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嘉兴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嘉兴

相关日志

嘉兴:文风鼎盛多名士
热度 1 gaoguanzhong 2019-12-30 16:58
0561 南湖革命纪念馆 0588 南湖风光 0463 沈曾植故居大门 0464 沈曾植故居厅堂 0466 沈曾植故居楼房 0476 沈曾植主要著述目录 0480 沈曾植故居后院 0481 沈曾植故居留影 0483 沈钧儒纪念馆大门 0486 沈钧儒故居大门 0487 沈钧儒故居始言堂 0492 救国七君子群雕 0496 金九避难处 0505 参观金九避难处 0554 朱生豪故居 0511 朱生豪故居内景 0513 朱生豪故居留影 0519 朱生豪夫妇1942年结婚 0550 朱生豪夫妇居住的房间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12/12 嘉兴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与上海相邻。从上海虹桥站乘坐高铁,半小时就到了嘉兴南站,换乘公交来到老城东侧的老火车站。下车后,发现周围的店铺都在卖粽子,五芳斋的粽子遐迩闻名,是当地的特产。买了一个尝尝,味道还不错,索性又买了两个权当午饭。 嘉兴以南湖出名,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结束的地方。据介绍,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开了几天会后,被租界警察发觉,于是临时决定转移到嘉兴,8月3日在南湖包租的一条游船上,完成了最后的几项议程,大会宣告胜利结束。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如今在南湖南侧不远的地方,建起了规模恢宏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介绍这段历史。我也参观了这座纪念馆,了解到不少历史掌故。 在嘉兴逛街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一个人文荟萃、文风鼎盛的地方,据说历代考中进士者就有2000多名,真是名家辈出。今天仍保留着不少名人雅士的故居,开放参观。我总共参观了3家,收获良多。 清末大儒沈曾植故居 到了老城府前街,这是明清时府衙,即子城所在。西侧不远一条小街,坐落着一栋黑瓦白墙的老宅,大门不大,旁边立着石碑,上面写着“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曾植故居”。 沈曾植这个名字我很生疏,但一看介绍立即提起了我的兴趣。 沈曾植,1850年生,正好比我大一百岁。展览说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声中外,誉称“中国大儒”,原来是清末一位大学者啊!《清史稿》中立有沈曾植传。 他在光绪六年(1880)考中进士,时年30岁,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俄国股章京、江西广信知府、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等。 沈曾植身为外交事务文臣,曾赴日本考察,对世界大势了如指掌。他支持维新运动,为朝廷提供适宜的外交策略和保国强本的措施建议,上书朝廷建铁路、办新式学堂,开设国家银行等,发挥了理论智囊的作用。他经常探讨中国变法强国之本,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强烈责任心。 这位大儒学问渊博,著作颇丰,主要著述就有48种。他在学术上探索西方科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钻研古今律令、刑法,兼综汉宋,尤其深史学掌故。后专治辽金元三史,以及西北舆地、南洋贸迁沿革,为研究西北地理方面的公认权威。他一生研究广泛,涉及历史、地理、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方面,时称“硕学大儒”。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嘉兴海宁籍)对沈曾植十分敬重,常请业于他门下。 沈曾植又是清末民初大书法家,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融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体势飞动朴茂,纯以神行。个性强烈,为书法艺术开出一个新的境界。于右任、马一浮等一代大师皆受沈书的影响。 沈曾植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很高的境地,成为近代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的典型。清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称为“同光体”,沈曾植就是著名的代表人物。钱仲联《近代诗钞》里就辑录了不少沈曾植诗作。 1922 年沈曾植去世,享年72岁。通过他的事迹,让我了解到清末学者的一个范例。 法学家沈钧儒纪念馆 沈钧儒纪念馆在环城南路砖桥街口。系清代建筑。粉墙黛瓦,古朴典雅,内设沈钧儒的铜像瞻仰厅,以及其生平事迹展览和沈钧儒故居。 沈钧儒(1875-1963),一生经历了清末、北洋军阀以及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几个不同的时代。从一个科举出身的进士、留日法政大学的法学家,成为一个坚强的民主主义者。1936年被捕入狱,与邹韬奋等人同列救国七君子。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之一。 他的个人爱好是收藏各种石头,把书房斋名题为“与石居”。诗云:“吾生尤好石,谓是取其坚,掇拾满所居,于髯为榜焉”。 沈钧儒纪念馆街对面不远有个金九避难处。金九(1876-1949)是韩国政治家。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后,1919年9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是统辖独立运动的最高领导机关,金九曾任总理、主席等职。日寇曾悬赏60万大洋通缉金九,于是金九和临时政府搬到嘉兴避难,后来辗转于1940年来到重庆,成为光复后大韩民国政府的基石。金九在嘉兴期间,收集日本情报,开展外交活动等,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经常有韩国人到嘉兴游览,寻访金九的遗迹。 英语文学翻译家朱生豪故居 接着我又去朱生豪故居,在禾兴南路73号。朱生豪可是大名鼎鼎,是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为中国最早致力于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人之一,也是一位诗人。 故居不大,进门是一个天井(小院),两边有厢房,正面是住人的两层传统楼房,格扇门窗,后院有廊道和小厨房。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出生于嘉兴。少年丧失父母,由大姑妈照顾。192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嘉兴秀州中学,受到良好教育,在校刊《秀州钟》上发表了不少诗文,很早就显示出他的文学才华。 1929 年被保送到杭州之江大学深造,主修中国文学系,并选英文系为副系。在之江,得到钟钟山、夏承焘、胡山源等名师指点,显示出他超人的学识,被师友们公认为“之江才子”。此间他结识了以后的终身伴侣,才貌双全的诗友宋清如。1933年 朱生豪 毕业,到上海任世界书局英文编辑。1935年,他开始为翻译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做准备,收集不同版本的莎士比亚原著和各种注释本及参考资料,共200余种,同时反复研读莎氏原著,直至烂熟于胸,还观看了许多莎剧电影。次年开始动笔翻译。 不久日军占领了上海浙江,朱生豪辗转流徙,贫病交加,生活极其艰难,并患上了肺病直至咳血,却坚持翻译,直到1944年12月26日英年早逝。 朱生豪在世上只度过32个春秋,却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历时10年,用流畅的语言,华丽的文采,译出莎士比亚的31个剧本,为国人亲近莎士比亚耗尽了最后的心血,替近百年来中国翻译界完成一项最艰巨的工程,实现了他报效祖国的理想。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一生完成了37部剧作,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珍品。莎剧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并列为西方文学四大名著。然而,莎士比亚戏剧直到清末民初才开始传入中国。起先只有故事简介、节译和改译本。有据可查最早的中译本是1903年。它根据英国散文作家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故事集》译成,收集了10个故事,取名《澥外奇谭》,由上海达文社出版。 朱生豪呕心沥血 译成剧本31个,只有6个历史剧没有来得及翻译。 朱生豪去世后,妻子宋清如一心记挂着要出版朱译莎剧,做了大量工作, 1947 年《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1-3缉终于出版,共收入27个剧本,获得广大读者一致好评。1954年出齐31个剧作的朱译《 莎士比亚戏剧集 》,12分册。到了6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知名翻译家校订朱生豪译本,并补译其余剧作和诗集,后因故而耽搁下来,直到1978年11卷本的《莎士比亚全集》终于与读者见面。 朱生豪的译著十分注意传神达意,再四咀嚼、苦思推敲,以“保持原作之神韵,传达原文之意趣”为宗旨。他以散文体为主的译作中充满了诗的韵味和意趣,善于以古典美表现文意,字句朗朗上口,读者既可感受到莎翁的灵性,又领略汉诗的韵味,颇受译界和读者的推崇,成为莎作翻译的经典,历经几十年仍不失其魅力,至今仍有“读莎就读朱生豪”一说。 朱生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汲取了西方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他把莎士比亚戏剧这一世界艺术奇葩,成功地移植到中国,使海内外文坛为之震惊。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洗礼之后,朱译莎剧仍然是我国舞台演出莎剧的首选,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中外研究者的高度评价。 《中国大百科全书》列入了四位文学翻译家,其中曹靖华(1897-1987)和耿济之(1898-1947)是俄苏文学翻译家,傅雷(1908-1966)是法语文学翻译家,而唯一的英语翻译家就是朱生豪。朱生豪是嘉兴的骄傲,也是中国翻译界的骄傲。
个人分类: 中国名人|5216 次阅读|5 个评论
走进真真老老
热度 2 huailu49 2018-5-28 06:10
前不久路过月河老街的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原以为是大名鼎鼎“五芳斋”的领地,不料走进去才发现,这里的主推品牌是“真真老老”: 据了解,“真真老老”的掌门人冯月明也曾担任过五芳斋的副经理,后来离职出走自创了“真真老老”品牌,这一点与牛根生当年离开伊利创办蒙牛竟有几分相似呢。
个人分类: 人文地理|4151 次阅读|4 个评论
初绽的百日菊
热度 2 huailu49 2017-7-15 10:47
去年见到初绽的百日菊是在九月下旬,今年又提前了: (20170711,嘉兴南湖)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749 次阅读|5 个评论
南湖之冬
热度 5 huailu49 2017-1-9 14:25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8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腊梅
热度 10 huailu49 2017-1-5 14:06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3615 次阅读|22 个评论
南湖上下
huailu49 2015-5-2 14:13
每次去嘉兴,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1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湖春色
热度 1 huailu49 2015-5-1 09:24
今天是劳动节,忽然想到上个月再次转湖,似乎也算一种体力活吧....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1968 次阅读|3 个评论
嘉兴南湖的紫藤
热度 2 huailu49 2015-4-22 10:22
灵性,也许源于湖风......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323 次阅读|4 个评论
范蠡湖公园
热度 3 huailu49 2014-11-23 10:48
嘉兴的范蠡湖公园不是很大,还挺幽静
个人分类: 城市园林|2942 次阅读|8 个评论
南湖畔的锦带花
热度 1 huailu49 2014-5-10 06:45
(感谢张庆费老师的指点)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3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登壕股塔四望
huailu49 2014-5-2 06:09
壕股塔位于嘉兴南湖西侧的伍相祠中,塔高63.4米,四面七层,是嘉兴市区目前惟一可攀登的宝塔,塔中有179级木梯盘旋而上,我数了一下,平均层间距为5段30阶。到了塔顶,不仅可俯瞰南湖全貌,而且可将整个嘉兴市区尽收眼底。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列车驶过
huailu49 2014-5-1 15:27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1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备战龙舟赛
huailu49 2014-4-30 14:40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1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芳斋大厦
huailu49 2014-4-30 09:52
嘉兴见闻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嘉兴邮电博物馆
huailu49 2014-4-29 19:54
一个地级市,能有这样一个博物馆,很难得。
个人分类: 人文地理|2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湖记
热度 1 huailu49 2014-4-28 05:31
这里说的“转湖”,并非在西藏,而是指环绕嘉兴的南湖景区顺时针转了一圈,起点和终点都是瀛洲桥头,先后经过仓圣祠、南湖纪念馆、会景园、烟雨桥、文星桥、伍相祠、壕股塔等景点。全程花了4个小时。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459 次阅读|4 个评论
嘉兴的槐花
热度 4 huailu49 2014-4-24 12:46
离开合肥后,以为再也看不到槐花了。不料,昨天在嘉兴又见槐花,品种似乎有所不同。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7233 次阅读|8 个评论
嘉兴南湖 春光明媚*
热度 2 gardening 2014-4-7 22:05
清明时节, 气候 温暖,阳光灿烂,正值春意正浓的季节,于是前往嘉兴南湖踏青游玩。 嘉兴南湖 与 杭州 西湖 、 南京 玄武湖 并称“ 江南三大名湖 ”,水域面积98公顷,以“ 轻烟拂渚,微风欲来 ”的景色著称,当然与西湖和玄武湖相比,知名度逊色不少。 春日的南湖,水波荡漾,绿树环绕,苍翠欲滴,草长莺飞,生机勃勃。尤其春日难得的湛蓝天空,一扫雾霾的阴沉,也一改南湖标志性的烟雨风光,更加清爽、通透而明媚,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是野趣休闲和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吸引如织游人。 典型的城市湖泊 小瀛洲 瀛洲桥 纪念造字鼻祖仓颉的仓圣祠 湖边嫩黄绿的朴树 透过拂柳的仓圣祠 秀丽湖边风景 湖边人与景的图像 湖心岛 壕股塔: 因北 临城 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塔七层,高63.36米,相传 苏东坡 曾到此饮茶 岸边拂柳青青 文星桥 仿古街 伍相祠和壕股塔 桃花与色叶斑斓 旖旎湿地 大湖边的优美滩地 成功路:最美的绿道 河道夹岸的垂柳生机勃勃 风筝: 放飞好心情 绿树、碧水,春光无限 高楼与古塔竞高 揽秀园:文物碑刻 主题公园 , 有碑廊270米,历代碑刻95块。出于“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之语。 去年拍摄的颇有“烟雨风光”意趣的的南湖
个人分类: 滨水景观|5725 次阅读|5 个评论
迎国庆——上海,浙江嘉兴海盐
xuyingxiao 2013-10-4 14:41
小学迎国庆 大学生音乐嘉年华 老人迎国庆——浦东金桥公园 浙江嘉兴海盐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盐滨海公园 上海9月
个人分类: 生活|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坡肉已下架。。。
热度 5 boxcar 2013-6-3 11:39
刚才到位于嘉兴的某淘宝网店去给老爸买端午粽子,想顺便再捎上点儿鸡鸭鱼肉(糟香鸡、酱鸭、爆鱼、东坡肉,去年买过几次,挺好吃的),结果看到的是这几种东东都“已下架”。。。 看来,年初的“二师兄组团游浦江”事件和随后的“亲流感”事件对嘉兴地区的食品行业影响还真不小啊!
