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政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元宵夜打油一首
malidan 2009-2-9 22:37
元宵夜感怀打油一首 火树银花彩霞天,花灯娇俏唱不眠。 圆圆 汤圆亦不甜,学府里正值交钱。 厂子关门指望田,奈何地裂花苦脸。 玉帝玩忽不管天,不成又白忙年前? 农人祈雨泪涟涟, 空欢喜盼着来年? 南北东风吹过遍,祈许金牛安心年!
个人分类: 涂鸦诗|3602 次阅读|4 个评论
政府:不审时则宽严皆误
王铮 2009-2-4 10:05
政府:不审时则宽严皆误 去年年初我有篇博文叫《政府:你大胆地往前走》,是保护《劳动合同法》的,因为那是政府(这里是广义的)前思后想的结果。写这篇姊妹篇就是针对政府的另一个决策的。 2008 年有关部门已经造声势:截至 2005 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 125 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 3035 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 4.3 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 80% 。目前,超过千亿元的事业单位退休费令财政不堪重负。这话的意思隐含了保公务员利益,对事业单位人员另行处理。 2009 年 1 月 29 日大年初四,《京华时报》报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下发》。据说改革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要旨在于建立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相对公平体制。号称退休公平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基础要件之一。这里一个问题我不懂,一般大中小学教师是事业单位的,如果是事业单位的,事业单位人数多于公务员人数完完全全是正常的,以世界比例比,还多得少。 今早,从周可真先生博客看到《金羊网》说 任何一个研究机构要称得上智库,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民间性,第二是独立性。民间性有两个含义,一是研究机构是民间组织,而不是官方的分支机构,二是经费要来自民间机构捐款,而不是政府拨款。换言之一些研究机构没有政府拨款了。我没有查到原文,不知道这个政策意图有没有打着和谐的旗号。 与之同时的是政府要引进大海龟,工资强度是多少。我在其他博文提到,以国内一级教授的工资比,已经远远超过民国初年安特生与陈独秀、胡适工资的比,而安特生来华之前是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他帮助中国发现了仰韶文化,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证据。其科学贡献之大是任何一个海龟都比不上的。现在引进人才,应该根据实际需要。 这些改革涉及到一个总体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所与大学。 我不去评价公务员与研究所、大学知识分子收入的实质性差距,也不去讨论企业在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同龄研究所、大学知识分子的收入差距,也不理会智库一定是民办的可笑定义。这些正在为中国大学、研究机构敲响丧钟。我只想说的是一个教训。 1988 年,中国发生了通货膨胀的经济危机,同时 1985 年建立第三梯队没有进入接班人的官宦子弟迅速的成为官倒即新的资产阶级,社会经济收入拉大而一部分职工下岗。这个时候赵 ZY 实施了大学、研究机构改制,以至于发生中国科学院经费被扣留逼卢嘉锡院长下台事件。大学、研究所知识分子失望了,社会失去了最后的稳定力量。结果进入了 1989 年。 2009 年,中国面临更大的经济危机,社会收入问题、就业问题比 1988 年似乎更为严重,如果再火上浇油失去大学、研究所知识分子的支持和稳定要求,可能麻烦就大了。在技术上,对这些政策,尤其不要滥用和谐的名义,这样出了问题不至于把矛盾指向中枢机构。另外,引进人才,金融管理领域,我们实在陌生,需要安特生级别的人才,需要高额付出,大概引进美国的一个准格林斯潘, 1700 万年薪老百姓也能接受,其他领域应该一一研究了。 我不反对改革,但是改革要有时机。还是那句话:不审时则宽严皆误。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40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要忽悠政府饮鸩止渴
王铮 2009-1-19 23:08
偶然看了凤凰台的名家讲坛,看到了北京大学张维迎先生讲经济危机,听了。听到后来不敢苟同了。张维迎先生讲到,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不完全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国自己失策导致的,比如, 2008 年初的新《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学者,张维迎这里并没有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一部分原因还有哪些,没有说,而用一个比如就完事了。第二、他没有论证《劳动合同法》如何导致中国的经济问题。没有论证,只能说是忽悠。学者的忽悠,以北京大学名誉忽悠。 张维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是很有代表性的。关于这种观点,早在 2008 年初,一个代表资本家(无贬义)利益的报纸就说了。他们说,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企业 1/5 撤走。这就是个忽悠人的数据,因为它们没有说这些资本流行哪里?当时我们的调查表明,这些资本很大一部分流向了中国的中部地区。作者把这个关键性问题回避了。当然也有部分企业是迁移越南、印度的。调查表明,原材料原因、环境约束与劳动力价格同等重要。一个在让资本家富有起来后,不让劳动者富裕就会带来社会不安定。 2003 年后的一段时间,工资偏低,导致珠三角地区抢劫等犯罪活动上升,直到《劳动合同法》出台这种情况才有根本好转。因此《劳动合同法》非常及时。 我国珠江三角洲和山东地区的外来企业倒闭,多是金融危机发生后爆发了。这是全球性的危机的结果,与新《劳动合同法》无关。金融危机影响这些企业是倒闭的原因之一,但是,情况并不尽然。我们最近在深圳了解到,某些企业家,就危机宣布破产,逃避债务,是别有用心的,他们乘危机另行注册了企业。在山东地区,有报道说,韩国人借引进资本到中国注册企业,从中国当地的银行大量贷款,然后携资逃逸,本来就是一种犯罪活动,与《劳动合同法》无关。韩国耗能企业转移中国,进而诈骗中国财富,民间最近几年不停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真有点小人得志,这是一个文化问题,韩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民族性地来忽悠中国。这个问题是要认真对待的。最近朝鲜宣布进入全面对抗状态,我估计是金二世不行了,对抗是为了他们国内控制。但是一旦擦枪走火,韩朝冲突,在经济危机发展的 2009 年,韩国经济会出现重大问题。因此,经济上我们还是要对韩资企业资本的稳定性认真对待的,加强监管。 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有证据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发展稳定。按照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温州地区企业甚至有所发展。同样的《劳动合同法》为什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结果不同?可见珠三角的萎缩不是因为《劳动合同法》。我们调查的的结果是: 1 珠三角地区家族企业流行,这种家族企业规模小、资金链短,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危害。 2 珠三角地区产业居多的是电子产品组装业,大量受到境外生产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时,其总部经济容易受到危害,结果城门失火祸及鱼池。长三角地区本身的工业基础好,企业产业链比较长,许多外来企业依赖于当地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高,抗干扰性强。 废除新《劳动合同法》,资本家肯定一时间高兴,但是劳动大众的收入低了,他们就没有钱了,好景不长。进一步看,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物价上涨,靠谁来消费呢?中国的资本家一般要消费外国货。请看,中国青年发起抵制法国货,结果法国人发现法国产高级消费品在中国销售上升,可见这些资本家赚了钱,不拉动中国的消费。中国的消费拉动不了,资本家的企业也维持不下去。反过来,只要消费不减,总会有企业发展起来的,经济终归会增长。废除《劳动合同法》无非饮鸩止渴。 当年某人提出教育产业化,为了保八,政府饮鸩止渴了一次,结果导致了今天的就业问题。 1998 年末,我曾经写文章说产业化要不得,编辑都不敢发,后来犹抱琵琶半遮脸地发出了,不痛不痒。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政府要听经济学家的意见,也要听听我们管理学家的意见。经济理论常用理想模型,管理学强调权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诸葛亮审时度势,就敢借东风。曹操抱着冬天刮西风的教条,饮鸩止渴,把战船锁到一起,结果只能走华容道了。 饮鸩止渴地废除《劳动合同法》,只能走入经济危机华容道。华容道长在,关云长却不常有。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561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的个人态度
陈小斌 2009-1-18 23:47
作为一个小土鳖,对最近出台的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反对。理由如下: 1) 倾向性过于明显,极可能打击国内原有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2) 真正的大牛,不缺项目不缺钱,光靠钱请不动他们; 3) 国内已有不少海龟,可以统计调查一下,他们的代表性成果是在国外做出来的还是在国内做出来的,我估计绝大部分是他们原在国外做出来的; 4) 许多土鳖原在国内表现平平,出国数年后突然变得杰出; 5) 许多海龟原在国外表现抢眼,回国后虽然受到十分礼遇,但数年后在研究方面却是 牛气十足,创意全无,或者是四处受制,拿不到钱,难以生存; 6) 因此,主要问题不是国内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培养和发掘人才的机制。整个科研大环境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有问题,这就是一个大染缸,在其中谁也难以自洁自保,独善其身。 以上为个人态度和意见,自有考虑不周之处,请指正。 (09年1月19日稍加修改,见斜体字)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9444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
热度 1 wangdh 2009-1-2 11:03
