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本科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国视界(2):第一流本科课堂之外的学习环境是啥样?
热度 28 huanping313 2014-12-15 07:17
美国视界(2):第一流本科课堂之外的学习环境是啥样? 前言:半个月前我写了 “ 美国视界 ” 系列的第一篇《 第一流的本科教学课程该是什么样? 》,介绍了一所常青藤学校是如何举办适应现代社会的本科教育的,学生们又是如何自我管理、主动参与、用功学业的,得到读者们的热烈响应。作为故事的继续,第二篇将把目光转向课堂之外的东西,但还是跟学习有关的软硬环境,比如选专业、课程弹性、课题研究、国外校外学习、合作学习、图书馆。需要在开头说明的是,我是在大陆接受的本科和硕士教育,来到现在读博的学校也只有区区几个月,并没有直接参与本科生的一切培养环节,所写所述只是一些粗略的亲历见闻,不见得如学术论文一般严谨、准确。 选专业 美国的高中是不分文理科的,与此承接的是,学生被录取时都是没有具体专业的,甚至先进到没有按国内的大类招生。大一一年也是没有专业的,只上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比如名字就叫:西方文化、非西方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应用技术。如果学生有较为明显专业倾向的,也可以在通识课程之外,侧重选修该专业的课程,讲师也会在课上介绍自己专业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生涯。第二年就开始进入确定专业,术业有专攻的阶段了,但是又不完全是。因为多数学生都有主修和辅修的两个专业。我认识的一位朋友,选择了主修社会学和辅修心理学,毕业之后又申请到医学院读医学博士。如果按国内的文理界限,他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国内的大学新生是怎样选专业的呢?这个想必都清楚,高中毕业生此前一直在埋头做题,忽然间被要求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几天内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对社会职业和兴趣爱好又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凭着身边人的几句劝,或者是为了上某个学校,就草草确定了一个专业。想转专业,却发现是那么的困难,壁垒森严(比如申请条件是在原来专业排名前几)。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根本不喜欢学工程技术,厌学情绪上升的情况下还要做到成绩排名工程专业前列谈何容易,转投无门的情况下只有默默熬到毕业,看着身边人一个个优秀到奖学金荣誉拿到手软,却发现什么都与我无关。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差劲,总有一天会证明给自己看的(虽然多年后来到了现在这所让当年的学霸们羡慕的名校,但是这些年走过来也着实不易,而多数有此遭遇但有才华的同学就此早早告别了学业,真是个很大的人才资源浪费)。另一个例子是一位清华的同学,填志愿前听说这个热门专业就业很好就选了,进入之后才发觉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些年也几乎感受不到学业带来的愉快,尽管平均成绩也有八十多分。 反观身边的这些美国本科生,一副对自己专业自豪和喜欢的样子,真是前所未见。我们彼此都不能很好理解彼此的世界,如果让他们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不自由,只会让他们觉得 terrible 。换专业、转校或辍学,在他们看来都是正常的选择和权利( live free or die );反之,沉默和忍受,就不是他们喜欢的方式了,估计他们也做不到。事实上,经历了大一一年的熟悉学校和专业,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做到选其所爱了。 课程弹性 一个学年分四个学期( 10-week term ),虽然每学期只有 3 门课程左右,就让学生忙得够呛的了,但好处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专注于有限的内容,更容易学得扎实。学生可以在一年当中任选三个或以上学期注册课程,剩下一个学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有的学生怕寒冷,冬季学期就放假了),学校会将未来两年供选的课程发布,尤其是同一门课程重复开设的学期,方便学生自由安排时间(教务处的角色真是太重要了,难怪教务长会是仅次于校长的角色,副校长或校长助理还得靠后站)。也有的学生很喜欢做研究,会选择在大一大二的 8 个学期里把本科课程都修完了,大三的时候就专心跟着教授做研究,或者自己申请学校资助的 research program ,没有课程的干扰。像国内这样的同专业同届的学生同一进度统一管理,是带来了管理上的很大方便,但同时也失去了个性化教育的机会。 另外,无论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是在周一到周五白天上,晚上和周末都是没课的。每门课程的学时比国内略少,但是要求严格程度远远高于国内,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索、学习、思考。 有趣的是,即便是某一个专业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学生依然可以自由选择(研究生也可以选本科生的课程,只是没有学分而已;反过来,本科生也可以选研究生的课,只要讲师同意;所有类型学生都在用相同的教学选课系统)。比如我刚上过的《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专业的必修课,但仍然有数十位语言、文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选。结合主修辅修的两个专业再一看,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厚基础,宽口径”,相反,很多国内高校是学到了表面,而缺少实质。双学位教育就是一个例子,授课教师的认真程度,学生的出勤率,学习认真程度,毕业要求,都是打了很大折扣的。刚上本科的时候,我对拿到两个学位的牛人是敬佩之情有如滔滔江水,后来转为平常视之,但如果是在美国这类大学修读两个专业的,我还是蛮欣赏的。 课题研究 近几年国内本科生能发表论文甚至 SCI 的越来越多了,有的是攀上好的实验室平台的确参与了工作做出成绩的(华南理工的还发表了非第一作者的 Science 文章),有的是靠找枪手买论文做到的,有的是教授喜欢这个学生想帮助其学术保研直接代笔的…情况五花八门,但是结果大多指向了保研、奖学金等名利,很多学生谈不上对这个工作多有兴趣。有的人还以为国内学术界一片繁荣,新星辈出,孰料是浮躁的科研环境在腐蚀着年轻学生。连评个优保个研,是否发表论文似乎都成了一个门槛或敲门砖。然而,发表学术论文并不是本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而应该是研究生干的事。 看看身边这些美国学生能在本科阶段发表论文的还没听说,但是多数也有在高年级参与研究,但其目的跟国内不一样,熟悉研究的途径和范式,巩固所学,实践 critical thinking ,发自内心的兴趣,其成果最有可能见诸于本科毕业论文,其次是专业学会年会的会议海报,而非期刊论文。对比起来,国内高校的做法是有“拔苗助长”之嫌的,就像很小的孩子就被要求去干不是那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那样,超越了成长规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术”,而非“道”上面,导致了知识的不扎实和思维眼界的狭隘,培养了很强的功利心,更长远来说就是职业发展少了一股后劲和合理的加速度。孩子没有错,错在学校的短视性引导和评价体系。只有取消了在本科生中就出现的论文崇拜苗头(即便真能发表,也做到心平气和、自然而然),更不要拿论文当评优依据或加分项,甚至是树典型,大吹大擂,回归本科教育的真义(“科学之本”),风气才可能好转,教育才有未来吧。 Study abroad and off campus 这是学校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学生可以选修国外或校外课程(语言学、环境学、经济学等等)、国外实习、交换生项目,一边学东西拿学分,一边培养学校所期望的“世界公民( Global citizens )”意识, study other cultures and disciplines indepth, and gain new global perspectives 。据统计,每年都有 60% 左右的学生会到国外去学习,产生的费用大部分由学校承担,学生承担小部分(学费虽贵,但物有所值;家庭收入在 10 万美元以下的学生甚至可以一直拿着奖学金读完四年),如果算上开在美国本土的课程(比如之前说的地学 stretch ,学生们绕着美国转了两个半月,选修过任意一门地学课程的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校外参与率就更高了。这些国外校外课程都有相当的承接性,就是在加深对之前课程的认识,避免了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也不止有一次机会去参加这样有趣又有挑战的 program 。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像北大 — 耶鲁,清华 — 伯克利之类的国际交流项目,有些人可能就此以为我们一下子有了这么多跟这些世界名校平起平坐的一流大学了。不幸的是,情况不是想象的那样。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些年中国经济和财政能力发展很快,引起了国外高校的注意,纷纷来中国开拓生源市场,维持或增加国际生比例(直白地说,有钱出得起国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因为其它更先发展起来的亚洲国家的留学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或正在萎缩,通过这样的一个象征性的合作,起到很好的广告效应。比如我知道临近的一所学校,三四年前校园内中国学生还只有区区几十,现在已经是好几百了),寻求课题经费合作(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增长缓慢),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世界大学排名的一个参考因素)。其与中国高校主动接触的愿望比较强烈,而中国高校在这样实力并不对称的被动合作中,也得到了一些好处,比如扩大招生吸引力,攀上名校之后自己的国际化程度也跟着上去了。更直白点说,这些合作项目中的美国名校对中国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反过来,美国名校的学生对去中国这些大学就缺乏兴趣了(即便我们学校开设了几个中国文化课程或讲座,参加的人通常不会超过十个,而且多是华裔),如果去的话,更感兴趣的也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而非中国的这个大学(也许压根就没听说过),这就体现了美国校方和学生两派截然不同的态度。 合作学习 实地体验了一回学校 “ 研究写作信息技术中心 ” 提供的写作咨询服务,还是在同学 A 的鼓励下才大胆走进去让自己的课程作文被人修改的(越来越喜欢这里的合作开放讨论学习的方式)。网上预约系统有近 30 位导师可以选择,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多是大二到大四的本科生,少数是研究生。果断选择了一位研究生 B ,一对一讨论和头脑风暴一小时之后(年龄估计比我还小,但是讲解很专业),出来时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登上了一个新高度。临走还被告知想要更专业的指导,还可以预约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的专家 C 来帮锤炼到更高水平。想想以前上本科的时候,跟学生联系如此紧密能提供这般细致指导的也就一个心理素质中心,而在这里类似的中心有十多个,什么教学技巧提高中心,合作学习中心 …… 很多都是头一次听说,根本不给学生的心理积累到出问题留下多少机会,而且能做到更专门化的免费服务水准,而人才队伍就有基数庞大各有特长的学生做支撑(最多的还是学生总数 3/4 的体育注册人数, 1/5 的现役运动员),兼职挣钱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中心的年轻导师们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而来咨询的学生也有了提高,相互帮助合作共赢的结果。 说起合作学习室,也是一绝,图书馆有上千平米的开放或封闭的讨论空间,还可以网上预订不同容量的讨论室,初次看到几百人在我面前分组谈论的氛围,真是壮观。这是很常见又忙碌的场景(一个课程中会先后跟不同小组的队友合作,还可以预约助教参加),也是他们习惯的合作学习方式,并包含着对有新意又有趣的追求。古人说过“独学而无友”,在他们面前,国内的学习更像“独学”和封闭的,而结果会不会对应了后半句呢——“则孤陋而寡闻”?也许还不止如此。 图书馆 国内喜欢用早起去图书馆占座来表现一个学生的好学,其勤奋好学精神固然可嘉,但我更欣赏现在学校充足到远远坐不满的自习座位,根本不用赶早去占座。图书馆一般是早 8 点开到凌晨 2 点,另外附设有通宵自习室。有散布在学校各个角落的 9 个不同主题的图书馆和各办公楼内的走廊座位(教室只供上课用,不是用作自习室的),也只需要找到最喜欢最舒适的位置阅读即可。座位的样式粗略估计有数十种,陈设也很考究,给个性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旁边经常会有一块可供挪用的白板,供个人画画写写或小组讨论,真的是一种享受。 馆藏量也很丰富,数百万册图书里还搜罗着各国文字的(中文图书也有数万册),有的书或资料甚至有两百多年历史,展示着一所老牌名校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常青藤联盟和 MIT 这 9 所学校之间的馆际互借,更是使这个共享借阅量达到可观的 6000 万册左右(几乎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 2 倍)。用英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都包罗了,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到。以前在国内查英文文献时经常会因为没有下载权限而作罢,而现在则没有了这个障碍,想偷懒不深入探索都没理由了。一次跟一位同是地学专业的同学聊天,说起其本科毕业论文引用了 200 多篇文献,差点没把我吓到,因为这样大的阅读和引用量甚至可以比肩 国内的博士论文了 。本就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很强的好奇心,加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真是如虎添翼啊。 写在后面的话 在这样的学校里度过本科四年学习,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自由度非常大,可以选你所爱,爱你所学;图书馆学习资源也很丰富,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多到将触角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更容易遇到兴趣爱好与你相近的人,经常一起讨论碰撞 idea ,合作进步。
34604 次阅读|34 个评论
美国视界(1):第一流的本科课堂该是什么样?
