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健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各国领导人承诺加强健康体系在2015年之前避免1000万母婴死亡
Medicine 2008-10-7 09:01
在去年的世界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发起了一个全球健康运动,力争到2015年实现减少母婴死亡率、扭转艾滋病和疟疾蔓延趋势的千年发展目标。今年,全球健康运动的第一份进展报告显示,投资于健康带来了切实的效果,但要实现这些千年目标,世界投资于健康的资金到2015年须增加至70亿美元。 挪威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 Stoltenberg)星期四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发布了第一份《全球健康运动进展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健康领域的援助增加了一倍,并产生了积极的结果:现在全球有200多万人接受艾滋病治疗、有效的疟疾防治计划迅速扩展导致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同时麻疹死亡人数自1999年以来已经下降68%。 斯托尔滕贝格指出,各国领导人在去年的峰会上发起了健康千年目标全球运动,力争实现将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2/3、孕产妇死亡率减少3/4以及扭转爱滋病和疟疾蔓延趋势的千年目标,要如期实现这些目标,国际社会还需要进行更大的投入。 斯托尔滕贝格说,我们需要逐渐增加健康投资,到2015年增长到70亿美元,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将使我们在未来7年避免300万母亲死亡和700万新生婴儿死亡。 英国首相布朗在发布会上承诺英国将在未来三年为加强八个国家的健康体系提供10亿美元。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世界银行将帮助非洲国家加强医疗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母婴保健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承诺将继续使母婴健康处于国际发展议程的首要位置,并通过国际健康伙伴关系迅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自己身边的人,先健康起来
张三火 2008-10-4 21:17
日前,我听从老公的提议,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这就是:让自己身边的人,先健康起来! 自学医、业医以来,由于个人的不懈努力,加之世医家庭的影响,所以,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行医条件和临证诊治疾病的机会,从医疗实践中,充分证实了中医诊疗技术的高明与独特。良好的疗效和纯正的医德,使就医的患者感触颇深。从中我也收益很大,深刻体悟到中医药学至深至精的理论在指导临床实践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医的疗效来自于其背后精深理论的指导。没有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指导,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就不会收到良好、满意的疗效。而用心体会、坚持不懈、精求不倦的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著作、浏览历代著名医家的医著、研读中医各家临床经验,是全面了解、牢固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并行之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关键! 做一个好的医生,先从维护身边人的健康开始吧。许多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学生,都是我应该帮助的,希望用我的医技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纠正亚健康状态,可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同时,还要启动让身边人先健康起来基金,基金来源于我出诊收入的20%,呵呵,这也是我老公提议的哦,感谢他的至善仁爱之心!基金主要用于帮助生活较困难而身体不好又无钱买药治病的学生,最先受益的是来自于海南的易晟同学,他从中学时患咳嗽至今(大二)未愈,我在假日前已经给他开了汤药,煎好送给他,他说服药后好多了,我会帮助他根治的。
个人分类: 教与学|4736 次阅读|6 个评论
“灵芝”真是治癌良药吗
zyzlw 2008-10-2 07:43
不知何时,神州大地刮起了一阵阵灵芝风,多种品牌,不同产地的灵芝产口宣传从众多报章杂志铺天盖地的袭来,且经久不衰,狂飚不已。一时间,有仙草优势的灵芝似乎创造了人间治癌的奇迹。人们不禁要问,灵芝制品确系治癌良药?它真的能取代他的抗癌药品吗? 灵芝制品属于众多抗癌保健品中的一种,它同其他保健品一样,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这种功效并非药效。功效与药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对癌症患者的作用却完全不同。因为凡是药品均须经严格的人体试验证实,不但要有肯定的治疗效果,而且只能允许有限的人体可忍受的毒副作用,同时要求质量稳定,三者缺一不可。而功能性保健品,只要经各种实验室试验及动物内试验证明具有某种调节机体的功能即可。如灵芝孢子粉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率大约在30%,如果据此即认为灵芝孢子粉对肿瘤有治疗功能,甚至被奉为灵丹妙药,结论显然是否定的。第一,动物与人类生存在种族差异,动物即使移植的是人类的肿瘤,实验的结果也只是提示一种可能,而不能得出对人体肿瘤有效的结论。第二,移植性肿瘤有异于自发的肿瘤,两者生物学牲很不相同,而用作实验的均是移植性肿瘤,即使移植的是人类的癌细胞,也须移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实验动物身上才能成功,而人类的癌症无一自发的。第三,动物实验的剂量普遍偏大,而临床应用的剂量远较此为低。 事实上,各种冠以具有抑癌生长、增强免疫、防治放化疗副作用等曾被广为宣传又被广大癌症患者寄以厚望的治癌保健品,如中华鳖精、三株赋新年康、鲨鱼软骨粉等均经癌症患者的实践而由盛转衰,难以持久,一般历时两年,就会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灵芝孢子粉借仙草优势,深入人心,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能否持久,创造奇迹,人们可拭目以待,以本人所见,恐也将遭同样命运。 当然,抗癌保健品并不是一无是处。各类凡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过去所谓健字号的保健品,虽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验方偏方,更不是野药,虽无药效但对人体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只是切忌将此误认为治癌良药,更不可过高地估计其治癌疗效,而影响正规抗癌治疗。临床实践中屡见某些癌症患者,因偏信此类训导性宣传,将原拟治癌的钱财大量地购买各种抗癌保健品,乃至发现无效,再欲就医作正规治疗时,已囊中匮乏,无以为继了。 21世纪后,癌症治疗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除了追求治愈率及生存期外,更注意生活质量的提高,药物治疗也从相对非特异性的杀伤性治疗逐渐向多靶位治疗转变。带癌生存的观点,正在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因此,如在各种可治愈性癌症的治疗间歇期,各种有效治疗结束后的承受访期,或在已不能治愈的癌症晚期,适当应用抗癌保健品,是有可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为什么会患癌症
zyzlw 2008-10-2 07:40
科学研究证明癌症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破坏引起的,免疫功能的破坏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七情郁结:即喜、怒、哀、乐、悲、恐、惊。外因是不正常的气候条件:即风、寒、暑、湿、燥、火和外伤。另外误食亚硝酸钠,灰黄霉素及不好的饮食习惯,酗酒,吸烟等都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的正常遗传基因染色紊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
zyzlw 2008-10-2 07:39
1)淋巴道转移:性肿瘤特别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淋巴管遍布全身各处,负责搜集全身组织间液形成的淋巴液,并且有很多的淋巴结,起着滤过淋巴液,释放免疫细胞的作用,而淋巴结就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淋巴结后,先在淋巴结的边缘生长,进而在其实质部位生长,形成转移灶。转移灶可以发生成再转移的源泉,因此淋巴结被肿瘤转移后多形成由近到远的逐渐发展,即瀑布式转移;也可以呈跳跃式或逆行甚至交叉式转移。癌细胞最先转移到肿瘤附近的局部淋巴结,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的液窝淋巴结;鼻咽癌首先转移到颈部淋巴结。 出现转移的淋巴结,一般比正常的淋巴结大而且硬,甚至几个淋巴结融合到一起,形成巨大的肿块。大多数上皮恶性肿瘤(各种癌),很容易出现淋巴道转移。由于淋巴液最终是回归血液中的,癌细胞可以随淋巴液进入静脉。所以,淋巴道转移最终会导致血道转移。 ( 2)血道转移;是指肿瘤细胞通过动脉或静脉系统的转移。肿瘤细胞首先侵袭基底膜,在周围间质中浸润,穿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在血管内形成瘤栓。癌细胞随血液循环停留在其他脏器生长繁殖,从而形成转移癌。 进入血液循环的癌细胞,由于数量较少或并不具备进一步增殖的能力,很容易被机体的免疫能力所破坏,所以并不一定形成转移。但存活下来的癌细胞会大量增殖形成转移病灶。与血管关系密切的恶性肿瘤,间质中含较多血管和血窦,容易发生血道转移,如肉瘤、肝癌、肾癌、绒毛膜细胞癌、黑瘤等。血道转移也可以由淋巴道转移发展而来。 肿瘤细胞还可通过全身血液循环转移到脑、骨等部位。晚期癌症以及生长快速、恶性程度比较高的恶性肿瘤,常有血液转移。血道转移多在被转移的器官中形成多个、体积大致相仿、球形的结节,并倾向于在器官的边缘生长。 临床上很多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做得很彻底,很随后又出现复发、转移。这些肿瘤并不是当初没有切干净,而是有些肿瘤即使在原发灶很小时就已经存在着微转移灶。这也就提示,对部分临床未显示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后化疗的必要性。 (3)种植性转移:是除淋巴道、血道以外的另一种恶性肿瘤常见转移途径,尤其是胸腔和腹腔等处的肿瘤。当肿瘤细胞侵犯突破脏器的浆膜后,癌细胞可以脱落,播散到邻近脏器的表面,在那里种植、附着、生长、繁殖形成许多小的癌结节。 浆膜面的种植性转移以腹膜为最常见,如胃癌种植在卵巢上,引起卵巢转移。其次为胸膜、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也可累及,偶见于心包膜或睾丸。浆膜面种植性转移多可引起浆膜渗液与粘连,是形成癌性胸水、腹水的常见原因。浆液性渗液可多可少,多者形成腹水或胸水,肉眼观察呈血性,细胞学检查可获癌细胞阳性结果。 种植性转移还可在自身接种或异体接种的情况下发生。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轻柔,可以造成癌细胞的脱落;或者通过被癌细胞污染的手术器械、纱布等也可以造成种植性转移,称之为医源性种植。所以,当今的肿瘤外科学不仅提倡无菌术,还提倡无瘤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医秘诀:苹果当药吃 癌症远离你
麦立强 2008-10-1 08:36
