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起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立委推荐:飞鹰 - 生命的起源》
liwei999 2010-2-10 07:20
《立委推荐:飞鹰 - 生命的起源》 Posted by: 立委 Date: November 03, 2007 11:53PM 立委按:飞鹰还是科普好手。这篇《生命的起源》就写得极为生动风趣。 生命的起源 飞鹰 于 June 18, 2004 10:03:44: 生命是如此的顽强,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生命的活动,最高的山巅,最深的 海洋,最冷的冰层,最热的温泉,甚至岩石层下,都有生命的迹象,到底地球 上的生命怎么开始的呢? 地球据说有45亿年的历史了,地球诞生后(怎么诞生的呢?谁知道呢?宇宙大 爆炸?谈点别的吧,比如牛肉多少钱一斤),10亿年后,出现了一种神秘的东 西,据说有生命(也许还不是生物)。怎么定义生命,我也不知道,暂且说是 生命的特征是能够把某项自己的特征,复制出一个和自己基本上差不多的东西 来。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不是一个大飞跃,甲烷也是有机物,闪电一闪,就可以产生 甲烷,据说地球早期的大气中甲烷很多,没有氧气。怎么从小的有机分子演变 成有机的生物大分子呢,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比如氨基酸,核苷酸。一个叫 MILLER的人,想,大家都说地球早期大气中,甲烷,氢气很多,还有水,而且 啊,风雨雷电不断,在实验室制造这么一种环境,看看能产生些什么?在他电 击他的人造地球早期大气环境(其实就是一大烧瓶,里面有一些水,氢气,甲 烷,也许还加了些什么,得看他的实验记录了),电击了多长时间,100多天? 最后一检查烧瓶里面的东西,他居然发现了氨基酸!有人说,不行,我得亲自 动手,看你造假没有,这样别的一些人用类似的方法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氨基 酸,核苷酸等。这样大家都相信生命的基础是电出来的! 基础还是基础,不是生命啊,有人就开始想象,有了基础后,生命怎么开始呢? 生命的特征是自我复制,要有一些东西来促成这种自我复制,还要有能量,能 量不是问题,闪电多着呢,有人就想,蛋白质肯定是最先的生命形式,因为氨 基酸一连就成了多肽,而且蛋白质具有催化能力,但是呢,蛋白质如何携带信 息呢? 1989年Cech发现RNA有酶的特性,而且还得了诺贝尔奖,有人就开始制造生命起 源的故事了,说是电出来一堆核苷酸后,接着又一电,他们居然首尾相连了, 成了一种后来我们叫做RNA的东西,由于这个东西能催化自己复制自己,所以说 RNA是生命的鼻祖,可有人问,刚开始产生的RNA也有酶特性么?没有人知道35 亿年以前的事。 各派各执己见,有人就来和稀泥:也许RNA与蛋白质是同时产生的,偶尔地, 他们混在一团泥巴里,泥巴将他们粘在一起了,泥巴里的一些无机离子有催化 作用,比如现在我们做PCR还要加一些MG与K呢,而且由于温度等的变化,一些 放射性衰减会产生一些能量,泥巴里还有水,这样,由RNA与蛋白质组成的早期 生命类似物就开始跟着泥巴在地球上晃荡了,他们晃啊晃,弹指一挥键,5亿年 过去了,他们不知怎么的就成了细胞!我们到现在也不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其 实我们不知道所有的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有人想象是这一小团RNA与蛋白质, 结合得很紧,不知怎么的滚到油里去了(油怎么来的,我们不知道),然后弄 了一身油,这层油居然还可以让某些东西近来出不去,有些东西出去进不来, 这种选择性的油层,我们后来叫细胞膜。这样第一个细胞诞生了,我们都是这 个细胞的后代,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这个祖先到底是什么摸样,能干些什么,我 们只好猜想,这个家伙肯定不喜欢氧气,因为那时没有氧气啊,可能喜欢泡在 温泉里,比如黄石公园那样100摄食度的温泉里,他们应该能够固定碳。有人 发现一块岩石中有35亿年前细胞的化石,摸样居然和现在的一种叫Cyanobacteria 的东西很相象,而这个东西被我们认为是个比较现代的细菌。 这个细胞不知在地球上又晃荡了多少年,怎么到什么原因,他们居然有了个核, 而且内部的一些东西还各自为政,用膜将自己包起来,我们把那些东西叫细胞 器,比如线立体,叶绿体什么的,这些东西怎么产生的,据说我们有证据说, 他们是寄生物,钻到那些古细菌里面,古细菌呢,来了?好!抓住为我所用, 于是被俘虏了,被改造了。这个过程化了多长?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最早的真 核细胞化石是15亿年前形成的。 于是,一个细胞觉得孤单,他们形成一团,于是他们开始分工合作,于是,于 是,于是,就成了人。人在地球上挖来挖去,寻找生命留下的遗迹,拼命想拼 造出了这个于是发展的过程。 生命就这样开始,发展。可有人有不同看法,屁话而已,40亿年能从无到有, 产生这么绚丽多彩的生命?生命肯定是从外星球来的,看到没有,澳大利亚发 现一块陨石,上面有个细菌的化石!没错,天上一块石头到澳大利亚,有好事 者拿到显微镜下一看,居然发现一个象细菌化石的结构,不得了了,生命是天 外来的!人们发现地球上的陨石大部分来自于火星,这是人类送到火星的海盗 说的。后来送了一个叫勇气的家伙,以及他的兄弟,叫什么来着?幸运? 他们就想看看,火星上到底有没有可以称为生命的东西。据说发现了生命可能 存在过的迹象。有人就这样想啦:生命会不会随着陨石在行星间旅游呢?WHO KNOWS?虽然不久前有人指出,澳大利亚的那块天上掉下来的石头里的结构也 许是石头的结构,并不是什么细菌。 生命的起源,我们知道得还不如我们到火星,对太阳系知道的多。现在的都只 是故事,猜想而已。谁有确切的证据,谁就可以获上若干次诺贝尔奖。 【虹桥科教论坛网友文库(www.rainbowplan.org/cgi-bin/edu/mainpage.pl)】
个人分类: 立委推荐|3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葛瑞姆·汉卡克[英] )
sheep021 2010-2-6 20:55
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作者:葛瑞姆汉卡克 译:李东卫 内容简介: 人类的起源原来是如此简单,大约五万年前,一批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在地球登陆,从此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在人类的意识中,永远围绕着这样的问题:人是由何处来?人是什么?人将向何处去?天地什么时候毁灭?地球与太阳、月亮是什么关系?我们是迷途的羔羊吗?各民族神话是真是假?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类是否真的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外星人的后代是什么?   第一章 人由何来 第二章 天地分离 第三章 修复月球 第四章 迷途羔羊 第五章 神话破译 第六章 十字路口 第七章 人向哪去   作者简介 英国人,曾任《经济学人》杂志东非特派员 。著有《奇迹与象征》、《贫穷的上帝》及《创世纪守护神》等畅销书。被西文媒体称为发现者中的发现者。 译者简介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硕士,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台湾中山大学,译著甚丰,曾荣获台湾新闻局优良中译作品奖。 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下载 评: 该书的素材,绝大多数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或历史文献, 遗憾的是,这本书竟然是英国人写的。 但从语言组织上,似乎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像是直接用中文写的。
个人分类: 远古文明|113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五千年前开颅术再次见证:围棋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代
sheep021 2010-2-6 20:14
作者:闫奎平 2009-8-17 18:26:17 来源: 访问次数:485    日前,无意间打开央视10频道,发现正在重播《走进科学五千年前的开颅术》。于是又重看了一遍,边看边在稿纸上写下了上面的题目。读者诸君看了也许会问:有没有搞错,开颅术和围棋的起源有什么关系?答曰:大有关系!因为,五千年前的开颅术,可以让我们对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智能程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评价。从而,纠正围棋起源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   举世公认,围棋的祖籍在中国。围棋是中华民族在精神领域对全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其意义丝毫不亚于物质领域的四大发明。但是,围棋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古往今来,曾有不少人饶有兴味地进行过研究和探讨。目前,国内围棋史研究者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尧舜时代;二是主张起源于奴隶社会的商代或西周时代。这两种意见的争论焦点是: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代的华夏先民们,到底有没有条件和能力创造出围棋这种高级智能的十分奥妙的智力游戏来。   持否定意见的以马诤先生为代表,他在《话说围棋》一书及《围棋溯源》等文章中认为: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已经到了原始社会的末期。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原始人依靠集体进行生产劳动,为了生存,他们用极其简陋的劳动工具与大自然进行顽强的搏斗。围棋的产生主要不是工艺制作的问题,而是一个抽象思维的问题。对于尧、舜、禹时代那些契刻计算、图画文字的原始人来说,直观具体的思维乃是他们的天性,而围棋复杂抽象的变化对他们的大脑活动能力来说,无疑是太过困难了。原始人在极为简陋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似乎也没有精力和兴趣去从事这方面的活动。(《话说围棋》2000年第一版8页、6页、9页)   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我认为,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物已经证明:尧舜时代正值原始社会末期即新石器时代末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绝非某些研究者所说的极为低下;当时的华夏先民已经具有相对水平较高的智力和技能,绝非某些研究者所说的那样愚笨无知。   说到尧舜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可以从上个世纪的考古成果中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家有余粮的丰裕程度。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崧泽文化遗址中就已出土籼稻实物标本;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上海松江汤庙村遗址,发现了 大大推进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农耕工具石犁;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反映稻作农业达到更高水平的收割专用工具镰刀。在上述遗址以及河南仰韶和山东龙山、大汶口文化遗址则出土了大批杯、觚等用途明确的饮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有了可以用来酿酒的余粮。二是当时的畜牧业已经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马家浜遗址和属于红山文化源头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经鉴定为家猪的骨骼就已经多有发现;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猪羊鸡等禽畜的家庭饲养则有了更大的发展。