个人分类: 社会|257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胡海峰担任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
tarimriver 2013-5-26 16:01
胡海峰担任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
1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嘉兴死猪多,绍兴死鱼多
热度 3 xupeiyang 2013-4-1 14:20
绍兴是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的家乡,环境那么乱,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浙江经济发达,但环境很差,没有人管。 农村里还没有40年前干净呢。 癌症和疾病多,是必定的。 浙江绍兴市区越东小区门前河道遭受严重污染,数千斤鱼死亡。据小区居民介绍,附近有多家塑料厂、印染厂,部分企业偷排污染水进入河道,村民们不得不在发黑发臭的河中洗涤鱼、肉蔬菜,以及衣物。 浙江嘉兴餐饮老板:上海人不知吃过多少死猪 “上海人以前不知道吃过多少死猪。”嘉兴餐饮业老板表示,“死猪会用小面包往上海运,一般不会有事情。”他透露,就在黄浦江死猪事件爆发前,当地农民还把死猪放路边,黎明前就会被捡走,正规处理的人清早出来根本看不见死猪。(新华网)
个人分类: 环境生态|2669 次阅读|4 个评论
黄浦江万头死猪,终于有了一个靠谱的说法
热度 52 lionbin 2013-3-27 15:52
自前几日发文“ 从黄浦江大量死猪引起猜测的“砷论”说起 ” 以后,我一直在思考和寻找最能解释黄浦江万头死猪的答案,我坚信,原因并不会太复杂。在上篇博文中,我质疑了网上盛传的“砷论”,并提示: 从现有的认识来看,养殖饲料中添加有机砷所生产的猪肉并非那么可怕,因看到砷论的说法而使网民们发出“今后不再吃猪肉”的痛苦呼声,也并非明智之举。 CCTV在3月24日播出的《焦点访谈》披露的一些信息,让我们对“黄浦江万头死猪”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嘉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生猪养殖业,主要供应周边市场。目前嘉兴全市的养猪户已经超过10万户,每年生猪出栏量450万头。竹林村所在的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平湖市曹桥一带更是嘉兴生猪养殖最为密集的地方,被称为猪三角。据说今年一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个村就死亡了有一万多头猪,最大的可能性只有爆发疫病。但来自上海检疫部门的消息证实,从打捞出的死猪身上确实检验出猪圆环病毒,但猪圆环病毒是一种猪的常见病,不算是重大动物疫情。 黄浦江上发现死猪后,浙江省相关部门表示江里的死猪大多都是冻死的,这个说法得到了当地养猪户的确认:小猪在刚出生的时候最怕冷,也最容易受凉死亡,所以冬天死亡率很高。如果是这样,浙江省相关部门最开始的表态看似并没有撒谎。但无法解释往年冬天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 从浙江、上海养猪死亡率的数据来看,今年与往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 后来的一些采访,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以往,这些不明死因的猪并不会被轻易丢弃掉,因为有死猪贩子收购,这些死猪贩子再进行屠宰、分割,制成各种猪肉制品重新进入市场。而2012年开始,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嘉兴市政府开始严厉打击死猪贩卖销售,连续破获多起死猪贩卖团伙,其中判处了死猪贩子董国权等三人无期徒刑,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因为没有人收购了,这些猪就没有下游的渠道了,只好投到江里。 这得到了死猪贩子董国权的证实。 《焦点访谈》的采访镜头中,记者采访了一名七个月前刚被抓起来的死猪贩子。记者问到,黄浦江上目前出现了许多死猪,你知不知道。他却很委屈地说,我现在被抓起来了,外面的死猪要满天飞了,而且还非常肯定地说这些死猪与他被抓二者之间有百分之百的关系。当记者问到:“村民对你做这个生意怎么看?”他很自信地回答:“很好,评价很高”。因为帮养猪户处理了死猪,他们还得到了经济实惠。当记者问他这样收购、加工死猪,良心上是否有点过不去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 天呀,道德底线如此之低才是最可怕的!也就是说 , 这些死猪贩子根本就没有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在犯罪,似乎还认为自己做了什么好事儿,在帮助养猪户减少损失,这是经济利益至上带来的必然思维模式。 【注】关于这点儿,俞强老师的评论我觉得有些道理,拷贝在此。 俞强2013-3-2716:58 对于死猪贩子的态度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即站在农民的角度看。我小时侯和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时候,饭都吃不饱。那时的死猪、死鸡是不可能扔掉的,都是吃掉的。即便是禽流感(那时叫做鸡瘟)的鸡也都是烧了吃掉的。因此,农民和城市人对死猪和死鸡的科学观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不一定就是道德观的问题。政府的工作要做细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要保证健康,也要保护农民的利益。 而吴国胜老师的反驳也很有道理,也同时拷贝在此。 吴国胜2013-3-2721:31 我对【8】楼俞强老师的观点有所保留。农民往往缺乏必要的知识去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他们本来就不应该以健康做代价去选择那些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在道德沦丧唯利是图的中国,农民也肯定是波及的群体,至少没有足够的信息证明现在的农民群体还是原来那么的纯朴,相反,很多问题的源头却来自他们。 以前,真相扑朔迷离,让人总觉得可疑,目前也可以理解了:往年大家都可能有意无意吃到了死猪肉。其危害已经发生,似乎还无法追责了。这真的是一种难言之隐! 参考资料: 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20130324) http://news.cntv.cn/2013/03/24/VIDE1364127480338740.shtml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29242 次阅读|155 个评论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热度 2 zft2000 2013-3-22 09:36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其一相关部门大力提倡推广的家庭高密度养殖模式宣告破产?其二人口高密集区该不该搞大规模养殖业?其三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养殖业该不该集中到养殖小区去?其四死猪交易打击一下就从江中冒出这么多死猪,地下死猪肉市场的水究竟该有多深?其五保护大都市的水源地上下游该如何协同?其六声势浩大的耳标工程为何关键时刻掉链子不起作用? 上海江中捞起 10950 头漂浮死猪、嘉兴年产生猪 780 万头、 13 万养殖户、 3% 自然死亡率,这些数字不但恶心了全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居民的胃,也震惊了世界、震怒了国人。到目前为止,既没人为此负责,更没有相关部门被问责,上海水务部门宣称水没问题,嘉兴宣称猪系自然死亡,一万多头死猪是怎么跑到江中去?并且为何在水里泡了那么久?有网友甚至建议发布数据的相关部门应该配上集体舀碗一江水一饮而尽的照片以示饮水安全。 这次事件又有哪些教训该吸取该反思? 其一是家庭规模高密度养殖问题大。 规模养殖近年来一直被主管部门大力提倡并且给予补贴扶持,家庭散养是有问题,但目前这种家庭型的高密度规模养殖问题更惊人。传统农民一户养殖几头猪供自己吃并卖点零花钱,这种模式存在几千年,近年一直被相关部门丑化。把问题都归之为家庭散养,其实差也。家庭低密度散养比目前的规模高密度养殖好出不少,家庭散养猪的成长空间大,主要吃剩饭而不是饲料,无形中符合目前全球提倡的动物福利、无抗生素残留。而家庭高密度规模养殖,养殖量的猛增,人畜高密度混居,猪和人的居住环境都急骤下降,不但污染水源,而且粪便、死猪都难处理,更要命的是为了防猪生病免不了用抗生素,残留是个隐形炸弹。所以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养殖业只能走要么家庭低密度散养几头猪但高价卖,要么实行现代化的工厂化规模养殖。处于中间型的家庭高密度规模养殖真的不应该被扶植,而是应该被淘汰。 其二人口高密集区不该搞大规模养殖业。 养殖业是高污染产业,而浙江嘉兴年出栏生猪出近 800 万头,嘉兴处在什么位置呢?网上的介绍称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处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从市区出发,在 100 公里的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一小时左右车程均可到达。如此人口稠密区却长出这么一个巨型污染产业,产业布局也太失当了。 养猪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美国的养猪业由于污染问题不但从人口高密度地区撤出,并且全国也只允许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区域里进行现代化工厂饲养,不能四处开花,前几名的养猪企业更是占国整个猪肉的 80% 以上。我国的珠三角因为空间小人口密度大也在早些年对养猪业下了禁令,从这次长三角的死猪投江恶性事件来看珠三角的做法是相当明智的。浙江人均几分地,寸土寸金,在这么一个人口密度极高、土地空间极狭小的地区,搞如此海量的养猪业,真的是不可想象。再者其实浙江几乎不产玉米,远离猪饲料产地,又地处上海的水源地,该不该发展养猪业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既污染水乡又远离饲料源,产业布局太失当了。记得在一次京、津、冀养殖业大会上,我提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北京、天津未来的养猪业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如此高密度人口区,高污染的养猪业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退出。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养猪业迟早要退出长三角,越早越好。向饲料源产地集中、向大企业集中看来应该是未来养猪业的一个没有办法的选择方向。 其三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养殖业如何处置? 记得刚改革开放时,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异常兴旺,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但后来的结果却是不但产值没上去,污染却陡升。后来只能改建工业园区,先建好各种污水处理管道设施,再把工厂都迁到工业小区去。先污染后治理,人类的记性就是这么健忘。后来的奶牛养殖也是因为挤奶及防疫问题,只能在村庄设置奶牛养殖小区,养殖户把奶牛都放在养殖小区里饲养,既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也能够让家庭避免整日处在人畜混居的污染之中影响健康。其实短期来看,嘉兴的养殖再也不能家家点火户户养猪了,应该进行整体规则,把猪都集中到村中专门的养殖小区去,统一处理粪便、统一防疫、统一灭尸。过去政府搞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实也应该包括死猪处理,不能再仅仅是代收代种之类。养殖数量多了,对于农户来讲,死猪处理可能就是一个大问题。记得德国巴伐利亚在中国山东一个村搞的城乡等值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村庄进行功能分区,生活区、商业区、生产区都是分开的。而我国的村庄过去大多是人畜混居,生产生活混在一起,这个格局如果农户搞高密度家庭养殖基本上就无法支撑了,还是应该划功能区为佳。 其四打击一下就从江中冒出这么多死猪,地下死猪肉市场水究竟该有多深? 网上有一个段子,讲的是:嘉兴一名养猪户讲道:死猪都去上海 以前“坐车”这次漂。养殖户讲到,直到最近两年,河道里的死猪才渐渐增多。过去死猪有人收,没人会丢到河里。死猪最后都去了上海,区别是这次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车”。 这次二师兄投江事件,有一个惊人巧合,那就是大批二师兄怒投黄浦江跟之前浙江大力打击死猪肉之间惊人地呈现先后关系。一般的逻辑推理就是:抓了那些收死猪的贩子,死掉的二师兄就只好投江了。浙江嘉兴号称年出栏生猪近 800 万头,如果假定当地官方所宣称 3% 的正常死亡率,每年应该 24 万头,这次上海只打捞上来 1 万头左右,那 23 万头二师兄都跑到哪里去了? 全国目前年生猪出栏近 7 亿头,如果也按这个自然死亡率来推算, 2100 万头死猪又都跑到哪了?目前的死猪池容量又是多少?多少跑到我们的火腿肠中、饺子里、馅餐桌上呢?相关部门是不是该给一个说法? 死猪肉交易其实并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据一位朋友讲,他老家县就有一个,每天都是在天亮之前完成交易,很隐密,但当地人都知道。 如何保证死猪肉不进入市场,工作的确很难做,但缺乏打击以及地方保护应该主因。 网上也经常有某某地破获的死猪交易市场,但与数量庞大的死猪比率相比,究竟破获了多少,显然还是一个大问号。 其五保护大都市的水源地上下游如何协同? 一个近三千万的大都市,不能仅仅在江中安几个所谓的检测点,告诉市民水是安全的就了事,还必须对上游的水源地进行保护。当然如果不想让嘉兴的农民养猪了,上海市还是该做点什么,比如花钱买安全进行点补偿。这也是世界通行的规律,不能讲浙江上游不能养猪,至少上海应该拿出些银子帮助嘉兴农民建些火化爈或者搞一些更高级的技术项目以处理如此庞大的死猪。更长远来看,如果不让嘉兴养猪了,如何该帮助嘉兴农民转业转岗?这不但是浙江嘉兴的事,也应该是上海的事。加强水源地上下游的协同很重要。 其六声势浩大的耳标工程为何不起作用? 过去相关部门兴师动众建的耳标工程,上马时称如果建立了这个耳标追踪管理系统,就可对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跟踪,有效降低疾病与疫情的爆发,使损失降到最低。但这次关键时刻,耳标究竟起没起作用?目前打捞上来的死猪又有多少靠耳标可以追溯到责任人?如此浩大的追溯工程估计也花了中央不少的银子,关键时刻掉链子,就如长春耗资亿元建的天网工程到关键时刻却在 40 小时内抓不住一个偷车贼,眼睁睁看着幼童被害。目前各种部门大工程,上马要钱时把重要性说得神乎其神,但建了后究竟在关键时刻管不管用,就没人追踪了,这是否又是另外的一个中国国情?是否应该建立第三方的巡查,不时检验一下这些工作能不能用。 转: 《哭师兄》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全国人民喜迎春节,你却在温暖南方活活冻死,一死就上万遍啊;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死了不能入土,横尸流沙河一月才被发现啊;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死了人家还不承认籍贯,让你无法魂归故里啊;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原来你每年都冻死。二师兄啊,你原来是职业冻死君呐!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问题|42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嘉兴死猪和活人一起升迁了!
cgh 2013-3-14 12:15
嘉兴死猪和活人一起升迁了!
古话说,早死早投胎,牲畜轮回也许升迁做了人。 几千个猪集体通过黄浦江向上海大城市进发, 难道是赶城市化的潮流? 猪升迁了,人也升迁了。 嘉兴领导们集体升迁了。
个人分类: 杂谈|2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塘--嘉兴一个小时汽车路程
黄安年 2011-7-23 14:42
西塘--嘉兴一个小时汽车路程
西塘 -- 嘉兴一个小时汽车路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7 月 23 发布 以下照片 16 张为即时拍摄,其中某些单位值得注意,如清华研究所在嘉兴。 *********************** 嘉兴 -- 西塘一个小时汽车路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7 月 20 发布 7 月 4 日早晨,我们三人自杭州火车站乘坐 8 : 00 开车的 G7304 (杭州 — 上海虹桥)前往嘉兴, 8 : 27 分抵达嘉兴,浙江省特级教师戴加平先生已经在车站等候我们。他开车带我们到有一小时汽车路程的嘉善西塘游览参观, 13 : 00 返回嘉兴。杭州有高速铁路通嘉善 , 可以先到嘉善再由嘉兴返回杭州 , 不过对我们来说在时间选择上先到嘉兴比较合适。 来嘉善主要是游西塘古镇 , 这样在一天之内可以从容地参观嘉兴南湖和游览西塘,嘉兴通往西塘的公路比较现代 , 路况不错,也不堵车 , 嘉兴和嘉善均为宜居的中小城市 , 对于居住在上海、杭州的居民很有吸引力。 下面的照片 16 张是在汽车行进中拍摄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66448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嘉兴--西塘一个小时汽车路程
热度 1 黄安年 2011-7-20 07:54
嘉兴--西塘一个小时汽车路程
嘉兴 -- 西塘一个小时汽车路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7 月 20 发布 7 月 4 日早晨,我们三人自杭州火车站乘坐 8 : 00 开车的 G7304 (杭州 — 上海虹桥)前往嘉兴, 8 : 27 分抵达嘉兴,浙江省特级教师戴加平先生已经在车站等候我们。他开车带我们到有一小时汽车路程的嘉善西塘游览参观, 13 : 00 返回嘉兴。杭州有高速铁路通嘉善 , 可以先到嘉善再由嘉兴返回杭州 , 不过对我们来说在时间选择上先到嘉兴比较合适。 来嘉善主要是游西塘古镇 , 这样在一天之内可以从容地参观嘉兴南湖和游览西塘,嘉兴通往西塘的公路比较现代 , 路况不错,也不堵车 , 嘉兴和嘉善均为宜居的中小城市 , 对于居住在上海、杭州的居民很有吸引力。 下面的照片 16 张是在汽车行进中拍摄的。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1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嘉兴科技城5年搭就创业创新平台 “三合一”模式
pikeliu 2010-10-19 20:28
