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画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柏油和石子的故事
liuke20027 2020-2-29 23:58
欢迎直接下载“ 绘画集” : 柏油和石子的故事绘画集(签名加密版).pdf 也可在“百度网盘”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AYMchqGVfMJCmuIRDwhJQA 提取码: gnvi 单幅绘画可在“涂鸦王国”在线观看: gracg.com/user/liuke20027 “ 柏油和石子的故事音乐集 ”预告: 初中时,从谭同学那里第一次听到 beyond 乐队的音乐,延续至今。这是一张 beyond 乐队的歌曲翻唱专辑,多录制于路面工地,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心境,故取名“柏油和石子的故事”。算是一种感觉的记录和对 beyond 乐队的纪念。专辑采用“全民 K 歌 APP ”手机外录,音质有限加之唱功不足,各位慎听。
个人分类: 我的博文|2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风来自我们自身
pingguo 2017-7-10 11:38
风来自我们自身, 风吹拂着我们。 曾经有一个时刻, 一片树叶与另一片树叶无限接近, 接近到我们容颜失真。 我记忆的画册, 童年一册, 中学到大学一册, 其后一册, 均未完成装订。 回忆是孤独天然的旅伴。 此时我提及的东西, 只是在提及它的存在性。 将过往的信息再点亮一遍, 用一段流淌的烛光。 我看不见你转身, 可是你已离去,确定无疑。 从此我的生命, 有一种失真的幻觉。 2017-07-06
个人分类: 诗歌|1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江泽民与扬州》画册出版 收录160余幅图片(组图)
hucs 2013-8-13 19:49
《江泽民与扬州》画册出版 收录160余幅图片 (组图) 2013年08月13日 08:47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顾雷鸣 《江泽民与扬州》配图(视频截图) 《江泽民与扬州》配图(视频截图) 《江泽民与扬州》配图(视频截图) 原标题:《江泽民与扬州》画册出版发行 本报讯(记者顾雷鸣)《江泽民与扬州》画册12日上午在扬州举行首发式。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8/13/28553758_0.shtml
个人分类: 博士学习|2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B)
热度 2 黄安年 2012-11-13 10:49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B)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 B ) 黄安年翻拍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13 日 发布 《共同走过的日子 ----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是美国驻华大使馆为纪念美中建交三十周年印制的内部赠送非公开交流画册版 , 没有署名作者和版权页。其中收集了 91 张精美的照片和图片,有些是以外少见的。画册突出了美中之间的友好交往,也不回避历史上的排华活动 , 不过对华工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成就和排华原因着墨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画册用相当篇幅叙述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支持 , 对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公开揭露,强调“在如此漫长的战争年代,美国一直都是中国最坚定的国际同盟。也许最重要的是 , 美中两国人民在战争终结时对彼此的看法,远比刚开始时积极得多。” 画册不仅介绍了一代又一代华人对于美国社会的贡献 , 而且较大篇幅介绍了美国传教士对美中文化思想交流的影响 , 和中国赴美留学生的大幅度增加。画册最后对于美国历史驻华大使和新的大使馆建设作了介绍。 照片和图片(一) 37 张 , (二) 28 张。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28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A)
热度 1 黄安年 2012-11-13 10:38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A)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 A ) 黄安年翻拍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13 日 发布 《共同走过的日子 ---- 美中交往两百年》画册,是美国驻华大使馆为纪念美中建交三十周年印制的内部赠送非公开交流画册版 , 没有署名作者和版权页。其中收集了 91 张精美的照片和图片,有些是以外少见的。画册突出了美中之间的友好交往,也不回避历史上的排华活动 , 不过对华工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成就和排华原因着墨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画册用相当篇幅叙述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支持 , 对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公开揭露,强调“在如此漫长的战争年代,美国一直都是中国最坚定的国际同盟。也许最重要的是 , 美中两国人民在战争终结时对彼此的看法,远比刚开始时积极得多。” 画册不仅介绍了一代又一代华人对于美国社会的贡献 , 而且较大篇幅介绍了美国传教士对美中文化思想交流的影响 , 和中国赴美留学生的大幅度增加。画册最后对于美国历史驻华大使和新的大使馆建设作了介绍。 照片和图片(一) 37 张 , (二) 28 张。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30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才子制作的第一本画册
