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献分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隔岸观火到切肤之痛
热度 4 wfangimm 2017-11-28 12:42
2012 年曾有国外科学家抵制 Elsevier 期刊大幅涨价的问题,引起科学家的愤怒,从而希望抵制该出版业寡头之一的公司不断大幅涨价的行为。科学网曾有博主讨论此事,如郝炘的 “ 上千名科学家抵制 Elsevier 期刊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do=blogid=533650 ) ,一些大众媒体如《中国青年报》也曾报道此事。 2016 年,比利时鲁汶大学的 Tom Heyman 对上述签名参与抵制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 “ 研究结果显示,有 21% 的签名科学家的身份无法识别, 19% 的科学家自签名以后再没有在任何期刊上发表过任何论文。然而, 23% 的签名科学家在签名以后仍继续在 Elsevier 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其中化学领域这一结果为 29% ,心理学为 17% )。其余的 37% 确实只在非 Elsevier 出版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 (引自李江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07735.html ) 那么效果呢? “ 最初关于抵制运动的媒体报道确实给 Elsevier 施加了压力,迫使它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撤销了对 “ 研究著作法案 ”Research Work Act 的支持,该法案旨在阻止美国联邦资助的研究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上)。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显著效果。 ” (引自李江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07735.html ) 对 Elsevier 的抵制,我过去是隔岸观火,现在似乎要有切肤之痛了。原因是最近两天接到医科院图书馆通知: “ 近期图书馆在进行 2018 年数据库资源订购和评估工作。其中 ScienceDirect 数据库(收录 900 多种期刊,包括 Lancet 、 JACC 等高影响因子期刊)涨幅异常高,价格涨幅高达 50% ,远超出图书馆可承受的经费范围,存在停止订购的可能。 ” 据说医科院是国家支持的医学图书馆之一,而且中国又在科研投入等多方面以 “ 土豪 “ 的面目示人(至少不少国外学者是普遍有此印象的),尚且遭遇这种命运,那么其他地方又如何?某些 “ 诺奖后备军 ” 学校大概不必担心,因为是真正的土豪,不是带引号的。 想当年在我读研时,医科院图书馆的化学类期刊就跟不上,只能靠到中科院图书馆去看和复印;后来网络发达了,可以有其他渠道获得,或者通过手续还算方便的馆际借阅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 直到这次情况之前, 医学类期刊一直没有问题。 本来我在激动之下,考虑过是否应该抵制 Elsevier 旗下杂志?例如发表、审稿等等。不过按照上面其他学者抵制的情况来看,我这个小人物还是别掺和什么抵制了。与此同时,我本来对 sci-hub 这类被认为侵犯版权的 “ 海盗 ” 网站有点复杂心理,觉得侵犯版权总还是不好的吧。不过要是医科院图书馆真的因为 Elsevier 期刊价格太高而停订,至少通过 sci-hub 获取 Elsevier 期刊文章 pdf 就没啥心理负担了。 顺便把 sci-hub 仍有效的 domain 分享一下(因为 11 月 22 日起 sci-hub 以 .ac, .cc, .io 等几个后缀的网站被封,让不少人找不到该网站了): sci-hub.bz, 80.82.77.83 和 80.82.77.84 。上面这些 domain 科学网有人分享过,但我看那些博客的访问量较少。考虑到我的博客访问量可能相对高一点,在这里帮助再传播一下。 如果说出版商曾经推动过科研思想的交流乃至科技进步的话,今天他们恐怕是阻碍多于推动了,所以这个领域理应有变化。那些不以牟利为目的的 “ 海盗 ” 网站,或许有一天会被后人视为打破出版商利益的先行者。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0031 次阅读|6 个评论
祝贺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文献开放获取)
热度 1 WileyChina 2015-10-8 11:41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 William C. Campbell 、日本学者 Satoshi ōmura 以及中国药学家 屠呦呦 分享此殊荣。 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她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她在艰苦的实验条件下,带领团队发现了抗疟特效药物青蒿素,也是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Satoshi ōmura , 1935年7月12日出生于日本山梨县,于1968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并于1970年在东京理科大学获得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1975年到2007年,他任教于日本北里大学,现已从北里大学荣誉退休。他从链霉菌( Streptomyces )中分离出新的菌株,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表征, 而其中的阿维链霉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是William C. Campbell发现抗寄生虫药物阿维菌素的基础。 William C. Campbell , 1930年出生于爱尔兰, 他1952年本科毕业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并于195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已从美国德鲁大学荣誉退休。他从Satoshi ōmura培养的细菌中提取出阿维菌素( avermectin )。人们发现这一化合物可以高效杀灭动物寄生虫。经过化学修饰得到的伊维菌素 ( ivermectin )被证明对于人体内的寄生虫幼虫具有特效,因此被广泛用于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治疗。 虽然上述提到疾病对于目前多数中国人而言比较陌生,但我们很难想象全球至今仍有很多人正在被它们所困扰,其中3700万感染盘尾丝虫病,1.2亿感染淋巴丝虫病,2亿感染疟原虫(疟疾)。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贫困地区,包括非洲,南美洲和南亚的部分国家。 所以这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对于改善贫困地区的人群健康状况,挽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千百万人的生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庆祝这一奖项,并使更多读者了解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我们将以下文献中属于Wiley数据库内的论文免费开放获取。未订阅期刊的读者,也可以登录 Wiley Online Library 下载全文。 