那时人们想吃猪肉,到自家猪圈里抓来就是啦,早已用不着喊上一帮人上山打野猪了。三是制陶、纺织和玉石加工技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高得足以令骄傲无知的现代人瞠目结舌。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底部已见粗布印痕,崧泽遗址则出土了陶纺轮。到了此后的新石器时代末期,纺织技术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彩陶制造技术也相当纯熟,从出土陶器看,不但器型繁多,而且刻纹细密、工艺精美。特别是在甘肃永昌鸳鸯池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罐上,有一些由横线和竖线构成的网状图案,和围棋盘十分相似。至于玉石加工技术水平之高,更令现代人惊叹。在距今700080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玦、内蒙古赤峰出土的c形玉龙和玉猪龙,以及此后的河姆渡、仰韶、良渚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玉器,都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华夏先民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玉石钻孔技术、打磨技术和线切割技术。许多出土玉器的磨制呈现出玻璃光效果,刻画的线条比头发丝还细。而这些玉器的优美造型,则充分显示了华夏先民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四是尧舜时代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阶级分化的古国状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掌握的开凿水井、夯土筑墙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较大规模的息居村落的兴起,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社会上急剧地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阶级分化愈演愈烈。伴随着私有制的形成,社会上出现了治人和治于人的两个阶级,开始形成脱离生产劳动的有闲阶层;二是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劳动对象不再仅仅限于土地。社会上脱离土地、脱离农业生产的手工业者已经形成一支面目一新的劳动大军。这两大变化带来一个相同的结果: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华夏先民们在丰衣足食之后自然有了追求娱乐、教育的精神文化上的客观需求。当时先民们肚皮都填得很饱,他们有精力也有兴趣去从事精神文化方面的活动。据考证,我国的诗歌、绘画、舞蹈、音乐和文字大都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这绝非偶然。我认为,尧舜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社会状况和物质条件,足以为围棋的诞生提供一个合适的产床。   说到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代的先民们的大脑活动能力,更是无容置疑。早在尧舜时代之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的上古时代的哲学和游牧民族、农业民族以确定季节为目的的数学、天文学就已经产生。比如体现阴阳观念的八卦,传为伏羲所作,它用阳爻(-)和阴爻(--)的不同组合,表现自然界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生成变化并揭示其中的规律。早在黄帝时代,对数学、天文学就有了研究成果。据《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润余,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司马贞《索引》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术,容成公综此六术而成《调历》也。那么,发展到此后的尧舜时代,先民们的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知识完全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尧舜时代的先民不但已能从日月、水火、男女、黑白等事物和现象中形成矛盾对立统一又互相转化的相对成熟的阴阳观念,而且已经熟练掌握为制定历法、确定农时提供依据的数学、天文学知识。而这些知识,对围棋理念的形成恰恰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有理由推断,尧舜时代的先民们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智力,他们的数学、哲学、天文学等知识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他们的大脑活动能力已经相当了得,完全可以为围棋的起源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如果说20世纪的考古成果已经足以让我们对尧舜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感到惊讶的话,那么,21世纪后的考古成果更使我们对尧舜时代的先民们的能力啧啧赞叹。刚刚进入21世纪,考古界就传来一大喜讯:2001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山东济南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考古学家、医学家经过鉴定一致认为,此前在山东广饶县付家村遗址发现的颅骨上的圆洞,乃是5000年前的一次成功的开颅手术留下的。这具颅骨出土于5000年前大汶口时期的墓葬群。考古专家在清理过程中,发现第392号墓葬出土的头骨上有一个离奇的圆洞。圆洞边缘光滑,形态极其少见。同时,在头骨圆洞的周围,还分布着三条裂纹。对于这圆洞的来历,大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通过对这个5000年前的头骨进行初步的判断,专家排除了头骨圆洞是因为出土受损和脑外伤导致破损的原因,并给出了头骨主人生前做过开颅手术的判断。通过对头骨进行CT扫描,结果显示这个5000年前的古人确实做了开颅手术。对于5000年的古人能够做开颅手术这个不可思议的结论,专家分别从术前麻醉、手术中开颅的工具和术后的防治感染、术后修补等环节进行了猜测,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古代开颅手术。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2001年专门邀请国内外专家在济南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最后的鉴定结论是:该颅骨右侧顶骨有3125mm椭圆形缺损,通过检测,确定颅骨上的近圆形缺损确有明显的人工刮削过的痕迹,排除了该孔是由于病变或发育不健全(颅裂)等原因形成。随后采用了X摄片、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等技术手段,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检查分析研究,证明缺损边缘的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应是手术后骨组织修复的结果。特别是通过螺旋CT三维成像,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缺口边缘,颅骨内板和外板已经很好地融合,证明墓主确实做过开颅手术,而且术后至少存活了两年。 手术的工具据推测是锐利石器和骨针(缝合用)。这种手术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排出某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压。   在看到有关五千年前开颅术的报道后,我不知道那些极力否定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力水平、否定尧舜时代先民的大脑活动能力的围棋史研究者们作何感想。假如尧舜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真的如马诤先生所说的那样极为低下,假如尧舜时代的先民真的如马诤先生所说那样愚笨无知、缺乏大脑活动能力,那么,请问:你们怎样解释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代的这次成功的开颅手术哪!事实上,这次开颅术已经再次强有力地证明:尧舜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一个相对发达的水平,那时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尚不为现代人所了解的相对先进的技术。尽管我们不能直接推导出能够实施开颅术就肯定能够创造出围棋来的结论,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尧舜时代先民们的大脑活动能力已经相当了不起,由他们创造出初级阶段的围棋来是完全可能的。要知道,这次开颅手术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情,在它的背后,有一个生产力发达、劳动分工细密、劳动者已经具有较高智力并掌握相对先进技能的社会背景。而这一点,恰恰在那具头骨出土的地方得到了多方面的验证。   据报道,考古专家们对出土头骨的392号墓周围,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在对各类出土文物进行了详细考证后,得出以下结论:5000年前,山东广饶一带的手工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社会的阶级产生分化,手工业者被分离出来,成为一批靠手艺吃饭而不用务农的人。人们不但懂得选择适合居住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家园,而且懂得进行合理的规划并逐渐扩大规模。头骨出土处,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今天的小乡镇的聚居地。这个遗址西边是居住区,外围有一条护城河,并留有进出城的通道。而东边的台地经过勘测,是一个制陶作坊。在同一时期的出土物中,不仅有大量制作精美的陶器,还有很多经过精致打磨的石器和少量的玉器。石器被做成各种工具,石斧,石刀,还有一些装饰品,手镯以及一些骨器。大部分石器上,都有细小精致的圆孔,而当时用动物骨骼打磨成的骨针上更是连针鼻子都有,最小号的骨针已经接近现代大号缝衣针的大小了。一个类似梳子的骨器上,不仅有雕刻的花纹,还钻有大小不一的圆洞。这些器物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智力特别是创造力,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面貌。   总之,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代的开颅术,再次见证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状况,见证了先民们的大脑活动能力。虽然我们不能在开颅术和造围棋之间划等号,但是这次成功的开颅术至少告诉我们,那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足以为围棋的诞生提供物质条件,那时的先民们的智力知识水平,足以为围棋的诞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我坚信,随着围棋史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考古工作的进展,围棋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代的推论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明。或许某一天,还会出土围棋起源的直接物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2009年7月) 评: 这个5000年前的手术颅骨,以及其他文物何以不能证明当时的医学水平已经相当发达?
