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参与学术争论的经历
热度 13 youxue 2011-5-2 09:02
最近有几篇关于学术争论的文章,我也来凑热闹。 做学问,都得参与学术争论。科学就是在争论中进步。没争论就没劲了。科学与哲学或政治不同的是:科学中争论大部分都是有简单结果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也有双方都对的时候,如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好的理论会被不断检验,不断证实。自己的工作得到证实时的感觉会特别爽(如我在《找科研课题的经历》中的一例)。即使短期内可能争不出结果,但真理最后总是得到证实和承认。也就是说,错了就得承认,胡搅蛮缠是徒劳的,而且浪费了自己可以做有用功的时间。即使现在不承认,以后还是会被证明是错的。糊弄是不可能的。因此,争论双方都宜讲理,并想办法验证那个观点是对的,而且错了就承认。例如我最近在写一篇综述,发现我以前的模型中(有一篇是被广泛引用的)有一些过时之处,准备在综述中纠正这些过时的观点。这样自己发现错误和认错最好,就免得别人挑战了。 参与争论或者是自己挑起(自己先指出他人的错误),或者是他人挑起。学生时代和刚当助理教授阶段,是挑战他人的阶段。我们写出论文后,如果论文的观点与其他学者的观点对立,我通常将论文寄给这些学者,请他们提意见和修改。当然我不一定接受其意见和修改,但知道对立面的想法能使我们的论文考虑得更周到,批评的语言也可能会平和一些。如果投稿时还没有收到回信,我们会建议这些对立方做评审人。虽然有时候延缓了论文的发表(有时甚至被拒而改投杂志),但总体来说我感觉这样对我们提高论文质量有明显好处(对手一般会很认真地推敲我们的论文),而且大部分时候并没有延缓论文的发表。对手一般也是懂行的学者,能掂量出文章是否能发表,知道拒了文章最多不过是推迟文章的发表,因此故意制造幛隘不明智。这样,一般在论文发表前就能解决争论。因此,虽然我批了很多学者的工作,有时甚至是一个小领域的所有工作,但论文发表后就基本不再有争论了。有时对手风格不够高,将我们的文章拒了,但只要我们觉得我们是对的而且是重要工作,基本都能发表。有时被拒了以后我们觉得对方有一些道理,就不再提交了。只有很少文章我们觉得还行但被拒而没有发表。 发表了一些文章以后,开始有人向我挑战了。有俩德国学者写了文章A向我们挑战,认为我们文章AA中的主要结果不对,寄给我评审。我觉得我的评审写得特好(好像有点自吹自擂)。先称赞他们成功地采用了新技术做测量,也解释了我们以前的工作虽然有分析条件方面的局限,但结果是可靠的。我同意他们发表此文,但指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温度对于测量的影响)。希望他们评估和讨论这个问题之后作修改然后发表。还威胁说,如果他们不这么做而发表了文章,请不要将我的名字放在Acknowledgement里,因为我可能要写一篇 Comment。但他们没有评估和讨论这个问题,而且还把我的名字放在了Acknowledgement里。使我很不高兴,因为我的名字出现在Acknowledgement里貌似我认可这篇文章。后来我学了一手,即在对编辑的信里(而不是在给作者文章的评审里)如此要求:名字可以告诉作者(我评审文章包括拒绝他人的论文时总是署上大名,至今还没有过匿名,似乎没有人对我打击报复),但如果作者没有按照我的意见修改,请编辑告诉作者尊重我的意见,不要将我的名字放在Acknowledgement里。 这个德国小组后来又发表了一篇文章B,指出我们的文章BB里有一个假设只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成立,不能过于外推。假设只在一定条件(即自己实验的条件)下成立而不能外推是常有的事,因此这篇文章对我没有震动。而且我一看他们的文章,就发现他们的处理方法也是不能外推的。 我对我们的AA文章的结果比较有信心。在写一篇综述时,我指出了他们测量中可能的温度效应,用简单办法估计了这一效应,将他们的结果做了校正,校正后就与我们的结果基本一致了。但我们单方的信心不能解决争论。为了彻底解决这个争论,求得真知,我亲自去了他们实验室,与他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用他们的设备,设计了几个关键实验,与他们一起做,获得了温度对于测量的影响。用这个影响重新解释他们文章A的数据,发现他们的结果与我们以前的结果是一致的。因此我与他们合作写了一篇文章AAA,说他们以前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是错误的,而我们以前的结果是正确的。因为是合作写的文章,而且一方承认了错误,这次争论就圆满谢幕了。(后来有时还有文章认为这个问题还有争论,就显然是因为没有跟踪文献了。) 此外,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我与他们还针对他们文章B对我们的挑战做了一些工作,结果是各打一大板:都有不能外推的部分。我们合作的文章BBB中都各自承认了以前的处理只适用于有限的范围。由于我们的理论处理方法优于他们的方法,最后采用的是以我们的方法为基准,但改进了其中一个假设(即被文章B指出不能外推的那个假设),使之在更大的区间内可行。 从此以后,我们成为朋友,合作写过多篇文章。这算是不打不相识吧。
