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崛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崛起导致美国衰落?
xupeiyang 2011-4-27 11:08
中国崛起导致美国衰落?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刘欢 王建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大胆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 中国最早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似乎又给西方一些观察分析人士有关中国崛起是美国衰落主因的时髦说法增加了“新的证据”。 “美国真的在衰落吗?”“是中国崛起主要导致美国衰落了吗?”北京的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国正在衰落的命题和判断颇具争议,即使它确实正在衰落,中国的崛起也不是其主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 到201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增加到19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经济规模将增加到18.8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4/26/c_121350529.htm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比论文数量世界第二更重要?
热度 2 kejidaobao 2011-4-21 16:09
3月28日,英国皇家学会的报告说,中国在国际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已跃居全球第二位,并预计到2013年,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 在中国话题热的今天,这个消息当然引发了媒体的注意。BBC惊呼,两年内中国将在科学领域超过美国,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这个国家正准备做一次“全球性卷土重来”。国内有网站迅速跟上,说科研论文第二“是中国崛起的新信号”,这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比数量,中国在大多数领域都可以轻松地进入世界前三,可科学并非纯粹以数量取胜。   看看外媒怎么说吧。法新社说,数量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质量提高。衡量科研论文价值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引用率,尽管在这方面中国也有所上升,却落后于其研发投入率和论文产出率。中国的科研论文要追上西方质量标准还需很多年。这一次,外媒没有旧事重提,对中国人熟知的剽窃、造假、论文买卖等没有报道,可查查以前的报道,足可以验证把论文数量世界第二和中国崛起扯在一起是多么不靠谱的事儿。   2010年1月,《纽约时报》曾邀请一批专家探讨中国能否成为科技领导者。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前教授约翰·高认为,中国要想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持续不断的进步,有赖于其将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的能力。他认为,中国能否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将其在科技方面日益增长的实力与企业家、设计和社会创新等方面衔接起来,这对能否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至关重要。另外,在中国现有体制下,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如何融合,将是数量优势能否转化为质量优势的一个难点。   华人科学家、美国布朗大学纳米科学与软物质研究中心主任肖钢认为,在内部和地方的评估程序当中、在资源分配和资金申请方面,主观因素往往会压过客观标准。在地方政府和大学这一级,在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方面,在履行科研资金承诺方面,都可能会有延迟。   搜索相关报道后,我觉得委内瑞拉驻新加坡大使阿尔弗雷多·托罗·阿迪的观察最为深入、透彻。他2011年3月初在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撰文,既看到了中国争当世界技术领袖的意愿,也看到了阻力和困难所在。他认为,中国缺乏批评性和个性化思维。中国人的思维受铁的纪律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丧失了自由飞翔的能力。这样一个社会似乎更适合于在明确指令下的繁荣,而不太有利于鼓励个人的创造力。中国的制造业比服务业表现得更为出色并非没有道理。他还洞察到教育对科研的钳制。他写道,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中国永远不能产生出像盖茨和乔布斯那样学习成绩一般却是创意天才的人物。由于缺乏个人创新能力,中国似乎无法在夺取技术领袖地位上实现飞跃。   这些真知灼见,值得每个中国人深思。 ——王冲 (注: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268a00100qsrk.html ,本文转载自2011年4月8日《科技日报》第8版。)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17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外媒为中国崛起提建议(2)
热度 1 lxj6309 2011-4-8 10:52
新华国际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发表题为《中国需重视崛起焦虑症》的文章,内容如下: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步入21世纪后的中国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迅速崛起。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长期保持年均国内生产总值8%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在硬实力层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大大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领先局面。迄今为止,中国不仅成为外汇储备世界最多、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拥有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世界上最好的高速铁路和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电脑),手中握着的“世界第一”头衔日趋增多。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问题也许仍然是“世界第一”,地缘环境最紧张,人口规模最庞大,社会矛盾最复杂,社会制度最特殊。面对相反相成的怪诞现状,中国正在呈现出无所适从的心理焦虑症。    崛起焦虑缘于环境转换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随着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一言一行都受到高度关注。不管中国人多么理性和自谦,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弱国,而是看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强国。不仅作为既有霸权国家的美国越来越把中国看作是自己的战略棋手,频频在国内问题、双边问题、地区热点问题和全球问题上对中国的可能战略意图进行试探,而且一些周边地区国家也对中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充满疑虑,宁愿选择寄人篱下地获得来自地区外大国的空口安全承诺,也不愿相信中国“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抱怨中国没有承担起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责任。作为一个国际舞台上的新贵,中国正在步入在饱受各方面压力中寻求发展的新环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偏见和疑虑,中国在对外行为上多少显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当前中国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已经不再只是通过发展得到解决的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等以往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在面对新挑战时渐显不足,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诸如社会收入差距拉大、房价频频升高、通胀危险加剧、教育机会不公平、医疗保障不足、环境污染压力加大等问题,都属于邓小平所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通过继续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不仅无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反而导致问题更加复杂和严重。中国究竟是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以成全社会改革,还是继续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以加剧道德成本?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调整中,中国改革者承受的压力、决策意志和风险评估都达到了极限,中国舆论也在掀起一波波的激烈论争。 崛起焦虑急需心理调适   事实上,任何一个大国在迅速崛起的转型年代都会面临心理焦虑症。当年美国在20世纪初迅速崛起的时候,也曾经陷入了崛起焦虑症,主要表现为在对外事务上,面对英国希望美国履行世界领导责任的要求表现出十分不情愿的态度,在对外行为上明哲保身,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路线;在对内事务上,利益集团风起云涌,社会价值观陷入了精神错乱,几乎每一个社会问题都会引发激烈的争论,每一个群体都在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特殊诉求。显然,在经济高度增长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心理未必能够向物质转型那样轻易得到解决,急剧的心理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将整个社会拉入一种无所适从的集体焦虑状态。   针对社会心理世界看不见的焦虑症,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心理调试,在政治思潮、制度调整和生活方式上,进行价值重建。在20世纪,美国人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对美国上下进行心理调试。在政治思潮上,进步主义运动如火如荼,一举扭转了引发社会倾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导美国进入了一个自由与和谐有机统一的轨道。在制度调整上,从老罗斯福的改革到小罗斯福的新政,进而到“伟大社会”计划,美国在应对社会矛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挑战。在生活方式上,从社会反叛到保守主义的价值重建,美国人的生活渐渐步入了经济自由与社会保守并行不悖的轨道。虽然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但美国在现代化和国家快速崛起过程中克服崛起焦虑的经验仍可为中国所镜鉴。 心理调试重在文化自觉   在现实急剧变革的冲击下,一个国家进行集体心理调试最根本地取决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理念,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对社会关系的挑战,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核心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在全面卷入全球化进程的情况下,中国要确立一项国家公共外交战略,发起一场社会运动,在中华文化上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明确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坐标和精神认同。特别是在和西方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一味的迎合人家的观点,不要一味地认为西方价值是普世的价值,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西方人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话语讲中国的故事,不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令世界尊重的文明国家。   总之,一个国家只有在思想和心理上崛起,才能算真正的崛起,否则,即便中国物质实力世界第一,精神家园花果飘零,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崛起,只不过落得个为他人作嫁衣裳。(赵可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1/24/c_12809225.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195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外媒为中国崛起提建议(1)