嘉兴科技城5年搭就创业创新平台 三合一模式 jx.zjol.com.cn   2008年10月24日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这是一个创业的平台,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沈华博士在这里创办了斯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毕业于东京大学的伍鹏博士在这里成立了他的第一个公司华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这是一个孵化的平台,华点软件学院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院长应久良计划在3年后,每年为长三角培养2000名软件工程师。   这是一个研发的平台,中科院微系统所的技术在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浦东机场电子监控、上海六国峰会和世博园区安保系统中应用;来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王玉龙博士正在着手绿色畜群养殖研发,他的目标是改变嘉兴地区目前的养殖模式。   这是一个产业化的平台,中科院嘉兴中心陈秋荣博士在耐蚀镁合金和镁合金表面涂层产业化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科院嘉兴中心章俭博士研制的治理猪粪沼液的生物活性陶瓷,令人头痛的猪粪沼液排放污染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他的目标是还江南水乡以清清河水。   这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平台,在这里俄罗斯、乌克兰、韩国等国家的国际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平台相继建立,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果实正在成熟。   这是一个创新的平台,5年时间、3.6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100名博士、51名海归、123名高级专家,改变了高层次人才在嘉兴的分布图;5年时间,借助于这个平台,嘉兴的软件产业从小到大,嘉兴的通讯信息产业由弱到强,而科技城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从2006年的2600万元上升到去年的3.8亿元,今年向20亿元目标冲刺。   但在嘉兴科技城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旭阳看来,这个平台不是一个平的台,它是基础平台与公共平台层叠而成的多层梯台;而在南湖区区委书记魏建明看来,用5年时间精心打造的嘉兴科技城,正在逐渐发挥出创业创新平台的积极作用。   10亿,打造嘉兴新名片   在嘉兴科技城创立之初,也面临着诸多怀疑:大院名校愿意来吗?政府投这么多钱值得吗?是适应当地产业特色来规划科技城,还是从催生一批新产业入手?   5年后,怀疑渐渐消失了。一批新的产业、企业和平台从无到有。在嘉兴科技城成立之初,嘉兴市最大的软件公司只有30人,还仅有两家,但去年全市的软件产业产值达4亿元,其中科技城直接贡献了1.5亿元。   2006年初成立的闻泰集团,当年5月生产出了第一块手机主板,在落户科技城的同时,公司也在飞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手机设计公司。目前通讯园基础建设及生产设备总投资约5亿元,园区建成后的3年内将实现年产手机3000万台的规模,产值上百亿元,并可带动周边手机配套产业产值近200亿元。在科技城通讯园的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讯电子产业有望成为南湖区首个突破百亿元的产业。   孙旭阳坦言,这5年来他和他的团队肩负着相当大的责任与压力,5年来,政府总共为科技城投入了十多亿元,有人说政府花了十多亿元打造了一张昂贵的名片。嘉兴科技城如今确已是嘉兴的一张金名片,因为有了这张名片,在2003年不但顺利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下一年还顺理成章地将中科院的9个研究所请进了嘉兴,这样的名片效应在清华大学、中科院双核的带领下,效果在随后的3年里愈发显现: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同济大学科技园嘉兴基地等。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即将于下月入驻的联想中俄科技园和中国民航信息数据灾备中心。然而,嘉兴科技城的意义远远不止一张名片。   5年,科技引擎正在启动   嘉兴市在全国首推的排污权交易,其知识产权、标准和规则的技术方案供应者,就来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生态环境研究所。   因为看中嘉兴科技城的创业氛围而来此落户的沈华,还将另两位麻省的博士带到了嘉兴创业。   即将在乍浦港投产的丁基橡胶项目的技术,是由清华大学从俄罗斯引进转化之后掌握的,再通过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牵线,最终落户乍浦,三期投资全部完成后,年产值将达15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牵红线而达成的清华大学和浙江省合作的技术项目已有20多项,企业与高校科研人员的互访频繁。   科技城本身的面积与产出都不可能很大,但科技城能发挥的动力和支撑效应却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孙旭阳对科技城的定位。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务办公室主任王玉龙认为,因为有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才有了清华大学与嘉兴乃至整个浙江省之间的紧密联系。2006年清华大学的100多名教授专程到浙江省进行考察,2007年浙江省有100多家企业的老总及11个地市的党政官员,专程在清华大学内和北京的36所高校进行了技术对接与交流,今年万事利集团还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成立成果交易中心,更大规模的互联扩散效应正在显现。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嘉兴科技城的互联扩散效应的最直接得益者自是南湖区。全区2007年完成高技术总产值、利税总额、利润总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倍至3倍。   而借助于科技城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期的嘉兴经济,也是得益者之一。以软件产业为例,目前,我市的软件企业有70多家,但纯粹的软件开发公司仅十多家,且规模很小,大多在20人左右,还不足以撑起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在科技城孵化的软件企业已有23家,借助于华点软件学院、晟峰软件等人才培训,嘉兴的软件产业将呈现跳跃式的发展,仅科技城的软件园在3年至5年内就将集聚50家软件企业、1万余名设计开发人员,软件产业产值将达15亿元至20亿元。   三合一,理想的嘉兴模式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接待了来自全国100多个批次的交流考察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的综合部部长尤建宏告诉记者,几乎每一到两周就要接待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者,特别是从去年开始,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考察团更是络绎不绝,而这一切均源于中科院嘉兴中心独创的嘉兴模式。   这种嘉兴模式可以从3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地方政府的远见和全力支持。3年多来嘉兴市政府已对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完成投入1.89亿元,同时提供了5000万元项目专项资金,另外还在人才政策和交通、住宿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生活配套。二是研究所研发人员理念上的协同与更新,从以前的纸上谈兵式项目说明书到现在的转移给企业一整套完整技术和成果,从实验室99%的失败、1%的成功做到生产产品过程中99%的成功、1%的失败,核心科研人员以现金入股和企业共生共荣。三是地方经济的需求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中科院嘉兴中心累计合作(包括共建)的企业已达47家,嘉兴以外的浙江企业有7家、苏南企业有5家。   在孙旭阳的脑海中,嘉兴科技城从一开始就定位了一种崭新的嘉兴模式:作为一个科技资源的集聚平台,科技城瞄准的是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代表的目标模式;作为应用技术研究转化平台,将以台湾工业研究院为目标模式,因为那里培育孵化了台积电、联电等为代表的台湾电子产业;作为一个创新的平台,瞄准的是以美国硅谷那种生机勃勃的创业创新模式。而最终,嘉兴科技城要达成的是科技、产业化和资本三合一的理想模式。   魏建明认为,当前嘉兴经济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这必将对科技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随着一大批新兴产业在嘉兴的崛起,科技城所拥有的技术研发优势必将更加显现,而科技城自身也将成为批量制造创新型企业的基地。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徐玲英 见习记者 陈雪峰 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冯 成 编辑: 袁高峰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江嘉兴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 201003
pikeliu 2010-10-1 22:09
逆势而上调结构 抓住机遇促转型 浙江嘉兴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 人民网记者 刘晓鹏 新华社记者 杨维汉 光明日报记者 李志伟 2010年03月17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者的话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实际,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浙江嘉兴、江苏连云港、广东佛山、四川成都、内蒙古鄂尔多斯和中国建设银行、联想集团等地区和单位的典型经验进行了调研和总结。   从今天起,本报和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共同对这些地区和单位经验进行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学习与实践网同步进行报道,并刊登调研报告全文。      【核心提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省嘉兴市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坚决打好结构调整这场硬仗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调整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      勇者,总敢于在挑战面前奋起,为重新出发赢得先机;智者,总善于在逆境中沉着镇静,寻找宝贵的机遇。   一年多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逼近,在浙江省嘉兴市,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挑战:外需萎缩、订单减少、企业停工减产,就业和社保压力增大   然而,面对挑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科学发展不动摇,转型升级不畏难,苦练内功不浮躁,这成为嘉兴人勇气与智慧的最好表达。   将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抓发展与促改革相结合、抓经济与促稳定相结合,抓住有限时间,全力推进发展。嘉兴以项目增投入,以投入促发展。按照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和创建生态环保宜居城市的要求,对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和民生、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进行统筹谋划。   应对金融危机,嘉兴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7.96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服务业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稳步回升。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693元和12685元,同比实际分别增长9.8%和9.9%。城乡居民收入比1.95∶1,全市非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为87.9%,全面小康程度居浙江省第二位。   更让人们关注的则是,嘉兴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调整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   构建新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人才的协同作用   政府、企业、人才:这成为嘉兴结构调整新机制的三个关键词,成为这一新征程上的几个重要角色。   一曰外部推动力。这个力的主角是政府,内容主要是建立环境、知识产权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   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以环境的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嘉兴建起了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对新、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并探索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将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在化。   政府还着力加强了两个方面的保护:知识产权和劳动者权益。   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强生产、流通、进出口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打造嘉(加)兴(薪)不欠薪的城市品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走技改创新、品牌建设之路   二曰微观活力。以包括国资、民资、外资的企业为主要内容。   地处上海、苏南和浙南三个经济圈交会点的嘉兴,充分借鉴三种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相互补充、互促共进的经济格局。   通过制定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和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创业门槛,简化注册手续,使更多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个体工商户转办私营企业,形成了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   推动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在为民资腾出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国有经济。   嘉兴还大力实施招商选资,2009年嘉兴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位居浙江三甲,已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5612家企业落户嘉兴。   三曰智力支撑力。主角是人才,办法就是人才强市。   2009年,嘉兴改变了以往以学历论人才的观念,制定了引进领军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的办法,采取按个人贡献实绩予以奖励、购房安居补助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为实施以高端载体引进高端人才,嘉兴市已投入10亿元,吸引了一批领军型人才,带来了一批新项目、催生了一批新产业,培育了一批创新型团队。仅嘉兴科技城内就集聚了116名博士,146名硕士,124名高级职称专家,8名兼职的两院院士。   探索新途径   优先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成为嘉兴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8年嘉兴第三产业占比只有34.4%,比全国和浙江全省低67个百分点。对比差距嘉兴人看到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确定围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的思路,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嘉兴服务业年均增长14.3%,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嘉兴以区域块状特色经济闻名全国,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区域特色经济集群低、小、散的弊端不断暴露。   嘉兴市以海宁皮革制品产业集群和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两个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从战略规划提升、空间布局优化、龙头项目实施、区域品牌引领、服务平台建设等入手,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企业集聚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   嘉兴是传统农业大市,为推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还不断创新农业经营和发展方式。   当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但普遍遇到信息不畅、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嘉兴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2008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市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到2009年底全市已成立527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6.34万户,占总农户的40%。   注入新动力   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城市承载力、自主创新力、开放带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走出了一条以县域经济为重点的区域跨越发展之路。面对区域合作与联系日益密切、城市对区域发展带动力日渐增强、经济转型升级极为迫切的新趋势,地处长三角大城市包围圈中的嘉兴,充分认识到只有走区域统筹发展之路,才能脱颖而出。   嘉兴编制完成市域层面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战略决策。同时,加快公用设施建设步伐,建立了以规划管理、财政结算、投融资为重点的市域统筹运作机制,推进全市重要资源、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共建共享。   为强化经济转型的科技支撑,嘉兴建设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建设了嘉兴科技城,先后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国(嘉兴)中心等33家国内外科研院所。   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9亿元,增长13%,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63.64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35.24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84%。   上海是嘉兴获取先进理念和要素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嘉兴延续了1992年就提出的接轨上海战略,2008年又出台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接轨上海扩大区域合作交流的政策意见。全力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在产业衔接方面,主动承接上海辐射,积极与之形成资源互补、错位发展态势。   营造新环境   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管理   熟悉嘉兴市社会管理的人,常会讲起近些年这里成立的两个机构,一个是市委的社会工作委员会,一个是在全国首设的新居民事务局。   设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主要是突出社区、社工、社团等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力量,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   新居民事务局则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的情况,在2007年设立的。不仅仅是设立专门机构,嘉兴还开展了居住证制度改革,根据新居民年龄、学历、技能,以及在嘉兴工作时间长短、社会保险参保等具体情况,分别实行临时居住证、居住证和专业人员居住证,并赋予相应的政策待遇,逐步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激发了新居民在第二故乡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热情。   嘉兴市坚持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要的软性基础设施来抓,在全国率先构建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全民社保体系。   2007年,制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将社会养老保障从企事业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所有人群。嘉兴的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也走在前列。目前全市农民参保率高达97.5%,人均筹资额从2003年的35元提高到2009年的245元,人均筹资水平、年门诊结报率、住院补偿率等均列全省第一,被列为全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试点城市。   科学发展之路的探索永无止境。目前,嘉兴正处在人均GDP加快向1万美元迈进、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新阶段。   嘉兴人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们目标远大:努力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创新型经济强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杭州湾宜居型滨海新市,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关链接:《逆势而上调结构 抓住机遇促转型关于嘉兴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嘉兴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200912
pikeliu 2010-10-1 22:07
