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quot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quot

相关日志

“武力统一"红线刚从中国公使口中说出,台当局成惊弓之鸟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12-13 20:23
“ 武力统一 红线刚从中国公使口中说出 , 台当局成惊弓之鸟 参考消息网 12 月 12 日报道 “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 “尽管中国 2005 年就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但像今天这样在国际公开场合作为重要表态的明确前提,还是首次。” 2017-12-12 05:13:02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今天距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在华盛顿 8 日作出上述表态已过去了三天,但这番振聋发聩的警告,在台湾岛内所形成的震荡效应仍在持续。 台湾“中央社” 9 日白天连发三篇稿件,对李克新的讲话进行全面报道和解读,并援引台湾当局的说法,称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透过沟通对话解决分歧。 9 日晚上,“中央社”再发报道,宣称台湾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对此表达“抗议与不满”。 但在不少台湾网友看来,李克新公使只不过说了真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讲到这句话时,中国公使“特别低头念稿” 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10 日晚,一位在华盛顿的资深中国媒体人向 小锐 还原了当时的情况—— 华盛顿当地时间 12 月 8 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十九大报告和中美关系专题吹风会,李克新公使向大华府地区 200 多位侨学界及中资机构代表进行了深入解读。 作为主讲人,李克新介绍了中共十九大的有关情况,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 11 月访华的相关情况。 此外,他还提及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尤其是其中的“美台军舰实现互访”条文。 “我可能要感谢你们美国朋友。”李克新向美国国会议员的这番“感谢”,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紧接着,就有了那句引发世界关注的“强硬宣言”:“我告诉你,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 李克新在现场还强调,自己这番言论并不是在“开玩笑”,“因为美国军舰若访上海,是征得中方同意,但去台湾中方肯定不同意,美国强行要去,就启动《反分裂国家法》,中方得采取行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台媒报道李克新表态现场视频截图 有台媒注意到,发表这番措辞强硬的表态时,李克新“特别低头念稿”,显然正如他自己所言,这句警告绝不是玩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台媒关注李克新“低头看稿子”的细节 “这意味着他的表态‘显有所本’。”台媒如此解读道。 立法 12 年后,《反分裂国家法》罕见亮相国际公开场合 通过在美国宣讲十九大的场合对美台发出强硬警告,中国外交官的表态当然不会是临时起意。 而除了“武力统一台湾”的警告,外界更注意到李克新公使的提到的这部法律:《反分裂国家法》。 在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印象中,尽管中国 2005 年就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但像今天这样在国际公开场合作为重要表态的明确前提,还是首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2005 年,一名市民阅读刚刚上架销售的《反分裂国家法》单行本。(新华社) “这一点反映了大陆依法治国、依法反分裂的决心。” 周志怀告诉 锐参考 ,《反分裂国家法》首先是维护和平统一的法律。 “仔细看一下《反分裂国家法》,其中“和平统一”使用共八次,但“非和平方式”提到三次。”他表示,这意味着,该法规定了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用最大可能去争取和平统一。“但如果出现了其中第八条所规定的任一具体条件,我们就可以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 小锐 打开《反分裂国家法》,在第八条中发现这样的条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因此,李公使的这次警示作用会非常明显。”周志怀告诉 锐参考 。 台网友直指真相:美国不可能救台湾 “惊弓之鸟、草木皆兵”,有大陆媒体这样形容几天来台湾舆论的反应。 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台当局的所谓“抗议”外,有台湾媒体也表示,李克新的表态目的非常明显:为了展现中国的战略自信,警告美方不要伺机而动。 台湾《联合报》还援引台湾前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的说法指出,李公使的发言是要让白宫知道美舰泊台严重性,因此“把话讲满”,让美国知难而退。 在社交媒体上,“台湾联合新闻”发布的李克新“表态武统台湾”的视频显示已被播放 30 多万次,评论超过 15000 条,热度空前。 小锐今天浏览了不少网友评论后发现,台湾网友并不像有的台媒所妄称的所谓对李克新发言“ 60% 以上持强烈反对态度”。 事实上,相比起部分台媒“妄想偏执症”成瘾,大部分台湾网友要理智清醒得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有意思的是,在“不信任美国”这一点上,多数台湾网友也意外地达成高度一致。 请见附件(文,图): “武力统一红线刚从中国公使口中说出,台当局成惊弓之鸟.doc
个人分类: 哲理|1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度国防部长访问中印对峙地区 所为何事?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10-9 09:58
印度国防部长访问中印对峙地区 所为何事? 据人民网援引《印度时报》 10 月 7 日报道,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 7 日访问位于锡金、不丹和中国西藏三国交界地带,该地区靠近中印对峙地区。报道称,尽管印度军队自 8 月 28 日在洞朗脱离接触,但印中两国军队在该地区保持了高水平戒备。 报道称,消息人士称,预计在陆军副总参谋长钱德陪同下,西塔拉曼将在印度第 17 山地师师部发表简短讲话,在乃堆拉山口与部队进行互动,并前往三国交界地带视察。 10 月 9 日至 15 日在此召开的陆军司令会议也将评估印中边境与中国实际控制线情况。报道称,印度第 17 山地师下辖 4 个旅,每个旅 3000 人,部署在三国交界的中心地带。 《今日印度》杂志网站 10 月 5 日报道,西塔拉曼此访印中边境地区,陆军将向防长介绍印度军队如何抵御中国入侵的准备情况。报道称,在印中进一步加强对峙后该地区的实际控制之际,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将访问“阿鲁纳恰尔邦”,并评估印中边境形势。报道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西塔拉曼已经几乎访问了所有边界地区的部队。 2017-10-08 07:54:13 阅读 183.3 万 观察者网 解放军边防官兵与印度防长面对面交流 互问 你好 海外网 10 月 8 日电 ? 据今日印度 8 日报道,印度国防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 Nirmala Sitharaman )到访中印边境锡金段乃堆拉山口,与在当地驻防的中国解放军士兵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中国解放军军官和印度国防部长双方互用“你好”打招呼。 2017-10-08 17:54:38 阅读 59.1 万 海外网 请见附件(图): 印度国防部长访问中印对峙地区 所为何事 (图).doc
个人分类: 哲理|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墨子:学者荣耀
热度 1 Fangjinqin 2017-10-8 14:28
https://www.sohu.com/a/196344742_100023654 墨子:学者荣耀 2017-10-05 11:01 墨家/儒家/孔子 作者:陈关荣 (香港城市大学) 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以量子通讯实验为主要任务的卫星“墨子号”,重新唤起了民众对墨子的记忆。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据任继愈先生考证,墨子是鲁国人,生于约公元前480年,卒于约公元前420年。墨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中人数仅次于儒家的一大学派。直到汉代初期,墨学还属于“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之一,紧排在儒学之后。历史上墨家的地位,《吕氏春秋·不侵》评说:“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但从汉武帝开始,统治者推行了董仲舒主张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唯一的正统思想,以至除道学之外,墨家和其他学派在汉朝之后渐渐陈迹湮灭。道学得以残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并反对斗争,因而从不危及历代政权。《庄子·天下》说,墨子“好学而博”。事实上,墨子成果累累,其学派思想不仅是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包含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能与古希腊文明相匹敌的科技萌芽,为诸子百家其他学派所没有。墨家学派著作总汇是《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等4篇合之为《墨经》,是《墨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大取》、《小取》两篇,称为《墨辩》。《墨子》系列著作是墨子的弟子门徒根据墨子讲学笔记整理而成。与其他学派截然不同的是,墨派除了讲思想、讲哲学、讲道理之外,还做科学技术研究并动手进行实验。蔡元培有评语说:“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墨经》中也有记述:墨子“巧传则求其故”,即他善于追本溯源,探求工艺技巧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光学,《墨经》列出8条基本原理。其中有关小孔成像的描述:“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这一论述比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50年的纪录早几十年,并且还提供了希腊人没有做过的实验记录。直到在一千四百多年后,小孔成像原理才被物理学解释清楚,并衍生出现代摄影技术。《经说》中还有关于光的其他准确描述,如折射:“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影子长短与物体高低成正比:“景之大小,说在柂正远近”、凸凹镜面成像:“鉴,鉴者近,则所鉴大,景亦大;其远,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等等。2016年中国“墨子号”通讯卫星以这位古代学者命名,纪念他对光学的贡献,实在是荣耀重归,令人鼓舞。又比如力学,《经上》记录了墨子关于“力”的定义:“力,刑【形】之所以奋也。”意为,力是驱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他举例说,把重物由下向上举起,是由于有力的作用。墨子同时指出物体在受力时会产生反作用力。他关于“动”与“止”的描述,认为“动”是由于力推的结果,而“止”则是物体经一定时间后自行达到的运动状态。不过墨子并没有明确引入阻力的概念。这些事实表明,墨子已经表达了后来牛顿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思想。《经上》记载有墨子的学说:“止,以久也”(力可以让运动长久静止下来)、“止,无久之不止”(静止是没有时间的运动)、“合与一,或复否,说在拒”(相反的力合而为一时会产生对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平衡杠杆再加重物的一边必会下垂)、“均,发均悬。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发丝均匀的话,悬重时不会断;轻轻的重量就使发丝断开,是由于它不均匀),等等。再比如声学,墨子对声音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罂(陶制坛子)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墨子》记载有墨子的主张:“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皮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他建议制造四十斗容量的大坛子,在坛口蒙上皮革,让一个听觉灵敏的人伏在其上测听从地下传来的声音以确定敌人挖地道攻城的位置,然后便可挖地阻击。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懂得声音共振原理,这个战术案例表明他已具有相当丰富的声学知识。还有数学和逻辑学。墨子精心研究过数学、逻辑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数学方面,墨子把点、线、面、体分别称为“端”、“尺”、“区”、“体”,并给出它们各自的定义,还约定“端”是不占有空间的,和后来的欧几里得几何异曲同工。《经上》说:“体,分于兼也”(部分来自整体)、“平,同高也“(两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同)、“圆,一中,同长也”(穿过圆心的所有径线长度相等)、“圆,规写交也。方,矩写交也”(圆是用规来画一圈而成,方是用尺来画一周而成)、“次,无间而不相撄也”(次是切,撄为割,即圆的切线不留空隙但不相割),还有其他一些当时颇为艰深的平面几何结果。逻辑学方面,《墨经》引进了“辩”的概念,即辨思和辩证。墨家逻辑纲要《小取》中说的“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便是“辩”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过程。《墨辩》包含了关于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逻辑学详细论述。梁启超认为墨家逻辑可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英国培根和穆勒以及印度陈那等多种学说相媲美。梁启超对墨子颇有研究,著有《墨子学案》、《墨经校释》等书。他指出:“在我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矣。”他还指出,《墨经》是“世界最古名学 书之一”,其内容“与今世西方学者所发明,往往相印。”梁启超曾感叹道:“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子里二千年。今日我们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胡适也肯定了墨家逻辑的世界意义,说:“墨家的名学在世界的名学史上,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事实上,胡适1915—1917年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其博士学位论文《先秦名学史》中,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墨学逻辑;1918年胡适把论文增编为《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墨家的哲学与逻辑。胡适认为《墨子》是当时“真正有价值的唯一著作”,把墨子誉为“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英国著名汉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曾经感叹:“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已经产生欧几里得式的几何体系了。由于《墨经》只有非常凌乱而残缺的版本流传下来,我们确实不能肯定地说他们从来未超出这个范围。但是,即使他们曾超出这个范围,他们的演绎几何也始终只是一种特殊学派的秘密,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影响到中国数学的主流。”这件事本身,也折射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曲折和不幸。正如蔡元培所说:“墨学的中断,使中国科学不得发达。”谈到墨家的宇宙观。《墨经》说宇宙由“久”(时间)和“宇”(空间)组成,其中充满了“名”和“物”。《经说上》指出时间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久:有穷、无穷”。《经说下》又进一步指出:“宇徒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徒久。”阐明了物体运动和时间及空间的关系。《墨经》还引了“无久”的概念,界定了运动从静止到开始的瞬间是没有时间的。大多数文史学家关注的当然是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文化学说,留下了不少记录和评论。韩非《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和孔子有弟子三千一样,墨子也有很多门徒。《吕氏春秋·有度》说:“孔墨之弟子徒属充天下。”但遗憾的是,甚至连司马迁的《史记》都没有为墨子立传,他仅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附带写了两句话:“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就是说,墨子大概可以与孔子齐名,或仅次其后。今天,对比一下孔子和墨子的哲学思想和文史观念,会发现他们其实很对立。孔子怀恋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尊重周礼仪乐,以伦理言辞力辩其合理性。墨子则相反,认为这不恰当也不合时宜,主张改革,芟繁就简、以新代旧。事实上,墨子对儒家的批评是多方面的。《墨子·公孟》记述,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一,儒家不信鬼神存在,墨家则主张天志、明鬼,说他们会惩罚坏人;二,儒家坚持厚葬父母,要守丧三年,墨家则认为这是浪费财富精力,主张节用、节葬;三,儒家注重音乐礼仪,墨子《非乐》则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四,儒家相信天命,墨家则主张非命,认为天命说会导致人们坐等时运、懒惰不勤。《墨子·非儒》还说:“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尽管严重对立,儒家子弟对墨子依然十分钦佩敬重。《孟子·滕文公下》记述了孟子的感概:“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不过,墨子并没有批评儒家关于“仁”和“义”的核心观念。墨子也宣扬仁义,但有不同诠释,泛指“兼爱”。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兼爱》记有墨子的话:“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由此理念延伸出去,墨子认为推行兼爱,还需要相应的政治体制。《尚同》阐述了墨子的国家政治学说,认为国君的权威来自人民意志和天帝意志。他认为,国君的主要任务是监察人民的行动,奖赏实行兼爱的人,惩罚不实行兼爱的人。而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君主权威是必须和绝对的。他主张的“尚同”,只是指下与上同。至此看来,各朝皇帝君主理当推崇墨子学说。可是,墨家却极力主张“选天子”。据《尚同》记载,墨子反复强调他关于选天子及选地方官员的主张,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於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这当然不是世袭君主们所能接纳的。另一方面,由于儒家在政治文化各个方面一直占领主导地位,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政治主张和伦理观念已经全方位地支撑着统治者,墨家的学说并没有得到支持和培植。作为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墨子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创立并带出了一个大学派就是最好的佐证。《经上》说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和传承有一个实践过程,就是“知,闻,说,亲;名,实,合,为。”墨子也是最早倡导和践行素质教育的学者。他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由于他的贤士第一标准是兼爱,故亦称为“兼士”。《墨子·尚贤上》列出了三条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认为人的这种全面素质并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达到。成语“墨悲丝染”出自《千字文》的“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这两句话基于《墨子˙所染》里的故事,说墨子来到染坊,看到纯白的丝被放进染缸后,拿出来时变得五颜六色,因此感慨育人就像染丝,要非常负责和慎重。墨子还清晰地看到教育并不独立于社会环境,指出政治经济等因素对民众道德品质的影响。《七患》中有墨子之说:“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墨子教育的成功还有赖于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教育方法。《墨子·鲁问》讲了个故事,说鲁国有个隐士吴虑,自比尧舜,于是墨子前往拜访切磋。吴虑对墨子说,你整天讲什么仁呀义呀,自己做就是了,何必到处宣扬呢。墨子回应道,如果我自己种田给天下人吃,每人得不到一升粮食,不能让所有受饿的人吃饱;如果我自己织布给天下人穿,每人得不到一尺衣料,不能让所有受冻的人穿暖;如果我自己披甲上阵,只当一名士兵,挡不住敌人千军万马。这不如我去上说君王、下劝百姓:如果君王听从,则得国泰;如果百姓接纳,则得民安。我虽不耕不织,人人可得温饱,不是更好吗?吴虑闻之在理,但仍未认输。墨子进而反问:假设天下的人都不会耕种,那么教会他们耕种的人和只管自己耕种的人,谁的功劳更大?吴虑回应,当然是前者。墨子再问:打仗时击鼓励兵的人和只管自己冲锋的人,谁的功劳更大?吴虑回应,当然也是前者。这时墨子便转回议题,说当今天下百姓都不知仁义的道理,宣讲这个道理不是比只顾自己去做的贡献更大吗?吴虑为之折服。墨子还是一位军事家。他知人善任,曾经带出组织严密和法纪严明的墨家团队。《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但是墨子主张“非攻”,《墨子》里没有一篇是讲攻击的,却有9篇讲述防御战术和守城器械。墨子详细介绍和阐述了自卫城墙的悬门结构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还有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墨子谙熟多种兵器以及机械和建筑,并有过一些发明创造。据记载,墨子曾花了3年时间研制出一种飞行“木鸟”(风筝)。他又是一个精通机械和力学、懂得制造高效车辆的技工,所造之车速捷省力而且结实耐用。关于墨子卓越军事才能最生动的例子,是《墨子·公输》中记录他“止楚攻宋”的故事。有一次,楚国筹谋侵略宋国。楚王雇用了一位著名机械师公输般,他会制造各种攻城器械。墨子知道后,就带着自己发明的防御器械前去楚国劝阻。他和公输般在楚王面前演习了各自的进攻及防御器械。公输般试用了9种不同的新型进攻器械,9次都被墨子击退。公输般不服,还说:“我现在知道怎样打败你了,但是我不愿意说出来。”墨子回应道:“我现在知道你的办法了,但是我也不愿意说出来。”楚王问墨子这是什么意思?墨子回复:“公输般是想杀我了事。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早已持有我的这些防御器械,在宋国的城楼上等候楚国军队。你们就算杀了我,也不能打败宋国。”楚王听罢,长叹一声,说:“算了,不要出兵了。”END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165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又闹大笑话授予根本没有的"引力波”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10-6 14:57
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又闹大笑话授予根本没有的 引力波 ” 北京时间 10 月 3 日下午 5 点 45 分, 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3 位美国科学家 Rainer Weiss, Barry C. Barish 和 Kip S. Thorne 获奖。获奖理由是“对 LIGO 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的决定性贡献”。其中, Rainer Weiss 独享一半奖金, Barry C. Barish 和 Kip S. Thorne 分享另一半。奖金共 900 万瑞典克朗。 但是,引力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波” , LIGO 宣称的 3 次探测的各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既不可能是“引力波”,也不可能是必然大量产生的各种频率 , 并因 显著红移的光波。 这种做法是以国际流行的错误科技观点在误导群众、危害人民。 LIGO 确实费尽苦心搞出了个探测微弱振动的设备, 也确实测到了几次大范围的微弱振动。 但是,国际流行错误观点把那几次微弱振动说成是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 “ 引力波 ” 就闹笑话了。 他们吹嘘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成果,是与事实完全相反的。 爱因斯坦明确地指出: “… ,引力波并不存在,尽管在初级近似下它们的存在曾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这表明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波动场方程可以告诉我们更多东西,或者更确切地说,对我们的限制远多于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 ” 。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因放弃矢量,混淆了电磁力的相应特性得出的场方程,可导出 “ 波 ” ,因未能区别引力与其他各力的根本差别,而未能具体证明:引力不可能产生任何波,而只能无可奈何地说: “ 如果你们问我引力波是否存在,我必须回答:我不知道。但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问题。 ” ,既不能肯定,也并未否定,他 “ 引力波并不存在 ” 的观点。 本博主博文 : 矢量验证广义相对论的 3 大验证 已由引力的空间矢量和时空矢量分别具体论证了,太阳系各行星空间椭圆轨迹的近日点,和光子在引力作用下,时空双曲线一支,的频率红移、方向偏折,都 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准确性。 并具体证明,只有力的运动方程能形成不同能级,例如: 时空自旋力 ( 即: 3 维空间的运动力 + 离心力 ) ,电磁力(包括电力和磁力)、各种弹性力、强力、弱力,的运动方程都能形成不同的能级,因而,相应的静止质量不 =0 的粒子就能,也才能,在其间跃迁,大量带电、电中性粒子的集团表现,才分别形成电磁波、振动波,并分别发射或吸收静止质量 =0 的光子、声子;光子、声子的时空相宇的统计才分别是光波、声波。 但是,只有引力运动方程(经典和相对论物理学),却都是: a=d^2r(3)/dt^2=km/r(3)^2 ,由其相应矢量方程的相应初始和边界矢量条件, v(3)0 、 r(3)0 ,积分,就只能解得:其各维运动轨迹为:圆锥曲线 ( 椭圆、双曲线的一支、抛物线 ) ,或其特例 ( 圆、直线 ) ,而不可能形成任何不同的能级。 因此只有引力,不可能产生任何静止质量 =0 的粒子,也不能形成任何波。 请参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67688.html LIGO所已宣布探测到 3 次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所谓 “ 引力波 ” ,分别是: 次 亿年前 黑洞 1 黑洞 2 合并后 转变成光 ( 太阳质量 ) ( 太阳质量 ) ( 太阳质量 ) ( 太阳质量 ) 1 13 29 36 62 3 2 14 14 8 21 1 3 30 31.2 19.4 49 1.6 LIGO及其合作者是根据,他们设想的各种可能模式按爱因斯坦的非线性 “ 引力场方程 ” 导出的所谓 “ 引力波 ” 波形(但也都未说明,他们的那些模式,为什么能形成 “ 引力波 ” ),建立波形数据库。 第 1 次是突然发现仪器探测到,并经滤过其它已知干扰处理后的波形,有 0.5 毫秒( ms )的一段,很像他们所设想 “ 双黑洞融合模型 ” 计算出来的波形,就宣称:那是 13 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无论他们根据什么模型、模式设计,由爱因斯坦按非惯性牵引运动有时空弯曲特性,放弃矢量,导出的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计算出的所谓 “ 引力波 ” , 就只能是爱因斯坦在题为 “Do Gravitational Waves Exist? (引力波存在吗?) ” 的学术论文中,就已经非常正确的更正指出的: “ 尽管在初级近似下它们的存在曾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 ” ,而实际上,却是: “ 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波动场方程 ” 告诉我们的 “ 更多东西 ” 。 两个黑洞主要是在引力作用下互相绕着转动,像地球绕着太阳、月亮绕着地球,转动一样,并不形成或产生什么 “ 波 ” 。 可能因其内部局部的高温、高压状态产生的粒子经黑洞的引力减弱后逃出其视界,有些辐射,而彼此相互吸引、靠拢,产生热能的非弹性激烈碰撞、融合,也根本不可能形成、产生,任何波。 13 亿年前的那两个分别为 29 倍太阳质量与 36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碰撞、融合,释放了 3 个太阳质量的能量成为一个 62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丢失的质量,怎么可能是由于引力所形成或产生的引力波的能量呢? 按照相对论,它只能是:其中的各基本粒子相互作用反应、演变,前后,其静止质量乘 c^2 的差值,所释放的 “ 光波 ” 。 这就必须考虑到碰撞过程中各种基本粒子演变可能产生的各种光子的所有频率,怎么可能仅在 0.5 毫秒( ms )的一段波形就能判定它是两个黑洞合并所形成的波形? 特别是, 13 亿年前传来的各光波频率,都有显著的各自不同的红移变化,而且,现在所使用的判定它们牵引运动红移量的 “ 都普勒公式 ” ,是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都不能用于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各星系,他们又是如何能解决其变化后的波形? 他们探测到,并经滤过其它已知干扰处理后的波形,怎么就会是: 13 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产生的 “ 引力波 ” 的波形? 仅由这几点,就足以判定: 他们的观测结果,既根本不可能是引力波,甚至,也不可能是 13 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必然产生的大量频率,并经红移变化后的光波。 同样的理由,也足以判定: 他们观测的另外 2 次结果,既根本不可能是引力波,甚至,也不可能是 14 亿、 30 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必然产生的大量频率,并经红移变化后的光波。 而且,第 2 和 3 次都没有给出它们的波形与理论计算的比对。 可见,LIGO已心虚他们根据模型、模式设计,由爱因斯坦按非惯性牵引运动有时空弯曲特性,放弃矢量,导出的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计算出的所谓 “ 引力波 ” 波形,判定所探测到的是引力波是完全错误的。 而按以上的具体分析,就可以判定: LIGO这 3 次所探测到的都不可能是所谓 “ 引力波 ” ,也都不是:各自的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光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58905.html 美媒:引力波数据现奇怪噪音引争论 一群独立物理学家在详细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了本不应存在的奇怪关联。丹麦尼尔斯 · 玻尔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安德鲁 · 杰克逊称,这些麻烦的信号可能足以使整个发现受到质疑。 2017-07-12 13:14:12 来源:参考消息网 现在他们发现的问题,就更加表明本博主以上的分析、判定,的正确、重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66210.html 声势颇大的引力波事件,编号为 GW170814 的引力波依旧自称是来自于双黑洞合并: 两个黑洞质量分别是 30.5 和 25.3 个太阳质量,合并后的质量约为 53.2 个太阳质量,也就是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大约有 2.6 个太阳质量以引力波的形式损失掉了。通过整个持续了大约 0.25 秒的波形振幅拟合,推断,此次双黑洞合并发生之处距离我们大约 18 亿光年。 它也不过就是在美国 LIGO 的 2 台激光振动探测器之外又增加了欧洲 VIRGO 的 1 台,同时探测到了某种频率的振动而已。 至于那个振动是不是 18 亿光年前两个黑洞质量分别是 30.5 和 25.3 个太阳质量,合并后的质量约为 53.2 个太阳质量,损失掉大约 2.6 个太阳质量 所产生的 “ 引力波 ” ? 已经充分证明引力根本不能产生任何波。 2 个黑洞或中子星等合并 当然也不可能产生 “ 引力波 ” 。 减少的质量都只能是其中的各基本粒子相互作用,反应、演变,前后,其静止质量乘 c^2 的差值,所释放的,并经数十亿光年,显著红移后的 “ 光波 ” 。 怎么可能仅由 0. 几毫秒( ms )的一段波形就能判定? 可见, GW170814 与前面的 3 次一样,既根本不可能是引力波,又完全不可能是双黑洞合并必然产生的大量频率,且经显著红移后的光波。 本文在【科学网】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78554.html
个人分类: 物理|23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球时报》14日社评:“印媒吃了‘印日联手怼中国’摇头丸”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9-14 16:21
《环球时报》 14 日社评 : “印媒吃了‘印日联手怼中国’摇头丸” 日媒 : 安倍帮印修高铁 还要确认 航行自由 重要性 日本共同社 9月14日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甘地讷格尔与莫迪会谈。届时,安倍将表示向印度提供约1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的贷款,用于导入日本新干线方式的高速铁路建设等。他还计划呼吁印度在设想的另一条高铁上也采用新干线的方式。会谈后,双方将发表促进经济和安全保障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 2017-09-14 09:11:18 阅读 (86.8 万 ) 环球网 报道称,日本政府意在通过促进强化关系的基础设施出口,吸收印度的经济活力,促进日本自身的发展。 安倍 13 日从羽田机场乘坐政府专机启程,抵达印度西部城市艾哈迈达巴德。 14 日,安倍将与莫迪一起出席以新干线的方式连接商业城市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之间约 500 公里路程的高铁开工典礼。之后,两人将前往甘地讷格尔举行首脑会谈。 在中国外交部 13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及有关日印高速铁路合作的问题。发言人耿爽回应称:“我们乐见地区国家间开展包括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我们也愿意与包括印度在内的地区国家共同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共同社说,安倍打算在首脑会谈上就航空自由化达成共识,放宽对两国间航空线路和航班数量的管制 ; 在安全保障方面,则“考虑到中国的海洋活动”,与印方确认所谓“航行自由”的重要性。此外,还计划就推进美印两国海军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三国联合训练达成协议。 《印度快报》此前宣称,印度和日本的伙伴关系将是“组成一个大的抗衡中国联盟的基石”。对此,《环球时报》 14 日发表题为“印媒吃了‘印日联手怼中国’摇头丸”的社评。社评指出,日印抱团更多产生的是仪式感,是摆拍的 Pose ,只要中国社会的心理强大,印媒与日媒“嘴对着嘴亲”的那些评论就基本上是泡沫。社评称,印日走近在 21 世纪新的国际关系逻辑中并不构成对中国的重大威胁,这当中有很多印日两国带着情绪“互舔”和相互安慰的因素,产生不了对中国的实际对抗力。“亚洲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谁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谁就是赢家。”
个人分类: 哲理|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MEDLINE与PubMed的区别
Gan98 2017-9-14 08:18
一、摘自 http://www.chinagp.net/news/?323.html MEDLINE 是一个数据库,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The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 , NLM )生产的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是当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内容包括美国《医学索引》( IndexMedicus , IM )的全部内容和《牙科文献索引》( IndextoDentalLiterature )、《国际护理索引》( InternationalNursingIndex )的部分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营养卫生、职业病学、卫生管理、医疗保健、微生物、药学、社会医学等领域。 MEDLINE 收录 1966 年以来世界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 3400 余种生物医学期刊的文献,近 960 万条记录。目前每年递增 30-35 万条记录,以题录和文摘形式进行报道,其中 75% 是英文文献, 70%-80% 文献有英文文摘。 PubMed 是一个免费的搜索引擎,是 NLM 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 )于 2000 年 4 月开发的,基于 WEB 的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 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它的数据库来源有: MEDLINE 、 OLDMEDLINE 、 Recordinprocess 、 Recordsuppliedbypublisher 等,数据类型:期刊论文、综述以及与其他数据库链接。其核心主题为医学,但亦包括其他与医学相关的领域,像是护理学或者其他健康学科。它同时也提供对于相关生物医学资讯上相当全面的支援,像是生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PubMed 的资讯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能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连结。 有人认为, PubMed 和 MEDLINE 联机数据库只不过是同一内容的两种不同版本。但是,当我们用这两个版本对同一个课题进行检索时,就会发现其结果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 )文献的收录范围 MEDLINE 是 PubMed 系统的最大组成部分。 PubMed 收录范围包括:① MEDLINE 联机数据库;② PREMEDLINE 数据库。 PREMEDLINE 收录那些进入 MEDLINE 数据库之前正在进行标引处理中的文献记录。这些文献在 MEDLINE 联机数据库中检索不到;③由出版商直接提供给 PubMed 的文献。出版商提供给 PubMed 的文献,一些在后来进入了 MEDLINE 数据库,而另外一些不被 MEDLINE 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则作为由出版商提供的记录被永久保留在 PubMed 数据库;④ MEDLINE 选择性收录期刊中的非生物医学文章和 MEDLINE 收录时间范围以外的文章;⑤来自于 OLDMEDLINE 数据库中的一些没有更新主题词的文献记录。与 MEDLINE 联机数据库相比, PubMed 收录的文献量大、类型全、专业范围广。 ( 2 )数据库的更新速度 MEDLINE 联机数据库为周更新,而 PubMed 数据库每天接受来自于 PREMEDLINE 数据库中的新纪录,出版商则直接将期刊中的文章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供给 PubMed 上网运行。所以, PubMed 数据库更新速度快、文章新。 ( 3 )检索机制 MEDLINE 联机数据库是在 IndexMedicus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题词检索时 IndexMedicu 的主要检索途径,也是 MEDLINE 联机数据库的主要检索途径。所以,掌握医学主题词表《 MeSH 》是用 MEDLINE 检索文献的首要条件。而 PubMed 具有词汇自动转换匹配功能,检索人员即使对 MeSH 不了解也能检索。 当在 MEDLINE 联机数据库和 PubMed 两个检索系统分别用 diseaseresistance 检索 2000 — 2008 年的文献时发现, MEDLINE 联机数据库只检索到 1704 条文献,而 PubMed 则检索到了 57063 条文献。因为 MEDLINE 联机数据库只能将文章篇名、文摘中含有与检索词完全一样的记录检索出来,而 PubMed 具有词义识别功能,能根据检索词的词义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主题词,并对主题词自动扩展检索。因此, PubMed 检索机制灵活,具有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 4 )链接功能 PubMed 具有与免费全文链接、相关文献链接、相关图书链接和相关分子生物学数据库链接功能,而 MEDLINE 联机数据库则没有这些链接功能。 ( 5 ) PubMedCentral ( PMC )免费全文期刊数据库 点击 PubMed 主页下边的 PubMedCentral ,进入 PMC 主页( http://www.ncbi.nlm.nih.gov/pmc/ )。 PMC 是期刊文章全文的电子档案,提供其内容的免费检索和免费全文下载。 PMC 高级检索具有与 PubMed 相同的文献检索功能,且检索出的文章直接链接到免费全文,而 MEDLINE 联机数据库没有这一服务。 二、摘自 https://www.nlm.nih.gov/pubs/factsheets/dif_med_pub.html MEDLINE/PubMedResourcesGuide ReturntoPubMed MEDLINEcontainsjournalcitationsandabstractsforbiomedicalliteraturefromaroundtheworld.PubMedprovidesfreeaccesstoMEDLINEandlinkstofulltextarticleswhenpossible. MEDLINE,PubMed,andPMC(PubMedCentral):Howaretheydifferent? MEDLINE isthe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 (NLM )journalcitationdatabase.Startedinthe1960s,itnowprovidesmorethan24millionreferencestobiomedicalandlifesciencesjournalarticlesbackto1946.MEDLINEincludescitationsfrommorethan5,600scholarlyjournalspublishedaroundtheworld.PublisherssubmitjournalstoanNIH-charteredadvisorycommittee,theLiteratureSelectionTechnicalReviewCommittee(LSTRC),whichreviewsandrecommendsjournalsforMEDLINE.TheLSTRCconsidersthequalityofthescientificcontentofajournal,includingoriginalityandtheimportanceofthecontentfortheMEDLINEglobalaudience,usingtheguidelinesfoundontheNLMFactSheet MEDLINEJournalSelection .TheMEDLINEdatabaseisdirectlysearchablefromNLMasasubsetofthePubMed databaseaswellasthroughothernumeroussearchservicesthatobtainthedatafromNLM’sDataDistributionprogram.Inadditiontothecomprehensivejournalselectionprocess,whatsetsMEDLINEapartfromtherestofPubMedistheaddedvalueofusingtheNLMcontrolledvocabulary, 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 ) ,toindexcitations. PubMed hasbeenavailablesince1996.Itsmorethan27millionreferencesincludetheMEDLINEdatabaseplusthefollowingtypesofcitations: In-processcitations,whichproviderecordsforarticlesbeforethoserecordsareindexedwithMeSHorconvertedtoout-of-scopestatus. Citationstoarticlesthatareout-of-scope(e.g.,coveringplatetectonicsorastrophysics)fromcertainMEDLINEjournals,primarilygeneralscienceandgeneralchemistryjournals,forwhichonlythelifesciencesarticlesareindexedwithMeSH. AheadofPrintcitationsthatprecedethearticle'sfinalpublicationinaMEDLINEindexedjournal. CitationsthatprecedethedatethatajournalwasselectedforMEDLINEindexing(whensuppliedelectronicallybythepublisher). Pre-1966 citationsthathavenotyetbeenupdatedwithcurrentMeSHandconvertedtoMEDLINEstatus. CitationstosomeadditionallifesciencesjournalsthatsubmitfulltexttoPMC (PubMedCentral )andreceiveaqualitativereviewbyNLM. Citationsto authormanuscripts ofarticlespublishedbyNIH-fundedresearchers. Citationsforthemajorityofbooksavailableonthe NCBIBookshelf (acitationforthebookandinsomecaseseachchapterofthebook). PubMedcitationsoftenincludelinkstothefull-textarticleonthepublishers'Websitesand/orinPMCandtheBookshelf.MEDLINEisthelargestsubsetofPubMed.YoumaylimityourPubMedsearchretrievaltoMEDLINEcitationsbyrestrictingyoursearchtotheMeSHcontrolledvocabularyorbyusingtheJournalCategoriesfiltercalledMEDLINE. PMC (PubMedCentral)launchedin2000asafreearchiveforfull-textbiomedicalandlifesciencesjournalarticles.PMCservesasadigitalcounterparttotheNLMextensiveprintjournalcollection;itisarepositoryforjournalliteraturedepositedbyparticipatingpublishers,aswellasforauthormanuscriptsthathavebeensubmittedincompliancewiththe NIHPublicAccessPolicy andsimilarpoliciesofotherresearchfundingagencies.SomePMCjournalsarealsoMEDLINEjournals.Forpublishers,thereareanumberofwaystoparticipateanddeposittheircontentinthisarchive,explainedontheNLMWebpages AddaJournaltoPMC and PMCPolicies .Journalsmustbeinscopeaccordingtothe NLMCollectionDevelopmentManual .AlthoughfreeaccessisarequirementforPMCdeposit,publishersandindividualauthorsmaycontinuetoholdcopyrightonthematerialinPMCandpublisherscandelaythereleaseoftheirmaterialinPMCforashortperiodafterpublication.TherearereciprocallinksbetweenthefulltextinPMCandcorrespondingcitationsinPubMed.PubMedcitationsarecreatedforcontentnotalreadyintheMEDLINEdatabase.SomePMCcontent,suchasbookreviews,isnotcitedinPubMed. Inconclusion,PubMedcitationscomefrom1)MEDLINEindexedjournals,2)journals/manuscriptsdepositedinPMC,and3)NCBIBookshelf.BothMEDLINEandotherPubMedcitationsmayhavelinkstofull-textarticlesormanuscriptsinPMC,NCBIBookshelf,andpublishers'Websites.IfyoulimityourPubMedsearchtoMeSHcontrolledvocabularyortheMEDLINEsubset,youwillseeonlyMEDLINEcitationsinyourresults. ForinformationonNLMservices,contact: CustomerService 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 8600RockvillePike Bethesda,MD20894 Telephone:1-888-FINDNLM(1-888-346-3656)or(301)594-5983 e-mail: custserv@nlm.nih.gov AcompletelistofNLMFactSheetsisavailableat: (alphabeticallist): https://www.nlm.nih.gov/pubs/factsheets/factsheets.html (subjectlist): https://www.nlm.nih.gov/pubs/factsheets/factsubj.html Orwriteto: FACTSHEETS OfficeofCommunicationsandPublicLiaison 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 8600RockvillePike Bethesda,Maryland20894 Phone:(301)496-6308 FAX:(301)496-4450 Email: publicinfo@nlm.nih.gov
个人分类: 转载资讯|5317 次阅读|1 个评论
"港独"挑衅基本法阻挠反“港独”充分暴露其卖国毒港真面目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9-12 21:10
港独 挑衅基本法阻挠反“港独”充分 暴露其卖国毒港 真面目 港独挑衅基本法阻挠反“港独”充分暴露其卖国毒港,外国走狗真面目 其4张丑恶嘴脸是:假民主、目无法制、语言粗秽、泯灭人性。 港独闹得越凶,就越看清其暴露的至少4张丑恶真面目, 所有爱国的中国学生都应团结一致,强有力地反击卖国毒港,外国走狗的 港独分子! 如果想知道“港独”有多疯狂?不妨去看看香港高校里的那些“民主墙”。 从上周起,香港高校里的“民主墙”,成为外界直击“港独”真实嘴脸的一面新窗口。通过它,假民主、目无法制、语言粗秽、泯灭人性……“港独”的面孔,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外界眼中。 2017-09-12 06:01: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从上周起,“民主墙”成为外界直击“港独”真实嘴脸的新窗口。 这不光指的是他们疯狂占领墙面、贴出挑衅基本法的言论;更包括这群年轻人为阻挠反“港独”而口不择言地谩骂,甚至诅咒逝者…… 这也是最令外界心寒的一幕:继香港教育大学“民主墙”上 7 日被贴出恶毒攻击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丧子的言论后,第二天( 8 日)晚上,类似言论又出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民主墙”上。 “民主墙”,彻底沦为了一面“冷血墙”。 “孩子们,你们知道行使言论自由和滥用言论自由的区别,对吧?”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9 日发文,喊话中几多痛心,几多悲哀。   “民主墙”照出“港独”丑态:假民主、目无法治、语言粗秽、泯灭人性 关于“民主墙”风波的发酵,还要从本月月初说起。 正值开学季。一些港媒和内地学生注意到,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民主墙”上,贴满了充斥“港独”言论的海报。 9 月 5 日晚,一名在港就读的内地女生愤而撕下相关海报,这一幕被“港独”学生发现,也被蹲点在“民主墙”边的媒体记者摄入镜头。 随后,这名内地女生与“港独”学生激辩民主,“谁给你们的权利?”“我也是学生之一,可是我并不同意这种做法”……内地女生的一通话怼得“港独”学生语无伦次。 “少数派”如何代表全体学生?这名内地女生的勇气,撕开了“港独”假借“民主”之名、却旨在放大自身言论的面目。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7 日晚间,数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面对前来阻止“港独”海报张贴的另外几位内地学生,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前会长周竖峰在“民主墙”前不停指骂反“港独”的内地学生是“**人”,让其“滚回中国”。 周竖峰的言论,污秽且不堪入耳。 8 日,香港中文大学对周竖峰予以“最严厉的谴责”,但这位前学生会会长却声称:“乐于成为在香港‘以言入罪’第一人”,其丑态可见一斑。 “周竖峰”者又岂止一人! 8 日下午,以港中大学生会代表为主的 20 多名学生围堵校领导,逼迫校方承诺不拆除“港独”横幅。 与此同时,就在“周竖峰谩骂视频”流出的同一晚,香港教育大学“民主墙”上被贴出恶毒攻击蔡若莲丧子的言论,令全港震惊。 8 日晚,香港城市大学的“民主墙”上也被贴出“恭喜蔡若莲”的字词。城大保安发现有关人员活动后一度阻止,并于事后报警。 “这种卑鄙行为,笔者想象不出任何可以为之辩解的理由。”《南华早报》网站文章这样写道。 港媒 9 月 10 日报道称,针对此事,香港已有 524 名校长、 1195 名教师发起联署,对此“强烈谴责”,并要求学校彻查和处分相关人员。 香港网友:“这班背祖忘宗的害群之马,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9 月 8 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示,她对有人张贴对刚经历丧子伤痛的教育局副局长极之凉薄和侮辱的字句,感到极度遗憾并予以强烈谴责。 林郑月娥强调,言论自由并非完全没有限制,学术自由和院校自主也非鼓吹歪论的借口,有关言论已超越社会底线,大众定有公论。“港独”不符合“一国两制”、基本法以及香港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至此,假民主、目无法制、语言粗秽、泯灭人性……“港独”年轻人的面孔,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外界眼中。 同样的,在社交媒体上,香港网友也纷纷对“港独”青年的行为表达了愤慨和谴责。有网友痛斥“港独”分子数典忘祖,是“害群之马”: 香港高校怎么了?学者:“教育仍是一项长期课题” “香港的校园怎么了?有些学生的心态为何会变得如此扭曲和阴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香港校园大搞泛政治化运动,究竟动机为何?纵容宣扬‘港独’思潮是否已违背香港教育的良心与初衷?”面对 9 月初以来的“港独”风波,事实上不少港媒也在反思。 今天( 11 日),《香港商报》刊文总结称,这三件事表面看似发生在不同校园,不相关联,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已不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事件,这是一个值得香港教育工作者和香港社会各界高度警惕的扭曲现象。” “上天要‘港独’灭亡,必先令其疯狂。”香港《文汇报》今天也刊发报道评价称:“港独”的种种行径,这已经超出了政治的分歧、超出了言论的界线,更是悖逆了人性道德。如果一个人因为政治立场不同,可以罔顾人性、嘲笑他人的丧子之痛,这种人根本没有资格讲民主,他们对香港来说,只会是一个灾害。 “最近的风波说明了‘港独’分子的四个特质。”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郑浩告诉 锐参考 ,“这四个特质分别是:滥用民主权利;目无法治;蓄意挑战国家主权、破坏基本法;以及,‘港独’意识形态再犯滥。” “对港中大‘民主墙’上的海报张贴、使用,校方有明确规定,例如,必须标明张贴者身份以及具体日期等。总之,‘民主墙’不能‘随意民主’、‘突然民主’,更不能‘大多数被民主’。言论自由也不代表可以违法。”郑浩说。 在他看来,“民主墙”风波的后续发展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一是校方是否会加强对‘民主墙’的管理,不再让类似事件发生;二是‘学生会’的部分‘港独’学生是否会改变策略,利用串联、社交媒体等方式继续散播‘港独’言论,甚至采取激进行动对抗;三是内地学生如何采取更具效果的行动遏止校园内‘港独’行为。” 郑浩表示,已经有香港专业律师发表文章,呼吁学生可以对“港独”学生提起集体诉讼,控告他们违反法律,这比单打独斗更加合理、合法和有效。 “当然,教育香港年轻一代提高国家、主权和法治意识,这仍是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说。 请见附件(图,文) 港独挑衅基本法、阻挠反港独,充分暴露其卖国毒港真面目(图,文).doc
个人分类: 哲理|875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将我国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已五年,至今仍野心不死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9-11 21:50
日本将我国领土钓鱼岛 国有化 已 五年 ,至今仍野心不死 日本单边宣布钓岛 国有化 五年 日媒称实际控制逐渐瓦解 日媒称, 11 日是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 5 周年。今年以来,中国公务船驶进钓鱼岛海域的次数每月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行动已经常态化。 日媒认为,中国现阶段在军舰的行动上比较克制,与日本一样,也不希望爆发军事冲突。但如果中国的渔船和公务船持续活动,使之成为既成事实,这将会动摇日本的“实际控制”。 2017-09-11 10:01:12 来源: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张程 据《日本经济新闻》 9 月 10 日报道,中国在周边海域常态停留的公务船增加,并且呈现出大型化、武装化趋势。日本政府一方面加紧强化海上保安厅的警备体制,一方面摸索通过外交努力解决问题,但却没有找到突破口。 报道称,去年 9 月以后,中国将在钓鱼岛周边常态停留的公务船从 3 艘增加至 4 艘,进入今年后,反复驶进钓鱼岛海域。多数情况下是每月 3 次,有 4 艘巡逻船在钓鱼岛 12 海里内航行约 2 个小时,这被称为“ 3-4-2 方式”。日媒称,中国拥有两艘 1 万吨级超大型船,巡逻船的武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报道称,安倍晋三首相 7 月在德国汉堡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要求改善事态。两国领导人还在摸索实现互访,但中国并未改变在钓鱼岛对立问题上不退让的立场。 中国为证明钓鱼岛是其领土,也在逐步推进相关法律建设。在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中记录了中国法院调停钓鱼岛周边撞船事故的案例,称“彰显我国对钓鱼岛海域的司法管辖权”。 日媒认为,中国现阶段在军舰的行动上比较克制,与日本一样,也不希望爆发军事冲突。但如果中国的渔船和公务船持续活动,使之成为既成事实,这将会动摇日本的“实际控制”。中国就像一片一片切香肠一样,试图积累小行动,打持久战。 日本《读卖新闻》 9 月 10 日发表文章称,日本海上保安厅 2018 年度的预算申请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海上保安厅准备建造 5 艘最大级别的 6500 吨级巡逻船,并引入喷气式飞机,监视海洋。 日本政府去年末首次制定了中期性的“强化海上保安体制方针”,其中包括了领海警备、反恐等,海上保安厅的作用越来越大。 文章称, 11 日,日本将迎来钓鱼岛“国有化” 5 周年。 2012 年,海上保安厅拥有大型巡逻船超过中国。但中国此后迅速增强装备,到 2019 年将拥有 135 艘大型巡逻船,在数量上完胜海上保安厅。 海上保安厅计划到 2021 年度使大型巡逻船数量增加至 69 艘。但日本仍然需要进一步增加人员,提升船艇运行效率。 为了预防不测事态,海上保安厅一方面要确保数量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适度警告,让中方巡逻船驶出钓鱼岛海域。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 9 月 10 日报道,日本政府打算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抗衡中国。上月举行的日美两国外长、防长“ 2+2 ”会谈再次确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在加强钓鱼岛周边发生“不测事态”的应急态势。但安倍并不希望与中国的关系恶化。日本政府认为“日中关系正趋于改善”,有意加快这一势头。 具体来讲,日本政府描绘了以下蓝图: 1. 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 45 周年的今年,在日本举行日中韩领导人会议; 2. 在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40 周年的明年,实现两国首脑的互访。 但是,现在还无法预料能否在年内举行日中韩领导人会议。日本外务省高官担忧地说:“如果错过如此重要的年份,改善关系的时机就会远去。”
个人分类: 哲理|1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媒:印度加速在中印实控线修路 多条重要道路将提前完工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9-11 21:32
印媒 : 印度加速在中印实控线修路 多条重要道路将提前完工 印媒称 , 印度正加快在中印实控线附近修筑道路的步伐 , 几条具有重要意义的道路将在计划完工时间之前竣工 。 过去两三年中 , 印中边境道路的修筑速度明显加快 , 2014 年到 2015 年印中边境道路的开凿工作只完成了 107 公里 , 而 2016 年到 2017 年完成了 147 公里 。 同样 , 尽管面对各种难题 , 同期道路表面的铺设工作也从 174 公里增加到了 233 公里 。 2017-09-11 09:53:29 来源 : 参考消息网 据 《 印度时报 》 网站 9 月 10 日报道 , 虽然印度边境公路机构目前正在修建的 61 条道路中 , 大部分的最后完工时间是在 2021 年左右 , 但其中许多条路会大幅提前完工 , 因为边境公路机构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 , 所带来的结果最近已经在路面上体现出来 。 报道称 , 过去两三年中 , 印度在中印实控线附近道路的修筑速度明显加快 , 2014 年到 2015 年中印实控线道路的开凿工作只完成了 107 公里 , 而 2016 年到 2017 年完成了 147 公里 。 同样 , 尽管面对各种难题 , 同期道路表面的铺设工作也从 174 公里增加到了 233 公里 。 目前 , 印度边境公路机构负责的总长 3400 公里的 61 条中印实控线道路中 , 离实现完全连通仅剩下 270 公里仍未开凿的道路 。 据印度 《 经济时报 》 网站 9 月 10 日报道 , 在乌布希 , 一个小丘给一队铁路测绘人员带来巨大挑战 。 这个由 16 名成员组成的小分队包括经验丰富的铁路工程师 、 地质学家 、 桥梁专家和雪崩专家 。 对于这个路障 , 他们商量了各种方案 。 如果印方能实现心愿 , 那么一条通往列城的铁路将在未来几年中成为现实 。 列城位于拉达克 , 夹在巴基斯坦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和中国之间 。 印度国防部已经向印度铁路公司拨款 15.8 亿卢比 ( 约合 1.6 亿元人民币 —— 本网注 ) 进行这一测绘 。 这条铁路可能长达 650 公里 。 大画面是这样的 : 距离中印实控线不远 、 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列城最终将通过一条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可通行的铁路线与德里相连 。 这条战略铁路线的测绘工作始于去年 9 月 。 预计整个测绘工作还将需要两年时间 。 这也将是印度铁路公司接到过的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 因为这条铁路线需要穿越许多大山和雪崩多发地带 。 相关新闻 : 德媒 : 中国高铁以最快速度跻身世界前列 锐参考 | 传安倍要从韩国撤侨 6 万人 ! 而 颤抖 的国家居然成了美国 锐参考 | 印度对华祭出一连串小动作 , 连本国民众也 忍不了 ——
个人分类: 哲理|1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中方严正抗议部署“萨德” 敦促美韩撤除装备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9-8 20:25
外媒:中方严正抗议部署“萨德” 敦促美韩撤除装备 外媒称,驻韩美军 7 日上午将 4 辆“萨德”拦截弹发射车运入星州基地,自“萨德”组件入韩到形成整套反导系统历时半年。韩国国防部当天表示,根据韩美两国就部署剩余 4 辆“萨德”发射车达成的协议, 7 日完成了“萨德”系统的临时部署,称此举将保护韩国国民的生命安全免受朝鲜各种弹道导弹和核武力量的威胁。但拦截范围未能覆盖韩国全境,不少专家对“萨德”入韩的军事效用持怀疑态度。 据韩联社报道,警方向韶成里出动约 8000 名警力,试图冲破民众封锁道路、驱散示威者,但遭到示威者的强烈抵抗,现场爆发大规模冲突。包括平民和警察在内的多人在冲突中受伤,伤者被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中方)再次敦促美韩重视中国等地区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关切,立即停止有关部署进程,撤除相关的设备。” 北京已向韩国“提出了严正交涉”。 2017-09-08 09:12:5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发射车完成临时部署 据韩联社 9 月 7 日报道,美军于 4 月 26 日在星州先期部署两辆发射车等“萨德”核心组件。 报道称, 10 多辆载有“萨德”装备的军车于 7 日早上 8 点 11 分抵达星州基地。反对“萨德”落户的当地居民和公民团体成员堵截去路激烈抵抗。 8 点 22 分,破障前行的“萨德”车队驶入星州基地。 据悉,启动军事基地化所需的环评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结束, 6 辆发射车此前置于铝板上,待决定最终部署才会移至混凝土地面,实现最终落地。 报道称,经过为时不长的整套试运行和基地施工后,这支“萨德”反导连将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萨德”系统将与韩美联军现有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高低搭配多层布防,但拦截范围未能覆盖韩国全境,反导效果仍存争议。 据韩联社 9 月 7 日报道,第二批“萨德”拦截弹发射车 7 日就位后,星州“萨德”反导系统即将整套投入使用。韩国国防部和驻韩美军宣称,在朝鲜核试验威力和弹道导弹射程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临时部署“萨德”抗衡朝鲜核导威胁“势在必行”,但不少专家对“萨德”入韩的军事效用持怀疑态度。 韩军强调,先期部署的两辆“萨德”发射车和后 4 辆发射车全部形成战斗力后,将与韩军自主开发的“韩国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 KAMD )形成高低搭配的多层反导网,提高拦截成功率。 报道称,“萨德”属于高空反导系统,可在 4 万米到 15 万米高度截击来袭弹道导弹,低空反导的 KAMD 拦截高度在 4 万米以下。 韩国防部官员表示,“萨德”防区远比“爱国者”防空导弹广阔,有望在 KAMD 完全建成前填补反导空白,“萨德”与“爱国者”分层拦截,至少能增加两次拦截机会。 另有舆论担心,朝鲜低角度发射近程导弹可以规避“萨德”拦截网,可能需要在“萨德”基地部署“爱国者”导弹和近防武器系统。韩军解释称,朝鲜拥有 1000 枚左右的弹道导弹,“飞毛腿”和“芦洞”导弹占 85% ,而“萨德”是最适合拦截这种近程、准中程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 据韩联社 9 月 7 日报道,韩国总理李洛渊 7 日在政府政策协调会上说:“部署‘萨德’系统是政府艰难而又无法避免的决定,面对朝鲜核武器与导弹计划的先进程度,政府有义务捍卫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韩警民爆发激烈冲突 据路透社 9 月 7 日报道,在韩国政府 7 日部署剩余 4 辆“萨德”发射车时,抗议者与数千名警察发生冲突,该系统旨在应对来自朝鲜的日益增大的威胁。 韩国国防部 6 日证实,发射车将部署在位于首尔以南约 217 公里处星州郡附近的一片前高尔夫球场内。两辆发射车和一部强大的雷达已作为美国“萨德”系统的一部分部署在该地点。 报道称,约 8000 名警察被部署在星州郡通往该高尔夫球场的唯一道路两侧,以驱散反对部署“萨德”的约 300 名村民和市民团体的封锁。 约 38 名抗议者在与警察的扭打过程中受伤,其中 21 人被送往医院。据星州郡消防局的一名官员称,没有伤员有生命危险。 据埃菲社 9 月 7 日报道,韩国抗议“萨德”部署的民众与警方发生冲突,数十人受伤。 约 400 名当地民众及和平人士聚集在距离部署地点最近的星州郡韶成里村口,封锁道路,抵抗剩余四辆发射车进入基地。 据韩联社报道,警方向韶成里出动约 8000 名警力,试图冲破民众封锁道路、驱散示威者,但遭到示威者的强烈抵抗,现场爆发大规模冲突。包括平民和警察在内的多人在冲突中受伤,伤者被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中方再敦促停止部署 据法新社 9 月 7 日报道,中国当日称,它已就韩国宣布增加部署美国反导系统提出外交抗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再次敦促美韩重视中国等地区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关切,立即停止有关部署进程,撤除相关的设备。”他还说,北京已向韩国“提出了严正交涉”。 据韩联社 9 月 7 日报道,韩国外交部发言人赵俊赫 7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为四辆“萨德”发射车就位而加强反制措施的可能性表示,韩国政府将密切关注相关动向。 赵俊赫宣称,中韩两国在“萨德”入韩问题上分歧悬殊,给两国关系带来挑战。韩国政府将为“增进相互理解”与中方积极沟通,并加强合作解决朝核问题。 韩国民众彻夜阻拦 萨德 装备进入部署地 9 月 7 日,在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 “ 萨德 ” 相关装备被运往部署地。 当日上午, “ 萨德 ” 反导系统剩余 4 台导弹发射车等装备运至韩国星州 “ 萨德 ” 基地。 从 6 日深夜起,数百名当地民众及和平人士聚集在 “ 萨德 ” 部署地附近的星州郡韶成里,彻夜阻拦 “ 萨德 ” 装备进入。 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2017-09-08 06:07 新华网 请见附件(图,文) 中方严正抗议部署“萨德” 敦促美韩撤除装备(图,文).doc
个人分类: 哲理|6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石油地质学没有非常规——与邹才能商榷
cuiyongqiang 2017-9-1 15:53
石油地质学没有非常规 —— 兼与《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 —— 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一文作者邹才能先生商榷 崔永强 *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 163712 ) 摘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的发展遵循统一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中国石油地质学针对相同的盆地、相同的层位、相同的研究对象,应用相同的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却获得了常规油气地质学和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两种认识,说明两种认识都没有上升到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认识,都没有真正把握石油生成和聚集的客观规律。本文以自然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为根据,应用幔源油气理论,对 邹才能等在《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第4期上发表的《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一文所反映的问题 进行系统剖新,获得了石油地质学没有非常规的结论。 关键词: 非常规;页岩气;峰值论;有机成因;幔源油气 Petroleumgeologydoesnotincludeunconventional:discussingwiththe authors of Geologicalconcepts,characteristics,resourcepotentialandkeytechniquesof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Onunconventionalpetroleumgeology CuiYongqiang ( EDResearchInstituteofDaqingOilfield,Daqing163712) Abstract :Accordingtodialecticalmaterialism,thedevelopmentofobjectivethingsfollowsaunifiedinherentlawandthisunifiedinherentlawcanberecognized.ChinaPetroleumGeologyfacesthesamebasin,thesamelayerandthesameresearchobject,appliesthesamepetroleumorganicorigintheory,butdrawstwokindsofknowledgeofconventionaloilandgasgeologyandunconventionaloilandgasgeology.Thisshowstwokindsofunderstandinghavenotrisentotheessenceoftheresearchobjectoftheunderstanding,arenotreallygraspthescientificrulesofpetroleumgeology.Inthispaper,basedonthelatestresearchresultsofnaturalscience,systemanalysisiscarriedoutfortheproblemsreflectedinthearticlebyZhouCainengetalwhichpublishedinthe2013fourthissueofoil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 Geologicalconcepts,characteristics,resourcepotentialandkeytechniquesof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Onunconventionalpetroleumgeology,aconclusionwasobtainedthat petroleumgeologydoesnotincludeunconventional. KeyWords :Unconventional;Shalegas; Peaktheory;Organicorigin; Mantleoilandgas 1. 前言 最近与一位我非常敬重的油田老专家交流,他向我推荐邹才能等著述的《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一书 ,告知已经列为高等学校教材,并推崇该书作者为学术泰斗。经老专家的推荐,认真地进行了学习。该书编码到 463 页,内容非常丰富。较之石油地质学理论,该书对勘探发现和勘探技术介绍的更多一些。这似乎是所有石油地质学著述的共同特点,或称缺点。无论作为科学假说,还是作为科学理论,石油地质学都应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它更应注重探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起源和演化的规律。由此产生了与作者交流的强烈愿望。本文选择该书序言中推荐作者在《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年第 4 期上发表的文章《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 —— 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作为引子 ,望能就石油地质学的理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阐述。 石油地质学仍然处于科学假说阶段,因为仅石油成因就存在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个基本假设 。至于石油地质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和模式,又都以各种科学假说作为理论依据。例如,关于泥岩和页岩的成因存在沉积成因、化学成因等不同的认识,关于盆地构造的成因存在包括板块理论在内的至少十几种假说,关于盆地流体成因又包括内生流体和外源流体的不同假设。甚至连含油气孔隙的形成,都有原生和次生的争论,次生孔隙形成又有以碱性流体为主还是以酸性流体为主的不同。 在构成石油地质学的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和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几个基本要素中,文献中更多看到的是关于它的事实基础,而对它的背景理论阐述甚少,这或许是受限于我们的知识结构。由于各种原因,石油和地质院校对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尚缺少足够的重视。这个问题在人们对待 “ 石油峰值论 ” 的态度中反映非常明显。 1956 年美国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昂 · 金 · 哈伯特在美国石油学会年会上提出峰值论 ,国内报刊 2005 年开始有以“峰值论”为题的报道。在表示赞成和质疑的报道中,仅有少数非地质专业的作者 提及石油峰值论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及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石油无机成因理论。石油地质专业的作者,非但没有人从理论上指出石油峰值论的本质缺陷,反而将其奉为圭臬 。甚至有的院校还成立了石油峰值研究会 。石油峰值论就是本文与“邹文”(为简便起见,下文邹才能等 《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 —— 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一文简称 “ 邹文 ” )商榷的第一个问题。 2. 商榷 2.1 关于 石油峰值论的颠覆 “邹文 ” 在《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年第 4 期第 386 页第 4 自然段写道: “ 1956 年哈伯特提出的石油产量 ‘ 峰值理论 ’ 已被颠覆,世界油气产量高峰从 20 世纪 60 年代可能延续到 21 世纪 30-40 年代,石油工业生命周期也很可能会超过 300 年 ” 。依照 “ 邹文 ” 的交代,石油工业生命从 1859 年美国第一口工业油井钻探成功起算。在此向 “ 邹文 ” 作者请教:文中所说颠覆,到底是指石油峰值论本身被颠覆,还是石油峰值论预测的峰值被颠覆? 按 “ 邹文 ” 交代,石油峰值产量从上世纪 60 年代被延续了七八十年,石油工业生命很可能会超过 300 年。承认了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就等于承认石油有峰值、承认石油会枯竭。所以, “ 邹文 ” 自称颠覆了石油峰值论,其实不然。 “ 邹文 ” 是非常肯定地承认了石油峰值论,只是把哈伯特当年预测的美国石油产量峰值从 1970 年推迟到 2030 年至 2040 年而已。 那么,正确结论是应该什么呢?应该是:石油峰值论所预测的产量峰值,连同石油峰值论本身一起被颠覆了。颠覆石油峰值论的并不是世界石油产量如何,而是石油峰值论所依据的基础理论 —— 石油有机成因假说。因为这个认为石油来自有机物 —— 来自地球上演化层次最高、存在数量最少的生命物质的假说被颠覆了。这是本文与“邹文“立论基础的本质区别。 石油峰值论到底是什么?据美国地缘战略家威廉 · 恩道尔先生 2011 年 8 月在中国出版的《石油大棋局 —— 下一个目标中国》一书披露 :“ 1989 年 昂 · 金 · 哈伯特去世前在一次访谈中直言不讳地承认,他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就像竖起手指来测量风速。哈伯特说道: ‘ 他们要求我做的,就是估计石油的最大储量 …… 我必须知道。我别无选择,只能画出石油峰值的曲线,还要让所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事情的真相。相关曲线都是臆想出来的,我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随手一画,如果觉得数值太高,就把曲线画低点,反之就画高点。除了根据曲线本身计算某段时间的石油产量之外,根本不涉及任何数学问题 …… 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当时美国石油的最大储量大约是 1500 亿桶 ’ 。 “如果哈伯特的这套方法听起来缺乏科学的严谨性,那是因为它原本就不是。哈伯特还承认,化石燃料说学让自己的石油峰值论顺理成章。 ‘ 这个假设提供了强大的地质学基础,让我们的说法听起来不是信口开河’ ” 。 如今,国内外报刊反对“石油峰值论”的文章很多,但在我们戳破化石燃料说 —— 石油有机成因假说之前,任何就事论事地反对或者 “ 颠覆 ” 石油峰值论的企图都不能在本质上给予揭露和说明。下面谈谈石油有机成因假说的颠覆。 2.2 关于 石油有机成因假说的颠覆 根据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教研室编写、地质出版社 1979 年出版的《石油地质学》教材 对有机生油假说的介绍,认为石油是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死亡后演变而成。其中包括:① 1763 年俄国化学家 М.В. 罗蒙诺索夫提出的蒸馏说,认为石油是煤在地热作用下干馏产生的。 20 世纪 40 ~ 50 年代,石油勘探的实践表明,某些地区的油气田并不与煤共生,罗蒙诺索夫假说对这些油气田中的石油成因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② 50 年代初期,美国的 P.V. 史密斯和其他学者先后提出了石油有机成因的早期成油说,认为除了现代沉积物中烃类是生物体中烃类选择性富集的结果外,石油主要是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在成岩作用早期生成的烃类汇聚而成的;③基于现代沉积物中和成岩早期所生成的烃类组分与石油组分有显著差别。 60 年代,一些学者如美国的 P.H. 埃布尔森等提出了石油有机成因晚期成油说 , 认为石油是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 , 在成岩作用晚期经过 热解 生成。 60 年代后,法 国的 B.P. 蒂索和其他学者更倾向于干酪根晚期生油说。 有机成因假说三条主要论据是: ① 石油馏分具有旋光性。生物有机质普遍具有这种旋光性,而无机质则普遍不具有这种旋光性;②石油中相继发现了许多具有生物成因标志的有机化合物,如 卟啉 、姥鲛烷、植烷及 甾烷 等;③世界上 99 %以上的 油气田 都分布在沉积岩区,这些 沉积岩 中都存在富含有机质的细粒沉积物。 显然,有机成因假说是在科学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人们对石油成因的猜测。上述三条科学假说的依据已经获得了重新解释。关于石油馏分的旋光性和石油中相继发现的生命分子,人们通过对碳质球粒陨石和地幔岩捕掳体中萃取的有机物质的研究,发现这些有机质同样具有生命物质具有的旋光性 ,同样具有生命物质特有的生命分子 。也就是说,先前认为生命物质所特有的旋光性和生物标记物,其实在宇宙中普遍存在,这些有机质的特性并非生命物质所特有。关于 99% 的石油发现在沉积盆地,是因为沉积盆地对应着上地幔软流层隆起,上地幔软流层隆起愈高,则盆地的油气丰度愈大。因为上地幔软流层中有着丰富的地幔烃碱流体,其中的烃就是油气 。 实践上,石油勘探早已经突破了有机成因假说的所有模式和预测, 已发现的超深层 ( 埋深超过 7500m) 油气可采储量占全球总量的 3.3% 。 在墨西哥湾盆地,发现了埋深最大的深层油气藏,埋藏顶深为 9661m ,突破了有机生油模式 3500m 生油门限。全球已超过 30 个盆地中发现了基岩油气全球基岩油气藏石油储量为 248 × 10 8 t ,天然气储量为 2681 × 10 8 m 3 [14] ,突破了石油分布在沉积层中的预测。 此外,科学探测已经在土卫六上发现了液态甲烷的海洋和湖泊,那里的温度是 - 180 ℃ ,没有生命。甲烷来自土卫六的地下深处 。这个事实说明,烃类可以离开生命物质大规模存在。 那么,石油到底能否在沉积层或地球浅表层生成呢? 2002 年美、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合作发表了建立在近代原子和分子理论、量子统计力学和众数理论基础之上的化学热力学研究成果: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支持石油有机成因,高压试验证明石油来自地球 100km 以下的深度 。 上述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经验中以葡萄糖分子 C 6 H 12 O 6 为代表的动植物分子是 C-H-O 体系,而石油分子是 C-H 体系。 C-H-O 体系的分子链越长,化学势越低、越稳定,而 C-H 体系的分子链越长,化学势越高、越不稳定。所有生命分子的化学势都低于甲烷的化学势。从 C-H-O 体系自然演化到 C-H 体系的过程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所禁止。 早在 1911 年,俄罗斯科学院士 Β·Π· 伊帕季耶夫指出 :“尽管化学研究已相当完美、充分地阐明了石油在自然界形成的矿物学过程,但人们仍在偏信有机生油说。我们只能从地质学的研究中去寻找这种偏见的原因”。 即使在 100 年后的今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必须承认:我们的地质学家和勘探家,包括众多有机地球化学家们,仍然在偏信有机生油说。这是因为,我们仍然缺少必要的科学素养。因为不懂物理学,我们大谈“上生下储”、“非达西”、“反重力”、“侧向运移”,因为不懂化学,我们大谈“干酪根”、“有机质”,因为不懂热力学,我们大谈“低成熟”、“未成熟”、“热演化”、“热裂解”。我们迷信 Connan 的时 - 温补偿原理,却不知这个原理早已漏洞百出 。我们只知道石油是有机成因的,不知道石油和金属、非金属矿一样,统一来自地球深部的烃碱流体 。只知道沉积层有油,不知道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都伴生沥青质。只知道石油在构造和圈闭里面,不知道这些构造和圈闭的形成是与整个地壳乃至地球整体构造和流体活动息息相关。 为了引起人们对化学热力学的充分重视,在此引用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A.S. 爱丁顿( 1882 年— 1944 年)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评价 :“熵永远增加的定律 ( 即热力学第二定律 ) 在自然定律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假如有人向你指出,你得意的宇宙理论与麦克斯韦方程不一致,那么对麦克斯韦方程而言,更坏的事情也不过如此。假如你的理论被发现是与观测相矛盾的,那好,这些实验家有时候也会做出些错事。但是,如果发现你的理论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对立,那我不能给你任何希望;它只有彻底垮台,别无出路”。 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宇宙探测和勘探实践成果已经充分表明,“石油有机成因假说”已经被彻底颠覆了。而 A·S· 爱丁顿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评价更是明确告诉我们,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机成因假说”已经被一票否决。 值得一提的是,“邹文”在 第 391 页对常规油气研究进行了经典的总结。作者指出,常规(传统)石油地质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优选圈闭”。在此强调,“优选圈闭”并不包括石油成因的内容。这一表述告诉我们,石油有机成因假说对油气勘探并无具体指导意义,没有给出任何提高探井成功率的理论和方法。把以往石油勘探成就归为有机成因假说指导的说法看来并不成立。 2.3 关于“页岩气” “邹文”所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是在美国页岩气大干快上的背景下提出的,美国页岩气革命有关素材是“邹文”所论非常规油气最主要的材料。本文在此向“邹文”作者请教:“页岩气”的页岩是什么岩?“页岩气”的气是什么气? 按沉积学规定 , 泥岩和页岩指沉积颗粒直径小于0.004mm的沉积岩,其结构呈书页状的称页岩,结构呈块状的称泥岩。形成泥页岩的沉积物质既有陆源的,又有内源的。所谓陆源指沉积物是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陆源物质,经机械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所谓內源指沉积物直接来自沉积盆地的溶液或沉积场所的溶液,是溶液中溶解物质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的。这些溶解物就其前期历史来说可能来自陆壳的化学风化,也可能来自火山活动或地下热液。所以页岩具有沉积岩和化学岩双重属性。 但“邹文”“页岩气”中的页岩似乎并不符合上述规定,它不仅包括直径小于0.004mm的细粒沉积物,还包括直径大于0.004mm的粗粒沉积物。所以,“邹文”“页岩气”中的“页岩”仅仅是一个工业名词,而不是沉积学名词,与沉积学对“页岩”定义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至于“邹文”“页岩气”中的“气”,更是毫无悬念可言,就是普普通通的天然气。我们颠覆了石油有机成因假说,也就否定了页岩的生气能力。化学热力学研究和高压实验表明 ,在小于3万个大气压的条件下,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允许有机质生成碳数大于甲烷的烃类。页岩气组成以甲烷为主,含有少量乙烷、丙烷和丁烷。根据上述结论,“页岩气”组分中少量存在的碳数大于甲烷的烃类组分,表明了页岩气的深部来源。所以,页岩气和所有工业气藏中的天然气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性。 2.4 关于“鉴别非常规油气的两个关键标志” 据“邹文”介绍,“石油工程师学会(SPE)、美国石油地质师协会(AAPG)、石油评价工程师学会(SPEE)、世界石油大会(WPC)2007年联合发布非常规资源的定义:非常规资源存在于大面积遍布的石油聚集中,不受水动力效应的明显影响,也称为‘连续型沉积矿’;认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与连续型油气概念一致”。“1995年美国的Schmoker等针对致密砂岩、煤岩、页岩等非常规储集层中油气大面积聚集分布、圈闭与盖层界限不清、缺乏明确油气水界面的特点,提出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概念,这是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理论内核”。 据此,“邹文”把“油气大面积连续分布,圈闭界限不明显”的猜测作为“鉴别非常规油气的两个关键标志”之一。现在看来,无论沉积层也好、生油层也好,这些岩层并不生油,也不生气。所谓页岩气大量生成并储藏在原地,“油气大面积连续分布,圈闭界限不明显”不过是一种臆想。 “邹文”提出的“鉴别非常规油气的两个关键标志”之二,即“无自然工业稳定产量,达西渗流不明显”。前者“无自然工业稳定产量”可以理解为页岩必须经过水力压裂造缝,没有人工缝与深部沟通形成供气通道就没有产量。后者“达西渗流不明显”比较费解。达西定律来自水力学 ,揭示出渗流速度或渗流量与水压动力的关系,即: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速度与多孔介质的渗流系数成正比,与水力坡度成正比。这里的水可引申为流体。试想,天然气在裂缝中由下而上、由高压向低区运移,最后在一个直径不足250px的井筒日产气上万方、上百万方 ,不是达西流是什么?当然,如果认为天然气生成并保存于页岩的纳米级孔隙,并由纳米级孔隙向外运移,应该是什么样的流动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这个假设已经丧失了前提。由于祛除页岩生气,页岩本身的纳米级孔隙研究,已经失去意义了。在三维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到不同级别的断层、节理、裂缝,它们几乎无处不在。在这样裂缝无处不在的宏观地质条件下,奢谈纳米级孔隙、纳米级渗滤通道毫无必要。 “邹文”引用大量来自美国的数据,在此需要提醒, 美国的学术机构是为美国石油资本服务的。所以, 任何引用都必须加以研究确认后才能使用。例如,美国能源情报署(EIA)2011年4月5日发表《2011年全球页岩气资源初步评估》 ,称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为36.1万亿方,世界第一。美国页岩气可采储量为23.4万亿方,屈居第二。其实,美国没在中国钻井,它的储量数据没有根据。1956年 昂 · 金 · 哈伯特提出“石油峰值论”正是在美国石油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人们在获得颠覆“石油峰值”胜利的同时,又跌落到“页岩气”的陷阱。因为“石油有机成因”、“石油峰值论”、“页岩气”乃是一脉相承的。“石油峰值论”鼓吹石油即将枯竭,“页岩气”则把人们引向纳米级的死胡同。 也许,有人会拿重庆页岩气开发成功的实例来提出反驳。在此,可以明确相告,重庆页岩气钻开的页岩并非纯粹的页岩,采出的气体也与普通天然气并无二致。至于美国储量大增、产量大增、能源独立等等,则绝非“页岩气”之功。一是由于美国本土曾经雪藏油气的储量,二是得益于大规模水力压裂、水平井等开采技术的进步。 2.5 关于生、储、盖“三位一体” “邹文”在第388第6自然段交代:“非常规油气聚集运移距离一般较短,为初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其中煤层气、页岩油气‘生-储-盖’三位一体,基本上生烃后原地储存”。关于“生”的问题,此不赘述。但是,非常规思维令“邹文”对储层和盖层的认识发生混乱,在此必须予以纠正。储层要求地层具备储集空间和渗透能力,盖层要求地层的致密性和封盖能力。二者对地层物理特性的要求恰恰相反。将这种对地层特性相反的要求统一于页岩,从任何一种角度都是不可理解的。页岩的塑性和致密性,使页岩地层不具备储集层应有的储集空间和渗透能力。但如果页岩中发育裂缝,可以作为裂缝性储层。早在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前,全世界都有泥岩裂缝性油气藏 。美国页岩气钻探要求页岩层的脆性,是水力压裂人工造缝的需要。通过体积压裂形成人工裂缝,使页岩层与相邻的深部储层沟通,形成深部储层天然气向上运移的通道。但是,页岩的塑性是永恒的,导致人工裂缝不能持久,所以出现所谓“L”生产曲线,出现页岩气井完井一年之内产量陡跌60%至80%的现象。 “邹文”中不断强调“非常规哲学思想”,同样令人费解。“邹文”在第397页第7自然段写道:“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要用非常规思想,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管理,解决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的理论技术和生产需求。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发展对石油工业发展、世界能源格局重构、非常规思想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试问: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 宇宙观 。它研究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普遍的规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基本状态等问题,并形成了唯物唯心两大派系。哲学本身只是展现思维的不同 维度 ,并无对错可言,可若付诸实践探寻客观世界本来面目即存在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所以,“常规思维”也好,“非常规思维”也好,“唯物主义”也好,“唯心主义”也好,“辩证法”也好、“形而上学”也好,如果它们仅仅存在于思维的领域,本无可厚非。但是,“邹文”要拿“非常规哲学思想”来改造世界,改造中国石油工业,那就必须认真慎重地加以对待。 就“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本身,其所依赖的“有机生油假说”已经被证伪,其所宣称的“连续性油气聚集”概念并不成立,其所谓生-储-盖“三位一体”更是不可理喻。剩下的只是大量新技术名词的堆积。然而技术不能代替理论。 至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邹文”所谓的“非常规哲学思想”就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思想。“邹文”的“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是中国石油地质学的一次大倒退。 据《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前言介绍,该书2012年在Elsevier出版了英文版。相信英文读者们对待该书会出现两个极端相反的两种态度,一个极端是,国际石油资本家及“非常规”和“页岩气”概念的缔造者们会大加赞赏,因为中国科学家们做了他们想做的事,这本书将影响中国的政策,为国际石油资本进入带来利好。另一个极端是,正直的科学家们知道石油有机成因、峰值论、页岩气并非科学问题,将对此书嗤之以鼻。 3 关于石油地质学的任务 作为科学假说,通过实践和实验的反复检验被晋升为科学理论也好,没有经得起实验和实践的检验被证伪也好,本无可厚非。但中国石油地质学肩负着捍卫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肩负着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责任。只能在前进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而绝不能后退,堕落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泥沼。“邹文”在第395页设计了一个‘中国与北美非常规油气发展层次对比’表,以此表明中国石油工业事事不如人,只能紧跟洋人的步伐。在此强调,中国石油地质学需要以服务本国石油工业,服务于国家和民众为己任,而绝不能自甘为西方某些机构的传声筒、西方石油资本手中的傀儡。 几十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对待石油地质学的发展问题缺少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忽视甚至压制石油无机成因研究,致使科学院、大学、油公司在职的研究人员对石油无机成因问题避而远之,全国范围内从事无机成因研究的人员寥若晨星。我们忽略了俄罗斯的石油理论研究进展,如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科学院地学分部П.Н.克鲁泡特金院士,А.Н.德米特里耶夫斯基院士等主持召开了七届全苏、全俄地球排气专业会议(1976、1985、1991、2002、2006、2008、2010年) 。我们忽略了美欧的石油理论研究进展,如美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学会(AAPG,2005、2007年)、国际地质会议(MGK,2008年)、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PU,2009年)、戈尔德斯密特地球化学会(2010年)都举行了相应的石油深部起源研讨会。我们更无视本国科学家的研究成就,如杜乐天先生发表的《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1996年)及其有关著述 、李扬鉴先生发表的《大陆层控构造导论》(1996年)及其有关著述 。所以,当“石油峰值论”、“页岩气”汹涌而来的时候,我们的专家们除了敬畏就是崇拜,甚至附和出“生、储、盖三位一体”的结论 。 恩格斯告诉我们:“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 。科学的任务是化繁为简。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顿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原理,都是在统一的内在逻辑基础上获得的科学结论。所以,物理学不允许有“非常规”的概念,化学不允许有“非常规”的概念,石油地质学也不应允许有“非常规”概念。“非常规油气地质学”这一概念本身意味着石油地质学已经丧失了应有的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已经不符合作为科学假说的基本要求了。 由此可见,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修正和完善石油地质学的任务已经提到日程。把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内容排除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以纯粹的形态形成科学理论,这就是中国石油地质学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4 .结论 石油生成问题是石油理论的核心。石油有机成因假说已经被证伪。有机成因假说指出石油来自地球上存在层次最高、存在数量最少的生命物质,给出了石油即将枯竭的结论。 中国石油地质学把石油有机成因假说模式解释不了的勘探新发现划归为非常规,看似创新发展,实则体现了中国石油地质学的无能。用新技术名词和陈旧理论糟粕堆砌起来的“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标志着中国石油地质学的理论大倒退、认识大混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所有石油工业发展战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亟待加以修正。 石油有机成因假说正如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西方石油资本出于控制世界石油经济的需要,仍然会不断把这个理论推陈出新。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SPE)等力挺“有机成因假说”、“石油峰值论”、“页岩气”,祸水东渐,终于发展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这绝不是中国石油地质学的骄傲,这是生长于中国石油工业肌体内的毒瘤。它不断强化着石油即将枯竭的舆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战略布局和民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如果说“石油有机成因假说”仅仅是束缚石油勘探开发的思想牢笼,“石油峰值论”则剥夺了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而“页岩气”和“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就是断送中国石油工业的绞索。如果我们继续以“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指导工业实践,则无异于打着创新的大旗自我毁灭。 据《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一书前言介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人事部连续主办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评价技术培训班”、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开设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生课程。 目前,三大石油公司、国土资源部、石油大学,甚至中国科学院都成立了以“页岩气”或“非常规油气”命名的研究机构。可谓设备先进,人员众多,投入巨大。“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正在给中国石油工业带来空前深重的危机。 我们对“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的批判,将会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直到中国石油工业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5. 致谢 该文蒙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张之一教授、中石油西北地质研究所张景廉教授指导和斧正,在此深表谢忱。 参考文献 邹才能等著 .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4 年 8 月 . ZouCaineng.UnconventionalpetroleumGeology .Beijign:GeologyPress,August2014. 邹才能 , 张国生 , 杨智 , 陶士振 , 侯连华 , 等 . 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 —— 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40(4):385 ~ 454. ZouCaineng,ZhangGuosheng,YangZhi,TaoShizhen,HouLianhua,etal.Geologicalconcepts,characteristics,resourcepotentialandkeytechniquesof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Onunconventionalpetroleumgeology . 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3,40(4):385 ~ 454. 张厚福 , 张万选 . 石油地质学 .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9 年 6 月 . ZhangHoufu,ZhangWanxuan.PetroleumGeology .Beijign:PetroleumIndustryPress,June1989. M.KingHubbert,NuclearEnergyandtheFossilFuels,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paperpresentedMarch7,1956,Publicationno.95,ShellDevelopmentCorporation,HustonTexas,June1956 , accessedinhppt://www.oilcrisis.com/hubbert/1956/1956.pdf. 庾莉萍 . 石油 “ 峰值论 ” 存在激烈争议 .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10):4 ~ 10. YuLiping.Peakoiltheoryishighlycontroversia .FineChemicalIndustrialRawMaterialsIntermediates,2009,(10):4 ~ 10. 张抗 . 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 . 石油学报 ,2009,30(1):154 ~ 158. ZhangKang. Discussiononoilpeakandoildepletion .ActaPetroleiSinica, 2009,30(1):154 ~ 158. 唐旭 , 冯连勇 , 庞雄奇 . 世界石油峰值研究迅速兴起 .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7,(9):4 ~ 9. TangXu,FengLianYong,PangXiongqi.Therapidriseofworldoilpeakresearch . ChinaPetroleumProcessingPetrochemicalTechnology ,2007,(9):4 ~ 9. 威廉 . 恩道尔 . 石油大棋局 —— 下一个目标中国 . 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1 年 8 月 . F.W.Engdahi.TheNewEnergyWars .Beijing: China democracyandtheruleofLawPress ,August2011. 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教研室编 . 石油地质学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1979. Petroleumgeology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West-northUniversity 。 PetroleumGeology .Beijing: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1979. M.H.Studier,R.HayatsuandE.Anders,Organiccompoundsincarbonaceouschondrites .Science,1965,149:1455 ~ 1459. 史继扬 . 吉林陨石的有机质 . 中国科学 ,1979,5 ( 5 ): 475 ~ 480. ShiJiyang.OrganiccompoundsintheJilinmeteorites . ScienceinChina,1979,5(5):475 ~ 480. 崔永强 , 李杨鉴 . 软流层、中地壳与盆 - 山系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4,9(3) : 554 ~ 559. CuiYongqiang,LiYangjian.Asthenosphere 、 middlecrustandbasin-mountainsystem .Progressingeophysics,2004,19(3):554 ~ 559. 白国平 , 曹斌风 . 全球深层油气藏及其分布规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35(1):19 ~ 25. BaiGuoping,CaoBinfeng.Characteristicsanddistributionpatternsofdeeppetroleumaccumulationsintheworld . Oil & GasGeology, 2014,35(1):19 ~ 25. 吴伟涛 , 高先志 , 刘兴周 , 李理 , 张东伟 , 刘宝 . 基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 地质科技情报 ,2014,33(1):106 ~ 113. WuWeitao,GaoZhixian,LiuXingzhou,LiLi,ZhangWeidong,LiuBao.FormationandDistributionofBasementRockReservoir .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2014,33(1):106 ~ 113. 冯跃威 . 页岩气究竟来自何方 . 中国石油石化 ,2014,(22):34. FengYuewei.Wheredoesshalegascomefrom .ChinaPetrochem,2014,(22):34. J.F.Kenney,VladimirA.Kutcherov,NikolaiA.BendelianiandVladimirA.Alekseev . Theevolutionofmulticomponentsystem sathighpressures:VI.Thethermodynamicstabilityofthehydrogen–carbonsystem:Thegenesisofhydrocarbonsandtheoriginofpetroleum .PNAS,August20,2002,vol.99,no.17:10976 ~ 10981 Ю.А.Романов,В.Н.Фомин 著,任俞译 , 本刊编辑部校 . 石油成因的无机说和有机说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25(5):571 ~ 573. Ю . А . Романов , В . Н . Фомин ,RenYu.OnOilInorganicOriginTheoryandOrganicOriginTheory .XinjiangPetroleumGeology,2004,25(5):571 ~ 573. 张景廉 . 论石油的无机成因 .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年 6 月 :3 ~ 10. ZhangJinglian.Ontheinorganicoriginofpetroleum .Beijing:PetroleumIndustryPress,June2001: 3 ~ 10. 李庆忠 . 打破思想禁锢 重新审视生油理论 —— 关于石油理论的争鸣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24(1):75 ~ 83. LiQingzhong.ResurveyofOilSourceTheorybyBreakthroughofThoughtBondages-acontendaboutoilsourcetheory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2003,24(1):75 ~ 83. 杜乐天 . 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 —— 重论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 1 ~ 210. DuLetianGeochimicalPrincipesofHydrocarbonAlkali-fluids(ReconstructionofHydrothermalismandMagmatismTheory) .Beijing:ScincePress,1996:1 ~ 210. 彼得 . 柯文尼 . 时间之箭 . 湖南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6 月 1 日 . PeterCovenyandRogerHighfield.TheArrowofTime—— AVoyageThroughSciencetoSolveTime'sGreatestM ystery .Robbinsdale,Minnesota, HennepinCounty , Minnesota , UnitedStates :FawcettPublications.1991-5-14. 朱筱敏主编 . 沉积岩石学 .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年 9 月 . ZhuXiaomin.Sedimentarypetrology .BeijingL:PetroleumIndustryPress,September2008. 黄儒钦 . 水力学教程 . 四川成都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7 月 . HuangRuqin.Hydraulicscourse .SichuanChengdu: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Press,July2013. 章文 . 页岩气将改善美国能源前景 . 中国石化 ,2011,(9):53 ~ 55. ZhangWen.ShalegaswillimproveAmerica'sEnergyOutlook .SinopecMonthly, 2011,(9):53 ~ 55. 吴永甫 . 泥岩型油藏 —— 特殊油气藏类型之一 . 国外石油消息 .1982,(19) :8 ~ 12. WuYongfu.Mudstonetypeoilreservoir—onetypeofspecialoilandgasreservoirs Foreignoilnews,1982,(19):8 ~ 12. А . Н . 德米特里耶夫斯基 , Б . М . 瓦良耶夫 . 地球烃类排气作用及油气田的成因 : П . Н . 克鲁鲍特金思想的发展 // 地球排气作用 : 大地构造学 ; 地球动力学 ; 地球流体 ; 石油天然气 ; 烃类及生命 . 莫斯科 ,2010 年 3 月。 А.Н.Дмитриевский,Б.М.Валяев.Углеводородная дегазация земли и генезиснефтегазовых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развитиеидейП.Н.Кропоткина //Дегазацияземли:геотектоника,геодинамика,геофлюиды;нефтьигаза;углеводородыижизнь .Москва.М.:ГЕОС,March2010. 李扬鉴 , 张星亮 , 陈延成 . 大陆层控构造导论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1996:133 ~ 144. LiYangjian,ZhangXingliang,ChenYancheng.ContiontalLayer-ControlledTectonic’Introduction.Beijing:GeologyPress.1996:133 ~ 144. 张抗 . 页岩油气发展的中国之鉴 —— 致密油气和煤层气 . 天然气工业 ,2013,3(4):18 ~ 25. ZhangKang . LessonsforshaleoilgasdevelopmentfromthatoftightoilgasandcoalbedmethanegasinChina . NaturalGasIndustry ,2003,33(4):18-25. 恩格斯 . 自然辨证法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71 年 3 月 . FriedrichVonEngels.ThemethodofDialecticsofNature .Beijing:PeoplePress,March1971. * 崔永强,石油地质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石油地质学创新理论、石油战略研究。电话: 13945976152 ,邮箱: cuiyongqiang@petrochina.com.cn 。
6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华文化早期道统——阴阳学派成为绝学的原因猜测
热度 1 mountainwind1 2017-8-24 15:03
从半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学架构出发,在中华文化部分,很容易推导出华夏古典科学哲学——阴阳学是其真正道统,阴阳学成为绝学是在西汉,学术界长期未清晰怎么回事,不过在民间道巫、中医学,乃至儒道禅中都有保留阴阳学的碎片,尤其是中医学大量保留了其框架和思维。 春秋时期,从各个文化种源库出发,形成了诸子百家文化,有些支文化逐渐与统治阶级利益结合,王权开始对文化自由发展进程进行胁迫,开始导致华夏文化塑形过程的畸变。秦——西汉皇权强胁迫之后,华夏文化完成初步定型——农耕帝国文明,华夏文化开始分野于世界主流文化发展方向,并以汉武帝时期为断代,逐步形成而中期道统,中期道统我就不说了,赞成大家的。 华夏文化史断代:史前——西汉汉武帝为早期;汉武帝——南宋为中期;元——后期。断代方法:道统断代。 阴阳学作为主流显学首位(不是我说的,查古即明),在西汉突然消亡我个人的看法与一系列历史事件有关,如七国之乱、淮安王刘安之死、独尊儒术等,大家都清楚,阴阳学发展至西汉时,研究内容已经扩展到自然、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对皇权独占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这恐怕是其成为绝学的关键。 然而,虽然阴阳学已成潜学,少数残存与世家贵族中两千年来极少为人所知,且随着种源库的逐渐消亡而消失,但在中医学上,由于不威胁到政局,因此大量保留,并形成了特有的中医学理论,至今我们要了解阴阳学这一千古绝学时候,还得回去探究中医。张载大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底该如何解读? 抱歉,仅就文化社会学部分,我不承认千年来华夏文明之连续发展的定义,不承认华夏文化史研究思路,不承认传统的文明发展认识,甚至进而不承认西方文化史学的部分结论。我只相信我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学的推导,因为我至少是自然——经济——文化系统性推导的,不是单一的经济学人或文化社会学人在很不系统地推敲,我首要得能解决问题和提出验证问题,还必须包容现代科学。我甚至认为这门学科一旦可以发展起来,是文明史上的阶段学科——生态文明千年阶段。 基本架构可以重阅 三大关系四大类人,东风压倒西风,和被日的粗略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1693do=blogid=1072285 尤其是一些博友互动答复。
408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为何"错误'科普'文章"如此长时间"留言功能暂时关闭”?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8-23 08:57
为何错误'科普'文章如此长时间留言功能暂时关闭”? 所谓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根本错误的 最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英国科普作家西蒙·辛格撰写的《大爆炸简史》。 该书 从有关“宇宙”的神话开始讲起,谈到: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宇宙各星体位置与速度的“哈勃定律”,,直到1948年,伽莫夫与他的学生阿尔弗和赫尔曼,以核物理知识为基础,而 牵强附会地 认定:偶然观测到而不知缘由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所谓“ 宇宙年龄约为 10 万年时,由光子退耦而产生的 ”,而发表《宇宙的演化》一文,将1932年,乔治·勒迈特的“膨胀宇宙”发展“宇宙大爆炸”理论。 “大爆炸模型”以获得“诺贝尔奖”,而成为“主流科学”的一部分。 本博主博文:所谓 “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的错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54252.html 早已具体论证:光频红移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的“都普勒公式”仅适用于惯性的牵引运动。 各星体的牵引运动与惯性都相差甚远。 “时空可变系多线矢物理学”,具体给出了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与都普勒公式根本不同。 所谓“宇宙膨胀论”、“大爆炸宇宙论”、“宇宙加速膨胀论”都是根据只适用于惯性的牵引运动系的通常“都普勒公式” ,认为, 光子频率的变化是与发光体牵引运动速度成正比而得出的,因而,它们都是基本根据的根本错误。 人们从以地球为中心,到以太阳为中心,进而看到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点子,再进而观察到更为广大的大量星系,早已发现宇宙中,有各种恒星、超新星、黑洞等存在、演变和发展,应该能了解:万物普遍演变、发展的宇宙运动规律。 应足以相信我国古代哲学家就认识到的:我们的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69732.html 这种错误科普文章是: 当我们谈大爆炸时,谈些什么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温新红 2017年07月27日 为何如此长时间留言功能暂时关闭”?
个人分类: 物理|1829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朝本应"双暂停",美却仍大搞军演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8-21 15:53
美朝本应 双暂停 , 美却仍大搞军演 美韩军演今登场 美军两大司令部司令将参观 外媒称,美国国防部说,美国和韩国将于 21 日开始举行为期 10 余天的军事演习。据称将有 1.75 万名美军士兵参加这项名为“乙支自由卫士”( UFG )的联合军演。除了这两个国家的军队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丹麦、新西兰、荷兰和英国的士兵也将参加此次演习。 外媒称,在近期美国和朝鲜之间的相互口头攻击升级后,此次军演可能会再次导致两国关系紧张。朝鲜把美韩两国的定期军演视为威胁。 2017-08-21 09:55:3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 8 月 18 日报道,美国国防部说:“‘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是一项计算机模拟的防御性演习,旨在改善保护该地区的准备工作,并确保朝鲜半岛的稳定。” 报道称,在近期美国和朝鲜之间的相互口头攻击升级后,此次军演可能会再次导致两国关系紧张。朝鲜把美韩两国的定期军演视为威胁。 另据韩联社 8 月 18 日报道,据韩国国防部消息,韩美将于 21 日至 31 日进行“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 5 万名韩军和 1.75 万名美军参演,美军人数较去年减少 7500 人。 报道称,去年 UFG 军演时,美军共有 2.5 万人参与,其中包括美国本土部队和 2500 名太平洋司令部下属的海外增援军。今年军演海外增援军较去年稍微增加,驻韩美军兵力减少。演习是否会动用美军战略武器,韩国军方未作具体说明。 据悉,此次军演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21 日至 25 日)是同步进行政府演习和军事演习,第二部分( 28 日至 31 日)仅进行军事演习。 韩国国防部强调,韩美 UFG 联合军演是每年举行的防御性指挥所演习,旨在确保韩国的安全,指挥所演习是在指挥所内模拟战争情况进行。 韩联社报道称,文在寅总统 20 日在联合参谋本部议长就职典礼上重申致力于改革军队和加强国防能力的承诺。文在寅成为首位参加联合参谋本部议长交接仪式的国家元首。郑景斗接替李淳镇出任此职。 此外据韩联社报道,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和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约翰·海滕 20 日访问韩国。 当天,哈里斯将同韩国国防部长官宋永武就应对朝鲜进行磋商。据悉,哈里斯还将与韩国军方高层评估半岛安全局势、朝军动向,并重申严厉应对朝鲜。 报道称,哈里斯和海滕都出席了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离就任仪式,两人还会与韩国军方高层人士会晤并参观联合军演。此外,美国导弹防御局新任局长塞缪尔·格里夫斯将于本周访问韩国。美军高层在 UFG 联合军演之际陆续访问韩国实属罕见。 美韩军演今登场 美军两大司令部司令将参观( 3 ) 外媒称,在近期美国和朝鲜之间的相互口头攻击升级后,此次军演可能会再次导致两国关系紧张。朝鲜把美韩两国的定期军演视为威胁。 2017-08-21 09:55:3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延伸阅读】美媒:半岛局势会否影响平昌冬奥会?韩国希望朝鲜参赛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8 月 17 日发表了题为《在冬奥会前夕朝鲜成为潜在问题》的报道。 在 1988 年韩国上一次举办奥运会之前,朝鲜希望参与其中并提出联合举办奥运会,但遭到拒绝。 现在,韩国即将再次举办奥运会。 2018 年冬季奥运会将于明年 2 月在韩国滑雪胜地平昌举行,平昌位于朝韩非军事区以南仅 80 公里的地方。这一次,由于朝鲜与美国有关核战争的口舌之战愈演愈烈,在距冬奥会开幕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朝鲜的行为引发了担忧。 人们希望即将到来的冬奥会能推动朝韩和谐共处,而不是加深分歧。但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陡然升级,让国际奥委会感到担忧,因为届时将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赞助商和观众抵达平昌。 国际奥委会在一份声明中称,平昌冬奥会的筹备工作仍在正轨,但也表示将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和地区事态的发展。 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发言人南希·朴(音)表示,韩国已经在这样紧张的政治局势中生存了几十年。尽管每一次朝鲜都引发了担忧,但韩国仍成功举办了 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和 2002 年的世界杯足球赛。 她说:“尽管有言语的交锋,但现在我们的系统是稳定的,我们的安保将按计划运行。”她表示,警方、军队、情报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正在制定一项“全面的安保计划”,但并未透露详情。 韩国新任总统文在寅一直支持与朝鲜进行接触。自 5 月就任以来,文在寅保持了克制,他提出韩朝两国应寻求就冬奥会进行合作。 上月,文在寅在就任总统后的首次对朝政策演讲中说:“体育具有沟通心灵的力量,世界将在平昌冬奥会上见证和平。” 这并非异想天开。朝韩两国的代表团曾在两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共同入场,分别是在 2000 年的悉尼奥运会和 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 尽管在这两届奥运会上,朝韩两国的代表团都是分开参加比赛的,但这种友好姿态与朝韩之间仅有的两次领导人峰会密切相关。这两次峰会分别是 2000 年和 2007 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与时任韩国总统的会晤。 文在寅制定了更高的目标。今年 6 月,文在寅内阁的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都钟焕提出,朝鲜可在其 2013 年开业的豪华滑雪场承办一些滑雪比赛。 几天后,在韩国举办的国际跆拳道比赛中,文在寅会见了朝鲜代表团,并公开提议朝韩组团参加明年的平昌冬奥会。但朝鲜在国际奥委会唯一的代表张雄似乎拒绝了这项提议。 南希·朴说:“我们希望朝鲜参赛,并不是因为那样会更安全。我们希望将本届冬奥会尽可能办得盛大。” ( 2017-08-19 11:19:11 ) 美日加强同盟对朝施压 美高官否认放弃军事打击朝鲜 参考消息网 8 月 19 日报道 日本《每日新闻》 8 月 18 日报道称,日美两国政府 17 日上午在华盛顿举行外长和防长“ 2+2 ”会谈。针对朝鲜核导开发,提出要提高日美同盟遏制力和应对力。双方同时确认,美国将继续对日本提供“核保护伞”。 这是日美“ 2+2 ”会谈时隔两年多再次举行,也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首次举行。日本方面由外相河野太郎、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出席,美国方面由国务卿蒂勒森、国防部长马蒂斯参加。 此次会谈的联合声明把威胁要向关岛周边发射弹道导弹的朝鲜定位成“对和平与稳定而言日益增大的威胁”,用“最严厉的措辞谴责”朝鲜核导开发。日美双方一致认为,规定禁运煤炭和铁矿石的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新决议有必要得到彻底执行。 强化日美同盟的工作将依据 2015 年制定的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来具体讨论和推动。日本方面重申“希望扩大日本在同盟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情报收集、警戒监视、研究开发、共享设施等领域,要摸索扩大合作。 美联社 8 月 17 日报道称,在特朗普总统的首席战略顾问说这位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警告是虚张声势后,美国国务卿和防长 17 日试图强化美国可能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的威胁。 报道称,蒂勒森在与日本的官员举行安全会谈后强调,美国试图和平解决因朝鲜核计划而产生的僵局。但他说,以美国为首的经济施压运动和外交活动需要得到潜在军事后果的支持。 他说,华盛顿“在军事上已做好准备”,如有必要,将作出回应。 蒂勒森和马蒂斯都未直接回应战略顾问班农在 16 日刊登的一篇访谈文章中声称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的言论。但二人都试图反驳这种观点。 马蒂斯说,如果朝鲜向日本、关岛、美国或韩国发射导弹,“我们就将立即采取特定行动予以拦截”。 蒂勒森说,任何外交努力“都必须得到如果朝鲜作出错误选择,就将面临强有力军事后果这一事实的支持”。 日本《读卖新闻》网站 8 月 18 日报道称,日本外相河野太郎 17 日下午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举行会谈,要求美方为早日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而努力。 报道称,依赖美国“核保护伞”的日本的外相直接向美国国务卿提出核裁军要求,这是相当罕见的。 河野在会谈中说:“期待美国采取积极行动,包括尽早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此,蒂勒森没有回答。 美联社 8 月 17 日报道称,朝鲜警告美国,只要特朗普政府继续其“敌对政策和核威胁”,朝鲜就绝不会将其核武器计划置于谈判桌上。 朝鲜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金仁龙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15 日举行会谈。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团 17 日将此次谈话的文字记录给了美联社记者。记录显示,朝鲜提出了以上警告。 金仁龙向古特雷斯重申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决定,即推迟向美国领土关岛附近水域发射导弹。 金仁龙说,如果美国继续下去、试探朝鲜的“自制力”,他的国家就将“如已宣布的那样作出至关重要的决定”。 ( 2017-08-19 11:08:39 ) 英媒:美情报官员称朝鲜或有能力自制导弹发动机 无需进口 参考消息网 8 月 16 日报道 英媒称,美国情报官员 8 月 15 日表示,朝鲜可能已经有能力自制导弹发动机,情报显示其无需依赖进口。 据路透社 8 月 15 日报道称,在此之前,位于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 IISS )一项新研究结果称,朝鲜研发用于打击美国的核导弹时,所用到的发动机可能产自乌克兰或俄罗斯,而朝鲜很可能是通过黑市交易购买的。 美国《纽约时报》 8 月 14 日引述了该研究结果。该报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的机密评估印证了 IISS 的研究结果。 “我们得到的情报显示,朝鲜并不依赖进口发动机,”美国一名情报官员对路透社称。“相反,我们判断他们有能力自制发动机。” 报道称,美国官员未详细透露他们如何对朝鲜使用的 RD-250 高性能液体燃料发动机进行评估。 乌克兰否认曾向朝鲜提供防卫技术。《纽约时报》报道中引述的乌克兰国有工厂 Yuzhmash 表示,自 1991 年苏联解体以来,该厂未曾生产过军用级别的弹道导弹。 另一名美国情报官员称,朝鲜对 RD-250 发动机设计作出的提升可靠性的修改,可能部分是由该国聘请的外国科学家、或者曾在俄罗斯或其他地方接受教育的朝鲜人员完成。 ( 2017-08-16 14:20:08 ) 朝鲜导弹抵达关岛仅 14 分钟 岛上居民和游客见怪不怪 参考消息网 8 月 16 日报道 西媒称,隔着浩瀚的太平洋,关岛图蒙湾的主要街道与美国西海岸任何一个度假胜地的街头别无二致。在这里无论是快餐店还是奢侈品店都到处可见。游客不但可以居住在舒适的酒店,还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租车服务。挤满了游客的旅游巴士随时会从身边驶过,只留下一路的乡村音乐。但还是有两个方面会让人猛然意识到关岛作为美国飞地的特殊身份:当地人主要使用日语和韩语,以及美军长期驻扎在关岛的军事基地。 据西班牙《国家报》 8 月 14 日报道, 1898 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走关岛之后就在这里设立了海军基地。二战爆发后,美军于 1944 年在关岛建立安德森空军基地,以便向日本派遣轰炸机。两座军事基地占地面积就占关岛总面积的 30% 。面对这样的关岛,朝鲜日前竟然威胁要向其发射 4 枚弹道导弹。 关岛当局 8 月 14 日指出,关岛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关岛总督埃迪·卡尔沃在记者会上表示,假如朝鲜领导人向关岛发射导弹,那么导弹突破由美国及其盟友在该地区铸造的坚固防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卡尔沃还表示,和所有美国人一样,关岛已经做好了应对威胁的准备。当局没有提高警戒级别,也没有制定撤离计划。因为朝鲜发射的导弹只需 14 分钟就可以抵达关岛,根本就没有时间疏散居民。 报道称,军费开支占关岛经济总量的将近三分之一,并间接创造了数千个工作岗位。在岛上 16 万居民当中,大约有 6000 人加入了军事基地的分遣队。很多士兵居住在基地之外,融入了当地社区。在眼下这种特殊情况下,大部分关岛人认为军事基地的存在给他们带来了宽慰。关岛大学教授戴安娜·瑟伯表示,虽然军事基地占据了大部分土地,但是很多关岛人都体会到军事存在带来的好处。在当前局势下,军事存在具有威慑力,不应忘记关岛是美国唯一曾被侵略的领土。 但是对一部分关岛人而言,住在战略军事基地旁边却是痛苦的来源。一位当地居民表示,很多关岛人认为美国驻军毫无积极意义。早在二战之前关岛就成为靶心。虽然关岛居民尝试着适应这种生活,但是与军事基地带来的危险实在太大,而且关岛人的想法从未被认真对待。 报道称,作为美国的海外属地,关岛虽然在美国统治之下,但关岛居民并不享有投票权。关岛的国会代表拥有发言权,但同样没有投票权。 报道称,旅游业是关岛的支柱产业, 2016 年迎来了 150 万游客。虽然朝鲜发出威胁,但是游客享受碧海蓝天的好心情并没有受到影响。 8 月是关岛的旅游旺季,因为这个季节恰好是日本的假期。酒店入住率高达 90% 以上。大多数游客来自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居民对朝鲜的战争威胁早就习以为常。一位携家带口前来旅游的日本游客丝毫不感到担忧。他说:“假如局势危急,美军家属早就撤离了。” 虽然上周当局发布了应对导弹袭击指南,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放在心上。一位服务员在接受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这和预防台风指南没有差别。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 2017-08-16 00:19:02 )
个人分类: 哲理|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69学导式老年创新实例--自学电脑82岁成最年长iPhone应用开发者
ljkf 2017-8-18 09:55
69 学导式老年创新实例-- 自学电脑82岁成最年长iPhone应用开发者 学导式创新体系探索者北琴海鹏摘编19817 日本82岁老奶奶若宫正子,60岁拿起书本重新开始学习,自学写程序,是世上最年长的iPhone应用程序开发者。 她说:“当你学新事物时,就是一个增值,会获得鼓舞。” 若宫正子刚开始工作时用的是算盘,她在60岁从银行退休,然后开始对电脑感兴趣,学习编写电脑程序,并在今年3月成功推出一款适合60岁以上老年人的游戏应用“雏坛”(hinadan), ...... “雏坛”为了吸引老年玩家,游戏的节奏很慢,叙述者说话的语调也很缓慢。 ..... 熟记复杂的组合,并不容易。目前,这款应用程序仅在日本上架,已被下载4万余次。这款应用程序极受欢迎, 今年3月,若宫受邀参加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成为全场最年长的出席者,还获得苹果首席执行员库克的赞赏,称她“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励人心。 若宫说:“到了这个年纪,你会失去很多东西:你的丈夫、工作、头发和视力。但当你学习新事务时,无论是编写程序或学钢琴,就是在增值。”“当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达到成就后,就应该返回校园。在网络的时代,若你停止学习, 就会对你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 只要有心,年龄永远不是问题! 这是 学导式老年人在国外的 创新实例!!
个人分类: 学导式创新人才|1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元文》研究论著目录(1993-2015)(原载《中国索引》杂志)
suchengai 2017-8-11 20:25
《全元文》研究论著目录( 1993-2015 ) 《全元文》收录有元一代除诗词曲以外的汉文文献,近 3000 万字,对于元代史学、文学和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料,嘉惠学林甚钜。《全元文》是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的李修生主编的大型断代历史文献总集,对于《全元文》的研究,可以说自从 1987 年 9 月李修生开始领衔策划《全元文》项目,人们对于《全元文》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但这主要局限于编纂者内部进行的研究,研究成果,如《全元文 · 凡例》、《〈全元文〉编纂工作计划》、《〈全元文普查辑录细则》、《〈全元文〉校点编纂体例细则》等,除了《全元文 · 凡例》收入《全元文》第 1 册之外,其它的文献大多未正式发表或出版。《全元文》 1998 年开始出版第 1 册, 2004 年出版最后一册。自从《全元文》第 1 册出版开始,人们对《全元文》的研究热情就已燃起。研究《全元文》的文献包括《全元文》失收篇目补遗、《全元文》收文所使用版本研究、《全元文》的标点研究、《全元文》校勘研究、《全元文》作者传记研究等方面。近来我们编纂《全元文补编》,现已基本完成,兹将所搜集到的公开发表和出版的研究《全元文》的文献和盘托出,以期求正于学界,匡我不逮。 1993 李修生 . 《全元文》编纂工作座谈会隆重召开 . 文学遗产 ,1993(05):126-127. 1996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 . 《全元文》编纂工作简介 .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02):124-125. 1998 刘乃和 . 在《全元文》编纂工作动员会上的发言 // 刘乃和 . 历史文献研究论丛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72-178. 2000 周清澍 . 元代文献辑佚中的问题 —— 评《全元文》 1—10 册 // 蒙古史研究(第六辑)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121-130. 2001 武怀军 . 《全元文》辞赋作品校读 . 中国韵文学刊 ,2001(01):97-101. 罗超 .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 由贬毁《全元文》所引起的思考 .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1(02):31-35. 2002 刘晓 . 《全元文》整理质疑 . 文献 ,2002(01):251-260. 2004 青华 . 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综述 . 古籍研究 ,2004(01):312-314. 佚名 . 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综述 .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01):129. 青华 . 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综述 . 古籍研究 ,2004(01):312-314. 魏崇武 .“ 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 ” 纪要 . 民族文学研究 ,2004(02):144. 魏崇武 . 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综述 . 殷都学刊 ,2004(02):71-75. 柳遵杰 . 《全元文》收录的《柳待制文集》以外的文章 // (元)柳贯著 , 柳遵杰点校 . 柳贯诗文集 . 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4:429-454. 2005 罗鹭 . 《全元文》虞集卷佚文篇目辑存 . 古典文献研究 ,2005(00):89-107. 李舜臣 . 《全元文》误收吴澄集外文一篇 . 江海学刊 ,2005(02):64. 大江 . 大型总集《全元文》 (60 册 ) 问世 . 古典文学知识 ,2005(03):103. 本社(凤凰出版社)编 . 全元文索引 . 南京 : 凤凰出版社 ,2005. 2006 徐宁 . 盛世修典:《全元文》在京首发 . 新华日报 ,2006-01-14(A01). 范占英 . 断代文献总集《全元文》面世 .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01-17(001). 佚名 . 《全元文》终现元文全貌 . 中华读书报 ,2006-01-18(001). 王奎光 . 《全元文》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一文中的标点错误辨析 . 古籍研究 ,2006(02):135-137. 李新宇 . 《全元文》 “ 辞赋作品 ” 阙误考述 . 古典文献研究 ,2006(00):105-135. 焦印亭 . 献疑《全元文》第十卷 “ 赵文的生卒年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88. 张如安 . 《全元文》疏失举例 . 书品 ,2006(2):72-78. 2007 查洪德 . 《全元文》 : 新世纪元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02):109-113. 李修生 . 《全元文》编纂始末 .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02):103-108. 汪桂海 . 《全元文》 “ 张仲寿 ” 条补遗 .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02):119-121. 李军 . 既 “ 述 ” 且 “ 作 ” 甘苦自知 —— 谈《全元文》编纂与个人学术研究 .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02):114-118. 张文澍 . 《全元文》之辑佚与女真族古文家孛术鲁翀 . 民族文学研究 ,2004(02):23-26. 张立敏 . 《全元文》拾补 10 篇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05):78-81. 王树林 . 《全元文》中宋禧漏收文拾辑及生平著作考 . 南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7(05):78-82. 2008 牛贵琥 , 李润民 . 《全元文》补遗二篇 . 山西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55-59. 邓淑兰 . 《全元文》所收赵孟頫文辨误四则 . 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105-109. 王树林 . 《全元文》中程文漏收文拾辑及生平著作小考 .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01):57-63. 张立敏 . 《全元文》误收重收三则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21-22. 刘洪强 . 《全元文》补目 300 篇 . 古籍研究 ,2008(02):152-160. 曹刚华 . 明代佛教方志及作者考 —— 《全元文》补遗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06):100-105. 苏成爱 . 《全元文》所见重出陈澔佚文考校 . 文教资料 ,2008(29):74-75. 2009 刘洪强 . 《全元文》补目 160 篇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3):49-55+59. 宁希元 . 《全元文》作者小传考补(元代科举进士部分) //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编 .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 北京:中华书局 ,2009:70-80. 邱居里 . 元人文集的整理与总结 —— 《全元文》编纂特点及得失 //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编 .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 北京:中华书局 ,2009:83-121. 2010 潘荣生 . 《全元文》诸失补罅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1):52-58. 丁放 , 章慧丽 . 论元代情理相生浑然天成的诗学理想 —— 以《全元文》为讨论对象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11-16. 李润民 , 牛贵琥 . 《全元文》补遗三篇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02):40-43. 薛瑞兆 . 《全元文》校读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4):21-25. 崔志伟 , 李超 . 《全元文》补遗十篇 —— 翻检《宋遗民录》偶得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6):39-42. 谷春侠 , 刘慧 . 《全元文》拾遗 7 篇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6):36-38. 罗海燕 . 《全元文》补遗三篇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65-67. 2011 崔瑞萍 . 《全元文》失收墓志七篇补遗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1):42-44. 王超 , 王福利 . 补《全元文》缺字百例 —— 以石刻文献资料为据 . 北方文物 ,2011(01):73-76. 左鹏 . 《全元文》赵孟頫卷补校百例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3):51-56. 罗海燕 . 《全元文》佚文十四篇及其价值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3):85-90. 罗海燕 . 现存元人碑刻资料及其作者考略 —— 《全元文》补目 42 篇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5):96-98+109. 明代佛教方志与《全元文》补遗 // 曹刚华著 . 明代佛教方志研究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99-215. 周清澍 . 全元文出版的意义及今后的展望 // 周清澍著 . 学史与史学:杂谈和回忆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243-254. 2012 邵丽光 . 《全元文》补遗两篇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2(03):75-77. 梁志斌 . 《全元文》未收十二篇辑考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2(02):23-25+39. 潘荣生 . 《全元文》泐字掇补 . 古籍研究 ,2012(Z1):135-148. 李延年 , 邵丽光 . 《全元文》拾遗两篇 . 燕赵学术 ,2012(02):212-213. 2013 邹虎 . 《全元文》拾遗六篇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74-77. 赵鹏翔 . 《全元文》补遗四篇 . 语文知识 ,2013(02):92-94. 邹虎 . 《全元文》辑佚六篇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68-72. 李杰荣 . 《全元文》所收赵孟頫《跋所临马和之毛诗图》辨伪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3(03):54-56. 罗海燕 . 《全元文》佚文五则考释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03):48-51. 邹虎 . 《全元文》缺字补校百例 —— 以明清地方志为据 . 唐山学院学报 , 2013(04):63-66+108. 谭平 . 《全元文》补遗四篇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05):102-104. 杜春雷 . 《全元文》佚赋辑考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07):116-119. 邓富华 . 《全元文》补遗 // 王政,周有斌主编 . 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 3 辑) . 合肥 : 黄山书社 ,2013:66-71. 2014 李成晴 . 《全元文》补遗 12 篇 . 殷都学刊 ,2014(03):46-50. 杨未 . 《全元文》 “ 杨维桢 ” 卷点校订补 . 现代语文 ( 语言研究版 ),2014(06):31-33. 陈鸿亮 . 《全元文》拾补四篇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133-135. 陈鸿亮 . 《全元文》补遗四篇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102-104. 黄小春 . 从《全元文》看元代江西文化的地域分布 . 教育教学论坛 ,2014(09):150-151+103. 李超 . 《全元文》失收程文九篇辑佚 . 兰台世界 ,2014(28):63-64+6. 苏成爱 . 论大型断代历史文献总集引文索引的编制 —— 以《全元文》为例 . 中国索引 ,2014(02):37-40. 2015 张应斌 . 《全元文》元文学家范梈佚文补辑 . 宜春学院学报 ,2015(01):75-80. 参考文献 1 李修生(主编) . 全元文( 1-60 册) . 南京 :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年更名为凤凰出版社) ,1998-2004. (原载《中国索引》杂志)
个人分类: 《全元文》研究|4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交部回应美国军舰擅入南海:查证识别后警告驱离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8-11 06:21
外交部回应美国军舰擅入南海 : 查证识别后警告驱离 2017-08-1102:16:04 阅读 (6.6 万 ) 外交部网站 问 : 据美国官员透露,美军 麦凯恩 号导弹驱逐舰在南沙群岛美济礁邻近海域进行了 航行自由行动 。请中方证实,并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 答 :8 月 10 日,美军 麦凯恩 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进行所谓 航行自由行动 。中国军队随即派出军舰依法对美舰实施查证识别,并予以警告驱离。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美舰有关行为违反中国法律和国际法,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严重危及双方一线人员生命安全。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将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降温趋缓,并不断呈现积极发展态势,特别是日前在菲律宾举行的中国 - 东盟外长会一致通过 南海行为准则 框架。在此背景下,一些域外势力逆流而动,持续打着 航行自由 的旗号寻衅滋事,妄图搅乱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形势。这清楚表明,到底是谁不愿看到南海保持稳定,谁才是推动南海 军事化 的最大因素。 中国维护本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意志坚定不移。美方这种挑衅也迫使中方不得不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国土防卫能力。 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努力,并为之发挥建设性作用,不要再做损害两国互信及地区稳定的事。
个人分类: 哲理|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些被国民终于认清的政治人物现在"危险"的是安倍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7-22 22:24
这些被国民终于认清的政治人物现在 危险 的是安倍 锐参考 | 朴槿惠 精神异常 , 阿基诺三世被 算账 , 现在 危险 的是他 没错,今天锐参考想说的,正是日本首相安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年前不管不顾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通过安保相关法案,面对国会议事堂前十几万人的抗议都面不改色的安倍,可能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终于要被大部分国民抛弃。 2017-07-20 19:17:38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今年以来,安倍在国内的支持率刷刷刷地往下掉。自从 2 月份内阁支持率达到 66% 的峰值后,其后几个月便开始“一泻千里”。 目前,时事社的最新民调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已下滑至 29.9% 。在日本政坛,素有跌破 30% 进入“危险水域”,跌破 20% 陷入“下台水域”的说法。所以,还想继续长期执政的安倍,这次真的危险了! 那么,究竟这半年日本国内发生了什么事?安倍政权又还能撑多久? 面对丑闻,安倍“不在乎”的态度激起民愤 关心日本内政的读者可能对“森友学园”和“加计学园”两个名词印象深刻。可以说,安倍目前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发端于森友学园丑闻。 今年 2 月底,右翼教育机构森友学园受到首相夫妇特别关照而违规拿地一事被曝光,其后森友学园理事长笼池泰典更是在国会听证会上直指首相夫人安倍昭惠曾代安倍本人捐款 1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6 万元)。 其实身为右翼政客的安倍与宣扬皇国思想和敌视中韩思想的森友学园过从甚密也算不得惊人——插播一句题外话,以往都是社会机构有求于政治家而提供政治献金,现在却是政治家为稳固执政根基、推行右翼主张而拉拢右翼组织。 所以在森友学园丑闻出现后,理事长笼池泰典借助一切在媒体曝光的机会希望将事件政治化,以与安倍为首的右翼政治家紧密捆绑,淡化自身与政界的权钱勾连。 森友学园丑闻还没搞清楚,加计学园丑闻又在 5 月爆发。 当时日本《朝日新闻》披露了部分被怀疑是文部科学省的内部文件,内容涉及由安倍好友担任理事长的加计学园计划利用“国家战略特区”新设兽医学院一事。 但与前一个事件相比,加计学园丑闻有一个特点,就是并不涉及太多的政治操弄,更多是首相徇私照顾自己人。由于事发于文部省内部人事的爆料,因此这也是安倍所属的政治家系统与公务员组成的官僚体系之间矛盾的公开化。 而安倍政府对待加计学园丑闻的态度也饱受诟病:一开始不愿正面回应,直至东京都议会选举中惨败后,自民党才软化态度,同意在国会闭会期间继续审查加计学园丑闻。 民调显示, 74% 的日本民众对安倍看上去“不在乎”、“不回应”的表现感到不满。 “最得力”的女干将,如今“最不争气” 除了有捅出篓子的好友,安倍政权陷入危局,还因为不争气的队友——这里指的主要是,现任防卫大臣稻田朋美。 稻田是日本政界右翼势力的“急先锋”,入阁之前就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政治理念与安倍甚是投契,更是一度被视为安倍的接班人。然而,待到被任命为防卫大臣一职,一向给人颇有心机印象的稻田却屡屡失言。 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她与德、法、澳三国女防长同场在座时,突然来了句“我们长得都不难看”,这种物化女性的言论让其他三位瞬间“石化”,也让日本国内舆论大呼丢人现眼。 到 7 月 2 日东京都议会选举前,她居然搬出自卫队给自民党候选人拉票,这种“公权私用”之举直接促成了自民党的惨败。虽然当时安倍表示将会“狠狠斥责”稻田,但并未表态一定会撤换她。 但就在这两天,防卫省又出事了,被爆出涉嫌隐瞒自卫队南苏丹维和行动的日报。由于日报中详尽记述了南苏丹的各种危险,一旦爆料坐实,这将令曾经信誓旦旦对国民承诺南苏丹治安状况良好、借机修改《 PKO 法》和《自卫队法》的首相安倍陷入更窘迫的境地,也会对政权产生巨大杀伤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频繁的丑闻和阁僚的掣肘,让日本国内多年积累的不满情绪有了爆发的出口。加之日本经济复苏势头乏力,曾经高歌猛进的“安倍经济学”也失去光环。在 7 月 14 日结束的“日本经济同友会夏季研讨会”上,经济界高层集体“炮轰”安倍的财政政策。 此外,在日本国内引起广泛争议的“共谋罪”问题也让民众颇为担忧。“共谋罪”指的是《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加入“共谋罪”条款一事,名义上是用来处罚谋划实施恐怖活动等重大犯罪的人,但在野党和民众担心执法机关可能以此为名监视国民并打压对政权不满的势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年前不管不顾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通过安保相关法案,面对国会议事堂前十几万人的抗议都面不改色的安倍,可能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终于要被大部分国民抛弃。 民怨长期累积,安倍或不敢贸然推进修宪企图 但是打开日文推特,为安倍政权“叫屈”的支持者竟然仍不在少数,岛国网友把矛头直指“无良”媒体。自从“ Fakenews ”(假新闻)一词火了之后,所有公布安倍内阁支持率暴跌的主流媒体也都被扣上了“蓄意迫害、煽动民心、打压安倍政权”的高帽。 还有安倍的“真爱粉”贴出了首相近日视察暴雨灾区的视频,展示灾民热切盼望领导人来访的情景,以“佐证”安倍还是受到广大国民爱戴的: 在雅虎上,日本网友的表现似乎更理智一些,当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 18 日表示,针对支持率一再下滑的问题将“真挚接受国民的声音”,并将“全力应对”后,网友们评论道: “看上去,稻田屡屡‘失言’,冲击了安倍的支持率。但从根本上来说,安倍走到今天完全是他个人傲慢自大、独断专行以及自民党‘一党独大’造成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唐奇芳告诉 参考消息网 - 锐参考 ,安倍第二次执政已有 4 年半时间,他领导的自民党在国会强行通过了多个争议条款,“之所以强行通过,就是因为缺乏约束,同时也累积了民众的不满”。 所以,唐奇芳认为,安倍内阁民调跌破 30% 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倍起到敲打和警示作用,至少会令这位日本首相“不敢贸然推进对修宪的讨论”。 目前,由于 7 月初东京都议会选举的失利,安倍本人在党内的威望也受到了冲击,被视为“后安倍时代”有力人选的前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外务大臣岸田文雄等人正在磨刀霍霍。 但唐奇芳表示,石破茂、岸田文雄尚不具备挑战安倍的实力,明年自民党总裁选举变数几何还需要进一步观望。 请见附件(图): ()1 这些被国民终于认清的政治人物现在危险的是安倍(图).doc
个人分类: 哲理|2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当局频发台独卖国"阴招"被台网友痛斥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7-11 07:21
台当局频发台独卖国 阴招 被台网友痛斥 锐参考 | 大陆严词抗议印军非法越界 , 台当局却背后连放 阴招 —— 这一周,印度军队非法越界进入中国领土事件,引发了公众舆论的持续关注。外交部、国防部连续发声,严词要求印方必须撤出中国领土。 正当大陆公众一致声讨印军非法越界之时,海峡对岸有一些人却也没闲着,甚至连放“阴招”,直被一些台湾网友痛斥“数典忘祖”。 2017-07-07 20:58: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请见附件(图,文): ()1 台当局频发台独卖国阴招被台网友痛斥(图,文).doc
个人分类: 哲理|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杜玉波:大学办得好不好看什么拼什么比什么
q4412026 2017-7-10 08:49
? 杜玉波:大学办得好不好看什么拼什么比什么(转载)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看什么、拼什么、比什么呢 ?近日,在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个国家的大学办得好不好,看什么?在杜玉波看来,要看这个大学如何解决“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 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杜玉波说,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高校要紧紧把握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导向,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突出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价值追求,突出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办学方略,突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所以,要继续强化高校办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的理念。 一个国家的大学办得好不好,拼什么 ?杜玉波说, 拼的就是它有哪些王牌的学科专业 , 拼的就是这些学科专业是否有市场和前瞻性 。 学科建设水平的现代化 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 ,是衡量高校学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杜玉波说,当前,人才的供给和市场需求“对不上”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亟待超前谋划培养。 他建议,要继续强化学科专业发展要贴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理念。 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要自觉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瞄准行业企业发展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 。 他认为,中国高校的办学要特别关注学科专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比什么 ?杜玉波说, 不是比它的规模大小 、 学生数量多少 , 而主要是比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 。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最终要落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上。他认为, 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不是看一时的规模、数据,而是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杰出人才,看它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看它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 杜玉波认为,要继续强化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今年5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说,高校要按照这样的要求,把 立德树人 作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环节, 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首要追求 ,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
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设一流交叉学科难在何方?——以安全学科为例
热度 2 After50 2017-7-6 21:26
建设一流交叉学科难在何方?——以安全学科为例 过去的一个月里,相信不少高校都在忙乎一件大事——制定“双一流”建设方案。尽管这事与个人没有多大关系,但自己感觉思考一下也无妨,而且对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规划也有些帮助,因此最近对于交叉学科的建设真的认真思考了一番。 为什么需要一个安全类专业(具体地说是安全管理专业)和安全学科?它是从实际需要而来的,因为安全问题涉及人机环管等诸多要素。在国际上,安全类专业是业界公认的交叉综合学科,安全学科涉及理、工、文、管、法、医、政治、经济、教育等,安全问题存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安全无处不在,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跨学科系统工程问题。而传统的专业中又没有一个能够拟补或解决上述问题的专业存在,因而在国外较早就有了安全管理类专业,其专业的定位不在于安全应用技术的层面,而在于解决系统安全的问题。 如果上述说法有些人觉得还不够有依据,下面从几个事实再科普一下: 1 )安全主要是人类本身的安全,安全以人为本。据统计人因造成的事故占80%以上(国家安监总局近年统计为95%以上),而解决人因的问题主要靠社会科学,这是实践所证明的事实。 2 )从预防控制事故的三大对策(工程、教育、管理,现在业界还认同需要加上安全文化)来看,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基本是属于社会科学问题,因此预防事故也是主要靠社会科学。而国内人为的将安全学科专业归属为工科,这显然违背了学科本身的属性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说明有关主管部门和有些有决策权的专家对安全学科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3 )在国外,安全类专业可授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工学、理学或医学等学位,而我国目前是授予工学学位,这明显与国际没有接轨,也不符合学科的属性。从目前仅能授予的工学学位类型来讲,这一限制使安全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业、毕业生发展等受到了很大的障碍,同时也不利于安全学科专业按照学科的属性正常发展。 4 )从多年来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表明,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公司企业和各级组织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授予管理学学位更加适宜。 5 )从现在国内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看,其专业课程也有50%左右属于社会科学类,如安全法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安全教育学、安全经济学等,还有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职业卫生等属于交叉领域。 6 )再举一个实例,在2017年6月发布的JCR期刊中,安全学科期刊既是SCI又是SSCI收录的有:RISKANALYSIS,INJURY PREVENTION,TrafficInjury Prevention,Workplace Health Safety,Natural Hazards Review,APPLIED ERGONOMICS,ERGONOMICS,HUMAN FACTORS,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in Manufacturing ServiceIndust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ERG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ENVIRONMENTAL HEALTH等。这也说明国际上都认可安全学科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大交叉学科。 好了,说了这么多。既然安全类专业是一门大交叉综合学科,是针对安全系统工程问题和在系统管理层面的需求而设立的,那么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自然就是应用重点针对系统安全工程领域来建设。 可遗憾的是,现在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仍然把安全类专业当作工科和工程技术来对待。安全学科如果基于技术层面来建设,那就没有必要设立独立的安全学科了。因为安全技术与各专业技术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强行分割,那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基于技术层面来建设安全类专业也不是单独设立安全类专业的初衷。如果在技术和工程层面独立出一个XX行业或XX领域的安全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在抢XX技术或XX工程专业的饭碗,是一种人为的分裂行为。在国外,没有一所高校在采煤专业中剥离出来一个煤矿安全专业,没有一所高校在化工专业中剥离出来一个化工安全技术专业,没有一所高校在交通工程专业中剥离出来一个交通安全技术专业,没有一所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剥离出来一个土木安全技术专业,等等。如果从技术层面把安全独立出来,真的没有必要,对安全也不起加强作用。 但在国内确实这么做了。由于XX行业安全技术和XX行业技术其实基本上是在做一个内容,这就存在着很多人为干预的怪事出来。比如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安全学科就可由行政干预其大小和强弱,一个单位要把安全学科做大,那就把各学科相关的技术都放一些到安全学科中;反之安全学科就变小。这种靠挪位堆积和行政干预的学科建设方法,对安全学科的发展一点都没有帮助,可惜国内的现实就是这样,这也是所谓中国特色。 尽管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已经独立成为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但在很多名录上还没有安全学科的地位,而一个需要名正才言顺的国度里,有关目录和数据库里还没有为安全学科正名,则安全学科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由于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对安全类专业需求认识没有与国际接轨,目前安全类专业仍落在“工学”的不当领域等原因,未来数年建设一流安全学科的结果必将是: 1 )该重点建设的“交叉领域”没有得到应有的投入和建设,而重点建设仍然是放在行业安全工程技术的领域。 2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专门评价交叉学科的标准或独立的交叉学科评价系统,“三大奖”、“杰出人才”等适应于专门学科的制度又一直坚挺,把安全当作工程技术的现状将继续维持,而且上述现象会被当作“安全就是工程技术”这一错误认识的正确理由和成为压制“安全交叉领域”发展的理由。 3 )安全学科的主流研究领域反而变为另类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同样会继续被误解。 4 )一个单位安全学科建设的成果大小可以取决于行政因素,一个单位要把安全成果放大,就可以放大,只要愿意把各专业的相关工程技术成果挪到安全学科就可。 5 )如果长期把“安全当作工程技术”,则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又会走回头路,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独立成为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一级学科,在某一天可能又被撤销。 其实,中国的安全学科是有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的,因为已经有170多所高校开办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安全人才济济,而且在法律上、制度上和企业公司本身都已经认可和设立了安全管理岗位,上述层面已经比较国际化了。而相反,作为比企业公司更加超前国际化和有更多人叫喊国际化的高校,为什么反而对安全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不理会、不接轨,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特色和以前写过的另一篇博文“当安全学术遇到工科脑袋时”所说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2981do=blogid=1061959 。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5975 次阅读|2 个评论
Estimation of a quasi-Vandermonde determinant
zhaomw64 2017-6-30 17:24
Estimation of a quasi-Vandermonde determinant Lemma 1. If and , the quasi-Vandermonde determinant can be estimated as where is a homogeneous polynomials with the order on the -variables , and can be represented as where , all and there exist some . The above result was given and proven, in Apr. 2017, and then is used in the volume computing of a class of special polyhedrons.
个人分类: controllable abundance|1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导师殷震研究员遗孀我们敬爱的师母胡美贞女士病逝于南京享年88岁
ericmapes 2017-6-30 09:21
师母胡美贞女士原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校长病逝终年88岁 张德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我们敬爱的师母胡美贞女士,因病于2017年6月28日晚23时于南京逝世,享年88岁。 她 离开的日子正好是殷震老师的生日。 丧事一切从简,不搞任何仪式,不收礼,7月4日火化。然后,与殷震老师合墓安葬。 看到师母胡美贞病逝消息,甚感悲痛,往事历历在目! 尊重师母丧事从简遗愿,心中悼念,一路走好! 导师殷震(1926—2000),原名殷之士,1926年出生于 江苏省 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其父殷云林,早年肄业于 复旦公学 ,是吴县比较著名的文人学士,其兄嫂殷之文、闵嗣桂早在40年代就出国留学,全国刚解放就于1950年5月辞去刚获得的美国工作,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冲破重重困难,双双毅然启程回国,为祖国的冶金陶瓷研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于1988年获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并于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因而殷震从小受到热爱祖国、尊师重教的教育,不仅文化底蕴比较厚实,而且养成和树立了矢志苦学、奋进攀登的追求和报效祖国的志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2MEpLyib0D233KrPjg-MRy6TpST6altO2zUD82U73fThGKwUqei2oTCTfZm00RzkUaUTiUk62UmT2HD5PsMBC0QqGYCieMOinsoXb_cJG _ 殷震恩师和胡美贞师母与兄长殷之文院士与闵嗣桂嫂子的密切交往 见文学/艺术/军事/历史文学研究院士殷之文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1dc4f99e7697c17c0171b4381132ba1d70208a78448e2735b30506793ac51220770d2d27d1716d94e4b9ef22235775d2feddd8eca5ddcc88f356acd6223706bd01c438845b8cb31749c7f8d18feaf6fe2b8fa3992aed6d6da4353bd094325dep=8a3bc64ad4d911a05a9fce6d7fnewp=c449c64ad48c5ffb17bd9b7c5353d8304a02c70e3dc3864e1290c408d23f061d4862e5bb23231005d1c4786c00ab485de1f6317723454df6cc8a871d81eddd367bc7user=baidufm=scquery=%BA%FA%C3%C0%D5%EA%2C+%D2%F3%D5%F0qid=9f16e51c0001b9b2p1=2 龙的传人'自r20世纪的最后一个初春.我在上海市淮海中路的檀高层住宅楼内.采访了中国科学皖院士殷之文和他的女儿,也是他的弟弟中国工程院院士殷震的次女殷这是一座幽静的花园式住宅区.不大的庭院紧挨着闹市大街.一幢幢米黄色的楼房隐没在梧桐树翠绿的浓荫里.院中有绿菌苗的草地,清亮亮的喷水池,错藩有致的花术开口谈话.我就发现殷之文和我所早就认识的殷震这兄弟二人.不仅外貌十分相像.而且说话的声音也十分相像.殷之文自己介绍:我俩的性情略有不同.五弟殷震的性子较急.我则比较细致沉稳.我们两人也各有优缺点因此我们一生中都在注意互相取长补年过八旬的老人,谈起话来自抟未免有些怀旧心理.岁时.就已经家道中落但父母认为孩子不上大学别人看不起.花多少钱都愿意.为了供长子读大学.父母卖了不少家产.殷之文高中毕业时.正逢一-二八太平洋战争爆发.风云动荡的形势.不能不影响到他的学业和生话.到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侵华日军猖獗地长驱直A.铁蹄已经践踏了华夏神,}J的半壁河山.中国政府军或节节败退,或不战而退的种种传闻.很快就让江南的老百姓心如刀搅.那段时间.殷之文整个是在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狂轰溢炸的惶恐与仇恨中度过的.市区的街道上不是十分凄冷,就是慌乱成一锅沸粥.偌大的国土,却似乎已经难以赦耨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不幸的消息接连传来.在痛苦,惊恐中煎熬了许久的市民们.早早就关上自家的门窗.默默点燃香火,祈祷冥冥上苍,盼望祖国的太好河山能被早日收中华民族显抟已经像一首彀着名的歌中所唱的那样: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殷之文想,作为一名正在求学的青年学生.我现在又能为您做些什么呢?当时.殷之文最景仰的是詹天佑等爱国科学技术专家.他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能实现工业救国.然而,江南许多大学,中学的朗朗读书声都已经被凄厉的枪炮声所打断.人心授度涣散,他决心乘船经香港到越南海防再到大后方昆明上学.这段海上航程,乘坐的都是一种十分破旧,看上去已经百孔千疮,摇摇欲坠的小客轮.伴随着汽笛长鸡,小客轮从水中缓缀拔出沉重的锚链.旋转的涡轮机推动船身劈开细浪鳞鳞的水面.汹涌翻腾的海水激扬飞溅.由船舷两囊I猛烈地抛向满船离乡背井的人们.由香港抵达越南的海防后.开始乘火车长途颠簸.列车的车轮轰隆隆,轰隆隆地飞转着.响亮的汽笛不时呜叫.炎热.疲劳.单调乏味的声响……使许多旅客昏昏就睡.然而殷之文却由于兴奋而陡长了许多精神.车窗外的景物像银幕上的影片一样.一幅幅地映这是多么扣人心弦的地方啊!高高的峰岚上铺满浓郁的绿色,山路在悠悠地盘旋,即便是荒凉的戈壁也呈现着力量……或许也就是从这时侯起,殷之文似乎特别爱从这绿色列车的窗口朝外凝望.吸烟小憩的时候.停笔遐恩的时候.追索记忆的时候.总爱目光深沉地凝视远方……不知不觉地葬戚了习惯.列车呼啸着穿过隧洞.车窗外是嫩绿的青纱帐,再往外便是蓝色的山岚.只见松影深青.霁天空阔,口龙的传人口山峡之间,鲜花丛里,暗绿色的石雕巍然矗立,似乎正以深邃的目光.沉静地眺望着自己古老的国家.一股强烈的为国家鞠躬尽痒的庄严情感,顿时油然涌云,贵,川三省,因其与前线的炮火之声渐远,从抗日战争开始后,就戚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而在这个大后方读书的流亡学生,却和广大老百姓一样,过着极其贫困,艰难,不安定的生活.昔目的荒蛮之地,此时更加物资奇缺,物价飞涨,住房拥挤……条件十分艰苦.再加上日本飞机经常空投炸弹,使殷之文也着实受了不少磨难.有不少家境富足的年轻学生,忍受不了这种清苦,纷纷离校远去.但爱国,上进的热血青年殷之文由于有工业救国的志向丸存胸中.则很快便适应了艰苦的战时环境.没有自己的宿舍,他和同学们就借住到老百姓家里晚间在阴暗潮湿的破屋内攻读,没有电灯,他就完全靠点燃小小的桐油灯照明.时间稍长,鼻子里灌满黑色的油烟.清苦中,殷之文总是珍藏着一颗追求事业的不氓之心.所幸的是校园里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空气:关心国家大事.纪律严明.尊师爱生,刻苦学习成风.情景用中国古代一副有名的对联形容,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李事天下事,事事关1年后,殷之文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然而,经济落后再加上战乱频仍,以及官僚资本的极端腐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费了很大劲,殷之文才好不容易在云南找到一份临时性的工作.就在这时候.殷之文遇到了年长自己一岁的江西女子阕嗣桂.她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事业心自然极强,而且性格含蓄内敛,总是穿一身没有任何装饰的学生服,从不将精力耗费在梳妆打扮,交际应酬等世俗的事情上,然而却有着一种典雅,庄重的活力和魅力.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清华大学也不得不内迁到昆明,与同在大后方的几所名校一起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颗年轻的心碰撞在一起,他俩因志同道合而相恋了.在昆明,殷之文与闰嗣桂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大观楼和滇池.他们常在浩精的水面上泛舟,常在一起诵读古代诗人孙髯闻名遇迩的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拨襟岸情,喜茫茫空阔无边……然而两人共同约定: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少坎坷,都一定要珍惜光阴,珍惜机遇,珍惜缘份…..抗日战争不获最后胜利,绝不言婚嫁之事.时光过得既漫长又飞快,转眼阃到了1945这一年初秋的一天,阕嗣桂兴冲冲地跑到殷之文简陋的宿舍里之文.有一个特大的好消息你掎猜是什么?正沉浸在冥思苦想的科学研究之中的殷之文,抬起头看了一眼笑脸生动的女朋友,禁不住也为她强烈的喜悦所感染.他故意不说出自己已经掎出的事情本身,而是说了个与两人关系密切的话题:难道是我们结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YES!阕嗣桂兴高采烈地跳着拉起男朋友的手,大声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以日本投降而宣告结柬走!我们也参加庆祝游行去!那一天,整个大西南都沸腾了全中国都沸腾了!人们像欢庆盛大的节日一样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有人甚至将身上的衣服脱下卷成火炬燃烧起第二年,殷之文与阕嗣桂按照事先的约定结为连理.勤奋,像灿烂的火花,能使人的生命闶闪发光.不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殷之文与阕嗣桂双双得到一笔国外的奖学金.他们真想不到自己的生括中会出现这样的转机.大概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命运吧j殷之文掐着指头一算:哎呀,转眼阃,离开家乡已经7年有余了.年同,他与五弟殷震始终书信频繁.他俩经常交流对时局的看法,也经常交流学习心得.殷之文和阕嗣桂夫妇返回故乡,经上海乘海轮出发.五弟殷震冒着绵绵细雨,瑟瑟寒风,茫茫浓雾去码头送大哥.殷之文站在海轮的甲板上,看到五弟孤零零地丸丸伫立于码头,痴痴地凝望着自己和茫茫的天际海风吹乱了他黑黑的头发,也畋得他泪如雨下.口龙的传人口在大洋彼岸,殷之文与闵嗣桂先后在美国的密苏里,伊里诺哀两所大学留学.他俩同窗共读,学习十分刻苦.殷之文在密苏里大学获得冶金学硕士学位,在伊里诺哀大学获得硅酸岩材料硕士学位.闵嗣桂也不甘示弱,相继获得两个硕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殷之文一刻也没有忘记与自己有同样抱负的五弟殷震.他经常写信向五弟介绍美国的科学信息,而且在抵达美国后不久,就着手帮助五弟殷震办过好几次出国留学的手续.其中最后一次,已经办得差不多了,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殷之文与夫人闶嗣桂在美国的学习,工作条件都是十分优越的.但是同为炎黄子孙,这夫妻二人--N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1949年秋天,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殷之文与闶嗣桂夫妇与其他一些中国留学生聚在一堂.共吐情怀.大业方,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热情地向海外游子发出了真诚的呼唤.然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大陆采取敌视和严密封锁的政策.殷之文与闵嗣桂忧心如焚.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冲击着他们的心.如烟的往事,漫长的人生,事业上的成功和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都使这对夫妻彻夜难眠.每天,当殷之文翻过一页日历,就感到仿佛是矗立在面前束缚自己的桎梏叉加重了一层……但他相信这样的局面不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1949年冬天,粗犷的原野,粗犷的夜色,把殷之文那简朴的小屋紧紧地拥抱着,死寂得绝对没有太都市一星一点的喧嚣.殷之文与闵嗣桂夫妇二人,作出了一生中一个十分重大的决定.他们认为美国再发达,这里的财富也是人家的.而自己出国留学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吗?于是,他俩决定同着名物理学家,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赵忠尧教授等一起,冲破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返回祖国.这一决定自然十分艰难,危险.但殷之文与闵嗣桂认为,路在脚下,直是它,曲也是它.踏破坎坷与险阻,就是现实与历史的交汇点.1950国大陆的航船上,郑重发出了一封《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呼吁大家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缺乏回忆的人往往是残缺的.回忆起那些如火如荼的岁月,殷之文院士至今感到有种淡淡的甜承载着轮船的大海是那么广阔,宁静,深沉,那么能触发人的复杂联想!殷之文与闶嗣桂乘坐的海轮经过长途航行,回到阔别多年的上海港时,他们的心禁不住怦怦地跳了起来.海岸上那熟悉的座座高楼都亲切地出现在视野之内.啊.祖国,永远让人依恋与动情的祖国啊】正在准备加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弟殷震冲冲地到码头去接大哥,太嫂.手足情深的兄弟两人.终于又重逢了.第二天.殷之文就来到五弟所住的地方见到太哥.殷震喜形于色,兴奋地为他倒茶.成生动的团风装饰,既淡泊又古雅,晶莹中透出一股艾青色.仿佛玉琢的一般,多像它的主人,对自己有着一种淳朴的吸引力,一种历史的亲切感.经历过时代的风云变幻,大地的寒暑沧桑 ,殷震 感到太哥满脸的皱纹像山上的岩石一样坚硬,心胸就像天地一般宽厚.殷之文回国的经历,艰难而曲折.他讲给家人听后,在殷震心目中,简直就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惊险小兄弟俩足足畅叙了一整夜.建国之初,殷之文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奔波驰骋在祖国的东部大地.1950年春天,殷之文北上京城.他在铁道部下属的铁道研究所工作了一年.随后又去了唐山交通大学.1951年,由于中国科学院要在上海组建硅酸岩研究所.殷之文因工作需要叉调到上海.从此之后,他便在这座自己十分熟悉的城市,一直工作了半个世纪.闵嗣桂也是硅酸岩研究所的研究员.那期问,着名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搞研究需要硅酸岩类材料,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殷之文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一举中标,为国家赢得很高的荣誉.现任国家教育部长陈至立曾是殷之文的研究生.在陈至立担任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和教育部长等龙的铸人'目r高级领导职务后,仍然登门看望过自己尊敬的老师殷之文告诉笔者,几十年间,他与五弟殷震相处较长的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是殷震的童年时期.那时他发现五弟对各类小动物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钻研兴趣.第二个是1946年自己赴美国留学前在上海等船,五弟整整陪伴了自己三个月之久.第三个是1951年自己刚剐由美国返回上海,而殷震刚刚大学毕业,正准备参军之前.知弟莫如兄.殷之文通过这三个时期与五弟的朝步相处,深感殷震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基本紊质.兄弟之间,情同手足.为了支持五弟事业上的成功,殷之文从多方面给了他可能的帮助.建国初期,我军实行的是供给制,军官只有少量的津帖费.殷震和 胡美贞 夫妇每月除了吃饭,穿衣,买日常用品和书籍之外,往往囊中羞援.而殷之文夫妇则属于从国外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待遇相对优殷之文便常常关切地对殷震说:五弟,你看看家中有什么困难?,l没咭.没啥,大哥.殷震总这样说.殷之文便想了个办法.他又对殷震说:要不这样吧你大嫂总想送你和弟妹些礼物,又不知买啥合适.我看你们自己买吧.买好后将发票给我,让你大艘给'报销'.殷之文与闵嗣桂没有子女.他俩见段震子女多,生括上难免拮据,便与他和 胡美贞 商量:五弟,你看我们这把年龄了,自己也没个儿女.四弟之成的一个儿子已经过继到我们家.可我们还想要个女儿卿你俩有三位千金,就放一个在上海吧f这样或许对咱们两家都有好处.间同殷华谈很久很久,从各方面对女儿进行帮助.大概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人活着,这种亲人间的感情极其重要.即使一个人的一生中充满了苦难,艰险,坎坷,只要有这种感情存在,就会使人生的航船有一个避风的港湾,就会有一种根本的温暖的慰藉…20世纪70年代,殷华因自己家庭出身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理压力颇大.她听别的同学讲:我出身工人阶级.便羡慕得不得了,觉得他们很神殷震到上海,在女儿的学校里了解到这种情况,便有针对性地勉励殷华道:家庭出身是已定的事.但要求上进是自己的事.殷华所在学校的校长是名转业军人他见殷震穿着军装,顿时感到亲近,因此很能谈得拢.就是在这所学校里,殷华加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学毕业后.殷华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殷之文和殷震两位父亲都支持她既要当好工人,叉要继续学习.结果,经过自己的努力,殷华相继考上了上海电视大学的机械专业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英语专业.殷之文认为,生活是永远不会亏待那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奋斗者的.而见异思迁,跳来跳去是绝对做不出什么成绩来的.几十年来,他把全部精力集注到祖国的材料科学事业上,做出了突出的成段震一直关注着大哥的事业.并为他的每一项成功而高兴.1993年,就在殷之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当天 ,殷震 就立刻打去电话表示祝贺.殷震深知,每一位院士都是一座丰碑.他内心深处,也是向往着自己能够成为院士殷震和 胡美贞 想了想.的确有道理.不约而同地的.点了点头.于是,他俩的三个女儿殷勤,殷华,殷渡,都说过要来伯父家.殷之文和闶嗣桂的性情随和,极易与人相处.他俩认为哪个侄女来上海都可以,让弟弟和弟媳自己于是大小取其中 ,殷震 和 胡美贞 的二女儿殷华便从小过继给殷之文,闶嗣挂.二女儿归了伯父,但殷震作为生父从没有放弃过教育的责任,他每次到上海出差,都要专门抽出时然而殷震又不能不心存顾虑:从目前看,绝大多数院士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而自己却是一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没有留学经历的呀.这时候,是大哥殷之文首先鼓励殷震申报评审院士.1994年,兄弟俩一道回苏州给父亲扫墓他们重回到江南水乡角直.小镇的周边环境还是那样美:野外一片一片的油菜花黄灿灿的.直逼天际.微风吹来,湿湿的,爽爽的,使人似乎到了一个人间仙境.龙的传人'曩r殷震已经多年未回故乡了.他不禁背诵起铭记在脑海里的一首唐诗:少小离家老走回,儿童相见不相识笔问客从何处来兄弟俩发现苏州市和角直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叠起,它们已经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璀灿明珠:名,特,优产品推陈出新.外向型企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新区开发日新月异,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啊,这就是他们终身难忘的故乡!兄弟俩胸中那页想象的风帆不由得又驶回到遥远的童年.是啊,他们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这里的房屋,绿树,院落,花术,小河,街道……都是他们生命的根之所在,都维系着他们同先人的感情,都能引发出他们许许多多深沉的回忆.无论经历过多少曲折,坎坷,苦难,回忆都是带有一种十分美丽的光环的.随父辈前来的儿女们,更是对老家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与激动.殷震站在父亲墓前,心情激动而复杂.他感到遗憾:父亲生前是希望子女在事业上能有所成就的.他如果能够知道大哥已经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光彩的称谓,一定会十分高兴的.同时 ,殷震 也在想:自己无论能不能被评上院士,都一定要有所成就.自己没有留学经历,更要在学业上有重大的贡献.这天夜里 ,殷震 躺在角直一家小宾馆的床上,思绪仿佛如奔腾的春水一样.以往的,如今的,将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与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海里纷繁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对报评院士一事 ,殷震 并不上赶.他从不像某些人郭样,自己厚着脸皮找这个,找那个.当一些学生极力鼓动殷震申报院士时,他只是淡淡地对他们说:我自己吃几碗干饭,自己难道还不知道碍E劝体们不要张罗此事,还是把精力放到课题研究上吧!后来,他申报的有关材料,还都是机关帮着整的.有人说,科学家的心是最容易沟通的.那么,对母同胞的兄弟科学家来说,就更是如此.?殷之文关注着五弟事业上的每一点进展.他极力鼓励殷震争取报评院士.他说:这绝不是个人的事情.我国的兽医学领域H因而特别应当争取,也大有殷震深深地为大哥的然不孚众望.1995昕到这一消息 ,殷震 爿样欣喜若狂.他只是感到走j浑身更为有劲.是啊,这一j更多的事'睛在等待着他去彳如果说,坐落重庆的第和他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工竹磊石是同在医学领域,同双子星座.这两家兄弟I因而都在中国科学界传为从此,人们都对殷华开士爸爸啊l
个人分类: 杂谈|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十年中国国内政治生活的两件头等大事
zhwy6441 2017-6-27 12:21
未来十年,中国国内政治生活会有不少大事。细细比较下来,大致有两件头等大事值得关注,纲举目张,决定全局。 国家监察委 公权力是指独立于劳动和资本,存在于社会的第三力量,是社会协调、秩序等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包括政府、法治系统(立法-司法-执法)、执政党、媒体、思想艺术意识形态科学教育等。 在“社会劳动-资本”博弈中,由于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低组织态而处于自然弱势地位,为基本社会秩序和可持续发展计,维护劳动的必要权利是公权力的天然责任之一。也是所谓政治的核心内容。 公权力质量问题,是政治的第一问题。公权力人质量问题,是公权力质量的第一问题。 公权力异化,包括腐败,不仅仅是中共的敌人,同时更是国家的、人民利益的共同敌人。仅仅靠中共的中纪委,无法有效战胜这股历史性的负能量。对于“脖子以上、关键少数”,中纪委已是力有不歹、勉强应对。所以,必需动用国家力量,才可能根本战胜公权力异化历史狂潮。 这正是中共18大决定探索设立“监察委”的缘由。 未来中国社会政治最高公权力结构,将主要体现为“中共—国务院(政府)---国监委”格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以来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影响深远。将使得中国党和人民与公权力异化的斗争,进入长期化、制度化的阵地战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已故毛泽东主席一代人,对于中共领导国家的政治权力结构是有“顶层设计”的,即“中共领导+群众路线”。但是,众所周知,这一路线后来被事实上“改革”了----相当部分的中共权力脱离了群众监督,发生严重异化。 即将设立的监察委,与党、国家和人民利益荣辱与共。但是,与群众路线、群众监督依然存在差别,无法相互取代。 接班人 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新任领导人是合格的、优秀的。他在中共18大期间的所言、所为,有目共睹。其力挽狂澜,已经载入史册。 但是,制度立于人,毁于人;政治、法治亦然—古今中外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谈治国、长治久安,制度只是必要条件。公权力人质量不断提高,才是治国的根本的充要条件----历史,是英雄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没有英雄的带领,人民群众自己之于历史无所谓创造、无法产生飞跃性;大英雄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大历史。 如果接班人不合格,面对公权力异化的历史惯性,习近平在中共中国政治上完全可以只会是历史一瞬,而且,其个人命运也安危难测。这是一个现实的、严峻的问题。 所以,习近平同志接班人问题,实际上是未来十年中国国内政治生活的第一问题。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监察委的成败。 历史上,识人问题及其接班人选拔问题,一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已故毛泽东同志在接班人问题上都是历经坎坷。 这一历史难题,将再一次考验中共的历史智慧。 接班人选拔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应用于各级公权力人选拔 淘汰,促进整体公权力人质量问题的解决及党和国家整体公权力质量的系统性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党、国的长治久安问题。
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齐称外交安全对话"富有成果" 特朗普期待再会习近平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6-24 21:22
中美齐称外交安全对话 富有成果 特朗普期待再会习近平 外媒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 22 日在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的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时表示,期待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 G20 )汉堡峰会期间再次会晤,并在年内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中首轮外交安全对话 21 日在华盛顿结束,双方都表示对话富有成果。 2017-06-24 10:34:19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俄罗斯卫星网 6 月 23 日报道,据中国外交部消息,特朗普表示,他和习近平主席在海湖庄园进行了成功会晤,达成很多重要共识。很高兴看到会晤以来美中各领域合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期待同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再次会晤,并在年内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希望通过上述高层交往,推动美中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杨洁篪表示,习近平主席期待同总统先生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再次会晤,欢迎总统先生年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杨洁篪说,不久前总统先生派美国政府代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方表示高度赞赏。中方愿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与美方开展合作。 特朗普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有关项目上进行合作。 双方还就朝鲜半岛核问题等交换了看法。特朗普表示,美方期待着同中方就朝鲜半岛核问题加强合作,推动早日实现半岛无核化。 杨洁篪重申了中方在半岛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示中方愿继续同包括美国在内有关各方保持沟通与协调,共同为缓解半岛紧张局势、推动半岛核问题的妥善解决作出努力。 据美媒 6 月 23 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中首轮外交安全对话 21 日在华盛顿结束,双方都表示对话富有成果。 美方主持这次对话的国务卿蒂勒森与国防部长马蒂斯,在对话结束后共同会见了媒体。蒂勒森在发布会上表示,双方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这些对话为美中双方将在今后 40 年如何进行接触与共存提供了机会。 中方在对话后发表的新闻稿的最后表示,“双方认为首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是建设性和富有成果的”。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 6 月 23 日报道,中美首轮外交安全对话 21 日结束,从官方公布的消息来看,中美双方强调了各自就朝鲜、南中国海等棘手安全课题的立场。受访中国学者认为,更多的合作和磋商可能在台面下继续推进。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表示,虽然双方就朝核问题的公开表述与过去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他相信,自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4 月份首次会晤后,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实际上在加强。 他解释:“我们从结果来看,朝鲜半岛形势 4 月份以来保持相对平静,这应该跟中美合作分不开。另外,特朗普最近在推特上承认中国为解决朝鲜问题做了很多,如果中国没有做,他也不会这么说。” 吴心伯说:“对话的用意本来就是为了沟通各自的战略意图和政策,不是谈判。美国换了政府后,对华政策一度引起疑虑,这次重申战略意图,还是有价值的。”
个人分类: 哲理|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难得一见的视频:1981年刚指挥完越战的许世友检阅部队
ericmapes 2017-6-14 02:48
难得一见的视频:1981年刚指挥完越战的许世友检阅部队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context={%22internal_url%22%3A%22http%3A%2F%2Fwww.internal.video.baidu.com%2F8370f7720ef5380b2f0057615f036606.html%22 }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之网格布点优化
Myqqis106277670 2017-6-9 11:55
一、问题的提出 农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是“土十条”提出的排在首位的重要任务。根据“土十条”提出的要求,2018年底前需要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国土资源部也曾组织协调全国77家单位10万多人次,按照统一技术规范实施了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即多目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历时15年,仅完成全国耕地中面积的68%调查任务,即13.86亿亩耕地【1】。如果扣除调查后期数据成果整理时间,能用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在不损失调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是当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双重压力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阶段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农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用网格布点方法,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适用不同网格布点密度,其中耕地调查网格布点密度为8km×8km=64km2/点位,林地和草地调查网格布点密度为16km×16km=256km2/点位,毫无疑问,详查阶段的网格布点密度(精度)将大于调查阶段,参照固体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及其技术规程,土壤详查阶段网格布点密度可能呈倍数增加,例如,农田土壤调查阶段的网格布点密度64km2/点位的倍数布点密度依次为32km2/点位,16km2/点位, 8km2/点位, 4km2/点位, 1km2/点位,所对应的调查点位数量(实物工作量)则呈几何级数增加,即相当于调查阶段工作量的2倍,4倍,8倍,16倍,64倍,毫无疑问,网格布点密度越大,其调查精度越高,但所需要的调查时间也越长。因此,如何平衡土壤详查阶段的精度和效率,是当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双重压力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阶段所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 本质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是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抽样实践,旨在通过有限样本对全国性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这一真实总体进行统计学意义的估计,毫无疑问,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统计期望值与真实总体之间的偏差将缩小,即精度提高。但是,如何定量评价调查精度?例如,耕地土壤详查有5种可选网格布点密度,依次为 32km2/点位,16km2/点位, 8km2/点位, 4km2/点位和 1km2/点位,究竟应采用那种布点方案?其所对应的精度是多少?与增加的实物工作量相比较,那种布点方案更优?即网格布点优化,是当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双重压力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阶段所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事实上,国土资源部早在15年前就已经开展以农田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并在全国范围采用统一网格布点方法,其中表层土壤(0-20cm)采样密度1km×1km,深层土壤(150-180cm)采样密度4km×4km,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基本一致,如果以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参照,定量评价不同网格布点调查方案的相对精度将成为可能。本研究拟以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农业地质调查所获取的6335个点位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地形图缩编中高程点自动抽稀方法【2】,重构具有不同网格布点密度的数据集,进一步应用趋势分析和地统计学等地质数学方法,定量评价不同网格布点方案的相对精度,以期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之网格布点方案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准备 本研究拟采用“按范围控制自动抽稀”方法重构土壤调查数据集,即将杭嘉湖地区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底图(1:25万)分割成等间距的网格,网格大小依次为256km2,128km2, 64km2,32km2,16km2,8km2和4km2 ,依次对原始数据(1km×1km)进行自动抽稀,即,每个网格只保留一个点位数据,其余点位的数据全部删除,经过七次自动抽稀,即可构建具有7种网格布点密度的土壤调查数据集,相当于采用不同网格布点方法对杭嘉湖平原进行了七次调查,与原始数据(1km×1km)进行比较,即可获得不同网格布点的相对调查精度。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拟选择测试精度较高,区域性规律较明显的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为研究对象,不同批次抽稀后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如图1-图8所示。 原始数据自动抽稀结果显示,随着土壤采样密度变稀,杭嘉湖平原地区表层土壤采样点越来越少,采样点位个数由原始的6635个递减到12个(网格面积512km2)【3】。原始数据每抽稀一次,相邻两种网格密度所构造数据集的区域等值线分布图都有细微变化。但从大尺度的区域土壤全氮含量分布趋势看,随着网格布点密度变稀,其空间分布信息越模糊。当网格布点密度为1/8km2和1/16km2时,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原始数据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当采样点为1/32km2和1/64km2时,得到的土壤N的空间分布信息丢失比较严重,仅能反映其趋势变化;而网格布点密度变稀至1/128km2以下,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等数值等值线图开始有明显变化,高密度小尺度采样方法所得到的真实值远远高于低密度大尺度采样后的估计值,说明所得到的土壤N含量分布格局与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 三、统计分析 1、数理统计 原始数据经过7次抽稀所构建的数据集点位数量差异显著,为便于开展点对点的精度比较,需要对不同数据集进行空间插值(克里格法),成对数据t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1 不同采样密度下土壤全氮含量成对数据T检验表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样密度多对应的数据集间有显著差异,说明网格布点方案对总体估计的影响极其显著,不同批次调查数据进行比较时需要特别说明。 表2 不同网格布点密度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方差分析 同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数据集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计算结果表明,网格布点密度大于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密度(8km×8km=64km2/点位)的网格面积依次为32km2,16km2, 8km2,4km2,其所对应区域土壤全氮含量均值依次为1436.5mg/kg,1448.4mg/kg,1405.9 mg/kg,1413.1 mg/kg, 8km×8km点位密度对应的全氮含量均值为1402.9mg/kg,不同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的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差异不大,说明上述网格布点方案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空间半变异函数 利用不同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数据集进一步构建空间空间变异函数,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不同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的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变异函数 图9结果显示,当网格布点密度大于8km×8km=64km2/点位,即网格面积为4km2、8km2、16km2和32km2所对应数据集的变异函数曲线几乎重合,说明这4种采样密度都能够很好的反映原杭嘉湖平原地区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当网格布点密度为64km2/点位时,变异函数开始发生变化,其基台值增大,但仍然能用相同的指数模型拟合。但若网格布点密度小于64km2/点位,即网格布点密度降低至1/128km2、1/256km2和1/512km2时,其变异函数曲线开始发生较大偏离,不能用相同的理论模型进行拟合,无法反映原始数据的空间变异情况。由此可见,64km2/点位网格布点密度可能就是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变异的拐点。换而言之,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调查网点密度不应低于8km×8km=64km2/点位。 3、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分析是拟合数学面的一种统计方法,即用数学方法计算出一个数学曲面以拟合数据中的区域性变化的趋势,趋势面和剩余面构成,前者反映宏观分布规律,是确定性变化的结果;后者反映微观变化,是随机变化的结果。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趋势面分析结果如图10-图16所示。 图10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之随机面与趋势面(网格布点密度=1/4km2) 图11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之随机面与趋势面(网格布点密度=1/8km2) 图12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之随机面与趋势面(网格布点密度=1/16km2) 图13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之随机面与趋势面(网格布点密度=1/32km2) 图14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之随机面与趋势面(网格布点密度=1/64km2) 图15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之随机面与趋势面(网格布点密度=1/128km2) 图16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之随机面与趋势面(网格布点密度=1/256km2) 杭嘉湖地区表层土壤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网格布点密度变稀少,估计值与实际值误差变大,趋势面发生形变,剩余面变化趋于平缓,局部异常和土壤全氮含量的微小变化难以发现,换而言之,详查网格布点密度过稀,土壤污染(局部异常)难以查明,若是土壤污染详查,其所对应的污染面积可能被夸大,也不利于定位污染位置。 4、相关分析 为定量研究不同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的调查精度,本研究拟以1/4km2网格布点密度为参照,将不同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的数据与之相对应,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7。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网格布点密度变稀,插值得出的土壤全量N值与原采样尺度下的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逐渐减少,从采样密度为1/8km2的0.7643递减到1/256km2的相0.1823。若以R2=0.50作为抽稀后采样密度下土壤N值与原采样密度土壤N值相关性紧密程度的判断标准 。网格布点密度1/8km2、1/16km2、1/32km2和1/64km2的土壤全氮含量与实测数据(网格布点密度=1/4km2)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5,说明上述四种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的采样数据与实测数据高度相关,具有较高的精度,反之,网格密度1/128km2和1/256km2以及1/512km2的采样密度的数据结果已经与原采样结果不存在线性关系,说明上述3种网格密度所对应的土壤全氮量数据在较大程度上已经偏离集真实值,不能反映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化趋势。由此可见,64km2可能是区域土壤详查网格布点密度的临界值,在平衡精度与实务工作量的前提下,8km2/点位可能是土壤详查的较佳点位密度。 四、结论 考虑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耕地土壤布点密度为8km×8km=64km2/点位,可将杭嘉湖平原原始数据抽稀后1/64km2所对应数据集视为“调查数据”,大于该网格布点密度的抽稀数据集视为详查数据,网格面积32km2,16km2, 8km2, 4km2所对应的“详查数据”均值变化幅度依次为2.40%,3.24%,0.21%,0.73%,该变化幅度可视为“详查精度”,其中网格布点密度8km2/点位的精度最高,其对应的实物工作量增加8倍。若以8km2/点位密度为界,以32km2和16km2为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的调查精度平均值为2.82%,以8km2和 4km2为网格布点密度所对应的精度平均值为0.47%,与前者比较,精度提高6倍,实物工作量增加4倍。 参考文献 1、中国耕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中国地质调查局. 2、李乃良.基于Autocad的地形图缩编中高程点自动抽稀方法的探讨.城市勘查 ,2007,3:81~82. 3、陈有鑑,杭嘉湖地区浅表层地质环境综合监测项目成果报告(2007),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专项工作,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4、 王政权.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得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9. 备注:该文首发于【中国环境修复网】 http://www.hjxf.net/2017/0329/3076.html, 首发日期:2017-03-29 10:49:34
7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Bicycle-sharing system
tangshanlhf 2017-6-4 22:29
A bicycle-sharing system, also known as public bicycle system or bike-share scheme, is a service in which bicycles are made for shared use to individuals on a short term basis. The bike share schemes allow people to borrow a bike from point A and return it at the point“B”. Bike-share systems offer many subscriptions that make the first 30-45 minutes of use either free or inexpensive, encouraging use as transportation, which allows each bike to serve several persons per day. Additional, to boosting using effectiveness of bike, red packets ,red bags or red envelop with full money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bicycle-sharing systems, which can encourage individuals to look for bikes depoisted some designated area to ride for the trip. Bike-share system began in Europe in 1965 and a viable format emerged in the mid-2000s thank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many system, smartphone mapping applications show nearby stations with available bicycles and open docks.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ike-share systems is to provide free or affordable access to bicycles for short-distance trips in an urban area as an alternative to motorised public transport or private vehicals, thereby reducing traffic congestion, noise, and air pollution. Bike-share system have also been cited as a way to solve the last mile problem and connect users to public transit network.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幻小说《太阳公主之梦》序言
热度 1 ZIMUsun1 2017-5-27 14:41
这部《太阳公主之梦》是长篇小说《太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太阳公主 之梦 》中想和读者探讨的主题是爱情。如果爱情有颜色,我猜她是紫色的。 《太阳》三部曲的第一部要探讨的主题是友情,第三部要探讨的主题是亲情。 《太阳》三部曲的这一部命名为《太阳公主之梦》,首先是因为全书故事是由一个 “ 梦 ” 开始的,而更重要的是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是:紫烨公主从自己的梦想世界(明线的内容)渐渐走到现实世界(暗线的内容)的成长过程。 作者认为这也是所有青少年莫不都要经历的成长之路。 科学上,一切研究对象都是可以探讨的,只要彼此能给出准确合理的论证,而这种探讨正是科学可以得以发展的原初动力。可以大胆地说,如果一门学科是不允许探讨的,那它只有一个结局——死亡!所以为了能够发展 、 为了得到更深刻精准的认识,本书中所有科学幻想都希望能与读者一起分享交流。 我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却写了这本小说,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不务正业”,可我不那么觉得。 优秀的科学、艺术和文学都是相通的 ,很久以前我就隐隐约约这么感觉,可是一直找不到相通的理由,今天终于想通了。如果把人类创造的科学、艺术和文学都统称为人类文明,那么这些文明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文明是从人类的认知和审美出发的,人类自身作为桥梁沟通起了文明中的各个部分。如此看来,人类文明所包含的科学、艺术和文学是相通的,就再容易理解不过了。 儒家提倡,君子要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从人类的潜质出发,用以启迪和锻炼人们的潜能的六个方面。礼,礼仪,礼仪大家都知道,但是我觉得这里的“礼”更像是道理的“理”,指自然规律和人世道理,“理”是哲学的范畴,它是让人们明白:万物发展自有规律,做事之前要讲道理。乐,音乐,激发人感知美的能力和听力。射,射术,锻炼人的上肢力量和视力。御,驾驭,提高人的平衡能力 和 四肢协调能力 。书,书写,考验人的控制力 和动手能力 。数,算数,磨砺人反应的机敏和大脑逻辑推理能力。人作为一个整体,天生具备眼、耳、鼻、舌、身、心等条件和其各自具备的功能,需要针对这些方面学习锻炼开启升华与生俱来的潜力 。所以学习和教育的本质不是获取科学艺术文化知识,而是为了不辜负天生的潜质,故曰“贤者能勿丧耳”。人的潜质得以更 好的启发,后人超越前人,然后才能创造更完美的文明。之所以要分成“六艺”是考虑到要“因材施教”,同时初学者分开锻炼不同的能力更容易提高;而说“六艺”相通,是因为它们都是以 启发 人类自身 潜能 为根据 而 发明的,当六种技艺都修行到一定的境界便会相通,或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针对“六艺”的培养,先贤苦心孤诣,以韦编三绝的毅力整理编纂了“六经”,可惜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乐经》失传,流传下来的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常常并列出现,南宋朱熹整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并说道:“某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和《中庸》是对完人——“君子”和至理——“中和”的概括,而《论语》和《孟子》是对其的实践。 朱熹求诸外, 认为“天地之间,理一而已”,主张“格物致知”的求索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阳明求诸内 ,提出“ 知善知恶是良知 ”, 通过拷问本心 的“致良知”,实现“知行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都是对“君子”和“中和”的实践。“理”和“心”是相通的,更具体地说“天人知行融会贯通”才是具有“中和”微妙的“君子”气态。“四书五经六艺”构成一个循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新民”。于个人,需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质,抵达君子的境界,感知中和的微妙。无数的实践者前赴后继,传承千年实践千年,流淌奔泻而来,汇聚成泱泱中华璀璨的文明星河,华夏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必将延续这条文明星河,谱写出更加美妙的华章。 所以学习的本质并不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利用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开发自身的潜能,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譬如钢琴家练习经典曲目,不是为了学会这个曲子,而是为了提高演奏技艺。只有不断开发人的潜能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文化,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 小时候学古诗时,只会鹦鹉学舌地瞎哼哼,根本不明白诗中隐含的意义。那时候比较喜欢李白的诗,虽然读不懂,但是觉得很酷炫,后来慢慢成长,感觉在杜甫的诗中体会到更多共鸣。 我认为“天文学是科学中的诗篇,天文学家是科学家中的诗人” , 现在想想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从事“太阳物理”方面的研究,原因大概是“在天文学的诗篇中,太阳物理是杜甫的诗,星系宇宙学是李白的诗” 。 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不管是李白的诗还是杜甫的诗,其中都包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毕竟“诗仙”和“诗圣”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相比于“科幻小说”这个名字,我更喜欢把这本小说叫做 “科学诗 ”,以表示我们对科学的忠诚和对诗的敬仰 。科学就是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诗就是浪漫而大胆的想象,依据科学的大胆想象称为“科学诗”再恰当不过了。 作为这本书的作者,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要向读者朋友提四点警告、建议和声明。 第一,读这本书是有很大危险的,有可能会被“终身监禁” 。当然我写这本书也是冒着巨大危险的,有可能随时就消失了,如果书中所讲的故事是真的。即使在现在看来书中的内容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很远很远的将来很有可能变成现实,让我们先 来 提前“见证奇迹时刻” 吧 。 第二,我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当然由于不同的人关注的方面不同,有的人看到的是爱情故事,有的人看到的是权力斗争,有的人看到的是科技革命。“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各取所需。但是我的本意就是想写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 第三,我是在一边讲故事一边启发读者的思考。读者朋友读着读着可能会发现一个蹩脚的“运气”或者一个 BUG ,请先不要急着吐槽,耐心地读下去,很可能在后面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了。科学从不相信运气,全书主张《孙子兵法》中的“多算胜,少算不胜”。 第四,这是一本基于科学的大胆想象的“科学诗”,其中有很多开放性的科学问题,我提出来并发表了个人的看法。有科学背景的读者朋友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我在这里也“欢迎基于科学实验的严肃质疑”,关于本书的其他方面也持同样的态度。 书中还隐藏着一个特殊的秘密,细心的读者也许能找出来。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这并不是唯心主义。只有自己才能直接地让自己快乐或者不快乐,环境只能影响人的情感,怎么看待眼前的环境还得看个人。获得快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让人快活地生活在世界上,可是很多人总是爱和自己过不去,不是非常糟的情况就把自己激怒了。 事情是绝对的可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却可以选择 。举个例子:前几天去湖边看风景,本想欣赏一下满塘盛开的荷花和水面上蹦蹦跳跳的金鱼,可是举目四顾满满的都是荷花叶子,一条鱼也没看见,这本来是一个比较扫兴的事,花呢,鱼呢?可是转念一想,我终于明白它们去哪了,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首《初秋赏荷》:秋高气爽精神好,我到湖边溜一遭。满塘淑女羞不笑,池底美人沉不骄。发现这个秘密后,我非常得意,能看到荷花固然高兴,看不到荷花我更高兴了。 道理就是这样,有很多道理我们都知道,却不一定懂得,即使懂得了也不一定能 知行合一 ,所以 对一个道理的理解有三重境界:知道、懂得、知行合一 。很多道理我才将将摸到第二重境界,我把道理告诉你了,你才是第一种境界,想攀登第三重境界,人们需要互相启发 相互 学习。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就是这三种境界。到了七十岁我们如果能够随心所欲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自然社会的规律就很不错了。 最后我非常欢迎读者朋友们来到我的世界——神奇的太阳和地球的世界。不要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闭门造车”,要走出来和大家交流,大家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才能更快地爬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小说就像这个序言一样,有同样的基础。 预祝大家有所收获,遇见不一样的世界,思考不一样的人生,领略到不一样的乐趣! (文 / 子牧) 2016/11/25 于南京
个人分类: 科幻小说|4773 次阅读|3 个评论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论坛宴会致辞全文
黄安年 2017-5-22 06:55
习近平在 一带一路 论坛宴会致辞全文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2017 年 5 月 22 日 发布 习近平在 一带一路 论坛宴会致辞,谈到了 “ 一带一路 ” 建设承载着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承载着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将拉近国家间关系的纽带;承载着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缩小发展差距;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 ******************** 习近平举行 一带一路 论坛欢迎宴会并致辞(全文) 2017 年 05 月 15 日 08:21 中国政府网公众号 丨来源:央视新闻微信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5 月 14 日 在北京开幕。 14 日晚,习近平举行欢迎宴会并致辞! 习近平宴会致辞全文 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代表我夫人,并以我个人名义,对大家出席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表示热烈欢迎! 在座的很多朋友对北京并不陌生,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回忆。北京是千年古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北京也是一座现代新城,随着中国发展不断展现新的风貌。北京更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不同文明时时刻刻在这里相遇和交融。 在北京,你可以游览古老的故宫、长城、天坛,也可以参观现代派的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你能听到中国传统的京剧和相声,也能欣赏来自西方的芭蕾舞和交响乐。你会碰到衣着新潮、穿行在世界名品商店里的中国青年,也能遇见操着流利汉语、在老胡同里徜徉的外国友人。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北京从历史上的小城,成为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 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 2000 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 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 “ 一带一路 ” 建设,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 一带一路 ” 建设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 “ 一带一路 ” 建设承载着我们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将成为拉近国家间关系的纽带,让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各国互尊互信,共同打造和谐家园,建设和平世界。 “ 一带一路 ” 建设承载着我们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 “ 一带一路 ” 建设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人民幸福安康。 今天,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成功举行,大家讨论热烈、成果丰硕。明天,我们将在雁栖湖畔举行圆桌峰会,共同规划 “ 一带一路 ” 建设合作大计。 “ 一带一路 ” 建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新的征程。 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 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 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现在,我提议,大家共同举杯, 为 “ 一带一路 ” 建设美好未来, 为各国发展繁荣, 为这次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为各位嘉宾和家人健康, 干杯!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1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天三变!韩国人竟最担忧美把"萨德"甩锅给韩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4-18 12:09
两天三变 ! 韩国人竟最担忧美把 萨德 甩锅给韩 美勾日挟韩威胁朝导致朝试核武、半岛紧张,借口 萨德 入韩危害世界和平稳定,却又要甩锅给韩。 本博主评: 韩真傻、真亏啊! 为啥不与朝好好协商民族和平统一、自立,拒绝美的裹挟呢? 2017-04-17 21:00: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白宫高官的一句话 让韩国媒体自乱阵脚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 17 日报道,黄教安在记者会上表示,“韩美已商定由驻韩美军迅速部署并应用‘萨德’,进而加强韩美应对朝鲜威胁的能力”。 彭斯则警告称,“对朝鲜战略性忍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朝鲜应放弃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关于朝鲜问题,“一切选项都摆在谈判桌上……朝鲜不能测试美国总统的态度,也不能试探该地区的防御体系。” 有报道说,就在彭斯踏上朝鲜半岛几个小时前,朝鲜 16 日上午在咸镜南道新浦一带试射导弹,但以失败告终。 谈及“萨德”问题时,彭斯表态说:“中国不应该对为保护本国安全而部署萨德系统的韩国实行经济报复,而应该处理朝鲜引发的威胁问题。” 不过,就在一天前,另一位白宫高官对于“萨德”入韩的表态,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口径”。 据路透社 16 日报道,在彭斯前往韩国途中,跟随他出访的一位白宫外交顾问在飞机上对随行记者表示:“(‘萨德’部署)仍在推进中,但坦率地说,这可能需要到下一任总统……这将取决于下一任总统的决定。” 白宫官员的这一表态,被韩国媒体解读为美国在“萨德”入韩问题上“主动后退一步”,意味着“美国暗示萨德部署将延期”。 根据韩国 KBS 电视台提供的细节,舆论注意到两大重点: 一方面,白宫官员主动表示:“萨德”问题的决定权在于“ 5 月选出的韩国新总统”; 另一方面,他还暗示美国对于部署“萨德”系统似乎“不着急”。 他说:“萨德部署和运行还有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存在,不管韩国是谁当政,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时间”。 《中央日报》就此指出,在“萨德”系统“实际上部署完毕”的情况下,白宫却换了一种态度,尽管该白宫官员并没有表示美国将放弃部署“萨德”,但还是给出了委婉的暗示:韩国新当选总统假如另有打算,如果要求“萨德”撤出,韩美两国是可以就此讨论的。 简而言之,原本积极推进“萨德”入韩的美国,现在却“甩锅”给了韩国。 彭斯亲自回应以令韩网友“安心” 16 日来自白宫高官的表态一出,韩国外交部连夜“灭火”,向媒体通报称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向美方证实,确认美国在“萨德”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引用韩国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的话说:“迅速、高效完成萨德部署,是韩美两国的共同立场”。 该通讯社报道称,目前,韩美两国根据《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而进行的提供“萨德”部署地点的协商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仅剩签署正式协议。 然而,韩国官方的紧急“灭火”并不足以平息韩国国内的忧虑。有韩媒甚至分析认为,“不排除中美两国‘背着韩国’就‘萨德’进行某种交易的可能。” 韩国媒体注意到: 美国与中国开始合作后,对“萨德”的态度正发生变化。 另有韩国外交消息人士告诉媒体,美国可能以暂缓部署“萨德”换取中国在对朝施压上采取更有力措施,如果中方施压无效,美国或将重启部署进程。 各种猜测纷至沓来,也加重了韩国民众对“韩国被出卖”论的担忧。 韩国民间自媒体也在猜测:美国是否背着韩国,“将‘萨德’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有韩国自媒体猜测: 美国是否会将“萨德”作为与中国谈判的工具? 不少韩国网民将矛头直指韩外交部:“看来,美国和中国已经达成共识了。外交部干嘛呢?别人的事,只有我们成了遭殃的虾米了?” “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萨德’到底是保护韩国的,还是保护美军乌山基地的。难道不应该先讲清楚‘萨德’到底能保护我们国民到什么程度吗?” 更有网友主张应该撤回“萨德”,韩国不应对美国亦步亦趋,因为“萨德不是保护韩国的武器。萨德让韩国和中国关系遇冷,却让美日韩更加团结,这会让朝韩关系更危险,让韩国的安保形势越来越危急。” “在这种情势下,直到 17 日下午彭斯和黄教安亲自就‘萨德’问题做出回应,韩媒和网友‘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新华社驻首尔分社记者姚琪琳告诉参考消息网 - 锐参考 。 “ 4 月部署完‘萨德’客观上不可能”? 不过迄今为止,韩美对部署“萨德”所直接或间接释放的信号,仍然还不够明确。 就在白宫高官的“‘萨德’延迟说”和彭斯“加快部署及应用‘萨德’说”相继发表后,今天( 17 日)下午,韩联社又报道称,据韩美军方消息, 4 月部署完“萨德”客观上不可能,部署完成时间推到大选后,具体由下届政府和美方协商后决定。 5 月 9 日,韩国将迎来总统大选,随着半岛安全形势进一步严峻,目前,韩国两大总统候选人文在寅和安哲秀不约而同地就“萨德”入韩问题“改口”,都声称可考虑在韩国部署“萨德”。 文在寅说,如果朝鲜继续核挑衅,韩国就不可避免部署“萨德”;安哲秀则称,“萨德”正在部署中,如果当选可能不会撤销。 韩媒分析认为,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的中立选民被视为本届大选的关键,两位左翼候选人都为了吸引中立选民而“向右转”,表明其对国防维稳的重视。 在韩国主流媒体上,对于是否应部署“萨德”的论战也日趋激烈。 4 月 14 日,《韩国时报》援引韩国西江大学国际金融学英国籍教授詹姆斯·鲁尼的话说,部署“萨德”是韩国最“欠考虑”的一个决定之一。这可能给韩国带来“自作自受”的糟糕结果。 鲁尼认为,他说:“‘萨德’对于解决更重大且紧迫的问题而言,是不必要且会来带干扰的。中国也不会因为韩国的解释而停止反对‘萨德’。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观点并采取行动。” 他还表示,韩国本该在中国最初表示反对时就对“萨德”说“不”,如今政局动荡下的权力真空也导致事态恶化,“但现在停止做没有建设性的事情还不晚。” 韩国坚持部署,伤害了韩国与中俄之间的关系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问及中方对美韩就“萨德”部署的表态作何评论时,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国政府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没有改变。我们希望所有有关各方都能够着眼于本地区和各国的长远利益,切实维护地区持久和平稳定和战略平衡,立即停止这一部署进程。 此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谈及半岛局势时曾强调,中国一贯坚决反对任何加剧局势紧张的言行。历史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对话才是唯一出路。不管是谁,如果要在半岛生战生乱,那就必须为此承担历史责任,为此付出相应代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告诉参考消息网 - 锐参考 :“‘萨德’的打击范围只有 200 公里,连首尔都保卫不了,如何保卫国家?就是这样一个远远不能满足国防安全需要的武器,韩国却坚持部署,伤害了韩国与中俄之间的关系。”
个人分类: 哲理|1990 次阅读|6 个评论
已准备好"挨三次揍"的澳大利亚, 各界赞誉迎来的却是中国善意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3-31 08:06
已准备好 挨三次揍 的澳大利亚 , 各界赞誉迎来的却是中国善意 “中国领导人的到访充分说明,今年将是袋鼠的幸运之年!”澳大利亚主流财经报纸《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如是评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刚结束不久的澳大利亚之行。 中澳双方达成了一系列政府间和商业合作成果,签署了涉及诸多领域的二十余项协议。这些成果备受澳大利亚各界赞誉。 中国是以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发展生产,服务人民,的原则,处理一切问题。 随着中澳政治经济交往不断加深,如果澳大利亚希望和中国建立成熟的关系,就不能只是‘有选择性地’与中国合作,否则两国关系将遇更大的困难。 2017-03-30 08:20:02 来源: 参考消息网 请见附件(文,图): ( )1已准备好挨三次揍的澳大利亚, 各界赞誉迎来的却是中国善意(文,图).doc
个人分类: 哲理|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学科,统一叫做“安全科学”,可以!
热度 1 Greg66 2017-3-2 10:39
安全学科,统一叫做“安全科学”,可以! 在网络的各种在线词典、百科里面都有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世界规律分科的、系统化的、可证实的知识体系。据此定义,安全科学不可能不是科学。安全科学研究事故这种客观现象的规律性和预防手段,也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可证实的知识体系(如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较为成熟的东西),也可以分解为分支学科,因此符合“科学”的定义,也就一定是一门科学。不但如此,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事故)、目的(预防事故)是独特的,他还是一门完全独立的、和其他学科能够明确分开的科学。任何一门学问,有了充分发展,建立在实证基础上,形成足够的结构化的知识量,那它就是一门科学。 有观点(特别是现场的观点)认为“安全科学不是科学”,可能是认为安全管理(事故预防)的实践性比较强的角度说的。也可能由于安全科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特点,有不少社会科学的内容,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确定性,但“不确定性”并不影响安全这门学问的科学性,如果因为其人文性就认为它不是科学,那么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这类学问就都不是科学了,可是事实上人们并没有拿这些科学不当科学。它们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是可以做实证研究的,这类实证研究事实上并不少。 安全科学在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有时可能分布在医学院、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如在the Uni of New South Wales,安全科学就变化过好几次所在学院,甚至成为独立机构(如在Monash Uni)等等,似乎安全科学不是科学,放在哪里都行。在我国,安全科学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曾一度属于管理学科。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安全科学不是科学,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安全科学的认识不一样造成的。 科学可以分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应用科学(见百度百科),这是对科学的广义理解。狭义地,就是把科学只理解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知识体系。根据广义科学来理解安全科学,研究事故发生机制的部分就是其基础科学,研究事故预防手段的部分就是其应用科学。这样一来,把安全这门学问叫做“安全科学(safety science)”就可以了,这样比较简单,但却不失全面。我国叫做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技术,名称繁多,比较繁琐,和国际上不对应,叫做安全工程很不全面。统一叫做“安全科学”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也统一了名称。 事故的发生机机制(原因)有自然科学方面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预防事故的手段也就有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对应。因此,安全科学就可以分为安全科学学、安全工程学、安全管理学、系统安全学(安全系统学了)。安全科学学研究安全科学本身的问题,安全工程学研究事故发生的自然科学机制和预防手段(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合一)、安全管理学研究事故发生的社会科学原因和预防手段(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合一)、系统安全学(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合一)研究事故发生的系统原因和系统科学预防手段。 总之,安全这门学问是一门科学,叫“安全科学”这个名字,包含了安全这门学问的所有内容。正因为如此,国际上有了著名的期刊Safety Science。
个人分类: 1|3639 次阅读|3 个评论
特朗普改口 美俄"蜜月"提前结束?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2-17 14:54
特朗普改口 美俄 蜜月 提前结束 ? 编辑的话 Introduction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执政未满月就夭折,“通俄丑闻”也随之浮出水面,引发舆论一片哗然。特朗普心腹的闪电辞职并未能平息这场风波,反而让特朗普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面对压力,白宫突然变调,强硬要求俄罗斯归还克里米亚。美俄友谊的小船甚至有可能“分分钟搁浅”,这是否预示着两国关系的“蜜月期”已提前结束? 弗林闪辞,“通俄”丑闻继续发酵 弗林成为特朗普团队中首位被迫辞职的核心成员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 13 日递交辞呈,获得特朗普批准。弗林成为特朗普团队中第一名被迫辞职的核心成员。特朗普已于当天任命约瑟夫·基斯·凯洛格为代理国家安全顾问。国家安全顾问是美国体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职务,基辛格曾担任此职。现年 58 岁的弗林是退役三星将军,最高曾担任过美国防部情报局局长。他也被普遍认为是“亲俄派”人士,曾在俄外宣电视台“今日俄罗斯” 2015 年的一个庆典活动中坐在普京的身边。 美媒:多名特朗普幕僚大选期间曾频繁与俄方人员接触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 2 月 14 日报道,部分现任或前任美国情报官员、执法官员以及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的多名高级幕僚曾长期与俄罗斯官员保持联络。据美国知情官员称,当时的候任总统特朗普与时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都曾获得简报,其中详细记录了特朗普竞选团队、企业团队与疑似俄罗斯政府官员或特工的广泛接触。据称,双方曾经“频繁联络”,许多俄方的对接人都是美国情报机构和执法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 舆论哗然,“水门事件”再现? 尽管弗林走人,但震荡并未平息。对弗林来说,其做法涉嫌违反“禁止普通公民未经授权与外国政府谈判”的法律;而如果弗林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在 2015 年访俄期间收了俄政府的钱,则违反了宪法中有关“禁止退役军官在未经国会允许的情况下收受外国政府金钱”的薪酬条款。对于时刻寻机“严格监督”特朗普团队的民主党人而言,将弗林赶出白宫不过是他们向共和党政府发起的“第一波冲锋”。下一个目标,或许就将直指特朗普。 扑朔迷离 白宫上演“宫斗剧” 一位资深共和党国会助理表示:“人们能闻到水里的血腥气,想要采取更多行动。反正没有多少共和党人在为他辩护。” 对于白宫的乱象, CNN 如此形容:白宫正上演如宫斗般的肥皂剧,犹如美剧“权力的游戏”般,特朗普身边的人为自己的权力与位置斗争,他将过去经商时让下属间互相较劲的方式带入了白宫,是导致现在白宫出现混乱的主因。 回暖搁浅,美国刮起“反俄风” 俄官员有特殊通道能直达特朗普? 就目前来看,特朗普和俄罗斯的关系非常敏感。在确凿的调查结果出来前,特朗普提出的任何与俄罗斯有关的政策都会受到国会质疑,美俄关系甚至有“分分钟搁浅”的可能性。看来,特朗普要修复美俄关系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CNN 在另一篇报道中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说,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多名成员和他的多名助手在大选及政府过渡期间与俄情报官员联系频繁。报道还援引两位执法官员的话称,美国调查人员相信,俄官员有特殊通道能直达特朗普。 美多方要求彻查“通敌”内幕 美国有媒体开始把矛头指向特朗普。美国《外交政策》 15 日的文章称,弗林辞职,但特朗普的俄罗斯丑闻才刚拉开帷幕。弗林与俄罗斯官员的通话只是丑闻的开始,而非结束。弗林在电话里并非乱说,他的话有理由相信是经过批准的,与特朗普团队的俄罗斯政策相一致。开除弗林,特朗普政府无疑是希望向外界表明,这是他单独的行为,是反常之举。但是,如果美国不进行可信和全面的调查,我们不可能知道弗林是否按特朗普政府的剧本表演,也不可能知道特朗普及其政府还有更大的罪责。 蜜月结束?美俄关系走向何处 谁试探谁?五角大楼连曝俄军“三个异动”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因涉嫌“通俄”而辞职之际,五角大楼官员接连向媒体披露俄罗斯令美方关切的三个军事异动:部署涉嫌违反《中导条约》的陆基巡航导弹,多架俄军战机在黑海“危险接近”美国军舰,一艘俄罗斯“间谍船”还在特拉华州以东的大西洋公海海域游弋。 特朗普变调要俄归还克里米亚 美俄“蜜月期”或将结束 俄国际文传电讯社 15 日报道,针对近日俄美关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表示,特朗普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表态表明,俄对美新总统及其团队的期望有点过高了。他不会在对待俄问题上与美国政治精英发生冲突。“俄美关系重启的可能性绝非不复存在,但涉及克里米亚的言论就像冷水淋浴一样,使我们对特朗普及其团队的某些过快和过高的期望降温。” 参考快评:弗林辞职冲击美俄关系 特朗普丧失主动权 【新闻事件】 俄罗斯《莫斯科时报》 14 日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的辞职显示出在美国精英阶层中俄罗斯话题的敏感性。特朗普政府中最支持与俄建立密切关系的人离开,可能会促使特朗普政府恢复奥巴马时代的对俄政策。 无论是出于战略判断,还是国内政治考虑,美国国内对于特朗普政府缓和对俄政策动机的质疑和反对势必加强。 2017-02-17 00:41: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专家快评】 李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弗林辞职对美俄关系改善的前景冲击较大。美俄在乌克兰、中东、核军控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存在一定的磋商与缓和空间。在通过政策辩论、获得国内支持的条件下,双方决策者可以调整不同战略目标的优先次序,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来推动缓和进程。 然而,弗林辞职反映出俄罗斯对于美国政治,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影响,在美国舆论中依旧高度敏感,特朗普政府的“亲俄”甚至“通俄”嫌疑被进一步坐实。无论是出于战略判断,还是国内政治考虑,美国国内对于特朗普政府缓和对俄政策动机的质疑和反对势必加强。只要战略环境不发生突变,如果特朗普近期强推对俄缓和,可能将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 因此,弗林辞职后,特朗普政府丧失了改善对俄关系的主动权。为了摆脱困境,甚至还可能采取一些对俄强硬的举措。在俄罗斯坚持现行政策的情况下,美俄关系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谷。 参考快评:亲信辞职或“重挫”特朗普对外战略 【新闻事件】 参考消息网 2 月 15 日报道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 13 日提出辞职,成为特朗普政府首位辞职的高级官员。美媒称,此前弗林因与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通电话做出不当表态而饱受各界批评。 【专家快评】 李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弗林辞职的直接原因是他在特朗普候任期间与俄驻美大使通电话并做出不当表态。弗林的辞职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战略规划有一定影响。他本人秉持的战略观念,如相对更加关注反恐甚至将其简化为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以及力推美俄关系缓和等,并非美国决策层的战略共识。弗林辞职后,他的战略观念对美国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影响将会下降,马蒂斯、蒂勒森等人所推崇的传统美国全球战略观念的影响力会上升。 弗林的辞职或许将为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决策团队的融合带来机遇。弗林本人虽然在情报和反恐领域经验较为丰富,但在工作方式上一直饱受争议,而这对于跨部门协调极为不利。弗林的辞职让特朗普政府有机会任用协调能力更强、更为美国战略界认可的人士,能够促进美国国家安全决策团队的内部协调,改进国家安全决策过程。 亲信弗林的辞职对特朗普而言,是一大挫折;对于反对特朗普的力量来说,则是一大胜利。弗林辞职事件如果继续发酵,影响将超越美国对外战略决策领域。 (以上言论系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 2017-02-15 10:43:00 ) 弗林通话丑闻:美共和党议员促国会展开调查 中新网 2 月 16 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共和党重量级议员呼吁对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与俄罗斯的联系进行广泛的调查。 迈克尔 • 弗林 13 日宣布辞职,他被指在特朗普就职总统前与俄国驻美国大使在电话中讨论取消美对俄制裁事宜。 美国白宫发言人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几个星期前就知道弗林在与俄驻美大使通话事件上有问题。 但是,一些资深共和党人对要求独立调查的呼吁反应冷淡。 纽约时报报道称,据电话记录和截获的电话显示,特朗普竞选团队成员以及特朗普的助手 在大选前与俄罗斯高级情报官员有多次接触 。 弗林为何辞职? 迈克尔 • 弗林宣布辞职,是因为他被指在特朗普就职总统前,与俄国驻美国大使讨论取消美对俄制裁事宜。 如果有关说法属实,那么在弗林被特朗普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之前,作为一位普通公民,弗林以私人名义进行外交活动就是非法的。 退役三星将军弗林最初否认与俄国驻美大使谢尔盖 • 基斯利亚在通话时讨论过取消制裁事宜,而副总统彭斯亦曾公开替他否认有关指控。 白宫发言人斯派塞说,美国司法部前代理司法部长萨利 • 耶茨在 1 月 26 日曾警告白宫,弗林与俄驻美大使有电话联系,弗林可能很容易受到俄罗斯的勒索。 斯派塞表示,特朗普在当天获悉有关情况,但他最初得出的结论是,弗林的行为没有违法。 斯派塞补充说,白宫顾问后来就事件进行了深入评估,并在多个场合询问弗林,他们也得出了与特朗普同样的结论。 白宫顾问凯利安 • 康维表示, 最终,误导副总统之事使情况难以为继 。 据美国媒体报道,弗林在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最初几天曾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询问。 弗林怎么说? 弗林接受保守网络媒体的采访。他在 12 日播出的采访中表示,他与大使的谈话 没有越线 。 他说,他担心明显应保密的信息已经泄露。 他表示, 在其中的个案来看,把从某个保密系统中拿出来的信息交给记者,这是一种犯罪。 共和党人如何反应? 特朗普总统 14 日针对有关争议首次在推特上发文说, 问题的实质是:为何有这么多非法流料来自华盛顿?当我在处理朝鲜等事的时候,还会有外泄情况发生吗? 。 美国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主席约翰 • 麦凯恩 (John McCain) 表示,弗林辞职显示 现有国家安全机构功能失常,有关迹象令人不安 ,麦凯恩并就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意图提出质疑。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共和党籍参议员罗伊 • 布朗特 (Roy Blunt) 呼吁对特朗普被指与俄罗斯官员之间的联系展开调查。 共和党在参议院排名第二的领袖、德克萨斯参议员约翰 • 科恩 (John Cornyn) 则呼吁调查弗林与俄罗斯的联系。 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德文 • 努尼斯 (Devin Nunes) 对记者表示者,他希望调查导致弗林辞职的情报外泄事件。 然而,众议院议长保罗 • 瑞恩回避了是否支持对事件展开独立调查的问题。 参议院老资格共和党人麦康奈尔说,情报委员会已经在调查俄罗斯对选举的影响,表明没有必要设立一个新的调查小组。 俄罗斯的反应?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 • 佩斯科夫说,俄罗斯不会评论弗林辞职之事。 他补充说, 这是美国人的内部事务,特朗普政府的内部事务。这与我们无关。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民主党人资深议员亚当 • 席夫说,弗林辞职不会终止人们针对特朗普的竞选运动和俄罗斯之间联系的质疑。 民主党议员约翰 • 科尼斯和以利亚 • 卡明斯要求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对迈克尔 • 弗林的调查解密,并向国会进行通报。 他们发表声明说, 国会需要知道谁授权、允许了他 ( 弗林 ) 的行动,并在知道有关风险的情况下继续让他获得我们最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 。 几位民主党人已经呼吁国会监督委员会主席、来自犹他州的共和党议员查费兹对弗林与俄罗斯的关系展开调查。 ( 2017-02-1607:43:55 ) 台媒:弗林辞职对特朗普冲击堪比“水门案” 参考消息网 2 月 15 日报道 台媒称,白宫国安顾问弗林因与俄罗斯政府可能的不当联系下台,情势并未和缓,美国媒体 14 日多以尼克松当年“水门案”爆发伊始的态度指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忧恐成特朗普版的“水门案”。 据台湾“中央社” 2 月 14 日报道,“总统知道些什么?总统何时知道的?”这两句是前总统尼克松时代水门案中,家喻户晓的名言,美国媒体当年就靠着不断挖掘,找出证据证明尼克松在窃听民主党阵营的案件中知情后企图掩饰调查 ; 如今,这两个问题已成为上任未满月的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政治海啸,成为特朗普版的“水门案”。 历史彷佛不断重演,尼克松当年为抵抗调查,开除司法部部长、副部长,被喻为“周六夜大屠杀” ; 特朗普上任后,司法部代理部长耶茨因拒绝为白宫的难民及旅游禁令辩护,而遭特朗普开除,舆论将耶茨的遭遇以尼克松当年的“周六夜大屠杀”相比喻,而弗林和俄国疑涉不法的通联,正是耶茨向白宫通告的。 台媒援引华盛顿邮报指出,耶茨是在其他国安事务官员的陪同下,向白宫的法律总顾问麦克加恩报告相关信息,麦克加恩从竞选期间就为特朗普提供法律咨询,时间点是上个月。 报道称,前总统奥巴马任期尾声因俄国黑客影响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制裁俄罗斯并驱逐 35 名俄国外交官后,弗林即与俄国驻美国大使有联系,谈话内容甚至可能触及美国对俄国的制裁,而这已涉嫌违反美国的《罗根法案》( The Logan Act )。这项法律禁止美国公民私人干涉美国与外国政府间的外交关系。 尽管白宫发言人斯派塞 14 日强调,特朗普要求弗林辞职的原因不是因为弗林涉及“非法”,而是因“信任”因素,但美国媒体对事件的质疑不断升高。 台媒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员格根的话称,事态发展不会因弗林辞职停止,他无法想象白宫的法律顾问在知情后不向其他任何人报告。 报道称,格根在白宫服务历经 4 位美国总统,从尼克松、福特、里根到克林顿,也见证当年尼克松遭弹劾,他说,特朗普知情,又为什么仍留弗林在国安顾问的职位上? 报道称,格根更不解的是,弗林曾是国防情报局局长,“任何有此经验背景的人都知道,在华盛顿的外交官电话都有人监听的,尤其是俄罗斯”,弗林如此大意太奇怪了。 刚卸任的副国务卿布林肯在奥巴马时代曾任白宫副国安顾问,他在 CNN 节目上更质疑弗林和俄国的接触通话,可能有更高层人员的指示。 布林肯表示,如果弗林在特朗普不知情下就私自和俄国有联系,这也对特朗普在掌控团队及白宫的运作上画下极大问号,他更以个人经验指出,白宫资深幕僚和哪些外国人员接触、谈些什么,都得写在每日工作报告上。 他也对白宫国安会团队目前的士气及功能运作表达忧虑,布林肯强调,国安会组成是来自联邦政府和多个国家安全有关机构最优秀的人员,他们的专业须得到信任与尊重,国安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至关重要,须尽快恢复功能与运作。 报道称,传出接任弗林的可能人选有退役海军中将、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副司令哈沃德,布林肯对他高度肯定,但也提醒特朗普,不论最终选择谁接任,白宫国安顾问必须能直接向总统报告,而不是其他人,如白宫首席战略顾问班农。 报道称,特朗普为班农量身定做在白宫设立首席战略顾问的职务,更颁布行政命令修改白宫国安会章程,让班农在国安会首长联席会议拥有席位,不久前引起美国舆论关切。 ( 2017-02-15 09:42:00 ) 特朗普发推文指责媒体和 FBI 泄露信息致弗林辞职 2017 年 02 月 16 日 13:28 来源: 国际在线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2 月 16 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在推特上发文咆哮,谴责媒体和情报机构非法泄露信息,导致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辞职。 弗林离开白宫引发了关于特朗普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新一轮争议。报道称,尽管弗林是在特朗普的命令下辞职的,但从特朗普在推特上发表的评论来看,明显与弗林站在一边。就在白宫宣布弗林辞职的第二天,特朗普便推特发文表示,“弗林被如此对待令人悲痛”。 特朗普还在推特上谴责情报机构,“真正的丑闻是机密情报竟然像分发糖果一样被非法散播。这不是美国做派“。他还直接喊话联邦调查局,”这是我们的政治,不要插手“。 日前,《纽约时报》披露多位特朗普竞选团队成员在大选前就与俄罗斯官方频繁通话。对此,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也猛烈抨击其泄露信息是“犯罪行为“。 报道称,特朗普的的初衷不是让弗林辞职,但近日媒体的一系列报道使他别无他选。除了为弗林的辞职感到不安,特朗普还迁怒于其他助手泄露信息,为他的政府抹黑。 请见附件(图): ()1特朗普改口 美俄 蜜月提前结束(图).doc
个人分类: 哲理|11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外交部回应"美航母或将驶入南海"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2-16 08:57
外交部回应 美航母或将驶入南海 反对任何国家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15 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针对“美航母编队可能将驶入中国南海岛礁附近海域”的报道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 2017 年 02 月 15 日 17:39 来源:人民网 - 国际频道 发布会全文如下: 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将于 2 月 21 日至 23 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次系卡泽纳夫总理首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欧洲国家领导人来访。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将分别同卡泽纳夫总理举行会见、会谈。两国领导人将就中法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除北京外,卡泽纳夫总理还将赴武汉市参观访问。 法国是中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近年来,中法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战略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丰富,人文交流日益活跃,民间友好更加深入。双方还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合作。我们愿继续同法方携手努力,维护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共同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相信卡泽纳夫总理此访将进一步深化中法友好,推动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并对中欧关系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问:关于金正男在马来西亚遇害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也注意到媒体有关报道。据我们了解,有关事件发生在马来西亚,目前马方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问: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 14 日公布了中小学新版“学习指导要领”草案,首次明确要求在中小学社会课程中提出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无论日方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我们再次敦促日方尊重历史事实,停止挑衅,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以实际行动体现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 问:第一,中方是否就金正男遇害事与马来西亚方面进行了沟通?第二,据报道,中方近日拒绝一批朝鲜煤炭进入温州口岸,请证实。中方这么做有何原因?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刚才说了,中方也注意到媒体有关报道,我们目前正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不掌握你提到的具体情况。但作为中方的原则立场,我们曾多次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朝鲜出口煤炭有明确规定。中方一贯全面认真准确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 问:据报道,台湾 3 名“立法委员”目前正在访问印度,有“立委”还向印方提及“升级台驻印机构”问题。有媒体评论称,印方此举意在“报复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是否向印方提出交涉? 答:我们历来坚决反对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台湾方面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触和往来,互设任何具有官方性质的机构。这一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 印方在涉台问题上是有承诺的。希望印方尊重和理解中方核心关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与中方一道维护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据了解,中方已就此事向印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问:你刚刚说中方已向印方提出交涉,具体内容是什么?是抗议台湾“立法委员”访印,还是抗议台湾称要升级其驻印机构?中方为何要提出交涉? 答:中方交涉的内容和你提到的这些事情有关。至于为何要提出交涉,我想这是很清楚的。中方一贯要求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坚定履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我们在交涉时也敦促印方切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追问:你认为印度是如何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 刚才我已经说过,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台湾方面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触和往来。到印度访问的是台湾几个所谓的“立法委员”,他们的身份是不言自明的。 追问:中国何时提出的交涉?是在北京还是在新德里? 不是所有外交活动的情况都可以对外公开的。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方已经向印方提出了交涉。 问:有报道称,美国海军准备派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前往南海,准备执行维护航行自由的行动,并称该舰队可能驶入中国南海岛礁附近海域。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我们也看到了有关媒体的报道。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 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正趋于稳定并且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域外国家尊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努力,共同维护和巩固当前这一积极势头。同时,我们也敦促美方不采取任何挑战中国主权和安全的行为,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 问:今天,新一轮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会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中方是否收到邀请?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是否将出席? 答:我们希望叙利亚政府同反对派能够在新一轮阿斯塔纳对话会上展现诚意、坦诚交流、积累互信,也希望参加对话会的其他国家合力发挥积极作用。此外,由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召集的叙问题日内瓦和谈将于下周举行。我们希望新一轮阿斯塔纳对话会能为日内瓦和谈营造有利条件。
个人分类: 哲理|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央巡视组向北京、重庆等4省区市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2-14 09:43
中央巡视组向北京、重庆等 4 省区市反馈巡视 回头看 情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日消息,近期,中央巡视组向北京市委、重庆市委、甘肃省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 2017 年 02 月 13 日 19:38 来源:人民网 北京:“小官巨腐”、干部选拔任用不规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仍有发生 2017 年 2 月 12 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北京市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陈希主持召开向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的反馈会议,出席向北京市委领导班子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会议,对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和市委领导班子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负责同志向郭金龙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第十一巡视组组长徐令义代表中央巡视组分别向郭金龙和北京市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回头看”情况,副组长刘安成、卢保民、于柯超、李述永参加反馈会议。郭金龙主持向领导班子反馈会议并就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作表态讲话。 徐令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能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的领导,重视党的建设,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新成效。巡视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党的领导弱化,贯彻“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不到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 2 月 26 日视察北京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扎实。政治站位不高,担当意识不够强。吕锡文案件后续处理工作不及时,开展警示教育不够。党管干部不严实,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党建工作薄弱,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两新”组织、农村、国企等基层党建工作抓而不实。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研究具有北京特点的反腐倡廉工作不深,存在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等问题。上轮巡视提出的“小官巨腐”、干部选拔任用不规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仍有发生。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重庆: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领导干部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 2017 年 2 月 11 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重庆市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姜信治主持召开向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的反馈会议,出席向重庆市委领导班子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会议,对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和市委领导班子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负责同志向孙政才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第十一巡视组组长徐令义代表中央巡视组分别向孙政才和重庆市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回头看”情况,副组长刘安成、卢保民、于柯超、李述永参加反馈会议。孙政才主持向领导班子反馈会议并就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作表态讲话。 徐令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上轮巡视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巡视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党的领导弱化,担当意识不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差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偏差,选人用人把关不严,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党的建设缺失,市委以上率下抓得不够“严”,党口部门和区县党委抓得不够“专”,基层党组织抓得不够“实”。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上轮巡视发现的一些重点问题整改不到位,清除“薄、王”思想遗毒不彻底,国企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广西:国土、交通、林业、国企等领域廉洁风险突出,群众身边腐败多发 2017 年 2 月 12 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主持召开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反馈会议,出席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会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党委领导班子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黎晓宏向彭清华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第三巡视组组长傅自应代表中央巡视组分别向彭清华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回头看”情况,副组长邱水平、罗兴平、王新光参加反馈会议。彭清华主持向领导班子反馈会议并就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作表态讲话。 傅自应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新成效。巡视“回头看”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领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全面,扶贫脱困存在数据失真、项目不准等问题;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严格,部分市县政治生态堪忧,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扎实;党内政治生活不够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坚持不经常,党建工作虚化空转,部分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走过场。上轮巡视指出的“两个责任”落实压力层层递减,国土、交通、林业、国企等领域廉洁风险突出,群众身边腐败多发,选人用人不严格,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仍有发生。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甘肃:存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搞团团伙伙、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 2017 年 2 月 10 日至 11 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向甘肃省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杨晓超同志主持召开向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的反馈会议,出席向甘肃省委领导班子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会议,对甘肃省委主要负责人和省委领导班子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第三巡视组组长傅自应代表中央巡视组分别向王三运同志和甘肃省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回头看”情况,副组长邱水平、罗兴平、王新光参加反馈会议。王三运同志主持向领导班子反馈会议并就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作表态讲话。 傅自应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巡视“回头看”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力,“四个意识”不够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提出的“八个着力”要求有差距;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执行外出报备制度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当不够,交通、民航、土地、文化等领域廉洁风险较高;存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搞团团伙伙、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省直部门党建“灯下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上轮巡视指出的落实“两个责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整改不到位。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处理。
个人分类: 哲理|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拟研发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 秒杀目前最快超算 中国的"神威"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1-22 14:22
中国拟研发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 秒杀目前最快超算 中国的 神威 外媒称,中国下一代超级计算机 神威 可以达到每秒 93 千万亿次的运算能力,但中国还没有止步。 报道称,中国正在进行一台能完成每秒百亿亿次计算的计算机原型设计,一旦投入工作,它将是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的第一个例子。 2017-01-22 02:58: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美国《个人计算机杂志》网站报道,去年 6 月,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取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500 强榜单的桂冠。它能够完成每秒 93 千万亿次浮点运算,取代了“天河二号”,成为最快的计算机,同时是后者速度的 3 倍。 不过,“神威·太湖之光”似乎不太可能长期保持最高的排名,因为中国计划在 2017 年年底之前实现超级计算领域的里程碑。据法新社报道,中国正在进行一台能完成每秒百亿亿次计算的计算机原型设计,这样就能让“神威·太湖之光”看上去显得很慢。一旦投入工作,它将是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的第一个例子。 不过,在 2020 年前,预计还看不到一台完全能用的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中国是在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开发工作的,最新的五年计划是从 2016 年到 2020 年。这种新超级计算机将在 2020 年的某个时候交付,届时将安装在湖南的国防科技大学,其座右铭是“厚德博学,强军兴国”。 “神威·太湖之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采用美国技术。这台超级计算机使用都是来自中国的芯片,更具体地说,它使用了 260 核的“ SW26010 ”高性能处理器,由上海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设计。我们可以期待新的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也会采用同样的做法,巩固中国在超级计算机排位的位置。 同时,根据 thenextplatform 网站报道,美国希望在 2021 年之前拥有一台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 “神威·太湖之光”登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榜首 参考消息网 11 月 16 日报道 台媒称,半年公布一次的全球超级电脑 500 强榜单, 14 日在美国盐湖城揭晓最新一期,大陆“神威 ‧ 太湖之光”以睥睨群雄的每秒 9.3 万兆次的浮点运算速度,再度蝉联冠军;若加上之前“天河二号”的 6 连冠,大陆已连续 4 年盘踞全球超级电脑排行榜的榜首。 据台湾《旺报》 11 月 16 日报道,最为各界津津乐道之处,莫过于由大陆国家平行电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 ‧ 太湖之光”,堪称百分百的“中国之光”──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组件,全部为大陆国产。拥有一颗“中国芯”,不倚赖美国英特尔晶片的“神威 ‧ 太湖之光”,于今年 6 月的排行榜上横空出世、首度夺冠。 天河二号夺亚军 “神威 ‧ 太湖之光”浮点运算速度,达到前任霸主、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近 3 倍。在最新榜单中,“天河二号”仍以每秒 3.86 万兆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排名第二。 除“神威 ‧ 太湖之光”、“天河二号”囊括冠亚军之外,大陆在此次全球超级电脑“ TOP 500 ”总体表现也相当出色。今年 6 月,大陆曾首次超越上榜总数长期独领风骚的美国;此次新榜单中美则平分秋色,双双上榜 171 台并列第一,两强合计共占榜单总数的三分之二。 中美排行并驾齐驱 1993 年开始公布的“ TOP500 ”排行榜,由美国、德国超级电脑专家共同主持,针对全球已安装的超级电脑进行排名。 2008 年时大陆连前 100 名都未能挤进,美国几乎包办所有前面席次 ;2011 年大陆“天河 1A ”首度独占 鰲 头,打败美国“美洲虎”系统, 2013 年“天河二号”正式登场亮相,展开持续 3 年的六连霸。 国际“ TOP500 ”组织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一年前美国以 199 台超级电脑上榜,保持明显优势,当时中国仅 109 台。但如今 14 日最新公布的榜单,则“见证了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电脑运算优势”。 放眼“ TOP500 ”新榜单前 10 名,大陆之外,美国的“泰坦”、“红杉”、“科里( Cori )”分居 3 至 5 名, 6 至 10 名则为日本的“ Oakforest-PACS ”、“京”,瑞士的“ Piz Daint ”以及美国的“米拉”、“三一”。美国在前 10 名仍占有一半席次的优势。 ( 2016-11-16 15:30:00 ) “神威·太湖之光”夺冠 中国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启动运行 中新网南京 6 月 20 日电 ( 记者 孙权 )20 日下午,江苏省科技厅联合无锡市政府在无锡举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新闻发布活动,同时启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到场,宣读了科技部对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批复。 20 日当天,从德国法兰克福 2016 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传来喜讯,中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勇夺世界超级计算机 TOP500 排名桂冠。这标志着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了解,“神威·太湖之光”将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使用。 数据显示,首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其峰值计算速度达每秒 12.54 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 9.3 亿亿次,性能功耗比为每瓦 60.51 亿次,三项关键指标均排名世界第一。特别是在持续计算速度上,“神威·太湖之光”比第二名“天河二号”快出近两倍,效率也提高 3 倍。更重要的是,与“天河二号”使用英特尔芯片不一样,“神威·太湖之光”使用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通过自主研发高性能处理器和全部软件,“神威·太湖之光”真正实现了软硬件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在成果应用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试运行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软件所、中船重工 702 所、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等 30 多家用户单位,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海洋科学、新药创制、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建立了应用合作关系。其中,有 3 个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开展的应用课题荣获“戈登贝尔奖”提名。 20 日下午,无锡市、清华大学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还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委托给清华大学管理运营。目的是依托清华大学的学科、人才等优势,积极开展自主软件开发,着力推动超算应用,努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业培育的良性互动。 ( 完 ) ( 2016-06-20 22:38:51 ) 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百名榜 国产系统份额占比 98% 中新网北京 10 月 28 日电 新一期高性能计算机 TOP100 排行榜单 28 日公布。榜单显示,中国国产系统份额占比 98% ,仅有一家国外厂商入围。 中科曙光与联想同样以 34 套系统并列榜首。其中,中科曙光在 TOP10 榜单中占有 4 席,连续第八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 TOP100 市场份额第一。 中科曙光公司总裁历军说,公司成立初衷是要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让高性能计算变得和我们的生活更为息息相关,让高性能计算应用更加大众化、普及化”。 历军介绍,从“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到支撑 FAST 天文数据解析,再到 E 级高性能计算机预研项目,曙光将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场景从科学大数据拓展到更多大数据领域。 今年 5 月,曙光液冷高性能计算系统成功中标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超过 700 节点的 TC4600E — LP 液冷刀片将在国家电网仿真中心超级计算系统上部署,既提高性能又能降低能耗。 历军还说,近年来,曙光通过上下游合作伙伴将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深入应用场景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开发应用,有力地促进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成果向各个应用领域的转移转化。 ( 完 ) ( 2016-10-28 20:20:02 ) 中国科学家冲击超级计算机的“下一顶皇冠” 中新社北京 7 月 5 日电 E 级超算是指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数学运算的超级计算机,被称为超算界的“下一顶皇冠”。继美国、日本、欧洲发布各自研发计划后,中国科学家也发起冲击。 中科曙光公司最新启动 E 级超算“原型系统研制”,被视作 E 级超算的预研项目。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张云泉 5 日在受访时说,原型系统的研制可以验证一些关键技术设想,对一些关键技术难点进行测试和改进,为最后建造全部系统扫清障碍。 根据中科曙光已公开的 E 级超算原型系统项目规划,在体系结构、存储系统、节能技术等方面均将有自主创新。中科曙光公司副总裁沙超群说,基于团队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已有的 20 余年经验,他们希冀尽早形成 E 级机的完整方案,为国产 E 级超算的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沙超群说,原型系统既可验证关键技术,也具有广泛适用性,可以良好地支撑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应用,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 张云泉认为, E 级超算未来也将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中国已将 E 级超算及相关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提出在 2020 年左右实现这一计划。“十三五”高性能计算专项课题中,中科曙光、国防科技大学以及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时获批牵头 E 级超算的原型系统研制项目。 ( 完 ) ( 2016-07-05 20:25:59 ) 中美角逐超级计算机排名:运算速度中国包揽前两名 外媒称,中国拥有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的大型计算机,在计算效果方面,美国略微领先,德国排列第三。 来自美国盐湖城公布的一项排行榜显示,在全世界 500 台功率最强的大型计算机中,德国拥有 32 台,位列第三,排在日本前面,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2016-11-18 00:28:02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德国《青年世界报》 11 月 16 日报道,来自美国盐湖城公布的一项排行榜显示,在全世界 500 台功率最强的大型计算机中,德国拥有 32 台,位列第三,排在日本前面,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2015 年,排第三的还是日本,当时日本有 37 台超级计算机,而当时德国才有 33 台。 但是在单个计算机的功能方面,德国进入不了顶级竞争。在斯图加特运行的“花尾榛鸡”计算机今年未能跻身前十,屈居第 14 名,而日本“橡树林”计算机的每秒运算速度升至排行榜的第六名。相比之下,德国的超级计算机功能有所退步,“花尾榛鸡”去年还排第九名,今年竟跌出前十。这台计算机安装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 在 500 强排行榜的顶端,依旧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一场激烈角逐。两国各有 171 台计算机上榜。远东的经济和科学巨人继续运行着当今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设在无锡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当仁不让地占据榜首,浮点运算速度高达每秒 9.3 亿亿次,将其追赶着远远地甩在后面。亚军也来自中国,“天河二号”浮点运算每秒 33.86 千万亿次。而美国最快的计算机“泰坦”的浮点运算速度仅每秒 17.59 千万亿次,排在第三的位置上。 6 年前,中国的“银河”计算机就曾让世界计算机行业震惊,并将美国从排行榜龙头老大的位置下赶了下来。今年 6 月,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引起业界轰动。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斩获高性能计算机 TOP500 世界第一,并且将其后面的竞争对手远远落下。不过在计算机的性能方面,美国仍保持略微的领先优势。 报道称,国际超级计算机会议每 6 个月轮流在德国和美国公布一次世界计算机 TOP500 排行榜。今年 6 月份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最新一次是在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 英媒:中国开发新超级计算机 可每秒计算百亿亿次 参考消息网 11 月 4 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开始建造一款超级计算机的样机,其运算速度将是现有最快计算机的 10 倍。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11 月 2 日报道,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是“神威·太湖之光”,也是中国开发的。 新华社 11 月 2 日报道,该款新型超级计算机正在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开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据估计,新型超级计算机的峰值计算能力可以超过每秒百亿亿次。这是目前最快计算机计算速度的 10 倍。 报道称,就在发布该新闻的几个月前,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在 6 月于德国举行的国际超算大会公布的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榜单中被评为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与新华社记者谈论“太湖之光”时说:“这套系统 1 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 72 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 32 年,或者 200 万台普通电脑加在一起。” 500 强榜单的评选单位在一份声明中称,“太湖之光”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处理器,“终结了任何仍然存在的猜测,那就是在高层超级计算的竞争中,中国必须依靠西方技术才能有实际竞争力”。 新型超级计算机将落户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该中心的主任杨美红说,这个项目有一定挑战,将检验中国自足研发技术的有效性。 超级计算机能够在许多方面给予帮助,包括石油勘探、生物医药和动画设计。 报道称,根据国际超算大会,全世界超级计算机 500 强中有 167 个属于中国。超级计算机是中国发展设立的一系列技术目标之一,有很大力度的财政支持。这些超级计算机系统被用来预报天气、设计核武器、分析油田,还有许多其他专门用途。(编译 / 胡雪) ( 2016-11-04 00:11:01 ) 仿人脑超级计算机会深度学习 : 将保护美国核武器 北京时间 4 月 1 日消息,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LLNL )和 IBM 公司近日公布了一款最新深度学习超级电脑,或将配备人工智能系统。这将是最接近人脑的计算机产品了。 该计算机以一款名叫 IBM trueNorth 的“神经突触”计算机芯片为基础,能够复制出相当于 1600 万个神经元和 40 亿个突触的“神经系统”。但它的能耗只有 2.5 瓦特,仅相当于一块助听器电池。 这款 IBM 仿神经系统采用了类似大脑神经元网络的设计,能够完成复杂的认知行为任务,如识别图案、整合多种感官处理等,且远高于传统芯片的效率。 新系统将被用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这对美国国家核安全局在网络安全、核武器储备和防扩散管理等方面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NASA 高级模拟与运算项目( ASC )将对机器学习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和体系结构进行评估,并开展通用计算可行性的研究。 该项目是国家核安全局储备管理项目的奠基石,力图在不进行地下测试的情况下,保证美国核威慑力量的安全和稳定。 “仿神经运算为我们创造了令人激动的新机会,这正是我们国家安全任务的核心——高性能运算和模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数据科学的副主任吉姆·布雷斯( Jim Brase )说道。 “仿神经计算机的潜在能力,以及它可以实现的机器智能,将改变我们研究科学的方式。” 该技术与过去 70 年间的主流计算机设计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并将对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做出有力的补充。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将比目前最先进的 petaflop 系统(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快 50 倍。 就像人脑一样,“神经突触”系统所需的电量和体积都将大大减少。 “这些模拟人脑的处理器耗能很少,正反映出了当今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在将来研发超级计算机的过程中降低所有组件耗能的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方式。”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武器模拟与运算项目主管迈克尔·麦考伊( Michel McCoy )说道。 “这一先进的运算平台的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代表着我们进入了认知运算的新时代。” IBM 仿人脑计算机研发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达曼德拉·莫德哈( Dharmendra Modha )表示,“我们很重视与国家实验室间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在设计与制造之前,我们首先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红杉超级计算机( Sequoia supercomputer )对 IBM 的 trueNorth 处理器进行了模拟。” “本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仿人脑运算技术的发展,让未来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前所未有的运算能力和吞吐量,同时将投资、运行和编程成本降到最低,让我们的国家始终走在科技前沿。” 一台 trueNorth 处理器包含 54 亿个晶体管,它们连接在一起之后,能够创造出 100 万个数字神经元,并通过 2.56 亿个电子突触实现互相交流。 它的实时耗电量为 70 毫瓦,每秒突触运算达 46 千兆次,耗能比利用同一神经元网络进行运算的传统计算机低好几个数量级。 trueNorth 处理器最开始是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 DARPA )的自适性可塑可伸缩电子神经系统项目( Systems of Neuromorphic Adaptive Plastic Scalable Electronics )的支持下研发的,并与康奈尔大学进行了合作。 按照这份价值 100 万美元(约合 645 万人民币)的合同上规定的条款,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将得到一套含 16 块芯片的 trueNorth 系统,其中共包含 1600 万个神经元和 40 亿个突触。 该实验室还将获得一个终端对终端的“生态系统”,用来创造能够模拟人脑的感知、行动和认知能力的节能机器,并为其编写程序。 这套“生态系统”包含一台模拟器、一套编程语言、一个集成编程环境、一个算法库及应用、固件、帮助神经元网络进行深度学习的工具、一套教学课程、以及云计算支持。 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家将与 IBM 研发中心、能源部和部分大学开展合作,进一步促进神经突触架构、系统设计、算法、以及软件生态系统的发展。 ( 2016-04-01 09:10:01 ) 美媒:中国正成为超级计算机大国 与美国竞争激烈 参考消息网 11 月 18 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正在经历一股超级计算热潮。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11 月 17 日报道,过去两年中,中国已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国防科技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的“天河二号”( Tianhe-2 )超级计算机。中国构建超级计算机的技术能力正在国内广泛普及。 报道称,在 16 日公布的广受关注的全球最强大超级计算机名单中,中国目前已拥有 109 台高性能计算机。仅仅在六个月前,中国在该名单中还只有 37 台超级计算机。 美国仍然是该名单上拥有超级计算机最多的国家,但 200 台这一数字已让美国的持有量下跌至自 1993 年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编制该世界 500 强( Top500 )名单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在该名单上的排名正在下滑,即便美国正在史无前例地增建高性能计算机。过去 10 年中,诸如 Alphabet 的谷歌( Google )、亚马逊公司、 Facebook Inc. 等公司均已花费数十亿美元资金建设作为互联网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然而,这些系统所从事的计算工作,并不属于 Top500 榜单入围测试标准所针对的计算类型。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的副主任西蒙( Horst Simon )表示,该结果更多反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构建的加速,而非美国超级计算的努力的放缓。 西蒙说,中国已认识到高性能计算在建模和模拟方面的价值,增大了计算机模拟,创建了广泛的基础设施,与美国形成了非常激烈的竞争。 报道称,世界 500 强的排名很重要,因为该榜单被视为快速查看计算机模拟领域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超级计算机最初用于物理和化学领域的科学建模,如今正越来越贴近消费品,从汽车到尿布等消费品的建模,都能见到超级计算系统的影子。 西蒙称,使用高性能计算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力。 自 2013 年 6 月以来,“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一直位居该排行榜榜首位置,其浮点运算速度高达每秒 33.86 千万亿次。位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的泰坦( Titan )超级计算机排名第二,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 17.59 千万亿次。 中国在榜单中地位上升的另一个原因是,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科曙光等中国公司提高了市场营销的技能,他们现在以较以往大得多的力度鼓励客户安排自己的计算机接受 Top500 榜单入围测试。 西蒙表示,这是美国公司多年来的做法;中国公司借鉴了美国式的营销手段,以确保获得更多关注和媒体报道。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 11 月 17 日报道,对于中国超算的迅速增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超级计算实验室负责人陈子忠认为,中国在超算的硬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正越来越小,但在超算的软件研制、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南华早报》援引美国科技新闻网站 Re/code 称,尽管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在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榜单上雄居榜首,但其地位并不牢固,因为美国能源部至少有两台超级计算机已经在研发。 报道称,其中一台代号为“ Summit ”,这台超级计算机极有可能帮助美国重新成为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榜单的霸主。 ( 2015-11-18 00:11:01 ) 中国超级计算机称霸全球 日媒 : 拜美出口限制所赐 日媒称,一年两度竞争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的世界“ TOP500 ”排名已于 20 日发表,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中心新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问鼎榜首。 神户大学计算科学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小柳义夫表示 : “众核处理器的开发需具备尖端技术。成功来得比预想要快。美国限制出口的措施大概也起到了推动技术开发的作用” 。 2016-06-22 00:11:02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日本《朝日新闻》 6 月 21 日报道,据悉,该计算机中被称为心脏部分的处理器也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纯国产产品”。 神威太湖之光的计算速度为每秒 9.3 亿亿次,是上届冠军、使用了美国英特尔公司出品处理器的中国“天河 2 号”超级计算机的 3 倍。同时也是在本次排名中从第 4 跌落至第 5 的日本超级计算机“京”(理化学研究所)的 9 倍。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引进美国生产的处理器进行组装。然而,担忧进行军事利用的美国政府于去年限制了对中国的出口。中国在此次的自主研发中采用了“众核处理器”( many core )这一最新技术。神户大学计算科学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小柳义夫表示 : “众核处理器的开发需具备尖端技术。成功来得比预想要快。美国限制出口的措施大概也起到了推动技术开发的作用” 。 日本方面,文部科学省正计划在 2020 年度,将“京”的后继机种“ Post 京”投入运行。总经费将达 130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82 亿 1600 万元),目标计算速度虽为京的 100 倍,但日方并未瞄准“世界第一”的名次,而是采取了重视节能与便于使用的方针。 据铁流介绍,中国有三大超算系列 : 天河、神威、曙光。上一代神威蓝光超算于 2012 年 9 月投入使用,总投资 6 亿元,使用了 8704 片申威 1600 ,搭载神威睿思操作系统,实现了 CPU 和操作系统的全部国产化。该超算有以下特点 : 一是全部使用申威 1600 芯片,搭载神威睿思操作系统,实现 CPU 和操作系统的全部国产化 ; 二是液冷系统高效可靠,冷却剂在冷板内部的封闭水循环带走主板热量,环保且无噪音 ; 三是高密度封装,一个机仓可装入 1024 个 CPU; 四是整机功耗低,性能功耗比高。神威蓝光超算性能功耗比达 741MFlops/W 。 五是整机效率高。神威蓝光超算 LINPACK 在不同规模下的效率 : 单处理器核 80.28% ,单 CPU 75.20% ,单机舱 75.07% ,整机 74.37% 。神威蓝光超算整机效率与曾经是美国最快的计算机美洲虎超级计算机效率相当。 据了解,上一代神威蓝光超算被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要面向气象气候、海洋环境、生物医药、信息安全、航空航天、材料物理、金融分析、工业设计、石油物探等应用领域。 ( 2016-06-21 10:17:00 ) 美媒 : 中国超级计算机成全球最快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参考消息网 6 月 21 日报道 美媒称,凭借一台用国产处理器芯片建造出来的击败全世界对手的设备,中国号称占据运算顶级殿堂领头羊地位的说法得到佐证。 运算速度傲视全球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6 月 20 日报道,无锡的一台大型机器在世界科研用途计算机一年两度的速度 500 强排行榜中荣登榜首。这台机器的性能是中国统治该排行榜已有 3 年之久的另一台设备的两倍,其运算速度大致是美国最快设备的 5 倍,后者现在落在第三位。 报道称,这台新机器名叫“神威太湖之光”。这是中国在不使用美国半导体技术情况下制造出来的计算机首次夺得榜首位置。 此前排名第一的计算机使用的是英特尔的芯片,因为去年美国的一纸出口禁令,英特尔公司无法向中国出口用于系统更新的芯片。 报道称,能够表明中国对该领域进行重金投资的还有一个迹象,那就是中国上榜的机器数量首次超过美国,中国为 167 台,美国为 165 台。 这两个新情况凸显出美国在被视为对科研与国防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江河日下。这两个结果定在德国今天举行的超级计算大会上宣布。 一直以来,各国政府不仅将超级计算机用于气候预测、石油勘探以及产品设计等民用用途,还用超级计算机破解密码、研制核武器。 美国能源部划拨了 5.25 亿美元用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造 3 台运算速度更快的超级计算机。 美国国会也快要完成立法工作,志在到 2023 年夺回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领头羊位置。 不过,田纳西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杰克·唐加拉说,美国第一台“神威太湖之光”级别的计算机要到 2018 年才能投入运行。唐加拉有关中国这台计算机的情况报告定于今天发布。 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所副所长霍斯特·西蒙说,中国“在这一竞赛中遥遥领先”。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所是超级计算机的一个主要用户,参与编制速度 500 强名单。 西蒙说:“这台机器让人震惊的地方在于,每个部件都是中国自己造出来的。” 报道称,美国是从 2010 年开始对中国的竞争感到担忧的。当时,一台名叫“天河一号”的计算机曾短暂问鼎该排行榜。 “天河一号”的后继产品“天河二号”在 2013 年成功问鼎,通过一系列正规测算,它的运算速度约为每秒 3.4 亿亿次。 唐加拉说,“神威太湖之光”按照同样的测算方法,速度达到每秒 9.3 亿亿次,峰值速度能够达到每秒 12.54 亿亿次。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报道称,当前,鉴于中美两国都存在的国家安全疑虑,中国一直在设法减少对美国芯片的依赖度。去年,美国商务部否决了英特尔公司向与“天河二号”有关的 4 个中心出口芯片的申请,理由是这些机构与“核爆炸活动”有关联。中国否认了这些指控,改用国产芯片对系统进行更新。 “神威太湖之光”的研制机构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官员对唐加拉说,这台机器有望用于制造业、生命科学、计算机辅助工程、天气预报及地球系统模型等领域。 “神威太湖之光”的处理器来自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这是一家国营公司, 2003 年创建,该公司还为 2011 年声名大振的“神威蓝光”计算机制造芯片。 唐加拉说,“神威太湖之光”不仅性能强大,而且能效非常高,相比以往是一项意义更大的成就。 他说,该计算机有近 4.1 万个芯片——每个芯片上有 260 个名为“处理器核”的小型计算引擎——因此,开发者将 1065 万个核塞进了 40 个机柜。相比之下,美国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只有约 56 万个核。 西雅图的计算机制造商克雷公司的总裁彼得·温加罗评价说,这是一台令人印象深刻的计算机。他说:“我们都明白,要建造一台这么庞大、这么复杂的计算机绝非一项小工程。” 报道称,中国有 6 个超级计算中心,其中一个就落户于无锡这座上海周边的城市。该中心的资金来自“ 863 计划”,这是中央政府一项发展科技自足能力的计划,都是一些据认为对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 这台计算机的名字来自无锡旁边一个庞大的淡水湖。“神威”可以理解为“神的威力”或者“神奇的力量”。 ( 2016-06-21 10:32:40 ) 国产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开机 1 分钟 地球人算 32 年 16 日,一名研发工程师展示“申威 26010 ”众核处理器。 昨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露出真容。本版摄影 /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6 月 20 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 ISC )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TOP500 榜单,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套系统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 基于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三项全机应用入围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该奖设立 30 年以来,中国团队从未入围。此次,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研发的三个课题入围该奖项,占入围总数一半。 世界运算最快是种啥感受?运算一分钟相当于地球人算 32 年。 “相当于 200 多万台普通电脑” “简单来说,这套系统 1 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 72 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 32 年;如果用 2016 年生产的主流笔记本电脑或个人台式机作参照,‘太湖之光’相当于 200 多万台普通电脑。”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介绍。 走进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 1000 平方米的房间内,记者看到了“神威·太湖之光”的“真身”: 由 40 个运算机柜和 8 个网络机柜组成。每个运算机柜比家用的双门冰箱略大,打开柜门, 4 块由 32 块运算插件组成的超节点分布其中。每个插件由 4 个运算节点板组成,一个运算节点板又含 2 块“申威 26010 ”高性能处理器。一台机柜就有 1024 块处理器,整台“神威·太湖之光”共有 40960 块处理器。 “每一块处理器相当于 20 多台常用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 4 万多块再组装到一起,速度之快可想而知。”杨广文说。 “中国心”打破 30 年技术封锁 30 年前,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用户有一个神秘的“玻璃房”:美国人把一台超级计算机卖给中国,用不透明的玻璃包裹得严严实实,中国技术人员没有授权不得入内。 正是这种封锁带来的激励,让我国下大力气研发全国产化的“神威”系列超级计算机,直至此次登顶国际榜单。只有 5 厘米见方的薄块“申威 26010 ”不仅成为“神威·太湖之光”的心脏,也成为我国自主研发打破 30 年技术封锁的一柄利器。 25 平方厘米的方寸之间,集成了 260 个运算核心,数十亿晶体管,达到了每秒 3 万多亿次计算能力。单芯片计算能力相当于 3 台 2000 年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 杨广文表示,不可否认,“神威·太湖之光”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研制能力已位居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技术储备、系统稳定性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 国家并行计算中心的相关科研人员表示,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环节非常多,以能耗为例,“神威·太湖之光”一年的用电量达到 15 兆瓦,相当于 3 个清华大学的用电量。以现有技术即使能够实现百亿亿次,能源消耗将十分惊人。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速度有多快,发展超算始终是为了“致用”,而这仍然是当前我国超算发展的短板。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张鉴表示,我国利用超算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不足,相关商业应用软件仍为国外垄断,在软件研制、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揭秘 三项入围戈登贝尔奖的应用分别为中科院软件所与清华大学、北师大合作的“全球大气非静力云分辨模拟”;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高分辨率海浪数值模拟”;中科院网络中心的“钛合金微结构演化相场模拟”。有效使用超级计算机,算天、算地、算人,还能算命。 1 算天:风中哪朵雨做的云? 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准度一直在提升,这背后其实都是超级计算机的功劳。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兰宁教授,是中科院软件所与清华大学、北师大合作的“全球大气非静力云分辨模拟”团队成员之一。他从上世纪 90 年代从事气象预报员,到后来转型成为大气分析专家,预报天气的准头不断提升。 “下不下雨关键看云层运动,在没有超算之前,观测云层的精度是按照经纬度。有了超算之后,就可对云层运动进行精确模拟与观测。”王兰宁说。 为了提高观测精度,他十几年来追逐着超算发展的脚步。 2011 年,他在天津的“天河一号”上实现了观测精度 10 万公里的目标;随后,他又在“神威·蓝光”实现了 1 万公里精度;今年,他在“神威·太湖之光”上实现了 9 公里精度。如今,他又在向着 3 公里精度努力。 “如果能够盯着每一朵云,天气预报就将万无一失。”王兰宁说,当然,这还需要更强的超算能力支撑。 2 算地:找飞机,抓偷排 寻找 MH370 ,是世界科技角力的战场。一个必经的环节是数据处理,担当这一环节的角色即是超级计算机。“只要有足够精确的相关数据,超算就能找到失事飞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黄小猛说。 除了找飞机,还有更多接地气的事情倚仗超级计算机来解决。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进行的一项课题,就是深圳市污染物扩散的模拟。通过超算模拟,可以根据目前污染物的情况,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分布,进行空气质量预报。从预报结果还可以计算出哪些污染源“贡献”最大,了解污染的来龙去脉,为污染防控提供决策指导。 “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倒推排查究竟是哪个排放点导致了某次大气污染,未来将能够实现每个小区、每个居民点空气质量的准确预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荣亮说。 3 算人:判定脑梗塞风险 模拟血流、模拟心脏、模拟人体任何一个部分,有了超级计算机,这些都不再是梦想。 近期,美国科学家利用世界前十的超级计算机,选取一名真人扫描其血管系统,通过 3D 建模技术建立动脉系统模型,成功地再现了整个人体的动脉系统。任何直径或宽度在 1 毫米以上的动脉血管都会出现在模型中,而且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 9 微米。 只要运算核够多、速度够快,医疗工作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将大大提升。 陈荣亮近日也在利用“神威·太湖之光”对人体血流进行模拟与分析,例如可以及时有效地判定一个病人是否会发生脑梗塞的风险。 “过去,对一个可能发生脑梗塞病人,医院难以判断是否要进行支架手术,一般都会通过从大腿动脉处放进测压导丝进行测量,这种方式既危险又痛苦。如今,经过模拟计算,只要血流储备分数如果小于 0.8 ,就要做手术。”陈荣亮说。 4 “算命”:找出你个性偏好 超级计算机,在我们认识自己方面也能派上用场。 该功能的正式名称叫“个性特征服务”。美国的 IBM 超级计算机“沃森”近期宣布,通过对每个人 2300 条最新社交网络推文的解读,应用语言学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你的社交特性,然后将你与其他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用户进行比较,从而勾勒出你与众不同的个性。 “沃森”的分析程序如果由“神威·太湖之光”来做,是不是会更加准确? “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毕竟我国的超算已经达到了足够的分析能力。”长期从事超算应用的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人员周纯葆说。只要科学家们的“脑洞”够大够好玩,设计礼服、设计创意食谱、设计任何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玩意,超级计算机都有机会抢生意。 ( 2016-06-21 07:14:29 )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公布 中国超算名列第一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榜单 20 日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登上榜首,中国超算上榜总数首次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 2016-06-2015:15:00 ) 请见附件(图): ()1中国拟研发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 秒杀目前最快超算 中国的神威(图).doc
个人分类: 数理|2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不认罪2战严重罪行反而逞凶对韩国翻脸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1-10 12:13
日本不认罪 2 战严重罪行反而逞凶对韩国翻脸 召回大使 ! 日本 动真格 与韩翻脸 ? 编辑的话 Introduction 召回驻韩国大使,叫停货币互换协议磋商……日本近日对韩国打出“组合拳”,想逼迫韩国政府撤走日本驻釜山总领馆前新设的“慰安妇”少女像,这一事件再度引爆韩日关系;不仅如此,日本还间接向韩国下届政府施压,妄图维护所谓的安倍 外交功绩 。有分析认为,“慰安妇”问题一直是韩日之间的痛点,两国在一段时间内将难避僵局。 起波澜 ! 釜山“慰安妇”铜像引爆日韩矛盾 日本不认罪 2 战严重罪行反而逞凶对韩国翻脸 请见附件(文、图): ()1日本不认罪2战严重罪行反而逞凶对韩国翻脸(图).doc
个人分类: 哲理|1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期邻邦的重要军事动态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1-5 21:30
近期邻邦的重要军事动态 外军将帅:印军中将不拼爹靠军功上位 越南总理与特朗普通电话 韩军为给日本面子推迟军演 俄罗斯对美出口火箭发动机 美媒称航空发动机难仿制 俄罗斯乐见中国继续进口 台媒称俄售华苏 -35 战机 焊死 发动机 防技术被仿制 俄专家称歼 -11 非中国版苏 -35 :机身和气动差别很大 外媒 : 中国主要战机发动机九成国产 10 年内或追上美欧 境外媒体:中国决心造出先进航空发动机 请见附件(图,文): ()1近期邻邦的重要军事动态(图,文).doc
个人分类: 哲理|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境外媒体:辽宁舰编队训练视频公布 南海首现"飞鲨"身影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1-3 20:41
境外媒体 : 辽宁舰编队训练视频公布 南海首现 飞鲨 身影 境外媒体称, 1 月 2 日上午 9 时 30 分许,多批多架次歼 -15 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从中国的航母甲板上起飞升,冲向云层低垂的天空,南中国海上空首次出现“飞鲨”身影。 辽宁舰编队启航以来,连续跨越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有序推进各项训练和实验,进行了多次舰载机放飞和回收训练,其舰载机驻驳数量、单日飞行架次和起降效率均得到显着提升。 2017-01-03 10:25:17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 1 月 3 日报道,据中国军网报道,这是中国执行跨海区训练和试验任务的辽宁舰编队在南海某海域一系列训练课目之一。连日来,中国航母编队各舰及舰载机在指挥所的高效指挥下,开展了多个项目的训练试验。 与渤海、黄海和东海相比,南中国海海域水文气象条件更加复杂,加之连日来受冷空气影响,训练海域海况较差,给舰载机起降训练带来了诸多挑战。 据辽宁舰刘 喆 舰长介绍,自起航以来,航母编队已经组织多批次歼 -15 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放飞和回收,进行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对抗等多项训练。 另据台湾中时电子报 1 月 3 日报道, 2017 年元旦辽宁舰编队再度开往南海演训。央视 1 日晚间播出辽宁舰编队训练画面,舰上最大杀手歼 15 舰载战斗机起降训练的画面也罕见曝光。 画面显示,辽宁舰甲板上有多架歼 15 参与起降训练,身着不同颜色服装的官兵正紧张地进行转运补给;舰上还有多型舰载直升机从事训练。 报道称,辽宁舰编队启航以来,连续跨越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有序推进各项训练和实验,进行了多次舰载机放飞和回收训练,其舰载机驻驳数量、单日飞行架次和起降效率均得到显着提升。 解放军海军舰载机部队部队长戴明盟强调,在辽宁舰编队这次训练过程中,舰载航空兵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飞行活动,飞行员、装备和流程都经受住了考验。 辽宁舰副舰长于璨维称,今年将以航空母舰编队全面形成能力为目标,持续试验训练,训练内容和海空域将继续拓展,持续推进航母部队的战斗力建设。 就在辽宁舰频频出海演训之际,美国福斯新闻网称,美国海军近日已将在全球海域游弋的所有航母战斗群撤回,这是二战以来首次全球海域中没有一艘美国航母游弋。 不过,这只是暂时状况,本月 5 日美卡尔·文森号将再度前往亚太部署,届时辽宁舰若仍在南海,或许中美航母有历史性碰面机会。 一周军情锐评:辽宁舰跨海引围观 中国收圣诞大礼 参考消息网 1 月 3 日报道 过去一周,首批苏 -35 在圣诞节交付中国,改进版歼 -31 首次试飞成功,而中国航母编队首次跨海区演练也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周不容错过的军情。 境外媒体:首批苏 35 战机飞抵沧州 正式交付中国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226/1551549.shtml 港媒称,中国去年底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将会向俄方购入 24 架苏 35 战机, 25 日再有新消息传出。 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 12 月 26 日报道,网传消息指,首批一共 4 架俄罗斯苏 35 战机, 25 日已抵达河北沧州飞行训练中心,正式交付中国,将进行苏 35 飞行员培训。 报道称,外间预计苏 35 战机若正式入列,中国空军将能深入东海和南海参与作战行动。对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可谓如虎添翼,如同获得一份“圣诞礼物”。 据资料显示,苏 35 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 2500 公里,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可达 3400 公里,战斗半径 1600 公里。 台湾东森新闻云 12 月 17 日报道称,苏 35 是俄罗斯目前拥有的最先进战机之一,技术等级直逼第五代战机,装备了推力向量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具备远程、多用途、高机动性等特性。 11 月,最新出厂的 4 架苏 35S 从远东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 KNAAPO ,中文全称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俄罗斯的一个制造战机联盟)连续向西部转场,且直接飞赴叙利亚战场。值得注意的是,前后 2 批前往叙利亚的苏 -35S 都是在出厂交付直接前往一线,这显示俄军对可靠性有相当的信心。 另据台湾中时电子报网站 12 月 22 日报道,军事专家曾称,苏 35 交付中方后,可将使解放军空军作战水准至少领先周边国家和地区空军半代以上。 点评: 中国收到“圣诞礼物”!首批苏 -35 战机在圣诞节如约而至,在歼 -20 批量服役之前的空当期,苏 -35 作为守卫中国海天的主力战机将获得“重用”。中国采购苏 -35 的计划拖延了近 2 年时间,期间谈判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当中国第 5 代战机的研发突飞猛进之时,俄罗斯明白当下可能是苏 -35 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后一个窗口期了,从买卖人的角度看那就是能卖 1 架算 1 架,蚊子虽小也是肉。而且随着中国战机技术飞速发展(很多方面已经把俄罗斯远远抛到后面),关于中国“偷窃”技术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了。更重要的是,在俄罗斯遭遇西方国家制裁而经济进入寒冬的时候,中国适时地送去了“温暖”(甚至提前支付石油价款)。 国际交往之间从来没有所谓的友谊,只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越多才能收回来更多利益,自强才能自立。中国 5 代机的进展如此之快,苏 -35 或许将成为中国最后“海淘”的一款战机了,当然这也是我们的幸事。 外媒关注 FC-31 改进版试飞成功:隐形性能提升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228/1560160.shtml 外媒称,中国试飞了国产隐形战机的改进版本,并计划将其销售价格定为美国隐形战机的一半,以打破西方对高科技飞机的垄断。这将对印度产生战略性影响,因为巴基斯坦已经对引进这款战斗机表现出兴趣。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网站 12 月 27 日援引《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 FC-31 “鹘鹰”的改进版本上周在辽宁沈阳进行了首次试飞。 报道说,这种双引擎、具有雷达规避能力的战机此前名为歼 -31 ,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负责研发。 报道称,中国这款隐形战机对印度有着战略上的意义,因为除中国外,与北京一起制造 JF-17 “雷电”战机的巴基斯坦已经表示有意购买中国的这款隐形战机。 2015 年 11 月,在阿联酋举办的第 14 届迪拜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展出了一架 FC-31 的大比例模型。 从该公司提供的规格说明来看,这款喷气式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 28 吨,飞行半径为 1250 公里,最大速度 1.8 马赫,即 1.8 倍音速。 它可以装载 8 吨武器。该公司说,这种飞机可在内部武器舱携带 6 枚导弹,在机翼下方还可以携带 6 枚。 据《俄罗斯报》网站 12 月 26 日报道,中国最新型战机歼 -31 的第二架原型机于 23 日在沈阳进行了首次试飞,名为 FC-31 “鹘鹰”。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证实了此事,但拒绝透露细节。外界首次获知歼 -31 是在 2012 年,当时,第一架原型机也是在沈阳上空进行了试飞。 报道称,此次试飞的是第二架原型机,它拥有更好的隐形性能,电子设备更加完善,机身构造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有效载荷得到提升。它的最大起飞重量 28 吨、作战半径 1250 公里,可以携带 8 吨以内的武器。 除歼 -31 外,中国自 21 世纪初以来也在开发另一款第五代战斗机,即更重型的歼 -20 。它的起飞重量为 36 吨,最高时速可达 2 马赫。 另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 12 月 27 日报道,中国日前成功试飞一款先进战斗机,其正在快速现代化的军队有望再次获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装备。 报道称,该飞机是中国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是继体型较大的歼 -20 之后现有的最先进战斗机。 报道称,此次试飞时值中国大陆与台湾关系再次紧张之际,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本月打破了美国执行了近 40 年的外交政策,直接与台湾领导人通话。 尽管北京坚称其广泛的装备升级计划属于防御性军事战略的一部分,但美国和中国在亚洲的一些邻国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强硬立场表示警惕。 《中国日报》援引一名航空专家的话说,在首架原型机试飞 4 年后,此次试飞的新型 FC-31 “鹘鹰”战机似乎拥有更好的隐形能力,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更大的载荷能力。 点评: 歼 -31 可成为 F-35 之外庞大的国际 5 代机市场上的另一选择。歼 -31 在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终于传出好消息,改进型的歼 -31 首次试飞。如今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只有 F-35 一款 5 代机在销售,有望在未来与之竞争的 5 代机中进度比较快的可能只有歼 -31 和 T-50 了(歼 -20 优先满足解放军需求),但是从俄罗斯把 T-50 订单全都甩给印度来看,这款 5 代机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坑钱的货”,而歼 -31 凭借其不错的性能以及巨大的价格优势有望成为 F-35 的最大竞争者,特别是对照 F-35 的成本“失控”。除了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之外,歼 -31 也被寄望成为中国航母舰载机,随着中国航母的高速发展,作为航母战力最直接体现的航母舰载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歼 -20 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上舰的问题,所以未来以歼 -20 为基础研制舰载战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许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未来航母甲板上可以看到歼 -31 的身影。 美媒关注伊拉克购买中国 FD-2000 防空系统:价格优于美俄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227/1554817.shtml 美媒称,伊拉克在防空系统上选择中国的高端装备。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 12 月 25 日报道,伊拉克显然已同意斥资 25 亿美元购买一组中国生产的 FD-2000 防空系统。中国将提供信贷,伊拉克可拖后一段时间付款,且可用数年时间支付有关款项。伊拉克过去就从中国购买过先进武器。 2015 年,伊拉克得以采购中国生产的 CH-4 无人机。该无人机系统与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十分相似。 FD-2000 是红旗 -9 的出口型,红旗 -9 防空系统曾在 2010 年成功击落一枚弹道导弹,还因可以低价取代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或俄罗斯 S-300 防空系统而享有盛誉。这种反导能力对潜在的出口客户至关重要,中国已让该防空系统家喻户晓。红旗 -9 大致相当于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报道称,当前,中国部署的远程防空系统以红旗 -9 为主,但该国还有大约 1/4 的防空系统是俄罗斯生产的 S-300 系统。 2003 年,中国开始向本国陆军和海军交付红旗 -9 系统。起初,该系统的战力要低得多。红旗 -9 系统所用雷达的很多技术显然源自俄罗斯 S-300 系统的技术。红旗 -9 系统所用导弹本身则与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十分相似。红旗 -9 系统的导弹最大射程约为 100 公里,导弹重 1.3 吨,内设无源导引头。 70 公里射程型的“爱国者”导弹重 1 吨, 20 公里射程专用反导型的“爱国者”导弹的重量只有前者的 1/3 。 S-300 系统导弹重 1.8 吨,射程为 200 公里。据信, FD-2000 系统取消了一些复制自美俄防空系统的较为明显的设置,这导致其战力略有降低,但可更有力地对抗有关技术剽窃引发的诉讼。 红旗 -9 系统具备移动能力。 120 型雷达的搭载和操作平台是一辆重型卡车。这种雷达可在 15 分钟内进入工作状态,还可在 10 分钟内关闭并重新在公路上机动。 120 型雷达的最大探测范围为 300 公里。中国将向出口客户分别出售红旗 -9 系统和 120 型雷达。 2013 年,叙利亚叛军曾截获一部 120 型雷达。 报道称,中国军队使用的红旗 -9 系统大多具备机动能力。陆军的红旗 -9 旅设有一个总部(配有 1 辆指挥车和 4 辆通信保养卡车), 6 个营(每个营配有 1 辆导弹控制车、 1 辆目标锁定雷达车、 1 辆搜索雷达车和 8 辆导弹发射车,每辆导弹发射车在弹筒中配有 4 枚导弹)。 报道指出, S-300 和红旗 -9 系统均未进行过实战测试。这很重要,因为俄罗斯设计的防空系统在实战中一般表现欠佳。俄罗斯人以及当前拥有 FD-2000 的中国人强调的是价格低廉、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说明书、测试结果以及潜力。 点评: 红旗 -9 又一次传出好消息。 2013 年在土耳其防空系统招标中,红旗 -9 击败众多欧美军火巨头的防空系统而最终中标,但是由于北约和美国极力阻挠,这笔交易流产了,但是这一波折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广告,红旗 -9 从此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因为交易失败是源于政治原因,能在初期被选中也说明其技术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好饭不怕晚”,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中亚地区已经发现了中国红旗 -9 的身影,而这次价值数十亿美元交易的对象则是中国的“老客户”伊拉克,从该国军方流出的中国产无人机参与反恐作战的视频也成为中国无人机价廉物美的“活广告”了。 中国的武器外销逐渐向高端装备方向努力,虽然遭遇诸多限制和阻碍,但是中国武器价廉物美的名声终将为我们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境外媒体:辽宁舰赴西太训练牵动各方神经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227/1556106.shtml 境外媒体称,大陆“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台防务主管部门 26 日表示,辽宁舰在 5 艘作战舰护卫下,沿台湾东南防空识别区外 20 海里(约合 37 公里)经巴士海峡航行,台方均有预置海、空兵力全程警戒。 据台湾“中央社” 12 月 26 日报道,台防务主管部门表示,大陆航母“辽宁舰”在 5 艘作战舰护卫下,于 25 日晚间 8 时沿台湾东南防空识别区外 20 海里经巴士海峡航行, 26 日上午 9 时通过屏东鹅銮鼻南方 90 海里继续向西南航行,台方均有预置海、空兵力全程警戒、监侦与应处,吁请民众安心。 路透社 12 月 26 日报道称,台防务主管部门 26 日说,大陆航母编队当天通过台湾南部海域,向西南方向航行。中国大陆称之为例行训练。 台防务主管部门发言人陈中吉说,防务部门会继续“监控并掌握情况”。 报道称,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通话令北京感到烦扰后,两岸关系再次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进行了此次训练。 日本政府发言人 26 日说,此次航行表明解放军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日本正在进行密切监视。 本月,解放军空军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上空进行了远程军演,令日本和台湾惊慌。中国大陆说,这些训练也是例行的。 日本广播协会网站 12 月 26 日报道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 26 日在记者会上称,中国海军航母 25 日通过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海域,首次进入太平洋,展现出中国海上作战能力的提高。 菅义伟还表示,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确认中国航母进入太平洋。 他说:“这显示出中国海上作战能力的提高,我们对此表示关注。有关中国舰艇在我国周边海域的动向,作为政府我们在继续关注的同时,期待警戒监视活动万无一失。” 另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 12 月 26 日报道,中国军方已向建立“蓝水海军”的雄心迈出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一步,这支海军能够远离本土投放中国兵力并保护中国的利益。 中国国家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编队 24 日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这是中国航母首次离开中国海域展开演习。 报道称,该航母编队周末在前往西太平洋海域途中经过一条有争议的岛链时,日本和台湾一直在监视辽宁舰的动向。 早前,辽宁舰已在南中国海举行过军演。最近几周内,辽宁舰完成了多次实战演习。 上周在黄海和东中国海,多架歼 -15 战机从辽宁舰起飞,展开空中加油和作战演习。 报道称,相较于美国的航母舰队,辽宁舰仍不能代表一种有力的军事威胁。不过,北京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也是中国首艘自主研发的航母。五角大楼认为中国还计划建造数艘航母。 中国领导人已誓言让军队现代化,以更好地保护中国的国界以及不断增多的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公民。 点评: 辽宁舰为我们奉献了很多的“第一次”! 2016 年 12 月初,辽宁舰首次进行实弹演练,而从这次辽宁舰航母编队演练的课目来看,其训练已经进入非常高的阶段。中国海军至少已熟练掌握一种航母编队组织模式。而到了月末,中国航母编队首次穿越“第一岛链”,进行了编队跨海区训练。中国航母的高速发展用实力给唱衰的西方评论界一记响亮耳光。素有“爱美之心”的美日舰机,这次也全程跟踪拍照,不负其“解放军御用摄影师”之名。而就在近日,除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有望于明年初下水之外,媒体上也传出中国第 2 艘航母正在上海建造的消息,而且还加装了弹射器。中国的航母发展就像近 30 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样,似乎并没有历史经验可供参照,用一个快被用烂的词来讲那就是“奇迹”,中国的蓝水海军步履铿锵,中国的航母梦将愈加美好。 外媒称俄传奇歌舞团遭重创:合唱团只剩 3 人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227/1556040.shtml 外媒称,一架飞往叙利亚的俄罗斯图 -154 飞机 25 日在索契附近黑海海域坠毁,机上乘客中包括 64 名俄军方著名的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演员。此次飞机失事对这一苏联时代的偶像歌舞团造成沉重打击。 据埃菲社 12 月 25 日报道称,这支歌舞团由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少将于 1928 年创建,成立的初衷是为提升士气,后来成为已经解体的苏联的真正“传奇”。 这支最负盛名的男声合唱团体从最初仅有二三十名成员的小歌舞团,历经多年发展成至今拥有 285 人的大型军队歌舞艺术团体。 歌舞团表演的节目既包括苏联时期的爱国歌曲,也有现在的流行曲目和民歌,如著名的《伏尔加船夫》等。创始人亚历山德罗夫是布尔什维克党党歌的曲作者,这首歌曲后来取代《国际歌》成为苏联国歌。 红旗歌舞团从成立之初就享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也因此成为代表苏联理想和价值观的形象“大使”。 另据俄罗斯《晨报》网站 12 月 26 日报道称,俄罗斯军队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主唱瓦季姆·阿纳尼耶夫表示,除三名独唱演员外,歌舞团的所有合唱团成员都在坠毁的图 -154 飞机上。 阿纳尼耶夫说:“我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所以我找歌舞团领导请假。此外,明天本应该有一场演出,所以团里决定让我和另外两名独唱演员留下。合唱团的其他人全上飞机了。” 根据俄国防部公布的坠机乘客名单,飞机上共有 64 名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成员,其中包括艺术总监瓦列里·哈里洛夫。 点评: 这个年终对俄罗斯来说有点像是“年关”!当特朗普一再表示亲近与阿勒颇战事的顺风顺水之后,俄罗斯人可能都对这个新年充满了期待,但似乎是物极必反的应验,糟心事儿也接踵而至。连续掉了 2 架飞机,第一次由于无人死亡还可以被轻松调侃——战斗民族“摔飞机”都这么霸气,可是接下来掉的这一架就没那么幸运了, 92 人全部遇难,传奇的红旗歌舞团几乎精英尽殁,久负盛名的合唱团只剩下了 3 个人 。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未有丝毫松动,即将回家钓鱼的奥巴马在最后时刻还搞了个大事情——驱逐了 35 名俄罗斯外交官。本来俄罗斯认为特朗普上台,美俄关系改善可期,但是经奥巴马这一出,似乎美俄关系若要回暖真的是“道阻且长”了。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情深义重”或许真的可以融化俄罗斯寒冬的冰雪,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个冬天还是分外寒冷! ( 2017-01-03 00:15:00 ) 外媒:辽宁舰远海演练具多重战略意义 参考消息网 12 月 29 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说,中国有权在国际海域航行。此前,一艘中国大陆的航母经台湾附近驶入南海。 据美联社 12 月 27 日报道,台湾防务主管部门 26 日称,这艘航母和 5 艘军舰在台湾以南 90 海里处航行。北京方面称,这是一次根据年度训练计划组织实施的远海训练。 北京此前一直指责美国军舰在南海进行挑衅性航行。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 12 月 27 日说,美国承认对南海的合法使用,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在这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 他说:“正如我们常常通过我们自己的海军舰船在同样海域的航行所证明的,这就是自由航行权。”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12 月 27 日报道,官员们 12 月 27 日称,中国军方已派遣一艘航母在引发争议的南海巡逻。分析人士表示,此举是为了应对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的猛烈抨击。 报道称,中国大陆第一艘也是唯一的航母辽宁舰最近被发现引领该国其他几艘军舰在台湾和日本海岸附近巡逻。 中国军事专家称,辽宁舰此行是对美国长期以来在太平洋的军事优势的挑战。有几位专家认为,此次行动是对特朗普的测试。特朗普在诸如台湾、贸易和朝鲜等问题上采取激烈的措辞和行动,从而激怒了中国。 上海政法学院的专家倪乐雄表示,此举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测试我们的底线,我们也会以牙还牙”。 报道称,北京派遣航母编队的决定看上去很有可能使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专家帕特里克·克罗宁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此举的目的是告知邻国,北京将在东亚水域设置安全区域,即使是特朗普总统也不能扭转这一趋势。” 报道称,中国官员则对辽宁舰此行的意义轻描淡写,称其只是在参加年度训练。 在台湾,官员们呼吁谨慎行事。许多居民担心,大陆正在由于特朗普的行动而寻求惩罚台湾。 另据日本《朝日新闻》 12 月 28 日报道称,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航母率领的编队首次途经太平洋进入南海航行,意在显示自身防卫能力的提升和在与周边国家存在主权争议的海域实际控制能力的增强,也包含在就职仪式前动摇批评中国的特朗普、牵制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台湾当局的意图。 中国海军的战略与时俱进,正在向着将活动区域扩展至太平洋的“远海防御”战略发展。 报道称,伴随着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除了在资源开发等方面需要扩大海洋权益外,还必须在空中战斗力、远程导弹攻击等主战力量方面确保更大的作战空间。 将海洋权益视为“核心利益”的中国领导层重视海空军,重视提升“区域拒止”能力,在发展弹道导弹和潜艇的同时,也将航母置于主战力量的位置。辽宁舰之所以突破此前一直被视为防卫边界的“第一岛链”前出太平洋,就是为了彰显中国防卫能力的提升。而且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还罕见地亲自登上航母指导训练。 此外,中国还在南海继续其构建军事据点的行动。辽宁舰此次进入南中国海也是为了验证在高温高湿天气和不同于其他海域的通讯条件下进行实战的能力。 军事专家谢永亮指出,中国海军到 2025 年将拥有三个航母战斗群,从而摆脱岛链束缚。 美方之所以采取克制性的应对方式,原因在于预见到了中方的挑衅行动。中方一直以来总是在美国政权过渡时期采取行动进行干扰。前不久刚发生了中国海军舰艇抢走美海军无人潜航器的事件。随后就是航母编队的这次行动。 辽宁舰此次是绕过台湾东侧进入南中国海的。台湾的防务人士认为,这是在显示大陆有能力在台湾局势生变之时阻断日美的支援。 报道称,日本防卫省官员则将辽宁舰的动作视为中国进军太平洋的象征。 【图说】本月早些时候,辽宁舰在渤海海域进行了实弹演习。(法新社) ( 2016-12-29 10:55:30 ) 中国第二款歼 -31 露面 外媒 : 若出口能抵消美军空中优势 外媒称,美国军力一向依赖空中优势,但是西方观察家说,中国的隐形战机似乎正在抵消美国这个优势。 中国第二款歼 -31 隐形战斗机露面令中国更接近成为能够躲避雷达的隐形战机的出口国,也使得美国在对抗中面对中国造的隐形战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017-01-03 08:06:56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 BBC 中文网 1 月 2 日报道,就在报道说中国最新的隐形战机首飞的时候,在美国的防务记者戴维·阿克斯认为中国可能外销隐形喷气战机。 中国第二款歼 -31 露面 BBC 中文网 1 月 2 日报道称,中国第二款歼 -31 隐形战斗机露面令中国更接近成为能够躲避雷达的隐形战机的出口国,也使得美国在对抗中面对中国造的隐形战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戴维·阿克斯在美国新闻网站《野兽日报》上撰文认为,如果中国这么做就会抵消美国在空战中的主要优势,即其在冲突中对外国空军的技术优势。 中国军事网站开始流传中国歼 -31 隐形战斗机 12 月 23 日在沈阳飞行的视频和照片。北京利用其军事网站和博客让中国最新的隐形战机亮相。 分析说,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制造的单引擎的歼 -31 隐形战斗机似乎取得了更好的隐身性能,实战能力也更强。第一款单座歼 -31 有宽宽的梯形尾翼,但是第二款的战机尾翼的角度匹配更好,有助于其获得更好的隐身性。 此外,两年前第一款歼 -31 试飞时发动机拖着浓烟,似乎表明飞机使用了俄罗斯制造的引擎。但是在第二款歼 -31 试飞时浓烟消失,飞机似乎使用了新型发动机。 戴维·阿克斯认为歼 -31 研发迅速的同时,中国迅速发展的隐形战机歼 -20 已经到了部署阶段。显然中国空军在 2016 年底已经开始为前线空军装备这种双引擎的隐形战机。歼 -20 在 7 年前才做过首飞。 中国研发迅速 据 BBC 中文网 1 月 2 日报道,相比之下,美国空军的 F-22 隐形战机从 1990 年制造出原型机,到 2005 年进入部署阶段,历时 15 年。体积更小的 F-35 隐形战机从首飞到部署也历时 15 年。 美国国务院在 2016 年给国会的关于中国军事能力的年度报告中说,歼 -31 包括了同歼 -20 相同的技术。但是报告没有说明两款隐形战机共享的技术是什么。 据中国媒体报道称,中国禁止出口歼 -20 。这种出口禁令会促使中国航空业制造技术足够先进能够吸引外国客户的隐形战机,但这种飞机的先进性又不足以令北京有出口顾虑。 五角大楼的报告说,中国航空业正积极推销歼 -31 这种第五代多功能战斗机,同美国的 F-35 争夺海外市场。 虽然美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主要的军火出口国,但是中国的无人机和非隐形战机正逐渐在全球市场,主要在中东和非洲,扩展销售。 根据美国国务院 2016 年的报告,歼 -31 的制造商正积极游说北京希望中国空军也装备这款飞机。如果游说不成功,歼 -31 就可能成为世界上首款商业销售的隐形战斗机。 美国的 F-35 虽然在国际武器市场上备受青睐,但是这款飞机是美国政府资助研发为美国政府供应的项目。目前五角大楼将会是 F-35 战机 2/3 产量的归宿。 因此如果歼 -31 如果成为出口战机,那么就可能倍增美国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风险。例如,在中东和非洲冲突地区巡逻的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就可能遭遇中国制造的隐形战机。 港媒评歼 20 挂 4 个副油箱试飞:可直飞美阿拉斯加 参考消息网 12 月 27 日报道 港媒称,内地军事网站流传的短片,曝光中国国产第五代隐形战机歼 20 携带 4 个副油箱试飞的画面。 这表明歼 20 的试飞任务已进入尾声,未来解放军的隐形战机可跟一般战机一样,使用外挂武器执行任务,并增加携带武器的数量,有利提升战斗力。 香港《明报》网站 12 月 27 日报道,央广军事消息显示,短片显示歼 20 隐形战机 2012 号塬型机的机翼下有 4 个外挂点,可挂 PL-10/PL-15 空空导弹及副油箱。 内地媒体军事评论员分析,此次多个副油箱挂载试飞,有可能是在测试歼 20 的不加油转场航程。即在中国境内通过挂载副油箱加大航程的紧急调运能力。因副油箱对于五代机的隐形性能的影响,因此用于安全空域内的远距离转场作用,要比以隐形战机执行非隐形战机的一般任务更具备说服力。 有熟悉军事人士估计,外加油箱可使该款战机的航程大增至 6500 公里,即足以由中国东北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有余;如 4 个挂点下搭载 4 枚 PL-15 或 PL-21 导弹,也可有效远距猎杀“敌方”的预警机与加油机。而猎杀这一类的高价值低机动性的空战辅助类任务目标本身,也是五代机设计需求的一部分。 ( 2016-12-27 09:17:38 ) 港媒称歼 -31 二号机首飞:弃用俄制发动机改用国货 参考消息网 12 月 21 日报道 港媒称,解放军歼 -20 战机最近正式曝光、俄罗斯首批苏 -35 战机亦预计在圣诞节交付中国之际,有传沈飞集团制造出隐形战机歼 -31 的二号机。新机经大改良、换上新国产发动机后,据称可能已在 12 月进行首飞。 香港《经济日报》网站 12 月 21 日报道称,有“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沈飞集团,代表作是歼 -8 、歼 -11 ,以及航母舰载机歼 -15 。至于研发中的双发双垂尾隐形战机“鹘鹰”歼 -31 ,与进展顺利的成飞歼 -20 相比,命运就显得扑朔迷离。 报道称, 2012 年 6 月歼 -31 的 1 号原型机首次曝光,隐形的设计性能和 F-22 和 F-35 相似,外传这是中航工业自筹资金发展; 2014 珠海航展上,代号为 31001 的歼 -31 战机原型机曾进行飞行表演,但浓浓的黑烟让首秀成绩大大扣分,之后就几乎销声匿迹。 但有内地媒体日前曝光图片,显示沈飞集团已制造出疑似歼 -31 战机的二号机,新机作出大改良,当中包括“换心”——换上新型的国产发动机,不再用俄制发动机。有传该机更已于 12 月进行首飞。 而消息获外国军事网站 Quwa 转载,称第二架歼 -31 战机的原型机将进行试飞。 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7 月,一辆卡车运载神秘飞机的照片在网络热传。外界猜测,这个被军绿色布包覆盖的新型飞机很可能是歼 -31 的 2 号原型机,不过,相关猜测从未获得可靠的官方证实。 请见附件(图): ()1境外媒体辽宁舰编队训练视频公布 南海首现飞鲨身影(图).doc
个人分类: 物理|2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中国在太空测试电磁引擎 若成功到火星只需10周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12-28 14:31
评:中国在太空测试电磁引擎 若成功到火星只需 10 周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12 月 20 日报道,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一个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似乎证明他们已成功开发出电磁驱动引擎( EmDrive )技术后,这种革命性的无燃料引擎技术在最近引发了争议。据称,如果这种不符合物理学常识的概念成为现实,这一引擎可以让人类在 10 周时间内到达火星。 但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声称, NASA 的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并且计划“尽快”在人造卫星上运用这一技术。 由于不存在燃料的喷射,电磁驱动引擎将违背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牛顿第三定律。不过据《国际财经日报》英国版报道,在北京的一次记者会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证实,政府从 2010 年起一直在资助这项技术的研究,并声称他们已经研制出一台设备,目前该设备正在近地轨道上进行测试。 就在公布此消息的一个月前,匿名消息人士告诉《国际财经日报》英国版,电磁驱动引擎测试正在天宫二号上进行。 据《国际财经日报》英国版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负责人陈粤在记者会上说:“各国研究机构近年来已经对电磁驱动引擎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重复性测试。可以说, NASA 发表的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这项技术。一个完成毫牛顿级微推力测量试验的实验性验证平台的确立,以及多年的重复性试验和对于相关干扰因素的研究,证实在这一类型的推进装置中是存在推力的。” 根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总设计师李峰称,研究团队已经制造出一台样机,该样机迄今为止只能产生几个毫牛顿的推力。要能对人造卫星产生作用,这种发动机需要把推力提高到 0.1 ~ 1 牛顿之间。 李峰在记者会上说:“这项技术目前处在原理论证阶段的后期,目标是使该技术能够尽快地用于卫星工程。尽管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我们有信心取得成功。” 在上个月 NASA 的研究正式发表后,许多人曾对该研究结果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因为实验中存在误差。这些人中包括高级推进系统专家布里斯·卡森蒂。 卡森蒂是康涅狄格大学的工程学教授,他对该校校刊《今日康涅狄格大学》表示,电磁驱动引擎对物理学原理的违背将“推翻我们所知道的全部物理学原理所依据的大部分基础知识”。 NASA 的这篇发表在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推进和动力杂志》上的论文介绍了 NASA “鹰工厂”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成功试验。论文的发表意味着它经过了与此项研究无关的科学家们的评议,从而提升了它的可信度——但这未必意味着研究结果是真实有效的。 卡森蒂说:“我个人认为对于这一结果可以有某种一般的解释。例如,电流会使该引擎内部的元件发热,它们在实验过程中会膨胀,从而导致运动并表现为力的形式。此类影响是很难排除的。尽管论文的作者们不仅试图排除这些热力影响,还试图排除其他许多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因素。” 尽管科学家已经发现牛顿定律在高速下并不适用的情形,但卡森蒂指出“牛顿定律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正确的”。 他说:“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研究结果在进一步的分析和测试中能够站住脚的概率是渺茫的。但不会是零。” 本质上,电磁驱动引擎利用一个锥形密闭室内的光粒子及其周围不断反弹的微波来产生推力。这种运动在锥形物体的狭窄端产生推力,从而推动引擎前进 本博主评: 所谓“电磁驱动引擎 , 就是: 利用一个锥形密闭室内的光粒子及其周围不断反弹的微波在锥形物体的狭窄端产生推力。 并非 “不存在燃料的喷射”,而是在锥形物体的狭窄端喷射其中产生的光子。 并非“无反作用力”,而是利用喷射光子的动量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锥形物体。 锥形物体的速度应是喷射光子的动量的总量除锥形物体的质量。 锥形物体的速度并非光速,也只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到火星只需 10 周” 这样的器件,也不必在太空测试。
个人分类: 物理|2469 次阅读|7 个评论
外媒称圣普与台湾"断交"引连锁效应: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12-22 11:33
外媒称圣普与台湾 断交 引连锁效应 : 外媒称,中国外交部 12 月 21 日表示赞赏,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政府中止与台湾所谓“外交关系”。 台湾当局外事主管部门证实,表示“深感遗憾并予以谴责”。 台湾当局宣布蔡英文 2017 年开年后对中美洲 4 个国家进行访问的次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做出“断交”决定,成为蔡英文上台 7 个月后首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时机巧合令人不禁对台湾在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外交”板块未来动向高度关注。 2016-12-2200:29: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12 月 21 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断交”一事答记者问,表示:“我们注意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当地时间 20 日发表声明,决定同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中方对此表示赞赏,欢迎圣普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上来。”她还说:“众所周知,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2758 号决议,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该决议所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12 月 21 日报道,关于此次“断交”,大陆的意向也有可能在背后产生了影响。 报道称,台湾拒绝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提出的财务援助请求, 12 月 21 日凌晨被通知“断交”。随着此次“断交”,台湾的“邦交国”减少至 21 个。 路透社 12 月 21 日报道称,台湾此次“断交”时值两岸关系敏感时刻,可能进一步使两岸关系陷入冰点。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12 月 21 日报道,台湾当局宣布,蔡英文 2017 年开年后对中美洲 4 个国家进行“访问”的次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做出“断交”决定,成为蔡英文上台 7 个月后首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时机巧合令人不禁对台湾在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外交”板块未来动向高度关注。 报道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转向中国大陆,显示蔡英文上台后两岸互信在缺乏“九二共识”下呈现动荡的必然性。蔡英文预订 2017 年 1 月 7 日出访中美洲,无疑将直接测试台湾在中美洲地区的实质影响力。 蔡英文以出席 1 月 10 日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夫妇就职典礼为契机,顺道访问外事关系警讯不断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与萨尔瓦多。 报道称,台湾在中美洲保持外事关系的两个贫困国家洪都拉斯与萨尔瓦多,同时名列向大陆递橄榄枝却被婉言劝回国家之列。 马英九第二任台湾当局领导人任内,洪都拉斯要求与大陆互设商务办事处未果,却召回“驻台大使”与“商务代办”,两年后在台湾援赠领导人专机后“恢复”。今年 10 月胡安·奥兰多·埃尔南德斯总统应邀访台,却提前在“双十”庆典前离境,再向大陆表态。 华春莹回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简称“圣普”)与台湾“断交”的“金钱援助”说 “你很有想象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21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圣普政府与台湾“断交”时表示。 圣普政府当地时间 20 日发表声明,决定自即日起与台湾“断交”。 有记者提及一种说法,中国政府是否许以金钱援助换取圣普政府与台湾“断交”? 对此,华春莹作上述表示,并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联大 2758 号决议所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我认为,圣普政府决定与台湾当局‘断交’体现的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华春莹明确表示。 据媒体统计,圣普政府同台湾“断交”将使台湾所谓“邦交国”减少至 21 个,其中 12 个位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据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将于近期“访问”中美洲。 有记者问,中国是否正在同有关拉美国家接触,说服其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对此,华春莹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各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前提和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在回答相关提问时,华春莹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和 13 亿多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是中国同世界各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前提和政治基础。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2758 号决议,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该决议所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 ( 2016-12-2119:31:02 ) 冈比亚宣布与台湾“断交” 台外事部门将派员斡旋 中国台湾网 11 月 16 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冈比亚闪电宣布与台湾“断交”,这也是马英九上任 5 年多来,首度面临的“断交”危机。台外事部门将派适当人员飞往当地了解斡旋,确定台湾与冈比亚“邦交”有无挽回空间。 冈比亚 14 日致函台湾驻“冈比亚表处”,决定自即日起台湾与冈比亚“断交”。 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永乐说,将派适当人员飞往当地了解斡旋,已接触若干人选,目前仍在作业中,这一两天就会决定。但他澄清并非派出特使,而且层级也不会拉太高。(中国台湾网 周剑) ( 2013-11-1611:10:16 )
个人分类: 哲理|1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应坚信科学!
