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马克思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马克思

相关日志

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之近现代传奇与惊艳
热度 3 hillside 2014-2-16 15:50
—— 真本登场! 正式终结 法国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仅有一页多的江湖神话 —— 德布罗意眼中的美色乃“great intellectual beauty”(智慧之大美)! —— 无奇不有!将 德布罗意波光大至完美的薛定谔倒是纵情声色的花花公子 —— 兼问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为何不到三年就译成德文,但长期无英文版 —— 马克思博士 知 微有几分、对积几多解?-《数学手稿》的观众心语 德国的马克思在本科毕业的同时、同步完成博士论文,并将博士学位笑收囊中,并且凭借博士毕业文凭赢得泰山恩准、抱得美人归的故事堪称近代传奇。出现在博士论文题献处的唯一对象是女友的父亲,赞美之辞占据了整整一页(可点击附5中的网址欣赏)。现代新新人类往往只知赞美女友,却忘了赞美自己的未来岳丈。 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题的学术论文数名列世界之冠又堪称现代奇迹。详情可阅读本人的博文《博士学士双料学位获得者马克思被“博士论文”标题使用率世界第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50729-650084.html )。 网上一则所谓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仗持老爸威势、爱因斯坦留情,凭借一页纸论文,而不是一纸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的消息在国内网络传为神迹。然而,据科学网王晓明博友的博文《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及其回帖介绍,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英文版正文达72页,而德文版有120页。 为稳妥起见,我下载并核实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英文版总页码为81页,除前面的封面、目录上,正文的最后页码为第72页,第73页为参考文献页。 据英文版介绍,德布罗意博士论文原来的法文印刷本为1925年,后来译为德文版(1927年)。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英文版.pdf 就该英文版而言,我有一些疑问。英文版的扉页仅有法文原文标题及译者A. F. Kracklauer的姓名,无翻译日期。英文版中却有德布罗意1927年专门为德文写作的序言,满满一页。后来网上检索译者A. F. Kracklauer的个人信息,发现他在个人主页中专门就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英文翻译指出“ Although this work won him a Nobel prize, it appears that it was never complete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o, here's mine. ”(大意为,尽管此博士论文为德布罗意赢得了诺贝尔奖,但却从未全文翻译为英文,我做到了!)不过,A. F. Kracklauer只是简单地介绍翻译自德布罗意1925年的论文印刷本,是由法文直译还是 德文转译未加说明。就 A. F. Kracklauer 个人主页提供的多部译自德文的翻译作品看,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德文版。 德布罗意的人品也并不像中文故事传播的那样不堪。尽管身为贵胄之子,但他本人并非传说中的纨绔之徒。据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网 页 介绍,他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引路人是他的兄弟 Maurice( 物理学家,在X射线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 )。 在1913年大学毕业、获得科学学位后, 德布罗意 一直沉迷于科学思考,只是由于战争才耽搁了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http://micro.magnet.fsu.edu/optics/timeline/people/debroglie.html 将 德布罗意心目中的 great intellectual beauty译作“智慧有大美”之后,突然想到手头的一本书《天地有大美——现代科学之伟大方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格雷厄姆.法米罗主编)。该书介绍了薛定谔的波动方程、狄拉克方程、杨-米尔斯方程等。不过此书将薛定谔描绘为典型的花花公子,第四章的标题是“情欲、审美观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该章开篇写道,“埃尔温.薛定谔的一位好朋友回忆道,‘他在生命中的一次姗姗来迟的情欲大爆发中完成了他的伟大工作。’”。 副标题“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为何不到三年就译成德文,但长期无英文版”只是我起初阅读英文版中德文版前言引发的困惑,后来看到 A. F. Kracklauer先生的网页说明才略解疑问。至于为何一直没有英文全版,可能还有更多的原因。 为了彻底消除罩在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上的雾霾,我决定网搜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法文原版。现将搜索结果公布如下:“法文版2”最后页码为第128页(此处未考虑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手稿的总页数与该电子版的差异 )。从语言角度分析,法语与英语的文字表达力相近,两种语本之间总字数通常相差不大。由本文提供的电文书籍版面看,法文版疏朗、英文版紧凑,初步判断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手稿(手写稿或打字稿不详,但这已不影响本文的立论)至少在100页左右。为比较起见,下面附录 法文版(取自“法文版2”)、英文版中“第二德布罗意方程”的出现片断。 法文版下载网址为: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法文原版1(封面似含德布罗意手写体).pdf (1992年出版,根据1992年印刷本)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法文原版2(仅正文,无封面、目录).pdf 1. http://gsjournal.net/Science-Journals/Historical%20Papers-Quantum%20Theory%20/%20Particle%20Physics/Download/1635 2. http://tel.archives-ouvertes.fr/tel-00006807 附1:科学网的相关博文 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hillside注:此文考证颇为详细,并附英文版提供下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61do=blogid=259767 欧洲,1924年,一页纸的博士论文,可能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0554do=blogid=340591 附2:德布罗意为博士论文德文版翻译版Untersuchungen zur Quantentheorie, BECKER, W. (trans.) (Aka. Verlag., Leipzig, 1927)专门撰写的满满一页的序言(摘自英文版。“as translated to English below,”看来系英文翻译者A. F. Kracklauer添加)。 Preface to German translation In the three years between the publication of the original French version, and a German translation in 19271,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progressed very rapidly in the way I foresaw, namely, in terms of a fusion of the methods of Dynamics and the theory of waves. M. EINSTEIN from the beginning has supported my thesis, but it was M. E. SCHR¨O EDINGER who developed the propagation equations of a new theory and who in searching for its solutions has established what has become known as “Wave Mechanics.” Independent of my work, M.W. HEISENBERG has developed a more abstract theory, “Quantum Mechanics”, for which the basic principle was foreseen actually in the atomic theory and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of M. BOHR . M.SCHR¨ODINGER has shown that each version is a mathematical transcription of the other. The two methods and their combination have enabled theoreticians to address problems heretofore unsurmountable and have reported much success. However, difficulties persist. In particular, one has not been able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namely a undulatory theory of matte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field theory. At the moment, one must be satisfied with a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energy parcels and amplitude waves of the sort known in classical optics. To this point,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electric density in MAXWELL-LORENTZ equations may be only an ensemble average; making these equations non applicable to single isolated particles, as is done in the theory of electrons. Moreover, they do not explain why electricity has an atomised structure. The tentative, even if interesting, ideas of MIE are thusly doomed. Nonetheless, one result is incontestable: NEWTON’s Dynamics and FRESNEL’s theory of waves have returned to combine into a grand synthesis of great intellectual beauty(智慧之大美) enabling us to fathom deeply the nature of quanta and open Physics to immense new horizons. Paris, 8 September 1927 附3: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英文版翻译者、德国量子力学家A. F. Kracklauer。A. F. Kracklauer在他的主页提供了由他译为英文的的多篇量子力学经典著述。A. F. Kracklauer在该主页对量子力学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批评,称之为“疯狂的物理学”(loco Physics)。 http://nonloco-physics.0catch.com/ 由A. F. Kracklauer译为 英文的 的多篇量子力学经典著述 The following are my translations of historic paper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for my interests for which, to my best information, there are no (or no complete) English versions. Some of these papers introduce notions that have become ensconced in physics folklore as if they were grounded on more solid foundations than these papers reveal to actually be the case, or, sometimes, visa-versa. 