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普读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谁在想天外有天?
zxj368 2018-3-8 21:04
平时聊天,在说到水平高的人时都会提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可是,作为寻常人,谁会真正地想过“天外的天”? 天文学家们天天在想的事就是“天外的天”。 国家天文馆研究员郑永春博士不仅想到了“天外的天”,而且想用他的语言通俗地告诉大家天外的天是个什么样,带着普通人来认识天外的天。 《 飞越冥王星 ——破解太阳系形成之初的秘密 》就是这样一本科普读物。 在有幸认识郑博士后,他赠送了我一本《飞越冥王星》,我非常感兴趣味,很快就读完了,感觉此书扫除了我天文学方面的知识盲点,让我了解了地球之外、尤其是太阳系“之外”的天体,真正是补了一次大课,收获颇丰。 “ 由于冥王星与地球相距遥远,以光速传播的指令要4个半小时被飞船收到,而地面收到飞船发出的指令完成信号又需要4个半小时。这就像老北京见面打招呼“吃了么”,你回复一句“吃过了”,这么简单的问候也需要 9 个小时才能完成。所以,”新视野号”飞船的所有控制指令都是很早之前就已经精确设计好并上传给飞船,这些指令一旦执行就只能听天由命,无法中途撤回。 ” 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所有感兴趣的成人和儿童阅读,让我们在阅读之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天文学知识,而且不感觉吃力。 “ 移动和联通由于网速太慢饱受诟病,不过它们的网速比起“新视野号”飞船的“网速”已经可谓高速。飞船发回地球的探测数据下行速率仅为每秒 1.68kb ,即使苹果手机拍摄的 2M 大小的普通照片,传回地球也需要 20 分钟。因此,飞船飞越冥王星前后拍摄的大量照片和探测数据都将存储在飞船上的计算机中,无法立马传回地球,而是在完成近距离拍照和观测任务后,这部“大片”将在新视野号奔赴柯依伯带其他天体的漫长旅途中下载,这些数据完全传回地球需要一年多( 16 个月)的时间。 ” 读了这段文字,你是不是感觉像是在聊天?书中这样的段落与文字举不胜举,让人轻而易举地就学习到了深奥的天文学知识,知道并且了解了“天外的天”,顿时感觉 脑洞 大开,浩瀚的宇宙画卷展示在你的眼前,并且深印在脑海之中。 书中配有大量平时我们难以看到的天文学图片,可以欣赏与了解。 如果说书中有哪些不足的话,也是这些图片了,因为图片的色彩太深,同时也变化莫测,不少地方介绍文字写在上面,让读者看着有些吃力。 爱好天文学,愿意了解天文学知识的朋友,可以买来此书一读。 (该书荣获了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 (下图来自郑永春的科学网博客)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2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励志名作:王梓坤院士的《科学发现纵横谈》
热度 2 wenhuazhoukan 2013-7-8 10:20
励志名作“成分”复杂 ​ ■尹传红 在合适的时候读到合适的书,真是让人受用、受益一辈子啊——翻阅王梓坤院士撰著的《科学发现纵横谈》,我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最早是在求知若渴却多少又有些茫然的初中时代,有幸看到这个小册子的。此书10万字出头,确实不厚,内中每个小专题也就千把字篇幅。 《科学发现纵横谈》这部看似“成分”复杂的书——既可将其视为科普读物、科学发现史,也可把它看做是科学方法论、治学经验谈。不过,它所贯穿的两条主线,实际上是非常清晰的:纵谈古今中外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和过程,横谈成功者所具备的品质——德、识、才、学。这当中,作者通过撷取丰富的有意义的发现与事实,分析、总结了诸多前人的思考与见解、经验与教训,也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观点。书中许多名人的思想、经验、警句和诗话,读后让人爱不释手,备受启迪,堪称一部名副其实的励志名作。 30多年来,这本书一直让我有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我从中汲取的营养和力量,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我的工作、事业和生活之中。印象和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作者对“方法”的强调和看重。作者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方法,不仅要针对问题的实际,使之有效;而且须切合自己之所长,扬长避短,使之可行。因此,善于迅速地找到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才能。 在“谈学”几个专题中,作者对精读与博览、继承与创新、专业知识与邻近学科知识的关系、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乃至资料的积累等,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不仅让科研人员读了大有裨益,也能给大中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构建起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例如,作者主张,要在精读基础上博览。要建立研究据点,必须认真学好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在一个或几个邻近的科学领域内,下苦功夫精读几本最基本的、比较能照顾全面的专业书,最好是公认的名著或经典著作。精读后就可顺读、反读,也可专题读。顺读以致远,反读以溯源,专题读则重点深入以攻坚。如是反复,才能钩玄,得其精萃。如此一来,从精读开始,经过博而达到多学科的精;集多学科的精,就能达到某一大方面或几大方面的更高水平的“精”。 