个人分类: 远古文明|10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雷达的起源
fqoo 2010-1-23 20:12
雷达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86年赫兹所从事的电波传播试验,但雷达技术真正开始并蓬勃发展并投入使用,实际上发生在本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目前,雷达不仅应用在军事方面,并在民用及商业方面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雷达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的以三极管和四极管作为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短波和超短波雷达,以磁控管为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微波雷达,和以高功率、高稳定度的主控振荡器为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全波段雷达。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性能不断提高,作用距离愈来愈远,测距与测角精度愈来愈高,功能愈来愈强大,并相继出现了相控阵雷达、微波全息雷达、毫米波雷达、高分辨雷达、激光雷达和超视距雷达等。 自从雷达问世以来,人们对如何增强雷达的功能,更快速、更有效地发现、识别和跟踪威慑目标问题的探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它们始终是雷达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也称信息战)将对雷达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未来电子战的环境将变得异常激烈和复杂,在雷达的工作区域内,往往存在着大量固定的或可移动的隐蔽式战略与战术电子设备,以及多种、多个静止或运动的威慑目标,它们通常工作在极宽的工作频带上,而且所需检测的信号往往淹没在大量噪声、不相关信号与杂波之中,从而使这些微弱目标信号的实时检测与提取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各种有源和无源干扰、反辐射导弹、低空与超低空入侵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隐身技术,可大幅度地降低目标对无线电波的反射,更是从根本上动摇军用雷达生存的基础。这些都向传统的雷达技术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在雷达电磁波的照射下,目标被激发而产生的除位置(距离、方位与仰角)信息外,还包括多普勒信息、目标沿径向分布的多强散射点回波强弱信息、极化信息。为了区分两个目标,必须保证一个以上的信息参量有足够的差别才行。衡量雷达性能的优劣,主要看该雷达能获取目标信息的多少来定,因此,雷达性能的提高和功能的完善,是人们追求的第一目标。显然,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的功能将不断增强,雷达所能获取的信息将变得愈来愈丰富。雷达未来发展的动向大致包括:①相控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②小型化、多功能、可维护和高可靠性的发展数字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③自适应控制和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的发展等;④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⑤抗核爆炸和核辐射能力的提高。
个人分类: 软件使用|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讨论生命起源时的几个概念
热度 1 liluyuan 2009-11-24 05:45
继续生命起源话题。 在讨论生命起源时,有几个概念值得复习。 意大利人范尼(Fani)在最近一篇回顾文章(Research in Microbiology 160 (2009) 437-440 )里指出,在讨论生命起源问题时,应该好好定义生命。他建议把生命life与生活being alive区别开来。生活指的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代谢过程。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过程,因此谈不上生活。生命则指地球上现存的全体细胞的总和。当一个细菌分裂时,它不再活着,因为它被两个新的细菌代替了,但它的生命却由那两个新的细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生命发生之初到现在,生命这个东西已经在地球上连续存在了35亿年了。 俄国人欧巴林(Oparin)在1924年提出了原始热汤(primordial soup)的概念,意即在单细胞生物出现之前,生命发生在地球上灼热的原始海水里。那时的地球表面富含碳氮氧,高温的原始海洋里满载甲酸氨(HCOONH4)和水。核酸、核糖核酸、多聚核糖核酸等有机物质极有可能出现,并造就最初的生命形式 - 能够自我复制的RNA病毒。 美国人沃日(Woese)指出,生物进化过程除了可遗传的DNA突变外,还有一个途径叫做横向基因传递(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HGT),包括细胞融合,病毒、质粒、裸DNA等介导的、跨越原核-原核、原核-真核、真核-真核生物界限的基因传递。这个途径的重要性很可能并不小于经典遗传。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大千世界的出现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横向基因传递。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50 次阅读|2 个评论
直线的起源(1)
metanb 2009-10-7 16:19
记得大学时思考过什么是数学?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后来在图书馆的确找到一本书,书名就叫《数学是什么》,可惜当时要应付功课,没有细看。十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离开数学这个大领域,有时还会思考这个问题,阅读相关资料。目前我比较认同下面几种说法: 1. 数学是关于数与形的学科(朗文英语辞典)。 2. 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及其量的关系的学科(恩格斯)。 另外,我感到这种看法很有用,即数学里主要有两样东西:集合及映射。前者包含各种各样的具体数学对象,而后者包括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个看法有实际的应用:如果你打开一部陌生的数学书,看到一个数学概念,你就可以猜测它要么是某种集合(或集合的成员),要么是某种映射(或关系)。 一般认为,数学的特点是抽象,理论数学尤其如此。抽象并不意味着困难,尽管很多人往往把这两者挂起钩来。按照我的看法,所谓抽象,无非是从某一类事物中把彼此相像的那个方面抽取出来。比如,半熟的葡萄和醋,它们彼此在味道上有某种相像。那么人们感觉到的困难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我看来,困难来自于对起源的忽略。也就是说,一般数学书不告诉你抽象概念本身是从哪些具体的对象中抽取出来的。就是说,那些被抽象的具体对象被隔离到数学书以外去了( 当人们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时,需要将这个概念投影到他的经验集合中去。一旦在经验中找不到抽象概念所对应的具体对象,困惑便产生了。基于这一常识,学习新的抽象概念时,最好先建立相关的经验集合)。 我常常把抽象这种行为看成广义的剽窃,因为很多时侯抽象的过程抛弃了它的起源。只不过,这种做法已经流通很久,很少有人出来追究罢了。就像我们的很多大学教科书不列出参考文献一样(这种做法很误导人,很不负责,很令人厌恶,很有罪)。至于为何要把具体对象和它们的抽象概念隔离开来,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出于某种私欲(或偷懒)。私欲导致隔离,从而给后来者造成困难或痛苦。 Oct. 7, 2009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30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力(引力)的起源
jlpemail 2009-6-23 19:37
至少是个二体问题吧。 两个个体存在了,才有相互吸引和排斥之说。 离心力,显然也是相对的,潜台词就是向心力的存在。也就是以其中一个个体为主。这里暂时不说物体,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 个体可以是有形的物体,也可以是无形的其他体。这里不便说出其名称。 现代科技表明,即使是质量微小的单个原子,在真空中也是和庞大的个体拥有一样的自由降落加速度。这是个有趣的现象。最平等的空间,就是重力作用的空间了。无论是 10 的 10 次方米的尺寸,还是 10 的 -9 次方米的尺寸,重力一律一视同仁。个体的运行规律是一样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意大利人在比萨斜塔的双球下落试验和 20 世纪 90 年代华裔朱棣文主持的原子喷泉(自由落体或者衍射)试验,是同等的。在理想的、真空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他们测量的重力结果是一样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迁移造成的变化,是应当予以剔除的。反过来说,他们可以相互验证。 朱 教授用来验证自己试验准确性的数据自然不采用(可能是传说中)的斜塔试验数据,而是已经技术比较完备的其他绝对重力测量技术获取的结果。比如 FG5 重力仪器的观测结果。 FG5 的核心部件,就是在真空中可以自由降落的重块。 重力起源于哪个瞬间?这是个很有意思,也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关注如何精确测量他的数值,以及测量的方法,已经偏离了纯粹科学或者技术人员的思路了。或者说,已经在他们思考的边界处进行思考了。对于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我表示钦佩。对于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更钦佩。 遗憾的是,笔者没有能力和勇气正面回答这样的大问题。也就是在边界的边界之外,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就好似梦呓一般说几句。 对了,是神灵的启迪;错了,本来就是梦呓,相信它干什么。 许多学人或者哲人,坚决认为,在某个时刻突然产生了重力(引力)。鉴于离心力的说法隐含了两个个体有主次之分的潜台词。下面用引力代替重力。并不意味着我们忽略了引力和重力的区别,而是笔者以为,强调他们的区别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重力(引力)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起始于什么时候或者空间? 为了避免纠缠重力(引力)的差异。我们使用他们共同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G ,进行简化处理。这样书写也便利一些。 两个个体,只考察一种性质时,他们是平等的。是互为关照的。是没有主次、轻重之分的。他们之间的 G ,互相指向对方。在 G 出现的初期,两个个体不是互相排斥的,不是互相平行的,而是互相吸引的。假如它们的空间距离很近,就必然出现合 2 为 1 的情景。就这两个个体而言,由于合并为一个, G 的讨论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 G 是至少存在于两个个体之间的。一个个体不能排斥或者吸引自己,不能平行于自己。 若干个个体的合并,使得许多个体成为形状与尺寸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的 G 的情景复杂起来。需要高明的数学家的介入,方能鹏程万里,考虑周全。否则,寸步难行。 容易的是,我们不讨论这个复杂问题,简单的问题还是 G 的起源。 G 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是什么因素促使两个个体互相吸引,从而出现了 G 呢?是它们的天性使然?还是,有什么神秘莫测的因素左右了两个个体,从两个互不相干的个体,到一对儿互相吸引的个体。他们一定是空间距离足够接近,能够感受和传递互相之间的 G 。尽管表达 G 的存在的常数或者系数非常微弱,但是,由于这个常数的普遍存在性,或者简称为普世性,使得 G 的存在既然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了。有人关注于细节。有人关注于总体。有人关注过程,有人关注开端或者结束。就好像看到波浪翻腾的海洋一样,有人绞尽脑汁运算细节,有人则关注的是那些波浪是怎么起来的? 这和本文起初表达的那样,关注 G 的起源,也是迎接挑战的一种方式。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对于 G 的起源得出令人满意的答复,目的在于写下这个简短的标题。吸引有耐心的人氏,介入这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的探索过程。 其实,不仅 G 的起源存在模糊的说法,对于科学、文学、国学也是有类似的难题的。从事了数十年某项研究的人,当外行询问他研究领域的来源时,回答往往是令人沮丧的。 G 的研究也是如此,用最原始的摆和钟表观测,和用最先进的 G 卫星进行观测,其精度和采样率相差天壤,但起源问题的性质没有改变。 当外行的问题内行无法回答时,其实没有必要不好意思。因为,外行的外行问题,即使在内行看来不应是个真问题,也可以提供一种思路。 笔者的目的无非是,在朋友的启发下,写下了一种思路。尽管这个思路不一定行得通,但作为一种思想训练或者试验,都是值得进行的。