1. Einstein: Einstein in English , A 1250 page collection of my translations to English of 178 physics papers written by Einstein in three volumes: See : http://stores.lulu.com/kracklau . Errata: E-in-E_errata.html 2. Louis de Broglie (Thesis): On the theory of Quanta, Ann. de Phys. (1925) (Re-edited Dec. 05) Although this work won him a Nobel prize, it appears that it was never complete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o, here's mine. (340Kb); Hard copy: http://www.lulu.com/content/712243 ; e-file: ldb_the.pdf (注:此即德布罗意博士论文英文版全文下载链接) 3. Julio Palacios Martinez: Hard copy of both in one volume: http://www.lulu.com/content/772611 ---Relativity a paradox free alternative (Relatividad, una nueva teoria) JPM, on the basis of dimensional analysis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symmetric aging is untenable, so reformulated SR to exclude it from the start, eventually collecting his ideas up to 1960 in this book. (743Kb) rel_pal2.pdf , ---Antirelativistic Dynamics . Rev. Ace. Cie. (Madrid) LIX 69 (1968); published shortly before his death in 1970. A criticism of SR and a compendium of JPM's proposed fixes. (179Kb) pal_ant.pdf 4. Palacios: Relativity without Asymmetric Aging , Proc. PIRT VIX, 13 pages. An extraction from Palacios' book of just those parts pertaining to the `twin paradox.' (105 Kb) pal_pirt.pdf 5. Karl Schwarzschild, Electrodynamics I, II III (1906) . Gott. Nach.. 128 , 126-278 (1903) Apparently the first study to incorporate time-of-flight delay into action-at-a-distance mechanics. (179Kb) EM_KS.pdf 6. Hugo Tetrode, On Universal Interaction, Z. Phys. 10 , 317 (1922). Prophetic natural philosophy on the relativistic classical (action-at-a-distance on the light cone) and quantum electrodynamic interaction; but, short on red meat'' for a mathematical physicist. (53 Kb) interaction.pdf 7. A. D. Fokker: ---Relativistic point-particle mechanics, Z.. Phys. 58 , 356 (1929). A rediscovery (?) of Tetrode's direct action mechanics for systems of point particles. Noteworthy is the lack of skepticism, actual enthusiasm, for advanced interaction. This is the article most often cited, the following two are virtually unknown. (63Kb) fok_var.pdf ---Reciprocity in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Charged Particles, Physica, IX , 33 (1929). The mother load for the above article with some additional details. (35Kb) reciprocity.pdf ---A Theory of Relativistic Interaction for Two Charged Point-masses, Physica. 145 (1932) . A follow up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he above two articles. (58Kb) deux.pdf 8. Walter Ritz: ---Critique of Maxwell-Lorentz Electrodynamics , Collected Works (1908). 13 pages. A short version of his formulation of an emission theory for electrodynamics, with emphasis on the contrast with Maxwell field theory. Gives good reasons to prefer direct interaction over field theories. (Note: Ritz wrote this paper using German syntax and sentence structure but French words---ugh! Some passages in my translation need tuning.) (79Kb) TE.pdf ---Gravity, Rivista di Scienza (1908) .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and prospects for a theory of gravity as of 1908, and a plaidoyer for his own proposal. Interesting and still relevant natural philosophy. (46Kb) grav.pdf ---EM: Blackbody Radiation, Phys. Z. (1908) . A turbid essay on the the cause of the ultraviolet catastrophe, and his argument that retarded interaction is essential for a solution. (36Kb) blackbody.pdf ---RelativityOptics, Collected Works (1908) . A natural philosophy essa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 aether and emission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optical and electrodynamical effects. Argues that in an emission theory, gravity appears naturally as a residue of electric force. (33Kb) optics.pdf 9. Werner Heisenberg: ---The Multibody Problem and Resonance in Quantum Mechanics, Z. Phys. 38 ,, 411 (1926). Evidently the first paper to introduce cat states into QM. It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nowadays since these state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rreal aspect of wave functions and have come to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PR and Bel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e see that they had a perfectly non mysterious, classical meaning in the beginning. This paper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quant-ph/0602080 0602080_3.pdf (79 Kb) multi.pdf ---Wave Phenomena and Quantum Mechanics, Z. Phys. 40 , 501-506 (1927) . A natural philosophy essay on the implications, as he sees it, of the above article; i.e., a back-handed attack on Schroedinger's continuum wave mechanics, and the inception of Copenhagen dogma. (25Kb) waveqm.pdf ---The Multibody Problem and Resonance in Quantum Mechanics-II, Z. Phys. 40 , 551 (1927) . Follow-up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developed in the above two papers. (119 Kb) multi2.pdf ---On the imaginable content of quantum kinematics and mechanics, Z. Phys. 43 , 172 (1927) . The paper in which Heisenberg set out 'uncertainty' as a fundamental quantum feature. This is a retranslation made to squeeze out every nuance regarding irreal wave functions and collapse at measurement. (111 Kb) anschau.pdf 10. V. A. Fock, Eigentime in Classical and Quantum Mechanics, Z. f. Phys. der Soviet-union 12 , 404 (1937) . Analysis pertaining to introducing eigentime into QM wave equations. Does not consider interacting particles, only a single particle bathed in an external wave. (87 Kb) eigentime.pdf 11. W. Slebodzinski, Cartan's Principle of Dynamics, Ann.. Soc. Math. Polonae Series I Comm. Math. XIV , 1-13 (1970) . A compact exposition of Cartan's Mechanics in classical notation. Noteworthy in that it emphasizes the independence of Cartan-Hamiltonian structure on space-time structure; it is essentially an existence proof for relativistic multiparticle dynamics with interaction. Important background for papers 6 and 16 above (60 kb) cartan.pdf 12. E. Schroeding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quantum mechanics, Die Wissenschaften. 48 , 807 (1935) . The Cat paper. This is a retranslation, as I found myself rereading sentences several times over in the other translation, and still was unsure what they meant.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German original is itself idiosyncratic. It whipsaws among several styles of language, repeats, is larded with irony, sarcasm, journalistic focculi, etc. Nevertheless, it is an excellent catalog of issues on the foundations of QM. It actually 'obsoletes' much written after it. However, nearly half of it, including virtually all of the obscure parts, is devoted to describing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A reader knowing what they are (from math, where it takes 2 paragraphs) can read it with ease. (120 kb) cat.pdf ---On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zed electron orbits, Z. f. Phys.. 42 , 13-23 (1922) . Interesting early geometric considerations largely overtaken by subsequent developments. Besides historical interest, it may contain ideas better not lost to history. (64 kb) ebahn.pdf 13. E. Madelung , Secular oscillations within singlet/triplet states, From: Math. Handbook for Physicists (Dover, 1942) p. 298 . A calculation not found in textbooks which may have deep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nglet/triplet irreal states. (19 kb) secular.pdf 14. A. Einstein, 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of the cre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light, Ann. d. Phys. 47 , 133 (1905) . A retranslation of the photon paper. It is just too important to be as difficult to get in English as it was. (61 kb) photon.pdf 15. V. Varicak, Relativity in three dimensional Lobachevsky space., (Zaklada Tiskare Norodnih, Zagrb, 1924). A translation of a mostly complete survey of Varicak's application of non Euclidean geometry to Relativity Theory; arguably the most complete treatment of this topic ever written. Hard copy: http://ww.lulu.com/content/774095 注:经比对,博文《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中提供的德布罗意博士论文英文版应当就是 A. F. Kracklauer在其上述主页中提供的下载文档 ) 附4: 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网 页对于德布罗意的介绍 http://micro.magnet.fsu.edu/optics/timeline/people/debroglie.html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long standing argument about whether the character of light was particle-based or wavelike was finally coming to an end as the scientists of the day began to accept that light could assume a dual nature. The possibility that such a duality might apply to matter as well as light was first proposed by physicist Louis de Broglie. Born in Dieppe, France, de Broglie studied in Paris and was descended from members of the French nobility. In his youth, he considered a career as a diplomat, but later turned to science and pursued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physics. His brother, Maurice, who had also decided to