我们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王德华 2008.12.18 ) 21 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是人才。人才无疑是重要的,人才也是每个国家竞争的重要资源。我们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级领导也都反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花大力气引进人才。 2008 年 7 月我参加了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学会创新人才成长工作沙龙”,会议上有代表提出在培养和引进人才工作中,需要明确人才的定义和范围。这个问题很重要,什么是人才,人才有哪些?我们缺少哪些人才?需要引进哪些人才?清楚了这些问题,对于引进或者培养人才,会很有帮助。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将才”、“帅才”、“战略型人才”等等的说法吗。 那么,我们国家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呢?我个人觉得我们花费巨资引进的应该是领军型的人才,是帅才。什么样的人才是领军型的人才?钱学森式的人物就是。毫无疑问,在人才引进历史上,钱学森是一个最成功最具有代表性的。引进这样的人才,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国家某个领域的整个面貌,可以引导某个学科、领域走向世界前沿。因此, 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能够拯救一个学科,引领一个方向(领域),能够建立领导一支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某个具体单位,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我们花费巨资引进的人才,不能只是发几篇点数高的文章,更不是借助海外的挂名来满足国内的考核需要。领军型的人才,是一定会有好的科研成果,发表好的文章,培养好的人才的。 基础研究需要积累,谁都清楚。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去创造学术积累的环境。无论引进的还是坚持在国内的,只有都静下心来,苦苦追求,才能获得一些结果。追风不可以,赶时髦不也可以。国家的需求自然是科学工作者要考虑的,人民大众的需求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科学研究就是要探索未知。我们不能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有些学者是万金油型的,什么论文都发,什么领域都似乎是专家。这种天才型的人才有,但还是少,多数人还是要按部就班。人才的榜样作用和引领作用,不可忽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头羊的作用大家也是很清楚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帅才是需要的,将才也是需要的,但冲锋的兵更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缺少帅才,可以引进;缺少将才,可以引进,我们缺少兵呢?也引进吗?各级领导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一定要清楚支撑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的是哪些人才?是广大的踏踏实实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帅才可以引进,将才也可以引进,但 最终我们还是要立足国内,自己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 (王德华 2008.12.18 ) 说明:本文发表在2009.1.2日的《科学时报》上: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1/214600.html
个人分类: 浅论人才|9247 次阅读|14 个评论
论尽快建议我国科技情报文献统一平台的重要意义
mhaozhang 2008-12-1 11:20
在我博文 重症需下猛药 推出之后,我的六条建议得到了一些游客的反对,其中有一个游客认为我说的可以免受今后万一我们与西方国家交恶之后(西藏,台湾问题恶化,西方对华进行全面制裁,不是没有可能的)就是有钱也会难买再看一看自己纳税人出钱研究的成果的窘境。是杞人忧天,是太周密太超前了。这条留言得到了我的重视,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广大的共识,没有想到尽然会得到这样的留言,所以不得不再写一篇文章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我不是冷战的思维观点者,我认为之前美国误炸我国大使馆,误撞我们飞机,都是误。我也尽量不去相信,西藏,台湾问题没有某些西方势力在其中参与。但是我丝毫不怀疑,某一天我们因为坚持我们独立完整和统一,有可能会和西方产生正面的冲突。 正是因为有这种可能性,我们国家才在近几年建立的石油战略储备,另外我们国家坚持18亿亩粮食耕地线,也是为了建立完整的粮食储备安全体系 ,这都说明了,如果西方和我们有了冲突之后,我们的战略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当然所有人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准备必须要准备着,就像下棋,你的某些棋子是必须摆在那里的。 根据在科学网的调查所得,我国的科研人员已经对西方出版商的服务平台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现有国家主要研究人员一旦在国外数据库被封的情况下,势必无法开展原有的科研活动,因此尽快建议我国科技情报文献统一平台,是战略上的当务之急。 如果西方数据库无法访问,我们的研究工作必将倒退N年,原有的国家的研究的成果放在国外平台上的也将完全无法访问,势必给国内的科研工作者造成极大的困惑 。 而且现有的国外数据库并非2007年订购之后,如果2008年不继续订购,原有2007年之前的文献不能继续得到。所以这种不能回溯的订购和以往的图书购买方式完全不同,如果以往期刊购买之后此刊物还会存在在我们国家的图书馆内部,但是现在的数据库期刊订购之后, 今年买了订购之后,明年万一不订购,将一无所有 ,所以上了这条西方的贼船,想再下船就难了。 所以尽快建议我国科技情报文献统一平台,是非常紧迫的问题。因此我提出的6条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并非杞人忧天。尽快将现有的国内的科研成果留在自己的科技情报平台中,请注意我的6条的表述内容, 如果没有仔细看过的请再去仔细看一遍 重症需下猛药 。这个平台并不是不包涵国内的英文期刊的。科技人员完全可以继续通过这个平台和国际交流,而且这个平台将是学习日本,将80%免费对外开放,以争取更大的影响力。另外我们国家应该尽快和英国,美国一样立法,必须让自己纳税人出钱搞的研究上缴到这个国家的科技情报战略平台上。我各人认为建立这个平台越早越好,万一有一天台独又上台了,和我们对着干的时候,建立了这个平台,被西方钳制的又可以少一面。
个人分类: 期刊|4014 次阅读|5 个评论
重症需下猛药
mhaozhang 2008-11-30 22:06
中国的科技期刊在走怎样的下坡路,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科学网上讨论至今,各个期刊的编辑们的博文都被嘲笑为光说不练。我想,是时候了,我们大家该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的时候了,根据国外的一些做法,我总结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编辑们的指正: 1 .尽快由科技情报文献部门牵头,成立包涵所有国内出版期刊(无论中英文)之文献数据库,使其类似于日本之J-STAGE。请参考我的博文: 转:访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细江孝雄、曾根由纪子 。在J-STAGE上日本论文的摘要全部免费,80%论文可全文免费阅读;20%的日本论文全部用日文写作,另外80%的论文中或是英文写作,或者日文和英文混合。 2.尽快确认科技期刊的公益性性质的地位,不要将公益化的事业用市场化的办法来处理,例如世界第一的美国也是对其期刊期刊采用扶持的态度,参考我的博文: 转:美国科技期刊出版概览 。邓小平说过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市场经济,就说明在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不会百分之一百将应该公益的事业进行市场化的。在我国公益性的事业如医疗,教育,房地产,进行市场化后,派生出的种种问题是改革之初的人无法想象的。现有的科技期刊的某些期刊付了钱就能发的行为,也是这种公益事业市场化办的必然结果。 3.尽快如日本一样禁止各级行政机构对投往国外的期刊的科研人员进行实物,现金,职称等等完全造成国内投稿环境不公的奖励,请参见我的博文: 转:访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细江孝雄、曾根由纪子 。 4.尽快如俄罗斯一样,全面禁止使用国家公有基金(所有使用纳税人钱的基金,私人基金除外)研究的项目成果发表在国外,参见我的博文: 转:俄罗斯科技期刊出版概况和特点 。这样可以免受今后万一我们与西方国家交恶之后(西藏,台湾问题恶化,西方对华进行全面制裁,不是没有可能的)就是有钱也会难买再看一看自己纳税人出钱研究的成果的窘境。 5.公派留学生出国前,和出国后,必须各发文一篇在国内出版的期刊的上,没有发表记录不能为其办理出国等各项手续,一个祖国培养的学生应该以为祖国的期刊撰写论文而骄傲,学学居里夫人吧,没有良好的自我奉献精神只求自己一己私利的人,不是我们选拔人才的目标。 6.应该像何学锋编辑在任胜利老师的多一点中文参考文献:作者和期刊双赢的选择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4,留言中所提到的:在做论文初审工作,对于没有引用近5年中文文献的论文一律会退回作者补充中文文献,因为不引用中文文献就表明不了解或刻意回避国内的研究现状,两者都是不能接受的.希望此条以后作为国内科技文章撰写的通用准则。
个人分类: 期刊|4385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访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细江孝雄、曾根由纪子
mhaozhang 2008-11-30 21:53
谈为科学时报记者 王丹红 在2006-6-23科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66613 。具体的请大家自己去看,很多有启发的内容,我只转日本学者的几句重要的话: 《科学时报》:去年9月在日本召开的日本-中国论坛上,JSF理事长冲村宪树指出,中日两国很多共同的地方, 两国都是东方非英语国家,但两国最好的科学家都将最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西方的期刊上,政府机构对这种局面不太满意 ,希望两国之间通过合作来改变这种局面。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细江孝雄:理事长先生在去年9月的会议上指出, 日本80%的研究成果都投到西方期刊上,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但改善这种局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细江孝雄:JST还没有决定赞成哪一种观点。 JST目前努力所做的工作是尽可能将日本国内的科学和技术成果信息向国外发放,希望更多的国际读者能利用这些信息,一个典型的做法是提供资金组建一个电子平台――J-STAGE,汇总了大约300多个日本的学会或协会所发表论文和会议论文集的电子版。 科学时报》:日本研究人员也喜欢将论文投到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吗? 细江孝雄:日本的研究人员似乎更喜欢将研究工作投到《自然》、《科学》等著名期刊上,他们认为这样会自己的成果有很高的显示度。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与政府无关,这是日本研究者自己的决定, 政府并不没有鼓励他们这样做,政府没有因科学家将论文投到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而对他们进行奖励。 《科学时报》:JST对期刊的政策是什么? 曾根由纪子:对期刊没有专门的资助经费。文献情报部业务的任务之一是建立文献数据库,之二是 建J-STAGE,给为375家科学和技术学会或协会提供一个平台,让它们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他们免费提供期刊的编辑软件。 《科学时报》:日本有多少科学和技术类期刊? 曾根由纪子:日本科学和技术类学会或协会出版的期刊大约有1500种左右,加上二次文献和民间企业的期刊,共有8000多种。 曾根由纪子:这要回到我们创建J-STAGE的初衷。J-STAGE在1999年10月正式启动,当时日本学术界和期刊界面临的困难是各个学会已经打算将自己出版的论文等电子化,但如果各学会各自为政,那么这种样做不仅规模很小、成本也难以承受,而且也没有效率,基于这样的背景,各学会认为有必要搞一个共同的网站,让大家能够共享,所以,JST就决定创建一个可共享的电子技术平台。 J-STAGE不只是单纯地在网上公开日本的论文,国际论文的摘要也作为二次文献在网上公开;同时,读者还可从论文的引用文献直接链接到原文的出处,这是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国际著名学术网站如美国的Pubmed有J-STAGE的链接,这样,论文的点节率直线上升,影响面扩大了。 目前,世界上有约120个国家在利用J-STAGE,其中利用率最高的是日本,第二位是美国,第三位是中国。在J-STAGE上, 日本论文的摘要全部免费,80%论文可全文免费阅读;20%的日本论文全部用日文写作,另外80%的论文中或是英文写作,或者日文和英文混合。 JST希望通过J-STAGE向各世界范围传播日本的科学和技术成果和信息。从启动之日到今年已经7年了,我们认为达到了初步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着手调查日本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个人分类: 期刊|3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美国科技期刊出版概览