名医秘诀:苹果当药吃 癌症远离你 苹果当药吃,听着都希奇,还能防癌,这是周岱翰教授多年的养生秘诀。 周岱翰的身体极好,又精通 食疗 之法,当问到他的养生秘诀时,老人家像孩子般要保密。旁人则笑说,他一年到头雷打不动要吃的宝贝,其实就是最平常不过的苹果。 现年63岁的周岱翰教授,一张红通通的脸总是露着慈祥的笑意,幽默风趣的谈吐能逗得年轻人笑弯腰。研究了一辈子的肿瘤,他说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肿瘤其实是一种现代人吃出来的病。防癌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但是这条路却任重道远,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国人最重视的吃至为关键。 不管是进口蛇果,还是国产苹果,只要是苹果,多年来每天吃两个苹果成了周岱翰最固定的一个生活习惯苹果是好东西,不管进口的还是普通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妻子曾经很奇怪地问他,苹果就那么好吃吗,吃多了不厌烦吗? 苹果如果不好吃,就当药吃嘛!他说,吃苹果看起来简单,其实蕴涵着很大的学问。现代人在平常饮食中摄入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从而造成大多数人的体液都呈酸性。以往人们体力劳动较多,这些酸性体液可以通过汗水排出体外,但是现代生活方式较少出汗的机会,酸性体液就会不断在体内堆积,容易使人感到疲劳乏力。 水果中数苹果含有的营养最为齐全,有各种维生素而糖分少,其中最关键是含有的钾离子可以中和酸性体液中的酸根,从而降低体液中的酸性。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苹果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 受到周岱翰偏爱、天天不离的另一种食物是热白粥。诗翁陆游写有食粥诗:世人各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道家强调,欲要长生,肠中常清;欲要不死,肠中无渣,现代饮食习惯多吃难消化的东西,只会加重肠胃负担,白粥是最易消化又振奋肠胃的食品。因此,他一日不能离之。 名医释疑:肿瘤属不良生活方式病 作为一名肿瘤学专家,周岱翰说,目前人类对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后基因时代,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形成与人类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民族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其中被称为广东癌的鼻咽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把肿瘤归类为不良生活方式疾病。 在周岱翰看来,在一定程度上,肿瘤是一种吃出来的疾病。为什么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是因为以前的人哪有像现在人这种吃法不管开会、会客、聊天、工作联系,一切吃饭搞定。吃得过多,过好,给人的消化系统造成过度负担,其他循环系统、排泄系统也受到影响,对整体健康没有好处。所以现代人的很多健康指标都在不断下降:白细胞总数减少,精子数减少、关节运动系统退化、骨质疏松、失眠和胃病增加。人体的整体免疫力降低,就容易导致身体里的抑癌基因下调,致癌基因上调,某些器官的细胞凋亡失控而出现癌症。 癌病者需戒口有依据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面临的是康复而非养生问题,尽管营养要求全面,民间却一直有戒口之说。周岱翰表示,经过对癌病者饮食因素分析表明,癌症确实存在不适宜吃某些食物的实例,也即临床专家和病者所关心的戒口和戒吃发物依据。 据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物包括狗肉、公鸡、羊肉、蚕蛹、虾、蟹、螺、蚌、烟、酒等容易动风化火,助湿生痰的食物,一切辛温、煎炸、荤腥、陈腐、发霉之物。周岱翰说,癌病者吃这些食物后虽不至于每吃必发,但多数人容易出现食物变态反应,而且某些病人可能对某类食物较为过敏而易发,并以此为诱因导致肌体的进一步虚衰。 他分析说,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此时如果饮烈酒、大肆吃虾蟹及肥甘厚味,容易对刺激性食物或异性蛋白的过敏原起变态反应,出现发热腹痛、食欲减退等,使体质亏虚和免疫功能低下,继而诱发癌症的加重和复发,可见癌症戒吃发物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例验证。 名医指路:饮食防癌学会减法 周岱翰指出,提倡饮食防癌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学会减法,实际上很多人公认的健康食品并不宜多吃,对营养利用不当,只会适得其反。 如很多人都认为饮用鲜榨胡萝卜汁很有益,而实际上胡萝卜不宜生吃过多,吃多了的人通常都会面黄手黄,这是典型的胡萝卜中毒现象。不仅胡萝卜,像木瓜、南瓜、橙、番茄这些公认的健康食品,都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苹果中含有的水溶性元素不同,人体对胡萝卜素这种脂溶性元素的利用率是很低的。因此这些食物只适合炒熟食用,而不适合过多生吃。 又如钙片对老年人就不一定适合,这是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身体对钙离子的利用度降低,服用过多钙片反而会造成尿路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 他指出,我国近十年肠癌和乳腺癌发病率都上升很快,这些癌症都属于西方型肿瘤,主要原因就在于肉食过多,身体中摄入过多脂肪和热量,导致胆质酸和牛黄胆酸等过多、内分泌失调而诱发肿瘤。 转自 http://yazhoujiaoyou1.blog.hexun.com/23693511_d.html
个人分类: 健康保健|314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zyzlw 2008-10-1 08:35
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人体免疫功能被破坏引起人体细胞基因紊乱而产生的细胞增生症。由于癌细胞具有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向周围浸润性转移的扩散,目前手术、放疗、化疗等疗法不能彻底杀死癌细胞,又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影响癌症的防治。 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让癌细胞改邪归正是全国著名治癌专家王万锁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中医四诊六经 八纲辩证规律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原理,通过对免疫学、基因学的探索,提出的治癌理论。通过恢复人体本身的脏腑功 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癌细胞改邪归正。他不同于一般的扶正,只用单味的灵芝、虫草、鳖精、人参、阿胶等,也区别于传统中医的补中益气,或气血双补,而是针对病人的病情各异,进行表里、虚实、寒热辩证论治,使阴阳平衡,疼的不疼,胀的不胀,不能吃的能吃,吐的不吐,有胸水、腹水的排出等。消除症状的过程就是脏腑功能得以恢复的过程,就是人体免疫功能增强的过程,也就是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过程,即正充邪自去,邪去正自复。 西安万锁中医肿瘤研究所专家组成员历经多年探索,采用扶正祛邪原理,针对肿瘤的不同类型研制出八大类型的去癌散方剂。1、健胃型:主治胃癌、食道癌、肠癌、消化系统癌症。2、肃肺型:主治肺癌及呼吸系统、气管癌、纵隔膜癌等。3、疏肝型:主治肝脾癌及胆管癌。4、清乳型:主治乳腺癌、乳腺增生。5、清宫型:主治子宫癌、卵巢癌、宫颈癌及妇女生殖系统各种癌。6、项腮型:主治淋巴癌、甲状腺癌及淋巴系统癌。7、追踪型:主治各种扩散癌及预防癌症术后复发。8、综合型:主治脑癌、鼻咽癌及各种手术不易归类癌。一般患者经辩证论治,症状在三五天可见显效,月余癌块多可消失。 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理论在1994年经西医应用治疗血癌获得成功,使世界科学界对这一原理取得共识。可喜的是我们不但能够提出这一原理,而且能够实现这一原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治愈的患者,用现代科学检测仪器检查,结果癌变消失,一切指数正常,已参加工作数年再未复发。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是进一步精选对症药物,组成对症方剂,加快治疗速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治癌像常见病一样,花费少量的钱在短时间可以治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醉酒的秘密(下)【小红猪080918】
eloa 2008-9-21 17:34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2008-09-21 星期日 14:08 译者:yew。 (上)的链接请看 这里 译者说:凑巧的很,与riset走了相同的路线。生物技术,微生物。我现在就是个研究生。天津人。不过后面不知道读什么了。总之就是希望能多学点东西,虽然往后的路还不知道该怎么走。总算是个好的开头吧。 图注:这是下文提到过的Godons gin。据说透明瓶子的全世界都能买到,而绿色的则只有英国才有。在哪里提到了呢?敬请观赏 现在讨论一下早上醒来后难受的问题。第一条建议:除了大量喝水的疗法以外,还可以多吃一些油腻的食物。(一个美国哲学教授说:可以去丹尼斯饭馆吃早餐。一个英国少年建议去吃两个麦当劳汉堡。它们含有专门对付宿醉的神秘成分。)在丹尼斯提供的早餐中,辛辣的食物,特别是墨西哥食品,加上一些鸡蛋,是非常受欢迎的。另一道利用鸡蛋来进行治疗的菜是炸牛睾丸,其中含有醋,乌斯特酱和一个生蛋黄。此外一些人建议应该向人体补充糖份。一位《Times》的记者建议喝半打可乐。另外一些人建议喝果汁。在苏格兰有一种叫做Irn-Bru的软饮料,据当地人介绍其味道像烧化的塑料,并被广告宣传为二号国家饮品(小红猪注:因为威士忌是头号国家饮品,而恰恰是它引起宿醉)。另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是饮用含奶的饮品。年轻人推荐milkshakes和smoothies。我在印度的朋友则推荐酪乳。你也可以把它直接扑在头上,你会感觉格外的清醒。 此外,在世界上其它地区,如很多亚洲及近东地区,人们喜欢饮用浓茶来解酒。意大利和法国人用浓咖啡。(意大利消息人士称:要加柠檬!法国消息人士则说:要加盐!可惜酒精研究人员建议:最好离咖啡远点,因为它是一种利尿剂,会令你脱水得更厉害。)德国人吃腌青鱼,日本人则换成了腌李子。越南人喝冬瓜汁。摩洛哥人嚼茴香子;安第斯人嚼可可叶子。俄罗斯人信赖腌黄瓜的盐水。一个前苏维埃芭蕾舞演员对我列举了以下饮品:腌黄瓜的水,或一杯伏特加,或兑了伏特加的腌黄瓜水。 很多人也用汤来对付宿醉。墨西哥的menudo,波多黎各的mondongo,土耳其的iskembe corbasi。希腊的pastsa。乔治亚的khashi。以上这些汤都含有动物的肚子,这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匈牙利人喜欢一种卷心菜和熏肉的混合品,他们甚至直接管这种汤叫解酒汤。俄罗斯人也有他们醒酒用的汤solyanka,当然这是拿腌菜的汁做的。日本人则有食用大酱汤的传统,不过之前还曾流行过由kazu tateishi发明并推广的被宣称能治疗癌症和宿醉的蔬菜汤。 我把这些方法念给Manuela Neuman听,她是一位意大利的研究酒精导致肝损伤的学者。而她只是在听到半打可乐的时候开怀大笑了。很多方法可能都管用,她解释说,这些方法与解醉酒摆脱症状的原理如出一辙,比如吃辛辣食物,它们作用原理是把身体对付酒精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付辣味上,而辣其实也是一种毒素。因此你的胃,你的食道,你的呼吸道又面临了新问题,而不再专注于由酒精导致的头痛或者5分钟上一次厕所。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身体转而去对付食物,而暂时忘了酒精,因此延后了宿醉,并可能-仅仅是可能起到缓解作用。Neuman说,这些所有的由各国推荐的解酒食物之间的差异,与他们文化中其他方面的差异是一样的,都是对当地环境的一种适应。辣椒在墨西哥非常多,正如花生酱在非洲一样。人们只不过是就地取材罢了。Neuman也指出,当地的疗法同时也能反映出他们所喝的酒的成分。俄国人喜欢腌菜的汁水也许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喝的是伏特加。伏特加的酒精纯度很高,并没有其他酒,比如北美威士忌中所含的那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也具有毒性,除酒精以外,它们也会对人体起作用。