 当色彩变换,当节奏凸显 鸦片战争的一声枪响 南京岸畔的一次忍辱 祖国啊祖国 你的痛谁能体会? 你汹涌的长江,怒吼的黄河 流淌不尽的是那辛酸的血泪啊! 一代代前仆后继 看!历史的波涛在向前奔涌 90 年前凡尔赛宫里的愤怒 60 年前天安门上的庄严 30 年来改革开放的腾飞 中国经历着,中国感受着 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辉煌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 续写着一个个惊人的传奇 尽管有曾经的伤痕 尽管有痛心的过往 我们仍昂首阔步 是的,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深爱着我们的祖国 祖国的成长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啊! 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们的脚步永不停歇 前进的号角永远鸣响 我们的明天注定阳光美好 祖国的明天注定灿烂辉煌! 作于长大 2009年12月
个人分类: 我的成长|31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红歌系列]聆听红歌:童声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liuli66 2011-6-11 20:31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死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http://g.top100.cn/16667639/html/player.html?id=S9189c303851b7f52type=songautoplay=true#loaded
个人分类: 杂感|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居民屋顶插五星红旗抗议拆迁和资本主义(图)
热度 6 sheep021 2011-5-29 21:28
台湾居民屋顶插五星红旗抗议拆迁和资本主义(图) 2011-05-29 09:47:31  来源:新华网   台湾tvbs截图   新华网消息,台北市敦煌路突然出现一排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附近的居民都对此议论纷纷。 据台湾TVBS报道,原来是一黄姓屋主和地主有拆迁纠纷,官司败诉,他痛批台湾司法和行政“都为资产阶级服务”,就故意插五星红旗表达抗议,并且对此很自豪。   在台北市敦煌路的一排铁皮平房,屋顶上插着红色五星旗,一整排共有七面。 记者问:“挂‘中华民国国旗’有用吗 ?”黄姓屋主:“我问你有没有用?五星红旗有用,我要突显(不公),不管有没有用,台湾的行政司法为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在服务。”   据了解,讲话的黄姓屋主住在这里已经是第四代,原来跟陈姓地主有拆迁纠纷,追溯源头要回到60年前,黄家原本是佃农,向陈家租借这块土地,还盖了这排平房,陈家因为地价飙涨,打官司要讨回来。问题是房子前半部并非盖在陈家土地上,走进去看才发现,每一户中间还被喷了漆,画了红色标线。   租屋房客:“(红漆)前半是台北市政府土地,后半是私人(陈姓地主)土地,建物是原住户(黄姓屋主)所有权。”   由于产权状况复杂,又年代久远,黄姓屋主虽然官司败诉,但指控地主每坪(3.3 平方米)只给一万新台币拆迁费,不符合行情,因此拒绝接受。陈姓地主委托律师处理,第一时间没有响应,这起纠纷不知道该怎么落幕,因此屋主用插五星红旗的罕见手法表达抗议,成为新闻焦点。 本博评论: 记者的提问有点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0 次阅读|5 个评论
五星红旗已经飘扬到了台湾岛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1-5-29 09:16
五星红旗已经飘扬到了台湾岛
五星红旗已经飘扬到了台湾岛 在大陆对抗暴力拆迁, 插上五星红旗是不管用的。 因为搞暴力拆迁的人, 他们只认钱,不认人,也不认旗。 有人给他们 1000 万, 他们敢把你家的房子给拆了; 有人给他们 10000 万, 他们敢把你家的邻居也给一起给拆了; 有人给他们 10000000 万, 他们敢把你家的周围都给拆了; 有人给他们 1000000000 万, 他们敢把你家方圆 100 公里 的周围都给拆了。 台湾的被拆迁户用五星红旗来捍卫自己的房子, 这倒是个好主意。 如果 51% 的台湾百姓成了被拆迁户, 他们可能会强烈要求大陆对台发射导弹, 以便对付当地的暴力拆迁集团! 消灭了暴力拆迁集团, 两岸就和平统一了。 台湾居民屋顶插五星红旗抗议拆迁和资本主义 2011-05-29 08:38:21  来源 : 新华网 ( 广州 )
个人分类: 画意和诗情|36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日本核电站爆炸说起,原子弹本来就很简单
热度 7 iwesun 2011-3-15 20:44
原子弹本来就很简单   刚刚瞄了几眼,《五星红旗》。   很搞笑,唐国强像是打了肉毒素,啥时候都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陈建斌,一看我就想起的曹操,脱了袜子问司马懿,“ 脚丫子为什么这么白? ”    因为他老藏着。      又是一部洗具。   老婆说,日本核电站又爆炸了。我问又是氢气爆炸?   老婆说,不知道,电视上没说。   五色教主说,氢气爆炸,冒白烟,一股黑烟,直上云霄,可能不是氢气爆炸。   很多人把原子弹设想的MMX,我早就说了,原子弹其实很简单,把一堆肥料,堆在一起就行了。   很多人明白了吧,朝鲜都搞。这玩意,本来就是个玩具。   但第一个知道这个玩法的人,还是很牛的。   后面的,永远都是洗具,牙具,杯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1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能为国家做什么