热度 29 lxu2800 2016-12-16 10:07
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应坚信科学!—美国总统大选感言 前二天又去了我的母校,秋日阳光下的UCLA校园显得宁静详和,年轻的学生们忙碌地穿梭在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在几天前,总统选举的结果传来,这里曾经有过好几天的不安和骚动,成百上千的学生和教授们走上街头,被迫发出了愤怒的吼声:“特朗普不是我们的总统!” 抗议也行、示威也罢,选举的结果放在那里又不能改变,所以也闹腾不了几天,一切就像南加州的天气,风雨总归短暂,安定晴朗毕竟还是常态。学生还得回到教室面对考试,教授总要摧眉折腰向联邦机构申请研究经费,现代人多数是识事务的俊杰,更何况名牌大学里充斥着“精致利己主义者”,谁会为了信念去抛头颅洒鲜血呢?费些时间化点金钱也都是不情不愿的。想起三十余年前刚到UCLA,那时候的学生政治抗争可要激烈持久得多,记得学生造反派在校园的中心草坪上扎满了帐篷,日日夜夜坚守抗争。那时我晚自习后回宿舍经过,看着连片的营帐和里面摇曳的灯光,颇有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感觉,常为之动容。现在的学生运动可要差远了,一代不如一代,几乎全球都是一个样。 事实上秀才们的抗争也没有什么用的,吵闹几天,把负面情绪洩放掉就可以了,接下去该干吗干吗。真正的抗争还得拿起法律的武器,自己的信念和利益还得靠自己来维护。总统选举的结果虽然无法改变,但联邦的总统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加州的一些地方政府和机构已经开始行动,决心捍卫自己的州权,不会让那位新总统为所欲为的。 美国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简称,美国的州实际上是国,California State 翻成中文应该是加利福尼亚国(或者是加利福尼亚邦),在内政管理的权力和义务上更像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是中国人概念中的州或省。一位主要靠红色保守的内陸各州支持当选的总统对蓝色自由的沿海各州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特别对付加州这样深蓝自由化左派大本营,实在非常考验这位有些偏激的新总统的政治智慧,我估计除了妥协和让利也没有其它什么好办法的。加州铁了心要维护州权,也让许多政治学专家跌破眼镜。维护州权一直是保守右派的专利,常常用来对抗民主党的“大政府主义”和“人权高于主权”这些政治专利,怎么转眼一个铁杆民主党的加州竟然拿起了共和党的护身法宝反戈一击,政治风云的波诡云谲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政治运作的背后除了利益还是利益,顺着一条金钱利益链条摸过去,一切也都不难理解的。 美国总统虽在许多内政的决策和运作上受到州政府多方制约,常常难有大的作为,但是在一些联邦事务上却有充分的决断力。人们想到的联邦事务往往只是军事和外交,却忽略了国家科技发展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美国总统集中了全国科学技术活动的最高决策权与领导权。对总统直接负责的总统科学顾问和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协助总统处理全国的科学技术问题。美国大学和一些国家实验室的科研经费几乎全部来自联邦政府各个结构的支助,联邦政府通过研究与开发(RD)经费来控制和引领全国的科技活动。 这次共和党有总统和参众两院在手,必然会根据共和党的理念修正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策略。具体来说,关于气候变化研究、新能源开发、太空计划和干细胞研究方面一定会有较大的动作,许多研究项目会被砍掉。我去母校遇到的一些过去的同事朋友,都有些心事重重、愁肠百结。谁也难以预料究竟会有哪些大的变化,而这种不确定性使研究人员更为纠结,这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于美国此次总统选举,许多著名高等学府的学者们的担心和忧虑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无法理解一位如此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甚至带有反智倾向的候选人怎么能最后胜出,在这样的总统领导下国家的科技发展会走向何处?学者们的担心绝不是杞人忧天,大选的尘埃未定,特朗普就准备提名传奇的页岩巨头,大陆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哈罗德·汉姆担任美国能源部长。如果落实的话,这将意味着会出现美国历史上首位由油气业界老板直接担任的能源部长。一个不顾环境影响只求油气资源开发的特朗普,加上一个做原油生意的哈罗德·汉姆做能源部长,这个组合无疑是美国油气业界的一针兴奋剂。但是对于新能源的研发,对于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定将成为一场恶梦。 这次大选中,特朗普团队的竞选口号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挺高大上的,问题是很少有人仔细想一想,美国过去为什么伟大?现在哪里不伟大了?究竟如何才能再次变伟大?这几个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指向同一个目标—科学技术。 美国以科技立国,这个国家的奠基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本人就是位杰出的科学家,现在的那些政治家的学识和战略眼光与富兰克林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强大的科技实力是美国军事和经济长期独步全球的首要原因,也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一个主要靠反智人士和民科团体起哄推选出来的缺乏基本科学素养的领导人,怎么又能引领美国再次伟大呢? 从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来看,科学技术不仅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基础,它更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保证。科学的本质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这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当民众缺乏科学的基本素养,政客们又把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凌驾于科学精神之上,由此开展的所谓大民主必然会走向民主的反面。 美国今日的政治走向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的民主进程敲响了警钟。由精英民主走向大众民主的过程中,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养成人人学习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风貌,实在是大众民主成败的关键所在。 美国的精英中,对于民主与科学的关系,还是不乏远见卓识的高人。这次大选过后没有几天,著名政治评论家、原哥伦比亚电视网晩间新闻主播 Dan Rather 发文: “ Now, More Than Ever, We Must Stand Up for Science! ”(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应坚信科学!)该文全面阐述了科学不仅对国家的软硬实力有着决定性作用,科学也是民主政冶和民主决策最重要的基础。文章指出这次总统选举全面暴露了国家在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上的失败。文章进一步指出,要把大选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科学家和媒体必须连手对大众进行再教育,在科学的大旗下联合起来与当政者据理力争,引领美国重返科技强国之路,真正让美国再次伟大!全文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鼎力之作。 可惜啊,在这个滚滚红尘之中,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样好的文章又有几人会认真研读,又道是:“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又谁听?” 本文曾于12月5日首发于澎湃新闻,今日略作増删后保存于我的科学网博客空间。 李红雨 的评论 2016-12-16 15:17 船行险滩的时候,船上的乘客只能将命运交给掌舵者;船行静水的时候,乘客只愿欣赏沿途的风景,不会关心如何前行;船行的前方面临不测的预期时,每个乘客才会焦躁于船行的方向,更愿意倾向于保守的航向,并剥夺掌舵人航向的选择权。现在的世界更倾向保守化,其实就是群体对于悲观前景的预测体现。民主化的社会这时候特别容易被所谓的民意所绑架,形成非智的社会构型。通常来说,民主虽然名义上比较冠冕堂皇一些,但是骨子里其实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形式,而每个人的私利心总和起来,构成了社会的最大的公约数,可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社会中每个人是私利而且理性的,因此这种总和的结果应该是稳定的并且平衡的。可惜的是恰恰这些在选举形式上是不成立,很多大嘴的人多了社会的情怀,放大了社会的悲情,从而绑架了沉默多数人的话语权,导致民意表观的异变性。反观类似中国这类的国家,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精英治国的理性能够保持其政策稳定性,这点在现今爬坡过坎的发展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爬过这个沟坎,也许中国社会才能真正有闲暇和实力细细思考社会公平与法制的切实落实。美国确实第一次面临建国以来国际实力的再平衡操作,保守主义只能让美国成为美洲的美国。这个世界本来就该形成美国治欧,中国治亚,俄罗斯跨越欧亚的板凳形力量构造,川普主义会让这种最合理的平衡变得混沌不堪,即丧失立国之本,又丢掉世界的道义责任,从而使得美国不再伟大。美国的精英还是需要把这种保守主义从政策的实施面上清除出去,2+1共治世界的局面也许是真正能够稳定住的世界和平构架。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5822 次阅读|85 个评论
美对菲停售步枪 杜特尔特痛骂: "猴子"不卖 我们也有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11-3 17:31
美对菲停售步枪 杜特尔特痛骂 : 猴子 不卖 我们也有 英媒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2 日责备美国停止向其国家出售 2.6 万支步枪的计划,称作此决定之人是“傻瓜”和“猴子”,并表示他可能求助于俄罗斯和中国。 杜特尔特在电视讲话中说:“看这些猴子,我们想买 2.6 万支步枪,他们不想卖。婊子养的,我们有很多国产枪支,这些美国傻瓜。” 2016-11-03 07:46: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 据路透社 11 月 2 日报道,杜特尔特常常在讲话中痛斥这个前殖民宗主国。他 2 日说,他一度信任华盛顿,但后来失去了对这个菲律宾最大盟友的尊敬。 一些参议院工作人员 10 月 31 日对记者说,在本·卡丁参议员表示他将反对后,美国国务院停止了向菲律宾警方出售突击步枪的计划。 他们说,考虑到在杜特尔特发动的为期 4 个月的血腥扫毒战期间菲律宾境内存在侵犯人权现象,身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民主党领袖的卡丁不愿让美国提供这些武器。 杜特尔特在电视讲话中说:“看这些猴子,我们想买 2.6 万支步枪,他们不想卖。婊子养的,我们有很多国产枪支,这些美国傻瓜。” 杜特尔特重申,俄罗斯和中国已显示出向菲律宾出售武器的意愿。
个人分类: 哲理|1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港媒:国产航母安装"中华神盾"雷达 对空360度无死角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11-1 09:41
港媒 : 国产航母安装 中华神盾 雷达 对空 360 度无死角 港媒称,继国防部日前证实首艘国产航母主船体已合拢成型后,网友再度披露最新的建造进度。从流出的照片可以看出, 001A 型航母已安装上“中华神盾”雷达系统的底座构件。 事实上,内地官方过去鲜少针对 001A 型航母建造对外公开表述,整体进度几乎都由“网民”所捕捉。分析指出,国防部在 27 日的正式说法,除了是证实坊间流传,同时也暗示该航母建造的难点已被攻破。 2016-11-01 00:17: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香港《经济日报》 10 月 31 日报道,有军事观察人士猜测,国产航母将使用新型 X 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可以涵盖 360 度搜索扇区。对空最大探测距离将不会低于 400 公里,赋予航母拥有强大的远程对空探测和多目标监视、跟踪能力。 事实上,内地官方过去鲜少针对 001A 型航母建造对外公开表述,整体进度几乎都由“网民”所捕捉。分析指出,国防部在 27 日的正式说法,除了是证实坊间流传,同时也暗示该航母建造的难点已被攻破。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当天在记者会上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目前已完成设计工作,主船体已在坞内合拢成型,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舾装等建造工作”。 内地媒体报道,按照目前公开的进展推断,首艘国产航母距离正式服役可能还需要 2 年左右。 据了解,去年 12 月 31 日是内地官方首度对外证实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的消息。当时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指出,这艘航母正在大连进行建造,排水量约为 5 万吨级,采用常规动力装置;搭载国产歼 -15 飞机和其他型号舰载机,固定翼飞机采用滑跃起飞方式;舰上将配有满足任务需要的各型设备。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船体已合拢成型 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1028/1379813.shtml 境外媒体称,中国国防部 27 日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舾装等建造工作。这是中国在武装力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的最新一步。 据德新社 10 月 27 日报道,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记者会上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目前已完成设计工作,主船体已在坞内合拢成型,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舾装等建造工作。 20 年来,中国一直大力投资军队现代化建设,目的是使军队能够打赢短期地区冲突。 最初于上世纪 80 年代在乌克兰建造的辽宁舰是中国军队的首艘航母。目前它被用作训练舰。 据台湾“中央社” 10 月 27 日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27 日说,大陆首艘自制航母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目前已完成设计工作,主船体已在船坞内合拢成型,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舾装等建造工作。 这是大陆国防部首度在公开的记者会上提到首艘自制航母较具体的组装进度,以往都是以“按计划进行”等词汇一语带过。 据俄罗斯卫星网 10 月 27 日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火箭军部队均是具备实战能力的部队,在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吴谦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火箭军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拥有射程衔接、有效慑战的武器装备体系。 点评: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舾装等建造工作,这是国防部公布的中国国产航母较为具体的最新进展。 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改装到自建,周期之短堪称“奇迹”,中国工业实力在独立研制航母相关的设备上也充分体现,外媒早就分析中国可能正在建造航母舰载机弹射器,而且是“一步到位”的电磁弹射器,随着加固前起落架的新型歼 -15 战机的曝光,再加上早先曝光中国电磁技术取得突破的报道,外媒这种“乐观”猜测似乎并非无稽之谈,更有媒体表示中国在陆地上建立 2 个弹射训练装置(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 052D 驱逐舰的批量下水,再加上新型万吨驱逐舰和新攻击核潜艇建造的消息,中国的航母编队已具雏形,中国在武装力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请见附件(图): ()1港媒国产航母安装中华神盾雷达 对空360度无死角(图) .doc
个人分类: 物理|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美"欢迎"中菲建密切关系 要求解释菲美分离言论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10-22 21:27
外媒 : 美 欢迎 中菲建密切关系 要求解释菲美分离言论 杜特尔特 20 日在北京宣布要与美国在经济上分离。美要求解释,并表示杜特尔特的讲话与美菲之间长期的紧密联盟背道而驰。但美称欢迎北京与马尼拉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外媒称,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表示对杜特尔特与美国“分离”的讲话感到“困惑”,并表示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美国最高外交官丹尼尔·拉塞尔本周末访问马尼拉时会向菲方寻求解释。 2016-10-22 07:34: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路透社 10 月 20 日报道,国务院发言人约翰·柯比说:“我们将就总统关于与美国分离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寻求解释。我们不清楚他确切的意思是什么。” 报道称,国务院和白宫都表示杜特尔特的讲话与美菲之间长期的紧密联盟背道而驰。但他们表示,华盛顿欢迎北京与马尼拉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白宫发言人埃里克·舒尔茨告诉记者:“美国与菲律宾的联盟是建立在 70 年的历史、人民之间紧密联系和众多共同安全利益之上的。”他指出,美国政府尚未得到菲律宾官员改变双边合作的任何要求。 埃菲社 10 月 20 日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20 日在北京宣布,要与菲律宾的主要盟友美国在经济上分离,但美方尚未收到任何改变与菲律宾援助或合作关系的正式请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宫人士表示,美国政府尚未通过官方渠道收到任何此类请求。 另据路透社 10 月 21 日报道,菲律宾一名政府官员 21 日敦促公众不要急着解读总统杜特尔特在北京发表的关于与美国分离的言论,等待指导方针。 总统府新闻办公室助理秘书玛丽亚·巴纳格说:“不要急着解读总统的讲话,我们必须等待总统和外交部(官员)在回国以后给出指导方针。” 贸易和工业部长拉蒙·洛佩斯 21 日表示,菲律宾将保持与美国的贸易和经济关系。洛佩斯在北京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菲律宾频道说:“我要予以澄清。就经济(关系)而言,我们不会停止与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总统特别提到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和东盟地区的关系。” 他说,菲律宾将“不再过于依赖一方”。“但我们绝对不会停止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杜特尔特要与美“诀别” 外媒 : 美要菲作出具体解释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2 日报道 外媒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访问中国时表示“将与美国诀别”。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约翰·柯比在 10 月 20 日的记者会上回应称,“不符合美国与菲律宾构建的友好关系”,显示出不满,敦促菲律宾方面“对杜特尔特的真实意图作出解释”。 美国要求菲律宾澄清“诀别”何意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10 月 21 日报道,柯比说,美国还没有召见菲律宾驻美大使要求提供解释。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星期日将按原定行程访问菲律宾,预计拉塞尔会利用这一访问寻求菲方解释杜特尔特的言论。 柯比强调,美国与菲律宾的防务合作关系没有改变。他说:“我们在与菲律宾双边防务条约方面的承诺仍然坚实稳定。”柯比还强调美菲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至于杜特尔特的亲中言论,柯比说,美国欢迎菲律宾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他说:“我们不把它看成威胁,不把它看成是不受欢迎或是具有反作用的。相反,我们认为杜特尔特与邻国改善关系,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对地区稳定有益的。”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10 月 21 日报道,柯比强调,奥巴马政府与菲律宾持续深化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但对于杜特尔特的言论指出,“不仅是美国,区域的很多友好国家与伙伴国也感到困惑”。 报道称,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视亚洲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一直在加强与菲律宾的同盟关系,但 6 月底出任总统的杜特尔特表现出反美姿态,美国的危机感正在加强。 杜特尔特在中美间的危险博弈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 10 月 21 日刊文称,行事高调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利用本周对北京的访问,上演了一场脱离该国最亲密的盟友美国、转投崛起中的超级大国中国怀抱的大戏。 这是杜特尔特自 6 月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访问东盟以外的国家,在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中,他表示,是时候对美国“说再见了”,并宣称“只有中国(能够)帮助”菲律宾。从遵循他此番言论的逻辑推导出的结论来看,此番言论将代表着冷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力量最重大的一次调整。 文章称,尽管言辞坚定,但实际上,杜特尔特很可能只是在美中之间“见风使舵”,而非要彻底转变菲律宾的根本战略立场。尽管如此,他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尝试——不仅对菲律宾,对整个地区而言也是如此。 文章认为,杜特尔特痛批华盛顿来讨好北京,但他的话有可能同时疏远这两个世界头号大国。马尼拉似乎赌的是美国不会仅仅因杜特尔特对奥巴马出言不逊就放弃其关系最密切一个地区盟国。 文章称,未来华盛顿可能不会愿意无视杜特尔特发出的更实质性的威胁,如誓言取消与美国的联合军事演习,而这些军演正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的关键部分。 文章称,就中国这一边而言,北京方面认为南海是一个二元问题。安抚性的话不太可能长久令中国满意。 文章认为,杜特尔特不是唯一需要仔细思考的人。华盛顿方面也该认识到它对马尼拉与中国之间的互动负有部分责任。奥巴马的转向亚洲战略一直实施得不温不火,美国也一直将菲律宾等国的忠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美国需要展现出维系与亚太地区盟友之间友情的更大决心。 ( 2016-10-2200:28:01 ) 杜特尔特称与美“分道扬镳” 美国要求菲方讲清楚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1 日报道 英媒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科比表示,针对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北京发表有关与美“分道扬镳”的说法,美国不清楚他确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将寻求菲律宾澄清说明。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10 月 21 日报道,杜特尔特访问北京, 10 月 20 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一场商业论坛宣布,要与长期缔约盟友美国“分道扬镳”。 他宣布菲律宾要走自己的路。他还表示,有可能访问俄罗斯,并与总统普京会晤,“我将告诉他(普京),有我们三个国家中国、菲律宾和俄罗斯与世界抗衡。这是唯一途径。” 白宫表示,菲律宾政府尚未正式要求结束美菲两国间的任何安全或经济关系。而科比在记者会上则主动提到,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将借本周末将访问马尼拉的机会,要求菲律宾给个清楚说法与交代。 科比指出,美国事前并不知道杜特尔特会有与美“分道扬镳”的说法,美国不清楚他确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将寻求菲律宾澄清说明,因为不只美国对这一措辞感到困惑,“我们同样也听到区域盟友疑惑不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过科比也指出,美国仍信守与菲律宾缔结的条约,美国不只和菲律宾政府、也和菲律宾人民有紧密关系,美国希望也期待这样的关系能延续下去。 至于杜特尔特的言行是否显示美国在亚太的“再平衡”政策失效、在区域的影响力减弱,科比强调,美国从来就不认为在区域间或世界上的各种关系是“零和游戏”,“美国欢迎菲律宾与中国发展更紧密关系”。 他还说,“再平衡”也不是针对区域中的任何一个单一国家,美国在亚太区域包括经济与安全上的更多付出,是为了维持与区域间的更好关系,而美国的承诺不会不变。 他还提到,美国和菲律宾的军事关系依旧紧密,美国也信守相关缔约承诺,“美菲关系依旧坚固”。 ( 2016-10-2114:07:00 ) 相关阅读 美国欢迎中菲密切关系 杜特尔特要与美“诀别” 外媒 : 美要菲作出具体解释 杜特尔特称与美“分道扬镳” 美国要求菲方讲清楚 美国担忧菲律宾倒向中国 学者:现在谈论为时过早 美媒 : 民调显示菲律宾民众和军方仍信任美国 美菲关系正“站在悬崖边” 美媒“甩锅”给中国 美国担忧菲律宾倒向中国 学者:现在谈论为时过早 参考消息网 10 月 19 日报道 外媒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说,他希望减少美国在其国家的军事影响力,并与中国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菲律宾是美国在亚洲最亲密的盟友之一。但他并未表示愿意做出中国最想要的事情:废除一项让美国可以使用菲律宾 5 个军事基地的协议。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10 月 17 日发表文章称,他愿意做到何种程度,本周将面临考验。他将于 18 日抵达中国参加会谈。会谈很可能将释放信号,表明他是否愿意成为北京的亲密朋友。 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安德鲁·希勒说:“如果中国成功地让菲律宾远离美国,那么这将是北京长期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盟友关系的活动所取得的重大胜利。这将让人们愈加担忧,适当的威胁加引诱可能影响其他合作伙伴,使它们疏远美国。” 文章称,在阿基诺三世领导的上一届政府统治下,五角大楼扩大了美国进入菲律宾的权限,这被认为是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战略的支柱。中国猛烈抨击这一战略是遏制政策,并希望破解它。 美国在东南亚的另一盟友泰国也越来越转向中国,这可能使得华盛顿面临与该地区两个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受损的情况。 文章称,中国在杜特尔特身上能取得多大成功,将在整个地区释放出信号。在该地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与中国的强劲经济关系至关重要,即使它们担忧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影响力——以及其对南海的控制权的争夺。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执行主任朱锋说,中国尤其希望菲律宾终止美国对巴拉望岛上的空军基地的使用权。巴拉望基地显著提高了美国军队向南海地区投射力量的能力。 另据俄罗斯《独立报》网站 10 月 18 日报道,杜特尔特因骂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婊子养的”而出名。这是什么?是不可遏制的愤怒,还是杜特尔特为外交政策大转弯、与美国毁盟所做的准备?菲律宾总统与中国领导人即将举行的会谈或将给出答案。 报道称,杜特尔特的前任阿基诺三世曾把中国的扩张主义与希特勒战前在欧洲的所作所为相提并论。菲律宾前政府的这种态度让奥巴马视其为遏制中国战略的可靠伙伴。根据美国总统的政策,美国海军主力部队被从大西洋调往太平洋。菲律宾被赋予特殊角色。在前领导人执政时期,马尼拉向美国提供了使用菲境内军事基地的权利。 杜特尔特会不会终止这些协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葛来仪表示,现在谈杜特尔特的访问会不会让他成为北京的仆从还为时过早。或许,他只是试图利用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但如果菲律宾领导人公开抛弃自己的老盟友,北京无论如何都将庆祝。 厦门大学教授李金明表示:“杜特尔特现在疏远美国,但他的部分表态只是说辞。我不认为他将与美国决裂。与美国关系的冰川期会持续多久很有意思,或许只是一时。” ( 2016-10-1914:39:36 ) 美媒 : 民调显示菲律宾民众和军方仍信任美国 参考消息网 10 月 19 日报道 美媒称,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于北京时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1 日访问中国。与此同时,民调显示菲律宾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仍然高,菲议员也认为杜特尔特在外交上突然转向会给菲律宾军队带来混乱。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10 月 19 日报道,中国也是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访问的首个非东盟成员国。 报道称,尽管与中国修好可能会给菲律宾带来经济利益,但最近的民调显示,菲律宾有 76% 的民众表示自己信任美国。 与此同时,菲律宾有议员对杜特尔特疏远美国可能对菲律宾军队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菲律宾众议员盖瑞·阿里哈诺指出,菲律宾军方人士仍然十分信任美国。杜特尔特在外交上的突然转向可能给军队带来混乱。 ( 2016-10-1913:02:00 ) 美菲关系正“站在悬崖边” 美媒“甩锅”给中国 10 月 6 日,菲律宾外长亚赛发表官方正式声明,称“菲政府将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追寻独立外交政策”。次日,菲国防部长洛伦扎纳说,菲律宾方面已经告知美方,停止两国在南海的联合巡逻,中止未来的联合军事演习。此间观察家指出,菲外长、防长不再为杜特尔特总统“失言”进行辩护,而是选择贯彻总统意志,表明美菲同盟关系当前“正站在悬崖边上”。 就任菲总统后,杜特尔特在多个场合抨击美国政府以及奥巴马总统本人。上月初在老挝,他大骂奥巴马是“婊子养的”。 2 日,他下令审查 2014 年菲美《强化防务合作协议》。 4 日,他在出席“菲律宾犹太人协会”的一次活动时放言“奥巴马先生,你下地狱吧”,表示菲将重构外交政策,“我最终将同美国破裂”。 杜特尔特不停“反美”,实属事出有因。一是杜特尔特认为,美国在菲总统大选期间站在他的竞争对手一边,对他指手画脚,是“干涉菲律宾内部事务”。二是杜特尔特对美国屡次质疑他发动的“缉毒战争”感到不胜其烦,称“缉毒行动导致 3000 多人死亡”的说法是在诋毁菲律宾政府。三是菲律宾认为美国“辜负”自己,一直“用看不见的锁链控制我们,让我们依赖和顺从”,在美菲签订《强化防务合作协议》后将菲作为美国抗衡中国的“马前卒”。 杜特尔特敢于强硬“呛美”,是因为他拥有一定资本。在国内,杜特尔特执政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得到绝大多数菲律宾民众的支持。根据菲“社会气象站”日前公布的民调, 76% 的菲律宾人对杜特尔特执政表示“满意”,只有 11% 的人称“不满意”。显然,与今年 5 月总统大选时获得 37.6% 的选票相比,他的支持率有了大幅提升。在国际上,杜特尔特认定美国以及奥巴马对他无可奈何。对于与美西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菲律宾政府,美国政府想要使用类似“颜色革命”的手法来推翻,显然是出师无名。 对于杜特尔特总统各种不同寻常的言论,美国政府似乎都一再“忍耐”“退让”,奥巴马也只是无奈地说一句“杜特尔特是一个多彩的人”,表示对美菲关系依旧持有肯定和乐观态度。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 4 日表示,美菲外交沟通渠道仍然畅通,美方“尚未从菲政府方面收到任何就双边关系进行重大调整的正式消息”。国务院发言人柯比 6 日说,美方仍然致力于美菲关系,以及履行美在安全方面对菲非常切实的承诺。国防部长卡特则表示,美菲两国同盟关系坚如钢铁,源远流长。美驻菲大使馆 6 日也强调美菲同盟关系的历史和友好性,“美菲两国合作仍将持续进行”。 说到底,奥巴马政府淡化处理杜特尔特的“反美言论”,实属无奈。美国政府的说辞是,美国视美菲同盟关系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持久、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过去 70 年来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一个基石。换一种说法则是,一旦菲律宾退出在南海问题上扮演的角色,美国将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替代的国家,从而导致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前功尽弃。与菲律宾相比,越南更不愿当“棋子”,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支点国家。当前,美国总统大选正处于关键期,一旦政策失当而失去菲律宾这个盟友,就将成为特朗普抨击“奥巴马—希拉里·克林顿政府”的新口实。同时,对于即将卸任的奥巴马而言,眼下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爆发严重争执,他既无心也无力在东南亚开辟“第二战场”。 与奥巴马政府“低调”不同的是,美国智库、媒体开始在对菲外交上转向。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前所长、美国前助理国务卿芮效俭声称,杜特尔特有关“中国在亚太的实力已经超过美国”的看法是一种误判,“如果他决定与美国分道扬镳,将中国看成是东亚新的主导性大国,并朝这条路走下去,这是在犯一个政策性错误,最终会失去菲律宾民众支持”。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海事透明”项目主任波林表示,就长期而言,如果杜特尔特继续“失言”,美菲同盟关系不可避免会遭到破坏,“如果一个国家领导人对另一国家进行全面抨击,美菲军事同盟将难以为继”。 在评论美菲同盟关系时,“美国之音”则凭空报道,让中国“躺枪”。该媒体称,杜特尔特可能盘算,公开贬损美国也许会博得中国的信任,有利于争取中国在谈判中对菲律宾的海洋权利作出让步,“美菲军事同盟不再,则意味着中国实施海权扩张的阻力变小”。 此间观察家认为,无论美国如何渲染菲中矛盾、对菲恩威并用,菲律宾及杜特尔特总统不会轻易回头。如今,美菲同盟关系正“站在悬崖边上”。 ( 2016-10-1200:17:00 ) 杜特尔特宣布与美分离 外媒 : 美丧失亚洲布局重要一环 外媒称,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20 日宣布与美国“分离”,并宣布已与中国重新结盟,两国同意通过谈判解决南中国海争端。 金灿荣表示,美国进入南中国海的借口是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存在潜在冲突。他还说,在没有此类冲突的情况下,美国的介入就不具有合法性。 2016-10-22 07:30:18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路透社 10 月 20 日报道,杜特尔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对中国和菲律宾工商界人士说:“在这里,我宣布与美国分离,不仅在军事上,也在经济上,也许社会方面除外。”现场随即传来掌声。 杜特尔特还说:“我将重新加入你们的意识形态队伍,我可能还会去俄罗斯与普京交谈,告诉他我们三国——中国、菲律宾、俄罗斯——将共同对抗世界。”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10 月 21 日报道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将该国与中国围绕南中国海的争议放在一边,转而支持扩大两国经济联系,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但令美国受挫。 报道称,在 20 日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后几小时,杜特尔特宣布与美国分离,把菲律宾脱离其条约盟国的论调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不再发声反对中国日益加强的海洋主张,菲律宾以往的这种反对声音曾经是东南亚国家中最强的。 菲律宾官员表示,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承诺向该国提供逾 90 亿美元低息贷款,两国还会签署总额估计达 135 亿美元的经贸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表示,中菲之间关系的缓和将大大改变南中国海问题的发展态势。 金灿荣表示,美国进入南中国海的借口是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存在潜在冲突。他还说,在没有此类冲突的情况下,美国的介入就不具有合法性。 另据法国《回声报》网站 10 月 21 日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20 日宣布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我宣布与美国分离。” 报道称,这种彻底的转变对华盛顿的外交是重重的一击,使它丧失了亚洲布局的重要一环。 反过来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从未奢望的意外收获。中国当然也将中菲关系拉近定性为“历史性的”。几个月前,北京还不敢设想菲律宾会有这种突然转向。可以判断的是:在南中国海奉行扩张政策,且曾在海牙仲裁庭遭马尼拉起诉的中国,能够从容地摆脱极端复杂的局面。 报道称,北京肯定心存感激。中国外交部称,“中方愿积极参与菲律宾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中国企业也会被鼓励更多地去菲律宾投资,更多中国游客也会去观光旅游。 杜特尔特到访中国银行 见证中菲中小企业跨境贸易等协议签署 中新社北京 10 月 21 日电 21 日下午,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率代表团到访中国银行,见证了《促进中菲中小企业跨境贸易与投资战略合作协议》和两国《银企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参加活动。 杜特尔特表示,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银行对代表团的热情接待。中国银行的悠久历史和国际化业务优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凭借其丰富的资源,未来中国银行在菲律宾会有更好的发展。菲方将积极支持中国银行马尼拉分行在菲业务发展,也将支持马尼拉分行在菲进一步拓展网络机构,希望中国银行能继续助力中菲经贸投资合作。 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菲律宾是重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位独特。作为目前菲律宾唯一的一家中资银行,中国银行愿为菲律宾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为中菲两国友好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杜特尔特、赵鉴华和田国立的见证下,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与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部长、菲律宾工商联合会主席、国际商会菲律宾分会主席签署了《促进中菲中小企业跨境贸易与投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与菲律宾 Ayala 集团、 FDC 集团、 JD 顶峰集团、 PanPacific 公司、 Udenna 公司等 7 家企业签署了《银企合作谅解备忘录》。 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副部长汤帕兰·罗兰多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中菲企业间的交流互动非常重要。刚刚两国在中小企、银企合作方面签署了协议,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两国政府间合作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菲律宾贸工部部长、外交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农业部部长、公共事业及交通部部长等参加当日活动。 ( 完 ) ( 2016-10-2121:37:01 ) 菲律宾总统访华将成中菲关系转折点 国际先驱导报 10 月 21 日报道 10 月 18 日至 21 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是自 2011 年以来,菲总统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中国也是杜特尔特上任后出访的首个东盟外的国家。此访是双方关系从菲前总统阿基诺时期中菲关系跌入低谷以来的重要转折点。 中菲关系缘何转圜?首先,在南海问题上,两国都有管控争端的迫切需求。杜特尔特强调,南海问题不是不重要,但并非不可逾越,不能为了南海一块海域的纠纷,或者一味拿着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结果施压中国,而毁了中菲关系,否则两国经贸无法发展。而菲律宾目前并没有紧迫的外敌入侵的风险,其最迫切的问题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打击犯罪。杜特尔特临行前表示,此次访华将“温和”地谈南海问题,他反对他国插手南海事务,也不愿意与美国在南海争端区域搞联合巡航。而中国也需要为南海问题降温,稳定中菲关系,降低南海争端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 其次,在经贸和外交上,杜特尔特认识到,上届政府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菲律宾国家利益而言是“得不偿失”。美国向菲律宾提供的军援在今年创了 15 年来新高,但也仅有 1 亿多美元,比上世纪 80 年代某些年份的对菲军援还要少,如果算上美元贬值因素,那就更少了;美国卖给菲律宾的军舰和飞机也多是“二手货”;美国企业基本不帮助菲律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这才是菲律宾国家和百姓最急需的。 在美菲不平等的同盟关系下,菲上届政府成了服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棋子,结果使得中菲关系跌至谷底:中菲之间基本没有大项目合作,菲庞大的基建投资计划屡屡因为缺乏资金而搁浅。此外, 2015 年中国赴泰游客近 800 万人,这对菲律宾也形成强烈启示。 目前,菲律宾面临着基础设施差、贫富差距悬殊、毒品和枪支泛滥等社会问题,穷人要改善生活,富人要安全。美国不但没有支持杜特尔特打击禁毒,反而抨击不断,而中国则助菲建设有 1000 多个床位的禁毒中心。杜特尔特计划将基建投资从前政府时期的占 GDP5% 提升至 7% ,资金缺口更大,因此更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 如果经济社会问题解决不好,杜特尔特的高支持率可能将是昙花一现。此次访华,杜特尔特带来 400 名企业家,并表示要与中国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与中国探讨在铁路、公路、港口、电力、水果出口、产能、旅游、企业投资等领域加强合作,两国经贸合作的热络期可能到来。而中国也需要中菲关系向好。菲律宾有 1 亿多人口,经济增速在东盟国家中较高,是中国投资和产品出口需要拓展的重要市场之一。同时,菲律宾地缘位置重要,中菲合作将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的推进创造机遇。 杜特尔特表示,他的外公是华人,只有中国人才能帮助菲律宾发展,在他总统任期内,要建立没有争吵的中菲关系。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会晤气氛友好,中菲在经贸、旅游等诸多领域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中菲关系的暖春将要到来。 当然,中菲关系的改善也有羁绊。第一,菲律宾阿基诺前政府渲染所谓的中国对菲威胁,使菲对华负面舆论蔓延,要改变这种情况尚需时日。同时,南海争端涉及两国重要利益,两国民间的民族主义情绪激烈,南海问题易引发两国民间不和。第二,杜特尔特追求独立自主外交,为菲发展争取更多国际资源,但美、日极不情愿看到中菲关系友好,美舆论大肆损毁杜特尔特形象,日陆续向菲律宾提供巡逻船,企图唆使菲继续在南海问题上和中国对抗。在中菲关系的发展中,也不能忽视此类风险。(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家署名文章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 2016-10-2109:39:21 ) 外媒:中菲同意坚持双边对话管控南海分歧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1 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20 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表示,中国和菲律宾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南海争端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两国将恢复外交和防务磋商。 据路透社 10 月 20 日报道,刘振民在人民大会堂对记者说了这些话。他还说,中国将恢复菲律宾对华农业出口,并且北京将为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据美联社 10 月 20 日报道,中国一名高级外交官说,他的国家和菲律宾已经同意在南海争端问题上恢复双边对话,这对北京来说似乎是一场外交胜利。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说,中菲双方都认为南海问题不是双边关系的全部。他还说,两国领导人在会谈期间只是简短触及了有关议题。刘振民说,双方同意回到 5 年前使用的方式,即通过双边对话寻求问题的解决。 报道称,自中国控制黄岩岛以及菲律宾启动法庭仲裁程序后,这一方式就中止了。 据埃菲社 10 月 19 日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19 日表现出最顺从的一面,他表示不会在北京提及与中国交锋最激烈的南海领土争端问题。 杜特尔特展示出最温和也最务实的一面,这从随同他访华的由数百位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就能看出来。他并未掩饰此行的主要目的,即加强因多年的紧张关系而变得脆弱的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杜特尔特指出:“归根结底,我不是来争取达成有关南海问题的协议的。”他借此说明,自己只会在中方提及南海领土争端时谈论这一问题。 杜特尔特说,他这样做是尊重东方礼节,避免损害两国政府的善意。 杜特尔特坚持讲求实际的作风,他承认将向中国要求经济援助,特别是可以让菲律宾用很长时间偿还的软贷款。 据与杜特尔特同行的企业家代表团的一名成员透露,杜特尔特在飞机上向他们交代,要争取获得技术转让和资金,特别是后者。 另据法新社 10 月 19 日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19 日在访华期间表示,“是时候(跟美国)说再见了”,这位斗志旺盛的领导人正在调整该国的外交联盟。 报道称,在北京向当地菲律宾人发表讲话时,他表示,尽管菲律宾与前殖民者美国保持了长期同盟关系,但收获甚少。 他说:“你们待在我们国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在是时候说再见了,朋友。”他似乎是说给美国听的。 他补充说:“我不会再去美国了。我在那里只会受到侮辱。”随后他再次称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婊子养的”。 杜特尔特于 6 月底就任。他表示,他已经受够了菲律宾外交政策由西方议程决定的情况。 他说:“远离中国不是出于我们自身的意愿。我将开启新的道路。” ( 2016-10-2109:07:00 ) 外媒:“习杜会”推动中菲关系进入“春天”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1 日报道 外媒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20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据埃菲社 10 月 20 日报道,欢迎仪式后,两国元首在只有一名翻译在场的情况下,举行了自杜特尔特 6 月 30 日出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的首次会晤。杜特尔特上台后,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出现了 180 度转向。 报道称,杜特尔特访华是其就任总统以来首次出访东盟之外的国家,这表明他希望在不断指责美国——菲律宾的传统贸易伙伴和安全支柱——的同时,拉近与中国的关系。 据路透社 10 月 20 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0 日称,希望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中国的访问能推动两国关系“全面改善”。此前,围绕南海争端,两国关系变得紧张。 报道称,在与传统盟友美国的关系恶化之际,杜特尔特率领至少 200 名高级商务人士于抵达北京,为其所谓的建立新的商业联盟铺平道路。 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杜特尔特会谈时称,中菲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人民是血缘相亲的兄弟。尽管他未明确谈及南海争端,但表示“双方要坚持妥善处理分歧”。 两位领导人一致同意,从两国根本和共同利益出发,顺应民众期盼,推动中菲关系实现全面改善并取得更大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杜特尔特表示愿意加强同中方合作,称此次会谈是“历史性的”,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春天”。 杜特尔特对习近平表示,中国是伟大的国家,中菲悠久的友谊不可动摇。 他说:“虽然我们抵达北京时已接近冬天,但这是两国关系的春天。” 报道称,杜特尔特对北京的友善用语与其对长期盟友华盛顿的措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杜特尔特誓言在主权问题上不向北京作出任何让步,但中方欢迎菲律宾拥抱中国的新做法。 据塔斯社 10 月 20 日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表示,中菲关系走过了漫长的恶化阶段,“迎来了春天”。 他指出,两国于 1975 年确立外交关系,这成为双边往来发展的基础。 41 年来,两国关系几经起伏,终于“迎来了春天”,“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 习近平强调,两国人民是血缘相亲的兄弟,中方高度重视中菲关系,愿同菲方一道努力,推动中菲关系实现全面改善并取得更大发展,“双方要坚持妥善处理分歧”。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10 月 20 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0 日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菲经贸、投资、产能、农业、新闻、质检、旅游、禁毒、金融、海警、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共 13 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10 月 20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杜特尔特举行欢迎仪式。 ( 2016-10-2109:03:00 ) 日本忧中菲搁置南海仲裁 拟说服菲加强与日美合作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2 日报道 外媒称,针对中国与菲律宾两国首脑围绕南海问题就搁置争议达成共识,日本政府对于此事的担忧加深,一名高官称“很可能造成对国际裁决的轻视”。日本拟敦促菲律宾作为当事国“尊重裁决,挽回劣势”。 共同社 10 月 20 日报道称,与日方合作的美国即将在 11 月迎来总统大选,当前情况下难以发挥领导作用。中国提出向菲律宾提供巨额经济援助等,将提升地区影响力。安倍政府必将被迫重新制定战略。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 20 日下午在记者会上强调:“南海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确保海洋的自由与和平,希望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国家展开合作。” 报道称,首相安倍晋三将与 25 日起访日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谈,考虑说服菲律宾同日本与美国加强合作才符合其国家利益。但是,鉴于有消息称菲律宾与美国关系恶化,无法预计安倍能否达到目的。 据报道,对本次中菲首脑会谈达成的协议,日本政府内部不满情绪蔓延。外务省官员气愤地说:“南海裁决不是仅靠中国和菲律宾就能搁置的。” 另据日本《每日新闻》此前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将于 25 日至 27 日访日。这是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首次访日,他除与安倍晋三会谈外,还将与天皇见面。日本希望针对中国进出海洋问题加强与菲律宾的安全保障合作,但杜特尔特反美姿态加强,因此日本政府内部弥漫着为难情绪。 报道称,日本面临东海问题,因此一直以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姿态是,与菲律宾和美国牵制中国。然而,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暗示推迟履行阿基诺前政府 2014 年与美国签署的新军事协定,甚至让美国总统奥巴马“下地狱”,导致美菲关系迅速恶化。日本方面担心,“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施压可能减弱”(政府有关人士语)。 日本政府希望指出与美国进行安全保障合作的重要性,发挥阻止美菲关系恶化的作用。 ( 2016-10-2200:28:01 ) 日本忧中菲搁置南海仲裁 拟说服菲加强与日美合作 外媒称,针对中国与菲律宾两国首脑围绕南海问题就搁置争议达成共识,日本政府对于此事的担忧加深,一名高官称“很可能造成对国际裁决的轻视”。日本拟敦促菲律宾作为当事国“尊重裁决,挽回劣势”。 首相安倍晋三将与 25 日起访日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谈,考虑说服菲律宾同日本与美国加强合作才符合其国家利益。但是,鉴于有消息称菲律宾与美国关系恶化,无法预计安倍能否达到目的。 2016-10-2200:28: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共同社 10 月 20 日报道称,与日方合作的美国即将在 11 月迎来总统大选,当前情况下难以发挥领导作用。中国提出向菲律宾提供巨额经济援助等,将提升地区影响力。安倍政府必将被迫重新制定战略。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 20 日下午在记者会上强调:“南海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确保海洋的自由与和平,希望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国家展开合作。” 报道称,首相安倍晋三将与 25 日起访日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谈,考虑说服菲律宾同日本与美国加强合作才符合其国家利益。但是,鉴于有消息称菲律宾与美国关系恶化,无法预计安倍能否达到目的。 据报道,对本次中菲首脑会谈达成的协议,日本政府内部不满情绪蔓延。外务省官员气愤地说:“南海裁决不是仅靠中国和菲律宾就能搁置的。” 另据日本《每日新闻》此前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将于 25 日至 27 日访日。这是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首次访日,他除与安倍晋三会谈外,还将与天皇见面。日本希望针对中国进出海洋问题加强与菲律宾的安全保障合作,但杜特尔特反美姿态加强,因此日本政府内部弥漫着为难情绪。 报道称,日本面临东海问题,因此一直以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姿态是,与菲律宾和美国牵制中国。然而,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暗示推迟履行阿基诺前政府 2014 年与美国签署的新军事协定,甚至让美国总统奥巴马“下地狱”,导致美菲关系迅速恶化。日本方面担心,“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施压可能减弱”(政府有关人士语)。 日本政府希望指出与美国进行安全保障合作的重要性,发挥阻止美菲关系恶化的作用。 外媒:杜特尔特访华重新划定地区战略联盟版图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1 日报道 外媒称,杜特尔特在选举期间还反对中国,现在他却谋求与北京团结。对这位菲律宾总统来说,经济利益比旧有的岛屿争端更重要。 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 10 月 19 日刊文称,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正发生惊人的变化。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于 18 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还率领着一个由 200 多名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如果杜特尔特此前发表的讲话是认真的,那么他将着手让菲律宾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国。与此同时,他似乎愿意拿菲美老同盟作赌注。华盛顿感到震惊,这样的转向将打破微妙的地区力量平衡,意味着菲律宾从根本上背离过去几十年的政策。 文章称,杜特尔特的前任阿基诺三世从与中国的持久争吵中得出一个结论:对菲律宾的安全来说,进一步依赖超级大国美国是必然的,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决定性地影响了太平洋地区的战后秩序。但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这一秩序被动摇。杜特尔特上台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华盛顿不能再依赖长期盟友马尼拉了。 文章称,虽然斥责前殖民者美国受到很多菲律宾人的欢迎,但杜特尔特可能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和北京改善关系有助于更有效地打击该国的贩毒集团;另一方面,马尼拉期待中国的投资者,并希望进一步推动和这个大邻居的贸易。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两国能就领土问题达成一致,或者至少为双边对话铺平道路。那样将非常符合北京的心意:中国的战略是,避开多边论坛,与所有邻国进行单独谈判。中国在争议地区扩大了军事存在并展示肌肉,但同时也试图用投资和贸易承诺把邻国拉到自己这边。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 10 月 19 日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访华行程致力于重新划定地区战略联盟版图,并再次确认菲律宾政府远离华盛顿势力范围、密切对华关系的立场。 报道称,此次访问将有助于衡量杜特尔特打算在靠近中国的道路上走多远。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安德鲁·希勒指出,如果中国成功地让菲律宾远离美国,那么这将是北京长期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盟友关系的活动所取得的重大胜利,也会加大美国对于其他伙伴疏远华盛顿的担忧。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10 月 20 日报道,国际安全与战略问题专家袁铁成认为,杜特尔特访华标志着中菲关系开始恢复正常,有利于南海问题降温。他指出,南海问题能降温到何种程度,不仅取决于中菲关系,还取决于美国、日本及其他周边国家,以及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势力。杜特尔特访华只是中菲双方建立互信的开始,暂时不会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造成太大冲击。菲律宾的目标是在中美竞争中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中国既要积极与菲律宾互动,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中菲关系就此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 2016-10-2109:10:49 ) 外媒称杜特尔特访华受到特别礼遇 中菲关系柳暗花明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1 日报道 外媒称,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0 日在人民大会堂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从两国根本和共同利益出发,顺应民众期盼,推动中菲关系实现全面改善并取得更大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菲经贸、投资、产能、农业、新闻、质检、旅游、禁毒、金融、海警、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共 13 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据韩国《朝鲜日报》 10 月 20 日报道,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 18 日晚抵达北京机场,开启首次访华行程。中国也成为他上任后,访问的首个非东盟国家。中国官方媒体用“柳暗花明”来形容杜特尔特此次破冰之旅。 报道称,杜特尔特 18 日晚抵达北京,开启了访华日程。中国极尽礼仪接待了杜特尔特,外交部长王毅亲自接机。 2014 年 11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接待的中方人士是王毅。可见杜特尔特受到了“奥巴马级别”的礼遇。 杜特尔特的访华日程将持续到 21 日,期间最大的关注点是中国和菲律宾将如何调解围绕南海主权的纷争。杜特尔特抵达北京后明确表示:“(主权矛盾)不是本次访华议题。”他还表示“爷爷是厦门出身的中国人”,强调了和中国的认同感。 杜特尔特本次访华的重点是经济外交,有 400 多名财界人士同行。菲律宾的目标是吸引 30 亿美元以上的中国投资,包括吸引中国参与高铁建设等。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 10 月 19 日报道,除了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相关发言外,媒体上没有关于杜特尔特访华首日的报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19 日指出,杜特尔特当天会见在华菲律宾侨民,并同中国一些企业界人士进行接触。杜特尔特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会见活动从 20 日开始。 对于中菲双方领袖会谈的主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没有做出明确的答复,她表示,在启程访华之前,杜特尔特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他到中国要多谈友谊,多谈合作,要实现这一问题软着陆,对中方来说,立场也是一贯的。中方一向主张并致力于同有关当事方通过对话和磋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 2016-10-2100:17:01 ) 外媒称中菲可能举行军演 杜特尔特 : 跟美国人演习够了 参考消息网 10 月 20 日报道 外媒称,在杜特尔特总统开始对北京进行访问之际,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 18 日说,菲律宾和中国举行军事演习是有可能的。 据《菲律宾明星报》网站 10 月 19 日报道,在斯里巴加湾机场送别杜特尔特总统时,洛伦扎纳说,菲律宾与中国两国军事演习预计不会立即举行,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履行,让双方达成共识才行。 洛伦扎纳还说,总统这次对北京的 4 天国事访问不会商定军事演习事宜。“可能下一次或者下次会议讨论。” 他还说:“如果确实要与中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也不会产生别的影响。” 杜特尔特 18 日结束对文莱达鲁萨兰国为期 3 天的国事访问,然后前往北京展开 4 天的国事访问。 杜特尔特早些时候说,他愿意考虑与中国、俄罗斯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香港一家电视网早些时候援引这位总统的话说:“是的,我愿意。我已经给美国人足够的时间与菲律宾军人进行演习。”(编译 / 于晓华) ( 2016-10-2000:19:02 )
个人分类: 哲理|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根血管连通大脑,最易堵!别等到半身不遂之后才后悔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9-23 08:00
这根血管连通大脑,最易堵!别等到半身不遂之后才后悔 2016-08-23 养身谈道 点击 养身谈道 供网友们保健参考! 疾病查询 、 健康指导 、 养生经典 、有病不求人 我们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一样,年龄越大,血管内沉积的垃圾也就越多。这些垃圾会积累而成斑块,不及时清理,斑块会越来越大,血管一天比一天窄,最终把血管堵死了! ▲血管被堵的过程 其中,我们身上却有一处血管最容易堵,堵了之后最危险,很多人因此失明了、不能说话了、半身不遂了、甚至瘫痪了才发现,这个血管就是—— 颈动脉! 别以为这个距离我们很远,年里越大,血管越窄,杂质越多。每个人都有血管变窄、杂质增多的那一天!庆幸的是,你现在看到这篇文章还不晚! ▲年龄越大,血管越窄,杂质越多 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 要想知道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首先你得知道颈动脉是哪里! 在我们的脖子前方,气管两侧,各有一条小拇指粗细的动脉血管,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头脑部的主干河流,这就是颈动脉。 如果你用手在下颌角往下触探,就能摸到这两根动脉随心脏的搏动而跳动。 颈动脉一旦被堵,大脑就会严重缺血, 8 分钟大脑就会被损伤,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脑中风”!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甚至会出现脑死亡。 统计资料显示,约 2/3 的脑梗塞与颈动脉有关。颈动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直接连通大脑,一旦被堵后果不堪设想! 这 10 种清血管的食物要常吃! 1 、黑木耳 黑木耳黑木耳中所含的腺嘌呤核苷,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2 、生姜 生姜中所含的姜油酮、姜烯酚等物质具有抗凝血功能,多吃不易出现血栓。 3 、大蒜 大蒜中所含的阿霍烯是一种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可增强心脏的收缩力量,预防血栓形成。 4 、洋葱 洋葱中所含的槲皮酮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对抗血栓形成,还能使动脉血管内壁光滑,富有弹性。 5 、鱼类 经常吃鱼类,特别是吃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 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 52% 以上。 6 、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7 、荞麦 荞麦中含有的芦丁,是其他粮食作物没有的。 芦丁能促进细胞增生、防止细胞凝集,对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几乎对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都有预防和辅助疗效。 8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9 、茄子 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 P ,有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对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10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如何预防颈动脉堵塞? 1 、控制好“坏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坏的胆固醇”,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平时要少吃一些油炸食品,油炸食品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来源。 2 、定期做颈动脉彩超 颈动脉彩超,全称“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最便捷的手段!可以在平时的体检套餐中,加上一个颈动脉超声检查,价格在 100 元左右,非常关键! 3 、及时发现身体信号 颈动脉堵塞早期可能表现为突发头晕,时不时一侧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间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等,此时就应该做颈动脉彩超检查。 4 、控制好“慢性疾病 ” 平时还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生活中要做到戒烟限酒,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 健血管:冷热水浴 冷热水交替沐浴就像给血管做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 先用温热水洗,再用稍凉的水冲洗,特别是对着颈部两侧血管冲。注意冷水以人体感觉微凉为度,一般以 25 ° C 左右为宜。但水温不宜相差太大,而且要以温水结束淋浴。不能接受冷水的,也可以试着先用冷水擦身。 注意: 这种方法对于体质较弱的人不适合。   通血管:喝好 3 杯水 保持血管畅通,是长期的事情, 多饮水就是最好、最实用的通血管方法,记得喝好这三杯水! 1 睡前半小时 睡前半小时喝半杯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半杯是多少呢?大概 350~500ml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以不影响睡眠为准。 2 清晨起床后 清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开水,小口慢慢喝,可以稀释血液,减轻血管负担。 3 起夜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较多,要在床边放杯水,半夜起来就喝上一口。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午夜两点左右,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最好别喝凉的,容易驱散睡意。 看完别私存哦,点赞和传发!! 腰痛、腰间盘突出、强身锻炼 、 背痛、风湿、骨质增生、腿痛、乙肝、 肝病、养肝、解酒、胃病、胃疼、便秘、骨质增生、 颈椎病 、 肾虚、 减肥、宿便、 失眠、 高血压、 感冒、腹泻、 咽炎、 补肾食疗、男科、前列腺炎 、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 、 坐月子、丰胸、美容、瘦腿、 手脚、咳嗽、痔疮、脑出血 、 血栓、癌症、糖尿病、心脏病、 痘痘、白发 、 脱发、打呼噜、皮肤病、酸碱食物、湿气、 胆结石、痛风 、 牙痛、口腔溃疡、鼻炎、近视、狐臭、秘方 ... 更多! 把“养身谈道”订阅号置顶,再也不怕错过养生的好文章,漏掉健康的好知识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俄方参演舰艇抵湛江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9-13 14:28
中俄 海上联合— 2016 军事演习俄方参演舰艇抵湛江 2016 年 09 月 12 日 17:09:23 来源: 新华社   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的俄方参演舰艇编队,12日陆续抵达广东湛江某军港。海军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天蓝 海碧,风缓 云舒。8时许,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驱逐舰缓缓驶抵码头,参加欢迎仪式的军乐队奏响中俄两国欢迎曲。 按照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海军于9月12日至19日,在广东湛江以东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 演习课目主要包括: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海空寻歼、联合立体 夺控岛礁、联合搜救、联合登临检查、锚地防御、实际使用武器等。 演习不针对第三方,与地区形势无关。   欢迎仪式上,演习中方总导演、海军副司令员王海在致辞中说,今年正值《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中俄两军持续深化友好务实合作,两国海军5年来6次组织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联合行动能力稳步提升。这次联演将深入推进演练内容实战化、指挥协同信息化、组织实施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应对共同安全威胁的能力。   演习俄方总导演、海军副司令费多坚科夫说,在历次中俄海上联演中,双方参演官兵密切合作、高效协同,共同完成了各项演习任务。这次联演将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海军务实合作,推动两军关系向前发展。 这次联合演习,中俄双方均派出主战舰艇。 俄罗斯海军共派出5艘舰艇参演,均来自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其中,水面舰艇3艘:“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佩列斯韦特”号登陆舰;补给舰2艘:“阿拉套”号拖船和“贝辰加”号油船。 此外,俄方还派出2架舰载直升机,96名海军陆战队员和部分两栖装甲装备。 中方参演兵力以南海舰队为主,北海舰队、东海舰队部分兵力参加。 其中包括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补给舰、潜艇等10艘,固定翼 飞机11架,舰载直升机8架,以及16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部分两栖装甲装备。 请见附件(图): ()1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俄方参演舰艇抵湛江(图) .doc
个人分类: 其它|1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菲总统宣布进入"无法律状态" 强调并非戒严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9-7 08:57
外媒 : 菲总统宣布进入 无法律状态 强调并非戒严 外媒称,上周末发生一起导致至少 14 人丧生的炸弹爆炸事件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布菲律宾进入“无法律状态”,并邀请军方和警方管理菲律宾各项事务。 杜特尔特表示,该国并未实施戒严。警方和军方承诺会依照他所说的“无法律状态”行事,尽管这一状态到底涉及什么仍存在某些含混之处。 2016-09-05 13:23:2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 9 月 5 日报道,此举可能会令人们更加担心菲律宾政治将在杜特尔特统治下回到戒严时代。今年 5 月,杜特尔特因承诺对腐败和犯罪采取强硬立场而当选总统。 不过,杜特尔特表示,该国并未实施戒严。警方和军方承诺会依照他所说的“无法律状态”行事,尽管这一状态到底涉及什么仍存在某些含混之处。 菲律宾总统办公室表示,这一状态参照了一项宪法条款,该条款规定总统对武装力量拥有绝对掌控权。杜特尔特表示将会出现“许多哨卡”,但还不会实施宵禁。 杜特尔特标志性的“反毒战争”已导致约 2000 名吸毒者及贩毒者死亡。 杜特尔特宣布菲律宾进入“无法律状态”之前,他的故乡达沃市发生了一起爆炸案,导致至少 14 人死亡,近 70 人受伤。 杜特尔特曾在达沃市担任了 22 年的市长。达沃市遭袭击后,杜特尔特表示:“我现在将邀请菲律宾武装力量——军方和警方——按照我的具体指示管理国家。” 在菲律宾国内,杜特尔特因其强硬的行动和言辞而被称为“惩罚者”( ThePunisher )。他说,他有责任保护菲律宾。 不过,对许多菲律宾人来说,杜特尔特的举动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菲律宾人曾在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统治下经历了漫长的军事统治时期。马科斯 21 年的总统任期以腐败猖獗和残酷镇压异见为特征。 但如今,马科斯的政治遗产正以某种方式复苏。 杜特尔特的父亲曾在马科斯的内阁任职。杜特尔特已承诺,要将这位前独裁者的遗体,从其目前所在的北伊罗戈省迁至马尼拉的英雄公墓( Heroes' Cemetery )安葬。此举引发了民意的分裂,批评者抨击杜特尔特称,他企图为过去发生的罪行洗地。 华春莹就菲律宾达沃市恐袭事件答问:深感震惊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日答记者问说,中方对发生在菲律宾达沃市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受伤人员和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有记者问,9月2日晚,菲律宾达沃市发生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4人死亡,71人受伤,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表示,中方对发生在菲律宾达沃市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受伤人员和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华春莹说,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相信在杜特尔特总统的领导下,菲律宾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使达沃市早日恢复安宁。 (2016-09-03 23:08:02) 菲律宾极端组织声称对达沃夜市爆炸事件负责 中新社马尼拉9月3日电 菲律宾内政部长苏埃诺3日透露,菲国极端组织“阿布沙耶夫”已声称对菲南部城市达沃一夜市2日晚间发生的爆炸事件负责。 2日晚间10时左右,达沃亚典耀大学附近的罗哈斯夜市发生一起爆炸事件,至少造成15人身亡、69人受伤。苏埃诺3日上午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菲当局在此次爆炸事件发生前数天就已接到有关“阿布沙耶夫”恐怖团伙可能要发动袭击的情报。 另据菲国当地媒体报道,“阿布沙耶夫”的发言人拉米已出面承认该团伙制造了达沃夜市的爆炸事件,并声称这是对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政府的警告。 “阿布沙耶夫”组织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长期盘踞在菲南部的苏禄省、巴西兰省等地,近年来频频绑架人质勒索赎金,已杀害多名人质。菲律宾政府军正持续调集重兵在苏禄省追剿“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菲律宾军方日前透露,菲政府军连日来已击毙数十名武装分子,政府军方面则有十多人阵亡。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3日宣布全国进入“无法纪暴力状态”,授权警察和军队在全国各地设置检查站对过往行人和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以加强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活动。 菲律宾军方公共事务办公室主任阿雷瓦多表示,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维萨亚命令军人保持警惕,准备应对任何不测事件。 (2016-09-03 12:11:01) 菲律宾达沃市夜市发生爆炸事件 已造成 15 亡 69 伤 中新社马尼拉 9 月 3 日电 菲律宾警方 3 日透露,菲国南部重镇达沃市一处夜市 2 日晚间发生的爆炸事件至少已造成 15 人身亡、 69 人受伤。 2 日晚间 10 时左右,达沃亚典耀大学附近的罗哈斯夜市发生一起爆炸事件。菲国官方媒体 3 日引述达沃市警方最新消息称,爆炸造成 10 人当场身亡, 5 人在医院伤重不治,另有 69 人受伤。 达沃市警察局发言人雷伊表示,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之中,警方目前尚未查出爆炸装置的类型。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当选总统前长期在达沃市掌权。他 3 日凌晨在达沃市召集警方和安全官员开会,并在爆炸现场旁对媒体表示,达沃警方已在全市设立检查站,封锁整个城市。他呼吁当地居民与当局合作。 杜特尔特还表示,不排除这起爆炸可能是恐怖分子甚至贩毒团伙采取的报复行为。他提到,“阿布沙耶夫”极端组织曾在爆炸前发出威胁。 菲律宾国防部 3 日下令菲武装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恐怖袭击。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萨纳表示,已下令在达沃市的军队协助警方维持治安并捉拿肇事者,军方还会搜集情报协助查明这起不幸事件。 菲律宾政府军近日在菲南部猛力追剿极端组织“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洛伦萨纳表示,菲军方正在密切关注局势,由于还没人出面宣称对这起爆炸事件负责,目前只能假定这是“阿布沙耶夫”组织在遭受重创后发动的袭击。 ( 2016-09-0310:01:01 )
个人分类: 其它|1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境外媒体:杭州进入G20峰会时间 筹备工作被赞"高水准"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9-3 20:45
境外媒体 : 杭州进入 G20 峰会时间 筹备工作被赞 高水准 2016 年二十国集团( G20 )峰会第 4 次协调人会议 9 月 1 日在杭州举行。各方高度肯定杭州峰会和本次协调人会议的筹备工作,一致赞赏中方作为主席国在成果推进、组织安排等各方面体现出的高水准。 各方已就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文件基本达成一致,还就 G20 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和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等达成基本共识。 2016-09-03 15:19:34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拉美社 9 月 1 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表公报称,各方已就《 G20 创新增长蓝图》《 G20 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和 G20 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文件基本达成一致。各方还就 G20 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和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等达成基本共识。 公报指出,各方对杭州峰会取得成功充满信心,相信峰会必将在 G20 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报道称,各方强调,自 2015 年 12 月中国接任 G20 主席国以来, G20 进程平稳、顺利而富有新意,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 中方 G20 事务协调人、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主持会议。此次协调人会议的核心任务是为峰会做最后的政治准备,特别是就峰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领导人公报进行磋商,并在各方达成一致后向峰会提交。 另据香港中通社 9 月 1 日报道,在 9 月 1 日举行的 2016 年 G20 工商界活动( B20 )新闻发布会上, 2016 年 B20 主席、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表示, B20 杭州峰会已经准备就绪。 姜增伟介绍,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多国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也将出席峰会,与工商界代表同台交流。 这表明, B20 的作用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各有关国际组织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听取国际工商界意见,获得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真知灼见。 报道称,这次峰会上,全球政、商、学、研各界精英云集。其中,工商界代表将来自 32 个国家、 26 个国际组织。参会企业中,共有世界 500 强 140 多家、中国企业 500 强 100 多家。 B20 杭州峰会将于 3 日下午开幕, 4 日中午闭幕。作为 G20 机制的重要配套活动, B20 是各国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 B20 汇集国际工商界意见、形成政策建议报告,向 G20 峰会提交,供 G20 成员领导人决策参考。 据德国《商报》网站 9 月 1 日报道,对中国而言, G20 杭州峰会是其悠久历史中的一个大事件,中国在回归强大的道路上向世界发出重要信号。 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手握重权的政治家前往中国,中国也从未拥有如此大的世界政治构建空间。北京对此次峰会感到非常骄傲,因而峰会的准备工作才会做得如此全面。 报道称,中国曾长期处于世界政治的外围,而如今在 G20 这一平台上扮演起核心角色。对中国人而言,这是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请见附件(图、文) ()1杭州进入G20峰会时间 筹备工作被赞高水准(图) .doc
个人分类: 哲理|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万份电子邮件曝光 希拉里难绕"邮件门"这道坎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8-24 19:30
万份电子邮件曝光 希拉里难绕 邮件门 这道坎 外媒称,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 4 年期间另外还有将近 1.5 万份电子邮件的消息周一被披露,联邦法官要求国务院加快审阅进程以决定这批电邮是否能被公之于众。 电邮事件一直缠绕着希拉里的总统竞选。她的对手、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不断称其为“不老实的希拉里”,并且认为她处理电邮的方式危及国家安全,她因此不适合担任总统。 2016-08-24 09:58:5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8 月 23 日报道, 希拉里的律师此前未公开这批电邮。这批邮件究竟是与希拉里在 2009 年至 2013 年担任国务卿期间处理的国务院事务有关还是与其私人事务有关,以及这批邮件里是否有些包含在此前已经公开的那 3 万封电邮中,这些尚不得而知。 希拉里在奥巴马首个总统任期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了其位于纽约家中未受保护的私人电邮服务器而不是使用更为安全的政府电邮系统。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其展开了长达一年的调查。这批新披露的邮件就是联调局在调查中发现的。 电邮事件一直缠绕着希拉里的总统竞选。她的对手、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不断称其为“不老实的希拉里”,并且认为她处理电邮的方式危及国家安全,她因此不适合担任总统。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詹姆斯·波斯伯格计划于 9 月 23 日召开听证会,以确定何时公布那批电邮中可被公布的内容。其中一些邮件或将于 11 月 8 日大选前几周被公开。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说,这批文件究竟是国务院的官方文献,还是国务院已经通过《信息自由法》对外披露过的文件的重复,目前国务院尚未完成审议。托纳说,国务院仍不完全清楚在这 14900 份电邮中有多少是新的。不过考虑到这个数字,可能会有不少新电邮。 希拉里竞选阵营的发言人布赖恩·法伦说:“我们不确定司法部可能找到了什么额外的材料。不过,如果国务院决定这其中有任何是与工作相关的,那么我们显然也支持把文件公布于众。”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赖因斯·普里伯斯呼吁在选举前公布所有这些电邮。 另据美联社 8 月 22 日报道,美国共和党人 22 日加大了对于前国务卿希拉里使用私人电邮服务器的攻击力度。 国会共和党人对 3 家技术企业发出了传票,这些企业是希拉里放在纽约家中地下室的私人电邮服务器的制造商和服务商。传票是在今天由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拉马尔·史密斯发出的,得到了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罗恩·约翰逊的支持。 史密斯和约翰逊在一项联合声明中说,由于包括普拉特河网络公司在内的这 3 家企业拒绝主动答复用来判断希拉里的私人服务器是否满足政府记录保存及安全标准的问题,传唤它们是必要之举。 据路透社 8 月 22 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周末驳斥了有关希拉里的相关报道。此前,希拉里称鲍威尔曾建议她使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 鲍威尔曾在小布什执政期间担任国务卿。他对美国《人物》杂志记者说,他的确向希拉里发送了一个关于他自己使用电子邮件惯例的备忘录。但是,在希拉里担任国务卿之职时,她已经选择使用个人电子邮箱而不是政府账号。 鲍威尔说:“她的人一直试图指向我……事实是,在我向她发送备忘录之前,她已经使用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一年了。” 希拉里又有新麻烦:电邮门再发酵 支持率仍领先 中新网 8 月 24 日电 据外媒报道,距离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只剩两个多月的时间,司法当局又下令再检查 1.5 万份希拉里的电邮资料。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向非法移民示好,表示要向他们签发居留许可。 美国国务院 22 日晚间透露,一名法官已经下令国务院再提交 1.5 万份希拉里的电邮资料,以供调查;不过,在正式开始调查前,工作人员将首先隐去资料中涉及隐私以及机密的内容。按照计划,这些资料的调查工作将在 9 月底前完成。 今年 7 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已经认定希拉里在任国务卿期间对待机密信息“严重疏忽”;不过,联邦调查局局长同时也建议不起诉希拉里。 早前,希拉里已经承认在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邮件服务器处理公务电邮。这些邮件中可能含有机密信息。而此次司法部门还将检查 1.5 万份邮件资 料,其检查结果预计将会在 10 月公布,而美国总统大选的日期则是 11 月 8 日。 这意味着在投票前不久,竞争对手特朗普又能抓住“电邮门”大作文章,打击希拉里。目前的民调结果显示希拉里的支持度领先于特朗普。 政治立场偏保守的组织“司法观察”近日也公开了希拉里最信任的助理、前国务院副幕僚长阿伯丁的电邮往来。这些电邮 有可能证实此前外界的猜测,即如果求见时任国务卿希拉里被拒,那在给克林顿基金会捐款后就能更容易地见到希拉里。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 2009 年五月,巴林王子以正常渠道寻求会晤希拉里遭拒,随后他又通过克林顿基金会转达会晤请求,遂取得成功。 克林顿基金会成立于 2001 年,资助美国境内外的众多项目。特朗普周一公开要求关闭克林顿基金会,认为克林顿与希拉里两人利用其圈内人士身份中饱私囊,抨击称希拉里照顾捐款者利益胜过美国人民利益。 而在特朗普这一边,近期也有新动向。在更换了竞选班子之后,他在多个议题上的立场都有大幅度转向。新任选战经理康韦对 CNN 电视台表示,特朗普正计划以“公正、人性化”的方式对待数百万没有美国居留权的移民。而在之前,特朗普一直表示要采取强硬措施驱逐非法移民。 就在上周末,特朗普在纽约与一些拉丁裔支持者见面。会上,特朗普承认,驱逐几百万非法移民“即、既无可能、亦不人道”。 据一名与会律师事后透露,特朗普还表示,要给非法移民签发居留许可;这虽然还不是给予非法移民以美国国籍,但是能够消除他们对被驱逐的担忧。新任选战经理康韦已经宣布,在几星期内公布有关移民问题的具体规划。 此外,特朗普妻子梅拉尼娅通过律师表示,已经以诽谤及传播虚假言论为由起诉英国《每日邮报》等 8 家媒体。《每日邮报》上周报道称,梅拉尼娅曾在九十年代当过有钱客户的“应召女郎”。文中还称,梅拉尼娅本人就违反了美国的移民法律,因为她并不持有工作签证。 CNN 网站指出,在诉讼被正式受理之前,起诉主要起到警告的作用,以迫使相关媒体撤回或更正报道。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梅拉尼娅从前曾是模特。她在完成大学学业之后于 1996 年迁居纽约,两年后结识特朗普, 2005 年与之结婚,成为其第三任妻子。 ( 2016-08-2408:37:01 ) 希拉里外交顾问 : 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正瓦解 参考消息网 8 月 23 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 8 月 21 日刊发记者春原刚题为《紧迫的国际形势将去向何方——专访希拉里外交政策顾问、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的报道。全文如下: 美俄关系因乌克兰局势陷入低谷。加之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的混乱,全世界都弥漫着不安定的气息。我们专访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外交参谋之一、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院长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先生,听取他对于国际局势和美国新政府走向的判断。 美俄陷入高度紧张 春原问:美俄关系陷入冷战后最差的状态。 斯塔夫里迪斯答:美俄关系的确陷入高度紧张状态。那么未来该怎么做?第一,对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要强化对普京总统的经济制裁。第二,确保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对美国的支援。最后,为了让俄罗斯认识到必须按照国际规则行事,应当在全世界对其继续施压。 问:世界是不是进入了新一轮的冷战格局? 答:我们并不是处在冷战状态,也没有道理退回到冷战时代。利用现代化的外交战术和国际经济框架,务实地应对俄罗斯。在能够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在必须争夺的领域展开争夺。所谓“争夺的领域”就是指克里米亚、叙利亚。那么在哪些方面能够合作呢?大概就是阿富汗、北极、打击贩毒、反恐等等。 问:安倍首相已经表示将于今年 12 月邀请普京总统访问日本。您认为普京总统访日也是“务实”的吗? 答:“对话”在任何时候都是好事。对于在技术上(在国际法上)可以说仍处于战争状态的日俄两国,保持磋商也是好事。就北方领土问题对话也是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百分之百站在日本一边。 安倍首相是一位非常干练的政治家,我认为他与普京的对话并不会把我们引入错误的方向。另一方面,鉴于普京先生目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访日)能够带来重大进展这样的观点我不得不表示怀疑。 问:“普京剧场”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答:他最在意的是国内观众(俄罗斯民众)的眼光。他担心的是能否维持高支持率。第二类观众是波罗的海三国、曾是华约成员的东欧国家。通过向这些国家炫耀一定的实力,强势贯彻经济、贸易政策。第三类观众恐怕就是北约了。普京想要分化北约。最后的观众是美国。他想从美国获得敬意。他相信,敬意来自于实力。 地缘政治博弈加剧 问:普京的“分化北约工程”起作用吗? 答:(北约成员国中)越位于西边的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防御问题)越不关心。正因为这一点,欧洲的统一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力量,才能够遏制俄罗斯,带来稳定。 问:从欧洲团结的观点出发,德国的动向有没有让人感到不安? 答:我认为,默克尔总理在与克里米亚问题有关的对俄政策上一贯态度强硬。作为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我曾经数度与默克尔总理交谈,正是她让欧盟在制裁问题上保持了团结。 问:就是说您认为德俄之间不可能闪电“握手”? 答:不可能。德国的朋友们在这一问题上善于坚持自己的立场。 问:英国脱欧也给欧洲的安全造成了沉重打击。 答:如果硬要为了争论而争论的话,英国脱欧将让欧洲变得脆弱。这意味着美国的衰弱,也可能引发日本的衰弱。今天,欧盟、美国还有日本是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其中任何一个变弱,其他两个也将变弱。过去的 70 年一直是欧盟和北约维持着和平。英国脱欧的确让人遗憾。 问:您的意思是二战后构筑起来的世界秩序有瓦解的危险? 答:是的。虽然我一直希望英国可以留在欧盟,但他们选择离开。这是英国的朋友们基于主权作出的选择。当然,美国今后仍将与英国维持良好的关系。 问: 21 世纪的世界已经形成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所说的大陆国家(处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俄罗斯和中国)与作为海洋国家的美国、英国、日本两大阵营之间的竞争格局了,是不是? 答:对于我们将在这场竞争中胜出这一点,我是非常乐观的。军事上是这样,外交、经济上我们也具有优势。把这一切动员起来的就是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竞争。在本世纪,我们的胜算很大。这将是一场世纪性的竞争。亚洲的大陆国家(俄罗斯、中国)与周边国家(日美等)并肩前进的想法或将成为世界史上最宏大的地缘政治博弈。 美国无法为所欲为 问:鉴于近来美英两国面临的局面,日本安倍政权的中枢似乎已经意识到,作为您刚才所说的“三大支柱”之一,日本“必须加油”。 答:完全同意。今天的世界并非美国在衰落,而是其他国家在崛起。美国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军事实力、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固的政治系统。在人口趋势方面,美国的年轻人口也呈现增长态势。能源方面我们已经接近自给自足。在高水平教育、技术创新方面,美国也居于全世界的中心位置。这些都是我们手里可以用的牌。 但是,不能因为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为所欲为。这样并不能重建世界秩序。我们必须和日本还有欧盟一起行动。还必须与哥伦比亚、巴西等南美国家,南非、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协调一致。这些也都是民主国家。 关键是以日本、欧洲还有美国珍视的民主、言论和表达自由等为基础,努力构建国际新秩序。必须避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陷入新的冷战格局。如果能够与盟国协调一致,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 问:希拉里阵营一直重视与日本等盟国的关系。 答:强化与日本的关系,以及日本在全球范围的积极行动,不仅有利于日本,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当然,这当中应该包括安全层面的要素。从这个意思上说,日本的前进给很多美国人带来了勇气。 问:下一届美国总统也会基于这样的观点竭尽全力重振美国的领导力吧? 答:政治这件事对于重大变故无论如何都会反应过度。小布什时代是对 9 · 11 反应过度。结果钟摆完全偏向了基于单边主义的军事行动。之后,我们在伊拉克遭遇了诸多困难。这也促成了奥巴马政府的诞生,我们再次把钟摆调到了相反的方向。 问:如果这个道理说得通,那么新的政府就会再次将钟摆拨回到中间位置? 答:正是这样。新政府非常希望能够重回平衡。美国并不想靠一意孤行的实力说话,也不能离开世界走上孤立主义道路,而是必须采取中庸之道。这意味着适度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强化与盟国的关系。 问: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似乎并不这么想。 答:美国大选的结果或许将显示两种不同的方向。特朗普所说的完全是回归孤立主义。 问:这是传统的孤立主义与现代的单边主义的混合体啊。 答:就是这样。而希拉里这边的画风就完全不同。她的竞选口号是“一起更强大”。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未来两个完全不同的美国。 ( 2016-08-2313:41:26 ) 美联邦调查局发现 1.5 万封希拉里未被公开电邮 中新网 8 月 23 日电 据外媒报道, 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调查局 (FBI) 又找到 1.5 万多封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电邮。 据悉,希拉里的律师此前并没有提到这些国务院要公布的信。 希拉里因为在 2009 年至 2013 年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电邮服务器曾遭到批评。 报道称,批评分为两个方面:使用私人服务器可能会使国务卿的信函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希拉里保留了对所有信函的控制,并可以删除她不想要的邮件。 希拉里已向国务院转交了大约 3 万封信函,但又删掉了大约 3 万封信函,称这些是她的私人信件。 据此前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把有关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电邮服务器的调查文件呈交国会。 众议院监管委员会 8 月 16 日表示,已经收到这些标为“保密”的文件,其中包括联邦调查局在调查期间询问希拉里和其他证人的记录。 美国联邦调查局是在上个月结束这个持续了一年的调查,调查的核心问题是希拉里和她的助手是否存在错误处理敏感信息的问题,也就是使用希拉里纽约家中地下室里的私人电邮服务器来处理敏感信息。 调查完成后,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说,调查人员没有发现这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有触犯刑律的证据。科米批评希拉里的做法“极端不负责任”,但表示不会对她提 出刑事指控。 联邦调查局局长说,希拉里的行为或许是由无知造成的。他说,希拉里在处理保密信息时并“没有那么复杂”,或许是没有识别出电邮的保密级别的符号。 在竞选活动期间,电邮丑闻影响到了希拉里的受欢迎程度。 ( 2016-08-2308:18:01 )
个人分类: 其它|2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交部回应"台独"言论:主权国家才能加入联合国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8-23 10:45
外交部回应 台独 言论 : 主权国家才能加入联合国 2016 年 08 月 23 日 07:49:55 来源: 外交部网站 2016 年 8 月 22 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   一、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于 8 月 23 日在天津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将同土库曼斯坦副总理卡卡耶夫共同主持会议。   二、经中日韩三方商定,第八次中日韩外长会将于 8 月 24 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将应邀出席会议。三国外长将回顾中日韩合作进展情况,就三国合作未来发展方向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问:此次外长会是自去年 11 月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来,三国召开的首次高级别会议。中方出席此次会议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 2015 年 11 月,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为东亚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三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中国、日本、韩国互为近邻,都是东亚重要国家,三国合作对地区和全球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具有重要影响。中日韩合作启动 17 年来,各领域合作取得长足进展,给三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东亚合作和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今年以来,三方积极落实领导人会议成果,举办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活动,推动了三国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入发展。   今年中日韩合作协调国轮至日本担任,根据惯例,三方将在日举办中日韩合作的一系列相关会议。近来,日方多次提出希邀请中韩两国外长赴日共同举行第八次中日韩外长会,就三方合作进行探讨。此次外长会是三国合作的年度例行多边会议。我们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保持中日韩合作势头,助力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 2020 年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 共同为本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问:美国总统奥巴马 9 月将访问老挝,他是首位访老的美国总统。有评论认为,美国试图通过此访削弱中国对老挝的影响力,中方对此持何立场?是否对奥巴马此访表示担忧?中方是否认为美国近期以来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发展关系旨在遏制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答: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有些人作出的评论,指的到底是哪些人。美国白宫已经就奥巴马总统访问中国和老挝发布了消息。我并没有在美国白宫发布的消息中看到你所说的那些评论。就中方而言,我们欢迎任何国家,包括本地区国家和域外国家能够发展建设性的关系,只要这样的关系确实是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   当然,可能会有一些人希望看到在这个地区发生一些违背本地区国家愿望的事情。这些人的想法是违背本地区国家,包括你刚才所提到的中国、以及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求和平、求发展的共同愿望的。   问:据报道,台防务部门前负责人蔡明宪率“台湾联合国协进会”要求蔡英文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明台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成为新的“会员国”。台外事部门负责人 18 日称,台当局会持续有意义参与、但不会推动“加入联合国”。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众所周知,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只有主权国家才能申请加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点已经为国际社会所确认。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言行。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   问:此前有消息称,中日韩外长会因为三国之间存在分歧所以迟迟未能敲定时间。现在突然宣布会议时间,请问中方对此次会议有何期待,是否会在外长会上谈及“萨德”、南海等敏感问题。另外,这也是王毅外长担任外长后首次访日,中方有何期待?   答:首先我并不觉得这个消息是突然宣布的。在筹备任何一个多边会议的时候,各方都要经过充分的事先协商和准备,在时机成熟时才对外宣布,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   至于中方对会议的期待,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我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够落实去年 11 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的各项共识,推动三国务实合作走向深入,能够为三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能够为本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我还是想澄清一下,可能你也应该注意到,外交部曾经就此作出说明。这是一次例行的年度多边会议,应日方的要求,中韩外长赴日本举行这次会议,这跟双边访问没有任何关系。   问: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已经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中方如何评价她此次访问?双方达成了哪些重要成果?你对中缅关系发展前景有何期待?   答: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缅甸联邦共和国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于 8 月 17 日至 21 日对华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缅甸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缅甸领导人首次访华。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昂山素季国务资政。李克强总理同昂山素季国务资政举行会谈。张德江委员长同昂山素季国务资政举行会见。双方还发表了联合新闻稿。   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广泛重要共识。一是政治上,双方表示珍视中缅“胞波”情谊,重申将以两国人民利益为重,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优先发展双边关系。双方同意保持高层密切接触传统,增进政治互信,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二是合作上,双方同意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更好规划重点领域合作,推动双方合作向农业、水利、教育、医疗等更直接惠及民生的领域倾斜,使更多民众受益,同时扩大人文领域交往,筑牢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梁。三是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合作,确保边境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两国边境地区民生改善。   中方相信,昂山素季国务资政此次成功访华,为双方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提升两国人民福祉带来新的机遇,将有力推进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中方愿同缅方共同努力,推动中缅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问:王毅外长访问日本期间,是否有安排与日本或韩国外长的双边会谈?   答:首先我还是要纠正一下,王毅外长不是访问日本,是应邀赴日本出席第八次中日韩外长会,这与双边访问无关。关于你提到的问题,按照一般的惯例,在任何多边会议场合,有关各方进行必要的接触交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问: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称,菲可能将考虑退出联合国,并可能会邀请中国、非洲国家等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中方是否愿意这么做?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可能你也注意到,今天菲律宾外长亚赛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我想说的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昨天发表这个讲话的时候,是针对当前菲律宾国内正在展开的缉毒行动所发表的一番讲话。应该说,任何国家在自己的主权范围内开展这样的缉毒执法行动,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我们希望在这方面的努力应该能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合作。   同时,相信你也已经注意到菲律宾外长今天已经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明杜特尔特总统当时这番讲话是在表达他怎么样的一个心情。   问:据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助理科林斯近日就中国经济问题接受采访称,中国政府并未操纵人民币汇率贬值,他对中国经济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未来 10 到 20 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增长。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我注意到有关报道,也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评价。这说明,大家对中国经济表现和未来发展潜力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今年二季度继续保持一季度稳定增长势头。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通过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地,中国经济还会开辟出新的广阔前景,迎来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这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大、更多机遇。   作为今年 G20 主席国,中方希望与各方一道,聚焦世界经济的重大突出问题,推动 G20 通过创新和改革挖掘增长新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问:王毅外长 24 日将在日本出席中日韩三国外长会,你能否介绍他的具体行程。据了解,王外长 25 日下午要同访华的阿尔巴尼亚外长在北京举行记者会,这样看他的行程非常紧张。我想确认,他是 23 日出发、 25 日上午返回吗?   答:刚才我已经发布了消息,王毅外长将出席于 24 日举行的第八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这个时间是三方共同商定的。至于你提到王外长还要赶回来参加其他重大外事活动,可能你们也知道,王外长的日程一直是非常紧张的。
个人分类: 哲理|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韩国部署"萨德"必将自食恶果论反对"萨德"入韩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7-30 09:09
韩国部署萨德必将自食恶果论反对萨德入韩 2016 年07月29日 21:21:22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进入7月以来,韩国政府不顾邻国的一再劝告,不顾国内民众的反复抗议,不顾东北亚可能陷入动荡和冲突的严重后果,强行加快部署“萨德”系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忧虑。   专家指出,“萨德”入韩必将埋下祸根,破坏半岛和东北亚和平,损害政治互信,重创韩国经济。   安全后果:破坏半岛和平   从安全角度看,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将带来两方面严重危害:   其一,严重损害中俄等国战略安全利益,破坏东北亚地区战略平衡,引发军备竞赛。   “萨德”入韩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构建反导体系的重要部署。这一系统侦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防卫需求,深入中国腹地,直接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萨德”部署后,美韩可随时窥探中国在东部、北部和内陆地区的军事部署与军事活动,严重威胁中国核心地区军事安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谢尔盖·卢贾宁指出,美韩推动在韩国部署“萨德”是最近几年来发生在东北亚的最严重军事挑衅。   “韩美部署‘萨德’的举动,将直接导致东北亚战略力量失衡,从而引发军备竞赛,”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说。   其二,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将给韩国自身安全带来更大威胁。   过去6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朝韩对抗越激烈,半岛就越不安全。韩国部署“萨德”后,朝鲜明确宣布将采取反制措施,并进行了各种军事演练。“萨德”入韩势必危及半岛脆弱的和平与稳定。   “军备竞赛的结果可能会冲破阻挡朝鲜半岛战争重启的‘门闩’,导致处于‘休眠’状态的战争重新启动,危及域内所有国家,”郑继永说。   若“萨德”最终在韩国得以部署,韩国将成为地区军事对抗的最前沿,卷入一场不能玩也玩不起的游戏。   韩国坐在“亚洲的火药桶”上玩火,到头来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政治后果:损害政治互信   从政治角度看,“萨德”入韩将严重损害相关国家之间的互信,有可能会在东北亚诱发“新冷战”。   “萨德”入韩意味着韩国被绑上美国战车,为美国主导的美日韩军事同盟充当“马前卒”,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棋子。此举势必损伤韩国同中俄两国的外交关系,严重损害中韩政治互信,把韩国拖入大国对抗的漩涡。   面对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善意,面对中国维护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互利合作大局的真诚建议,韩国却选择在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出炉前几天突然宣布部署“萨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误判了形势。   郑继永指出,韩国错以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会与周边国家出现大的冲突而被迫接受部署“萨德”带来的后果。这种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做法当然会严重损害中韩战略互信。   “萨德”入韩将破坏东北亚地区战略平衡,埋下加剧地区紧张和对抗的祸根,甚至让冷战的阴云再次出现在东北亚地区。   “如果有关国家一意孤行,让‘新冷战’格局成形,恐怕将给朝鲜半岛带来难以承受之重,朝鲜民族的和平、统一之梦会渐行渐远。因此,韩国真的需要冷静思考一下这样做的后果,”郑继永说。   经济后果:重创韩国经济   中韩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合作随着中韩战略互信的不断增强而迅猛发展。“萨德”入韩严重损害中国战略利益,破坏中韩战略互信,势必动摇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破坏中韩经贸合作大局。正如韩国前总理、同伴成长研究所理事长郑云灿所说,部署“萨德”将会阻碍和平共存之路。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韩国第一大顺差来源国,2015年两国贸易总额达2758.2亿美元。郑云灿强调,如果中国以多种方式进行经济制裁,那么对中国依存度较高的韩国经济所面临的情况将不容乐观。更令人担心的是,韩美日和朝中俄对立的东亚“新冷战”可能会从根本上封锁韩国经济的前进之路。他说:“朴槿惠政府因为此次决定将国家搞得看不到一丝未来。”   郑继永说,“萨德”生产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多家韩军工企业有合作,而这些军工企业又大多与主宰韩国经济的韩国大企业有关。如果有关国家对这些韩国军工企业及其背后的韩国大企业采取反制措施,必然导致韩国经济严重震荡。中韩政治关系受损也必然会影响到两国人文交流,中国游客赴韩旅游可能会迅速降温。   以损害邻国利益为代价部署的“萨德”,不会给韩国带来安全保障,不会给朝鲜半岛带来和平稳定,也不会给韩国民众带来安宁与繁荣。韩国政府应当倾听国内民众的声音、珍惜中韩合作大局,从维护韩国自身根本利益及守护东北亚和平稳定出发,在部署“萨德”问题上悬崖勒马。 新闻链接 美在韩部署“萨德”系动摇全球战略稳定体系的危险之举 能保护韩的不是“萨德”而是睦邻友好 “萨德”风波严重撕裂韩国社会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个人分类: 哲理|2142 次阅读|5 个评论
外媒:中国不惧南海复杂困难局面 确保"打得赢"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7-25 06:30
外媒 : 中国不惧南海复杂困难局面 确保 打得赢 外媒称,在南中国海局势持续紧张之际,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要求南部战区“深刻认识中国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确保一声令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从军事角度来说,中国对南中国海的控制使得中国军队的反介入 / 区域拒止“保护罩”进一步向南向东扩大。 解放军 6 艘军舰赴南海与潜艇合练“突破封锁” ( 图 ) 2016-07-23 10:48: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7 月 21 日报道,有关人士分析,南中国海仲裁结果发布后,中国预判美国可能联合有关国家采取舆论战甚至军事威胁手段,迫使中国接受仲裁结果。中方表示,南中国海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关系到中共的执政基础。这其实是告诉外界,即使与美国擦枪走火甚至爆发军事冲突,中国也不会在南中国海主权问题上退让。 这位人士认为,范长龙要求南部战区着眼应对复杂困难局面。从军事实力上看,能给南部战区带来“困难局面”的外部力量,只有美军的航母战斗群。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 7 月 21 日报道,不出所料,中国拒绝接受南中国海裁决结果。那么,北京下一步可能怎样做?中国会动用软实力与外交力量,平息因为中方否定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招致的全球反应,但它对这一秩序的持续挑战不会动摇,北京更不会在南中国海退让。 报道称,从军事角度来说,中国对南中国海的控制使得中国军队的反介入 / 区域拒止“保护罩”进一步向南向东扩大。因此,将来一旦发生地区危机,中国军队能全面部署更先进的潜艇、海军水面作战力量、远程打击武器,调动更尖端的空中力量,阻滞美军的干预,中国海军也能借此将力量投放到印度洋。 报道认为,中国可能还会选择强硬立场,通过军事力量推行自己的主张。北京可借此向美日、本地区乃至本国国民宣示,它是不会被吓倒的。中国已经采取“灰色地带”行动,让强制手段维持在不会招致美国报复的程度上。 报道称,中国可能在认真考虑一些明确的军事举措。它已将西沙群岛的争议岛屿军事化,下一步自然是军事化南沙群岛。可能要部署作战飞机、陆基防空导弹系统、反舰武器,以及向永暑礁、美济礁及华阳礁调动海军力量等。中国可能考虑在距马尼拉仅 150 海里的黄岩岛构筑防御工事,或占领仁爱礁,赶走那里的菲海军陆战队。北京可能将南中国海部分空域甚至全部空域设为防空识别区,并利用部署在南沙群岛人工设施上的空中力量严厉维护防空识别区。最后,中国可能通过海警以及“战略性渔船船队”,有效地挑战其他主张方的利益,这些“白舰”(民用舰船)和“小蓝人”(民兵)在海军“灰舰”更直接的支援下,可以迫使中国的对手退让。 外媒:“仲裁”后解放军南海密集军演 强力捍卫主权 参考消息网 7 月 19 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海南省海事局 18 日发布通知,因南海一部分海域即将于 19 日至 21 日举行军事演习,因此禁止船舶进入相关海域。 日本《产经新闻》网站 7 月 18 日报道称,中国对于 12 日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南海仲裁结果表示“不接受”。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 17 日到 20 日紧急访问北京。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南海举行军演显然是为了继续向美国和国际社会主张自己在南海的主权。 海南省海事局 7 月 5 日至 11 日就曾以南海一部分海域将举行军演为由禁止船舶进入相关海域。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军 7 月 8 日还在南海的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举行了实弹演习。 据法新社 7 月 18 日报道,中国 7 月 18 日宣布,将关闭南中国海部分水域用于军事训练。此前,一个国际仲裁庭作出了否定中国对该海域权利主张的裁决。 中国海事局在其网站上说,中国海南省东海岸附近水域将于 19 日至 21 日举行军事活动,届时该水域将“禁止”驶入。 所提到的水域距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本网注)有一段距离,距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则更远。中国和附近的另外几个国家或地区都对这两个群岛提出了主权要求。 报道称,海牙仲裁庭 7 月 12 日裁定,中国对南中国海大部分水域的权利主张没有法律依据。针对中国提出这一仲裁案的菲律宾对裁决表示欢迎,而中国则斥之为“一张废纸”。 据官方媒体报道,在国际仲裁庭公布裁决仅几天前,北京在南中国海举行了军演。 中国一直在将该水域的礁石快速建设成具备军事用途的人工岛屿。中国海事局不久前在其网站发布的一条信息中说,南中国海岛礁上建设的 5 座灯塔中有 4 座已先后建成发光,第 5 座灯塔也将很快投入使用。 美联社 7 月 18 日报道称,中国 7 月 18 日称将封锁南中国海部分海域,以在近日举行军演。几天前,海牙仲裁庭作出裁决,否定了北京对这条战略航道的几乎所有主权声索。 中国海事局称,海南岛东南方向一片海域将从 7 月 18 日至 21 日封闭,但未就此次演习的性质做具体介绍。中国海军和国防部也未予置评。 报道称,中国驳斥了海牙仲裁庭就菲律宾提请的仲裁案所作的裁决,并拒绝参与仲裁。中国回应称,南中国海有关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并称如果感觉受到威胁可能在南中国海海域划设防空识别区。 多个国家或地区对南中国海提出领土声索,虽然此次演习区域据认为并非特定热点区域。 中国开发岛屿的行为引发地区紧张局势。很多人都担心,北京会利用修建机场和军事设施一应俱全的新岛来扩大军事影响力,甚至可能试图限制航行。 过去一年来,美国军舰多次故意驶近其中一座争议岛屿,旨在行使自由航行权并挑战中国的主权声索。作为回应,中国派舰机跟踪美国军舰,警告美国军舰离开,并指责美国威胁其国家安全。 ( 2016-07-19 10:18:00 ) 境外媒体关注解放军敏感时刻南海军演 参考消息网 7 月 4 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海上安全监管机构 3 日表示,中国将在南海西沙群岛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海牙仲裁庭即将就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争端作出裁决。 据路透社 7 月 3 日报道,中国定期在南中国海举行军演。中国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张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存在重叠。 海牙仲裁庭将于 7 月 12 日就中国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的争端作出裁决。 中国海事局在一份简短的网上声明中说,演习将从 7 月 5 日至 11 日举行,演习涵盖的范围从中国海南岛东部一直延伸到西沙群岛。声明说,为配合演习,演习期间其他船只禁止驶入这一海域。 美国官员称,中国在永兴岛上修建了飞机跑道,并部署了地对空导弹。 香港《东方日报》 7 月 2 日报道称,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之际,中俄“海上联合 -2016 ”演习近日获证实于 9 月举行,分析指演习或选址南海附近海域,届时势必令局势加剧。 俄媒近日引述该国海军作战训练局局长科切马佐夫的话表示,联合演习将于 9 月举行,俄方太平洋舰队至少派四艘舰艇参加,中方则派更多,而中俄双方将于 7 月 4 日至 8 日在圣彼得堡磋商演习细节。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日前证实,中俄双方正在就举行海上联合军演进行协商。 分析指出,中国以接待方身份筹组前两次联合演习时,导演部分别设在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故 9 月的演习非常可能以南海舰队为主导力量,地点或为南海附近海域。接近中国军方的消息人士透露,中俄海上联合演习已成常态,并不针对第三方,不存在特殊时间段演习之说,也不会因南海地域敏感而刻意回避。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7 月 3 日报道,菲律宾提起的南中国海仲裁案将在大约一周后作出裁决,受访学者分析,随着南中国海局势升温,“中国国内强硬派也明显占据上风”,意图通过发出狠话来取得威慑作用。不过学者判断,各方真正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 菲律宾 2013 年向海牙仲裁庭提起南中国海仲裁案,仲裁结果将在本月 12 日公布。有专家预测,仲裁庭很可能作出对菲律宾有利的裁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分析,如果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利用仲裁结果向中国强力施压,要求中方放弃“九段线”等核心利益,这将是对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巨大冲击,可能损害中国和东盟国家 20 多年来培养的良性互动关系。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称,目前中国国内以军方和海洋部门为代表的强硬派占据舆论上风。不过李明江认为,强硬派只是把姿态摆得更强,让外界认真考虑南中国海局势再恶化下去所可能产生的后果。他不认为这代表决策圈子里已真正在准备动用武力。 他说:“域外大国(指美国)肯定不希望跟中国发生军事冲突。而最有可能同中国发生武力冲突的争端国是菲律宾。但菲律宾新总统上任后,对华态度有所改善,因此我估计新政府不太可能会利用仲裁结果来挑衅中国。” 庞中英也认为,本区域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说:“中国和东盟国家已多次重申不使用武力来解决争端,要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分歧。到目前为止,中国外交政策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变化。我也相信,除非到万不得已,中国决不会走到战争这一步。”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 7 月 1 日报道称,随着南中国海仲裁案裁决日期临近,中国在全球各地寻求支持,现在声称有多达 60 个国家支持其立场,即海牙仲裁庭对这起有争议的案件没有管辖权。 ( 2016-07-0409:53:32 ) 解放军主战舰赴南海演习 外媒:中国亮出肌肉 参考消息网 5 月 6 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 4 日宣布,它的一些舰艇将举行一次海军演习。这次演习将在南中国海、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举行。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 5 月 4 日发表题为《中国派遣军队歌手前往南中国海并宣布新演习》的报道称,中国日前派遣著名军队歌手为驻扎在南中国海人工岛上的建筑工人和军事人员进行了慰问演出。这是中国在一个存在领土争端的地区再次展示自信。 据中国媒体报道,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三艘军舰 4 日从海南省三亚市的一个军港出发,随后将开始在南中国海和附近海域举行年度例行性作战演习。 报道称,这三艘军舰包括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和综合补给舰洪湖舰,晚些时候还会有导弹驱逐舰兰州舰与广州舰,以及导弹护卫舰玉林舰加入这三艘军舰的行列。 同这些军舰一起参加演习的还有三架直升机和数十名特战队员。 据俄新社 5 月 4 日报道,中国海军的三艘军舰于 4 日启程,参加在南中国海举行的年度军演。 合肥舰、三亚舰、洪湖舰于 4 日驶出三亚军港。之后,兰州舰、广州舰和玉林舰也将加入它们的行列。 解放军 6 艘军舰赴南海与潜艇合练“突破封锁” 此次演习意在提升战备能力,强化军舰、战机与其他军队之间的实战协同能力。 报道称,演习正值南中国海地区形势不断复杂之际。北京认为,遭他国觊觎的西沙及南沙群岛皆属于中国领土,自己在上述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活动完全合法且属于中国主权范畴之内的事务。美国一直指责中国将南中国海军事化,北京对相关说法予以驳斥,称之毫无根据。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5 月 5 日发表题为《中国海军舰艇开往南中国海 进行联合演练》的报道称,南中国海仲裁案宣判在即,中国在南中国海海域再有动作,以表明自身立场。中国海军 4 日开启了战备巡逻远海实兵对抗训练,编队分为三个兵力群,分赴南中国海、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生疏海域进行训练。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新型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综合补给舰洪湖舰, 4 日驶离三亚某军港码头,随后将进入南中国海某海域展开潜舰联合突破“敌”封锁区、侦察与反侦察演练,拉开了海军年度常态化战备巡逻远海实兵对抗训练的序幕。 报道没有说明上述年度训练的举行地点。 新华社说,此次参加训练的舰艇均为海军新型主战舰艇,由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兰州舰、广州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玉林舰,综合补给舰洪湖舰等六艘舰艇组成。 其中,担负编队指挥舰的合肥舰是中国目前最新型、武器系统较为先进的导弹驱逐舰,采用了不少全新技术,全舰的整体设计水平、舰载雷达和武器性能、隐身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三个兵力群将分别进行实战条件下指挥所、维权维稳、机动作战、政治工作等课目的训练,并沿途带动南海舰队航空兵、西南沙守备兵力和北海舰队相关兵力参加演练。 报道称,另一方面,中美近期围绕在朝鲜半岛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发生冲突,中方在强硬表态之余,其军事演习计划也被外界分析为“亮出肌肉”。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5 月 4 日发表题为《确保在南中国海航行自由是美国海军的首要使命》的报道称,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 3 日在纽约重申了南中国海对美国航行自由的重要性。他说,南中国海对整个世界都极其重要,那里有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道,因此,“要继续倡导现有国际准则,即确保能在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中进行贸易,允许所有参与者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获得繁荣与开展竞争”。 他认为,如奥巴马总统所说,“能够在任何国际法允许的情况下行动、飞越、航行,保持我们有这种能力,保持我们能够进入世界的这一地区,是我们的首要使命”。 据新华社电昨天,海军南海舰队新型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综合补给舰洪湖舰,驶离三亚某军港码头,随后将在南海某海域与潜艇部队展开潜舰联合突破“敌”封锁区、侦察与反侦察演练,拉开了海军年度常态化战备巡逻远海实兵对抗训练的序幕。 这次参加战备巡逻远海实兵对抗训练的舰艇均为海军新型主战舰艇,由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兰州舰、广州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玉林舰,综合补给舰洪湖舰等 6 艘舰艇组成,随舰搭载各型直升机 3 架及数十名特战队员。其中,兰州舰将在结束东盟防长扩大会海上安全与反恐联合演练后加入远海训练编队。编队分三个兵力群,将赴南海、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生疏海域,进行实战条件下指挥所、维权维稳、机动作战、政治工作、综合保障等课目的训练,并沿途带动南海舰队航空兵、西南沙守备兵力和北海舰队相关兵力参加演练。 担负编队指挥舰的合肥舰是我国目前最新型、武器系统较为先进的导弹驱逐舰,采用了很多全新技术,全舰的整体设计水平、舰载雷达和武器性能、隐身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去年 12 月刚刚入列。 导弹驱逐舰合肥舰 于去年 12 月 12 日正式入列,舷号 174 ,是继昆明舰、长沙舰之后中国第三艘新一代 052D 型导弹驱逐舰。配备反舰导弹、舰空导弹、鱼雷等多型先进武器,设计理念先进,集成化、信息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电磁兼容性强,具有较强的区域防空和对海作战能力,主要担负编队区域防空,单独或协同其他兵力执行对海对潜作战、护渔护航等综合任务。 导弹驱逐舰广州舰 是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 052B 型驱逐舰首舰。该舰长 154 米,宽 16 米,满载排水量 5850 吨,是具有防空、反潜、反舰、具备舰队区域防空能力的多用途驱逐舰。 2004 年 9 月入列,主要使命任务包括单舰或与海军其他兵力合同消灭敌水面舰艇、潜艇,破坏和压制敌岸上目标。组建以来,广州舰先后出色完成了“和平使命— 2005 ”、人民海军成立 60 周年海上阅兵等重大任务。 导弹驱逐舰兰州舰 舷号 170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 052C 型导弹驱逐舰首舰, 2003 年 4 月 29 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2004 年 7 月 4 日正式入列南海舰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舰艇整体采用隐身设计,具有较强的中、远程防空作战能力。在入列十多年间,兰州舰出色完成了“和平友谊— 2015 ”中马联合实兵演习、出访交流、远海训练等 30 多项重大任务。 综合补给舰洪湖舰 2015 年 12 月加入南海舰队战斗序列,成为海上作战支援的一支中坚力量。平时伴随驱、护舰执行编队远航及出访任务,战时加入海上机动编队,对伴随舰船实施燃油、淡水、食品、弹药等航行或停泊综合补给。具有现代化程度高、综合补给能力强、任务拓展空间大等特点,除了担负综合补给任务外,还可执行护航、撤侨、搜救、海上医疗救护等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 导弹护卫舰三亚舰 中国海军 054A 型导弹护卫舰, 2013 年 12 月 13 日入列,该舰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型多用途导弹护卫舰,配备主炮、垂发防空导弹、反舰导弹、速射炮等武器。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是我国海军新一代主力作战舰艇。 导弹护卫舰玉林舰 2010 年 2 月入列,具备反舰、防空和反潜等多种作战用途,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是目前海军主力作战舰型。入列以来,玉林舰曾先后圆满完成远海训练、战备演习等 20 余项重大任务。 ( 2016-05-0508:13:24 ) 军民鱼水情!解放军 054A 护卫舰南海救援渔船 ( 图 ) 3 月 8 日下午,海军岳阳舰成功帮助因风浪受损的粤台山 62268 号渔船排除船体故障,并救治受伤船员,保障了渔船续航作业,彰显了军民的鱼水深情。 “我船因风浪受损,请求海军给予支援……”当天下午 5 时,正在南海某海域执行任务的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岳阳舰接到粤台山 62268 号渔船发来的求救信号,岳阳舰随舰指挥员、支队副参谋长王文武当即下令前往查看。 据渔船船长陈耀专介绍,几天前,渔船遭遇大风浪,船上冻库的承重柱脱落,砸坏了冷冻泵制冷管道,导致冻库无法制冷,食品已开始变质腐烂,通信设备和卫通电话因颠簸受损无法使用, 1 名船员因此受外伤。 勘察完受损情况后,岳阳舰立即派出 3 组人员前往渔船进行支援,排查管道、焊接裂口、加注冰种,焊接组两个小时抢修,渔船冻库恢复制冷。与此同时,通信兵排除了渔船通信设备和卫通电话故障,让渔船通信恢复畅通。随舰军医为受外伤的船员进行检查医治,并赠送相关药品。 “如果没遇见海军,我们只能提前回家,直接经济损失就有 100 来万……”接过舰上赠送的蔬菜和冻肉,船长陈耀专非常激动,拉着官兵的手连声说:“谢谢你们,海军官兵就是我们渔民的靠山!”(王栋 肖松平) ( 2016-03-1314:34:36 ) 请见附件(图): ()1外媒中国不惧南海复杂困难局面 确保打得赢(图) .doc
个人分类: 哲理|1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清华” 为什么拼成 “tsinghua" ?
Fangjinqin 2016-7-17 11:47
“清华” 为什么拼成 “tsinghua ? 想必很多人都很奇怪,清华大学的“清华”二字被拼成了“tsinghua”,而不是我们认为的“qinghua”。那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英国人,叫威妥玛。 威妥玛(Thomas F. Wade1818~1895﹐英国人) 威妥玛这个人是个中国通,他1842年就跟随英军来到中国了,在中国生活了43年之久。期间任过各种职务,比如上海副领事啊,上海海关税务司啊。最厉害的他还担任过香港最高法院广东话翻译,他连广东话都会讲,很厉害!1883年返回英国。三年后将他的4,304册中文藏书捐赠予剑桥大学。1888年,任剑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 威妥玛在中国生活的时候,中国文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读音标注。当时给文字读音标注的方法很多,比如中国传统的“读若法”,“直注法”、蔡元培主张的“罗马字注音法”等。相当乱,也不能够很好地方便外国人(主要是英国人)学习汉语、汉字。于是他就写了两本书叫《寻津录》和《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拼音方案。 《语言自迩集》 这套拼音方案很受欢迎,许多中国地名和人名以及商标品名都采用了这种拼写方式。许多响誉海内外的中国传统品牌,如茅台酒“Moutai”,青岛啤酒“Tsingdao”,中华烟“Chunghwa”,张裕葡萄酒“Changyu”等等都采用了威妥玛式注音。 建国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和使用的拼音方法。不过为了保护传统品牌做买卖,时至今日,就没有将它们改过来。而清华“tsinghua”也一直延用至今。
个人分类: 学术文章|2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戴秉国称南海仲裁结果是"废纸"暗示中国底线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7-7 07:14
外媒 : 戴秉国称南海仲裁结果是 废纸 暗示中国底线 南海仲裁案完全是菲律宾强加给中国的,它建立在菲律宾一系列违法行为和非法诉求基础之上。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不良政治图谋,即有人有意挑事,刻意激化矛盾,怂恿对抗,唯恐南海不乱。 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所谓的裁决”。 仲裁结果“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张废纸”。 仲裁庭停止审理菲律宾的仲裁案是“当务之急” “如强行推出非法仲裁结果,任何人、任何国家均不得以任何方式执行非法仲裁结果,更不得强压中国执行裁决。尤其是要严格约束菲律宾不得采取任何挑衅活动,否则中方决不会坐视不管”。 要求华盛顿停止对南海问题的“强势介入”。 “哪怕美国全部 10 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人民日报》文章:中国随时准备好“以坚定有力的行动”维护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 英文版《中国日报》报道称:中方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菲律宾。如果涉事各方都把仲裁结果搁置,就不会有任何事故发生。 新加坡《联合早报》 7 月 5 日报道称,中国官媒 4 日说,如果菲律宾新政府搁置有关南中国海问题的国际裁决,北京愿意同马尼拉就联合开发和科研合作等问题进行谈判。另一方面,中国宣布从 5 日起,将在南中国海进行为期一周的军演。 香港《星岛日报》 7 月 4 日报道,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主政菲律宾 6 年,采取亲美政策,提出南海仲裁案。刚刚就职的新总统杜特尔特则态度温和。菲律宾外长亚赛透露,杜特尔特总统年内有可能访问中国。 菲外长佩费克托·亚赛说,此前与他交谈过的外国政府代表建议菲在仲裁庭作出有利裁决后“发表较为强硬的声明”,他对此予以“反对”。亚赛说:“我明确无误地告诉他们,一旦获得裁决,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研究其影响和后果。” 2016-07-06 11:29: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外媒称, 7 月 5 日,曾任中国国务委员的戴秉国在华盛顿出席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戴秉国强硬地表示,南海仲裁案“完全是菲律宾强加给中国的,它建立在菲律宾一系列违法行为和非法诉求基础之上。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不良政治图谋,即有人有意挑事,刻意激化矛盾,怂恿对抗,唯恐南海不乱”。戴秉国强调,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所谓的裁决”。他还表示,仲裁结果“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张废纸”。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7 月 5 日报道,戴秉国呼吁,仲裁庭停止审理菲律宾的仲裁案是“当务之急”,还说“如强行推出非法仲裁结果,任何人、任何国家均不得以任何方式执行非法仲裁结果,更不得强压中国执行裁决。尤其是要严格约束菲律宾不得采取任何挑衅活动,否则中方决不会坐视不管”。 他还借此向美国喊话,要求华盛顿停止对南海问题的“强势介入”。戴秉国说:“哪怕美国全部 10 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但戴秉国同时也表示,南海和平稳定是中国的重大利益所在。“除非受到武力挑衅,中方不会动用武力。”他强调,中国坚持通过双边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政策依然没有变化。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 7 月 6 日刊登题为《南海仲裁案北京的底线》的报道称,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将于 7 月 12 日就菲律宾提告的南海仲裁案做出裁决。 报道称,中国虽然早就放出“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的风声,但从近日的表现来看,中方的焦急溢于言表。另外,北京一开始就预感仲裁结果不利于自己的裁决如被证实,北京的对策和底线又是什么?戴秉国这番讲话对观察北京的想法是一个有趣的角度。 报道称,现在来看北京的态度,其实自始至终没有变化。无非近日变得有点“忍无可忍”,中国媒体接连推出舆论造势。《人民日报》 6 月 30 日刊文批驳海牙仲裁庭“没有任何合法性”,指领土问题不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承认非法裁决的立场坚定不移”。 《人民日报》文章最后暗示:中国随时准备好“以坚定有力的行动”维护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 报道称,中国军队 7 月 5 至 7 月 11 日在海南岛西侧,接近越南的西沙群岛海域进行军演,虽然中方解释这是例行演习,但演习时间选在美国独立日与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前,引起国际关注。中国此举的真正目的不得而知,但至少在仲裁案公布后的第一时间,如果仲裁结果符合中方的预想:对中方不利,中方将会以强硬的口气,重申“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承认非法裁决”,“仲裁法庭裁决非法”。 报道称,接下来中方会有什么行动,目前难以预测。但北京方面目前的回答似乎是对菲律宾仍然“寄予厚望”,英文版《中国日报》报道称:中方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菲律宾。如果涉事各方都把仲裁结果搁置,就不会有任何事故发生。显而易见,菲律宾并不打算不理睬仲裁结果,相反,会借助这一仲裁的“国际合法性”与中国周旋。 境外媒体:中方频就南海仲裁案表态 菲态度软化 2016-07-06 11:37:3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境外媒体称,南海仲裁案将于 12 日宣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4 日致辞时说,中国反对任何海洋霸权,致力于依据国际法,通过当事方直接对话谈判解决海洋争端和纠纷。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7 月 5 日报道,李克强 4 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一起出席第二届中希海洋合作论坛。李克强在致辞时说,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努力维护《公约》宗旨原则,反对任何海洋霸权。 李克强还说,中国致力于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法,通过当事方直接对话谈判解决海洋争端和纠纷,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同时,中国将坚决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他还表示,中国愿继续加强同有关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的和平与安宁。 报道称,李克强的言论显然与南海仲裁案有关。中国政府一直不接受以仲裁途径解决与菲律宾的南海主权争议,而《人民日报》在 6 月 30 日发表文章,亦再次批评仲裁庭“没有任何合法性”。 新加坡《联合早报》 7 月 5 日报道称,中国官媒 4 日说,如果菲律宾新政府搁置有关南中国海问题的国际裁决,北京愿意同马尼拉就联合开发和科研合作等问题进行谈判。另一方面,中国宣布从 5 日起,将在南中国海进行为期一周的军演。 报道称,海牙仲裁庭本月 12 日将公布菲律宾申请的有关南中国海问题的仲裁结果。舆论普遍认为,这一结果很可能不利于中国。 北京有关人士分析,中国官媒和学者在仲裁结果出台前向菲律宾方面喊话,是希望菲律宾新政府改弦更张,与中国进行双边谈判,这是中国近来在南中国海问题上舆论攻势的一部分。但中国也清楚,南中国海争端错综复杂,单靠“文攻”很难捍卫主权,还必须有“武卫”。这是中国要进行为期一周军演的原因。 美国《福布斯》杂志说,中国在仲裁结果公布前进行军演是“秀肌肉”。《华尔街日报》也说,中国这次军演的时间和地点“具有挑衅性”,与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时间有重叠。 不过,官方的《中国日报》 4 日引述国防部官员的话称,这次演习“是中国海军根据年度计划进行的例行性演练”。据了解,中国三大舰队即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都将派出主力舰艇参加 5 日开始的军演。 一名接近中国军方的人士说,中国这次军演选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而不是更敏感的南沙群岛海域,并且演习将在仲裁结果公布的前一天结束,表明中国既要展示捍卫主权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留有余地,不想过度刺激有关方面,以免局势失控。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 7 月 4 日报道称,海牙仲裁庭将在 7 月 12 日就南中国海争端作出裁决,而北京已经对可能对其不利的裁决结果表示不屑一顾。 报道称,新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誓就职时,外交官和官员们都在寻找线索,看他在海牙仲裁庭作出裁决后打算如何对付中国。在他就职的第一天就露出了一些迹象。 在 6 月 30 日的一次内阁会议上,菲律宾外长亚赛说,如果裁决结果对菲律宾有利,他不主张发表强硬声明。他说,中国有可能“固执己见并对我们进行考验”,如果出现这种局面,“我们大喊大叫毫无意义”。 报道称,中国在杜特尔特身上看到了机会,希望直接与菲律宾解决这一问题,不通过外部仲裁。杜特尔特则说,他希望与中国直接对话。 另据香港《星岛日报》 7 月 4 日报道,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主政菲律宾 6 年,采取亲美政策,提出南海仲裁案。刚刚就职的新总统杜特尔特则态度温和。菲律宾外长亚赛透露,杜特尔特总统年内有可能访问中国。 亚赛 3 日还表示,菲律宾将依据南海仲裁案仲裁结果采取“适当行动”,捍卫菲律宾的合法海洋权利。但他也说,菲律宾在确保“至高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会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研究如何顾及相互的利益。 外媒:菲总统称南海仲裁发布后愿与中国对话 参考消息网 7 月 6 日报道 外媒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7 月 5 日在距离首都马尼拉不远的一个空军基地发表讲话说,如果在海牙的国际法庭就南海争端作出有利于菲律宾的裁决,菲律宾愿意举行谈判,而不是走向战争。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7 月 6 日报道,菲律宾同中国就南海主权长期存在争议,菲律宾在 2013 年 1 月把这一争端提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据报道海牙法庭将在 7 月 12 日公布仲裁结果。 杜特尔特说,菲律宾对国际法庭将做出有利于菲律宾的仲裁结果表示乐观。但是他说,如果仲裁结果对菲律宾不利,菲律宾会接受仲裁结果,遵守仲裁结果。 杜特尔特说,“如果仲裁结果对我们有利,让我们举行会谈。我们不准备走向战争,战争是一个肮脏的字眼。” 杜特尔特表示,菲律宾将在接到国际仲裁法庭发出的正式文本之后再采取相应行动,并将以菲律宾的利益为基础做出决定。 中国官方的《中国日报》曾在 7 月 4 日发表文章说,如果菲律宾能够放弃国际法庭仲裁,中国将会同菲律宾举行会谈。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7 月 5 日报道,杜特尔特强调,在收到判决书后,马尼拉的进一步决定将立足于扩大菲律宾的利益。 按照计划,海牙国际仲裁庭将在 7 月 12 日就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作出判决。英文出版的《中国日报》 7 月 4 日指出,如果马尼拉届时能对判决结果进行“冷处理”,北京方面愿意同菲律宾开展谈判。 就在上周,新上任的总统杜特尔特召开了第一次内阁会议。他在会上表示,不论判决结果如何,菲律宾都需要彻底地研究仲裁对菲律宾造成的影响。 新任外交部长亚赛则在会上透露,一些外国政府希望菲律宾能够在判决结果有利的情况下作出更为强硬的表态,“但是我反对这一建议。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还并不清楚。”他还强调,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判决结果对菲律宾有利,会发生什么”。 ( 2016-07-06 11:20:23 ) 外媒:菲新政府希望南海争端“软着陆” 参考消息网 7 月 2 日报道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6 月 30 日报道称,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 6 月 30 日宣誓就职。他在就职后举行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重点讨论了南中国海主权争端问题。杜特尔特在会上说,希望与中国的争议会有一个他所说的“软着陆”。 杜特尔特在就职演说中并未提及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不过,他在就职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则重点讨论了如何应对海牙仲裁庭将于 7 月 12 日公布裁决。 报道称,杜特尔特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立场似乎有别于前总统阿基诺。他曾表示会与中国对话,并称双方可共同开发南中国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6 月 30 日说,杜特尔特就职为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 据共同社 6 月 30 日报道称,今天,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就职后不久主持的首次内阁会议上说,政府会讨论在海牙仲裁庭作出裁决后采取何种步骤。 虽然有利的裁决对菲来说“将是一次道义上的胜利”,但杜特尔特承认它也可能“将国家置于尴尬境地”。 报道称,这位新领导人说,“我们不会真的嘲讽或炫耀”,暗示将采取经过深思熟虑的对策。他还说:“我真的不希望与任何人宣战。如果我们可以只通过对话就拥有和平,我会感到十分高兴。” 菲外长佩费克托·亚赛说,此前与他交谈过的外国政府代表建议菲在仲裁庭作出有利裁决后“发表较为强硬的声明”,他对此予以“反对”。亚赛说:“我明确无误地告诉他们,一旦获得裁决,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研究其影响和后果。” 报道称,中国多次坚称仲裁庭对此案不具备管辖权,中方既不会承认也不会接受即将作出的裁决。 在马尼拉组建新政府后,中国希望使它与菲律宾的争端重新回到双边谈判的轨道上来。 ( 2016-07-02 14:17:44 ) 菲新防长称不会纠结于南海争端:应先打击极端组织 参考消息网 7 月 1 日报道 美媒称,菲律宾新国防部长 29 日说,对新政府来说,打击激进分子要优先于解决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他说,菲军方将投资购买快艇和直升机就体现这点。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6 月 30 日报道,菲律宾新防长德芬·洛伦扎纳( Delfin Lorenzana )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阿布沙耶夫组织的绑架还在继续以及西方人质最近被斩首正在损害菲律宾的声誉,新总统杜特尔特对无法控制这个组织而感到沮丧。 他说,虽然南中国海局势紧张,但菲军方打算投资购买更多快艇和直升机,来打击盘踞在南部霍洛岛上的阿布沙耶夫组织,而不是将资金用于海事安全领域。 洛伦扎纳说,包括绑架在内的这些非法活动必须停止。洛伦扎纳曾经担任陆军少将,这是他在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后第一次与媒体会晤。 他说:“我理解总统和民众的沮丧,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我们在海外的形象。” 据信,阿布沙耶夫组织与基地组织有关。该组织也宣称自己与伊斯兰国的圣战组织有关联。不过,有关当局认为,并没有证据可以证实二者在行动上有联系。 报道称,尽管多年来,菲律宾军方针对阿布沙耶夫发动了数次攻势,但是政府在打击这个在 1990 年代开始活跃的组织方面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阿布沙耶夫的数千万美元活动经费中,有一部分是靠绑架得来的。 有分析人士说,最近,由于两名加拿大人质先后被斩首,印尼运煤船遭到袭击,船员被绑架,菲律宾政府面临新的压力要解决这个恐怖组织。 到目前为止,阿布沙耶夫关押了至少 14 名人质,其中有一名荷兰人、一名挪威人, 5 名菲律宾人和 7 名印尼人。 报道称,洛伦扎纳的这番有关国防重心的讲话令人更加不明确杜特尔特政府将如何对待与中国的南中国海主权争端。 中菲两国关系现在非常敏感。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已经宣布将与 7 月 12 日对菲律宾提起的这起仲裁案进行裁决。 报道称,杜特尔特已经被指责在这个问题上摇摆不定。他在竞选时展示了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但是最近又表示,他当选后将首访中国,并加强与中国的对话。 27 日,他甚至不愿公开对南中国海问题发表评论,表示必须等到仲裁裁决之后才会发表声明。 杜特尔特曾表示,不会因为黄岩岛与中国交战,他甚至不愿意加入美军在南海的巡逻。 洛伦扎纳说,虽然主权很重要,但是,菲律宾不愿意与任何国家作战。国防开支首先应该用于国内安全防范,而不是购买战斗机来保护周边的水域。 不过,洛伦扎纳还表示,新政府当然不会忽略南中国海。因为这是菲律宾人的职责,既涉及主权,也是菲律宾重要的资源所在地。 报道称,洛伦扎纳出生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曾经担任菲律宾特种部队的指挥官。他说,新政府已经制定了打击阿布沙耶夫组织的计划,但是拒绝提供详情。他说,军方会支持杜特尔特总统打击犯罪和毒品的计划。 ( 2016-07-01 00:31:03 ) 境外媒体:中国在南海反制行动或视菲律宾态度 参考消息网 7 月 5 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在国际法庭仲裁南海领土争端前夕,中国本周开始将在西沙群岛附近举行军事演习。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7 月 4 日报道,海牙仲裁法庭上周发表声明说,它将于 7 月 12 日对菲律宾发起的南海仲裁案进行裁决。中国方面随后宣布将举行军演。 报道称,尽管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不涉及西沙群岛,但中国选定这次演习的时机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展示军力之举。 悉尼大学研究员阿什利·汤曾德说,选定的这次军演的时间表明中国意欲在裁决前展现不屑一顾的形象,但不一定预示着它会采取太过强硬的反应。 汤曾德说:“向南海部署军队是中国能够让自己显得强大且不至于真正引发局势紧张的一种方式。这种展示军力的举动,可能旨在让国内民众放心,表明中国政府不会屈服于国际压力。它也是给美国和东盟的一个信号,表明不管作出怎样的裁决,中国都决心加强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他还说:“尽管具挑衅性,但在西沙群岛附近的国际水域举行军事演习,既不违法,也不大可能使局势升级。北京可能认定举行海上军演是一种足够强有力地表示反对国际法庭的方式,而不需要采取更强硬的举措,譬如扩建黄岩岛或划设南海航空识别区。” 不过,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家朱锋说,此举可能被外界认为是中方展示其对国际法庭仲裁的态度,但他认为这更是中方对美国上月底向南海派出 3 艘驱逐舰作出的反应。 报道称, 6 月 30 日,当被问及美国 3 艘“宙斯盾”驱逐舰正在南海地区开展“警戒和监视活动”时,中国国防部表示中方“完全掌握美军动向”。 另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 7 月 4 日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在南中国海举行军事演习,而现在距离一个国际法庭就菲律宾针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声索提出的仲裁要求作出判决还有不到两周时间。 报道称,这次演习预计将在仲裁法庭公布其备受瞩目的判决的前一天结束,这一时机表明,北京可能会利用此次演习以示对该法庭的蔑视。中国一直坚称不承认菲律宾仲裁案的合法性,而且也不会承认裁决的合法性。 选择西沙群岛作为演习地点表明了中国的某种战术性考虑。考虑到作出判决后南沙群岛将受到密切监视,在这里举行军事演习将是高度挑衅性的举动。 据路透社 7 月 4 日报道,据官媒《中国日报》 7 月 4 日消息显示,如果马尼拉无视将于下周就中菲长期领土争端公布的仲裁案裁决,中国愿意与菲律宾就南中国海相关问题启动谈判。 《中国日报》说,“如果(菲律宾)新政府在重返谈判桌之前抛开仲裁庭裁决的话”,中国与菲律宾的谈判可能涵盖“联合开发和科研合作等问题”。报道没有给出消息人士的姓名。 ( 2016-07-05 11:55:15 ) 中方重申不接受南海仲裁案:菲方做法违反国际法 参考消息网 7 月 1 日报道 外媒称,一个国际法庭 6 月 29 日表示,将于 7 月 12 日对广受关注的菲律宾就南中国海问题诉中国一案作出仲裁,此举立刻引起北京的谴责,北京反对该仲裁庭的仲裁。 据路透社 6 月 29 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发表长篇谈话,称马尼拉的做法违反国际法。 他说:“我想再次强调的是,仲裁庭对本案及有关事项无管辖权,不应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他说:“在领土问题和海域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6 月 29 日报道,设在海牙的国际仲裁庭 29 日宣布,将于 7 月 12 日公布就菲律宾与中国的南中国海领土争议所作出的裁决。 29 日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发表谈话,再次强调“仲裁庭对本案及有关事项无管辖权,不应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洪磊表示,中国的一贯立场是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 洪磊指出,中菲通过一系列双边文件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早已就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协议,因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仲裁程序不适用中菲南海有关争议;此外,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内。 洪磊最后强调,在领土问题和海域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将继续遵循《联合国宪章》确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6 月 30 日报道,海牙的一个国际法庭 29 日称将于下月 12 日就菲律宾提出的南中国海仲裁案发布仲裁结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该仲裁庭对本案及有关事项无管辖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 29 日晚连夜发表谈话,列举多项理据,回应仲裁庭即将发表最终裁决的声明。 洪磊说,“我想再次强调的是,仲裁庭对本案及有关事项无管辖权,不应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并称“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违反国际法”。 报道称,这项裁决可能使南中国海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在国际法庭作出裁决前,美国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到菲律宾近海举行联合演习。 新华社 29 日发表文章,抨击“仲裁案威胁南海地区法律和规则秩序基础”,并称“仲裁案本身存在的诸多严重法理缺陷注定了其只会加剧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难解度”,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文章还说,仲裁庭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凌驾于受国际法保护的既有和平对话框架之上,构成了对国际法的伤害和对地区和平对话机制的损害,这是扩权、滥权。 ( 2016-07-01 09:25:00 ) 外媒:菲总统称南海仲裁发布后愿与中国对话 2016-07-06 11:20:23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外媒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7 月 5 日在距离首都马尼拉不远的一个空军基地发表讲话说,如果在海牙的国际法庭就南海争端作出有利于菲律宾的裁决,菲律宾愿意举行谈判,而不是走向战争。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7 月 6 日报道,菲律宾同中国就南海主权长期存在争议,菲律宾在 2013 年 1 月把这一争端提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据报道海牙法庭将在 7 月 12 日公布仲裁结果。 杜特尔特说,菲律宾对国际法庭将做出有利于菲律宾的仲裁结果表示乐观。但是他说,如果仲裁结果对菲律宾不利,菲律宾会接受仲裁结果,遵守仲裁结果。 杜特尔特说,“如果仲裁结果对我们有利,让我们举行会谈。我们不准备走向战争,战争是一个肮脏的字眼。” 杜特尔特表示,菲律宾将在接到国际仲裁法庭发出的正式文本之后再采取相应行动,并将以菲律宾的利益为基础做出决定。 中国官方的《中国日报》曾在 7 月 4 日发表文章说,如果菲律宾能够放弃国际法庭仲裁,中国将会同菲律宾举行会谈。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7 月 5 日报道,杜特尔特强调,在收到判决书后,马尼拉的进一步决定将立足于扩大菲律宾的利益。 按照计划,海牙国际仲裁庭将在 7 月 12 日就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作出判决。英文出版的《中国日报》 7 月 4 日指出,如果马尼拉届时能对判决结果进行“冷处理”,北京方面愿意同菲律宾开展谈判。 就在上周,新上任的总统杜特尔特召开了第一次内阁会议。他在会上表示,不论判决结果如何,菲律宾都需要彻底地研究仲裁对菲律宾造成的影响。 新任外交部长亚赛则在会上透露,一些外国政府希望菲律宾能够在判决结果有利的情况下作出更为强硬的表态,“但是我反对这一建议。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还并不清楚。”他还强调,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判决结果对菲律宾有利,会发生什么”。
个人分类: 哲理|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发明国产飞机配备更强"中国心"的新型发动机材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6-22 11:13
我国发明国产飞机配备更强中国心的新型发动机材 2016 年06月21日 16:24:38 来源:新华社 南京理工大学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该校陈光教授团队研制出高温PST钛铝单晶,这种新型发动机材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相关成果于20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材料》期刊上。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心脏,其核心部件叶片的承温能力直接决定着发动机的性能。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曾研制出“4822合金”,使单台发动机减重约200磅,并在节油、减少氮化物排放量等方面效果突出,于2009年投入商业运营,成为当时航空与材料领域轰动性的进展。   陈光在发布会上介绍,高温PST钛铝单晶能大幅提升材料性能,室温拉伸塑性和屈服强度高达6.9%和708兆帕,抗拉强度达978兆帕,实现了高强高塑的优异结合。此外,该合金在900℃时的拉伸屈服强度为637兆帕,核心性能和持久寿命均优于“4822合金”。   “这种新材料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引领性和基础性。”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曹春晓院士介绍,一般情况下,目前我国发动机叶片主要材料是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其承温能力每提升25-30℃,即为一代新合金。陈光教授团队发明的钛铝单晶合金,一下将承温能力提升了150-250℃以上,属于发动机材料方面的重大突破。   “这项关键材料技术对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有助于中国飞机拥有一颗更强的‘中国心’。”曹春晓说。   长期从事高温结构材料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袁超研究员称这一成果“中国原创、世界领先”。他认为,高温PST钛铝单晶不仅强度高,室温塑性更是高达6.9%,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
个人分类: 物理|1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9·11"后美国政府刑讯细节曝光 外交部:望美方反躬自省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6-18 10:31
9 ·11后美国政府刑讯细节曝光 外交部:望美方反躬自省 2016 年06月17日19:11 来源: 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今日举办例行记者会,发言人华春莹主持记者会。 有记者问: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今天在唐山举行,中方哪位领导人出席?你能否介绍会议有关情况? 答: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今天在河北唐山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捷克总理索博特卡、黑山副总理伊瓦诺维奇以及来自中国15个省区市和中东欧国家50多个省州市的高级别代表团出席。 马凯副总理在讲话中表示,经过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四年多的共同努力,“16+1合作”逐渐步入成熟期和早期收获期。中国高度重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致力于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习近平主席今天启程赴塞尔维亚、波兰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以来第二次访问中东欧,必将全面提升中国与中东欧双边整体关系,掀起中欧关系的新高潮。中国将继续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加快迈向中高端水平,不断扩大对外开放,“16+1合作”前景更加广阔。中方希望双方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各国发展战略有效对接,推动“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对接,努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格局,秉承开放包容原则,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把“16+1合作”落在地方具体企业和项目上,把共识转化为行动,把行动转化为成果,进一步提升中欧务实合作的质量与水平。 与会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表示,“16+1合作”为中东欧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各国期待与中方加强对话关系,扩大地方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有记者问:据报道,委内瑞拉苏克雷州库马那市近日陆续发生超市商铺哄抢事件,数家华侨商铺遭波及。请介绍是否有中国公民伤亡及我所做工作情况。你如何看待当前委内瑞拉政治经济局势? 答:据中国驻委内瑞拉使馆了解,目前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使馆已启动应急机制,要求委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中国驻委内瑞拉使馆已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在委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我们十分关心委内瑞拉局势发展。作为友好国家,中方希望委内瑞拉政府和人民能够处理好有关问题,希望中国公民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中方高度重视中委关系发展,愿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继续与委方保持着各方面交流与合作。 有记者问:美国中央情报局14日公开50多份解密文件,有关“9·11”后美国政府使用刑讯手段审讯细节首次曝光,内容触目惊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曝光的有关细节感到震惊。中方认为,有关各方都应恪守《日内瓦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切实保障囚犯的基本权利。美方一直以人权卫士自居,动辄对其他国家人权状况指手画脚,希望美方反躬自省,切实采取措施消除自身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 有记者问:中国军舰昨天“侵入”了日本领海。中方称该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的领海海峡,但日方否认该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首先,我要纠正你关于中国军舰“侵入”日本领海的说法,这不符合事实,中方军舰没有“侵入”日本领海。第二,我有一个建议,日方表态及日本媒体进行报道之前,先好好学习和研究国际法。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有关国际实践,在用于国际航行的领海海峡内,所有船舶享有过境通行权,无需向沿海国提前通报。你提到的吐噶喇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的领海海峡。也就是说,中国军舰通过吐噶喇海峡系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用于国际航行的领海海峡行使过境通行权。我还想提醒你注意,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享有的过境通行权与船舶在领海中的无害通过权不可混为一谈。
个人分类: 哲理|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媒:中国导弹"密集"打击对美航母构成"致命"威胁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6-12 07:51
美媒 : 中国导弹 密集 打击对美航母构成 致命 威胁 文章称,航母是华盛顿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真实象征。遗憾的是,美国航母似乎认为它们无法应对北京能够从陆海空发射的反舰武器所构成的日益严重的威胁。 2016-06-11 09:30: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美媒称,在无法向亚洲投射力量的问题上,美国海军似乎遭到了各方围攻——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对各种反舰武器平台的投入。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 6 月 9 日刊文称,考虑到当前中国构成的挑战,虽然美国海军规划人员想都没想过刚刚露头的未来威胁有多可怕,但看来他们将面临艰巨的任务。 文章称,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此类武器对美国巨型航母构成的威胁。航母是华盛顿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真实象征。遗憾的是,美国航母似乎在一篇又一篇文章和报道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认为它们无法应对北京能够从陆海空发射的反舰武器所构成的日益严重的威胁。 情况就此开始变得愈发糟糕。作为全球公域和数万亿美元国际贸易的保护者,庞大的美国海军水面舰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无法应对多种类型和巨大数量的中国反舰武器。即便暂时抛开陆基或空基武器不谈(这些挑战显然十分可怕),美国水面舰队也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即缺乏应对中国海军反舰武器的火力和射程——由于冷战后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它对此不当回事。 北京利用了这一战略失误,研制了大量射程和先进程度都大幅提高的海基反舰武器。目前,尽管过去几年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美国水面舰队的射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超越——很多海军专家有时候称之为“被领先”——而且就很多方面而言,美国水面舰队在公海上的火力完全被中国超越。 文章称,接下来,还有另一个很少被谈起但在亚洲对整个美国海军构成威胁的反舰武器威胁。例如,中国研制了 80 多艘 022 型导弹艇。虽然这些小型舰艇(在去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 2015 中国军力报告中被称为“穿浪双体导弹巡逻艇”)可能不像北京所谓的反舰“航母杀手”导弹那么引人注目或那么先进,但由于配备了大量舰载反舰武器,此类舰艇使中国具备了在沿海攻击敌方多种不同类型水面舰船的独特能力。 文章称,将美国航母和水面舰船(其实包括任何美国海军舰船)在亚洲面临的上述不同挑战结合在一起(这正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战略)就会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威胁态势。 中国能够从远至 2500 英里( 1 英里约合 1.6 公里)以外的地方,从陆海空用巡航武器和弹道武器发动反舰攻击。一旦爆发危机,美国航母战斗群可能需要杀出一条血路,才能进入南中国海、台湾及其周边以及东中国海周边的有争议战区。 文章称,北京能够用不同类型的反介入 / 区域拒止( A2/AD )导弹平台对美国海军装备发动大规模密集攻击。在中国拥有远超美国国防官员抵御能力的各种导弹的情况下,北京似乎能够对美国海军舰船实施多次“任务杀伤”打击。 加刊关注中国导弹预警雷达建设:监控驻日美军行动 参考消息网 6 月 2 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建设了更多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目前看来中国有可能建立全国范围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基地。在黑龙江的佳木斯发现了大型化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除此之外,在浙江省大兴村也发现了新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雷达的基座为长方形,长度为 30 米,高为 20 米,这显然是一座大型相控阵雷达。很奇怪的是,雷达的天线阵列以五点钟方向,直接对准台湾。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 6 月号报道称,之前福建惠安发现了一座大型相控阵雷达对准台湾,被西方专家认为有可能是为了对台湾“铺路爪”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实施干预而部署的。 再看位于浙江雷达的基本尺寸,与部署在佳木斯的雷达接近,后者基座长 36 米,高 25 米。呈 6 点钟方向部署,天线朝南。 报道认为,这样的天线指向,大致说明以下军用意图:在浙江周围,还存在其他方位角的大型相控阵雷达,与大兴村的雷达形成一个大型沿海监视扇面。大兴村雷达主要用于侦测台湾发射、测试各种战术导弹的动向,包括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不过主要还是应对弹道导弹。此外是对朝鲜发射的南向导弹、卫星火箭实施监控,因此中国应该十分了解朝鲜火箭的入轨情况。 报道称,大兴村雷达与浙江省周围部署的其他天线扇面,构成整个东部地区的弹道导弹防御雷达网,监视从太平洋轨道打击中国的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动向。因此,无论在黑龙江,还是在东部地区的浙江,一定还存在其他方位角度的雷达天线。 通常这一类似的雷达是 X 波段的。中国的军队资料最近提到了提高九种作战能力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加速发展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包括卫星和陆基雷达。上述弹道导弹预警雷达是在 2013 年以后陆续建设完成的。 军队文献还提到,即将发展船载 X 波段弹道导弹预警雷达,这意味着中国会步美国后尘研制类似雷达,战时加以海上部署。但是如此大型化的雷达,如果没有制空制海权,战时只会成为被摧毁的靶子。海基 X 波段雷达,主要的用途是和平时期对周围国家弹道导弹测试进行监视。 此外,从浙江雷达的天线方位角判断,能够监视那霸美军基地的一切航空活动。如果朝鲜发射的弹道导弹,有朝一日真的被那霸部署的“爱国者” -3 型地对空导弹拦截,浙江雷达理论上有可能实施全程监控。假设浙江雷达拥有 3000 公里的探测范围,将能够涵盖菲律宾东岸,这正是朝鲜两次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落点地区。 报道称,同样在浙江的张家英村,还发现了巨大的高频无线电测向系统,天线阵列的直径达到 360 米,它有可能对冲绳、台湾的无线电通讯进行测向、监听。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沿海地区建设了相当多的被动型地波雷达,用于对舰船、隐形航天器的监控。在福建东山岛附近发现的被动雷达天线阵列长度达到 60 米,两个阵列雷达直接对准台湾南部地区,这一类的雷达很难受到电子干扰。 在福建的江田镇,部署了两个地波天线阵列群,位于海岸,用于对台湾北部海上舰船的监视。每个天线阵列长度达到 570 米,分为接收天线和传输天线。在广东汕头,也建设了长度达到 650 米的地波雷达天线阵,指向南中国海。 2014 年后,这一地区的军用设施越来越大型化,拥有接收站、传输站、控制中心等。显然,中国东南沿海的被动雷达系统正在联网。 报道称,汕头地区的地波超视距雷达引发了高度关注。该地的军用设施规模庞大,分为新旧营区,有大量的蓝色屋顶、军车,难道是火箭军的地波雷达?是用于对南中国海北上的美国舰船实施初测与跟踪? ( 2016-06-0209:06:20 ) 美媒忧心东风 -26 导弹可打击关岛 参考消息网 5 月 20 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的“关岛杀手”导弹能够打击 3400 英里远的目标,引发人们新的担忧:美国的主要军事设施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网站 5 月 13 日报道称,美国国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发布报告警告该导弹的危险性。过去一周来,美中关系再度紧张,起因是一艘美海军驱逐舰在南中国海地区靠近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一座小岛。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的东风 -26 中程弹道导弹可让中国对美国关岛发动前所未有的火力打击,因为关岛恰好位于其射程范围内。这种导弹就是分析人士口中的“关岛杀手”,曾于去年 9 月在北京举行的大阅兵中亮相。 该报告说:“在中国所有可以打到关岛的军事武器中,东风 -26 中程弹道弹道的地位最重要,它代表了中国数十年常规弹道导弹力量发展的尖端成果。” 美军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普拉海军基地就位于关岛,一直以来美军通过关岛可以进行跨太平洋的军力投送,同时与可能的威胁,如朝鲜和中国,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 美国兰德公司的智库在去年中国举行阅兵前发布报告说,安德森基地是“目前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唯一不受常规弹道弹道威胁的基地”。 乔治·马歇尔研究所下属的一个网站去年刊登一份研究报告说,“在东风 -26 导弹部署前,中国攻击关岛的唯一手段就是使用轰 -6K 战略轰炸机,然而这种方式很难奏效,因为美军在该基地的防御能力十分强大。” 关岛大约部署了 6000 名美军事人员。美国空军频繁向安德森基地轮换部署 B-1 、 B-2 和 B-52 轰炸机及先进战斗机。美国海军的阿普拉基地常年部署着 4 艘攻击潜艇,还可为其他军舰提供补给。 关岛距离北京 2500 英里,超出中国一般陆基中程导弹的射程约 700 英里。但是东风 -26 导弹的射程达 3400 英里,让关岛处于打击范围内。 兰德公司警告说, 100 枚东风 -26 导弹的打击就可以让安德森空军基地连续 11 天无法降落大型军机。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说:“在面对此类危机时,如果中国认为可以成功消除来自关岛的威胁,可能会更愿意用武力解决问题。” 报告说,中国在去年 9 月的阅兵中只展示了 16 辆东风 -26 导弹发射平台,“此举或许还表明,东风 -26 可能已经正式部署”。 美国海军 3 日派遣一艘导弹驱逐舰驶进南中国海一座岛屿 12 海里范围内,中国早前在这个岛上修建了一条飞机跑道。 中国紧急派出战斗机和军舰把这艘美国军舰“驱离”永暑礁水域。 今年 1 月,中国宣布永暑礁的飞机跑道已经完工,这是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修建的 3 条飞机跑道之一。 “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 3 日通过永暑礁水域,是美国海军第 3 次在南中国海宣示所谓的“航行自由”。 美军的这些行动加剧了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 中国国防部的一份声明说,美军舰机的挑衅活动,暴露了美方妄图搞乱地区局势,从中渔利的用心,再次证明了中方在南沙有关岛礁进行防御设施的建设完全合理,很有必要。 华盛顿表示美国计划继续推进“航行自由”行动。五角大楼的一份声明称:“美国的飞机和舰船将按照国际法规定的权利行动。这适用于南中国海,也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编译 / 郭骏) ( 2016-05-2008:19:15 ) 中国南海首射鱼 -8 反潜导弹补齐代差 射程数十公里 据台媒报道,解放军海军在 2015 年 7 月举行的南海演习中,首次试射了“鱼 -8 ”反潜导弹,说明中国海军反潜体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军事专家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时表示,装备“鱼 -8 ”反潜导弹,说明我军在反潜武器方面已补齐与世界海军大国的“代差”,可快速打击数十公里外的潜艇目标。 台湾东森 ETtoday 新闻云 5 月 5 日报道称,“鱼 -8 ”是解放军海军第一型正式列装的反潜导弹(又称“鱼 -8 ”火箭助飞鱼雷),该导弹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05 研究所研制, 2002 年正式立项, 2006 年完成试验定型,首装于 054A 型导弹护卫舰。“鱼 -8 ”反潜导弹与舰载型红旗 -16 舰空导弹不仅共用垂直发射系统,而且发射控制系统也可兼容,通用性非常好。同时,其他舰艇也可使用鹰击 -83 反舰导弹发射箱共架发射“鱼 -8 ”。 台媒称,解放军海军在去年 7 月底于南海举行大规模演习,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鱼 -8 新型反潜导弹”的首次实弹发射,因为“鱼 -8 ”的列装让解放军拥有了完善的对潜攻击体系。 报道称,“鱼 -8 ”反潜导弹的最大射程数十公里,其起飞方式、相容性、攻击距离和制导精度在全球处于先进水平,它在水下航行速度快,采用复合制导,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并具备一定的反舰能力。 尹卓表示,“鱼 -8 ”反潜导弹对我军来说是重大突破,说明我军在反潜武器方面已补齐与世界海军大国的“代差”。此款导弹今后有多种用途,就像俄罗斯的 SS-N-12 导弹那样,既能反潜,也能反舰。“鱼 -8 ”反潜导弹的射程可达数十公里,说明我军的反潜舰,比如 054A 级护卫舰,对潜艇的探测距离已有长足的进步。“鱼 -8 ”还可与航空兵配合,由航空兵发现目标后传指令给相关舰艇,随后用“鱼 -8 ”攻击几十公里外的潜艇。 有评论认为,鱼 -8 反潜导弹使中国整体反潜能力超越日本。对此,李莉指出,“鱼 -8 ”列装海军最大的收获在于对潜艇的反应速度有实质性的提高。以前我军应对突然出现的水下目标会有难度,反应速度慢。现在,发射“鱼 -8 ”攻击水下潜艇时,“鱼 -8 ”先在空中飞行,到了预定目标区域后再钻入水下打击潜艇,相比以前完全在水下航行的鱼雷的打击速度会快很多。而且,这种打击方式还能防止水下突然出现“杀手”,提高生存能力。 ( 2016-05-1309:08:00 ) 外媒:中国升级老旧舰艇 装备新型国产导弹系统 参考消息网 5 月 5 日报道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报道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在用新的反舰导弹、导弹防御系统以及能够发射精准制导弹药的大炮来升级老旧的水面舰艇。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 5 月 4 日援引《大众科学》杂志的报道,照片显示, 1998 年服役的 6100 吨的“深圳”号旅海级( 051B 型)导弹驱逐舰目前正在装配 32 单元中程垂直发射系统。这些新的 32 单元 HQ-16 地对空导弹射程可达 50-60 公里,能够捕捉低空和高空的目标。“这是个重大的进步,使得该舰的火力达到原先的 4 倍,导弹覆盖区域达到原先的 16 倍,”《大众科学》说。 报道称,虽然该杂志中没有提到,装配的导弹最有可能是 HQ-16B 或 C ,也就是最新的两种地对空导弹。 此外,“深圳”号还将装配两种新型的 1130 “加特林”火炮,可对进犯的超音速导弹实现额外防御。该杂志说, 1130 “加特林”火炮可在 1 分钟内向进犯的超音速导弹发射 1 万枚重 1 磅直径 30 毫米的炮弹。这些改进将提高“深圳”号对反舰导弹和敌军飞机的防御能力,并能对附近的战舰提供一定的防空协助。 解放军海军还在对两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杭州”号和“福州”号进行改造,并且还准备对现代级的另两艘舰艇进行升级,这些舰艇都是上世纪 90 年代和本世纪初从俄罗斯购买的。海军主要是将俄制武器系统替换为更新型的中国硬件,包括新的中国电子系统和传感器,还有新的火炮和导弹系统。 报道称,与“深圳”号一样,“杭州”号目前正在装配垂直发射系统。两到三个 8 模块垂直发射系统将替代“杭州”号上原有的两个 3S90 (飓风) 9M38 地对空导弹单发射器。“这些 32-48 垂直发射系统将最大限度地提高‘杭州’号的防空能力,因为这样能更快地发射地对空导弹,或者携带地面攻击巡航导弹来扩大其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范围,”该杂志说。 报道称,此外,全部 4 艘现代级驱逐舰上的俄制 AK-130 双管炮塔将替换成 H/PJ-38 单管 130 毫米炮塔。虽然新的炮塔发射的炮弹较少,但这些中国制造的炮弹有着更远的射程和先进的精确制导。此外,俄制的 3M80E 导弹的 KT-190 四弹发射装置也将替换成新的鹰击 -12A 反舰巡航导弹系统。 ( 2016-05-0500:14:01 ) 请见附件(图): 美媒中国导弹密集打击对美航母构成致命威胁(图).doc
个人分类: 物理|1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必须真诚悔改所犯包括"慰安妇"等侵略战争罪行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6-7 15:46
日本必须真诚悔改所犯包括 慰安妇 等侵略战争罪行 日媒:日本忧再尝 苦酒 全力阻止 慰安妇 申遗 2016-06-07 08:44:17 来源: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惜梦 核心提示:“包括制度改革在内将全力应对,避免 UNESCO 被政治利用。”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 2 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为阻止 5 月 31 日申报的慰安妇资料申遗成功,将加强对 UNESCO 做工作。 参考消息网 6 月 7 日报道 日媒称,中日两国政府围绕历史问题再次展开交锋。中国等国的民间团体为慰安妇相关资料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日本政府则为避免重蹈去年“南京大屠杀”资料申遗成功的覆辙而将极力加以阻止。 共同社 6 月 6 日刊登题为《热点:日本担心再尝“苦酒”全力阻止慰安妇资料申遗》的报道称,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接受申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能否来得及应日方要求对审查制度进行修改,令日本政府不得不担心再尝南京大屠杀资料申遗的“苦酒”。 背后 “包括制度改革在内将全力应对,避免 UNESCO 被政治利用。”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 2 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为阻止 5 月 31 日申报的慰安妇资料申遗成功,将加强对 UNESCO 做工作。 政府之所以如此拼命,是由于如果慰安妇资料继去年 10 月的南京大屠杀资料之后申遗成功,日本的国际形象受损在所难免。在南京大屠杀资料申遗的问题上,日本政府当初未能及时应对。此外,政府还担心此事会对日韩两国政府就“最终解决”慰安妇问题达成的共识造成影响。 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民间团体此次共同为慰安妇资料申遗。中国政府上一次是把慰安妇资料与南京大屠杀资料一同申遗。由于慰安妇资料未能入选,中国为再次申报加强了准备。因此,日本外务省官员认为“无疑在背后支持的是中国政府”。 关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中国政府主张“超过 30 万人”。如果慰安妇资料也得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中方势必将加强对日攻势。 前景不明 围绕慰安妇的人数,日中两国的主张也相去甚远。日本研究人员估算慰安妇约 2 万人,而中国专家则推算共有 41 万人。甚至还有“研究人员”向国内外媒体控诉“仅在中国就有数百万人被当做性奴隶”。 UNESCO 每两年一次决定新遗产名录,慰安妇资料能否申报成功预计将在 2017 年秋季前后揭晓。 对于南京大屠杀资料虽遭再三反对仍然申遗成功一事,日本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政府派遣文部科学相驰浩出席去年 11 月召开的 UNECSO 全体会议,要求改善审议制度提高审查过程的透明度等。着眼于慰安妇资料的审查工作,日本政府计划强烈敦促 UNECSCO 加快修改相关制度。 然而, UNESCO 听取日本要求对制度加以修改的成果能否在 2017 年申遗决定中得以体现尚不明朗。虽然一名政府高官态度坚决地表示“决不让(慰安妇资料)申遗成功”,但如果日本极力阻止民间团体申遗的印象扩散开来,政府反而可能将面临“招致国际舆论反弹”(外务省官员语)的两难境地。 鉴于去年 12 月日本安倍晋三对韩国表示“反省与道歉”,有外交人士指出,这使得慰安妇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历史事实,使申遗难度下降”。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本月 2 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将坚定主张日本的想法,慎重应对”,流露出无法一味强硬的苦恼。 美媒称日本欲借“通州事件”申遗对抗中韩“慰安妇”申遗 参考消息网 6 月 7 日报道 美媒称,日本几个民间组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二战期间 200 多名日本人和朝鲜人在中国被杀的“通州事件”和“有关慰安妇与日军纪律文件”登录 2017 年世界记忆遗产。这是去年中国成功申遗“南京大屠杀”后,日本一些民间组织酝酿的对抗行动提升到了联合国。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6 月 5 日刊登题为《日本申遗“通州事件”抗中韩申遗“慰安妇”》的报道,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通州事件公文书馆设立基金”等民间组织、旅美日本人团体等代表 6 月 3 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宣布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了“通州事件”和“有关慰安妇与日军纪律文件”登录 2017 年世界记忆遗产。“通州事件公文书馆设立基金”代表藤冈信胜说,他们把“通州事件”申遗,并希望化解慰安妇是性奴隶的“误解”。 报道称,据日本维基百科记载,“通州事件”是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的 7 月 29 日在北京通州,中国“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保安队”袭击日军驻通州守备队、特务机关和日本居民的事件。蒋介石二战后出版的《蒋介石秘录》回忆过这一事件,但称日本人死亡 104 、朝鲜人死亡 108 ,并认为被杀者全是军人,是日本夸大了事件。 报道称,伴随中国近年强调南京大屠杀的声势,日本议论通州事件的声音也在上升。去年 10 月南京大屠杀申遗成功后, 12 月“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宣布争取把通州事件申请登录 2017 年世界记忆遗产的目标。 这次日本宣布申遗通州事件前两天,中国外交部表明,支持中韩一些民间团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慰安妇相关资料”登录 2017 年世界记忆遗产。中国去年成功申遗南京大屠杀,对此日本国内舆论一方面批评政府支付教科文组织分担金却不派员参与的轻视与无谋,一方面批评教科文组织运作不透明等。 报道称,教科文组织是目前日本的眼中钉,日本盯住了审查申遗过程。日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的疑虑不减,而且深知在人事上也依旧不利,去年中国申遗慰安妇史料不果时,教科文组织亚太小委员会指导中韩下次联合申请,也是这次中韩申遗慰安妇史料的背景。 报道称,日本大部分传媒、舆论对通州事件申遗反应冷淡,关注的《产经新闻》也没显示乐观看待申遗结果,申遗的民间组织也承认申遗目的是“阻止反日势力”。 报道认为,申遗对抗可能只是近两年日本与中韩在国际舞台上外交对抗的又一个案。 ( 2016-06-0700:10:02 ) “慰安妇自愿说”惹质疑 台“行政院长”愿公开道歉 中新网 6 月 5 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针对上周在台“立法院”答询慰安妇议题不够完整,台“行政院长”林全今天 (5 日 ) 表示,愿意到“立法院”公开道歉。 林全 3 日下午在台“立法院”答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费鸿泰质询,谈到有关台湾慰安妇是自愿还是被强迫时表示,慰安妇这么多,不能说一定自愿或强迫,希望历史真相都拿出来看。 林全当天晚间随即针对发言不够完整、谨慎,可能造成对相关人的伤害及社会的困扰,表达诚挚歉意。 林全 5 日上午受访表示,如果有需要,一定会在适当时间道歉,他也要公开说明, 3 日在台“立法院”答询时因为对这个议题了解有限,讲法事实上有很多瑕疵,他要特别表示歉意。 ( 2016-06-0519:41:01 ) 日媒:中国支持中韩多国民间团体将慰安妇文献申遗 参考消息网 6 月 2 日报道 日媒称,就有关强征“慰安妇”受害国民间组织共同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行动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 5 月 31 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支持。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 6 月 2 日报道,华春莹表示,强征“慰安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罪行。“慰安妇”有关文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有助于让各国人民认识侵略战争的残酷性,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捍卫人类尊严。 华春莹称,有关强征“慰安妇”受害国和地区的民间组织正酝酿联合申报《“慰安妇”专题》,中方对此表示支持。 另据共同社 6 月 1 日报道,力争让日军慰安妇问题相关资料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世界记忆遗产的韩国民间团体 1 日宣布, 5 月 31 日已与日本、中国及荷兰等国的市民团体一同将约 2700 份资料申遗。该韩国团体 1 日在首尔召开记者会,强调“如果申遗成功,将有助于全世界的历史教育”。 报道称,资料中除了原慰安妇的证言记录、照片及图片外,还包括市民团体的调查资料及活动记录等。 中国去年曾将慰安妇相关资料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但未能成功。中国外交部 5 月 31 日表示支持韩国团体等的申遗行动。 ( 2016-06-0208:16:00 ) 日媒:中韩等多国民间团体将 2700 份慰安妇资料申遗 参考消息网 6 月 1 日报道 日媒称, 力争让日军慰安妇问题相关资料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世界记忆遗产的韩国民间团体 6 月 1 日宣布, 5 月 31 日已与日本、中国及荷兰等国的市民团体一同将约 2700 份资料申遗。该韩国团体 6 月 1 日在首尔召开记者会,强调“如果申遗成功,将有助于全世界的历史教育”。 据日本共同社 6 月 1 日报道,韩国团体称,申遗团体的核心是日中韩及菲律宾等国市民团体去年 5 月成立并在韩国设立事务局的“国际联合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原慰安妇“拿出勇气发出声音是实现正义的第一步”,并将相关资料冠以《日军“慰安妇”之声》的名字申遗。 报道称,资料中除了原慰安妇的证言记录、照片及图片外,还包括市民团体的调查资料及活动记录等。 中国去年曾将慰安妇相关资料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但未能成功。中国外交部 5 月 31 日表示支持韩国团体等的申遗行动。 韩国政府在 2014 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出争取于 2018 年前使慰安妇资料成为世界记忆遗产。由于日韩两国去年年底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共识,韩国政府似乎正在避免参与申遗工作。 报道称,日本政府去年对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资料入选世界记忆遗产提出反对,认为“这是政治利用”,目前正在争取试图改善申报制度。 ( 2016-06-0120:30:21 ) 请见附件(图): ()1日本必须真诚悔改所犯包括慰安妇等侵略战争罪行(图) .doc
个人分类: 哲理|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女生在德被奸杀检方公布嫌犯脱罪污蔑被害人的谎言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6-7 06:38
中国女生在德被奸杀检方公布嫌犯脱罪污蔑被害人的谎言 嫌犯父母均在当地市警察局任要职,母亲还参与了该案的侦破工作。 案件调查是否曾受到操纵? 受害者家人要求检方道歉。 德国华人群里传有消息,曾在杜塞某饭店为李洋洁点蜡烛、举行悼念活动,同时商议组织 为遇难同胞争取公正 的游行。 德媒关注留德中国女生奸杀案 : 嫌犯父母被疑介入案情 2016-06-06 10:22: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这位内政部长想知道的是,塞巴斯提安的父母约克 Jörg Sch. 和拉莫娜 Ramona Sch. 是否因个人动机而介入案情。 参考消息网 6 月 6 日报道 德媒称,李洋洁案里的嫌犯父母均在当地市警察局任要职,母亲还参与了该案的侦破工作。现在,任警察局长的继父和高级警官的母亲都告病在家。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6 月 6 日报道,在德国德绍市学习建筑学的李洋洁失踪后两天,人们发现了一具脸部被毁坏得无法辨认的女尸,后经法医验证,死者就是李洋洁。再过 3 天,一对 20 岁的年轻夫妇塞巴斯提安和森尼亚到警察局自首,二人因有重大犯罪嫌疑而被警察局拘留。李洋洁的遗体就是在他们公寓的楼下发现的。 报道称,这桩涉嫌重大强奸与凶杀的案件两周来一直受到媒体的跟踪,人们不仅要了解杀人的真相,同时对凶手嫌疑犯的父母在该案中扮演什么角色也颇为关心。塞巴斯提安的母亲在警察局担任警官,继父则是德绍市警察局长。 德绍市所在的萨克森 - 安哈特州的内政部长施塔尔克内希特 6 月 5 日对《世界报》表示, 一些破案的过程迫切需要澄清,只有这样人们对法治国家的信赖才不致受到动摇。 5 月 25 日,李洋洁遗体发现后的第 12 天,施塔尔克内希特免去德绍市警察局调查该案的权限,委任州级警官接手此案。 这位内政部长想知道的是,塞巴斯提安的父母约克 JörgSch. 和拉莫娜 Ramona Sch. 是否因个人动机而介入案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事情的严重性就不一般了。施塔尔克内希特已为此任命了一名特别调查员。一名女警官作证词说,她曾看见嫌犯的父母在女学生遗体发现后的第二天,从嫌犯及其女友的住宅里拿出了几个包装袋。但嫌犯父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驳回了所有指控并称,事件发生后,再也没有进入过儿子的家门。 还有一个细节现在看来对嫌犯母亲不利:这名身为警官的母亲说,嫌犯女友在凶杀案发生前一天曾跟她谈起过同中国女大学生的会面。她还表示,假如立即报警就好了。后来嫌犯承认,同死者发生了自愿三人性行为。而这些口供和说法都像是为保护和自我保护编造的,因为就在嫌犯所说的性行为发生的同一时间,有人在别处看见了李洋洁。 有大学生说,在嫌犯被捕前,嫌犯的母亲参与了调查和审问。 自从进了拘留所,塞巴斯提安和森尼亚没有作任何的交待。塞巴斯提安的父母也病休在家,没有上班。警方高层现在希望他们二人不要再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 留德中国女生奸杀案发酵:嫌犯被指“官二代” 参考消息网 5 月 30 日报道 德媒称, 25 岁的中国女生李洋洁在外出跑步时惨遭杀害,命案嫌犯是一名 20 岁的德国男子及其女友。嫌犯的供词以及嫌犯父母在当地警局任职的事实,让案件看起来疑点重重。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 5 月 30 日报道, 一名中国女生被杀,一个城市被震动了 ,德新社在报道李洋洁命案时这样说。目前嫌犯已经锁定:一对 20 岁的情侣,他们目前处于待审拘留中。与此同时,调查人员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地一名检察官备受批评,各种怀疑推测甚嚣尘上。 受害者家人要求检方道歉 在发现受害者尸体 10 天后: 5 月 23 日, 20 岁的德国男子 Sebastian F. 前往警局,表示李洋洁身上的 DNA 可能来自自己,并称李洋洁在失踪前曾与他以及他的女友 Xenia I. 发生性关系。 据德新社报道,负责此案的萨安州检察官比特曼( Folker Bittmann )对男子的说辞表示怀疑,但仍然在新闻发布会公布了 Sebastian F. 的说辞。 这引起了李洋洁家人的强烈不满,发出投诉信。信中表示,比特曼反复重复嫌疑人为脱罪而编造的谎言,对受害者的名誉和尊严造成严重伤害,要求这位检察官对此道歉。 案件调查是否曾受到操纵? 此外,比特曼在新闻发布会上没有点明的另一个重要细节是: Sebastian F. 的母亲与继父均在当地警局任职,其中其继父是德绍某警察分局的局长。一时间,网上也出现有关嫌犯家庭包庇、施加影响的猜测与传言。 中国媒体在援引 新民网 对此事报道时称, 嫌犯竟是官二代 。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有网民直接评论道:不要再说外国没有 我爸是李刚 。 据德新社报道有传言称, Sebastian F. 的父母在命案发生后,帮助其子从他之前的公寓 -- 也就是可能的作案地点 -- 搬走。 德国《图片报》在报道此事时问道: 案件调查是否曾受到操纵? 我没有进入那个公寓 5 月 25 日,萨安州最高检察长康哈德( J ü rgen Konrad )表示,将在 5 月 30 日作出决定,是否改由哈勒而非德绍的检方负责该案。目前,此命案的调查方面已经从德绍警方改为哈勒警方。 与此同时,嫌犯 Sebastian F. 的父母对于指责其掩盖儿子罪行的说法予以反驳。嫌犯的母亲 5 月 28 日对《中德意志报》称,没有接触过案件的文档、物证和现场线索。嫌犯的继父则声称,并没有进入 Sebastian F. 之前的公寓,只是用挂车将家具搬到了嫌犯新的住所。 在这个 5 月 29 日,德国华人群里传有消息,晚间八点将在杜塞某饭店为李洋洁点蜡烛、举行悼念活动,同时商议组织 为遇难同胞争取公正 的游行。 请见附件(图): ()1中国女生在德被奸杀检方公布嫌犯脱罪污蔑被害人的谎言(图) .doc
个人分类: 哲理|1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媒:解放军列装"鱼-8"反潜导弹 打美军响亮耳光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5-7 21:38
台媒 : 解放军列装 鱼 -8 反潜导弹 打美军响亮耳光 “鱼 -8 ”反潜导弹的最大射程数十公里,其起飞方式、相容性、攻击距离和制导精度在全球处于先进水平,它在水下航行速度快,采用复合制导,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并具备一定的反舰能力。 2016-05-06 00:12: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台媒称,解放军海军在去年7月底于南海举行大规模演习,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鱼-8新型反潜导弹”的首次实弹发射,因为“鱼-8”的列装让解放军拥有完善的对潜攻击体系,有媒体甚至说,“过去被日本媒体当为笑柄,称其潜艇跟踪解放军舰队从未被发现,随着‘鱼-8’的公开,日本媒体也沉默了。” 据台湾东森ETtoday新闻云5月5日报道,“鱼-8”是解放军海军第一型正式列装的反潜导弹(又称“鱼-8”火箭助飞鱼雷),它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5研究所研制,2002年正式立项、2006年完成试验定型,首装于054A型导弹护卫舰。“鱼-8”反潜导弹与红旗-16型舰空导弹不仅共用垂直发射系统,同时发射控制系统也可兼容,这样就省去许多设施,达到非常好的通用性。同时,其他舰艇可使用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箱共架发射“鱼-8”。 报道称,“鱼-8”反潜导弹的最大射程数十公里,其起飞方式、相容性、攻击距离和制导精度在全球处于先进水平,它在水下航行速度快,采用复合制导,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并具备一定的反舰能力。 作战程序上,“鱼-8”通常与舰载声吶系统协作,或是由反潜直升机及其他舰艇将所探测搜索的潜艇位置参数,通过数据链传输至“鱼-8”装载舰的火控系统中,这样可以保证相当大的灵活性。发射之后,也可以通过数据链,更新目标信息,实时修正落点,确保其到达预定海域入水。 报道称,解放军海军在去年7月的南海演习中,首次公开实弹发射鱼-8的画面,大陆媒体指出,随着“鱼-8”火箭助飞鱼雷加入后,解放军反潜网逐渐完善,战力不断提升,对于美军的狂妄言论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升级老旧舰艇装备新型国产导弹系统 参考消息网 5 月5日报道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报道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在用新的反舰导弹、导弹防御系统以及能够发射精准制导弹药的大炮来升级老旧的水面舰艇。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5月4日援引《大众科学》杂志的报道,照片显示,1998年服役的6100吨的“深圳”号旅海级(051B型)导弹驱逐舰目前正在装配32单元中程垂直发射系统。这些新的32单元HQ-16地对空导弹射程可达50-60公里,能够捕捉低空和高空的目标。“这是个重大的进步,使得该舰的火力达到原先的4倍,导弹覆盖区域达到原先的16倍,”《大众科学》说。 报道称,虽然该杂志中没有提到,装配的导弹最有可能是HQ-16B或C,也就是最新的两种地对空导弹。 此外,“深圳”号还将装配两种新型的1130“加特林”火炮,可对进犯的超音速导弹实现额外防御。该杂志说,1130“加特林”火炮可在1分钟内向进犯的超音速导弹发射1万枚重1磅直径30毫米的炮弹。这些改进将提高“深圳”号对反舰导弹和敌军飞机的防御能力,并能对附近的战舰提供一定的防空协助。 解放军海军还在对两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杭州”号和“福州”号进行改造,并且还准备对现代级的另两艘舰艇进行升级,这些舰艇都是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从俄罗斯购买的。海军主要是将俄制武器系统替换为更新型的中国硬件,包括新的中国电子系统和传感器,还有新的火炮和导弹系统。 报道称,与“深圳”号一样,“杭州”号目前正在装配垂直发射系统。两到三个8模块垂直发射系统将替代“杭州”号上原有的两个3S90(飓风)9M38地对空导弹单发射器。“这些32-48垂直发射系统将最大限度地提高‘杭州’号的防空能力,因为这样能更快地发射地对空导弹,或者携带地面攻击巡航导弹来扩大其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范围,”该杂志说。 报道称,此外,全部4艘现代级驱逐舰上的俄制AK-130双管炮塔将替换成H/PJ-38单管130毫米炮塔。虽然新的炮塔发射的炮弹较少,但这些中国制造的炮弹有着更远的射程和先进的精确制导。此外,俄制的3M80E导弹的KT-190四弹发射装置也将替换成新的鹰击-12A反舰巡航导弹系统。 (2016-05-05 00:14:01)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再次试射东风-41洲际导弹 参考消息网 4 月20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于4月12日又试射了一枚最新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4月20日援引《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五角大楼一名官员说,中国12日对新型移动式陆基东风-41导弹进行了飞行试验,涉及两枚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美国军用卫星和其他区域感应器监测到了这次试飞。 报道称,该官员没有说试射在哪里进行。《华盛顿自由灯塔》报道提到,之前的东风-41导弹试验都是在中国中部的山西五寨导弹和航天试验中心进行。在这之前,中国进行了一次铁路机动型东风-41导弹的弹筒弹射试验。 另据俄罗斯卫星网4月20日援引《华盛顿自由灯塔》报道,五角大楼官员说,美国侦察卫星和地面监测工具发现两个与运载火箭分离的分导核弹头在飞行。 根据美国情报,该导弹射程超过1万公里,能够打击美国本土任何一处目标,可挂载10个分导核弹头。 报道称,东风 -41 型洲际弹道导弹是在中美关系在南海问题上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发射的。 (2016-04-20 11:22:12) 陈虎:网友该如何看外媒炒作东风-41导弹?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近日发布了一篇关于东风-41核导弹的文章,引起了不小反响,更引起了军迷对东风-41的热烈讨论。那么,该如何看待东风-41导弹? 东风-41这个型号有没有,官方没有公布。若真如文章所述,像这样作为国家战略“盾牌”的核心装备,显然应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 现在有关所谓东风-41的说法,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所谓的爆料;另一类是立足于军事爱好者和军事发烧友的分析。对于这类战略武器,如果爆料者知密就属于泄密;反之就是胡扯。所以,看待这类武器,更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 首先,从定位上,世界有核国家的战略武器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需求定位的。 比如,美国核武器是以潜基核力量为骨干,陆基核力量实际处于辅助和补充的状态——这是因为美国有较强的制海能力,而且国土濒临两洋,战略导弹核潜艇出海没有障碍,可得到强大的海上力量配合、掩护和保障。 若从中国的国情和地理特点来看,显然不可能选这种道路。因为,从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对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掩护保障能力来看,中国和美国还有较大差距。再从地理角度看,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进入发射阵位,首先必须突破第一岛链,这在战时显然是有问题的。 所以,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陆基战略核打击力量,将是我国“核盾牌”的骨干。而未来新型的陆基战略核导弹,显然是为了保证核武的有效战略威慑能力,也代表了中国“核盾牌”技术最先进的部分。 第二,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战略核导弹? 首先是射程,显然需要覆盖核威胁来自的所有地方,覆盖它的每一个角落。由此可推理未来战略核导弹的最大射程。此外,射程还要留出余量,可使核导弹部署更灵活,突防更有效。 所谓弹道导弹的射程,并不是固定不变,要随着弹头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最大射程并不是在最大投掷重量下产生的,而在最大投掷重量时射程也不会是最大射程。这样,中国未来陆基战略核导弹的理想射程应该有个大致的范围。 其次是弹头。多弹头是发展趋势,因为多弹头能增大突防能力。 再者是提高战略导弹的费效比。 第三,精度。 《汉和》讲到,北斗系统将会增加所谓东风-41的精度。其实这是外行话,因为战略核导弹的精度不可能仅依赖一种方式,反而要考虑到在卫星导航系统失效时,如何实现导弹精度。 实际上,精度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提高精度涉及到成本问题。冷战时期,美苏都强调第一次核打击的能力,针对敌方地下发射井,这需要高精度。中国执行的是核反击政策,对方的固定发射井并不是最重要目标,因此精度的意义在下降。导弹精度是通过技术、成本综合平衡出来的最佳结果。 和射程、精度、弹头指标相比,有一些指标对“核盾牌”的意义反而更大,如生存能力、反应能力和突防能力。中国执行核反击政策,意味着核导弹必须在对方核打击下能有效生存,阵地机动发射等技术更有意义。再如,未来导弹必须要突破对手的反导系统,对突防要求更高。 第四,中国核武器的作用是使对手不敢对中国实施核威胁、核打击。 此外,中国“核盾牌”对实现人类最终销毁核武器也有重大意义——只有你能毁灭我,我能毁灭你,核武器的战略价值才会降低,从而限制甚至最终销毁核武器。 (2016-04-12 00:05:01) 外媒:印尼或采购中国防空系统 包含导弹和高射炮 参考消息网 3 月4日报道 外媒称,印尼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透露,雅加达正在评估采购中国制造的一个导弹和高炮合一防空系统的可行性。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3月2日援引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1日的报道称,印尼空军少将西奥吉在接受该社采访时说:“对(中国防空系统的)评估工作是按照印尼武装力量2015-2019年战略计划要求进行的,我们的武装力量需要必要的装备。”一个印尼代表团2月25日至3月1日在中国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估,而西奥吉是代表团成员之一。 他评价说:“通过性能展示,中国的这套防空系统在高炮口径、射程和打击精度方面符合我们的要求,性能与我们正在使用的‘空中盾牌’防空系统十分相似。”印尼空军目前在其数个基地部署了莱茵冶金公司制造的“空中盾牌”防空系统。 报道称,中国的这套防空系统装备AF902火控雷达,这是一种X波段雷达,可同时追踪最多达20个目标。它还包含双联装35毫米高射炮和PL-9C防空导弹。 西奥吉说:“我们有权从任何国家采购武器系统,只要这个系统符合客户的技术和操作要求。”不过报道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如什么时候作出采购决定等。 (2016-03-04 00:12:00) 请见附件(图): ()1台媒解放军列装鱼8反潜导弹 打美军响亮耳光(图).doc
个人分类: 其它|1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媒:首例换头手术将在大陆实施 "科学怪人"或诞生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5-5 06:56
台媒 : 首例换头手术将在大陆实施 科学怪人 或诞生 医界普遍不看好这项手术,认为过程中风险太高,警告手术可能会使大脑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并抨击卡纳维罗是疯子。 2016-05-04 10:47: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台媒称,世界首次人类头颅移植术,预计将在2017年底在大陆实施。哈尔滨大学医师任晓平将与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卡纳维罗合作,替俄罗斯一名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斯皮里多诺夫实施“换头”,盼能使他恢复健康。 台湾ETtoday东森新闻云网站5月4日引述美国《Newsweek》消息称,这项手术将耗资2000万美金(约1.3亿元人民币——本网注),耗时36小时进行,需要两组医疗团队共150互相合作。 医生会先在已经脑死但身体器官健康的捐赠者中找一具适合的身体,然后将患者和捐赠者的身体降温至几乎冷冻,再切断脊髓和颈部组织,接着将患者头颅移植到新的身体上,整个过程患者将会被麻醉长达1个月,以便让头部和身体完全结合。若是手术成功,斯皮里多诺夫将可以重新行走,用新的身体活动,甚至能用自己原来的声音说话。 大陆媒体称,任晓平在2013年首次成功替白老鼠实施头部移植术,此后又进行约1000例的老鼠换头术。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准备进行灵长类的头部移植术,最终将挑战替人类“换头”。 任晓平对于这项计划十分谨慎,他表示这项手术还有许多难题需要克服,“目前我还没有信心说我能够进行人类头颅移植手术”。不过他也说,“换头手术可以治愈许多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例如脊髓损伤、癌症和肌肉萎缩,这将大幅改变人类科技的发展”。 医界普遍不看好这项手术,认为过程中风险太高,警告手术可能会使大脑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并抨击卡纳维罗是疯子,然而斯皮里多诺夫表示,宁愿冒死亡的风险也要接受这项手术,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卡纳维罗表示,“只有患者才有最终决定权”。 意大利医生宣布明年年底做换头手术,他准备好了吗? 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又成了媒体关注的对象。他宣布,已经准备好在2017年底为自幼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人瓦来里·斯皮里多诺夫进行“换头术”。抛开伦理上的争议,这样的手术靠谱吗?这究竟是一次医学技术的突破,还是博取公众眼球的噱头?   这不是卡纳韦罗第一次抛出“换头术”的设想。早在2013年,他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后又于2015年在美国神经外科及整形外科医生学会年会上介绍了自己的方案,宣布俄罗斯程序员斯皮里多诺夫同意成为第一位接受手术的志愿者。然而,除了每次受到媒体热炒,卡纳韦罗并没有在医学界的同行中获得足够的支持   据美国《新闻周刊》最新报道,整个手术据称需要至少150人的医疗团队,预计需要36个小时,花费两千万美元。手术的难点在于脊髓的连接。如果一切顺利,患者将在术后处于最长4个月的人工诱导昏迷中,其间医生会刺激患者脊髓神经再连接并恢复功能。卡纳韦罗声称,患者会在一年内学会行走,并适应新身体。   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阿德勒评论说,从理论上讲,如果一切能按设想进行,这位俄罗斯患者能得到的最理想结果也就是美国演员里夫的水平,新身体的功能和之前没有本质的区别。里夫曾是《超人》的扮演者,因马术比赛事故而深度瘫痪,脖子以下都没有知觉。阿德勒还强调说,由于手术的复杂性,患者大脑随时可能遭受不可逆转的损伤。 。   与阿德勒相比,更多医学专家的质疑声更为直接。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主席巴杰曾表示:“我不希望(换头术)在任何人身上进行,我不会让任何人对我进行这样的手术,有很多情况比死亡糟糕得多。”   意大利神经外科协会主席阿尔贝托·德利达雷指出,换头手术是卡纳韦罗博眼球的“狭隘捷径”。卡纳韦罗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一理论,但没有任何研究基础支撑。科学需要实验、展示结果和多次重复验证,而卡纳韦罗的理论完全没有这些,提出这种理论唯一的结果就是吸引别人关注,“让病人、绝望的人排着队敲他的门”。   俄罗斯卫生部派驻下诺夫哥罗德州的首席移植医师扎盖诺夫说,换头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让被截断的神经特别是脊髓相容并复活,现有技术达不到。尤其是在脖子上,迄今世界上没有人能在颈部成功接通属于不同人的脊髓。要想换头并让头指挥新的身体,就必须在修复脊髓损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否则换了也白搭,仍是瘫痪。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神经学主任罗伯特·拉夫说,这事不太可能成功。他认为,换头距离实现还有几个世纪的时间,而不是几年。(记者李宓,编辑陈璐,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2016-05-03 11:10:01) 外科医生称成功为猴子实施换头手术 换人头不是梦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0日报道 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奥· 卡纳维罗(SergioCanavero)声称,中国研究员成功为一只猴子“换头”,令他与中韩医学研究团队合作的人头移植计划又踏前一步。卡纳韦罗称,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成功为猴子头部与新身体连接血液供应,但是没能连接二者的骨髓神经。由于骨髓神经未能对接,猴子脖子以下的身体部分处于瘫痪状态,目前尚不知晓,猴子在手术后身体部分是否会感到疼痛。出于道德原因的考虑,医生只让猴子存活20小时。卡纳韦罗说,实验证明,如果将猴头冷冻至-15℃,猴子可在手术过程中存活并且不会损伤脑部。该实验详情将会在科学期刊《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科学与治疗》上发表。卡纳韦罗向《新科学家》杂志表示他有大量资料提供,而《新科学家》也称看过手术的图片和影片,其中一幅图是一只头部看似与身体缝合的猴子。 卡纳韦罗去年称换头手术有助延长绝症病人的寿命,或帮助瘫痪病人。据他构想,手术首先要冷冻病人的头及损赠者的驱体,之后利用非常锋利的手术刀,切下颈部以及相连的血管和脊髓,再移至损赠者的身体中。为了令大脑和脊椎神经跟损赠驱体连起来,会使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这种物质进行融合。为了不令病人移动,病人将会昏迷4周,期间将采用电击来刺激骨髓,加强头部和身体的连接。 (2016-01-21 12:57:00) 请见附件(图): ()1台媒首例换头手术将在大陆实施 科学怪人或诞生(图).doc
个人分类: 哲理|1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析日外相时隔四年半正式访华:"相向而行"尚需诚意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4-29 08:25
专家析日外相时隔四年半正式访华 : 相向而行 尚需诚意 2016 年 04 月 29 日 00:07 来源:人民网 - 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4 月 25 日,岸田文雄在东京做题为《新时代的中日关系》的演讲。 人民网北京 4 月 29 日电(记者 常红 杨牧 李警锐) 应王毅外长邀请,日本外相岸田文雄 4 月 29 日起对中国进行为期 3 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自 2012 年底安倍晋三第二次上台以来,日本外相首次正式访华。距离 2011 年 11 月前任外相玄叶光一郎访华,时隔四年半。 当前中日关系出现改善势头,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历史认识、领土争端等问题悬而未决,近年来日本又不时插手南海争端,两国关系始终磕磕绊绊。岸田访问对中日关系的走向会有何种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分析人士认为,岸田此访具有象征意义,中日双方或借此释放关系改善的信号。日方向中方表示希望改善关系,表明在东海、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争取今年两国领导人实现会晤等,将是岸田文雄此访的重要议题。 释放关系改善信号 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2014 年 11 月,中日就处理和改善双边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此后中日关系出现改善迹象。但由于日本频频插手南海争端,两国关系一直在磕绊中前行。 两国外交层面最新一场交锋就发生在今年 4 月中旬。 作为七国集团( G7 )东道国,日本推动 G7 外长会在声明中表达了对东海和南海问题的担忧。虽然没有点名批评中国,但仍针对性地写入“对改变现状、加剧紧张的恐吓性、挑衅性的单方面行动表示强烈反对”。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外交部还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以及其他 6 国驻华公使以示抗议。 岸田文雄在此背景下访华,有何目的? 不少学者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向中方表示希望日中关系能有所改善,表明日方在东海、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争取今年两国领导人在杭州 G20 峰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实现会晤等,将是岸田文雄此访的重要议题。 清华大学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认为,这次访问是两国今年外交的一个重要安排,双方预计将讨论南海及领导人会晤等议题。但一次访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中日关系的改善需要双方付出很多努力。 中国社科院日本问题专家张季风对人民网表示,岸田来访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今年下半年中日韩首脑会谈或在东京举行,此访可能会为此做一些前期准备。另外今年也可能实现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如果机制恢复,会推动中日双边经济合作。但张季风同时指出,“此访会释放出一些善意,至少是向改善的方向走,但也不可能期待值太高。” “双方会借此释放中日关系改善的信号”。国际关系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孟晓旭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为两国领导人会晤协调立场,做前期准备等,双方应该会探讨在东海等问题上继续管控危机、开展对话。 今年 5 月底,七国集团将在日本伊势志摩举行峰会。目前各方密切关注日本是否会以主席国的身份再次提及海洋安全保障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下半年中日领导人能否在一些多边活动中实现会晤,取决于日本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 “日本要缓和中日关系应该拿出诚意来。”中国社科院日本问题专家吕耀东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强调,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直坚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拿出最大的诚意与日本达成原则共识。“日本不应做表面文章,不要做双面人,要真正拿出建设性方案,缓和中日关系。” 隶属自民党鸽派宏池会 安倍亲信“绵里藏针” 其实,此次并非岸田文雄首次以外相身份访华。 2014 年 11 月,岸田文雄曾来华出席 APEC 部长级会议。期间,王毅外长还应约与其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见。但应王毅外长邀请,以外长身份正式访问中国却是首次。而且,距离前任民主党外相玄叶光一郎访华已时隔四年半。 4 月 25 日,在读卖国际经济恳谈会上,岸田专门做了题为《新时代的中日关系》的演讲,对华释放出一定积极信号。他表示,“我希望通过与中方的坦诚对话推动建立一个与新时代相符的日中关系。” 4 月 27 日,日本外务省公布的出访行程显示,岸田将在中国访问 3 天,之后还将各用 1 天时间访问泰国、缅甸、老挝和越南。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外相用 3 天时间访问一个国家并不多见。 关于访华前的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学者李若愚向人民网分析指出,在讲话中,岸田对于中日关系的走向,主要做了三点展望:第一,扩大合作;第二,应对课题与令人担忧的事;第三,要培育国民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 在李若愚看来,尽管三条中有两条涉及到“合作、互信”这类有助于改善两国关系的提议,但隐藏在中间的第二条,也就是所谓“应对课题与令人担忧的事”却是绵里藏针。在作出积极表态的同时,他也不忘提及中国军力发展、海洋活动等问题。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则一如既往,在肯定日方善意的同时,也释放出一定的压力。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注意到岸田在演讲中释放了不少积极信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日方仍在一些问题上对中方说三道四。”“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国应高度关注下一步日本在东海钓鱼岛、在南海如何行动。不仅是一个愿意改善中日关系的意向表示,而是要多做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的事情。”刘江永说。 据报道,岸田文雄预定于 4 月 30 日与王毅外长会谈。访华期间,还将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广岛大学北京研究中心与中国学生等座谈。日媒报道称,岸田希望借此强调年轻一代开展交流的必要性,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他表示:“通过学生和青少年的交流建立起互信,是让两国国民心连心的最切实的方法。” 分析人士指出,岸田文雄是自民党内重要政治人物,曾连续多次当选众议员。岸田还是自民党内宏池会的会长。宏池会是自民党内的鸽派,有对华友好传统。岸田在 4 月 25 日的演讲中特意提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大平正芳先生是自己在宏池会的前辈。 记者梳理资料时还发现, 2006 年,岸田文雄曾与时任自民党前干事长、遗族会会长古贺诚等一行 8 人在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古贺诚在纪念碑前敬献了花圈。 岸田同时是安倍晋三亲信,二人在 1993 年同期当选为国会议员,有“同年”之谊。属于宏池会派系的岸田文雄,在安倍历次组阁中都榜上有名。有日本媒体报道称岸田向身边人士透露想成为安倍接班人的意愿。岸田第一次以外长身份到访中国,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成绩为其政治前途做铺垫?谜题待解。
个人分类: 哲理|1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交部答问:美军称去年对多国和地区采取"航行自由计划"等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4-27 10:43
外交部答问:美军称去年对多国和地区采取 航行自由计划 等 2016 年 04 月 26 日 18:57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 4 月 26 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宣布:为落实去年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将于 4 月 29 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共同举办“首届中日韩公共外交论坛暨 2016 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 届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韩国前总理高建和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前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将在开幕式致辞,三国各界知名人士将就“加强对话、深化交流,推进中日韩合作迈上新台阶”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我们相信,这一活动将为促进三国交往的良性互动和三国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记者会答问全文如下: 问:据报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 25 日就中日关系发表演讲,其中对今后改善发展中日关系做出了很多积极表态,但同时也提及中国军力发展、海洋活动等问题。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岸田外相在演讲中释放了不少积极信息。希望日方能够言行一致,为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发展作出切实努力。 但同时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日方仍在一些问题上对中方说三道四。 对此,我要指出的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战略意图是透明的。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开展的活动完全正当合法,无可非议。 尤其在南海问题上,作为域外国家,日方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停止对中国指手画脚,更不要总是跟在某些国家后面做不利于维护地区稳定的事情。 问:美国防部 25 日发布年度报告称,美军方去年针对中国、印度、印尼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航行自由计划”行动,并称对中国采取有关行动旨在挑战中方对海上专属经济区上空的管辖权,以及中国试图在防空识别区限制飞行的做法。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美军方有关报告。 所谓“航行自由计划”实质无非是美方凭借强大海、空力量以武力和胁迫手段推进其单方面主张。 1979 年美国抢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前推出“航行自由计划”,就是要在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维护美国军事力量出入各大洋的自由和机动性,挑战新的海洋秩序。 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企图主导海洋秩序以及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的霸权逻辑和“美国例外”思维。 我们希望美方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多做真正有利于维护世界海洋秩序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问:据报道,印度政府取消给予“世维会”头目多力坤赴印签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中方看到印度政府将给予多力坤赴印签证的消息后,已通过外交渠道第一时间向印方表达了关切。 我想强调的是,多力坤·艾沙是国际刑警组织和中国警方红色通缉的恐怖分子,将其绳之以法是有关国家应尽的义务。 当前中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应尊重彼此关切,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问:日本政府 25 日抓扣了一艘台湾渔船,你能否介绍相关情况? 答:我们看到了报道,正在了解核实相关情况。 问:欧盟发表《 2015 年香港年度报告》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受到挑战,敦促中国中央政府尊重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的有关安排。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政府贯彻“一国两制”的决心坚定不移,不会变。 欧方报告罔顾事实,对香港事务妄加评论,无理指责,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同时我愿重申,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预。我们要求欧方谨言慎行,停止干预香港事务。
个人分类: 其它|1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中国经济现"触底反弹"迹象 投资增幅远超预期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4-19 06:24
外媒 : 中国经济现 触底反弹 迹象 投资增幅远超预期 中国 15 日公布的官方数据中的一些因素让观察人士感到了一丝慰藉,其中最显眼的因素就是房地产市场复苏和投资反弹激发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增长以及钢铁、水泥和玻璃等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 2016-04-18 08:15:43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外媒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以7年来的最慢速度增长,但有迹象显示,曾让全球投资者担惊受怕的经济减速或许正在触底反弹。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4月16日报道,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7%,是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也低于去年四季度的6.8%。 报道称,中国15日公布的官方数据中的一些因素让观察人士感到了一丝慰藉,其中最显眼的因素就是房地产市场复苏和投资反弹激发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增长以及钢铁、水泥和玻璃等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 工业产出上涨了6.8%,远远高于分析人士的预期,而且是9个月以来的最大增幅。上个月的零售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同样超过了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赞今年“开局良好”,但他警告也不能“过分乐观”。 他强调说,随着经济从依赖国家投资和出口向依靠内需和服务业增长转变,经济形势是稳定的。 盛来运表示,经济反弹是由惠民生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际因素等带动的。 位于悉尼的联邦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克雷格·詹姆斯说:“大家都舒了一口气,不只是在澳大利亚,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结果超出了市场预期,它表明经济再平衡正在按计划推进。总之数字高得惊人,因此你会怀疑未来数月是否将保持可持续增长。” 但许多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担心,实际增长情况远远不及北京官方GDP数据所显示的那样。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发布的月度中国指数显示,中国经济今年1月和2月同比仅增长4.1%。 凯投宏观驻新加坡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写道:“不过更让人有信心的是,我们发布的月度中国指数至少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稳定下来。这表明政策放宽对避免经济进一步下行起到了帮助作用。” “工业生产与投资方面的急剧反弹让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暂时触底反弹抱有希望,更加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很可能会导致未来数月经济的周期性上行。” 在全球金融领袖本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说,IMF“担心”的是,中国在向由消费性开支带动的可持续性更强的增长转变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将对陷入困境的国企的改制重组贯彻到底。 报道称,北京曾发誓要削减钢铁和煤炭等领域的产能,但或许会避免清除过多的亏损“僵尸”企业,因为担心会引发涉及失业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另据《印度教徒报》网站4月16日报道,一些分析师说,经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减速后,中国经济现在出现反弹迹象。IMF修改了之前6.3%的增速预测,现在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能达到6.5%。 报道称,经济向好还有其他迹象。13日,政府披露的贸易数字显示,进出口活动强于预期。但房地产行业的红火以及新增的巨额贷款是最近经济扩张的部分原因。今年截至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0.7%,是去年8月以来最强劲的增长。其结果是,钢铁、玻璃和基本金属的需求激增。 3 月,工业产出增长6.8%,实现9个月以来的最大增幅。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复苏,特别是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这鼓励开发商启动新的项目。 截至3月,第三产业增长7.6%,高于第二产业5.8%的增幅。但第三产业季度环比还是下降了,2015年四季度增长了8.2%。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的话说,下半年信贷增长有可能回落,因为决策者的意图是在年初利用强势信贷增长使经济走上实现预期增长目标的正轨。 他还说,中国经济出现了“触底反弹”迹象,但鉴于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再加上中国向消费驱动型增长和创业潮的结构性调整存在的困难,中国经济承受的下行压力还会持续。 外媒:G20点赞中国经济“阳光”迹象 参考消息网 4 月17日报道 外媒称,全球财政和金融首脑们警告说,单靠低利率并非是让脆弱的全球经济恢复稳定增长的解决之道。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5日报道,在中国公布了令人鼓舞的经济增长数字后,二十国集团(G20)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对全球经济部分领域出现的“阳光”迹象给予了赞扬。 但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上,与会者重点关注的是年初动荡后刮起的那股可能会使增长脱轨的凛冽寒风。 他们列举了一系列潜在的障碍,包括生产率疲软,货币政策后继乏力,中国恢复经济平衡的努力困难重重,石油出口国面临压力,无序的资本流动,有关希腊信贷条件谈判陷入的持续僵局,以及英国脱离欧盟的可能性。 G20 发布的公报说:“增长幅度依旧不大,且不均衡,下行风险和对全球展望的不确定性一直存在,而此刻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大宗商品出口国面临挑战,通货膨胀率在低位徘徊。”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说:“公平地说,此间各方都对全球经济抱有相当大的担忧情绪。” 鉴于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负利率以图拉动需求,G20说,货币政策本身并无法促使经济回归平衡增长。 IMF 赞成的解决方案是三管齐下的应对措施,即推行促进就业与生产率的改革,实行低利率,以及在那些能够这么做的国家放宽紧缩政策。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中国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承认它是少数在各条战线上都采取行动的大国之一。周五中国公布的第一季度年度经济增长率为6.7%,完全在政府的目标范围内。 路透社4月15日报道称,G20于4月15日称,全球经济增长仍然“温和且不均衡”,全球经济前景持续面临较多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大宗商品出口国面临挑战和低通胀。 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公报称:“地缘政治冲突、恐怖主义、难民流动以及英国可能脱离欧盟的冲击,也使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化。” 公报重申之前作出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 公报还重申:“将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增强信心和促进增长。” 据埃菲社4月15日报道称,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5日在华盛顿举行,针对没有履行有关金融透明国际准则的国家提高了调门,并威胁采取制裁措施。 轮值主席国中国在公报中强调,金融透明和有效履行透明标准是优先要务。 如果碰到不履行标准的情况,对于那些在没有取得进步的情况下拒不合作的国家,G20强调将采取防御性措施。G20要求经合组织在今年7月中国举行的G20部长级会议上制订相关标准,以界定哪些行为没有履行金融透明国际准则。 至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虽然依然存在风险,但发展态势已经稳定下来。 (2016-04-17 11:01:00) 外媒: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迹象增多一季度同比增6.7% 参考消息网 4 月16日报道 外媒报道称,中国政府15日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是7年来最慢的季度增速,但3月的一些指标都较过去有所提高。 实现政府目标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5日报道称,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7%,为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危机时期)GDP增长6.2%以来的最慢季度增速。 第一季度GDP增速较去年第四季度6.8%的同比增幅继续放缓,但符合市场预期。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5日报道称,由于楼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缓冲了金融服务业的放缓,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7%,虽然略低于去年底的增速,却落在了中国政府目标区间的正中间。 今年3月,中国人大通过的全年增长目标为6.5%到7%之间,低于去年“7%左右”的目标。 对于中国经济在去年下半年的放缓之后正在大面积趋稳的图景,该数据增添了新的证据。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全年增长预期从6.3%向上修正至6.5%。13日发布的贸易数据也显示3月进出口超出了预期。 一季度数据意味着中国着手提振楼市和增加基建财政开支的政策已见成效。不过分析师警告称,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刺激性举措,近期的复苏可能无法持续。 呈现积极变化 据法新社4月15日报道称,中国政府今天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是7年来最慢的季度增速,但3月的一些指标都较过去有所提高。 国家统计局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与上月相比有所加速,好于预期,这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是一个积极迹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表声明说,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数字表明“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但它警告道:“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5%,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0.7%。 中国一季度的产出、零售额和投资数字全都好于彭博社调查中的预估值。 但国家统计局说:“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15日报道称,随着新贷款激增刺激房地产市场反弹,中国经济一季度实现稳定增长,而且3月赢得了增长势头,不过,这也引发了债务助推的经济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问题。 瑞士信贷银行驻香港的亚洲区(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说:“由于流动性充裕,房地产市场的情绪好转,经济稳定下来。这一势头是否具有延续性就不得而知了。迄今为止,政府似乎是唯一的主角。私人投资再次介入经济很重要。” 提振市场信心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5日报道称,围绕中国经济的信心在过去一个月有所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推动,同时,去年以及2016年初波及全球市场的汇率震荡和资本外流也有所减弱,提振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中国3月外汇储备余额出现5个月来的首次增长。 4 月1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采取措施,限制本国货币升值以促进经济增长。受此影响,人民币和其他亚洲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低,市场陷入慌乱。 不过在中国15日发布的数据中,有迹象显示,过去15个月实施的大量刺激措施终于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 自2014年11月以来,中国已6次降息、多次降准,并陆续推出了数百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遏制经济增长下滑势头。去年中国经济增长6.9%,为25年来的最低增速,中国工厂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将2016年财政赤字目标上调到GDP的3%,去年为2.3%,并预计今年将动用大量预算外资金进一步刺激经济。中国总理李克强本周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上半年要全部下拨,以达到最佳效果。 但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向保增长大幅倾斜,势必会推迟必要的改革,即减少过剩产能、将经济纳入更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轨道,以及大幅削减“僵尸”企业数量。 (2016-04-16 09:21:00) 中国出口反弹振奋世界 看空中国经济没道理 参考消息网 4 月15日报道 外媒称,在中国出口数据强劲反弹的消息缓解了人们对全球经济状况的忧虑后,欧洲股市呈现上涨,富时100指数创下2016年最高。此外,德国DAX指数上涨2.7%,法国CAC指数收盘时上涨3.3%。 英国《卫报》网站4月13日发表题为《富时100指数创2016年最高》的报道称,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上涨幅度好于预期的消息鼓舞了投资者,这让人们预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状况要好于之前的担忧。 以美元计算,中国出口数据在3月份实现同比上涨11.5%,是9个月里首次重返增长,也是2015年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今年2月,由于农历新年干扰了贸易,出口曾出现大幅下跌。 由于预料对铁矿石、铜和锌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将随中国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矿业公司成为富时指数中涨幅最大的。 英国CMC市场公司的分析师贾斯珀·劳勒说:“中国经济明显好转、油价上涨以及美联储更加谨慎等因素消除了曾在今年初导致抛售的主要问题。” 凯投宏观的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和马塞尔·蒂连特表示,贸易数字说明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太夸张了。他们写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几周前对国内经济状况的极度悲观情绪是没有道理的。” 澳大利亚《时代报》网站4月14日发表题为《认定中国经济正在复苏,铁矿石价格连涨三天》的报道称,铁矿石持续让多头兴奋不已。继来自中国的数据进一步表明亚洲最大经济体可能正在复苏,以及本地钢厂利润率提高刺激了需求上升之后,过去三年来一直遭到打压的这种原材料的价格终于回归每吨60美元的上方。 据金属行情研究公司消息,昨天青岛港62%品位铁矿石的到岸价格上涨2.1%,至每干吨60.48美元,是3月8日以来的最高价位。铁矿石价格连涨三天,使得今年的累计涨幅达到39%。与去年铁矿石基准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和中国钢铁需求疲软等因素暴跌39%相比,目前出现了转机。 2016 年,在决策者表示准备支持经济增长后,钢铁企业在港口库存上升的情况下仍加大了对铁矿石的购买力度,铁矿石上演了出人意料的反弹剧情,钢材价格也出现上扬。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总值出现了一年来的最大涨幅。这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能正在企稳。 另外,德国《世界报》网站4月13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的报道称,中国的出口强劲增长。但专家警告说,中国面临巨大挑战。 这些数字可能会让北京的统计学家开心。在2月出口下降约20%的情况下,中国3月份的出口总值同比猛增。 中国上月公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6.5%至7%,新的五年规划则提出了削减债务负担、改革国有企业和金融系统的任务。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芮萌说:“中国经济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政府必须确保结构转型成功,同时不让太多人失业。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供的数据,钢铁和煤炭行业已削减了约100万个工作岗位,今后可能还将削减500万个。因此,中央政府2月份宣布设立总额100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另外,如果中国想打造更强大的经济支柱,它的国内消费必须增加。 “双中记”:美媒称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两个半边” 参考消息网 4 月12日报道 美媒称,富达国际有限公司的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中国将基于出口的经济转型为以消费和服务为中心的经济,“双中记”正在形成。 据彭博新闻社4月11日报道,富达国际有限公司驻伦敦的研究部全球主管亨克-扬·里克林克在香港之行期间说:“现在形成了两个半边,新与旧,还有南与北。” 里克林克说,在中国一些地区,企业关注“向价值链上方移动,实现更大的创新、更高的工资增速,以及支持中国消费者的所有事情”,这些地区正在繁荣发展,经济增速在6%以上。“而随着需求下滑,资本支出减少,那些严重依赖资源的地区则更加艰难挣扎”。 报道称,云南省是中国南部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省去年实现了8.7%的经济增速,大大超过中国的平均增速6.9%。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位于东北部重工业衰退地区的辽宁省,该省经济增速勉强达到3%。 富达国际有限公司每年对其全世界200位分析人士的观点进行调查,以得出全球商业景气指数,得分为1分到10分,10分为最积极。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得分为4.1分,这暗示着企业整体环境在日渐恶化。2014年,中国的指数为4.4分。 里克林克说:“我们的分析人士总体预测,增长将减速,而非经济崩溃。关注中国经济的分析人士中约有一半报告说,其所在行业要么增长在放缓,要么陷入衰退,因此2016年的收益预期不如他们在2015年作出的预期那么积极乐观,这正在影响资本支出以及管理信心。” 报道称,在人们担忧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中国8日发布了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放缓。接受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一致看法是,截至4月8日,预计经济增速为6.7%。 兴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姚炜预计,经济将“颠簸着陆”。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同意这种观点。他在香港之行期间说:“关于硬着陆,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数字骤降,人们谈论了很多。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我们的基线预测是经济增速持续温和下降。” (2016-04-12 00:16:02) 银行家:评估中国经济实地考察比分析数据更有用 参考消息网 4 月10日报道 英媒称,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ChicagoFed)行长查尔斯·埃文斯(Charles Evans)选了很合适的一周来造访香港。现在香港正准备迎接周末的七人榄球赛(Rugby Sevens)——全球体育日程上最大的盛会之一。埃文斯抵达香港之际,还正好赶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有必要在做决策时将新兴市场的动态考虑进来。料想来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访客应该会越来越多。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8日报道,埃文斯本周向该报表示:“你不旅行、不获得一手经验,也能制定出货币政策,但我发现旅行真的很有用。” 报道称,IMF足够清晰地概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IMF在报告中表示,预计中国将会加快与全球其他国家的金融一体化,它在海外的金融影响力很可能将赶上其经济实力。 市场参与者可能会说,这已经反映在价格当中。自去年8月人民币意外贬值1.9%以来,中国常常左右全球市场情绪。 然而,它还取代不了美国,因为中国主要被视为一个风险因素、而非利好消息的潜在来源。美国的新闻和数据既能改善市场情绪,也能打击市场情绪。 报道称,但与希腊多次接近崩盘等暂时性风险不同的是,中国正成为一个标配的风险输入源。亚洲和欧洲市场开盘时,不仅从纽约的收盘水平、也从中国的新闻流中获得指引。 IMF 的报告显示,发达市场回报率的变化中,逾三分之一可追踪至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股票和外汇市场的情况均是如此。 这种新兴市场溢出效应有10%至20%可以通过贸易联系得到解释。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又解释了30%至40%。IMF表示,就其余部分而言,它研究的变量无法完全解释这种日益增长的联系。对这种效应的影响做更多研究无疑很有必要。 报道称,就中国而言,直接联系仍处于早期阶段。外国人占中国债券市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的份额不足2%,占其股票市场的份额也差不多。中国政府即将向外国人开放其债券市场,而指数提供商MSCI明晟已重提将A股纳入其基准股指的话题。人民币尽管迅速国际化,但在全球支付中所占比例仍然只有2%。 这全都表明一个事实,即今年1月因围绕中国的担忧而出现的全球性市场下跌更多的是情绪,而非确凿数据所致。它是担忧造成的,而这种担忧迄今没有得到中国数据显著恶化的佐证。 在经过几个月的疲弱表现后,上周的制造业数据略有回升,触及数月最高。投资者付出了代价:离岸人民币汇率刚刚结束3年多以来表现最佳的季度——离岸人民币是看跌中国的重要手段。 报道称,本周,两位银行掌门人发声为中国辩护。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首席执行官提贾尼·蒂亚姆(Tidjane Thiam)说,6.5%至7%的增速(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值)仍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汇丰(HSBC)行政总裁欧智华(Stuart Gulliver)呼吁投资者不要认为改革速度缓慢就意味着迫在眉睫的困境。 这表明有一个环节需要改善:其他地区(特别是西方市场)对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解。一位美国高级投资银行家将这种理解不足,归咎于把美国的惯例套用到中国身上。他本周在香港参加会议,会议时间特意安排在七人榄球赛这个时候。 他表示:“数据很难说得通,而在美国,我们喜欢数据,对冲基金尤其如此。” 报道称,眼下香港聚集着许多打算观看七人榄球赛的投资者、银行家、公司高管,还来了一位不打算观赛的政策制定者。埃文斯不关注橄榄球,他将在比赛开始前离港。没有人可以一本正经的辩称,一个周末的聚会和观赛是收集关于中国的信息的最佳方式。但更多人前来造访开了一个头。 中国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演变得太快,仅仅分析数据是无法跟上形势的。 请见附件(图): ()1外媒中国经济现触底反弹迹象 投资增幅远超预期(图) .doc
个人分类: 哲理|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蓝-- 为雨后初晴的 "南昌蓝" 而作。
hucs 2016-4-18 21:42
蓝 胡春松 那一片蓝 还与白相间 雨后的新天 婷婷玉立在眼前 犹如一见倾情的初恋 只一瞬间 心中惊叹和喜欢 注: 作于南昌大学 2016年4月17日 为雨后初晴的“南昌蓝而作。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霍金开微博成"网红" 网友激动点赞表示崇拜霍金之情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4-14 08:21
霍金开微博成 网红 网友激动点赞表示崇拜霍金之情 霍金微博注册时间是 2016 年 3 月 23 日。 霍金微博由霍金团队以及一个社交媒体公司共同管理维护,落款 SH 的内容均来自于霍金教授本人。 2016-04-13 00:12: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 4 月13日报道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12日在中国发出了第一条微博,被称为是当日中国社交媒体上最大的热点。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4月12日报道称,他也被中国媒体称为新“网红”。 4 月12日上午10点12分,霍金正式发布了第一条微博。随后,霍金教授的微博@史蒂芬霍金_StephenHawking粉丝暴涨超过130万,目前还在迅速增长。 霍金写道:我的中国朋友们,你们好吗?好久不见了!我上次拜访中国是在2006年,当时在北京参加了一场物理会议,那次经历非常难忘。我的首次 中国之旅是在1985年,我那时候坐火车游历了你们雄伟的国度。这些旅行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略有了接触。不过现在,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你们交流了——通过这个微博,我希望和你们分享我的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也希望能在互动中向你们学习。 报道称,其微博基本信息显示注册时间是2016年3月23日。此外霍金微博由霍金团队以及一个社交媒体公司共同管理维护,落款SH的内容均来自于霍金教授本人。 12 日发出的第一条微博有此落款。 据报道,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系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2014 年,以年青时代的霍金为主角的电影《万物理论》(又译《爱的万物论》The Theory ofEverything),使他更加为人所知。 中国的霍金粉丝们在他发出第一条微博后反应热烈,留言评论者已经多达23万多人。 其中大部分表示对霍金的崇拜之情,还有人希望霍金保佑自己学好物理。 有网民写道:抑制不住内心的小激动呢!可以和伟人如此近的距离。“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从您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成为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 台媒:霍金开微博首发文粉丝激增已超百万 参考消息网 4 月12日报道 台媒称,知名宇宙学家霍金也开了微博,并在12日发出第一条带有中文翻译的微博,粉丝已迅速增至百万。 据台湾“中央社”4月12日报道,霍金在微博发文向大陆网友问好,并表示上次拜访中国是在2006年,当时在北京参加一场物理会议,经历非常难忘;至于首次造访中国则是在1985年,当时乘坐火车游历了大陆。 霍金在文中表示,现在可透过社群媒体和大陆网友交流,并表示希望透过微博和大陆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也希望能在互动中向大陆民众学习。 澎湃新闻报道称,霍金微博的注册时间为3月23日,但直到今天上午10时12分才发出第一条微博。首条微博发出后,短短几分钟内粉丝数量激增,1小时内就破了30万人。 报道称,霍金的微博由专属团队和一家社群媒体公司共同管理,发文文末若署有“SH ”的则为霍金本人撰写文字。 (2016-04-12 15:32:34) 霍金警告:地球“几乎肯定”会出现毁灭性灾难 参考消息网 1 月21日报道 英媒称,斯蒂芬·霍金日前警告称,人类所居住的这个星球“几乎肯定”会在下一个千年或万年中发生毁灭性灾难。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19日报道,这位宇宙学家称,在可预见的未来,基因改造病毒、核战和全球变暖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 他声称,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可能见证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并表示最终人类或许只能靠向太阳系其他星球殖民的方式存活。 霍金教授在接受英国《广播时报》周刊采访时说:“我们面临诸多威胁——核战、全球变暖和基因改造病毒。”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地球发生这种灾难的几率相当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叠加,以至于在下一个千年或万年内,这种可能性会变成‘几乎100%’。” 霍金说:“不过到那时,人类应该已经在向外太空或者其他星球移民了。因此,发生旷世灾难并不意味着整个人类的终结。但至少在未来的百年内,人类还不会具备在外太空建造可自行维系的殖民地的能力。因此,在这段敏感时期内,我们应特别注意。” 之前,霍金曾提及人工智能崛起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并且呼吁全球应达成一致,防止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无法掌控的地步。 他补充道:“我们所面临的大多数威胁都源于人类在科技方面的进步。但我们不会停下科技前行的脚步,更不会倒行逆施。因此,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其中的危险,并尽量对其进行控制。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能够做到这一点。” “科技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因此,保证这些改变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个民主的社会,这意味着所有人都需要对科学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当被问到什么是激发他前行的动力时,霍金说,尖锐的幽默感是他患病后让他摆脱意志消沉的关键。 “21岁的时候,我对未来的期望锐减到了零,”他说,“我开始对拥有的一切抱有感激之情,这很重要。虽然得病很不幸,但在几乎其他所有方面,我都相当幸运。” 网易科技讯 1月1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近日表示黑洞可能包含他所谓的“柔软的电头发”。去年霍金表示黑洞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永恒的监狱”,数据是有可能从中逃逸出来。现在他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扩展了这一理论,表示答案存在位于黑洞视界的零能量粒子上,也就是他所谓的“柔软的头发”。这一理论背后的理论计算被发表在文章《黑洞的柔软头发》上。 霍金去年八月在斯德哥尔摩向科学家们解释黑洞可能并不黑。他挑战了所有落入黑洞的物体都永久丢失的假设。他表示自己已经发现了一种“恢复落入黑洞的信息”的机制。事实上,霍金的理论表示黑洞里丢失的信息或可能存储在平行宇宙里。在演讲中,霍金谈论了寻找落入黑洞物质的物理状态信息的方法。量子力学定律认为这种信息是可取回的,但基于我们对黑洞的现有理解,这又成为了一个悖论。“这是理论物理学里存在了四十多年的问题,目前尚未发现任何满意的解决办法。我认为这些信息并不是存储在黑洞里面,而是在它的边界-视界上。”霍金解释道。“我认为的答案是,视界上存储的信息是可取回的,但是是以一种混乱无用的形式,从所有实用的角度看,信息已经丢失。”霍金将信息的取回比作一本被烧毁的百科全书,信息并非完全丢失,只是很难解读。然而,“混乱的信息”或可能创造原始粒子的“全息图”,离开黑洞的辐射会可能携带某些存储在视界上的信息。 最新文章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点。位于视界上的粒子主要是由光子和引力子组成,两者是光和引力能量的亚原子粒子。这些低能量甚至零能量的量子粒子存储在黑洞边缘,它能够捕捉和存储落入黑洞的粒子的信息。这意味着虽然落入黑洞的粒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但它们的信息会以这种量子粒子的形式徘徊在视界边缘。根据全息理论,这些粒子是储存信息的全息图的像素。然而,尽管有这些新计算,我们对全图理论的具体工作方式的理解仍不完全。作者写道:“对全息理论和信息悖论解决方案的完整描述仍是个巨大挑战,但至少目前我们已经具备新的具体工具。” (2016-01-12 10:37:00) 请见附件(图): ()1霍金开微博成网红 网友激动点赞表示崇拜霍金之情(图).doc
个人分类: 其它|12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媒:印度在南亚挥舞"胡萝卜加大棒" 阻邻居靠拢中国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4-8 23:05
日媒 : 印度在南亚挥舞 胡萝卜加大棒 阻邻居靠拢中国 印度把南亚作为本国的势力范围,与区域内各国加深着外交和经济联系, 同时又对亲近中国的国家施加压力。不过,其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却接连访问北京 2016-04-08 00:11: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日本经济新闻》4月7日刊登题为《印度对周边国家开展胡萝卜加大棒外交》的署名文章,该报记者黑沼勇史在文章中称,印度越来越明显地对周边国家开展“胡萝卜加大棒”外交。印度把南亚作为本国的势力范围,与区域内各国加深着外交和经济联系,同时又对亲近中国的国家施加压力。不过,其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却接连访问北京。 文章称,印度总理莫迪2月在首脑会谈后对尼泊尔总理奥利说,“两年里将能够向尼泊尔供应600千瓦的电力”。到2017年底,通过在印度东部与尼泊尔之间开通的输电网,尼泊尔用电高峰时的电力缺口可被弥补70%。而如果尼泊尔的水力发电站建设顺利,印度也可以从尼泊尔进口电力。 对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尼泊尔来说,印度看起来是值得信赖的邻国,但其实印度上述举措是“霸权主义外交”的一部分。 文章称,奥利此前访问印度的目的是,让印度解除经济封锁。去年9月公布的尼泊尔新宪法受到印度裔居民的抵制。他们封锁了边境,而印度对此允许,并停止向尼泊尔供应燃料,以至于尼泊尔的震后重建工作迟缓。奥利打消了从中国进口燃料的想法,在修改宪法后访问印度,请求对方恢复燃料供应。 印度交通部长格德卡里谈到了用桥梁和隧道将印度与斯里兰卡连接起来的设想,称“莫迪总理正在与斯里兰卡进行磋商”。据说这一项目的经费将超过2000亿卢比。 去年1月举行的斯里兰卡总统选举中,亲华的总统拉贾帕克萨败给没有强大支持基础的西里塞纳。据认为,允许中国潜艇靠港、奉行明显亲华政策的总统拉贾帕克萨,“彻底被美印抛弃了”。印度要把斯里兰卡用桥梁和隧道连接起来而与之毗邻,遏制其离反情绪。 文章称,印度去年还与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等国达成了车辆、人员自由流动协议。尼泊尔大学一位教授说,“莫迪希望与周边国家实现外交和经济一体化”。但是,周边国家与在经济和军事两方面都超过印度的中国加深了关系,背离印度的力量正在增大。 尼泊尔总理奥利3月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要求把铁路网络延伸到本国。据说中国对此持积极态度。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4月6日开始访华,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可望达成与自由贸易协定有关的10多项协议。(编译/刘洁秋) 印媒:尼泊尔陆军司令将访华 增强两国军事联系 参考消息网 3 月26日报道 印媒称,尼泊尔消息人士3月24日向本报证实,该国陆军司令拉金德拉·切特里将于3月27日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以增强两国的军事联系。 《印度教徒报》网站3月24日报道,切特里访华的消息是由尼泊尔陆军发言人3月23日在加德满都宣布的,此事引起高度关注,因为他周日抵达中国时,尼泊尔总理奥利将刚刚结束访华回国。奥利在中国访问一周,其间尼泊尔与中国签订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过境贸易协定。 切特里可能会表达尼泊尔对中国军队在去年4月大地震后给予医疗和军事支持的感谢。 有军事专家告诉本报,尼泊尔陆军司令紧随奥利之后出访的做法效仿了巴基斯坦文职和军方领导人访问北京的模式。已退休的古尔米特·坎瓦勒少将对本报说:“我们过去见过巴基斯坦军方将领在巴基斯坦总理访华后不久前往北京。尼泊尔陆军司令此次出访反映了尼与中国的军民交往政策相符,反映了尼中两国政府在各个方面的协调。”切特里此前曾访问印度,按照尼印两国间的传统被授予印度陆军的荣誉将军称号。 (2016-03-26 11:04:00) 印媒:中国加强与尼泊尔经济合作让印度警惕 参考消息网 3 月25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和尼泊尔已采取联合措施加强经济关系,这将大幅减少后者在石油产品供应、铁路互联互通和使用港口等多方面对印度的依赖。 据《印度时报》网站3月23日报道,尼泊尔总理奥利以一项可能引发新德里担忧的声明回应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大度姿态。中国官方媒体援引奥利的话报道称,尼泊尔不会允许国内存在反对中国的势力。 报道称,他甚至在恭维中国时试图与巴基斯坦领导人相匹及。他说:“尼泊尔与中国的关系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比长城还伟大。”巴基斯坦领导人经常称中巴关系比喜马拉雅山还高。 奥利与中国官员共同签署协议,公布一项有关经济合作、包含15个要点的联合声明。 报道称,中国承诺援建储油设施帮助尼泊尔克服石油短缺问题。中国还同意派专家赴尼泊尔开展油气资源调查可行性研究。 北京提出允许尼泊尔企业使用其港口进行国际贸易。目前,90%的尼泊尔外贸都要途经印度展开。 而分析人士争执不下的是,中国是否会做出重大经济牺牲,投资耗资不菲但收益甚微的尼泊尔工程。 报道称,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普拉莫德·贾伊斯瓦尔说:“在达成协议后,中国不会急着推进工程进度。中方会在落实工程前观察印度作何反应。中国不希望影响其对印关系,因为印度是个大得多的市场。” (2016-03-25 09:33:32) 中企斯里兰卡港口城项目复工 美媒:印度感到不安 参考消息网 3 月16日报道 美媒称, 斯里兰卡政府15日发布声明称,中国公司投资开发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恢复施工条件已经满足,中国企业现在可以复工。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3月16日报道,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下属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公司收到了斯里兰卡政府宣布项目复工的决定。决定说:“3月9日举行的内阁会议同意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立即重启。从即日起,取消对港口城项目暂停决定,港口城项目管理方即可恢复项目建设。”此外,3月9日的内阁会议还决定将项目时间延长6个月。 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投资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于2014年9月正式动工建设,是斯里兰卡迄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去年3月初,斯里兰卡政府以“缺乏相关审批手续”及“重审环境评估”等为由叫停了该项目。 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投资近14亿美元,包括高尔夫球场、水族馆、公寓、酒店和购物广场。 该项目引起了印度的关注,认为中国的境外土地所有权可能存在问题,而且会影响到印度的安全。印度外交官帕塔萨拉蒂曾表示:“印度大量海运货物在科伦坡港中转,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人在那里转来转去,因为这些货物中很可能有军用物资。” (2016-03-16 10:00:54) 印度前高官:印度应积极看待“一带一路”倡议 参考消息网 4 月1日报道 印度内政部前高级官员卡达亚姆·苏布拉马尼安3月29日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刊登题为《印度必须积极看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章。全文如下: 今年3月初在新德里举行的瑞辛纳对话有来自约4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本次对话的讨论重点是亚洲互联互通。印度的瑞辛纳对话被认为相当于香格里拉对话和慕尼黑安全会议。与会者包括孟加拉国外长阿里、斯里兰卡前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和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等。 在开幕式上,印度外长斯瓦拉杰说,互联互通对于亚洲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印度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策略是基于合作和互信,而不是单边主义。虽然斯瓦拉杰并未提及印中关系,但其他与会者指出了中国可以在亚洲互联互通和繁荣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卡尔扎伊强调,印度的连通中亚政策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要协调推进。他说,这两个亚洲邻国之间应保持“正向对称”。还有一些与会者表示他们钦佩中国,因为中国的经济力量而将之视为榜样而非威胁。库马拉通加夫人说,印度有权质疑中国潜艇进入科伦坡港,但不应阻挠由中国支持在该地区实施的发展项目。她称该地区所有国家都会受益于与中国做生意。卡尔扎伊则主张中国应加大对南亚的投资力度。 印度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对于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并未作出积极回应。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代表强调要在BBIN(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和尼泊尔)国家集团之间互通公路和铁路。 印度在会上还提到了它对印度洋地区和整个中亚地区的计划,此举也许是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介绍了本国的全区域安全与增长、BBIN和次区域互通等倡议,并提醒称互联互通有可能暗藏玄机。他说,互联互通不能强行影响他国的抉择,必须牢记亚洲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安全架构”。发言者普遍感到,印度似乎并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可能是出于经济需要而非地缘政治考虑。 中国设想与印度的“东进”政策协力,并估计印度参加“一带一路”项目将有助缓解其巨额对华贸易逆差。印度战略界有些人视“一带一路”为中国的重大战略举措,他们认为中国想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一条“珍珠链”或一批战略基地来包围印度,并担心那会在未来构成地缘政治挑战。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印度的邻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在很大程度上乐于在港口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中国合作。 印度的战略担忧可能源于一些重大政治问题,比如困扰中印关系的边界问题。印度官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谨慎态度也可能是近来印度外交政策的亲西方倾向造成的,这一倾向意在使印度在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中发挥作用。 印度政府最好摒弃对于参加中国新经济战略的缄默,这个战略对印度有好处。它应该主动与中国政府接触,在互利基础上处理边界分歧,一劳永逸地划定中印边界。印度也完全有可能改善对华经济关系,双方可利用印度第三产业的优势和中国在资本投资领域的实力,拟定双赢的协议。因此,印度必须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予更加积极的评价。 (2016-04-01 10:25:00)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中企获孟加拉国$15.6亿合同    1、中企获孟加拉国15.6亿美元燃煤电站建设合同   孟加拉国孟中电力有限公司与中国企业联合体29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签署1320兆瓦燃煤电站建设合同,合同总金额15.6亿美元。燃煤电站项目位于孟加拉国南部的博杜阿卡利县,占地397公顷,是超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计划2019年12月全部投入使用。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9992758.shtml    2、中国连续两年成为迪拜最大贸易伙伴   据阿联酋迪拜官方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迪拜的最大贸易伙伴。据迪拜王储哈姆丹签署的一份公报,中国与迪拜去年双边贸易额为1760亿迪拉姆(1美元约合3.65迪拉姆),比2014年的1750亿迪拉姆略有上升。印度和美国分别是迪拜去年的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印度和迪拜的双边贸易额为960亿迪拉姆,美国和迪拜的双边贸易额为820亿迪拉姆。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9989924.shtml    3、日媒:日本对中印等5国游客放宽签证限制   日媒称,为使访日游客增加,政府制定了“支撑明日日本的观光愿景”行动计划。其支柱是针对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俄罗斯五国游客放宽签证条件,30日召开的“支撑明日日本的观光愿景会议”(议长为安倍首相)通过了该计划。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9988483.shtml    4、日本有意参与印尼Patimban深海港项目   据印尼《雅加达邮报》3月29日报道,在与中国竞争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失利后,日本并未放弃印尼巨大的基础设施市场,并表示有意参与西爪哇省Subang县的Patimban深海港项目。日本政府在近期反馈印尼交通部的正式公函中表达了参与该项目的兴趣。印尼交通部邀请日本参与总投资额30.9亿美元的Patimban深海港项目,其中24.9亿美元将使用贷款融资。印尼交通部海运总 司代理总司长乌玛尔·阿里斯表示,日本政府已经在回函中原则同意该投资计划。他表示,“日本已经同意投资计划中的几个要求。”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10003688.shtml    5、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入驻企业已达15家   据俄远东发展部网站3月29日消息,日前,俄远东发展集团与8家企业签署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入驻经营协议,计划总投资约24.2亿卢布,创造519个就业岗位。项目涉及渔业捕捞、海上旅游、物流、食品、建材生产、大型冷藏集装箱组装和维修等。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10002695.shtml    6、印度内阁批准价值327.5亿卢比的铁路项目   据印度人网站3月23日报道,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CCEA)批准了两项总金额高达327.5亿卢比的铁路项目。一个是比哈尔邦的Kiul-Gaya铁路项目,长达124公里,金额达135.4亿卢比;另一个是在恰尔肯德邦和奥里萨邦的Ranchi (Hatia)-Bondamunda铁路项目,长达185.5公里,金额192.1亿卢比。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10002420.shtml    7、媒体称基础设施部要为“丝绸之路”的失败负责   乌克兰“ Слово и Дело ” 网站3月29日文章。3月眼看就将结束 , 而基础设施部部长彼沃瓦尔斯基关于商业化运作“ 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承诺最终未能启动。此外,计划本身也正遭遇威胁,据专家数据,当前没有使用乌克兰承运服务的需求。截至3月28日,因缺少客户,停留在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多斯特克站的火车集装箱仍未启程返回。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10002309.shtml    8、197亿美元:韩国企业拿下沙特新建10万套住宅大单   沙特官方媒体《阿拉伯新闻报》3月25日刊发消息称,沙特住房大臣阿勒欧盖勒上周四在韩国与韩国土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代表双方政府签约,由韩国大宇工程建筑公司、韩华工程建筑公司与沙特泛沙公司(Saudi Pan Kingdom Co.)合作,在距利雅得国际机场以南14公里的新城建设10万套住宅。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10001891.shtml    9、巴媒报道新疆企业拟大规模投资瓜达尔港   巴基斯坦《国民报》3月30日报道,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五家企业与瓜达尔发展局(GDA)达成初步投资意向,将在瓜达尔进行酒店建设和管理、水泥供应、建筑材料销售、农产品种植技术服务以及海产品贸易等方面的投资。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10001742.shtml    10、泰国着眼“高端游”困难不小   赴泰游客人数近年来不断增长,今年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3200万人次。与此同时,泰国政府有意推动旅游业转型,开拓高端市场。只是,旅游业界人士指出,越来越多人正把泰国当成“大众游”目的地,而且游客安全问题也成为挑战,这种转型面临难度。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3/31/t20160331_9986945.shtml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2016年第48期(总 第159期) (2016-03-31 11:34:01)
个人分类: 其它|1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媒:美探究核潜艇可突破中国"反介入"防线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4-7 21:59
美媒 : 美探究核潜艇可突破中国 反介入 防线 美要以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隐蔽性和火力突破中国 反介入 防线 美国航母的打击距离相对较短,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在敌方 A2/AD 的覆盖范围内行动,从而造成这些航母容易受到攻击。 “俄亥俄”级核潜艇最早是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本世纪头十年的初期到中期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改装后,每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能携带 154 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可以航行到离敌方近得多的位置,相应地能够攻击更多的内陆目标。 美国还是拥有两种能够躲过 A2/AD 防御的纵深打击能力,即空军的隐形轰炸机和海军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上装备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2016-04-06 10:31: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4月4日刊登题为《破门而入:“俄亥俄”级核潜艇与中国的A2/AD》的文章,作者为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军事研究项目高级分析师何远明。文章称,在冲突时,美国“踢开”一个几乎旗鼓相当的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之门”的最佳方式是什么?鉴于中国这样的战略竞争对手日益增强的A2/AD能力,美国的国防规划者近年来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 文章称,在防务圈中一个相当一致的看法是,美国航母的打击距离相对较短,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在敌方A2/AD的覆盖范围内行动,从而造成这些航母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在战争刚刚爆发的阶段,它们不大可能引人注目地参战,也就是不会在敌方防御最强的时候,参与打破敌人的A2/AD之门。 尽管如此,美国还是拥有两种能够躲过A2/AD防御的纵深打击能力,即空军的隐形轰炸机和海军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上装备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此外,就这些海军平台而言,“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在使用“战斧”式巡航导弹的能力方面无疑是最强大的,而且归功于其极低的可探测性,其生存力也是最强的。因此,有理由说,“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其隐蔽性和火力,是美国武器库中理想的反A2/AD海军平台。 “俄亥俄”级核潜艇最早是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本世纪头十年的初期到中期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改装后,每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能携带154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不仅如此,这种核潜艇还能仅仅只用6分钟就把全部这些导弹发射出去,使其成为一个提供强大火力的理想平台,这在反A2/AD战役的初始阶段至关重要。 此外,“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隐蔽性为把它的这一巨大火力施加到敌方的A2/AD防御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举例来说,不言而喻,与美国海军的各种装备了“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水面舰艇相比,发现“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难度要大得多,而这大大降低了这种潜艇进入敌人防御圈的难度。 “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隐蔽性还意味着它可以从深入敌方A2/AD覆盖范围的位置发射巡航导弹。如果敌人拥有可靠的反舰系统,装备有“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水面舰艇是不敢轻易航行到距离敌方海岸1600公里(“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射程)的位置上。但“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它可以航行到离敌方近得多的位置,相应地能够攻击更多的内陆目标。 美下一代攻击核潜艇拟2034年采购 或服役到下世纪 中新网3月11日电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美国海军预计2034年才开始采购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但仍重点开展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安静型先进推进系统,另一个是多艘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联合控制系统。据悉,美国海军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将服役至21世纪末甚至22世纪初。 美国海军针对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未来反潜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一致认为未来潜艇仍将在海军部队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作战环境的变化和技术不断发展,要求美国海军对攻击型核潜艇的一些基础性功能做出调整。目前,部分工作已经体现在了“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替代艇上。 据悉,为使用先进的声纳系统,“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替代艇将使用电力推进。目前,美国海军核潜艇均由核反应堆带动汽轮机发电和推进。然而,安静型先进声纳系统要求核潜艇进一步降低噪声。美国海军为消除相关齿轮传动系统的噪声影响,为“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替代艇选定了电力推进方案。美国海军潜艇项目执行办公室称,出于同样的考虑,未来美国攻击型核潜艇也将采用电力推进系统。电力推进不仅是对螺旋桨或推进器的改变,而是整个推进系统的全面性变革。 电力推进是强化核潜艇防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控制、部署多艘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则将是强化潜艇进攻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目前,美国海军已有能力利用潜艇的鱼雷发射管、3英寸对抗诱饵发射管、垃圾处理单元等设备发射UUV,但每次仅能发射一艘,美国海军未来将突破这种限制,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将把UUV作为一项扩展活动范围的重要手段。未来美国海军将在多UUV联合指控系统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提高通信、数据传输和充电速率,利用潜艇或海底充电桩实现UUV的快速充电。 据推测,美国海军将可能在未来“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试验上述技术,而不会等待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项目启动。目前“弗吉尼亚”级潜艇Block III型单艇费用已降低了20亿美元;Block IV型则通过缩短维修周期进一步降低了费用;Block V型将于2019财年开工,装备“弗吉尼亚负载模块”,提高了巡航导弹发射能力;Blocks VI型和VII型的改进方案目前仍未最终敲定,可能成为多UUV部署的试验平台。(陈晓 华征明) (2016-03-11 15:07:02) 外媒关注美军最新一艘攻击核潜艇 被赞技术奇迹 参考消息网 3 月8日报道 外媒称,海军5日给第14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华盛顿”号举行了命名仪式。该潜艇为弗吉尼亚级BlockIII型潜艇的第四艘,2011年开始建造。16个月前铺设了龙骨,预定2017年入列服役。 据美国《海军时报》周刊网站3月5日报道称,海军部长雷·马伯斯到场向潜艇建造者们祝贺他们创造的“技术奇迹”,提高了潜艇的隐形和尖端侦察能力。重新设计的艇艏配备了大孔径艇艏阵列声呐,两支“弗吉尼亚”发射管,每支发射管能够发射6枚“战斧”巡航导弹。这种潜艇能够运送特种部队、投放水雷等。虽然这些技术让海军拥有了强大的优势,然而马伯斯表示,列队站在他和潜艇之间的艇员们才是“华盛顿”号真正的优势所在。 潜艇部队司令乔·托法洛海军中将对艇员们说,该潜艇将在地球上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工作,“在没有见过的场景中工作”。他说,作战指挥官要求提供更多的潜艇,而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的扩散只会增加这种责任。“华盛顿”号这样的潜艇是“打开门锁的钥匙,因而能够显著提高海军大部队和联合部队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12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已经交付,11艘正在建造中,5艘签订了合同。弗吉尼亚级潜艇潜航排水量7800吨,长377英尺(1英尺约合0.3米),水下每小时速度超过25海里。在潜艇的预期寿命中,反应堆装置不需要加燃料。 “华盛顿”号潜艇是第三艘以华盛顿州命名的海军舰艇。上一艘是参加过二战的战列舰BB-56,1947年退役。它是第一艘配备全操作型雷达的军舰。这艘战列舰获得了13枚战星勋章,从来没有被击中过,没有损失过乘员。 马伯斯说:“‘华盛顿’号军舰退役已经70年了。现在该由新的‘华盛顿’号,即这艘杰出的潜艇,来继承华盛顿州和以其名字命名的军舰的传统了。” (2016-03-08 08:11:00) 外媒关注美军最新一艘攻击核潜艇 被赞技术奇迹 参考消息网 3 月8日报道 外媒称,海军5日给第14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华盛顿”号举行了命名仪式。该潜艇为弗吉尼亚级BlockIII型潜艇的第四艘,2011年开始建造。16个月前铺设了龙骨,预定2017年入列服役。 据美国《海军时报》周刊网站3月5日报道称,海军部长雷·马伯斯到场向潜艇建造者们祝贺他们创造的“技术奇迹”,提高了潜艇的隐形和尖端侦察能力。重新设计的艇艏配备了大孔径艇艏阵列声呐,两支“弗吉尼亚”发射管,每支发射管能够发射6枚“战斧”巡航导弹。这种潜艇能够运送特种部队、投放水雷等。虽然这些技术让海军拥有了强大的优势,然而马伯斯表示,列队站在他和潜艇之间的艇员们才是“华盛顿”号真正的优势所在。 潜艇部队司令乔·托法洛海军中将对艇员们说,该潜艇将在地球上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工作,“在没有见过的场景中工作”。他说,作战指挥官要求提供更多的潜艇,而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的扩散只会增加这种责任。“华盛顿”号这样的潜艇是“打开门锁的钥匙,因而能够显著提高海军大部队和联合部队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12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已经交付,11艘正在建造中,5艘签订了合同。弗吉尼亚级潜艇潜航排水量7800吨,长377英尺(1英尺约合0.3米),水下每小时速度超过25海里。在潜艇的预期寿命中,反应堆装置不需要加燃料。 “华盛顿”号潜艇是第三艘以华盛顿州命名的海军舰艇。上一艘是参加过二战的战列舰BB-56,1947年退役。它是第一艘配备全操作型雷达的军舰。这艘战列舰获得了13枚战星勋章,从来没有被击中过,没有损失过乘员。 马伯斯说:“‘华盛顿’号军舰退役已经70年了。现在该由新的‘华盛顿’号,即这艘杰出的潜艇,来继承华盛顿州和以其名字命名的军舰的传统了。” (2016-03-08 08:11:00) 美媒:美国下一代核潜艇或装备水下机器人 参考消息网 3 月12日报道 美媒称,由于推进器技术的进步,美国海军未来对“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替代品可能比目前的潜艇更具隐形能力。此外,这些新型潜艇还能够操控多种无人水下机器人——仅一艘下一代攻击型潜艇就可以控制大片海域。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3月10日报道,美国海军要到2034年才开始采购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而且新潜艇要到2044年才能投入使用,但美国海军已开始提出研制新型潜艇的初步构思。美国海军主要关注的一大领域是推进器,这对确保新型潜艇噪声足够低以躲避万能的声呐设备至关重要。 报道称,美国海军潜艇项目执行官迈克尔·贾巴利少将3月3日对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记者说:“我不是仅仅在谈论发动机或推进器,而是从动力产生到水下运动的整套推进系统。” 美国海军可能为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安装新型永磁发动机,但美国海军还在考虑更为先进的技术。尽管永磁发动机摒弃了减噪齿轮及从核潜艇蒸汽涡轮向推进器传递动力所必需的其他机械零部件,但就确保新型核潜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一直保持隐形能力而言,这仍是一项未经检验的技术。 报道称,在推进器技术上取得的革命性突破可能确实有助于确保美国的水下潜艇保持隐形。此外,美国海军还在着手研发潜艇的新攻击能力,其中一项能力是部署和同步控制多种无人水下机器人。贾巴利对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记者说:“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必须将无人水下机器人作为扩大其活动范围的重要部件,以使潜艇的控制范围从传感器探测到的周边区域扩展到更大的区域。” 目前,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及其设想之中的攻击能力仍仅是幻灯片中的演示。美国海军仍需要在指挥与控制、通信、数据缓存和能源供给方面取得突破,从而使贾巴利的设想成为现实。但美国海军将有机会逐步在未来“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替代品上研发大量的潜艇技术。贾巴利说,美国海军可能为尚在设计中的“弗吉尼亚级”Block VI和VII型核潜艇装备无人水下机器人。但目前Block VI和VII型核潜艇的具体配置仍未确定。 报道称,尽管美国海军关注的是潜艇本身在减少噪声方面的隐形能力,但也并未减少对反潜战的研究。贾巴利对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记者说:“对潜艇的未来、隐形能力的未来以及反潜战的未来,我们已有大量的讨论。在考虑过所有因素后,我们仍坚定地认为到本世纪中叶及以后,潜艇都将在美国海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需要做一些根本性改变,以使新一代攻击型潜艇成为我们设想的样子,而且我们已在做出一些改变。”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近日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分公司在2015年“海空天”博览会上展示出了新的“俄亥俄”级替代艇(SSBN-X)模型。展览会上的“俄亥俄”替代潜艇模型在外观设计上继承了美海军现役“俄亥俄”级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特点,其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建造风险和成本。 据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分公司透露,美海军计划建造12艘“俄亥俄”级替代艇,首制艇将于2021财年开始建造。“俄亥俄”级替代艇的重点是降低设计、建造和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是。美国和英国将联合进行“俄亥俄”级替代艇通用导弹舱的研制,力求缩短核潜艇研制进度。 从博览会上的展示模型上可以看出为未来的“俄亥俄”级替代艇将装备一个X型舵和泵喷推进器。 此次博览会展示的“俄亥俄”级替代艇关键信息如下: » “俄亥俄”级替代艇项目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最优先的采购项目; » “俄亥俄”级替代艇是美国核威慑力量和国家安全强有力的保障因素。 » 当前“俄亥俄”级核潜艇即将到达其使用年限,为满足美军战略司令部持续作战任务要求,必须进行替代艇的研制。 » “俄亥俄”级替代艇将执行与现役“俄亥俄”级核潜艇相同的任务,但数量将减少2艘,总成本将节约400亿美元。 » 与“俄亥俄”级核潜艇相比,“俄亥俄”级替代艇将具有更长的服役寿命、更优秀的作战能力和更强的生存能力。 “俄亥俄”级替代艇主要参数如下: 建造数量:12艘 潜艇长度:170.7米 直径:13.11米 速度:20+节 深度:243.84米 服役寿命:42年 导弹发射管数:16个 武器系统:“三叉戟”II D5型导弹和MK48型鱼雷 推进系统:电力推进系统 水下排水量:21142吨 船员:可容纳15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5名官员,20名士官,120名海军士兵)(闵东东) (2015-04-17 10:12:18) 美“俄亥俄”级潜艇舰队将装备鱼雷防御系统(图)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近日,美国海军水下军事专家要求后裔系统公司的工程师们,根据本月宣布的价值为680万美元的修订合同,为“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舰队建造鱼雷防御系统。 华盛顿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的官员要求后裔系统公司提供AN/WLY-1系统、AN/WSQ-9接口配套、拦截和测距系统、档案媒体中心设备和摇摆者配套系统及其配件。 AN/WLY-1 声学拦截对策系统能为俄亥俄级核导弹潜艇提供应对自动应对鱼雷攻击的功能。 AN/WLY-1 是一个声学威胁拦截系统,备有威胁平台声纳和鱼雷识别能力,能在早期侦测、分类并跟踪面临的鱼雷威胁。 (2015-03-31 11:36:28) 请见附件(图): ()1美媒美探究核潜艇可突破中国反介入防线(图) .doc
个人分类: 物理|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美始终拉韩借口朝核搅乱东北亚朴槿惠感谢中国"负责任"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4-3 11:04
日美始终拉韩借口朝核搅乱东北亚朴槿惠感谢中国负责任 韩媒:中韩元首会晤 朴槿惠感谢中国负责任 朴槿惠说,此次会晤是双方第七次会谈,表明中韩关系是多么密切和重要。“我想韩中两国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坚守的基本精神就是相互尊重和信任。” 2016-04-0214:48:09 来源:参考消息网 韩媒称,为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而访美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当地时间3月31日在华盛顿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朴槿惠强调互信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础。 据韩联社3月31日报道,此次会晤是继去年9月朴槿惠赴京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后两位领导人再次会面,也是今年1月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后的首次会谈。 报道称,在持续80分钟的会谈中,习近平提到,双方要重点做好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工作,鼓励两国人民交流,服务“一千万+”时代人员往来等。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韩方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确保中韩关系始终在正确轨道上健康稳定发展。 朴槿惠说,此次会晤是双方第七次会谈,表明中韩关系是多么密切和重要。“我想韩中两国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坚守的基本精神就是相互尊重和信任。” 朴槿惠还表示,“最近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发射导弹让我们看到韩中两国的合作对朝鲜半岛乃至地区和平与稳定是多么重要”,同时感谢中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发挥负责任的作用。 此外,韩国青瓦台外交安保首席秘书金奎显4月1日表示,朴槿惠和习近平在会谈中还就在半岛部署“萨德”系统一事阐述各自立场,并商定继续在该问题上保持沟通。 报道称,虽然青瓦台方面没有透露两国领导人对话的细节,但分析认为朴槿惠可能坚持韩方在该问题上的原有立场,即“萨德”系统只用于应对来自朝鲜的威胁。 另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4月1日报道,3月31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高强度对朝制裁决议的情况表示,“感谢中国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 为出席第四次核安全峰会访问美国华盛顿的朴总统3月31日下午在华盛顿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韩中首脑会谈。她表示,“最近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发射导弹的挑衅再次显示了韩中两国合作对于维持朝鲜半岛乃至整个地区和平安全的重要性”。 朴总统在会谈中表示,这是她与习主席的第七次会谈,习主席是她上任以来举行会谈次数最多的外国首脑,“由此可见韩中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和重要”。 此外,朴总统还提到,在去年9月参加中国胜利日纪念活动时举行特别午宴的地方看到“以心传心,无信不立”的警句。她表示,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引导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往前发展的基本精神。 习近平会见朴槿惠谈朝核 中国如何表态受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25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正在荷兰海牙出席核安全峰会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当地时间23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谈,讨论了朝鲜核问题的解决方案。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3月24日报道, 朴槿惠23日下午抵达荷兰海牙后的第一项活动就是与习近平会晤。 两国首脑就习近平2014年访问韩国以及将于11月在北京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等事宜进行了讨论。但当天讨论焦点还是北核问题。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将就任以来首次发表有关核安全问题的立场。这意味着,作为国际社会一员,中国就核安全问题将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他是否向对东北亚及全世界核安全构成威胁的朝鲜发出强有力的信息,倍受关注。 据台湾“中央社”3月24日报道, 朴槿惠强调,朝鲜所谓研发核武与发展经济并行政策是不可能的,韩国方面与朝鲜对话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但朝鲜必须先无核化,并要有实质进展。 习近平表示,中方同意韩国的立场,中国确实反对朝鲜拥核,并诚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韩联社3月23日称, 正在荷兰海牙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23日下午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就朝核问题、朝鲜人权问题、韩半岛局势及中韩关系发展方案等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两国领导人就任后举行的第四次会谈,也是2014年的第一次会晤。 据悉,另一方面,朴槿惠将于25日出席韩美日首脑会谈,就朝核问题等三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政以来首次正式会晤,也是韩日首脑时隔22个月举行会谈。 另据共同社3月23日报道,朴槿惠和安倍晋三、美国总统奥巴马预定25日在海牙举行首脑会谈。这是朴槿惠和安倍两人上台执政以来首次举行正式会谈,在此之前朴槿惠先和习近平举行会谈。 中韩两国近来在历史问题上步调一致地批评日本,此次会谈中也有可能提到历史问题。 (2014-03-2511:38:34)
个人分类: 哲理|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媒:"登月度假"20年内或成真 中国受邀参建月球村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3-24 08:41
英媒 : 登月度假 20 年内或成真 中国受邀参建月球村 “月球村”计划将联合全世界航天国家的力量,利用来自月球表面的自然资源进行建设,为科学、商业甚至是旅游业提供永久性的基地。它有可能在 2030 年前可供使用。 2016-03-24 00:11: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英媒称,你可能想要提前为你的未来假期做计划——20年内,你有可能会在月球上度假。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22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的负责人约翰-迪特里希·韦尔纳已经公布了国际“月球村”的想法,这个计划将联合全世界航天国家的力量。 报道称,这个开拓地——有可能在2030年前可供使用——将利用来自月球表面的自然资源进行建设,为科学、商业甚至是旅游业提供永久性的基地。 韦尔纳在欧洲航天局最近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描述了这个提议中的“月球村”。 报道称,在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大约50年后,韦尔纳称,下一步是建立一个可以像国际空间站那样被加以利用的永久性的基地。 这位专家建议将“月球村”建设在月球两极,或建设在月球远端能够长期暴露于日光下的区域。 南极是一个持续黑暗的区域,在这里,人类能够接触到水,以生产氢和氧。 他解释称,在月球的阴影里,开拓者们将得到保护,免于受到宇宙和太阳辐射的伤害。 这些地点还将降低微小陨石以及极端温度的风险。 报道称,这将是以月球的自然资源建造一架射电望远镜的合适位置,代替从地球带来材料。 这个开拓地想法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多种用途的设施,为进行更深入的太空探索创造条件,同时还能用作一个商业或采矿的中心。 此外,这位专家称,这里可以被用作游客们的游憩场所。 报道称,为了将“月球村”变成一种可能,这位欧洲航天局的负责人表示,合作将是必要的,每个国家都将贡献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不管是机器人的还是人类的。 这位专家建议开发月球现有的天然水冰、金属以及矿物,以此满足这个基地建造、维护以及打印3D建筑构件或整个结构的建设所需。 韦尔纳提议,首先,一台月球车将被设置在月球,并建立起一个穹顶结构,之后在它周围,更多的月球车开始建设所需的建筑。 这个结构将被用来保护宇航员。 报道称,这个计划将以较小规模的登陆任务以及在月球远端建设一架射电望远镜为开始。这位专家表示,很多国家已经在从事这类登陆任务。而建设一架射电望远镜将需要更大的投入。 虽然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目标定在火星之旅上,但韦尔纳称,“月球村”是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的做法。 韦尔纳在视频中称:“我完全同意那是对的,人类终有一天将前往火星。但这是在稍远一点的未来。” 这位欧洲航天局负责人称,“月球村”将联合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的航空机构,以及其他贡献较小的国家。 报道称,虽然据估计,目前的技术距实现这个目标还需20年的时间,但这位专家称,一个月球开拓地是必要的,并且可能是“人类的下一次巨大飞跃”。(编译/殷夏) 建立月球村不是梦NASA科学家称10年内可达成 参考消息网 3 月15日报道 台媒称,近年来美国太空总署(NASA)把探索火星为首要任务,对于冥王星的探测也是重点之一,NASA会不定期的将这些探索照片和影像公布,引发民众和学界的讨论。但最近却有天体生物学家指出,相较于火星而言,建立月球村才是当务之急,人类在10年内“殖民”月球的梦想有望达成。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3月14日报道,《科技新时代》称,NASA天体生物学家克里斯·麦凯日前撰写了文章于《新太空》(New Space)期刊发表。文章内容提到,目前碍于预算有限,NASA重返月球的计划一直无法实现,而且根据最新研究估算,若是人类未来想要建立一个小型永久的月球村,花费可压缩至100亿美元之内,预计最快可在2022年前实现。 麦凯提出的建立“月球村”想法,其实并非不可行。但为什么要重返月球?麦凯认为月球可以说是地球的后花园。若是连月球都还不熟悉就想探索火星,这想法就太不实际;另外建立月球村也有助于研究月球上的物质,促进科学进步。 至于月球村未来的样貌,多数科学家认为,在建立之前可先由机器人探勘,找出适合建立月球村的场址;此外探勘月球陨石坑出产的水和稀有元素,将可替人类带来丰厚收益。 另外在太空生存,特别是月球村的建立,生活的机能和需要得有完善的规划,当中包括太空循环水和气体含量平衡等技术,目前估计SpaceX发射成本约为每年3.5亿美元,运送的物资约能提供10名太空人生活一整年。 月球村该盖在哪裡,选址得考量包括“电力的可取得性”、“通讯便利性”、“资源接近性”和“迁移便利性”四个因素。由于太阳是月球村的主要动力来源,电力的取得就显得重要;水资源的部分,月球北极的地形较南极平坦,未来基地建在北极的皮尔里环形山(Peary crater)似乎是相当合理的选择。 (2016-03-15 09:58:00) 欧洲航天局拟3D打印“月球村”推进人类登陆火星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日前公布,计划2020年起利用3D打印技术,在月球开始建造供人类居住的基地,期望在2030年前落成,作为太空探索前线基地,并推进人类登陆火星。 据报道, ESA早于2013年已开始探讨建造月球基地,新基地最有可能建在月球南极沙克尔顿火山口边缘,该处没有其他地区的极寒及极热天气,可保护基地免遭极端天气破坏,而且有无穷无尽的太阳能。 在动工前,ESA会先派机械人前往月球,收集相关数据。基地将用风化土建造,这种土可在月球采集,而且可防辐射。 对于该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欢迎,并称欧洲在探索太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6-01-04 10:36:02) 外媒:欧洲宇航局或建“月球村”作为探索宇宙据点 参考消息网 8 月19日报道 外媒称,欧洲宇航局局长沃尔纳表示,他希望能在月球建一个月球村,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探索太阳系。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9日报道,沃尔纳(Johann-Dietrich Woerner)此前是德国宇航局局长,不久前刚刚就任欧洲宇航局局长。他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表示:“未来,我们的目光不能局限于国际太空站,我们应该借助小型飞船,在近地轨道进行微重力研究。我建议在月球背面,建设一个月球村。” 沃尔纳表示:“月球村不只是意味着建几座房屋、一座教堂和一个办公楼,它还需要来自世界各地合作伙伴的贡献,其中包括机器人和宇航员的太空任务,还有提供支持的通信卫星”。 他表示,返回月球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利用月球这个落脚点进一步探索太阳系,是因为这样做有诸多好处。 他解释说:“月球背面之所以很吸引人是因为在那里,我们能用望远镜观测到很远的宇宙,在月球上我们能够开展月球科学研究,而为此开展国际合作将有特殊的意义。美国希望很快能去火星,我想我们不会那么做。在去火星之前,我们该在月球上测试,我们究竟能在火星上做些什么。” 例如,沃尔纳建议,美国宇航局目前正在研究,用一个巨大的3D打印机制造火星基地,要是先在月球上尝试这种技术,效果会更好。学习在陌生的星球生存并不容易,但如果天外社区距离地球仅四天之遥(月球),而不是六个月之遥(火星),我们遇到的困难就会更容易解决,发生紧急情况时尤为如此。 沃尔纳将他的“月球村”设想为一个多国宇航员的居住地,其中不仅有来自俄罗斯的宇航员,甚至会有来自中国的宇航员。这样,参与国际太空站计划的国家就将大大增加,目前这个数量相对有限。 沃尔纳表示:“我们开展国际合作不应有任何限制,我们要让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能参与。在地球上,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太空能够成为解决这些地球问题的桥梁,而月球似乎就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他补充说:“孤立一个国家并非正确的方式,更好的解决方案是找到太空合作方式,改善地球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说:“想想看,如果一个外星人要访问地球,看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愿意着陆。” 目前,“月球村”的想法还只是一种设想,尚未有任何国家或者机构承诺,为此投入资金或者制订任何详细构想。 沃尔纳表示,他只是在谈论建月球村的想法,目的是鼓励人们针对未来的太空研究、探索及航天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 报道称,不过,作为全球宇航领域最资深、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沃尔纳的建议将会得到认真对待。 (2015-08-19 10:32:00) 外媒:欧洲航天局新局长提议全球合作建月球村 参考消息网 7 月17日报道 外媒称,欧洲航天局新局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要建月球村。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13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新任局长约翰-迪特里希·韦尔纳上任已有一个礼拜。这位德国航天局前任掌门直接掌握着44亿欧元的ESA年度预算,是ESA所有事务的总负责人。欧洲的新观测、气象、通讯和导航卫星,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火星、水星和木星任务以及让探测器悄无声息地在彗星上着陆,所有这一切都归韦尔纳管。 “我们应着眼于未来,将眼光放到国际空间站之外,”韦尔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应该找个更小的近地轨道航天器来进行失重研究。我提议应该在月球背面建个月球村。” 韦尔纳说:“月球村不应只是建一些房子、一个教堂和一个市政厅。月球村应汇集来自全世界的伙伴,通过机器人和宇航员任务以及提供支持的通讯卫星,来共同打造一个月球社区。” 韦尔纳表示,人类重返月球有着很充分的理由。不仅是着眼于科研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可将之作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垫脚石。 他说:“月球背面很有意思,我们在那里能够通过望远镜窥视宇宙深处;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做科学研究。美国人打算在不久的将来登陆火星,我不知道该怎么去登陆火星,但至少在去火星之前,应该先在月球上试试。” 韦尔纳指出,例如美国航天局正在研究的使用巨型3D打印机建造火星基地的项目就应先在月球上进行测试。在一个陌生的世界生存并非易事,不过如果这个外太空社区与地球的航程仅有4天而不是6个月的话,人类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的挑战就要小得多了。 韦尔纳为月球村设计的未来图景是一个住着宇航员(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宇航员)的多国定居点。 “我们应不受任何限制地与全球所有国家展开合作。地球上的国家间矛盾已经够多了,太空或许能成为解决地面问题的桥梁,而月球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那些批评称不该将钱花在外太空探索和天文学研究上的人,韦尔纳的反应相当坚决。 “经验告诉我们,探索和实际应用之间不存在隔阂。看看温室效应,地球人都知道,我们利用卫星来研究它。但人类并非在地球上发现了温室效应,而是通过对金星的探索任务发现了温室效应。” 目前,建立月球村还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一个国家和机构拿出了资金或是针对这一理念做出了具体规划。 韦尔纳表示,他之所以提出建立月球村,是为了鼓励人们围绕未来太空研究、探索和太空科技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然而,作为全球航天界最权威的人物之一,韦尔纳的提议也是相当有分量的。 韦尔纳说:“我们喜欢探索、开拓,这就是人类,而这也正是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盏明灯。” (2015-07-17 07:12:01) 专家透露中国正在进行“月球基地”相关工作 中新社上海12月28日电 (记者 宗晨亮)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28日在此间透露,中国航天人正在从事“月球基地”的相关工作。 上海科普大讲坛当天围绕“嫦娥落月”开讲,张玉花研究员在介绍中国探月工程未来规划时表示:“除了载人登月的技术之外,还在做月球基地的工作,月球基地是人类以后拓展能源、拓展生存空间的构想,都吸引着我们人类继续探测。” 她并进一步描绘了月球基地建成后的蓝图:人类未来将能够依托月球基地,建立在月球上进行能源勘测的能源基地,以及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生产基地,并利用太空真空的环境,进行无菌制药等。她称:“如果还有100年,我觉得人类居住外星球不是一个梦想。” 谈到定于2017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五号,张玉花透露:“嫦娥五号比嫦娥三号、四号难度更大,要从月面采样两公斤样品返回。还要实现月面的起飞,月球轨道的交汇对接,这些技术需要我们将来有很大的创造性。” 对于备受世人瞩目的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她表示待嫦娥五号发射计划完成后,中国探月工程将和载人计划相结合,实现后期的载人登月工作。“(载人登月)目前国家还没有立项,但技术的研发工作还在做,”她如是说。(完) (2013-12-28 18:20:13) 请见附件(图): ()1登月度假20年内或成真 中国受邀参建月球村(图) .doc
个人分类: 其它|1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宁可居无屋,宁可食无肉,也要为尔守身如玉。
热度 33 lxu2800 2016-2-19 10:09
题记: 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对鸟类两性行为作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山雀情侣在食物和感情冲突时的反应和决择发人深思。春节期间“上海女生因为一顿团圆饭跟江西农村男友分手”的新闻成了网络热点 ,也许鸟类的行为研究能给新闻的深度分析提供一个新视角。 2016.2.1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诗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把一对雎鸠(一种水鸟名,即王鴡。)在河中小岛上啼鸣唱和作为两情相悦的象征,这种“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甚为深远。鸟类配偶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的美好印象长久地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和情欲,是生物最基本的欲望,如果当这两者面临冲突,生物个体将作何种选择呢?人们首先想到用鸟类作试验,在爱情和食物之间大山雀夫妻(great tit)会作怎样的决择呢? 最近牛津大学动物学家 Josh A. Firth 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此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们在英国乡下森林 里设置了一组自动鸟儿喂食器。这些喂食器有的只让身上带有奇数码芯片的鸟儿进食,有些只让带有偶数码芯片的鸟儿进食。因而带有奇偶一致的山雀夫妻可以去喂食器同进同食,而带有奇偶不同的山雀夫妻只能一方进食,另一半只能挨饿或飞去它处觅食。研究人员挑选了十七对山雀,其中七对山雀雌雄身上芯片的数字是奇偶不同,挑选过程是完全隨机的。 对这些山雀经过冬天三个月的观察发现:那七对带有奇偶不同芯片的山雀夫妻访问喂食器的次数几乎是那些奇偶一致山雀夫妻的四倍!这意味着,那些带有奇偶不同芯片的可怜的山雀夫妻在一方进食时,另一半宁愿挨饿也不离开自己的心上人!它们总是不离不弃,只能靠更多次地访问喂食器以求果腹。表现出了“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高贵气质。 更有趣的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带有奇偶数不同芯片的可怜夫妻也在一次次的挫败中渐渐学乖,它们学会如何蹭饭。自动喂食器收到山雀身上芯片的确认讯号后会开门二秒钟,带有奇偶不同的山雀夫妻通过密切配合可以同时溜进喂食器 。 P1)实验对象: 大山雀夫妻(great tit) P2)实验地点: Wytham Woods are an area of ancient semi-natural woodland to the west of Oxford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些诗歌把鸟类美化成了“一夫一妻制”的楷模,但诗歌毕竟是诗歌,它们不可能也不会去解释鸟类夫妻光辉印象背后的冷酷现实。 鸟类繁殖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任务,从佔地、筑巢、生蛋、孵卵、收集食物、喂养雏鸟一直到幼鸟成长并能参加长途迁徙飞行为止,一步不慎,全盘皆输。鸟类大多摄取体积小热量高的昆虫种子等作食物,这些食物相比植物茎叶等更为难找,所以鸟类可能地盘意识强,相比其它小体形动物来说,密度也不是很高,个体密度不高的动物,找不到也无法控制多个异性,这也是鸟类釆用单配制婚姻的原因之一。 鸟蛋和幼雏非常脆弱,很多小鸟孵出后不会行动,雏鸟必须大量进食快速成长,只有早一日会飞才有活下去的希望,成语“嗷嗷待哺”典出于此。只有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孵卵捕食的工作,才可以养活更多的雏鸟。 雌、雄鸟默契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繁殖成功的几率才越大,要是轻易更换伴侣,可能会因双方缺乏“合作”经验而增加繁殖“成本”,成功率会大打折扣。这是许多繁殖率低或是生存环境严苛的鸟类採用保守的单配型婚姻制度(俗称一夫一妻)的主要原因。 鸟类在在成功繁育了一个子代后,双方取得的遗传收益是相等的,即都将各自一半的基因传给了子代。同时双方都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食物等极高的成本。因而降低养育子代的总成本,提高各自的遗传收益成本比成为雌雄双方交往相处的核心原则。 雌鸟交配产卵后如果雄鸟始乱终弃,雌鸟的先期投资是不可撤回的,而且还要追加雄鸟缺失的抚育投资,自己就成最大的输家。因此雌鸟必须紧随雄鸟不离,考察对方抚育后代的诚意和能力,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同时不给第三者有插足的可能,以免肥水流向它人田并减少性病传染的机会。而雄鸟的行为更像是紧迫盯人战术,它必须保障自己才是子代的父亲,否则自己只有付出而遗传收益为零。鸟类从交配到产卵时期较短,雄鸟容易确定父权,因之一般会积极参与孵卵和喂食等工作,毕竟有自己一半的利益在其中。 总的来说,多数鸟类的婚姻都只发生在繁殖期间,婚姻的唯一目的就是繁殖更多的后代,所以它们的婚姻只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适应,是由基因决定的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动物两性行为的准则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遗传收益,在温情脉脉的背后却是冷酷无情的遗传收益最大化的算计 。 基于以上分析,山雀会如何看待“江西年夜饭”新闻呢?在择偶初期,雌鸟一定会拒绝那些无力或无心提供优质食料的雄鸟的追求,看到这种档次低的年夜饭当然会一飞了之;但如果已经确定关系进入筑巢产卵阶段,那么维护两性和谐就成为压倒一切的考量。所以婚前千挑万选、宁缺毋滥,婚后守身如玉、相濡以沫,这是两性行为准则的一体两面,其背后的原则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遗传收益。 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jxtt/2016-02/14/c_1118028453.htm Wytham Woods are an area of ancient semi-natural woodland to the west of Oxford, UK, owned by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nd used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对带有奇偶一致芯片-即双奇或双偶芯片的山雀,喂食器则是先后开两次门,这种山雀夫妻可以轻松地分别进入。 http://niaolei.org.cn/posts/1925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18816 次阅读|75 个评论
[转载]Remote Sensing期刊“Water Colour Remote Sensing"专辑征稿
niglas 2016-2-19 08:22
Special Issue Editors Guest Editor Prof. Dr. Yunlin Zhang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73 East Beijing Road, Nanjing 210008, China Website: http://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unlin_Zhang Phone: +86-25-86882198 Fax: +86-25-57714759 Interests: lake optics and water colour remote sensing;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biogeochemistry cycle; UV-B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effect; physical limnology; lake eutrophication; lake thermodynamics Guest Editor Dr. Claudia Giardino Institute for Electromagnetic Sensing of the Environment,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Italy, Milan 20133, Italy Websi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Claudia_Giardino Interests: remote sensing of lakes, bio-optical modeling, shallow waters, submersed habitats and bottom depth,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al/val activities Guest Editor Dr. Linhai Li Marine Physical Laboratory,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 CA, 92093-0238, USA Website: http://scrippsscholars.ucsd.edu/lil032 Interests: hydrologic optics; optical remote sensing of inland and ocean waters;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algorithms; radiative transfer of ocean; inelastic processes in the ocean Special Issue Information Dear Colleagues,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including rivers, reservoirs, lakes, coastal waters, and oceans, are emerging as a limiting factor, not only in quantity, but also in quality, for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tability. Declining water quality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of significant concern as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expand and climate change threatens to cause major alterations to the hydrological cycle. Thus, monitoring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atus of those waters are immensely important. Remote sensing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an invaluable complementary source of data at local to global scales. However, accurate, cost effective, frequent, and synoptic retrieval algorithms of in-water optical and biogeochemical parameters, as well as information on th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have several challenges. A Special Issue focusing on “water optics and remote sensing” is specifically aimed at addressing: (1) issues on water optics including characterizing optical properties among rivers, reservoirs, lakes, coastal waters, and open sea,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parent optical properties (AOPs) and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IOPs); and (2) challenges on retrieval algorithm developments,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 of rivers, reservoirs, lakes, coastal waters, and open ocean. Obviously, this Special Issue will be helpful to update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is rapidly growing research area. The topics, examined at local,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s, may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zing bio-optical properties of river, reservoir, lake, coastal and oceanic wat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optical properties and biogeochemical parameter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 algorithms; Model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optical and biogeochemical parameters; Mapping optical and water colour parameters from satellite and airborne data; The Special Issue will consider invited contributed papers in response to an open call for papers. Contributions are expected from the research community focusing on algorithm development of water color and from the application community us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remote sensing analysis. Papers will be published continuously (as soon as they are accepted) and will be listed together on the Special Issue website. Research articles, review articles,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s, are invited. Manuscripts should be submitted online at www.mdpi.com by registering and logging in to the website. Once you are registered, click http://susy.mdpi.com/user/manuscripts/upload?journal=remotesensing to go to the submission form. Manuscripts can be submitted until the deadline (1 December, 2016). Dr. Yunlin Zhang Dr. Claudia Giardino Dr. Linhai Li Guest Editors Submission Manuscripts should be submitted online at www.mdpi.com by registering and logging in to this website . Once you are registered, click here to go to the submission form . Manuscripts can be submitted until the deadline. Papers will be published continuously (as soon as accepted) and will be listed together on the special issue website. Research articles, review articles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s are invited. For planned papers, a title and short abstract (about 100 words) can be sent to the Editorial Office for announcement on this website. Submitted manuscripts should not have been published previously, nor be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except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apers). All manuscripts are refereed through a peer-review process. A guide for authors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submission of manuscripts is available on the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page. Remote Sensing is an international peer-reviewed Open Access monthly journal published by MDPI . Please visit the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page before submitting a manuscript. The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 for publication in this open access journal is 1600 CHF (Swiss Francs).