王梓坤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科普作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科学发现纵横谈》实则是他“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的“业余成果”。作者后来回忆说:“我性嗜书,又喜笔录,每遇奇思妙想,丽词佳句,急抄之惟恐走失。如此多年,累积数册。但因数学教学与科研忙碌,无暇整理。后又读邓拓《燕山夜话》,惊其渊博,也许与他勤阅《太平御览》有关。同时也想到,似乎自己也可写点什么。” 直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校停课,“靠边”无事,正是完愿的好时机。于是王梓坤一头扎进只有九平米的“暗室”里,“虽手指冻烂而三易其稿”,终于写成《科学发现纵横谈》书稿上卷。他的邻居、历史学家刘泽华读后颇为赏识,建议他向《南开大学学报》投稿。稿子于1977年在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连载3期,“不意引起较大反响,读者纷纷赐教者千余函,以资鼓励,甚至有寄来红枣人参者”。 令作者又吃了一惊的是,“纵横谈”刚出第一期时,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一位编辑便来长途电话约稿,希望看到全文,并愿出书。“我想这也是赶上时候了:以前都是些讲两条路线斗争的八股文章,我讲科学发现,内容新鲜活泼,文字写得还可以,就比较吸引人了。”《科学发现纵横谈》于1978年出书后连印6次,并于1980年荣获“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1981年该书又被评为首届全国“我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至今仍在重印。 作者坦言:“写《纵横谈》是我几方面兴趣的产物——科普、诗词、历史、哲学、方法论。几门学问一交叉,才可能出成果。”在我看来,《科学发现纵横谈》的长销不衰和影响深远,正是作者自己实践书中所谈方法获得成功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版 《中国科学报》 (2013-07-05 第14版 读书) 分享到:
个人分类: 读书|185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世界史纲》读书笔记(2)
sunday80 2010-7-1 16:52
摘录: 现今的历史学者大多是些学究,他们总是因担心会出现那怕十分微小的错误,而宁愿使历史互相割裂;他们害怕写错一个日期会给人留下笑柄,害怕发表会导致争论的错误见解。这样做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在一个忙忙碌碌和不求甚解的时代里,所有专心致志工作的人们都应当遵守精确严密这个标准。但是这种细节上要求准确的高标准,使我们很难从历史学家那里发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承担编写一部完整的世界史纲的责任,对于任何已经出名的历史学权威来说,都意味着学术名望可能会毁于一旦的灾难;即使他们做出这个承诺,普通读者要读到这部书,也许要等上许多年。 不受约束是他(作者)的一项值得欣慰的特权,他是一个文学上的贝都因人,野外是他的家,除了自己的姓名,没有更值得骄傲的称谓,他唯一珍视的是他自己的人格。……他理直气壮地区利用标准读物和普通的可以阅读到的资料;他甚至无需自称有新颖的发现或独到的见解;他轻松地去做它所要做的事,那就是采集、整理、思考人类的伟大探险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的资料,然后用笔记录下来。他没有给历史添加什么内容,至少他没有期望添加什么到历史中去。他只是为为数不清的历史资料做一个概括。 它(本书)的背景是高深莫测的的神秘的群星和天空,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生命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未取得意识而努力奋斗,积累着力量,聚积着意志,历经了一万年,经由无数亿兆的单个生命,最终来到今天这个可怜的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恐惧,也充满希望和期待。我们看到了人类从孤单走向今日世界友谊的黎明,我们看到所有人文制度的形成和成长变化,他们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发展得更迅猛。这场表演将以一个巨大的问号宣告终结。作者仅仅是一个导游者,他最后将他的读者引向今天,引向各种事物正在向前发展的最前沿,然后在读者身旁站定,对他悄悄地说:“这就是我们的遗产。” 这部书曾受到过严厉的批评,但在它的准确程度方面从没有挨过批评。 任何一种讲述性的和报道性的书都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个人将尽他最大的努力以他的看法,对在他面前展现的的这幅时间和命运的伟大图景,作出公正的和诚实的陈述。 思考: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文学家,还曾经见过一位医生著的《物理与美学》,书的序言中,作者坦言物理学与美学均不是自己养家糊口的学问,著作此书仅仅是由于自己的爱好。并且由于这两门学问都不是自己养家糊口的学问,因此他可以站在一个更加公平的角度进行论述……。很令人惊讶的想法,是不是?跨越学科著书似乎在国外的科普读物中比较常见,虽然也会受到一定的质疑,虽然也会有专业人士的非议,但是只要有内涵和真知灼见,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畅销读物。反观国内,出于千百年来对于“正统”、“权威”的畏惧和依赖,似乎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够在本领域内发表看法,哪怕跨越雷池一步,也会有“万劫不复”的危险。书籍的出版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业”,有人敢向这两位作者一样理直气壮的说:出版这本书纯粹出于爱好,愿将我的爱好以书本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么?曾经看过台湾一位博士的毕业论文,专门对“学科划分”对于科学进步的促进和阻滞进行讨论。我们是否也该在这方面进行反思?