热度 44 huanping313 2014-12-2 07:00
美国视界( 1 ):第一流的本科教学课堂该是什么样? 前言:留学美国已三月有余,我也在一路增长着见识,收获着新知。看到国内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探索着教育科研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方向,我一方面敬佩于其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鼓舞着我结合留学见闻思考并回答很多教育方面的话题,并希望跟国内的老师同学们分享一些见闻,为科教工作和教学改革提供来自美国的经验。于是趁着寒假来临,我从厚厚的留学日记中摘抄出了一小部分,加以整理成几方面话题,以飨读者。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基本使命,我也很愿意从这个话题谈起。恰好我所在的大学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常青藤高校之一,本科教育更是在美国独领风骚,其课堂教学经验有很好的借鉴启发意义。 申请博士时我是小跨了专业,入学后导师就建议我补上本科基础课程,于是就选修了一门基础课,随堂听课和作业考试要求跟本科生完全一样。本文以日记体呈现了很多细节,缺乏时间耐心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读最后一段。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日记一:开学初印象 注册了一门本科生课程《 How the earth works 》,课时不多(授课 65 分钟 / 次× 3 次 / 周,加一个 X hour ,即看教学进度随时加课;实验是每周一个下午 3 学时),但很精干(一学期 3 门课,上一次课才一小时就不给你教太多,少量多次更能保持学生注意力)。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试( 10 周课程就是 8 次 10 ~ 15 分钟测验 +2 次各一小时期中考试 +1 次三小时期末考试共计大小 11 次考试,每周一测是从 65 分钟里抽出 10 ~ 15 分钟),平时还会留一些作业帮助预习,单出题目就够教师花时间的了。课前预习一章内容是必须的,要不然很难跟不上课堂节奏。 PPT 是我见过的最精美一份,图片动画视频很丰富,文字很简练,教室有四五种灯光组合供教师选择,营造了在博物馆听课或是在拍科教片的课堂氛围。时效性强,比如两周前的科学新发现(含视频)就能入选课堂作业和讨论,但学生们被事先要求就阐述一自然现象提出假说和验证。一小时的课就能提问三四十次,身旁的几个学生在频繁举手回答之时,方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60 个学生有一半多带电脑去上课,但都是用来记笔记的, Wifi 信号好但没有一个人上网,嗒嗒的打字声犹如身处 GRE 考场,更没有一个人摆弄手机,不分男女都是在忙着记笔记。整堂课的节奏除了听课就是记笔记、思考、小组讨论和问答。一学期三门课就够他们忙活的了,可是这些人还很喜欢运动和 club 活动,只能感叹其时间效率之高。研究生课堂稍显轻松,会偏重科学发展、思考和批判而非知识讲授,但阅读量很大。此外,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实现了对课堂的无缝对接,服务资源先进丰富,比如教材很贵,图书馆会在前台书架提供 4 本书供预约和阅览,也可以在复印机上复印,或是扫描课本后输入邮箱地址就直接传送到了自己邮箱(直到上完课都没见过 U 盘)。顶级的课堂,一流的服务,着实厉害。 日记二:课外阅读材料 课前阅读材料有数十页介绍了页岩气,明天花一堂课专门讨论它,再次惊叹于课堂的时效性,不止有科学进展,还关注工业产业创新,相比国内课堂的内容陈旧和照本宣科,这里的学生真幸福!从阅读中我也看到了地学专业的别样前景,原来毕业不止是可以做研究,到工业界就职的机会也不少,正像明天要见到的嘉宾校友那样。还是说说页岩气,这个新能源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改变气候变化进程及其谈判和研究,美国这些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稳步下降主要靠它(中国依然在快速增长,减排压力空前大)。尽管开采存在环境风险,但美国企业和选民更愿意押注于大胆的技术革新和收益;而在传统保守的欧洲,则很难奢望此类惊喜,以环保之名反对的声音让稍次于美国的新技术迈不开步(转基因也类似,美国人聪明就在于明知有风险还敢边做边解决,进而激发了更超前的技术);而对能源极度饥渴的中国是有雄心但缺成熟商业技术,即便若干年后有技术了一旦大规模开发之后(对水资源消耗很大),是否遭遇限制还未可知。而等到一些资料翻译成中文被检索到,时光又过去好几年了,美国又跑到更前边去了,所以“出国学习首选美国”不无道理。 日记三:实验课开始了 上了第一门本科生的实验课程,跟以前的经受的地学训练完全不同。题量巨大,先通过观察各种地图,然后出来的一大堆为什么问得人头都大了,很考验观察、对比、想象能力,还有小组讨论,但答题又相互独立。计算量也大,虽然都不难,把谷歌地球引进课堂。完不成还有一周时间自己查资料解答,地图和计算机实验室也是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使用。巧妙的问题设置将科学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设计这些问题得多费功夫啊),直到最后解释了板块运动,仿佛自己得到了一个重要发现。国内的课堂喜欢教授和记住 facts (事实),在这里更注重自己推导和发现,甚至是一堂实验课都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索性研究。又因为每次课堂的作业量很大,将课堂成绩分散到了平时近三十次训练任务当中(教学系统每周都有几封邮件提示完成进度和打分,压力时时有,半夜的图书馆依旧济济一堂学习讨论),想用功一两周抱抱佛脚,取得好分数,完全不可能。据说这样的课堂训练从小就开始了,所以也不难理解很多年后中美学生和科学水平的差异了。对地质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后续选修一门为期 2 个半月的全野外 stretch 课,飞到加拿大之后开始一路驱车环绕美国主要地质区考察地理,单教学器材就装了两卡车拉过去。费用都是学校出,系里的十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助教也会先后飞往会合,各带一两周不等的课。回来之后看他们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就不觉得累呢? 之后 20 人一组的实验课就是经常外出,老师和助教开着两辆汽车(学校准备有数十辆汽车供教学之用,任课教师可借来开到各个地方去,费用汽油学校出),把学生拉到附近的两个州考察地质和资源。根本不需要等到暑假才集中实习那么几天,当周讲解的内容当周就实习完了。 日记四:助教角色 一道 Take home 考试题把我给难住了,冥思苦想遍查资料而不得其解,遂用只言片语应付过去,好赶着 deadline 交上去。担任助教的同学问起感觉如何,我也不怕如实道出。她在纸上给我画图解释了一遍,理解顿时清晰,果真要有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抓住要旨。她问我是否愿意拿回去接着完成,迟几天也没关系,或是就这么交了,还能说什么呢,哈哈。她说做助教如果不能让我学好课程,将是她的失职(这话要是老师说出来就足矣,连助教都这么认真负责,佩服)。 跟她探讨起中美课堂,才发觉有着理念上的不同。我们习惯于老师和学生两种角色,布置的题目都是学生各自完成,做题过程中不能问老师,要问也只能等到证明你做错了之后,而且是在课上统一讲解。在这里,还有第三种角色——助教(这门 60 人含实验的本科生课程有 7 位助教, 4 位研究生助教, 3 位地质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助教,被分成 3 组每组 20 人的实验课上,对助教的知识也是个很大考验),完成作业题时可以找助教或老师讨论,研究生助教每周还要有跟堂、答疑和改作业试卷的时间,加起来一周就得占去一天(研究生在学义务之一是担任几个课程的助教)。师生间喜欢提问讨论,还有同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idea 不是抄作业),也不太涉及竞争个谁高分谁低分(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改完的作业和考试题从来不会在课堂上讲解,因为改卷子时我们都会在每个错题边写上答案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有不懂的再来答疑,真的是把个性化教育贯彻到底。作业做得好时,同学会写些鼓励的话语,或画上一些有趣的图画,有一次校园野外考察作业答错了很多,得到的反馈就是“××,如果你想再去考察一次岩石,我很高兴陪同你去”。不仅如此,有不会的地方找实验室同学问时,即便他们自己也压着大量的作业任务,也会爽快地抽出时间来给你讲解。有的同学喜欢在黑板上画,还有的人喜欢坐在甚至趴在地板上跟你讨论,这种轻松随意让我也开始喜欢席地而坐。我在国内时就是喜欢提问的那种学生,但做作业还是喜欢单干,现在看来要慢慢入乡随俗切换到这里的模式才行。(国内也有助教的说法,但没有那么细致的任务和关键的作用,老师一般也就在期末考试前来个集中答疑,其实也没有多少人会多花时间在本科生上面,有时间还不如多做研究多发论文呢。其后果就是毕业生基础并不扎实,所学理论又脱离实际,考试分数作用的更多体现在评优保研上面,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因为知识面和思路狭窄而缺乏发展后劲。) 之前已经说过这里的课堂氛围很好,找不到玩手机或睡觉聊天等等的人,电脑也就是用来查资料和做笔记的。讲师提问的频率很高,学生也很积极回应,最多的一次得有十五六个人同时举手回答(占全班 1/4 )。每周的考试、作业和繁重的阅读量,加起来得有三十多次任务,在最后的 100 分当中都有体现,教学系统每周都有几封邮件提醒进度和得分情况,足以保证“临时抱佛脚”绝无可能,而是每周都在用功,甚至凌晨一两点的图书馆仍然有数百人在学习。 日记五:实验课结课了 实验课要做结课project了,随机跟两位安静的美国人组了队,题目是“在班上展示课上学到的5个地质学概念,并以至少5种矿物5种岩石作为例子”。这个题目拿到国内,学生十有八九就是拿几块石头简单说几句,证明自己熟记了岩石的特征,具备了识别能力。但在美国同学这,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些家伙自己设计了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自问自答。然后据此写出了一个剧本,讲述的是在一个周五晚上的酒吧里发生的故事,以岩石名称命名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以讨论自己怎么诞生的为起点,说到两种岩石怎样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现在的岩石,就比喻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比如说父亲在赶集或登山的时候摔下来成了碎片,在重力作用下一直滚下山崖,后来遇到了妈妈),就像美剧里展示的那样。对话中涉及了这10种矿物和岩石,但只有个别有涉及岩石特征细节的描述,其它的则一笔带过。等我看到两人接连写好的前两部分,真是叫绝啊,充满了想象力,叙事又很有趣,关键还把科学知识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还这么自然!这些家伙真可以当个科普作家,或是编剧了(这两位队友平时在班上并不算突出)。等到我来续写故事的第三部分时,感觉有点hold不住了。幸好我去过几次酒吧,加上文学积淀的助力,勉强把这种想象大胆又幽默的语言风格延续了下来。再花两小时讨论和排练,就等明后天几十个小组在班上轮番上台演出各自的故事了,人人都是主角。这样的自然科学课堂,可以预见是生机勃勃、趣味无穷的,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和多元思维太丰富了。100分?GPA满分?这些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真正的创新教育和人才是不能够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来衡量和束缚住的(事实上正是老师鼓励的),更不是教条式的死知识。而这就是我所欣赏并寻找着的美国教育的精髓。 还是那个再普通不过的实验课题目,身边的本科生最后展示的效果果然是不出所料的想象力丰富和有趣。岩石与乐队的类比,一组自主创作的手绘漫画配上文字解说成的寓言故事,家庭话剧,自制的岩石相亲系列电影,有奖问答,酒吧午夜惊魂剧……各有千秋,趣味盎然,我的角色虽然只有两三分钟,但是已经把老师同学逗笑了 3 次,课内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得笑了三四十次。很欣赏美国同学的幽默感,我也被他们影响着。在美的第一次课堂演说以很成功的方式收尾。课下跟同学继续聊,惊讶发现她到七年级才有了教材(上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还是用了教材的),之前 6 年都是没有的,老师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各种探索性 project ,且多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一个个难度渐进的任务,难怪他们这么懂得合作,又有想象力了,真是积累了十多年的功夫。描述的时候她是眉飞色舞的,看得出小学就是她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 日记六:期中期末考试 尼泊尔同学担任助教的另一门课程刚进行了期中考试,就是把卷子发下去,教授和她都回各自办公室干自己的事情,至多在中间会去一趟解释一些题目的意思(大题的题目都很长,给出背景,然后根据已有知识给出见解,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对判卷子的人也是一种考验,关键是这种考试还很频繁,研究生经常会帮助改卷子)。没有人监督,更不需要强调什么考试纪律,结果就是没有作弊,没有借助手机电脑,都专注地在答题。有不会答的题目可以空着,考试时间到了先交上来。明天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地点继续答题(多数人会当堂完成,并非所有课程都有额外答题时间)。同学和我讨论了在各自国家会是什么结果之后意识到,在这里有些道理不言自明:规则与信用(本科生作弊或欺诈就自动停学一年,研究生直接退学;教授信任学生,学生的表现也要跟上)。就像上课不玩手机调成静音一样,该干嘛的时候就干嘛,心里都有一把尺子。你让他们不这么认真,只会招来疑惑 :why not? 一天二考,学期结束!早上的考场有惊人的事情发生,考了一会突然冲进来三个年轻学生,一女二男,全身裸体,一边喊着“ Happy final !”,一边向教室各个角落抛洒糖果,大家纷纷俯身捡糖果,好欢乐的期末考试啊!不到一分钟之后,一位刚去上洗手间回来、错过了精彩的男生推门而入,全场 60 学生齐刷刷看着他,发出哄堂大笑(哎呀,还以为他们会杀个回马枪呢),不知道后来那男生闹明白是怎么回事没。听说这是学校的传统,呀,这些学生真敢脱啊!要换在保守的国度,面临的结果可能是警告开除,或者是一脱成名,但貌似身边的同学已经多见不怪了。下午做的结课报告讲海报也蛮轻松,系主任买来一箱啤酒,师母做了可口的零食(就是缺少了开学时去他家别墅阳台上看到的无限美景),大家就或坐或站在黑板前,一边喝酒一边交流,据说就是采用美国地理学会年会介绍海报的形式,看似很休闲其实真专业。 考试题也不都是很考察创新力的,还是有 1/3 考的基础题,如判断对错和术语解释。但不同于国内的是,考察名词解释时是跟国内考研考博反过来的,国内是题目中给出一个名词,让学生去解释,抠细节,答得是否完满,这里是给你一两句话解释,让学生写出那个词即可。大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甚至实验课和考察见闻,都可以成为期末考试题,但落点于分析推理能力(暗含观察和读图解释能力,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科研素质),答出大概意思(鼓励画图)就可以得满分,不像国内那样强调记忆要点,如果按国内的标准,同一专业最好的学生估计也就能答到 80% 的分数。 日记七:成绩 vs 奖学金 说到本科课程考核方式,中美的差别也是极大的。美国学生要想在课程上拿满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我所在的课程看,不仅考察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还有书本之外的宽泛知识,有些还是很新的科学发现。而最后得分来自二三十次不同量级和考察目的的任务中,虽然少有难题怪题,但因为涉及面广想要都做对,连资深教授都未必能做到。而最后显示的成绩是根据得分划到 ABCDE五 个等级,比如说 90 分到 100 分的同学成绩单上都显示的是 A 等,在课程教师的眼光里都已经达到了课程的最高要求,学生则有很大的空间去自由发挥和合作讨论,没有达到盯着 GPA 不放,锱铢必较,非要争个分数高低的地步。成绩是完全保密的,也不会有各什么班级年级排名,教学系统会根据每次作业考试的分数情况随时加权算出最新得分,非常客观和实事求是,每周就会有邮件发给学生(见下图)。钱学森教育思想中“不鼓励学生拿 100 分,有个八十分就够了,把更多时间花在理解和思考上”,他真是受美国观念影响的人。期末成绩可以拿去竞争奖学金吗?我的了解中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学校的奖学金设计里就没有这一环,本科生主要是两种奖学金,一种是招募或奖励运动员的(奖励运动员也是奖励一支队伍,不是个人),更普遍的是 Need-Based Scholarship ,学校有一套计算标准,考虑了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人口数和生活必要支出,算出应得的奖学金数额,一些人便因此得到了每年 6 万多美元的全奖(比如熟知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拿到全奖并不是因为比其他没拿到奖的学生优秀,而是因为其家庭有经济困难),有一半多学生得到数额不等的奖金。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保证网罗到全球最具培养潜力的年轻人(一位拿到全奖大一的新朋友就跟我谈起在思考要担负的全球责任与个人价值,而在跟她一般大时我却在思考怎么打工养活自己,境界真不一样),还多元化了学生构成,保证了每个人有尊严又平等地上学锻炼自己( eg. 非德语专业但选修了德语课程就可以公费派到德国去上课学习,选了贫困与发展课程就去非洲),避免了在课程中引入功利心和竞争,而专注于学习新知、锻炼思维与合作,还有课业之外的能力。我的理解是,学校信任招来的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发展好自己(没被培养好的,则学校自认有过失),像国内大学那样通过各种奖学金来树立先进典型,就完全是多余的了。然而,在美国只有少数私立大学能实施类似的奖学金制度,贯彻着最先进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日记八:校训所教会学生的 来美三月整,如果说有什么值得在此刻特别分享的话,就是(个人和自然的)世界意识的觉醒。