1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为世界霸权执意借朝核在韩针对中俄部署"萨德"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2-10 09:58
美国为世界霸权执意借朝核在韩针对中俄部署 萨德 外媒 : 中国反对美在韩部署 萨德 紧急约见韩国大使 美国坚持认为需要部署这些将耗资巨大、能够击落头顶上方100多英里处飞行的敌方导弹的导弹发射装置,韩国人一直态度冷淡。 北京一再对“萨德”系统以及这种系统可能被用来针对中国表示忧虑。 2016-02-09 11:41: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外媒称,中国2月7日约见了韩国驻华大使,以抗议首尔决定开始与华盛顿就向韩国部署一种先进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一事展开商讨。 韩联社2月8日电,中国外交部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紧急约见了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就韩方的上述决定提出交涉。 报道称,在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以及本次火箭发射之前,中国公开反对向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称它同样可以把中国作为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在另一份声明中说,中国还约见了朝鲜驻华大使池在龙,就朝鲜利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提出交涉。 塔斯社2月7日电,中国外交部2月7日对韩美决定就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启动谈判一事深表关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对此深表关切。 中方在反导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一国在谋求自身安全时,不能损害别国安全利益。有关国家如采取推进地区反导部署的举动,将刺激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不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也不利于各方妥善应对当前局势。我们敦促有关国家慎重处理这一问题。” 英国《独立报》网站2月7日报道,朝鲜发射远程火箭加剧了东北亚紧张局势,促使韩国和美国将就部署一种具有争议、中国和俄罗斯均竭力反对的高空导弹防御系统举行会谈。 报道称,如果“萨德”系统得以部署,东北亚将进入星球大战新时代。 美国坚持认为需要部署这些将耗资巨大、能够击落头顶上方100多英里处飞行的敌方导弹的导弹发射装置,但韩国人一直态度冷淡。 北京一再对“萨德”系统以及这种系统可能被用来针对中国表示忧虑。 韩联社首尔2月8日电,在韩国宣布韩美决定正式着手讨论美军在韩部署“萨德”系统事宜后,韩国与最重要的邻邦之一中国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受到高度关注。 报道称,韩国亚洲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表示,中国认为美军在韩部署“萨德”系统不是单纯地构筑导弹拦截系统,而是韩美日三国构建地区同盟的一种行动,因此今后中韩两国关系将遭遇不小的阵痛。 他说,如果将韩美同盟发展为地区同盟的话,有可能阻断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报道称,韩国世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洪铉翼说,“萨德”系统的效果很有限,而其副作用则很大。从韩国未来国家战略来看,包括朝核问题、半岛和平体系、应对朝鲜局势突变、实现韩朝和平统一等方面,韩国需要向中国伸手的情况会很多。而美韩商讨在韩部署“萨德”系统事宜意味着今后不能再“依赖”中国诱导朝鲜作出改变。 他还说,韩国主动成为韩美日三方合作格局的一员,使得以韩半岛为中心形成东北亚冷战格局的话,最受损失的是韩国自己。 韩国称同时运作美国萨德和韩式反导系统有助安全 视频:韩国否认美提议协商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来源:上海东方高清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韩媒报道,韩国国防部发言人文尚均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若韩国能同时运作正在研发的远程地对空导弹(L-SAM)和“萨德系统”(THAAD,末端高空防御系统),将有助于国家安全。 L-SAM 是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KAMD)的核心,是和萨德系统类似的拦截导弹,韩国军方计划截至2020年代初期自主研发出L-SAM。 韩国国防部去年3月透露称没有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计划,只计划构建利用远程地对空导弹(L-SAM)和中程地对空导弹(M-SAM)的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而文尚均的上述发言暗示国防部的立场发生变化,引起关注。 文尚均说,萨德系统是针对朝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助于韩国国防安全。美国政府正在内部讨论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系统的事宜,但尚未向韩方提出就萨德系统进行协商的请求。 韩国前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1月29日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据悉,美国政府正在内部讨论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问题。韩国国防部认为,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萨德,有助于维护韩国国防安全。 韩国总统朴槿惠1月13日发表对国民谈话并举行记者会称,将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出发,根据朝鲜等因素考虑美国萨德反导系统部署问题。1月25日,韩国国防部长官韩民求出演一档新闻节目时表示,从军事角度来看,有必要研究在朝鲜半岛部署美国萨德反导系统的事宜。 (2016-02-01 16:16:01) 外媒:美国或借朝鲜核试验为由在韩部署“萨德” 参考消息网 1 月8日报道 外媒称,韩国国防部有关人士7日表示,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李淳镇与韩美联军司令斯卡帕罗蒂6日通电话后,又于下午当面讨论了向朝鲜半岛出动美军战略力量的问题。 据韩联社1月7日报道,美军可向半岛出动的战略力量包括核潜艇、B-52远程轰炸机和F-22隐形战斗机。上述人士说正在考虑多种方案,尚未就何时出动何种战略力量得出具体结论。 报道称,美军的战略力量具有巨大破坏力,每次移师半岛武力示威都触动朝鲜最敏感的神经。2015年8月朝鲜越境埋雷并开炮挑衅加剧半岛危机时,韩美两国也曾考虑向半岛出动美军的战略力量。 据韩联社1月6日报道,消息人士6日说,朝鲜核试验可能促使重新向韩国部署战术性核武器的呼声提高,并为美韩就在韩国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的可能性展开讨论铺平道路。 华盛顿的一位外交人士说:“如果朝鲜确实成功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它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这可能导致加强韩国核威慑力的呼声增强,理由是很难阻止朝鲜成为一个核国家。” 报道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撤出了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朝鲜每次进行核试验都促使美国重新向韩国部署战术性核武器的呼声提高。现在这种呼声可能比以前更高。 美国希望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以更好地防御朝鲜导弹带来的日益加大的威胁,这一点不是什么秘密。 报道称,但由于外交敏感性,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因为中国认为部署“萨德”系统是对其安全利益的威胁,而且一直不断向韩国施加压力,令其拒绝这样的部署。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马克·索恩伯里说:“美国必须与我们的韩国盟友合作,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其中包括在朝鲜半岛上部署‘萨德’系统,并在国内努力加强我们本土的导弹防御。” 他说:“我们还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我们自身的核威慑力,这是我们其它防御能力的基础所在。” 据路透社1月6日报道,朝鲜宣布试爆氢弹有可能促使该地区国家再次呼吁提升导弹防御能力,而对此中国是持反对态度的。 分析家和武官们说,北京会密切关注美国和日本是否有试图提升弹道导弹防御力量的蛛丝马迹,或者华盛顿是否会大力逼迫韩国采用它的高空反导系统。对于这一技术,首尔此前一直持回绝态度。 报道称,韩国承认考虑到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感受,迄今一直回避就引进“萨德”系统举行正式谈判。 报道称,这种装备的雷达能够探测到最远达2000公里外的弹道导弹,探测距离可以深入中国腹地。 (2016-01-08 09:27:32) 朝媒:美国炒作朝有小型核武 意在部署“萨德” 视频:美高调提及部署萨德系统朝鲜:不惜与美打核战争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朝中社28日报道,近来,美国大肆宣传朝鲜的军事力量已“能够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评论指出,这反映了美国政府以“对付朝鲜核导弹的威胁”为借口而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的“强烈政策意志”。 评论称,美国北方司令部司令戈特尼在国防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声称,美国军方认为“朝鲜已具备用携带小型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之后,驻韩美军司令和太平洋司令部司令也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对戈特尼的上述看法表示赞同。 朝中社称,过去美国一直极力否定朝鲜拥有核武器,拒绝承认核武器的存在。而现在,美国突然开始炒作“小型核武器”、“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力图制造舆论,其用意就在于恶化朝鲜半岛局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评论认为,美国上述言论的背后隐藏着故意加剧朝鲜半岛局势的意图,并以此在推进其亚太战略的同时,帮助美国军火商从中获利,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评论还称,不久前,美国负责裁军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在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讨论会上说,目前美国和韩国还没有举行关于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协商。但“萨德”一旦部署在韩国,将会成为“对付朝鲜导弹的决定性力量”。 美国媒体对此评论称,这反映了美国政府以“对付朝鲜核导弹的威胁”为借口而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的“强烈政策意志”。评论指出,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是美国推行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论最后总结称,美国是为了推动部署“萨德”系统,才渲染“朝鲜核导弹威胁论”,评论还告诫美国最好抛弃一举两得的想法,朝鲜军队会在美国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时,一直保持高度警惕。 (2015-04-29 08:11:01) 韩媒:美国拟2019年前实战部署7个“萨德”炮队 中新网3月23日电据韩媒报道,当地时间19日,美国陆军宇宙导弹司令部司令戴维德·曼在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表示,美国计划在2019年之前,将实战部署7个“萨德”炮兵部队。 据报道,戴维德·曼表示,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结束4个“萨德”炮兵部队的实战部署工作,在2019年之前再部署7个部队。 报道称,在朝鲜以远程导弹来“威胁”亚洲及美国本土安全之际,美国曾于2013年在关岛部署“萨德”炮兵部队,并计划今年内在德克萨斯等美国本土部署3个部队。 据悉,美国今后还将在韩国、日本、阿联酋等海外国家部署“萨德”炮兵部队。 此前,美国政府高层人士对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的问题表示,迄今虽然并未与韩国就这一问题正式进行磋商,但是如有必要,将会就此进行协商。 萨德系统是美国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核心手段,拦截高度达40至150公里。美国主张,由于韩军拥有的“爱国者”PAC-2拦截导弹的拦截高度仅为20公里,因此如果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韩国将可以“更有效地拦截来自朝鲜的弹道导弹”。 (2015-03-23 09:30:17)
个人分类: 哲理|1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相对论的一些新验证实验,很多人还不知道
热度 3 yangxintie1 2016-2-9 11:38
1,航天研究院导航所作的卫星地面激光传播验证 结 果 2,上 海季先生的质能关系的测量结果,(尽管有争议) 3,美国科学家在光一光纤里面做的激光传播生成光激波的实 验。 4,电子加速器电子速度接近光速后加能方式 改变为减小能量 的实验,目的是希望得到更多按照双曲规律变化的超相位,超光速电子和辐射,中国科技大学原加速器学术委员会主任裴元吉已经考虑了设计方案,但是由于财力,物力,人力,还没有立项 对相对论的怀疑, 验证和进一步合理解绎,从来就没有停上过, 最好有心人能介绍一 下,那怕是用图板
个人分类: 超光速|3580 次阅读|14 个评论
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建成 可"穿越时间"看到过去(图)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2-9 10:21
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建成 可 穿越时间 看到过去 ( 图 ) 发射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强的太空望远镜。由于效能强大,它可以看到宇宙中第一个形成的星系和行星的图像。因此,它也有“时间机器”称号。 但请注意: 别把穿越时间看到过去,误解为,能逆转时间重回过去! 别以为:这个所谓“时间机器”能载你重回过去! 2016-02-08 00:10: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台媒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持设计建造的“詹姆斯 ․ 韦伯太空望远镜”(简称韦伯太空望远镜)2月4日在马里兰州成功安装了主体结构上的最后一片镜片。这是它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示着建造已迈入完成阶段。 台湾东森新闻云网站2月5日引述英国《每日邮报》2月4日消息称,“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于2018年发射,将成为“哈伯太空望远镜”的“继承者”。它总共安装了18片巨大的六边形的镜片,整面望远镜的直径为6.5米,镜面总面积为哈伯望远镜的3倍,功效则是哈伯望远镜的100倍。 发射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强的太空望远镜。由于效能强大,它可以看到宇宙中第一个形成的星系和行星的图像。因此,它也有“时间机器”称号。 科学家表示,该望远镜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2亿年后的场景,这将大大有助科学家分析宇宙和太阳系诞生、进展的过程。 科学家更希望未来能倚重它去寻找外星人。 当前科学界普遍承认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紧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由于宇宙时空的尺度距离极大,有些天体事件已经发生数亿年,但是它的光到现在才抵达地球。因此,虽然我们回不到过去,但可以看到过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副局长葛伦斯菲德说:“随着镜面安装的结束,我们距离揭开宇宙形成的神秘面纱又接近了一步。主镜面安装的结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是数十年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的结晶。” “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的主管奥克斯表示,在镜面安装结束后,下一步将是其他光学零件的安装以及整体测试,好让望远镜能够成功地搭载火箭发射进入太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赢家 外星生命或已灭绝 参考消息网 1 月24日报道 美媒称,寻找地外生命,是人类最激动人心的尝试之一。与之相关的所有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理清头绪:在人类所居住的太阳系外,越来越多的星球正在进入我们的视线范围。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22日发表题为《研究:人类没有发现外星生命可能是因为它们都死了》的文章称,很快,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就会令我们得以窥见遥远天宇那些史无前例的奇妙景象。我们将机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寻找这颗红色星球远古宜居的踪迹。我们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了神秘的星球,以倾听那些喧嚣嘈杂的来自外星文明的声音。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连个外星微生物的影子都没找到。那么,大家到底都在哪呢? 在英国《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论文中,来自国立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这样一个可能性:或许我们周围星球的所有生命体早已经历了繁盛和消逝——它们来了,然后又走了。 这并非是新观点。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唱的便是这个观点:苍穹浩瀚,时间无限,因而任何生命形态(无论是智能还是其他形式)想要和我们碰面都不容易。这是费米悖论的标准答案。费米悖论指的是宇宙中近似地球的星球无数,而近似人类的生命体却不见踪影这对矛盾的存在。 新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生命形态在进化过程中通常相当脆弱,它们往往无法顺利度过初始阶段,在“婴儿期”就夭折了。 换言之,或许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上,曾经存在过各种微生物生命形态,而它们都只是昙花一现,没有机会进化成为智能生命体。 你可以将之归咎为气候变化,而实际情况是早期有机体无法改变所在星球那变幻莫测的气候。 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阿迪蒂亚·乔普拉说:“处于初始阶段的行星环境大都不稳定。要想创造一个宜居星球,生命体需要对水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行调控,以保持星球表面温度的稳定。”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之所以能够孕育生命,离不开早期微生物对地球气候所起到的稳定作用,而在距离我们不远的、有着相同岩石结构的金星和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的任何生命体都未能做到上述这一点。 该论文写道:“星球诞生初始,面临着或炙烤或冰封,大气构成变化多端,要想将一个原始潮湿多山的星球打造成宜居星球,或许就好似试图驾驭一头狂野的公牛。大多数生命都败下阵来。” 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盖亚瓶颈”。他们指出,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太空探测器和宇航员们就只得去寻找那些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了。坏消息是,我们不太可能找到什么外星恐龙的骨头。 乔普拉说:“人类为何尚未发现外星人踪迹这个谜题或许和生命或智能起源的可能性并无太大关系,倒是和行星表面反馈循环出现快速生物调节之罕见有着较大联系。”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纯理论而已。或许地球是中了宇宙彩票的赢家,而人类就是茫茫宇宙中唯一得以进化的生命形态,亦或许智能生命就存在于宇宙深处的某个地方。苍穹浩瀚,时间无限,或许我们永远都找不到答案。空。 台媒:科学家收集宇宙粒子或揭金字塔建成之谜 参考消息网 1 月20日报道 台媒称,有关埃及金字塔的建成方式,尽管来自各学界的说法不胜枚举,但至今为止,无任何一项获得百分之百的证实,停滞在纯理论以及假设阶段。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月20日报道,由埃及、法国、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遗迹创新保护研究所(HeritageInnovation Preservation Institute)近日称,将收集弯曲金字塔(BentPyramid)中的放射性μ介子,以揭开4600年前的建造之谜。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遗迹创新保护研究所负责人、埃及开罗大学教授迈赫迪 ‧ 塔尤比(MehdiTayoubi)于17日说,研究团队已于上个月在弯曲金字塔收集放射性宇宙粒子-“μ介子”,可望能解开这座于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鲁时期所建造的金字塔之谜。 “μ介子(渺子,muon)”是自地球大气层大量降落至地面的粒子,能轻松穿越空旷空间,但遇到坚硬表面物体可能会被吸收或偏转。研究者若耗费足够时间在一地探测μ介子,将可得知金字塔中空荡或质地坚韧密致的区域,以了解金字塔内部环境,进而揭开其建成之谜。 遗迹创新保护研究所副总、开罗大学教授哈尼 ‧ 希拉勒表示,目前为止,金字塔的建筑理论仍无一种获得证实,期望能运用新技术,确认、更改现今对金字塔的建成假设。 《维基百科》资料显示,坐落于埃及代赫舒尔(Dahshur)的弯曲金字塔,为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鲁时期所建造,而由于它的奇特造型,在人类建筑历史及埃及金字塔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16-01-20 13:48:00) 英媒:揭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宇宙微尘或可帮忙 参考消息网 1 月19日报道 英媒称,埃及人和外国专家正利用宇宙微尘来帮助他们揭开金字塔之谜。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8日报道,研究人员17日声称,他们已做好准备开始对取自埃及“弯曲金字塔”的宇宙微粒进行研究。 报道称,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粒子提供的一些线索,能够帮助人们揭开这座已有4600年历史的神秘建筑物的建造之谜。 埃及遗迹创新保护研究所所长迈赫迪·塔尤比说,去年12月安装在金字塔内部的金属板收集到了射线粒——也就是“μ介子”的相关数据。 报道称,“μ介子”源自地球大气层,随着降雨来到地面。这些粒子在真空中穿行,遭遇硬度较高的表面时,可被吸收或转向偏离原始方向。 而通过研究这些粒子的积累,科学家或许可以深入了解这座法老萨夫罗建造的金字塔。 “关于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没有一个理论是百分百被证实或经过检验的,全是停留在理论或是假设上,”埃及遗迹创新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哈尼·希拉勒说,“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这项新技术,去证实、改变、升级或修正现有的有关金字塔建造过程的假设。” 报道介绍,弯曲金字塔位于开罗以外的代赫舒尔,因塔身弯曲而著名。 那么研究人员使用了什么技术来探索金字塔的内部结构呢? 红外热成像法能够通过物体温度分布来揭示隐藏的物体。 报道称,对物体进行3D镭射扫描可以得到一个高度精准的3D模型。 宇宙射线探测仪可以探测宇宙射线接触地球大气层时所创造出来的“μ介子”。“μ介子”可在人体和建筑物中穿行而不会引起任何伤害。不过“μ介子”在穿过石头或是其他高密度物体时会减慢速度,甚至最终停止。研究人员希望对穿行金字塔内部的“μ介子”进行研究,测量它们的能量和轨迹。而利用以上方式,研究人员可以合成一个全面精密的3D影像,揭示出金字塔中的秘密墓室。 报道称,去年11月,“扫描金字塔”项目在拥有4500年历史的胡夫金字塔中发现了热成像异常。该项目将热成像技术和“μ介子”分析相结合,试图揭开一系列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之谜。 塔尤比称,该研究小组计划在一个月内做好准备,对吉萨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胡夫金字塔进行“μ介子”测量。此外,该研究小组还将使用红外线3D扫描和镭射扫描对吉萨金字塔中的另外两座以及代赫舒尔的两座金字塔进行研究。 报道称,之前有不少研究想要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然而时至今日,科学家都尚未得出一个确凿理论来解释这一建造过程。 请见附件(图): ()1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建成 (图) .doc
个人分类: 物理|2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评述:"神龙"空天飞机强化中国太空战力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1-27 14:52
外媒评述 : 神龙 空天飞机强化中国太空战力 2016-01-27 09:39:18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神龙”从2007年开始研制,最起码在数年前进行过一次试验,是从轰-6轰炸机上投放的。 参考消息网 1 月27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的军用太空项目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近的改革而得到助推。 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1月25日报道称,中国一位军事专家1月早些时候披露,中国名为“神龙”的空天飞机很可能会配备给新组建的战略支援部队,那是解放军新设的高科技战争部队。 报道称,去年年底,中国宣布对解放军进行大规模调整,包括将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成立旨在打太空战、网络战和电子战等高科技战争的战略支援部队等。 报道称,香港《东方日报》1月8日援引军事评论员宋忠平的话说,战略支援部队将由网军、天军以及电子战部队组成。宋忠平还说,这支新部队将配备既能在大气层内、也能在大气层外飞行的“神龙”空天飞机。据说,这款飞机堪比五角大楼试验性的X-37B太空飞机。 宋忠平说,这款空天飞机既可作为太空武器发射平台,同时也能承担侦察监视、情报和预警任务。 报道称,这是中国军事专家首次将“神龙”与中国不断增强的太空战能力联系起来。 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塞西尔·黑尼日前表示,中国正在研制一系列太空战武器。他在一家智库发表演讲时说:“对手在太空中进行敌对活动的能力构成了多方面的太空挑战,甚至可能威胁国家主权与存亡。” 黑尼说,中国军队拥有先进的定向能武器,能够致盲卫星。中国去年还发射了一枚携带20颗卫星的火箭——这个搭载数量对中国来说是创纪录的——有打太空战的潜质。此外,中国还进行了第六次高超音速滑翔载具试验并取得成功,这种载具的速度能够达到音速的十倍。 报道称,军事分析人士说,解放军计划让战略支援部队使用“神龙”飞机,凸显出其太空战能力的提升。 解放军还在研制包括可投放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高超音速滑翔载具在内的全球快速打击武器、反卫星导弹和武器以及导弹防御系统。 报道称,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研究中心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里克·费希尔在谈到宋忠平有关“神龙”的言论时说:“‘神龙’一直是个军事项目,太空战是新的战略支援部队的主要任务。” “神龙”从2007年开始研制,最起码在数年前进行过一次试验,是从轰-6轰炸机上投放的。 费希尔说:“中国没有(对‘神龙’)进行轨道试验,原因之一恐怕是担心如果飞机落入其他国家,可能就无法收回了。” 费希尔还认为,解放军发射军民两用的“神龙”空天飞机的可能性很高。这种飞机是中国研制大型太空飞机并在本世纪20年代初完成建造计划的关键试验平台。 另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1月25日报道称,中国国防部证实,军方建立了新的研发和采购部门,以满足集中统管的要求。 中国成立军委装备发展部,目的是深化军队改革,加强自主研发军事装备的质量标准,满足解放军集中采购的需求。据称,该部门将寻求与地方工业部门合作,促进军事系统的创新和发展,支持相关研发活动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报道称,中国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成立军委装备发展部,此举是彻底改革解放军的行政制度的内容之一。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改组的重点在于中央集权化。就装备发展和采购而言,这代表着重大挑战。 在中国,迄今为止,军备的研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脱节的,由数十个国家机构及企业分担。这种断裂因为基于地理位置划分的几大军区而进一步加剧,缺乏一个起决定作用的机构来统筹国家的研发战略。 报道称,军事采购机制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过去,总装备部在陆军装备采购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空军和海军的采购则有所不同。按照传统,重大的采购计划由军方领导人批准而不是由总装备部批准,而且极少强调满足三大军种的联合需求。 战略支援部队独立成军 将配备“神龙”飞行器 与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一同成立的,是闻所未闻的“战略支援部队”(以下简称战支队)。根据国防部的解释,战支队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 宋忠平告诉记者,战略支援部队不是一个兵种,而是独立军种,应该叫“战略支援军”,是解放军第五大军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战支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网军,就是网络攻防的黑客队伍;二是天军,也就是军事航天部队,以各类侦察、导航卫星为主;三是电子战部队,干扰和误导敌方雷达和通讯。” “信息化战争首要占据信息优势,战支队的使命就是夺取制网络权和制电磁权。”宋忠平表示,天军、网军、电子战部队作为整体密切协同,能在联合作战中产生“化学反应”,实现战场对我军单向透明,让敌军陷入重重迷雾和单打独斗、被动挨打的境地。 “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和心理战密不可分,无法截获信号就不能实施干扰,不能干扰就不能传播心理战信号。多层面紧密关系,决定了捏合成整体可以取得更好效果。”军事观察员杜松涛透露,这些部队过去分属总参、总装、总后等指挥,有的可能在各总部“各有一块”,如各类遥感卫星。战支队组建后,多头管理情况会得到极大改善。 中国在全球首创战略支援部队,理念甚至领先于美军。“美军战略支援力量分散在陆海空军中,重复建设,争夺经费资源,譬如美海空军各自搞了广域监视卫星系统,至今还在艰难整合。” 宋忠平展望,类似美军X-37B的中国“神龙”轨道飞行器将属于战支队。“目前空军代管着天军的部分力量,等战支队完成建制,空军会把天军职能转交给战支队。”宋忠平还认为,反导、反卫星则会归属空军。 (2016-01-08 00:06:02) 请见附件(图): ()1神龙空天飞机强化中国太空战力(图) .doc
个人分类: 物理|1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媒曝光"美日钓鱼岛作战方案":炮火空袭总攻夺岛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1-25 22:25
日媒曝光 美日钓鱼岛作战方案 :炮火空袭总攻夺岛 报道称,作战方案假想出现装扮成渔民的武装势力登上并占据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的灰色事态。 2016-01-25 10:21: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日媒称,数名防卫省相关人士透露,2012年在民主党野田政权下,自卫队和美军曾研究假想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有事的联合作战方案。这成了日美两国目前正在根据2015年4月修改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制定的联合作战计划草案。 日本《朝日新闻》1月24日报道,2012年9月,日美两国防长在会谈中一致认为,尖阁诸岛有事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这一方案是根据1997年修改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研究制定的。自卫队和美军最高官员在方案上签名,然后向防卫大臣、外相和首相提交了报告。包括作战方案在内,关于日美联合作战的情报属于最高机密,日本政府从未公开过。 报道称,作战方案假想出现装扮成渔民的武装势力登上并占据尖阁诸岛的灰色事态。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和驻日美军司令部的高官参与制定方案,没有直接使用“中国”和“尖阁”等名称,而用日美间通用的符号标记。 报道称,作战方案设定了4个阶段:一、派舰艇和飞机在周围加强警备,防止(武装势力)登上尖阁诸岛;二、小规模武装势力登陆后,日美阻止敌方增援部队接近并切断其补给线;三、利用火炮和空袭等对登陆的武装势力发起攻击;四、日美部队登陆夺回岛屿。 根据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作战方案的前提是以自卫队为主采取行动,美军适当地提供合作。 报道认为,研究作战方案的背景是日本对中国进出东海抱有危机感。在对尖阁诸岛实施国有化后,日中关系更加紧张。 在这种形势下,日美两国政府2012年着手研究修改1997年修改过的防卫合作指针。另一方面,自卫队和美军开始研究应对尖阁诸岛有事的作战方案。然而,由于民主党政权2012年底下台,所以没有制定出正式的作战计划,只制定了“有利于制定联合作战计划的研究方案”。 报道称,日美两国防长2015年11月举行会谈后,开始制定联合作战计划。预计作战计划将采纳2012年作战方案的内容。此外,还将增加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在安保法实施后可能担负的自卫队新任务内容。防卫省高官说,以日本西南诸岛等为舞台,作战计划是为了应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入侵的事态”。 报道认为,今后将结合美国的对华战略,在目前正在制定的作战计划中采纳2012年作战方案的内容。随着中国在东海和南海进一步动作,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预计作战计划将假想中国大规模入侵事态,以加强对中国的遏制力。 报道称,在民主党政权下制定的作战方案,强烈反映了对中国态度温和的奥巴马政权的意向。本来可以假想武装入侵台湾将波及尖阁诸岛的事态,但只假想了尖阁诸岛遭到入侵的事态。这是因为,如果假想台海有事的作战计划会因演习等情况被人察觉,将遭到中国的强烈抨击。 日本对尖阁诸岛实施国有化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东京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尖阁诸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但另一方面又说“美方在涉及主权的对立中不持特定立场”,强调美方不在主权问题上选边站。 报道称,然而,中国进出海洋日趋频繁,2013年中国舰艇在尖阁诸岛海域对日本护卫舰进行火控雷达照射。 报道称,在这一背景下,日美两国政府去年4月修改的防卫合作指针写入了明确意识到中国威胁的内容。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说,日本的防卫由自卫队“主体实施”,美国“对自卫队提供支援、补充”。然而,现实情况是只由装备短缺的自卫队应对实际上有困难,在实战中只能依赖美军强有力的攻击能力和情报搜集能力。 日媒 : 日本称将不惜使用武力驱离钓鱼岛海域中方船只 日本将针对中国的“入侵”行为发动海上警备行动,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武器。 2016-01-13 00:12: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日媒称,日本政府确定了新的方针来应对中国军舰“侵入”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的情形。即不接受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一旦中国军舰进入附近海域,将发出海上警备行动指令,派遣自卫队舰船,敦促其快速撤离。 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12日报道,2015年11月,中国船只在尖阁诸岛周边航行后,日本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将新方针告知了中国政府。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无害通过权”是指,只要不威胁和平、安全和秩序,即使是军舰,也可以自由通过他国的领海。但由于中国宣称对尖阁诸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认为中国要求无害通过的可能性比较低。外务省官员称,“如果中国主张‘无害通过’,无异于承认日本的尖阁诸岛主权”。 报道称,日本政府也不允许中国公务船的“无害通过权”,采取了由海上保安厅巡逻船要求中国公务船撤离的对策。然而,当中国军舰“侵犯”尖阁诸岛周边海域时,仅靠巡逻船可能无法应对。日本政府由此决定发出海上警备行动指令。 报道称,有别于发生武力攻击日本情况下行使武力的“防卫出动”,海上警备行动在武器使用方面有一定限制。只允许在正当防卫情况下,根据需要使用武器。在过去历史上,日本曾发出过3次海上警备行动命令,分别在1999年朝鲜间谍船事件、2004年中国核潜艇侵犯领海事件和2009年打击索马里海盗行动中。在应对间谍船事件中,日本自卫队的护卫舰曾进行警告射击,巡逻机也投放了警告炸弹。 《自卫队法》规定,在出现可能搭载强大武器的舰船或可疑船只等情况时,可根据海上警备行动命令,出动自卫队。由于并非“有事”态势,在使用武器方面存在一些限制,但却可以通过警告射击等,要求侵犯的舰船等改变航线。 报道称,中国船只在2014年末以后,曾反复地接近尖阁诸岛周边海域。 在去年11月中国船只的航行行动中,监听电波情报的情报收集舰接近尖阁诸岛南侧的毗连区,沿东西方向反复航行了近1天时间。 报道称,日本政府准备一方面通过巡逻机加强警戒,一方面按照新方针,表明不惜出动海上自卫队的姿态,敦促中方保持克制。为了极力避免出现出动海上自卫队的“军对军”事态,日本政府也在加紧就创设旨在避免偶发冲突的《海上联络机制》与中方展开协调。 报道认为,日本政府之所以确定针对中国军舰下达海上警备行动命令的新应对方针,是因为来自对尖阁诸岛声称拥有主权的中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日本政府2012年9月将尖阁诸岛“国有化”以后,中国向尖阁诸岛周边海域反复派遣海警局的公务船,开展示威活动,但却从未派军舰靠近过。 报道称,然而,2014年12月,中国的应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中方驱逐舰等接近了尖阁诸岛以北约70公里后多次往返掉头。去年12月“侵入”尖阁诸岛附近海域的中国海警局公务船搭载了类似机关炮的装备。 报道称,日本在去年9月通过制定安全保障相关法的内阁决议后,加强了对难以认定对日本武力攻击的“灰色地带事态”的应对。不过,日本防卫省的官员担心日本反应时间过慢,质疑“中国军舰‘侵犯’尖阁诸岛附近海域时,难道需要一一确认无害通过吗”。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明确应对方针,向国内外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夺岛神器:网友畅想中国未来“小平顶”舰队(图) 请见附件(图): ()1日媒曝光美日钓鱼岛作战方案(图) .doc
个人分类: 其它|1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内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分析报告——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
idmresearch 2016-1-25 13:56
学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他们的学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发表的研究成果,以及成果被他人重视、认可和引用的情况。一般说来,学者的成果发表得越多、被他人引用得越多,就越能说明他在学术领域产生的影响。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了国内出版的6642种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重要评价性数据库来源期刊2460种,期刊种数完整率不低于99%;其他期刊4182种,期刊种数完整率不低于90%。文献收录期数完整率不低于99.9%,文献篇数收录完整率不低于99.9%。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本报告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 ] ,选取核心期刊,以2011-2015年为分析周期,对高等教育学科 ] 发文量,论文被引量,发文来源,优秀学者发文量及其成果被引情况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衡量该学科的产出能力与创新力,以及每个学者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 一、2011-2015年高等教育学领域学者发文统计分析 表1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统计 年份 基金发文量 发文量 被引频次 2011 5156 13800 923 2012 6258 13926 6095 2013 7080 14796 12626 2014 7821 15358 18991 2015 7536 13654 19613 总计 33851 71534 58248 图1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领域发文情况统计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高等教育学领域发文量和论文被引量都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基金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7.32%以上,说明大部分的论文都来自基金立项。另外,各年论文的被引频次也是逐年增加,说明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热度在逐年增长。 二、2011-2015年高等教育学科的引用排名和被引排名 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透过学科分析器可以分析出该学科引用排名(即该学科论文引用各学科论文的频次排名)和被引排名(即该学科论文被各学科论文引用的频次排名)。 表2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引用排名TOP10 学科名称 引用频次 高等教育 138833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24937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5946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5600 企业经济 5572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5358 心理学 4331 职业教育 4280 中等教育 3575 科学研究管理 3326 表3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被引排名TOP10 学科名称 被引频次 高等教育 42135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3327 职业教育 3014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1462 新闻与传媒 1225 会计 1039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968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962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799 中等教育 679 从表2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论文引用大多数来源于高等教育学科(占总引用量的46.2%),一部分来源于教育大学科领域(包括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医学教育、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一部分来源于其他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企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心理学、科学研究管理),可见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研究对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有不同程度的借鉴。 从表3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大多数来源于高等教育学科(占总被引量的57.3%),一部分来源于教育大学科领域(包括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医学教育、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小部分来源于其他学科领域(新闻与传媒、会计、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被其他学科的引用频次较少。 总体来看,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学科交叉的趋势有待提升。 三、2011-2015年高等教育学科基金发文排名和被引排名 前文已经提到,高等教育学科基金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7.32%以上,说明近一半的论文来自基金,下表列出近五年高等教育学科基金发文和被引排名TOP10,可以观察到各基金对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和发文质量。 表4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基金发文排名TOP10 基金名称 发文量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189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6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21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821 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 212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184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 175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6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165 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 107 表5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基金被引排名TOP10 基金名称 被引频次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195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4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26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480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43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 169 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 1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126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96 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 96 美国福特基金 92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最大,发文质量(被引频次)也最高。其次,江苏、浙江、河南、湖南等省市的社会科学基金对高等教育学科也有不错的贡献,发文质量也较高。另外,注意到美国福特基金的发文质量也较高。 四、2011-2015年高等教育学科作者发文排名和被引排名 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学科分析器,还可以分析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作者发文排名和被引排名。选取核心期刊,表6和表7为高等教育学科作者发文和被引排名TOP10。 表6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作者发文排名TOP10 作者 发文量 汪霞,南京大学 44 别敦荣,厦门大学 41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 41 董泽芳,华中师范大学 41 邹晓东,浙江大学 37 马陆亭,中国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3 张楚廷,湖南师范大学 33 沈红,华中科技大学 31 王洪才,厦门大学 30 伍处文,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第二局 29 表7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作者被引排名TOP10 作者 被引频次 林健,清华大学 272 别敦荣,厦门大学 161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 122 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 109 闻星火,清华大学 88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 82 董泽芳,华中师范大学 77 岳昌君,北京大学 74 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 74 黄兆信,温州大学 72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厦门大学别敦荣、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华中师范大学董芳泽在发文量和发文质量上都位居前列。 五、2011-2015年高等教育学科机构发文排名和被引排名 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学科分析器,还可以分析高等教育学科领域机构发文排名和被引排名。选取核心期刊,表8和表9为高等教育学科机构发文和被引排名TOP10。 表8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作者被引排名TOP10 机构名称 发文量 北京师范大学 1037 北京大学 916 清华大学 805 华中科技大学 714 西南大学 706 武汉大学 665 浙江大学 652 华东师范大学 607 南京师范大学 606 南京大学 601 表9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作者被引排名TOP10 机构名称 被引频次 清华大学 1118 北京大学 1076 华中科技大学 1065 北京师范大学 1049 厦门大学 822 浙江大学 763 华东师范大学 737 武汉大学 658 华中师范大学 633 西南大学 611 从表8和表9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均在榜上,发文量和发文质量均处于领先状态。 六、2011-2015年高等教育学科省市发文排名和被引排名 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学科分析器,还可以分析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省市发文排名和被引排名。选取核心期刊,表10和表11为高等教育学科省市发文和被引排名TOP10。 表10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省市发文排名TOP10 省市名 发文量 北京 7978 江苏 7912 湖北 3925 广东 3450 浙江 3445 上海 3204 河南 2986 四川 2848 河北 2695 山东 2635 表11 近五年内高等教育学科作者被引排名TOP10 省市名 被引频次 北京 8368 江苏 6716 湖北 4301 浙江 3645 广东 3465 上海 3025 湖南 2424 辽宁 2273 山东 2238 河南 2054 从表10和表11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北京、江苏、湖北三个省市在发文量和发文质量上都位居前列,上海在发文量和发文质量上都位居第六。 七、2011-2015年高等教育学科H指数 2005 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系的Jorge Hirsch教授提出了主要用于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成就的h指数:“某科学家的h值是指其所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了h次,而其余论文每篇至多被引用了h次”。仿照Hirsch的定义,将学科h指数界定为“某学科的h指数是指该学科有h篇被引h次以上的论文”。 ] 各学科间的h指数有差异,生物学家的h指数通常要高于物理学家,不同学科间科学家的h指数并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h指数提供了一种消除学科差异的方法。 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学科分析器,可以得出近五年高等教育学科有60篇文章被引用了60次以上,H指数为60。 图2 近五年高等教育学科H指数分布 另外,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学科分析器,可以分析出近五年高等教育学科高被引论文,从中可以看出该领域近五年研究的热点包括“卓越工程师”“协同创新”“思政教育”“校企合作”等。 表12 近五年高等教育学科高被引论文TOP10 题名 被引频次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271 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247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 232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213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 181 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58 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154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 150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 146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134 (姜洁,同济大学政策研究专员整理撰写) ] 《中国引文数据库》是基于 CNKI 所有源数据库产品的数据,集合而成的一个规范的引文数据库。引文记录 1.3 亿多条,每年更新量约 2000 万条;来源文献 4000 多万篇,每年更新约 330 万篇。均同步于与 CNKI 中心网站的数据,采用日更新,并且总误差率在 0.0003 以内。本次检索时间为 2016 年 1 月 11 日。 ] “高等教育”学科被归在中国引文数据库社会科学 Ⅱ 辑之下。 ] Hirsch JE .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 PNAS , 2005 , 102(46) : 16569-16572 .
个人分类: 智库报告|4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SGC-CBP30是强效的CREBBP/EP300抑制剂
bionion 2016-1-5 14:24
SGC-CBP30是强效的 CREBBP/EP300 抑制剂,无细胞试验中 IC50 分别为21 nM 和 38 nM。 作为一个CREBBP/ EP300-选择性化学探针,SGC-CBP30在U2OS细胞和HeLa 细胞中显示中度的细胞毒性。 参考文献 Structural Genomics Consortium
3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王毅促美军停派舰机闯南海 舆论不信"误闯"说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12-22 12:33
外媒 : 王毅促美军停派舰机闯南海 舆论不信 误闯 说 外媒称, 中国外交部长告诉美国国务卿克里,美国应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停止到中国控制的南中国海岛礁邻近海域进行军事巡逻。 当前世界确实面临着各种全球性挑战。 “美方在寻求同中方合作时,应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王毅向克里阐述了中方关于台湾及南海问题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停止售台武器,停止派舰机到中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炫耀武力。” 2015-12-22 09:35:09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据路透社12月21日报道,根据中国外交部21日发表的一项声明,在与克里通电话时,王毅表示,当前世界确实面临着各种全球性挑战。 “美方在寻求同中方合作时,应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声明援引王毅的话说。 声明还说:“王毅向克里阐述了中方关于台湾及南海问题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停止售台武器,停止派舰机到中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炫耀武力。” 另据俄新社12月21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布声明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时要求华盛顿停止对台军售。 克里表示,美方愿认真对待中方关切,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中国外交部援引克里的话说:“美方愿就可能影响美中合作的所有问题与中方认真交换意见。” 报道称,美国政府16日正式通知国会,向台湾出售总价值18.3亿美元的护卫舰、反坦克导弹及其他装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 报道称,中国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盛顿通过对台军售干涉了中国内部事务,妨碍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将给中美关系造成损害。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1日报道,美军B-52轰炸机“误闯”南沙群岛中国扩建岛礁空域的事件,经由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才在事后的第九天回应。 中国舆论普遍不信“误闯”之说,至于中国没有在事发当下公开回应,受访中国学者解读,这并非因为中国顾忌到中美军力悬殊,而是不愿跟随美国挑起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说:“美国来南中国海翻了个跟斗,唱了首歌,但没人鼓掌,没人关注。它于是故意放风声给美国媒体,让大家知道‘我又来了’,通过媒体舆论的操纵,制造出南中国海局势紧张的态势。中国知道这是它的小把戏,所以不理会它。” 他说,虽然美国常在台面上声称,希望看到南中国海维持和平与稳定,但它其实并不希望南中国海完全太平。“如果南中国海没有问题,中国就会和东盟国家手拉手搞经济,形成经济共同体,这将使美国被边缘化。” 关注南中国海问题的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张明亮认为,美国政府部门的行政和决策都必须对媒体和国会保持相对透明和开放,美国也比中国更善于通过媒体达到操作舆论的目的,这或许是为什么事件先在美国媒体曝光。 报道称,美军B-52轰炸机本月10日凌晨进入南沙群岛中国扩建岛礁华阳礁上空两海里范围内。此事被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随后解释,美国无意挑衅,是坏天气导致飞行员偏离航线误入空域。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19日痛批美军的此次行动。 这是近一个半月来,美军战机第二次进入存有主权争议的南中国海空域。对于“误闯”的解释,中国网民不相信,多数受访中国学者也不信。根据中国媒体的一项网络调查,不相信者占93%。 报道称,王湘穗向本报分析,B-52轰炸机“因天气误飞”的可能性非常低,此举肯定不是误闯。“B-52轰炸机是大飞机,每次出动都有明确目标和任务。”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则认为,可以接受美国的解释。他说:“美国这几个月肯定加紧了在南沙群岛附近的巡航,但是,我觉得美国政府用不着扯这个谎,‘不小心’闯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专家谈美军巡南海:不打第一枪 不给第二次机会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今年内或不再派军舰前往南中国海中国人造岛礁12海里内航行。同时,也有匿名官员表示,下次航行将在明年1月进行。军事专家曹卫东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时表示,美军巡航南海的行动只是一种展示和炫耀,中国一直坚持积极防御的政策,不打第一枪,但也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今年10月底,美军“拉森”号驱逐舰到南沙群岛水域航行,并派出P-8A巡逻机配合。中国对美方此举提出抗议。 路透社14日援引美国海军指挥官的话称,继10月的巡航后,美方曾希望能于12月初在南中国海进行另一次“航行自由”行动,将之作为例行航行任务的一部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奥巴马政府并不支持进行另一次航行自由行动。这一决定也是在权衡南中国海问题引发对华关系紧张的利弊后作出的。但有官员表示,下次美国海军巡航可能在明年1月进行, 谈到美为何将巡逻南海的时间推后,曹卫东表示,按理说,军事行动最应该保密,但美国军舰巡逻南海却恰恰相反,故意通过媒体不断炒作,这显然违背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的规律。可以说,美军的行动只是一种展示和炫耀。 曹卫东指出,中国对美军此类行动的态度非常明确。 美国军舰10月份赴南海的时候,中方曾明确告知: 如果其抵近,我们要进行查证、跟踪和监视; 如果进一步挑衅和威胁,就要警告和驱离; 如果有侵犯或进攻性动作,我们要予以还击。 实际上,我们一直坚持积极防御的政策,不打第一枪,但也绝不给对方第二次机会。 我想美国对中国的底线也非常清楚。 (2015-12-21 08:30:00) 美国B-52轰炸机“误闯”中国南海?少将:是有意为之 美国媒体报道,美国B-52轰炸机本月10日凌晨误入中方有关岛礁邻近空域,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此次B-52轰炸机飞行路线并非预先计划,系因天气原因偏离航线误入中方有关空域,美方内部正就此开展调查。 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时表示,美国这个行动是有意而为之的有计划飞行,绝对不是无意的“误入”。 国防部昨天就相关报道回应称,12月10日凌晨,美军两架B-52战略轰炸机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空域。中国军队对美军机活动保持了严密监视。守礁部队高度戒备,对美军机予以警告驱离。 国防部方面称,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连续派军用舰机赴南海有关海空域炫耀武力、制造紧张局势,还派遣战略轰炸机抵近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空域,严重危及中方岛礁驻守人员及设施安全,危害地区和平稳定。 美方的所作所为是一种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促使南海地区局势复杂化,甚至军事化。我们要求美方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杜绝此类危险行动发生,不要影响破坏两国两军关系。 国防部表示,针对美方挑衅行动,中国军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和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坚定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外,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天也指出,对于美国军机10日的活动,中国军队一直保持严密监视和高度戒备,并对美国军机进行了警告驱离。 中方严肃对待上述事件,并已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美方表示,将对美国军机进入有关空域这一事件进行调查。 洪磊强调,中方一贯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世界各地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航行和飞行自由为借口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安全利益。我们再次敦促美方认真反省、纠正自己的错误,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任何类似危险、挑衅行动,停止任何损害中方主权和安全利益、影响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 尹卓表示,美国这个行动是有意而为之的有计划飞行,绝对不是无意的“误入”。这次美国国防部公布战机进入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说明这是有测量的。 谈到美国此举的目的,尹卓表示,B-52轰炸机是服役时间相当长的“老爷机”,如果是在战争期,这样的飞机早在几百公里外就被攻击。因为B-52轰炸机在岛礁执行任务,除了投常规炸弹,平常都是离着一两千公里投巡航导弹后就返回,不敢进入战区。派这种不能对中国真正形成威胁的飞机前来,首先表明美国的强硬,因为大型战略轰炸机可以进行核轰炸,同时也是给美国周边盟国打气。 美国频频挑衅南海会不会引起中美之间的直接冲突,尹卓表示,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美国一而再再而三采取挑衅行动,而且会长期进行下去。这种战略性挑衅行动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中国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反应。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发言人一表明,我们有权利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安全,就包括我们能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如果美国舰机不是无害通过,而是采取有威胁性的举动,我们不光是跟踪、警告、驱离,也可能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 (2015-12-21 08:24:00)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暗指中国“威胁”南海安全 中方回击 参考消息网 12 月17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一位高级海军将领含蓄地指责中国在南海制造“所谓的军事区”,并称这种行为损害了世界上最繁忙水道之一的安全。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16日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14日在檀香山说,以前在国际货运水道自由航行的商船正绕开被认为与中国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修建的人工岛屿过于接近的水域。 斯威夫特说,在南中国海进行日常商业和军事活动都会被警告,这种对航行自由及飞行权利的扰乱已成为一种“单边坚决主张”的趋势,其程度是“不可接受的”。 报道称,尽管斯威夫特没有明确说出来,但很显然,他指的是中国。斯威夫特提到“所谓的军事区”,这一说法与中方的说法形成对比,中方称其无意让南中国海岛屿军事化。 报道称,斯威夫特的讲话是在一个地区安全论坛上发表的,这是他今年10月以来发表的第二次有关南中国海的讲话,语气比上次强硬。太平洋舰队的一位官员说,此次论坛邀请了中方官员,但他们没到会。南中国海已成为中美之间最严重的战略问题之一。 斯威夫特说:“由于害怕一些国家的海军、海警,以及它们在有争议的海域进行海上军事强制维权的做法,祖祖辈辈在这一水域自由撒网的渔民的生计面临着威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5日回应说,“一些国家”——显然是指美国——“刻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目的是制造“混乱”。 澳大利亚专家彼得·詹宁斯认为,斯威夫特讲话的语气表明,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在南中国海的对峙变得越来越难化解。他说:“一边是中国声称对‘九段线’以内的南中国海水域拥有主权,另一边是航行自由,你很难看到折中的方法。” 据俄罗斯《独立报》12月16日报道,华盛顿与北京在中国周边海域的竞争加剧。明年1月,五角大楼或将再向南中国海派出飞机及军舰,而北京则已具备对2000多海里之外的美国军事基地及军舰实施打击的能力。专家认为,新武器将迫使美国人与中国海岸保持更远距离。 报道称,中国“东风”-26新型反舰导弹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揭开。它的射程约为2458海里,可进行陆基无依托机动发射。获得“东风”-26后,中国海军便具备了向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军事枢纽关岛实施军事打击的实力,这意味着美国向中国周边海域投射军队且不会面临严峻风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16日报道,印尼外长蕾特诺15日就东盟与中国进行“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磋商一事表示,将向各国提出新提案,建议设定期限以加快磋商。但中国对此是否会同意还不清楚。 报道称,从法律角度规定在南中国海行动的行为准则于2013年首次进入正式磋商。但由于每年只进行几次磋商,估计实质性磋商要等到2016年之后。蕾特诺表示:“为尽早完成磋商,施加政治压力很重要。”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16日报道,印尼外长蕾特诺15日在雅加达就南中国海主权争议问题表示,“我国从非当事国的立场出发,将敦促各方不要采取加剧地区紧张的行动”,再次强调将坚持中立立场。围绕南中国海问题,中美态度对立。据认为,印尼希望通过强调中立立场来提高作为斡旋者的影响力。 报道称,蕾特诺不认为南中国海的现状是“威胁”,而将之理解为一种“动 态变化”。 考虑到因中美而加剧的紧张局势,她主张“不因说出特定的一个或两个国家 而不利于地区内国家和人民”。她没有点名批评中国。 (2015-12-17 11:55:31) 再派军舰巡逻南海 参考消息网 12 月16日报道 英媒称,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今年内或不再派军舰前往南中国海中国人造岛礁12海里内航行。同时,也有匿名官员表示,下次航行将在明年1月进行。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15日报道,今年10月底,美军“拉森”号驱逐舰到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水域航行,并派出P-8A巡逻机配合。 中国对美方此举提出抗议。 路透社14日援引美国海军指挥官的话称,继10月的巡航后,美方曾希望能于12月初在南中国海进行另一次“航行自由”行动,将之作为例行航行任务的一部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奥巴马政府并不支持进行另一次航行自由行动。这一决定也是在权衡南中国海问题引发对华关系紧张的利弊后作出的。目前,美国正集中精力打击“伊斯兰国”组织。 但有官员表示,下次美国海军巡航可能在明年1月进行,这将是美国对中国在该地区主权声明的第二次“直接挑战”。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比尔·厄本拒绝对美海军的未来计划进行评论,但他表示:“正如国防部长卡特所言,美国将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区域飞行、航行或执行任务。” 上月,美国两架B-52轰炸机飞越南中国海,中国称之为挑衅行为。 据路透社12月15日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日前警告说,随着各国更多地试图借助军事力量而非依据国际法来解决领土争端,纷争不断的南中国海存在军备竞赛的危险。 报道称,斯威夫特敦促中国等国家通过仲裁来解决海上纠纷。他14日在夏威夷发表讲话说:“我担心的是,在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后,我们或许会看到‘强权即公理’在该地区的回归。” 他说,通过诉诸军事力量来“强加”领土主张,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可能引发将整个地区卷入其中的军备竞赛。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15日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14日重申,南中国海各方应通过仲裁解决分歧,避免引发地区军备竞赛。他是在一场军事研讨会上发表这番讲话的,菲律宾、日本和印尼等国军方代表也出席了该研讨会。 目前,海牙的国际仲裁法庭仍在审理菲律宾提出的南中国海仲裁案。 中国的《人民日报》最近发表系列评论文章,批评菲律宾要求国际仲裁的行为是“闹剧”。该报在系列文章中批评菲律宾“恶人先告状,还把自己装扮成一副无辜、无知的模样”。 报道称,国际仲裁法庭11月30日结束了菲律宾申诉内容的相关申辩程序, 并表示将在2016年内作出裁决。 中国拒绝参加审理,但曾专门就这次仲裁发表立场文件。 法庭已要求中方在明年1月前提交相关答辩材料。 (2015-12-16 10:35:17) 可能在下个月再抵近巡航南海 参考消息网 11 月22日 据路透社11月20日报道,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上个月接近中国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下同)修建的一个人工岛,以强调其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享有的权利,但遭到了北京愤怒的指责。 报道称,美国一名防务官员本月说,海军计划每季度在该地区进行两次以上巡航,以定期行使其享有的权利并提醒中国和其他国家美国的态度。 这位官员说,美国海军可能会在12月在斯普拉特利群岛进行下一次巡航。在奥巴马总统本周访问该地区参加亚太首脑系列会议之前,美国的两架B-52轰炸机上周也飞到这些人工岛附近。 奥巴马20日说,在本周末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东亚峰会上,该争议地区将成为主要关注点。 报道称,奥巴马19日要求中国停止将岛礁建成人工岛的填海造岛行动。中国正在其中一些人工岛上修建机场和其他设施。 根据中国国防部网站19日的一篇报道,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称,面对美国在南中国海的挑衅行为,中方保持了“极大克制”。他同时警告说,如果美方不顾中方反对一再挑衅,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麦凯恩要求五角大楼公开澄清上个月在南中国海巡航的法律意图。 报道称,美国官员说,在“拉森”号于10月27日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巡航期 间,海军避免了可能加剧与北京的紧张关系的军事操作。 专家们说,这一行动可能加强而不是挑战中国的主权要求。 · 专家谈美军巡南海:不打第一枪 不给第二次机会 · 美军轰炸机 “ 误闯 ” 中国南海?少将:是有意为之 · 外媒 : 美军司令暗指中国 “ 威胁 ” 南海安全 中方回击 · 英媒:美国称明年初再派军舰巡逻南海 · 英媒:美军战舰可能在下个月再抵近巡航南海 请见附件(图): ()1王毅促美军停派舰机闯南海(图) .doc
个人分类: 哲理|2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媒称:B-52"误闯"令白宫尴尬挑衅政策面临风险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12-21 09:52
外媒称: B-52 误闯 令白宫尴尬挑衅政策面临风险 2015-12-2013:03: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报道称,奥巴马政府正努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稳定关系,同时应对美国在亚洲盟友以及五角大楼和国会施加的反击北京近期军事强势的压力。 外媒称,此次B-52轰炸机意外飞进中国人工岛上空2海里内让白宫在外交上面临尴尬。 奥巴马政府正努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稳定关系,同时应对美国在亚洲盟友以及五角大楼和国会施加的反击北京近期军事强势的压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19日报道,除南海问题,其他扰乱中美关系的安全问题包括美国声称中国对其发动网络攻击。16日,北京就美国批准价值18.3亿美元对台军售再次发出正式抗议。 美国在2004年启动了一项军事计划,旨在显示美国致力于该地区的安全。按照该计划,美军B-52轰炸机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开展对整个亚太地区的例行飞行任务。 报道称,根据国防部文件,华盛顿对中国人工岛扩大的速度变得警觉。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2月19日报道称,美国正在成为南中国海的一个利益攸关方,但是却并非是以一种华盛顿喜欢的方式。 报道称,一架美国B-52轰炸机进入位于南海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的考特伦礁(即我华阳礁——本网注)2海里内区域,中国就此事件向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提交了一份正式的外交申诉。 这份申诉本身暴露了中美两国之间的一条存在危险的地缘政治断层线:中国申诉此次飞行的依据是,美国战机侵犯了中国为了捍卫其对于一个有争议区域声索权而修建的一个人工岛屿的领空。 报道称,但是美国并不承认中国对于围绕其人造岛屿周边地区领土的声索权——这项政策已经通过此前美国海军针对这一区域的一次“航行自由”演习得到了强调。美国还在11月12日派出一架B-52战机飞越南海一个人造岛的上空。 报道认为,这并非是最近可能引发南海地区出现麻烦的唯一事件。据路透社报道,中国近期在南海开展军事演习。 路透社还报道称,与中国拥有未解决领土纠纷的日本升级了其在东海的岛屿防卫,而中国6架轰炸机11月27日飞入位于日本宫古岛附近的专属经济区和防空识别区。尽管中国并未侵犯日本领空或主权,此次飞越领空的行为仍然提示了北京在这一地区的作战能力,以及在一个地缘政治敏感背景下依然希望展示其军事资本的决心。 报道称,美国已经清楚表明其希望东海和南海能够保持现状。 报道称,美国“转向亚洲”战略(奥巴马政府将军事和外交注意力和资源重新向东亚定位)的理由之一,在于抑制中国在该地区一切可能的扩张主义。 报道认为,美国对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加强了军事援助,与地区盟友在泰国和夏威夷举行高调军事演习,这都意图表明美国决意支持那些担心中国未来入侵其领土的国家。 报道称,但是,围绕B-52战机飞越领空事件的外交争端显示,这项政策可能带有某种潜在风险,而且可能面临着反对的声音。 请见附件(图): ()1白宫尴尬挑衅政策面临风险(图) .doc
个人分类: 哲理|88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家:美轰炸机"误闯"中国南海?是有意为之的计划飞行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12-21 08:48
专家 : 美轰炸机 误闯 中国南海 ? 是有意为之的计划飞行 2015 年 12 月 20 日 11:12 来源: 人民网 - 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美国媒体报道,美国B-52轰炸机本月10日凌晨误入中方有关岛礁邻近空域,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此次B-52轰炸机飞行路线并非预先计划,系因天气原因偏离航线误入中方有关空域,美方内部正就此开展调查。 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时表示: 美国这个行动是有意而为之的有计划飞行,绝对不是无意的“误入”。 国防部昨天就相关报道回应称,12月10日凌晨,美军两架B-52战略轰炸机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空域。中国军队对美军机活动保持了严密监视。守礁部队高度戒备,对美军机予以警告驱离。 国防部方面称,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连续派军用舰机赴南海有关海空域炫耀武力、制造紧张局势,还派遣战略轰炸机抵近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空域,严重危及中方岛礁驻守人员及设施安全,危害地区和平稳定。美方的所作所为是一种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促使南海地区局势复杂化,甚至军事化。我们要求美方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杜绝此类危险行动发生,不要影响破坏两国两军关系。 国防部表示,针对美方挑衅行动,中国军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和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坚定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外,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天也指出,对于美国军机10日的活动,中国军队一直保持严密监视和高度戒备,并对美国军机进行了警告驱离。 中方严肃对待上述事件,并已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美方表示,将对美国军机进入有关空域这一事件进行调查。 洪磊强调,中方一贯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世界各地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航行和飞行自由为借口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安全利益。 我们再次敦促美方认真反省、纠正自己的错误,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任何类似危险、挑衅行动,停止任何损害中方主权和安全利益、影响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 尹卓表示,美国这个行动是有意而为之的有计划飞行,绝对不是无意的“误入”。 这次美国国防部公布战机进入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说明这是有测量的。 谈到美国此举的目的,尹卓表示: B-52 轰炸机是服役时间相当长的“老爷机”,如果是在战争期,这样的飞机早在几百公里外就被攻击。 因为B-52轰炸机在岛礁执行任务,除了投常规炸弹,平常都是离着一两千公里投巡航导弹后就返回,不敢进入战区。 派这种不能对中国真正形成威胁的飞机前来,首先表明美国的强硬,因为大型战略轰炸机可以进行核轰炸,同时也是给美国周边盟国打气。 美国频频挑衅南海会不会引起中美之间的直接冲突? 尹卓表示: 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美国一而再再而三采取挑衅行动,而且会长期进行下去。 这种战略性挑衅行动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中国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反应。 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发言人一表明,我们有权利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安全,就包括我们能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如果美国舰机不是无害通过,而是采取有威胁性的举动,我们不光是跟踪、警告、驱离,也可能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
个人分类: 哲理|1496 次阅读|2 个评论
俄媒关注"东风"-26 专家称仍是"未解之谜"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12-17 09:52
俄媒关注 东风 -26 专家称仍是 未解之谜 2015-12-17 00:11: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获得“东风”-26导弹后,中国海军统帅便具备了向美国位于南太平洋的主要军事枢纽即关岛实施军事打击的实力。 华盛顿与北京在中国周边海域的竞争加剧。 1 月,五角大楼或将再度向南海派出飞机及军舰,而北京则已具备了对2500海里之外的美国军事基地及军舰实施打击的能力。 据俄罗斯《独立报》12月16日报道,专家认为,新武器将迫使美国人与中国海岸保持更远距离。然而,华盛顿并不会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它打算依赖海基及陆基反导系统,采取非对称性回应。 “东风”-26新型反舰导弹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揭开。《中国青年报》日前刊登了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两位专家对这一导弹的介绍性文章。它的首度亮相是在今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阅兵式上。 文章介绍了导弹的哪些特点?它能携带核弹头,也能携带常规弹头,射程2458海里,可进行陆基无依托机动发射,令美国反导系统的拦截变得格外艰难。从而进一步提升北京对敌方军舰实施陆、海、空一体打击的能力。 “东风”-26采取固体燃料推进,从而简化了发射准备,用作者的话说,这符合中国“以攻助防,应对挑战”的学说。美国防御研究专家比尔·格茨表示,既然中国分析人士认为是华盛顿在蓄意制造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反复炒作中国威胁论,那么美国显然被北京视为假想敌。 报道称,获得“东风”-26导弹后,中国海军统帅便具备了向美国位于南太平洋的主要军事枢纽即关岛实施军事打击的实力,而且他们如今在获知军舰位置后便能迅速发动进攻,这意味着美国向中国周边海域投射军队且不会面临严峻风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帕维尔·卡缅诺夫告诉《独立报》,目前外界对“东风”-26导弹的情况仍知之甚少。他推测道:“其前身即‘东风’-21D能够携带核弹头。这属于弹道导弹。国际上通常不会用这类导弹,而是使用与俄罗斯“口径”巡航导弹类似的武器来攻击军舰。它的飞行高度为200-300米,优势在于低空飞行,因而难以被发现。与此同时,它也属于高精度武器。‘东风’-26导弹对我而言仍是个未解之谜。弹道导弹一般用于攻击固定而非移动目标。或许,中国人对它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完善;或许,它拥有自动制导的弹头。” 报道称,然而,尽管中国的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但美国并不打算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华盛顿打算使出自己的反导利器,即舰载多功能“宙斯盾”反导系统以及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此外,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日前已表示,它将于1月再次向中国于南海兴建的人工岛礁附近派出轰炸机及军舰。 美媒称“东风-26”迫使美军舰船远离中国海域 参考消息网 12 月16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新闻网站12月14日刊登《介入对反介入:中美摆出反舰导弹对峙的姿态》一文,作者为比尔·格茨。 文章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月披露了东风-26新型中程反舰弹道导弹的新细节。该型导弹既可携带核弹头也可携带常规弹头,为射程较短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作补充,这两种型号的导弹是研发用以迫使美国远离中国海岸开展军事行动的武器这一军事战略的组成部分。 东风-26在北京今年9月高调举行的阅兵式上首次亮相,被中国人称作“关岛杀手”,因为它赋予解放军作战规划者一个新能力,即瞄准美国在南太平洋岛屿关岛的重要军事基地——关岛在大部分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外。 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两名军事分析人士在报纸上撰文,披露了有关该型导弹的新细节,称其为一种二合一武器。 王长勤、方光明11月30日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东风-26的鲜明特点是核常一体,即同一个弹体,既可携带核弹头对敌实施核反击,也可携带常规弹头对敌实施常规火力突击。”文章说,这种“不换弹体换弹头”的特点提供了核常快速转换。常规东风-26系统的打击范围增至2485英里,而东风-21D反舰导弹为620英里,该导弹系统还以公路机动发射系统为基础,使美国情报资源难以发现和跟踪,这不同于美国“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和部署在关岛的远程“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反导拦截弹。 这两位作者说:“因此它可进一步提升陆、海、空联合火力打击能力。特别是可与靠前部署的水面水下攻击力量和舰载、岸基、空战力量一道,对敌大型水面舰船实施远、中、近一体打击和陆、海、空一体打击。” 两位作者还说,固体燃料推进的东风-26的关键特征是“快字当头”——快速核常转换、快速公路机动、快速发射准备、快速转移脱离等。 东风-26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一个运载体可适配多种战斗部,既包括核常两种弹头,也包括以不同毁伤机理打击特定目标的多种常规弹头。如对机场、港口等面状目标进行毁伤的侵彻弹,对掩体、洞库等坚固目标进行毁伤的穿爆弹,对指挥机构、计算中心等电磁目标进行毁伤的云爆弹等。” 这两位作者认为东风-26是最先进的导弹,也是支持中国“以攻助防”军事概念的重器。作者说:“尤其是对水面舰船这类时敏目标,一旦捕捉其机动信息即可临机打击,使其‘避而不及’。” 文章称,两位作者认为,该武器显然直指美国。作者说美国正采取措施加强在亚洲的力量和“炒作”中国威胁论。 他们指责美国对“空海一体战”予以“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的包装来分化地区和破坏稳定。 他们说,美国为在该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加紧推进了相应准备”。 作者说,由于这些原因,虽然使用复杂,运行侦、控、打、评“作战链”有赖其他力量提供打击目标和打击效果信息,但东风-26是解放军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新闻网站的文章认为,中国类似东风-26这样的新型武器结束了美军几十年来几乎没有风险地进行力量投射的阶段。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托马斯·曼肯上周在美国传统基金会举办的一次会议上说:“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美军正在发展对东风-26之类的中国武器的不对称反应。五角大楼称东风-26为“反介入与区域阻绝”武器,中国称之为“反干涉”武器。 曼肯说:“中国确实站在追求某些反干涉能力的最前沿,因此构成重大挑战。” 他还说:“中国正在部署能力来阻止美国及其盟友在中国周边采取行动。这些部署将给我们集体强加相当大的成本,但给北京提供了动力。” 五角大楼之所以对中国这些新型武器反应温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防预算不足和需要为在中东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提供军事支持。 文章称,迄今,美国在亚洲增强军力的举措包括向澳大利亚部署几千名美军,向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向关岛增派一艘攻击核潜艇以及B-52和B-2轰炸机定期轮驻关岛等。有计划要求未来在该地区部署第二支航母战斗群。 (2015-12-16 00:10:01) 关岛快递!东风 26 战力填补中国军力空白 在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大阅兵中,首次公开展示的东风-26弹道导弹引发了外界格外关注。据英国媒体报道称,东风-26射程估计为3000至4000公里,可以使解放军能够以“第二岛链”或者关岛的美国海军编队为目标。军事专家邵永灵在接受北京电视台《军情解码》采访时表示,外媒之所以对东风-26给予关注,就在于该导弹弥补了过去我国军事能力的空白区域,而且还是一款新型的、性能先进的弹道导弹。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报道称,东风-26除了执行核反击任务之外,还可以对海上航行的中大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预计该型导弹射程为3000至4000公里,它使使解放军能够以第二岛链或者关岛的美国海军编队为目标。 报道称,东风-26导弹可以被视为继“东风”-21D之后的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除了航母等大型舰船外,该导弹的精确度足以攻击驱逐舰大小的中型舰船。中国部署能够瞄准远至关岛的美国海军舰船的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的可能性,给美国带来了新威胁。 东风-26亮相后,被外界冠以“关岛快递”的绰号。有评论指出,这款导弹的射程可以触碰到美军在关岛的基地,暗指它可以打击所谓的第二岛链。对此,邵永灵表示,我国弹道导弹过去在射程分布方面比较极端,要么是射程几百公里或一千多公里的中近程导弹,主要搭载常规弹头。要么是射程达七八千公里或上万多公里的远程导弹,这类导弹可搭载核弹头。一般来说,常规导弹不追求过大的射程,而是追求精度高,只有打得准才有意义。东风-26是一款中远程导弹,既可以搭载核弹头,也可以搭载常规弹头,这也从侧面说明它的精度比较高,能对目标造成有效毁伤。 为什么外界特别地关注东风-26的射程?邵永灵表示,过去我们的常规弹道导弹,射程基本在几百公里到一千多公里,打击范围局限于周边有限的范围内,甚至第一岛链的有些地方都覆盖不了,第二岛链更是鞭长莫及。但是,第二岛链其实有很多重要目标,比如美军在关岛的军事基地,这里部署的战略轰炸机作战半径可覆盖中国,这里的核潜艇很快就可以航行到我国近海,而且还可以停靠航母。这对中国构成很大的潜在威胁。所以,外媒之所以对东风-26给予关注,就在于该导弹弥补了过去我国军事能力的空白区域,而且还是一款新型的、性能先进的弹道导弹。 谈到外媒反复炒作“中国导弹威胁论”的目的,邵永灵表示,这是西方国家给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寻找借口,从而夸大中国的导弹威胁。但是,它们却有意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弹道导弹,尤其是能够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弹道导弹?说到底,是因为美国要介入中国的周边事态,中国需要完成保卫国家安全的防卫目标。 (2015-10-14 08:57:51) 美国将升级导弹防御平台 美媒:回应中国展示东风26 参考消息网 9 月11日报道 美媒称,在大部分人都准备好出去参加劳动节烧烤野餐的时候,美国的防务规划者正在准备有可能是美国在公海的导弹防御平台的重大升级。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9月8日报道称,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月4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详细阐述了一项价值高达4.28亿美元为期十年的新合约,这项合约是现代化美国海军“宙斯盾”作战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考虑到这些天来自亚洲的消息,这个时机再好不过了。 报道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发布会上解释称,此次升级,即舰艇整合及测试(Ship Integration Test)项目“将在新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整合‘宙斯盾’作战系统,并现代化驱逐舰和巡洋舰,以运行最新的‘宙斯盾’基线9武器系统”。 这是事情变得令人关注的地方。发布会还说,“通过‘宙斯盾’基线9武器系统,舰艇能够同时防御飞机或巡航导弹等空中威胁,与此同时,还能瞄准并拦截弹道导弹。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同时展现出实施一体化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的海军作战系统。” 同时防御巡航导弹以及弹道导弹等多种类型的威胁对“宙斯盾”作战系统而言是一次重大升级。 报道称,当人们考虑到潜在的威胁环境时,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展开任何形式较量的美国海军资产将同时面临来自多种不同领域(空中、陆上以及海上)的巡航导弹以及弹道导弹的挑战。具备同时应对多种不同类型威胁的能力显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反介入和区域拒止(A2/AD)的挑战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舰艇整合及测试项目高级项目经理克里斯·敏斯特解释称:“当一艘舰艇进入险境时,作战系统必须百分之百的时间运作——没有误差的幅度。” 报道认为,考虑到中国最近展示了新型且射程更远的“航母杀手”导弹,这个时机再好不过了。美国的海军资产目前有可能将不得不为应对反舰威胁做安排——这种反舰威胁可以打击最远可达2500英里的船只,令美国目前以及未来力量投射以及威慑挑战的能力变得更为复杂。虽然升级至“宙斯盾”作战系统肯定不会令北京射程增加了的反舰武器失效,但此时任何的导弹防御升级都是受欢迎的举措。 正如安德鲁·埃里克森所说的,东风-26导弹因其增加了的射程受到关注。 官方评论详细阐述称,东风-26导弹“有打击大中型水面目标的能力”。这种“关岛杀手”导弹具有3000至4000公里(约合1800至2500英里)的射程,足以打击在关岛的美国基地。东风-26导弹被进一步描述为“核常兼备导弹方队,东风-26导弹能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战略威慑力量体系中的新型武器”。 报道称,因此真正的问题是:这场新闻发布会的时机只是巧合,还是对来自北京的消息的回应?无论如何,这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安全困境似乎只会不断发展。 (2015-09-11 00:11:02) 请见附件(图): ()1东风26(图) .doc
个人分类: 其它|10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习近平的"网络观"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12-9 13:47
习近平的 网络观 互联网成为了习近平讲话中的高频词汇。 这其中既有现实考虑,也有战略考量。 “努力建成网络强国 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互联网作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 13 亿中国人民”。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2015 年 12 月 08 日 19: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乌镇峰会 ) 将于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为此,【学习路上】带您一起回顾习近平的“网络观”。 1. 建设网络强国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 13 亿中国人民。 —— 2014 年 11 月 19 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 2. 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 —— 2013 年 11 月 15 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认真应对。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 2014 年 7 月 16 日,习近平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互联网作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但是,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2015 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指出 3. 掌握核心技术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 2014 年 6 月 9 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 2014 年 6 月 9 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4. 清朗网络空间 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 2013 年 8 月 19 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 2013 年 11 月 15 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5. 汇聚网络人才 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 2014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6. 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 2014 年 7 月 16 日,习近平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2014 年 11 月 19 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 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 2014 年 11 月 19 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 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 2014 年 11 月 19 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 中美都是网络大国,双方理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就网络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打造中美合作的亮点,让网络空间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 2015 年 9 月 23 日,习近平会见参加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的双方代表时强调 相关新闻 习近平: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习近平的网络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王世伟:论习近平“网络治理观” 有感于习近平网络安全观中的“法、管、智”
个人分类: 哲理|8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事故致因"2-4"模型的科学主题网站
热度 4 Greg66 2015-12-4 22:29
扫码关注:
个人分类: 1|5377 次阅读|4 个评论
习近平主持17次深改组会议 "十三五"将推动改革迈向纵深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10-27 22:39
习近平主持 17 次深改组会议 十三五 将推动改革迈向纵深 “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跨度正好是从 2016 年到 2020 年,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且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次全会将如何为“十 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万众瞩目。 “十三五”规划制定的成败,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要素之一。 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也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 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十三五”规划要突出改革创新。“十三五”规划将成为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 2015 年 10 月 27 日 14:32:4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本周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 性成果的五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明确要求,到 2020 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而“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跨度正好是从 2016 年到 2020 年,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且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次全会将如何为“十 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万众瞩目。 17 次会议 84 份文件 中央深改组会议直指改革“硬骨头”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据统计,自中央深改组成立以来,共召开 17 次会议,审议及审议 通过 84 份文件。 2013 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12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 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6 个专项小组。 自 2014 年 1 月第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召开至今,近 21 个月时间内,中央深改组会议共召开 17 次,审议及审议通过 84 份文件,即平均每隔 1 个多月就会召开一次会议。记者通过梳理每次的会议新闻发现,这 84 份文件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直指改革中的“硬骨头”。习近平在第一次深改组会议中就曾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也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 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 各领域协调推进改革 距中共十八大提出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 5 年的时间节点上,“十三五”规划制定的成败,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要素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曾指出,“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 重大而深远。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题词。过去一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 80 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 108 个改革任务,共出台 370 条改革举措。改革部署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 均前所未有。 习近平曾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 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 6 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从三中全会至今,中央深改组会议召开了 17 次会议,关于司法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环保督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方案、细化意见相继出台,并逐步实施。 去年 9 月,李克强总理在主持会议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时强调,“十三五”规划要突出改革创新。“十三五”规划将成为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 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 “十三五”应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今年 2 月,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总书记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 键看老乡的涵义。” 5 月,在浙江召开华东 7 省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座谈时,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6 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一把手”座谈时,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 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 7 月,在吉林调研时,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座谈,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指出,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 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10 月,在第 17 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 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本周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对“十 三五”时期深化改革的任务进行部署。
个人分类: 哲理|713 次阅读|5 个评论
狄更斯《双城记》(1859):“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livingfossil 2015-10-23 06:04
狄更斯《双城记》 (1859) : “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 ---- 狄更斯警告的不是底层的农民或平民,而是社会上的精英 Dickens's famous opening sentence introduces the universal approach of the book,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drama depicted within: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Tale_of_Two_Cities ------------------ The ending sentence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 Fig.1. Charles Dickens ( 1812--1870 ) Fig.2. Fig.3. Fig.4. -------------------------------- 财新文化专栏作家 米琴 : 自 1859年问世以来,《双城记》发行了两亿多册。这部文学名著,直到现在仍广泛用做课堂教材。其中的名言也至今常为人们所引用,特别是小说的开篇。 小说这样开始:“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任的时代,那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奔天堂,我们都将直奔地狱……”。接下来,作者告诉读者,那个时代其实跟现在非常相象,可一些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其好,是用形容词的最高级;说其不好,也是用形容词的最高级。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 《双城记》的警句 http://culture.caixin.com/2014-02-14/100638902.html 2014 年 02 月 14 日 16:30 来源于 财新网 | 标签: 名著的启示
个人分类: Enjoy grand books|6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 East Sierra 的秋色
热度 5 lxu2800 2015-10-19 16:35
Alaska 的秋游到九月中旬就结束了,回家以后仍心有不甘。总想再去别处看看秋景,也可有个比较。偶見有关 East Sierra's Fall colors 的報导,宣称是 No. 2 for Fall Colors in the U.S.A。离南加州也就 300 miles, 不是太远,不需坐飞机,立即做了个五天自驾游的计划。那里的彩林自九月中旬形成,到十月中旬结束。我打了几个电话确认以后,十月七日驱车出发了 。 据我的观察,East Sierra 的胜状就在 Hwy #395 沿路,且均在路的西侧,从 Big pine Rd 朝北一直到 Sonora Pass 这一段。我们去了 Big pine canyon, Bishop creek, Rock creek canyon, Mammoth lakes, June lake loop, Mono lake, Hwy 120. 请先看几張照片。 P1) Hwy 168, Bishop Creek.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向前方 P2) North lake, Bishop Creek. 金色的池塘 P3) June Lake.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P4) Drive on June Lake loop.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彩林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P5) Mary lake, one of Mammoth lakes. 水依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远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里的景区就是一段十到二十來英里的峽谷,山涧沿着小路,路的尽头有一些高山湖泊。彩林就生長在山脚下,湖边上, 由于地势高,植被单一,主要是白桦和松树,彩林的主色调就是黃色,比起 Alaska 的五彩斑斓实在差至甚远。Alaska 更有连绵的雪山、垂手可及的冰川、众多的野生动物,实在好过这里太多了。 我们这次的秋游缩短了兩天,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联邦政府要关门,都是我们升斗小民毫无办法的事情, 本想不去国家公园,就去深山老林总可以罢,Yosimite NP 不让进,在穿过 Yosimite 的 120 号公路上开车边走边看总可以罢?谁知那些地方的厠所、飲用水供应均为联邦政府农业部管理,政府关门,把厕所也关了, 此计甚为毒也,要知道厕所比政府可重要多了。第一天在 Big pine Rd 的尽头,我见厕所紧锁,无计可施,两个老美在不远处与我打招呼,指指树丛后面,笑着说,更好的厕所在那后边,还問我们手纸要不要,他们可以免费提供。国家森林公园天广地远,树茂草密,要找个方便地方也是不难。但我辈是天朝礼义之邦來客,总觉不妥,三十六计,还是早早回家为上。 还别说,老美的素质就是不一样。我们在 Yosimite 東大门碰了壁,回車开了几分钟,見一湖泊不差,就仃車下来。遇一对老美夫妇席地而坐悠悠載載的在享用他们的简单午餐, 打过招呼后,大概見我臉色难看,他说他代表政府向我们道谦。我告诉他,我们来自南加州,也是这个伟大国家的好公民。他笑了笑说,那么我们互相至谦如何?我拍了几張照片,向他们道别。但見他们俩亲亲蜜蜜,一臉的幸福。真是服了他们。 尽管有种种的不如意,但旅途还是给我们長了见识,添了愉悦。拿 Alaska 來比秋色,实在也欠公允。毕竟 世上能有几个地方可以与 Alaska 见高下。对于加州的朋友们来说,來去方便,还是一个不差的秋游景区。那里本是滑雪胜地,附近小镇上旅館、飯店、各种服务业应有尽有,挡次也很高。秋天是淡季中的淡季,可以得到很不差的优惠。虽说缺少红叶,但兰天白云下一大片白桦林,枝上的叶子由绿转黃,层次丰富,色彩缤纷,秋日的阳光透过彩叶把金色洒满湖水。这里游客极为稀少,我们常常把車子开在來去車道的中间,反正是前无古人,后无來者。如入无人之境,此乃旅游胜地之第一要素。這里你根本不需担心会杀出一队个个头帶小红帽的旅游团。世上最杀风景的,除了煮鹤焚琴,还要加上路遇旅游团。 在第三天的早上,車子开上了 Rock creek Rd. 的尽头。路两边的青松批上了雪装,雾蒙蒙中向山下望去,橙黄色的秋叶淡淡地隐化在青松白雪之中。好一幅泼墨水彩画。四周静极了,我似乎可以听見雪花飘落在松叶上的淅淅声。 East Sierra 也是垂钓的好去处,那里人少、水清、鱼傻。我见几个菜鸟也都有不少的收获。都是一些鱒魚,钓上來后被串在一起又养在湖水里。妻子说这么鲜美的鱼落在老美手中实在是暴殄天物,要是由她来做,在油中少许两面煎一下,放湯熬一下,一定是一锅奶白色的上佳魚湯。 还记得鲈鱼莼菜羹的故事吗?那位張翰仁兄,“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官也不要做了。我的朋友们,放下你手中的杂务,忘掉烦恼,帶上你的钓杆,开车去看看一片片秋天的彩林,闲來还可垂钓碧涧上。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張翰和李白的心是相通的。 P6) Early snow at Rock Creek. 雨雪中最后的一片秋色 P7) Fall colors next Hwy #395, near city of Bishop. 八百里路云和月,不尽秋色扑面來。 去East Sierra已经整整两周年了,想来那边一定又是一片秋色斑斓。翻出存放的照片和给亲友的邮件,略作整理后成此文以作纪念。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5560 次阅读|5 个评论
清晨的武汉东湖(手机拍摄)
热度 5 CHENGJIANLAN 2015-10-16 15:22
1 2 3 4 5 6 自拍 7 8 9
个人分类: 诗歌摄影|285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和国内88岁"耳笼"学术名人通电话突然没有障碍的奥秘
热度 2 黄安年 2015-9-20 09:16
和国内 88 岁“耳聋”学术名人通电话突然没有障碍的奥秘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5 年 9 月 19 日晚上 美东时间; 20 日上午北京时间发布 来美国小住期间相隔半个月左右 , 老伴和在京的国内 88 岁耳聋学术名人通电话,因为他“耳聋”所以需要大声说话 , 否则听不大见。最近这两次再次和他通话时突然“耳聋”没有了,说起来很有意思,他到医院检查 , 发现耳朵里有很厚厚的耳耵,需要住院清除 , 结果取出了厚厚的耳耵,“耳聋”就消失了。护士长对他说 , 老先生 : 你几十年的耳屎都挖出来了。老先生说 : 我真的从来没有挖过耳屎。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2265 次阅读|2 个评论
4th
lionusr 2015-8-17 15:49
The movie about head combustion shocked me.Cheated by the murderer,I once thought he is innocent.But the professor’s words are vigilant.Deliberately or accidentally?Physics tells the truth.Thinking in sensibility aspect,we may get wrong answers,which may allow the evil or wrong the innocent.Physics maintains the rules of society,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act and justice.I think I understand some of the meaning of physics.It is rational,and sublime. The more we learn, the smaller we think of ourselves and the more awed we are by life and cosmos. Only when we keep our awe, we can find the truth. That’s why I believe that every scientist has a heart of awe. What make me depressed is that there could be no time for me to see it. Cause life itself is already a great miracle. We are lucky enough that we can enjoy this travel, short but interesting, I think we need to learn this from him.When we meet a problem we can’t solve it quickly,we need to become calmed and rational,not to do something silly,and wait for a moment,then the idea will comes. there was a second that I feel lonely.Suddenly I realized that loneliness is a kind of feeling almost every scientists will faced.The world outside our planet is so dark and so boundless.Someone is doing some research alone,and someone is exploring the unknown universe alone.The danger is around the ones who are devoted to this wonderful affair,but they never give up,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situation is.They devote their whole lives to chase a beam of light from star that far away from our planet,to catch electric wave from the unknown universe.They may fall to the ground by gravity one day, but their eyes will always keep staring at space. what physics shows to us are not only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but also millions of magic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universe. I know clearly that beyond our everyday life, there exists a different and charming world, which is waiting for us to explore and discover. Every time, grasping and small jumping, is life's another interpretation, to grasp every opportunity to live and never give up. This was the meaning of life. When she kissed the earth, she became the hero of herself.Physics is not a dull science but an art to give you strength,letting you to be the hero of yourself. We may never know for sure whether there's life elsewhere, but we do know a lot about where we came from. Because many of the scientists, astronomers seek knowledge and discover things tirelessly, we can understand the Earth in a better way, and we can explore the universe. Although we are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Universe, it does not really matter for us to work hard to create our own value. as the only person alive in the space, the heroine get through the real silence. Loneliness and silence don’t break her down. When she comes back the earth, she gets a very new feeling. All of them reinterpret the concept of “Learn”.That means the knowledge is what we should know but not what the text book have said and learning means get knowledge from every chance but not only by education. Looking back, I don’t like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education because I think it is full of assumption and we were forced to do many exercises which don’t exist in reality. I appreciate the colorful world,I enjoy the lovely voice,I am surprised to the supernatural light,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mystical universe.Because of the movie,I got it. I think maybe even though we can't become a scientist we can also learn the scientist's mode of thinking.Every phynomenon has causes.we can explore something important if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we don't care before. I see him slipping away in the space and his ending is only dying in spcace lonely for lack of oxygen.Often, the emotional drama can’t quite match the visual effects in such movies, but Gravity deserves equal praise for looking inward at the human heart. Our scientists, soever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etc, are all astronomers in the outer space far from the world of normal people. We have our responsibilities and we are reclusive but valiant travelers. “Reclusive” here doesn't mean flee from social communication, but mean that even though understood by few people, scientists find it their duty to go forward and not to turn back.
个人分类: Students @ class of "Watch Movi|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邮件涉密”、"贪生怕死",希拉里成众矢之的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8-13 19:08
“邮件涉密”、贪生怕死,希拉里成众矢之的 我要评论 2015 年08月13日 15:31:0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竞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之路坎坷,因其个人邮件可能涉及国家机密,她家中的网络服务器将受到美司法部门调查;同时,希拉里的对手——共和党竞选人杰布·布什指责其任国务卿期间“贪生怕死”,美民主党热门人选正遭受腹背夹击。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总统大选历来都与金钱、阴谋和暗算紧密相连,用惨烈与肮脏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抓住把柄“死缠烂打”是惯用手法,希拉里的“小辫子”自然成为了对手用来攻击她的“利器”,美国竞选之“丑态”从此可见一斑。 美国媒体12日报道, 希拉里竞选团队发言人梅里尔表示,希拉里已指示其团队将个人邮箱服务器交给司法部,她承诺配合政府部门的安全调查,如果有后续问题,希拉里团队将予以解决。希拉里还将与国务院合作,确保其邮件得到安全储存。 表面上看,希拉里“邮件门”发酵的原因在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情报部门监察长麦克罗介入调查。他曾致信国会说,情报部门发现希拉里个人邮箱中部分邮件包含情报信息,在当时就应被标注为“机密”。 麦克罗怀疑有上百封邮件涉密、可能泄密。 应麦克罗请求,司法部随后开始对希拉里邮件的安全性展开进一步调查。 据美国国会参议员格拉斯利11日向媒体透露,希拉里提供给国务院的两封邮件包含“最高机密”,这是美国政府最敏感的情报类别之一。 另据匿名情报官员透露,希拉里邮件涉及的很多机密信息源自中情局,包含卫星图像等内容。   美政府官员和希拉里竞选团队都强调,目前司法部调查旨在确保敏感信息得到恰当处理、邮件妥善储存,希拉里本人不是被调查对象。 希拉里曾强调是出于方便的目的才使用私人邮箱办公,并坚决否认曾用该邮箱处理过机密材料。 但“邮件门”无疑影响到她的民意支持率。 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她在选举关键州新罕布什尔州的民意支持率落后于竞争对手、参议员桑德斯,这对她而言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希拉里被“邮件门”搅得焦头烂额之际,杰布·布什更抓住了这个“补刀”的良机。 杰布攻击希拉里2009至2013年在奥巴马第一任期担任国务卿时几乎访遍全球,但却仅前往伊拉克一次。 杰布表示:“她出访次数创下纪录,而到伊拉克恰恰好就一次。”杰布还提出,由于政策不得力,希拉里也该为“伊斯兰国”崛起负责。 杰布的言下之意就是希拉里在任职期间,对伊拉克的事物漠不关心,更放任恐怖组织横行。   美国的分析则认为,杰布剑指民主党最热门人选希拉里阵营,或成为自己争取提名的最大卖点,因为潜意识里,会给人以杰布将与希拉里最终PK的暗示。   换句话说,杰布利用希拉里曾担任过美外交政策重要职务的经历,通过展开对她的攻击,让自己成为共和党选民眼中能与希拉里一搏的有力对手。   姑且不论杰布的用意,希拉里正遭受到多方的阻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个人分类: 其它|1777 次阅读|4 个评论
外媒:宁泽涛引爆追星狂潮 被称"真正国民老公"(图)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8-11 09:47
外媒:宁泽涛引爆追星狂潮 被称真正国民老公 (图) 。“宁泽涛女友”也立刻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众美女网友纷纷晒出自拍或是和宁泽涛的合成照片,争当宁泽涛女友。 2015-08-10 10:14:27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美媒称,中国网民现在有了新的体育界宠儿:泳将宁泽涛。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7日报道,8月6日,宁泽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赢得了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他47秒84的成绩使其成为在该赛事上首位夺得100米自由泳冠军的亚洲人。 报道称,另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是,据新浪微博统计“宁泽涛创造历史”这一话题的转引量高达6600万次。 今年22岁的宁泽涛来自河南省郑州市,他正在填补自李娜退役后中国体育界明星的空白——中国网球名将李娜去年赢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后退役,今年6月生下一名女孩。而身为海军中尉的宁泽涛迅速成为微博红人,让无数粉丝心动。 中国中央电视台一名主持人在其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上写道:“真正的国民老公诞生了……一夜之间女同胞们都疯了,朋友圈里被各种角度的腹肌刷屏了。” 另有网友写道,他“明明可以靠脸和身材,偏偏要靠才华和努力。好样的”。 因为脸颊圆润而被粉丝昵称为“小包子”的宁泽涛已引发了网友们的种种猜测。 8 月7日,两条与宁泽涛有关的话题成为新浪微博的十大热搜词条: “宁泽涛女朋友”和“宁泽涛孙妍在” 孙妍在是一名韩国体操运动员,去年宁泽涛在仁川亚运会上表现瞩目后,孙妍在曾在脱口秀节目上表达了对这名中国泳将的爱慕之情。有些网友怀疑宁泽涛和孙妍在是否为情侣,而其他网友很快表示中国军队规定军人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到8月7日下午2:30分,超过10万名网友上传自拍照并附“宁泽涛女朋友”的话题符号,声称自己是宁泽涛的女友。 而宁泽涛六块腹肌的照片也被广泛转发,有网友评论说如果他能一直不穿上衣就好了。 “一般的帅哥我们称之为小鲜肉,宁泽涛这种不一般的帅哥应该叫做小鲜鱼,”新浪微博的用户这样写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8日报道,中国泳手宁泽涛在6日的俄罗斯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意外夺冠,成为称霸世锦赛该项目的亚洲第一人。作为首名进入世锦赛100米自由泳决赛的亚洲选手,尽管预赛名列第一、半决赛排名第二,但宁泽涛完全没想到自己能在决赛中以47秒84的成绩力克群雄,书写中国男子游泳全新历史。 宁泽涛赛后激动地说:“我知道今天必须豁出去,我相信自己的后程能力。这块金牌是我们中国游泳人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在世界有一席之地。这块金牌让我更有勇气向里约奥运会发起冲击。” 争当宁泽涛女友 8 月6日晚,宁泽涛夺得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后,人气爆棚。“宁泽涛女友”也立刻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众美女网友纷纷晒出自拍或是和宁泽涛的合成照片,争当宁泽涛女友。 8 月7日消息,宁泽涛昨天获得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后人气爆棚,微博上的美女们争当“宁泽涛女友”,成为一大热门话题。在《甄嬛传》中饰演华妃的演员蒋欣也在微博上展示了四张与宁泽涛的“亲密合影”,笑言“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不过其中一张却摆乌龙,蒋欣回应“我装作看不懂的样子”。 凤凰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6日23点05分,在俄罗斯喀山进行的201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结束了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宁泽涛以47秒84获得冠军,这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上获得世界大赛金牌,但为了这枚金牌,宁泽涛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在海埂训练时,宁泽涛因为高原反应曾练到晕倒在泳池,但他当时却没有让父母知道。 在亚运会上,宁泽涛一战成名,他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超级偶像,但在骨子里,宁泽涛为人低调。去年12月,宁泽涛去到海埂训练参加高原冬训,这是宁泽涛第一次来到海埂基地。为了备战世锦赛,宁泽涛付出了努力和汗水。 央视记者张朝阳爆料称,宁泽涛第一次尝试海埂训练。强烈的高原反应使他晕倒泳池,不得不在场边紧急吸氧,随后的三天他都卧床不起,需要吸氧恢复身体。照片中,宁泽涛坐在板凳上披着大衣,显得十分疲惫,在他的前面是一个氧气瓶,宁泽涛正在吸着氧气。 虽然自己练的很苦,但宁泽涛却是坚强,进行这样艰辛的训练,宁泽涛却很淡定,并直言不想让家里人知道,怕妈妈知道后掉眼泪。 后来,宁泽涛去到澳大利亚训练,他在训练期间,有当地媒体称,宁泽涛在中国已经到了可以靠脸吃饭的程度,收入不愁,所以训练水平下降,导致成绩停滞不前。但在澳洲,他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为了确保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出战本次世锦赛,宁泽涛在世锦赛冠军马格努森教练布朗的带领下,每天早上4点钟就起来训练。 由于澳洲正值冬季,气温较低,只要站在岸上就会冻得打颤。他好几次都拼到了抽筋,而且还出现了呕吐的情况,每次训练结束之后都感到身体有气无力。而布朗教练也公开支持宁泽涛,在接受采访时对他的刻苦赞不绝口,“他自身的能力本来就很强,而且非常努力,从来不会找借口偷懒,他有着真正属于冠军的心,我相信他将来会非常成功。” 今天,宁泽涛的努力收到了回报,在亚运会赛场上一战成名后,如今在更高的舞台上,宁泽涛创造了奇迹,一个属于中国人和黄种人的奇迹! (2015-08-07 11:21:56) 宁泽涛世锦赛夺冠引轰动海量私房照曝光    当地时间8月6日,第16届国际泳联世锦赛游泳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在俄罗斯喀山市举行,中国选手宁泽涛夺得冠军,创造历史。“小鲜肉”海量私房照曝光引网友围观。图片来源:宁泽涛认证微博 请见附件(图): ()1宁泽涛(图) .doc
个人分类: 其它|2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军最新"小石城"号战舰或部署南海只能用来鼓舞其周边喽啰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7-24 21:45
美军最新小石城号战舰或部署南海只能用来鼓舞其周边喽啰 2015 年07月23日08:18 来源: 人民网- 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 空间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美国海军最新战舰“小石城”号濒海战斗舰18日晨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马 里内特造船厂下水,它长约115米,重约3000吨,吃水深度约4米。 在启动仪式上,一些海军官员说,这艘战舰是美国海军在环太平洋地区浅海 作战的理想选择。 这艘战舰 未来 有可能部署在南海,只能 是要起到鼓舞周边喽啰的作用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今年年初,美国海军编号LCS-3的“沃思堡”号濒海战斗舰曾穿越南中国海。当时,美国海军说,濒海战斗舰将更加频繁地访问这一区域。美国海军驱逐舰第七分舰队司令弗雷德·卡彻在一份声明中说:“类似‘沃斯堡’号在南中国海完成的那样例行行动将成为新常态,因为今后几年我们在这一区域将拥有4艘濒海战斗舰。” 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央视《环球视线》采访时表示,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实行“由海向陆”的海军新战略,就是去别国的近海作战。太平洋地区是俄罗斯、中国的近海。太平洋边缘海的特点是浅水区多,如黄海、东海,包括南海都属于这样的水域。过去,美国的反潜作战将海水深度在2500米以内的海区都看做浅海区,美军的深海作战力量进入浅海区后战斗力下降约75%左右,因为在浅海区,声呐的海底反射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现在大量建造濒海战斗舰,就是为了能适应浅海区作战。 “ 小石城”号滨海战斗舰是一艘多用途的舰艇,具备防空、反水雷战、反潜、装备舰载直升机和电子侦察战等的功能,现在正准备给它配备射程更大的导弹。。虽然这艘舰有多用途的特点,但是各用途方面的作战能力并不很强。 “ 小石城”号将来有可能部署在南海。 巡航代价并不太高,可用来跟踪中国海军潜艇在该区域的活动,还可以显示美国在这个区域的军事存在。 濒海战斗舰不是设计用来打大规模战争的,而是打低烈度、低强度战争。 如果要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对抗,这种舰肯定不行。 “ 小石城”号是铝制的,不经打,而且焊接的地方有问题,裂缝比较多。 但因为美国现在没有打大规模战争的意图,所以将该舰部署在南海,是想将其作为战略触角,显示军事存在,同时起到鼓舞周边“盟国”的作用。
个人分类: 哲理|1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多名女性通奸“ 和”与多名男性通奸“之创意!
热度 1 duke01361 2015-7-21 09:20
与多名女性通奸“ 和”与多名男性通奸“之创意! 说实话,中国从上到下贪官污吏太多,原先胡温不查,习王一查,那简直是一堆又一堆! 开始看着热闹,也觉得好玩,到了现在审美还有个疲劳,何况是审丑恶?! 今有前”大内管家“令狐计划也给拉出来判了,说实话,了无新意的判词,但只有一句:与多名女性通奸! 与多名女性通奸,区区数字,却让人浮想联翩! 比如与令狐计划通奸的都是哪些女性? 丑陋?还是闭月羞花?..... 这成了亘古不解之谜思! 难道不是如此的迷思吸引看客?真的,反正我这样的百姓草民是彻底的疲劳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千,千而万! 如果每个贪官的判词都去阅读一遍,人生苦短,那需要多少宝贵的生命奉献?这不是受二茬罪,被图命么?! 呵呵...
个人分类: Funny Things|15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境外媒体:中俄元首"双峰会"达成广泛共识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7-10 08:04
境外媒体:中俄元首双峰会达成广泛共识 2015-07-09 08:24:25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习近平: 中俄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宽,市场空间广阔。双方要将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方高度重视即将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金砖国家要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加快筹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携手打造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 普京: 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深入发展。双方各领域交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积极合作。俄中经贸关系日益重要。 俄罗斯明白本国遇到经济和外交困难,但同中国一道努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境外媒体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8日抵达乌法,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香港凤凰网7月8日援引新华社的报道称,习近平当天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 习近平强调, 中俄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宽,市场空间广阔。双方要将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方高度重视即将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金砖国家要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加快筹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携手打造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 普京表示, 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深入发展。双方各领域交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积极合作。俄中经贸关系日益重要。 俄新社7月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同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谈。 据中国外交部官员透露,双方讨论了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相互融合的合作机制、合作领域和具体项目,就广泛问题达成了共识。 报道称,普京和习近平于今年5月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要实现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 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双边贸易额下降的问题,决定采取具体措施,为落实大型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双方还表示要拓展经贸、能源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 普京表示,俄罗斯明白本国遇到经济和外交困难,但同中国一道努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双方还就国际热点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同意进一步扩大全方位的协作。 俄罗斯卫星网7月8日报道,金砖国家与上合组织峰会7月8日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首府乌法开幕,会议将持续至7月10日。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此前对记者称,金砖国家峰会的中心议题将是改善国际经济环境、扩大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联系、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推进共同议程等。他称,峰会上将就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经营操作及外汇储备库等问题进行讨论。 塔斯社7月7日报道,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表示,《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将令该组织的发展步入全新的水平。 他说:“这一长期性文件的通过及实施,能够令上合组织步入全新的发展水平。” 在他看来,上合组织的威信正在日益提升,“在东亚、南亚、中东、非洲及欧洲等地,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寻求与上合组织发展合作的可能性”,“它体现了全球政治及经济中的新实力平衡”。 塔斯社7月7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7月7日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称,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有助于其巩固同地区国家的关系。 他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强调:“印度加入上合组织将加强我们与地区国家的交流。”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称,俄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8日举行会晤,讨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以及其他双边和国际热点问题。 塔斯社7月6日报道,乌沙科夫强调,俄中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他表示,两国领导人会谈的重点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等问题。 乌沙科夫称, 虽然俄中双边贸易额今年出现下滑,但到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推动至2000亿美元仍然是一项不动摇的战略任务。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6日刊发题为《普京追求同中国的关系,大博弈在峰会大厅回响》的文章称,俄罗斯总统普京8日在乌法欢迎各国领导人参加两场峰会之际,将听到19世纪大博弈的回响。在西方,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可能是金砖国家峰会。但对普京来说,上海合作组织才是他更关心的。 文章称,上合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边界争端。但是,由于普京发现自己因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而受到西方孤立,他开始加强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以支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文章称,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里海沿岸与中国西部边界之间的区域。19世纪时,这里曾是沙皇俄国与大英帝国为本国争取缓冲区的棋子。现在,该地区是中俄两国各自发起的地区一体化倡议的交汇地。 文章称,俄罗斯正在推进欧亚经济联盟。这个一体化项目以建立一个关税同盟为起点,旨在创建一个从白俄罗斯延伸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单一市场。中国誓言要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来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遍及中亚和南亚且一直延伸到欧盟东部边界。 在两个月前的会晤中,普京与习近平承诺推进上述两个项目的对接。俄外交政策专家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平台。 政府支持的智库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称:“从俄中在欧亚地区协调利益的角度来看,把三个类似的项目——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合起来的努力意义重大。” 日本《每日新闻》7月7日报道,以中俄为主的金砖国家与上合组织将于8日至10日在乌法举行峰会。主办国俄罗斯去年以来因乌克兰问题加剧了与欧美各国的对立,但普京总统试图通过同时召开中俄主导的两大组织的领导人会议,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和宣示新世界秩序的形成。 报道称,在首脑会议之前,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7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该银行由此启动。 普京反复批判美国的单极统治和欧美各国主导的秩序,呼吁构建多极世界。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而被逐出八国集团(G8),普京今年6月对回归G8表现出拒绝姿态。由于金砖国家的集结有利于实现多极世界的构想,所以试图“调整”国际秩序的中国也对此兴趣浓厚。 报道称,预计此次峰会将制定金砖国家共同的发展计划。金砖国家配合新开发银行的启动加强关系,表现出以中俄为主轴、牵制和对抗发达国家主导的框架的姿态。 另一方面,上合组织对于中国而言,有维持其内陆国境无忧,从而能专注于应对海洋摩擦的安保意义。 在5月举行的会谈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总统普京一致同意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开展合作。 报道称,9日,除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之外,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领导人也将加入峰会。 (2015-07-08 11:40:49) 塔斯社7月6日报道,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中蒙三国元首或将在乌法举行会晤时通过发展合作的路线图。 乌沙科夫称,俄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将于9日在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上次三边会晤于2014年9月举行)。 乌沙科夫透露,俄中蒙领导人将商讨如何推进三边合作,并规划下一步合作的发展前景。俄方早在今年3月就提议起草涉及各领域的三国合作路线图。该文件的协商已迈入收尾阶段,有望在乌法峰会期间签署。 塔斯社7月6日报道,哈萨克斯坦企业家协会“阿塔梅肯”副会长拉希姆·奥沙克巴耶夫对塔斯社记者说,即将在乌法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为讨论哈萨克斯坦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提议提供机会。 奥沙克巴耶夫指出:“在峰会经济合作的背景之下,这是讨论哈萨克斯坦有关提高运输潜力提议的绝好机会,比如建设新丝绸之路和跨欧亚大陆走廊。” 他提醒说,当前哈萨克斯坦正在落实一系列大型项目。全长2700公里的西欧-中国西部国际公路哈境内路段计划在今年竣工,经过哈萨克斯坦将中国和里海港口连接起来的杰兹卡兹甘-别伊涅乌铁路将在今年投入运营。 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早前也提议建设新的高速多式联运路线“跨欧亚大陆走廊”。奥沙克巴耶夫说:“启动这种运输线路将对整个欧亚次大陆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他还说:“没有上合组织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参与,该项目就不可能落实。” 塔斯社7月6日称,白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瓦连京·雷巴科夫称,白俄罗斯希望在上合组织中提升至观察员国的地位。 雷巴科夫指出,近些年,在对“三股势力”的打击中与上合组织国家协作的紧迫性正在提高。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合作,比如大规模国际活动的安保、信息交流会议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联合工作小组等。 (2015-07-08 11:00:07) 俄媒称,首届俄中媒体论坛2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叶利钦总统图书馆举行,两国主要媒体记者和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塔斯社6月25日报道称,论坛主题是“全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国际传播”。与会者达成一致,将在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方面加强交流。两国的通讯社、电视台、报刊和图书馆在论坛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在俄中媒体合作框架内计划落实56个联合项目。两国媒体代表在论坛上指出,2016年和2017年举办“俄中媒体交流年”将对两国媒体人深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俄新社6月25日报道,“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社长德米特里·基谢廖夫在俄中媒体论坛上与两家中国媒体签署合作协议。根据所签文件,该通讯社将与中新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展双边专业合作,俄中媒体间的信息和人才交流将有所加大。 基谢廖夫说:“中俄在大众传媒方面的协作,发挥着支撑双边对话的重要作用。” 塔斯社6月25日报道称,塔斯社将与中国外文局共同出版《铭记历史同护和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画册。 该项目将在25日于首届俄中媒体论坛上签署的协议框架内实施。俄中媒体论坛是在塔斯社倡议下举行的,俄中主流媒体负责人与会。论坛参与者将在此模式下定期召开会议。 《俄罗斯报》网站6月25日报道称,“感知中国·俄罗斯行”活动25日在俄罗斯的北方之都圣彼得堡拉开帷幕。 该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牵头组织,自1999年以来,已在美国、法国、德国等逾2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成功举办。 今年,这一活动的内容将包括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中国馆的揭幕,仪式定于当地时间26日15时举行。中国馆通常会设在相关国家的国家图书馆及著名大学的图书馆内。圣彼得堡的中国馆是俄罗斯的第一家。它占地200平方米,将展示介绍中国的图书及多媒体影音资料。该校校园内还将推出主题为俄中携手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巡回摄影展。 同时,圣彼得堡艺术家联盟展览中心将举办“中国改造日本战犯纪实展”。 俄中年轻学者将于26日齐聚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参加主题为“中国与俄罗斯:创新发展及合作”的研讨会。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当日也将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讨论“俄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贡献”。来自俄中高校的历史学者、东方学家、社会学者将出席。 (2015-06-27 08:05:20) 俄媒称,中国正在修改传统政策,更为积极地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往来,并不只对俄罗斯青睐有加。6月12日,北京与华盛顿签署了《中美陆军交流与合作对话机制框架文件》。俄美两国在1993年也曾签署过类似文件。 俄罗斯《导报》网站6月16日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东亚和上合组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伊戈尔·杰尼索夫表示,这表明双方意在扩大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成果时好时坏的军事合作。它也为两国联合陆上军演、抗灾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国与美国军方建立又一联络渠道,表明双方都希望降低偶发冲突的风险。 杰尼索夫总结道:“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正处于从大国迈向强国征程的最初阶段。”北京逐步放弃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学说,当然,它也不会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结盟。 报道称,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研究大学教授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认为,中美军事文件的签署符合中国的固有政策,即与所有国家发展伙伴关系。此外,这也是向俄罗斯发出的信号,提醒莫斯科不要过于沉迷与中国建立军事联盟。 报道称,与美国搞好合作有助于北京打造军事超级大国。通常认为,中国的军力发展与其经济实力并不相称,所以北京不得不加强在军事政治领域的公关。中国5月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表明不会发动侵略,同时也宣布向“积极防御”思路转变。 北京不久前宣布,它将开工兴建现代化的核潜艇。中国将以此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三位一体”核力量格局,从而跻身于核超级大国之列。 《俄罗斯报》网站6月16日报道,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研究大学教授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就中美军事协议表示:“最重要的不仅是协议内容,还有签署时间。近几周来,媒体在热议急剧升温的南海局势,讨论该地区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美国人不止一次在发表文章,称中国在争议海域扩大控制范围。而中国也强烈回应了美国,呼吁其不要干涉国家内部事务。” 马斯洛夫认为,在这种冲突背景下,两国突然签署了重要的军事协议,而这份协议不是一天内拟定的。双方展开的媒体战是一种“佯攻”,是在给正在拟定的军事协议“打掩护”。中国用这份协议达到了一个简单但极其重要的目的:它再次与俄美保持了同等距离,使这两国都不觉得北京是自己独享的伙伴,并让俄美争夺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向全世界表明,它不是一个有偏向的国家。中国努力被视为在落实政治影响力方面最高明、最灵活的东亚伙伴。 报道称,另外,这份协议令人惊讶之处在于,根据美国与台湾1972年签署的协议,如果北京对台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应支持盟友,包括使用武力。但美中签署的新协议使美国在东亚任何冲突中动武的决心受到质疑。 (2015-06-17 14:01:48)
个人分类: 其它|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拉里又理拉稀:中国"窃取美国机密" 美必须保持警惕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7-7 16:11
希拉里又理拉稀:中国窃取美国机密 美必须保持警惕 2015-07-06 09:10:04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希拉里又理拉稀: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 指责中国窃取商业机密和政府信息。 她指责中国“设法侵入美国境内所有不会移动的东西”并要求保持警惕。 “中国军队正在迅速壮大,他们正在修建再次威胁到与我们签署了条约的国家——比如菲律宾——的军事设施。” 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16日援引中新社的报道称, 希拉里自13日举行首场大型竞选集会以来,3天内两次提到大陆。13日她曾简短谈及大陆,15日在新罕布夏州一场竞选活动中说,她担任国务卿期间花了很长时间思索如何因应大陆崛起,这将是下一任美国总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且这个问题有很多面向。 外交是希拉里竞选总统的重大优势,她曾积极实践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七度访问大陆。她多次表示,太平洋够大,容得下中美。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5日报道,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官员曾点名说中国是美国一个政府部门的记录遭遇大规模黑客袭击的首要嫌疑人。 中方否认有任何形式的参与,并称美方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竞选活动上说, 中国正在从防务承包商那里窃取机密,并取得了“大量政府信息,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优势”。 她还说希望看到中国和平崛起,但美国必须保持“十足的警惕”。 希拉里说:“中国军队正在迅速壮大,他们正在修建再次威胁到与我们签署了条约的国家——比如菲律宾——的军事设施。” 美国官员曾指责中国对人事管理局有重大的数据窃取行为,这一行为是在6月曝光的。 针对联邦政府计算机的黑客攻击可能威胁到了400万雇员的档案。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在那次事件后称中国是“首要嫌疑人”。 但中国驳斥了相关指控,称它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此前曾说自己也是黑客袭击的受害者。 外媒称,根据联邦法官的命令,美国国务院6月30日晚间公开了大约2000封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时期的邮件。 法新社7月1日报道,主要写于2009年的这批邮件在国务院的“信息自由法”网站上公布。 乍看上去,3000多页的这些通信包含日程表、与工作人员以及顾问悉尼·布卢门撒尔的交流、关于中国的电报以及对已故利比亚强人卡扎菲2009年访美的关切。 希拉里3月份承认在2009年至2013年担任国务卿期间曾使用私人电子邮件账户处理所有邮件通信,随后她的这些邮件就成为争议的焦点。 共和党对手指责希拉里使用私人账户的目的是避免留下公开记录。 希拉里目前是民主党2016年总统提名竞争中的领跑者。 她辩称,到2014年末,她已经依据法律要求将大约3万封、5.5万页电子邮件内容提交给官方保存并公之于众。 希拉里及其律师说,其余的电邮内容被她认为是私人性质的,并且从其私人服务器中删除。 国务院宣布,在清除其中的保密和机密信息后,将公开全部这些文件。 路透社6月30日报道,从美国国务院6月30日公布的电子邮件来看,希拉里在2009年被任命为国务卿后,融入奥巴马政府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从邮件内容看,希拉里前去参加已经被取消的会议,并且为自己与新上司共处的时间长短烦恼,从中可以看出她在担任国务卿后的前几个月,在与竞选总统时的对手奥巴马相处方面感到越来越痛苦。 希拉里在2009年6月8日写给两名助手的一封邮件中,不能确定白宫是否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以及她是否应该参加这次会议。 她在邮件中写道:“我听说今天上午有一次内阁会议。有吗?我要去吗?如果不用我去,我们要派谁去?” 国务院一名官员回信说,政府的确召开了一次会议,但不是要求内阁成员全部参加,她没必要出席。 希拉里小心翼翼地处理与奥巴马政府的关系,并为此与其丈夫、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的一些助手和顾问通信。 这些人包括曾担任白宫讲稿撰写人的悉尼·布卢门撒尔、前国家安全顾问桑迪·伯杰以及曾为克林顿和希拉里都担任过政治顾问的马克·佩恩。 从邮件来看,2009年时,她与奥巴马存在着一些误会。希拉里在写给助手的邮件中说:“我去参加10点15分的会议,可是却被告知没有会议。已经是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7月1日报道,国务院6月30日公布了一批电子邮件,这是计划于未来数月公布的、供人们一瞥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活动的文件中的第一批。 6 月30日公布的通信记录显示,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第一年期间与国务院工作人员以及相识的人——从名人到前总统吉米·卡特——保持着各种各样的通信联络,其中包括一封标题为“别笑”的请求信。这封信询问了她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会晤时看到的一些别致的小地毯的细节。 希拉里在随同奥巴马访华后写信给一位助手说:“我最近陪同总统出访时,在会晤的房间里看到了一些地毯。你能联系一下你在中国礼宾司的朋友,问问他是否能给我这些地毯的照片吗?” 这些有时很搞笑的平凡通信是希拉里在交给国务院的5.5万页信件中的一小部分。她目前正参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角逐。这些电子邮件此前一直存放在希拉里纽约家中的一个私人电脑服务器上。直到2014年,这些邮件才全部提供给政府的记录保管员。 从6月30日公布的邮件的扫描件可以看出希拉里的广泛兴趣和结交,以及她对纸质材料的偏爱。几封电邮干脆向她的助手下达了“请打印”的指令。 台媒称,美国前第一夫人、2016年总统参选人希拉里15日表示,大陆崛起将是下一任美国总统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16日援引中新社的报道称,希拉里自13日举行首场大型竞选集会以来,3天内两次提到大陆。13日她曾简短谈及大陆,15日在新罕布夏州一场竞选活动中说,她担任国务卿期间花了很长时间思索如何因应大陆崛起,这将是下一任美国总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且这个问题有很多面向。 希拉里举例说,大陆高度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甚至聘请美国专家担任研究顾问,通过投资儿童早期教育,一个国家能获致最好的投资回报,而大陆正运用美国专家来实现其目标。 希拉里表示,当大陆投入儿童教育而美国却不这么做时,她会感受到压力。她指责美国共和党人不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使美国儿童丧失发展机会。 希拉里13日在首场大型竞选集会曾简短提及大陆,她说美国需要因应来自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的“传统威胁”,也需因应大陆的崛起,她并未把大陆纳入“传统威胁”。 报道称,外交是希拉里竞选总统的重大优势,她曾积极实践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七度访问大陆。她多次表示,太平洋够大,容得下中美。 (2015-06-16 11:44:28) 外媒称,数月来,杰布·布什一直躲避有关家族总统的问题,他6月15日正式宣布竞选总统后,无疑躲不过这些问题的轰炸。 据路透社网站6月15日报道,杰布·布什只有明年获得共和党提名后才有可能获得喘息,而且来自最不可能的地方——他的潜在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 与杰布·布什关系密切的人称,如果杰布·布什与希拉里一决高下,这可能让杰布·布什的家庭背景不再是热点问题。 由于希拉里自身的政治背景,包括曾担任国务卿以及丈夫是前总统,希拉里借杰布·布什的父亲和兄长抨击杰布·布什可能引火烧身。 “如果希拉里借杰布·布什的父亲或哥哥指责杰布·布什,他可以借奥巴马或比尔(克林顿)指责希拉里,”佛罗里达州游说者、布什的顾问John Mac Stipanovich说道。 在那种情况下,美国政治是否是世袭的将不再是台面上的问题,“布什疲劳”和“克林顿疲劳”将相互抵消。选民必须在两人之中选择一个。 但接近杰布·布什的人强调,目前就专注于与希拉里一决高下还为时过早。杰布·布什首先必须在比预想更加激烈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脱颖而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可能有十几名候选人,在初选季进行很久后可能才会出现明显的领跑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15日报道,6月15日是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时间表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被视作共和党内最热门参选人的杰布·布什将正式宣布参选。如果杰布能一举得胜,他将成为25年来第三位“布什”总统,前两位分别是他的父亲老布什和哥哥小布什。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6月14日,现年62岁的杰布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国情咨文”节目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宣布参选后他将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可以同共和党阵营内的其他竞选人脱离开来。 “我想,成为总统竞选人后我可以更加直接地宣传自己的执政政见,”杰布说,“同部分沿路倾听、沿途学习的候选人不同,我将提供能够取代现行道路的更多选择,因此我会提出更加具体的施政政策。” 杰布一直被视作共和党内最热门、最有望胜出的总统竞选人。尽管如此,他仍然谦虚地表示自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从略显“拥挤”的共和党竞选人阵营中脱颖而出。截止14日,已有10名共和党人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选举。“民众通常在初选进入尾声后才作出选择。”杰布称,他希望自己能够一路取得“缓慢但稳定的进步”。 杰布拒绝透露有关其竞选策略的具体细节,但他承认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总统竞选人,他将不得不把自己与他的哥哥小布什区分开来。“杰布与乔治不同,杰布就是杰布,他拥有一个不同的人生故事。”杰布说,“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既充满挫败也充满成功。我想这正是总统选举所缺乏的——一个经历生活、被生活所调教的人。” 希拉里拉开竞选活动大幕誓做最年轻女总统 外媒称,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13日正式拉开其总统竞选活动的大幕,满腔热情地相信自己有可能成为入主白宫的首位女性。她邀请支持者们参加她在纽约罗斯福岛的首场重大户外集会,与她共同建设一个“我们不会让任何人被排除在外或落后于人”的美国。 据美联社6月13日报道,在纽约市区空中轮廓线和新修建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背景下,希拉里表示,愿意做那些仍苦苦挣扎着从经济大衰退中恢复正常生活的民众的坚定支持者。 她承诺要继承贝拉克·奥巴马总统以及前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和自己的丈夫比尔·克林顿的自由主义政治遗产,而且表示“真正的持久性繁荣必须由所有人共同创造和分享”。 希拉里2008年结束自己的首次总统竞选时曾勉强承认她及其支持者“没有能力敲碎那块位置最高,最为坚硬的玻璃天花板”。尽管如此,她今天发誓要努力前行,直至“在美国,一位父亲可以告诉自己的女儿——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是成为美国总统”。 这位67岁的前国务卿、前第一夫人和前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2008年没有把自己的性别作为竞选的核心因素。不过,性别在希拉里参加2016年总统选举的第一次重要演说中却成为一个关键点。 她说:“我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女总统以及第一位身为外祖母的总统。” 两个月前,希拉里利用一段简短的视频表达了自己参加总统竞选的意愿。她当时只是短时间出现在视频中。如今,她概述了旨在吸引年轻选民和少数族裔选民的广阔愿景。正是上述选民助推奥巴马在竞选中两次获胜。 强调做中产阶级代言人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13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纽约举行选战的第一场大型活动。她把个人与政治、家庭历史与国家进步观点联系起来,表示自己将成为遭到经济衰退和不平等问题严重打击的中产阶级的代言人。她试图说服持怀疑态度的人:她并不是政治和经济精英阶层的代表。 希拉里在丈夫、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女儿的陪伴下发表讲话称:“美国的基本契约就是,如果你能履行职责,就应当设法做得更好,如果全世界都能履行职责,美国就应当做得更好。” 虽然2008年在党内竞争中败给了现任总统奥巴马,但希拉里这次带着不同的理念强势回归。她的理念变得更加进步——不再提只要努力工作,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变得更加感人——她讲述了母亲从未在困难面前屈服的故事;变得不再胆怯——她直接表达了自己希望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总统的雄心。 身为华尔街的好朋友,希拉里自己就是一个百万富翁,因此她必须让自己的形象更接地气,与选民重新建立情感纽带。 希拉里在5000多人面前表示,鉴于其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领域的个人履历,以及其在丈夫担任总统和个人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美国经济复苏期间,没有任何人比她更有能力为普通美国人谋求福祉。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13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13日在纽约举行了总统选战中的第一次大型活动并发表演说。自4月宣布将参选总统以来,希拉里一直没有披露其在立法方面的竞选承诺,因而招致批评。她在这次演说中宣布了一些如果当选总统将推动的计划,但没有透露很多细节。其中包括以下5项: 1. 财政改革 希拉里过去就曾说,有些美国人要靠打多份工才能挨到月底,然而却有些“上层社会”人士通过投资基金等来快钱的手段,“赚得比所有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总和都多”,然而他们承担的税率却更低。 她承诺通过修改财政法,让辛勤工作并在国内投资的劳动者和投资者受益,而不是那些在海外投资的富人。 2. 提高最低工资 面对美国当前愈发严重的收入不公平现象,希拉里承诺将提高最低工资,但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字。 3. 更大的社会救助 希拉里承诺让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她还支持建立带薪休产假制度,降低大学门槛。 4. 推动清洁能源 希拉里认为气候变化是巨大威胁,并批评共和党刻意掩饰其危害。她承诺将把美国变成21世纪的清洁能源超级大国。 5. 移民改革 近日希拉里就曾表示应当向非法移民提供获得“公民身份的渠道”。她指出,应当为辛勤工作并遵纪守法的移民家庭提供一条获得公民身份的渠道,而不是二等公民的身份。 (2015-06-15 10:32:00)
个人分类: 其它|1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拟在太空对抗中俄 日媒:现实版"星球大战"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6-29 12:48
美国拟在太空对抗中俄日媒:现实版星球大战 2015-06-28 00:30: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沃克在讲话中强调,太空曾经是一个“实际上的避难所”,但现在应该“被看作一个以我们以前所没有想到的方式展开竞争的运行领域……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打赢延伸到太空中的冲突”。 沃克和其他国防部官员因此正积极筹建新的联合协调和筹划中心,这里将能够接收美国所有卫星的数据,中心计划半年内就正式开张运行。该中心属于国防部2016财年预算中要求增加的50亿美元太空安全资金项目的一部分。 沃克说,对五角大楼领导层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日益增长的不对称军事能力尤其令人担心,可以说对美国的军事优势构成了“明显而迫切的威胁”。 日媒称,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日前在2015年地理空间情报研讨会上说,五角大楼准备设立一个新的联合指挥中心,以便更好地协调美国太空军事资产遭袭时的应对。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25日文章称, 沃克在讲话中强调,太空曾经是一个“实际上的避难所”,但现在应该“被看作一个以我们以前所没有想到的方式展开竞争的运行领域……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打赢延伸到太空中的冲突”。 报道说,沃克和其他国防部官员因此正积极筹建新的联合协调和筹划中心,这里将能够接收美国所有卫星的数据,中心计划半年内就正式开张运行。该中心属于国防部2016财年预算中要求增加的50亿美元太空安全资金项目的一部分。 沃克说,对五角大楼领导层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日益增长的不对称军事能力尤其令人担心,可以说对美国的军事优势构成了“明显而迫切的威胁”。 “我们将要开发出战术、技巧、程序和交通规则来使我们能够……在这个结构中作战并在受攻击时实施保护。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残酷的现实是,假如对手能够从我们这里抢走太空能力,我们横跨大洋投射决定性力量并在到达战区时击败敌人的能力……就会被大大削弱。”沃克说。 文章说,中国和俄罗斯潜在的能力可能包括网络和电磁攻击,干扰行动以及地面激光和反卫星导弹。比如,中国2007年就用一颗导弹摧毁了一颗失效的气象卫星。另外,2014年,中国还测试了一个导弹发射的反卫星拦截器,对外却宣称是弹道导弹防御试验。俄罗斯据说正在开发“卫星猎手”--这种飞行器能够追踪敌方卫星并将其摧毁。
个人分类: 其它|16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媒忧心中国打造南海"潜艇堡垒":威胁美国本土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6-24 22:12
美媒忧心中国打造南海潜艇堡垒:威胁美国本土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国在自己的岛礁搞防御建设,你忧心什么?! 2015-06-24 08:51: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美国海军上校伯纳德·D·科尔说,中国的堡垒战略将依赖于弹道导弹相当迅速的发展,射程能够覆盖美国。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6月22日发表 题为《中国也许试图将潜艇藏在南中国海》的报道称, 数月来,中国在南中国海建造人工岛屿以及军事设施,此举令美国官员以及中国的诸多邻国担忧。 一些防务和安全事务分析人士说,水下的进展也令人担忧。 报道认为,中国有一支配备弹道导弹的核潜艇舰队,其规模在不断壮大。 中国扩大(其实,完全没有“扩大”!)对南中国海的领土主张,旨在建立深海避难所,按军事说法就是“堡垒”。中国的潜艇舰队可以躲在那里,避免被发现。 出生于美国的安全问题专家卡尔·塞耶说:“南中国海是中国潜艇很好的藏身之处。”他在新南威尔士大学任教。多处海床深达数千米,而在海底峡谷,潜艇可以轻易躲避侦察和探测。 报道称,中国近日宣布说,在南中国海建造人工岛的扩张行动在逐步减缓,但美国官员对该声明反应冷淡。 报道称,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副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指出,中国仍在岛屿上继续修建设施,包括军事设施,他说此举“令人忧虑”。(中国在自己的岛礁搞防御建设,你忧虑什么?!) 塞耶说,北京视南中国海为战略资产,因为它保卫着中国的南翼,包括位于海南岛三亚的潜艇基地。解放军海军在那儿修建了海底隧道,以便将一些潜艇秘密停靠其中,包括那些能携带弹道导弹的潜艇。 报道称,截至2014年,中国拥有56艘攻击型潜艇,包括5艘核动力潜艇。据五角大楼去年公布的报告,它还拥有至少3艘能够发射弹道导弹的核动力潜艇,而且计划再增加5艘。 4 月,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海军高官说,五角大楼在“非常密切地”关注着中国的弹道导弹潜艇。 美国北方司令部司令威廉·戈特尼上将说:“无论何时,一旦某国开发了射程可以覆盖美国本土的核武器与发射平台,那么它都是我担忧的问题。”戈特尼说,还好中国的政策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报道称,近几十年来,在美国及俄罗斯的核威慑阴影下,中国致力于增强核威慑力。核计划是这一努力的主要部分。潜艇可以时常躲避侦察,它们不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及核弹那么容易受到先发制人袭击的影响。 报道认为,目前,中国的“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不具备从南中国海发射到美国本土的能力。但中国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增加这些导弹的射程,这就是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视南中国海为其核潜艇的未来“堡垒”的原因。 国防学院教授、已退役的美国海军上校伯纳德·D·科尔说,苏联在冷战期间制定了潜艇堡垒战略。一个间谍网令苏联意识到美国可以在公海轻易跟踪其潜艇的事实。因此,苏联为其潜艇打造了水雷密布、戒备森严的活动区域,以让潜艇能够尽可能地接近美国,执行任务。科尔说,一个区域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白海,另一个位于日本以北的鄂霍次克海。 报道认为,众所周知,中国潜艇的噪音相对较大,因此很容易被发现,这使得它们很难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溜进西太平洋。然而一旦中国拓展其导弹射程,那么其潜艇将不需要出南中国海,就能对美国造成报复性威胁。 科尔在电子邮件中说:“目前,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将在南中国海采取堡垒战略。”他说,中国的堡垒战略将依赖于弹道导弹相当迅速的发展,射程能够覆盖美国。 报道认为,美国官员担心,中国也许会单边宣布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该区域将限制军事飞越行动,包括试图跟踪中国潜艇的美国飞机。上月,当一架美国侦察机飞越一些岛屿上空时,中国海军发出了紧急警告要求其后退,这可能是个信号,表明即将发生的事情。 报道称,塞耶及其他分析人士说,中国在南中国海建造人工岛有多种原因。一个目的是为了震慑邻国,尤其是越南和菲律宾。
个人分类: 哲理|1302 次阅读|4 个评论
飞机"空袭"我舰艇 东海舰队轮番打击成功击落(图)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6-21 08:05
飞机空袭我舰艇 东海舰队轮番打击成功击落(图) 来源: 人民网- 军事频道 2015年06月19日08:28 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据央视报道, 大海深处,弹炮齐鸣,在东海某海域,东海舰队某水警区多型舰艇设置最快速度,打击最远目标,最大限度检验现有武器装备的实际效能。 随着战斗警报骤然响起,官兵们根据雷达传来的各种数据,迅速判定攻击目标。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舰艇火炮迅速向海上锁定的“来袭”目标开火。此次参训的舰艇有护卫舰、护卫艇、扫雷舰等,组训难度明显增加,这就对指挥员在实战化条件下战术运用和综合处置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海军淮南舰舰长常海说:“在未来海战中,我们往往要打击多个目标,转移火力射击可以跳过占领阵位、测定要素等程序,让舰艇在最短时间内打击多个目标。” 航渡途中,对空雷达发现一“不明飞机”向我舰艇编队袭来,编队对空中目标进行多波次轮番对空打击,成功将其击落,到达指定海域后,编队各舰立即展开对岸设射击,有效实施了火力压制,并摧毁岸导目标,成功掩护了登陆编队输送兵力。 请见附件(图)
个人分类: 其它|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开大学研制成功石墨烯材料 可用"光"驱动飞行
redtree 2015-6-20 05:54
南开大学研制成功石墨烯材料 可用光驱动飞行 2015-06-20 00:33:3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和物理学院田建国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研究,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石墨烯材料,这种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驱动飞行,其获得的驱动力是传统光压的1000倍以上,“光动”飞行或将成为可能。 在以往的大量研究中,科学家试图利用“光压”获得动力。“光压”是射在物体上的光所产生的压强。然而,来自光压的驱动力微乎其微,远不能满足航空和航天的负载要求。陈永胜教授等专家研制出的这种石墨烯材料,可以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有效驱动飞行。 记者在位于南开大学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看到,研究人员将一个重为4毫克的形似“海绵”的圆饼状三维石墨烯材料放置到真空管中。在不同光源的“推动”下,“海绵”瞬间发生了水平或竖直方向的位移,最大移动距离可达40厘米。 陈永胜说,这一性质是由于石墨烯本身的电子性质以及这一材料特殊的宏观形貌结构综合形成的。宏观上这一材料可以看做是由无数个相互电子独立的石墨烯片构成通过化学交联构成,因此总体来说,无数个石墨烯发射电子产生的微小动力的和就可观测到光驱动性能,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火箭。 研究人员介绍,实验所用光源都较弱,如普通激光、氙灯等,室外实验发现太阳光同样可以驱动这种石墨烯材料移动,也就是说对驱动光源的并无特殊要求,因此可以广泛应用。 “这是我们了解到的,迄今为止科学界第一次用光推动一个宏观物体并实现宏观的驱动。”陈永胜教授说,通过定量测量,这种石墨烯材料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力是传统光压的千倍以上。“通过计算,500公斤的负载,如果利用基于这种石墨烯材料制备的驱动帆板,理论上获得的驱动力至少能使其达到0.09米每秒的加速度。” 空间飞行器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而动力源问题一直羁绊着人类无法走得更远。目前几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飞行均采用化学驱动,即通过喷射燃烧的化学物质来获得驱动力,光直接驱动飞行是科学界和航空界多年的梦想。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建新
个人分类: 能源信息|2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C++下"媲美MATLAB矩阵运算的Armadillo 库" 之屁美篇
热度 1 whrsunny 2015-6-19 15:49
续上一篇博客: C++下媲美MATLAB矩阵运算的Armadillo 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9537do=blogid=898250 网站上的评论和介绍Armadillo时,说其执行效率高。 刚试用过 Armadillo 库,一种上当的感觉。 用起来是挺方便的,但是效率嘛.... 相当慢啊. 没觉出来比Matlab下快。 在Armadillo下的 ARMA_USE_LAPACK 和 ARMA_USE_BLAS两个加速执行效率的库都用了。执行速度上依然还是慢。 如果是执行效率第一位,建议还是不用Armadillo吧(该库封装了很多方便的矩阵操作,但效率真心不行)。 要是图矩阵操作方便性,姐早就用octave/Matlab了.... 用C不就是想提高执行速度嘛... 真是上当 以后有时间贴上执行效率分析。
6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如“的妙用
duke01361 2015-6-7 00:31
如果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如“的妙用 不知道几时,我们又似乎开始和美帝国主义较起劲来了! 我们似乎变得异常强大,喜欢认定自己为“大国”和“强国” “如”美国,去和美国人扳腕子! (沛公起如厕!) 邓公(小平)曰:-韬光养晦,不强出头 毛公(泽东)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paper tiger, a “如虎”,a tiger made of paper) 不是“如虎添翼” 的飞虎队!美国二战时期支持国民党抗击日寇的空军? 美帝国主义是反动派(antireaction) 如果美帝国主义果真是纸老虎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 从也 。”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如果“ ”如夫人“ ”如烟“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产神秘高空远程反隐身双机身无人机绰号"神雕"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5-28 07:21
国产神秘高空远程反隐身双机身无人机绰号神雕 2015-05-27 09:48:36  来源 : 环球时报 - 环球网 ( 北京 ) 【环球军事报道】 在国内军事类媒体上,一直流传着一张中国军用飞机发展的“族谱图”,该图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后来的公开报道中得到了验证,而最为神秘的则是该图中的“高空远程反隐身无人机”。 而在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一书中,也曾明确提到过“在进行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技术研究项目研究的同时,李明还大力推动高空反隐身无人机的对外合作,基于这项合作,601所研制了‘神雕’验证机” 。 近日,知名军事论坛发布了一架外形科幻的无人机图集,由于该机采用独特的双机身设计,翼展非常大,显然是一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如果图片属实,该无人机可能就是传闻已久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高空长航时反隐身无人机——“神雕”。 从图片上看,“神雕”采用了 大展弦比 设计,机翼非常长,这样设计可以保证其在空气稀薄,气压较小的高空巡航时,仍然有较高的升力,满足飞机平飞需求。 特约军事评论员刘子军表示,所谓“反隐身”无人机,其真正核心技术依然是“空中预警能力”,尽管此前中国已经研制了 “翔龙”无人机,但由于“翔龙”的起飞重量较小以及动力系统性能有限,无法携带更多有效载荷,所以“翔龙”在航程、载荷、续航时间等方面与“全球鹰”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刘子军认为,尽管中国已经装备了 空警2000、空军200、空警500等预警机,但是由于空警2000数量有限,而空警200/500的续航能力、装备数量有限,因此我国在第一岛链之外的范围比较缺乏战略预警能力,态势感知能力非常有限,如果能够装备具有战略侦察、预警能力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除了能够大幅提升中国对相关区域的态势感知能力外,还将对中国现有的预警机体系形成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在2014年曾表示,未来的预警机可能将取消飞机背上的大圆盘,采用更小的可贴于机身的天线,向小型化、网络化、多功能化、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方面发展。 所以本次曝光的“神雕”无人机上并未出现与有人预警机类似的平衡木状和圆盘状雷达天线,很可能是采用了气动外形 与 天线阵 的共形设计。 采用共形天线可以避免或减少雷达天线对无人机本身结构的强度、平衡能力、气动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在提高飞机飞行性能的同时,可以安装足够大的雷达天线。 如果“神雕”无人机进行多机部署的话,和有人预警机可以形成多基地雷达系统,进一步提升雷达的探测精度和对探测效果。同时,大型有人预警机可将“神雕”无人机当作雷达传感器,自身则远离交战空域以提高生存性,因此“神雕”的研制对我国国土防空预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无人机代表了未来作战飞机的发展方向,其未来将向侦察、打击一体化,通用化、多任务并行的方向发展,实现战场“零伤亡”。 分析认为,目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战略侦察任务,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再结合其高空长航时特性,类似“神雕”这样的无人机平台在军事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拓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大型空中平台,未来可通过配装不同任务设备完成多种作战任务,例如通信中继、导弹预警、电子战甚至对地攻击任务等。 特约军事评论员李小健分析称,如果图片属实,那么该机在无人机的外形设计上属于全球首创,表明国产无人机在研发能力上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研发,从紧跟先进国家已经发展到引领世界无人机发展的潮流,在一些国家不断试探中国底线的情况下,国产新型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出现可以有效提升中国空中力量的防御能力,未来必将成为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保障。 所谓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通常是指飞行高度在18km以上,续航时间为十几小时、几十小时,乃至几天的无人驾驶空中飞行器。 这种无人机非常适合用于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情报侦察和监视任务。 同侦察卫星相比,它的成本低廉,还可以按照指挥员的意图在选定的目标区上空进行持续监视;与有人预警机相比,它在设计上无需考虑机载人员生理限制等条件制约,在危险区执行任务时,不必考虑人的安全问题,具有机动灵活、滞空时间长、覆盖面积广、的特点。 请见附件(图): ()1神雕(图).doc
个人分类: 物理|1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ZMY老师:《秭鳺》的真实感打动了我---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热度 1 rongqiaohe 2015-5-8 21:29
Zhu Mei-Yu《秭鳺》的真实感打动了我 ---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我已经是第三遍读《秭鳺》了,这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每一次阅读,书中的人和情节都会使我热泪盈眶。在看 书的过程中,书中的字句,不断被泪水遮掩模糊,我不断用手绢抹泪。我爱人说: “ 看你被感动成什么样子?这 番痛苦难受,还看什么?就不要再看了! ” 可是我放不下,因为每一次读,我都有一直想读下去的欲望。 对于《秭鳺》,我有许多的话想说,但是,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我感受,即为什么《秭鳺》如此感人,就是因 为《秭鳺》描述的,发生在 “ 汶川地震 ” 的人和事,非常真实。人,就像在我们身边的人,事,就像发生在眼前的 事。甚至每一个细节,都是真真切切。 然而,要写出有真实感人的作品,就需要下苦功,花时间;就需要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的情节,真实 的人,真实的地方。要达到求真的目的,就必须深入 “ 5.12 ” 地震的现场,了解震前、震中、震后的情况。还要了 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地理位置等细节。当然,赫舍里兄弟俩都在龙门山上过山下过乡,在地震灾区有 2-3 年 的实际生活。同时,在地震后,他们多次进入灾区,到地震现场进行采访,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深入灾区、全面 调研,与受灾群众亲密接触;了解地震当时,灾民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在地震第一时间的反应、自救过程、救 灾进程等。其实,这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心血,流汗;需要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还要警惕余震的 威胁,飞石的打击,甚至在某些地段进行调研,还要冒生命的危险。《秭鳺》一书中,许多段落和情节,特别是 逃亡者的心态和遭遇,是坐在电脑前,无法编造出来的。 《秭鳺》写得如此真切,可能与作者的职业相关。两位作者,一位从事生物物理学专业,另一位是工业设计专 业。搞科学技术,需要求真,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在数字上,需要习惯于精确到小数点后边若干位;在尺 度上需要精确到厘米、毫米,乃至微米,这是几十年职业生涯锻造的结果。 《秭鳺》的真实性还表现在全书高度的逻辑性。很难想象,一个逻辑思路不清晰的故事,是真实的故事。许多 不真实的东西,本身就没有逻辑性。写生活,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写战争,要符合战争的逻辑;写地震,要表现 地震的真实情况和符合灾难的常理和逻辑。许多读过《秭鳺》的人都说,《秭鳺》只要读上一遍,就会自然的, 十分清晰的记住全部的故事。这就是故事逻辑的魅力。 不真实的描述,一定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反过来,尽管符合逻辑的描述,不一定就真实;但是,真实的描述必 然符合生活的逻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看一部电影《 XXXX 》(让我略去电影的名称)。当看到男女 主角等几个人,赤手空拳打败了一百多个训练有素,英勇作战的 “ 敌人 ” 时,我的朋友拉起我手,起身离开了电影 院。编造,只能使人的智商降低;臆造,只能成为搞笑。那些描述根本就不符合人间的常理和逻辑的影视,还值 得花时间去看吗? 只有真实和真诚,才能打动人心!只有符合逻辑的故事描述,才能把读者一步步引入故事的进展,使读者与作 品共呼吸,从而产生心灵共鸣。 我为《秭鳺》讲述了真实的地震、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情节、现实的普通人、真实和真诚的感情,而动容! Zhu Mei-Yu 乙未年三月于北京
个人分类: 诗歌|28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议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聚同化异"与"求同尊异"
黄安年 2015-5-5 07:05
小议两岸命运共同体的 聚同化异与求同尊异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5 年 5 月 5 日 发布 人们注意到习近平、朱立伦会见时两人同提两岸命运共同体。朱立伦说:“ 海峡两岸同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两岸和平发展已取得很多成果,希望在 “ 九二共识 ” 基础上,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习近平说:“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 人们同样注意到,朱立伦和 俞正声 会见时说: “ 两岸在过去百年历史中有许多不幸,在台湾民众心中种下了不少心理障碍,需要更多努力、耐心及同理心来化解,他也因此提出,希望两岸除了求同存异,更能 “ 求同尊异 ” ,尊重不同的声音,才能进一步化解这些问题。 ” 习近平会见朱立伦时说 : “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 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 ,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汇聚两岸同胞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双方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关键是要 “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 。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 “ 希望两岸除了求同存异,更能 “ 求同尊异 ” ”和“ 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 ” 之间的“ 求同存异 ” 是相同的,但是各自强调的重点却是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 “ 求同尊异 ” ,后者强调的是 聚同化异。如果只有 “ 求同 ” 不求 “ 聚同 ” ,只有 “ 尊异 ” 不求 “ 化异 ” ,那么即使大陆满足了朱立伦代表国民党诉求提出的“ 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估计两岸关系依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进展,至于一旦蔡英文上台执政 , 能否确保“九二识别”的政治基础 , 则还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 台湾的政党和人民能否认真思考,能否摆脱政党轮替和大选唯上的考虑 , 可能还是个问题。 ************************** 习近平就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 2015 年 05 月 04 日 14:01 来源: 新华网 5 月 4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4 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原标题: 习近平 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新华网北京 5 月 4 日 电(记者陈斌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4 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习近平对朱立伦率团来大陆访问表示欢迎。他表示, 10 年前,在两岸关系剧烈动荡之时,国共两党为了两岸民众共同命运,冲破历史藩篱,实现和解,共商维护台海和平之道。 10 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两岸同胞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和赞扬。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 “ 九二共识 ” 、反对 “ 台独 ” 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就此提出 5 点主张。 第一,坚持 “ 九二共识 ” 、反对 “ 台独 ” 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否认 “ 九二共识 ” ,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 “ 一边一国 ” 、 “ 一中一台 ” ,就会损害民族、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我们始终把坚持 “ 九二共识 ” 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国共两党应坚持对两岸关系的正确认识,旗帜鲜明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台海和平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而复失。为此,双方可以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要充分考虑两岸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我们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我们将继续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台湾方面表达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愿,我们持欢迎态度。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两岸双方要继续创造条件,扩大同胞直接交往。我们将适时实施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来往的措施。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 第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汇聚两岸同胞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双方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关键是要 “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 。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指日可待的。我们真诚希望,国共两党秉持民族大义,承担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两岸人民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神圣责任,团结两岸各党各派和各界人士,努力开创两岸关系新未来,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朱立伦表示, 1992 年在海协海基两会共同努力下,达成两岸同属一中的 “ 九二共识 ” ,在此基础上,双方进行多次会谈,把两岸对抗纷扰转变为合作交流。 2005 年后,国民党把 “ 九二共识 ” 纳入党纲。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的建议也逐步落实到交流合作中。海峡两岸同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两岸和平发展已取得很多成果,希望在 “ 九二共识 ” 基础上,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王沪宁 、 栗战书 ,国务委员 杨洁篪 等参加会见。 http://news.ifeng.com/a/20150504/43686820_0.shtml 朱立伦会俞正声:希望两岸更能 “ 求同尊异 ” 发稿时间: 2015-05-0309:25: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右)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左)昨晚在上海会面。中新社   台海网 5 月 3 日 讯 据中评社报道,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2 日率团抵达上海访问,预定出席 3 日国共两党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朱立伦 2 日傍晚率领国民党代表团,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随后并参加俞正声欢迎晚宴。朱立伦说, 两岸在过去百年历史中有许多不幸,在台湾民众心中种下了不少心理障碍,需要更多努力、耐心及同理心来化解,他也因此提出,希望两岸除了求同存异,更能 “ 求同尊异 ” ,尊重不同的声音,才能进一步化解这些问题。   朱立伦昨晚率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秘书长李四川、政策会执行长赖士葆、副秘书长黄昭顺、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高孔廉、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 执行长尹启铭等人,于上海虹桥迎宾馆与俞正声会面,双方会谈约 30 分钟,随后并参加俞正声的欢迎晚宴。   朱立伦指出,两岸关系发展要靠大家持续努力,一代接一代、一棒接一棒,上一世代经过战乱,是比较辛苦的世代,这一代则是拚经济的世代,下一世代则是追求公义、公益社会的世代。   朱立伦说,他上次来大陆是六年前以国民党副主席身份参加海峡论坛,相信这次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会承续过去十年成果,并为下一个十年奠定基础。   朱立伦强调,从过去前辈们建立 “ 九二共识 ” ,到近十年来包括 “ 连胡会 ” 五项愿景等努力,相信未来透过年轻世代的更多交流往来,很多问题都可以获得解决。   朱立伦表示,中国大陆面对经济转型,随着环境变化,在大陆许多台资企业也开始转移阵地,在移转过程中仍需要陆方多给予协助,毕竟台资企业过去在大陆有许多努力成果,希望在此过程中能尽量减少其成本损失,期待双方有共同认知。   对于中国大陆主导的亚投行及 “ 一带一路 ” 等议题,朱立伦表示,台湾相当关切这些议题,民众普遍认为台湾应该可以共襄盛举、共同参与,如何能尽速形成共识,让台湾有正面的感受,绝对符合台湾民意所期待。   朱立伦并提出,过去许多大学生流行到欧美暑期交流或实习,若能让两岸学子以这种方式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瞭解。年轻人有想法、创意,必须提供机会与舞台让年轻人发挥,这也就是此次论坛特别加强青年的原因。   朱立伦说,两岸不论是经贸或人民的往来,都应该进入下个阶段,上个阶段注意量的增加,但这几年要考虑质的改进,例如观光客,一开始重视人数,如今开放大陆观光客自由行之后,早期以团客为主所产生负面的问题就降低许多。 http://news.youth.cn/sz/201505/t20150503_6610151.htm *******************************88 《古文尚书 · 说命》详述何为 “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 发稿时间: 2015-05-04 14:47:00 来源: 综合 中国青年网 “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 出自《古文尚书 · 说命》   《说命》(中)   原文: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义。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于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译文:傅说接受王命总理百官,于是向王进言说:『啊!古代明王顺从天道,建立邦国,设置都城,树立侯王君公,又以大夫众长辅佐他们,这不是为了逸乐,而是用来治理人民。上天聪明公正,圣主效法它,臣下敬顺它,人民就顺从治理了。号令轻出会引起羞辱;甲胄轻用会引起战争;衣裳放在箱子里不用来奖励,会损害自己;干戈藏在府库里不用来讨伐,会伤害自身。王应警诫这些!这些真能明白,政治就无不美好了。治和乱在于众官,官职不可授予亲近,当授予那些能者;爵位不可赐给坏人,当赐给那些贤人 。 考虑妥善而后行动,行动当适合它的时机。 夸自己美好,就会失掉其美好;夸自己能干,就会失去其成功。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不要开宠幸的途径而受侮辱;不要以改过为耻而形成大非。这样思考所担任的事,政事就不会杂乱。轻慢对待祭祀,这叫不敬。礼神烦琐就会乱,这样,事奉鬼神就难了。』   王说:『好呀!傅说,你的话应当实行。你如果不善于进言,我就不能勉力去做了。』   傅说跪拜叩头,说道:『不是知道它艰难,而是实行它很难。王诚心不以实行为难,就真合于先王的盛德;我傅说如果不说,就有罪过了。』 原标题 : 《古文尚书 · 说命》详述何为 “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 http://news.youth.cn/sz/201505/t20150504_6614732.htm?f2345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1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63学导式创新教学参考素材-大学生创业培训3-15南海华庭转载
ljkf 2015-4-20 14:53
63学导式创新教学参考素材- 大学生创业培训 3-15 南海华庭转载415 论学导式创新模式在大学生创业培训中的应用 张大生 黑龙江大学国际礼仪与跨文化沟通研究所 王功玲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学导式教学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对注入式的彻底否定;学导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质疑,把得到指导的自学贯串课堂教学的始终;'学在导前'、学可促导,凸显学生的创新精神,师生可相互启发,是对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学导式为主动领悟知识、熟练技能、开发智力、锻炼能力、优化品行,提供广阔的天地。1982年首倡以来在普通教育的各级各类各科教学中都有成功实践。 【关键词】先学后教 自学→解疑→精讲→演练 学可促导 师生相互启发 大学生创业培训是以自我为主体,学习动力源于自我的迫切需要,要求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大学生创业培训要求的不是灌输式的教育,只应采取引导的方式,即:学导式。教师的教学重在引导,要因势利导。 创新大学生创业培训,要实行创新的教学模式——学导式 学导式是运用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法,而且是新的教学原则、教育思想、学习和管理、生活理念。学导式的基本定义是: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运用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这四个环节不断深化,使求学者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动性——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求。不仅要培养求学者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还要以追求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格五个层次的人才智能结构优化-人格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充分展现学导式10条开放性的本质特征。 学导式是在创新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系统总结启发式等教与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和任务而设计出的、相对稳定而且简明具体的教与学活动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学导式既从结构理论突出了教与学的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与学的活动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又从策略体系突出了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完整性。大学生创业培训教学模式-学导式,突出了大学生创业培训教与学及大学生创业的生理、心理特点,紧扣大学生创业培训的特殊性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培训教学模式的新体系。 一 学导式创新的教育理念 ——把教育的基点移到了学上大学生创业的教育与学习要学能致用--用在就业、创业、更换工作、提升自身智能、开拓视野和事业上。如今,时代的发展使人的一生更换工作的次数,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平均为7次,其中,至少有3次是转换职业领域。那种把教育视作给工作做好准备的观念,已落后于时代。学会自学已成为现时代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动力源于自我广泛的多层次迫切需要,即获得高级学历文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以后转行作准备、扩大求知与社交面、充实社会生活等。大学生创业大学生不愿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并求得恰当指导、帮助;深入思考、消化,变成自身的技能、丰富自己的智能。成教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自我为主体的自学。 学导式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基点移到“学”上。“学”,要不断提高自学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要把提高自学-探索能力作为突破口。大学生创业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肯及时求导--向能人、学者和专家求教;同时,强化自我导向-- 提升意志-调节能力;反思自己的学习理念与实践、焕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大学生创业培训教师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排除实现自学目标的障碍,发挥教学设计、组织、辅导、引导、支撑、服务、咨询、激励、管理、促进作用。大学生创业培训教师需要明确:他们首先也是学习者,也需要学在导前--先要通晓教学内容、不断开拓和丰富自身的创造性,学会作大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以大学生创业培训函授生为例:他们的年龄、职业、原有学历和专业以及入学动机、爱好、勤奋程度各有不同,教师先要认真了解、才能分类指导,建立相互理解、互动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学生创业培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质,是发挥教师积极的辅佐作用--作参谋,不下指令。教师努力创设有利于大学生自学的优越条件、不向大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只给与恰当引导和调节、支撑;实行交互式教学师生相互启发。教师要紧密结合创业大学生实际,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 二 学导式创新的目标 学导式创新的教学目标是优化人才智能结构,是使求学者在德智体美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人才素质。以开发创造能力为重点,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提高品格,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不断优化人才智能结构,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和大学生,也是各类社会组织、人才开发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突出任务与远大目标及崇高目的。 大学生创业培训要优化大学生智能结构(即建构、发展独立人格,使智能的结构优化),使大学生逐步成长为不仅适应当前就业创业的社会需求、又能面向现代化和未来世界,积极进取和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各专业教学要加厚基础、拓宽口径、自学为主、突出创新能力锻炼和智能开发。学习在本质上是主动开发五元智能结构的过程。首先是感知(观察)、思考未知的新事物,进而解疑、消化吸收新知、充实心智并用身体器官包括四肢演练习得新技能;接续是反思和行动、认识和实践的持续过程。 大学生创业优化的智能结构:是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质与人格这五个层次结构的全面形成和发展优化。 三.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 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当代社会生活和学习者的需要,以实用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演练为本位、以智能开发为核心;选用教材要适合大学生创业学习、难度适中,基础理论课程以成教大学生够用为度;增加实际案例,内容与时俱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要顾及学习内容的特点并有利于大学生智能的全面开发,提供利于自学为主的学材。可把教材加工、分成许多小单元,内容要适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自学;自学指导书要明确说明各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有思考题、练习题、自测题等相关资料。 四.学导式创新的教学组织 组织全班同步、分组学习与个人自学优化组合。它会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自组织能力,形成符合大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教育环境,让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学组织的功能在于班级、小组合作与个人作用能充分发挥;能鼓励大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附;能提供促进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即良好的学习气氛、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优化智能结构。 学导式个人自学、多人异步与个别指导、小组互学与班级同步合理组合,各尽其力,争取达到各自尽可能的高水平;各得其所,都可体验到愉快与成功;运用自学为主,学在导前,求学者利用已知因素发挥潜力探究学材--质疑问难,感知、体验;并能学中求导、争取恰当引导、在独立走路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使学习方法提高有效性;教师、领导、管理者的导法来自多人异步的实际学情。 五.学导式创新的教学原则 它来自教育目的、教学任务、教学经验和对于教学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有下列六点: 1、学为主、积极主动。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动力源于自我的迫切需要;学会自我调控身心,提升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使求学者蕴藏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需要师生交互作用,更离不开大学生的主动参与。2、学在导前、及时求导。每个正常人都能感知要学的任何内容,因为其中都多少含有已知因素;从已知学未知、从已能学未能--学在导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遇到力不胜任处,及时求导;学--有导辅佐,力求实效。3、借鉴模仿、能者为师。焕发求知欲,唤起进取心,虚心借鉴,模仿复制;取长补短,讲求实效。4、因材施导、以导利学。教导者、管理者恰当诱导、指导、辅导,因材施导、因势利导,尊重、鼓励学习者;及时抓好组织、定向、示范、验收、反馈;导为学服务,以导利学,课堂时间教师少讲让大学生多学;导得方向正确、循循善诱,生动感人。5、学可促导、相互启发。求学者发展爱好、扬其所长,青出于蓝,能胜于蓝;教与学相互促进,多向交流,生动活泼,教学相长。学导式要相互启发,是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6、体验成功、创新超越。教学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成功的舞台--在自学和实践中自我超越;教者力求教出胜过自己的大学生。 六.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重在给大学生提供利于自学为主的精神条件--学习风气、明确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和物质条件。设计和运用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通讯技术手段,融声、像、动画为一体,可以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激发和保持求学者的兴趣,可直接参与操作,发挥求学者的自主性、灵活性、促进理解与记忆,快速、高效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每个求学者创设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含有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的情境,以进行密切联系实际的时、地、人、事、问题的跨专业、学科、跨时空、面向真实世界的思维与创新,进而帮助大学生能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成功。成功的教学设计重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 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是学导式创新教学过程的范式,简明实用,以演练为主线,师与生交互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运用时,机动灵活,形式多样。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大学生发展水平、教师自身水平和教学条件作某种改变,可充分发挥教师的独创性。稳中有变,变中求稳,稳在运用自学为主,学在导前、学导结合、提高自学能力与技巧。学导式教学方法体现突出人才开发智能的教育价值观,是指向发展自学-探索能力为突破口的教学目标、制约课程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程和系统步骤;是运用自学为主--独立获知、研讨、精讲、操作、实践、提高技能、开发智能并求得恰当指导,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教师要课前精心备课,全面系统地熟悉所有资源,全面了解大学生,讲究教学艺术,把学导式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实践。 1、自学。抓纲务本(教学大纲和课本)边看学材、边思考。大学生自己能答、能解决的问题,就由大学生自己解决,尽可能从已知求得未知,要弄懂来龙去脉。提倡动口、动手、动脑,做学习笔记。通过打标记、划线、批注、摘要、归纳等明确重点。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想象、探索,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变一般性的预习为探索性的自学。独立克服困难,并注意求得恰当指导,发展自学-探索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优化智能结构是重心。 2、解疑。“学贵有疑”,对难点、疑问可互相质疑、答疑、探讨;大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解决疑难问题,从中获得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大学生自己提出来。大学生大多能够提出问题--把问题陈述、呈现出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交流各自的发现、解答和建议,并进行尝试性检验。解疑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机制。 3、精讲。课上大部分时间是求学者的学习活动,要对大学生“察颜观色”,获取大学生的反馈信息。大学生不能理解之处,正是需要教师点拨的重点。讲深讲透,少而精,重在引路。对成教学院要有吸引力,主要讲重点、难点、基本定义、原理、指导自学方法和技能技巧。宁可步步引导而不直接灌输知识、提供结论。及时恰当处理,可事半功倍。课后要及时分析、总结教学经验。 4、演练。包括复习、巩固、作业、练习、操作、实践、改错、运用、小结。在演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反映着学习的效果,此时的教师侧重验收---检查、批改、评价、总结;及时反馈,观察并记录大学生的表现,因材施教进行辅导,掌握创业大学生动态。演练是学导式教学结构的重要部分,是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深化智能--提升他们的自学-探索能力和革新-创造能力、提高品格的重要一环。[总之,学导结合、多法互补:课内外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学法和新技术、新手段、组织形式与教学艺术,如:直接感知、直观法;实践操作、实际训练法;欣赏、发现、探究法及相应讲解、语言传递信息法等等,方法灵活,做到教学有法,但不死板,贵在得法。] 八.学导式创新的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 以自学为主,注重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多利用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手段,函授与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能使大学生创业在不同时间、地点能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自由地接受教育进行学习,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最优秀的教师教学, 解决我国杰出理论实际结合的教师的短缺矛盾。要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开展各种应用性、技能性竞赛,凸显操作能力的优势,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增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改革僵化的学制管理,可实行弹性学分制,使大学生创业培训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多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九 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考核与评价 大学生创业培训教学评价贵在及时检查、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大学生的学业。在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可及时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要采用教与学双向检查评价的方式。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大学生共同参与检查、评价;各校之间和职能部门可相互间隔检查评估。大学生创业大学生以自我评价为主,兼顾他人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结果性评价;以综合性评价为主结合单一性评价。评价的目的,对于成教大学生不是比较优劣,而是促进、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和优化智能结构,及时诊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评价要体现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等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激励功能、支持大学生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尊重个体差异并贯穿学习全过程,有助于大学生发现自己,大学生学会作评价的主人,提高自我责任感,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学导式考试与评价要促进人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培训考试大多闭卷,应增加开卷和操作考试、平时考察(作业、论文、答辩、实习实验报告、项目设计、调查报告、单元考核等)并重。采用平时学习的连续考核评分制:用口头提问(口试、考查)、书面检查(书面作业等)、实践检查(考察性实验作业等);不靠一次考试定终身。突出能力评价,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和智能开发,使大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既要“严”,又要“活”--经过模拟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同时获得实践锻炼。按实际掌握的知识(减少记忆性的内容,增加理解性、综合型、应用性的内容)、技能的程度和智能发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品质人格等)水平进行考察考试。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标、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培训的教学评价标准。按照标准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判断教学计划、活动及结果的价值或特点,了解每个大学生进步的快慢与学习程度的变化来反映大学生的发展状况。现行的考试方式主要问题是偏重测试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人格的评价与提升。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与水平要求等等的不同,要分别采用闭卷、开卷、口试、论文、上机等考试方法。评分应把自学考查检测与平时成绩计入总评成绩。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可能用百分制考试的具体的分数来准确衡量,这种百分制会束缚活生生的大学生个性。建议采用5级分制:5分即优秀(有创新、创见、实用并能带来社会与经济效益);4分即良好(能灵活运用所学,解决课本尚未出现的问题);3分即及格(能正确理解、记忆、操作所学内容);2分即不及格(不能理解、记忆、操作所学内容);0分(未学、故意歪曲所学)。 师与生均有权出题、有权评分。利用电脑联网,建立个人学习档案的实名制,各项考试积分连贯记录。公开透明供有关方面查阅、复核。要能具体说明智能结构各层次的发展与完善程度、质量与数量及其优缺点;发挥评价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调节、激励和促进管理作用,以评促学。 学导式博采众长、体系开放。积极吸收相关学科的先进经验,不断充实、创新,超越。学导式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用于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课外活动 . 学导式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必将为创新大学生创业培训、及早培养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并能探索创新型的学生,是实现“高教创造”的重要途径。 [本文经学导式教学法首创者刘学浩教授悉心修订,特此鸣谢] —————————————— 【参考文献】 顾明远总主编《比较教育丛书》,吴文侃主编 《比较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童潇.走向学习型社会----社会发展的第四级台阶[M].上海三联书店,2004. 连玉明.学习型社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钟启泉主编 高文著 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美]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 世界著名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百家评解[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个人分类: 学导式创新教学|1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万米级载人潜水器项目负责人崔维成:"我想向中国科技界作个示范"
热度 1 kexueren07 2015-4-10 00:23
“到今天,我认为 11000 米级载人潜水器项目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三月一个周末的午后,刚刚出差回沪的崔维成教授坐在上海交大浩然科技大厦的咖啡厅里,告诉记者。如同窗外这个季节的春草破土、春花盛开,他从事了将近二十年的中国载人深潜事业也已走近令人喜悦的收获期:在率领“蛟龙”号团队取得 7000 米级海试成功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带领新团队先后募集了数亿元民营资本投资科考母船和 11000 米级载人潜水器项目,申请的“载人深渊器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去年也获上海市科委重点立项。如今,他的团队正着手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准备明年冲击马里亚纳海沟; 11000 米级的载人潜水器“彩虹鱼”也计划赶在美、日之前,将科学家带到全球大洋最深处。 引入社会资本与国家立项对接 从曾经的 702 所所长,“蛟龙”号总体与集成课题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和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到如今的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见证了“蛟龙”号从 1992 年开始立项到 2012 年成功完成 7000 米级海试的全过程。在对“蛟龙”号研制和海试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的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我们中国不缺人才,技术问题也不是主要障碍,重要的是给科研人员提供什么样的研究环境。像‘蛟龙’团队实现我国载人深潜从数百米至 7000 米的巨大跨越,依靠的不是多少海归博士、博士后,而更多是一群齐心协力的普通人。”此外,“蛟龙”号花了十年时间立项、十年时间研制,“大块的时间被落后的科技体制所耽误,真正有效的科研时间只有五、六年。”在崔维成看来,要改变这种现状,既要国家层面推动的科技体制改革,也需要科研人员发扬主人翁精神。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向科研人员演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目前他正一级级调动个人、家庭、朋友、学校、市级和国家级主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我国万米载人深潜事业的发展。他希望这一次,能用个人的努力为团队成员排除来自经济压力和行政事务等各方面的干扰,使他们能像当年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那样,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 “我们的科研人员往往会强调客观条件的重要性”,崔维成说:“我想以一个普通教授的资源,向中国科技界作个示范,说明对于科研人员,给定一个基本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还是可以做事的。”如今看来,在前沿科技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与国家立项对接,这条融合市场与体制力量共同支持前沿科学探索的道路,在崔维成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已经走通了。“现在的形势下,你走得越远,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往往越大。”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崔维成这样总结。 马不停蹄追赶学科领域国际前沿 从 2002 年到 2012 年,崔维成在中船重工 702 研究所度过了十年时间,也取得了“蛟龙号”研制成功的辉煌业绩。然而,由于“十一五”时期的认识局限,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中没有列入进一步追赶国际先进技术的深海装备项目,而把我国研制重点放在了补基础的“国产化 4500 米载人潜水器”上,重点解决引进设备的国产化等问题。但在“蛟龙”号海试过程中,他看到国际同行已经在研制 11000 米级的载人潜水器,意识到如果中国把全部力量都放在研制 4500 米级载人潜水器上,中国与国际上该领域的领先水平相比,又要落后许多。理想要将自己所从 事的学科研究带领到国际前沿水平的崔维成考虑到如果自己单独分出来,再组织招聘一组新人,这样不会太影响 4500 米载人潜水器项目,但可以同步做 11000 米级载人潜水器的项目,把国家原来“串联”的两个项目改成了“并联”,能够争取到追赶国际深海高技术领先水平的“黄金十年”。在许多人不解的目光下,他离开了 702 所副局级待遇的职位,另起炉灶,带着从自己家里和兄弟姐妹及同学处募集来的共四五百万现金作为团队成员的先期启动经费,找到上海海洋大学作为挂靠学校,唯一的要求就是上海海洋大学不干预他对团队成员的内部管理。 上海海洋大学给崔维成的年薪是 60 万,他自己仅留 20 万, 40 万捐给了项目,“以此向学校证明我是个好人,可以获得学校更多的支持。”崔维成笑侃。 “担当”成为项目起飞“第一桶金” 在媒体的帮助呼吁下,仅花 4 个月时间,就有国内的民营企业家愿意出资两亿多人民币用于设计和建造 11000 米级载人潜水器的母船,崔维成答应给船东的回报是建成后的着陆器、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交给他们运营管理。上海海洋大学也为崔维成团队提供了 3000 多万元的学科发展经费,用于购买研制 1 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 3 台万米级着陆器所需的设备。据介绍,这两者既是独立可用的调查装备,也是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的验证平台,无人潜水器也可作为载人潜水器保驾护航的救援手段。“这样,从技术攻关上我们就可以由浅入深,从而也达到培养设计团队的目的。这样的条件是当年‘蛟龙’号研制时所没有的。而且,‘蛟龙’号当年只有自救手段,没有它救手段。”说到这里,崔维成信心满怀。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崔维成教授希望提前启动载人舱的研制工作,大约需要 3000 万— 5000 万元人民币。通过媒体的呼吁,他获得“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资助,提供给公司的回报则是项目的冠名权、知识产权等品牌经营、市场开发权利的让渡。崔维成同意了。“我本人不想从这个项目中得到任何物质回报。”他明确地向记者表示。 如今, 1.1 万米载人潜水器的各项关键技术研究在他的团队中已经全面展开。据了解,我国国家层面很可能在“十三五”期间设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最早于 2016 年立项。在这个项目中,载人潜水器的核心部件——载人舱研发难度最大。而先行一步的崔维成团队,已基本完成了用“马氏体镍钢”建造载人舱的设计工作。这种超高强度材料的屈服强度达 1700 兆帕,远高于目前常用的高强度钛合金。崔维成已与生产“马氏体镍钢”的芬兰企业接洽,如资金到位,载人舱即可开工建造。 我们的访谈约在位于徐家汇的浩然科技大厦进行,是因为第二天崔维成教授就要赶往远离市区的临港新城上海海洋大学校区。为了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平时他几乎天天住在学校给他提供的宿舍里,周末才回市区的家。他们一家至今住着六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说服家人拿出了全部积蓄两百万投入到项目先期的运行中。正因如此,当崔教授说:“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这个项目是否能做下来,关键在于我和我的家人。如果我能保证我心中的私欲不膨胀,我的家人不从中谋利,我相信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时,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位高级的科技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投入了个人所有的担当。“奉献从我做起”,这是他取信团队、取信社会的基础,也是支持这个不完全依靠体制资源运作起来的项目起飞的“第一桶金”。
18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确认中方提交"追逃优先名单"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3-27 12:47
美国确认中方提交追逃优先名单 目前已经有一名中国人在中方的帮助下在美国被逮捕,23日她得以暂时解除拘押状态,“回家”候审。 2015 年03月27日06:23 来源: 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旧金山3月26日电 : 美国国务院周三确认,中国已经向美国递交了一份贪腐嫌疑人名单。其发言人说,中方同意将提供更多证据,帮助美国追踪、起诉或者遣返嫌犯。 根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莎琪(Jen Psaki)周三说,希望中国继续提供更多证据和情报,确保美国执法部门调查和起诉相关腐败案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虽然中美双方都没有对该名单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至少目前已经有一名中国人在中方的帮助下在美国被逮捕。 而美国媒体提及的这个中国人,则是3月17日被美国联邦当局拘捕的赵世兰。她受到移民欺诈和洗钱等指控。但是,据媒体报道,23日她得以暂时解除拘押状态,“回家”候审。记者当天给赵世兰在西雅图的律师事务所打电话,对方回复,已经与对方签署合同,不能透露任何个人信息。据了解,她未来将在加州洛杉矶市联邦法庭接受司法审理。 赵世兰,今年51岁,2001年与丈夫乔建军离婚。乔建军曾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河南分公司周口直属仓库主任。美国司法部指控两人涉嫌向美国转移赃款并通过欺诈获得美国投资移民签证。 根据美国司法部门声明,赵世兰及乔建军通过中国粮食仓储部门洗钱,并利用非法所获资金在美国购置房产。司法部明确指出,乔建军曾在该机构任主任一职长达13年。目前,乔建军依然在逃。 在赵世兰被捕后,她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两处房产曝光,一处位于纽卡斯尔市(Newcastle),另一处位于贝尔维尤(Bellevue)。根据驻在西雅图的媒体同行介绍,位于纽卡斯尔市的房屋是两层楼,占地面积928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与另一处房产相隔6.6公里。他曾经前去两处房屋做了实地探访,拍照,并且与附近居民聊天。 赵世兰被捕后,美国媒体集中进行了报道。北加州发行量最大的法律报纸集团Daily Journal工作人员莱昂纳多接受采访时说:“赵世兰案件是中美在抓捕罪犯方面进行有效合作的新突破。此次案例发送一个信息,美国也许再也不是中国贪官的天堂,不管他们会带来多少钱。”他说,“希望这是中美双方签署正式引渡条约的开始。” 美国司法部官员上周表示,在无引渡条约情况下,可以以洗钱和欺诈性移民为由将赵世兰驱逐出境。 据报道,美国高级官员将在今年8月份与中方会面,共同探讨将涉嫌偷盗巨额政府资产的中国官员从美国引渡回国。
个人分类: 其它|1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MATLAB绘制中国地图
lwsgg 2015-3-15 15:42
如何在MATLAB中绘制中国地图了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MATLAB自带的map工具箱。直接在命令窗口输入 geoshow('***.shp') 就可以显示出中国地图了。***.shp是地图数据文件。geoshow命令的用法可以在MATLAB的帮助菜单里搜索到,因为我对map工具箱的用法还不是很了解,也就不多讲了。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下相关的用法。我国的地图数据可以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站上下载,网址是 http://nfgis.nsdi.gov.cn/ 。 用这种方法绘制的地图如下图。在绘制中我添加了一级河流的数据。还可以添加省界,地区界等数据。这些数据均可以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站上下载到。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m_map工具箱。该工具箱需要自己下载安装,下载的地址是 http://www.eos.ubc.ca/~rich/map.html 。m_map是一个功能很强大的工具箱,它提供多种投影方式,而且用法也很简单,容易上手,更重要的是,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绘制自己的数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它的使用说明。就在上述的网址上就有。但是m_map提供的边界数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数据是按照国家单个给出的,如果想画出世界各国的边界,就需要把每个国家的数据都下载下来,很麻烦。 网上有如何利用m_map来绘制行政边界的说明,例如下面的这个地址的作者就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将下载的.shp文件通过mapinfo转换成.dxf文件,利用已编译好的fortran程序,读取经纬度信息,输出.dat文件。导入matlab空间( http://hi.baidu.com/blucas/blog/item/2f34c1fd48417087b901a014.html )。 如何通过mapinfo软件来转化.shp文件我没有尝试过,因为还要学习mapinfo的使用,对多数人来说,这也是很不方便的。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功能强大的MATLAB来直接读取.shp文件的内容,命令就是shaperead。只要我们下载到了数据,就可以直接利用MATLAB来画图了。下面给出提取边界信息的简单程序。程序的后面三段即为m_map工具箱的命令。 a=shaperead('bou1_4l.shp');%读取shp文件的内容 bou1_4lx= ;%提取经度信息 bou1_4ly= ;%提取纬度信息 m_proj('Lambert Conformal Conic','lon', ,'lat', )%选择投影方式 m_plot(bou1_4lx,bou1_4ly)%绘图 m_grid%添加坐标 绘制的结果如下,与上图类似,也画出了一级河流,区别是使用的Lambert投影。
7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论文写作中"but" 和 "however"的区别
热度 4 LetPubSCI 2015-2-25 16:05
Difference between but and however. I see a lot of clients writing however when they mean but. The truth is that they do mean the same thing. However, they are not the same kind of word. But is a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It can link two independent clauses together. However is not. However is more flexible and has more possible meanings. I ate my apple. I was still hungry, however. I didn't eat again. This is equivalent to, I ate my apple but I was still hungry. I didn't eat again. The point of the sentences is that the apple didn't satisfy the speaker's hunger and not eating again is just an extra detail. I ate my apple. I was still hungry. However, I didn't eat again. This is equivalent to, I ate my apple. I was still hungry but I didn't eat again. The point of the sentences is that the speaker decided not to eat even though he or she was hungry and eating the apple is just an extra detail. So if we have a run-on sentence that goes I ate my apple. I was still hungry, however, I didn't eat again, then we can't tell exactly what the original writer was trying to say. Think of but as an arrow that only points to the right →. Think of however as an arrow that can point to the right → or to the left ← depending on context. Because however can mean different things depending on how it is placed in the sentence, we must be more careful about where we place it than with but. 此博文由LetPub编辑原创, 进一步了解, 请点击查看: www.letpub.com.cn SCI论文英语润色 │ 同行资深专家修改 │ 专业翻译 │ 格式排版整理 │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LetPub中文官网: 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but )
8397 次阅读|6 个评论
使用jquerymobile时,如何让data-rel="back" 返回时不再刷新页面
hillpig 2015-2-18 16:03
先说结论: $(document).on('ready', function(){ //这里是你的事件 });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看一下page的事件顺序,可参考: http://www.gajotres.net/page-events-order-in-jquery-mobile-version-1-4-update/ http://www.gajotres.net/page-events-order-in-jquery-mobile/ 这里做个截图: 注意上图中的complete对应的是ready()事件。 可以利用 event.zip (或者看这里: http://jsfiddle.net/Gajotres/QGnft/ ) 里面的方法来查看事件顺序: pagebeforechange!! page1.html:53 page1 - pagebeforecreate!! page1.html:40 page1 - pagecreate!! page1.html:44 page1 - pageinit!! page1.html:48 page1 - pagebeforeshow!! page1.html:73 page1 - pageshow!! page1.html:77 pagechange!! page1.html:57 document ready!! page1.html:88 event.returnValue is deprecated. Please use the standard event.preventDefault() instead. jquery.js:6846 window.onload!!! 我给增加了一个window的onload事件,注意:window和document的事件区别,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f1a3280102uyxp.html 一个完整的主页面调用为: a href=detailactivity.html?id=8 data-ajax=true data-transition=flip id=8img src=http://www.gobaby.im:9090/gobaby/img/icon/todo.png class=activity_img height=200px 返回页面为: a href=javascript:void(0); data-rel=back class=ui-btn ui-icon-arrow-l ui-btn-icon-notext ui-corner-all返回 另外判断是否返回的js代码为: $(window).on(navigate, function(event, data) { alert(navigate); if (data.state.direction == back) { alert(User navigated back.); } }); 其他一些有用的链接: http://api.jquery.com/ready/ http://demos.jquerymobile.com/1.2.0/docs/api/events.html http://api.jquerymobile.com/mobileinit/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4468659/jquery-mobile-document-ready-vs-page-events/14469041#14469041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5175350/is-there-an-event-that-occurs-after-data-rel-back 加我私人微信,交流技术。
个人分类: js|15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小刚炮轰国内娱乐圈"下贱"为人做嫁衣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2-16 21:17
冯小刚炮轰国内娱乐圈 下贱 为人做嫁衣 2015 年 02 月 16 日 06:32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一向言辞犀利的导演冯小刚,最近公开炮轰综艺大电影是电影行业的“苍蝇”,并因此与《人民日报》对掐,称其“袒护这种忽视电影创作规律的电影”; 在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的录制现场,冯导再一次狠批国内娱乐圈哈韩媚日,称“日韩明星结婚、自杀都要大版面登出,而日韩媒体却对中国的明星不怎么报道,这不是下贱吗?” 而当晚数名美少女在台上表演歌舞时,冯小刚表示表演缺乏深度,内容雷同韩国女团;同时他也展开话题,指出此前在执导马年春晚时一度面临“国内大腕多才多艺的太少,找不到人表演”的尴尬局面。   冯小刚批评国内娱乐圈太“下贱”:腆着脸给人家做宣传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韩甚至欧美明星在国内开通社交账户、频繁露面演出,进军大陆市场俨然已成为外国娱乐圈人士眼中“捞金”的重要途径。而每当这些国外明星发布新动态时,国内的娱乐圈必定会跟风报道,在粉丝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使之成为新闻热点。而此次冯小刚又在点评选手表现时有感而发,指出正是国内娱乐媒体助长了这一局面 : “现在的娱乐版面都有一大块栏目是关于日韩明星的一举一动,谁跟谁好了都要连篇累牍的登出来;然后我就问了韩国、日本的媒体朋友,在他们国家的电视、网络有没有专门关于中国明星的版块?他们都说没有。”   调查显示,华人娱乐很难在国外深层次“渗透”,更不能妄想在“别人的地盘”建立文化产业链,这与日韩等国十分注重文化产业保护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针对这一现象,冯导接着点评道:“中国人有时候显得好像很有志气,去砸日本车;但有的时候又很没有自尊心,我们国内天天宣传人家的明星,人家都不宣传你,这不是下贱吗?” 此前也曾有专业人士在采访中提到:“大量的外国明星涌入内地娱乐市场,一定会挤占演艺资源和消费市场。但国内娱乐圈好像一点也没有警惕这个现象,继续帮人家卖力宣传,就是为了“点击量”和“赚快钱”;而如果等到华语娱乐圈都是外国人的时候,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将受到十分严重的损害。”   华语娱乐圈抄袭成风 冯小刚指导春晚曾遇尴尬局面   除了狠批国内娱乐媒体外,冯小刚也毫不客气的指出华语明星们喜欢抄日韩甚至欧美明星的表演:“国内的演员和歌手都是学人家韩国的,韩国人又是学美国的,到中国都是第三手第四手了。”据了解,当下国内的一些多人唱跳组合,不仅在团员数量、打扮风格上“学习”日韩团体,甚至在表演内容方面也全套模仿;更有许多华语歌手的专辑封面以及歌曲旋律、 MV 情节设计等,都曾被指抄袭欧美流行音乐;除此之外,影视剧剧本也常常被网友指责“情节过于雷同”。   而趁“羊年春晚”的开播之际,冯导也顺势提起去年作为春晚总导演 , 称陈道明曾向他提出建议“用演员组织一个小乐队,自己唱歌自己演奏”,以期望能够带给全国观众惊喜;但当冯小刚筹备时才发现:“陈道明拉手风琴、弹钢琴都非常好,但是要找五个跟他一样,又具备一定知名度的顶级明星,实在找不出来。”一席话透露出冯小刚在执导春晚时经历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我国的娱乐圈亟待一批“全能”的表演人才这一现实。 相关新闻 : 王岳伦大方回应冯小刚炮轰 爸爸假期 非综艺电影 冯小刚炮轰综艺电影:五六天拍一部电影失了诚意 冯小刚与媒体因综艺电影打嘴仗 片子火爆不受影响 冯小刚炮轰综艺电影 一部几天拍完挣好几亿让人心惊 我看你有戏 冯小刚成最严导师 不光看脸还得有戏 延伸阅读 : “综艺电影”被指扰乱市场 冯小刚:这事不怨观众 秀恩爱也长久 ! 娱乐圈超有爱明星夫妻 冯小刚炮轰宋丹丹审美有问题 两人多次对掐 冯小刚:对春晚的改变有 10% ,就是个人的突破 高圆圆赵又廷拥吻遭炮轰 黄海波 : 人家是真情侣
个人分类: 其它|2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打通天通苑邮局挂号到户"最后一公里"
热度 1 黄安年 2015-2-4 08:33
打通天通苑邮局挂号到户 最后 一公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5 年 2 月 4 日 发布 昨天下午,我到 天通苑东一区邮局取到了挂号邮件,出示 邮件领取通知单和身份证,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对无误,并将我的身份证号输入电报相应位置,很快取出了邮件,我在事前打印好挂号清单上的我的号码栏目中签字领取。 联系到发信人能够一路跟踪和通报,我觉得这邮路就怎么在“最后一公里”处给堵住了呢?看来除服务态度外 , 还有一个软件技术更新换代的问题。 如果挂号投递一开始就有手机或电话自动通报服务 , 这不就解决问题了,无需邮局到了挂号信件,输入电脑,打印系列 , 书面通知领取等,从一开始投递起 , 受信方就会获悉的。即使开始投递时没有及时通报 , 到达受信邮局后 , 也该随即通报受信人 , 这在电脑软件开发上并无困难,民营的顺风快递都能做到,国营的邮局怎么做不到呢。 非不能也 , 是不为也。不作为祸害可谓大焉 ! ******************** 望挂号信件的邮件领取通知单成为新“常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5 年 2 月 3 日 发布 1 月 26 日 , 我的热心网友 ZSL 给我发来电子邮件说 :“ 前几天看您的博客上找《红旗》杂志 1959 年第 3 期,今天我在孔网上找到了,已经给您发去一本,是挂号印刷品,大约一周后收到。 ” 1 月 27 日 , ZSL 又告诉我“ 挂号印刷品 运单号码: SA 07135016331” ZSL 担心我没有看到,在随后的几天里又接二连三地发来电子邮件和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或发短信 , 通报和提醒,说这挂号件什么时候已经抵达天通西苑邮局、什么时候已经向天通东苑邮局发送( 1 月 30 日 ),什么时候已经到达天通东苑邮局,不知情的人 , 以为她就是邮局的工作人员。 1 月 31 日 下午,我持有她通知我的 挂号印刷品 运单号码: SA07135016331 到天通东苑邮局查询,工作人员从电脑上查后告诉我:“还没有到我们这里”。 ZSL 昨夜发电子邮件通报我: 2015 年 02 月 02 日 23:22:09 挂号印刷品 运单号码: SA07135016331 2015-02-01 12:19:24 到达【北京市天通东苑邮政支局】 其实, 2 月 2 日 下午,在邮局为我们准备的邮件箱里,我就意外地看到了一张久违了的邮件领取通知单 , 这号码和 ZSL 提供的是一样的,这张久违了的通知单说明 , 挂号信件真的到达东苑邮局且由邮局通知我了,既然通知了得赶快取了 , 否则不知什么时候又以“查无此人”“无法投递”被退回了。 挂号邮件不给送上门 , 不打个电话通知或者手机通知 , 倒也罢了 , 发个“邮件领取通知单”让受信人知情,这是邮局的本份 , 怎么麻烦发信人一再做本该邮局做的事情呢。 本来发个“邮件领取通知单”是服务的常态,好久没有了,希望以此为契机,成为新“常态”。 令人纳闷 是 , 既然发人处能够随时知晓信件的流程 , 为何到 通苑邮局 最后一公里 就受阻 , 问题在哪里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865041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2871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态风险评价概念
ryj 2015-1-22 10:30
关于生态风险的概念性: 风险源释放的胁迫因子有:扰乱、污染、沉降效应、切割廊道作用、演替、病原体、营养物、有毒物质; 生态受体的暴露方式有:栖息、物种多样性、景观破碎化、景观单一化、景观连通性、生态脆弱。
1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香港占中事件”的再思索
热度 2 yurongming 2014-12-16 13:35
前几日,在博文 “ 香港占中及其他 ” 中回答一个评论者,我说: “ 在这次事件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 我表示要另写一篇博文进行叙说。结过,却因为在网上看到各大媒体“精彩”的表演,使我平息了写博的冲动。今天,看到许培阳博主标为“香港暴乱平熄”的博文,我如鲠在喉的话终于还是再也倾忍不住。 为什么我说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众所周知,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历史,始终脱离不了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最后,也是大家所熟悉的结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说,推翻暴政不好吗?但为什么又总是这样的结果? 其实,我相信所有起来反抗暴政的人,最初,都是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再动人的理论、再新的中国,也免不了要有新的统治阶层;有了新的统治阶层,于是又有了新的压迫。 难道,我们就永远不能打破这种强加给全体中国人的命运诅咒? 香港占中事件,让我看到了新的政治改革的曙光。 是的,那就是转换思想,以现代文明的思想来引领我们的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并不是先天就注定,只能对抗,不能共同生活。现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是文明与和谐,什么是和谐?难道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难道谁反对谁,就一定要杀个血流成河? 无可否认的是, 口号喊得再动听,我们也不过还是处在一个专制统治的时代 。若要问,专制统治就一定比不上民主统治吗?这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争论都难有一个最终的结果。关键是,有专制就必然会有压迫,拿什么来制衡,来阻止种种不合理的压迫? 香港占中事件,透露出新的政治改革希望的萌芽:一方,大家觉得政治管理体制不合理,于是就起来抗议,正面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不是暴动,不是为了制造混乱,不是为了搅乱生活,而是争取世世代代、子子孙孙能有更和谐美好的生活。另一方,作出解释、作出一定的让步和承诺,努力改革不完善的政治制度,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吗?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多数媒体,包括今天看到的许博主的博文,都还混搅在老一套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漩涡。而政府,还不能提供更宽容的对话环境,还是以一种略带俯视的姿态来面对抗议、面对要求公平的抗争和呼喊。要知道, 每一缕冤魂的背后,都有一份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都有一份永远难以平息的怒火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英明的政府,我相信,您们带着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文明的方向奋勇拼搏!我也相信,在这种真正“以人为本”、相互尊重的平等政治对话中,大家的生活将越来越美好,将越来越和谐,将永远没人能再掀起动乱、恐怖和暴力的漩涡。
个人分类: 其他|2608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性、通奸及爱情神话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carlcat 2014-11-28 18:21
新近落马的山西二名女官员,因被当局戴上“通奸”的帽子而备受瞩目。自2014年夏天起用的这项罪名,总算实现了“男女平等”。 “ 通奸”是曾经的法律用语,该罪是对冲破婚姻和道德约束者的严厉审判。将因情而生的两性关系贬称为“奸”,足以显示立法者强烈的道德立场。奸者,不伦之性关系也。在文学家笔下,不道德的行为背后,人性的迸发与挣扎,才是重点。由恋爱、婚姻一路下去的故事,不免令人乏味,“背叛”才是吸引人的主题。诸多规行矩步的人,也乐于观赏别人斑斓多姿的情感风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通奸”是一件大罪,足以令当事人身陷囹圄,身败名裂。1997年新《刑法》废除此罪,代之以“重婚罪”。赞之者称这是尊重性自由,不以法律越俎代庖道德之事;毁之者则言,就此将打开潘多拉之盒,性魔鬼将肆虐神州。十七年来的社会演变,似乎印证了反对者的预言:中国正处于空前的性混乱, 忠贞是忠贞者的墓志铭,放荡是放荡者的通行证 。在解除对配偶的忠贞束缚之后,人们进入了“我的身体我做主”的自由状态。 但废除通奸罪并非肇因,人性沦丧、道德大崩溃才是性混乱的根源。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一个无道德社会,法律注定形同虚设,无论其法律条文何等繁杂严苛,都难以发生实际效用。 按照法律解释,通奸是指已婚人士与配偶以外异性发生性行为,其要点是: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无欺诈、胁迫之因素。在一个人性正常的社会里,取消通奸罪确实是一大进步,它保护了公民的性自由权利——法律从道德领域退出,让舆论及道德约束维持两性关系的稳定。 在中国,官员与异性的通奸,却属于一种特别的情形。貌似你情我愿,情至性起而同床共枕,实则是权力与色相互为诱因的合谋,双方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在做,其中的交易动机可谓心照不宣。看似两人的私密行为,其实是权力与性赤裸裸的勾兑。 本应自愿产生的自然而然的两性关系,变成了直接的利益博弈游戏。在诸多情形下,官员是唯一的赢家,因为他付出的仅仅是权力成本而已,那是由沉默的纳税人支付的。 官员对性的追逐和获取,几乎毫不费力。他们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不需要展示个人魅力。美或丑、有无气质,这些不可或缺的性吸引元素一点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浑身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不受限制的权力,会让人产生绝对的自信与魔力。他们几乎是手到擒来,对权势者性邀请的拒绝,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毋庸置疑,委身雄性官员的那些女人,当然是这个腐烂社会的寄生虫,放荡就能获得他人劳作一生也难以得到的财富和享受。就欲望的满足而言,雄性官员与女通奸者都是大赢家,他们是权力所有制社会财富分配模式的最大受惠者。 官方高调使用“通奸”一词,以为给予了官员严厉的处分——甚于对老百姓的性道德要求,实属高举轻打,既淡化了性腐败的危害——剔除了权力的主导诱因,又免除了官员的道德负担,甚至还会让人们对通奸者产生“性情中人”的误判。该罪名让人们误以为“通奸”双方是“两情相悦”,这无疑给权力与性的交换涂上了一层浪漫的光泽。如此一来,一桩桩无耻的权力交易,摇身一变而为普通的性爱绯闻。毫无疑问,官员是此种污名化的受益者。 愿意被通奸的女人,绝对是性交易的受益者。她们知道怎样通过委身官员而获取最大的利益,她们轻而易举获得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同时还享受着权力的庇护。相比丰硕的收益,不道德的罪名可谓轻如鸿毛。 通奸的后果,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当官员满足不了女方的利益需求之时,你情我愿就变成了诱奸、欺骗,甚至演变成床上反贪的闹剧。要想通奸顺畅,官员须在上升通道中运行,并有足够彪悍的主宰能力。 “与多名上下级保持情人关系”。二女官员的“通奸”丑闻,提供了观察中国官场的另一个视角。在雄性官员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必然出现越来越多的雌性官员,此乃“日后提拔”之后果也。越来越多的雌性官员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不断高升的呢?答案是与上司保持性关系。这种无条件顺从的性进贡,正是上司所需要的放心礼物,更重要的是,女方可以借此保持与通奸者的亲密感,最终成为权力链条上的知己。至于与雄性下级保持性关系,当是雌性官员征服欲的需要,她们要通过捕获尽可能多的下属来证实权力的威力,无须讳言,当然也是为了满足亢进的性欲。因为,性欲与权力成正比。 洪水般泛滥的官员通奸丑闻表明,中国官场已处于绝对无道德状态:权势阶层业已取得逾越道德和法律的特权,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交配的权利。不受约束的权力,把一个个系统和单位变成了自己的性部落;普遍存在的赤裸裸的性勾兑,编织起性-权力分配王国。糜烂的权力,加速整个社会的流氓无赖化进程,并彻底摧毁了残存的一点廉耻和道德。 “通奸”,这个附着于失势的道德指控表明:一个官员若没有别的问题,性就不会成为政治炸弹。 习大大爱着彭麻麻 这样的爱情像神话 彭麻麻爱着习大大 有爱的天下最强大! 几乎要喊出“有爱者得天下”的口号了。性能击倒对手,也能树立偶像。在官员普遍“通奸”的背景下,突然冒出来的“大大麻麻”的“爱情故事”,便有了特别的意味。
1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唐僧最牛海归的十大理由
jysxyl 2014-11-7 08:17
唐僧去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去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理念的过程,也就是留学的过程,最后学成归来。唐僧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海归”,而且,这个“海归”很不简单,资料显示,他完全可以堪当史上最牛的“海归”,下面一起来看看理由吧。   1、留学仪式最牛。 唐僧取经离开长安,是李世民亲自审查、考核、录用的,由最高统治者亲自选拔留学生,再亲自拜送启程,这等最高规格的仪式,除了唐僧,哪个留学生能够享受得到?   2、后台老板最牛。 唐僧曾是国际最高军事首领、真正的世界霸主、权威学科掌门人#8213;#8213;西天如来的嫡传,如来掌握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组织,法力无边,从理论到实践,能力超人,放眼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军事上,软件硬件都是相当了得的,就是那座下的几百罗汉,个个都是绝顶高手,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也对如来恭恭敬敬的,可见如来的厉害。唐僧是如来的入室****,看如来的面子,谁也会敬他三分。唐僧在留洋前,国家元首李世民与他是拜把子兄弟。从古到今,由这种特殊背景的留学生,仅只唐僧一人而已。   3、交通工具最牛。 他的坐骑白龙马是龙太子,乖乖,他就这样十几年一直骑在中华民族的图腾身上,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替他说声#8213;#8213;-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4、保镖最牛。 著名的造反派头子齐天大圣孙悟空,官衔虽然是空头的,凭大闹天空的实力,就是玉帝也让他三分,也基本上是天界政权名誉上的元老级别。天蓬元帅曾是货真价实的元帅,统率过天河的精兵,卷帘大将也相当于现在国家元首贴身卫队指挥官,这些声名显赫的人物,都是他的贴身保镖,直到现在恐怕也找不出保镖实力更强的留学生。   5、意志力最牛。 西行路上,唐僧的意志非常坚定,从来没有想过打退堂鼓,就是死到临头还是不改初衷,毫不动摇。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说有多少英雄汉能抛头颅撒热血,那唐僧还不算牛。但是,英雄能够承受痛苦,但不一定能承受幸福,后者比前者不知要难多少倍。唐僧一路上躲过了若干糖衣炮弹的进攻,抵制住无数美女的诱惑,心若古井之水,波澜不惊,凡心未动,是真正坐怀不乱的君子,试问,美人以身相许甚至以国相许的魅力,哪位留学生抵挡得了。看看现在,那些为了几万、几十万块钱落马的官僚,就明白唐僧的意志力是多么的牛啊! 6、唐僧留学的学制最牛。 唐僧到达世界最高学府雷音寺,在学院深造的时间很短,根本就没有呆上两天,领了几大箱教材,校长如来佛就颁发了派遣证,让其顺利归国了。留学的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是十四年,留学十四年,只在雷音寺呆了片刻,呵,有百分之九十九点几几几的日子,都在游山玩水哩。换句话说,唐僧的学制就是如来给他发放教材的那一丁点时间,这个学制也是短得不能太短了,用一个字概括#8213;#8213;牛。   7、唐僧的留学资金节省最牛。 唐僧从长安出发,身上就没有携带国家拨款,没有现金,支票和信用卡,而是举着一只碗,一路乞讨而去。古往今来的留学生再穷,路费和路上的生活费那是最基本的保障,一分钱不带去留学,也只有唐僧有这个胆量。国家每年公派留学生,无论怎么都得贴一大笔钱,只有唐僧这只“海归”,几乎没有让国家负担什么银两。不仅如此,唐僧一心为国家着想,从西方带回了大量最为先进的科技资料,却没有动用国家一分钱的外汇,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资金,空手套白狼的贸易手段,史上也许只有他才敢违背商品社会的价值规律,没有实行等价交换,空手套白狼,整个儿白拿。现在哪个国家要是还有这么牛的国宝级角色,那么这个国家早就是超超级大国了。   8、影响最牛。 唐僧师徒一行所经历了无数个国家,降妖除怪,拯救生灵,为沿途的国家和居民送去了和平与安宁与幸福,为当地的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沿途人民对师徒一行感恩戴德,甚至顶礼膜拜,使大唐声威远播天下。除唐僧而外,有哪个留学生能够在留学的路上搞得如此轰动?!影响如此深远!   9、回国受欢迎的程度最牛。 唐僧自西天取经回国,朝野上下,举国振动,万民欢腾,其回国壮举,被誉为万民之福。唐僧受国家元首的特邀,开坛讲经,国家元首,朝野上下,都垂耳恭听,人山人海,颂歌阵阵,数日不绝。   10、分配去向最牛。 唐僧回国,国家元首的态度是十分明了的,毫无疑问,唐僧将会是僧侣系统的最高长官,全国的宗教事务的绝对总管。这种聘用规格,好像还不是最高的。唐僧取经成功,表现了其坚定的心智,绝对是可造之才,这点出息让世界上实力最为雄厚、雷音寺学院法人代表#8213;#8213;如来佛大为赞赏,又因为有师生之情在先,所以,被佛祖内招聘用,连笔试和面试都免了,并受封为旃檀功德院士,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说不定那一天如来想退位了,把权柄交给唐僧也未必可知呀,那时候,唐僧甚至有能力主宰这个世界了,这样高的分配起点,绝对是空前绝后。而且,如来已经表态,唐僧可以和他一起共享极乐。 哈哈,看完之后,你是否觉得唐僧最牛的海归呢,唐僧师徒为了取经经历了那么多磨难,那么多妖魔鬼怪,那么长的路,所以唐僧是最牛海归是理所当然的,难道不是吗? 本文转自 四大名著网站 ,原文地址: http://sdmzh.com.cn/?p=231
个人分类: 杂谈|1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子中的精灵
yych66 2014-10-29 17:05
原子中的精灵 晏成和 上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物理学必须面对的各种物质构成、特性及其变化等诸多“小”问题。树有根、水有源,物质的这些神奇特性及变化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一百年来的科学探索者竭尽全力、在各种物质层面、全方位的追根寻源探求答案:面对物质的相变,提出了分子(比电子大数十万倍至1800倍)热运动理论;面对铁渗碳成钢,强度增加,提出了晶格(比电子大数亿倍)畸变理论;面对某些物质具有的磁性,提出了电子自旋理论(已经深入电子的自转)。这些理论都来自教科书。罗列于此,是让大家看到:同是物质特性,来源、原因竟是来自质量相差数亿倍的各种地方,盲人摸象也没有如此肆意胡来,读者不难看出其中的荒诞和无奈。 物质的特性应该来源于物质的构成和运动。 构成:物质由100多种原子构成,所有原子是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质子和电子是大自然精心制造的、能够稳定存在的基本粒子。 运动:物质内最明显的运动是核外电子的运动,运转的电子是物质间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原子间的精灵。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最直接的原因只可能是来自核外电子、来自电子有规律的运动。探索物质特性的物理机制,首要的是研讨其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然而,上述教科书中的晶格畸变、分子热运动、电子自旋等等理论,涉及物质的各个层面,就是有意回避了运动着的核外电子——这个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为什么? 一百年前,学界发现了核外电子,鉴于当时科技水平,无力解读电子旋转的意义,有泰斗一言蔽之为“电子云”,阻断了电子运动与物质特性之间至关重要的必然联系,于是这些“无规则的云”就成了人们的探索禁区。之后,量子物理又用“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加深了这种禁锢,于是,所有的正统研究者都被告知:探寻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没有意义的,探寻电子的线路、速率是经典物理的低级思维。学者们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想象核外电子运动是有规律的、更不敢想象电子还有伴生场的特性,所有的研究都竭力回避电子、绕开核外电子,更反对他人探讨电子,建立了思想囹圄。丧失了科学研究应有的自由、开放。掐断了科学探索的线索、迷失了目标,与大自然的真实失之交臂,导致了“小”问题几十年攻坚不下,导致现代科学70年的沉寂。 然而,划定禁区、出台测不准理论,打压研究者探讨电子有规律的运动,并不能使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的事实不成在。大自然毫不理会泰斗们的告诫,一直在淳淳善诱地提示着我们:核外电子的运动线路、速率是规律的;并且提示我们:不存在“波是粒子、粒子是波的波粒二象性”,而是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 几百万年来,大自然一直都在默默地提示着我们:电子与波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在阳光下,我们感觉温暖,这是人们熟视无睹的【事实】。推敲一下。阳光:多种频率的电磁波。温暖: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分子、原子)温度升高。同样,自然物质,石头、水、钢铁在阳光下都能升温,说明所有物质的原子都能接收电磁波,并且升温;当物质高于环境温度时,如烧热(红)的钢铁、石头,都能向外辐射电磁波(热发光)。电磁波是电子运转跃迁所发出的,物质温度高,发光频率也高,(见我博文《1、核外电子的速率——温度》)说明核外电子的运转频率是随温度变化的、是绝对规律的。 【事实】早在1819年,奥斯特发现了直流电对导线外小磁针的作用。该实验显示:只要直流电导通,电珠发光,导线附近的小磁针立即偏转,杂乱无章的铁粉形成了规则的同心圆;用右手定测能测定电流方向与磁极之间的确定关系;断开,小磁针立即复原。人人都知道实验结论:电流(电子的直流)会产生磁场。 以上事实:核外电子能够吸收外界电磁波,并且提升物质自身的温度;电子的跃迁能辐射电磁波(发光);电子的运行能伴生着磁场(磁性的来源)。说明:核外电子的运动与电磁波存在着对应物理效应的、是相依相伴的、是规律的、对物质的特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大自然的提示是任何科研工作者都不能忽视的。 一百年来,回避探讨核外电子的规律是糊涂的;反对他人探讨电子有规律的运动是霸道的。重视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上篇文章中众多的物质现象:金刚石硬、纯金软;钢铁强硬、能导电、能磁化、有光泽,高温能熔化、受热能发光等等问题都迎刃而解。用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的观点解读物理学中的“小”问题能够左右逢源。 物质的构成与其各种特性都是核外电子规律运动所形成的;光电效应、双缝实验、金属的延展性、磁性、物质的相变、能量转化等等物质与波的现象都是电子的运动及其伴生着波的宏观表现,电子的规律运动是物质各种特性的主宰,规律运动着的核外电子是物质中的精灵。 尽管泰斗们及其量子力学在探讨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的道路上设置路障、划界禁区,尽管这路障厚重、禁区森严、挡道百年。然而,大自然告诉我们,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磁场,电子的振动发出了光,原子通过电子的运动与外界交流、互动,核外电子是物质特性的缔造者。忽视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是物理学100年来最大的失误!探讨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是科学进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现有的“电子云、波粒二象性”,回避电子的规律运动,科学将继续沉寂、一事无成。 沉舟侧伴千帆过,往后的一百年,是探索电子的一百年,是探讨核外电子规律运动的一百年,跨进禁区,千帆竞渡,众多的自然之谜将迎刃而解,科学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2014-10-29 修改
个人分类: 物理新视点|1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海瑞先师五百年诞辰
YESC 2014-10-24 17:03
今年正值海瑞先师五百年诞辰,我想不会有多少人还能想起要纪念他。一方面他不是顶级的名人,也算不上是文学大家,他只是一个在历史上留名的清官而已。另一方面,也并非所有人都从内心认可、赞许这位清官的忠贞、刚直和勇敢精神;总有那么一些政要害怕他、讨厌他,甚至诽谤他的忠贞。海瑞的忠贞,是忠于国家、忠于职守,敢于为民请命!他在《治安疏》中所说:“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 的真正用意,是接下来的“人未有不顧其家者”,是对朱厚熜迷恋玄修、二十餘年不視朝的劝导;并不能证明他只忠于皇帝。皇帝们所需要的忠臣,是黄宗羲在《原君》中所说的那种:“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的人,即不顾百姓死活、不管国家及民族兴衰、惟皇帝意志是从的人。虽然最讨厌其清名、最害怕其刚直的执政者都已作古,不喜欢他的人是不会绝种;要公开纪念他,看来今年是无望了。海瑞先师生于1514年,卒于1587年,享年73岁;其诞辰的具体月、日已不可考。在那个‘人过七十古来稀’的年代,海瑞先师也算是长寿了。 海瑞的刚直,在其《治安疏》中可见一斑。为了使民情上达,直言“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盗賊滋熾。”敢于把人民的状况、怒火写入表内:“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無財用也”,敢于指斥皇帝玄修长生,写入:“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弛矣。”语言犀利,句句击中要害!没有为国、为民的高度献身精神,是绝然不敢这样做的。海瑞深知直言实情、刚直清廉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对明世宗朱厚熜把他打入死牢、等待处死的后结也并不意外。幸而苍天不弃,使朱厚熜适时病死,为国家保住了这位数百年难得一见的英才!海瑞的这种精神、这种品格,不也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吗!现时读一读《治安疏》,对于执政者、从政者,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海瑞先师的《治安疏》是为官者的一本教科书、一剂良药,体现了为官之“道”。说它是教科书,并非教啜人们敢骂皇帝、敢把皇帝拉下马,而是要敢于讲真话、说实话、使下情上达,舍身为国、为民,不怕犯颜、不怕丢官、不杂私念;这就是做官人应该遵循的道理,即为官之“道”。对那些自诩为隐于朝的“大隐”的人、“無毁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茍禄、備員而全身者”,《治安疏》所表现出来的气节、精神就是一剂良药。而那些认为《治安疏》是满篇蠢话、疯话的宦场蠹虫们,已经病入膏肓,只有国法才是救治他们的猛药! 把《治安疏》送到网上去以供阅读,就算是我对海瑞先师500年诞辰的纪念吧。因其版本各有差异,我以第六期《中华活页文选》上的文字为主,制作成PDF格式的电子书,供有识者阅读。并把四库全书上的相应文字逐页复印、加标点,作为附录以供对比、参考。
1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港市民怒斥"占中"非法集会者骚扰市民生活(组图)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10-20 19:45
香港市民怒斥 占中 非法集会者骚扰市民生活 ( 组图 ) 发布时间: 2014-10-20 13:37:49 | 来源: 中新网 | 作者: 洪少葵 | 责任编辑: 苏向东 请见附件: ()1.doc
个人分类: 其它|4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召忠:日本"海上游击战"系捣乱 我二炮让其无法发挥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10-16 09:55
张召忠 : 日本 海上游击战 系捣乱 我二炮让其无法发挥 2014 年 10 月 15 日 10:10 来源: 人民网 - 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 10 月 15 日 据美国媒体报道: 日本籍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亚太研究学者吉原俊井称,日本应凭借其海上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发动“海上游击战”,将中国对日本的“威胁”降到最低。 军事专家张召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日本所有的岛屿都在中国的眼皮底下,一旦我国二炮和空军率先发动攻击,根本就不会有日本的“游击战”。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增大其防御纵深和战略机动能力,增强在东海、黄海、南海,以致全世界海洋范围内围堵中国的能力。 有日本学者认为, 由于中国海军近年来力量发展太快,已使中日军事力量平衡彻底打破,考虑到中日国力对比,对中国采取正面对抗的行动是不明智的,相反,日本应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利用“海上游击战”对中国海军进行袭扰,以具备隐身能力的导弹快艇群对中国水面舰艇编队进行穷追猛打。 张召忠表示, 日本所谓的“海上游击战”是在东海距钓鱼岛较近的西南诸岛部署反舰导弹、导弹快艇和岸基飞机等,对中国进行封锁。“游击战原是我军擅长的战法,日本如今偷师学艺,希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主要是一个捣乱的思路。” 日本所设想的“海上游击战”主要是在东海打击中国海军的航母、大型驱逐舰等。“大象会跑游泳池去吗?真打起仗来我们的辽宁舰会跑东海去吗?况且日本所有的本岛都在中国的眼皮底下,一旦到了战争状态,如果二炮和我们空军首先发言的话,日本那些玩意儿早就就被干掉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游击战’了。”张召忠如是说。 张召忠进一步表示, 现在日本所有举动都是围绕解禁集体自卫权以及修改宪法,日本声称, 这些行为不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全世界,是对世界有益的。 “这都是骗人的,日本自卫队的发展就是针对中国。”, 日本是想增大其防御纵深,提高战略机动能力,增强在东海、黄海、南海,以致全世界海洋范围内围堵中国的能力。 所谓的“海上游击战”不仅仅是针对东海,而是在全世界海洋范围内进行机动作战,这才是日本真正的战略构想。
个人分类: 哲理|2023 次阅读|6 个评论
“崇洋媚外..." 的潘学峰老师
热度 4 duke01361 2014-10-16 06:23
“崇洋媚外... 的潘学峰老师 这是今年学生评教给我的判词: “崇洋媚外,自以为是,语言表达能力极差,思维混乱,听半天都不知道想说什么” 一学生 上图是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给我的评教结果,贴出来与大家分享!请注意学生给本门课程建议的第9条 “崇洋媚外....”里通外国!叛徒工贼,内奸! 潘学峰,分子生物学任课教师! 打倒潘学峰! 本来不苟言笑,看了笑到合不拢嘴!谢谢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优秀学生给我的这一评价! 注:上图是全图,对课程的建议只有9条,不信的读者可以来函索要清晰的影印件!原件需要放到革命历史博物馆珍藏!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5395 次阅读|3 个评论
亚运会200自游 "黑马"荻野夺冠,孙亚、朴季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9-21 20:19
亚运会 200 自游 黑马 荻野夺冠,孙亚、朴季 2014 年 09 月 21 日 18:48 来源: 人民网 - 体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体育讯 北京时间 9 月 21 日 消息,仁川亚运会男子 200 米 自由泳决赛 18 时在文鹤朴泰桓游泳馆进行,备受瞩目的中国选手孙杨和韩国选手朴泰桓之间的较量如期上演,正当所有人都聚焦在孙朴之战到底谁能胜出时,不想半路杀出程咬金,冠军被日本选手荻野公介( 1 分 45 秒 23 )夺得,孙杨( 1 分 45 秒 28 )和朴泰桓( 1 分 45 秒 85 )分获银铜牌。 今天比赛游泳馆气氛异常热烈,上午预赛成绩第一的夺冠大热门孙杨在第四道,荻野公介在第五道,而朴泰桓在第六道,大会介绍到他时,整个游泳馆仿佛爆炸了一般沸腾了!比赛开始前,朴泰桓突然起身,比赛被迫重新开始。 第二次终于顺利出发,朴的战术果然取得成效,他的出发确实比别人都快了一点。头 50 米 朴泰桓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荻野第二,孙在第三,游到在 100 米 的地方,孙杨发力追赶了上来, 51 秒 26 ,他已领先了朴泰桓 0 秒 15 。后半程较量开始!孙和朴都在奋力前行,在 150 米 的地方,孙杨用时 1 分 18 秒 30 ,领先朴只有 0 点 04 秒! 最后的 50 米 开始!此前一直在第三位的荻野公介突然开始发力追赶!三人并驾齐驱游在了最前方,在观众狂热的呐喊声中,荻野在最后 25 米 似乎形成了对孙杨至少一只手长度的领先优势,三人几乎同时触壁,最终荻野公介以 1 分 45 秒 23 获得了冠军!他领先了孙杨 0.05 秒! 本次亚运会男子游泳比赛,中国选手孙杨和韩国朴泰桓之间的较量备受外界热炒,被媒体称为一场世界级的巅峰对决,因为他俩都曾在欧美国家执牛耳的游泳项目上夺得了奥运金牌。 而日本 20 岁小将荻野公介可谓一匹“黑马”。 他曾被日媒认为将在 2020 年的本土奥运会上成为“日本的菲尔普斯”。 接下来的几天比赛中,他们三人还会进行多次较量,胜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其它|1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群众路线"话语征集"活动 + 胡春松作品 11 条。
hucs 2014-8-31 10:41
群众路线话语征集活动 + 胡春松作品 11 条。 http://qzlx.people.com.cn/GB/369160/369161/index.html (按作者搜索) -- 胡春松 副教授 / 副主任医师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院门诊部心血管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1 号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江西南昌 330006 Tel: 1897081 6800 Email: cnhucs@163.com 个人博客 : http://blog.sciencenet.cn/?71966 单位平台:http://hospital.ncu.edu.cn/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梦》(创作中)、《青春私语》(创作中)。作者是“岭峰体”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五美”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纯韵”(亦称“春韵”—作者命名)诗歌见长; 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 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RT-ABCDEF + E(e)SEED-BasED + 210),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2009.10-),人民微博(“颂子”,2013.3-),雅虎博客(2007.6-2009.9). ..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临床 );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种子”保健康。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鹏:痛下决心努力搞好"三大球" 篮球从"负"开始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8-31 08:57
刘鹏:痛下决心努力搞好 三大球 篮球从 负 开始 2014 年 08 月 30 日 08:21:1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9日体育专电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9日再次强调,人民群众喜爱的“三大球”特别是足球,与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成绩形成强烈反差,与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的大国形象很不相符,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力气”,努力做好足篮排三大球工作。 在29日召开的国家体育总局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座谈会上,刘鹏说:“我们要认识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喜爱的‘三大球’特别是足球,总体水平一直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滑,人民群众很不满意,与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成绩形成强烈反差,与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的大国形象很不相符。” 在去年年底的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动员大会上,刘鹏曾要求足篮排等三大球项目要在里约奥运会上有好的表现,以“绝无退路”和“绝地反击”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实现目标。 此外,他在年初的中国足协会员大会上曾以两弹一星为例来激励中国足球人,并反问如果三大球搞不好,“体育工作者将何以安身立命,又有何颜见江东父老?” 刘鹏当日在座谈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出要“痛下决心,狠下力气,改革创新,努力做好‘三大球’工作”。 他指出,体育总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振兴足球等“三大球”的殷切期望,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足球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研讨单项体育协会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思路和办法,今年初顺利完成了中国足协换届。 进一步推进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努力构建联赛监管的长效机制,赛风赛纪进一步好转。 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体育总局每年投入5600万元,目前全国共有5084所学校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注册球员19万多人,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达270多万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系基本建成,年度比赛超过十万场。 积极实施青少年球员海外培训计划,目前已选送100余名希望之星前往德国、法国、巴西、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俱乐部培训。 努力推动群众性业余竞赛,与教育部、中央电视台合作于今年9月启动“谁是球王”中国民间足球争霸赛,将历时三个月在全国60个城市全面展开。加强国家队建设,完善了各级队伍教练团队的配备,进一步强化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与职业俱乐部的协调与沟通,加大国家女子足球队的保障力度,国家女足近期先后战胜过日本、朝鲜等亚洲强队,已获得参赛世界杯资格。 除了足球,刘鹏在谈到中国篮球和排球的现状时表示, 篮球项目提出从“负”开始,正视现实,立足亚洲,以国家队为龙头,以联赛、各级梯队、青少年发展为根基,整合全国资源,形成全国一盘棋格局。 国家女排提出了“大国家队”概念,注重队伍的年龄梯次衔接,加强复合型教练团队建设。篮球、排球项目分别组织力量对联赛管理体制进行调研,拟定了改革方案。 与教育部联合推出包括篮球、排球在内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资助开展青少年训练营活动,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广泛组织开展了篮球、排球项目的群众性业余竞赛活动。
个人分类: 哲理|776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有可为的中国梦
热度 1 alaurel 2014-8-27 19:00
时代进步太快,各种海量的信息通过各种通道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包括每天大量关于中国的负面消息,如政府、国家、贪污、教育、卫生、就业、食品、毒品、环境等等。我们真实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如那些负面信息一般?其实我们的世界真的很美,远没有他们说的那样不堪,更多的原因在于信息的传播,因为负面信息传播的远,这也是荀子提出的人性恶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很强的猎奇心理,所谓的坏事传千里好似不出门就是这个道理。负面消息的来源主要:一部分是我们的党政官员不按规办事,典型的人政的问题,权力缺乏监督;一部分是由于部分这一千年封建奴性的外化,不正常的人性扭曲了这个社会,一千年的唐宋是我们这个民族出现大变化的分水岭,一种繁华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痛楚和血泪;一部分是我们的特权阶层造成的,如吸毒,盛宴等等;一部分是我们国家快速的发展和先前的社会关系的消亡带来的,太快了我们的灵魂跟不上,造成社会价值观缺失和单一化;一部分是国内外颠覆分子夸大宣传的。 本文不是分析国家的负面消息来自何方,对我们美丽的祖国有何影响,而是讲述我们大有可为的中国梦,未来在哪里,为什么那样绚丽。我们先树立一个观念,社会财富(指财富的增值)来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投入的增量,前者来自于生产的精细分工,后者来自于域内外资源/资本的增加,才能生产更多的财富增量。这就是社会欲望驱动导致社会的发展,也是中国最大的希望所在。 回顾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今天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有文字记录的三千年文明中,中国一直领先于全球(无论技术、科技、哲学、艺术),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战争导致中国的存量财富一直下降,且无法得到增量(鸦片战争中国的关税被英国抢劫了)。所以从那时开始,中国就失去世界财富领头羊的地位。可是我们为什么会落后呢?落后当然不会是一天一时造成的,经济关系落后始于明朝的初期,中华文明式微于崖山之战,中华文明中精神彻底中断了,崖山之战和元朝的屠城策略彻底埋葬了中华士族,加上元朝近百年的奴役,彻底将中华民族的血性洗去,留下了奴性,加上明清的高度集权,尤其是清在入关前还是奴隶制,所以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奴性。这造成了近代中国从天朝上国跌落到蛮荒部落,这个落差严重导致中国近代180年的严重不自信,全民学习英语,认为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太阳都亮。我们做梦都想回到盛唐,可是唐朝为什么发达?为什么是中国人最热衷去的朝代呢?为什么李约瑟最想回到的朝代是宋朝,我们先解析一下这两个朝代的差异就会明白现代中国是秦唐宋的合成。大唐的伟大是因为其气度,其军事,其国力。气度,大家看看唐代的西安就知道,看看世界上的唐人街,看看日本的遣唐使,看看丝绸之路,看看佛家与道家的融合;其军事架构采取地方府兵制,这是现代的民兵制度,其军队数量绝对可以保证,中央保有中央禁军,这就是常备军,保证多数人都去创造社会价值,快速增加社会财富。其国力,国力在科技,在经济,在教育,科技唐代使用的唐三彩表明我们的炉子的温度可以达到一千度以上,冶铁技术十分发达,铁器快速进入社会生产领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是唐最厉害的地方:唐的税负大约是三十税一,后来盛唐(也就是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甚至更低,全民税负3%是十分低的,我国的税负是多少,2013年全年税收12万亿左右,全年GDP大约62万亿,大约19%,可见当时的税负之低,后来放低了商业税,全国好像就剩下两个关卡,具体名称我忘了,所以才有繁盛的唐帝国,教育是贵族(世族)和科举并行。宋代经过五代十国之后,国策变得重文轻武,这一点使得宋缺乏大唐的大气和包容行,加上宋缺乏屏障,幽燕十六郡一直在后汉和辽手中,失去长城,无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西有西夏,失去了战马的来源,使得军队的战斗力(骑兵)大不如汉唐,看看汉武大帝对匈奴的战役就知道马匹的重要性。人的精力是一样的,武力的削弱造成了宋朝是中华民族除春秋战国之外知识分子最惬意的时代,刑不上大夫就是宋朝的治国之策,火药(成为烟花和武器)和印刷术两大发明主要的成就就是在宋朝,宋朝的诗词是最美的文章,书画(宋徽宗的瘦金体,我们现在有宋体,没有唐体,明清体;清明上河图可见宋是何等的富庶),宋将一个原本血性大汉民族(主体)中的尚武基因涤去,可惜崖山之役将大汉民族的自由环境给截断了。(当然与世族消亡有关,因为世族存在,皇权有世族制约,元代的大屠杀彻底消灭了世族,进而个体面对皇权,则必然出现奴性)。 毛泽东主席让我们这个民族重新站立起来了,特别是朝鲜战争,一国挑16国,是何等的勇气,尽管结局很惨烈,几十万人长眠于朝鲜的崇山峻岭中,但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几十年的战略缓冲,加上两弹一星,彻底争取到中华民族自由呼吸的权利。在30年计划经济严重束缚中国经济的活力,也严重降低了财富的生产效率,也差点将中国逼入绝境。邓小平先生将中国的道岔改道,才激发了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从GDP从全球第九到全球第二,用了35年,现在进入中美一盘棋的博弈时刻。 中国的希望在继承秦唐宋的特点,大有可为的中国梦主要因为: 1 ,中国的人口优势,大家认真看看《大国崛起》中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德国,美国等等,那一次大国之间的更换不是人口一个比一个更多,美国总人口才3.15亿,而中国是14亿以上,现在放宽人口生育政策,估计很快可以到达15亿,人口多了,精细分工必然提高生产效率,和平时期下必然会增加财富,这也就是35年中国GDP快速增加的原因。 2 ,强烈的致富欲望,中国人彻底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强烈的追求财富欲望,这个国家十亿人都想改变自己,想买房子,想成为有钱人,这种强烈的欲望会造成中国人喜欢加班,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有六亿以上的产业工人,全产业链只有在中国才能运转。 3 ,全球独有的杰出人才,中国人数以十亿级的人口,看看《天才早知道》、《少年中国强》、《最强大脑》,就知道中国的杰出人才一定比其他国家更多,我一直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在精英的带领下创造出来的,牛顿的力量远比一万人重要,计算机的发明远比一亿人重要,看看中国在制造原子弹的时候用的是人算而不是计算器,可见中国的杰出人才的储备。 4 ,交通的快速进步,第一是陆路,可以想象中国的高铁将行走在亚非欧,这就是我上面强调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路大开,财富滚滚。习李不停推销高铁,陆上丝绸之路,就是想建立一个亚非欧大市场,这是美国不曾拥有的条件。第二是海路,中国近六百年的式微就是当年郑和死后,中国的海禁造成的,只不过海路的影响到清朝后期才体现出来,这归结与中华的地大物博和陆路的存续。今天的第一岛链的封锁,第二岛链等等,中国运用陆路和海路结合的方法是很容易突破的,随着中国的发展,可以看见美国的航母不敢进入第一岛链,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可能中国很容易回购台湾,从而剪断第一岛链,南海的开发拓宽中国的海路,中缅铁路将直接使得中国进入印度洋绕过马六甲(当年葡萄牙打马六甲的时候,马六甲还向明朝求救,可惜了),也可能在泰国湾开通新的航路。要想富先修路,国家之路亦然,可见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那样我们的能源才不会有问题。第三就是天路,中国的卫星火箭技术全球第一集团,所以不存在问题。加上第四条网路,中国人将互联网的经济行为不断开拓,形成无以伦比的淘宝,网店,微商,网上理财等等。可见财富剧增僵尸时间问题。 5 ,教育改革,最近的中国教育改革,依法治国的深化,特别是将英语淡化,提高中国文化的学习,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明的自信正在增强,这份自信将会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6 ,医疗改革,在西方,在美国,国家财政的最大支出来自医疗和教育,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几千年的中医,随着中国的自信,中国的中医一定会快速恢复,我们的医疗支出一定不会陷入美国怪圈,因此笑看中国的进步,加上五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千万计的科研人员,拥有五千里的战略纵深,看看近些年我国科技的发展,看看我国调动全球资源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加上中国特有的中庸思想,我想大约需要三个五年,当亚非欧高铁一体化实现的时候,我们这个大狮子将屹立在东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市场化的资源分配,依法治国的理念,教育公平和科研大幅投入,加上社会主义的特色,我们必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秉承秦法的理念治国理政,唐代的气度和中庸王天下,而不是霸天下(套用《二号首长》中的结论: 王者伐道,武者伐交,智者伐谋 ),宋的开明和市场经济理念,在低税负强海权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定拥有无比精彩的明天,我坚信二十一世纪就是中国崛起的时代。
19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一代"海上猛虎艇"泉州舰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8-9 07:52
新一代 海上猛虎艇 泉州舰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2014 年 08 月 08 日 14:27:25 来源: 国际在线 关键词 ⇒ 猛虎 反潜作战 战斗序列 导弹护卫舰 国际在线报道: 8 日上午,中国海军新型护卫舰泉州舰入列命名授旗暨继承“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仪式在厦门某军港隆重举行。某基地陈琳司令员宣读泉州舰命名命令,东海舰队政委王华勇向泉州舰授军旗、颁发命名证书,这标志着第四代“海上猛虎艇”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泉州舰命名命令,东海舰队政委王华勇向泉州舰授军旗、颁发命名证书,这标志着第四代“海上猛虎艇”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上午 8 时许,在庄严的军乐声中,舷号为“ 588 ”的泉州舰悬挂满旗,官兵身着洁白的军装在舰舷边整齐列队,举行授旗命名仪式。 1958 年 7 月,海军第一代“海上猛虎艇”入列,先后参加“崇武以东海战”、封锁料罗湾等著名战斗 11 次,首创人民海军海上近战夜战、小艇击沉大舰的成功战例, 1966 年 2 月 3 日 ,被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 新一代“海上猛虎艇”泉州舰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配备多型武器装备,具有隐身性能好、电磁兼容性强、先进技术应用广泛等特点。该舰入列后,将主要担负巡逻警戒、护渔护航、反潜作战、对海作战等使命任务。 入列仪式上, 19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猛虎”登上泉州舰和“新猛虎”共话“猛虎精神”。站在某新型导弹发射架下,参加过崇武以东海战的“老猛虎”王志奇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年,我们的护卫艇只有 125 吨,装备有的还是从陆军挪到舰上的无后座力炮,做梦都想不到仅仅几十年,我们的战舰已经发展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希望新猛虎们能刻苦训练,熟练驾驭执掌装备,继续书写猛虎艇官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在继承“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仪式上,东海舰队政委王华勇将“海上猛虎艇”锦旗郑重交到舰长李青印手中。王华勇表示,三代猛虎艇官兵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担当重任、肩负重责,传承好海上猛虎精神,就要把“对党忠诚、为国而战”的红色基因、“枕戈待旦、时刻备战”的使命担当和“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融入官兵血脉,像“老猛虎”们一样,始终做到在强敌面前敢亮剑,在困难面前不怕苦,在风险面前不畏惧。 请见附件: ()1猛虎艇 图.doc
个人分类: 物理|1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3nd
lionusr 2014-7-28 18:44
Maybe I am not very interest in mathematic, but I truly like physics. Learning physics can make me keep thinking and consider something other than how to make life. Obviously, art and physics are different in some aspect. Art interprets the visible world, physics chartsits unseen workings. Now I have to say that physicists are the artists in the level of rationality. They use the most accurate and creative ways to reveal secrets of the nature one by one, presenting us the most artistic masterpieces that we can ever imagine. Although we are small, life is what we make it, so we are trying to make it beautiful. When I think about physics, I am not aware of thinking about life. But physics itself is something that we call life. Physics is definitely a charming subject, but I think it’s better for me continue to be a beginner, instead of get in the door and being abused for my pool IQ. =L= Through the study, not only can I learn about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universe, light, atom and so forth from the view of physics, but also we obtain perceptions to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beauty further in another way through the video. I really appreciate what he did. It always takes courage to give up what you should have for more people to have a better life. To the universe we human beings are really dust I wander if astronomers are bigger at heart cause the experience of observing the universe seems to broaden their minds. Though I studied sciences in middle school but now I study arts. There is no exclusive answer in arts. On the contrary sciences just have the only answer. So it takes me some t imes to adjust to the defference. The rational mindset with somewhat emotional feelings of the professor is what attract s and influences me most. What precious is not his contribution but his love of life. So we don’t have to feel negligible about ourselves because we are also a part of the universe. After the movie, I have learned that the time when someone devotes his heart to something is the most charming. I need to learn hard and work hard. In our daily life, we will experience a lot, maybe some interference your mind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tell ourselves,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and even what you must to do, something you must not to do, and do not follow like sheep. Besides, in today’s society, female are still in the state of vulnerable groups, if we want to change the terms of the situation, knowledge perhaps is the best way, because we are equal before the knowledge. From my own perspective, as member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we are all under the obligation to give more considerations to the universe and ponder deeply over the ultimate source of our life.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witnessed our society developed rapidly and also faced with the serious issue of the boom of the materialism. This is an impetuous era, is a lost era.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concern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over the issue of the modern man's inner emptiness. To account for the phenomenon, various reas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nd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ignorance of the universe can play an important part. The observation of the universe can evoke a yearning for a quiet life.
个人分类: Students @ class of "Watch Movi|4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民日报钟声批美国大使: "世界领袖"不是"黑"出来的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6-28 07:23
人民日报钟声批美国大使 : 世界领袖 不是 黑 出来的 2014 年 06 月 27 日 03:41 来源: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身为“黑客帝国”,美国还不断肆意抹黑他国形象,这无异于黑上加黑    6 月 25 日 ,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在公开演讲中称,中国进行的网络商业窃密活动严重威胁了美国国家安全,并表示“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将继续使用外交和法律手段阻止这类行为”。 博卡斯这番言论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重复上个月美国政府部门对中国的无端指责罢了。   尽管中国已经严词驳斥了美国的无端指责,既然博卡斯老话重提,我们还是有必要再次申明中国的严正立场: 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从不从事或参与通过网络窃取商业秘密的活动。美方对中国的指责纯属无中生有,别有用心。   美国一再以受害者的形象对他国横加指责,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评论: 自从斯诺登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等监控计划后,美国已经丧失了道德高地,失去了就此指责别人的资格。    美国是“黑客帝国”,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 混淆视听的事无论做多少,也掩盖不了美国自身的道义短板。 “棱镜门”事件让美国的丑态暴露在全世界面前: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 50 亿条移动电话记录;窥探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手机长达 10 多年;秘密侵入雅虎、谷歌在各国数据中心之间的主要通信网络,窃取了数以亿计的用户信息;多年来监控手机应用程序,抓取个人数据;针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网络进攻……   长久以来,美国借助领先的技术实力,一方面标榜网络自由,极力塑造其致力于推进信息网络自由应用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攻击能力。从 2011 年发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开始,美国就明确表示要巩固其网络空间主导地位,并着力塑造让美国独享霸权的网络空间行为准则。 2012 年 10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一项名为《美国网络作战政策》的总统令,要求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官员制定一份美国可以进行网络攻击的目标名单。指令规定,美国可动用独特的和非常规武力,在事先不进行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发动攻击。    身为“黑客帝国”,美国还不断肆意抹黑他国形象,这无异于黑上加黑。 人们注意到, 就在美国不断做着这种黑上加黑之事时,还公开表示打算成为未来 100 年内的“世界领袖”。 然而 , “世界领袖”不是“黑”出来的。 国际关系史早已表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最终是要起决定作用的。    如今,互联网空间行为准则尚未建立。 世界各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信息安全威胁。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制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坚持多边、民主、透明原则,使互联网治理体系国际化,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信息环境。   《 人民日报 》( 2014 年 06 月 27 日 03 版)
个人分类: 哲理|1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华国际时评:"河野谈话"调查折射安倍道德水准低下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6-21 20:35
新华国际时评 : 河野谈话 调查折射安倍道德水准低下 2014 年 06 月 20 日 20:53:3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东京6月20日电(记者冯武勇)日本政府20日向国会提交了“河野谈话”的调查报告,声称“河野谈话”的内容和措辞当年曾受到韩国政府干预。 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谈话,承认日军强征“慰安妇”,并对此表示道歉和反省。这一谈话也成为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正式立场。 虽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0日表示,将不修改“河野谈话”,但安倍政府的用意不言自明,即通过质疑谈话的可信度,掩盖日本的侵略历史。 历史事实不容篡改。大规模强征“慰安妇”,是军国主义日本在殖民占领和侵略战争期间犯下的最严重的反人道罪行之一。不久前在东京举行的日军“慰安妇”问题亚洲团结会议上,来自东帝汶的代表当场愤怒揭露日军在东帝汶戕害女性的罪行,强征“慰安妇”范围之广、危害之甚可见一斑。 “河野谈话”发表时,二战结束已近50年,这原本就是迟到的忏悔和谢罪。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吉见义明指出,“河野谈话”所依据的也是“缩水”的日本官方调查,日军强征的“慰安妇”来自朝鲜半岛、中国、菲律宾、荷兰等地,但日方只调查了少数韩国“慰安妇”就草草了事。“河野谈话”发表后,各国学者在海内外发现了更多历史公文和资料,揭露了日军系统化强征和管理“慰安妇”的罪恶行径。 无论从常识、情感出发,还是从道义角度,在大量新证据面前,世界都希望看到日本政府落实和充实“河野谈话”,进一步明确和认定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的主体责任,承担正式赔偿责任。但安倍政府却背道而驰,把“河野谈话”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不久前,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发起“废除‘河野谈话’国民签名活动”,至今已征得近6万签名,并呈交给了首相安倍晋三。据悉,安倍已经“欣然接受”。然而差不多同时,他却拒绝接受日军“慰安妇”问题亚洲团结会议代表“慰安妇”受害者提出的请愿书。两相对比,其内心真实想法昭然若揭。 一边是存世渐少的前“慰安妇”白发苍苍苦盼正义公道,一边是昔日加害者的“孝子贤孙”不断为滔天罪行涂脂抹粉,这让世人情何以堪! 可以说,此次针对“河野谈话”的调查是一面镜子,照出当前日本政府国际公信力缺失,照出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翼政客们道德水准低下,缺乏对人权最起码的尊重。
个人分类: 哲理|1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擅闯驻港部队男子法院外喊"港独"口号被扇耳光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6-20 12:34
擅闯驻港部队男子法院外喊 港独 口号被扇耳光 2014 年 06 月 20 日 08:42 来源: 人民网 - 港澳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 6 月 20 日 电 据香港电台报道: 4 名港人擅闯解放军驻港部队军营案 19 日在东区裁判法院宣判, 带头闯军营的“香港人优先”成员招显聪罪名成立,被判入狱 2 星期、缓刑 12 个月。 另外两名被告张汉贤和谢咏雯,各被判罚款 2000 元港币。 招显聪昨日到东区裁判法院听取判决前,在 法院外喊 港独 口号, 被一名男子,斥责招显聪是“汉奸走狗”,并掌掴后,跌倒地上。 在场警员立即拘捕施袭者,传这位施袭者是退休警署警长。 请见附件: ()1喊“港独”口号被扇耳光.doc
个人分类: 其它|1575 次阅读|4 个评论
日官员竟无耻无聊无理要求中国删除日战机"异常接近"视频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6-13 21:30
日 官员竟 无耻无聊无理要求 中国 删除日战机 异常接近 视频 2014 年 06 月 13 日 16:54 来源: 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 6 月 13 日 电 据央视报道: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上严正驳斥了日本官员要求中国删除中日战机“异常接近”视频的非常无耻、无聊、无理要求! 华春莹说,“面对这样一个铁的事实,日方官员还作出这样的表示,我只能用三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非常地无耻、无聊、无理!我们要求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行动和语言上的挑衅。”   继 5 月 24 日后,日方于 6 月 11 日 再次炒作中国战机“异常接近”日本自卫队侦察机,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中国国防部 6 月 12 日 对外公布了日方 F-15 战机近距离干扰中方飞机飞行的证据。然而日方不但没有深刻反省自身错误,反而再次发表不负责任的欺骗煽动言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 6 月 13 日 要求中方删除相关视频证据,并称日方战机相关飞行措施符合国际法,并未影响中方飞机的安全飞行。   日本《读卖新闻》 6 月 13 日 报道称,菅义伟在当天上午的记者会上,就中方公布日本自卫队 2 架 F-15 战机跟踪中方飞机的视频称,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抗议,要求中方删除相关视频资料。   日本官房长官称:“自卫队战机针对中方飞机采取的‘防止侵犯领空’措施是依据自卫队法进行的,符合国际法,并未对中国飞机的安全飞行带来影响。”   此外,菅义伟再次就中方苏 -27 战机“异常接近”至日方飞机 30 米 处提出批评,称“中方战机从后方迅速超越日机,且从机头前方做急速横切动作,这是非常规的行为”。   与此同时,日方的欺骗性言论还在日本政府内部蔓延。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本政府高官 12 日表示,中方主张自卫队 F-15 战机近距离跟踪中国飞机,就此公开的视频资料“不符实情”。该高官甚至宣称:“这并非记录此次事件的资料,而是毫无关系的其他视频。”另一日本政府相关人士也发表了同样看法,认为“日本和中国的主张哪个正确不言而喻”。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指出,日方的一系列言行旨在进一步欺骗国际社会,抹黑我国我军形象,制造地区紧张气氛。日方这种恶劣做法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纯属恶人先告状。 事实的真相是十分清楚的。 6 月 11 日 ,中国空军航空兵部队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例行巡逻, 10 时 17 分至 28 分,中方图 -154 飞机在我近海有关空域正常飞行时,遭到日 2 架 F-15 飞机抵近跟踪,最近距离约 30 米 ,严重影响中方飞行安全。同日上午,日自卫队 YS-11EB 和 OP-3 侦察机各 1 架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内进行侦察活动。根据相关规定,中国空军出动 2 架歼 -11 飞机对日机进行了识别查证,与日机距离保持在 150 米 以上。中方飞行员的操作是专业的、规范的,并保持了克制。日方飞行员的做法是危险的,具有明显的挑衅性质。   国防部还指出,长期以来,日方对中方舰机近距离跟踪监视和干扰,危害中方舰机安全,是引发中日海空安全问题的根源。但日方不但没有深刻反省自身错误,反而时常发表不负责任的欺骗煽动言论,对中方恶意攻击,是别有用心的,完全暴露了其在对华关系上的虚伪性和两面性。日方应就此向中方和国际社会作出澄清。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 菅义伟要求中方删除日本F-15 拦截中方飞机视频 · 外交部昨日驳斥日本:贼喊捉贼 倒打一耙 · 视频:日本两架F-15 抵近跟踪我军机 高清组图 · 国防部谈中日军机“异常接近”: 日方明显挑衅 做法危险 请见附件: ()1日军机异常结局图.doc
个人分类: 其它|2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你的人生你做主"
热度 2 葛肖虹 2014-6-8 11:41
高考来临,百万青年学子都面临着人生的选择,科学网博客上近期 颜宁的这篇很有霸气的文章 你的人生你做主 顿时吸引了我,读后感觉很好,进一步了解作者,读了对作者的介绍 “ 专心致志做事 自由自在做人 ” 使我眼前一亮:真是一个有理想、有科学追求的青年才俊!近日报纸还报导了 颜宁 教授正在研究如何饿死“癌细胞”的消息,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安全的大事。 科学网博客确实网罗了一大批很有见地的科学精英,像颜宁、施一公、饶毅、嵇少丞等,保护好他们,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我们的祖国大有希望,我国的科学大有希望! 你的人生你做主 这个命题很好,我这个 70 后奔 80 的老头也凑热闹谈谈想法。 我历来主张人生事业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创新和执着。几天前中央电视报导了对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和小麦专家李振声院士的访谈,很有启发。李振声院士说“要把个人的兴趣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有永不停歇地坚持奋斗”他们的共同理想是“要让中国的粮食装满中国的饭碗,解决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宏大的目标啊,难怪 84 岁的袁隆平站在稻田间还那么神采奕奕地叙述自己一生的三次激动:一次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二次防病水稻培育成功;三次亩产千斤水稻培育成功 …… 我相信在他有生之年还会有第四、第五次激动。 他们的成就说明了,人生事业的选择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那么我是怎么选择为地质事业奋斗一生的呢? 这还要从初中谈起, 1950 - 1953 年应该是我们共和国的春天,那是一个枯木逢春、百废待兴、充满希望、充满理想的时代,也是我度过的美好少年时光。 当时有个苏联电影《顿巴斯煤矿》打动了我,我想立志学煤,将来做一个煤炭工程师。恰好胡风(就是后来被打成反革命集团的胡风)来我们家,那时他是我们家的常客,我向他谈起自己的想法,他笑笑说:“煤做燃料烧掉太可惜,它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可以分解出许多好东西,你应该关心一下石油,那里的奥妙也很多”此后他给我带来一些关于石油的科普小册子,算是启蒙吧。 初中二年级我从北京一中转学到汇文中学,那里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一次我们过小队日,到协和医院去慰问在那里定期疗养的新疆石油普查大队的地质队员(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地质工作有多么重视!)这些满脸晒得黑红的地质队员叔叔们,告诉我们新疆准噶尔盆地有多么辽阔,盆地下面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还举例说在新疆独山子,一些赶牛车的维族老汉,赶不动车了,就拿锄头到山边去挖岩石,石油流出来就可以润滑车轴了,其实是在唬我们,而我们当时听得津津有味。 到了高中,我就特别爱看《中国青年报》连载 李季、李若冰等 描写当时 奋战在祁连山、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勘探队员事迹 的 散文和诗篇,那些风餐露宿、不畏艰苦,又十分豪迈的地质队员的生活深深感染了我。於是我参加了由校友(当时北京地质学院高年级学生)主办的“地质兴趣小组”,当我们第一次在门头沟三家店的山上挖到石英晶体时,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这就是“兴趣”从中学时代诞生。於是1956年我以第一志愿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从此开始了我的地质生涯。 但是让我真正热爱地质,选定了自己奋斗终身事业的还是在北京地质学院五年的专业学习。由于中学的兴趣,我从一入学就以极高的热情和敏感投入了学习,比起那些不得已按“第二、三志愿”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的同学要主动得多,每次课下复习我都会到图书馆查阅各种专业参考书、地质杂志并做笔记。特别是五年间我亲耳聆听了王鸿祯、杨遵仪、冯景兰、郝诒纯、马杏垣、潘钟祥、马万钧、杨森楠等大师的讲学,开启了思路、扩展了视野,打好了地质专业的知识基础。五年间参加了各个环节的地质实习:1957年一年级周口店的认识实习,初识地质学;1958年二年级周口店的野外地质填图,紧接着到湖北鄂西高山区长阳参加了半年野外地质填图找矿,后半年我独立带队到河南豫西遂平县找矿;1959年三年级到玉门油田参加油田和油层物理实习,并到王进喜井队参加了油田钻探实习;1960年四年级到准噶尔盆地将近一年,做毕业论文实习,完成潘钟祥教授的项目——准噶尔盆地岩相古地理研究。正是这些实习打好了我野外工作的功底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培养了我对地质科学的热爱与浓厚兴趣,至今已经快60年了,仍津津乐道乐此不彼。 教育是要开阔人的视野和胸襟,要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人才,从而打开智慧和心灵之窗,用于探索未来,造福于人类。现在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不是育人而是毁人,初中为考高中、高中为考大学,孩子成天陷在 “ 做题 ” ,没有乐趣、没有欢快、没有课外活动,许多中学生连简谱都不识,更无课外兴趣可言。中学不打好 “ 德、智、体、美 ” 全面发展的基础,到大学很难培养出创新型综合性人才。 50 年代很好的素质教育模式应该继承,瞎折腾不是改革。 我们那个年代选择人生目标有当时的时代特色,今天不同了,万紫千红选择多多,但有志青年把“兴趣”和“人类的需求”结合起来作为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不会变的吧?需要多说一句的是:选定了人生目标之后,无论遇到多少艰难,是要一辈子锲而不舍地走下去的。 预祝孩子们高考成功!