NobelPrize.org Selected publications by Campbell J. R. Egerton, D. A. Ostlind, L. S. Blair, C. H. Eary, D. Suhayda, S. Cifelli, R. F. Riek, W. C. Campbell, Avermectins, New Family of Potent Anthelmintic Agents: Efficacy of the B 1a Component,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79 , 15(3) , 372–378. Link William C. Campbell, Ivermectin, an antiparasitic agent, Med. Res. Rev. 1993 , 13(1) , 61–79. DOI: 10.1002/med.2610130103 Selected publications by ōmura Burg et al., Avermectins, New Family of Potent Anthelmintic Agents: Producing Organism and Fermentation,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79 , 15(3) , 361–367. Link Also of interest and free to read till 10 December, 2015: Takeshi Yamada, Tetsuya Ideguchi-Matsushita, Tomoyasu Hirose, Tatsuya Shirahata, Rei Hokari, Aki Ishiyama, Masato Iwatsuki, Akihiro Sugawara, Yoshinori Kobayashi, Kazuhiko Otoguro, Satoshi ōmura, Toshiaki Sunazuka,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Indole Alkaloids Containing an Indoline Spiroaminal Framework, Chem. Eur. J. 2015 , 21 , 11855–11864. DOI: 10.1002/chem.201501150 Takeshi Yamada, Tomoyasu Hirose, Satoshi ōmura, Toshiaki Sunazuka, Organocatalytic α-Addition of Isocyanides to Aldehydes, Eur. J. Org. Chem. 2015 , 296–301. DOI: 10.1002/ejoc.201403313 Hiroyuki Shimamura, Hiroaki Gouda, Kenichiro Nagai, Tomoyasu Hirose, Maki Ichioka, Yujiro Furuya, Yutaka Kobayashi, Shuichi Hirono, Toshiaki Sunazuka, Satoshi Ōmura,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Total Synthesis of Bottromycin A2: A Potent Antibiotic against MRSA and VRE, Angew. Chem. Int. Ed. 2009 , 48 , 914–917. DOI: 10.1002/anie.200804138 H. Tanaka, S. ōmura, Screening of Novel Receptor-Active Compounds of Microbial Origin, in Biotechnology: Products of Secondary Metabolism , Volume 7, Second Edition eds H.-J. Rehm and G. Reed), Wiley-VCH Verlag GmbH, Weinheim, Germany, 1997 . DOI: 10.1002/9783527620890.ch3 A. Ducruix, C. Pascard, S. ōmura and A. Nakagawa, 5,9-Diacetyl (3,6)bicycloleuconolide A3,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B 1977 , 33 (7) , 2314–2316. DOI: 10.1107/S0567740877008334 Selected publications by T u Tu et 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 Yao Xue Xue Bao 1981 , 16 , 366–370 (in Chinese). Link Also of Interest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5 , ChemViews Mag. 2015 . Takaaki Kajita, Japan, and Arthur B. McDonald, Canada, have been awarded for showing that neutrinos have mas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5 , ChemViews Mag. 2015 . Tomas Lindahl, UK, Paul Modrich, USA, and Aziz Sancar, USA, have been awarded for mechanistic studies of DNA repair The Nobel Prize , Veronika Belusa, ChemViews Mag. 2015.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on the Nobel Prize
个人分类: Health Science|2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4年-2015年Wiley热门医学文章分享
WileyChina 2015-6-24 09:45
Wiley 与 Altmetric 的合作让我们能精确的跟踪 Wiley 期刊中每一篇文章的被分享次数。根据 Altmetric 数据,以下 25 篇文章是 新闻文章、推特、博客等媒体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 25 篇医学文章 。 点击了解 Altmetric 这 25 篇涉及多个话题,从美白牙齿和口腔癌风险的关系,到会使用第二语言和减缓认知功能老化的讨论。 Wiley 免费开放 2014 年 -2015 年最热文章。 点击了解详情 1 Use of Hydrogen Peroxide-Based Tooth Whitening Product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Oral Cancer Journal of Estheticand Restorative Dentistry 2 Am I norm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nstruction of nomograms for flaccid and erect penis length and circumference in up to 15 521 men 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3 Weight training, aerobic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long-term waist circumference change in men Obesity 4 Diet Soda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Increases in Waist Circumference in a Biethnic Cohort of Older Adults: The San Antonio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 Does bilingualism influence cognitive aging? Annals of Neurology 6 What Exactly Is an Unusual Sexual Fantasy?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7 Mindfulness-based cancer recovery and supportive-expressive therapy maintain telomere length relative to controls in distressed breastcancer survivors Cancer 8 Obesity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9 What has research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revealed about th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recreational cannabis use? Addiction 10 Electronic cigarettes: review of use, content, safety, effectson smokers and potential for harm and benefit. Addiction 11 Nature and Origin of “Squirting” in Female Sexuality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12 