 逆势而上调结构 抓住机遇促转型 关于嘉兴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2010年03月17日08:1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嘉兴市位于浙江东北部,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通宁波,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区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嘉兴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坚决打好结构调整这场硬仗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调整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成效与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嘉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外需萎缩、订单减少、企业停工减产及就业和社保压力增大的情况,嘉兴市委、市政府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提出了保增长、促转型、抓统筹、重民生的工作部署,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措施,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经济企稳向好。2009年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9.45亿元,同比增长8.3%,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前3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6%、7.1%、8.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1个、0.8个和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27.3亿元和113.1亿元,同比增长9.7%和9.6%(增速均列全省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二)市场消费信心稳步提振。2009年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5.2%、15.1%, 15.2%,分别高于全省平均2.1个、1.4个和0.9个百分点。消费信心增强,发展预期继续向好,1-3季度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08.7、116.3、119.5;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7.1、123.6、133.1。   (三)外贸出口降幅逐季收窄。1-3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新批三资企业157家;进出口总额为124.31亿美元,降幅比上半年减少1.8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额达到89.68亿美元,降幅比上半年减少1.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好于加工贸易,降幅小于加工贸易11.4个百分点。   (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截止3季度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021元和8984元,同比实际分别增长9.5%和9.6%。城乡居民收入比2.11:1,低于3.36:1的去年全国平均水平。全市非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为87.5%,全面小康程度居浙江省第二位。   (五)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9年以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办法,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市覆盖。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农民参保率达96.51%,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平安嘉兴建设继续推进。全市所辖5县(市)全部进入中国百强县前32强和浙江省小康县行列,先后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二、思路与做法   (一)统一思想、加强调研,全面落实应对金融危机的新举措   1、统一思想聚共识,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嘉兴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外需萎缩、订单减少、企业停工减产,就业和社保压力增大,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嘉兴市的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早动手、早安排,特别是把提振全市上下的信心摆在了突出位置。市里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嘉兴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机遇,着力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抢抓危中之机,推进发展。要求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转型升级不畏难,苦练内功不浮躁,进一步坚定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信心。提出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抓发展与促改革相结合、抓经济与促稳定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抓住有限时间,全力推进发展。   2、深入调研谋思路,完善应对危机的举措。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梳理思路、寻找对策,去年底,嘉兴市委全会认真贯彻省委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思路和要求,部署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确定了保增促调的工作主线。春节刚过,市级班子成员分别率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和把握基层和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经济运行态势,积极寻找应对办法,出台了减税让利、优化融资、简化审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全市面上工作的推进。班子成员还结合年初确定的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探求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牵头完成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学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调研课题,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并及时出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嘉兴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和要求。   3、推进项目保增长,找准应对危机的抓手。为应对危机,嘉兴市提出以项目增投入,以投入促发展。在项目规划上,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并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按照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和创建生态环保宜居城市的要求,对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和民生、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进行统筹谋划。突出全市四个双百和市区政府 百项百亿项目建设。1-9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3.1亿元,增长21.3%。在项目投资上,实施三四五六战略,即:突出项目引导、推进和服务三个环节;强化项目准入和后评价、项目推进、落实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盘活存量和腾笼换鸟四项措施;抓好零增地、存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产业化和生产性服务业五个一批480项重点项目;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汽车关键零部件、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六大产业。在项目实施上,要求每个重大项目都要实行领导联挂,靠前督战,面对面进行指导,及时帮助和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   (二)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人才的协同作用,为结构调整构建新机制   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环境、知识产权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推动力。面对危机,嘉兴人深切感受到粗放式发展模式、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和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不力,已经影响到嘉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探索调整结构和转型发展之路。一是保护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以环境的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007年9月,嘉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办法》,成立了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对新、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并探索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将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在化。截至2009年9月,全市共有329个项目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COD 1329吨,SO2 915吨,交易总额达到1.09亿元。通过有效的环保机制探索和合力整治,嘉兴水环境明显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逐年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4%。二是保护知识产权。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强生产、流通、进出口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09年1-8月,全市专利授权量2948件,同比增长51.2%,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倒逼机制作用下,企业创新积极性明显提高,亿元以上企业均建立了研发中心。三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嘉兴有180万外来人口,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嘉兴率先提出打造嘉(加)兴(薪)不欠薪城市品牌,全面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通过加大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压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逼迫企业走技改创新、品牌建设之路。通过实施上述三大保护,既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造提升。   2、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国资、民资、外资齐上,增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活力。地处上海、苏南和浙南三个经济圈交会点的嘉兴,充分借鉴三种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相互补充、互促共进的经济格局。一是大力扶持民营企业。通过制定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和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创业门槛,简化注册手续,使更多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个体工商户转办私营企业,形成了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民营经济已成为推进富民强市的主体,占经济总量的近70%,占全部税收、财政收入的2/3以上,农民的非农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民营经济。二是大力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使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在为民资腾出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国有经济。十年来,市级国有资产总量增长13倍,全市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900多亿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增强和发挥国资在转型升级中的主导力量,嘉兴加大了招央企、引国资步伐,一大批国企大项目先后落户嘉兴。三是大力实施招商选资。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位居浙江三甲。目前已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5400家企业落户嘉兴,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投资,外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比重超过30%。外资的投入,不但为嘉兴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了嘉兴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以人才强市,抓住结构调整的关键,增强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一是明确提出人才强市战略。嘉兴连续出台了优化人才、引进智力的政策规定。2009年,嘉兴改变了以往以学历论人才的观念,制定了引进领军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的办法,采取按个人贡献实绩予以奖励、购房安居补助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二是通过抱团引进大院名校。为实施以高端载体引进高端人才,嘉兴市已投入10亿元,吸引了一批领军型人才,带来了一批新项目、催生了一批新产业,培育了一批创新型团队。仅嘉兴科技城内就集聚了116名博士,146名硕士,124名高级职称专家,8名兼职的两院院士。通过培养和引进,2008年,全市拥有各类人才132万,占常住人口的30%以上,共涌现出160多个市级以上的创新团队。人才作用的发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三)优先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为结构调整探索新途径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去年嘉兴第三产业占比只有34.4%,比全国和全省低6-7个百分点。嘉兴从与国内外的发展差距中看到了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围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的思路,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立足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出台了放开投资领域、加大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等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以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发展服务业块状经济,鼓励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打造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近年来,嘉兴服务业年均增长14.3%,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2、推进区域块状经济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特色经济集群化。嘉兴以区域块状特色经济闻名全国,并因此催生了一批以海宁皮革城、濮院毛衫市场为代表的专业市场,进而带动了产业的集聚发展。进入新世纪,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区域特色经济集群低、小、散的弊端不断暴露。为此,嘉兴市以省级海宁皮革产业群和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建设为抓手,从战略规划提升、空间布局优化、龙头项目实施、区域品牌引领、服务平台建设等入手,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企业集聚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这些企业集群以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了一条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3、创新农业经营和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嘉兴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为推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嘉兴不断创新农业经营和发展方式。近年来,嘉兴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虽然很快,但普遍遇到信息不畅、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嘉兴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2008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市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如今全市已成立480多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6.34万户,占总农户的40%,有194家合作社拥有品牌,合作社基地面积36.92万亩。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推广、产品销售、融资担保等服务,催生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千家,其中市级143家、省级17家,国家级3家,总资产55亿元,涌现了五芳斋、金平湖、膳博士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四)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城市承载力、自主创新力、开放带动力,为结构调整注入新动力   1、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城市,提升城市承载力。改革开放以来,嘉兴走出了一条以县域经济为重点的区域跨越发展之路。面对区域合作与联系日益密切、城市对区域发展带动力日渐增强、经济转型升级极为迫切的新趋势,地处长三角大城市包围圈中的嘉兴,充分认识到只有走区域统筹发展之路,才能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脱颖而出。