243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胡志德: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文"的简单化
carldy 2014-6-4 16:22
胡志德: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文的简单化 来源: 《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页274-291; 该刊授权人文与社会网站发布 摘要: 本文考察1895 至1930年间,传统上被归结为文言文系统的书面用语和以口头语或者白话文为基础的书面语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并讨论罗兰·巴特所提出的关于写作和文本的理论问题。 关键词: 胡志德 罗兰· 巴特 鲁迅 王国维 章太炎 严复 杜亚泉 胡适 陈独秀 文 近代思想 齐晓红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同时,虽然对这个题目已有长时间的关注,但这篇论文仅仅呈现一个非常初步的思考。 我的论文考察1895 至1930年间,书面用语(在传统上被归结为文言文系统)和以口头语或者白话文为基础的书面语之间的关系和互动。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中国,白话文的使用,并且只有白话文,被作为是不可避免的和语言学上必然的结果而普遍接受。这种共识甚至是通过一系列使白话成为教育的主要语言的措施嵌入到早些年教育部的决定之中的。 达成这种新的共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两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1)在一些对简便的交流方式有需求的受教育的人中间有一种普遍的感觉,如果说有更简单的方法教很多人的话,那一个一致的共识就是白话文是最好的工具,这是一个会证明我考察的目标为真实的设想。2)在技术和科学的主题上更清楚地表达和对一般的新思想的表达的需求,也伴随着对新的词汇的需求。又,有一种共识认为,白话是这两个目的的最好的载体。不过,这一点是有很大争议的,把白话转变为唯一的使用工具说成是现代性的一般要求可能是安全的,现代性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我们可以把它规定为是指向处理西方的能力的术语,一种无法避免的东西。我这篇论文的重点并不是要批评这种转变,而是试图关注一些可能会带来的代价,如此就需要讨论一个由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而发展出来的建设性的关于写作和文本理论的问题。 为了重新思考现代中国的写作情态,我要首先指出,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在批评理论界好像有一种对写作和文本问题的密切关注的退避。在1970年代的开始,随着罗兰·巴特的关于细读的非常有名的著作《 S/Z 》的问世,他提出的写作中的可读性(readerly)和可写性(writerly)模式的预想,并且也通过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同时期给美国学术界带来风暴的关于写作的沉思录,从文学部门中出现了大量的围绕写作问题的著作:声音的不确定性,作者的死亡,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延异(différance)和类似(the like)。然而,在1990年左右,学术界的关注点好像改变了,突然的回顾朝向了文化研究,其中最有力的表现大概就是后殖民研究。一般来说,文化研究是一个关注于更广范围议题的领域,而不是只关注在写作本身。然而,有一些分析写作的方法论被引进了这个领域,必须指出,不管怎样,以对文本的密切关注为特征的批评理论的奠基时代失去了它的优势地位。 在写作问题占据批评话语舞台的时期,从中出现的一些主题一定程度上渗入了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界,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张隆溪的《道与逻各斯》,余宝琳(Pauline Yu)的《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意象解读》 。在中国或者完全不、或者只是最低限度地受西方影响的时期,像由此产生的这种研究几乎只关注写作本身,然而,情况开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19世纪已然成为过去,西方开始越来越多地冲击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1990年代以后可以看到大量的对晚清和民国早期的文学和文学问题的关注,但是,所产生的这些研究已经成为压倒性的主题,非常恰当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宏伟的思想运动:对现代性的竞相界定,妇女话语和其身份的改变,文化改革问题,怎样容纳新学,处理西方的挑战之类的等等。 在这个时期对转向中文写作的唯一的持续性的研究应该是耿德华(Edward M. Gunn)的《重写中文》和刘禾(Lydia Liu)的《跨语际实践》。 然而,前者关注的大部分是一种在英语的有力影响下的一种现代语言的语法和句法方面的改变,而不是关于写作自身的理论问题;后者侧重于特定关键词的可译性和非可译性的问题和含意。就其本身而言,中国学界,在最近这二十年里打破了早期僵化的马克思主义模式的禁闭,也趋向于看重一些主要的专题性的问题,甚至比西方更可理解,因为有一个一般的感觉,那就是在转折时期所做的选择甚至在今天也继续对中国产生意味深长的影响。写作(écriture)的全部问题,尤其是当它与1985年之后在中国建立的新的知识体制联系在一起时,通常就被忽视了。在最近的美国学界,虽然有大量的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的智慧的修正性研究,然而这也没有真正的延伸到对语言改革的含意的考察。在中国,虽然有大量的对用于20世纪小说中的语言的研究,但是看起来最近的中国学术研究中,对语言的整个地位和语言改革方面的更广泛的问题的相关调查也很少。 巴特《S/Z》中对两种写作形式的区分,在1990年代以前的西方学界是开创新的阅读实践的主要动力之一。他对可读性和可写性的定义,即使有点过分雕琢的话,也确实是对文本性的本质和怎样进入一个文本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主题: 为什么可读性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呢?因为文学工作的目标(以文学为业)是使读者成为文本的生产者,而不再是消费者。我们的文学以文本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拥有者和顾客,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无情的剥离的文学体制为特征的。读者因而陷入一种赋闲的境地--简而言之,他很严肃(serious),而不是发挥自身的功能,获取进入能指的神奇和写作的快感,他只有进入或拒绝文本的可怜的自由罢了:阅读仅仅是行使选择权(referendum)。和可写性的文本相反是他的反价值(coutervalue),它的消极的,有回应的价值:可以被阅读的东西,而不是可写的:可读性。我们称一切可读性的文本是经典文本。 (着重号为原文所加)。 对巴特来说,可写性的精髓在于读者的主动性的能力,就是一种来自于一种开放性的写作的东西,它能激发读者的创造性并形成他或她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可读性的文本,是那些拒绝进一步的解释,并且只能被消极的消费的东西;巴特给它们的僵化加上经典的标签(有些讽刺的)。《S/Z》的关注点几乎只是阅读的实践,理论被延伸到考察作者在作品中采取的不同的方法,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特别是从晚清和民国早期以来的作者和批评家的关注来看,大都放在写作的不同形式怎样催生了不同的阅读形式。 巴特继续解释到:要解释一个文本不是给它一个意义(或多或少有根据的的,也或多或少是随意的),相反是去理解有什么复数的(plural)东西包含在里面。让我们假设有这种成功复数的形象,那也没有被任何再现(模拟的)的约束而贫瘠。(p.5)换句话说,用这种方式看待文本不是去给它确定意义,而是对去创造文本的最大的多样性的资源的认同。当然,这里有一个激进的,乌托邦的无政府状态在起作用,它可以使它到达极致,或许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对话的无尽的循环。就像巴特的中文译者屠友祥所说的,巴特的书是用一种难以融入知识话语的形式 写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致力于用巴特的理论作为入手点,同时也是个冒险的学术观点变得完全杂乱无章了。然而,在最后的分析里,巴特的表述方式的重大价值在于积极的读者参与和文本中的复数性的可能性的观点,这似乎超出了沉溺于学术模式或者使解释的随意性无效的危险。最后,巴特的思想中最主要的观点是,在写作的多维度形式中嵌入的思想创造性的潜力--或者是在关于如何写散文的整个狭隘的条文中这种可能性的减少--在评价那个时期更谨慎的那些中国批评家的写作方面,这是一种可以作为一个持续性的潜在因素做迅速的考察的东西。 乍看之下,尤其是他对经典文本的不可传递性的否定性的解读和对可读性有着同一定义的巴氏界定,后者的概念乍看之下好像是和前现代中国所要求的进入文本的首要方法是极其密切的吻合的。即使巴特很谨慎地限限定了他的理论对西方写作实践的有效性--如果我们把本意基于真实,客观,法则......它将回复到西方话语(科学的,批评的和哲学的)的终止处,回复到它的中心化的组织结构 --在前现代中国,我们可以用被一种寻求制定一个理解的有限范围的检查系统所监管的解释,制造出一种以对相关的一小部分经典文本的夸张的尊重为标志的文化。并且,试图去否认经典文本被权力所压制从而成为一种绝对的可读性的文本是愚蠢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在巴特的理论模式里,中文的处境看起来好像和其他地方生产出来的文本没有那么大的不同。 然而,即使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重视钱钟书关于八股文中的创造性和开放的观点,按照惯例上看,至少在20世纪,作为最严格的前现代中国写作的文体,正是因为它在加强对经典的写和读的官方认可的办法方面的所设想的角色:窃谓欲揣摩孔孟情事,须从明清佳八股文求之,真能栩栩欲活......其善于体会,妙于想象,故与杂剧传奇相通。 这种散文的应试之作甚至是白话文的奠基者胡适在他的关于谭嗣同散文形式的活力的讨论中考虑到的:我们拿文学史的眼光来观察,不能不承认这种文体虽说是得力于骈文,其实也得力于八股文。古代的骈文没有这样奔放的体例,只有八股文里的好 '长比'有这种气息......说这种文体是受了八股文的影响的,这句话也许有人不愿意听。其实这句话不完全是贬词。 然而,如果我们专注于晚清阅读实践的转变--一个以认识论上的不确定性为标志的时期--而不是官方认可的儒家正统支配的更早期,可能会发现一个更复杂的图景。说到底,在书中,巴特确实允许一种复数性(plurality)的存在,甚至是对他之前好像是完全交付给可读性类型的写作的经典形式也是这样: 想象古典文本的复数的最好方法就是倾听文本,仿佛色彩的变化伴随着多重声音,不同的波长,以及时时要突然消解的主题,留下了可以使说话行为从一个视点转换到另一个视点的空隙,没有任何前兆:通过这种音调的不稳定性(其在现代文本中变成了无调性)就建立起了写作,使之成为一个短暂原点的闪光的和谐统一。 换句话说,巴特最终接受了复数主义,甚至是对经典文本。这个对复数的定义看起来和晚清中国特定的文本实践是非常吻合的,尤其是儒家的今文经派提倡的对经典的重新解读。从魏源到康有为,在这个传统中的激进的文本解释,也反映了这些作者激进的社会和政治观点。这个学派的专家所建立的这种解释的张力,是建立在只能被称作是经典是如何被进入的经典的复数的观点之上的。当帝国晚期思想危机加深的时候,这些更加开放的解读变得越来越多。比如,即使是章太炎,也反对今文经派的思想,他致力于大量的原始的--和相应的引起争议的--他所评论过经典的解读。 尽管在十九世纪的中国散文中有越来越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是在中国语言传承的共识问题上--也就是说,转而使用白话是不可避免的和急需的--在整个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很一贯的。裘廷梁在白话的先锋报《苏报》上写了一篇很长很详细的关于白话的优越性的文章,实际上,虽早在1987年写就,但还是总结了一种被视为常规的智慧:有文字為智國,無文字為愚國;識字為智民, 不識字為愚民: 地求萬國之所同也。 獨吾中國有文字而不得為智國,民識字而不得為智民,何哉?裘廷梁曰:此文言之為害矣。 也就是说关于文言对大众的模糊性的基本的控诉,即使今天也是激发语言改革的最主要的原因。例如,25年之后,胡适也对裘对文言的批评产生共鸣:古文学的公同缺点就是不能与一般的人生出交涉。 同时,他批评了文言文的困难,不过裘廷梁提出了另外一个非常熟悉的不同的议题,它经常和文言的难处混合在一起,这第二个议题是关于文言用语的表面上公式化的性质,这也是二十年后五四运动批评的主要方面。正如裘所说:朝廷不以實學取士, 父師不以實學教子弟。 或者,如胡适更严厉指出的那样: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 都是死的, 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 然而这些对文言文的公式化的批评没有直接提到难处的问题,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引向了文言缺少实质的原因是它的形式是很难掌握的,任何有关实质性的东西都必须放在一边。 如果对文言文在无法表达实质内容方面的关注是1910年代后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焦点之一的话,那么裘廷梁贡献甚微,他的注意力几乎全在易于理解的问题上。和晚清时期紧随其后的那些和他同样想法的那些人一样,裘廷梁主要的攻击目标是建立在一个更简单,更透明的语言去动员那个时候还很消极的民众的需要之上的,这个话语以不断的要求一个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好写的语言为标志。很明显,这个清晰的关于写作的本质的转变的一个主要的--如果不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要和一个新的听众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就像胡适在他1922年的论文《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所写的那样,晚清的中国作家第一次尝试去为普通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写作,实际上,这被他认为是一个严重的失败:他们的最大缺点是把社会分做两部分: 一边是 '他们', 一边是 '我们'. 一边是应该用白话的 '他们',一边是应该做古文古诗的 '我们'。 考虑到如此庞大的未受过教育的这些听众的新的感觉,普遍地能被理解,被冠以制造一种缺乏透明性的迷信的文言文,它的明显的对立性因而也是其后一个无可辩驳的要求。比如,或者可以这样说:把重点放在清朝后二十年一直占据主导的文学讨论的新小说身上,这在根本上也是为那些传统上被隔离在民族文化生活之外的人所更容易掌握和理解的语言的要求的一个分支。这种向新的、知识低下的听众说话的需要和传达信息的迫切感的需求的结合,很明显只是在一种很有计划性的或者是可读性的潮流中写和和被阅读的要求。 即使在晚清,语言的问题已经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中提出来了,另外一个和语言问题紧密相关的议题出现了。这就是文学,一个在这个时期的新学中出现的新概念之一。正如鲁迅在1934年所说:用那么艰难的文字写出来的古语摘要, 我们先前也叫 '文',现在新派一点的叫 '文学', 这不是从 '文学子游子夏'上割下来的, 是从日本输入,他们的对于英文 Literature 的译名。 鲁迅可以很清楚的指出这个新的术语是从哪里来的,然而这个术语划定的新概念区是什么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几乎在和鲁迅上引论文的同时 ,钱钟书指出,文学的新概念提出了一个多样文体的类别,这在晚清以前一直是非常自足的。这个新的多用途的术语也促使了虚构类的或者小说的地位提到到和其他之前更高级的文体平等的地位上,这对中文语言史来说是很空前的。 最早和最清晰的对这个新术语怎样不同于更广义的文做出说明的可能是王国维,在他的《文学小言》中,他说: 昔司马迁推汉武时学术之盛,以为利录之途使然。余谓一切学问皆能以利录劝,独哲学与文学不然。 何则?科学之事业皆直接间接以厚生利用为恉,故未有与政治及社会上之兴味相剌谬者也。 至一新世界观与一新人生观出,则往往与政治及社会上之兴味不能相容。若哲学家而以政治及社会之兴味为兴味,而不顾真理之如何,则又决然非真正之哲学。 王以类似的方式对待文学,他总结到:餔啜的文學決非文學也。 王因此把文学和哲学一起放在一个和实际的写作不一样的领域,它的定义的特色在于在它的写作形式里没有个人所得的一席之地,这样就很明显的指向了官方的领域。然而,接着他进一步给文学的特殊之处下定义,并和哲学区分开来:文學者, 在这里,文学变得甚至比哲学还精妙:里面不仅没有为自我完善而写作的空间,它也不能有任何实际的目的,这就和那种认为写作的需要在经常被一用的陈词滥调里--文以载道,或者写作的目的似乎为了传递道--的包含了道德的隐晦性有了一个激进的断裂,。尽管王国维后来声明他一直不能完全理解康德,然而这一说法是毫无疑问起源于康德。 在大多数情况下,王国维超越实际关注领域的文学定义是和裘廷梁的白话是重建国家的工具的思想完全不合拍的,不过,他们确实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对文学修饰的敌意。也正如王国维所说:文繡的文學之不足為真文學也, 于餔啜的文學同......故模仿之文学,是文繡的文學與餔啜的文學之記號也。 他们对写作是口述的审查的敌意也有微妙的一致,裘廷梁会认为它造成了下列的情形:受役于文字,以人為文字之奴隷。 换句话说,他们都认为传统的写作是用民众来推进它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周围其他的方面,也就是在巴特的定义中,一个明确的可读性的符号,和至少可能根据他对经典的消极的定义。 但王国维对文学的定义很明显的是将它和纯粹的有用性隔离开来,他对文学的功能的非难会将新的十分严格的限制加之在文学的表达的范围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看到,对文言文的辩护慢慢地将它的严格的文学性放在了中心,最终结果是对文言的合法范围的严重的窄化。换句话说,王国维可能对可写性给出了新的认可,但是即使像他做的那样,他也把它的应用限制在了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之内。 白话不会成为占据另一个二十年的一个主导性的话语,然而持续增长的民族危机给晚清对写作的态度比之前学术上的更大的压力。比如,在章太炎在很多关于语言的论述中对语言有很极端的防卫,极力反驳白话是比文言更容易掌握的观点,同样也致力证明这两种写作模式是经常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像裘廷梁他们说的那样。换句话说,这些年来走向语言简化的压力看起来是比迄今为止所确立的标准的五四叙述更大,这可能是被五四所压抑的另一个晚清的现代性。 关于两种语言的相关的困难性这一点,章太炎写到:白話中藏古語甚多 , 如小學不通白話如何能好。 这实际上暗示了对白话的足够的掌握比用文言文写作更难。很明显,对裘廷梁提出的透明性概念,章太炎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裘廷梁只关注理解的即时性和广泛性,而章太炎认为一个作者需要对语言的修辞和历史的资源的多样性的控制,以便更有效地交流(或者是为了进入能指和神奇和写作的愉悦之中。 )。只要说章太炎所展望的写作的视域是比裘廷梁或王国维大多了,以及他为了有效的评论所想象的修辞的资源是更急需的,这就够了。在文言和白话之间的共同点上,章太炎可能更坚决。他确实承认自宋朝以来,语言就已经变得不同了,但他依然坚持:白話意義不全,有時仍不得不用文言文也。 他的这种文言对更有效的表达是必要的观点,是和那种认为文言比白话更简单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两个结论,但却是在同一个方向上--完全控制一个人的语言表达需要使用文言文。 在《译天演论例言》中,严复也以同样的观点作为结束。裘廷梁只是从《文选》( The Analects ) 中引用了一段去为他对语言的功能的声明辩护,有名的词达而已矣,就是只追求交流的简单。另一方面,严复从经典文本中引用了三条对语言的注释: 易 曰:'修辞立诚'。子曰:'词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极为译事楷模。 根据严复的说法,语言不只是要求透明性。当他解释他在他的翻译工作中一直坚持的尔雅的功能的时候,他以一个听起来和章太炎非常相似的观点结束:故信达而外,求其尓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 微言这个术语在这里是关键,不只是只精妙本身,而是指既不是容易表达也不是容易被普通读者所理解的那个基本的意思。比如,早期的今文派魏源,曾经用这个术语指涉由《公羊传》而来的《春秋》的主要解释,并且,它也曾经被康有为用来指几千年的滥用中所丢失的隐藏在他所认为的经典背后的意义。 对严复来说,尔雅不只是修饰(严复似乎和裘廷梁和王国维一样不赞成修饰),而是要求表达复杂思想的复杂性,或者像巴特说的那样,是去创造一个更有可写性的文本。他接着又添加了一些文言文的必要性背后的原因的一些背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釐千里。 严复的这个思想看起来和章太炎非常一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为了理解可以使他们更充分的交流的那些思想的全部复杂性和历史的言外之意,一个人应该掌握语言的根源。然而,即使是那些汉代以前的语体也没有解决翻译的任务所带来的问题,正如严复所坦承:一名之立, 旬月踟躇 。换句话说,只有对中文的全部历史资源的掌握才会--可能--让有效的意义体现出来。只是倾向于表达的容易会不可避免的失掉他要表达的内容。即使那是非常困难的。然而,严复宁愿明显地不提及读者的角色,他的关注点在作者需要进入能指的魔法(巴特,P4),表明了他和巴特的可写性有一致性。词语只是到达它自己的目标和如果说话没有被润色,它不会走的太远,这两种超规范的声明之间的张力表现了一个创造性的对比,或者甚至是可能只能被可读性观念的吁求所概括的冲突性。 对严复来说,这种可写性的困境对他要介绍给中国的新思想的概念化和启用很明显的影响:让语言中意义的完满的决心也使得拘泥于任何严格的方案变得不可能。严复决定哪里立脚的思想的困难也在1900年之后不久写给张元济的信中反映出来:复自客秋以来仰观天时,俯察人事,但觉一无可为。然终谓民智不开,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 在找个思想上的立脚点和找到一个合适的术语上二者有同样的困难;前面没有现成的路可循。如皮后锋在他的《严复大传》中对此问题描述的那样:严复在致力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中,既不是简单译介西学,也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分析重建,而是在兼容古今,会通中西的基础上重新构建。 我认为皮在强调严复著作中的创造性方面是很正确的,在这里严复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文化秩序,这个秩序说明了新的尽可能多的复杂性和旧的遗产是可能的。归根结底,替代词(alternative)--实际上是晚清时传入的--只是去采取这些日本明治时期发明的重要的外国术语的翻译,而这些术语的定义几乎并没有把严复所要表达的微言考虑进去。为借用裘廷梁的说法,可能这个从什么地方发展出来的专用词汇的采用,基于在中国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说清楚的情况,会导致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是裘廷梁说的受役于文字,以人為文字之奴隷。考虑到严复和章太炎对语言比重的向往,我们不是把他们的观点作为被丢弃了的反启蒙主义者遗产,而是应该更加谨慎地思考促使这两位学者在为一个语言的可能的意涵的全部范围而斗争的思想动力,在对这些语言的意涵作出决定之前我们需要仔细的思考。 就他想捕获他希望表达的内容的全部的微妙之处的声明来说,那些追随严复的人认为他不能摆脱被以牺牲意义为代价的形式的复杂性所羁绊。即使在语言的表达上敏感如钱钟书,也基本上从众贬斥了严复翻译:几道本乏深湛之思,治西学亦求卑之无甚高论者......所译之书,理不胜词,斯乃识趣所囿也。 然而,在严复的翻译中,在雅和信之间始终有一种张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王国维夸张地例证的新的文类文学的权威提高了,严复可能被推到一个支持修辞大于内容的方向上。例如,当他攻击胡适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主张时,他只是基于文学层面的考虑,批驳:今夫文言之所以为优美者,以其名词富有,著之手口,有以导达奥妙景深之理想,状写奇异之物态耳。 这个对文言的表达力的辩护看起来完全倾向于文学表达--在王国维的意义上--而不是微言的表达,这可能显示了王国维和那些追随者在使文学制度化方面是多么成功。换句话说,语言的所有的表达力都限制在这个新的领域文学,以更散文体的关注为代价。 其时,科技教育者和商务印书馆编辑杜亚泉也在思考同样的语言问题,采用白话文由巨大的压力飞速发展为几乎是不可阻挡的。胡适1917年1月首次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很快,次月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紧随其后,改成白话的推动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陈独秀对白话的拥护者(胡适也是同样支持的)所带来的格杀勿论的态度在他写给胡适的信中总结为: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很难想象一个写任何比这个更有可读性的方法,就是在这些不妥协的方略所创造的氛围中,杜亚泉发表了他关于语言的想法。 然而,杜亚泉的评论只是发表在他所编辑的1919年12月《东方杂志》的最后一期上,或者,即使是出版,也实际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试图去抵制中文的完全大众化和保持其他语体的开放性方面,杜亚泉有一种失望甚至可以说是绝望感。有趣的是,他反对为了文学语言更有弹性而使所有中文语言瓦解为一种语体作为中心,这又一次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关于文学的新话语已经慢慢取得胜利,如他所说: 社会文化愈进步则愈趋于复杂。况以吾国文学范围之广汛,决不宜专行一种文体以狭其范围。无论何种文体皆有其特具兴趣。......惟应用之文体则当然以普通文及通俗文二种为适宜。......此种应用文乃科学的文,非文学的文。科学的文重在文中所记述之事理。苟明其事理,则文字可以弃去,随忘其文字亦可。文学的文重在文学之排列与锻炼,而不在文中所记述之事理。 在这种不要将散文简单化到一种完全透明的形式的要求中,杜亚泉不是像王国维那样以功能来定义文学,而是以形式,作为一种写作的类型,文学中形式比内容更占据优先的地位。这种关于文学的观点,即使那个时候已经在俄国形式主义的出色写作中投入实践,它在中文语境中的被厌弃验证了可读性制度的势力,因为持续的民族危机迫切要求一种清晰的程式化的信息。杜亚泉实际上把写作的所有形式的话语都排除在他的多样性的要求之外,这揭示了之前的改革者已经获胜的程度--他明显的感觉到只有退回到王国维所界定的狭窄的层面上,他的观点才是有说服力的。 在这种语境之下,值得关注的是,关于杜亚泉本人在1911-1920年担任《东方杂志》的主编期间的写作,还有那些同时期的评论家,如黄远庸和章士钊等,很有意思的事情之一是,他们有用一种绝好的透明性的文言去书写发源于西方的思想和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文言散文的透明性是,他们对那种写作形式缺少逻辑表达的指控,这是如此的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即使胡适自己,也承认他的文体改革的一系列文章的草稿是用古文写作的。严复为他的翻译所创造的自生的旧词新语早已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明治时期所发展出来的普通的专用词汇。这可能表示了对一种更有可读性的形式的投降,然而,这也说明至少在是否合适表达新观念的上,可能最先经常用在官方文件中的普通的文言形式和晚清报章杂志中的普通语言,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在评价杜亚泉的抗议方面,我们应该同时考虑到胡适和陈独秀所提出的彻底的语言改革的努力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程式化的东西。例如,胡适的非常有名的八不主义,为写作,也就是可读性的根本设定了一个缺少弹性的系统。并且,八不中的足足一半是要求直接把写作和过去的文学性的资源分割开来这样一种应用上的限定(即:第二条,不模仿古人,第五条,务去滥调套语,第六,不用典,第七,不讲对仗)。胡适也允许对他的相关的一些规则的宽松的解释--比如,在提到第七条的时候,他认可:排偶乃人类言语之一中特性,并且接着引用了一些例子,不过他也说:然此皆近于语言之自然, 而无牵强刻削之迹。 尽管有这些例外,然而不难看出这种类似口号的基本的规则的特性会导致教条的运用。胡适避免公式化所有的担心,很讽刺的,从语言学方面自我限制住了,导致了无法避免他所指责的那些陷阱。比如,他的写于此时的很有影响力的论文《从文学的国语到国语的文学》,不仅在题目中有很明显的对仗,而且也是用白话的八股文写作的,而用文言写作的八股文曾经是新文化运动批评家的主要批判的对象。 很讽刺的是,经常和后五四时期不妥协的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形象,鲁迅,相比于他作为众望所归的改革者的声名来讲,他在语言方面有更复杂的观点。例如,在他1930年的长文《硬译 与 文学的阶级性》 中,作者显现了执着的关注和无法满足每一个文本都能被很快的理解的要求--这和他的普罗视点有点乖离)。这很明显的显示了,并且可能也很好的囊括在了他所藐视的政治上的左和右,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的意识形态,而是他们对于写作的建立在他们共同的人性的、艺术之宫的单纯的观点。在鲁迅看来,这个写作的观念创造了一种共同性,就像:请梁实秋钱杏邨两位先生并排坐下,一个右执《新月》, 一个左执 《太阳》, 那情形可真是 '劳资' 媲美了。 他在接下来的第五部分中继续讨论的文本的复杂性,通过回答他为谁写作这个问题,先发制人地对写作不是为了使大多数人能懂的预期的政治攻击作出回应:我的回答是:为了我自己,和几个无产文学自居的人,和一部分不图 '爽快', 不怕艰难,多少要明白一些这理论的读者。 换句话说,鲁迅在要求一个可写性的读者身份。 三年后,鲁迅在一篇《为翻译辩护》的文章中进一步讨论了翻译问题,在文中他提到,在开始康德是很难懂的,即使是对德国人来说也如此。鲁迅最后总结到:自然,'翻开第一行就译'的译者,是太不负责任了,然而漫无区别,要无论什么译本都翻开第一行就懂的读者,却也未免太不负责任了。 对鲁迅来说,写作既不能表达名副其实的理论,对这种写作的翻译也不能通过消除不可减少的复杂性而不辜负分配给它的任务。 就现代中国面临的问题而言,巴特提出的可读性和可写性的最重要的影响是在写作领域而不是阅读方面,也没有把读者的扩大作为中心,而是最终放在思想的复杂性和作者的创造力上--谁能够行使权威去进行语言试验,进而致力于最终导向原创观点的尝试?右派会拿思想的创造性去限制作者写作复杂的欧洲和日本的可写性的语体吗?还是中国的作者有同等的创造性的入口,经由丰富的和多面的语言去实验这些新的和旧的思想?尽管充分地意识到他们处在中华民族绝望的形势之中,章太炎和严复应该被看做持续地逆潮流而动以保持他们话语的原创性,而不是被传统遗产所毒害的顽固的反动派。下一代的硬骨头鲁迅对减低语言的复杂性同样有很大的不满,这给这个观点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支持。 --------------------------------------------- (文章提交时)作者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东亚系教授 在小学阶段把白话作为指导的媒介的正式决议,是在1919年十月在山西省召开的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颁布的,早于翌年一月份官方制定的教育政策。 余宝琳(Pauline Yu):《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意象解读》,( The Reading of Imagery in the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张隆溪(Zhang Longxi):《道与逻各斯》( The Tao and the Logos: 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 ,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耿德华(Edward M. Gunn):《重写中文》,( Rewriting Chinese: 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刘禾( Lydia Liu):《跨语际实践》,(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S/Z》 ( S/Z , Richard Miller, tran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4, p. 4). 屠友祥: 《S/Z 导读),见 《S/Z》, 屠友祥译,第1页。 罗兰·巴特:《S/Z》,第7页。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文学》,见《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罗兰·巴特:《S/Z》,第41~42页。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见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IV卷,第168页。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第126页。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见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IV卷,第169页。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第148页。 同上,第144页。 鲁迅:《门外文谈》, 《鲁迅全集》第VI卷,第95-96页;《鲁迅选集》IV,北京:外文出版社,1964年,第111页。 钱钟书书评 王国维:《文学小言》,见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IV卷,第378页。 餔啜出自孟子4A.25。 王国维:《文学小言》,见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IV卷,第378页。 同上,第379页。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见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IV卷,第169页。 需要指出的是,和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不同,鉴于文言写作者实际上也是用他们的时代的白话写作的,裘廷梁保留着对他们的尊敬。 当然,这个概念是王德威在他的先锋性著作:《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1849-1911)》中提出来的。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1849-1911)》,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见马勇编:《章太炎講演集》 ,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罗兰·巴特:《S/Z》第4页。 章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第218页。 修辞立诚出自《易经·乾》,文言:词达而已矣 是出自《论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左传·襄公25 年》。 严复:《译天演论例言》,见周振甫编:《严复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106页。 同上,第106页。 同上,第107页。 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501页。 同上,第507页。 钱钟书:《谈艺录》,香港:龙门书局,第30页, 转引自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最近的三联版本(2007)的《谈艺录》漏掉了这些对严复的非议,并且甚至漏掉了对黄遵宪的更为消极的评论。 郭湛波: 《五十年来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页。 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第147页。 See my Business venture for details on the little that is actually known about this process. 伧父(杜亚泉):《论通俗文》,《东方杂志》,1919.12。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见《胡适说文学变迁》,第23页。 鲁迅:《硬译 与 文学的阶级性》(1930年3月) ,见《鲁迅全集》IV,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99-227页。 鲁迅,:《硬译 与 文学的阶级性》,《鲁迅选集》III。82,第212页。 同上,第213页。 鲁迅:《为翻译辩护》(1933年8月,见《鲁迅全集》第V卷,第275页。 有点恶作剧的是,在他的《新秋杂识(三)》中,(《鲁迅全集》第V卷,第319-21页),鲁迅哀叹,用纯粹的科学或白话词汇写的关于蟋蟀的诗太干巴了:野菊的生殖器下面/蟋蟀在吊膀子,因此他说:写得太科学,太真实,就不雅了,如果改作旧诗,也许不至于这样。他继续说道,即是用严复的新词写诗(譬如:生殖器为性官)会给诗歌更大的空间:虽然很有些费解,但似乎雅得多,也就是好得多)。 作者简介: 胡志德 胡志德1969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72年和1977年,分别获得斯坦福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曾任加州大学北京研究中心主任。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东亚系教授、香港《译丛》(Renditions)杂志主编,兼任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客座教授。胡志德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汉学家,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翻译,著有《钱锺书》(Boston:G.K. Hall Press, 198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把世界带回家:西学中用在晚清和民初中国》(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等著作。 本文出处: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684
个人分类: 千里旅行,万卷阅历 Travelling and reading help yo|1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谢“搜狐读书”网推荐《秭鳺》
rongqiaohe 2014-5-17 21:30
诗小说《秭鳺》,撰笔于2008年7月,2010年10月完成第一版,2013年11月完成修改版。随着时间的推移,《秭鳺》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 在“5.12”汶川地震六周年之际,感谢搜狐网向全国读者推荐我们的《秭鳺》! 原文地址: http://book.sohu.com/20140516/n399642876.shtml
个人分类: 诗歌|2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海舰队实战训练:舰艇对"敌"打击 蛙人隐蔽突击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5-14 13:13
南海舰队实战训练:舰艇对敌打击 蛙人隐蔽突击 2014 年05月14日 07:59:11 来源:中国军网 海上,舰艇编队对“敌”舰艇实施协同打击;水下,蛙人分队秘密渗透,隐蔽突击……近日,一场近似实战条件下的综合攻防训练在南海舰队某基地展开。官兵们按照能打胜仗的要求,对接实战,攻坚克难。   “转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夺取未来战场的主动权刻不容缓!”基地司令员郭玉军发出动员令。随即,党委“一班人”分头对所属部队展开调研,确立了“统一计划、集中组织、分批进驻、滚动施训”的训练模式。去年以来,该基地加速推进光纤、卫星、数据链等信息平台构建,重点突出防空、反潜、反水雷、反袭扰等课题的探索,规范了30余个操演计划,列装的数艘新型舰艇均在半年内完成规定课目训练。 请见附件: ()1南海舰队训练.doc
个人分类: 物理|1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保部初步掌握并将公布京、沪、广"雾霾元凶"清单以利治理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4-4 20:05
环保部初步掌握并将公布京、沪、广 雾霾元凶 清单以利治理 2014 年 04 月 04 日 08:15 来源: 人民网 - 环保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 4 月 4 日 电: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昨天披露,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京、沪、广等城市污染清单,社会关注的“雾霾元凶”数据有望陆续公布。   吴晓青说,京、沪、广等发达区域在 PM2.5 (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吴晓青表示,比如说 VOC (挥发性污染物)的排放清单我们已经有了。比如说在上海,北京一些发达地方,他们已经通过源解析已经掌握了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有哪些,已经初步结果都有了。   最新监测研究显示,上海市 PM2.5 来源,本地污染排放占到 8 成。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表示, PM2.5 从上海来说,主要污染依旧是工业,因为它包括了 15% 的工业工艺排放, 10% 的工业锅炉和 7% 的电厂。交通上,机动车加上船舶飞机的污染也占到 4 分之一( 25% )。   而据吴晓青透露,北京的源解析工作也已经完成,并于本周一经过了专家组论证,“雾霾元凶”的数据短期内有望公布。   据国际在线报道,吴晓青说,未来相关的监测数据将成为各地制定具体治理措施的主要依据。“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各地都抓紧研究这些问题,应该说要为我们“十三五”科学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可靠地科学依据。为我们持续监测污染清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个人分类: 其它|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中小小蝼蚁的视角-功利与动力
helopigl 2014-4-2 23:29
身为国科大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在科研大军不知道能不能算的上小小蝼蚁!?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开始科研活动,但是通过这半年多的时间,对“科研”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感觉。 在来到国科大之前对咱们国家的科研还是很悲观的。咱们国家的科技还是和国外差距很大,差距不是问题,问题是总感觉我们没有为此做努力,或者是做些华而不实的努力。高校似乎很多都在关注发文章、评优、获得保送资格、获得基金等等这些事情,真正单纯的为自己兴趣或是为中国科技的崛起而努力的人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国家虽然每年都投入很多钱在科研事业上,高校或是科研院所的产出显然不能差强人意。 从学生视角,感觉好多研究生真实没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混的毕业证。这些年,国家培养了这么多研究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认为本科生已足够就业啦!搞得现在,大家为了更好的就业,不得不再在学校里待3年时间。三年的时间往往不能被没有规划的同学抓住,导致一个词来形容这批人的这段光阴:浪费青春。 科研大船上,功利的掌舵者和没有斗志的船员正在迷失,让人担忧。 我就想,为什么在教育初始阶段,为什么不强调兴趣而是功利的东西?还没上学之前,大人就会问你长大了是考清华还是考北大啊?高中的校园横幅“要想不苦一辈子,就苦高中一阵子”仍历历在目。现在想想当时长辈或老师动员学习或是考大学的时候都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中心思想。但是我现在想我当年那个年纪,根本对“美好的未来”没什么概念,只知道应该不错。大人的言论完全是以成人化的认知观,功利的表达,来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其实这样许以“美好的未来”的效果还不如口头表扬来的好! 进一步说,口头表扬也是不好的,这些都造成了学习动力的外在化,而不是内在动力,比如说兴趣。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拥有开阔花园的老人受整日在自己花园里嬉闹的小朋友们所扰,他就对那些小朋友说:我很开心你们在这玩耍,这也给我带来了快乐,因此要谢谢你们,希望你们每天都来。过了一段时间,小朋友们就不来了。故事简单却道理深刻,当本来很开心的玩耍变成了老人安排使他快乐的的“任务”,来这花园玩耍的快乐不在。按道理说你该玩玩你的呗,过程还是和以前一样,但由于动力的变化,由内在动力变为外在动力,快乐就大打折扣,或是之间转化为负面的压力。中国的学生好多都是在这种外部动力下过着将近20年的学习生活,这么长时间来干着没有兴趣却不得不干的事情,想想真是可怜!要说真是没有兴趣吗?为什么小婴儿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动用各种感官来探索世界,还会揪着大人问十万个为什么?小孩子们一开始绝对是对学习有兴趣的,但是日积月累错误的引导,导致学习成为了一种外在动力的苦差事。 上边是插播的一段,再回到之前对功利科研的悲观上来。不喜欢那种功利的风气,渴望在科研风气上体现出老一辈科学家们执着的追求真理,真正为中华崛起而科研!我们年轻一辈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能快乐的追求不一样、脱离功利的生活或是科研!
2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会后
jing 2014-1-4 20:21
突然有种想逃离的感觉。因为自己的不融入,因为自己的倔强。内心的那份坚持。还是没有办法放弃最初的内心。 纠结的还是别人会怎么看。其实,有啥了,不争才是争。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可贵的,需要珍惜的,发扬的!怕什么,勇敢去做!
个人分类: 杂乱思索|2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
qiaokang 2014-1-2 10:26
1.划分网格时,insert“mapped face meshing”.不用加sweep. 2.谐响应分析,(Harmonic response) 谐响应分析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随时间按正弦(简谐)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的稳态响应,分析过程中只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不考虑激振开始时的 瞬态 振动,谐响应分析的目的在于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的响应值(通常是位移)对频率的曲线,从而使设计人员能预测结构的持续性动力特性,验证设计是否能克服共振、疲劳以及其他受迫振动引起的有害效果。 谐响应分析的输入为:(i)已知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载荷(力、压力或强迫位移);(ii)同一频率的多种载荷,可以是同相或是不同相的。 谐响应分析的输出为:(i)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谐位移,通常和施加的载荷不同相;(ii)其他多种 导出量 ,例如应力和应变等。 谐响应分析可采用完全法,缩减法,模态 叠加法 求解。当然,视谐响应分析为瞬态 动力学分析 的特例,将简谐载荷定义为时间历程的载荷 函数 ,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全套方法求解也是可以的,但需要花费较长的计算时间。 如何按某条线得到这条线上各点的位置和应变的曲线? 2.右击model--插入construction geometry(如已插入,就在下拉里面),右击construction geometry 插入Path.在path菜单里可选样本点,起点终点坐标等。然后在scope菜单里选path。
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已逝,2014何忧~~
ynnuwhu 2014-1-2 09:29
稍微总结一下自己的2013吧,一事无成,在羞愧中度过元旦。。 希望自己2014不要那么丢人了~~~~
个人分类: 心情领悟|2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有点郁闷,权力、能力、实力
热度 1 jsnjzhj 2013-12-31 23:08
今天为了部门利益,与上司在会议上干了一架,无奈人家地位高,尽管据理力争,我的兄弟没有获得晋升,非常郁闷。 不管是国家关系,还是同事交往,取得话语权的决定因素是实力,而在中国权力就是实力,因此大家都拼命去当官,小官不行,还必须大大官,官大了还不行,还要著书立说,名垂青史。 作为一个官员,怎么才能名垂青史呢?恐怕不是你说了多少,做了多少,而是说的做的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维护了群众利益。 中国人数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君为臣纲”一直是大多数人奉为做人原则,一些学者、商人把看每晚的新闻联播作为功课,认真揣摩上级的指示精神,甚至领导吃个什么东西,大家都争先恐后效仿。 中国要成为创新国家,必须更新官僚体系,真正让官员成为服务员,成为普通一员。这样权力就不是实力。 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希望国家变成众生平等、人人安居乐业的天堂,那样中国强盛就不再是梦。
26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
syzhoujz 2013-12-31 09:49
今天已是2013.12.31,也是2013年最后的一天,过了今天,我们将迎来崭新的一年2014年,真的2014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不知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吗? 回顾过去一年,我有过喜悦也有过悲哀,这些就不说了,我只能做的就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是要不畏地平线,风雨兼程”。 展望一下2014吧,希望自己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主要是知识储备,其次就是能够坚持锻炼身体,坚持看文献,把自己拖拉的习惯改掉,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果,比如能够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完成一篇综述,如果可以再发表一篇科技论文,这些就是我的愿望,希望我的梦能实现。 写在这里,告知大家,就是想通过公开的方式激励自己。希望能得到科学网朋友的更多支持,我爱这里,更爱那些给我们指导和指路的学者,我谨代表像我一样的研究生感谢你们,尽管我们都互不相识,但你们还是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无私的把自己的经历和方法传递给我们,让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标新。真诚的谢谢你们,最后,祝愿天下老师及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都有个好身体,取得好成果。 2013.12.31上午九时五十分
个人分类: 个人记录|3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慈父
chuanyang 2013-12-30 22:23
慈父,这个词,虽然对给我去理解这个词的时间已经足足有30年之多,但是我对它理解甚少,因为自2003年外出求知,就业等至今已有10年,在这10年里,与父亲的沟通是少之又少的,每次通话最多不超过10分钟。总想着在自己的较稳定后,让他来我所工作的城市走走,看看、感受城市的美。 却在2013年的倒数第二个的夜晚给我来了一个狠狠的打击,哥说:前两天爸的身体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不给看,说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乐观的话,有4-5个月的时间;如果不乐观的话,也就1个月。。。。。现在每天需要上下午各打一次针来抑制“肝痛”。。。。。 我能怎么办呢,想想古时候的“孝”和现代的“孝”,我做了多少,我又能做多少。。。。 我是辞职回去陪他走完这段时间呢,还是继续在外面上班,让他自己不对自己的病情起疑心。。。 2013.。。2014.。。。。。。我可去可从。。。
2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金鸿评论:《四国演义》介绍
liuxg99 2013-12-28 23:44
《四国演义》(暂定名)的初稿终于拿出来了。全文共八章,八十一节, 22 万字,全面、详细地理顺了自 2003 年 3 月到 2011 年 2 月这八年间的大国斗争情况。 综合来看, 03 年是美国实力盛极而衰的开始,也是中国抛弃韬光养晦战略的开始。可以说,从 03 年开始的全球斗争,主角是中美两国,其次是俄罗斯和欧盟,其他的国家都是陪衬。 这一局的斗争,从目前来看,应该持续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 2012 年为止。中美之间的斗争很象一部小说,有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开始部分从 03 年开始,到 05 年年底,这三年里,中美交手是点到为止的; 发展部分从 06 年开始,到 07 年 8 月的次贷危机爆发,这段时间里,中美交手开始出现强力的摊牌动作; 高潮部分从 07 年 9 月开始,到 10 年 6 月中国宣布二次汇改,这三年里,中美斗争白热化,双方虽然没有爆发直接战争,但是全完是在以性命相搏; 结局部分从 10 年 7 月开始,到 12 年年底左右,这段时间里,中国开始全面胜出,目前中国正在逼迫美国让出东亚,同时人民币快速的走出去,美国除保留日本这块殖民地之外,从东亚全面后撤,退守第二岛链,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今天,中国的军用运输机又飞到利比亚去了,中国的军舰刚刚去过那里。说是去撤侨的,叫我看,是去展示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展示一下中国已经可以越过中东的军事力量。回想一下八年前,中国的海军还老老实实的趴在 12 海里的领海以内,陈水扁天天叫着要台独,也巧,陈云林刚刚访问了台湾,还跑到了绿营的老窝,结果大获成功。 两个简单的不能简单的小例子,足以对比出中国这八年取得的成绩。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胡哥,是他的英明领导。这八年,中国真的太不容易了,国内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国际局势更是极其险恶,还闹了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至今都没有结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既保证了国家稳定,又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还做到了全球地位的快速提升,不能不让我们更加佩服胡哥的高水平。 中美决战就要来到了,估计会在 7 月份分出高下。美国的 QE2 会在 6 月份结束,承诺的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在 7 月中旬。从这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看,中美决斗应该在 7 月份之前有个阶段性的交待。不过,从目前形势来看,美国没有赢的希望了。 《四国演义》还要好好整理一下,里面的内容太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等各个方面,在这里面,写经济和金融的有 17 节,不过大都集中在后四章了。 全球局势是一张立体的网,分三个维度,时间,国家,斗争内容(政治经济军事金融),分八章展开,每一章写一到两个全球热点问题几年的发展情况。在同一热点问题上,参与的国家相对固定,但是随着斗争的发展,胜败优劣又会变化。每一章分八到十节,在每一节里,以描写本章热点局势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章节内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这样就可以编出一张立体的网。 八章内容的简介: 1 、弄假成真的中国威胁论 以台海和东海局势为核心展开,全面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全球战略,以中美斗争为主线展开,兼顾中俄联手斗美,中国打压日本和台独。 2 、遥遥无期的中东和平梦 以中东问题问题(巴以、黎以、叙以)为核心展开,描写一下八年来在此问题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大国斗争,前期以欧美斗争为主,后期写中俄与欧美斗争。 3 、以邪压邪的朝鲜核问题 以朝鲜核问题为核心展开,以中美斗争为主,兼顾俄日朝韩各方; 4 、被迫迎战的伊朗核问题 以伊朗核问题为核心展开,写一下中俄欧美四家的合纵连横; 5 、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机遇 以经济分析为主; 6 、生不逢时的地中海计划 以地中海计划为核心展开,写一下欧美俄三国的斗争情况; 7 、日薄西山的霸主美利坚 写金融危机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连续溃败; 8 、货币战争下的中美对决 写一下从去年 6 月以来的中美斗争。 由于内容太多,还得好好整理两遍,弄完了以后,开始发连载。 附,目录 一、弄假成真的中国威胁论 1 、得中东者得天下 2 、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 3 、一朵奇怪的蘑菇云 4 、灯塔事件 5 、神针定海 6 、外强中干的小泉纯一郎 7 、逼上梁山 8 、从 10+3 到东亚峰会 9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10 、 APEC 与泛亚铁路 二、遥遥无期的巴以和平梦 1 、有图无路的“路线图” 2 、哈里里遇刺 3 、单边行动的沙龙 4 、 “恐怖组织”上台了 5 、打出来的中东英雄 6 、加沙困城 7 、安纳波利斯的承诺 8 、戈兰高地的诱惑 9 、“铸铅”行动 10 、土耳其救援船事件 11 、一棵树引发的战争 三、以邪压邪的朝鲜核问题 1 、初战告捷“ 9 • 19 ” 2 、不能反导的反导系统 3 、第一次核试验 4 、安倍晋三的强势外交 5 、普京设卡 6 、执行“安倍路线”的福田康夫 7 、失踪的“光明星 2 号” 8 、李明博新政 9 、第二次核试验 10 、“天安”舰事件 四、被迫迎战的伊朗核谈判 1、 大国角力的主战场 2 、联合国阻击战 3 、“陈水扁下台!” 4 、北约“转型” 5 、萨达姆之死 6 、水兵事件 7 、韩国人质事件 8 、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9 、布托悲剧 10 、巴基斯坦变局 五、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机遇 1 、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 2 、“入联公投” 3 、大地震后的众生相 4 、越南金融危机 5 、必须升值的人民币 6 、“新星”号事件 7 、石破天惊的中段反导 8 、不宣而战的第二次汇改 9 、挑战美元霸权 六、生不逢时的地中海计划 1 、普京的能源外交 2 、科索沃独立 3 、帮手 4 、“做人不能太 CNN !” 5 、华盛顿金融峰会 6 、《里斯本条约》过关了 7 、得不到的“战略保证”  8 、迪拜债务危机与房地产泡沫 9 、希腊债务危机 10 、推迟还是结束? 七、日薄西山的霸主美利坚 1 、冤大头 2 、印度“ 9 · 11 ” 3 、中国的采购团和美联储的印钞机 4 、拆了东墙补西墙 5 、“ 7 · 5 ”事件 6 、重返东南亚 7 、东欧反导 8 、丰田事件 9 、半路杀出的新玩家 10 、吉尔吉斯的较量 八、货币战争下的中美对决 1 、辛苦奔波的“华盛顿”号 2 、钓鱼岛撞船事件 3 、 巴铁发威了 4 、加息 0.25% 5 、 19 : 1 6 、打压通胀 7 、延坪岛炮战 8 、提前拆弹爱尔兰 9 、演习?演戏! 10 、路边社曝光的 J20 11 、网络霸权的新用途 详文请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e443f701017ogd.html
个人分类: 人文|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上海自贸区成立的随感
pugongying2006 2013-11-27 12:18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今年 9 月 29 日,中国 ( 上海 ) 自由贸易试验区 ” (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市长杨雄和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出席挂牌仪式并致辞 。上海贸易区是国务院于今年 8 月底审批通过的,设立于 上海浦东新区 ,范围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 4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 28.78 平方公里 。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项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的上海的一项新的改革试验,但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确实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作为中国大陆政府批准设立的首个 自由贸易园区 ,其重要性和独特地位是毋容置疑的,从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重视和商务部部长与上海市市长致辞中也可以看出。那么,上海自贸区有何独特之处,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何种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和网络和文本资料的研究,结合自己学习的课程知识,试着做出了思考和回答。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世界背景 毫无疑问,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有着独特和重大的意义,不过要理解为何上海自贸区具有这么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自贸区及与普通区比较自贸区的独特之处。 自由贸易区,不同于实行普通贸易优惠政策的 “ 加工出口区 ” ,而是贸易伙伴之间通过签署协定,互相之间开放市场,逐步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允许船舶自由进出,在服务业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自由贸易区有货物进出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和成员经济体之间无共同对外关税等四个特点。 设立自贸区可以促进地区进出口贸易和增加外汇,提高该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并增加就业促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实现了区域经济的优化协调以及参与地区的自主,资源优势互补和主动的积极的贸易互惠,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因为如此,冷战结束之后,自贸区成为一种经济贸易发展的流行趋势。 截至 2013 年 1 月,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告的区域贸易协议共有 546 个,其中 354 个已经实施。几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都有参加一个或者多个自由贸易协议。而经济规模最大的几个自由贸易区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但是可以看出,已有的自由贸易区参加者都是国家和自主地区,鉴于政权和利益的诉求差异性,其经济与合作难免会有局限,并且在细化和整合地区资源优化互补配置进而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做法也没有先例。另外自由贸易区的一些风险和调整也需要有些风险评估,这使得小地区的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自由贸易成为可能和必要,上海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 上海自贸区的孕育过程 我们知道,一个事物发展有其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也是如此,就起偶然性来说,上海自贸区在上海成立似乎是一个偶然,但是就上海的经济和改革地位以及其发展现状而言,则上海自贸区在上海成立又是一种必然。 上海地处长江出海口,是内河航运和海运的交汇口,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的龙头,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这里改革和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改革思想活跃,是中国改革试验比较活跃的窗口之一。 2003 年, 陈良宇 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时就曾有过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和规划。 2009 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承担上海浦东新区战略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 2010 年 1 月 20 日完成 “ 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 ”的审批, 并得到高度评价。随后相关报告被呈送国务院,这份报告被认为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雏形 2010 年以来,中央陆续批复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服务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其产业结构、人才素质等方面在全球也都具有一定优势。 在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史晋川看来 ,“自由贸易区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开放。能做到贸易的便利化、金融的自由化,以及服务贸易和投资管理进一步的开放。 ”他认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改革。要发展自由贸易园区必须对金融体制、贸易体制、投资体制,包括海关监管管理体制等做出改革。 上海自由贸易区将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扩大服务业开放、税收更加优惠等政策,探索对国际人流、资金和货物的全面开放制度。 上海自贸区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性经济改革的范畴,正在变成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通过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变革,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可能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 。 2012 年底中共十八大之后,韩正发表文章指出:上海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上海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关键要在 “ 强化改革推动;强化市场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和调整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 即 “ 三强化、一调整 ” 努力推进上海的改革发展。 2013 年 3 月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等地调研,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 28 平方千米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并且制定和公布了作为政治保障和有效行动指南的具体方案,承诺和保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举措。 这样,在上海和中央的共同努力下, 2013 年 9 月 29 日,中国 ( 上海 ) 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自贸试验区花落上海并非偶然。而自贸区的设立又将加快上海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从上文可以看出,上海自贸区是应改革发展深水区的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在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积极探索倡导下成立,因而,自然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济和政治意义,那么上海经济自贸区对经济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直接影响和未来影响两个维度进行把握。 在直接影响方面,主要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角度探讨下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可能会给上海经济和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和带来的变化。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一旦完全实现,普通百姓选择银行存钱的思维和行为必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对于大众客户,会更关注银行基础储蓄产品的稳定性和收益性,以及银行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对于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客户,会在确保存款安全性、金融便捷性的同时,更加关注银行投资类产品的服务;对于富裕阶层的客户,会更关注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第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风险可靠前提下),货币的自由兑换首先方便出行,其次,老百姓有那么多的钱,国内投资渠道很少,老百姓把钱放在银行呢,银行利率又低,因此中国老百姓有权利到海外投资,分散投资。 第三,保税区的建立,这个意味着老百姓可以买到一些在中国生产,外国设计的便宜货,购物方便是最直观的影响。比如大家都很关心的进口汽车和电子产品,以及原版引进的一些出版制品。保税区的配套还可能涉及诸如国际学校一类的教育类产品。以及更为廉价和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 第四,允许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资与外资合办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资资信公司,并且放开了一些交易以及融资系列的权限(诸如融资租赁与期货交易)。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自贸区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无论对于境外个股还是期货,实际上便利程度要高很多。其次,外资银行的参与,那么在柜台服务方面能够和民资和国资有一些竞争,那么自然老百姓选择余地变多,其服务由于竞争也会变得改善。同时在一些服务产品,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住房储备基金方面,更多的竞争者必然诞生更为多元的交易方案。但是,考虑到外资的主要业务和客户群,实际上对老百姓的影响也仅限于这些,还是比较有限的。 第五,允许部分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这个其实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主要是可以提供新开发的人民币产品的投资选择。比如概念股,另外从经济风险角度看,这种政策也可能会引起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以及人民币供应量的波动。 第六,自贸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对于主流房产意味不明,高端房产和商业地产却起伏明显的上海来说,自贸区无疑会让房地产市场趋稳且向上,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投资机会。其次,自贸区建设会带动好几个区域的配套建设和商业开发,那么相关方面无论从居住条件还是生活便利都会有明显提升,对于没有买房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地区域选择。最后,魔都房产(住宅)一直处于一种贵而不豪的情况,这次全球房地产商都会参与到自贸区的配套住宅的开发,对于住宅档次的提升还是明显的。不好的方面嘛,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由于其市场开放性和空间的有限性,可能并不利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房价调控,房价很可能会继续上涨。 未来影响方面,主要考虑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中国经济,对区域经济和对世界经济的意义和影响。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上海自贸区的城市是我们经济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次改革堪比深圳特区设立的改革。 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 ( 上海 ) 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 升级版 。 1979 年 深圳特区 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而今 30 年已过,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承载着众多责任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被批准成立。 7 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今年三月,李克强总理鼓励在上海综合保税区基础上先行先试自由贸易园区,熟悉贸易事务的上海 WTO 事务中心总裁王新奎认为: 这是一个国家战略,至少和当年浦东大开发差不多。面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变化,需要扩大开放改革。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也认为,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中国是贸易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的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增长极。 其次,这次改革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和修正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具有非常重大的试验标本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制度改革推进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建设,也可以在这块试验田中发现我们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2013 年 11 月初,上海自贸区成立一个多月之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时说,中国 ( 上海 ) 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个月运行下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谈到制度创新,他言简意赅: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是意义更为重大的改革,和设定特殊政策的改革完全不是一回事 。 第三,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角度看,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对世界大的国家和地区级别的自由贸易的发展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目前已有的大多数的自由贸易区来看,上海自贸区要小而精致的多,如前文所述,自由贸易区意义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大的自由贸易区的设置固然有很多优势和有点,但是由于各自加入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文化利益的考量,有很多贸易,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从一个国家内部进行地区资源和经济整合,再融入世界市场,不但有很强的灵活性,也对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模式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也正是沿着不做盆栽,争做苗圃的理念来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上海自贸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会对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地区间发展有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 参考文献: 见东方财富网,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9月29日,网址: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4,20130929326441022.html 参见林淼,2013,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有哪些,财讯网,2013年4月1号,网址: http://international.caixun.com/linmiao/20130401-CX03b783.html 参见凤凰网财财经,2013,上海自贸区横空出世意义匹敌深圳,2013年8月23日网址: 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823/10509047_0.shtml 参见, 上海自贸区获批 具体方案将在法律程序完成后公布 http://sh.focus.cn/news/2013-08-23/3860727.html 参见东方财富网,上海自贸实验区:不栽盆景 正当苗圃,2013年11月4日 网址: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31106335424313.html 参见东方财富网,上海自贸实验区:不栽盆景 正当苗圃,2013年11月4日 网址: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31106335424313.html
0 个评论
读“科研小环境建设”有感
xugl 2013-11-26 22:13
今天习惯的浏览了科学网,看到饶毅先生写的“科研小环境建设”,颇有感触。鲁白很有艺术气质的一个人,很正直。饶毅看起来一个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很儒雅。王晓东看起来很朴实,大智若愚,但讲的话很深刻,很有道理,生命科学研究里面华人的骄傲,cell paper发了很多,很原创,引用也很高,大科学家。邓宏魁刚入选cell编委,科研做的好,说话也很正直。科研界里面正直的人越来越多,让人兴奋,希望再过30年,我们的科研能赶上或超过我们的近邻日本。但这需要脚踏实地(很难做到),超过这位近邻依然很难。
个人分类: 感想|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公布
wufee 2013-11-25 15:05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标评审立项工作经过公开征集选题、专家评审选题、发布招标公告、受理投标课题、组织通讯评审、公示建议中标课题等环节,已于近日结束。现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立项名单予以公布,共137项。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3年11月25日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 立项课题名单(137项) 序号 批准号 课题名称 首席专家 责任单位 1 1 3ZD056 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关系研究 赵敦华 北京大学 2 1 3ZD057 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研究 王炳林 北京师范大学 3 1 3ZD058 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陈戍国 湖南大学 4 1 3ZD059 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 杨翰卿 西南民族大学 5 1 3ZD060 中国“四书”学史 肖永明 湖南大学 6 1 3ZD061 “群经统类”的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 何俊 杭州师范大学 7 1 3ZD062 东亚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研究 朱人求 厦门大学 8 1 3ZD063 历代儒家石经文献集成 虞万里 上海社科院 9 1 3ZD064 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系列研究 李伟 宁夏大学 10 1 3ZD065 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 廖申白 北京师范大学 11 1 3ZD066 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 田海平 东南大学 12 1 3ZD067 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生态意识关系研究 刘华杰 北京大学 13 1 3ZD068 科学实践哲学与地方性知识研究 吴彤 清华大学 14 1 3ZD069 当代德语哲学译介与研究 庞学铨 浙江大学 15 1 3ZD070 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 张亮 南京大学 16 1 3ZD07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资本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 宋伟 辽宁大学 17 1 3ZD072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 陈望衡 武汉大学 18 1 3ZD073 中国本土心理学核心理论的突破与建构研究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 19 1 3ZD074 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研究 李天纲 复旦大学 20 1 3ZD075 宗教与东亚近代化研究 王新生 北京大学 21 1 3ZD076 《剑桥基督教史》(九卷本)翻译与研究 卓新平 中国社科院 22 1 3ZD077 我国少数民族基督教研究 张桥贵 云南民族大学 23 1 3ZD078 宋元明清道教与科学技术研究 姜生 四川大学 24 1 3ZD079 多卷本《中国寺观文化史》 段玉明 四川大学 25 1 3ZD080 多卷本《中国生态环境史》 王利华 南开大学 26 1 3ZD081 多卷本《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史》 吴照云 江西财经大学 27 1 3ZD082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与地图绘制 韩茂莉 北京大学 28 1 3ZD083 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 蓝勇 西南大学 29 1 3ZD084 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 赵宗福 青海省社科院 30 1 3ZD085 上博简《诗论》综合研究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 31 1 3ZD086 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 张德芳 兰州大学 32 1 3ZD087 敦煌与于阗:佛教艺术与物质文化的交互影响 荣新江 北京大学 33 1 3ZD088 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 王世华 安徽师范大学 34 1 3ZD089 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 龚缨晏 宁波大学 35 1 3ZD090 《明实录》整理与研究 南炳文 南开大学 36 1 3ZD091 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与专题数据库建设 戴建兵 河北师范大学 37 1 3ZD092 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 夏明方 中国人民大学 38 1 3ZD093 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研究 王日根 厦门大学 39 1 3ZD094 日本侵华战争“慰安妇”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 40 1 3ZD095 孙中山史事编年 桑兵 中山大学 41 1 3ZD096 中国近现代博览会通史 马敏 华中师范大学 42 1 3ZD097 “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徐有威 上海大学 43 1 3ZD098 敦煌石窟图像专题研究 樊锦诗 敦煌研究院 44 1 3ZD099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考古报告 王炜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45 1 3ZD100 大遗址与河洛三代都城文明研究 李玉洁 河南大学 46 1 3ZD101 西南唐宋石窟寺遗存的调查与综合研究 白彬 四川大学 47 1 3ZD102 军事考古学研究 赵丛苍 西北大学 48 1 3ZD103 法兰克时代核心历史文献的汉译与研究 王晋新 东北师范大学 49 1 3ZD104 多卷本《德国通史》 邢来顺 华中师范大学 50 1 3ZD105 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杨军 吉林大学 51 1 3ZD106 新编日本史 宋志勇 南开大学 52 1 3ZD107 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整理与研究 刘玉才 北京大学 53 1 3ZD108 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 傅永聚 曲阜师范大学 54 1 3ZD109 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 刘跃进 中国社科院 55 1 3ZD110 《乐府诗集》整理与补编 吴相洲 首都师范大学 56 1 3ZD111 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 张新科 陕西师范大学 57 1 3ZD112 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 周建忠 南通大学 58 1 3ZD113 东亚汉文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 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 59 1 3ZD114 《南戏文献全编》整理与研究 俞为民 温州大学 60 1 3ZD115 全明诗话新编 陈广宏 复旦大学 61 1 3ZD116 明代作家分省人物志 李时人 上海师范大学 62 1 3ZD117 清代文人事迹编年汇考 蒋寅 安徽大学 63 1 3ZD118 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 曹辛华 南京师范大学 64 1 3ZD119 中国西北地区戏曲歌谣语言文化研究 赵学清 陕西师范大学 65 1 3ZD120 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阅读调查及资料库建设 汤哲声 苏州大学 66 1 3ZD121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1949-2009) 李晓峰 大连民族学院 67 1 3ZD122 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 张志忠 首都师范大学 68 1 3ZD123 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 赵毅衡 四川大学 69 1 3ZD124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 沈语冰 浙江大学 70 1 3ZD125 《本雅明全集》翻译与研究 曹卫东 北京师范大学 71 1 3ZD126 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研究 张政文 黑龙江大学 72 1 3ZD127 《美国非裔文学史》翻译与研究 谭惠娟 浙江大学 73 1 3ZD128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 聂珍钊 华中师范大学 74 1 3ZD129 “古今字”资料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 李运富 北京师范大学 75 1 3ZD130 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 邹芙都 西南大学 董莲池 华东师范大学 76 1 3ZD131 秦汉六朝字形全谱 臧克和 华东师范大学 77 1 3ZD132 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汉语与民族语关系字研究 潘悟云 上海师范大学 78 1 3ZD133 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 刁晏斌 北京师范大学 79 1 3ZD134 普通话语音标准声学和感知参数数据库建设 石锋 北京语言大学 80 1 3ZD135 汉语方言学大型辞书编纂的理论研究与数字化建设 詹伯慧 暨南大学 81 1 3ZD136 新疆多民族语言有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张定京 中央民族大学 82 1 3ZD137 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 刘锋 贵州大学 83 1 3ZD138 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 阿来 四川大学 84 1 3ZD139 胡仁乌力格尔(300部)整理与研究 全福 内蒙古大学 85 1 3ZD140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 陈小蓉 深圳大学 86 1 3ZD141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传承研究与数字化保护 阿旺晋美 西藏大学 87 1 3ZD142 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 沙马拉毅 西南民族大学 88 1 3ZD143 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研究 张先清 厦门大学 89 1 3ZD144 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中国社科院 曼拜特·吐尔地 新疆师范大学 90 1 3ZD145 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热依拉·达吾提 新疆大学 91 1 3ZD1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 蔡春 西南财经大学 92 1 3ZD147 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李勇建 南开大学 93 1 3ZD148 大数据与统计学理论的发展研究 朱建平 厦门大学 94 1 3ZD149 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 高建 天津师范大学 95 1 3ZD150 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 96 1 3ZD151 龙泉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 包伟民 浙江大学 97 1 3ZD152 民国时期荣县档案整理与研究 里赞 四川大学 98 1 3ZD153 中国图书馆学史 王余光 北京大学 99 1 3ZD154 中华民国新闻史 倪延年 南京师范大学 100 1 3ZD15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 时勘 中国人民大学 101 1 3ZD156 我国分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人口、教育、就业和迁移政策仿真模型及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研究 邹璇 重庆工商大学 102 1 3ZD157 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 杜传忠 南开大学 103 1 3ZD158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评价方法与政策工具研究 钟茂初 南开大学 104 1 3ZD159 非常规油气开发利用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张宝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5 1 3ZD160 农产品安全、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转型研究 周曙东 南京农业大学 106 1 3ZD161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汪荣明 华东师范大学 107 1 3ZD162 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 运迎霞 天津大学 108 1 3ZD163 人口老龄化与长寿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何文炯 浙江大学 109 1 3ZD164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对策研究 王晓军 中国人民大学 110 1 3ZD165 我国健康国家建设和慢性病社会经济危害预测与治理研究 王虎峰 中国人民大学 111 1 3ZD166 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梁琦 中山大学 112 1 3ZD167 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彭水军 厦门大学 113 1 3ZD168 中国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战略研究 史丹 中国社科院 114 1 3ZD169 金属矿产资源国际市场价格操纵问题与我国定价权研究 朱学红 中南大学 115 1 3ZD170 中国北极航线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研究 李振福 大连海事大学 116 1 3ZD171 我国全面参加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杨仲山 东北财经大学 117 1 3ZD172 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 施国庆 河海大学 118 1 3ZD173 智慧城市应急决策情报体系建设研究 李纲 武汉大学 119 1 3ZD174 面向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快速响应情报体系研究 苏新宁 南京大学 120 1 3ZD175 城市地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 李志纯 华中科技大学 121 1 3ZD176 我国市级发展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朱德米 同济大学 122 1 3ZD177 基于多学科理解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研究 边燕杰 西安交通大学 123 1 3ZD178 信息服务与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高富平 华东政法大学 124 1 3ZD179 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 蔡守秋 武汉大学 125 1 3ZD180 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韩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26 1 3ZD181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齐爱民 重庆大学 127 1 3ZD182 微博微信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机制研究 陈力丹 中国人民大学 128 1 3ZD183 基于多维度聚合的网络资源知识发现研究 夏立新 华中师范大学 129 1 3ZD184 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 安小米 中国人民大学 130 1 3ZD185 大数据与云环境下国家信息安全管理范式及政策路径研究 王世伟 上海社科院 131 1 3ZD186 社会博弈的逻辑与计算模拟研究 赵希顺 中山大学 132 1 3ZD187 汉语盲文语料库建设研究 钟经华 北京联合大学 133 1 3ZD188 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机制研究 伍新春 北京师范大学 134 1 3ZD189 社会情感的语音生成与认知的跨语言跨文化研究 顾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 135 1 3ZD190 基于大规模社交媒体的汉语模因传播机理量化研究 孙茂松 清华大学 136 1 3ZD191 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 孙江 南京大学 137 1 3ZD192 大遗址考古调查中遥感与物探技术研究及应用 田钢 浙江大学
8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off target reads of exome sequencing
热度 1 skytnn 2013-11-24 11:07
Finding the lost treasures in exome sequencing data Volume 29, Issue 10 , October 2013, Pages 593–599 Human Genetics
个人分类: RNA sequencing|241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家评论"利剑"无人机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1-23 16:59
专家评论 利剑 无人机 2013 年 11 月 22 日 10:38 来源: 人民网 - 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网上流传的国产 “ 利剑 ” 无人机首飞图片 人民网 11 月 22 日 报道: 昨天下午,国内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上,出现了国产隐身无人攻击机“利剑”原型机的首飞照片,迅速在网上引起了大面积的“围观”和转发。军事专家孟祥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利剑”首飞消息还需经官方证实,此类无人隐身攻击机的作用就是在第一时间,对敌方的纵深目标和高价值目标,特别是有很强防空能力的目标进行突防任务。 网络消息称,当天 13 时许,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制造的国产“利剑”无人攻击机,在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完成首飞,历时近 20 分钟。 《环球时报》报道称,“利剑”的首飞意味着中国已实现从无人机向无人作战飞机的跨越。目前世界航空强国都在发展自己的无人作战飞机,包括美国 X-47B 、法国主导的“神经元”、英国的“雷神”都已完成首飞并进行测试。“利剑”首飞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试飞大型隐形无人攻击机的国家。 “利剑”首飞消息还需经官方证实 谈到“利剑”首飞的消息是否属实时,孟祥青表示,这个消息在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了,今年 5 月份,网上有消息称“利剑”在跑道上进行滑行试验,但是还没有起飞,当时网上就猜测,离首飞的时间不远。 孟祥青说,关于“利剑”首飞的消息,目前网上有很多图片,但是,这个消息现在还没有被官方证实,我们还是要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最后的证实为准。 或担负对敌高价值目标突防任务 谈到无人攻击机的作用和优势时,孟祥青表示,无人机,顾名思义,它在战场上的作用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的伤亡。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制空时间比较长,有人驾驶战机会有疲劳驾驶的时限,无人机这方面就不受限制,只要发动机、设计方面允许,可以几十个小时长期滞空。 孟祥青说,大型的军用无人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高空长时无人机,像美国的“全球鹰”,还有“死神”等,这类无人机主要是以侦察监视为主要任务,同时也有对地打击的能力。此类无人机有一个缺陷,因为没有隐身性能,尽管滞空时间长,但这也意味着目标暴露的时间也长。因此,这就产生第二类,无人隐身机攻击机,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 X-47B ,还有法国的“神经元”,现在都属于试验状态。网上说“利剑”属于 X-47B 的翻版,它的作用就是在第一时间对敌方的纵深目标和高价值目标,特别是有很强防空能力的目标实施突防,这个作战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国产 “ 利剑 ” 隐形无人机(资料图) 据目击者称,昨天中午 1 时许,这款广受关注的明星无人机,在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首飞,历时近 20 分钟。 在日趋庞大的中国无人机群中,“利剑”是最闪亮的明星之一。早在 2011 年 12 月中旬,该机的原型机就下线,今年 5 月,该机进行了地面滑跑测试,引发了众目睽睽的聚焦。“利剑”刺破苍穹,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 X-47B )、法国(“神经元”)、英国(“雷神”)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完成大型飞翼隐形无人攻击机首飞的国家。 从网络上流传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利剑”无人机长得并不像一把剑,而像是一个巨大的飞翼,与 B-2 隐形轰炸机、 X-47B 无人机、“神经元”无人机较为相似。 网上拿中国“利剑”与美国 X-47B 比较,形容它们很相似,对此,军事专家李莉表示: 如果作为未来真正能够主导主要作战方向的无人作战飞机,它们应该有一些性能是共同的。并不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标准,总体上得延续一个共同的标准。 首先就是它们的气动外形肯定比较像,从“利剑”和 X-47B 来看,外形的基本特征都是没有尾翼,我们称之为飞翼式布局。就是没有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整个飞行控制完全靠机翼来完成,这表明它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完全由计算机上面所有的传感器、控制系统来完成。 第二个特征,必须具备一定的机动性能,一般来说,侦察类、长航时的无人机,比如美国的“全球鹰”,它强调长时间在空中悬停,哪怕速度比较慢,只要完成侦察任务就够了。但是战斗机不一样,特别是无人战斗机,强调一定的速度,有时候甚至也强调超音速,需快速飞往任务空域,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机动性和速度性。 第三个特征,必须具备一定的载弹量,因为不是单纯执行侦察任务,不能仅仅搭载光学的侦察机和红外传感器,还需要搭载武器。现在的导弹,一枚起码有几百公斤重,要是挂载三四枚的话,得有两吨的载弹量。对于无人攻击机来说,既强调速度,又要自动化程度高,此外还要一定的武器携带量,这才能展示其攻击性能。 国产 “ 利剑 ” 隐形无人机(资料图) 据目击者称,昨天中午 1 时许,这款广受关注的明星无人机,在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首飞,历时近 20 分钟。环球时报报道称,国产“利剑”无人攻击机成功完成首飞,标志着中国已加入隐形无人攻击机研制的第一梯队。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 X-47B )、法国(“神经元”)、英国(“雷神”)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完成大型飞翼隐形无人攻击机首飞的国家。 谈到中国未来最需要什么样的隐身无人攻击机时,李莉表示,如果能完成未来远距离向敌作战目标纵深突击的飞机,应该是大型的隐身无人机,重量能达到六吨到十吨,这是大型无人机,因为只有这样大的个头和体量,才能在上面挂载武器,否则就是空谈。 此外,还有隐身性能,如果不隐身,怎么能去突防任务?虽然无人机的成本比有人机要低,但是如果完不成任务,跟没有是一样的,因此,要解决隐身材料、气动外形等问题,这仍然是一个综合工程。 除了个头大和隐身,还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武器携载能力,这几个都具备以后,才能真正定义为是未来我们需要的无人机。 李莉说,还有一点,将来的隐身无人攻击机,是否也能像美国的 X-47B 一样,在航母上起飞。只有搭载在航母上,“腿”才能伸得更长,才能飞得远。如果还能和有人战斗机,比如与歼 20 形成有效搭配,由歼 20 指挥多架无人机战斗机进行攻击,它的作战能力才能真正焕发出来。 资料图:网络流传利剑无人机首飞的照片 西方也一直对“利剑”无人机给予高度关注。美国《航空周刊》在“利剑”刚刚露面时就猜测它可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未来可能装备解放军海军和空军部队。报道还说,这是中国第一种采用无尾飞翼布局的飞机,标志着中国在飞控软件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认为,中国已为隐形无人机设计了多种 GPS 制导炸弹,将来还可以采用使用“北斗”系统的制导炸弹。“利剑”使用俄制发动机,从照片上看,它的基本尺寸应该和 X-47B 接近,而外形更类似美国空军开发的 X-45C 无人机。目前各国隐形无人攻击机使用的动力系统都是现成的战斗机用涡扇发动机,不过“利剑”的发动机尾喷口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完全暴露在外,可能会影响其隐形效果。与之相比, X-47B 和“神经元”等无人机都对尾喷口进行了处理,降低红外辐射。 谈到中国“利剑”隐身无人攻击机在世界处于何种水平时,李莉表示,美国的 X-47B 完成了从研发、试飞到弹射的一体化进程,所以,它进行的是最为全面的测试。其它国家,如法国的“神经元”,英国的“雷神”,包括中国的“利剑”,现在是处于一个初期研发阶段,下一步面临的试验任务、改装任务还有很多。如果说“利剑”首飞是事实,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我们全球大型的无人作战机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型无人机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综合的工业基础。首先,无人机出去执行任务,需要有航迹规划,要知道怎么飞,沿什么路线飞,攻击什么目标等,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测绘系统,没有高精度的卫星系统,在太空中能够获取到实时的定位,完成不了无人机的打击任务。所以只要在解决了测绘系统、信息的分发系统以后,才能谈到无人机的问题,这也反映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基础是比较强的。 此外,更难的是,“利剑”本身的气动外形比较复杂,一个没有尾翼的飞机,能不能在空中保持平衡,机翼做成多大,进气道又在飞机背部,什么样的形状才能隐身等,这都考验一个国家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 李莉说,现在在这两个方面,起码我们有重要的突破,下一步,比如挂载什么武器,完成什么目标,怎么打击,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了。 延伸阅读 : · 专家 : 中国航母期待新型无人战机 或跟歼 20 有效搭配 · 利剑首飞成功 中国已跻身隐形无人机第一梯队 · 中国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成功首飞 意义重大 · 组图:中国利剑隐身无人机成功首飞 采用无尾飞翼式布局 · 徐勇凌:中国已具备无人机在航母着陆及空中加油技术 · 英国超级无人机将试飞 可自行选择打击目标 ( 图 ) 请看附件! ()1评无人机.doc
个人分类: 其它|1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忆我的过往人生之童年篇
masko123 2013-11-23 14:2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然而我的童年却异常模糊,我只隐隐约约记得爷爷家门前的大枣树,还有下雨时,爸爸、叔叔和伯父在一起扎马(奶奶当时刚过世不久),那是我第一次失去亲人,当时我四岁。 9岁那年我们家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小学一年级的我,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动画片(六神合体),我记得最清晰的就是在我看动画片正起劲的时候,妈妈让我去赶小牛(贪玩的小牛没回家),那时我以为把电视关了回来之后可以继续看,当我把小牛赶回家,再来看我的动画片,我发现不见了,嚎啕大哭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小学一年级我读了三四年,这也可以算作奇葩了,然而每次读一年级的理由可能更奇葩。还记得第一次读小学一年级时,升级考试的当天正下着雨,我和小伙伴们跟在老师的屁股后面 去外村参加考试 ,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在过村庄的小桥时,一不小心摔了个人仰马翻,后面的事你们也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我 嚎啕 大哭,老师就不让我参加考试了,我的第一个一年级就这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二个一年级竟然是我们的老师去外地当养老女婿去了,还是拿着我们二年级的学杂费走的,由于没有课本,所以我们被六级,因此也就有了第三个一年级。。。。。
个人分类: 感受颇多|19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坚持与放下——王石演讲
hongri1130 2013-11-22 20:24
导读: 他当过兵,做过工作,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就这样做到了32岁。“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他是王石,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下面是王石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怪老头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 正文: 同学们好,像这样和同学们交流还是第一次,因为站在前面什么都没有,从表演上来讲这叫做当众孤独。但是刚才主持人那热情洋溢的介绍和同学们热烈的反应,好像让我也年轻了两岁,我想到了比你们还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光大约是四十五年前了,我那时候才十几岁,和你们一样想着未来该做什么。 我曾受福尔摩斯侦探的影响,特别想当个侦探家,也受《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的影响,想当个探险家,就像《鲁滨逊漂流记》那样。我的数学成绩不错,在小学的时候,是可以跳级的那种,但我的语文不好,所以没能跳级。 我当过兵,当过工人,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这样做到32岁。当时我在广东的外贸部门,在别人来看,这个职业非常非常好,但是我已经看到我人生的最终会走到哪里去,我当时的身份是副科长,我已经看到了,我一步一步的可以当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厅长。既然我已经看到了我这一生会怎么过,我的追悼 会怎么开,我能想象,我躺在那里,朋友们是怎么来向我鞠躬、哀乐,我都想得清清楚楚,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当然不甘心。这是我后来到深圳创业的初衷。 我没有严格的人生计划要当一个企业家,甚至当年的我对于做商人这件事是非常讨厌的。我只是希望改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就这样去了。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以至于现在万科的CEO郁亮私下跟我说:“董事长,你不喜欢就不喜欢,但是你不要公开说,你公开说不喜 欢,我们怎么教育团队要喜欢、要热爱这个行业?”我说好,我不说了。 但是今天我站到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我非常喜欢房地产,非常喜欢房地产行业,因为它牵涉到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造福于消费者、造福于人民,我后知后觉地突然发现,我正在从事着一个我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职业,我由衷的喜欢上了我原来根本不喜欢的工作。 同学们,我这里想说的是,你不要急于大学一毕业,就马上要找到一个如何发财、如何终身相伴的职业,不要着急,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就把你所在的工作做好,所在的你不愿意的行业做好。可能工资不随你的心,可能待遇不随你的心,可能所处的环境,那些人员不随你的心,但是你要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人生下来所谓的自由选择,它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过程当中,你仍然要把它做好,当做人生的一个经历、一个积累,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我要说的第一个故事,是2009年,《南方周末》成立25周年,做“中国寻梦者”评选,评选了8个人,我荣幸的入选,有意思是给了三个标签,让我来 选。第一个标签是企业家,第二个标签是登山探险家,第三个是不行贿者,那同学们,你们猜猜我会选哪一个?我选择了不行贿者。我记得在我获得这样一个荣誉的时候,我说:“不行贿是我做商业的底线,但我没想到这个底线,却成了我的一个标签,这很荒唐。”最基本的底线,很多人却认为不可能,一个长久的坚持、最起 码的人格要求,反而成了你最具竞争力的东西。我不得不遗憾的说,我们的社会是需要改革的。 我的身体不是很强壮。同学们可能就纳闷了,说怎么可能,你的身体不强壮怎么登上珠峰的?我说正因为我登上了珠峰,我的身体才强壮了起来,我通过尝试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克服,这个过程使得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原来更强,使我的体力也变成越来越强壮,而不是因为我拥有强壮的体魄我才去登山。事实上,我有偏头疼,一疼四五天,五官有中耳炎、视网膜炎、鼻窦言、咽炎。我感到最恐惧的是1995年,我突然感到我的左腿剧疼,医生非常清楚的说,说你腰椎间有一个 血管瘤,你必须马上减少行动,最好是坐轮椅,否则你可能随时瘫痪。我当时脑袋一懵,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44岁的时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医生宣布我可能 瘫痪。所以我想,无论如何,在瘫痪之前,我要去一趟西藏,要去一趟珠穆朗玛峰。 2003 年我去了西藏,记得在登顶下撤的途中,在8800的位置上,天气非常不好,阴天、刮风、下雪,我特别想坐下来,但我受过的登山训练告诉我,我不能坐下来,我要是坐下来,我就起不来了。那一刻,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清楚,但那时就有一个愿望:如果我能活着回去,我绝不再返回喜马拉雅山,如果再返 回来,我就是王八蛋!我诅咒自己。可安全回来之后,那个诅咒也忘了。 我到山脚下和医生谈的时候,医生说你遇到的就是濒临死亡的感觉。登到8000米以上的山峰时,只有两种废弃物是没人理的,一种是空氧气瓶,再一个就是遇难者的尸体,你免不了会看到遇难者的表情,没有痛苦,没有狰狞,没有死亡之前的挣扎,都很安详,好像进入天堂一样。当然了,即使进入天堂很美妙,你愿意进入吗,我相信还是不愿意进入的,所以哪怕受折磨,受苦难,你还是愿意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知道我们会死,但在死亡之前,你希望什么呢,你希望做你想做 的事情。 我曾说,我一生要三次登顶珠峰,2003年是第一次,2010年是第二次,我想我差不多在我70岁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的时候,我要再登一次 顶。但当我到哈佛之后,我才意识到,哈佛是我的第三次珠峰,和这两次珠峰完全不同的是,这座山峰没有物理高度。很多人问我,说登珠峰难不难,我说当然难,比想象的还要难。第一个学期特别累,要记太多单词,失眠,想睡也睡不着,做作业做到2点钟,8点钟起来,我曾经几次想打退堂鼓。 我想跟同学们说什么呢?人生当中一定要保持一种自我的不满足,保持着一种好奇心,保持着你对未来的某种期许,坚持就非常重要,胜利往往是再努力一下的坚持之中。我想我和很多人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比他们聪明,也不在于我比他们更运气,很重要一点,就是我有这样一个认准的目标,坚持下去。 刚才讲“坚持”了,现在我想讲讲“放下”。我想说的放下,第一是放下金钱,第二是放下权力,第三是放下虚荣。 1988 年,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当时公司形成4100万规模。当时我就声明,我放弃分到我名下的股权。第一,我觉得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不用控制这个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国社会当中,尤其在80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不换寡,换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钱。所以在名和利上,你只能选一个,你要想出名,你就不要得利,你要想得利,你不要出名。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 这是我想放弃财富。 1999 年,48岁的时候,我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开始只当董事长,真正的不管公司的事儿。这是我想放弃权力。 第三个放弃,就是放弃虚荣。实际上这回去哈佛,很多人都很好奇,说你王石到哈佛去干什么,首先就问,你到那儿带翻译吗?第二,你上的是老年大学吧,更多的朋友之间一见面,那就是猛夸,铆劲的夸,“太~~”佩服你了,就是“太”这个字拉好长时间,我说你表扬我还是骂我,这样表扬,无非就是说你王石要过语言关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过了,所以“太”佩服你了。确实,一个中国的著名企业家,上市公司老总,年纪又过了60多岁,你开始学英文,你能不能拉下脸,能 不能放下面子,是个问题。 同学们今天在听我演讲,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听过我敬仰的人演讲。他们是两位美国人,一位是肯尼迪总统,一位是巴顿将军,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里说: “不要问社会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为社会做了什么”,我非常欣赏他这段话;第二是巴顿将军,他说:“评价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他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 他从顶峰跌到低谷时候的反弹力。”我同样非常欣赏。我的人生经历当中,我怎么也没有想到2008年对我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打击,一个拐点论,一个捐款门, 弄得我狼狈不堪,祖宗八辈子都骂到了,一天谩骂的帖子3、40万,删都删不过来。但之后我给了几个感谢,第一感谢股民对我的这种唾骂,让我归零,让我认识我是老几,我重新认识自己。而且我现在回忆,确实我当时比较嚣张,我感到我在做正确的事情,说话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不在乎在什么场合下;第二,这是我 了解社会和年轻人非常好的一个平台,不要说是善意的,就算是恶意的又怎么样呢?我既然是公众人物,我享受到公众人物带来的好处,我就应该接受我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接受的监督。公共人物就是公汽,公汽就是公共汽车,坐上去感到很舒服,它就表扬你两句,它坐得不舒服,吐口痰,你就得承受。 同学们,我想用下边的一段感悟来结束我的谈话。很多同学非常羡慕我们80年代的一代人,我现在想起来,我也很羡慕,因为80年代当时不觉得,事后越想越觉得那是一个黄金时代。 可能你们会感叹现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全球的不确定,中国未来的不确定,你们很感叹,没有机会了。现在讲拼爹,我相信在座能这样交流的,拼爹的不多,都是拼自己。但如何拼自己,怎么拼呢?我想说的是,如果什么都确定了,你要想出人头地,想有所作为,那是非常非常难的,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才给了你们机会。 我们认识的中国,我们大家都意识到它需要改,但往哪儿改,不大清楚,但是我们都清楚的是,我们希望改好,上下想法是一样的。 四年前,我在金沙江漂流,金沙江上水流湍急,到堰塞湖的时候,江水平静,流得非常非常缓慢,这时我就有时间看两边的景色。金沙江两边景色都是悬崖峭壁,这时你才发现,悬崖峭壁上是一股一股潺潺的流水,我突然醒悟到,这滔滔的江河就是一股一股无数地潺潺地细细地流水形成的,这一股股的流水,就是我们每 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如果我们每一股细小的力量,都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汇成的江河,就将汇成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2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WUT
zxxtu 2013-11-22 20:00
注意力无法集中,烦。 光催化,怎么办?
个人分类: 日记|2 次阅读|0 个评论
郑风田:如何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新机制?
zft2000 2013-11-22 09:01
郑风田:如何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新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提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点:第一,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构建的关键是加强工农城乡互动。第二,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必须改变二元户籍制度,让进城农民享受平等的公共品服务。第三,城乡一体化要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第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该赋予农民集体土地的处置权、抵押权和转让权。第五,要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就应该破除目前单向的抽水机体系,引导城乡要素的平等双向交流。 新型城镇化如何破题?城乡一体化如何真正实现?土地制度改革怎么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正式公布,有诸多相关这点。主要包括: 第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强调工农、城乡互动。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中来抓,提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通过大量的对农补贴,来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此次十八届三次全会,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调整,三中全会公报概括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建立新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单纯关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从“以工补农”到“以工促农”,“工农互惠”,把工农并在更平等的地位上来看,城乡关系从“以城带乡”到“城乡一体”,更完成地表述了城乡关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业支持工业的需要,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迅速向城市集中,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带来诸多问题。其一是二元结构导致资源过分集中在大都市,带来大城市病。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大都,每个都市都有上千万岁的流动人口,城市资源承载出现问题,堵城等都市病难以克服。其二,二元结构过大也导致农村大量空心化出现。不少农村成了 386199 部队,未来谁来种地成为大问题。其三,二元结构差距过大,农民“相对剥夺感”显化,影响社会稳定。“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这种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来自对自身利益损失的判断和评价,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如果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民“相对剥夺感”显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就有可能导致各种极端行为发生,仇富心理增强,对社会的不信任感也逐渐增强,引发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 四位一体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确定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方向。以工促农,就是让工业促进农业发展,为农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带动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偏向型的工业发展政策,通过剪刀差为工业的发展打了基础。目前我国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以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城带乡,应该是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带动农村的发展。工农互惠,就是农业的发展与升级换代,同样也能让工业带来更大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不是单一的工补农问题。城乡一体, 是纠正过分地发展城市导致的乡村衰败,城乡其实是连在一起的,要把二者放在一起来配置资源,不存在消灭乡村建设城市问题。要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需要中央和地方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进行规划和整治,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服务向着城乡均等化的目标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展开。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效果显著。例如,在教育方面,国家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圆了“读书梦”和“上学梦”。 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建立健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外出打工农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法律保障,在多个地区进行试点,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推行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沼气池和清洁能源应用普及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农村的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二,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必须改变二元户籍制度,让进城农民享受平等的公共品服务。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过去的城镇化被概括为地的城镇化,而缺少人的城镇化,多数农民享受不到平等的城市化待遇。目前统计的 52% 城镇化是半截子的城镇化,有 17% 的人口并没有城市户籍,享受不到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服务。未来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以下政策尤其重要:应尽快实行居住证制度,剥离户籍挂钩政策,这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础制度。 虽然户籍制度的作用在弱化,然而由于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与户籍紧紧捆绑在一起,让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在享受公民权利上遭遇了排斥性,户籍不仅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成本,同时也因其所内含的不平等因素使得进城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甚至带来市民化的中断。尤其是大都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每个城市都有上千万的农民工,对此这些地方,户籍制度的改革相对比较困难,但完全可以实行居住证制度,对于那些有稳定工作与收入的农民工,尽快融入与户籍人口的公共品服务差距。其二是应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房体系。如果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一定要有居住场所。而目前农民工在城镇有房比率不到 1% , 60% 自己租赁, 49.8% 的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农民工由于收入低,租住城中村等“脏、乱、差”地方。如果不解决农民工在城里住房问题,农民工在城市难有安身之所,城镇化就成为一句空话。 其二是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城镇教育体系。 1 亿多农民工, 4500 多万留守儿童。如果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也难以融入城市。目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失学率竟高达 9.3% 。城镇由于老龄化的加剧,公办学校生源不足,应强制把流动儿童纳入到城市教育体系中去。 其三是解决农民工的医疗社保服务问题。新农合如何让农民工在城镇看病是一个大问题,应该让农民工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第三,城乡一体化要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 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有配套的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城市土地“同地、同权、同利”,应该建立类似的土地交易机制,使农民分离城市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使进城农民获得创业资本,这样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其实已提了数年,尤其是上届三中全会,对土地政策迈出的步子很大,如给予农民长久的承包土地权等等。时光已过去五年,目前的确权颁证工作还没有完全解决,最新的一号文件相关部门给出的时间是五年,可见这个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难度。如何真正落实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还需要更多的实质性政策来推动。有关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能否真正做到同地同权同利,虽然各地已进行了诸多试点,如果没有全国性的纲领性文件,城乡统一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目前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普遍存在利用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由于各种严格的限制,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住房不能作为资本流动,很难带来财产性收入。但现实情况却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活跃,违法用地屡禁不止,用地流转权利缺乏可靠保障,如何打破坚冰,让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也能够真正受益,需要进一步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必须让集体土地入市。集体土地入市,其实各地都在做。 各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至少可以带来四大好处:拓宽了用地来源;增加了农民收入;探索了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化解了征地矛盾。早在十几年前,广东、浙江就有地方提出地方性的集体土地入市法规,全国不少地方也都在试点。有报道称:“广东农民的私下交易已较为普遍,并自发形成了一个宅基地流转的地下市场”,“一些村民在靠出租宅基地上所建房屋获得较为长期的稳定收益,而一些村民则将自己手中的宅基地使用权及其附在其上的建筑物通过各种形式出让、出租,再用这些钱在城里买房买车,过起城市人的生活”。 农地直接入市的全国潜力如何?百万亿元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将带来多大的“农村沉睡资本”?据重庆市长黄奇帆测算,中国城市人口在城里需要的建设性用地是人均 100 平方米。而农民在农村的建设性用地大概是人均 250 平方米。如果有 1 亿农民进了城市,需要城市提供 1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农村建设用地大大节省出来了,所以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仅能够守住,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耕地可以变成 20 亿亩。 全国城乡建设用地有 20 多万平方公里,至少可以承载二十几亿人,城镇建设并不缺地,但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太粗放太浪费了。 据广东省调查,目前至少还有 60 多万亩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如何解决实际占地2亿多亩,价值10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建构全国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体系,形成公开化的中国村镇房市和构建中国房市的全流通格局,是一个令人无限想象的大问题。 “农村土地入市”须明确产权主体及权益分配机制,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前提是须明确产权主体及权益分配机制,防止公权力侵占。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普遍存在主体虚位、主体混乱问题,未来应该确权发证,明确农民的权益,在此基础上建设产权交易市场,开启农村沉睡的资本。当地各地农地直接入市试点也有不少问题,比如随意占用耕地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低价出让、转让和出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随意改变建设用途,用地权属不清等。这些都应该在未来试验中逐步完善。 “农村土地入市”还需引入竞争机制。农村集体土地的上市,显然不宜走政府拍卖的老路, 必须以打破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为目标,并与政府土地拍卖形成分庭抗礼的竞争态势,地价才有望不受操控。 第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早应该赋予的是农民集体土地的处置权、抵押权和转让权。 目前官方界定的农民财产权利主要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受益权。遗憾的是,目前农民的这个财产权利是受到各种约束,真正给农民带来的受益很小。比如以农村建设用地来看,我国所有城镇建设用地是 2.5 亿亩,给城镇居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收益,农村的非农建设用地其实也有 2.5 亿,但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极少。农民目前的整体收入中,来自财产权利的收入不足 3% ,但由于各种制度障碍,农村巨大的土地资产,目前基本上处于沉睡状态,给农民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很低,这和农民拥有的巨量财产其实是不相适应的。 公报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个内容也是此次公报三农方面最大的亮点。农民在农村的房子在家让老鼠住,自己在城里打工却只能住老鼠窝。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不能进行抵押贷款,城市资金进入不了农村,农民只能陷入衰落之中。 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就应该打破目前的各种障碍,让农民的财产真正为农民带来收益。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资产是土地,通过确权颁证,应该允许农民进行抵押贷款,进行出租转让。应该逐步缩小征地范围与面积,允许农民带地迈向工业化与城镇化。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珠三角农民建设工厂用来出租出借,至今不但继续拥有增值后的土地与厂房,而且还得到巨大的借金分红。而后来全国一刀切的强制性的低价征地高价卖出,受益的只是地方政府与老板。仅征地一项,改革开放后几十万亿的土地增值收益离开农村,农民却受益不多。未来应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 通过确权颁证,让农民承包的农用土地获得抵押、转让、处置权,可以唤醒农村巨大的沉睡土地资本。目前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但这些土地却是残缺的,农民既不能用它来抵押贷款,也难以出租出借,进城打工的农民也只能两头挂。如果授予农民承包土地抵押权,将启动农村金融市场,给农村发展带来巨大契机。构建平等的土地市场,让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利,可以打破目前的二元土地分割。目前的二元土地制度,导致现有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规划与用途管制没有实质性建立起来,巨量小产权房尴尬存在,要通过新的制度设计,消解这些问题。还应该通过建立土地财产税、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制度与融资制度,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单纯卖地的土地财产行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第五,要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就应该破除目前单向的抽水机体系,引导城乡要素的平等双向交流。 我国城乡巨大差距的核心原因是长期以来城乡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是农村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结果,未来应该改变目前不平等的要素单向流动,允许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实行城乡互动的双重循环,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城乡二元结构是目前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城乡差距愈拉愈大的主因,这种制度不但使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而且形成一个巨大的抽水机系统,单向地把农村生产要素抽向城市:每年高考,数百万的农村青年通过考学离开农村,每年还有近千万的农村青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离开农村到城市及沿海地区打工,这些人力资源的输出几乎是单向的,回归的比例极低;另外农村大量的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及设在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输向城市,而农村居民因为主要财产承包地与宅基地难以进行抵押从而很难得到金融贷款;农村每年大量的土地被低价征收用于工业与城市建设,而给予农民的补偿却极低。目前巨大的城乡公共品服务“势差”更加剧农村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单向地流入到城市,农村失血比造血多,长此以往,只能造成城市畸形繁荣,农村陷入衰落。 过去几千年来我国城乡差距一直不大,主要原因是城乡双重循环制度在起作用。中国特有的科举制度让农村的有志青年通过赶考流到城市,退休之后一般还会告老返乡,解甲归田,置数亩良田,成为乡坤。这种城乡的人力双重循环使乡村不至于陷入衰落。我国目前出现的空心村等农村衰落现象都是因为单向的资源流动造成的,必须在制度上进行探索,让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双重循环回复的链接,让城里的人力、物力、财才也能够向乡村转移,从而真正地实现城乡一体化梦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问题|1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Dirac equation and Weyl equation
热度 1 xiaoy 2013-11-21 23:23
Quantum mechanics and relativity theory are the two greatest achivement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hysics star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Each of the two has been so sucessfully examined by experiments and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However, in such a harmonious physical world, the two must be consistent (at least not in contradiction) with each other. The efforts of combining quantum mechanics and relativity theory have been vigorous since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ir births. Dirac equation for a free relativistic electron is for sure one of them. In quantum mechanics, the motion of moving particles is described by wave functions $\psi(\bf{x},\rm t) $ that satisfy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 \left \psi(\bf{x},\rm t) = \it{i} \rm \hbar \frac{\partial}{\partial t} \psi(\bf{x},\rm t) $$ where li$\hbar$ is the reduced Plank constant, /li li$m$ is the particle mass/li li$V(\bf{x})$ is the potential the particle feels and for free particles $V(\bf{x})=0$/li li$\nabla ^2 = \frac{\partial ^2}{\partial x^2} + \frac{\partial ^2}{\partial y^2} + \frac{\partial ^2}{\partial z^2}$ is the 2nd-order derivative operator./li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was derived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hycical variables and operators $$ \bf{p} \rightarrow \it{i}\hbar \nabla , \quad E \rightarrow \it{i}\hbar \frac{\partial}{\partial t}$$ by replacing the physical variable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ors in the momentum-energy relation $$ \left = E $$ which is valid only for classical particles. For free relativistic particles, the momentum-energy relation becomes $$ E^2 = p^2 c^2 + m^2 c^4 $$ where li$E$ is the energy of the particle,/li li$p$ is the momentum of the particle,/li li$m$ is the rest mass of the particle/li li$c$ is the velocity of light./li then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for such a relativistic particle is $$ - \hbar ^2 \frac{\partial ^2}{\partial t^2} \psi(\bf{x},\rm t) =\left( - \frac{\hbar ^2 \nabla ^2}{2m} c^2 + m^2 c^4 \right) \psi(\bf{x},\rm t)$$ or $$ \left( \frac{\nabla ^2}{2m} - \frac{1}{c^2} \frac{\partial ^2}{\partial t^2} \right) \psi(\bf{x},\rm t) = \frac{m^2 c^2}{\hbar ^2} \psi(\bf{x},\rm t)$$ The above Schrodinger equation is consisten with relativity theory in that all the four components of spacetime vector $(x,y,z,t)$ and their (second order) derivatives symmetrically enter the equation, which is obviously not true for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s of non-relativistic particles. Howerver, it also produces paradoxes! The particle density defined by $$ \rho = \frac{i \hbar}{2m} ( \psi^* \partial _t \psi - \psi \partial _t \psi^*)$$ is no longer positive-definite since the initial values for $\psi$ and $\partial _t \psi$ can be freely chosen and the density may thus become negative, which is impropriate. Increasing the first derivative with respect to time to second order seems not a good choice. Dirac then went the other way around. He tried to make all the derivatives with respect to the four components of spacetime vector be first order. By hard thinking, he found that the wave operator could be square rooted like this: $$ \nabla ^2 - \frac{1}{c^2} \frac{\partial ^2}{\partial t^2} = (A \partial _x + B \partial _y + C \partial _z + \frac{i}{c} D \partial _t) (A \partial _x + B \partial _y + C \partial _z + \frac{i}{c} D \partial _t) $$ The above equation can hold provided that $$ AB + BA =0 , \; \ldots $$ and $$ A^2=B^2=\ldots=1$$. Then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can be rearranged to be $$ (A \partial _x + B \partial _y + C \partial _z + \frac{i}{c} D \partial _t) \psi(\bf{x},\rm t)= \frac{m c}{\hbar} \psi(\bf{x},\rm t)$$ Setting $$ (A,B,C) = i \beta \alpha _i, D = \beta ,$$ we get the common form of Dirac equation $$ \left( \beta m c^2 + \sum_{k=1}^{3} \alpha _k p_k c\right) \psi(\bf{x},\rm t) = i \hbar \frac{\partial}{\partial t} \psi(\bf{x},\rm 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our constants $A,B,C,D$(or $\alpha _i, \beta$) can be satisfied only when they are all $4\times4$ matrice. In consistence with the relativistic invariance of the equation, they were found to be $$ A=\frac{1}{i} \left( \begin{array} \rm 0 \sigma_x \\ -\sigma_x 0 \end{array} \right) , \quad B=\frac{1}{i} \left( \begin{array} \rm 0 \sigma_y \\ -\sigma_y 0 \end{array} \right) , \quad C=\frac{1}{i} \left( \begin{array} \rm 0 \sigma_z \\ -\sigma_z 0 \end{array} \right) , \quad D=\left( \begin{array} \rm I_2 0 \\ 0 -I_2 \end{array} \right), $$ where $\sigma_x,\sigma_y,\sigma_z$ are Pauli matrice and $I_2=\left( \begin{array} \rm 1 0 \\ 0 1 \end{array} \right) .$ The above $4\times4$ matrice lead to four-component solutions for the Dirac equation, while the solutions for non-relavistice Shrodinger equation are one-component. Howerver, when the rest mass of the particle is zero, the Dirac equation will reduce to Weyl equation $$ \left( I_2 \frac{1}{c} \frac{\partial }{\partial t} + \sigma_x \frac{\partial }{\partial x} + \sigma_y \frac{\partial }{\partial y} + \sigma_z \frac{\partial }{\partial z} \right) \psi = 0 $$ which has two-component solutions.
67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芬兰印象:驯鹿、森林、诺基亚 (图)
热度 2 LLM 2013-11-21 18:32
SGA 会后的野外考察是去了芬兰北部的Lapland 地区考察金矿床。考察区已位于北极圈内,传说中的圣诞老人就来自这一地区的Rovaniemi 。 去芬兰之前,听人说起芬兰都会提到芬兰浴,有朋友还特意跟我介绍了某个非常有名的芬兰浴室。到了芬兰,我还真没有去见识一下芬兰浴,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里的驯鹿、森林和诺基亚。 据说Lapland 地区至少有40 万头驯鹿,反正我们到那儿后,见得最多的动物是驯鹿,吃得最多的肉食是鹿肉。 这里的森林之多、之美实是令人叹为观止,几乎每处都可作为森林公园。 见到芬兰人用的手机大多都是诺基亚,而且很多都是我们这儿已没人用的很老的那种,只能通话用的。虽然手机很土,但芬兰人的幸福感其实是非常高的。 我喜欢这里! 美丽的赫尔辛基 美丽的赫尔辛基 美丽的驯鹿 这里冬天可是非常有名的滑雪场,现在成了驯鹿的乐园 森林 在森林中考察地质 森林中的蘑菇 圣诞老人的古乡——罗瓦涅米,太安静了!
个人分类: 游走天下|70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安委"权力中国大过美国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1-17 18:59
国安委 权力中国大过美国 2013 年 11 月 17 日 08:11:09 来源: 新华国际 11 月16日 大公网发表评论员文章, 题为《习总亲释“ 国安 委”职能权力大过美国“国安委”》。 (大公网评论员 木春山) 从7个方面讨论了国安委的职能, 以下为原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于12日下午闭幕。 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重大问题 的决定》。 十八届 三中全会 的《决定》已经公布,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做了长篇说明,特别用两段文字来解释国家安全委员会。 笔者用比较简明的方式来解读这两段内容,从中分析中国“国安委”的作用与价值。 习近平将设立“国安委”放在长篇说明的第九个要点进行论述, 阐述的内容主要是: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习近平还提到: “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习近平强调国安委和改革的关系,意味着国安委的设立既是对过去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为了确保今后改革更加顺畅的一个保障性机构。 它虽然并不实际参与改革工作,但是对国家内外安定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用一个形象的词来说,就是“安全之盾”。 在这块盾牌后面,改革才能拼出一条路来。 习近平对“国安委”基本作用的定调,符合中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逻辑趋势。 其次,国安委的职能双向特定: 对外维护主权安全,对内维护政治安全。 这种维护“双安全”的表述在习近平的讲话中表现为, “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 主权安全涵盖的范围包括领土安全、国家基本利益维护、中国外部环境的确保等。 政治安全涵盖的范围包括政权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宗教政策的确保和战略机遇期的维护等。这种“双重压力”就是产生国安委的动力。 第三,国安委将有效应对未知风险。 习近平的表述为,“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 这说明中央对未来中国可能存在的风险判断有所上升。 这种判断应对的就是国安委的“双安全”职能。 未知的风险在对外而言,很可能是外部势力对中国主权挑战风险加大,中国海外政治经济利益可能受损;对内而言,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执政难度或将加大,网络文化等公民社会建设的不确定性也将提高。 第四,习近平坦诚目前的中国存在“安全困境”。 他表示,“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 因而,国安委的设立说明中央加强权力的统一调度和掌控,以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风险的挑战,避免巨大的沟通成本带来的“双安全”损失。 这既有对过去国家安全工作反思的意味,承认有些问题已超出传统安全部门和体系的能力、职权、规则的范围,因而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安委”作用的厚望。 第五,在谈到“国安委”的职能时,习近平提到“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制建设”。 这意味着国安委将承担或者部分承担、整合或者部分整合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即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和中央政法委的对外和对内职能。从党的层面来统领协调党政军群等各个层面的内外安全工作,并推动实施。 涉及到的部门将包括外交部、中联部、军方对外机构等外事部门;公安部、国安部等内务安保部门。涉港或者涉台部门的职能也很可能将统归“国安委”协调,因为这两个机构也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特别是最近中央高调批判香港反对派“占中行动”存在外部势力的支持,已经让国家安全受到损害。此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委员会由于涉及到民族和宗教问题,也将会在此机构下协调相关事务。而人大和政协的相关内外机构、经济、群众等相关部门的情况肯定也将会被统筹考虑。 第六,习近平提到“国安委”将“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 意味着“国安委”在国家安全领域地位将无可取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国家安全机构,拥有无可争辩的解释权和话语权。“集中”的优势明显。 第七,习近平提到“国安委”将“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研究”意味着“国安委”除了“集中”之外,也是一个“民主”的场所。它将是一个各个部门沟通协调的平台,除了官方机构的协调应对之外,还将动用智库的作用来承担研究职能,为政情上下通畅提供必要的空间。这与习近平提到的 协商民主 的观点也有所契合。 “解决”意味着中国的国安委也将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可以解决“重大问题”。这说明“国安委”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总体的方向和具体的范畴,同时职能细化到对某一项重要事务决策的决定上来。这句表述也可意味除了“重大问题”之外的安全问题细节,很可能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做出决定。因而可以分析,“国安委”的决策权高度统一。 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可以判断,中国的“国安委”职能很可能要大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安委”。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只是一个为总统决策提供帮助的决策支持系统,但不是一个决策机构。通常来讲,决策和危机处理的权力属于总统办公室,而“国安委”的某些机构将提供相关的支持。而中国的“国安委”则可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设置,既体现了中共素来认为必要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又明确表达了执政阶层对中国如今和未来“双安全”的诉求,减少了磨合与沟通成本,促进了决策的透明和迅捷。 因而综合以上考虑,对中国“国安委”的基本判断是——“国安委”将是一个作用突出、职责特定、机构庞大的决策、协调、办事的内外安全保障平台和最高国家安全政策出口,未来在应对内外安全事务上的优势不可比拟。
个人分类: 其它|1834 次阅读|12 个评论
算是我的第一篇科学网博文吧
zguang 2013-11-14 10:37
到科学网弄个号,因为时不时看到有人在这或那转载科学网的文章。可以说是慕名而来。 注册后这两天,不打开科学网还好一些,可以静下来看些资料做点事情;一打开科学网的页面,看到到处都是争吵,心情就一个字“烦”。乱哄哄的争吵,难道这就是中国学术界的现状?学术讨论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但是像这样你一个冷笑我一句嘲讽,除了发泄压抑在心里的那一点私愤,还有什么意思吗? 看到别人发表论文的结果怪异、奇葩,没必要这么急着跳出来“指正”吧?看到“正合朕意”的文章,也没必要跑出来高唱红歌呼喊“我的太阳”吧?现在科研人员多、条件也好,对的错的,很快就会有定论;要反驳要支持,发论文拿自己的结果出来说话,别在这吵吵嚷嚷的。平心静气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起码的素养,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就去骂街吧,在那里你可以想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听众很多。 好像上面的话也是争吵。那我就打住了。 最后给科学网一个建议:既然是“科学网”,能否把博客的编辑软件做得“科学”一点,增加一些代码编辑功能,能让大家交流更学术一点的东西?照搬MS的界面,全是文字编辑,岂不是鼓励大家在这里打嘴仗?
1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使三大分子紧张了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1-14 10:01
中国设立 国家安全委员会 使三大分子紧张了 人民网北京 11 月 13 日 电报道: 2013 年 11 月 13 日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日本记者提问: 问:昨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方设立该机构是出于什么考虑?有人说是因为日本也将设立“日本版国安会”。你对此有何回应? 答:中国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目的是 为了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你这个问题的后半段好像是给我设了个套。 我刚才说了 中国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目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恐怖分子紧张了,分裂分子紧张了,极端分子紧张了。 总之,那些企图威胁和破坏中国国家安全的势力紧张了。 记者,你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想拿日本对号入座呢?
个人分类: 其它|2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Time-space variable system multi-line vector physics" Intro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0-26 08:49
Time-spacevariable system multi-line vector physics Introduction WuZhong-x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s, AcademiaSinica) Time-pacevariable system multi-line vector physics is In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suggests, High-speed(3D space velocity compared with the speed of light in vacuum, can not beignored) moving object, it must be expressed by 4D space-time , Fornon- inertial tow motion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urved space-time must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there must be physical problems yield by the vector of the time-space variable systemmulti-line vector and vector calculus. Andthe erroneous views of so-called wave, particle 2 elephant ofquantum mechanics and its field theory that can not justify itself and must beremoved. Thekey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of theirwave function are not clear so far onthe basis of such issues, Forexisting theories exist variety phys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Todevelop, create that in all kinds of time-space variable system multi-linearvector, and vector calculus can perform vector operator to discuss the physicsof general covariance, And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variety multi-linear vectors, and thus to refome and develop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and its field theory. Specialrelativity only in terms of inertia simplified special case. Generalrelativity can only give up vector and vector operations, only use the curvilinearcoordinates and tensor operations, by the analysis of the metric tensorcharacteristics, formly phenomenologically , confined to draw some of thegravitational problem. Theapproximate results of low speed (3D space spe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lightin vacuum can be ignored) and small temporal range (curved time-space property isnegligible) non-inertial tow movement is the corresponding commonly classicalphysics. Experimentaltests used for the three big validation of the important basisfor the correctness of only existing non- inertial tow movement theory ,general relativity ,, the result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Einstein , and knownexperimental results exactly. Bythe various types of multi-line vector Phase space statisticalmechanics, We get the time-machine-optirimum probabilitydistribution function, Undernormal conditions of time-space 1-linear vectors, that is usually wavefunc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its field theory. Concreteevidence: QuantumMechanics and its field theory are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a largenumber particles, Theso-called waves are all just the collective performance and the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large number particles. Thus,the erroneous views of so-called wave, particle 2 elephant is excluded,and every wrong philosophical views yielded from it are proved collapse of themself.. Using the time-machine-optirimum probabilitydistributionfunctions obtained by varius multi-linear vector space Phase spacestatistics as wave functions of corresponding quantum mechanics and field theories,We reform and develop them, Whileits simplified conditions in the corresponding special case, that is the time-machine-optirimum probability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usual quantum mechanics and .its field theory. Thefindings above, Ofcourse, this also prov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ditions. Thenew theory system of Time-space variable system multi-linear vectorphysics had been formed to solve various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problems. Theexisting theories about various misconceptions such as : The Big Bang UnipaseTheory , dark energy and ' quark ' based on the'standard model ' ,God particle , There are threeneutrino types and transformation two-two for each other and so on , allhave been corrected, Existingtheories have not, or can not, be solved, many related important issues, suchas : unified field theory ,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so on, all have been solved. 5 . References: space vector variable basedmulti-line world, Dr. Wu Zhongxiang Ivana Press November 2004 http://www.sciencenet.cn/u/ variablebased multi-line vector space master /
个人分类: 物理|2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仅 “理实交融”、并且能够“文理交融”
kd652 2013-9-27 10:47
58级赵启正校友在2013年校友值年返校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2013年7月6日 大家好,我是58级的赵启正。 毕业50年了,昨天,我们5801的同学集体坐火车到了合肥,在火车站接我们的几位年轻校友说:“欢迎各位师兄师姐!”(全场大笑)其实,我们有些 “师兄”和“师姐”的孩子都接近50岁了。我说:“你们不认为师兄师姐年纪太大了吗?”他们说:“不大!”。的确,很感谢他们,让我们一瞬间感觉年轻了几 十岁。在北京,我们朋友间常常会说:“我们这个年龄,虚心也难进步了,骄傲也不会落后了!”那么,你们会问“你们还有梦吗?”我们还是有梦的——就是希望 中科大更好。 我们工作50年了,填履历表、在某些场合人家介绍我们,“中国科大毕业”总是一个关键词,我们的品牌就是中国科大。就像汽车,它有奔驰、有宝马、有 红旗,无论走到哪里仍旧是奔驰、宝马和红旗。而我们无论走到中国或世界的哪里,我们的品牌总是中国科大。We are made in USTC,我们以 此为荣! 那么,中科大怎样会更好?会更上一层楼?刚才候建国校长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全力支持。我只想加一句话,希望小师弟、小弟妹们,再加一把劲儿,有意多 学点儿自己专业之外的学问。我们5801原来是学核物理和核工程的,是典型的理工科出身;那个时候我们科大没有文科,我们少有机会受文科教育和听文科讲 座。许多年,来我们深感我们面对世界、对社会,我们的观察和应对太过“唯物主义”了,像万用表、像示波器、像谱仪,容不得一点含糊。这其实给自己带来了某 些片面性和某些不顺利这与我。们缺乏人文(文史哲)思考的能力是有关系的。 我在一些场合,对年轻的大学生们说过:“如果你三十岁的时候,有四十岁的智慧,你这一生可能是成功了;如果你三十岁的时候,只有二十岁的智慧,恐怕 就不容有多少成就了。”这句话曾在书上和网上有所传播。曾经有两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士问分别我:“读了这句话,我一夜没睡,。自己三十岁了到底有多少智慧? 我该怎么办?”我说,虽迟胜于不为,也许有三个途径或可以帮助你获得超过年龄的智慧:第一,与长者交流。他们可以以用较短的时间告诉你他的一生的挫折或重 要心得;第二,读好书,读与你的主业差异比较大的好书。好书或由别人推荐或自己去发现;第三呢,如果你的头脑是个“跑马场”,不要老跑大学者的学问和名人 名言,也要跑跑自己的思想。思想长跑动也就是“自己与自己交流”,于是你的智慧成长得就快。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提高与人.与书交流的本领,不仅 “理实交融”、并且能够“文理交融”,如此就能更上一层楼。 虽然我们“虚心也不会进步了”,但你们虚心必会进步,祝你们进步再进步!
个人分类: 中国科大|1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测试是否可以转发到微博
liyun2060 2013-9-11 17:06
转发到微博
0 个评论
测试是否可以转发到微博
liyun2060 2013-9-11 17:05
转发到微博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客同步到微博,审核不开启的
liyun2060 2013-9-11 16:30
博客同步到微博,审核不开启的
1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来测试下微博的同步,默认不转发
liyun2060 2013-9-11 16:00
应该不会被同步到微博中
0 个评论
香烟:警示标签没有告诉你的--目录
热度 1 kepusuowdp 2013-8-5 13:47
表 1 :每章阐述的吸烟危害的确凿的和可疑的证据 章节 确凿的和可疑的证据 1. 吸烟和肺病 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哮喘的严重性增加;各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增加 2. 肿瘤:吸烟 和 癌症风险 食道癌,喉癌,口腔癌,膀胱癌, 肾肿瘤,胃癌,胰腺癌,外阴癌, 宫颈癌,结肠癌 3. 吸烟和心脏病 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病;心脏病反复发作; 心律不齐;主动脉瘤;心肌病 4. 吸烟和周围性血管病 周围性血管病; 闭塞性血栓血管炎 5. 吸烟和皮肤 褶皱;指甲变色;牛皮鲜; 掌跖脓疱病 6. 吸烟和外科风险 麻醉药用量增加;术后呼吸道感染几率增加; 手术中需要氧气呼吸机;伤口愈合迟缓 7. 吸烟和骨科问题 椎间盘退变;背部手术成功率低; 肌肉骨骼损伤;骨骼愈合迟缓 8. 吸烟和风湿病学 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 9. 环境性吸烟 和 儿科疾病 下呼吸道感染;更严重的哮喘;中耳感染; 克罗恩氏病(又名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婴儿猝死综合症;氧气输送组织损伤 10. 吸烟 和 产科、妇科并发症 不孕不育;流产;胎儿生长迟缓;婴儿夭折;死胎;“羊水”早破;胎儿感染艾滋病;先天缺陷;后代智障; 婴儿猝死综合征;更年期提前 11. 吸烟和泌尿疾病: 男性不育和性功能障碍 精子运动性降低;精子浓度降低;阳痿 12. 吸烟和神经障碍 短暂性缺血;中风; 多发性硬化 ( 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 ) 加重 13. 精神病:吸烟,大脑和行为 抑郁症 14. 耳鼻喉:吸烟引起的耳鼻喉畸形 打鼾和听力损耗 15. 吸烟和眼睛 白内障;格氏病并发症; 黄斑部变性;视神经病 16. 吸烟和口腔健康 牙周病 17. 内分泌系统和吸烟 代谢率增加;血糖异常;腰臀比增加(体脂肪的再分配) 18. 吸烟和胃肠疾病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克罗恩氏病 19. 吸烟和免疫系统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损害 20. 吸烟和应急医学 火灾伤害;职业损害
329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两个小美女
热度 1 lujiangxiao 2013-7-16 09:33
今天学校的游泳池比较满, 所有的泳道都占满了. 我正游着, 来了两个泳装东方小美女. 按规矩泳道如果满了必须让新来的人分一半, 但一般新来的要先打个招呼. 但美女没打招呼, 直接就跳进我的泳道. 看来真是新来的. 果然等我游到一端时她们开口就问我会不会讲中国话. 原来是学校"college preparation summer camp" 的学员. 这个我们学校搂钱的耙子, 每个学生要交几千块钱学费, 不过听老师讲讲怎样申请大学. 当然对没出过家门的学生也是个很好的出国经历. 两个小家伙都是17岁一个来自北京,另一个来自东京. 到这学五个星期.我问她们喜欢不喜欢这里, 她们说非常喜欢,尤其是这的博物馆. 这个问题我几乎对每个新来的学生都要. 但美国学生一般答 "非常喜欢", 尤其是周围的饭馆和排长队的酒吧. 而欧洲,亚洲的学生则答喜欢这里的博物馆. 她们问我在这里多少年了,我说17年了, 两个都说OMG. 原来把我当成永远毕不了业的老学生. 我游到第38分钟的时候遇到她们, 谈话中断了4分钟. 我后来游满60分后又多游了12分, 共3000码, 但好象还是没有补回应有的锻炼强度. 太阳照着清澈的池水,两个小美女穿着很高档的泳装, 在阳光中欢快地嬉戏. 我想起刚刚判决的Trayvon Martin案. 他也不过是个17岁的孩子, 却无助地在一个冬天的雨夜死于枪击. 我不懂法律, 不愿意去细扣这到底是个悲剧性错误还是谁的责任. 但我觉得今天的世界上财富已经足以让所有儿童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即使在美国儿童生活的反差还是这么大. 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成年人都有责任.
481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梦”要面向世界谋划
BJTUcivil 2013-7-16 08:49
“中国梦”要面向世界谋划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构想,不但在中国国内引发热烈反响,在国际上也引起高度关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媒体,都纷纷发表文章,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梦”做出解读。对“中国梦”会对中国、西方以及世界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也对 “中国梦”是否会 强化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等表示疑虑。 世界媒体对“中国梦”这样高度关注,支持也好,忧虑也罢,甚至提出质疑,只说明一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努力奋斗,与外界关联不大的中国内部事业,而是对未来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从逻辑上讲,只有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梦”才能有真正的意义。 实际上不仅是现在, 19 世纪以来中国近代 200 多年的历史,国际关系、国际事件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日本侵华、朝鲜战争、中苏决裂以及中美建交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外交、还有加入 WTO ,这些事件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中国国内的很多事件,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更大。很多人可能认识不到,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战,这段中国与世界联系远没有现在紧密的历史进程中,国际关系也对中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专家说:如果不是毛泽东解开中美关系这个结,恐怕后来的改革开放就会有更多的波折。 当今,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的联系尤为紧密,全球化让世界上的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同其他国家、同世界越来越密不可分。而对于中国,未来的每一步发展可以说都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 ( Michael Spence ) ,在今年的“中国发展论坛”上发表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讲演时,特别强调需要关注全球环境这样的独一无二因素。这愈发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在世界这个大的背景下谋划。尽管有专家以及一些官方人士解释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有利于‘世界梦’的实现。而中国‘世界梦’实现过程又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但仅仅这样的分析和阐述还是很不够的,要将“中国梦”放在世界、放在全球的环境下,来思考、来分析、来谋划。 面向世界谋划“中国梦”,中国要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搞好外交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总体上讲, 中国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 方针,努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延长难得战略机遇期,才能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使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国梦”才有可能梦想成真!“中国梦”绝对不是 民族主义 的“中国梦”,“中国梦”绝对不是在同他国交往,尤其是遇到争端时,恃强凌弱,总是倾向使用武力来解决分歧。极端民族主义不但实现不了 “中国梦” ,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阻碍。 但是,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也不是不能面对战争。对于一些特定的事件,当把所有和平途径都走完后,战争也是实现“中国梦”手中必须握有的武器。当前,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都有领土争端。中国当然要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然而,这些领土争端中的个别问题,可能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实现“中国梦”要避免战争,但有时战争又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必须选项。邓小平当年拍板的战争、撒切尔夫人主导的马岛之战,都让这两个国家的发展环境为之改观。 二是在努力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国要站在人类发展高度,更多地思考如何同国际社会一道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贫富差距加剧、自然灾害和疾病威胁等问题和挑战。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问题,不是对于中国发展无关紧要,也不是中国目前不需关注的问题,中国对于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应该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些问题同国内的问题一样,也是中国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通过中国和国际社会一起携手解决,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也是难以实现的。在这些问题上,“中国梦”与“世界梦”是高度统一的。 最后,中国应当面世界思考实现“中国梦”的 战略 问题。中国该怎样走出新的现代化道路,才能在人类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目标后未来的 30 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该怎样与世界各国一道,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世界才能在转型的过程中平稳过渡,而不出现大的碰撞?中国该怎样逐步转变为世界领袖的角色,才能实现“中国梦”,并在达到这个目标后,继续稳固地积极有效的发挥作用?这样的问题是实现“中国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总之,实现“中国梦”,需要面向世界思考,更需要面向现在和未来的世界谋划! 《环球时报》2013年7月16日
1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苹果与黑莓,在中国其实可以走得远一些
yuliping 2013-7-16 08:41
苹果与黑莓,都是国外数码产品响当当的品牌,苹果的名声更响一些。 两家厂商都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两家厂商根本没有研究中国的消费者,或者是,至少中国的消费者不是上帝。 苹果的系统封闭不说, IPAD 无法安装国人喜爱用的输入方法,更不要说前段时间苹果的三包政策对国人的歧视。 黑莓同样如此,外挂百度输入法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输入汉字。 两家公司,产品设计有缺陷的产品,繁荣的国内市场,说明了什么?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不能让中国消费者满意?难道苹果和黑莓就不知道他们产品的问题吗?我想不至于,那么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 有个可能的原因是,很少有人装输入法的,用自带的也能凑合,喜欢折腾的都是玩家,而厂家是不喜欢玩家的,产品在玩家手里是会折寿的。但是厂家真不需要玩家吗? 联想到 2013 最难的就业季,企业不是不需要人才,太需要人才了,但是中高端人才在哪儿都是稀缺资源,我们遇到的问题经常是,没有人啊!!! 2013.7.16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3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推荐一篇报道]吴洪声和他的DNSPOD
dajixp 2013-6-26 16:01
2009年5月19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暴风影音”网站的域名解析系统受到网络攻击出现故障,导致江苏、安徽、广西、海南、甘肃、浙江等省份全省网络瘫痪,工信部特意对此展开查证。 一个年轻的黑客被缉拿归案。他黑掉了一台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服务器,这台服务器因端口流量异常被关闭,此时它恰好正在为大约10万家网站进行域名解析服务(常称为“DNS服务”),其中包括暴风影音。由于暴风影音的装机量很大,暴风域名的缓存在服务器上失效,不断向其他地方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发送请求,造成大量访问,结果网络瘫痪。将事件的原委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分析,最终核心指向了一个地方:DNSPod。 这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可以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产品,被黑掉的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服务器。它的创始人叫吴洪声。 DNSPod也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10G流量的攻击持续了一天多。吴洪声压力巨大,他迅速在网站上发布了道歉信,然后做客几家门户网站科技频道——接受访问,解释,致歉。 所有客户的态度是先抱怨,后力挺。此后DNSPod的客户成倍增长。如今,公司化运作的DNSPod客户包括美团、58同城、360、VeryCD、创新工场旗下全线产品等,据WebHosting.info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26日,它在国内域名解析服务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万网。 全中国的大部分流量都要从DNSPod这里经过。如果把它当做一家互联网公司来看,它充满了很奇特的元素:公司设在山东烟台,一个远离北上广深的海滨城市;很长一段时间根本不盈利,即使面对暴风影音这样级别的大客户,服务都是免费;几乎没有做过营销,只靠“圈子化”自传播;从来没有购置过服务器,所有服务器都来自友情赞助和投资者的提供。 2011年,腾讯4000万人民币全资收购DNSPod。此前360和腾讯曾经为这个项目抢得很凶。 1985年的吴洪声在自己26岁的时候卖掉公司实现套现,但他的生活依旧没有太大变化。这种感觉就像,既远离花花世界,又要为花花世界的芸芸众生提供掘金的工具。 闯入圈子 吴洪声是广东湛江人,站长出身,但没那么草根。他曾在MySapce工作,网上还能搜到一张他与默多克的合影。 2005年国庆,吴洪声从湛江来到北京。在此之前,这个程序员几乎没怎么出过远门。由于每天都泡在网上,他认识了老网虫、文字交换链最早的开发者曹政(微博)(网名Caoz)。曹政在北京互联网圈人脉活络,也是个热心肠,他打算把吴洪声推荐到百度。吴洪声很激动地跑来,但百度压根没给他面试机会,因为他是大专在读,而学历在当时就是敲门砖。 不过,曹政把吴洪声拉到了自己的QQ群,这个QQ群让吴洪声惊为天人:这是一个囊括中国最早一批站长的圈子,当时还在电驴的黄一孟,中国站长站创办人阿飞,读大学时就开上宝马的SEO高手王悦,一听音乐网创始人杜雪骞,手机之家创始人高春辉,4399的李兴平……“几乎都是我崇拜的对象,国内互联网圈子里厉害的人,都在那个群里面待过。” 除了年少成名的互联网高人,这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有围棋国手,国家重要公共资源的操盘手等等。“有段时间网上盛传韩寒和徐静蕾约会,圈子里立马八卦着找到全国航班记录去挨个搜索。” 吴洪声认为曹政是个脾气很难搞的怪才,这个神秘QQ群由他来负责邀请,一般人进不去。而大家之所以看得起自己,只因为自己在技术上有点特长。上中专时他曾经把学校网站黑掉,之后成了学校的第一个网管,18岁那年就靠做网站赚来的钱给家里买了一套房子。 在这个QQ群中,吴洪声的定位是“一个精通技术的业余顾问”。20岁的吴洪声入百度无望,就进了一位朋友的公司,帮他做技术架构,做的差不多了,又被另一位朋友拉到刚创立的新公司,继续搭架构。群里开始有朋友向他咨询技术问题,那些问题吴洪声简单听几句就能琢磨个八九不离十,然后给出建议,对方让下面的技术同事去执行,发现还挺有效。 但吴洪声并不开心,他知道自己比较懒,指导别人还行,自己做不好产品。“我看起来好像挺牛的,大家也挺喜欢我,但实际上我是一事无成的,没有一件能拿得出手的产品。” 他第一家帮忙的公司在做广告联盟,当时flash广告流行,但宽带用户少,困于“电信网通南北不通”问题,速度很慢,广告效果也差。他想到去做域名解析,把IP进行区分,电信和网通用户也可以因此区分开。之前万网和新网等域名注册服务商有这项业务,但是解析后网速仍不够快。 吴洪声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自学PHP,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自学Linux,再用一周时间做了版面、贴好图片、写了样式表、搭好DNS服务器,鼓捣出了一套DNS系统。 人们习惯记忆域名,但机器间互相只认IP地址,通过域名并不能直接找到要访问的主机,中间要加上从域名查找IP地址的过程,于是“域名解析”服务诞生了。它曾被当做CDN(内容分发网络)的最底层服务,也是万网、新网这些域名注册服务商捎带手提供的服务。“DNS就像一个指路服务,你访问某个网站,需要先经过DNS,网站服务器IP返回之后才能登陆。”用上他写的DNS系统,打开广告的速度加快了很多。 他把软件放到QQ群,然后和大家打了个招呼。黄一孟看到后说自己要用,阿飞也嚷着需要,吴洪声发现,很多人都在急求这套系统。在他们的强烈建议下,吴洪声架了一个网站挂了上去,取名DNSPod。所谓pod,吴洪声有些自己的想法:当时iPod很火,就借个吉利名字;pod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到一起,早期站长最头痛的事情是,因为贪便宜把很多域名注册在不同域名提供商,管理分散,数量一多还记不住,而用DNSPod,也相当于把域名在一个地方统一管理。 在这个充满“逆袭成功的早期站长”的QQ群里,DNSPod火了一把。后来,这些站长中的“成功人士”们又影响了中国数以万计的中小站长。 吴洪声没有把DNSPod太当回事。其他人都在做那些“比较正常”的项目,他也跃跃欲试,一下就筹备了20多个项目。但他又开始反思现在自己的状态:浮躁,举棋不定又闷闷不乐;北京这个浮躁的环境自己并不喜欢,如果不能静下心来,更难做好产品。 他放下手里的项目,去淄博帮当时做“小游戏”网站的郭海滨做CTO,再后来,他又去了烟台。每次和大家提到去烟台,他都会说,烟台政策好,海边景色怡人,其实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他“帮忙”的第一家公司,他遇到了一个烟台女孩,他们后来一起去了淄博,然后打算到烟台安家。 而DNSPod就挂在那里,免费供大家使用。几个月后吴洪声觉得可以改改,心血来潮地从头到尾改一遍,然后继续放在那儿,因为自己的“懒惰劲儿又上来了”。 很长一段时间,DNSPod只有吴洪声一人在维护。客户数量在增加,他很罕见地作为DNSPod网站的站长接受了一次《家用电脑》的访问。对方问到是否会把DNSPod当做自己的事业。他说,DNSPod的存在是因为国内特殊的网络环境,如果某天南北双网合并,DNSPod也许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有一次和蔡文胜聊天,后者希望吴洪声来厦门入伙4399。他已经有些动心,又知道蔡文胜也是位天使投资人,还特意提了提自己的DNSPod,但蔡没有回应什么。吴洪声开始考虑把DNSPod“处理掉”,见了一些投资人。“他们说这玩意太偏门,不知道有什么商业模式,也看不出有什么价值。然后他们反过来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 他的朋友都在力挺他,黄一孟换业务做游戏,也在坚持用这个产品。“有用户自发来捐助,纠正IP地址库,我就直觉这个东西可以做得挺大,它正在给中国互联网带来改变。” 他到烟台正式运营DNSPod,接着就发生了“暴风门”事件。吴洪声甚至都找不到去哪儿报案,因为他还没注册公司,即使报了案也无法审理。事发后,除了到处道歉,他还专门去北京拜访了暴风影音CEO冯鑫。在此之前,DNSPod与各家公司有的只是业务来往,吴洪声也习惯和暴风影音负责底层网络的同事来对接,“不爱骚扰其他人”。 在北京学院路的首享科技大厦,他第一次见到冯鑫。冯鑫和他聊了聊事件始末,态度很轻松,也没怎么抱怨。 吴洪声反倒开始心事重重。“我那时开始有了一点责任感。说实话,DNSPod之前是免费的,我没想过免费还需要付出很多服务。” “域名解析”是中外互联网企业都会面对的问题,DNS协议一次次打补丁,但性能从来就没有达到完善。中国互联网环境又有特殊性,国内多数DNS服务都不稳定,“家里两三兆的宽带就可以直接把一个网站的DNS干掉”,而且每次实战中,攻击流量都非常大,DNSPod遭受最大的攻击是100个~120个G。黑客一般不敢攻击大型网站的DNS,因为一闹就是大事,免不了追究刑事责任。 每天“小打小闹”的DNS攻击事件都有十来起,吴洪声坐在办公室都能看到。受攻击最多的是游戏、网络小说、卖药的网站。“尤其是卖假药的,利润高,百度排名靠前,竞争对手打瘫了。有一批专门搞DNS攻击的原来都是做游戏私服的,私服的生意被网页游戏抢了,不赚钱,又有带宽、服务器储备,就来打卖药的。先交服务费,否则就打瘫你的网站。” “中国的站长基本上就是蒙着自己的眼睛,企盼你不要过来打我。而DNSPod做的事情有一定的公益性。”2009年底,他在烟台成立公司,投资人包括郭海滨、绿盟等。 DNSPod开始被当做一个充满服务理念的产品来运营。首先,吴洪声甩掉了一些劣质客户,以那些“卖假药的”为首。“这些劣质客户经常‘被打’,给我们带来的效益远远低于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条款写得很明白,做不正当生意的网站我们并不欢迎,然后把域名封掉,它们只能去找其他服务商。其他服务商希望客户越多越好,所以‘被打’的几率也比我们高。” 他还增加了很多创新,而且是为中国站长们量身定做的“中国式创新”。一个域名对应一个IP地址,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所以多个域名可以同时被解析到一个IP地址。外国人喜欢每个域名对应一个管理密码,中国站长则喜欢在管理方面建立多种层级。DNSPod吸取了管理论坛的做法,给域名管理设置各种权限,域名可以共享给许多人来管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注册账号,依照权限分配各自管理的几个子域名。 除此之外,还有分线路解析、宕机监控、与搜索引擎合作推送数据等新业务,他和同事说,做服务就像打太极拳,人家打你一拳,不要立刻回人家一拳,应该先顺着来,然后再渐渐改变对方的使用习惯。 “更改动态解析地址,其他服务商得几个小时甚至一天,DNS能做到5秒左右。”“安全宝”创始人马杰对CDN有很深的研究,他的公司与DNSPod并没有合作,但他曾向吴洪声请教。“其实这不需要特别高深的技术,关键是经验积累,还有服务器、带宽的硬成本。从稳定性、速度来看,DNSPod非常专业,吴洪声是这个领域最棒的专家。” “在我们之后有很多人在模仿,页面照抄,连我们的吉祥物都照抄,”吴洪声说,“DNS是一个强运营的东西。你实现DNSPod功能很容易,投几个程序员然后搞一下,但真正的壁垒是经验。我们做了快7年,每年都被这么多人打。” 与360谈恋爱,和腾讯结婚 DNSPod几乎成了互联网行业的隐形冠军。准确地讲,也许叫它“隐形亚军”更合适,它在国内域名解析服务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万网。“一个网民平均一天要用26次以上我们的服务。”吴洪声说。 从生意的角度,DNSPod无法让人满意。它只能保证每个月不亏钱。在至少3年的时间中,DNSPod都是免费的,即使是帮它的上游、万网等域名提供商来做托管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大家的“建议”下,吴洪声推出了“120元收费版”,再后来终于有了上千元的收费服务。 当然,它的成本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做DNS的确需要服务器和带宽。吴洪声的第一台服务器是向当年帮忙的第一家公司借用的,此后,它的忠实用户黄一孟送来几台服务器以示感谢和鼓励,还有一些客户也在借服务器给吴洪声使用。“一直是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支撑过来的。”在“暴风门”事件中,当时DNSPod有十几台服务器,被封的就是它在常州的主服务器。 2010年,客户陡增,其中包括很多游戏、下载类网站。这类“优质客户”为吴洪声带来了无限的压力,服务器数量不够,他有些撑不住了,服务质量开始受到影响。360找到吴洪声,借他30多台服务器救急,并提到了战略投资。 风险投资商对DNSPod普遍兴趣寥寥,但中国本土IT大公司对它却情有独钟。很早之前盛大也曾与吴洪声接触,“我看了下盛大之前的案例,好像死的挺多,所以拒绝了。”如今360找来,吴洪声感到了一片诚意,但由于360要运作上市,又无法迅速推进。 腾讯也对DNSPod有些兴趣,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很早就关注了吴洪声。有天张志东给吴洪声打电话求投资,放下电话,半夜从深圳飞到北京与DNSPod的股东之一郭海滨见面,从深夜一直聊到天亮。当天早上他又坐了最早的班机,飞到烟台莱山机场见吴洪声。 对于投资、上市这些话题,吴洪声并没有想太远。“钱这方面还是比较次要的,我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呢?DNSPod这个东西是我自己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对比腾讯,被360投资会更有挑战,我怕DNSPod的产品会变样,怕品牌的名字都被改成‘360xxx’。如果我到了腾讯那里,可能只是一个特别小的项目,但腾讯承诺可以保留品牌,保留我独立运作的权利,硬件方面当然也可以支持。” 几个月前,吴洪声还告诉公司的兄弟们,DNSPod可能要被360收购。很快情况就变了,他把橄榄枝抛向了腾讯。DNSPod原本在行业就低调,这个消息一直隐匿着,直到DNSPod的投资方之一绿盟科技向证监会提交创业板申报文件,曾向DNSPod投资15万元占股15%,并在2011年6月与吴洪声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的消息才披露出来。腾讯并非战略投资,而是全资收购,4000万人民币。 腾讯赞助了100余台服务器,客户量得以迅速增加。但吴洪声很强势,坚持独立运营。每年他都会与腾讯“过一下预算”,商量一下哪些业务可以做些战略部署,哪些业务最好不要去碰。没有KPI考核,“剩余时间我们都是自己玩,大的战略和他们提一下,很多时候我都先斩后奏。” 腾讯收购以后,由于DNSPod经常被黑客攻击,流量大起来,曾经把腾讯的业务给拖垮过几次。“我们算是腾讯的一个公益项目。很特殊,真的不挣钱。” 几年前,有朋友建议吴洪声做CDN业务,挣些钱再说。吴洪声一直拒绝,就像他拒绝收费:“对挣钱我没有强烈的意愿。” 与腾讯的交易,让DNSPod的价值一下子变成了4000万人民币。“(这个项目)算套现,但是钱肯定还没有到手。” 吴洪声说自己一直不太看重钱,他想要的是“做成一件事”。如今,DNSPod被成功卖掉,也算小有成就,他却开始与原来的圈子渐渐疏远了。“自己现在越来越忙,他们也越来越忙了,而且他们的事情越做越大。自己变得越来越低调,希望一个人安静一些,可能跟住在烟台有些关系。不想去显摆。比你做得成功的人多了去了,也没有几个高调的对吧?” 那个群依旧存在,里面有人在继续买跑车,有人去南极旅游享受生活。“这个群有个定律:某人在里面一直很活跃,忽然之间就不活跃了,那这个人肯定是发财了。” “回到当初,我为什么离开北京?突然觉得自己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但是根本没法专心把一件事情给做好。在这个浮躁的环境里面,你不浮躁就成了一个异类,所有人都会用怪异的眼光看你:为什么有钱不赚?” 现在,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群85后年轻人,很多都是90后。DNSPod的员工有20人左右,大部分是工程师。这些员工在上大学时有空就来实习,毕业直接过来。他的第一个员工是位个人站长,上大学时看到吴洪声的招聘启事,上面大意是,“在烟台工作环境好,想不想躺在沙滩上写程序一边躺着一边写程序,顺便看看美女增进一下灵感”,觉得挺有意思。现在这名员工是DNSPod的技术负责人。 不过多年做DNS让吴洪声养成了习惯,有时间就像“值班”一样坐在电脑前,去个洗手间都拿电脑进去。他和老婆喜欢去烟台周边的小岛或者马尔代夫,但除此之外,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每次说出去轻松轻松吧,马上就有电话过来了。回公司做好准备要处理事情了,然后却发现又没什么事情。” 每个新员工进来,吴洪声都会和大家一起“传帮带”。他对大家强调,我们是在做一件影响中国互联网的事情。 “我希望把一个产品做到大规模,有足够影响力,在行业达到数一数二。在一个人30岁之前,能够做成一件事情,已经是非常难的了。” ------------------------------ 提 问:你创业的动力是什么? 吴洪声:希望自己可以做成功一件事情。 提 问:作为年轻创业者,你认为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吴洪声:内部管理。在小城市创业,能招到一个人就不容易,在管理中我非常担心员工流失。 提 问:在公司或团队的管理中,你如何形容自己的位置? 吴洪声:救火的,也有点像管家。在业务方面,团队方面,甚至大家的个人情感问题上面,我都会帮帮忙。 提 问:你心中敬佩的企业家是谁? 吴洪声:周鸿祎,他敢于做出改变。虽然有人说他爱搅局,但是他真的能让行业产生很大的变化。然后就是乔布斯。 提 问:如果你有过多次创业经历,可否用几个关键词分别概括一下每阶段学到的东西? 吴洪声:坚持。 转载来源: http://www.chinaz.com/manage/2013/0123/290466_2.shtml
1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顶上的那片云---《秭鳺》中描述的场景之一
热度 4 rongqiaohe 2013-6-16 21:13
【 在“ 5.12” 地震中,连盖坪的边缘崩塌了,卷着树林、房屋还有陡坡上的山花一起滚流到了白水河畔,山坡下躺着残墙断壁和遗物。但是,白云依旧从蓝天飘过 ...... 作者摄, 2009 夏 】 天边的那片云, 小憩在山顶, 阳光抹不去孤独, 俯瞰山脚的遗迹; 崩塌的陡坡, 埋葬了曾经的楼宇; 滚流的泥石, 覆盖了山花和美丽; 可是你, 我心中的那片云, 依然倚在山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仿佛是大山忠实的恋人, 不辞辛劳地 团聚 又别离...... 有一天, 你飞过我的头顶, 无意中,看到了你, 仰望你,那变幻的身姿, 迎面飘下颗颗小雨, 洒在我的脸膛, 模糊了我的眼睛, 来不及拂去 那泪水般的雨点, 我一直 望着你 渐渐地 远去 ...... 原址地震前照片 【5.12 地震前 ,连盖平在龙门山的怀抱,被松柏环绕,形成一个舒适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有成千上万的老人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避暑。作者摄, 2007 年初夏。 】 为纪念“5.12”地震五周年再版《秭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689100.html
个人分类: 诗歌|3552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2年为止,转基因玉米还没有在中国种植吗?
热度 2 cosismine 2013-5-14 15:47
相关报道(科技日报头版转基因作物年度报告发布 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增长率及种植面积翻倍)说:菲律宾的转基因玉米种植增长率为20%,种植面积超过60 万公顷,是唯一种植转基因玉米的亚洲国家。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243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个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混帐》一个是《法西斯+下三滥流氓!》
热度 1 cyj 2013-5-14 15:37
一个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混帐》 英国的卡梅隆和美国的奥巴马在答记者会议上声称:“今后要加强对叙利亚的反对派中的温和派加强支援。” 这两个国家领导人的声明,等于承认“此前长时期的时间里,他们将武器弹药,支援了叙利亚反对派的基地组织。” 只是由于十天前,叙利亚的反对派中的一个极其具有战斗力的组织,自报家门声明他们是基地组织,因此,令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美英两国十分狼狈,所以,奥巴马和卡梅隆,才不得不“改口声称美英支持的是叙利亚反对派中的温和组织。” 半年多来,美英两国不遗余力的妄图推翻联合国的一个合法政府,美英所依靠的反对派,究竟是人民群众组织?还是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尚且没有搞清楚,就浑浑噩噩地向反对派输送军火,声嘶力竭地煽风点火。到头来,美国两国支持的却是基地组织,现在改口尽管改口,但是,却给全世界人民群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这种推翻合法政府的行为,属于蛋青蛋黄没有分清的“混帐行为!”    一个是《法西斯 + 下三滥流氓!》 据日本媒体报道,一向否认慰安妇历史事实的大阪市长桥下彻, 5 月 13 日再次向记者大放阙词说, 慰安妇制度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有必要的,“可以让那些枪林弹雨中随时可能丧命的士兵暂时放松”。 这个大阪市的头头桥下彻,怎么让人感觉他是专门从事皮肉生意的头儿,但不知,二战期间他家中的女性,有多少是英勇地参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慰安妇大部队?桥下彻家中的女性,是不是都当了慰安妇的头头! 瞧瞧安培晋三旗下的这些货色,就知道他们是一群法西斯和下三滥!   
2057 次阅读|2 个评论
数列{a_n}收敛的一个充要刻画
热度 1 hustblackcat 2013-5-14 15:25
在阅读文献时,文中隐含应用了以下结论: 命题:数列{a_n}收敛到a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_n}的任何子列均有子列收敛到a。 但是本人孤陋寡闻,不知哪里有它的证明,于是发动同学室友共同攻克之,得到以下证明,这是大家共同讨论的结果。 必要性是显然的。 下证充分性,即若 {a_n}的任何子列均有子列收敛到a,则数列{a_n}收敛到a。 反证法,假设数列{a_n}不收敛到a,那么将会有以下情况: (1) {a_n}收敛到b, b不等于a。由已知条件知b必须等于a, 矛盾。 (2) {a_n}没有极限,即发散。这种情形又分为下述情况: (2a) {a_n}是无界列。也就是说它有子列趋于无穷。此时,我们可以取到{a_n}的子列{b_n}使得 b_n n, n=1,2,3 ... 显然{b_n}不可能有子列收敛到a, 矛盾。 (2b) {a_n}是有界列。此时{a_n}任何子列均有收敛子列,它发散只可能是两个子列极限不相等,即存在{a_n}的子列{b_n}收敛到b, b不等于a。我们可以找到{b_n}的子列{B_n}使得 |B_n — b| |b-a|/n, n=1,2,3 ... 此时,{B_n}自然是{a_n}的某个子列,但是它的任何子列均不收敛到a。矛盾。 综合以上情况,结论得证。 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个人分类: 数学分析|3429 次阅读|2 个评论
能否对海南的畜生校长执行宫刑
热度 2 zhanghaifeng 2013-5-14 15:06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变态的畜生小学校长竟然带小学生去开房,真是令人发指。对这种人即使坐牢也不能解我心头之恨,如果可以我强烈建议对这样的人进行宫刑。
3208 次阅读|3 个评论
孤军作战的阿杜
热度 1 zhanghaifeng 2013-5-14 15:00
最近间断性的看了两场雷霆与灰熊的比赛,感觉雷霆的季后赛之旅要结束了。自此维少受伤后,整个雷霆少了一条腿在走路。阿杜一个人从后场开始运球、单打、被包夹、被犯规,到最后筋疲力尽。看的甚是心痛!希望雷霆明年以更好的状态重新再来!
2700 次阅读|1 个评论
鸡蛋花系列之十二:橙色丰花
热度 2 turongl 2013-5-14 14:48
鸡蛋花系列之十二:橙色丰花 这鸡蛋花是小树引进,但易开花,花量多;也容易结果,蓇葖果相对短小些。而其花心中间看起来有放射状红色,然后才是这黄色;其它部分粉红色,因此花瓣整体看起来是橙(红)色。只是每片花瓣的勺型内卷比较大,因此看起来的话感觉有点蔫蔫的,不够精神;但细看还是比较鲜亮。 植株中等,枝条略粗壮;花序 1-2 歧,较紧凑;花梗至花冠筒浅红带绿色;花冠筒 1.7cm ,花瓣长 4.6-4.8 cm ,宽 2.5-2.6 cm ,倒卵形,勺型内卷,瓣尖钝圆,覆瓦状旋叠,花朵展开约 5.0cm ;手感柔滑,香气清淡。花瓣内面近冠尖部分约一半粉红色至淡红色;中间至内心浅黄色至暗黄色,有放射线纹;花瓣外面浅红至淡红色,右边瓣基至中间黄色。容易结果,蓇葖果果形较短小。 1. 2. 3. 4.
个人分类: 热带花卉|6540 次阅读|6 个评论
discovering multiple clustering solutions
Linda2011 2013-5-14 14:47
In original space In orthogonal spaces Subspace projiection Multiple sources
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些虚化背景的照片
热度 5 flly 2013-5-14 14:02
这个和戎老师的文章有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9438do=blogid=689550cid=2672075 请去那边学习 我只是贴点虚化的好或不好的照片,请大家拍砖吧。哈哈
个人分类: 摄影|1868 次阅读|13 个评论
背靠背
热度 1 flly 2013-5-14 13:54
有一种哀伤,是你就知道她在你的身后,你却看不到她。 连翘,北方春季山上多见。花有时候就是这样背靠背的。
个人分类: 花儿|26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你正在犯的关于职业生涯的十个致命错误
baul 2013-5-14 13:49
错误一:现在不着急,以后遇到问题再说吧 很多人刚刚步入社会,没有真正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或者现在的工作相对稳定,虽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至少目前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至少可以保证生存没有问题。他们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也不会深入去想,因为这样很累。至少现在的工作能够让自己这一年过得很安稳,至于下一年怎么样,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他们总觉得年轻应该是享受的时光,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好年华。即使现在遇到问题,他们总是说:现在不着急,以后遇到问题再说吧。 我曾经遇到这样过一个案例:一个已经35岁的男人,工作12年,有老婆,有孩子,唯一没有的,就是稳定的工作。12年来,平均不到一年就换一份工作。现在年龄大了,家庭的责任也大了,想找份工作长期稳定下来,但发现很难。我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儿考虑这个问题?他说,那时候年轻,不懂事,现在意识到了,却发现困难重重,并深深后悔以前没有早点儿做打算。 你现在遇到问题了吗?你是否在困惑、迷茫中消耗自己的青春?相比一年前,你的这一年是进步了,还是在重复劳动?你现在的工作到底是否适合你?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你是否有一个至少可以为之奋斗5年的目标?你是否知道一年以后自己成长为什么样子,五年以后又成长为什么样子?你是否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致命的是,你是否还抱着“以后再说”的心态?看完这段文字,你是反应是立即行动,还是重复现在的状态? 如果所有的问题都等“以后再说”,那么,我敢肯定,最多5年以内,你会遇到再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想解决,你必须要付出成几何级倍增的代价! 错误二:有些事情总要亲自经历了才会知道 有些人会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生怕自己走错了路;而有些人则说要亲自犯一些错误,亲自遭遇一些挫折,才会清醒。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愿意在困难中磨炼自己,成长自己,但其实他们却是潜意识里刻意回避自己正在经历和正在犯的错误,并且从骨子里不愿意承认和改变目前的现实。这种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往往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栽很多跟头。 的确,经历困难和挫折,会让一个人得到成长。但并不是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你都要经历。能够提前合理规避的,你为什么又一定要亲自去尝试呢?不见棺材不掉泪。而当你见了棺材的时候,掉再多的泪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试错”其实是最愚蠢的方法,即使你觉得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但实际上时间并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多。以在北京工作为例。假如你大学毕业23岁,打算30岁买房结婚。房子不要太好的,但在北京,起码也要100万。在房价疯涨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首付20万,装修2万,家电2万,结婚3万,其他备用资金3万,这总计就得需要30万。假如你年薪10万,除去房租、生活费、电话费、应酬等等支出,一年存款7万,那么,你至少要需要4年的时间。但是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没有3年的经验积累,不可能拿到10万的月薪。这样算下来,就算你不走弯路,从毕业到结婚,你要像上紧了的发条一样高速运转,根本不允许你有时间去无所事事或者走弯路。而一旦不慎稍有偏差,走上1、2年的弯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那么对你来说,一旦买房,就会陷入破产的边缘。 如果你还想着去尝试和经历一些本来应该可以规避的错误,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定会付出更多的成本。 错误三:当我遇到问题时,做个职业规划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在实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才会想到做职业规划。就像在上文第一个错误中所列举的那个例子。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职业规划并不是你走投无路时的救命稻草! 因为成功的职业规划,其核心是要帮助你找到你的职业方向定位,并围绕这个方向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你能够在这个方向上顺利成长。这两点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找一个方向,而没有考虑到该方向在现实工作中实现的可能性,那么,这样的规划没有任何意义。而要想保证职业方向实现的可能性,就必须要考虑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压力、年龄的差距、因工作不顺而造成的心态的失衡……等等,都会影响到职业规划的最佳实施效果。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如果你已经病入膏肓,那么,再高明的医生恐怕也无回天之力了。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大三之前确立方向,然后利用剩余的时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毕业后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在工作三年之内确立自己的方向,虽然要付出损失和代价,但仍然有转向成功的可能。如果三年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工作不稳定的话,这个时候,职业规划的难度就大得多,不仅仅是因为你要承担更大的损失,付出更高的机会成本,同时,因工作不稳定而带来的严重心态失衡,才是你职业成长的最大障碍。以平均走两年弯路为例,两年之后转行,和别人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就意味着你以前的工作基本上是浪费了。假如你月薪2500,你两年的直接物质损失就是6万,这个损失,至少是你职业规划投入的60-120倍(如果提早做职业规划,投入最多也就是你1-2个星期的工资)。你同时损失的,还有两年的成长机会,这个时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同时,你的心态也会变得很消极,无法积极去面对新的工作,这个损失也是无法估算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习惯了迷茫,或者习惯了跳槽,那么,这个损失就会扩大到职业规划投入的200倍以上! 很多工作多年但仍然没有方向的人来找我们做咨询,在对他们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之后,假如我觉得实在无能为力,给予不了他们应有的帮助,我就会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虽然这样的棘手的问题不多,但大家最好还是引以为戒,一定要及早打算,千万不要等走投无路的时候再解决问题。那时候,你可能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错误四:把性格测评当成职业规划 有一次和一位大学生朋友聊天,我问他有没有做职业规划,他说做了。我又问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他说不知道。我就很纳闷,我说你不是已经做了职业规划了吗?怎么这些问题你都不知道呢?接着他就发给我一堆资料,我一看,全是各种各样的测评报告。我问他这些报告在哪里做的,他说在学校的网站上。我说这些报告结果你能看得懂吗?他说看不懂。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心里就很纠结。他们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测评的层面上,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测评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测评指导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有一次在北京某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上担任评委,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也知道根据测评结果把自己分析一遍,但到最后规划的职业方向,大多数依据的标准是“专业对口”,而与测评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虽然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据本人所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却是:这些课程平时几乎没有人去认真听,只是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拿学分而已。我就问他们,这些课程对你们以后的就业和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为什么不去认真听呢?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上这门课的老师完全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职场是什么样子的,更别提把书中的理论在现实的职场上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操作,这门课也完全成了摆设。于是,该困惑的依然困惑,该迷茫的依然迷茫。 由于在大学里大家所接触的职业规划只是各种各样的测评工具,于是也就想当然地把职业规划与性格测评等同起来。而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许多人由于职场经验、社会阅历、思维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于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明显),根本就看不懂测评结果。同时,这种测评式的规划也是理论化比较严重的,测评结果完全由电脑自动生成,所提供的结果都是某一类性格所具备的“共性”的东西,完全不知道如何结合职场真实情况对每个人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所以,这样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规划,实战性比较差,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性格测评≠职业规划。很多人认为自己做了性格测评就等于做了职业规划,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认识误区。性格测评只是我们了解个人性格的一个手段。涉及到具体的规划时,还要根据个人事业愿景、优势特长、专业技能、成长经历、职业价值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得出具体的结论。这需要咨询师深入了解你的情况之后才能做出判断,而不是单纯依赖测评工具所得出的结果。以第一职场网的教练式职业规划为例,除了基本的测评以外,仅咨询访谈这一项就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最长的曾经达到6个小时,目的就是对咨询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对测评结果进行验证,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咨询者的真实情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咨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错误五:只定方向,不知道实施路径 既然上文已经明确了性格测评并不等于职业规划,那么,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以本人在第一职场网进行的教练式职业规划为例,职业规划的完整内容应该是“1+2+1”模式,即一项核心内容,两项补充内容,一项强化内容。一项核心内容,指的是根据其自身综合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量身定制,确立最适合其发展的职业方向定位。两项补充内容,一是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为其制定职业成长路径,并进行相应的知识体系构建;二是针对其性格中的弱点和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所存在的思想、行动等方面的错误进行纠正,避免其重蹈覆辙,从最大程度上规避因自身不足而带来的潜在职业风险。一项强化内容,指的是以职场晋升为导向的软实力系列培训(以第一职场网独家开发的CCS10职场竞争10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具有实战性的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以更快的速度,获得职业发展的飞跃,拉开与普通人的距离。 很多人不乏明确的目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最终影响到职业目标的实施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只确定职业生涯方向定位,而不知道具体的实施路径,尤其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直接面对,哪些问题需要绕道,同样会影响到你的职业发展。 确立目标,只是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即“一项核心内容”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目标到底能否实现,就要看实施和执行的效果,这也是“两项补充内容”和“一项强化内容”的意义所在。如果只是确立了目标,而没有确定相应的实施路径,那么,这样的规划只是成功了50%。尤其是强化部分的内容,也是考验一个咨询师水平的地方。光懂理论而无实战经验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错误六:没有主见,严重依赖周围人的看法 你为什么想考研?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考研。你为什么想进国企?因为大家都说国企稳定待遇好。你为什么不愿意改变自己?因为周围的人和你一样,同样处于这种状态! 很多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一旦自己的想法得到周围人的反对或质疑时,他的这种想法就会迅速打消。有一次有一个客户来问我,他说他家里人想让他当老师,但他问了身边的人,有的人说当老师好,而有的人则说当老师没有前途,不如进企业。他自己也困惑了,不知道到底是否当老师。 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因此,当你征求别人的意见时,他们只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问题,并不是站在你的立场上。因此,别人的意见到底是否适合你,还取决于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样是这个例子,喜欢安稳的人肯定会说当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喜欢挑战的人则肯定会说当老师没有前途。 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他们分别出现在两种场合, 一个是你的婚礼,一个是丧礼, 而这些朋友有80%是对你毫无帮助,他们通常不会给你正面、积极的影响,当你渴望有任何作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浇你冷水,告诉你种种的坏处和各种失败的可能。有20% 的朋友,他们是属于较积极的,会给你正面的影响,而其中又只有5%的朋友则会帮助你,重大改变你的一生!所以,你对朋友们不该一视同仁,你应该花80%的时间跟那些会重大影响你一生的那5%的朋友在一起。 你的路到底怎么走,只有你自己负责。那些曾经给予你建议的人,即使若干年后证明他们的建议是错的,他们也不必为当初的建议负任何责任。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路只在你自己手中! 错误七:计划赶不上变化,与其如此,不如随遇而安 很多人会说世事变化无常,与其刻意计划,不如随遇而安。貌似说这话的人都很“潇洒”,但一旦问题来到眼前时,恐怕你就“安”不了了。一是你没有“根”,就永远只能四处飘着,永远也无法活得很扎实;第二,正因为你没有“根”,所以无法构建你的成长之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职业永远无法得到成长;第三,正因为你随遇而安,根基不牢,哪怕遇到一点点“风”险,你就会无法立足,因为你没有任何抗击风险的能力!看看那些在金融危机中被裁掉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如果你没有构建任何适应竞争、抗击风险的能力,那么,当下一次危机来临时(这种危机,或许是别人对你的威胁和竞争,或许是组织结构的调整,或许是并购,或许是倒闭,又或许是一次更猛烈的经济危机),你会不堪一击,第一个倒下的就是你!恐怕那个时候的境况,就不会像你今天说话的时候那样“潇洒”了吧? 随遇而安,是因为你的内心在逃避现实;积极行动,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同样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错误八:高学历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高学历的人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吗?未必!在我所接触过的所有咨询客户中,最有活力的是本科生群体。而那些研究生则连最基本的竞争意识都没有。很多人属于迷迷糊糊地“被”考研,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又有一大批人考不上心仪的专业,被调剂到并不喜欢的方向。真正有明确考研目标的、属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的、并且积极付诸行动的,只占了24%。我最近在咨询的一个客户,如果不考研,他的发展会更好。而读研之后的迷茫,再加上目标不明确所走的两年弯路,其损失已是职业规划投入的180倍! 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需要高学历人才。那些所谓的高学历人才,其实能力并没有与学历相匹配。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考虑务实的用人成本的时候,高学历未必会受到重视。 学历并不能保障你的成功,那只是一张纸而已。真正让你成功的,是你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对不起,所有的公司都不是慈善机构。 错误九:国家单位比较稳定,发展有保障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曾经遇到一个客户,XXX(此处省去3个字,不便明说,大家去意会吧)出身,工作十年,好不容易上司高升,遇到一个晋升的机会。凭借自己在单位的能力、表现,他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会得到这个机会,但可惜的是,他被一个能力并不强的人打败了。苦等十年得来的机会,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溜走,于是一气之下辞职,发誓再也不做XXX。提醒那些想进国家单位的人,在进入这些单位之前,你一定要明白“编制”意味着什么,“体制内”和“体制外”又有什么差别,“李刚”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贪图稳定,我会告诉你:你肯定会非常稳定,稳定到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待在一个职位上,一个级别上,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你渴望这样所谓的“稳定”,并且没有任何抱怨,那么,我完全支持你的决定。 错误十:这个社会,要想成功太难了 成功很难吗?完全错误!尤其是在当前的环境下,我甚至为之欢欣鼓舞,因为这是最容易成功的一个时代!现实的职场中,工作3年以内遇到职业问题的,占了77%,属于职业规划的“重灾区”。真正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知道如何行动、全面提升和发展自己,没有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困扰的,只占了3%。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了完整的职业规划,并愿意朝着目标积极行动,97%的人都不是你的对手,你完全可以无视他们的存在。剩下的那3%,你也完全不必害怕,因为中国的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完全能够让你与这3%的人共容。那么,既然成功这么容易,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失败呢?因为,最厉害的那个对手,其实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没有前瞻意识,只顾眼前,从来不考虑未来;或者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层面上,而从来没有真正行动过,那么,你将永远打法打败这个对手!你现在的失败状态,仍将持续!成功,将永远会与你无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未来的路如何走?家庭的责任谁来承担?你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还是想成为“啃老”或者“蚁族”中的一员?成功与失败,你到底如何抉择?你又凭什么保证成功?你是否做好了积极行动的准备?什么时候行动,是现在,立刻,马上;还是想活着潇洒、安逸一些,等着“以后再说?” 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成长。如果你现在后悔,那么,你以前的走的路肯定是错的;如果你不想再后悔,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走好每一步,不要再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否则,你肯定会成为最失败的那个人! From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679511fpage=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招收研究助理(生物方向,可转为博士生)
热度 4 jiankuihe 2013-5-14 13:34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招收 2 名研究助理 ( 可转为研究生或博士生 ) 实验室介绍: 贺建奎实验室在免疫基因组学研究方面有重要的贡献,所开发的 ”immune-SEQ” 技术可以一次性将上百万个 T 细胞受体和 B 细胞受体测出,在疾病诊断,药物开发和疫苗设计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代表性的文章包括 2013 年 Science 杂志的子刊 Translation Medicine ( 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 5:171, 171ra19 ) ;贺建奎实验室同时开展了前沿的单细胞测序研究。现有 8 名实验室成员,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贺建奎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李周芳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项目一: 基于本实验室已有的技术积累,将免疫基因组学技术应用到肿瘤,疫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 研究项目二:单细胞测序研究 单细胞测序是最前沿的基因组学技术,本项目计划开发高效率,无 PCR bias 的新一代单细胞测序技术,以及单细胞甲基化组测序技术。 应聘条件: 1, 一般要求研究生学历,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也可以考虑 2, 专业方向为生物化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等生物相关专业。 3, 热爱科研,有志于在科学研究上做出贡献。 4, 有意愿攻读博士学位。 待遇: 1, 研究助理人员费用由学校统一承担。 2, 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每月劳务费 3000 - 5000 元人民币,具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每月劳务费 4000 - 6000 元人民币。 3, 研究助理享受过节费、餐补福利待遇。 4, 研究助理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但不享受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待遇。 岗位定义: 研究助理是指学校根据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需要临时聘用的从事项目研究和实验的人员。研究助理是学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来源之一。在学校获得研究生招生权之后,学校根据研究生招生有关规章制度,鼓励优秀研究助理攻读本校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应聘者请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应聘材料至 jiankuihe@gmail.com ,材料包括:个人简历,三封推荐信及文章复印件等 更多信息请参考: www.sustc-genome.org.cn http://www.sustc.edu.cn/cn/faculty/dls/hejiankui/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4529view=jiankuihe
14584 次阅读|4 个评论
"混沌与非线性思维"教学大纲(2013)
Mech 2013-5-14 13:15
通识课教学大纲(试行) 课程 基本情况 课程暂定名称 : 混沌与非线性思维 学分 : 2学分 课程编号 ( 教务处填写 ): 授课对象: 全校学生 课程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介绍混沌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历史,强调非线性系统的本质特性,使得学生能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观察、分析和理解自然和社会中的不可预测和不确定现象 。 基本要求: ( 1 )明确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本质差别; ( 2 )理解混沌的物理概念,了解混沌的几何结构和特征; ( 3 )了解混沌研究的历史; ( 3 )初步具有分析现实世界中不可预测和不确定现象的思路。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 应体现主题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要求和教学环节安排等 ) 学时 1. 教学专题 (一): 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教学重点: 线性和非线性,线性模型的局限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2 2. 教学专题(二) :虫口模型中的周期和混沌 教学重点: 结合二次迭代映射的个案分析,说明周期解、稳定性、分岔、混沌等概念,说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长期不可以预测性的产生机理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2 3. 教学专题(三) :混沌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化 教学重点: 中西文化中的混沌,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典型混沌振子的分析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6 4. 教学专题(四) :分形和混沌 教学重点: 自相似性,分形维数,奇怪吸引子,分形盆边界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4 5. 教学专题(五) :分岔进入混沌的路径 教学重点: 分岔概念,系统随参数变化进入混沌的路径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2 6. 讨论专题(1) :广泛存在的混沌 教学安排: 学生报告,同学讨论,教师点评 学习要求:将课外学习成果在课堂演示,计入平时成绩 2 7. 教学专题(六) :非线性思维 教学重点: 非线性系统的特性和非线性思维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2 课外学习要求 1. 课外学习要求: 按要求阅读相关材料,并收集混沌及其应用的的案例。 2. 课外学习内容: 阅读参考书和文献。 3. 组织形式: 课堂报告可以分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也可以独立完成。读书报告和总结独立完成 4. 时间安排: 读书报告第八周前完成;课堂报告随时报名,第九周前截止;学习总结期末完成 成绩评定方案 【 右边为样例 】 类别 比例 (%) 考核方式 具体说明 方式 比例 (%) 平时考核 50 出勤 随堂测试 学生互评 课外 读书报告 50 前半学期和后半学期各写读书或文献报告 1 篇,所占比例分别是 20% 和 30% 。与数据库中文献重合率高于 20% 的不计分。 期末考核 考试 项目 / 实践报告 观点宣讲 小论文 读书报告 学习总结 50 1000 字以内概括学习收获 注:平时考核成绩比例≤50% 拟采用教材或讲义或讲课提纲 【 三选一 】 LA Smith. Chaos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J 格莱克 ( 张淑誉译 ). 混沌 : 开创新科学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0 EN 洛伦兹 ( 刘式达等译 ). 混沌的本质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1997 D 吕埃勒 ( 刘式达等译 ). 机遇与混沌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2005 I 斯图尔特 ( 潘涛译 ). 上帝掷骰子吗? ---- 混沌之数学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1995 P Smith. Explaining Chao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注:讲义或讲课提纲编写的经费及管理办法另行下达。 专业负责人审核 意见 专业 ( 签名 ) 年 月 日 系审核 意见 系 ( 签名 ) 年 月 日 学院 审核意见 ( 签名 ) ( 公章 ) 年 月 日 ​ ​ ​ ​ ​ ​ ​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4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是独创和创新
热度 1 yingquanliang 2013-5-14 13:11
36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突破百万分之四百
kepusuowdp 2013-5-14 12:59
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突破百万分之四百(原文标题:气候变化里程碑: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突破百万分之四百) 根据《国际地理》杂志9号的消息,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突破百分之四百。该文大概意思是说: 在夏威夷莫纳罗雅山顶的一组监测设备记录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超过了百万分之四百,这是有监测历史的55年来第一次出现,同时也有可能是300万年来的第一次。 上一次全球温室气体达到这个水平的时候,马和骆驼还栖息在高纬度的寒带地区。那时的海平面至少比现在高30英尺,这种状况下,全球的主要城市都会变成汪洋大海了。那时地球的温将升高2-3摄氏度。但是此时地球处于温室气体时期的最后阶段,而后CO2的浓度还是下降。而如今,百万分之四百这个指标只是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开端,而未来如何还不可知。 两个独立的科学家团队在夏威夷开展了监测活动。一个来自NOAA,;另外一个是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前者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这一监测结果:5月9号,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四百点零三。而后者随后确证了这一消息。 斯克利普斯团队的领袖是 Ralph Keeling ,其父亲自1958年就开始在夏威夷莫纳罗雅山进行监测。从那时起,基林曲线就成为二氧化碳水平的表现形式,并且成为了气候变化的一个象征。 当老基林在山顶开始监测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水平为315ppm。2005年老基林去世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水平为383.老基林把自己的信仰传给了儿子,即“现身于自己的事业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后他的儿子接了老基林的班,并领导一个团队开始这项监测工作,同时也秉承着改变世界(变好或变坏)的信念。 4 月份,监测显示CO2的水平达到了399ppm。斯克里普斯团队一得到相应的数据就通过其推特对外发布监视状况。NOAA也在网站上每日更新数据。两个机构的监测偏差在0.2ppm以内。两个团队监测的都是空气样本中CO2吸收的红外线辐射总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吸附热量并给地球增温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该表显示5月第一周,CO2的水平在400ppm附近盘旋。 NOAA 监测的数据显示5月9号这一天的数据为400.03ppm。把每天的数据放在基林曲线上就显示出整月该地的平均水平。该地整个5月份的平均水平不太可能超过400ppm。 同时全年的均值也不会超过400ppm。每年的5月份都是CO2水平的高峰期。在6月份会开始下降,当春季降临到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也是陆地最多的区域),植物开始吸收CO2作为其新的生长季的养分。而到了11月份的时候,CO2的水平会比现在地5-6ppm。 随后该曲线还会出现上升的趋势:冬天的时候,植物停止产生新的碳水化合物,但是仍然会消耗植物体内存储碳水化合物,再次把CO2排放到大气中。 季节性的锯齿形搏动是基林曲线的正常现象,这应该是北半球森林的呼吸作用引发的。而人为产生的CO2则在连年上升。这在山顶的观测中都有所体现。 老基林把夏威夷山脉作为其监测地点的原因是它远离那些可能导致数据出现偏差的森林和烟囱林地的重工业区,同时这里的海拔超过11000英尺并位于太平洋的中心地区。但是此处也并不是全球监测点的最佳位置。 NOAA 通过全球监测网监测CO2的水平,其全球均值会比夏威夷山顶的均值低一点点,这也是有原因的。 NOAA 的科学家认为山顶数值较高的原因是大多数化石燃料排放的CO2都被排放到了北半球。这种污染从北半球扩散到南半球大概需要一年的时候。 另外,山顶的数据比北极地区要低很多。一年前,NOAA说北极地区5月份的均值已经超过了400ppm。全球其他地区也会很快赶上这种趋势,到15或者16年,全年的均值将会达到400ppm。这会产生什么不同呢? 400ppm 只是一个任意性的里程碑,类似于棒球比赛中的击球率为400一样。但是自TedWilliams在1941年完成过这个数目之后就再没有人实现这一目标了。这和空气中的CO2一样。 全球的政客试图作出各种努力达成共识以降低化石燃料的排放物。很多科学家认为以防气候变化产生更严重的危害,全球的CO2浓度必须维持在450ppm。甚至有些人提出了更激进的指标,即350ppm。从1988年10月以来,NOAA在夏威夷山顶监测的数据从来没有低于350ppm。 上一次CO2的浓度超过400ppm还是上新世的时候,即大约260万到530万年前。在20世纪之前的至少80万年时间里,其浓度从没有超过300ppm,更不要说400ppm了。科学家可以通过监测南极冰核中吸附的气泡来直接地测量古代CO2的浓度。 但是数亿年前,CO2的浓度一定比现在高很多—但是对于那时地球的温度是多少还没有办法得知。在5000万年前的创新世,艾兹米尔岛上居住着短吻鳄和貘,而目前它们栖息在加拿大北极区的格陵兰岛北部。它们曾经栖息在像如今美国东南部地区所拥有的沼泽森林中。那时CO2的浓度可能比如今要高2-10倍。 在这个表中可以看出过去55年里,CO2的水平在持续上升。 之后的4500万年里,大多数二氧化碳转化成海洋里的石灰石( 此句译的可能不准确 。),随着大量含有CO2的雨水溶解了陆地上石灰石的成分并把它们冲进河中,并最终流入海洋。大量喷出CO2的火山无法跟上石灰石溶解的步伐,因而空气中CO2的水平慢慢下降。在上新世的某些时期,CO2的水平可能达到过400ppm,就像现在一样,但是后来又有所下降,因而到上新世末期,气温变得很低以使得北半球开始形成陆地冰床。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德赫蒂(Lamont-Doherty)地质所的地理学家说上新世“在慢慢进入冰河时期之前是最后一次温暖期。” 那是的地球什么样?在非洲,绿地取代了森林,我们的祖先从树上走下来。在艾兹米尔岛,再也没有短吻鳄和柏树了,但是出现了海狸,日本落叶松,马以及巨型骆驼。那是的地球温度要比19世纪高3-4摄氏度,而后人类的行为就开始导致全球变暖了。 那些数据,如果有的话,低估了上新世气候有何不同。热带海洋表面的温度要比现在高一些,耶鲁大学的教授说,但是热带和极点(驱使中纬度地区的喷射气流)之间的温度梯度更小一些。太平洋(引发埃尔尼诺和拉尼诺现象的地区)上东西地区的温度梯度几乎不存在。实际上,在持久的埃尔尼诺现象中,海洋就像被锁住了一样。全球气候模式在上新世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驱动力—CO2水平以及(决定有多少阳光在什么季节落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的)地球轨道参数—则和如今完全一样。Fedorov把这称为上新世悖论。 Fedorov 还说,气候科学家正在开始破解这个谜题。也许热带地区以外的云彩在上新世的时候比较昏暗,所以很少的阳光被折射会大气空间。又或者更多的飓风引发了温暖的海水的波动。 我们所盘旋的这个学术研究并不是一个学术议题:我们的气候能否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Fedorov说“这个是大问题,即CO2能否让我们回到上新世。” 艾兹米尔岛上出现的是海狸和骆驼,而不是冰川,这也未必是坏事。但是在上新世,总体上来说冰川的数量并不多。那意味着海洋中有更多的水,而海平面也相对较高一些,但是具体高多少,没人知道。 “据推测那时的整个地球都被水所覆盖。”Rayom说。那是的海平面比现在要高10米到40米。但是即使是这种保守的估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今天,也意味着有人居住的美国本土的四分之一将被海水所覆盖。 上新世时期,全球的海岸线上升。其中一个就是“奥兰治堡陡坡”(Orangeburg Scarp),它是一个和美国从佛罗里达到弗吉尼亚的大西洋海岸平行的浪蚀的平台。一般来说,这些地貌位于内陆地区的几百英里范围内。在上新世,墨西哥湾流流经这个现在是滨海平原的平台地区。 问题是:从那时起,海洋后退了多少,陆地有抬升了多少?Raymo针对美国,非洲和南极洲地区的海岸提出了上述问题。 陆地可以抬升,因为它曾经被巨大的冰川所压迫,而现在开始反弹。同时由于陆地下面的地幔很热,其中的流体也会促使陆地抬升,当然不同的板块中流体的数量不同。在弗尼吉亚一端,奥兰治堡陡坡抬升了大约70米,而在佛罗里达一端其抬升的幅度为30米,当然这是和现在的海平面相比而言的。但是在上新世时期,两端的海平面是一样高的。那是的海平面又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进一步的实地调查和建模,Rayom估计那时是地球大气中CO2含量最后一次达到400ppm,而海平面的高度要比现在高10到20米。而如今要也让海平面上升10米,则需要融化格陵兰岛和南极洲西部上大多数冰层。而如果要上升20米,除了要全部融化上述地区的冰层还要涉及到融化南极洲东部地区部分巨大的冰川。 在在CO2达到400ppm的时候会出现吗?过去50万年的证据表明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这种状况是会出现的。 上新世—冰川期—这个冰川覆盖了北方大陆的时期与我们如今所处的间冰期交替出现。地球的轨道变量决定了这两个时期出现的时间,但是CO2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在过去至少80万年里,CO2在大气中的浓度随着冰川的起伏而出现起伏,但是只是方向相反。 Raymo 说在上一个间冰期,即大约12万年前,海平面比现在高大约8米。在被称为是第11阶段的早期间冰期期间,即大约40万年前,“有证据显示那时的海平面要比现在至少高9米,而冰川也没有在附近徘徊。” 在第11阶段,照在冰川上的阳光要比现在少很多,而那时的CO2峰值是290ppm。 “所有的事情都显示这个系统非常敏感。”“失去格陵兰岛和南极洲西部冰川的开端和我们现在的情形非常接近。地质上记录的一切都表明我们非常接近这个状况。我们不需要很多的CO2—我们只需要一点点的升温,而无论你通过什么方式达到了这个目标。” 在11阶段的末期,融化格陵兰岛和南极洲西部所有或者绝大部分的冰川也需要花上1000年左右的时间。整个间冰期会持续3万年,这比我们人类存在的时间还要长3倍多。所以这种升温有一起长期的过程。这也许是个好消息。 但是至于说到400ppm,CO2的浓度现在高了很多,并且还在不断攀升。即使我们明天可以停止其增加的脚步,但是全球的气温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仍然会持续升温。 对我来说,这个是可怕的事情,因为不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 Raymo 说。 英文原址: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energy/2013/05/130510-earth-co2-milestone-400-ppm/
1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昆明安宁中石油炼化项目地点实地考察记录。
热度 1 zwdnet 2013-5-14 12:27
先做几点声明吧:   1.本人不支持、不鼓励也不参与任何未经批准的群体性行动。如您在本人帖子里发现任何有鼓动他人采取上述行动的迹象,均为您的错误猜测,而非本人愿意,本人概不负责。   2.本人也使用以PX等石化产品为原料的产品,所以并不反对生产这些产品,这里讨论的只是项目选址,信息公开等问题。   3.此次考察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除了个人生理排放(呼吸,大小便等)外,没有任何其它排放及污染。   4.本贴内容仅为本人个人所见,欢迎网友补充完善。   5.此次行动为个人决定,未与任何人商量或同行。   6.所有照片均在公开场合拍摄,本人未进入任何禁止进入的地点拍摄。所有卫星图片均为网络上公开获取,获取过程中未使用任何特殊技术手段。   7.本人对李市长“大多数群众说上,市政府就决定上;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政府就决定不上。”的表态深表赞同及赞赏! 上个周末,骑车去的。 在安宁城区,看到这个。 去安宁草铺镇路上看到的,水泥厂。 到草铺镇了。 右转,去权甫村,就到了项目地点。骑了45公里。 工程全貌。 远处原来的工厂,冒着烟。 工程四周修了路,顺着骑一圈,这是开始时的路程。 骑了一圈后的距离,因此项目周长大约9.4公里。 从草铺镇出来,在路边拍到的刚才冒烟的工厂。 去青龙镇途中,螳螂川,规划中的排污河道! 青龙峡景区,就在螳螂川边。 专家说的,排放的废气等于汽车尾气,请问是这样的吗? 看看卫星图片吧,来自谷歌地球,是今年3月份拍的。 项目地点的卫星图片。右下角那个“4”估计是GPS信号偏移了,我只是在周边绕,不让骑进去的。 与昆明主城区的直线距离。 整个骑行路线。 与安宁市区的直线距离。 与安宁温泉镇的直线距离,温泉镇中间的那条河就是螳螂川。 希望昆明的天空永远是这样的蓝天!
65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些路 走下去 会很苦很累 但是不走 会后悔
wangxiong868 2013-5-14 12:08
这是一个复数的梦,一个分形的梦 复数的梦,基本上被GA解释清楚了 分形的梦,还在继续 两者的结合就彻底是圆梦了 方向是对的!道路是曲折的!攀登是艰辛的! 有些路 走下去 会很苦很累 但是不走 会后悔
1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卓有成效管理者课程改革试点:业务流程管理(BPM)
zlhua 2013-5-14 11:50
卓有成效管理者系列课程改革试点项目 业务流程管理 张利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 教改初衷 从2010年12月开始,我跟随物流专业的李映兰老师对海底捞北京物流基地的仓储中心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研。第二次去北京的时候,恰遇海底捞身陷“骨汤勾兑”事件,我们的基层调研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亲临海底捞危机管理现场,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困境。其实,他们也想做得更好,只是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学识有限,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已有管理科学和工程知识和技能。身临中小型企业管理困境,不由让我想起了下面这段话: “发展中国家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国外的技术,也容易吸引外资。但是,技术和资本仅仅是工具而已。它们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 而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懂得如何管理,知道如何去领导企业并促进它的发展,也知道如何去激励员工和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管理者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将是寥寥无几。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 彼得·德鲁克 2001年7月6日 ​ 上述这段话是彼得.德鲁克先生为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现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致辞。后来,该学院的创立人邵路明先生也颇有感触地说,中国固然需要大公司和领导他们的精英人才,但中国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90%的组织还是中小型和地方性的,它们必须要发挥作用,否则,整个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因为单靠大公司,不能提供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的功能。的确,正如 “第六届德鲁克高层管理论坛 -巨变时代中国企业管理者的责任 ”所宣传的那样,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的发展,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绩效是管理者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但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管理者盲目追求企业利润和个人绩效,而忽略社会责任感的事情。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毒馒头事件、地沟油事件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惊,面对这一系列不负责任、已经造成一定后果的社会不良事件,我们为之愤怒,到底是谁在毒害我们?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答案很简单,是人类自己,是我们的管理者出了问题。管理者的不当行为不仅会对企业乃至行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危及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受其影响,之后我便开始思考“高校该如何助力于中国中小型、地方型组织的发展?” 因为在我看来,所有大企业都是由这些中小型和地方性的组织发展而来,所以,把他们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即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我们学院实际能力。 通过为期两年多的社会调研,我发现虽然管理咨询在中国已经起步并初具规模,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和地方型组织而言,他们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经验,如果他们在经营中出现问题,他们情愿相信高校,跟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不愿意把钱花在商业性的管理咨询上。所以,我开始思考,高校是否有必要在MBA,EMBA之外,为这些组织提供一些适合他们的培训服务,是否存在着“三赢原则”? 如果有,那首先是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其次有利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第三是可以为中小型和地方性组织带去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初步思考得出的总体思路为:培训师资从高年级大学生中挑选出来,并通过专业实习的形式来实现。 课程改革总体思路 1.教学目标:以终为始,关注过程,系统管理 2.设计原则:根据“教研结合、与时俱进、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设计。首先立足教材,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然后依据教材给出的线索,通过网络进行查新,然后再系统梳理成教学讲义,并制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最后,结合社会经济历史案例串接落实到具 体的实训项目上,让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能系统掌握并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3.教学模块: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管理对象、管理工具和方法、管理理论、管理实训。 BPM 管理对象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业务流程,它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需要再造? BPM 管理工具和方法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教材上给了我们什么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快速了解教材上提供的内容主要是管理工具和方法,主要讲的是BPMS,它跟BPM的关系,以及常见的BPMS解决方案,然后以IBM解决方案为例,讲述了什么是SOA,如何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业务人员如何利用BPMN分析和设计业务流程,开发人员如何利用BPEL实现流程自动化。 BPM 管理理论模块:这部分的理论不是呈现传统意义上的经过多层提炼和抽象的理论,而是结合理论产生,发展背景的案例和 “立体拼图实验”的方式讲述流程管理先驱们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理论,第一是亚当.斯密和查尔斯.巴贝奇的分工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哈休特环理论为开端的流程持续改善理论;第二是迈克尔.哈默的再造理论和希尔的ARIS理论相结合的人机协同管理理论。 BPM 实训模块:在立体拼图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利用立体拼图为顾客创造价值”实训项目引导学生从天马行空的想法中提炼出具体战略,再把战略落实到具体的流程上,不仅是纸上谈兵,还要动手去验证,结合老师给出的企业案例、就业意向,利用模拟创业技术写出商业计划书,然后再通过到附近街道社区中小型、地方性组织或者本校其它专业班级现场推广或网络推广的方式积极向社会展示和推荐自己的学习成果。 预期改革效果 变“临时抱佛脚”的应试教育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我想学”、“做中学”、有自信、有能力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愿意积极主动联络附近街道社区中小型、地方性组织,进行有效沟通,并帮助这些组织管理者发现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积极有效地推广流程型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更有效地提升中小型和地方性组织的运营效益。期望学生们喜欢:)
个人分类: 业务流程管理|3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四重境界之一——自强不息
cinnabaris 2013-5-14 11:39
2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支持李慎民正面评价毛泽东时代的文章
热度 7 nipy 2013-5-14 11:35
支持李慎民正面评价毛泽东时代的文章 周可帧老师今天转载了中国科学院付院长李慎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发表的文章:“ 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 我支持李慎民同志此文的基本观点,十八大以后,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付院长,能在主流媒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发表如此旗帜鲜明地正面评价毛泽东时代并尖锐批判、驳斥许多污蔑、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言论的文章,令人欣慰和鼓舞! 虽然在“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的错误或失误究竟指什么具体内涵?”、“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后的成就和错误?”以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究竟应该是什么?”等问题上,党内外可能还存在相当多的不同认识,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我的观点: 我为什么崇敬毛泽东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499do=blogid=329359 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能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499do=blogid=52764 从事实和数据看毛泽东时代的辉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499-609706.html 原文链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13/c143844-21457493.html
个人分类: 传承毛泽东思想|3744 次阅读|12 个评论
今天上午的实验都搞砸了,有点难过
热度 3 nanoliuyanli 2013-5-14 11:27
虽然是简单的化学实验,我却好久好久都上不了手,心里是有挫败感的啊~~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犯错都是收获,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不就好了?加油,妍利,你行的!!
3278 次阅读|9 个评论
结构预测策略与技巧摘录
xiaoqiugood 2013-5-14 11:14
06 问答10月9号 AA(414948682) 22:46:33 一般来说焓 特别低的是 结构优化出错了,不过你可以再检查一下 AA(173576420) 22:46:36 估计是优化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的 QQ:(12248580) 22:47:54 谢谢,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否优化过程中出问题了?..... AA::(414948682) 22:50:58 如果你保留了 outcar 和 的话,比较容易判断。 (最新版可以在 input.dat 里面用 RecordOUTCAR = T 来保留优化过程)。 或者你再把 结构重新优化一下,看一下能量,就知道了,这样更保险一些。 QQ::(12248580) 22:53:00 谢谢,这个办法不错,记下...... QQ::(12248580) 23:01:44 刚好zl在线,请教一个O2的优化问题: epsilon O8 (c2m)在优化过程中可以自动转化为zeta-O8 (c2m),可是zeta O8优化到550 GPa时,却转为primitive cell中只含有O2 单元的c2m结构,请问在优化过程中怎样使相结构始终保持为zeta-O8 (c2m)相 ? QQ: (12248580) 23:03:22 zeta相 130 GPa AA::(414948682) 23:07:23 你用单包优化试试? 23:07:36 QQ:: zeta相优化到550 GPa以上得到的结构primitive cell 及unit cell AA::48776252) 23:08:15 如果想结构保持不变,最好用IBRION=1 QQ::(12248580) 23:09:17 好的,采用单胞+IBRION=1一块试试看...... 05.问答6月18号 A: 请问,在预测时,结构很大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在INCAR中设置精度低点儿? B: 可以。但也不能太粗糙, 不能定性的改变计算结果 A: 现在跑到第二代,但是分析结果中只有一个结构,而且好像还是没有优化过去,能量特别高 B:有可能是没有优化完。 A:有可能。是不是可以加上IALGO =48? B:可以。 A:四个INCAR中都加上是吧.把精度调成1e-4可以吗? B:可以。你可以把input.dat 里的MaxTime 调大。 A:现在已经设成7200了 B:你可以试一试优化一个结构需要多长时间。 A:嗯,好的 WARNING: Sub-Space-Matrix is not hermitian in DAV 1 7.309897872215002E-005 WARNING: Sub-Space-Matrix is not hermitian in DAV 2 7.791146247393556E-005 就是vasp的输出里有这个报错 C: LDIAG = F B: 你用IALGO=48 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C: 如果结构离平衡结构比较远,用IALGO=48计算会得到错误的结果,提醒您注意哦。 C: 您可以最后用IALGO=38 check一下 A:刘世杰--吉大(761610868) 2013/6/18 20:50:54 行,我试试,谢谢了 04.预测策略:变胞法? 还是分开预测? 二者的比较,哪一个效率更高? 03.Q:calypso.x 的优化过程如何并行 A: CALYPSO.x本身的运行不需要并行。但CALYPSO.x产生结构的几何优化的并行还是必要的,可以大大加快计算速度。例如,每一代有50个结构,可以分成10个并行计算(每个并行计算此时只需要处理5个结构),假设每个并行计算用30个计算核心,此时整个结构预测的计算是用300个计算核心来开展的,计算速度会很快。如果计算资源丰富的话,我建议还是要实现并行计算。 A: 新版CALYPSO中实现了几何结构优化的并行~,并且已经把可以实现把产生结构和局域优化分开的开关,如果你机器组够多,你可以通过calypso产生结构,然后把结构拿到任何地方优化,优化后把结果拷贝回来就可以~ 01.A: 我想知道的是实际在做实验的时候,用金刚石对顶针来加压,是不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温度项,也就是要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呢 Q: 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温度对这个影响不是特别大,所以就直接用焓了. 如果你想考虑温度也可以用准简谐近似算一下. 室温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应该不会特别大,所以可以用焓计算相变. 02.A: 算电荷密度时,看见有这样设置INCAR的 SYSTEM = crys PREC = Accurate ENCUT = 600 EDIFF = 1e-6 ISMEAR = 1 SIGMA = 0.2 LWAVE = FALSE LCHARG = TRUE LAECHG = TRUE #NGX=60 #NGY=104 #NGZ=106 SYMPREC = 1.0e-5 NPAR = 1 LAECHG = TRUE 参数是什么 Q: 写全电子的电荷密度 01.pot_paw_pbe赝势在300GPa下还适用吗? A: 你看一下原子间距有没有超过赝势的截断半径之和。 Description l E TYP RCUT TYP RCUT 0 .000 23 1.500 0 .000 23 1.500 1 .000 23 1.700 1 .000 23 1.700 2 .000 7 1.700 赝势里面类似的地方 单位是 au Q: 这个原子间距怎么确定,是这个结构用这个赝势进行300Gpa压力下几何优化得到的原子间距离吗? A:是的。 1. Q: 请问在结构预测中,vasp优化时有报错WARNING: Sub-Space-Matrix is not hermitian in DAV 10 -6.950014792793285E-004 是怎么回事儿 A:产生的结构不合理。那就是下次预测时候,可以在各个INCAR 中加入IALGO=48这个参数; 也可用LDIAG = .FALSE.试一试 2. input 文件再次解读 # ICode = 1 # System Name default=CALYPSO SystemName = ScH3 # the number of elements NumberOfSpecies = 2 # the name of element (The order is the same as POTCAR) NameOfAtoms = H Sc # the number of atoms of each element NumberOfAtoms = 3 1 # atomic numbure AtomicNumber = 1 21 # the max step of iteration MaxStep = 50 # the volume of 1 f.u. unit=angstrom^3 Volume= 16 # the shortest distance among the atoms # 11 # 11 22 12 # 11 22 33 12 13 23 DistanceOfIon = 1.5 2.80 1.65 【 1) 最短的距离是指,所产生的初始结构中原子间的最短距离吗?产生初始结构时,是否考虑了压力因素? 2) 还是初始结构产生了,在优化时才考虑压力;考虑压力后,在优化过程中结构中原子间的距离是不是会变得比初始结构的最短距离还要短? Answer from Zhuli: 1,是的;压力因素是通过你输入的体积和原子距离决定的。 2,有可能。】 # the ratio of survive to do PSO PsoRatio = 0.6 # The algorithm Ialgo = 3 # Use the order parameter or not Lorder= F # The KPOINTS Distance Kgrid = 0.1 0.06 【Kgrid的产生方式是? 查看计算过程中的KPOINTS文件,发现采用的是Gamma产生方式。 预测得到的不同结构优化时所采用的k-mesh密度是否相同;即最前面的几个焓最低的结构,选取优化时,焓值变化在几个meV的均应选取进行精细优化?】 # The command to submit the job (change it according to your computors) Command = sh submit.sh # The number of formula in the unit cell NumberOfFormula = 1 4 # The Population size PopSize = 30 # Use to predict the molecular structure(testing now) Mol=F # only used to continue a previous calculation. PickUp= F 【PickUp=T;PickStep=完整算完的代数】 #which step shall the previous calculation be picked up PickStep = 7 #fixed the space group #SpeSpaceGroup = 23 MaxTime = 10800 3. 从INCAR_4看结构优化策略 SYSTEM = - local optimisation PREC = Accurate ENCUT = 400.0 EDIFF = 1e-4 IBRION = 2 ISIF = 3 NSW = 100 ISMEAR = 1 ; SIGMA = 0.2 POTIM = 0.50 #Wavefunction and charge LWAVE = FALSE LCHARG = FALSE #Target Pressure PSTRESS = 2000.00 #Finer optimization EDIFFG = 2e-4
个人分类: 结构预测|6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昌大学胡建新医生在南极成功为俄罗斯队员实施外科手术
hucs 2013-5-14 11:07
南昌大学胡建新医生在南极成功为俄罗斯队员实施外科手术      在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医疗保健任务的我校外科主治医生胡建新应邀前往俄罗斯南极进步2站,为一名患急腹症的队员成功的实施了外科手术获好评,为我校赢得了荣誉。 在狂风大雪中疾进俄罗斯站救援   3月31日早上,远离祖国的南极中山站张北辰站长的卧室电话铃突响,俄罗斯进步站站长求援,就在头天晚上,有一队员腹部剧痛,几乎进入休克状态,情况十分危急,俄罗斯医生做出了初步的急腹症诊断,如果不进行紧急手术,将威胁生命,请求中国医生紧急援。此时外面已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张站长即刻带领我校派往南极中山站的医生胡建新,同时叫上机械师等5人陪同,一行7人驾驶雪地车冒着在南极狂风大雪中疾驶易翻车的危险,赶往俄罗斯进步站。经过2个多小时疾驶赶到目的地,俄罗斯考察站站长等人早已在站区门口等候,见到救援到来十分激动,医生胡建新跳下车立即赶往病床参与抢救工作。 手术难度虽然较大,但获得成功     胡建新与俄罗斯医生会诊后取得共识,患者脐正中上方约4.5厘米处包块,应是腹直肌疝,已出现肠梗阻症状,如不及时手术将危及生命,他和俄罗斯医生共同进行了手术,术中确诊为腹壁白线疝,予以修补,行间断横行对合缝合,外皮肤层行减张力缝合,手术进展顺利。   一周后病人痊愈,病人与俄罗斯的南极考察队员对中国医生的及时支援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中国医生的精湛医疗技术予以高度评价。俄罗斯站长说,俄罗斯站已有多位队员牺牲在南极,此次如果不是中国医生的及时支援,后果不堪设想。 据悉,这是中国南极医生第一次为国外考察队员实施外科手术。    摄影:南轩   实习编辑:蒋贤宝   责任编辑:范若云  ---- 相关链接1: 致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评委的推荐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966-657058.html ) 相关链接2: 颂歌与祝福—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12月)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966-656211.html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CVD金刚石膜用作高效的散热片(全英文)
jackiemwd 2013-5-14 10:52
New method joins gallium nitride and diamond for better thermal management Many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RF) systems, like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e a class of power amplifiers (PAs) called 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 (MIMIC). MMIC PAs using gallium nitride (GaN) transistors hold great promise for enhanced RF performance, but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rmal resistance. Much of this resistance comes at the thermal junction where the substrate material of the circuit connects to the GaN transistor. If the junction and substrate have poor thermal properties, temperature will rise and performance will decrease. DARPA's Near Junction Thermal Transport (NJTT) effort recently demonstrated the first-ever GaN-on-diamond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 HEMT ). In early tests, the GaN-on-diamond transistor displayed substantially lower junction temperatures than comparabl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evices. The resulting transistor has dramatically improved thermal properties, which may lead to better performance for RF systems. These GaN-on-diamond HEMTs could enable a new generation of RF PAs that are three times smaller than the current state-of-the-art GaN amplifiers said Avram Bar-Cohen, DARPA program manager. Smaller amplifiers would lead to RF systems with better size, weight and power characteristics. Alternatively, PAs like these would be able to generate three times as much output power, leading to a stronger signal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longer range radar. Almost any RF system could benefit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higher power, higher efficiency, and reduced size enabled by GaN-on-diamond amplifiers. In MMIC PAs, the steepest temperature rise occurs in the first few microns below the junction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entire wafer, explained Bar-Cohen. Providing a high conductivity substrate in intimate contact with the GaN gets us unsurpassed heat tolerance and dissipation capability. We expect this advance will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thermally-limited high power RF systems of today. By using a new epitaxial transfer method, performers at TriQuint Semiconductor were able to remove the GaN from its growth substrate and place it in intimate contact with a synthetically grown and specially prepared diamond substrate. Synthetic diamond has the highest known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ny manmade material, more than 10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mmon semiconductor material, silicon. NJTT, an effort of DARPA's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TMT) program, focuses on reducing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near-junction region of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Performers in NJTT, which began in 2011, are exploring epitaxial transfer of GaN from silicon and silicon carbide (SiC) to diamond substrates and direct growth of diamond in thermal vias etched in SiC. The goal of TMT is to explore and optimize new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other recent advances for use i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英文不好不是偶的错,希望大家看的开心。有兴趣可以加入“人造金刚石”QQ群: 152384182
2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桂锋:情报学九大主要前沿性课题
liuwenlidavid 2013-5-14 10:38
马费成教授在《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前沿课题》(图书情报知识, 2013(2): 4-12)一文中,从情报学发展的 四大背景、三个维度、一根链条 三个方面,探讨情报学发展的历程,并结合当前学科发展及环境形势,对未来情报学需要研究的 九大主要前沿性课题 : 1,大数据分析 2,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 3,数据耕耘与知识成长 4,数据库知识发展 5,虚拟社区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规律 6,小世界现象与社会网络分析 7,信息的自组织和序化研究 8,语义知识组织与认知检索 9,云存储与云服务 从上述九大课题来看,当前非常热门的“大数据”排在了首位,新技术对情报学发展影响较大,比如“云技术”和虚拟社区中的“web2.0技术”,而没有提及“物联网技术”。“数据”和“知识”的内容量比较大,有数据挖掘、数据耕耘和数据库;知识服务、知识成长、知识发展和知识组织等,从表面上看“信息”、“情报”和“智慧”的量较少。 原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23-676228.html
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要开通博客
wcd0218 2013-5-14 10:35
为什么要开通博客?这已然不是什么多新鲜的事情了,早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博客这个东西就已经非常的流行,但那时一直到大学毕业,甚至是研二都快结束时,也没让我有多大的激情想要去开通博客。因为看过别人很多很好的博客,深知自己的文笔功底没那么厉害,对事物的看法领悟能力也更未能接近所谓透彻的地步,也就不想在众人面前献丑了。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度头脑发热每天写日记,虽然没什么可写,但也坚持着写了大半本,一好友不小心瞄到我正在写的日记,不禁大笑三声道:“天哪,你这简直就是小学生的流水账啊!”是啊,我那时好像没什么思想可写,写来写去就是今天吃了什么,买了什么之类的低智商的内容。人家的日记都是秘密,藏的好好的,不能被外人偷窥,而我的,估计送个别人看,别人也懒得搭理吧。这对我的提醒是,日记这个东西真的没必要天天记,等哪天十分有感觉的时候记一记将是十分美妙的事情。读大学的时候,刚谈恋爱时,感觉很幸福很兴奋,就想写日志记录下这些点点滴滴,可每当着手打字时,总找不到合适语句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根本写不了所谓的长篇大论,偶尔写的一两篇,又类似于流水账,有形式而无内容。然而到大学毕业那会儿,我终于来了灵感,由于大家都将各奔东西,步入社会这个大染缸,临走前总有千言万语想要和对方说,那会儿写的东西也完全是真情流露,我记得当时写着写着,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写完后还不禁佩服了自己一把,原来我也可以写这般煽情、这般洒脱的东西。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灵感真的不能太多的归功于文字功底,本人深知文字功底并非一两天所能练就,那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结果,而我仍在练就中。何为灵感呢?灵感就是有某种东西触动到了你心灵的某个地方,让你在那一刹那间思绪万千,有着太多的感悟,恨不得立马形成文字将他记录下来,而且只在那一瞬间,当你过段时间再回过头去看同样的事情,肯定是不会有同样的感悟的——这也是我目前想到要开通博客的原因。最近心灵真的是有太多的震撼了,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虽然我还没有行万里路,也没有阅人无数,但这半个月内也算是走了好多地方,见了好多人,包括在网络上新认识的我以前不熟知的知名人士。他们的经历、现状对我都是莫大的激励和警示,都说成功不能复制,但任何成功人士有一样东西绝对可以复制——不虚度光阴。试问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的导师经常说,“哪里有多余的时间啊,根本没时间让你去浪费的。”是的,越是年轻的人似乎越是领会不到这一点,但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却深有体会,相信这部分年轻人的未来即便不能飞黄腾达,但肯定会过的比一般人幸福。 原本我只是想把这些心情写在记事本里,自己留做以后的回忆,昨天和L打电话时还开玩笑说,我要把这些心得都藏藏好,等以后我成了名人,这些可都是宝贵的人生阅历啊,我就可以把他们合成一本书出版了!呵呵,这当然只是自己一个美好的但很遥远的梦想罢了。而为什么又要写在博客里呢,因为和虚拟世界的知己一同分享某些心事似乎更为客观,大家互相不认识,但从遥远的地方来感受着你此刻的心情,替你开心,替你难过,更有心者帮你出谋划策,岂不美哉? 我了解我自己,肯定不会每天写,但是我知道,一旦写了,肯定是我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2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维特根斯坦和罗素记,中国文化落后是因为现代中国人无师德
yue 2013-5-14 10:30
说中国人无师德,其实不对,我见过一个老师,多少有点师德。但他曾经长期寓居美国的。 中国为什么现在文化还落后,因为一般地,中国人没有师德。 或许我见过一个人有师德,我的父亲是老师,好像也有师德。 毛泽东的老师好像也非常有师德,在日记对学生的喜爱,溢于言表。但我不知道是因为受传统文化的熏染而有师德,还是因为长期在外国求学,被熏染而有师德。 林群院士好像也有师德,他一下飞机就打电话让学生迅速找他讨论问题。 师德是一个国家的唯一希望。如果一个文明还是文明,是因为它有师德这方面的文明。 以下是维特根斯坦的回忆。 in the summer of 1911 he visited Frege at the University of Jena to show him som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and logic he had written, and to ask whether it was worth pursuing. He wrote: I was shown into Frege's study. Frege was a small, neat man with a pointed beard who bounced around the room as he talked. He absolutely wiped the floor with me, and I felt very depressed; but at the end he said 'You must come again', so I cheered up. I had several discussions with him after that. Frege would never talk about anything but logic and mathematics, if I started on some other subject, he would say something polite and then plunge back into logic and mathematics.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dwig_Wittgenstein 以下是罗素记 Wittgenstein arrived unannounced at Russell's rooms in Trinity College . Russell was having tea with C. K. Ogden , when, according to Russell, ... an unknown German appeared, speaking very little English but refusing to speak German. He turned out to be a man who had learned engineering at Charlottenburg, but during this course had acquired, by himself, a passion for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has now come to Cambridge on purpose to hear me. He was soon not only attending Russell's lectures, but dominating them. The lectures were poorly attended and Russell often found himself lecturing only to C. D. Broad , E. H. Neville , and H. T. J. Norton. Wittgenstein started following him after lectures back to his rooms to discuss more philosophy, until it was time for the evening meal in Hall . Russell grew irritated; he wrote to his lover Lady Ottoline Morrell : My German friend threatens to be an infliction. Russell soon came to believe that Wittgenstein was a genius, especially after he had examined Wittgenstein's written work. He wrote in November 1911 that he had at first thought Wittgenstein might be a crank, but soon decided he was a genius: Some of his early views made the decision difficult. He maintained, for example, at one time that all existential propositions are meaningless. This was in a lecture room, and I invited him to consider the proposition: 'There is no hippopotamus in this room at present.' When he refused to believe this, I looked under all the desks without finding one; but he remained unconvinced. Three months after Wittgenstein's arrival Russell told Morrell: I love him feel he will solve the problems I am too old to solve ... He is the young man one hopes for. The role-reversal between him and Wittgenstein was such that he wrote in 1916, after Wittgenstein had criticized his own work: His criticism, 'tho I don't think he realized it at the time, was an event of first-rate importance in my life, and affected everything I have done since. I saw that he was right, and I saw that I could not hope ever again to do fundamental work in philosophy.
个人分类: 法学|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5月13日中国降水资源总量与占有面积报告
zhangxw 2013-5-14 10:19
2013.5 月 13 日中国降水资源总量与占有面积报告 2013.5.13.05 时到 5 月 14 日 05 时中国 35% 的面积上产生了 142 亿吨的雨水。日降水量最大值 65mm. 分析:张学文 2013 年05.13.05-2013.05.14.05时 中国大陆国土= 0.95 *10^10 平方米 雨量下限 雨量上限 平均雨量mm 相对面积% 相对面雨量 百亿立方米 0 0 0 65 0 0 0 10 3.33333333 32.7 1.09 1.0355 10 25 15 2 0.3 0.285 25 50 33.3333333 0.3 0.1 0.095 50 65 55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 100 1.49 1.4155 日平均降水量1.4毫米 中国降水量142亿吨 24 小时的降水覆盖度35% 资料http://i.weather.com.cn/i/product/pic/l/sevp_nmc_weap_sgis_ee0_achn_lno_p9_20130513210000000.jp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99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59952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60182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8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16671.html 注:平均降水量是以(降水下限乘2+降水上限)/3而算得,大暴雨指24小时降水超过100毫米的降水
个人分类: 气象变量的笼罩面积分布|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官瘾
热度 1 songjianmin 2013-5-8 10:51
“瘾”字应该是个贬义词吧?“官”是一个职位,为什么会有“官瘾”这个词,却没有“学者瘾”这个词呢?同样是对某种工作岗位的执着,前者却多少被赋予负面的评价。原因除了贪官等利用官职捞取不义之财之外,我想就是很多人对官位本身的矛盾心态。一方面讨厌官场上不得不做的各种“戏”;另一方面又身不由己地享受着呼风唤雨、众星捧月的窃喜。时而久之,便产生一种“地球为我转动”或“地球离我不能自转”的错觉。说到底,与其他动物不同,人具有社会性,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肯定自身的存在,而“官”的位置能够短、平、快地带来反映这种社会性的满足感(当然也有风险)。所以,即使信誓旦旦地豪言“绝不为官”,自诩“无官一身轻”者,一旦从官位下来,也不免会有某种“失落感”。这大概就是“官瘾”吧!
15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庄生晓梦迷蝴蝶
热度 1 gaobluesheep 2013-5-7 22:23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这段话出自《庄子》齐物论,意思是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醒来迷惑是自己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自己。后人李商隐也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诗句。这句话咋听起来没什么意思,觉得庄子就神经病,仔细体会,别有洞天啊。 首先,要明白庄子“齐物”的观点,此段文字出自齐物论,齐物论即庄子系统阐述他“齐物”观点的章节,像“朝三暮四”、“白马非马”这些成语就出自这里,虽意思已有变化,但原本都是为了证明“齐物”而举得例子。原文有点“诡辩”的意味,但其中朴素的思想是难得的。“迷蝴蝶”其实就是说,庄子迷惑“我”和“ 蝴蝶 ”的区别,然后最终得出:没区别,万物实质上是奇一的。很明显,庄周在过于夸大个人的主观臆想,唯心主义,但是,现实中,唯心主义还有很大的市场、存在可能性。短时间内不会消失,这也是唯物主义承认的。究其原因,很简单,有需求便有存在的合理性,存在就有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滚滚红尘、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职场生活后,渴望得到心灵的意思安宁,外界不能满足就自己诉求。为什么西餐厅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安静!中国传统是热衷于热热闹闹、觥筹交错的,而现在现实逼迫得人们唯有在进餐时才能找到那么点对安宁的满足。饭局、酒席、干杯大部分是在应酬,为了钱、利、名、功。可想而知,一向飘逸着柔和音乐、昏暗灯光,三四人一个位置的西餐厅对于人们来说是有多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在追求内心时不免会和唯心主义产生共鸣,唯心主义更多强调内心、意识,而这恰恰是人们所诉求的。庄子在那个时代的“迷蝴蝶”某种意义上也是追求内心的过程。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验证条件反射的建立的:把小白鼠撞击铃铛和喂食结合起来,只要撞铃铛就喂食,渐渐小白鼠就建立了条件反射,饿了就会撞铃,人就过来喂食。实验成功了,但有人提出了异议,这也是当初设计试验时没考虑到的:是人让小白鼠建立了饿了就撞铃的反射,还是小白鼠让人建立了听到铃声就来喂食的反射?恐怕没人给出答案。 再看现在,又有多少现象不是“迷蝴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迷蝴蝶”。科技发达了,智能做的越来越好,问题敲敲键盘就解决了,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不少人沉迷于网络,其实就是搞不清是网络为我服务还是我为网络服务。为了所谓的“升级”,各种签到、做任务、领奖励……想想,为什么?我天天守着固定的时间完成它给我的任务而又乐此不疲,不是搞不懂谁是蝴蝶谁是我吗?有人担心将来某天人类会被人类创造的科技控制,且不说这是不是天方夜谭,假如是成立的,那控制人类的不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科技,而是人类不明白是人类控制科技还是科技控制人类。
399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dsd
chnfirst 2013-5-7 19:29
ds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0 个评论
2013杂谈: (5)科学需要"圣经",中国需要"圣经"
wenmiaosong 2013-5-7 18:33
2013杂谈: (5) 科学需要 圣经, 中国需要圣经 顾祖毅,并转X老师: 你们好!去年回国,因为时间仓促,和X老师只见了一面,讲了一两句话。这次回国还是一样,总是来去匆匆。上次见到X老师,看到他还在接待来宾忙于工作,他大概是我还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实实在在教过我的老师了。我现在主要是在讨论人类知识的来源和发展的道路。这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但总是讨论不清楚,而又不能不讨论的问题。我个人也是一样,我自己的知识也有一个来源的问题,除了人人都有的说不清楚的共同的来源以外,我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起点”就是在62年到电子所以后,再回校听X老师关于“电磁场本征展开的理论和应用”,这个问题实际上依然是今天人类认识大自然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现在的理论物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于本征理论的逻辑认识问题。 现代物理学家,从这个问题走上了歧途。现代物理学、现代数学和现代哲学到今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阻力了。 当然这不是说,整个现代物理学和现代数学都是错的,没有用处的,相反那些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那些知识,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新知识。 今后那些以“数域”、“集合”、“映射”和“分析”为基础“分析数学”在科学上已经失去了主流的地位,但它们的主要成果将渐渐地离开“科学”而进入“哲学”的范畴。现代数学家们把现代数学作为人类的“无歧义的语言”体系来追求。他们的这一远见卓识,是继《圣经》、中华古文明、古希腊哲学和16世纪以后来的西方自然科学之后,人类思维的最伟大的历史发展。 人类的思维或人间智慧的发展,总是不断的在否定和再否定中曲折地前进。今天承担着为人类实践和思维发展指引方向的“理论体系”,终有一天会不能再承担那个作用了,而让位于新的“理论体系”。那个新理论体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 新的语言体系 。这种新的语言体系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了自己不同于旧语言体系的“基本元素”,它吸收了旧语言体系结构的合理内涵,但是发展了旧体系中的“基本元素——逻辑基元”。那个旧的语言体系再也无法直接用来描述新的科学内容了,在新的科学体系的发展中不能再直接的应用了。但是那个旧的语言体系在哲学上就有用了,成了新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个“哲学”就是通过“反思”来检验和指引“科学”的发展方向的。 “科学”的发展不仅要受到实践结果的检验,还要受到哲学和信仰的约束和指引。 现代物理学和现代数学之所以不再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指引了,主要就是人间的“主流的形式语言体系”已经变了。那个新语言就是“计算机程序的虚拟语言”体系。在那里现代数学的“分析语言”已经不再是支撑“程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了。现代数学(分析数学)的基础就是把分离的数字,通过一些人为的假设(或约定)转换为连续的“实数数域”或者“连续统”;并把数字运算和逻辑约束通过人为约定转换成统一的满足“一阶逻辑”的“映射”规则。这种数学演绎推理把古希腊的经典形式逻辑推理发展了一大步,成为直到20世纪的近代和现代科学的主流语言。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出现,离散的数字和数据代替连续的数域成为程序语言的“基本元素”。连续的“实数域”和“连续统”的“数学约定”不再成为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基本元素了。 这个新的计算机程序语言体系,极大地发展了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的能力,但是那样的思维或语言能力依然是“人间智慧”,那里没有“公理”。公理依然需要来自大自然。所以计算机虚拟逻辑语言的出现,在极大发展人类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为一切欺骗和邪恶打开了畅通无阻的道路。所以,在否定现代数学框架在“科学”上的价值的同时,我们还要保留它,并把它引入到“哲学”的范畴中去。还要用它来对于“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公理性的判断和语言体系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指引中发挥作用。 数学的“约束”或约束数学的“逻辑前提”必须来自“物理实在”。“数学”的根本问题或内在的矛盾就在于数字的“离散性”和数量的“连续性”之间的不可避免的“悖论性”,这种“悖论性”是任何数学家们的约定所无法去掉的 。所以数学,这种“人间思维”的能力总是包含着产生“错误”的种子,我们无法去掉那个“错误的种子”。在圣经的《创世记》中把人间的形式思维的那种性质称为“SIN”。我们没有能力去掉那个“SIN”,但我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来暂时地“约束”这个“SIN”,约束的意思就是给我们讨论的问题加上严格的适用范围。 这就是改革开放就以后,我国著名的老科学家杨本洛所提出的在“有限论域”下,不断进行“逻辑梳理”的“科学观”。 在和他的交流中,也改变了我的科学观:从单纯依靠现代数学来推进对于电磁场理论的研究,改变到了从否定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的整个形式体系的研究方向中来寻找自然科学发展的出路。这些年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学习,学习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的一些最基本的逻辑关系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否定”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于“有限论域”和“逻辑梳理”的正面的阐述。哪怕从牛顿的理论框架迈出多么小的一步,对于那样的新理论体系的“逻辑的梳理”,实际上都无法梳出一个好的结果来。 这样就必须把眼光转向哲学和逻辑上来,所以再回到现代物理上来。相对论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物理学,它只是一种数学,一种不讲究数学演绎推理的“相容性”的“物理数学”。它的最后的问题不在于“物理学”的问题,也不是“数学”的问题,而成了“哲学”的问题。爱因斯坦自己指出了这个问题,指出了相对论不是一个“纯淬的物理学”,应该去建立“实物与场并存”的物理学。在他的时代根本没有条件去建立“实物与场并存”的物理学,既没有关于场与波的足够的感性材料,也没有描述那样的感性材料的合理的数学语言。打破这个问题的困境还得从“哲学和逻辑”入手。 我国的另一个科学工作者给了我最大的帮助:那就是周至善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找来了“‘自然哲学’不是封闭的哲学体系”的观念。他说自然哲学不是从M到M,而是从M到N的开放型的哲学体系。这句话说出了“自然哲学”所有问题的根源。孤立的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尽头,只有把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在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人可以感受的应用科学中所得到的“感性材料”的约束下,“链接”在一起,才能够获得新的比牛顿的“自然哲学”体系前进一步的新的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 但是物理学和数学,或者说人类实践中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描述(或表达)那些感性知识的人间思维(或语言)的能力,怎样才能够“链接”在一起呢?我又找到了一个老师:那就是“中庸”先生。(我把他给我email附在下面)。他说人间的逻辑思维体系既然是发展的,这个逻辑就应该有一个“起点”,从哪儿去寻找“逻辑起点”呢?不应该从物质的实在,而应该从“现象”中去寻找“逻辑起点”。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这就是说,能够与人间的语言,或者说与人类的形式思维能力“链接”在一起的“感性材料”是什么?那不是“物质的实在”,而仅仅只是“现象”,仅仅只是“物理实在”在人的大脑的思维能力下的“映射”。这个映射会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这个发展永远不可能达到“物理实在”的本身。 把“物质本身作为逻辑的起点,这是现代物理学家在20世纪后期所犯的一个主要的“错误”。在很多现代物理的著作中,总是强调牛顿的经典物理是“唯象”的,而现代物理所给出的则是比经典物理学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实在”。很长时间我也无法把握那些观念是对还是错。在美国和教会的朋友学了十年“圣经”,我相信,现代物理学家确实错了。他们走上了SIN的道路。现代物理学家与牛顿时代的科学家相比,只是在探索自然科学的“有限论域”上迈出了一小步,他们研究了比牛顿理论更加宽广一点的大自然现象。正因为他们探索的论域更宽了,他们知识的实在性就更加“空虚混沌”了。他们的探索,探索中得到的理论的有局限性,甚至得到了一些错误的结果,都不是他们主要的“错”。“错”只错在把更加“空虚混沌”的“现象”的描述,说成是找到了比牛顿理论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物质的实在”。 “ 人间的智慧永远得不到大自然的恒久的真理”,跨越了这一步,就会成为产生人间所有罪恶的根源! 这一“观念”既不是来自任何人的大脑,也无法来自人们的直接观察,但是它又是最终会被绝大多数人所直觉地感受到的。 这就是旧约中耶和华神所教导于人类的:“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就是“Fall on the men”,中文翻译为“人类犯罪”。这是神要他的信徒永远不要忘记的最重要的“公义”。它只能来自“信仰”,不能来自“人间智慧”自身。 不能来自“形式逻辑推理”,“数学分析演绎推理”或“计算机程序语言”那样一些“人间的智慧”。一般说来,人类思维能力越发展,那种来自人间智慧的推理方式,离开耶和华神要他的信徒“牢记”的那个最基本的“公义”也就越远。所以 “逻辑的起点”不能来自人间的智慧,只能来自信仰。 当然在认识大自然过程中,不论宣扬神学崇拜的“唯心主义”,还是宣扬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或把“科学说成是人间的所有的实在知识的总和,而把神学看成是超越实在的想象”,等等,都是“SIN”。但是那种“SIN”只是产生人间罪恶的根源,但它又不是对于人类真实的、直接的所犯的“罪”。耶酥基督用他的宝血赦免了人间的SIN,但他并没有赦免任何人在人间直接所犯下的真实的罪恶。耶酥基督常说“基督归基督,凯瑟归凯瑟”。在圣经的新约中,一个最重要的“福音”,就是主耶酥用自己的宝血为人间所有的人赦免了那个SIN。因为人类“需要”那样的发展思维的“错”, 对于由于思维方法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观念的人群之间,主耶酥教导他们“要爱你们的敌人”。 这就是主耶酥的“大爱”的根本内涵:既要反对人群间的“权力崇拜”和“金钱崇拜”,我们基督徒每次聚会都要唱“远离权势,远离金钱,只有主的救恩,才能使我心得平安”。但是要把形式思维和形象思维合理地链接在一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人世间会产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而陷入“权力崇拜”和以形式思维为基础而陷入“金钱崇拜”的人群和国家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这是主耶酥也无法直接代替人们去解决的事。人类的事最后还要依靠人类自己去解决,但是这个解决的过程中不能没有神所给予的“智慧的开端和道路”,离开了旧约的那个“逻辑的起点”和整个圣经的“那条发展人类知识的道路”,人类只会在SIN的路上越走越远。耶酥基督赦免人间智慧而引起的SIN,但他并不能代替人们去把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直接地链接起来,更不能代替人类在实践中去获得更多的“自然现象”中的“感性材料”。 所以他向人们说出了“要爱你们的敌人”那样实在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的话。 人世间很多古老的思想家,伟大的哲学家和近代的自然科学家都在寻找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的结合点,他们大都把那种结合两者的思维方法称为“辨证法”。但是没有人能够说得出像圣经中的话语那样精深博大的内涵来。 把“辩证法”简单化为“一分为二”,就是最可怕的一条思维道路,虽然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确能凝聚起某些特殊人群的精神力量,但是最后总是通向暴力思维的道路,并不能真正解决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中庸”是一条很接近神的语言的道路,但是在中国儒家哲学中,最终又离不开对于“权力崇拜”的依赖。至于马克思和爱因斯坦的辩证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间智慧的语言”,所以一遇到实际状况,也会无所适从。 只有神的话语才说出了,所有人间语言总是说不完善的道理。虽然圣经的话语,神的话语也不是人所能够完全读懂的,但是当你的心与神的话语相通的时候,在能够真正远离权力和金钱的时候,你就能够真正感受到神的话语的“大爱”的力量。 所以,“科学”总是与信仰和哲学难以分离。信仰、哲学和科学一起就是人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整个历史的旅程。信仰是它的开端,科学是人类实践和思维的当今探索着的前沿。 哲学就是信仰与科学之间的一片广阔的领域, (这句话是20世纪的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所说的)。“哲学”为今天探索中的科学寻找逻辑的“起点”,这个起点来自远古的“信仰”,所以“哲学”必须“反思”。但是人间也没有永远不变的“信仰”。如果有来自远古的“信仰”的话,那个信仰也是用“神的语言”所表达的,它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够完全理解的。所以,不仅科学要信仰的指引和约束,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方向; 信仰也同样离不开“科学”,只有人间的科学思维或科学语言的不断发展,我们才能够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宽广地认识“神的信仰的语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信仰和科学之间用“逻辑的推理”和“哲学的反思”不断地,反复而曲折地,一步一步前进的历史发展过程。那个国家和民族落后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迎头赶上,倒退和对抗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对于信仰的问题,我是讲不清楚的,因为信仰不是所有人间语言所能够说得清楚的。我只相信人间应该有信仰,信仰是一个大学校,神学、哲学和科学都是它的教材,他很象一些网友发给我的北大周校长在离职报告中所提到的想办的那个大学校。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和从事的职业中去学习“神的信仰的话语”,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神的话语,并在和所有人的交流中,增强神的圣灵在自己心灵中的位置。 我希望在改革开放中,有更多的中国人,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够从圣经中获得智慧、信心和大爱所带来的平安和喜乐。从自己的生话和工作中的实际状况中去发现神的话语的内涵的智慧、力量,去领受那种智慧、力量所带来的平安和喜乐。 X老师,在退休以前我的工作你是很了解的。我是一直沿着“本征函数和本征函数展开”的数学理论去研究电磁场、电磁波和电磁场与波和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的。在数学和物理实在的研究中,我渐渐地感觉到我们已经走到了我们时代的人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最前沿了:已有的人间的思维和语言——“数学分析的语言”已经无法正确描述人类实践中所获得的“实物和电磁场并存”的物理世界的存在和运动规律了。(这句话是爱因斯坦晚年著作《物理学进化》的核心内涵)。现代物理学家的“物质观”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现代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人类永远说不清楚关于“物质的观念”。《创世记》中,“神”没有告诉人,什么时候创造天地的。只说“起初 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看来我们是无法完全说清楚那个“空虚混沌”的。前几天和顾祖毅交谈中,他告诉我,把我寄给他的有些文章,也转给X老师了,X老师说他也看不懂。我想那些关于信仰的讨论是应该看不懂的,我也只是试着去读和用自己的心去理解“神的话语”。我的那些话也是无法用已有的逻辑去搞“懂”的,所以应该说是我自己也没有搞懂,也是永远搞不清楚。只是自己的“心”有了一些感受,就把它说出来和大家讨论而已。 我总觉得从上个千年(1000年)开始,有些神学家觉得自己懂了神的话语,建立了天主教的“经院”和“宗教裁判所”,他们把“科学”引进到了对于“耶和华神的信仰”中。他们把主耶酥的“十字架”安装在他们的“盔甲和长矛”上,带领着他们的“圣徒”,进行了“十字军远征”,打了三百年的失败的战争。他们还进一步“火烧布鲁诺,审判伽里略”,来加强用他们的“神学观念”禁锢人们的思维发展的道路。这一切,使得古老的“天主教”神学,在人们的心中渐渐地失去了它曾有的信仰的威望。使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受了“神”的“骗”了。在否定僵化的神学崇拜的同时,也否定了“圣经”。所以在启蒙运动中,“科学”的思维诞生了!又一个千年来临的时候,人们又一次发现,那个不信“神”,只相信“科学真理”的社会,也同样使自己受骗了!离开了“信仰”的“科学”同样也不能把人类引向正确认识大自然和建立理想社会的道路。没有了“圣经”中的神的话语的“共产主义”世界,渐渐地失去了合理认识大自然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方向;西方社会虽然形式上保持了对于“圣经”的信仰,而且也确有很多追求着圣经中的“神的话语”的信仰者,在为信仰而奋斗着,但是同样不能抗拒“唯物主义”对于圣经中的“神的话语”中最基本的“公义”的不断的侵蚀。 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由于缺乏对于形式逻辑思维的追求,虽然也在产生和发展着形式逻辑思维,但是它们总是把形式思维放在形象直觉之下。一旦形式逻辑思维与形象的直觉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总是要放弃逻辑,屈从于个人的权威。因而总是会通向“权力崇拜”。而西方的形式主义的“科学崇拜”,才是当今最难以克服的本质上的“唯物主义”。它们才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的障碍。他们强调逻辑的自洽性,但是正象古典的形式逻辑所早已指出的,形式逻辑具有“自封闭性”, 实际上严格的逻辑自洽的推理体系和那样推理体系下的运行,仅仅只适合于“人间游戏”,只适合于人间的“博弈和竞技”。那种形式思维所发展出来的“唯物主义”,最后经过“物质崇拜”通向了精英主义的“金钱崇拜”。在我的心目中,由“形式思维”所发展出来的“金钱崇拜”比由形象思维所发展出来的“权力崇拜”更加可怕。 因为中国文革时代的偶像崇拜的“唯物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那种把尸体也要用最现代的科学技术保存起来的“唯物主义”,没有一个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会相信,那是一种真正的好的思维形式。我相信中国不会再倒退到那样的时代了。 “金钱崇拜”比“权力崇拜”更有力量。因为对于圣经中的“神的话语”演变成“神学的偶像崇拜”,在一千多年前已经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失败的教训。经过16世纪的启蒙运动到现在,“权力崇拜”已经远远落后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了,这一点已经易于会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们所认识。但是“科学的神化”造成的“金钱崇拜”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破坏性的影响,还没有被广大的人群所认识。特别在“权力崇拜”的威胁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形式主义的,精英主义的“金钱崇拜”还会被很多精英当作追求的目标。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从形式主义思维坠落到精英主义的“金钱崇拜”确实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因为神学的僵化而受到障碍已经不是主要的威胁了,现在的主要威胁来自精英们的极度的个人自我膨胀所带来的威胁。看起来像是“科学”,像是“唯物主义”威胁了人类思维的正常发展,但是我们不是要回到“神学的偶像崇拜”,更不是要否定科学,而是要真正把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合理地链接在一起。 但是要把这两者链接在一起,我们能依靠什么呢?那是没有任何现成的“公理”、“理论”、“思想”或“主义”可以依靠的。我讲“信仰”,也不是讲有一条现成的路,而只是要寻找一个好的智慧的开端和方向。我希望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科学方法家,把“圣经”作为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教材。这个需要,就像在明、清之间的“中国”(虽然那个时候虽然实际上还没有“中国”),从私塾到新学堂的改革中,终于把“欧氏几何”作为每个年轻人所必读的教材一样,这对于那个时代的国家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什么人会否定了。但是从窦尔玛牧师向明末的徐光启提出这个“教育的根本”到满清灭亡前夕实行从科举到新学的转变,整整化了三百多年。今天虽然回到“科举”的路是不通了。但是“科举”的阴影实际上并远远没有从中华的大地上消失。教育前进的道路实在不容易啊! 但是,今天的时代已经变了,欧氏几何已经不够用了。年青时代的爱因斯坦看到了平面几何对于光的运动形式不够用了,就提出了用非欧几何作为新理论框架的基础。但是这样一来,他的相对论数学,实际上完全失去了数学的逻辑相容性。希尔伯特对“欧氏几何”作了“逻辑梳理”,指出了“平行线公理”是限制“欧氏几何”的一个特有的“假定”。他认为那个平行线假定限制了那种“几何学”的普遍性,为了发展数学可以建立一种更加普遍的“广义的空间”,那就是以后数学上著名的“希尔伯特空间”简称“H空间”。并把“欧氏空间”上的微积分的数学分析发展成“H空间上的现代分析”。那里有可以与物理实在相“链接”的有用的内容,那些有用的内容对20世纪的技术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他带领20世纪的数学家,进一步扩大“空间”的含义,先是把“H空间”扩大成“距离空间”,建立了“n维距离空间”上的分析。再把距离的定义扩大,建立了“拓朴空间”。以为从此数学就成了一门超越自然科学的,可以独立发展的一门既有“思维”,又有“实践”的包容一切的科学。人间的公理可以在数学家的“思维实践”的道路上一个一个的产生了。一般不懂得他们的纯数学的实践道路的人,只要跟着他们所指引的路走就可以了。 这样纯数学就走上了神所指出的SIN的道路,越往前走,他们对于社会的破坏力就会越大。 因为,现代数学家们实际上永远解决不了:“数字的离散性和数量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性”。用离散的数字去建立一个“连续的数域”,永远只是一个逻辑悖论。19世纪晚期戴德金的“分划”和对于“分划”定义的“四则运算”是一个逻辑悖论,作为纯数学基础的连续的“实数数域”和实数数域下的一一对应的“映射”也都是“逻辑悖论”。但是那个以逻辑悖论为基础的数学分析和分析数学的演绎推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加入了一定的限制条件来进行计算以后,在与实际问题的不断比较和反复修正中,也确实对技术科学的发展产生过极为巨大的作用。如微积分计算中的Lamdba方法,从纯数学来看是不严谨的,但是只有用了那种不严谨的方法以后,才能获得实在的应用。而纯数学的严谨的方法,只能用来产生新的“公理”。而那种用严谨方法产生新公理的“纯数学证明”,实际上正是像陈景润所说的“数学游戏”而已。这也就是我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最后离开纯数学研究,投身应用数学的原因。所有在经典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的那些数学,都是在实际运算中,离开了纯数学的逻辑悖论下的演绎,而与物理实在问题相结合的应用数学的成果。当然在那里纯数学家的形式思维所提供的启发也是有意义的,那种意义主要是对经典逻辑推理的发展。完全的纯数学总是坚持在逻辑悖论前提下的演绎,它所提供的有用的东西,随着错误方向走得越远,有用的越来越少,对人间思维发展的障碍越来越大。 21世纪的数学家和数学家的团体,不应该再把那些对现代数学提出质疑的,像康托尔、哥德尔和罗素等人,挤出数学家的团体,把他们推到哲学家群体中去;把他们提出的问题,推到哲学问题中去,以此来纯洁数学家的队伍,来继续在逻辑悖论的基础上前进。现在是重建数学逻辑的时候了。也就是说现代数学的“分析演绎推理”已经和古典逻辑推理一起,整体地投身到“哲学”领域的时候了。到了认真进行“逻辑梳理”的时候了:不仅要研究经典分析和现代分析的逻辑关系,还要研究分析数学和统计数学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那样的数学的“逻辑梳理”,实际上是数学家们所做不到的,必须由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共同组成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队伍才能做到。实际上仅有自然科学家也是很难做到的,还要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共同的努力,科学-哲学-信仰的三位一体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够使人类真正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 谈到物理学,现在我国在大力宣传“反常量子霍尔效应”。如果那种没有了磁作用的“霍尔效应”,在实验上有稳定的可靠性,当然是有意义的,即使它今天在工程技术中还找不到用处,以后也总会找到用处。人类的知识有两类:一类称为“感性知识”,一类称为“理性知识”。但是我们很难完全分得清楚两者的界线。现代物理学家总认为他们在寻找的就是一种可以指导所有人类实践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就像现代物理学家所说的那种比牛顿的理论框架更加深刻,更加普遍的关于物质世界的本质的“科学”。但是正像爱因斯坦在晚年所说的,二十世纪所企图建立的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基础上的现代物理的数学理论体系,在哲学方向上错了。对于相对论的错误是容易说清楚的,而量子理论的错误要说清楚难多了。因为相对论的错误其实很简单,它把“空间”的观念搞错了,很多人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而量子理论的错误要说清楚就难一些,它涉及到离散性和连续性的逻辑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物理实在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于“光”的认识。 我又要谈“圣经”了。在我的科学网的前几篇文章中谈到,“旧约”如果是远高于地球人智慧的“神”所留给人间的,教导人类如何正确发展人间智慧的道理的。 那么他所写的“创世记”,应该不是真正讨论如何创造天地万物的过程,因为天地万物既然神已经创造好了,没有人会相信人还需要或有能力再去创造天地万物。所以那应该只是告诉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一个方向和过程。这才是人类所需要的智慧。 在“创世记”中,创造天地是“起初”的工作,也就是写“创世记”时,已经有了的“原初的理念”。它实际上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所以“创世记”一开始就有了第一天、第二天的理念;还有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地就是空间,空间的观念先从它的“渊面”开始。要认识大自然要从天地开始,天联系着时间——“第一天”,第二天……,地联系着空间,从渊面开始认识空间。 有了时、空和数字的观念,就可以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前去认识大自然了 ……。也许有人会说,那么神为什么不直接那样去写呢?首先,我的想法仅仅只是一个人的猜想,一个现代人根据现代人的思维能力的猜想。我们能问的只是那种想法,到底有没有一点道理,如果有一点道理,就可以帮助人们去继续思考,在继续思考中,去掉没有道理的地方,再加上知识更丰富了的人间,对于神的语言的新想法,我们才能够一步一步地向着越来越接近神的话语的神的“智慧的开端”接近。神让摩西写创世记的时候,就是要让那个时代的人听得懂,只有听得懂才能传得下来。只有这样,神的话语才能够传得下来。那样的话语人一般是无法完全搞明白的,但那里又确确实实地包含着那种能让以后的人,在发展了合理的人间智慧以后,才能够理解的内涵。实际上除了“圣经”,世界各民族都有类似的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在那里也有很多类似圣经的内容,但是那些传说成文的时间越晚,受到那个时代的人间智慧中SIN的污染就越多。这并不是说在各个民族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中,就没有应该吸取的智慧。 我们提出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一起来学习“圣经”。这里当然是指那些没有各种“偶像崇拜思维”的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人类实践基础上的感性知识和获得感性知识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基础上的理性知识和获得理性知识的形式思维能力,产生某种崇拜的心理实际上是人间所不可避免的。所以人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反对的“偶像崇拜”是什么呢?不是反对人们去思考,不管思考是对还是错;更不是反对去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那些知识和技能是对还是错,有用的还是没有用的。我们反对的偶像崇拜总是和“自我崇拜”相联系,个体的自我崇拜或群体的自我崇拜,都是应该在不断的祈祷和忏悔中去改变的,那些也都是可以被神所赦免的和救赎的。我们反对的只是那种任何与“暴力”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崇拜”的思维。那种思维是必然要受到“审判”的。跟着神学家学圣经,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对神的话语中的“公义”、“大爱”和“诚信”的坚定不移的信仰。那种信仰就像歌德所说的:“而在我的心中,却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我们对待孩子,必须像上帝对待我们一样。上帝让我们沉浸在欢乐的幻觉之中,就是给予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沉浸在欢乐中”。在旧约和新约的时代,神让我们沉浸在欢乐中,多少还要依靠某些幻觉,随着科学的发展,应该变得越来越坚实。 作为科学工作者,在圣经中,我们还能得到神的话语的那些启示呢?圣经中神第一天的创造就是“光”,只是光。可见对于光的认识对于认识大自然是多么的重要!这里所谓的认识实际上不仅是指形象思维的直觉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指“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链接在一起的完整的知识,把人人能够感受的直觉的“可靠性”和数学演绎推理的“相容性”链接在一起的逻辑自洽的数学物理的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光”,人们才能够认识“时间”的“观念”。也只有通过“光”所给出的把“时间”作为逻辑基元的严格界定的“理念”,才能认识牛顿的“运动”的“理念”。人类要认识更多更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所蕴涵的规律,就必须要把握光的更加深刻的直觉的“感性材料”。所以在“创世记”中告诉我们只有把握好对于“光”的真正的直觉的“感性知识”,我们才能够去获得实物和场并存的物理世界的真正的物理学。而现代物理学家在对于“光”的“感性材料”几乎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来忘想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一系列“公设”来建立物质的模型,研究“粒子物理学”,是得不到任何对于大自然的真实的知识的。 现代物理学家,不了解什么“光”的“感性材料”呢?1.他们只懂得光就是电磁场(或波),但是不懂得电磁波和电磁场之间的本质的差别,2.他们只懂得光波就是电磁波,但是不懂得太阳的自然光和人工产生的电磁波的本质的差别,3.他们对与自然光产生的物理机制几乎一无所知,自然光只是由分子中的最外层的价电子从一个稳态的高能极向另一个稳态的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运动电子和电磁波的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根本没有明白那种相互作用的具体物理过程。4.他们不明白自然光的所谓“量子性”,实际上仅仅只是自然光是一个极短的频率范围内,及其狭窄的一段“光脉冲”。当人工产生了相干的电磁波的时候,包括激光的时候,那种光的量子性就根本不存在了。现代物理学家的那些知识的缺失,除了缺乏对于激光和非相干光的直觉的实践知识以外,也是由于他们对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中所用的本征值、本征函数和本征函数展开所对应的物理实在和数学逻辑都没有合理的认识。量子理论实际上被现代物理学家所完全误导了。20世纪所有电子物理的工程和技术上取得的成果,都被加上了量子理论的帽子,而实际上都与量子理论风牛马不相及。什么电子光学,量子电子学(激光),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隧道二机极管等等,都与量子力学毫无关系,在真正研究那些工程技术科学的理论和设计中,从来用不到量子力学。我相信所谓的量子霍尔效应,反常量子霍尔效应都与量子力学理论也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前几年我国的科学家做了关于“薛定鄂猫”的实验,做出的猫越来越多,实际上这就是微波的多模腔的实验在光频上的推广。如果懂得电磁波的本征函数展开的物理内容的人,就会知道这和薛定鄂猫和量子力学理论毫无关系。现代物理学家对于20世纪工程技术物理发展的极度的无知和他们的“比宗教裁判所更加愚昧和横蛮的力量”对于自然科学发展造成的障碍,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当他们被人文科学,特别被人间游戏的那些精英们所利用的时候,社会发展就会受到更大的障碍,甚至威胁。当那些些没有信仰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只懂得人间的博弈和竞技的明星们用耀眼的星光,蒙蔽了正常人的思维和智慧的时候,人类的前途就堪忧了。 这些都是我在安徽看望92岁的老岳母的时候匆匆写下的。就先寄给你们。我的计算机和U盘都是借用的,放到email上就算保存下来了。实际上我本来想请教你的是我对于基本粒子物理学的一些想法,回京后如方便再来拜访你们。 学生 宋文淼
个人分类: 杂文 2013|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牛津大学
LongLeeLu 2013-5-7 02:33
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76年书,“自私的基因”,建立基因进化和自然选择。 他认为进化逐步走向更大的复杂性, 他已经写了一串最好的 国际畅销 书: “自私的基因” “魔幻现实” “上帝的错觉” “我的兴趣在生物学上是几乎总是哲学方面,”他列出的基本问题。 “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是什么一回事呢?” 神学家的问题 -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是否有比我们更大的东西吗?我们为什么死? - 人的项目? 道金斯宗教的急躁情绪是显而易见的。 他漠不关心 超自然的信仰, “宗教教你得到满意的nonanswers,”他说。 “这是对童年的一种犯罪。” 他每节课之前苦恼。这是很难想象的。他是典型书面和口头 英语 流畅性。 他施恩不合群。问他探讨一个想法,他会高兴地翻找材料与你对话在更深层次上。但他一直牢牢锁定他的私人生活的大门。 克林顿. 理查德·道金斯, 出生于肯尼亚,他的父亲是 那里 的 一位 殖民服务 农业专家。后来,他随父母返回英国牛津,足够智能,男孩的。 “我没有一个非常明星 的 学校生涯,”他说。 “我是中高平均水平,没什么特别的。”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学生钻入原始文本,而不是教科书。适合他的气质。 “我喜欢 钻入原始文本 ,我变得容易痴迷,剑桥广泛的教育,更好的装备我选择的主题上写一本书。” 牛津养活许多 像他同类系列的样本-- 天才怪异非正统的家伙。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use only): PROFILES IN SCIENCE | RICHARD DAWKINSA Knack for Bashing Orthodoxy Tony Cenicola/The New York Times Richard Dawkins: An interview with the evolutionary biologist, best-selling author and outspoken atheist. By MICHAEL POWELL Published: September 19, 2011 454 Comments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E-MAIL SHARE PRINT SINGLE PAGE REPRINTS OXFORD, England —You walk out of a soft-falling rain into the living room of an Oxford don, with great walls of books, handsome art and, on the far side of the room, graceful windows onto a luxuriant garden. Profiles in Science Richard Dawkins This is the second in an occasional series of articles and videos about leaders in science. Previous Articles in the Series » Related Exulting in Science’s Mysteries (September 20, 2011) Connect With Us on Social Media @nytimesscience on Twitter. Science Reporters and Editors on Twitter Like the science desk on Facebook. Enlarge This Image Hazel Thomp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Richard Dawkins at the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Readers’ Comments Readers shared their thoughts on this article. Read All Comments (454) » Does this man, arguably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evolutionary biologist, spend most of his time here or in the field? Prof. Richard Dawkins smiles faintly. He did not find fame spending dusty days picking at shale in search of ancient trilobites. Nor has he traipsed the African bush charting the sex life of wildebeests. He gets little charge from such exertions. “My interest in biology was pretty much always on the philosophical side,” he says, listing the essential questions that drive him. “Why do we exist, why are we here, what is it all about?” It is in no fashion to diminish Professor Dawkins, a youthful 70, to say that hi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has come as a profoundly original thinker, synthesizer and writer. His epiphanies follow on the heels of long sessions of reading and thought, and a bit of procrastination. He is an elegant stylist with a taste for metaphor. And he has a knack, a predisposition even, for assailing orthodoxy. In his landmark 1976 book, “The Selfish Gene,” he looked at evolution through a novel lens: that of a gene. With this, he built on the work of fellow scientists and flipped the prevailing view of evolu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 on its head. He has written a string of best sellers, many detailing his view of evolution as progressing toward greater complexity. (His first children’s book, “The Magic of Reality,” appears this fall.) With an intellectual pugilist’s taste for the right cross, he rarely sidesteps debate, least of all with his fellow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Although he is a political liberal, he has taken on more than a few leftists in his writings — particularly those who read his theory of genes as sanctioning rapacious and selfish behavior. Of late he has taken up the cudgel for atheism , writing “The God Delusion,” an international best seller. When Martin Rees , Britain’s astronomer royal, recently accepted a prize from 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 which promotes a dialogue between science and religion, Professor Dawkins was unforgiving. Dr. Rees, he wrote, is a “compliant quisling,” a traitor to science. Dr. Rees declined to counterpunch. Professor Dawkins often declines to talk in San Francisco and New York; these cities are too gloriously godless, as far as he is concerned. “As an atheistic lecturer, you are rather wasting your time,” he says. He prefers the Bible Belt, where controversy is raw. He insists he frets before each lecture. This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He is characteristically English in his fluid command of words written and spoken. (Perhaps this is an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 all those cold, clammy English days firing an adjectival and syntactical genius?) He is gracious without being gregarious. Ask him to explore an idea and he’ll rummage happily. But he keeps the door to his private life firmly latched. (Briefly, he has a daughter, who is a doctor. He is married for the third time, to the actress Lalla Ward. He is on friendly enough terms with his first wife, the zoologist Marian Stamp Dawkins, that she wrote an essay for a 2006 book celebrating her former husband’s lifetime of accomplishment.) African Roots Clinton Richard Dawkins was born in Kenya, where his father was an agricultural specialist with the colonial service. He later returned with his parents to England and in due course arrived at Oxford, an intelligent enough boy. “I didn’t have a very starry school career,” he says. “I was medium to above average, nothing special.” He lighted his own intellectual fire at a university peculiarly suited to his temperament. Oxford relies on the tutorial system, in which students burrow into original texts rather than textbooks. “I loved it; I become easily temporarily obsessed,” Professor Dawkins says. “I did not end up as broadly educated as my Cambridge colleagues, but I graduated probably better equipped to write a book on my chosen subject.” (From that experience he drew a dislike of the current establishment insistence — bordering on mania — for standardized tests and curriculums. He views this as antithetical to true learning.) Enlarge This Image Terry Smith/Time Life Pictures, via Getty Images FOUNDATION Richard Dawkins, right, studying insect behavior at Oxford with Theodore Burk in 1976, the year Dr. Dawkins published The Selfish Gene. Profiles in Science Richard Dawkins This is the second in an occasional series of articles and videos about leaders in science. Previous Articles in the Series » Related Exulting in Science’s Mysteries (September 20, 2011) Connect With Us on Social Media @nytimesscience on Twitter. Science Reporters and Editors on Twitter Like the science desk on Facebook. Enlarge This Image Courtesy of Richard Dawkins EARLY DAYS Dr. Dawkins, standing at right in a family photo from 1958, before he entered Oxford. I didn't have a very starry school career, he says. Readers’ Comments Readers shared their thoughts on this article. Read All Comments (454) » After graduating in 1962, he studied with Nikolaas Tinbergen , a Nobel-winning scientist, and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e returned to Oxford in 1971. He was working out his thoughts on sociobiology, which took form a few years later in “The Selfish Gene.” At the time, the predominant popular view of evolution was that animals and insects worked together, albeit unconsciously, and that natural selection acted on individuals to do what was good for their species. Cooperation, again unconscious, seemed woven into nature. Professor Dawkins’s voice slides playfully into High David Attenborough style as he mimics the mellifluous tone of BBC documentaries of the time: “The dung beetle is the refuse collector of the natural system, and where would we be without them? And male deer fight but take care not to kill each other.” He stops. “That sort of thinking was pretty dominant in the culture.” Artful pause. “And it’s plain wrong. I wanted to correct that ubiquitous misunderstanding.” Genes, he says, try to maximize their chance of survival. The successful ones crawl down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The losers, and their hosts, die off. A gene for helping the group could not persist if it endangered the survival of the individual. Such insights were in the intellectual air by the mid-1960s. But Professor Dawkins grasped the power of metaphor — that selfish gene — and so made the idea come alive. Andrew Read, a professor of natural history at Penn State, recalls reading “The Selfish Gene” and feeling his world change. “Gone in a stroke was the intellectually barren ‘it just is’ hypothesis,” he wrote in an essay. “ ‘The Selfish Gene’ crystallized it and made it impossible to ignore.” Not everyone bought the argument. The moral implications proved deeply troubling, suggesting that altruism disguised selfish, gene-driven behavior. “Many readers experienced the book as a psychic trauma,” wrote Dr. Randolph Nesse, a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t turned their moral worlds upside down.” Prominent scientists and intellectuals cast Professor Dawkins as the herald angel of a selfish culture, accusing him and his fellow sociobiologists of setting the cultural stage for the “I got mine” age of Ronald Reagan and Margaret Thatcher. The evolutionary biologist Richard Lewontin , a man of the political left, painted a picture out of a George Orwell novel. “If biological determinism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between classes,” he wrote with two other scientists, “then the universities are weapons factories, and their teaching and research faculties are the engineers, designers.” To Professor Dawkins, this badly distorted his science and his political leanings, which are resolutely liberal. (He opposed the Vietnam and Iraq wars, admires President Obama and votes most often with Labor. More recently, he voted for the Liberal Party in his district, as he admired the fact that the member of Parliament was insistently secular. The member lost in 2010, to an evangelical Conservative.) He was writing about the behavior of genes, not about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 Our glory as a species is that we can overcome our genetic impulses, he says, acknowledging that the book’s title “perhaps lent itself to misunderstanding.” “It’s not the selfish individual, and certainly not the selfish species,” he says. “My book could have just as easily been called ‘The Altruistic Individual.’ ” But true to himself, he does not stop at this concession. “What would our critics have had us do, falsify the algebra?” he asks, and says of the criticism, “It was irritatingly stupid, actually.” Progressive Evolution? Professor Dawkins’s great intellectual conviction is that evolution is progressive, and tends to lead to more and more complexity. Species, in his view, often arrive at similar solutions to evolutionary puzzles — the need for ears, eyes, arms or an octopus’s tentacle. And, often although not invariably, bigger brains. So the saber-toothed tiger shows up as a cat in Europe and Asia, and as a marsupial in South America. Different species seized on the same carnivorous solution. (He most certainly does not, however, view evolution as progressing toward us, that is humans — were we to disappear, some other species most likely would fill our evolutionary niche.) (Page 3 of 4) “There are endless progressions in evolution,” he says. “When the ancestors of the cheetah first began pursuing the ancestors of the gazelle, neither of them could run as fast as they can today. Profiles in Science Richard Dawkins This is the second in an occasional series of articles and videos about leaders in science. Previous Articles in the Series » Related Exulting in Science’s Mysteries (September 20, 2011) Connect With Us on Social Media @nytimesscience on Twitter. Science Reporters and Editors on Twitter Like the science desk on Facebook. Readers’ Comments Readers shared their thoughts on this article. Read All Comments (454) » “What you are looking at is the progressive evolutionary product of an arms race.” So it would be no great surprise if the interior lives of animals turned out to be rather complex. Do dogs, for example, experience consciousness? Are they aware of themselves as autonomous animals in their surroundings? “Consciousness has to be there, hasn’t it?” Professor Dawkins replies. “It’s an evolved, emergent quality of brains. It’s very likely that most mammals have consciousness, and probably birds, too.” (He has embraced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hilosopher Peter Singer’s Great Ape Project , which would accord legal rights to apes, including a prohibition against torture.) His theory of progressive evolution, it should be said, is controversial. Professor Dawkins had a single great rival in writing about evolutionary biology: Stephen Jay Gould of Harvard. Professor Gould, who died in 2002, was adamant that evolution was contingent — that while a species might progress in leaps and bounds, it was equally likely that it might reach a dead end, or regress. If a meteorite hit Earth and destroyed all intelligent life, he argued, the chances are vanishingly small that complex, intelligent life would evolve again. As the writer Scott Rosenberg put it, Professor Gould saw our species as “simply a tiny accident occurring on a minor side-branch of the evolutionary tree.” The two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had well-armored egos, their intellectual battles were spectacular, and they did not share laughs over pints afterward. Professor Dawkins acknowledged their prickly relationship in writing an appreciation of his rival, who died of cancer: “Gould and I did not tire the sun with talking and send him down in the sky.” Professor Dawkins feels more than a tinge of regret that he and Professor Gould did not appreciate each other more. “Gould wanted to downgrade the conceit that it all progressed towards us, towards humans, and I fully approved of that,” he says now, even as he makes sure to add, “But evolution most certainly is progressive.” There is a final cosmic joke to be had here. The two men quarreled about everything save their shared atheism. But Professor Dawkins’s closest intellectual ally on progressive evolution and convergence is Simon Conway Morris , the renowned Cambridge evolutionary paleontologist. And Professor Morris, as it happens, is an Anglican and a fervent believer in a personal God. He sees convergence as hinting at a teleology, or intelligent architecture, in the universe. Ask Professor Dawkins about his intellectual bedfellow, and his smile thins. “Yes, well, Simon and I have converged on the science,” he says. “I should think in the world there are not two evolutionary scientists who could rival each other in their enthusiasm for convergence.” As to Professor Morris’s religious faith? “I just don’t get it.” Impatience With Religion Aren’t the theologian’s questions — Why are we here? Is there something larger than us? Why do we die? — central to the human project? Professor Dawkins shakes his head before the question is out. His impatience with religion is palpable, almost wriggling alive inside him. Belief in the supernatural strikes him as incurious, which is perhaps the worst insult he can imagine. “Religion teaches you to be satisfied with nonanswers,” he says. “It’s a sort of crime against childhood.” And please spare him talk of spiritualism, as if that were the only way to meditate on the wonder of the universe. “If you look up at the Milky Way through the eyes of Carl Sagan, you get a feeling in your chest of something greater than yourself,” he says. “And it is. But it’s not supernatural.” It is a measure of Britain’s more resolutely secular culture that Professor Dawkins can pursue his atheism and probing, provocative views of Islam and Christianity in several prime-tim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In one, he interviewed young women in a Muslim school that receives state funds. (Page 4 of 4) “One said her ambition was to be a doctor. But she explicitly said if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he Koran, then the Koran was right,” he says. “They were lovely girls, but utterly brainwashed.” Profiles in Science Richard Dawkins This is the second in an occasional series of articles and videos about leaders in science. Previous Articles in the Series » Related Exulting in Science’s Mysteries (September 20, 2011) Connect With Us on Social Media @nytimesscience on Twitter. Science Reporters and Editors on Twitter Like the science desk on Facebook. Readers’ Comments Readers shared their thoughts on this article. Read All Comments (454) » Critics grow impatient with Professor Dawkins’s atheism. They accuse him of avoiding the great theological debates that enrich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and so simplifying the complex. He concocts “vulgar caricatures of religious faith that would make a first-year theology student wince,” wrote Terry Eagleton , regarded as one of Britain’s foremost literary critics. “What, one wonders, are Dawkins’s views on the epistem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Aquinas and Duns Scotus?” Put that charge to Professor Dawkins and he more or less pleads guilty. To suggest he study theology seems akin to suggesting he study fairies. Nor is he convinced that the ecumenical Anglican, the moderate imam, the Catholic priest with the well-developed sense of irony, is religion’s truest representative. “I’ve had perfectly wonderful conversations with Anglican bishops, and I rather suspect if you asked in a candid moment, they’d say they don’t believe in the virgin birth,” he says. “But for every one of them, four others would tell a child she’ll rot in hell for doubting.” That, he says, explains why he is writing a book for children. He wants to raise questions — Why is there a sun? What is an earthquake? What about rainbows? — and provide clever, rational answers. He has toyed with opening his own state-sponsored school, though under the British system he would have to come up with matching money. But it would not be a school for atheists. The idea horrifies him. A child should skip down an idiosyncratic intellectual path. “I am almost pathologically afraid of indoctrinating children,” he says. “It would be a ‘Think for Yourself Academy.’ ” Human Gods After two hours of conversation, Professor Dawkins walks far afield. He talks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we might co-evolve with computers, a silicon destiny. And he’s intrigued by the playful, even soul-stirring writings of Freeman Dyson , the theoretical physicist. In one essay, Professor Dyson casts millions of speculative years into the future. Our galaxy is dying and humans have evolved into something like bolts of superpowerful intelligent and moral energy. Doesn’t that description sound an awful lot like God? “Certainly,” Professor Dawkins replies. “It’s highly plausible that in the universe there are God-like creatures.” He raises his hand, just in case a reader thinks he’s gone around a religious bend. “It’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these Gods came into being by an explicable scientific progression of incremental evolution.” Could they be immortal? The professor shrugs. “Probably not.” He smiles and adds, “But I wouldn’t want to be too dogmatic about that.” http://www.nytimes.com/2011/09/20/science/20dawkins.html?pagewanted=4_r=0 Emmy New England NYT Pick An evolutionary arms race *Yawn* Aren't we past this macho nonsense ye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some weakness mutations never die out, and that the biosphere of the planet influences nature just as much as nature challenges species to survive. Sure, we know that species evolve from other species. But it's more of a give and take. Darwin may be wrong on many fronts but we're all too scared to talk about it because of the absurd Creationist nonsense. Dawkins does a disservice to science when he goes on about God in the same breath as evolution. The two are seperate, period. All he's doing is fueling the non-debate at the expense of science advancement. Not that it's all his fault, but he's like Al Gore. People are listening to him instead of the actual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and in the lab. It's time we learned to read the published studies, okay? Go to Google Scholar and type in Evolution. Then treat yourself to a few articles and get the real science. Sept. 19, 2011 at 11:14 a.m. RECOMMENDED 111 li class=shareTools shareToolsThemeClassic shareToolsThemeClassicHorizontal shareToolsInstance data-shares=facebook|,twitter| data-title=Emmy's comment on Richard Dawkins, an Original Thinker Who Bashes Orthodoxy via @nytimes data-url=http://www.nytimes.com/2011/09/20/science/20dawkins.html?comments%23permid=4 R. Dallas NYT Pick Dr. Rees, he wrote, is a “compliant quisling,” a traitor to science That quote tells it all. Dawkins is high priest in a religion of his own making. For him it's not about facts, it's about philosophy. His extreme bias against any religious thought is outside of the domain of what science can make statements about yet he persists in presenting himself as a spokesman for science. But he is only the spokesman for the radical new atheists, bullies who want to shout down believers of any kind and show no respect. They abuse their scientific credentials by claiming an authority science does not in fact give them. Dawkins is intellectually dishonest in my view. Sept. 19, 2011 at 11:57 a.m. RECOMMENDED 64 HT NYC NYT Pick Funny - his experience of moving from a Christian to an atheist at a very young age was almost precisely the same as mine, except for me it was a fascination with dinosaurs more than planets. I went to Catholic schools my entire life. I don't know how it is at other schools, but at mine they taught evolution, and long before we even got to the topic, I remember asking nuns and priests whether creation and other Bible stories were true. They generally responded that these stories were meant to teach us lessons about how to live, and not necessarily to be taken literally. Sept. 19, 2011 at 12:00 p.m. RECOMMENDED 325 Josh Hill New London, Conn. Verified NYT Pick One question about the article: I don't think the prevailing view of evolution was ever predominantly cooperative. Nature, red in tooth and claw, as Tennyson put it. The question has perhaps been more along the lines of how is it that we see cooperation and altruism at the same time as we see selfishness and greed. The observation that selection works on genetic patterns explains this elegantly: a gene may in fact sacrifice its host and copies of itself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hat it will be propagated. Someone compared Dawkins unfavorably to Gould, but I think his formulation of evolutionary theory was comparable in import to Gould's punctuated equilibrium. It is true as well that Dawkins's belief that evolution leads inexorably towards complexity is the correct one. *Individual* organisms may simplify, e.g., Gould's beloved parasites. Older organisms may remain simple, e.g., bacteria. But new organisms of ever-increasing complexity evolve to live side-by-side with them, because, as can easily be demonstrated by a simple computer program, complexity is an emergent quality of evolution. Parallel evolution occurs because the form that the complexity takes is constrained by selection pressure. Sept. 19, 2011 at 12:49 p.m. RECOMMENDED 68 Pawtucket San Diego NYT Pick Wait, stop. Neither Dawkins nor any other atheist is committed to an ideology. He, and they, are committed to reason an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deduction. If God made himself visible to everyone in the sky over Greenwich Observatory, amid bolts of lightning, or took control of the BBC, and announced His presence to the world, Dawkins would be the first to agree that God was real. Sept. 19, 2011 at 12:55 p.m. RECOMMENDED 354 Steve Bolger New York, NY NYT Pick You don't understand evolution if you think that nature has some kind of sentient personality that makes emotional survival decisions about animals or people.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is PREDICATED on the axiom that no such personality exits. Sept. 19, 2011 at 1:00 p.m. RECOMMENDED 110 HG Califormia NYT Pick According to Karl Popper's definition of science, Evolutionary Biology is not science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not falsifiable. The theory cannot be examined by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he very fact that Prof. Gould and Prof. Dawkins cannot agree with each other is evidence that evolutionary biology is not as rigorous a science as Physics. Even Physicists dare not refute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God the first cause. I am amazed by Mr. Dawkins's audacious claim that his theory refutes the existence of God. Refuting the literal story of Genesis is not a difficult task. Anyone with common sense will know that there is no way Noah can have the engineering know-how to build the arc, let along preserve all forms of living beings. Can anyone build the arc with today's technology? It is a trap for rational, secular minds when reading the Bible. It is easy to say: How can anyone with basic intelligence believe this literally? Well, metaphorically, it makes sense to many people. And that doesn't make them stupid. Dawkins's fundamental pitfall is that he believes whoever disagrees with him is stupid. From what I know, this is not the feature of a top-notch thinker. All top thinkers I know are humble because 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you realize the limit of human knowledge. Sept. 19, 2011 at 1:01 p.m. RECOMMENDED 106 Joe Chicago NYT Pick As everyone who poses such--let's call it definitivity--the answer will be found at the moment of his death, at which point he will either change consciousness or be snuffed out like a candle. He's bet on the candle (but must secretly wish for the other). Sept. 19, 2011 at 1:06 p.m. RECOMMENDED 16 jmbelan South Bend NYT Pick Dawkins is an excellent scientist but a poor theologian. Unfortunately, he seems determined to convince believers they are deluded children, but this only undermines his credibility as a thinker. He has no understanding of what religious faith is, so he can't really be expected to have much to say about it. In that regard, he is a bit like proponents of intelligent design. Sept. 19, 2011 at 2:03 p.m. RECOMMENDED 37 William upstate NYT Pick Then there is another view on the existence (or non) of a deity from another highly respected man of science.. Richard Feynman, whose conclusion was.... I don't know... I would LIKE to know and perhaps one day man will have proof, one way or the other. But, for now I don't see anything wrong with simply saying... I don't know. Absolutism, in the total absence of proof either way seems to me to be silly. That isn't to say that there isn't ample proof of the many detailed facts of the wonders of nature including that of the evolution of man. It sort of comes down to the old idea that we will probably eventually learn almost everything about HOW but answering WHY may always elude us to which Feynman would say don't sweat it. Sept. 19, 2011 at 2:03 p.m. RECOMMENDED 68 Steve Sailer America NYT Pick Shouldn't there have been some mention of the chief source of the ideas in The Selfish Gene, William D. Hamilton? My impression is that Dawkins is more the world's greatest science journalist than the world's greatest scientist. Sept. 19, 2011 at 2:16 p.m. RECOMMENDED 48 Ryan Texas NYT Pick This article has been poorly titled. Richard Dawkins has been bashing orthodoxy for so long, and has been so persistent in doing so, that his views ARE orthodoxy. Anyone in science who crosses Dawkins these days is labeled by academic elitists as non-scientific. Thus, Dawkins now wields orthodoxy, the orthodoxy he created, like a club. Switching metaphors, woe be unto the scientist who crosses the Dawkins Inquisition. Sept. 19, 2011 at 2:18 p.m. RECOMMENDED 42 Josh Hill New London, Conn. Verified NYT Pick While I heartily agree with those who point out that religious faith has no literal basis in reality, I have to take exception with those who blame it for all manner of conflicts. Blame evolution for that: both genes and memes compete. Because religion encodes social memes, it becomes a cause of conflict, but so do, for example, political belief systems, as witness the conflicts between capitalism and Communism, or fascism and democracy. Nor I'm afraid are the memes of political belief systems necessarily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those of religious ones: see as evidence the recent Republican debate, with its contempt for fact and theory alike. If we are to end war, we will have to grow up as a species and learn to tame our more bellicose instincts, while finding alternative ways to apply social and genetic selection pressure. Sept. 19, 2011 at 2:19 p.m. RECOMMENDED 46 Aristotle Washington, DC NYT Pick Despite his apparent brilliance and contribution to science, Dawkins strikes me as a bigot and intellectual bully. Science deals with what can be physically proven and tested, and is a tremendous path to knowledge. But it is only one path to understanding. Science is not a system for giving life meaning or teaching us the best way to live in this sorrowful world or how to love your neighbor. For those things, we all turn to matters of spirit, however you want to define that. Spirit, by its very definition,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And Dawkins clearly has nothing to teach us about spirituality. Sept. 19, 2011 at 3:55 p.m. RECOMMENDED 58 James Rickover New York NYT Pick A very interesting interview. Just one question- What would Mr Dawkins say to the thousands of born again Christians that claim to have had a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God? Thanks Sept. 19, 2011 at 8:04 p.m. RECOMMENDED 8 DaveW Tempe, AZ NYT Pick What specific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has Dawkins made? Why are we asked to worship him? Darwinism is the reigning orthodoxy today in biology and Dawkins is arguably its biggest defender. Yet, there are no empirical tests that confirm the ability of random muta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 to produce anything of novelty and usefulness. Sept. 20, 2011 at 8:56 a.m. RECOMMENDED 10 Alex Short Cambridge, MA NYT Pick I'm thankful for The God Delusion. Its peak in popularity coincided with a personal period of the most intense anguish and self-loathing over my lack of faith. For me it was impossible to simultaneously be rational, happy, and sincere in the belief in the inerrant literal truth of the Bible as it had always been taught to me. After a few pages of God Delusion, I felt a tremendous weight of religious angst lift from my shoulders. I imagine his book helped a large number of closet doubters in the Bible Belt come to terms with their lack of faith. Sept. 20, 2011 at 8:59 a.m. RECOMMENDED 57 John Gadway Miami, Florida NYT Pick My father died when I was four. I had a picture of the angels struggling to carry his 200 pound body up to heaven. At 18, a freshman at Tulane University, I put aside such childish notions in favor on an enlightened humanism, much like what Mr. Dawkins espouses. I believe that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may b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scientific discovery to come out of the 19th century. But now, 64 years after I imagined the angles struggling to carry my father up to heaven, I cannot understand why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must end when we reach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of an Oxford Don. It's clear to me now, after considerably more life experience than I had at 18, that angels are just further along that evolutionary trajectory than the rest of us who have learned to stand up and say what we believe. I see nothing in the arguments of scientist that challenges my personal experience of angels. They are real, and they are the quite natural product of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Mr. Dawkins is only partway there. Angels are not supernatural. It is that nature is super. Sept. 20, 2011 at 9:02 a.m. RECOMMENDED 13 Citizen RI Verified NYT Pick Professor Dawkins, while obviously very intelligent, has quite a bit of it wrong, in my opinion. He, and Christopher Hitchens, among others, have found refuge in bashing religion because it is popular, fun, and an easy target. They are ignoring a larger part of reality that anyone who claims to be a philosopher should never completely dismiss. If they had the mind of a true scientist, they wouldn't discount God as an answer to the ultimate questions of the universe. Their insistence upon doing so is mostly based upon humans' response to faith (through religious doctrine) as opposed to the meanings behind it. That humans can use faith to violent and ignorant means is not in and of itself proof that it has no validity. I have seen both men speak and they cannot seem to grasp this simple concept. Mr. Dawkins is likely correct on the selfish gene theory, but his opposition to Gould was unfortunate. Both men could have joined forces to work toward unraveling significant parts of life's mysteries, but instead they chose discord. Gould also had quite a bit right himself I think, but his depth of understanding has been lost. One trademark character that both Dawkins and Hitchens have is an unflinching coarse, oppositional demeanor that is just plain rude. It is one thing to believe something in opposition to someone else, but to reduce one's behavior to belittling, name-calling, and pugilistic attacks really undermines one's position. Dawkins should learn a little humility. But then again I guess he is only expressing the selfish side of his own genetic makeup. Sept. 20, 2011 at 9:06 a.m. RECOMMENDED 28 stevelong nyc NYT Pick Too many commentators have bought into Dawkins' view of his differences with Gould. Gould never denied complexity as a product of evolution.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 was Dawkins' claim that evolution is non-random, which he makes in the very opening of the The Selfish Gene. This comes from Dawkins' misunderstanding of what randomness is. Randomness will produce regularity and complexity along with irregularity and a lack of complexity. We are looking at an isolated result with life here on earth. That was Gould's point. Other differences are worth noting. Gould pointed out that as replicators, Dawkins' genes are very unsuccessful. If they were really good at replicating, we'd all be single cells organisms. It's when they screw up at replicating that causes evolution. And, finally, the gene is not the driver of evolution, as Dawkins would have it. The laws of physics are. Parallel evolution occurs because there are physical rules that dictate that only so many solutions for flying, for wings. It is the environment that molds morphology. The genes are only the dice biology rolls to see if a form works or doesn't. Finally, Dawkins has never recognized something that Gould did very early on. And that is that there are now two kinds of evolution, accidental and intentional. With selective breeding and bio-engineering, humans have moved towards making evolution no longer a random process, but an intentional one. Sept. 20, 2011 at 10:27 a.m. RECOMMENDED 28 NG OAKLAND, CA NYT Pick I love Dawkins as a person who is willing to speak 100% unapologetically for atheism and science... but my issue is with his arrogance in the very fact that he is willing to go ahead and do what no self-respecting scientist should or would ever do (on record), and that is predict the future. It's very annoying that this article ended in this way! Dawkins, if you're reading, leave the prognosticating to the religious zealots, lest you become one yourself! Any working scientist–someone who works hard in the lab, respects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publishes in peer journals–would know that to speculate on the future, and to be so unguarded (or arrogant) to be allowed to be quoted on it, amounts to what he is so vehemently against: superstition, supernatural thinking and science-fiction. With all that real Science has been able to tell about the past, all it takes is a simple deduction to understand that nature takes its course in an infinitesimal number of ways, and that us humans are simply part of it, not in control of it! Sept. 20, 2011 at 11:35 a.m. RECOMMENDED 5 Youssef Skaraborg, Sweden NYT Pick I got to the point in my life where I didn't think I was going to have any more heroes. But Richard Dawkins is my hero. Sept. 20, 2011 at 11:35 a.m. RECOMMENDED 20 Val S SF Bay Area NYT Pick As a classical agnostic I view an avowed atheist much as I do a devout believer in god. In both cases it is a matter of faith in that neither can be proven by fact or research. A friend of mine has posed an interesting theory: Dark energy is everywhere in the universe, has apparently been there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effects everything, yet cannot be seen. That seems to be pretty much the definition of god, does it not? Sept. 20, 2011 at 11:36 a.m. RECOMMENDED 10 Lynn Richmond, VA NYT Pick His impatience with religion is incurious, which is perhaps the worst insult. Even if you're not a person of religion, that people developed religion is fascinating. Sept. 20, 2011 at 4:10 p.m. RECOMMENDED 11 JB Santa Cruz NYT Pick Dawkins actually does a disservice to science with his campaign against religion. Too many people are already confused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faith, which is not good for either one. Humanity has had a few centuries of experience with this dualism of science and faith, and it's pretty clear that on the whole both are needed and neither is going away any time soon.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mutual respect rather than warfare is what is needed. Sept. 20, 2011 at 4:11 p.m. RECOMMENDED 12 Faulkner Lyme, CT NYT Pick Is it not possible to believe, fully, in the majesty of evolution and yet still believe in the possibility of any form of divinity in the world? I've never understood why so many clearly thoughtful scholars remain so completely binary on this matter. Can we not separate conventional, dogmatic, a-scientific conservative religion from a simple openness to any mystery at all? Is science so afraid of mystery? That's an orthodoxy I'd like to see bashed. Sept. 21, 2011 at 7:21 a.m. RECOMMENDED 8 DP NYC NYT Pick I second one of the comments that religion is not a big topic of conversation among scientists. Those engaged in studying molecular biology, physics, astronomy, mathematics and other subjects requiring intelligence had by only a small minority of the population generally do not waste their intellectual energy on such soft areas of thought. Furthermore, to anyone capable of doing any real scientific work, questions of religion are not very interesting. Even those thinkers who did discuss God, e.g. Descartes, Leibniz, Newton, were mathematicians whose work would have made their reputations had they done nothing else. If it were not for those attempting to ruin scientific education by tampering with science textbooks, e.g. the State of Texas, this whole debate would be a waste of time. Sept. 21, 2011 at 8:16 a.m. RECOMMENDED 19 1 2 3 4 NEXT PAGE »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print on September 20, 2011, on page D 1 of the New York edition with the headline: A Knack for Bashing Orthodoxy.