mhaozhang 2008-11-30 21:42
美国科技期刊 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 图书情报工作 2006/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美国科技期刊 出版概览 出版发行研究 1996/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此二文请参见CNKI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分别为刘培一和 高江波 ,本人各只引用一段,以说明美国是怎样扶持其自己的科技期刊的。 美国科技期刊 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 中提到: 5.3资助和补贴 资助和补贴表现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学术著作的出版 上。美国政府对出版的资助大体分为两类:①直接资助,即 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拨款给出版社、期刊社 及政府有关出版部 门,如美国政府印刷局等,甚至还可以与期刊社签定长期的 资助合同。直接资助的受益者主要是非赢利性出版机构;② 间接资助,即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对科学研究、学校、图书馆的 资助来间接资助出版业。间接资助的受益者不仅包括非赢 利性出版机构,也包括商业出版机构图。 当然,在出版方面,资助不仅来自政府,资助计划的另一 种方式是利用捐赠基金。关于个人捐赠者、基金会或慈善家 的捐赠一般用来满足特定原稿的花费。 美国科技期刊 出版概览 中提到: 三、经济政策与出版管理 科技期刊专业性强,读者有限,出版费用 较高,但由于科技期刊对推动科研事业和社会 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一般都重视科技 期刊出版业的发展。 美国实行市场经济,出版 业内及与其他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美国政府 出于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对科技出版业舍得投 入,并采取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是美国科技 期刊跻身世界前列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原因。 美国联邦政府对出版业不征税。各州政府 对非赢利性出版机构(大学出版社、社团和协 会出版单位、政府出版机构等)免征税,只对赢 利性出版机构征收7%一10%的营业税。需要 指出的是,期刊出版的中心纽约州规定,报纸、 期刊与指定药品一样不征税。为了保证学术团 体的图书、期刊的出版,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对 与科学有关的各种活动不征税,只对其中的广 告收人征税。此外,美国对邮寄出版物实行特 种邮资政策,使科技期刊可节省30%以上的 邮费。对进口和出口的图书、期刊亦免税。 美国对非赢利出版机构不仅免征税,而且 还给予经济上的资助。这些资助大致分为直接 与间接两类。直接资助是政府有关部门直接给 出版机构拨款。例如,国家科学基金会(为美国 政府的独立机构),每年拨款资助自然科学、工 程技术等科研成果的出版和发表。此外,它还 与一些科技期刊签订了长期资助合同。美国国 会主要资助美国政府印刷局(即政府出版社), 1985年美国国会给政府印刷局拨款金额达 2499万美元。政府各部除资助科研工作外,还 直接从事或参与出版活动。 1977年,美国政府 有关部门直接出版的学术科技期刊有149种, 直接资助金额达2000万美元以上。 间接资助 是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资助科研单位、学校、图 书馆等来间接资助出版业。美国政府间接拨款 有多重渠道,数额也很大。例如1977年,美国 联邦政府仅提供给联邦科技图书馆的经费就 达1.93亿美元。同年,联邦政府对二次文献服 务工作的资助达8500万美元。这些间接资助 也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发展。
个人分类: 期刊|4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俄罗斯科技期刊出版概况和特点
mhaozhang 2008-11-29 22:54
俄罗斯 科技期刊出版 概况和特点 图书情报工作 1998/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此文请参见CNKI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李践行 ,本人只引用一段,以说明俄罗斯是怎样将国内稿件留在其自己平台的。 科技信息含量大 俄罗斯在许多学科领域占 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有关的期刊上也有所反映,例 如,《宇宙研究》、《飞机与火箭发动机》、《核反应堆》、 《地磁学和高层大气物理学》、《科学院通报》等刊物, 在国际上均被列为各自领域的核心期刊。这里不妨 以美国《化学文摘》摘用的期刊文献文种,作一定量 分析。《化学文摘》收录的期刊约为1万多种,其中常 用期刊为1 000种,在这1 000种期刊中,又以美国 出版的为最多(占30.2%),苏联其次(占 26.62%)。从1962~1984年的20多年间,英文期 刊的摘引量一直处于第一位,并在逐步增加。俄文期 刊文献被摘引量仅低于英文,位居第二。1962年美 国《化学文摘》摘用的俄文期刊文献占23.0%,1984 年占16.8%。 前苏联的解体曾对俄罗斯的期刊出 版产生一定的冲击,随着俄罗斯改革的进展,社会各 界纷纷呼吁,多方面给予科技出版界以支持 。 为此, 成立了为科研课题提供经费的俄罗斯联邦研究基金 会,该基金会给学者提供资助的条件是,研究成果必 须在俄罗斯杂志上发表。 这项规定促使科技成果在 期刊上得以及时、充分地反映,提高了国内外读者对 俄罗斯科技杂志的阅读兴趣和刊载资料的引用。
个人分类: 期刊|4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呼吁引用国内期刊
mhaozhang 2008-11-27 11:32
我在 科学网首页 博客首页 中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杂志这个专栏里面发现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文章,很多期刊编辑都如上光所王晓峰编辑那样写:我国科学家会把创新成果投向自己的期刊视为己任吗?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356,之类的文章,但是在谈到引用的问题的很少,。我之前也和在科学网的编辑朋友们一样,呼吁大家把稿子都投回国内,没有想到因此和王志明先生发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不过争论是好的,我们能够发现问题,能够发现为什么稿件外流的现象在中国得不到遏止。同样在司平占先生的中文科学期刊的消亡之痛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403,之中说到了不要到最后我们沦为 挣足够的钱才能看一看前辈文章的权力地步时,再来讨论这样的问题就晚矣。 因此这个事情必须从源头着手解决,好的稿件不来是因为影响因子不高,影响因子不高所以导致好的稿件来的更少。所以提高影响因子是解决这个死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我要旗帜鲜明的呼吁大家: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引用国内期刊。 一个从中国出来的人,在引言里面介绍一下中国现在这个研究方向的研究背景,这个在审稿人看来这样的引用应该也是必要的正常的,而且现在CNKI是全世界开放的都能免费看到英文摘要的,审稿人应该很容易就能够看到你介绍的这个研究背景。让我们大家都互相奔走的告知吧: 我引!我可以!我自豪!
个人分类: 期刊|301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引!我可以!我自豪!
mhaozhang 2008-11-27 10:42
看了何编辑的致关心中国科技期刊的学者们之四:影响中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用的主要因素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377。心中不由的赞同其中的某些观点。中国科研人员在论文写作时的文献引用偏好,对于在中国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无疑是雪上加霜。在中国本土的期刊,无论中文英文,或多或少都受这种集体无意识所残害。 现在需要旗帜鲜明的向正在全世界各地从事着科研事业的华人振臂高呼一下: 我引!我可以!我自豪!。 引用前人的成果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对前人的科研工作的尊重,引用祖国的科研工作者在祖国的期刊上的文章是对祖国的尊重,也是对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的尊重。我就不明白难道引用一下生自己养自己土地上的科研工作成果有这么困难吗???
个人分类: 期刊|3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NATURE和KFC
mhaozhang 2008-11-20 11:27
国人只有在汉唐时才有真正的自信,这种自信在清后期至今丧失殆尽。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学中心都不再在中国,所以这才是为什么我们的自己纳税人出的钱搞的研究会不来支持自己国内的期刊,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是世界的科技文化中心吗!广大的对国内期刊意见纷纷的同志们难道不是就想说这一句吗?科技文化中心的地方才SCI影响因子高吗?不是吗? 你们可以这么看这么说也这么做,但是 当你们把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浇到别人的院子里面,为别人的院子争光添彩的时候,把别人家的院子装扮的五彩缤纷而炫目美丽的时候。你就没有资格来嫌自己家的院子脏乱差!熟话说子不嫌母丑,连狗都知道不嫌家贫!况且你想想你自己为自己家的这个院子做过什么?施过肥了吗?打理过了吗?那你有什么资格还来指手画脚的嫌这嫌那的? 中国的逆向种族主义,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紧紧围绕着西方文化,没有任何一点自身的主体意识,它是一种被西方文化支配或奴役而产生出来的思想。说的好听的基本都会被冠以国际化的名义,难听的就不是去中国化吗?其实不就是承认西方文化是主流文化,英文为主流语言吗?不过这个也很正常,谁叫人家是主流文化呢?俺们主流文化的汉唐时代已经过去了,就算你现在再去国外搞那么多孔子学院,主流文化还是西方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是某些人头脑中的意淫罢了。我觉得我们如果大家都承认这个是主流文化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好再争论下去了。现在是西方文化主流,人家牛X的东西,肯定拿到西方去发表的。这个是不用争的!就好比KFC他卖的不是食物,而是美国的文化主流。 你说我们投到NATURE的时候会关注,他里面有那么多零引用的文章吗?就像我们这里去KFC吃饭的人,会考虑KFC提供的都是垃圾食品吗的道理一样的。当一个国家不保护不支持自己的民族的产业的时候,那你就看着诸如KFC之类的西方老板们在那里偷笑数中国人钱吧!的确西方的都是好的,期刊应该学习的更西方化了,这样才好是不是? 那你说当我们为政治经济改革出路所苦时,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西方人把一个更好的方案放在了我们手边,我们为什么不拿起来就用呢?