71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寻找自己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平衡点
DrWangXY 2010-9-24 09:10
作者: 王孝养 发表 论文多少是个够?估计热爱科研的人不会嫌自己的论文太多。什么样的论文质量是个准? 我相信 99.99% 科学家都想发比目前水平更高的论文。也就是说,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追求是无限的,而科学工作者的精力、能力、智力是有限的。 通常情况下,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成反比的,即发表的质量越高,发表的难度就越大,单篇论文所投入的精力或劳力就越大,在有限的精力下,发论文质量越高,其论文数量就会少。 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或者是欧洲国家,搞科研的人(做产品开发和纯应用研究的除外)如果没有论文,要想找下一份好一些的科研工作,如果不走后门估计困难重重。同样,没有论文,要想拿到课题基金,可能连门都没有。 写了一大通,其实就想说明一个问题:用自己有限的精力、能力和智力去追求无限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平衡点,否则,你的科研事业的发展会困难重重,或者半路夭折。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平衡点,这是个很难回答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找出 自己论文发表的平均水平 。以影响因子( IF )来判断论文水平,在同一专业还可以比较,在不同专业就没有可比性了。热门专业的杂志 IF 比较高,冷门专业 IF 则较低。比如肿瘤领域的最大的杂志《 Cancer Research》 的 IF 为 7.543 ,而护理专业最高的 IF 的杂志《 Worldviews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也才 1.944 。因此,以所发表的杂志的级别来衡量论文的质量比较合理些,当然也有例外。按我的体会,论文的水平可分为: A )顶级杂志论文:如Cell,Nature,Scince ( CNS) 系列杂志; B )一流杂志论文:如《 PNAS 》、《 GENES DEVELOPMENT 》 ,《 JCI 》 等 ; C )本专业一流杂志论文,比如肿瘤专业的《 Cancer Research 》、生化专业的《 JBC 》,《 MCB 》,病理专业的《 AJP 》等; D )本专业较好杂志论文,如肿瘤专业的《 Carcinogenesis 》 , 《 Molecular Cancer 》等, E )低水平杂志论文。作为课题负责人,论文发表的平均水平应该能达到本专业较好杂志论文,以肿瘤研究为例,其论文应能发在IF 3 的杂志。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要么是科研训练不足,要么智力不够用或者科研条件太差。 第二: 找出自己发高质量论文的致命瓶颈: 通常情况下要发一篇高水平论文,其研究结论必须有创新和有价值,结果应尽可能同时包含表象和机理研究的数据(详见我以前的博文《多少数据才够发表一篇像样的论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5333 )。每个人的教育背景不一样,所受的科研训练也千差万别。而当今一两种实验方法已很难发一篇好论文,因此,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都有制约自己发高水平论文的瓶颈。不少国人发表好论文常受制于课题的创新性、严格的课题设计、先进研究手段、流利的英语写作和高水平的科研协作,以及过去的科研积累。具体到自己, 哪 些瓶颈是你最主要的,唯有你自己知道。只有找出了自己发表好论文的瓶颈,才有可能克服这些瓶颈。 第三:找出克服自己发高质量论文瓶颈的最有效方法 :有些瓶颈是很容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的,比如某种实验不会,可通过摸索或向别人学习掌握。英文写作不好,可通过翻译公司或请英语比较好的人的帮助即可解决。在多数情况下,通过科研合作是突破自己发高质量论文的瓶颈的最有效方法。尤其是找到跟你的实验室能取长补短的合作者,将大大加快你的实验进程。如果你的科研思维欠缺,找到一个高水平的合作者,也将有效的突破你的科研瓶颈。此外,提高课题负责人(PI)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水平,尤其是在成为PI前在高水平的实验室做够3-5年的博士后研究,也将有助于提高科研论文的质量。 第四:论文投稿时要知己知彼,别无畏的追求发表在高水平杂志上 。论文发表时,过度追求数量,而不重视论文的质量是万万使不得。而为了追求发一篇超出自己能力的 CNS 高水平论文, 5-6 年都不发表论文,你将很难再拿到科研经费,学校也有可能会解雇你,这个极端也走不得。如果你的科研能克服以上所说的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瓶颈,估计能发超过你的平均水平 1-2 级的的杂志即可考虑投稿。比如,原来你的论文平均水平只是发本专业内较好杂志的水平,那你可尽力追求本专业内一流杂志水平(D)或一流杂志水平(C)。这样就可能既能有论文的数量,又能在你的有限的能力和智力水平范围内发高水平的论文。 结论: 论文发表在兼顾数量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质量,找到适合自己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5344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怎样写好科研论文