从小接受的教育,包括各种大学的培养目标里,都是强调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在来到的学校虽然地处小镇,校训是很宽泛的 “ 广漠大地上(对真理)的呼唤 ” (哈佛的更简单到两个字 “ 真理 ” ,国内大学普遍优先 “ 爱国 ” ),但是却志在培养为自己负责的终生学习者和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没限制在美国范围内),这种意识渗透在课程设计、研究课题当中,让学生不仅在想,而且在做。即便最后不能人人成为最高层次的世界精英领袖,但做到 “ 为自己负责的终生学习者 ” 也是很不错的,我以为这种培养目标操作性更强,也更尊重个性。忘掉国籍、出身和起点,也不用考虑太实际的东西比如什么就业收入(实际上学校也很不注重就业工作,政府更没有资格考核就业率,但去向都很好),不带负担,在这个多元、平等又有活力的环境中提高自己,去实现梦想着的那种可能性(有可能是童年时就开始憧憬的)。 日记九:长远效果 国内高等教育的问题,其实不止是模式、大学扩招的问题,更多还是理念上的差距 ( 父母、教育工作者、教辅人员、官员 ) ,并不会像经济发展那样容易赶上发达国家。虽然现在很多改革尝试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有探索总比一潭死水和盲目自大好。反观我的学校就很特立独行,几百年来一直把本科生精英化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限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本科生之下,其实以其雄厚财力,加上这么多优秀的 Faculty ,按流行的做法多招研究生多发论文很快就能把学校排名提高,但是她偏不这么干,这就是其受人尊敬的独立品格吧。而回报就是本科教育多年稳居全美第一,一半多的毕业生工作后给母校捐款的比例(中国的不知有没有 1% ?),则是其它常青藤学校和 MIT 、 Stanford 的 1.5 倍 。这就是办到了真正让学生满意的教育吧。 日记十:一些不良现象 上面这些都说得这么好,难道就没有一点不良的现象吗?后来发现还是有的。比如加起来看到有两三个人会用手机回复一些信息(虽然开课时老师说过不能用手机,90%多的人也都做到了),拿电脑去上课的,在上课内容不是很吸引人时,有小部分人会偶尔浏览一下网页,查收邮件。但是这两种现象都不会持续多久,回复完信息,手机就收起来了,上网的也就是短短两三分钟就完成的事,接着继续做笔记和回答提问。可见其自律能力还是很强的,据说这是从小就开始在课堂上培养成的习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上课睡觉趴桌子或者同桌间聊天的事情还从来没有见过。 作弊的事情也还是有的,最近两年从40多例上升到60多例,但不同于国内有学生明目张胆在监考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作弊,甚至于作弊有理的蛮横姿态,这边的作弊不是发生在考场上的,一旦这么做了其后果可以严重到休学几个学期。他们的作弊是发生在一些带回家的考试中,同学间相互讨论,结果给出了相同或相似的答案(带回家的考试是要求独立完成的)。有趣的是,为什么还存在带回家这种考试类型呢,也许是学校用心良苦吧,想进一步锤炼学生的自控能力,一旦有人没做到,则要从处罚中吸取教训,即给你一个诱惑,允许你犯错,不管你或身边同学有没有通过考验,都能从中培养出抵御诱惑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有些课程的结课形式最好还是要查阅多方资料,无法在随堂考试中完成的。举一个哈佛大学最大作弊案为例: 2012 年一门课程的考试协议显示,“考试完全开放,可参考书、笔记、网络等等,但仍须遵守闭卷考试规章,尤其是,考生不能与其他同学包括辅导教师、助教、写作中心等进行讨论”,但结果有一半多学生没有独立完成甚至作弊。后来哈佛大学宣布,勒令60名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休学,剩下涉嫌作弊的65名学生一半留校察看,另一半得到赦免。哈佛文理学院院长迈克尔·史密斯说,休学的学生将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参与至少6个月全职带薪的非学术类工作进行反省,并规定该工作岗位不许由父母或任何亲属提供。在工作2-4个学期后,学生可向行政董事会申请复学,在董事全票通过后才可以重返校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作弊方式的处理上也有很大不同,国内习惯张榜公告以示警戒,这边则不能公开学生姓名,但要求其休学去做服务社会的工作来反省。 写在后面的话 美国常青藤学校非常注重本科教育,有的甚至优先于科学研究,有很合理的制度设计和人文关怀,也很强调学生参与,相对于中国仍然沿用的传统式知识灌输,这是很现代化的教育,也容易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是很大的,开学伊始(除了没课的周末)就得一直处在用功状态当中,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强,其得到的教师或助教的指导也是很多的。但是他们并不因此而成为学习的奴隶,而是追求着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所有的努力都旨在于培养未来世界所需要的人才,为自己负责的终生学习者。 2014 年12月1日星期一
34199 次阅读|69 个评论
权威专家们终于认识到了
热度 1 lxj6309 2013-7-23 10:03
在我的大学职业过程中和以前的博文中,一直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初步性,就业时专业的宽领域特征,一直没有看到积极的回应和知音。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一方面摆脱不了对专业的过分要求,就业要专业对口,一方面又鼓吹与外国的通识教育接轨。实际上,教育专家们从来都不想一想这样做的道理到底是什么,对本科教育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基本性质和任务没有正确的和全面的认识。 今天终于从一篇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希望,有权威专家出来说同样的认识了,希望教育行政官员们也能认识到(大学专业冷热之变:昔日最热专业现在前十排不进: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7/23/c_125048183_2.htm ): 在如今的人才供需市场上,专业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太平人寿公司 浙江 分公司杭州本部业务经理李炯以今年公司招聘保险业务员的结果印证,“保险学一直是热门专业,但最终录取的求职者中,真正是金融学、保险学出身的毕业生比例很少。” 许多企业HR也表示,如今在招聘中,除了专业性特别高的岗位,一般不会限制专业方向。“我们会更多考量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这才是大学里最需要强化的综合能力。”华立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黄怡说,往往那些专业要求特别高的岗位,招聘单位会提出研究生等更高的学历要求。 就业压力,对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孝正认为,“不管什么专业,你是学最热门的金融,还是最冷门的地质,都要面对人才过剩问题,面对国家产业结构性问题,哪个专业都有竞争,这时就得有跑马拉松的准备,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在研究生阶段再提升专业竞争力。” 北京大学招办老师李祎建议,要把大学本科作为基础学习阶段来看待。大学是给一种滋养一种熏陶,而不仅仅是课堂里的知识。在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在优秀的同伴群体中,在优秀的老师带领下,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以下是本人的几篇相关博文: 如果让学生入学后任意选择专业将会怎样? 一个大学生就业率统计为何如此大动肝火? 欢迎教育部与学位委员会修订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关于学制体系改革之孔见 关于大学专业教育中几个关系的认识
个人分类: 教育|3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本科教育的最大差别
热度 10 gaoshannankai 2013-6-25 08:18
转眼到美国已经3年了,自己在美国 呆了2个大学,一个常青藤名校,一个普通大学; 国内从本科到博士,经历了985高校,再加上母亲 干高等教育,所以对比了中国本科的一些差异,借此 高考之机,写给各位家长,希望有所帮助 差异很多,比如从硬件投入到教师水平,责任心等等 那么能否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最大差异: 那就是中国学生学到大学才开始玩,美国学生玩到大学才开始学 当然,这里不考虑985讲话后教育大扩招,搞坏了整个氛围。 起码对于我们70后,还有一些80初的学生而言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就玩命学,不敢松懈,一口气到考入大学 开始松口气,大放羊;中国大学老师最没本事的才去 备课,有点本事的都去干大项目,挣大钱; 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玩,一直到大学或者高中,才正式 开始好好学习,但是 美国的大学老师比中国的要敬业, 特别是名校的,对上课非常重视,亲自搞讲义,批改作业, 指定大量参考书,所以我认为最大的差异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态度决定一切。 所以按照中国国情,大学不能大放羊,一定要加硬指标,比如 搞个大学毕业联考,一定要保证较低的毕业率,这样才能提高质量。 特别是当前教育腐败,学生茫然的时代,一旦管理放松, 后果不堪设想,我在高校这么多年,见到的玩了4年电子游戏, 谈了4年恋爱的人大有人在,诲人不倦啊
390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坚守还是远离师道尊严几乎殆尽的地方?
热度 4 陈龙珠 2012-6-1 16:57
此生幸福得益于老师的教诲和努力的学习,所以一直信奉,在大学做老师,就应该坚持为本科生上课。 但平时站在讲台上授课、坐在书桌前批阅作业,令人心寒的情景又经常会劝说自己,还是早点离开这种师道尊严几乎殆尽的地方吧。 期末出考题时,颇感迷茫:题太容易了,灌水;题目难度一般,又担心一些同学过不去,尤其是上一年没过、来年又重修且等拿到及格成绩好毕业的那些同学,万一考试再不及格,是他/她跳,还是老师被砍,极端风险,谁能评估? 本博真能胡说八道?不,江苏某大学一位副院长今天就被大学生给宰了,不论何故,你敢不引以为戒? 江苏科技大学一副院长办公室身亡 嫌犯为该校学生 http://www.chinanews.com/fz/2012/06-01/3932704.shtml 后记 : http://www.chinanews.com/fz/2012/06-02/3934245.shtml 据警方初步调查,吕某(嫌犯)是该校学生,与路某(被害人)不在同一学院。去年中秋节前后,吕某与同一宿舍的路某班级上的学生因琐事发生矛盾、并由此迁怒于路某。今年1月,吕某考研失败,其自认为考研期间宿舍楼上的学生吵闹,影响了其学习。吕某打听后,宿舍楼上的学生也是路某班级上的,遂产生报复路某的想法。   案发前一天,即将毕业的吕某情绪低落,感到考研失败,前途渺茫,一怒之下砸坏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并欲找路某“算帐”,但因当天已晚而作罢。第二天早上,吕某将事先购买的一把水果刀藏于书中,闯进路某办公室,持刀将路某捅倒在地逃离了学校,致路某失血过多而身亡。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46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卢晓东:元培模式是否代表一种潮流和方向
panfq 2011-9-27 09:44
卢晓东:元培模式是否代表一种潮流和方向 □卢晓东 2001年9月,北京大学开始了一项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探索,其名为“元培计划”。学校在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之外,另设立了“元培试验班”,允许学生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相对自由地选择专业。 今年9月,元培计划已经10年,试验班也在2007年发展为一个不以学科和职业命名的“元培学院”。“元培”已经有了7届毕业生,在校生也发展到800人。9月14日,元培庆祝了十周岁生日,旨在通过学术的庆祝提供契机,反思和探索北京大学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向。 我们的问题是,元培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元培模式是否代表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潮流和方向? 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先生高度推崇住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的本科教育模式,认为这种模式是培养顶尖精英人才的最有效模式。住宿学院发端于牛津剑桥。1925年,耶鲁大学校长安杰尔提出将耶鲁也转变为住宿学院模式,在校友哈克尼斯的慷慨资助下,1933年最初的7所住宿学院在耶鲁诞生,至1960年12所学院全部落成,耶鲁用将近35年时间转变为住宿学院组织模式。 元培计划从一开始,就与住宿学院制度高度相似。住宿学院制度中所谓“专业”概念不再是一个实体,而是指一个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Program),相当于一个培训计划或课程体系。学生修完系列课程,就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成为这一“专业”的毕业生。以上“专业”的概念给予美国高校和学生更大的自由和自主权来选择专业、组织课程和自己的特殊知识结构。住宿学院以及新的专业概念相对而言是一种更加先进和高效的知识传承组织模式。 元培模式的第一种组织优势在于,由于在大学内部住宿学院与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学生因而在选择专业时摆脱了学术性系科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是他们所喜欢的,也是他们擅长的,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更高效,也能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更好适应。在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仍然束缚于实体专业时,当他们仍纠结于是否有机会了解其他专业、能否自由地突破转专业障碍时,元培学生率先摆脱了以上束缚,面对着新的“专业”概念,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 其次,由于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因而学生可以从多个院系选择课程,形成跨学科专业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几所大学跨学科本科专业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跨学科专业占到本科专业的相当比例,其组织秘诀即在于此。以耶鲁为例,跨学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物理学与哲学”、“认识科学”、“天文学与物理学”、“电影研究”、“政治学、经济学与伦理学”等。这一点同样是元培模式生命力关键。2007年之后,元培学院先后与北大多个院系合作,先后打造出“古生物”、“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都已有毕业生走向社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科学技术史”正在积极建设。 第三,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促进了高校分工,纵向的学术性系科摆脱了学生管理工作,专心于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横向的住宿学院专注于学生课外教育辅导,不再承担知识创新责任。分工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大学对不同组织的考评标准宜于制定和执行,进一步提高了横向和纵向组织的工作效率。国家与社会要求北京大学产出两种产品,一是新知识,二是未来中国社会(或全球)的精英。对于外部双重要求而言,矩阵结构实为最佳选择。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隶属于住宿学院,学术性系科主要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住宿学院则在课外发挥全环境育人功能。两种机构共同作用以达成目标。 认识到这三种优势,今年8月,元培三届学生已经搬到校内36楼集中住宿,2012年9月将彻底转变为一所住宿学院。 由于年轻和缺乏经验,以上三种制度优势在北大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仍有待未来继续完善。 新加坡国立大学2001年与北大同时成立了USP(University Scholar Program )学院,性质与元培类似。2011年,该校建成两所新的住宿学院大楼,正式将USP转变为一所住宿学院。起步时间相同,北大再次落在新加坡后面,但我们已经感到潮流和方向。这股潮流包括韩国第一学府首尔大学2008年成立的通识教育学院(或译自由专攻学部,College of Liberal Studies),包括我国宁波大学的阳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的基础教育学院,包括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教育部直属50多所高校类似的改革…… 《科学时报》 (2011-09-27 B3 大学)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3156.shtm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处安身?