个人分类: 期刊|4215 次阅读|22 个评论
谈NATURE和KFC
mhaozhang 2008-11-20 09:58
我在昨天的博文搞好中国的科技期刊需要大家的努力中提到了NATURE和KFC,博文中: 如果说把美国的编辑都移植到国内来,将会有Nature量级的期刊,那就好比把你家门口那条路上的KFC的营业员都赶到隔壁的河南拉面的店里面做店小二,你看顾客们会把河南拉面店当KFC吗? 之后王主编跑来给俺留了言,说这个怎么能够比呢?那请看下面一段XXX大学内部的一段雷人的对话: XXX:我在国内山寨版NATUIE上发了一篇文章,我今年评职称的时候能不能算啊? 管理当局:怎么的,你想糊弄糊弄我们?想混个高一点职称,有点创意好不好? XXX:NATUIE可是请了原NATURE的编辑哦。 管理当局:你还敢顶嘴?好了你回去吧,5年之内别提交提职称的报告了。。。。看你以后还敢嘴硬。 XXX:。。。。。。。。。。。 在下以为国内山寨横行的市场上,如果王主编的创意那样搞个山寨版的NATUIE或者山寨版的SCEINCE,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君不见在 南京文安街上山寨名牌店铺店铺林立,其中屈臣氏、必胜客、麦当劳、李宁、星巴克、哈根达斯等分别被克隆成曲同氏、必胜糊、李明、巴克星、哈根波斯等。 可能王主编出国已久,不知道山寨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以至于网友们调侃称,我喝过雲碧,王来吉,司口可乐,康帅傅红茶,用过直真纸巾,周住牌洗衣粉粉,穿过Abbibas衣服,吃过麦肯基,格立高饼干等,。。。。。。 或许山寨手机的屏幕大小,性能功能,甚至模样上已经完全和你手上的nokia一模一样了,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山寨机是正牌机吗?或许有些人热衷于山寨文化,喜欢看山寨电影,喜欢山寨手机,山寨手提电脑。山寨王们更喊出了做自己的山寨机,走自己的山路的口号。可是请王主编始终要明白一点,无形资产始终是无形资产,就算你整个的内核操作系统都是一样的,山寨手机还是山寨手机。 NATURE就是NATURE,KFC就是KFC,崇拜洋人的品牌是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正视这点,那我们也不要做自己的品牌了,到时候只要说自己是XXX品牌的老员工就行了。
个人分类: 期刊|3542 次阅读|4 个评论
谁是真正的扰民者?
mhaozhang 2008-11-18 16:00
当看到王志明主编的答何学锋张旻浩编辑:中国科技出版界要有设计大师的眼光( http://159.226.26.14/blog/user_content.aspx?id=47077 )时,忽然想起我的作者给我的一封邮件,正好能够对应,王主编在他的文章中所谈到的:但不是出台政策,限制科研人员的投稿自由,这会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负面作用。而这些措施,我认为就和在奥运期间在北京实行的种种土政策一样,是扰民之举。当然王主编的意思是我们科技期刊界在扰民。但是实际上呢?是谁在干预作者的投稿,我想任何能够读懂中文的人都能明白我下面附的全文说明的谁真正在扰民,限制科研人员投稿的不是期刊而是某些单位自己。通过这个事情就好解释为什么我刊一直没有国内一流高校,一流实验室来投稿,因为这些单位的限制措施,让我们的稿源流到了国外,让我们的影响因子一直低于1.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单位就是追求这些东西,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追求一下他们自己研究的东西,做研究就是做研究,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要求,连发表论文在哪里都要管,是不是很有中国特色啊! 附信: 尊敬的张旻浩编辑: 所附是对样稿的校对,十分谢谢辛苦的编辑工作。由于国内荒唐的规定,如**大学物理系的无理规定,即使光学专业的学生完成了这些研究工作,将论文投送贵刊发表,仍不能算数,是无效的,不能获得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至少在国际SCI期刊发表一篇论文才能获得学位,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发表2篇国际SCI论文,合计影响因子5才能获得学位,造成大量研究论文无法在国内期刊发表,国内的许多读者也不能在自己母语科技期刊(如贵刊)上读到这些研究成果,请F老师理解这些情况,这些都是我国学术界的问题,搞出来许多花样,完全背离了科学研究的初衷。这种中国特有的现象值得研究,在其他国家(如德、日等国)是看不到的。
个人分类: 期刊|3320 次阅读|4 个评论
让更多的人看病
eloa 2008-11-15 18:09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2008-11-14 星期五 17:00 Michael Moore,美国导演,911事件之后拍摄《华氏911》斥责美国政府是罪魁祸首,他在葛莱美领奖台上说:Shame on you, Mr. Bush.;三年后拍出《神经病人》,矛头直指美国医疗保健制度,以让你笑到肚子疼作为广告词,却没能让美国政府笑出来,反将他立案调查。一个喜欢撩拨政府神经的人拍的片子,我是带着些戒备来看的,结果我却为了一个自己拼命想要逃离的国家的人民忧郁了。 在美国,国家在其四分之一人群中实现了全民医疗,这一部分幸运儿包括某些残疾人,一些儿童,老兵及家属,以及极度贫困者。对剩下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医疗绝不是一种廉价的东西。在美国没有医疗保障的五千万人之中有这样一个渺小的个体,他不慎锯断了自己的中指和无名指,这个骨子里流淌着浪漫情怀的人舍弃了6万美元的中指,接受了医院的无名指跳楼价从而获得了重新佩戴戒指的机会;也有一位工人,是有医疗保险的两亿五千万人之一,数十年前开始颇有远见地投资自己的心脏,终于在六十岁时免费享受了去除血栓的昂贵手术你可以深谋远虑地仔细保险你的身体,给自己买来平静;或者怀着侥幸的心理,赌自己一直健康,然后在走进医院的霎那一次性投资;当然,若衣食不保,极度贫困又不够格,你也许就没有上边的两难选择了。 医疗保险又是怎样获得呢?作为一个外来人口,我很幸运地在一所高校读书,并且恰巧年轻健康,尚未患上乳腺癌、糖尿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等。像无数口碑良好的单位一样,我的学校为我支付着一年2千500美元的医疗保险。这笔保险金额虽然不高,但拜它所赐,当我进入急诊室或者照X光片或者去找医生聊天,就可以只付那十分之一的几百美元,如果不得不在医院过上几夜,也不至于背上几万美元的账单。身处美国市场,我对物价没有发言权,再加上人人都是一个价,于是我很满意。发达的美国有不少免费大餐,这确实值得称道,但并非人人都能享用:不是所有单位都有能力承担员工的医疗保险费用,这时候冒险与否的权利便又交回到了个人的手上。医疗保险也可以更加遥远,美国总有人不幸地比医疗保险所规定的正常体重过胖或过瘦,总有人患有保险条款上上千种高危疾病中的一种,这一长串疾病名录里苛刻地列入了目前完全可以治愈的某些癌症或心脏病,但这个人也就与医疗保险无缘了;即使买保险在先,保险公司一样有可能将乳腺癌诊断为无需治疗,或者痛陈患者没有上报的细小病史,继而盖上deny的印章。而让人无奈的是,患者的怨声载道,执行人员的忏悔背后却并不纯粹是条款的惨无人道,它们之中相当一部分正是保险公司在其惨痛的发展历史中为抵御某些病人的敲诈应运而生。 在美国另一个广受赞扬同时让人三思而往的地点便是急救室。世界顶级的设备和医疗技术使美国人引以为豪,里边的事迹更不是一部连续剧所能涵盖。在这个特殊的场所,医生必须随时待命,他们也要为自己的医疗事故买高昂的保险(malpractice insurance)从而让自己能够放心行医,护理和打扫卫生人员需要特殊培训,正是这些因素保证了美国急诊水平的高端,但也导致急诊室的高价不是一个没有保险的穷人能够轻松承担。另外,由于急救室是唯一一个不能将病人拒之门外的地方,许多没钱看病却并非得了急病的穷人会在急救室排队,更加剧了急救室的负担。许多美国人告诫我,不是要死人的病,不要去急救室凑热闹,那里动辄要等5、6个小时。然而最近,不能拒绝病人这条铁打的规矩也被撼动了,几段穷人在急救室被置之不理的录像广为传播如果我有钱,如果我是白人可是,似乎不论这个系统如何取舍,结果对一些人总会是不公平的。 有金钱交易就有办法存在功利。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富有而纯粹的美国同样无法逃脱这一魔咒。在美国,病人先去咨询初级医生(primary doctor),在必要的情况下被转给专科医生,不论哪个医生开药,病人都需自行去药店掏钱买药,药店的药剂师可以对医生开药量大小进行监督,驳回过分的药物于是医生开出电饭锅的事情绝不会发生;但他们却可以选择开药的种类。今年有报道曝光了默克、诺和诺德等制药公司通过网络记录下医生所开药物,以此为据给医生提成的故事,金额高达数十万美元。如果你非常善良积极,就可以想象,这种不是很道德的事情也许恰恰可以刺激不愿意行贿的药厂去研发更强大和更占得住市场的药物;但如果你稍微挑剔阴暗,便定会担心这一萌芽也许能生长到不可收拾,将带来不公平竞争和药物的垄断甚至高价。我想美国人有一天将不会对它袖手旁观。此外,将定价之大权交给药厂,也是另一矛头所指,对此美国已经花费几年时间致力于钻研药效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这是一种不依赖药厂主观判断,通过建立大规模病人数据库,综合考虑药物研发花费和药物成效,为药物客观定价的方法。在中国的医药制度改革中似有提及,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愿望,实施起来任重道远。 言归正传,不可避免的贫富悬殊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医疗机会不平等。为此,Obama许诺给每个美国人最基本的医疗保险,McCain也曾信誓旦旦一年给每人发5千美元作为医疗费用自由支配。现在,Obama赢了,对他的承诺及其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导演Moore是个再典型不过的美国人,不论他的政治倾向展现得多么淋漓尽致,不论他曾经如何贬低和嘲笑美国当前制度,终究藏不住那理直气壮的自信和荣耀感他在最后引用了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的一句话:美国之伟大不在于她没有犯过错误,而在于知错能改。 然而美国人看过他的片子就真的会调转船头,全民向着英法加的模式进军么? 在人口相同,经济实力相同,国人性格相同的情况下,英国法国加拿大的医疗保健制度也许确实比美国和中国完善许多。其中法国采取的是同工作性质相关的社会保障形式,而英国和加拿大是全民医疗。以英国为例,他们的国家健康服务是全世界第一个全民医疗系统。在二战之后的1948年,国家几乎一无所有,然而英国工党仍然在激烈的辩论之后将此制度推行开来;最初几年,雏形的国家健康服务也曾遭到实际花费远远超过预算的打击;但今天,它那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已经为它赢得了全世界最好的口碑。对于一般人来说,医疗保险公司可以完全略去。不用顾虑误工,看病一律免费,药物不论种类和数量(甚至包括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的药)统一定价6.95英镑,医院设出纳台专门用来给病人报销看病往返车费。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医生不满足收入而流向美国,也有的医生接受富人的心意而为不平等的救治开放绿灯,但是我更愿意相信总有医生不是以赚钱为唯一目标片中一位英国医生听说美国会将没有医疗保险的病人拒之门外,他说:我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工作。 ;还有人评价,在这种体制下,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就医,造成医院人满为患,效率低下。当然,若你是顶级巨富,不论你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一定能得到最好的救助;所以这种制度关乎的是穷人的问题,它比的不是效率而是公平。穷人在英国等一个月,这自然不是一种天堂的方式,但换在美国或许要等无穷久。Moore有一句话说得挺好:评判一个国家,要看她如何对待最底层的人。 其实,全民医疗的概念不是没有在美国出现过。