热度 6 hcrm 2011-2-21 10:44
央视最近播出了一部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生动纪录了上个世纪跨越五、六、七十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历程,凸现出了一批诸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毕其一生为之而奋斗的感人事迹。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宏扬的当然不会是“小我”的感情和精神,它必然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唱出时代和历史的强音。 我们现在有一股社风,总在问一个问题: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给了我什么?是啊,民乃国之本,国是民之家。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没有百姓就不称其为国。然而,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没有任何国家的国籍,被叫做世界公民,尽管他们也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没有家的感觉是什么呢?那就是四海为家、且把他乡做故乡。 一个国家,它或许有政体的不同,或许有宗教信仰的差异,或许有民族种族的区别,但它都是一国百姓物质和精神的家园。当然,随着时代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国家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之中,除了疆域和历史沿袭相对稳固之外,其他的一切似乎总在动态地变化着。我们就是在这种变化中求生存寻发展,支撑着这个庞大家园的生命与活力。 我们问:国家给了我什么?前提仿佛是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许多,我们是这个国家的有功之臣。姑且不说这一前提是否成立,单说历史的功绩应归功于谁?我们过去常说的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今天这一观点似乎有争议,可好象还没被否决。我们即使是为了宣传,也不宜夸大个人在历史当中的贡献,就象马克思从来不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一样。 一些历史人物经常反问自己:我能为国家做什么?这或许便是钱学森等人回国的原因所在吧。今天发展的时候,国家给予了他们荣誉,可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当初就是为此而奋斗的。如果时下也有人愿意“如此奋斗”,我想国家也是欢迎的,我本人大抵也是赞赏的,因为我知道“小志向”需要努力,“大志向”则更需要不懈地努力。 “两弹一星”的成就,显然不是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个人努力的结果,它是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战的收获,仅我知道的身边的人就有当时参与原子弹项目建设的。可以说,无数的人都曾为之流过血流过汗,甚至奉献了毕生。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公民,现在仍默默地躬耕在祖国的各条战线和各个角落,他们只是安居乐业地生活着,然而他们所做的是筑牢国家的基石,助推科学的发展。 我能为国家做什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国家做很多很多,事无巨细,大凡有益于社会的,有益于文明的,有益于今天和明天,甚至过去历史的,我们做了就好。国家的希望在于人民,我们的希望在于行动。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2011 年 2 月 21 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10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东风劲•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王震洪 2011-2-20 13:46
五星红旗迎风扬, 忆往风云, 井冈英雄殇, 万里征程心向陕。 虎踞龙盘亦难挡。 风流人物今朝翔, 继往开来, 雄才点江山, 原子中子让人怅, 开放变法社稷强。
2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ONE说ONE:强烈推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热度 2 Ripal 2011-2-17 00:25
强烈推荐: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特别是国家行政人员、科研人员以及行政 + 科研人员。 抬头看看五、六十年前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低头想想那个时代的大环境,那个时代的大科学家,那个时代的大领导,他们是怎么 interaction 的,他们是怎么 communication 的,他们是怎么 bonding 的。很简单,为了一个 belief ,仅仅为了一个“不挨打”的信念。倾全国之力,团结如一,纯的没一点私念,结果是中国赢得了世界。 再抬头看看现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再低头想想现在的大环境,现在的大科学家,现在的大领导,他们又是怎么 interaction 的,他们又是怎么 communication 的,他们又是怎么 bonding 的。很简单,为了一个 belief ,仅仅为了一个“自己不挨打”的信念。倾个人手腕,不择手段,纯的只剩下私念,结果是中国赢得了个人。 那个时代,虽然艰苦,但是真实。 此时此刻,看似幸福,实则残酷。 现实是残酷的! 残酷必然要付出代价, 君不见大年刚过,就有高官落马。 “活该”,有人喊。