xiangbingkxb 2010-8-31 11:54
给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 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 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 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0.1sin(3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2.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 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 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s。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46.67ms。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 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六、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唸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⑵ 语意重复,用词囉嗦,不善运用代词。 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 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唸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 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 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转自: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26150/
个人分类: 科研加油站|4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治疗学术剽窃的良药
热度 1 sunx0053 2010-7-19 14:17
《自然》杂志最近报告了很多出版商正在准备全面使用由iParadigms 公司开发的 iThenticate software 来对付呈上升趋势的科研文章剽窃的现象。(Nature, 2010, 466:167). 并发表了相伴的社论 (Nature, 2010, 466:159- 160)。 读完后的感觉是: 1)剽窃的现象比原先想象的要严重 2)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剽窃的行为将很快可以得到控制 这项服务的名称叫 CrossCheck , 是由一个叫 CrossRef 的非营利性组织 提 供的。 这个软件的思路并非高深莫测。 他只是把所送的文章和数据库里的已发表论文作比较。 并给一个相似性的分数。 完全一样的文字当然会导致高的相似性,但意思相同但稍加更改的语句和段落也能被测出来。高的相似性分数会自动导致文章被拒。 有抄袭嫌疑的则需专人比较两文,做出最后判决 。 这个服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数据库很大。 每个想使用这种服务的出版商必须同意开放自己旗下的杂志文章。目前这个数据库已有83个出版商的48517杂志(约2550万篇文章)。这是控制杂志质量的一个有力的工具。我觉得这是个潮流,在乎质量的好的杂志应该基本都会加入这个队伍。 不愿加入的出版商会有包庇或纵容学术不端的嫌疑。会更难收到好的稿件 这种检测也可以用到已发表的文章上。 所以,即使侥幸逃脱同行评审的抄袭的文章仍时刻有被抓出来的危险。也就是说,纸里包不住火。抄袭的人最终会被抓到送上审判台。 既然侥幸逃脱惩罚的几率为零,心存侥幸而学术剽窃的事应会大大降低。 这种服务的收费目前较低, 是每篇文章0.75美元。若大量检测,费用会更低。 这样一来,出版商也就没有了费用高而不能推行的借口。 当然 此法可能的弊端 是有的。