lxj6309 2011-4-8 10:48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 原题:中国应有什么样的国际观   中国大陆有报纸编辑约我谈谈中国人的国际观,由此触发我思考中国作为一个集体,在这一问题上的漫长而艰难的心路历程。所谓漫长,乃因为自有中国以及中国与世界交往的经历,就有了中国的国际观;而所谓艰难,则是指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和中国人的国际观一直处于艰难的调适之中。今天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折射了我们实际上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甚至成熟的国际观,更遑论为其增添自由、平衡和思辨的元素。   中国人的国际观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唐盛世后国力鼎盛时期的国际观;从清末衰败到21世纪初重新崛起期的国际观;21世纪初重新崛起及之后的国际观。   这样的划分不是任意的,而是以建基于国力之上的民众和知识界集体心理为基本依据。以这样的眼光来看,汉唐盛世后国力鼎盛期的中国人的国际观,基本是“泱泱大国,四方来朝”。作为世界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国,既自信又盲目,甚至还带有一丝“高贵下的愚昧”。   虽然汉唐盛世间,中国人对外族的心理、态度和做法有着许多平等的成分,但那或出于偶然,或源于“不自觉的清醒”,未经精神洗礼和思想启蒙的开化过程。这种未经开化的精神世界,导致我们的先辈无论在国力鼎盛期还是衰败期,都无法表现出一种真正的从容,并与世界(无论它是比我们弱还是强)产生一种真正的心理平视。   从清末衰败到21世纪初重新崛起期中国人的国际观,则折射了由于中国处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衰败期的国人(尤其是其中的知识界)呈现出集体的焦虑、浮躁和骚动,其背后的本质依然是未经思想启蒙进程的盲目。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科技与政治的拿来主义,“超英赶美”心态之下的盲动,直到改革开放后30年间对西方的学习、追赶,都有许多“剪不清,理还乱”的复杂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和中国人依然未能与世界产生真正的心理平视。如果说鼎盛期的中国人国际观是“高贵下的愚昧”,那么衰败期和追赶期的国人则有一种强烈的悲情,两者大相径庭,精神实质却一脉相承。   无论是“高贵下的愚昧”还是追赶期的悲情,都延续到了21世纪初的中国重新崛起期,以至于今天的中国人的国际观呈现出一种极其错综复杂的形态,依然不能与世界产生真正的心理平视。   3年前当奥运火炬风波产生时,笔者曾用“当东方尚存的悲情遭遇西方残留的傲慢”来比喻风波背后东西方人们心态的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崛起期的国人看似自信,实则内心不但尚存悲情,而且在希冀重返“汉唐盛世”的背后,依然未能完成精神世界的启蒙和洗礼。   今天和未来的中国,需要与世界产生真正的心理平视;而心理平视的基础,则是准确定位自己之下的自信与从容。这份从容不会张扬,也不会走向傲慢;这份从容源于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谦虚,也建基于对自身现代化目标和途径的基本分析;这份从容不但应摆脱了悲情,而且还应包含自由、平衡和思辨的元素,无论对世界还是对自己,都有一种“保持距离的审视和批判”。   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民族精神世界的集体启蒙和洗礼。当然,几千年都未能完成的事情,不可能期待短期内就能实现,但提出这一命题恐怕是时候了。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4/06/c_121272455.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方民众看中国(2):美报调查激辩中国崛起 过半受访网友称对美
lxj6309 2011-4-8 10:41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期以“中国崛起”为题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受访网友对此激烈辩论,正反双方网友票数相差甚小。其中过半受访网友对“中国崛起”予以肯定。   《华尔街日报》日前以“中国崛起对美国和整个世界是好事吗?”为题,对网友进行在线调查。截止北京时间24日10点30分左右,共有1412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49.2%(695票)的受访网友投了反对票,还有50.8%(717票)的网友对“中国崛起”予以肯定。   一些网友还纷纷在投票系统下发表自己的看法。部分网友认为中国完全是和平崛起,对整个世界都是有益的。名为“Victor Lim”的网友认为,国家富强,人民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和平崛起。署名为“Jayadeepan Chellath”的网友也表示,中国一直以来都恪守对外倡导的(和平崛起的)国家政策,而且言行一直特别小心。   也有一些网友对此不予认同。署名为“AARON JONES”的网友写道:“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不是好事,对整个西方世界也不是好事,这只对中国人自己是好事,最终还会导致中美爆发‘冷战’。”(来源:环球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4/08/c_121272332_4.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1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方民众看中国(1):英媒就"中国崛起"搞全球民调 三成人持负面
lxj6309 2011-4-8 10:38
英国广播公司(BBC)27日发布其就“中国崛起”问题在全球27个国家进行的民调结果。调查显示,50%的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持正面看法,33%持负面看法。如果分别来看,和2005年该机构首次进行的类似民调相比,发达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的印象在变坏,在七国集团(G7)国家中,认为中国经济崛起“是件坏事”的比例有所增加,但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对中国持友好印象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非洲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度最高。   BBC27日以“中国崛起引起更多担忧”为题报道称,该机构国际部和国际民调机构“全球扫描”以及隶属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民调机构PIPA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7个国家的28619名受访者中,50%的人对中国经济力量增长持正面看法,33%的人持负面看法。南非“时代”新闻网指出,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在未来10年中国对该国经济的重要程度将超过美国。被问及受访者所在国未来10年同美国、中国、欧盟经济关系的重要程度时,在满分为10的评分中,中国的平均得分为7.27,超过美国和欧盟。   但从国别来看,发达国家受访者对中国的印象在变坏。和2005年的数据相比,对中国经济实力增长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有不同程度增加:在美国,这个比例从2005年的45%增加到了现在的54%;在德国,从44%增加到53%;在法国,该比例从31%增加到53%;在加拿大,从37%增加到55%;在意大利,从47%增加到57%;在英国,这一比例从34%增加到41%。此外,在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墨西哥,2005年时只有18%的人对中国经济增长持负面看法,现在这个比例增加到43%。调查同时指出,在英国和墨西哥,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有所增长,但仍低于对此持正面看法的比例。根据BBC的这项民调,在调查涉及的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经济增长的比例都远超过反对者。非洲国家对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的看法最积极,其中尼日利亚有82%的受访者乐见中国经济崛起,而在肯尼亚也有77%的民众认为,中国经济强大是个好消息。   BBC称,在对中国经济发展不抱好感的各国受访者看来,中国的贸易政策是个大问题。报道称,中国的主要贸易国的受访者都认为中国的贸易政策不公平,其中对中国贸易政策最不满的是日本,人数比例占到70%。其后依次是法国、韩国、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墨西哥以及加拿大,但即使是这些批评中国贸易政策的人,仍然将中国的发展视为机会。   为什么发达国家的民众憎恨中国经济的强大?BBC分析称,2005年,西方国家正经历“大萧条”,将中国视为“救星”,现在中国“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西方国家却仍遭受高失业率之苦。报道引述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话说:“中国的崛起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和西方主要国家蔓延的停滞、麻痹感相碰撞,令西方人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安。”BBC还称,在媒体报道和商业行为中,人民币汇率问题被不断提起,造成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了便宜。弗里德曼说:“民众普遍担忧,中国更多是国际贸易体系的吃白食者,而不是利益攸关者。”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持率如此高?BBC分析称,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进行了很多投资,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他们乐见一个挑战西方富国的中国。   据悉,BBC此项民调由民调公司随机电话抽样进行。该调查的题目设计等并未随结果公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28日告诉《环球时报》,该民调反映的结果未必客观公正,它所设置的问题可能引导性很强,加上西方媒体一边倒的声音,民调的西方色彩非常浓厚。丁一凡说,认为中国是国际贸易中的“占便宜者”,从根本上就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国际贸易。批评中国的发达国家都是从对华贸易中得到好处的,是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产品让这些国家的穷人也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是中国让这些国家长期保持低通货膨胀。   伦敦智库—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资深经济学家萨拉穆雷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西方工业国对中国经济不抱好感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们看到自己的贸易优势正在因为中国的崛起变成劣势。她说,多数西方人都知道,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正在走向多极化,这不会因为一次民调的结果有丝毫改变。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29/c_121244655.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1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媒看中国(6):美国可以让中国崛起变得和平
lxj6309 2011-4-8 10:35
美国《外交》双月刊3/4月号文章 题: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战争吗?(作者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查尔斯· 格拉泽) 调整政策可以让冲突避免 中国的崛起将很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关系故事,但是现在仍然不清楚这个故事是否能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中国的上升会增加大国战争的几率吗?一个美中关系紧张的时代是否将和冷战一样危险?或许更危险?因为与苏联不同,中国将既是一个经济劲敌,也是一个地缘政治劲敌。 一个国家成为超级大国后的行为,以及它和其他国家的行为是否会走向战争,既是由特殊因素决定的,也是由国际政治的普遍模式决定的。 中国崛起的结果将不那么取决于国际体系施加的压力,而是取决于美国和中国领导人能够把局势处理得多好。如果美国能够适应新的国际条件,作出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让步并且不夸大危险,那一场大的冲突很可能可以避免。 当前的国际环境应当可以使美国和中国能够在不对彼此构成巨大威胁的情况下保护自身的重大利益。就算中国的国力在今后的某个时间大大超越美国,美国也仍将保有能够躲过中国任何打击的核力量,并能够在报复中给对方造成巨大破坏。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本土发动大规模常规武器袭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美国和中国被宽广的太平洋阻隔,想跨越这道屏障发动打击将十分困难。中国实力的任何可预见的增强都将不足以克服美国的这两个防御优势。此外,中国也具备同样的防御优势。尽管中国的军力日前远逊于美国,但中国很快就可以建立一支能满足其威慑需求的核力量了。而且中国应该不会认为美国的大规模常规军力特别有威胁,因为美国大部分的部队、后勤和支持都远在太平洋的另一边。 应逐步收回对台湾地区承诺 避免激烈的军事竞争和战争的前景或许是好的,但是中国力量的增长可能仍然需要美国对外交政策进行一些让华盛顿感到难受的改变,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 一场因台湾地区问题而起的危机可能极易升级为核战争。当前的美国政治旨在减小台湾地区宣布独立的可能性并明确美国将不会在台湾地区宣布独立时援助台湾。然而,美国将发现自己要被迫保护台湾地区免受任何种类的攻击,而不管攻击是出于何种原因。考虑到台湾地区各政党的利益和理念不同以及华盛顿对台北行为的控制有限,危机果真发生时,美国可能发现自己被事态牵着鼻子走,而不是引领事态的发展。 这种危险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是中国军力正在增强一点或许让北京更愿意加剧台海危机。除去常规能力得到加强外,中国正在进行核力量的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它们在遭受美国的大规模攻击后存活和报复的能力。传统的威慑理论认为,华盛顿目前具备的摧毁大部分或全部中国核力量的能力加大了它的筹码。中国的核现代化或许会解除这种能力对中国行为的“封印”,从而导致北京在未来发生危机时比以往表现得更加大胆。与此同时,美国试图保留其保卫台湾地区能力的尝试可能会激起一场常规和核军备竞赛。美国攻击能力和战略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提高或许会被中国解读为体现美国恶意的信号,从而导致中国进一步加强军力,并导致美中关系整体受损。 考虑到这些风险,美国应当考虑逐步收回其对台湾地区的承诺。此举将消除美中两国间最明显、争议最大的爆发点,并为今后数十年的两国关系铺平道路。对此举持批评意见的人说,这将不仅给美国和台湾地区带来直接损失,还将带来间接损失:北京将不会满足于这种绥靖行为;相反,它将发现自己的胃口被吊起来,并在后面提出甚至更大的要求——这都是因美国失去作为盟友捍卫者自,可信度而起。但是,这些持批评看法的人错了,因为领土让步并不总是注定会失败。当一个对手的领土目标有限时,赞同这些目标未必会导致进一步的要求,而是使相关方对新的现状以及紧张关系缓和感到满意。 别对中国军力反应过度 有关权力交替将如何收场的现实主义分析是建立在如下假设的基础上的:即各国可以准确地看清并应对它们面对的国际局势。如此说来,现实主义乐观情绪建立在如下假设的基础上:即美国领导人明白美国事实上享有世所罕有的安全,而且他们将能够据此行事。如果事实证明这种假设是错误的,再如果美国夸大中国构成的威胁,那么未来发生冲突的风险就加大了。