个人分类: People history|3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鸡蛋花系列之六:红粉佳人
热度 6 turongl 2013-5-6 18:39
鸡蛋花系列之六:红粉佳人 这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鸡蛋花,白得美丽,又白里透红;那一抹红晕,恰到好处又万千风情,透着淡淡的飘逸。而未开的花骨朵的深红,又显出了其特有的活力。美如斯人! 这引进的鸡蛋花栽培新种,植株生长比较壮旺;枝条生长较紧凑,中上粗壮;叶色浓绿;花序 2-3 歧;花冠筒 1.5-1.6cm ,花瓣长约 4.5 cm ,宽 2.5 cm ,近倒卵形,瓣尖钝,香气较淡。花瓣内面心黄色,约占 1/3 左右,花瓣其余部分的左边散点带状淡红色,冠缘有红线,其余乳白色;花冠筒浅红色;花瓣外面右边带状桃红色,左边乳白色,但分界有渐过渡;瓣左基边缘一线状黄斑。 1. 2. 3.
个人分类: 热带花卉|8592 次阅读|12 个评论
抓紧写博文,趁活着畅侃!
热度 1 caojian123 2013-5-6 16:32
写文章虽然很有点兴趣,但时间一长,大脑就停止工作了,怎么也找不到兴奋点。还好,来个华丽转身, 有博文可写啊。 对我而言,写博文很消遣,很放松,很释然。只要不是刻意伤害他人的话题,随便写。比如,兰州刚才晴天几个霹雳后,不大不小地洒落了一阵雨水。透过玻璃窗,外面豁亮了许多。本来为工作提着的心,不知怎么地一下子全放下了。 人的一生就这样,雷电交加后,也许景色更格外迷人。能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幸福了,有没有美景相伴,那就看造化了。所以,珍惜活着的时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没有像样的工作,也总被地震埋在废墟里幸运吧。 前几天,我老家的儿时伙伴,先是侄子出车祸,魂魄游荡在了内蒙。仅隔了一天,外甥也因车祸在陕西阴阳两隔了。车多了,也方便了,但怎么人越来越脆弱了,想想都后怕。还好,我不是爱车一族。当然,爱了也是白爱,因为囊中羞涩,蹦不出一个子来。 就算物质输给了别人,但精神决不能被别人物质上的光环所击垮。有时候,物质富裕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比如,如果没有那么多车,没有那么多物资要运输,就不会有那么多谋生的司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在交通事故中遇难的司机及亲朋好友的哭天怆地。 生命只有一次,不管富贵低贱。这,也许是上天最公平的杰作。 珍惜生命吧,不管有没有工作,有没有基金,有没有文章,有没有评上教授。。。当我们入土为安的时候,你我都成了土地的养分。结局一样,贡献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时,你留给后人一笔遗产。可那又能怎么样?穷人不也一样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了下来。也许你会说,牛马一样的生活,多不体面,多不光彩啊!可你那里知道,牛马自有他们的快乐和自由。 无欲无求,原来如此高明,如此彻悟! 跟着兴趣走!直到揭不开锅的哪一天,再说88吧。
259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进历史都难的民科研究
JunyeWang 2013-5-3 07:19
GROVE在1839年设计制作了第一个燃料电池,因此,燃料电池历史可比较蒸汽机历史。然而,我们知道蒸汽机领导了世界工业革命,然后,内燃机的突飞猛进,引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较,无运动部件,简单的氢氧反应的燃料电池工业化,仍然是困难重重。工业化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被归咎为水,热,和材料问题。然而,我们知道燃料电池放大是一系列的重复单元。就是说如果设计制造成功一个单元,我们就制造一系列的同样单元,然后串联或并联这些元在一放大 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应该是这些串联 或并联 单元的线性和。但是的但是,由于流动分布的不均匀性,这个输出功率的线性和并不能达到。由于反应物的不均匀分布,不同的单元工作在不同的反应物流量和压力条件,一些单元反应物过剩,另一些单元反应物缺乏,导致不均匀的电化学反应。不均匀的电化学反应产生不均匀的水,热和电流。这种不均匀性导致一些元堵塞,进一步放大水热问题,严重的导致水或热的失效。不均匀的水热也是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水,热或者应力问题是燃料电池失效表面现象,不均匀的流动分布才是燃料电池失效的本质原因。最新的突破可见再生能全球创新介绍: http://reginnovations.org/category/scientist-profile/
3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与媒体互动
kepusuowdp 2013-5-2 21:18
今天2013年度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开题会召开。本人所在的一组大多数题目都集中在微博客的科学传播,社会热点焦点的科学传播以及科学家与媒体互动方面。听了一天,有点昏昏沉沉。不过都科学家与媒体互动方面还是有些想法。 在开题中有人宏观地论述到了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也有人探讨英美等国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但是对于什么是互动,怎么互动似乎都没有太深的触及。 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绝不简单地是科学家接受采访,提供材料,接受约稿,或者负责对一些稿件进行审核这么简单。如果互动只是这么一个过程,那么科学传播界就不会费劲脑汁地探讨如何互动了,而且也不会出现科学家与媒体之间出现错位,而彼此埋怨的境况了。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互动,目前我还没有总结出一个合适的说法。 科学媒介或者说科学新闻学的起源是由于科学家需要公众对大型的科研项目进行支持,因而这要求科学研究的成果在大众媒体中被发表出去,同时科学期刊或者说科技报道模糊了新闻和科学之间的界限。但是科学家也很纠结,因为在面对公众的质疑和不信任的时候,科学家和政客们即把这些问题归咎于媒体的误解和误传,但是通过媒体开展科学传播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同时科学新闻或者报道又是影响公众理解科学的一个方式或途径。 在科学家与媒体的活动过程中,双方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否则就容易出现隔阂。媒体有自己的议程设置,他们有自己的受众,有自己的需求,因为记者也是人,他们需要抓眼球,提高点击率,也就是要有卖点。而科学家也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把客观、理性的声音和信息传递出去。在这个问题上双反难免会有一些出入。因为科学家希望勾勒的科学发展,描述的科研细节,探讨的相关政策有时候都是记者最想知道的。 一方面,在谈论科学家与媒体互动方面,更多的谈论集中在科学家如何与媒体进行互动,比如科学共同体或者一些科研机构如何与媒体进行互动从而达到传播的效果。在一个做英美科学家与媒体互动的研究中,课题负责人探讨了AAAS,英国的SMC等组织开展的科学家与媒体互动关系。其实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这些科学共同体或者说科学组织可能更多的是从科学家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与媒体互动。而另外一个方面,我想还应该有从记者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与科学家进行互动。比如科技新闻记者协会等一些专门的记者组织,他们在做或者在探讨科学家与记者互动的时候可能更多地会从记者的角度来看如何与科学家进行互动。 还有一些需要理解的问题,互动如果是良性的,那么对于科学家和记者需要具备的技能应该进行一下探讨。科学家在同媒体或者记者互动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比如讲故事的技能,打比方的技能,避免过多地说学术术语等,这方面的探讨已有很多,包括一些论文和实证研究。而对于媒体来说,记者们在同科学家进行互动的之前也应该做一些功课,比如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不断章取义等。这方面也有很多文献。 关于科学家与媒体互动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我们目前在做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就是一个科学家与媒体互动的载体,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他的地方也有一些,比如科学会客厅,新民咖啡馆等。虽然有些活动中科学媒体或者记者未必是目标受众(此处的目标受众应该理解为直接受众,即现场参加活动的人),但是期间还是有些互动行为的产生。 总之,互动应该是双向的,既有科学家与媒体的活动,又有媒体与科学家的互动。同时互动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是正向的。
2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逝去的青春-老照片
热度 6 ldh 2013-5-2 20:19
第1-2张为在大气所读研究生时和研究生同学的合影,第3张为1990年在西安开会时同参会专家的合影,第4张为自己在成都气象学院工作时同大学同学和班主任的合影,第5张为在成都工作时带儿子外出的留影(顺序从上到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3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建议生物类专业开展数据挖掘相关课程
热度 1 zhangjinami 2013-5-2 20:03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固定的模式 大自然包含着所以大量的自然科学所需要的数据 社会中有着大量的经济学等所需的数据 科学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数据挖掘专家 科学家需要有洞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具备这些能力就是能够从大量看似没有规律的数据中找到规律。 目前生物学家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阅读文献相当于积累数据,当数据积累的多了,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就能够想出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数学原理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来进行研究,那就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原理进行数据挖掘 这将加快科学研究的步伐,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首先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然后在利用我们的电脑找出规律。 搞生物的学数据挖掘吧,强烈建议所有生物相关专业开设数据挖掘及其相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弥补生物仅仅作为一个实验性科学的不足。 学好数据挖掘后生物专业将不在是一个就业难的专业,相反将会成为一个就业率高、待遇好、毕业生竞争力强的专业。
30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年人更容易感染H7N9
热度 4 jiankuihe 2013-4-19 12:00
老年人更容易感染 H7N9 由于体质,免疫记忆等原因,不同年龄的人对流感的抵抗力存在差异。我们将现有的 77 个确诊的病人的年龄总结了一下,并和 2009 年的 H1N1 流感,以及 H5N1 流感做了比较,发现老年人更容易感染 H7N9. 我们收集了 77 个确诊的病人中的 71 人的年龄信息,并用 google 地图来实时记录了病人的信息 ( http://goo.gl/maps/np1Rz ) 。作为对比,我们分析 2009 年 5 月 -7 月上海 237 例感染 H1N1 的病例情况,和截止到 2006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116 例 H5N1 的病例情况。 H7N9 感染者的年龄中间值为 64 岁,明显高于 H1N1 的 24 岁和 H5N1 的 18 岁。 50 岁以上的人感染 H7N9 的几率明显高于 50 岁以下的人。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感染H7N9 1, 2009 年猪流感 H1N1 不容易感染老年人的现象可以解释为老年人在一生中可能多次被 H1N1 感染过,因而对 2009 的猪流感有一定的抵抗力。而 2013 年的 H7N9 之前极少感染人,相对于年轻人,老人并未有历史积累的抵抗力。 2, 我们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抗体的种类数目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要少很多(reduced antibody repertoire diversity)。这样,老年人在面对新的病毒感染的时候,能拿出来抵抗的武器(抗体)就比较少了。参考我前面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4529do=blogid=662977 3,H5N1 和 H7N9 都是禽流感,但年轻人容易感染 H5N1 ,而老年人容易感染 H7N9 ,其中原因还不清楚。 其他还有很多生活习惯,机体抵抗力方面的原因,非常复杂。我这里仅仅从抗体免疫角度提供些看法 我们针对 H7N9 流感的防疫,疫苗分发等政策都是基于以前的流感的经验。现在我们发现 2013 年 H7N9 和以前的流感在年龄分布上的显著不同,因此,在制定防疫政策时,需要特别考虑到这点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监控疫情时优先筛查老年人,优先给老年人接种 H7N9 疫苗。 注:本文的英文全版论文将很快在 arXiv 以及 peer-reviewedjournal 上发表。
9550 次阅读|4 个评论
水果保鲜【秘诀】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3-3-25 22:14
今天,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昨天采摘了不少草莓,放在冰箱里,不巧冰箱坏了,问我有木有招儿不让草莓坏掉? 呵呵,一不留神俺成了百事通了,什么事都问我。我说“这还不好办,你自己家留点,剩下的送我吧,吃草莓是我的强项,这样不就坏不了了,呵呵。” 下午,又一朋友从外地开车过来,顺便给我带了一个果篮,篮子里有大大的苹果、香蕉、哈密瓜、火龙果,还有几个貌似土豆的东东。哇塞,这么多,肯定吃不了,于是乎,俺对在办公室的学生们说“土豆(芒果)给我,其它的你们留下咪西吧,记住快点吃,宁可让水果烂在肚子里,也不要坏在篮子里。” 这秘诀肯定好使,吃水果的时候总是新鲜的,还为低碳社会不自觉地做出了贡献。
个人分类: 生活感受|2894 次阅读|2 个评论
酒泉子 三首
热度 2 cryang 2013-3-7 14:08
酒泉子 三首( 2012-10-24) 长忆翠堤 长忆翠堤,垂柳婆娑荷花醉。细语书声流萤坠,清风伴明月。 漫步绿茵渺银汉,沧桑一瞬天地幻。樱雨纷繁堪回首,卿卿曾记否。 长忆版纳 长忆版纳,竹影烛光芦笙断。沉醉绿原润心扉,少志换新颜。 回望罗梭江潮涌,热园万木真葱茏。生态回归唯自然,雨林雾弥漫。 长忆昆植 长忆昆植,元宝山前花烂漫。携手同攀最高峰,追梦奋如梭。 举首咫尺问天汉,分明星斗满身旁。银河飞渡竞璀璨,学风代代传。
236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ACM Classification Codes
cooooldog 2013-2-19 22:40
ACM Classification Codes The ACM Comput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a subject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mputer science devised by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The system is comparable to the Mathematics Subject Classification in scope, aims and structure, being used by the various ACM journals to organize subjects by area. (Taken from Wikipedia .) A. : General Literature A.0 : GENERAL A.1 : INTRODUCTORY AND SURVEY A.2 : REFERENCE (e.g., dictionaries, encyclopedias, glossaries) A.m : MISCELLANEOUS B. : Hardware B.0 : GENERAL B.1 : CONTROL STRUCTURES AND MICROPROGRAMMING B.1.0 : General B.1.1 : Control Design Styles B.1.2 : Control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Aids B.1.3 : Control Structure Reliability, Testing, and Fault-Tolerance B.1.4 : Microprogram Design Aids B.1.5 : Microcode Applications B.1.m : Miscellaneous B.2 : ARITHMETIC AND LOGIC STRUCTURES B.2.0 : General B.2.1 : Design Styles B.2.2 :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Aids B.2.3 : Reliability, Testing, and Fault-Tolerance B.2.4 : High-Speed Arithmetic B.2.m : Miscellaneous B.3 : MEMORY STRUCTURES B.3.0 : General B.3.1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B.3.2 : Design Styles B.3.3 :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Aids B.3.4 : Reliability, Testing, and Fault-Tolerance B.3.m : Miscellaneous B.4 : INPUT/OUTPUT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B.4.0 : General B.4.1 : Data Communications Devices B.4.2 : Input/Output Devices B.4.3 : Interconnections (Subsystems) B.4.4 :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Aids B.4.5 : Reliability, Testing, and Fault-Tolerance B.4.m : Miscellaneous B.5 : REGISTER-TRANSFER-LEVEL IMPLEMENTATION B.5.0 : General B.5.1 : Design B.5.2 : Design Aids B.5.3 : Reliability and Testing B.5.m : Miscellaneous B.6 : LOGIC DESIGN B.6.0 : General B.6.1 : Design Styles B.6.2 : Reliability and Testing B.6.3 : Design Aids B.6.m : Miscellaneous B.7 : INTEGRATED CIRCUITS B.7.0 : General B.7.1 : Types and Design Styles B.7.2 : Design Aids B.7.3 : Reliability and Testing B.7.m : Miscellaneous B.8 :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B.8.0 : General B.8.1 : Reliability, Testing, and Fault-Tolerance B.8.2 :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Aids B.8.m : Miscellaneous B.m : MISCELLANEOUS C. : Computer Systems Organization C.0 : GENERAL C.1 : PROCESSOR ARCHITECTURES C.1.0 : General C.1.1 : Single Data Stream Architectures C.1.2 : Multiple Data Stream Architectures (Multiprocessors) C.1.3 : Other Architecture Styles C.1.4 : Parallel Architectures C.1.m : Miscellaneous C.2 : COMPUTER-COMMUNICATION NETWORKS C.2.0 : General C.2.1 :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2.2 : Network Protocols C.2.3 : Network Operations C.2.4 : Distributed Systems C.2.5 : Local and Wide-Area Networks C.2.6 : Internetworking C.2.m : Miscellaneous C.3 : SPECIAL-PURPOSE AND APPLICATION-BASED SYSTEMS C.4 : PERFORMANCE OF SYSTEMS C.5 : COMPUTER SYSTEM IMPLEMENTATION C.5.0 : General C.5.1 : Large and Medium (``Mainframe'') Computers C.5.2 : Minicomputers C.5.3 : Microcomputers C.5.4 : VLSI Systems C.5.5 : Servers C.5.m : Miscellaneous C.m : MISCELLANEOUS D. : Software D.0 : GENERAL D.1 : PROGRAMMING TECHNIQUES D.1.0 : General D.1.1 : Applicative (Functional) Programming D.1.2 : Automatic Programming D.1.3 : Concurrent Programming D.1.4 : Sequential Programming D.1.5 :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D.1.6 : Logic Programming D.1.7 : Visual Programming D.1.m : Miscellaneous D.2 : SOFTWARE ENGINEERING D.2.0 : General D.2.1 : Requirements/Specifications D.2.2 : Design Tools and Techniques D.2.3 : Cod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D.2.4 : Software/Program Verification D.2.5 : Testing and Debugging D.2.6 : Programming Environments D.2.7 : Distribution, Maintenance, and Enhancement D.2.8 : Metrics D.2.9 : Management D.2.10 : Design D.2.11 : Software Architectures D.2.12 : Interoperability D.2.13 : Reusable Software D.2.m : Miscellaneous D.3 : PROGRAMMING LANGUAGES D.3.0 : General D.3.1 : Formal Definitions and Theory D.3.2 : Language Classifications D.3.3 : Language Constructs and Features D.3.4 : Processors D.3.m : Miscellaneous D.4 : OPERATING SYSTEMS D.4.0 : General D.4.1 : Process Management D.4.2 : Storage Management D.4.3 : File Systems Management D.4.4 :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D.4.5 : Reliability D.4.6 :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D.4.7 :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D.4.8 : Performance D.4.9 : Systems Programs and Utilities D.4.m : Miscellaneous D.m : MISCELLANEOUS E. : Data E.0 : GENERAL E.1 : DATA STRUCTURES E.2 : DATA STORAGE REPRESENTATIONS E.3 : DATA ENCRYPTION E.4 : CODING AND INFORMATION THEORY E.5 : FILES E.m : MISCELLANEOUS F. : Theory of Computation F.0 : GENERAL F.1 : COMPUTATION BY ABSTRACT DEVICES F.1.0 : General F.1.1 : Models of Computation F.1.2 : Modes of Computation F.1.3 : Complexity Measures and Classes F.1.m : Miscellaneous F.2 : ANALYSIS OF ALGORITHMS AND PROBLEM COMPLEXITY F.2.0 : General F.2.1 : Numerical Algorithms and Problems F.2.2 : Nonnumerical Algorithms and Problems F.2.3 : Tradeoffs between Complexity Measures F.2.m : Miscellaneous F.3 : LOGICS AND MEANINGS OF PROGRAMS F.3.0 : General F.3.1 : Specifying and Verifying and Reasoning about Programs F.3.2 : Semantic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F.3.3 : Studies of Program Constructs F.3.m : Miscellaneous F.4 : MATHEMATICAL LOGIC AND FORMAL LANGUAGES F.4.0 : General F.4.1 : Mathematical Logic F.4.2 : Grammars and Other Rewriting Systems F.4.3 : Formal Languages F.4.m : Miscellaneous F.m : MISCELLANEOUS G. : Mathematics of Computing G.0 : GENERAL G.1 : NUMERICAL ANALYSIS G.1.0 : General G.1.1 : Interpolation G.1.2 : Approximation G.1.3 : 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G.1.4 : Quadrature and Numerical Differentiation G.1.5 : Roots of Nonlinear Equations G.1.6 : Optimization G.1.7 :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G.1.8 :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G.1.9 : Integral Equations G.1.10 : Applications G.1.m : Miscellaneous G.2 : DISCRETE MATHEMATICS G.2.0 : General G.2.1 : Combinatorics G.2.2 : Graph Theory G.2.3 : Applications G.2.m : Miscellaneous G.3 :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G.4 : MATHEMATICAL SOFTWARE G.m : MISCELLANEOUS H. : Information Systems H.0 : GENERAL H.1 : MODELS AND PRINCIPLES H.1.0 : General H.1.1 :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heory H.1.2 : User/Machine Systems H.1.m : Miscellaneous H.2 : DATABASE MANAGEMENT H.2.0 : General H.2.1 : Logical Design H.2.2 : Physical Design H.2.3 : Languages H.2.4 : Systems H.2.5 :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H.2.6 : Database Machines H.2.7 : Database Administration H.2.8 : Database Applications H.2.m : Miscellaneous H.3 :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H.3.0 : General H.3.1 : Content Analysis and Indexing H.3.2 : Information Storage H.3.3 : 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H.3.4 : Systems and Software H.3.5 : Online Information Services H.3.6 : Library Automation H.3.7 : Digital Libraries H.3.m : Miscellaneous H.4 : INFORMATION SYSTEMS APPLICATIONS H.4.0 : General H.4.1 : Office Automation H.4.2 : Types of Systems H.4.3 :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H.4.m : Miscellaneous H.5 : INFORMATION INTERFACES AND PRESENTATION (e.g., HCI) H.5.0 : General H.5.1 :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ystems H.5.2 : User Interfaces H.5.3 : Group and Organization Interfaces H.5.4 : Hypertext/Hypermedia H.5.5 : Sound and Music Computing H.5.m : Miscellaneous H.m : MISCELLANEOUS I. : Computing Methodologies I.0 : GENERAL I.1 : SYMBOLIC AND ALGEBRAIC MANIPULATION I.1.0 : General I.1.1 : Expression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I.1.2 : Algorithms I.1.3 : Languages and Systems I.1.4 : Applications I.1.m : Miscellaneous I.2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2.0 : General I.2.1 : Applications and Expert Systems I.2.2 : Automatic Programming I.2.3 : Deduction and Theorem Proving I.2.4 :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Formalisms and Methods I.2.5 :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Software I.2.6 : Learning I.2.7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I.2.8 : Problem Solving, Control Methods, and Search I.2.9 : Robotics I.2.10 : Vision and Scene Understanding I.2.11 : 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2.m : Miscellaneous I.3 : COMPUTER GRAPHICS I.3.0 : General I.3.1 : Hardware Architecture I.3.2 : Graphics Systems I.3.3 : Picture/Image Generation I.3.4 : Graphics Utilities I.3.5 : Computational Geometry and Object Modeling I.3.6 : Methodology and Techniques I.3.7 : Three-Dimensional Graphics and Realism I.3.8 : Applications I.3.m : Miscellaneous I.4 :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I.4.0 : General I.4.1 : Digitization and Image Capture I.4.2 : Compression (Coding) I.4.3 : Enhancement I.4.4 : Restoration I.4.5 : Reconstruction I.4.6 : Segmentation I.4.7 : Feature Measurement I.4.8 : Scene Analysis I.4.9 : Applications I.4.10 : Image Representation I.4.m : Miscellaneous I.5 : PATTERN RECOGNITION I.5.0 : General I.5.1 : Models I.5.2 : Design Methodology I.5.3 : Clustering I.5.4 : Applications I.5.5 : Implementation I.5.m : Miscellaneous I.6 :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I.6.0 : General I.6.1 : Simulation Theory I.6.2 : Simulation Languages I.6.3 : Applications I.6.4 : Model Validation and Analysis I.6.5 : Model Development I.6.6 : Simulation Output Analysis I.6.7 : Simulation Support Systems I.6.8 : Types of Simulation I.6.m : Miscellaneous I.7 : DOCUMENT AND TEXT PROCESSING I.7.0 : General I.7.1 : Document and Text Editing I.7.2 : Document Preparation I.7.3 : Index Generation I.7.4 : Electronic Publishing I.7.5 : Document Capture I.7.m : Miscellaneous I.m : MISCELLANEOUS J. : Computer Applications J.0 : GENERAL J.1 : ADMINISTRATIVE DATA PROCESSING J.2 : PHYS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J.3 : LIFE AND MEDICAL SCIENCES J.4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J.5 : ARTS AND HUMANITIES J.6 :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J.7 : COMPUTERS IN OTHER SYSTEMS J.m : MISCELLANEOUS K. : Computing Milieux K.0 : GENERAL K.1 : THE COMPUTER INDUSTRY K.2 : HISTORY OF COMPUTING K.3 :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K.3.0 : General K.3.1 : Computer Uses in Education K.3.2 :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K.3.m : Miscellaneous K.4 : COMPUTERS AND SOCIETY K.4.0 : General K.4.1 : Public Policy Issues K.4.2 : Social Issues K.4.3 : Organizational Impacts K.4.4 : Electronic Commerce K.4.m : Miscellaneous K.5 : LEGAL ASPECTS OF COMPUTING K.5.0 : General K.5.1 : Hardware/Software Protection K.5.2 : Governmental Issues K.5.m : Miscellaneous K.6 : MANAGEMENT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K.6.0 : General K.6.1 : Project and People Management K.6.2 : Installation Management K.6.3 : Software Management K.6.4 : System Management K.6.5 :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K.6.m : Miscellaneous K.7 : THE COMPUTING PROFESSION K.7.0 : General K.7.1 : Occupations K.7.2 : Organizations K.7.3 : Testing, Certification, and Licensing K.7.4 : Professional Ethics K.7.m : Miscellaneous K.8 : PERSONAL COMPUTING K.8.0 : General K.8.1 : Application Packages K.8.2 : Hardware K.8.3 : Management/Maintenance K.8.m : Miscellaneous K.m : MISCELLANEOUS
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收费能提高学术质量、解决就业问题吗?
热度 2 lpy19862006 2013-2-10 17:44
教育部在大过年的时候发布一条通知:自2014年国家开始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费制度改革,有台湾选行政院长有异曲同工之妙(马政府大半夜的时候发布新闻公告,题名新一任的行政院长),总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网上有不少谈论研究生收费,不少赞成者认为: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学生学术质量与品质,淘汰一些不合格的研究生招生单位;提高就业率。 通过学费杠杆提高当前中国的学术质量,好像用一副感冒药来医治肥胖病!管理阶层有诸多提高科研风气的手段,诸如教授淘汰制、欧美等国的教授终身制、改善管理水平、教授治校等等。拿这个收学费提高科研水平,能起到多大作用?就生源问题问题而言,去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约180万,招生大概60万。用金钱是可以把一些寒门学子挡在门外,但这60万名额依旧不够用!大部分研究生招生单位,依旧不缺生源!穷人孩子不读,有些人依旧去读,人一点也不会少!解决就业问题无从谈起,试目以待,通过2014年的招生计划! 研究生毕业工作会好找吗?这个问题更是南辕北辙。研究生工作就业不好是结构性矛盾,也就是所学非所用。目前,诸如机械、石油等的工作就业率远远高于生物、医学等。国家缺少大批工程师,而培养出来的却没有用武之地,这个明显结构性矛盾靠减少研究生人数(假设可以成立)可以解燃眉之急,可不进行专业招生人数上的调整,还会再度爆发! 就业率不高更是社会的问题,倘若贵州的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北京白领一样,甘肃的学生村官能拿到上海科长的福利待遇,就业问题还会这么难以解决吗?基层收入低,信息不畅,向上发展受阻,福利待遇远远低于一流城市,却有广阔的就业岗位,如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在工资差距不减少的情况下,这个广阔的就业空间永远不会开启。用学费把农村子弟赶回家,岂能解决这个问题! 国家还没有正式表明要减少研究生培养经费,研究生学费改革对大多数研究生是否有利还无从得知,现在预测将来的趋势有点为时过早!
28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发论文和卖淫的相同点
热度 5 longfo 2013-1-30 10:23
1、供认玩味,挣得都是肉钱 2、不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只会引发社会问题 3、老百姓不去玩,只有富人和官人才去玩 4、都是一种欲望的释放 5、双方都乐在其中 6、比较容易出问题 7、不光女的做,男的也出来做,称为女妖 8、消磨人的意志 9、都是晚上干活 10、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卖淫都藏着噎着,科研都是几十个人玩的东西,老百姓不懂)
20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原创何其之难
热度 31 SY2012 2013-1-30 08:48
原创何其之难 科学网上很多老师经常感慨我们的科研多数情况是在跟踪,原创的东西很少。有时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原创的东西太少?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原创实在太难了。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什么是原创。所谓原创,我的理解就是原始创新。所谓原始,这里有个起点的意思,意味着是一个新的开端,不是过程中的模仿,甚至改进。所谓创新,这个不做过多解释,我的理解是革命性的改变。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从哲学上阐述这些术语,概念。不是哲学不好,而是太多的哲学思考容易让人失去具体目标。我们这里仅做一些感性的讨论。 我们常说我们现在原创的东西少,其实暗地里是有一个参照物的。这个参照物就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相对欧美,我们搞自然科学的历史还很短,短到我们的科研制度都还很不完善,成熟。不客气的话,还很幼稚,还处在成长阶段。别的不说,就说科学网上,一提 SCI ,一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话题,会立刻成为热门,立马会出现至少两派去激烈争论这些东西的正面,负面作用,去辩论基础与应用哪个更重要。而在欧美,甚至澳洲,这些似乎早就成了多少年来既定的规矩,这些欧美人可能更懂得辩证地看问题,也更明白这些规矩也并非完美,但没有人这么激烈地去质疑,因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游戏规则,关键是大家认真遵守。而我们争论的背后,当然不是说所有,应该很大成分上是从自身利益考量的。因为我们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不是圣人,也在学习,也在试错。说了这么多,不难看到,一个完善的,成熟的,大家认真遵守的科研制度是一个必要条件。试想一下,在一个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科研政策的导向下,科研人员如何能安下心来搞研究?任何所谓原创的东西,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产物。所以,有人说,一定条件下,形式决定内容,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那么什么是完善的科研制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对公平。美国,据我的了解,一个最大的科研制度上的优点是,牛人太多,这里有一个良性循环。牛人太多就意味着没有人能垄断科研资源,无论大牛,小牛,谁也不把谁放在眼里,这里客观上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相对公平就逼迫每个科研人员(不管多牛的人)拼命往前冲,其结果是造就了更多的“牛人”。当然,这种相对公平是有政策上的保障的。那么像我们的国家,没有美国这么多牛人的情况下,制定科研政策的公平性尤为重要。 那么有一个好的科研制度,或环境就一定有原创吗?也未必见得。在当前学科越分越细的情况下,大家其实都知道,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在世界上领跑的都是屈指可数的那几个组。学科的发展,其实都是这些“精英”的课题组在引领。绝大多数的其他课题组都是在“跟踪”,当然真正能做到高质量的跟踪也并不容易,同样需要很高的水平。那么,为什么有的课题组能成为所谓“精英”,而更多的泯然众人呢?我的观察是,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取决于我们常说的“学术带头人”。 我举个例子,在我的领域,法国有个组做多物理耦合很强,应该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数得着的。因为他们这个组跟我们这里合作比较多,我还是比较了解。他们强,强在哪呢?首先他们这个组里有两拨人马,每拨人马都要当打的知名教授领衔。一拨人专搞理论,计算;另一拨人自己研发试验设备专搞实验。这两拨人马的水平也是世界级的,关键是他们之间的合作可谓天衣无缝,唇齿相依。大家都知道,很多理论的发展,都是基于实验上的突破。而理论上的创新反过来又给实验科学家重要的灵感。可以想像,这两队人马在一个团队里这样的合作,做个不雅的比喻就是“流氓会武术,谁也档不住。”而反观我们国内,我知道的不少大学,很多教授其实是单打独斗。拿实验设备来说,这个教授买了一套,肯定不给另外的教授用,另外的教授只能另外再买一套。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怕别人超过自己。如此这般,经济上的损失倒是小事,最要命的是这样自私地斗来斗去的结果是,大家最后都成为井底之蛙。想引领世界潮流,那真的只能是一个梦。 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一个人穷其一辈子的努力,能做出多少成果?别的我不清楚,在我这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以华人名字命名的,或者说获得世界认可的原创成果,不是没有,但真得不多。所以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都是非常难得的。这需要一颗平常心,需要耐力,需要坚持,需要机遇,更重要的是智慧。中国人的聪明加勤奋,再有好的环境,做到引领世界潮流,应该是大势所趋,这需要时间去验证。
8673 次阅读|63 个评论
朱瑞峰代表着公民社会的良心!!!!...
热度 1 zhuhong 2013-1-29 22:31
http://t.qq.com/zhuruifengv 向朱瑞峰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3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老师最重要的产品是学生呢。还是科研成果。。?(共同探讨)
热度 4 xagn 2013-1-29 12:27
大学老师最重要的产品是学生呢。。。还是科研成果。。。?? 教授职称是因为教得好才评的职称呢。。。 还是科研好呢。。
1997 次阅读|4 个评论
无题
KillCancer 2013-1-29 10:42
删掉了几篇无聊的博文。以前总觉得科学网的博客有点不对味,原来是因为太杂太乱。
1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傻”博士的初恋-23-全同粒子(科普)
oaiwqiyao 2013-1-28 11:24
“傻”博士的初恋-23-全同粒子(科普) 精选 已有 108 次阅读 2013-1-28 09:43 | 个人分类: 故事+谜语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玻色 全同粒子 费米子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第二十三章﹕全同粒子(科普) 2001 年 11 月 3 日,星期六 “萨沙,我们该写数学科普书的最后一章了。你想好了写些什么内容吗?” 我问。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萨沙刚起床,洗完了澡,坐在计算机旁边发呆。 我见他不回答我的问题,又问了一遍。 “我……这不,也在想这件事吗。” 萨沙又说:“你看,这儿有一则新闻。 CLAY 数学研究所,去年曾经發佈一則消息:將提供百萬美元的獎金為七個現未解決的數學問題征求答案。” “真的吗?每个問題都一百萬美元吗?” “对。” “ CLAY 数学研究所在哪儿呀?” “那是美國麻省劍橋的一個非盈利教育基金會。你在 MIT 没听过吗?” “没有。” “每个問題都是很难解决的。比如这一个,是在計算機算法領域頗為著名的 P / NP 問題。” “这我知道。我們在第一章內提到過的‘推銷員周游世界’的問題,不就和这有关系吗?” “我记得在去年年底的《科学美国》上,为了配合 CLAY 数学研究所的百万大奖,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Ian Stewart 写了一篇文章,把 P/NP 问题与微软视窗系统中的一个小游戏联系起来。没准儿玩游戏也能得百万大奖哦!” “哪一个游戏呀?” “叫做 MINESWEEPER …” “啊,探雷游戏。我经常玩的那一个。” 誰不想成為百萬富翁呢?既然 CLAY 数学研究所以此问题征求百万大奖,当然说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困难的问题。不过,玩游戏倒不困难,还挺有趣的。于是,我便开始收集资料:从探雷游戏出发,再解释计算机的算法问题,再就是量子计算机,那是我不太懂的领域,可能得请教学物理的罗德了。 自从上次和罗德在一起吃中饭时谈到萨沙之后,我和他的谈话反倒自然了。因为现在我不需要回避他什么,而完全是作为一个知心朋友互相倾诉。人是需要听众的,特别是当你在感情问题上有困扰时。这些天,我们经常在一起畅所欲言,开诚布公。我对他谈到和萨沙的恋爱经过,萨沙的种种趣事。我们也谈到互相的家庭、小时候的事、同学、朋友等等。 2001 年 11 月 20 日, 于是,今天向罗德咨询量子计算机之事,我首先谈到计算机算法中的 NP 問題。 “什么是 NP 問题?”罗德虽然是软件工程师,但是学物理出身,并未修过很多计算机课,我便大概介绍了一下。 “哦,这量子计算机,和你的算法問題又有什么关系呢?” 罗德感到奇怪。 “算法問題的实质是计算速度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现在的这种经典类型的计算机永远处理不了 Non-P 問題,也就是那些计算量按指数增长的問題。而未来的,按照量子规律来运行的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处理 Non-P 問題。” “为什么呢?” “因为……因为,量子现象不是和经典现象完全不同吗?其实,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想,我们可以慢慢讨论。对这个问题,你这个学物理的,肯定会理解得比我更深刻。” 我记起了第一个提出量子计算机设想的人,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生前任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啊,费曼,那是一个智慧超凡的科学鬼才……”罗德很熟悉费曼的故事:“他不仅是著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开保险箱专家和邦戈鼓手。此外,他还曾经像一位真正的画家一样卖掉过自己的好几幅绘画作品。他研究生刚毕业,就参加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我还看过好几本与他的经历有关的通俗读物,很有意思。” 不过,罗德对费曼提出的量子计算了解不多。我告诉他, 1981 年五月,在 MIT 召开了连接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第一次会议,费曼在会上作了一个“ Simulating Physics With Computers ”的报告,从此揭开了研究发展量子计算机的新篇章。 说到 MIT , 罗德的兴趣来了,说是 MIT 有个物理教授 沃尔夫冈 · 克特 勒,几年前实现了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的那个,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哦!不久前, 好象是 10 月 9 日吧,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的, MIT 的 克特勒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分享 200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德说:“我不懂量子计算机,不过,我先给你讲讲与这三个人做的工作有关的玻色子及费米子,让你对量子的行为有点初步概念吧。” 下面便是罗德讲的有关‘全同粒子’概念。哈哈,还加上我这个物理门外汉,提出的几个愚蠢问题。 世界上有一模一样的东西吗?有,那就叫“全同粒子”! 所谓全同粒子就是质量、电荷、自旋等内在性质完全相同的粒子。在宏观世界中,可能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即使看起来一模一样,它们也是可以被区分的。因为根据经典力学,即使两个粒子全同,它们运动的轨道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追踪它们不同的轨道而区分它们。但是,在符合量子力学规律的微观世界里,粒子遵循测不准原理,没有固定的轨道,因而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来。量子力学中,有两种类型的全同粒子:玻色子和费米子。分别以玻色和费米两位物理学家而命名。它们分别服从玻色 - 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 - 狄拉克统计规律。 我插嘴了:“爱因斯坦是人人皆知的大师,费米和狄拉克也都在诺贝尔奖的榜上有名,可这个玻色是谁,没听过啊……” “玻色的确不是那么有名,印度人,属于第三世界的物理学家嘛,受很多条件所限,不过,由他而命名的玻色子在物理学界还是挺有名的。对玻色子统计规律的研究可能是玻色一生中唯一一项重要的成果……” 有趣的是,玻色是因为一个“錯誤”而发现玻色子的。 1921 年左右,在一次有关光电效应的讲课中,玻色犯了一个类似“掷两枚硬币,得到“正正”概率为三分之一”的那种错误。没想到这个错误却得出了与实验相符合的结论,也就是不可区分的全同粒子所遵循的一种统计规律…… 我不明白,什么叫“掷两枚硬币,‘正正’概率为三分之一”的那种错误呀?另外,两个粒子可区分或不可区分,会影响概率的计算吗?” “当然会影响啊。”罗德说。 你先看在现实生活中计算概率的情况。如果我们掷两枚硬币,因为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所有可能的实验结果就有四种情况: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如果我们假设每种情形发生的几率都一样,那么,得到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各是四分之一。 现在,想象我们的两枚硬币变成了量子硬币。也就是说,它们完全一模一样,而且不可区分。既然不可区分,‘正反’和‘反正’就是一样的,所以,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就只有“正正”“反反”“正反”三种情形。 这时,如果我们仍然假设三种可能性中每种情形发生的几率是一样的(尽管这好像不太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但不要忘记,我们考虑的是‘量子硬币’!),我们便会得出“每种情况的可能性,都是三分之一”的结论。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多个“一模一样、无法区分”的物体,与多个‘可以区分’的物体,所遵循的统计规律是不一样的。 玻色以此计算方法,得到了与光电效应实验相符的结果。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没错的错误”!便继续深入钻研下去, 1924 年写出一篇《普朗克定律与光量子假说》的论文。然而,当初没有杂志愿意发表这篇论文,认为玻色犯了统计学家们看来十分低级的错误。 后来,玻色突发奇想,直接将文章寄给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不料立刻得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玻色的“错误”之所以能得出正确结果,因为光子就正是一种不可区分的、后来被统称为‘玻色子’的东西。对此,爱因斯坦心中早有一些模糊的想法,如今玻色的计算正好与这些想法不谋而合。于是,爱氏便将这个概念,延伸应用到其它类似的粒子。这些‘类似粒子’之后被人称为‘玻色子’,这也才有了现在名为“玻色 - 爱因斯坦统计”,以及 2001 年三个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所证明的,超低温下实现的“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理论。 遗憾的是,玻色本人呢,却像一颗划过天空闪亮一时,又转瞬即逝的彗星一样,之后在科学上便没有什么大作为,最终也与诺贝尔奖无缘。 我似懂非懂:“啊,原来光子就是玻色子。不可区分的全同粒子算起概率来的确与经典统计方法不一样。那么,费米子又是些什么玩意儿呢?” 不同微观粒子的全同性有所不同,是来源于它们的自旋,及此自旋导致的不同对称性。玻色子是自旋为整数的粒子,比如光子的自旋为 1 。两个玻色子的波函数是交换对称的。也就是说,当两个玻色子的角色互相交换后,总的波函数不变。另一类称为费米子的粒子,自旋为半整数。例如,电子的自旋是二分之一。由两个费米子构成的系统的波函数,是交换反对称的。也就是说,当两个费米子的角色互相交换后,系统总的波函数只改变符号。(见下图中的右边二图) 我又不明白了:“费米子交换后波函数变号,不是好像可以区分两个费米子了吗?怎么它们也是全同粒子呢?” 不是那样的,罗德说,交换前和交换后的波函数,虽然相差了一个符号,但它们描述的仍然是同样的状态,因为两种情形下的几率波(波函数的平方)是一样的。所以,费米子也是一种不可区分的全同粒子。 罗德又说,多个费米子系统的波函数是反对称函数这点,使得它的统计规律与玻色子的又有所不同哦! “怎么不同法呢?” 我先打个比方吧。两个玻色子的互换波函数对称,就表明两个玻色子可以处于同样的状态下而和平共处;两个费米子的互换波函数反对称,就表明两个处于同样状态的费米子将互相残杀。或者说,玻色子是一群友好的朋友;费米子是互相排斥的一个个独立大侠。如果有一伙玻色子去住汽车旅馆,它们愿意大家共处一室,住一间大房间就够了;而如果一伙费米子去住汽车旅馆,便需要供给它们每人一间独立的小房间。 我突然有点开窍,想起了过去学元素周期表时听过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便问罗德:“那个泡利原理是不是与费米子的特性有关啊?” 对呀,罗德说,正是如此。所有费米子都遵循这一原理,包括电子。因而,原子中的任意两个电子不能处在相同的量子态上,而是在原子中分层排列(见上图左图)。在这个基础上,才得到了有划时代意义的元素周期律。 然后,再以刚才的两个硬币为例,说明费米子的统计规律有何特别之处?两个硬币现在变成了‘费米子硬币’。对两个费米子来说,因为它们决不愿意共住一间房间,也就是不可能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所以,四种可能情形中的‘正正’和‘反反’状态都不成立啦,只留下唯一的一个可能性:‘一正一反’。因此,对两个费米子系统,出现‘正反’的概率是 1 。 我还想急于知道与今年诺贝尔物理奖有关的“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是怎么回事,可罗德说那有点太专业了。不过,可以如此稍加理解…… 因为玻色子喜欢大家同居一室,大家都拼命挤到能量最低的状态。比如,光就是一种玻色子,因此,许多光子可以处于相同的能级,所以,我们才得到了激光这种超强度的光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就是原子在冷却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别物态…… 我脑袋中又闪出一个笨问题:“光子是玻色子,电子是费米子,原子是玻色子还是费米子啊?” 啊,刚才没说太清楚。原子是复合粒子,情况要复杂一点。对复合粒子来说,如果由奇数个费米子构成,则为费米子;由偶数个费米子构成,则为波色子。如为波色子的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降低温度到接近绝对零度,所有玻色子像是突然‘凝聚’在一起,那时会产生一些平常物质中观察不到的‘超流体’有趣性质,这就是“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通过对“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的深入研究,有可能实现‘原子激光’之类的前景诱人的新突破。 罗德最后总结说:“全同粒子的玻色子或费米子行为,也可以说是量子力学中最神秘的侧面之一!”  今天,给萨沙看了看我根据罗德的叙述写的‘奇妙的量子’一节。对量子现象的难以理解,萨沙似乎不以为然,还发表了几句哲学家式的论调。 他说:“怪非怪,常为怪;不怪有怪,怪有不怪。这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是奇怪的,不怪的东西才奇怪呢。” “什么话嘛!奇怪的人。” “对,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很古怪。” 我不想和他辩论。心想,真是个怪人!和古怪的量子现象一样古怪,一样难以理解,琢磨不透,我想起了不确定原理、不可区分的全同粒子……,我又觉得,不知道为什么,和这个人交往了这么久,好象仍然不是很了解他。特别是在他的中国公司搞出了点眉目之后,萨沙有些想法与过去不一样,而且很不合常理。满口、满脑袋只有‘公司’。 “和你的公司谈恋爱去吧!”有一次,我赌气地说。 “是呀,这恐怕马上就要成为事实啰!明年,我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得呆在北京。”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
个人分类: 如何达到自由学术王国|0 个评论
参加夏宜琤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会随记
热度 2 zhangxiaoliang 2013-1-16 20:21
参加夏宜琤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会随记
今日,夏宜琤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会在水生所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水生所研究生梁雪 摄) 夏宜琤(1936,3,22-2002 ,12 ,5 ),江西省星子县人,1952-195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环境生物学家、藻类学家、湖泊生态学家。 夏去世时,梁彦龄(大学同班同学、一起来中科院水生所工作)作挽联: 德智双馨难忘珞珈士林五秩传美誉 环藻皆善长叹水生事业一朝失奇才 夏骨灰葬于家乡星子,墓碑上镌刻此联。追思会上梁回忆:夏读中学时即有“小高尔基”之称,进入大学,因年龄最幼,个头亦小,又学生物,遂有“孢子”雅号,且带至水生所。 周易勇撰联: 江之西湖之东山之北海之中南且河之上下穷天理 辨其藻荣其草采其菊种其桃李犹伴其桑麻话人生 且附言:夏宜琤先生系江西星子县人,此地为陶渊明故里,名胜众多,如秀峰、白鹿洞书院和周敦颐的爱莲池等。作为著名的藻类学家、环境生物学家与湖泊生态学家,先生踏遍燕山、中南海和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且因关于三峡的出色工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学识渊博,儒雅幽默,才思敏捷,出口挥毫无不斐然成章,从中透出的学术思想与人生哲理均耐人寻味。其书法亦别具一格,硬笔尤佳,字体苍劲而洒脱,极富艺术感染力。长期在他的指导下工作,我受益良多。先生长眠于故乡已经十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特撰联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并借此自励,争取有所作为以告慰先贤矣。 夏初进水生所,即投著名藻类学家饶钦止(1900-1998)门下。1989年水生所为饶老九十华诞祝寿,辑有《饶钦止教授九十寿辰专集》,开篇有署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之《祝贺饶钦止教授九十寿诞》一文,实夏主笔。中有一段:“ 饶老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历尽沧桑,饱尝炎寒。他生性耿直,刚直不阿,从不趋炎附势,他是只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才从人际狭缝中艰难的走过来的科学巨匠,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倍受爱戴。 ”我当时在水生所办公室工作,蒙饶老赐《专集》一册,饶老告诉我,他很欣赏夏的这段文字。《专集》中另有夏所撰回忆师恩文章。 我在水生所办公室工作时,曾主编油印小报《文明新风》12年。小报 1984 年元月创刊,至 1988 年 4 月已出刊 100 期。第 100 期为纪念专刊,其中夏宜琤(时任水污染生物研究室主任)赐稿《 新风 百期颂》:《文明新风》庆百期,欣然命笔献小诗。每期必读从不漏,得益匪浅谢编辑。劝君莫嫌《新风》小,身旁大事样样齐。欲问领导何所示,请看《新风》大标题;欲闻处室新动向,字里行间找信息。改革之年压力大,竞争求生谈何易。不看大报防迷路,小报不看要吃亏。但愿《新风》办得好,百尺竿头再奋蹄。毛泽东百年诞辰之际,我为写《难忘的记忆》一文,曾请教夏,夏回忆了 1958 年 4 月 6 日毛泽东在武汉会见科技工作者的情景。 参见: 《夏宜琤 故乡行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b305e01010jrf.html   《科学家的自白(夏宜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b305e01011wwe.html  
个人分类: 科研院所史料|7793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然 Nature》杂志医学病例文献中的知识发现
xupeiyang 2013-1-16 07:33
钟南山:《自然》论文80%是没用的 “《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并不能代表一个医生的水平。”12月26日下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办的“院士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一家高级医院的医生,最大的本事是预防疾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411.shtm 《自然 Nature》杂志对医生真的没用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48163.html 《自然 Nature》杂志中的循证医学文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53574.html 《自然 Nature》杂志中有 病例报告文献120 篇,知识发现如下: 趋势分析 5篇 1.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脑"与"脑血管障碍" 趋势分析 2篇 2.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脑定位"与"磁共振成像" 趋势分析 2篇 3.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脑"与"磁共振成像" 趋势分析 1篇 4.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HLA抗原"与"同种移植" 趋势分析 1篇 5.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癫痫"与"恐惧" 趋势分析 1篇 6.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腺病毒科"与"遗传载体" 趋势分析 1篇 7.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肝细胞癌"与"肝肿瘤" 趋势分析 1篇 8.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DNA结合蛋白质类"与"转录因子" 趋势分析 1篇 9.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脑"与"癫痫" 趋势分析 1篇 10.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抗原T细胞受体"与"T淋巴细胞" 趋势分析 1篇 11.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肾肿瘤"与"Wilms瘤" 趋势分析 1篇 12.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白血病"与"T淋巴细胞" 趋势分析 1篇 13.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急性骨髓白血病"与"RNA, 信使" 趋势分析 1篇 14.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人类"与"痘苗病毒" 趋势分析 1篇 15.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脑"与"心理学消退" 趋势分析 1篇 16.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病毒抗体"与"T淋巴细胞" 趋势分析 1篇 17.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癫痫"与"发作" 趋势分析 1篇 18.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脑"与"磁共振波谱学" 趋势分析 1篇 19.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失语"与"认知障碍" 趋势分析 1篇 20.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细胞分化"与"巨噬细胞" 趋势分析 1篇 21.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精氨酸"与"肽碎片" 趋势分析 1篇 22.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载体蛋白质类"与"脂蛋白类" 趋势分析 1篇 23.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生物钟"与"昼夜节律" 趋势分析 1篇 24.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H5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与"唾液酸类" 趋势分析 1篇 25.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人类流感"与"唾液酸类" 趋势分析 1篇 26.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昼夜节律"与"觉醒状态" 趋势分析 1篇 27.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肝"与"肌" 趋势分析 1篇 28. 主题词中同时含有"帕金森病"与"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数据来源 http://www.yz365.com/Journal/Detail/86d32646-e77f-42ea-9770-53a65dcb9604
个人分类: 知识发现|3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 Nature》高产作者(发表论文>110篇 30人)
热度 2 xupeiyang 2013-1-15 14:27
《自然 Nature》高产作者(发表论文100篇 30人) 356篇 1. Brumfiel Geoff 329篇 2. Butler Declan 313篇 3. Cyranoski David 297篇 4. Butler D 295篇 5. Abbott Alison 277篇 6. Check Erika 275篇 7. Schiermeier Quirin 260篇 8. Abbott A 247篇 9. Dickson D 246篇 10. Dalton Rex 228篇 11. Wadman M 224篇 12. Smaglik Paul 206篇 13. Macilwain C 191篇 14. Giles Jim 177篇 15. Anderson C 176篇 16. Jayaraman K S 176篇 17. Swinbanks D 166篇 18. Wadman Meredith 156篇 19. Maddox J 150篇 20. Aldhous P 144篇 21. Dalton R 139篇 22. Marris Emma 138篇 23. Gershon D 134篇 24. Tollefson Jeff 130篇 25. Ledford Heidi 130篇 26. Newmark P 129篇 27. Hand Eric 119篇 28. Palca J 110篇 29. Beardsley T 110篇 30. Reichhardt Tony 数据来源 http://www.yz365.com/Archive/Search?q=jname%3A%22Nature%22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835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本遗传学家Kazuo Shinozaki (篠崎一雄) 的学术影响力
热度 1 xupeiyang 2013-1-6 10:42
Kazuo Shinozaki (篠崎一雄)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发文量 Publications: 435 被引量 Citations: 16545 G-指数 G-Index: 118 H-指数 H-Index: 69 研究领域 Interests: Plant Animal Science , Genetics Genealogy , Biochemistry 合作者 Collaborated with 1227 co-authors from 1991 to 2012 引用者 Cited by 26876 authors 个人主页 Homepage http://www.riken.go.jp/engn/r-world/research/lab/biomass/index.html SCI数据引证分析结果: 找到的结果数: 1628 被引频次总计: 51036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47614 施引文献: 29296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28544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31.35 h-index: 105 数据来源: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P26ePGImdc@3hNdDpJppage=1cr_pqid=21viewType=summary 合作者 Co-authors (1227) Kazuko Yamaguchi... 116 Motoaki Seki (関原明) 114 Nobuyasu Mizutani 39 Tetsuya Sakurai (櫻井鉄也) 36 Naoki Wakiya 34 论文发表期刊 Journals (102) PLANT J 57 PLANT MOL BIOL 21 PNAS 19 Plant Cell 17 PLANT CELL PHYSIOL 16 研究主题 Keywords (755) Abiotic Stress Cdna Cloning Cdna Library Drought Stress Enzyme Expression Profile Full Length Gene Expression Low Temperature Protein Kinase Stress Response Stress Tolerance Transcription Factor Transgenic Plant arabidopsis thaliana 数据来源: 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uthor/1307584/kazuo-shinozaki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77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女人要好好的经营自己
热度 5 malidan 2013-1-3 11:45
女人要好好的经营自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个情场如战场,职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的时代,做女人不是当年刘晓庆说的“做女人难了”,而是做女人要好好的活着真的很不容易。 因此,女人要想快乐的活着,就得好好经营自己。 一、经营一份好心情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往前走往前看,凡事看的开,放的下。不与人攀比,管别人开直升机还是宝马,他人做美国总统还是比尔。盖次与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我就是我,微笑悠然走我自己的路,开心的慢慢欣赏路上的各等风景。 二、经营好自己的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道理谁都懂,只是说说容易做到难吧了。 没有了健康,就算拥有再多的名利又如何? 没有了健康,连爱自己的资本也没有了,你又如何爱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你的爱人? 作息规律,每天八小时的充足睡眠,科学饮食,定时体检与做适合自己的运动就很有必要了。 三、经营好一份足以让自己经济独立的工作 女人千万不要上“你不工作,我可以养你的”美好当。明天的事上帝也不知道。一个女人是不能与社会脱节的,不然有一天,你的“金饭碗”有危机了或破了,你后悔也没有用。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人才谈的上可爱,个性,气质。一个长期与社会脱节的女人的谈吐举止,可想而知。 四、懂得美好的经营自己的感情 经营感情,并不是说刻意去维系一份感情,不管是友情或是爱情,都是自然而然的,真挚的,纯净的,否则就没有维系的必要了。 女人不管在那个年龄段都必须有三二个闺蜜,可以无话不谈的那种,你失意时她可以静静听你倾诉,帮你排解困扰,你成功了可以与她忙乎所以的分享快乐。 女人最大的成功与幸福莫过于有一份自己的真挚爱情,一生一世不变质的爱情。相爱容易相守难。这就要靠女人的智慧,好好把握与经营了。女人智慧最高境界就是如“水”般柔弱、坚硬、包容,遇直则直,遇弯则圆,遇平则平,遇峻则跑,遇险则跳。 五、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 不管你是伟人还是平凡的女性,都要好好的经营自己的小日子。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更何况谁会很在意别人的生活。所以感觉如何过快乐轻松就如何过,不必理会不必关心别人会如何看如何说。不想叠被子不喜欢叠被子,起床就一脚踢过另一边得了。 一手白菜,一手玫瑰。鱼与熊掌都要捉住。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懂得方方面面经营自己的女人永远是美丽、动人、幸福的可人儿。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8024 次阅读|14 个评论
Irving L. Weissman 的科学贡献与学术影响力
xupeiyang 2012-12-21 16:14
IrvingWeissman Academic Appointments Professor, Pathology - Stem Cell Institute Member, Bio-X Member, Stanford Cancer Institute Professor, Developmental Biology Professor (By courtesy), Biolog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http://med.stanford.edu/profiles/Irving_Weissman/ Irving L. Weissman Stanfor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573 | Citations: 28731 | G-Index: 159 | H-Index: 79 Interests: Immunology , Cell Biology , Genetics Genealogy Collaborated with 1401 co-authors from 1958 to 2012; Cited by 59494 authors Homepage | Bing Co-authors (1401) Koichi Akashi 29 Amy J. Wagers 28 Derrick J. Rossi 22 Holger Karsunky 19 Eugene C. Butcher 18 Journals (137) PNAS 71 Nature 46 Science 22 Cell 18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15 Keywords (643) B Cell Blood Cells Bone Marrow Cells Bone Marrow Cancer Stem Cell Cell Surface Embryonic Stem Cell Genetics Glycoprote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Lymph Node Monoclonal Antibody Progenitor Cell Stem Cell Transgenic Mice Publication Topics Antibodies, Monoclonal Antigens, Surface B-Lymphocytes Base Sequence Bone Marrow Bone Marrow Cell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Division Cell Lineage Cell Separation Cells, Cultured Flow Cytometry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Hematopoiesi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Lymphocytes Mice, Inbred BALB C Mice, Inbred C57BL Mice, Transgenic Molecular Sequence Data Signal Transduction Spleen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tem Cells T-Lymphocytes Thymus Gland Time Factors Urochordata 详细信息见 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uthor/2585806/i Academic Authors Irving L. Weissman Journals (137) PNA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ublications: 158,996 | Citation Count: 4,077,128 | Year Range: 1915-2012 71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Nature Publications: 480,619 | Citation Count: 4,660,220 | Year Range: 1869-2012 46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Science Publications: 290,037 | Citation Count: 3,926,665 | Year Range: 1880-2012 22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Cell Publications: 16,415 | Citation Count: 1,514,131 | Year Range: 1973-2012 18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 Biology of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Publications: 6,005 | Citation Count: 20,646 | Year Range: 1997-2011 15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J EXP MED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Publications: 21,872 | Citation Count: 774,900 | Year Range: 1896-2011 12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Transplantation Publications: 35,177 | Citation Count: 253,572 | Year Range: 1958-2012 12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Immunity Publications: 3,020 | Citation Count: 201,131 | Year Range: 1994-2012 12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Stem Cells Publications: 3,489 | Citation Count: 56,809 | Year Range: 1983-2011 11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Cell Stem Cell Publications: 877 | Citation Count: 11,744 | Year Range: 2007-2011 9 publication(s) in this journal 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Detail?entitytype=2searchtype=4id=2585806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7616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同花顺”理论
热度 27 何裕民 2012-11-12 10:50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同花顺”理论
时间 10 月 20 日 地点:南京 10 月 20 日南京,何教授参加第三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我讲的题目是《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同花顺”理论》。说这儿我先讲几张照片,照片里的三个人特别有意思。第一个人叫老布,是个比较成功的企业家, 2008 年被确诊为晚期膀胱癌。他称自己是达人,怎么回事呢?自拿到诊断书开始,他就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他一生喝了四万瓶啤酒,四万杯咖啡,三千六百五十份洋餐,然后日夜颠倒……最后五十岁不到就得到了“报应”,得了膀胱癌,必须开刀。但是他没开、不想开,他认为开了就被阉了,于是一个人跑到北京一个山脚下,然后 返璞归 真,开始种地,抛弃原来的生活方式, 就用点中药 。四五年过去了,现在活的很好。他换了一种方式,就根治了肿瘤,变成了奇迹,而当时医生告诉他:“你过不了 2009 年……” 第二个女孩,大家都知道,去年今年都炒得很火,于娟,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妙龄女性,复旦大学的年轻教师,博士、双学位硕士, 29 岁被确诊为乳腺癌,去年去世了,在她用生命写的回忆录——《此生未完成》里,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她为什么会生癌?因为她体质特别好,爸爸又是高级厨师,所以她什么都吃,骨头疼了还能一口气吃八个大闸蟹……然后日夜颠倒,工作完了以后晚上还去蹦迪。她可以平时不看书,考试了连续几宿不睡觉,结果报应她的是晚期乳腺癌。 第三位也是达人,这是我的病人,也是我的朋友,叫张冀,山东临沂人, 37 岁而已。他投资养猪,结果失败了,彻底完了。他就特郁闷,天天喝闷酒吃肉,不出门,脾气暴躁,最后报应他的是晚期肠癌。他老婆当时强烈要求医生开刀,其实当时不能开刀,勉强开了刀以后把膀胱、直肠都拿掉了,但开了不到两个月又复发了,整个肚子很硬,实在疼得厉害,这个人也不想化疗、也没化疗,想着去买老鼠药自杀了,没想到上帝帮他了,最后没有买老鼠药,没有把他杀死,结果他老婆说你要活也要活到自然死啊,还有 60 天活过去吧!实在疼得厉害他就撞墙、摔东西,然后老婆告诉他你得找点事情干干,让他做微刻,一根头发丝可以刻两行字,就让他为了避免疼痛。张翼的文化底蕴还是可以的,妻子给他买了寿山石,他先是为了止疼刻了《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刻完以后六十多天过去了,没死……当时刻《滕王阁序》的时候整整 28 天不下楼,疼醒了就刻,刻累了就睡。然后他宣布要刻《红楼梦》,《红楼梦》刻完已经过了三百多天,到现在 13 年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中央电视台 10 套《科技之光》让他去做节目,我作为嘉宾对他的事迹进行点评。当时在想可能吗?就把原始资料调出来,把他整个历史仔细回顾了一下,的的确确这么回事。他也回顾啊,“我当时不注意吃啊、脾气暴躁啊、酗酒啊!”像这类情况,可以罗列出一大堆!老祖宗早就说了:“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像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夭折。 我临床搞肿瘤,看了三万多例患者的病案,从最高领导,一直到普通百姓,我觉得这个现象太普遍了,很多人是拿到诊断以后开始后悔了。那么我还要讲出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引出我今天的主题,我今天的主题是“同花顺理论”,我有个病人是搞汽车配件的, 1998 年的时候他的企业已经不错了。当年年底他要到北京去谈个生意,已经约好了,但是非常遗憾那天有点下雨,赶到机场去坐飞机的路上,他的专车和别人撞了,于是下来和别人论理,因为有事在身很快就赶到机场后飞走,当时他就感到很不舒服,因为淋雨了嘛。第二天早晨头班飞机赶到北京,但是非常遗憾,到了北京欧美的谈判代表已经走了不和他谈了,你不守时啊!然后他很郁闷,回机场的时候发现自己很不舒服,助手一看发烧了,然后就重新回北京城里去治疗了,治疗一看,确诊为胆囊癌,他原来有胆囊炎,但是一直没有征兆,然后他就在北京住了整整半个月,特郁闷,订单丢了,生了一场大病,人也瘦了,回到上海以后一看企业都不行了,因为半个月没去了企业出了不少问题,等他把企业调整好,又重新恢复活力了,三个月以后出现黄疸,一查胆管癌了,我很早就提醒他叫他把胆囊看看好,他一直没当回事。后来我分析了这个个案,非常明确,其实他是叠加效应,如果他这场雨不淋,如果他这场飞机能赶上,订单不丢,如果没有重感冒,也许他今天还不会生病。 请大家注意,我们过去很多观念,要颠覆。我前面讲了这些案例,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很多病,非天降之,很多病,人自为之,今天的慢性病主要是人自为之。第二,它不是单一因素,它是多因素的叠加。那么讲到这儿,我们要统计一下,当今多数慢性病,从癌症到冠心病到高血压、糖尿病,可以说临床 80% 以上的病包括过敏性疾病都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今天许多临床疾病的起因当中,百分之七八十可以归为生活方式不当,所以世界卫生组织非常明确地提出,发展中国家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控制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慢性病。去年十一月份在莫斯科,陈冯富珍特别强调:“中国如果注意改善膳食结构,一个环节可以降低中国的百分之四十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家注意 40% 是个什么概念,中国每年死于癌症病例大概 250 万到 260 万, 40% 就是 100 万。重要吗?非常重要,而这只是一个环节。刚才马教授谈了《黄帝内经》,我也觉得我们要谈一谈,《黄帝内经》谈了外感理论,内伤理论,其实内伤理论是非常深刻的,尽管是两千年前得东西。它把病因分为:病生于内、病生于外、病生于阴、病生于阳,病生于阴者饮食起居,阴阳喜怒……然后这些都涉及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它归纳了四个方面,饮食是最大环节,生活方式起居是第二环节,第三个是阴阳,可以理解为性生活,第四个,情绪,心理,然后它又把机理说的非常明确:病生于内,日积月累,先伤脏腑,然后再表现出来,症状和伤损程度不一定匹配。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和我们卫生部公布了我们中国人的健康调查,所以去年《柳叶刀》发了一组文章,说中国不赶快处理慢性病的话,不过多少年,就会明显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将吞噬掉三分之一的新增加财富,甚至于关乎国家安危……国家靠人,人是要创造财富的。然后它提到今天整个世界的医疗模式都有问题,今天的世界医疗模式是针对急性病的,抢救的……其实这个观点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就提出来了,那么过去医疗模式只是针对危重病人而不是针对慢性病人的,《柳叶刀》进一步强调:如果中国人利用他深厚的技术,在这方面做些前瞻性的工作,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模式。目前我们的问题是存在的,而防范是单一的,包括我们大家朗朗上口的什么“管好嘴,迈开腿”,够不够?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安顿好心,优化你的起居生活方式。当然这些还不够,我看到太多的病人,第一句话就说:“何医生,我也很注重锻炼啊,吃也很注意?我怎么会生癌啊?”我告诉他:“你性格不好,太较真了,什么都追求完美……”所以我们今天传播七个重要环节,包括安顿好心,包括调整生活方式。 我们今天的治疗很简单,就是“征服”。就是冠心病装个支架,肿瘤不是割掉,就是化疗,我们是“三光”政策,行吗?不解决问题,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要看清现状,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对生命的看重、对生命的渴望、对长寿的渴望增加了;第二个方面,不能还运用过去的思维,需要新的思维。这个新的思维包括很多方面,我觉得我们今天要把理论提上去,首先需要复杂性思考,以前我们对健康的问题都是“维生素什么缺乏导致什么病,你感染什么细菌导致什么病”,把这个单一因素搞清楚问题就 OK ,行吗?今天对于我们这些从冠心病到肿瘤到糖尿病,这种单一模式已经错了,所以首先需要复杂性思考。有很多新观点值得我们重视,就比如说要“混搭”,今天现场有各种人士,有中医、有西医、有营养界人士、也有宗教界人士、也有企业界人士,那就是混搭。混搭在一起可能创造什么?新的思维、新的模式啊!我们的研究也是这样,我们今天的医学研究,就完全还原学方法,其实我非常主张要用博物学方法,很多病人像刚才我说的老冯,我就认为它是一个诱发因素加速了癌变过程。他原来是胆囊炎,是慢性炎症,部分细胞就已经癌变了。原来就是部分细胞癌变和机体本身处于一种相安无事的状态,因为一连串的打击使这个过程加快了,那就从博物学方法可以揭示,包括宏大叙事,包括描述性的。 我们总提生活方式致病,我要强调一个观点,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典型的沙堆效应。所谓沙堆效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个叫巴克的系统学家提出了“自组织临界”理论。我说得简单一点,我们身边的大部分现象都不能用传统的物理学定律来解释,物理学定律就是因果论,简单的、线性的,我们身边大部分都不能用它来解释,包括失明现象。复杂系统会出现突然巨变,因为系统中一部分会影响其他部分,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大家知道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蝴蝶效应”,其实讲的都是这个道理,生活方式致病就是复杂系统非常典型的表现。物理学解释的是比较简单的,物理学解释今天很多现象其实已经受到限制了,像小孩子玩沙堆,堆到一定程度再加沙堆,结构就会紊乱了,再加最后一粒沙,可能它的结构就会崩溃。其实生活方式致病就是这么个特点。首先是多种因素叠加,你光光喜欢吃肉不一定会生慢性病,蒙古人吃肉比我们大多数人吃得多,但蒙古人慢性病发病率不高,所以还是其他叠加效应。这个叠加效应不是简单的,这个叠加效应表现在沙堆到一定程度突然倒塌了,当然根基早已经埋下。像刚才我说的那个童先生,我认为他表现为典型的沙堆效应,我又把它成为“同花顺”,大家打牌的就知道“同花顺最大”。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健康因素,也有不健康因素,基因不可能完全正常,所以基因很可能就是张“黑桃”;饮食上我们吃五谷的,在今天这个环境当中肯定有很多毒素在你体内积累了……这样第二、第三张牌凑齐了。但是要凑够五张牌才生癌,所以回过头来看后两张牌,刚才有个南京中医大的硕士跟我谈“能不能防”。防癌,包括防其他慢性病,就要从“同花顺”理论做起,其他基本因素每个人都具备,大家都生活在这个环境下。讲到这我想讲一个观点,其实癌细胞是走走停停,在座各位包括我,体内癌变细胞已经有了,但是它处于休眠状态,还是处于快速增生状态,就看你本身的态度,看你怎么生活。它走走停停,有时甚至会倒回去,像前面举例的老布、老张就倒回去了。很多慢性病通过自我调整也可以控制得很好,包括高血压。因此,生活方式致病是同花顺,我们解决生活方式导致的病,也需要同花顺。 根据我提出的这个观点,或者我用了一个新名词“同花顺”理论,其实就是沙堆理论,提出几点,第一,生活方式致病是多环节叠加,我们要注意叠加效应,我们谈管好嘴、迈开腿,但还缺一点,优化生活方式的问题。第二,最关键的要预防关键点、临界点,我刚说的老冯他就是突然事件三五个月后导致癌变发生,很多病人都有这个特点。第三,千万不要凑上最后一张牌。第四,防范各种生活方式病,治疗各种生活方式病也需要用“同花顺”来压制“同花顺”。我们现在压宝压在一个方面,压在新药或者压在中药上都是有问题的,我临床治疗胰腺癌,很多效果都相当不错,我们就强调多治疗方针。首先要有正确认识,其次要有正确医疗对策,要(有)合理的药物,心理要调整,饮食要跟上,体能锻炼要加强,还要有个社会支持……只有综合了,才能疗效很好,冠心病、高血压也同样。 那么,我重点谈最后一张牌怎么凑上去。第一,及时改变生活方式,这个大家都知道,戒烟戒酒越早越好;然后,改善膳食结构从这一刻开始起;还要强调起居有常,从今天开始做起,很多人常说,“这包烟抽完再说”,那完了,因为抽完一包还有第二包,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第二,凑齐健康的“同花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防范系统崩溃,要从多个环节做起,很多人说我生活规规矩矩怎么会生这种病?我明确告诉大家,缺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很可能就是同花顺。第三点我要特别强调,要留意自身的蛛丝马迹,我接触了很多病人,我就觉得其实是有征兆的,出问题之前身体是会发信号的,就像最后一粒沙子没放上去之前其实已经松动了。我们现在传播的癌症十大征兆其实已经是很晚期的,已经出现转移的了,有一些蛛丝马迹要及早注意,比如说最近感觉很累,比如最近觉得脚酸以前没有,比如说莫名其妙出虚汗,比如脚容易崴……这个都是征兆,这个时候你赶快放下,注意休息,也许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还有一点,我说我们对健康的重要性都有认识,但是多多少少都存在侥幸心理,这个侥幸心理表现在再喝一杯酒,再抽一支烟……我有个病人是肝癌,活了九年最后走了,他前五年很认真,第七年买了房子,我特意叮嘱他千万别去管装修,说归说他还是去管了,结果房子没装完他指标上去了。他吓了一跳后说,“何教授我听你的”。到了第八年半他儿子要结婚,我跟他说“你什么都不要管”,可他还是从头张罗到尾,孩子结婚后不久,他人走了。所以千万要注意,最后一张牌很可能是小概率的小事件,但不等于是后果也很简单,也许后果就是灾难性的。那么,我还要强调,怎么别把最后一张牌凑上去,其实就我临床观察,最后一张牌的诱发事件往往有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急性事件,比如前几天北京地铁有个女孩骂了一个老头,老头就摔倒了,没多久人走了,那是急性发作,包括肿瘤也有这种情况,但比较少。我有很多病人是央企老总,生了胰腺癌,追问下去,原来忙起来什么事都一肩挑、几天不睡觉,等事情办完了,太晚了,已经生病了。因此极度疲劳对养生者是不聪明的,而情绪暴发,饮食过于丰盛同样如此,特别是对胰腺癌、胆囊癌和肝癌患者而言。大家都知道沈殿霞,她就是吃了大闸蟹走了,我手上这种病人很多,教训太多了。第二类型就是慢性加速度阶段,对于慢性应激我们要特别重视,告诉大家前年国外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研究结果,研究了 4000 多例同一民族的妇女,年轻时都有过挫折,然后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研究结果发现她们的端粒酶比常人要少。端粒酶和寿命有关,就是说这些人不生病,寿命也要比别人短。讲到这,我要讲一个简单的研究现象,上海崇明岛又被叫做长寿岛,岛上有 100 多位老人过百岁了。人们做过调查,百岁老人里 60% 是过一天算一天的 B 型行为;不到 30% 是 A 型行为, A 型行为好斗但是过了就算了。总之没有一例是特纠结的,也没有常期处于慢性纠结状态,所以慢性应激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最后我用几句话来结束我的这次谈话,第一,呼吁中西医学界生活方式研究者,包括健康研究者,中药研究者,都要多多加强宣传,今天的中国特别需要解决慢性病问题。第二,要强调预防性教育,我们马上要召开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年会,这次年会我们提出的观点就是国外提出的新观点,叫治疗性教育,今天我们给慢性病患者的不是药物,药物是一方面,要治疗性教育,这个包括观念的改变。然后要强调尊重生命,珍惜健康,尽可能避免悲剧发生,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千万别把最后一张牌凑上去。最后一张牌凑上去,也许当时不觉得,也许后果更严重。这就是我要讲的“同花顺”理论,谢谢各位。
个人分类: 学术与演讲|2797 次阅读|27 个评论
人性的秘密
热度 3 yurongming 2012-11-9 00:06
传记创作是当今时代的大热门,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从古至今,两千年来,鲜见能与《史记》创作相比肩的作品。一般研究者认为,传记文学创作在古代不发达,自传作品几乎空白就是一个明证。但为什么现在传记创作这么“发达”,依然极少名篇佳作呢?带着这个疑问,俺想简单梳理一下传记创作从古代向近代变迁的轨迹。 现代传记文学的兴起以斯特拉奇和伍尔芙首倡的“新传记”为标志,由此,西方现代传记从注重传记的历史性,转向追寻和探索“人性的秘密”,并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而在中国,五四以后把“新传记”思想继承过来,再一次体现了中国学术从《易经》以来大而化之、不深究细探的毛病——传记创作由探求“人性的秘密”变成了简单的展示传主的个性。那么,揭示个性真的就等于展示人性吗?或者说展示了传主的个性就真的揭开了“人性的秘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还是首先来回顾中国传记的经典《史记》。《史记.项羽本纪》是作品的经典成就之一,我们来看项羽的个性,他威猛绝伦、勇敢刚毅,但另一面,鸿门宴放过刘邦体现了他的短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而夜行”体现了他的虚荣和胸无大志;不能听取亚父的劝告体现了他的刚愎自用 ;杀秦子婴及坑杀二十万降将体现了他的残暴。这样的一个人物,在现实中基本上是令我们不能容忍的,可是,他的失败却深深打动了读者,让我们为之深惋和同情,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就在于隐藏在鲜明个性背后的“人性的秘密”。 让我们且来回顾那“成就”项羽的经典一役,当时,于四面楚歌声中,项羽眼看大势已去,愤懑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那一刻,我们无比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日暮途穷之日,却连身边最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那种绝望和伤心。“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人性!揭开英雄的面具,我们看到的是深藏于坚硬外壳之下柔软的内心,而他的绝望地呼喊,彰显了“命运”的冷酷无情。他自身的能力越强,这种悲剧性的意味就越为浓烈。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不是为他而伤心,而是为人类固有的命运,为人类总免不了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而伤心。正是通过项羽的呼喊,揭开了人类“命运”那最黑暗的一角,我们隐隐看到玩弄万物如无物的“上帝”那嘲弄的表情。 人性,不过就是善与恶永恒的争斗,愿望与“命运”永恒的抗争 。善与恶本来就同为一体,所以才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才有解释不了的永恒的人性之谜。才有尼采“人类,你的恶也还太渺小”的慨叹。是的,是他第一个发现人类越来越走向侏儒,因为人类的善与恶都太渺小,远远不能丈量真正的人性至善的底蕴。 对“人性秘密”的寻找,还意味着在这重重的抗争之后,看有没有找到一种和谐的可能,能否与“命运”取得和解,达成一致。刘邦取得成功了,但是他远远不如项羽打动我们的心,只是作为一个反面的典型。从历史的角度,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所以历来的帝王将相无数,却没有几个真正留在后人的心里,而人性,只有人性,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获得真正的永恒。读懂项羽的伤心,懂得“华亭鹤唳”的真意,也许我们的传记创作才不会淹没在那一系列空洞的个性、琐事之中,产生传之百世的经典作品。
个人分类: 其他|5511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技情报工作应向科技档案积累工作转移
热度 1 syeechina 2012-11-4 18:55
国内科技研究就像熊猫掰玉米,没有积累,前人和傍人的科研工作重复工作。 或掌握在个人手中,或掌握在企业中,或本大学教师个人。 当然,与机制完善有关。 建言,科技情报单位可以在科研技术资料上,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以单位组织加以保证。
4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别了,垃圾基因:ENCODE项目公布首期结果
热度 2 sunon77 2012-10-5 00:21
别了,垃圾基因:ENCODE项目公布首期结果
这段时间生物学界的大事莫过于人类基因组的ENCODE项目。其重要性相当于物理学界的发现Higgs boson。今年九月五日,ENCODE项目公布首期结果,在Nature杂志上集团发表六篇论文。人类基因组仅仅只是测序,不搞清楚其生物功能,DNA序列只是废物一捆。ENCODE项目的首要目标就是搞清楚DNA序列的生物功能。其重要发现在于: 以前认为DNA序列中大部分是垃圾基因(junk DNA)。现在发现超过75%的DNA序列在细胞中被翻译并表达,所谓的垃圾基因并不是“垃圾”。 系统生物学界等了多年的高质量人类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终于慢慢有了雏形。
个人分类: SystemsBiology-系统生物学|7418 次阅读|5 个评论
起点
hagmhsn 2012-8-24 14:45
新的环境里的生活总是有些纷繁复杂。 刚刚开始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作,所有的事情都是很新鲜或者是很新奇的,譬如说,人们已经习惯称我为“胡老师”,呵呵。这些日子里,慢慢地把那些纷乱的人事手续逐一解决了,当然,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就够我跑一个下午的。启动资金也终于到位了,我想是时候做点有意义的东西了:) 做学问,最重要的还是看文献,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科研领域里,稍稍懈怠一下就会被同行们拉下很多。不断地阅读文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方能走在科研领域的前沿。客观地说,华东理工大学的硬件条件还可以,尤其让我高兴的是网络速度也还挺不错,几家比较著名的出版商的e-journal都是一点就开,呵呵,我喜欢!据说,这是因为放假了,教育网不那么拥挤的原因。看来,假期里才是看文献的黄金季节呀。 阅读了大半天文献,头脑有些沉沉的,想起这里也空白了很长时间,及时上来灌点水,嘿嘿。 回想起一年来的情景,真真又感慨一番,沧海桑田原是如此!记不清一年前的今天我是在做什么,想来多半是默默地候在UNC化学系五楼的一个实验室里,或是做实验,或是看文献,更有可能的是发呆。记得那段时间老是发呆,不清楚自己下一步怎么走,不清楚从哪里开始走。 经历了这些年,我终于明白,所有过去的事,不论酸甜苦辣,合起来后就是今天的起点! 写于2007年2月6日
3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农科院-CIMMYT玉米分子育种实验室
热度 2 bioysy 2012-6-26 15:00
玉米分子育种实验室的官方网站终于开通了,网址为: http://www.ccmaize.org 欢迎各位朋友访问. 这个网址里有个ccmaize,刚特意看了下,看英文就明白了CIMMYT-CAAS Joi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这两个c分别是CIMMYT和CAAS了.实验室的头是我的好朋友徐云碧老师. 呵呵,说起来我们还是网友,在他回国前我们用电子邮件联系,而结识的开端是一篇文献:就是这篇了 Xu 2003,Develop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Breeding Hybrid Rice(2003).那是我的一个疯狂找全文的时代,看到好的标题没有全文心里就不塌实,所以直接找作者索要,还好作者是徐云碧.得到文章以后我把全文贴在了网上,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没想到,有一天他需要那篇文章,通过搜索引擎把我的博客给搜出来了,还主动和我联系.然后,我们就一直保持这邮件联系. 这是让我感兴趣的另一篇文章. Yunbi Xu and Jonathan H. Crouch. 2008.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plant breeding: from publications to practice. Crop Science 48:391-407. 这篇文章,个人认为是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我也是被标题吸引过去的.这篇文章的核心是关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怎样从文献走向实践.只有真正应用于实践所谓的分子育种才能从"忽悠"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做分子育种的也会觉得更有兴趣和前途.这篇文章以后他还发了多篇和这篇文章精神吻合的文章,包括基于种子的DNA提取方法,SNP检测方法,LD LA结合的QTL发掘方法,还有最新的第2代玉米单倍型图等.具体的可以到网站上看,我也许会选择性的介绍一些. 呵呵,写了这么多好象也还没进入主题,但我只能这样写了,要全面了解实验室的情况最好自己去访问主页( http://www.ccmaize.org ),甚至联系他本人.这样一个人坐镇中国农科院有点让人期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真正时代就要到来了,但愿早日到来. 看到我的博客然后去访问网站以及拜访徐老师的,麻烦告诉我声,我看能不能去争取点广告费,呵呵.当然这是笑话,好的东西做赔本买卖我也会干的.
76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Meta key in Atomeye
chnfirst 2012-6-1 16:15
http://li.mit.edu/Archive/Graphics/A/#making_movie What is the Meta key? Some environments forbid the use of Meta or Alt key. In those cases, having CapsLock at "on" works as if the Meta key is pressed
个人分类: LAMMPS|0 个评论
味蕾的小幸福
wanghongli531 2012-5-24 22:18
吃,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和赖以生存的根基,离开了食物,我们也就失去了活着的能力和意义。每个时代、每个地域的人,都享受着大自然赠与的美味,并运用智慧将这些美好延续地更加绵长久远,更加令人痴醉。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相当成功的纪录片,以跨越式的拼接手法,轻松的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在吃这一种基本的生存本能上的千变万化和绚烂多姿,令每个人都深谙其美味,盼望着享受那一份份自然的美好和淳朴。每一个食客的味蕾都弥散着满满的小幸福,因为我们吃在嘴里的食物将自然的味道和历史的底蕴传递的淋漓尽致,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喜悦和满足。每一种食材用其充满梦幻的味道,吸引着每一个食客的胃,牵引着每一寸味蕾的思绪。 中国,历来以地大物博自称,且不说这有无夸大的意味,单看国人餐桌上的食物就可见一斑了。这些食物,在满足身体需要的同时,也蕴含着人类智慧,保藏了自然的香味,刺激着每一个人的味蕾,满足这不同需求者的味觉和心绪。中国人都爱着一种叫做“妈妈菜”的食物,这就是国人的思乡思母情节,再远的距离也挡不住味蕾对妈妈的思念,也浇不灭那浓浓的妈妈味道。每一个孩子的味蕾都是幸福的,那是被妈妈的爱所喂养的温暖。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毗邻太平洋,复杂的地形条件和气候环境,造就了这片沃土,人们在自然的怀抱里采集、捡拾、挖掘、捕捞…获得大自然的馈赠,在这片神奇的国度里无限的繁衍着。每一个美食的背后,都蕴藏着人与自然的故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儿,都饱含着自然对人的厚爱和包容。那蕴藏在深山里的松茸,汲取着大地的精华,在无污染的环境下蓬勃的生长着,不过自然也通过其短暂的生长时间和生长环境限制着人类对它的无止境获取。冬笋,是自然馈赠给人的礼物,纯净美好,味道淡雅好似文人的情操,竹节的傲骨也深深的渗入了这自然的美味中,每一寸的生长都刺激着味蕾的满足感,都饱含了自然的博大。海洋,是一个神奇的国度,那里弥漫着咸涩的苦楚,却也赠与了鲜美的鱼儿。国人的餐桌上,来自自然的食材被加工成了各色的菜肴,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最应该感谢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而大自然则以它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回报和奖赏。 人生存的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补给。主食,是每家每户的餐桌上不可缺失的主角。南北方巨大的气候差异和种植历史,造就了南米北面的不同吃法。北方气候干燥,小麦和各种杂粮产量丰富,智慧的主妇们为了给家人改善伙食,变着花样的做出了各色的面食,粗粮细做、细粮精做的手法使每个主妇的巧手变化出了唯美的面食。南方气候温润潮湿,稻米的产量极大的满足了人口众多的南方,人们不满足于单一的吃法,磨粉深加工成了主流,每一道工序都彰显着自然的味道和醇香的满足。味蕾在这一道道的变换中享受着自然馈赠的美好,也让每个人都记住了家乡的味道,让我们都记住了那馒头的芳香、面条的爽滑、糯米糕的甜美和妈妈的温暖。 我们不得不佩服,时间赐予人类的感悟和智慧。时间既是食物的天敌,因为腐败是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是食物的伴侣,她造就了食物的不同味觉感受和年代感。人类在绵长的发展历史中不断的探索着新奇,发现着这自然的幻美。吃在中国人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任何的食材在不同的地区,取用不同的炊具和水,都可做出不同的美味。人类的智慧还不仅仅是这些,人们利用自然的发酵,让食物演绎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大豆,曾经被人弃之不用的食材,在人们转化的灵感中迸发出无限的潜能,将植食为主的国人带入了高蛋白的国度。豆腐的清寡中暗含了某种独特的气质,它是人类辛苦劳动的结晶,也是人类纯净心灵的感悟。 每一种美味的制作过程都离不开一个适合它的厨房和炊具,也离不开调味的融合。这深刻的体现了中国和谐大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切都是和谐存在、相互包容的。每一味香料的辅助,都增加了食材的美观和味觉享受,国人的味蕾感受到了这浓浓的幸福。南方人喜食甜,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解释;陕川人民对辣子的钟爱,也超越了味觉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和传承。中国人将苦作为一种美好,他是甘甜的必经之路,苦尽甘来,展现的是国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味蕾对于苦的感受最靠后,却也最敏感,我们在幸福的同时也将对苦的到来措手不及。而这小小的苦也造就了坚韧和拼搏。咸是我们不可缺失的味觉感受,离开了咸,我们就没有了奋斗的力气和资本,而这也是自然对于人类的鞭策。味蕾是一个幸福小孩,享受着世间的美味,也尝过那苦涩的悲伤,这将其历练成了善于拼搏、奋斗、执着追求的,这好似芸芸众生,都坚守着自己的小幸福,从不向苦痛低头。 自然,给予了人类生长繁衍的基础,也给予了人类拼搏奋斗的勇气和精神,这一切都来自自然的馈赠和支持。人类,靠天靠山靠水靠自然,离开了这广博的大地母亲,我们将走向何种地步。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奖赏,我们也当感恩这奉献,感恩这恩赐。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
2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语警句摘录
guowenjiao 2012-5-16 23:06
1. We can accomplish anything we want, just not everything we want. It's too big a word. There are too many options, too many things and only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2. If you don't believe in yourself, no one else will. People don't respect or follow anyone who doesn't have confidence in themselves. I think the universe tends to trust us to the degree we trust ourselves. 3. We are responsible for our life. And nobody else. Although all success requires the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of others, our success can never be left to anyone else. Luck is not a strategy.
2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荆州口才训练强烈推荐核能吕波演讲与口才培训
linpandr 2012-4-23 00:56
荆州口才训练强烈推荐核能吕波演讲与口才培训 发布时间:03-09 15:57 信息编号:421000090118689824 价格:面议 类别: 拓展培训 所在地: 荆州 - 荆州区 联系人:刘老师 赶集可以即时对话了,在线沟通或留言更方便快捷 !-- 在线 -- !-- 离线 -- 该用户发帖记录 电话: 联系我时请说是赶集网看到的. 您是否经常要面对3人、30人、300人讲话? 您是否上台紧张、思路不清、脑海一片空白? 您是否为自己没有好的演讲口才而烦恼? 您想要在各种场合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吗? 您想要拥有奥巴马一样超级演说的魅力吗? 您想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智慧快速的分享给更多的人吗? 您想要未来10年、20年、30年多赚100万、1000万、1亿的财富? 详情登录:www.heneng.net http://www.heneng.net/nlp 联系电话:0755- 88822246 25865989 http://www.heneng.net/cn http://www.heneng.net/cn/nlp 联系人:刘老师 18926460050 QQ:800002246 以下内容与课程无 其方法是: ①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戏剧为材料。 ②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 ③根据作品中人物的多少,找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比比看,谁最能准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④也可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适应力。 关仅作参考这用: 联系人:刘老师 该用户发帖记录 电话: 联系我时请说是赶集网看到的. 发布人为深圳市异地IP: 116.24.231.* 电话所在地:深圳市 立即举报: 虚假信息 | 违法信息 | 类别错误 相关操作: 短信发送至手机 | 收藏 | 分享 信息管理: 修改 | 删除 | 置顶 !--/script--
2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The 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A Handbook
PZhou 2012-4-5 13:06
转自: http://www.sup.org/book.cgi?id=18746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ve had an enormous impact on innov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well-being. Yet science policy debates have long been dominated by advocates for particular scientific fields or missions. In the absence of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ing framework in which innovation occurs, policymakers cannot predict how best to make and manage investments to exploit our most promising and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Since 2005, a 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sponse to policymakers' increased demands for better tool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capacity to provide them.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 A Handbook brings together some of the best and brightest minds working in science policy to explore the foundations of an evidence-based platform for the field. The contributions in this book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 from three angles: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olicy in practice. They offer perspectives from the broader social science, behavioral science, and policy communities on the fascinating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this evolving arena. Drawing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the text delivers insights about the critical questions that create a demand for a 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 Kaye Husbands Fealing is Professor at the Hubert H. Humphrey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he was the founding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gram Director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olicy. Julia Lane is the Program Director of Science of Science Innovation Policy at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he is a former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an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Fellow, and a Research Associate of IZ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 John H. Marburger III is Professor a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ony Brook. He is a former Presidential Science Advisor and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Stephanie Shipp is 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a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stitute. She is a former Director of the Economic Assessment Office in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武汉磁共振中心第三期核磁共振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yiming123 2012-3-30 12:29
2012年3月25日至28日,武汉物数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成功举办了“武汉磁共振中心第三期核磁共振技术培训班”(The 3rd Workshop of Wuhan Center for Magnetic Resonance, 2012),该培训班由生物波谱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王玉兰研究员主持,以代谢组学的实验技术及数据分析的原理与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吸引了全国各地18家科研院所、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参加。 叶朝辉院士为培训班开班致辞,向学员们简短地回顾了我所举办培训班的历程,期望能将培训班的举办进行到底,并勉励大家学有所获。本次培训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唐惠儒研究员、王玉兰研究员、刘惠丽高级工程师、张利民副研究员、刘红兵工程师分别就代谢组学应用新进展、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代谢组学常用核磁共振实验技术与实践技巧、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及弛豫谱编辑应用和LC-NMR-MS/LC-SPE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会中大家提问踊跃,会后讨论不断。第二部分由SimuGen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牛津大学统计系的Quin Wills 博士为学员们介绍了R语言在代谢组学高通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数据的归一化方式、数据的换算、非监督的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的模式识别方法-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模型的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Quin Wills博士讲解深入浅出,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近年来,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层出不穷,研究领域日益广泛。本次培训班为提升代谢组学研究人员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努力。
2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研流行语之顶层设计
热度 1 Brights 2012-3-8 14:2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开始了重大基础研究集群项目,并且强调项目所谓的顶层设计。而这项目的顶层设计者.......
个人分类: 科学观察|3908 次阅读|1 个评论
Financial Engineering 101
热度 2 何毓琦 2012-2-29 20:14
For 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In US Universities, a first or basic course in any subjectis often label as “XXX 101”. Thus this blog article has to do with the basic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as I understand it (Caveat: I am only an amateur. Thisis only my view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professional expertise). Principle #1. One dollar today is worth more than a dollar tomorrow (or the future value of money) If I lend you money, say one dollar, today for your use,then I expect to be paid back tomorrow by you for slightly more than one dollar even if there is iron clad guarantee that you will pay me back. Thus, we are not talking about any uncertainties here. The difference or the extra amount iscalled interest for your use of my money for one day. As to how much should this interest be is subject to supply and demand for money and manipulation by government. The whole idea is that “use of money” should not be free and carries a cost over time. Principle #2. There are always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future. But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risk are different. The best and most easily understood example is life insurance. 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knows from statistical data to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that how many persons will die every year at what age. Thus, she knows if she sells so many policies on the average how much money she has to pay out each year. By charging appropriate premium for each policy, the law of large numbers guarantees that she will make certain amount of profit almost surely. On the other hand, an individual or family cannot afford the catastrophic loss of a wage earner even though they can afford to lose a smallamount of insurance premium each year. Thus, over the years I have pai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money for the life insurance policy I purchased when Iwas young. Yet I have no regret paying that even by hindsight since I cannot afford to gamble on the average number of years I will live while the insurancecompany can afford to. Here is an example of a nonzero sum game where everyone comes out happy. The insurance company transfers a risk I am not willing to take to some other place or persons (the public at large who invest in the company) successfully because different entitie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risk. For this she is allowed to make a profit. Every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 the world ultimately boils down to these two principles in my opinion. Money in my view is invented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to enable the operations of the above two principles in various forms from the simple savings account (#1) to the sophisticated C redit D efault S waps that caused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recent years ( CDS is #2 taken to the extreme that became a fraud). However, even with this medium of exchange, principles #1-2 do not always operate smoothly which causes government to intervene or to manipulate the flow of money for the public good. But in a globalized and connected world today, single government may not be able to implement or accomplish everything even if they know precisely what they should do. Thus, unless you are a hermitically sealed country, such as North Korea who has her own set of economic problems, everyone in the world are in this together. We don’t have enough wise men and a single entity, whether it is a much more all powerful World Bank or the IMF to make the system worksmoothly. In the mean time, we stumble forward and hope for the best.
12961 次阅读|3 个评论
opencv小学习心得
a6657266 2012-2-21 14:57
在编写opencv代码的学习过程中,突发奇想,想用system("pause")代替cvWaitKey(int num);但是事实证明,如果用system的话,图像是显示不出来的,只有利用cvWaitKey(int num)。 查找了资料,cvWaitKey是等待键盘命令,而不是黑白环境下的命令提示符。键盘事件分阻断式和非阻断式,阻断式为cvWaitKey(0),一直等待到键盘事件发生为止,非阻断式为cvWaitKey(10),如果在10秒钟内键盘事件还没发生,会自动输出-1.(该段引自于: http://www.docin.com/p-230264976.html )
4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民日报】华中农大成功克隆水稻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
liuxuxia126 2012-2-3 09:35
本报武汉2月1日电 (记者田豆豆)记者今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启发 院士课题组历经25年科研攻坚,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光敏感雄性不育的关键性基因pms3。《美国科学院院刊》1月31日刊发了这项成果。   据介绍,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长期被科学界认为是一种无用的“垃圾DNA”,对它的研究十分罕有。而pms3是科学家在水稻中第一个发现并进行功能研究的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这一科研结果将为植物非编码核糖核酸的功能拓展全新的研究领域。   据华中农业大学丁寄花博士介绍,湖北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是一种国宝级的遗传资源。1987年启动的国家863计划,将利用光敏感核不育培育“两系”杂交稻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列入生物技术领域, 张启发 课题组进行了长达25年的研究。   据介绍,这一重大发现可以直接应用于“两系”杂交稻的培育,促使“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更准确,效率更高。 《人民日报》(2012年02月02日12版) 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2- 02/02/nw.D110000renmrb_20120202_7-12.htm?div=-1
个人分类: 科学与法律|1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霞客之旅:印象西递
热度 9 kingstar 2012-1-31 22:34
霞客之旅:印象西递
第一次到黄山,逛了屯溪,看了棠樾牌坊,错过了登山;第二次来,上了黄山,到了宏村,却落下了西递;这次一放假来了黄山,泡了醉温泉,虽然下着雨,但想着雨中的古村落不是会更有意境么?
个人分类: 摄影艺术|4987 次阅读|9 个评论
石墨烯认识会随着分析手段提高而深入
热度 2 sulihong 2012-1-25 19:48
Nature | Letter和MRS bullentin发表了日本研究者关于石墨烯改进型电镜观测的研究结果。这对于深入研究石墨烯是很有实质意义的。(Single atom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in nanostructured carbon materials)Kazu Suenaga等. Article author query suenaga k kobayashi h koshino m 因为我们也发表过石墨烯结构机理分析的文章.该文在对于石墨烯图像的解释上和示意图标示存在小失误,我专门去信编辑和论文通讯作者指出,论文分析和所示示意图有小失误,因为电子束与边界碳原子的交互作用,所反映图像不是实时真实图像.Kazu Suenaga先生和MRS bullentin编辑很快回信,Kazu Suenaga先生也认可我们的看法,认为其论文未对边界碳原子非平面非二维的因素予以充分考虑,Kazu Suenaga先生非常客气.也认为他们论文没有研究充分(is not fully investigated in our paper. We agree that there is some possible out-of-plane displacement which may have more or less affects on its electronic properties. Thank you also for letting us know your researches.) 对于纳米材料直观表征是一个推进其研究的实质手段, 但是尖端实验分析设备和标准还需改进,我们对于此认识起源来源于我们大约十年前一次不成功的纳米颗粒电镜测试,对于我们所制纳米颗粒进行电镜观察时,出现了颗粒移位和表面颗粒颤动导致图像不清的现象,照片图像不佳.虽然这是瞬间变化的现象,这使得我们在以后实验中一直有意观察此现象,并且积累了大量实验经验和数据. 但是受制于分析设备所限,现有电镜分析技术对于纳米材料深入理论研究已经属于有力不从心之感.应当说美国和日本研究者一直在实在地推进此研究.国内也许更需要对这研究工具技术加大力度.
个人分类: 石墨烯|40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媒”鼓吹: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做出一些贡献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11 11:46
“日媒”鼓吹: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做出一些贡献 《日本经济新闻》及《读卖新闻》在周末不约而同发社论,认为: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宣布国防战略调整,未来将扩大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是日本可做出贡献的一盘“美棋”。 《日经新闻》的社论题为“莫让美军在亚洲泄气,日本要做出一些贡献”,一开头就说明,在力挺美国的亚洲军事策略方面,日本所能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国处在财政赤字的困境中,要它单独担负‘世界警察’有困难,奥巴马提出的的军事战略凸现了这一点,为了不让美军参与亚洲的战略泄气,日本有必要进一步做出贡献。虽说日本同样面对财政问题,但却能做出关键的军事贡献”。 《日经新闻》报分析,“基于亚太区域的重要,即使将来美国还有削减财算的情况,它也不会将此区域排除在外。关键的是,作为盟国的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等同盟国,是否能在这环节上更积极付出,为美国做出进一步支援。” 《读卖新闻》社论以“呼应美国的亚洲政策”开题。它指出:“美国的新国防战略期待的是,盟国做出贡献以及发挥作用。日本不但要给于正面肯定,还必须在防卫上做出贡献。去年,美国防长帕内塔访问日本时,就同日本协议了要在共同监视、军演及共同使用基地上深化合作。为了维持日美的遏制能力,就必须深化和让这一些合作框架获得具体实施。” 该报呼吁日本当局扩军,“日本的防卫预算连续 10 年减少,使自卫队的训练以及军事装备上出现了不全。鉴于安全问题的严峻,有必要中断这种削减方针,以重整军备作为要务。”
个人分类: 其它|2209 次阅读|3 个评论
肿瘤干细胞研究项目计量分析(NSFC 1986-2011)
xupeiyang 2011-12-24 08:16
主题词 次数 占比 肿瘤干细胞 150 100.00% 单位名称 次数 占比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4 9.33% 中山大学 12 8.0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12 8.0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10 6.67% 上海交通大学 8 5.33% 华中科技大学 7 4.67% 浙江大学 7 4.67% 四川大学 6 4.00% 中国医学科学院 6 4.00% 南方医科大学 6 4.00% 单位名称 金额(万) 占比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841 13.8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737 12.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561 9.24% 中山大学 477 7.85% 上海交通大学 463 7.62% 南方医科大学 402 6.62% 华中科技大学 217 3.57% 中国医学科学院 180 2.96% 四川大学 162 2.67% 南开大学 160 2.63% 负责人 单位 金额(万) 占比 高维强 上海交通大学 260 4.28% 钱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250 4.12% 李建明 南方医科大学 250 4.12% 宋尔卫 中山大学 240 3.95% 赵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00 3.29% 谢渭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00 3.29% 钱其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00 3.29% 卢兹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 3.29% 卞修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174 2.86% 向荣 南开大学 160 2.63% 学科分类 金额(万) 占比 肿瘤学 6075 100.01%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干细胞研究项目计量分析 NSFC 1986-2011
xupeiyang 2011-12-23 20:35
项目批准时间 = 1986年 - 2011年 各表均为前10名 单位名称 次数 占比 中山大学 222 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210 5.72% 上海交通大学 206 5.6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150 4.08% 华中科技大学 146 3.98% 中国医学科学院 132 3.59% 复旦大学 128 3.49% 北京大学 121 3.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13 3.08% 浙江大学 110 3.00% 单位名称 金额(万) 占比 上海交通大学 8371 6.49% 中山大学 6966 5.4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6610 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5579 4.33% 华中科技大学 4898 3.80% 中国医学科学院 4817 3.73% 复旦大学 4603 3.57%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4346 3.37% 北京大学 4074 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4012 3.11% 负责人 单位 金额(万) 占比 李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050 0.81%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950 0.74% 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 764 0.59% 陈大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635 0.49% 金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627 0.49% 贺林 上海交通大学 600 0.47% 裴端卿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580 0.45% 种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500 0.39% 卞修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404 0.31% 尚永丰 北京大学 400 0.31% 学科分类 次数 占比 肿瘤学 541 14.73% 血液系统 248 6.75%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232 6.32% 运动系统 216 5.88% 细胞生物学 210 5.72% 循环系统 196 5.34%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 181 4.93% 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 159 4.33% 口腔颅颌面科学 122 3.32%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120 3.27% 学科分类 金额(万) 占比 肿瘤学 19069 14.79% 血液系统 9273 7.19%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7965 6.18% 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 7305 5.66%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 7227 5.60% 细胞生物学 6280 4.87% 运动系统 6081 4.71%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5788 4.49% 循环系统 5749 4.46%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4730 3.67% 主题词 次数 占比 干细胞 216 1.6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96 1.52% 肿瘤干细胞 187 1.45% 分化 186 1.44% 间充质干细胞 161 1.25% 神经干细胞 158 1.22% 组织工程 114 0.88% 胚胎干细胞 100 0.77% 造血干细胞 67 0.52% 移植 57 0.44%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4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成功者十三个值得借鉴的习惯
麦立强 2011-11-29 09:16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以下是成功者十三个价值连城的习惯,我们称之为“百万元的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以下是成功者十三个价值连城的习惯,我们称之为“百万元的习惯”。  习惯一:成功者清楚地了解他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成功者虽重视事情的结果,但更重视事情的目的,而目的的清楚则有助于他达到结果并且享受过程;  习惯二:成功者下决定迅速果断,之后若要改变决定,则慎思熟虑。一般人经常在下决定时优柔寡断,决定之后却有轻易更改;成功者之所以能迅速下决定,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价值层级和信念,了解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能有系统的处理; 习惯三:成功者具有极佳的倾听能力。倾听并非是去听对方说的话,而是去听对方话中的意思。倾听的技巧包括:一、倾听时不打断对方的谈话;二、把对方的话听完;三、即使不需要记录,你都可以听出来对方的意思;四、把所有的问题记在脑海,等对方说完后在一同发问。  习惯四:成功者设定“当日计划”。成功者在前一天晚上或一早就会把当天要处理的事情全部列出来,并依照重要性分配时间。他管理事情而非管理时间。  习惯五:写日记。写日记的法则:一、保持弹性,重表达思想,而不用太多严格规则;二、持续;三、用来设计你的生命价值和中心思想;四、记录每件事情的差异化;五、记录特殊时刻及事件;六、解决问题;七、学习问更好的问题;八、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宣言;九、把每日写下的东西在月底复习;十、深刻自己的记忆和经验。 习惯六:做喜欢的事。  习惯七:勤于练习基本动作。  习惯八:运用自我暗示的力量。自我暗示就是把目标用强烈语气不断念出声音,告诉自己,让潜意识无法分辨真假,因此相信它。  习惯九:运用冥想的技巧。当你不断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是情景,潜意识会引导身体作出那些效果。  习惯十:保持体力或创造更多精力。  习惯十一:成功者人生的目的通常超越自我,立志为大多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使命而非为金钱工作。 习惯十二:成功者有系统。成功者都有一套方法来整理思想、行为,因此能不断实践在自己身上,并且教导别人。 习惯十三: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成功者愿意做失败者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你能不断采取以上做法,进而养成习惯的话,这些习惯对你可能不只是百万元的价值,更可能带给你金钱和心中的富有。 http://bookmark.hexun.com/sossos1581/detail.aspx?bid=9581534type=rs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 Medical Experience (II) – My recovery
热度 6 何毓琦 2011-11-28 23:08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In my earlier article “ A Medical Experienc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498254”I described my recent major surgery. It has now been six weeks since the operation. My surgeon yesterday just declared that the operation was a complete success with excellent prognosis. Thus, I am considered to be “cured”. What have I learned from this experience? 1. I have not completely re-gained all my strength.I can do about 70% of my exercise routine but not the “sit-up or belly crunch”exercise for obvious reasons. 2. So far, I have not received all my hospital bills. But the amount will be well in excess of US$60,000 of which I am responsible for only $200.00 thanks to health insurance. 3. It is heart-warming to receive get well wishes and gif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 mostly from former students and my Chinesecolleagues. 4. It is good thing that I am retired. Thus, there is absolutely no stress/pressure to “catch up” with anything during recovery 5. Speaking about modern medicine, I am continuously being impressed. Currently ( some for the past ten years) I have been taking six different kinds of prescription pills daily for a. High blood pressure (two different kinds) b. High cholesterol c. Triglyceride d. Acid reflux disease e. Gout These pills, I have no doubt, kept me alive and let me lead a more or less normal life. 20-30 years ago, this would nothave been possible. 6. I’ll need another colonoscopy early next yearjust to check. But currently the doctors consider I am free of any cancerous cells and no chemo or radiation therapies are needed. Yes, I am a lucky guy! (Note added 2/13/2012: Last week my five months follow-up colonoscopy report came back. It was entirely normal and no further complications. Next check up three years from now. How lucky can one get!) 7. I am now leading as normal a retired life aspossible. 8. I thank everyone, including readers of my blog for their best wishes. God and fate willing, I’ll try to continue my writing so ong as there are things worthwhile to say.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824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Draganfly 四旋翼微型飞行器
沈海军 2011-11-28 22:33
[转载]Draganfly 四旋翼微型飞行器
四悬翼制作.pdf 文武 杨晓波 早在1907年,法国人布勒盖特·瑞切(Bréguet Richet)所发明的世界第一架有人架势四旋翼飞行器“Gyropl ane No.I”就已能升上天空。但由于构造复杂、飞行员不易操纵 等原因,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随着 新材料、微机电、微小型飞行控制等技术的进步,微小型多 旋翼无人飞行器逐渐成为迅速发展的重点。 与常规旋翼飞行器如传统布局的直升机等相比,多旋翼飞行器结构更为紧凑,动力利用效率高,并且四只旋翼扭力矩可相互抵消,无需专门的反扭矩旋翼。多旋翼飞行器实现 微小型化后,特别适合在近地面环境(室内、街巷和丛林)中执行监视、侦察等任务,具有广阔的军用和民用前景。 目前,Air To Air公司已开发成功多款1kg级微小型多旋 翼Draganfly系列飞行器,在可靠性、适应性和多用途方面已较为成熟。本文以该系列飞行器中的四旋翼飞行器为例,揭 示该类微型无人飞行器的奥秘—— 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采用的柔性防抖挂 小巧的外观和结构 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从外形上 看相当小巧,完全可以把它放在摊开的 手掌中放飞,但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它个头小,飞行器的各个 组成部分却一样不少。 总体结构 整套飞行器由机体、手持式遥控装置、无线视频眼镜、无线视频基站、充电装备以及多种负载和备附件组成。整套飞行器可装进一个不大的便携箱中,便于人员背携。 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一侧马达臂上的LED导航灯 飞行器的核心是机体最中央的部 分,外观呈盾形,其外壳由高强度碳纤 维制成,保护着其内部设置的多个基本传感器,盾形外壳下沿则是机体电池的 安装位置;再下方是负载区,可利用随 机搭配的柔性防抖挂架搭载多种侦察器 材。当然,根据用户需要,也可定制专 用负载挂架以搭载其他特制器材。机体的起降架同样采用柔性减震的碳纤维材 质,滑撬式设计,安装于盾形外壳后方1/3处,可快速拆卸。飞行器的升力装置由四具微旋翼组成,它们呈X形布设 于盾形外壳四周的马达臂上,每具旋翼 分别由一副超静音无刷式马达驱动。与 传统有刷马达相比,这种马达具有较高 的能量转化效率、低噪声等特点。至于 每副旋翼,则由两片碳纤维叶片组成, 可从马达上快速拆卸。转动时,互成对 角线的两副旋翼旋转方向相同,而另一侧对角线上的旋翼旋转方向则与前两副 相反,以此来抵消彼此产生的扭力矩。4个马达外侧还设有不同颜色的LED闪 光导航灯,具体为前左侧为红色、前右 侧为绿色,后左侧为白色、后右侧为蓝 色。当飞行器在昏暗环境中飞行或飞行距离较远时,使用者可根据LED导航灯 的颜色来判断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 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的便携箱 飞行器尺寸 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极其袖珍,以标准配置的四旋翼飞行器为例,含旋翼时的长、宽各为64.5cm,顶部直径为78.5cm,带起降架时高21cm;如拆除旋翼,其长、宽则分别为36cm。起落架的安装高度约17cm,滑橇长31cm。飞行器带电池、 空载时的质量为680g,有效负荷约250g,最大起飞质量为980g。 电池 飞行器所采用的电池为锂离 子电池,容量为1 900mA时,输出电压 为14.8V,一次充电后根据负载不同可供飞行器飞行约20~30分钟,采用专用 充电器可在30分钟内完成充电。 遥控装置 用于控制飞行器的手持 式遥控装置长22cm、宽12cm,其中部 是一块显示飞行器综合状态的显示屏,左侧为操纵飞行器横滚的控制杆、右侧 为操纵其俯仰的控制杆,整个面板上分 布有多个按钮,顶部为两根接收/发射天线。 其他附件 随整套系统的附配件还有迷你无线视频基站,该基站采用三脚架驾设,主要用于传输和记录侦察设备传回的视频和图片,它也采用锂离子电 池供电。该基站长16.5cm、宽8cm、高 4.5cm,质量约680g。 在携带时,飞行器和其他所有备附件可装进一个长74cm、宽47.5cm、高28cm的便携箱内,便于人员背携,由单兵携带。 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及其手持式遥控装置 飞行控制 与传统旋翼飞行器采用尾旋翼来 克服主旋翼旋转时产生的扭矩相比,对 称四旋翼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最简单和最 直观的稳定控制形式,但由于这种旋翼 结构必须同时协调控制四个旋翼的状态 参数,这对驾驶员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这类飞行器问世虽早,却始终未真 正应用到大型直升机设计中。但随着材 料、控制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 术的普及,使这一结构的微小型飞行器 得以应用。 传统旋翼直升机配备有主旋翼和 尾旋翼,它们是通过控制两个旋翼的参 数,从而实现直升机姿态和位置的控制,而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与此不同, 它通过调节四个马达转速来改变旋翼转 速,实现四个旋翼升力的不均匀变化, 从而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 就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而言,其控制系统由盾形机壳下的微计算机和传感器组组成,传感器组由3个陀螺仪、3个加速计和1个气压计共同组成系 统的惯性导航控制系统,这些传感器探 测飞行器的水平、垂直、俯仰、航向和角速度等运动状态,并将探测到的参数输入到微计算机中,再由其计算出四个马达的转速,通过控制电源输入各个马达不同的电流来实现各马达以不同速率旋转,以此来对飞行器的飞行状态进行修正。其可实现6种基本运动状态,具体如上图所示。 其6种基本运动状态分别是垂直运 动、俯仰运动、滚转运动、偏航运动、前后运动、侧向运动。以图中马达1、3 所在X轴为前进方向,图中箭头向上表 示此旋翼转速提高,箭头向下表示转速下降,以此来说明各种运动状态的实现 原理。 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相对较为容易控制,因两对旋翼转向相反,可平衡其对机身的反向扭矩,因此4个旋翼同时 提供向上升力。当此升力大于机体质量时,便可实现垂直上升,反之则机体下降。 Draganfly四旋翼飞行器可搭载松下徕美DMC-FX580照相机 俯仰和滚转运动 在图b中,旋翼 1转速上升,旋翼3转速下降,旋翼2、4 保持不变。为了不因旋翼转速的改变而引起飞行器整体扭矩改变,旋翼1、3转 速改变量大小应相同,同时由于旋翼1 升力上升、旋翼3升力下降,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使机身绕Y轴向一侧旋转;而 当旋翼1转速下降、旋翼3转速上升时, 机身则沿另一侧旋转,从而实现飞行器 不同方向的俯仰运动。在图c中,改变 旋翼2、4转速,保持旋翼1、3不变,则可使机身绕X轴旋转 (正向和反向),实现滚转运动。 偏航运动 这种状态可借助旋翼产生的扭矩实现 , 只要4个旋翼的转速不完全 相同,不平衡的扭矩就会引起飞行器方位 角的变化。图d中,旋翼1、3转速上升、 旋 翼 2 、4 转速下降时,旋翼1、3对机身的扭矩大于另两者的扭矩,机身便在不平 衡扭矩的作用下绕Z 轴转动,实现偏航运动。 前后和侧向运动 要使飞行器在水平面内前后、左右运动,必须在水平面内对飞行器施加一定的力。图e中,增加旋翼3转速,相应减小旋翼1转速,同时保持其他两个旋翼 转速不变,使扭矩保持平衡。按俯仰和 滚转运动中所述,飞行器首先发生一定 程度的倾斜,使旋翼升力产生水平分 量,从而可实现飞行器的前后运动。图 f中,由于结构对称,侧向飞行的工作 原理与前后运动完全相同,只是各旋翼 转速增减的情况不同。 Draganfly六旋翼飞行器 型号:FY-90Q 名称:通用四轴飞行器电控系统 客户群:四轴飞行器DIY爱好者 您还需要:四轴机架、无刷电调 x 4、无刷马达 x 4、正反桨 x 2、至少4通道遥控器,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四轴飞行器。以上设备在HeliBEST.com均有销售,欢迎与本站客服联系订购!我们将指导您顺利完成四轴飞行器的DIY操作,让您买得安心,用得舒心! HeliBEST官方QQ技术支持群:60609571 FY-90Q是专为目前流行的四轴飞行器市场设计的电子控制系统,它支持普通航模电调(建议使用本站推荐的高精度无刷电调,对提高稳定性有绝对帮助)、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它采用精密控制技术,集成3轴陀螺仪和3轴加速度计,能够自动感知飞行姿态并进行精确修正,令飞行过程始终保持平稳。 主要特点: - 支持所有四轴机架 - 支持绝大多数航模级PWM无刷电调 - 提供两种飞行模式(悬停模式和航线模式),可用遥控器随时切换 - 支持“X”和“+”两种飞行样式 - 副翼(ROLL)、升降(PITCH)、方向(YAW)感度分别可调 - 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简单、设置方便、兼容性强 技术参数: 输入电压:4.0至6.0V 重量:(不包括电线)20克 工作电流:52mAh 电压(5V) 尺寸:55 × 33 × 20mm 最大旋转速度:= 500 ° /秒 FY90Q支持两种格式的飞行,“十字架”和“X” 脉冲信号输出,900 - 2100us PPM脉冲。 配置: 1 x 飞宇 FY-90Q 四轴飞行控制器 1 x 专用减震器 1 x 减震胶垫 1 x 英文说明书 1 x 精美包装盒 四旋翼验证机的制作(边做边上图) 哥们做了一个四旋翼飞控系统,我来负责 制作 四旋翼验证机的硬件部分,看过一些国内高手的设计,很受启发,但是开始动手还是采取了最传统的加工工艺 看看 德国 的很漂亮 下载 (57.88 KB) 2008-3-11 16:28 副本 DSC02339.JPG (41.88 KB) 下载次数:161448 2008-3-11 14:55 副本 DSC02340.JPG (46.02 KB) 下载次数:158525 2008-3-11 15:53 本来要用夹箍固定,后来发现管子会转动,干脆吧,打孔 副本 DSC02341.JPG (44.14 KB) 下载次数:164790 2008-3-11 15:53 加强的中间木梁 DSC02343.JPG (54.78 KB) 下载次数:308776 2008-3-11 17:17 DSC02344.JPG (41.22 KB) 下载次数:163937 2008-3-11 17:17 DSC02345.JPG (36.48 KB) 下载次数:159270 2008-3-11 17:17 DSC05237.JPG (41.51 KB) 下载次数:143978 2008-6-6 13:58 20080606更新,就地取材,大家不许笑;) DSC05388.JPG (36.1 KB) 下载次数:140673 2008-6-6 14:51 我自己设计的电机座,嘿嘿。探出的部分要加上一根防止打桨的碳杆儿 DSC05390.JPG (38.65 KB) 下载次数:140685 2008-6-6 14:51 电机座安装我是这样处理的 DSC05394.JPG (29.01 KB) 下载次数:139229 2008-6-6 14:51 终于看到模样了,继续焊接电调插头 20080611-5725.JPG (59.2 KB) 下载次数:138069 2008-6-11 15:28 20080611更新,开始焊接电调 20080611-5726.JPG (34.92 KB) 下载次数:143464 2008-6-11 15:28 测试用飞机要经常拆卸,所以用了香蕉头 20080611-5727.JPG (43.27 KB) 下载次数:138877 2008-6-11 15:28 20080611-5728.JPG (33.02 KB) 下载次数:141126 2008-6-11 15:28 有些像外形入侵机器人 20080611-5729.JPG (64.57 KB) 下载次数:144171 2008-6-11 15:28 设置手工飞行混控 DSC05732.JPG (33.1 KB) 下载次数:140630 2008-6-11 15:29 测试飞行用的1托4电源线 DSC05734.JPG (44.17 KB) 下载次数:144284 2008-6-11 15:29 DSC05737.JPG (34.67 KB) 下载次数:140546 2008-6-12 13:23 防撞杆装上了 收藏 分享 评分 在云端嬉戏,在风中陶醉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aimgcount = ;attachimgshow(21267); KK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KK 当前离线 痴迷模型 UID 173 帖子 2248 精华 16 积分 3269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15 最后登录 2011-11-29 版主 2 # 发表于 2008-3-11 15:56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期待ing…… 回复 引用 TOP flyer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lyer 当前离线 UID 7375 帖子 900 精华 8 积分 1087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7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17 最后登录 2011-10-17 版主 3 # 发表于 2008-3-11 16:32 | 只看该作者 电机+电调+电池一笔不小的开支阿要*4呢 回复 引用 TOP 折翼的天使_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折翼的天使_ 当前离线 UID 7 帖子 3734 精华 19 积分 7594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5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3 最后登录 2011-3-16 管理员 4 # 发表于 2008-3-11 1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yer 于 2008-3-11 16:32 发表 电机+电调+电池一笔不小的开支阿要*4呢 正在等待动力系统到货,之前要赶快把飞机做好 在云端嬉戏,在风中陶醉 回复 引用 TOP skcameric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skcamerican (kc) 当前离线 UID 8200 帖子 329 精华 0 积分 338 阅读权限 30 来自马来西亚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22 最后登录 2011-3-5 中校 5 # 发表于 2008-3-11 18: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 回复 引用 TOP CCG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CCG 当前离线 UID 9439 帖子 377 精华 2 积分 579 阅读权限 50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9 最后登录 2011-9-10 中校 6 # 发表于 2008-3-11 23:2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首飞! 回复 引用 TOP 梦想飞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梦想飞行 当前离线 UID 3 帖子 6621 精华 21 积分 10727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1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9 最后登录 2011-11-29 版主 7 # 发表于 2008-3-13 09:4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控制啊! 应该有程序啥的吧,反正我肯定晕菜! 回复 引用 TOP 折翼的天使_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折翼的天使_ 当前离线 UID 7 帖子 3734 精华 19 积分 7594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5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3 最后登录 2011-3-16 管理员 8 # 发表于 2008-3-13 1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梦想飞行 于 2008-3-13 09:42 发表 怎么控制啊! 应该有程序啥的吧,反正我肯定晕菜! 采用四旋翼专用飞控调整4套电调的混控,自动增稳。 在云端嬉戏,在风中陶醉 回复 引用 TOP 5ircmodel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5ircmodel 当前离线 UID 9835 帖子 83 精华 0 积分 85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15 最后登录 2008-4-7 中尉 9 # 发表于 2008-3-13 20:11 | 只看该作者 要用陀螺仪来协调吧 回复 引用 TOP 折翼的天使_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折翼的天使_ 当前离线 UID 7 帖子 3734 精华 19 积分 7594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5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3 最后登录 2011-3-16 管理员 10 # 发表于 2008-3-13 2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5ircmodel 于 2008-3-13 20:11 发表 要用陀螺仪来协调吧 是用陀螺,而且是3个,集成在飞控里面 在云端嬉戏,在风中陶醉 回复 引用 TOP waxjone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waxjone 当前离线 UID 9514 帖子 4 精华 0 积分 4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6 最后登录 2011-4-30 VIP 11 # 发表于 2008-3-13 22:22 | 只看该作者 牛撒..,... 回复 引用 TOP jimlee200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jimlee2005 当前离线 UID 10704 帖子 2 精华 0 积分 2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7 最后登录 2008-4-14 游客 12 # 发表于 2008-4-7 17:37 | 只看该作者 我十分想见四旋翼 很感兴趣,期待飞行结果。另外,你哥们做了一个四旋翼飞控系统,我能不能也来一套阿?我们也想做一个这样四旋翼。先谢了, jimlee2005@126.com 回复 引用 TOP 折翼的天使_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折翼的天使_ 当前离线 UID 7 帖子 3734 精华 19 积分 7594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5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3 最后登录 2011-3-16 管理员 13 # 发表于 2008-4-8 2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mlee2005 于 2008-4-7 17:37 发表 很感兴趣,期待飞行结果。另外,你哥们做了一个四旋翼飞控系统,我能不能也来一套阿?我们也想做一个这样四旋翼。先谢了, jimlee2005@126.com 您好,我哥们做的飞控系统是为了一个项目研发的,估计还不能销售,您可以先参考银灰模型的四旋翼玩具飞机的控制系统。 在云端嬉戏,在风中陶醉 回复 引用 TOP 折戟沉沙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折戟沉沙 当前离线 UID 8430 帖子 741 精华 4 积分 1078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5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3 最后登录 2011-11-28 VIP 14 # 发表于 2008-4-9 19:50 | 只看该作者 越做越洋 回复 引用 TOP KK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KK 当前离线 痴迷模型 UID 173 帖子 2248 精华 16 积分 3269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15 最后登录 2011-11-29 版主 15 # 发表于 2008-4-19 09:2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体验了一把四旋翼飞行器 在模拟器里 ,还可以,不算难飞 Df1.JPG (6.2 KB) 下载次数:144010 2008-4-19 09:23 名字很古怪,Dragonflyer,龙飞者? Df2.JPG (54.45 KB) 下载次数:140287 2008-4-19 09:23 雪地飞行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个人分类: 航空知识|13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恩节后揹着书包上校车
黄安年 2011-11-28 22:03
感恩节后揹着书包上校车
感恩节后揹着书包上校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1 月 28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学校 11 月 24-27 日四天感恩节假期结束 , 原定 23 日放假因飓风和雪灾停课过多而改为上半天课。今天是节后第一天上课。孩子兴高采烈地揹着书包上校车去学校。校车转一圈几乎挨家接小学生 , 我们这里是第一家 ,8 : 00 准时抵达,到学校时 8 : 45 分了 , 有些家长觉得在车上时间太长 , 自己开车接送孩子上学,那样去学校只需要 15 分钟不到就可以了。 58 号校车是两个外孙的指定校车,很少坐满的,坐上 1/3 学生就不错了。家长和其他人是不允许上校车的 , 除非某次活动有特殊需要。学前班的孩子的书包上还挂上特殊的标记。校车接送必需有家长或成人在场 , 如果没有人接则司机会一直等待,等久了不来就回拉到警察局去了。司机极其负责 , 我多次注意即使附近一辆车没有 , 她也一切按照行车和停车接送学生的程序办事 , 绝不少一个环节,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我们每天早晨 7 : 50-55 分左右在路口等车 , 遇到雨雪在车库里等待,一见车到立刻到路口上车,路远些的家长(也仅仅多走 50 -100 米 左右 ) 就 开 车 到 路口 等待 上 车 。 下面的照片 4 张是今天 7 :5 9-8 : 00 拍摄的。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2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怎样灭去人体的四把火
ephedra 2011-11-28 16:15
怎样灭去人体的四把火,胃火、肝火、心火、肺火 第一把火:胃火   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胃火还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胃火,即是胃热。对于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之为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同时,火气也因饮食的量、质和时间三大原因而引起。轻微胃火盛者,好像永远吃不饱,其实是胃热给大脑的错觉;到火盛至某一个阶段,胃部出现发炎现象,就会变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说是物极必反。中医认为,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药疗方面,可用川莲、灯芯花、莲子芯、麦冬等泻火。 降火食方:鲜萝卜汁、绿豆粥、西瓜   现代研究表明,萝卜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中医则认为,萝卜汁性味辛、甘、凉,归肺、胃经,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治疗。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绿豆粥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清心泻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莲子、芡实、淮山等皆为健脾开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都是利于消化的食物。胃火过热者,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 第二把火: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睡眠不稳、身体闷热、舌苔增厚。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经常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肝脏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于是只好加班加点将体内积存的杂质和毒素清除,这无疑加重了肝脏本身的负担。要预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够、心情放松,一些简单的药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比如药疗方面,肝太热者可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药材合煎饮服。不宜吃辛辣、海腥、过腻过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 降火食方:川贝母冰糖梨汁、枸杞菊花茶   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菊花与枸杞都是中药护眼的药材,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如黄瓜、橙子、苦瓜、无花果、豌豆苗、韭菜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胡萝卜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可以口服各类清凉冲剂,如夏桑菊冲剂、金菊冲剂等对“清火”也很有效。中医也认为,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尤其适合头晕脑涨、眼赤目干、经常用脑者。 第三把火:心火   表现症状:心烦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烦热,失眠、便干尿血、口舌生疮、肌肤疮疡。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中医提醒需要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尤其是减少思虑那些迟延不决、处理繁杂、涉及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疾病。心火的预防办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寒温适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用黄连、莲子芯等药物清心泻火。 降火食方:冰糖莲子汤、百合银耳玉竹汤   对于心火,可以多食一些性寒而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类,多食酸枣、红枣、百合或者干净的动物胎盘等补养心肾之品。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润燥的冰糖莲子汤,《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清心去热”,除烦热、清心火、养心安神,对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具有较好的疗用。百合微寒无毒、补虚清心、除烦安神,用百合、银耳、玉竹煮的甜汤,具有清心养阴的作用。心火旺者还可常喝竹叶、甘草、灯心草、生地、麦冬煮成的茶饮,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第四把火:肺火   表现症状: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冬季固然寒冷,但人们穿衣多、住房暖、活动少、饮食所含热量偏高,体内容易积热,故冬季也会时有肺火显盛的现象。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不妨适当吃一点属性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梨、苹果、百合、杨桃、枇杷,同时多饮水,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除肺火,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通过深呼吸和主动咳嗽,帮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强免疫力。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反复进行吸气呼气,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另外每天主动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有效清洁肺部。如肺热郁闭,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汤,阴虚肺热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饮等。药物还有白薇、地骨皮,两者均可清泻肺热。 降火食方:猪肝枸杞菜、罗汉果猪肺汤   枸杞菜性凉,可以清肝肾、降肺火,吃猪肝也可去肺火。中医认为,罗汉果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清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吃猪肺也可清肺热、养肺阴。
1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 最适合十二星座的一句论语(转的,但真的不错哦)
ephedra 2011-11-28 16:13
最适合十二星座的一句论语(转的,但真的不错哦) 不错的总结。不仅星座特点说得准,《论语》里“补救”的话也很有用。 《论语》在浩瀚的历史中一直被推崇至很高的地位,宋初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现代于丹老师为我们解读《论语》时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似乎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多是就事论事,为十二星座各选取了一条,以期共勉。   白羊座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先生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寡悔”。冒失冲动的白羊座要注意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一旦知道做错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就无法挽回了。      金牛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 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怕的。 金牛每每被人说迟钝,温和,固执,形象既无害又无辜,其实内心高傲觉得自己绝顶聪明的金牛,乐于享受面具下做自己的乐趣。若想向知者、仁者、勇者靠近,金牛们请适当时摘下你的面具,在人前做真正的自己吧。      双子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巧于辞令的双子们听了圣人这句话是否觉得如芒刺背呢?小聪明确实给双子带来乐趣与利益,这使得他们更热衷于其中,但久而久之,双子就树立了一个投机取巧、擅耍花招的形象。忠言逆耳利于行,双子们,听圣人一席话,沉下心来踏实做事,树立仁德,给长远的人生路添助力。      巨蟹座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巨蟹座的人喜欢照顾人,帮助人,事无巨细,关怀备至。但要知道现代社会,人们都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你的母性泛滥,与人过近,必然伤及他人。所以,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属的分寸。   狮子座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爱慕虚荣、逞强好胜的狮子座人喜欢在人前炫耀赢得赞美。但孔子教导: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而人前炫耀有时只是一种自欺欺人,人前华丽,人后空乏,这样的生活会幸福开心吗。      处女座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难道只有老天会了解我吗?   挑剔成性的处女座人往往会在挑剔的时候怨恨他人进而埋怨上天,而自己则因怨气冲天惹人厌。人世间的事有好有坏,怨不了人也怪不得天。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够理性把握,平静应对了。      天秤座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孔子告诫子夏:你要想着提高修养,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   大家也许不知道,看似凡事让一步海阔天空的天秤其实是个算盘精呢!天秤什么都吃,亏也吃,就是不吃眼前亏,对眼前那点点私利看得比谁都重要。天秤们,抛开眼前的小利益吧,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一个表里如一的和谐的人。      天蝎座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君子庄重自持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天蝎爱教训人又记恨,若不小心冒犯了他,他一定会据理力争,争到自己觉得不亏了为止。天蝎座人应懂得,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有人说出不同于你的观点时不是针对或冒犯你。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   射手座(偶的星座,哈哈;对缺点的批评嘛,还是较为靠谱的)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君子可能表面上是木讷、少言寡语的,但他的内心无比坚定、刚毅,反应迅速。 射手座聪明,但他把所有聪明都用在为生活的失败做辩护了。他能用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说得你气结,心里洋洋得意认为全世界的人都是傻子,他的不顺是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孔子的这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知能否给射手座带来些许启迪,把聪明才智放在对内心修为的提升上。      摩羯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论语•颜渊》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忧愁他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另一弟子子夏听了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拙于交友的摩羯只要做好你自己,普天下的人都会爱敬你如同手足。      水瓶座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我行我素的水瓶是否得到某些启示?常常做些出人意料之外的事确实能让更多目光投向你,但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没分寸、没尺度的事都会做到过犹不及,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这样你会赢得更多好人缘。      双鱼座   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偶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柔弱好说话的双鱼要注意咯,圣人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教你什么样的人是好友,什么样的人是损友了,要睁大眼睛选朋友。
1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 亚洲销售女神徐鹤宁经典语录——太过精辟,不学必悔
ephedra 2011-11-28 16:10
1,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2,老板只能给一个位置,不能给一个未来。舞台再大,人走茶凉。 3,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的陷阱。 4,所见所闻改变一生,不知不觉断送一生。 5,生意,可以掌控努力与投资,却无法掌控结果。人生得意时找出路,失意时才有退路,宝马都有备胎,您的人生呢? 6,世界上有多少有才华的失败者,世界上有很多高学历的无业游民-----是因为选择错误。 7,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 8,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9,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 10,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11,做人处事,待人接物:重师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 12,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13人生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 14,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15,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 16,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17,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 18,人生能走多远,看与谁同行;有多大成就,看有谁指点。 19,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 20,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记住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 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的成功。 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 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 以进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高调,但不能跑调。 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什么是好工作:一不影响生活作息,二不影响家庭团聚,三能养家糊口。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 让梦想成真的最好办法就是醒来。 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他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都爱。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总结出小生意人有以下苦恼: 1. 赚不到什么钱,只能维持生活或略有赢余,日子过得很累很机械化。 建议:调整心态,爱上自己的生意,把做生意当成一种享受。 2. 资金太少,只能小打小闹。 建议:加快周转速度,把量做起来,滚动发展;如果有可能,想办法融资做大。 3. 有点本钱,但不敢冒风险。 建议:如果想做一番事业,认准了就去干,即便失败了可以重来;商场如战场,失败是常事。 4. 想做大赚大钱,但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建议:忙里偷闲,学点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多和同行业的人多交流。 5. 没有管理经验或者说管理能力欠缺。 建议:参加培训,自己买书学习,向成功人士取经。或者,请一个懂管理的人做你的军师,但这个人必须100%为你效力并忠诚于你。   如何把小生意做大 小生意能做大 如果给你一个鸡蛋,你能把它变成一座农场吗?可能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太不可思议,并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肯定的:可以。 首先把蛋孵成鸡,再让鸡生蛋,蛋再孵成鸡……如此循环往复,鸡越孵越多,蛋越生越多,钱也会越来越多,买来了牛羊,购置了土地,于是,鸡蛋变成了农场。这个故事看上去好像是个神话,其实更像是一个关于财富的寓言。它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财富是可以从小本钱投资经营而累积起来的。 做事业嘛,本钱小并不可怕,怕的是勇气小信心也小,不敢也不善于以小博大创造财富。决心创富的奋斗者,如果你现在也还只是拥有一点点小本钱,如果你是如此强烈地渴求财富,那么就立即行动吧,以坚定的必胜信念为支撑,并以正确的方法为指导,就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你的财富梦。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越是小的东西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任何一个小的项目只要耐心开掘都能发财致富,对普通百姓尤其如此。 小生意做大的途径   ·薄利多销,把量做起来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的关键在于,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最终总利润增加)。   现在,市场日趋完善,各种生意都有人做了,所以做小生意定高价赚高额利润的路子是行不通的。价格定高了,吓走人。看上处多好的利润,没有卖出,利润体会不出来,等于零!而且,库存积压着资金,生意就是这样:不赚就亏!同时,没做成的生意,也减少了以后与人家打交道的机会。 事实上,薄利多销的经商之道,由来已久。“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司马迁说过,“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图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白天给人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钱不变,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得钱比往日多了一倍。    ·把财富复制出去   如果你在城南开了一家餐饮店名曰“A”,生意火暴,那么你可以到城北开一家同样的“A”店,并参照城南的模式运营,80%会成功。然后,你想再做大,可以把店子复制到其他的城市,于是,“A”在全国各地开花。   ——由此,你的生意做大了。   复制财富的案例,最著名的当属肯德基、麦当劳。         温州人是这样把小生意做大的   生意不分贵贱   有一首民谣这样说:“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温州人是最早经商的一个群体,是最早致富的一个群体。在许多人眼里,做什么事首先是面子,有些生意尽管能挣钱,但有失体面,就宁可挨饿也不愿意去做。而在温州,做生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能不能挣钱。   温州人走四方,占据了许多人不愿意做的那些领域。他们从修鞋子、开发廊等小的生意开始,渐渐积累了财富。而他们的为人却一直很低调,他们在成功后会经常说,我无非是个修鞋匠嘛!正是这种踏踏实实做事业的态度,让他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不嫌生意小,不嫌赚钱少   一般人通常思考的是:“做小生意没多少利润,有时候甚至不如替人打工呢,这样做何时才能发财呀?”温州人说:“做生意就是要挣钱,能挣一分是一分,小生意,大市场,只要市场做大了,几厘的利润照样能致富。”   温州人卖纽扣,每粒只赚1分钱,温州人干;做标签,每条只赚几分钱,温州人干;修鞋子,每双只赚2毛钱,温州人也干;卖服装,每套只赚几元钱,温州人还干。有些人认为,做买卖就要做大买卖,小生意没什么赚头,不屑一顾。事实上,生意不在大小,只在最终赚得的利润。小生意尽管赚得少,但是,投资少,风险小,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就能够赚到许多钱。   出击迅速不后悔   在信息社会,眼光要敏锐,出手要快,所谓快鱼吃慢鱼,如果你总是犹豫不决,等待更成熟的时机,那么,别人已经捷足先登了,商机已经不属于你了。在别人未进的时候进,在别人跟着进的时候退出,这就是温州商人的投资眼光。 做生意的人真辛苦,一日三餐都是不定时的,做批发做零售的生意人,看上去就没有那么悠闲了。每天应付着各式人群,随和的有,挑剔的有,无论哪一种都要你磨破嘴皮,笑脸相迎。这些人无法预料什么时候有顾客上来,所以每天都得守着。吃饭时候更是没有自由,有时捧起碗筷,有顾客来了,你只得立刻放下手里的饭菜,笑盈盈的去为顾客服务;碰上生意好时,一顿饭不知要吃多少分钟,起起落落无数次。 有一种做生意的人,待人很和蔼,让人觉得很亲切,每次在他或她那里买东西,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也有这样一种生意人,笑脸相迎,好像自来熟似的硬往上套磁,好像你要是不买点啥,就对不住人家似的,可大多数顾客都不会太买账,因为太假,使人觉得太虚伪,有一种生意人,常常薄利多销,让自己和顾客都觉得满意,也有一种生意人,顾客问了价钱之后不买就开骂。好像自己是霸主,却不知从此少了多少顾客啊!生意人啊,即使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你多精明,生意人啊,如果没有买主,你用什么赚钱?顾客至上,宾至如归,那是古往今来买卖人的古训啊,为什么有的生意人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人却不明就里,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日常购物消费少花钱的事实 中国人总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偏见:“便货没好货,好货信得过!”也就说,商家卖比市场价便宜的商品,一定没什么好货!价格高的反而有它的品质保证! 针对此话,本人以经商多年的经验说实话——只有那些追求品牌、有点钞票、带点懒性的无知消费者才多数信之! 也因为如此,国内许多商家不理产品优劣,也会将其定位与品牌产品价格相当。让消费者相信“贵有贵的好处——物有所值!” 这个怪异市场现象,当然不能全说是消费者无知所致。主要还是有些消费者,或多或少是因为自己或身边的人曾遭遇过低价购买的产品,不实用,甚至影响健康等不良的经历,造成日后情愿买贵点的品牌货,而不敢再去相信便宜货! 然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品牌货或只看价格高就认定是“好货”,我们需要了解该产品的真正实效,了解生产厂家,了解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比,了解同类品质的价格比,了解用过该产品的使用者口碑等。我们再作出最后购物的行动才算是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生意人办事绝招 做人与做事 第一章  生意人办事要讲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则就是办事的方圆,成事的规矩,行事的底线.一旦突破了这一底线,纵有多少技巧和方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人    宽容   坦诚   尊重   信任    公正 对已   守信   诚实   平常心   心胸开阔 第二章  生意人办事要讲技巧 谋事是舟,舟山技巧就是桨,只有桨运用得好,舟才能顺风顺水,疾驰如飞.办事的学问,全在于技巧.之所以有些人办事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是因为这些人熟练掌握和待人接物的技巧. 事业   有务而战   谋事在人   多谋善断   欲取先予   惜时善用 交友   由疏至密   慎贬重褒   恭则不悔   宽人严已   和而有争 婚恋   欲擒故纵   适时出击   历久弥新   捕捉温柔   给恋人留一个空间   沟通建立信任 第三章  生意人办事要讲分寸 俗话说:"过独犹不及".有些棘手的事情的处理,发生之时,立即解决,可能会火上浇油,使事态发展愈严重,而冷却几日,薄西山使当事人恢复理智以后再处理,就可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处理事情,掌握处理的火候,对事情的成败至关重要 分寸通则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   因时而移   因事而易 工作中的分寸把握   少说多做   切忌恃才傲物   不能锋芒毕露,也不能默默无闻 交友上的分寸把握   往来有节   互不干涉 婚恋上的分寸把握 第四章  生意人要学会讲话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说得好,利人利已;说得不好,害人害已.如果没有想好说什么,就干脆什么都不说;如果说出的话引起别人的反感,要即使挽回僵局;如果说话经常不招别人喜欢,就要回来好好学学说话 会讲话是办事成功的前提   怎样把握说话的语气和语调   如何克服说话紧张症   不可忽视神态举止   如何避免交谈忌讳   怎样与陌生人讲话   怎样讲话受欢迎 说话的分寸   幽默的分寸   玩笑的分寸   赞誉的分寸   自我推销的分寸 第五章  生意人要学会应酬 应酬是办好事情的基础,一个不会应酬的人很难成功.尤其在现代社会,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应酬或者善于应酬的人,办事往往很顺利.因此,某种意义上,应酬也是一种办事. 应酬也是办事 应酬的技巧   保持倾听兴趣   热情洋溢打招呼   熟记对方姓名   投其所好   学会使用谢谢   抓住对方的心理说"不"   在别人悲伤时送去你的安慰   多夸奖别人   保持微笑 应酬的忌讳   心不在焉   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随意打断别的讲话   不谈他人不高兴的事 第六章  生意场中如何办事 假如你确实有能力,却又得不到青睐,怎么办?在目前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等待的代价似乎太大了,你很可能就在这种等待中失去了工作.此时,你不妨抽时间看看下面的讲解,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技巧. 与领导办事   不要错失自我表现的机会   如何向领导要求个人利益   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   受到领导的冷遇怎么办   如何对待领导的不公 与下属办事   如何在不属面前树立威信   如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如何向下属布置任务   怎样化解与下属的矛盾   如何处理员工的抱怨   如何对员工说不 与同事办事   办公室中的竞争策略   怎样化解同事间的矛盾   如何求同事办事   与同事相处的分寸 与客户办事   如何建立客户网络   如何解决与客户的冲突 第七章 生意人如何处理家务事 家庭生活有喜有忧,无论是父子,夫妻,婆媳都难免产生磕磕碰碰,处理得当则有惊无险,反之会酿成大变.因此,一个和睦的家庭离不开日常细节的维护 与长辈如何办事   不要在长辈面前争强逞胜   怎样获得长辈的同意和支持   怎样面对老人的唠叨 与晚辈如何办事   少指责,多引导   不要总凭借经验办事   不要轻易否定晚辈的看法 夫妻间如何办事   尊重对方   如何让婚姻保鲜   怎样顺利度对婚后的危险期   怎样对待对方的家人   怎样打破冷战的僵局   配偶有了外遇怎么办 第八章  生意人在朋友中间如何办事 与朋友办事既要把握分寸,又要掌握火候;既要坦诚相待,又不能完会不设防;既要灵活应对,又不能玲珑八面;既要豪爽大度,又不能粗心大意;既要坚持主见,又不能率性而为. 与网友如何办事   网上交流不宜无礼   网上称谓不宜太随便   网上不宜轻信甜言蜜语 与莫逆之交如何办事   不能率性而为   如何处理与朋友的金钱关系   求朋友办事的误区 与异性朋友如何办事   分清友谊和爱情间的界限   女性不要把男性朋友当作佣人使唤   男性不要在女性朋友面前说其他女性的坏话   过分热心易惹是非 第九章 生意人与邻居如何办事 在日常生活,工作,交往,处事中,难免会与邻居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尤其与近邻之间,发生矛盾的可能性更是随着交往的高密度和高频率而大大增加.本章的重点就是教你如何处理邻里的矛盾. 邻里间矛盾的处理   邻居家出了矛盾怎么办   分清矛盾主次   学会退让 如何面对邻里间的差别   邻里交往的基本原则   不要势利眼   不能嫉妒别人 邻里间的公共事务   不能自扫门前雪   不要侵占公共空间   不宜说长道短   不宜干扰别人的正常生活 如何求邻居办事 第十章 生意人在逆境中如何办事 逆境不是我们的仇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环境所迫,愈加奋勇,敢于对付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逆境. 明确所面对的困难   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使自己成功   分析解决困难的可行性 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寻找自我优势,发现自我弱点,立即铲除   走出自卑   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如何变被支为主动   转变思维方式   关于策划,避免盲目   抓住机会不放松 第十二章  不断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东西,都是增进知识的好机会.学习是不变的主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充电,将可以增强自己的办事能力. 强化自我办事能力   消除自我的自卑感   摆脱消极的心态 充满热情地工作   尽自已最大的努力   踏踏实实地工作   充满自信   服务于他人   广交朋友   不要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存在过多悔恨和忧虑   保持独立的人格   不求他人赞许   不抱怨生活   培养诚实可信的品格   让精力更显充沛 推销自我   推荐要有自己的特色   推荐要关于面对面   推荐要灵活   推荐前应摸清对方的情况   推荐要灵活运用宣传手段   利用履历表或申请表把自己推荐给对方   推荐时应进退自如   教你几招推荐自己的技巧 与他人合作 第十二章  成功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的过程.甘当小学生,眼睛向下,一点一滴地从自己的小事做起,这是你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 从小事做起   办事不能浮躁   做好琐碎工作   办事要有条理 事事求胜不可能   办事不可能面面俱到   虚心请教别人   以平常心对待失败   找准航向   成功等于目标+勇气+努力 敢冒风险,敢为人先   风险法则   先发制人
1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维迎:多数人无知少数人无耻导致非常多灾难
热度 1 ephedra 2011-11-28 16:05
2011年11月27日 08:54 来源: 凤凰网财经 字号: T | T 11080 人参与 129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凤凰网财经讯 2011年11月26日,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1)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隆重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维迎发表获奖演讲。以下为实录: 张维迎:我这几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犯错误?我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无知,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无耻。 好心干坏事就是由于无知,不知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后果是什么而犯的错误。也有大量的是坏心干坏事,就是由无耻导致的行为,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且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人类历史上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导致的灾难是非常多的。 比如义和团运动,全民的无知,他们以为喝了神水以后就可以刀枪不入了。对慈禧太后来讲,既包含着无知的一面,也更包含着无耻的一面,她利用义和团的运动加强她自己的统治。还有我们的大跃进,可以说发起大跃进是无知的表现,但是大跃进当中,那么多的浮夸、虚报,亩产一万斤、十万斤,那不仅是无知,而是无耻的。 人类历史上由于无知导致最大的灾难是什么呢?就是在那么多的国家、世界人口比重高的国家所实行的制度,这种制度我们叫它计划经济。 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为什么当时那么多聪明的学者,那么多的政治家,居然能够相信中央集权集中的计划机关能够告诉全社会应该生产什么,应该怎么样生产,应该为谁生产,应该定多少价格呢?那些人深信不疑。我们仔细想一下,老子所讲的明明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知道,由此导致我们这些灾难。 特别想提醒一点,当时的计划经济,理论依据不仅仅是来自政治家,更多来自于经济学家,包括兰格在论证计划经济可行性的时候,他用的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模式。新古典经济学有好多的假设本身被当做一个现实,所以被认为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击败了反对计划经济的人的理论。 我们仔细想一想,真的太可笑了。计划机关要收集好多的信息,我想问一下,iPad没生产出来的,怎么统计它的需求呢?我们现在做的好多事情,我们真的不明白我们在做什么。 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怎么样正确对待科学?科学总的目标是减少人类无知,但是科学的进步同时有时候也会增加我们的无知。 一直到十九世纪早期的时候,欧洲的医生、社会学家号召各国砍树,为了改进公共卫生。为什么呢?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好多传染疾病是由于树引起的苍蝇、蚊子传染的,把树砍了以后,苍蝇、蚊子没地方呆了,卫生就可以改善了。这是科学家提的建议。 看一下我们,这个问题更为严重。那么多的工程,这个工程那个工程,如创新工程一类的软科学、硬科学。我们以为科学的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可以通过像工程师那么设计出来,本身就是一个无知的表现。 回顾一下我们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1983年下半年开始准备硕士论文,研究价格改革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都认为正确的价格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神奇在什么地方呢?按照生产价值计算?很少有人怀疑价格本身不能计算。 政府也深信这一点,买了大型计算机,在1981年成立的国务院价格中心,找了50多位研究人员,全部的投入产出数据统计出来,算出投入产出表。确实有一点不可思议,但是当时大家很虔诚,相信肯定能计算出来,中央领导等着,什么时候理论价格计算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改革这个价格了。大家知道一直计算不出来,即使计算出来没人相信它。这是我当时看到基本的情况。 对我来讲,价格怎么靠计算出来呢?这是我当时的反应,我花大量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究竟一个正确的价格怎么样形成?我的基本结论是说,只要是政府制定的价格不可能是价格。我当时用了一个比喻,政府定的价格,类似于温度计,即使定的时候温度是合适的,今天室外零下八度,定完之后外边的温度怎么样变化,温度计本身是不变化的,已经没有意义了。 要真正解决中国价格问题,无论大调和小调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我当时提出一个思路,唯一的办法就是放。怎么放价格呢?通过双轨制的方式。 双轨制的思路其实很简单,我要放,但是我不可能一下子都放。当时形成一个历史情况,将计划指标固定下来,不再扩大,按照官价交易,计划外全部放开,这就是双轨。接下来的工作用各种各样的措施,怎么样使得计划内的逐步消失,那是技术性的问题。 搞完这个以后,我自己还是比较兴奋的,这篇文章应该在1984年4月21日写的,84年6月发表在国务院经济技术中心能源组的专家建议内部刊物上,大概在莫干山会议之前的4个多月。在莫干山会议之前,我有了第二稿,第二稿发表在内蒙古经济研究1984年第四期,那是公开的刊物。 我总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认识到人类本身的好多无知,解决体制问题的办法就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如果我们以为我们自己知道得很多,以为我们非常的聪明,我们实际上在花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那些面对的问题没有答案的方面。 今天也是这样的问题。根据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好多人认为我们对货币、就业、通货膨胀知道得很清楚,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降低利率,什么时候提高利率。是那样吗?过去几年的历史,证明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很无知。 无知的情况下最好的政策是什么?以不变应万变,不要那么瞎折腾,一会儿看着经济有问题了,大量放水,一会儿看着通货膨胀来了,猛抽,这些都带来巨大的代价。 再看产业政策。好多的政府部门仍然相信,政府可以知道未来什么是核心的产业、主导的产业,我们应该怎么样发展。 从历史来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犯了太多太多的错误。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究竟未来什么是核心的主导的产业。宁波市出钱培养一千个乔布斯,更表现出我们太无知,以为我们自己知道,回到老子的话,我们有病。 为什么要市场经济呢?其实很简单,有市场经济才可以避免由于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相结合导致人类的灾难。如果市场经济可能有大跃进吗?可能死那么多人? 市场经济有贫富差距,但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除了地震可以死人,不会因为粮食短缺而死人。我并没有认为美国就是最理想的市场。 市场经济其实也减少好多的无知。在市场当中,知识、对未来判断准确就决定输赢,这就给企业家一个动力,怎么样减少自己的无知。市场是企业家不断地探索发现的过程。 市场经济也使我们的行为不变成伤害别人的行为。你在市场当中,谋求自己的利益,首先要给别人创造价值,给消费者创造价值,要给客户创造价值。这就是我们需要市场经济的原因。 我怎么保证我说的不是由于自己的无知才这么讲的呢?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不是自己说自己正确,需要竞争,需要思想的自由。 任何一种思想,无论是哲学的还是宗教的,无论创始人多么伟大,无论在创造时多么正确,一旦变成垄断的思想,就会助长无知和无耻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所以我们的希望在于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有自由,如果我们能有竞争,我们就会变得无知少一点,无耻也少一点。
1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杂记
ephedra 2011-11-28 11:39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杂记
金沙江河谷中段自然分布着濒危植物 —— 攀枝花苏铁, 1983 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该种, 1996 年跳级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封山育林有利有弊,利处是消除了以前人为滥采滥伐、盗挖、开矿、农业开垦等干扰活动,不利之处是封山育林引发的自然植被演替使得比较原始的种子植物攀枝花苏铁种群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其生存受到新老因素的威胁,( 1 )入侵植物尤其是紫茎泽兰肆虐( 2 )藤蔓植物缠绕( 3 )缺乏自然火干扰的地表草本的发展使得种子落地后萌发困难( 4 )种间竞争以及( 5 )矿区开采和环境污染的综合影响。该种群的健康生长发育可能在控制周边环境恶化的同时需要适当地针对性地人工抚育。 2010 年保护区管理局莫旭局长带着高工余志祥一起来我所商谈合作适宜,保护区科研能力不足,希望我们施以援手。我所已退休陈家瑞研究员研究苏铁多年,和保护区有很深厚的感情, 1996 年曾协助攀枝花市主办了国际苏铁研讨会,直接推动了保护区的越级晋升。我一直从事裸子植物的分类学研究,陈老鼓励我深入研究下苏铁类植物。保护区也是和陈老的联系下,陈老推荐保护区和我开展合作。崔金钟老师和覃海宁老师也鼓励和支持我为保护区解决些保护上的实际问题。我很快着手保护区的调研,发现资料十分匮乏。保护区前期的研究是 1980 年左右管仲天先生对保护区的调查数据,记载植物种类很少,另外,至今过去 30 余年,分类学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求教成都生物研究所高信芬老师,高老师慷慨发给我整个攀西地区植物名录,此外,四川攀西种子植物以及我所馆藏标本、最新的 CNPC 名录等虽然范围大,但都是很重要的基础。由于资源有限,野外考察需要一支得力的精干的队伍。除了陈老和我之外,刘冰(博士研究生)、叶建飞(硕士研究生)、曾刚(硕士研究生)、赖阳均(硕士研究生),北京植物园赵宝琳女士的主动请缨参加,从二外毕业不久的傅晨同学要求当队医,他们都是八零后,此外,从长远考虑,我安排了在数字保护区建设和野外监测有专长的李荣贵老师参加我们的队伍。实践证明,我们的队员颇富激情,队伍十分活跃,考察成果斐然。 我们与保护区同志一起对保护区进行了三次实地标本采集与考察,目的是针对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考察中我也感觉到了保护区莫旭局长的诚意,发动保护区所有人员上山。野外考察比较辛苦,对我们老野外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保护区的同志可能有些吃不消,对地形熟悉的杨永琼副局长、严光聪副局长、余志祥高工更是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在山林出没,莫旭局长和陈老我们在低山地带活动,记录过去几十年来的声音。我看地出来大家很辛苦,但是都在坚持,莫旭局长花了不少时间做同志们的思想工作。莫旭局长每天都坐等队员安全返回吃饭,很关心队员们每天采集到什么新的植物,常常甚至直到大家压完标本至深夜两三点才回家。每天早上八点钟又准时上班,队员们旺盛的精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七月份我们进行了第一期调查,十月份第二期调查,一月份协助保护区组织海峡两岸苏铁研讨会,今年五月份又进行了第三期调查。 样方调查很辛苦。保护区不大,只有 1300 多公顷,我们计划在踏查的基础上开展样方调查。踏查是为了大体搞清植物种类,为样方调查积累资料。预计踏查时间两天。两天后确定样方调查方案。为了搞清保护区的植被情况,最好是将保护区均分小方格进行调查,但是踏查后发现保护区地形异常复杂,和保护区熟悉地形的同志一起协商,哪些地方适合拉样方,这样确定出方案,开展调查。样方调查很辛苦。为了搞清攀枝花苏铁的种群状况,获取第一手数据,我们对攀枝花苏铁和木本植物进行了每木调查,记录了位置数据、茎干高度、羽叶数量、藤蔓植物缠绕情况、病虫害情况、生境等详细信息,非常费时费力,在大样方内拉小样方进行调查,记录草本种类。 GPS 和数码相机联合使用效果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去攀之前,我预期能培训下保护区的同志,希望他们能独立采集和压制标本,将我们的调查技术和方法教给他们,甚至如果有兴趣的,到我们这里进修学习下都可以。考察过程中,看他们对此没有什么兴趣,也就作罢。通常晚餐后,保护区的同志就回家休息了,我们的队员还需要开展标本分类和压制、烘干等工作,常常直至凌晨两三点钟。 年轻就是激情。一天晚上,大家压制完标本,已经两点多了,不知谁提议,我们去 K 歌,这个主意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的响应,呵呵。早有同学看准了地方,距离歌厅歇业只一小时了,一小时也不错。此前,我从未和他们一起唱过歌,对大家都不了解,估计他们彼此之间也不怎么了解,都在忙自己的学业。进了歌厅,呵呵,好家伙,都很活跃。等傅晨、赵宝琳和我唱了之后,曾刚一亮嗓子,我们傻眼了,很专业啊。刘冰和曾刚还来了段合唱。时间很短,但很愉快。 据说九零后、独生子女这个人群不好沟通,不能吃苦。野外调查过程中,我总结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傅晨同学几乎是九零后,独生女。很活跃,情商很高,小至 10 岁,大至 70 多都和她谈得来,是队伍里的活跃分子。做记录很详细,晚上回来抽空还将数字表录入电脑,为这次调查做了很大贡献。她是队医,照顾大家,看谁有点皮蹭破了,赶紧给消毒、包扎,非常认真。有天晚上回来略早,喝了两杯啤酒,傅晨略有酒意,跑到我房间来和我聊天,我问她这么辛苦出来后不后悔,她说非常高兴,学习了很多,盘腿坐在床上。和她聊天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她脚上破了一大块皮,这伤是影响走路的。我说你这队医,尽照顾别人,自己的伤忘了,这伤比手上的伤严重地多,影响走路的,明天你休息。她连说没事没事,话没说完,就溜了。第二天一早担心我不让她上山,提早就上车了。她的积极、活跃、吃苦耐劳给我印象很深刻。 状况可能在不经意中出现。第一次考察结束了,莫局安排队员们去格萨拉玩,看看万亩盘松。在二滩水电站过夜,差点出状况,早上醒来才知道。保护区考察第一期结束,大家很放松。晚上喝了不少酒,莫局大醉,我也晕了。队员小赖是重庆人,很有个性,有摄影爱好,野外工作能力也强,晚上食物过敏,回房间睡觉发现身体不舒服,看看身上有红斑,给莫局打电话,莫局睡着了,根本听不到,自己下去找药店也找不到,最后没办法拉了同屋的去医院打点滴!早上我听了,很后怕,这是危险的事呐。考察队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照顾大家。还好第二天就没事了,大家游兴仍很足。到了海拔 3000 米以上,看了万亩盘松,很壮观,拍摄了些大家感兴趣的花花草草。影视城也不错。中午吃的是彝族风情餐,未婚羊、童子鸡什么的,彝族兄弟酒量大,能唱歌,歌声也很像草原歌曲,颇有些气势。 相比第一期考察,第二期和第三期考察就低调的多。曾刚上学了,傅晨去微软工作了,赵宝琳没去,人员也减少了,也有新成员黄继红博士参加。不过,总有新东西发现。横断山高山峡谷、石灰岩崎岖山地、雨天道路湿滑以及出没的毒蛇是对考察队员安全的最大威胁。所幸的是考察过程中除了一些皮肤外伤,队员一切安全。 三次考察共采集标本 1000 余份,拍摄数码图片 1 万余幅。 2010 年年底全部精力在分析数据,整理考察报告,为了对保护区有些用处,我着实花了不少时间。整理考察报告过程中,保护区管理局发生了人事变动,莫旭局长借调攀枝花市开发区工作,严光聪副局长主持工作。 考察过程中,我感觉到保护区目前基础资料严重不足,影响着保护区的科研、科普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继续发展。因此,确定做一本介绍保护区植物的书,就是让人们了解保护区的本底和攀枝花苏铁的生存环境,本书共收录了保护区 480 种维管植物。在整理保护区考察报告的时候,我就在琢磨这事,在考察报告整理晚了之后,我就和两个学生动手做这个事。成书过程中虽然有些波折,但是我们的坚持,保护区同志的支持,以及大家的努力和理解、信任并终有所成。很高兴能为苏铁的保护事业做了点有用的事。回忆起这两年针对保护区的工作,颇有些感慨,追忆考察过程中的琐事,并记录于此。 图志封面
3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介绍:追忆攀枝花苏铁调查
ephedra 2011-11-28 11:38
新书介绍:追忆攀枝花苏铁调查
金沙江河谷中段自然分布着濒危植物 —— 攀枝花苏铁, 1983 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该种, 1996 年跳级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封山育林有利有弊,利处是消除了以前人为滥采滥伐、盗挖、开矿、农业开垦等干扰活动,不利之处是封山育林引发的自然植被演替使得比较原始的种子植物攀枝花苏铁种群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其生存受到新老因素的威胁,( 1 )入侵植物尤其是紫茎泽兰肆虐( 2 )藤蔓植物缠绕( 3 )缺乏自然火干扰的地表草本的发展使得种子落地后萌发困难( 4 )种间竞争以及( 5 )矿区开采和环境污染的综合影响。该种群的健康生长发育可能在控制周边环境恶化的同时需要适当地针对性地人工抚育。 2010 年保护区管理局莫旭局长带着高工余志祥一起来我所商谈合作适宜,保护区科研能力不足,希望我们施以援手。我所已退休陈家瑞研究员研究苏铁多年,和保护区有很深厚的感情, 1996 年曾协助攀枝花市主办了国际苏铁研讨会,直接推动了保护区的越级晋升。我一直从事裸子植物的分类学研究,陈老鼓励我深入研究下苏铁类植物。保护区也是和陈老的联系下,陈老推荐保护区和我开展合作。崔金钟老师和覃海宁老师也鼓励和支持我为保护区解决些保护上的实际问题。我很快着手保护区的调研,发现资料十分匮乏。保护区前期的研究是 1980 年左右管仲天先生对保护区的调查数据,记载植物种类很少,另外,至今过去 30 余年,分类学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求教成都生物研究所高信芬老师,高老师慷慨发给我整个攀西地区植物名录,此外,四川攀西种子植物以及我所馆藏标本、最新的 CNPC 名录等虽然范围大,但都是很重要的基础。由于资源有限,野外考察需要一支得力的精干的队伍。除了陈老和我之外,刘冰(博士研究生)、叶建飞(硕士研究生)、曾刚(硕士研究生)、赖阳均(硕士研究生),北京植物园赵宝琳女士的主动请缨参加,从二外毕业不久的傅晨同学要求当队医,他们都是八零后,此外,从长远考虑,我安排了在数字保护区建设和野外监测有专长的李荣贵老师参加我们的队伍。实践证明,我们的队员颇富激情,队伍十分活跃,考察成果斐然。 我们与保护区同志一起对保护区进行了三次实地标本采集与考察,目的是针对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考察中我也感觉到了保护区莫旭局长的诚意,发动保护区所有人员上山。野外考察比较辛苦,对我们老野外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保护区的同志可能有些吃不消,对地形熟悉的杨永琼副局长、严光聪副局长、余志祥高工更是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在山林出没,莫旭局长和陈老我们在低山地带活动,记录过去几十年来的声音。我看地出来大家很辛苦,但是都在坚持,莫旭局长花了不少时间做同志们的思想工作。莫旭局长每天都坐等队员安全返回吃饭,很关心队员们每天采集到什么新的植物,常常甚至直到大家压完标本至深夜两三点才回家。每天早上八点钟又准时上班,队员们旺盛的精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七月份我们进行了第一期调查,十月份第二期调查,一月份协助保护区组织海峡两岸苏铁研讨会,今年五月份又进行了第三期调查。 样方调查很辛苦。保护区不大,只有 1300 多公顷,我们计划在踏查的基础上开展样方调查。踏查是为了大体搞清植物种类,为样方调查积累资料。预计踏查时间两天。两天后确定样方调查方案。为了搞清保护区的植被情况,最好是将保护区均分小方格进行调查,但是踏查后发现保护区地形异常复杂,和保护区熟悉地形的同志一起协商,哪些地方适合拉样方,这样确定出方案,开展调查。样方调查很辛苦。为了搞清攀枝花苏铁的种群状况,获取第一手数据,我们对攀枝花苏铁和木本植物进行了每木调查,记录了位置数据、茎干高度、羽叶数量、藤蔓植物缠绕情况、病虫害情况、生境等详细信息,非常费时费力,在大样方内拉小样方进行调查,记录草本种类。 GPS 和数码相机联合使用效果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去攀之前,我预期能培训下保护区的同志,希望他们能独立采集和压制标本,将我们的调查技术和方法教给他们,甚至如果有兴趣的,到我们这里进修学习下都可以。考察过程中,看他们对此没有什么兴趣,也就作罢。通常晚餐后,保护区的同志就回家休息了,我们的队员还需要开展标本分类和压制、烘干等工作,常常直至凌晨两三点钟。 年轻就是激情。一天晚上,大家压制完标本,已经两点多了,不知谁提议,我们去 K 歌,这个主意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的响应,呵呵。早有同学看准了地方,距离歌厅歇业只一小时了,一小时也不错。此前,我从未和他们一起唱过歌,对大家都不了解,估计他们彼此之间也不怎么了解,都在忙自己的学业。进了歌厅,呵呵,好家伙,都很活跃。等傅晨、赵宝琳和我唱了之后,曾刚一亮嗓子,我们傻眼了,很专业啊。刘冰和曾刚还来了段合唱。时间很短,但很愉快。 据说九零后、独生子女这个人群不好沟通,不能吃苦。野外调查过程中,我总结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傅晨同学几乎是九零后,独生女。很活跃,情商很高,小至 10 岁,大至 70 多都和她谈得来,是队伍里的活跃分子。做记录很详细,晚上回来抽空还将数字表录入电脑,为这次调查做了很大贡献。她是队医,照顾大家,看谁有点皮蹭破了,赶紧给消毒、包扎,非常认真。有天晚上回来略早,喝了两杯啤酒,傅晨略有酒意,跑到我房间来和我聊天,我问她这么辛苦出来后不后悔,她说非常高兴,学习了很多,盘腿坐在床上。和她聊天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她脚上破了一大块皮,这伤是影响走路的。我说你这队医,尽照顾别人,自己的伤忘了,这伤比手上的伤严重地多,影响走路的,明天你休息。她连说没事没事,话没说完,就溜了。第二天一早担心我不让她上山,提早就上车了。她的积极、活跃、吃苦耐劳给我印象很深刻。 第一次考察结束了,莫局安排队员们去格萨拉玩,看看万亩盘松。在二滩水电站过夜,差点出状况,早上醒来才知道。保护区考察第一期结束,大家很放松。晚上喝了不少酒,莫局大醉,我也晕了。队员小赖是重庆人,很有个性,有摄影爱好,野外工作能力也强,晚上食物过敏,回房间睡觉发现身体不舒服,看看身上有红斑,给莫局打电话,莫局睡着了,根本听不到,自己下去找药店也找不到,最后没办法拉了同屋的去医院打点滴!早上我听了,很后怕,这是危险的事呐。考察队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照顾大家。还好第二天就没事了,大家游兴仍很足。到了海拔 3000 米以上,看了万亩盘松,很壮观,拍摄了些大家感兴趣的花花草草。影视城也不错。中午吃的是彝族风情餐,未婚羊、童子鸡什么的,彝族兄弟酒量大,能唱歌,歌声也很像草原歌曲,颇有些气势。 相比第一期考察,第二期和第三期考察就低调的多。曾刚上学了,傅晨去微软工作了,赵宝琳没去,人员也减少了。不过,总有新东西发现。横断山高山峡谷、石灰岩崎岖山地、雨天道路湿滑以及出没的毒蛇是对考察队员安全的最大威胁。所幸的是考察过程中除了一些皮肤外伤,队员一切安全。 三次考察共采集标本 1000 余份,拍摄数码图片 1 万余幅。 2010 年年底全部精力在分析数据,整理考察报告,为了对保护区有些用处,我着实花了不少时间。整理考察报告过程中,保护区管理局发生了人事变动,莫旭局长借调攀枝花市开发区工作,严光聪副局长主持工作,我们与保护区的合作也开始了新的理解。 考察过程中,我感觉到保护区目前基础资料严重不足,影响着保护区的继续发展,同时不能发挥城市国家级保护区应该发挥的科普教育作用。因此,确定做一本介绍保护区植物的书,就是让人们了解保护区的本底和攀枝花苏铁的生存环境,本书共收录了保护区 480 种维管植物。在整理保护区考察报告的时候,我就在琢磨这事,在考察报告整理晚了之后,我就和两个学生动手做这个事。成书过程中虽然有些波折,但是我们的坚持,保护区同志的支持,以及大家的努力和理解、信任最终有所成。很高兴能为苏铁的保护事业做了点有用的事。回忆起这两年针对保护区的工作,颇有些感慨,追忆考察过程中的琐事,并记录于此。 图志
3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组热点相关文献
bioysy 2011-11-28 09:16
这是个让人感兴趣的主题.可以这样理解,重组并不完全是随机的,重组热点和重组冷点的存在是破坏这种随机性的直接原因.为什么有的位点会成为热点,而有的又是冷点,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是不是能把任意位点变成重组热点或者冷点.既然有hotspot motif,但好象看起来也是可能的. 这不属于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但多学点知识应该没什么坏处.文章还没细读,能记住这里有这样几篇文章,可能才是要点. Wahls, W.P., and Davidson, M.K. DNA Sequence-Mediated, Evolutionarily Rapid Redistribution of Meiotic Recombination Hotspots. Genetics 189, 685-694. DNA Sequence-Mediated, Evolutionarily Rapid.pdf Baudat, F., Buard, J., Grey, C., Fledel-Alon, A., Ober, C., Przeworski, M., Coop, G., and de Massy, B. PRDM9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Meiotic Recombination Hotspots in Humans and Mice. Science 327, 836-840. PRDM9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Meiotic.pdf Cheung, V.G., Sherman, S.L., and Feingold, E. Genetic Control of Hotspots. Science 327, 791-792. Myers, S., Bowden, R., Tumian, A., Bontrop, R.E., Freeman, C., MacFie, T.S., McVean, G., and Donnelly, P.Drive Against Hotspot Motifs in Primates Implicates the PRDM9 Gene in Meiotic Recombination. Science 327, 876-879. Drive Against Hotspot Motifs in Primates Implicates.pdf Parvanov, E.D., Petkov, P.M., and Paigen, K. Prdm9 Controls Activation of Mammalian Recombination Hotspots. Science 327, 835-. Prdm9 Controls Activation of.pdf The Case of the Fickle Fingers: How the PRDM9 Zinc Finger Protein Specifies Meiotic Recombination Hotspots in Humans The Case of the Fickle Fingers How the PRDM9 Zinc Finger Protein Specifies Meiot.pdf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因表达调控的综述
bioysy 2011-11-27 23:38
Controlling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stress,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2, 833-845, 逆境反应的基因表达调控 Acute stress puts cells at risk, and rapid adaptation is crucial for maximizing cell survival. Cellular adaptation mechanisms include modific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ell physiology, such as the induction of efficient changes i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es by intracellular signalling networks. Recent studies using genome-wide approaches as well as single-cell transcription measurem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classical genetics, have shown that rapid and specific activ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can be accomplished by several different strateg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organisms can achieve generic and specific responses to different stresses by regulating gene expression at multiple stages of mRNA biogenesis from chromatin structure to transcription, mRNA stability and translation. 全文网址:http://www.nature.com/nrg/journal/v12/n12/abs/nrg3055.html?lang=en?WT.ec_id=NRG-201112. 可惜现在我自己都没全文,按我的习惯如果有的话,我会共享的.这篇文章会对逆境中,mRNA产生的多个环节的表达调控进行总结,从染色质结构到转录,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
个人分类: reviews|3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学生们看“英雄喋血”,帮助他们重新认识:理想是什么?
热度 1 zhumei185 2011-11-27 20:00
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我班学生都有空的时间,完成了上次想帮助学生们进行积极主动学习的第一步:看电影“英雄喋血”。 上午9:30开始,我和班里两个班委一起忙活:买吃的,小桔子、小西红柿、原味瓜子,用了48元;布置会场,自备投影仪的安装调试,花费了2h的时间,投影仪出现黄色影像偏出现象无法解决。12:00,请三个同学吃了个饭(另一个学生是拿手提电脑供我们使用的),花去了17元。 下午13:45,陆陆续续有学生来了,14:08能来的学生都来了。两个学生有事请假,一个说肚子疼,但后来也来了。我很满意。 我简单发言,定了我们此次活动的主题为:理想--如何实现理想,请同学们看黄花岗烈士们是如何行动的? 整个电影的过程,和我刚开始看是一样,一开始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同学们在看到中间时,有一个睡觉的(负责班里财务的同志),有一个老看手机的(是姚某人),其他在我后边的也有一个睡觉的(中午没休息的和我一起忙活的一个学习委员),再没注意到其他人。在起义准备前夕,影片进入高潮时,所有同学也能感受到那种压抑的革命氛围,整个办公室里的同学也都开始认真观看,除了那个睡着没起来的家伙。 看影完毕,学生们反映都还不错。我和学生们再次聊了一下革命时有志之士的理想,并说了这样的话,“我希望你们将是和平年代的有理想的青年,而不是整天想着如何挣钱的思想空洞的庸碌无为的人。我将在你们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成为那个时不时提点一下你们的人。”(说实话,最初我都没想过会这么去说话,但是说着说着,好像思维是自己在组织一样,就顺成了如此。现在看来,好像话从一个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我这样的新兵口中说出,似乎有些托大啊。难道,前世我就是当老师的?呵呵,甚是迷惑。) 最后,我再次确定我们上次班会关于以后每隔两周进行一次文摘阅读的决定,并征询意见,决定每两次班会进行一次体育活动,目的是为我们班级提供经常呆在一起的机会,增强班级同学间的了解,增强班级集体感。我想,这应该是我的第二步与第三步,且看后续发展如何。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28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子张诗笺:怀念济南
热度 3 zhangzizhang 2011-11-27 18:55
怀念济南 济南多雾的冬天 有猫的轻盈和慵懒 它漫步在每一年 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广场 举办一年一度的 主题朦胧的画展 是谁在明湖之岸 秀出了一身矫健 古典音乐的旋律 城市街舞的节奏 燃起了 生命深处的 火焰 成群结队的雾 迈着猫步消失了 这时候 是什么光芒升起 让济南的冬天 突然变得 明亮 温暖 2011-11-27 ,杭州
个人分类: 生活:蜗牛船|3145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给马其顿捐赠校车?还是豪华的!
hohaizhangjy 2011-11-27 16:38
今天在搜狐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新闻,中国给马其顿捐赠豪华校车, 悲剧,真他妈悲剧! http://tv.sohu.com/20111127/n327026193.s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6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huagw 2011-11-27 14:36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3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
huagw 2011-11-27 14:35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11年度
3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工程院院士名单(1967-2011)共123位
huagw 2011-11-27 14:26
08.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Operational Systems Engineering Mr. Rodney C. Adkins Senior Vice Presid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eenwich, CT,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Paul A. Allaire Former Chairman and CEO Xerox World Headquarters Norwalk, CT,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ell K. Allen Adjunct Professor Utah State University Orem, UT,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Egon Balas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Thomas Lord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Research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ittsburgh, P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Cynthia Barnhart Associate Dean of Engineer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Leslie A. Benmark Six Sigma Black Belt E. I. du Pont de Nemours Company Joelton, TN,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aniel Berg Distinguished Research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ami Coral Gables,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7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imitris J. Bertsimas Boeing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Research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John A. Betti Former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cquisition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North Palm Beach,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Prof. John R. Birge Jerry W. and Carol Lee Levin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obert E. Bixby Research Professor Rice University Houston, TX,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ack L. Blumenthal Instructor Mayfield Senior High School Pasadena,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Alfred Blumstein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J. Erik Jonsson Professor of Urban System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ittsburgh, P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ohn G. Bollinger Dean Emeritu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Professor Emeritus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Madison, W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Geoffrey Boothroyd Co-Founder Boothroyd Dewhurst, Inc. Wakefield, R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H. Kent Bowen Bruce Rauner Profess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eritus Harvard University Boston,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Andrew Brown, Jr. Executive Director and Chief Technologist Delphi Corporation Troy,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2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Gerald G. Brow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Research U.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Lawrence D. Burns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ranklin,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Kenneth E. Case Regents Professor Emeritus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Stillwater, OK,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on B. Chaffin Richard G. Snyder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s. Josephine Cheng IBM Fellow and Vice President 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San Jose,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 Peter Cherry Independent Consultant Ann Arbor,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Robert P. Clagett Retired Lecturer, Management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Williamsburg,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 Dale Compton Lillian M. Gilbreth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Emeritus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ichard W. Conway Emerson Electric Company Professor of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Emeritu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92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Harry E. Cook Professor and Head of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harpsburg,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Thomas M. Cook President T.C.I. Dallas, TX,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Prof. William J. Cook Chandler Family Professo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Gary L. Cowger Group Vice President Manufacturing and Labor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loomfield Hills,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James Q. Crow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Level 3 Communications, Inc. Broomfield, CO,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Earnest W. Deavenport, Jr. Retired Chairman and CEO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Kiawah Island, SC,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alph L. Disney Professor Emeritus Texas AM University Blacksburg,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Michael T. Duke President and CEO Wal-Mart Stores, Inc. Bentonville, AR,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Joseph F. Engelberger Chairman HelpMate Robotics Inc. Newtown, CT,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Michael L. Eskew Former Chairman and CEO UPS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Armand V. Feigenbaum President General Systems Company, Inc. Pittsfield,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2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obert E. Fenton Professor Emerit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Marshall L. Fisher UPS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P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ohn S. Foster, Jr. Retired Vice Presid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rop Grumman Aerospace Systems Redondo Beach,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6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onald P. Gaver, J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Research, Emeritus U.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Arthur M. Geoffrion James A. Collins Chair in Management Emerit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anta Monica,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Louis V. Gerstner, Jr. Retired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rmonk, NY,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onald E. Goldsberry Consultant Deloitte Bloomfield Hills,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 Michael Harrison Professor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George J. Hess Retired Vice President, Planning The Ingersoll Milling Machine Company Madison, W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9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Thom J. Hodgson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aleigh, NC,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Charles O. Holliday, Jr. Chairman Bank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Paul M. Horn NYU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in Residence and Senior Vice Provost for Research 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 NY,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onald A. Howard Professor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 Stuart Hunter Professor Emeritus, Statistics and Engineer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Highstown, NJ,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Lee A. Iacocca Iacocca and Associates Beverly Hills,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onald L. Iglehart Professor Emeritus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9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Ellis L. Johnson Coca Cola Professor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Edward H. Kaplan William N. Marie A. Beach Prof. of Mgt. Sciences Professor of Public Health, Prof. of Engrg.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New Haven, CT,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alph L. Keeney Professor Emeritus of System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Karl G. Kempf Fellow and Director, Decision Engineering Intel Corporation Chandler, AZ,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Yoram Koren James J. Duderstadt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Manufactur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ay Kuo President and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James F. Lardner Retired Vice President, Tractor and Component Operations Deere Company Bettendorf, I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ichard C. Larson Mitsui Professo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Prof. Hau L. Lee Thoma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Kenneth Levy Chairman Emeritus KLA-Tencor Corporation Los Gatos,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Prof. John D.C. Little Institute Professo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Christopher B. Lofgren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chneider National, Inc. Green Bay, W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Gen. David M. Maddox Independent Consultant Arlington,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Thomas L. Magnanti Institute Professo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Stephen Malki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Thomas J. Malone Retired, Executive Vice Chairman Milliken Company La Grange,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2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illiam S. Marras Professor and Director, Honda Endowed Chair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illiam L. Maxwell Senior Scientist SupplyChain Consultants, Inc. Wilmington, DE,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9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an Maydan President Emeritus Applied Materials, Inc. Los Altos Hills,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William J. McCune, Jr. Retired Chairman Polaroid Corporation Lincoln,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7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Eugene S. Meieran Intel Corporation Phoenix, AZ,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Richard C. Messinger Retired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Technical Officer Cincinnati Milacron, Inc. Cincinnati, OH,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Gerald Nadler IBM Chair Emeritus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Director, Breakthrough Thinking Group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George L. Nemhauser Institute Professor and Chandler Chai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Joseph H. Newman Retired President and CEO Tishman Research Corporation Jupiter,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7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eborah J. Nightingale Professor of Practic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Prof. Amedeo R. Odoni Professor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nd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Robert M. Oliver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James J. Padilla President and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Ford Motor Company Sarasota,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illiam P. Pierskall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Bradenton,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Stephen M. Pollock Herrick Emeritus Professor of Manufactur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2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Donald E. Procknow Retired Vice Chairman Lucent Technologies Doylestown, P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illiam R. Pulleyblank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Research US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 West Point, NY,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1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Howard Raiffa Professor Emeritus, Managerial Economics Harvard University Belmont,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200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H. Donald Ratliff Regents' Professor and UPS Professor of Logistics and Executive Directo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Stephen M. Robinson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Madison, WI,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illiam B. Rouse Executive Director and Professo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Henry M. Rowan Chairman Inductotherm Group Rancocas, NJ,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Thomas L. Saaty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P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Andrew P. Sage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First American Bank Professor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Fairfax,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Vinod K. Sahney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Strategy Officer Concord,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Gavriel Salvendy Professor Emeritus Purdue University Sarasota,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ohn M. Samuels, Jr. President Revenue Variable Engineering, LLC Villas, NJ,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s. Linda S. Sanford Senior Vice President,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mers, NY,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Maxine L. Savitz General Manager, Technology/Partnerships Honeywell Inc. Los Angeles,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2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Laurence C. Seifert Dr. F. Stan Settles Professor and Co-Director, Systems Architecting and Engineering Program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Hanif D. Sherali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W. Thomas Rice Chaired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 Blacksburg,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Thomas B. Sheridan Ford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Psychology, Emeritu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xington,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5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ohn A. Simpson Retired Director,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Laboratory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Falls Church,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8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Mark K. Smith Management Consultant/Writer Independent Consultant Norwich, VT,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6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ames J. Solberg Ransburg Professor of Manufacturing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s. Anne L. Stevens Chairman and CEO SA IT Services Roswell,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Lawrence D. Stone Chief Scientist Metron, Inc. Reston,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ames M. Tie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Dean University of Miami Coral Gables,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1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Paul E. Torgersen John W. Hancock, Jr. Chair and President Emeritus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 Blacksburg,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TT Wireless Group ATT Corporation Bellevue, W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G. Keith Turnbull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lcoa Business Systems Alcoa, Inc. Pittsburgh, P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Howard S. Turner Retired Chairman Turner Construction Company Newtown Square, P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Emeritus Election Year: 1973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James E. Turner, Jr. President and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 Suffolk, V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8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Thomas A. Vanderslic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TAV Associates Osterville, M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Arthur F. Veinott, Jr. Professor Emeritus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Kuo K. Wang Sibley College Profess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meritu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Alan R. Washbur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Research U.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Lawrence M. Wein Paul E. Holden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Science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9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John A. White, J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Arkansas Fayetteville, AR,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8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Ward Whitt Professor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Y,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6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Dennis F. Wilkie Corporate Vice President and Director, Business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Staff Operations Motorola Corporation Bonita Springs, FL,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0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Mr. Edgar S. Woolard, Jr. Former Chairman E. I. du Pont de Nemours Company Wilmington, DE,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1992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Paul K. Wright A. Martin Berlin Chair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CITRIS Direct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C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7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Dr. Chien-Fu Jeff Wu Coca Cola Professo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Member Type: Member Election Year: 2004 Section: 08. Industrial Systems
10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向马其顿援助校车 改善该国学生学习环境
wliming 2011-11-26 18:11
[转载]中国向马其顿援助校车 改善该国学生学习环境
博主评:这么漂亮的校车我国少见呢,“中国”什么时候给我国送几辆校车呢? 中新网11月26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中国政府代表驻马其顿大使崔志伟正式将援助校车交付马副总理阿里菲。   崔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虽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创新等诸多挑战,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已先后向马方提供了人员培训、学校改建、电脑物资等多个援助项目,为马其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此次援马校车将进一步改善马学生的学习环境,体现了中方对中马关系的高度重视。   阿里菲副总理对中方无偿援助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将会继续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media_span_url('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1/11-26/3488475.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1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Ka/Ks与进化选择压力
syfox 2011-11-26 15:12
2011年11月25日 ⁄ Bioinformation ⁄ 暂无评论 ⁄ 被围观 12 views+ 在遗传学中,Ka/Ks或者dN/dS表示的是异意替换(Ka)和同意替换(Ks)之间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判断是否有选择压力作用于这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不导致氨基酸改变的核苷酸变异我们称为同义突变,反之则称为非同义突变。一般认为,同义突变不受自然选择,而非同义突变则受到自然选择作用。在进化分析中,了解同义突变和非同义突变发生的速率是很有意义的。常用的参数有以下几种:同义突变频率 (Ks)、非同义突变频率(Ka)、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的比值(Ka/Ks)。如果Ka/Ks1,则认为有正选择效应。如果Ka /Ks=1,则认为存在中性选择。如果Ka/Ks1,则认为有纯化选择作用。 计算方法: Ks = 同义突变SNP数/同义位点数,即同义突变率 Ka = 非同义突变SNP数/非同义位点数,即非同义突变率 同义突变SNP数= Σ同义SNP 非同义突变SNP数= Σ非同义SNP 同义位点数= Σ同义位点 非同义位点数= Σ非同义位点 KaKs或者Ka/Ks 1,基因受正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Ka=Ks或者Ka/Ks =1,基因中性进化(neutral evolution) KaKs或者Ka/Ks 1,基因受纯化选择(purify selection) 用于计算Ka/Ks的软件:KaKs_Calculator 软件下载地址: http://code.google.com/p/kaks-calculator/ 相关论文:Zhang Z, Li J, Zhao XQ, Wang J, Wong GK, Yu J: KaKs Calculator: Calculating Ka and Ks through model selection and model averaging .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2006 , 4:259-263. 稻基因组复制片段的发现及两类基因进化速率与形成原因的研究 副题名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史晓黎著 导师 罗静初,郝柏林指导 学科专业 生物学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 生物信息学 学位级别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05 论文页码总数 88页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工程 多倍体 自然选择 生物信息学 馆藏号 BSLW 2007 S511 118 【中文摘要】 摘要 水稻两个栽培亚种Japonica和Indica全基因组序列草图于2002年发布,为探索水稻基因组进化提供了宝贵资源。多倍化是影响被子植物进化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许多被子植物很可能是由古多倍体祖先演化而来。近年来,对植物多倍化研究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包括水稻... 详细 摘要 水稻两个栽培亚种Japonica和Indica全基因组序列草图于2002年发布,为探索水稻基因组进化提供了宝贵资源。多倍化是影响被子植物进化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许多被子植物很可能是由古多倍体祖先演化而来。近年来,对植物多倍化研究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包括水稻在内的几种禾本科植物。 本博士论文应用自主开发的动态规划搜索程序ColinearScan,在370Mb水稻(Indica籼稻亚种)基因组序列中搜索到10个共线性复制区,分布在所有12 条染色体上,占所分析序列总长45%,包含全部水稻基因的47%。依据水稻与玉米同源序列和水稻同源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Ks,确定了上述10个复制区域是两次复制事件产物。其中一次为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发生在7千万年前,涉及九个复制区,共18个复制片段,分布在1-10号染色体上。另一次为片段基因组复制事件,发生在5百万年前,涉及一个复制区域,仅有两个复制片段,位于11和12号染色体上。结合禾本科植物其它有关证据,进一步推断禾本科植物中多倍化事件是一个持续过程。 从10个复制区域中选取1092组共线性并系同源基因,研究碱基组分在不同类型基因中的分布状况。共线性并系同源基因编码区密码子前两位GC含量呈单峰分布,而第三位GC含量(GC3)则呈现清晰的双峰分布。利用聚类分析方法,以GC3=0.75为分界线,将1092组基因对分成两类,其中469组为高GC3基因,623组为低GC3基因。基于上述结果,对两类基因进化速率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探讨。 分别采用NG方法(Nei和Gojobori)、GY方法(Goldman和Yang)和YN方法(Yang和Nielsen),计算了并系同源基因同义替代率Ks,发现不同方法所得结果有很大差异。NG方法计算结果显示Ks和GC3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GY方法和YN方法计算结果显示Ks和GC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借助于玉米和拟南芥外类群序列,对上述两类高GC3含量和低GC3含量基因,分别定义并计算了同义核苷酸替代频率矩阵和平均同义替代率(ASR)。通过同义核苷酸替代频率,我们发现高GC3含量基因具有很强的同义核苷酸替代偏性,而低GC3基因含量不存在显著的同义核苷酸替代偏性。两类基因的平均同义替代率显示Ks和GC3含量呈负相关,相关性比用NG方法计算结果弱。本文认为,高GC3含量基因具有强的同义核苷酸替代偏性可能是上述三种方法计算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通常认为,自然选择和突变偏性是引起基因组GC含量改变的两种主要机制。本文研究了水稻复制区域两类基因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可能和基因GC3含量改变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基因编码序列长度、外显子数目、基因家族成员数量、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编码蛋白质功能,以及同义替代率。结果表明,两类基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突变偏性。 关键字:生物信息学,水稻,多倍化,两类基因,GC含量,同义替代率,突变偏性,自然选择
个人分类: 组装|13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早当学生
zhumei185 2011-11-26 10:51
昨晚孩子跟我说,“我现在给爷爷当老师,我要上学,要不然就当不成老师了。”我赶紧说,“那你一定得和爸爸一样上大学,是不是?得多学点知识,才能当好老师。”孩子深以为然的说,“是。” 今早去湖边跑步完之后,孩子在湖边凌云广场的碑前,给我说,“李新海同志,你坐在凳子上,我开始上课了”。然后,问我,“rabbit是什么啊?”随后,还让我跟她学习跳舞。再然后,我说“老师,我问你个小问题好不好?”然后我就开始问她,eye是什么啊,nose是什么啊,face是什么啊(回答了小鱼),face还是什么啊(这次答了脸)。然后还问了,太阳是什么啊,月亮呢,大树,小草。还行,小东西还都记得。之后,孩子又让我当老师,她坐在凳子上。我就继续问她一下最近学的几个新单词,guava是什么啊,lemon呢。呵呵,还好,没忘。 孩子现在越来越喜欢当老师的感觉了。希望这种想法会保持得久一点吧。
个人分类: 其轩流水账|2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孩子跟我说,“别喊累,坚持坚持好不好?!”
热度 1 zhumei185 2011-11-26 10:37
孩子跟我说,“别喊累,坚持坚持好不好?!”
今天周六,我们和往常一样早起。孩子不上学,因此,早上又可以一起去宁大湖边跑步了。因为孩子一去需要玩一会,一般会饿,所以我们是吃饭后去的。 我顺手带了一根跳绳,路上其轩马上就用上了。两人一人一头,她在前,我在后,跟我说:“快点,跟上。”我们一直闹到湖边(一半的路程)。 然后,我们在湖边的凌云广场上,跳了一会绳(孩子不会,只是和我一起甩绳子,呵呵。),之后,孩子边跳边跑运动了一会。然后,我们一起往湖中小路进发。同样是边跑边跳,孩子一会就累了。 “我累了。。。”声音很低,嗫嚅着。被我捕捉到了。 “我好累啊”,我一边停下弯着腰一般喘着气说。 “别喊累,坚持坚持好不好,不能说累。”孩子回过头大声对我说。 “不说了,不说了,不累,坚持一下。”我赶紧答到。 孩子又有成长了,真是高兴啊。 我们在宁大湖上拍照留念,正好捕捉到了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并且倒映在水中的美色。 与太阳争笑 鬼脸子 呀,Victory。 俺也托个太阳,还是托两个。 蹲着跳个舞。 给爸爸也来一张 背面也来一个
个人分类: 其轩流水账|2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Remembering my best friend, Frank Tung
热度 7 何毓琦 2011-11-25 22:26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My best friend, Frank Tung passed away five years ago on 11/15/06. I haveknown Frank longer than even his own immediate family – a total of 55 yearssince 1951 when we both worked at our first job in a summer resort inVermont. Later we became collegeroommates and majored in the same discipline at MIT. We were also initiated into the same collegeFratern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ifties, fraternity hazing was at itsheight. I still remember the remark Frank made after the initiation, “If thisis what they do to you when they picked you to be brothers, what happens whenthey don’t like you”. During college years we even chased after the same girl.But never became jealous of each other and Frank was far more successful. Thereis an old saying about love, “Men like to be a women’s first love. Women liketo be a man’s last love”. Both Frank and I shared that fortune. We proposed toour wives of over 50 years simultaneously (but separately of course) after adouble date on Valentine’s Day in 1959. We were best man at each other’swedding; Godparents to each other’s first-born son and had the same number ofchildren and grand children. In terms of careers, except for a few years awayin CA and MI resp., we each spent our entire adult life in Greater Boston inone job. To top it off, which two persons in the world can say that theyshare consecutive Social Security Numbers. Other moments we shared are too manyto mention. But one example illustrates them. On the morning my wife and Iwere going to move into our first house, I came down with a kidney stone attackwhich was excrutiatingly painful. I had to be hospitalized. Overnight there wasa snowstorm in addition. In desperation and with two small children of 5 and 3whom would my wife call? Frank quit work immediately and personally shoveled apath to our new house and helps settle in my wife and two small children. Thus,while we may not be brothers in blood, but certainly in name and in fact. Finally we retired within one year of each other. But Frankdid not stop his public service. He was invited to chair a study sponsored bythe prestigiou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on FAA preparedness andrestructuring. In his typical modest way, I don’t think he even mentioned thisto his friend. During retirement we were members of a lunch club by the nameof Romeo, which stands for “Retired Old Men Eating Out”. We took turns to picka restaurant each months for a leisurely lunch from 11:30am to past 2pm.Members ages from 76 to 97. Thus Frank and I were at the younger end of thespectrum. The unofficial motto of the club which is also due to Shakespeare – afamous quote in which Shakespeare wrote “Isn’t it strange that “desire”outlives by so many years over “performance?” to which Frank and I alwaysresponded by “speak for yourself and not for me”. During these lunches, we talkabout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China, politics, religion, and even sex. Ourfirst meeting next year will be at Frank’s favorite restaurant and we shallorder his favorite dishes. I think it is also fate that we never got to say goodbye toeach other since I was away on an extended trip and did not even know he wasseriously ill. In this sense and in my mind, he is still with us. This is onlya temporary separation. So here to you, Frank. Reserve a seat at the Romeotable on the other side. I’ll be joining you in due time. On this day of thanksgiving and remembrance in 2011, I am priviliged to call Frank my best frien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904 次阅读|11 个评论
那山,那水,那茂密的丛林(4)
热度 11 zhangyuxiu 2011-11-25 21:49
那山,那水,那茂密的丛林(4)
  在丹霞山左转右转,看到了不同光线和不同角度的山景,让人感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000 次阅读|34 个评论
[转载]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物理意义
willzhang198 2011-11-25 20:05
本文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304db0100mshl.html 特征向量体现样本之间的相关程度,特征值则反映了散射强度。 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矩阵(既然讨论特征向量的问题.当然是方阵.这里不讨论广义特征向量的概念)乘以一个向量的结果仍是同维数的一个向量.因此.矩阵乘法对应了一个变换.把一个向量变成同维数的另一个向量.那么变换的效果是什么呢?这当然与方阵的构造有密切关系.比如可以取适当的二维方阵.使得这个变换的效果就是将平面上的二维向量逆时针旋转30度.这时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有没有向量在这个变换下不改变方向呢?可以想一下.除了零向量.没有其他向量可以在平面上旋转30度而不改变方向的.所以这个变换对应的矩阵(或者说这个变换自身)没有特征向量(注意:特征向量不能是零向量).所以一个变换的特征向量是这样一种向量.它经过这种特定的变换后保持方向不变.只是进行长度上的伸缩而已(再想想特征向量的原始定义Ax= cx.你就恍然大悟了.看到了吗?cx是方阵A对向量x进行变换后的结果.但显然cx和x的方向相同).而且x是特征向量的话.ax也是特征向量(a是标量且不为零).所以所谓的特征向量不是一个向量而是一个向量族. 另外. 特征值只不过反映了特征向量在变换时的伸缩倍数而已. 对一个变换而言.特征向量指明的方向才是很重要的.特征值不是那么重要.虽然我们求这两个量时先求出特征值.但特征向量才是更本质的东西! 比如平面上的一个变换.把一个向量关于横轴做镜像对称变换.即保持一个向量的横坐标不变.但纵坐标取相反数.把这个变换表示为矩阵就是[1 0,0 -1].其中分号表示换行.显然[1 0,0 -1]*[a b]'=[a -b]'.其中上标'表示取转置.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那么现在可以猜一下了.这个矩阵的特征向量是什么?想想什么向量在这个变换下保持方向不变.显然.横轴上的向量在这个变换下保持方向不变(记住这个变换是镜像对称变换.那镜子表面上(横轴上)的向量当然不会变化).所以可以直接猜测其特征向量是[a 0]'(a不为0).还有其他的吗?有.那就是纵轴上的向量.这时经过变换后.其方向反向.但仍在同一条轴上.所以也被认为是方向没有变化。 综上,特征值只不过反映了特征向量在变换时的伸缩倍数而已,对一个变换而言,特征向量指明的方向才是很重要的,特征值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当我们引用了Spectral theorem(谱定律)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Spectral theorem的核心内容如下:一个线性变换(用矩阵乘法表示)可表示为它的所有的特征向量的一个线性组合,其中的线性系数就是每一个向量对应的特征值,写成公式就是: T(V)=λ 1 (V 1 .V)V 1 +λ 2 (V 2 .V)V 2 +λ 3 (V 3 .V)V 3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变换(矩阵)可由它的所有特征向量完全表示,而每一个向量所对应的特征值,就代表了矩阵在这一向量上的贡献率——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能量(power), 至此,特征值翻身做主人,彻底掌握了对特征向量的主动:你所能够代表这个矩阵的能量高低掌握在我手中,你还吊什么吊? 我们知道,一个变换可由一个矩阵乘法表示,那么一个空间坐标系也可视作一个矩阵,而这个坐标系就可由这个矩阵的所有特征向量表示,用图来表示的话,可以想象就是一个空间张开的各个坐标角度,这一组向量可以完全表示一个矩阵表示的空间的“特征”,而他们的特征值就表示了各个角度上的能量(可以想象成从各个角度上伸出的长短,越长的轴就越可以代表这个空间,它的“特征”就越强,或者说显性,而短轴自然就成了隐性特征),因此,通过特征向量/值可以完全描述某一几何空间这一特点,使得特征向量与特征值在几何(特别是空间几何)及其应用中得以发挥。 关于特征向量(特别是特征值)的应用实在是太多太多,近的比如俺曾经提到过的PCA方法,选取特征值最高的k个特征向量来表示一个矩阵,从而达到降维分析+特征显示的方法;近的比如Google公司的成名作PageRank,也是通过计算一个用矩阵表示的图(这个图代表了整个Web各个网页“节点”之间的关联)的特征向量来对每一个节点打“特征值”分;再比如很多人脸识别,数据流模式挖掘分析等方面,都有应用,有兴趣的兄弟可以参考IBM的Spiros 在VLDB‘ 05,SIGMOD ’06上的几篇文章。 特征向量不仅在数学上,在物理,材料,力学等方面(应力、应变张量)都能一展拳脚,有老美曾在一本线代书里这样说过“ 有振动的地方就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确实令人肃然起敬+毛骨悚然......
2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笔记7
xysw2010 2011-11-25 18:18
7.Georgoulis and LaBonte2007 Megnetic Energy and Helicity Budgets in the Active Region Solar Corona. I. Linear For-Free Approximation Manolis K. Georgoulis and Barry J. LaBonte 太阳日冕活跃域的磁能和螺旋性预算 I. 线性无力场近似 摘要: 我们一贯地获得磁能以及深植于一个下边界平面上一个三维线性无力场结构的相关磁螺旋预算。对于势场能,我们得到了一般表达式,给出了实际上等同于磁场维里定理的那些结果。所有磁能和螺旋预算被应用于下边界表面积分的项所公式化,因此计算性地避免集中的三维磁场外推。我们用磁能和螺旋度的传统表达式从数字上分析地连接我们的来历,因此出现的常 -alpha 近似磁能和螺旋性预算的一个一致标准的处理到目前为止是缺失的。当把我们的引出应用于太阳活跃域一个喷出的或非喷出的光球层矢量磁场记录图时,我们发现在估算的无磁场能内的这些区域和相关磁螺旋性预算之间的最有意义地定量的差别。如果这个结果被大量的活跃域所证实,这将提高我们对太阳喷出现象的理解。我们还发现常 -alpha 近似引起无磁场能和相关磁螺旋性在计算时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当这种近似法应用于光球层磁场观测时,必须引起注意。尽管存在缺点,常 -alpha 近似在本文被采用是因为该研究将形成太阳日冕活跃域能量学和螺旋性一个综合的非线性无力描述的基础,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主题词: MHD ——太阳:大气——太阳:色球层——太阳:日冕——太阳:磁场——太阳:光球层 引言: 太阳喷出的磁场起源已经在过去几十年的太阳研究中建立了。大部分喷出在活跃域中发生,一般情况下,它们是起因于太阳光球层的封闭的磁场结构。在太阳光球层磁化的等离子体移动阻止一种磁场结构获得一个最小能量、无电流状态。在 ARs 内过量的磁能由电流的出现得到证实。喷出的和非喷出的显现,例如日冕质量抛射和狭窄太阳耀斑,必须各自从无磁能的储层中加燃料,这种现象在磁场重新连接的间歇情节中被认为是释放的。 一种磁能释放事件早期观察的一位盛行,使令人轻松的一个非势的先事件状态卷入到一个势的,或接近势的,磁场配置的后事件状态。额外的(势的)磁能被认为在松弛时所释放。然而,磁螺旋性的种子性工作说明了这个观察是不完全的或者甚至是易误导的:磁螺旋性涉及磁场结构的连接,甚至在有抵抗力的步骤下它是全局不变的,像磁场重新连接。哪里有电流哪里就有螺旋性。一个分离的螺旋形的磁场结构无法松弛到势场状态,除非它的磁螺旋度整体地从其中移除。这就为日冕质量抛射( CMEs )提供了一个貌似真实的解释,提供了在喷出结构的磁螺旋度不会转化到先于磁场线存在或重新连接磁场线的太阳大气的其他部分。事实上,喷出行为对太阳来说看起来似乎是必要的,在两个太阳半球较差自转和地下发电连续地产生螺旋性,同时伴随由磁场结构相反感觉的螺旋性表现出的一个统计学的半球隔离。在狭窄的太阳耀斑中,磁场配置无法放松到势状态,但充其量它可能松弛到最低可能的能量状态以保存磁螺旋度的先事件数量。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常 -alpha ,线性无力状态。尽管争论仍然处于它对太阳的适用性上,但是很多工作都已经依照了 Woltjer-Taylor 理论。 是否磁螺旋度本身对太阳喷出是重要的也是一个争论的主题。然而,不论怎样,磁螺旋度知识对出现在太阳大气中的磁场复杂性的一个完整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Berger Field ( 1984 )和 Finn Antonsen ( 1985 ) 得到了一个磁螺旋度的给定规格的不变定义,它适用于敞开而又多层连接的容积体,如太阳大气的一系列假设。由此相对磁螺旋度减去势场的磁螺旋度得到的非零值明确地暗示了在配置里无磁场能的存在。在以上的工作中,相对磁螺旋度 有两个等价形式,即 , ( 1 ) 其中 和 分别是势场和由它产生的矢量势, 和 分别是非势场的数量。这个积分涉及到包含扩展到一个下边界上磁场结构的一部分的敞开容积 . 为了得到方程( 1 ), Berger Field ( 1984 )和 Finn Antonsen ( 1985 )都假设了非线性无力场( NLFF )。无力近似对螺旋度的计算很可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仅仅在这种情形下能得到磁场矢量的一些知识和需要评估方程( 1 )所产生的矢量势。 方程( 1 )在 AR 大气中无法被评估,然而,因为磁场矢量在下边界上是未知的,所以需要在光球层或下色球层作此评估。一般情况下, AR 磁场仅仅在其边界上能被测量出来,所以唯一评估相对磁螺旋度的方法是通过方程( 1 )利用测得的磁场作为必要的边界条件把无力场外推进日冕 AR 。然而,观测的太阳磁场的 NLFF 外推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区域,其中最成功的现存技术在这里都显得太慢而不能开发现代磁场记录图的空间分辨率。 NLFF 近似总应该被追求,考虑到 LFF 近似几乎可以确定 AR 域的一个过度简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使人产生误导的。即使 NLFF 近似几乎可能在光球层上无效,然而其能在色球层内部或表面得到控制。 即使当方程( 1 )被评估,它却不能在相对磁螺旋度和无磁能的有计划配置之间建立一个连接。其次,对于评估边界上大高度的一个体积积分的外推场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数值效果可能迁入和影响结果。所以,一方面想象相对磁螺旋度的一个方便的表面积分表达式可以缓和充分完整的三维外推的需要。据我们所知,仅仅在 LFF 近似下按照或者 Berger ( 1985 )的理论分析或者 Moffatt Ricca ( 1992 )的“扭曲”螺旋度被尝试。在第一种情形下,预用的相对磁螺旋度公式是 , ( 2 ) 其中 是无力参数的表示值,它是唯一的。 是带有线性标注 的二维 Fourier 空间上谐波 可测法向磁场的 Fourier 振幅。方程( 2 )是 Berger ( 1985 ) 实际公式的一个线性化形式。线性化帮助避免了当 时, ,其中 计算区域的线性大小。详细讨论和 Berger ( 1985 )分析的一个扩展在 § 4.2 和附录 B 中。在第二种情形里,磁螺旋度被半圆的“扭曲”螺旋度所近似,常 -alpha 磁性涨潮管,即 , ( 3 ) 其中 是管的典型立足点分离长度, 是通过管的磁通量。虽然方程( 2 )和( 3 )是很有用的,但是也缺少相对磁螺旋度和 LFF 磁场结构的无磁能之间的一个较需要的连接,若存在其能够成为该能量学的一种完整的,自相容的描述。此外,如何将方程( 1 )和( 2 )概括到一个 NLFF 计算中是不清楚的,同样我们应当记住它是计算的终极目标。 以上困难和整个相对磁螺旋度计算时的缺失信息引起了研究的可选择线。对于下边界的一个封闭磁场结构,其中的所有的磁场线被设想是有根的,担当结构进化的驱动或者经由边界移动,或者通过本身经由额外结构的喷射。因此,磁螺旋度能或者被搬运以通过这个边界形成此结构,或者能由边界流动所产生。基于这些原理, Berger Field ( 1984 )得到了一个磁场配置里不断变化的( )相对磁螺旋度的一个表面积分表达式。除了其在磁场矢量和矢量势的依靠,对于方程( 1 ),( )取决于边界流动。 Berger Field ( 1984 )( )表达式的优点是它并不明确地需要无力场。( )的计算在过去的几年内已被许多作者所尝试,虽然缺少参考值,即整个相对磁螺旋度。整个相对磁螺旋度是此问题的焦点,所以 Berger Field ( 1984 )得公式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 本文是首次做一系列这样的研究,并完成了在一个封闭磁场配置里整个磁能和相对磁螺旋度的自我一贯地计算。我们设计了一种实际的方法从所给的太阳 AR 矢量磁场记录图计算磁能和螺旋度,观测的磁场配置在观测的假想平面上被分离和流平衡化。磁能和螺旋度的最终表达式在表面形式里被得到,而不是在体积,积分中。我们总是假定计划的磁场配置处于无力均衡中。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给予一个常 -alpha , LFF ,能量 - 螺旋度计算的解析基础。一个 NLFF 产生的能量 - 螺旋度方程将是以后研究的一个主题。 LFF 分析工作取决于 Berger ( 1988 )由一个应用估算的能量 - 螺旋度公式和 Berger ( 1985 )关于磁能和相对磁螺旋度分析的扩展。在这个工作中我们的目标是实际 LFF 能量和螺旋度方程的来历,它能轻易地应用到太阳矢量磁场记录图数据中。常 -alpha 磁场配置的磁能估算将在本文第二部分讨论, LFF 能量 - 螺旋度公式在第三部分,由一个容积和一个表面积分决定的相对磁场螺旋度在第四部分探讨。第五部分我们将把本文的 LFF 分析应用于两个太阳 ARs 的矢量磁场记录图,概括、讨论我们的分析和结果会在第六部分。
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蔷薇科李属新化石资料
ephedra 2011-11-25 17:30
[转载]蔷薇科李属新化石资料
蔷薇科李属Prunus wutuensis 新化石资料: http://sourcedb.ib.cas.cn/cn/ibthesis/201111/P020111121327439155005.pdf 果实图 地史分布
2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劝学篇——荀子
ephedra 2011-11-25 16:32
原文: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煣)以为轮,其曲 中规 。虽有(又) 槁暴 (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 遗言 ,不知 学问 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 终日而思 矣,不如 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兰槐 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 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 冥冥之志 者,无 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 无足而飞, 鼫鼠 五技而穷。《诗》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 瓠巴 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 六马仰秣 。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 道德 之极。礼之 敬文 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 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 七尺之躯 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 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 末世 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 蹊径 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 以指测河 也, 以戈舂黍 也, 以锥餐壶 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 察辩 ,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 气色 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把它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认真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木朽了生虫,忘记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会自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腾空飞起,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生存。《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喂养七只幼鸟也能有条不紊。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正人君子的意志必须始终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滋润,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也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 尚书 》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长期积累才能深入探究出其中的奥秘,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毕业,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倾注全部的心血,表现在一言一行,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于他的七尺之驱呢?古人学习是自身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远离现实;《春秋》简略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那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充其量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只有学习礼仪才能做到。就像提起皮袍的领子,用五指梳理皮毛一样顺理成章。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办事情,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矛舂黍米,用锥子扎铜壶一样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崇尚礼仪,即使不太透彻,也算是礼仪之士;不尚礼仪,即使聪颖善辩,也不过是一介散漫不羁的书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 礼法 之事,不要答理;前来传播不合礼法之事,别去追问;在你面前评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参与;态度野蛮的,别与他争执。所以,一定要是合乎道的标准,才给予礼遇;不按道的标准,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有明显感应的人,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极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只顾滔滔不绝长谈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感激的。”说的就是这回事。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从千里之外驾驭车马只差半步却停下了,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各类事物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小人才犯的低级错误。涂巷之人中间好的少,坏的多,像桀、纣、拓就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我们已经知道了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要常用朗读和训释去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用寻师访友来把握,从而达到排除所有干扰去潜心修炼。使眼不再看不该看的、耳不再听不该听的,嘴不再说不该说的,心不再想不该想的,以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一门心思就只想着如何造福天下。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你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你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你的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变。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变,那就是完美的人生了。到那时上天会为你显现它的光明,大地会为你显现它的广阔,君子最应该珍惜的就是自身德行的完美了。 评析: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 ”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   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 梁启超 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 孟子 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   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 严北溟 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 地主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http://baike.baidu.com/view/247920.htm
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当物种面临气候变化的时候山脉可以作为避难地
热度 1 ephedra 2011-11-25 15:58
Mountain Ranges May Act as ‘Safe Haven’ for Species Facing Climate Change Swiss researchers studying the projected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lpine plant species have discovered that mountain ranges may represent a ‘safer’ place to live during changing climate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finds that the habitat diversity of mountain ranges offer species ‘refuge habitats’ which may be important for conservation. The research, led by Daniel Scherrer and Christian Krne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asel, Switzerland, was carried out over two seasons in the Swiss Central Alps at 2500m. The authors used a high resolution infrared camera and hundreds of soil sensors to monitor the actual temperature experienced by plants in alpine landscapes. The authors used known ‘indicator values’ for thermal preferences of plant species permitted to link microhabitat life conditions with biodiversity, the number and abundance of specie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i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and plant species occur under different micro-habitat temperatures,” said Krner. “We also estimated the potential loss and shift in abundance of micro-habitat temperatures under a warming climate scenario." “Comparing various slopes, the study made it obvious that slope exposure and ruggedness of terrain produce a broad spectrum of life conditions not seen over similar areas in forests or in the forelands and plains,” said Scherrer. “While it was known from measurements with thermometers that plant and air temperatures can differ substantially in alpine terrain, the high degree of sustained thermal contrasts among habitats still came as a surprise.” Depending on exposure, low stature alpine vegetation warms up dramatically when the sun is out, but under cloudy weather part of that warmth remains stored in the soil, which also makes nights cosier for roots in many places. “We found that the occurrences of plant species across these mosaics of warmth match with their known temperature preferences,” explained Krner. “This means that rugged alpine terrain offers refuge habitats - or at least stepping stones to these - at short distance, for both small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prefer cool life conditions.” The authors simulated the frequency of certain temperatures for a 2 degrees warmer climate with a computer, and found that only 3% of all types of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ill disappear. So, while the extent of some of the cooler habitats will shrink, importantly, they will not be lost altogether. The authors found that warm habitats become more frequent, and new, warmer habitats will become established, so habitat diversity will in fact increase. The study also illustrates that weather station data is not a suitable basis for projecting future life conditions of organisms in such high elevation terrain. “We suggest that alpine terrain is for the majority of species a much ‘safer’ place to live under conditions of climate warming, compared to flat terrain which offers no short-distance escapes from the changing temperatures,” said Scherrer. “It is known from earlier geological periods that mountains were always important for survival of species during periods of climatic change such as in glacial cycles, because of their 'habitat diversity,'” concluded Krner. “Mountains are therefo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rea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a given region under climatic change and thus deserve particular protection.” http://as.wiley.com/WileyCDA/PressRelease/pressReleaseId-86637.html
155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早,再一次精品课程录像,非常成功
zhumei185 2011-11-25 11:53
负责了一个老师的精品课程生产实习讲解,结果上次剪辑一下,40多分钟,还有4-5分钟要加。今早进入课堂给同学们讲一个家畜体形外貌线性评分软件的使用。 早上早早去,然后再次运行了一下软件,并对各个评分进行仔细推敲,虽然没有掐表进行时间控制,但是总算才彻底搞懂了这个软件。就担心一会讲课是否能够讲清楚了。 进入课堂,给同学讲了讲这个软件的重要,讲了上次实习奶牛场对我们这些学生的需求,并强调想进入公司的就好好学习这个软件,感觉对课堂气氛调动不错。 之后,我便开始仔细讲解,把我的理解全部讲了出来,并结合上次实习学习内容强调了某些指标重要性及注意事项(采用了提问方式),并对软件中可能引起不理解的地方加重讲解。 整个过程17分钟。期间,我观察同学们的反映,听得还是蛮有收获。 录像的张老师和任课顾老师,感觉也都不错。 呵呵,真是不错的一次教学经历。鼓励一下自己。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4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沿途的山山水水——卢崖瀑布之旅(1)
热度 1 flly 2011-11-25 11:42
沿途的山山水水——卢崖瀑布之旅(1)
这个小水库,就是拍不出感觉来 入口的人很多啊 很多都是学生 山水相映 树在水中 这个是滑草场,没有雪,滑草也可以啊 这个孤独坐着的人是谁啊?
个人分类: 风景|23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登陆系统有点抽风,不知道怎么解决
热度 2 cranelover 2011-11-25 09:58
明明我已经登陆成功,但在我执行收藏、回复、下载附件的时候仍然不停地跳出对话框来让我重新登陆。 有点恼火,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遇到同样问题的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6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事业单位拟设统一工资制度 聘用社保制度将改革
ephedra 2011-11-25 08:27
中国拟立法规范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等事项,新进人员一律公开招聘   本报讯 (记者 杨华云) 中央政府首次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专门立法,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统一后,将会防范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国务院法制办昨日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12月30日。    事业单位工资社保将改革   法制办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涉及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多项目标,如聘用制度、工资制度、社保制度。征求意见稿对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   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不少全国人大代表亦关注工资立法,要求立法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增长和收入分配提供法律依据。   国务院开始企业工资条例的立法工作已有数年,迄今尚未公布草案,涉及机关工资的立法目前仍在进行中,事业单位工资的立法最先公开征求意见。    考核不合格可提出申诉   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事业单位与员工发生人事争议的解决方式,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   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诸如考核不合格、受到处分、被撤销奖励等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作出决定单位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原作出决定单位的上一级单位或者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提出申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摘录   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工作人员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工作人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待遇。    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一般订立3年至5年的合同;对人员流动性强的岗位,可以订立3年以下的合同;对相对稳定的岗位,可以订立5年以上的合同。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工作人员,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该工作人员订立聘用至其退休的合同。   提意见方式:   1,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2,寄信至北京市2067信箱,注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   3,电邮sydw@chinalaw.gov.cn    进程   2003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2008年3月 原人事部会同中央组织部起草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暂行条例(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批。   2011年3月 中办国办发出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1年7月 国办为落实两办改革意见,出台了9个配套改革规定。   2011年11月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焦点    收入 工资津贴执行统一制度   条例摘录: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工作人员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工作人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解读:此前,国办亦明确要求全面清查事业单位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范围外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和实际发放水平,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   舆论认为,名目众多的津贴补贴是造成事业单位之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国办此前提出,国家统一制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政策和规范管理办法,除国务院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外,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和提高标准。   对于国家建立统一的工资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文跃然认为可能会造成实施的困难,中国上百万的事业单位,有3000万事业单位人员,情况极为复杂,现在事业单位的多元薪酬制度,能否大一统值得立法部门研究。   北京一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认为,绩效工资应该类似于奖金,因此其改革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对现有岗位设置的进一步细化,需要进行很多细致工作。   此外,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国办此前发布的意见也明确,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化等因素,相应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实现工资水平调整的制度化、规范化。    招人 新进人员一律公开招聘   条例摘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应当公开招聘。   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式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公开招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择优聘用。   解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已经实施数年,此次征求意见稿是以立法的形式给予制度明确。   此前,两办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上述要求在征求意见稿中均有体现,事业单位内部应当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产生岗位人选。   文跃然认为,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有利于搞活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形成事业单位人员能上能下的机制,解决一些事业单位机关化的用人模式。   在聘用合同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一般订立3至5年的合同,对人员流动性强的岗位,可以订立3年以下的合同;对相对稳定的岗位,可以订立5年以上的合同。   文跃然表示,事业单位的特点是知识型,一次订立较长的合同期,有利于事业单位人员的稳定,也有利于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培养。 本报记者 杨华云    个案   “绩效工资无配套细则”   人物:丰台区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昨日,丰台区某医疗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尽管进行了几次工资改革,但由于一些改革缺少配套的细则,不少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属于老制度与新制度的混合体,而这也导致了单位不同而引发的工资收入差异。   该人士还认为目前可以实现相对统一的就是基本工资,也就是事业单位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而造成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来自于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津贴补贴每个单位有很大区别,单位不同,效益不同,都会造成津贴补贴的差异。”她说,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午饭补助、水电补助、通讯补助、住房补助等多个名目,还有一些补助并不叫“补助”,但性质也类似于补助,如职务补贴,根据不同职务的人,设定不同的消费金额。   她表示,目前自己所在单位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目前还没有到我们领域,也没有细则。” 本报记者 王佳琳    “岗位工资业内已统一”   人物:殡葬行业工作人员   “殡葬职工很辛苦,尤其是一线职工,职业很特殊,待遇并不高。”昨天,北京市殡葬部门一人士表示,殡葬管理部门现已经成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履行对殡葬行业的管理职责。目前,按照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的要求,殡葬职工的收入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一些津贴和职务补贴。目前,殡葬职工已经都纳入医保。   据悉,一名科级干部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加起来不到3000元,不过加上津贴等,大概能接近5000元。目前,对于从事不同工种的殡葬职工,其岗位工资不尽相同,但在整个殡葬行业内部已经基本实现统一化。 本报记者 温薷 http://news.sohu.com/20111125/n326814873.shtml //
1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研究怎能追着热点走?