比如,若是有抄袭的嫌疑,专人需比较两文并作最终的判断是否有抄袭。 这是较费时间的。设立较低的自动拒绝文章的相似性分数的底线可以减少需要人工的案例。 但同时也增加了误拒文章的可能性。 我想最终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下: 1) 每个杂志列明允许的文章相似性的上限。 作者在递交前也会用这项服务检测自己的文章,以避免直接被拒的尴尬。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一人抄袭,其它共同作者在不知情中受牵连。 特别是牛导师太忙,没时间管学生时。至少因自己不负责任而被坑的几率会小多了。每个珍惜自己清誉的导师都不会在乎不到一美元的开销的。 2) 严厉的惩罚措施 会被更多的杂志实行。 如,确认抄袭的作者不得在此杂志发表等等。 3) 其它语言(包括中文)版 的CrossCheck服务不久也会被开发并推广。 结语 正如自然社论所结论的, 虽然检测抄袭行为的技术进步令人欣喜,解决问题的关键仍是清除问题产生的根源。 每个科研机构都需要在每个科研人员心中注入为国际接受的关于发表文章和科研的道德底线。
个人分类: 研读心得|5321 次阅读|3 个评论
客户利用博奥公司生物芯片技术发表科研论文
生物科技事业部 2010-5-25 09:25
从生物芯片国家中心筹建伊始至今,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朱镕基、李岚清、曾培炎、刘淇、陈至立、彭佩云等国家领导人对中心的发展非常关心,或亲临现场考察、或先后听取汇报、或做出重要批示。在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陪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参观了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参观时,两位总书记对博奥生物的建设和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临行前,胡锦涛总书记向程京院士特别嘱咐:希望博奥生物坚持自主创新,不懈努力,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更广的领域,造福于民! 博奥生物一直致力于以生物芯片为平台、药物开发为主线的系统生物学的开拓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和创新工艺,并着重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现已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高技术企业。截止到2010年4月30日,公司共申请专利127项,授权专利112项,其中中国授权77项,美国授权17项,日本授权5项,香港地区授权专利2项,台湾地区授权专利1项,澳大利亚授权专利5项,欧洲授权专利4项,新加坡授权专利1项,同时还有7项软件著作权进行了登记。 截止到2010年5月25日,客户利用博奥公司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发表科研论文共190篇,其中关于博奥晶芯表达谱芯片58篇,客户定制博奥晶芯芯片33篇,博奥晶芯MiRNA芯片27篇,博奥晶芯ChIP-DSL 芯片5篇,博奥晶芯TF芯片5篇,博奥晶芯临床试剂盒芯片5篇,博奥代理AFFYMETRIX平台芯片28篇,博奥代理Sequenom MassARRAY平台芯片1篇,博奥仪器耗材等28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9篇,Science1篇,Cell 1篇,Nature Biotechnology2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共39篇。详见附件! 客户利用博奥公司生物芯片技术发表的部分科研论文(影响因子五分以上)
个人分类: 产品应用|1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近即将发表的几篇文章
热度 1 qichong 2010-3-17 06:49
(2010年12月10日修改) 我最近的工作仍然集中在原子核壳模型以及集团衰变性质研究上,在这一领域最近会有几篇文章在《Nature》,《物理评论C》(隶属于美国物理学会)等杂志上发表. "Analysisoftheunboundspectrumof12Li" Z.X.Xu,R.J.Liotta,C.Qi,T.Roger,P.Roussel-Chomaz,H.Savajols,R.Wyss. Nucl.Phys.A(accepted). Partialconservationofseniorityinthe$j=9/2$shell:Analyticandnumericalstudies. ChongQi. acceptedforpublicationbyPhys.Rev.C. Newspin-alignedpairingphaseinatomicnucleiinferredfromthestructureof92Pd