因此当你饮用伏特加时,你只受到纯酒精的作用,而酒精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脱水。因此俄罗斯人只在喝伏特加时大量饮水就可以对抗脱水。喝腌菜的水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它很咸,喝了这么咸的东西之后会想喝更多的水。而水,上面已经证明,是他们唯一需要的解药。 很多疗法诸如汤,油腻的早餐,则是非常好吃的东西,除去他们实质性的成分不说,从中获得的享受或许是这种疗法所能带来最主要价值。但是其他一些解药,听起来就像是莎士比亚《麦克白》中女巫发明的。Kingsley Amis推荐一种保卫尔牛肉汁和伏特加的混合品。还有一种烤土司疗法。这些东西使人觉得酗酒之人寻找的与其说是缓解之法倒不如说是一种补偿。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一些非食物疗法,比如锻炼。有人说你应该去健身40分钟。还有人说你得跑六英里只不过这些方法对酗酒者一点吸引力都没有。还有人建议说使用静脉盐水滴注和肾透析,这些方法不仅没有吸引力,而且完全没有可行性。 此外,还有另外一些非食用解药。亚马逊网站会卖给你一种可冷冻的眼罩,一种芳香的空气过滤器和一个圣vivian 的乙烯塑料雕像,圣Vivian被称为是酗酒者的守护神。随着她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个支架和一封特殊的祷文。 最广泛使用的非处方药毫无疑问非阿司匹林莫属。仅次于它疗效的是Advil(也就是布洛芬)和Alka-Seltzer,Alka-Seltzer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解酒配方,名字叫Alka-Seltzer叫你起床。(Tylenol和acetaminophen则不应被使用。因为酒精提升了他们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其他被推荐的还有维他命c和b组成的复合维他命。不过这些都是家常用药。近年来,制药公司已经发明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药物:Chaser, NoHang, BoozEase, PartySmart, Sobr-K HangoverStopper, Hangover Prevention Formula等等。其中有些,如Sobr-K和Chaser,其主要成分是碳,根据制造商的说法,碳可以吸收毒素。其他的那些都是草本化合物,含有人参,水飞蓟,琉璃苣,刺梨提取物,洋蓟,番石榴叶等。这些以及其他的非处方药都是为了促进人体分泌出对付毒素的生物化学物质。只有一小部分药有科学背景。Manuela Neuman在实验室中发现水飞蓟的提取物(NoHang和Hangover Helper的成分)确实可以保护细胞不受酒精损害。一个由Jeffrey Wiese率领的Tulane大学研究团队测验了刺梨的提取物(Hangover Prevention Formula的关键成分)作用于人体的效果,发现它对恶心,口干,厌食等有明显功效,但是对其他一些更常见的症状诸如头痛则没什么效果。 5年前,一种新的叫做RU-21(意为你到21岁了吗?小红猪注:在有些地方,21岁是允许喝酒的法定年龄。)的非处方药像飓风一样席卷各大媒体。根据报道,这种神奇妙药是俄罗斯科学院25年的潜心研究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帮助KGB间谍在把敌人灌醉的时候保持清醒,好刺探出有价值的情报。他们告诉我们,在冷战期间,这药是国家机密,但在1999年被解密了。现在它是我们的了!华盛顿邮报打出醒目头条:这是美国人真正支持的共产主义者所策划的事.克里夫兰《Plain Dealer》报纸则表示:向我们的苏联哥们儿干杯!然而,关于RU-21的文献却疑点重重。如果此配方真的具有保持头脑清醒的奇效,那么如此多的关于其对于缓解酒精无效的报道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显然不可能既有用又没用。当我为此通过电邮质问RU-21制造商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加州思必瑞特科技有限公司的Chiaberi时,他回答说,不不不,苏联科学院真的对RU-21的关键成分之一琥珀酸做了实验,这其中包括为KGB工作的秘密实验室。不过,他们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这药并不能使人保持清醒,因此也从未被KGB间谍使用。实际上,它确实能稍微改善一下你的状态。在苏联,人们喝酒的方式的确不同,我无数次见过人倒在桌子底下,只要他们拿出几片这个药服下,他们就能爬起来,到处走动,甚至能再喝几杯。但是那些科学家意外发现的,却只是一个能防止宿醉的方法。(正如其他非处方药一样,RU-21最好是在饮酒前或者饮酒中服用,而不是转天早上)Chiaberi说:亚洲人很喜欢这个产品,它们很快就被从售货架上卖光了。在美国,它在好莱坞卖的最多:在每一个电影节比如多伦多的Sundance电影节我们都会接到电话说要为他们宴会送去RU-21。它就是这么有魅力的产品。 大部分治疗宿醉的疗法事实上,是大部分有关宿醉的陈述其实并没有经过测试。Jeffrey Wiese和他的同事在他们2000年被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收录的文章中指出,在之前的35年间,已经发表了4700多篇关于酒精中毒的文章。但是只有108篇是关于宿醉的。大学报纸是一个丰富的信息来源,它上边关于宿醉疗法的信息可能比学术论文中还多。而且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经常是无力的。一组科学家试图将关于宿醉治疗的文章作一个综述,但他们仅仅找到了15篇文章,而且由于研究方法不恰当,他们还必须排除出其中的7篇。这个领域近几年有了更多的研究,但是在历史上,这却并非一个可以吸引科学家来研究的科目。 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虽然开发出广泛适用的宿醉疗法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研究进展却是很艰难的。实验室里用细胞与用动物进行试验还相对简单,其中有些已经实现了。在一个试验中,大量的老鼠被人工灌醉,其中有90%的动物死亡。但是在事先给予维他命B和C以及半胱氨酸(一种在一些非处方药品中包含的氨基酸)的一组小鼠中,没有小鼠死亡(但无论如何这些结果并不是太可靠)。然而最严峻的考研却是复杂的用人进行的临床试验。基本上,你必须要给一组人喝很多酒,并且应用正在测试阶段的治疗方法,然后在第二天早上,记录下他们的大量数据,并与喝了同样多酒但没有给予治疗的人的数据作对比。但是,这里有很多因素需要控制:研究对象的性别;健康概况;家族史;过去饮酒的经历;给他们饮用的酒的种类;在饮酒前、中、后所吃的食物和饮水的量,以及他们是在何种状况下饮酒的等等因素。(Wiese和他的同事在有关仙人掌果的试验中为研究对象提供音乐以便他们可以像在宴会上一样跳舞)。在理想情况下,试验还应该有大量的样本,即多人参与实验。 所有这些都要花钱,但并不是研究者自己掏腰包。他们的资金来自一些投资机构典型的有:大学;政府机关;基金会。所有这些机构都需要有一个伦理委员会来批准基金,这个委员会的道德准则可能可以扭转缺少醉酒者的局面。一方面,人们害怕研究对象会伤害到自己。(所有我读过的研究都特意指出,研究对象在为科学作出贡献后都由出租车或者豪华轿车送回家。)另外,很多人都认为酗酒者在第二天早上受到折磨是罪有应得,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惩戒。但是国家酒精中毒和毒品依赖研究委员会的主席Robert Lindsey却告诉我们说他对这这个研究并不是很支持。他反对进行宿醉治疗研究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种对财力的误用。这个国家有一千五百万人患有酒精依赖症,这是一个另人惊讶的数字。他们需要帮助,但并不是针对宿醉,而是针对宿醉的成因酒精成瘾。一位Brown大学的酒精研究者Robert Swift反对说,如果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关于宿醉的感知缺陷的信息,我们也许可以做到预防事故的发生。他把这个情况与反对分发避孕套(被认为会纵容性乱交)的运动作对比。事实上,研究已经显示免费避孕套不具备那种功效,它们的功能其实是减少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 非处方药的制造商对于他们是研究教唆者的论点很敏感,他们经常用文字警告来阻止过量饮酒。然而他们却往往不道德地提供混合信息。NoHang的制造者在他们的网页上会对你说一些只有你妈妈可能会说的话:你最好适度及明智地饮酒。但同时,他们又告诉你用NoHang可以保障你彻夜饮酒。他们列举除了可以在市面上买到的他们的几种不同包装规格的产品名:the Bender(12 片),the Party Animal(24片),Its Noon Somewhere(48片)。在制造商发表的感谢信中有一个来自于芝加哥的Chad S,他说:在经过周六一整天饮酒后,我周日起床时完全没有宿醉的感觉。我至少喝了20瓶酒。研究者们却不会如此假惺惺地解决涉及到的的问题。Wiese 和他的同事描述了宿醉的危害根据他们的计算,宿醉造成的旷工和旷课以及糟糕的工作表现会给美国带来一千四百八十亿的经济损失(其他的一些估计虽然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但也相当可观)他们还提到一个足以吓到任何人的针对飞机驾驶员的测试。他们也承认目前没有任何试验证据显示减轻宿醉的痛苦会促使人们喝更多的酒。(他们也许还会补充说明,目前也没有任何确定的事实支持这个假设)。Manuela Neuman从一个更加哲学的角度提出,有些人不管你告诉他们什么,他们有时也会喝很多酒,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去减轻宿醉的痛苦。但是这个理由看似丝毫不会影响投资机构。在我知道的少数几个支持多种疗法的研究中,他们全部或者至少有一部分都是由药物公司出资扶持的。 一个真正成功的宿醉治疗方法可能近期还无望出现。然而目前,我们却也很难理解那些限制酒精摄入的惩罚性条款,比如在美国就有很多。这些条款不仅缺少幽默感,最主要的是它们缺少对生活悲剧的体谅。它们看起来对许多人想要忘掉的很多烦恼一无所知。英语警句家William Bolitho说:离开曼彻斯特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一瓶Gordon的杜松子酒。如果解决宿醉只是暂时性的,改革者恐怕很难想出一个持久的解决办法。禁酒的人们对道德方面的强调也是有问题的,他们认为饮酒是一种堕落,一种罪恶,就好像准时上班或者活一百岁生活才是美满的一样。但是他们忘记了酒与友情,分享,取暖之间的关系(这些东西同样是道德层面上的东西),甚至宿醉也会涉及到社会的稳定。饮酒调查者总是描述人们在酒醉后醒来的早晨所做的坏事。伯克利预防研究中心Genevieve Ames和她的研究团队在研究中报道,生产线上宿醉的工人更容易被他们的监督者批评,或者更容易与合作者产生分歧,自己感觉也会很糟。这些研究只告诉了我们一些众所周知的东西,而且还不完全,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考虑人们还需要闲谈聊天,也就是友情和荣誉。是的,为了获得荣誉,我们有更安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大多数人有多少可行性呢? 在美国之外,似乎谴责要少一些。当英国作家推荐一种疗法的时候,他们有时会说它可以让你有足够的自信出门去再喝一杯。他们更可能会告诉你适度饮酒对健康的好处可以降低人们患心脏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病的危险。英语小说更倾向于将酒描绘成用来度日的消遣,这种说法经常被人们所接受。在P.G. Wodehouse的Jeeves 和Wooster系列丛书中,宿醉总是为发生令人开心的事情提供条件,比如Bertie雇佣Jeeves。当Jeeves按响他的门铃时,Bertie刚经过一个漫漫长夜,躺在睡椅上挣扎。Jeeves说他是被中介介绍来的,他知道这里需要一个男仆。Bertie说他也许更需要一个殡仪馆的人。Jeeves看了一眼Bertie,然后就从他的身旁经过进入了厨房,不久就捧着一个托盘出现了,托盘上有一杯炸牛睾丸。Bertie接着说:那天早晨我可能已经尝试了所有救命稻草。我把食物吞下去。过了一会我就感觉好像有人拿着火炬走过我的喉咙,然后所有的事情看起来突然都变的正常了。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小鸟在树顶唧唧喳喳的叫着。基本上,希望又来了。我说:你被雇佣了。在这里宿醉是戏剧性的,或者至少是生活的一个元素。所以自从石器世代开始它就已经出现了,并且看来还不会消失。 原文请看 这里 。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626.html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喝奶会引发肾结石吗?
