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体育锻炼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体育锻炼

相关日志

征稿信息 | 刚度变量在体育锻炼和运动损伤预防方面的作用
Hindawi 2020-9-7 09:39
特刊名称: Application of Stiffness Variables in Sports Practice and Injury Prevention (刚度变量在体育锻炼和运动损伤预防方面的作用) 期刊名称: Applied Bionics and Biomechanics 客座主编: Artur Struzik,University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Wrocław, Poland 截止日期: 2020年9月18日 刚度(stiffness)是主要用于人体和动物运动分析中的变量。目前所开展的此类研究已涵盖周期性运动(如走、跑和跳)和单一运动(例如垂直跳跃)。刚度是对弹性特性的定量测量指标,它决定了在顺应性组织中积累潜在弹性能量的能力。 尽管上述现象很容易理解,但运动训练实践却提出了以下问题:潜在弹性能量,作为决定运动成绩关键因素,所发挥的作用。这种不确定性因为缺乏具体的建议,从而确定上述理论是否可以提高运动员运动系统的速度强度。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人们开始推测是否存在一个最佳刚度值,最有利于潜在弹性能量积累的同时,还可以帮助达到最佳运动表现。这种推测目前已经得到了部分研究结果。然而,目前仍没有任何研究就理想刚度值的存在与否提出明确证据。此外,肢体损伤风险可能与下肢刚度的改变有关。目前尚无关于哪种硬度值更有可能增加软组织和关节受伤风险的共识。刚度过高有可能增加骨骼损伤几率,但刚度过低还可能导致关节不稳定和软组织损伤。此外,刚度的概念和方法相对混乱,令研究人员很难整理相关知识,比较此前的研究结果。 因此,这份特刊的宗旨是,收集对以下领域进行探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即:刚度(包括关节、肢体或者垂直刚度)与运动学和人体运动系统中的运动变量,以及肌肉活动和生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该特刊特别关注刚度在体育锻炼和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此外,该特刊还强调使用实验方案以及计算方法估算刚度。我们还欢迎阐述该领域当前知识现状的综述论文。 欢迎涉及以下领域的原创研究和综述论文投稿: 刚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刚度对运动表现的作用 运动损伤风险中的刚度因素 潜在弹性能量的积累和作用 刚度计算方法(例如基于力-位移曲线)的论述、验证和对比 可以进行刚度测量和损伤预防的技术(例如振动) 所有被接受的论文,均将根据 创作共用许可证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出版。任何人均可免费获取您的论文,您将保留该论文的完整版权,这将确保您的研究将永远归属在您的名下。为此,所有经同行评审后被接受准备出版的论文,均应缴纳一次性文章处理费(APC)。 点击查看征稿详情
1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43)
jiangjiping 2019-3-17 08:22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43) (四十三) 继续给自己点个赞 蒋继平 2019年3月17日 今天在健身房进行登楼梯锻炼, 40分钟下来, 机器告知我, 我的记录已经打破了本周这个机器的最高记录。机器的记录显示: 本周每人的平均登楼数是47层楼, 最高记录是126层楼。 我现在的记录是128层楼。 看到这个数据, 我想起上周的最高记录也是我自己保持的。 这个健身房一共有六台跑步和登山机(双重功能),六台滑雪机, 四辆自行车, 和一部登楼机。 因为只有一部登楼机, 所以,所有来健身房进行登楼锻炼的人都会在这个机器上锻炼。 机器对每个人的锻炼结果都有自动的记录。 在进行登楼锻炼的时候, 机器会不断地显示以往的记录和现在的动态。 我通常要两周才会进行一次登楼锻炼, 每次在40分钟左右或者更长。 我发现我每次的登楼数是那个周的最好记录。 这个登楼运动是运动量比较大的一个项目, 尤其是当登楼速度达到一定的档次更是需要相当的体力才能跟上机器滚动的节凑。 通常情况下,在第12分钟时,我就开始出汗,在第15分钟时,汗珠就往下滴, 到40分钟时, 浑身都是汗, 楼梯上的汗珠已经连成一片。 每次锻炼下来, 回家洗个澡, 觉得神清气爽, 非常舒服。我要为自己点个赞。 我给自己点赞的原因是, 在众多的体育锻炼爱好者中, 我的毅力还是算不错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5-28 19:33