热度 1 bioysy 2011-11-23 23:51
今被退稿一篇,其中有某专家云:"从该文引用的十篇参考文献(1998-2007)可以看出,该研究并不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领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文章在创新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本人云:做研究又不是追星,我为什么非要去追求所谓的热点,引用的文献时间少早点就一定是在创新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吗?那一篇都不引用的该怎么算呢?这里有个现成的例子,一帮小朋友的作品. Blackawton bees.pdf 所谓的创新应该怎么评价.其实就论文来说情况可能并不是那么复杂:材料,方法和结果.当然应该从这三方面来衡量.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看我那篇文章,当然就是创新了.创不创新放一边,我想这肯定是个有用的东西.我会把它放到我的博客里的. 呵呵,本来一生气直接想把它贴这里,还是忍忍吧,费了不少工夫,找个期刊能发表下也算是有个回报. 批评和反对是可以的,但总得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这样的理由恕小生不敢苟同.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35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古生代蕨型叶的若干类型
ephedra 2011-11-23 15:35
[转载]古生代蕨型叶的若干类型
这个是学习鉴别古生代(从寒武纪到二叠纪)植物化石的基础。石炭纪和二叠纪报导了大量这种形态属种,即单纯根据叶(羽片)的形态建立了大量的化石属种。形态属种的建立和植物化石保存不完全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植物整体性势必越来越强。但是这些形态类型仍然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为常见的化石类型。 这些植物的名字多以“pteris” 作为词尾,该词意为“羽”,形容蕨类植物特有的羽片状叶,中文往往翻译为“羊齿植物”或“真蕨类植物”。以下为常见属的中文名和学名。 1,扇羊齿 Rhacopteris 2,楔叶羊齿 Sphenopteridium 3,须羊齿 Rhodea 4,楔羊齿 Sphenopteris 5,栉羊齿 Pecopteris 6,脉羊齿 Neuropteris 7,畸羊齿 Mariopteris 8,座延羊齿 Alethopteris 9,齿羊齿 Odontopteris 10,美羊齿 Callipteris 11,单网羊齿 Gigantonoclea 12,带羊齿 Taeniopteris 13,舌羊齿 Glossopteris
2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ephedra 2011-11-23 14:14
Happyking发来生活小常识,学习下。 -------------------- 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1、乳牙滞留   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   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解决办法是预防为主,教育宝宝爱护自己的牙齿,并通过安全教育减少外伤。如果已经发生乳牙早失,就要去看牙医,看是否要戴缺隙保持器。   3、乳恒磨牙龋齿   宝宝换牙期间乳恒磨牙容易患龋齿病,因为乳牙与恒牙共存,作为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的磨牙常常滞留食物残渣,宝宝刷牙又往往不够彻底,不容易把磨牙清洁干净。解决办法是教宝宝提高刷牙技巧,或者在比较重要的时期由父母亲自帮宝宝刷牙。龋齿会引起根尖病,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需要高度重视,如果已经发生龋齿,就要看牙医了。就算只是乳磨牙患龋齿,也要及时医治,不能认为乳牙迟早要换而不去理会,那样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生长。   4、牙齿错位咬合   宝宝换牙期间,除了牙齿替换以外,颌骨也在发育,慢慢地就建立了咬合关系。乳恒牙交替时期,牙齿的排列常常不是那么好看的,会有歪斜的情形,恒牙也很少一步到位长到该长的位置,医学上称为暂时性错位咬合,家长们不必担心,因为人体的牙齿有排列整齐的倾向,会在牙齿发育的过程中自行调整而令错位恢复正常。即使需要矫正,也通常是在乳恒牙交替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的。但是如果出现牙齿无法自行调整的错位咬合(这个要由牙医来诊断),就要及时诊治,以免影响宝宝的容貌。   5、多生牙 俗语“贼牙”,就是不受欢迎长多出来的牙,父母亲要随时留意,如发现可疑牙齿要及时看牙医,确定是否多生牙,如果未能及时铲除多生牙,会影响正常恒牙的萌出。   6、门牙间隙   宝宝长出的上下中切牙(门牙)之间往往会有空隙,有的甚至呈八字形,通常情况下,等宝宝长了侧切牙以后间隙就会自然消失,不必担心。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子,是由于两颗门牙之间存在多生牙而导致门牙间隙,这个要通过照X光片检查确定后拔除多生牙来解决。   7、虎牙   恒尖牙最晚萌出,萌出时可能会因为前牙区牙槽骨的地盘被其它牙齿占据了,只能偏唇侧长出,形成虎牙。要注意的是,虎牙不能轻易拔除,因为尖牙是全口牙齿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它对食物的撕裂作用独一无二,如果没了它,孩子的咀嚼力下降,将来可能吃不了排骨甘蔗之类的东西。如果需要矫正,医生也会选择拔掉第一或第二双尖牙来达到矫正的目的,家长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擅自处理虎牙噢,有时候小虎牙也蛮可爱的嘛 换牙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要经常关注宝宝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带宝宝看牙医,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2、要每天督促宝宝刷牙,夜晚临睡前的那次最好由大人帮忙刷,特别是双排牙比较难清洁,最容易导致龋齿。还有六龄磨牙也不容易刷到,因为长在口腔的最里面,要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牙刷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然伸到最里面的时候宝宝容易呕吐。除了刷牙,宝宝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3、宝宝换牙期间要多吃含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水果,胡萝卜,豆类,玉米等等,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咀嚼运动牵动面部及眼肌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既健康又美容。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宝宝,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食物日趋精细,其实对于牙齿的健康是不利的,智慧齿(也叫第三磨牙)的退化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要时不时吃些坚硬耐磨的食物,让牙齿和口腔及其附近的肌肉得到应有的锻炼。 4、要加强宝宝的钙质吸收,督促宝宝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豆腐,罐头鱼等等,同时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C和D,因为这两种维他命对于钙质的吸收有帮助。 5、要尽量避免宝宝睡觉时用口呼吸(通常是由于扁桃体肥大或者鼻腔疾病引起鼻子呼吸不畅造成),因为气流从口腔通过时,上颚受到向上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向下发育,导致上颚向上隆起,上牙弓的左右两侧随之变窄,前部向前突出,结果萌出的门牙不仅向前倾斜,还会排列错乱,形成豁牙。 6、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7、要特别保护宝宝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六龄磨牙,因为它对整个口腔的牙齿有定位和定高的作用,对宝宝颌骨和面部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对于其它恒牙的萌出以及排列整齐与否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8、要经常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
2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渔夫和妖魔的故事 —— 一千零一夜
ephedra 2011-11-23 11:31
最近给孩子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发现有很多哲理在里边,暂志于此。 --------- 渔翁和魔鬼 很久以前,有个上了岁数的渔翁,每天靠打鱼维持生活。老渔翁一家除了老婆之外,还 有三个儿女,都靠他供养,因此家里很贫穷,生活困难。他虽然以打鱼为生,可是有个奇怪 的习惯,每天只打四网鱼,从来不肯多打一网。 有一天中午,老渔翁来到海滨,他放下鱼笼,卷起袖子,到水中去布置了一番,然后便 把网撒在海里,等了一会儿,他开始收网。鱼网很沉重,无论他怎么使劲也拉不上来。他只 好回到岸上,在岸边打下一根木桩,把网绳拴在桩上,然后脱下衣服,潜入海底,拼命用 力,最后终于总算把鱼网收了起来。然后,他欢天喜地地回到岸上,穿好衣服,朝网里仔细 打量。网里却只有一匹死驴子,鱼网也给死驴弄破了。 看见这种情况,他感到沮丧,叹道:“毫无办法,只盼万能之神安拉拯救了。网起这种 东西,可真是奇怪呢!”于是他吟道: “黑夜哟!在死亡线上奔波的人呀, 你别过分操劳, 衣食不是只靠劳力换来的呀。 难道你不曾看见, 在星辰辉映下的海空下面, 渔夫站立在海滨, 凝视网头—— 波涛冲刷着他? 夜里,他守着网和鱼。 清晨, 不受寒风侵袭的人却享用鱼肉。 主宰呀, 你给这个人享受, 叫那个人哭泣; 你叫这个人辛劳, 却让那个人享受……” 吟罢,渔翁心情郁郁地自语:“再打一网吧。托安拉的福,我也许会得到报酬的。” 渔翁整理一番东西,拧干网,带到水中,一边说:“凭着安拉的名义,”一边把网撒入 海中。待网落到海底好一会儿后,这才动手收网。这次网却更重,好像已经捕到大鱼。他系 起网绳,脱掉衣服,潜入海底,费尽心机把网弄上岸来。然而一看,里面却只是一个灌满泥 沙的瓦缸。 他感到非常痛苦、绝望,怨忧地吟道: “暴怒的命运哟! 你为何不肯止住, 能温和些吗? 我奔走忙碌, 但衣食之源却已断绝。 许多粗鲁、愚昧之徒啊, 飞黄腾达, 知书识礼的人啊, 却一文不名。” 渔翁不甘心,抛掉了瓦缸,清洗了鱼网,拧干水,向着上天祈祷一番,然后又一次下到 水中,撒下网,紧紧地拉着网绳。网儿落入水中多时,他才开始收网,可是这次网收起来, 却全都是破骨片、碎玻璃和各式各样的贝壳。这使老渔翁愤恨极了。他忍不住哭泣,伤心地 吟道: “这就是你的衣食, 不受你的约束, 不让你生存。 记住!学问不会给你衣服, 书法不能供你饮食。 衣食是命运注定的, 没有空子可钻。 一只鸟儿翱翔、盘旋, 从东飞到西; 另一只安睡窝巢, 却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 他抬头望着天空,说道:“安拉啊!我每天只打四网鱼,您是知道的。今天我已打过三 网了,可仍然没有打到一尾鱼儿。安拉啊!求您把衣食赏给我吧,这可是我最后一网了。” 他念叨着万能之神安拉的大名,把网撒入海中,等它落到水底好一会儿,才动手收网, 仍然拉不动,网儿好像和海底连成一体似的。他叹道:“毫无办法,只盼安拉救助了。” 于是他吟道: “呸,这个世道! 长此下去, 我们会在灾难中叫苦, 在这样的时代, 你纵然平安度过清晨, 夜里便会饮痛苦之酒。” 渔翁脱下衣服,潜到水里,摸索努力了一番,终于把网从海底弄出来。打开一看,这回 里面是个胆形的黄铜瓶。瓶口用锡封住,锡上印着苏里曼·本·达伍德①的印章。 望着胆瓶,渔翁喜笑颜开地自语道:“这个瓶儿拿到市上,准可以卖十个金币呢。” 他抱起胆瓶摇了一摇,胆瓶很沉,里面似乎装满了东西。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瓶 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要打开看个清楚,然后再拿到市上去卖。”他抽 出身上的小刀,慢慢剥去瓶口的锡,然后把瓶倒过来,握着瓶颈摇了几摇,以便把里面的东 西倒出来。可却什么东西都没有,渔翁感到非常奇怪。 等了一会,瓶中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又收缩 成一团,这股青烟最后凝聚成一个魔鬼。他披头散发,身高如山,站在渔翁面前:堡垒似的 头颅,铁叉似的手臂,桅杆似的双腿,山洞似的大嘴,石头似的牙齿,喇叭似的鼻孔,灯笼 似的眼睛,奇形怪状,既凶恶又丑陋。 渔翁被这个魔鬼的怪样子吓得全身发抖,磕着牙齿,口干舌燥,哆哆嗦嗦,呆呆地不知 怎么办了。一会儿,他听见魔鬼说道:“安拉是唯一的主宰,苏里曼是他的信徒。安拉的使 者呀!我再也不敢违背你的旨令了。饶恕我吧。” “你这个叛徒!你说苏里曼是安拉的信徒。”渔翁道:“苏里曼已经过世一千八百年 了,现在已是苏里曼身后的末世纪了。你这奇形的魔鬼怎么会钻在瓶里呢?告诉我吧。” “安拉是唯一的主宰!渔翁,我给你报个喜吧。” “你要给我报什么喜?” “什么喜?我要马上狠狠地杀死你呀。” “我把你从海里打捞到陆地上,从胆瓶中释放出来,救了你一命,你为什么要杀我?难 道我救你犯了什么罪过吗?” “告诉我吧,你希望选择什么死法?希望我用什么方法处死你?” “我到底犯了什么罪,你要这样对待我呢?” “渔翁,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会明白了。” “说吧,告诉我吧,难道我的灵魂沉到脚底下去了?” “渔翁,你要知道,我本是邪恶异端的天神,无恶不作,曾与大圣苏里曼·本·达伍德 作对,违背他的教化,因而触怒了他。他派宰相白鲁海亚把我捉了去。当时大圣苏里曼劝我 皈依他的教化,可是我不肯,于是他吩咐拿这个胆瓶来,把我禁锢起来,用锡封了口,盖上 印,然后命令神们把我投进海里,不得出头。 我在海中沉闷地度日。第一个世纪的时候,我私下想道:‘谁要是在这一百年里解救 我,我会报答他,用我的能力使他终身荣华富贵。’可是一百年过去了,没有人来救我;第 二个世纪,我说道:‘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解救了我,我会用我的能力,替他开发地下的宝 藏。’可仍然没有人来救我;第三个世纪,我想:‘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解救我,我会报答 他,满足他的三个愿望。’如此,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救我。这时候我非常生 气,发誓道:‘谁要是在这个时候来解救我,我要杀死他,不过我可以让他选择死法。’而 你却正是在这个时候救了我,因此我要杀死你,但我让你自己选择死的方式。” “啊!天啊!我怎么会在这个日子来解救你呀!请你饶恕我吧。你不杀我,万能之神安 拉会饶恕你。他会帮助你战胜你的仇人呢。” “我非杀你不可!告诉我吧,你希望怎么死?” “我救了你的命,难道你就不能看这点情面饶了我吗?” “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哩。” “魔爷,我好心对待你,你却这样报答我?唉!古人的话确实是正确的: 我们对他们做了好事, 他们却以怨报德。 用我的生命起誓啊, 这是娼妓的行为。 对不该行善的人行善, 结局将像保护豺狼一样悲哀。” “别多说了!你是非死不可的。” 渔翁绝望之余,心想:“他不过是个魔鬼,而我是堂堂的人类。万能之神安拉给了我人 的智慧,我应该用计谋对付他呀,我将以计谋和理智,压倒他的妖气。”于是他对魔鬼说: “你真的一定要杀我吗?” “不错。” “我以万能之神安拉的名义求你,我来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魔鬼一听安拉的大名,顿时惊惶失措,颤抖不已,说道:“好的,你问吧,说简单 些。” “当初你是住在这个胆瓶里的,这真是奇怪极了。这个胆瓶,按理说它连你的一只手也 容纳不了,更容纳不了你的一条腿,它是怎样容纳你这样庞大的身体的呢?” “你不相信当初我就在这个瓶子里蚂?”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难以相信。” 这时候魔鬼就得意起来,他摇身变为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了胆瓶。 渔翁等到青烟全都进入瓶中,就迅速拾起盖着印的锡封,塞住瓶口,然后大声说:“告 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么死法?现在我决心把你扔到海里,并且要盖间房子,在这里住 下,从此不让人们在这块海面打鱼。我要告诉人们,这里有个魔鬼,谁把他从海里打捞出 来,就必须自己选择死亡的方法,被他杀害。” 魔鬼的身体禁锢在瓶中,要脱身而出,却被苏里曼的印章挡住,无法再回到外面来,这 才知道自己受了渔翁的骗,惊惶之余,他说道: “渔翁,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下流无耻的魔鬼呀!你这样说谎真是可笑。”渔翁把胆瓶拿到岸边,准备扔到海里 去。 “不,我不敢说谎。”魔鬼尽量表示谦和,说好话,继而问道:“渔翁,你打算怎么处 置我呢?” “我要把你扔到海里。如果说你在海里才住了一千八百年,那么这回你会住到世界末日 的。我对你说过,如果你不杀我,安拉会宽恕你,帮助你战胜仇敌,你却不听我的劝,非以 怨报德不可。如今安拉叫你落到我手里,我就绝不会跟你讲仁慈了。” “饶了我吧,让我好好地报答你。” “该死的魔鬼哟!你还想欺骗我呀。假若你不存心危害我,万能之神安拉一定会饶恕你 的。可是你一心一意要害我,我当然要把你装入胆瓶,抛入大海,闷死你呀!” 魔鬼哀求道:“凭安拉的名义,你不能这样做!我虽然做了违背良心的事,但你是善良 的人类呀,你应该原谅我。古人说得好:作恶者以怨报德,他的坏行为将使他自食其果。” “你别说了,我一定要把你投入海里,让你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当初我那样对你苦苦哀 求,低声下气,你却一定要杀我。我解救了你,救了你一命,你却以怨报德,非杀我不可, 可见你是坏透了。我不仅要把你扔进大海,而且要把你的坏行为告诉人们,让人们警惕,免 得一旦打捞着你时,犯和我一样的错误。我要叫你永生永世,沉入海底,遭受种种痛苦,直 到世界末日。” “渔翁,放我出来吧。这正是你讲仁义的机会呢。我向你赌咒,今后我绝不危害你,而 且还要给你一样东西,它能使你发财致富。” 渔翁终于被魔鬼说动,接受了魔鬼的要求,他们约定:渔翁释放魔鬼,魔鬼不可危害渔 翁,而且要以他的能力报答渔翁。 魔鬼以安拉的大名发过誓,渔翁终于相信了他。渔翁打开瓶口,那一股青烟又从瓶中冒 了出来,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逐渐汇集起来,变成那个狰狞的魔鬼。魔鬼一脱离胆瓶,立 即一脚把胆瓶踢到了海中。 渔翁见魔鬼把胆瓶踢到海中,吃了一惊,认为这回自己非受害不可了,暗自叹道:“这 不是好兆头呀!”继而他鼓起勇气说:“魔爷,安拉说过:‘你应践约,因为约言将是要受 审查的。’你同我有约在先,发誓不欺骗我,你不违约,安拉就不会惩罚你。因为安拉尽管 宽容,却从不疏忽大意。” 魔鬼哈哈大笑起来。 笑毕,他拔脚向前走,边走边说道:“渔翁,跟我来吧。” 渔翁和四色鱼 渔翁颤颤兢兢地跟在魔鬼后面,他不相信自己能够脱险。他们径直向前,经过一片片郊 区,越过一座座山岭,来到一处宽阔的山谷,谷底有一个清澈的湖泊。 魔鬼涉水入湖,对渔翁说:“随我来吧。”于是渔翁跟着魔鬼下湖。 魔鬼站在下边,吩咐他张网打鱼。渔翁低头一看,只见湖底游着白、红、蓝、黄四色鱼 儿,不觉异常惊讶。于是取下网,撒在湖中,一网下来,打了四尾鱼,正好每种颜色的鱼各 一尾。 渔翁看着网中的鱼,感到十分高兴。 魔鬼对他说:“渔翁,你回去的时候,把鱼送到宫中,献给国王,他会使你发财致富 的。以安拉的名义起誓,现在我只能用这个方法报答你,请原谅吧。我沉在海中足足等了一 千八百年,才得见天日,应该报答你。今后你每天只消来湖中打一网鱼给国王,不要贪心。 现在,安拉会保佑你的。” 魔鬼说罢,一顿足,地面裂开,便陷进去不见了。 渔翁带着四尾鱼回城,一路上想着跟魔鬼打交道的经过,感到十分离奇。 他回到家中,取了个钵盂,装满一钵水,把鱼放入钵中。鱼儿得水,活跃起来,在钵中 游来游去。他按照魔鬼的吩咐,用头顶着钵盂,送鱼进宫。国王看了渔翁进贡的四色鱼,非 常惊奇,他可是生平头一次看见这种鱼。他吩咐宰相:“把这几尾鱼交给女厨子,让她认真 煎吧。” 原来宫中有个善于烹调的女奴,是三天前希腊国王当礼物送来的,国王还不知道她的本 领。他让女厨子煎鱼,以便试验她的手艺。 宰相把鱼带到厨房,交给女厨子,说道:“今天有人送来四尾鱼,献给国王,主上希望 你展露你的技艺,认真烹饪出来,让国王愉快地享受吧。” 宰相吩咐完后,回到国王面前。国王命令他赏渔翁四十个金币,宰相遵命赏赐渔翁。渔 翁领到赏钱,高兴万分,踉跄着跑回家中,快乐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以为自己是 在梦中。他用赏钱买了生活必需物品。 当天夜里,渔翁全家欢乐地过了一夜。 宫中的那个女厨子按国王的旨意,动手将鱼剖洗干净,支上煎锅,然后把鱼放入锅中去 煎。煎完了一面,她开始翻鱼,准备煎第二面。这时,厨房一边的墙壁突然裂开一条口子, 里面走出来一位十分美丽动人的妙龄女郎,女郎身披一条蓝色绢织的围巾,戴着漂亮的耳 环,臂上戴着手镯,指上戴着珍稀的宝石戒指,手中握着一根藤杖。 女郎把藤杖的一头戳入煎锅,说道:“鱼啊!还记得旧约吗?” 女厨子被这种情景吓得昏了过去。女郎一次又一次重复她的问话。这时,煎锅中的鱼儿 突然一齐抬起头来,清楚响亮地回答道: “是的,是的。”接着吟道: “你若反目, 我们也反目; 你若履约, 我们也履约; 你若抛弃誓言, 我们也奉陪着。” 鱼儿吟罢,女郎用藤杖一下掀翻煎锅,又从墙缝走回原来的地方,接着厨房的墙壁便合 拢,恢复了原状。 女厨子慢慢苏醒过来,睁眼一看,四尾鱼全都烧焦了,枯如木炭。她吃惊之余,叹道: “第一次出征,枪杆却先折断了。”她又急又气,又昏了过去。 这时候,宰相来到厨房,见女厨子昏迷得不省人事,便用脚踢了她一下。女厨子醒过 来,哭泣着,把事情的原委详细地告诉宰相。宰相听了,感到惊奇,说道:“这真是一桩奇 怪的事情呢。” 于是他立刻派人把渔翁叫来,大声喝道:“渔翁!把你上次送来的那种鱼儿给我再拿四 尾来。” 渔翁来到湖中,下了网,又打了同样的四尾鱼,惶惶恐恐地送进宫来。宰相又一次把鱼 送到厨房里,仍然给女厨子,说道:“当着我的面煎吧,让我亲眼看看这种怪事。” 女厨子把鱼剖洗干净,架上煎锅,把鱼放在锅里。这一次才刚开始煎鱼,墙壁马上裂开 了,那个女郎又出现在他们面前,她的那种打扮和手中握的藤杖都与第一次一模一样。她把 藤杖戳在锅里,说道: “鱼啊!还记得旧约吗?” 随着女郎的声音,锅里的鱼一齐抬起头来,吟道: “你若反目, 我们也反目; 你若履约, 我们也履约; 你若抛弃誓言, 我们也奉陪着。” 女郎听罢,用藤杖掀翻煎锅,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墙壁马上合拢,恢复了原状。 宰相十分惊讶,道:“这桩事情难以隐瞒,必须报告国王。”于是宰相立刻去见国王, 把这件奇怪的事情报告了他。国王听了,说道:“我非亲眼看一看不可。”随即派人去唤渔 翁,限他三天,把那种奇怪的四色鱼儿再送四尾进宫。 渔翁又诚惶诚恐地往湖中去,打了四尾鱼,及时送到宫中。国王吩咐赏了渔翁四百金 币,才向宰相说: “来,你亲自在我面前煎鱼吧。” “是,遵命。”宰相回答着,即刻拿来煎锅,洗了鱼,放在锅中。当他把煎锅架在火 上,刚开始煎的时候,墙壁突然裂开。这次里面出来一个彪形大汉,像一头牡牛,又像是窝 定族②的遗民,他手握一根绿树杖,粗声粗气地问道:“鱼啊!鱼啊!还记得旧约吗?” 话音刚落,锅中的鱼都抬起头来,回道:“是呀,是呀,我们是履约的。”随即吟道: “你若反目, 我们也反目; 你若履约, 我们也履约; 你若抛弃誓言, 我们也奉陪着。” 黑奴走过去,举起树枝,掀翻煎锅,随即从墙缝隐去。 国王仔细打量,见鱼儿都被烧得枯如木炭,不禁震惊,说道:“不能对这样的事沉默不 问,这鱼必然有奇特的遭遇。”于是他下令传渔翁进宫,问道:“该死的渔翁,你从哪里打 来这种奇特的鱼?” “从城外山谷中的一个湖里打来的。” “由这里去有多远?” “启禀陛下,大约半小时的路程。” 听了渔翁的话,国王感到惊奇。他急于想弄清楚其中的隐情,便传令部下,立刻整装出 发。于是,国王的人马浩浩荡荡、旗帜鲜明地开出城去。渔翁在前面领路。他们经过郊区, 爬过山岭,一直来到广阔的山谷中。只见湖泊水清见底,群山围绕,里面有红、白、黄、蓝 四色鱼游弋,人人都感到惊奇,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所有人都不曾见过这个湖 泊。国王问那些年纪大些的人,他们也都说: “我们平生从未见过这个湖泊呢。” 国王说:“以安拉的名义起誓,我要把湖和鱼的来历弄清楚,才肯回王宫去。”于是他 吩咐部下,依山扎营,并对那位精明强干、博学多智、经验丰富的宰相说:“今天夜里我想 一个人静静地躲在帐中,无论公侯将相、侍从仆役,一律挡驾。告诉他们,说我身体不好, 不能接见,不许把我的真实意图透露给任何人。” 宰相遵照命令,小心翼翼地守在帐外。 国王换上便装,佩上宝剑,悄悄离开营帐,趁着夜色爬上高山。他一直跋涉到天明,并 继续顶着炎热,不顾疲劳,连续走了一昼夜。第二天又走了一昼夜,到天亮时,发现远方有 一线黑影,他十分高兴,说道: “也许我能遇到一个可以把湖和鱼的来历告诉我的人吧。” 那线黑影原来是一座黑石建筑的宫殿,两扇大门,一开一闭。 国王高高兴兴地来到门前,轻轻地敲门,却不见回音。他第二次第三次再敲,仍然没有 人答应。他又猛烈地敲了一会,还是没有人答应。他想:“毫无疑问,这一定是一所空 房。”于是他鼓起勇气,闯进大门,来到廊下,高声喊道: “住在屋里的人啊!我是一个异乡人。我路过这里,你们有什么食物,可以给我充饥 吗?”他连喊了三四遍,仍然没有人答应。 他鼓足勇气,抖擞精神,直闯入堂屋。屋里空空荡荡,却布置得井然有序,一切陈设都 是丝绸的,非常富丽,地下铺着光闪闪的地毯,窗前挂着绣花的帷帘,四间拱形大厅环抱着 一个宽敞的院落,院中有石凳和喷水池,池边蹲着四个金色的狮子,口里喷出珍珠般的清 水,院中养着鸣禽,空中张着金网网住群鸟。此地景象令人纳闷,却没有一个人来和国王交 谈。奇怪的山岳、湖泊、四色鱼和宫殿,国王即惊奇又闷气。 没奈何,他颓然坐在门前,低头沉思。这时候,他突然听到一声忧郁的叹息声。声音吟 道: “我藏起你那里的一切, 你却暴露自己。 瞌睡从我眼里逝去, 换来了失眠。 ……” 国王应声站了起来,朝里望去,见大厅门上挂着帘幕。他伸手掀开帘幕,一个青年坐在 幕后的一张床上,床有一尺多高。这青年是一个眉清目秀、光彩夺目而且身段标致的青年, 正是: 乌发粉面的俊逸青年, 昼夜出现在人前。 不可否认他腮上的黑痣, 秋牡丹都有一粒黑子呢。 国王一见青年,欣喜若狂,向他问好。 那个青年身体端坐着,穿一件埃及式的金线绣花袍,戴珍珠王冠,然而眉目间却锁满忧 愁。他彬彬有礼地向国王还礼,接着说道:“我因为残疾,不能起身迎接你,请原谅我 吧。” “青年人,用不着客气,现在我是你的客人了。我是为了一桩重要的事情到你这儿来 的。你能把这里的湖泊、四色鱼和这座宫殿的来历告诉我吗?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一个人住 在这里?为什么这样悲哀痛苦?” 青年人听了国王的话,眼泪扑簌簌地流下,忍不住伤感地吟道: “梦沉沉的人啊, 时代的主宰叫多少人倒下, 又有多少人站起来。 …… 把一切托付给人类的主宰, 撇开仇恨, 不用追溯: ‘已经消逝了的,为什么这样演变?’ 因为啊,命运是一切的根源。” 听了这一切,国王感到奇怪,问道:“青年人,你为什么伤心哭泣?” “我的遭遇使我怎能不伤心呢!”他撩开袍服,让国王看他的下半身。原来这青年从腰 到脚,半截身体全都化为石头了,只是上半身还有知觉。 国王看到这种情况,不禁悲从中来,长吁短叹着:“青年人,你把新愁加在我的旧伤上 了。我原来是为了打听四色鱼才到这儿来,可是现在除了鱼的情况外,又要了解你了。毫无 办法,只盼万能之神安拉援助了。青年人,请把你的遭遇告诉我吧。” “我会告诉你的。” “我正听着,你说吧。” “我自己和四色鱼有着一段离奇古怪的经历呢,如果把它记录下来,对于后人倒是很好 的训诫呢。” “这是怎么一回事呀?” 着魔青年的遭遇 先生,你要知道,先父曾是这个叫做“黑岛”的国家的国王,叫哈穆德。黑岛的四周群 山环绕。先父执政七十年,他死后,由我继承了王位,并娶了我叔父的女儿。我们情投意 合,相亲相爱,她敬爱我,以至看不见我就不思饮食。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五个年头。 一天,她去澡堂沐浴,我吩咐厨师赶快准备晚餐,以便她回来时一同享用。当时我在这座宫 殿里消息,两个宫女分别坐在床头床尾伺候。由于妻子不在身边,我感到情绪不宁,躺在床 上,辗转难眠,只是闭目养神。两个宫女以为我睡熟了,便闲谈起来。我听见坐在床头的那 个宫女说: “买斯,我们的主人可怜极了!他跟我们这个魔法师太太一起生活,真是糟蹋青春 呀。” “是啊,愿安拉惩罚这个邪恶的女人!”坐在床尾的宫女说,“我们主人这样青春年 少,怎么会娶了这样一个女人为妻呢?” “主人昏庸极了,根本就不管束她。” “该死的你呀!主人如果知道她的情况的话,还能不过问吗?她是背着主人在胡闹呀。 主人每天睡前喝酒,她把麻醉剂放在酒里,主人喝了就会昏迷过去,当然不知道她到哪里去 了,做了些什么事,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回来。她衣冠楚楚,打扮起来,溜出去,直到清晨才 回来,然后她点燃焚香,在主人鼻前一熏,主人才会清醒过来呢。” 听到宫女的谈话,我又急又气,脸都黑了。 傍晚,我妻子从澡堂沐浴回来,我们摆出饭菜,一块儿吃喝。饭后我们坐着闲谈了一 阵。天晚了,我照往日的习惯收拾着准备睡觉。我妻子一如往常,吩咐仆人给我拿来酒,亲 手递给我。我接过酒后,暗暗地倒掉,然后装做昏迷过去的样子,倒在床上,拉过被子盖 上,仿佛已经入睡。这时,我听见我妻子自言自语地说道: “睡你的觉吧,再不要起来了。我讨厌你,尤其是你的形象。我已经厌倦你了,我不知 道还要忍耐多久,安拉才来收走你的灵魂,叫你死去。” 她说完,从容地换上华装丽服,涂脂抹粉,打扮起来,然后,她拿了我的宝剑,开门出 去了。 我立即跳下床,跟踪我妻子出门去。只见她出了宫门,穿过一条条街巷,到了城门下, 口中念念有词地咕噜了些什么,铁锁立即自己掉了下来,城门就开了。她溜出城去,我悄悄 地跟着她,一路追去,竟走到一群土丘中。土丘中矗立着一座堡垒,堡垒中有一间砖砌的圆 顶屋子。我跟进去,爬上圆屋顶监视她。原来她是来会住在屋中的一个黑奴的。这个黑奴的 双唇合成一条线,朝外突出来,穿一身污秽的衣服,斜身躺在一堆甘蔗叶上。 我妻子跪在黑奴面前,吻了地面,黑奴这才抬起头,骂道: “你这个该死的家伙,为什么耽搁这么久?” “我的主人哟!你不知道,我和我的堂兄结过婚的呀?不过我讨厌他,不愿意跟他一块 儿生活。要不是考虑你的安全,我一定会在日出之前毁灭他的城市,叫猫头鹰和乌鸦四处叫 嚣,让狐狼成群结队,并且把城中的石头全搬到戈府山去。” “该死的家伙呀,你还敢说谎欺骗我吗?以黑人英雄的名义起誓,我们黑人的豪气比你 们白人可强多啦。从今以后,你还要耽搁迟延、扭捏作态,我发誓跟你断绝来往,你这个肮 脏、下贱、可鄙的家伙,竟然随意玩弄我。” 看见这样的情景,听了这种谈话,当时我气得昏头胀脑,整个宇宙似乎都变黑暗了,我 仿佛灵魂出窍。 当时我妻子一直站在黑奴面前哭泣,卑躬屈膝地苦苦哀求:“我的主人哟!要是你恼恨 我,那还有谁怜惜我呢?要是你遗弃我,还有谁收容我呢?”她悲哀哭泣着,直到黑人饶恕 了她,才欢跃起来,说道: “我的主人哟!你这里有什么赏赐给我吃的吗?” “你去打开那个铜盆吧,”黑人说,“里面有煮熟了的老鼠骨头,你拿来啃吧,罐里有 剩汤,去拿来喝吧!”我妻子果然按他的吩咐,啃了骨头,喝了残汤,然后洗手漱口。 我看了我妻子的卑鄙行为,终于认定她是一个邪恶的人,气得想自杀。我蹑手蹑脚地从 屋顶溜下来,闯进屋去,拿起妻子带来的那把宝剑,抽了出来。当时我怒火中烧,一剑砍在 黑奴的脖子上,以为已经结果了他的性命。 我执剑的时候,本打算砍断那黑奴脖上的静脉和动脉血管的,但却只砍伤了他的皮肉和 喉管。当时他一个劲地喘粗气,我认为他活不了了。这时,我妻子却趁机逃掉了,她并不知 道是我干的。 我把宝剑插回鞘,急忙回城,来到宫中,然后斜身躺在床上睡下。 清晨,我妻子把我叫醒。只见她剪短了头发,穿着一身丧服,对我说:“哥哥啊!我这 样做,请别责备我吧,因为我母亲病逝了,父亲又战死沙场,两个兄弟,一个被毒蝎螫死, 另一个却被噎死。我遭遇了这样悲惨的事,应该哀悼守孝呢。” “我不反对你,”我平心静气地对她说:“你喜欢怎样就怎样吧。” 从此她终日悲哀,向隅而泣,埋头守孝。 一年以后,她对我说:“我打算在宫中修建一座圆顶屋,类似陵墓那样的形状,取为名 ‘哀悼室’,我想一个人安静地在里面守孝。” “你打算怎么办,”我对她说,“就怎么办吧。” 她果然在宫中建起一座圆顶的哀悼室,里面砌着坟墓,看上去就像一座寝陵。之后,她 把那个黑奴搬到哀悼室中养病。那黑奴虽然还活着,其实已经成为一个不中用的残废。他自 从那天中剑受伤之后,只能靠汤水度日,病弱得不能开口说话,*眼看就要咽气了。我妻子从 早到晚守着他,哭哭啼啼地安慰他,早送汤、晚送水,不辞辛苦地服侍他。我由于对妻子宽 容,没有追究,让她在这种情况下过了一年。 有一天,我趁她不提防的时候,去到哀悼室。见她正哭泣着念叨:“我心里的花朵呀! 你干吗离我而去,不肯再与我见面?我的灵魂呀!我知心的人呀!跟我谈谈心里话吧。” 她说罢,接着吟道: “你远走之后, 我已不存在于人世; 因为除你之外, 我的心不属于任何事物。 你到任何地区, 请带着我的灵魂,我的骨。 在什么地方住下, 便在你身边安葬我的骨。 你站在坟前呼唤, 听听回声, 我的骨发出呻吟, 和你的声音呼应。” 待她吟罢,哭毕,我才突然现身,说:“妹妹!你终日悲哀,也应该够了吧!再悲哀哭 泣下去,你的眼泪可是淌不尽的。悲哀哭泣没有任何好处。” “你别阻挠我!”她说,“你如果一定要干预,我只好自杀了。” 那以后,我沉默着,任她身穿丧服,悲哀哭泣。 到了第三年,我对于眼前这桩磨人的事,已经感到无比的忿恨,难以忍耐。有一天,我 又走进她的哀悼室,我妻子正坐在屋里她砌的坟前,长吁短叹,道:“我的主人哟!我好久 听不到你的声音了。你怎么不回答我呢?” 她说罢,接着吟道: “坟啊, 坟啊, 他的英俊逝去了吗? 还是被灿烂的景象磨灭了? 坟啊, 你不是天,不是地, 为什么太阳和月亮会在里面汇聚?” 她向黑奴的赞美和致哀,使我怒火中烧,忿恨更加炽烈,因而忿然质问道:“你到底要 悲哀哭泣到哪一天呀?”我继而吟道: “坟啊, 坟啊, 消灭他的黑色了吗? 或者是那肮脏的景象。 坟呀, 你不是池沼、锅釜, 为什么会聚集炭灰和渣滓?” 听了我的诅咒诗,我妻子一骨碌站立起来,说道:“该死的!原来是你干的这桩坏事 情,砍伤了我的情人,摧残了他的青春,叫他三年来在不死不活的境况中受苦受难呀。” “不错,确实是我做的。”我说着,拔出宝剑,握在手里,走过去预备杀他。 我妻子听了我的话,见我决心要杀她,便笑了起来,说道: “滚开!要重演过去的事,那可不容易啊!我不能让死人复生,但我能够让你受罪。” 于是她张嘴喃喃地念了些什么咒语后,说道:“凭着我的法术,你的下半截身体变成石头 吧。” 从那以后,我站不起来,睡不下去,下半身是没生命的石头,上半身却是行动自由的活 人。我的下半身化成石头以后,整个城市,包括街道、庭园,也都被她的魔法控制了。城中 原来住着伊斯兰、基督、犹太和袄教四种宗教的信徒。他们着魔之后,全都变成了鱼类。伊 斯兰教徒变成白鱼,袄教徒变成红鱼,基督教徒变成蓝鱼,犹太教徒变成黄鱼。原来的四个 岛屿着魔后,变成四座山岭,围绕着湖泊。从此以后,她尽情虐待我,每天打我一百棍,打 得我皮破血流,然后在我身上披一块毛巾,再把这件华丽的衣服穿在外面。 魔法城的毁灭 着魔青年谈了他的经历和遭遇,忍不住伤心哭泣,吟道: “主宰呀, 你的判决, 我甘心忍受, 只要这是你的意愿。 他们暴虐、作恶, 他们侵害、掠夺, 忍耐吧, 也许我们可以得到天堂的一角。 这一切的遭遇, 使我束手无策, 寸步难行, 只祈求着穆罕默德。” 青年吟罢,国王抬头望了他一眼,说道:“青年人,我知道这个隐秘之后,可是又添了 一重新愁了。不过,请告诉我吧,你妻子在哪里?受伤的黑奴所栖息的坟墓在什么地方?” “黑奴睡在哀悼室中的坟墓里,至于我的妻子,她住在隔壁的大厅里。她每天日出时都 到这儿来,脱掉我的衣服,打我一百棍,打得我痛哭流涕,声嘶力竭,不能动弹,然后她才 往哀悼室去侍奉那个黑奴,给他端汤送水。待到天一放亮,她就又要来了。” “向安拉起誓,青年人,我一定要替我做一件好事呢。我将解救你。” 国王陪青年人一直谈话到深夜,然后才睡觉。 第二天黎明前,国王脱掉衣服,光着身子,提起宝剑,一直走进哀悼室,室中摆着灯、 烛、香料和药膏。他走过去,一剑砍死黑奴,把他的尸首扔在宫中的一眼井里,然后回到屋 内,拿黑奴的衣服裹在身上,手中握着宝剑,倒身睡了下去。 过了约一小时,那个妖婆果然来了。她先脱去丈夫的衣服,痛打一顿。她丈夫苦苦哀 求,说道:“妹妹哟!求你可怜我吧。” “你可怜过我吗?你为我而谅解过我的情人吗?”她反问着继续痛打,直打得丈夫皮破 血流,自己也精疲力尽,才给他披上毛巾,把锦袍罩在外面。之后,她手中端着一杯酒、一 碗汤到哀悼室去,侍奉黑奴。在哀悼室里,她走到坟前,哭着说道:“主人哟!你回答我 呀,有什么心事,对我讲吧。” 她继而吟道: “我流了无尽的眼泪, 但阻塞啊,几时才能冲开? 嫉妒者从中作祟吗? 那他应感到心满意足, 难道你自己在拖延,不让我们聚首。” 吟罢,她痛哭流涕,说道:“我的主人,你说吧,有什么话,尽管告诉我。” 国王压低嗓子,摹仿黑奴的口吻说道:“唉哟!唉哟!毫无办法,只望万能之神安拉救 援了。”那个妖婆听见黑奴开口说话,欣喜若狂,大叫一声,昏迷了过去,一会儿后,她醒 了过来,叫道:“主人哟!主人哟!” 这时,国王用更微弱的声音说:“你这个讨厌的家伙!你使我病弱,难以恢复呀。” “怎么会这样呢?” “你天天拷打你的丈夫,他哭泣的求救声扰乱了我,使我通宵达旦,难以入睡。他的祈 祷和咒骂使我不安,心绪纷乱。若不是你的扰乱,我该早已恢复健康了,因此,我才一直不 理你呢。” “既然你许可,我饶恕他好了。” “你饶了他,让我们安静吧。” “明白了。” 她站起来,马上走进宫去,取出一个碗,在碗里装满水,念了咒语,碗中的水忽然沸腾 起来。她把水洒在丈夫的身上,说道:“你是因为我的法术而变形的,凭着我咒语的法力, 恢复你的原形吧。”她说罢,青年果然霎时恢复了健康,站了起来,他心中无限快慰。 “滚出去吧,”她骂道:“以后不准你再到这里来,否则我就杀掉你。”待青年离开宫 殿之后,她才从从容容地来到哀悼室中,对黑奴说:“出来吧,我的主人,让我看看你,我 会为你的健康而快乐的。” “你都干了什么?”国王把声音压低说,“你用这样的方法医治我,这可不是根本的办 法呀。” “我亲爱的人哟!什么才是根本的办法呢?” “你这个该死的讨厌家伙!岛国的国民还都忍受着灾难,每到夜静更深时,湖中的鱼都 会抬起头,向安拉祈祷求救,并且咒骂我,这才是我不能恢复健康的真正原因。去吧,你马 上去解救它们,再来救我出去吧,现在我的健康已逐渐恢复过来了。” “以安拉的名义起誓,主人呀!以我的头和眼睛作保,我这就去解救他们。” 当时她认为真是黑奴在跟她说话,因而高兴得昏了头,立刻动身,兴高采烈地跑到湖 畔,伸手掬起一捧水,喃喃地念了咒语,湖中的鱼突然活跃起来,霎时都恢复了原状,变为 各种各样的人类。开了魔禁,百姓得到解救,河山城镇顿时恢复旧观,人们买的买,卖的 卖,农工商贾,兴旺繁荣。 这时妖妇匆匆赶回哀悼室,向假黑奴说道:“把你那双慈祥的手伸出来,让我牵你出去 吧。” “靠近我些。”国王低声说道,迅速抽出宝剑,猛然一剑刺穿她的胸口,接着又在她腰 上砍了一剑,把她劈为两截,结果了她的性命。 国王走出哀悼室,去到宫外,跟那位青年国王见面,两人十分高兴。国王祝他脱离困 境,青年国王吻着国王的手,表示衷心感谢。国王对他说: “你愿意随我到我的国家去吗?” “陛下,您知道我们两国之间的距离吗?” “两天半的路程吧。” “陛下,那是在魔禁下的情况,而现在,我们清醒过来了。其实从这儿到贵国,即使一 个健行者,也需要整整走一年呢。您到这儿来只走了两天半时间,那是因为敝国受了魔禁。 陛下,今后我再也不愿意离开您了。” “赞美伟大的安拉,他把你赏赐给我。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儿子了,我生平还没有过 儿子呢。” 于是两人拥抱着,欣喜若狂。继而他们去到宫中,吩咐侍臣准备好行李。 国王旅途所需要的一切全部准备齐后,青年国王这才依依不舍地与老国王一块儿动身。 他选了五十名精壮的侍从,并带上许多珍贵物品。他们一路上昼夜跋涉,整整走了一个年 头,终于平安来到老国王的国度,派人往京城报讯。 国王平安归来的消息传开时,国民们正因国王已走失了一年多而绝望。听到消息,国民 喜出望外。宰相和国民全都出城来,跪在国王面前,迎接国王归来。国王在人群的簇拥下, 回到宫中,重登宝座。他对宰相叙述了此行遭遇,宰相听了,非常同情青年国王,并祝他脱 出魔禁。之后,国王大摆宴席,款待青年国王和侍从,赏赐群臣。 国王回国之后,重理国事,处理政务,一切又变得井井有条。一天,他吩咐宰相:“从 前献鱼给我们的那个渔翁呢?去请他来见我。” 宰相遵旨,找到那个渔翁,带进宫来。国王重赏了渔翁,并打听他的家庭情况,问他有 无子嗣。渔翁如实回答有妻室和一子二女。国王高兴之余把渔翁全家接进宫,选择他的大女 儿为王后,把他二女儿配给青年国王为妻,并让渔翁的儿子做他的司库官。国王又委派宰相 去做黑岛国的国王,吩咐同来的五十名侍从护送,前往上任,还让他带去许多礼物,赏赐黑 岛国的官吏。 从那以后,渔翁一跃升为国丈,他的儿子当上了国王的司库官,两个女儿都做了王后。 渔翁一家人在宫中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过不完的幸福生活。 注:①大卫的儿子,所罗门著名的神。②古代阿拉伯民族的一支,以身材高大著称。
2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带露珠的小草
热度 2 flly 2011-11-23 10:46
带露珠的小草
前一段时间,去卢崖瀑布玩 路上有点小雨,走着觉得空气很清新,连带着路边的小草也是很可爱
个人分类: 植物|3489 次阅读|4 个评论
国际化学年—天然产物化学系列讲座预告
yylscu 2011-11-23 10:28
国际化学年—天然产物化学系列讲座预告
2011 年是国际化学年,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天然产物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具有很多辉煌的成就,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在医药,化妆品,香料,材料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医药领域,吗啡,青蒿素,紫杉醇等药物的诞生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直到现在仍然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药物。在核磁及其他现代波普技术出现以前,天然产物化学经历了长期缓慢的发展,而现代波普技术的发明及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天然产物化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技术的发明、发展及完善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天然产物化学应该何去何从?目前传统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已不再是其学科发展的瓶颈,而伴随着与其他学科交叉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化学生态学,化学生物学等。昆明植物所作为中国天然产物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在其学科发展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恰逢国际化学年,昆明植物所研究生会将推出 “国际化学年——天然产物化学系列讲座”。 该讲座将邀请天然产物方向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跟同学们探讨天然产物化学在过去取得的成就、现在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讲座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系统了解天然产物化学学科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国际化学年——天然产物化学系列讲座 第一讲 题目:漫谈天然产物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主讲:周俊 院士 时间: 11 月 25 日(本周五) 9:30 地点: 行政楼三楼圆桌会议室 简介:周俊院士为著名的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学领域创始人之一。本期讲坛邀请大师漫谈天然产物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给大家介绍天然产物化学学科发展的过程。 研究生会学术部 2011-11-23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6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皇寨之旅的终结
热度 2 flly 2011-11-23 10:27
三皇寨之旅的终结
下了山,其实就是少林寺了。 只有柿子了 这个是有人种的柿子树,也没有人摘了 广场 水杉开花了,没有见过 老牌坊 门口放着塔沟武校的宣传片 入口也是出口
个人分类: 风景|2927 次阅读|6 个评论
始新世从海水向淡水的生境变迁促进了特提斯海片角类动物的分化
ephedra 2011-11-23 09:34
始新世从海水向淡水的生境变迁促进了特提斯海片角类动物的分化
注:前段时间看到PNAS上的一篇很漂亮的论文,学习过程中将之翻译为中文,放在这里与诸君共享,仅供学习之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发了帖子,发现一些错误,修改下,抱歉。 Hou ZE, Sket B, Fiser C, Li SQ, 2011. Eocene habitat shift from saline to freshwater promoted Tethyan amphipod diversification. PNAS, 108 ( 35 ) 14533 - 14538. ---------------- 始新世从海水向淡水的生境变迁促进了特提斯海片角类动物的分化 侯仲娥, Boris Sket , Cene Fiser ,李枢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系统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摘要 :流行的理论预言向新的生境的变迁会加速分化,而当传代线分化成多个物种后,强化的竞争会降低分化速率。我们利用全北区片角类动物钩虾属( Gammarus )属来检验这个假设。我们对代表 115 个 Gammarus 种的 289 个样品的四个基因( 5088bp )进行了测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Gammarus 起源于古新世特提斯海区的一个海水生祖先,后来在中中新世定居到淡水生境。祖先分布区和分化模型分析联合古地质和古气候证据表明从海水向淡水生境的变迁导致分化速率的增加。 Gammarus 海水传代线在 55mya 年前向大西洋两个方向扩散,由于特提斯海和大西洋之间的一些障碍,海水传代线在其进化历史上的分化速率恒定( 0.04 sp/My )。淡水 Gammarus 直到中新世中期时才经历了一次快速分化期( 0.11 sp/My ),由于隔离分化过程传代线在整个欧亚大陆连续分化,很可能是由特提斯海和陆块的变化所驱动。特别是,对应于拟特提斯海( Paratetys sea )的海退和中新世期间欧亚大陆的大陆化,淡水 Gammarus lacustris 和 Gammarus balcanicus 传代线有相对高的分化更替。随后大约在 14Ma ,淡水 Gammarus 的分化速率降低至 0.05 和 0.01 sp/My 。 Gammarus 属提供了支持生态机遇促进物种分化这个假设的非常好的水生案例。 定居到新的生境常常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机遇,并因此促进传代线的分化。这是现代进化生物学的主要原则( major tenet ),陆地系统中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研究,特别是在海洋岛屿上。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达尔文雀和夏威夷群岛上的果蝇( drosophilid flies )也许是最广为认知的例子。在水体系统中,经常有报道说从海水向淡水的生境变迁。但是,是否这样的生境变迁促进了分化还没有得到有力地检验。海水和淡水是十分不同的生态系统,除了盐分这个重要的差异外,局部地方适应的共栖生物( coinhabitants )提供了不同的资源和竞争。为了调查这种生境变迁的进化意义,选取合适的生物类群十分关键。理想的类群是一个种类多的类群,它具有有限的长距离扩散能力,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分布,且栖息在一个地质历史了解地比较清楚的地区。 片角类甲壳类动物( amphipod Crustaceans ) Gammarus 属似乎满足这些标准。该属包括了 200 余种,整个全北区分布。尽管大多数种类栖息在淡水中,相当多的种类出现在大西洋两岸、地中海和黑海 —— 里海海水体系中。早期的系统发育工作表明了从海水向淡水生境的可能的变迁。片角类动物没有独立的幼虫扩散期,除 Gammarus lacustris 外的所有的淡水种类都局限分布于这个地区。 Gammarus 目前的间断分布暗示这个类群的进化历史也许带着过去地质事件的清晰的标签,比如板块效应和下面描述的特提斯海事件。 在晚始新世( 37-34Ma 年前),印度和亚洲之间的碰撞促进了青藏高原的抬升,这打断了特提斯海和东亚水体之间的交流。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汇合形成了欧亚大陆南缘的一个活跃的阿尔卑斯造山带,这将拟特提斯海从地中海分离出来。拟特提斯海向东一直到塔吉克斯坦,并通过图尔盖海峡( Turgai Strait )和丹麦 —— 波兰海沟( Danish-Polish trough )分别与北冰洋( Arctic Ocean )和北海( North Sea )相联系。这两个海道将欧亚陆地分成西欧、东欧和亚洲。在早渐新世( 34-32Ma ),拟特提斯盆地开始退却,图尔盖海峡成为干的陆地,开辟了欧洲和亚洲大陆间动物的迁移通道。在早中新世( 23-19Ma ),拟特提斯海东部的一个快速退却过程扩大了陆地面积。米辛尼亚奇盐分危机( 5.96-5.33Ma )是地中海的一次剧烈变干事件,它对特有水生生物也许曾有过重要的影响。随后来自大西洋的洪水冲刷促进很多幸存种类重新在这个地区定居。在特提斯海区的这些地质事件和气候变化很可能与 Gammarus 属的进化历史有关。 流行的理论预测新生境的改变将物种从原来亲缘关系密切的种类之间的竞争中释放出来,并由于随后的辐射分化而加速了分化速率。当传代线分化成多个种后,新形成的种类之间的竞争会增加。因此,当有限空间中物种数量累积时,分化速率会降低。本研究中,我们使用 DNA 序列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检验是否 Gammarus 的生境变迁促进了物种分化速率。系统发育推断被用来重建 Gammarus 的历史,以估计主要传代线的分化时间,并测定从海水向淡水变迁发生的时间。我们进一步做了生物地理学分析来探测 Gammarus 首次在哪里定居到淡水生境中,分化分析估测与生境变迁相联系的时间分化模式。 结果 系统发育推断识别出始新世从海水向淡水的生境变迁 我们测了 115 个 Gammarus 种、三个 Baikal 片角类动物和 13 个外类群共 289 个样本的四个基因,即 28S 、 18S 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I ( COI ),和延展因子 1α ( EF1α )。简约性分析和似然分析揭示了相似的拓扑关系,似然树见 Fig. S1 。 Gammarus 属形成一个单系群,包括 Baikal 片角类和 Sinogammarus , Sinogammarus 以前被认为是 Gammarus 属的一个异名。在这个类群的基部有三条海水传代线,它们为地中海 —— 大西洋特有类群。一条在古北区广泛分布的淡水传代线深深地嵌入这个树中。北美淡水种类在海水传代线中形成两个群,它们可能有海水生的共同祖先,最近才定居到淡水中。我们因此在随后的分析中将它们包括在海水传代线中。淡水传代线进一步细分成四个形态和地理上独特的分支:欧洲 Gammarus 分支、包括 Gammarus fossarum 、 Gammarus pulex 、 Gammarus roeselii 和 Gammarus komareki 种复合体;东方 Gammarus 分支,包括所有东亚种类; Gammarus lacustris 传代线和 Gammarus balcanicus 传代线。最后两个分支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中亚。 分化时间估计是用一个简化的数据矩阵完成,由系统发育分析所定义的主要分支均等代表以避免偏差。我们感兴趣的节点的年龄用 BEAST 来估计,见图 1 ,更详细的情况见图 S2 和 Table S2 。 Gammarus 属起源于大约 61Ma 年前,在中始新世大约 43Ma 年前开始向淡水辐射分化。之后向淡水的定居发生在晚始新世,欧亚大陆的 Gammarus lacustris 和 Gammarus balcanicus 分支大约在 36Ma 年前,欧洲分支在 33Ma 年前,东方分支在 37Ma 年前(图 1 )。所有这些淡水定居事件均早于 Gammarus 属的最早的早渐新世化石记录。 生物地理学分析指明两次主要的分布区变迁。我们用似然法和简约法重建假设祖先的历史分布区。两种方法得出相似的结果,细节见 Table S3 。在 Gammarus 属的进化历史中检测到两次主要的分布区扩张事件( Fig. 1 )。祖先海水生 Gammarus 分布在古北区西部(节点 b ),随后在 55Ma 年前(节点 j )扩散进入新北区。第二次扩散事件发生在淡水 Gammarus 内部(节点 c ),它们在 40.6Ma 年前从古北区西部扩张进入古北区东部(节点 e )。 与生境变迁关联的分化模式。我们做了出生 —— 死亡( birth-death )分析来找到能最好代表 Gammarus 属总的分化格局、淡水 Gammarus 和海水 Gammarus 的模型。对所有 Gammarus 来说,蒙特卡洛( Monte Carlo )恒定速率( MCCR )检验拒绝了恒定速率的零假设(关键值 =-3.33 , P=0.003 ), γ 统计( γ=-4.3 )暗示分化速率随时间的降低。被检验的 6 个模型,具有一次分化改变的可变速率 yule2 速率模型被选作代表 Gammarus 总体的最适模型,揭示出初步分化速率每百万年 0.07 种( 0.07sp/My )在 25Ma 时改变为 0.03 sp/My 。与此类似, γ 统计和 MCCR 检验显著地拒绝了淡水 Gammarus 属的恒定速率模型, yule3 速率模型被选为最适模型,有 2 次分化速率降低,在 14Ma 是从 0.11 sp/My 减低为 0.05 sp/My , 6Ma 时从 0.05 sp/My 降低为 0.01 sp/My 。对于海水生 Gammarus 来说,分化速率为 0.04 sp/My 的净出生模型( pure birth model )作为最适模型,得到 γ 和 MCCR 检验的支持。详细结果见 Table S4 。 Gammarus 总体、淡水 Gammarus 和海水 Gammarus 的 LTT 散点见 Fig. 2 和 Fig. S3 。海水生 Gammarus 表现出相当低但是恒定的传代线累积速率。想法,淡水 Gammarus 在淡水生境定居早期维持了高的分化速率,直到大约 14Ma 年前。之后,我们鉴定出两个独立的分化速率降低事件, 6Ma 是一个主要的变化点。 属内绝对净分化速率( absolute net diversification rate )为 0.08-0.05 sp/My ,在相对灭绝速率( 0 和 0.9 )两个极端之间。淡水 Gammarus 的绝对净分化速率在 0.10-0.06 sp/My 之间变化,而海水 Gammarus 的这个速率在 0.05-0.03 sp/My 之间变化。相对分支发生( RC )统计表明淡水和海水 Gammarus 在分支发生速率上有显著差异( Fig. 1 )。分化速率的快速变化在中新世期间也发生在淡水 G. lacustris 和 G. balcanicus 传代线里。 讨论 淡水鱼的海水起源、始新世生境变迁和分化 Gammarus 属大约在 61Ma 年前起源于古北极西部的海水生境,随后在中始新世约 43Ma 年前定居到淡水生境并辐射分化( Fig. 1 3, I )。在古新世期间,特提斯海从西向东延伸穿越欧洲南部和中亚,联结着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生 Gammarus 在那里占优势( Fig.1 )。当 Gammarus 开始分化的时候,特提斯海和大西洋之间可以自由交流,这引起该属从特提斯海向大西洋两端的第一次分布区扩张。随着始新世期间渐进的地壳运动和特提斯海的退却,陆地的增加形成了一个显著的新的淡水水生生态系统。 Gammarus 属广盐性的( euryhaline )祖先定居到正在扩大的欧亚大陆的淡水生境中,这个生境变迁也许在 Gammarus 属的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分析清楚地表明 Gammarus 属为特提斯海水起源,这与传统的观点认为全北极淡水 Gammarus 属是陆地起源并次生地向沿海地带扩散的观点明显不同。 在成功定居到淡水生境以后, Gammarus 属大约在 40Ma 年前经历了另外一次从古北极西部向古北极东部的分布区扩张,并在晚始新世时在欧亚大陆的淡水生境中迅速异域分化。东方 Gammarus 分支(节点 i ; Fig. 1 3 II )在 37Ma 年前与欧洲淡水 Gammarus 从其共同祖先中分化出来,随后在 36Ma 年前欧亚大陆 G. lacustris 和 G. balcanicus 两条传代线分裂(节点 d ; Figs. 1 3 II )。几次古地质事件可能对淡水 Gammarus 属的这些假设的辐射分化事件起作用。始新世期间( 37-34Ma )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迫使青藏高原隆升,导致特提斯海的中断,以及引起亚洲东部淡水环境的形成。图尔盖海峡作为浅海路,提供拟特提斯海分布的 Gammarus 属向北扩散和定居到欧亚淡水生境中的路线。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在渐新世期间( 34-30Ma )的汇合以及随后特提斯海的退却对逐渐扩大的欧洲陆地有贡献,而这使得 Gammarus 属能得到栖息的地方。 产生现代种类的大多数物种形成事件发生在中新世期间( Fig. 1 )。 G. lacustris 和 G. balcanicus 分支的分化可能是由于大约 29Ma 年前图尔盖海峡的闭合所驱动,这使得欧亚大陆上陆生淡水动物得以扩张其分布区。这两条传代线在图尔盖海峡闭合的同时形成,并在之后分化(节点 f 和 g ; Figs. 1 3 , III )。随着图尔盖海峡的变干,拟特提斯海盆地的收缩,以及欧亚地区的大陆化过程一起为淡水 Gammarus 创造了可以获得的生态位。大多数淡水种类有着局限的分布区并表现出强烈的隔离分化格局。考虑到它们的历史和缺乏长距离扩散能力,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惊讶。 G. lacustris 是一个例外,有着全北区分布。它通常栖息在山区和冰川湖中,大概在冰期向欧洲北部和北美扩散。 生境变迁促进了淡水 Gammarus 属的分化。 我们的分化分析揭示出海水 Gammarus 在其进化历史上以 0.04 sp/My 恒定速率的分化。这个结果部分是可以预料到的;当海水 Gammarus 从特提斯海区起源时,它们能自由向大西洋的两端扩散,而没有物理障碍。另一方面,淡水 Gammarus 属从中始新世至中新世中期期间( 43-4Ma )最初有着高分化速率( 0.11 sp/My ),之后,在中新世 / 上新世边界期分化速率降低至 0.05 sp/My ,并在形成现代后裔时再次降低至 0.01 sp/My ( Fig. 2 和 Table S4 )。 RC 检验也表明淡水 Gammarus 在早中新世和中中新世期间 G. lacustris 和 G. balcanicus 分支经历了快速辐射分化 (Fig.1) 。淡水 Gammarus 属的分化假说暗示着当它们进入一个新的生境时经历了一个快速适应辐射,它们的分化速率随着种类的累积而降低,正如预见的模型一样。这个发现表明淡水 Gammarus 的分化是由大部分未被占据的生境的出现和少量竞争者所创造的生态机遇所驱动。 淡水 Gammarus 属的绝对净分化速率( 0.10-0.06 sp/My )约是海水 Gammarus 属分化速率的两倍( 0.05-0.03 sp/My )。淡水 Gammarus 属的分化速率与最快速分化的 bivalves 0.09 sp/My 相当,以及地面甲虫类( ground beetles )的分化速率 0.10 sp/My 相当。 然而,与地中海植物的分化速率相比较低,如石竹属( Dianthus ),其分化速率为 2.2-7.6 sp/My ,十字花科为 0.18-0.22 sp/My 。古特提斯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不论是陆地生态系统还是水体生态系统。这可能归因于它复杂的地质历史和异质地形。该区将对研究进化过程研究不断地提供极好的背景。 Gammarus 属分类上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类群。我们的数据清晰地将 Sinogammarus 和 Baikal 片角类置于 Gammarus 属中。 Sinogammarus 完全由洞穴居住者组成, Baikal 片角类仅为 Baikal 湖特有。二者都有特化的形态特征。我们建议重新检查新的共衍征以在坚固的系统发育框架内定义 Gammarus 属及其属下类群。 生态机遇促进谱系分化的假设在岛屿陆地系统中得到了很好地研究。 Gammarus 属提供了水体系统中支持这个假设的强有力的案例。从海水向淡水的生境变迁与扩大的陆块和增长的可获得的淡水水体一起引起了淡水 Gammarus 的快速辐射分化。生境变迁在水生生物中并非稀有事件,因此沿着这条线的更多的研究可能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Fig. 1 Fig. 2 Fig. 3
7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6亿年来的海陆变迁
ephedra 2011-11-23 08:36
晚元古代(600MA)6亿年前 元古代末期(560Ma) 5.6亿年前 早寒武纪(540Ma) 5.4亿年前 晚寒武纪(500MA) 5.0亿年前 中奥陶纪(470Ma) 4.7亿年前 晚奥陶纪(450MA) 4.5亿年前 志留纪(430Ma) 4.3亿年前 早泥盆纪(400MA) 4.0亿年前 晚泥盆纪(370Ma) 3.7亿年前 密西西比世(340Ma) 3.4亿年前 宾夕法尼亚世(300MA) 3.0亿年前 早二叠纪(280MA) 2.8亿年前 晚二叠纪(260Ma) 2.6亿年前 早,中三叠纪(240MA) 2.4亿年前 晚三叠纪(220MA) 2.2亿年前 早侏罗纪(200MA) 2.0亿年前 中侏罗纪(170Ma) 1.7亿年前 晚侏罗纪(150MA) 1.5亿年前 早白垩纪(120MA) 1.2亿年前 晚白垩纪早期(105Ma) 1.05亿年前 晚白垩世(90Ma)9000 万年前 K - T界限(65Ma) 6500万年前 始新世(50MA) 5000万年前 渐新世(35MA) 3500万年前 中新世(20MA) 2000万年前 更新世(50KA) 5万年前 现在 资料来源: http://jan.ucc.nau.edu/~rcb7/mollglobe.html ;金龙整理好,我现炒现卖。记录在此,随时来查阅。
28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孩子稚嫩的声音飘荡在大学教学楼前
热度 2 zhumei185 2011-11-22 21:39
明天我班学生就要考试了,我去看了看,了解一下他们复习情况。闺女非要和我一起去,说是要和我一起去看看我的学生。 我们一起走过被灯光斜照的路上,然后我抱着走过连接A、B校区的宁大桥,孩子大步一级级跨上教学楼那没数过的许多级台阶,最后到我学生的教室里。 “俺们家领导要来视察一下。”我对我的学生们笑称道。我把闺女撂在门口一个女学生面前,去和别的学生谈了几句话,结果领导大声说“爸爸,你回来。”然后,非要出去,说不喜欢这些哥哥姐姐。 出来之后,孩子很是热衷于楼梯间的攀爬,和我一起到了五楼,又和我一起下来。其间,有几次差点摔倒,我问疼不疼啊,她说疼。那我说,没关系吧,人家说没关系。 从2楼门口出来时,我和闺女聊着。 “看看,这么多学生啊。” “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啊” “。。。。。。因为这里是教室啊”差点回答不上来啊,惭愧,“而且是大学的教室,学生自然就多了。” “那我以后也到这个大学的教室学习。”孩子稚嫩的声音在大学教学楼前飘荡着,很有回声。“爸爸当我的老师,我当爷爷的老师。好不好?” “好” “那你给老师起个大名吧”(最近经常给自己,给各种东西个起大名小名,什么马铃薯土豆,红薯地瓜) “。。。。。。那就叫teacher吧”我真是不知如何回答呢。 “那你的大名就是李teacher,小名叫李老师了。” “呵呵呵”我也只有傻笑着答应着了。 回家的路上,孩子望着天上的星星说,爸爸,看看天上的星星多亮啊,并高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想到,孩子这两天乐于上学的表现,真是不枉我的教导。我的心被幸福占满了。 晚上,我在写博文,孩子在一边时不时的发表一些自己对于某些小问题的看法,俨然一个小大人了。孩子成长得真是快啊。
个人分类: 其轩流水账|3119 次阅读|5 个评论
读书笔记6
xysw2010 2011-11-22 20:10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存怀我的“时空”
wdkingyong 2011-11-22 18:55
独自坐在江南大学图书馆四楼的一角,轻声朗读着篇篇散文,感到很惬意。随性,随意,没有压力。寻找一份宁静,在这么一个像港弯的地方,灯光微弱,一个人,写字,看书,想心事,无熟人知晓,温暖,舒适。 记得考研的那段日子,自己也是半年如一日,早上7点赶到没什么人的自习室,晚上近11点回宿舍,然后休息。坚持得一塌糊涂,此刻回味起来,也多少有些感慨。 在我的心灵深处,总希望自己能为自己空出一块地,那里充满祥和、喜悦,任自己无忧无虑地施展开来;而在现实的时空里,我也一直渴望能有那么点时间,给自己思考和回味,有那么点空间,让我寄存和栖息,就像空中阁楼。 真的,我怕一说出来,我所寻找的“时空”瞬间就消失了,因此写下来,以存怀。 真的不想被打扰,在这个时空里。
2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候变化与森林的固碳潜力
热度 2 SoilEfflux 2011-11-22 15:14
气候变化与森林的固碳潜力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国会议(COP17)将于11月28日在南非的开普敦召开。为此,【读卖新闻】在11月21日朝刊的环境栏目发表专刊,阐述了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之后,话锋一转,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森林固碳潜力的影响。报道中的彩色照片是我们的森林增温实验样地及我的日本人博士后-后藤城二郎。报道的结束语引用了后藤君的一句话:“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升高的话,做为碳汇的森林在几百年之后将有可能转变为碳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几百年”应该为“几十年”。 读卖新闻的记者吉永亚希子在11月10日联系我的时候,我正在马来西亚出差;所以委托后藤君对记者事先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了书面的回答。其中谈到,“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升高的话,做为碳汇的森林在1百或2百年之后将有可能转变为碳源”。 而事实上,我们在日本从北(北海道的北方森林)到南(九州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6个代表性森林植被类型中的增温实验表明,到今后50年左右,做为碳汇的森林将完全有可能转变为碳源。
4374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生的沉淀
热度 1 liupeng9870 2011-11-22 10:31
泥土的沉积覆盖成为抚养我们的广袤的大地,人生的沉淀也会成为我们受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人生就是一场旅途,我们更多的是要看到沿途的风景,在这样一个有些浮躁的时代,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内心的空寂,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你内心的力量,无论你是贫富贵贱,你都可以拥有一颗坚强的心,人生的路终究是要靠自己去走出来,也许你会遇到贵人,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去抗,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她给了你生命的美好,也会给你命运的考验,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敢于面对人生的拷问,就像阿甘正传里的中尉那样,没有了双腿,他也曾颓废过,但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中他的坚毅,在暴风雨中的捕虾船摇摆不定,但他没有丝毫的畏惧,他要与他心中的上帝比试一下,虽然上帝曾把他击倒,但只要给了他一丝喘息的机会再次倒下的,他坚信绝不是他!人可以没有一切,但觉不可以没有傲骨。四季的变化并不能阻挡坚强者的脚步!经历过,沉淀下来,你会在人生的旅途走的越来越坚定!
2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由
热度 1 jpf1981 2011-11-22 09:41
无由忆起身事客,心底茫然思故乡。 十年寒窗泛书海,百舸争流类转蓬。 南北辗转谋生计,人事浮沉雨打萍。 书生一声长叹息,天比心宽笑人清。 无端的烦恼,歪诗一首发泄一下心在郁闷的情绪!
30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视频: 司马南讲座遭砸场:女生求陪睡找人揍司马南
wj3235 2011-11-21 23:3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yNDQwNjEy.html 到底谁有良心? 难道大家都是对的? 视频: 司马南演讲现场 遭遇大学生尖锐提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0NzY3NDI0.html
3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湖南新化中学教师涉嫌“颠覆罪”被拘 因4篇批判博文
热度 2 wj3235 2011-11-21 23:01
湖南新化中学教师涉嫌“颠覆罪”被拘 因4篇批判博文 http://news.ifeng.com/shendu/nfrwzk/detail_2011_11/21/10797569_0.shtml 真是给力啊
4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给中国罹难的孩子
胡业生 2011-11-21 18:45
孩子,你们还没尝到生活的味道就离去 离乱的脚步 蹒跚前行,亲人滴血的心干枯 幸福连着离乱的脚步离去 离去 天堂没有车祸 天堂没有血腥 天堂没有杀戮。。。。 天堂里平安快乐。。。
2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淮河文化研
胡业生 2011-11-21 18:35
11月14日至11月16日,由安徽省社科联、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我院和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共同承办的第六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在我市召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院长陆勤毅,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东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启涛,院党委书记于世勋,院长周之虎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京冀苏鲁豫皖等省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机构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共分专家大会主题发言、小组分会场学术研讨、参会者大会自由交流三个阶段进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吉怀,省社科院研究员陈立柱,安徽财经大学曹天生,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王绍义,我院郑晓奋、朱光耀等专家在会上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省社科联副书记洪永平在闭幕式上高度评价此次会议的召开,认为这届研讨会参会省份之多、人数之众、学术水平之高,是前五届无法相比的,必将成为淮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周之虎院长在大会致辞中简介了我院的办学基本情况和淮河文化研究现状,指出我院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和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为传承淮河文化、振兴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于世勋书记和郑桂富副院长出席闭幕式,并代表学院致酒欢送来宾。 我院教师共提交《淮河文化研究导论》专著1部、论文20余篇,参会代表30多人。上至于世勋书记带头撰写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下至淮河文化兴趣小组6名学生带论文参会,展示了我院在淮河文化研究领域的实力和热情,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淮河文化研究坚定了信心、鼔足了干劲。(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野外监测新设备
ephedra 2011-11-21 16:32
2010年我和四川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保护区区系和植被调查,成员中我安排了一位信息技术人员,就是李荣贵老师,希望他能为攀枝花苏铁的保育做些贡献。今年受保护区委托,李老师自己设计无线监测设备,并在上个星期在保护区安装投入使用,效果不错。下面是李老师自己在普兰塔上发的消息,我转发下,祝贺!也期待李老师能在野外监测方面能再接再厉,做更多贡献! --------------- 自本月15日至21日,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监测项目一期成功完成!受到攀枝花市政府和当地媒体的一致好评和关注。     本项野外苏铁林监测项目有如下特点:   1、在国内保护区野外监测项目中首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采集和传输和模式,是国内(包括台湾地区)第一个采用这种数字编码方式回传野外采集信息的。     2、野外的环境信息包括有害气体含量、植物叶片内外温度、光照等信息巧妙地和环境图象整合在一起传送,成为生态信息采集网络化、集成化的国内典范。     3、极其简单的管理方式,以及全自动记录方式。   DSC02730.JPG 描述: 在高海拔野外架设中 文件大小: 131.38 KB 看过的: 文件被下载或查看 80 次 DSC02747.JPG 描述: 成功完成架设任务 文件大小: 130.42 KB 看过的: 文件被下载或查看 80 次 DSC02767.JPG 描述: 座在保护区的办公室里轻松得到野外的环境和图象数据 文件大小: 98.83 KB 看过的: 文件被下载或查看 80 次
1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ISI 无法导入EndNote
linallas 2011-11-21 15:09
当ISI数据库中无法导入EndNote,按常规导入的操作点击以后,网页似乎不做反应,这有可能是以下原因: 1、浏览器:一般请使用IE7或IE8或火狐,使用IE6似乎有问题。 2、电脑系统:具体要求请在一下网址的内容中有要求。 http://images.webofknowledge.com/WOKRS53B4/help/WOK/hp_whatsnew_wok.html#dsy915-TRS_system_requirements
5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金丝楠木——楠属植物
ephedra 2011-11-21 15:02
FOC Vol. 7 Page 102, 103, 105, 189 , 200 Login | eFloras Home | Help FOC | Family List | FOC Vol. 7 | Lauraceae 12. Phoebe Nees, Syst. Laur. 98. 1836. 楠属 nan shu Authors: Fa-Nan Wei Henk van der Werff Evergreen trees or shrubs. Leaves alternate, pinnately veined. Flowers bisexual, cymose paniculate or subracemose. Perianth lobes 6, equal in size or sometimes outer ones slightly short, becoming leathery or woody after flowering. Fertile stamens 9, in 3 series; 1st and 2nd series without glands and with introrse 4-celled anthers; 3rd series with 2 glands and extrorse 4-celled anthers. Staminodes triangular or sagittate. Ovary ovoid or globose; stigma dish-shaped or capitate. Fruit ovoid, ellipsoid, or globose, rarely oblong, base surrounded by persistent and enlarged perianth lobes; fruiting pedicel not thickened or conspicuously thickened. Up to 100 species: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sia; 35 species (27 endemic) in China. 1 Perianth lobes outside and inflorescences glabrous or appressed puberulent (2) + Perianth lobes outside and inflorescences densely pubescent, villous, or tomentose (15) 2 (1) Midrib of leaf blade completely elevated adaxially (3) + Midrib of leaf blade partly or completely impressed adaxially (8) 3 (2) Branchlets and leaf blade abaxially glaucous. 1 P. lichuanensis + Branchlets and leaf blade not as above (4) 4 (3) Fruit oblong or ellipsoid (5) + Fruit ovoid (6) 5 (4) Leaf blade elliptic, 7-13(-15) × 2-4 cm, lateral veins 6 or 7 pairs; petiole 1-2 cm; infructescences 3-7 cm; fruit ellipsoid, 1.1-1.3 cm × 5-7 mm. 5 P. yaiensis + Leaf blade broadly oblong-lanceolate or oblong-oblanceolate, 10-28 × 4-8 cm, lateral veins 9-15 pairs; petiole 2-4 cm; infructescences 10-17 cm; fruit oblong, 1.6-1.8 cm × ca. 8 mm. 6 P. hainanensis 6 (4) Leaf blade narrowly lanceolate, usually 15-25 × 1-2.5 cm. 2 P. angustifolia + Leaf blade lanceolate, elliptic, or elliptic-lanceolate, much wider, 3-6.5 cm in diam (7) 7 (6) Leaf blade thickly papery, veinlets not foveolate on both surfaces; inflorescences slender; pedicel glaucous; fruit beaked at apex. 3 P. lanceolata + Leaf blade leathery, veinlets foveolate on both surfaces; inflorescences thick; pedicel not glaucous; fruit not beaked at apex. 4 P. calcarea 8 (2) Inflorescences mostly slender, much branched, each branch with persistent bracts at base; leaf blade lateral veins and veinlets deeply impressed adaxially. 7 P. kwangsiensis + Inflorescences thick, each branch without persistent bracts at base; leaf blade lateral veins and veinlets not impressed or slightly impressed adaxially (9) 9 (8) Fruit globose or subglobose (10) + Fruit ovoid (13) 10 (9) Flowers large, 5-6 mm; petiole to 4 cm, 2-3 mm thick. 8 P. chinensis + Flowers smaller, 2.5-3.5 mm; petiole not more than 2.5 cm, more slender (11) 11 (10) Leaf blade not lustrous on both surfaces, abaxially not glaucescent. 11 P. minutiflora + Leaf blade lustrous on both surfaces, abaxially glaucescent (12) 12 (11) Leaf blade leathery, ovate-elliptic or lanceolate, 4-6 × 1-3.5 cm, lateral veins 5-7 pairs. 9 P. microphylla + Leaf blade thickly leathery, oblong-lanceolate or elliptic, 7-12(-15) × 2-4.5 cm, lateral veins 12-15 pairs. 10 P. faberi 13 (9) Young leaf blade densely appressed sericeous abaxially; perianth lobes conspicuously ciliate. 12 P. hunanensis + Young leaf blade glabrous or sparsely pubescent abaxially; perianth lobes glabrous or somewhat hairy at margins (14) 14 (13) Leaf blade elliptic, lateral veins 6-9 pairs, inconspicuous on both surfaces, margin revolute; perianth lobes glabrate inside. 13 P. nigrifolia + Leaf blade oblanceolate, lanceolate, pandurate-oblanceolate, or pandurate-obovate, lateral veins 8-13(-17) pairs, conspicuous abaxially, margin not revolute; perianth lobes densely pubescent inside. 14 P. neuranthoides 15 (1) Midrib of leaf blade completely elevated adaxially (16) + Midrib of leaf blade completely or partly impressed adaxially (18) 16 (15) Panicles usually 9-16 cm; leaf blade 9-22 cm, base attenuate and decurrent, lateral veins 10-15 pairs. 15 P. tavoyana + Panicles 3.5-10 cm; leaf blade 3-12 cm, base obtuse, not decurrent, lateral veins 6-8(-10) pairs (17) 17 (16) Leaf blade lanceolate or oblanceolate, 8-12 × 3-3.5(-4) cm, veinlets conspicuous abaxially; inflorescences 6-10 cm. 16 P. legendrei + Leaf blade oblong or elliptic-oblong, 3-6 × 1.5-2 cm, veinlets slightly conspicuous abaxially; inflorescences ca. 3.5 cm. 17 P. brachythyrsa 18 (15) Midrib of leaf blade impressed at lower part only adaxially (19) + Midrib of leaf blade completely impressed adaxially (but elevated distally in P. neurantha var. cavaleriei ) (20) 19 (18) Leaf blade obovate or oblanceolate, base attenuate and decurrent. 18 P. crassipedicella + Leaf blade lanceolate or elliptic-lanceolate, base cuneate, not decurrent. 16 P. legendrei 20 (18) Fruit globose. 19 P. forrestii + Fruit shape not as above (21) 21 (20) Fruit large, more than 1.8 cm (22) + Fruit smaller, below 1.5 cm (27) 22 (21) One-year-old branchlets glabrous or puberulent (23) + One-year-old branchlets conspicuously hairy (24) 23 (22) Apex of leaf blade shortly acuminate, abaxially puberulent; fruit oblong or ellipsoid, 2-3.2 × 1.1-2 cm. 20 P. rufescens + Apex of leaf blade orbicular or slightly mucronate, abaxially usually glaucous; fruit long ovoid, ca. 1.8 × 1 cm. 21 P. glaucophylla 24 (22) Branchlets sparsely pubescent; leaf blade 10-20 cm, lateral veins 10-12 pairs. 22 P. yunnanensis + Branchlets densely yellowish brown tomentose or pubescent; leaf blade 15-45 cm, lateral veins more than 20 pairs (25) 25 (24) Base of leaf blade shallowly cordate, oblique; fruit obovoid-oblong or obovoid;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ligneous, ca. 15 × 5-6 mm. 23 P. megacalyx + Base of leaf blade symmetrical; fruit ellipsoid;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leathery, 5-6 × 3.5-4 mm (26) 26 (25) Leaf blade acuminate or shortly acuminate at apex, abaxially sparsely yellowish brown pubescent; fruit 3.5-3.8(-4.2) × 1.9-2.2 cm, apex glabrous. 24 P. macrocarpa + Leaf blade obtuse or mucronate at apex, abaxially densely yellowish brown villous especially along veins; fruit 2-2.2 × 1.5-1.6 cm, apex hairy. 25 P. motuonan 27 (21) One-year-old branchlets very thick, 4.5-6 mm in diam (28) + One-year-old branchlets slender or very slender, 2-3.5 mm in diam (29) 28 (27) Leaf blade obovate-lanceolate, elliptic-oblanceolate, or oblanceolate, 10-15 × 2-4.5 cm, lateral veins 12-14 pairs; branchlets, young leaf blade, petioles, and buds densely reddish brown or ferruginous villous. 26 P. hungmoensis + Leaf blade obovate-elliptic or broadly obovate-lanceolate, 10-23 × 5-9 cm, lateral veins 12-20 pairs; branchlets and petioles densely yellowish brown tomentose. 27 P. puwenensis 29 (27) Leaf blade lateral veins very slender, conspicuous or inconspicuous, veinlets nearly disappearing or completely disappearing abaxially; leaf blade gray-white appressed pubescent abaxially. 28 P. hui + Leaf blade lateral veins thick and veinlets conspicuous or very conspicuous abaxially; leaf blade hairy abaxially but not as above (30) 30 (29) Fruit larger, 1.1-1.5 cm, ellipsoid-ovoid, ellipsoid, or suboblong;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clasping base of fruit (31) + Fruit smaller, not more than 1 cm, ovoid or ellipsoid-ovoid;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loose, rarely clasping base of fruit (33) 31 (30) Leaf blade obovate-elliptic or obovate-lanceolate, 7-17 × 3-7 cm; seed with numerous embryos, cotyledons unequal. 29 P. chekiangensis + Leaf blade elliptic, lanceolate, or oblanceolate, smaller; seed with solitary embryo, cotyledons equal (32) 32 (31) Leaf blade leathery, lanceolate or oblanceolate, veinlets very distinct, reticulate abaxially; branchlets hairy or glabrate; panicles shorter, 3-7(-10) cm, not patent. 30 P. bournei + Leaf blade thinly leathery, elliptic, veinlets indistinct, not reticulate abaxially; branchlets densely yellowish brown or gray-brown pubescent; panicles longer, 7.5-12 cm, patent. 31 P. zhennan 33 (30) Older leaf blade abaxially and fruiting pedicel glabrous or sparsely pubescent (34) + Older leaf blade abaxially and fruiting pedicel densely villous or pubescent (35) 34 (33) Flowers smaller, 2-2.5 mm;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ca. 3 mm; leaf blade obovate or obovate-lanceolate, 9-15(-20) × 4-6(-8) cm, glaucous abaxially. 32 P. formosana + Flowers larger, 4-5 mm;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4-5 mm; leaf blade lanceolate or oblanceolate, 3-16 × 1-4 cm. 33 P. neurantha 35 (33) Leaf blade densely or sparsely pubescent, ± glaucous abaxially;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unequal, clasping base of fruit. 34 P. glaucifolia + Leaf blade densely or sparsely gray-brown villous, not glaucous abaxially; persistent perianth lobes subequal, loose, not clasping base of fruit. 35 P. sheareri List of lower taxa
1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疯狂的金丝楠木:一根能换一栋楼 采购者进山抢购
ephedra 2011-11-21 14:42
博主按:利益驱动,很难保护啊! 说起金丝楠木这个珍贵的树种,由于明清时期皇家的垄断,已经在民间销声匿迹了100多年,不过近年来,金丝楠木开始重现江湖,并迅速占据了市场的鳌头,在收藏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花梨辉煌谢幕,金丝楠王者归来。重现市场的金丝楠木家具价格几乎是一天一个价,这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峨眉山A 18.00 +0.10 0.56% 种火爆的市场行情也引发了金丝楠木囤积热,在四川邛崃、 峨眉山 、云南与四川接壤的地方,不少寻求金丝楠木的队伍蜂拥进山,挖河道、刨树根,只为寻找一块金丝楠木,究竟是什么使他们这么疯狂,那么金丝楠木究竟还有多少存量。   记者来到四川邛崃,刚想向人打听平乐镇怎么去,就有人主动搭讪问记者是否是去收购金丝楠木。   当地人告诉记者,今天有好几批人进山去找木料了,现在木料不好找了也少了,现在都想发财嘛,都想找木料。还有一位当地人说,你们要找桢楠我可以帮你们找,帮你们介绍几个搞楠木生意的,多少考虑给点介绍费就可以了。   当地人告诉记者,最近到这里来寻找收购金丝楠木的人突然增加了很多,每天都有几百人进山。在去往平乐镇的路上,记者遇到了一群进山收购金丝楠木的人。   桢楠收购商阳林告诉记者,差不多有20个人帮我采购金丝楠,采购了半年多了现在手里有点老房料,这个金丝楠也不好收,特别不好收。   阳林,邛崃本地人,在深圳打工快10年了,半年前,他偶然得知金丝楠木价格涨得很高,一根楠木能卖到了十多万元,便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组织了20多人进山收购金丝楠木。   桢楠收购商阳林告诉记者,从小就知道我们这儿有金丝楠,我也听我老人说过金丝楠木拿到皇宫里面做家具,它的花纹各方面都比较好,这个金丝楠木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收。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像阳林这样组织的专业收购队伍,有10多支,近五百人,他们活跃在四川邛崃、峨眉山、云南与四川接壤等过去专为皇宫提供金丝楠木的地方。有些收到桢楠后,马上高价卖出去,博取高额差价,有些则囤积在手中,等待卖一个更好的价钱。   收购商阳林告诉记者,现在金丝楠每天价位都不一样,今天涨一点明天涨一点天天涨,涨得都现在不想卖。   金丝楠木收购商告诉记者,要过一段时间看价格是什么样子我再准备往外卖。    金丝楠木难求 一根木能换一栋楼   四川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树种桢楠的主产地。在桢楠中有一部分木材,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后可以转化成名贵的金丝楠木。目前在市场上,紫檀和黄花梨的木材价格在每吨一百万元左右,而金丝楠木,根本就没有成品的木材可买,如果想要购买桢楠,唯一的途径就是到桢楠的原产地去收购拆房老料,这也引发了桢楠价格的一路疯涨。   记者跟随收购商阳林进山去收购金丝楠木,阳林告诉记者,这些山上的人家,或多或少都藏有一些桢楠老料,然而记者和收购的队伍走访了几户人家都没有收到桢楠,下午,在当地人的指点下,阳林来到一栋老房子,惊喜地发现这里有几根房柱是桢楠老料。   桢楠收购商阳林告诉记者,有7根柱子是桢楠的,我感觉比较好,也比较大,这个柱子在我的估价,值600万元左右。   阳林告诉记者,这是他两月来发现的最好的桢楠老料,这样的桢楠容易产生金丝楠木,不仅能卖一个好价钱,而且还有收藏价值,时间越长,它的价格会越高。阳林和房主谈了两个多小时,他愿意用一栋两层的楼房外加五百万元,换这几根桢楠老料,但是还是被这位房主拒绝了。   房主刘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房子已经有好几拨人来看了,出的价格都不一样,也有出一千多万的,但是我还是不想卖,因为这是我爷爷奶奶遗留下来的遗产,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所以出再多的钱我都不想卖。   据房主刘女士介绍,这几根桢楠是明朝时候的老料,当时她的祖上是专为皇上采伐金丝楠木的,而明朝大明律严格规定,金丝楠木为皇家专用,民间擅用就要治罪,这样的规定一直沿用到清朝。她的祖上是冒着生命危险留下的。   马馆长说,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明代开始朝廷就设有专门置办金丝楠木的部门,官员进献金丝楠木可作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进献一颗金丝楠木即可做官,但是到清朝,由于桢楠十分稀缺律令十分残酷,老百姓私藏桢楠是要治罪甚至砍头的。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山里有桢楠老料的人家并不多,而收购的人越来越多,导致桢楠老料的价格越涨越高,一般最便宜的10万一根,最贵的一根达到几百万元,可以换取一辆宾利轿车,有的收购商不惜重金将整个老宅子全买下来,在里面去寻找金丝楠木。   桢楠收购商告诉记者,我们花30万买了一个古宅子,当时认为这个里面的桢楠是真的,这些桢楠里面一定会有金丝楠木,但是拆下来以后发现,99%都是润的,就是润楠,这个润楠和桢楠很相近,很倒霉的。买了一所宅子只有1%是桢楠,赔了80%。   北京收购商告诉记者,基本上我们每个月都在这边,每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边,看能收到吗,最近半年来每次收获都特别少,很不理想。    挖河道刨树根 寻木者疯狂寻楠木   现在这股淘金丝楠木热,简直堪比以前的淘金热,可即便是如此密集的淘木行动,淘木大军仍很难收购到一根金丝楠木。于是这些寻找金丝楠木的收购商,甚至对历史上运送过桢楠的河道和过去砍伐后留下的树桩打起了主意,那么他们能从河里找到金丝楠木吗?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当地人告诉记者,挖得出来就值钱,挖不出来就不值钱,挖不出来就白干了。   在去往平乐林区的路上,记者见到一群人正在一条河道里面挖掘桢楠古木,河道已经被挖出无数个大坑。长期研究金丝楠木历史的马智勇告诉记者,这条现在已经干涸的古河道,过去是专门运送桢楠的皇道。   马智勇告诉记者,过去桢楠源源不断地从四川运到北京,主要是靠河流运输,一颗桢楠从四川运到北京的时间少则四年多则十年。   马智勇告诉记者,从秦朝开始,金丝楠木都是通过河道运输出大山的,当时桢楠树在山上砍倒后,等到涨水期时,随暴发的山洪进入河道,再进入长江的支流,通过大运河运到北京,在漫长的水道运输过程中,由于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影响,使河道变迁,会导致一些金丝楠木被掩埋在古河道里。   当地人告诉记者,以前听老一辈讲,由于改朝换代以后,这些木头运出山没人管,时间长了就埋这了。我觉得这个地方的木头还比较多的很。   赵先生告诉记者,从去年金丝楠木涨价以来,他就开始带着人马沿着过去水运桢楠的河道挖掘,近两年的时间,他挖了上百公里古河道,挖到了几十根桢楠。这次在这里他们已经挖了半个月了,幸运的是两天前他们挖出了一根桢楠阴沉木。   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个地方主要还是碰运气,运气好能挖到,运气不好就挖不到了。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古河道挖掘桢楠,仅仅是寻找金丝楠木的渠道之一,还有不少人在过去砍伐过桢楠的地方,挖取上千年的桢楠树根,获取金丝楠木。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个地方是老板承包了的,请我们来挖的,这根树值钱,都在寻,到处都在挖到处都在寻马智勇告诉记者,根据有关记载和我得考证,这一带山区留下的树根应该是明代永乐年间留下的,由于金丝楠木具有千年不腐万年不朽的特质,所以桢楠树根一般都保存相当完好。这里地处深山老林,山势陡峭,但是记者见到,林中三五颗地堆放着已经刨挖出来的桢楠树根,挖树根的人告诉记者,这里有桢楠树根的山林都被人承包了,专门用于挖金丝楠木树根。    四川:盗伐金丝楠木现象再起   从挖河道到砍树桩,市场对于金丝楠木的寻找似乎已经陷入疯狂,按照市场上的最新报价,直径15公分、两米长的楨楠老料,每根在十万元以上,相当于6两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已经把手伸向仅存桢楠树木的山林,这一现象也已经引起执法部门的注意。   夹江县森林公安局局长倪志华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夹江龙沱乡分水岭村一根时间是280多年的一根桢楠树,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伙人就是犯罪违法分子,为了获取暴利铤而走险,先采取把树皮环切掉,使这颗树毁坏致死,结果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赶往现场也请我们的林业专家进行补救。   这根有280多年树龄的桢楠,最近一年来经受了九死一生的磨难,犯罪分子先把它树皮环切割掉,被林业专家救了回来,眼看桢楠树皮长好了,犯罪分子再次把它的树皮划掉,并挨着树根撒工业用盐,通过用盐把树根腌断。   夹江县森林公安局局长倪志华告诉记者,撒盐以后没有达到他的目的把这颗树毁坏致死,今年9月5日的晚上,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有两个人用浓硫酸倒这棵树的下面,被我们当地群众抓住了一个,目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我们公安机关抓获了。   倪志华告诉记者,虽然林业工程人员对这颗桢楠树进行了抢救,但是能否成活还有待观察。据了解,夹江县龙沱乡共有有13000多亩森林,仅有200多株桢楠树散落林中,这颗桢楠树是最大的一颗。   四川省森林公安局局长范成绪告诉记者,桢楠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树种,由于它的生长非常缓慢经济价值极其高,犯罪分子在去年以来在我们四川发现了桢楠盗伐、非法运输等案件40多起,破获了40多起。   范成绪告诉记者,现在桢楠天然资源已极其稀少。到目前为止,四川还没有发现有成片的桢楠天然林,一般只是单株散见于原始林区。近年来盗伐桢楠的案件比过去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了加大对桢楠资源的保护,四川省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全省桢楠树进行勘察登记,实行挂牌保护,对于有盗伐行为的犯罪分子按照国家法律从重严惩。   四川省森林公安局副局长文珺告诉记者,法律规定对采伐、毁坏、运输、出售、销售、收购重点保护植物和珍贵树木的行为将给予三到五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情节严重的五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来源:CCTV《经济信息联播》)
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芦苇花
热度 3 flly 2011-11-21 09:48
芦苇花
很有情调的一种花 其实是果实喽,花不好看的。 周末回丈母娘家,没有上网。所以,今天赶快来了
个人分类: 植物|274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实验设计,定性、定量分析的英文书籍,重要!
LuDoor 2011-11-21 05:42
做了一些实验以后,深感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面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找国外的朋友要了两本书,是关于社会科学实验设计与定性定量分析的,供深入掌握社会科学实验与分析的关键研究方法使用,请勿外传! 文件名:行为研究与定性分析Book proofs (Oct. 2010 edits).pdf; 实验设计与定量分析Sociology - Designing Experiments And Analyzing Data 2Nd Ed (2004).pdf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0 个评论
那山,那水,那茂密的丛林(3)
热度 10 zhangyuxiu 2011-11-20 22:22
那山,那水,那茂密的丛林(3)
  坐缆车上到丹霞山山顶后,我们开始徒步行走,山路越来越陡,越来越难走,见到的景物也越来越美。但山中却越发寂静起来,走路时都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喘息声。有时突然听到一声奇怪的叫声,那是不知名的鸟儿被从天而降的人给惊得飞起来了。 1、从山上往下望,见到那一泓清水 2、下山时,路非常陡,角度几乎成了直角 3、绕过一座山坡,又见到了山下那一泓清水 4、这座小山坡,充满了秋的颜色 5、河水清清亮亮,能照见你我的心 6、船儿往来其上,悠哉悠哉 7、云雾迷漫 9、那红霞般的山耸立在眼前 10、从高空望下去,好险啊 11、大自然真是神奇 12、壮观
3968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使用PAML 4 进行正选择检测时如何选择模型
Bearjazz 2011-11-20 10:35
使用 PAML 4 进行正选择检测时如何选择模型 We applied the recommended subset of six M-series models to investigate variation in selection pressure among sites . These models are M0 (one ratio), M1a (nearly neutral), M2a (positive selection), M3 (discrete), M7 (beta), and M8 (beta ).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for each model by maximizing the likelihood of the data,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arameters was tested by contrasts of models that included a parameter of interest ( i.e. an alternative model) with the model that did not include it (the corresponding null model). The contrasts between models were tested with a log-likelihood ratio test (LRT) to determine if the alternative model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ver the corresponding null model. The simplest model, M0, assumes that all sites belong to a single “class", and is estimated from the data. Model M1a has two classes of sites; one class is for neutral sites ( fixed at 1) and another for purifying selection ( constrained 1). Model M2a extends M1a with a third class of positively selected sites ( 1). The M1a–M2a LRT is an explicit test for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ly selected sites. Model M3 (the discrete model) extends M0 to include three classes of sites, and the for each class of sites is estimated independently from the data. A LRT of M0 against M3 is a formal test for variable selection pressure among sites. Model M7 models variable selection pressure under the constraint that is between 0 and 1 with a beta distribution (with shape parameters p and q ). M8 extends M7 with a class of positively selected sites ( 1). The M7–M8 LRT also is an explicit test for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ly selected sites.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4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几张寻常小景
热度 27 zhangyuxiu 2011-11-19 21:17
来几张寻常小景
一个多月了,终于有了一天完整的休息日,来几张寻常小景,愉悦松驰一下紧张的神经。 1、花园里紫薇开得正热闹 2、红红的一片开在南方的冬天里 3、桂花开得更多了,幽香扑鼻 4、告诉大家她的存在 5、黄灿灿的笑容更加温暖了 6、虽然是冬季,柠檬还是卖力地结了很多新果 7、果实碧绿碧绿的,闪着莹莹的光泽 8、把生长的惊喜表达出来 9、虽然是冬天,迎春花还在那里微笑 10、笑在水边和田野 11、虽然普通,但笑容生动 12、很多花休息了,她还在不知疲倦地开放 13、满天星也没有季节感,开得依然很盛
3954 次阅读|81 个评论
[转载]“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从影星来访,一堂课35人缺席谈
热度 1 stephandy 2011-11-19 13:01
“ 桑间濮上之音, 亡国之音也 !”   —— 从影星来访,一堂课 35 人缺席谈起    哲学系教授 张庆熊        今天是我多少年来第一次如此生气的日子。   2011 年 11 月 10 日下午 1 时 30 分   ,我走进复旦光华楼西主楼教室上课,发现教室里空堂堂。一个学生上来告诉我,因为香港艺人梁朝伟来访, 35 名武警班学员被团委叫去维持相辉堂秩序,代向他们请假。    我一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复旦的世道变了。这是我在复旦大学从教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发生的事情。我历来以复旦大学的学生为自豪。当有人对我说有些二流、三流大学的学生进校后不认真学习,打游戏机、混迹于娱乐厅时,我总是欣慰地告诉他们:复旦大学的学生勤奋、聪明、好学,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在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内。而现在,复旦大学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也把追星、娱乐放在第一位了。    问题不在于这些学生没有事先向我请假;问题甚至也不在于团委为安排这次活动,没有经过教务处同意,没有经过哲学学院的同意,就通过武警班的队长让这些学员不来上课而做与娱乐相关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团委的相关领导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在为学生做好事。他们分不清楚教学科研是第一位还是娱乐追星是第一位。假如团委让武警班学员去做类似于 “ 世博志愿者 ” 之类的工作,我想教务处是会同意的,哲学学院也会对他们的课程做出相应调整。但我想教务处显然不会为了娱乐追星活动而同意学生缺课。    记得以往,复旦大学举行学术报告会,特别是来了李政道之类的著名科学家时,学生们群情激奋,争着去听他们的演讲,希望能沿着他们科研志趣继续前进。而现在,学生心目中的成功人物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科学家,而是能赚钱的人。能歌善舞的人成了 “ 超女 ” 和 “ 达人 ” 。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学家陈景润被复旦学生视为楷模,而现在会被许多学生视为傻瓜。影星歌星成了他们心目中新的英雄。    有人说,应该理解现在的学生,因为社会上现在不喜欢书呆子,而喜欢歌舞场中夺人眼球的人。但让我们想一想,如果不尊重科学知识,不尊重科学人才,不埋头科学研究,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不反对团委举办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如果不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不把学术研究当作重点,而迎合社会流俗,就走错了方向。孔夫子说过一句话: “ 桑间濮上之音, 亡国之音也 !” 我觉得它的意义在于提请我们注意:危难兴邦,在歌舞升平中会使人沉沦乃至家破国亡。复旦大学的校领导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多次强调要重振复旦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刻苦治学的精神。我所经历的那个 35 人缺课的事件,也许只是个案或某人的一时疏忽,而且当时人也及时做了道歉和让学生在第二节课时返回课堂。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追究个人的责任,而是为了扭转这种偏离正道的习气。          2011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四晚   
567 次阅读|1 个评论
Chinglish - A New Broadway Comedy by David Henry Hwang
热度 3 何毓琦 2011-11-19 07:24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Chinglish - a New Broadway show by the award winningplaywright David Henry Hwang Henry Hwang of M.Butterfly fame just had hisnew comedy play Chinglish opened on broadway to very good reviews.Chinglish is of course the word used to describe the Chineseattempt to speak and use broken Englishand the often comical results. I have previously written about the problems of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in a series of blog articles. Hwang's playis about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attempting to do business in the interior ofChina without the benefit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language knowledge.Conversely, the few persons who in remote Chinese cities have some rudimentary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serve as translators can be difficult to function anddeal with. The resultant comical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participants arehilarious. More importantly, I was very impressed with Hwang's appreciation ofthe current Chinese environment (not thestandard fare one reads in superficial western articles about Beijing orShanghai in most print media). However, I suspect that some of the subtle humorthat require deep bi-cultural understanding may be lost on the average Americanaudience. But there are enough universal comical situations and clever dialogthat may sustain a long successful run of the play on Broadway. I feel fortunate to be able to enjoy the play last nightin NYC and meet the author afterwards to personally congratulate him on hisperceptive study of Chinese-American personal interactions. All ChineseAmericans will love this show. I don't know if the play will ever get performed in China.Although in my opinion there are nothing offensive or political in it'sdialogs, authorities may nevertheless consider some of the comical situationsto be insulting (actually there are equal amount ofinsulting situations for America and Americans in the play. ButAmericans are used to be made fun of and can take good natured criticisms instride).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87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哈佛图书馆的二十条训言 (转载)
willzhang198 2011-11-18 16:10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 you will interpret dream.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Perhaps happiness does not arrange the position, but succeeds must arrange the position.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 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are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 also can make?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can 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 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The time is passing. 时间在流逝。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The dog equally study, the gentleman equally plays.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Today does not walk, will have to run tomorrow.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The investment future person will be, will be loyal to the reality person.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The education level represents the income. 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One day, 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Has not been difficult, then does not have attains. 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1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
huanyin728 2011-11-18 11:15
为了促进和加强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将于 2011 年 12 月 2-3 日 在清华大学举办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暨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研讨会 。 本届会议将充分展示和交流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进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为与会代表提供一个成果展示、学术交流以及项目合作的平台,大会将特邀环境微生物领域著名院士、专家和学者到大会进行主题报告和交流。 大会诚挚邀请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及环境保护相关的专家、同行、在读研究生及企业代表莅临本届盛会并积极展示成果! 会议主题为“ 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 ”,内容以环境微生物的利用与控制为核心,涵盖污染物生物毒性检测与风险评价,污染物生物降解机制与调控、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污染治理、有害环境微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本次大会报告将采取自愿报名方式,参会代表和会议报告申请者请填写参会回执,在 2011 年 11 月 25 日 前提交到重点实验室,报告时间为 20 - 30 分钟。热忱欢迎 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领域的 各位专家、青年学者、研究生、企业代表到大会作报告进行交流。 本届会议不收取注册费,会议期间提供两日工作午餐,其余食宿费用自理(可提供不同收费标准的住房信息)。 具体会议通知请见附件。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环境保护环境.doc
2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家发现生物大灭绝真相 成果登《科学》
ephedra 2011-11-18 10:27
2011年11月18日06:07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研究员 在二叠纪大灭绝后消失的大雨羊齿类化石   在生物演化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大灭绝”事件,几乎造成了地球生物界回到原始状态,这就是著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大灭绝?这些“谜底”不久前终于被揭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研究员及其团队,研究发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真相。这一成果,已于近期被刊登在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期刊,美国的《科学》杂志上。   陈孝政 朱姝    大灭绝的几点新发现   开始时间 化石研究首次将时间精确至2.5228亿年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就开始着手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研究,带头领导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已故古生物专家金玉玕,接着好几位研究人员也相继加入,沈树忠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二叠纪末大灭绝的研究已经十几年了。   化石是生命演化最“忠实”的记录者,想要“还原”二叠纪大灭绝,就要找到足够的化石。为此,沈树忠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浙江煤山、西藏及其周边地区20余条地质剖面开展研究。这些剖面既有海洋环境,也有陆地环境,甚至还有海陆过渡的环境。   细致全面的工作也给专家们带来了他们想要的:他们在浙江煤山发现了高分辨率的牙形化石带。这种化石带的化石长短不一,但都是相似的长方形,它们也是古生物学上用来作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研究人员还在四川的剖面上找到了火山灰的痕迹。“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沉积下来之后是可以保存的。而火山灰里的锆石等成分可以用来测定火山喷发的时间,精度也很高。”沈树忠说。   此外,化石中碳同位素的变化也为大家带来了“好消息”。生物的多样性与二氧化碳等指标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当时地球的碳同位素在两万年内出现千分之五的变化。在种种“证据”面前,“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发生的时间终于得以首次确定2.5228亿年前。    形成原因 不是“天外来客” 是岩浆、火山、气候共同作用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热点。2000年,金玉玕院士等人在《科学》上发表了论文,认为是瞬间事件导致了生物的灭绝,因为二叠纪末期发生的生物灭绝速度太快了。所以有美、日等科学家推断当时有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猛烈地撞击了地球,其造成的强烈震波瞬间杀死了上千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生物……如同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一样。当时,这种观点一度风靡一时,受到媒体和民众的普遍关注。但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真正的“凶手”逐渐浮出水面。   “我们在大灭绝地层层位,发现了当时的树木大都经过燃烧,证明天气非常干燥,森林遭受大面积野火吞噬。”沈树忠说,正是这些绵延不绝的野火,给位于赤道地区的以大雨羊齿为代表的热带雨林带来灾难。森林的破坏又使得地表风化加剧,地表土壤系统快速崩溃。   那么海洋生物又是如何灭绝的呢?“之前我们说的碳同位素突然大幅度变化,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出现剧烈变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灭顶之灾。”沈树忠帮助记者“还原”了当时的环境:地下岩浆在经过长期的“平稳”之后,突然迎来了“活跃期”,大规模的活动造成了地表甲烷释放以及火山喷发,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增加。“天气越来越热,海底缺氧严重,海洋生物们也没能逃过这次劫难。”   更让人惊奇的是,通过化石研究比对发现,大灭绝速度非常快。“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家都认为灭绝应该是1000万年完成的,但我们认为这一切不会超过20万年。”沈树忠告诉记者,而且海洋和陆地生物灭绝是同时的,和之前普遍认为的海洋生物灭绝快于陆地生物的理论不同。    存活生物 “肥胖版”豆芽、毛发叶子银杏在灾难中成功“逃生”   二叠纪大灭绝给世界带来的破坏是灾难性的,造成了95%海洋生物和75%陆地生物物种灭绝,并让地球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万年以上的生命“萧条”期。但即便环境再险恶,仍有少数陆地和海洋物种成功活了下来。“这些物种都是抗压能力强、忍耐度很高的。”沈树忠说。   “比如海豆芽,就是成功活下来的海洋生物。”沈树忠打开一张图,从外形上看,它更像是“肥胖版”的豆芽。沈树忠告诉记者,它的“大名”叫舌形贝,是世界上已发现生物中历史最长的腕足类海洋生物,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   而存活下来的陆地生物要比海洋生物多一些,该所古植物学家王军研究员告诉记者,包括蕨类、石松类、有节类、银杏类、松柏类延续了下来。“这些延续下来的是以大类划分的,但每个大类只有几个种成功活下来。”比如说古银杏。据王军介绍,那个时候的银杏和现在的完全不同,“早期的树叶分叉很多,而且叶子和毛发的样子差不多。”   “虽然二叠纪末大灭绝破坏性巨大,但是也留下来巨大的生态空间。”沈树忠说,这也为接下来的三叠纪的陆地、海洋生物,甚至为很快出现的地球霸主恐龙提供了生态发展的“机遇”。   “这次的成果并不是关于二叠纪大灭绝研究的终结,”沈树忠说,未来和大灭绝事件相关、相近的生物事件依然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1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T检验、F检验和统计学意义
LuDoor 2011-11-18 05:38
看Language That Puts You in Touch With Your Bodily Feelings一文用到心理、行为实验设计中用户故意性、倾向性的统计方法, 注:Geisser-Greenhouse conservative F tests是一个repeated measure test,是用于对于同一实验者进行多次测量的情况,repeated test是可以排除实验者本身主观因素 来测试实验的主要要素!需要连续量或分级量才能做分析。 找《Experimental Design: Procedure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这本书没有电子版, 先找了相关的F检验资料: http://blog.19lou.com/120115/viewspace-1307115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0 个评论
[转载]社交网络的时空分析法
huqingcheng 2011-11-17 22:27
社交网络的时空分析法 作者:李芳 发稿时间:2011-01-19 17:58:29 点击:1910 明尼苏达大学学者研究发现,将“时空”因素引入到社交网络数据分析服务中去具有极大价值。 社交网络的兴起带动了新一轮数据挖掘(DataMining)热潮。但当今人们进行的社交网络数据分析无外乎发掘新的朋友关系、社会各界领袖人物和个人好友建议等方面,这些都是只考虑了静态因素。假如人们在进行社交网络的数据分析的时候把“时空”变化这一动态因素也考虑进来的话,除了原始的好友链接和人际关系之外,我们会发现什么新的东西呢? 据国外媒体读写网的消息,明尼苏达大学空间数据(spatial data)科学家沙市·谢卡尔(Shashi Shekhar)和其研究助理戴夫·奥利弗(Dev Oliver)的发表的最新论文《时空社交网络的计算模型:一种时间聚合的图形法》(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Spatio-temporal Social Networks: A Time-Aggregated Graph Approach)中对此议题进行了研究——假如新的因素,尤其是随时空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因素,被考虑进来的话,那么社交网络分析就能发现更多的信息,如一些领袖的兴起和衰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信任以及特定网络社区人群的迁移和流动等。读写网负责内容的副董事长兼联合编辑马歇尔·帕特里克(Marshall Kirkpatrick)在自己的文章中评论道:“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而社交网络才刚刚开始涉及这个方面。” 谢卡尔和奥利弗在论文中提到,像地理空间、旅游时间表和昼夜循环周期(diurnal cycle)等这些约束条件,都在我们对社交网络的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注意时空因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只看到“谁是谁”、“谁在谈论什么”这些的话,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是混沌不清的。 例如,在论文中,有这样一个模型。如下所示: 一个四人信任网络及其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形成。箭头表示人际关系的形成方向,V表示“陌生人”,即访客(vistor),F表示“好友”(Friend)。 来源: 沙市•谢卡尔(Shashi Shekhar),戴夫•奥利弗 (Dev Oliver) 这个模型显示的是随时间变化的信任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变化,从中你能看到彼此的关系——谁认识谁(F,Friend)、谁不认识谁(V,Vistor)。如果单单只看1和10两个图的话,你可能觉得在这个信任网络里人际关系的发展有点夸张;但是如果你从1到10依次看下去的话,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相反,随着时间变化,你能看到在这个特殊的网络里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展开的,在这种理解之下的社交网络的理解就丰富多了。 比如图中的N3,处于这个四方人际关系中的最底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别人比起来,N3与其他成员从陌生人(Vistor)到好友(Friend)所花费的时间最长。而N2则处于这个关系中的最顶端,他看起来很具有亲和力,能快而有效地形成人际关系。 社交网络分析服务已经看到了人们彼此间互动方式的不同及其如何发生影响,但这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埃里克·彼得森(Eric Peterson)是专业Twitter数据分析服务Twitalyzer的创始人,他说:“我们从Twitalyzer在会议、展会和一些社会事件期间对Twitter的分析数据中看到,时空影响明显存在。” 艾琳·伯比奇(Eileen Burbidge)是Skype的前产品经理,现为伦敦一家天使基金的投资人,她认为“时空”因素非常有价值。她说:“以LinkedIn为例。我通常在上边查看我的社交网络里谁认识谁,但也经常通过查看别人的工作历史来了解他们的联系人,以确认一个特定的联系是否是在某个特定的时空点建立的。将这种能力引入到社交网络数据分析中来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时空会给社会关系的形成提供巨大的背景及其相关因素。” 这种复杂的社交网络数据分析服务很可能会成为将来服务商及其用户都十分渴望的东西,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谢卡尔和奥利弗说,这需要一个中心角色以供模型计算,这个角色不仅仅需要提供巨大的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还需要用以解决出现在时空维度上的新的社交问题。
2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奖杯奖状奖品口碑-我心中的中科院颁奖感言
热度 2 冯用军 2011-11-17 15:36
奖杯奖状奖品口碑-我心中的中科院颁奖感言
这次很遗憾,没能赴京参加“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颁奖大会,也就无缘拜识科学网众多曾经仰慕、正在仰慕和可能仰慕的大腕级博主和我们直言极谏的中科院各位领导,只能神交,非常遗憾。 这次向中科院“建言献策”、“进言献计”,出自希望中国科学强大的初衷。中科院是国家科学领头羊、国家科技政策智库,代表我国科学界在国际上的形象和水平。 中科院好,你好我好大家好。从颁奖盛会空前的情况来看,院领导也是高度重视的,不但百忙之中亲自出席,还延请了众多老一辈科学家现身说法、教育后起之秀,我等虽未“莅临”会场洗耳恭听,但亦躬身千里之外受教,获益匪浅。 感谢科学网的主编和各位朋友——幕前的还是幕后的,感谢操办本次盛会无论付出大小的朋友们,是你们的辛勤工作,让我们倍感荣幸和自豪,大家一起的心血、汗水、智慧的付出都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感谢“我心中的科学院”活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细心、耐心和恒心,他们在事后给我快递来了奖品、奖状和奖杯。奖品非常非常的好,远远超越了我的心里预期,有点受之不恭、小功受大禄的负罪感。 是科学网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挂住的、没挂住的、近的、远的...帮助我走出了心灵的困境,重新看到蓝蓝的天空、青青的碧水,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 感谢科学网提供这样的机会,事实也雄辩地证明,历时、现时和未时,科学网都是我们的学术家园、生活家园和感情家园,积极地为科学网的科学发展做贡献,也就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大众、为自己发展做贡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定要当官封爵,这里就可以参政议政;张载言: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夫复如此,而已。 只是万般美中之万分之一的不足是,俺的奖杯在顺丰快递来后,拿回办公室,打开一看,顶部碎了,有点可惜啊,也给下回留个念想,O(∩_∩)O哈哈~。 那个在情理之外的神秘奖品就不展示啦,再次谢谢中科院、科学网的全体朋友,特别是那些投票的朋友和评审的专家。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2792 次阅读|6 个评论
来自心怿的诗(92)
biqiao 2011-11-17 09:15
没有海潮般的激怒反应,风平浪静似的, 妖星美女似乎还在微笑。但是我知道这只是又一次风暴前的暂时沉寂,却是毫无应付之法。拖延的办法倒有一个,那就是告诉她我不是来自天河,但我偏不愿这样。 无数的星光蓦地在我和她之间爆闪,化作无数裂破虚空的银色光箭头,雨点般飞射而来。 我双手携气狂舞,掌心上跳动的火炬转变为剑状,竭力把银色光箭头打飞,同时身躯在地面上翻滚腾挪,躲避剩余银色光箭头的射击。 尽管这样,仍然有许多银色光箭头打在我的手臂上,身躯上,又酸又麻,火烧火燎,气血飞涌。 这是什么银色光箭头啊,它不是直接穿透人的肉体,而是像点穴一样使人血脉发狂,引起全身的血脉就像要爆了似的。 必须让气排放出来,否则可能脉爆人亡。危机中,我全力运气于劳宫穴,希望发出更多更强的外气来缓解血脉飞速的膨胀,同时抵抗银色光箭头的进攻。 心轮的浅红色光焰更加明亮,我的双掌劳宫穴开始发出剑气一般的强光,接着一阵钻心的疼痛,头上大汗淋漓,掌上五个手指猛然分别射出白红黄蓝紫五色光剑。 妖星美女双目射出冰冷锐利的目光,盯着我道:“总算有点意思。”说着双手轻轻一挥,十三颗绕红巨月的 光球开始偏离轨道朝我方飞驶而来。 十三颗光球犹如十三道光环,瞬时射向我的面门。手上的 五色光剑急忙挥舞, 十三颗光球一下就弹开了。 接着十三道光环又攻到,眼花缭乱,气势吓人。我 双手五色光剑挥舞着似 流光溢彩,气势如虹,只是每次光剑击在 光环上,双手都被震得发麻。稍一迟疑,光环就在身上打着 血脉发狂 。 我再次明白速度在战斗中的关键作用。 下丹田的阳光开始在猛烈地燃烧,燃烧,沸腾的气血迅速旋转到下丹田转化成浅红色的内气,然后箭一般运转到手上,终于双手五色光剑各自汇聚成一把浅红色 的光刀 ,长短变化自如,玄光闪闪。 No tide like rage reaction, as if be in smooth water, demon star beauty seems to smile. But I know this is only a temporary silence before a storm, but no deal to response. Delay approaches have one that is to tell her I'm not from the sky river, but I do not want this way. Countless stars suddenly between her and me are flashing into numerous rupture of vanity silver light arrows, flying as raining. My hands with qi gesticulate as barn dance, and beating the torch into sword-shaped, try to make silver light arrow away, at the same time my body in the ground roll maneuvers, avoid the residual silver light arrow to attack. Despite this, there are still many silver light arrows hit me on the arm and the body as numb and hot feeling terribly, and the qi and blood expanding up. What is this silver light arrow ah, it is not directly through my body, but like acupuncture as the blood of mad, causing systemic veins like exploding. Must let the qi discharged, otherwise it may be pulse detonation killed. In the crisis, my best hope to the Laogong acupoint is to let strong qi out to alleviate blood rapid expansion, and resistance of the silver arrow to attack. My heart chakra, pale red glow more brightly, my palms Laogong acupoint energy starts to emit light, and then there is a terrible pain with head sweating palm. Finally my ten fingers suddenly respectively radiate the white, red, yellow and blue colored light sabers. Demon star beauty binocular injection cold sharp eyes, staring at me to say: “having little meaning finally." With hands gently waved, thirteen light balls orbiting the red giant moon start to fly toward me by deviating from their orbits. Thirteen balls are as thirteen light rings, instantaneous project at my face. Hand colored light saber hurriedly waving, thirteen balls are bounced off. Then the thirteen balls are coming fast as see things in a blur, scary and momentum. My hands are colored light sabers as wielding a lamplight, rainbow momentum, but each time the light saber cut in the ring, both hands are trembling tingle. Just a little hesitation, halo in the body and blood. Then I know again the key role of speed in battle. Inferior sun begins in violent combustion in the down Dantian, expansion of the blood quickly rotate to the Dantian and turn into red qi, and then fast move on my hands, both hands colored light sabers finally merge into two light red broadsword, with length changes freely and mysterious light shiny.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界上最牛的论文【转】
热度 3 june0829 2011-11-16 23:40
1、最牛逼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就已经发表在最权威的期刊上,且鉴于论文很长,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JLE上连载四期。 2、最牛逼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的那些个教授们紧张恍惚到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被誉为“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委员会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 “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3、最牛逼论文投稿,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论文的审稿人,最后只能原样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Christopher Sims(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逼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 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其实以上三个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我以为最牛的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剑桥大学学术思想界公认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他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他的一些喃喃自语!因此,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由于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就的,仅数万字,就是那本《逻辑哲学导论》,但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人能够读懂他的这部天书。为此,出版商特地找到他的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的出版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篇洋洋洒洒的序言。等到书终于出版了,罗素却遭到了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他根本就没有读懂他的论文,只是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问题。终于,罗素开口了,他却是转向摩尔的:“摩尔,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 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 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了。
56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两种植物——三皇寨之旅(10)
flly 2011-11-16 13:28
两种植物——三皇寨之旅(10)
这两种植物的果实都很好看,所以放在一起。 这个果实为红色,其实似乎是假种皮红色,大概是卫矛吧。由于没有栓翅,所以猜可能是华北卫矛 这个种子是紫色的,如同珠子一样漂亮。所以应该是紫珠属,具体是那一个种,还不能确定。
个人分类: 植物|2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BICOMB中对CBM记录的处理
热度 4 zilu85 2011-11-16 11:00
BICOMB软件里没有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处理,这个数据库却又是查找中国医学文献的工具中唯一有主题词的数据库,很多人利用这个数据库进行信息分析。 最近,看到一篇用CBM数据进行共现分析的稿件,据说能用EndnoteX4统计高频词,甚至做共现矩阵,甚为惊奇。但是,请教了几个高手,没有找到这个功能,有点儿失望。 还是用我自己的吧,把BICOMB中原来的CNKI格式进行修改,相应的字段都换成CBM的字段名称和标识。CBM下载的格式是详细记录,但是发现抽取出来的主题词中,同一个主题词带星号“*”和不带星号的分别统计,还有中间带有逗号“,”主题词被分成了两个来统计,这些都造成了统计不准确。 为此,采取了比较拙劣寻找-替换对下载的文件进行了一番修理: 1.替换掉所有的“, ”(半角的逗号后面加上一个空格)为“-”,这是哄骗程序,让程序不把一个倒置的主题词当做两个词来处理。 2.把“*”替换为“”(啥也没有)。这样就没有主要和次要主题词之分了,它们统一在一起计算频数了。窃以为,中文的主题词标引主要、次要主题词之间差别不大,一些不重要的词(如动物、人类、老年等)很多作为特征词不在主题字段内了。 这样处理过的数据,输入BICOMB就很舒服了。 把在对CBM记录进行主题词共现分析的过程记录下来,主要是怕自己以后忘了,当然也可以和同道交流,如果可能的话。
个人分类: 生物医学文本挖掘|688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有理想的青年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
jackiehu 2011-11-16 09:52
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历史上,做出杰出科学成就的多数都是 45 岁以下的年轻人。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以前因为条件不是很好。在物质条件改善期间成长的青年,我们应该提供环境,使他们不要被不良风气误导,而坚持学术的根本。 应该让青年人知道,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增加,是对科技界的挑战。我们现在的科学,可能还没有达到中国近代科学史的最高点,我国更没有成为世界强国。和国内比,当清华大学同时拥有陈省身和华罗庚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时候,可能是我国近代科学杰出人才最集中的高点。生命科学的最高点,可能也是 20 世纪 20 到 30 年代的协和医学院。和国际相比,我们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而且也还落后于瑞士、瑞典。瑞士人口不到 800 多万、面积不过 4 万平方公里,却已经有 21 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我们在科学很多方面首先应该超越我国近代史最高点,再逐渐跻身世界前列。 为了支持青年的成长,需要老师、资源分配者尽其所能,发现青年人的特长,提供环境和体制,倾力支持有志向的青年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科学的现状,期望尽快将中国变成世界科学强国。 希望青年人有智识追求的志向。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总体优于起源中东盛行西方的宗教,但过分重视人际关系,相对忽视探索自然,导致思想深度和思维方法的欠缺。科学在近现代中国也可能主要被看作是技艺。进一步把科学作为文化根植于中国,成为我们社会灵魂的有机组成,将是青年人可以承前启后为之奋斗的一项事业,建立和坚固中国文化的新支柱。 希望青年人有科学研究的热情。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出一些问题和危机。青年人中或许再现蔡元培先生 80 年前担忧的倾向:以赚钱做官为目的选择所学专业,有可能使中国近百年前仆后继提高科学的努力昙花一现,在条件改善后,科学却在青年人中重新成为冷门。缺乏强大科学基础,只重视当官和金融的中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国,而可能小富即安。中国需要每一代青年中有部分优秀学子做科学,在中国的土地上做科学,保障中国的长期繁荣。 希望青年人有自尊自信的风格。如果青年人对中国前途乐观,就不会对未来中国科学的主流失望,不会将精力充沛时期都用在国外而敢于在中国起作用;如果有自尊,就不会从科学家和科界商人混杂的各色先例中,仿效中国式的 “ 成熟 ” 去拉关系讨人欢喜,而集中精力做出超越前人的工作; 如果有自信,就无需委屈自己学习目前中国流行的 “ 聪明 ” ,而把脑力和时间用到最值得自己发挥之处,在科学领域做出扎实的工作。 两千多年来中国科学总体不如西方、未形成科学体系,可能因为对探索自然和真理的热情不足。 100 多年来中国科学成就有限的原因是环境和物质条件较差。而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已经显著改善、一些单位的硬件超过国外先进水平。 今后,大家协力奋进,通过自己的工作,支持一批真心做科学的青年,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真正的科学强国,以中国出现的科学成果,服务于中国的繁荣、有益于世界的福祉、贡献于人类的精神家园。
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细菌频繁交换有益基因
jackiehu 2011-11-16 09:28
近日,麻省理工大学 E. Alm 领导的研究组发现,全世界 2,235 组细菌基因组中的 10,000 个基因,正以 " 水平基因转移 (HGT)" 的方式自由流动。这说明所有细菌在一个由全世界细菌基因组组成的大网络上频繁地交换着遗传物质。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 10 月 30 号的网络版杂志《自然》上。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 HGT ,它是细菌的一种很古老的行为 -- 来自不同支系的细菌通过交换,获得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遗传信息。如果交换到的基因能使细菌具备有用的特征,则这一基因受到正选择会传递给它的后代。但到底交换了多少信息,速度有多快?该研究组的工作表明基因随着细菌繁殖以相当大的范围和速度在扩散。 有时候这对人类构成威胁,比如获得抗药性基因的细菌( " 超级细菌 (superbugs)" )。他们此次发现了一个抗药性的基因出现在人类共生菌的六成的基因转移中。这种抗药性基因可能是在工业化农业的抗生素滥用中产生的。牲畜共生菌和人类共生菌中有 42 个相同的抗药性基因,也就是说这两类细菌共享一个基因库,尽管 10 亿年的进化早该让牛身上的细菌和人身上的细菌分道扬镳。向动物的食物中加入预防疾病的抗生素,可以促进其生长,防止高密度养殖的牲畜和家禽内部的疾病传播。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但在美国还很普遍。根据联邦药物管理局( the Federal Drug Administration )的报告, 2009 年在美国销售的 3.3 千万磅抗生素中 80% 用于农业,里面就包括通常作为人类药物的青霉素,四环素。 另外还发现了抗药性基因跨国转移的 43 个例子。这说明,一旦一个基因携带某个特征进入人类共生菌的基因库,很快它就会传播到国界之外,成为一个严重国际性问题。 Alm 的研究组还发现,同一寄主的细菌之间, HGT 发生更频繁。具有相同的氧气耐受力或相同的致病性,使它们占据相同的环境生态位,这比亲缘关系相近或地理位置相近更能决定一个转移基因是否能融入新的细菌基因组中。 研究组根据这个准则寻找能引起脑膜炎和其他疾病的基因,希望发现转移和编码这些特征的基因,未来药物治疗可能将以此为靶向。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 R. Knight 说, " 这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完整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库不断扩大,再配合大量细致的环境特征数据,就可能发现大尺度的进化模式,那时我们就能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来统观地球上的所有微生物。 " 研究组还在继续这项研究,现在正在比对在同一寄主身上不同细菌间,和相同疾病、不同寄主的细菌间的交换速度有什么差异。他们也考察环境污染地区细菌的基因交换,期待那里有能消化重金属的细菌。
2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决定着丝粒位置的不是DNA序列,而是CenH3蛋白
jackiehu 2011-11-16 09:17
着丝粒是基因组中的特殊区域,是能通过显微镜识别的交叉形染色体的主缢痕。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牵连着着丝粒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大多数生物中染色体的位置并不取决于 DNA 的序列。 近期来自德国马普免疫生物和表观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证实一种 DNA 的包装蛋白 —— 组蛋白 CenH3 对染色体着丝粒的定位、功能和遗传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研究发现或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发出可用于医学基因治疗的人类人工染色体( artificial human chromosomes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 11 月 4 日的《科学》 (Science) 杂志上。 着丝粒为蛋白质复合体即动粒的形成提供平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动粒为细胞骨架提供一个附着点,确保染色体向着细胞的两极移动。大多数生物体着丝粒的位置都不取决于 DNA 序列,而是受到表观遗传学调控。唯一的例外就是单细胞的真菌面包酵母是通过特异的 DNA 序列 “ 编码 ” 着丝粒的位置。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 H3 组蛋白的一种变异体即 CenH3 有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着丝粒表观遗传学标记物。组蛋白与 DNA 结合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内部序列,并可帮助包装长线状的 DNA 分子。 CenH3 独特地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着丝粒的 DNA 区域。在新研究中来自德国马普免疫生物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 .Patrick Heun 研究小组以及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 Helmholtz Research Center )的研究人员发现仅靠 CenH3 就足以引发着丝粒形成。 在一系列实验中,研究人员将 CenH3 组蛋白装配到了人工附着的 DNA 结合区域,使这一蛋白能够与没有正常着丝粒形成的 DNA 区域结合。随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功能性的动粒,并与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将人工微型染色体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中。这一蛋白还能分别招募其他的 CenH3 蛋白。 “ 这确保了在每次细胞分裂后着丝粒上有足够的 CenH3 。不会随着细胞分裂而使 CenH3 蛋白数量减半。通过这种方式,着丝粒的位置就能够代代相传下去, ”Heun 说。 在面部酵母中由 DNA 确定的着丝粒位置通常是一成不变的,而由蛋白确定的着丝粒位置则更容易发生改变,这有可能在进化中发挥了某些作用。尽管包含着高达数百万个 DNA 组成元件,着丝粒还是可以 “ 跳跃 ” 到其他位置而不引起 DNA 移动。因此,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新着丝粒有可能会在密切相关的猿类物种中出现。这些新着丝有可能促成了某些新物种的出现。 此外,了解 CenH3 对于着丝粒的中心作用对于医药研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家们或有可能制造出人类人工染色体替代病毒用于基因治疗。 附:这篇研究成果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加快着丝粒附近的基因更快的应用到植育种进程中呢?
4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么还是这样子
热度 2 sjangle 2011-11-15 22:41
火死了,今天原本高高兴兴的做实验,谁知道犯了个低级错误,害得我一整天都没弄明白。等明白了,仪器的有些参数被我改动了,晕死啦,实验结果一团糟啦,真是人品差到了极点! 明天的菌不知道会不会给我面子做的好点呢,赶快睡觉啦,晚上做个好梦,所有的问题都在梦中解决,那是最好啦,呵呵,还好我有备份的样品。老板说的对呀,一些样品真是不能丢掉,要不然昨天就白做了,真是万幸啊!看看有没有好的方法来做,明天请假了,不去实验室,后天要好好做实验哦,不能再像今天这样子啦!
3470 次阅读|7 个评论
大师是怎样养成的-全文
热度 1 ephedra 2011-11-15 08:33
大师是怎样养成的-全文
杨钟健老先生的文章全文,娓娓道来,观点精辟。
2966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庆之行有感
热度 2 Maria118 2011-11-15 06:23
人生总要经历事情才能成长,在痛苦的自我煎熬中实现人生的突变。 从2008年9月4日离婚到现在,整整三年过去了。当时为了给孩子选择个好学校,于是在精确计算日期后选择了协议离婚的形式,以为那只不过是假离婚。殊不知现实是如此残酷,象牙塔里的自己哪知道只要离婚就是真的,根本没有假离婚而言。那时自己见不到孩子,唯一的寄托化为泡影,于是在疯狂的自我剖析总结中开始了痛苦的炼狱之旅。那确实是一种炼狱般的生活,因为自己那时候梦幻与现实根本不区分,把所有自己想象的都当成是真的而且描述的唯妙唯俏。这,要得益于自己想象力丰富吧! 在经历过真假难辨时期后进入低迷期,自己不再兴奋的像个在针尖上跳舞的小姑娘一样在那里拼命地玩耍,而是成天处在昏昏欲睡状态。每天都要睡很长时间,大脑运转速度也明显慢很多,别人说什么根本不明白。只知道别人在说话,却不知道别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连孩子说的话都听不明白。但自己的心情却是出奇的宁静,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掀起自己内心的波澜。 以上是自己内心发生的变化,是业余时间的事情。班上,单位领导对自己的工作做了重新安排,不再让自己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只要自己好好休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即可,他们的苦口婆心连我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从来没有那样过。更有位同事大姐随时陪伴着我,倾听我内心的声音,并根据情况及时对我调整。她虽然只比我大七八岁,却像妈妈一样呵护着我受伤的心灵,让我能够平安度过那个时期。 那时的自己在工作上确实不习惯。他们不知道工作曾经是我心灵上避难的场所。一般人都把学习工作当成一种沉重的思想负担,但对我来说却是缓解我内心紧张压力的很好方式。每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做做实验就会让我心情舒畅;当我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万分自卑时,钻到书堆里能够让我找回曾经的自信。但他们不让我工作,不让我进实验室做实验,只要我静静地看书,看什么都行。那时的自己百无聊赖非常难受,但从没中断过专业的学习。不让我从事具体工作便看与专业相关的文献,尤其是整个核燃料循环的世界发展趋势,各个国家的反应,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系列文献等,自己都曾找来阅读,并对部分文献进行了翻译。那只不过是自己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让我的心灵能够获得宁静。 人如仪器用进废退,由于长期不接触某些东西很多自己都忘了,在单位上成天坐得难受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在单位同事帮助以及自己不懈的努力调节中自己慢慢走出情感的低谷,回到了正常的状态。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感觉自己真是抽筋发疯折腾得实在是离谱,那种羞愧难当的感觉让我无法去面对任何人,除了那个整日陪伴我的大姐之外。对于自己的婚姻,自己也以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对于过去我没有恨只有感激,感谢曾经的爱人陪伴我走过人生那样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正是由于他十几年来用心的呵护,才让我免于外界的风水雨打,像个不经事的小姑娘一样快乐地成长,尽管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 这次会议自己因为没有文章差点没能去成,但领导法外开恩,说我没有文章也可以参加,去听听即可。当时文集印刷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错误,临时通知我加上我的文章,长度在4页左右,两个小时之内交给他,否则就赶不上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备一篇像样的学术论文实属不易,好在我有多年看的文献做功底,有翻译好的现成的东西,临时拼凑一下交上去了。由于篇幅过长,参考文献根本没列,有些图之类的也给删掉了,不过总算是搭上了末班车。 已经有四年时间没有参加学术会议了,经历生死看透一切的自己可以说是用出世的态度做着入世的事情,早已是宠辱不惊笑看风云变幻,得失随意却看云卷云舒,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心情平静的再也掀不起一丝波澜。我以为自己的心已经死了,将会行尸走肉一般度过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 我要感谢领导独具匠心的安排,让我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因为正是这次重庆之行,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将沉睡的自己重新唤醒,睁开眼睛重新审视我生活的这个世界。 我以为自己早已被人深深地遗忘。没想到多年没见的同行们还是一下子认出了我,他们对我的热情超出我的想象;也没想到自己临时拼凑的东西能够得到那样高的评价。说实话对于那篇东西我自己是不满意的,很多地方都不满意。但老专家们说我的东西对实际工作有帮助,年轻人说我翻译的特好,说我英语非常棒……真的有那么好吗?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他们对我的充分肯定让我意识到我还不是一个废人。我并没有被遗忘,他们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我的成长,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我走钢丝,只有在快要掉下来时才会伸出援手扶我一把。现在好了,钢丝走完了,我已经回到地上,开始了脚踏实地的生活。对于工作生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早已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钻牛角尖了。我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理解了别人,懂得了只有先爱自己才能有能力去爱别人。我将自己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总结,试着对自己掌控自如,试着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去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 在科学网上开博客给我惹来很多麻烦,按本意我是不想再在这个场合露面的。但内心积累的东西太多,需要有个好的发泄渠道,将我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思考的东西概括总结出来,就像写研究课题的总结报告一样。这是这个系列报告的第五篇。写完这一篇,自己的心路历程基本总结完毕,我也该重回现实做点实事,而不是海阔天空在这里纸上谈兵。 这次重庆之行确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些还处在潜意识状态无法总结,有些则可以唠叨一下。 到了重庆我第一次知道了山城的含义。那里的高楼大厦也真是奇怪,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而道路便从楼中穿过。他们对空间的利用、他们的顽强坚韧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重庆人的幽默也是很有意思的。其中之一叫“打打望”,说是一天不打望,视力会下降;两天不打望,要得白内障;三天不打望,生活没希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说男人好色爱看美女,其实女人又何尝不好色,何尝不会去欣赏男人呢?只是结了婚的男人一个个变得越来越胖越来越难看越来越世俗,而且还满脸的褶子很难看,两眼的浑浊简直难以入目;结婚前的少年多数就像一朵花,清秀挺拔,让人看了神清气爽;而那一个个如花似玉的美女更是养人的眼球,不去细心观察实在是暴食天物了。 其中之二是在旅行的路上电视里看到的,好像是周天驰说的,说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流鼻血”。这话说起来好玩,可细细琢磨起来却有深刻的哲理在里面。各人自扫门前雪,是说将自己门前的雪打扫干净,延伸为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哪管他人流鼻血是说别人发生什么事情是别人的事,你不要随便插手。由于你不了解实际情况,你的好心可能会办成坏事。所以最好的态度是采取“打打望”、观望的态度,静观事态进展。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不把自己当成当事人,不将自己卷入某些具体事务中,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自己和他人、观察周围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是那样云淡风轻,那样不可思议,那样具有一种独特的美…… 去武隆的路上我心情极为糟糕,因为那里的山形地势及气候像极了孩子籍贯所在地。虽然已经离婚,但在情感上与他们家人的感情却从未中断,他们依然是我的亲人,依然是我牵挂的对象。多年的共同生活将我自己变成了半个川妹子,晚上实在控制不住的自己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当那边传来妈妈的声音,说我这么长时间不给她打电话怎么把她给忘了的时候;当我说自己吃辣椒她说吃辣椒多了上火要尽量少吃的时候;当我操着一半的四川话与妈妈交流的时候,我的眼泪潸然而下……近在咫尺却是天壤之别,我再也不能回到那个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了。那里曾经有我栽下的几百棵树,有我热爱的大人和孩子。妈妈说让我回去耍,但没有什么事情的自己怎么会重踏那片土地?因为从法律上说,那里与我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尽管妈妈说我现在不是她的儿媳而是她的女儿…… 也许是情感得到及时宣泄的缘故,后来的旅程我非常愉快,再也没有那种难受想哭的感觉了。也让我意识到遇到什么事情要及时沟通,有何压力要及时宣泄,只有不积压这些负面的东西自己才能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只有与己和谐才能与周围和谐,也才能敞开心扉去迎接这个多姿多彩美丽的世界。 谨以此文作为对自己过去的总结,同时感谢一路上陪我走来、给我无限关爱与照顾的老师们、领导们、同事们、朋友们。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以人为本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让我这个婚姻失败的弱女子走出心灵的阴影,重新回到阳光下开始新的生活……
30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喝到了中国的第一批可口可乐
热度 6 wangql 2011-11-14 17:59
刚看到一篇文章“ 可口可乐中国历险记 ”,才知道自己无意中曾喝到过中国第一批内销的可口可乐。 那是1982年冬的一个周末,也不知为什么,我们5、6同学溜达到了友谊宾馆门前。一位同学突然指着路边的饮料亭说,你们看,这里竟然有卖可口可乐的。当时大家对可口可乐并不是很熟悉,于是那位同学介绍说是美国的标志性饮料。 看到大家都很感兴趣,于是我说我请大家喝可口可乐吧。于是售货员很高兴的递给同学每人一瓶。要付钱了,售货员一说价钱,下了我们一跳。要好几元钱。仔细一问才知道,可口可乐是每瓶7角5分。那时这可是大数目。要知道当时在学校食堂最受欢迎的烧排骨才3角5分一份,那是最贵的菜了。 于是就有同学说,我们不喝了,要退回去。我呢,既然说出了请客的话,也不好在收回,就坚持请大家喝。售货员也帮着解释说,虽然说是每瓶7角5分,但是还有3角钱的退瓶费。大家高高兴兴的品尝了可口可乐。 第二次喝可口可乐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得了。 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后来可口可乐在北京停止销售了。还是陈云签了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不是简单的言语能够表达的。 感谢那些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贡献的人们! “1982年冬天的一个周末, 可口可乐 公司在北京各大商场推销可口可乐,买一瓶可乐,送一个气球或一双带包装的筷子。当时国人对这种有点咳嗽糖浆味的汽水还不习惯,但在那个物资紧缺的时代,购物赠物吸引了不少人,这是中国当代市场上第一次卖场促销活动。   北京各大报做出激烈反弹。《北京日报》的“内参”以“可口未必可乐”为题发表文章,认为国家缺少外汇,引进可口可乐浪费国家大量外汇资源。政治局常委陈云在这份内参上批示:只准卖给外国人,不准卖给中国人一瓶。其他中央领导也都圈阅了。外经贸部根据批示,只好通知北京停止内销。一夜之间,所有可口可乐都从商店的柜台里撤下来了。   美国人不理解,为什么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竟引起轩然大波。卢炳松回忆说:“我去总部汇报,美国人吓一跳:‘怎么卖个汽水也要到政治局?’”那时,汽水从丰台五里店的生产厂往城里运,运输车上贴着可口可乐的广告,被警察拦下,不让进城。”
332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要如何来对待基础物理实验课程
nankailisa 2011-11-14 16:37
我是一名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博士学历,工作6年!签约时,很天真,认为上实验课轻松,管实验室容易。可真正工作才知道,“事非经历不知难”呀!除非你认真教学,否则你总是会认为教学的脑力劳动强度和精力付出是毛毛雨。科研和教学并重,非凡人能力之所及!更加倒霉的事,干上实验教学久了,日久生情了,感情一发不可控制了,精力总想放在这上面!明知是不理智的,不视实务的,可却欲罢不能。“教实验”真是叫我“爱不起来,又放不下”呀!
20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talentblog 2011-11-14 15:32
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是以南通大学为依托单位组建的江苏省高技术研究平台,也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实验室以神经再生为研究重点,围绕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中医中药与神经再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向开展研究。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神经再生研究领域形成了较鲜明的特色。 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现面向国内外招聘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教学科研职位,欢迎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加入团队。 一.招聘方向 1、电生理 2、神经生物 3、细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4、遗传与生物信息 5、天然药物与药理 6、生物材料 7、蛋白质质谱分析 8、生命科学其它领域的杰出人才。 二.招聘条件和要求: 1. 具有博士学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先考虑; 2. 身心健康,勤于钻研,工作主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风,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外语写作及语言交流能力; 4. 能够全职在南通大学工作; 三.薪酬待遇 视个人不同的情况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住房(或房贴)和科研启动资金。 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本人简历发送至sjs2@ntu.edu.cn,联系人:周欣阳;电话:0513-85051800,通讯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邮码:226001。 详情浏览: http://nrl.ntu.edu.cn/
3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热能系研究组博士后招聘
talentblog 2011-11-14 15:31
清华大学热能系研究组博士后招聘   清华大学热能系PACE(Particle And Combustion Eng.)研究组是姚强教授基于国际颗粒与燃烧学科交叉而组建的科研平台。姚强教授目前就任国际燃烧协会理事、Proceeding of combustion institute编委,2010年成功主持召开在清华大学举行的33届国际燃烧会议。姚强教授主要从事燃烧学、清洁煤技术、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控制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研究,现根据课题需要招聘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方向的博士后: 一、基础研究 (1)煤燃烧亚微米颗粒物形成机理和颗粒动力学研究 (2)燃烧化学动力学和燃料燃烧基础研究 (3)颗粒物(烟尘)和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研究 (4)火焰合成纳米颗粒和高效能源催化剂的研究 (5)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固废和太阳能)利用研究 二、技术研究 (1)燃煤电站锅炉的燃烧优化; (2)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的系统优化; (3)生物质与煤混烧系统研究 (4)提高现有除尘设备(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机制及方法研究,尤其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脱除效率; (5)燃煤锅炉NOX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 (6)固体废弃物的低温热解技术应用研究; 具体要求: 各科研院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及化学工程、流体力学及材料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均可申请。 待遇: 学校为博士后提供周转房,住房公积金、子女入园入学以及爱人工作介绍等服务, 详细信息请登陆 http://postdoctor.tsinghua.edu.cn/bsh/index.jsp ; 除上述条件外,博士后年收入可达6-8万; 学术氛围: PACE文化鼓励并资助博士后从事自由学术探索的研究。 如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发表以及博士论文摘要通过E-mail发送给姚强教授。 具体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李娜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 热能工程系 100084 E-mail: terc@tsinghua.edu.cn 电话: 010-62782108 传真:010-62794844,62794068
3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皇寨之旅(6)
热度 1 flly 2011-11-14 11:21
三皇寨之旅(6)
发了几天的三皇寨,今天想起去查了一下三皇寨的由来。因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命名。 三皇寨主要是山景,走起来大概得半天多的时间,以前游客不多。后来修了索道,半个小时也可以匆匆一瞥。所以游客也多了起来。 它的景点,最好看的应该还是这个陡立的石壁了。那些代拍照片的人一般也都在此处,另有道具,服装可以换上。好在如果不用他的东西,自己用相机在这些地方拍不要钱。不像国内有些景点,拍照也要收个景点费。 这是游客拍照最多的地方 以前没有栈道的时候,也不知道人是怎么上来的 另一侧的石壁 山顶的小路 卖所谓的野生天麻,不知道是不是面粉。 秋叶 上面就是索道
个人分类: 风景|4180 次阅读|2 个评论
什么是医疗期、医疗期规定和待遇
shenbinti 2011-11-14 10:35
什么叫 医疗期 、医疗期规定、医疗期待遇/工资 一、医疗期的定义 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第二条的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当然这里的不得解除不包括劳动者提出解除或者双方协商解除或者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劳动合同。 从法律规定及企业管理上说,医疗期标准主要包括医疗期期限及计算方法、医疗期延长、医疗期待遇三个方面。 本文主要讨论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情况下的医疗期规定、医疗其待遇/工资问题。 二、医疗期的期限和计算方法 1.医疗期的期限 对于医疗期期限,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 《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 》 的通知(劳部法 479号)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3个月;五年以上的为6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6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9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为12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18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24个月。 2.医疗期的计算方法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 479号)第4条规定。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计算应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如:享受三个月医疗期的职工,如果从2010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该职工的医疗期应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间确定,在此期间累计病休三个月即视为医疗期满。其他依此类推。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医疗期时不同医疗期周期内的病假不能合并计算。 三、医疗期满的延长 对于医疗期能否延长,根据《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 236号)规定,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由此可见,员工医疗期超过法定标准后,企业是否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最终还是看劳动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及企业态度法律对此并不强行规定。医疗期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延长,也为最大程度的保护劳动的的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持。 四、医疗期的待遇/工资 医疗期待遇/工资主要是指员工在医疗期内,企业按照何种标准向员工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对此 各地区及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标准,同一地区 不同企业规定的方式各有差异 。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 479号)第5条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上述两项 的“有关规定”到底是指什么,并不明确。 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十六条规定 :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本企业工龄不满2年者,为本人工资60%;已满2年不满4年者,为本人工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本人工资80%;已满6年不满8年者,为本人工资90%;已满8年及8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100%”。 上 海市劳动局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生活的通知 :“ 四、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本人工资按职工正常情况下实得工资的70%计算。 ”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一条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显然各地方对医疗期待遇/工资的具体发放标准并不统一,医疗期待遇/工资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a、 按照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 b、 按照员工正常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 c, 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支付; d、 根据员工的工龄和工资,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但是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医疗期工资的“底线”是一致的,即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医疗期待遇/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或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附:医疗期期限及其计算方法表 实际累计工龄 在本单位工龄 医疗期期限 计算周期 10年以下 5年以下 3个月 6个月 5年以上10年以下 6个月 12个月 10年以上 5年以下 6个月 12个月 5年以上10年以下 9个月 15个月 10年以上15年以下 12个月 18个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 18个月 24个月 20年以上 24个月 30个月 ----------------------------------------------------------------- 【 本文作者 沈斌倜律师简介】沈斌倜,女,北京市劳动保障法学会会员,厦门大学法律硕士,北京劳动法专家。沈斌倜律师主要从事劳资纠纷法律研究和劳动人事制度风险防控法律研究及实务操作,专注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及提供劳动法培训,担任劳动法专项法律顾问。执业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南大街甲3号居然大厦18楼;电子邮件:shenbinti@yahoo.com.cn业务电话:(+86)15301115671(+86)13661313967;互动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enbinti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文集|3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Two Great American Pop Singers and Their Signature Songs
热度 5 何毓琦 2011-11-14 01:02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From 1950 to date, in my opinion there are two greatAmerican singers of popular songs – Frank Sinatra and Tony Bennett – each with their signature songs thatall Americans love. They are “MY WAY” by Sinatra and “I LEFT MY HEART IN SANFRANCISCO” by Bennett. The Wikipedia bios of these two persons can be found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_Sinatra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ny_Bennett ,respectively. But the two signature songs they each sang and made famousin many ways exemplifies the American spirit and love of country that many ofus, immigrant and native-born alike, instinctively feel about the United Statesand about life. The Sinatra song is a perfect summary of the life of an imperfectbut decent person at the end of life. I believe many of us would be proud tohave it sung at our own memorial service. Every time I fly back from China tothe US and as the plane approaches the American west coast, the Bennett songwould be silently played back in my mind. I never get tired but rejuvenatedlistening to these two songs. There are many other pop songs these two men made well knownbut for me and many others these two songs stood out and above all other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E2hYDIFDIU (my wa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yF9p-nqsWw (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8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弄不明白!自己弄不灵清的SCI论文居然到处去炫耀了?
热度 1 liujiping 2011-11-13 17:59
又到一年一度的评奖和评职称的时候了,论文写在大地上还是写在SCI里?整天跑到田间去解决农民的问题,写出SCI是没有人看的,因为中国农民无法看明白他们关心的技术和产品用SCI写的!但是不写也不行啊...... 我的一些同行,一句英文不会说,也说英文文章发表了好几篇,居然还有很多点数的,然后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说“我又有新的SCI文章发表了”,私下问他的研究生,居然他的研究生看不懂!我很想问问这些所谓的大牛,何苦自欺欺人呢?!
个人分类: 随想|39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 牛逼的长江学者罗必良的毕业典礼讲话
liujiping 2011-11-13 17:02
尊敬的来宾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在大学,一年一度的特有风景、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今天又到来了。风景是由你们营造的,季节是为你们准备的。 因此,我们在这里隆重地举行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1 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一仪式是属于你们的。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经济管理学院向各位领导、来宾和老师的莅临,表示真诚的欢迎! 向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的 1227 位经管骄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为同学们倾注了汗水和智慧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的一生,有不少的关键时刻。 上大学是一个关键时刻。因为大学能够给你专业知识,从而使你成为专业人员,成为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大学能够使你处于一种智力状态。 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更是一个关键时刻,因为从此你就由学生生涯转变为职业生涯,从而发生了彻底的身份改变。更重要的是,你们即将通过职业参与社会分工,成为职责的承担者。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作为你们的院长,我必须再唠叨几句,算是与你们话别: 第一,要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 刚刚毕业工作,对许多事情还不了解,许多业务还不熟悉。所以你近几年很难在工作中受到重视。一方面你无事可做,另一方面你又年轻,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力气。结果是,你会经常聚会、喝酒、打牌,经常无聊到磨牙。大好青春白白浪费。 怎么办?由于时间不能储存,一个替代的选择是,你可以早点结婚,早点要孩子——其一,时间可以间接储存;其二,精力可以有效率地消耗;其三,女孩子可以保护好身材;其四,做父母以后可以让自己变得成熟并被人信任;其五,你一旦被委以重任,孩子已经长大了;其六,孩子要花钱的时候,你正处于事业的鼎盛时期;其七,你退休的时候,孩子正迎来人生的辉煌;其八,你不能工作的时候,正好带孙子,尽享天伦之乐。 早点生孩子,可以有效地降低机会成本;早点生孩子,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不要轻视小事情。 严格来说工作中几乎没有小事。据说有一个女老板,曾经是一个菜市场里摆摊的。你知道她是如何卖辣椒的吗? 上午,买菜的人问:你的辣椒辣不辣?答曰:长的辣,短的不辣。 中午,客人问她的辣椒辣不辣 ? – 再回答: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 下午,剩下的辣椒不多了。顾客问:辣不辣?回答说:硬的辣,软的不辣 …… 这和卖西瓜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时候为什么有不同的回答? 所以不要轻视小事情。小事情,大学问;小问题,大智慧。 在工作中,不要轻视小事。见领导打个招呼,见同事点个头;主动给别人倒个水,在走道让个路,出电梯让长辈先走,打电话先说个“您好”……等等,因为这些小事将构成人们对你综合评价的观察值。 第三,要学会犯错误。 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误。问题是,许多事情具有不可逆性,许多做法具有不可更改的特性,许多错误几乎不可修正。所以,我们只能犯可以改正的错误,不能犯不可以改正的错误。 在学校,你考试不好,可以解释说这几天生病,给一个重考的机会;或者说我是毕业生,忙于找工作,希望老师照顾一下分数。做了错事,说我少不更事,请给我机会改正。 但社会不同,如果你失去了一个机会,就永远失去了。你面试不行,说昨天没休息好,再给一次机会,可能吗?跟单位的领导讲,这两年您交给我的任务做得不好,是因为我刚参加工作,没有经验,希望您相信我以后一定会干好,他信你吗? 记住,工作初期给人的印象尤为重要。因为它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 能够判断机会,能够把握机会,这就是几年大学学习所给你的资本。弄清什么是可以改正的错误,什么是不可以改正的错误,这就是几年大学造化所给你的能耐。 让自己少犯错误的诀窍是,不要怕吃亏。经验反复表明,怕吃亏的人往往经常吃亏,吃小亏往往占大便宜。原因在于,愿意吃亏的人更能够被信任,更能够寻找到合作机会。因此,做人要厚道。 第四,要不断学习。 脱掉学位服,很难区别你与常人的差异。但有一点你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你更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你更知道如何学习。 你们恰好处于一个扩招的时代。一方面它使你们更多的人有机会到大学深造,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你们的就业竞争。我不否认你可能出类拔萃。但经济学告诉我们,只要竞争是充分的,则利润就是暂时的。为了永久的收益,你必须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这一竞争力就来源于求知、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不懈的努力。 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工作,每天只能做 1 个钟的工作。可你们看他的成就! 每天花 1 个小时看 20 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 7200 多页书; 30 年可读 22 万页书。 22 万页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将成为智者,成为凤毛麟角的人。 每天一个小时,你也可以去看花边新闻、可以喝小酒、可以打麻将。这完全取决于你们的选择。 你必须让自己起码看起来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让自己处于一种基本脱俗且相对智慧的状态。 我要特别提醒在座的各位,你们是学经济管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选择,什么叫放弃。十年后,母校、老师、同学、朋友、同事、家人,都将眼睁睁地看着你们的选择。 我相信,如果将华南农业大学所独有的文化基因——淳朴、勤奋及执著等植入你那颗常怀感恩的心,你就一定会成功。 第五, 经济管理学院是你永远的家 。 有一位士兵回家探亲,火车到家乡小站时已经是凌晨。他坐上了一辆出租车,恰巧司机是一位退伍军人。当出租车进入村庄时,司机说,你不讲话,看我能不能找到你家。车子转了几个弯,在一家院子前停下,士兵的父母推门而出。士兵问司机:你怎么知道这是我家?司机回答说:已经凌晨三点了,只有这儿还亮着灯。 因此,我要代表经济管理学院现在的老师以及将来的老师告诉你们: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你得意还是苦恼,成功抑或失败;无论你年轻还是你变老——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会在内心的深处: 为你亮一盏圣洁的灯,祝福你们前程光明; 帮你祈祷一股永恒的力量,期盼你们坚强不屈; 给你铺上一条温馨的地毯,时刻拥抱你们的到来! 亲爱的同学们: 经管学院 5000 多名师生真诚地祝福你们一路顺风!愿命运的风风雨雨使你们的一生充满欢乐与希望! 愿苍天保佑你们! 谢谢!
个人分类: 大学|3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笔记5
xysw2010 2011-11-12 18:05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强奸---丛林社会力的游戏规则
胡业生 2011-11-12 10:22
强奸——丛林社会里的性游戏规则 2011-11-11 10:59:29 浏览 70612 次 | 评论 11 条 看到了深圳联防队员杨喜利闯入民宅强奸妇女的报道,也看到了被害者的丈夫杨武在妻子被强奸期间躲在一旁不敢出声的描述。然后就是网民们对这位窝囊丈夫铺天盖地的谴责或者同情。总之,这件强奸案的热点似乎已经不是强奸案本身,而是被害人的丈夫在隔壁能够听到妻子被强奸时床板发出的咯吱咯吱声而不敢挺身出来保护妻子,也是保护自己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男人的尊严。 联防队是个神马东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法律没有明确授权的前提下,没有任何人和任何组织具有执法权,如果没有法律的授权却担负执法的责任,就是违法。但是在中国大陆,这种违法现象却大量存在,因为这是政府认可甚至是政府出面组织成立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政府只是具备在法律规范之内的行政职能,而没有任何权利超越法律的边界去为所欲为。显然,政府组织或支持的联防队如果去执法,就是政府违法。 当法律可以被政府或政府属下的什么联防队之流任意侵犯的前提下,出现这种联防队员闯入民宅强奸妇女的罪行几乎就是一种必然。在现代文明社会,至高无上的法律尊严就是文明的保障。而没有法律尊严的社会必然只能是一个丛林社会。在丛林里,实力强大的禽兽强占竞争对手的配偶是一种生存常态,没有哪位老虎或狮子或麋鹿因为被强壮的对手霸占了配偶而控告对方强奸。 不过,闯入民宅强奸妇女的杨喜利还是被控告强奸了。还好,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堕落为丛林。 但是,看到杨喜利被警方认定为强奸,我却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因为我知道,强奸还在发生着。不是,我说的不是精神领域和权利领域的强奸。虽然在精神领域和权利领域,我们每一个“被代表”的人都是被奸者。我说的是实实在在身体的强奸。 一位曾在军队服役的朋友谈起军中旧事,说道:某司令某次嫖娼被抓,大言不惭地说:我是某司令,你们不认得我?朋友叹口气又说:某司令如果光是嫖娼也就算啦,毕竟是市场行为,愿买愿卖。某司令对部下也这么干就说不过去了,有所图的也就算啦,毕竟人家有的女兵也不图你什么,就这么上去硬干真不像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某总部任职的时候,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某大佬下去视察,奸了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女文工团员,被奸的小姑娘平时很受大家喜爱,受奸后哭泣不止,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搞得党委一班成员很是尴尬。不想这位大佬颇具敢做甘当的风度,对党委一班人说:我要检讨,我犯了生活作风的错误。顿时,会议室里掌声雷动,有人带头喊起了口号:向首长学习!向首长致敬!学习首长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你看,同样是强奸,人家能把强奸搞到这种被学习、被致敬的崇高境界,真是让你不服都不行。 文革的时候我在山东的一个村子里当知青,村里的支书据说霸占了村里的三个女人。他霸占人家老婆的方法也很简单,指派女人的丈夫去饲养院做饲养员。喂牛马是个好差事,可以挣到更多的工分,因为夜里要守在那里给牛马添草,家里的床就给支书空出来了。比较热闹的一次是其中的一位丈夫半夜回家正好撞到了床上的支书,但是撞到了也就撞到了,该当支书的还是当支书,该回去喂牛马的还是喂牛马,大家都能相安无事。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丛林社会。 显然,这次被抓起来的强奸犯杨喜利无论从身份地位到风度水平都还上不了档次,再加上有媒体曝光,丛林规则也就不大好使了。 凡是喜欢丛林规则的禽兽或者叫兽都憎恨媒体,因为媒体能曝光,因为媒体能够把处在阴暗角落里的肮脏和卑鄙暴露在阳光之下。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阳光规则是丛林规则的死对头,是在一个法律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弱者唯一可以依仗的靠山。 尽管是老生长谈了,我还是要啰嗦一句: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是能够帮助我们摆脱丛林社会的两把钥匙,是弱者获得尊严的必由之路。 在一个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得到保障的社会,一个男人甚至在自己家里也不敢随便打自己的儿子,更遑论闯到别人家里去强奸别人的老婆。最后要强调的是:不管这个男人的社会身份是神马总统、总理或者司令、将军,都是一样。当然,他的身份不可能是联防队员,因为在一个法治社会,不会存在联防队这种非法组织。
1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数学前沿纪念许宝(马录)专辑
热度 1 lusn 2011-11-11 22:01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Volume 6 Number 6 2011 December Editorial 1021 Dayue CHEN, Zhi GENG, Zhi-Ming MA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 in Honor of Pao-Lu Hsu ’ s 100th Birthday Research articles 1025 Mu-Fa CHEN General estimate of the first eigenvalue on manifolds 1045 Weijuan CHU, Yan-Xia REN N-measure for continuous state branching processes and its application 1059 Jiong DU, Xiangzhong FANG Tolerance interval fo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1067 Jun FAN, Fuqing GAO Deviation inequalities and moderate deviations for estimators of parameters in TAR models 1085 Yuanzhen HE, Mingyao AI A new class of Latin hypercube designs with high-dimensional hidden projective uniformity 1095 Zongxia LIANG, Bin SUN Optimal control of a big financial company with debt liability under bankrupt probability constraints 1131 Hui LIU, Zhichao JIANG, Xiangzhong FANG, Hanjiang FU, Xiaofei ZHENG, Lei CHA, Wuju LI Generat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from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ata 1147 Yong LIU, Jianglun WU, Fengxia YANG, Jianliang ZHAI An ergodic theorem of a parabolic Anderson model driven by L é vy noise 1185 Linyi QIAN, Hailiang YANG, Rongming WANG Locally risk-minimizing hedging strategies for unit-linked life insurance contracts under a regime switching L é vy model 1203 Quan WANG, Jianghan QU, Xiaoxing CHENG, Yongjian KANG, Lin WAN, Minping QIAN, Minghua DENG A study of biases of DNA copy number estimation based on PICR model 1217 Yun XUE, Yimin XIAO Fractal and smoothness properties of space-time Gaussian models 1249 Wei YAN, Peng DING, Zhi GENG, Xiaohua ZHOU Identifiability of causal effects on a binary outcome within principal strata 1265 Kai ZHAO, Xue CHENG, Jingping YANG Saddlepoint approximation for moments of random variables
45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数学前沿2011年总目录
lusn 2011-11-11 18:52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2011 vol 6 ( lushn@hep.com.cn )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SUBJECT INDEX TO VOLUME 6 (2011) Editorials Lie Algebras and Related Topics Yucai SU, Shaobin TAN, Hechun ZHANG (565)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in Honor of Pao-Lu Hsu's 100th Birthday Dayue CHEN, Zhi GENG, Zhi-Ming MA (1021) Survey articles Ky Fan (1914--2010), he spent every waking moment thinking about mathematics Chuankuan YUAN (379) Parafermion vertex operator algebras Chongying DONG, Qing WANG (567) Some results and problems on commutators Shanzhen LU(821) Research articles Recognition by noncommuting graph of finite simple groups $L_4(q)$ M. AKBARI, M. KHEIRABADI, A. R. MOGHADDAMFAR (1) Numerical methods for backward Markov chain driven 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Chi Yan AU, Eric S. FUNG, Leevan LING (17) A quadrangle comparison theor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ul theory for Alexandrov spaces Jianguo CAO, Bo DAI, Jiaqiang MEI (35) Oscillatory integrals on unit square along surfaces Jiecheng CHEN, Dashan FAN, Huoxiong WU, Xiangrong ZHU (49) Restricted Lie algebras all whose elements are semisimple Liangyun CHEN, Xiaoning XU, Yongzheng ZHANG (61) On symmetric $\lambda$-configurations with small $\lambda$ Yufeng GAO, Yanxun CHANG (71) Proximal alternating direction-based contraction methods for separable linearly constrained convex optimization Bingsheng HE, Zheng PENG, Xiangfeng WANG (79) Quantum superdeterminants for ${\rm OSP}_q(1\mid2n)$ Junli LIU, Shilin YANG (115) Pathwise uniqueness of multi-dimension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H\"older diffusion coefficients Dejun LUO (129) Stability of almost submetries Xiaochun RONG, Shicheng XU (137) A Noether type inequality Hao SUN (155) Weakly $s$-semipermutable 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Yong XU, Xianhua LI (161) Sharp {\it a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e for elliptic equation with singular data Gang YUAN, Ruo LI (177) Learning rates for multi-kernel linear programming classifiers Feilong CAO, Xing XING (203) On uniqueness and existence of viscosity solutions to Hessian equations in exterior domains Limei DAI, Jiguang BAO (221) On quantum cluster algebras of finite type Ming DING (231) Regularity for weakly $(K_1,K_2(x))$-quasiregular mappings of several $n$-dimensional variables Hongya GAO, Qiuhua HUANG, Fang QIAN (241) A lowest order divergence-free finite element on rectangular grids Yunqing HUANG, Shangyou ZHANG (253) Spaces of type BLO on non-homogeneous metric measure Haibo LIN, Dachun YANG (271) A class of new braided Hopf algebras Tianshui MA, Haiying LI, Shuanhong WANG (293) A new characterization of Finsler metrics with constant flag curvature 1 Xiaohuan MO (309) Collision local times of two independent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s Xiangjun WANG, Jingjun GUO, Guo JIANG (325) Flows in 3-edge-connected bidirected graphs Erling WEI, Wenliang TANG, Xiaofeng WANG (339) Quasineutral limit of bipolar quantum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Xiuhui YANG (349) Singular values of nonnegative rectangular tensors Yuning YANG, Qingzhi YANG(363) Rotationally symmetric pseudo-K\"ahler-Einstein metrics Xiaojuan DUAN, Jian ZHOU (391) Modified Roper-Suffridge operator for some holomorphic mappings Shuxia FENG, Lin YU (411) Maximal operators of commutators of Bochner-Riesz means with Lipschitz functions Shuli GONG, Bolin MA (427) Ergodicity of transition semigroups for stochastic fast diffusion equations Wei LIU (449)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generalized nonlinear inexact Uzawa algorithm for stabilized saddle point problems Junfeng LU, Zhenyue ZHANG (473) Generalized fractional L\'evy random fields on Gel'fand triple: A white noise approach Xuebin L\"U, Zhiyuan HUANG, Wanyang DAI (493) Weighted estimates for commutators of one-sided oscillatory integral operators Shaoguang SHI, Zunwei FU, Shanzhen LU (507) Weighted estimates for parametrized Littlewood-Paley operators Hongbin WANG, Zongguang LIU (517) Conformal minimal two-spheres in $Q_2$ Jun WANG, Xiaoxiang JIAO (535) Exact boundary controllability of nodal profile for 1-D quasilinear wave equations Ke WANG (545) On hybrid mean value of Dedekind sums and two-term exponential sums Tingting WANG, Wenpeng ZHANG (557) On classification of $n$-Lie algebras Ruipu BAI, Guojie SONG, Yaozhong ZHANG (581) Twisted fermionic and bosonic representations for a class of $BC$-graded Lie algebras Fulin CHEN, Shaobin TAN (607) Complex Lie algebras corresponding to weighted projective lines Rujing DOU, Jie SHENG, Jie XIAO (629) Schr\"odinger-Virasoro type Lie bialgebra: a twisted case Huanxia FA, Yanjie LI, Junbo LI (641) Generating index of finite-dimensional Lie algebras Fang FANG, Fuhai ZHU (659) First cohomology group of rank two Witt algebra to its Larsson modules Jinglian JIANG, Xiaoli KONG (671) Path realization of crystal $B(\infty)$ Bin LI, Hechun ZHANG (689) Associating quantum vertex algebras to deformed Heisenberg Lie algebras Haisheng LI (707) Whittaker modules for a Lie algebra of Block type Bin WANG, Xinyun ZHU (731) Second cohomology group of extended $W$-algebras Wei WANG, Yongping WU, Chunguang XIA (745)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approach to $F_4$ Xiaoping XU (759) Support varieties of semisimple-character representations for Cartan type Lie algebras Yufeng YAO, Bin SHU (775) Ideals and simplicity of unitary Lie algebras Yelong ZHENG, Zhihua CHANG, Yun GAO (789) Nonexistence of block-transitive 6-designs Jing CHEN, Weijun LIU (835) On minimal non-MSN-groups Pengfei GUO, Xiuyun GUO (847) Transmutation theory of a coquasitriangular weak Hopf algebra Guohua LIU, Quanguo CHEN, Haixing ZHU (855) $F$-Willmore submanifold in space forms Jin LIU, Huaiyu JIAN (871) Ring of invariants of general linear group over local ring ${\Bbb Z}_{p^m}$ Jizhu NAN, Yin CHEN (887) Remarks on $\alpha$-strongly irreducible ideals M. J. NIKMEHR, F. FATAHI (901) Quadratic perturbations of a quadratic reversible center of genus one Linping PENG (911) Growth and distortion theorems on subclasses of quasi-convex mappings in several complex variables Jianfei WANG, Taishun LIU, Jin LU (931) Essential closed surfaces in surface sum of product $I$-bundle of closed surfaces Shuxin WANG (945) A primal-dual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for stochastic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 with service installation costs Xing WANG, Dachuan XU, Xinyuan ZHAO (957) von Neumann's mean ergodic theorem on complete random inner product modules Xia ZHANG, Tiexin GUO (965) Strongly irreducible operators and Cowen-Douglas operators on $c_0,\ l_p\ (1\leqslant p \infty)$ Yunnan ZHANG, Huaijie ZHONG (987) On Lefschetz series Xu'an ZHAO, Hongzhu GAO (1003) Coquasitriangular Hopf group coalgebras and braided monoidal categories Meiling ZHU, Huixiang CHEN, Libin LI (1009) General estimate of the first eigenvalue on manifolds Mu-Fa CHEN (1025) ${\Bbb N}$-measure for continuous state branching processes and its application Weijuan CHU, Yan-Xia REN (1045) Tolerance interval fo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Jiong DU, Xiangzhong FANG(1059) Deviation inequalities and moderate deviations for estimators of parameters in TAR models Jun FAN, Fuqing GAO (1067) A new class of Latin hypercube designs with high-dimensional hidden projective uniformity Yuanzhen HE, Mingyao AI (1085) Optimal control of a big financial company with debt liability under bankrupt probability constraints Zongxia LIANG, Bin SUN (1095) Generat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from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ata Hui LIU, Zhichao JIANG, Xiangzhong FANG, Hanjiang FU, Xiaofei ZHENG, Lei CHA, Wuju LI (1131) An ergodic theorem of a parabolic Anderson model driven by L\'evy noise Yong LIU, Jianglun WU, Fengxia YANG, Jianliang ZHAI (1147) Locally risk-minimizing hedging strategies for unit-linked life insurance contracts under a regime switching L\'evy model Linyi QIAN, Hailiang YANG, Rongming WANG (1185) A study of biases of DNA copy number estimation based on PICR model Quan WANG, Jianghan QU, Xiaoxing CHENG, Yongjian KANG, Lin WAN, Minping QIAN, Minghua DENG (1203) Fractal and smoothness properties of space-time Gaussian models Yun XUE, Yimin XIAO (1217) Identifiability of causal effects on a binary outcome within principal strata Wei YAN, Peng DING, Zhi GENG, Xiaohua ZHOU (1249) Saddlepoint approximation for moments of random variables Kai ZHAO, Xue CHENG, Jingping YANG (1265)
5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笔记4
xysw2010 2011-11-11 16:21
4.Amari1998. A regularization method for the extrapolation of the photospheric solar magnetic field I.Linear force-free field T.Amari,T.Z.Boulmezaoud,and Y.Maday 光球层太阳外推磁场的正则化方法 摘要: 本文提出光球层 {z=0} 重构磁场 B 的一种方法,作为区域 内一个规范有界无力场边界值问题( BVP )的解决方法,可以从区域 的边界值设想到其被限制在 上。由于 BVP 的不确定性阻止了在一个合理高度上的外推,我们提出带高度迅速分离标准外推方法的正则化等级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投影方法,它允许我们过分地提高外推的可能高度,这样便能达到无规范化甚至近似滤过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线性性质在线性无力场的应用。 关键词: MHD ——太阳:日冕——太阳:磁场 引言 结构特点和天文现象的多样化,例如火焰,日冕团喷出,日珥和日冕加热都主要由磁场所控制,然而在日冕满满的稀薄炎热的等离子体中这些并不是可接近观测的。因此一方面需要我们考虑日冕磁场所谓的重构问题:它是由一种模型解决方法的方程组组成,并假定日冕磁场处于一个 BVP 的无力状态,其中边界条件是在浓密而又冰冷的光球层磁场的测量值。 Schmidt 早期的尝试已经使我们认识到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遭遇的是仍然处于光球层磁场横场处理 含糊的观测问题。另一个遇到的是问题的级别是从引导适定的 BVPs 边界条件性质的相关数学问题变到了能够解决问题本身的数学理论。 一方面可能首先得做最简单的物理假设,假设存在无电流磁场。这样紧紧需要光球层的纵向分量作为一个边界条件。这种假设是 Schmidt 第一次引出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地被用于观测目的的重构,也为动力的 MHD 数值模拟提供了初始条件。这种计算方法要么是磁场的格林函数法或拉普拉斯求解程序法,要么是矢量势迭代的。相关的 BVPs 的多种数学运算我们已经知道了。 然而,一旦知道磁场配置已经存储到自由能(即它的能量高于最小能量值并且与拥有光球层垂直分量相同值的无电流配置所一致),无电流约束的假设就不能相关到活跃区了。考虑到日冕电流的存在,就使得我们引出所谓的常 无力场假设。这个磁场从通过傅里叶变换或格林函数法所得的纵向分量开始计算。由于该解法的不唯一性使得一些作者考虑强加更多磁场作为边界条件的可能性。 Hannakam 等( 1984 )和 Gary ( 1989 )提出可以强加两个磁场,而 Kress ( 1989 )提出三个磁场最小平方法(他给出了二维空间的形式的有效性)可利用,但这些方法只有一种是近似的方法。三种方法的详细讨论在 Amari 等( 1997 )的文章中。 在本文中,首先是一系列我们愿意考虑被叫做外推方法的特殊级别,这种外推方法被提出用于日冕磁场的重构以作为一个在边界上被给出的自身三元无力场。这些问题可联系到一个简单的 BVP ,在 BVP 里一个用在给出边界条件 原来是定义一个病态数学问题的三元情形,以减少到混合型的柯西数学问题,考虑到的 BVP 在无穷区域内无渐进条件。结论是这些外推方法原来是有高度的快速分离。 本文安排如下。在第二部分,我们介绍了边界值问题及其性质。第三部分我们叙述了用来解决 BVP 的外推方法。正则化方法将在第四部分提到,同时在第五部分将获得一些结果。第六部分则是结束语。
1 次阅读|0 个评论
泰国会议 ROBIO2011 寻伴
xjs 2011-11-11 15:19
有没有同去12月7-11日参加泰国普吉岛召开的 ROBIO2011会议,寻一个同伴 我北京出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ephedra 2011-11-11 13:59
Happyking是我的同事、朋友,学问做地好,前两天传给我一篇老前辈的文章,感觉很好,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但于今仍有教育意义,因此,推荐下。 杨钟健, 1948. 科学家是怎样长成的? - 纪念葛利普先生逝世二周纪念作. 科学, 30(3): 66-69.
3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望天树学名奇怪的命名人
热度 1 ephedra 2011-11-11 10:56
植物命名依据的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现在用的是维也纳法规,今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刚开国际植物学大会,新版墨尔本法规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常见的植物学名的命名人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法规上没有明确规定命名人必须是具体的人,也许还可以是一个组织。最近昆明植物所税玉明博士在 Taxon 上的一篇文章举地就是这样的例子,比较新颖。 望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 ,命名人“ Wang Hsie ”为“望协”,即“望天树协作组”。文章作者是“望天树协作组( Cooperation Group of “ Parashorea chinensis ”)”,文章作者与命名人是一致的。命名人“ Wang Hsie ”不能缩写为“ H. Wang ”。 擎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 var. kwangsiensis Lin Chi 的命名人“ Lin Chi ”为“林植”,大概是林业和植物的简称,原文中并未对此做出解释。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章作者是“擎天树协作组(“ Chingtienshu ” Research Group )”,与学名命名人不同,文中也没有交待清楚“林植”对该变种研究的贡献及其与“擎天树协作组”的关系,因此,根据法规条款 46.2 ,该变种名称的正确引证方式为: Parashorea chinensis var. kwangsiensis Lin Chi ex “ Chingtienshu ” Research Group ,而不是 Parashorea chinensis var. kwangsiensis Lin Chi 。尽管该变种已经被处理为望天树的一个分类学异名,但是其命名人还是十分罕见,值得讨论。
38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哈哈乐
热度 1 ephedra 2011-11-11 09:40
从一个网友博客看了一则短文,觉得搞笑且有深刻哲理,引至此。 赵四小姐从十六岁开始跟张学良。跟一年,属奸情;跟三年,算偷情;跟六十年,便成为千古爱情!   此事的重要启示:很多事情不看做不做,而看你做多久。   民国初名妓小凤仙,如果跟了民工,就属于扫黄对象;她跟了蔡锷,则千古留芳了;倘若她跟了孙中山,那便可能成为国母。   此事的重要启示:不在于你干什么,而看你跟谁干。   女浴室起火,里面人乱作一团,赤裸身体往外跑,只见大街上白花花一大群,一老者大喊“快捂住”,众裸女突然醒悟,但身上要紧部位有三处,手忙脚乱捂不过来,不知所措。这时老者又大喊:“捂脸就行,下面都一样!”   此事的重要启示:在特殊情况下抓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   少妇报案:“我把钱放在胸衣内,在拥挤的地铁内被一帅哥偷走了…”警察纳闷:“这么敏感的地方你就没觉察到?”少妇红着脸答:“谁能想到他是摸钱呢?”   此事的重要启示:“让客户的钱在愉快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被摸走,是商业模式的最高境界   组织几个人收保护费,那是黑社会。朱元障组织几百万人抢下王位,就是伟大的皇帝。武则天睡了公公睡儿子,虽属乱伦,但乱的够大,故成为女皇。   此事的重要启示:不在你干没干坏事,而在于干多大!   一公司在小便池上贴上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重新设计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   此事的重要启示:给客户的投资建议一定要具体,确切,中要害.   某日,女秘书神色凝重地说:王总,我怀孕了。王继续低头看文件,然后淡淡一笑:我早结扎了。女秘书楞了一会媚笑道:我和您开玩笑呢!王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喝了口茶说:我也是。   此事的重要启示:在江湖上混的人,遇事不要慌,先让子弹飞一会。   男子去提亲,女方家长:请自我介绍。   A说:我有一千万;   B说:我有一栋豪宅,价值两千万;   家长很满意。就问C,你家有什么?   C答: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孩子,在你女儿肚子里。   AB无语,走了。   此事的重要启示:核心竞争力不是钱和房子,是在关键的岗位有自已的人。   [中央党校教学案例]一男干部怕吃苦不愿援藏,谎称眼睛突然失明。领导闻听,出面让一美女脱光站在他面前,问“看见了吗”?答:看不见。领导飞起一脚给他臀部:狗日的,老二都直了还看不见?收拾行李,明天进藏。   此事的重要启示:1.人性化才能真正了解人。2.组织比个人高明。3.本能会出卖你。4.组织面前只能软,不能硬 来源: http://tangyefeng.blog.163.com/blog/static/3883595720116310031689/
1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偏爱
热度 4 yanghualei 2011-11-11 09:27
对于任一人在面对一事件时,其在所有行为的方向中,存在有一个偏爱的方向,如果不是一个体,而是一个国家或者群体,其也存在一偏爱方向的话,那这一个方向类似在孤立的重力场中使空中的物体向下落一样,而社会中影响行为的方向的重力场,就是所谓的法律,道德以及习惯等显制度或隐制度。 在二体问题中交互作用至少和单独作用的效应是一样的,而在三体或者多体的问题中,交互作用大于各自独立的作用,故在大系统对系统性质以及性质的改变其决定作用的,不应是单体而是交互。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2635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赞美银杏的诗歌
ephedra 2011-11-11 08:30
七绝五首 银杏心语(蝉联体) 一 又见金风绣锦杉,一生炫彩最开颜。 虽惜迟暮才圆梦,终把辉煌戴桂冠。 二 既把辉煌戴桂冠,当思风雨度经年。 赢得丽日多光顾,青涩始成十月妍。 三 青涩始成十月妍,难消梦醒几潸然。 畅游谁问金光道,铺锦可知一寸丹? 四 铺锦见知一寸丹,肯将金色洒故园。 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 五 虽遣黄蝶舞碧天,不曾别去枉寻欢。 相思缠在虬枝上,再聚精魂写灿然! 不知出处,暂志于此。
4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种概念的争论
ephedra 2011-11-10 15:39
物种概念的争论
为什么讲物种问题? 应 “ 进化生物学论坛 ” 孔教授之邀,做一个报告,因我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倘若介绍分类修订则太过专业,感兴趣之人预期颇少。我确定谈谈和我的专业研究密切相关的物种问题,这也是生物学科研究人员比较普遍的一个话题,或许还有些听众。 再者,物种问题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 Cracraft (2002) 列出的系统生物学的七个大问题中,物种问题被列为第一个,他说 “What is a species? In Systematics, which is a taxon-based science, it is unquestionably the most fundamental question that can be asked” 。 生命的演化和物种起源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有 38 亿年的历史,生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地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目前复杂多样的生命世界。生物演化指的是晚出的可遗传的变化,其实质就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何谓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说的就是遗传。有了遗传,物种才可能来自物种,所有的物种才有了共同祖先。何谓变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一,指的就是变异,有了变异自然选择才能起作用。自然选择就是在演化过程中有利变异的逐渐累积而不利变异的绝灭,从而形成了彼此间断的生命群体单元。根据间断程度的大小,分类学家们将这些群体单元划分成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大小的分类群,其中最基本的单元就是物种。提到物种,可能每个人都有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具体如果说清楚什么是一个物种,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困难。 物种概念和物种问题 物种一词的用法可以追朔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 - eidos ,但是,早期物种概念不确定,常常和属( - genos )混用。直到十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后,物种一词的用法才被固定下来,作为宗教的教条,物种是创造的单元( Species is the unit of creation )。自那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物种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 1997 年, Mayden 的文章中,总结了 22 个物种概念(表 1 )。之后,仍时有不同的物种概念发表,如基因种和复合居群传代线种概念等。关于物种概念的争论被称为物种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物种概念的分析回答物种概念的一些基本问题。在进入分析之前,有必要回顾几个主要的物种概念。 无融合生殖种( Agamospecies )指的是单亲的营无性繁殖的传代线,多由种间杂交或者甚至属间杂交造成,且可能存在多次多地形成的多系种,由两性繁殖的亲本的多次杂交产生,有着有限分布区、特定生态位。这种无融合生殖传代线不论经历多少代,其遗传组成不变,与有性生殖种类的一个个体的遗传组成相当。在有性生殖种类中,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遗传组成,而且这种遗传组成仅保存在这一代。 生物学种( 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是种内杂交不育而种间杂交可育的一组居群,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回答了物种为什么会存在以及怎么样的方式存在的问题。物种是为了保护特定的基因库,保护物种的基因库的方式是生殖隔离。物种之间杂交将打破这种基因库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生物学种萌芽于布丰( Buffon ),但是直到综合进化论时期将遗传学与进化论的整合才使得这个概念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物种概念。 分支种( Cladistic Species Concept )是分支分类学创立的物种概念,包括三种情形,即两次物种形成事件之间或者一次物种形成事件和一次绝灭事件之间或者一次物种形成事件以来的一条传代线。 生态种概念( Ec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是适应特定生态位的一条传代线。对于特定的生态位来说,不同物种的适应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使得不同物种在这个生态位的竞争过程中,那个适应性更强的物种会获胜,并占据这个生态位,而适应性较差的物种将被淘汰。所谓传代线是指一个无性繁殖的克隆或者是一个有祖裔关系的居群序列,是有来源关系的生物在时间轴上的表现。 进化种概念( Evolutionary Species Concept )是独立演化的一条传代线,有着自己单一的进化角色和趋势。这个概念由古生物学家辛普森( Simpson )提出,但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实践上依据形态特征或者时间来确定物种。 基因种( Genic Species Concept )认为物种是由特定基因组合所确定的差异适应群( Wu 2001; Wu Ting 2004 )。不同的基因组合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物种基因组的其他部分可以进行交流,而在物种标识的特定基因组合不发生交换。基因种概念较生物学种概念更进一步回答物种为什么存在,物种的存在是为了保护特定基因组合,生物学种强调的基因库是物种发展的高级形式。但除了基因连锁外,还没有清晰地表述物种特定基因组合的保存机制。基因组合的提法在 Mayr 和其他前人对生物学种的解释中并不罕见, Wu (2001) 的贡献是从机制上解释了为什么是基因组合而不是基因库。 复合居群谱系种概念( Metapopulation Lineage Species Concept )定义物种是复合居群传代线,由 de Queiroz (2005) 提出。所谓复合居群就是至一组居群。这个概念与生物学种概念有较大的相似性,但强调了传代线,因此,物种概念是有维度的,适用于所有生物。 形态种( Morph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是指种内变异连续而种间间断的个体群,或者说是用普通方法即可识别的最小群体( Cronquist 1978 )。形态种适用于所有生物,强调形态变异的不连续性,实践常用,但是没有回答物种存在的意义和机制,也不能与非生物的分类相区别。达尔文的物种概念就是形态种,由于不能确定差异程度多大才算得上是一个物种而十分苦恼,最后不得不承认“当决定一个类型究竟应列为物种还是变种的时候,有健全判断力和丰富经验的博物学家的意见,似乎是应当遵循的唯一指针”。形态 + 地理的方法仍然是现今分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谱系种概念( Phylogenetic Species Concept )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即可识别版本、单系版本以及可识别和单系结合的版本,但本质上相同,即物种是一个可识别的最小个体群,它们构成一个内部有祖裔关系的单系群。谱系种主要在分子标记为基础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强调谱系和分支关系。 物种概念争论的关键问题 有上述这些概念不难看出,物种概念基于物种不同的属性侧面而提出的,它们之间本质上并不存在对立和矛盾。那么,倒底在争论什么?我认为物种问题不外乎回答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物种概念定义的倒底是阶层体系上的物种阶元还是一个具体的物种?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模糊。实际上, Mayr 早已阐述过这一点,即物种概念所指的是物种阶元,而非具体的物种。物种阶元涵盖了自然界所有物种的共同属性,而具体的一个物种则是一个可检验的科学假设,中国有三万多种维管植物,实际上就相当于建立了三万多个科学假设。经反复检验是好种的就是一些好的科学假设,而经不住检验的物种就是不合格的科学假设,需要被合并和修订。 第二,物种存在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自然界为什么不以连续变异的整体(所谓超种 Super Species )存在,而是一个个彼此间断的独立的单元?这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自然环境千差万别,适应特定生态位的总是一些特殊的基因类型。假定自然界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整体,那么由于有性生殖的关系,它们在遗传组成上必然是一个同心圆式的关系,与圆心越远,遗传关系越远,差异越大。由于生物的这种差异性,以及环境的异质性,适应于特定环境的那种有利基因组合由于与适应于不同环境的别的个体的遗传交流而被打破。在有性生殖的情况下,适应特定环境的有利基因组合将不能被保存。而特定的基因组合或者基因库都是对有利基因组合的保存方式,因此,对于营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与一个连续变异的超种比较,基因种或生物学种都是更为有利的系统。 第三,物种概念的理论背景和发展阶段。从前面介绍的几种主要的物种概念来看,物种概念的争论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发展阶段。生物学思想有三次主要的革新。第一次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改变了宗教认为物种不变的教条,认为物种是演化的,所有物种有着共同的祖先来源,遗传和变异是演化的条件,而自然选择是演化的动力,以种内变异连续和种间间断的形态种而与早期的本质论种或模式种不同。第二次是综合进化论实现了遗传学与进化论的整合,倡导居群理念,认为演化就是遗传频率的改变,以生物学种、进化种等物种概念为标志。第三次, Hennig 是将数学方法引入分类学创立分支分类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不止是方法体系,而且对分类学原理的重要革新,以分支种和谱系种为代表。因此,大体上,自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以来,物种概念的争论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物种起源》发表之前,以本质论种、模式种、唯名论种等为代表。第二阶段,《物种起源》发表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综合进化论时期,以形态种为代表。第三阶段,综合进化论至分支分类学理论发表之前,以生物学种、进化种、生态种等为代表。第四阶段,分支分类学发表以来,以分支种和谱系种为代表。随着人们对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和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人们对物种的认识可能将有突破,提出新的物种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论如何,物种概念自现代分类学以来,随着生物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新的物种概念不断产生,新老概念不断争论,老概念在新时期也发展形成新的版本,这些争论共同推动着人们对物种概念的深入认识。 第四,物种有标准吗?模式种概念认为模式标本是物种的标准。这个标准不能成立。首先,物种概念争论的并不是具体的物种,而是物种阶元,物种阶元是没有模式标本的,它涵盖了自然界全部的生物种类。其次,对具体的物种而言,模式标本也不能作为标准,尽管人们在标本鉴定过程中要与模式标本或者隶属于该种的普通标本进行比较,每张标本不过是该种的一个分子,是变异谱上的一点,而不能作为标准。生物学种认为生殖隔离是标准,这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存在生殖隔离是物种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之前的基因种也是保存适应特定环境的基因组合,生殖隔离不能作为标准。如果以一个物种之所以为该物种,即以物种规定性的产生来考量,那么,基因种应该更符合物种作为有利基因保存单元的理念。二是实践上,分类学家们描述物种并不进行杂交实验,检验物种与近缘种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具体描述的物种是待检验的科学假设,杂交可以检验科学假设。但是,植物中,我们常常注意到, A/B 种之间有基因交流,但是, A 物种还是独立的物种,并不能与 B 物种相混淆。斑子麻黄和木贼麻黄是两个形态上独立的物种,二者不论从体态还是球花还是种子以及种子表明独特的纹饰上都可以区分,斑子麻黄仅特产贺兰山低山地带,木贼麻黄十分广布,从地中海沿岸一直到山东的悬崖峭壁上都有分布。斑子麻黄种子表面为联合片层状突起,木贼麻黄种子表面为颗粒状突起,从欧洲到中国,都是如此。在贺兰山中等海拔区域,我采集到一个木贼麻黄的种子标本,其种子表面颗粒状突起有逐渐联合发展的趋势,其他地方不存在这样的变异。我推测是斑子麻黄与木贼麻黄的杂交引起。斑子麻黄的花粉通过风散播到高海拔的木贼麻黄的植株上授粉,二者的杂交产生的种子带有母本的特征,而并没有混淆两个种的界限。 第五,物种的概念之间矛盾吗?不同物种概念反映的不同的侧面,如形态种反映物种形态变异上的差异,生物学种反映物种保存机制,生态学种侧重反映物种的生态位,进化种强调物种进化的传代线特征等,这些概念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冲突,而是互补关系。物种是一个多面体,每个物种概念都反映物种的不同属性。物种是一个抽象概念,是由特定机制维系的具有特定属性的优良基因组合的保存单元,是繁殖单元、进化单元、分类单元,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实体,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的一群生物。 进化生物学需要新一轮的综合。综合进化论以来,分支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谱系地理学、进化发育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古生物学证据也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新的综合提供了条件,有着渊博知识和宽阔胸怀的学界精英可能成为新综合时期的大师。 表 1 :物种概念(参考 Mayden 1997 ) 1. Agamospecies (ASC) 14. Morphological (MSC) 2. Biological (BSC) 15. Non-dimensional (NDSC) 3. Cohesion (CSC) 16. Phenetic (PhSC) 4. Cladistic (ClSC) 17. Phylogenetic (PSC) 5. Composite (CpSC) (1) Diagnosable version (PSC1) 6. Ecological (EcSC) (2) Monophyly version (PSC2) 7. Evolutionary significant Unit (ESU) (3) Diagnosable and monophyly version (PSC3) 8. Evolutionary (ESC) 18. Polythetic (PtSC) 9. Genealogical Concordance (GCC) 19. Recognition (RSC) 10. Genetic (GSC) 20. Reproductive Competition (RCC) 11. Genotypic Cluster Definition (GCD) 21. Successional (SSC) 12. Hennigian (HSC) 22. Taxonomic (TSC) 13. Internodal (ISC) 图 1 :从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的基因种向隔离基因库的生物学种的发展( Wu Ting 2004 )
10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笔记3
xysw2010 2011-11-10 14:51
1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觉前瞎唠叨
热度 3 sjangle 2011-11-9 23:28
现在已经很累了,睡觉之前,瞎唠叨几句啦。 看了一些博文,导师的一些话,想了好久,感觉到原来自己一直在询问怎么做,都没有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到底想要它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难怪导师一直要我给她个理由先。这也是我自己所缺乏的。今天早些时候看了一篇关于眼界和SCI的博文,我就在问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啦,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 想到一两天前,老板跟我们闲聊时说:“现在有些老师的思路有问题,不会整体去想,只纠结于自己的老本,没有任何创新,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都不怎么去实验室的啦,哪还知道实验是怎么做的,怎么会有新的思路。”想想也是啊,好多老师,都不怎么进实验室自己做实验的啦,学生遇到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是说导师的眼界啦,跑题了都。。。。。我是想说自己的,实验也做了有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是不会去解决发生的问题呢,总是走不出来,自己的实验技能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里承受能力也有待加强,闷闷不乐的怎么能做出实验呢。 思路有点乱啦,就是要告诫自己,时间过的挺快的,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做实验就好了,总会有结果的啦。
4205 次阅读|5 个评论
读书笔记2
xysw2010 2011-11-9 20:38
1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闽两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明日在宁波举行
kingstar 2011-11-9 19:57
“浙闽两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活动定于2011年11月10—12日在宁波举行。 一、会议内容: 1.浙江省与福建省各出四节优质课供与会者观摩研讨。 2.场内专家讲座、评析及互动交流。 二、观摩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1年11月10-12日,11月9日下午报到。 地点: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江东区东部新城,国际会展中心东侧800M)。 三、为方便各位同仁学习与交流,本次活动将有网络直播,请单击以下地址进入,直播开始时间:10日上午8:00 mms://live.jdedu.net/live01【宁波江东区教育局网络中心】 mms://122.227.190.254 【余姚教育局网络中心】 mms://122.227.190.225:4006/kexue【余姚市马渚镇中心小学】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2011年开放基金申报通知
msxue2004 2011-11-9 17:03
转发本实验室开放基金申报的通知,欢迎感兴趣的各位博友积极申报!详细通知和具体表格下载请查看下面的链接地址: http://news.nchu.edu.cn/NewsDetail.aspx?className=%d0%a3%c4%da%b9%ab%b8%e6id=8632 关于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2011年开放基金申报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011年开放基金指南”已经发布,请各相关单位组织本单位相关科研人员申报。   申请人根据实验室开放基金的主要资助研究范围填写“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一式四份(至少一份是原件)。经所在单位学术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并加盖公章后,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自本“开放研究基金指南”公布之日起,本实验室开始接受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11年11月25日。申请者需在规定日期内提交纸质申请书一式四份(以邮戳日期为准),并通过E-mail将申请书电子版提交到: msxue2004@126.com。   实验室将组织有关专家对提交的申请书进行评审,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并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   申请书可从下面附件直接下载,也可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索取。   地址:南昌市丰和南大道696号,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学院(M栋606室)   邮编:330063   电话:13879111382,0791-86453210   传真:0791-86453210   E-mail: msxue2004@126.com   联系人:薛名山
4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买到了全球最低价格的正品咖啡
热度 2 zhangpan5150 2011-11-9 16:45
地点:陕西杨凌农高会A馆 时间:2011.11.9,这是农高会最后的最后一天 咖啡:赛品咖啡,原价几十元,后来降到20元,接着降到10元,最后降到10元买一送一,也就是说5元一桶。 网上我找到的团购的价格有11快多的,最低价的是8.7元。 本来害怕买到假的产品,所以就买了两桶,回来一喝,还不错,在网上查了查是正品,所以心里很高兴,但也有点后悔,怎么就没多买几桶呢。
387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小波变换函数
gulie 2011-11-9 09:22
1 一维小波变换的 Matlab 实现 (1) dwt 函数 功能:一维离散小波变换 格式: =dwt(X,'wname') =dwt(X,Lo_D,Hi_D) 说明: =dwt(X,'wname') 使用指定的小波基函数 'wname' 对信号X 进行分解,cA、cD 分别为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 =dwt(X,Lo_D,Hi_D) 使用指定的滤波器组 Lo_D、Hi_D 对信号进行分解。 (2) idwt 函数 功能:一维离散小波反变换 格式:X=idwt(cA,cD,'wname') X=idwt(cA,cD,Lo_R,Hi_R) X=idwt(cA,cD,'wname',L) X=idwt(cA,cD,Lo_R,Hi_R,L) 说明:X=idwt(cA,cD,'wname') 由近似分量 cA 和细节分量 cD 经小波反变换重构原始信号 X 。 'wname' 为所选的小波函数 X=idwt(cA,cD,Lo_R,Hi_R) 用指定的重构滤波器 Lo_R 和 Hi_R 经小波反变换重构原始信号 X 。 X=idwt(cA,cD,'wname',L) 和 X=idwt(cA,cD,Lo_R,Hi_R,L) 指定返回信号 X 中心附近的 L 个点。 (3) wavedec函数 功能:单尺度一维小波分解函数 格式: = wavedec(X,N,'wname'); 说明:使用小波基函数 'wname' 对一维信号 X 进行 N 层分解。N必须是正整数 =wavedec(X,N,'wname') 使用小波基函数 'wname' 对一维信号 X 进行 N 层分解; (4) waverec 函数 说明:一维信号的多层小波重构 格式:X=waverec(C,S,'wname') X=waverec(C,S,Lo_R,Hi_R) 说明:X=waverec2(C,S,'wname')用'wname'小波基函数对多层一维小波分解的结果C、S 重构得原始信号X;X=waverec2(C,S,Lo_R,Hi_R) 使用重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Lo_R 和 Hi_R 重构原信号。 (5) wavedec2 函数 功能:二维信号的多层小波分解 格式: =wavedec2(X,N,'wname') =wavedec2(X,N,Lo_D,Hi_D) 说明: =wavedec2(X,N,'wname') 使用小波基函数 'wname' 对二维信号 X 进行 N 层分解; =wavedec2(X,N,Lo_D,Hi_D) 使用指定的分解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Lo_D 和 Hi_D 分解信号 X 。 (6) waverec2 函数 说明:二维信号的多层小波重构 格式: X=waverec2(C,S,'wname') X=waverec2(C,S,Lo_R,Hi_R) 说明: X=waverec2(C,S,'wname') 由多层二维小波分解的结果 C、S 重构原始信号 X , 'wname'为使用的小波基函数; X=waverec2(C,S,Lo_R,Hi_R) 使用重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Lo_R 和 Hi_R 重构原信号。 1.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 Matlab实现 Matlab 函数 fft、fft2 和 fftn 分别可以实现一维、二维和 N 维 DFT 算法;而函数 ifft、ifft2 和 ifftn 则用来计算反 DFT 。这些函数的调用格式如下: A=fft(X,N,DIM) 其中,X 表示输入图像;N 表示采样间隔点,如果 X 小于该数值,那么 Matlab 将会对 X 进行零填充,否则将进行截取,使之长度为 N ;DIM 表示要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 A=fft2(X,MROWS,NCOLS) 其中,MROWS 和 NCOLS 指定对 X 进行零填充后的 X 大小。 A=fftn(X,SIZE) 其中,SIZE 是一个向量,它们每一个元素都将指定 X 相应维进行零填充后的长度。 函数 ifft、ifft2 和 ifftn的调用格式于对应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函数一致。 例子:图像的二维傅立叶频谱 % 读入原始图像 I=imread('lena.bmp'); imshow(I) % 求离散傅立叶频谱 J=fftshift(fft2(I)); figure; imshow(log(abs(J)), ) 2. 离散余弦变换的 Matlab 实现 2.1. dct2 函数 功能:二维 DCT 变换 格式:B=dct2(A) B=dct2(A,m,n) B=dct2(A, ) 说明:B=dct2(A) 计算 A 的 DCT 变换 B ,A 与 B 的大小相同;B=dct2(A,m,n) 和 B=dct2(A, ) 通过对 A 补 0 或剪裁,使 B 的大小为 m×n。 2.2. dict2 函数 功能:DCT 反变换 格式:B=idct2(A) B=idct2(A,m,n) B=idct2(A, ) 说明:B=idct2(A) 计算 A 的 DCT 反变换 B ,A 与 B 的大小相同;B=idct2(A,m,n) 和 B=idct2(A, ) 通过对 A 补 0 或剪裁,使 B 的大小为 m×n。 2.3. dctmtx函数 功能:计算 DCT 变换矩阵 格式:D=dctmtx(n) 说明:D=dctmtx(n) 返回一个 n×n 的 DCT 变换矩阵,输出矩阵 D 为 double 类型。 3. 图像小波变换的 Matlab 实现 3.1 一维小波变换的 Matlab 实现 (1) dwt 函数 功能:一维离散小波变换 格式: =dwt(X,'wname') =dwt(X,Lo_D,Hi_D) 说明: =dwt(X,'wname') 使用指定的小波基函数 'wname' 对信号X 进行分解,cA、cD 分别为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 =dwt(X,Lo_D,Hi_D) 使用指定的滤波器组 Lo_D、Hi_D 对信号进行分解。 (2) idwt 函数 功能:一维离散小波反变换 格式:X=idwt(cA,cD,'wname') X=idwt(cA,cD,Lo_R,Hi_R) X=idwt(cA,cD,'wname',L) X=idwt(cA,cD,Lo_R,Hi_R,L) 说明:X=idwt(cA,cD,'wname') 由近似分量 cA 和细节分量 cD 经小波反变换重构原始信号 X 。 'wname' 为所选的小波函数 X=idwt(cA,cD,Lo_R,Hi_R) 用指定的重构滤波器 Lo_R 和 Hi_R 经小波反变换重构原始信号 X 。 X=idwt(cA,cD,'wname',L) 和 X=idwt(cA,cD,Lo_R,Hi_R,L) 指定返回信号 X 中心附近的 L 个点。 3.2 二维小波变换的 Matlab 实现 二维小波变换的函数 ------------------------------------------------- 函数名函数功能 --------------------------------------------------- dwt2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wavedec2二维信号的多层小波分解 idwt2二维离散小波反变换 waverec2二维信号的多层小波重构 wrcoef2由多层小波分解重构某一层的分解信号 upcoef2由多层小波分解重构近似分量或细节分量 detcoef2提取二维信号小波分解的细节分量 appcoef2提取二维信号小波分解的近似分量 upwlev2二维小波分解的单层重构 dwtpet2二维周期小波变换 idwtper2二维周期小波反变换 ------------------------------------------------------------- (1) wcodemat 函数 功能:对数据矩阵进行伪彩色编码 格式:Y=wcodemat(X,NB,OPT,ABSOL) Y=wcodemat(X,NB,OPT) Y=wcodemat(X,NB) Y=wcodemat(X) 说明:Y=wcodemat(X,NB,OPT,ABSOL) 返回数据矩阵 X 的编码矩阵 Y ;NB 伪编码的最大值,即编码范围为 0~NB,缺省值 NB=16; OPT 指定了编码的方式(缺省值为 'mat'),即: OPT='row' ,按行编码 OPT='col' ,按列编码 OPT='mat' ,按整个矩阵编码 ABSOL 是函数的控制参数(缺省值为 '1'),即: ABSOL=0 时,返回编码矩阵 ABSOL=1 时,返回数据矩阵的绝对值 ABS(X) (2) dwt2 函数 功能: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格式: =dwt2(X,'wname') =dwt2(X,Lo_D,Hi_D) 说明: =dwt2(X,'wname')使用指定的小波基函数 'wname' 对二维信号 X 进行二维离散小波变幻;cA,cH,cV,cD 分别为近似分量、水平细节分量、垂直细节分量和对角细节分量; =dwt2(X,Lo_D,Hi_D) 使用指定的分解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Lo_D 和 Hi_D 分解信号 X 。 (3) wavedec2 函数 功能:二维信号的多层小波分解 格式: =wavedec2(X,N,'wname') =wavedec2(X,N,Lo_D,Hi_D) 说明: =wavedec2(X,N,'wname') 使用小波基函数 'wname' 对二维信号 X 进行 N 层分解; =wavedec2(X,N,Lo_D,Hi_D) 使用指定的分解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Lo_D 和 Hi_D 分解信号 X 。 (4) idwt2 函数 功能:二维离散小波反变换 格式:X=idwt2(cA,cH,cV,cD,'wname') X=idwt2(cA,cH,cV,cD,Lo_R,Hi_R) X=idwt2(cA,cH,cV,cD,'wname',S) X=idwt2(cA,cH,cV,cD,Lo_R,Hi_R,S) 说明:X=idwt2(cA,cH,cV,cD,'wname') 由信号小波分解的近似信号 cA 和细节信号 cH、cH、cV、cD 经小波反变换重构原信号 X ;X=idwt2(cA,cH,cV,cD,Lo_R,Hi_R) 使用指定的重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Lo_R 和 Hi_R 重构原信号 X ;X=idwt2(cA,cH,cV,cD,'wname',S) 和 X=idwt2(cA,cH,cV,cD,Lo_R,Hi_R,S) 返回中心附近的 S 个数据点。 (5) waverec2 函数 说明:二维信号的多层小波重构 格式:X=waverec2(C,S,'wname') X=waverec2(C,S,Lo_R,Hi_R) 说明:X=waverec2(C,S,'wname') 由多层二维小波分解的结果 C、S 重构原始信号 X ,'wname' 为使用的小波基函数;X=waverec2(C,S,Lo_R,Hi_R) 使用重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Lo_R 和 Hi_R 重构原信号。 Allnodes计算树结点   appcoef提取一维小波变换低频系数   appcoef2提取二维小波分解低频系数   bestlevt计算完整最佳小波包树   besttree计算最佳(优)树 *  biorfilt双正交样条小波滤波器组   biorwavf双正交样条小波滤波器 *  centfrq求小波中心频率   cgauwavfComplex Gaussian小波   cmorwavfcoiflets小波滤波器   cw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   dbauxDaubechies小波滤波器计算   dbwavfDaubechies小波滤波器dbwavf(W)W='dbN'N=1,2,3,...,50   ddencmp获取默认值阈值(软或硬)熵标准   depo2ind将深度-位置结点形式转化成索引结点形式   detcoef提取一维小波变换高频系数   detcoef2提取二维小波分解高频系数   disp显示文本或矩阵   drawtree画小波包分解树(GUI)   dtree构造DTREE类   dwt单尺度一维离散小波变换   dwt2单尺度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dwtmode离散小波变换拓展模式 *  dyaddown二元取样 *  dyadup二元插值   entrupd更新小波包的熵值   fbspwavfB样条小波   gauswavfGaussian小波   get获取对象属性值   idwt单尺度一维离散小波逆变换   idwt2单尺度二维离散小波逆变换   ind2depo将索引结点形式转化成深度—位置结点形式 *  intwave积分小波数   isnode判断结点是否存在   istnode判断结点是否是终结点并返回排列值   iswt一维逆SWT(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变换   iswt2二维逆SWT变换   leaves  Determine terminal nodes   mexihat墨西哥帽小波   meyerMeyer小波   meyerauxMeyer小波辅助函数   morletMorlet小波   nodease计算上溯结点   nodedesc计算下溯结点(子结点)   nodejoin重组结点   nodepar寻找父结点   nodesplt分割(分解)结点   noleaves  Determine nonterminal nodes   ntnode  Number of terminal nodes   ntree  Constructor for the class NTREE *  orthfilt正交小波滤波器组   plot绘制向量或矩阵的图形 *  qmf镜像二次滤波器   rbiowavf  Reverse biorthogonal spline wavelet filters   read读取二进制数据   readtree读取小波包分解树 *  scal2frq  Scale to frequency   set    shanwavf  Shannon wavelets   swt一维SWT(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变换   swt2二维SWT变换   symaux  Symlet wavelet filter computation.   symwavfSymlets小波滤波器   thselect信号消噪的阈值选择   thodes  References   treedpth求树的深度   treeord求树结构的叉数   upcoef一维小波分解系数的直接重构   upcoef2二维小波分解系数的直接重构   upwlev单尺度一维小波分解的重构   upwlev2单尺度二维小波分解的重构   wavedec单尺度一维小波分解   wavedec2多尺度二维小波分解   wavedemo小波工具箱函数demo *  wavefun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 *  wavefun2二维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   wavemenu小波工具箱函数menu图形界面调用函数 *  wavemngr小波管理函数   waverec多尺度一维小波重构   waverec2多尺度二维小波重构   wbmpen  Penalized threshold for wavelet 1-D or 2-D de-noising   wcodemat对矩阵进行量化编码   wdcbm  Thresholds for wavelet 1-D using Birge-Massart strategy   wdcbm2 Thresholds for wavelet 2-D using Birge-Massart strategy   wden用小波进行一维信号的消噪或压缩   wdencmp De-noising or compression using wavelets   wentropy计算小波包的熵   wextend Extend a vector or a matrix *  wfilters小波滤波器   wkeep提取向量或矩阵中的一部分 *  wmaxlev计算小波分解的最大尺度   wnoise产生含噪声的测试函数数据   wnoisest估计一维小波的系数的标准偏差   wp2wtree从小波包树中提取小波树    wpcoef计算小波包系数   wpcutree剪切小波包分解树   wpdec一维小波包的分解   wpdec2二维小波包的分解   wpdencmp用小波包进行信号的消噪或压缩   wpfun小波包函数 wpjoin 重组小波包   wprcoef小波包分解系数的重构   wprec一维小波包分解的重构   wprec2二维小波包分解的重构   wpsplt分割(分解)小波包   wpthcoef进行小波包分解系数的阈值处理   wptree  显示小波包树结构   wpviewcf  Plot the colored wavelet packet coefficients.   wrcoef对一维小波系数进行单支重构   wrcoef2对二维小波系数进行单支重构   wrev向量逆序   write向缓冲区内存写进数据   wtbo  Constructor for the class WTBO   wthcoef一维信号的小波系数阈值处理   wthcoef2二维信号的小波系数阈值处理   wthresh进行软阈值或硬阈值处理   wthrmngr阈值设置管理   wtreemgr管理树结构
6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笔记1
xysw2010 2011-11-8 20:13
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及往事
热度 1 wangql 2011-11-8 16:51
今天上午参加了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4个候选人有3个熟悉。投票很顺利。 回想起上上次选举,很有意思。那一次的候选人没有一个熟悉的,所以决定弃权,不投票了。 结果到了下午,接到单位的电话请我去投票。我说弃权了。对方挂了电话。 过了一段时间,又接到的单位的电话,再次请我去投票。我说弃权了。 对方恳切地说,来投票吧,我们这一组除了出差、生病、请假的,就剩下你了,如果你不来,我们下不了班。 没想到给别人添麻烦了,只好赶到单位去。 投了一票。在场的都很高兴。大家可以走了。 想想有意思!
3059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使用DnaSP v5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
热度 1 Bearjazz 2011-11-8 10:35
如何使用 DnaSP v5 ( Librado et al. , 2009 ) 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 熊荣川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xiongrongchuan@126.com 再进行种群遗传学或是谱系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时,我们都会用到核苷酸多样性( π )和单倍型多样性( Hd )。 下面简单介绍怎样用软件 DnaSP v5 ( Librado et al. , 2009 ) 得到相关的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比对好的 fasta 文件,例如 taiwan30aln.fas 打开 DnaSP v5 为了图文并貌,请下载pdf文件阅读: 如何使用DnaSP v5(Librado et al.,2009)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pdf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17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ATTENTION - readers of my article "D&C in Everyday Lives"
何毓琦 2011-11-7 22:29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My blog articl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quickforward=1id=495058 posted 10/10/2011 contained a calculation error on slide #9 of the PowerPoint document which did not effect the conclusion on slides 8-10. An alert reader Dr.李江海 of Tsinghua caught the error and brought it to my attention. I thank him for his thoroughness and care. The article now contained the corrected slide #9. Readers who have dowloaded the ppt document earlier should re-download the newly posted document to avoid further propagating the error.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Note added 11/8/11: Dr. Li asked me to add that he had help from Chaobo Yan, the PhD studentof Prof. Zhao, and Biao Sun, the PhD student of Prof. Luh, of CFINS Tsinghua in checking this error and the correction. I commend him for such ethical behavior of giving credits.)
15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有小儿100天
热度 2 tanxulin 2011-11-7 11:55
儿子麒麒是 2011 年 7 月 28 日出生的,算来今天应该是 100 天了。豪官达绅都有给自己孩子过百天纪念日的习惯,麒麒他爹不是官也不是绅,没什么能耐,仅仅是个小小的普通研究人员,连研究员都不是,就不折腾我那帮穷朋友了,虽然他们都极力劝我给孩子过一个纪念日,考虑到大家都不容易,还得天南地北的赶过来,算了。趁中午休息的时候记录一下儿子从接种到出生 100 天以来的点滴,也算是给孩子留个纪念,当然主要是感激他的妈妈,一个为他付出太多,做出巨大牺牲的母亲。 算来,麒麒孕育在去年的 11 月份,当时带他妈妈去丽江游玩散心的时候。回来后没多长时间,他妈妈就从一道杠的小队长荣升二道杠的中队长。都说当爹的粗心,我可是粗心的极品了。我第一时间并不知道,老婆将验孕棒放在我睡觉的旁边,我还问她把这个东东放在床上干嘛呢,气的老婆眼泪就快出来了,我还傻乎乎的看了她半天。等回过神来,还一脸茫然的样子,过了好一会,我还有点云里雾里的,然后还想尝试着看老婆的肚子有没有变化。现在想来真是好笑,我还是学生物的呢,学的知识用在自己身上,白塔。 十月孕育的辛苦全都是老婆自己承担的,但作为自己的孩子,老婆无怨无悔的把所有的困难和辛苦全都担在自己身上。从知道小家伙在她肚子的那天开始,她就把自己的全部重心放在他 / 她的身上。我老婆在家里是老小,从小都受宠的不行,结婚后仍然像个小孩子性格,但自从怀了孩子后,好像是一夜之间转变成一个大人了,到处去收集各种资料,确保她肚子里的小宝宝一直处在最佳状态。反倒我没什么变化,还是那样的没心没肺,刚开始都没什么感觉,也不知道帮助老婆去查资料,连每晚的胎教也是做的有一天没一天的。老婆看我太不上心,就做了一个表格,记录我们俩人每天的胎教内容。这倒好,记录表上我下面一览稀稀拉拉的,而老婆几乎全都填满了。唉!男人不会都像我这么不称职吧。 小家伙的预产期是 7 月 26 号。老婆一心想自己顺产,前期也是按照顺产的情况准备的。但到了 26 号的时候,小家伙还是像往常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动静,等等吧。在煎熬和紧张中过了一晚,还是没什么动静,等到了 27 号的中午,我们是在是淡定不下去了,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让医生和小家伙打个招呼,问他 / 她什么时候想出来。我们去医院之前觉着是一个正常检查,不是有晚半个多月的嘛,因此什么东西都没带。谁曾想,到了医院,医生一检查,胎心不稳,绕颈一周,必须马上住院做监控,我们一听就傻眼了。老婆本来还计划回家洗个澡呢,这下全不行了。刚开始时还侥幸想回家一趟拿东西呢,医生根本不让出医院门了,立马给老婆上了胎心监护仪,从下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小家伙的心跳就像过山车似的,高高低低,把我和老婆给紧张的一宿光盯着监护仪了。而且,由于医院的条件不好,老婆行动不便,把她给热的脸上汗就没断过,而且由于疲劳,想睡又不敢睡。我只能在旁边宽她心,但除此之外,几乎帮不上什么忙。这么陪着一晚上,我第一次感受了到女人的不易。 27 号一早,一个相熟的医生就赶过来重新给检查,说是孩子大,绕颈一周,委婉的建议我立刻剖腹产。剖就剖吧,别让老婆受二茬罪了。我一点就不犹豫签上自己的名字,并给医生说,请最好的麻醉师,您亲自接生,最后还给她留了一句话,首先必须一定保证大人安全(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冒出这么一句)。熟人就是好,虽然医生听到一愣,但立刻安慰我说没什么的,什么都没有问题,马上按照我的请求,安排在中午 12 点多开始手术,连产科主任都亲自上阵了。说到这里,我真的非常感谢那位医生,虽然不是直接的朋友关系,但人家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为病人着想,看来网上对她的推荐和评论没什么水分的。 产房外的两三个小时应该是我这辈子度过的最漫长的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岳父岳母还没赶到医院,我一个人在产房外等着,有护士过来问我要不要什么镇痛泵之类的,我说要最好的,将产妇的痛苦降到最低。其他的就是担心、紧张,在产房外踱来踱去的,一直到岳父岳母过来后,我才稍微平静的安慰了老人几句,只是不想让他们太过于担心。大概是老婆进去一个多小时,就听有护士叫,我马上跑过去。护士递给我一个小小的包裹,让我抱着,说了一句“是个儿子,很漂亮,放心,他妈妈也平安,再护理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出来了”。很奇怪的是,我抱着儿子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惊喜,并没有像电影上所描述的热泪盈眶,一方面是我一直对于儿子女儿没有太多强调,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就好;最重要的还是放心不下他妈妈。因此,我只是看了一眼儿子小小的脸蛋,儿子睁开眼瞄了我一下就闭上眼睛接着睡觉了,这是我们爷俩第一次见面。我把儿子递给岳母,让两位老人先把儿子抱到病房里,就接着等老婆出来。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护士推着老婆出来了,我马上冲上去,老婆脸色苍白,冲我笑了笑,这时我眼睛才湿润了。努力冲老婆笑了笑,摸着她的头发说“好好休息,别说话,是个儿子,长的像你,很帅”。 后来,医生告诉我说,这孩子很调皮,不光是脐带绕颈一周,而且在脚脖子上还缠了两圈,顺产绝对顺不下来。后来,在报纸上看了一篇有关这方面的报道,那个孩子没了。我和老婆直呼自己的立刻决断是明智的。由于是剖宫产,老婆在医院住了 7 天,部队医院产科病房条件不好,没有单人病房。因此,老婆受了大罪,不仅热了一身的痱子,而且由于排尿不及时,插了两次导尿管,而且由于开始预计困难不足,人手极度缺乏,岳父有心脏病,但还是一次次回家带饭带各种东西。只能我和岳母 24 小时陪着,前 3 天几乎没有合眼,我还好,除了老婆,两位 60 多岁的老人也累坏了。等到了第 4 天、第 5 天,我老婆和我的姐姐从老家赶过来,才有所休息。在这里也谢谢两位老人了。 带儿子出院回家,我师弟开车过来接,那感觉真的很幸福。进入家门的时候,老婆说“还是家好”,我用力拥了拥她,心里软软的、暖暖的。回到家里,一切都步入正轨,但又是一个混乱的正轨。有的时候我都很奇怪,一个小小的孩子,竟然哭声那么大,而且脾气很急,不管是吃奶喝水,或者是换尿布,晚一点就在那里哭的惊天动地。自从有了儿子,家里的四五个大人就像上了发条似的,不停的忙活,各有各的活,好像是永远也忙不完的,而且全都是围着一个小小的孩儿转。总体来说,儿子还是比较听话的,除了刚开始不吃母乳,到后来习惯母乳抗拒奶粉,其他情况都还好,虽然每个月去医院检查,由于儿子吃的少,身体不像其他小孩似的胖乎乎的,医生说要加强喂养之外,其他都没什么。而且身体比较结实的,精力很好,长的帅帅的,很讨人喜欢的。 自从儿子确定出现在我们家以来,我真正感受到了女人的不容易,为一个家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这种牺牲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体型变化,而且她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十月怀胎的辛苦自不用说,孩子出生以后,照顾儿子的大部分工作都由老婆一个人承担。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不可能长期请假,而且为了养家糊口,还不得不经常性的加班,有时候连周末都得不到休息。几乎每天早上 6 点起床出门,看看老婆儿子,晚上 10 点多才回家,多数时候他们都已经休息了,但儿子每天晚上都要起床三四次,一般都是在凌晨 1 点左右、 3 点左右、 5 点左右,早上 6 点多正式醒来,这些都需要老婆自己去喂奶,真是非常的辛苦。有次,晚上正常下班,回到家后看见老婆抱着儿子在卧室里转来转去,嘴里哼着儿歌哄他睡觉。突然,不知是没站稳还是绊了一下,老婆突然踉跄了一下,又尽快站稳。看到这里,我心里突然的一疼,眼睛有些湿润,才突然发现老婆已经显得苍老了许多,疲态尽显。“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因为爱,因为付出,所以才有糟糠之妻。感谢老婆,我会与你相守一生。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祝我们家幸福安康,儿子活泼快乐! 祝天下人一生平安!
4714 次阅读|4 个评论
The Dark Side of Meritocracy
热度 4 何毓琦 2011-11-7 06:10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Meritocracy is often heraldedas the most fair and democratic trait of America. Everyone has a chance to bethe President or rise to the top of their profession regardless of their humblebeginnings. It is the stuff the American Dreams are made of. Countless novelsand movies chronicle real and/or fictionalized account of heroes and heroinesin this genre. My own life experiencefor the past half century certainly made me a believer of this. Yet meritocracy like all other virtues also has a dark side. TheSunday New York Time this morning in its op-ed pages has a very good articleabout this http://www.nytimes.com/2011/11/06/opinion/sunday/douthat-our-reckless-meritocracy.html?nl=todaysheadlinesemc=tha212 entitled Our Reckless Meritocracy By ROSS DOUTHAT Published:November 5, 2011 One should read the entirearticle to appreciate it. However, one particular paragraph caught my eye whichI reproduce below: In hereditary aristocracies, debacles tend toflow from stupidity and pigheadedness: think of 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or the Battle of the Somme. In one-party states, they tend to flow fromideological mania: think of China’s XXX.. . XXX (deleted for fear beingcensored), or Stalin’s experiment with “Lysenkoist” agriculture. Inmeritocracies, though, it’s the very intelligence of our leaders that createsthe worst disasters. Convinced that their own skills are equal to any task orchallenge, meritocrats take risks than lower-wattage elites would never evencontemplate, embark on more hubristic projects, and become infatuated withstatistical models that hold out the promise of a perfectly rational andfrictionless world. (Or as Calvin Trillin put it in these pages, quoting a tweedy WASPwaxing nostalgic for the days when Wall Street was dominated by his fellowbluebloods: “Do you think our guys could have invented, say, credit defaultswaps? Give me a break! They couldn’t have done the math.”) This also reinforces my ownlife lessons # 3, 4, and 5 about “ you arenot as smart as you think ” and “ lessonsof humility and adversity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5844 .
12793 次阅读|8 个评论
子张影画:秋天小景
热度 4 zhangzizhang 2011-11-6 17:44
子张影画:秋天小景
野渡? 墓道? 茶园? 茶舍?
个人分类: 生活:卜居钱塘|2981 次阅读|3 个评论
寻求导师和硕士的“容易”贵在细节:制度创新!
热度 5 wdkingyong 2011-11-6 15:51
站着硕士研究生的角度上,丁甜老师说“ 硕士不容易 ”,呼吁导师能“仁慈”些,给学生多点自由,少点压力;站在导师的角度上,吕喆老师说“ 导师也不容易 ”,望硕士生能自重些,把心思放在科研上,做点实在的事,无功就少添点乱;刘进平老师发一博文“ 一位年轻导师对研究生的血泪控诉 ”,更是对当下“脑残式”的研究生无情地抨击(本人也反感),也驳斥了“导师提防地方校园校考过来的研究生”的(明显)极端想法,刘老师给出了有力的反面举证。 从丁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老师的“母性”与“慈爱”,不顾当下研究生“良莠不齐”甚至质量遭到明显质疑的形势下,丁老师能顶住压力,不在乎舆论靡靡,用善与爱来呼吁,彰显人性的崇高,更能打动每一个学子。吕喆老师和刘进平老师就像两口警钟,敲打着硕士们的心,余音不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我今天想谈的一件事情,却是在科学网上很少提及的,如果有提及,那只能说我孤弱寡闻了。 作为新生,特别是开学之初在我们同学之间,大家会彼此交流,内容如下:(首先申明,我不是导师的托,更不硕士生的间谍,本人就事论事!) 1、你以后研究的是哪个方向,跟的是哪个导师啊? 2、你们导师有没有请你们吃饭?有没有带你们去旅游?你看,某某老师不仅请他们的学生吃饭,还包车带他们去哪儿哪儿旅行呢? 3、你导师给你补贴了吗?补多少呢?我的一分钱都没有,我室友开学第一天就得到200元,唉…… 4、你导师给你定课题了吗?有没有进实验室? 5、…… 就1、4、5我就不做讨论,重点是2和3。 导师请学生吃饭、带学生旅行、补助,是一件不足以摆到桌面上来谈的事情,因为太正常,即便不请吃饭、不旅行、不补贴,也感觉正常。感觉别扭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攀比心理,有人喜,有人忧。 作为新硕士生,我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并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实话说,我们导师上面三样一样也没达成),当别人问起我时,我就会等Ta把话说完后问上一句:为什么导师就一定得请学生吃饭,带学生旅游,给学生补助?而不是学生得请老师吃饭,和导师一起旅游?(补助就算了)。 补助好理解,现下研一学生未进实验室,无功不受禄,给与不给,给多给少,都不会引发大的矛盾。 但前面两个问题,好像有的学生挺吃亏的,似乎“嫁错了郎”,导师“抠极了”等,是谁带的头呢,以后就习惯成理所当然了,约定俗成了,以至于到后来导师无所适从,新生心理不平衡。 某些导师会说,作为学生的你们,理应对导师表示一下尊重请吃个饭来着,吃鸡不成蚀把米,反咬我们一口。当然,我是先小人了,去度导师君子之肚。再说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得那么明显,是不是显得过于功利了呢?但本着“有话就说,交流沟通”的原则,我还是把这么一个话题抛出来,让大家去分析! 对我们新研究生而言,是需要检讨一番,把思考面停留得过于肤浅,有幸的同学应该多感激,而不视为理所当然,“不幸”的同学也不必去纠结,多体谅老师,深知师生贵在学问,老师能给予专业上的悉心指导就是够了,淡化那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事务,思想境界的提升(内修)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是约定俗成,一方不遵守,只会遭到非议,这对一个老师来说,可谓重要也可谓不重要,这我不想多加讨论。 毕竟吃吃饭、旅旅游,也是一种促进感情交流、增进师生情谊的极好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如果能形成某种制度,学校拨出相应的款项,来支持这么一项活动,或许这个矛盾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吧。 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从细节做起。
2628 次阅读|10 个评论
周末午间时光:我的世界里。
热度 1 wdkingyong 2011-11-6 14:05
每天,都会空置点时间to be alone for thinking and reflecting,尤其是喧闹后的沉寂;每周,都会分出些悠闲时光,打理一下琐碎,联系相关的人…… 生活变幻得太快时,感觉自己重心不稳。之余,就会多想想,自己该如何去把持局面,以不变应万变。外在光鲜,并不能说明内在富足。于是乎,多点内涵,是我在课余时间必修的一件事。 最近确实生活不正常,每天都近2点半就寝8点起床,睡眠能保证,却不能保证学习和工作效率,有时都感觉这已成了惯性,不在乎做什么,而在于时间的利用,一个劲儿地在书桌旁耗着,有得连思考都没了,这样的学习,不会有进步的,有时会丢了大方向,而在专在一些小的细节上。这点该反思一下。 当下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有基础课学习、软件应用、文献查阅整理、综述写作、考试、论坛积分、学团工作、领域俯视、兴趣点找寻等,这些对我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花大功夫,知道要做什么,而没有具体安排和实施。不能说自己在逃避,只是在选择一个空档的时间,让自己休憩会儿,然后整装待发,但有点必须清楚地告诉自己,在出发之前,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端正好态度。 这周是收获的一周,总体上看,是这样的。但是,对我而言,需要的的归零,不断前行,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积淀,实现更大的跨越,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自己用笔写下来,而不是到处去宣扬,嘴巴会把一些事情夸大,而且用嘴重复某件事情,其力度极其微弱,那又何必呢? 在真心的交流中,让双方受益。我感谢我遇到的人,有传授我软件知识的罗师兄,和我无话不谈的朋友金俊和榛榛(特意从家里带吃的给我),还有杜明,十分信任我,和我也是亲密无间,还有更多的同学,都挺融洽的。我感谢他们,我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最真实,无保留,而每次和他们待在一起,都是我最快乐的时刻,站着同一个平台上,我们共创未来,当然我更明白平实的可贵。 让我最富足的有两件事:一,家人平平安安;二,我喜爱的她每周和我联系。在某些经历中,总会让人反思些,知道自己的处境到底如何,该如何做。正如负责地面对自己一样,我也在小心翼翼地经营着我和她的关系,一直都认为,我们,至少对于我,我可以爱她无条件,全心全意。 接下来需要的是专注了。加油!
27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像美国那样灌输爱国主义? 凭什么?
热度 2 wangql 2011-11-6 10:46
最近看到《凤凰周刊》副主编玛雅的文章: 像美国那样灌输爱国主义。 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有问题。那就是我们凭什么像美国那样灌输爱国主义? 我们的孩子出生了有牛奶钱吗?很多所谓超生的孩子连户口都上不了,成为“小黑孩”。 我们的孩子上学会有公车接送吗?没有听说过,只知道公车是用来接送领导的。 我们的孩子父母失业了,工资低,国家会给他们资助吗?几乎没有听说过。 ... 孩子是国家的公民、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主人。 不要光说什么事都要先从孩子抓起。最先的是要为孩子服务好。为祖国的未来服务好!
3198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11.5
gisbingxin 2011-11-5 21:22
本周主要看了一些小波应用方面的文献以及Matlab的帮助文档,对小波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恐惧啦,但对于小波的原理还不甚了解。 1、对小波的认识:对小波的理解与认识主要是基于Matlab的帮助文档,另外借助几本书稍微理解了一些最简单的公式的含义。 1)What is wavelet analysis?A wavelet is a waveform of effectively limited duration that has an average value of zero.与傅里叶分析的基础的正弦曲线相比较来说,后者是从负无穷到正无穷的,并且曲线是平滑的和可预测的,而小波曲线是不规则且非对称的。 傅里叶分析是将信号分解为若干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来表示,而小波是将信号分解为不同尺度和平移情况下的小波母函数的表示。 2)What Can Wavelet Analysis Do? 小波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局部分析(local analysis),即可以对一个大的信号进行某一部位的分析。例如一个包含一很小不连续的正弦信号,利用小波对其不连续性、奇异性进行分析,而FFT却无法做到。 3)内积Inner Products FFT和WT都计算信号函数与分析函数之间的相似性,相似性利用内积来表示。FFT和WT的区别在于分析函数的不同,从而导致表示信号及所提取信息的不同。两个向量u和v的内积是两者范数与夹角的余弦的积。 对于高维空间,内积不易用几何关系来表示,但他们测量相似性的方式相同。 CWT:利用平移和伸缩后的小波对信号进行比较,得到两个变量的函数: a 代表尺度,b代表位置, 表示共轭。不仅尺度和位置的选择对小波系数有影响,小波的选择也影响最后小波系数的值。 通过连续不断地变化尺度和位置参数,将会获得cwt 系数C(a,b),通过将小波系数与不同尺度和平移的小波进行相乘,讲的原始信号的连续小波: 小波的选择主要依据与所获得的信号以及期望获得的特征。 小波系数的解释:a、对于非平滑信号,突变将引起小波系数的变化,小波系数绝对值变大表明发生不连续,即奇异点所在位置。尺度(scale)越大受奇异影响的小波系数集越大,要获得较精确地奇异位置,已经采用较小的scale(如下图);b、对于平滑信号,小波系数代表小波函数与信号间的相关程度,在信号与小波相关较好的地方小波系数较大。 DWT:在每个尺度和位置都计算小波系数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量,并且会产生很多冗余数据,事实证明,以2的指数为基础选择尺度和位置---所谓的dyadic scale and positions,分析更有效并且很精确。 将原始信号分解为近似与细节信息(approximations and details),原始信号经过高通、低通滤波器后形成两个信号。 2、小波在光谱分析中的一些应用 目前利用小波分析进行光谱去噪和特征提取的研究比较多,去噪的研究主要由信号、光电等专业的人做,特征提取则是遥感的人做的比较多。特征提取中主要是利用DWT对原始信号进行N层分解,利用approximation曲线作为光谱匹配的参考光谱,从而忽略细节信息的影响,提高匹配精度(陈刚、陈小梅等人,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或者利用第N层的detail曲线来体现原始光谱曲线上的奇异特征,并对小波变换(db5、5层)后的曲线进行奇异范围、奇异幅度、奇异指数等的计算,建立与某个参数的关系(Meiling Liu、Xiangnan Liu等,computers geoscience);利用CWT的若干个尺度下的小波(Mexican Hat)系数与叶含水量建立模型,定量估算水分含量(Tao Cheng,Benoit Rivard等,IGARSS)。 对于Matlab实现小波的内容将在下周进行学习。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舒老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热度 2 seisman 2011-11-5 15:24
舒老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的老领导舒琦同志九十大寿,单位特意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祝愿老领导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宴会上,舒老依然是那样地精神,满面红光,热情洋溢。她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长寿经。怀着感恩的心:她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单位,感谢每一个共过事的同事和下属。眷念着亲情:不在乎金钱和物质,只要一通电话,一个短信,一页信笺,一声问候。融入社会:为国家的每一点成就而骄傲与自豪。平常心理:想自己所爱想,吃自己所爱吃,读自己所爱读,说自己所爱说。愿舒老永葆革命精神,永操健康心态,越活越年轻! 舒老的话,让我想到我的母亲。母亲与舒老同庚,但她只是一个农民,只认识洋码数字 12345 ,没有舒老那样 38 式的革命光环,没有舒老那样副省级的政治待遇,但她常常跟我讲起和舒老同样的长寿经。母亲至今还在独立生活,自己种菜,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购物,自己去医院体检。老一辈的女人们就是这样担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上世纪 70 年度中期,舒老出任湖南省地震队队长(湖南省地震局的前身),我们习惯叫她“舒队长”。当时正值中国东部地震活跃时期,中国的地震事业又刚刚起步,地震工作是最难做的,叫做“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舒队长担负其湖南省的地震工作,就像当年打仗一样,事事抓紧,一刻也不放松。她常常来到专业人员的工作现场,仔细检查每一道工作程序,及时解决后勤保障。她常常吃完午饭或者晚饭就开会,及时部署后续工作。她常常晚饭后找到我,告诉我明天要给上级部门写一个报告,早上 7 点以前拿出稿子来。为此,十几页纸的报告,我只好通宵加班。舒队长带领我们形成的紧张而不忙乱的工作习惯,我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1975 ~ 1976 年,湖南出现了全省性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包括植物异常、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大面积竹子开花,动他蛇出洞,老鼠乱串,鸡飞狗叫,井水变色变味,涟源县还有巨大山石滚下山来。期间又发生了唐山地震、松潘—平武地震,一时间全省的民众骤然紧张,全省地震工作者也都绷紧了神经,收集异常现象,派人调查核实,应对民众的紧张心理,工作的难度无以言喻。 同一时期,周边各省也处于类似的紧张状态,有的省顶不住压力,纷纷发出了地震预报意见,××省预报可能发生 5 级左右地震,××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从外地连夜飞回部署防震救灾工作。湖南省怎么办?我当时任分析组副组长,主管震情分析工作,自然很大的技术责任落到了我的肩上。到 8 月中下旬,湖南出现躲灾避灾的风潮,常德地区到处搭起防震棚,杀鸡杀鸭,部分人准备外出躲避。我随舒队长来到常德,亲眼见到了大街小巷的防震棚。舒队长问我们怎么办,我建议说,您最好去动员地委先把棚子拆掉,就说不会马上发生大地震。舒队长对地震专业知识并不太熟悉,她的优点是尊重技术人员的建议,当晚去到地委做好说服工作,第二天全常德地区的防震棚全都拆掉了。当时冒着极大的风险,如果没有舒队长对技术人员的高度信任和支持,我们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出这样的主意。 9 月 2 日和 3 日,在省人大招待所召开全省紧急地震会商会,我将湖南近一年来的异常现象解释为四川松潘—平武 7.2 级地震的构造作用对湖南地震构造环境的影响,坚持我省不发出地震预报。会议上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有人提出如果地震来了死了人陈××你负责吗。还是舒队长坚定地支持着我们,始终没有预报。事实上,到 1979 年才发生了澧县 3.8 级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这次地震也与 1976 年的异常没有直接的关联。 走过那段地震工作的艰难岁月很不容易。我和我的同事们有幸在舒队长的领导下工作、生活和学习,是在舒老的言传身教之下成长起来的。舒老带领我们紧张而不忙乱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维护真理的思想品德,是我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舒老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陈 立 军( 2011.11.4 初稿)
3630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N个博客开张了。。。
热度 3 danjon 2011-11-3 10:23
注册过的博客应该超过十个了。 一开始都是下定决心要写点东西,最后都没坚持下来。 想了下原因之一可能是一直没什么人关注,写着写着就懒得写了。 还有就是之前几年在杂志社工作的恶习,什么东西都写,什么东西都没有深入研究下去。也就是我自己定义的“魔方——科普”范式。 以后打算主要写一些专业相关的东东,也就是地理学和科学史两方面。所以选择在科学网开博客,希望关注的人能多一些,让这个博客能多存活一段时间。
254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Lift Coefficients of Naca0012
gulie 2011-11-2 14:05
--------------------------------------------------------------------- AIRFOIL: NACA 0012 DATA: Lift Coefficients --------------------------------------------------------------------- ORIGINAL SOURCE: Sheldahl, R. E. and Klimas, P. C.,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 Airfoil Sections Through 180 Degrees Angle of Attack for Use in Aerodynamic Analysi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SAND80-2114, March 1981,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Albuquerque, New Mexico. NOTES: The data herein were synthesis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computer calculations. The original report contains data for lower Reynolds numbers than contained herein, but there are some anomalies, in particular with CL at small angles of attack. Data extended to 360 degrees of attack and glaring anomalies corrected by L. Lazauskas. All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are due to L. Lazauskas.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report for more details. ------------------------------------------------------------------------ Lift Coefficient -------------------------------- REYNOLDS NUMBER ----------------------- ALPHA 160000 360000 700000 1000000 2000000 5000000 ------------------------------------------------------------------------ 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 0.1100 0.1100 0.1100 0.1100 0.1100 0.1100 2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3 0.3300 0.3300 0.3300 0.3300 0.3300 0.3300 4 0.4400 0.4400 0.4400 0.4400 0.4400 0.4400 5 0.5500 0.5500 0.5500 0.5500 0.5500 0.5500 6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7 0.7460 0.7700 0.7700 0.7700 0.7700 0.7700 8 0.8247 0.8542 0.8800 0.8800 0.8800 0.8800 9 0.8527 0.9352 0.9598 0.9661 0.9900 0.9900 10 0.1325 0.9811 1.0343 1.0512 1.0727 1.1000 11 0.1095 0.9132 1.0749 1.1097 1.1539 1.1842 12 0.1533 0.4832 1.0390 1.1212 1.2072 1.2673 13 0.2030 0.2759 0.8737 1.0487 1.2169 1.3242 14 0.2546 0.2893 0.6284 0.8846 1.1614 1.3423 15 0.3082 0.3306 0.4907 0.7108 1.0478 1.3093 16 0.3620 0.3792 0.4696 0.6060 0.9221 1.2195 17 0.4200 0.4455 0.5195 0.5906 0.7826 1.0365 18 0.4768 0.5047 0.5584 0.6030 0.7163 0.9054 19 0.5322 0.5591 0.6032 0.6334 0.7091 0.8412 20 0.5870 0.6120 0.6474 0.6716 0.7269 0.8233 21 0.6414 0.6643 0.6949 0.7162 0.7595 0.8327 22 0.6956 0.7179 0.7446 0.7613 0.7981 0.8563 23 0.7497 0.7715 0.7948 0.8097 0.8429 0.8903 24 0.8043 0.8246 0.8462 0.8589 0.8882 0.9295 25 0.8572 0.8780 0.8984 0.9093 0.9352 0.9718 26 0.9109 0.9313 0.9506 0.9618 0.9842 1.0193 27 0.9230 0.9412 0.9583 0.9683 0.9882 1.0680 30 0.9593 0.9709 0.9814 0.9878 1.0020 0.9150 35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40 1.0750 1.0750 1.0750 1.0750 1.0750 1.0750 45 1.0850 1.0850 1.0850 1.0850 1.0850 1.0850 50 1.0400 1.0400 1.0400 1.0400 1.0400 1.0400 55 0.9650 0.9650 0.9650 0.9650 0.9650 0.9650 60 0.8750 0.8750 0.8750 0.8750 0.8750 0.8750 65 0.7650 0.7650 0.7650 0.7650 0.7650 0.7650 70 0.6500 0.6500 0.6500 0.6500 0.6500 0.6500 75 0.5150 0.5150 0.5150 0.5150 0.5150 0.5150 8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85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9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95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1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105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110 -0.5100 -0.5100 -0.5100 -0.5100 -0.5100 -0.5100 115 -0.6250 -0.6250 -0.6250 -0.6250 -0.6250 -0.6250 120 -0.7350 -0.7350 -0.7350 -0.7350 -0.7350 -0.7350 125 -0.8400 -0.8400 -0.8400 -0.8400 -0.8400 -0.8400 13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135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14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145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15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155 -0.7400 -0.7400 -0.7400 -0.7400 -0.7400 -0.7400 16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165 -0.6750 -0.6750 -0.6750 -0.6750 -0.6750 -0.6750 17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175 -0.6900 -0.6900 -0.6900 -0.6900 -0.6900 -0.6900 18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85 0.6900 0.6900 0.6900 0.6900 0.6900 0.6900 19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195 0.6750 0.6750 0.6750 0.6750 0.6750 0.6750 2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205 0.7400 0.7400 0.7400 0.7400 0.7400 0.7400 21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0.8500 215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22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225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0.9450 23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0.9100 235 0.8400 0.8400 0.8400 0.8400 0.8400 0.8400 240 0.7350 0.7350 0.7350 0.7350 0.7350 0.7350 245 0.6250 0.6250 0.6250 0.6250 0.6250 0.6250 250 0.5100 0.5100 0.5100 0.5100 0.5100 0.5100 255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26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265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27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0.0700 275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28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0.3700 285 -0.5150 -0.5150 -0.5150 -0.5150 -0.5150 -0.5150 290 -0.6500 -0.6500 -0.6500 -0.6500 -0.6500 -0.6500 295 -0.7650 -0.7650 -0.7650 -0.7650 -0.7650 -0.7650 300 -0.8750 -0.8750 -0.8750 -0.8750 -0.8750 -0.8750 305 -0.9650 -0.9650 -0.9650 -0.9650 -0.9650 -0.9650 310 -1.0400 -1.0400 -1.0400 -1.0400 -1.0400 -1.0400 315 -1.0850 -1.0850 -1.0850 -1.0850 -1.0850 -1.0850 320 -1.0750 -1.0750 -1.0750 -1.0750 -1.0750 -1.0750 325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330 -0.9593 -0.9709 -0.9814 -0.9878 -1.0002 -0.9150 333 -0.9230 -0.9412 -0.9583 -0.9683 -0.9882 -1.0680 334 -0.9109 -0.9313 -0.9506 -0.9618 -0.9842 -1.0193 335 -0.8572 -0.8780 -0.8984 -0.9093 -0.9352 -0.9718 336 -0.8043 -0.8246 -0.8462 -0.8589 -0.8882 -0.9295 337 -0.7497 -0.7715 -0.7948 -0.8097 -0.8429 -0.8903 338 -0.6956 -0.7179 -0.7446 -0.7613 -0.7981 -0.8563 339 -0.6414 -0.6643 -0.6949 -0.7162 -0.7595 -0.8327 340 -0.5870 -0.6120 -0.6474 -0.6716 -0.7269 -0.8233 341 -0.5322 -0.5591 -0.6032 -0.6334 -0.7091 -0.8412 342 -0.4768 -0.5047 -0.5584 -0.6030 -0.7163 -0.9054 343 -0.4200 -0.4455 -0.5195 -0.5906 -0.7826 -1.0365 344 -0.3620 -0.3792 -0.4696 -0.6060 -0.9221 -1.2195 345 -0.3082 -0.3306 -0.4907 -0.7108 -1.0478 -1.3093 346 -0.2546 -0.2893 -0.6284 -0.8846 -1.1614 -1.3423 347 -0.2030 -0.2759 -0.8737 -1.0487 -1.2169 -1.3242 348 -0.1533 -0.4832 -1.0390 -1.1212 -1.2072 -1.2673 349 -0.1095 -0.9132 -1.0749 -1.1097 -1.1539 -1.1842 350 -0.1325 -0.9811 -1.0343 -1.0512 -1.0727 -1.1000 351 -0.8527 -0.9352 -0.9598 -0.9661 -0.9900 -0.9900 352 -0.8247 -0.8542 -0.8800 -0.8800 -0.8800 -0.8800 353 -0.7460 -0.7700 -0.7700 -0.7700 -0.7700 -0.7700 354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0.6600 355 -0.5500 -0.5500 -0.5500 -0.5500 -0.5500 -0.5500 356 -0.4400 -0.4400 -0.4400 -0.4400 -0.4400 -0.4400 357 -0.3300 -0.3300 -0.3300 -0.3300 -0.3300 -0.3300 358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0.2200 359 -0.1100 -0.1100 -0.1100 -0.1100 -0.1100 -0.1100 ------------------------------------------------------------------------
3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观遗传学等位基因
bioysy 2011-11-2 09:29
Epialleles via DNA methylation: consequences for plant evolution DNA methylation.pdf 相关概念:In plants, naturally occurring methylation of genes can affect the level of gene expression. Variation among individuals in the degree of methylation of a gene, termed epialleles , produces novel phenotypes that are heritable across generations.基因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表型.甲基化基因和未甲基化基因在DNA序列上,完全相同,但存在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不同,甲基化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所以叫epiallele. 水稻的基因克隆过程中的真实例子:Analysis of neighboring genes revealed that the candidate 2.6-kb region was upstream of Os08g0509600 (also predicted as LOC_Os08g39890 in the Rice Genome Annotation Project; see URLs and Fig. 1e), which encodes the plant-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coding region of OsSPL14 between Nipponbare and ST-12 plants.(精细定位的侯选基因,在编码区无多态性).但是: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of OsSPL14 detected a difference in expression between Nipponbare and ST-12.通过遗传互补实验证明这个基因是表型控制基因.所以很自然的就想到了Heritable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not due to DNA sequence changes are defined as epigenetic alleles(如果不这样假设,没法解释结果).下面就得做实验来验证了:We considered whether heritable epigenetic marks in the endogenous OsSPL14 promoter may be related to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s of OsSPL14(测试的是promoter). To test this, we performed bisulfite sequencing to compare DNA methylation levels of the 2.6-kb candidate region in Nipponbare and ST-12; overal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DNA methylation in the region (Supplementary Fig. 7) However, methylation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t several cytosines near 1,070 base pairs, with higher levels of methylation in Nipponbare (68–79%) compared to ST-12 (0–24%) (Supplementary Fig. 8). (结果:总甲击化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个别地方的甲基化水平明显不同)These results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if OsSPL14 is regulated by a heritable epigenetic mechanism in ST-12(所以,结论是:需要进一步的测试.他的测试结果也许会另外发篇文章). 这个例子在这篇文章中:OsSPL14 promotes panicle branching and higher grain productivity in rice OsSPL14 promotes panicle branching and higher grain productivity in rice 2010.pdf .............................................. 另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Trimethylation of histone H3 lysine 27 (H3K27me3).参见 Whole-Genome Analysis of Histone H3 Lysine 27 Tri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 journal.pbio.0050129.pdf
个人分类: 多态性|5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PCR能在3分钟完成吗?
热度 2 bioysy 2011-11-1 17:14
好象是可能的,请参见:http://www.biotechniques.com/news/biotechniquesNews/biotechniques-322836.html
2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样正确地理解Tenure-Track?
热度 1 robert888 2011-10-31 17:26
在大学,Tenure-Track或者Tenurable Position是我们通常说的可能性的终身职位(比如,终身教授)。在中国(1988前,我在国内时),大学的每个教授都是全职的,永久的工作(Permanent or Tenured Appointment)。现在,大部分大学的老师(教授)可能是永久的。 国外对Tenurre-track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申请的工作是Tenurable,这就是说,你的工作有可能变成“永久”工作,而不是合同工。Tenurable和Contract是一对不同的工种。这就是国内以前所说的永久工(一般是国家人员,吃定量的)和合同工(不吃定量)。这些Tenure-track工作是有国家财政拨款的,而合同工通常是短期的科研费用赞助的。现在,大学为了更好地控制老师的数量,Tenurable职位已经是很少了,一般都是合同工。如果一个学科不兴旺,学校可能取消整个学科,不管你是什么性质的教授,你都可能丢掉你的工作。在西方大学,每个学者都是言论自由的,大学的领导不能炒你鱿鱼的,即使你的学术水平很差。当然,你不能违反了学校的制度,或者犯罪。所以,Tenure-track工作是由学科的需要来决定的。 国内现在讨论的Tenure-Track职位是一个“海市蜃楼”的理想极品,而不是根据实际国情来确定。Tenure-Track的体制已经和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不合拍了,这种“终身”职务就和“金饭碗”、“大锅饭”一样应该废除,而不是盲目引用!
个人分类: 感悟|359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第八届“挑战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讲座开讲
Bjqdsx 2011-10-30 20:20
第八届“挑战杯”厦门大学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系列讲座之《 新世纪的青年创业》于 10 月 14 日晚 7 点 在化 报厅举行。本场讲座由校团委主办,化学化工学院团委承办。校团委副书记张清榕(主持工作)、化学化工学院党务副书记宋友良、化学化工学院章慧教授以及全校近二百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邀请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龚龑副教授,他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 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团中央光华基金会 KAB 青年创业导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导师。龚龑老师首先生动形象地阐述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创业形势,鼓励大家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大学生特有的眼光、胆识、毅力进行创业。   龚龑老师以自己作为指导老师的创业计划竞赛项目为例,为大家全面系统地讲述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包含的基本内容。从项目的背景、项目的优势,再到营销策略、财务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龚龑老师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以及在参加创业计划竞赛过程需注意的方面。龚龑老师还为在场的学生解答目前在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疑问,其机智又深刻的回答,让在场的同学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系挑战杯系列讲座的第一场,后续讲座欢迎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龚龑副教授做客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畅谈新世纪青年创业
热度 1 Bjqdsx 2011-10-30 20:17
第八届“挑战杯”厦门大学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系列讲座之《 新世纪的青年创业》于 10 月 14 日晚 7 点 在化 报厅举行。本场讲座由校团委主办,化学化工学院团委承办。校团委副书记张清榕(主持工作)、化学化工学院党务副书记宋友良、化学化工学院章慧教授以及全校近二百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邀请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龚龑副教授,他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 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团中央光华基金会 KAB 青年创业导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导师。龚龑老师首先生动形象地阐述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创业形势,鼓励大家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大学生特有的眼光、胆识、毅力进行创业。   龚龑老师以自己作为指导老师的创业计划竞赛项目为例,为大家全面系统地讲述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包含的基本内容。从项目的背景、项目的优势,再到营销策略、财务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龚龑老师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以及在参加创业计划竞赛过程需注意的方面。龚龑老师还为在场的学生解答目前在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疑问,其机智又深刻的回答,让在场的同学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系挑战杯系列讲座的第一场,后续讲座欢迎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基于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教材中的科学精神一部分内容的感想
lq102021 2011-10-30 18:48
过去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落后,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大,所以我们国家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但是,过去,我们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并没有去弄虚作假,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的专心搞研究,为社会谋福祉。他们不惜辛劳和贫苦,却也推动着科学发展的进程,其中不乏涌现出了一批骨干科技工作者。 而今,我们国家个方面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时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拥有国内做好的研究环境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有几个能做到一心一意的、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的做研究。能有几个科研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的为国家的科学研究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处在可续研究不断繁荣的时代,人的想法都变了,变得很腐朽,这个专家,那个专家,到底专到什么程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看着那些大老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忙啥了?忙着给自己的包里增加收入了。看看各种学术交流在各高校频繁上演,然而,一年四季,到处去交流,而不在实验室好好呆着,你能有多少东西可报告的,只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中国的科学界人士发的SCI也不少,可是平均影响因子远远不及美国、英国,甚至连日本都不如。看看国家、各地方政府每年在科学研究上投入多少,换来的却是什么?抄袭,弄虚作假,甚至连国家科技进步奖都敢糊弄。看看国家的院士,凭着自己的真实能力上去的又有多少,高校不断吹捧我们有多少院士,有是有,但是院士是怎么评上的,只有自己知道。关系网很复杂,谁也不想跟谁过不去,谁也不想得罪谁,这就是有些科学界人士的思想,这些人也配成为科学工作者或什么专家,真是对中国科学界的一大玷污。科学是圣神的,是一种信仰,容不得半点沙子。但有的人总想往里掺沙子,想糊弄党和人民,糊弄国家。也不想想党和人民对你有多大信任和支持,寄予你多大的希望。 面对层出不穷的抄袭,把别人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不严谨,不踏实,无心搞科学研究,只是想从国家这里得到好处,捞着更多的的钱的人应该花点时间来反思一下了,祖国建设的栋梁,怎么能让虫给蛀了。多为人民谋点利益,让我们国家的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的国家更繁荣昌盛。
5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是血性青年!
热度 16 wdkingyong 2011-10-30 01:30
有人说,研究生是开心学术儿童;有人说,研究生是新兵。他们都说得很有道理,站在一个为人师表的立场上,关心学生,敬佩这些老师。 我是一个刚读硕士的研究生,想站着一个研究生的立场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研究生是个血性青年。 想来大家想探讨的研究生所指的是硕士,而非博士。博士,肯定不会被视为“儿童”,也没人把你当成“新兵蛋子”,而硕士,说得娇弱些,倒也无可非议。丁老师视硕士为“开心学术儿童”,我能解读她想表达的含义,但显然有点理想化,在您的眼中,我们确实可被视为“儿童”,但是我们既享受不到那份“开心”,也做不到纯粹地搞“学术”,或许老师觉得是我们本身的问题,没端正好心态。那我就和老师您讲讲我的处境,可以说是有点代表性的。 我很珍惜我正在漫步的三年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学习刻苦,有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正是对知识的热忱和追自己人生的负责,即便面临巨大的压力,自己还是自信满满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朝着目标迈进。但您知道吗?我现在身上连 100 元都不到,下个星期就可能要断炊,这是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科时自己做点兼职加上学校的补助,极少向家里伸手,现在读研了学校却不予以补助,我们也没有办法,更不好向家里要,得,我至少得去找兼职,而这与我当初来读研时的一心读书一心搞科研的想法却是有点不合。当然,我并不是在抱怨什么,这不合我的特性,因为我一向都是有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路旁哭泣。 在国内,即便你想静下心来搞学术,但普遍而言,中国大学的学术氛围有多浓厚呢?当然,我一直对自己有一份要求,就是学点真本领,不管以后是否会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 先不说那些东西,在我们很多研究生之中,我们有我们的诉求,我们是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我们不会再盲目地开心,我们对自己有所要求,那就是严肃、严格、认真、求实,想想自己的出路,自己现在要付出的努力,特别是当自己走出校门时,我们回忆起这段所走过的岁月,会少些遗憾。相对本科来说,我们已经社会化了,我们亟需成长,吸纳知识,也亟需被认可,更渴望有那么一个平台,让我们跳出一支属于自己的舞蹈。 同时,我还想表达的是,我们都已经 20 多岁的人了,不再是你们眼中的“儿童”,也不是一个未脱稚气的孩子,也不再是什么新兵,而是可以作为独立的人,去独挡一面,这点不是夸海口,而是对自己及同龄人的一份承诺。尽管我们还不成熟,但我们相信我们能摸索出一条属于我们的道路,在那条路上我们会走出精彩。 其实,研究生,和那些现在正在工作的那些同龄人一样,都是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摸索滚打,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理想…… 正如此时此刻,我还在书桌旁,聆听各位大师的声音。
5794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健康饮食40条军规
fmmufen 2011-10-29 18:04
1、就餐姿势须正确:进餐时要端正坐姿,做到不压胃,使食物由食道较快进入胃内。   2、尽可能不极饥时进食:因饥饿时食欲特强,容易一下子吃得多,从而导致肥胖。   3、间隔时间要适宜:一般两次进餐间隔以4-6小时为宜。   4、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   5、不要吃得太多:如先吃喜爱的食物,情绪上的满足会使你较快地产生饱胀感,从而避免进食过量。   6、膳后莫用脑:进食后,胃部消化需要集中血液。听听轻音乐,休息一会儿最为合适。若吃完就用脑,血液流向头部,胃肠血少,容易影响消化。   7、注意营养平衡:一日三餐应注意营养搭配,避免重样。   8、晚餐不宜过量:晚餐应吃一些简便易消化的食物,并应严格控制过量。这对控制体重和减肥很有必要。   9、就餐时不谈与吃饭无关的事:若讨论复杂或令人扫兴的问题,就会影响人的食欲。   10、保证吃好早餐:不吃好早餐,人体最低限度的血糖维持不足,人就不能充满活力地去学习和工作。   11、早餐宜进热食:早上是自律神经、副交感神经转往交感神经的时间。热食能提高体温,促进转换,且能增进食欲。   12、饭后宜适当运动:这样可提高细胞活力,减少脂肪聚集,防止发胖。   13、饭后宜喝点茶:茶中主要成分丹宁酸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植物皂素能清洗口中食后残屑。   14、晚餐要有所节制:晚餐有节制,翌日早餐才能有食欲。   15、晚上不宜吃冷饮:晚上人体水分代谢不活跃,若晚上7时以后吃冷饮,会由于水分代谢慢而积存体内,降低体温,从而不易消除疲劳。   16、睡前不要吃东西:睡前吃东西,肠胃不能充分休息,易导致胃病和影响睡眠,但睡前喝杯热牛奶是可以的。   17、吃过肥腻的东西后宜喝咖啡或茶:茶和咖啡含咖啡因,能刺激自律神经活动,促进脂肪代谢。   18、吃过油腻的东西之后勿吃甜点:吃过油腻的东西后再吃甜点,人体脂肪组织吸收多余的葡萄糖。淀粉,会使人体肥胖。   19、食盐不宜过多:盐摄入过多,易导致高血压。   20、多些创新口味:这样能增进食欲,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   21、不可挑食、偏食:挑食、偏食会使营养不平衡。   22、多吃些颜色深的蔬菜:颜色深的蔬菜比颜色浅的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镁、铁等营养素更丰富。   23、小孩食谱不应与大人一样:孩子食谱应营养全面,特别要注意补充有利于长身体的营养素。   24、不可长期进食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中易混杂强致癌物黄曲霉素,菜籽油中的芥酸不利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健康。正确的用油应是一份植物油配0.7份动物油。   25、不要怕吃菜渣:纤维素能促进大肠蠕动,排除有害物质,预防肠癌。蔬菜有渣,只要不太韧,就应咽下去。   26、就餐时可听听优雅的音乐:优雅的音乐能提高副交感神经作用,促进消化和吸收,但不宜听跳跃、动荡、拍子太快的音乐。   27、经常改变饮食方式:每天吃同样的东西,按同样方式饮食,久而久之营养就会失衡,因此要注意多样化。   28、不宜一边看电视(或看报)一边进食:看报看电视易使饮食时间过长,不知不觉吃多了。同时也分散精力,不能很好地品尝到食品的滋味。   29、共食比独食好:一人一份菜易引起营养失衡。多人共食品种多,每种吃一点易达到营养平衡。   30、饮食时要宽怀:发怒、紧张、哀伤、忧虑,都会减弱消化吸收功能,也影响味觉。   31、钙质最好和醋一起摄取:醋能把钙质离子化,易于为人体所吸收。吃鱼类、骨类食品最好用醋烹制。   32、每天一定要吃一次纤维食品:人体摄取了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与大肠杆菌作用,会变成有害的腐败物。纤维质可把它们包围并排泄掉。   33、喝酒前吃点东西:空腹喝酒,肝脏负担很大。维生素b族及氨基酸不足,则肝脏容易聚集脂肪。喝酒前吃点东西喝些水,还可以防止醉酒。   34、尽可能吃较硬的食物:吃硬的食物能有效地锻炼牙龈及腭肌肉,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   35、体虚者可多吃肉:因肉类蛋白质多,可增强体质。   36、尽量避开燥音:强烈的噪音会使人神经兴奋,胃肠功能衰减,长此下去可使食欲减退,发生胃溃疡。   37、不可吃烫食:常吃烫食,食道和胃易受损伤。   38、不要站立进食:站立进食,交感神经作用活跃,可抑制胃肠正常功能发挥,这也常常是胃下垂、胃扩张及慢性胃炎的诱因。   39、按自己的速度进餐:与人一起吃饭不要随着人家速度的快慢,只有我行我素,消化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0、不要食用太多的调味品,胡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等天然调味品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多吃可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并会产生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病变。
1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硕士站】纯粹的竞争感来自于内心!
wdkingyong 2011-10-27 22:29
感觉自己很在状态的阶段是初二那时,一个人为了学习,努力刻苦,所向披靡。周围有很多学习也很好的同学,我也能感觉他们的存在,但现在想来,那儿会的我能持续性地领先,他们的存在只是仅少的一个客观原因,更大的原因是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不可救药地追求,把心全部投入,恍若无人,而每次都会说,和同学的竞争力是自己进步的前提,对的,但我现在想来,和别人竞争,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效果,最终是内心那份纯粹的渴望让自己无暇旁骛,而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成绩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这两天,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因为我感受我内心的那份渴望,对知识的渴望,而不是为了应付自己。很多时候,自己都是为了时间的填充而迫使自己把每一秒给掰开来用,若有所懈怠,心头不免自责,这不是错的,但对自己有种强性的追迫,非对一个实物的专注这样分出来的心,对人的精神有多大的压迫性啊! 现在的竞争对手在哪呢?无处不在,站着一个领域而言,不是吗?他们有企业家、教授、博士,甚至很多的硕士,都有很多优胜的地方,他们有目的性地朝一个方向移动,我也一样,何况我是个新手,那就需要更多的精力和专注,学到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宽广的思维。 而上面所提及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认可,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然后不懈努力,争取每天都对着这个方向,终有一天,我会到达的。
3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薰衣草
xjs 2011-10-27 14:58
18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下交征利...
热度 1 xjs 2011-10-27 14:42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
24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敢问诚信 --乘坐公交去八达岭长城
热度 1 xjs 2011-10-27 14:31
出了地铁积水潭站,向东走约10分钟,横跨一条马路,在比三层楼还高的箭楼北侧有偌大一个停车场,去八达岭长城的公交车919一辆接一辆,天天如此,如果你找到了这个地方就不怕到不了长城。 但是就在这10分钟的路途中,会有两个相邻的公交站,你会碰到几拨穿着像车站工作人员的,他们总是一本正经地说“919停开了,到八达岭要打车去...”。两个国庆期间我去,都碰到这样的情形。大白天在这里说瞎话,不知诚信何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房价正在毁灭年轻人
xjs 2011-10-27 14:15
难道人匆忙而短暂的一生就是为了一栋房子?当你幻做灰尘时,你给人类留下些什么? 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22453.html 物质决定意识,畸高房价已经在有意无意间改变了一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伦理亲情观,影响着社会的公序良俗。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已经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事实告诉我们,许多人被高房价变得灵魂扭曲、价值观跑偏。过去恐怕谁也没有想象到,N年后某些城里人为了买套小产权房宁愿当农民,某些人为了买房竟然要放弃自己“尊贵”的身份,想当一个低收入者。面对婚姻,没车可以,没房不行。没有房子,就没有妻子,也就没有孩子。中国房价高攀的时代,住房从工具变成了目的,成为人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人们的生活不再轻松,笑容被忧愁驱赶。人们除了住房还有什么? 高房价不仅在改变或者扭曲普通市民的心理,而且它正发挥着自己的传导作用,往社会的内里渗透,甚至改变了社会精英的心理,这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多少高官因房子落马?多少普通民众因房子闹上法庭?多少婚姻和爱情因房子而崩溃?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因高房价而把自己的价值观扭曲跑偏造成的。而这种种现象也将会传递给下一代青少年,让他们从小接受这种畸形的价值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Kolmogorov 微尺度
gulie 2011-10-27 10:30
Kolmogorov microscale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 search Kolmogorov microscales are the smallest scales in turbulent flow . They are defined by Kolmogorov length scale Kolmogorov time scale Kolmogorov velocity scale where is the average rate of energy dissipation per unit mass, and ν is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of the fluid. In his 1941 theory, A. N. Kolmogorov introduced the idea that the smallest scales of turbulence are similar for every turbulent flow ) and depend only on and ν . Accordingly, the Kolmogorov microscales are derived from these two quantities on dimensional grounds. The Kolmogorov 1941 theory is a mean field theory since it assumes that the relevant dynamical parameter is the mean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In fluid turbulence ,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fluctuates in space and time, so it is possible to think of the microscales as quantities that also vary in space and time. However, standard practice is to use mean field values since they represent the typical values of the smallest scales in a given flow.
个人分类: 知识的海洋|5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拓性和颠覆性创新的问题(或线索)的例子
热度 5 wangyong77 2011-10-26 19:37
开拓性和颠覆性创新的问题(或线索)的例子 1) 现在的矩阵是离散的,是否可以研究连续的、广义的矩阵? 2) 群是简单运算的推广,是否可以对其他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进行推广,增加或者减少约束条件,得出新的代数结构或数学概念? 3)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于经常会误导决策,是否应该建立全新的理论,而不是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修修补补? 4) 是否可以颠覆或者绕开热力学第二定律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 5) 量子力学描述的内容是否是最微观的,是否存在更加微观的粒子,从这一微观的角度,量子测不准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不再适用,而是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变成可以测量和克隆的? 6) 概率是用来表达随机性的,但是它自己本身也可能具有随机性,从而问题变成二重或者多重的随机、乃至更加复杂的随机问题。对以前概率论模型中尚未认识到的随机性,比如集合的随机性,概率值的概率分布,概率论中参数本身的随机性等进行研究。 7) 波尔互补性原理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它认为重视存在对立的方面,比如,波粒二象性,那么是否这种互补性也存在于新的领域? 8) 激光会复制偏振态相同的光子,这一现象是否违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其论证并没有从激光的角度分析,而且从量子理论到量子理论,没有完全看懂,但是表示怀疑。我认为,即使是激光的辐射存在噪声,但是,这种干扰未必完全淹没复制,如果这样,被复制的,和复制的大量光子依然存在一定的概率相关性。 9) 是否所有的科学规律都有破例,都是非刚性的,非永恒的。好比法律。一部法律在不与其他法律冲突的时候是刚性的,一旦冲突,可能是互相妥协,或者是一方服从另外一方。法律是有时效性的,可能哪天法律进行了修订,科学规律是否会修订。即使是刚性的法律,有时候也无法完全不受到人情、关系的影响,科学规律也如此吗?? 10) 当遇到事情与科学相冲突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说这是假的、幻觉、心理作用、个别现象,很少考虑这可能是科学理论出了问题,这其中可能就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创新。比如,医学上论证的人不吃 7 天必死,在现实中有许多反例,包括,幼儿,矿工。医学专业人员论证的刮痧对治病有害无益,这也与千百年的实践不符合。这一类的问题还有许多许多,需要有严谨的分析和实证。科学并不是教条,一旦与事实相冲突,可能就是新理论的起点。 11) 相对论的争议,相对论的假设光速不变,这个假设本身有点奇怪,未必正确,那么检验相对论就需要靠事实,还有提出的一些悖论是否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学者依然存在争议,这种争议应该公开的进行可能更好。 12) 反物质和反粒子的推广,是否存在更多的反的现象,反时间,反空间,推广到一切,甚至于负质量物质。这也应该属于波尔的互补性原理的推理。 13) 物种起源和物质起源的更合理解释,物质、物种中蕴含的那种绝妙性是否是一种自然界随机选择的结果。比如雌雄男女, 14) 相对性的推广,比如物质存在的相对性,可能它在某种情况下存在,在某种情况不存在,在另外某种情况下是反物质。 15) 多维时空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理论在三维空间内的矛盾,推广下去会带来什么样颠覆性的认识。 16) 随机性的推广,是否某些本来以为是确定的东西具有随机性,比如基本粒子,可能是 a 粒子,也可能是 b 粒子,并且是随机的。随机理论在数学中的推广,将以前确定的东西当做随机变量会带来怎么样的颠覆性的认识,比如模型是随机、函数是随机的,运算符是随机的,参量是随机的。在这种意义下去论证数学问题是否以前确定性的情况下成立的结论不在成立。 17) 基本粒子是否可以继续划分,基本粒子是否有它的基因,好比人作为基本单位也有它的基因和更加微细的组成。 18) 基本粒子的记数以往都是正整数,是否可以推广到负整数、分数、无理数,虚数和随机数。 19) 信息的定义研究(一直存在争议,也被认为是一个难题)。 20) 信息的可靠性研究。信息的意义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如果不可靠,将会没有任何意义。 21) 宇宙有大爆炸的生死周期性,其他的粒子是否有生死周期性。 22) 基本粒子,到大物质、天体到动物植物都有许多类似性,这种类似性为什么存在?研究和寻找这些类似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哲学性,指导性的意义。 23) 量子计算中的并行性是完全意义的吗?虽然量子运算会有许多并行可能的结果,但是一次完全测量后,只有一个测量结果。 24) 许多理论都有自己的前提和隐含条件,这些往往是凭借直觉认可的,而非严格证明,所以,从这些根本性的角度,可能会深化、细化许多基础理论。 25) 科学的趋势是,致力于确定许多的问题,明确它一定是这样,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掷骰子就是这种确定性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往往还是存在不确定性,是否这种不确定性永远无法消除。这样,我们可以怀疑任何确定的东西中,依然隐藏不确定性因素。 现代大量的高水平论文和高级科学家走的是一条相反的路,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做一些支末工作。科学家是否应该进行一定的开阔眼界和思维的训练,包括以上的反粒子这类的,对科学发展史做基本的反思。 国家是否应该支持、鼓励这类的源头性的、开拓性、颠覆性的工作。或许,没有必要将这些课题给予资助,但是可以树立一个悬挂的课题在那里,谁完成就给予一定的补助。这样不至于出现这类的问题不可能得到资助,而且大多数正规的科研人员都不去做这些有重大的开拓性研究的困境,且越是在有科研资格的机构,越是不愿意做这类不能来钱、来文章的研究。 我们常常批评应试教育,但是为什么说应试教育不好,根本在于考试本身具有局限性和不良的导向性,学生的素质考察不出来,对创新能力考察效果差,这样的考试反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是大家都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科研项目的评估和考核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考核、评估和激励是有效的,其实,这些都不可怕,而且是好事情。但是如果是搞错了方向,南辕北辙,这一切就会比较可怕。 科学研究不应该舍本逐末,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于社会,对科技发展做贡献,只有能够产生实际价值的科研才是应该得到资助、鼓励的,科研应该重实质、重视有利的方面,不重形式,避免有害方面。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日前刊出艾莫瑞大学英文教授马可 · 鲍维莱恩、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机械工程教授穆罕默德 · 加德-艾尔-哈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管理和地理学教授韦恩 · 格洛迪、比尔 · 迈克尔维、斯坦利 · 川波尔教授联名撰写的《必须停止泛滥成灾的低质研究》 ( We Must Stop the Avalanche of Low-Quality Research ) http://chronicle.com/article/We-Must-Stop-the-Avalanche-of/65890/ 一文,指出一些文章引用率低,发文章的人可以借助文章获得工作或者职称,却只是制造学术泡沫。大量的冗长的,无关重要的,很差的研究在急剧增长。其中,一些非常支末的,钻牛角尖的,看起来也很尖端的研究也应该在内。许多即使是许多人研究的领域,也往往是不怎么被现实应用的领域。
5875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静心听佛语 佛度有缘人
fmmufen 2011-10-26 18:25
1、寻佛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觉者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国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4、禅静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凡圣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澄境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7、梵净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 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8、梵音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乐园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净土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1、礼佛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2、心尘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四季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4、沙门 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5、过客 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6、过堂 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8、静心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幻灭 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21、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2、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3、晨钟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24、梦幻泡影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5、刹那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26、古寺月色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27、神游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8、早课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9、授业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30、顿悟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31、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32、岁月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33、轮回 自然界万物最灿烂之日,为何就是委地之时? 34、天外 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35、妙谛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36、洗心 与山水亲近,受自然洗礼,像梅水初放,似水滴轻贱 ;此情此境,以分不清那是山水那是人心 ,山水就是我,我就是山水 ;心底唇边微笑中发出愿望: "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3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科部项目申请、评审与资助工作报告
wdkingyong 2011-10-26 17:56
今天江大食品院,有位杜老师来做报告,级别挺高的,参加的成员中,有研究生,也有各位老师,食院院长也出席了。 谈了2方面,一个生命科学部项目申请、评审与资助工作的报告,另一个是关于如何写好申请报告。 张老师在报告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若有误请见谅!)是,国家正在加重对青年科研的投入,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加强对自由探索的支持,并提高面上项目强度,这是个很好的举措,创建一个平台,为科学研究输入更多的人才,如果没有面项的提升,或许高层人才也有断层,不过,真正的科研还是要靠那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并能终生奉献于科研的杰出青年。 而且,当下还建立了对优秀青年基金完成者试行面上项目直通连续资助,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卓有成效,如果能资助他在他的那个方向深入,深挖,而不是让他转到其他的领域,对他本人,对科学,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一个人,十年,几十年,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十分了得了。 虽然上面的信息与我还有点远,可能要到某一天我也有机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但看到中国教育科研体制在不断完善,也令人欣喜。 就第二个报告,还是对我极有启发性的,有下面几点: 1、关于选好研究方向,谈到科学价值,杜老师重点放在能提出核心科学问题,为何要做研究,能解决什么问题,还存留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科学问题。 2、对于热点的方向,一般都不应该去追捧,而应该沉下心来去想自己的研究方向,想明天、后天的热点,吃别人的残羹,是没有用的。当然,前沿不等于热点,前沿是具有前瞻系性的。 自己一生有关的事情,是不是该慎重些呢?必须的。而这段时间就是我需要去获取的,那就是把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虽说会很难,但我相信我会找到的。
3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Money talks – A short cut to the US green Card & citzenship
热度 7 何毓琦 2011-10-25 21:59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This morning’s Boston Globe (newspaper) carries a front page article about a little known U. S. immigration program where you can literally and legally buy your way into immigration status (the Green Card). http://www.boston.com/news/local/vermont/articles/2011/10/25/jobs_for_green_cards_a_controversial_program_expands/?p1=News_links It works like this. If you invest US$1 million anywhere in the US or US$500,000 in depressed and remote area of the US, you are eligible to receive immigrant status immediately. Since the program is undersubscribed, there is no waiting line (versus the other legal immigration routes that have waiting line stretching into years). Furthermore, when you are admitted as immigrant, your entire immediate family receive the green card also. I wonder how well known this is in China with the large number of rich Chinese business person currently. Note added 3/23/2015 According to a news story in China Daily USA edition 1/23-25/2015, from its beginning in 2004 with 16 Chinese applicants, the program has in 2014 nearly 7000 Chinese applicant taking up 70% of the quota allowe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229 次阅读|19 个评论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控制基因
热度 3 bioysy 2011-10-24 09:50
产量控制基因 GS5 Natural variation in GS5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grain size and yield in rice GS5 NG 2011.pdf 现在克隆的基因也多了,在这个帖子里总结下,有新的随时加入.其它的东西慢慢添. ............................. GW2: A QTL for rice grain width and weight encodes a previously unknown RING-type E3 ubiquitin ligase GW2 A QTL for rice grain width and weight encodes a previously.pdf IPA1 Regulation of OsSPL14 by OsmiR156 defines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in rice Regulation of OsSPL14 by OsmiR156 defines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in rice.pdf GS3 GS3, a major QTL for grain length and weight and minor QTL for grain width and thickness in rice, encodes a putative transmembrane protein GS3, a major QTL for grain length and weight and minor.pdf Linking differential domain functions of the GS3 protein to natural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in rice Linking differential domain functions of the GS3.pdf 一个基因能发多篇文章的,用1篇文章不可能把基因所有功能都弄清楚. Gn1a:Cytokinin Oxidase Regulates Rice Grain Production Gn1a OsCKX2 Cytokinin Oxidase Regulates rice grain production.pdf 这可能是第一个克隆的水稻产量控制基因/QTL DEP1: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DEP1 locus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rice 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DEP1 locus enhances.pdf GW5:Isolation and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GW5, a major QTL associated with rice grain width and weight 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GW5, a major QTL associated with rice grain width and weight.pdf qSW5:Deletion in a gene associated with grain size increased yields during rice domestication qsw5 Deletion in a gene associated with grain size increased.pdf 这两个基因是撞车了. 一篇产量控制基因方面的综述,得留意发表时间2008: Identifying and exploiting grain yield genes in rice Identifying and exploiting grain yield genes in rice.pdf 张院士关于产量QTL相关综述: Annu. Rev. Plant Biol. 2010. 61:11.1–11.22.Genetic and Molecular Bases of Rice Yield Genetic and Molecular Bases.pdf .................. 水稻抽穗期控制基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370412 ............ 呵呵,现在我可以期待认真看完此文,并下载全文的朋友对我的默默感激了.原来已经克隆了这么多的产量控制QTL了,刚入学的硕士或者博士们,可以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写一篇相关的综述了.当然也得与时惧进,意思是有了新东西,马上添进来. ........ 最新分蘖NC文章 李家洋.pdf 最新分蘖NC文章 万建民.pdf 又一次基因克隆的撞车事件
个人分类: 水稻基因|8693 次阅读|4 个评论
3年后,可能,我会是个博士,到时,我会跳楼吗?