1487 次阅读|3 个评论
土鳖学习海龟,海龟学习王鸿飞
热度 10 tarimriver 2011-2-12 21:43
(爱她,就该离开她!) 陈永金 在中国科教界人们将具有较高学识学位的人分为两类,土鳖与海龟。土鳖是土生土长的科研人才,海龟是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科研人才。当前,海龟受重视的程度远非土鳖所能比,土鳖中的佼佼者多数感到忿忿不平。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不论海龟还是土鳖都应该平等才对,这在国外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在中国却有巨大差别,现在所有有点名气的高校都要求有海外经历,我想这或许是中国资源有限造成的。但总体来说,海龟或者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应该在科研学术上比土鳖要高一些,这不仅是因为国际化是一种趋势,还因为,他们在海外往往能接受更高水平的培训,浸身另一种文化氛围中,能学习另一种文化的优点,集中外优秀文化于一身,更能扬长避短,也容易取得成绩。 就是不说这些高调,那些能够出国的人也要比同龄人具有一定的优势。要出国,首先自己的学业要好,外语水平要高,他们为了将来能够出国,学习上也更努力;其次,如果他们学习不一定好,那么他们肯定有一个叫李刚或什么的当官的父母,他们的关系网给力;如果他们父母长辈不是当官的,那么他们家很有钱,没有钱怎么能出国?这扯远了点。 最近中央一套正在播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看看那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什么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等等,谁不是海龟啊?欧美国家为什么科研水平高?他们出国留学就像我们出省上学一样容易。 回首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盛事,其原因就是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孔子孔圣人之所以圣人就是由于他到齐国、周室、郯国不断留学,学习各国的文化精髓然后形成儒家思想。孔子还不是最早的海龟,老子李聃差不多是留学的鼻祖。他是宋国人,十三岁就到当时的周学习先进文化,然后成为海呆,呆在周几十年,像杨振宁一样到了晚年才回国的。后了的儒学大师荀子好像是赵国人吧,他十多岁就到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齐鲁文化,后来呆在楚国的兰陵当官搞学术研究。 也许有人说,那是的齐楚魏赵各国都是周朝治下的诸侯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如同今天的各省。其实,这是不一样的。现在你只要在中国,不论哪个省都是学习几乎一样的东东,塑造出来的是相似的人才。而那时候各国的文化不一样,学习的方式、内容也不同,不同文化共同培养出了的人才具有跨文化优势,比土鳖更容易出成果。 说这些的目的是,如果现在有机会出国留学,就要把握住。当年的季羡林清华大学毕业后回到山东进入唯一的省立中学教书,工资应该相当于现在的教授,但他抓住机会出了国,回来成为国宝学界泰斗什么的,如果他没有出国,能有现在的成就吗? 如果现在没有出国的可能了,那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出国,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现在名人纷纷出国,他们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是为了孩子。现在官员和有钱人谁不把孩子往海外送?如果单纯认为不出国学习更爱国就有些迂腐了,端正的态度是:爱她,就要离开她。 看看春运多么紧张,想回趟家多么不容易,(能坐起飞机的另当别论),现在把铁道部长刘志军处理了,但未必能解决问题;看看研究生、博士生找工作多么不容易!原因是什么?中国任何资源都希缺。有人说,中国买啥啥贵,中国卖啥啥贱。还不是人太多的原因?你看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有那么广阔的土地,空气清新,资源丰富,为什么不到那里去? 在国内,居于蜗室,吸者浊气,吃着毒品(有毒食物),还被幸福着!如果中国出去一半的人,情形应该有非常大的改观,不知你是否同意? 中国的土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下,享受不到多少传统文化的利益。如,中国人讲究天伦之乐,讲孝道。你自己生活都解决不了,怎么尽孝道?当你老了,生病了,就一个孩子在天涯海角,谁来照顾?即使孩子在身边可以伺候,也没有个商量的,替换的,又要工作,又要照看病人,多难为?而农民可以生2个、3个孩子甚至更多,当官的,有钱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生几个孩子,而你只能生一个,如果孩子出国了,我们老了只能忍受孤独。如果你在国外的话,生活条件好多了,欧洲等地你生多了孩子还有奖励,老了享受天伦还是问题吗? 所以,我赞同佩服王鸿飞老师来而又去的伟大气概,我们有更多的人出国,较少的人回来,中国资源紧缺状况应该可以有较好的改善,农民可以出国打工(陕西电视台报道,农民工海外打工3年挣回来十几万,在国内一年挣了3200元,人家还不给,只好喝药自尽(在包工头的催促下)),商人可以海外经商,学生更应该出外留学。 总结:土鳖应该好好学习海龟,海龟学习王鸿飞!爱她(国),就该离开她!