它曾是罗斯福新政中重要的一条,只是最终没有通过议会;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国家医疗改革再掀波澜,成为了第一夫人希拉里最核心的工作,只可惜她提出的改革条款得不到人们理解,使得这一想法再次败北议会。全民医疗的制度在美国为什么行不通呢? 加拿大的医疗系统与英国类似,被问到征税如此之高是否不公,一位加拿大人说:我很愿意交税。今天我的钱帮助别人,他们总有一天也会帮到我。但是美国不同,她是一个相信privacy的国度,强调私有财产,相当多的人信奉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实际上美国人对加拿大唏嘘的一点便是其高昂的税收,而这正是社会高福利的源泉。现在,美国富人已经被拿走高达收入75%的所得税,他们不一定不认同花钱救助穷人,而是更愿意控制自己的钱去做了什么。比如,富人希望自己把钱交给钟爱的医疗所,或资助自己最关注的疾病,而不是选择这笔钱被通过征税拿走,送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给不知道的谁(甚至被送到战场上去)。对自己,他们也会一视同仁地不买医疗保险,大可放心在意外发生的时候支付全额。 -找骂的分界线 中国的情况又与上述不同,她在各阶段采取的制度是本国各种力量协商和妥协的结果。 建国后中国的三级卫生医疗制度曾经以很低的成本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它将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50年的三十二岁提高到1985年的69岁;在乡村,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一级赤脚医生系统尤其为全世界所瞩目,197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乡村80-90%的人口处在三级医疗体系的保护之下。随着公社的消失,它所保障的赤脚医生系统随之瓦解,这些医生纷纷另谋生路,医疗队伍出现空缺,几年内农村被医疗系统所保护的人口减半,同时看病也变贵了。(当然,市场竞争模式带来的还有以药养医,医疗资源有限等等问题,不是本文着重讨论的内容,我就略去不说了。) 我们曾经痛恨计划经济,均等这个概念给人心中留下的痛楚大于甜蜜,我们坚决地与它告别,才进入市场经济,直到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已经把它看作一种理所应当而继承下来。重新计划,或者像加拿大那样以高税收养活高福利,恐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前两年才有了国家补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在,范围更广的医疗制度改革也正在开展。 长篇累牍地描述了别的国家的医疗制度,不疼不痒地点了点中国的名字。好在制定中国的政策并不是我这样一个北京户口、远离疾病、沉浸在书本之中的年轻人所能指手画脚的。我想,也许在任何社会中都从来不存在一种完美的制度。在社会这个反应器中,政策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稳态的反应过程吧。 (全文完,找骂分界线之下的内容似有简化之嫌,请大家挑剔地看,并且批判我同时感谢郑凝和她的医药博客,感谢边和、李奕、田萌的意见,感谢被我纠缠的美国、法国和希腊朋友。)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108.html
个人分类: 健康|1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在为政府提供数据库服务
moxj 2008-10-27 19:15
(图片来源 http://bbs.jxcn.cn/dispbbs.asp?boardID=21ID=229031 ) 首先了解下数据库是什么.数据库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大概也不算太长.提到它也许会有很多种解释.但主要的意思一般指为了满足对应用户的需要,按照一定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组织、存储和使用且互相联系的数据集合。围绕这种服务而形成的数据库系统当然不止包括这个数据库,而且还要有相应的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和题目中的谁有点关系了)和他们的用户及应用程序.   关于题目中的 谁,因为后面限制它的是强大的政府,所以我不可能像题目那么大一样也把它说的很全,只提一点自己的感受.至于后面的数据库因为在这方面我还是个盲,所以只是不恰当的借用. 现在回到题目上面那幅图,一般人看到它首先要问的是如此多的收费站,那些做运输的人是怎么生存的.我的爸爸像我这么大已经开始在山西跑运输且那时经常一个月呆在车上不回家,也许我对这样的问题有一点发言的权利,但我不会和你讨论这个问题,至于我们国家那些改革开放后从事类似职业的但不属于工人阶级的,依然是农民的,在社会发展中没有经受起冲击但不会像工人兄弟一样有任何保障人的现状问题,我没有做相关的调查,没有确凿的数据,更不会和你聊这样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所以不管你看到这幅图后在网上搜索到了什么信息,我借它讲的还是其中的这些收费站和类似的东西它们能给政府提供什么样信息数据的问题. 首先举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一条河上筑了坝,那么它不仅是能为你发电或做别的,更重要的是它如果能给你提供这天河的流量及变化,那将是你科学利用和管理这条河的最宝贵资源.难道这些收费站没有这样的作用吗?老爸可能要扇我耳光了,说到这些用沉默来表示我的坚持.可能你在同时关注到了除了收费站,山西还有无数的煤检站.不用多讲,这些煤检站也像你建的坝一样有类似的作用.大概又一个耳光了.不敢再提这些了,说说那些为了产量而让大家心惊胆颤的煤矿吧.矿难我们就不用在这里讨论了.煤矿上报了那么多的产量,在我刚提到的煤检那里一定有对应的记录了把,我这里只是提下简单的算术好让大家听我说话有点逻辑.如果这些有必然的对应关系,那即使是收费站的流量,绿色通道的排出量......都是可以进一步解析找到他们的相关性的. 也许数学很好的你不屑考虑如此简单的问题,但答案如果不能像你想的那样闭合有怎么样呢?其实这种答案 一般是有出入的,不然我们还要政府做什么呢?更不要你这样的学者.如果你还去检查你的算法和步骤那我非常支持. 但如果有人建议你去看看是不是有人私下操作让数据有了漏洞,那将不再和你探讨这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有腐败问题在里面.相关的东西我一点都不知道.但如果你想知道鱼在哪里好让政府找到撒网的地方,我不会反对你. 如果从几个收费站和煤检那里就能让你嗅到鱼的味道,估计海关那边腥味更重.最近金融海啸吹的有点猛烈,从水坝里你计算出了水的流量,公路关卡那里你知道了车的流量,煤检和煤矿一样的地方你明白了物资的状况.难道从银行这样更加干净和统计手段先进且各项管理严格的地方你就不能了解到钱的流动状况吗?任它金融海啸多大,量身定做,给它个马甲穿上,能有多大个折腾劲呢? 丰富和便捷的信息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然而信息的不对称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伤害.追逐民主的人们,你们有足够的理由问责政府,但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在考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的时候,为什么不先问下我们为国家做了些什么呢?信息的不对称确实 伤害到了一些弱势群体.那作为普通建设者的你给 强大提供了确实有效的信息了吗?现在政府的被动创租又该去问责谁呢? (博主今日言论: 如果社会发展对某种知识有了需求,那么即使最艰深的理论和方程都将变的显而易见. 写给当前那些拿到一些数据,得到一点结果,不为人民着想,挑衅政府对策的经济现象分析专家门)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28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敞科学之门-《环球科学》(郑重警告,严肃文……)
songshuhui 2008-9-2 15:12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2008-06-26 星期四 21:21 分类: 其他 | | 『说明:是一篇采访稿,所以擅作主张把科学博这个专利给俺们松鼠会留着啦,把人家科学家的都以科研博代之。13说,我们也2.0,我们是要做科普2.0!另外,对不住大家,这是一篇不符合松鼠会宗旨的异常严肃文』 四年前,《自然》杂志顾问编辑 Philip Ball 在《属于大家的好东西》一文中对众人拾柴 式 科研略作总结,在 他 的三种模型中,大家的才智汇集在一起用于科学研究,再复杂的事实和再细小的错误也不在话下。不过科研也不能白拿好处,作为交换,它必须付出的酬劳是信息开放。展望毕竟只是纸上谈兵,时至今日,下到亲手操作实验的学生,上至实际掌管科研大权的教授,科学界仍对这一理念各执一词。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出了多远,科学研究对更多人敞开究竟是大势所趋还是个人的乌托邦? 万众瞩目下的科研 在历史上,天文曾是最寂寞的学科,天文学家独立计算和观测,漫漫等待才换来零星发现。今天,恐怕再没有一个学科有天文学这样的阵容,全世界志愿者的眼睛已为各种空间搜索计划盯住寥廓空宇,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 人肉搜索引擎 。这便是 Ball 开篇第一模型 大众分析 。 天文学家何以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免费工作?诀窍显而易见,第一手科研图片亮出来共享,最终发现权还为志愿者拱手献上。维基百科是另一个众人参与众人获益的资源 每个人都不是万事通,但全世界人一番七嘴八舌,最终你握在手里便是一份了得的智慧。 论文共享是科研界著名的群众项目,在 Ball 的模型中被称为众人评议。早在 1991 年,连互联网都没有普及,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群体已建起一个电子论文网站 ArXiv 。 人们可以把提交但尚未被接收的文章先在这里发表, 在正规的杂志审委会还没来得及说话的第一时间,全球同行便可以 指手画脚 。 相比于步骤冗长的审稿过程,这一举措之受人欢迎可以预料。 时隔近二十年,数学、计算机、数量生物学、统计等众多学科已纷纷加入,这个网站也发展为近 48 万篇论文的集散地,自由下载不需权限。 2007 年网站下载量达到 4500 万篇,每月新递交 5000 篇,日浏览量近百万。 ArXiv 创立者, 康奈尔大学物理、计算及信息科学教授 Paul Ginsparg 说: 网上电子档案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首要场所,那些历史悠久的纸杂志一下子就受排挤了。 ArXiv 建立十年后,生物界也迈出试探的脚步,开辟 PubMed Central 为人们免费下载论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更获得参议院批准,要求它资助完成的所有学术论文必须在一年内免费向公众开放。 最近,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 PLoS 》开办网络版《 PLoS ONE 》,它一上来便号称要颠覆四百年传统,实现真正的同行审阅 ,即文章生死大权不再由几位代表掌握,一旦技术细节通过审查,文章即告 发表 并开始接受全球同行公开评审。尽管新制度仍需在批评中磨合,网上审阅的支持者倒也不乏其人。 2007 年结束之时, 1000 多篇网上论文成为《 PLoS ONE 》的周岁贺礼。 总结上述 开放获取的科学 ( Open Access Science ), Ginsparg 说: 它绝不等同于 免费的科学( Free Science ),前者还强调了易于搜索和互动交流。 Ball 模型第三种是形式最丰富也最具争议的合作研究,它以 OpenWetWare ( OWW ) 、 UsefulChem 以及科研博客的出现为代表,崇尚科研透明,希望由此换来合作。 