热度 3 wdkingyong 2011-10-23 23:24
闻道:一个博士生跳楼身亡! 在心智方面,他们该成熟了吧,大部分,可以这么说!他们不懂生命的宝贵吗?承受不起一时的压力吗?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经历了高考、考研种种巨大的挑战,而今却受不了“科研”的负重,选择轻生,其背后的故事会是什么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曾在大学听说过大学生因考试挂科、四级通过不了而跳楼,他们的死亡可以用很多的理论的解释,一套一套的。偶尔也听说过博士生上吊自杀的,虽说不多,但够触目惊心的。 以前觉得,科研是件很神圣的事,现在才明白过来,或许也只是个饭碗,当把它当成饭碗时,那就是巨大的压力,现在不正是吗?学校没说要你去追求科学,而是要求你完成一篇SCI,要你发文,其他的都不管。 至少我是极有可能走向这么一条路的啊! 内心的强大,是个自己都无法说明白的东西,因为自杀就是一瞬间的事,或许不是理性所能控制的吧! 我想,我不会吧,生活有生活的难处,不管是读博,还是工作,没有难处,也不是我想要的状态,而读博,就是种心境。 该想想,如何才能尽可能少让这类事发生。
32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Winedt
zouhongwei 2011-10-23 18:39
下面的方法在WinEdt5.3上使用的。没有测试过别的版本。 在英文文档中使用没有问题,没有测试过别的语种的文档。 (听说中文中需要加上空格) The following way can make WinEdt auto-wrap: Step 1. WinEdt Menu -- Options -- Configuration Wizard -- Wrapping -- Select "Use Conventional Wrapping" and Unselect the other two options -- restart WinEdt. Step 2. Make sure the following options: WinEdt Menu -- Options -- Settings -- Wrapping (1) Soft Wrapping Options: Only choose " Auto wrap and unwrap" and deselect the others; (2) Options: only choose the first one (3) Soft wrapping: Check "Soft Wrapping for Modes", No parameters for the space box (4) Wrap Undoing: Only choose the first one Step 3: Make sure the "Wrap" on the bottom of the WinEdt Main Frame ("Editing Enviorement") is bright (not gray). Good luck. ----------------------------------------------------------------------- 设置后WinEdt可以根据屏宽自动换行了。 +++++++++++++++++++++++++++++++++++++++++++++ 1. 在WinEdt中,输入完“\begin{ xxx }”后,不忙着按回车去写其它内容,紧接着最后的“ }”后面,再输入一个“ }”(也就是键入“\begin{ xxx } }”),这时WinEdt会自动将“\end{ xxx }”补上,同时将光标停在两者之间的空白行上,并且已经自动缩进。如果输入\begin{ xxx }时忘了这事儿,也没有关系,输入“\end”后,连续输入两个“{ ”,即“\end{ { ”,WinEdt会自动匹配最近一个未匹配的\begin{ xxx },并将其补全。 2. WinEdt 会使输入的文本自动换行. 要阻止自动换行, 在窗口下边框状态栏处, 点击蓝色Wrap的键, 使其变成灰色即可. 3. 在WinEdt 文档窗, 选定文档点击鼠标右键, 选择InsertComment, 可以快速注释选定的文档. 若要恢复, 选择RemoveComment. 4. 显示行号,设置书签,请右键单击左边框。 5. 在窗口下边框状态栏处,选定行(Line)或块(Block), 此功能在复制、删除文本时很有用. 6. 如果要检验新近录入的公式或文本能否通过编译, 可以用鼠标选定该部分文本, Crtl+Shift+C编译即可. 从而避免在文字录入中反复编译、调试大篇幅文档. (此功能不适于中文文本, 除非您使用的是cct 文档类型). 7. 点击工具条上的调色板图标(RGB Color), 会出现颜色面板, 选择相应的颜色并按确定, 就在当前光标处插入一条\textcolor 命令, 从而完成文本颜色的设置. 8. 你可能知道Ctrl+Shift+L是编辑Latex文件,Ctrl+Shift+v是浏览dvi文件,那你知道Ctrl+Shift+S的功能吗?它除 了Ctrl+Shift+V的功能外,还带定位功能,即把tex文件中光标所在位置,在dvi文件中对应位置显示一个◎,可以方便你找出正在编辑的地方。 快捷键 编辑: Alt+C:在剪贴板原有复制文本后增加新的被选择的文本。 Ctrl+Shift+Alt+Right/Left:对选中文本增加或者删除Comment标记。 Ctrl+Enter:自动完成LaTeX标准命令,cool。 Shift+Enter:对光标所在位置的单词进行英语语法检查 Alt+F12:对选中文本进行LaTeX语法检查(强烈推荐)。 查找: Ctrl+Shift+Backspace/Delete: Moving Ring Backward/Forward。 Ctrl+Shift+F12:括号匹配。 编译: Ctrl+Shift+X:Texify (生成DVI文件) Ctrl+Shift+D:DVI -- PS Ctrl+Shift+G:查看PS文件 Ctrl+Shift+B:编译bib文件 Ctrl+Shift+C:编译选中的文本 Yap快捷键: q 退出 + 放大 - 缩小 b 前翻 f 后翻 e 回到LaTeX源文件 +++++++++++++++++++++++++++++++++++++++++++++++++++++++ Winedt 使用技巧 1. 汉字相关Q: 在WinEdt里遇到汉字会显示红色并带下划线(拼写检查出错),如何解决? A: 最新版本的WinEdt(5.4 build:20030429)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Options-Dictionary-Spell Checking 选中"Check Only Words Containing 7-bit ASCII Characters" Q: 在WinEdt里输入汉字后,编辑区内显示的是乱码,如何解决? A: Options-Settings-Language 选中"Wide(16-bit) Characters Enabled" 2. 背景相关Q: 在WinEdt中如何改变文本背景色? A: Options-Highlighting-Background Schemes 上面的工具条中有个Change Background Color,可以改变背景色 或者在上面的工具条中有个Set Background Bitmap,可以改变背景图片 Q: 在WinEdt中如何设置行号栏和书签栏的颜色? A: Options-Highlighting-Background Schemes 双击Bookmarks Panel Background可以调整最左一栏(书签栏)的颜色 双击Line numbers可以调整行号栏的颜色 3. 文件相关Q: 在WinEdt中如何设置文件关联? A: Options-Configuration Wizard-Shell Configuration Wizard- Filetype Asscociations-Modify filetype Asscociations Q: 在WinEdt中如何在启动时不打开任何文件? A: Options-Preferences-Project-Restore Opened Files,把这项前面的勾去掉 Q: 如何设置WinEdt打开文件时访问的默认目录? A: Options-Menu Setup-Main Menu-File-Open 在Start in中设置你想要的默认目录 并选中Set folder to "Start in" 4. 换行相关Q: 如何去掉WinEdt的自动换行? A: WinEdt的编辑窗口最下面的状态条中有一项wrap,将其点击为灰色 Q: WinEdt总是自动把几个单词缩到一行里面,如何解决? A: 1. 关掉wrap功能 2. 在每行的首字前面加一个空格或一个"Tab" Q: 如何在WinEdt中把自动换行设在第n个字符处? A: Options-Preferences-Editor-Right Margin 将在设置的字符数之后的空格处自动换行 5. 编辑/TeX相关Q: 如何在WinEdt中显示行号? A: 1. WinEdt的编辑窗口最下面的状态条中左起第四个是行号区,点击一下即可 2. 在编辑窗口最左侧点击一下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Show Line Numbers" 3. 热键ctrl + "=" Q: WinEdt中有没环境(\begin{}...\end{})的自动补足功能? A: 以\begin{equation}...\end{equation}为例: 1. 输入时使用\begin{equation}} 2. 输入时使用\begin{equation},如果之后没有\end{...},则与第一种方 法相同;如果之后有个别的\end{...},如\end{document},则系统将弹出 窗口提示Change Environment,输入equation,则自动将\end{document} 改为\end{equation} 3. 输入时使用\end{{ Q: 如何在ctx文件中使用上面的自动补足功能? A: Options-Preferences-Modes,在TeX后面增加*.ctx 并在当前的ctx文件中单击状态行中的DATA,把Document Mode改为TeX Q: 如何在WinEdt里自动生成需要的环境? A: Options-Menu Setup-Popup Menus 在Items中选择Environments,并选中Attributes中的Enabled 然后就可以在编辑tex文件时用热键ctrl + alt + e自动生成一些常用的环境了 Q: 如何去掉tex文件编译时出现的DOS窗口? A: Options-TeX Configuration Wizard... 选择Background Execution Mode或Detached Execution Mode就不会弹出窗口 Q: 如何能使PDFLaTeX/LaTeX编译完后用acrobat自动打开编译好的pdf文件? A: Options-Configuration Wizard-TeX Configuration Wizard...- Customize Execution Mode-Run Viewer 选择PDFLaTeX/LaTeX Q: 用PDFLaTeX/LaTeX编译完后,有时会出现一个DOS窗口,需要按任意键才能继续,如 何让这个DOS窗口自动关闭? A: Options-Configuration Wizard-TeX Configuration Wizard...- Customize Execution Mode-Run TeX Accessories through BATCH Files 去掉PDFLaTeX/LaTeX前面的勾 6. Beamer一个用来做Slide的Latex扩展,其特点是保留Latex的\section等层次结构,能够自动生成框架索引,在beamer的安装包中还包括了一些模拟其它TeX扩展的例子。 要求: LaTeX, pgf( LaTeX Portable Graphics Format) 主页: ftp://ftp.dante.de/tex-archive/macros/latex/contrib/beamer/ 文档: ftp://ftp.dante.de/tex-archive/m ... beameruserguide.pdf 安装指导: CTAN上分别下载beamer,pgf,xcolor,也可以到 ftp://dsec.pku.edu.cn:27/ 下载三 个软件包的压缩文件; 把解压后的beamer,pgf,xcolor这三个目录拷贝到 texmf/tex/latex/ 下面(具体目 录可能根据 LaTeX 的安装不同而改变); 如果是Linux系统运行texhash或mktexlsr命令,安装即完成,如果是windows转步4; 在winedit里菜单项"Accessories"里点击 "MiKTex Options"项,点击其中的 "Refresh Now",完成。 其它: 具体的用法参看 beamer/doc/beameruserguide.pdf 以及 pgf/pgfuserguide.pdf. 编译时直接点击 PdfLatex. 编译两次可以生成pdf中的书签。 beamer/examples 下有好几个例子,包括如何使用中文(beamerexample4.tex),不 过那个例子不能编译成功,应该将其中的 \begin{CJK}{GB}{kai} ...... \end{CJK} 改为 \begin{CJK*}{GBK}{kai} ...... \end{CJK*}
2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
LuDoor 2011-10-22 03:45
今天读了人民网“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一文, (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5455871.html ) 有点明白最近主流言论谈得较多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简单的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 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为本人职业是教师,就发表一下我国教育发展趋势的个人预测。一般按教育目标的价值指向为划分标志,“教育目标”可分为“以社会为指向的教育目标”、“以个人发展和幸福为指向的教育目标”两种。目前我国教育法对教育目标的定义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章 第五条)。其基本定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将个人发展和幸福指向概括进来了,但是重心仍然是社会指向。 所以,从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最高价值观这两个基本内容来看,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将会从社会目标逐步转移到个人发展和幸福为目标。 我热切期盼这一转移的发生,因为这将有助于个性化的培养学生,使他们能自由自主的学习和成长,从根本上消除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如“红领巾和绿领巾”问题)的发生。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2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fmmufen 2011-10-21 17:08
伴着暖阳的秋,如约而至。虚薄的寒是它的微笑,冷峻却不失平和,萧瑟的秋水眷念却不感遗憾。道路在枯叶铺垫下,渐缓了城市的喧嚣,偶尔飞落几只麻雀逗留在电线杆上,左蹦右跳似音符般闪烁。
1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树大招风涵盖的力学知识
热度 1 yan8008 2011-10-21 09:58
树大招风涵盖的力学知识
前几天,给学生上理论力学课,在讲到约束和约束力,固定端支座约束力的简化时,不由想起了对“树大招风”的“新”解释:由于树大,树冠就大,迎风面就大。当飓风来袭,将有不同寻常的风力作用于树上,此时对于南方树木来说,与北方根深底固的树木相比,其树根相对较浅(为何浅?),所能提供给用于抗风的约束力,就显得势单力薄,使得大树难以为继(保持平衡),大风来临,树倒人歪。在这里,树倒的主要原因是,大树的根系和土壤不能够给树干提供足够的抗弯力偶,使然。与此对应,北方树木,树根较深,常常风吹树断。 不管是南还是北,树大招风。做人和树树又有何不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9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 半数疾病与心理有关
xuxiaxx 2011-10-21 09:23
昨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九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重压下的青春”活动上,相关健康专家透露,目前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到76%,处于过疲劳状态的接近六成。    健康寿命比发达国家少10年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总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NCD所导致的死亡占全世界总死亡率的60%,在中国这类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率的80%。   什么病属于NCD?胡大一解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非常广泛,口腔疾病,精神心理类疾病都涵盖其中。但最主要的五大类为心血管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五大类疾病导致死亡率最高,疾病负担最大。量化而言,中国人目前平均寿命是74岁,但是健康生存寿命是66岁。比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少10年左右。    半数疾病与心理有关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认为,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中青年人面临的工作和生活负荷沉重,心理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或焦虑,往往也会埋下危害健康的隐患,甚至出现“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付出的代价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前半生奋斗、后半生看病”。   “对年轻人来讲,现代社会真正要健康,有人说健康的一半是身体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员洪昭光说,“世界卫生组织讲到‘健康100分’当中父母遗传15分,环境17分,医生8分,生活习惯60分。而这60分中30分是心理。所以说真要想健康,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慢性病源于不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病的源头是不健康社会环境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胡大一举例说:“30年前,大街上经常看到壮观的自行车流,中国人很健康,我在医院工作,一年最多有50个心肌梗死,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很少有中青年人患这种病。现在再看大街上,自行车不见了,全是堵塞的汽车。”   其实,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问题是可防可控的,关键是要预防。胡大一认为,有效控制慢性病低龄化要从五方面做起。首先是控烟戒烟,公共场所不吸烟;倡导运动,适当进行体力劳动;通过立法和健康教育,推动健康饮食,减少盐、糖的过分摄入;减少过量饮酒;基本药物、基本技术广覆盖。   “其实降压药不需要买最贵的药,基本药物质量可靠、成本不高。”胡大一说,世界银行曾经算过一笔账,在中国如果推动控烟戒烟,尤其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老百姓每年要投入人民币4分钱。如果限制过度饮酒,人均年投入3分钱。“总体而言,预防慢性病人均每年0.2美元即可见效。” 来源: http://news.sohu.com/20111021/n322905790.shtml
1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医学论文作者合作度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0-21 09:13
这篇论文在长沙2011年10月18-21日结束的第十七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祝贺杜建、李阳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许老师 我国医学领域不同学科论文作者合作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 杜建 * 李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100005 1 引言 科学的复杂性和跨学科特征使得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互相合作取得更多的资源和优势,目前,微观层面(如学者个体、研究团队)、中观层面(院系、机构)和宏观层面(如大学、国家地区)的科研合作都在保持增长,使得科技论文中署名作者数量迅速增加。“论文的作者数越多,其被引次数也越高”成为一种直觉印象或研究假设。国外已有研究探讨了合作对论文被引率的影响,也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总体来说,合作提高了研究质量,使得多作者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增加。另外,合作增加了科研成果的显示度。通过合著行为,合作论文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都增加了被关注的可能。这与 Mark Granovetter 在其经典论文“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中提到的合作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观点是一致的。 科研合作不仅局限于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也涉及不同组织、机构乃至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 Sooryamoorthy 分析了近年来南非科学家 SCI 论文的引文模式,指出论文的被引次数不仅与合作度(即论文作者个数)相关,也与合作类型与作者的行业特征,如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产业界、医院相关。 Gazni 和 Didegah 以哈佛大学在 2000-2009 年发表的 SCI 论文为样本,分析了 22 个学科领域中,国内合作、国际合作、机构内合作和机构间合作 4 种模式对论文被引次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论文的作者数和被引次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涉及机构数越多的论文,其被引次数越高。但国外合作国家数(指美国以外的国家)越多(> 9 )的论文却没有获取越高的被引次数。由此可见,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数受合作模式(如国内合作、国际合作)、学科差异、合作者的行业特征、分析对象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有关中国科技论文合作与其引用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鲜见报道。其中, Ma 和 Guan 探讨了 1999-2003 年中国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 SCI 论文的合作率与合作模式,并分析了国内合作和国际合作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次数的差异,指出国际合作极大提高了中国与国际主流领域的接轨程度和显示度。 Chen 和 Hwang 等人分析了 1990-2004 年台湾在临床医学领域发表的 SCI 论文的国际合作率,指出国际合作论文更容易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但以上研究均是单学科领域的探讨,未充分考虑不同的合作模式对论文被引次数的影响及其学科之间的差异。 为此,本文主要分析 20 年来( 1990-2010 年)中国在医学领域不同学科发表的 SCI/SSCI 论文作者合作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的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其中,医学领域不同学科的界定主要基于 ISI 基本科学指标(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 ESI )数据库。合作模式主要分为 4 种类型,即国际合作、国内合作、机构间合作和机构内合作。最后分别从学者、机构和国家 3 个层面,探讨合作度变化对论文被引次数的影响,以验证 3 个假设: ( 1 )论文的作者数越多,论文影响力越高; ( 2 )论文的涉及的机构数越多,论文影响力越高; ( 3 )论文涉及的国家数越多,论文影响力越高。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 1 )论文作者合作度的整体分布情况 ESI 收录了 22 个学科领域总被引次数前 1% 的机构、国家、期刊和论文数据。学科领域的分类体系为期刊分类体系,一个学科用一系列的期刊集合来表示。其中医学相关的学科共 8 个,即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Biology Biochemistry )、临床医学( Clinical Medicine )、免疫学( Immunology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Molecular Biology Genetics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Neuroscience Behavior )、药理学( Pharmacology )和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Psychiatry/Psychology )。基于学科下的期刊制定检索策略,从 Web of Science 中检索国家字段为中国( Peoples R China )的文献,并将文献类型限定为原创性较高的“ article ”。同时,鉴于相邻年份的论文作者合作度差异性不大,同时减少数据量和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在 1990-2010 年间以 5 年为一个间隔,选取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5 年和 2010 年发表的论文数据为样本,探讨论文作者合作度的整体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 2 )各学科论文作者数的分布规律 考虑到 1990 和 1995 年中国作者在各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量均较少,而且国内图书情报或科研评价机构在对国内学者发表 SCI 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时,也主要是 2000 年以后发表的论文。因此,取 2000 年、 2005 年和 2010 年的论文数据为样本(共 42717 条),用 Zipf 定律的统计方法分析各学科论文作者数的分布规律。 ( 3 )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在基于引文分析的研究中,必须要做注意学科和发表年的问题。不同学科、不同发表年的论文的被引次数不应该直接进行比较。本研究的论文被引次数的统计时间窗截至 2011 年 6 月 20 日(即论文的下载时间)。由于 2010 年各学科中国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 1 ± 0.2 ,引文时间窗太短,论文影响力未充分体现。因此,只取 2000 年和 2005 年的数据分析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共 13681 条)。同时,为计算论文影响力,首先计算了中国在 8 个学科发表的论文分别在 2000 年和 2005 年的篇均被引次数,然后用论文的实际被引次数除以同学科、同年的篇均被引次数作为标准化的被引次数( normalized citation per paper, NCPP )。 2.2 分析方法 用 Zipf 定律的统计方法分析各学科论文作者数的分布规律。以不同的合作模式(包括单作者、多作者、国内合作、国际合作、机构内合作、机构间合作)为自变量,以标准化的被引次数为因变量,应用 t 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3 结果分析 3.1 论文作者合作度的整体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采用合作研究中通常使用的两个指标,即合作率( collaboration rate, CR )和合作水平( collaboration level, CL )。合作率是指即作者数大于等于 2 的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的比例。合作水平一般是用所有论文的平均作者合作度表示。一篇论文的作者个数即为该论文的作者合作度。下表显示了 1990-2010 年中国在 8 个学科发表 SCI/SSCI 论文合作率和合作水平。 表 1 1990-2010 年中国在 8 个学科发表的 SCI/SSCI 论文合作率和合作水平 学科领域 合作率 合作水平(平均作者合作度)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0.96 0.96 0.96 0.99 0.99 3.63 3.6 4.26 5.42 6.05 临床医学 0.95 0.94 0.94 0.99 0.99 4.57 6.08 5.2 6.57 6.97 免疫学 1 0.95 0.95 0.97 0.99 5 6.41 5.32 7.56 7.78 微生物学 1 1 1 0.99 0.99 4.77 5.86 6.09 6.5 6.74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0.85 0.93 0.93 0.99 0.99 4.12 4.3 5.38 6.82 7.53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0.98 0.97 0.97 0.99 0.99 3.32 4.12 4.7 5.67 6.45 药理学 0.99 0.99 0.99 0.99 0.99 3.69 3.88 4.52 5.15 6.63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0.78 0.90 0.90 0.90 0.95 2.33 3.43 3.14 3.87 4.87 上表可见,各学科的合作率均比较高, 2000 年以来均在 90% 以上。除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外, 2010 年其他 7 个学科的合作率均为 99% ,单作者论文几乎不存在了。同时,合作水平也体现出增长趋势(见图 1 )。 2010 年平均合作度最高的学科为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均为基础学科,篇均作者合作度分别为 7.78 和 7.53 ,即平均每篇论文有 7-8 个作者。 图 1 中国在 8 个学科领域的 SCI/SSCI 论文作者合作度的分布 上图可见,平均作者合作度均表现出增长趋势,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篇均作者数一直最低,其次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这些都是较为基础或传统的学科。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的平均合作度在 2000 年出现了下降( 2000 年仅略高于 1990 年),但在近 10 年又迅速增长。整体来看,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自从 1953 年 Watson 和 Crick 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以来,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就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主要强调基因对疾病检测和治疗的潜在作用,目前已成为生命科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其基因水平的微观特征决定了该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更多的作者合作。 3.2 各学科论文作者数的分布规律 为揭示各学科论文作者数的分布特征,采用 Zipf 定律的统计方法,在每个学科下,论文作者合作度(作者数)按递减顺序排序,并用自然数给这些合作度编上等级序号,即合作度最高的等级为 1 ,合作度次之的等级为 2 ,……,合作度最小的等级为 L ( L 为该学科下的论文总数)。 (50) (413) (a) (b) 图 2 2000-2010 年各学科论文作者数的 Zipf 图和标准化的 Zipf 图 从图 (a) 的曲线形状看,各学科作者合作度近似符合 Zipf 定律( log-log 图成一条直线)。临床医学中作者合作度为 413 的论文成为拥有最多作者数的论文。以图中虚线为基准(合作度约为 50 ),当合作度大于 50 时,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合作度要高于临床医学;而当合作度小于 50 时,其合作度却低于临床医学。在作者数小于 10 时,其合作度又低于了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整体来看,临床医学的合作度最高。但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常常拥有更大规模的作者合作( mega-coauthorship )。 图 (b) 显示了各学科论文作者数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每个学科,论文序号除以论文总数得到标准化的论文序号,每篇论文的作者数除以该学科所有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得到标准化的作者数,即与平均水平比较,大于 1 表示高于平均水平,小于 1 表示低于平均水平。图 (b) 可见,对于 8 个学科,仅有 20% 的论文的作者数在该学科论文平均作者数以上,有 40% 的论文的作者数在平均作者数周围(见图中方框部分), 40% 的论文的作者数在该学科平均作者数以下。特别是绿色显示的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70% 的论文均在平均作者数之下。 3.3 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3.3.1 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合作模式主要分为 4 种类型,即国际合作、国内合作、机构间合作和机构内合作。其中,国际合作是指在合作论文署名中,既有中国的学者,也有其他国家(地区)的学者;国内合作是指在合作论文署名中,只有中国的学者;机构内合作是指合作者属于中国同一机构的不同部门或院系;机构间合作是指在合作论文署名中,合作者分属不同的机构,也可能有国外机构。国内合作部分又分为国内机构内合作和国内机构间合作。应用 t 检验分析不同的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差异的显著性,见下表。 表 2 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合作模式 论文数 所占比例 (%) 标准化被引次 数的平均值 比值 * T 检验显著性 Sig. 单作者合作 197 1.44 0.50 1.74 0.004** 多作者合作 13484 98.56 0.87 国际 合作 4140 30.70 1.23 1.73 0.000** 国内 合作 9344 69.30 0.71 国内机构内合作 3957 42.35 0.70 1.03 0.739 国内机构间合作 5387 57.65 0.72 机构内合作 5445 40.38 0.72 1.35 0.000** 机构间合作 8039 59.62 0.97 注: * 比值是指标准化平均值的大值除以小值; ** 表示在 0.05 的水平上显著。 表 2 可见,多作者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是单作者论文的 1.74 倍( p0.05 );在多作者合作的论文中,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是国内合作论文的 1.73 倍( p0.05 );机构间合作论文是机构内合作论文的 1.35 倍( p0.05 )。但在国内合作论文中,国内机构内合作和国内机构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大致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3.2 论文作者数、机构数和国家数的变化对论文被引次数的影响 分别绘制作者数、机构数和国家数与论文标准化被引次数的散点图,其中最后一个分组(如作者数 18 ,机构数 =9 ,国家数 7 )的确定依据是每一组的论文数均在 30 篇以上,以确保统计结果的可信度。下图可见,作者数、机构数和国家数的增多均会导致论文影响力的升高。论文影响力与作者数呈现出直线相关关系,而随着机构数和国家数的增多,论文影响力呈现出指数增长趋势。提示机构合作和国家合作对论文影响力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纵坐标比较可得,由于标准化被引次数反映了论文被引次数与篇均被引次数的比值,较多的国家合作会使被引次数达到平均值的 3-5 倍,较多的机构合作达到 2-3 倍,但较多的作者合作仅 1-2 倍。对论文影响力带来的促进作用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国际合作、多机构合作和多作者合作。 图 3 作者数、机构数和国家数与论文标准化被引次数的相关性 3.3.3 作者数与论文影响力关系的学科差异 分别绘制 8 个学科作者数与论文标准化被引次数的散点图。下图可见,对于药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和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当作者数大于 5 时,论文影响力才会高于平均被引次数;从表 1 可看出,这些学科的论文平均作者合作度比较低。而对于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和免疫学,只有当作者数大于等于 10 时,论文影响力才会高于平均被引次数;这些学科的论文平均作者合作度却比较高。值得一提的是, 10 个作者之内的临床医学论文的被引次数均小于平均值,提示与其他学科相比,从增加合作度的角度,提高临床医学的论文影响力所需的作者数要高于其他学科。 在作者数越多,论文影响力越高的背景下,平均作者合作度越高的学科,其论文影响力超越平均水平所需的作者数越多;反之亦然。因此,这也提示我们,研究作者数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应考虑不同学科的合作水平。 图 4 8 个学科作者数与论文标准化被引次数的散点图 4 讨论与结论 合作是科学研究中基本的、常见的特征。 Patel 将科研合作定义为学者们为协调技能、工具和报酬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的过程。 Schrage 也认为科研合作是共享创造力的过程,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互补技能的个体相互作用共同理解某一事物或现象。自从 1665 年第一篇合著论文发表以来,科研合作现象日益广泛。 Wagner-Doebler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统计了 1800 年以来科学研究中的合作行为,发现在 20 世纪初期,合作研究论文仅占不到 10% 。然而在 20 世纪末期,这一比例已上升至 50% 。 Abt 通过篇均作者数统计了 16 个学科领域的合作现状:从数学领域的篇均 2.83 个作者,到物理学领域篇均 9.41 个作者。 一些研究分析了国际合作论文与其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如 Narin 等人研究发现,合作论文比单作者论文更容易被引用,与单个国家内同一机构的科学家撰写的论文相比,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是其 2 倍。 Schmoch 与 Schubert 也证明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较高。 Gla ¨ nzel 对生物医学、化学和数学领域 1996 年发表论文的作者数与被引次数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随着合作者数的增长,论文的平均被引率也在增长,但在合作度和引文数都比较低的数学领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很明显。但在科学的所有领域,国际合作论文预示着一种较高的期望被引率。在多机构合作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多机构合作的论文比单机构的论文的被引次数更高,而且有国外机构合作者的论文也比仅有国内合作的论文的被引次数高。 Katz 和 Hicks 还探讨了能达到最大引用次数的合作策略,分析了合著论文中作者机构的类型(包括同一机构、国内其他机构和国外机构)对论文被引次数变化的影响。 本研究分析了 1990-2010 年中国在医学领域不同学科发表的 SCI/SSCI 论文作者合作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的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 1 )目前,中国医学领域 8 个学科发表的 SCI/SSCI 论文中,单作者论文几乎不存在了。并且 8 个学科论文的平均作者合作度在 20 年间均表现出增长趋势,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增长最快。 2010 年平均合作度最高的学科为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均为基础学科,平均每篇论文有 7-8 个作者。 ( 2 )各学科论文的作者合作度近似符合 Zipf 定律。整体来看,临床医学的合作度最高。但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常常拥有更大规模的作者合作。各学科论文作者数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只有 20% 的论文作者合作度高于平均值,剩余 80% 接近或低于平均值。 ( 3 )多作者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是单作者论文的 1.74 倍;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是国内合作论文的 1.73 倍;机构间合作论文是机构内合作论文的 1.35 倍;但在国内合作论文中,国内机构内合作和国内机构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大致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异。 ( 4 )作者数、机构数和国家数的增多均会导致论文影响力的升高。对论文影响力带来的促进作用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国际合作、多机构合作和多作者合作。 ( 5 )研究作者数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应考虑不同学科的合作水平。对于合作水平较低的药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和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作者数大于 5 的论文的被引次数就会超过平均值;而对于合作水平较高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和免疫学,论文影响力超过平均值所需的作者数要大于 10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基于作者合作度的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编号: 11R0117 )阶段性成果之一。 * 杜建( 1986- ),男,硕士,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分析与学术影响力评价。 05 我国医学领域不同学科论文作者合作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研究.doc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377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特别报道 (一)
xuxiaxx 2011-10-21 08:51
——NCD 防控是检验中国医改的重要标准 流行 全球似无乐土 欧洲心脏学会( ESC )主席 Michel Komajda 教授对全球慢病的防控提出了批评意见。他说,他参加过很多心血管学术会议,发现世界各地的 心脏病学 术会议竟有很多医生在抽烟,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劣行。在欧洲,经过多年的 NCD 防控,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这是欧洲预防事业的彻底失败。他又以在欧洲刚刚结束的 ESC 年会上公布的 PURE 研究为例,世界各地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显示,心血管二级预防现状惨不忍睹,中国的情况尤为不乐观,社区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率不足 20% 。 美国心脏学会( AHA )主席 Gordon F. Tomaselli 教授说, NCD 防控的紧迫程度是美国心血管健康 2020 规划的基础,美国心血管发病趋势不乐观。长城会是一个范例,它团结了学会、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抗击 NCD ,表明了学会的决心。 长城会主席胡大一教授说,中国脑卒中死亡率是日本、美国和法国的 4~6 倍,慢阻肺死亡率为日本的 30 倍左右,中国的癌症死亡率略高于其他可比国家,中国的糖尿病死亡率也高于日本和英国。 “ 这根本不是医学的问题,而是缺乏防控体系的必然结果。 ” 重任 慢病防控时不我待 “ 中国医改能否成功,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对 NCD 的防控到底做好了没有。 ”WHO 慢病和健康促进委员会前任主任 Robert Beaglehole 在 NCD 峰会上表示。 NCD 峰会是长城会的重头戏, 众多专家对 NCD 的严峻形势和对策展开讨论。世界心脏联盟( WHF ) 主席 SidneySmith 教授指出,这是里程碑式的第 66 届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 NCD 高层峰会之后,全球多个学会和组织第一次相聚,共同讨论 NCD 。 开幕式前的电影令人震撼,没想到一个防控 NCD 的宣传片让人心潮澎湃。 防控 政府是主导,学会是枢纽 Robert Beaglehole 教授指出,虽然政府处于 NCD 的领导地位,但学会应起到枢纽作用,一定要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予以评价。针对控烟,他认为,提高烟草税是重要环节, “ 因为提高烟草税是个多赢的局面,一定要让烟草商受到应有的损失,谁让他们生产有害的东西呢? ” 美国 心脏病学 院( ACC )前任主席 Ralph Brindis 也强调,学会应从政策到实施、从经济学到可持续发展、从农业到城市规划、从人类学到企业管理方面,发挥领导力、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医疗卫生系统、资源、研究调查、人权和缺陷、监测和跟踪的重要作用。 被人寄予厚望的联合国大会诊治宣言有很多不足。 Gordon F.Tomaselli 指出, 2012 年底的全球目标将是自愿的;宣言没有设置减少可预防死亡数的总体目标和时限;没有限盐目标;在戒酒方面言辞软弱。 应对 教育是必要环节 对于 NCD 的防控, MichelKomajda 教授说: “ 第一步是教育、教育、再教育。 ” 他以 ESC 刚刚公布的一项研究为例,教育孩子采取健康性生活方式,包括戒烟、运动和饮食,与对照组相比可使父母的心血管风险下降 91% 。教育媒体、教育医生、教育患者以及教育广大公众是一项无比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但 Gordon F. Tomaselli 教授指出,在美国,健康危险因素的意识和控制依然很低,尤其在年轻人群 , 公众参与是一个更大的健康行为挑战。 亚太心脏联盟( APHA )主席 Michael Lim 指出,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亚太地区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前 3 位危险因素分别为血压升高、烟草依赖和高血糖,其他还有体力活动缺乏、超重和肥胖以及高胆固醇等。亚太地区心血管病高发,吸烟难辞其咎,而欧美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体力活动缺乏、高血糖、超重以及高胆固醇。这些都凸显了教育的核心作用。 中国人口众多, NCD 流行形势严峻, 防治 NCD 的责任重大,全球瞩目,因为 RobertBeaglehole 说, “ 全球 NCD 的防控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就看中国的行动了。 ” 使命 中国面临历史机遇与挑战 胡大一教授在闭幕式上指出, 9 月份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可谓是政治层面上对 NCD 问题的一次最大规模对话,而本届长城会,则是联合国大会后的第一次最大规模的学术层面上的最顶级对话。 “ 这是一场对于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社会与学术汇通交融,而且必将变革历史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行动。 ” 胡大一教授说, “ 未来 10 年是我国慢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只要根据国情采取国际上证明有效的控制策略。 ”NCD 防控,全社会应达成一个共识,即全民健康已经不再是生物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关系社会各个层面的全民问题,政府应把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 WHO 提出的五项优先干预措施和五项优先行动为我国 NCD 防控指明了方向,其中控烟和减盐是最优先措施。 胡大一教授直言 “ 必须把 NCD 的防治问题提到到政府层面来讨论,少谋眼前利益,多谋长远利益,而医生面对着正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 来源: 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7906/
1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二)
xuxiaxx 2011-10-21 08:49
ACC 联合会场 Jack Lewin :美国医改雄心勃勃 “ 美国医疗改革的关键词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覆盖面和改善医疗质量,最终要实现所有美国人都应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险 ” 。 Jack Lewin 是美国 心脏病学 院( ACC )的 CEO ,他在长城会和 ACC 的联合论坛中说。其实,这几个问题也同样适用中国。 美国医疗的原则有一些原则值得借鉴,比如:不能因存在疾病就拒绝核保;免费或以低廉的费用提供临床预防服务;奖励防治医院感染和再入院;政府根据医疗的价值购买保险等。 Lewin 指出,美国的医疗保健体系的昂贵程度全世界闻名,近几十年来,医疗支出高速增长,吞噬着全社会的财富。首要原因是医疗保险计划开支大幅增加。 2009 年它们的支出占联邦预算的 21% ,高于国防开支( 20% )。其次,许多医疗保健服务和产品的价格日趋昂贵。过去 10 年,美国平均工资涨幅为 33% ,但医疗保险费总水平却上升了 131% 。政府的公共财政状况却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唯一没有实现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至少 4600 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美国为此也饱受诟病。这与私营医疗保险公司过于追求利润,浪费巨大不无关系。 在医疗质量方面,问题包括:医疗服务没有可及性;医疗资源分配不平等;医疗机构和医生注重治疗,忽视治疗效果和预防;各地治疗同一疾病的效果和费用差异太大等。 Jack Lewin 坦承,今天的美国医疗保健体系,无论自身规模、复杂程度、涉及人口还是待解决问题的难度都远超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 “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历史 ” ,他对美国医疗的未来充满信心。 Mary Walsh : H2H 核心是早期随访 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医院 Mary Walsh 教授指出, 心力衰竭是美国最主要的出院诊断, 25%~30% 的患者在出院 30 d 内再次入院。因此,随访是防治心衰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出院后 1 周内接受医生随访的患者比例不足 20% 。研究表明,患者出院后 1 周内接受随访的次数越多, 30 d 再入院率越低。 Walsh 教授强调,在医疗质量改进的过程中,确保患者出院后 1 周内接受随访非常重要。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门至球囊( D2B )运动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在借鉴 D2B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ACC 提出了医院至家庭( H2H )理念,呼吁公众行动起来以制定方案和策略。 H2H 首先要求出院后早期随访,所有诊断为心衰和心肌梗死的患者都必须在出院后 7 d 内接受有计划的随访或转诊康复治疗。 Walsh 教授指出,评价医院的出院处理是否成功,核心指标还是随访!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即可认为出院处理成功:出院前确定心衰和心肌梗死患者,并对其再入院风险进行评价;为 1 周内的随访或心脏康复转诊制定计划,并记载在病历中;给患者提供随访计划;确保随访成功的可行性,尽早进行随访,并进行记录。在临床随访或心脏康复转诊随访时,要尽量让心衰患者在出院 1 周内得到随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诊接受心脏康复治疗;随访医生必须知晓患者的出院小结(包括入院情况和住院药物清单);患者在随访时应携带药物或治疗清单;心脏康复中心应了解患者的转诊原因,患者转诊时需携带转诊证明和临床医生的处方。 Walsh 教授总结到,在 H2H 项目中,患者的随访应首先从出院前确诊心衰患者做起;此外,院外患者和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应搭建起良好的桥梁关系。 H2H 鼓励首先尝试简单的解决办法,并与别人分享经验。 ACCEL 项目在长城会正式启动 本报记者(记者 朱朱) 10 月 14 日,由美国 心脏病学 院( ACC )、长城国际 心脏病学 会议( GW-ICC )暨亚太心脏大会( APHC )发起的 ACC 延展学习( ACCEL )项目正式启动,旨在保持和国际最新学术接轨,实现中国广大心血管医生在专业知识上达到提高专业水准、提升医学英语技能的双重目的。 据悉, ACCEL 音频资料由世界顶尖学者和研究人员阐述最新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发现,通过 ACC 中国区的官方网站定期发布音频全英文资料,每季度发布一次,每期精选 20 篇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及其相关学科最新学术动态、专家观点、临床指南。除有声读物外, ACCEL 项目将在明年启动全国范围内的中青年心血管医师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将在 2012 年长城会期间举办,并邀请 ACC 专家和国内著名专家共同担任评委。 ACCEL 项目还将基于每期学术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分享活动。 AHA 联合会场 AHA 健康 2020 :多领域联合带动心血管健康 美国 心脏病学 会( AHA )主席 Gordon F. Tomaselli 教授介绍说, AHA2020 健康目标期望 “ 到 2020 年,改善 20% 左右美国人心血管健康状况,同时降低 20% 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导致的死亡 ” 。 在美国,心血管病是慢性疾病的主要部分,在介绍不同年龄组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后, Tomaselli 教授指出,目前在美国对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的传播与普及还不够理想,尤其对于年轻人群。他认为,让健康行为深入人心颇具挑战。 心血管健康的衡量标准内容很丰富,理想的心血管健康不仅仅是指无心血管患,还涵盖无心血管疾病生存率、死亡率的降低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Tomaselli 教授认为,目前美国现状与理论也尚存鸿沟,需要补充更多有代表性的数据来监测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另外,不良健康趋势也极为有挑战性,这些无疑也上调了直接或间接的医疗费用。最后, Tomaselli 教授指出,政府和相关学术组织制定的公共政策、食品工业以及饮食业、城市推广计划、个体工作环境、信息技术发展领域以及社会媒体的宣传等要联合在一起,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并使之专业化,带动健康心血管 2020 。 中国慢性疾病防控体系亟需重塑 世界银行高级卫生专家王世勇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了中国慢性疾病控制现状。就目前状况,他着重提出三点: 政府应该且能够有效干预慢病; 慢病的许多社会决定因素已超出卫生领域,当前医疗卫生体系不适宜应对慢病管理,需重塑;有效的慢病项目能在 1 年或数年内产生效果,且效果持久。 经济增长是手段,健康和人类发展是根本。对于个体而言,健康状况的好转, 可使工作时间增加 16% ,收入增加 20% 。在 2010~2040 年,若心血管病每年降低 1% ,则宏观经济效益将相当于 201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68% (或 10.7 万亿美元),福利经济价值相当于每年获得 201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15% ( 2.34 万亿美元)。 就慢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处于公平性的考虑,政府需采取措施;通过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健康老龄化能够实施。另外,卫生体系的重塑,重点在于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同时实践新的服务模式(如疾病控制项目之间的有机整合,生命全过程策略,远程医疗,疾病管理项目)、筹资机制(如增加烟草、含糖饮料等税赋,以及开发其他相关部门资源)。另外,还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务工作者应精通心肺复苏技能,树立健康榜样 第 22 届长城会上, AHA 心肺复苏( CPR )培训课程场面火爆。每 3 个医生用 1 个成人心肺复苏模型,老师授课完毕后放一段成人 CPR 专题录像,学员跟着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自 AHA 的老师不时进行讲解,纠正操作错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AHA 讲师 Jo Haag 女士说,美国的警察、消防员或空乘人员必须接受 CPR 培训,考取 CPR 资质证,而且每两年还需重新培训一次,估计全美 600 余万人接受过 CPR 培训。现在,美国学生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受 CPR 培训。她认为,从培训现场看,很多中国医生的胸外按压力度不够,频率不足 100 次 / 分,主要原因是姿势不正规。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一定要加强实践,因为有些事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 ” 长城会最后一天,正值北京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北美华裔心脏医生学会副主席、明尼苏达华裔医生学会主席李剑明教授表示,关于心电图筛查运动员的心脏疾病问题,目前尚有一定的争议,但欧洲总体上是比较积极的。尽管欧洲心电图已被列为强制性检查,但美国并没有要求检查心电图。他认为,筛查虽很重要,但其实对发生意外的运动员或群众进行急救更为重要。 “ 中国迫切需要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在社区医生层面,因为远水解决不了近渴,仅有对大医院医生的培训是不够的。 ” 他说。 年过半百的挪威安迅时特有限公司 CEO Ian Gilham 先生已三次参加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他的话其实更有说服力, “ 正因为我们从事医药行业,我们对各种疾病更加了解,我们知道,如果不锻炼只是工作和吃饭,身体肯定不会很健康。我们应以身作则,要树立榜样,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吃健康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如果你不能做到,怎样来说明你是从事的健康相关的行业呢? ” (整理 朱朱 卢芳) 来源: 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7907/
1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三)
xuxiaxx 2011-10-21 08:48
APHA 联合会场 CMA 有望成为冠心病诊断 “ 金标准 ” 目前,冠脉造影仍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虽然技术早已成熟,但其本身有一定并发症,广泛应用势必影响患者健康。寻求风险小、能对冠脉狭窄提供精确评价,且对血管重建治疗提供有效指导的新技术势在必行。 新加坡心脏、卒中与癌症中心 Micheal C. L. Lim 教授介绍了非侵入性检查手段的研究和应用。 Lim 教授表示,冠脉造影为血管内成像,诊断冠心病有局限性,尤其对于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他所做的研究发现,约 2/3 的冠脉造影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对于造影未见明显狭窄者,经血管内超声可显示弥漫、广泛的冠脉粥样硬化。目测造影常会低估轻度和弥漫冠脉狭窄,高估狭窄程度> 50% 的斑块。 Lim 教授指出,冠脉 CT 是整支冠状动脉管壁和管腔及周围心脏结构的影像,可显示冠脉造影不能成像的斑块影像,即侵袭性造影 “ 正常 ” 的图像,冠脉 CT 可能异常。 Lim 教授还介绍了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CMA ),该技术成像无辐射,无需对比剂,可识别心肌中的瘢痕组织,能进行异常心肌以及心室发育异常识别等形态和功能检查以及生存能力的评估,敏感度达 100% , 特异性在 90% 以上。 Lim 教授最后强调,心脏磁共振技术能广泛应用于心脏评估,有望成为今后诊断冠心病的新的 “ 金标准 ” 。 ( 整理 许菁 ) HFNEF 需综合评估以明确诊断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 HFNEF ) 较为常见, 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有取代收缩性心衰的趋势。中国香港 Gabriel W. YiP 教授表示, HFNEF 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生化检查、超声等指标,必要时要参考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估,主要包括舒张功能异常(表现为陡峭的舒张期肺静脉关系、负荷依赖的心肌舒张受损以及舒张不同步)、收缩期左室或动脉僵硬度增大、肺血管高压、收缩功能受损(表现为压力校正的收缩功能评价、心脏长轴收缩功能受损、收缩不同步)、左房功能受损以及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储备受损。在疾病早期,心脏收缩、舒张及外周血管的血液动力学、细胞病理生理学指标的改变仅存在于运动时。 对于 HFNEF 虽有了解但目前并无明确获益的治疗手段。 YiP 教授指出,在明确 HFNEF 诊断后,要寻找有无高血压、缺血、心脏节律异常或传导异常,有无阻塞性瓣膜疾病、肥厚性心肌病、浸润性心肌病、心包缩窄等,给予针对性治疗,利尿剂是目前能有效缓解症状的主要药物。另外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治疗 HFNEF 的新手段,如 cGMP 依赖的蛋白激酶增强、抗纤维化制剂(如螺内酯、他汀、 Rho 激酶抑制剂、 TGF-Β 抑制剂)、细胞外基质的修饰制剂以及能量底物的利用。 ( 整理 许菁 ) HRS 联合会场 Packer :破解房颤治疗六大谜题 “ 评价任何治疗的好坏,就要评价其获益和风险 ” ,在心律学论坛上, Douglas L.Packer 教授就房颤的药物和消融治疗方面的几个疑问进行了精彩演讲。 谜题 1 :新型房颤治疗药物可挽救房颤患者? CTAF 研究表明, 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胺碘酮 1 年疗效明显优于普罗帕酮或索他洛尔( 69% vs.39% )。一项包括 57 项心律失常药物试验的分析表明,氟卡尼、奎尼丁和索他洛尔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以奎尼丁最高;丙吡胺、普罗帕酮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在新型房颤药物中, PALLAS 研究颠覆了 ATHENA 研究,结果显示决奈达隆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决奈达隆治疗永久性房颤的美 梦就此搁浅。 谜题 2 :房颤消融术的成功率可达 90%~95% ,事实真的如此? 第二次国际消融注册研究显示,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房颤消融术的成功率逐渐降低,分别为 83.2% 、 75.0% 和 72.3% 。研究显示,在预防房颤复发上,房颤消融术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此外,与药物治疗相比,消融术在降低治疗失败率、症状性房性心律失常及任意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上均占明显优势。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建议中,欧洲、中国、美国都将消融治疗列为一线治疗方案。 谜题 3 :房颤消融术成功后,房颤就完全消失了? 房颤消融术后,早期房颤复发拥有 “1/3 法则 ” :房颤消融术的成功率约为 75% ;在其余 1/4 仍为房颤的患者中, 1/3 维持原状或恶化, 1/3 需加用药物治疗, 1/3 得到缓解;长期房颤消除率为 82% 。房颤消融术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率波动不大,而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中房颤复发率呈增加趋势。复发潜伏期是与房颤类型有关的现象。单因素分析表明,晚期复发( 12 m )的预测因素包括永久性或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左房扩大和 WACA 。 谜题 4 :房颤消融术对有合并症患者无效? 2004 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在合并慢性心衰的房颤患者中,房颤消融术后 12 m 时, LVEF 显著改善。 Nademance 等报告,房颤消融术后,与 LVEF40% 且心律正常的受试者相比, LVEF ≤ 40% 且心律正常者、 LVEF40% 的房颤者及 LVEF ≤ 40% 的房颤者的 6 个月生存率依次降低。此外,对于合并舒张功能障碍的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率较舒张功能正常者明显升高。 谜题 5 : 在房颤消融术中, 控制心室率已足够? AFFIRM 研究表明,维持窦律和应用华法林可提高生存率。 DIAMOND 研究提示, 无论多非利特组或安慰剂组,维持窦性心律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非窦性心律患者。与未接受消融术房颤者相比,接受消融术者死亡率和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 谜题 6 :消融术意味着不再需要服用华法林? Oral 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行左房消融术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并未显著增加。 Packer 认为,当房颤症状加重或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时,房颤消融术后仍需抗凝治疗。无房颤复发、左房内径恢复正常、左房功能恢复正常、年龄 65 岁、无房颤病史者应停用抗凝治疗。 (整理 朱柳媛) ISCP 联合会场 C 反应蛋白:评估心血管危险有所为 近年研究发现,炎症标志物对指导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预测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 ISCP 主席 Juan-Carlos Kaski 教授就炎症标志物 C 反应蛋白( CRP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CRP 为全身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可活化内皮、使血小板聚集于斑块表面。 Kaski 教授介绍说, CRP 是心血管病的风险标志物,与疾病相关但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它可能是一个疾病过程本身的量度,同时它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致病因素。 CRP 与年龄、吸烟、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 2 型糖尿病等相关联。在高危患者中 CRP 水平往往较高。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相关数据表明, CRP3 mg/L 的 1.5 万多例受试者( 4% 男性和 10% 女性)伴有心血管风险。有研究表明,高 CRP 水平者亚临床粥样硬化患病率略高,但 CRP 预测动脉粥样硬化能力较弱。 Kaski 教授认为, CRP 的常规检测有助于评估心血管风险,但对于患有心绞痛的患者和正常人群的风险评估价值较小。另外,目前的研究证据也不支持在临床中常规检测 CRP 以指导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整理 张蓉) 无创心电学检查新技术 起搏器惠及冠心病防治指日可待 ICD 的 ST 段监测新功能实现心肌缺血监测与预警 随着人们对起搏器功能的深入研究与潜心挖掘,近年来心脏植入装置(如起搏器等)已摆脱单纯治疗缓慢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局限,相继成为晕厥、心肌病和心力衰竭诊疗的新武器。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介绍,在不久的将来其还将进入全新领域 —— 冠心病,尤其实现对心肌缺血的早期检测与准确预警。 从心电学角度分析,缺血性心肌快速再极化可形成一个带正电的区域, 导致 STEMI 在体表心电图表现为 ST 段抬高, 而 NSTEMI 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表现为 ST 段压低。研究证实,上述心肌缺血改变可通过捕获 ST 段的电位变化得以实现。但临床上 50%~75% 心肌缺血患者由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延误治疗,因此早期和及时检测对于预防继发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目前最常用的 ST 段监测技术为 Holter ,但因受体位、呼吸、电磁干扰以及采样率低等缺陷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有限,从而心脏缺血检测系统( Guardian 缺血监测系统)应运而生。郭教授指出, FDA 获准 Guardian 缺血监测系统用于临床缺血监测后不久,就被增补入 ICD 功能家族。 ICD 的 ST 监测段功能具有如下特点: 腔内电图受干扰小; ST 段偏移自动分类;监测心肌缺血算式严格,结果可靠;连续性 ST 段监测,对 ICD 寿命影响极小,不足 1% ;图形稳定,不受体位影响,无肌电干扰、基线移位,不需电极贴片等;比体表心电图更敏感、更精准;可行远程监测,实现更严密、及时诊治。其对 ST 段改变的监测结果被分为三型: Ⅰ 型为心肌需求增高兴心肌缺血,即因 ST 段事件报警,报警前后伴心率增快,相当于运动试验异常时的心电图改变; Ⅱ 型为假阳性报警,如检测系统将室早 QRS 波误诊为 ST 段事件; Ⅲ 型为真性冠脉供血不足性心肌缺血,即心率正常时检测到 ST 段事件,其与冠脉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情况一致。 目前具有 ST 段监测功能的 ICD 已获 FDA 批准用于临床,德国 Kerckhoff 心脏中心牵头入组超过千人的注册研究结果不久将公布。郭教授相信, ICD 的 ST 段监测新功能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使 ICD 的监测、预警功能更为强大与全面,未来如能将该功能拓展入普通起搏器和 CRT 功能谱,必可使更多的心血管患者获益。 (整理 王欣) 来源: 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7908/
1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四)
xuxiaxx 2011-10-21 08:46
—— 多学科联盟 共筑 “ 心 ” 长城 编者按:近年来心血管病防治已经走出学科壁垒,与神经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精神科、呼吸科等相关学科实现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共谋发展。本届长城会跨学科对话会场成为心血管医生全面了解相关学科进展的重要平台。 脑血管病防治理念需改变 脑血管病防治需要改变医疗的组织架构和防治理念,也需要改变技术和知识的体系。 脑血管病在全国死亡率越来越高,现在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达 260 万。结合十二五课题支撑计划,北京宣武医院凌锋教授指出,中国在防治方面有误区,表现在:( 1 )组织形式单一,即专门的诊治技术;( 2 )学科团队单一,脑卒中患者不应只在神经内科就诊,很大部分应由神经内科、心血管科以及内分泌科等多科综合诊治;( 3 )防治途径单一,即有病看病,而不是无病防病。无论从医改方面还是从医学队伍方面,理想的诊治模式都应该有政府层面、医院层面与公众层面的结合; 理想的学科团队也应该是神经内外科、影像科、心脏科和内分泌科的联合医治; 理想的防治路径应当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少数患者来进行治疗,大量的医疗资源和人群应当在一级和二级预防范畴之内。 十二五的支撑计划已提出很多关键技术的研究,循证医学要大量随机对照实验( RCT ) 研究, 相信在计划中将得出有证据的结果。 精神心理可改善心血管病预后 双心医学是在医疗实践中尊重个体感受、寻找实践临床方案的可行性医学。 精神心理问题被忽视是心血管医生及综合医院非专科医生的短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刘梅颜教授就心血管病背后的精神心理问题应如何关注进行了总结。 心血管医生在面对难治性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难以解释临床症状的患者时仍无所适从。刘教授建议,这时应考虑这些患者是否伴有精神心理问题。 每个人在面临内在应激(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等)或外在刺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的状态下,都会经过体内一些生化介质的调整。刺激作用于人后,下丘脑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导致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这是人体主动的良性应激过程,但持续应激会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平滑肌滞后,而心脏持续克服这一过程易早衰,这是心血管病常规的发病机制;相反,心血管病同样会加重患者精神心理问题,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因此在双心医学的指导下,心血管医生应更加明确:在临床中需注意将伴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区分出来,并让精神科医生帮助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早期评估、合理用药、心肾联手更合理 心肾双科联手治疗很重要,且需合理应用药物及机械辅助治疗。 北京安贞医院谌贻璞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急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ADHF-AKI )的肾内科治疗。 他介绍说, ADHF-AKI 属心肾综合征( CRS ) 范畴,有报道称临床发生率高达 27%~45% 。 急性心力衰竭时心搏出量不足、心源性休克、中心静脉压和腹压的异常增高,神经体液介质的失衡都在肾损害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不合理用药更使病情雪上加霜。 ADHF-AKI 不仅显著延长住院时间,还增加全因死亡率。 谌贻璞教授指出,心肾双科联手治疗很重要,在治疗过程中要合理应用药物及机械辅助治疗。应用 ADHF-AKI 危险预警系统进行评分,对具有高容量负荷的高危 ADHF 患者进行早期(住院 24 h 内)超滤治疗可能更为合理。 PAH 靶向药物可改善运动耐量且安全性好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中心主任何建国教授介绍了我国伊洛前列素、西地那非和波生坦这三种肺动脉高压( PAH ) 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这三项前瞻性、开放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通过对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距离、 Borg 评分、 WHO 功能分级、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事件等指标进行评价,分别得出结论:( 1 )低剂量吸入伊洛前列素可显著改善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PH )患者的运动耐量、 WHO 功能分级和血流动力学, WHO 功能分级 Ⅱ 级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比 Ⅲ 和 Ⅳ 级患者更明显,且安全有效,早期治疗效果更佳;( 2 )西地那非的研究表明,中国 PAH 患者口服后可以提高运动耐量、降低肺动脉压、提高生活质量, 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 3 )对波生坦的 Ⅳ 期临床研究表明其可显著改善中国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卢芳 徐竞鸥 张蓉 李光亚) 来源: 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7909/?elsca1=Trackingelsca2=HomeTopNewselsca3=Details
1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基因技术有望用于膳食指导
xuxiaxx 2011-10-21 08:39
基因技术不久将可用于膳食指导。记者今天从301医院与国际营养遗传学与营养基因组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可以通过血液、尿液甚至唾液的检查,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方案。   “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一样。就像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301医院生化科主任田亚平介绍,现在医疗机构已经可以通过血液或者尿液检验,查出个体是否缺钙、缺铜、缺锌等。检测之后,医生再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给出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方案。两三年后,根据基因给出的个性化膳食策略有望全面推广,帮助健康人群防病保健,帮助患者治病。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5944671.html
1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泛函分析学习直录
tianying1129 2011-10-21 08:38
1.要知道什么是实在的,什么是泛泛的(抽象的)。以及怎么根据实际去理解抽象,又怎么由抽象回到实际。比如完备性可由连续函数空间C 考虑,C 在普通距离条件下,任何基本列都会收敛到自己空间中的一个元素,但在积分距离的意义下,有的基本列就不会收敛到自己的空间中。理解压缩映像原理也可以由C 来考虑。
0 个评论
[转载]研究发现冰箱每平方厘米含8000个细菌
xuxiaxx 2011-10-21 08:38
冰箱里最危险的地方:每平方厘米8000个细菌 这些细菌中包括潜在的杀手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李氏杆菌 研究人员发现,冰箱色拉屉里的细菌量是被认为的安全范围的750倍。这些细菌中包括潜在的杀手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李氏杆菌。   对在30个温度处于冰点以下的家用冰箱的色拉屉里收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它们所含的细菌高的惊人,每平方厘米平均含有7850个细菌。从中收集的一些样本,每平方厘米含有多达12.9万个细菌。标准电子商务建议(standardECrecommendation),“清洁”食品准备和储存表面的细菌量是每平方厘米0到10个。   英国斯塔福德郡坎诺克的保罗-麦克多内尔委托进行了该研究,他说:“用冰箱的目的是保持食品安全,把细菌出现和滋生的机会降至最低,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就像这项研究显示的那样,冰箱里的一些地方显然存在安全隐患。冰箱的性能在热天尤为重要,周围的高温环境意味着细菌滋生的可能性很大。只有经常清理,冰箱的低温环境才能抑制细菌生长。如果细菌在冰箱里站稳了脚跟,而你又不经常清理,它们的群体就会不断发展壮大。”   欧洲妙抗宝(MicrobanEurope)公司表示,虽然目前它还不是正式研究的组成部分,但是有趣的反馈表明,人们对冰箱清洁的态度正在变化。麦克多内尔说:“一些用户经常会把所有食品拿出来,然后擦拭冰箱内部,逐个清理色拉屉。然而一些人却从不清理,这也许就为安全埋下了隐患。”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5958475.html
1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叫“老师傅”最好
热度 6 xupeiyang 2011-10-21 08:37
院士、教授、副教授、研究员、高工,高高工,博士、博导。。。。。。 还是统一叫“ 老师傅 ”最好 上海人就是这么叫的,不管是大人、小孩,也不管带什么“长”的,全叫 老师傅 。 到此,这个科学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045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有望10年内发明不老药:寿命延长至150岁
xuxiaxx 2011-10-21 08:36
在这个10年结束前,科学家有望研制出可以延缓衰老的“不老药”,让人们健康活到150岁,甚至更长。目前,这种能够帮助身体自我修复的神奇药物正处在研制的初级阶段,如果研制成功,我们便可以在这种药物的帮助下活到下一个世纪。此外,科学家也在研究干细胞疗法,同样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系主任彼得-史密斯教授表示,澳大利亚当前出生的婴儿有望健康活到100岁。他指出我们可以过上健康和活跃的老年生活。在有关实现健康快乐老年生活的可能性的年度医学系主任演讲上,史密斯表示人类的平均寿命能够实现一次飞跃。   他说:“我认为将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几十年是一种非常现实的希望。我们的目的不仅要延长寿命,同时还要活得更健康。我们不仅希望更长寿,更希望在获得长寿的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这种药物能够帮助促进身体的再生过程,让人变得更健康、更长寿。”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大卫-辛克莱指出:“我们看到这项技术正在起步,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让我们活到150岁。”目前,辛克莱教授正在研究在红葡萄酒中发现的一种抗衰老化合物——白藜芦醇。此外,一种新发现的效用是白藜芦醇1000倍的化合物也在测试之中,有迹象表明,这种物质能够发挥抗衰老功效。   辛克莱说:“我们的身体拥有出色的自我修复能力,白藜芦醇似乎能够在修复机制中发挥作用。”白藜芦醇等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能够激活老鼠体内可以触发DNA修复过程的酶。他说:“这些酶同样存在于人体中,因此在我们有生之年研制出延缓衰老过程药物的可能性很高。”   牛津大学神经学家女伯爵苏珊-格林菲尔德在发表演讲时指出,65岁的老人能够开始第二次职场生涯。他们将主要从事脑力工作,而不是体力工作。格林菲尔德领导的牛津跨学科小组正在研究神经退化性疾病,她指出我们将最终战胜痴呆症。她说:“我们正进入一个平均寿命达到一个空前程度的时代,相关科学研究成果能够让我们过上幸福而健康的生活,否则的话,社会和经济将遭受灾难性影响。” 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5958773.html
1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引发非传染疾病? 胡大一:一听可乐等于二两馒头
xuxiaxx 2011-10-21 08:34
第9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今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在报告中指出,像可乐这样的高糖饮料,极易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胡大一介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含口腔疾病、精神心理等疾病,主要是由于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造成的。   首先是环境因素,“30年前我接待很多医学代表团,每天早上打开饭店窗帘都会看到壮观的自 行 车流,他们都说‘中国人太健康了,一定很少心肌梗死’,我说没错,那时一年最多有50个心肌梗死,大部分是65岁以上的人,很少看见25岁、35岁的,而现在再打开长安街的窗帘,自 行 车不见了,全是堵塞的汽车,街上全是汽车尾气、空气污染”,胡大一说。   其次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四大因素:   一是吸烟,包括二手烟的危害。中国有3亿人吸烟,5.4亿人被动吸二手烟,吸烟是导致年轻人得心肌梗死的最大因素。   二是不运动。进门找电梯,出门就打车。   三是饮 食 不健康。其中包括吃盐过多,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这些不健康的因素较多,以及饮含糖饮料过多。这次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特别强调可乐文化,这对现在的中青年到青少年是一大公害,一听可乐等于二两馒头,高热量的摄入,会导致肥胖、 糖尿病 。   四是有害饮酒。大量饮酒不光伤肝脏,最重要的是饮酒容易让血压增高,导致脑出血,长期大量喝酒会导致心脏收缩,心率衰竭,心房颤动等。 来源:人民网
1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将改革“以药养医”局面 医院卖药有望降价
xuxiaxx 2011-10-21 08:31
与会者正在听取香港关于住房保障方面的情况。昨日下午,北京香港住房保障交流座谈会举行。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昨天,第15届京港洽谈会在北京开幕,北京将在住房保障、城市安全、交通服务、智慧城市、医疗卫生等领域向香港“取经”,并力促重大项目签约。目前,已有283个对港招商项目在京港两地发布。今日,将举办京港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开幕式上表示,将促进京港两地在文化大发展方面的深化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医疗】   医院药房拟试点托管   北京市卫生局副巡视员郭晋和介绍,北京将于近期启动解决“以药养医”现状的大医院改革,拟推出一系列具体政策,包括在各医院减少药品数量,适度提高市民医药费中诊疗价格所占比重,并试点进行医院药房“托管”的举措,以此切断“以药养医”。   “如果医生价值不能通过服务实现,就只能通过‘卖药’实现。”郭晋和表示,提高医院诊疗费用后,会使药品费用自然下降。   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举例,市民原先治疗感冒,可能一半是诊疗费一半是药费,但改革后,可能80%都是诊疗费,剩下20%是药费。“是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结构调整,不会增加市民的负担。”   另外,北京不会强制“剥离”医院药房,但今后会尝试进行“药房托管”的试点,即把医院药房的经营权交由托管方。   昨日,北京市医管局还和香港医管局签署了为期3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人员、技术、信息三方面的交流。据了解,北京市医管局拟于11月底结束“招兵买马”,2名副局长和5名处级干部将确定人选。    【交通】   地铁将配客流预警系统   昨天,北京地铁公布六条骨干线路拥挤“指数”。早高峰最“舒适”的是2号线,最拥挤的是5号线下行,最大满载率达135%。今年上半年,北京日均490万人次乘坐地铁,相当于每天运输近四分之一的北京常住人口。   据地铁公司表示,为缓解客流压力,北京地铁重点车站、换乘站将配备客流预警系统,通过技术手段监控客流的实时变化提前预警。    新地铁车型加宽加大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昨天介绍,北京“新版”地铁规划方案,将在2015年规划基础上增设5条线路,分别是8号线三期、16号线、海淀山后线、燕房线、新机场线,共计119公里,累计里程703公里。目前,这一规划正等国家发改委批复。   他表示,在新增5条线路中,所有新建独立线路都将采用A型车,宽度将由现在B型车的2.8米增至3米,编组由现6辆增至8辆。这样,每辆车运力有望增加1000多人次。不过,延长线还将沿用原来的B型车。    【取经】   运营部门参与新线设计   北京地铁的大客流冲击,形成安全运营风险。此外,近期北京地铁4号线“滑梯”、上海10号线追尾,使地铁运行安全成为热点。   昨天,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车务营运总管刘天成介绍,香港地铁的安全运营经验,体现在设计建造阶段便有运营维修部门参与。运营部门也能够了解新系统特性,可以提前做好工序、预案准备。   京港地铁公司总经理王绍基建议,北京地铁新线应尽早确定运营商,并由其提早参与设计和建设,并进行人员培养和开通准备。    公租房将增加商业配套   “香港的住房保障有着50年历史,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昨天,北京-香港住房保障交流座谈会上,北京市住保办常务副主任邹劲松说。   香港房屋署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香港公屋的收入主要来源除了租金外,还有商业楼宇设施的租金、投资、居屋的转让等几方面。同时,对于申请公屋的家庭,香港房屋署会对收入和资产进行审核,如果虚报材料,最高会罚款5万元,监禁6个月。   邹劲松表示,在刚发布的公租房细则中,借鉴了香港经验。北京将完善公租房项目托幼、小学、社区医疗等设施建设,并适当增加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统一管理经营,以实现资金平衡。 来源: http://news.qq.com/a/20111021/000121.htm
1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税收增长超GDP增长近两倍 学者呼吁减税
xuxiaxx 2011-10-21 08:29
财政部昨天公布2011年全国前三季度税收收入情况分析,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1292.18亿元,同比增长27.4%。根据此前公布的财政情况统计,1至9月全国财政收入81663.34亿元,同比增长29.5%。专家认为,中国税收增长过快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应该适度减税。 高增长高物价带动高税收 财政部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税收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物价水平提高等因素。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带动国内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各主体税收增长。 提高个税起征点效应还未显现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11年9月1日起,个税费用减除标准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9月份,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为450.96亿元,同比增长96亿元,增长27.2%。 财政部表示,9月份个税增长较前几个月略有回落,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影响还未全部显现,主要是因为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应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9月入库的工资薪金所得税大部分为8月份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款,从10月份开始,个人所得税的增幅会明显回落。 多位学者呼吁减税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4%,而税收名义增长达到27.4%,这引起诸多学者对经济税赋水平过高的担忧。一向支持减税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昨天在其个人微博中再次表示,“扣除通胀因素,税收增长仍为GDP增长的近三倍,第N+1次呼吁减税。” 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日前也曾撰文建议,中国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应当从45%降至25%,增值税税率应当从17%降低至12%。 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王素荣则表示,中国应该适度降低流转环节税,即营业税和增值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存在重复征税的因素,从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企业的利润;增值税虽然是价外税,但最终会将税赋转嫁给消费者,所以适当减少流转环节的税收有利于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增长,也有利于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顺利开展。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报告称2011年中国成人人均财富达2.1万美元
xuxiaxx 2011-10-21 08:27
瑞信研究院昨日发布第二份年度《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财富总值在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间增长了4万亿美元,是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财富增长来源。中国百万富翁(以美元计)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未来5年还会翻倍。    一年半增长4万亿美元   瑞信此次的报告显示,中国财富总值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增长了4万亿美元,是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财富增长来源。   中国财富总值现为20万亿美元,紧随日本之后排名全球第三高,并高于法国。预测中国财富总值到2016年将达39万亿美元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富有国家。   瑞信这份报告认为,中国成人的人均财富在2011年达到2.1万美元,相当于2000年6000美元的三倍以上,在过去一年半也上升了21.6%,同期全球财富增长了14%。   前述数据均是根据已有数据推算得到,并非准确的统计或者抽样调查数据。瑞信解释称,其计算方法主要是在各国已经公布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建立该国财富的人均水平,建立其财富分配模型以及根据福布斯年度富人名单等信息调整最富有的人范围。    5000万美元富翁人数居第二   瑞信的研究亦指出,中国百万富翁的人数今年首次超过100万,为101.7万人。不过瑞信认为中国中间阶层庞大,意味着贫富不均现象仍温和。瑞信研究认为37%的中国成年人拥有财富在1万美元-10万美元之间,处于财富金字塔的中层。   从另一个数据看,中国坐拥5000万美元以上财富的“超高净值人士”反映出现状。瑞信估计,在中国“超高净值人士”有5400名,超过德国(4135人)、瑞士(3820人)、日本(3400人),仅次于美国。   从比例看,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占全球的3.4%,但超高净值人士占比则达到6.4%。瑞信预测,未来5年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将增长一倍多,达到238.1万人,增幅为134%。 来源: http://news.qq.com/a/20111020/000858.htm
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老卡
刘正管 2011-10-21 08:27
英雄生战场, 战场塑英雄, 英雄亦会失败, 失败更显英雄。 苏尔特,英雄城, 抗美欧,月有零。 民族战士空悲壮, 弗如共产济世穷, 各国人民团结日, 扫除霸权得太平。
18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15年选拔91560人公派留学 回国率98.23%
xuxiaxx 2011-10-21 08:25
国家公派留学的归来价值 我国公派留学的选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选派和管理办法,建立了涵盖各专业领域达3200人的评审专家库以保证选派质量;大批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如期回国支援我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国家公派留学是培养国家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及国家急需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012年国家公派留学选派工作会议上,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有关负责人谈到,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选派规模从1996年的2044人增至2010年的13036人。15年间共选拔91560人;目前仍在外学习的留学人员23700多人;按期回国率平均为98.23%。 这些已回国的公派留学人员中,以访问学者身份出去的人员回国后在自己的岗位上以新的姿态绽放着他们的美丽。 学科人脉延续 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回国后依然与国外的导师、科研团队等保持着友好的联系,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建立了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渠道。 “他们所带回来的学科人脉为将来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外事处处长范捷平认为,大批选派人员在留学期间所建立的学科人脉对我国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有着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一些派出人员在出国交流期间,也促进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了解,从而推动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付忠广,2008年获得基金委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由华北电力大学派出,赴美国普渡大学卡柳美特分校做访问学者。在公派期间,他走访了很多美国知名的大学和中学,结识了一些学者,了解到国外大学的学术发展现状与动态。在他的积极促成下,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教授访问了该校,并签署了两校合作协议。如今,华北电力大学每年都接待普渡大学卡柳美特分校的学者访问,并每年派出学生或教师赴该校学习,两校建立起制度化的交流沟通渠道。 付忠广说:“通过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了解到国外的科技发展动态,了解到国外的学者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了解到我们研究梯队的真实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归国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研究梯队中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学科人脉的延续促进了我国高层次人才与国外同等水平或更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的对接,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起到了拉动作用。 学科方法创新 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回国后,把在国外接触到的新理念、新文化等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个人事业的创新发展赢得了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钟新教授2007年9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公派到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交流。她说,通过这段经历收获良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中西方的融合,取长补短;在科研方面,开阔眼界、了解前沿、结识大师同行。”在一年的公派期间,她重点关注了公共外交和媒介素养两个方面。回国后,她继续与美国学者保持联系,了解前沿动态,包括参加公共外交学术会议、开设公共外交选修课等。 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回国后,个人视野开阔,在教学和科研方法上更容易融入新的视角。通过与国外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交流,访问学者更多也更快地了解到一些学科的前沿动向。回国后,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做法,他们可以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基金委选拔的“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58%,具有硕士学位的占22.61%,具有正高职称的占16.52%,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占45.9%”,派出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2011年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申请的人员总计300人,其中在职人员83人,学生217人;最终187人录取,其中在职人员41人,学生146人,创历史新高。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公派留学工作更加注重质量,被选派者更加期望通过这个平台提升自己,将来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而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对公派访问学者的派出形式也作出了调整。2012年国家计划对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等项目重点推行以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为依托的新的选拔办法,重点支持以团队形式派出,更加强调派出的整体质量。(王霞王珑锟) 公派留学的归景(创·事·记) 我国在1979-1981年派出的留学人员回国率最高,派出人数与回国的人数大致相符。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段时间以派出访问学者为主,人员基本上来源于“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大多经过严格挑选,为了祖国的强盛而学,而归。 1996年,教育部对国家公派留学制度进行改革。自此,国家公派留学的外延不断扩大,从以前的全额资助到后来的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从国家公派专项出国留学项目到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还将部分自费留学生囊括其中。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内,公派留学依然会呈现规模扩大的发展趋势,公派留学的回国率依然会保持在高位。 这包涵了如下几个显而易见的因素: 首先,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广大的留学人员看到了归国正当时。 其次,国家先后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具有强大的诱惑力。教育部设立的面向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春晖计划”、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鼓励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最重要的是,随着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所以,海外人才不论是回国创新还是创业,都有着巨大的施展空间。 来源: http://news.qq.com/a/20111020/000973.htm
1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猪多烦恼
vatang 2011-10-21 08:24
据说火星人是把猪作为祖先的。这让我很是忧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不知道火星人养不养猪,如果养的话,那一定会猪多烦恼。祖先是吃不得杀不得的,得供着。你说猪又能生,一窝就十个八个的,比愚公还厉害,子子孙孙无穷尽,对火星人来说却都是祖宗,你说供一个祖宗就挺费事,供这么多并且是越来越多的祖宗,这日子该怎么过啊。 火星人的生活状态好像不佳,用地球人的说法是因为他们比较落后,外人的说法并不足称道,所以呢,有个火星经济学家就说了,火星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我们人口太多了。火星人信以为真,觉得我们毕竟靠天吃饭,馅饼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年也就掉那么几个,这人一多,还真不好分,六个人分五个饼,怎么办呢,最好就是边缘化一个人,让他成为弱势者。但是还有那么多猪要供养,就只好产生弱势群体,以免绝了猪粮。其实他们不知道,那个经济学家是吃猪食的,自己不愿意劳动,就乘没人注意从猪食槽子里偷点,正所谓吃了人家的口短,要说火星人是被猪给吃穷的,下次从猪食槽子拿饼的时候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其实猪也挺不容易的,做祖宗吗,不可避免的要开开会,讲讲话。但是猪太能生了,因为养尊处优,生活里也就剩下那么点 P 事,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娱乐也就是繁衍生息,但是这种能力过强,必然带来猪口泛滥,猪越来越多,也不敢随便公开自己实际猪口数字。这么些头猪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就一会排一个 S 形,一会排一个 B 形。排久了也觉甚是无聊,于是借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以税供之名敛财,最近更是和房地产开发商沆瀣一气,真真是各个膘肥体壮,气大财粗,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假公济私,狠狠发扬了一把天下为公的思想。某好事者统计发现,这些猪的吃喝消费是 9000 亿。那个经济学家解释说:这叫拉动内需。 由于猪事繁荣,引导了社会潮流。漂亮女人说:“好男人常有,豪猪不常有。”混社会的说:“为人不识猪坚强,最后就得做文强。”经济学家说:“猪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猪的积极性。”歌星最后深情的唱到:“猪 ! 你的肚子是那么鼓,一看就知道受不了生活的苦;猪 ! 你的皮肤是那么白,上辈子一定投在了富贵人家,哦 ~~~ 传说你的祖先有八钉耙 ,算命先生说他命中犯桃花,见到漂亮姑娘就嘻嘻哈哈,不会脸红不会害怕……” 猪轻蔑的摇了摇头,酷酷的说:不要迷恋哥,哥有的是猪窝,它们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考473岗位尚无人报考 多属冷门艰苦职位
xuxiaxx 2011-10-21 08:18
“国考”报名时间过半,国家公务员局昨天发布特别提醒,截至昨天14时30分,尚有473个岗位报名通过审查人数为零,向广大考生“推荐”上述职位。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昨天发布消息,目前报名总体情况良好,但仍有一批职位无人通过资格审查。汇总统计发现,至今仍挂“零蛋”的职位绝大多数是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共计324个职位,比如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安局、辽宁海事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中国民用航空局新疆管理局、新疆国税局、内蒙古煤矿安监局、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等单位。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还有131个无人报考职位,主要是气象、地质、水利、海洋、统计等冷门艰苦职位。中央党群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无人报考的职位较少,分别为7个和11个。 截至昨天19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仍然为竞争最激烈的职位,考录比逼近2000比1。紧随其后的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的综合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考录比为1730比1。 来源: http://news.qq.com/china_index.shtml
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馆里的读书人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0-21 08:03
001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 002如何快速成为PubMed高手 003循证医学资源及其利用 004SCI检索与科研绩效评价 005科研过程中信息的综合利用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1786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们所里的年轻人,像花儿一样
xupeiyang 2011-10-21 07:59
2011 年 10 月 15 日 ,秋高气爽、和风习习,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秋季学生田径运动会 在先农坛体育场如期举行 。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 25 个单位共 500 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运动会,院校党委副书记林长胜以及部分所院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参加了本次运动会。所馆赵熙书记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参赛运动员加油鼓劲。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潘基文:制定大胆和务实政策 以推进人类的福祉和发展
xuxiaxx 2011-10-21 07:52
潘基文秘书长10月20日在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世界正面临多重挑战,国际社会应该抓紧时间,制定务实的政策,为所有人增加机会,并学会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使当今一代人以及我们的后代过上有尊严、有着更多机会的生活。   潘基文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为所有人提供公平机会,满足当今一代人的需求,同时投资于未来,以推进人类的福祉和发展。      潘基文说,国际社会的目标是雄心勃勃和必要的,在保护自然资产的同时,为所有人创造机会并确保公平,这是人类福祉和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比一年前更加紧迫: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正处于动荡时期,人们正普遍表达出幻灭的情绪,我们还察觉到了对公共和私营机构的不信任感,公平竞争环境正向根深蒂固的利益和精英一边倾斜,而与此同时,全球气温正在上升,极端气候正在成为新的正常现象。      潘基文呼吁高级别小组以大胆和务实的方式,为政策制定者、商务领袖和民间社会制定一个全球路线图,为所有人建筑一个可行和公平的未来。      潘基文于去年设立了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旨在2012年里约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大会前提出建议,使世界走上绿色增长和共同繁荣之路。高级别小组将于明年1月向潘基文提交建议报告。 来源:联合国新闻网
1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数据挖掘工具Clementine——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0-21 07:46
如何使用数据挖掘工具 Clementine ——以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为例 李阳 * ,许培扬 *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100020 1. 引言 Clementine 是由 SPSS 公司开发的一款著名且非常实用的数据挖掘软件。该软件将一系列数据处理程序或技术整合成相互独立的模块,例如将聚类、决策树、神经网络、关联规则等多种数据挖掘技术集成在直观的可视化图形界面中,并采用图形用户交互式界面,因此对于不谙编程但又经常面临大量数据处理任务的用户来说,它的确要比 excel 更易用更高效,而且处理方法有重用性,即这次构建的数据流经保存后可在下一个类似任务中稍做修改便可使用,或者一条数据流可以支持相似数据的分析,不需要再翻看复杂的编程手册、在 excel 里频繁使用各种函数、整理数据等。熟悉并灵活运用 Clementine 工具,能使枯燥重复的数据处理变成一件快乐而容易的事。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工具 Clementine 的特点及若干基本功能(即若干模块),然后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 2010 年版)收录的我国 39 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为样本,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旨在熟练掌握 Clementine 的使用方法,并探索其在数据处理任务中的适用性及先进性。 2. Clementine 简介 2.1 Clementine 的特点 根据 SPSS 公司官方网站对该款软件的描述,将 Clementine 的特点概括为以下 4 个方面: 1. 提供了可视化和功能强大且易用的数据挖掘平台,提供了各种图形化的统计、图形和挖掘工具。用户在建立模型过程中只需把不同类型、功能各异的各个节点区的节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即可,非常简单易用。由于不需要编程就可以完成数据挖掘模型的建立工作,从而使用户可以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用数据挖掘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上,而不是工具软件的使用上。 2. 支持数据源广泛。 Clementine 的数据源面板可以支持可变文本、固定文本、 excel 、数据库、 SPSS 、用户输入等各种类型的数据源导入方式;此外,还具有工具扩展功能,可以把其它模型、结果展示等功能集成到自身来,因此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完全遵循 CRISP-DM 标准建立,提供了完善的项目管理功能,可以对数据挖掘从具体项目的理解到结果发布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4. 提供了稳健而强大的发布功能。 Clementine 可以把数据挖掘模型或者整个数据挖掘流程发布,从而使用户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 2.2 Clementine 的使用方法 Clementine 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流如图 1 所示,数据流最简单的“三步走”步骤是:首先利用源类型中的模块将待处理数据读入 Clementine 中;然后通过一系列地操作来处理数据;最后利用导出类型中的若干模块将数据存入目标文件。如图 1 ,一个完整的数据流由一个个带有特定功能的节点组成,每个单独的节点就是一个函数或程序,具有将任务分解化、流程化、可拆卸组装的优点,省却了编程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数据流都可保存、供下次调用,且各环节均可进行修改和调整,相同任务的处理方法具有重用性。因此,根据数据处理的任务,创建相应的 Clementine 数据流,是基本可行的,但首先必须明确数据处理任务的过程和需求。 Clementine 的字段和记录选项面板中收藏了针对字段的 23 中节点工具,如排序、选择、过滤、导出等节点,而各节点又是各种函数的集成。如“排序”,在 excel 中要经过“全选字段、设定排序字段、点击排序”等步骤;而在 Clementine 中,只要选择数据源,在排序节点中设置排序条件,运行数据流即可,尤其是对海量数据处理非常方便。 此外, Clementine 数据流对某个数据的处理思路和 excel 或编程其实是一样的,不同的是, Clementine 将任务接电话,一个节点对应一个处理,万一数据源或者处理字段有什么变动,只要在界面上修改节点设置即可,而不必去重复一些无谓的操作。这里有必要对本文实证部分用的一些模块(或节点)进行简要的介绍:当需要重新生成一个字段 x (如本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或为某些记录加上标志信息时,使用导出节点。如果要 x 进行计数统计,可采用导出节点中的计数功能;如果要数据查重,则使用历史节点,将字段上下位移 1 位,然后通过上下记录查重 xx ;当需要对一系列离散型数据按其数值大小进行分段操作时,使用分箱节点(数据量越大,该节点体现的作用价值就越大)。该节点可采用自定义固定宽度、分位数(同等计数)、等级、最优等分箱方法对待分析数据进行分层处理;当需要为待分析数据的各属性定义类型时,使用类型节点。该节点可以通过自动读取的方式来赋予各属性以相应的类型。而 Clementine 界面上其它的节点根据分析目的不同,也能够发挥相应的功能,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故不再一一介绍,如对 Clementine 的操作感兴趣,可参考 Clementine 的中文教程。 图 1 Clementine 的数据流和操作界面 3. 实证研究 伴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研活动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其产出成果随时间也呈指数增长趋势。做为科研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学术期刊在科研交流、知识储存及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期刊开展一些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对某一学科内部期刊影响力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指导该领域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刊物来发表成果,还可以为期刊、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公正、合理、科学、客观地评价依据,从而使管理决策部门能够正确的评价科学活动,合理制定激励系统,以保证科学系统积极有效的运行,进而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3.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 2010 年版)中收录的 39 本图书情报类期刊,选取其中五年载文总数和五年被引频次两项统计指标作为分箱样本。数据下载日期为 2011 年 5 月 23 日。 3.2 指标选择 载文量(发文量)是指来源期刊在特定时间段内发表的全部文章数量,是衡量一种学术期刊吸收、传递及输出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鉴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已经把某一时间段内刊载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及学术影响作为客观评价该期刊学科水平和学术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发文量这一指标从数量角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期刊的科研产出水平,尤其是五年载文总数指标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时间这一影响因素,因此将会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但由于期刊的发文量会受到发文周期的影响,且无法衡量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即无法衡量期刊的“质”如何,因此,我们还必须选择一个能反映期刊文献质量的指标,与发文量相结合来对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 引用是科学文献的基本属性之一。科学文献的相互引用,表明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利用,反映了文献之间及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推动着科学的发展。虽然现阶段关于作者引文动机的研究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是正常引用即承认并继承他人的学术成果价值依然是最常见的引文动机,因此被引频次是目前衡量文献相互引用活动的一个常用的量化指标,是文献计量学中用来测度学术论文社会显示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篇论文被引得越多,说明该论文包涵的科学知识单元价值越高,在同行中引起的反响越大,受同行关注的程度越高,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同样,在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时,被引频次指标同样适用,因为一本期刊的影响力是由其刊载的一篇篇文献逐步累积起来的(即一本期刊的被引频次是其刊载的文献被引频次之和)。但在期刊评价过程中,由于总被引频次受期刊载文量影响较大,即载文量高的期刊,其总被引频次通常也会很高,因此,为了能够平衡载文量对总被引频次的影响,本文选取篇均被引频次指标来衡量期刊的“质”。 3.3 方法与工具 本文采用 Clementine 12.0 汉化版,具体操作过程(实证研究流程图)如图 2 所示。其中类型模块定义了本文研究对象各个属性(例如五年载文总数、五年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等)的类型;导出模块计算了各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分箱模板采用四分位点方法对五年载文总数及篇均被引频次两字段进行了等级划分; excel 模板将结果生成一个 excel 表,便于下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图 2 实证研究具体流程图 3.4 结果与分析 表 1 列出了经分箱后五年载文总数位于第一等级的 10 种期刊。根据分箱结果,可将这 39 种期刊人工分成 4 个等级,即发文量大、影响力高的期刊(第一等级);发文量大、影响力较低的期刊(第二等级);发文量小、影响力高的期刊(第三等级);发文量小、影响力较低的期刊(第四等级)。其中第一等级期刊可列入第一集团;二、三等级期刊共同列入第二集团;第四等级期刊则进入第三集团。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随着分箱值 4 、 3 、 2 、 1 的递减顺序,五年载文总数及篇均被引频次两项指标的数值均依次递减,具体分类依据及方法如下所示: 第一等级:涵盖标准即五年载文总数分箱值等于 3 或 4 且篇均被引频次也等于 3 或 4 。按照这一标准,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论坛、情报杂志、情报科学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 11 本期刊均位于第一等级,说明这些期刊发文量大且刊载文献平均影响力较高,办刊质量好,水平高,而其中很多期刊均被不同版本的核心期刊目录(如 CSSCI 、北大核心期刊、协和核心期刊等)所收录这一事实也再次说明了这些期刊的综合影响力较高。此外,其中 9 本期刊均是图书馆领域核心期刊,表明目前在图书情报领域,图书馆学仍占主导地位。 第二等级:涵盖标准即五年载文总数分箱值等于 3 或 4 且篇均被引频次等于 1 或 2 。按照这一标准,情报探索、现代情报、图书馆学刊、医学信息学杂志等 9 本期刊均位于第二等级,说明这些期刊虽然载文量高,信息吸收能力强,但其文献影响力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要求期刊编辑应提高文献收录标准,提升期刊水平及影响力,不要一味的追求文献数量,还要时刻保持文献质量的提升。 第三等级:涵盖标准即五年载文总数分箱值等于 1 或 2 且篇均被引频次等于 3 或 4 。按照这一标准,图书情报知识、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等 9 本期刊均位于第三等级,说明这些期刊虽然载文影响力较高,但由于载文量较少,故未能进入第一等级。但图书情报知识、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均为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公认的核心期刊这一事实,间接说明办刊还应以“质”为主,以“量”为辅,因为量的差别可能会受期刊出版周期的影响,但“质”的差别却与文献学术影响力关系密切,因此期刊若想提高其综合影响力,必须要遵循以“质”为主、以“量”为辅、“质”“量”并重的办刊方针。 第四等级:涵盖标准即五年载文总数分箱值等于 1 或 2 且篇均被引频次也等于 1 或 2 。按照这一标准,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河北科技图苑、新世纪图书馆、大学图书情报学刊等 10 本期刊均位于第四等级,说明这些期刊载文量不高且文献影响力也较低,处于图书情报领域的边缘地带,需加强与核心期刊的交流,学习高等级期刊的办刊经验,力争提升自身的综合影响力。 综上所述,借助 Clementine 工具的分箱功能得出的期刊等级排序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即目前图情领域公认的核心期刊均位于一、二集团行列,说明 Clementine 工具适用于进行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且能够使许多繁杂的统计工作简单化,同时,也间接说明了其在数据处理任务中的适用性及先进性。 表 1 39 种图书情报期刊(由于篇幅有限,仅列出五年载文总数排名前 10 的期刊) 期刊名称 五年载文总数 五年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频次 五年载文总数 _TILE4 篇均被引频次 _TILE4 图书情报工作 2099 2606 1.241543592 4 4 图书馆论坛 2073 2767 1.334780511 4 4 情报杂志 3138 2604 0.829827916 4 3 图书馆学研究 1849 1630 0.881557599 4 3 情报科学 2018 1978 0.980178394 4 3 情报探索 2367 1341 0.566539924 4 2 现代情报 5050 3426 0.678415842 4 2 图书馆学刊 1662 1313 0.790012034 4 2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3375 1478 0.437925926 4 1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1583 5858 0.271417319 4 1 4. 小结 数据挖掘工具 Clementine 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税务、保险等诸多行业,辅助开展客户分类、风险管理、信用欺诈、关联分析等管理工作。它的功能很多,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以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为例,介绍了 Clementine 的数据导入、类型、分箱、排序、数据导出等基本统计与分析功能。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需求不同,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挖掘算法,并在比较后选出最优算法。 * 李阳( 1986- ),男 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分析与评价,已发表论文 2 篇。 * 许培扬( 1953- ),男 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分析与情报研究方法。 14 如何使用数据挖掘工具Clementine——以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为例.doc
个人分类: 知识发现|3711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际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xupeiyang 2011-10-21 07:02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医学信息学 学科发展的一些探讨 栗文靖 许培扬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100005 1 关于学科特性 医学信息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伴随微芯片和计算机的增长在美国产生以来,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已经有 20 多年的历史。医学信息学于 1987 年以医学主题词(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 )的形式被正式推出,至今 ” Medical Informatics ” 的内涵与下位词还处于不断的变化和丰富之中。 Greenes 和 Shortliffe 于 1990 年在《 JAMA 》上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中指出:医学信息学关注医学领域实践、教学和研究的认知、信息处理和交流等任务,信息科学及其技术用来支持这些任务(英文原文: The field that concerns itself with the 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tasks of medical practi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cluding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se tasks )。与此同时,还存在其他不同的学科定义,大部分的定义都会指出该学科具有多学科( Multidisciplinary )和合成或异构( Heterogeneous )的特性。 该学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过去的几十年中,医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已经难以想象,诊断过程中没有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r Tomography , CT )技术,或者在获取医学相关知识的时候没有经过知识整合的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 Literature Databases ),或者当在记录和查询病人相关数据的时候没有医院信息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子病历(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医学信息技术已经深深植入到了医学和卫生保健学领域。 随着发展,在 21 世纪初该学科已涉及卫生保健( Health Care )、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 )以及生物医学( Biomedicine )等诸多领域,因此在“ Medical Informatics ”中用“ Medical ”来限定该学科存在着争议;同时,该领域科研的严谨性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比如该学科在科学中如何定位以及其主导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以至于某些研究者提出该学科是否独立的质疑。 Andrews 等于 2003 年采用共引分析方法( Co-citation Analysis )阐述了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情况、评价了主要产出以及杰出的作者。 2009 年, Jonathan P DeShazo 等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 1987-2006 年医学信息学的相关文献发表趋势。 图 1 医学信息学和其他医学 MeSH 分类年均增长率的比较 资料来源: J.P. Deshazo, D.L. Lavallie, F.M.Wolf. Publication trends in the medical informatics literature: 20 years of “Medical Informatics” in MeSH .BMC Med. Inform Decision Making, 2009, 9(7). 图 2 医学信息学文献增长趋势符合 Prices Law 资料来源: J.P. Deshazo, D.L. Lavallie, F.M.Wolf. Publication trends in the medical informatics literature: 20 years of “Medical Informatics” in MeSH .BMC Med. Inform Decision Making, 2009, 9(7). 在过去的 20 年中该学科年平均文献增长率为 12% ( PubMed 的年平均文献增长率为 4% )(图 1 ),文献总数量呈指数增长;可能由于该学科结构的改变以及同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机构的缘故,发文量在 2001 年之后有显著增长。平均影响因子分值和加权平均值也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增长期。主题词词频分析和期刊分析表明该学科呈现明显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MI-MeSH 标引时大多伴随其他的 no-MI-MeSH ,仅仅 7% 的文献同时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MI-MeSH 来标引文献主要主题( Major Topic )。文献增长数据符合普赖斯定律( Prices Law )(图 2 ),表明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研究领域。 2 关于研究领域 在早期,无论在生物医学和医学领域还是在计算机学领域,医学信息学被看作是“最好有”( nice-to-have )而不是“必须有”( need-to-have )的学科。但是随着该学科的发展,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天,作为交叉学科和桥梁学科的医学信息学已经成为了医学科学和卫生保健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之一。信息学方法和信息交流技术不仅成为世界卫生保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主要因素,而且扮演了全球信息交流技术市场主要贡献者的角色。 M.J. Schuemie 等采用 n-grams 方法分析了 MEDLINE 收录的 16 种主要的医学信息学期刊(以 ISI 医学信息学学科分类期刊为种子期刊,采用 n-grams 方法得到)中 1993-2008 年间文献数据的题目和摘要,而后采用最小熵算法( Minimum Entropy Algorithm )聚类,得出医学信息学研究三个重点研究领域(图 3 ):( 1 )卫生信息系统的组织、应用和评价;( 2 )医学知识表达;( 3 )信号和数据的分析。且在过去的 15 年中,医学信息学领域保持相对稳定,大部分的专业期刊的焦点只发生了轻微的变化。 图 3 2005-2008 年间的医学信息学文献 n-grams 和聚类分析结果 资料来源: M.J. Schuemie, J.L. Talmon, P.W. Moorman, J.A. Kors. Mapping the domain of medical informatics , Methods Inf Med, 2009, 48(1): 76 – 83. 从图 3 可以看出,卫生信息系统的组织、应用和评价这一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 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 System, CPOE )、用户评价( User Evaluations )和卫生信息技术(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等;在医学知识表达中,提到了自然语言的处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 )、临床信息交换标准 HL7 及其临床文档架构( 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 CDA )以及先进的健康和灾害急救网络( advanced health and disaster aid network, AID N )等。信号和数据分析研究领域则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技术、统计模型以及基因芯片分析、图像分析等内容。 表 1 1980-2004 年间 MEDINFOs 会议文献在 7 个子领域的年代分布 年 (文献) 1. 卫生 临床管理 2. 病历 3. 卫生信 息系统 4. 传感器,信号与 图像信息学 5. 决策支持,知 识表达与管理 教育,消费者 健康信息学 7. 生物 信息学 1980 ( 279 ) 18 8 14 28 28 4 N/A 1983 ( 318 ) 12 7 29 21 23 8 N/A 1986 ( 275 ) 8 7 30 15 28 12 N/A 1992 ( 256 ) 14 11 19 16 30 10 N/A 1998 ( 263 ) 7 23 18 10 23 15 4 2001 ( 281 ) 21 16 6 4 39 11 3 2004 ( 302 ) 25 15 8 2 35 10 5 资料来源: C.A. Kulikowski. IMIA: coalescing medical informatics worldwide for 40 years . Yearb Med Inform, 2007: 176 – 185. 通过分析 IMIA 组织的全球性医学信息学会议 MEDINFOs 的会议文集, C. A. Kulikowski 提出了该学科的七个子领域( Major Subject Area )(表 1 )。从 2004 年的文献分布数据来看,三个重点子领域是卫生和临床管理( Health Clinical Management ),决策支持、医学知识表达与管理( Decision Support,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Management )和病历( Patient Records )。这与 M.J. Schuemie 提出的三个重点研究主题大致吻合,即卫生信息系统的组织、应用和评价研究(主要对应子领域 1 、 2 和 3 )和医学知识表达(主要对应子领域 5 )。可以看出,该学科研究子领域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保持稳定。 IMIA 主席 Dr. Reinhold Haux 指出,医学信息学作为一个学科,致力于医学和卫生保健研究领域中知识、信息和数据的整合过程;所有的医学信息学研究都应致力于三个目标:( 1 )更好的个体医疗和保健;( 2 )更好的医疗和保健知识;( 3 )更好的医疗和保健管理。 3 关于教育培训 在 1999-2000 年间, IMIA 发布了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国际指南,该指南被翻译成多语种并被广泛地应用和参考。指南的发布标志着该学科当时的国际现状和成熟度。在 2010 年 IMIA 更新了这一指南,从一般应用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员两个层次提出了医学信息学知识和技术框架,并给予这些知识和技术三个重要程度分级。文章指出,医学信息学的知识和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面:( 1 )核心知识和技术;( 2 )医学、卫生和生命科学、卫生系统组织的知识和技术;( 3 )信息学 / 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和技术;( 4 )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IMIA 新指南的发布表明医学信息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表 2 医学信息学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需求( IMIA 2010 ) 知识与技术 一般 应用 专业 研究 核心知识和技术 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与变革 + + 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信息处理系统需求 ++ ++ 信息处理工具的利用 ++ ++ 个人应用软件的使用 ++ ++ 信息素养:图书分类、医学术语和编码、文献检索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 ++ 卫生保健信息系统的特点、功能和案例 + +++ 卫生保健信息系统的构建 ++ 卫生保健信息系统的管理 + +++ 病人和公众导向的信息系统的特点、功能和案例 + 区域网络和共享服务的方法与方式 + ++ 医学文献和卫生数据管理的原则 + +++ 病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分析原则 + +++ 社会组织和社会技术问题,包括工作流 / 处理模型和重组 + ++ 知识表达和数据分析的原则,数据挖掘、数据仓储和知识管理的原则 ++ 生物医学建模与仿真 + 伦理和安全的有关问题 + ++ 医学信息学的术语、专业词汇、分类法及本体等 ++ 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方法与工具 + 信息学系统的评价与评估 ++ 医学、卫生和生命科学、卫生系统组织的知识和技术 人体机能和生物科学的基础面 + + 健康构成的基本面 + + 医学决策、医疗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原则 + ++ 医学研究和卫生系统的组织机构 + +++ 卫生信息的政策和法规框架 + 卫生管理和卫生经济,卫生质量管理和资源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 ++ 信息学 / 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和技术 基本的信息学术语 + +++ 使用个人计算机的能力 ++ +++ 以电子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 ++ +++ 实用信息学 / 计算机科学的方法:编程语言、软件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 理论信息学 / 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复杂性理论、加密 / 安全等 ++ 技术信息学 / 计算机科学的方法: 网络架构和拓扑结构、虚拟现实、多媒体等 ++ 信息系统组件集成和接口方法 ++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管理:分析、需求规范、信息系统选择和实施、风险管理等 + +++ 项目管理与变革管理的方法 + +++ 数学:代数、分析、逻辑、数值、概率论与统计、密码学等 ++ 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包括研究设计 ++ 决策支持的方法及其应用 + +++ 普适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人机交互、信息处理的认知方面等 ++ 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生物医学成像和信号处理 + +++ 医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 + +++ 医学化学信息学 + +++ 医学信息科学 + +++ 医学纳米信息学 + +++ 医学机器人 + +++ 公共卫生信息学 + +++ 资料来源: Mantas J et al.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IMIA) on Education in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IMIA White Paper . Methods Inf Med. 2010, 49(2):105-120. 注:知识和技术的推荐程度: + 表示初等级推荐( introductory ); ++ 表示中等级推荐( intermediate ); +++ 表示高等级推荐( advanced )。 4 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鉴于医学信息学的多学科和合成或异构的特性, Knaup P , Kulikowski CA , van Bemmel JH 就各学科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当前该学科仍与其他很多学科领域有所交叉,如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 Management Science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和纳米科学( Nanosciences )。这些学科领域与医学信息学共享知识、方法和技术(图 4 )。 图 4 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研究领域 资料来源: Mantas J et al.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IMIA) on Education in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IMIA White Paper . Methods Inf Med. 2010, 49(2):105-120. 对应图 5 中的 A 研究领域, Jeannette Murphy 指出,卫生科学图书馆学( Health Science Librarianship, HSL )是医学信息学产生的源头之一(英文原文: Health science librarianship ’ s legacy to health informatics )。但是医学信息学当今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表 3 卫生科学 / 医学图书馆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领域的重叠情况 主题 相对重要性 卫生科学 / 医学图书馆学 医学信息学 知识表达和管理 高 高 信息检索 高 高 数据库设计 高 高 编码,分类和术语 高 高 人为因素和组织问题 高 中 教育和培训 高 中 决策支持系统 中 高 消费者健康信息学 中 中 卫生信息系统 低 高 技术评估,成果评价 低 高 医学病例和健康档案 低 高 安全性,保密性和数据维护 低 高 生物信息学 低 中 医学信号处理 低 中 远程医疗 低 中 资料来源: Knaup P, Dickhaus H. Perspectives of medical informatics: advancing health care requires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 Methods Inf Med, 2009, 48(1): 1-3. 医学图书馆学是在 19 世纪后期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而卫生科学图书馆学发展相对较晚。在七十年代,医学信息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医学图书馆员已经开始面对信息发现的挑战,比如现在已经成为医学信息学重点研究领域的医学病历,早在七十年代它属于卫生科学 / 医学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 IMIA 主席 Dr. Reinhold Haux 指出,卫生科学 / 医学图书馆学与医学信息学之间至今仍应保持紧密的联系。 5 小结 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交叉应用学科发展迅速,学科内涵日益丰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本文针对近十年内的有关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的探讨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以期在对国际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整理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我国医学信息学事业的发展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 许培扬,男,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分析评价、情报方法研究、知识管理研究、医学信息教育研究等 。 06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的一些探讨.doc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3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扎菲打死全过程 被俘后不停挣扎 大喊别杀我
热度 5 xupeiyang 2011-10-21 06:54
视频:实拍卡扎菲被俘后不停挣扎 大喊别杀我 这个最清楚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10-22/093661535155.html#61535155 视频:苏尔特——卡扎菲的生地和死地 http://tv.sohu.com/20111021/n322937145.shtml 卡扎菲死亡最新画面 http://news.cntv.cn/world/20111020/120920.shtml 寡人卡扎菲 http://www.caijing.com.cn/2011-10-21/110905048.html 这个也很清楚 http://news.ifeng.com/photo/libiya/zuixintuji/detail_2011_10/20/10016400_0.shtml 奥巴马:卡扎菲政权确已完结 http://international.caixun.com/content/20111021/NE02vvhm.html · 英首相卡梅伦:将继续帮助利比亚重建 2011/10/21 · 潘基文:卡扎菲之死于利比亚而言是历史性转折 2011/10/21 · 评论:卡扎菲的政治生命早已完结 2011/10/21 · 利比亚米苏拉大军事委员会确认:卡扎菲被俘后死亡 2011/10/20 · 利比亚军方称卡扎菲已落网 这回是真的? 2011/10/20 · 反对派过渡委遭重击 卡扎菲誓言8年“抗日” 2011/09/22 · 卡扎菲政权42年经营一朝垮台对中国的直接启示 2011/09/16 · 卡扎菲身处何处仍是谜 英法领导谜访利比亚 2011/09/15 · 萨达姆--卡扎菲的“偶像” 2011/08/22 · 卡扎菲政府被推翻 利比亚政治局乱或结束 2011/08/22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4087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美中情局對付中國的「十條誡令」
热度 2 tsowungwai 2011-10-21 04:46
美中情局對付中國的「十條誡令」 在中央情報局極其機密的《行事手冊》中,關於對付中國的部分幾經修改,形成《十條誡令》(內部代稱)。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一定要毀掉他們一直強調的刻苦耐勞精神。 第二,一定要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和新式的宗教傳布。只要讓他們嚮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一定要把他們青年的注意力從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引開來。讓他們的頭腦集中於體育表演、色情書籍、享樂、遊戲、犯罪性的電影,以及宗教迷信。 第四,時常製造一些無事之事,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這樣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了分裂的種子。特別要在他們的少數民族裏找好機會,分裂他們的地區,分裂他們的民族,分裂他們的感情,在他們之間製造新仇舊恨。 第五,要不斷製造新聞,醜化他們的領導人。我們的記者應該找機會采訪他們,然後利用他們自己的言辭來攻擊他們自己。 第六,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傳揚民主。一有機會,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無形,就要抓緊發動民主運動。無論在什麽場合,什麽情況下,我們都要不斷對他們(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說同樣的話,他們的人民就一定會相信我們說的是真理。我們抓住一個人是一個人,我們占住一個地盤是一個地盤,一定要不擇手段。 第七,要盡量鼓勵他們(政府)花費,鼓勵他們向我們借貸。這樣我們就有十足的把握來摧毀他們的信用,使他們的貨幣貶值,發生通貨膨脹。只要他們對物價失去了控制,他們在人民心目中就會完全垮臺。 第八,要以我們的經濟和技術優勢,有形無形地打擊他們的工業。只要他們的工業在不知不覺中癱瘓下去,我們就可以鼓勵社會動亂。不過我們表面上必須非常慈善地去幫助和援助他們,這樣他們(政府)就顯得疲軟。一個疲軟的政府,就會帶來更大的動亂。 第九,要利用所有的資源,甚至舉手投足,一言一笑,來破壞他們的傳統價值。我們要利用一切來毀滅他們的道德人心。摧毀他們自尊自信的鑰匙,就是盡量打擊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 第十,暗地運送各種武器,裝備他們的一切敵人,以及可能成為他們敵人的人們。(中國台灣網)
个人分类: 落背脊獎|175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初来乍到,报个到先
iopman 2011-10-21 02:51
科学网的各位革命同志,很高兴能加入到这样一个活跃的大家庭中。希望以后能够在此有机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为国内的纳米科技领域做出自己份内的工作。
2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计算机
热度 1 Puriney 2011-10-21 02:34
生物计算机
一切源自于这篇paper,我表示我看过了abstract之后觉得这其实挺简单的。(对于这篇文章我个人的欣赏容我把原理和吐槽说完再写) 但是几天之后 生物谷等开始给于评论 说:英国研究人员最近用细菌和基因手段开发出一种可模块化的新型“生物逻辑门”, 为研制生物计算机铺平道路。 我不知道这是哪家媒体给做的评论,但是事实上,什么叫做铺平道路?!完全是夸大其辞。虽然synbio应用很广泛,bio-computing也非常火热,但是也不能这样坑爹呀! 废话不多说,原理一张图就说完了,就是正文的figure1 研究人员玩的是E.coli,是对E.coli进行改造。核心在于对Transcription进行了一次改造。 在原核生物里(当然真核也有)Transcription的发生过程,是需要招募很多分子构成transcriptional machinery才可以发生的。本文中研究者们就在Sigma factor上动了脑筋。Sigma factor (σ factor)是细菌transcription发生的起始元件,它可以让RNA Polymerase特定地绑定在基因的启动子上,以启动transcription。 在E.coli里一般会用保守的σ70 (RpoD),这里研究者就耍了一个小技巧,把Pseudomonas syringae的σ54 (RpoN)引入了进去。即图中紫色小模块。所以研究者构建的 核心逻辑模块一共有2大部件,第一个是hrpR和hrpS,第二个则是σ54控制的启动子 。如图所示,很显然可以猜到只有hrpR和hrpS同时存在时,整个σ54控制的启动子会开启,进而得到输出。 所以上图的逻辑门,最简单的应用就是AND-gate,也就是与门电路。输入信号同时存在时,才会得到输出。至于其他调控hrpR和hrpS的启动子、下游输出,是什么,这些就可以作为新的接口,供上下游随意连接了。 紧接着,研究者就给大众举了一个栗子。如何来给下游接一个新元件,让这个AND gate升级一下。 在下游接了一个NOT门,如下图。基于最基础的IPTG、 Lac的启动子。 从而最后得到了NOR门。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可是发的nature哟(虽然是子刊)。当然,这里面涉及到的engineer还是有难度的,如何安排这些元件、如何选用RBS都是有其道理的。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做出来绝对不简单。 --原理完毕、吐槽开始--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民科……哔哔哔哔…… --吐槽完毕、欣赏开始-- 坦白说,看完这篇paper我就在想,这次engineer的生物素材相当高级,更加偏向分子生物和生物化学。一般都是riboswitch、promoter等等元件,这次研究者整的元件非常精细,所以我在纳闷这恐怕是个生物方面的人在里面指导着,果不其然,是Centre for Synthetic Biology and Innovation and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和Division of Biology,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的基友团做的。 我非常佩服本文研究者的想象能力的。毕竟bio-computing in vivo 很早就有人做,尤其是把逻辑门融入到生物里,真正做出来的东西,怎么说形容呢?用我学姐的话,这是在偷换逻辑门的概念;用我的话,这是赋予生物元件以数学逻辑意义。 这的确是一种对生命科学的独特解读。但是问题就在于,偷换和赋予,都只是浮云,无法根本地把这些生物调控元件标准化像电子元件。融合了engineering意识形态的合成生物学,非常重视标准化、统一化,就像lego玩具什么积木都可以搭起来、就像USB一样什么设备都可以连。 要说bio-computing in vitro做的好的,恐怕要数现在加州理工的钱璐璐了。当然啦,他们这非常偏向biophysics和nanostructure,DNA分子完全没有了其携带基因组的功能,而是单纯利用其互补配对原则当作一种物理分子而已。视频是钱璐璐真人声音哟(视频声音有点小) 回到本文,我多少可以理解一点歌颂这篇nature文章为生物计算机铺平了道路的原因了。表面上看,确实E.coli可以行使计算功能了! 但是究其本质恐怕还是难逃所有生物计算机的最大瓶颈。 想像一下,一个电路有两个AND门组成,上游AND门的输出,可否作为第二个AND门的输入之一? 我觉得是不可以的。因为在一个细胞里,第一个AND门启动是因为hspR和hspS已经表达了,而它们就会不可避免地污染第二个AND门。这就是我看过所有生物计算机的通病( 当然有一些还比较特殊,这一篇日志恐怕写不完了,改日再写 )。所以反而印证了qianlulu的生物计算机才会设计那么多种类的DNA链,就是为了解决“电流”干扰的问题。毕竟在电子电路世界里,上游的电流可是不会跳跃到下游电路进而点亮下游灯泡的。 要说意义,我觉得其意义在于 为生物学家对生命解读时提供了新视角、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崭新的生命素材 。 近日无意间看到Andrew Hessel在09年介绍合成生物学的讲座,他的一张slide立刻扣住了我的眼睛(见 Synthetic Biology ) 合成生物学,有的是技术、有的是手段,但是去玩什么?这成了synbio的瓶颈。于是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Christina靠那个riboswitch发了三年的文章,为什么大多数synbio只能玩promoter等基本元件,甚至为什么大多数只玩E.coli。很简单,现在玩synbio出名的大多是是bioengineering甚至是纯engineering背景的学者,非生命科学出身,不会有太多丰富的素材库。而反观有丰富素材库的生命科学正规军,却还没有意识到这块蛋糕? 闲话说多了,再提一句,D J Keasling通过synbio搞了个青蒿素,手段也很简单,但是有生物意义,于是缔造了一段传奇。 毕竟,技术,永远不能上升为科学。 -- 这篇blog难免有点废话多,我是带着既有吐槽的愤怒和激动的兴奋写下来的。简单来说,兴奋是因为,这样跟我其实不特别相关的作品(因为我自知我驾驭不了生物计算机所以不怎么care)的49篇reference里我精读过11篇。 from 本人blog http://joseph.yy.blog.163.com/blog/static/50973959201192101751333/
76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卡扎菲之死
热度 2 CHENHuan0926 2011-10-20 23:55
卡扎菲的死亡到底是民主战胜了专制,还是一种专制战胜了另外一种专制?前者是历史的进步,后者只不是是胜者王败者寇的历史的交替循环。
10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研究是有钱,有闲,吃饱没事干的人干的事(转载)
zhangwysmile 2011-10-20 23:35
留学的时候,我下飞机的第二天就去找我的指导教授,我的指导教授是JohnHopkins毕业的,在贝尔实验室作过科学家,后来来到大学任教,很年轻都当了正教授,后来又当了系主任,人到中年的时候,离开大学,自己创业,几年以后以失败告终,然后又回大学任教。 第一次见到老板,又是个老外教授,我当然是毕恭毕敬,说:教授,我是中国来的留学生,来读博士,我对您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能不能告诉我现在需要看什么书,我可以马上回去看,以便可以很快上手,开始和你一起搞研究。 教授听完:上下打量了一下我。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你很有钱吗?最少是百万富翁吗? 我非常吃惊,我想一定得说没有,有钱的话他就不会给我助研,如果这样我就没有钱读书。就得卷铺盖回中国去。所以我说;我是一个中国来的留学生,我没什么钱,但是很想学习东西,特别是对研究有兴趣。 教授又问:你家里很有钱吗? 这回我反正铁定心了,我回答:没有,我是中国来的,中国很穷,我家里也没有钱。教授听完,说: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研究是有钱,有闲,吃饱没事干的人干的事,只有有兴趣,又有钱的人,才能真正搞点研究。你说你对我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我看你根本没有兴趣,不过是你想为我打工赚钱而已,完全不是你想搞什么研究。 我听了满脸通红,说老实话,我更本不知道这个教授搞的研究方向,说感兴趣是因为不干这个廉价的劳工,教授不给我助研,我就没钱读书,所以为了钱,不得不说感兴趣。 教授见的学生多了,什么人对研究感兴趣,什么人对钱感兴趣,一看便知道。当然教授还是让我干了他的助研,我也很努力,虽然没有任何研究的天赋,还是任劳任怨的在实验室干苦力。教授的研究经费一直资助我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典礼以后,我又去见我的教授,我当然是非常感激,没有这么多年他的助研经费的资助,我不可能拿到我的学位。而且中国人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我去看望他,想得到几句人生真谛得指点。他说:你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了,你来美国的第一天我就看出来,你来的目的是挣钱,现在你已经有了学位,是该出去挣钱的时候了。 Goandmakesomerealmoney!这就是他给我的人生指南。 多年以后,我逐渐对我的教授说的话有了较深的认识。说到底,研究就是有钱,有闲的人干的事。要搞比较深的研究(在实验室干苦力不是什么研究),一定要有两个条件: 1:要对这个东西感兴趣,非常感兴趣,(就象我没事写这个文章一样)没有任何钱,没有鲜花和美女,没有别人的赞赏,也要不停地钻研。 2:要排开经济的压力,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人才能搞研究。美国的大学的终身教授(tenure)系统,基本就是这个理论。首先一个新科博士(freshmintedPhD)要经过5年的磨练,然后评选终生教授,一旦通过,一辈子就可以无饭碗的忧虑,可以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当然学校也知道:这些终身教授里面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研究的潜力的。也搞不出什么东西来,就是一些实验室的苦力。不过,只要千千万万终身教授中有几个真有天分的人,加上良好的经济条件,自然可以搞出些东西来。 再举一个例子。70年代的时候复印机行业的老大Xerox担心电脑的兴起,会使得复印机的市场变小,如果大家都用电脑交换信息,当然就没有人买复印机。所以Xerox在PoloAlto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请了50-60个世界顶级电脑科学家,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包括财务的压力),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未来能够领导人类的科技,当时的发明有: 1:GUI图形界面,2:以太网.,3: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 这几个划时代的发明奠定了电脑未来的发展,影响到人类的文明的进程。 春天,是每年一度的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到达千万中国学子的时候,年复一年,大量的中国的学子盼望着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助研的资助, 就去申请博士学位,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对研究没有兴趣,只是希望去美国挣钱。他们读博士的逻辑是这样的:要去挣钱就得有美国文凭,要有美国文凭就得去美国读书,要去 读书就得有奖学金,要有奖学金就得去读博士。所以要去美国就得去读博士。 但是博士本来就是培养来搞研究的能力。搞研究就得有兴趣,除此以外,最关键还要有钱,有闲。很难想象为生活奔波的人能搞出什么研究。研究象音乐一样,是有钱的人的游戏。 还是我教授的那句话: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
2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国传统发酵食品新型工业化论坛
wmy9039 2011-10-20 22:24
全国传统发酵食品新型工业化论坛
10月16-19日,赴长沙市参加了全国传统发酵食品新型工业化论坛( http://www.chnfood.cn/index.php?id=454 )。 17日早上七点,到达长沙火车站,坐公交车到达岳麓山,从东门进入,步行2个多小时才到达南门,岳麓山景点基本分布在 都集中在南门附近,参观了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麓山寺和岳麓书院。下午游 览橘子洲公园,看着湘江从身边缓缓流过,感受了毛主席当年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的心境。 18日-19日上午参加会议,先后有22位专家、学者作报告,报告包括豆酱、泡菜、果醋和乳酸发酵等方面内容,印象较深的是 功能微生物定向选育、代谢定向调控、神经网络应用、多菌种平衡生长模式、高通量发酵、米曲霉产乳酸、响应面法、氧气和酸对乳酸菌的胁迫等。 19日下午,参观了湖南省 博物馆,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蜚声海内外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参观了约两个小时。17:12乘坐火车到达州,转乘动车到达成都东站,20日下午14:30到达学校。 爱晚亭 岳麓书院前门 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 橘子洲头毛主席指点江山 会场 湖南博物馆
个人分类: 参加会议|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Agrobacterium rhizogen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松蒿
mengxb 2011-10-20 12:23
PLoS One. 2011;6(10):e25802. Epub 2011 Oct 3.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sitic Plant 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Ishida JK , Yoshida S , Ito M , Namba S , Shirasu K . Source Graduate 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Lif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okyo, Tokyo, Japan. Abstract BACKGROUND: Plants within the Orobanchaceae are an agriculturally important group of parasites that attack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rops to obtain water and nutrients from their hosts. Despite their agricultural importanc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parasitism are poorly understood. METHODOLOGY/PRINCIPAL FINDINGS: We developed transient and stable transformation systems for 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a facultative parasitic plant in the Orobanchaceae. The transformation protocol was established by a combination of sonication and acetosyringone treatments using the hairy-root-inducing bacterium,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and young seedlings. Transgenic hairy roots of P. japonicum were obtained from cotyledons 2 to 3 weeks after A. rhizogenes inoculation. The presen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transgenes in P. japonicum were verified by genomic PCR, Southern blot and RT-PCR methods. Transgenic roots derived from A. rhizogen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ere able to develop haustoria on rice and maize roots. Transgenic roots also formed apparently competent haustoria in response to 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 (DMBQ), a haustorium-inducing chemical. Using this system, we introduced a reporter gene with a Cyclin B1 promoter into P. japonicum, and visualized cell division during haustorium formation. CONCLUSIONS: We provide an easy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hairy-root transformation of P. japonicum. Transgenic mark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ell divisions during haustorium development occur 24 h after DMBQ treatment. The protocols described here will allow functional analysis of genes involved in plant parasitism.
2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An efficient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mengxb 2011-10-20 12:18
Plant J. 2011 Oct 17. doi: 10.1111/j.1365-313X.2011.04819.x. An efficient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of Arabidopsis. Tsuda K , Qi Y , Nguyen LV , Bethke G , Tsuda Y , Glazebrook J , Katagiri F . Source Department of Plant Biology, Microbial and Plant Genomic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500 Gortner Avenue, St. Paul, MN 55108, USA. Abstract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a useful procedure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s and their functions in plants, including analysis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of Nicotiana benthamiana by leaf infiltr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due to its ease and high efficiency. However, this procedure in Arabidopsis has been challenging.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is difficulty was caused by plant immune responses triggered by perception of Agrobacterium . Here, we report a simple and robust method for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in Arabidopsis. AvrPto is an effector protein from the bacterial plant pathogen Pseudomonas syringae that suppresses plant immunity by interfering with plant immune receptors. We used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that conditionally express AvrPto under the control of a dexamethasone (DEX)-inducible promoter. When the transgenic plants were pretreated with DEX prior to infection with Agrobacterium carrying a -glucuronidase (GUS) gene with an artificial intron and driven by the CaMV 35S promoter, transient GUS expression was dramatically enhanced compared to that in mock-pretreated plants. This transient expression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nalysis of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a Cyan Fluorescent Protein (CFP)-fusion and a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in Arabidopsis. Our findings enable efficient use of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2011 The Authors. The Plant Journal 2011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布斯名言新解(中国篇)
yfwang2009 2011-10-20 12:00
前一篇发表了对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名言的理解,好像没有什么反响。现在正在琢磨是否这个名言能够试用于中国,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要培养中国的乔布斯,因为两个社会的大环境是如此的不同,是否能出乔布斯式的人物成疑。我在想从他的名言在中国能如何流行谈起是否能大致回答媒体提出的问题。 以我耳闻目睹的经验而言,在中国搞科研千万不能真的stay hungry,如果你仅仅注重于纯知识的吸收,不关心人际关系是绝对行不通的,没有人会单纯因为你取得的学术成就而推崇你,屠呦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到时候很可能真的stay foolish了。从另一方面讲,stay hungray还可以理解为不在乎研究经费的不足,同样很少有人只因为你有成果而无经费来大力支援你,因为如果他要是那么做他就foolish了,当然在这种情形下也只有让你stay foolish。看样子这种正面的解释怎么也不能达到乔布斯所达到的境界,那么这个名言是不是真的在中国行不通呢?我们现在来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来证明其在中国也有其适用性。 中国人都是聪明的,这些聪明人肯定不会落入上述的乔布斯陷阱,stay hungry可以理解为不断追求名利,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不择手段的追求科研经费包括只追求数量不管论文质量。对经费的贪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某些人手握几千万的资源,拥有权力,真正自己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几乎不搞甚至是不会搞研究,但是他可以利用资源雇佣他人,不加任何脑力聚集一大批成果。在这种情况下的stay foolish可解释为装作不知道这样做是有害的甚至是有罪的,装傻!如果看到别人有成果他们会积极的让别人stay foolish(就这么傻呆着吧)。而这种人往往在中国能够吃香。 所以这类人是在有意无意的遵循着乔布斯名言的另解成功地生活着,是真正的中国式成功的“乔布斯”。真不知道乔布斯地下有灵的话会不会和这些人来个拥抱,承认是自己的同类?
3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瑞华白描集》出版发行了,用线条诠释热带雨林绘画的学术资料
paintinghrh 2011-10-17 15:56
《何瑞华白描集》出版发行了,用线条诠释热带雨林绘画的学术资料
《何瑞华白描集》几经好事多磨,终于出版发行了。 实现了一个长久的心愿,也实现了千里迢迢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写生的通道好友之嘱托,出一本以热带雨林植物为题材的白描画集,有助于进行热带雨林题材绘画的写生、教学和创作,有助于开展热带雨林题材绘画的基础理论研究,何乐不为之。 扫去粉黛无颜色,一根线,就把丰富神奇的热带雨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即便是从事热带雨林生态学研究的科学家也难说出二字并为他们从事的工作提供形象思维。对于艺术家,这本书,我以为至少可以为他们开阔思路,毕竟,中国画的白描在表现热带雨林题材上尚是先河,折枝花卉的传统画法无能为力。不可以循规蹈矩,没有程式,面对的是从来没有看过的,没有听过的植物物种,艺术家无不困惑而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和艰苦的实践。所谓艰苦的实践包括蚂蚁、蚂蟥、蚊子以及酷热的天气。正如此,这本《何瑞华白描集》就有了学术的价值。 我的父母已在天堂,你们的儿子现在可以用心血绘制的这本书祭祀你们了。 感谢中央美术学院博导、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郭怡孮先生为画册题写书名,感谢从事绘画教学专业的教授、以绘画为职业、为生命的名家为本画册写序,感谢出版社老总和编辑的鼎立支持,也感谢赞助商的友好援助。这本《何瑞华白描集》一定是大家的心血铸成。而对学子可临可摹,然后再面对浩瀚的热带雨林,一定会底气十足,妙笔生花。 《何瑞华白描集》书号为:ISBN 962-5529-19,开本1/12,889x1194,印数2000册,定价80元,华夏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各地艺术爱好者可到当地新华书店购买或向本人直接邮购。邮购地址: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植物园,何瑞华,邮编666303.请勿从平信中邮寄现金,请通过邮电局邮寄,款到书用挂号发回。
个人分类: 瑞华绘画|7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青春岁月·情书】
wdkingyong 2011-10-16 23:17
【情书】每次我看到我写给她的情书,我都会很感动。那些都是我在追求她的过程中写下的,面对着她,我内心安详略微起伏,而此次打电话给我,她在那边依旧清新,我虽有所动摇,但还是拨云见日,驱除了内心的杂念,坚守如初,而其他的女孩只可做朋友。 所认识的女孩多了,感情也随之散了,精力也无法聚焦。没有她在我的身旁,我偶尔也会寂寞,心不免有所旁骛。心思也不全都花在求学上,内心的烦恼也多了起来,原以为自己可以很充实,却发现自己愈加迷茫,甚至很累。 缺乏一个可以让感情寄托的人,会让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不知何时丢进了角落,时间长了,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走。 原来,发现你还是依旧,我也依旧,“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即使我不断向前,但我的心会在阑珊处等你。 加油吧,研究生三年,希望见证一个不一样的我,能给我们俩美好的未来多些资产,走得更安稳。 如果可以读博,然后回温州大学教书,然后和她在一起,那不是一个很好的打算吗?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为了她,我可以去做任何事情。 2011年10月16日书【我的青春岁月】
3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植物的表达调控因子(microRNA)也可以直接调节动物基因的表达
热度 1 bioysy 2011-10-16 22:19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报道该发现的文章可能会被载入史册,影响深远.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 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aop/ncurrent/full/cr2011158a.html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table microRNAs (miRNAs) in mammalian serum and plasma are actively secreted from tissues and cells and can serve as a novel class of biomarkers for diseases, and act as signaling molecules i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Here, we report the surprising finding that exogenous plant miRNAs are present in the sera and tissues of various animals and that these exogenous plant miRNAs are primarily acquired orally, through food intake . MIR168a is abundant in ric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highly enriched exogenous plant miRNAs in the sera of Chinese subjects. Functional studies in vitro and in vivo demonstrated that MIR168a could bind to the human/mou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dapter protein 1 (LDLRAP1) mRNA, inhibit LDLRAP1 expression in liver, and consequently decrease LDL removal from mouse plasma.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exogenous plant miRNAs in food can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arget genes in mammals. 植物的miRNA可以直接调控动物基因的表达,miRNA进入人体的途径是食物.所以今后对食品的营养评价可能就不是糖、氨基酸、蛋白质等那么简单了,miRNA也应该在考虑中。植物中哪些miRNA对人有正面影响,哪些miRNA对人有负面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或许会产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当然要进行食用的转基因产品也需要重新进行评估,评估是否会产生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miRNA. 这个报道很有意思,值得深思! ........................... 联系一则古老的新闻: 德国确认芽苗菜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元凶”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10/c_13922946.htm 如果有一天确认某种植物的miRNA是某疫情的"元凶",这个世界就变得有点恐怖了.
448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是否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
wdkingyong 2011-10-16 00:26
我重新审视了我自己。 是否需要申请入党积极分子? 新闻联播里莺歌燕舞、大和谐 网上充斥着脱轨、强拆、中毒…… “我是人大代表”、“我爸是李刚” 微博是个窗口,泄洪般 把政府、党踩在地下! 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 我一直很愤慨,批评也多 因为我对我的祖国关切得很,不想它走向灭亡 更是对我们政府、我们党的一份监督 大学已过,我都成了个研究生。 不再那么随性,愤青。 中国会变得强大 即使现在不富强、不民主 在变得富强、民主的路上 不仅仅需要批评者 更需要建设者 有一颗把这个社会建设得更美好的决心 默默地付出 而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 不是跟大流,而是自我审视 即使我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我也会 一如既往地批评,但更多地是默默奉献 而批判性的思考,永远是丢不掉的 一心向着社会与人民! 附:我要立志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 我,立志做一个党员 中国共产党 这个响亮的名字 今天,狠狠地刻在我的心头 我开始审视我自己 我到底要归属到哪个组织中去 或许我入党的决心不够坚决 我以前不够优秀 与班级同学关系处得不够好 这些都是次要的 应该归于我攀附性的思想 和对自身的随性 导致我缺失了这一块 入了党,可以收获一些 但仅为了那么点收获吗? 不,那是对自我的一份要求! 即使所有其他人跟大流入党 我也会将它作为一份考研 它成了我的一个目标 我就会为之努力 但我必须得意识到 入党,必须思想成熟 别人是党员,却非正直 我呢?我得有个标准 在思想上对自己有杆尺 低下你的头,去思量脚下的路吧 接受别人的审核,那样才会光明 那样才能走得更远。 别说我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能做出些什么 为人民服务?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在经历入党的这个过程中 我会有所感触,不管结果如何! 让自己成熟起来。
2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见到了可爱的大熊猫
wmy9039 2011-10-15 19:03
见到了可爱的大熊猫
10月12日上午,导师安排我和一名研究生陪一名日本外宾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基地见到活泼可爱的大熊猫,有成年大熊猫、幼年大熊猫,还参观了育仔室。 下午,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陪着三名日本鹿儿岛大学农学部教授,从锦江学院到彭祖山参观,彭祖山也称 仙女山 ,因彭祖及其女儿在此生息,修炼成仙而得名。有 彭祖墓 等景点,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 文化旅游 风景名胜区。彭祖山 海拔高度 610米,垂直高差158 米,因是养生术创始人 彭祖 修炼和陵寝之地而闻名四海,被尊为中华养生文化 第一山 。有坐高28 米、立高32米的世界第一大双佛—— 齐山双佛 。 在山上生长了很多脱皮树,这些树非常高大、笔直,据山里人说这些树秋天脱皮,春天又长出来一层皮。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转自豆瓣生活心理学
热度 2 fmmufen 2011-10-15 14:06
有一次在北大讲座,遇到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看着他一脸大杂烩的表情,我先拿出本子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说,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文章放在网上的,然后给了他我的博客地址。而后又补了一句,“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让我们细说从头。先动脑思考一下,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一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儿园里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答案并非肯定。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机会、也恰好愿意多花一点心思与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交谈的话,你也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心目中,与所有成年人一样,朋友被划分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以下我们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叫做“小强”。   当时我很好奇。耐心等待小强告诉我谁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真正的朋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男孩,另外一个是女孩。那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认为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小强一秒钟都没犹豫,告诉我说,“他从来都不抢我的玩具,他跟我换。”我又问他,“那,为什么你认为那女孩是你真正的朋友?”这次小强犹豫了好一阵子,在确定我会给他保密之后,磕磕巴巴地说,“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给她……”我笑。过一会儿又问他,“她觉得你好看么?”小强愣了一下,满眼的无辜,“不知道……”我又问,“那她现在手里的玩具是谁的?”小强突然显得很紧张,“不是我的。”我决定不去问那小女孩什么问题了。   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是大多数人想要结交的朋友。但是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的人是如何理解他们大多数人的行为的。刚才小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不“抢”他的玩具,而是“换”。注意这两个词。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所谓的“心计”。确实有些人有很深的城府,至少比另外一些人更深,他们可以用常人想不出的,就算想得出来也做不到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最普遍的情况。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小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数量,使得他从概率角度出发很难遇到“公平交换”,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多少玩具,甚至干脆没有玩具,所以,那些孩子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与他进行“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交换,等同于“抢”,没有人喜欢“被抢”。而与他“换”的那个男孩,让小强感受到公平。小强也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却不拥有的,所以,他也去“换”而不会去“抢,”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被抢”——把最新的玩具都给那女孩先玩……   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这样的时候,所谓的“友谊”就会慢慢无疾而终。也有持续下去的时候,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便实现“公平”。电影《教父》里,棺材铺的老板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决心找教父考利昂替他出气并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的时候,亚美利哥就是“索取方”。许多年后,教父考利昂终于在一个深夜敲开了亚美利哥的门……   所以,可以想象,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同样多或者资源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事实上,生活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哪怕在校园里,“交换”本质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同样性质的行为并不鲜见。比如,某系公认的才子,会与另外一个系里公认的另外一个才子会“机缘巧合”地邂逅而后成为“死党”。俗话常说,“英雄所见略同”,可能就是他们一间如故的原因,所以,他们之间的谈话以及任何其他活动往往都会让他们觉得相互非常“投机”。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当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俩会联手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  不是因为他们两个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很优秀,才可能非常要好,而后命运的碰撞产生绚丽的火花。  而反过来,这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人,事实上往往并不“低调”,也并不“平易近人”。这并不是他们故意的。他们无意去惹恼身边那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人,只不过无形中他们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天,这些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己,因为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开始“谦虚”,他们学会“低调”,他们显得“平易近人”。   好多年前,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别人求助于我的时候,我内心往往非常抵触,却又怕别人说我是所谓的“不够意思的人”,于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有一次特别受伤的时候,突然一闪念,想明白,原来这种尴尬本质上并不是来自于我没有“乐于助人”的品性,而是来自于我自己的精力并不足够旺盛,没有旺盛到处理自己的事情绰绰有余的同时,还有大把的时间精力用来帮别人做事——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已经是正在过河的泥菩萨。后来,我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足够的工作。——这是那天晚上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儿,因为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挣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说起来好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到“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1)承认自己能力有限;2)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3)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所以说,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并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说,“事多故人离”,是非常准确的观察。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最终更可能使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每次交换的落空,都进一步造成自己的损失,使得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是质量下降,进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沦为“索取者”——恶性循环,甚至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些人,过分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并全然不顾自己的情况究竟如何。对于这样的人,人们常用一些专门的词来描述他们,“谄媚”、“巴结”、“欺下媚上”、甚至“结党营私”等等。这样的人,往往也不是他们故意非要如此的。他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所以,才希望能够借助其他的力量。而一个人越是渺小,越是衬得他的欲望无比强烈。这样的人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一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亲密的方式提及大家仰望的人物,无论他们与“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在中文语境里,他们就会只说名字不说姓氏:李开复不叫“李开复”,在他们嘴里是“开复”;李彦宏不叫“李彦宏”在他们嘴里是“彦宏”,沈南鹏不叫“沈南鹏”,在他们嘴里就是“南鹏”;最近我听到更恐怖、更另人毛发悚立的是,“小俞”(俞敏洪),“小邓”(邓峰),“大想”(理想)……   整体上来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的话,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瞬间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尤其在这些资源的获得更多地依赖出身和运气的现实世界里。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很容易从零开始,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也好学识也罢,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六个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五年,长则二十年”。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又发现另外一个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可能想明白或者预想到的事情(当然我现在也依然智商平平,只是多了些智慧):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才被认为是优秀的。   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甚至,你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会有很多另外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为你提供帮助。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帮助往往确实是“无私”的。正如没有哪个医生做到救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而恼羞成怒的一样,那些品质优秀到一定地步,境界豁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图报”。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已经比什么都重要,并且可以令他们身心愉悦。然而真正有趣的现象是,被帮助的你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最终皆大欢喜,只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同时的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环。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如果人脉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重要的话。事实上,我总觉得关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其实非常虚幻,只不过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我并不是说,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需与任何人打交道了。善于与人交往也是一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是提醒你,别高估自己,误以为自己有那么多足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好你与你身边所有人的关系。浏览一下你的手机通讯簿里的名字吧,有多少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这么多年,我只见过两三个人回答我说,“最长时间没联系的,也不超过两个星期。”其中一个还是特别固执而特殊的人,他的手机通讯簿里,总计才有22个名字。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终,“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这实在是一个大到写两本书都可以的话题。以下是我的几个简单的,但实践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建议: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1726 次阅读|2 个评论
究竟什么是学术水平?
热度 1 whe58 2011-10-15 10:57
一年一度的教授任职资格评审又要开始了。标准是学术水平。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学术水平?其实这个问题在国际上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国际标准能作为国内标准吗?我们能不顾国情吗?现在EI,ISTP文章只要肯出钱,就能有。在我们这,能挣钱的会说进校经费多就有学术水平;能发文章的会说文章发得多就有学术水平;能拿项目的会说项目拿得多就有学术水平;善于报奖的会说奖拿得多就有学术水平;……。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教授的学术水平呢?
59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内容摘要:科技评价理论基本问题研究——多属性评价面面观
热度 1 yuliping 2011-10-14 21:17
本书从多个侧面对科技评价中多属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涉及评价指标的选取、数据标准化方法、指标相关关系的消除、评价方法的选择、权重赋值、效用函数的合成、灵敏度分析、评价方法创新、新组合评价技术探讨等多个方面。主要创新如下: 1. 基本评价方法领域的创新 ①构造了系统的评价方法选取原则与方法。②采用 DEA 效率分析、回归分析等进行指标选取;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指标分类。③提出了数据标准化的三原则并完善了标准化通用公式。④提出了两种新的消除评价指标相关关系的方法:相关系数调整法、综合回归调整法。⑤系统分析了非线性评价权重的特点,对评价结果实际差距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专家权重赋值的优化方法。⑥对不同效用函数合成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归纳。⑦比较了科技评价中标准分和原始分评价的差别。⑧研究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对于科技评价的影响,发现 只有在少数基于排序的定性评价和少数定序组合评价中才有可能遭遇不可能定理。 2. 新评价方法与组合评价新技术的创新 ①提出了一种新的均衡学术期刊平衡发展的新指标——和谐指数。②根据规模、质量、均衡发展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一个新的复合指标。③提出了三种新的评价方法: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评价法、指标难度系数赋权法、高次幂下 TOPSIS 评价法。④提出三种新的组合评价方法:共线性排序选择模型、基于方法一致度的组合评价、基于极值法的组合评价。⑤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学术期刊评价。⑥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学术期刊评价。⑦研究了非线性评价带来的数据扭曲问题。 3. 评价方法拓展研究领域的创新 ①发现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非单调性缺陷,即存在正向指标值增加,评价值反而变小的异常情况,并提出了改进建议。②对同行评议与指标体系评价的组合运用进行了定量分析。③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关系的科学计量学研究。④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特征因子和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⑤得出了只有线性主观评价方法才具有可比性与继承性的结论。 本书大大丰富了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理论,对多元统计的基本理论也做了一定的拓展。 俞立平 2011.8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3407 次阅读|2 个评论
你的心态决定你的人生
fmmufen 2011-10-13 16:54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和作为的不同,因而也会谱写不同的人生!
2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更新)[采纳附件]"最佳学生论文奖"奖状的修改方案
热度 3 Fangjinqin 2011-10-12 21:11
(更新)[采纳附件]"最佳学生论文奖"奖状的修改方案
两种新奖状-20111013.rar "最佳学生论文奖"奖状的修改方案(更新) 请大家继续评论 1-Fangan
个人分类: 信息通报|48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教师必读书目《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wmy9039 2011-10-11 22:11
教育习惯篇: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教师,请记住学生的名字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教师,要有耐心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要善于换位思考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控制好你的情绪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谈心是一门艺术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换个思路激励学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0:给“特殊学生”特别的关爱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1:期盼是更深层的爱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2:威信:教育的潜在动力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3:公正,就是对学生的尊重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4: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5:宽容是一种美德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6:教育需要严格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7:引导学生相互欣赏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8: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9:主动问候学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0:与家长常沟通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1:每天反思一下自己 教学习惯篇:成为有魅力的教师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2:创新,教出个性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3:坚持个性备课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4:不可忽视的课前准备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5:养成“问课”的习惯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6:拥有教学的勇气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7:重视目标性教学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8:细化你的课堂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29:提前三分钟进教室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0:面带微笑进教室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1:上课要有激情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2: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3:课堂多预设些“问题”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4:课堂上,警惕隐性霸权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5:追求课堂的简约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6:锤炼你的课堂语言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7:不可小看教学语调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8:丰富你的表情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39:幽默是一种魅力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0:要有自己的课堂文化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1:鼓励学牛多提问题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2:课堂不妨适当“留白”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3: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4: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5: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6:上课决不“拖堂”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7: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8: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乐趣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49:经常梳理你的课堂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0: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 学习习惯篇:做一个完善的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1:有颗成为名师的心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2:听课要学会“品”课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3:让自己“现代”起来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4:精彩人生需笔耕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5:成为博客一族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6:向周围人学习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7: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8:习惯“研究”自己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59: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0:读书要“品”书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1:“嫉妒”是一种进步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2:练好“三字一话”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3:教师,不妨跨学科听课 生活习惯篇:做一个充满情趣的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4: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5:要有良好的心态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6: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7:为生活创造快乐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8:认识你自已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69: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0:教师应该有“静”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1:管理好你的时间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2:善待他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3:发现别人的优点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4: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5:从小事做起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6:有颗感恩的心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7:今日事今日毕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8:家庭和工作一样重要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79:有自己的精神空问 行为习惯篇: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0:精神饱满地投人每一天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1:学会倾听自己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2:善于发现自己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3:着装要有时代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4: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5:语言要有亲和力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6:培养观察力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7:学会倾听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8:教师,要有“约束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89: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0: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1: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2:敢于认错是一种美德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3:切忌,要遵守承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4:学会尊重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5: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6:说话要“真”“实”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7:学会规划自己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8:学会真诚地赞美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99:真诚地帮助同事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100:清理好自己的办公桌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1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自万跃华老师博客——SSCI收录的期刊——老年医学学科
summer027 2011-10-10 22:37
截至到 2008 年 9 月 SSCI 收录老年医学学科期刊 27 种,其中 SCI 、 SSCI 共同收录的 老年医学 期刊 13 种, 美国老年医学期刊 20 种,英国老年医学期刊 5 种,德国、加拿大老年医学期刊各 1 种,出版老年医学期刊的出版社主要是 Wiley ( BLACKWELL ) 4 种、 ELSEVIER 2 种、 TAYLOR FRANCIS 2 种、 CAMBRIDGE 2 种、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 种。 2000-2008 年 9 月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 SSCI 论文 16731 篇,其中老年医学学科论文 327 篇( 1.9545 % ), 其中 2008 年 25 篇, 2007 年 30 篇, 2006 年 56 篇, 2005 年 55 篇, 2004 年 62 篇, 2003 年 36 篇, 2002 年 26 篇, 2001 年 26 篇, 2000 年 11 篇。 2005-2008 年 9 月中国老年医学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 16 种期刊上,发表 10 篇论文以上期刊有 6 种( 4 种期刊被 SCI 、 SSCI 共同收录),其中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美国老年病学会志》 68 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国际老年精神病学杂志》 64 篇, GERONTOLOGIST 《老年病学家》 42 篇, AGING MENTAL HEALTH 《衰老与心理健康》 29 篇,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老年病学杂志, A 辑:生物科学和医学》 24 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HUMAN DEVELOPMENT 《国际衰老与人体发育杂志》 12 篇。 主要研究单位有香港中文大学( CHINESE UNIV HONG KONG ) 110 篇,香港大学( UNIV HONG KONG ) 76 篇,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 HONG KONG ) 19 篇, 岭南大学 ( LINGNAN UNIV ) 19 篇, 香港理工大学 ( HONG KONG POLYTECH UNIV ) 16 篇。 大陆发表 SSCI 老年医学论文最多的西安交通大学( XIAN JIAOTONG UNIV ) 7 篇,北京大学( PEKING UNIV ) 5 篇。 希望该文能帮助读者了解 SSCI 。 2008 年 SSCI 收录老年医学学科期刊 27 种如下(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 GERONTOLOGY ): 注: ★ 为 SCI 、 SSCI 共同收录期刊 1. AGEING SOCIETY 《老年与社会》美国 Bimonthly ISSN: 0144-686X CAMBRIDGE UNIV PRESS, 32 AVENUE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 USA, NY, 10013-2473 2. AGING MENTAL HEALTH 《衰老与心理健康》英国 ★ Bimonthly ISSN: 1360-7863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3.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美国 ★ Bimonthly ISSN: 1064-7481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3621 4. AUSTRALASIAN JOURNAL ON AGEING 《澳大利西亚衰老研究杂志》英国 ★ Quarterly ISSN: 1440-6381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5.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REVUE CANADIENNE DU VIEILLISSEMENT 《加拿大衰老研究杂志》加拿大 Quarterly ISSN: 0714-9808 CANADIAN ASSOC GERONTOLOGY-ASSOC CANADIENNE DE GERONTOLOGIE, 100-824 MEATH ST, OTTAWA, CANADA, ON K1Z 6E8 6.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老年医学教育》美国 Monthly ISSN: 0360-1277 TAYLOR FRANCIS INC, 325 CHESTNUT S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 7.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欧洲老年学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1613-9372 SPRINGER, 233 SPRING STREET, NEW YORK, USA, NY, 10013 8. GENER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N AGING 《世代:美国老年研究会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738-7806 AMER SOC AGING, 833 MARKET ST, STE 511, SAN FRANCISCO, USA, CA, 94103-1824 9. GERIATRIC NURSING 《老年病护理》美国 ★ Bimonthly ISSN: 0197-4572 MOSBY-ELSEVIER, 360 PARK AVENUE SOUTH, NEW YORK, USA, NY, 10010-1710 10. GERIATRICS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国际老年病学与老年学》英国 ★ Quarterly ISSN: 1444-1586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11. GERONTOLOGIST 《老年病学家》美国 Bimonthly ISSN: 0016-9013 GERONTOLOGICAL SOC AMER, 1030 15TH ST NW, STE 250, WASHINGTON, USA, DC, 20005202-842AP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HUMAN DEVELOPMENT 《国际衰老与人体发育杂志》美国 Bimonthly ISSN: 0091-4150 BAYWOOD PUBL CO INC, 26 AUSTIN AVE, PO BOX 337, AMITYVILLE, USA, NY, 11701 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国际老年精神病学杂志》 英国 ★ Monthly ISSN: 0885-6230 JOHN WILEY SONS LTD, THE ATRIUM, SOUTHERN GATE, CHICHESTER, ENGLAND, W SUSSEX, PO19 8SQ 14.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国际老年精神病学》美国 ★ Quarterly ISSN: 1041-6102 CAMBRIDGE UNIV PRESS, 32 AVENUE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 USA, NY, 10013-2473 15.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老年与保健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898-2643 SAGE PUBLICATIONS INC, 2455 TELLER RD, THOUSAND OAKS, USA, CA, 91320 16.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老化与体力活动杂志》美国 ★ Quarterly ISSN: 1063-8652 HUMAN KINETICS PUBL INC, 1607 N MARKET ST, PO BOX 5076, CHAMPAIGN, USA, IL, 61820-2200 17.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衰老研究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890-4065 ELSEVIER SCIENCE INC, 360 PARK AVE SOUTH, NEW YORK, USA, NY, 10010-1710 18.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应用老年学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733-4648 SAGE PUBLICATIONS INC, 2455 TELLER RD, THOUSAND OAKS, USA, CA, 91320 19.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老年病护理杂志》美国 ★ Monthly ISSN: 0098-9134 SLACK INC, 6900 GROVE RD, THOROFARE, USA, NJ, 08086 2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美国老年病学会志》英国 ★ Monthly ISSN: 0002-8614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21. JOURNAL OF WOMEN AGING 《妇女与老年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895-2841 HAWORTH PRESS INC, 10 ALICE ST, BINGHAMTON, USA, NY, 13904-1580 22.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老年病学杂志, A 辑:生物科学和医学》美国 ★ Bimonthly ISSN: 1079-5006 GERONTOLOGICAL SOC AMER, 1030 15TH ST NW, STE 250, WASHINGTON, USA, DC, 20005202-842AP 23.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老年病学杂志, B 辑: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美国 ★ Bimonthly ISSN: 1079-5014 GERONTOLOGICAL SOC AMER, 1030 15TH ST NW, STE 250, WASHINGTON, USA, DC, 20005202-842AP 24. PSYCHOLOGY AND AGING 《心理学与衰老》美国 Quarterly ISSN: 0882-7974 AMER PSYCHOLOGICAL ASSOC, 750 FIRST ST NE, WASHINGTON, USA, DC, 20002-4242 25. RESEARCH ON AGING 《老年研究》美国 Bimonthly ISSN: 0164-0275 SAGE PUBLICATIONS INC, 2455 TELLER RD, THOUSAND OAKS, USA, CA, 91320 26. TOPICS IN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老年病康复论题》美国 Quarterly ISSN: 0882-7524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3621 27. ZEITSCHRIFT FUR GERONTOLOGIE UND GERIATRIE 《老年医学和老年病学杂志》德国 ★ Bimonthly ISSN: 0948-6704 DR DIETRICH STEINKOPFF VERLAG, PO BOX 10 04 62, DARMSTADT, GERMANY, D-64204
3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习惯的往往是不规范的
wmy9039 2011-10-10 19:25
近日和川大的一位老教授打乒乓球,他指出我正手攻球的姿势不规范,应该小臂发力,这样击球快而稳,而我的习惯动作是大臂摆动发力,我也知道不正确,但是我感觉现在动作舒适,给力。按照规范动作,我反而感觉不习惯。 回忆自己大学打乒乓球的经历,基本是自学成才,按照自己的感觉,随心所欲的打球,由于是野路子、动作不规范,虽然打了很长时间,但技术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按照高手的指点,纠正了一些动作,但打起比赛,还习惯用不规范动作。令我费解的是,本能的、下意识的、习惯性的、舒适的运动为什么不规范呢? 规范的动作又是依谁的标准确定的呢? 规范的动作是否始终是不变的呢?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2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象棋中局战术
wmy9039 2011-10-7 12:25
转载:贵州都市网 http://www.gzdsw.com/thread-31367-1-1.html 具体学习战术之前,先介绍一下中局审局应该注意的细节。 1,当对方走子后,你要先分析对方的走子意图是什么。 2,该你走了,你要先分析自己有几种走法,棋是千变万化的,你要用“旁通思维“的,发散思维,伸展触觉,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寻求对策。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许多妙手往往隐藏在认为简单和认为不可能的着法之后的。 3,初步确定自己的走法后,就要用“直达思维“,对方有多种应法,认为不可能的也要大略看一下,可防止漏算。认为对方可能走出的应着,要先算简单的后算复杂的,这样可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4,要走一步看一步,切忌连走。因为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往往前几步已计算过的变化,会使你迷在其中,从而产生错误。要在走子前多注意双方还有没有未算到的变化 闪击战术 如果走开一个棋子后可以形成走开的棋子攻击对方一个目标、走开棋子后露出的另一个棋子攻击对方另一个目标的局面,那么这种手段就称之为闪击战术。闪击战术引爆性强,杀伤力很大,往往使对方因受到严厉的双重打击而造成顾此失彼、不能两全。 先弃后取战术 先通过弃子来争取先手,然后在不失先手的情况下再吃回对方一个价值相当的子力来取得物质上的补偿的手段,称之为先弃后取战术。先弃后取战术是弃子战术与谋子战术的综合利用,它充分体现了子力与先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棋战中打破僵局、寻找战机与争取主动的一种常用的战术手段。 串打战术 用车或炮进攻对方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子力,使其一个受到直接威胁而另一个受到间接威胁,从而谋得对方一子的手段,称之为串打战术。 规则战术 象棋比赛要求双方遵守一定的比赛规则,当出现循环往复的走法时,就要利用规则去裁决。规则对双方的约束力是平等的。在实战中有意识地走成循环着法以得到于己有利的裁决结果的手段,称之为规则战术。 捉双战术 用自己一个子力同时对对方两个子力进行直接攻击以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称之为捉双战术。走成捉双的棋路往往不是很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仔细审局、用心洞察对方破绽才能找到。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2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中的新农村:传统和精致的结合
热度 1 jiangnianyun 2011-10-7 10:09
希望中的新农村:传统和精致的结合
我希望中的新农村的样子,既有保留了传统、生态和自然特点的居住形式,又有现代生活的精致。
个人分类: 时尚:格物小坊|25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Steve Jobs in four easy steps
热度 1 何毓琦 2011-10-7 02:00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From IEEE spectrum Technical Alert: Oct. 6 2011 http://spectrum.ieee.org/computing/hardware/steve-jobs-in-four-easy-steps/?utm_source=techaler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100611 Steve Jobs in Four Easy StepsWhat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can learn from his tenure at Apple By G. Pascal Zachary / October 2011 Photo: 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Getty Images The last time I spoke to the late Steve Jobs , he was screaming at me over the phone, I'm not a failure! I'm not a failure! His shouts got so loud, I put him on speakerphone so that my editor could hear him. With Apple among the most valuable companies in the world because of its immensely popular products, the notion of Jobs as a failure seems ridiculous. But less than 20 years ago, in the mid-1990s, when Jobs was struggling to keep his forgettable NeXT computer company afloat, the idea of him failing—the possibility I'd raised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at spurred his furious phone call—terrified him. I'd hardly call him a failure now, but the reasons for his success aren't always properly understood. Better than any of his peers, Jobs blended an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business and economics, markets and corporate power. In leading Apple past Microsoft on its way to becoming the most valuable technology company on the planet, Jobs repudiated four pillars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wisdom. First, Jobs refused to accept that software and hardware were best designed and engineered separately. For him, the venerable insight summarized by Thomas Hughes , the grand historian of American technology, as the system must be first became a lodestar. Jobs understood that Apple was fundamentally a builder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ot a generator of products. As a young man, he watched IBM lose its central role in computing by handing off the PC's basic operating system to an outsider (Microsoft). When in the 2000s Microsoft struggled (and largely failed) to persuade cellphone makers to adopt a variant of Windows, Jobs turned the industry upside down by building a cellphone with an Apple OS at its core. In embracing what traditional industrialists called vertical integration, he propelled Apple to first place in smartphones. Second, Jobs denied what is perhaps the most closely held article of faith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at openness and the wisdom of crowds are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systems. Under his leadership, Apple produced closed systems—devices whose basic functions could not be altered—and consumers loved them. It's not the consumer's job to know what they want, Jobs once famously said. Though an ex-hippie, he proved to be a throwback to an earlier age of top-down leadership: A direct line runs from Henry Ford's Model T to the iPad. To Jobs, Apple's systems are always open—in the sense that their uses can be adapted to an owner's needs and desires. But as iTunes demonstrates, Apple's ability to control the content, the applications, and the purchase opportunities on its mobile devices is far greater than anything carried off by its rivals. Third, Jobs found a way of selling Apple's products directly—through company-owned stores or online—which was perhaps his greatest and mostly unlikely business triumph. Makers of computer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had always offloaded the task of reaching customers to a motley crew of retailers, who provided no consistent purchasing experience or brand loyalty while shredding the manufacturer's profit margins. Again, going against convention, Jobs created the most valuable retail stores in the world (outselling Tiffany's on a per-square-meter basis). He then sold the inimitable iPhone through those stores and via one other channel (ATT), in what was a daring business tactic that paid enormous dividends. Fourth, Jobs found a way to dominate consumer electronics, an arena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eemed to have irretrievably lost to Japan, Korea, and China. The iPod, first released by Apple 10 years ago, marked a stunning shift in global competitive dynamics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No longer did U.S. firms need to presume they couldn't compete with Canon, LG, Panasonic, Samsung, Sony, and other Asian powerhouses in miniaturized digital appliances. To be sure, Jobs relied heavily on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Apple reportedly employs 10 times as many people in China as in the United States—but the style, engineering, and interactivity of Apple's devices are classically American. How long Apple will be able to hang on to that domination is an open question. Some say that in Apple, Jobs built a company with his own way of thinking, so it will go on just fine without him at the helm. But whether this is true doesn't really matter in the near term: Apple has a pipeline of good products and about US $75 billion in cash. What then was the elusive genius of Steve Jobs? Despite his infamous bad temper, his impatience, and his penchant for tantrums, Jobs was the ultimate human-centered technologist—even while he was the ultimate digital autocrat. No democracy either internally or externally, Apple has proved the merits of enlightened dictatorship, at least in realms technological. Jobs once summed up his method as trying to expose yourself to the best things humans have done and then trying to bring those things into what you are doing. This simple credo should long motivate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who will inevitably walk in the footsteps of this singular master. This article was updated on 06 October 2011. About the Author G. Pascal Zachary is the author of Showstopper (Free Press, 1994), about the making of Microsoft Windows NT. He writes the Scientific Estate series for the online edition of IEEE Spectrum .
127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简化设计,喜欢
jiangnianyun 2011-10-5 17:44
[转载]简化设计,喜欢
个人分类: 时尚:格物小坊|1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苹果发布爱疯4S
热度 1 jiangnianyun 2011-10-5 11:27
苹果发布爱疯4S
今日凌晨,苹果新疯发布。原来不是传说中的疯5,而是iPhone4S。 其特点为:A5芯片、速度显著提升、800万像素、语音操作功能(暂不支持中文)、更好的照相和摄影功能、推出64GB版。10月12日iOS 5和iCloud发布,10月14日发布4S。美国合约价格16GB是199美元,32GB是299美元,64GB是399美元。 就那么回事吧,别卖肾了。。。。 另,据说该货可在任何一个4S店买到。至于你信不信,反正偶不信。 (不过后来明白了,原来这款手机的意思是,IPhone for Steve)
个人分类: 时尚:格物小坊|29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高校学生会干部培养和管理的一点粗浅认识
热度 1 wmy9039 2011-10-4 19:49
今天看到《人大副教授称大学学生会成藏污纳垢之地》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高校学生会存在的问题,对学生会成员及学生会管理人员都敲响了警钟,的确应该好好地深思。 团委、学生会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现行高校体制下,团委和学生会成员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学生会管理人员要引导好、培养和使用好学生干部,让他们借助学生活动这个宽广的平台,要实现几个方面的提升: 一、增强民主意识。大学学生会干部选举要由学生代表民主直接选举,候选人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学习成绩也要突出。 二、培养沟通协调能力。一要协调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配合他们工作;二要协调好与班级的关系,争取广泛有力的支持;三要协调好与老师的关系;四要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三、具备举行学生活动的能力。从活动策划、实施和总结,要在其他人员的配合下,能够出色地完成。 四、养成牺牲服务意识 。在日常管理,特别是举行大型学生活动时,学生干部不仅要投入很多精力,而且精神高度集中,避免活动搞砸,引起师生的不满。大型活动结束后,部分学生干部聚个餐倒无可厚非,并非公款吃喝,这些学生太辛苦了,付出的太多了。 链接:人大副教授称大学学生会成藏污纳垢之地。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437.shtm ,
个人分类: 学生思想教育|2922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信还是自傲? 一次和留学生学术交流之感
热度 1 robert888 2011-10-4 12:18
这次参加一个海岸工程会议.有400多人参加该会议,其中可能有5个中国人.我聆听了一个年轻中国留学博士生的发言.从听他的英语发言,我就能听出他是中国人.他的英语还是可以的.由于他的研究方向和我现在的可以方向有相同点,所以我对他的演讲就感兴趣些.他讲完,我就提一个专业方面的问题,他没有完全理解,但是也回答了一些,我与没有继续深挖. 第二天,会议组织室外活动,我和他正好都在一个组.这样,我们就开始学术方面的交流.从交谈中,我知道他原来不是从事海岸动力学研究工作的,留学后刚刚转的.对海岸动力学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有两次他对我的观点表示极端的藐视,甚至嘲笑.我的内心是十分失望和愤怒.但是,我还是坚持和他聊完了, 因为我毕竟比他年长,在海外生活了几十年了.这可能是我在国外遇到的第一案例. 我经常教育学生们要自信,但不要自傲.自信是每一个科研人员必须的一个科研素质.没有它,你就不可能取得科研上的突破.没有自信,你只能盲目地崇拜别人,小看自己.但是,自傲是自信的另外的一个极端.它是科研人员最忌讳的一个恶性.它会使有点成绩的人失去业绩,因为这些人看不起别人的成绩,总认为自己了不起,自己做的都是正确的.我说的这位同学,他身上就有些自傲的流露. 另外,如果你想要出国留学,最好不要换你的专业.如果你必须要转的话,一定要读好你要转的专业知识书.只有这样,你将来才能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留学学者.否则,你还不如国内的一名博士毕业生.你可能有的优势是会一点英语吧了.
个人分类: 感悟|5733 次阅读|2 个评论
Ralph Steinman
热度 1 MedXia 2011-10-3 22:41
上午看到今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包括Ralph Steinman在内的三位杰出科学家。其中Steinman 是Rockefeller大学的教授,我曾在同一个校园待过。我导师的实验室在同一栋大楼里,所以在校园见过。知道是大牛,景仰。看到这个消息我蛮高兴的,RU又多了一位诺奖获得者。然而晚上再看新闻,斯人已去!不知道最终这个奖是否仍归属他呢?从贡献上感情上,觉得给他仍是合适的。 今天还有另外一条新闻,说诺奖获得者寿命比未得的人更长。这不是新闻了,几年前就看到过。类似的,拿过奥斯卡的演员寿命更长。唉,且不论这条新闻的科学依据,对Steinman来说这略带小小惋惜。如果早几年就颁布的话,会不会对他病情控制有帮助呢。至少,会更快乐一点吧。他的发现,在免疫学领域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他会被记住。当然,他也会因为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诺奖插曲被人叨念。
59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其实就是忙了点儿,外加“皮”了点儿
热度 18 yatou 2011-10-3 19:00
有博友说科学网上女博友少了。想想自己是有原因的。 1 开博之初,是把积攒了活了几十年的生活感悟结合着《道德经》都写出来了。所以写得多。 2 术业有专攻。需要持久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3 从事科研工作的女人比男人要累了些。男士回家有几位是洗衣做饭的?我想还是不多。而女人要工作,要家务活,然后就要休息。 4 想说的话,基本已都说了。再写,就需继续在生活中积累,感悟。 5 鬼王博文被全部删除,确实感到很残酷,所以无语,连“追悼会”也不开了。心冷,意懒,也许是个原因?不太清楚。 6 更为主要的,就是现在太忙,在补过去欠下的帐。家里两个哥哥的孩子在济南读书,我都没时间去看他/她们。好在哥哥们都理解我,不拿怪。这是俺娘家人的优良传统,不拿人的怪。所以兄妹八个,一百多口子人,和睦相处着,相互关心着。人间的温暖亲情,是长在宽容与关爱里的。 要说还有别的原因没有?其实还有。 所谓的“皮”,就是科学网上实际上早就对很多问题讨论得挺白挺透了。余下的,其实只有做了。不做只说,谁爱做谁做,反正俺没这兴致,更没这精力陪人闲聊。 关于中国的事情。大家看得更明白。再谈这谈那,纯粹属于浪费自己的时间。老娘病了俺才只回去呆了一天呢。没那时间谈国论事。有时间的时候都谈了。最亲近的人还顾不过来呢。 关于科学研究。鬼王看得怪透。科学这个东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活儿。如果你不是在里面找到了自然中蕴藏着的哲学原理,从一而终而透而悟,只是为了科学而科学,恭喜你,这辈子你也忙不完。至于为了混碗饭,那就是自个儿的事情了。当然也有为了矫情而科学的。俺笑了。你用红酒来醉自己,是你的活法儿。 关于科学网。我还是没法回复评论。怎么这网老有点小毛病?但是我喜欢它,哪怕十天不评论一句话。中间休息的时候,来这里看看,读读诗,可以体会别人的人生感悟。看看一些幽默的段子,可以开怀大笑一场。真的挺喜欢。只是现在没有这时间常顾。
个人分类: 随笔杂谈|5316 次阅读|49 个评论
请教科学网编辑部:怪了!请支招
热度 5 yatou 2011-10-2 22:33
请教科学网编辑部: 我的博客怎么不能接受博友加我为好友的请求了呢? 也不能写短信、回复短信;不能打招呼、回复打招呼。 谢谢! 顺致诸位节日愉快!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75 次阅读|21 个评论
国庆逛四川大学校园
热度 2 wmy9039 2011-10-1 20:08
国庆逛四川大学校园
四川大学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哲学家冯友兰、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生物学家童第周、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曾在川大求学。 10月1日下午,我骑着自行车从华西校区逛到望江校区,拍下一组照片,纪念在四川度过的国庆节。 华西校区校门 望江校区校门 学校行政大楼 华西校区钟楼 化学馆 体育馆 毛英才烈士 注:毛英才,原名毛秀云,四川夹江县城关人,生于1925年4月30日。从1945年起,毛英才在成都积极参加革命学生运动。1949年6月14日,不幸被捕,为鼓励自己,她常吟诵刚出狱的难友杨政声留下的一首诗:“这不是生命的丧钟, 这是新生命的开始。 假如人生像一条河流,监狱生活是河底的磐石。没有它,生命便不能湍激奔腾。”。1949年12月7日夜,被敌人杀害于成都西门外十二桥。毛英才是著名的十二桥36位烈士中最年轻、也是惟一的女烈士。 在校史馆拍摄的民国期间毕业证
个人分类: 人生时间轴|67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做事慢慢来
wmy9039 2011-9-29 14:11
徐迎晓博文《不为了长寿而锻炼》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04160do=blogid=491595 主张: 体育锻炼的目的应该是从锻炼本身获得乐趣,全身放松,提高工作效能,当然也收获了健康长寿。科研就像锻炼身体,我们做科做事研的目的应该是从科研中获得探索和创新的乐趣,论文只是其中的副产品、是科研自然而然的结果。 很受启发,由于急于获得副产品,所以做事慌里慌张,经常出错,最后反而不容易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因此,做什么都不要着急,申请项目,不要着急,慢慢来,逐渐积累前期基础;写论文,不要着急,慢慢来,反复推敲,出精品,刊发高水平期刊上。 生活确实很劳累,慢一点无所谓,适可而止要学会,细水长流才有味,身体健康最可贵,享受生活过百岁。
个人分类: 人生时间轴|39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Stretching Exercises for person who sits in front of a
热度 1 何毓琦 2011-9-29 03:30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Stretching Exercises for person who sits in front of a deskor computer all day long (i.e., most scholars and students) : Five very shortvideos demonstrating simple exercises that require no equipment and little timeto do. Download them from: http://www.mayoclinic.com/health/office-stretches/MY00921/?utm_source=FeaturedTopic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HouseCallpubDate=September%2023,%2020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1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诺贝尔奖得主预测出炉
msxue2004 2011-9-28 10:01
SCI基于被引用次数高的作者,预测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基于这种理念,他们从2002年开始凑热闹、预测诺贝尔奖。据说已经有21名诺贝尔奖的主被他们预测准了。也就是每年预测对了2-3名。今年,他们推出了预测名单。由于他们是严格基于引用率,所以之前生理医学奖的两个热门人物:屠呦呦和Carl R Woese均未上榜。 Chemistry Allen J. Bard Hackerman-Welch Regents Chair in Chemistry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Electrochemistr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 USA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Martin Karplus 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Emeritus Professor of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USA and Director, Laboratory of Biophysical Chemistry, ISIS, Louis Pasteur University, Strasbourg, France For pioneering simulations of the molecular dynamics of biomolecules Jean M. J. Fréchet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nd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Henry Rapoport Chair of Organic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CA USA, and Vice President of Research,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uwal,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and- Donald A. Tomali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Research Scientis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Dendrimer and Nanotechnology Center,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Mount Pleasant, MI USA. Also,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Dendritic Nanotechnologies, Inc., Mount Pleasant, MI USA -and- Fritz Vogtle Emeritus Professor, Kekulé Institute for Organic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onn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auml;t Bonn), Bonn Germany For the in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ndritic polymers Economics Douglas W. Diamond Merton H. Miller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of Finance,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USA For his analysi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monitoring Anne O. Krueger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USA -and- Gordon Tullock Professor Emeritus of Law and Economic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Arlington, VA USA For their description of rent-seeking behavior and its implications Jerry A. Hausman John and Jennie S. MacDonal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SA -and- Halbert L. White, Jr. Chancellor’s Associate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Economic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 CA USA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econometrics, specifically the Hausman specification test and the White standard errors test Physics Alain Aspect CNRS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and Head of the Atom Optics Group, Laboratoire Charles Fabry, Institut d’Optique, Palaiseau France. Also,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 d’Optique and at the E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and- John F. Clauser Research Physicist, J.F. Clauser Associates, Walnut Creek, CA USA -and- Anton Zeilinger Full Professor of Experimental Physics, University of Vienna, and Scientific Director, Institute of Quantum Optics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Vienna Austria For their tests of Bell’s inequalities and research on quantum entanglement Sajeev John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Physics and Canada Research Chair,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 Ontario Canada -and- Eli Yablonovitch Professor and James and Katherine Lau Chair i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CA USA For their in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nic band gap materials Hideo Ohno Professor of the Laboratory for Nanoelectronics and Spintr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Spintronics Integrated Systems, Tohoku University, Sendai Japan For contributions to ferromagnetism in 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Physiology or Medicine Brian J. Druker Professor of Medicine, JELD-WEN Chair of Leukemia Research, and Director, OHSU Knight Cancer Institute, Oregon Health Science University, Portland OR USA. Also,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Investigator -and- Nicholas B. Lydon Founder, Granite Biopharma, LLC, Jackson Hole, WY USA; Co-founder and Director, AnaptysBio, San Diego, CA USA; and Co-founder and Director, Blueprint Medicines, Cambridge, MA USA -and- Charles L. Sawyers Marie-Josée and Henry R. Kravis Chair in Human Oncology and Pathogenesis,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ew York, NY USA. Also,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Investigator For their development of imatinib and dasatinib, revolutionary, targeted treatments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Robert S. Langer David H. Koch Institu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SA -and- Joseph P. Vacanti John Homans Professor of Surgery, Harvard Medical School; Surgeon-in-Chief and Chief of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 and Director of the Laboratory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Organ Fabrication,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Boston, MA USA For their pioneering research in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Jacques F. A. P. Miller Emeritus Professor, 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 and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Parkville, Melbourne, Australia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function of the thymu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 cells and B cells in mammalian species -with- Robert L. Coffman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Dynavax Technologies, Berkeley, CA USA -and- Timothy R. Mosman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and Michael and Angela Pichichero Director in the David H. Smith Center for Vaccine Biology and Immunolog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Rochester, NY USA For their discovery of two types of T lymphocytes, TH1 and TH2, and their role in regulating host immune response
3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聪明反被聪明误
热度 1 秦伯强 2011-9-24 10:01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这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一句判词,意思是说,聪明过了头,反过来会误了自己。这句话很有哲理。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喜欢耍小聪明,投机取巧。而且在当前的环境下,也在争取项目等方面颇有获益。但是,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年轻人。为什么?这是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一种严谨的态度,需要扎扎实实的潜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需要苦思冥想,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任何投机取巧的做法,无论是申请项目或者科学研究或者发表成果中,都只能在低水平或者低层次上玩玩,无法登高雅之堂。或者上升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度。我不相信靠那种小聪明和投机取巧,能够玩出一个拉斯克奖?菲尔茨奖?或者诺贝尔奖?大概不会。甚至在国外好一点的杂志上发一篇文章都未必能够做到。 这实际上与人的本性有关。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贪图省事省力,却又能获得成功的天性,才会有那么多的投机取巧的人。但是,如果一旦养成习惯,让自己的思维停留在那种表面上东西,不去下苦功夫,踏踏实实去做科研。最终的结果是把自己耽搁了。我见到不少这样的教授。都是“ 985 ”高校出来的,脑子聪明没得说,经费拿得也不少。就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不仅他们本人如此,他们手下的人也都是表现平平。大概那些青年人背靠大树好乘凉惯了,失去了他们应有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恶劣和充满竞争的环境对年轻人成长并非是坏事。如果一个单位领导也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就会影响整个单位文化传统氛围,损害的将是一个单位长久的竞争力。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这大概就是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
4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Wind, Water, and Solar Power for the World
热度 1 何毓琦 2011-9-22 22:45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Nix nuclear. Chuck coal. Rebuff biofuel. All we need is the wind, the water, and the sun to supply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the world By Mark Delucchi / September 2011 IEEE Spectrum Magazine For details see http://spectrum.ieee.org/energy/renewables/wind-water-and-solar-power-for-the-world/?utm_source=techaler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0922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62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申请国基的几大秘
热度 1 msxue2004 2011-9-22 20:40
为了帮助丁香园的兄弟姐妹申请到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基),本人联合夫人继成功申请到2005年的国基之后,再次在10月份飞来捷报,又中了2006年的国基。首先要感谢从丁香园学到的“独家秘笈”的成功应用。为了感谢丁香园,我们呕血力创,推出我们诀,提供给2007年奋斗的人们。 第一计:审时度势 所谓审时度势,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基金究竟要赞助哪些人,一般来说,国家设立基金,目的就是 赞助那些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的人 。判断哪些人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这个就依靠评委来判断了,要知道国基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你要申请,首先要想,假如你是评委,你写的这封标书送到你手上了,让你来判断是不是会有突破性成果,你怎样来判断? 你肯定说看工作基础,对了,这几乎是肯定的。就是一个申请青年基金的人,尽管不是很强调工作基础,但你想,现在评委的手里绝对不是就你一个基金标书,现在哪个角落、哪个地方,可以说只要是人都在想办法申请基金,标书多的吓死人。评委不可能看到是青年基金,就不看工作基础了。所以不要认为申请青年基金,就可以不在工作基础上下功夫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工作基础的书写上下功夫?或者说如何让评委一看就知道你是有工作基础的人? 当然是你发表的文章了,如果你在nature上发表一篇文章,兄弟,你不光今年可以中,明年也有你的份,而且,你申请20万,人家会说20万怎么会够?给40万吧。 一般来说,只要你能够在你从事的领域10%最高影响力上发表过一两篇文章,在工作基础方面你就不用愁了。现在的国内学者非常看重SCI的影响因子,因此呢,是人就知道这说明你在科研方面能够有突破。 因此工作基础最重要的是你有好文章,而不在于你发表文章的多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中文文章就不多说了。 因此呀,奔2007国基的兄弟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埋头工作,搞上几年,来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这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牛文,就拉那些有牛文的人入股,呵呵,这也应该算工作基础。有人说了,我真的没有,但还想申请,哪怎么办?不要急,请看第二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瞒天过海 第一计无疑极大地鼓励了那些有牛B文章的园兄园弟们,但没有牛文的兄弟们毕竟占绝大多数,大家可能会起哄,呵呵,这种介绍谁都知道,我们要的是怎样在一大堆发表的垃圾文章中征服评委,而且不是一个评委,是一审中的几个评委,三个到五个评委。 俗话说,行路难,行川路更难。套用这句话,我们申请标书可以说,写标书难,申请上标书更难。难在什么?你可以打动一个评委,但你并不容易打动所有的评委,评委在评阅自己分发到的20份标书中,一般只会让其中的一两份过关,我老婆说一句名言,一个人的标书就像一个精子,他和成千上万个精子一起赛跑,谁先进入卵子,谁就胜利了,其他精子就没有份了。所以你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两个办法,一个是跑在第一名,这要看你的内涵,看你的基础,看你思路的新颖性。另一个办法别忘了,你还可以具有超强的进入卵子的能力,在诸强中分得一杯羹,生双胞胎也是作为精子努力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你如何在别的精子进入卵子的情况下,想办法再进入卵子,取得双胞胎的成功。 我这里装着一个锦囊妙计,这真的如诸葛孔明的锦囊,我这里先打开送给诸位。我在2005年申请的时候,当时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尴尬的,因为我按照原来的idea做了一部分实验,有荧光的结果,有细胞的Ca 2 + 三维成像,还有脑片的免疫组化和2-D结果,但是由于尚未完成实验,因此文章尚没有组织和发表,当时申请国基的任务下达,我踌躇再三,不知道咋办。老婆发表了“双胞胎”的高论,我觉得这真的是标书申请中的“马列主义”。老婆当时将之概括为“瞒天过海”。 坦率地说,我现在也并不了解“瞒天过海”成语的本意,但是我将其按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 老婆当时问我,那些审标书的人牛不牛?我说不是大牛就是小牛。老婆说这就对了。正因为这样,他们也通常是那些投稿者的reviewer。他们也乐意做reviewer,你为什么忽视这一点呢? 我突然明白了,你在标书上陈列你已经做的前期工作,那些漂亮的结果当然可以说明你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了,他们经常评审稿子,知道什么叫好,什么不行。所以把你自认为可以征服评委眼球的结果放上去吧,这样在你发表文章的时候,你的标书也传来了捷报。 在本文中,瞒天过海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实验尚在进行,而你已经取得了很理想的结果,那么,在没有文章的前提下,将你的结果告诉评委,展示你也是将会取得成果的“潜在小牛”,一般来说,评委通常会将你和牛人并列,谁不想说自己有“慧眼识英雄”的本领呢? 这样说来。“瞒”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文章,但可以展示结果;“天”就是评委,“过海”就是取得标书的申请的成功。 如果你没有文章,也没有漂亮结果,我还有第三计:胯下英雄。 第三计:胯下英雄 提起胯下英雄,兄弟们都会想到汉朝大将韩信,那韩信年幼时被一富少欺负,“你要么把我杀死,要么从我胯下钻过。”那韩信平时虽自比管仲、孙武,看到这种情景,依今天我们在网上那些愤青的选择,会依然决然地杀掉那个富少,仕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样,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人可能就从来也不会听说有韩信这个人,今天我们都知道韩信后来建立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王朝的建立。但当时的韩信最终选择从胯下钻过,要知道在当时,对于男人,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想申请到标书,可以说比登天还难。据不完全统计,中标者50%有SCI文章,35%将自己的结果罗列在标书上,只有15%的中标者不存在前面两种情形,这15%有何德何能,征服了评委?有人说是不是晚上提了二锅头去了评委的家?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毕竟国基评审在中国目前的体制里算是相对最公平的,可以说不会超过5%的去送礼上货,也许在二审的过程中会动些手脚,但兄弟,如果我们没有这条路,为何不好好地在标书的撰写何准备上下些功夫呢? 我的一个同事,只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平时也没有作什么实验,但中了2004年的基金。这当然是15%中的人物,询问他经验,问答曰:“实事求是,要低调,但同时一定要将你付出的10倍于别人的努力或者10倍于别人的天才让评委通过字里行间去感知。” 你要知道,评委不是胡弄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他们不仅有“慧眼”,也有感知你付出努力的慧心。 比如你曾经因为某个问题而苦苦求证的时候,你可能在标书中忽略掉这些细节,如果你不说明,评委哪能知道?你历尽千辛万苦得到的某个实验细节,评委的眼睛可能在两秒钟扫过,坦率地说,如果你能让评委的眼球在此停留20秒,你就有成功的希望。 如何抓住评委的眼球?这真的是个艺术,这不仅仅可以通过你用黑体字、加下划线等方式来表示,你还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评委感知。比如在研究基础里,你可以就你立体依据中的某一点展开诠释和说明,你可以这样写道(RNAi为例,2000年书写):文献上通常报道基因过表达可以导致相应生物效应的增强,但最近有导入相应的基因片断后相应生物效应减弱甚至消失的报道,这其中是不是存在什么新机制呢?我们检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较少此类报道。我们也和国外的学者比如×××等E-mail交换过意见,他们认为……(附件附录有联系E-mail),鉴于此,本标书决定探讨这一机制。 你是不是会感觉这样写很有说服力呢?在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你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呢?而且妙还妙在附录上作者和其他牛人联系的E-mail网页,当然在E-mail里肯定有国外牛人对你“idea”的誉美之词,而且获得国外大牛对你的赞美也是间接地证明了你的实力。当然这只是表现你作为胯下英雄的很小的一个方面,但却是能够显示你“功夫”下足的最重要的方面。 记住:要用足一切可以说明你实力的证据,只要真实,只要你认为你应该属于那15%! 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你所有的一切展示只能以非常低调的态度去展示,你没有文章,你没有结果,但你只有一些间接的证据,那么你就不能据此吹嘘,说你可能是下一个诺贝尔奖的潜在获得者云云。如果这样,如果你稍稍高调一点点,你肯定完蛋,低调,用一种谦逊的态度拿出一些有力的佐证,透过字里行间散发出你比别人牛B的证据,让评委去感受! 如果这招你还做不到,或者说实在做不到,兄弟,我还有一计,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诗讲的是大草原戈壁滩中那种美丽的风景,申请标书何尝不是如此,在一大片茂密的标书草丛中,我们的标书被深埋于草丛之中。如果没有风,没有人会想到我们,我们是那样渴求评委们垂青的眼光,但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甚至有时也感觉惭愧,我们的工作基础徒壁四野,要知道好的工作基础是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似乎就像没有锐利眼睛的雄鹰,就像在战场上进攻敌人却没有好的栈道一样。我们却不能投降,投降我们将一无所获。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汉王元年,经过韩信训练后的汉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当时的韩信挥师东进,采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而主力在刘邦和韩信的带领下,离开南郑,出褒中,沿着古时的一条山路,向西北挺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渭水河,当楚军将领章邯还在等着汉军修复栈道的时候,汉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陈仓。章邯忙亲率军队赶到陈仓去抵御汉军时,为时已晚,于是便在绝望中拔剑自刎了。 如此看来,我们在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出奇兵,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但这种希望必须建立在一系列高明的策略之下,只有身谙此道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将这种策略概括为谋事在胸、了如指掌和成事在人三个阶段。先解析如下: 第一个阶段:谋事在胸。古人云,要成大事者,必心中有沟壑。什么意思?就是你要知道你每一步要干什么,怎么干,如果行不通又有什么补救措施。具体在标书来说,首先你必须详细地阅读过申请指南,同时对这一年的申请趋势有大致的了解,什么是鼓励的方向?干细胞的研究还是蛋白组学研究?什么是国内的缺项?是很难突破的技术缺项,比如2000年你申请转基因的研究,你申请也没戏;是能够填补的国内空白,不妨尝试一下,但要估计到竞争对手。其实这种分析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你可以在国家基金委的网站上利用关键词查阅往年的申请情况,从而大致推断出标书的申请趋势,也可以简单地了解你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其次还要夯实你在标书申请和书写方面的基础,这可以通过“看标书、观同行、查高手”的手段来达到目标,所谓看标书就是你要认真地研究别人是如何进行书写的,各个部分的侧重点和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不仅要了解成功标书的成功之处,最好也要研究没有成功标书的教训,丁香园提供有较多的标书可以进行学习;观同行,就是你要知道在你申请的领域,国内的同行专家在关注什么,他们发表有那些文章,如果你不幸进入他们将要研究的领域,一旦评阅标书落到这些同行的手里,你说你标书的命运会怎么样?如果你的标书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你说你标书的命运又会怎么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查高手就是重点关注近几年回国的“海龟”们的学术动态,一般来说,这些海龟们带着从国外学到的良好的学术品质,评阅标书比较严谨而且正直,但又相对比较铁面无私,因此你的标书要充分针对他们这个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地书写,说不定会红运当头的。 第二个阶段:了如指掌。你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为自己涂金。如果你符合条件,可以考虑申请青年基金、地方基金,这些基金虽然可能在金钱的赞助方面偏少一点,但对工作基础要求相对低一点。如果你尽了力,即使得到小额赞助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成事在人。这要体现你成文的能力,要尽可能地变通文字,要变“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我们简单地对这部分展开来进行叙述。 在标书的书写中,涉及到本话题关注的部分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通常可行性分析从工作基础(学术思想)、科研梯队、实验条件、实验技术、交流与合作(国内、国外)五个方面来写,这个部分的书写切忌写成对自己标书的自我评价或吹嘘,一定记住,你要专家去评述的,而不是你把自己的评述强加给专家的,因此书写的角度一定要从学术的角度来写。 工作基础的书写其实就是对课题组过去工作积累的整体总结,一般的书写格式是这样的: 本项目是在原工作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入。申请者共发表了若干篇 SCI 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在 10.0 的 X 篇,在 4.5 以上(国际某领域 10% 最高影响力, IF4.5 ) Y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若干篇(见工作基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 …… 。本课题组在研究 …… 发现 …… 。特别是我们首次报道了 …… , / 或者:我们以可靠的证据揭示了(未发表资料)。再或者我们的哪些研究工作改变了以往文献报道的观点,这可能是 …… 参与 …… 的重要证据。因此,我们具有完成本项目的切实可行的、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这种书写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你可以进行组合和重新编辑,如果上面提供的你实在没有可采用的语句,不妨以更平实的写法对这部分进行书写。就是说 采用文献资料对你的立体依据进行分析,分析可以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虽然平实,但由于一方面可以补充那些不能在立题依据中书写、但不写又有缺憾的部分,另一方面可以凸现你进行学术研究的严谨,也有一种平实之美 。 在科研梯队方面,突出搭配的合理和科学,比如职称、人员组成、研究生参与方面都要注意,没有高级职称,一些评阅者会说缺少领军人物,没有中级职称,评阅者会说缺少中坚力量,没有低级职称,评阅者会说忽略传帮带的标书功能;没有研究生的参与,天哪!是人都知道现在完成标书的主要力量是研究生,没有研究生,你的标书是在开玩笑吧? 在其他方面,比如实验技术方面如果采用自己发明的技术,那是最好也不过了,不过采用成熟的技术也不妨通过应用文献加以说明。与国外国内的交流合作也很重要,特别是课题需要的试剂、信息和载体方面能够互通互惠,可以在标书中点出合作单位。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 正因为研究基础在国基申请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才将这一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进行交流,以突出你发表SCI论文的重要性。如果我告诉你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相信你会有同感的。通常参加标书评审的都是导师级人物,他们带有一些研究生,导师为了培养研究生的需要,通常第一评会交给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会把很多精力放在立体依据的推敲上,他们由于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你立体依据中引用的文献有时候可以做到随手拈来,对你的错误可以做到如数家珍,当研究生把这些缺陷汇报给导师的时候,这些评委们只要看看你的工作基础,就定下了他评阅标书中的优先赞助、同意赞助和不予赞助等结论。呵呵,我看到你在偷笑,你是不是这几年都帮你的导师在干这种活? 其实术业有专攻,作为评委不可能对自己审阅到的标书的内容都有切实的了解,但他们可以从你文字表述的内容和自己常年的经验分出三流九等。甚至只要有一个很小的错误他们也会拿出来,据此作为否定你标书的依据。 你所做的就是雕塑工作,拿着文字的刻刀一点一滴地完善,而在标书的部分给了你自己评价的空间,你认为自己的鼻子好,就要突出你的鼻子,你认为自己的脚趾头好,就要赤脚。这个部分就是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写这部分前,你要躺在床上,认真地想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完成了这份标书的书写?是评职称的需要,还是强烈的兴趣?在这种书写的过程中,你对这个领域的进展了解多少?在这种进展中,你居于何种位置?是独创,前列,还是跟跑? 我强调一句,且 不要因为自己是独创而沾沾自喜,切莫要因为是跟跑而垂头丧气 ,因为科学上的创新不一定意味着先进性,创新通常包括原始创新、借鉴创新、跟踪创新和集成创新等形式,往往对原有知识和内容进行修改后可以产生更大的科学推动作用,对原有零散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往往产生比原来更强的对科学的指导作用,这些创新在标书的申请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当然我们并无意否认原始创新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但这种创新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人能够做到的,你不相信,你去发明一下PCR技术、膜片钳技术、SiRNA技术? 搞清楚了创新的含义,我们就能更好地对自己标书的特色和创新性进行评价,想想是不是我们标书的特色具有“中国”特色,比如我们研究某少数民族在血细胞的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与汉族的差异,或者华南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表达?或者河南林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与食道癌的关系研究,这叫地区或者中国特色。这种标书由于特色和唯一性,通常在具备较完善的研究方案情况下较容易获得赞助。 其实并不是太多人写的标书具有这种中国特色,很多人研究的其实都是很基本的问题,比如缺血缺氧的脑水肿机制、某信号通路在什么中的作用等等,对这类标书的评价通常是有一定难度的。 介绍一下本人的观点。 1、要突出自己以前的工作,特别要突出自己现在的研究是建立在以前发现的基础上的。将以前的发现进行展示,本人首先报道了什么现象,在某方面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机制,实验证据显示什么可能参与这种机制,如何参与呢?本研究拟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获得什么样的可靠依据,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2、一定要把你标书的卖点突出出来,技术上有改进,改进在那里?必要时要引经据典,将自己突出出来。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 那么,怎样书写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这部分呢? 关于研究基础的书写,依照笔者的经验,最好分几个部分,这些部分包括SCI论文、涉及到标书立项依据的前期工作、有关标书涉及到的实验技术的工作基础几个部分。 SCI论文也许是最惹评委眼球的部分,一目了然,这一条非常重要。很多人在介绍标书的书写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强调这一点,本经验把这各方面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本人也将此视为标书能否获得赞助的最重要的部分。坦率的说,如果这部分有高IF文章或者罗列有较多论文,那么想和你讨论的是这是不是973或者杰青申请标书? SCI论文是干货,那是揉不进水分的,因而也是作为最客观的标书评审依据。但是这并不是说接下来你可以轻视的。其实在立体基础和实验基础方面也同样有很多文章可作。如果用发表的文章表示你在这方面具备工作基础的话,那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在工作条件方面,主要包括实验条件和实验人员素质条件,这方面如果有特别值得书写的仪器或者人员的话,也可以着力介绍,比如如果你购买了具有其他实验室不具备或者比较昂贵的超高速离心机,这个机器可能帮助你完成标书中的关键的细胞器的分离工作,你可以将他作为一条专门予以介绍,甚至可以附上相片。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具备了较好的申请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开始深入国基申请的腹地,逐一对标书中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解剖。 第二篇开篇语:前言(在第五计前,来个小过渡) 书接上回,但同时也得指出,上面书说得是你的工作基础,我把分为几个层次,并针对各个层次进行阐述。不过,每个人情况不同,起点就决定了标书可能中的百分率,部分人可能看的心惊胆战,但同时也觉得应该那样,呵呵,这就有点眉目了。 前面的四计说来说去都是一个主题,因此可以称为第一篇;接下来将进入第二篇,我们依次解说标书的题目;怎样选题;怎样设计研究方案;标书的各个部分如何书写。 我们计划在针对标书的书写方面将更具针对性,特别是将结合具体的实验技术去针对立题的分析,但我老婆害怕我们的思路被剽窃,又让我感觉头皮阵阵发凉。 我老婆在入地狱这方面有一个有名的笑话,我觉得有点残酷,不过想想,你要有这种平和心态去听听这个笑话,说不定你还真中了呢! 笑话是这样讲的: 从前有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写标书,但从来没有中过。于是有一天决定去地狱了解不中的原因。 第一个房间,小鬼们都在给犯人上刑,鞭打、电烙还有向头上浇热油,这个人就问,这些人都是什么人? 小鬼回答:这些人都是为凑热闹,明明没有什么水平非要去写标书的那些人,这些人增加了评委们很多的工作量,害的国家基金委都决定收钱评标书了。 然后小鬼问那个人:“你说这些人可恶不可恶?” 这个人吓的赶紧向前走,又到第二室,看到很多人都在烧红的铁板上走路,很多小鬼拿着皮鞭,在抽打着那些走得慢的人。 小鬼们介绍,这些人都是那些为了提职称,为了某些利益不得不写标书的人。 这个人看到那些烧得滚红的铁板,也吓的赶紧向前走。 第三个房间,是一个很大的池子,里面都是粪便,半丈深的粪水上立着很多人,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小碟子,里面盛着精美的点心,有蛋挞等各种好吃的。 这个人终于心动了,你想虽然是在大粪池上面吃东西,但至少不痛苦,于是这个人就问小鬼,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小鬼回答到:“这些人是很努力地在写标书,最后给了小额赞助。” 这个人想想这个不错,于是就要求进入这个房间,当他进入大粪池,面前也放上点心,准备开吃的时候,就听到外面小鬼在喊: “中午茶时间结束,现在开始倒立。” 第二篇 标书内核书写 第五计:狐假虎威(一) 其实我们在写标书时,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要写什么。标书如何起题目,一般来说对很多人说这都是小case,同样对于评委来说,大多数对题目也是一扫而过的,毕竟多数人更感兴趣的是实质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没有必要在题目上兴师动众了。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好的题目在标书中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理由,听我慢慢阐释。 1、吸引眼球的题目会使评委更多的对你的标书进行研究,有的评委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对你的标书进行细细的审阅,他们的眼睛更像扫描仪,一目十行,而你在写标书过程中最为得意的部分如果没有通过题目醒目地呈现,那么只可能隐藏在字里行间,这就使评委可能错过这部分,或者一些外行的评委根本不会注意你标书最”性感“和最出彩的地方。 2、好的题目肯定是画龙点睛,你的标书写的很好,评委看后肯定会进行回味,这时眼光肯定会关注你的题目,如果题目不好,他会摇头:“这个人虽然有点头脑,但素质不高,交给这个人30万会不会浪费呢?”就在这一犹豫间,你的评语就可能由“优先赞助”改成了“同意赞助”,或者降低了你资助的金额。 3、即使你标书写的不好,题目起的出彩,也有狐假虎威的作用。至少你认真的琢磨过,下过功夫的标书首先就体现在题目上,那些平淡无趣的题目肯定是不受人欢迎的。 那么如何起题目呢? 不外乎开宗明义、凸现亮点、展现发现、设置疑点和设置玄机等等方法。 第五计:狐假虎威(二) 书接上回,本人继续娓娓道来,不管诸位给小弟掌声,还是给小弟批评指正,一个目的,让真正有才华之人得到基金支持,让大家的科研能够如日中天,有人说本帖子象易中天品三国,本人岂敢和易中天相比,不过话说回来,易中天为什么会那么红?还不是因为他迎合这个时期人们心理的潮流。 我们给标书起名字,也一定要符合这个趋势。迎着潮流而上的就会成功,逆着潮流而动的人就会被潮流吞没。上回书说到,给标书题目起名字包括开宗明义、凸现亮点、展现发现、设置疑点和设置玄机等等办法,现一一道来。 1、开宗名义:对于那些大家,在science、nature、cell上发表过文章的人(或者高于IF10),不用拐弯抹角,评委一看名字就会认真加以研究,天哪,其实我很想用学习这个词,但害怕评委看了,以后看到我的标书上去就枪毙了。比如在有关的retroviruses上面发现Ras蛋白的人,你说人家申请基金可以直接写Ras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足矣!他完全不必要再麻烦,而假如我们写同样的标书,或许应该这样起名字:异源三聚体G蛋白对下游调节蛋白Ras的基因表达研究,你可能通过单细胞微注射的方法,标书设计研究内容包括PI3k、GAP、Raf、hSos、Crkl等等分子的作用研究,比较这两个标书名字的区别,可以看出有本钱的人名字可以大气点,反之就要稍稍内含一点。不管怎么说,开宗明义都是最常用的方法,成功容易,失败亦然。 2、凸现亮点:标书的内核中肯定有创新的地方,这种创新也是一份标书的精华之处。不容否定,这种亮点的闪光度应该极大地加强,因此建议在题目中加以凸现。标书的创新不外乎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如果你有新的思想,比如你在研究cGMP介导的蛋白激酶G诱发的生物学效应比如血管平滑肌松弛时,发现了NO的作用不同于文献上报道的那样,不仅仅起着松弛作用,可能在不同剂量时还起着收缩的作用,那么你就可以将此命名为“NO在cGMP介导的蛋白激酶G诱发血管平滑肌不同于文献报道的效应研究”。呵呵,你可能不熟悉这样的语言,其实这种语言非常重要,他就像黑夜里的亮光,象你秃头上的虱子,直接就突出了你文章的创新之处。当然新方法或者刚刚出来的新技术也是非常需要突出的,比如如果你文章中采用了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的2-D技术,你就可以将题目命名为“用单细胞2-D技术研究大鼠肾上腺……”,怎么样?有意思吧。 3、展现发现:在你实验中有一些发现,比如你发现了神经元凋亡时促凋亡蛋白Bim上调是不依赖于JNK/c-Jun通路,那么又获得了SP1直接调控bim基因的可靠证据,那么你就可以命名为“神经元凋亡时SP1对BH3-only蛋白Bim的转录调控”。将你的发现陈列,同时列出发现的可靠证据,这是标书命名中的上上策。 4、设置疑点:我看到一些好的标书,这些标书直接用疑问句来作为题目,尽管猛一看到,颇为不习惯,但细细品来,觉得非常受用,首先点出了研究的内容,其次设疑也表达了作者严谨的科研思维,你没有做到最后,就不能十分地肯定那样的作用。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份标书竟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书写的,他竟然也用疑问句作为题目。 5、设置玄机:这点就不用我来解释了,地球人都知道。 接下来我们将推出第六计:书写摘要的艺术——字斟句琢。 第六计:书写摘要的艺术---字斟句琢(一) 其实我们的摘要通常是在最后才完工的,但通常这部分也是我们在写标书前心里都有脉络的。前几年的摘要通常被限制填写在一些方格框里,现在则是被限制在400字范围内,超过部分就不再显示了。 摘要这部分通常是评委最先看的,感兴趣就继续读下去,否则评委可能就直接下评语了: 课题设计太过主观,没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和思路,申请者也不具备该领域的基本训练,课题可行性太小,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建议不予资助。 为什么评委能够直接这样说呢?原因在于你的摘要写的不好,没有诱发评委的兴趣点,或者你写的摘要摸棱两可,人家看的云里雾里,你说人家怎样满意?人家仅仅看了摘要就给下了评语了,呵呵!你要通过SSH技术进行不同发育时期细胞的差异基因筛选,但你在摘要的书写中没有明确写明这样作的意义,你说你设计的主观不主观?你想在单细胞水平进行SSH操作,但你明白不明白SSH所需要的最少的标本细胞数?尽管你在标书中写明了要进行的一种改良式的操作,但你没有体现在摘要中,当然评委会说你的可行性太小,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看到了最后国家基金委的意见,你会大骂评委,你会置疑评委看没有看你的标书,但一切已经为时已晚,为什么你不在摘要中将你的观点清晰无误地表达呢? 因此,我们强调摘要的书写要作到以下方面: 一. 规范化:标书的摘要书写和论文一样,其实也是有一套格式的。往往专家一看就知道写标书的人是不是科班出身,当然据此也可以大致得出是否给予赞助。 二. 条理化:从A到B,再到C,依次写来,切忌逻辑混乱。 三. 鲜明化:是就是,非就非。不能有含混的语句,要语句坚定,不要出现“可能......", "有助于”等等这类连作者都怀疑的语句。 那么怎样书写能够作到这些要求呢?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书写的格式问题。 第六计:书写摘要的艺术---字斟句琢(二) 摘要的套式程序通常为: 采用......技术, 在......标本上,研究......的特性,探讨.......的机制,观察........的现象,分析.......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摘要中需要明确你采用了什么技术,这种技术是改良的还是传统的,你要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意义,而以上的套式基本上回答了这些问题。 我们的研究通常涉及几个关键分子,首先明确研究的标本,在细胞上或者组织上还是系统研究;需要研究这些分子的那些的特性,电生理特性、mRNA丰度还是蛋白质表达丰度;探讨那些因素的影响特性,药物探针的作用、过表达或RNAi后的生物效应;观察那些现象,是报告基因的表达,GFP的现色或者离子通道活动动力学的特性变化;分析那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通道膜蛋白被切去-COOH段后脱内化,膜蛋白离开胞膜,进入胞浆甚至深入胞核,会影响核内的那些基因的表达,当然你要指明怎样观察分子之间的作用;解决那些关键问题,是细胞缺氧的机制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等等。 当然摘要有多种格式,你可以灵活应用,不一定拘泥于以上的表述,你可以首先阐明你研究的意义,然后再灵活展开。 不管采用何种形式,一定要行文如流水,切忌不要混乱,条理要清晰,首先是什么,其次什么,然后是什么。因为摘要在你以后的计划书和结题中都有显示,所以一定要字斟句琢。 那么我们说进行完以上的工作,我们就将进入正文的书写了,但支持立体依据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分是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和选择很有学问,我们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论述。 请看第七计---好马须要配好鞍 第七计---好马须要配好鞍(四) 不知我这样说对不对,一份好的立题依据引用的文献在核心文献、外延文献、支持文献和垃圾文献之间合适的比例应该为30%:50%:15%:5%,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笔者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通常比较理想的参考文献数量不低于25篇,太少让人看起来觉得论证不充分;但不宜超过40篇,太多感觉有些堆砌,因此最好介于25~40篇之间,当然也不是太绝对。 按照这个比例进行推算,核心文献应该不低于7篇,外延文献为13-15篇,支持文献在5篇左右,垃圾文献则应该尽量压缩,当然也不是说不用,有时候垃圾文献也是非常有吸引评委眼球的效果,所以垃圾文献在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的,但最好不要超过3篇。现分析如下: 核心文献通常是对过去国内外研究的review, 通常的要求是高IF,引用率较高,如果你研究的是热点,有充分自信的话,最好在立题依据中进行文献的标示。但你是那种明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建议不要选用当前的研究大热点的课题,最好是研究热点中的冷点,体现在核心参考文献中的表现就是相对少的nature、scicence、cell的应用率,引用这类期刊文献也基本上是往年的,但你引用文献不乏你这个学科领域最高期刊的当年文献;如果你选题属于冷点中的热点,文献通常会表现为较少高IF文献,但引用高IF文献通常为当年文献,而且期刊IF应用呈现为梯度,从高IF到相对低的IF期刊,相对分布合理。我们最好在写完我们的标书后对我们的参考文献中的核心文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评价自己选题的竞争力。 我们这儿推荐一个公式,即用15%Σ(IF/n)/Σ(IF/n)来计算你选题的竞争力,公式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提出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分子表示在你申请的学科领域中top15%影响力期刊中引用文献的IF*n的和,IF为期刊的影响因子,n表示的是年代因子,当年的为1,当年的上一年为2,依次类推,如果这个值超过50%,表示这个选题面临较强的竞争,若低于15%,竞争不强,但可能也没戏;我对本人中标的标书进行计算,基本上介于25~40%之间。 这个公式非常有用,在外延文献中计算的是我们选题的创新性,支持文献中计算的是我们的可行性。采用全部文献进行计算则可以算出在同等文字表述水平、同等研究基础的标书中,我们标书的中标率,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评价标准。 我们将在下一次中介绍如何引用文献 第八计----------谁敢横刀立马 正如诸位知道的那样,06年资金申请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 资金批准额度拉开幅度大,凡是有较好基础的通常给的金额比较大。 2. 青年基金申请成功率高,但金额相对比较小。 3. 那些具有较好滚动发展项目的容易受到支持。 为了应付这些新出现的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我们的思路,跟着形势走,永远没错。 但如何选题,尽管很重要,却并不是令每一个人都头痛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是老油条了,在申请基金这条锅里滚打摸爬已经有些许年限了,大家对申请什么都已经心里有数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关注怎样写才能成功,其实概括一句话,就是,“太热的太难成功,太冷的太不容易成功;热中选冷的有戏,冷中选热的有门”。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大家去评说。 第九计:新想法,新策略 承蒙诸位,我已经又解密了几份帖子。 关于立体依据,最重要的要做到三点,这叫程咬金的三板斧,抡的要快,要很,上去就要把评委打懵,让他出一身冷汗,然后低头沉思,难道中国又出了个毛泽东? 第一:逻辑性要强。说话不能颠三倒四,本人有最深刻的感觉,口痴的人很难申请到标书,尽管他有满腹经纶,往往很难表达出来,象阮次山那样的人我们都可以数得出来。所以选题肯定会成竹在胸,但如何表达却是决定成功得关键因素。 诸位肯定记得曾国藩屡战屡败,但他上书皇上却说,臣屡败屡战,再加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能不感动吗?所以表达好非常重要。 表达的功底主要表现在逻辑上,如果前言不搭后语,干脆就不要投了。通常标书在选题依据上是这样写的: 别人做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接下来做什么,因为什么原因别人没有做,我们为什么可以做到。 举个例子,我们谈恋爱,首先追哪个女孩,谁在追,为什么没有追上,我为什么要追,我可以追上吗,这些肯定都会在我们心里盘算。 我以追我的老婆为例,老婆是一个美人,1米72的个子,长得象王静初一样,最重要的是老婆很聪明。 据说追她的人有一打。 首先我要对自己进行评估,我追上的可能性有多少。对应于标书就是你今年中的概率多大,概率不大,何必去费那个力气。 我在评估过程中惊异地发现老婆和我都有一个爱好,到周围的一个网球场打网球。 天哪! 这就象你在写标书的时候,突然发现你自己有很独到的一面,这种独到是任何其他人不可能想到的。 打网球就意味着我们接触的机会会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发生,我不必要刻意去做,对女孩子刻意去做的事会引起她的反感和警惕,这样的结果肯定是适得其反。 对应于标书就是你不用刻意评价自己的标书,拔苗助长,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你标书的“黄金”含量,这叫“字字珠玑”。
5399 次阅读|1 个评论
环肥燕瘦,春杨夏柳
gbm1981 2011-9-22 16:01
已入秋,尚不知收几何。 好年华,消退如暮。 无聊,至无趣。 缤纷下落。
3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民日报:“院士之争”的背后(人民时评)
bioysy 2011-9-22 08:56
2011年09月22日04:49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5721670.html 让院士制度回归学术本位,不单关系到院士的学术权威、平息一些不必要的学术之争,更关系到学术公平的维护、科学创新的动力 李泓冰   近些年,曾经高高在上的科学家们,越来越走近了大众。遗憾的是,不少人“走得近”却非关科学,而是各种攻讦。院士的神圣感正被渐次消解,甚至让人担心院士新闻会越来越多地从科教版做到社会版甚至是娱乐版去了。   最近的一起,是中国农业大学老院士李季伦领衔实名举报另一位资深院士、原农大校长石元春涉嫌利用职权进行学术剽窃。很快,石元春奋起反驳,更有农民站出来为之喊冤。举报者言之凿凿,反驳者义正辞严。这场官司,看来只能有待权威学术调查来澄清是非了。但对圈外的看客们来说,这不过是给诸如“人耳鼠”是真是假、北大著名海归科学家饶毅“意外”落选院士、某院士候选人被妻子举报道德败坏等“院士新闻”又添新料而已。   当然,从积极的意义分析,这足以说明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正逼近象牙塔尖的学术精英。在我国的科学管理体制下,科研所占用的也是公共资源,接受监督无可厚非,这有利于原本神秘的院士遴选以及学术成就走向公开透明,或有利于院士制度以及运作方式更加规范完善。   但是,有关院士的种种负面新闻,也足以引起反思。   前溯到被认为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难题的袁隆平——这位47年来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有“东方魔稻之父”称号、刚刚创造了杂交水稻新纪录的“人民农学家”,十余年前曾经落选院士。忆及此事,宽容的他只是说,两院院士评选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路甬祥也说,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院士,落选只是一个“历史的误会”。而一些在海外权威学术团体获评“外籍院士”或获得重量级国际科学大奖的科学家,在国内的院士选拔中却屡屡碰壁,或能说明类似的“历史性误会”,并不鲜见。   为什么院士的学术权威性屡受挑战和质疑?这或许与其间掺杂了过多的非学术因素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院士”这个头衔早已不只是对科学家个人的学术认可那么单纯了。每每到了评选院士阶段,一场集体性的“院外”公关就紧锣密鼓地进行。圈内人心知肚明,每个大学都有一笔专门申请院士的公关经费,这个投入产出是相当“划算”的,一旦产生一个院士,为这所大学带来的社会荣誉、领导认可、附加大笔资金的科研项目,甚至是招生的广告效应,都会纷至沓来。其结果便会出现,本该是最顶尖的科学家群体中,潜规则也在大行其道,而学术净土却不那么干净。   院士制度回归学术本位,这不单关系到让院士的学术成果足以服众,平息一些不必要的学术乱象,更要紧的,是维护学术的公平。因为,已不单纯的院士象牙塔,可能反而镇住了科学创新的强烈冲动,伤害了学术的健康发展。 ..... 怎么回归?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2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钟响后,美照售不误,中国怎么办?
热度 2 bioysy 2011-9-22 08:49
人民日报的警钟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484380 宣布计划后人民日报的反应: 中国核心利益不容损害(国际论坛) 2011年09月22日04: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9月21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总额58.52亿美元的向台湾出售武器计划。这是奥巴马政府第二次做这样的事了。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美国对台军售是个老问题。长期以来,美国把台湾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通过售台武器协防台湾,遏制中国。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与台湾关系法》,框定了包括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在内的所谓美对台“义务”,试图把两岸尚未统一的状况永远维持下去。   1982年,中美共同发表“八·一七”公报,美方明确承诺“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近30年过去,美方非但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变本加厉售台武器。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美方已80多次对台售武,总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美方这种背信弃义,不尊重国际关系准则、不履行国际义务的做法,与其自诩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极不相符。美方每次出台大规模对台军售计划,也都不可避免地使中美关系经受折腾,两国合作受到影响。    我们从未指望在美国的国家议程中,信义会高于利益。但是,即便从国家利益角度看,坚持售台武器对美国也绝非明智之举。   2008年5月以来,台海局势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两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这凝聚了两岸人民共同期盼,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目前美国需要应对的国内外各种麻烦很多,台海局势缓和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美国继续售台武器,一些人非要把人们对两岸关系的注意力从经济文化交流和建立信任努力拉回到强军备战上来, 无论如何都无法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来解释。   2011年初以来,中美关系进入共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双方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当今世界,中国日趋重要,中美关系日趋重要。与中国加强合作、搞好关系,只会给美国的内外政策减负加分,而不是相反。在大利与小利、长远和眼前、总体和局部之间,美国的拿捏是否得当,着实让人难以恭维。   美国国内有人说,售台武器有助于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一些国会议员还给新近这批对台军售可为美军工企业创造的收益和就业算了细账,其目光之短浅、视野之局促令人惊讶。如果非要量化国家利益,中美合作给美方带来的好处可以列得更多更细。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11年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项目越来越多,雇佣的美国员工少则几百,多则六七千。美国政客是否想过,对台军售和中美经贸合作孰轻孰重,减少、停止对台军售和干扰、破坏中美关系孰轻孰重?   21世纪是变革和发展的时代。同中美建交时相比,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两岸关系、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巨变。冷战结束快20年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潮流所向,靠均势平衡、遏制围堵处理大国关系不仅不合时宜,而且行不通。中国的发展强盛是大势所趋,没有谁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和平统一的步伐。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任何人阻挠中美关系发展都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美国固守对台军售政策,都有悖历史潮流,犯下了时代错误。如果有美国政客认为美可以一面要求中国作“负责任的大国”,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同美国合作,一面 极不负责任地随意损害中方核心利益而无需付出代价,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美关系是一艘大船,合作共赢是其航向,美售台武器这块巨大礁石在航道上继续存在的危害不容忽视。美国必须停止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之举。中国致力于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强烈要求美方审时度势,纠正在售台武器问题上的错误政策和做法,站到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来。美方必须进行深刻反思和断然调整。 外交部反应: 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就美宣布对台军售计划召见美驻华大使提出强烈抗议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9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就美方宣布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张志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事关13亿中国人民民族感情,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背道而驰,与中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精神背道而驰。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张志军指出,在中美两国1982年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美方作出了不寻求执行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并准备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终解决的明确承诺。但事实表明,美国并没有践行上述承诺,反而以种种借口一再向台出售武器。   张志军表示,2008年5月以来,台海两岸关系明显改善,走上和平发展轨道。两岸签署并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交流日趋紧密,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均从中受益。美方宣布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无论以何种借口和缘由进行,都不能掩盖其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实质,都将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造成严重干扰。   张志军强调,一段时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取得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新进展。美方本应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致力于同中方一道,不断巩固和推进这一积极势头,而不是再次采取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和两国合作的行动。必须指出,美方这一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中方强烈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恪守承诺,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与中方一道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和平稳定。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9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就美方宣布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张志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事关13亿中国人民民族感情,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背道而驰,与中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精神背道而驰。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张志军指出,在中美两国1982年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美方作出了不寻求执行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并准备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终解决的明确承诺。但事实表明,美国并没有践行上述承诺,反而以种种借口一再向台出售武器。   张志军表示,2008年5月以来,台海两岸关系明显改善,走上和平发展轨道。两岸签署并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交流日趋紧密,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均从中受益。美方宣布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无论以何种借口和缘由进行,都不能掩盖其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实质,都将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造成严重干扰。   张志军强调,一段时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取得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新进展。美方本应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致力于同中方一道,不断巩固和推进这一积极势头,而不是再次采取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和两国合作的行动。必须指出,美方这一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中方强烈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恪守承诺,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与中方一道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和平稳定。 ....... 美国鬼子,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 国台办:美对台售武危害台海稳定 损害两岸同胞利益 2011年09月22日09:42 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9月22日电 据国台办网站消息,今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就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指出,美方的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违背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承诺,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国台办表示,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态势,得到两岸同胞的广泛支持,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目前台海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台湾方面一再渲染、炒作所谓大陆军事威胁,不仅没有必要,也没有根据,不利于推进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我们希望台湾方面认清形势,不要在两岸之间制造对抗,不要做有损台海地区稳定、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事情。 中国国防部就美对台军售予以强烈谴责 将召见美驻华武官 2011年09月22日10:36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黄子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就美国政府宣布对台军售计划表明中方严正立场,中国军队对美方宣布对台军售计划表示极大愤慨,予以强烈谴责!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海军少将将奉命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代理国防武官,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9月21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为台湾升级145架F-16A/B型战斗机,为F-16A/B型战斗机提供飞行训练及后勤支持,出售F-16A/B、IDF、F-5E/F型战斗机和C-130H型运输机配件,总额达58.52亿元。美方的行径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违背了两国元首关于共同构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两军关系,严重破坏了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军队对美方这种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国家安全利益的行径,表示极大愤慨,予以强烈谴责!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海军少将将奉命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代理国防武官,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   近年来,中美两军关系始终没有走出“发展——停滞——再发展——再停滞”的怪圈,其原因是美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向台湾出售武器。今年以来,中美两军关系回升向好,双方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此情况下,美方不但没有欲中方一道巩固、扩大这一积极势头,反而一意孤行,再次宣布大规模对台军售计划,将给两军开展正常交往制造严重障碍。事实证明,破坏中美两军关系发展的责任完全在美方。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的、明确的。美国在售台武器问题上的错误做法将不可避免地使中美两军关系受到影响。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已造成的恶劣影响,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以实际行动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做出的严肃承诺,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以免给中美两国两军关系造成进一步损害。 外交部就美国对台军售计划阐明中方严正立场 2011年09月22日02:0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美对台军售将使中美关系严重受挫   人民网9月22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美国政府宣布对台军售计划阐明中方严正立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美国宣布对台军售计划表示强烈愤慨。 具体内容如下:   9月21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总额达58.52亿美元。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已奉命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也在华盛顿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府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方置中方多次严正交涉于罔顾,以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为借口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统一大业,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绝不接受。美方的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责任完全在美方。   任何人都不能动摇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干涉的坚定意志。我们敦促美方充分认清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撤销有关售武计划,停止对台军售,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 ......................... 华盛顿的“暗算”注定没有前途(国际论坛) 钟 声 2011年09月23日04: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彭光谦:《与台湾关系法》应当废除   利用军火交易制造紧张局势,借紧张局势推动军火交易,从而将某一区域的战略平衡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华盛顿政客们惯用的伎俩。尽管美国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远去,陈旧的霸权思维却不肯退场。对台军售计划再一次暴露了美国的霸权冲动,将美国“负责任世界大国”招牌背后的阴暗心理展现在世人面前。   军火交易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世界前七大武器供应商都是美国公司。为推动对台军售,美国一些议员和利益集团的说客起劲叫喊售武可以拉动就业。其实,拉动就业不过是骗人的幌子,军火交易商也不过是前台的卒子,真正操纵这台闹剧的是华盛顿的战略图谋。   近年来,亚太地区出现的紧张,背后大都有华盛顿的影子。去年以来,美国不断提高在南海问题上的调门,使本来相对平静的南海突然变得波澜起伏。就在美国出台对台军售计划之前,五角大楼公布了“中国军力报告”,强调中国大陆军力对台湾构成威胁,为美国对台军售做了一个铺垫。美国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真实目的,就是要针对中国形成所谓的“对冲局面”,既卖了武器,又使华盛顿能够保持战略制衡的主导地位。   美国近年来试图将亚洲购买其武器的国家和地区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系统一旦形成,今后的升级换代、配件供应等,都必然要与美国同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武器开发乃至安全战略也必须按照美国人设计好的路径去走。   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在世界上站得住脚,就不能极度自私地盘算自己的利益,更不能借损害他国核心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来巩固自身地位。华盛顿近年来屡屡遭遇战略失误,正是因为霸权冲动使其难以摆脱“暗算”心理。   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中国和平发展不可阻挡。顺势者兴,逆势者败。阴暗心理支配的霸权行径或许可以一时获利,到头来只能是制造出更大的困境。华盛顿不光彩的“暗算”注定没有前途。 如果有人要一意孤行地沿着“暗算”之路走下去,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01 次阅读|2 个评论
工程手段优化治疗肿瘤药物组合
热度 1 MedXia 2011-9-22 01:02
UCLA何志明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今天在我们学院做了报告。最大的收获,便是利用工程优化的算法,将肿瘤药物组合的选择的复杂度,经过细胞自身这个复杂的体系,从几百万次简化为10几次的试验。按工程学的思想,体系是复杂的,目的是简单的。如何有效的统一这个复杂和简单,真是艺术啊!
38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探讨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关系和影响
zhuruogu 2011-9-18 08:44
探讨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关系和影响 前言: 综观当今科学技术界的现状和趋势会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科学技术网络图景。从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出发,沿着不同层次、众多型的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追踪、探索并拓展,将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自有史以来,现阶段以及不久的将来世界壮丽宏图。 首先在前世界大战形成并发展的“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基础上建立的近代工业体系已经相当成熟,或者说硕果累累,包括民用企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保证体系的自动化生产以及军用企业的战略、战术性核武器,航空航天器具、生化和常规武器等,可以说它们都是在机械和材料变革的基础上应用“三论”后纷纷取得的,尤如雨后春笋般的成就。 而现在世界,俗称“信息时代”的来临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发展趋势。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就是这样环环相扣,齿齿啮合相互依赖、相互生存与共同繁荣地沿着历史或时代的轨道行进。难于设想现代人如果没有电信和现代媒体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四通八达的珠网式通讯网络会突然堵塞、瘫痪,那装在高速齿轮上的社会箱体会被迫迟缓下来。显然,极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因为它意味着旧技术王朝的复辟或历史的倒退,而它在科技界是绝对不允许和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那里始终只有技术上的革新、创新和革命才能生存和发展。 一、技术革新( Technology Reformation, TREF )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也曾经历过首次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时期( 50-60 年代),那时提出的“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三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攻关和群众性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这些措施至今仍被现代企业管理人员适当采用。它是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企业技术管理方法之一。 在群众性的科技活动中,可以发现大量与生产实践紧密关连的技术革新派提案,达到因陋就简、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情况下,解决工艺难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提到那个时期,除了鲜明地反对“浮夸风”、“说大话”以外,尚须坚持唯物辩证的观点,“一分这二”、“实事求是”地分析,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也肯定弥足珍贵的有益经验,不能莽然地把一盆脏水连婴儿一起倒掉了。 技术革新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它的结构和加工工艺的改革和更新。它使我们提高或扩展产品的技术性能后,同时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它至今仍是现代化企业的立身之本,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容足之地,没有充分的有效的技术革新队伍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技术革新队伍的有效性既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技术、经验、知识的质量和应用,同时也包括投资条件和效益。我们只有保持一支拥有先进的技术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必要的技术投资以后,才能实现与现代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技术革新。 除此以外,技术革新的成果的取得应更注重于群体,包括小组、集团的有组织攻关等,而且对产品而言,它是无止境的,持续不断的进程,涉及加工工艺重大革新,生产线改革和产品更新换代。例如: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开始到目前的最新型的豪华型汽车,这中间进行了不胜数计的技术革新措施,使这一产品仍具有相当的生命力。 二、技术创新( Technology Creation, TC ) 技术创新,顾名思义指发明、创造,是设想和构造出世界上以前没有的事物。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话机、电报机、电动机等等都属于创新。另外还应赋予创新附加条件,那就是创新成果应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进步影响。鉴此可以区别有意义的创新,还是无聊之至,仰或与人类本身利益相矛盾的可谓邪恶或反动的创新。同时也应该注意谨慎对待创新事物的双重性,即有可能产生重大的进步影响,但也存在带来巨大灾难的可能。例如,炸药、核能和生化试剂的滥用等。具体地说,我们也可以参照诺贝尔奖的评定条件来判断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创新的意义超过革新。它将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的某些生活方式。有人把美国比作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指它的影响已涉及到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活动和情感世界。它已是集合高速、多变、动态的代名词。 创新的层次可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其中低层次的创新活动与人类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例如:前述的汽车、电话、电报和电动机,它们分别涉及交通、电讯、动力部门的元老级创新,而它们及其后代产品已经广泛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中。 中等层次的创新处于人类生活和学术研究活动之间的创新事物,例如:激光和激光致冷、克隆羊或其它克隆生物,隧道显微镜或扫描探测术等。它们会影响到人类现代或未来的生活。 高层次创新是纯粹学术上或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思维或事物。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普朗克量子学说,爱因斯坦相对论,维纳信息论,以及近代的模糊数学,分形学,神经网络等。它们对科学实践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低层次的创新是建筑在经验和工程技术为主的基础上,在熟悉的领域中,累积丰富的经验以后,受环境的触动就有可能萌发出的设想或构思。中等层次的创新一方面需具备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积累长期的先进科研素材,在配备必需的科研器材后,就有可能公布自己的设想或构思,获得创新成果。高层次的创新必须深愠或站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前沿,对其中主要的重要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系统性设想,然后通过坚持不懈地符合科学方法论证才有可能阐述自己的创新论题,并发表相关论文。我们可从大量创新事例中找到三层次创新的印证。它们都是科学技术跃迁,也就是从低层向高层跳跃的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 三、技术革命( Technology Revolution, TREV ) 技术革命,是指技术影响足以产生重大社会变革的技术举措。在许多文章中我们看到他们试图把人类社会按技术革命分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它们分别是以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或电脑作为标志。这无非从一个侧面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或工业化社会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世界性潮流的人文发展趋势,那就是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高层次的回归自然主义。它并非简单地返朴归真,而是人类代表性欲望在现代条件下反映,它提出更高的科学技术标准或要求。它需要一方面加快或维持生产节奏以便尽量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监测人类的生存环境,避免浪费不可再生的资源,更不允许破坏和污染自然资源。我们理想中的社会除了基本需求得到保障以外,同时要保持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洁净,工作环境或条件更舒适、更优美;人类和睦相处,和平的世界分外安静、恬美。这一切仍依赖于科学技术和道德规范的不断进步,依赖于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新的技术革命将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饥饿和贫困、自然灾害和战争,保障人类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保护好生存环境。在是非、真谬和纷争的明辨或判断上,在医疗保健,养老福利,生产、生活等众多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中,逐一建立起日趋完善的具有自动控制或调节功能的世界性系统网络,使我们生活在一个真正实现互相平等、尊重,互通有无,友好往来而且贫富共济的人类共同向往的美好境界。这是一个以人类共同利益为最高标准的世界,它不存在强弱、贫富、大小、种族、发达或不发达的区别。考虑恰如其分的贡献与酬劳的关系、和阻止各种不合理收入的自约束、自执行等措施,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腐化、浪费和犯罪。 产生这样的技术革命,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加强对人类社会和自身的研究,它的研究范围将涉及世界性的文化、教育、宗教、艺术和科学技术;必须面对多种类型并选择符合共同利益的遵守准则。 要维持如此庞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找出它的结构和管理措施,它的鼓励、激活或约束、制止都将视判别准则而执行,其中保证信息的快速、正确传递和被公正、全面地获取或评估将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有关,所以称现代及不久的将来为“信息时代 ” ,也就是这个理由,它也是人类已萌发这种欲望的标志。 技术革命会带来几代人的生活质量改变。如果说过去人类注意的是如何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贫穷的生活中得到解放,那么现在以及到可以设想的未来,我们更注重于医疗保健,养老保险和社会福利以及生活环境或大自然。 无人操作的工厂、居家网络购物和工作、基因治疗、空间旅游等事项揭示今后人类的活动与生存空间将扩大,生活需求和工作样式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一切都取决于科学技术达到的水平或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革新、创新和革命是科学实践的三重标志。积极鼓励人们在革新、创新及革命中把握时机、瞄准方向、努力做出成就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搞好教育、培养大量合格的优秀人材则是开展这三点的基础,所以我们应更清楚、更紧迫地了解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同时,我们也可以说人类社会二十一世纪发展主要应立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勇敢的科学探索精神,敏锐的科学捕捉能力,天赋的科学创新智慧。”
3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北某幼儿园8座校车塞进64名幼童,再加司机和老师,超载700% !
热度 1 王汉森 2011-9-18 00:23
羊城晚报讯报道:一辆核载 8人的小型面包车,最多可载几多人? 河北省迁安市交警近日在路上拦截了一部严重超载的幼儿园接送校车,令人震惊的是本来只有8座的面包车密密麻麻塞下了64名小孩,加上司机和老师共66人。一条全程记录交警查处该车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后,有网友说“一幕幕惨剧犹在眼前,面对这样不怕死的司机和老师,语言已经难以表达我们的悲愤!” 根据视频显示,9月9日迁安市交警在执勤时拦下一辆车牌为“冀B·00R16”的小面包车,当交警打开车门时,眼前景象令他们大吃一惊:车厢里黑压压的一片塞满几十个四五岁小童,他们几乎挤得脸贴着脸站着,有些孩子被挤得呼吸都有点困难。面对镜头,不知道危险的孩子们还纷纷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将孩子们抱下车排好队后,经过交警一个个点算,发现车上总共有64名小童,连同司机、跟车老师,全车竟然有66人,超载700%。原来为了多载人,司机已将车内座位全部拆掉,安装了多排板凳。事后交警动用了12批次的警车才把所有孩子送回了家,当交警告知孩子父母校车超载的危险情况时,视频中的一位家长一脸茫然,另一位甚至不相信交警所说。 网友康国平讽刺道“这车难道是在变魔术么?”也有网友质疑家长:“孩子们没得选择,可孩子们的家长知情否?是无所谓还是无奈?” 16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河北迁安市交警大队唐教导员,他表示此严重超载事件仍然在调查处理之中,“将会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司机进行罚款扣分的处罚”。不过按目前的法律规定,“严重超载”尚构不成拘留的条件。当记者问及私自改装车辆如何处理时,唐某表示一般情况下是罚款五百元。据他介绍,在迁安并没有合法的、在交警部门注册校车,这些运送孩子上学的车辆都是学校或私人安排的。
个人分类: 人间万象|2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O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CFINS at Tsinghua
热度 3 何毓琦 2011-9-17 02:30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I have written previously about the Center for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System (CFIN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8897 It has nowbeen ten year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2001 (also the 100 th birthda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n the spirit of 十年 树木百年树 人 , a review and a celebration party was held on September 7 th 2011. Leaders of Tsinghua, former president 王大中 , current president 顾秉林 , Tsinghua foundation chairperson 贺美英, many other Academicians, faculty member and students were present. A detailaccount as well as photos of the event can be found at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1/20110913102346278310305/20110913102346278310305_.html . For myself, my ten year experience can be summarized in my thank you speechreproduced below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ably provided byProfessor Chen Xi): First of all, on behalf of theoversea professional team, I wish to thank the leaders of Tsinghua Universityincluding former President 王大中 _, President 顾秉林 , foundation chair 贺美英 for their strong and financialsupport of the Center during the past decade. It was in 2000 when PresdientWang and Academician Li Yanda learned that I was about to retire from myHarvard post after 40+ years that they asked me if I am interested in taking upa chair professorship at Tsinghua after retirement in 2001. I grew up and livedmy formative years in the US and have continuously lived there for over 60years. I realized that temperament-wise, I may no longer fit to live in Chinaon a longer term basis. Instead I came back with an alternative proposal thatI’ll undertake to assemble a team of well accomplished Chinese-Americanprofessor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to share the duties of theprofessorship, each devoting about one month/year in residence in Tsinghua butotherwise conduct our duties voluntarily via e-mail and other communicationmeans.. The idea of professorial team was thus born. Accompanying the team, wealso proposed the founding of the Center for 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Systems(CFINS) as a focal point for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the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founding of theCenter, Tsinghua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lready had a world wide reputation ofbeing well prepared for graduate study. The charge to the professorial team wasthat we should devote our effort to the education of Tsinghua graduate andparticularly Ph.D student so that they will be known as world class and firstrate . In the past decade, we can honestly say that the team has done that.Speaking for myself, I can testify that the three Ph.D students I produced fromCFINS are with exactly the same care, devotion, and standards as my 50 otherHarvard Ph.Ds. However, privately I have also twounspoken goals myself which I shall now reveal at the ten year anniversarycelebration. First, as a child born to parents, s/he requires the support ofthe parents in the early years. But every child must learn to supporthim/herself and payback to his/her parent. Similarly, no organization can longsurvive if it cannot financially be independent and self supporting. I am gladto say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CFINS is supporting herself and in additionsupports a number of master and ph.d students with funds competitvely won bothin China and from the US. In this sense, one can say Tsinghua has made a veryprofitable investment in CFINS. Second, CFINS is gaining in world widerecognition. This is not on my say so but on objective evidences. For the pasttwo years, internationally well known persons at MIT, UC Berkeley, and a well establishedDutch University have independently approached CFINS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effort with promised financial contribution. These overtures came directly toCFINS scientists without intervention and effort of the professorial team forintroduction and connections. Nothing speaks louder than such peer recognitionwhich can ONLY be accomplished with the effort of the resident Center staff.You can say now CFINS is ON THE MAP. Or in the words of Chairman Mao, “CFINShas stood up” In conclusion, let me say thanks tothe effort of the entire CFINS personnel for their devotion in the past decade.You are well on your way to be among the top rank in world widescience/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 and help Chinese ST to claim herrightful place in the world. 在清华大学何毓琦讲席教授组及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 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 首先,我想代表讲席教授组感谢清华大学的各位领导:前校长王大中院士,校长顾秉林院士,基金会主席贺美英教授。感谢他们十年来对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的强有力的帮助和财政上的支持。那是在 2000 年,当王校长和李衍达院士得知我将从我工作了 40 多年的哈佛大学的职位上退休后,他们问我在 2001 年退休后是否有兴趣到清华来担任讲席教授。我在美国长大成人,连续 60 年生活在那里。我意识到依我的情况可能不太适合长时间在中国生活。不过,我想到了另一种方案,就是由我着手组建一个讲席教授组,其中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学术造诣深厚,这个讲席教授组共同分担讲席教授的职责,每位教授每年在清华本地工作一个月,其余时间则通过 E-MAIL 和其他通讯方式自愿履行职责。讲席教授组的想法就这样产生了。我们还建议成立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作为自动化系研究生培养和尖端研究的联络点来配合讲席教授组的工作。 在中心组建之时,清华的本科生已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们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讲席教授组需要尽力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使他们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我们能问心无愧地说,在这十年里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我而言,我在清华培养了三位博士生,我敢保证我对他们每一位的关心,付出和标准与在哈佛培养的 50 位博士生完全一样。 然而,私下里我还有两个不曾说出的目标,在今天十年庆典之际我想透露给各位。首先,正如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幼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支持。但每个孩子必须学会自立并回报父母。同样的,如果经济上不能独立和自立,没有哪个机构可以长久存在下去。我很高兴在过去 5 年中, CFINS 能够自立并利用从中国和美国获得的研究经费支持了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清华对 CFINS 的投资获利颇丰。再者, CFINS 赢得了国际上的承认。这不由我说,是有客观证据的。这两年来,分别来自 MIT , UC Berkeley 以及荷兰的一所著名大学的国际上著名的教授找到 CFINS 主动表示提供经费进行合作研究的意向。这一切讲席教授组并没有介入也没有利用讲席教授组的引荐。没有什么比得到同行的认可更能说明问题,而这些只能由中心本地的员工才能做到。可以说,现在 CFINS 已经成为地图上的一个点。或则可以借用毛主席的话“ CFINS 站起来了。” 总之,我要感谢 CFINS 的全体员工十年来的努力和付出。 CFINS 正朝着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迈进,同时也正在帮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赢得应有的地位。
14794 次阅读|6 个评论
SNP检测方法
热度 1 bioysy 2011-9-16 11:57
temperature switch PCR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simple PCR markers for SNP genotyping in barley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simple PCR markers.pdf Efficient genetic mapping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based upon DNA mismatch digestion single-nucleotide amplified polymorphisms,SNAP SNP Efficient Genetic Mapping of Single Nucleotide mismatch digestion.pdf A Simple Procedure for the Analysis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Facilitates Map-Based Cloning in Arabidopsis SNP SNAP A Simple Procedure for the Analysis of Single.pdf Reliable allele detection using SNP-based PCR primers containing Locked Nucleic Acid: application in genetic mapping Reliable allele detection using SNP-based PCR primers containing Locked Nucleic Acid.pdf High-throughput SNP genotyping by single-tube PCR with Tm-shift primers 2005 High-throughput SNP genotyping by single-tube PCR with Tm-shift primers.pdf CAPS dCAPs(这是经典方法) 1998 dCAPS,a simple technique for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snp.pdf Development of SNP-based CAPS and dCAPS markers in eight different genes involved in starch biosynthesis in rice Development of SNP-based CAPS and dCAPS markers.pdf Efficient Protocols for CAPS-Based Mapping in Arabidopsis Efficient Protocols for CAPS-Based Mapping in.pdf
个人分类: 技术和方法|513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社交礼仪2
shixiuchao 2011-9-15 15:23
金正昆讲礼仪之仪表礼仪.txt 做人36字诀.txt 社交礼仪知识大全.txt
2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交礼仪大全1
shixiuchao 2011-9-15 15:11
金正昆讲礼仪之座次礼仪.txt 处事做人名言.txt 金正昆礼仪讲座.txt
2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自心怿的诗(91)
biqiao 2011-9-14 18:35
心在摧毁,肺在撕裂,心轮在破碎,内气在散溃,我应掌而飞,重重地撞到殿壁,然后弹到另一面殿壁上,经数次碰撞后,又被飞掷于地面,再也无法爬起来了。 这一掌虽然要不了我的命,却毁掉了我的心轮,那是下丹田的阳光培育的结果,内气感觉再也没有了,前功尽弃,一切都归回起点。 这个万恶的妖星美女,杀气也太重了,是不是要过来再补上一掌,了结我的性命?那样有意思吗? 心轮的黄光已消遁,精神已接近昏迷,心中充满了虚空,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 在虚空中,我突然内视到心轮处一点浅红色的光在迅速扩大,然后心轮处开始重新跳跃出明亮的光芒,心轮的结构在迅速恢复,不仅如此,内气在浅红色光芒的引到下,充沛流畅,运行百脉,双手掌心中,自然跳动着火炬般的外气。 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清楚察觉到心轮已被妖星美女外气团击为粉碎,在这个过程中它承受了绝大部分的外力冲击,我之所以免予形神俱灭完全是得益于它的承担。 唯一的解释,是心轮在毁灭中接受了外气团的巨大能量和信息,在精神的虚空中又重新获得新生,甚至比以前强大许多。 但这中间的奥秘,我也无法知道。只是心轮重生使我顿然生出希望,恢复斗志,尽管知道其实有没有斗志,在遇上妖星美女这般宇宙高级场态生命面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们之间的战斗力恐怕相差几个无穷大的阶数。 我刚一个鲤鱼翻身跳起身体,眼前一花,她已飘近于十米之处,一双 水 澄 的大眼睛闪动着讶异的神色,牢牢地盯着我道: “ 你安装的是什么心盾? ” 我总算感到一丝自豪般的快意。心轮的确是我内气衍生的伟大的产物,具有我所不知的奇妙,任凭妖星美女活过了多少个宇宙年轮,如何见多识广,也要到与我交锋时方能觉察到心轮不一般的秉性,而感到惊异。 心轮是上天赋予地球人的潜能吗? 我佯作若无其事地道: “ 我好像不是你的同类,没有回答你的义务吧! ” The heart is being destroyed, the lung is being torn, the heart chakra is being broken, and the internal qi is collapse in bulk, I am flying by beating, heavily hit the wall, then rebound to other wall of the hall. After several collisions, I am thrown on the ground, and could no longer climb up. Although this beat can not destroy my life, but it destroyed my heart chakra which is a result cultivated by the sun of down Dantian; I am no longer feeling the internal qi, and come to naught, all the property back to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evil MS beauty, murderous too heavy, is coming to give me beating again and taking my life away? Is that so interesting? Consumers have been lodged round yellow heart, the spirit is close to coma, my heart full of empty, empty void, and all is vanity. In the void, as to the heart within me suddenly a little light red light at the wheel in the rapidly expanding, and then start again at the heart jumping out of round bright light,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rt chakra in the rapid recovery, not only that, the qi in the light red light leading is plenty of smooth, running lotus; in my hands palm, there are the natural beat of the torch-like external qi. This is impossible. I clearly aware of the heart chakra have been broken by the external qi mass of MS beauty. During the crushed process it bears the most of the external shocks, which is the reason that I completely exempt the death of shape and sprit, from benefit to its commitment. The only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heart chakra have received the great energy and information from the external qi, and obtained new life again in the spirit of the void. It is even much stronger than before. But the mystery in this process, I do not know. Round of rebirth is just the heart that I suddenly give birth to hope, to restore morale, although whether there is fighting or not, in case to meet MS beautiful state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is no different, since I am afrai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ghting of ours having several infinite order. I just turn over a carp by jumping the body, my eyes blazing, she has been floating on ten meters in front of me, and her pair of water clearly eyes flashing a look of surprise, staring at me and say firmly: "What you have installed heart shield? " I finally feel like a trace of pride in the pleasure. Indeed, my heart chakra is a great product derived from qi, I do not know about this wonderful meaning. Although MS beauty has lived a number of cosmic rings and know how well-information, she can only detect round of unusual natures of my heart chakra by fighting with me, and then surprise. Is the heart chakra the Earth God-given human potential? I pretend nothing had happened to say: "I am not to like your kind; there is no obligation to answer you, righ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软件还是做其他?摘录与赵雅琴的谈话
LuDoor 2011-9-13 01:11
关于任务类型和研究方法问题,每届同学都会问到,因此将回答赵雅琴的聊天记录摘录下来,以供参考: 赵雅琴2011 10:12:16 陆老师您好,今天我和两位师兄聚了会儿并交流了一下,我觉得其实我对程序设计并不是很感兴趣,您能不能给我布置一些其他方面的任务啊? Spring 11:04:56 那要看你将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我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分两类,一类是与算法、软件有关的应用研究,一类是与调研、统计有关的规律研究,邓晶是做第二类,陈德照是做第一类。黄佳音我想让他做第一类。 Spring 11:08:25 如果不做算法、程序,就必须要掌握调研和统计分析方法,要深入学习 市场调研、实验设计、统计学、线代、概率、矩阵论 等方面的内容,不然掌握不了专业技能。 Spring 11:11:50 我刚批下来的学校自主科研项目是做调研分析的,我的思路是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你可以找陈德照要申请书看看。再找国内外期刊论文看看调研型论文的一般过程结构。 Spring 11:12:53 邓晶的毕业论文统计分析做的较差,这方面你不用参考她了(其软件环境及实验部分由陈德照支撑完成) Spring 11:44:00 管工的学生,必须要有建模的科研训练,特别是数学建模,统计模型也可以,所以看论文资料时要多参考管理学和信息系统方面的,不要多看情报学方面论文 Spring 12:02:56 无论你选择做软件算法还是统计分析,都要先学相关课程、掌握思想,再熟悉软件和工具,学会运用 ;不能直接拿软件工具就用 。 我正在考虑改进邓晶做过的实验,数据集还没有到手,实验目标、环境和实验过程陈德照已基本了解,你可以先找他要资料看看。其中要使用到人脸表情识别软件和统计分析工具。你的学习重点在统计分析课程和用户行为、心理分析论文方面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3 次阅读|2 个评论
作图新方法:Next Generation Mapping (NGM),
热度 2 bioysy 2011-9-12 17:50
Next-generation mapping of Arabidopsis genes Next-generation mapping of Arabidopsis genes.pdf
个人分类: 技术和方法|4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抗病育种新策略
bioysy 2011-9-12 17:12
Improving immunity in crops: new tactics in an old game.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9526611000525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Volume 14, Issue 4 , August 2011, Pages 468-476
个人分类: 分子育种|2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达水平多态性
bioysy 2011-9-12 16:54
Expression level polymorphisms: heritable traits shaping natural variation,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Volume 16, Issue 9 , September 2011, Pages 481-488 science1.pdf (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0138511001075 ) 这篇文章正式提出了表达水平多态性(expression level polymorphisms ,ELPs)的概念. 不过,文章全文我暂时还没得到. .... 呵呵,把全文贴上来,非常感谢提供全文的两位朋友:海光和海滨.
个人分类: 概念解析|3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民日报警钟又响
bioysy 2011-9-9 07:38
华盛顿政治的悲哀(国际论坛) 钟声 《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09日 据美国媒体报道,奥巴马政府将在本月就对台湾出售武器做出决定。随着这一事关中美关系大局的决策临近,美国一些议员越来越焦躁不安。他们使出多种手法,试图推动对台售武实现升级。如此场面在国会山并非首次,但今天这一幕更加显示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观察华盛顿这场闹戏,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此事是在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的背景下进行的。中美之间的许多大事、全球事务中的许多要事,正等着两国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多层次沟通合作机制去磋商解决。其二,有重量级美国议员试图将对台军售与其他法案捆绑在一起,迫使奥巴马政府无法轻易取消;推动对台军售的同时,还有美国议员鼓动推出《2011年对台湾政策行动议案》,试图借此强化《与台湾关系法》。   基于对华关系的重要性,华盛顿在对台售武问题上也曾刻意标榜所谓的“相对克制姿态”,比如减少出售一些敏感武器,选择特定时间以不影响中美重要交流时间表等。但是,姿态终归是姿态,美国对台售武的性质丝毫没有改变。任何对台售武行为都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都是对中华民族情感的严重伤害,都是对中美关系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与台湾关系法》是阻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毒瘤。这个毒瘤不革除,围绕对台军售的折腾就难以消停下来。令人遗憾的是,华盛顿没有拿出勇气革除毒瘤,甚至不愿控制其恶性扩散。眼下,国会山的一些狂人竟然叫嚷着要巩固、扩大这一毒瘤。这无异于背离中美关系发展方向、背离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倒行逆施。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可谓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倍加珍惜,全力维护。一些美国议员不顾大局、鼠目寸光的做法,最终伤害的将是美国自身的利益。试想,如果这些议员的狂想得逞,中美关系将陷入何种境地?世界将受到何种冲击?   有如此狂妄的议员是美国政治的悲哀。华盛顿可以给这些人跳出来折腾提供一个舞台,但今天中美关系的大舞台上没有这些人的位置,“冷战思维”、“霸权梦”只要一露头,就必须予以痛击。有人想开历史的倒车可以,只是要想清楚将为此付出何等惨重的代价。   任何国家都不会容许别国肆意损害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国对自己的核心利益同样有明确的界定。奉劝那些昏了头的美国议员一句话:不要走得太远,别玩过火了。 ............................... 不久前给菲律宾敲过一次: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471231.人民群众拭目以待.
2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刚性楼板假定的工作原理及其选用方法
ChenboBlog 2011-9-5 21:18
摘要:刚性楼板假定是建筑结构分析中的一个特有概念,它的引用可使 计算 概念明了,计算方法简便,其成果可用于工程设计。在目前的各设计计算软件中它是影响整体分析的主要参数,正确理解它的规范依据和力学原理,有助于设计人员进行合理设计。   关键词:刚性楼板假定;弹性楼板假定;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侧刚分析法;总刚分析法      1 前言      刚性楼板假定是总信息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总信息是建筑结构分析中影响整体的参数群,它的变化直接影响整体计算结果的合理J性。由于程序编制人在计算理论和对规范理解上的差异,加之侧重点不一样,总信息在各个程序中会有差异,就是同一个程序的不同版本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时应熟悉和理解程序的编制原理和使用说明,正确理解各个参数的规范依据和力学概念,从规范要求、力学原理和工程经验等方面加以分析后合理选取,并按规范要求,对电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2 楼板刚度的各种假定      2.1 问题的提出   楼板是主要的量大面广的水平构件,它一方面承受着竖向荷载的作用,又将其传递给柱、墙等竖向构件,另方面在受到水平荷载(风、地震等)作用时,也将其作用传递给竖向构件。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受力构件又是重要的传力构件。   由于楼板同时存在着平面内刚度及平面外刚度,在结构分析中,它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对竖向和其他水平构件的内力产生重要影响,即楼板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体结构及相关构件(也包括楼板本身)的分析结果(内力、变形及配筋)。所以楼板刚度的合理假定已成为结构分析的主要计算原则。   随着建筑功能的日益复杂和建筑外形的多样化,建筑结构也随之复杂化,在此影响下,寻求楼板刚度的合理简化和假定,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是广大设计人员关注和思考的课题,也是各个程序不断改版,努力完善,竞相推出简明、高效和可靠的计算方法的原因之一。      2.2 刚性楼板假定      其含义是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这是一个特有概念能使结构计算概念明了,计算简便;使结构在每层板内只有3个公共自由度,即两个平移自由度dx、dy和一个绕竖轴扭转自由度θz,在板内的每个节点的独立自由度也只有3个;使电算的效率大大提高,程序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刚性楼板假定认定平面外刚度为零,忽略了楼面梁的有效翼缘对平面外刚度的贡献,使结构总刚度偏小,周期加长,吸引的地震作用小,不安全。为此,规范规定用梁刚度增大系数来间接的考虑楼板平面外的刚度。于是高规第5.2.2规定在内力和位移计算时,对现浇楼面和装配式整体楼面的梁刚度采用1.3-2.0增大系数来考虑翼缘的增大作用。   通过上述处理,目前设计中的绝大多数工程的楼面都能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以此进行的计算分析可用于工程设计。      2.3 弹性楼板假定   对于复杂楼板,如不规则楼面,狭长、环形楼面,大开洞楼面及多塔、板柱结构、厚板转换层结构等,其楼板面内的变形会使楼层中各抗侧构件位移和内力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抗侧刚度较小构件的位移和内力会加大,若仍用刚性楼板假定来计算分析,其计算结果会不真实,且无法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必须采用弹性楼板的计算方法。   弹性楼板假定充分考虑了楼板平面内刚度的削弱和不均匀性,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实际刚度进行计算分析,其结果更真实的符合结构的计算模型。在SATWE中弹性楼板有弹性板6,弹性楼板3及弹性膜假定楼板等三种。   (1)弹性楼板6,采用壳单元计算楼板面内和面外的刚度,是针对板柱结构和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其计算结果会使梁的配筋偏少而不安全,所以不适用于梁板结构楼面。   (2)弹性板3,采用楼板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按实计算的方法,用厚板弯曲单元进行计算,适用于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转换厚板分析计算。   (3)弹性膜,上述两种假定对框架、剪力墙、框-剪、框-筒等结构及空旷的厂房、 体育 场馆等的复杂形状楼板的计算都不适合,特别是梁配筋的安全性不可靠,从而提出了“弹性膜”假定,它采用平面应力膜单元来真实地计算楼板的平面内刚度,而不是无限刚。为简化计算,同时忽略楼板平面外的刚度,即面外刚度为零。有点近似刚性楼板假定但又不同于刚性假定,要理解它的真实概念。   应注意:   A弹性楼板假定是用总刚分析法来进行结构整体计算的,所以计算软件必须具有总刚的计算功能。仅有侧刚计算功能的软件是只适用于刚性楼板假定的软件,它不能识别弹性楼板。   B用总刚法、弹性楼板进行结构整体计算时,应再用刚性楼板假定补充计算位移比、周期比和层刚比,因为这些参数规范要求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进行的计算值。 2.4 规范规定   高规5.1.5规定进行高层建筑内力与位移 计算 时,可假定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相应地设计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楼板平面内的整体刚度。当楼板会产生明显的面内变形时,计算时就应考虑楼板的面内变形或对采用楼板面内无限刚性假定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再进行适当调整。   所以:计算位移比、层刚比、周期比时选用刚性楼板假定 ,计算内力、配筋及其他内容时选用刚性楼板假定 。   高规4.3.6及抗震规范3.4.3规定对不规则、开大洞、楼板局部不连续等情况,在设计中应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变化的计算模型。      3 一般程序中的两种抗震设计方法      3.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也称规范法,适用于大量的工程计算,该法有侧刚及总刚两种计算方法,分别对应侧刚模型及总刚模型,其主要区别是侧刚模型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简化刚度矩阵模型。总刚模型是采用弹性楼板假定的真实结构模型转化成的刚度矩阵模型。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先计算结构的自振振型,选取若干个振型分别计算各个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将各振型水平地震作用于结构上,求其结构内力,最后将各振型的内力进行组合,得到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和变形。其基本原理就是用“规范”反应谱,先求得各振型的对应的“最大”地震力,组合后得到结构的组合地震作用。这里面有一个求“广义特征值”而得出结构前几阶振型和频率的重要步骤,在这个过程中程序按力学和数学的法则进行繁多的中间计算,而不输出中间资料,仅将结果值告知设计人。      3.2 时程分析法   即振型叠加法,用于复杂高层结构的补充计算,按抗震规范5.1.2-3及条文说明,时程分析法是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与反应谱法计算值比较取较大值,对特别不规则、特别重要的和较高的高层建筑才要求采用。   为一组常系数的二阶线性动力微分方程,程序多用振型叠加法求解,即把各个振型的响应叠加以得到系统的弹性时程响应。实施中应注意:   (1)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人工模拟地震波)进行分析。   (2)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少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多条曲线时不应小于80%。   (3)选用的地震使其加速度时程的持续时间一般为结构基本周期的5-10倍,且高层建筑不宜小于20s。   (4)计算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变形时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4 振型分解法中的两种计算方法及与刚性楼板假定的关系      4.1 侧刚计算方法   是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它建立在“刚性楼板假定”的基础上,因为大大减少了结构整体自由度数,使电算效率提高,特别在计算机应用初期,内存量有限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复杂的大型工程的电算分析,使侧刚法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目前软件分析的主要方法。   在程序应用中,常用到一种简化模型——“拐把模型”;刚性楼板在水平力作用下为刚性平动,在整个平动过程中有一点总不会发生转动,这个点就称“楼层的刚度中心”,以它做为“位移计算”的 参考 点是最合理的。但实际计算中要准确算出刚度中心很困难,因此计算中近似地把位移参考点设定在每层的质量中心,这种简化的方法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这种模型称“拐把模型”。      4.2 总刚计算方法   由于“侧刚法”是近似法,有一定误差,特别是在多塔结构,错层结构,带转换层结构,楼板形状复杂的结构等的计算中无法得到真实的周期,振型和地震分析结果值,其计算结构的可靠性难以保证。采用总刚法计算,就是直接用结构的总刚阵和对应的质量阵进行地震分析,求解结构的周期和振型。可准确分析出结构每层每根构件的空间反应,分析出结构的刚度突变部位,薄弱构件以及数据输入错误部位等。与“侧刚法”比,它精刚法的数倍,以一个10层结构而言,侧刚法由于刚性楼板假定,其自由度数为30个,而总刚法为430个,可见计算量上的差异之大。   须强调的是:采用弹性楼板假定并用总刚法进行结构整体计算时,应补充计算结构在刚性楼板假定下的位移比、周期比、楼层侧刚比。      5 刚性楼板假定在常用程序中的应用      常用程序多是采用侧刚计算法进行分析计算的,直接认定刚性楼板假定。如TBSA对高层建筑进行整体分析时做了下述假定:楼板面内刚度无限大,面外刚度忽略不计。这样一来,可大大减少结构模型中的自由度数量,从而减少结构分析的工作量,提高计算分析的效率。   由于采用侧刚法进行计算分析,刚性楼板假定在总信息里得到了隐含,而无须再做信息的认定。当楼板会明显产生面内变形时,其处理方法是对刚性假定的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其调整的方法和幅度,跟结构体系、构件的平面布置、楼板削弱的程度等有密切关系。一般对楼板削弱部位的抗侧刚度较小的结构构件,采用适当增大计算内力,加强配筋和采用构造措施等。其实,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即是考虑楼面外刚度的一种辅助方法。   SATWE采取在总信息中对刚性假定用 和 分别处理整体计算和构件内力、配筋计算,应是更合理更准确的做法,也更能体现高规5.1.5的要求。
2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困倦时
ChenboBlog 2011-9-5 12:33
思维困倦时,看看“世界著名大学”,了解这些大学的灵魂,会有一些启发。。
2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今年申报基金的一个评审意见
热度 4 fgzengtyut 2011-9-5 10:10
今年申报了基金,三位评审人各自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两位的评价也不错,但是,有一位评审人的意见如下: XXXXXXXXXXX 等方面的研究,都是XXXXXX的基 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符合国家需求。然而,该项目所拟定的内容不够具体,研究目标 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含糊不清,创新和特色之处不够明确,前期研究基础不足,建议不 予资助。 大家觉得这样的评审意见怎么样?
5381 次阅读|4 个评论
lele0533 2011-9-4 13:16
人这个字写起来简单,但是它指的“东西”不简单,复杂着呢。 做实验需要悟性啊。
1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揭秘非法牟利的全国性官方组织
热度 1 冯用军 2011-9-4 01:13
1、中红会 2011年6月20日,郭美玲(郭美美)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2、中非希望工程、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卢星宇(卢美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传媒专业毕业。现任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秘书长。 卢星宇年仅24岁,系亿万富翁卢俊卿之女。卢俊卿是华商500强俱乐部主席,天九儒商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执行主席,全球公益慈善联盟金质勋章获得者。 3、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 8月初,新华社报道“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8年未年检,并非法成立“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搞活动骗钱,办非法报刊《中国小记者报》。“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敛财模式由此浮出水面。 4、共和国脊梁与中国脊梁 民政部介绍,“共和国脊梁”时代功勋人物评比表彰活动是“共和国脊梁”系列活动之一,主办单位是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活动中,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收取了活动承办单位华人名家(北京)国际文化传媒中心5万元,作为支持此次活动的回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未收取费用。民政部认为,“共和国脊梁”人物评比表彰活动违反了“不得向会员单位收取费用”等有关规定。 民政部同时查明,“共和国脊梁”系列活动与“中华脊梁”系列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活动。“中华脊梁”系列活动的承办单位是北京金新华文化发展中心和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这两家企业分别邀请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等社团作为“中华脊梁”纪实文献丛书编辑出版活动的主办单位。 除对“共和国脊梁”评选活动的主办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外,民政部还对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等8家社会组织以挂名方式参与由企业具体承办的活动、不履行主办单位职责、对活动疏于监管的行为,向上述8家社会组织分别发出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开展重大活动要履行事先报批手续,不能只挂名收费,对活动情况不闻不问等。 5、全国牙防组 全国牙防组 “忽悠”了多少钱?_网易新闻中心 2007年5月26日...核心提示:4月30日,卫生部宣布撤销 全国 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成立口腔卫生处。1992年以来, 牙防组 借助其卫生部下“准政府组织”的外衣,一步步从一个牙... 6、河南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宋基会创立于1982年,与红十字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称为中国三大公益基金会。中国宋基会设立于北京,但河南和上海、江西、广东、海南、陕西六省市,因各种渊源而设有省级宋基会。他们与中国宋基会之间,虽时有业务往来但并无上下隶属关系,均由省内政府机构主管。 在中国宋基会旗下,有7个直属事业单位,称为××中心,旗下分别有若干公司。而省级宋基会同样成立了各类庞杂的公司。 错综缠绕的“宋基系”公司大多集中于两个领域——地产与教育。这正是利润最高,同时权力最能发挥作用之地。 中国最能筹善款慈善组织的钱去哪了? 中国最能筹善款慈善组织的钱去哪了? 中国最能筹善款慈善组织的钱去哪了? 7、安利纽崔莱健康研究中心、纽崔莱全球植物研究中心、佳洁士口腔护理研究院?
个人分类: Life Comments|20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评"基金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
热度 2 bioysy 2011-9-4 00:08
博文的原始出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2323do=blogid=482401 当然,其基本观点恕我不敢苟同.文中支持该观点的主要论据有二: 其一: " 小同行可能找不到,是否意味着自己的本子就得不到公正评价了呢?不是这样的。不要认为小同行之外的大同行甚至非同行因为不懂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胡说八道。 申请人做的事情也许是隔行如隔山,但申请本子可是一般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能看出个大概的。科学是相通的,即使是一个生物学家看一个物理学家写的本子,也能从语言、文字、逻辑、套路等方面判断出申请人的科学素养和水准、申请项目的创新及其意义等 。这个道理就像你虽然不是歌唱家,但你还是多少能分辨出李宇春和宋祖英的唱功和特色的,而且主要的判断跟专业人士不会有太大出入。几年前,我受邀担任一个省的“科技领军人才”评审,有人揶揄我自己都不是领军人才,如何评别人,我笑答:我这是去选举,不是去评审。后来发现,我“选”出来的领军人才跟院士们“评”出来的差不多。 " .................... 按照这个观点,也就不需要什么同行评议了.按照科学相通的逻辑生物学家可以评物理学家的本子,那就别在细分什么专业了,让一群有足够科学素养(这比"一般有点科学素养"的标准还来得高)和足够时间的科学家去评所有的本子得了.退休的教授,资深院士可以加入这个行列,并且是主力军.比较李宇春和宋祖英的唱功,也不用专业人士了,就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随机挑选. 申请本子,可不是"一般有点科学素养"的人写的,大部分是 有足够科学素养 的专业人员写的,那么按" 一般有点科学素养的人 "看的那个大概,是不是真能到看其中的门道? 所以, 有足够科学素养 的专业人员写的本子,由外行来评,专业人员说他胡说八道,他就是胡说八道.不但如此,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还会证明他是胡说八道. 其二: "其次,有多少评委有那功夫仔细推敲自己那洋洋洒洒几十页的本子,然后逐一挑出刺来?更何况很多评委手上拿到的本子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几份,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评完。评基金跟评论文不一样,评基金就像审判萨达姆,萨达姆有千万条罪行,但伊拉克的法官为省时省事起见找了一条最明显最容易审的罪行审判,达到处决老萨的目的就行了,如果要逐一审判,老萨肯定现在还活着,还在跟法官唇枪舌剑,能完吗?因此,既然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自己应该要心中有数,真要去较真,评委没有去审或审了而没有写上的“罪行”也许还多着呢?" ...... "很多评委手上拿到的本子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几份,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评完",评委怎么保证评审的准确性的?"萨达姆评判法"!该法的实质是什么?我的理解:"草草一看,感觉你这个不行,随便找个理由,哪怕这个理由是不着边际的,匆匆的把你枪毙掉".这样的评法,居然还要贴个"基本准确"的标签? 意见都不中肯,怎么让人相信你的判断是基本准确的? 哎,难怪专家已经退化为"砖家"了,人民群众的眼睛的雪亮的.有问题,其实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问题,还不思悔改,不肯承认."砖家"有问题,自己也可能有问题.要"砖家"去改可能是难了点,还是好好反省自己吧.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3852 次阅读|4 个评论
拟南芥的MAGIC群体
热度 2 bioysy 2011-9-2 08:56
什么是MAGIC?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 (MAGIC)lines.关于拟南芥的MAGIC见这篇文章. http://image.sciencenet.cn/olddata/kexue.com.cn/upload/blog/file/2010/9/201092721592062736.pdf MAGIC的优点:能同时结合连锁作图及关联作图的方法进行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 文章摘要: Most traits of economic and evolutionary interest vary quantitatively and have multiple genes affecting their expression. Dissec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such traits is cruci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rops and management of diseases. Here, we develop a new resource to identify genes underlying such quantitative trait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 genetic model organism in plants. We show that using a large population of inbred lines derived from intercrossing 19 parents, we can localize the genes underlying quantitative traits better than with existing methods. Using these lines, we were able to replic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eviously known genes that affect developmental traits in A. thaliana and identify some new ones.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ll the necessary biological and computational material necessary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use these lines in their own research.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lines derived from a 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 (MAGIC lines) should be very useful in other organisms. 这个MAGIC群体的亲本已经进行了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 Multiple reference genomes and transcriptomes for Arabidopsis thaliana nature10414.pdf 该群体的作图能力: Finally, despite using only 19 accessions, we fine-mapped ciseQTLs to small genomic regions (less than 10 kb), suggesting that analogous genome-wide scans in the more than 700 derived MAGIC lines could have single-gene mapping resolution for some loci.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MAGIC lines, for which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largely mitigated, will be an important and complementary resource to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in A. thaliana populations. 拟南芥和玉米都这样弄了,水稻也得这样走.不过,还未见动静. ..................................... Genetics. 2009 Oct;183(2):723-32, 1SI-7SI. Epub 2009 Aug 3. Cis-regulatory changes at FLOWERING LOCUS T mediate natural variation in flowering response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Schwartz C , Balasubramanian S , Warthmann N , Michael TP , Lempe J , Sureshkumar S , Kobayashi Y , Maloof JN , Borevitz JO , Chory J , Weigel D . Source Plant Biology Laboratory,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La Jolla, California 92037, USA. Abstract Flowering time, a critical adaptive trait, is modulated by several environmental cues. These external signals converge on a small set of genes that in turn mediate the flowering response. Mutant analysis and subsequent molecular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one of these integrator genes, FLOWERING LOCUS T (FT), responds to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cues, two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that greatly influence flowering time. As the central player in the transition to flowering, the protein coding sequence of FT and its function are highly conserved across species. Using QTL mapping with a new advanced intercross-recombinant inbred line (AI-RIL) population, we show that a QTL tightly linked to FT contributes to natural variation in the flowering respons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hotoperiod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Using heterogeneous inbred families (HIF) and introgression lines, we fine map the QTL to a 6.7 kb fragment in the FT promoter. We confirm by quantitative complementation that FT has differential activity in the two parental strains. Further support for FT underlying the QTL comes from a new approach, quantitative knockdown with artificial microRNAs (amiRNAs). Consistent with the causal sequence polymorphism being in the promoter, we find that the QTL affects FT expression.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elic variation at pathway integrator genes such as FT can underlie phenotypic variability and that this may be achieved through cis-regulatory changes.
个人分类: 关联作图|8328 次阅读|4 个评论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实在论比较》评议书
热度 1 赵国求 2011-9-1 11:54
《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实在论比较》 评议书 赵国求 教授潜心研究量子力学的多种可能解释及其哲学问题有许多年了。如果说,作为这种辛勤劳动的最大回报,在科学上表现为他富有探索性地提出大胆新颖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那么在哲学上则表现为他配套地建构“ 相互作用实在论”,这是他 研究量子力学哲学问题多年心血的结晶。 赵国求所倡导的“相互作用实在论”,如 在《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实在论比较》一文中所表述,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形态。在武汉的量子哲学学术圈多年反复争论与讨论的氛围和背景中,赵国求所提炼的“相互作用实在论”凝聚了群体的智慧,其基本概念的含义逐步得到澄清,基本观点的表述在逻辑上已达到应有的明晰性,与对立观点或相近观点有了明确的划界,从而对自身观点有了正确的定性和定位。 作为见证人之一,我亲眼目睹“相互作用实在论”从提出、成长到相对成熟的历程。毫无疑问,赵国求从一开始就持有鲜明的实在论立场,说真的,起先我并不看好它。原因在于,在我的感觉中那个初始观点太像机械唯物论,太坚持经典的牛顿式的本体论了!在争论“月亮不看它时,它就不存在”这个论断时,他在捍卫实在论时明显地忽视了“量子现象对于观察的依赖性”。因此,他受到物理学哲学课题组其他成员猛烈的抨击。在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之后他提出了“相互作用实在论”,保留了实在论的基本内核,却通过明确划分了“现象实体”与“自在实体”两个层次,体现了量子实在不同于经典实在的特异性,从而超越了朴素实在论和机械唯物论。在过后的反复争论与讨论中,“相互作用实在论”的表述形式不断地得到磨练和改进。 在进一步的反思中,赵国求沟通了“现象实体”与“自在实体”的关系,“现象实体”可以层次递进,逐步逼近“自在实体”(例如从德布罗意物质波到康普顿物质波的转变),使得“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康德不可知论、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等等划清了界线,赵国求也说清楚了“相互作用实在论”与罗嘉昌的“关系实在论”的区别以及它与国际上著名的“结构实在论”的内在联系。 这些研究成果在该论文中都得到充分反映。总体上说,该论文清楚地表明了相互作用实在论的基本特点以及与几种典型的实在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尽管“相互作用实在论”,从哲学上说并非刻意标新立异之作,但却有内在的时代创新性,很显然它是科学唯物主义的现代继承者,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精神也完全相符,不过其主要特色却在于,它是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进行认真的哲学思考和哲学概括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哲学家的纯粹思辨的结果。这正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 意见:对法兰奇的结构实在论的概括 (物体 = 结构、关系 = 本体) 未必恰当,法兰奇是“实体取消主义者”,不需要实体和物质,结构就是终极性的。 评议人:桂起权 2011.2.
