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矽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感于《矽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矽谷到网谷》一文
黄安年 2010-12-11 09:31
有感于《矽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从矽谷到网谷》一文 (2000 年 1 月 12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11 日发布 (按:这是笔者 10 年前所写的一片日记,发表在 2003 年 11 月 19 日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栏目中。现在发在博客上作为时光回忆的记载。文中 ZL 指我的近亲臧大化吕建琳夫妇,由于他们的协助,使我有机会较为深度地了解当时加州矽谷地区华人的奋斗经历。) ************************8 《世界周刊》 2000 年 1 月 9 日(第 825 期)刊登一篇长文:《矽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从矽谷到网谷》文称 :1971 年,英特尔发明了第一颗电脑晶片,矽谷( Silicon Valley )正式进入风起云涌的半导体时代,八十年代是个人电脑时代,九十年代,网际网络带领人类走向无国界的新世纪。创造人类科技里程碑的矽谷,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字创新和创业之间,它永远在 ' 求新、求变 ' 。文章首先阐述了电晶体和半导体时代的罗伯诺斯、莫尔等 休克利八杰 。接着叙述了矽谷究竟在那里、史坦福大学是育才摇篮,同时指出 柏克莱加大、圣荷西州立大学、圣他克拉拉大学等,都是矽谷人才供应站。 然后文章论述 进入电脑及网路时代 时说: ' 休克利八杰 ' 把矽谷带入电晶体和半导体时代,而矽谷进入电脑时代,就必须谈到 IBM 。 微处理机的诞生以及个人电脑的兴起,把矽谷带入黄金时代。 1972 年以后的十年间,矽谷出现了三千多家电子公司。 文章接着分析在矽谷 五分之一的工程师有华裔血统 , 有人笑称: ' 若这儿没有华人,矽谷大概就会沉下去了。 '2001 年矽谷总裁当中,将有 17% 是华裔。 文章详尽叙述华裔人才对矽谷开发的贡献: 第一位华裔创业家李信麟 、 八十年代华裔创业家渐多 、 九 O 年代更见创业传奇 ,其中提到 臧大化的 Oak 等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文章接着分析 矽谷的成功,除人才与点子,不可忽略的一环就是资金。沿着史坦福大学校园边的 Sand Hill Road 上,就是科技界最著名的 ' 创投路 ' ,创业投资公司密度之高独步天下。 文章说: 华人圈,创投界大哥大则是徐大麟,他是科技出身, 1973 年加入 IBM ,服务了十二年后进入创投界,离开时是 IBM 圣荷西研究中心储存系统和科技经理。 1985 年,徐大麟进入汉鼎( HQ ),是把美式创投公司带入台湾的第一人,现在是位在旧金山的汉鼎亚太董事长。他们的投资很广,除科技投资之外,还包括大陆北方的星巴克咖啡、大陆牧农等企业; 1998 年,他获选为商业周刊的 ' 亚洲之星 ' ,表扬他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与亚洲企业大合作,助其度过难关。 记得 1991 年我蒙 ZL 夫妇接待到矽谷参观旅游时,一次在餐馆吃饭时 Z 还介绍我认识这位徐老板,想起来一下子时间又过了九年。文章还论述了 网际网路带来新商机 、 并购频频,华商不缺席 、 未出校门先创业 、 矽谷里的中文网站 雅虎,奋扬,新浪潮等。并指出 大陆人才展身手 , 创业园地高潮不断 ,称 科技与商机是部分国界的,而矽谷则是科技 ' 联合国 ' ,在这个世纪中,许多高科技发展大第一波在矽谷开始,随波到其他地点,它已成为一个最完整的创业园地。 同期周刊有一组关于矽谷传奇的小档案: 1997 年,圣荷西升为全美美第一大出口城市; 1998 年,矽谷平均薪水为 $49060, 比全美平均的 $30860 高出 50%;1998 年全美成长最快的 500 家科技公司中 , 矽谷占 62 家 ;1999 年圣荷西是全美地十七个最热门城市 ; 目前矽谷最热门行业是软体专业人员 , 平均年薪达到 9 万余元 ;20% 的全球 100 大电子及软体公司在矽谷发迹 ;1998 年圣他克拉拉县平均房价 $304500, 租赁公寓平均月租为 $1300 。 TIME 杂志 1999 年 12 月 27 日一期的封面突出了 个人的年代 ( Person of the Year )刊登了最大的 Web retail store 董事长 Amazon.com's Jeff Bezos 的大幅照片,上面写着 电子商务是改变世界购物的途径 ( E-Commerce is Changing the Way The World Shops ) , 文章的标题是亚玛逊电子商务公司及其王国( amazon.com and here's the King )一篇文章说: An Eye on the Future, Jeff Bezos merely wants Amazon.com to be Earth's biggest seller of everything 。还有一篇文章 From your Mouse to Your House 说: 1.You order three items, and a computer in Seattle takes charge; 2. In suburban Atlanta, three red lights go on;3. Your items are put into crates on moving belts; 4.All three items converge in a chute, and then inside a box; 5.Any gifts you've chosen are wrapped by hand;6. The box is packed, taped, weighed and labeled before leaving the warehouse in a truck; 7. Your order arrives at your doorstep. 毫无疑问硅谷的发展依赖于 IT 电脑业,而 IT 电脑业的快速发展和纳斯达克科技股的急剧飙升分不开,然而科技股的急剧飙升总有尽头,如果存在泡沫总会有一天发生崩盘的,在快速发展的时候还是保持必要的警惕性为好。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9 日首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4928cid=22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