4121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炸响了(“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热度 2 liuli66 2011-2-12 20:55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炸响了(“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当看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情不自禁 鼓掌! 总理和主席听到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后,首先关心的是:这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总理第一时间,向聂总询问这爆炸是核爆炸,还是化学爆炸?稍后总理告诉毛主席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后,也询问这个问题。总理给予了确认的答复。 [补充20110218 何祚庥:在 上世纪60年代,我曾有机会参加原子弹、氢弹的研究和开发,有幸听到下列一则故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主持研发工作的领导同志向毛主席、周总理汇报试验成功,并询问要不要发公报。毛主席问:“你们会不会只爆炸了一堆化学爆炸物,哄我说,原子弹已爆炸成功?”这一提问太尖锐了。在座参与汇报的领导同志都不敢贸然回答,当即打电话向我们的老师们核实有关情况。当然,前辈核科学家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对于是否发公报,毛主席仍主张慎重,看一看国外的反应再说。由于外电纷纷大量报道了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毛主席才最后拍板决定发布原子弹已爆炸成功的公报。我还能举出毛主席、周总理在听到我国科技工作已取得重大成就的汇报,总是采取慎重态度的其他例子。可是,现在出现的新动向,喜欢的是“大忽悠”,而且是“上下交相忽悠”!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4000.shtm ] 附:与“总理”合影
1138 次阅读|8 个评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空前(绝后)的爱国科学家
热度 4 liuli66 2011-2-8 20:36
很好地 讲述两弹一星历程的 电视剧! 感谢who'swho 拍摄了 绝好的 关于科学家与爱国主义、科学家与(无私)奉献、科技与人性(与爱情、老婆)等主题 电视剧。 [那时的]“两弹一星”科学家, 是其他任何科学家都无法超越的, 不管你多么的NB, 包括QR,ys,包括未来的 NB 科学奖 获得者。
1114 次阅读|6 个评论
过大年时节,想念《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热度 3 liuli66 2011-2-4 20:30
给连连不断的“歌舞升平”冲掉了。 MYSON每次失望地告诉俺,今天没有(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就读读《两弹一星与大科学》、何老师传记(研究氢弹)来弥补。
个人分类: 杂感|757 次阅读|8 个评论
观看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感
热度 3 Fangjinqin 2011-1-31 16:49
观看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感 最近,我正在观看CCTV-1的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电视连续剧是描述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真实故事,例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如何冲破国外的阻拦回国,在原子弹、导弹和卫星研制等方面作出了丰功伟绩。我看了几集,感到很不错,能够帮助大家了解我国在高端武器科技领域的发展概况,他们的爱国、创新和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是: 五星红旗迎风 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最大的看点是各位科学家命运和感情的跌宕,从钱学森、蒋英夫妻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到钱三强、何泽慧夫妻的患难爱情,再到邓稼先、许鹿希夫妻的生离死别等等剧情,塑造了老一辈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感人的荧屏形象,绝对能够撼动观众的心魄,并给青年一代带来励志奋斗、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我在清华校友网上看有关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的报道,她在 连续剧中不是主角。现在附在下面,也可以提供参考。 附:何泽慧先生的风格 发布日期:2010-06-29, 李惕碚( 1963 工物) 按: 2009 年 3 月 2 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资深院士何泽慧先生( 1936 物理) 95 岁生日举行了简朴的庆祝会(见下图)。 