一是编制完成市域层面的总体规划。2003年以来,嘉兴基于区域发展相对均质、城镇密度相对较高等特点,提出了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战略决策。明确了以市区为中心、县(市)城和滨海新城为副中心、新市镇为骨干的城市框架体系。在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框架和市与县之间、县城与中心镇之间的交通圈,实行了城乡公交一体化。二是加快公用设施建设步伐。通过跨区域统筹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垃圾焚烧厂和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推进重大设施高效利用,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效运行。嘉兴通过统筹区域饮用水、天然气设施建设,实现了全市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天然气管道逐步向农村延伸。同时,立足不同区域产业基础,打破内部行政区域壁垒,统筹区域产业分工,并明确了中心城市与市镇的产业功能定位。三是着力提升市域一体化层次。出台了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意见,建立了以规划管理、财政结算、投融资为重点的市域统筹运作机制,推进全市重要资源、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共建共享。   2、集聚创新要素,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力。为强化经济转型的科技支撑,嘉兴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建设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以构筑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为重点,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二是建设嘉兴科技城。为加快嘉兴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国(嘉兴)中心等33家国内外科研院所。此外,全国还有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嘉兴2000多家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到2008年嘉兴科技城共组建12家高科技公司,被科技部评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1-6月,来自中科院嘉兴中心的15个转化项目分别在19家合作企业中转化,新增项目转化实现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167%。三是增加科技创新投入。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22亿元,增长26.1%,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58.1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32.1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7%。如今,嘉兴已形成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主体,市、县两级科技孵化器和创业服务中心为补充,各类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带动了科研成果和当地企业相互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嘉兴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发挥区位优势,深化接轨上海战略,提升开放带动力。上海是嘉兴获取先进理念和要素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为充分发挥与上海接壤的地理优势,嘉兴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接轨上海战略,2008年又出台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接轨上海扩大区域合作交流的政策意见。一是在交通运输方面,以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道等为重点,全力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的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均以高速公路连接。二是在产业衔接方面,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促进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的产业互动共进,找准为上海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功能定位,通过在上海建立办事处、投资办厂、投资参股等方式,主动承接上海辐射,积极与之形成资源互补、错位发展态势。近6年来共引进上海企业近500家,引进上海投资资金近百亿元。三是在社会事业方面,制定了上海市基本医疗参保人员在嘉兴居住期间医疗费用代办报销办法,率先开展并解决上海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报销难题。通过联合办学,积极引进上海的大院名校,实现借脑发展,已建成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东华大学平湖服装技术研发中心也在2009年正式成立。四是在分区合作方面,以全面接轨上海战略为大背景,鼓励各县(市)积极创新接轨上海举措,不断提升以开放带动发展的能力。嘉善县通过借力上海、走向世界,每年在上海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与20多家国外驻沪招商咨询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从上海引进的专家超过1500人,通过上海引进的内外资项目,占全部引资总额的90%左右。   (五)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管理,为经济结构调整营造新的良好环境   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一是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发展提升嘉兴的软实力。近年来,嘉兴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体系一创建,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嘉兴端午习俗等日益成了展示嘉兴文化风采的新名片,人文优势逐步转化成嘉兴发展的新优势。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各县(市、区)均为省级教育强县,基础教育走在前列,中职教育实现统筹招生和专业设置,拥有8所高等院校、在校生6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三是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城乡全覆盖,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97.8%,城乡居民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35岁。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嘉兴市坚持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要的软性基础设施来抓,在全国率先构建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全民社保体系。2007年,制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将社会养老保障从企事业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所有人群,对70周岁以上未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待遇的高龄老人,实行每月50350元不等的养老基本生活补助。嘉兴的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也走在前列。目前全市农民参保率高达97.5%,人均筹资额从2003年的35元提高到2009年的245元,人均筹资水平、年门诊结报率、住院补偿率等均列全省第一,被列为全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试点城市。同时,城乡低保、基本住房保障和社会救助保障等制度初步构建了与嘉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民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社保体系。   3、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面对社会管理的新形势,嘉兴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体制。一是设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主要是突出社区、社工、社团等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力量,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扩大两委无候选人直选比例,2008年分别达到60.3%和66.2%,比上届提高41.2和39.8个百分点,实现了政府依法行政与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通过培育各类社团、中介等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社工和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拓宽了公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渠道。二是成立新居民事务局。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的情况,2007年嘉兴在全国首设新居民事务局,开展居住证制度改革,根据新居民年龄、学历、技能,以及在嘉兴工作时间长短、社会保险参保等具体情况,分别实行临时居住证、居住证和专业人员居住证,并赋予相应的政策待遇,逐步把新居民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激发了新居民在第二故乡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热情。三是高度重视平安嘉兴建设。嘉兴社会和谐稳定,连续四年实现省级平安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2008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达97.71%,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启示与展望   启示一:正确分析形势,果断决策,抢抓机遇,是从容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嘉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见事早,动作快,深入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握有利时机和积极因素,抓住2010上海世博会和国家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的机遇,深化细化接轨上海战略。发挥区域优势,转危为机,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启示二: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中介和市场的功能和作用,是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在一个资源相对短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嘉兴的经验弥足珍贵。他们的做法是将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能真正承担起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社会性、公益性事务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将应该交由市场承担的职能真正让渡给市场,重视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各方协同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启示三:优先发展服务业,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嘉兴的实践说明,长期依靠传统制造业简单叠加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化的推动曾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对产业层次和增加就业容量的提升水平明显不够。只有一、二、三次产业融合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制动,并注意培育新兴产业,才能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启示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嘉兴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弥补短板,做大长板,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初步实现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嘉兴应对危机、调整结构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率先发展之路,必须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走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和谐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之路的探索永无止境。嘉兴正处在人均GDP加快向1万美元迈进、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宏观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嘉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浙江省委两创总体战略要求,抓住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业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创新型经济强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杭州湾宜居型滨海新市,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报告完成时间为2009年12月)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秀洲区推进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的主要做法
pikeliu 2010-10-1 21:51
秀洲区推进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的主要做法 发布时间:2010-9-29信息来源:嘉兴市科技局 秀洲区是浙江省科技强区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是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副中心(嘉兴市)的核心区。十一五以来,秀洲区始终将科技工作作为带动经济发展和推动区域进步的核心抓手,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向人才支撑型、创新驱动型的转变。三年来,启动建设浙江科技孵化城,引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8个;成功创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5家、市级以上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中心16家;争取到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5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0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例比2007年翻一翻,企业专利和科技项目产业化率达到86%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每年递增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并成功创建省级新能源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主要做法是: 一、做优创新环境 一是创新发展规划。做好科技工作整体规划,着眼长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专门研究和制定了《秀洲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方案》、《秀洲实施创新强区战略思考》、《浙江省两用技术转移研究中心暨产业园建设方案》、《浙江科技孵化城建设方案》、《秀洲区创建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嘉兴)行动方案》等,下发到各镇(街道、工业区)和区级有关部门具体落实。二是创新发展政策。将科技创新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出台《秀洲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秀洲区创业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秀洲区创业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明确对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4%、力争5%,且每年增幅要高于正常性财政支出幅度的20%以上。另外还大力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政策。加大对创新的扶持力度。三是创新发展考核。修订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制定和完善《秀洲区十佳科技创新示范型企业评选办法》,强化科技统计工作,引导各镇(街道、秀洲工业区)和科技企业及时调整科技工作重心;通过争先创优、典型宣传以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二、做大创新平台 一是区域核心平台。在省科技厅和和嘉兴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8年开始筹建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孵化城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一期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心八园,产业重点是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等产业,定位是立足秀洲、服务全省、辐射长三角,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为此成立了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筹备领导小组和筹备委员会,制定出台了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种子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企业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人才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又进一步充实管委会队伍,明确秀洲工业园区管委会成员兼任浙江科技孵化城管委会成员,使孵化城的推介和推进工作同步得到了加强。二是行业研发平台。根据我区产业特色、行业需求,引进浙江大学建立了王店小家电产业研究中心,加大对小家电行业的技术支持;推动洪合、濮院联手共建浙江嘉兴毛衫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也是全市第二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依托中国南方纺织城建立技术、检测、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成果转化、检验检测、企业诊断、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逐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华、市场化和产业化。