热度 1 sxhelijian 2011-6-28 21:39
  现在我有三个博客,新浪网的是大本营,科学网的只发表和教学、科研相关的博文,教育网的已经好长时间不用,原先是专门留给教学工作的一片园地。   我感兴趣的是本科生教育。还有二十年工作的时间,不出意外,我将在此投入更多。本科教育中问题不少,很多人不愿做。而我认为,越是这种状况,工作中的创新空间越大,本科教育中越能做出像样的工作来。   写博文是我工作的一种方式,借此记录,保持工作的热情;借此思考,为每一个点子做好论证;借此交流,得到同行指点,也能够影响我的学生。   新浪网中关心教育的人不少,但专注教育的比例不算多,我的读者限于自己的学生和熟人,我也无意专门推广。科学网中关心的教育针对研究生的多,对本科生的少。本科生教育可能和科学远了,和科研远了,这儿的人不屑于讲,或许根本也没有讲的。教育网上关心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多,人气不是很旺,讲高等教育的事情,没几个人爱理,逐渐也就懒得发博文。   突然发现,我的三个安身之处似乎都不恰当。根本原因,本科教育真的不被人关注。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大家都不养猪时养猪,猪肉定能卖个好价钱。教育工作大概道理一样。所以,我将继续游走,这条路很宽,所以有些孤独。   其实,也挺好的。   
个人分类: 教学相关|29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 ”新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培养出的顶级学者——王晓东“ 想到的
热度 3 supercxman 2011-5-3 12:49
博主才疏学浅,百度了一下,偷个懒直接引用百科上面的介绍吧,这应该不算侵犯百度的版权吧(诸位懂的),而且这应该不算剽窃吧,看了刘菊花的新闻,还是谨小慎微点好,哈哈。先给出链接 王晓东简介 。 以下出自百度百科(在百科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博主标记的重点和读后感): ------------------------------------------------------------------------------------------------------- 王晓东,跑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前沿,试图解密细胞调亡的终极规律的人, 41岁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华裔生物化学科学家,原籍河南新乡,“美籍华人在学术领域地位最高的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资深研究员,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 医学中心生化系教授,讲席教授。2004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大会评选出新一届院士,美籍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名列其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当选者,均是在科学工程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2006年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得主 。   王晓东不仅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迄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同时,他在当选时以41岁的“低龄”,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家境贫困,历经磨难的王晓东自幼好学,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明理睿智,是一个纯粹做学问的人,   王晓东所从事的是细胞凋亡规律的研究,凋亡指的是人体细胞的一个自毁装置,很多癌症就是因为细胞自毁过程无法正常启动,细胞数目越来越多造成的。2000年,他和助手们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一种神秘的线粒体蛋白质细胞sMAC,这种细胞可以打破肿瘤的“坚硬堡垒”,诱使肿瘤细胞“自杀”,对研究治疗癌症方法有重要帮助。从1996年他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室后,他的论文成果在8年间被其他科学家引用超过了15000次,目前担任王晓东所在生物化学系主任的麦克奈特评价说:“王晓东是过去10年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对他工作的恰当承认。”美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2004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大会评选出新一届院士,美籍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和其他美国学者当选,在王晓东对外公布的个人简历中,人们赫然发现,41岁的生命科学家是 河南 省 新乡 市人。   幼年的王晓东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由于家境困难,刚读完小学的王晓东就面临失学的危险,王晓东的外公王靖山是 新乡市第三中学 的英语教师,性情耿直,人缘很好,1975年9月,王晓东凭借外公的关系进入当时的新乡市第三中学读初中。   因为“文革”的缘故,当时学校里的学习风气不是很好,;随着国家恢复高考,王晓东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基础很差,为了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王晓东下定决心,除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坚持自学数学和外语,好学的王晓东给很多老师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英语老师刘培兰连续3年教王晓东那个班的英语,她回忆说:“当时,晓东的穿戴很平常,貌不惊人,但是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扎实的学习基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么时候提问到他,(他)都能对答如流。新乡市第三中学原校长熊夫征说:“当时,王晓东的外公王靖山和我是同事,年龄相仿,王靖山是英语老师,王晓东从小就跟随姥爷生活。在校学习期间,他不仅能吃苦、爱劳动,做过许多好人好事,而且学习成绩突出,单科成绩总能保持在90分以上。”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在这3年里,王晓东刻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师们一致认为,初中时期的王晓东在班上是出类拔萃的,很会支配自己的时间,有着很强的创新求异思维能力。   在完成当前学业的同时,王晓东利用业余时间,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自学完成了全部高中课程,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报名参加了高考,出人意料地是,他的考试成绩比许多高中毕业生还要好,高考分数竟然超过了当年的大学录取分数线。   但王晓东没有急于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为了使自己的学习基础更扎实,初中毕业后,王晓东进入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升入高中后,王晓东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排在年级前列。1980年,王晓东以优异的成绩从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毕业。   当时,王晓东的高考成绩已经达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国内著名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博主注:博主对记者的此段描述相当呲之以鼻,有必要吗,诸位懂的) ,因为王晓东喜欢生物专业,在老师们的劝导下,他还是选择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系。   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后,王晓东很快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明理睿智的品行赢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他不但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还经常参加学校里其他社团的活动,是一位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好学生。   大学毕业那年,王晓东考上了 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系硕士研究生,然而,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美生化考试和申请”影响了王晓东的一生,经过学校推荐和美方严格的考试,王晓东成为当年北京师范大学惟一通过这项考试的学生,只读了 一年研究生课程 的王晓东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放弃读研,毅然选择了注定更加艰难的出国留学。   1985年,带着简单的行囊和对知识的渴求,王晓东只身赴美,3年后,他又考进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并在那里拿到博士学位?随后,王晓东来到亚特兰大的埃莫里大学攻读博士后,跟随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迈克尔·布朗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王晓东回到西南医学中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科学工作室,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了多项国际一流研究成果,他的多篇学术论文刊登在《科学》、《自然》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上,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学者。   2000年,王晓东和助手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一种神秘的蛋白质细胞smac,这种细胞可以打破肿瘤的“坚硬堡垒”,诱使肿瘤细胞“自杀”,对研究治疗癌症的方法有重要帮助,当时,美国另一所高科技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研究,但两个实验室的实验都有所欠缺?王晓东果断决定改变实验方法,并先于对手完成了实验报告,最终成为smac细胞的发现者,一举成为世界级生命科学大师,年仅41岁即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从一名普通学子到现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就这样一路走来? 他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迄今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成为美籍华人生命科学家中的佼佼者 (博主注: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如是评价他也不为过) ,实属不易?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专门为王晓东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布了一份新闻公报?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院长维尔登托尔指出: 王晓东的当选,证明“他是美国顶尖研究人员之一” 。   王晓东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是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途径和生物化学过程?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自毁”或程序性死亡机制,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自毁”机制出现问题与很多疾病的发病相关。王晓东曾发现了一些在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他的研究对于寻找癌症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新疗法有望起到重要帮助。   虽然已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且家人都已在美国定居,但王晓东并没有忘记祖国,他经常回到中国高校进行科技交流。目前,他不仅是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兼职教授 ,复旦大学也聘请他担任讲学学者。   王晓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自己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他说,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作出的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决定是有远见卓识的,当初很多人都说,这些人将来不回来怎么办?邓小平好像讲过,只要有一部分人回来我们就值,即使不回来他们也能为中国作贡献。   王晓东一直积极为国内的科技发展出力,他每年都抽时间回国教书,和其他十几个在美国有教职的中国大陆留美学者组成了一个团队,为北大和清华等高校联合组织了一个名叫“bio2000”的研究生课程项目,这些课程的水平不比国外任何大学差,更别说为国内寄实验材料,帮助同行看稿子,王晓东随叫随到。另外,我国决定在国内建立一个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借鉴西方的先进体制,在科研管理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直接和国际接轨,为了帮助完成这项工作,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王晓东已经连续8次回国,王晓东说:“我希望能把它建成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所,我希望能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为祖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王晓东曾向某报记者表示,自己不过是在具体的领域中比别人领先了一步。他介绍说,美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目前活跃着一大批华人科学家,他们中领导课题组或有自己实验室的不下1000人,是一支非常有影响的队伍。据统计,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生命科学论文中,目前有40%主要作者都是中国人。王晓东说:“我们这些人虽然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事业,也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我们是华人,对中国的感情是无可替代的,一直想为中国做点事,海外学子不管有多大成就,不管离开祖国多长时间,祖国还是祖国。;”   大学班主任武爱老师:“他的脑子很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当强,做事很有条理,是一个很专业的学生,这是他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重要基础。”   大学同学嵇松扬:“在班上,他就是那种别人很难追上的学生,学习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其他同学有时候也能考到90多分, 但这个90多分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博主注:有没有给唯分数(GPA)论者扇去一记响亮的耳光?) ,其他同学可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准备复习,可他却可以很轻松地取得这个成绩, 而把其他的时间用在做实验等方面,他是一个在注重学习的同时又能兼顾全面发展的学生,我觉得,他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首要原因来自他的做人,他不是一个很功利的人,在大家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做事情不喜欢张扬,非常踏实,这对一个做学问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   2003年4月,王晓东和和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 邓兴旺 博士一同被聘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第一任所长。 ------------------------------------------------------------------------------------------------------------------------------------------ 看了王晓东先生的报道,本来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许怎么说都不对,当然,博主也相信,王晓东的成就大多来自于美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水平。但中国的 本科 教育能不能栽好苗出人才,中国的人才是不是只可能从众所周知的两所大学里出,真正的本科教育在普通大学里应该是什么样的,老一辈教师教授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该值得教育家和教育决策者们深深思考,或许能从王晓东身上管窥一豹,博主才疏学浅就不妄加评论了,还是留给诸位看官评道一番。
4074 次阅读|9 个评论
清华的本科教育已跻身世界一流了??
热度 2 liwei999 2011-4-25 00:37
清华的本科教育已跻身世界一流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23/2011 20:53:14 清华的本科教育已跻身世界一流----庆祝清华建校100周年 是个祝福的吉祥话,不可当真。 作为研究型的大学,显然北清都是“不入流”。因此严老师提出了“按本科教育的水平看”的说法,并且以“出产”美国博士最多来“证明”北清的本科教育是一流的。在镜某看来,这种“论法”很是奇怪,与主张降低用电器电压与太阳能电池匹配的思路有些“不谋而合”。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除了学术水平的因素之外,提供给学生奖学金也是个重要的因素。读研的生活水准应该不低于同地区同等学历同龄人的平均。比如说,如果京城里大学毕业的工资为两千的话,读研的工钱应该不低于两千。这个标准在老老年是“当然”的。 如何判断一个大学本科教育的档次?在高档次上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过去是看系的数量,所谓大就是“大学”,越大越好。大学与大专的区别除了在学时上的区别之外,在院系、专业的数量上的差别也是个标帜。更具体的评估法可以看设置的课程种类和数量,以及出版教科书的种类和数量。这个指标比用论文更合理一些。 一提一流人们往往是联想到理工科。这方面在短时期内国人大学恐怕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经济学科类和数学科可以是个例外。因为经济学科类只要能够解释好中国的经济,就可以是世界一流了。中国人研究中国的经济如果还不如洋人,那就真是要无地自容了。其它的学术领域里,暂时不能有什么指望。第一是积累,第二是人才(包括读博的人)。 很多事情在国人那里要发生“突变”。军队是种特殊的“实用”体系。加强军队的性能采用的是裁军、缩编。因为领导人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如果想要办好大学,效仿强军之路无疑是个良方。但是国人选择的恰恰是与强军之路相反的“扩编”路线。其结果不用想都可以知道。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提供给学生奖学金也是个重要的因素。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24/2011 08:54:29 提供贷款是美国人的主要方式。 “读研的生活水准应该不低于同地区同等学历同龄人的平均”是说国人的情况。因为教育师资的亏欠太 多,必须用好的师资来教育新一代的学生。至少要有两三代人的努力,也就是说要“补贴”20-40年。没有这个补贴,优秀的人就不到这个领域里来。 至于美国的大学,只要提供一点资助,就有其他国家的人来。这也是个“剪刀差”。如果没有这样的生源补充,美国学校的费用当然要高上去。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大学本科教育,没有必要过多考虑“专业”的问题
liwei999 2010-8-8 01:23
对生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全面?这是个问题。 (31168)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31, 2006 08:46PM 历史的经验证明,大凡眼下能够看好的东西,20年后就不会好了。 生物在下十年中会有大突破的标志是什么呢?如果不是反映到人的寿命上,还真不好说。 对大学本科教育,没有必要过多考虑专业的问题。到名校还是有好处的。至于是哪个名校,问题不是很大。经济负担的边界条件可能更实际些。 科学是个新兴的职业。努力和收入的比值不会比老的职业好。也不必迷信物理将提供思想方法和数学方面的训练,就如同几何证明对逻辑训练一点没有用处一样。认为几何证明对逻辑训练有用的观点是种井市的认识,至少在学术上没有得到确认。 做家长的该给她什么忠告?这是个难事儿。受不受孩子待及还很成问题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丝惆怅
陈龙珠 2010-6-22 20:57
近日,按计划完成了本学期2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3个月来,师生配合较为默契,2位同学分别在实验和理论分析方面开展了专业综合训练,其中一位同学还主动提出申请优秀毕业论文,参加了全系的公开答辩而经历了更多环节的锻炼。看到他们俩顺利地如期毕业,很是欣慰。 但今天下班前,我在阅读了与本科生相关的2份资料信息后,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惆怅。 一是即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初步名单,在本专业50余位同学中,还有9位同学尚需等待下周开始的考试,其成绩获得通过后,方能如期毕业和获得工学学位。此比例可是接近20%啊! 二是2010级本科生班主任招聘通知,应聘对象竟然是在读研究生和已被本校录为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要知道,这些即将兼职于来自全国各地中学的本科新生的班主任,他们自己绝大多数可还是从课堂到课堂的大孩子啊!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71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学本科教育论析
王震洪 2010-3-11 10:23
王震洪 ( 贵州大学,贵阳, 550025) 摘要 :本文对生态学本科教育现状进行了回顾,认为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产生活生态化、生态学理论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 生态文明建设方针 是 生态学本科专业开办的三个优势。生态学经历了 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后,新时期的标志是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向工程、管理、文化学体系渗透,深刻地影响着这些科学体系的发展,生态学正从生物学体系走向各学科体系。生态学进一步发展,将建立与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相对应的工程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 生态学本科生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课程体系适应毕业生就业要求还需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太泛,重点不突出,学习基本知识的课程太多,涉及实践性、综合性的太少。各个学校在生态学专业开办上,特色不明显;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似有下降趋势。 建议在理工、文科院校开办工程学、文化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专业;增加 《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生态学著名论文选读》课程,强化应用性课程学习,以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关键词 : 生态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问题;建议 1 生态学本科教育现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科学。 自从有了人类,生态学的有关知识就和人类历史一起发展了。如,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如何提高捕杀量的经验积累;人类居住环境如 何避免自然灾害;不同民族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方式等。但是,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到 1900 年才得以实现。目前,生态学经历了 萌芽时期(从远古到 16 世纪之前)、生态学建立时期(公元 17-19 世纪)、生态学巩固时期( 20 世纪初到 50 年代)和现代生态学时期(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现在)之后,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如粮食、能源、人口、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酸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为培养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才,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农林院校普遍设立了生态学本科专业 。 生态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毕业生要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课程设置,虽然不同学校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比较相似。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生态基本技能训练,得到良好的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基本素质培养,能在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从事研究、管理、设计、咨询和知识传播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 )掌握扎实的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工程技术; (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绿色认证、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科研设计,资料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独 立获取知识、信息,并具有初步创新的能力;( 7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的课程主要是校级通识课如中国革命史等;院级通识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主干学科主要是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主要课程主要是生物化学、环境生物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旅游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人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学、生态系统管理学、景观设计、生态环境规划学等。 