不幸的是,我们有‘些理由担心这种假设或许确实是错误的。 比如,认为一个崛起中的中国将严重威胁美国安全的流行看法可能成为一种心理暗示。如果华盛顿不明白中国日益增强的军力没有危及美国的关键利益,它或许就会采取竞争意味浓厚的军事和外交政策,而这或许转而会向中国表明,美国居心不良。如果中国因而产生不安全感,它采取竞争性政策的可能性就更大,而美国会认为这些政策比先前更具威胁。结果将是一场恶性循环,不是由两国事实上面临的国际局势推动的,而是由它们被夸大的不安全感推动的。 目前美国尚未对中国军力的发展作出过度反应,但这种可能性肯定是存在的。比如,当前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要求美国保持其常规军事优势,但是没有讲清楚原因,也没有对部队和能力作出具体说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还无法具备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力量投掷能力,但是它的军队建设已经在削弱美国在中国周边作战的能力了。这将很快引出一系列问题:比如美国到底为什么必须具备全面的常规优势;如果没有这种优势,美军就无法执行哪些具体任务;如果无法执行这些任务,将对美国安全造成多大危害。对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的话,美国就很可能会高估中国军力增强的意义。 中国的常规军力和核军力建设将削弱美国的一些能力。但是美国不应当急于将这些增强军力行为归因于恶意的动机,而应当敏锐地观察,这些行为是否仅仅反映了中国对安全的合理渴望。假如中国有能力在美国海岸附近部署航母编队并通过远程轰炸机攻击美国本土,华盛顿自然会希望具备削弱这些装备的能力。再假如美国的战略核部队和中国的一样不堪一击、规模较小(目前中国战略核部队的规模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100 至1/10).美国也会试图尽快在有能力的时候赶上来。那些行为将不是受到企图征服世界的任何邪恶计划驱使,而且到目前为止,有很让人信服的理由认为,这种道理也适用于中国。 总而言之,中国的崛起可以是和平的,但是这种结果远非板上钉钉。与标准的现实主义观点桕左,国际体系制造的基本压力将不会迫使美国和中国发生冲突。核武器、太平洋的阻隔以及曰前还算相对良好的政治关系应该会让两国维持高度的安全状态并避免推行使两国关系极为紧绷的军事政策。美国面临的挑战将是:在不那么重大的利益(比如台湾地区)或许会引发问题的情形下,调整政策,确保自己不夸大中国口益增强的实力和军力所带来的风险。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8/c_121160401.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1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媒看中国(5):中国崛起是否意味战争
lxj6309 2011-4-8 10:27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3/4月号文章 原题:中国威胁(作者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研究室主任斯蒂芬·哈尔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双月刊1/2月号发表题为《中国的崛起不意味着战争》的文章( 点击详细 ),他的乐观态度值得称道。但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有句话是对的,那就是像美国这样的世界霸主极少有悄然退位的。当诸如中国之类日益崛起的国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理念上与现有的西方列强截然不同时,情况更是如此。认为“19 世纪末美国和平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的霸主——一个推行民主、信奉基督教、讲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自动让位给另一个——也为中国崛起描绘了蓝图”的人毫无道理。 这并不是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会开打。我们应当慎重对待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包括近期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高调出场以及中方的造航母计划,但这种威胁是可以控制的。中国在军力投射、战场管理、深海以及太空战上仍然落后美国10年。同样的,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使商业关系变得困难,但还能进行商业往来。就连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也不完全是美国的劣势,而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因为美元贬值也会让北京蒙受巨大损失。 事实上,华盛顿与北京和平合作的设想太过轻易地假定中国的崛起将一帆风顺。真正的情况是,中国还在不断与内部混乱作斗争,这让它更加注重国内事务,变得不可预测。中国的增长需求迫使它向其他国家推行弱肉强食的贸易政策,它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渴求使其威胁到邻国以及非洲等更远的地区。 简而言之,对美国和西方来说,中国依然是它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而非伙伴或朋友关系。 约瑟夫·奈的回复 对于斯蒂芬·哈尔珀充满智慧的批评,我同意他的大多数观点。我不认为美中关系会像 1895年战争恐惧之后的英美关系那样发展,但也不一定会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德对抗的老路。我的观点是,我们要慎重看待美中关系,不能轻易引用历史上类似的事件进行推断,以免产生误解。 正如他所说,近几十年内中国无法与美国相匹敌。美国不会“悄然退位”。但我认为哈尔珀高估了中国发展模式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在过去的两年里,随着许多中国人错误地认定“美国衰落论”,他们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政策,这导致中国与印度、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国家的关系有所削弱。与巴西、印度等重要的新兴国家相比,“北京共识” 对缅甸、津巴布韦等国家更具吸引力。然而没有多少发展中国家能像中国那样持续多年持续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创造出独特的“北京模式”。 不像纳粹德国或者苏联,中国不是美国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而是一个有问题的国家,美国可以与其建立正常的竞争合作关系。我发表《中国的崛起不意味着战争》一文的目的是,警告大家不要在两国鹰派的怂恿下进行言过其实的类比,因为这是后者赖以生存的资本。这样的类比甚至有可能导致预言成真。 美刊:美国可以让中国崛起变得和平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8/c_121160609.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1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媒看中国(4):美国人不用恐惧中国崛起
热度 1 lxj6309 2011-4-8 10:23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20日社论】题:红色恐惧再度袭来 在独裁与民主的所有差异中,也许人们最容易忽视的是前者有展示力量的能力,而后者却总爱自顾于自身的弱点而难以自拔。 1957年,苏联人发射了“斯普特尼克”号人造地球卫星,于是美国突然对自己在弹道领域的落后感到紧张不已。整个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都生活在“日本世界第一”的阴影下,还常常问三菱公司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行为算不算威胁美国的主权。 现在中国登场了。中国国家主席本周正在美国访问,而美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疑心病的袭击。在上周本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皮尤研究中心的安德鲁·科胡特指出,很多美国人(47%)有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有关中国军事发展或者上海中学生优异的学业表现等新闻都使西方更加坚信中国崛起了。还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北京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就像悬挂在华盛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了,我们不要忘了:坚强如铁的中国妈妈们养出了神童,而西方的妈妈们却听任她们的孩子们上指画课。 我们留待其他人去评价“虎妈”的孰是孰非,但我们要说的是蔡美儿大作的一夜成名恰好符合民主社会对自身缺点有一种自省的模式。这种自省是有用的。自由的社会带常能适应政治观点的起伏、市场的革新、品味的转变以及新邻居的出现,因此这样的社会也几乎从来不会瓦解。 150年前萨姆特堡被炸(1861年4月12日,美国南军炮击萨姆特堡北方守军,美国内战爆发—— 本网注)之后,我们的社会并没有瓦解。 其次,健康的自我批评与神经质的自我否定之间只有一墙之隔。中国的崛起既包含了美国的经济机会,也带来了竞争和战略挑战。至少,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反思一下福利国家对于工作、投资、权利和开支的态度。第112届国会似乎已经准备这样做了,他们打算投票否决奥巴马的医改提案,甚至奥巴马总统也向一些经济上的常识低了头。 如果中国的崛起可能会马上带来威胁,那么这个威胁就是,它可能会使美国人忽视我们的力量之源。尽管中国取得了这么多实实在在的成绩,但其夸大的成分更大。 中国仍然是一个欠发达国家,其经济规模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他们的经济仍然深深地受到腐败、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以及不成熟的银行系统的困扰。 他们的监管环境令外国投资者和本国的企业家越来越难以捉摸。中国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美国人无法容忍的环境破坏等问题。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廉价劳动力——也因为国内工资上涨和越南、孟加拉国等国的竞争而面临压力。 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美国特别值得仿效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邻国中,信奉其领导体制的少之又少。但那些青睐国家干预经济以及专家治国论的西方权威似乎对中国仰慕不已。而这是一个老的辩题,只是专家治国论者从来就没有赢过。 正如里根在上世纪80年代所展示的,没有什么比尽快重振经济更能治愈全民恐慌病。美国要挽回过去4年来的损失,和过去一样,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在中国手里。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1/21/c_121008206.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22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媒看中国(3):美国“有充分理由”担心中国崛起
lxj6309 2011-4-8 10:20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3月21日文章】题:谢谢,登马克,但中国依然让我担心(作者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帕特里克·克罗宁) 美国的国家安全计划制定者有充分理由担心中国崛起。经济的迅速增长可能使中国的政治军事领导人更为自信和咄咄逼人。中国军队不仅为台海局势制定演习方案,还转向范围更广、旨在压制美国军事投放实力的积极防御战略。中国的外交战略与美国的地区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相悖。中国对全面及非对称性实力的追求使之暗中成了某些新领域中的领先者,包括网络和太空。中国繁荣发展的经济和巨额储蓄增强了它对邻国和全球行为者的影响力。 在面对这些趋势时,美国忽视这个正在崛起的最大对手构成的潜在威胁将是愚蠢的。一个由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对手,因此是一个保留着太多神秘性而且很不负责的对手。 对美国将继续拥有支配地位抱有信心是一件好事,除非这种信心导致我们歪曲现实。在国际上,美国学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考试中得分较低,在自信心方面却排名第一。对中国在过去30年中取得的成就不以为然的美国人是在犯一个类似的、但是更为严重的错误。如果你希望证实下述先入为主的偏见,即中国这个庞然大物无法长期维持其令人窒息的增长速度或者说火箭般的上升轨迹,那么,要找到证据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的分裂,未能转向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日益老化的社会,资源紧缺,环境灾难,缺乏软实力。 然而,中国几乎肯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印度很可能最终会将美国挤到老三的位置。虽然这一切并不能保证中国能将其日益增多的财富转化为影响力,但毫无疑问,看起来它一心想这么做。事实上,这方面的标志之一是,中国最近是如何认识到印度之崛起的。另一个标志是,中国最近在南海和东海展示实力。还有一个标志是,恰恰就在美国谈论需要削减本国的国防预算之际,中国的国防开支恢复了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在我们等待各种挑战阻挠中国复兴以及满足它正在迅速增强的权力欲望时,我们应该确保自己明白,美国的实力具有易变性和内在的可再生性。这正是奥巴马总统在最近的国情咨文中阐述的中心意思。他提到了中国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并要求这一代美国人意识到他们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也就是美国人必须从睡梦中醒来、加倍努力地在使原先的美国之所以伟大的那一方面进行投资的时刻。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印度没过多久就摆脱了经济衰退,这是一个例外;美国仍在慢慢地努力爬出萧条泥淖,现在,它面临着石油市场中的不确定性,而它的重要经济伙伴日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相对于美国所取得的进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美国成为全球强国的相对较短的这一时期内,战争的性质———虽然并非战争的原始本性———已经发生变化。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吹嘘进行了转型,然后违背克劳塞维茨的第一原理,发动了一场他不理解的战争。但我们可以认同拉姆斯菲尔德在其回忆录中反复指出的基本论断:软弱招致麻烦。 美国人有自信是好的,只要不掩盖以下现实:中国是美国的对手,至少这与中国是潜在伙伴的可能性程度相同。让我们不要怀疑,中国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远在中国能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之前,中国就将能在亚洲挑战美国。政治目标不应是凭空指望中国不构成潜在威胁,而是努力防止中国成为敌人。 事实上,正如新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阿贝·登马克最近在向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作证时指出的那样,美国的战略应该是鼓励中国在世界上扮演一个更加负责的角色,但也必须继续捍卫美国的利益并阻止中国可能采取的挑衅行为。虽然我们的技术和一体化系统比中国领先一代,但仍然可能遭到各种非对称性袭击,包括网络战争、经济进攻和在中国周边远离美国海岸的地方玩弄狡黠的政治军事花招。面对一个迅速崛起、高度自信、可能诡计多端而且在远离我国海岸的本国周边地区采取非对称性和非传统性战争手段的对手,软弱显然将招致麻烦。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23/c_121221923.htm