热度 2 hcrm 2012-8-9 10:42
才子制作的第一本画册
本画册是才子拍摄及设计制作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2954 次阅读|5 个评论
母校,你真的很美丽
clivia 2012-4-4 12:43
母校,你真的很美丽 王华锋 2005年,当我从母校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时候,母校将一本装帧精美且印有校园各个场景的画册发到我们每个毕业生的手中。当我翻完这本画册的时候,发现这些既亲近又陌生的场景把母校点缀得着实很美丽,临别时候真有点舍不得。是啊,多年来,母校一草一木都在我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都是我一辈子不会忘记的…… 勤读力耕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是母校的校训。因为是农业院校,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母校的时候就取意为:既要勤奋学习书本上的农业技术知识,也要注重下地躬亲实践,做到自立的同时还要回馈社会。 我感觉在大学所学的知识秉承了这八个大字的理念。我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园艺学,园艺是一门以园艺作物(例如蔬菜、果树和花卉等)为对象,通过基因改良和栽培技术等手段以达到园艺作物的优质和丰产的目的。 记得园艺理论知识学完的时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在实验基地上分到了两块面积各为一分的土地,这两块地将全部由学生自己松土,施肥,浇水,再种上园艺作物。当时我在自己的两块一分地分别种上了西葫芦和西红柿。当时全班同学集体下地干活,热火朝天,老师在旁边指导,向我们传授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 我种的西红柿和西葫芦小苗很快就破土而出了,当时我很高兴,几乎每天吃了晚饭就去地里看看,施肥,浇水,捉虫子,开始它们长得较慢,后来就长得特别快,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一天天成长的过程,真是一段幸福的经历! 经过书本和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园艺学的很多知识。记得我考上研究生的那年回乡省亲,家乡的果农还请我去教他们如何嫁接果树,这是一件让我值得自豪的事情,因为我能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实践 大学三年级,我加入“大学生阳光创业协会”,说起加入该协会,真是一次美丽的邂逅。2003年暑期,该协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社会实践调查题目,我作为园艺专业的一名学生,对家乡湖北云梦县曾店镇的农户牲猪饲养种类和方式很感兴趣,于是我向协会报了这个社会调查题目,很快,我的调查题目就得到资助和实施。 暑假我回到家乡后,亲自走访三百多家农户,挨家挨户向农户询问猪的饲养情况,获取了很多第一手资料,调查完了,我将调查问卷总结写成一篇名为《生猪饲喂新模式——创办以农户为单位的“猪—果—鱼—农”产业生态园》的社会调查报告书,即通过实地走访和大量的数据分析,论证在家乡创办“猪—果—鱼—农”产业生态园的可行性,也就是可以单个农户为单元,将部分农舍改装为猪圈,将部分农田挖掘成鱼塘,在猪圈和鱼塘周围种上桃和梨等,这样利用农田粮食来养猪,猪粪喂鱼和浇灌果树等的绿色循环经济,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后来,我的报告书获得了校级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一等奖,还代表学院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论文赛。正因为有这些经历,“大学生阳光创业协会”的负责人吸纳我进入该协会。在该协会里,我继续从事猪饲养种类的调查。记得有一次,为了获取真实的猪肉调查数据,我们创业协会去湖北咸宁生猪屠宰场获取实测数据,当时,我们早上四点钟就起床了,睡眼惺忪地来到牲猪屠宰场,我们记录每头猪肉里面的肉质指标,以期为牲猪的下一步培育提供科学数据。 2004年,基于我的社会调查和实测数据,我们协会报送的项目《“青鄂一号”牲猪猪肉品质及其提高途径研究》在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我个人也评为“社会实践优秀大学生”。 我来命名 “校长,虽然我们学校有逾百年的历史,但是一些建筑物还用数字来命名,能否给我们学校的建筑物和道路取一些好听的名字?”记得在一次校长和大学生面对面座谈会上,一位大学生对当时的校长张端品教授如是说。 这一提法立即引来张校长的好评,他当即表示接受这一建议,并号召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校对各个建筑物和道路的命名。当时我也参加了该命名活动。 