根据调查, 20 世纪培养的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一般在农、林、水、环保、科研、管理部门就业,少数在企业就业。进入 21 世纪,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由于生态学本科生培养计划中也设置了一些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生态学交叉学科如管理学和文化学课程,生态学本科生毕业后,在政府农林水环保教育等事业和管理部门就业人数逐渐减少,而进入企业的人数逐渐增多。目前,进入企业的人数高于 70% ,进入行政事业单位人数,由于受到研究生的竞争,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2 生态学本科教育的优势 2.1 随着 全球工业化的加速, 全球环境问题 越来越严峻。 解决 全球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长期挑战,对生态学专业不同级别人才有长期需求。 在全球范围内,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弄清这些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规律,提出各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需要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支撑,需要各级各类生态学人才去深入研究 。例如,生态破坏需要拥有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知识的人才;环境污染需要拥有污染生态、环境生态、生态工程知识的人才;全球变暖需要熟悉气象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学的人才;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土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知识的人才。这些人才需求呼唤生态学本科专业培养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生态学人才。 2.2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确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甚至生活方式将不断生态化、绿色化、有机化、和谐化,在生产和管理中需要越来越多的生态学人才。 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把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发展规律与各种生产部门的生产和管理结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污染物、废物排放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创造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例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应用到工业和农业生产领域,发展了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循环经济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建筑业、城市规划、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了生态建筑、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产业。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和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交叉,如适应性原理、协调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高斯竞争原理、生态系统平衡原理、限制因子原理、生态因子作用原理、食物链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的应用 ,发展了政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企业管理生态学,对提高行政、企业管理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领域都需要生态学人才去建功立业。生态学理论作为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石影响着各行各业,并推动生态、经济和谐社会建设。 2.3 生态学经历四个发展 时期之后,理论体系已比较完善,工程、管理、文化学把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地应用到自身的学科领域,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生态学也向这些学科渗透,生态学学科发展拥有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一个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是理论体系是否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学科是否有影响力主要看这个学科被关注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研究表明,尽管生态学的新理论仍然不断涌现,但现有的生态学理论已对其它学科、社会经济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学真正开始从生物学体系走向了各种科学体系,生态学范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利用 google 对不同学科名词的搜索结果表明,生态学在各种电子文献资料中出现的次数,在生物学二级学科中是最高的,它正在接近于一级学科的出现频率(表 1 )。这表明,生态学广泛被关注。长期实践也表明,在充分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领域和地区,社会经济系统明显高效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明显被有效推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改变社会经济政治实践方式明显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性质。事实上,生态学已经开始成为非生物学背景各种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工具。 2.4 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和目标,这是生态学本科教育发展的政治保证。 十七大报告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部分提出:“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部分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些论述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生态化,对生态学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表明了生态学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意义。 表 1 2010 年 2 月 18 日用 google 对一些一级学科和生物学二级学科名称搜索结果 学 科 搜索的英文名 学科级别(级) 出现频率(次) 生物学 Biology 一 78 600 000 物理学 Physics 一 79 900 000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一 75 000 000 化 学 Chemistry 一 85 300 000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 134 000 000 管理科学 Management science 一 203 000 000 生态学 Ecology 二 37 500 000 植物学 Botany 二 13 400 000 遗传学 Genetics 二 49 900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二 16 700 000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二 19 000 000 动物学 Zoology 二 11 600 000 生理学 Physiology 二 20 100 000 3 生态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学本科生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课程体系与产业联系不紧密,真正适应毕业生就业要求还要进一步改革和探索。 生态学本科生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到事业、行政、企业单位从事管理、教育、研究、设计、咨询工作或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而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只能在企业从事管理、设计、咨询工作。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生态学基本理论、实验技能、调查研究方法,是针对学生在教育、科研、行政单位就业而设计,针对企业就业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薄弱。在课程的设置上,校级通识课程不同专业基本一致,院级通识课为自然科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生物学课程,专业课是各种专门的生态学课程,这些课程属于生物学课程体系。尽管为了适应生态学发展趋势和提高就业率,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能力及课程设置初步体现了与工学、管理、文化学体系的交叉。但总体上,与产业联系不紧密,毕业生就业适应性还不高。 然而, 20 世纪中叶后,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初步和管理学、文化学、工学交叉,发展了交叉性生态学。这些交叉性生态学和产业联系紧密,行业涉及广,是生态学发展的新趋势。概括的说,这些生态学是研究主体(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人群)与影响主体的环境 (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 )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调控的科学。例如,人文生态学其主体是人、文化,自然的、文化的、社会的一切条件是环境。主体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发生了不同的适应、进化、发展,形成了不同自然环境适应类型如不同人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类型如不同民族,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阶段如原始部落、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等。文化艺术生态化设计和生产是文化产业具有生命力的领域。社会生态学主体是社会这一复杂系统,影响社会的条件是环境。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中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社会主流思想的形成、调控是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教育生态学以教育系统为研究主体。教育系统包括不同级别的学生、教师、各级各类学校、管理部门等。教育生态学突出了研究这些生态系统组成之间、组成与环境条件之间关系及调控和管理等。 20 世纪末,工业企业管理者、产业技术专家和生态学者把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和管理中,发展了工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企业管理生态学。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并和城市规划和管理交叉,发展了城市生态学。 笔者认为, 21 世纪是 态学发展的新时期。与生态学发展的四个时期比较,这个时期的标志是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彻底与工程、管理、文化学体系结合,并深刻改变这些科学体系的面貌。 生态学进一步发展,将建立与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相对应的工程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表 2 )。目前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 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课程体系主要涉及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将来在不同院校形成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工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是必然的,生态学科体系将更加完善,与产业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就业空间会显著扩大。 3.2 课程体系太泛,重点不突出,学习基本知识课程太多, 以 “ 问题为导向 ” 的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目前生态学专业主要在 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的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学院、农林院校设置,课程体系属于生物学。但是, 由于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是向工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渗透,生态学专业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在课程设置上,常常在专业课中引入交叉性课程,如工业(产业)生态学、人文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艺术设计、生态经济学、旅游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系统管理学、民族生态学、政治生态学、企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然而,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是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土壤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因此,生态学课程体系涉及到生物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学、管理学、文化学、艺术等。课程体系太泛、重点不突出,甚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互脱节。教师、学生常常要花大量时间在讲授基本知识的课程上,缺乏利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某类问题的整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笔者认为,把生态学划分成传统的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工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后,不同体系生态学课程设置上是不同的(表 2 )。通过不同生态学体系课程设置分类,可使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基本知识学习有针对性,增加问题导向性、实践性课程,强化应用,减轻教师、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表 2 不同体系生态学课程设置 生 态 学体系 校级通 识 课 院级通识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生物学体系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法律、计算机、英语 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生物统计、组织培养、显微镜技术等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自然地理、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污染生态、植物生态、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全球生态、微生物生态、生态工程、 GIS 和 CAD 等。问题导向课: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等 工学体系生态学 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学、数据库、材料学等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土木工程基础、化工原理、高等力学、数学建模、基础工程计算、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工业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经济学、城市生态学、环境工程、工业规划、景观设计、 GIS 和 CAD 。问题导向课:循环经济、绿色工业品生产、生态城市规划等 管理学体系生态学 高等数学、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 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普通生态学、 国际贸易、财务管理、企业经营、质量管理、金融学、市场学、企业管理法规、 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企业生态学、政治生态学、人文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管理心理学、生态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等。问题导向课: 生态旅游与规划、企业生态文化设计等 文化学体系生态学 古代汉语、民族学、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史、现代文化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等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态学、民族生物学、 人文素养、现代艺术欣赏、传统艺术欣赏、古建筑、文物学、书法、素描、 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文化生态学、民族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艺术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生态旅游学。问题导向课:生态汇展、原生态文化评价、保护与利用、生态艺术设计 3.3 各个学校在生态学专业开办上,特色不明显。 目前,在拥有生态学专业的学校一般是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在教学上,非常重视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教学,以使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生态学基础,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准备。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由于行业的优势,在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应用方面相对受到重视。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学校生态学的开办都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是很明显。生态学在区域上、行业上、发展阶段上、学科背景上是具有明显差异的。如不同区域生物类群、气候因子、人类活动是不同的,立足地区差异,生态规律和模式也不同,区域性的大学可根据这些差异在生物学体系生态学下建立鲜明特色的生态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又如,生态学专业可关注不同发展水平的生态系统。地处工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可重点关注城市生态系统,而相对欠发达地区,可更多地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不同行业、不同学科背景学校,通过利用自身优势,也是生态学专业办出特色的条件。 3.4 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似有下降的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扩招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没有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这是生态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毕业生素质下降严重影响着生态学专业办学前景,提高生态学办学质量是生态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克服的艰巨任务。笔者认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除了对通识课程学习以扩大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对关键的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扎实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实践技能。对每个学生要严格要求,在专业上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即突出本学校在某些方面最拿得出手的课程或领域。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得到良好的能力训练,每个学生要拥有至少 2 个专长,如外语能力、 3D 设计、 CAD 、植物分类、经济动物饲养方法、工程稳定性分析、 GIS 、生态工程设计、实验技能等。 4 对生态学本科教育的建议 4.1 建议在理工院校、文科院校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 众所周知,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科学。生物中就包括人,人与环境、人与人关系也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严格说,工学是人与机器、资源、生产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学;管理学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态学;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既是生产关系的产物,也是生态关系的产物。作为传统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学科所涵盖的范围主要是从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全球尺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调控这一关系的技术。通过研究获得各种尺度上生态学知识并应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是其典型的特征。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强调向自然学习,使生态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与工学、管理学和文化学体系生态学相比,由于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的认知性、基础性特征,本科就业领域相对较窄。因此,建议在理工院校开办工学体系生态学专业,在文科院校开办文化学体系生态学专业。在具有工学、管理学、文化学背景的综合性大学,可和生物学体系生态学一起联合开办生态学专业。 20 世纪中叶后,生态学和管理、文化和工学交叉发展了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政治生态学、工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企业管理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艺术设计等交叉性生态学,是 21 世纪生态学新的发展趋势。 在理工院校、文科院校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 就是适应生态学发展的这种新趋势。同时,这些交叉生态学的发展也为 理工院校、文科院校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准备。 通过本科专业办学的扩展,一方面,为社会培养与产业联系的、掌握着工程技术、管理学和文化艺术知识的生态学复合型人才,适应本科生就业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掌握生态学理论的人才广泛进入工业、管理和文化领域,工学、管理学和文化学体系生态学将在现在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丰富整个生态学体系,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化,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4.2 在校、院通识课程、院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四大模块不变的前提下,对课程进行调整。 在课程设置上,减少在很多课程中重复的生态学基本知识讲授学时,在专业课程中增加《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生态学著名论文选读》课程。可选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奥德姆《基础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吴钲镒《中国植被》、蒋有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克里门茨《植物的演替》、 Tilman 的《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学》等著作 。结合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系统讲述生态学发展简史。