eloa 2008-9-21 10:45
BOBO 发表于2008-09-21 星期日 9:31 虽然三聚氰胺一夜之间变得妇孺皆知,但它引发肾结石的原因目前仍有争议。可以明确的是,三聚氰胺能引起肾结石,产生肾积水,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但目前,相关临床资料却并不多。 据推测,三聚氰胺被摄入后,富集在肾小管中的三聚氰胺浓度升高,便引起自身或其他易致结晶物质析出,从而刺激肾小管及尿路的上皮细胞,引起结晶尿,导致婴儿出现尿液混浊甚至白色沉淀。 亦有观点认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会造成尿液酸化,钙质和其中的各种酸根结合,形成钙盐,在肾盂中达到过饱和状态后,便会以结晶形式析出,形成结石。 其实,肾结石并不是什么新疾病。 1901 年,有人在埃及古墓中发现一枚黄色结石,它存留于一具男孩尸架骨盆内,被证实为膀胱结石。不幸的是,存放于大英博物馆的这枚结石连同尸架,在二战空袭中被毁。 简而言之,肾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蛋白、多糖)在肾脏的异常聚积,从而形成的石头。很早之前,人们便认识到体内某些成分的吸收或排泄障碍,新陈代谢的紊乱,便可能引起结石。然而,在医学上,尿路内结晶及结石形成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晶体动力学等多方面知识。 恰如宝石的色彩斑斓,肾结石的组成及颜色也不尽相同。大约 3/4 的结石含有草酸钙成分,其余大多为磷酸镁铵(又名鸟粪石)。它们有的细小如泥沙样,有的像鹿角,核桃仁一般。有的黑褐色,更多则是灰白色。有一种胱氨酸结石甚至呈现为黄绿色,表明粗糙但有光泽,极像贝母。 性别不同,肾结石发病率不同,男女之比大约为 2 : 1 。这不仅由男女尿道解剖差异的先决因素决定,男性分泌的雄激素由于能增加草酸形成,也易促发结石形成。此外,青壮年一般是结石病的好发年龄。这是因为,这些人饮食结构复杂、代谢旺盛,尿液内易致结石形成因素较多。 简言之,肾结石的形成原因,大多要追究饮食。大量动物蛋白质、精制糖和低纤维素食品,被认为是目前肾结石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高蛋白能促进尿钙和草酸的排泄,还能酸化尿液,而这三者都有利于尿酸盐的结晶析出,并形成结石。 牛奶富含钙质,人们不禁担心喝牛奶会更容易患肾结石。事实上,喝牛奶反而会降低肾结石的危险性。缘何如此?原来,机体这个复杂系统,很巧妙的平衡了高钙与肾结石的关系。虽然高钙饮品势必增加尿内钙的排泄量,但却可以降低尿液内草酸的排泄,从而使得尿液内草酸及钙的比值明显降低,反而不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因此,若从预防肾结石的角度说,我们应多喝高钙饮品。 同为奶制品,那喝豆奶、豆浆呢?这类饮品也富含钙质、蛋白质及嘌呤,对人体善莫大焉。但人们担心他们是否升高肾结石的风险性。没错!豆类饮品的确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但却由豆类中的草酸盐所致。别担心,高营养的豆类饮品对正常人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有那些患有肾结石、痛风的人应该少喝为妙。 虽然同是结石,但肾结石和胆结石差别却很大。胆结石成分多以胆固醇为主,而且多以女性好发,男女之比约为 1 : 2 。由于胆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溶液,生理状态下,各种胆汁酸盐、胆固醇、卵磷脂都能溶解在其中。但当饮食习惯、营养改变及胆道本身疾病时,胆汁内脂质代谢常发生异常,进而形成结石。当然,它同样与补钙无关。 (缩编版已发表于9月21日 《新京报》新知周刊茶座)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625.html
个人分类: 健康|1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不要测下你的SB值?
eloa 2008-9-21 02:52
李清晨 发表于2008-09-21 星期日 1:11 如果医院里有种方法可以测定你的 SB 值,你会测么?这可是一项关乎生命质量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指标啊。 那么,怎么测呢? 在医院看病的时候采过血吧?医生低头写个单子递给你你,先去交费,然后到 XX 地去采血,等结果出来后,取回来我看,什么血常规啊,肝功血糖乙肝五项之类的不都是这么测的么。 SB 值是不是也这么测? 这么神奇的一个指标要是也那么简简单单就能测出来,我写它干嘛! 首先要求必须严格地隔绝空气,在海平面大气压( 101.3KPa , 760mmHg )、安静状态下(上蹿下跳地不行),采集肝素抗凝血。再则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标本不能及时送检,应将其保存在 4 环境中,且不能超过 2 小时。前面说的那些寻常的采血化验,采的都是静脉血,比如常用手背上的那几根静脉,我们一咬牙护士一针见血(当然如果遇到个业务不熟练的,也许你得咬第 2 次牙),然后坐等结果。但测 SB 值就没那么简单了,必须得是动脉血。经验丰富的护士在一针见血之后立刻就能判断出是否成功地刺入动脉,因为动脉血是鲜红的而静脉血相对较暗。但由于动脉均较为深在,所以穿刺动脉血较穿刺静脉难度大点,一旦护士误用静脉血测 SB 值,医生也往往能根据相关指标发现问题,这时候得要求护士重采。 哇呀,用动脉血不说,还可能采两次,不干了不干了,怕疼。 放心,我还没遇到过一例在测 SB 值的时候喊疼的患者呢。为什么?莫非穿刺动脉反而不疼么? 当然不是。 虽然我们多数人没有动脉受伤的经历,但根据常识也能判定肯定是采动脉血更疼。所以没有谁在测 SB 值的时候喊疼,是因为在真正有必要测 SB 的时候,病人多半已经意识不清了。 当我想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恰好橘子在线,就把写好的第一段发了过去,橘子回复: SB 是哪两个单词的英文缩写?唉,松鼠会的人无趣的紧,一下就戳穿了,不能假装不知道么。 SB 是 standard bicarbonate 缩写,即标准碳酸氢盐,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所测得的 HCO - 3 含量,是血液气体分析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 临床上的危重病人往往合并一定程度的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包括: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三重酸碱失衡,共九类。 我故意没加标点,一口气读下来感觉有点乱,对不对? 事实上临床有时候判断病患的酸碱平衡类型并非容易,通过一份完整的血气分析的报告,在根据西加德 - 安得森( Siggard-Andersen )酸碱卡(图 2 )并结合临床表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上面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想叫大家明白,所谓人体的酸碱啥的,其实跟普通人没太大关系。倘若你真的出现了酸碱平衡失调,那也不是自己找点什么酸性或者碱性的食物就能纠正过来的。个别复杂的酸碱平衡失调,甚至连医生也十分头痛,救治无效宣告死亡的情况并非罕见。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酸碱平衡失调从来都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表现而出现的,多数是继发于严重的疾病。换句话说,很多疾病可以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即酸碱平衡失调其实是某些疾病发展的结果,而个别商家联合媒体硬生生炒作出来的所谓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酸性体质就是亚健康之类,显然是因果倒置了。 大家都知道 pH 值是用来表示酸碱度的,人体的 pH 值为 7.35~7.45 ,超过这个范围都算病理情况,也即当 pH 小于 7.35 时为失代偿性酸中毒,存在酸血症; pH 值大于 7.45 时为失代偿性碱中毒。以上可以看出当一个人的血 pH 介于 7 到 7.35 之间时,虽然是化学意义上的中性偏碱,却已经是医学意义上的酸中毒了。理论上动脉血 pH 值的病理最大范围是 6.80~7.80 ,如果有谁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他就已经不是病人而是死人了。 人体是十分精妙而复杂的,你只要正儿八经的吃饭喝水,机体就能使体液一直稳定在一个正常的范围里,它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来搞定这项工作,至于它怎么工作的,普通人没必要操心。 我们可以用两个例子,简单地了解一下病理情况下的酸碱平衡失调是怎么发生的。众所周知,胃液是酸性的,如果严重的呕吐则可丧失大量的 H - 及 CI - ,酸丢失过多多到超过人体能自动调节代偿的程度会是啥结果呢?碱中毒嘛。 这个时候如果给病人做个血气分析的话。他的 SB 值应该是增高的。 如何纠正呢?要不要像我们中学时代做化学实验似的给人体里面加点酸的东西?通常来说,纠正因呕吐造成的碱中毒,输入酸性物质不是必须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只要补足了盐水,恢复细胞外液的量和 CI - ,这种碱中毒就会得到纠正。就我个人的专业而言,更常遇到的是酸中毒。大家都有跑步完了以后腿发酸的经验,那即是乳酸堆积的结果,没见谁为了这个原因就去喝碱水吧?没那个必要。中学时代的生理知识告诉我们,当人体剧烈运动时氧供相对不足即导致了乳酸的产生,不需要特殊处理人体就能将其代谢掉了。只有当酸性物质大量堆积超过了人体代偿的极限才是病理情况。外科的重症情况比如大量失血导致休克会产生急性循环衰竭、组织缺血缺氧,可使丙酮酸及乳酸大量产生,发生酸中毒。 这个时候如果给病人做个血气分析他的 SB 值应该是什么变化呢?对了,和上面的情况相反其值是下降的。 对于因这类失血性休克造成的酸中毒,通常只需补液输血纠正休克,其轻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也就随之被纠正了。对这类病人过早地使用碱剂非但对治疗无益,反而还可能造成代谢性碱中毒。如果真出了这个情况你怎么跟病人家属交代?啊,真是对不起,实在是不好意思,本来是酸中毒,被俺们治疗成碱中毒了这不成了从屎窝窝又挪进尿窝窝了么,要不得要不得。只有对一些特别重的酸中毒病人,才需要在纠正休克的同时给予碱剂治疗。但在争分夺秒的同时,又不能急于求成,过快使 pH 值达到正常的话,会产生一系列恶果,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即所谓欲速则不达。 应该对所谓酸碱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吧,基本上跟我们正常人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只要你不是喝火碱或者硫酸的话,在饮食饮水方面无需过多考虑酸碱的问题的。因此,回到标题的问题,如果你不是个住院的病人,你还要测自己的 SB 值么?如果有谁向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宣扬那套事实上是伪概念的酸碱理论,你可以推荐他测下。 延伸阅读: 《新世纪周刊》 记者 / 张雄 不求甚解的酸碱生活 《新世纪周刊》 记者 / 王晔 酸性体质论:要命的伪概念 《新世纪周刊》 记者 / 欧阳海燕 识别健康的健康观 PS :由于盲目自大导致我觉着他三没我写的好,所以地址我也没给 :)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搜索一下,这样的文章还不至于被和谐。相互印证一下吧,发现有跟我的相冲突的地方,以我的为准,哈哈。我大略看了一下他们的东西,除了欧阳海燕的认为 使用了化肥的食物跟人的猝死和癌症有关而外,总体上还算靠谱。怎么老有人拿化肥说事呢?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619.html
