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坍塌事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奉化塌楼事故:多位业主装修时拆除了承重墙
热度 2 陈龙珠 2014-4-11 17:33
奉化危楼坍塌幕后 :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4/11/content_80064.htm 【摘编】 鉴于情况复杂,安鉴办认为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评估。 去年12月26日和今年1月14日,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的检测人员先后两次对29幢进行了全面检测评估。今年1月17日,该公司出具了一份27页的《奉化市居敬路29幢房屋工程质量检测评估报告》。 报告称,29幢多位业主曾在装修过程中拆除了承重墙后并没有经过补强处理。报告得出“不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结论,将该幢房屋安全性评定为C级,建议由有资质的加固公司对房屋尽快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奉化倒塌住宅楼事故新浪网专题 : http://roll.news.sina.com.cn/s_zjfhjmfdt_all/index.shtml 本博日前述评: 中国住宅楼整体坍塌事故会杜绝吗? (2014-04-07 )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3853 次阅读|3 个评论
哈尔滨人日后可由此观察匝道桥坍塌是否与设计有关
热度 3 陈龙珠 2012-9-25 11:58
哈尔滨官方通报事故原因调查结果后,仍有重要传媒在质疑工程设计和施工因素。因为官方公布的信息确实不全,这种质疑顺理成章。 按理说,只要那个匝道口还要使用,那段事故的桥梁就得修复。 修复再投入使用后,若人们看到的是与原来同样的结构和构造,也不对尚未出现事故的这类结构的桥段进行加固或改造,则说明技术和行政管理层都认可,这次事故只由车辆超载引起的,事故定性没有猫腻。 相关阅读 : 哈尔滨塌桥事故超载说法遭质疑 敏感数据未公布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0924/c1008-19084824.html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2919 次阅读|3 个评论
哈尔滨通报高架桥匝道坍塌原因调查留有遗憾
热度 15 陈龙珠 2012-9-19 20:19
一句话点评 : 哈尔滨市公布的调查结果通报,对这次事故桥段关键位置的支座设计和安装质量检测鉴定说明空白,检测的混凝土构件强度和钢筋质量合格与本次事故第一失效位置(连续梁两端的支座)无关,事故直接原因结论为车辆超载,留有遗憾! 央视报道视频: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2-09-19/181461868293.html?opsubject_id=news-1741 后记 :对文下网友评论的回复 roycechen 2012-9-20 13:02 超载偏道有可能,但设计与施工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吗? 博主回复(2012-9-21 08:11) : 由于该3跨连续梁在中间2个独柱墩顶受单点支撑,独柱墩附近桥面的侧边荷载只得由该段桥梁两端对应侧边的那个支座(见本文图片)为主来提供平衡力: 两端的这个支座不失效,则超载会导致桥梁板折断 ;而 支座失效,则可导致桥梁板整体侧翻 。就这么一点力学道理。 这次哈尔滨通报的结果,调查重点明显是针对未发生的桥梁板折断,不搞笑吗? (图片上支座外侧盖梁端部混凝土破坏按理说是被桥梁侧翻时撞击所致的)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6560 次阅读|22 个评论
只记重收费、不管超载祸害路桥的责任应该谁负?
热度 2 陈龙珠 2011-7-15 12:50
只记重收费、不管超载祸害路桥的责任应该谁负?
上午没浏览新闻网页,以至于当午休被告知杭州三桥发生坍塌时,让我吓了一跳。这座桥当年建成通车后,曾流传因其有设计施工缺陷而拖了很久才在有所加固后予以验收的,而且几年前还曾大修过一次。 http://www.hzcb.gov.cn/root/gzfw/gdocument.asp?docid=13706 后记 : 钱江三桥简史信息 http://news.163.com/11/0715/13/790N32C500014JB5.html 杭州承认三桥存安全缺陷 http://www.dfdaily.com/html/33/2011/7/17/632052.shtml 经上网 检索有关图片 ,还是松了一口气:是钱江三桥引桥上的局部桥面板发生了断裂,主桥安然无事。 据传媒报道,杭州市主管部门在今天的事故通报会上介绍,经现场查看,货车散落的钢板共27块,钢板宽2.2米,厚20MM,长10 ~ 12米不等,初步计算总重量在100吨以上,涉嫌严重超载。从三桥监控系统记录的数据看,凌晨1时50分至2时整,另有两辆100吨以上的货车通过同一路段。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15/112122819719.shtml 面对这些说法,本博又感好笑起来:出事情了,当官的便拿视频记录作依据来查找责任人或肇事方,那长年累月地只 计重收费 而不逐一对严重超载履行交通安全监管且终酿大祸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唉,这年头!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290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道不能对民工省略的生命保障
陈龙珠 2010-12-31 09:04
网上晨读, 余杭一工地发生土方坍塌事故3人遇难 ,对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显得格外醒目,心中不禁为又有农民务工兄弟在新年到来的前夕失去生命而惆怅。 新闻报道,事故工地是一条正在施工的沟壑。对这种市政类的开挖,现在不像建造地下室那样地重视对基坑开挖的围护。在以往管理较为正规的时期,会在沟槽的两侧先打下工后可以拔出的钢板抑或还加对撑,但现在许多施工单位为了省钱省事便大多省略了这种临时性的安全屏障。在这种情况下,下槽挖土或后续铺设的工人,在软土地区的沟槽开挖深度超过成人身高1m以上时,就可能因槽壁坍塌而发生伤亡事故。 今年夏天,在我服务的这所大学校园里,也曾因类似的原因,在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沟槽开挖中,一名施工人员命归黄泉。 我们曾痛恨和咒骂过洋人眼里华人不如狗的时代。但在当家做主的今天,我们华人自己已在时时刻刻地珍惜着自己同胞的生命了吗?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3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