个人分类: 外国看中国|1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报:中国崛起起源自肯“吃苦”
panfq 2011-1-11 07:17
2011年01月10日 13:13:17  来源: 新华国际 侯逸凡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8日文章, 题:中国崛起,将军!   如果让一个人来代表崛起中的中国,不应该是某位政治局常委,也不是某位互联网行业大亨,而应该是一名文静温和、名叫侯逸凡的小姑娘。 侯逸凡是一名令人震惊的成功人士:年仅16岁的她是新科世界棋后,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不分男女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她的成就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各个方面日益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方式 通过对教育和人力资本进行巨大投资,尤其是为年轻女性进行投资。 据说,拿破仑曾经宣称: 中国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震撼。 甚至在从历史上看与中国关系不大的种种领域,这一预言出正在实现,例如国际象棋、篮球、稀土、网络战、太空探索和核研究。 侯逸凡正是这一过程的例证。仅仅大约1%的中国人会下国际象棋,而且中国从来就不是国际象棋强国。但自从1991年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4位世界棋后。 侯逸凡在接受我的采访后同意与我下一盘棋。她在赢得冠军后刚刚飞回北京,已经精疲力竭,但在第 21步就将我击败。最令人泄气的是,当我终局前在失败深渊边摇摇欲坠时,她的教练推了推她,恶作剧般地示意我们交换位置。侯逸凡要接过我那个看起来不可能翻身的局面而教练眼中的神情表明,她还是会赢的。 14岁时,侯逸凡已经成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女子棋手。她还那么年轻,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么出色的表现。 通常而言,女性在国际象棋方面比不上男性,世界上最顶尖的一些女棋手往往在排名上也远远低于最顶尖的男棋手。但侯逸凡可能会成为例外。她是当今唯一被认为有可能跻身世界最顶尖棋手不分男女之列的女棋手。 挑剔的冷嘲热讽者有时含沙射影,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崛起为世界大国,主要是因为政府操纵货币汇率和贸易规则所致,因此毫无疑问,各个领域都存在大量垄断或欺诈行为。然而,中国在为人民投资和创造机会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此外,也许是儒家的传统,中国人热衷于教育和自我提高,同时在自律和勤奋工作中国人称之为吃苦:方面也展示出了令人赞叹的能力。 侯逸凡在通往冠军的路上吃了很多苦。她生长在江苏省一个县城的穷乡僻壤,父母都不会下棋。但是,像中国的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她倾注了关爱。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重男轻女的国家女人裹脚、男人纳妾,但是它已发生了变化,现在中国女性享有同男性一样的机会。当侯逸凡的父母在一家商店发现她对棋盘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他们立即给她买了一副象棋,然后还为她找了一位老师。 中国可能还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挑战美国世界头号大国的地位,因为我们遥遥领先,而中国仍然必须证明它能够发展成一个比较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但是,中国已在不同的领域汽车市场、碳排放和女子国际象棋 成为世界第一,而这个进程仍将继续。 我们也需要吸取教训。中国全民族致力于教育、机遇和吃苦的决心那些正是我们西方人可以努力学习的品质。当你被侯逸凡将死之后,你就会明白。(作者该报专栏作家纪思道)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1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的再现:英《经济学人》杂志剖析中国崛起和中美博弈
杨学祥 2010-12-10 14:22
历史再现:300年前,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没落和美国异军突起,使英国人尝到了沧海桑田的辛酸。今天,美国人也许面临同样的境遇,英国人的经历表明,合作比战争更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英《经济学人》杂志剖析中国崛起和中美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0日07:41 重庆晚报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   英《经济学人》杂志刊登长篇文章   面对中国崛起,美国为何会爱恨交织?中美关系应如何定位?最新一期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日前刊登了长达14页的封面故事《中国崛起之威胁》。这篇报道的作者爱德华卡尔告诉记者,本文剖析了中国崛起、中国与美国关系,并为如何改善两国关系、建立互信支招。卡尔表示:中国和美国注定是对手,但不一定是敌人。   《经济学人》媒体官员曼妮表示,如此大规模的特别报道在杂志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所以写这篇报道,是因为中国在当今世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奇迹。   这次特别报道由记者爱德华卡尔编写,但背后还有中、美、日等国的26位作者参与了创作。   看中国崛起   犹如卧薪尝胆只求和平发展   《经济学人》在特别报道的开篇用卧薪尝胆的典故比喻了中国的发展。文章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如何以阶下囚的身份卧薪尝胆,最后击败吴王夫差的故事。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今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家喻户晓的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如出一辙。   报道称,勾践的典故用来比喻中国再恰当不过了,而且这也解释了很多人对于中国的发展感到威胁的原因,他们害怕受到中国的报复。但实际上,中国专心搞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通过许多方法努力去安抚这个焦虑的世界:不断承诺崛起会和平进行,通过平等谈判解决与邻国之间的领土纷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联合国维和任务及国际救援中去。   哈佛大学学者保罗科恩认为,当今的中国虽然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典型例子,但是这个勾践只是在自我发展和奉献,而不是为了报仇雪恨。   谈美国心态   面对中国强大会耍赖皮哭喊   《经济学人》称,经历了金融危机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发现,中国越来越富有,比预想的还要强大。中国的上升与美国的下滑形成强烈对比,这让全世界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强盛的国力,并且由此使中美两国的关系变得尖锐起来。由于对中国具备攻击性的害怕和猜疑,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崛起。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该国智库罗维国际政策研究所的防务问题专家休怀特写了一篇文章,提到他跟美国人聊天。怀特问他们,如果中国的实力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你觉得美国会平等地对待中国吗?答案是不会。他又问:如果不能被平等对待,你认为中国会满意吗?答案当然也是不会。最后,怀特问美国人:那你凭什么期待美国和中国和平相处呢?美国人听了之后,通常会耸耸肩,什么都不说。   《经济学人》认为,耸肩这个动作体现出美国人在对华政策上的困境。美国想让中国成为它繁荣兴旺的商品市场,也想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个积极的、负责任的力量。但同时中国经济、工业、外交和军事力量的上升又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   当美国人不喜欢中国扮演的角色时,就会耍赖皮哭喊。《经济学人》用戏谑的口吻道出了美国的心态,美国打算在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之前围堵中国。冷战时期美国孤立苏联经济,武力对抗,它赢了,但现在用这套已经不管用了。   说两国博弈   注定是对手卫冕VS夺冠   《经济学人》认为,美国和中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分别位居世界前两位。冠军国家和潜在冠军国家之间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卫冕和夺冠之间的挑战和迎战的对手关系。   文章称,亚洲是中美两国展开竞争的主战场。中国在全球很多地区的贸易市场上成为了首席贸易伙伴,在亚洲市场上更是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开始否定美国在西太平洋65年的主权。   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霸权国家,美国又面临苏联的挑战。这些挑战无疑给对抗与对战的双方甚至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灾难,是与当今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   《经济学人》认为,21世纪的中美两国博弈,由于存在许许多多的利益共同点,不可能是决斗式的,只能是田径式的。   文章提到,自美国尼克松总统改善中美关系以来,中美两国取得了可观的合作伙伴关系。文章称,弱小国家希望变得强大时,需要韬光养晦。在中国外交史上,中国的领导人通过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努力控制中美关系的发展,也是非常成功的。   老大心态严重 美国害怕被夺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也是这期特别报道的幕后作者之一,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老大心态很严重,就怕中国崛起后会跟它夺权。   中国和平崛起,美国为什么要把中国看成敌人?同样的,中国现在如此强大,谁还能轻易收拾中国呢?朱锋认为,不论中国还是美国,都需要更加积极有意义的双边关系。   中美竞合关系助推世界进步   文章作者卡尔认为,经济上的平衡和国防安全上的平衡都是必须的,不能在经济上偏向合作、国防上偏向对抗。   卡尔表示,中美在众多全球性问题和地区性问题上存在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当今的中美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更占优势。因为在经贸合作领域,较中国需要西方国家而言,西方国家更需要中国。21世纪中美的竞争,将为世界进步提供巨大的活力和推动力,而不是为世界带来灾祸。   美国《国家杂志》最新民意调查显示   半数美国人:中国经济全球最强   中国经济总量今年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离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仍有相当的距离,规模尚不及后者的一半,而且中国经济问题不少,增长质量亟待提高。不过美国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成年美国人认为中国经济是全世界最强的,美国已经退居次席。   这份调查由美国权威刊物《国家杂志》委托一家咨询公司进行,调查对象是1200名成年美国公民,包括各个种族、各个教育水平的民众,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   对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今年只有两成美国人认为美国仍是全球第一经济强国,而接近五成的民众认为中国是全球第一经济强国,只有大约一成的受访者认为日本经济全球最强。认为美国弱于中国可以说在美国无论党派和民族都形成了共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当前中国经济的规模还不及美国的一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甚至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但半数受访者之所以选择中国而非美国,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有着巨额的外汇储备,并购买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同时也是因为民众对当前美国经济现状的不满。   一名受访问者表示,美国过于依赖中国购买其国债,总有一天中国人会来到白宫大门口敲门让我们还债,如果还不上,他们就要接管了。   2011年十大热词中国上榜   据美国媒体昨晨报道,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预测2011年英语十大热门词汇,中国或中国人上榜。全球语言研究所负责人帕亚克说:为了预测2011年热门词汇,我们使用一种数学公式,从代表各种世界性趋势的词汇中作出选择。   第一热门词汇当数2011,全球大约15.8亿讲英语者会经常说到这个词。奥巴马困境有望成为第二大热词。   帕亚克称,中国或中国人也榜上有名,中国连续多年入选年度热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必将成为关注焦点之一。   本版稿件据法制晚报、新闻晚报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12-10/074121614440.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4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中国真的“强大”了!