become a physicist and made many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X-rays, reportedly had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de Broglie and was the first to introduce him to the work of Albert Einstein and Max Planck. Louis de Broglie received a science degree in 1913, but was soon after required to enter the military. During World War I, he was stationed at the Eiffel Tower as part of the wireless telegraphy army subdivision. When not occupied by official duties, de Broglie filled many of his hours pondering scientific questions, which helped prepare him to continue his studies in 1920 after the war had ended. The focus of his research upon his return to Paris shifted to mathematical physics and his doctoral thesis consisted of research on quantum theory. Within de Broglie抯 thesis,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24, many of his most profound ideas were put forth, including his groundbreaking theory of electron waves. He had published some work on electron waves in scientific journals previously as well, but the articles were given little notice. It was not until Einstein read a copy of de Broglie抯 thesis that the revolutionary nature of his ideas was understood. Due to Einstein抯 attention, other physicists became familiar with de Broglie抯 wave theory and utilized it in shaping their own work. Most notably, de Broglie抯 theory served as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Erwin Schr鰀inger and others developed quantum mechanics. 附5:马克思博士论文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41/dr-theses/ Karl Marx Internet Arch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with an Appendix Written: March 1841; First Published: 1902; Source: Marx-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ume 1; Publisher: Progress Publishers; Transcription/Markup: Andy Blunden; Online Version: Brian Baggins (marxists.org) 2000. Contents: According to Marx's original Table of Contents Dedication Foreword Part On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in General I. The Subject of the Treatise II.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ysics III. Difficulties Concerning the Identity of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IV. General Difference in Principl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V. Result Part Tw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in detail Chapter One : The Declination of the Atom from the Straight Line Chapter Two : The Qualities of the Atom Chapter Three : Atomoi archai and atoma stoicheia Chapter Four : Time Chapter Five : The Meteors Appendix Critique of Plutarch's Polemic against the Theology of Epicurus II. Individual Immortality 1. On Religious Feudalism. The Hell of the Populace 2. The Longing of the Multitude 3. The Pride of the Elected Notes I. On Religious Feudalism. The Hell of the Populace II.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ysics (notes) III. Difficulties concerning the Ientity of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notes) IV. General Difference in Principl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Preliminary Note I. The Relationship of Man to God 1. Fear and the Being Beyond 2. Cult and the Individual 3. Providence and the Degraded God Draft of new Preface Marx's Notebooks on Epicurean Philosophy Editors' Footnotes and Preface , Image of Draft Preface . 附6:马克思数学手稿欣赏与科学网博客对于《数学手稿》的了解与心得 附6-1. 我自己的《数学手稿》收藏 此书文革后正式出版时曾现洛阳纸贵之势,由科学网与其他网站一些网友的回忆也可想见当年抢购盛况。该版封面仅有书名、作者,无出版社(英雄不问出处? 。“人民出版社”字样出现于内页,出版、印刷日期(1975年7月第1版、1976年3月第二次印刷)也与现在的书籍为主张版权争先恐后地与扉页互相争宠、现在的一些姑娘们为吸引眼球以抢先暴露真相为荣不同,只是悄悄地、羞答答地藏在封底的内页。 附6-2 http://news.sciencenet.cn//zhibo/shownews.aspx?id=233319 纪念华罗庚逝世25周年大会, 时间:2010-6-12 :……到现在为止,数学家大会上提的,到目前数学家大会,现在马上就要开,包括数学家大会的主席和数学家,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和国际数学联盟的秘书长,他们都在说给数学一个定义是非常危险的,也就是对数学只能用观点去理解,我们国家基本上华老和 各个数学家都承认了马克思的定义 ,我就不重复了。 …… : 这件事我要说一下,很少人提到,73年的时候,北大的孙小宇等人,就把马克思数学手稿翻译出来了,74年在国内见了,在整个国内影响还是比较大,相当大的,北和南影响比较大,但是在科大几乎没受到影响,因为马克思的书稿有他的意义,他归结为一句话是什么呢,求导就是严格的特定的0:0,数学家羞答答干什么,就是那个零,但是我们有华老的那碗酒垫底,我们知道,0:0脱个精光上不了台演戏的,那个领域让我们在很多地方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是我们所有科大人都知道,但是这是华老的影响所带来的。 附6-3 http://www.alljournals.cn/view_abstract.aspx?pcid=01BA20E8BA813E1924CB483152CA50D4FC5BD3CBB47B847Fcid=585D04A2453D8AD5DDFFE8BE5B16E24Cjid=B0F48139158DAC130DCA71551C5A0F32aid=9B3CDCFF12FE0F7Eyid=D43C4A19B2EE3C0Avid=1371F55DA51B6E64iid=0B39A22176CE99FB 马克思数学手稿:宝贵的历史文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2):18-23. 作者姓名: 孙小礼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摘 要: 马克思酷爱数学,几十年坚持不渝地利用闲暇时间钻研数学,留下了近千页数学手稿。马克思数学手稿(部分)在我国翻译出后,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抬高,认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为微积分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相反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不懂微积分,其数学手稿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本文说明这两种看法都太极端,马克思把数学当作经济学研究和重要工具和辩证法的重要源泉,研读数学又是马克思的独特精神休养方式。马克思数学手稿是一份有特殊价值的历史文献。 hillside注:欲阅读《马克思数学手稿:宝贵的历史文献》的更多内容,请点击: http://www.kepu.net.cn/gb/basic/szsx/4/41/4_42_1002.htm 附6-4 科学网网友回忆《数学手稿》 附6-4-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1do=blogid=737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21-21554.html 李世春博客 (hillside注:此博客中另外张贴了《数学手稿》封面、内页,有余兴者可与以上本人所贴对比) 当我上高中的时候,正是1973年到1976年,这三年间国内发生了许多大事,但是,我最感兴趣的事还是1975年马克思《数学手稿》的出版。我们的学校叫白灵淖中学,和大毛忽洞相距10公里,位于固阳阴山北30公里。如此偏僻的地方,当时在经济上又不能有任何的非分之想,根本不可能到城市的新华书店去看看。后来得知北京有个王府井书店,可以办理邮购业务,当即汇去5元钱,大约一个月后,一本崭新的马克思《数学手稿》便寄来了,余款以邮票的形式同书返回。后来再次去信询问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邮来的清单上除马克思《数学手稿》外,只有《运筹学》和华罗庚的《优选法》,可以想象到当时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也没有多少数学书籍。 众所周知,马克思《数学手稿》既不是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学术专著。当时只感觉到马克思是一个大学问家,看他的书肯定能学到些什么。后来上大学也带上了这本马克思《数学手稿》,并且一直保存到今天。 …… 数学手稿:马克思帮我对付极左派 那时,我学数学的时候,周围的人谁也不敢碰我,就连那些极左派也不敢碰我。 为什么呢? 因为我有一本马克思《数学手稿》,而且就放在身边。 大毛忽洞还跟那些极左派开玩笑说:你们看的那些破报纸是孙子辈的,我看的是马克思的原著,是你们看的那些文章的作者的爷爷,你们有什么不服气的吗? 当我看数学的时候,有时候极左派们还来给我(手里的马克思数学手稿)捧个场,就像花果山的猴子给孙悟空捧场一样。 如果陈景润当年手里也有一本马克思《数学手稿》就好了,或许能够击退极左派的干扰。 附6-4-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0333do=blogid=541216 程代展博客 文革前清华有许多数学教师是本校工科学生留校,以后又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无心钻研业务,许多优秀人材,却得不到提高。我们刚去,就听说大跃进年代,数学教研组曾提出要“打倒柯家店”。不要epsilon-delta。反击右倾翻案风后,我们也被组织学习《马克思数学手稿》,还有人建议,用它当微积分教材。 附6-4-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9894-415631.html 肖赛君博客 我曾听到一个老师讲微积分中的极限理论是有缺陷的,他也提到爱尔兰大圣教贝克莱的批判,贝克莱称牛顿微积分体系中的“0”为“幽灵”,因为牛顿在需要“0”时,不管“0”多么小,就带了进来,在不需要的时候,也不管0多么大,一句话就给略掉了。这不符合数学严格逻辑推理的要求。马克思《数学手稿》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没有必要引入极限,直接用0/0作为导数就可以, 马克思认为零是可以做分母的 。另外,好像数学家欧拉也曾说过零是可以做分母的。 附7:hillside对马克思及哲学的思辨性博文 牛顿的上帝科学观与马克思的地狱科学观—论对“地狱入口”的误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88246.html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自由落体定律对于马克思的启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55240.html 马克思论科学魅力—“高山论”与“地狱论”,兼议易中天破门而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88220.html 凡是存在的,必有不合理之处;我在故我思——我的哲学思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0729do=blogquickforward=1id=552274 附8:同时收获本科文凭与博士学位的天才数学家冯·诺依曼 http://hi.baidu.com/clq23/item/da3412d1bf6746b833db90c7 冯·诺依曼十几岁时曾得到一位叫L.拉兹的颇有才智的中学教师的教诲,不久以后,他成了M.法格蒂和L.法杰尔的弟子。L.法杰尔人称“许多匈牙利数学家的精神之父。”冯·诺依曼的父亲因考虑到经济上的原因,请人劝阻年方17岁的诺依曼不要成为数学家。后来父子俩达成协议,诺依曼便去攻读化学。1921~1925年,他先后在柏林和苏黎世学习化学。1926年诺依曼同时获得苏黎世化学工程文凭和布达佩斯数学博士证书。 http://www.pet2008.cn/thread-25393-5-1.html 1914年夏天,约翰进入了大学预科班学习,是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借故向塞尔维亚宣战,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由于战争动乱连年不断,冯·诺依曼全家离开过匈牙利,以后再重返布达佩斯。当然他的学业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在毕业考试时,冯·诺依曼的成绩仍名列前茅。 1921年,冯·诺依曼通过“成熟”考试时,已被大家当作数学家了。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克特合写的,那时他还不到18岁。麦克斯由于考虑到经济上原因,请人劝阻年方17的冯·诺依曼不要专攻数学,后来父子俩达成协议,冯·诺依曼便去攻读化学。 其后的四年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为数学方面的学生,但并不听课,只是每年按时参加考试。与此同时,冯·诺依曼入柏林大学(1921年),1923年又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化学。1926年他在苏黎世的获得化学方面的大学毕业学位,通过在每学期期末回到布达佩斯大学通过课程考试,他也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个人分类: 历史探原|6919 次阅读|7 个评论