个人分类: 思维秀场|5917 次阅读|1 个评论
母亲节
rbwxy197301 2009-5-10 17:20
母亲节(Mother's Day)   尽管是舶来品,但仍然是值得我们记忆的一个节日。无论天涯海角,多给母亲捎去一份问候。 起源 节日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1864-1948年)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安娜贾维斯的母亲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她提出应设立一个纪念日来纪念默默无闻做出奉献的母亲们,可是这个愿望尚未实现她就逝世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于1907年开始举办活动,申请将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节日。节日于 1908年5月10日在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正式开始。她曾亲自在教堂中安排仪式,组织活动,同时要求前来参加者胸前要佩戴白色的石竹花。这一活动,曾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兴趣。翌年,便有更多的教堂纷纷组织同样的活动。   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利坚合众国的每一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美利坚合众国人还把宣传母亲节的传单用十种不同文字印发到各国去,以便扩大影响。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运动的热潮有增无已。1912年,美利坚合众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   1913年,美国国会确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并规定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表达对母亲的尊敬。而安娜贾维斯的母亲生前最爱的康乃馨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母亲节在中国的发展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特制的爱心甜点,精致的手工贺卡等,成为人们向母亲敬献爱意的礼物。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0世纪末,这一节日在中国大陆各地日益推广开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当然,中国人的母亲节更有中国味道。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 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等礼物。从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国儿童会尝试着为母亲做饭,洗脸,化妆,演奏音乐,绘制图画,让母亲们快乐地过节。人们在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亲之外,还会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的方式向更多的母亲回报亲情。   在母亲节这天,中国的母亲们会举行厨艺比赛,时装秀等活动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各地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组织母亲们旅游,评选优秀母亲等。   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   母亲节创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Amanm Jarvis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习俗   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颜色是有讲究的。那些母亲已经去世的人仍然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亲健在的人则佩戴红色石竹花。这一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和补偿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和礼物。节日里,每个母亲都会满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和丈夫赠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书和纪念品,特别是当她们收到小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上面用蜡笔稚气地写着妈妈,我爱你的字样的卡片时,更会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贵、最优厚的礼物还是把她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松地休息一整天。这一天,许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们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还有侍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   国际上献给母亲的花是一种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开着鲜艳美丽的花朵,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叶片细长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丽,姿态高雅别致,更有那诱人的浓郁香气,使人心醉神迷,这就是母亲节里送给母亲的鲜花康乃馨.红色的康乃馨象征热情,正义,美好和永不放弃,祝愿母亲健康长寿;粉色的康乃馨,祈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白色的康乃馨,象征儿女对母亲纯洁的爱和真挚的谢意. 黄色象征感恩,对母亲辛勤付出的感谢。   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在这一天,子女为母亲送上一株忘忧草,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非常适合供人观赏,它的花蕾叫金针。   母亲之花、母亲节的主花:康乃馨 康乃馨花语:魅力、真情、母亲我爱你、温馨的祝福、热爱着你、不求代价的母爱、亲情思念    香草:代表母亲品德高尚、高贵的花卉。   勿忘我的花语:真实的爱、永恒的爱。   台湾地区送母爱的主流花卉:羽扇豆 羽扇豆的花语:母爱。   萱草的花语:永远爱你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   送客家母亲的主流花:鲁冰花。   鲁冰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母爱、刻苦耐劳、奉献。 名人名句      All that I am or ever hope to be, I owe to my angel Mother. I remember my mother's prayers and they have always followed me. They have clung to me all my life.   Abraham Lincoln(18091865)   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我记得母亲的那些祷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已经陪伴了我一生。   亚伯拉罕 林肯   My mother wa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 ever saw. All I am I owe to my mother. I attribute all my success in life to the mor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 received from her.   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   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   乔治华盛顿   There never was a woman like her. She was gentle as a dove and brave as a lioness... The memory of my mother and her teachings were, after all, the only capital I had to start life with, and on that capital I have made my way.   Andrew Jackson   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像她那样。她非常温柔,就像一只鸽子;她也很勇敢,像一头母狮毕竟,对母亲的记忆和她的教诲是我人生起步的惟一资本,并奠定了我的人生之路。   安德鲁杰克逊   A good mother is worth a hundred schoolmaster.   George Herbert(15931633)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乔治赫伯特   Youth fades; love droops; the leaves of friendship fall. A mother's secret hope outlives them all.   Oliver Wendell Holmes(18091894)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   马克吐温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   米尔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伯伦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God could not be everywhere and therefore he made mothers.   Jewish proverb   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   犹太谚语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英国谚语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国谚语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英国谚语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谚语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谚语 转发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516.htm(有少量改动)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2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明时节雨纷纷
ningyzh 2009-4-3 17:11