xpzhan 2010-11-5 12:50
早上开车上班,听NPR(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的Dianna Show。主持人Dianna 谈到 Contain China,那个嘉宾立即予以纠正,应该是manage the power of China。那个嘉宾的口气好像是说中国得罪不起,不能用contain(包围,遏制)这个词。。。小点声,你应该让中国人知道,嘿,你很强大,但是你的强权不能用在这儿。。。而应该用在这儿。。。 十年前,中美在南海撞机时,美国媒体有人叫嚣轰北京。 再之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 二十年前。。。全球制裁。 Dianna是个老牌主持人,节目以她的名字命名。虽然咽喉做了手术,还当仁不让。看来对于中国的态度,她还难以改口。。。但是专家不一样,他们说话做事更有前瞻性,更知道与时俱进。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5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国战略(刘涛)-中国崛起策一: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
Denvy 2010-10-20 16:49
刘涛:德国Bielefeld大学社会学博士生,Bielefeld大学世界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崛起策一: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    Liu Tao, July 10, 2006 @ 4:29 pm Filed under News Politics     (刘涛来稿)     2004年10月国际知名的权威性经济学杂志《经济学人》上刊登了一篇题为龙与鹰的文章,饶有趣味的阐述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根本特点。其论点简单阐述如下:当前世界经济由两个火车头拉动,中国小火车头和美国大火车头。中国是世界的产品生产者,或称为世界工厂;美国则是世界的消费者或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负责消费世界各地生产的产品。亚洲各国把对美国的产品出口看成是自己经济成长的重要来源和经济驱动力。中国和其它亚洲各国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美国,产生了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积累了丰厚的外汇储备。亚洲主要经济大国为了支撑及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把自己赚来的外汇储备再投入到美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购买美国的债券和股票,大力用自己的钱去促进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美国消费者本来就有提前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在有了亚洲大金主如日本和中国巨额借贷下,美国的消费市场更是无比旺盛,美国人大量购买来自亚洲各国,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中国这台世界工厂的发动机。这样就产生了中美经济连体婴儿的现象: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上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这种奇特的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弊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家庭和个体能在无限制的提前透支消费下去,因为这样负债消费到一定时候就会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置国民经济于险境。事实上美国的双赤字现象一直为国际经济界关注,也就是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的问题。财政赤字是由于美国政府不断扩大的开支引起的,而经常项目赤字是由于美国政府和消费者支出大于收入所引起的。这两项赤字就象两颗不定时的炸弹,一直悬挂在世界经济的上空。    该文的论点虽说有一定的简化,譬如说世界各国当然不止出口到美国,中国也当然不仅是世界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一个新兴的大市场,其重要地位是举世公认的。但是,该文的中心主旨基本反映了世界的现状,即世界各地许多重要的经济体紧靠内需难以拉动其经济的增长,便过于依赖美国消费者和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于是一个基本问题出现了:为什么美国能持续地、长时期地消费各国产品?美国内需增长的驱动力在哪里?    让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一下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国际经济史的发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元金本位的体制,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地位建立了国际美元金融体系。战后布莱顿森林体系更是有助于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实施了马歇耳计划援助深受战争重创的欧洲大陆和日本,成为国际大金主。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则吸取了过去原始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教训,开始了全面实施凯恩思主义和建立现代福利国家的进程。 这一期间资本主义融合了许多社会主义改良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具有人性化和社会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不仅是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英国和北欧建立了现代福利国家,即使在自由竞争思想高度发达的美国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工程和社会改良,以改善劳工生活,保护基本的劳工权利,这一阶段美国工会的权利也得到了扩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参与国家社会政策决策。凯恩思主义更是强调通过改善大众的生活来提高大众消费,刺激经济的发展。凯恩思主义著名的口号就是节约不是美德, 节约在古典经济时期也许是美德,但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却是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因为过高的储蓄无法转化为消费,进而无法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刺激大众消费,建立和扩大中产阶级,市场经济配以现代的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体系而避免了资本主义崩溃的危机,进而成功的创造了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一是日本、西德战后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的版图。由于战后布莱顿森林体系规定了美元不可以对其他货币贬值,相反日元、马克、法郎和英磅却可以对美元进行贬值。日本和西德利用有利的战后条件如韩战和越战等迅速扩大生产,并进一步对美元实现贬值,扩大对美出口,日德因此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二是美国实力相对的下降。美国许多生产部门不敌日德,竞争力日趋萎缩。美国巨额投资欧洲、日本的时代宣告结束,日本和德国资本开始大举进军投资美国。三是日德的经济奇迹创造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消费者。如果我们现在倒退到1980年,我们一定会认为世界将属于日本和西德,他们一定会在经济上超越超级强权美国。当时响彻云霄的口号是日本天下第一和日本买下美国;德国人也很骄傲地宣称我们在政治上是被抛弃的民族 (输了战争),在经济上是被捡选的民族(西德的经济崛起)。    事实上日后的发展证明,日本并没有买下美国,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远不能和美国相比。其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德国的国内市场狭小, 分别拥有一亿两千万人口和八千万人口 (按今天的标准计算),国内市场的饱和线很容易达到。一旦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后,日德经济体就非常依赖外在市场。美国拥有超过三亿的人口,消费力极为旺盛, 分别相当于两个半日本和近四个德国 (按人口计算)。美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是全球最发达和健全的, 美元又是超级国际货币,因而一般财经人士都会认为投资美国是最安全、最上算的、稳赚不赔。另外日本德国等新兴经济体生产力的急剧提升和国内市场的相对饱和造成的产品过剩只能通过出口来消化。但是美国消费者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消费,必需有足够的资本来源。这样就产生了本文开头所阐述的现象,亚洲经济体源源不断的注入资本到美国,不仅投入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也大量购买美国债券,以资助美国消费者消费。一旦美国消费者偃旗息鼓, 亚洲的生产发动机仿佛就会歇火。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美国在生产领域不断败下阵来,交出了一个又一个领域的优势,却在国际金融领域成了大赢家。无数国际资本投入到美国市场。美国人总是在消费,却总是有钱消费,也总可以借钱消费。美国是借钱的一方,却俨然成了大爷。因为美国拥有美元的优势,可以魔术般地通过升值、贬值和汇率利率的变化来变换借贷的数额;借钱的一方却无比依赖美国,一是期望美国消费者消费,二是提心掉胆地观望美国的汇市和股市, 美国一打喷嚏, 全球就感冒。    这种现象也基本反映了当前中国的困境: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很像过去日本和西德的崛起。很多当前的经济现象如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大举投资美国资本市场和购买美国债券,都在10年、20年或是30年前国际经济史中多次出现,只是当时的主角分别是美国对德国、美国对日本、美国对四小龙罢了。中国崛起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强权的崛起在于中国是以13亿人口进入了世界市场,如果中国的现代化成功,势必将创造无可争议的世界最大市场的地位,将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和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正可以借力使力,利用世界最大市场的地位把美国全球金融霸主的地位夺过来,不仅让世界的生产资本投资中国,也让世界的金融资本投资中国,并确立人民币的世界货币地位,以改变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美元霸权)的地位。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有利的条件,却完全没有利用起来,甚至长时间忽视了中国庞大的潜在内需市场呢?这恐怕得从思想观念上谈起:我国在过去左倾思想占主流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过度的平均主义和一大二公造成了我国经济长期的徘徊不前,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低效和僵硬更是让国人痛惜我国错过了二战以后最佳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更让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出于对过去极左思想的反思和否定,中国一些理论精英在改革开放以后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比较赞赏,对市场经济的模式钟爱有加。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发展经济至上的思想成为主流论述。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只要实施了市场经济,只要实现了经济民营化,只要消除了平均主义,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1990年代的某段时间内,经济自由化和私营化的思潮达到了顶峰,我们甚至把教育产业化、医疗制度私营化,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更是严重缺失。由于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的相对滞后甚至倒退,普通民众虽然经历了生活水平的高度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和基本社会保险的缺乏,造成了普通老百姓的谨慎心理,怕丢掉饭碗、怕生病、怕老无所养、怕孩子念不起书,使得大多数民众即使在收入大幅度增加后也怯于消费,而宁愿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选择市场经济是一项完全正确的选择,如果没有邓公当年英明的决定,也许中国人今天还会为姓社姓资纠缠不休,蹉跎岁月。在当时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时代,如果我们中国人还不能集中精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绝不会有中国崛起的壮阔历史画面的展开。然而,任何思想都要根据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历史条件加以修改,以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并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来检视一下当前存在于我国非常流行的观点和某些误区:    1. 观点一: 市场经济是一种最佳的资源配置的模式和最佳的经济制度. 解析:不全对。市场经济当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马克思本人也说过,资本主义诞生以来20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过去2000年的总和。计划经济在全球的失败证明了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成功。但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资源配置模式也具有天然的缺陷。市场经济容易造成两极分化,有钱的和无钱的、有能力的和相对缺乏能力的、竞争中成功的和竞争中失败的极容易分化成两个不同的阶层,形成赢者通吃,败者被淘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现象。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主天然关心的是利润成长,并不必然关心普通劳工的生活和利益。当越来越多的产品生产出来后,如果劳工的所得收入没有成长,而福利待遇也没有增加的话,就会产生早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即生产过剩的危机,产品无法被消费,大量积压,进而引发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另外,如果发达的西方国家的资本控制了某发展中国家的核心领域如能源、交通和金融,那么尽管该发展中国家也采取市场经济,但因为本国的民族产业培育不起来,整个生产消费领域完全被外来资本控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只能始终停留在殖民地经济的水平。    因而确切的说应该是配有一定的国家宏观调控,并配有现代化的社会保障的市场经济才是最好的经济模式。拉美也实施市场经济,非洲大多数国家实施的也是市场经济,但非常地不成功。拉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奇迹后就怎么爬也爬不上去了,产业结构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加工业和能源出口;非洲则完全没有培育出现代化的市场出来。