[冯言冯语]社会主义如何防腐-谈巴黎公社
热度 1 冯用军 2014-2-11 17:06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之巴黎公社提供的“反腐经验”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反腐,誓言跳出“历史周期律”,很多官员不想当官、很多公务员叫苦,那你们都主动辞职,让我们真心想干事、廉洁干成事的来接班吧 最近,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过程中,与理论界的朋友们一起讨论民主执政的理论时,不免使我想起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历经72天。但就在短短72天的时间里,巴黎公社通过并实行了许多规定和措施,创造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奇迹。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它的原则是永存的。 巴黎公社的原则,包括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人民民主制度。巴黎公社的实践是伟大的,对巴黎公社经验总结的理论是辉煌的。这一辉煌的理论成果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在巴黎公社期间写成的《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同时也体现在恩格斯在20年后为出版《法兰西内战》一书所写的导言中,还体现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 马克思、恩格斯详尽地论证了:一是巴黎公社是帝国的直接对立物,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是“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二是公社不是压迫性的机关,而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府;三是公社的领导成员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而是由人民选出,受人民监督,并废除了一切特权的“人民的勤务员”、“公务员”、“公仆”;四是公社不是官僚、腐败机构,不是吸血鬼,它取消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官吏高薪,是“廉价政府”;五是公社对农民决不去“敲骨吸髓地压榨”,“决不靠农民劳动以自肥”,而要免除他们的一切血税,要给农民直接带来重大益处。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一再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如下三项措施:一是普选产生公职人员;二是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三是人民群众监督并可随时罢免公职人员。恩格斯认为,这些措施,就能可靠地“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写成的《国家与革命》中,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的民主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巴黎公社的民主措施,可以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同时也消除人民升官发财的思想,以防止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变质。他进而指出了“彻底发展民主”的思想,指出民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认为民主会影响经济,推动经济的改造,同时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和“防止公仆变主人”,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一个历史性《决定》,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结合在一起,回答了“党如何执政”的问题。民主执政本身是讲执政方式,但民主的本意是人民当家作主,如何执政与为谁执政、民主执政与为民执政结合在一起,所以民主执政在整个执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决定》还要求我们“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拒腐”,就是拒绝腐蚀,拒绝腐败;“防变”,就是防止变质,防止“公仆变主人”,从而把民主执政与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等统一了起来。我们党的民主执政理论和用民主制度来解决腐败、防止“公仆变主人”,是对巴黎公社民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民主,自由...
个人分类: WCGI世界廉政研究院|17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实现理想社会方略是什么?中国需要多少年?
duqunjun 2014-2-3 19:38
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理想社会(共产主义),时至今日,未见世人公认的方法。 为方便大家理解,先例举三个公理和事实。 公理一: 每年让 1% 的人过上理想社会生活,人口总数不变, 100 年所有人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每年都让 0.5% 的人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如果 人口总数减半,那么 100 年后所有人都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 所有人同时都过上理想社会是不可能的,只能分批次进入。 公理二:只有让国民进入理想新城,才能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 公理三: 连锁建设新型理想城(密居型和散居型),最终全面实现理想社会。 入住新城人群最好是哪些人呢?城内区有退休金和一定数量财产的老人、学生为主体,配备一定比例医务人员,另有科研院所。城外区为迁地农民和副食品基地。 事实: 中国现在建筑能力:用30年时间可以重建一个当代中国。 中国每年建数座新城,总入住人口数量为三五百万,平均每省10多万人,很容易做到。持续100年建造理想新城,就有三五亿人入住新城。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354452.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4智慧学大挑战(1) 为什么马克思说“智慧来自东方”?
kingwisdom 2014-1-11 09:12
国 际 智 慧 学 会 国际智慧学会 文件总编号IWS-G14004 2011年1月6日 2014 智慧学大挑战( 1 ) 为什么马克思说“智慧来自东方”? 在 2013年里,国际智慧学会曾经发布了多次“智慧大挑战”的题目,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2014年里,国际智慧学会将会陆续发布新的挑战题目。作为2014年的第一篇,国际智慧学会寻求社会各界解决一个智慧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什么马克思认为“智慧来自东方。” 智慧学的研究目标是找到那个人类探索了数千年的蕴藏着智慧真理的宝库,以便使人类后代通过教育和文化受到更多智慧的熏陶,了解智慧的本质,掌握智慧的素质,人类精神文明产生新的飞跃。但依据智慧学原理,在出发前,首先要确定一个探索的正确方向。因为就如中国古代“南辕北辙”成语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那样,如果方向错误,即使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技术条件,最终还是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智慧到底来自何方?或者说智慧藏在何方? 智慧来源问题是智慧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的而且具有优先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类文明史上并没有提供清晰和广泛一致的答案,反而是呈现众说纷纭的局面。这不利于开展智慧教育。国际智慧学会将会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试图找出一个国际公认的解释。 马克思关于“智慧来自东方”的说法是我们首先予以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说法在马克思1853年8月25日在伦敦写的一篇评论中出现。题目是:“伦敦的报刊——拿破仑在土耳其问题上的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第21页)。 我们认为,要准确地理解这句名言,就需要深入地分析这句话的背景。因此,我们将此列为 2014年智慧学公开大挑战的第一项内容,希望全世界的研究者就此问题提供答案。答案希望能够涵盖这些问题: · 马克思所说的这段话的背景? · 这句话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 东方是指哪里? · 这个“来自东方”发生在什么时间? · 东方的什么智慧传到了西方? · 从这句话中对智慧来源问题可以得出什么启发和意义? 答案请寄到到国际智慧学会的下列联系信箱。 国际智慧学会 2014 年 1 月 6日 ( 签章 ) 联系: icwisdom5000@yahoo.com ; or peakwisdom@sina.com
1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燕鸣论坛”第三十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三个问题
wcswolf 2013-12-7 15:57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 ———基于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论述 [ 摘要 ]贫富差距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贫富差距是否正义这一问题上却出现了集体 “失语”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些人对马克思有关正义的主张存在错误理解,如认为马克思本人拒斥、批判正义,而看不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正确的正义要求的高度评价;或认为马克思主张以是否适应生产方式作为判断正义与否的依据,而未能看到马克思正义观念所蕴涵的价值判断。二是受剥削不正义观念的束缚,难以回应贫富差距是否正义的问题。而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蕴涵着一种不同于剥削不正义的正义观念,即由非选择的偶然因素导致的实际所得的不平等是不正义的观念。这一观念有助于理解导致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即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天赋,从而为当前贫富差距之不正义提供一种新的论证。 [ 关键词 ]马克思;贫富差距;正义;《哥达纲领批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贫富差距拉大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是否正义不但成为上至政府、下至百姓经常谈论的话题,而且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论题。然而,翻阅近期的相关论著不难发现,对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是否正义进行深入探讨的多是从事西方经济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学者,特别是从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学者,而少有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指导社会实践,贫富差距无疑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却出现了集体 “失语”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段忠桥教授做客第30期“燕鸣论坛”,为我们揭示导致这一情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进而依据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关按劳分配的论述,对当前中国存在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提出一种新论证。
个人分类: 燕鸣论坛|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尔.马克思博士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1-28 15:01
毕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 艰苦的生活和当时伦敦糟糕的环境使得马克思和燕妮的几个孩子夭折,包括他们聪慧的长子埃德加尔,只有三个女儿活到了成年,当然这比英国普通劳动者当时的境况可能还要好一些。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3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书有感
Karen198723 2013-11-2 12:48
最近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人和他有趣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有一个叫 闵采尔 的构建了一个未来理想社会: 财产公有代替财产私有 ,一切人有 同等的劳动义务 和实施 按需分配 。暴力是实现革命的必要方式(这一点我记得在中学政治上讲过,不是马克思就是毛泽东,但是绝对不是讲到是闵采尔说的。)。 眼熟吧? 闵采尔生卒:1490-1525 马克思生卒:1818-1883 不和谐的就不多说了,洗脑的教育啊,直到多年后才发现被骗的证据。 一切尽在不言中…… 信息来源: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中央编译出版社 163-164
2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所在
热度 1 baiyuxiao 2013-10-2 08:13