Exploding head syndrome is common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3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luenzain healthy adults and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4 Effectof a Moderate Fat Diet With and Without Avocados on Lipoprotein ParticleNumber, Size and Subclasse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5 Engineering toxin-resistant therapeutic stem cells to treatbrain tumors Stem Cells 16 Variation in Orgasm Occurrence by Sexual Orientation in a Sample of U.S. Singles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17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on-nutritive sweetened beverages on weight loss during a 12-week weight loss treatment program Obesity 18 Electronic cigarettes for smoking cessation and reduct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9 The Effect of Energy Drinks on the Urge to Drink Alcohol in Young Adults Alcoholism: Clinic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 A critique of 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mmissioned reportand associated paper on electronic cigarettes Addiction 21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e-cigarettes when used to aid smoking cessation: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 study Addiction 22 Ultrasound observations of subtle movements: a pilot study comparing fetuses of smoking and non-smoking mothers Acta Paediatrica 23 Portrayal of Alcohol Intoxication on YouTube Alcoholism: Clinic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24 The Impact of Sleep on Female Sexual Response and Behavior: A Pilot Study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25 Liver injury from herbal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in the U.S.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Network Hepatology
个人分类: Health Science|1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招志同道合的人才:共建在线文献管理与分享平台
drqian 2011-1-3 06:03
招新科学核心团队成员,共创中国科研未来 什么是新科学网? 新科学网 是一个科学2.0导向的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我们的目标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科学.连接.人为理念,以在线文献 管理和分享为主题,打造一个更加开放、互动、协作的科学平台。让所有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其他热爱科学的人都聚到一起,分享资源、交流互动、享受科学。我们的 长期使命即推动科学2.0的发展,或概括为改变现有科研模式。 我们的成就 新科学是国内第一个融在线文献管理和社交关系网络(SNS)为一体的科学平台,其前身是新基因网于2008年8月上线运 行,后改名为新科学,于2009年4月正式上线。我们是国内在线文献管理领域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新科学网经过先后的三次改版,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模式, 由此我们也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文献挖掘与分析的相关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 在没有采取太多宣传手段的前提下,我们已经吸引了近6000名注册用户,产生了1.4万余文献资料,近2800篇文献笔记 和科学报道。 为什么 需要你的加入? 作为一个公益的项目,新科学的建设以及经费都依赖于我们的核心团队成员,义务的劳动和资金的付出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让我 们觉得担忧的是,我们现阶段的能力无法为新科学的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无法让更多的人发现新科学,从而也无法让新科学走得更远,迈向改变中国科学模式的脚步也就放慢了。我们急切的期望具备出众能力的你加入我们,成为新科学核 心团队的一员,来共同建设新科学,共同为中国科研建设出一份力量。如果可能,我们也不排除将新科学建成一项为之奋斗的事业。 你加入后能得到什么? 1.核心团队成员的荣誉,为中国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成就感。 2.一展身手、打磨技术和挑战自我的机会。 3.按照能力和水平,得到1-10%的核心团队启动股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一、社区运营专家 主要职责: 1、负责社区活动策划、内容经营、功能规划,对用户发展与社区活跃度负责; 2、负责制定社区运营管理制度,构建社区版主团队; 3、建立与社区用户良性沟通关系,收集用户意见及建议,能够对其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监督执行; 4、善于调动活跃用户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忠实用户数量; 基本要求: 1 、 学历不限,热爱科学,热爱互联网,具备较充足的上网时间; 2 、 有学术论坛或社区网站的运营经验,参与超级版主或以上级别的管理工作1年以上; 3 、 有一定的文案策划功底,能独立完成社区活动策划; 4 、 责任心、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网络推广专家 主要职责: 负责网站推广、宣传,配合社区管理员组织活动,并且组织会员一起参与推广活动。 基本要求: 1 、 学历不限,热爱科学,热爱互联网,具备较充足的上网时间; 2 、 熟悉各种网络推广渠道和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半年以上)。 3 、 了解网络推广的效果评价体系,善于量化和分析相关数据。 三、网络编程高手 主要职责: 网站功能的开发与维护,服务器的管理。 基本要求: 1 、 学历不限,热爱科学,热爱互联网,具备较充足的上网时间; 2 、 精通PHP+MySQL编程技术,具有一年以上实践经验 (最好能有相关作品); 3 、 了解Discuz系列软件的基本框架 + 熟悉敏捷开发原则; 四、软件开发工程师 主要职责: 负责开发与新科学配套的桌面端应用软件 基本要求: 1 、 学历不限,热爱科学,热爱互联网,具备较充足的上网时间; 2 、 精通桌面端软件的开发,开发语言、框架不限,具有一年以上开发经验。如能开发跨平台应用尤佳。(请附上作品) 3 、 了解word等办公软件插件的开发。 http://www.xinkexue.com
个人分类: 科学2.0|521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