清 明 节(Tomb-Sweeping Day) Qing Ming Jie(All Souls' Day) Qing Ming is a time to remember the dead and the dearly departed. More important, it is a period to honour and to pay respect to one's deceased ancestors and family members. Because it reinforces the ethic of filial piety, Qing Ming is a major Chinese festival. Literally meaning clear (Qing) and bright (Ming), this Chinese festival falls in early spring, on the 106th day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It is a spring festival, and it is an occasion for the whole family to leave the home and to sweep the graves of their forebears. Chinese being practical people this sweeping of the graves is given an extended period, that is, 10 days before and after Qing Ming day. Among some dialect groups a whole month is allocated. ORIGIN:Qing Ming is popularly associated with Jie Zi Zhui, who lived in Shanxi province in 600 B.C. Legend has it that Jie saved his starving lord's life by serving a piece of his own leg. When the lord succeeded in becoming the ruler of a small principality, he invited his faithful follower to join him. However, Jie declined his invitation, preferring to lead a hermit's life with his mother in the mountains. Believing that he could force Jie out by burning the mountain, the lord ordered his men to set the forest on fire. To his consternation, Jie chose to remain where he was and was burnt to death. To commemorate Jie, the lord ordered all fires in every home to be put out on the anniversary of Jie's death. Thus began the cold food feast, a day when no food could be cooked since no fire could be lit. The cold food festival occurs on the eve of Qing Ming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Qing Ming festival. As time passes, the Qing Ming festival replaced the cold food festival. Whatever practice is observed,the basic observation of Qing Ming is to remember one's elders by making a special effort to visit their graves, ashes or ancestral tablets. To make the visit even more meaningful, some time should be spent to remind the younger members of the family of the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ir ancestors, and the story of Jie Zi Zhui who choose death over capitulation.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is celebration of life became a day to the honor past ancestors. Following folk religion, the Chinese believed that the spirits of deceased ancestors looked after the family. Sacrifice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could keep them happy, and the family would prosper through good harvests and more children. Today, Chinese visit their family graves to tend to any underbrush that has grown. Weeds are pulled, and dirt swept away, and the family will set out offering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Unlike the sacrifices at a family's home altar, the offerings at the tomb usually consist of dry, bland food. One theory is that since any number of ghosts rome around a grave area, the less appealing food will be consumed by the ancestors, and not be plundered by strangers. Poem appreciation: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摘自:中国英语学习网) 随着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感觉它已经不仅仅是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的传统习俗,也是一个踏青游玩的好假日。可惜清明时节雨纷纷呀,气温只有约10,裹着棉衣看着窗外纷纷细雨,怕是要辜负了这个春天。
个人分类: 史出烟绚|4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一:太阳系的构成和起源
rock6783 2009-3-1 22:25
地球科学原理之一:太阳系的构成和起源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地球科学原理,顾名思义,是有关地球起源、演化、构造运动、能量流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地球科学原理重点解决地球演化动力学,即认识地球为什么区别于其它行星,从古到今,能演化到现在的主要动力,及地球将来的演化趋势,为人类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及将来控制地球服务。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为了很好地了解地球,我们先来认识太阳系的构成和起源。 1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拥有 1 颗恒星、 8 颗行星、大量卫星和一些小行星、慧星、陨星及星际物质等。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旋臂上,以大约两亿年的周期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太阳系的最外以冥王星的轨道为边界,直径为 1.18 10 10 km ,合 79 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为日地距离,约 1.5 10 8 km ) ( 吴泰然和何国琦, 2003 ) 。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一颗炽热的恒星。太阳的内部温度达到 10 10 6 K~15 10 6 K ,其能源来自内部的热核反应。组成太阳的物质主要是氢(约 70% )和氦( 27% ),其他元素只占 2.5% 左右。太阳的最外部是由日冕组成的太阳大气,从日冕中升起的粒子流构成了太阳风向宇宙空间辐射,并带走了太阳热核反应的大部分能量。太阳质量大约是太阳系全部质量的 99.866% ,行星的质量在太阳系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不可思议的是,太阳的转动惯量和它所具有的质量却很不相称,只占太阳系总转动惯量的 2% ( 吴泰然和何国琦, 2003 ) 。 太阳系的行星可以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靠近太阳的 4 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与地球大小、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很相似,故称为类地行星,又称内行星;太阳系靠外的除了冥王星以外的四颗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于与木星的性质相近,称为类木行星,又称为外行星。 2 太阳系起源的假说 太阳系的起源问题存在着很多未知数,从 18 世纪起,先后出现的各种太阳系起源的假说至少有几十种,随着近 30 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太阳系起源的问题才得到一些共识。 2.1 灾变假说 法国科学家布丰( G. Buffon )于 18 世纪中期提出一个假说,认为行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遭到了另一个大天体强烈的撞击,他认为这个天体可能是慧星。这是第一个关于太阳系形成的灾变假说,其后这类假说还多次提出过,直到本世纪初还有人提出,但每次都以不成功而告终。不成功是由两个方法学的缺乏所造成的:把太阳的起源和行星的起源割裂开了,而所有的特征(化学组成,更主要的是同位素组成、年龄、行星只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0.02% 等事实)都表明它们有共同的起源;给行星的形成以偶然性,而不认为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2.2 康德 - 拉普拉斯假说 德国学者康德( I. Kant )于 1775 年提出的假说更具有科学意义。康德坚决与以往的宗教说法决裂,他勇取地声明:请给我物质,我给你们看宇宙是如何从物质组成的。康德假说的前提是,充满宇宙的物质最初以元素质点的形式均匀分布于空间之中,然后,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形成物质凝聚的中心,中心之一就是太阳;同时物质开始了旋转运动。继而,环绕太阳运动的尘埃云组成了行星。完善并给康德假说以数学基础的功绩属于法国的数学家拉普拉斯( P. S. Laplace, 1796 )。因此,这个假说在后来被称为康德 - 拉普拉斯假说。按拉普拉斯的说法,最初存在着处于万有引力作用下旋转着的和收缩着的气状星云(在此以前不久,赫歇耳( W. Herschel )发现了这种星云),星云中有一个凝聚中心,后来演化成太阳。随着旋转和收缩的加强,星云团成了扁的形状,并分出了环,环进一步形成凝聚中心 - 未来行星的胚胎。卫星以类似的方式在行星周围形成。最初,行星和卫星都应该是炽热的气球,只是由于后来的冷却,才有了壳和成了固体。因此拉普拉斯的宇宙假说(注意不是康德)属于热宇宙假说。 2.3 摩耳顿 - 张伯伦假说 太阳系的一个特征参数是其转动惯量的分配,惯量由产生它的物体距太阳的远近和该物体自转的速率决定。从太阳和行星具有共同起源出发,占整个太阳系全部质量 90% 以上的太阳也应有最大的转动惯量。但实际上由于太阳自转很慢,它只占有总转动惯量的 2% ,而行星,特别是那些巨行星,首先是木星却占有总转动惯量的 98% 。经典形式的康德 - 拉普拉斯假说不能解释这个矛盾现象。在 20 世纪初人们开始寻找代替的假说,英国天文学家琼斯( J. H. Jeans )的假说就是其中之一。他回到了布丰的观点,但认为组成行星的太阳物质不是慧星撞击,而是另一个行经太阳附近的星球从太阳中吸引出的结果。美国天文学家摩耳顿( F. Multon )和地质学家张伯伦( T. Chemberlen )共同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假说,按这个假说,从太阳分出气体是由行经太阳附近的一颗星的强大引力作用造成的,然后在凝聚中形成微星,进一步形成小行星、行星。星子的概念在科学中站稳了脚跟,然而假说本身后来被摒弃了。 2.4 太阳俘获气 - 尘埃 - 流星云的假说 前苏联学者施密特( О . Ю . Шмидт )为了走出运动惯量分布问题的死胡同,提出了有特色的太阳俘获气 - 尘埃 - 流星云的假说,这种云在后来凝聚成了行星。施氏的学生们继续发展了施密特假说中重要的肯定成分,他们提出了原始行星云凝聚过程的模型,原始行星的进一步凝聚就成了后来的行星及其卫星。他们认为星云物质初始是冷的,所以施密特的宇宙假说与康德假说一样属于冷的,而不像拉普拉斯的学说那样属于热的宇宙假说。 2.5 现代得到最多支持的假说 在过去对太阳系起源的认识中,有三个问题困扰着科学家:其一是动量和质量的分布,为什么太阳具有太阳系全部质量的 99.866% ,其动量却不到 2% ?康德 - 拉普拉斯的假说正是由于不能合理解释这个问题而困扰;其二是重元素的来源,由于太阳系比许多其他恒星包含有更多的重元素,可以推知太阳是第二代行星,即形成太阳的气体云中包含着其他恒星经过核燃烧散发到空间中的余烬。其三是太阳系的行星既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使得太阳系起源假说的建立更加困难。近 30 年来,随着天文学的巨大进步,许多太阳系起源的问题已基本清楚。人们惊讶地发现,现代太阳系起源假说似乎又回到了康德最初的思想上。天文学家成功地观察到星际之间的等离子体的成星过程,恒星的诞生主要是由于磁场和气尘云及射线压力的反作用。这个过程发生在河外星系的悬臂的外边界,银河系也是如此。超新星的爆发可能是附近星云开始收缩的推动力,太阳系的重元素和短周期的放射性同位素可能是超新星爆发过程中强烈的核反应所形成的。现代太阳系起源假说基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太阳气尘云与邻近的一颗即将成超新星的星。 第二阶段,超新星爆发,原始太阳气尘云在超新星影响的范围之内,并从超新星的爆发中获得能量和重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等物质。 第三阶段,在超新星能量的推动下,太阳气尘云开始旋转并逐步形成中心的太阳。当太阳达到一定大的时候,内部开始发生热核反应。年轻的恒星,尤其是重量大的恒星开始向外抛射物质,在太阳系的外围形成环绕太阳的环。 第四阶段,太阳系的中间部分形成太阳,环绕太阳的环逐渐凝聚成星子,并以星子为中心逐渐形成行星。行星的卫星也有着相似的过程。 太阳系形成初期,太阳周围的原始行星云和太阳都快速旋转着,但渐渐地被磁流体动力所减缓,使太阳系中的惯量重新分配。在太阳系星云的演化中,太阳可能以电磁力或湍流对流的形式向行星转移惯量 ( 吴泰然和何国琦, 2003 ) 。 太阳系有如此的构成和起源,那太阳系的地球又是怎么形成的?地球具有怎样的圈层结构?这些圈层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请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 吴泰然,何国琦 . 普通地质学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 9-63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547 次阅读|4 个评论