杜光: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所在 http://www.aisixiang.com/data/67842.html 更新时间: 2013-09-20 21:30:19 杜光   近几个月来,媒体关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呐喊声甚嚣尘上,许多文章都谈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么样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却很少有切中肯綮的论证。多数是把我们现在奉行的意识形态和领导人的讲话判定为马克思主义,而这些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实际上往往和马克思主义相悖。因此,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结果,就很难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无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相反,必将违背马克思主义,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嘲讽。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最近中宣部决定对全国媒体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媒体舆论和新闻出版界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既然要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当然首先需要提高新闻出版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而且,鉴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行培训,就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的论述为主要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马克思关于新闻出版的思想观点,最集中地反映在他早期的两篇著作中,一篇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另一篇是《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都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里。马克思的这两篇著作,应该成为中宣部培训全国媒体从业人员的主要教材。      在这两篇文章里,马克思充分发挥了他关于新闻出版的观点,集中为四个字,就是出版自由,也就是新闻自由。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所在。拒绝新闻出版自由而侈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犹如南辕北辙,只能自欺欺人。《求是》今年第16期发表的《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这样一篇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却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大作。此文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题,可是通篇文章只字不提马克思在新闻出版问题上有些什么论述,他的新闻观出版观有些什么基本内容,却大批“独立媒体”、“新闻自由”,侈谈“真实、客观、公正”和“理性务实”。为什么呢?      原来,马克思的文章是针对当时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令立论的。他就是在批判书报检查令的基础上,激情洋溢地阐述了他的新闻观——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而我们中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管理,甚至比马克思所批判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还要严酷、还要无理;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都可以置换为对我国现有的意识形态管理的否定和批判。《求是》的文章却是为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呐喊助威,难怪文章打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旗号,却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出版观格格不入了。      我们先看看马克思当年是怎样评价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官的。按照书报检查令,书报检察官“仅仅由那些思想方式经过审查和有才能的人去担任”。书报检察官的条件,首先是“思想方式经过审查”,而“思想方式经过审查”的人,未必是有才能的人。所以马克思嘲讽道:“国家总是盲目地挑选最无能的人去担任最艰巨的职务”。在这些人的眼界里,“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这里只要把政府换成共产党,马克思的批判就完全符合于我们中国的现实了。马克思还指出:他们制订的法令的作用,在于“哪里还存在出版自由,它就剥夺这种自由,哪里应当实行出版自由,它就通过书报检查使这种自由变成多余的东西”。这样一来,能够见于书报的,当然就只有符合于官方口味的文章和作品了。所以马克思讥讽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请看,这些生动而辛辣的讽刺,可以多么贴切地用来批判我们当前的意识形态管理!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的结尾中说:“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一无用处的,可是它却比人还要威风。”我们不妨也这样说: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意识形态管理,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一无用处的,可是它却凌驾于新闻出版自由之上。我在这里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意识形态绝不是单一地存在于社会的,它的多样性是社会多元性和文化积淀丰富性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真理性需要由社会的历史和实践来检验,定于一尊的意识形态,未必就是确定无疑的真理。特定的意识形态只有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被证明确实是真理之后,才能被人们理解并接受。所以,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允许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充分讨论,自由争辩,在频繁的博弈和争论中展现各自的真容和本质,让真理之花自由绽放,以便通过相互碰撞,相互比较,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认知来决定取舍。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什么意识形态管理。如果一定要有意识形态管理,而且需要加强的话,那就应该通过一定的法规或制度,保证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辩能够不受干扰地健康进行。当然,执政党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争取民众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但不能用管理意识形态的名义垄断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大花园里,只许开一种色彩的花——而且未必是赏心悦目的色彩;只许散发一种气味——而且可能不是香味而是异味,都是违背意识形态自身发展规律的。      马克思十分重视新闻出版的自由,“因为出版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体现、自由的体现”,“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出版物正是“目前精神的最自由的表现”,“是历史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表露”。所以他提倡自由出版物,认为“自由出版物的实质,是自由所具有的英勇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出版自由同出版的实质相结合,而检查制度则同它相矛盾”。马克思热烈地颂扬道:“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和国家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自由的出版物是变物质斗争为精神斗争,而且是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理想化的获得体现的文化。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在自己面前的公开忏悔,而真诚的坦白,大家知道,是可以得救的。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自我认识又是聪明的首要条件。它是国家精神,这种精神家家户户都只消付出比用煤气灯还少的花费就可以取得。它无所不及,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它是从真正的现实中不断涌出而又以累增的精神财富汹涌澎湃地流回现实中去的思想世界。”在这大段叙述里,马克思把自由出版物的正能量(借用近来新出现的词汇)描画得淋漓尽致。      同马克思高度评价自由出版物相反,《求是》的文章一笔抹杀“独立媒体”,认为独立媒体是“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体制的要害”,它“不可能独立于资本”,“私人办媒体,只能是资本垄断、金钱垄断。”而在我们国家,“党管媒体更有利于媒体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在这位作者的眼里,媒体只能是垄断性的,在外国是资本垄断,我国由共产党垄断,不存在什么自由媒体或独立媒体,更不应有什么自由出版物。这正好应了马克思的话:对于那些书报检查令的辩护士来说,“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一定的人们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合心意的”。对于《求是》的作者及其后台老板来说,具有人民性和历史个性并表现一定的人们精神的自由出版物,显然也都是不合心意的。这些年来,凡不是由官方报刊发表或正式出版机构编印的东西,都被称为“非法出版物”,每年都是被严打、被收缴、被销毁的重点,更不要说什么独立媒体、自由媒体了。在我们国家的现阶段,还没有可以产生独立媒体、自由媒体的气候和土壤;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上虽然开始有一些颇具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自由出版物,但只能以非法的形式、“山寨”的形式秘密流传,发挥不了应有的启蒙和教化的作用。人们精神世界的普遍贫困,是和意识形态管理的不断加强分不开的。      书报检查令的辩护士把出版物分为好坏两类,“自由出版物坏,受检查的出版物好”。他们断定,坏出版物产生于单独个人的不完善不成熟,它“专门指靠人们的热情,为了通过激发热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是不择手段的;而它的目的就是使坏的原则尽可能广泛地传播,使坏思潮尽可能得到更大的鼓励”。马克思严厉地驳斥了这个谬论。他说:“如果人类不成熟成为反对出版自由的神秘论据,那么,无论如何,书报检查制度就是反对人类成熟的一种最现实的工具。”原来,反对出版自由的辩护士“在出版自由上驳斥的是人的自由”,正是对自由的拒斥,阻挠了人类的成熟。针对所谓“激发热情”的斥责,马克思充分地肯定了自由出版物蕴含的热情和理性。他指出,那些辩护士“显然只感到热情的灼热,却不懂得追求真理的高度热情,理性的必胜热望和道义力量的不可遏止的热忱”。      《求是》文章的作者承认“现在中国的传统媒体,主要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报道的自由度,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的自由度小一些。”但他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归之于“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问题”。在这里,这位顾前不顾后的作者不自觉地戳破了一个漫天的神话: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他羞羞答答地承认我们“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倒不无道理。我们当前的意识形态管理,同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批判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相比,似乎处在同一个发展水平上,但这不能成为压制新闻出版自由的理由。马克思当年竭力提倡的出版自由和自由出版物,不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提倡的吗?      马克思批判那些被检查制度允许的出版物“伪善、无性格、阉人的语调和摇曳不停的狗尾巴,只不过表现了它的内在实质的条件”,“是不自由所固有的无性格的丑态,这是文明的怪物,洒满香水的畸形儿。”这些批评用在我们当前的出版物上,是多么贴切啊!在我们的媒体和出版物里,不也充斥着无数表现出“伪善”、“不自由所固有的无性格”、唯上唯权、与现代文明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却堆砌着许多漂亮辞藻的“畸形儿”吗?这正是禁绝独立媒体和自由出版物的恶果。      为了保证出版自由,马克思提倡制定《出版法》,“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出版法是真正的法律,因为它反映自由的肯定存在。它认为自由是出版物的正常状态,出版物是自由的存在。”“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自由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马克思把出版法同书报检查令进行对比,认为检查法是“防备自由的一种警察手段”,“在出版法中,自由是惩罚者。在检查法中,自由却是被惩罚者。检查法是对自由表示怀疑的法律,出版法却是自由对自己投的信任票。出版法惩罚的是滥用自由,检查法却把自由看成一种滥用而加以惩罚,它把自由当做罪犯。对任何一个领域说来,处于警察监视之下难道不是一种奇耻大辱的惩罚吗?检查法只具有法律的形式,出版法才是真正的法律。”马克思在这里所作的对比,似乎在一百多年前就点出了当代中国拒绝制定出版法而只是发布《出版管理条例》的用心。按照这个条例的规定,成立出版机构必须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并由他们提出申请;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出版单位,或者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等业务,有关部门有权取缔,并追究非法经营的刑事责任。这就是说,任何个人都无权申请成立出版机构,当然也不能从事出版、印刷、发行等业务,否则就是非法经营。这个条例不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不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出版自由的规定,恰恰相反,是在立法上对出版自由的否定,是公然违抗宪法关于出版自由的规定。      从以上所引的马克思有关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求是》文章《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际上是在违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张目,为全面垄断新闻出版事业辩护。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批判,基本上都适用于对我国的意识形态管理的评价。如果要真心实意地、而不是虚情假意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应该从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批判和嘲讽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检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方针和政策,革除那些遏制新闻出版自由的法令、条例,以及一些无规可循、单凭首长意旨动辄“亮剑”的鼓噪和恐吓,认真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不要再让那些反对新闻出版自由的辩护士们用陈词滥调来自欺欺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只有高举自由的旗帜,真理的旗帜,才能占领最有利的战略高地。华丽而空洞的辞藻,脱离实践的说教,违反宪法的条例,刑罚和监狱的威胁,以至任何神秘半神秘、秘密半秘密、暴力半暴力的做法,都无助于确立特定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真理性。      2013年9月17日