个人分类: 医学|2065 次阅读|1 个评论
“蛋白变性”的望文生义
songshuhui 2008-9-3 14:22
云无心 发表于2008-05-8 星期四 7:22 分类: 医学 , 生物 | | (松鼠们都很害羞啊,偶再来抛块砖,希望引来大家的玉,呵呵。) 现在人们是越来越注重食品健康了,于是任何关于某种食品不健康的说法都能吸引一堆眼球。有人说自己买的乳清蛋白粉不容易溶在水中,立刻有人跳出来说千万不能用热水,蛋白质会变性。于是有一堆看起来对蛋白质有一点了解的人纷纷附和,大谈如何保持蛋白不变性。 很多人看到蛋白变性这个词,就望文生义地想到变质变坏,仿佛变性了就有害健康了。最常见的还有一个例子,反对微波炉的人总是说微波炉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通常是由 20 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不同的蛋白质只是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和连结方式不同。因为各种氨基酸的理化特性不同,它们会互相影响,最后会像积木一样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通常也就说是蛋白质的天然构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蛋白质分子失去了它的天然构象,被称为变性。而蛋白质被吃到肚子里,首先要被水解(消化)成一个个的氨基酸分子,才能被吸收。而在多数情况下,变性的蛋白更容易被水解。可见,蛋白质变性对于食物来说,不仅不是变质,而且是好事。 我们所吃的所有蛋白,比如肉、鱼、鸡蛋、牛奶、豆浆、豆腐,作熟的过程就是蛋白质变性的过程。豆浆中的蛋白质不变性是变不成豆腐的。而作为商品出售的各种蛋白粉,多数都经过了高温灭菌和干燥处理,早已经变性了。对于某些产品而言,适当的工业处理甚至能够提高蛋白质的品质。比如大豆中的蛋白,其蛋白质质量指数(蛋白质消化校正计分)是 0.91 ,但是经过分离纯化高温干燥等处理之后,就能达到 1 了。还有相当多的蛋白质产品甚至经过了酶解处理,以获得更好的理化特性。那些蛋白质,不仅是空间构象,连化学结构都变了,更是变性得深入。 标签: 五香松仁 , 健康 , 变性 , 蛋白质 , 食物
个人分类: 医学|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吃能饱吗?
songshuhui 2008-9-2 15:38
云无心 发表于2008-06-4 星期三 10:50 分类: 健康 | | (已刊于《新京报》) 目前世界上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可能比操心减肥的人多多了,但是操心减肥的人更容易成为科学研究者的衣食父母,所以世界上关于减肥的研究肯定要远远多于如何吃饱的研究。许多人的郁闷在于:面对那么多的美食,坚持不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吃了却要长胖,长胖之后又更加郁闷。所以柏杨曾经说对女人最好的报复就是请她吃巧克力和油腻的食品,等她长胖了以后就会痛不欲生。现在的食品研究里,最容易弄到经费的大概就是能和减肥扯上关系的了。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科学研究者们消耗了无数经费之后,总算大致搞明白了人是如何吃饱以及如何变胖的。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长胖还是变瘦取决于体内的能量平衡。吃得多消耗得少自然就会长胖。但是知道了这点要减肥也不容易。想想一天克制了二十几个小时,只要在吃饭那一会儿没顶住也就白瞎了。所以,如果少吃,甚至不吃,却依然感觉到饱,减肥就没有那么痛苦了。那么,不吃,能饱吗? 人的行为是大脑控制的,是饱还是饿的感觉也是靠大脑来决定的。人体(动物体应该也是)内存在着两类与吃饱有关的信号。一类被称为饱足信号,是吃饭的时候某些器官分泌的物质。另一类称为脂肪信号,吃不吃饭的时候都会产生。两类信号传递到大脑,经过民主集中,权衡斟酌,最后作出是否继续吃的决定。 现在发现的饱足信号物质有好多种,最典型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叫作cholecystokinin,简称CCK,也被翻译成缩胆囊素。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被消化的某些食物成分会刺激CCK的分泌。这些CCK一部分会去刺激胰腺分泌和胆囊收缩,一部分会去刺激神经受体。不同的食物成分,比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还会产生CCK之外的其它饱足信号。这些信号汇总到大脑,大脑就会对身体需求和进食过程产生的结果进行预测。当这些信号足够强,大脑就会做出决定:嘿,哥们儿,差不多了!再吃就长胖了啊。 就本质来说,吃饱的感觉不是由食物产生的,而是由食物引发的饱足信号产生的。那么,如果人为改变这些饱足信号,是不是就可以改变饥饿或者饱足的感觉呢? 真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饭前让人体摄入外源的CCK,然后记录一段时间(比如30分钟)内所吃的东西。结果是摄入的CCK越多,吃的就越少,但是摄入量非常大以后也不会完全不吃。另一方面,如果阻断CCK的作用,比如使用CCK的受体阻断剂,人的进食量就会增加。 CCK的注入没有给人体带来任何不适,却又能产生饱足感,减少进食量,从而使减肥不再那么痛苦。这意味着什么? 眼前一道金光闪过:热销的产品?铺天盖地的广告?落叶般漫天飞舞的钱? 可惜,揉揉眼睛,接着看看研究进展,一切的美景都是海市蜃楼。研究者们弄了一些CCK受体功能有障碍的老鼠,发现它们的确比正常老鼠吃得稍多,长期下去确实慢慢地变得更加肥硕。但是如果人为地把CCK受体切除,老鼠的体重却相当地正常! 这事儿看起来挺邪乎。研究者们又弄了些老鼠,给它们装上腹腔导管,每次进食前控制CCK(或者安慰剂)的含量并监测进食情况。结果很有趣,饭前注射CCK的老鼠确实每顿吃得比较少,但是它们每天吃的顿数却增加了。看起来,外源CCK虽然减少了吃饭时的进食量,但是体内却有别的机制通过增加进食次数来补偿。所以,通过摄入CCK来减肥不是个好主意。就象有的女生为了减肥,吃饭数粒数,吃面数根数,然后回头再吃各种零食,结果殊途同归。 我们熟知的胰岛素和一种被称为瘦体素的东西在体内的分泌跟脂肪含量正性相关。这两种激素都会被运输到大脑,告知体内的脂肪含量。如果这些激素多了,大脑就会认为应该少吃,反之就多吃。大脑还有个邪门的地方:对于饱足信号的敏感性,跟脂肪信号相关。当体内的脂肪含量低,或者人体处于节食状态,脂肪信号的分泌会减少,大脑对于饱足信号会变迟钝,人就会吃得更多来提高脂肪含量。反之,如果脂肪含量很高,或者暴饮暴食,脂肪信号的分泌就会加强,大脑对于饱足信号的敏感性就会增加,从而降低进食量,让脂肪含量降下来。 无论如何,脂肪信号的增加会降低对于食物的需求,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如果注入胰岛素瘦体素或者它们的类似物,是不是就可以降低食物需求量呢?这种思路看起来不错,也正是那些研究的目的。不过在目前,这种想法还面临着巨大障碍。一是这些激素的类似物在医药领域是否存在,二是这些东西需要持续注入,就象糖尿病人注入胰岛素一样。除此以外,还有人们更为关注的一点:会不会产生其它不良的后果。比如,持续注入胰岛素会产生低血糖症,而低血糖症反过来又会导致食物需求量增加。 如果不是断章取义地拿着科学研究表明的旗号去忽悠普通公众,通过注射这些饱足信号或者脂肪信号来减少食物需求的想法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实现。严谨地说,不能断言此路不通,但是要想把这种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希望变成现实,还需要关心此事的人砸进更多的钱。 高科技的玩意儿看来在目前是指望不上了,退而求其次,可不可以找出某些能够高效刺激CCK等信号分泌的食物成分,从而实现少吃多饱的理想呢?这大概是目前的食品工业研究中最有号召力的项目了。不过我们不介绍分子水平的研究了,只整点直观实用的。 悉尼大学有个博士弄出了个饱足系数的概念。她那试验谁都能做:早晨学生来了,每人发给含有240大卡热量的某种食品。吃完之后的两个小时内,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吃自助餐。研究人员在一边记录下他们吃的东西,并且每隔15分钟询问一次他们的饱足感。她们一共测试了38中常见的食物,以白面包为基准(100%),其它食物相对于白面包所提供的饱足感作为饱足系数。系数越高,表示该食物越容易让人吃饱。或者说,在让人吃饱的前提下,饱足系数越高的食物所含的热量越少,越有利于减肥。 她们的实验结果很有趣。饱足系数最高的食物是土豆,高达323%。也就是说,同样是吃饱,吃白面包的话所摄入的热量是土豆的3.23倍!蛋糕的饱足系数却很低,才65%;而花生、酸奶、冰激凌也都比白面包还低;爆米花却高达154%! 在中国人常吃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一般饱足系数较高。比如奶酪、鸡蛋、豆类、牛肉,一般在146%~176%之间,而鱼则高达225%。一般而言水果也高于白面包,比如苹果和橘子分别是197%和202%,但是香蕉却只有118%。 不过,这种测试方法也有这本身的缺陷,它测出的只是吃完某种食物后两个小时内的感觉。有的食物,在吃后的两个小时内感觉很饱,但是很可能两个小时后就很饿了。而有的食物,在体内不易或者不能被消化,饱足感保持的时间会比较长。或许,这也是饱足系数这个概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吧。 人和老鼠的区别在于,人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更多地是由社会因素和生活习惯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把减肥的希望寄托在改变自己的激素水平,不如依靠自己的毅力控制生活习惯来得可靠。当然,选择一些热量少饱足感强的食物,可以让控制的过程没有那么难受。 标签: CCK , 健康 , 减肥 , 食品
个人分类: 健康|1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值得保护的东西
songshuhui 2008-9-2 15:25