三是企业研发平台。鼓励科技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和引导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建立和提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使上述企业研发中心成为引领我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全省率先推行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覆盖工程并建成了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目前销售亿元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覆盖率达到100%,认定率84%;销售5000万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覆盖率达到达45%。 三、做强创新项目 一是新兴战略项目。引进了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嘉兴光电产业园、中节能嘉兴节能环保产业园、上海科技京城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纯高国际嘉兴现代商务园、浙江省两用技术研究中心暨产业园、嘉兴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八园战略项目,同时引进上海张江创新学院嘉兴分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光伏研究所和德佳SMT技术研发中心、北京电光源研究所、全球著名的软件业培训机构印度NIIT等项目。这些项目确认的总投资额为152亿元。目前八园战略项目已全部动工建设,累计投入达8.1亿元,八园战略项目通过二次招商已入驻企业达90多家,在谈入驻企业近40家。二是科技计划项目。围绕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中遇到的共性关键技术,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动进行项目设计,加快我区传统纺织、家电、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的转型提升步伐。过去三年,我区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98项,列入各级科技计划319项,其中国家级创新基金5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0项,争取到上级资金4274万。新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目前,我区共有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02家。三是产业基地项目。科技局围绕全区经济工作主战略,积极打造浙江省级新能源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通过组建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领导小组、制定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出台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扶持政策、加快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培育以及积极向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争取,已经顺利得到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内已经建成投产企业2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家。这些企业职工总数有661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数有2048人。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4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19亿元、出口创汇1.61亿美元、税后利润5.21亿元。主导产品有单晶硅棒、单晶硅片、晶体硅太阳能超白玻璃、太阳能薄膜电池超白导电膜玻璃、太阳能热水器、LED灯等。 四、做实创新服务 一是项目申报服务。围绕项目提升年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帮扶促调等一系列专项活动,积极宣传科技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新产品开发。组织开展科技项目申报培训,主动为企业申报计划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建立研发中心、组织专利申请等科技活动提供咨询、指导等服务。定期深入乡镇、企业,走访项目申报主体,及时发现好的项目并着力向上推荐。此外,联合嘉兴中科网络技术公司积极建设我区科技项目网上申报系统,为企业提申报供便利。二是科技对接服务。创新合作模式,围绕产业特色,大力开展专题性科技对接交流,科技合作实现纵横深向发展,实施区镇联动,镇企互动,重点推动了架桥工程、百场专题对接等一系列科技对接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对接交流形式,创新科技合作模式,初步形成了由原来项目合作、技能培训逐步向研发中心建设、硕博实习基地建设、人才互动交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过去两年,共组织实施了专场对接41场次,邀请专家到区340多人次,组织企业510多家次,签订科技合作项目59多项。三是企业融资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开发,探索建立科技银行。在全市率先成立金融服务办公室,通过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做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截止今年6月,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共发展贷款323笔,发放金额3.85亿元,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了保障。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凤凰涅槃”现象:嘉兴经济的出路与天路 20100531
pikeliu 2010-10-1 21:44
凤凰涅槃现象:嘉兴经济的出路与天路 发布日期:2010-05-31 16:03:38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现象概述    凤凰涅槃,源于神话传说:凤凰每隔五百年会在烈火中重生一次,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如此周而复始,以至永生,故凤凰又称不死鸟。    曾经以零资源为出发点的嘉兴,在甘当配角的务实中,用蒲公英般的草根生命力,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不产一张皮,却建成了全球闻名的海宁皮革城;没有羊毛资源,却有了全国最大的毛衫批发市场濮院毛衫城改革开放30年来,嘉兴经济正是以这样的草莽开拓之气,孕育出勃勃生机。    尽管如此,2002年以来,面对不断加剧的要素资源瓶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区域竞争格局,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嘉兴经济的一道难题。是绕道而行,还是迎难而上?嘉兴选择了后者,用凤凰涅槃的勇气,换得了新一轮发展的良机,同时也是对浙江省在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份的最好回应。    涅槃之路在何方?这是勇气之后的自问。    用大平台营造发展新空间,以产业为核心走转型和提升之路,用大项目、大企业发挥转型升级的示范作用,这是自问以后的自答。在这自答中,嘉兴经济实现了从腾笼换鸟到凤凰涅槃的跨越;而在跨越背后,是涅槃之路的大智慧。    涅槃是一条没有退路的出路,更是一条自我升华的崎岖天路。    □新闻助读    排污权交易:涅槃之路的大智慧    5月11日,秀洲区王江泾镇宇泗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减排方案确定,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生活污水排放40万吨、COD减排约100吨、氨氮减排约6万吨。秀洲区环保局副局长杨小生告诉记者,此项目是农村分散型水污染物减排工作的试点之一,相比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而此项目的意义远不止此,项目的350万元资金全部来自排污权交易所得。秀洲区环保局在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将排污权交易所得的资金,投入到重点减排工程,将减出的指标再投入市场进行交易。如此循环,实现减排的持续效应。    2009年,嘉兴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了7746美元,但作为江南水乡的嘉兴,却面临着水源型和水质型缺水的尴尬。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取得良性平衡,排污权交易即是涅槃路径的大智慧之一。    2007年11月10日,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正式挂牌,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成立。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排污权交易1066笔,交易额达1.78亿元。    排污权交易只是嘉兴涅槃智慧的一个体现。2009年12月25日,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与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约:在原中宝碳纤维退出地块中的30亩土地上,投资5亿元研发和生产红外热像仪,保守估计5年内产值将超10亿元。这是盘活土地存量,做足空间置换的涅槃智慧。开发区收回784亩表现不佳的土地,予以空间置换,放大土地产出效益。    其实早在2006年,嘉兴就在省内率先出台了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以最小资源占用、最低能源消耗、最小污染排放、实现最好经济效益和最大社会效益为原则,对企业和各级政府进行评优考核。    曾经以弄稻侍桑闻名的嘉兴,正是以这样的涅槃智慧跻身全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承载创新发展的探路使命。如今,在这块已具先发优势的江南大地上,一场更具规模的创新探索正在进行: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地级市,以两分两换和两新工程作为转型发展的抓手,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地,为城市发展创造更大的新空间。    国字号的历程:涅槃后的发展新空间    涅槃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强的生命力,求得永生,但前提是涅槃之后能找到发展的新空间,找到发展的新兴奋点。嘉兴经济的涅槃也正如此,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要有新的发展空间,用大平台来承接和融合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业态成长。    5月11日上午,嘉兴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举行。18年前,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一片乡村田野中起步,如今全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汽车零部件、化纤纺织、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和食品加工等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正是凭借着这张漂亮的成绩单,嘉兴经济开发区经历4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迈入了国家队的行列。    在嘉善电子信息产业园,今年将投入7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建设,3月份完成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4月份力争通过海关验收,5月份实现封关运作。与此同时,信息产业园内的富士康项目加快了建设进度,而被列为园区首个项目的富鼎电子则有望5月份投产。    在嘉兴港区化工园区,投入30亿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实现了集中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投资660万元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站,投资4600万元成立港区应急中心和环境监控中心;20多家化工企业在园区内实现了循环经济的规模化,三废基本实现零排放。2008年7月3日,全国首个中国化工新材料园区在嘉兴港区挂牌。    如今,在园区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包括英荷壳牌、日本帝人、日本德山、新加坡美福等在内的一批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外资总投资已超过18亿美元;三江化工、合盛化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也陆续投产,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50亿元。       这些不断推进的大平台建设,为嘉兴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10年来,市级国有资产总量增长了17倍,目前已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5400家企业落户嘉兴,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投资。    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嘉兴经济的涅槃之路同样是这两部历史的叠加和交互发展。传统的皮革产业借力于海宁皮城的上市,将专业市场的成功模式向东北、中原复制输出;平湖市的箱包企业开始走品牌之路,产品定位从低端向高端发展。而一批引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在不断发展壮大:浙江嘉福玻璃有限公司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专用超白玻璃,嘉兴大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从事LED蓝绿光芯片和SMD器件的生产,生辉照明电器(浙江)有限公司制造光电器件、照明电器等目前,嘉兴市已有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700多家,成为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三大基地之一;以昱辉阳光为代表的嘉兴光伏制造能力快速提升,主要产品硅片生产规模不仅在浙江处于龙头地位,在全国也具有领先优势,预计3至5年后光伏产业有望成为嘉兴第一大产业集群。    丝绸之府再出发:涅槃之路上的探索者    有了涅槃的大智慧,有了涅槃后的新空间,还必得有先行探路的示范和引领者。大项目和大企业的龙头示范效应,就是这条没有退路的出路上的先行者,也是这条崎岖天路上的探路者。    5月11日,被誉为国内纺织业第一纯丝绸股的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002404)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嘉兴板块上市企业的第16家。上市是为了给几千年的丝绸产业找寻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嘉欣丝绸集团董事长周国建将3年的艰辛上市历程看作是古老丝绸产业的一次涅槃。    借助于20多年来在丝绸行业的浸润,周国建对丝绸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上市募集的7.37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丝绸主业的产能扩大与提升,并将着力提升品牌建设。    同样是在5月,对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朱张金而言,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上千吨成熟饱满的大豆,正从位于巴西南大河洲的阳光农场装箱起航,运往一个中国小村庄华丰村。村里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两新工程建设,为那些集聚后的农户的就业与增收问题,同时担任华丰村村支书的朱张金又想到了一个新的点子:在村里办豆腐厂,用高品质的大豆做高品质的豆腐,将这条农业产业链从巴西农场延伸到海宁华丰,从大豆种植延伸到豆制品生产。    20多年前,朱张金从皮革产业起步,发展出百亿产值企业并成功在香港上市。如今他却主动选择转型,退出皮革产业,转而发展农业,甚至走出国门办起了农场。看似匪夷所思的转型,却是一个企业家自我涅槃的勇气与智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张金坦言:成功的企业不外乎两条,转型要比别人早一点,看得要比别人准一些。    千年之前,嘉兴是丝绸之府;千年之后,嘉兴被誉为当代的中国绸都。借助于凤凰涅槃的勇气与智慧,嘉兴这座丝绸之府有了再出发的动力与实力:2003年以来,嘉兴经济总量呈现强劲的赶超之势,农民人均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招商引资连续8年名列浙江省前三甲,GDP总量达到1917.96亿元。    □专家点评:    决定未来的是比较劣势,而非比较优势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高评委委员,欧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黄卫平教授    在世人津津乐道于浙江速度之时,浙江人却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为浙江瓶颈思考良多。嘉兴更是如此,这点难能可贵。    如何找到能够真正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带来长远利益的转型的方向、升级的方式,才是凤凰涅槃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政府和企业都迫切需要思考的命题。    企业本身追逐利润的本质,给了民企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所以很多精明的企业家都会有未雨绸缪的准备,这点民企历来都有自发性和自觉性。所以在政府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之外,政策应该是转型升级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剩下更多的应交给市场去调控。政府正确地引导、企业积极地响应,方能促进企业敢于承受转型之痛,能够度过烈火煎熬,从而真正实现凤凰涅槃。无论是转型抑或升级,嘉兴乃至浙江的民企真正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企业的比较劣势,而非比较优势,这就犹如木桶上的短板,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程度。    总体来说,转型升级之路的前景是明晰的,只是路途上荆棘坎坷很多,所以解决这些存在的短板、看清楚自己的劣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嘉兴,城市创新探路者》201005
pikeliu 2010-10-1 21:37