西北的魂
ephedra 2009-2-16 21:33
中国广袤的西北演绎着历史的悲壮和荒凉,然而还有些许绿意点缀着西北地区的荒凉、 衬托着那里的悲壮。在西北土生生长着一种植物叫做胡杨,是大漠上唯一的一种乔木类植物,民间有胡杨胡杨三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 朽一千年之说,这种植物就在大漠里绽放着她的绿、展现着她的坚韧和刚强。我以为那就是西北地区的魂。最近温总理在某国演讲长篇提到胡杨,我想大概就是要 说这种精神坚忍不拔的西北魂。 胡杨是杨柳科植物,学名 Populus euphratica Oliv. 。杨柳科两个属,一个杨属 Populus ,一个柳属 Salix ,都是温带类群。化石证据表明杨属和柳属的分异时间是在 60-65 百万年,大概在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的时候,但是最近的分子钟估测杨属的起源时间远远晚于这个时间,在 8-13 个 百万年,有人估计是由于频繁的种间基因流、杂交和回交等因素造成的。目前还没有研究对杨属植物的分化时间做个精细的测定,因此,对胡杨的起源时间还不是很 清楚。有人推测胡杨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但是没有什么凭据。国人的很多文献中甚至将胡杨的起源时间与杨属或者杨柳科的起源时间等同来看,这显然不合适。杨柳 科分类上比较困难,杂交又比较多,因此,尽管全基因组都已经发表,但是对这个属系统的研究还没有。有过一个初步的系统发育分析,但是,材料里取样不足,至少没有胡杨。看来研究还很不够。
个人分类: 植物分类学|4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夜狂思-47-终极问题(6)
考槃在涧 2008-12-8 15:12
很久以前就写了,一直没有放出来 , 现在拿出来等砖头。 有限与无限 无限有真假两种。 假无限 :在知之内是有限,在知之外是无限。也许在知之外只有 1 ,但由于人探测不到 1 ,所以还是无限。对于目前的人来说,即便我们所在的宇宙之外再没有宇宙,宇宙也是假无限的,因为有些信息我们是探测不到的。但如果全息原理是对的,那么人是可以理解这个假无限宇宙的。因为人是 3 维的,高一维的智能是可以理解低一维的规律的(人为什么能够认识宇宙?人的知为什么能高于经验?也许是这样的。) 真无限 :宇宙根本就是无穷无尽的。在这样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里,所谓的子母宇宙、多重宇宙,都是可能的。一切我们能够想到的,都是可能的;一切我们能想到的,不过都是宇宙给我们的暗示。而在一个随机而无限的宇宙中,宇宙的样子取决于人的认识;尽管宇宙有它本来的面目。 真随机: 随机 = 可能,可能 = 无限。当可能成为实在,无限就成为有限。凡实在是有限的,凡可能都是无限的。当你数 1 、 2 、 3 、 4 、 5 ,都是实在,是有限的。 n 是有限的,你总可以达到;但 n+1 是无限的,永远不可以达到,因为 n+1 从来没有存在过,它只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通向无限的可能。极限的收敛实际上正好是一种有序的相变,凡可以说清楚的相变都是有序相变。 宇宙 定义 :宇宙是一切事件的总和,而非一切实在的总和。事件既可以是已发生的,还可以是正发生的,更可以是将发生的。 事件 :任意两个可被观测到的差异,即是最小事件单位。事件不过是各种最小事件单位的集合,什么样的事件集合是一个显著的、可被区分的事件,取决于观测水平和观测者。 起源 :每一种起源都只是这一类有序的开始,而非宇宙的开始,宇宙没有开始,宇宙开始于可能。 时空 :有可能我们的时空对于宇宙来说,仍然只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含义是,空间上是一个点,时间上也是一个点。也就是说,无论我们这边怎么折腾,对于那边的宇宙来说,含义是完全一样的。 时空是结果而不是起源。绝对时空观 = 把时空看成起源和舞台;相对时空观 = 把时空看成过程和状态。 规律 :有序现象的出现与迭代,是物理定律出现的基础,更是生命出现的基础。在同一层次中,有序是无序的抽象与坍缩,在下一个层次里,不只事件是由上一层次决定的,连规律也是上一层次的演化。以前貌似提过,再提一次: 第一级有序:四种力 第二级有序:星系 第三级有序:稳定的气候地质系统 第四级有序:生命 第五级有序:群集智慧 第六级有序:智慧生物个体 第七级有序:? 每一层结构都是上层有序性的进化,在同一级有序中,规律是处处对称的;在不同级别的有序之间,规律是自相似但不全等的。 涨落意味着有序,真随机意味着要么没有涨落,要么涨落没有边界。 宇宙不会结束,结束的是能够承载生物的有序结构。 宇宙为什么会进化?因为规律的本身是可以迭代的而不是孤立的。
个人分类: 哲思|3652 次阅读|3 个评论
幽默笑话:“官”字起源乱谭
刘玉平 2008-11-17 10:35
幽默笑话:官字起源乱谭 (幽默笑话,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官字之起源,一曰为会意字。 甲骨文之官者,宀( min ,冕,帽子)下为众也。 以宀覆众,治众之意也。民以食为天,食从口入也,后来便以相连之两口代众。高冠峨带貌岸然,冠冕下面两张嘴。吃完自己吃别人,一嘴封住万张嘴。 官字之起源,一曰为派生字, 源于棺字也。棺者,盛装尸体之器物也。人亡需安葬,为亡灵早日升天,忌为动物食用也,故用坚实之木装之。棺字去木则为官,掀开棺木爬出来。世道炼达通天地,亦为人来亦鬼怪。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官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08b68e525ae215190df3e37d.jpg
个人分类: 典故寓言幽默|15792 次阅读|6 个评论
静夜狂思-(39)-终极问题(5)
考槃在涧 2008-11-14 11:06
12 、我们的宇宙是经过微调以适应生命和智慧存在的吗?如果是,为什么? 13 、其它行星上存在生命吗?我们在宇宙中是独孤的吗? 14 、生命如何起源?可以存在其他种类生命吗? 人择原理回答了第 12 个问题。如果多重宇宙存在,在我看来人择原理是对的,起码逻辑上是对的。 假设宇宙是一以贯之的,从诞生起就没有以前,也没有别的宇宙存在,那么这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人择原理回答不了。 假若多重宇宙存在,或者宇宙是不断创生、毁灭、重起的话,也许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会是所有宇宙都会有生命存在,就像不是所有的水里都有鱼一样。并且,在不同物理学常数的宇宙中,生命的形式可能是不同的,就像同样是鱼,有海鱼淡水鱼之分,尽管二者都是生命,但有形式上的差异。 第 13 个问题,我宁愿相信我们是孤独的,尽管从统计意义上分析无数颗行星都可能符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我认为人类的孤独感是天生的,往往越是聪明的人,孤独感越强。 生命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毫无意义。一块石头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地球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太阳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银河系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银河系坍缩成为一个黑洞,宇宙照样发育、长青春痘。我们之所以要问生命对于宇宙的意义,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是生命。事实上,与其问生命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不如问宇宙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非要问生命的意义,我只能说,存在就是意义,存在就是全部的意义;存在之外,没有别的任何意义。 说到生命的起源,不得不说到概率问题。为何生命这种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了?统计能够解释规律性,能不能解释必然性? 另外一个是生命的差异性问题。为何每个生命能感知到自己和其他的不同?这种差异性是怎样获得的?为何我得以存在?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是否首先得回答:什么是生命?
个人分类: 哲思|3382 次阅读|5 个评论
光棍节的由来和传说
luohuiqian 2008-11-11 12:36
光棍节的由来和传说 From:http://sally20050919.blog.163.com/blog/static/315662232007101042743398/?fromTodayFocus 光棍节的来历,一直是个迷,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但是,其实那些流传都是错误的。光棍节真正的来历,知道的人非常少。 光棍节的由来一:神话篇 据说这个节起源于800多年前,也就是1111年11月11日,那天光棍达到和创纪录的8条。 其实,设立这个节是上帝的意思。耶稣诞生那天,也就是公元1年1月1日,第一个光棍诞生了(耶稣到底是不是光棍啊)。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为一些光棍纪念的日子,可是真正成为节日,则是1000多年以后的1111年11月11日。其实,说耶稣是第一光棍,并不是说在他之前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光棍。那样的话,当时的这个世界岂不成了人间乐土了吗?那上帝也就不用派耶稣来拯救人类了。只不过耶稣成了最有名的光棍。其实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总统的夫人不是叫第一夫人吗?那并不是说在她这前就没有夫人了。我这么说大家就明白了吧? 光棍节的由来二:校园篇 十一月十一日,是年轻人的一个另类节日,因为这一天的日期里面有连续四个一的缘故,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 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近两年光棍节的气氛,竟然渐渐向社会弥散,如今,也已经成为南京年轻人的一个特别日子。这两天,记者发现网络社区西祠胡同上,有关光棍节聚会的消息渐渐增多,虽然主体活动依旧是饭局,但强调AA制似乎成为这个节日个性独立、彼此尊重的一个标志。南京长江花园附近的茶餐厅浦菲站,十一日全天的包房早早被预订出去了,据说是七、八位年轻人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进行一次相亲式聚会。 据说,《单身情歌》将成为这天的热门歌曲,在光棍节,借这首歌唱出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这唱词,其实也是年轻人的爱情宣言。光棍节的热闹聚会是都市年轻人渴望爱情的一种炽烈表达。 因为单身而诞生了一个特别纪念日,不过也有一些年轻人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结婚。南京的媒体从业人员小虞在十一月十一日结婚。他说选择这一天,首先取意于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的喻意;其次,从单身到结婚,算是走过了起步阶段。而在喜帖发出后,小虞身边的朋友纷纷打来电话提醒说这天是光棍节呀,他听后不仅不改期,反而觉得更有意思,因为他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结束单身,便更有纪念意义了。 光棍节的由来三:博彩篇 传说中,有四个男人,当然都是光棍,也就是没老婆没女朋友没情人也没某某伴侣的那种。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从上午11点打到晚上11点。