twinlj77 发表于2008-06-15 星期日 19:00 分类: 其他 | | 人脑,你的这个神经中枢系统的胃口真是大的惊人,几乎消耗掉你一天产生能量的六分之一,而它的平均重量仅和现在的轻薄笔记本电脑 Apple MBA ( Mac Book Air )差不多( 1360g )。不过它的功能可比那电脑要牛多了。它可是你称之为人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脑让你有能力做白日梦、想象、推理、理解1+1=2的意义、恋爱、在欲望中沉沦、为背后咒骂别人感到后悔、为当面咒骂别人而更加后悔、还能让你开玩笑、打扑克、学好数据结构、还有做几亿件其他在地球上的任何物种所做不到的事情。 在你醒来的每一秒钟,人眼将图像传至大脑皮层,人耳将声音传至页顶骨,气味到比较特殊,非得通过位于鼻梁顶端的槽状软骨,来刺激神经,这真够我们这些有鼻炎的病友们伤心的了。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都通过某种方式传到大脑所分管的区域,大脑就算啊算的,这种计算通过化学信息在神经细胞之间进行,最后会导致身体分泌各种的激素,这样你的感觉就产生了. 大脑通过电流与身体其他部位传递信息,当然这种电流非常微弱。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台机器,所耗能量为 12 瓦,与将在 2008 年第三季发布双核心版本的 Atom 处理器的最高功耗相当,看起来大脑倒是挺省电的,但考虑到它仅占人体重的 2% ,就变成最耗能的人体器官了。看来电脑和大脑真是十分相似,不同之处是人脑可不会自动遵循某种维护法则,它在你的一生之中都不停的变化,为你的身体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人体硬件和软件的协调;而电脑一般在死机的情况下,只要简单的重启就可以了。对于大脑,你最好期望你的运气足够好,在你一生的时间里没有死机,否则你就与其他物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那么如何保证你还是人?保护好你的大脑吧!建议如下: 嗑药 :据说这个办法真的可行,但是这里就提醒一下。至于具体吃什么药,我就不说了,免得惹祸上身。 锻炼脑子 :专家建议不要循规蹈矩的做同样的工作,每日的活动都相同的话,脑部的某一块就无法得到刺激,而那一块却是最主要的实现记忆功能的部分。所以,尝试着改变你的工作日程。可是如果出错怎么办?那就更好了,思考一下哪里错了也会促进脑部锻炼的。所以怎么都行,只要试着改变。另一个就是教育,我们获得的知识越多,你的脑子就越得到锻炼。在正规体系下学习下,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和从事不断刺激脑部活动工作的人,脑部迅速老化的现象比较少,大学毕业生继续接受正规教育,比高中毕业生脑子要年轻 2.5 岁。所以考研吧,只要考的上,至少年轻两岁啊。不过科学家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我还不是很清楚。 保健品 :这种东西简直就没法让人相信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 。 减少压力 :注意这里是减少压力,而不是没有压力,一般情况下,适当的压力将促使你的身体正常运转。实际上我们通常认为的压力,那些在截至日期内完成的工作并不会造成脑的老化。只有重大事件的大压力和烦人的小压力才会催人衰老,这次可恶的地震我怀疑让那些在灾区的人们至少衰老了几岁,愿生者坚强! 锻炼身体 :比起脑力益智游戏,运动其实更有效,因为它能向大脑提供较为充足的血液。研究发现,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比久坐者思维敏捷得多。看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八个字连起来用是不再科学了。四肢无力、头脑简单倒比较合适。所以向着肌肉男的目标迈进吧。 不过令人沮丧的是,有些女人喜欢说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专家们对这个可不置可否,可能绝大多数所谓专家都是男的吧。但是他们清楚的知道大脑与男性生殖器至少在一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尺寸的大小并非决定一切。 参考文献:《身体使用手册》。 标签: 健康 , 大脑
个人分类: 其他|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亚洲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songshuhui 2008-9-2 15:17
青方 发表于2008-06-20 星期五 19:08 分类: 健康 | | 在刚刚结束的 68 届 美国 糖尿病 协会年会上,来自亚洲的流行病数据显示,亚洲人面临一场严重的糖尿病健康危机。 香港中文大学 Juliana Chen 博士研究了中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指出在过去的 20 年时间里,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了 3 倍,孩子们运动时间减少了,吃的饮食里热量更高了,油吃的更多了, 肥胖 和高血压呈现增长的势态,同时糖耐量异常在年轻人里也明显上升了,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同时女性怀孕的时候更容易患妊娠糖尿病,怀孕期间患糖尿病母亲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也更容易得糖尿病。 旧金山地区的研究发现,当南亚人移民到美国后,比美国的其他种族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而那些很好保持原来文化和生活传统的人则比那些快速美国化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低。研究再次确认内脏脂肪堆积是患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例如脂肪肝。 西雅图地区的研究,观察了第三到第四代日本移民,与生活在东京的同年龄组人群比较,患糖尿病的比率比生活在日本的人高出 4 倍,其主要危险因素是体重和体重指数( BMI ),生活在美国的日本移民比生活在日本的人胖很多,运动量少,饮食中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但同时也说明亚洲人对肥胖的耐受差,在不是很胖的情况下也容易患糖尿病。 印度目前有近四千一百万糖尿病患者,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糖尿病患者都多,这些糖尿病患者中有 75% 生活在农村, 25% 生活在城市,在过去的 6 年时间里,印度城市居民的糖尿病患者增长了 40% 。在一定的 BMI 水平,印度人比欧洲人甚至日本人都更容易患糖尿病。 有效的预防干预,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增加运动量,吃的更健康,加强健康教育等等措施。 这些数据特别值得中国人重视,因为同样,中国患糖尿病的人并不都是很胖的人,说明在比较低的 BMI 情 况下,堆积在内脏的脂肪,特别是脂肪肝,使得对葡萄糖的耐受程度减弱,更容易患所谓代谢综合征进而患糖尿病,意识到这个健康危机的存在,特别是中年有脂肪 肝的人,主动改变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吃油腻多吃水果蔬菜,努力减肥,特别是减肚子上的肥肉,目标是腰围要少于裤长,这样才能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另,预防糖尿病还是要从孩子抓起! 标签: 亚洲人 , 健康 , 糖尿病
个人分类: 健康|1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足球比赛隐藏心脏杀手
songshuhui 2008-9-2 15:09
BOBO 发表于2008-06-28 星期六 17:37 分类: 健康 , 医学 | | 折磨了你快一月的欧洲杯,终于要结束了。再坚持一天,就能见证历史:是逆转祖宗德国战车更加强悍,还是西班牙斗牛更加凶狠呢。即便冠军奖杯与你毫无干系,但这丝毫不会让你觉得无趣。作为球迷,享受的是看球那份欢畅愉悦的爽劲。不过,这份欢愉绝非免费午餐,足球可能是你的心脏大敌。说的严重点,它甚至可能夺走你的生命。 有新闻为证。细心的球迷可能发现在克罗地亚与波兰的比赛中,克罗地亚球员臂上都缠着黑纱。原来是在此前该队与德国比赛时,一位 22 岁的克罗地亚球迷过度兴奋突发心脏病死亡。不久,悲剧再次传来。奥地利一位 20 岁女球迷在看德奥之战时昏迷,并终于不治。两起事件皆与德国队比赛有关,德国队还真是球迷杀手。 球迷因看球而突发心脏病死亡的案例并不罕见。足球赛事真是毒药?在 2006 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德国慕尼黑格罗斯哈登大学的 Ute Wilbert-Lampen 与 David Leistner 医生怀着同样的疑问,就世界杯足球赛与心脏病事件的关系问题,开展过一番研究。 研究小组仔细分析了世界杯期间慕尼黑地区 24 所急救站里救护车的出勤记录。为了说明问题,还把世界杯前后个一个月的、之前某两年相同月份的记录做了一个对比,发现了有趣的结论。 比赛期间,男性心脏病发病率竟比平时高出 3.3 倍,女性的发病率也增加了 1.8 倍,而在球赛开始后两小时内是心脏病的高发时段。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心脏病突发的风险尤其大。细心的医生还把比赛期间,德国队参与的七场比赛进行了更仔细的分析。 回顾当年,揭幕战当日慕尼黑的救护车开始忙碌起来,运送了大约 43 名因看球而引发心脏病的球迷。次战对阵波兰,这场戏剧性的比赛一直让人心焦,直到最后一分钟悬念揭晓,诺伊维尔以飞铲破门让德国继续迈进。同样,心脏病事件也在增长,达到了 49 例。然而,小组赛第三战时,心脏病事件却戏剧性地降低了。两战皆胜的德国队一只脚已踏进了淘汰赛,面对后者无需太多忧虑。自然的,球迷的狂热劲也没那么高,突发心脏病的球迷也少了。 在淘汰赛期间,慕尼黑突发心脏病的球迷又开始增加。毕竟,淘汰赛是一锤子买卖,且都不是弱旅鱼腩,要想进入决赛必须得拼命三郎一下。 1/8 决赛,德国轻取瑞典,赢得有点太轻松,突发心脏病的球迷似乎不是那么多,不到 40 例,但也是平常的 3 倍了。在随后的 1/4 决赛,德国点球击败阿根廷。半决赛中,意大利在加时赛 2 比 0 绝杀德国,断绝了德国队夺冠梦想。这两场生死攸关的关键赛事,也让突发心脏病的球迷分别飙升到 63 例、 62 例,发病人数是平常的 5-6 倍。夺冠无望,心冷的德国球迷无心于是否第三或第四,因此在同葡萄牙比赛中,心脏病事件发生人数戏剧性的大幅降低,与往年持平。 高强度的紧张情绪是导致心脏出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足球场上瞬息万变,火药味浓厚。看得见的,是猛男们的横冲直撞甚至放倒对手。看不见的,则是球迷身体里的各种生理反应。紧张兴奋的观战情绪促进大脑内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 CRH )的分泌,引发体内几种兴奋性激素大量分泌,如肾上腺素;同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呼吸次数增多。同时,看球时嘴巴闲不住,吃着垃圾食品,喝着小酒抽着烟,加之缺乏睡眠。这一切无疑让心脏负担加重,心脏耗费的氧气量也会增多,若先前就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加之熬夜看球,心脏必然苦不堪言,心脏衰竭或猝死可能将突然降临。 为了即将到来的决赛,今晚好好休息一下。如果您本来就高血压或冠心病,可在比赛前在医生指导下加大阿司匹林或受体阻滞剂的用量,看球时千万别喝啤酒或抽烟。如果比赛的确够精彩,情绪也别太激动。毕竟,太阳照常升起,第二天还得上班。 标签: 健康 , 医学 , 医生 , 科学 , 艾滋病疫苗,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
个人分类: 健康|1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着凉就感冒?