我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蒋继平 2018年5月28日 我一辈子在科研领域从事科研工作,养成了一个科学思维的习惯,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 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观察, 用科学的原理分析推理。 最近,我也把同样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 我现在把我的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像古代皇宫的皇帝一样详细地记录下来。我电脑中一共有十几张表格, 每张表格记录的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方面。这些表格的内容包括:1. 每天的血压。 2. 心跳。 3. 大便次数和状况。4. 夜间小便次数。 5. 一日三餐的食谱。 6. 每天的饮料。7. 每天的补品。 8. 每天服药的记录。 9.每天的体重记录。 10.每天早上起床的时间。 11.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 12.每天锻炼身体的项目。 13. 每天俯卧撑的记录。 14. 整体感觉。 15. 耳鸣程度。 16. 家庭大事。 17. 工作状态。 通过这些详细的记录数据, 我可以具体地了解我的身体变化状态。要是身体出现不正常的情况, 我可以从这些数据的分析中推理问题出在那里。要是原来有明显问题的地方已经得到改善, 那么, 我就可以把表格中的数字作为日常生活的标准。 我这样做是应用科学原理,根据科学知识,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饮食, 体育锻炼和日常作息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好, 很有效果。经过大约六个月的实验,我的一些原本存在的健康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具体举例来说, 首先体重已经从去年底的164磅降到现在的154磅, 半年时间降了10磅。 这个虽然不是很大的差异, 但是,对于我这样本来就属于正常体重的人来说, 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有减肥经历的人一定会同意我的说法。其次原来因为内痔引发的大便出血现象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最近一个多月已经没有出现大便出血的情况了。再者,原本我有中度血压高, 最近两个多月的血压一直比较低, 很少超过130/80, 大多数在120/75 左右, 而且是在药量减半的情况下取得的效果。 还有, 身体的整体感觉也有明显的改善, 记得五年前我登上二层楼都觉得非常累, 现在我可以一连不断地登上150层楼。 反正我觉得体力已经恢复了好多。 简言之, 我把科学的方法应用到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把自己的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去依赖医生。 当然这样做, 还是需要一些基本科学知识的, 尤其是生物学知识。 我本来就是一个病理学家, 在这方面有基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54 次阅读|4 个评论
草中笋对健康的科学认知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5-28 08:24
草中笋对健康的科学认知 蒋继平 2018年5月28日 健康是人人关心的话题,也是关乎人生命运的首要因素。有人说, 没有健康, 其他都是零。这话虽然有点极端, 不过, 细细想来, 还是有点符合社会现实的。 说到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身体是否正常, 有没有毛病。 医学上一般把健康问题归纳为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两类疾病。先天性就是遗传疾病, 后天性的属于感染疾病和代谢失调引发的身体不正常情况。 从我个人的认知来看,人们通常说的健康实际上只是康, 就是没有毛病, 与健没有多少关系。 我对健康的认知是: 健是指人的体型,肌肉和力量。那些骨架粗壮, 肌肉发达, 力量强劲的人属于健的一类人。但是, 这类人要是代谢不正常, 身体某部位出了问题, 那就算不上健康的人了, 是不是? 康的人就是体内代谢正常,没有任何器官和组织的病变。 但是, 康的人不一定健, 它们也许没有丰满的肌肉,也没有粗壮的骨架和强劲的力量。 因而,在我看来, 健和康是两回事, 健的人不一定康, 康的人不一定健。 康和健是两回事的例子世界上到处可见。大家一定知道好莱坞大明星阿诺.斯瓦辛格, 他是世界男子健美冠军, 拥有一身强健的肌肉, 健字用在他身上是当之无愧。 可是,他的心脏有问题,在十几年前就动过心脏手术, 今年又做了第二次心脏手术。心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器官,心脏不好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为一个健康正常的人, 是不是? 我自己的情况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经常锻炼身体, 所以, 虽然没有斯瓦辛格的强健肌肉, 但是, 与一般人相比,我还算一个相当健的人, 身上的肌肉线条明显, 尤其是胸肌和手臂上的三角肌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不过, 非常遗憾地说, 我一直不是一个康的人, 一生中经常有身体不适的毛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历过七次全身麻醉, 七次上手术台, 四次进救命室。 现在身上有一根断骨, 还有强烈的耳鸣和轻度高血压。 不过, 虽然身体麻烦不断,由于健身带来的强健体魄, 这个强健的体魄可以抵消身体上大多数麻烦。比如说,我在两年多前在上海遭受严重的摔伤事故, 造成一根肩骨切底断裂, 5根肋骨错位和大量内出血的人体伤害的情况下,经过简短的医疗(18天, 没有任何手术), 就恢复了正常, 而且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这个靠的就是平时练成的强壮体魄的资本。 简言之,健康涉及到健和康两个方面, 健的人不一定康, 康的人不一定健。 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变得健壮, 但是, 也可能造成运动伤害。 一般来说, 体魄强健的人对伤病的抵抗力较强。 康的人主要通过身体保养来维持。 要做到又健又康, 那么, 一方面要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练, 另一方面要注意身体的保养, 包括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科学的膳食调理。