1897 次阅读|1 个评论
马克思历史思想之精髓
热度 2 Bobby 2013-9-19 16:40
无聊,就看看陈新译、彭刚校、海登·怀特( Hayden White )著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在《马克思历史思想之精髓》一节中写道: 马克思关于历史、关于它结构与过程的思想的精髓,与其在于他试图结合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中有益的东西,不如说在于他努力在一种关于历史世界的可以理解的想像中,将转喻和提喻的比喻策略加以综合。 马克思思想的变动有一个范围,一端是转喻式地理解人类在其社会状态中的分裂处境,一端是提喻式地暗示他在整体历史过程的终点发现统一。人们何以能够同时被决定了而又有潜在地自由?他何以能够在生成中是分裂和片段,而在存在中又是整体划一的呢?这是与马克思有关的问题。他需要两种不同的语言来描述这些不同的状态和处境。并且,马克思有效地将历史记载在水平方向上分成了两个层次的现象,一个层次的现象以转喻的描述策略获得完整的叙述,另一个层次以提喻的描述策略得到叙述。这样,马克思的问题便是叙述这样区别了的两个层次。 事实上,马克思转喻式地以一种因果关系来叙述它们;这正是马克思根本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标志和标尺。当马克思说他的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他的意思是指,他以机械式的方式想像社会经济基础的过程,而以有机论的方式想像上层建筑的过程。这种独特的结合使他相信,最终本质上是外在的和机械的人类关系结构能够最终导致一种本质上不同的结构,若就其联系部分与整体的方式而言,则是内在的和有机的结构。 因而,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人类历史一般而言表现了一种双重的演变:一方面就人类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更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而言,这是一种上升;另一方面就人们越来越与自身及同伴产生异化而言,则是一种下降。这种双重的运动令马克思相信,历史的整体正朝着一种确定无疑的危机前进,危机中存的的冲突是,人类要么实现其地上王国要么毁灭自身,而对于自然,人类既是从自然中来,又在为自身人性而奋斗之中反对自然。 这就意味着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既包含了一种共时性分析,也包含了一种历史性分析,前者针对的是一直保留在历史中的关系的基本结构;后者针对的则是超越这种结构并构成一种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形态的重大变动。对于马克思而言,这就暗示了,历史不得不同时以两种方式情节化,即悲剧的模式和喜剧的模式。因为,当人们处于一种社会状态中,就人们建构一种可行的人类社会努力总是被支配着历史的规律挫败而论,人们是悲剧性地存在着。尽管如此,人们也是喜剧性地存在着,因为人们与社会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逐渐地使人们接近于这样一种情形,在其中,社会本身将消失,而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一种共产主义的存在模式将建立起来,这就是他真正的历史性命运。 就海登·怀特在《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一般性的观点,读者可参阅网上的: 读书笔记之海登 · 怀特《元史学》 _ / 读书笔记之海登 · 怀特《元史学》 追寻历史学的价值 —— 评海登 · 怀特《元史学 : 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 ... 诗性预构与理性阐释 —— 海登 · 怀特和他的《元史学》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008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
jiangming800403 2013-9-11 20:20
在哲学意义上,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求的能力,生态环境的“价值”就在于其本身具有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被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按照马斯洛( Maslow )需求理论,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类。 生理需求是指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最基本要求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安全需求是指人类为了免于生命、健康和财产受到自然或社会因素损害而产生的需求。情感需求主要包括友爱和归属感。尊重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尊,即在不同情境下对自我的肯定,二是外部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属于必要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需求属于非必要需求。必要需求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非必要需求则侧重于人类主观方面的需求,但满足非必要需求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非必要需求较必要需求而言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但必要需求是非必要需求的基础,如果必要需求都无法满足,非必要需求也就无法谈起。 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一定数量的物质和能量,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也需要生态系统降解与转化。生态系统服务的实质与核心就是自然界这种提供物质、能量以及降解废弃物的能力,同时,生态系统的美学作用,也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多方面的,为了定量比较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产生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理论与方法。 “价值”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议性的概念之一。关于价值主要有两种理论,一是劳动价值论,二是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和服务中无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取决于商品或服务中的效用,效用是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取决于该种商品或服务的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单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增加,反之则减小。如果把商品或服务看成对人类需求的满足,这时的“效用”实质上是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因为人类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需求性质不同,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之间不能直接比较,也就没有一般等价物来反映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其效用决定的,例如对人类生存而言氧气的“效用”很大,人离开氧气至多几分钟就会死亡,但多数情况下氧气是可免费获得的,其价格为 0 。效用价值论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在“效用”背后决定商品价格的仍然是劳动价值论。虽然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化,但是其背后起决定作用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原则上只有当购买某种商品投入的成本小于购买者自己提供这种商品或服务时花费的劳动时间所对应的价值时,交换才会发生,只有这样的商品交换,才能起到节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或带来更多的闲暇的目的,实现帕斯托最优(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每个人都受益)。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劳动产品必须是商品才有价值,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即使某种物品中凝结了人类劳动,但是它不参与市场交换,也不能说它有价值。因此效用价值论并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只不过是劳动价值论中“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一基本原理的另一种表达方法。 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可以定义为“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衡量的生态系统在增加国民收入或者减免国民经济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损失的能力”。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蕴藏在生态系统中提供的商品和减免的国民财富损失中的无差别劳动,即直接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增加社会财富和防灾减灾减免国民经济损失方面的效果(直接评价、效用评价),或是计算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同等效果的“影子工程”的人力、物力投入(间接评价、消耗评价)。 生态系统直接使用价值一般可以按照商品的市场价格进行直接评价。但是,生态系统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都带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含义,不能直接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它们的价值,属于非市场品,因此,对它们价值的计算主要采用非市场法,所得的价值是一种替代性价值,即针对生态系统某种服务功能,寻求能从正面或反面产生同样效果,并能计算市场价格的事物,以其成本或效益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如果生态系统丧失了其服务功能,人类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害,从理论上讲这些损害是可以估计的,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可进行直接评价,但这种计算又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这增加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难度。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多采取间接评价(消耗评价)。 间接评价的核心是计算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同等效果的“影子工程”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影子工程”的可替代性就成为了效果评价的难点与关键。可替代性主要包括效果的可替代性、价格的可替代性以及时间、空间上的一致性等。另外进行评价时还要注意价值的可相加性和非重复性。 由于内涵和计算方法不同,效用评价和消耗评价的计算结果一般情况并不相同,可能差异很大,效用评价的值甚至远大于消耗评价的结果。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分为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存量价值可以看成是获得一定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次性投资的数额,如生态系统固定的碳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等。增量价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所节约的人类劳动的价值,如森林减少的土壤侵蚀量等。 生态系统的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存量价值是某一资产的存在价值,增量价值是资产带来的收益;存量价值是增量价值积累的结果,增量价值可以看成是存量价值的增加。某些情况下,生态系统的存量价值可能很大,但增量价值有限,比如热带原始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价值;反之亦然,某些人工林可能存量价值有限,但增长很快,因此增量价值很大。 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在经济学上的含义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相加求和,否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存量价值作为一种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核算中是逐年而不是一次性的转移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中去。直接将存量价值一次性计入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服务价值中,这实际上是将生态系统资产存量的折旧年限视为 1 年,势必会高估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为生态系统存量资产的折旧年限远大于 1 年。 当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也不是无条件的排斥效用价值论,也要吸收效用价值论的一些合理要素,如边际效益原理、支付意愿法等。 首先,生态系统的直接使用价值受边际效益原理的制约。生态系统的直接使用价值取决于其产出的产品与单位产品价格之乘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随着供应量减少,价格有增长的趋势,因此在单位面积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面积减少,某种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价值将增加,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热带森林(尤其是珍贵的楠木、柚木)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昂贵的资源。 其次,生态系统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中也体现了边际效益原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只有满足人类需求才是一种有效的价值,而人类需求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都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供需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因此生态系统的某些服务功能可能是无用的,也没有价值。这造成了某种生态系统(如森林)的生态价值并不随其面积增减而等比例变化。