输赢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搓麻过程中,不论是谁和牌,自摸或者接炮,都是和四条。于是自始至终,都在,四条,四条,四条。最后有输得多的人火了,拍桌子说,四条四条,四条什么啊?另外三个说,四条就四条,还四条什么。 四条什么?这本来不算个问题,麻将牌里,四条就是四条,没有四条什么的说话。不过,打完麻将,他们一起去冲澡,把衣服裤子一脱,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输钱的那个人,十分兴奋,边冲水边欢呼,我知道四条什么了,我知道四条什么了! 后来,这四个光棍为了纪念终于知道四条是什么,特把这个设为光棍节。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11月11日,日历上,刚刚好,不多不少,也就是四条 不管光棍节是怎么来的,既然多一个节日。就有多一个借口去娱乐,也是一个好的事情。祝天下的光棍们节日快乐!~ 棍节 From:http://www.ucar365.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4ID=2267 11月11日,4根光光的棍子靠一起,民间发起的光棍节揭竿而起。这一天,光光们大张旗鼓地呼朋唤友穿街过市,双双们破天慌地只能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甜蜜,要再像别的节日那么当众招摇,就等着挨光光们的臭鸡蛋吧。 都两千零六年了,理想中的爱情从日剧演到韩剧,千篇一律的SG加MM,就是不肯照顾一下恐龙和赖蛤蟆的感情。刚刚11月中旬,就开始感觉外头天寒地冻的。 想着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就开始不寒而栗,圣诞之后还有情人节,情人节后还有七夕节、中秋节,压抑良久的男光棍女光棍们终于按捺不住满腔的怨气,从365天里找出一个小山头来自行占领,然后郑重其事地大声宣布这一天为光棍节。 这一天,是11月11日。立刻就有人揭杆响应。这一天,光光们大张旗鼓地呼朋唤友穿街过市,双双们破天慌地只能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甜蜜,要再像别的节日那么当众招摇,就等着挨光光们的臭鸡蛋吧。 11月11日,4根光光的棍子靠一起,虽说仍然是个个形单影只,可是毕竟声势大了,受够了歧视和冷落,光棍们终于悟出了个棍多力量大的道理。 最初的时候,这个节日还只是在大学校园里兴风作浪。刚毕业不久的Magie回忆说,在上外读大学的时候,每到11月11日晚上11点钟,东体育会路的生活区就会有人乒乒乓乓敲各种打击乐器,脸盆、饭碗、杯子,什么声音都有,然后就会听见光棍万岁之类的叫声,男女声部都有。最特别的是会听见某某某我爱你之类的宣言,那就算是节日的高潮部分了。 后来,光棍节的始作俑者们陆续地离开校园,光棍节的光荣传统一边已经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一边被少数始终没人要的光光们带到了校园外面,开始在更大的范围里兴风作浪起来。 干杯,以节日的名义 虽然没有假期,没有过节费,可是来自民间力量的节日,其影响力却绝对不可小觑。几年下来,竟然还形成了一套颇为像样的说法。 1月1号是小光棍节,1月11号和11月1号是中光棍节,11月11号大光棍节。男光棍叫光光,女光棍叫明明,成了对的就叫双双。光棍节的吉祥物是4根油条加1个包子,摆在一起,就是11.11。最近有人讨论阴历阳历11月11重合的可能性,居然还有个人说六十年一个轮回,笑死! 现在一年一度的光光节就要到了,在这让人欢喜让人愁的日子里,到底该如何度过?是独自一个人借酒浇愁,感慨自己还是光光,还是众光光们一起举杯同祝我还是光光,幸福呀?总之这样的日子不多,不能浪费就是了。 光光还是双双? 因为爱情总在行走中,所以光光和明明的队伍也总在流动着。 每一年,都有新的光光成长起来,也有老的光光成功脱光,更有脱光之后好景不长重回光光队伍的。而在每个光光的内心里,也许每个光棍节里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用再过明年的光光节。所以他们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脱光事业中去。 做一个光光很辛苦,袜子没有人洗,被子没有人叠,更可悲的是,当你泡吧回来,饭菜居然没有人做。做一个光光很寂寞,苦闷的时候惟有灌水,心烦的时候惟有体坛,颤巍巍地拨动电话,却始终找不到你的那个什么。 双双是快乐的,光光也应该是快乐的,但所有的光光都必将成为双双。孤独的人并不可耻。兄弟姐妹们,节日快乐! 为了不在即将到来的光棍节里被当成土人对待,大家有必要熟悉一下光光族的全套新名词,否则到那一天,你会显得很傻。 光光:男光棍 明明:女光棍 脱光:男光棍名草有主 失明:女光棍名花有主 复光:重新做回男光棍 挂牌:在BBS上贴出自我推销的帖子,招蜂引蝶或是招来臭鸡蛋。 摘牌:脱光(失明)成功,摘下牌子。 致所有单身的朋友: 版中央,版务院: 我们正处于结婚时代的初级阶段,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结识众多异性的巨大成就,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局部个人发展很不平衡。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之间的矛盾。情敌竞争已经不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但是它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先结婚,先婚带后婚,最终实现共同发昏!自由恋爱制度已经在中国大地上 扎根并初步显示它的优越性,但其不成熟,不完善的环节,还必须通过深化思想改革来逐步解决。 恋爱是结婚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又正处于恋爱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只希望这个阶段不要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要100年不变!!! 全班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把下一步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家庭建设上。要把快找,快结 ,快生作为我们落实三个代表的指导方针。下一个一年对我们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好男好女已越来越少,若我们不抓住年轻的尾巴,错过末班车,以后的美好生活将无从谈起。 当然,已经胜利的同志们是光辉的榜样!全版同志必须要认真学习 同志们,朋友们,是的,每年一度的光棍节又如期而至了,值此佳节之际,向全国光棍同志致以节日的祝福,并且向坚持在打机聊q灌水第一线的全体光棍同仁们致以由衷的感谢和问候。过去的一年是光辉的一年,是奋进的一年,希望同志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做到恋爱有的谈就谈,谈不到就不谈的务实作风,开创光棍工作的新局面。 光棍节,来写下你的寄语吧!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个人分类: 故乡回忆|1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夜狂思-(38)-终极问题(4)
考槃在涧 2008-11-7 14:53
4 、宇宙中物质的复杂性的起源。 15 、为什么宇宙看起来在进化上充满创造力? 纯粹中逻辑上解答这两个问题,也许并不是难比等天的事情。设想一个物质单一的世界,可能会有生命么?我怀疑黑客帝国、终结者所幻想的那种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的合理性,因为信息的组织模式太单一。 复杂性的根源应该是在于宇宙是充满了随机、偶然的而不是决定的。如果宇宙是决定的,可能所有发展最终都会朝着一个方向,而复杂的事物会被逐渐化归、简并,不会出现如此丰富的物质和物理、生物现象。 宇宙在进化上的创造力也许跟宇宙所处的阶段和我们所在的位置有关。一个即将被黑洞吞噬的星球感受到的将是地狱般的火海和黑暗。光与影交织在一起,无比阴森、恐怖的世界。 然而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看到的宇宙是一个时空叠加的宇宙,我们看到的最远处不是空间的最远处,而是时间最远处,或者时空混合的最远处。这样的一个宇宙,应该是看起来永远是在进化、复杂化、充满创造力的。我们显然不能看到一个人在不断成长,就断定社会中的所有人都是在不断成长,其实社会中有人出生,有人长大,有人衰老,有人死去。 不过,考虑最极端的状况,如果一个孤立宇宙,宇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而宇宙总体来说又是充满了创造力,又该如何解释?答曰要么宇宙处于青春期,黑洞就是青春痘;要么无序本身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并且,无序本身是没有底限的。 此外,我们怎么去定义创造力?应当是那些可以被我们先有知识结构的某种稳定而有序的结构或者物理学现象。我们把我们认为的无序认为是噪音,那么当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以前认为的无序其实是可以当成另一种有序结构处理,又该怎么办? 我们又该怎么定义进化,尤其是宇宙的进化?一个没有生命的宇宙和一个生机勃勃的宇宙比,哪一个更高级?这么说是否意味着生命的等级决定或者反映了宇宙的等级,或者所处的阶段?
个人分类: 哲思|3220 次阅读|5 个评论
静夜狂思-(36)-终极问题(3)
考槃在涧 2008-11-7 10:56
2 、为什么物理学定律是这样的形式?这些物理学定律从何而来? 6 、什么决定基本常数的数值? 7 、不同力的能量标度比例的起源。 如果仅仅是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问另一个问题更有意思:如果物理定律不是这样,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那个世界的生命会是什么样子?很多科幻小说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物理世界,在那些物理世界的生命都很有意思。 要问物理学定律从何而来,我感觉不若问先有物质、能量还是先有物理学定律。如果要说物质能量和物理学定律同时产生,那么我们只要回答其中一个问题就可以了。然则是物理学定律决定了宇宙中现有的物质和能量呢,还是物质和能量决定了我们所在宇宙的物理学定律?如果宇宙是量子化的,不确定的,他为何要是这样? 在问什么决定基本常数的数值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已经隐含了基本常数并不是最终极的道这个假设。在基本常数背后,有一只手,上帝的,或者别的什么,安排了这一切。但为什么宇宙不能是自组织的呢?没有什么背后的道,就是这样子。我还是感觉宇宙是无父无母,无君无长的狂人,妄人,烂人。 其实第 7 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一直在想,能量和质量可以互换,那么电荷呢?为什么正好是正负两种电荷?电中性的粒子能不能看成是第三种电荷?为什么会出现 1 、 0 、 -1 这三种情况,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电荷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极小空间,一锅粥里的宇宙没有中和成完全的电中性,而是演进出正负对立?弱力、强力、引力、电磁力,为何引力要如此特殊?为何要有四种力?如果多一种力,会是什么情况? 标度其实我不是很关心,那就是一个测量值,跟人的尺度、数学和工具有关,只要你的体系建立起来了,在这个体系之上,这些标度就会是那样。
个人分类: 哲思|3465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月球起源的几种假说
moxj 2008-11-6 17:48