个人分类: 读万卷书|4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部分
张三火 2008-12-10 20:03
今天下午,文史出版社的徐社长和王主任来到我院,召开了编者见面会。日前,文史出版社的社长找到我们学校的医古文老师,说是要出一个系列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共计500册。该系列读本分为几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中医学,想出二十本,希望我们帮助选题。因为是科普读物,要让人们能够读懂,并从中正确了解中医,所以,尽量避免专业术语写作,要通俗易懂,贴近当代生活,可读性要强。 针对上述要求,拟定下列书目: 1、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2、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3、 中医外科与华佗 4、 孙思邈与《千金方》 5、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6、 宋代儒医 7、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8、 奇妙的经络 9、 神奇的针灸疗法 10、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闻问切 11、 阴阳五行与中医学 12、 历史上的长寿中医 13、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14、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15、 中医养生之道 16、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17、 药食同源中医食疗 18、 中医服食及神秘的炼丹术 19、 中医气象学五运六气学说 20、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出版,希望这套系列书能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中医。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652 次阅读|2 个评论
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biozhang 2008-11-3 12:55
张星元: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这是一个难懂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消灭了。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解释中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这是我当年做中学生时提出的问题,老师没有为我作答,我学习并思考了几十年,现在试着来回答。 1.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爬楼梯和吃东西这两件几乎天天要做的平常事,与代谢有不解之缘。 人在生物学上属于温血动物,换句话说,人之所以能够保持恒定的体温,是因为人体在代谢中能把食品中的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热能散发。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体能够散发如同点一个100瓦灯泡那样多的热能。打个比方,一个集会场所容纳了十万观众,即使他们都不走动,他们的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就达一万千瓦,如果可以回收利用的话,这么大的功率足以驱动行车速度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一列高速列车!请注意,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以发热的形式耗散的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能量)就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总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2.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分子中的潜在能量 小心不要只见芝麻忘了西瓜。尽管总能量中的这一部分能量以发热的形式耗散掉,然而,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食物分子中的大部分潜在能量。 代谢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改变,这里是指食物分子在体内的转换。代谢涉及分子从一个形式到另一个形式的转换,并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变、能量的转移,以及能量的利用、储备和耗散。活细胞中,降解分子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即所谓向下改变,建立分子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即所谓向上改变。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部分能量以发热(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热能)的方式耗散,然而,大部分的能量是以有用的形式回收的。 3.代谢能和能量货币 细胞通过代谢而产生的、可以回收而用来支持生命活动的这类能量,叫做代谢能(metabolicenergy)。代谢能通常以ATP(磷酸腺嘌呤三核苷酸)为代表,有人把它叫做能量货币,这种特殊的货币只能在生物活体中流通和使用,直接支持生命活动。 生命体(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只能由代谢能直接支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电能、热能、风能,水能,原子能等等不能支撑生命活动;化学能或光能有可能借助于生命体的代谢先被转化为代谢能而间接地支撑生命活动,代谢过程中能量从一种形色转化到另一种形色时,就会有能量耗散,散热会使能量利用率下降。 4.吃东西故然不能消灭能量,爬楼梯也不会使能量创生 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被氧化降解,此过程中释放的分子潜能(化学能)被转化成代谢能(能量货币ATP),后者为人腿肌肉收缩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我们才能够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在此过程中,食物分子中的一部分潜能以热的形式耗散了。 本文一开始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实际上,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能量(机械能)是从食物中潜藏的化学能转换(化学能代谢能机械能)过来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过程中,人体比平时散发更多的热量,这就是实现这些能量形式的转换的代价。 由此得到结论: 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还应该作一点补充:能量在转化中有耗散。 这个回答能够及格吗?
个人分类: 科普|5504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