个人分类: 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2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热度 13 heitiedan2012 2013-8-24 13:57
对于马克思主义,不能否认,在中国有不少人对它有不小的误解。比如,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仅仅是对工人阶级的同情与怜悯而产生的;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它说什么都是对的等。其实,这都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准确的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真正核心的贡献就是两个,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唯物史观,至少我以为在中国,还没有人能说它的理论是不成立的。而对于剩余价值理论,虽然有人提出了质疑,但迄今为止,他们的质疑与批评都是比较肤浅甚至是粗糙的。至少没有一种批评有着坚实的依据。 我们那些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误解的人,总认为马克思等人是理想主义者,当然他们实际想说的是认为他们其实就是空想主义者。这种说法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念或者原则出发。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在道德上的不成立,而是资本主义本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结果所造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方面强调指出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所创造出来的革命性也开始针对资本主义本身了。这不过是一种对事实的描述,并不包括任何价值判断。 如果真的能把握马克思这两个伟大的理论贡献,我们才有可能有效把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大势。在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里,积极的因素依然存在,如资本大量对于科技产业的投入,就是这种积极因素的表现。但与此同时,消极的因素也依然存在,如在金融领域里,大量的金融资本只是为了自身的增殖,而对世界经济起的消极作用往往大于它的积极作用。那种简单地认为因为资本主义存在着积极因素,从而就肯定资本主义的一切,以及因为资本主义存在消极因素从而就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同样都是简单化的,同样都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结论。 有人就误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从根本上要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的,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马克思主义要否定的,是那种以为资本主义会长期永久的存在的观点,特别是在看到资本主义已经存在着内在的不可救药的弊端,却不能准确把握人类自身命运的错误做法,感觉到这种情况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唯物史观告诉人们,历史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人们通过实践和认识能够掌握的。同时,剩余价值理论也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根本规律。 资本主义必然为一个新的社会所取代,这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它有大量的现实依据。只是取代的方式究竟是怎样的,马克思没有给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我们自己现在也恐怕给不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却完全不顾社会各方面代价的付出。生产效率固然要不断提高,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不是以多数人丧失自由为代价的,而是多数人不断在发展中要获得更多的新的自由。 在今天的世界,资本在不断地集中,大的跨国集团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个明证。资本的集中会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个是对新技术的使用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所以这个世界最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必须要面临的难题。贫富差距的扩大最终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至少在中国,这个问题是很现实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窃以为,首先我们还得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到底是个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弄懂马克思主义说的是什么,就在那里指责与批评。这不是负责任的态度。有些唱高调的人其实也没弄懂马克思主义到底说的是什么,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他们那里是被严重歪曲了的。如果要真正能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到底在说些什么;一个是面对中国的问题,我们到底要怎么看,以及要怎么做。如果不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到底在说什么,你说要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很空洞的。如果不弄清楚中国的问题怎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那么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摔不少跟头。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准备。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坎坷。而能给我们指引前进方向的,唯有马克思主义。任何背离这条道路的做法,历史证明都是不正确的。
2331 次阅读|29 个评论
马克思经济学错在哪里?——图说《资本异论》
hj58 2013-6-27 11:13
个人分类: 经济学|2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没有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是泡影
热度 2 周可真 2013-6-15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 年修订)第三十五条 没有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是泡影。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像身体的这一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一样。只要某一种自由成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只要自由的某一种形式受到排斥,也就是整个自由受到排斥。 由于人民不得不把具有自由思想的作品看作违法的,因而他们总是 把违法当作自由,把自由当作非法,而把合法当作不自由 。书报检查制度就这样扼杀着国家精神。 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它也知道它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它却欺骗自己,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要求人民拥护这种自我欺骗。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 - 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朝阳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出版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体现、自由的体现,就是肯定的善。与此相反,检查制度是不自由的体现,是以表面的世界观来反对本质的世界观的斗争,它只具有否定的性质。 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一无用处的。 ——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1842年月1-2月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3841 次阅读|5 个评论
马克思的朋友海涅和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热度 5 qyu111 2013-6-3 10:28
北京卫视的“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播到了第20集: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我在网上也不断地和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的博友讨论“社会主义”。 今天看到博友“yuelushan”在评论里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马克思有个好朋友,是个诗人,名叫海涅。他就很害怕穷人痞子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会乱来,他说:“我承认未来时代是属于共产主义的,我是用一种忧虑和非常恐怖的语调来说这句话的。我真到了那个时代,那个被无知的偶像破坏者们掌握了政权的时代时,我总是惊恐欲绝。他们将要用聠胝的双手毫不悯惜地摧毁我无限心爱的一切美丽的白石雕像……;他们将要毁坏我的月桂树丛林,而在那里栽种马铃薯……;百合花,它将被人们从社会的土地上拔掉,除非他手里拿起纺锤来;而夜莺,那些无用的歌人,将被驱逐,还有,哎!我的诗歌集将被香料杂货小商贩用来做纸口袋,给未来时代可怜的老太婆装咖啡和烟丝。哎!我预见了这一切……。” 读完后,我只有一个反应:这不是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吗? 马克思和海涅,哪个有先见之明?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3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新书推介:《“语境”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xscb 2013-5-16 13:57
书名:《“语境”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姜喜咏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5 定价:43.00元 ISBN:978-7-5100-6163-9/A·0008 作者简介: 姜喜咏,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哲学原理》等转载、摘编。主持完成“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基本内涵及方法问题”等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其他课题多项。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其他各项奖多项。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实现从“西方语境”到“中国语境”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实践的彻底转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应有之义,是创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学术话语权建构的重要路径。 