确切的说,采取市场经济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只是少数国家,美国西欧不说,后进国家中取得成功的只有日韩和亚洲新兴经济体,也就是说全球加起来也不过只有20多个国家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绝大多数国家虽然也采取了市场经济,但依然在现代化的边缘徘徊。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凡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建立了现代化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国家,也都是中产阶级得到培育、大众消费得到促进的国家。相反在贫富极端悬殊、社会严重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绝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也是失败的市场经济国家。前一段时间里国内媒体热谈的中国拉美化现象就表明了国内理论界对单纯的发展市场经济、而忽略社会平衡发展的深刻反思.     2. 观点二: 社会福利费用高昂,会拖累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让中国倒退到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时代。解析: 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观点。在当今发达的成功的现代化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还没有建立现代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即使是美国,也在罗斯福总统和战后林登约翰逊总统时代都经历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大幅度扩张,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和冲突,其本身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用,是经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德国社会学家考夫曼(Franz-Xaver Kaufmann)总结到,福利制度有四大经济效用: (1)福利政策保护了劳动力免遭过早的折损伤害(比如工伤事故、疾病、职业病等),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稳定和提高了工作效率。(2)国家通过对家庭政策、住房政策的投入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培育,因为家庭本身也是培育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机制。(3)国家投入的公共教育制度更是直接培育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这对一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培育了普通公民长期的安全保障意识,它实现了普通民众较长阶段的生活规划和生活计划,稳定了民众的消费行为,间接却又是强有力地促进了大众消费,这又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    3. 观点三: 私有化是经济发展成功之重要手段。 解析: 那要看私有化什么领域。教育和医疗是公共产品。国家应该通过社会投入建立普遍的社会安全网和大众普及教育,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教育和健康。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建立一部分私立学院和医院,不过这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只有建立了公共教育和医疗系统,才能有效地培养人力资源,才能培育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让他们进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产业化和医疗私营化绝对会带来大灾难,其后果往往要到10年20年后才会完全显现出来。在这里,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观点最发人深省:他在对比了中国和印度在经济改革时期中国相对较为成功的发展后指出,中国在毛时代所进行地土地改革消除了中国现代化路上的重要障碍。毛时期所推广的扫盲运动、普通教育和建立的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1979年市场经济改革的转轨中被有效地运用和整合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去,意外地成为中国迅猛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而印度在1991年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有一半的民众既不能读也不能写, 其卫生医疗条件也远远落后于中国, 无法为市场经济提供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这是印度现代化道路上主要的拦路虎。    4. 观点四: 中国发展福利制度,哪来的钱? 解析: 改革开放前的毛时代,中国堪称一穷二白,在那样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中国尚能建立覆盖全国的医疗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和进行全国性的扫盲运动,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典范。在中国崛起的今天,在财政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外汇储备高达8500亿的中国,我们难道没有钱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吗? 这恐怕还是我们思想观念应当转变更新的问题。我们可以有钱投入美国市场,去资助美国消费者消费,却忘了来培育自己庞大的国内市场,促进国内消费,这是何等的遗憾! 一旦思想观念能转变过来,从以他人为主、以美国为主的思维转变为以我为主,以中国自己为主的模式,那么中国现代化的动能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其经济崛起的力道将超过人类有史以来任何一次现代化的规模。    希望中国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能更多关注中国健康的、长期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毕竟我们在过去28年内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再往上一跃我们就可以攀登世界顶峰。尤其在当前这个阶段,我们要有正确的策略、要有远见、要懂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衷心期待中国出现自己的社会市场经济之父,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正、社会平衡结合在一起,为真正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长远的、纲领性的和指导性的蓝图,一如西德在二战以后所作的那样。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崛起 = 中美双赢 + 全球共赢
hucs 2010-8-23 21:31
中国崛起 = 中美双赢 + 全球共赢 南昌大学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美国《新闻周刊》近日刊文指出,中国崛起的结果将会是 中美双赢 。对此,我非常赞同。这里,进一步补充:中国崛起的结果将会是 全球共赢 。 一个崛起的更加强大的中国,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的崛起不会是威胁,不仅将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还有利于全世界。 因此,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避免冲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崛起强硬对抗美国 西方遇上真正麻烦
xupeiyang 2010-1-25 21:32
2010年01月25日 08:32 环球时报 近几个月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作对的事件越来越多。分析人士称,其他国家最好适应这种形势。 当谷歌声称遭受网络攻击而扬言退出中国时,北京没有丝毫退缩。此外,当联合国因伊朗核计划而试图制裁时,中国似乎不介意成为阻挠者。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政治影响力的上升,而中国领导层似乎信心满满。信源研究公司的乔纳森芬比说:的确,中国现在相当自信。该公司对金砖四国的经济有专门研究。中国受累于全球不景气,但它渡过了难关,现在中国人自我感觉很好,底气十足。芬比说。有些像维多利亚鼎盛时期的英国或战后的美国。他们觉得自己一帆风顺。 许多分析家似乎都把去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视为某种转折点:尽管奥巴马与中国最高层领导人有过两天会晤,但最终几乎是空手而回。 中国的货币是美国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欧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向中方提出这个问题,但中国政府宣称货币属于主权问题,让他们一个个碰了钉子。清华大学的霍瓦內克认为:在过去,中国可以这么说,但现在这么讲就不太说得过去了,因为中国的决定会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应该怎么做,其他国家都有发言权。 奥巴马访华之后是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许多人认为气候峰会结果不尽如人意,而中国因为峰会失败而遭到批评,特别是来自英国的批评。几天之后,英国又跟中国爆发公开外交争端,起因是北京处决英国公民阿克毛。霍瓦內克说:我认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会骤然恶化。每当有新兴国家崛起时,现有的平衡总是会被打破,这当中会有重大调整。 等着看吧,今后几个月绝不会风平浪静。美国将把最新的爱国者导弹交付台湾,而达赖将首次与奥巴马会晤。从经济角度来看,今年某个时候中国可能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看样子中国会继续蒸蒸日上。我想西方遇上了真正的麻烦,芬比说,给人的感觉是,美国没有制定出切实的中国政策。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软实力?
gl6866 2010-1-21 22:27
全世界都关心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在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要接受国际社会的诸多游戏规则,或所谓国际规范(internationalnorms)。可是,这些游戏规则还是在中国积贫积弱时,由西方诸国在其发展和相互磨合中所共同制定和共同遵守的。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当中国愈来愈强大,它即便无意亦无法改变既有的游戏规则,鉴于其实力及影响力,肯定也会对未来新的国际规范的制订或是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的塑造,也就是在原有的游戏规则上添砖加瓦,发挥相当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能够贡献甚么?中国的软力量(softpower)也有翻译成软实力的究竟在哪里?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制度等,有哪些方面可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贡献? 最早提出软力量这个概念的是哈佛大学的奈伊(JosephS.Nye)教授。他在下面两部著作中比较详细的论述了这个概念。 JosephS.Nye,BoundtoLead:TheChangingNatureofAmericanPower(NewYork:BasicBooks,1990); JosephS.Nye,SoftPower:TheMeanstoSuccessinWorldPolitics(NewYork:PublicAffairs,2004). 后经经过许多学者反复论辩,软力量包括下列内容: (一)政治制度:政府统治的正当性、政府效能、民主、人权、法治的落实; (二)意识形态力量:政治价值观,能否缔造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 (三)社会凝聚力:社会公正、正义与稳定,不同阶层、不同族裔的和谐团结; (四)对外文化影响; (五)国际责任:有能力影响国际规范的制订与国际制度的管理。 最近几年,许多西方学者的议论,说中国的软力量正在不断上升:中国在全世界设立了数以百计的孔子学院;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比如和谐、融和、中庸之道等,使得中国外交风格更具吸引力、形象更正面;在东南亚,有人说中国的大众文化,比如电影和电视剧,非常流行。究竟中国的软力量表现在甚么地方?中国的软力量有多强大?就连最近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Avata)似乎也要为我国拍摄的大片《孔子》让道了。不过这就就会让中国的软力量就能强大起来吗?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崛起需要做强科技期刊
deminglei11 2009-1-7 13:42
长期以来,我们对我国科技期刊给予密切关注,但是又十分无奈。科技期刊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必须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很难想象,一个科技大国在国际上没有一个像样的科技期刊,更不要说科技强国了。 高水准科技期刊的作用 高水准、有影响的科技期刊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园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某一学科的学术领导权,通过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优先发表,领导相关学科的国际新潮流。因此,做大做强我国的科技期刊,不仅是科学家或者技术专家以及期刊编辑人员的责任,更是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现在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因为办好一个期刊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长期酝酿和积累的过程。 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科技期刊约 5000 种,应该说是一个科技期刊大国。在国内外发表的文章不少,根据《科学观察》( Science Watch ) 2008 年 7 / 8 月所发布的数据,中国人所发表的文章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这里所说的中国人仅是指中国境内的,没有包括中国人以国外单位名义所发表的文章。 近 20 多年( 1985 ~ 2007 年)来,中国大陆论文数量增长迅速,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科研经费的增长和研究生的大量扩招,论文数量增加迅猛。明近 10 年( 1998 ~ 2007 年)我国影响大的论文数量增加速度也明显加快。 中国过去 5 年( 2003 ~ 2007 年)在国际显示度较高的 10 个学科领域中,有 4 个学科(材料、物理、化学、数学)论文均占世界 10% 以上;从影响力看,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并不大。其中注明中国国籍的科技人员与外国人共同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不详。 但是根据 Thomson 科技信息公司 ESI 2008 年9 月1 日 统计,1998 年~ 2008 年 10 年间差距却十分明显,中国论文被引用篇数次于美、日、德、英,排名第 5 。如果按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国家排序,中国就更低了,排在第 10 位。另据 Thomson 科技信息公司 2008 年 5 月发布的数据:在国际上 5 , 538 个研究前沿中, 494 个研究前沿有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仅占 8.9% ; 51 , 429 篇研究前沿的论文中, 932 篇是中国科学家主持或者参与的,占 1.8% ,说明我国在前沿科学方面存在更大的差距。