几个月后,我收到了校团委的邀请函,他们邀请我出席“校园建筑物命名方案论证会”。在大会上,我看到了年逾八旬银发苍苍的老教授们,他(她)们为母校奉献了一辈子,但还不忘发挥余热,他们对母校的真情实意溢于言表。还有很多给我们授课的中青年教师,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各抒己见。最后,主持人宣布将第15栋学生宿舍定名为“荟园”,取意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相聚在一起度过人生中那段难忘的时光,群贤毕至,群英荟萃。虽然我提交的“桔园”并没有被采纳,我还是十分高兴,因为我们宿舍楼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名字了。主持人还说,华中农业大学狮子山山上的那座古老的教学楼(主楼)有人提议更名为“摘星楼”,但是因为母校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了无数农学和其他学科的杰出人才,大家叫“主楼”都习惯了,我们一时很难改正这个根深蒂固的叫法,最后还是不改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合适的。 母校在命名方面充分调动职工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不折射出她充分尊重职工和学生意见的民主精神。 我阔别母校六年了,真想再一次徜徉在她的怀抱。此时,狮子山麓丹桂飘香,南湖水畔鱼肥桔黄,而我却无福消受了,只好借文纪念,捎去我对母校的真挚问候:母校,你真的很美丽! 《科学时报》 (2011-11-23 B4 科学与文化周刊)
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书法家游作忠 画册专辑
yzz1231818 2011-12-13 18:49
书法家游作忠  画册专辑
3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体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27张
xupeiyang 2011-9-6 20:30
专辑简介: 李壮平、李勤父女的一本中国写实派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画册,让人震撼不已:唯美的画面上,维娜斯般裸露的巫山神女很吸引眼球。多么原始、自然的美;没有世俗的伪装,令你不忍赋以其蠢蠢的欲念。如此丰满而神色端丽、冰清玉洁的巫山神女,仿佛无尘埃浊染的静美。尤其让人惊讶的是,充当这组作品人体模特的女子竟然就是画家的亲生女儿。 这位父亲名叫李壮平,今年61岁;女儿名叫李勤,23岁。 创建于 2011-09-06 被浏览 367273 次 http://blog.ifeng.com/album/album_152995.html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4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路易十三”的书
gongshiliang 2011-1-2 21:54
路易十三的书 【作者: 萧关鸿 ;转引自《新民晚报》2011-01-01】 路易十三的出书计划大概是中国出版史上最奢侈的计划之一。 它请香港著名设计师孙竣良为十三位艺术家每人设计一本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画册,甚至用的纸张也是不同的。唯一相同的是开本。设计师专门飞到日本去选纸,在美国、上海、北京、香港之间飞来飞去与艺术家当面讨论书的内容与设计。 这样奢侈的作派是任何一家出版社无法做到的,只有路易十三。它不是出版社,是名酒,是奢侈品牌。因此它的所有做法都是奢侈的。 它选择的十三位艺术家也费尽心机,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故事和各有特色,比如白先勇的绝伦昆曲,张永和的非常建筑,刘香成的瞬间真实,靳羽西的奢华家宴,刘野的美艺对弈,娄烨的迷离幻想,陈幼坚的设计玩赏,洪晃的诗意戏谑,邵忠的阴阳天书,张锦儿的唐卡茶艺,周纪文的文人收藏,施勇的音韵雕塑,王小慧的九生神秘,这十三个人就是十三道风景。 我很欣赏这位设计师,我说这本大书最大的难度是把十三本完全不同的画册统一在一个大包装里。他给自己出了难题。 这十三本画册每本设计得都很精妙,每个细节都很讲究。但最后的包装真正难倒了设计师。 他给我看过很多方案,没有一个令人满意。最后没有时间了,做了一个红丝绒的盒子,把十三本画册装进去。这是这套书唯一不出彩的地方。 为了开新书发布会,路易十三花几十万元在黄浦江边的浦东绿化带搭建了两个大帐篷。帐篷里一张巨大的长条桌,两边可坐100人。酒会是法国大餐,每个贵宾身后好几个人伺候。会后每位贵宾可带去一个自己用过的精致的高脚香槟酒杯,装在特制的路易十三红包装盒里。但不能带走书,因为这本书定价8888元,限量300本。 我在会上的祝酒词就是我为这套书写的序。 我说这是一个美妙的创意。我们已进入创意时代,只有美妙的创意才能激发我们的热情与幻想。 路易十三追求的是生活中的品质和品味。十三位艺术家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和完美。出版社追求的是把出版物的品质品味与精神的自由完美结合,传播光大,薪火传承。这是出版的意义。也是出版人的理想。 路易十三是生命之水。艺术与书籍是生命之舟。生命之水使人类此岸的生活更加精彩。而艺术与书籍则将人类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我们需要此岸,也需要彼岸。这就是我们与路易十三在这本书里相聚的理由。我相信这天的晚餐和这套书给每位贵宾留下难忘的印象。将来出版史研究者会寻找这本书。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3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