本文是何先生(左 3 )的学生李惕碚院士(右 3 )为老师贺寿撰写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领略这位“中国的居里夫人”正直的品格。 今年春节期间,我同莲勋到何先生家拜年时,翻看客厅茶几上放着的一本书,里面有她参加一个会议的照片,何先生说她挺喜欢这张照片,但是记不得是什么时间拍的。我告诉何先生,这是 1978 年 9 月她在第一次高空气球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照片。何先生有些奇怪:“哦,你还记得这么清楚?”其实,我对时间的记忆能力是很差的。“文革”中被责令写交待,仅仅几个月前的事情,我就记不清日期。但是, 30 年前的这次会议我却记忆犹新。那时候,“文革”的动乱才刚结束,高能所宇宙线研究室的一些年轻人(我是其中年龄最大的),联络大气所、空间中心、紫金山天文台等,想通过建设高空科学气球系统,推动空间天文和其他空间科学探测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会议在高能所主楼二楼的一间会议室举行。当天,科学院的一位领导也来高能所视察,行经二楼走廊,看到这间会议室门口张贴的“中国科学院高空气球工作会议”的小条,很生气,厉声斥责高能所领导:为什么不集中力量确保高能加速器建设任务,还要搞什么气球?也许那位院领导并不知道何先生正在热情洋溢地讲话。 1979 年,宇宙线室天体组贾恩凯被公安部门以“文革”中犯有严重罪行为由抓走了。贾是气球系统建设的一个主要骨干,正直、热情、能干,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个难得的青年人才。“文革”这几年,我在云南高山站,深知由党政军内矛盾引致两派群众斗争的严酷及后遗问题的复杂。当时贾只是云南一个中学生,在党和领袖的鼓动下满腔热情地投入了运动。在我们国家,在一个长时期中,毁掉一个人何等容易,而挽救一个人又何等艰难。按惯例,被捕者要被单位开除党籍和公职。当时,天体组企图营救他的一批年轻人自己也处境困难。在这个时候,何先生找到所政工部门,要求他们爱护科研人员,明确申明要保这些青年人,包括贾恩凯。三年后,贾被无罪释放。 这就是何泽慧先生的风格。 改革开放 30 年后的今天,年轻人已很难体会当年站出来讲这番话需要多大的勇气。其实,最困难的还不是有承担风险的勇气,而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保持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经历了百年衰落和屈辱,中国在 1949 年终于走上复兴的道路,而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群众(包括知识分子)依照领袖、执政党和国家机器给事物的政治标签“抽象思维”,成为历史上空前强大的潮流。而何泽慧先生是一个独特的例外。她秉承报效祖国、追求真理的初衷,热心扶持幼小的前沿交叉学科,挺身保护困境中的科研人员。如此的自然而然,对她而言,压力和风险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在何先生那里,科学研究就是探索自然的本来面目,如此而已。她崇尚原创,心仪“捆绑式实验”,珍视第一手的原始数据,而从不理睬那些流行的种种花样。权位和来头,排场和声势,以及华丽的包装,对何先生都没有作用。她会时不时像那个看不见皇帝新衣的小孩子,冷冷地冒出一句不合时宜而又鞭辟入里的实在话。 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的文章中写道:“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半个多世纪,潮涨潮落,中国的社会和科学发展走过曲折的道路。成绩是举世公认的,而其中求实和原创精神的失落也开始被注意到。在反思中,一位人文学者说过:“有人说,自从进入 20 世纪下半期以后,中国就再也产生不出独创的、批判的思想家了。这话并不尽然,我们有顾准。”在有幸受到何先生教诲的 30 多年中,我的脑中也多次浮现出这样一句话:我们有何泽慧!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3690 次阅读|3 个评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
热度 2 liuli66 2011-1-28 09:11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
根据许老提供的“情报”,偶尔发现了CCTV播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个讲述“两弹一星”故事的电视剧。 这个“剧说”历史,对于本人从事新中国科技及其政策的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也是有价值的。 将并行阅读校友刘戟锋等人撰写的“正史”《两弹一星工程与大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把“两弹一星”的科技史“文化产业化”,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初步感觉拍摄得不错。有空继续收看。 附:那位演周恩来总理的演员,俺记得好像跟他吃过饭,合过影。 相关链接: 许老,我们很需要知道两弹一星的研发史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08292
118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