了解各种现象的发现、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生态学家对生态学的贡献,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4.3 强化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学习,以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 目前生物学体系生态学本科毕业生大部分到企业就业,开展的工作主要是管理、设计、咨询和施工。针对这些工作性质,应该学好五大课程:普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监测、景观规划和设计、生态工程;三大软件: GIS , PHOTOSHOP 和 CAD ;认识 100 种地区分布的主要植物和功能;准备通过三证考试,即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土地评估资质证。这样进入企业,特别是生态、环保、地产、土地、矿产、公路、建筑公司,很快就能够适应就业的需要 。也可独立创业。 References Li B, Lin P, Yang C. 2002. Ecology . Higher Education Press. 5-9. Sheng L X, Wang W, Feng J. 2002. Environmental ecology .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98-325. Shang Y C. 2002. General ecology .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49-125. Zheng S Z, Wu Q H, Wang H B, Tao Y. 1993. General ecology, principle,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 .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1-52. Zhu T, Zhong Z C, Li J D. 1988. Plant ecology . Bei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328-339. Qu Z X, Wu Y S, Wang H X. 1984. Plant ecology . Bei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1-21. Wu Z Y, Jiang H Q. 1987. Yunnan Vegetation . Beijing: Science Press. 1-60. Jiang Y X. 1996. The Law of Forest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China .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45-260. Feng, Z W, Wang X K., Wu G. 1999. B 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 na . Beijing: Science Press. 1-35. 参考文献 李博,林鹏,杨持 . 生态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5-9. 盛连喜 , 王娓,冯江 . 环境生态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98-325. 尚玉昌 . 普通生态学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9-125. 郑师章 , 吴千红 , 王海波 , 陶芸 . 普通生态学 —— 原理、方法和应用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1-52. 祝廷成 , 钟章成 , 李建东 . 植物生态学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328-339. 曲仲湘 , 吴玉树 , 王焕校等 . 植物生态学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1-21. 吴征镒,姜汉侨 . 云南植被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1-60. 蒋有绪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6: 145-260. 冯宗炜 , 王效科 , 吴刚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99: 1-35. 王震洪主编.云贵高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本科教育应借鉴学习职业教育
zhuzl 2010-1-16 11:34
四年的本科教学,工科类主要分为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业实践四部分。基础教学主要在大一和大二,专业基础教学主要是在大三的上半学期,专业教学在大三下半学期和大四上半学期,而专业实践放在了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 目前,大学教学大纲的主题思路还是重视基础教学,逐渐压缩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部分的学习。(作为专业老师,此种教学大纲的修订,我始终不太明白) 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一方面是不好找,二是找到后跳槽的也不少。原因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是不是能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紧密相关。大学生走到工作岗位上能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并且把工作干好,是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了,职业培训学院越来越多了。而且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非常高,几乎是百分之百,有好多是在进入职业学院学习的时候,就有企业来职业学校预定学生了。 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面临的两种境遇实际上是可以统一在一起的,我们的社会文化水平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已经充实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岗位上。而在此基础上,大学教育再上一个台阶的话,我想国家不是加强研究生教育,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将大学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让大学生在离开学校前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实践操作,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当前,为了给大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和经历,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集中实习变成个人分散实习,原来指导老师集中辅导的毕业设计(论文)变成了学生自己找时间做设计和论文,看着给了学生很多自由,但是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基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如果我们把大学最后一年的教学时间腾空出来,让大学生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让学生学习实践操作,考取各种资格证、上岗证、执业证等等,那我们的大学生会不会更受欢迎呢? 可能有人反对我这种做法,要是都去职业教育学习,谁还考研呢?我认为大学最后一年还可以借鉴高中分科一样的办法,让大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方向,第四年选择职业教育的,进入职业教育学习阶段;选择以后继续读书的,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备考阶段。
个人分类: 教育|3178 次阅读|2 个评论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pikeliu 2009-10-5 08:36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录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 5 。 26 - 29. 摘要:本文简略地介绍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其历史,分析了通识教育的理论缺陷及实践上的困难。我们需要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注重开展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型的本科教学,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以及加强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通识教育 本科教育 专业教育 Title: The ideas and practice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idea and the hist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simply, then analyses why it is difficult to practice and its defect in theo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pecial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ole of hidden curriculum should be addressed in the university, and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in high schools.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pecialized education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因为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知识爆炸,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通晓一切知识的人。今天,一个人只能希望成为精通有限领域学问的人。这就向当代的高等教育哲学提出了怎样安排大学本科课程的问题。是应该进行通识教育,把专业化教育留待研究生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进行呢,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大学本科同时进行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回答甚至是不可协调的。 可以说,近代以来大学教育观的演变就表现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从总体来看,在理论上前者像是占了上风,但在实践上后者胜出。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历史 与其它许多教育学概念一样,很难给通识教育下个明确的定义。 它所对应的两个英语单词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之间也存在着难以说清的内涵差异。(本文在以下不做明确的界定。)但是,人们可能都会知道通识教育提倡者的口号:教育不仅仅是使人学会做事(to do),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to be)。 他们批评专业教育只重视现时的适切性,结果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们认为有用性不是学生的最大财富。相反,他们的通识教育模式不是从这些外在因素中产生出来的。它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教育本身和受教育这一状态就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有用性,即使是重要的话,也不过是一种副产品。如果作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的结果,学生也成为国家或教会、企业或学问的一种财富,那也很好,但这种教育的主要目标决不能以这种结果为条件。 总之,通识教育的提倡者指出大学有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广博知识。他们认为,大学不只是一个为未来工作而教育的地方。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能深刻地理解社会和文化。 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阿卡德米学园开展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到了中世纪,大学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功利性。二十世纪前半叶,高等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等教育从为少数人独占,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也要求高等学校在学制方面实行结构类型的多样化。高等学校本是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由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要求对不为特定的职业做准备的普通大学生授以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这种情况美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出现。从四十年代起,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就成为欧美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但最近几十年,显然是专长赢得了这场战争,尽管许多人推崇的是通才。 据统计,美国各地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较大幅度地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处于在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做抉择的尴尬境地。 三、通识教育难行的实际原因 有关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讨论事实上都面临着两个现实的前提:一方面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时间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这限制本科课程的容量;另一方面,新学科、新知识和各种能力要求层出不穷,要求增设课程或增加教学内容的压力很大。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成为通识教育在实践中难行的根本原因。 一个世纪以前,牛曼等人就承认经济安逸是学习自由学科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这种前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存在的。最近,我国学者杜作润指出,实际上,精通许多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者和学者在古代也只是传奇,在今天则绝对没有。没有一个恰当的实然的样板,却要将这种应然的样板,作为行动中所追求的目标,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的难题。 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材料,它具有专门化的性质。知识发展导致专业的分化不可避免,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与中小学所传授的普通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知识领域表现出内在的深奥性和固有的自主性。一位观察家研究了大学的组织结构后指出:数学在某种程度上与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紧密配合,但对历史学、拉丁语系语言、商学院、空学院或医学院里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它们都得自己闯路。 显然,由这些专门化院系组成的大学对通识教育来说是一个不适合的场所,后者的顺利开展需要全校性的力量相互协调配合。 在迅速发展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率领下,学术界的专业发展日新月异。这些专业同时变得越来越狭窄,内部有序性越来越突出,并且要求有特定的培训渠道和较长的培训时间。由于专门化教育的各个分支内容更加浓缩并且不断变化,对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应用科学家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已经懂得了回归教育的意义之外的人重返学校更新知识的要求也日益强烈。 高等教育将可能转化为插曲式学习(业余的、断断续续的学习)和培训。例如,浙江师范大学在我国普通高校中率先提出允许本科生在8年内读完学士学位课程的措施。近年来,各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将会增强和促进这样总体趋势。由于,接受网络培训的学习者所获得的技能会在工作很快地表现出来,当一名学生清楚地看到课程中的学问有益于什么时,产生兴趣的任务就已完成了一半多。 而所谓的通识教育需要时间和耐心。当然,网络教育本身并没有创造这种趋势,但它使这种趋势更为普遍。 三、通识教育的改头换面 在实践中,通识教育长期处于危机之中,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大学阶段当作未来工作的准备阶段。通识教育提倡者的队伍也出现了分裂,承认对通识教育持广阔的观点是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作好准备。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携手前进。 如果说,历史早期的通识教育是不带有功利主义或工具主义的色彩,甚至是坚决反对这类主义。但是,二十世纪提倡者的通识教育实际上带有很多的功利主义色彩。例如,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凭冲突等,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同与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与答案。这些情况表明,高等学校必须使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适应职业与工作岗位变换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和课程能为学生毕业后不断进行知识与能力更新打下宽厚的基础,而通识教育则是达到这种要求的重要措施与保证。 像这一类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表述,在通识教育提倡者们的文章中随处可见。 尽管当前通识教育的支持者承认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尽管从教育目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的通识教育变得越来越像专业教育乃至职业教育。不过,许多通识教育支持者还是惊呼,高等教育已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企业学徒培训。因此,学院和大学的工作就是培养脑力工人和技术工人掌握专门技能,以满足企业经营和政府管理的需要,确保企业界精英的所有命令都得贯彻。这类发展对寻求意义、秩序和思想综合的传统高等教育概念起了灾难性的影响。 受此类宣传的影响,从各国高等教育界所实施的通识教育来看,人们经常忽视各类高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同的院校职能、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人生职业生涯),结果统统地加入到本科阶段开展通识教育的队伍。受所谓的通识教育理念影响,不少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庞大,但显得支离破碎,经常让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才好。 虽然所谓的通识教育总强调要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除了选择通识的、全面的教育。许多学生在毕业时都或多或少地修过了所要求的一系列课程,但仍然缺乏一种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者是对一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联系一知半解。 四、通识教育的理论缺陷 通识教育提供者赫钦斯提出,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知识就是真理。真理是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这也是通识教育的存在理由。笔者认为,这种所谓的通识教育在心理学中可表征为形式训练说,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形式训练说认为智力一旦得到锻炼,就可以迁移到任何学习领域中去。但当代认知心理学基本否定了形式训练说,认为无知必无能,要获得一项能力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信息。我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皮连生教授在《论智力的知识观》一文中指出,一切后天习得的能力均可以通过广义的知识来解释。 科学研究表明迁移的程度大大低于最初的设想,于是适切性(relevance)的重任又从思维的结构转回到学科的结构。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在未来学习或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我们就应在大学阶段安排好相应的课程。 尽管通识教育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但之所以受到提倡,是因为历史上的知识观认为各门学科有高级与低级之分。有些学科是高深的、有价值的,而为生存而需的知识是低级的。说得直白些,就是职业教育较为低劣。反对把职业教育包括在本科生课程中也是由于这种教育的狭隘性。为什么一种狭窄的、专门化的教育其地位就低于一种广博的教育?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一个线索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他承认懂得怎样吹笛子是一件好事,但他告诫说不要学得太好。这种反对精益求精的告诫也许令人惊讶,但这是可以理解的。要学会吹笛子的技能需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时间,以致有可能导致忽视其他有价值的活动尤其是理智或理性的活动的危险。 这种把理论学科和实用学科一分为二的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但人们不再把医学、法学等职业性学科视为低级知识。 七、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争论在本质上属于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没有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正确或错误之分。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尽量避免争论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比如是需要更多的科学课程、更多的数学课程、更多的外语课程,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我们要承认通识教育的存在价值。如果没有了通识教育,我们可能也就失去了有社会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公民、能活到老学到老的公民。在信息时代,通识教育不应再延续以往的拼盘式课程组合。我们思考以下几条途径。 首先,不要再过多争论广度(通识教育)与深度(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关系,要重视各门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及相应教材应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并注重能围绕现实性问题组织教学。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内涵是学生要了解、学会应用其它学科的视角、方法和语言来看问题。物理系倪光炯、王炎森教授主持为文科类学生开设的《改变世界的物理学》既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又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阐释物理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总之,要让学生在研究和探索各类现实性问题的过程中,从其它学科中吸取方法,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信息时代,我们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学习和研究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其次,我们要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我国学者李曼丽认为,任何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都无法克服一个缺点:无论一种课程的知识面有多宽,它仍然是从知识总体中挑出来的一小块而已,因此仅仅通过课程就不可能达到通识教育所要求的那种理想的广度。于是,她提出,应促成校园文化的非专业化,以拓展通识教育实践的途径和空间。 再次,加强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培养。总有学者质疑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内容深度,即有重复中学教育的嫌疑。这种质疑的背后事实上就是,通识教育应该在中学进行还是留待于大学本科阶段进行?克拉克曾这样写道:美国高等教育系统还特别着迷于为未充分接触专业的学生提供普通教育或自由教育。不象其他国家把广博的普通教育留给中等教育,而学生到大学就是学习专业知识。 事实上,美国作为当代通识教育的始作俑者,该国只有研究型大学以及财力雄厚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开展通识教育。据统计全美国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只占总数的15%。 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当前中学生只集中精力于若干门课程的复习考试。为此,当前大学教育确实需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哪怕通识教育的内容可能会与中学教育内容有所类同。也许,大学通识教育的补习性质是无法否认的。博耶提出:当需要补习计划成为一种生活现实的时候,我们也仍然坚信长远的解决办法是更好地搞好大学前的教育。要求大学不断地采取无止境的学术上的应急措施是不可取的。六个星期或六个月的补习课程,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无法弥补先前十二年正规教育所造成的缺陷。 当前,这种大学一、二年级的补习计划应该突出知识的高深性。 总之,通识教育确实是不错的教育理想。从实践上,要让大学生在四、五年之内掌握既全面又有深度的知识是很难做到的(显然,谁也不愿意大学教育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广博教育)。