B.Cederwalletal., acceptedforpublicationinNature. AlternateproofoftheRowe-Rosensteelpropositionandseniorityconservation C.Qi,X.B.Wang,Z.X.Xu,R.J.Liotta,R.Wyss,andF.R.Xu Phys.Rev.C 82 , 014304 (2010) . Abruptchangesin$\alpha$-decaysystematicsasamanifestationofcollectivenuclearmodes, C.Qi,A.N.Andreyev,M.Huyse,R.J.Liotta,P.vanDuppen,R.Wyss, Phys.Rev.C81,064319(2010). Molecularstructureofhighlyexcitedresonantstatesin24Mgandthecorresponding8Be+16Oand12C+12Cdecays C.Xu,C.Qi,R.J.Liotta,R.Wyss,S.M.Wang,F.R.Xu,andD.X.Jiang. Phys.Rev.C81,054319(2010). Energyexpressionsforn=3and4systemsinasingle-jshell C.Qi. Phys.Rev.C81,034318(2010). 其他投稿的文章, Isovectorchannelofrelativisticandnonrelativisticenergydensityfunctionalsanditssensitiveinfluenceonthedensitydependenceofthesymmetryenergy, X.B.Wang,ChongQi,F.R.Xu. submittedtoPhys.Rev.C 具体见http://www.nuclear.kth.se/cqi/pub/pub.html (当然我不属于那种所谓拜杂志教,从来不喜欢炫耀文章,文章数量也很少)从纯粹的科研角度这些文章反映了我过去以及今后一段事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如果您感兴趣的话最近可以登录相关的网站阅读全文,请不吝赐教!!同时也感谢期刊编辑以及审稿人严谨而卓越的工作! 还有一些文章在准备中,有眉目的话我也及时update。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4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论文的特点 构思和发表过程
icstu1 2009-12-22 17:01
科研论文的特点 构思和发表过程
个人分类: D 种种最爱的知识(概念)列表|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论文SCI检索号的获得方法
热度 2 luols 2009-12-11 10:34
科研生活中经常用到发表SCI论文的检索号,在Web of Science上检索后获得SCI检索号其实很简单,但是实验室的学生刚接触时还是不知道,所以我做了一个图文教程发给他们。今天把它传上来,供需要的朋友参考。 SCI论文检索号获得方法图文教程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184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用英文写才是顶尖的科研论文吗
accsys 2009-12-1 06:22
谁都知道,用母语思考问题,要比用外语会深刻透彻。然而,中国人就是比美国人累。不是吗?如今,你要发表原创的高水平论文,也必须用英文,不然就无人能够承认你的水平高。既然是原创,恐怕在英语词典中就找不到那些原创的词汇,于是就不得不用英文中已有的词汇乱凑,让美国人看了,词不达意,如何能够认可你? 中国人之间交流学术,更有科教兴国的重要意义。学习国外的先进,其目的是要自己先进。如果科研论文都必须用英文写,特别是那些创新的科研论文,不用母语书写,目的不是在国人之间交流,而是蹩脚地用英文写先给老外看,那么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可以先进性。 今见一个计算机界的国内顶尖学术会议,要求论文必须用英文写出,会议期间可以用中文交流,给人的感觉是,只有英文的论文才会是顶尖的。也许组织者的目的是为了具有国际水平,让外国人看,或者就认为与会者的水平不行,非请美国人过目,认可论文的内容不可? 时常听到中国人搞科研,花架子太多的议论。国内的必须用英文书写论文,是不是也是花架子之一?当然要求那些母语是英文的中国人,写科研论文必须用汉语也不正确。中国人科技交流,如果不是为了给外国人看,最好是用母语,这不是固步自封的问题,而是有利于内部科研交流,深刻理解科研的内容,打造中国品牌的问题。 艺术界在国际上,有一句名言本土的,才是国际的。如果我们的科研境界高超,拿出来的都是国外未曾想到或看到的东西,让外国人追着我们学汉语,不如此就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不就将我们的累送给老外了吗! 2009-12-1
个人分类: 随笔|4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科研论文当八卦新闻读,把八卦新闻当科研论文读,糊涂呀!