songshuhui 2008-9-2 15:02
BOBO 发表于2008-07-7 星期一 9:06 分类: 健康 , 医学 | | 生活中,我们常听说昨晚睡觉着凉感冒了之类的说法。但且慢,着凉就是感冒吗?两者是等同关系吗?如果不是,那着凉能引起感冒吗?看似稀松平白的话题,其实有待深究一番。 首先从概念来判断,着凉也称受凉,即身体感受到凉。这里的凉可以看作由外界较大的温差变化引起,比如夏日的晚间睡眠,同白日相比温差能达 10 度,而如果不注意保暖,便容易着凉。而在寒冷的冬日,室外活动时若穿衣保暖不够,也会因气温过低而着凉。而着凉的后果可能有很多,比如冷的发抖、打喷嚏、鼻塞不畅、拉肚子等等。 那什么是感冒呢?感冒一词极具中国特色,据说这词发端自南宋的官场。当时的馆阁(中央级学术机构)也有值班制度,但基本一夜无事。为了开溜,他们约定俗成的在登记簿上把原因写为肠肚不安。而一位名叫陈鹄值班新丁,偏不遵照惯例,标新立异的写上感风二字。到了清代,感风进化为感冒,也即身体感受到疾病症状的全面爆发。 的确,咽喉发干、鼻塞、咳嗽、打喷嚏、头痛等感冒症状的确够全面,让人够难堪。感冒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说其是传染病,是因为感冒实际上是由病毒的入侵引起的,病毒还能继续四处传播,比如喷嚏或说话时的飞沫,和别人握手等。在身体过度疲劳、抵抗力降低时,这些病毒便蠢蠢欲动,对你进行骚扰。他们有上百种之多,名称繁芜,诸如鼻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等。而一般普通感冒 50 %是鼻病毒引起, 90 %的病人手上也能分离出这种病毒。虽是病毒一种,但这种病毒还算温顺,因此不必过于担忧。 从上面可以看出,着凉并不是感冒,二者不能对等。那着凉一定引起感冒吗?还是让我们看看科学试验怎么说吧。 1958 年,美国伊利诺州大学医学院的 H.F. Dowling 为了一探着凉与感冒是否确有干系,招募了 400 多名医学院学生做了个试验。首先让学生都先接触能导致感冒的病毒,接下来让其中一部分人着凉一下。有些志愿者穿上厚重的棉衣身处极低的温度下,有些则穿着内衣处在舒适的温度下,另外一些就让他们感受下酷暑的滋味吧。结果有趣的是,所有人感冒的几率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让你感冒的关键,并非在于你是否着凉,而是因为你接触到了这些病毒,才让你感冒的。 1968 年,美国一位道格拉斯( R.G. Douglas )医生则在德克萨斯州犯人身上进行了类似的试验。他先把病毒放进犯人的鼻子里,然后让他们身处严寒之中,穿着不同数量的衣物保暖。为了进一步验证着凉受冻是否会感冒,还让一部分头发湿漉漉的。但无论怎样折腾,他们的感冒几率还是没差别。 由此看来,引起感冒的罪魁祸首是病毒,让你鼻塞流涕、喷嚏连天的感冒并非着凉的得意之作。但着凉却能引起类似感冒的症状,这是为何呢?在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时,皮肤表层的感受器会感受到这种凉意,然后紧急报告给大脑中枢司令部。司令部便会下达指示,发出打喷嚏的指令,同时皮肤毛孔收缩,鸡皮疙瘩也冒出来了,或许你还会不由自主的打哆嗦来与这种冰冷对抗。 此外,感冒在寒冷的冬天更多见,也会让人联想:着凉受寒与感冒是相关的。其实另有蹊跷。一般说来,当空气湿度达 50% 以上时,感冒病毒可迅速死亡,但冬天的干燥恰好为病毒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这大大延长了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此外,冬天外出活动减少,人都瑟缩在温暖的室内,封闭的环境加之不流通的空气,则更易让感冒患者身上散布出来的病毒,在空气中能生存较长时间,传染给别人。 标签: 健康 , 医学 , 科普
个人分类: 健康|1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退行性关节炎和我的爸爸
songshuhui 2008-9-2 15:01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2008-07-8 星期二 7:07 分类: 健康 , 医学 | | 一、爸爸 爸爸是个会生活的人,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干得津津有味。他夏天在高尔夫球场上闯荡,冬天驰骋雪场,夜里凿过冰窟窿钓鱼,天不亮的清晨就以擦车为乐 四年前离开北京,在机场我哭得惊天地泣鬼神,爸爸一拍我肩膀说:走吧。我只当是对我所迷恋的过去的一个诀别。走了才明白,那个时刻,却是意识到父母老去由不得我控制的开始。之后七次回家共一百三十天,其间见证了爸爸第一次把玩老花镜,见到他第一颗假牙突兀地支在水杯里,第一次看他吞下高血压药片,第一次听他说机会留给年轻人你老爸明年就五十了。这句话犹似在耳,然而,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前年回家,爸爸下楼时很反常地往电梯走,我撒欢地奔下楼,冲他得意狂笑,说:你坐电梯好慢啊!爸爸说:别人告诉我下楼梯其实对膝盖损伤挺大。我听了,话就都梗在嗓子里。那年,爸爸开始膝盖疼。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退行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 二、人体的失误设计 膝盖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这是我们抛弃水的浮力登上陆地,以及直立行走的代价。有一种假说,称在进化上最新改变过的身体构造是安全系数最低的结构,这可能是膝盖如此脆弱的原因。 退行性关节炎是关节炎中最常见的一种。 Osteoarthritis 这个词由希腊语 osteo (骨骼的)、 arthro (关节),和 itis (发炎)组合而来,尽管它其实并不涉及多少炎症。英语又谓之退行性( degenerative arthritis ),顾名思义,关节软骨经长年累月磨损,人的新陈代谢能力却日渐低下,导致软骨和滑膜液入不敷出,难怪英语中还将之形象地称为磨损和撕裂( wear and tear )的关节炎。起到缓冲作用的软骨垫子和润滑液失去了,骨骼相互摩擦时便只能干磨,就会发炎;同时,关节拼命弥补损失,软骨、骨骼、滑膜、韧带和肌肉细胞都活化和更新起来。通常情况下弥补救援是得力的,但有时这个修复损伤的美好愿望竟被演绎为过犹不及,以至骨骼边缘增生出新骨骼骨赘甚至骨刺,原本灵活的关节就变得愈发僵硬甚至疼痛。所以,虽谓之退行性,实则退行加增生。之后,人的活动受限,局部肌肉会更加萎缩,韧带和关节软骨更没有弹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亚洲人里相对少见,但其实退行性关节炎也包括髋关节,它是人体另一脆弱之所在。 早年,人们只关注疼痛症状并将它作为诊断标准,后来科学家发现, X 光可以检测到由于发炎和增生而导致的关节间隙变窄(如图),在人群中,这种结构变化比症状的出现更为普遍,于是 X 光检测便成为是否患有退行性关节炎的另一标准。据统计, 65 岁以上的人中 80% 人的骨关节存在能被 X 光检测出的退行性关节炎症状。 二、我能怎么办 以前每次回家前,我都会问爸爸要我带什么,他的答案一直是中国什么都有,什么也不用。去年临走,爸爸问我美国有没有治退行性关节炎的保健品。那天我把药店某种 葡萄糖胺 + 软骨素 +MSM 拿光了。我在黑黑的街上走,心里很迷惘。 插说一句妈妈,她苗条美貌,身体健康( 60% 人的退行性关节炎和遗传有关,即不是所有人都会得),却总能做出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我数次回家,花样翻新地给二人带礼物,结果妈没有一次正眼瞧过她那份,总是要把爸的分了一半去,包括我给爸爸的治关节炎保健品。我嗔怪他说,你就不能给自己多留点么?爸总很满足地笑说没关系,然后立刻就把话题转走了。于是,要保证爸爸,措施是双份 葡萄糖胺( Glucosamine ),其分子结构是葡萄糖和谷氨酸的结合,是制造粘多糖的前体,也就是软骨形成和修复的重要原料。人体产生葡萄糖胺的速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减慢,这是关节软骨再生减慢的原因之一。从前氢氧化形式的和硫酸盐形式的都曾被试验于退行性关节炎治疗,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后者更佳。在实验室中,葡萄糖胺是从虾、蟹等海洋生物的壳里提取的。软骨素( Chondroitin ),在软骨中可以保持住水分子,组织有了水,就有了弹性。另外,人们相信它们能促进蛋白聚糖这种软骨原料的合成,并阻止软骨被一些蛋白酶分解。二甲基砜( Methylsulfonylmethane , MSM ),研究不如前二者深入,被认为有消炎作用。 就像其他众多流行病学普查一样,科学家几乎能对任何一次葡萄糖胺试验挑出设计上的毛病,即使不考虑那些带有倾向性的、刻意夸大疗效的案例,许多试验仍然对照不严格、历时不够久、并非双盲(指试验期间病人和医生都不知道服用的是安慰剂还是试验品),或对中途退出的病人缺乏科学考量人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愿望和渴求,对常见但是难于治疗的疾病总是勃勃野心超过科学证据。即使忽略这些试验疏漏,结果仍不乐观: 2001 年业内最受尊敬的药物咨询杂志《医学通讯》表示对葡萄糖胺疗效持保留意见; 2006 年《新英格兰》杂志称任何葡萄糖胺保健品对关节炎症状都没有效果,却鼓励人们进行 3 个月的尝试治疗; 2006 年,美国国家健康学会( NIH )对 1583 名病人进行调查,未发现葡萄糖胺 + 软骨素组合比安慰剂有任何优势,然而其他医学人员马上指出该试验只针对了疼痛轻微的一类患者,且试验中人们对安慰剂的反应也诡异,最明显的漏洞是,他们甚至没有使用已得到广泛承认的硫酸盐葡萄糖胺,却使用了早已被摒弃的氢氧化葡萄糖胺;接着,有人对疼痛程度由中等到剧烈的人做了统计,数据显示葡萄糖胺组合对该人群确有去痛效果; 2007 年,《药物与衰老》杂志刊文,措辞保守,称葡萄糖胺和软骨素结合可以缓解疼痛症状的事实仍存在争议,可能可以修复结构损伤,减缓病症恶化;各个结果如此大相径庭,后来好不容易 NIH 有一篇荟萃分析( Meta-analysis ),却把近三十年、历时 4 个星期至 3 年不等、口服和注射葡萄糖胺的研究混成一锅粥于是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三十年来,医生都只能无奈地给出模棱两可和不痛不痒的建议;葡萄糖胺 + 软骨素组合在美国也只能和众多中药一起,始终如一地躺在保健品架子上。 毕竟曙光是看到了,然而潜在的副作用又让人放心不下。部分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治疗剂量的葡萄糖胺可能导致嗜睡、头痛、失眠和消化系统疾病;在少数人中,葡萄糖胺组合提高了血压和心率;另一项顾虑是该化合物也许会加重糖尿病人本来就有的血糖和胰岛素问题。 然而,不管科班研究结果如何,在我自己对爸爸进行的试验中,试验对象说有效。哪怕是安慰剂我也不管了。也许对于很大一部分患者来说,情况都是这样吧。 这时想起大学时的体育老师要我们提醒长辈,适当做下蹲运动,因为人老先老腿,说的该是膝盖的意思。可是羞于表达感情的我,不想让爸爸认为我对他的衰老有所觉察的我,却从不能说出这些话来。 生命在于运动仍是硬道理。