OWW 的创立者来自麻省理工学院 Endy 和 Knight 实验室,网站最初建立只是为了跨越物理距离,让不在同一个楼的实验人员即时共享信息,然而此举在同行中的反响却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三年时间,遍布全球的 4100 名用户已加入他们的行列,在此交流实验经验。就像原先梦想的那样, OWW 确实成就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合作项目。 2005 年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 Barry Canton 在 OWW 网站上发表了一个建立 标准生物学模型 的构想,他原本并没有期望什么结果;谁知九个月后,万里之外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生 Vincent Rouilly 读到了这个帖子,灵感大发并联系了 Canton ,二人一拍即合开始合作。现在,这个模型已在若干重要会议向世人展示,并吸引了几个具有技术专长的奥克兰学生的加入。作为 OWW 的核心人物, Endy 毫不避讳对 开放 的彰显,他的实验室个人信息网页上便赫然写着:给我发邮件前请做好心理准备,你的邮件可能被公开。 无独有偶, 德雷塞尔大学化学家 Jean-Claude Bradley 也于 2005 年建立起学术交流网站 UsefulChem ,该网站 三年来一直与 OWW 并驾齐驱成为开放典范。 Bradley 甚至于 2006 年给自己所标榜的开放科学 分支 单独定名为开放笔记本的科学( Open Notebook Science )。顾名思义,你能从他的网站上看到实验室成员如何计划实验、为何成功和失败,能看到每一块蛋白胶和每一张底片。照他自己的话说,其精髓是毫无内情的实验数据。说到科研透明化, Bradley 如数家珍:如果未曾公开实验细节,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结识现在的合作者。 如今,就连博客也被科学家赋予了合作研究的潜力,只是展示在这里的不是数据,而是科研感悟。在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生态学副教授 Rosie Redfield 的号召下,实验室几乎每个成员都拥有科研博客。 Redfield 对促使她做出这些努力的一篇博文津津乐道:在科研中,被人抢了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这是科学本身的缺陷,我们无能为力。因此便回避竞争,是一种资源浪费;然而不正当竞争,以致采取什么都保密的另一个极端,同样是资源浪费。 Redfield 说:我们希望别人了解我们在做什么。虽然外实验室人员给我们留言的不多,但是我们确实曾从中获益。尽管教授中 浏览博客的不到一成, 拥有科研博的少于 1% ,电子论文网站 ArXiv 还是于最近新增了链接到相关科研博的功能,组织者希望网站巨大的流量能带动博客浏览量,同时希望 留言机制能够鼓励博主写作,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倡导开放笔记本的 Bradley 却对此略有微词: 博文多数只是纸上谈兵的闲聊。只有真正看到原始数据,人们才有权利对研究做出评价。 如何开放和开放到何种程度在先行者内部尚未达到共识, 2008 年 3 月,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Ben Shneiderman 却已在《科学》社论中预言:网络改变了我们研究问题的方式甚至内容,在随后的四百年间,科研最大的挑战将是如何处理信任、责任和隐私的关系,让他们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开放获取的科学 、开放的科学 、 基于网络 2.0 的科学 、开放笔记本的科学 ,由此被正式纳入科学 2.0 旗下,接受众人审视 ,其核心是人与网络。 谁来保护你 说到科学 2.0 ,人们最大的顾虑是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被剽窃。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些电子论文网站给出了明确答复,比如,论文一旦在 ArXiv 出现,即使还未被正式刊物接受,也受版权法保护。正因为此, 引用文章时 出自 ArXiv 的标签广受认可 。但是不受版权法保护的论坛又如何呢?到目前,已发生过出版商在未经 OWW 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引用他们贴出的实验方法的事情;另一位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用户 Mauricio Bedoya 也已向实验室负责人抱怨,如果 OWW 不能开发一些隐私空间,那么她将把敏感结果单独记录,她的理由是:竞争对手不公开他们的结果,我们自己则毫无所获,这根本不公平。连科研博博主 Redfield 也坦言:我们不怕别人盗用我们的想法,因为我们的领域几乎没什么竞争对手。 对此 Bradley 自信地说, 有过剽窃前科的科研人员便得不到信任,因此其实很少有人铤而走险。他还表示,与其受竞争对手偷窥,公开科研结果反而安全。这一点立刻招来质疑,芝加哥大学生物学博士生 Laura Satkamp 称其过于理想主义:竞争对手偷窥的概率明显小于公开结果的风险,不能不提防 贪婪和自私的人。这个时代相信文章,审批基金的时候不是看你在论坛里发了多少言。 而 Bradley 公开实验记录不比会议交流更危险的言论也遭到 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 Benjamin Glick 的反驳:网络交流和会议交流有区别,会议上,你可以选择你信任的人,或者暗示他你给了他信任;然而通过网络,你根本不知道听者是谁。 对于笃信科学 2.0 的研究人员,剽窃则似乎丝毫构不成威胁。 Redfield 实验室几位研究生和博士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相信开放的科学。 那么多聪明的大脑结合在一起,整个科研界就会更有效地运作。 一位从事物理研究的 OWW 用户甚至认为别人偷走了他们的想法并提前一步付诸实现再好不过,因为这样他便可以朝下一个问题努力了,出色的研究人员通常有许多好主意,但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施,更多人一起探索,终将有利于你的研究。 当笔者就 Bedoya 关于公平的顾虑进行询问, 今日 OWW 主管 Lorrie LeJeune 回答:这不是 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却是每个人如何选择的问题。每个研究人员都需自己权衡信息共享的好处和风险。 有趣的是,选择开放与否还与学科有关。 C rotty 主编曾讲演并撰长文《网络 2.0 在生物界为什么行不通》, 包括 Ginsparg 在内的几位科研人员也纷纷提到:在开放问题上,生物学似乎总比数理化来得保守。即使大名鼎鼎的《自然》杂志摆出姿态,创建了众人评议论文的 Nature Proceeding 网站,响应也是寥寥。苏黎世理工学院博士生王立功这样理解:数理化一般都是比较理论性的东西,一般想法出来证明便也一目了然;而 生物学看重实验结果,谁先做出来算谁的,先把想法透露了就失去了优势 。而 Ginsparg 则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研究基金依学科不同而不同,生物医学研究往往要花费几万美元,而绝大多数物理和数学研究则一分钱也不需要。正如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物理学家只用纸和笔便可以做科研,而生物学家则只需一个垃圾桶。生物研究所要耗费的资源和金钱如此之多,其竞争激烈也不无道理。 同是生物行业,去年二月瑞士诺华制药等研究机构却做出一项惊人之举 将他们基于对上百万人的分析而辛苦绘出的 II 型糖尿病基因差异图谱 公之于众。你只要有电脑,能上网,不管是不是专业人士都可以下载原始数据。这幅差异图不仅使人们向破译 II 型糖尿病的遗传成因迈出极有建设性的一步,也同时展示出广阔的制药天地。当被问到为何放手这一商机,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 Mark Fishman 说: 我们 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将此项研究所揭示的糖尿病相关基因翻译成新药要全球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大家能争着来实现这一梦想。 这可谓开放的科学最慷慨的一次给予。 来自外界的担忧 今日,主张开放科学的群体内部热情高涨,然而一出那个人群又无人知晓,似乎人们要跨越的,不仅是对剽窃的心理障碍。《冷泉港实验室操作指南》执行主编 David Crotty 曾为科学 2.0 列出几大罪状:科研人员没时间浏览成千上万学生博客;网上实验笔记不如各大《操作指南》可信;公开资源不便查找;对增进交流没有实质性推动芝加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Rita Strack 担心,如果人们将未经 同行审阅 的结果公布在 博客和网络笔记上,没有判断能力的大众则很容易被误导;更有甚者,会 为了抢占某项发现的优先权而贴出不负责任的信息。 看来, 开放关乎的不只是信息公开者的意愿。 Redfield 实验室博士后 Maughan 认为存在争议正是论坛与博客不同于文献的独特之处,读者应该学会判断孰真孰假。 Bradley 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在科学界不存在所谓的确定结论。现在的科学系统最大的一项漏洞便是需要信任的地方太多。读者必须信任编辑选择了合适的人来审查论文,审查论文的科学家必须信任作者所总结的实验结果,通讯作者还必须信任他们的合作人和做实验的学生给出的数据。哪怕其中一环有个闪失,整个系统便不可信了。如果实验记录公开,我们就不必完全押宝在这么多信任上。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甚至连自己也不信任。 话虽如此,科学家却无法要求浏览网页的外行具有用同样清晰的判断正误能力,这一点确是自由言论的硬伤。 如此看来,面对部分人利益受损的公平危机和科研人员社会责任感的不同底线,我们能否坚持科学的绝对共享,实在源于理念差异。已经敞开的科学大门并没有解释一条普适标准,未来的方向,仍待各种观念角力而定。 标签: 政策
个人分类: 其他|1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前国内植物油产能现状研究(转载)
jxz1963 2008-8-28 17:35
当前国内植物油产能现状研究(转载) 一、我国植物油压榨业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对肉、蛋、奶和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带动国内植物油压榨业的飞速发展。以大豆加工业发展为例,自 1996年我国放开大豆进口后,1999年外资开始大举进入,到2000年,我国日压榨大豆300吨以上的油厂在100家左右,日压榨大豆能力为6.4万吨,单厂平均压榨规模为600吨,全年大豆压榨能力首次突破1000万吨。到2001年底,我国日压榨大豆能力增加至10.7万吨,2004年底达到20.2万吨,2005年底达到了25.4万吨,到2006年底,我国日压榨大豆300吨以上的企业已超过170家,日压榨大豆能力达到27万吨,单厂平均压榨规模超过1500吨。按每年开工率300天计算,年加工大豆能力可达到8100万吨。在20002006年期间,我国日压榨大豆能力增长了3.2倍。目前全世界有11家日处理油料为6000吨的大型油厂,其中5家在中国,即江苏张家港东海粮油(12500吨/天),广西防城港大海油脂(7500吨/天),河北秦皇岛金海油脂(7000吨/天),连云港益海油脂(6000吨/天)和河北三河汇福粮油(6000吨/天)。全国拥有油料加工能力最大的集团有益海油脂、中粮集团、九三油脂、大连华农和大连华良,这几家企业集团大豆加工能已达到日处理力10万吨以上。 目前国内大豆初榨工业无论在企业规模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并初步形成了东北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等五个大豆压榨圈。 其中在东北内陆地区形成了以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吉林德大油脂公司和沈阳金石豆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东北大豆压榨圈,以压榨国产大豆为主。