               ( 图片来源http://www.shxb.net/html/20071017/20071017_69540_3.shtml ) 近百年来,人们提出多种有关月球起源的假说,其中最著名的三种分别是共振潮汐分裂说、同源说、捕获说.但这这三种假说只能解释部分观测事实,不能令人满意 。比如,捕获模型无法解释地球与月球的化学性质的类似,同样,同源说也无法解释地球与月球的化学性质的差异。传统的分裂模型又面临着两大主要障碍:角动量不足和地球与月球的不同的铁内核. 因此不断有科学家另辟蹊径,提出新的假说。其中,最新提出的撞击成因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能解释更多的观测事实,是当前较合理的月球起源假说。下面对这四种假说逐一介绍.另外我国学者提出的星胎说也比较系统,如果有同学感兴趣以后可以继续讨论.同时盼望有对此有研究的老师提供指导. 一、分裂说 这是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早在 1898 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 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一观点很快就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无法将那样大的一块东西抛出去的。再说,如果月球是地球抛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质成分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通过对 阿波罗 12 号 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二者相差非常远。   二、俘获说 这种假设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还有一种接近俘获说的观点认为,地球不断把进入自己轨道的物质吸积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向月球这样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没有那麽大的力量能将它俘获。   三、同源说 这一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浮动的星云,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星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 哥哥 。这一假设也受到了客观存在的挑战。通过对 阿波罗 12 号 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人们发现月球要比地球古老得多。有人认为,月球年龄至少应在 70 亿年左右。   四、大碰撞说 (图片来源: http://hxtc.china.cn/tech/zhuanti/tygc/2007-10/12/content_9039884.htm ) 这是近年来关于月球成因的新假设。 1986 年 3 月 20 日,在休士顿约翰逊空间中心召开的月亮和行星讨论会上,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本兹、斯莱特里和哈佛大学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的卡梅伦共同提出了大碰撞假设。这一假设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在星际空间曾形成大量的 星子 ,星子通过互相碰撞、吸积而长大。星子合并形成一个原始地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 0.14 倍的天体。这两个天体在各自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和由硅酸盐构成的幔和壳。由于这两个天体相距不远,因此相遇的机会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个小的天体以每秒 5 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剧烈的碰撞不仅改变了地球的运动状态,使地轴倾斜,而且还使那个小的天体被撞击破裂,硅酸盐壳和幔受热蒸发,膨胀的气体以及大的速度携带大量粉碎了的尘埃飞离地球。这些飞离地球的物质,主要有碰撞体的幔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质,比例大致为 0.85:0.15 。在撞击体破裂时与幔分离的金属核,因受膨胀飞离的气体所阻而减速,大约在 4 小时内被吸积到地球上。飞离地球的气体和尘埃,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控制,他们通过相互吸积而结合起来,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几个分离的小月球,在逐渐吸积形成一个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资料来源:1、百度网络资源      2、 周瑶琪等 月球的起源与地球内部结构极早期演化        地学前缘  2002 年 9 月 第 9 卷第 3 期      3、 未标注图片来自青岛新闻网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8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夜狂思-(35)-终极问题(2)
考槃在涧 2008-11-5 11:48
11 、宇宙的时空可以是无限的吗? 9 、多元宇宙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如何用科学手段证明? 10 、如果存在多元宇宙,为何是一个特殊的多元宇宙而不是其他种类? 8 、存在不存在(量子力学的)宇宙系综?如果存在,我们如何得知? 我理解这几个问题又是类似的。如果多元宇宙存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肯定宇宙时空就是无限的呢? 1、 空间是有限的,但时间是无限的,这叫此恨绵绵无绝期; 2、 时间是有限的,但空间是无限的,这叫不能同年同月同日同地生,但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 3、 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如果时空都是无限的,是个好消息,我们没必要绞尽脑汁去想起源问题。 4、 如果时空真的是无限的,那么它们是哪种无限?对于时间来说,有始无终也可以说成是无限; 5、 是否凡能选择参照系者,均是确定而有限的,凡不能选择参照系者,皆是偶然而无限的?如果从这个意义上,宇宙应该不存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参照系,它是偶然而无限的。 6、 存在某种信息传递方式可以超光速,使得无限久远处的信息可知,这一点有人说存在超光速粒子快子,只要它的速度永远不降到光速以下; 7、 尽管无限久远处的信息不可知,但实际上可以对此时此处的信息解码后推知无限久远处的信息,这就像对人的基因进行解析从而知道 1 亿年前上地球的状况一样; 8、 宇宙是有限的,只不过相对于知来说是无限的; 9、 宇宙是有限的,相对于知来说也是有限的,可惜知相对于人类的寿命是无限的; 10、 宇宙是有限的,相对于知来说也是有限的,知相对于人类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只是人类在理解知以前就把自己搞灭了。 11、 其实第 10 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如果证明了多元宇宙承认,那么我认为人择原理,至少弱人择原理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对于有人存在的宇宙来说,所有的事情都必然是要多么特殊,就有多么特殊。 12、 如何用科学手段证明多元宇宙证明?一个苹果里的原子如何知道苹果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是,它如何知道他已经穿过了这个苹果来到了空气中,或者,另一个苹果里?我们假定对于原子来说,苹果内处处相等,具有对称性和各向同性,由于苹果会逐渐烂掉,原子会发现周围的物质和物理学常数发生了改变,唯一不变的物理学定律。然而,假若当原子在苹果腐烂前穿过苹果来到空气中,这个原子有可能发现他所处的世界物理学常数乃至定律都发生了改变。如果按照这个推理,如果能用某种方法探测到物理学定律或常数在某个时空中的改变,也许多元宇宙存在。如果宇宙中物理学定律或常数处处相同,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所谓的多元宇宙看成是一个宇宙? 13、 系综的概念是在一定的宏观条件下,大量性质和结构完全相同的、处于各种运动状态的、各自独立的系统的集合。全称为统计系综。 我不知道宇宙学意义上的宇宙系综是否如此,如果真是如此,其实某种意义上我们不需要一个多元宇宙。就好像中国和美国是不同的国家,但它们都同在地球上。你不能说中国和美国的政体不同就说他们处在不同的星球。 14、 假定时空是无限的,仅从物理学意义上,需要什么条件支撑,会发生什么事情? 15、 如果大爆炸不是时空的起点,那么微波背景辐射应该如何解释? 16、 假设每一个黑洞是一个新宇宙,那么新宇宙里遵循什么样的物理学定律和常数?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新宇宙里的物理学定律和常数我们的宇宙里完全一样,那么表明了时空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百度百科 系综 (图片出处: http://tieba.baidu.com/f?kz=389006147 ) (图片出处: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7/11/28/002403308.shtml )
个人分类: 哲思|3962 次阅读|4 个评论
静夜狂思-(34)-终极问题(1)
考槃在涧 2008-11-4 14:03
Enya Anywehre is 我爱宇宙,因为她大美、大真、大善。 (哈勃深空望远镜里的宇宙,出处: http://bbs.nongli.com/dispbbs.asp?boardID=15ID=2160page=1 ) (恒星死亡喷射伽马射线,出处: http://photo.ce.cn/main/jrkd/200810/30/t20081030_17229018.shtml ) ) 李淼老师在大作《 什么是终极问题? 》中分析整理了 15 个傻问题,引来好评如潮。无趣男虽然比隔壁家的二傻子稍微聪明一点点,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傻子那一类,斗胆要分析一下。反正傻人想傻问题,没啥大不了的。 尽管这些问题目前看来大部分是不能证实证伪的,但对我根本不是问题。提出可证明问题的是学术;证明可证明问题的是技术;提出不可证明问题的是道术,证明不可证明问题的是艺术;回避不可证明问题的是法术,回避可证明问题的是妖术。我要搞道术和艺术,学术、技术、法术、妖术留给科学家去搞,我啥都不回避。 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把问题整理了一下,问题前面的编号是原文的编号。 1 、宇宙有一个开端吗?如果有,宇宙是怎么起源的? 3 、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吗?我们宇宙的大爆炸是唯一的吗? 5 、宇宙如何结束? 这三个问题实际是一类大问题,是探讨宇宙的起源和终结。有两本半科普性质的书,叫《宇宙的最初三分钟》和《宇宙的最后三分钟》,一个探讨在大爆炸后 3 分钟内发生的事情;一本是探讨宇宙可能的走向,其中就讨论了时空维度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无趣男认为以下一切皆有可能: 1、 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一切:我们所知与不知的。至于谁创造了上帝,需要去问上帝他妈。 2、 宇宙自己创造了自己。道生一,一生二 . 3、 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我们看到的始不过是能够让我们生存的环境的节点而已。既然无始无终,也就无所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点在我最近看的《上帝掷骰子吗》书中提到,有人就认为时间是复数的,是平面性的,就像你在地球表面上,无所谓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 4、 假若时间无始无终,好像好办一些。反正哪里都一样,要做的是选好参照系,我们只要思考眼前可观测的宇宙时空就可以了。假若时间有始,问题比较麻烦。从哪里开始?大爆炸是不是开始?如果是,大爆炸以前是什么?这么多物质和能量从哪里来?完蛋了。其实问大爆炸以前有什么本身蕴涵了大爆炸不是时间的开端,同理,不去思考大爆炸以前也本身蕴涵了时间是有始的,起码也是有史的。我们都知道黄帝绝对不是我们唯一的老祖宗,只不过黄帝以前我们统称为史前罢了,什么女娲伏羲统统都是神话。我说这几个问题绝对挑战人类逻辑的极限,因为哪一种假设都很难哪怕只在逻辑上无懈可击。 5、 多重宇宙看起来可以解决大爆炸以前有什么的问题,但问题是,产生我们这个宇宙的上一个宇宙从哪里来的?我记得古希腊哲学中一个背一个的乌龟,最后背起了地球,很有极限的思想。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悬浮在太空中是因为力的作用,那么最初的那个宇宙是因为什么的作用得以存在?其实究其根本多重宇宙和乌龟背地球没什么两样。 6、 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一切都是幻觉。这只不过是某种规则下的信息交互,一切可以用一个或几个极其简洁的数学方程来表示,开始,结束,一切物理定律就从这些简洁的数学方程中得来。只不过因为我们看见自己生老病死,以为一切都需要有开始和结束。其实宇宙就是一些随机事件的组合,在局部演化出了有序,而总体还是乱的,乱得一塌糊涂,一锅粥。 7、 宇宙是循环嵌套的,一个黑洞(或者别的东西)就是一个新的宇宙。在极端条件下能量不守恒,能量守恒只在同一个系统 / 系综中发生。 8、 关于宇宙如何死掉,其实和宇宙如何开始相若。假若死掉了并不会引起新的宇宙诞生,那么看起来时间就是有限的,有始有终的。而反之假若在宇宙演变、死亡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宇宙,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我们现在所在的宇宙是从太初来的。 9、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瘦,我应该说,你如果天天想宇宙这个老处女,肯定能做到。这叫妹妹我思之,人比黄花瘦。 (图片出处: http://tech.163.com/06/0613/14/2JGLOE7000091N9H.html ) (温伯格《宇宙的最初三分钟》 PDF 下载地址 ,建议买书) (图片出处: http://www.ewen.cc/cache/books/view/95/view-0202010000967095.htm ) (保罗戴维斯《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 (图片出处: http://fifid.com/subject/2966355/ ) (下载 PDF 《上帝掷骰子吗》,仍然强烈,强烈建议你买书。注意,里面有武夷山的名字哦!是同一个人吗?) 上帝掷骰子吗
个人分类: 哲思|4328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