而且,这些显示中国科研人员实力和水平的研究论文大都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上,而国内的科技期刊很难得到有创新内容的高质量研究论文。 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对科学及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通过各类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渠道,研究人员的研究经费不断增加,基础研究设施不断更新,为高水平论文的产出创造了基本条件。此外,近几年来大批在海外有突出表现的华人学者回国工作,他们经过良好的科学训练,与国际上知名学者有着密切联系,这些都是潜在的优秀稿源。不少人还都参与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的工作。由于研究经费的积极支持、研究队伍的增加,再加上吸取国外成熟经验,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从大到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期刊做强的主要标志是 使世界同行离不开,国内外知名学者争相投稿 ,乃至期刊 领导相关学科的新潮流 。 科技期刊从大到强的首要条件在于科学技术的 原始创新 及基础科学与前沿科学的高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并将论文刊登于中国期刊。但是现行科技体制下,对中长期规划中规定的那些具有长远性、前瞻性、系统性的项目难以真正落实。因为在评审时,人们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在教育制度方面,研究生数量增加很快,而对基本素质的培养训练重视不够,却要求在较短的时期内做出一定数量可发表于科技期刊的论文,这不利于发挥青年学子的首创精神。因此,在大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必须鼓励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工作,提倡陈景润式的刻苦钻研精神。 在国内办科技期刊的另一个无奈是稿源问题。国内不是没有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但大多数发表在国外期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中国科学家要有一点责任感,应该把部分高水平的文章投向中国期刊,使它逐渐做强。 关于如何办好我国科技期刊,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发行于国外的科技期刊要采用国际科技语言,这是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学科优势、学科前沿及我国要扶持的学科类别,要办好一批以英文为主的期刊,成为我国在这些学科上的国际窗口。 2. 加强期刊编辑部的责任感,各显其能。应向国际著名期刊 Cell 执行编辑 Emilie 女士学习,游遍天下,寻求优秀稿件; PRL 责任编辑缪凌( LingMiao )女士每年亲自处理稿件 900 ~ 1,200 篇。编辑不能 守株待兔 。 3. 改变期刊出版周期长、信息量少、发行量小的局面,严格审稿制度,把完整的审稿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帮助青年研究人员提高写作水平,并让他们了解与国际的差距。 4. 建立科技期刊发行机制。目前一些期刊采用的 借船出海 模式切实可行。要在当前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网络渠道,逐渐摸清国际期刊市场的成功经验和经营规律,扩大自主发行,从而为逐步占领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5. 要实现科技期刊集团化,这有利于我们在与国外出版商合作谈判时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有利于学科领域内部各个期刊有机地分工合作,避免国内学科领域内性质相近的期刊疯狂抢稿源的内耗现象发生。科技期刊集团化还有利于在集团内部重新安排期刊布局,学术期刊、中级杂志、科普刊物等不同类型的出版物构成一体,相互宣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国际上不少有影响的专业出版集团都采取这样的模式。 6. 重视出版优良学风的建立。科技期刊出版界的学风影响期刊的声誉乃至生存,必须高度重视。自引率过高给人以假象、近水楼台先得月(主办单位文章优先),以及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等现象要坚决杜绝。 7. 建立科技期刊的增加与淘汰制,但要十分谨慎。要听取科技界人士的意见,对那些新兴学科或要鼓励的学科期刊予以注册发行。期刊的市场化问题很复杂,目前高水平期刊发行量小,广告招不进来,很难维持,除非得到有关单位的支持,否则只有等待期刊真正打开局面以后,期刊价格及销售量大幅度提高,才有可能真正实行市场机制。 建议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部门的专项资助科技期刊项目的管理办法要适当调整,资助那些发展潜力大的期刊,而不应成为某些期刊维持生存的依赖。 8. 与时俱进,纸质期刊仍需保留,也要加快数字化期刊的发展,同时 开放存取 ( Open Access )的出版模式也要加速进行。新闻媒体要更深入地介入科技界,这是提高国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 出处 : 《传媒》 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师昌绪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2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 从“前奥运”到“后奥运”-王中宇
emlyn 2008-11-4 08:35
从前奥运到后奥运 作者:王中宇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3 21:18:45 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各国2007年GDP分布 贸易账户与非贸易账户的顺逆差 美国2007年就业结构(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 劳工统计署网站 http://www.bls.gov/data/#employment ) 奥运会:里程碑与转折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两个月了,但人们对后奥运的议论并未停止。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其实,回头来看,每个国家第一次举办奥运会都是某种意义上的里程碑,都标志着某个时代的开始或结束。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雅典举行。1875年至1881年间,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法国人顾拜旦写道: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他古代光荣的历史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就此起步。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叙事体世界史《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的序言中这样描述那个时代主流文明的自我感觉: 到1897年,西方瓜分世界的形势似乎已成定局。西方文明的过去,汹涌激荡,充满着惊恐彷徨、徘徊无措,而今这一切都已被愉快地抛在了身后。 1897年似乎已成为这样一个时刻,即一个观察者可以从容而全面地回顾历史,在此时此刻观察家自己则再也不必在历史的激流中挣扎了。 此时此刻回顾历史,似乎结局已定。基于西方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历史已臻至一种稳定状态。根据这种观点,历史进程的航图似乎是十分明了的。 雅典的第一次奥运会标志着西方文明自信地成了这个星球的主流文明。 1900年法国巴黎主办第二次奥运会,这一年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此役证实了主流文明的强悍和中华传统文明的孱弱,标志着主流文明在全球的顺利扩张。这一年不仅打垮了中国官、民的抵抗,也让英国成为尼日利亚的保护国、美国取得夏威夷、英国赢得对南非布尔人的战争。这一年瑞典政府正式批准设置诺贝尔基金会,为推广主流文明的普世价值设置了另一个制高点。 1936年德国柏林主办第11届奥运会,这一年德军违反《凡尔赛条约》进驻莱茵兰(Rheinland)。作为后发展国家,德国要挤入主流文明,必然与已经瓜分了世界的英、法、美等发生冲突,结果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战败的德国被迫签署《凡尔赛条约》,严酷的和约使魏玛共和国经济崩溃,失业人数高达600万,如果加上400万临时工,算上家属,德国660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这使纳粹党于1933年通过民主选举获得政权。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降至1.3%,而同时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比利时为8.7%,荷兰为9.9%;1937年国民生产比1932年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1倍。这时主流文明中争夺生存空间的下一轮战争已经孕育成熟,爆发在即。 1964年日本东京主办第18届奥运会。战败后的日本被美军占领,经过10年的卧薪尝胆,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奥运会开幕前10天,世界首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它标志着日本的社会转型。自甲午战争起,日本狂奔了七八十年,现在它与欧美已经相当接近,脱亚入欧的梦想就要实现。当年皇军大东亚共荣圈之梦,正在用和平、经济的手段实现,所谓雁行战略使日本占有亚洲各国的廉价劳动力、原料、食品直至生产基地,同时拼命向亚洲输出商品与资本、技术和机械。20世纪70年代,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和西德组成了五国集团,它事实上是主流文明的核心集团,日本是其中唯一的一个非欧美国家。经济动物日本开始得意地说不,甚至开始购买美国。日本人没想到,接着却是泡沫经济破灭和失去的十年。 1980年苏联莫斯科主办第22届奥运会。这是十月革命后的第63年,勃列日涅夫主政的第16年。主流文明在俄罗斯面对的矛盾与其他国家相同:如何获得外部市场与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形成了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包括: 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即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一个大家庭,不允许其他势力将一个国家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裂出去(这是我的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大国责任论:苏联在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是大国,应当承担大国的责任(我是家长); 国际分工论:在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内实现产业分工(将外围国家定位于产业链的低端); 有限主权论:即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应受到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利益的限制(你的主权不能违背我的利益); 国际专政论:即无产阶级专政已经超过了一国范围,可以跨国实行专政(不听话就揍你)。 排除其意识形态色彩,可以看出,这与当今流行的全球化理论异曲同工。只不过更粗糙、更霸道而已。1979年,阿富汗亲苏政权倒台,苏联出兵阿富汗,遭到广泛抵制,带累了莫斯科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承认的147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8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该届奥运会。还有16个队在入场式上没有打本国国旗,有10个队只有旗手一人,运动员没有出场。两年后勃列日涅夫去世,11年后苏联解体。 那么奥运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回顾中国在前奥运时代走过的道路。 前奥运的中国 百年前,1908年,伦敦举办第四届奥运会,中国无人参与。当时的《天津青年》一篇文章发问: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获得奥运会金牌?什么时候中国能举办奥运会?今天,这3个问题都有了答案。 这一年8月27日,曾经镇压戊戌变法的大清王朝批准了《宪法大纲》。大纲规定,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皇统永远世袭。然而11月14日,光绪皇帝病死,次日慈禧太后病死。随后不到3年,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坠地,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时代。 这一年,山西商务局花了275万两白银,从英国的福公司收回山西的矿权;徐世昌电京:日人在辽源设立机关,各处测绘,勾结蒙旗;山东发生了抵制德货运动。为革命党走私军火的日本商船二辰丸在澳门被清军查扣,日本以武力相威胁,清政府一再退让,导致广东群起抵制日货,葡萄牙则趁机要求占领比原租居地面积大30倍的中国领土 这个时代的中国挣扎在内忧外患之中,救亡图存成了数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无数人为此付出了血汗与生命。直到1956年,建立了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仍然忧虑着中国的球籍,到了20世纪80年代球籍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在这忧虑的背后,则是奋力赶超,整个民族强行军般地奔向现代化,追逐与国际接轨,无论是选择苏俄模式还是欧美模式,都以行政力量动员一切资源大干快上,容不得半点思考、质疑与争论,因为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主流文明眼中,中国就意味着缠脚、猪尾巴、叩头、苦力;就意味着愚昧、落后、不可理喻;就意味着几千洋兵即可以打开国门直捣京师;就意味着狂热而无济于事的拳匪。而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悄悄地跻身世界前列,代表主流文明的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各国2007年GDP(见图一),表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这种变化深深地刻在西方社会的心头。以这轮反华闹剧中最显眼的法国为例,在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其经济体量只相当于中国的17%。而当年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舰6艘就敢发动马尾海战,不到1个小时,就打垮福建水师,击沉军舰9艘、伤2艘,毁兵船十余艘,还顺带轰毁了福州造船厂,那是何等的神勇。两相对比,不难体会孤拔将军的子孙们酸溜溜的心态。 那我们的心态呢?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文明的冲突。传统的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龛中,经过数千年的摸索积累起来的集体生存经验。这种经验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指数增长的人口和无限膨胀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尖锐矛盾。它导致了无数的腥风血雨,留下了惨烈的历史记录。凝聚出了以内省、克制欲望、整体重于个体、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重于眼前利益等集体领悟,并将这种领悟渗透到自己的价值标准、道德伦理、社会结构和学术理论中。 而由海盗与鸦片贩子带来的主流文明,强调进取性,强调优胜劣汰,认定Might is right。这样一个扩张性的文明与传统的中华文明几乎处处相悖,主流文明看人,只看他是不是适者,适者才有资格生存。而这些适者在中华传统文明看来个个都是贼匪破坏整体生存以谋私;中华传统文明要求人们做君子,而这些君子在主流文明看来迂腐、无能、虚伪。