《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嘉兴,城市创新探路者》 2010年5月9日 20:11   嘉兴城市创新探路者 承载创新发展探路使命 2010年05月09日 07:04:0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5月09日讯 嘉兴,这座以弄稻侍桑闻名的城市,今年初跻身全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承载创新发展的探路使命。   事实上,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嘉兴踏出了铿锵的转型升级步点,努力探索一条调整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去年,该市GDP达1917.96亿元,同比增长9.3%;今年一季度,GDP增幅高达14.6%,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   嘉兴市领导认为,转型升级的新实践正在释放新能量,好比全市经济插上了翅膀,不仅跨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栏杆,也必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更换高性能发动机   广纳大院名校,激活科技创新要素   清华大学、中科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仿佛一夜间,嘉兴冒出了33家国内外一流的大院名校设立的科研机构。翻开地图,但见由它们和相关企业担纲的9家科技孵化器散落其间:在南湖,以嘉兴科技城为平台,形成了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为核心的双核六园格局;在秀洲,形成了以浙江(嘉兴)科技孵化城为核心、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等为项目平台的一心八园   从科技资源十分匮乏到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的地级市,看似魔术般的变化,谜底非常简单。嘉兴市领导说,在投资拉动的同时,嘉兴只有通过更换高性能的发动机,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集聚各种要素,才能为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盘算科技大账,记者发现,近年来嘉兴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每年保持0.4%的增幅,去年达到5.9亿元;鼓励自主创新和集聚人才的政策达数十个。不久前出台的人才征集令,改变了以往以学历论人才的观念,制定了引进领军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的办法,采取按个人贡献实绩予以奖励、购房安居补助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各种科技创新要素由此被激活   一项由中科院嘉兴中心开发的磁场拉晶技术,已在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成功落地。这项技术能通过控制硅体氧含量,使单晶硅片的光照衰减度减少1个百分点,每片因此可多卖1角钱,企业一年可增收1000万元。   嘉兴引进的大院名校的科研项目正在加快孵化,许多已进入收获期。以中科院嘉兴中心为例,去年以来有63个科技项目分别在59家合作企业中转化,新增项目转化实现产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159%,并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服务带动当地新增产值逾55亿元。   通过政府组织的科技对接活动,嘉兴2000多家企业与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创新联盟。在浙大专家的帮助下,原本做集成吊顶的浙江鼎美电器有限公司引进先进智能技术,建成机器人产业基地,成为国内智能化民用产品专业生产研发中心。如今,鼎美电器生产的割草机器人和水下服务机器人已销往欧美等地。   更为可喜的是,企业自主创新蔚然成风。去年,嘉兴全社会科技投入63.64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35.24亿元,占GDP的1.84%;3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比上年增长1/3,为全省最多。   桐乡巨石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据了解,该集团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超亿元。经100多位科研人员攻关,巨石成功研发了年产12万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产能比普通生产线高出2倍多,而且能耗下降50%以上,每年可节约成本6000万元,产品性能大幅提高。巨石生产的玻纤喷射纱广泛应用于高档游艇、卫浴产品,身价涨了20%。 转身绿色发展   率先实施排污权交易,优先发展服务业   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让嘉兴再次成了省内外关注的焦点。嘉兴市通过建起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对新、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将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在化。   这是以环境的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嘉兴环保部门负责人说。   去年底,嘉兴腾达针织印染厂申请注销工商营业执照,位于秀洲区的这家投产16年的企业正式退出印染舞台。同为印染企业的嘉兴富胜达染整有限公司则悄悄转型,投资3500万元引进国外先进印花设备,并通过购买腾达的排污指标,开始从事高档织物的后整理加工。   这是秀洲区对印染行业大洗牌的一个缩影。秀洲区以排污权制度倒逼企业转型、又以排污权指标交易转让鼓励企业腾笼换鸟。去年底以来,已有近60家印染企业实现了并购、重组、转产。   排污权制度助推嘉兴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该市的一项统计表明,与2008年比,嘉兴市去年单个工业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同比上升了35.7%,电镀、化工等重污染项目则减少了17.7%。   不少企业从排污权制度倒逼转型中尝到甜头。为了缓解减排压力,中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斥资购置了中水回用设备和车间膜处理系统,不仅减少了企业废水排量,还源源不断地产生效益:60%的用水可以实现中水回用,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50多万元;中水回用以后,排污量减少,一年的排污费又可少缴50多万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则是嘉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又一引擎。近年来,嘉兴服务业年均增长14.3%,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去年,嘉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源于优先两字。加强服务业用地保障;一般性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低到3万元嘉兴市去年出台的40项具体政策,助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速。   不仅如此。嘉兴的许多县(市)还相继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局,做大服务业这块蛋糕。   通过一次次服务业推介活动,嘉兴签下了总投资达140多亿元的项目。为抢乘沪杭高铁的快车,嘉兴市还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国际商务区,欲把它打造成与沪杭同城的第一站。今后,商务区将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经济和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   值得一提的是,动漫设计、文化创意等文化味十足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方兴未艾。原本做普通毛绒玩具的海盐海利集团,通过文化创意手段和现代网络技术,自主研发了益智游戏网娃总动员,产品横跨书籍、动漫、网络游戏等领域,推出的衍生品多达1000多种。   拥抱国家队   积极招商选资,大力引进央企   放眼嘉兴,国内许多大名鼎鼎的央企、国企纷纷前来落户,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企业国家队   成功开发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的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首次走出北京,在秀洲投下63亿元,建设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挟在光电产品研发和产业上的优势,到嘉兴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光电产业园,重点发展新光源、新能源、光电材料及器件等优势产业;   上海交大科技园首次走出校园,斥资10亿元,在嘉兴打造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   央企中唯一做节能环保投资的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也来了,投资兴建中节能嘉兴节能环保产业园   所有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带来的首先不是具体的项目,而是一个战略性平台。公司根据平台建设需要,自主进行二次招商。   与我省民营企业相比,央企不仅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还具有很强的资源吸纳能力。上海交大科技园(嘉兴)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园区正式启动以来,已先后引进60多家科技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其中不乏明日之星。如嘉兴佑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余热吸附制冷机,一旦开发成功,完全可以催生带动一个新产业。这些科技企业的进驻,也为秀洲区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对此,嘉兴招商部门的人员感慨:如果靠我们自己去招商,这么短的时间内,肯定没有这么大的集聚效应。   据了解,去年嘉兴市继到北京举办对接央企活动、签下总投资111亿元的项目后,又在浙江(北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洽谈会上拿下207亿元的大单,占全省协议总投资额的1/3。截至去年底,嘉兴已引进央企项目26个,总投资88.9亿元。   央企落地后,成为嘉兴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嘉兴大晨光电LED芯片项目是落户中国兵器嘉兴光电产业园的首个新光源项目。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该公司将实施世博永久性建筑主题馆LED全彩显示屏等3个半导体照明示范项目。自去年初投产以来,大晨公司生产的芯片远销欧美等地,成为诺基亚、三星等国际知名厂商的合作伙伴。 嘉兴,这座以弄稻侍桑闻名的城市,今年初跻身全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承载创新发展的探路使命。   事实上,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嘉兴踏出了铿锵的转型升级步点,努力探索一条调整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去年,该市GDP达1917.96亿元,同比增长9.3%;今年一季度,GDP增幅高达14.6%,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   嘉兴市领导认为,转型升级的新实践正在释放新能量,好比全市经济插上了翅膀,不仅跨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栏杆,也必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更换高性能发动机   广纳大院名校,激活科技创新要素   清华大学、中科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仿佛一夜间,嘉兴冒出了33家国内外一流的大院名校设立的科研机构。翻开地图,但见由它们和相关企业担纲的9家科技孵化器散落其间:在南湖,以嘉兴科技城为平台,形成了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为核心的双核六园格局;在秀洲,形成了以浙江(嘉兴)科技孵化城为核心、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等为项目平台的一心八园   从科技资源十分匮乏到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的地级市,看似魔术般的变化,谜底非常简单。嘉兴市领导说,在投资拉动的同时,嘉兴只有通过更换高性能的发动机,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集聚各种要素,才能为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盘算科技大账,记者发现,近年来嘉兴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每年保持0.4%的增幅,去年达到5.9亿元;鼓励自主创新和集聚人才的政策达数十个。不久前出台的人才征集令,改变了以往以学历论人才的观念,制定了引进领军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的办法,采取按个人贡献实绩予以奖励、购房安居补助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各种科技创新要素由此被激活   一项由中科院嘉兴中心开发的磁场拉晶技术,已在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成功落地。这项技术能通过控制硅体氧含量,使单晶硅片的光照衰减度减少1个百分点,每片因此可多卖1角钱,企业一年可增收1000万元。   嘉兴引进的大院名校的科研项目正在加快孵化,许多已进入收获期。以中科院嘉兴中心为例,去年以来有63个科技项目分别在59家合作企业中转化,新增项目转化实现产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159%,并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服务带动当地新增产值逾55亿元。   通过政府组织的科技对接活动,嘉兴2000多家企业与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创新联盟。在浙大专家的帮助下,原本做集成吊顶的浙江鼎美电器有限公司引进先进智能技术,建成机器人产业基地,成为国内智能化民用产品专业生产研发中心。如今,鼎美电器生产的割草机器人和水下服务机器人已销往欧美等地。   更为可喜的是,企业自主创新蔚然成风。去年,嘉兴全社会科技投入63.64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35.24亿元,占GDP的1.84%;3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比上年增长1/3,为全省最多。   桐乡巨石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据了解,该集团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超亿元。经100多位科研人员攻关,巨石成功研发了年产12万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产能比普通生产线高出2倍多,而且能耗下降50%以上,每年可节约成本6000万元,产品性能大幅提高。巨石生产的玻纤喷射纱广泛应用于高档游艇、卫浴产品,身价涨了20%。   转身绿色发展   率先实施排污权交易,优先发展服务业   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让嘉兴再次成了省内外关注的焦点。嘉兴市通过建起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对新、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将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在化。   这是以环境的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嘉兴环保部门负责人说。   去年底,嘉兴腾达针织印染厂申请注销工商营业执照,位于秀洲区的这家投产16年的企业正式退出印染舞台。同为印染企业的嘉兴富胜达染整有限公司则悄悄转型,投资3500万元引进国外先进印花设备,并通过购买腾达的排污指标,开始从事高档织物的后整理加工。   这是秀洲区对印染行业大洗牌的一个缩影。秀洲区以排污权制度倒逼企业转型、又以排污权指标交易转让鼓励企业腾笼换鸟。去年底以来,已有近60家印染企业实现了并购、重组、转产。   排污权制度助推嘉兴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该市的一项统计表明,与2008年比,嘉兴市去年单个工业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同比上升了35.7%,电镀、化工等重污染项目则减少了17.7%。   不少企业从排污权制度倒逼转型中尝到甜头。为了缓解减排压力,中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斥资购置了中水回用设备和车间膜处理系统,不仅减少了企业废水排量,还源源不断地产生效益:60%的用水可以实现中水回用,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50多万元;中水回用以后,排污量减少,一年的排污费又可少缴50多万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则是嘉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又一引擎。近年来,嘉兴服务业年均增长14.3%,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去年,嘉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源于优先两字。加强服务业用地保障;一般性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低到3万元嘉兴市去年出台的40项具体政策,助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速。   不仅如此。嘉兴的许多县(市)还相继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局,做大服务业这块蛋糕。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通过一次次服务业推介活动,嘉兴签下了总投资达140多亿元的项目。为抢乘沪杭高铁的快车,嘉兴市还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国际商务区,欲把它打造成与沪杭同城的第一站。今后,商务区将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经济和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   值得一提的是,动漫设计、文化创意等文化味十足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方兴未艾。原本做普通毛绒玩具的海盐海利集团,通过文化创意手段和现代网络技术,自主研发了益智游戏网娃总动员,产品横跨书籍、动漫、网络游戏等领域,推出的衍生品多达1000多种。   拥抱国家队   积极招商选资,大力引进央企   放眼嘉兴,国内许多大名鼎鼎的央企、国企纷纷前来落户,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企业国家队   成功开发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的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首次走出北京,在秀洲投下63亿元,建设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挟在光电产品研发和产业上的优势,到嘉兴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光电产业园,重点发展新光源、新能源、光电材料及器件等优势产业;   上海交大科技园首次走出校园,斥资10亿元,在嘉兴打造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   央企中唯一做节能环保投资的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也来了,投资兴建中节能嘉兴节能环保产业园   所有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带来的首先不是具体的项目,而是一个战略性平台。公司根据平台建设需要,自主进行二次招商。   与我省民营企业相比,央企不仅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还具有很强的资源吸纳能力。上海交大科技园(嘉兴)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园区正式启动以来,已先后引进60多家科技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其中不乏明日之星。如嘉兴佑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余热吸附制冷机,一旦开发成功,完全可以催生带动一个新产业。这些科技企业的进驻,也为秀洲区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对此,嘉兴招商部门的人员感慨:如果靠我们自己去招商,这么短的时间内,肯定没有这么大的集聚效应。   据了解,去年嘉兴市继到北京举办对接央企活动、签下总投资111亿元的项目后,又在浙江(北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洽谈会上拿下207亿元的大单,占全省协议总投资额的1/3。截至去年底,嘉兴已引进央企项目26个,总投资88.9亿元。   央企落地后,成为嘉兴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嘉兴大晨光电LED芯片项目是落户中国兵器嘉兴光电产业园的首个新光源项目。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该公司将实施世博永久性建筑主题馆LED全彩显示屏等3个半导体照明示范项目。自去年初投产以来,大晨公司生产的芯片远销欧美等地,成为诺基亚、三星等国际知名厂商的合作伙伴。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王国锋 金骏 吴桂潮    编辑: 吴怡之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嘉兴科技城:冲刺长三角最富竞争力的创新平台