我们不否认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终身教育,要看到使人学会做人的通识教育显然要贯穿于人生每个阶段,它不是大学阶段的专利。人们已经懂得回归教育的意义,我们不应过分地强调在大学阶段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而且,我们要承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部分大学的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倾向于寻找一份工作,而不是继续攻读研究生。 本文引用方法: 刘凡丰,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5 。页码:26- 29. 约翰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80页。 王承绪,《比较高等教育引论》,《外国教育》,1983年第6期。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Pace, C. R. and Connolly, M. (2000), Where the liberal art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41( 1):53-65. 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高等教育系统》,第14-15页。 《高等教育系统》,第13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114页。 刘凡丰,《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95页。 李曼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校课程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93页。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皮连生,《论智力的知识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108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88页。 李曼丽著,《通识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193页。 伯顿克拉克,赵炬明译,《我的学术生涯》,《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1期。 享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第93页。 以耶鲁大学为例(2003年的统计)。本科生在毕业后第一年,1975届有36%、1985届有60%、2000届有70%参加工作。而继续攻读文理研究生院或专业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逐年减少。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3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pikeliu 2009-10-5 08:27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刘凡丰,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 6 。 摘要:介绍了牛津大学独特的学院制、导师制及其存在原因,并总结了该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值得我们借鉴之处:重视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意义、真正的导师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标准的要求、强调多学科的交流。 关键词:牛津大学、本科教学、教学管理 20 世纪以来,欧美许多大学实施学分制,但以牛津、剑桥为首的英国老牌大学仍坚持学年制。阿什比曾这样解释道:英国大学对教材和教学方法都有规定,各门学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学习。牛津和剑桥都自命为学生家长的代理人。大学既然是家长代理人,就要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第一,学生既处于家庭中的子女地位,在学校里当然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学生的取舍。第二,英国大学生一旦所愿学习的科系,那么,他所学的课程、修业年限以及必须参加者的定期考试的时间,全由学校规定,他没有自由改变的权力。洪堡关于学生独立和自由的观点,英国大学从来未曾接受过。 尽管学生没有美国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但牛桥的大学生质量是不愧盛名。据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分析,牛桥的本科毕业生相当于哈佛二年级的研究生水平。在 2000 年全国性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大学参评的 10 个学科中有 6 个得到最高分。显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牛津大学独特的教学管理制度分不开的。而在历史上,与学年制相结合的牛桥学院制( Collegiate System )、导师制( Tutorial System )对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实施和完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本科教育的课群 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入学申请时,就需要确定自己的课群( course ,在这里该词的意义相当于我国的专业)。牛津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课群现有五十种(见文后所附)。每类课群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四年,个别课群如医学需要六年时间。一般地,学生学习三年后,通过毕业考试就可获得文学士学位( BA ),亦称最后荣誉学科( Final Honour Schools )。 50 种课群中现有 26 个课群是合并几种学科而成的,称为联合学科( joint schools ),或称为综合性课群( combined courses )。这是牛津大学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做法。即针对现代科学范围重叠交叉,出现边缘学科的情况,开始允许学生选择多学科同时学习,例如同时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后来,这种做法被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的大学所普遍仿效。需要指出的是,这不同于我国的双学位。这些课群的学制三年或四年不等,如工程学和材料学(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课群学制为四年,授工程硕士( Master of Engineering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 PPE )学制三年,授文学士;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学制为四年,授文学士( BA )。 牛津大学每学年的教学学期是非常短──三个学期加起来不到 25 周,每年 10 月开学。每年的三个学期和三个假期依次是:米迦勒节学期( 8 周)、 12 月中旬至 1 月中旬为圣诞节假( 6 周)、希拉里节学期( 8 周)、 3 月中旬至 4 月底为复活节假( 6 周)、三位一体节学期( 8 周)、 6 月底至 10 月某日为暑假( 16 周)。 一般地,学生每个星期要出席 8 至 10 个学时的讲课( Lecture )。例如,选读物理学的一年级学生,每个星期会有 4 次数学讲课, 3 至 4 次物理讲课。讲课( Lecture )是由教师在大教室利用黑板 / 幻灯 / 实验演示等,面对牛津大学所有选听该门课( subject )上百名学生讲授。讲课通常会有讲义、练习题等下发。选听该门课的学生通常会出席讲课,但没有强制性要求。讲课的次数不多,但速度很快,而且不重复讲授内容。 牛津的考试不多,本科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有一次考试总结一年的学习。然后要到第三学年才有毕业考试,考试内容涉及三年的学习所得,那是最紧张的连续几天笔试加上一场口试。但中间整整两年时间一般没有考试的干扰,那是学生最快活的时间,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学自己爱学的东西,思想上不受威胁,没有负担。三年学制的,通过考试就可获得文学士学位,四年学制的,还要进行一年深入的专业学习。牛津大学根据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分别给予一、二、三等荣誉。 讲课( Lecture )、考试以及理科类的实验( practical work )是由称为系( department )的学术单元( unit )来负责。牛津大学的学术组织现分成五大学术组块( academic division ):人文组块、生命和环境科学组块、数学和物理科学组块、医学科学组块、社会科学组块。每个组块由相应的学术单元( units )构成。数学和物理科学组块为例,下设有:计算实验室、数学系、统计系(以上为数学科学组)、化学系、地球科学系、工程科学系、材料科学系、物理学系(以上为物理科学组)。每个组块都有相应的组块委员会( Divisional Board ),设有三个常务委员会( principal standing committees ):计划和财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资源分配委员会。从人文科学组块的网页所列内容看来,学术组块在学术方面的权限大致相当于美国大学或我国大学下属的学院。 在下面,我们以物理学系的本科生教育作为麻雀加以解剖。该系有两个本科生教育的课群。 ( 1 )物理( Physics )课群。该课群又分为两个课群:三年制的 course1 、四年制的 course2 ,与之相对应的学位为文学士( BA )、物理学硕士学位( MPhys )。两个课群的课程学习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年为基础课学习年( Foundation year ),结束后有一次考试,称为 Prelims 。第二、三年学习物理学的核心知识,在第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末,三年制和四年制的有一个共同的最后学位考试(称为 Final Honour School Part A ),考试内容涵盖所有的核心课程。最后部分称为 Part B ,对于三年制的就是要再继续学习一个学期的专业选修课( options );对于四年制的就是要在物理学的二三个领域内学习更为高深的知识,并完成相应的开放式项目( project )。三年的学习专业化程度稍低。 ( 2 )物理学和哲学( Physics and Philosophy )课群,与哲学系联合提供教学( teaching )。学制四年,授文学士( BA )。头三年,同时学习物理学和哲学两门学科,在这一时期,物理学的内容偏重于三年的物理学课群中的理论部分。第三年也有一次毕业考试( Final Honour School Part A )。第四年,学生可选择在哲学或物理或同时两门学科上更为专业化学习。物理哲学( philosophy of physics )作为交叉课程( bridging subject )是每年都要学习的。 二、学院制 事实上,由系组织的讲课( Lecture )并不构成牛津大学本科生学习生涯的中心,讲课( Lecture )要依赖由学院( College )负责开展的辅导( Tutorials )作为强大的支撑。这种做法并不意味着有两组教师:一组在系工作,另一组在学院工作。在牛津大学,系的学术人员同时也是某个学院的成员,他们在系里做研究和负责讲课,同时担任学院的导师。 牛津大学现有 39 个独立的学院。学院是独立的、自我管理的自治团体,学院与中央大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联邦制。每个学院是由院长( Head of House )和多个院士( Fellows )管理,院士们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中央大学也有职位。牛津大学另外还有 6 个永久性私立学堂( Permanent Private Halls ),这是不同的基督教派别由建立,仍旧保持宗教特征。学堂有与学院相似的权力和义务。学院向每位学生收取学费,接受社会各界捐款。通过学院贡献基金( College Contributions Fund ),富的学院接济收入相对较少的学院。 要成为牛津大学的学生,先要成为一个学院的成员。对于本科生来说,入学录取的工作由学院全权负责,学费的大部分也是上交给学院;研究生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30 个学院和所有 6 个学堂,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招;七个学院只招研究生;众灵学院( All Souls )只有院士,不收学生; Kellogg College 专门从事部分时间制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学院规模不一,一些学院本科生多达四、五百,少则不到一百。学生与院士们一样来自多个学科( subject ),例如,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的本科生中有生物化学、化学、古典人文、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大学学院不接收攻读以下荣誉学科的本科生:考考古学与人类学, 生物科学,地理学,历史与英语,历史(现代)与政治,人类科学,哲学与神学,神学。 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宿舍、厨房、餐厅、图书馆、运动和社交场地及器材,还为学生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学生的学院生活丰富多彩。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学院负责本科生的辅导( tutorial teaching )和各种福利(如奖学金)。 我国学者裘克安归纳了学院制的几个特点:( 1 )学院是几百人的小集体,高度自治,由学者管理;学者数目大大超过职员,一部分教师兼一个时期的管理职务。( 2 )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他们指导的学生经常生活在一起;这是基于牛津大学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即人的教育要全面,不可囿于限制的领域。不同学科的人经常接触交谈,能够相互启发,培养相互尊重的品德。特别是理科师生有必要和文科师生保持接触。( 3 )一位导师指导 6-12 名学生,按这个比例收学生,决不敷衍了事。( 4 )院士都有自己的房间,学生至少必须在学院内住一年。学生宿舍是宽敞的单间,可以退而保持宁静而不受干扰的自学环境。 三、导师制 对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来说,学院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更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地方。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为学生学习提供全程性的个别辅导。浙江大学 费巩 教授(曾于 1929 年至 1931 年留学牛津)认为牛津大学导师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导师指导,不重上堂听课。大学教师除了科研外,主要的任务是担任学生导师,授课乃其次要。每一学生不止导师一人,按其专业所分之门类,另有导师数人,导师与学生相互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 2 )重博览群书,不重课本。导师经常指导应读之书,使学生不重捧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经常翻阅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 3 )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导师经常与学生见面,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抱负之学者。( 4 )因材施教,修身养心。导师与学生常处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足以使学生的优劣为导师所察;分类指导,使聪明的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不仅为学生剖析疑难,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学生为子弟,学生视导师为良师益友。学生受导师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有人曾认为,六十年代美国和法国的学生运动很厉害,而英国并不如此,就和英国大学比较成功的导师制有很大关系。 费巩认为中国固有的书院制也有类似的优点,他主张我国大学教育也应依照这些优点的精神,倒并不是死搬形式。在竺可桢校长的支持和领导下,解放前的浙江大学曾有一段时间实行了导师制,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历史上,英国大学的导师制还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学分制实施。哈佛大学在 1823 年首创和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后,于 1916 年起又实行导师制, 1951 年进一步规定每个导师指导学生不超过 6 人。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课程选修上须经导师批准;加州大学伯克利则在学生一进校就为其配备导师,要求每位导师指导学生 20 人。 20 世纪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75 年牛津大学校长麦克米伦写道,六十年前学科有限的数目已经大大增加,其范围扩充到认不出的程度。导师们到黄昏就不见了,象今天的上下班乘长途车的人那样回家了。麦克米伦谈到研究生的大量增加改变了大学人口构成的比例。从本科生的眼光看来,在他们和掌权的副校长之间,兴起了一种享有特权的上层阶级,好象古罗马时在平民和执政者之间出现贵族一样。不过,牛津大学的官方网站尽管承认有所变化,但也指出导师制作为一项制度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几点启示 牛津大学这种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历史地形成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照搬仿效这种精英教育模式。不过,其中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借鉴。 1 、重视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意义 有学者认为,牛桥等英国老牌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是专才教育。笔者认为,其实不然。牛津大学是由系来组织专业教育,而由学院负责学生的通才教育。只不过,专业教育的课程是显性课程,而通才教育的课程都是隐性课程。正因为如此,牛津大学培养出大量的像撒切尔夫人(在牛津读化学)一样的通才。阿什比对此有一番解释:我们英国人对课程的改革,不象美国人那么感兴趣。原因很多,最突出的是:我们对科学的崇拜,从来不及对纽曼、乔义特和柏蒂森等 19 世纪牛津大学人文主义者的影响的崇拜。对他们来讲,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更重要。英国哲学家亚历山大对这个教育观点的解释是:通才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指教导学生选修哪些学科。在英国人看来,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研究工作、自学,其本身就是通才教育。 2 、真正的导师制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决不是敷衍了事。美国大学在实施学分制的历程中吸收了牛桥导师制的精髓,近几十年来广泛地开展了在导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国高校在实施学分制的同时,也必须结合导师制。例如,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有必要给与具体的选课指导或限定。 3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牛津的导师制并不是导师牵着学生一路走,而是极其强调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自学。当然,在相对较长的自由支配时间内,学生要坚持自学、大量地阅读。在牛津,大学各个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以及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方便学生广泛地阅读。当然,还有校方购买的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这些都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条件。 4 、高标准的要求 牛津大学的(学位)考试决不是形式,而是相当规范。学生和考官都要穿上统一的黑色袍子,以显示考试的严肃和郑重。所有的考试是由学校统一出试卷,导师以外的教师批改,由另一位教师复核。考试的难度颇大,据一位曾在牛津学习的经济学家称,数学课考试满分为 100 分,有时得 40 分也就算及格。并且,本科生学位考试成绩还分一、二、三等,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升学。研究生考试时,凡答问题,都需要首先进行学术回顾,对已往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答题人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则,即使将自己的观点论述得最好最详尽,也不符合要求。从考试中就要求学生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好习惯。 大学本科生通过毕业考试就可取得学位。对于研究生,则还要求学位申请者写出一定水平的、有创造性研究成果的论文。有必要指出的是,牛津大学是根据教师的创造性成果来评定教授。化学系一位 60 多岁的学者有许多著作,但校方认为他的著作都是编著的教材,无法依此类著作认定他有教授水平。而该系另有一位教师只发表两篇水平较高的论文,是独创性成果,就评上教授。毋庸多言,这种职称评定方式肯定影响了导师对学生的学术指导。 5 、加强多学科的交流,开设多学科结合的课群 在牛津大学的学院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 和 老师朝夕相处,互相切磋,从中受到教益、交融和砥砺。据牛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回忆,许多研究的灵感来自喝午时茶的交流。不过,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居住在学院内的导师越来越少,老牛津人回忆往事时很无奈。这是不是牛津、剑桥近几十年来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 、 http://www.ox.ac.uk 2 、裘克安,《牛津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3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 2001 年。 4 、 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年。 5 、徐辉,《英国大学以导师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初探》,《高等教育研究》, 1985 年第 2 期。 6 、徐辉,《英国新大学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的革新》,《高等教育研究》, 1986 年第 3 期。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7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耶鲁的本科教育和管理
热度 2 Synthon 2009-5-17 00:54
到耶鲁也有三年了,由于导师的关系,了解了一些耶鲁本科教育教学的情况,于是在科学网写下来跟大家交流。 我觉得很多在国外的朋友,写国外见闻的时候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把结论扩大化,比如在耶鲁看见了什么事情,就说国外都如何如何,或者说美国都如何如何,或者说世界一流大学都如何如何,等等。所以我这里先加个声明,我这里写的东西,只适用于耶鲁,不一定适用于美国其它大学或者其他的世界知名大学。另外,本文只是试图陈述一下本人看到的事实,笔者尽可能得不做评论,只是把事实罗列出来,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首先,跟国内学校不太一样的一点是,这里的学生录取的时候是不分专业的。学生在联系报考大学的时候,可以说明自己的专业意向,但是专业意向跟录取没有关系,录取主要看学生的高考成绩(SAT或者ACT成绩)、课外活动表现、学生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等,学生个人陈述里面可以提及自己的专业兴趣,但是与录取没有任何关系。入学之后,专业也是可以随便选随便换的,理论上讲,只要修够了某一个专业要求的课程和学分,就可以拿该专业的学位。实际上是,学生在大学前一到两年很多都是在寻找自己的兴趣,后面慢慢开始定下来1-2个专业主修。这里很多学生都是修两个专业的,甚至还有学生在四年本科里头把硕士要求的学分也修够,我就见过四年下来拿两个学士学位加一个硕士学位的。我们工学院,本科生规模一向很小,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工科的课程压力比较大,通常学生没有精力再修一个别的学位。由于双学位在找工作时有优势,所以除非特别感兴趣或者精力特别充沛的学生,一般学生很少有学工科的。这样的选择,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美国学生毕业后读研究生,最火的三个专业就是MBA、法学和医学(这三个专业,在美国,都是没有本科教育的),所以本科生们一窝蜂的去选读相关的本科专业,比如想读MBA的会选经济学(可能再读个数学的双学位),想读法学的会选政治学和历史学,想读医学的会选化学和生物学,基本上上述几个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占到耶鲁本科生总量的80%以上。我个人以为这不是很合适,但是学校貌似也没有想调整的意思。 说到这一点,我那在国内高校任教多年的老娘发话了,说学生都可以随便选系了,那这学生可怎么管?下面就来说说本科生的管理问题。 耶鲁的本科管理,采用的是residential college(寄宿学院)制度。这个寄宿学院制度跟哈利伯特的魔法学校差不多。耶鲁的本科生,分为12个寄宿学院,这个学院,跟学术一点关系都没有。每个寄宿学院,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住着一窝本科生,以及他们的管理者。学生录取之后,随机分配到一个寄宿学院,然后这四年,你就会跟这样一群同样被随机分来的学生一起度过。耶鲁是强制学生住校的,这一点跟美国大多数学校不同。大一新生进来,现集中住在老校区(old campus),也是一个大院子,每个寄宿学院在里面有一栋楼,供自己的大一学生住宿。大二之后,就搬到各个寄宿学院的老窝。大四学生算是例外,因为面临找工作,需要一些自由度和一些隐私,所以允许学生选择不住校。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美国的大学只有普林斯顿有类似的寄宿学院制度,但是普林的寄宿学院,貌似是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入住,跟这里又不太一样。 我的导师,在过去10年里,负责管理一个寄宿学院,刚刚卸任,所以我也跟寄宿学院有过很多次的亲密接触。这些寄宿学院严格的对外封闭,刷卡才能进入,而只有耶鲁本科生的学生卡才能够刷进去,我每次要去,需要导师出来给我开门。每个寄宿学院的最高管理者叫做Master,通常由学校知名教授担任,他负责整个学院的日常运作,跟学生们住在一起(当然,不是住宿舍,每个学院里面会给master盖一个小别墅),身兼辅导员、宿舍楼长和后勤管理员三职。对此,作为他的研究生的我,其实是很不爽的,在他卸任之前,我跟他见上一面都很难,每次约时间,他会说,今天不行,今天我要审200多个学生的奖学金申请,明天也不行,明天学校要求我跟学生们谈谈滥交和毒品的问题,大后天学生搞艺术节,我要参加。。。你看下周五行不?下周五我有半个小时。。。甚至最夸张的一次,学校的食堂工人罢工,他要在家给整个学院的学生做饭。。。那几年我经常会很愤怒,因为他每周花在科研上的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花在我身上的时间,就更是少得可怜了,但是想想他也不容易,每天工作时间都要在14个小时以上,我也就很同情了。当一个教授成为master之后,他的科研可以说基本上就废掉了,对此学校的补偿是高工资,我导师当时的工资据说是40多万美元。Master也是一个学院的精神领袖,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相当于上帝。而master的个人喜好,也决定了一个学院的风格(这一点是学校明确规定的)。我的导师是个科学家,那么他所负责的学院Jonathan Edwards College,风格就很scientific,他们大厅的墙上,挂着三位著名科学家的大幅画像:牛顿、爱因斯坦和我导师(汗。。。)。各个学院都有所谓的Master's Tea的活动,就是请一些成功人士过来,以访谈的形式(就跟艺术人生或者鲁豫有约之类的节目差不多,Master扮演朱军或者鲁豫),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人在选择职业中的一些思考。由于Master的个人喜好,Jonathan Edwards College每次请的都是科学家,可怜那些从高中开始就放弃理科的孩子们了。。。 每个寄宿学院除了Master之外,还有一个Dean。Dean由在附近工作的耶鲁校友担任,主要负责教学方面的东西,比如如果一个老师觉得某个学生在自己的课上表现不够好,那么他就需要和这个学生的Dean沟通,由Dean来做学生的工作,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还有学生在选课、选专业等情况下,通常也会跟dean咨询。各个学院还会给学生们请家教,这样学生们学习上的问题,除了可以与任课老师、助教讨论之外,还可以找自己学院的家教来请教。各个学院里面的硬件,除了宿舍之外,都非常好。比如我导师所在的Jonathan Edwards College,里面配备有食堂、图书馆、自习室、健身房、洗衣房、厨房、活动室、艺术展厅、电影放映厅等,而所有这些,仅仅是为400多本科生配备的。至于住宿条件,则实在是非常差,有一人一间、也有两人一间的,但是房间实在小得可怜,洗手间和浴室也是在楼层上公用,如果论人均住宿面积的话,远比我在清华上本科的时候小得多,而清华的本科宿舍水平,在国内高校只能算是中等偏上。我不由得想起当年在清华的时候,某一次作为老生接新生,有一位新生的母亲因为宿舍没有洗澡间而跟我抱怨了近一个小时。。。 与我来之前想象中美国教育多倡导自由不同,耶鲁的制度,似乎更强调适应。在录取之后,莫名其妙的被分到了一个学院,就要跟一些可能跟自己性格完全不合的人生活在一起甚至做室友,可能会生活在一种自己非常反感的环境中,而且不能换宿舍,不能换学院,不能校外租房,不能彻夜不归,所有这些,对于美国的高中毕业生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们要学着适应这些,只有在这中间能够适应的,才是耶鲁认可的优秀毕业生。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12694 次阅读|18 个评论