两相对比,强弱立判,迫使中国人力图从弱势文明中爬出来,投入强势文明,于是一个半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字接轨投入主流文明。 2008年的奥运会注定被历史认定为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度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在亡国灭种的威胁下,赶超西方列强的历史。从经济总量看,我们前面还有一个美国,从人均量看,我们前面的国家更多。 问题在于,别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量是否还是我们无可置疑的赶超目标?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在下一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的战略目标何在? 为何先生老是侵略学生? 当我们埋头赶路时,一个幽灵一直在西方社会徘徊,这就是黄祸论。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将一幅《黄祸图》送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该图是威廉二世请画家克纳科弗斯绘制的,该画描绘佛祖与中国孔夫子驾着黄云从东方而来,上天派天使米迦勒召集欧洲各国的守护女神,要她们联合起来抵抗佛教、异端和野蛮人的入侵,以保卫十字架。 请注意:1895年是甲午战争的次年,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丧师、割地、赔款,朝廷昏聩,精英焦虑,广大国民则处于麻木状态。而此时英、法、美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了主流文明,德、日正在崛起。强弱对比如斯,中国居然被视为最大威胁。 当年毛泽东在回顾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时,曾问道: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这实在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可惜后来这个问题被人们遗忘了,或者说被人有意地掩盖了。到底为什么?这源于主流文明的内在属性。 主流文明的根本特征是:以资本利润极大化作为社会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 说白了,这是个资本家主导的世界,或用哈耶克的话,这是个富人得势的世界,所谓政府,不过是为资本家看家护院的家丁。 看看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评价国家竞争力的准则,那其实就是资本选择落脚地的准则。 而资本利润极大化要求一方面提高产出、一方面压低成本,由此方可形成资本利润。提高产出的努力导致社会生产能力扩张,而压低成本的努力导致劳动者收入减少。这一过程持续进行的结果就导致社会生产能力与社会有效购买力的失衡。于是过剩的生产力只能向外部寻找市场,同时为了压低成本,也必须到外部去寻找廉价原材料。 对此,殖民者的后裔、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在《海权论》中说得直白: 一个有机体绝不可能自己养活自己,它要消化、吸收、分配那些得自外部的东西,而这些不可或缺的外来养分就等同于政治或经济团体的对外商业活动,它使国家获得外部资源的支持。 这是《海权论》的核心思想,书中一切军事层面的分析都是为此服务的。 于是我们看到,主流文明的发展几乎与战争同步:17、18世纪的商业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战争、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三次瓜分波兰、拿破仑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武装干涉、美国独立战争、各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日俄战争、甲午战争、俄国的十月革命及随后的内战、中国延绵半个世纪的动荡与内战、日本侵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南斯拉夫战争直到如今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向外扩张需要将侵略战争描绘为正义事业,需要将被侵略者描绘为野蛮、邪恶势力。不巧,中华民族是它们扩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族群,又曾经是他们仰慕的神秘对象,自然要将你妖魔化,这种妖魔化自然会在它们的社会内获得共鸣。 回想一下当年德、日的崛起,遭到英、法、美全力遏制。德、日在内部矛盾的压力下奋力扩张,结果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其实,这正是主流文明的本质属性。西方列强的繁荣、文明、优雅,是以全球广大地区的凋敝、愚昧、野蛮为必要条件的。不发达国家要与主流文明接轨,也想成为它们那样的发达国家,必将与之发生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它不想打你又想打谁?除非它打不过你。 当年的苏联,在国际分工的理论下,将边缘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作为大俄罗斯的外部市场和资源供应地,在这个意义上,与欧美所为并无本质区别。结果导致了这个地区的整体右倾,一个接一个地倒向欧盟、北约。倒是当年与苏联闹独立的南斯拉夫,没有向西倒,欧美只好发动战争来瓦解它,这样做的结果,给俄罗斯在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的行动提供了口实你和尚摸得,凭什么我阿Q就摸不得? 其实当年的中苏交恶也是同一背景:赫鲁晓夫希望控制中国的国防,以便保证中国充当外部市场和资源供应地,而毛泽东则希望建设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决不为了争取外部援助而放弃自力更生。 跳开对具体事件是非曲直的争论,我们看到主流文明中的先发展国家,只能依靠后发展国家的市场和资源来缓解内部矛盾,当后发展国家的经济体量威胁到先发展国家时,当原来的外部市场和资源供应地转过来要与先发展国家争夺外部市场和资源时,恐惧、敌视、遏制、破坏乃至战争几乎无法避免。 接轨之途 历史上每一个后来挤入主流文明的国家,无不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即使那些不可能与西方大国军事对抗的四小龙、四小虎,也 被人家用金融洗劫搞得倒退了几十年 (博主注:看看今天的美国次贷危机,中国成为是其危机的最大买单国 ) 。如果我们打算继续接轨与赶超,就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千万不要忘记毛泽东提的问题: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主流文明这个课堂绝不是传统中国的书院,不存在基于伦理、情同父子的师生关系,别指望有人给你传道、授业、解惑。先生所做的一切都基于利害判断。在这个课堂上当个乖学生,只能被先生玩死。苏联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先生布置一份作业,叫休克疗法,学生乖乖地去做,结果做死了。学生死后,先生写了一份工作总结报告,叫《1999:不战而胜》。叶利钦下台后的俄罗斯,在先生眼中变成坏学生,专与先生作对,结果人气重聚,经济复苏。乖学生萨卡什维利要帮先生整治这个坏学生,结果被坏学生打得鼻青脸肿,跑到先生那里去哭诉,先生除了空喊制裁外,束手无策。坏学生一瞪眼,说声后果很严重,先生连制裁都不敢喊了。 主流文明就是弱肉强食的文明,弱者拜强者为师,就像小羊拜老虎为师,哪只老虎愿意将小羊教成和自己一样的肉食动物? 从就业结构可以看出先生与学生的差异。美国2007年的就业结构见表一。 现在,中国靠廉价的低端劳动力参与竞争,结果美国最反华的势力来自其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群,而这个群体在美国就业结构中不到1/4。管理和专业职位在美国就业结构中居于首位,高达35.5%,是因为全球化将艰苦而低收入的职位大量转移到中国这样的国度了。美国人可以利用其金融、商务、专业、网络优势远距离管理全球的劳工,并获得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收入。美国视中产阶级为其社会稳定的基础,正是这样的就业结构保障了其中产阶级占多数的地位。如果中国接轨到美国的就业结构,以两国人口比例,那我们的管理和专业职位须是美国的4.3倍。势必在这个领域里对美国中产阶级造成强大的竞争压力,进而威胁到其社会的稳定。如果你是美国人,你会如何看待中国? 于是,如果我们选择继续走赶超、接轨的道路,就只能依靠自己,就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这准备绝非泛泛而谈就可以完成,这种斗争肯定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斗争,上个世纪后半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主流文明中,国防上的边界安全观念已经被安全边界观念取代商业利益涉及到哪里,国家的安全战略就必须覆盖到哪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其军事存在覆盖全球,盖因于此。安全边界不仅存在于地理空间,也存在于一切可能影响国家生存的社会经济功能领域如金融安全、网络安全、乃至思想安全 以金融安全为例,央行网站提供了国家外汇储备月度数据。导致外汇储备变化的因素很多,可以将其分解为贸易账户顺逆差与非贸易账户顺逆差。海关网站提供了2004年1月以后的进出口月度数据,据此我们可以算出2004年1月以后,贸易账户与非贸易账户的顺逆差(见图二)。 数据提醒我们,与贸易账户顺逆差相比,非贸易账户顺逆差更值得关注:它的波动幅度远大于贸易账户顺逆差,尤其是2006年10月之后,波幅急剧扩大,暗示短期内大量海外资金频繁进出我国。2008年4月到6月,短短两个月内,非贸易账户顺逆差就从历史最高点(顺差577.98亿美元)跌至历史最低点(逆差94.85亿美元)。2004年1月以来,我国新增的外汇储备中,来自贸易账户的占48.17%,来自非贸易账户的占51.83%。可见非贸易账户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重要地位。 非贸易账户种类繁多,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7年》,这一年外汇净流入最大的是金融项目下的其他投资项目下的负债;而净流出最大的是金融项目下的其他投资项目下的短期其他资产。在报表中,其他是难于定义与监管的项目,其他的资金量份额巨大,表明了可预见性与可控性低。 非贸易账户下,巨量海外资金频繁进出我国,表明如果国际金融资本打算对我国发动金融洗劫,已经存在现成的操作渠道。 至于军事因素,看看烽烟四起的世界;看看主流文明环绕我国的军事布局;想想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太平洋锁链与中国的进出口通道;想想是谁在支持那些力图分裂台湾、西藏、新疆、内蒙古的势力, 就不用笔者饶舌了。 更要命的是思想领域,福特基金、索罗斯基金、洛克菲勒基金之类在中国的主流学术界影响之大、渗透之深,令人深思。福特基金会培训与研究部主任明确表示,培训人才的宗旨就是在海外直接或间接推进美国的利益。翻翻我国大学教科书,很难不生出这样的印象:我们的主流学术界已经被主流文明根据它们的需要洗脑了。我们实在应该牢记宋人朱敦儒的话: 莫听先生,引入深山百丈坑 。(《减字木兰花》)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已经到了上瘾而无力自拔的地步。受制于此,国内宏观调控措施几无回旋余地。然而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卖什么,什么就跌!从1880年到1970年,将近一个世纪,每桶原油定价一直在1~3美元之间,今天看来,正是这近乎白拿的能源,造就了主流文明的辉煌。而一旦中国也需要进口这玩意儿,它立马涨到100美元以上。这分明就是一个战场 。 主流文明是一种赢家通吃、弱肉强食的文明,它只能容纳最强悍的少数人口建立起文明富足的社会,这少数人群有能力消费分布在全球的资源,并将污染留在别人的土地上。他们的文明富足以多数人口的愚昧贫穷为必要前提。 而今这套机制已经让美、日、德、法、英、意、加等7个最大的西方国家建立起文明的社会,他们总共才7.14亿人。它是否还能容纳13亿中国人进入同样的文明社会? 坦率地说,赶超、接轨是一条艰巨而风险莫测的道路,其代价几何,谁来支付,殊难预估。 文明的冲突 还是文明的选择? 主流文明的核心动力是物欲。坦率的马汉从主流文明的视角将爱财视为一个民族重要的优点,认为这是它获得海权的必要前提,美国人就具备这种品质。阅读G7各国的历史,可知马汉所言不诬。中国人对此更是有刻骨铭心的体会。 然而,这种特征要成为优点有一个必要前提:存在可供扩张的空间。一个欲壑难填的文明,必然会扩张到空间的边沿,感受到空间的制约。于是它面对两种选择:或者在现有空间内相互厮杀、争夺;或者突破现有的边界,发现更大的空间。希特勒的生存空间理论是前者,所谓地理大发现是后者。前者导致整个欧洲生灵涂炭,后者导致印第安人、黑人沦入地狱300年。 由此我们看到亨廷顿讨论的文明的冲突之虚妄。历史与现实中的冲突,本质上不是源于不同文明间的差异,而是源于主流文明的内在属性:贪欲指挥的强悍,或者用哈耶克喜欢的术语:财富控制的权势。 主流文明只有发展、进化、进步的理念,用系统动力学的术语说,它只懂得追求正反馈和指数增长。当年严复曾注意到: 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 (《论世变之亟》) 为何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观念差距如此之大?明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很少,可以近似地认为中华传统社会生存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一方是指数增长的人口和无限膨胀的欲望,一方是有限的空间与资源,这尖锐的矛盾导致了无数的腥风血雨,留下了惨烈的历史记录,数千年的集体生存经验凝聚出的集体领悟包含内省、克制欲望、整体重于个体、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重于眼前利益,并将这种领悟渗透到自己的价值标准、道德伦理、社会结构和学术理论中。 而发源于西方的主流文明靠炮舰政策突破了有限空间的制约,使自己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扩张是主流文明得以生存的前提。其代价则是其他民族的衰败乃至灭亡。主流文明用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理论将其合理化、正义化。强权即真理,于是强盗和鸦片贩子成了文明人,他们的受害者则成了野蛮人。 而今,主流文明的扩张遇到了不可能逾越的制约。今天GoogleEarth将整个地球都摆到了您的桌面上,又能上哪里去搞地理大发现?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地球这个人类寄居的宇宙飞船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全球化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封闭而无法扩张的世界。 在文明的冲突理论指导下,强悍的美国人已经搞得这个地球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主流文明只能将人类引向死路。事实上,现在全人类面临着文明的选择:我们是否有能力选择一个在封闭空间内得以长期生存的文明;换而言之,用生态学的术语说,人类能否从演替群落向顶级群落过渡? 面对强悍的主流文明,中国面临两难的选择。 其一是继续接轨,那激烈的冲突势不可免,而地球能否承受这样的冲突?最危险的是对接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只须按教科书上的标准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乖学生,而看不清先生与学生的相对位置,意识不到先生的真实利益与愿望,意识不到被当做几何公理灌输的主流理论不过是先生卖的迷魂汤,事实上没有哪一位先生是依此而坐到太师椅上的。 其二是追求和谐共生,向顶级群落过渡。那途径何在?笔者不才,尚未看到相关的严谨学术研究。   (博主注:或许还存在第三个选择-再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一个能够比西方主流文明具有更高层次和内涵的文明。国人当有此勇武谋略!) 数千年的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有可能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想明白自己的事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础。孙子曰: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计篇》) 中华民族站在两个时代之交,道路选择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此刻庙算的重要性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科学时报》 (2008-11-4 A3 观察)
个人分类: 爱国主义|210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