pikeliu 2010-10-1 21:21
嘉兴科技城:冲刺长三角最富竞争力的创新平台 嘉兴日报20100930   成立于2003年底的嘉兴科技城,致力于集聚大院名校、创新机构、精英人才,以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富竞争力的创新平台为己任。嘉兴科技城充分领会到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几年来,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了大批人才入驻,嘉兴科技城已经成为南湖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自兴建之日起,嘉兴科技城就坚持以平台为核心、以项目产业化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思路,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为核心,软件园、通讯园、芯片园、生物园、材料园和孵化园蓬勃发展的双核六园格局。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成立于2003年12月31日,研究院在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设立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继续教育基地。截至2010年6月底,研究院共有员工194人,其中博士46人,硕士3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拥有者38人,海外回国人员17人,外籍专家3人,兼职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4人。累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94项,在省内外重点转化和推广高新科技成果40多项。     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 成立于2004年11月23日,是中科院创新体系布局中的首个平台型工程研发与转化中心。中心以产业为导向,高技术研发平台正在形成和完善,已建成及在建工程中心16个。已集聚了500多名高层次科研骨干人才,累计实施科研和产业化项目465个,项目转化和服务当地企业289家,2009年项目直接转化产值14.37亿元。并在嘉兴成功孵化培育了无线传感网(又称物联网)等一批引领国内重大战略发展的产业化项目。     软件园 成立于2006年8月,采用官助民营模式,园区内已先期入驻30多家软件类及软件培训企业,先后被认定为浙江软件产业基地、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08年12月,嘉兴科技城签约引进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嘉兴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除数据备份功能外,还将在嘉兴科技城布局以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网络公司为实体的ITO和BPO服务基地。2010年还成功引进了印度软件巨头Infosys在嘉兴科技城内设立中国教育中心。     通讯园 2007年5月,通讯园被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批准为浙江省通讯产业(嘉兴)基地。通讯园一期暨闻泰手机产业化基地一期于2008年11月正式投产。闻泰集团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稳居国内手机第三方供应商出货量第一。2009年,又引进上海德晨电子等一批通讯电子产业化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     芯片园 规划面积200亩的斯达芯片设计制造项目一期已建成并投产,其主导产品IGBT功率芯片和模块设计开发项目打破欧美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嘉兴斯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唯一能够实现规模生产的厂商。上海IC设计创业中心嘉兴分中心已吸引了赢视捷、微曦等众多项目。来自园区内中科院嘉兴中心的无线传感网芯片、卫星导航芯片与非制冷红外芯片等项目正积极推动规模产业化。     材料园(筹) 以国际合作为主要特色,通过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院、莫斯科中俄友谊科技园等独联体国家科研机构在新材料领域的合作,计划每年实施5个以上重点项目。目前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俄科技转化中心等平台运作良好。     生物园(筹) 目前,依托清华研究院孵化的博泰生物在标准化物质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有望成为中国大陆首个生物标准物质中心。耶鲁大学遗传生物、朗圣药业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与上海药谷药业有限公司(暨上海药谷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签署了共同构建长三角生物医学工程合作开发体的协议,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医药业界的国内外企业、项目向嘉兴进行技术转移和到嘉兴落户。     孵化园 南湖科创中心建筑面积37314平方米,其中可直接用于企业孵化的场地面积23285平方米,生活配套面积14029平方米,是长三角地区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专业性孵化园。先后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浙江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并于2009年年底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心一期入驻率超过95%,南湖科创中心二期建设已启动,计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第一、国内一流的区域科技创业中心。   嘉兴科技城的建设,有力促进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向南湖区聚集,截至2010年6月底,嘉兴科技城累计引进博士130人,硕士172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36人,海外留学归国的高层次人才63人。   嘉兴科技城积极布局以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平台,开始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嘉兴科技城自身技工贸收入从2006年2600万元升至2009年21亿元,4年增长80倍,并且有力带动了南湖区通讯电子产业产值从2006年7亿元升至2009年37亿元,4年增长近5倍。   进入2010年,是嘉兴科技城发展提速的关键年,嘉兴科技城进一步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一期核心区内各个二期、三期工程全面开工,大科技城空间拓展正式启动。完善公共平台建设,提升清华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等核心研发机构的引领作用,发挥创投、创业俱乐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创平台的功能,完善中介服务平台的促进作用。同时部署产业化平台,重点挑选规划了通讯电子及物联网、软件和数据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产业服务平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南湖区落户发展,真正将南湖区建设成为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核心区。 嘉兴日报20100930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嘉兴市 科技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的实施意见 2008
pikeliu 2010-8-30 18:09
科技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08-12-30信息来源:嘉兴市科技局 为进一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合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深入地实施接轨上海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再造我市科技、人才和经济发展新优势,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科技、经济、教育等综合实力最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能的地区之一。科技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上海、江苏的雄厚科技资源,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推进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共浙江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双赢的总体要求,以产学研合作为重点,加强与沪苏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招才引智,营造高素质人才高地,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以共性技术攻关为引导,提升区域性产业的技术水平,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以创新体系、机制建设为契机,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加快与长三角科技接轨与产业配套接轨,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确立在长三角国际制造业中心中的战略地位,实现嘉兴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要进一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据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规划、有序推进,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要突破行政区划束缚,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合作交流互动,不断创新新的接轨理念,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不断拓展新的合作空间,不断谋取新的合作成效。通过主动接轨,加强合作交流互动,引进高科技人才,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新体系,使嘉兴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高级人才的聚集基地。 四、积极参与长三角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长三角科技、教育和社会的共享资源,在进一步完善网上技术市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的建设,通过高速信息公路,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技术服务共享,人才流动共享、产业联动共享,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步伐。 五、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划、高投入、高扶持,加快嘉兴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大院大所,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创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试基地、开放性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等各类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引进的大院大所在嘉兴科学城设立的研发机构给予50万元的资助,并对研发的高新技术项目给予持续的支持。 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打破行政区域框框束缚,加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上海、江苏、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合作,探索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谋发展的区域股份合作模式,大力扶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孵化器建设,着力扶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实现我市以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龙头的一区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格局,通过高新园区的辐射作用和创业中心的孵化功能,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七、鼓励中小企业与上海、江苏和其他的高校、大院大所建立密切的产学研科技合作关系,组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通过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建立企业稳定的技术依托,培养企业自己的技术研究开发队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要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对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创新服务中心的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资助。 八、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组织我市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人员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和联合攻关,对重大科技项目,面向上海、江苏等地,组织公开招标,联合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鼓励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集团、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对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项目给予优先立项、优先支持。 九、加大高新技术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国民待遇,对长三角等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来嘉兴投资创业,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经市科技部门认定后,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对申报并符合市科技项目立项支持条件的给予优先重点支持,树立嘉兴地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的良好形象,营造我市科技投资创业的良好氛围,吸引长三角科技人员来嘉兴投资创业。 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鼓励我市企业积极引进风险投资资金,鼓励长三角风险投资公司来禾投资。对企业积极引进风险投资资金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给予优先立项、重点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省、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十一、联合共建网上技术市场,积极吸引上海、江苏参与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组织上海、江苏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通过网上技术市场发布科技成果、优势研究领域,参与技术难题招投标。积极创造条件,与长三角地区城市联合举办网上科技成果展交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技术交易,联合共建科技资源信息网、高新技术信息网、高技术人才专家库、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网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十二、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在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分工协作,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结合上海的产业布局和功能调整,当好配角,培育与上海产业发展具有梯度性、配套性的特色产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产业配套的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合作,加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鼓励上海、江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市设立生产基地或分支机构,鼓励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我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三、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交流互动,加快引进高层次技术和科技管理人才,可采取柔性流动方式,鼓励长三角科技人员、教授、专家来我市兼职,积极选派一批科技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到上海、江苏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高新产业开发区、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挂职锻炼。 十四、建立嘉兴科技创业种子资金,首期筹措300万元,用于扶持长三角等地的科技人员,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建立嘉兴留学人员科技创业种子资金,首期筹措150万元,用于扶持长三角等地的国外留学回国人员来嘉兴创办领办高科技企业。 十五、建立嘉兴长三角科技合作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嘉兴科学城中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合作开发项目、支持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与我市的科技合作项目,加快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嘉兴月河街夜色
热度 1 金镇 2009-9-19 11:22
一日夜晚夫人、女儿和我一家三人闲逛月河街,觉得夜色优美,于是拍几张照片,现发在这里,请朋友们欣赏!欢迎朋友来嘉兴游玩!
个人分类: 风光美景|76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江南水城——嘉兴
金镇 2008-11-16 21:21
嘉兴老街月河街 嘉兴老街月河街 嘉兴老街月河街 嘉兴老街梅湾街 嘉兴老街梅湾街 一大红船划过的地方 嘉兴南湖 一大红船划过的地方嘉兴南湖 一大红船划过的地方嘉兴南湖 嘉兴南湖 嘉兴南湖
个人分类: 风光美景|11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江嘉兴城市宣传片 走进嘉兴
luoc 2008-11-1 21:5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