个人分类: 健康养生|22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校大学生的“隐性堕落”问题
热度 7 dulch 2016-12-3 23:47
本科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是决定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教师,都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可以说学生的优秀成绩带给老师的成就感是物质上的奖励不能代替的。反之,各类状况较多的学生(让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的,被记过甚至留校察看和劝退的)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对象,而这类学生在所在院系的“知名度”肯定也是颇高的。与这类学生“显性堕落”的特点相比,有比例更高的同学处于一种“隐性堕落”的状态。他们往往是不怎么逃课的(上课但是不听课),作业也会交的(多数抄少数胡乱做),甚至也会出现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玩手机或者和同学聊天)。可想而知,这类同学的学习效果是非常不容乐观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差的。以上是纯粹学习方面。虽然大学生的任务是全面发展,但是他们在学习上花费时间少,在学生社团、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上花费的精力也未必就真的多(他们的时间都去哪了?网上的各类吐槽已经很多)。 在大学对学生很宽松的管理模式下,管理者肯定会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显性堕落”的人群。处于“隐形堕落”状态的学生表面上不会给学生管理者制造大麻烦,学校也不会因为他们被上级部门问责,这样一来,他们处于被放羊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能适应新时代的激烈竞争和对人才的高要求吗?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当代高等教育追求的吗?因此,多关注处于“隐性堕落”的人群,研究方案,制定政策,花大力气改善现状,或许可以把高等教育的效果变的更好。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5530 次阅读|18 个评论
运动有益于脑健康
热度 5 sportmuscle 2016-7-3 10:31
运动有益于脑健康 体育锻炼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成为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早在1968年,运动生理学家肯尼斯•库伯提出“有氧运动”理念,让我们认识到运动促进身体健康。而一切的身体训练都是在人体高级中枢支配下完成的,运动不仅能健身、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影响心智与情绪。 运动对脑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有益于脑健康,可以有效预防脑相关的疾病。当前,老龄人口增加趋势加剧,积极的身体锻炼能有效降低增龄所致的脑功能减退和认知功能的下降。一项5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经常性有规律的体力活动会明显降低老年人患脑相关疾病的风险,有效预防老年认知功能的下降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生。有关舞蹈项目的研究发现,跳舞不仅能让人变得更聪明,它还能起到预防认知障碍症的作用,主要是跳舞能同时调动大脑中多个区域的神经功能,有效地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 运动何以促进脑健康? 也有人认为运动是一剂健脑丸,而今天运动带给头脑的好处,又从新塑造了运动的新价值。 当前,抑郁症人群的增加成为困扰社会的难题。抑郁或焦虑会减缓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做出决策,并使记忆减退。对于轻度的抑郁患者,运动就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情绪。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中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这是让人感觉快乐的关键化学物质;运动还能提高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内啡肽的分泌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知能力也会逐渐出现功能障碍。