要加强局部的肌肉锻炼,因为肌肉强壮便可以分担膝盖的压力;要做走路、游泳等有氧运动,它们加快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便可以加速软骨再生(爸爸,你就不要再打网球了吧);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因为关节和半月板损伤是退行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不要长时间蹲着,这时膝关节承重比直立大很多,爸爸自己也说下蹲久了膝盖会疼;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让膝盖持续受某个方向的力;这次回家,爸爸,我不想让你拎我的大箱子。 前几天,爸爸上线说:臭臭不要累着了。一年 365 天,他这句话至少要说 200 遍。我即草草应付一句,并说:那你也不要上班了。谁料爸爸一听,非常高兴:恩,好,我明年就不上了。回家做农民,种绿色蔬菜给你吃!爸爸该是相信他仍是我的终极保护者,而女儿我终究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来接受爸爸也会变老的事实吧。 1. Richy F. et al.. Structural and symptomatic efficacy of glucosamine and chondroitin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2. Clegg DO et al.. Glucosamine, chondroitin sulfate, and the two in combination for painful knee osteoarthritis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4:795-808, 2006. 3. Update on glucosamine for osteoarthritis. Medical Letter 43:111-112, 2001. 4. Hochberg MC.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Still no resolu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4:848-850, 2006. 5. Biggee B, Blinn CM, Nuite M, Sibert JE, Mc Alindon TE. Effects of oral glucosamine sulphate on serum glucose and insulin during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f subjects with osteoarthritis. Ann Rheum Dis. 2007, 66 (2): 260-262. 6. Bruyere O., Reginster J.Y. Glucosamine and chondroitin sulfate as therapeutic agents for knee and hip osteoarthritis. Drugs Aging, 2007; 24 (7): 573-580 葡萄糖胺作用机理文献,略 标签: 健康 , 医学
个人分类: 健康|1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仅仅是女生一定要看的生活小常识
麦立强 2008-8-25 21:57
1 不管是鞋子的哪个地方磨到了你的脚,你就在鞋子磨脚的地方涂一点点白酒,保证就不磨; 2 皮包上有了污渍或者是脏了的话,可以用棉花蘸风油精擦拭; 3 在洗完脸后,用手指沾些细盐在鼻头两侧轻轻摩擦,然后再用清水冲净,黑头粉刺就会清除 干净,毛细孔也会变小; 4 出门是随时在包包里面带一节小的干电池,如果你的裙子带静电的话把电池的正极在裙子上 面擦几下就可以去掉静电了; 5 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 6 牛仔裤穿时间长了就会褪色。可以把新买来的牛仔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12小时后,再用清水 洗净,以后再洗涤时就不会褪色了; 7 豆腐可用来美容。每天早晨起床后,用豆腐一块,放在掌心,用以摩擦面部几分钟,坚持一 个月,面部肌肤就会变得白嫩滋润。 8 拉链的保养:拉链不能拉得太急、太猛;不能崩得太紧;保持干燥,防止和酸、碱东西接 触;拉链发涩,可涂点蜡,轻轻拉几下,即可; 9 白背心穿久了会出现黑斑,可取鲜姜2两捣烂放锅内加1斤水煮沸,稍凉后倒入洗衣盆,浸泡 白背心十分钟,再反复揉搓几遍,黑斑即可消除; 10 巧除领带上的皱纹。打皱了的领带,不用熨斗烫也能变得既平整又漂亮,只要把领带卷在 啤酒瓶上,第二天再用时,原来的皱纹就消除了; 11 当你非常口渴而家中又无凉开水时,可把装有热水的杯子放入冷水中浸泡,然后在冷水中撒 上一把盐,这样能加速开水的冷却; 12 旅途中遭遇雷雨时,千万不要在巨石、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电流从这些地方通过时会产 生电弧,击伤避雨者。若山洞很深,可躲在里面; 13 吃羊肉有助于保持健美体形,羊肉是理想的肉碱来源,这种和氨基酸类似的物质能帮助细胞 烧掉人体多余的脂肪; 14 皮肤粗糙者可将醋与甘油以5:1比例调和涂抹面部,每日坚持,会使皮肤变细嫩。在洗脸水 中加一汤匙醋洗脸,也有美容功效; 15 晾晒衣服要诀:衣服最好不要在阳光下曝晒,应在阴凉通风处晾至半干时,再放到较弱的 太阳光下晒干,以保护衣服的色泽和穿着寿命; 16 晾晒衣服要诀晾晒衣服不可拧得太干,应带水晾晒,并用手将衣服的襟、领、袖等处拉 平,这样晾晒干的衣服会保持平整,不起皱褶; 17 防衣物褪色二法:洗涤深色棉织物时加适量醋,可防止其褪色,且光泽如新;新买的有色花 布第一次下水时,加盐浸泡十分钟可防止布料褪色; 18 身上有伤口流血时,可立即在伤口上撒些白糖,因为白糖能减少伤口局部的水分,抑制细菌 的繁殖,有助于伤口收敛愈合; 19 化妆时,先把微湿的化妆绵放到冰箱里,几分钟后把冰凉海绵拍在抹好粉底的肌肤 上,你会觉得肌肤格外清爽,彩妆也显得特别清新; 20 画眼线的小技巧:要画好一双细致的眼线,可以先把手肘固定在桌上,然后平放一块小镜 子,让双眼朝下望向镜子,就可以放心描画眼线了; 21 专家建议冬天多吃红辣椒、胡萝卜、西红柿、洋葱、山楂等红颜色食品,可预防感冒;每 天喝一杯酸奶、一碗鸡汤也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22 毛巾科学消毒法:将毛巾先用开水煮沸10分钟左右,再用肥皂洗涤,然后用清水充分洗净, 最后将毛巾折叠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5分钟; 23 9种让你笑容绽放的食物:芹菜、乳酪、绿茶、洋葱、香菇、芥末、无糖口香糖、薄 荷、水;常食这些食物可消除口臭、防止蛀牙; 24 头皮屑过多可通过饮食改善。多吃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蜂蜜等;多吃含维生素b2、b6食 物,如动物肝、肾、心、奶类、蛋黄、麦胚等; 25 枕头应有一定弹性,但过强也不好,头部不断受到外加的弹力作用,易产生肌肉疲劳和损 伤。如弹簧枕、气枕等,都不能算是有利健康的枕头; 26 冬季当心低热烫伤。热水袋内水温不要太热,热力表面不要直接贴近皮肤。糖尿病人或 末梢感觉神经迟钝者及婴幼儿最好不用热水袋取暖; 27 减少电脑伤害策略: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休息十分钟左右。室内光线要适宜,且保持通风干 爽。注意正确的操作姿势。保持皮肤清洁; 28 白色毛衣穿旧了会逐渐发黑,将毛衣清洗后放入冰箱冷冻1小时,再取出晾干,即可洁白 如新; 29 钻石保养:不要将钻饰堆放在一起,以免镶托间相互摩擦刮花;做粗重、剧烈活动时,先将 钻饰脱下;每隔半年送珠宝店作一次专业性清洗; 30 被子晒法:以化纤面料为被里、被面的棉被不宜在阳光下曝晒,以防温度过高烤坏化学纤 维,晒时可在被子上盖一层布,防止阳光直接晒到; 31 不要因为兔毛衫掉毛就不再穿它了,可把它装进一个塑料袋中放入冰箱内冷藏3-4天,就可 以防止它掉毛了; 32 丝巾的妙用。在美容院做好发型,一觉醒来就变形了。不必烦恼,睡前在枕头上铺一条质地 光滑的丝巾,就不会弄乱头发,美丽发型得以保持; 33 天热更要防感冒。天热流汗使人们消耗大量的能量,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应注意 多喝白开水,少量多次,以每次三百至五百毫升为宜; 34 天热了,许多人有脚臭,以下两法不妨一试:穿鞋时将少许茶叶放鞋里;盆里放温水,放入 少许茶叶,把双脚放进去浸泡十分钟,可除臭味! http://8639892.blog.hexun.com/22386992_d.html
个人分类: 健康保健|3694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没有通过专家评审的博士论文
entropy 2008-8-20 11:25
《生态系统_熵_健康》,这不仅是一篇为了获得学位的应景之作,这其中包含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观等等很多内容。科学是主观的,我的论文也是主观 的;有很多内容很枯燥,但不难;有的内容聊聊几句却玄机无限;只有静下心来仔细读,才能有所收获。学位不代表学识,空有其名者也不乏其人,没有学位也未必 就平庸无奇,学位是别人给的,学识是自己炼就的。博士论文的评价标准也是别人定的,心中的标准是什么?站在巨人的肩上向前看,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视野里向上 看(井底之蛙)。
2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设立知识分子健康日
suqing1961 2007-10-9 08:31
旧作:发表于 1994 年 7 月 1 日《 中国科学报》 自从蒋筑英、罗健夫 50 多岁事业正日当空之际不幸病逝后,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以至于近几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仍然非常突出。 知识分子英年早逝,既是死者及其亲属的不幸,同时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因为它缩短了知识分子为国家为民族创造财富的时间,造成极大的智力浪费。知识分子英年早逝既有社会的客观原因,如知识分子的待遇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等,也有知识分子自身的原因,如责任心强工作投入大,不注意劳逸结合,不注意爱护身体、锻炼身体等。为使全社会都重视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现象,我建议在全国设立知识分子健康日。社会各界在知识分子健康日这一天,可以开展向知识分子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为知识分子义务检查身体,评选知识分子健康老人等活动。通过设立健康日,体现党和人民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和爱护,促使知识分子待遇的进一步改善,增强知识分子的健康意识。知识分子健康日可以选定一个有意义的日子,通过法定的程序予以确定下来。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60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