jing 2009-9-28 19:54
搞错目标,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张冠李戴,这些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却没有任何的改变。自己是制造者,也是受害者。 不过要真能把科研论文写得有八卦新闻那么有趣,把八卦新闻写得像科研论文那么有据,肯定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论文同行评审的主观和偏见
xupeiyang 2009-9-16 14:43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423.shtm 研究证实带正面结果的论文更受评审人青睐 说明同行评审也无法避免主观和偏见 有科学家曾一直怀疑,带有正面结果的论文(positive paper)更受评审人的青睐。如今,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试验证实了这种论文评审中的偏见。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Seth Leopold捏造了2篇关于比较2种抗生素疗法的论文。它们一模一样,除了结果之外论文一称一种疗法比另一种好(正面结果);而论文二称两种疗法无差异。 Leopold和同事发现,这2篇论文提交给评审者后,评审人推荐发表论文一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论文二。比如《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美国卷》( JBJS )有100多位评审人被邀请评审其中一篇论文,结果98%的评审人推荐发表论文一,只有71%的人推荐发表论文二。更醒目的是,2篇论文方法明明一致,但评审人认为论文一的方法更好;而且评审人更容易发现论文二中隐藏的错误。 Leopold表示:这是基于证据医学的大问题,我们应该对得出正面结果的研究更挑剔一些。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主席Liz Wager说:这证实了同行评审是由带偏见、主观的人所完成的。所有人都希望新东西起作用,他们就是想相信这些。 Published online | Nature | doi:10.1038/news.2009.914 | Nature | doi:10.1038/news.2009.914 News Sneak test shows positive-paper bias Reviewers keener to give thumbs up to papers with positive results Nicola Jones VANCOUVER Reviewers were more critical of no-difference papers than positive papers. GETTY The bias towards positive results in journal publications has been confirmed through a cunning experiment. Seth Leopold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composed two versions of a fake paper comparing the relative benefits of two antibiotic treatments. They were identical except for one critical difference: one paper found that one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 while the other fou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eviewers were far more likely to recommend the positive result for publication, Leopold and his colleagues found. Worse, reviewers graded the identical 'methods' section as better in the positive paper,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find sneakily hidden errors in the 'no-difference' paper, presumably because they were feeling more negative and critical about the latter work. That's a major problem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ays Leopold, who presented the work on 11 September at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eer Review and Biomedical Publication in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Such a bias can skew the medical literature towards good reviews of drugs, affecting consensus statements on recommended treatments. We should be more critical of positive studies, he says. Wanting to believe Previous studies have hinted at a 'positive outcome bias', just from the sheer number of papers that get published with positive versus 'no-difference' results. But it wasn't clear if there were some other aspects about 'no-difference' papers, such as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r a lack of impact, that might make editors turn up their noses. Leopold's study is the first experiment to attempt to pin this down. It just goes to show that peer review is done by biased, subjective people, says Liz Wager,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Sideview consultancy in Princes Risborough, UK, and chair of the UK-based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Everyone wants the new stuff to work they want to believe. It just goes to show that peer review is done by biased, subjective people. Liz Wager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The two imaginary studies were of very high quality, conforming to all good standards of research, involving multiple study centres and oodles of good data. It's easy to make such a study if you don't have to actually do it, Leopold jokes. They compared two strategies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surgery patients a single dose of drugs before surgery compared with a starter dose plus a 24-hour follow up of drugs. The relative benefit of these strategies is under debate by clinicians, so both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result should have equal impact on patient care both should have been equally interesting. But when more than 100 reviewers at the American edition of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JBJS) were given one of the papers to assess, 98% of reviewers recommended the positive-result paper for publication, while only 71% recommended the nearly identical 'no-difference' paper. Strikingly, these reviewers also gave the entirely identical methods section a full point advantage (on a scale of one to ten) in the positive paper. There's no good explanation for that, says Leopold. That's dirty pool. Error catchers Five intentional small errors were sneaked into the papers, such as having slightly different numbers in a table compared with the text. Reviewers at the JBJS caught only an average of 0.3 errors per reviewer in the positive paper, but perked up their critical faculties to catch 0.7 errors per reviewer in the 'no difference' paper.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