我们知道运动能够改善心血管的健康,研究发现规律健康的生活状态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血管的弹性,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因脑血管损害而导致的认知能力障碍。提示老年人积极的健身训练的重要性,让血管保持弹性或是一种有利机制,它能够帮助人体起到抵抗认知能力老化的作用。 另外,动物实验的研究也提供了运动对脑健康的积极作用。美国哈佛医学院科学家揭示运动能够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而BDNF对于维持神经元健康和生长十分重要。而这些功能对延缓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经疾病至关重要。科学家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一直处于安静状态的小鼠,那些绕着轮子跑或是在跑步机上跑步后的小鼠,其海马部位的新神经元的数量会增加到原来的二到三倍。这也为老年人积极锻炼与脑健康提供了重要证据。 那么何种运动更有效果? 一项脑部扫描研究显示,让一组常年久坐的、年龄在60至79岁的健康成年人进行有氧健身训练6个月后,他们的脑容量有显著增加;但如果只做拉伸练习,脑容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对脑健康而言,提示运动的方式尤为重要。科学家们比较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跑步、对抗性力量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鼠大脑的影响,发现运动确实能促进海马部位脑细胞的生长,其中定期进行长跑的大鼠所产生的新脑细胞数量非常可观,跑的距离越长增加的脑细胞的数量越多。进行对抗性力量训练的大鼠虽然身体变强壮了,但其新脑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也就是说,规律性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最有益于大脑的健康。 在运动时间的长短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对于55岁至80岁的人群,有规律地锻炼身体的人要比不锻炼身体的人的认知能力好四倍,尤其是那些坚持锻炼身体长达半年以上、每次能锻炼30分钟至45分钟的人,其认知能力最佳。 运动健身应有度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对人体而言,运动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的,对人可能非但无益,反而会有害了。动物实验发现运动成瘾的老鼠大脑反应比运动量正常的老鼠迟钝,提示运动虽然对大脑有益,但也应该适可而止。 大强度运动不利于脑健康,短期的大强度运动使大脑皮层活动减少,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则使脑组织兴奋性降低。原因可能与大强度运动时能源物质耗竭、自由基的大量堆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使脑的血液和氧供应减少,局部酸性产物的堆积等不仅影响脑的能量供应,而且直接遏制神经的活动,使脑机能下降。 因此运动不可过量,应根据自身的状况调整运动负荷,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一般而言有氧状态下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分到60分为宜,一旦过量,不仅无益,反倒可能损害身体机能。 因此,年轻人若想改善智商,老年人若想延缓脑萎缩,先穿上运动装,走进运动场。 参考文献(略)
9586 次阅读|5 个评论
水生所举行2015年职工冬季趣味运动会
yaoweijian 2015-12-30 15:47
2015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标本馆北广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职工冬季趣味运动会。水生所党委书记胡征宇、副所长解绶启、工会主席宋立荣以及全所100多名职工参加了本次趣味运动会。   本次趣味运动会共设9个项目,分为两个赛场同时进行。室内健身房有体感游戏机、动感单车、跑步机、力量器械和仰卧起坐5项,室外篮球场有呼啦圈、单人跳绳、托球跑和双人夹球跑5项。参赛者在报名处领取参赛卡后可自由选择参与项目,每个项目均有通关要求,每完成一个项目可盖一枚图章。集齐5枚图章即可在兑奖处兑换奖品。   运动会的主题是“快乐、健身、团结、进步”。伴随着激扬的乐曲,参赛选手或单挑或组队,这边跑完那边跳,这边呼啦圈一分钟不落地引人惊呼,那边体感游戏姿势优美又刷新记录。两个赛场欢声笑语不断,快乐运动不止。比赛结束,抱着奖品满载而归,每个人都乐得合不拢嘴。
2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锻炼对胖瘦个体线粒体生成的影响
lawk00 2014-1-13 17:34
体育锻炼对胖瘦个体的影响:长期的锻炼可促进瘦鼠线粒体生成而肥胖鼠则无,其机制在于翻译水平的调节,锻炼后瘦的个体,线粒体翻译延长因子表达增加40%,而胖的个体没有增加,虽然PGC-1a表达高于瘦的个体。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398401
个人分类: 学习|3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