目  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001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00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实践方面00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理论方面00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010 (一)“中国化”的狭义与广义之分012 (二)“传播”是狭义“中国化”的前奏和基础014 (三)“运用”、“应用”与“中国化”016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18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020 (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02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性问题02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性问题026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 (三)“中国化”、“幽灵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问题035 (四)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之思040 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义、内涵与实质049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重大意义05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内涵05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06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性特征066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利益观的基础073 (六)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076 (七)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082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反思的关键词091 (一)真诚守护:作为世界观实质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基本原理与崇高的理想信念091 (二)有效激活:寻找“结合点”并在“结合”的辩证运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094 (三)内在性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095 (四)重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世界相关 “主义”的关系097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实践诠释、意义生成与理论创新099 (一)实践诠释的根本性100 (二)意义生成、再现、拓展与深化的无限开放性102 (三)理论创新的要素、机制与核心地位103 七、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中国经验106 (二)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109 (三)中国经验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主题之一112 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的几个基本点114 (一)将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14 (二)保持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和优良传统文化的互化、融合与共生的辩证和谐115 (三)处理好“化”马克思主义与“化”现代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117 (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正确对待的几个认识问题118 九、从直观的社会主义到实践的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121 (一)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121 (二)实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12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哲学思考124 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实化的“关系”、“问题”与“进路”126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的现实化: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认知问题126 (二)当前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128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趋向成熟的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131 十一、市场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133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结构分析133 (二)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经济生活制度134 (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136 十二、理论的合理“话语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39 (一)理论的合理“话语化”:实现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更紧密衔接、融合与统一140 (二)理论话语的体系化: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术体系,创造丰富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形式142 (三)理论话语的实践化:通过民生实践促进人民大众的自由全面发展,证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力量145 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与“实质”的内在性关系147 (一)方法的“内生性”:“实质”问题的凸显148 (二)“方法”只是副题,“实质”才是正题151 (三)“方法”与“实质”关系的总结与再思考156 十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159 (一)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展的整体评价15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形成和发展16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基本问题164 (四)以“范式”概念为例评估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166 十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17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171 (二)几种典型的方法误用及观点举例173 (三)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几个方面177 十六、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179 (一)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内涵17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内部的中国化整体贯通研究182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个主要哲学二级学科之间的以中国化为原则、主题和方向、目标的对话、交流、渗透、整合,共同为构建作为大哲学概念的当代中国哲学做出积极努力186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贯通和整合,或者直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中国化的内在性整合研究190 (五)中国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以中国化为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中国学术体系191 十七、学术“中国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 (一)学术“中国性”的本质是文化问题193 (二)学术“中国性”是中国现代学术的身份和表达方式196 (三)学术“中国性”当务之急是要读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中国人三十年来的文化和精神变迁,构建现代中国人自己理解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198 十八、钱学森的马列教育思想及其重要启示201 (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哲学没有过时,“过时论”者过于迷信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成就,也没有真正学好弄懂马列主义,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202 (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最锐利的武器,是中国的特色和实际之一,是我民族国家的重要优势,应该普及马列主义理论教育203 (三)马列教学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抓住时代精神,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真正结合起来205 (四)政治理论课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207 (五)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对待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同时以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08 (六)要在学习马列经典著作上下真工夫,要将学习和实践、学习和研究、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善于灵活运用,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动第二次“文艺复兴”209 十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的三个问题 211 (一)学科支撑的意义问题212 (二)课程与学科衔接的问题214 (三)课程与学科融贯的问题216 后记220
1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上帝到马克思——关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思考(1)
何彦 2013-4-25 12:24
旧文重贴: 关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思考 引子:从上帝到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整个哲学发展历史中的伟大变革。但自从它诞生一百多年来,其核心组成部分并没有象其创始人设想的那样,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得到普遍接受。在社会实践领域,中国的文革和后来的改革开放、前苏联的崩溃、近期宗教尤其是原教旨主义宗教的复兴等都被某些人解释为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在西方学术界,主流的科学和社会学理论大都明确拒绝马克思的辩证逻辑,即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仅只把辩证法当作社会批判的工具,而缺乏其精髓──革命实践。 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遇到的困境,有些人认为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荒谬,有些人把它归结为西方对马克思的反感、个别领导人的错误认识、或者民众的无知,但这些判断未免都过于简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理论在社会中的境遇,都能够而且只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中发掘表象背后的深层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研究马克思不能只钻研他自己的论著,而应该按照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把他自己放在历史的整体中去考察。因此,理解马克思的前提是理解其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以及理解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其方法和观点的关系。 在前苏联和中国的经典哲学教科书中,近代哲学的各种派别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唯物主义阵营包括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唯心主义阵营包括基督教、休谟、康德、黑格尔等。唯物主义被认为比唯心主义进步,辩证唯物主义则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但是,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术语,他们都不会也不可能否认他们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中。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如何看待不同形态的物质之间的联系,如何看待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如何看待已知的和未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他们实际上主张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论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哲学家们必须回答每个现实的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自然和社会是复杂的,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面对一个复杂的世界,我如何确认我知道了什么以及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我能够希望什么样的未来? 在这里,我们将尝试性地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主要哲学派别之间的关系。由于哲学家们所处的时代和个人背景的差异,我们不打算根据今天的标准来直接比较他们的具体论述,而是将依据一条间接的、但相对独立于历史环境和表达方式的线索来解释各哲学派别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条线索是:哲学理论中所暗含的 上帝与人的关系。我们所说的上帝不是世俗宗教中的那个人格化的上帝,而是各哲学家们都提及的那个代表真理的总和与世界的统一性的、似乎掌握着人的命运的存在,无论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它是客观的还是观念中的。除了被称为上帝之外,它还有许多其它的名称: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实体或心灵实体、自在之物、绝对精神、人的类本质等。 使用简单的枚举法,我们不难发现 上帝和人之间只可能存在四种关系:1) 上帝是绝对的、万能的,人只能服从上帝的指示,人的命运完全由上帝所决定;2)上帝存在与否是不可知的,因此人不再受上帝所控制,但人自身的命运也是不可知的;3)上帝是存在的,但只能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够被意识到,因此人可以部分地认识上帝,也可以部分地把握自身的命运;4) 上帝和人是同一的,人可以完全地认识上帝,也可以完全地决定自身的命运。基督教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休谟的怀疑论、康德的先验哲学、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别是上述四种上帝与人的关系的典型代表。因此,要理解马克思就必须理解黑格尔,要理解黑格尔就必须理解康德,要理解康德就必须理解英国经验论,要理解英国经验论就必须理解法国机械论,要理解法国机械论就必须理解上帝。
3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