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尔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秋色
热度 2 squirrelroco 2017-10-10 21:26
个人分类: 游记|353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阿尔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重新科普
热度 20 Hongbolu 2014-9-21 10:59
阿尔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大兴安岭中段西侧,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景观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往。2013年7月我曾驾车对园区进行了一整天的游览,发现多处解说牌有明显的解释错误。为了给今后的旅游者以贴近真实的地学解释,特借助科学网宝地为该地质公园重新科普一番,若有错误望朋友们指正,更欢迎地学同行进行深入讨论。 一、阿尔山火山地质公园位置--大兴安岭中段西侧 二、火山口受NE、NW两组断裂带控制 三、相关景点解释或展示 1、地下水从深部获得热量而出露地表以温泉形式输出,在短距离内冬天也不会冷却到零度,所以有段不冻河。 2、很多“天池”是火山口洼地积水形成的 3、某些行为与国家级地质公园不匹配 4、很多湖泊并非火山口湖,而是熔岩堰塞湖或熔岩隧道塌陷湖(“地池”错误更多) 5、熔岩台地上有各种形态的熔岩,但应用规范的名称 6、火山弹(volcanic bomb)是从火山口抛出的熔岩炮弹,不一定是“蛋”形;反过来圆球形状的块体也不一定就是“火山弹” 7、熔岩隧道(lava tube)顶板若薄而脆弱就容易塌陷,形成熔岩塌陷湖 8、 熔岩冢(lava tumulus)不是熔岩丘,也不是水汽造成的 9、增生熔岩球(accretionary lava ball)错误地称作“火山弹” 10、熔岩滴丘(hornito)错误地称为“喷气锥”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17242 次阅读|58 个评论
用更多的野外发现回答学生的教师节祝福
热度 8 Hongbolu 2013-9-11 08:22
昨天是教师节,收到 很多 学生的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问候。 其中一段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吉祥的祝福: “老师,今天是教师节,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每次野外都有新发现!” 受学生的吉言鼓励,今年我的暑期野外系列考察可谓收获颇丰,不妨提前与大家分享(如果有同行不信,就当我吹牛好了): 第一:在内蒙古东北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发现很多火山微地貌景观之命名与解释错误,值得更正。虽然是自费做地学科普,但仍然高兴。 第二:在甘肃陪同苏德辰研究员等一行进行了近10天的野外考察,收获很大。 第三:白云鄂博野外之行让我们对“白云鄂博群”地层格架等进行了重新厘定,突破啊! 第四:上周的长庆油田野外之旅,让我们获得重要发现。感谢长庆油田研究院领导的重视,特别是袁工、贺工的热情邀请与野外陪同,给了我们野外学习与发现的机会。在圆满完成了预计的野外考察与现场讨论任务的前提下,发现了奥陶系烃源岩露头。这将多年前我在华北东部的发现扩展到西部,而西部比东部前景更好... 这可能是我今年最重要的发现了,让我一下子从连续两年基金申请无果的打击中走了出来。再次感谢长庆油田的朋友们!我正在查阅相关文献,看我的发现是否超越了前人的范围,如:具体层位、地点、特征等,争取写成论文发表出来。 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实验室,也是我们的疗养院。她是 地质学家的天堂! 学生的祝福既是吉言,也是高标准和严要求,如果实现了,那是师生共同的幸事,更是国家的幸事! 希望今后更多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用一系列发现回报学生的祝福! 感谢来自学生的祝福,让我们到大自然中探索发现、寻找快乐吧! 2013.09.11于青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42 次阅读|15 个评论
盛夏的阿尔山:农田与森林
热度 7 Hongbolu 2013-8-2 23:42
2013.07.17 我们清晨出发,空中还滴着稀疏的雨点,不时有云雾笼罩着山头。然而,从伊尔施镇到火山地质公园的路上还是有很多美景让游人不得不停车拍照。 先上几张图供大家欣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37 次阅读|16 个评论
2013年盛夏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之旅
热度 10 Hongbolu 2013-7-29 23:32
2013年7月中旬,我们从内蒙古赤峰市开车去兴安盟的阿尔山考察。7月15日一天都是在雨中行车,无暇顾及草原景色,晚上在兴安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歇息。16日早晨雨停,我们先游览了其北部的翰嘎利水库,又参观了白音胡硕铁路医院,然后沿国道向北行驶。由于天气逐渐晴朗,草原的景色一览无余,不得不经常停车拍摄,沉醉于大自然的美艳与雄浑之中。 先展示部分旅途中的照片供大家欣赏,明天再抽空放阿尔山的照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35 次阅读|20 个评论
阿尔山题记三则
pww1380 2011-1-2 18:28
作者 杨文祥 旅游归来后,久久不能令我平静的是对于阿尔山的记忆。今天坐在计算机前,把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稍作整理,形成三则题记,作为自己的网络日记,更把它作为自己对阿尔山永远的记忆。 其一: 这里的山山水水,无处不展现着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美。这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美,足以让我们心醉。而在这广袤的几乎没有土壤的火山熔岩上居然还有苔藓、地衣、鼠兔、松柏、白桦、杜鹃花等数不胜数的从最原始的植物到较为高级的动物的存在。这些动植物相互依存,倔强地生存在这里,形成一个生命形态无比丰富的生命世界。这个生命世界生命力之顽强,足以令我们敬畏。 ——题阿尔山石塘林 其二: 沉静的湖面,寂寥的湖水,湖畔无声默立的苍松翠柏,三三两两,满怀虔诚和敬畏之心同样默然无语的游人,这一切不仅构成了一幅摄人魂魄的画面,似乎还在吟诵着一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篇,而且还奏响了一曲无声的乐章,在杜鹃湖这一无声的世界里久久地回荡。在悄然无声的寂静中,这幅画面,这首诗篇,还有这一曲乐章以无比强烈的力量震撼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题阿尔山杜鹃湖 其三: 游历了阿尔山的三潭峡,饱览了这里的人和谷、悦心潭、卧牛潭、虎石潭、玛珥湖、哈拉哈河谷的秀美风光后,我们带走了一段梦幻般的美好记忆,与此同时,也把我们的心留在了那里,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题阿尔山三潭峡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364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