图书馆学教育现状
rbwxy197301 2009-4-8 10:57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高速发展,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教育稳步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幅增长,博士研究生教育有所突破,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层次不断提升。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潘燕桃副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采用了以网站调查为主、电话调查为辅的调查方式,利用阳 光高考信息平台网站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检索并收集到114所开设有图情档专业的高等学校与相关机构,然后逐一访问查阅了每一所高校和机构网站中的招生信息网页和相关院系的网站,并通过电话进行确认和核实,最终得出调查结果。   下面是有关图书馆学教育的一些数据和资料 (资料摘自:潘燕桃.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教育最新进展.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4):51-58,62 ) 本科专业教育  截止2007年3月30日,图书馆学本科专业的数量从30个减至26个。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长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已停止了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招生,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已停办了所有层次的图书馆专业 (博主注:在2009年的硕士招生目录中华师大有图书馆学专业;华师大信息学系的基本情况是,信息学系有情报学硕士点,下设经济信息、计算机信息系统、图书馆学3个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包头师范学院、贵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3所高等院校新开设了图书馆学本科专业。  当前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规模缩小;二是不均加剧,我国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在地理分布上仍然呈现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的整体特点。 硕士生专业教育   我国的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从2003年的21个猛增至2007年的42个,整整翻了一倍,平均每年增加5个之多。有几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在新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1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有15所新开设的是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这些高校和图书馆过去并没有开办过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其二,一些停办了图书馆学本科专业的学校,却保留了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如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等高校),甚至有些新设了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其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文献中心、情报信息研究所等机构新开设了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至2007年3月,我国共有8所图书馆等机构开设有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占全部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数量的19. 0%,接近1/5;2003年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的图书馆等机构仅有3所,不到4年增加了5所,增幅达到了166. 7%;而且,在2007年新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的15所高校和机构中图书馆占了三成。可以预言: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参与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正在成为图书馆学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尽管在地理分布上仍然存在着不均衡,但是,图书馆学专业硕士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热点,并且正在成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主流方向。 博士专业教育   我国图书馆学博士点从2003年的6个增至2005年的8个(2005年后没有再增加博士点),从数量上来看,仅增加了2个博士点(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但是,这两个博士点的增加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突破。  首先,这是一个地域上的重大突破。自1990年北京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点的15年以来,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点实际上只分布在北京、天津、武汉、南京、上海五个大城市,构成了金三角格局(即由京津武汉宁沪构成的三角形)。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博士点的设立,不但填补了东北、华南地区长期以来的图书馆学博士点的空白,而且打破了持续了15年之久的金三角格局;这不但对东北、华南地区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将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乃至我国图书馆事业、特别是港澳地区的图书馆事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这是一个发展上的重大突破。从1977年我国恢复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招生,经过了大约13年的时间,到1990年时我国才设立了第一个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点。其后又经过了大约13年的时间,直到2003年才增设到6个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点。而从2003年到2005年,仅两年的时间,就增设了2个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点,这种发展速度可谓前所未有。只有以这样的速度来发展图书馆学专业博士教育,才能符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才能适应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需要。    下图和表中数据来自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09年图书馆专业(120501)招生信息) 图1 我国图书馆硕士点地域分布情况 表1 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点招生信息 招生单位 院系所名称 研究方向 地区 北京大学 (030)信息管理系 (01)图书馆学理论(02)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03)图书馆管理(04)文献学与目录学(05)信息组织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021)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00)无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026)管理学院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 北京 南开大学 (140)商学院(电话:23508017) (01)信息咨询(02)信息交流与传播(03)图书与出版管理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 (023)图书馆 (01)现代图书馆管理(02)信息资源开发(03)文献检索与情报研究(04)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013)管理学院 (01)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02)图书馆学前沿理论与应用(03)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应用(04)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 天津 河北大学 (016)管理学院 (01)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02)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与信息服务理论与技术研究(03)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研究 河北 山西大学 (024)管理学院 (01)信息组织(02)信息传播(03)数字图书馆 山西 辽宁师范大学 (017)管理学院 (01)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数字图书馆(02)信息资源管理 辽宁 吉林大学 (204)管理学院 (01)数字信息资源管理(02)信息组织(03)文献计量理论与应用(04)信息咨询与服务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128)传媒科学学院 (01)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研究(02)信息资源管理(03)数字图书馆研究(04)现代目录学(05)知识管理研究(06)信息服务研究 吉林 黑龙江大学 (025)信息管理学院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黑龙江 复旦大学 (083)文献信息中心 (01)社科文献管理与利用(02)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03)信息服务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041)商学院 (01)图书馆管理 上海 上海大学 (002)文学院 (01)数字图书馆理论和技术研究(02)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研究(03)网络信息咨询研究 上海 南京大学 (014)信息管理系 (0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02)目录学研究(03)文献检索与利用(04)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05)数字图书馆技术(06)电子信息与网络检索(07)信息咨询研究(08)阅读文化与文化传播 江苏 东南大学 (111)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 (01)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02)数字图书馆 江苏 南京理工大学 (007)经济管理学院 (01)图书数字资源管理 江苏 南京农业大学 (014)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01)网络信息资源管理(02)网络信息组织研究(03)数字图书馆(04)现代图书馆管理(05)数字化参考咨询(06)比较图书馆学研究 江苏 安徽大学 (019)管理学院 (01)图书馆理论与方法(02)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安徽 福建师范大学 (011)社会历史学院 (01)古籍整理与图书馆史(02)信息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03)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组织 福建 山东大学 (031)管理学院 (01)信息资源建设研究(02)信息咨询研究(03)信息分析理论与方法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 (104)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01)图书情报理论与实务(02)数字图书馆应用技术(03)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04)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 山东 郑州大学 (004)信息管理系 (01)信息咨询(02)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03)信息资源数字化(04)信息组织 河南 河南科技大学 (017)图书馆 (01)信息资源建设与评价(02)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河南 武汉大学 (104)信息管理学院 (0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02)现代目录学研究(03)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研究(04)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05)信息检索与咨询研究(06)文献与出版研究(07)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08)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管理 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 (019)信息管理系 (01)图书馆服务与管理(02)数字图书馆(03)档案信息管理 湖北 湘潭大学 (003)公共管理学院 (01)信息资源管理(02)图书馆事业管理(03)信息咨询(04)信息产权管理(05)网络出版 湖南 中南大学 (018)医学信息系 (0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02)数字图书馆研究(03)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04)图书馆管理 湖南 中山大学 (200)资讯管理系 (01)信息资源管理(02)信息政策与信息法规(03)网络信息服务(04)文献与出版(05)电子资源管理(06)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07)图书馆管理(70)信息资源管理与实践 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 (003)经济管理学院 (01)图书馆管理(02)信息资源管理(03)数字图书馆(04)信息检索(05)知识管理 广东 广西民族大学 (009)管理学院 (01)图书馆管理现代化(02)信息咨询(03)文献学 广西 四川大学 (501)公共管理学院 (01)信息资源管理(02)信息检索与分析(03)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四川 西南大学 (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01)信息用户研究(02)文献管理自动化及数字图书馆(03)图书馆管理方向 重庆 云南大学 (002)公共管理学院 (01)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02)地方文献研究(03)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 重庆 西北大学 (001)公共管理学院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018)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01)信息咨询与知识管理(02)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03)数字资源及数字图书馆理论与技术 陕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6)经济管理学院 (01)01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 陕西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55)国家科学图书馆 (01)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02)科技信息编辑与传播(03)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04)文献学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00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01)数字图书馆与用户研究(02)信息组织与知识服务 北京 第二军医大学 (001)训练部 (01)数字图书馆医学信息标准化研究、医学信息组 上海 第四军医大学 (001)训练部 (01)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陕西
个人分类: 图情学教育|5220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分子专业该何去何从?
热度 1 Synthon 2009-1-31 15:39
昨天马里兰大学化工系的一位教授到我们这里来做学术报告。系里的规矩,客人的午饭由学生代表陪同,于是出去公款吃喝一番:) 席间闲聊,客人问起我本科在哪儿读的,我说中国清华大学,伊说,我听说过呀,很有名的。然后伊又问了,那你是哪个专业毕业的呢?我说,高分子专业。伊说,清华的高分子专业啊,我知道,我知道。我想母校母系的知名度原来这么高啊,正得意间,伊接下去说了,清华的高分子专业啊,我知道的,你们在化工系,但是你们的学生不学传递!我顿时就郁闷了。。。 这位教授又解释了一番。原来,他们系颇招了几位清华高分子的学生过去读研究生,但是传递,是化工系研究生的必修课,但是我这几位同门都没有修过相应的本科生课,所以先要补本科生课,这样整个培养计划都被打乱,由于课程压力,这些人科研起步也都比同届学生要慢一些。所以当我说起清华高分子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没学过传递。。。 类似的事情我自己也经历过,当年申请化工博士的时候,录取我的学校,都跟我提到过,说我的成绩单不是一份典型的化工本科生的成绩单,缺少一些必要的课程,并且给我建议了补修本科生课、做助教、自学等方式,补上这些课程。后来我上研究生的传递课的时候,也是很吃力的。 我总是在想,我们高校里面广泛设立的高分子专业,真的很有必要么?我们的高分子专业,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当年根据国家的工业门类划分专业,高分子,或者叫橡塑工程,跟纺织、印染、轻工等专业并列,大多数工科学校里面的高分子专业,来源于此。再一个来源是前些年化学系下面是分专业的,比如有机、无机、分析、物化、高分子等,后来流行大类培养,所以大多数化学系现在只有一个化学专业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学校这个时候把高分子单独分出来成立一个专业,而把其他的几个二级学科合并成化学专业。这两个来源,构成了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高分子专业,按照国家专业目录,本科生专业名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但是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讲,说实话,高分子专业很难成体系的培养人,因为他实际上是一个工业过程,而不是一个学科,它包含高分子的合成(需要化学背景)、高分子的测试表征(需要物理和物理化学的背景)、高分子材料的加工(需要力学、机械学的背景)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需要各个应用学科的背景)。而高分子专业的学生,则是以上各方面都懂一点,但是都不精通,很难深入下去。比如说如果要做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其实一个力学背景的人,学一点高分子的基础知识,反而比高分子专业的学生更容易上手。 我之前也曾经抱怨过,我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上是样样通,样样松,我们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但是仔细考虑一下却发现什么都不懂。。。我在校期间,以及毕业以后,通过与人交流以及BBS的言论上来看,对我们的培养体系,大量的人是不满意的。前些年,也曾经跟同学讨论,我们上学期间,那些方面的内容学习的还不够,其实系里应该增设某些某些课程。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把我们这些年来的讨论综合起来,把我们希望增加的课程都加上,足够我们上8-10年本科了。 所以现在真心的感受,还是希望这种专业不存在的好。我个人以为,本科生的培养,还是应该按照学科大类来进行,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基础,将来可以根据情况来深入的挖掘自己的兴趣。理科,本来就应该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科,本来就应该只有土木、机械、化工、电机。然后学生在这些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索。其实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个专业,如果对高分子有兴趣,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深入的研究某个特定的高分子问题,而且我相信,这样会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2417 次阅读|3 个评论
信息时代传播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
chensh 2008-11-6 09:36
关于传播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和能力培养问题,目前争论很多,众说纷纭。有些人据此说,传播学本科专业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不确定。也有人说,传播学是国外传入的,外国很少有传播学本科,所以我国办传播学本科似乎也不合适。依我看,这都是一个专业在起步和培育过程中遇到的必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关键是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培养某些特定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目前别的专业无法培养的或者没有去培养的。 依我看,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传播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努力的。 一是媒介形态、服务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去的媒介形态和产品比较单一,网络改变了这种现象,为媒介形态、服务和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比如,网站是典型的媒介形态、服务,也是一个媒介产品,其开发不是计算机的简单应用,属于社会性软件。传播学专业自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发挥空间。 二是媒介的内容组织和管理。网站的海量信息化,信息的组织、加工和管理远非过去书报刊的编辑所能及,也不是过去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需要全新的观念、知识、技术和手段对这些信息和内容进行系统地管理,此外,还涉及到内容分发机制与系统。而目前的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尚难于关注到的。 三是传播效果的综合监测、分析与应用、管理。过去的媒体单一,效果分析通常也单一的。传播活动很活跃,但对传播的效果监测、分析和应用依然是薄弱环节。目前很多新闻传播类专业重点放在采写、制作、创意策划上。而对媒介使用、扩散、综合监控等的教学投入较少,而这又是目前目前需要的,比如那个报纸网站在投资价值、社会价值、广告价值等方面如何,需要监测。由此延伸,媒介信息安全、公共关系、区域信息化评测、社会冲突预警、产品市场认可度、市场趋势预测等都是其应用领域。 四是传播实务能力。传播活动需要大量的组织、运行和管理,市场环境下的媒体更需要,媒介经营和管理能力也是传播学可以发挥的空间,此外还有很多新的领域待开拓,如科技传播、知识扩散、健康传播、技术传播等。
个人分类: 传播学教育探索与思考|4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