在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以大连华农豆业公司、大连日清公司、秦皇岛金海油脂公司、河北汇福粮油公司、九三油脂公司、山东渤海油脂公司、烟台益海油脂公司、日照邦基三维和黄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环渤海大豆压榨圈,这些地区主要以压榨进口大豆为主,在每年 11月到次年3月期间也加工部分国产大豆。在江苏和浙江地区形成了以张家港东海粮油公司、连云港益海油脂公司、南通嘉吉公司、宁波金光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江浙大豆压榨圈,常年以进口大豆为加工原料。在华南地区形成了以泉州福海油脂公司、东莞嘉吉公司、东莞中谷公司、湛江华农豆业公司、广西大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华南大豆压榨圈,该地区大豆压榨企业大多是在2001年以后快速发展起来的,原料来源均为进口大豆。在内陆地区形成了以四川金石油粕公司、重庆新涪油脂公司、陕西邦淇油脂公司、周口益海油脂公司、郑州阳光油脂公司为代表的内陆大豆压榨圈,这些油厂既加工进口大豆,也加工部分国产大豆。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资料显示, 2006年,全国人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012个,年处理油料能力7177.4万吨,精炼能力2166.2万吨。另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植物油总供给的总量从1996年的1千多万吨增加到2400万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增加至17公斤。 二、外资企业在国内投资状况 大豆市场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农产品市场之一,根据 WTO准则,2001年以后,我国大豆市场大门被彻底打开,国际市场的大豆疯狂的涌人国内市场,在20012003年是我国国内大豆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大豆进口也在2003年首次突破2000万吨,超过国产大豆产量。 资料显示,随着世界大豆加工业重心逐步向我国转移,国内的企业家也纷纷采取了扩张大豆加工业的对策。 2002年,东北新建大型大豆榨油厂4家,日加工量达6500吨;拟建、在建的大型油厂5家,预计日加工大豆6400吨。河北的金海粮油公司、汇福粮油公司,也将分别于2003年年底将自己的加工能力从2500吨和3000吨提高到6000吨和7000吨。江苏张家港的东海粮油公司的大豆日加工量2003年已达7000吨。山东2003年初已有大豆加工厂100多家,日加工能力达3万多吨。广东的大豆加工能力也在迅速扩张,仅东莞的一家2003年在建的大豆加工厂日加工能力就将达到1万吨至2万吨。此外,许多小厂也在大力改建、扩建,加工能力也在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全国日加工600吨以上的大豆加工厂已达100多家。全国大豆加工能力已近5000万吨。 但 2003年以后,随着大豆进口贸易的正常化,进口大豆数量急剧增长,以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四大国际粮商为首的国际投资商开始加大投资,全面进入我国大豆加工业。 目前外资企业参与我国植物油生产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进行原料进口贸易,如大豆、棕榈油等,二是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三是进行资金参股。实际中,跨国粮商参与我国植物油生产往往是三种方式并用。 在原料进口贸易方面,进入 2004年后,国际市场投资基金利用其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以及掌控的南美大豆资源优势,开始对我国大豆贸易进行疯狂打压,致使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滑落至全行业大幅亏损的深渊。首先是在CBO吨市场上进行点价方式将高价豆卖到国内市场,同时其国内参股企业利用我国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可以免交所得税,同时也不用交纳增值税,并且亏损部分还可以冲抵未来的赢利部分等相关税收规定,规避税收费用实现把左口袋里的钱亏到右口袋里,完成资本境外转移目的。相比之下,我国的民族压榨企业却承受了实实在在亏损。另外,对于合资企业来说,外资方还可以通过恶意亏损来达到使中方资本缩水、而其自身却通过资金优势扩大股份的目的,最终达到其操控中国压榨市场的目的。 另外在国内油脂原料进口上,跨国粮商利用其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优势,已基本完成对我国大宗食用油压榨原料的采购控制。根据了解,目前包括中粮集团在内的多数中国压榨企业,都在以进口大豆作为食用油压榨的原料。而 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家跨国公司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资源,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另外,嘉里、益海合并过程中,通过股份置换,ADM将持有丰益国际的股份。此外,目前棕榈油是除大豆油外中国第二大消费食用油,也是调和油生产的主要原料。中国几乎全部棕榈油都依赖进口,中国年进口棕桐油450多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东南亚,而合并后丰益国际将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公司之一,将在中国棕榈油进口中大举获利。在建厂和投资参股方面,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资料显示,2006年人统油脂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0个,仅占6.9%,但统计数据也显示,年产量10万吨以上食用植物油企业30个,总产量达1079.9万吨,占人统食用植物油企业总产量的62.4%。中粮集团、嘉里粮油集团、益海粮油集团食用植物油产量均达到100万吨以上,分别为205.4万吨、188万吨、152.3万吨。前10家企业总产量占本行业人统企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食用植物油44.7%。其中嘉里粮油集团、益海粮油集团为外资企业,目前已经合并重组为丰益国际,中粮集团的油脂业务也含有ADM的股份。 汇总数据显示,最近三年,嘉吉公司、邦基公司、托福公司、路易达孚公司和来宝公司五家跨国粮商对我国的十多家大豆压榨厂进行了资产重组。来宝公司先后收购了广西钦州大洋油脂和江苏南通宝港油脂,重组了重庆新涪和山东新龙油脂;邦基公司先后收购或控股了山东日照三维油脂、南京华农油脂和天津正大公司,并与中储粮合资在东莞建设大豆压榨厂;嘉吉公司先后收购了东莞华农油脂和阳江丰源公司;路易达孚公司兼并了霸州华农油脂,并对张家港江海粮油工业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与中储粮合资在日照建设大豆压榨厂;托福公司重组了湛江华农公司,并通过郑州阳光公司人股开封正大和许昌山花公司。此外,中纺粮油公司与 ADM等相关外商成立合资公司,先后租赁或入股菏泽华瑞油脂、东莞盈丰油粕公司和蚌埠花园油脂公司,并计划在日照港建设大型粮油物流基地和大豆压榨厂,据悉近期中纺粮油仍在与国内两家大型大豆压榨企业集团商谈重组其属下的大豆压榨厂事宜。 目前 ADM、邦基、嘉吉、丰益国际、来宝等跨国粮商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持有股份,占66%。 三、外资进入对国内相关产业影响 外资进入我国植物油压榨市场,一方面满足了国内植物油需求,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所贡献。 根据了解, 1998/1999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为1094万吨,而2006/2007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突破3200万吨。而其间国内大豆产量仅为1600万吨左右,严重满足不了国内需求,熟悉国际贸易经验外资的进入对我国解决植物油供应问题带来了好处,特别是在棕榈油进口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繁荣发展。同时,跨国粮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物流模式,对我国整个粮油市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外资的进入也促进了国内食用油生产工艺的进步,更新了国内的消费观念。 中国制造受人诟病最多的是技术含量不高,实际上近年来所争议的,无论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还是中国商品质量危机,折射出的是国内少数企业技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产业链条中获利过低,所以遭遇频繁的贸易摩擦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国食用油行业十几年前,因为技术上的差异,消费的食用油被称为 土油、洋油。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成长,目前在加工工艺等很多技术领域上,已经占据了世界前列的位置,尤其是黄曲霉素去除技术上的成就。 中国食用油行业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期:从粗放成长转变为集约成长,从同质竞争转变为创新竞争,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扎扎实实地从 创新技术做起,别无他途。 但另一方面却也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危机。 大量的进口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我国油籽压榨中心也逐渐转向沿海地带,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采用进口大豆,由此也造成我国大豆产区出现卖粮难,播种面积持续下降的局面。传统的大豆主产区目前仅黑龙江、内蒙地区产量较高,大豆在黄淮及长江流域已经成为经济作物种植。在黑龙江省,豆农 50%以上的家庭收入来自大豆,尤其是北部地区种植大豆近2000万亩,当地种玉米气温不足,种小麦效益更差,种植大豆是当地40余万户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大豆生产全面崩溃,这部分农民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另外,外资在国内的大肆建厂扩建,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伴随着沿海集中设厂的增多,投资风险也在加大,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数据资料显示,在 20002006年期间,我国日压榨大豆能力增长了3.2倍,但在此期间,国内大豆实际压榨量仅增长了1.2倍,国内大豆压榨能力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大豆实际压榨量的增长速度,导致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出现严重过剩的局面。2006年我国实际大豆压榨量只有3500万吨左右,仅占全部大豆压榨能力的43%(如果考虑压榨能力300吨日以下的小型油厂以及可加工多种油料的油厂也加工部分大豆,目前全国大豆压榨能力将超过9000万吨,大豆实际压榨量占全部大豆压榨能力的比重不足38%)。 目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主要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尤其是近几年,沿海地区大豆压榨能力快速扩张,企业规模庞大,受国产大豆采购和运输规模及费用的限制,加工进口大豆已成为南方沿海地区大豆压榨油厂的唯一选择而且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大豆压榨能力远远大于华北和东北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 2006年底,我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各省的油厂日压榨大豆能力已达到17万吨,年可加工大豆5100万吨,除山东内陆地区部分油厂加工少量国产大豆外,其他油厂基本上是全部加工进口大豆。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油厂日压榨大豆能力为10万吨左右,其中有一半的压榨能力位于沿海地区,这些油厂的加工规模均超过1000吨,最大的达到10000吨,压榨进口大豆也成为这些企业的首选按照。以全国大豆日压榨能力为27万吨计算,沿海地区的大豆压榨能力占到75%以上,这些地区的油厂每年加工进口大豆数量占其大豆压榨量的比重超过90%。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产能过剩、布局集中,20032005年之间我国建成的大型大豆初榨油厂,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因经营困难,导致破产倒闭或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 同时,跨国粮商利用其对原料采购的优势,使我国不仅在国际大豆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而且在国内大豆市场上也失去话语权,大豆进口时间、数量、价格被国外参股控股企业所掌控,国内油脂压榨业有被外资垄断的风险。 据悉,目前,我国的大豆加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延伸到饲料加工、畜禽、水产养殖、营养保健、包装、化工、环保、军事、医药、纺织服装、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国内大豆生产消亡,大豆将完全依赖进口,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受制于人,进而影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食品营养所需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来源将受制于人。由于大豆加工和贸易已被外资掌控,如果大豆生产全面崩溃,我国的大豆供应及饲料工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将全面受制于外国,传统豆制品、肉、蛋、奶及水产品等的供应将面临挑战,严重危及我国食品安全。 四、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 1996年我国大豆进口关税调减至3%,开始放开大豆进口,2001年加入WTO,我国于当年5月公布转基因条例,对进口植物油实行TItQ管理,相继出台了大豆的两种补贴,现在农业体系中的两种补贴就是从大豆开始。还有就是油菜籽。另外还出现了其他的一些问题,包括就2004年的巴西红豆事件,出台了检验制度,修改了外商投资目录,还有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了2号大豆。2006年以农业部为主的行业协会成立,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取消植物油n1Q管理以及大型油脂钢集团重组,包括中粮重组和丰益嘉里合并。2007年进一步加大国内油籽生产补贴力度,另外,《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正在加快制定中,根据目前已知的内容:从事大宗农产品进口的企业,其相关情况均需备案;相关企业在签订大宗农产品进口合同、货物在装运港出运、抵达目的港等相关情况,需在72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进口总量、出港时间、到港时间、进口价格等。商务部已公布的《实行进口报告管理的大宗农产品目录》中包括大豆和豆粕两类,并首选大豆产品进行跟踪。国内油厂将需要做好进口大豆的提前申报与到货情况报告。 此外, 2007年国家发改委再次修改外商投资目录,限制目录里面农副食品加工业规定如下:1.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中方控股),玉米深加工;2.生物液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产(中方控股)。 除上述规定外,国家将继续完善大豆和食用油储备制度。 五、未来外资发展态势及相关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我国竣工投产的大型大豆压榨项目至少有五家,合计日压榨大豆能力达到1.6万吨。这些项目分别是:青岛渤海油脂大豆压榨项目,设计日压榨大豆能力为6000吨;九三油脂防城港大豆压榨项目,设计日压榨大豆能力为5000吨;黑龙江阳霖油脂集团三厂,设计日压榨大豆能力为2000吨;江苏民康油脂公司和重庆油脂公司盐城分公司设计日压榨大豆和油菜籽1000吨的综合油料加工项目。 目前国内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大豆压榨项目仍有十多家,分别是:辽宁丹东港集团与美农谷物公司、美国帕斯特公司共同投资 1.2亿美元规划建设的200万吨谷物油脂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将建设3000吨/日大豆压榨厂;中储粮下属公司与邦吉合资建设的东莞大豆压榨项目;中储粮下属公司与路易达孚合资建设的日照大豆压榨项目;华港集团公司的钦州大豆压榨项目;黑龙江鸿源植物油公司的1000吨/日大豆压榨项目;黑龙江阳霖集团的1500吨/日大豆压榨项目;佳木斯吉庆豆业的1000吨/日大豆压榨项目;山东嘉冠集团的2000吨/日大豆压榨项目;邦吉公司天津大豆压榨扩建项目;上海良友集团的江都大豆压榨项目;益海嘉里集团的佳木斯大豆压榨项目。 不过,考虑到目前国内压榨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未来国内压榨产能继续扩张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国家在政策上的规定,也将对外资在华新建产能有所限制。 综合来看,我国食用油行业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期:从粗放成长转变为集约成长,从同质竞争转变为创新竞争。 对于国外大豆的层层压近和外资对国内加工业的攻城略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认为,首先要加大对国产大豆生产的支持力度,启动战略贸易机制。如对国内大豆生产采取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大豆产业基金等市场机制;把大豆等资源性农产品进口纳入战略贸易安排,建立进口战略机制,对大豆的收购、船运、加工、终端产品进行产业链管理等。 其次,程国强表示,国内企业应该多向跨国粮商学习。其中,这些跨国粮商的资本动员和运作能力只是基本条件。国内油脂企业更应该学习的是他们用 100多年时间积累的全球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经验,探索建立从原料收购、产地运输、国际运输到消费地的加工、饲料、养殖业的产业管理、系统风险控制和行业资源整合的新经营模式。 此外,部分专家还建议要尽快建立我国的 大豆安全保障体系。通过联合、收购、兼并等手段,形成以某些大油脂集团为首,包括中小型大豆压榨企业、大豆贸易商、代理商、进口商,以及金融、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公司等在内的产业集群,再通过产业分配、通过金融市场的套期保值和投机,与国外基金及产业投资者进行对抗。我们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国内油料资源的严重不足,未来进口市场依然呈扩大趋势,我国油料油脂生产必须坚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走差异化发展,重点发展非转基因产品,特别是高蛋白食用大豆。 我国大豆产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又有饮食大豆及其制品的传统习惯;目前,我国尚未发展转基因大豆,而且高蛋白大豆品种的选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绿色、高蛋白一直是中国大豆的品牌优势。因此必须扬长避短,除在东北和黄淮海大豆集中产区推广高油大豆品种以满足我国众多油脂加工厂的需求外,今后还要在南方地区推广高蛋白和其它专用大豆品种。同时,提升传统大豆食品加工产业的档次,促进传统大豆食品产业的现代化。 1996年开始,我国在全国城市和农村范围内广泛实施大豆行动计划,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突破口,利用传统的大豆加工技术,提高城乡居民的蛋白质营养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的营养状况,增进全民身体健康。2003年直接用于食用和食用加工的大豆共850万吨,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55%,比1995年提高了11%左右,人均食用大豆消费达到6.6公斤,比1995年4.9公斤的人均食用量增加了35%。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大豆人均食用量仍然偏低。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和中国的台湾、江苏、上海等发达省份,人均食用大豆一直保持在每年10公斤的水平上,台湾省每人每年的大豆直接消费量大于20公斤。以我国现有13亿人口计算,如果人均大豆食用消费达到10公斤/年,则食用总需求为1300万吨;如果人均食用消费是20公斤/年,则总食用需求为2600万吨。假如我国到2015年实现人均20公斤/年的消费目标,按照每年1000万的人口增长速度,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左右,则大豆食用总需求为2800万吨。按照已经实施的国家大豆行动计划的消费目标,到2010年人均大豆食用需求量将达到16公斤/年,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3.4亿,这样大豆食用总需求量将达到2144万吨,2030年人均大豆食用量达到25公斤/年,以15.19亿人口计算,大豆食用总消费量将达3798万吨。未来我国大豆食品业发展前途广阔。 (作者:郭清保 单位:中华粮网) 原载 2008 年 8 月 22 日中国食用油信息网
个人分类: 推荐|4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沪指周线图形特征(2008-8-19)
陈龙珠 2008-8-19 16:10
( 注:本 简单作图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附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日线走势: http://biz.finance.sina.com.cn/forex/forex.php (沪市大盘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日结束了一个多月的横盘整理、选择了向下突破2002年前的两个高点连线,现已沿着自今年1月中旬开始的下降通道顶线大幅下滑并已探及2300点下方。 短线技术上关注 自今年1月中旬开始的下降通道顶线的支撑作用;另须密切关注奥运会后金融和证券市场管理政策走向,以把握中期投资入场合适时机。 )
个人分类: 家庭理财|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