个人分类: 物理学哲学|4005 次阅读|2 个评论
青年基金未中,力学口,贴上意见,希望得到好的意见和建议
热度 3 miaocui 2011-8-31 09:28
1 该申请项目针对**问题,采用**方法进行研究,其研究工作具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是:**。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恰当,有研究深度。研究方案合理、充实,技术路线可行。课题组结构合理,申请人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项目经费计划基本合理。 2 该申请项目立论根据比较充分,具有创新性和重要工程应用价值;研究内容适当,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工作,可望能在3年内达到预定目标。 建议给予资助。 3 获得**是关键。该项目应用**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特色。但该项目理论和计算模型概念未能说清。从申请书中反映,该项目是以**方法为主,申请人前期与本项目相关的**方法方面的工作积累较少和缺乏深入的前期研究,尽管一些**方法的研究成果是项目组其他成员积累的。(本人从工作后开始研究这种新方法,课题组的老板一直研究这种方法(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几十篇),目前我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第2作者1篇,其他名次3篇以上.是不是还是缺少第1作者的论文?) 不推荐立项。
5408 次阅读|5 个评论
今天收到评审意见
热度 1 twbky 2011-8-29 21:53
今天终于收到等待了很久的自然基金评审意见,一共4个评阅人,看完之后,不由感叹幸亏不是3个评阅人,否则今年的基金休矣。不知道具体的分数和成绩,感觉应该是1A3B或者2A2B。专家给予的评价不错,主要是选题新颖、意义明显、基础较好,但是还是出现了1个不建议资助,如果是3个评阅人,这个不予资助几乎是致命的,肯定也无缘于会评。因此,增加评阅人更能体现基金的公平与客观。据说我申请的小组,在会评时很激烈,主要是同单位申报的太多,资助上会考虑单位间的平衡。所以同单位很多人报同一个口,确实不算是好事,因为很容易被PK掉, 最残酷的竞争总是来自于内部 。 反复品味评审意见,还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不予资助的意见,不深究所描述的问题是否准确与客观,但所提的几个问题还是对于以后申请基金有帮助的。总之,今年很幸运,不小心投到竞争比较激烈的一组,虽然有1个评阅人不予资助,但是评价还算不错,且其余评阅人给予了较高评价。多少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或许形容的不准确。评审意见就不陈列于此,对我和评阅人都保留一点隐私和尊重。
401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cowpea豇豆遗传转化
mengxb 2011-8-28 11:28
Plant Cell Rep. 2011 Aug 19. Improved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cowpea via sonication and vacuum infiltration. Bakshi S , Sadhukhan A , Mishra S , Sahoo L . Source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wahati, Guwahati, 781039, Assam, India. Abstract An improved method of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cowpea was developed employing both sonication and vacuum infiltration treatments. 4day-old cotyledonary nodes were used as explants for co-cultivation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train EHA105 harbouring the binary vector pSouv-cry1Ac. Among the different injury treatments, vacuum infiltration and their combination treatments tested, sonication for 20s followed by vacuum infiltration for 5min with A. tumefaciens resulted in highest transient GUS expression efficiency (93% explants expressing GUS at regenerating sites). After 3days of co-cultivation, the explants were cultured in 150mg/l kanamycin-containing selection medium and putative transformed plants were recovered. The presence,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nptII and cry1Ac genes in T(0) transgenic plants were confirm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genomic Southern and qual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RT)-PCR analysis. Western blot hybridization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detected and demonstrated the accumulation of Cry1Ac protein in transgenic plants. The cry1Ac gene transmitted in a Mendelian fashion. The stabl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88.4% using both sonication-assisted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AAT) and vacuum infiltration than simple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in cowpea.
2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己不认真闹出审稿的小笑话
热度 1 郑玉峰 2011-8-27 17:04
最近收到非洲生物技术杂志的审稿邀请,当时没仔细看摘要,看到题目是biodegradable materials的,就答应了。今天仔细一看,原来是在尿素表面涂覆可降解的物质, urea alone, palm stearin + Cu coated urea, agar + Cu coated urea, gelatin + Cu coated urea, Cu coated urea, and Zn + Cu coated urea,然后在试验田上做试验,内容倒是看得懂,但还是不装了,很诚恳地给主编写了信,道歉,说自己无法审稿。给自己一个教训吧。
4348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自然基金申请不中
热度 2 bioysy 2011-8-26 17:30
基金没了,基因还在.所以,我还有翻盘的机会. 饶毅,院士落选;我,基金落选.他都落选了,我落选,这太正常了.他以后有同样的热情去搞科研,当然我也一样.他宣布从此再不侯选院士,这个我不能跟着他干;如果我要宣布,我得宣布"我一定会再来".呵呵,不过,我和他好象没有一点可比性,但这是我的地盘,捎容自己放纵一下. 我感觉自己对科研还是有兴趣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多点另外的兴趣.比如,证明评审专家对本项目评审的基本观点是有问题的.科学研究,只有一样最权威,铁的事实和证据最权威. 饶公可以直言中国科学界的弊端,我等小辈可能只能考虑怎样适应环境了,说也没用,谁会搭理呢?与其概叹所谓的环境,还不如多干点实事.如果自己真是金子,那么总有一天会绽放光芒的;如果什么也不是,至少也得活个开心痛快吧. 本来早就知道了结果,已经调整了心态.最近收到带有专家评审意见的邮件,让我又一次陷入沉思.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3852 次阅读|3 个评论
权威文件已经明确规定评院士学术是唯一标准
热度 3 bioysy 2011-8-26 00:36
这两个权威文件分别是: 1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txt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细则.doc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第二章 院士的标准及选举程序? 第四条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 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二、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上面两个权威文件实际上对院士评选的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实际上院士们评价的要点为:是否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以及贡献的相对大小.而这里的重大贡献,并没有加"中国科学"的修饰,而且十分明确的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热爱祖国"和"学风正派"则是基本要求.那院士们是不是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评的? 何院士的评选标准"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某资深院士观点“最主要的是看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标准对学术道德的要求是"学风正派") 某院士“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是公众人物。院士候选人的品质问题当然会成为重要评判指标。”(关于品质没有明确规定) 这些院士公开发表的言论,和权威文件规定的精神是否一致的?难怪王晓东要说: 院士标准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477-1.shtm .郑重呼吁::一、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标准,必须清晰明确,以学术为唯一标准;二、院士必须坚持学术这个唯一标准,在投票时抛弃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而其中最关键的可能还是第二点.因为第一点,已经有文件明确规定了. 哎,评院士尚且如此置标准于不顾,评其它的东西那更不在话下了.既然有标准当然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来做,如果标准本身不好,可以修改这个标准.明明有标准,偏要凭自己的感觉另立标准,这叫什么?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4144 次阅读|5 个评论
老婆戏言成真
热度 7 twbky 2011-8-25 12:56
今年从大年初三开始憋在家里写自然基金申请书,整整一周足不出,头发也白了几根,又经过几天的打磨,总算是完成了初稿。心态也不像写基金时的压抑、紧张,在放松之余便写了一篇博文“ 自然基金初稿终于完成 ”,并把qq签名档改成“自然基金初稿终于完成”,以纾解这段时间的紧张心情。 老婆看到后,开玩笑称“现在是初稿完成,过段时间改成‘基金上交’,再过段时间改为‘基金函评了’,然后‘基金会评了’,最后‘基金中了’”。我当时笑笑,并没有回答。当时虽然是开玩笑,我没有说话的原因是内心在期望她所说的能成真。我去年获得祈盼已久的青年基金,本想今年不再申报,连续两年命中的几率毕竟很小。但是临近基金申请,内心的冲动不断加强,终于在大年初三开始动笔,为今年的基金奋战。 去年基金命中后,对于写基金多少有点感觉、有点入门。虽然撰写过程非常痛苦,每段话、每个字都要斟酌,研究思路、创新思想、可行性和基础工作如何有机结合,如何在立题依据中给评审专家一个良好印象,确实是煞费苦心。我一直在老婆面前炫耀我的头发很好、从来不长白头发,可是一个基金撰写后,便出现许多。写基金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自己的身心也融入其中,不理会外界干扰,整个世界都是自己,在自己的思想中驰骋、耕耘。精心完成后,也会像欣赏一件珍品一样来如痴如醉的欣赏自己的申请书,内心充满快乐;如同播下一粒种子,期待她酿出美味果实。 今年基金会评结束后,有老师告诉我基金上了,我确实非常兴奋,没想到能连续命中。虽然感觉今年写得比去年好一些,但是与去年青年基金的竞争程度毕竟不同。后来得到消息,我的函评成绩很好,排名很靠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的时候,一句戏言也能道出我们内心的美好愿望。希望奔波在科研路上的青椒们心想事成。
4480 次阅读|8 个评论
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修改建议
bioysy 2011-8-24 08:26
1 明确规定院士评选标准.比如,是不是要考虑对中国科学的贡献.如果要考虑的话,怎么来评价. 2 设立院士评选专家库,由院士评选专家库按比例随机产生每届的院士评审团.这个院士评选专家库里的专家不一定都是院士,分不同的专业设立不同专业的院士评选专家库.相应的建立院士专家库的产生办法,专家库专家在本专业领域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主要由院士评审团确定院士人选.当然最后也可以让院士把把关.每届的院士评审团成员不是固定的,这样压缩了侯选人的操作空间.院士们也省去了应付侯选人的烦恼.当然,这也意味着失去了评审大权.院士本来是荣誉称号,要那么多的权利受那么多的累干什么?
2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都可以建,评院士也无妨
热度 4 bioysy 2011-8-23 23:32
呵呵,突发奇想.前段时间有博主策划"科学网大学",现在得与时俱进了.既然大学都能建,那么也来个科学网版的"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也未尝不可.规则很简单,就看谁发的文章好,影响力大.评院士,附带学习文献检索,可能还附带学习专业知识,附带了解中国各学术领域的学术牛人.当然也可以把,网络自评院士和官方评选院士作个比较.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4167 次阅读|5 个评论
当院士,要看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吗?
热度 2 bioysy 2011-8-23 22:52
打开科学网看到两篇评论何院士院士评价标准的评论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78481page=2#comment 何祚庥:当院士,要看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 许培扬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78630page=2#comment 对何院士的院士评选观的评议 周可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477778 在这之前我就感觉何院士的标准是有问题的.具体见我的博文的回复中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477778 .周老师从哲学的角度对这种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但我感兴趣的是:这条标准到底出自何方?哪个文件中有相关的条文,至少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477778 ),这个本应该是院士评选的标准参考文件中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如果是我理解不到位,请朋友复制粘贴下.如果这只是院士自己心中的尺度,是不是不妨把其它的尺度也说出来?这样的话,有的人也懒得瞎折腾了.呵呵,评价"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可能比评院士本身更难.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5449 次阅读|4 个评论
资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bioysy 2011-8-21 00:27
具体文件在附件中:刚从网上搜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版本. P020090531338449066707.doc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txt 饶毅事件结合具体的制度,分析下出问题的环节以及制度本身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能提出更加合理的修改建议可能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把一切东西都笼统的推给中国的科研体制,对科研体制本身的完善意义可能并不大.潜规则是不太好研究了,对潜规则心领神会之外,可以拿明规则开刀.让明规则逐渐完善,逐步压缩潜规则的活动空间. 后续资料(呵呵这篇文章是在我博文发表后发表了,是不是我给了他灵感?): 中科院院士解读《院士增选细则》 九次修订力保公平公正 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到院士是一个过关斩将的苛刻过程 在媒体大篇幅报道饶毅落选院士事件的背后,是院士增选制度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程序和规范。重温这一制度在设计与实施中无处不在的严肃性与庄重性,有助舆论从过度关注与解读中重回理性。 院士群体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院士选举因此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 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院士增选细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操作性文件。为了不断完善增选工作,在其后的近20年时间里,《院士增选细则》历经九次修订。 近日,数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院士增选细则》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但目前来看,中科院院士增选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对院士候选人的最重要评价标准”。 院士增选过程公平公正 院士的增选过程,是一件相当漫长、繁杂,又需要各位院士认真、细致对待的工作。 《院士增选细则》显示,一位科研人员从推荐院士候选人到成为院士,中间需要经过多轮讨论投票程序。 一位曾多次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中科院资深院士介绍,各部门和院士推荐上来的推荐院士候选人,根据学部进行分组后,首先要在各学部院士间进行通信评审,院士们会对推荐院士候选人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多少排序,得分靠前者确定为初步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各学部会专门成立一个主审小组,对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对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进行核查。”该资深院士介绍。 其次,初步候选人经过公示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根据主审小组收集汇总的意见,各学部对初步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最后,正式候选人经过公示,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获得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2/3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入选,至此选出院士。 “推选过程是民主的,都是无记名投票。”该资深院士说,“就我自己多年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出来有意引导的事情。” “民主选举”和“没有权力制衡”的说法,也得到其他几位受访院士的确认。 “每次增选都要开好多次会议。”一位院士对《科学时报》记者说,院士增选是一项神圣的工作,社会公众十分关注,过程可谓繁杂,但每位参与增选过程的院士,都会十分谨慎,认真对待。 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重要评价标准 “最主要的是看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各学部成立的主审小组,会对初步候选人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提出评价意见。如果候选人的研究领域超出主审小组评判能力的,主审小组也会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据悉,主审小组一般由3位院士组成,其中可有1位推荐院士或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主审小组3位院士会选与推荐人专业领域相近的院士,这有利于对推荐人的学术成就进行全面介绍。他们要负责向学部全体参评院士汇报推荐人的学术成就。” “大家都会十分谨慎。”另一位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初步候选人时,主审小组会尽量多推荐人选,交由学部全体院士讨论评价。 在此期间,各学部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的意见和投诉,对投诉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学部内通报投诉调查结果。 “大家十分重视学术道德问题。”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如果接到投诉或举报,凡是有剽窃、作假等行为的,这样的候选人基本上都会被刷下去。 “个人品质问题十分重要。”另一位院士表示,“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是公众人物。院士候选人的品质问题当然会成为重要评判指标。” 针对一些在领域内深有影响的科学家落选问题,此前有院士表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 前述资深院士对此表示认同。“选出来的,在学术成就上基本都没问题。当然一些没选上的,学术成就也有非常出色的。” 该资深院士分析,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院士,“撞车”或许是原因之一。“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科上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因为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人落选。” “多一票而当选,差一票而落选”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得到其他一些院士的确认,“并不是说学术成就不够”。 院士制度仍须不断完善 据了解,为完善院士队伍建设,中国科学院学部不仅出台了《院士章程》,还针对院士的增选、咨询、科学道德建设等,出台了详细的政策法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院网看到,《院士增选细则》于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后,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每两年就会修订一次。至今,《院士增选细则》已经过九次修订。 “会给我们发征求意见。”相关院士介绍,如有修改,会经过院士们的表决。 “但学术评价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最难做的一件事。”前述资深院士表示,目前,整个科技界不谈真正的学术贡献而谈论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现在逐步知道,院士增选不能光以论文为标准,所以大家在评审时也在慢慢转变。”该资深院士说,“但学校里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许多学校只要教师发了论文,就奖励多少钱。对教师的考评,也是看发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争取到了多少经费。” 此前,袁隆平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引来社会诸多非议。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对此表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科学院院士,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 “这种问题也仍然存在。”该资深院士表示,目前中科院院士增选过程中,主审小组3位院士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其中有一位因为专业所限,对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而提出负面意见,那么候选人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能否交由整个学界评价?例如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候选人,就由整个生命科学界来评价。”相关院士呼吁,应进行学术评价新机制的探索。 中科院院士解读《院士增选细则》 九次修订力保公平公正 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到院士是一个过关斩将的苛刻过程 在媒体大篇幅报道饶毅落选院士事件的背后,是院士增选制度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程序和规范。重温这一制度在设计与实施中无处不在的严肃性与庄重性,有助舆论从过度关注与解读中重回理性。 院士群体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院士选举因此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 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院士增选细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操作性文件。为了不断完善增选工作,在其后的近20年时间里,《院士增选细则》历经九次修订。 近日,数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院士增选细则》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但目前来看,中科院院士增选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对院士候选人的最重要评价标准”。 院士增选过程公平公正 院士的增选过程,是一件相当漫长、繁杂,又需要各位院士认真、细致对待的工作。 《院士增选细则》显示,一位科研人员从推荐院士候选人到成为院士,中间需要经过多轮讨论投票程序。 一位曾多次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中科院资深院士介绍,各部门和院士推荐上来的推荐院士候选人,根据学部进行分组后,首先要在各学部院士间进行通信评审,院士们会对推荐院士候选人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多少排序,得分靠前者确定为初步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各学部会专门成立一个主审小组,对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对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进行核查。”该资深院士介绍。 其次,初步候选人经过公示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根据主审小组收集汇总的意见,各学部对初步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最后,正式候选人经过公示,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获得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2/3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入选,至此选出院士。 “推选过程是民主的,都是无记名投票。”该资深院士说,“就我自己多年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出来有意引导的事情。” “民主选举”和“没有权力制衡”的说法,也得到其他几位受访院士的确认。 “每次增选都要开好多次会议。”一位院士对《科学时报》记者说,院士增选是一项神圣的工作,社会公众十分关注,过程可谓繁杂,但每位参与增选过程的院士,都会十分谨慎,认真对待。 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重要评价标准 “最主要的是看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各学部成立的主审小组,会对初步候选人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提出评价意见。如果候选人的研究领域超出主审小组评判能力的,主审小组也会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据悉,主审小组一般由3位院士组成,其中可有1位推荐院士或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主审小组3位院士会选与推荐人专业领域相近的院士,这有利于对推荐人的学术成就进行全面介绍。他们要负责向学部全体参评院士汇报推荐人的学术成就。” “大家都会十分谨慎。”另一位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初步候选人时,主审小组会尽量多推荐人选,交由学部全体院士讨论评价。 在此期间,各学部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的意见和投诉,对投诉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学部内通报投诉调查结果。 “大家十分重视学术道德问题。”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如果接到投诉或举报,凡是有剽窃、作假等行为的,这样的候选人基本上都会被刷下去。 “个人品质问题十分重要。”另一位院士表示,“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是公众人物。院士候选人的品质问题当然会成为重要评判指标。” 针对一些在领域内深有影响的科学家落选问题,此前有院士表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 前述资深院士对此表示认同。“选出来的,在学术成就上基本都没问题。当然一些没选上的,学术成就也有非常出色的。” 该资深院士分析,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院士,“撞车”或许是原因之一。“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科上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因为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人落选。” “多一票而当选,差一票而落选”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得到其他一些院士的确认,“并不是说学术成就不够”。 院士制度仍须不断完善 据了解,为完善院士队伍建设,中国科学院学部不仅出台了《院士章程》,还针对院士的增选、咨询、科学道德建设等,出台了详细的政策法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院网看到,《院士增选细则》于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后,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每两年就会修订一次。至今,《院士增选细则》已经过九次修订。 “会给我们发征求意见。”相关院士介绍,如有修改,会经过院士们的表决。 “但学术评价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最难做的一件事。”前述资深院士表示,目前,整个科技界不谈真正的学术贡献而谈论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现在逐步知道,院士增选不能光以论文为标准,所以大家在评审时也在慢慢转变。”该资深院士说,“但学校里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许多学校只要教师发了论文,就奖励多少钱。对教师的考评,也是看发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争取到了多少经费。” 此前,袁隆平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引来社会诸多非议。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对此表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科学院院士,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 “这种问题也仍然存在。”该资深院士表示,目前中科院院士增选过程中,主审小组3位院士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其中有一位因为专业所限,对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而提出负面意见,那么候选人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能否交由整个学界评价?例如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候选人,就由整个生命科学界来评价。”相关院士呼吁,应进行学术评价新机制的探索。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44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注饶毅落选事件
热度 4 bioysy 2011-8-19 17:22
1 中青报:饶毅身上最可贵的是批判精神 果不出所料,此前呼声很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止步于院士第一轮评审。此消息在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小时,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意味的是,这篇写于今年3月5日的博文,迟至8月17日由作者添加了日期后才公布。博主称“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中国青年报》8月18日) 笔者不学生物,因而不知其落选的真实原因。我感兴趣的是,3月5日写的博文为何要推迟到8月17日公布。在这5个月内,不知饶毅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只知道他在预知结果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其敢言的本色,写了一系列批评中国学术界的博文,尤其是那篇批评学界浮躁的博文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影响特别大。虽然不知此文是否影响到评审结果,但不利于其评审当有可能。 在评审过程中,候选人竟一再撰文批评当今学界,这对其将会造成怎样不利的后果,饶毅不可能不知道。为此,有人遗憾饶毅在关键时刻没有忍住,即使在评审的半年里,他也对早已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多次发出批评的声音。一个为很多人接受的观点是:暂时地收敛一下,评上院士拥有更大话语权,此后的呼吁更有利于科学界环境的改良。饶毅是怎么回应这些好心劝告的?他掷地有声地说:“有些人妥协一小步,之后就会步步妥协了,只会夹着尾巴做人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还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研究员,“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久违了,我终于从饶毅身上看到了失落已久的知识分子道统。在院士头衔的巨大诱惑之下,饶毅依然坚守一个科学家的良知,不改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和独立自由的理想抱负,抨击当今学界的种种丑态。希望日益犬儒化的中国学术界,能从饶毅身上感知自己的渺小和堕落。 对饶毅来说,当不成院士,无非是失去了一个光鲜的头衔和一些待遇,但绝不会影响到他的科研成就;对大众而言,失去了一个院士,但拥有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一来,大众将有更多的机会听到来自一位独立知识分子的批评声音,看到中国学界包括其他公共领域存在的种种黑暗现象和腐败内幕,这有何不好呢? 其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之为“士”)并不缺乏批判精神,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西南联大那些常为人称道的人和事,在两千多年间,形成了一种知识分子道统,也可称为“士”的精神。1940年冯友兰受西南联大教授委员会的委托给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写的那封信,通篇贯穿着现代教育独立于权势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士”的精神即知识分子的道统。时至今日,这一道统失传了。原因何在?答案就在同一个冯友兰身上:只要看看其在某个时期唾面自干、全盘否认自己学术成就的屈辱表现即可探知其因,无需多说。 饶毅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个命题,即当下中国需要重建知识分子道统。怎么重建?我赞成资中筠先生的意见,首先,知识分子需要自己解放自己,争取人格独立,减少依附性,坚决抵制“颂圣文化”,摆脱祈盼或仰望“明君”的情结,努力面向公众,理直气壮地弘扬普世价值: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宪政、民主,这可以说是今天的“道统”。饶毅是海归专家,熟谙中西方文化和现实,他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这点。 人民日报:饶毅落选院士引发热议耐人寻味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通过媒体公布了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此前呼声颇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出局,意外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斐然,在美国学界也颇负盛名。与同期归国的其他几位优秀科学家不同,他是喜欢在媒体上讲话的知识分子,也是当年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撰文批评中国科研制度的作者之一,平常也喜欢在网络上撰文评议中国科学界的问题。 按理说,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锐减为145人,淘汰过半,某一个人的出局实在正常不过。但17日一大早,一家知名科学网站上“饶毅出局”的消息迅速扩散,为其“鸣不平”的博客文章甚至占据了网站首页显著位置。饶毅本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逼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罕见的现象。 院士评选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规范的程序,饶毅被淘汰,或许是因为其条件尚不“达标”。但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人们总会怀疑“意外”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不可明说的原因? 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应该说,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 应该说,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一个有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一个有公信的社会,才能让公众对未来有信心。不知这场耐人寻味的讨论,能否促成一些改变?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光明日报:院士增选理应回归学术本位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日前结束,485位有效候选人中有16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现已公示接受监督,此前备受关注的多名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未出现在新名单上。 对比之前的名单,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相对集中的工程管理学部淘汰率最高,44人中仅入选12人,超过七成候选人落选。 高管高官的落选消除了此前社会担心“院士评选成为权力竞赛”的疑虑。事实证明,院士增选还是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晋级的。正如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所说:“没有高水平的学术背景,称不上科学家的人,难进第二轮评审。”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标准保证了院士这一最高荣誉光环的“权威”、“公信”。 根据两院规程,“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不是职务,因而没有权力。自1997年起,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同步进行每2年一次的院士增选。既然没有权力,为什么人们千方百计想获得这个称号,难道仅仅是为一种荣誉吗?笔者认为,近年来院士崇拜的原因,就是院士这种荣誉称号与权力和利益紧密相连。 院士增选被学术界认为是严苛的选举,然而近年来校长、院长、所长等教育和学术机构的领导,乃至政府部门的官员、公司董事长,都成为竞争院士头衔的热门人物。有着太多光环的院士头衔,成了社会各界争相追捧的目标,俨然是一朝“黄袍加身”,便获终身成就。同时,院士还是各类科技项目立项、科研成果评奖上的“香饽饽”,成为各高校争抢、不惜巨资引进的特殊人才。一个人一旦成了院士,就会拥有声望和特权;而参与评选院士、引进院士,也成了一些省市和院校大肆宣扬的招牌和政绩工程。 所以,想要保障院士评选的“纯度”,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断开院士与权力、利益的纠缠。院士当选者应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在专业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领军人才,应是一心从事学术的人。在选举上,要改变归口初选部门与省市推荐候选人的方式,增加学术研究圈推选的分量,增加推选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避免由政府部门说了算。 另一方面,“最高”学术称号是国家对某人在该专业中“取得过”的成就和“作出过”的贡献的肯定,并不意味着现在甚至将来仍然如此,“资深院士”制度的设立正是此意。此外,有关部门应将科技项目资源的分配与院士脱钩,在立项申请、鉴定评审时,不能因为院士身份而给予特殊的支持。总而言之,让院士选举回归学术本位,值得期待、欢迎。 饶毅受访谈院士落选:有人对我们回来感到不安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两年增选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8月17日一经公布,314位候选人锐减为145位,淘汰过半,但还是因为一个人的出局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他就是49岁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享誉海内外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而他在博客中最新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如此牵动人心是公众对科学公信力的质疑吗?院士又能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境界?对此,饶毅接受了中央台记者车丽的独家专访。 饶毅发布的“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将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少有的现象。昨天(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 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 主持人 :这次中科院增选院士的第一轮评选,其实落榜的占到一半以上,可是您的落选却让很多网友和业界人士鸣不平,他们觉得很意外,作为当事人,您怎么看呢? 饶毅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虽然可能有需要改革的部分,但可能还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跟行政权力是一个平衡。我不主张其他人表态不参选。行内,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里面的人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不可能是学术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 主持人 :在您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落选呢? 饶毅 :我觉得首当其冲,别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有一个人说是老院士反对我们,我觉得绝大多数老院士非常支持我们,反对我们的主要是比我年资低的人。我是78级大学生,我的实验室是1994年成立的。在生物(科学)里,1994年以后在中国(设立)实验室的这些人做院士比较多。 主持人 :我注意到您发博客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而您自己说这个博客3月就写好了,只是刚刚发出来,这是您真实的想法吗?为什么隔了将近半年您才发布呢? 饶毅 :我只写了这一个,并不是写了两个版本,一个当选的,一个不当选的。我已经猜到(落选)这个事情。我这个人我说什么就做什么,不希望跟别人搞黏黏糊糊的关系。有正常的关系,对工作好,对私人也好。 至于饶毅没有当选的原因,记者咨询了中科院,工作人员表示,这次评选都是院士们在做独立的评选,也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然而,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等等……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也才出现了种种尴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学术风气和学术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自主创新能力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主持人 :从1996年起,您的博客中介绍了许多个中国科学家的情况,在您看来 “院士”可以代表“科学”的最高境界吗? 饶毅 :中国科学界里,院士代表了很多不错的(科研人员)。有两个人可以得诺贝尔奖金,但在中国都不是院士,连提名都没有。他们的工作很重要,是过去一个世纪里,在重要现代科学研究里,做得非常突出的两个例子。有很多院士比他们的工作差得很远。 做科学一定要对科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有追求,而不是以当选什么为追求。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 主持人 :现在,科学界很多人在追求论文数量,学术头衔等等,可是2006年、2009年、2010年,您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有什么理由让您如此不同呢? 饶毅 :做研究的论文都是要发表的,但有时快有时慢。你不要着急,要先为你最重要、最好的工作努力。 主持人 :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提到目前中国科学界“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您认为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饶毅 :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如果对科学(有兴趣),就很想听报告,很想看科学杂志。可是,在生命科学界,有相当好的国外的重要科学人物来作有趣的科学报告的时候,全国90%老师、教授、研究员不参加,参加的都是学生。这就说明这些老师一(对科学)没有兴趣。有些人很有趣,只有中国院士作学术报告,他才一定去听,露个脸希望人家认识他,下次给他投票。 主持人 :在未来的科学界,您打算怎样来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站在什么角度上以及您想做什么样的科学家呢? 饶毅 :科学家是要做出有意义、很有趣的工作。科学研究外界对我没有影响,北大对我很支持,国家对我们很支持。我自己的研究是做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有一些简单的就是怎么打架,为什么社交,为什么选择对象,我们都能在动物领域做实验。我们这方面可以提高,可以和学生一起把这些方面做得很好,现在做的很有趣。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时期,前辈们就曾提出“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饶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个话题时饶有兴致,他说自己的科学理想是“做出有意义同时很有趣的工作”。 其实,只有一个充满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也才能使得科技工作不仅有意义同时有趣。 饶毅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6143from=space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有关林可胜、冯德培、邹岗的文章: 2011-08-22 07:49:44 新京报 (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10822/16720198.html ) 北大院长谈落选中科院院士 称搞研究不如拉关系 (1) 2011-08-22 07:49:44 新京报 【 大 中 小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引发关注。资料图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此后宣布不再参与院士评选。此事引起舆论关注。 昨日,饶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这次落选,不可能是学术上的原因,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都知道问题在哪里。 “ 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 ” 饶毅说,首当其冲,是一些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 饶毅经常在媒体上发声,曝一些科学界的内幕。包括对科学界浮躁、中国科研基金的分配体制、学术不端、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等,由此在中国科学界引起争议。针对这些问题,饶毅再次进行了阐述。他说,国内很多人对科学无兴趣,只是希望做科研而获得院士。 “ 应该让年轻学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还可以做得更好。 ” 学术界高职称弊大于利 新京报:你发博客说, 8 月 17 日后将不再成为院士候选人。博客是早写好的吗? 饶毅:这个博客是我三月写的,预计到自己不会当选。并不存在两个版本,我已经猜到 ( 落选 ) 这件事。 新京报:有人说,像你这样学术高水平的人都落选了,太诧异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院士? 饶毅:在生命科学界这 20 年的基本情况是,在国外做过博士后的,回国立即做正教授,或者更高级别。然后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发一两篇论文,或是几篇发在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新京报:当院士与做科学有冲突吗?为什么? 饶毅:当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就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比较早就结束了。尽管不少人做院士后,资源增加、文章数量增多,但真正质量和高度有提高的极少。 新京报: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饶毅:在科学水平本来就不如国际先进的情况下,如果研究的活跃期比国外教授还短,那么中国科学就只能在中、低层面追赶。 新京报:你还说过,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为什么? 饶毅:中国科学界浮躁的原因有很多,改变这一局面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上世纪 90 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比较低,难以吸引国际的人才,所以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高职称的现象,弊大于利。因为绝大多数机构不能开除人,如果没有晋升压力的话,一些人是否好好工作,单位无法对已聘任者提要求,而只能听其自然。 做好研究不如拉好关系 新京报: 2010 年 9 月 3 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你和施一公撰写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当时科技部长在答记者问时称, “ 他们深深地伤害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感情。 ” 这篇文章为什么引起了这样的回应? 饶毅:文章里主要说,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 20% 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对中国的科研,没有起到应有的强大促进作用。 新京报:为什么这样说? 饶毅:每个申请研究经费的人心知肚明: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的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新京报:要搞好关系? 饶毅: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的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相当比例的研究人员花费了过多精力去拉关系,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学问或是培养学生,有的干脆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力使用。 新京报:这个秘密你公开说出来了,其他人什么态度? 饶毅:中国大多数研究人员,常常嘲讽这种存在明显缺陷的经费分配体制。矛盾的是,绝大多数人却默默接受了这个体制。 !-- function openWithSelfMain(url,name,width,height,top,left,noscrollbars){ width2=(width=screen.width)?width:(screen.width*3/4); height2=(height=screen.height)?height:(screen.height*3/4); var options = "width=" + width2 + ",height=" + height2; if(top!="") options += ",top="+ top; if(left!="") options += ",left="+ left; options += "toolbar=no,location=no,directories=no,status=no,menubar=no,resizable=yes,copyhistory=no"; if(noscrollbars == null || noscrollbars == "" || noscrollbars == "0" || widthscreen.width || heightscreen.height){ options += ",scrollbars=yes"; }else{ options+= ",scrollbars=no"; } //alert(width+""+height); //return false; new_window = window.open(url, name, options); window.self.name = "main"; new_window.focus(); } //-- 新京报:据你所知,现在研究人员是怎么拉关系的? 饶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授,虽然条件比现在差,科学热情却高很多,骑自行车、搭公交车去听学术报告。 在中国生命科学界, 90% 以上的教授 90% 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现在,很多单位,不仅教授不听国际学术报告,甚至发出邀请的领导本人都不去听。 但有些人却为了当选院士的选票,而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 新京报:所以你觉得中国科研文化出了问题? 饶毅:中国目前科研文化中的问题是,在浪费经费资源、腐蚀学术精神、阻碍科研创新。 我们是发论文慢的活标本 新京报:在国内的学术圈中,你的论文数量并不多。 2006 年、 2009 年、 2010 年,你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饶毅:是的。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 “ 慢 ” 的活标本。但是,我们实验室有多篇高质量论文,超出同期一般院士的论文。 新京报:怎么理解这个 “ 慢 ” 字? 饶毅:科学研究要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可以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做实验,积极从各方面推进研究。 目前,中国科学界发表论文比较求快。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学;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学才谈政策;也有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 新京报:我发现,你论文发表虽然慢,但对中国科学界各种问题的披露很快,经常在国内外的媒体上,看到你的尖锐文字。 饶毅:我写这些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这些文章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自然有科学交流的对象,无需在公众中谈。 新京报:那是不是要做个平衡, “ 科学研究 ” 追上 “ 博客 ” 的发表? 饶毅: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原因综合而不可能快。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作为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学术不端不能依靠自律 新京报:未入围院士评选只是个引子,这次人们更多聚焦于学术风气上? 饶毅:学术不端是学术界的重要问题。前面我也提到过。 新京报:你认为 “ 学术不端 ” 的根源是什么? 饶毅:科学研究已成为一个职业,人数很多,含有各种利益,仅靠科学工作者的自律和自我纠正,是不行的。 新京报:相关部门怎么监管的,现状是什么样呢? 饶毅:科技部设有诚信办公室,出台了比较好的政策,但这不是常设机构,资源和责任不足以起到很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纪检监督局已经开始工作,处理申请基金委经费过程出现的不端,但不处理经费申请以外的不端。 这两个国家机构起的作用,可能在公众中的影响尚小于方舟子个人网站。 新京报: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饶毅:需要全国性机构对学术不端进行严肃处理,以便减小损失。在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由科技部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担负起这一重要责任,这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他们应该要求国内任何需要申请经费的单位,制定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学术不端,教育部、社科院等也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 50 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 ( 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 ) 在 80 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 2011 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 2011 年 8 月 17 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 年 3 月 5 日写 2011 年 8 月 17 日添加日期 声音 翟中和:饶毅还有很多机会 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 10 次机会。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 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 10 次机会。 翟中和今年 81 岁,他于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加过二十多次对候选院士的投票。目前,已不再参与投票。 对于这次饶毅没有入围的原因,翟中和说, “ 很难说,但肯定是根据院士们的意见。 ” 初选候选院士,是由各个院士发表自己的意见,生物学部大约五六十个院士来投票,不是一二个人说了算的。他说,依据院士们的投票,票数比较多就通过,票数少的不通过,过程很复杂、很严格。 对于饶毅,翟中和也讲述了三点,第一,我认为,饶毅是个好同志,工作也努力,做学问也比较好的同志,有一些成绩。第二:饶毅写 “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是可以的,但我认为是可以更缓和一点。第三,饶毅回国后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章,评论一些人,个别文章评论得并不是很全面。 “ 因为他回国时间还是挺短的,对国内情况了解还不是很全面,评论一些问题要慎重。 ” 翟中和院士说,他提出的矛盾、问题,可能经过一段时间会解决。 何祚庥:关键看对中国贡献 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 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 昨日, 84 岁的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何祚庥说,自己与饶毅私交不错,他落选后,自己已打了电话表示安慰。但至于饶毅为何出局,他更愿意从院士的选择标准上讲一讲。 “ 刚从国外回来不久,能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呢?关键在这一点。 ” 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他说,虽然这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入围初选候选院士, “ 但我相信,施一公最后一轮时,也不一定能当上 ( 院士 ) ,与饶毅一样的问题,回国多久?为中国做了多大贡献? ” 何祚庥院士介绍,以前有过太多这样的先例,本来在国内工作,出去后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也不容易选上院士。 ” 不能拿国际上的科学制度来评价来看中国院士选举,对于科学水准的高低,世界是统一的;对中国科学贡献的大小,则是另一个尺度。 ” ■ 讲述 院士何祚庥点评院士待遇 为什么科学界对 “ 院士 ” 的头衔如此感兴趣?院士能够获得什么呢?对此,昨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1 、院士一直在干活 院士是终身不退休的,非院士则要看贡献大小,来定是 60 岁还是延长到 65 、 70 岁才退休。 “ 选上院士是不退休的,工资照拿。我 84 岁,不如优秀的年轻人干的好,但人家工资加 10% ,我的也加 10% ,工资照加不误。 ” 何祚庥直言不讳地说,他现在所有的工资、奖金全部加起来,每月大约在 1.5 万左右。 不干活也给发工资?是不是不公平?何院士说,实际上,院士一直都是在干活,早上上班、下午也上班,虽然因为体弱多病,不见得天天 8 小时工作制。 而那些未选上院士的,到一定年龄只能拿退休金。根据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或是行政工作级别不同,退休金也不同。 2 、房子也需掏钱买 何祚庥现在住在 “ 院士楼 ” ,房子是 8 年前买的。他在解放前就参加工作,和夫人工龄加起来 90 多年。 关于住房,一般是单位 “ 分房 ” ,员工来购买,即便是院士也得排队,主要是按照年龄排队、参考家里人口多少,不能因为院士就排到别人前面,也不因为院士就长了 “ 工龄 ” 。 而作为院士,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买大一点的,其他人可能是 100 平米、 120 平米。何祚庥因为 “ 院士 ” ,当年买了 150 平米的房子。 按照买房的规定,一年工龄则可分 1.1-1.2 平米房子,当时,何院士的 150 平米房子中, 100 多平米是白得的,还有 40 多平米,则按照当时的房价补齐。 3 、不一定有话语权 很多人认为院士能够申请项目和大批资金。何祚庥说,这个完全是错的,特殊情况可能给点钱。 他说,选上院士后,科学威望比较高,社会地位比较高,有时国家讨论重大问题会请去发表意见;说话的时候,可能听的人多一点。但至于说话的影响力而言,还不如方舟子,不见得是院士就有话语权。 同时,他也同意饶毅的 “ 成为院士后,做科学的精力大为减少 ” 的说法。他说,院士里流行的说法是 “ 多一个院士就少一个科学家 ” 。不仅是中国,在国外也是的。 所以,老院士就不愿意选年轻的当院士,成为院士后,别人会请你当校长、当院长、当市长,没有空做研究。 此外,何祚庥院士说,拉关系能拿到经费是存在的,不是拉院士的关系,院士并不当权。同时在中国是否提名诺贝尔奖,与是不是院士也无关。 王晓东专访:院士标准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说话。”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 8 月 22 日 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在这次中科院院士增选中,生命科学领域应该当选的饶毅在第一轮就被刷掉,暴露出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投票院士是非不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能正本清源,长此以往,不仅将使国内的年轻科研人员迷失方向、想回国效力的海外科学家望而却步,也会使院士这个团体丧失社会公信力。” 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和科学贡献,明显高于同领域进入第二轮的候选人 在王晓东看来,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不仅远在同领域的第二轮候选人之上,也高于部分院士。王晓东和饶毅同在 1985 年到美国留学,学的都是生命科学。“我从 1990 年代初期开始关注饶毅,之后一直保持密切的工作交往,对他的为人治学非常了解。”据他介绍,在美国留学、工作期间,饶毅分别在《科学》、《自然》、《细胞》这三大杂志上发表论文 10 篇,对神经发育分子机理研究上做出了突破性贡献,获得同行的高度评价。从 2004 年起,饶毅被聘为任西北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7 年全职回国后,饶毅把研究方向从神经发育分子机制转到社会行为的神经机理分析。“一般科学家成名之后很少转型,因为这不仅需要几年的过渡期,而且失败的风险很大。在国内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如果几年不出一篇论文,定力不好的人要疯掉的,饶毅则敢于冒这个险。”王晓东说,“他开创的这个研究领域,试图从分子和神经通路的机理上,解释包括同姓恋、暴力倾向、母子关系等在内的社会行为。无论从科学研究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看,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饶毅已经成功转型。”据王晓东介绍,除了 2007 年、 2008 年分别在《发育生物学》和《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今年上半年饶毅还在《自然》和《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前者发现无羟色胺对老鼠的同姓恋倾向有决定性作用,这对揭开同姓恋的生理基础非常有启发;后者则发现群养动物打架少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其中,群养动物的论文发表后,《自然综述神经科学》立即做了长篇介绍,《细胞》作为亮点予以推介。“转型成功后,饶毅今后还会有很多有趣的新发现,会发表很多有价值的科学论文。” 此外, 2005 年饶毅就作为通讯作者,指导他在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的学生,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此前 25 年,我国学者从未在该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王晓东说,饶毅在国内的原始高水平论文有 5 篇,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当选院士都绰绰有余。 有论者认为:这次评的是中国院士,而饶毅的更多学术论文是在美国发表的。“这种说法非常荒唐,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王晓东说,科学无国界,评院士应该是依据一个人整体的学术水平,国外、国内的研究成果都是有内在连续性的,怎么可能机械地割裂开来?“此前当选的许多院士,包括这次的多位候选人,其学术成果很多也是在国外完成的,为什么他们参评时不分国外、国内,到了饶毅就区别对待了呢?” “饶毅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自己的学术研究上。”王晓东说,从 1996 年起,饶毅就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兼职研究员,并经常回国,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分别在 1999 年、 2002 年、 2004 年,协助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其中和北生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新生力量,饶毅功不可没。” “扪心自问,在入围第二轮的生命科学领域候选人中,饶毅的学术水平和对中国科学的贡献,怎么能说不突出?” 饶毅敢讲真话的品格,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良知。这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界最缺乏、最可贵的 “从个人操守来讲,饶毅也是没问题的。”王晓东说,“我最佩服的,是他不仅是获得国际认可的科学家,更是富有良知、敢说真话的学者。而敢于揭示问题不回避问题、敢讲真话,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界最缺乏、最可贵的。”针对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些全局性、根本性问题,饶毅曾多次发表文章,进行揭露和批评,因此得罪了许多官员和院士。“回过头来看,饶毅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2004 年,饶毅就和邹承鲁、鲁白,联名在《自然》增刊上发表文章指出,应在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解决科技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去年 9 月,他和施一公在《科学》上发表了《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批评中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饶毅等人的大声疾呼,引起有关领导对科技体制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下决心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定为‘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王晓东说,这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功德无量。 许多科学家为了能顺利当选院士,在院士增选期间三缄其口,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饶毅则完全无视这些潜规则,即便在成为第一轮候选人之后,仍然我行我素。 针对近年来国内的妖魔化转基因现象,今年 7 月中旬,他连续在人民日报刊发两篇文章《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转基因是现代科技的必然新知》,为我国的转基因研究与应用鼓与呼,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就在第二轮院士候选名单公布的前两天,也就是 8 月 15 日 ,饶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一文,指出:在国际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就可以做院士。而在中国做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就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结束比较早,并呼吁尽快进行改革。 “饶毅揭示的这些问题、批评的这些现象,均关乎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根本和大局,需要业内人士站出来说话。”王晓东说,如果科学家都尊奉‘沉默是金’的庸人哲学,只顾“闷声发大财”,这些问题将难有解决之日。“饶毅是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信念和勇气,一心为公、仗义执言,真正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良知。” 必须以学术为唯一标准,院士投票应摒弃个人好恶 “院士既然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其评选必定具有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王晓东说,因此,院士的标准必须是清晰的,那就是必须以学术为唯一标准。 “无论是从学术水平、学术道德还是对国家的科学贡献来讲,饶毅都远远超出此次进入第二轮的同学科候选人。因此,他落选的原因,绝不是像某资深院士所说解释的那样,是水平接近的两位候选人‘撞车’了。”王晓东说。 “水平低的人选上了,水平高的人反而落选—这说明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成了可以随意由人打扮的小女孩。”王晓东说,这样的后果将非常可怕:国内的年轻科研人员将迷失奋斗的方向,无所适从;想回国致力学术研究的海外学子会望而却步。 有许多分析者指出,饶毅落选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因为他“乱说话”得罪了人。“如果是这样,后果同样很严重。”王晓东说,我国的学术民主、学术自由本来就很稀缺,多数人为明哲保身选择了沉默。“如果饶毅是因为敢讲真话而落选,所传递出的信号非常危险:如果你想当院士,那就乖乖地听我的,不要‘乱讲话’。长此以往,中国的科学界将成为万马齐喑的沉默王国。这种局面无论对科学研究本身还是科技事业的大局,都将是一场灾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 2003 年的非典,当时就因为一个院士说 SARS 是衣原体、不是病毒,搞得其他人都不敢质疑,即使 301 医院已经发现 SARS 是病毒!就因为大家不敢质疑权威、集体沉默,耽误了多少时间,浪费了多少资源,损害了多少人的健康?!” 有媒体刊发文章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对院士的评选标准和增选程序都做了严格规定,标准是清楚的,程序是合理的;这次增选的第二轮候选名单,也是院士无记名投票的结果,不应质疑。 “这说明有些院士没有按照规定投票,结果会更糟。”王晓东说,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投票院士,对饶毅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和对国家科学的贡献,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况下依然投反对票,只能说他们掺杂了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王晓东说,如果院士不能以纯粹的学术标准对候选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那么院士这个群体就会像我国的男足一样,丧失社会公信力。 “饶毅落选院士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反映,也在海外华人科学界引发广泛关注。”王晓东说,“据我了解,华人科学界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鲜有不感到震惊和疑惑的。” “作为中国科学界的一份子,我郑重呼吁两点:一、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标准,必须清晰明确,以学术为唯一标准;二、院士必须坚持学术这个唯一标准,在投票时抛弃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 王晓东向记者表示,“院士评选是一个风向标,饶毅落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如果不能正本清源,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将遗害无穷。” ........... 希望,该事件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样的话,落选可能比当选本身的意义更大.他说的是:将不再成为侯选人.这表明还是有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可能,如果院士产生的办法略作调整的话.试想,如果中国有人(不是院士的)能直取诺贝尔,那么应该建立一种将此人直接提入院士行列的机制.如果得了诺奖都不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有点闹笑话了.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4301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的文学阅读之路
lxwang 2011-8-18 16:59
《呼啸山庄》、《简爱》、《飘》,最近看了这三部由伟大女性写的传世小说,发现我喜欢上了外国的文学名著,其实我中学的时候还是看了不少外国名著的,包括这次看的《呼啸山庄》,我发现我那时候肯定是看过的,因为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识。《简爱》是我女朋友大力推荐的,也是她的最爱,据她说她看了十几遍,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有种感觉,简爱肯定最后会和罗切斯特结婚的,估计也是之前看过。当时应该是小学毕业到初中三年这个时期,我通过从图书馆借看了不少的小说,包括外国名著,现在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巴尔扎克的《幻灭》、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还有就是像这些隐约记得看过的,另外中国文学也看了不少,印象最深的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在初三毕业的时候看了《红楼梦》,高中期间只是看了几部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学到现在除看了些郎咸平的经济学方面的书,以及因为百家讲坛而活了的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的探秘红楼梦,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等,还有比较流行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鬼吹灯》、《藏地密码》等,再就是我弟看了说好的一些小说比如《诛仙》、《狼群》等,一些在手机上看的网络小说也有很多,这里就不说了。 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还是比较爱看书的,只是父母认为除了课本之外的全部是闲书,我便在“偷偷摸摸”中看,除了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外,我的启蒙小说应该是单田芳的《白眉大侠》,当时厚厚的书被我拆成薄薄的小册子,废寝忘食的看了又两三遍。这次看书是因为前不久京东店庆搞活动,图书的打折力度相当大,除了六一八当天满两百减一百,满一百减五十我买了四五百的书,后来京东说因为服务器的原因导致很多人订单取消,又送了一些满两百减一百,满一百减五十的券,这样算下来我花了一千左右买了平常打折也要两千的书,加上当当的活动虽没这么大的力度也买的一些书,算下来我现在藏书也有不少了,光是大家公认的外国名著就有三四十本了,想着以后一定要收藏很多的书,这样等我儿子还是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要在我们的熏陶下喜欢上看书,当然我觉得在这之前我就要把这些小说先看上一遍,至少在孩子看之前我能知道哪些能看,哪些是在什么时期看等等,就是抱着这种完任务的心态看了几部小说,可以说就是在看完《飘》以后,我发现我喜欢上了外国文学。
5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霞客行:千岛湖浮生三日闲
热度 2 kingstar 2011-8-17 17:43
霞客行:千岛湖浮生三日闲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是1959年我国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而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景区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因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1078个岛屿而得名。 千岛湖去过两次,都是随团旅游,这次不同,是举家休闲(自驾),目的地是其中的一个岛--天清岛。 车过牌坊左转是别墅养生区,右转是五星度假酒店,沿着山路,满壁的石刻经文(后始知是道德经),颇有气势! 酒店很大,很壮观,由于人品大爆发,服务员很好,挑了好几幢,终于落户在5号楼,并要求在顶层,这是走出阳台后看到的眼前景色。 整个酒店都呈现一个风格--道教八卦太极的主题建设。底下的草坪被设计成金木水火土游憩道路,你能够看出来吗? 租了一条船,自游自在,回头看酒店外景。 再往前看,水色潋滟。空气很好,据说这里的负离子含量达50000个/立方厘米! 神龟出水 小猴嬉闹,千岛湖的猴岛太假,整个真实。 它们似乎不怕游客,反而有一种期待! 同一种眼神:又有好东西吃了! 儿子为了引猴子上船,居然把一大包奥利奥都洒了!my god,你可知一口咬下去就是1元钱呐。 I don't known!I just think that this kind of biscuit is delicious. 长老们坐不住了,纷纷向我们的船靠拢。 乘风破浪,天凉好个夏。 一艘快艇,三口之家。 千岛湖的岛也像一串项链。。。 桥那边就是新安江,溯江而上可到黄山脚下。 这里别墅老早就卖空了! 什么是自由? 什么是湖光山色? 苹果哦^_^ 泳池的水快换好了,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 上山 在青山上俯瞰绿水 我在山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啊,在游船上。 这个字不管你们认没有认出来,反正我是认出来了,而且是第一时间。 向往。。。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下山! 水快满了。。。 有点接近上次在海南蜈支洲岛的味道,只是这里没有沙滩。 却多了一份山水之间的祥和舒适。 泳池水注满的时候,只是近黄昏了。 又是一天新的太阳 归去来兮,还待明年!
个人分类: 国家地理|4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点评"人民日报:论文崇拜该休矣"
热度 2 bioysy 2011-8-16 21:45
消息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229.shtm 人民日报:论文崇拜该休矣 前不久,笔者采访了一位有名的育种专家。这位培育出好几个玉米新品种、每年为国家增产粮食数千万公斤的长者,连副研究员都不是。“这都是学术论文崇拜闹的。”他苦笑着说,“现在评职称都要看你发表了多少论文,我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一天下来累得见床就想躺下,哪有精力去写论文?” 类似的情形,在我国科技界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硕士、博士毕业,大学老师评职称,科研人员申请课题,临床医生评先进,企业报科技奖项,科研项目结题鉴定,两院院士评选,都要看你发了多少论文。如果发的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门儿都没有。更有一些高校院所,对在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的,动辄奖励几万元,甚至是十几万元。 难怪许多业内人士惊呼:论文数量已经像GDP增幅那样,成为我国科技评价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了! 愈演愈烈的论文崇拜,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 科研目标严重扭曲。基础性研究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揭示自然界的奥秘、获取原始的重大发现,而这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十年方能磨一剑;应用类的开发,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但为了完成论文指标,搞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么跟踪容易出成果的所谓热点,致使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要么在研究未成熟的时候就忙于写论文,甚至是一项成果拆成几篇发,造就了大量垃圾论文;搞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不是着眼于成果如何转化应用,而是考虑怎么才能多发论文,导致成堆的成果根本无法转化,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日益突出。 科研资源大量浪费。种豆得豆,种瓜得果。千军万马忙论文的最大“成果”,就是我国的科技论文数量逐年猛增,SCI论文去年跃居世界第二。数量虽多,质量却让人大跌眼镜: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仅为5.87次,远低于10.57次的世界平均值。更让人汗颜的是,我国的科技人员数量已居世界第一,自2005年以来科技经费投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更是高居全球第二,但真正的原始创新成果乏善可陈,更不用说诺贝尔奖了。与我国SCI论文全球第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依然达50%以上(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日本则仅有5%左右),我国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胶印装备的70%,都要依靠进口。 学术造假屡禁不止。论文崇拜的另一大恶果,是学术造假时有发生,甚至愈演愈烈。由于没有一定数量论文就评不上职称、拿不到课题,一些科研人员要么捏造数据,要么抄袭他人成果;更有甚者不惜花钱买论文、发论文。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及其团队经研究发现,买卖论文在我国已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产值已高达10亿元人民币! 许多有识之士指出,如果再不打破论文崇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将难免落空。而要想彻底扭转以论文论英雄的局面,关键是要从源头入手,及早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据了解,早在2003年科技部就联合有关部委研究制定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确定了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现在的关键是抓落实,不能仅仅发个文件就完事大吉。 ........ 科研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发现未知,二是解决问题.这才是科研的正道,建立一种促进科研人员在正道上奋勇前进的激励机制是关键.那是不同提什么创新,所谓的创新是那样的自然而然.人民日报能关注到问题,也许能让人期待.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3048 次阅读|3 个评论
SCI影响因子免费查询网站
热度 1 msxue2004 2011-8-16 12:48
感谢网友的提供,发现了一个可以免费查询每年收录的SCI杂志及其影响因子的网站,分类齐全,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自认为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对没有买JCR版权的高校和研究所的老师来说。网址如下: http://www.yingxiangyinzi.com/ 申明:此非广告宣传。进去看看就知道这个网站好不好了!
65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常用生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及说明使用教程下载大合集
wxbphd 2011-8-16 09:28
常用生物学软件简介 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7847-1-3.html 常用分子生物学软件中文说明 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7736-1-7.html primer premier5软件、算号器(注册机)及中文使用说明书下载 软件下载地址:http://www.bbioo.com/Soft/2005/114.htm 破解注册机和中文说明书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4759-1-1.html PCR引物设计及软件使用技巧:http://bbs.bbioo.com/thread-34204-1-1.html Primer Premier 5.0 的使用技巧简介:http://bbs.bbioo.com/thread-15636-1-6.html pymol软件下载及使用说明(著名的蛋白质三维结构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8877-1-1.html PYMOL使用说明书:http://bbs.bbioo.com/viewthread.php?tid=21111page=1fromuid=23896#pid33847 mapmaker3.0软件下载及中文使用说明书 软件下载地址:(待添加) 说明书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2967-1-1.html Oreilly BLAST软件下载及BLAST的使用教程 软件下载地址:(待添加) BLAST用法说明书:http://bbs.bbioo.com/thread-20481-1-1.html Oreilly+BLAST 使用说明(英文):http://bbs.bbioo.com/thread-25042-1-2.html 进化树分析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4151-1-1.html Oligo6软件下载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0514-1-1.html Oligo6使用说明介绍:http://bbs.bbioo.com/viewthread.php?tid=26381page=1fromuid=23896#pid96005           http://bbs.bbioo.com/thread-18837-1-4.html Oligo 6.65(软件下载+注册机) :http://bbs.bbioo.com/thread-15765-1-1.html DNAMAN软件下载及使用说明 软件下载地址:DNAMAN.full.version.v5.2.2汉化版--生物秀 时隔5年 生物学软件 DNAMAN 6.0汉化版隆重发布(2009年7月29日补充) DNAMAN使用说明:   1.DNAMAN的使用方法简介:http://bbs.bbioo.com/thread-20324-1-1.html   2.DNAMAN使用说明:http://bbs.bbioo.com/thread-33475-1-2.html   3.序列分析软件DNAMAN的使用方法简介.pdf http://bbs.bbioo.com/thread-31134-1-1.html   3.序列分析软件DNAMAN 的使用方法简介--生物秀   4.一步一步教你用DNAMAN作质粒图--生物秀   5.DNAMAN使用手册(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Sequence Analysis )--生物秀 WaveMetrics IGOR Pro v6.04注册破解版下载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0811-1-2.html 标准曲线计算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9299-1-2.html 新编全医药学大词典绿色稳定版(2008版词库/兼容VISTA)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9964-1-2.html 绿色全医药学大词典VISTA版破解免费版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3807-1-1.html 测序结果的序列拼接软件-ContigExpress及序列拼接使用说明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5757-1-2.html 序列拼接使用说明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5757-1-2.html 一款简单的生物学软件-----BioEdit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7858-1-2.html (当时没有开通批量上传,所以可能秀友传得比较分散,请注意从第1楼下载到第8楼,将分卷part1-part8全部下载完全) DNAStar软件下载及中文使用说明书下载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0704-1-1.html DNAStar中文使用说明书:http://bbs.bbioo.com/thread-18536-1-2.html DPS生物统计软件正式版、注册破解版下载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1446-1-3.html 简单实用的质粒绘图绿色软件下载及使用说明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878-1-3.html 使用说明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7736-1-3.html bandscan 5.0(凝胶图像分析软件)V5.0 软件下载地址:http://www.bbioo.com/Soft/2005/75.htm 帮助文件地址:凝胶分析软件BandScan使用手册 SPSS统计软件下载及软件使用说明 软件下载地址:(待添加) SPSS15.0破解补丁:http://bbs.bbioo.com/thread-17929-1-4.html SPSS 统计软件的主菜单及子菜单:http://bbs.bbioo.com/thread-18349-1-3.html spss13汉化补丁:http://bbs.bbioo.com/thread-16121-1-5.html Volocity 4.0.1(免费显微图像处理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3595-1-3.html 软件使用说明:http://bbs.bbioo.com/thread-13595-1-3.html 分子生物学必备的序列设计软件VectorNTI7.1下载(含注册机)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5355-1-3.html VectorNTI 7.0.pdf说明书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5355-1-3.html 基因芯片分析软件Array-Pro Analyzer 软件下载地址:(待添加) 基因芯片分析软件Array-Pro Analyzer使用说明:http://bbs.bbioo.com/thread-13589-1-3.html Sigmastat3.5智能统计软件下载及序列号、LICENCE文件和安装说明 软件下载及破解注册说明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0408-1-4.html DNA and amino acid editing软件GENtle下载地址及使用说明 软件及使用说明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809-1-4.html 生物反应器(发酵罐)设计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30576-1-4.html ABI Primer Express 2(引物探针设计软件)下载及注册码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9457-1-4.html 注册码获取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9457-1-4.html ClustalX多序列比对分析软件下载及使用教程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0707-1-1.html 使用教程: 用ClustalX做多序列比对分析图示:http://bbs.bbioo.com/thread-18464-1-4.html 多序列比对工具-clustalX:http://life.zsu.edu.cn/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_reference/clustalx.ppt 用CLUSTALX和PHYLIP软件从DNA序列推导进化树.pdf: http://bbs.bbioo.com/thread-18778-1-2.html DNATools软件下载及中文使用手册下载 软件下载地址:待添加 DNATools中文使用手册:http://bbs.bbioo.com/thread-22848-1-5.html DNASIS MAX Trial 2.7软件下载及破解补丁下载及安装说明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3630-1-5.html RNA Structure 3.2下载及使用说明 软件下载地址:待添加 RNA Structure 3.2使用说明:http://bbs.bbioo.com/thread-13591-1-5.html Orign下载及使用教程 用Origin 剔除线性拟合中实验数据的异常值:http://bbs.bbioo.com/thread-26820-1-5.html 几个实用的DNA分析类软件 介绍及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2853-1-6.html EMBOSS 4.1.0 (欧洲分子生物学开放软件包)下载及使用教程 软件下载地址:http://www.bbioo.com/Soft/2007/709.htm 使用教程   EMBOSS工具使用总结:http://bbs.bbioo.com/thread-18075-1-6.html   EMBOSS软件命令实例:http://bbs.bbioo.com/thread-34325-1-1.html Beacon Designer 软件下载及使用演示动画 Beacon Designer 5.10 Demo版下载地址:http://www.bbioo.com/Soft/2006/256.htm Beacon Designer 5.10 软件使用演示动画:http://bbs.bbioo.com/thread-13509-1-6.html Beacon Designer 5.0 破解补丁:http://bbs.bbioo.com/thread-34326-1-1.html Engauge Digitizer 3.0(图形数字化软件) 软件使用介绍及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3600-1-8.html FASTA/BLAST SCAN 2.1 (对FASTA与BLAST格式转换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bbioo.com/thread-13569-1-9.html 生物秀软件频道 PCR相关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pcr/Index.htm DNA 分析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dna/Index.htm RNA分析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rna/Index.htm 蛋白质分析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biosoft102/Index.htm 三维分子结构序列分析观察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biosoft101/Index.htm 生物芯片相关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chip/Index.htm 序列分析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sequence/Index.htm 进化分析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evolution/Index.htm 质料绘图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plasmid/Index.htm 生物图象处理软件: 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imageprocessing/Index.htm 生物数据处理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dataprocessing/Index.htm 化学软件: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chemistry/Index.htm 软件使用教程全集:http://www.bbioo.com/Soft/biosoft/jiaocheng/Index.htm
8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nother Op-Ed piece by Thomas Friedman
热度 3 何毓琦 2011-8-15 23:17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This is a short article well worth reading. I don't think this article will be blocked in China since it only has complimentary and not offensive things to say about China. Nor was the content about China but about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world at large http://www.nytimes.com/2011/08/14/opinion/sunday/Friedman-a-theory-of-everyting-sort-of.html?_r=1ref=columnist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369 次阅读|6 个评论
基因组定点修饰
bioysy 2011-8-12 11:57
Genome Engineering With Zinc-Finger Nucleases 773.full .pdf 谁能妨碍转基因技术的进步呢?争论什么转啊不转的有什么意思,没人能妨碍谁占领技术制高点. .... 具体的方法可能不只是这一种,水稻中还有其它的例子 Application of Gene Targeting to Designed Mutation Breeding of High-Tryptophan Rice 1269.full.pdf 既然转基因有争议,转基因怎么搞?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365401.这篇博文展示的技术是一个方向.如果完全用水稻的基因(或元件)来改造水稻,至少部分用转基因产品中病毒或细菌序列来反对转基因的人失去支持的理由. 个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本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是:利用转基因的方法转入整个代谢途径.当然这样做转基因,可能有更大的潜在风险.
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People’s Ingenuity Never Ceases to Amaze Me
热度 6 何毓琦 2011-8-11 19:50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Nefarious-Numbers.pdf Before myretirement in 2001, I have never heard of Impact factor and H-index inscholarly life and only vaguely aware of SCI. In fact to this date, thesepseudo-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scholarly fame and achievement are stillregarded with suspicion and not often used in evaluation (see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30274 ) in the western world. However, in China and because of the emphasis on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achievement (as replacement for the only workable butnot perfect system of “PEER REVIEW”), these numbers have taken on god-likestatus and materially determine the reputation and financial well-being of ascholar. Given such incentive,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people will useillegal and/or legal but unethical means to boost their quantitative measures. Plagiarizingpapers and falsifying data in experiments are well known deviant behaviors. However,using legally permissible but rather unsavory means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improvingthe impact factor of a journal and the H-index of a person were news to me. TheMarch 2011 issue of the Notice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 Society carried adetail report about how one person were able to do these feats and createincredible high impact factors that are way higher than the best journals inthe world and H-index surpassing many Nobel prize winners. The report isattached here (I thank Professor Ron Chen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for bringing this to my attention.)
1529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热度 6 wxbphd 2011-8-7 17:13
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4342 次阅读|7 个评论
Chinese American 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Glass Ceiling
热度 17 何毓琦 2011-8-3 21:27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Recentlythere were considerable discussion among the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ies andmedia concerning possibl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 applicants toIvy League universities and the existence of glass ceiling for ChineseAmericans (CAs) in employment 1. The former were sparked by the complaint of oneChinese American father whose son even with near perfect SAT score was deniedadmission to an Ivy League university while his son’s classmate with a lowerscore was admitted. 2. The latter fact was first documented in a 2006 reporton glass ceilings for Asian American (as confirmed by the Equal EmploymentOpportunity Commission, http://www.80-20initiative.net/action/equalopp_glassceiling.asp#1 ), then the latest Wall Street Journal article of7/25/2011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3111904233404576462042857022426.html reiteratedthis fact. Countless studies have suggested/provedthat racial discrimination is a factor in the admissions rate of Chinese and Chinese-Americanapplicants and glass ceiling certainly exist for Chinese Americans as the aboveevidences suggest. I believe this, and I believe that everyone should be awareof this and advocate for racial equality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I believethat Chinese do not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actors beyond grades and testscores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merit and performance are multi-faceted. At therisk of offending some sensibilities this is what I am going to address here byoffering my personal but frank observations on the contributing (but notnecessarily the dominating) reason behind these two facts. For this we considercertain Chinese cultural traits. First , for thousands of year, the one sure-fire and democratically fair wayfor upwar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ese society is through the examinationsystem. If one shines in scholastic ability through the regional and imperialexaminations, then ones future in assured. Even today, a high score alone willget a student into the Harvard and MIT (Peking and Tsinghua universities inBeijing) of China. The old Chinese social hierarchy of“Scholar-Farmer-Craftsman-Merchant” further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learning. Thus Chinese parents typically value academic score and class rank tothe exclusion of other attributes foremost in raising their children. Butadmission to prestigious US private colleges depend on many nonacademic factorsincluding the legally permissible issue of “legacy” (i.e., did your parents goto the same school) Secondly , The Chinese mentality of “mind your own business(cleaning the snow off my own doorsteps and never mind the frost on otherpeople’s roof)” as well as strong family loyalty and obligation, dilute any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fact, while Chinese are often taught toobey the law and submit to authorities, the larger concept of one’s involvementwith the rest of society is deficient in Chinese culture. Example: in recentyears both in Boston and Vancouver, affluent Chinese immigrants built grotesqueand ostentatious residences on their land over the objections of theirneighbors resulting in legal action and jail terms. Their rationale was “thisis my land, I can built anything I want on it”. They did not understand andaccept the concept of visual pollution of their houses on their neighbors - aform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other common offence not considered to beunethical is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 I had Chinese students boasting to methat they never buy toilet papers in all the years in the US since they cantake what is offered for free in the school restrooms. Elderly Chineseresidents who had suffered hardship during WWII often hoard sugar packets and other condiments offered for free insenior residences for on the spot use only. Thirdly , this form of mental isolation and relative lack ofsocial interaction further results in refusal to assimilate – one of the contributingreasons for the insular existence of various Chinatowns in the US where one cancontinue to practice Chinese customs while living in a foreign land. Thus, bothconsciously and subconsciously, Chinese Americans still downplay the variousnon-scholastic traits necessary for career success in America. The famousEnglish saying “the battle of Waterloo was won on the playing field of Eton” isseldom appreciated by the Chinese mind. Thus, sports, 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team spirit, and public or volunteer service are generally notpushed nor taught by parents to their children. Fourthly , emphasis on scholarship also places undue importanceon “substance” over “form”. Ability to explain things clearly and persuasivelyis often derided as “salesmanship”. I have often said that for ideas you onlyneed one Jesus, but for practice you need millions of missionaries to propagateyour idea. Form and Content are equally important (By the way, this negligenceof form over content is also prevailing in scholarly circles resulting in muchmis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ces by the public). Yet skillful public speakingis very important in American life. Lastly , The “mind my own business” altitude fosters adon’t-stick-your-neck-out nonaggressiv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Therough-and-tumble environment in commerce and politics is not comfortable formany Chinese. Worse, CAs as a group areleast capable for group political action . Historically all minoritieswhether Irish, Italian, African or Jewish Americans won their rights via grouppolitical power. Examples of NAACP and AIPAC are well known. But I wonder whatpercentage of Chinese Americans even today are aware of the name AIPAC, how theJewish American won admissions discrimination to Ivy League schools, the movie“Gentleman’s Agreement”, and glass ceilings in country clubs and work places.In fact, today not only are Jewish Americans totally integrated in the Americanmainstream and no longer identified as a minority group, the very existence of Israel as a nation owesmuch to the political clout of AIPAC. This is something Chinese Americans needto be cognizant of if they are overcome discrimination. By this I don’t meanChinese are not appreciativ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or “Kwanxi”. But againthis is viewed as a personal matter. You protect and nurture your own turf andconnection. The fact that certain things and rights can only be achievedthrough group political action is lost on many. The 80-20 Initiative, the only PAC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devoted to win equal rights for Asian Americans with a 700,000 mailing list isstruggling to survive due to apathy. Thus,we came to the curious position tha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Ivy League applicantsand the existence of Glass Ceilings in the work place for CAs are both culturaland racial. In admissions, Chinese are both (1) overrepresented AND (2)discriminated against (i.e., simultaneous co-existence of both phenomena), and Chinesebumping into the glass ceiling is both a result of (1) don't understand theimportance of political group power and (2) the reality of the American workplace. Forthese reasons, I believe the opinions and facts surrounding the issues of IvyLeague admissions and Glass ceiling in employment are not pure-and-simplediscrimination. Although my observations are mainly about Chinese Americans ,to a lesser extent also pertaining to the larger Asian Americans whose culturalbackground may be somewhat different. Nor do I claim any uniqueness/priority tothese observations which others have also voiced. (Note added Aug.4, 2011 at 12.05 pm EDT. Somehow the reply mechanism on sciencenet is not working. Below is my reply to comment #10 by Tainyi Zhang. I am posting is here also because of its general interest: Dear Dr. Zhang, Please do not feel offended when I say that your question represents a form of Chinese thinking and another common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process. A politician is elected to represent his/her electorate, I.e., the people in his/her district. Unless his district happen to have a CA majority (there are no such congressional district in the US to my knowledge), s/he should represent America and NOT her/his ethnic origin. On the other hand, a PAC (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is a voluntary group formed, to push and lobby for special or ethnic interest. Organization. such as 80-20 are formed to represent and argue minority interests. To expect an elected CA politician to argue for CA interests is to insure his/her defeat. This ques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an elected politician and a PAC deserves a lot more discussion than here. Let me think about this and write a separate article for it. YCHo (More notes added 8/4/2011 @1:35 pm EDT.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o assimilate does not mean to give up ones cultural identity. While America is often described as a melting pot, a more apt description is a delicious stew where each ingredient can maintain its distinct identity and yet contribute harmoniously to the greater common good. For example Jewish Synagogue and Arabic mosque can each co-exist with Christian churches. There are Sons of Italy and Irish clubs organizations in most major citie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337 次阅读|35 个评论
画画的几个境界
热度 3 zhangchunyu 2011-8-1 16:31
画画的几个境界
画画的几个境界:第一次买数字油画,可以说非常兴奋,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一心想画完第一幅画,追求质量,想像自己终于有自己的作品了;第二幅画,热情略减,选择一些好画的,好快速画完给别人,追求速度;第三幅画,热情越来越少,心情也越来越稳定,把画画变成一种境界,真正做到修心养性!认真地、细细地、找时间静静地画!三幅画代表我画画的三种境界!嚯嚯!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449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一个海归的17次面试经历
王汉森 2011-7-30 12:18
10年前,出国还是件时髦事,而从国外镀金回来的留学生更是“稀罕物”,每当有这样的人回国便会四处受到追捧。1997年至2000年期间,大批留学生归国,他们有了新的名字叫“海归”,代表着高学历和洋背景。“海归”的持续升温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去留学,可是,时光轮转,仅仅几年时间,他们就发现自己有了新的名称叫“海带”,因为回来并没有如愿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待业在家。继续等,“海带”变成了“海带干”,甚至被人戏称为“面霸”,因为总在不停地面试。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海归”身价如此暴跌呢?是“海归”的含金量下降了,还是用人单位更挑剔?   John,南京人,28岁,电气工程自动化本科毕业,留学澳大利亚学习工程管理,两年后考取硕士学位回国。以下是他找工作的心路历程:   8月24日,这是我的第17次面试。回国5个月了,除了一开始走亲访友浪费了3个星期外,我几乎每天都在看报纸、上网站了解招聘信息,一有合适的就屁颠屁颠地抱上精心制作的简历去应聘。简历投了无数,除了过去的16次面外,几乎全都石沉大海。   记得在国外时,留学生们经常在一起憧憬归国后的生活,有时候酒喝高了,大家会想起那个在留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三不政策”: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工作地点非大城市不去。那时候我们一帮年轻的留学生聚在一起,从来没有为未来的工作担心过,想的只是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大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管是谁做到了身价百万千万的老总,都不能忘了在国外吃苦受罪的这帮兄弟们。现在想想真是可笑。   记得下飞机的时候,亲朋好友一起来迎接我,几个在国内的朋友捶着我的胸口喊我“海归”,后来我才知道,在我那些亲朋眼中,我回来就是发财的,就是飞黄腾达的。那时我也真的很兴奋,觉得脚下的路真的是一马平川。   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次面试的场面,招聘人员接过简历时轻轻哼了一声:“又是海归?”那时我还完全没有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竟然还略有点自豪地笑了笑。可是那人跟着来了句:“你是今天第四个‘海归’啦!”就在我愣神的时候,他开始提问了。没有涉及任何专业方面知识,只是问我有没有工作经验。老天,我的生活除了校园就是校园,在国外偶尔会去打点零工,但是跟专业压根没关系。   得到了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回答后,他问我要多少薪酬。这个问题是我慎重考虑过的,家里人也帮我合计过,说国内现在工资水平还可以,但是我毕竟刚回来,所以我报了月薪要求4000元。其实在我的心里,这个数字已经很低了,爸爸妈妈花了那么多钱送我出去,也迫切希望我能尽快收回成本。可是我得到的是一句干巴巴的话:“回去等消息吧,我们会给你打电话。”   我当然没有等到期望中的电话。这之后,我开始抱着简历遍地跑了,开始羞于见到亲戚朋友。豪情壮志消磨殆尽了,耳边只回荡着一句话:“等我们通知”。一次次地跑人才市场,成功的总是那些国内的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   3个月了,这是我第17次面试。这是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家里人跟我说在南京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我再次精心准备了简历,面试的场景我熟之又熟,人力资源部的那位美丽的小姐简单问了我问题之后,再次说出了那句名言:“有消息我们会通知你的。”我就知道我得准备第18次面试了。   这样,一直到8月。8月闷热无比,我却发现自己已是一身冷汗。脚下的路开始晃荡起来,我觉得自己回来错了,我是“海归”啊,可只是一段飞行之后,就变成了“海带”,甚至有人戏称我这样的人是“面霸”,面试霸王。   那几个捶我胸口的兄弟如今房子、车子一样也不缺,工作惬意而自如。我呢,我的路到底在何方? 疑惑:难道“海归”过剩了吗?   如此说来,难道“海归”已经过剩了吗?其实不然,一家留学中介机构负责人表示,其实,海归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是因为第一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确实才华横溢,而且目前大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展得非常好。这之后,大量的留学生冲着这个名头出去“镀金”,人多了,就难免参差不齐。但是应该看到,更多的留学生其实非常优秀,而且真的是国内的学生不能比的。 “‘海归’不光不过剩,没贬值,而且那些优秀的留学人员还在升值。近年来归国的一些留学生甚至还超过了第一批‘海归’。” 有专家这样说,那些处于“海带”状况的,大部分属于一般性人才。国内的企业依然需要大量“海归”,尤其是那些高素质、高层次的“海归”。那些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永远不会为生计发愁。    8000“海归”创业南京   据南京留学人员协会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先后有2.5万人出国留学,目前已有8000名留学人员学成回宁,成为南京创业、创新强有力的助推器。目前在宁的8000名留学人员中,81%取得了高级职称,28%承担了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44%承担了部盛市级科研攻关项目。   在南京,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依然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那些真正学有所成的“海归”,政府不光欢迎他们回来,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了优厚的待遇。    分析:“海带”出现是好现象   “海带”的出现是个好现象,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海带”的出现说明国内的企业已经不再唯学历、出身用人,而是更注重人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这也提醒那些想借着出国留学镀金的人,不要试图靠一张海外文凭回来就想搞特殊化。   如今企业并不会因为应聘者的留学背景而特别地看重或者歧视。因此,没有同行业经验的留学生,不要一开始就对薪水期望太高,应该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来赢得自己该得的薪水。    “镀金”更应重实际   一份来自英国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留学生出国所学专业大多数集中在商科(包括会计、管理、金融等)和IT领域,总数占到了80%以上。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的就业形势日趋理性,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留学生的专业就显得雷同,竞争力自然下降。   因此,专家建议出国留学应该结合自身,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    建议:以中为主以西为辅   24岁的朱荣亮属于较早出国的一类,2001年,只有19岁的他中专毕业之后就踏上飞往新加坡的飞机。   在新加坡,他上了一所大学,平时半工半读,2004年,朱荣亮学成归国。“刚回来时觉得自己特了不起,见人头都要高三分。晃悠了一阵子之后我开始找工作,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工资最低每月5000元,职位起点最起码是部门主管。”朱荣亮回忆起找工作时的豪言壮语依然记忆犹新。   整整3个月,朱荣亮跑了15家单位,“小一点的公司,委婉地告诉我他们庙太小,供不起我这个大菩萨。大一点的公司则会直接地告诉我,资历太浅。”朱荣亮说,慢慢的,他开始降低求职要求,可是依然没有单位愿意要他。“那一阵子我比待业青年混得还惨,愣谁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海归’该有的待遇。”   3个月后,朱荣亮已经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工资随便你们给,我就从最低层的普通员工做起。”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没有获得一份他渴望已久的工作。 加入创业大军   2005 年初,眼看着身边的朋友都有了不错的工作,即使是大专生都不比他这个“海归”含糊。实在没有办法了,朱荣亮去了一家物业公司应聘一个总台服务员的工作。总台服务员,光听这个名称就知道含金量不会太高,至少不要一个海外留学的人去做吧,可是即使是这样一个最基层的岗位,他也没有得到。   朱荣亮直接找到了该物业公司的老总,长谈了一个小时后,总经理拍板让他去做总经理秘书。这是朱荣亮回国后获得的第一份工作。但是,这份工作朱荣亮仅仅做了5 个月,“工作不愉快,而且感觉无法融入那个圈子。”朱荣亮说,在辞职之前,他想到了自己在新加坡学到的一项手艺——意大利手工比萨饼。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他决定自己做老板。   2005年10月,朱荣亮在夫子庙开出了自己的比萨店。自己亲自下厨做比萨,每个月纯利润达到了5000元左右,这恰好是他当初归国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下一步,我想把我的店做大,做成连锁,至少连锁全国。”    在国内学点真本事   提到“海归”找工作难,朱荣亮总结说,难主要难在两点,“海归”回国后往往对工资和职位要求比较高,另外一点就是用人单位觉得“海归”掌握的是国外的理念,很难与国内融合。“和我一起回国的同学,我几乎没有听说过有谁达到了我们当初设想的最低工资5000元的基本目标。他们中很多人在南京没有找到工作,现在去了上海、广州等地打工。”   朱荣亮建议年龄小的孩子千万别早早出国:“20岁前别出国,呆在国内,把咱们国家的文化好好学学,学好了,带着目标去国外。以中为主,以西为辅,然后再回来,这样的留学生才是真的留学生。”    趋势: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   记者从南京一些留学中介机构了解到,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校南京师范大学留学服务中心今年就为一个16岁的孩子办理了出国留学手续。   去年8月,16岁的小林被父母送到了英国。其实小林的父母在南京也是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是,小林从小调皮,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家里担心这样下去连大学都考不上父亲的算盘打得很精细:“到那边直接上高中,然后本硕连读,拿到硕士文凭就回国,孩子将来的定位就是中高级人才,回来后怎么说也比国内的研究生强吧。”当然,家里也详细地咨询过中介,在英国高中学费大概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一年,大学平均差不多8万元人民币,研究生费用略高于大学费用,而生活费就不要算了,这一年下来家里已经给了四五万了。这样算下来,一个小留学生从高中读到研究生花费没大几十万人民币下不来。    回来不懂中国文化   可是,这样的留学生回来之后真的有企业要吗?在一家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明确表示:“我要的员工,必须能够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企业不可能花太多钱去培养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至于留学生,如果他在国内有过很好的工作,然后出去镀金,这样的留学生我们欢迎。但是,对于那些打小在外,甚至连高中都在国外上的留学生,我们公司不会要。因为这些孩子正在长身体、思想正在发育的时候接受的是国外的东西,他对国内一点都不会了解,更别提咱们国家的人际关系了。”于是,在这样的观点下,往往中国的本科生比国外的研究生更吃香。   朱荣亮也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同学中,很多人留学回来只比别人多会一点英语,有的回来之后连人际关系都处不好。“骄傲,而且总拿国外那一套说事,人家企业能要吗?”(来源:环球网) 摘自新华网
个人分类: 人间万象|1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可以叫醒一个睡着的人,但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热度 8 kingstar 2011-7-26 09:48
如题文字,谨以此纪念那辆永停的动车!我们ZF的某些机构和某些人,正在挑战我们的忍耐力,但我相信:一个不会愤怒的民族,将注定承受更多的悲伤!也许你会没有悲伤,如果你就在那列动车上! 呜呼,说不出更多的话来,现在铺天的媒体用的居然还是彩色照! ………… 在这里,我们引用微博网友@天韵晓晓的一首诗,悼念7·23动车事故中殉难的孩子们: 《开往天国的列车》 雨水已经将我的血液带回了大地, 这是生养我的故土。 请原谅,我还来不及长大。 虽然,我也梦想能建设国家。 可是,我再也不能从土壤里发芽开花。 列车带我到了天国,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 我不怕,我是不是可以成为天使? 让别的孩子快乐玩耍平安长大。
个人分类: 人文思考|7182 次阅读|8 个评论
这里的校园静悄悄
热度 1 kingstar 2011-7-23 17:46
这里的校园静悄悄
昨天终于放假了……学院行政教辅人员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跟短学期说声拜拜,只是明年它又会卷土重来。眼下放松是最要紧的,我也有幸被邀请与他们一起休闲。由于是车队统一行动,三点出发前往四明山居。我在下午两点半到了学校,学生们上午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天气炎热,校园里面几乎没有太多人,很空旷,很安静,有图有真相。 这不由得想起上午的时候,因为科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工程已经开工一周了,我抽空赶去看了看进度,中小学校放假更早,校园更是一片静逸。 时间回到下午五点,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四明山居,其实不是四明山庄,而是鄞州这里的一个小山脚。不过经营得不错,远近闻名,前来开会度假的人不少。 By the way,以上图片均为手机拍摄,所以图片质量稍有不足,但是总体效果还是让人满意的,毕竟是手机拍的嘛。近拍的效果更不错,基本可以媲美与普通卡片机了。
个人分类: 国家地理|395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教学创新笔谈(002)
kingstar 2011-7-20 23:37
二、教学 (一)什么是教学? 你试过找街上临时摆摊的老妇,甚至于她还不识字,没有上过学,可以听听她的回答,“教学嘛,不就是一个老师在上头讲,下边一批学生在听啊”。因为我并不是学教育的,也是最近2年才涉足课程与教学论的,为科学求证起见,我翻阅了《说文解字》,其中记载:“教,上所施,下所效也。”长期纵横在我国教育界的关于教学的定义是前苏联的凯若夫同志下的,“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两相对照,惊人相似!这个例子其实很让搞教育的人脸红的。因为我们千研万究的东西,竟然可以被卖菜的老妪简单揭破,情何以堪。当然上面那个定义是狭义的,也很有那个时代的特点。那么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它,还得细说从头,看看“教学”的前世今生。 早在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教”字,如“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甲骨文中也有了“学”字,如:“壬子卜,弗酒小求,学。”通过甲骨文中的字形分析看,教是从学派生出来的。“教”和“学”最初都是独立的单字。最早将“教学”二字连为一词,据有人考证见于《书·商书·说命》。“教学”二字建立联系成一个词,但这个词并没有专有的解释。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教”有“教授、教诲、教化、告诫,令使等含义”。   “教学”一词在英文中有很多词可以表达。在英语世界与教学相对应的词有“teach”,“learn”,“instruct”,以及 “teach and learn”。根据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解释:learn来自中世纪英语中lernen一词,意思是“学”和“教”。Lernen的词干是lar, lar是lore的一个词根。Lore原来的意思是学习和教导,现在常用来指所教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说learnt 和teach是由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teach”一词还有另一种派生形式。它源自古英语中的taecan一词,taecan又是从taikjan一词派生来的。Taikjan的词根是teik,意思是“说明”。Teik通过前条顿语可以一直追溯到梵文的dic。Teach这个词与token(意为“信号”或“符号”)也有关系。Token一词源自古条顿语的taiknom。这个词与taikjan(后来成为古英语的taecan)同源,意思是“教”。所以,token和teach这两个词在历史上是有联系的。从这个词源看,“教”的意思就是通过信号或符号引起别人对事物、人物、观察和研究的结果等做出反应。由这种派生关系看,teach同进行教学的中介有关。teach和instruct二词也有区别,teach常与教师的行为有联系,作为一种活动;而instruct常常与教学情境有关系,强调教学过程。正因为此,经常有人认为,不能仅用teach一个词来对应教学,而应该用teach and learn,以同时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与汉语中的“教”源自于“学”有所不同,英文中teach和learn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 在古今中外的“教学”世界里走了一遭,该给它一个规定性的定义了:“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崔允漷.有效教学.P20)其实这才是我们讨论教学领域中的三个关键问题之一,还有两个分别是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 (二)怎样教得有效 前文中亦对“有效”进行界定,“有效”一定是要有一定的时空性、双向互动性。什么叫互动,其实就是双边关系是活跃的,是有来有往的。但倘若课堂上教师不停的抛问题,而学生居然也大多解答了,这样算不算互动好呢,我认为不好,因为只见老师提问,而学生却没有问题,学生没有问题,还用老师教来作甚。你不是苏格拉底,总可以用用他的方法吧。“有效”的本质问题所在就是让学生“知行合一”。 (三)怎样教得更好 这个问题倒是完全留给教师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修”,才能教得更好。教研是教师作为一种从事教学专业的生活方式,是灵魂性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教师即课程”、“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学习者”。 …………Effective Teaching………… ————To be continued
个人分类: 人文思考|3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坐在人生的边上---钱锺书杨绛
王汉森 2011-7-17 13:48
钱瑗有绘画天赋,多次为父亲画像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钱基博长兄基成无子嗣,按例将锺书过继给基成为子。   降生之初,有亲友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据以取名仰先,字哲良,而“锺书”一名,则因“抓周”时紧抓一书而得。   “钱锺书幼承家学,在钱老直接指导下,博读群书,精于写作,古文根底非常雄厚。进入学校后,他念的中学、大学及国外的高等学府全是第一流的。”(郑朝宗)   未入清华前,钱已驰誉全校。1929年进外国语文系时,数学才考了15分,但国文和英文两科特优,校长罗家伦约他面谈后立即定夺:如此奇才,当破格录取。   大学期间,钱已创下读书第一、发表文章第一、“横扫清华图书馆”等多项“纪录”。“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考试时总是第一。”(饶余威) 上课不作笔记,却爱在本子上乱画。同班的许振德,曾恼怒他夺去自己的“第一”,但钱的一次解惑,令他由衷钦佩,两人遂成好友,上课常同坐后排。许君上课时注意某女生,钱就在笔记本上画了一系列《许眼变化图》,在班中流传颇广。   据说,其师长吴宓曾对几位学子感慨道:“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年轻一辈人中要推钱锺书,他们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钱爱读书,且记忆力惊人,“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同学乔冠华称他具备了“照相机式的记忆”。其用功之勤,亦无人能比。许振德说,他“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   据他的同学、小说家吴组缃回忆,有一次在校园咖啡馆,曹禺对吴组缃偷偷道:“钱锺书坐在那里,还不赶紧叫他给你开几本英文淫书?”吴请钱开三本,没想他随手拿过一张纸,当下写满正反两面,列了四十多本,同时写下作者姓名及内容大概,令吴、曹两位校园才子叹服不已。   1930年,钱穆要出版《国学概论》,请钱基博作序,老先生就让20岁的儿子试刀,后来竟一字不改交付了,因为钱锺书的这篇序文确实写得老到畅达。事实上,大学四年中,他已在《大公报》、《新月》等报刊发表文章近二十篇。在论孔夫子哲学思想的文章中,他说“孔子近乎乡绅”,令张申府“深感其创辟可喜”,连连惊叹他是“现在清华最特出的天才”,“全中国人中,天分学力再没有一个能赶得上他的。”   1935年,钱锺书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携娇妻杨绛同船赴英,前往牛津大学进修。钱所报的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留学期间,钱读书勤奋异常,每逢假期,同学大多离校去别处观光,他却泡在牛津的图书馆,将那里18世纪后的经典通读一遍,并将图书馆译名“饱蠹楼”(Bodleian),颇有书虫饱餐后的快意。 “饱蠹楼”的书不能外借,钱养成了笔记习惯。结果,这个被称为拥有“20世纪人类最智慧头颅”的聪明人一生都没丢下这项“最笨”的功夫,许多书他要反复阅读,并将新知新得不断添补到笔记上,最后成了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天书。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他的笔记在木箱、麻袋、枕头里进进出出几番周折,直至字迹模糊纸张破软。抗战时他靠这样的积累完成了《谈艺录》,“文革”中他又凭着大量笔记完成了《管锥编》。   钱在牛津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半个世纪后还为英国女王访华时所调阅。尽管这个学位极少有中国学生拿过,但钱却以为,区区一个文凭,耽误了他宝贵的时间。后来,他和《围城》中的方鸿渐一样,从英国去了法国。进入巴黎大学后,他放弃了学位,只求自由读书,期间遍览法、德、意等国文学原著,空闲时间在咖啡馆结识了一些留学生同胞,看见了人性中赤裸的本相,成为他日后小说中的素材。   回国后,28岁的他成了西南联大最年轻的教授。他留了胡子,拿着藤杖,颇具绅士风度,学生们对这位年轻老师极其佩服。“他总是笑眯眯的,闪动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眸子,既严肃又幽默。他老是站着,手臂撑在讲台上。有时也离开讲台,在黑板前来回慢慢儿踱着,在黑板上书写英、法、德、意大利文以及拉丁文等。……他很少提问学生,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着,仿佛一股不尽的智慧灵泉涓涓地从他嘴里奔流出来。”(赵瑞蕻《岁暮挽歌——追念钱钟书先生》)但联大这个教授,钱只当了一年,据说他年纪太轻、学问太好又口无遮拦,虽深受学生欢迎,却难免引起学识不如他的老先生的不快。   钱后来跋山涉水去了湖南,在刚刚建立的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担任英文系主任,那里的学生们,对这位魅力十足的年轻老师同样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年的学生周令本回忆:“他讲话声音很磁,讲东西总是带上表情,惟妙惟肖,上课很吸引人,我们每堂课一个字都不敢漏掉。”   蓝田的生活单调刻板,格调却丰富多彩。冬季严寒,找个木炭盆生火取暖,每到深夜,拿废报纸包两个鸡蛋,水浸湿了投进炭火,煨熟了就是夜宵。钱用小镇上买到的毛边纸开始撰写《谈艺录》,同时他已开始构思《围城》,在湘西的山沟里,和国师的同事们围坐炭火旁,钱所讲的故事就是小说的雏形。  钱在蓝田待了两年,1941年夏回沪。上海整个沦陷后,他与妻女挤在复兴中路一个狭小的亭子间,住在沿街的房子里,常在午夜听到刺耳的军靴声,岳父把在女子学院授课的钟点让给了钱,这样才维持了平日的生计。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他完成了《谈艺录》的修改,完成了《围城》的创作。   1946年之后,钱任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连载于《文艺复兴》月刊的《围城》1947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此后连年再版。而用文言写就的诗文评论集《谈艺录》则在1948年6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同年,台湾大学、香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先后聘其赴教,他均辞谢。理由很简单,他给同窗Stuart的信中写道:Still, one's lot is with one's own people(人的遭遇,终究是和祖国人民结连在一起的);钱还说过,“不是故国之外无世界,但不是我的世界”,杨绛也说:“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钱举家北上,定居北京,任教清华外文系;1955年起任中科院社科部学术委员。他将身心投入了学术研究。自1950年代起,先后拿出了《宋诗选注》、《旧文四篇》、《七缀集》乃至纪念碑式的巨著《管锥编》。   “注释了历史,注释了社会,也注释了十年动乱”   早在大学期间,钱锺书已立下志愿:“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而学术研究伴他一生,未曾须臾相离。   承家学渊源,16岁时他已读完《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书;大学期间,专习西语的他不弃“宿好”,立下“亲炙古人,不由师授”的雄心,选择有名家笺释的集部书,对照注释和原文,大量检索所引书籍加以验证;“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深研力索中,他已建立比较文化的观念;留学英法期间,眼界大开,“渐悟宗派判分,体裁别异,甚且言语悬殊,封疆阻绝,而诗眼文心,往往莫逆冥契”。(《谈艺录》) 可以说,钱锺书一生治学,都在实践他那句名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在钱先生眼里,所有学问都可以打通,所有知识都有一体性。”王水照回忆道,“他说自己感兴趣的是对具体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析,他反对建立体系,但我认为,他的学术世界有个核心,即‘融通’,这也是他人生境界的高峰。”   据杨绛记述,钱锺书小时候最喜欢玩一种游戏,“原来只是一人盘腿坐在帐子里,放下帐门,披着一条被单,就是‘石屋里的和尚’。我不懂那有什么好玩。他说好玩得很;晚上伯父伯母叫他早睡,他不肯,就玩‘石屋里的和尚’,玩得很乐。所谓‘玩’,不过是一个人盘腿坐着自言自语。”这件“小时候干的营生”,钱锺书乐此不疲“玩”了一辈子:在自己的“石屋”里,不受干扰地读书、笔记、沉思,于他,便是极乐。   写《谈艺录》时,正值兵荒马乱的抗战时期,正如其1942年的序中所言,“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在湖南蓝田师院执教之余,钱锺书已完成一半书稿,因返沪养病而中断。不久上海沦陷,他“侍亲率眷,兵罅偷生”,身处“忧天将压,避地无之”的困境,却以坚强毅力“销愁舒愤,述往思来”。   建国后,钱锺书“奉命”编撰《宋诗选注》,该书以丰富深邃的学术内涵和“另类”的编选目光,令学界叹服。然而,50年代中期的这部古典文学选本,曾被划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白旗”,后来,在夏承焘《如何评价宋诗选注》与日本学者小川环树的书评相继刊发后,钱才获得“平反”。   1971年,钱杨夫妇从五七干校回京,房子被人强占,两人只好住在社科院文学所的办公室里,白天写作的桌子,晚上打开铺盖就是床。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钱锺书开始整理多年积累的笔记,着手写作《管锥编》。当时“文革”尚未结束,钱锺书就敢写那些与“三忠于,四无限”毫无关系的书,可见其惊人的勇气。  两百年前,清代学者在令人窒息的学术环境下创造了乾嘉学派的辉煌;两百年后,历经“文革”劫难,钱钟书用同样方法撰著《管锥编》。全书以古奥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古今中外近四千作家的上万本著作(包括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以130万字通盘考论《周易》、《诗经》、《左传》等十部中国古籍的词章及义理,打通时空、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以求在学术世界“泯町畦(打破疆域)”,“通骑驿(互相沟通)”。   1979年,李慎之看完四卷《管锥编》后向钱锺书祝贺,钦佩他“自说自话”,无一趋时语,一个字都不理30年来统治全中国的意识形态。钱锺书淡淡一笑,摇摇手说“天机不可泄漏”。   “《管锥编》是一部写在‘人生深处’的大著,”陈子谦说,钱锺书“按照历史本来的和应有的面貌进行辨析,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中去发掘文化心理”,在具体鉴赏评析中抒发他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识见,“注释了历史,注释了社会,注释了人生,也注释了十年动乱。”   “看似琐细冷僻的一些资料汇集和解释,实际上涉及文化、哲学、宗教、民俗等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隐射的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的历史有没有不属于阶级斗争的内容?当然有,大量的!《管锥编》可以帮助打开思路,我这思想跟钱先生说过,他非常高兴,表示你懂我这样一个意思。”丁伟志如许回忆道。   刘再复指出,“(朱光潜、冯友兰、金岳霖、贺麟等)那一辈的人文学者,他们在1949年前有所创造,而之后则忙于自我否定和依据新的意识形态标尺‘照着说’,结果反而‘后’不及‘前’”。这辈学人中间,“钱锺书几乎是惟一的例外,他在不能为的语境中找到一种大有可为的著述方式,写出了似堡垒又如深渊的《管锥编》,而且蕴含着可让后人阐释不尽的‘接着说’与‘创着说’”。(《当代人文学术批评家的崛起与写作》) 《围城》内外   杨绛说:“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锺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锺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锺书。”   “《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实事。”   《围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两年里钱锺书“锱铢积累”,“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那段日子,他在沦陷区的上海,工作没着落,岳父把自己授课的钟点让给他,以此维持生计。一次,杨绛编写的话剧上演,钱看完后表示:“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大为高兴,催促他快写,甘做“灶下婢”的她,劈柴生火烧饭洗衣,每天就等着那“五百字”。   “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围城”的书名,脱胎于法国谚语,“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主人公方鸿渐在法国学成归来后辗转奔波、四处碰壁,听到此“围城”之说,联系自己的经历,便对“人生万事,都有了这个想法”。   “方鸿渐是个被动的主角。Thingshappen to him。”钱锺书曾如此点评道。   这个“被动的主角”,并非典型书生,他有一点滑稽,人不坏,但无能。据说,他的原型取材于钱锺书的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书中,钱锺书还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批知识分子肖像:故作高深的诗人、道貌岸然的教授、功架十足的留洋博士……发噱的形象令人捧腹。李健吾晚年回忆,看到小说部分书稿时他们“又惊又喜,又是发愣,这个做学问的书虫子怎么写起小说来了呢,而且是部讽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   《围城》中处处散落着令人惊艳的幽默,但又不乏感伤、深沉的力量。或许,正是这种奇特的品质,令夏志清眼前一亮,声称它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 1980年《围城》重版,首印13万册,至1990年底又重印7版,每次加印约六万册;随着同名电视剧的热播,年逾古稀的钱锺书一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海外,因夏志清的推崇,《围城》也获得极高的国际声誉,先后被译成英、德、法、日、捷克等多国文字。   钱锺书的声誉波及海外,有外国记者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锺书。”曾有一位英国女粉丝求见,钱在电话里幽默地打趣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上世纪80年代初,著作等身的哈佛大学教授哈里·莱文应邀来华,计划中就包括拜见钱锺书。见面那天,钱亲自开门,对莱文笑嘻嘻道:“啊,你是来参观这个神话动物(原话:mythologicalanimal)——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哈哈!”交流中,两人在世界文化版图上纵横驰骋,相谈甚欢。然而,回程路上,莱文坐车里闷闷不乐,直到最后才冒出一句:“我自惭形秽!……我所知道的一切,他都在行。可他还有一个世界,而我对其却一无所知!”(朱虹《两位文化巨人的相会》)   1979年,钱与一批中国学者首次出访美国,他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旁征博引的演讲把“耶鲁大学在场的老外都吓坏了”(费景汉);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表演’使得洋同事面面相觑”(夏志清);据当年在哈佛读书的美国汉学家艾朗诺回忆,“钱先生好像一瓶香槟酒,一开就大发。我们非常佩服他,没想到中国学者中有像他学问这么好的。”艾朗诺由此迷上钱,后来把《管锥编》译成了英文。   钱锺书所到之处,舌璨莲花,语惊四座。“钱学”也随之在国内外热火起来。然而,钱锺书本人却非常冷静,他曾表示:“我是不喜欢这类东西的人,没想到自己成为组织‘学会’的借口,真是‘人生的讽刺’了!人生的讽刺是免不了的,只希望‘缓刑’到人死以后。” 从狂傲到“默存”   钱锺书曾在散文《说笑》中写道,“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为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儿时的他,已显出其禀赋异于常人,表现在“专爱胡说乱道”,“好臧否古今人物”。考上东林小学后,父亲为其改字“默存”,叫他“少说话”。事实上,直到后半生他才渐渐敛住锋芒。   青年时期的钱锺书,俨然今日酷评家,著述中笔挟风霜,生活中口无遮拦。有评者认为,小说《猫》有影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之嫌,而圈中文人尽数被他揶揄了一番;在《容安馆日札》中,钱氏评人更见苛刻,于并世名流如冒鹤亭、邓之诚、谭戒甫、陈寅恪、钱仲联诸公,多所讥弹……对此,施蛰存生前也有评议:“他学问是好的,但嘴巴糗!喜欢讲人家,狂妄得狠呀!”   历史学家向达曾与钱一同留学伦敦,他似乎看出了钱狂傲背后的率真:“一般人对他颇多误解,其实他是‘语狠心慈’,有见解,有真情,是一位典型的文人。”丁伟志也说:“他确实有着一身傲骨,对于一切看不惯的人和事,常常抱着天真的态度,一针见血地捅破某些精心糊起来的包装纸。他的时而幽默时而犀利的雅谑,传出去,自然免不了会使得一些没有雅量的人士,觉得难以下台。”   早年,素闻藏书家黄裳年轻时爱慕有“甜姐儿”之称的女明星黄宗英(据说笔名“黄裳”也有“黄的衣裳”之意),在得知黄裳觅得佳本《痴婆子》后,钱锺书便调皮地赠给他一副对联——“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黄是有雅量的人,因其妙对“贴切浑成”而“恕其唐突”,50年后仍激赏不已。   “伊就格脾气,顽童!”忆起当年这位爱打趣的前辈,李文俊的口气倒更像一位长者,他操一口沪语笑侃道,“伊水平高嘛!有辰光人家一讲,伊就晓得根本是错呃,勿是迪格味道,总归要挖苦一下,尤其是伊拉同辈,所以老先生对伊蛮恨呃。”据李说,曾有当年的联大学生回忆,有次某位先生在教英文,钱恰好经过教室,在竹帘后听了一段,跑出去哈哈大笑——“格种东西,荒谬之至。” 世纪40年代,钱杨寓居沪上,一度与傅雷为邻,常相往来,傅聪、傅敏兄弟于钱杨之率朗幽默都存有深刻印象。   傅聪告诉记者:“钱杨是中国知识分子里头非常特殊的一个典型,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少像他们这样,有一种irony,说幽默太浅了,irony是一种智慧,笑里带泪、泪里带笑,很双关的,有点反讽,对的,就是反讽!但他们背后是有灵魂、有爱的,很多人觉得钱锺书是玩世不恭,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忆及往事,傅又感慨道:“他俩还有一种赤子之纯,微笑的后面有一个悲天悯人的精神,给我一种安心的、充满智慧的、温暖的感觉。”   钱锺书主张“化书卷见闻为吾性灵”,书读多了也读通了,他便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变得有定力,“文革”时宠辱不惊,地震亦临危不惧。1976年唐山大地震,钱杨暂住的学部7号楼西山墙被震裂,社科院让大家搬到不易坍塌的大食堂,董衡巽对记者回忆道:“钱媛本想让二老到上海躲一下,他们怎么也不愿意,人家都住外面大食堂,后来他们一看没必要就又搬了回去,管他震不震。”同住的许德政指着南墙一条从自己房间直伸到他们房间的裂缝让钱看,谁知他竟满不在乎:“别怕,那裂缝原来就有,季康曾用薄纸条封住,几次余震,那裂口都原缝不动。”他还特别强调,“不是‘原封不动’,是‘原缝不动’!”   世间诸般变化,他均豁然以对,更是练就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胆魄。   黄永玉在《北向之痛》中回忆,“四人帮”横行时,某天通知学部要钱钟书去参加国宴,“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钱锺书一再拒绝:“我很忙,我不去!”通报者只得讨饶:“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钱立马回应:“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钱锺书自辩:“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晚年,面对两位孙辈青年,他曾给予一番朴实真诚的劝诫:   一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朋友,在与他们说话时要十分谨慎。如果他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他可能会抓住你话中的漏洞从你身后边捅你一刀,把你卖了;如果他是一个软弱的人,在他人的恐吓、威胁下,他可能会做一些伪证,捏造一些无中生有的事件来;如果他是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他可能会十分坦率地承认一些对你十分不利的事情;如果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他可能会因保护你而牺牲了他自己。总之,心中毫无阻碍,说话毫无顾忌的人,很可能害人又害己。(见《钱钟书杨绛先生寄语青年》)   淹博的知识、深刻的讽喻,是他学术研治和文艺创作的一贯风范;而在这些令人叹服的著述背后,是一张隐隐含笑、耐人寻味的面孔。   据他在社科院的同事徐公持记述,“他在会上不大发言,大部分情况下只是听别人说话,有时他听着听着会低头微笑,笑什么当然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古代组“老先生”印象记》)   “伊门槛老精呃,政治运动捉勿牢伊,伊样样勿讲,避开风头。”李文俊认为他精明。   然而,那只是钱锺书“默”然而“存”、以求治学的“隐身大法”。   傅敏说他“绝顶聪明,极有智慧,是个里方外圆的人,所以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丁伟志强调,“敏感的问题,他不是没有看法,实际上他看得很清楚,立场很鲜明,但是他不参与公开活动议论现实政治问题。”   诚如余英时所言——“偶尔箭在弦上,也会流露出锐利的锋芒。”   王水照给记者举了一例,“我们在河南干校,当时抓‘516反革命集团’,搞运动很惨烈,死了不少人。有次上面在批斗,钱先生私下跟我讲:‘强者不吐实,弱者吐不实。’重点是后一句,点出逼供信的真相,弱者交代的东西都不真实。当时觉得他真够大胆敏锐的。” 待后来《管锥编》出版,王水照读到论《史记·李斯列传》条时,发现“严刑之下,能忍痛者不吐实,而不能忍痛者吐不实”赫然在目。   “他胆子很大,‘文革’的时候也敢讲。”专访中,董衡巽又举一例,“周恩来去世的时候,钱先生跑来跟我说:‘现在大字报出来了,说‘文革’是法西斯,这话说得真好!’”   王水照告诉记者:“外人对钱先生的理解还是有些隔,在他的诗作中就有不少现实的感慨,只是包裹得比较深。”   1957年,钱在“反右”前夕写下《赴鄂道中》五首绝句,现引录两首:   奕棋转烛事多端,饮水差知等暖寒。如膜妄心应褪净,夜来无梦过邯郸。   驻车清旷小徘徊,隐隐遥空碾懑雷。脱叶犹飞风不定,啼鸠忽噤雨将来。   “啼鸠忽噤雨将来,噤声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他当然感受到了。”   李慎之曾撰文道:“因为钱锺书历来认为朝市之学必成俗学,有不少后生把他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是对人民的关怀与对祖国的关怀,一直煎熬着他的心。”李举钱1989年夏的一首七律《阅世》,该诗庶几可称钱晚年封笔之作。   阅世迁流两鬓摧,块然孤喟发群哀。   星星未熄焚余火,寸寸难燃溺后灰。   对症亦知须药换,出新何术得陈推。   不图剩长支离叟,留命桑田又一回。   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专于治学又擅创作者,也不只他一人……但钱锺书是独特的,他从儿时起便“锺”情于书,只因其中乐趣无穷;二十多岁已决志“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沦陷孤岛的战乱岁月,他将平日里积攒的种种不屑不满化为“忧世伤生”的诗话集《谈艺录》与长篇小说《围城》;历经十年浩劫、走过一个花甲后,他那些“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的批注,对“人·兽·鬼”(短篇小说集)世相种种的感悟,渐渐汇成历史、现实、人生的大江大海,积淀为浩瀚深沉的扛鼎之作《管锥编》。   夏志清的评价应该是许多人的共识:“像钱锺书这样的奇才,近百年来我国还没有第二人堪与他相比。”   (参考:《钱锺书集》《杨绛文集》《容安馆札记》《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听杨绛谈往事》《文化昆仑》《一存千思》等。感谢:丁伟志、王水照、李文俊、董衡巽、傅聪、傅敏等接受专访;吴学昭提供帮助;实习生王杨卡佳、宋娜参与录音整理) 杨绛:百年淑子映月泉清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锺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钱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好几位被访者都向记者感叹,钱杨夫妇捐了八百多万元版税给清华的贫寒学子,自己却过着极其简朴的日子: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锺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钱锺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近作,年届白寿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锺书在世时的旧样。西墙边放着两张沙发,专为接待客人;东、北两排靠墙书柜,实际仅一个书架,且多是工具书;南面一溜明亮的玻璃窗,映出主人的剔透。   钱杨是无锡同乡,1932年相识,1935年喜结良缘,恩爱六十多年。夏志清称,“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有一对像他俩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名的幸福夫妻了。” “钱锺书和杨绛是我最喜欢、最尊敬的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是最美满的!”听闻记者要写钱杨,素来拒绝媒体的傅聪欣然受访,深情回忆道:“我常常看到他们之间会心地微笑,有种内心的交流无时无刻不在那儿,两人在一起,就是有种默契,又有温柔在,每次看他们我都被感动。我想,看过《干校六记》的人都能感觉到,他们夫妇能够活过来靠的就是这种互相之间的交流:他们都是知识分子里面最高层次的人,所以他们的交流不是普通的,还有intellectually(理智上)思想上的高度交流,上升到哲学的美的高度,让人羡慕!”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锺书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这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锺书学术遗物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除了2003年出版的3卷《容安馆札记》,还包括178册外文笔记(共3万4千页),今年6、7月,刚刚整理完的20卷《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也将面世,恐怕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负荷的重担。   如今,迎着即将到来的百岁生日,她微笑着,倔强着,还在孜孜矻矻地“打扫现场”……   半部《红楼梦》加半部《儒林外史》   求学清华时,杨已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她的第一篇散文《收脚印》(1933)和第一篇小说《璐璐,不用愁!》(1934)都受到任课教师朱自清的嘉奖,并推荐至《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1936年《璐璐》还被林徽因选入《大公报丛刊小说选》。   解放前,杨绛发表的短篇小说《小阳春》被收进《新文学大系》;1978年后,她又创作了《“大笑话”》、《玉人》、《鬼》、《事业》等短篇,后收入1980年出版的《倒影集》。其中,《“大笑话”》和《事业》分量最重、篇幅最长。作品中的陈倩、周默君、陈倚云等都是才智非凡、工作忘我的知识女性典型。后两位老少校长,反映了杨绛青年时代的某些经历,她自己曾任振华女校上海分校校长,换句话说,也当过“行政干部”,尽管她自谦“我不懂政治”。 早在艰难的抗战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曾在文艺界组织了二十多个职业剧团开展戏剧救亡运动。刚从国外回沪的杨绛,在陈麟瑞(笔名石华父)、李健吾等人的鼓动下,业余创作了四幕剧《称心如意》。此剧在金都大戏院上演,由黄佐临执导,李健吾也粉墨登场扮演剧中一位老翁。杨绛虽是剧坛新手,但“出手不凡,功底深厚,初出茅庐便一鸣惊人,《称心如意》引来阵阵喝彩声”。看过此剧的赵景深在《文坛忆旧》中评议道:“此剧刻画世故人情入微,非女性写不出,而又写得那样细腻周至,不禁大为称赞。”   此后,杨绛又创作了喜剧《弄假成真》、《游戏人间》及悲剧《风絮》,延续英式戏剧传统,讽刺人性的弱点,幽默人生的悲欢,柯灵赞她“解剖的锋芒含而不露,婉而多讽”。   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你们都捧钱锺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劫难。   1978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   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向来低调的杨绛,只得接受电视新闻镜头的闪光一照。   说起翻译,这位大家的第一篇译文还是当年叶公超布置的“作业”。   清华读研时,杨绛已和钱锺书确立恋爱关系。一次叶请她到家里吃饭,饭后拿出一本英文刊物,让杨译出其中一篇政论《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说《新月》要发表此篇译文。她当时心想:叶先生是要考考钱锺书的未婚妻吧?只好迎接“考试”。此前她从未学过、做过翻译,虽在政治系毕业,但对政论一向无兴趣。别说翻译,对她这个姑娘家而言,读这样的文章,难度也可想而知。然而,她硬着头皮交稿时,叶公超却说“很好”。不久,《新月》就发表了她的这篇“处女译文”。  抗战胜利后,杨绛译自哥尔德斯密(1730-1774)的散文《世界公民》的一段,题为《随铁大少回家》,受到翻译名家傅雷的称赏。解放后她译的47万字的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又受到朱光潜的称赞:我国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   “文革”后,杨绛创作了中国第一部以干校生活为题材的纪实散文,《干校六记》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真情,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先后被译成日、英、法、俄等多国文字,有美国学者称它是“20世纪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部”。   《六记》的文字“哀而不伤,怨而不怒”,1989年2月以其独特的品味荣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在24部获奖作品中名列榜首。面对祝贺,杨绛淡淡笑道:“中国历史上,大凡状元都不是优秀的文学家。”   对于自己那部描绘解放初思想改造运动中各类知识分子身心历程的长篇小说《洗澡》,杨绛说:“《干校六记》是真人真事,而这本小说完全是假的,没有一个真的人,没有一件真的事,也没有我本人,但是我所写的情况气氛是完全真实的。”   这部18万字的小说被施蛰存誉作“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并说 “(杨绛)运用对话,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洗澡》中的人物,都是‘儒林’中人。不过最好的一段,许彦成、杜丽琳和姚宓的三角故事,却是吴敬梓写不出来的”。   一次,舒展和杨绛闲聊,“您到七十多岁拿出一部长篇小说,怪不得夏公要捧您,因为您是文艺领域各种样式的大票友,文、武、昆、乱不挡,生、旦、净、末满来!”   这一回,杨绛则以其无锡家乡民谚打趣道:“那叫做‘猪头肉,三不精’!” 温文尔雅与刚强不屈   “文革”初期,别人被斗得狼狈不堪,钱锺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叉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   在暴虐横行、风声鹤唳的年代,瘦弱的杨绛还有过“壮举”。   “外人看去她是柔弱的娇太太,面对阶级斗争肯定吃不消或者往后退缩的样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叶廷芳向记者回忆了1966年夏的一次批斗会,“‘文革’初期钱锺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当中一角贴了个小纸条澄清。后来群众批牛鬼蛇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个人都拉出来批斗,站一排,杨绛站在最右边,当时一起被批的还有宗璞、邹荻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你说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实也不敢说话,就她一个人,脸涨得通红。他们逼问杨绛,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她跺着脚,怒不可遏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这次以后我就对她刮目相看了,一方面是她的勇敢行为,另一方面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绝不允许有不符合事实的批判。”   “杨先生是非常较真的,‘文革’初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把我吓了一跳,也顿生敬重之心;她给钱先生改大字报的事,若是我们肯定说不要贴,但她就会打着电筒去找去修改。”1970年7月,初下干校的张佩芬和杨绛同被分在河南息县,在四人间的“干打垒”小屋中有过半年“联床之谊”,张的印象中,杨绛在干校时少言、自制,相熟后会用她特有的方式“让我们开朗起来”,例如坐在小马扎上轻声叙说家人趣事。   “我听杨先生讲,她削苹果一刀削到皮不会断,而且薄,所以她爸爸只吃她削的苹果。说到钱先生,杨先生总是嘲笑他生活‘无能’,左右脚穿错鞋,说他下干校‘打前站’时把脏衣物都打包寄给她,诸如此类的。但说到学问,她说自己是钱先生的尾巴。他们俩互相非常尊重,钱先生对她非常崇拜的,从来不说她不好,还说她翻译得比自己好多了。” 1969年11月,年近花甲的钱锺书告别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学问通透的他,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被大家笑称“钱不开”。半年后,杨绛也来到干校,两人不在一个连,但能偶尔相聚。   据叶廷芳回忆:“两连在地界上是毗邻的,差距一里左右。我和杨绛都在‘菜园班’,她当时也快六十了,白天由她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钱锺书担负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时,总要绕道百十来步到我们这里看他的妻子,我们看到她把写的东西递给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儿也不坐下来,拆下来看看,聊几句就走了。”   在信阳的日子,杨绛依然寡言。据叶说,她和别人不同,似乎总是“笑嘻嘻的”,“我们当时都叫她杨老太(因为当时有个歌),全所的群众会上,她发言也不多,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说‘文革’对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   只是有一次,“我们大家都在劳动,凿井、种菜、浇菜……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我就听到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当时是夏天,我还奇怪她怎么会想到冷”。事实上,那时候的杨绛刚刚遭遇丧婿之痛,他们的女婿王德一,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了。   1980年,《干校六记》出版,钱锺书写了一段意义深远的“小引”,“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一般群众”都得“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   待《六记》出版后,叶廷芳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当时不光是在那儿写信,我本以为她在写内心的痛苦和独白,但是书里没一个字关于阶级斗争,而且也没写我们这些人的名字。 摘自新华网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Cover-Up Is Often Worse Than the Crime
热度 10 何毓琦 2011-7-15 22:55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Thisis a famous saying in American politics. Historical incidents starting with the“Nixon Watergate” in 1973 to the mostrecent “Congressman Wiener” incident in 2011 amply illustrate the folly and heavypenalties of lying about and attempts to cover up indiscretions and misdeed inpolitics. Oneof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Chinese scholarly misconduct seems to be also ofChinese family culture origin. When a misdeed by a scholar is uncovered, thefirst reaction of the institution to which the accused scholar belongs is to considerthis as bringing shame to the organization. Thus, in China in the spirit of notwashing your family dirty laundry in public, the institution tends to protectthe individual by attempting to white wash or cover up the misconduct. Because ofthis relative lack of punishment for misconduct, further incentive, beyondfinancial ones, is provided to induce mis-behavior. In contrast, in the West,misconduct of a scholar is a personal affair. The duty of the organization isto investigate the event and if true dismiss or heavily punish the scholar.There is no stigma attached to the institution. Cover up is not in the academicculture. Thus,it is a welcomed sign to read the new blog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5099do=blogid=464927page=2 about “ 燕山大学解聘付炜教授职务”. It appears that lessons aregradually being learne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543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一篇之后
wangchenxing 2011-7-11 10:54
最近有点刺激,十天两个工作,快累断气了。今天得以酱油,却看到一个好句子: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回想起来,这十天不酱油的生活,竟然把日子过的这么快。 总结一下这段日子。 一个关键字:积累。相信没有一定的积累,就是再大牛,也不会灵感说来就来。平时的积累很重要,而且一定要扎实,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悔当初。 第二个关键字:深入。受最近一个不好的风气影响,急于求成,一点工作就耐不住,想赶紧写个paper发表点成果,当然这建立在一开始没有雄厚的成果坐镇上,难免有些着急。但是越是这种时刻,越是要能定住。老达总是说:我相信天道酬勤。作为他的弟子,我有理由也绝对相信这句话。所以要有定力,工作做深入,就是天还没有酬,那也是早晚的事。最多最后落个不酬,首先那是不可能的,其次,真到那地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无愧于自己就ok。 第三个关键字:积极。从小就养成了掐点儿赶点儿的毛病,真的是屡被老爸教却总也不改。昨晚以及五天前的晚上,都是赶在最后半小时。惊心动魄。好在人多力量大,大家比较热心。可是万一不是这样呢?岂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期限时间流过去!到现在为止,可能因为每次都能顺利过关,从而导致我还没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虽然这一年我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是这个不到最后不出手的毛病真的还是很让人恼火。改,一定要改!!! 希望会有好结果吧。
个人分类: 点滴|3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视频:北京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张泉灵发言
zhxfish 2011-7-10 09:2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zMzE4ODYw.html 开头说得还是挺大胆的,共享之。
个人分类: 观点分享|2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部《朝日新闻》  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  电
jyue 2011-7-9 13:40
西部《朝日新闻》  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  电: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 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中共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党军, 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党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中共党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 中共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z_special/2008/12/200812281959.shtml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8073.shtml
1 次阅读|0 个评论
7.7:实验失望中
thegreatlake 2011-7-7 23:09
最近科学网有些问题啊。。。。 发的东西怎么没了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本粒子”(中外学界的定义)不等于中医的”气”
热度 1 jitaowang 2011-7-7 01:16
作者 王季陶 ” 基本粒子 ”( 中外学界的定义 ) ¹ 中医的 ” 气 ”( 中外学界的定义 ?) “ 基本粒子 ” 是一个近代科学中的名词 . 它不等于所谓 ” 中外学界的定义 ” 中医的 ” 气 ”. 许培扬老师的中医的 ” 气 ” 一文中在 科技名词定义 “ 气 ” 的下方 , 删除了一个重要的标注 . 以及 ” 官方 ” 定义和 ” 其他概念 ” 的分界线 .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 , 这是中国官方对 ” 气 ” 的定义 . 国外主要是翻译中国的 ”qi( 中国拼音 , 不是英文 )” 定义 , 还 往往说明 ”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qi (also chi or ch'i) is an active principle forming part of any living thing . Qi is frequently translated as " lifeforce " or 等等 . 以下才真正是 ” 基本粒子 ”( 中外学界的定义 ), 今后随着科学的发展 , “ 基本粒子 ” 的定义也可能发生变化 . 但是 ” 基本粒子 ” 定义中不含 " lifeforce " 等中医"气"的含义 . 两者决不能混淆 .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04.html 基本粒子 baikeViewInfo.expIndex="0"; 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即在不改变物质属性的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它是组成各种各样物体的基础。并不会因为小而断定它不是某种物质。现在科学家利用粒子加速器加速一些粒子,有时候用粒子相撞的方法,来研究基本粒子。 目录 简介 1. 基本粒子 2. 强子 3. 轻子 4. 传播子 主要特征 1. 粒子的质量 2. 粒子的寿命 3. 粒子具有对称性 4. 自旋 5. 守恒 6. 双重属性粒子性和波动性 主要结构 1. 基本粒子的秘密 2. 夸 克 模 型 基本粒子表 1. 第一代 2. 第二代 3. 第三代 基本粒子理论 1. 一个发展中的理论 2. 各种大统一模型理论相继提出 3. 基本粒子分族特性 基本粒子物理学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3. 第三阶段 1. 基本资料 2. 演职员表 3. 制作发行 4. 幕后制作 5. 幕后花絮 6. 影片评价 7. 剧情简介 简介 1. 基本粒子 2. 强子 3. 轻子 4. 传播子 主要特征 1. 粒子的质量 2. 粒子的寿命 3. 粒子具有对称性 4. 自旋 5. 守恒 6. 双重属性粒子性和波动性 主要结构 1. 基本粒子的秘密 2. 夸 克 模 型 基本粒子表 1. 第一代 2. 第二代 3. 第三代 基本粒子理论 1. 一个发展中的理论 2. 各种大统一模型理论相继提出 3. 基本粒子分族特性 基本粒子物理学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3. 第三阶段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mentary_particle Elementary particle Standard Model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In particle physics , an elementary particle or fundamental particle is a particle believed not to have substructure ; that is, it is believed not to be made up of smaller particles. If an elementary particle truly has no substructure, then it is one of the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the universe from which all other particles are made. In the Standard Model , the quarks , leptons , and gauge bosons are elementary particles. Historically, the hadrons ( mesons and baryons such as the proton and neutron ) and even whole atoms were once regarded as elementary particles. A central feature in elementary particle theory is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dea of " quanta ", which revolutionized the understanding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brought about quantum mechanics . F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lementary particles are normally treated as point particles , although some particle theories such as string theory posit a physical dimension. Contents 1 Overview 2 Standard Model 2.1 Fundamental fermions 2.1.1 Antiparticles 2.1.2 Quarks 2.2 Fundamental bosons 2.2.1 Gluons 2.2.2 Electroweak bosons 2.2.3 Higgs boson 3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 3.1 Grand unification 3.2 Supersymmetry 3.3 String theory 3.4 Technicolor 3.5 Preon theory 3.6 Acceleron theory 4 See also 5 Notes 6 Further reading 6.1 General readers 6.2 Textbooks 7 External links 附 :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气 英文名称: qi 定义: 中医学中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微细的物质,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在中医学术语中,气与不同的词合用表达各种不同的意义。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 (一级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二级学科);气血津液精神(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审定公布 Qi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qi (also chi or ch'i) is an active principle forming part of any living thing. Qi is frequently translated as "lifeforce" or ... en.wikipedia.org/wiki/ Qi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41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年度幸运客户的杯具
susheng 2011-7-6 23:08
今天中奖了,益丰大药房给我颁发了年度幸运客户的奖品——一套杯具。 本来生病了,要跟吃饭一样吃药就挺悲剧的,药房看中我这个大客户,再给我来个杯具,又谐音又谐意,怎么不给一套洗具作为奖品呢?
个人分类: 生活其它|2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Will the 21st Century Belong to China?
热度 5 何毓琦 2011-7-6 11:09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I thank my freind Professoe Weibo Gong of UMass for bringing the following to my attention. The Munk Debate on 6/17/2011 among Neil Ferguson, David Li, FareedZakaria, and Henry Kissinger – with the first two speakers arguing for and thenext two against the motion http://wwww.c-spanvideo.org/program/Munk This is a fascinating 2 hour debate among four of the foremostgeopolitical thinkers in the world on this question. The only person perhapsnot yet well known to ScienceNet reader is Neil Ferguson, Professor of Historyat Harvard University. I am also sure that thisvideo is available for viewing in China since it is co-sponsored by thePeople’s Daily of China If you don’t have time to watch the entire video of 2 hours, watchat least the first 38 minutes during which each debater argues for and againstthe motion of this title. If you are like me, then you will become convincedafter each speaker that “he is right!” Thus, the question is how can this be so? I submit that the motionis really an artificial question posed to arouse interest. Each debater isreally addressing different issues raised by the question but not answering yesand no to the question. This is typical in debates. But the issues they addressare truly fascinating.
1249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化学家为中国探索更多可能 “大化学”时代初露端倪
huofj 2011-7-2 10:17
作者:丁佳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3 9:22:16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化学家为中国探索更多可能 “大化学”时代初露端倪 [科学时报 丁佳报道] 2008年12月31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目前,国际化学年活动正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热烈展开。作为国际化学年的提案国之一,中国除了积极推动此项议案获得联合国的通过外,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系列“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活动。 2011年行将过半,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的活动也渐入佳境。6月7日,“化学百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报告会”在京举办。 当天,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这场活动是中国化学界的一次盛会,而代表着中国化学各大领域的机构和学者,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在一起。 百年化学 全面开花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国际化学年的活动一直非常支持。本次报告会上,白春礼在题为《化学:发现与创造的科学》的报告中指出,百年来,化学建立了重要的理论体系,创造了新的物质;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化学也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造纸、中草药、火药、冶金、陶瓷……从古代开始,化学就一直伴随古人的生产和生活。1901年,近代化学传入中国。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20世纪,在化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化学家不遑多让,侯氏制碱法、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都让中国人的名字写在了化学的荣誉榜上。 近几十年,基础研究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化学家在“拼基础研究”、“拼论文”的竞争中,给中国科学赚足了分数。 2008年,中国大陆在化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化学家在两大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增长到原来的9.8倍和8.4倍;此外,截至2011年5月17日,共有约50名中国学者在20种比较重要的化学类期刊任职。 “化学在人类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未来,白春礼认为,化学将向更广度、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新工具的不断创造和应用,将促进化学的创新发展;绿色化学将带来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化学在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也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正像许多其他学科一样,中国要从化学大国迈向化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不平坦的化学强国路 “煤”这个字,让人喜忧参半。 我国是产煤大国。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7.36亿吨,2006年为23.3亿吨,2010年为32.4亿吨。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5月份发布的通报,2011年前4个月,中国原煤产量就达到11.2亿吨。 在煤炭产量连年增长的同时,黑煤窑、矿难、环境污染、煤价飞涨等有关煤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就连专门研究煤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建国也承认,“煤炭是一种低劣的能源”。 不过,中国对煤的依赖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摆脱的。2009年,我国消费了20亿吨标煤,这个数字到了2010年飙升至30亿吨。而根据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透露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对煤的需求将达到40亿吨标煤,2030年还将增至45亿吨标煤。 王建国认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至少30年内都不会有大的改变。“甚至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对煤的依赖,山西的运煤路上一堵车,大家马上就会感到能源紧张。” 中国的煤很多,但在王建国看来,我们用了很多煤,但却并没有用好。“比如说,我国油气资源严重短缺,但还要烧这么多汽油去拉煤,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扭曲。” 其实在煤炭身上,可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煤既是能源,也是非常宝贵的碳资源。”王建国认为,煤单纯地烧掉太可惜,应该拿出一部分煤作为碳资源,制取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以补充石油资源的不足。 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还能缓解石油缺口,这样的煤才是王建国心中那个清洁的未来。 王建国爱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却钟爱“一捧土”。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2010年1月公布的一项数字表明,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36%,位居第一。我国的稀土不仅地域分布广,资源丰富,而且便于开采。 在中科院院士徐光宪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解决了资源开采、分离、加工等最关键的问题。我国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 1988年,中国取代了日、法、美成为全球第一稀土供应国。“可是在全球都停止开采的时候,我们还在充老大。这对子孙后代、对生态环境都是一种过度消费。”严纯华说。 严纯华认为,我们需要在前辈的基础上形成第二次飞跃,完成从生产大国向科技大国的转变。 “我国的稀土是资源第一,生产第一,出口第一,应用第一。”严纯华表示,“但我们的产值并未与之匹配,还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稀土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科研命题,还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和外交话题。在过去30年里,国外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便宜货过活。但最近几年,他们却开始“希望占据技术制高点,以弥补他们在资源方面的劣势,抓住一两个拳头产品反制我们”。 尽管掌握着地下的巨大资源财富,但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中国化学人恐怕必须开始建立新的工作方式。 “中国化学家需要联合起来” 这次报告会由中科院化学部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和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 它不但是“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中科院学部“科学创新与战略决策高层论坛”开坛主题以及北京大学“化学文化节”闭幕式。 中国化学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以前各家机构之间也有合作,但像今年这样广泛、大规模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吴凯认为,化学做了许多好事,但这些好事的社会效果,却总是被少数重大失误所湮没。 作为合成化学方面的专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对此深有同感。在他看来,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但国人对化学的评价却依然有失公允。 中科院院士江桂斌认为,人们对化学的不满源于各部门、各单位各管一摊,没有形成大的工作网络。 以水污染治理为例,“现在是水利部、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各管一块。九龙治水是很大的问题。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都做得不好。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化学虽然作出了无数有益的贡献,但许多人一想到化学,还是会把它和高污染、高能耗、不健康等同起来。”丁奎岭说,“这需要我国化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去消除这些偏见。” 《科学时报》 (2011-06-13 A1 要闻) 作者:丁佳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3 9:22:16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化学家为中国探索更多可能 “大化学”时代初露端倪 [科学时报 丁佳报道] 2008年12月31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目前,国际化学年活动正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热烈展开。作为国际化学年的提案国之一,中国除了积极推动此项议案获得联合国的通过外,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系列“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活动。 2011年行将过半,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的活动也渐入佳境。6月7日,“化学百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报告会”在京举办。 当天,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这场活动是中国化学界的一次盛会,而代表着中国化学各大领域的机构和学者,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在一起。 百年化学 全面开花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国际化学年的活动一直非常支持。本次报告会上,白春礼在题为《化学:发现与创造的科学》的报告中指出,百年来,化学建立了重要的理论体系,创造了新的物质;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化学也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造纸、中草药、火药、冶金、陶瓷……从古代开始,化学就一直伴随古人的生产和生活。1901年,近代化学传入中国。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20世纪,在化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化学家不遑多让,侯氏制碱法、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都让中国人的名字写在了化学的荣誉榜上。 近几十年,基础研究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化学家在“拼基础研究”、“拼论文”的竞争中,给中国科学赚足了分数。 2008年,中国大陆在化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化学家在两大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增长到原来的9.8倍和8.4倍;此外,截至2011年5月17日,共有约50名中国学者在20种比较重要的化学类期刊任职。 “化学在人类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未来,白春礼认为,化学将向更广度、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新工具的不断创造和应用,将促进化学的创新发展;绿色化学将带来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化学在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也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正像许多其他学科一样,中国要从化学大国迈向化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不平坦的化学强国路 “煤”这个字,让人喜忧参半。 我国是产煤大国。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7.36亿吨,2006年为23.3亿吨,2010年为32.4亿吨。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5月份发布的通报,2011年前4个月,中国原煤产量就达到11.2亿吨。 在煤炭产量连年增长的同时,黑煤窑、矿难、环境污染、煤价飞涨等有关煤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就连专门研究煤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建国也承认,“煤炭是一种低劣的能源”。 不过,中国对煤的依赖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摆脱的。2009年,我国消费了20亿吨标煤,这个数字到了2010年飙升至30亿吨。而根据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透露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对煤的需求将达到40亿吨标煤,2030年还将增至45亿吨标煤。 王建国认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至少30年内都不会有大的改变。“甚至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对煤的依赖,山西的运煤路上一堵车,大家马上就会感到能源紧张。” 中国的煤很多,但在王建国看来,我们用了很多煤,但却并没有用好。“比如说,我国油气资源严重短缺,但还要烧这么多汽油去拉煤,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扭曲。” 其实在煤炭身上,可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煤既是能源,也是非常宝贵的碳资源。”王建国认为,煤单纯地烧掉太可惜,应该拿出一部分煤作为碳资源,制取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以补充石油资源的不足。 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还能缓解石油缺口,这样的煤才是王建国心中那个清洁的未来。 王建国爱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却钟爱“一捧土”。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2010年1月公布的一项数字表明,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36%,位居第一。我国的稀土不仅地域分布广,资源丰富,而且便于开采。 在中科院院士徐光宪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解决了资源开采、分离、加工等最关键的问题。我国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 1988年,中国取代了日、法、美成为全球第一稀土供应国。“可是在全球都停止开采的时候,我们还在充老大。这对子孙后代、对生态环境都是一种过度消费。”严纯华说。 严纯华认为,我们需要在前辈的基础上形成第二次飞跃,完成从生产大国向科技大国的转变。 “我国的稀土是资源第一,生产第一,出口第一,应用第一。”严纯华表示,“但我们的产值并未与之匹配,还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稀土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科研命题,还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和外交话题。在过去30年里,国外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便宜货过活。但最近几年,他们却开始“希望占据技术制高点,以弥补他们在资源方面的劣势,抓住一两个拳头产品反制我们”。 尽管掌握着地下的巨大资源财富,但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中国化学人恐怕必须开始建立新的工作方式。 “中国化学家需要联合起来” 这次报告会由中科院化学部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和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 它不但是“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中科院学部“科学创新与战略决策高层论坛”开坛主题以及北京大学“化学文化节”闭幕式。 中国化学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以前各家机构之间也有合作,但像今年这样广泛、大规模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吴凯认为,化学做了许多好事,但这些好事的社会效果,却总是被少数重大失误所湮没。 作为合成化学方面的专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对此深有同感。在他看来,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但国人对化学的评价却依然有失公允。 中科院院士江桂斌认为,人们对化学的不满源于各部门、各单位各管一摊,没有形成大的工作网络。 以水污染治理为例,“现在是水利部、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各管一块。九龙治水是很大的问题。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都做得不好。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化学虽然作出了无数有益的贡献,但许多人一想到化学,还是会把它和高污染、高能耗、不健康等同起来。”丁奎岭说,“这需要我国化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去消除这些偏见。” 《科学时报》 (2011-06-13 A1 要闻) 作者:丁佳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3 9:22:16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化学家为中国探索更多可能 “大化学”时代初露端倪 [科学时报 丁佳报道] 2008年12月31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目前,国际化学年活动正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热烈展开。作为国际化学年的提案国之一,中国除了积极推动此项议案获得联合国的通过外,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系列“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活动。 2011年行将过半,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的活动也渐入佳境。6月7日,“化学百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报告会”在京举办。 当天,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这场活动是中国化学界的一次盛会,而代表着中国化学各大领域的机构和学者,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在一起。 百年化学 全面开花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国际化学年的活动一直非常支持。本次报告会上,白春礼在题为《化学:发现与创造的科学》的报告中指出,百年来,化学建立了重要的理论体系,创造了新的物质;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化学也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造纸、中草药、火药、冶金、陶瓷……从古代开始,化学就一直伴随古人的生产和生活。1901年,近代化学传入中国。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20世纪,在化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化学家不遑多让,侯氏制碱法、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都让中国人的名字写在了化学的荣誉榜上。 近几十年,基础研究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化学家在“拼基础研究”、“拼论文”的竞争中,给中国科学赚足了分数。 2008年,中国大陆在化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化学家在两大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增长到原来的9.8倍和8.4倍;此外,截至2011年5月17日,共有约50名中国学者在20种比较重要的化学类期刊任职。 “化学在人类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未来,白春礼认为,化学将向更广度、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新工具的不断创造和应用,将促进化学的创新发展;绿色化学将带来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化学在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也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正像许多其他学科一样,中国要从化学大国迈向化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不平坦的化学强国路 “煤”这个字,让人喜忧参半。 我国是产煤大国。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7.36亿吨,2006年为23.3亿吨,2010年为32.4亿吨。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5月份发布的通报,2011年前4个月,中国原煤产量就达到11.2亿吨。 在煤炭产量连年增长的同时,黑煤窑、矿难、环境污染、煤价飞涨等有关煤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就连专门研究煤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建国也承认,“煤炭是一种低劣的能源”。 不过,中国对煤的依赖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摆脱的。2009年,我国消费了20亿吨标煤,这个数字到了2010年飙升至30亿吨。而根据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透露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对煤的需求将达到40亿吨标煤,2030年还将增至45亿吨标煤。 王建国认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至少30年内都不会有大的改变。“甚至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对煤的依赖,山西的运煤路上一堵车,大家马上就会感到能源紧张。” 中国的煤很多,但在王建国看来,我们用了很多煤,但却并没有用好。“比如说,我国油气资源严重短缺,但还要烧这么多汽油去拉煤,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扭曲。” 其实在煤炭身上,可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煤既是能源,也是非常宝贵的碳资源。”王建国认为,煤单纯地烧掉太可惜,应该拿出一部分煤作为碳资源,制取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以补充石油资源的不足。 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还能缓解石油缺口,这样的煤才是王建国心中那个清洁的未来。 王建国爱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却钟爱“一捧土”。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2010年1月公布的一项数字表明,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36%,位居第一。我国的稀土不仅地域分布广,资源丰富,而且便于开采。 在中科院院士徐光宪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解决了资源开采、分离、加工等最关键的问题。我国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 1988年,中国取代了日、法、美成为全球第一稀土供应国。“可是在全球都停止开采的时候,我们还在充老大。这对子孙后代、对生态环境都是一种过度消费。”严纯华说。 严纯华认为,我们需要在前辈的基础上形成第二次飞跃,完成从生产大国向科技大国的转变。 “我国的稀土是资源第一,生产第一,出口第一,应用第一。”严纯华表示,“但我们的产值并未与之匹配,还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稀土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科研命题,还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和外交话题。在过去30年里,国外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便宜货过活。但最近几年,他们却开始“希望占据技术制高点,以弥补他们在资源方面的劣势,抓住一两个拳头产品反制我们”。 尽管掌握着地下的巨大资源财富,但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中国化学人恐怕必须开始建立新的工作方式。 “中国化学家需要联合起来” 这次报告会由中科院化学部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和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 它不但是“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中科院学部“科学创新与战略决策高层论坛”开坛主题以及北京大学“化学文化节”闭幕式。 中国化学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以前各家机构之间也有合作,但像今年这样广泛、大规模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吴凯认为,化学做了许多好事,但这些好事的社会效果,却总是被少数重大失误所湮没。 作为合成化学方面的专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对此深有同感。在他看来,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但国人对化学的评价却依然有失公允。 中科院院士江桂斌认为,人们对化学的不满源于各部门、各单位各管一摊,没有形成大的工作网络。 以水污染治理为例,“现在是水利部、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各管一块。九龙治水是很大的问题。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都做得不好。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化学虽然作出了无数有益的贡献,但许多人一想到化学,还是会把它和高污染、高能耗、不健康等同起来。”丁奎岭说,“这需要我国化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去消除这些偏见。” 《科学时报》 (2011-06-13 A1 要闻) 作者:丁佳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3 9:22:16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化学家为中国探索更多可能 “大化学”时代初露端倪 [科学时报 丁佳报道] 2008年12月31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目前,国际化学年活动正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热烈展开。作为国际化学年的提案国之一,中国除了积极推动此项议案获得联合国的通过外,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系列“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活动。 2011年行将过半,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的活动也渐入佳境。6月7日,“化学百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报告会”在京举办。 当天,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这场活动是中国化学界的一次盛会,而代表着中国化学各大领域的机构和学者,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在一起。 百年化学 全面开花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国际化学年的活动一直非常支持。本次报告会上,白春礼在题为《化学:发现与创造的科学》的报告中指出,百年来,化学建立了重要的理论体系,创造了新的物质;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化学也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造纸、中草药、火药、冶金、陶瓷……从古代开始,化学就一直伴随古人的生产和生活。1901年,近代化学传入中国。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20世纪,在化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化学家不遑多让,侯氏制碱法、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都让中国人的名字写在了化学的荣誉榜上。 近几十年,基础研究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化学家在“拼基础研究”、“拼论文”的竞争中,给中国科学赚足了分数。 2008年,中国大陆在化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化学家在两大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增长到原来的9.8倍和8.4倍;此外,截至2011年5月17日,共有约50名中国学者在20种比较重要的化学类期刊任职。 “化学在人类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未来,白春礼认为,化学将向更广度、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新工具的不断创造和应用,将促进化学的创新发展;绿色化学将带来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化学在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也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正像许多其他学科一样,中国要从化学大国迈向化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不平坦的化学强国路 “煤”这个字,让人喜忧参半。 我国是产煤大国。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7.36亿吨,2006年为23.3亿吨,2010年为32.4亿吨。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5月份发布的通报,2011年前4个月,中国原煤产量就达到11.2亿吨。 在煤炭产量连年增长的同时,黑煤窑、矿难、环境污染、煤价飞涨等有关煤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就连专门研究煤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建国也承认,“煤炭是一种低劣的能源”。 不过,中国对煤的依赖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摆脱的。2009年,我国消费了20亿吨标煤,这个数字到了2010年飙升至30亿吨。而根据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透露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对煤的需求将达到40亿吨标煤,2030年还将增至45亿吨标煤。 王建国认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至少30年内都不会有大的改变。“甚至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对煤的依赖,山西的运煤路上一堵车,大家马上就会感到能源紧张。” 中国的煤很多,但在王建国看来,我们用了很多煤,但却并没有用好。“比如说,我国油气资源严重短缺,但还要烧这么多汽油去拉煤,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扭曲。” 其实在煤炭身上,可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煤既是能源,也是非常宝贵的碳资源。”王建国认为,煤单纯地烧掉太可惜,应该拿出一部分煤作为碳资源,制取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以补充石油资源的不足。 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还能缓解石油缺口,这样的煤才是王建国心中那个清洁的未来。 王建国爱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却钟爱“一捧土”。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2010年1月公布的一项数字表明,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36%,位居第一。我国的稀土不仅地域分布广,资源丰富,而且便于开采。 在中科院院士徐光宪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解决了资源开采、分离、加工等最关键的问题。我国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 1988年,中国取代了日、法、美成为全球第一稀土供应国。“可是在全球都停止开采的时候,我们还在充老大。这对子孙后代、对生态环境都是一种过度消费。”严纯华说。 严纯华认为,我们需要在前辈的基础上形成第二次飞跃,完成从生产大国向科技大国的转变。 “我国的稀土是资源第一,生产第一,出口第一,应用第一。”严纯华表示,“但我们的产值并未与之匹配,还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稀土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科研命题,还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和外交话题。在过去30年里,国外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便宜货过活。但最近几年,他们却开始“希望占据技术制高点,以弥补他们在资源方面的劣势,抓住一两个拳头产品反制我们”。 尽管掌握着地下的巨大资源财富,但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中国化学人恐怕必须开始建立新的工作方式。 “中国化学家需要联合起来” 这次报告会由中科院化学部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和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 它不但是“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中科院学部“科学创新与战略决策高层论坛”开坛主题以及北京大学“化学文化节”闭幕式。 中国化学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以前各家机构之间也有合作,但像今年这样广泛、大规模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吴凯认为,化学做了许多好事,但这些好事的社会效果,却总是被少数重大失误所湮没。 作为合成化学方面的专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对此深有同感。在他看来,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但国人对化学的评价却依然有失公允。 中科院院士江桂斌认为,人们对化学的不满源于各部门、各单位各管一摊,没有形成大的工作网络。 以水污染治理为例,“现在是水利部、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各管一块。九龙治水是很大的问题。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都做得不好。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化学虽然作出了无数有益的贡献,但许多人一想到化学,还是会把它和高污染、高能耗、不健康等同起来。”丁奎岭说,“这需要我国化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去消除这些偏见。” 《科学时报》 (2011-06-13 A1 要闻)
2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巴马的减税政策演讲。我国的个税起征点也提高到3500元了
scientister 2011-6-30 16:30
奥巴马的减税政策演讲。和我国的个税起征点终于提高到3500元了。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赞一下! 以下为转载: On Closing Tax Loopholes for Millionaires and Billionaires: There’s been a lot of discussion about revenues and raising taxes in recent weeks, so I want to be clear about what we’re proposing here. I spent the last two years cutting taxes for ordinary Americans, and I want to extend those middle-class tax cuts. The tax cuts I’m proposing we get rid of are tax breaks for millionaires and billionaires; tax breaks for oil companies and hedge fund managers and corporate jet owners. It would be nice if we could keep every tax break there is, but we’ve got to make some tough choices here if we want to reduce our deficit. And if we choose to keep those tax breaks for millionaires and billionaires, if we choose to keep a tax break for corporate jet owners, if we choose to keep tax breaks for oil and gas companies that are making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then that means we’ve got to cut some kids off from getting a college scholarship. That means we’ve got to stop funding certain grants for medical research. That means that food safety may be compromised. That means that Medicare has to bear a greater part of the burden. Those are the choices we have to make. So the bottom line is this: Any agreement to reduce our deficit is going to require tough decisions and balanced solutions. And before we ask our seniors to pay more for health care, before we cut our children’s education, before we sacrifice our commitment to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hat will help create more jobs in the economy, I think it’s only fair to ask an oil company or a corporate jet owner that has done so well to give up a tax break that no other business enjoys. I don’t think that’s real radical. I think the majority of Americans agree with tha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应当成为新论点的摇篮--欢迎与期待--
热度 5 zhangxw 2011-6-30 16:28
科学网成为新论点的摇篮-- 欢迎与期待 -- 张学文, 2011-6-30 适才接到科学网编辑部的通知说 7 月 4 日起要把本网站的论坛与圈子合并。对于这样一个尝试,我表示欢迎。 论坛是早就存在的一个版块。但是它缺少“论”,而以资料介绍、交流为主。圈子是后来建立的,但是我参加的物理、水文都不够活跃。尝试用合并的办法改进不失为一种努力。期待成功、活跃。 我总觉得本网站对异质学术观点,新鲜的看法等等的“担心”多于“鼓励”。唯恐被认为是胡扯,是所谓“民科”,给科学院丢脸。编辑部把所谓个人学术观点都赶入编辑设定的论坛中的最后一个栏目,个人学术展示。这种设定等价于把所有其它的栏目认定是“不含有个人学术观点”的照本宣科(或者说抄袭)。结果是 5 年来科学网除了对帮助学者写论文的技巧有帮助外,在科学本身的发展上谈不上有多少促进。其浏览量,尤其是今年改版后,在下降着。说得严重了,这个网站在走下坡路了 — 它没有树起一面有号召力的新旗帜。 我希望新的改版不仅是形式的变化。编辑部把心胸放宽、相信大家不会都成为异端邪说的俘虏,而在 100 个异端邪说中有一个终成正果,就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尉吉勇老师的博客应当恢复,类似的事希望不再出现。 科学网如果成为新论点的摇篮,就好了 。
个人分类: 一般科技.2.|3348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0年材料类SCI影响因子列表
热度 1 msxue2004 2011-6-29 09:47
Mark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 ISSN JCR Data Eigenfactor TM Metrics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 TM Score Article Influence TM Score 1 NAT MATER 1476-1122 31999 29.897 33.405 7.533 137 4.3 0.21148 16.181 2 MAT SCI ENG R 0927-796X 4158 19.750 22.700 0.552 29 8.0 0.00954 8.163 3 PROG MATER SCI 0079-6425 4630 16.579 23.719 3.462 13 7.1 0.01674 9.657 4 ADV MATER 0935-9648 68024 10.857 11.289 2.081 777 5.2 0.24338 3.765 5 ANNU REV MATER RES 1531-7331 4656 10.333 10.551 0.909 22 9.7 0.00994 5.210 6 EUR CELLS MATER 1473-2262 1005 9.650 0.443 61 4.8 0.00298 7 ADV FUNCT MATER 1616-301X 22476 8.486 9.427 1.198 481 3.8 0.11136 3.074 8 PROG CRYST GROWTH CH 0960-8974 577 6.750 4.304 0.000 3 10.0 0.00129 1.441 9 CHEM MATER 0897-4756 62879 6.397 6.365 1.212 833 6.1 0.17071 1.885 10 MATER TODAY 1369-7021 3271 6.265 0.807 57 4.2 0.02050 11 CRIT REV SOLID STATE 1040-8436 601 6.143 6.813 1.125 8 7.0 0.00161 2.590 12 INT MATER REV 0950-6608 2150 5.759 6.306 1.167 12 10.0 0.00378 2.694 13 J MATER CHEM 0959-9428 35230 5.099 5.441 0.917 1352 5.0 0.11238 1.587 14 SOL ENERG MAT SOL C 0927-0248 10943 4.593 4.261 0.557 386 4.8 0.03411 1.202 15 CURR OPIN SOLID ST M 1359-0286 2360 4.385 5.515 0.778 18 8.2 0.00395 2.047 16 J HAZARD MATER 0304-3894 28060 3.723 3.997 0.571 1638 3.0 0.08936 0.808 17 J MECH BEHAV BIOMED 1751-6161 365 3.297 3.337 0.384 73 1.9 0.00203 1.029 18 MICROPOR MESOPOR MAT 1387-1811 13008 3.220 3.263 0.688 378 5.1 0.03809 0.834 18 SCI TECHNOL ADV MAT 1468-6996 1738 3.220 2.265 0.185 54 4.1 0.00784 0.691 20 J BIOMED MATER RES A 1549-3296 11035 3.044 3.624 0.511 612 4.3 0.03581 0.877 21 ACS APPL MATER INTER 1944-8244 1482 2.925 2.925 0.597 516 1.4 0.00686 0.881 22 DENT MATER 0109-5641 6390 2.920 3.538 0.479 163 5.7 0.01684 0.918 23 FUNCT MATER LETT 1793-6047 230 2.671 2.671 0.413 63 2.3 0.00125 0.843 24 BIOMED MATER 1748-6041 916 2.467 2.744 0.324 102 2.8 0.00422 0.684 25 MAGN RESON MATER PHY 0968-5243 839 2.373 2.289 0.162 37 5.7 0.00341 0.921 26 MATER CHEM PHYS 0254-0584 12844 2.353 2.462 0.304 780 5.2 0.03931 0.685 27 J MATER SCI-MATER M 0957-4530 7213 2.325 2.487 0.302 341 6.1 0.01608 0.597 28 J BIOMED MATER RES B 1552-4973 4267 2.220 2.503 0.315 248 3.9 0.01736 0.663 29 MAT SCI ENG C-MATER 0928-4931 4568 2.178 2.407 0.386 189 4.3 0.01415 0.609 30 MATER RES BULL 0025-5408 9359 2.145 2.098 0.319 370 8.4 0.02004 0.621 31 MATER LETT 0167-577X 18466 2.117 2.194 0.348 797 4.7 0.06131 0.604 32 SMART MATER STRUCT 0964-1726 5654 2.094 2.294 0.325 314 5.2 0.01945 0.731 33 MAT SCI ENG A-STRUCT 0921-5093 35212 2.090 2.319 0.309 1118 6.3 0.10044 0.737 34 SOFT MATER 1539-445X 156 2.088 1.824 0.207 29 3.0 0.00080 0.607 35 SCI ADV MATER 1947-2935 59 2.000 2.071 0.422 64 0.00012 0.425 36 MACROMOL MATER ENG 1438-7492 2288 1.916 2.019 0.248 125 5.7 0.00654 0.578 37 MECH MATER 0167-6636 3199 1.901 2.466 0.323 93 8.3 0.00964 1.135 38 J MATER SCI 0022-2461 26355 1.855 1.718 0.371 858 9.8 0.05318 0.553 39 DIAM RELAT MATER 0925-9635 7354 1.825 1.906 0.327 272 6.1 0.01974 0.551 40 ADV ENG MATER 1438-1656 3229 1.738 1.999 0.128 243 5.6 0.01258 0.733
5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0年物理和应用物理类SCI影响因子列表
热度 1 msxue2004 2011-6-29 09:33
Mark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 ISSN JCR Data Eigenfactor TM Metrics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 TM Score Article Influence TM Score 1 ADV FUNCT MATER 1616-301X 22476 8.486 9.427 1.198 481 3.8 0.11136 3.074 2 ADV MATER 0935-9648 68024 10.857 11.289 2.081 777 5.2 0.24338 3.765 3 ADV PHYS 0001-8732 4192 21.214 19.065 5.625 8 10.0 0.01234 13.768 4 ANNU REV CONDEN MA P 1947-5454 21 1.167 18 0.00000 5 APPL SURF SCI 0169-4332 24643 1.793 1.895 0.322 1339 5.0 0.08042 0.552 6 CHEM VAPOR DEPOS 0948-1907 1246 1.804 2.024 0.244 45 5.5 0.00428 0.658 7 CONDENS MATTER PHYS 1607-324X 326 0.800 0.600 0.071 56 5.3 0.00138 0.232 8 CRIT REV SOLID STATE 1040-8436 601 6.143 6.813 1.125 8 7.0 0.00161 2.590 9 CURR OPIN SOLID ST M 1359-0286 2360 4.385 5.515 0.778 18 8.2 0.00395 2.047 10 EUR PHYS J B 1434-6028 6562 1.575 1.443 0.286 409 6.3 0.02676 0.674 11 FERROELECTRICS 0015-0193 4359 0.511 0.531 0.019 425 10.0 0.00610 0.172 12 FERROELECTRICS LETT 0731-5171 221 1.000 0.641 0.143 14 10.0 0.00028 0.187 13 IEEE T SEMICONDUCT M 0894-6507 1107 0.748 1.115 0.070 57 7.9 0.00245 0.361 14 INT J MOD PHYS B 0217-9792 2829 0.402 0.519 0.046 540 5.6 0.00878 0.159 15 INT J PRECIS ENG MAN 1229-8557 276 1.060 0.190 121 2.1 0.00085 16 INTEGR FERROELECTR 1058-4587 644 0.264 0.269 0.000 147 7.3 0.00180 0.108 17 IONICS 0947-7047 732 1.052 1.070 0.168 119 4.6 0.00253 0.326 18 J COMPUT THEOR NANOS 1546-1955 944 0.843 0.941 0.160 307 2.7 0.00499 0.281 19 J LOW TEMP PHYS 0022-2291 2933 1.403 0.964 0.360 267 9.0 0.00879 0.405 20 J MAGN MAGN MATER 0304-8853 20182 1.689 1.438 0.415 739 6.8 0.05789 0.511 21 THIN SOLID FILMS 0040-6090 35741 1.909 2.023 0.278 1505 6.9 0.09472 0.641 22 SYNTHETIC MET 0379-6779 13688 1.871 2.046 0.274 456 9.5 0.01831 0.552 23 SOLID STATE SCI 1293-2558 3492 1.828 1.887 0.271 350 4.7 0.01296 0.581 24 CHEM VAPOR DEPOS 0948-1907 1246 1.804 2.024 0.244 45 5.5 0.00428 0.658 24 SOLID STATE NUCL MAG 0926-2040 1045 1.804 1.444 0.190 21 8.3 0.00244 0.498 26 APPL SURF SCI 0169-4332 24643 1.793 1.895 0.322 1339 5.0 0.08042 0.552 27 J MAGN MAGN MATER 0304-8853 20182 1.689 1.438 0.415 739 6.8 0.05789 0.511 28 PLASMA PROCESS POLYM 1612-8850 1519 1.643 2.447 0.652 92 3.3 0.00819 0.725 29 EUR PHYS J B 1434-6028 6562 1.575 1.443 0.286 409 6.3 0.02676 0.674 30 MATER SCI ENG B-ADV 0921-5107 2904 1.560 2.614 0.186 442 4.5 0.00975 0.767 31 PHYS STATUS SOLIDI A 1862-6300 8788 1.458 1.290 0.330 469 7.9 0.02483 0.490 32 SOLID STATE ELECTRON 0038-1101 5583 1.438 1.391 0.281 288 8.3 0.01429 0.548 33 J LOW TEMP PHYS 0022-2291 2933 1.403 0.964 0.360 267 9.0 0.00879 0.405 34 J PHYS CHEM SOLIDS 0022-3697 10669 1.381 1.349 0.242 327 10.0 0.01984 0.455 35 J NANOSCI NANOTECHNO 1533-4880 7088 1.351 1.562 0.252 1414 3.2 0.02777 0.375 36 PHYS STATUS SOLIDI B 0370-1972 8062 1.344 1.194 0.433 504 8.0 0.02444 0.498 37 SEMICOND SCI TECH 0268-1242 5331 1.323 1.578 0.589 209 6.4 0.01802 0.618 38 PHYSICA E 1386-9477 4695 1.304 1.243 0.313 651 4.3 0.01787 0.401 39 PHILOS MAG 1478-6435 8408 1.302 1.365 0.406 283 10.0 0.02102 0.692 40 SEMICONDUCT SEMIMET 0080-8784 482 1.273 1.000 0.000 3 10.0 0.00045 1.458
4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0年物理化学类SCI影响因子列表
热度 1 msxue2004 2011-6-29 09:26
Mark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 ISSN JCR Data Eigenfactor TM Metrics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 TM Score Article Influence TM Score 1 NAT MATER 1476-1122 31999 29.897 33.405 7.533 137 4.3 0.21148 16.181 2 SURF SCI REP 0167-5729 3616 18.593 17.938 1.000 10 8.2 0.01002 7.916 3 ANNU REV PHYS CHEM 0066-426X 5841 12.245 15.711 1.773 22 9.4 0.01637 6.946 4 NANO LETT 1530-6984 60956 12.186 12.806 2.232 855 3.9 0.31844 4.873 5 ADV MATER 0935-9648 68024 10.857 11.289 2.081 777 5.2 0.24338 3.765 6 J PHOTOCH PHOTOBIO C 1389-5567 1325 10.810 10.271 0.667 9 6.4 0.00353 3.073 7 PROG SURF SCI 0079-6816 1827 10.368 9.793 1.300 10 8.7 0.00538 4.762 8 ACS NANO 1936-0851 9905 9.855 9.953 1.477 986 1.8 0.05599 3.394 9 ADV COLLOID INTERFAC 0001-8686 5819 8.651 7.419 0.640 75 7.7 0.01234 2.193 10 ADV FUNCT MATER 1616-301X 22476 8.486 9.427 1.198 481 3.8 0.11136 3.074 11 ADV CATAL 0360-0564 1449 8.167 8.500 1.000 3 10.0 0.00128 2.989 12 SMALL 1613-6810 11490 7.333 8.053 1.492 388 3.0 0.06760 2.577 13 CATAL REV 0161-4940 2582 7.000 9.256 0.889 9 10.0 0.00246 3.237 14 INT REV PHYS CHEM 0144-235X 1381 6.528 7.195 1.308 13 6.8 0.00488 2.883 15 CHEM MATER 0897-4756 62879 6.397 6.365 1.212 833 6.1 0.17071 1.885 16 CURR OPIN COLLOID IN 1359-0294 3817 6.130 6.933 1.296 54 7.0 0.00932 2.290 17 J CATAL 0021-9517 31191 5.415 5.713 0.840 287 9.1 0.05226 1.651 18 J CHEM THEORY COMPUT 1549-9618 5629 5.138 4.945 1.060 348 2.8 0.03650 1.768 19 J MATER CHEM 0959-9428 35230 5.099 5.441 0.917 1352 5.0 0.11238 1.587 20 NANO RES 1998-0124 899 5.071 5.084 1.150 100 1.8 0.00609 2.029 22 CARBON 0008-6223 23839 4.893 5.724 1.023 559 6.3 0.05867 1.602 23 CHEM PHYS CARBON 0069-3138 334 4.750 5.250 10.0 0.00011 1.400 24 APPL CATAL B-ENVIRON 0926-3373 16121 4.749 5.438 0.698 394 5.2 0.04557 1.423 25 STRUCT BOND 0081-5993 1775 4.659 5.673 1.160 25 9.7 0.00419 1.955 26 FARADAY DISCUSS 1364-5498 4963 4.538 4.267 1.771 96 10.0 0.01126 1.575 27 J PHYS CHEM C 1932-7447 42390 4.520 4.729 0.696 3074 2.5 0.23046 1.393 28 SOFT MATTER 1744-683X 6666 4.457 5.080 0.687 710 2.3 0.04130 1.750 29 LANGMUIR 0743-7463 94500 4.268 4.561 0.782 2664 6.3 0.22870 1.248 30 INT J HYDROGEN ENERG 0360-3199 19827 4.053 4.407 0.619 1584 3.3 0.04320 0.725 31 J AM SOC MASS SPECTR 1044-0305 7900 3.830 3.625 0.778 243 5.6 0.02256 1.026 32 J PHYS CHEM B 1520-6106 113135 3.603 4.423 0.626 2012 5.9 0.32917 1.332 33 PLASMONICS 1557-1955 455 3.526 4.190 0.582 55 2.9 0.00267 1.372 34 PHYS CHEM CHEM PHYS 1463-9076 24654 3.453 3.858 0.754 1713 4.4 0.09603 1.331 35 APPL CATAL A-GEN 0926-860X 23189 3.383 3.637 0.547 545 6.7 0.05028 0.971 36 CHEMCATCHEM 1867-3880 383 3.345 3.345 1.000 184 1.0 0.00128 1.132 37 CHEMPHYSCHEM 1439-4235 9163 3.339 3.636 0.707 484 4.3 0.04479 1.320 38 MICROPOR MESOPOR MAT 1387-1811 13008 3.220 3.263 0.688 378 5.1 0.03809 0.834 39 J PHYS CHEM REF DATA 0047-2689 4730 3.219 4.273 0.562 16 10.0 0.00422 1.972 40 J COLLOID INTERF SCI 0021-9797 39972 3.066 3.223 0.497 927 7.8 0.07962 0.876
4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0年SCi影响因子top20列表
热度 1 msxue2004 2011-6-29 09:21
Mark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 ISSN JCR Data Eigenfactor TM Metrics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 TM Score Article Influence TM Score 1 CA-CANCER J CLIN 0007-9235 9801 94.262 70.216 8.667 18 3.8 0.04923 24.782 2 ACTA CRYSTALLOGR A 0108-7673 13944 54.333 24.717 0.629 70 6.2 0.04648 8.553 3 NEW ENGL J MED 0028-4793 227674 53.484 52.362 10.675 345 7.5 0.69167 21.366 4 REV MOD PHYS 0034-6861 29868 51.695 48.621 8.219 73 10.0 0.10791 31.300 5 ANNU REV IMMUNOL 0732-0582 16100 49.271 46.688 7.682 22 7.6 0.06278 25.179 6 NAT REV MOL CELL BIO 1471-0072 26837 38.650 41.576 6.400 70 4.7 0.18689 23.518 7 NAT REV CANCER 1474-175X 26727 37.178 37.878 6.423 71 5.3 0.13056 16.970 8 NAT GENET 1061-4036 76301 36.377 32.701 7.242 178 6.7 0.35957 17.733 9 NATURE 0028-0836 511145 36.101 35.241 8.791 862 9.1 1.74466 19.334 10 NAT REV IMMUNOL 1474-1733 21080 35.196 33.644 5.571 70 4.7 0.12449 16.140 11 LANCET 0140-6736 155734 33.633 32.498 10.852 271 8.7 0.38031 12.720 12 CHEM REV 0009-2665 88380 33.033 36.433 8.362 188 8.2 0.19985 12.482 13 NAT REV GENET 1471-0056 18519 32.745 28.993 8.620 71 4.5 0.12281 15.723 14 CELL 0092-8674 167587 32.401 34.929 6.661 319 8.5 0.70472 20.639 15 SCIENCE 0036-8075 469704 31.364 31.769 6.789 862 9.0 1.46485 16.859 16 NAT BIOTECHNOL 1087-0156 34520 31.085 29.061 5.342 117 6.2 0.13226 12.257 17 NAT NANOTECHNOL 1748-3387 11420 30.306 31.290 5.608 130 2.6 0.09506 14.312 18 JAMA-J AM MED ASSOC 0098-7484 117495 30.011 29.309 7.227 233 8.3 0.30973 12.443 19 NAT MATER 1476-1122 31999 29.897 33.405 7.533 137 4.3 0.21148 16.181 20 ANNU REV BIOCHEM 0066-4154 18621 29.742 34.471 5.464 28 10.0 0.06141 20.080
4398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0年SCI期刊影响因子终于公布啦!
msxue2004 2011-6-29 09:17
在半个月以前,本人就期待它的出现,居然直到今天才出来,让大家等待已久啊! 2010年度JCR新鲜出炉,共收录期刊8005种。 另外,本年度中国计有138种期刊被收录。 稍后将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信息!
2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Pursuit and Snob Appeal of Brand Names
热度 5 何毓琦 2011-6-28 23:05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Life,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re the unalienable rights promised by theAmerican Constitution to all her citizens. Among them, the third right – thepursuit of happiness- is the most elusive to define and acquire. A few yearsback, the nationwide best seller “ Stumblingon Happiness (Vintage books, 2007)” by the Harvard Psychologist, DanielGilbert, in some sense raises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In my own life, Ihave defined “ happiness is a positivederivativ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5844 “ which I firmly believe. Inany case,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article is not to discuss this ephemeral anddifficult matter. Instead I submit that human being often used a surrogate forhappiness, namely “The pursuit of superiority or the feeling I am better thanthe rest”. Even though the idea of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is basic to allof us, to openly pursuit and display superiority is not socially acceptable.Civilization and society have developed elaborate customs and rituals to getaround this difficulty. In academia, the “opinion of your peers” is a workablebut still imperfect scheme for the recognition of being superior. From this wederived numerous “objective” measures such a SCI count, H-index, awards, andelection to prestige membership to make concrete the standing among one’speers. However,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ce, such measure is notavailable. Instead WEALTH becomes a convenient substitute. But the raw displayof wealth is again considered to be gauche and socially lacking grace. Thus,customs and rituals are again devised to enable person to display wealth withsome measure of social acceptability. One of the earliest study of this socialphenomena I know of is the book by Vance Packard ( The Status Seeker 1959) which describes how social hierarchy aremaintained via the used of various “status” symbols. Luxury and expensive goodsare examples of such status symbols, whether it is automobiles, designerclothes, or Tiffany or Cartier jewelry. But there is one problem with such symbols – there are also available tothe general not so wealthy public. A person of average means can acquire asingle piece of luxury good if s/he wants it badly enough. Consequently, suchluxury good will lose its superiority appeal when it becomes too popular. Agood example is what happened to the American luxury auto brand – Cadillac. TheCadillac car used to represent the ultimate in auto luxury in the US. To ownone is to declare you have “arrived”. But beginning mid 20 th century, ownership of Cadillac cars became too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amongminority and some criminal population who wish to display legitimacy and upwardsocial mobility. As a result, wealthy people begin to avoid the brand. It tookyears for General Motors to shed this stigma and sales of Cadillac only beganto recover in this century. The fact is that status symbols are dynamicallychanging and the American public is forever concerned with what is “IN” andwhat is “OUT”. For symbols to remain status symbols it must somehow managing toretain “exclusivity” and yet be “desirable and popular”. This is a toughbalancing act well known to marketers. One way to maintain exclusivity is tomake the goods very expensive – expensive way beyond what the quality of thegoods justify. In other words, the customer is paying for the brand name. Womencosmetics are well known examples. Name brand cosmetics often contain the sameingredients as the much cheaper no name counterpart. But via clever advertisingand celebrity endorsement, a product can command the higher price. The pursuitof the name brand is of course also well known in China. Stories aboundnowadays of Chinese tourists purchasing huge quantities of name brand goods instores abroad. Diamond sales in China have become big business for Europeandiamond merchants. But I wish to conclude the article by telling anextreme story of the pursuit of exclusivity and brand name : Thereis a limit on how much one can charge for restaurant food. Thus price cannot beused to maintain exclusivity in the restaurant business. But someone has comeup with a clever way. I seriously doubt how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includingeven the well informed have heard of the Spanish restaurant - elBulli – locateda couple of hours drive outside of Barcelona, Spain (note 1). But thisrestaurant is open only six months every year. Its award winning chef, FerbanAdria uses the other six months to create different and new menu items for eachyear (e.g., Liquid nitrogen frozen cocktails which are to be eaten not drunk).The restaurant only accepts reservation (over two million requests) via e-mailon a single day each year. Acceptances are determined by lottery to only 8000dinners. He lectures at Harvard on molecular gastronomy, his restaurant hasbecome 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study in marketing, and he jointlyteaches a course on the science of cooking at Harvard. Eating at elBulli is notabout a good meal but a once-in-lifetime experience that participant can bragabout and feel superior with for years afterwards. Here is an example onhow-to-marketing and something for new Chinese Billionaires to aspire to. (note1. I only became aware of this exclusive restaurant recently because of myHarvard connection. Otherwise, I’ll just be another ignorant public compared tothe privileged few who have dined there.) (Note added 7/7/2011. This week the Economist magazine has a featured article on the Mystery of the Chinese Consumer which describes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that westerner find strange. http://www.economist.com/node/18928514?story_id=18928514fsrc=nlw|hig|07-07-2011|editors_highlights ) (Note added Aug. 6 2011. Alas, Elbulli annouced today that it will close in 2011 and re-open as a culinary institute in 2014. This will certainly give additional bragging rights and status to those who have already dined there. Just like a painter who dies, his painting will go up immediately in value. Chef Adria is a marketing geniu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10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强烈恭喜:王恩哥院士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热度 1 msxue2004 2011-6-27 19:03
教育部经研究决定,任命王恩哥院士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恩哥院士同时为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其实从去年开始王老师就是北大物理学院和研究生院的院长了,身兼数职!王老师还年轻,一定会步步高升,必须的! 有兴趣的可以翻看以前我博客中关于王老师的文章!
4156 次阅读|2 个评论
Fareed Zakaria - The global columnist and TV commentator
热度 1 何毓琦 2011-6-23 19:43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ScienceNet readers have heard me talk about T. Freidman, the NYTimes columnist whom Irecommend. Now I wish to recommend another columnist Fareed Zakaria on TIMEmagazine and on CNN. In a way, I am even more tuned-in to Zakaria since he andI have similar backgrounds – we are both immigrants who left home (he fromIndia and I from China) when young to come to the US for study in undergraduatecolleges, we both choose to remain in the US, become citizens by choice, and recevied our ph.d from Harvard. Inthis sense we have viewpoints that are bi-cultural and perhaps moreinternational and less nationalistic. Thelatest book by Zakaria, The Post-AmericanWorld release 2.0, is a most enjoyable read. In it, Zakaria talk about thethree waves of human developments. First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rise ofEuropean power; the second, the American century; and now the Rise of the Rest,in particular China and India. There is also a fasinating and rather fair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India. In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people who make and discover major advances,and there are popularizers who make complex ST understandable to thepublic. Both ar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Similarly in world affairs, there arestatesman and leaders who make history, and there are commentators who make thecomplex world understandable to us. Friedman and Zakaria, in my opinion, arethe best of this genre. They command data and statistics, synthesize disparateand related facts, and weave a viewpoint of the world not often seen orappreciated by common folks. Idon’t know to what extent TIME and CNN are available in China. But I am surethe above mentioned book is not censored. It is definitely worth reading.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晚期癌症不应轻言放弃治疗
热度 28 何裕民 2011-6-23 10:49
晚期癌症不应轻言放弃治疗 (2011-06-22 14:35:27) 晚期癌症在治疗上固然较为困难,但在医疗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晚期癌症并非绝对不治之症。除原有的手术、放疗、化疗外,当前各种生物治疗发展很快,而且我国又特有中医中药,通过扶正祛邪常可使患者“带癌延年”,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上,人们把肿瘤专科医师戏称为“法官”。事实上,在疾病治疗前谁也无法精确地判断治疗效果,更无法精确地判断患者还能活几个月。因此,不应轻言放弃治疗。 郑老 先生 2003 年 1 月因咽喉疼痛到医院检查,拍摄胸片 2 次,均发现肺部有异常阴影,后经 CT 检查确诊为右中叶肺癌。即于 1 月底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提示:肺腺癌Ⅱ级,肿块 2 × 1.5 × 1.5 厘米,淋巴 1/2 转移。术后休养 1 个月后开始化疗,第二疗程尚未做完,就出现强烈的副作用:剧烈呕吐,白细胞直线下降到 2.4 × 10 9 /L 。老先生饮食难下,夜寐难安,精神极度委靡,医生曾几次给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又因其患有心脏早搏,更增加了后续化疗的难度。许多人都说郑老先生“完了”,“没治了”!   后经病友介绍,辗转找寻,找到了笔者。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程及诊疗经过后,笔者为他制定了一套“个性化”治疗方案。郑老在经治疗半月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而且他在接下来的化疗中的副作用明显减轻,这使他顺利完成了化疗疗程。如今,他的白细胞升至 6.92.4 × 10 9 /L ,肝功能正常,生活也一如常人。每日恬淡适乐,摆弄花鸟鱼虫,颐养身心。郑老常快慰地说:“本以为跟癌症碰头时,就是我大去之日了,如今我还要撑着这把老骨头,走上它百里千里!” 这说明即使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临床医生也不应忽视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患者则更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当然,并非所有的晚期癌症患者都能接受治疗,应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盲目地处理不仅无益,相反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加速患者的死亡。对不能接受特殊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身体状况往往很差,且伴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相当重要。对伴有疼痛的,止痛治疗则更为突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让所有癌症患者不痛,从国内外医疗实践来看,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总结从事肿瘤临床近 30 年的经验,笔者想对晚期癌症患者提些建议:生了癌,就好比置身悬崖,后退一步是万丈深渊;如要治疗,前面虽荆棘丛生,道路坎坷,但必须要有生的希望,切不可轻言放弃!
2079 次阅读|32 个评论
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科技自主创新,建造我们创新型国家。
热度 3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6-20 23:18
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 号召: 科技自主创新,建造我们创新型国家。 2011 年 6 月 20 日 , 科学时报 发表了,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何传启,的题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和“百名院士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看法和建议” 的文章,并以‘编者按“指出: “在过去 500 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无缘;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路下滑。以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例, 1700 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排名世界第 18 位, 1820 年排第 48 位, 1900 年排第 71 位, 1950 年排第 99 位。目前,世界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中国复兴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值得科技界和全社会重视和思考。” 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也提出如下看法参与讨论。 在过去 500 年里,世界上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而每次科学革命都以相应的技术革命为先导。 第 1 次科学革命,实际上,是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诞生。这取决于天文望远镜的对太阳系天体的系统观测和运动规律的总结和对电子的发现及对电磁运动规律的总结。 第 2 次科学革命,实际上,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及其场论的诞生。将受到绝对时间概念限制的 3 维空间观测系,突破为 4 维时空观测系,发展了相对论力学,而经典力学仅是其低速 ( 即:其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相比,可以忽略 ) ,和非惯性 ( 即:在力作用下 ) 系,较小时空范围内 ( 即:时空弯曲特性可以忽略 ) ,的近似。运用到电动力学,就使电磁理论更为系统性和美化,并更能揭示其实质。并有物体的粒子性和波函数的概念,发展出量子力学及其场论。这取决于光学的精确测量和运用,引起对时空认识的革命,和对光的性质认识的革命。 现今新技术的进一步革命发展,使得,可以把强大的望远镜和辐射、粒子探测器发射到太空,甚至到达、登陆相应天体,进行观测。可以在广阔得多的范围内,直接观测并影响宇宙。可以人为释放比以前大得多的能量,能用加速的方法,进行远较高能粒子的实验。还能具体观测、制作纳米尺度的材料,以及低温超导材料的制作与发展,等等。 已经具体显示出相对论、量子力学及其场论,及其导出的许多结果, 现有所谓“主流学术观点”,例如:“大爆炸宇宙论”、“暗物质、暗能量”、“波、粒 2 象性”、“标准模型”、“夸克”、“弦论”,等等都存在许多尚不能克服的矛盾和问题 又有进行革命性发展的必要,确实处在第 3 次科学革命的前夜。 实际上,相对论,虽然解决了从 3 维空间向 4 维时空观测系的重要转变,但是,尚未能解决由此而来的必须解决的时空多线矢的具体表达与相应的矢算法则;虽然解决了通常引力产生的时空弯曲问题,却未能建立相应的可变系矢量运算不能演绎矢算地处理有关问题,并仅限于在通常引力这唯一领域里运用;特别是,并未能把时空位置矢的概念全面推广到建立时空引力场和时空电磁场,以及各高次、线的时空力,而得不出,虽经多年、多方努力,仍未能解决的“统一场论” 量子力学,虽 能定量的理解分子,流体、固体,导体、半导体,能解释诸如超流体和超导体等现象,和诸如中子星和 Bose-Einstein 凝聚态等物质聚集形式。它为所有的科学分支和每一项高技术提供了关键的工具。 但是,从它创建,直到今天,却仍然不能满意对它的基础和本质的阐释。 量子力学 的基础是所谓“波、粒 2 象性”观点, 因而,粒子的完整信息用它的波函数 ( 粒子的位置与动量的函数 ) 表述,粒子的动量依赖于波函数对位置的微商。通过波函数可以计算任意可观察量在空间给定体积内的平均值。 在空间给定体积内找到粒子的概率正比于波函数幅值的平方。因此,粒子的位置分布在波函数所在的体积内。 采用“波函数”表达各运动态,由算符建立运动方程。再利用经典力学的 3 维空间的正则运动方程,建立和发展了量子力学。 虽然早有将微观粒子的波函数解释为:“在已知时间和地点找到该粒子的几率”,提出了应是对大量微观粒子作统计描述,解释微观粒子的波函数,的正确观点。 但是,通常的统计力学只是从 3 维空间的位置 1- 线矢和动量 1- 线矢组成的“相宇”出发建立的,通常的量子统计力学也还是以通常量子力学解得的各量子态,在 3 维空间的统计,仍然不能对此作出具体的说明。 特别是,现有主流观点的所谓“波、粒 2 象性”所认为的,“单个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这种观点本身, 就是自相矛盾的, 不能自圆其说。 能量和质量集中于其内的单个粒子,怎能同时又是能量和质量在时空分布、传播的波呢? 实际上,所有的波,都是大量粒子的集体表现(例如:水波、振动波)或时空统计结果(例如:光波)。 而且,认为单个粒子也有所谓“波、粒 2 象性”,和把由位置和动量矢量相应各分量模长的均方差不能同时为零的统计效应的所谓“测不准关系”,当作单个物质粒子具有“不确定性”,而产生诸如:“颠覆认知哲学”,“不确定的世界”等,否定“因果论”、“决定论”等错误哲学观点的一系列争论。 量子场论是在发展了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础上,也是按物质具有“粒、波 2 象性”的观点,采用“波函数”表达各运动态,由所谓“ 2 次量子化”,推广到 4 维时空的,正则运动方程而建立。并由各相互作用粒子的相应拉格朗日 (Lagrange) 量,及其对称性的特点,按规范场理论,研讨相互作用前、后各粒子的特性、变化规律。 因而, 量子力学 存在的那些问题,量子场论也存在。 这些都具体表明:第 3 次科学革命的必然和必要。 党和政府,根据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现有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需要,早已发出了科技自主创新,建造创新型国家的号召。 我们应趁此第 3 次科学革命前夕的大好时机,积极响应、努力工作,突破一切不符合 客观事物的客观特性和客观规律的任何“主流观点”,以人为本,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随条件而变地,符合客观事物的客观特性和客观规律。进行科技自主创新,建造我们创新型国家。
个人分类: 物理|4201 次阅读|6 个评论
南方科大专题----谨记于此,让我们三年后再来看
热度 3 softstone 2011-6-19 15:56
2011.07.14 朱清时:高教改革,机遇比计划更重要 港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同时受访称改革的关键是规划要清楚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538-1.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538-2.shtm 2011.06.17 朱清时专访:南科大不能拷贝任何学校的模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556.shtm 2011.06.11 香港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谈大学筹建:惟“一步一步去做”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298.shtm 摘评南方周末文章: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 (王永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43do=blogid=456346 南方科大的麻烦:什么叫做始乱终弃?(王鸿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456946 附:要改革,不要口号: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64 平心静气观“檄文”——评香港科大三位教授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0844do=blogid=456712from=space
506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具备科学素养的领导是没前途的领导
热度 2 ruclijian 2011-6-19 12:44
不具备科学素养的领导是没前途的领导
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广大领导干部与公务员 应该读点提升科学素养的书 几日前,一个意外的电话打到了我的办公室——甘肃兰州城关科协,他们的工作人员说:近期他们要举办 “ 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科学素养的培训 ” ,询问出版社是否有此类书。并多次让我确定认否能提供比较详细该类图书的信息。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地处西北的甘肃对此竟是如此重视。 巧合的是,北京市科协也正在全市政府系统组织此类的培训,于是我觉得是不是全国科协系统在此方面已开始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素养培训的服务了,并且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已出版了有权威专家编著的 《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 》 。不觉手痒,“百度一下”… … 失望的是,发现此类的信息则是寥寥无几,而同时反观近年来地方政府作出的种种违反“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种种短视的形象工程给人民、国家造成诸多重大损失,于是我不禁感慨“ 广大领导干部与公务员”到了“应该读点提升科学素养的书”的时候了。 《 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 》 的面世可谓正逢其时。众所周知,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热潮。 2006 年 2 月,我国政府颁布了《科学素质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任重而道远! 《科学素质纲要》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科学素质行动的四大重点人群之一,提出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直接管理、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事务,掌握着国家重要政策、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权力,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权力和经济社会运行的监督管理权力。因此,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时,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肩负着组织动员、示范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的重任,在纲要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 本书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着手,论证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科学素质分别进行了阐述。领导干部不仅要有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而且在工作中要具备科学决策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在生活中要学会辨识伪科学,科学健康地生活。本书系统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贯穿其中,同时介绍了当今科技前沿的若干进展,并探讨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此外,还对我国的科技战略规划以及北京的科技政策 进行了解读, 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 本书的编写是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希望它的出版对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自身素质, 促进党和政府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做出应有贡献。 (注:改编自本书序) 本书封面
42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Best paper award-Boku
zhao1198 2011-6-18 20:15
Best paper awardhttp://www.boku.ac.at/top-stories.html?no_cache=1tx_ttnews =2990tx_ttnews =2cHash=1d352de855 Mag. Viktoria Gaß hat den Best Paper Award im Bereich Sustainable Transport beim 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 2011 bekommen. Viktoria Gaß, Johannes Schmidt und Erwin Schmid, alle vom Institut für Nachhaltige Wirtschaftsentwicklung, Department für Wirtschafts- und Sozialwissenschaften, haben den Best Paper Award im Bereich Sustainable Transport beim 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 2011 bekommen. Das paper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 to promote electric vehicles in Austria“ wird in einem Special Issue von Applied Energy publiziert werden. Abstract The large amount of CO2 emissions and of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by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makes the sector central for attaining the EU energy and climate policy targets. Consequently, new propulsion systems are developed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hich currently have cost disadvantage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CE). The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n support measur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have been currently implemented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a case study analysis for Austria, we analyze different policy instruments including a CO2 tax aiming to support electric vehicles in Austria. We hav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tal costs of ownership (TCO), which includes all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ownership of an automobile including costs of purchasing, operating and maintaining, charges and taxes as well as costs of recycling and disposal. A survey on main specifications of electric vehicles has been conducted among the mai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nd importers in Austria. Based on this survey, TCO have been calculated dynamically from 2011 to 2020 for a business as usual (BAU) scenario considering currently implemented taxes and subsidies for ICE and electric vehicle systems. Three alternative policy support measures have been assessed to promote EV to ICE until 2015. We conclude that an up-front price support seems to be favorable over taxation systems.
2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Boston, the hub of the sports world
热度 5 何毓琦 2011-6-17 05:27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Boston,because of its high concentr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80+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and her position in American history, carries thenickname of “the hub of the US”. Professionalsports are big business in the US. Major daily newspapers have special section ofthe paper and the radio-TV stations have regular programs each day devoted tothe local and national sport teams. “ SportsIllustrated ” is a well known weekly nation-wide magazine specializing insport reporting. Sports fans in the US are fanatics in their life long devotionto teams from their home town even though they may now live thousands of milesaway. The four major sports that are the year round features of all US TVstations are, American Football, Baseball,Basketball and Hockey . Boston has all four types of professional teamswhich in their long history have won all kinds of championships. Many sportslegends from these teams and the players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national lores and fabricsof America. Because of this crowding, the other world sport, soccer, never canquite gain the same popularity in the US. Duringthe past decade, the four Boston teams have all again won national and arguablyworld championships in Football (twice), Baseball (twice after a drought of 86years), Basketball, and Hockey (last night after 39 years). Thus, the citydeservedly may call herself – the hub of the sports world http://hubbub.wbur.org/2011/06/16/bostons-decade-of-dominance . The feeling of euphoriafor a citizens of Boston last night were an emotional high. A city wide paradeis scheduled for Saturday (6/18) to honor the winning Hockey team, The BostonBruins. Myfavorite viewing sports are baseball and American football. But last night Iwas sitting at the edge of my seat for 3 hours watching the championship hockeygame and cheering for Bosto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826 次阅读|10 个评论
Harvard School of Ening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at 2011
热度 3 何毓琦 2011-6-15 04:45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Every organization, whether commercial, governmental, or academic, usually issue a report to its constituents, sponsors, and supporters reviewing the happenings, progresses, and visions for the fu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at end of each year. In academia, this usually happens in June. Such reports often only serve its primary purpose of being a record rather than interesting reading. This year, SEAS has the year end report in the form of an all school meeting with the entire meeting videotaped. I thought the video might be of viewing interest to ScienceNet reader and Chinese academic leaders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1. The Dean of SEAS reviews her vision of the role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in a full scale University (as opposed to 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How to collaborate with other schools such as Law (HLS), Business (HBS),Government (HKS), and Medicine (HMS) 3. How engineering courses including laboratories and design projects are taught in a modern school The video is 1 hour and 11 minutes long available at http://media.seas.harvard.edu/content/communications/All_Hands_Large.mp4?play Of course you don’t have to watch it all the wa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Use your computer curser to skip and repeat any portion of the video. The screen can also be enlarged to full screen mode for easy watching.
1035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女人给男人的十句"悄悄话"
daishx08 2011-6-14 22:11
女人给男人的十句"悄悄话" 一:男人千万要记住,自家女人绝对不要拿来和别的女人比较。   不要老说别人的老婆如何如何好,别数落她不漂亮,她能嫁给你那是你的福气,你还这么说,真是很不应该。对大多数女人来说,听到自己最爱的人说她的一句好那是比所有人说她的好加起来还受用。何况,爱她还忍心伤害她吗?   二:不可以三天两头的冷落她。    女人都是敏感多疑的,她会把很多事情往消极的方向想。其实出门前的一个蜻蜓点水的吻、回家推开门时的一个拥抱都会让你的女人以后想起来感动万分,这些对于男人一点都不难做到,不是吗?记得在你难过时告诉她让两人一起分担,在她难过时要牵着她的手把手心的温度传给她。 三:不要摆脸色给你的女人看,一个对女人使脾气的男人是很可恶的。 你在生意场光鲜整洁,她在家中忙里忙外的,繁忙的家务已经让她有了一肚子火了,你应该要知道就是因为她在你背后所做的这一切才能让你无后顾之忧。试想一男人下班后回家说:老婆,你忙了一天,辛苦了!女人笑笑说:没什么的,你才辛苦呢!那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 四:男人走到一起是比工作比职位,女人走到一起是比男人比孩子。 所以在她的女友面前一定得表现出你对她的宠爱和疼惜,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公主,拥有了会让所有女人嫉妒的那份完整的爱。如果她是一个明理的女人,她肯定也会在你的哥们面前给足你面子,让你在朋友面前做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五:和男人喜欢看美女一样,女人也喜欢看帅哥。 你可以吃醋可以生气,可是一个真爱你的女人其实看到帅哥的时候的心境比男人看到美女时的心境更加单纯,她只是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有些感叹而已,就像是看到一幅美的图画一样,不像男人那样会有更多的幻想。 六:老婆是娶来疼的,有修养的男人是绝对不会打老婆的。 如果真爱她那就一定要尊重她,不能随便动手。如果你已经不爱她了,那么你就摸摸自己的良心:我还能让她幸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放她走吧,让她找个真正能对她好的人。让自己别再错下去也让她自由吧! 七:女人喜欢男人的大男子主义,这样让她们觉得很安全。 可女人更抵挡不了男人的温柔,如果说女人的温柔是对付男人的利器,那么男人不经意的温柔对于女人绝对是可以说是核武器。但是女人也有自己天性那就是天生的母性情结,她偶尔会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处处宠爱着,但你要记住不要得寸进迟。 八:家庭永远是第一。 男人固然要对工作负责,却也要有职业道德,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但不要做工作的奴隶, 我们 工作是为了更快乐地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很重要,记得不定时地和 你们 妻子和你的孩子一起享天伦之乐。    九:爱人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将心比心,爱屋及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内心深处真正感到这就是我自己的父母,心理上对老人依恋亲密,老人会感受到这份真心的。何况,人老了很象孩子,只要象哄孩子般哄老人开心就好了。 我们 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要做好下辈的镜子,让他们知道怎么去尊敬老人。 十:两个人相处切记要坦诚、信任、宽容、理解。 不可事事隐瞒但也可在逼不得已时说些善意的谎言,个中尺度自己把握。多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一件事,想想她的处境,体会一下她的为难之处。记得:你是她最爱的人,你要理解她,支持她,在她犯错误时要宽容以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据可靠消息,2011年SCI收录指数即将发布—SCI影响因子
热度 11 msxue2004 2011-6-13 21:25
居然还没有出来,应该就在这一周了,同志们再坚持等几天! SCI是 美国 《科学引文索引》 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 情报学 家 加菲尔德 (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 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 自然科学 、 生物 、 医学 、 农业 、技术和 行为科学 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 英国 、 荷兰 、 德国 、 俄罗斯 、 法国 、 日本 、 加拿大 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 中国 刊物。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 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 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 科技论文 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SCI 检索系统 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它不同于按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是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即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词,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越查越旧,越查越新,越查越深”这是科学引文索引建立的宗旨。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它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因此,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   目前我国风行以SCI(或加上EI)作为绝对评价准则来评估各单位及个人的基础性研究成绩,从而使得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实际上被SCI牵着鼻子走的状况是值得人深思的。
7818 次阅读|14 个评论
For Readers seeking help and advice (III)
何毓琦 2011-6-12 06:03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Another 8 months have passed since my last update.The list is now up-to-date as of Nov 10, 2017. For Readers seeking help and advice (II)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376393 and For Readers seeking help and advice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4536
8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尔滨印象
热度 2 lakeebird 2011-6-11 22:21
哈尔滨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除了美丽的欧式建筑以外,最深刻的莫过于那里的清晨,确切的说我没看到过哈尔滨的清晨,因为每天还不到4点,外面已经是天光大亮,让我错以为已经六七点了,五六点的时候太阳几挂上天空,等到七点出门时已经是阳光灿烂无比了。这一点让我尤其不习惯,感觉好象哈尔滨的早晨醒的特别快,缺少了清晨的那种朦胧和黑暗渐渐消失的美感。所以哈尔滨在我的印象里是灿烂的,到处明亮无比,甚至亮的有些刺眼。 市区到处都在修修补补,倒是郊区的风景美的让我很是吃惊。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在南方的5月时节,早已是绿遍原野了,可是这里却还是固执的黑色。这里的山坡是平缓的,路的两旁是挺拔的白杨,我小时候在新疆见的最多的就是这种直直的白杨,只不过新疆的白杨更挺拔更高耸。白杨旁边围绕着哈尔滨的市花丁香花,点点星星点缀在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以前读戴望舒的《雨巷》的时候,总觉得那个撑油纸伞的美丽姑娘应该走在开满丁香花的小路上,所以一直以为丁香花应该是属于南方的,真没想到哈尔滨这个北方边城竟然把这么柔美的花当做了市花。无边无际的原野上偶尔有几出村庄,红色或兰色的屋顶,木头的栅栏,让人恍惚中感觉好象身处欧洲或者俄罗斯的某个农庄里。 在中央大街上买红肠的时候,店员告诉说俄罗斯人都是烈酒配红肠,然后吃几口大列巴,粗犷豪放。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面包,这要放在南方,估计一家人得吃上好多天。只是听说真正的大列巴酸酸的,很多人会吃不惯,所以如今都改造了口味变成小列巴了,看来哈尔滨人与俄罗斯人相比较应是少了许多的粗犷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0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从嘴边挡住癌:不得癌的六种吃法
热度 26 何裕民 2011-6-8 14:34
从嘴边挡住癌:不得癌的六种吃法 (2011-06-08 12:35:32) 来源:人民网 - 《生命时报》    导读: 癌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据统计,一个突变细胞生长为恶性肿瘤所经历的时间,平均竟超过 30 年。而就在不经意间,你一个微小的生活习惯也许就在发挥着防癌或致癌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提醒《生命时报》读者,记住饮食防癌六个字:粗、淡、杂、少、烂、素,也许就能防止“癌从口入”。 烂——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应煮烂、煮熟   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护身体免于癌细胞侵袭。尤其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红柿,以及西兰花和十字花科蔬菜等。英国食品研究中心的苏·索森说: " 从生胡萝卜中吸收的类胡萝卜素约为 3% 到 4% ,把它们煮熟或捣碎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可增加四五倍,烹饪能帮助溶解。 " 以西兰花为例,加热到 60 度最理想,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癌活性,减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胆囊癌和皮肤癌的危险。   吃菜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一、质地脆嫩可口的蔬菜不妨生吃,但一定要细细咀嚼,令抗癌物质充分释放。   二、深绿色和橙黄色蔬菜适当加热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特别是那些质地较为结实的蔬菜,生吃时其中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难以充分释放出来。   三、洗的时候不要浸泡太久,避免细胞损伤。   四、切好之后马上下锅烹调。加热烹调时,尽量选择短时间加热的方法,断生之后马上盛出,保持蔬菜的脆嫩感。   五、蒸、炒的方法传热效率高,而且不会让活性成分损失于水中,比煮的方法能保存更多的抗癌物质。 粗——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   食物中缺乏植物纤维是近年来癌症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纤维具有“清洗肠道”的功能,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内容物通过的时间,减少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尤其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粗粮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硒是一种抗癌物质,能结合体内各种致癌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吃“粗”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两天一次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两次。   二、粗细搭配可互补。研究发现,饮食搭配以 6 分粗粮、 4 分细粮最适宜。从营养学上讲,与其单独吃玉米、小米、大豆,不如将它们按 1 ∶ 1 ∶ 2 的比例混合食用。肉、蛋则是粗粮的最好搭档,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三、粗粮不宜细做。不论哪种粗粮,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为佳。比如,小米、燕麦、薏米等都适合煮粥喝。   淡——少吃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摄入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指出,所有饮食构成要素中,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密切,特别是乳腺癌、大肠癌与前列腺癌。少吃脂肪也有技巧,比如选低脂或脱脂鲜奶,以豆制品取代部分肉,把肉皮、肥肉外层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不吃,烹调时用蒸煮烤卤取代煎炸方式。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发布一项防癌忠告,其中,“多吃蔬菜、少吃肉”得到了防癌专家的广泛认可。专家建议,对于爱吃肉的人,每周红肉的摄入量要少于 500 克,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 50 — 100 克以内,每周只吃 2 — 4 次。   另外,食盐和盐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 5 克。尤其要小心你身边的“隐形盐”。比如,超市食品中,薯片、泡面含盐量最高。在外就餐时,含盐量高的菜也让你“防不胜防”,尤其是北方人爱吃的红烧菜、炖菜、老鸭汤等。 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目前已证实,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结直肠癌,并减少乳腺癌、食道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科学项目经理蕾切尔·汤普森博士推荐了几种最有效的防癌蔬果:    1 、西红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险;    2 、西兰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统癌症的几率;    3 、草莓、洋葱、大蒜中都含抑制肿瘤生长的成分。   美国农业部、美国癌症协会和国家癌症研究院联合建议, 6 岁前儿童,每天应摄取 5 份新鲜蔬果( 1 份蔬菜约为 100 克,水果约为 150 克), 6 岁— 13 岁之间儿童及女性每天要吃 7 份蔬果, 13 岁以上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则应每天摄食 9 份蔬果。 杂——食谱宜杂、广   其实,预防肿瘤,并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也不需要名贵药材,关键在于平衡饮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忌燥热及过分寒凉食物。只要配合得好,红黄白绿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药”。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保护人们不得癌症。虽然有许多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比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酚、黄酮类等,对抗癌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只是推荐任何一种具体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议食谱有 2/3 以上的食物来自于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类。
1676 次阅读|26 个评论
Difference between US and Chinese Elementary Education
热度 12 何毓琦 2011-6-8 04:42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For sometime now, there have been a great deal of discussion both in the US and China about “innovation”. I offer here a small personal observa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this topic. Although I cannot claim the most recent experience, but I am willing to bet the following: If you sit for an hour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in the US and in China, then the most striking difference you will observe is the initiatives the US students will take in speaking up in class. In fact this is encouraged by teacher in the US while in China, the first rule taught to the students is to obey and respond only when asked to. A young student is never scolded if his/her volunteered answer or spoken words are wrong in the US . The teachers are trained to always find something good to say. For example, if a student got two of ten questions right on a test, then in China this will be considered a total failure by both the parents and the teacher. In the US, the teacher more likely will say, “Good, you got two right answers. Let us see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se two answers?” This Chinese tendency for students to stay silent even persists into university and graduate school. In my Tsinghua classes, I often had to force the students to raise question by adopting the QA mode instead of the lecturing mode of teaching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8412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13708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3859 ). In scientific conferences, Chinese educated scholars seldom get up and ask questions. I submit this is not a matter of language fluency but ingrained habit from early schooling. Of course, asking stupid questions can make you look ridiculous. This happens. But in one’s ow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effort, the ability and habit to ask questions and not be afraid of failures are very important. I don’t want to condemn rote learning, memorization, and reciting back what you have been taught as bad teaching. Free form education has its drawbacks too. One reason Americ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sistently lag other nations in math and science tests can be traced to the lack of rigorous standards and discipline of study in such subjects. How to educate our youth with the proper balance of inquiry and discipline will be a continuous debate both in China and in the US.
16486 次阅读|31 个评论
[征文]坚持“两会”,发扬光大
Fangjinqin 2011-6-6 09:12
坚持“两会”,发扬光大 该文请看: http://www.cas.cn/zhengwen/jsgj/201106/t20110605_77705.shtml 今天科学网批准发表了我的 文章:坚持“两会”,发扬光大. "两会"是指:香山科学会议和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会议","两会"真正做到有力地抵制了学术不端行为,活跃了学术氛围,净化了学术风气,并激励了科学创新精神,保留了一片纯洁的学术净土,多么难能可贵啊!需要发扬光大! 同时,该文也提出了“两会”今后需要改进的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4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HISTORY!!!
热度 3 何毓琦 2011-6-4 23:03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First Chinese to win a grandslam tennis championship ( in the French Open) 30 seconds ago. (note added 6/5/2011. She is apparently not only the first Chinese but the first Asian according to the Sunday NY Times this morning which featured her photo and story on the front pages of the paper as well as the sport sectio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77 次阅读|3 个评论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8) - Vocabularies of a Person
热度 2 何毓琦 2011-6-4 11:32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Vocabulary according to dictionary is a list of words understood or used by a person in a language. This, however, is too simple a definition. We often need to distinguish among Reading Vocabulary,Speaking Vocabulary, and Writing Vocabula ry each of which is a propersubset of its predecessor (although one may debated whether or not writing vocabulary is contained within the speaking one.) When there are multiple languages involved, the situation is more complicated. Personally, I find reading scientific Chinese text rather difficult. This is because I learned almost all scientific pronouns and terms in English and have no idea what their Chinese equivalents are. Phonetically, sometimes, but not always, I can guess. But I have no difficulty in conducting a conversation in everyday Chinese. As for writing Chinese, I am only at middle school level or worse. Yet I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old classic or official Chinese text without too much trouble. It is because of these considerations that I write my blog in English. Bythe same reasoning, I realize that by writing my blog in English, the readers of ScienceNet may not always catch the nuance and exact meaning of things I was saying. Thus, whenever possible, I try to insert appropriate Chinese phrases to clarify the text. However, this is hampered by my unreliable Chinese writing software and my limited skill in using the software (note 2). Fortunately, the staff at ScienceNet are most capable. In their spare time, they try to translate those blog articles of mine which they think are significant and have general appeal.Thus, overall my writing serve the purpose (note 1 below) judging from their continued popularity. (note1. As stated several times in the past four year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myblog articles is to help young scholars and students with my life experience inAcademia and in the US) (Note 2. For example my Chinese writing software will not work with the new Windows 7 Professional operating system that was installed on my PC recently)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反对科学网编辑部关闭尉吉勇博客之举
热度 11 王汉森 2011-6-1 11:58
笔者刚才留意到科学网博客首页的公告,说是按科学网相关管理规定,尉吉勇因未在编辑部提醒时限内删除涉及个人学术理论的博文,博客被关闭了。短短的一则公告,虽说算不上令人发指,却足以使人震惊。 科学网编辑部难道仅凭发表了涉及个人学术理论的博文,就可以随意关闭人家的博客?! 既然博文涉及的是学术理论,就应该得到公平发表的机会。至于学术理论的对与错,要靠有关专家和读者来评判,要靠实践来检验,不应该任由科学网编辑部来裁决。 我想,科学网编辑部关闭了尉吉勇博客,其用意在于维护科学网博客的和谐。但是你们不要忘了,科学网需要的是不同声音的共鸣与和谐,而不需要“被和谐”。 另外,我隐约感觉到,关闭尉吉勇博客可能不会是科学网编辑部的集体决定。相比而言,我更希望此举是编辑部的个别人在一时激情之下的偶然冲动。
个人分类: 杂感荟萃|6048 次阅读|8 个评论
The 1990 Institute of Silicon Valley
热度 2 何毓琦 2011-5-31 03:30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At my age, the most frequent social events for me are attendances at retirement parties and memorial/funeral services. For the past ten days I was at two coasts of the US (San Francisco and New York) for both type of events. But here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retirement parties of two old friends from the above named institute.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high tech start up in the Silicon Valley. But I doubt too many people have heard of nonprofit start up there. In 1990, the US-China relation was at it's low point. Two far sighted and well known Chinese Americans, C.B. Sung ( http://www.cctv.com/program/upclose/20070108/104379_1.shtml see CCTV interview about the man who has a sixth sense about China) and Hang Sheng Cheng (VP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founded the 1990 Institute with the idea of positive engagement and help to improve US-China relationships. The Institute played key roles in the macro economic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ee explanation below) during the 1990 decade. As Chinese economy blossomed and matured, the Institute gradually morphed her role into more microeconomic and humanistic tasks for the 21st century. Another co-founder and director and my old friend, William (Billy) M.S. Lee, together with his wife, Lucille initiated projects such as Children's art, student exchanges, and micro finance loans ( http://1990institute.org/microfinance/intro ) which now occupy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Institute. Both Sung and Lee are my oldest friends in the US. I first met them in 1950. Sung is like a big brother who guided and advised me during the crucial formative years of my youth. Lee is the first Chinese friend I made in the US and our friendship stretches ove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63414 ) . Both of them are retiring from their duties at the 1990 Institute after almost a genera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The 21st Annual Institute Dinner on May 25 th honors both C.B. Sung and Billy Lee as they retire from Chairman of the board and co-founder an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respectively. The acceptance speech by Billy Lee on behalf of the honorees says and explains more and far better about what the Institute did and does than I can. This is reproduces with permission from Billy below: BILLY’S TALK AT THE 1990 INSTITUTE’S ANNUAL DINNER May 25, 2011 Hang Sheng and C.B. asked me to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and gratitude for honoring them this evening. I too thank you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We want to extend our best wishes to those who will continue the Mission and Spirit of The 1990 Institute, and we wish to thank all the Past and Present 1990 Board Members, the Institute’s Honorable Co-Chairs, Volunteers, Friends, and Supporters who have helped u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o do what we loved to do the past 20 years. I personally have learned so much from everyone but particularly from CB, Hang Sheng, and Roz Koo. Tonight, however, I especially wish to thank CB and Hang Sheng - my 2 Big Brothers and Mentors at The 1990 Institute. Almost 65 years ago, when I was leaving China for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my father gave me his parting advice: DiDi, now you will be on your own. Behave well and stay close to people who are Good and people who want to do Good. Also, follow those who are bright and preferably who are much smarter than you. Yes, I have followed my Dad’s advice. You see, I married Lucille who is a good person, and who is - as many of you know - much much smarter than I. Yes, I also joined The 1990 Institute, because I trusted CB and I was impressed by HangSheng’s warmth and sincerity. I regarded them as Good people who clearly wanted to do Good, and they were unquestionably many times more capable and accomplished than I. Tonight, I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them personally. Hang Sheng ! I like to share with you what I heard at Stanford University’s Lecture Series last year – titled “ SIX DECADES OF THE PRC from 1950 to 2010 “.Prof. Barry Naughton, a renowned scholar on Chinese Economy and Chai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UCSD covered the Decade 1990 to 2000. He emphatically pointed out that the 1990 Decade was indeed the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Fiscal Reform which brought about the country’s impressive development of today. He particularly pointed out that Premier Zhu Rongji China’s Economic Tsar based much of his economic policies on the new knowledge brought back to China by a group of young Chinese scholars who had spent time and did in-depth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Hang Sheng, I think Prof. Naughton was indeed referring to the impact and contribution made by you and The 1990 Institute at that critical period. As V.P.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you were instrumental in placing the very first group of bright Chinese Research Scholars who came to the U.S. to learn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System at various key institutions, and you came up with this visionary concept to pair up the brightest of the bright young PRC Economists with selected U.S. Experts to do Joint Research on China’s Economic Reform. That in fact gave birth to our 1990 Institute . You, My Good Friend, truly deserve tremendous accolade ! CB ! You have been my Big Brother since my college days. You have always given me encouragement, fresh ideas, critical comments, and often very inspirational words. I still remember vividly one lunch gathering we had, and I was babbling about The 1990 Institute’s Children, Art, and Environment Projects and about Xin Xin Jiao the Heart to Heart Bridging of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You quietly wrote 8 Chinese characters on a slip of paper and showed them to me. Xin Xin Tse Whor, Ker Yee Liao Yuan . It was a metaphor saying: Little Sparks of Fire Can Inflame a Vast Terrain . I think, CB, you have been someone who can spot potential Sparks while others may not. You can visualize the Vast Terrain not imaginable to most other people. You can analyze what fuels are necessary to induce, maintain and expand the flame. You would most surely check the weather and the wind, and make sure that the blaze is carefully managed and directed. Most importantly, however, you would first start by asking Why ! Why this action, effort, time, and involvement ? What is the Good in Purpose ? Then you would want to know the potential impact and result. You always aim for maximum value and benefit. I have carefully observed and analyzed how you led The 1990 Institute. To me, you were an admirable Orchestrator and a really smart Optimizer! I learned a lot from you, Dear Bro. I thank you and love you ! Again, Good Friends and Supporters of The 1990 Institute, on behalf on C.B., Hang Sheng and myself, thank You All for coming this evening ! (I note here that Billy is far too modest about his own role in the speech here. But reader should go to the 1990 website to see the details of the micro-economic and humanistic work he did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Note added 8/13/2012. The 1990 Insitute website today featured several articles about US-China relations well worth readin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65-449810.html , http://www.1990institute.org/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90 次阅读|3 个评论
"健康犬"会传播狂犬病毒吗?
热度 16 yanjx45 2011-5-27 13:07
世界著名科普杂志《 Scientific Americans( 科学美国人 ) 》的中文版《环球科学》 2011 年第 3 期“生命的壮阔”专栏发表了本所严家新研究员的这篇科普文章,现全文转载如下 : “ 健康犬 ” 能传播狂犬病毒吗?这个问题在国内学术界和公众中争论已久。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对于 “ 健康犬 ” 的定义,各方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这可能是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 “ 健康犬 ” 只在理论上存在, “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 ,这句话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犬是否 “ 健康 ” ,实际很难判定,而笼统地宣称 “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 很容易引起公众误解,造成严重后果。 帖来自狗民网 ! U7 x3 公众往往会想当然地将 “ 健康 ” 犬理解成 “ 外观健康 ” 的犬。中国每年因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而死亡的 2000 多人中,相当一部分是被 “ 外观健康 ” 的犬咬伤所致。还有一部分动物(或人)的狂犬病症状并不典型,从 “ 外观 ” 上是不能确诊的。 怎样确定犬是否 “ 健康 ” 呢? WHO 明确认定: “ 只有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狂犬病。 ” 目前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必须取犬的脑组织进行检测,这就是说,要快速确诊狂犬病必须要立即将犬处死。 WHO 认为: “ 除非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否则对其任何疑是狂犬病的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应人道主义处死,采用正确的实验室技术检查动物组织中是否存在狂犬病抗原。 ” 国内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少能对犬是否携带狂犬病毒立即进行实验室检测。首先,不大可能将所有抓咬过人的犬立即处死进行检测;其次,国内可以提供此类检测的实验室极少。检测要在有特殊生物安全保障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费用比接种疫苗还要高许多。所以目前在中国,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立即判断犬是否 “ 健康 ” 还不现实。 不处死动物能否判断它是否可能传播狂犬病呢? WHO 的正式文件一直认定可采用 “ 十日观察法 ” :如果动物为犬或猫,且在暴露发生后 10 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以终止暴露后预防。需要强调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可疑犬或猫咬伤人后,采取 “ 十日观察法 ” 的同时,要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 否则等到数天后观察到犬或猫已发病,再对被咬的人进行预防处置就晚了。 这里有两个概念要区分清楚:狂犬病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潜伏期是指犬从感染狂犬病毒到发病的时间段,通常在 10 天至 6 个月之内。这是各国海关通常将犬的狂犬病检疫期定为 6 个月的主要依据,即如果不处死动物,只有隔离观察 6 个月才能判断一只犬是否携带狂犬病毒。传染期是指犬可能将狂犬病毒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的时间段。 潜伏期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属于传染期,不会传播狂犬病,仅在发病前 3~5 天,加上从发病到死亡的 3~7 天时间(总共为不超过 2 周的时间),才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这段时间称为传染期。 从病理学来讲,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较长,病毒进入犬体内后,并不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是沿神经缓慢到达脑部,增殖后再回传到唾液腺等外周器官,此时才有传染性。犬有传染性时,大脑中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 “ 带毒 ” 的犬在 3~5 天后,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它必然会发病并在数天后死亡。这就是 “ 十天观察法 ” 的理论依据。 犬也可能在十天观察期以后才发病,但在这种情况下被咬的人仍然是安全的,因为虽然犬后来发病,证明该犬在咬人时确实脑中 “ 带毒 ” ,但此时病毒尚未繁殖到一定数量,未转移到唾液腺,咬人时尚处于潜伏期,唾液不带病毒。所以在考虑传 染期而不是潜伏期时,观察期限仅为 10 天而不是 6 个月。 最近 10 多年来,我们实验室都未在国内外发现任何足以否定 “ 十日观察法 ” 的证据。因此至少在目前看来,该方法是一种正确的有实用价值的判别方法,也适用于中国。在中国每年咬伤人的犬中,真正的疯犬仅占极小比例(否则,中国死于狂犬病的实际人数要多得多)。如果大力推广 “ 十日观察法 ” ,不仅疫苗用量可大大减少,还能很快将绝大多数被犬咬伤的人从对狂犬病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 的具体含义是,如果在人被犬咬伤后,立即将它处死,取脑组织进行检测,很快就能判断这只犬是否可能传播狂犬病毒, “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 的说法适用于这种情况。如果未检测到狂犬病毒,被这只犬咬伤的人可不接种疫苗。 但是,人如被犬咬伤而患狂犬病死亡,咬人的这只犬则不可能是健康犬,它最终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出现 “ 人患病死亡后,咬他的犬仍一直存活 ” 的情况。狂犬病不存在隐性感染,不可能像其他某些传染病那样,部分被感染者不仅不发病,还可能在随后产生免疫力。换一句话说,狂犬病不存在 “ 健康带毒 ” 的可能。 -) “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 ” 在理论上是肯定的,但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必须大力宣传 “ 外观健康的犬可能传播狂犬病毒 ” ,同时推广 WHO 充分肯定的 “ 十日观察法 ” 。 (专栏作者简介:严家新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审评专家。他主要研究狂犬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狂犬病毒新型疫苗等。)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狂犬病检测中心 严家新研究员供稿)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70212 次阅读|37 个评论
[转载]Seven Interview Questions That Kill Careers
热度 1 何毓琦 2011-5-19 22:14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Fro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www.fins.com/Finance/Articles/SB130313870461006621/What-Not-to-Say-in-a-Job-Interview?Type=4reflink=djm_emailfinshouse_may1911_wsjfr What Not to Say in a Job Interview By Kelly Eggers It's not all that difficult to completely blow a job interview . Showing up late, wearing inappropriate clothing and answering your cell phone are a few good ways to kill your chances. But sticking your foot in your mouth will do the job as well. Many hiring managers say that on occasion, candidates that seem perfect at first get crossed off the list by saying something senseless when asked a routine interview question. Here are a few responses to some of thos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that will be sure to kill the conversation and send you straight out the door. 1: So, tell me a little about yourself. If your answer begins with anything remotely related to your place of birth, experiences in grade school, or your bad relationship with your parents, you can pretty much consider the interview over. And remember, this is often the first question you'll face. It's hard to know what exactly an interviewer is looking for you to say to this question, but it's safe to assume they want you to give a bit of background on your professional history. "Ask them where they'd like you to begin," says Carolyn Thompson, an executive recruiter and author of 10 Steps to Finding the Perfect Job . Are they looking for your entir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r just your most recent work experience? "It gives you a point to work forward or backward from," Thompson explains. 2: Why do you want to leave your current job? First and foremost, you should actually want to leave your job if you're going on interviews. If you meet that qualification, you shouldn't say you are just looking for a change and you definitely shouldn't badmouth your employer. "It's ok to bring up a problem with your current employer," says J. Patrick Gorman, co-founder of the iFind group, an executive recruiter based in New York, "but you have to show how you attempted to solve it so you don't sound like a whiner." Rita Boyle, a senior executive search consultant with New Jersey-based Cornerstone Search Group, suggests explaining how the change is the next logical step for your career path. "Explain why you're running to their company instead of why you're running away from your current one," Boyle says Other no-nos? Noting that you want to leave your company (or join a new one) because of anything relating to location, pay, or benefits. 3. What are your bigges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e worst wa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s without the slightest pinch of modesty. "'Weaknesses? I don't have any weaknesses,' is the worst thing possible to say," says Gorman. A less-obvious-but-still-awful answer? Identifying a weakness, but not explaining how you got through it, he says. It'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your downfalls, but explain how you've been able to work around them as well. When it comes to discussing strengths, don't give yourself an endlessly glowing review -- but don't go with a one-size-fits-all answer, either. Mark Herschberg, a career skills professor at the Levin Institute in New York City, says almost every candidate trots out a platitude about being smart or hard-working. "In those cases, I respond, '95% of the candidates gave me that same answer, can you tell me anything that distinguishes you from them?'" he says. 4. How would your current or former colleagues describe you? This is not an opportunity to simply re-frame your strengths. "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how you and everyone you work with would describe you," says Thompson. You should also steer clear of responses like "the only employee who did things right," or "a great guy to hang out with after work," says Lynne Sarikas, director of the MBA career center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ink about what people at each level of the workforce look to you for, says Thompson. Your subordinates, for example, might say you're fair, and are always looking to pass along useful knowledge and opportunities to gain experience. 5. What is your goal for the short term? Never imply that you'll be leaving in short order to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go back to school, or that you see yourself in the interviewer's job. Another gaffe? Not knowing what your interviewer means by "short term." You might define short-term as the next six months, and your interviewer might be thinking in terms of the next 18 to 24 months, so it'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timeframe upfront. "A lot of people think 'I know what my short-term goal is,' but if you don't know their definition of 'short term,' your answer may or may not be appropriate," says Thompson. 6. Are there certain tasks or types of people you don't like? This is a particularly loaded question, according to Steven Raz, co-founder of Cornerstone Search Group, so make sure to tread carefully. Steer clear of any answer that is abrasive to authority figures, he counsels. At the same time, Bruce Hurwitz of Hurwitz Strategic Staffing, a New York City executive recruiting firm, advises not to feign a universally agreeable demeanor. Be honest here, and note the things you tend to avoid -- whether it's people who are overly chatty, or jobs that require endless data input -- as long as the tasks or personalities aren't going to be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role. 7.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If there's a question that's a guaranteed game-changer, it's this one. Coming up blank is a good way to show that you aren't thoughtful or interested in the job, says Raz. And not just any questions in return are appropriate. No-nos include asking about compensation for the job, what the company does, if you can work from home, how much vacation time you'll get, or if the drug and background testing are really mandatory. Ask queries that will help "match up your skills, experiences and accomplishments with what they're looking for," says Raz. Instead of fumbling in the final minutes of the interview, be prepared with a few great questions that show you're interested in both the company and the job.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History Through Nationalistic Eyes
热度 6 何毓琦 2011-5-17 00:55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The old saying “history is written by the victors” which carrie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notion as the Chinese saying “ 成則為王, 敗則為宼 ”.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always viewed through nationalistic eyes. I received an 11 th grade ( 高二 ) education in China before I left in 1949. My knowledge of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World were learned through the official version than existing. Thus, it was a shock when I first arrived in Hongkong (6/49) and saw the British version of Chinese geography (Tibet, Mongolia. And Manchuria were not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China by the British at that time). Subsequently for the next 50+ years in the US, I mostly absorbed US history through osmosis of daily living and reading. It was only during retirement in the last ten years that I had time to expand my knowledge of world history through reading and leisure travel. Here I list below a random collection of some of my “misunderstandings / misinformation” acquired while young and learning history through nationalistic filters. 1. I was always taught Chinese dynastic history as 唐,宋,元,明,清 in succession. But in reality the three countries 元,明,清 always existed in parallel. It is only which group is more dominant at any time that mattered. 2. The Song dynasty was very weak and occupied a rather small part of China compared to the Kim 金 and Yuan 元 countries co-existing and occupying much larger part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But this fact was never emphasized to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 3. China is an old civilization. But there are other equally old and sophisticated civilizations in Egypt, Northern Europe, Central America, and elsewhere which were never taught or emphasized when I was in Chinese high school. 4. By the same token, American history class in high school are rather deficient about Asian geography and history. I recall when my children were in junior high and took a class in world civilization which contained nothing about China (I complain to the teacher that the course should be titled western civilization instead). This was some 30 years ago. Nowadays, this cannot be true anymore, I hope. But extrapolating from my own experience, one cannot but wonder how much “misinformation” the average American and Chinese public have about each other despite the fact that US and China are the two biggest economy of the world, and how many wars/conflicts in the world throughout the ages are results of such misunderstandings among different people and countries. (Note added June 4, 2011 and June 19, 2011 : Only last night I learned that in 1932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re was a month longbig demonstration by thousands of US veterans of WWI who camped in Washington DC in front of the Congress demanding bonus payment promis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month long demonstration was crushed by US Army with tanks eventually. The promised payment was utlimately paid in 1936. This historical fact was never emphasized or taught in history classes as far as I know in my 60+ years here. Another example of history through nationalistic eyes. The only saving grace is that one can find such information freely on the Intern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nus_Army . There is no attempt to censor the information) Another example is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of the late 1840s in which the US was clearly the aggressor against a weaker nation because the US desire to obtain the vast tract of western land including California then under Merxican control. Again although de-emphasized in history teaching, such fact are not censore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食品标准且慢与国际接轨
热度 2 sqzhang 2011-5-16 10:56
近年来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最近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防范食品食品安全事件,最近集中公布了一大批食品标准。这些一直都局限在相关行业内的标准得到了空前的普及。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食品标准要和国际看齐”,“ 食品安全应全方面接轨国际高标准 ”的声音就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 我在此强烈呼吁,且慢!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任何一个标准都是在本国或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这些实际情况包括,生产技术和装备、原材料的供应品种和质量,消费者的需求和能力等等。食品标准当然不例外。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是大多数食品生产者能够达到,消费者能够普遍接受,对人身健康影响可以允许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而不是盲目提高到大多数食品生产者可望而不可及、因标准过高而导致成本过高以至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标准。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260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水木清华"2011年第3期目录
Fangjinqin 2011-5-12 08:54
"水木清华"2011年第3期目录 这期是聚焦清华百年校庆的专刊.其中有许多精彩的图文并茂的文章,在"前沿"栏目里有我的一篇科普文章:漫谈广泛交叉的网络科学. 水木清华2011-3期目录.pdf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How to translate "Nan De Hutu"(难得糊涂)
hzluan 2011-5-9 00:11
Someday and for something, I wrote my CV (curriculum vitae) in English. Former Dr Zheng Banqiao, a famous painter, poet and calligrapher in Qing Dynasty (1644-1911), was ever assigned by the emperorasa highest local officer—Xianling in my home county in 18??. He said a famous word: "Nan De Hutu"(难得糊涂). I intended to translate and also to introduce it into my CV at that time. Ideemed myfinal versiongood enough— "It is not easy to be in a muddle."What is more, my academic friend abroad seemed to have understood and acceptedmy self-admiring version. In fact, I found a few days ago its optimal translation is something like this: " Where ignorance is bliss(福气), it is folly to be wise ".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5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热度 7 何毓琦 2011-5-8 23:03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From a reader’s comment and my response : “One of your students mentioned "making decisions in the midst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s learned from you. May I ask you to write an article on this topic? It is one of the constant challenges faced by every scientist trying to push the boundary of human knowledge. I'd love to hear your thoughts/experiences in this regard. Thx ”. 博主回复 (2011-5-7 21:30) : Thank you. Let me think about this This is a very good question and a vexing problem faced by all of us. Let me first give some background. 1. Student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R) all know the existence of a topic within OR called “Decision Analysis (DA) ”. I have also touched on the subject in one of my blog articles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16273 which incidentally is well worth re-reading (re-reading it myself three years later, I’d not change a word nor think I can do better). 2. “Decision Analysis (DA)”, however, suffers several drawbacks when applying to real world problems. a. Most real problems are so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that render the methodology of DA impractical or infeasible. b. DA only deals with “one shot” decision making, i.e., you decide once and there are no recourse or second chances c. DA requires the decision maker to amalgamate all consequences of the decision into one measurement in the units of “utility” (e.g., money). Utility Theory can be questioned theoretically regarding its assumption (see next point), and practically in terms our ability to assess utility. d. If one believes in Utility theory, then, it requires the decision maker to choose the decision that maximize the expected utility. But we know human beings do not always derive comfort from expected (or average) basis. Recall my frequent analogy of immersing one foot in boiling water and the other in ice in previous blog articles. 3. Regarding criticism point 2b above, there is actually a sub-branch of DA called “Sequential Decision Analysis”. This endeavor expands the decision possibilities from “yes”, “no” to include “wait and see or no decision”. The point here is that by waiting for more information, it may make the correct decision easier to ascertain. The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 (SPRT)” in statistics is one specific example. However, this extension only takes care of acquiring possible new information. Other issues such as feedback, second chance, and changing environment are not addressed. 4. Consequently, when it comes to making decisions in complex real world problems, decision theory at best is only of qualitative use in help us avoiding emotion or rash actions. Under this background, what did I tell my student and myself about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under incomplete or uncertain information? Here knowledge of control theory comes in. In my article on optimal contro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09522 Four prominent features of control theory were pointed out, namely, FEEDBACK, DYNAMICS, UNCERTAINTY, and EXTENSION to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For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each of these comes into play. By “feedback” we learn from mistakes. In life, second chances are plentiful and there are always a series of related decisions in which midcourse corrections are possible. By “dynamics” we mean things and environment including goals do change. These will induce changes in decisions that we subsequently make. Very seldom it is a “one shot” affair Finally “uncertainty,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are generalizations of the sequential decision analysis approach mentioned in point 3 above. My other articles about "recipe for lif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8186 in general terms, and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76944 in a specific but important situation illustrated how they are relevant in my own decision making in life. Of course, a precise formula for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for real world problems does not exist. The above are still guidelines and are what makes life interesting and let me earn a living among other things. Lastly, consulting my series of articles on "How to do Research" and "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will also be helpfu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32 次阅读|11 个评论
The limits of Democracy
热度 9 何毓琦 2011-5-1 05:04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A lesser known Churchill saying is “ The best argument against democracy is to talk to an average voter for five minutes ”. Here Churchill was lamenting the fact that the average person often is badly informed or educated to vote for best course of action for him and the society, and often are voting based on raw emotion or misinformation. Certainly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America did not have enough trust of the masses and choose to have a government elected by representatives (the elector of all fifty states) of the people. It is only later that the process was evolved to the current popular vote system and the electors become only symbolic figur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eck-and-balance system of government in the US is a unique invention of democracy that survived many crisis and wars. Even with the current gridlock in the US government with regard to spending and welfare, the better known Churchill quotation of “ 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for all others ” still rings true. This past week, the Economist magazine had a cover article about the financial woes of California. The article laid blame squarely on the shoulder of “extreme democracy” practiced by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In California, voters can directly enact laws by-passing the elected legislature using the so-called ”initiatives”. In the past decades, many such “initiatives” were passed by the diet-drink addicted populace (i.e. sweet (meaning benefits and services) but no calories (no tax to pay for it)). As a result, the state is basically bankrupt and in heavy debt. Freedom of speech is another basic rights guaranteed by democracy. But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nd instant communic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 rumors and falsehood spread like wildfire in a crowded theater with many unforeseen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Here we are reminded of the say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er Liang Chi-Cao who said “you must limit your freedom in order to protect it” Finally, the Arrow Impossibility Theorem proved to us that perfect DEMOCRACY is unattainable even in the abstract. Pessimists of the future of mankind can unite behind that depressing though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33 次阅读|14 个评论
日本核"污水"超标2万倍随意放入大海是什么行为?
黄安年 2011-4-25 07:56
日本核"污水"超标2万倍随意放入大海是什么行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25日发布 自3月12日以来,笔者撰写有关日本福岛核电泄露和核辐射严重事故已有26篇,文章中的某些担忧不幸成为事实。 据4月23日媒体报道:“东电21日说,污水外漏状况从1日开始。经估算,4月1日至4月6日,污水以平均每小时4.3吨的速度流入海中,总计泄漏520吨。这些污水所含放射性物质活度达5000万亿贝克勒尔,包括总量大约4700万亿贝克勒尔的碘-131、铯-134和铯-137,相当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原先设定年辐射量上限的两万倍。东电说,相比4月1日至4月6日漏入海水中520吨污水的放射性物质活度,东电本月早些时候主动排放的1万吨低放射性污水活度要低许多,前者活度是后者的3万倍。” 这份报道告诉我们,还在日本不向周边国家招呼主动排放的1万吨低放射性污水前,日本就排放了至少放射性物质活度三万倍以上的核废水。既然如此,为何事隔20多天后日本东电才宣布这一严重事态? 一般人们相信日本的诚信已经出了大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能轻描淡写地通过媒体一带而过,日本政府有责任向国际社会作出明确的交代,国际社会有责任追究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的责任。 以下是笔者博文的内容摘要。最后附最新报道。 ********************************** *高度重视人体和食物中的微量放射性物质,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21日发布 博文谈到“现在日本的食物甚至母乳中检测出微量放射性物质,这样的问题不能轻描淡写地讲什么目前对人体没有危害,目前没有,那么今后呢,时间长了呢,会不会有?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程度绝对不亚于在食品中掺加了什么不利于安全的非放射性物质添加剂,这种放射性物质特殊添加剂是会发生食物链基因变化的,其危害性可能还不为人知。我们无需恐慌,但绝对需要高度重视。绝对需要层层落把管,至少自己需要把住进口、进食关。”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5593 *旷日持久的核泄露危机给日本带来重大不确定因素,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20日发布 博文谈及“信息不透明依然是日本人民和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担忧的主要问题。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迄今说不清楚核泄露源的源头有几个、在哪里?又不愿和盘托出重要数据,是水平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5159 *日本官学商利益集团,还是日本官商学媒利益集团;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8日发布 博文说:“ 如果日本不改变目前日本官商学媒利益集团相互勾结的情况,切断利益链,指望日本根本改观目前不死不活的状况,恐怕是很困难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4448 *日本核泄露源在哪里?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7日发布 博文写道:“现在的日本海底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是从哪里来的,是福岛核泄露沉淀在海底所致还是另有来源?报道称:“东京电力公司16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宣布检测报告说,储水坑附近的海水中,1立方厘米的放射性碘131的含量高达260贝克勒尔,超过日本国家限定标准的6500倍。根据目测检查,核电站的设施中没有将高浓度污染水直接流入海中,估计是海底中放射性物质扩散导致海水中放射性碘含量剧增。但是,东京电力公司没有说明,海底中为什么会有如此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 笔者注意到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发表社论敦促日本公布高质量核事故数据,称“尤其应该更好地公布当前大气中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数据。社论指出,公布高质量且易于使用的核事故数据,对于建立公众信任至关重要。”笔者以为,日本同样需要更好地公布当前海洋中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详细数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4116 * “无法预测”核泄漏, 八级地震可能性, 规划“副首都”意味着什么?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5日发布 博文写道:“ 如果我们把“无法预测”核泄漏, 八级地震可能性, 规划“副首都”三者联系起来,那么它意味着什么应该会很清楚了。 危机远没有完,而且还有可能继续发展,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作好形势恶化的必要准备,如果这一切没有发生当然更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3707 *看不到日本“3·11”特大地震影响趋缓的明显迹象,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2日发布 博出提出担忧:“核泄露、核事故长期化、复杂化趋势及其对日本经济的深远影响难以评估,没有事实证明目前的应对会长期有效且不会导致新的灾难隐患,目前尚未获得有效控制扩散和长期无害的方法,也无法避免遭受再次打击可能性。 凡此种种,尽管日本已经开始灾后重建的规划,但是危机尚未过去,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应对。日本人民等待的恐怕依然是煎熬。”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2152 *日本应对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露机制出了什么问题?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1日发布 博文谈到:“ 由于历史原因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以来形成了强大的“铁三角”垄断,日本政界官僚、议员和主导应对核电危机的东电财阀集团和行业团体构成的“铁三角”还和主流媒体有着难以严明的利益关系,这种财界、政界、媒体界的相互勾结和作用,也许是我们解读在应对危机机制问题中的切入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1768 *美国支持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洋意味着什么?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0日发布 博文质疑“日本政府既没有事前向周边国家通报将核废水放入大洋,也没有向国际社会说明已经获得美国同意,表明日本的有恃无恐。而在遭到周边国家质疑后,又通过日本媒体放出事前得到美国的支持,意在转移视线?或者以后台大老板来压人?”“日本的作为并不光明正大,不是信息公开、公正,美国既然也担心日本信息不透明,为什么在这个问题自己也不透明?美日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内幕交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1437 *在国难面前日本向何处去?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8日发布 文章提到:“ 日本国内未能形成举国一致体制,自民党不愿和民主党组成联合内阁,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右翼不满日本政府的软弱无能,伺机应变。日本国民沉着而麻木,令人深思。日本外交在国难当头发表了文部省宣布教科书中将钓鱼岛、独岛列入日本领土, 日本防卫省的智库“防卫研究所”首次单独发表的《中国安全报告》称,“难以排除日本自卫队和中国军队之间发生摩擦的可能性”。日本选择这个时机发表这样严重伤害中日之间关系的宣示,意欲何为?是旨在转移视线?还是既定安排?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0760 *日本东北地区昨晚发生里氏7.4级地震说明什么?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8日发布 文章写道:“ 这固然说明东北地区附近海域地震处于高度活跃期,需要像严密监视核泄露事故一样处于一级警戒状态,而且表明对于已经遭受千苍百孔,不堪重击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隐患,绝不能等闲视之。对于处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其他核电站也不能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0727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隐患无穷”,损人害己,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7日发布 文章担忧地说:“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迄今已经26天了,情况之糟越来越令人费解。美国称福岛第一核电站“隐患无穷” 未来可能爆炸,恐非危言耸听,凤凰卫视某主持人直言“万恶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日本政府的诚信透明度普受质疑。日本的核辐射、核扩散和核污染已经形成国际公害,需要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等国际社会采取坚决行动,制止这种“隐患无穷”,损人害己的事态发展。 日本政府和东电迄今没有找出核泄露的真正源头,只是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隐患,甚至也难以在短期内度过难关。 人们要问:谁能保证不再在福岛附件发生一次相当于七级左右或以上的强震? 谁能保证福岛核电站不会再次爆炸? 谁能保证福岛核电站的地下泄露已经被制止? 谁能保证能够制止更加剧毒的核废料的泄露? 谁能保证日本明目张胆将上万吨核废水放入太平洋给周边国家不会带来灾害?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日本将核废水放入海洋并非最近的事,日本为何事前不征求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意见?日本迄今没有向中国人民致歉。 日本的核辐射、核泄露长期化的严重程度已经堪称亚洲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这样严重的问题西方国家难道仅仅采取自我防范了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0376 *日本需要诚实说清核泄露的源头何在,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日发布 文章提出:“人们有理由怀疑日本是否真的直到现在连核泄露也查不出来,还是另有苦衷?如果真的连核泄露的源头也查不出来,那么日本怎么可以原子立国?如果既不敢也不愿向国际社会说明真相,那么人们对日本的无核三原则还能够相信吗? 这次核泄露事件的发展和长期化,不仅引发对日本的诚信危机,也将引发日本的精神危机和日本向何处去的问题的再思考,有人对日本的今后走向抱乐观态度,但愿这不是一厢情愿,不过我们冷看日本社会思潮,对于日本右翼势力趋势抬头绝不能掉以轻心,人们不要忘记历史: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右翼思潮发展,1927年7月25日田中奏折出炉,尽管对于田中奏折真伪存在争议,但是事实上日本右翼当局按照这一侵略全球路线行事,接着1931年“九一八”、1937年“七七”全面侵华、1941年珍珠港事件对美开战已为世人所知,从1923年到1927年仅仅四年,从1923年到1931年仅仅八年,防患于未然,难道不需要我们警惕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8634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日本从遭受核灾难国到核灾难加害国,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31日发布 博文提到:“ “3·12”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以来有着太多的疑点,尤其是具有剧毒并可用来制造核弹的钚泄露和失控,使得美国、西欧和国际原子能委员会也大禁失色,日本究竟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日本要用这些核原料、核废料干什么?”“我们有理由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国际应对日本核泄露、核扩散事故,日本政府有责任出于政治责任、人道责任、环境责任向国际社会讲明事件真相和防核泄露和核扩散有效措施。让日本人民,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世界人民放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8224 *小议日本面临史上最大危机,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29日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7714 文章谈到:“ 今天,菅直人首相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说“目前的危机不仅是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的最大危机,可以说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其实,日首相的坦陈为时已晚,日本一再丧失了全球救援的最佳时间,而且目前还看不出日本政府有何办法来控制核扩散的发展。日本的核扩散危机已经发展为可能威胁全球尤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核危机,应对日本核扩散危机早已超过日本一国的范围,国际社会有必要采取紧急行动加强对日本核危机的监控和预防。目前在反应堆底部泄露的情况下,即使采取封堆做法只有防止透过空气扩散核危机,而依然难以防止通过土壤和积水的核扩散,尤其是含有剧毒易于致癌的钚。” *处理福岛核泄露、核辐射事故日本究竟算什么账?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9日发布 文章提出:“ 自从3月12日福岛发生核泄露、核辐射事故以来已经整整一周了,事态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日本作为一个现代化水平仅次于美国并和美国结盟的国家的强国,在处理福岛核泄露、核辐射事故上显得迟缓而犹疑不决,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人们不清楚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究竟在算什么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4031 *有感于美国日本对核泄漏危机不同的“审慎的科学评估”,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8日发布 博文写道:“在美日同盟中美国的标准和日本的标准是不同的。其实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上,在维护基本人权问题上,本不该有什么不同的“审慎的科学评估”,重要的是需要及时准确通报核危机情势透明化和共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3707 *日本核电站泄露危机失控,将危害日本民众的生命和健康,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7日发布 博文提到:“事关大局,关系日本民众的生命和健康,也影响日本邻邦和整个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安全。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有关核泄露和核辐射更加信息透明,并且允许各个核大国进入日本协助核监察和控制核危机事态的发展。这既有利于日本的人民的安危,也关系日本邻邦和整个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安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3319 *明仁天皇2011年“3·16” 讲话说明了什么?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7日发布 文章说:“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和超级海啸,随后又发生福岛核电站核泄露和核辐射的严重事故,且有愈演愈烈的失控趋势,从而造成了一场难以估量的世纪灾害。在这场情况下,日本精神领袖明仁天皇罕见地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国民坚强活下去,这一异常举动足以表明日本国的灾情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由于日本的关键性信息的不透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难以判断究竟日本发生了什么愈来愈恶化和失控的事情,日本民间开始蔓延恐惧情绪,明仁天皇试图安抚稳定民心是十分明显的。”“日本是个多地震又缺乏能源的岛国,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两次核弹爆炸毁灭性灾害的国家。尽管日本政府一直宣称无核化政策,但是日本政府一直把利用核能发电放在第一位,并多次宣称拥有快速组装核弹的能力,这就不得不让人们担心这场核泄露和核辐射事故能否防止更大灾难的来临,也许这不是杞人忧天。这场核灾难已经被国际社会评定为六级甚至六级以上的核灾难。日本政府也许没有想到储存那么多核原料可以“万无一失”,然而这个“万无一失”已经失灵,如果得不到“万无一失”的确实安全保障,岂非生活在核恐怖之中,日本政府到了重新审视核政策是时候了。国际社会完全有理由也有责任了解事实真相!”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3279 *沉着冷静应对核辐射在日本扩散,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6日发布 文章说:“日本是个多地震又缺乏能源的岛国,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两次核弹爆炸毁灭性灾害的国家。尽管日本政府一直宣称无核化政策,但是日本政府一直把利用核能发电放在第一位,并多次宣称拥有快速组装核弹的能力,这就不得不让人们担心这场核泄露和核辐射事故能否防止更大灾难的来临,也许这不是杞人忧天。这场核灾难已经被国际社会评定为六级甚至六级以上的核灾难。日本政府也许没有想到储存那么多核原料可以“万无一失”,然而这个“万无一失”已经失灵,如果得不到“万无一失”的确实安全保障,岂非生活在核恐怖之中,日本政府到了重新审视核政策是时候了。国际社会完全有理由也有责任了解事实真相!”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2940 *日本核危机升级,美国援日舰队再次驶离地震灾区,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6日发布 文章提到:““3·11”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啸,无疑是场人类无法抗拒的天灾,人们将在漫长岁月里无法和大自然讲和谐,唯有敬畏和避害与被和谐, “3·12”开始的日本福岛的核泄露和核辐射虽然是由“3·11”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次生灾害,但是它危害性绝不亚于“3·11”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啸,核泄露和核辐射的蔓延和失控恐怕难逃人祸之咎。 ”“美国的救援舰队却两度靠近日本重灾区水域,却两度离开待命,显然鉴于日本核危机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加上风向的变动,美国舰队担忧人员受到核辐射危害。这些动向不能不对日本人民和政府产生心理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2907 *日本核危机呼唤对核电站选址及设施“万无一失”再核查,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5日发布 博文说:“自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和核辐射事故以来,日本政府和公司未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事故大有愈演愈烈趋势并带有不确定的因素,搞得不好有可能演变为类似三里岛事件的严重后果。这场意外核事故固然有“3·11”九级特大地震和大海啸引发的特殊性,但是在核电站危机处理中情况日益恶化与政府和公司的应对措施已经引发广泛质疑。目前事态的恶化已经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包括我国在内邻国和地区的严重关切,从而引发对于核安全、预防核辐射和核电站选址及设施的和灾后应对的再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2713 *确保万无一失,走为上策 福岛核电站事故愈演愈烈并带不确定性,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5日发布 博文说:“自12日以来,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和核辐射超标事故愈演愈烈并愈来愈带有不确定性,没有迹象表明日本政府和核技术专家已经有效掌控事态的发展,如果搞得不好,难以避免类似三里岛甚至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在日本重演,那将是继“3·11”九级大地震后的又一场大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2672 *无知无畏和无私无畏----三谈高度关注日本核泄露事故灾难,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4日发布  文章谈到:“面对日本“3·11”特大地震引发的灾害,我们看到两种无畏态度:无知无畏和无私无畏。日本有过多次应对单一的较低级别的地震灾害预防,但是可能缺乏应对接连不断的特大地震引发的复合式灾害,如怎样应对大海啸和核泄露与核辐射灾害的同时发生。”“面对日本政府和日本电力公司在核泄露问题上不止一次地引发诚信危机的表态,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的无私是基于无私还是出于无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2285 *再谈高度关注日本核泄露灾难,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4日发布 两天前笔者撰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引发核泄露的严重危机和核电站设计再思考》(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2日发布,文附后)。现在事态的发展证明笔者的担心决不是多余的。日本这场由于特大地震引发的核泄露事故灾难是否难以避免及日本政府和企业的责任留待日后讨论,不过对于日本菅直人政府和日本人民显然是雪上加霜,不仅如此,它还带来了防止核辐射扩散的国际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固然要保持冷静但是无论就无核化、防扩散还是人命关天、人道关怀来说,这都是头等大事。我们有权利在第一时间了解真相!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2193 *日本“3·11”九级大地震严重程度尚待观察,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4日发布 文章说:“这次由特大地震引发海啸、核电站泄露和辐射、火灾、停电等复合式特大灾害,连日本这样一个在全球具有丰富防震、救灾经验的国家也显得难以应对。由于灾害信息依然不够明朗、安全危机严重冲击人们的心理、五六级以上余震不断、核电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居民正常生活、死亡和失踪人数不断攀生、日本汽车工业等重要企业重创停产等等,日本“3·11”特大地震严重后果的评估尚需时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2169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引发核泄露的严重危机和核电站设计再思考 码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3月12日发布 笔者说:“以为核电站建设必需保障万无一失,在一个地震频繁发生的日本岛国怎样保障万无一失?如果日本核电依抗七级地震、八级地震为标准设计,那么现在发生的8.8级标准,核电站的核泄露在大地震中有可能泄露就不是什么万无一失的问题,而是难以避免了。 在某种意义,核泄露作为日本大地震的次生灾害是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1591 附报道: **************** 东电承认泄漏"污水"放射活度严重超标2万倍 菅直人挨批 2011年04月23日 08:04:1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 凌朔)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1日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本月初泄漏至海水中“污水”的实际放射性物质活度达5000万亿贝克勒尔,是正常核电站年放射量总和的两万倍。   同一天,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20公里范围为警戒区,禁止一切人员擅自进入。      超标万倍   东京电力公司本月2日发现有污水从2号机组取水口附近电缆竖井的裂缝流入海中,这一裂缝于本月6日封堵完毕。   东电21日说,污水外漏状况从1日开始。经估算,4月1日至4月6日,污水以平均每小时4.3吨的速度流入海中,总计泄漏520吨。   这些污水所含放射性物质活度达5000万亿贝克勒尔,包括总量大约4700万亿贝克勒尔的碘-131、铯-134和铯-137,相当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原先设定年辐射量上限的两万倍。   东电说,相比4月1日至4月6日漏入海水中520吨污水的放射性物质活度,东电本月早些时候主动排放的1万吨低放射性污水活度要低许多,前者活度是后者的3万倍。   东电承诺尽快评估污水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但表示这一活度对人体健康“不构成紧迫威胁”。    严设禁区   日本政府21日正式把核电站方圆20公里“疏散区”级别升级至“警戒区”,禁止一切人员在未经许可情况下进入这一区域。   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警戒区自21日午夜起生效,除非获得政府批准,包括警戒区内民众在内的所有人员不得进入这一限制区域。   “对于那些试图进入禁区的人,我们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法律手段,”枝野幸男说,“对于那些居民而言,我只能说,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希望不对他们施加任何法律手段。”   政府同时公开,违反警戒区规定的人将遭警方拘留,或处罚10万日元(约合1200美元)罚金。   政府没有发布警戒区的有效期。但东电先前说,解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危机也许需要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问责当局   日本首相菅直人21日前往福岛县一处安置中心探视因核事故而被迫疏散的当地居民,期间屡次遭居民质问,抱怨、指责声不断。   “你就这样走啦?”一名男子在菅直人背后朝着他大喊,“我们都是被疏散的人,你就这么忽略我们?”   菅直人转身,向这名男子道歉,结果却遭到安置者们更加严厉的指责。   “你应当带着你的阁僚们到这儿来住,就住在这儿。你们知道我们的感受吗?”一名女性安置者发问,“我们希望你赶紧把那个核电站搞定!”   在稍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菅直人承认自己“脱离”那些失去家园的群众。   “我想,我知道人们的感受,因此我来到这里与他们对话。但我来到这里以后,我的感受进一步加深,我本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更多‘他们需要什么’这一类的话题,”菅直人说。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4/23/c_121338442.htm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5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得不回蒋科学和anonymity
热度 9 考槃在涧 2011-4-18 11:00
在蒋科学大作《清華大學心理系工程碩士班同學參訪龍泉寺》中蒋科学、anonymity和 hjf306 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不少高论。总体来说是符合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现状的。 我说符合中国心理学现状,但并不符合心理学现状。 三人中,蒋科学的发言还是比较中肯和狡猾的,这也是蒋伪员长一贯风格。 中国心理学因为断代二十年,水平不高,优秀人才不多,这是客观事实。 尤其是心理咨询大类, 真正合格的从业者凤毛麟角。 心理咨询需要接受严格训练, 其中包括心理学各门类知识,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团体咨询等都要烂熟于心, 还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获得心理咨询从业资格需要付出艰辛学习和实践, 其难度比注册会计师、理论物理学博士难多了。 因为人,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之一, 而心理咨询面对不健康或者亚健康心理人群, 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恢复健康, 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国因为经济发展过速, 压力大,生存环境恶劣,文化失位,信仰缺失, 心理危机急剧上升, 需求很大,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伪专家, 这些人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 但是被时势推到了前台。 这些人中包括专业心理学出身的学者, 虽然他们有学位,但并不等于他们在这个领域经历了严格训练, 他们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的概念, 没有临床经验, 所作所为不规范, 这是事实。 但是这不等于心理学这个学科对人没有关爱, 事实上,对人的关爱是心理学尤其是咨询心理学的基础, 我们强调助人自助, 不但要在当时帮来访者解决痛苦,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在今后正确应对, 所有这些都是在爱人之基础上。 然后,爱不但是人类的天性, 其表达仍需要技巧。 佛学当然有大慈悲, 但也不是所有和尚都学会真爱, 同样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 不是读了心经金刚经就是高僧的,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心理学。 佛学远比心理学历史源远流长, 这是事实, 心理学也确实还不够完善, 但是几位朋友提到的问题在现代心理学里事实上已经不是问题了, 只是国内绝大部分心理学工作者都做不到而已。 蒋伪说,“ 缺乏真誠的愛,只有理論化的知識,這是很不夠的。 ” 事实上,这些人目前连理论知识都不够。 anonymity说“我一直觉得,研究心理学的,要了解一下佛学,作为思想的参照也很不错的。” 事实上,不只国外,国内也有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开始研究二者共通之处以及吸收佛学中的精华运用到心理咨询中, 本人不才,也略读过一些书, 事实上高明的心理咨询师早已开始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了。 心理学可以骂,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尤其该骂, 但是批评要立足在了解的基础上, 如果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系统了解了心理咨询相关知识, 至少不会犯各位提过的这些问题。 而即便是这样, 他仍然不足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 那些给灾民心理慰籍的高僧, 我相信他们也是修行多年的。 并非只是读过基本佛经, 打过几次禅七, 跑过几注香。
个人分类: 心外有物|5260 次阅读|27 个评论
自编的《春天里》改版——《故乡里》
msxue2004 2011-4-4 21:40
故乡里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故乡 那时的我还没有长大 没有工资卡也没有她 没有 12 小时辛劳的工作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 虽然只有一颗童真的心 在路上在桥下在田野中 跳着那麻绳编织的橡皮筋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童年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故乡里 还记得那年寒冷的故乡 那时的我还没考上大学 没有女朋友也没有爱情 没有我那月供的小家 可我觉得一切没那么烦 虽然我只有对生活的幻想 在课间在傍晚在家中 跳着那麻绳编织的橡皮筋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童年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故乡里 凝视着此刻思念的故乡 依然象儿时童真的靓丽 我拼命工作提高了薪水 曾经的落魄都随风而去 可我感觉却是那么失落 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 望着山花浪漫的故乡里 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童年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故乡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童年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故乡里 故乡里 如需转载请标明此出处!
3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开学啦
热度 2 msxue2004 2011-3-21 10:25
3月20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春季开学典礼在深圳举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学生、社会各界代表和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出席了开学典礼。仪式上,朱清时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首批社会捐资助学资金。北京惠尔轮胎公司董事长王加中捐资100万元人民币,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第一笔社会捐资。 南方科大自主招生培养精英 随着首批教师到位、课程安排妥当、图书馆揭牌、新校区加紧建设,南方科技大学这艘中国高等教育的“破冰”之舟已经起航。 朱清时校长称,虽然南方科大要迅速地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面临着很大困难,但是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南方科大把自主招生、自授文凭作为教育先行先试的内容,目前南方科大只有45名学生和差不多同样数目的教职员工。南方科大将探索如何回归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为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路。 朱清时校长称,他们目前已经制定好了南方科大的管理办法,南方科大的理事会章程已经上交,正在等待批复。如果批复,南方科大将是依法治校,而不再是以行政权力来治校。 据朱清时校长介绍,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些政协委员就建议,南方科大不要只关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也要培养一些未来的大学校长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2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珠峰上空出现罕见的彩虹
热度 4 msxue2004 2011-3-17 14:14
一位俄罗斯天文学家在尼泊尔拍到了珠峰上空出现的、非常罕见的彩虹云照片。   现年51岁的奥列格·巴图诺夫(Oleg Bartunov)是莫斯科斯特恩伯格天文研究所(Sternberg Astronomical Institute)的一名天文学家,在最近的一次赴喜马拉雅山考察活动时,他看到了珠峰上空出现的奇特云彩:阳光照射在云上,云彩却出现了类似彩虹的七彩光线。他立即拿起相机,对着云拍摄了两张照片。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说,“于是我问周边的其他游客,他们看到后也惊叹不已,纷纷拍照留念”。   这两张照片角度非常合适,几乎拍摄到了彩虹云的全部光谱。巴图诺夫表示,他只拍了这两张照片,因为他想用自己的眼睛多看一看这些奇异的景象。“当地人都说很少看到这样的云,我想这的确是很罕见的,”他说,“不过,高海拔地区的人也不怎么经常观察天空,因为阳光太过于刺眼,对眼睛不利。” media_span_ur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3-17/2912607.shtml') 奇异的彩虹云令“世界屋脊”珠峰都显得有些失色 这种奇异的现象是由阳光照射在云当中的小冰晶形成的
2801 次阅读|4 个评论
情报学硕士招生
liuqingshui 2011-3-15 16:01
今年学校的分数线为:总分345,政治和外语为54分,业务课为80分。不符合该条件的就不予联系了。
个人分类: 情报研究|4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阳2天连发9次中级耀斑
msxue2004 2011-3-10 20:25
7日至8日太阳连发9次中等级别耀斑,并伴发太阳风暴。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们认为,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天中,太阳风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   继太阳“暖身”进入第24个活动周期后,2月16日曾首次爆发X级别(最高级别)耀斑。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海生解释说,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是最常见的太阳活动现象。太阳活动最高峰时,地球会出现磁暴现象,抛射物质会扰动电离层,对空间及地面应用系统、卫星航天活动、输电系统、输油(气)管道、无线电通讯造成影响。   “但像中等级别的耀斑,只会对空间环境有干扰,不会影响到人类日常生活”,季海生说。   太阳活动的能量,来自于黑子上空的磁场能量。研究员宁宗军表示,根据分析预计,第24太阳活动周期太阳黑子极大数值在70个左右,此数仅为上一个活动周期峰值的一半,因此公众不必恐慌。 在近4年没有X级耀斑事件之后,太阳最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发生两起X级爆发事件,时间分别是2月15日和3月10日。 日冕物质抛射的级别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A为最小级别,X为最大级别。 这显示了太阳活动近期趋于活跃,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正迎来高峰。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预测,在未来24小时内再次发生X级耀斑爆发的概率约为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大学空穴现象
热度 4 waveletfish 2011-3-9 17:36
去年带一门大四的课,两个班有80多人应该来听课的,平时大部分时间有20多人来. 于是开始点名,效果不明显。有一次去上课,只有3个人来,还在吃早餐。很生气,于是给辅导员反映,稍微好了几天。当然,来的人班干部居多,大部分都在下面看考研的书,偶尔有一个听课的,听让吴感动的。 问原因,说有一部分人出去实习,还有人在安静的地方忙考研准备。其实平心而论,这门专业课对他们还是个人有用的。但就业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忙眼前的事情。 其实他们都是勤奋的人,能已接近一本的分数线进入我们学校不容易呀,辛苦读了近4年,拿到的工资比民工高不了多少,谁心里不着急? 课到最后一周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回来了,整个教室坐满了,呵呵,该考试前复习了。其实最可怜的还是我们的学生们,不知道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如意的工作? 考试就不难为大家了,当然听课少的人分数要少一些。 不能怪我们的学生,社会如此!
367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复旦教师抗癌日记: 加班、买房、买车都是浮云
王汉森 2011-3-6 11:36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生命日记》)   微博有一个网友叫“复旦教师抗癌记录”,记录的就是于娟,一个32岁海归博士,同时也是一名乳腺癌晚期患者的病中时光。   这是于娟的朋友为她开的微博,微博的介绍语这样写道:“围观就是力量,粉丝就是希望!作为于娟的朋友,我们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于娟和她的家人,战胜绝症,重获新生!”   今年32岁的于娟,祖籍山东济宁,是一名海归博士,现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任讲师。   2009年12月27日,于娟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此时,距离她刚回国工作仅仅3个月,1岁多的儿子刚会叫妈妈。就在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病魔来袭打乱了她所有的人生规划。2010年1月2日,于娟被进一步确诊乳腺癌晚期,并判定只有一年半载的生命。   在反思探寻自己得病的原因后,于娟觉得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并远离它。于是,于娟开设了一个博客,坚持每天早晚更新两次博客,用生命记录下病中的一些情况,对癌症的情况的介绍,并反思当时的生活方式:“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如今,于娟仍用坚强和乐观与病魔进行殊死抗争着。于娟说,在这样一个纷乱浮躁的社会中,是这场病痛让她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她希望自己能活下去,用生命的火光去温暖家人、学生、朋友和更多更多的人。记者 王立军 实习生 张宇宁 转自新华网 来源: 沈阳晚报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1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介绍一篇GEO卫星三点测距的论文
jlpemail 2011-3-1 12:32
GEO卫星测距系统设计 作者: 朱振华 ; 冯阳凯 ; 郭润全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文献来源: 信息技术 发表时间: 2010-12-25 来源库: 期刊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摘要: 随着卫星测定轨精度的提高,现有测距系统难以满足要求。文中着重介绍了GEO卫星采用三点测距为实现高测距精度的方案,给出了三点测距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分析测距系统模型,以及提高测定轨精度的因素,最后对测距性能进行了分析。 Design of geostationary orbit satellite ranging system ZHU Zhen􀀁hua1, FENG Yang􀀁kai2, GUO Run􀀁quan2 ( 1.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China; 2.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 ineer ing,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Th is paper m ain ly in 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o f tri􀀁stat ion ranging system for new generat ion GEO sate llite. It ana lyses the system mathemat ica lmode l bu ilding. The GEO satellite requires h igher precision o f its orb itmeasuring, but rang ing systems in use canno tmatch the requ irement by now. A spread spectrum rang ing system w ith tri􀀁station is designed, to improve rang ing prec ision. It a lso present the structure of transm itter onboard , and the composition of rang ing station on earth, asw e ll as the protocol of communicati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s analysed in the end. Key words: sate llite rang ing; GEO satellite; high precision
个人分类: 卫星与激光|3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这个 “黑天鹅”一直都很美!
王汉森 2011-2-27 01:41
  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凭借在电影《黑天鹅》(Black Swan) 中的出色演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已经横扫了包括金球奖、BAFTA等各大奖项的最佳女主角大奖。而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也获得了今年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现在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她能否在2月27日举办的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The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上捧得“小金人”归!同样颇让人感兴趣的是孕味越来越浓的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究竟会穿什么礼服走红毯哦。   从1994年的《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 到2010的《黑天鹅》(Black Swan)、从12岁到29岁、从童星到大明星、从少女到准妈妈,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一路走来不仅演技日臻成熟,而且着装表现一直以来都同样令人赞赏不已。海报网编编特别送上从1994年到2011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在这18年间的精彩Fashion时刻。超过50张的大美图,与你共同为她冲刺小金人加加油!   1994年,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Léon) 中,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的造型酷感十足。”Mathilda“这个角色是许多影迷对Natalie的最初印象,当年她年仅12岁   1996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和米拉·索维诺 (Mira Sorvino) 在电影《Beautiful Girls》首映式上   1996年,15岁的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苹果绿的裙子搭配同颜色的小外套、包包亮相《火星人玩转地球》 (Mars Attacks) 首映式,在这部电影中Natalie饰演“Taffy Dale”   1997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在《Inventing the Abbots》首映式上穿了一件红色军装风大衣   1998年,在《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首映式上,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的外套换成了经典的牛仔夹克.   1999年,在《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 (Star Wars: Episode 1) 首映式上,17岁的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穿着抹胸礼服出场   1999年,年仅17岁的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第一次登上《Vogue》美国版封面,她穿的是珂洛艾伊(Chloe) 的时装   17岁的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演绎《Vogue》美国版1999年8月刊杂志大片   2003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选择了一件性感的礼服出席Cinemateque大奖 2004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前去参加Fresh Air Fund晚宴   2004年,电影《情归新泽西》(Garden State) 首映,她穿了一件很Girly的粉黄色连衣裙亮相   2004年,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去看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 时装秀   2004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了一件深葡萄紫色的礼服参加《偷心》 (Closer) 首映式   2005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珂洛艾伊 (Chloe) 白色礼服出席金球奖,并且凭借在《偷心》 (Closer) 中的出色演出,拿下最佳女配角大奖。这时的Natalie23岁。   2005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郎雯 (Lavin) 礼服出席奥斯卡奖,凭借《偷心》 (Closer) 获得最佳女配角奖提名   2005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为拍摄《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 把头发剃光了。她顶着“新发型”在戛纳电影节走上《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复仇》首映式的红毯   2006年,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穿一件蕾丝连衣裙在金球奖上担任颁奖嘉宾   2006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郎雯 (Lanvin) 礼服亮相《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 首映式 2006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参加金球奖派对 2006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亮相Showest颁奖典礼   2007年,在《The Darjeeling Limited》首映式上,她再次穿郎雯 (Lanvin) 礼服亮相 2007年,她穿郎雯 (Lanvin) 礼服参加American Cinematheque活动   2007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参加活动照,粉色礼服来自Elizabeth and James   2008年,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穿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 曳地礼服亮相《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The Other Boleyn Girl) 首映式 2008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她选择穿香奈儿(Chanel) 礼服出场 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在2008年的戛纳电影节上   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在2008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礼服来自郎雯 (Lanvin)   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在2008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礼服来自郎雯 (Lanvin)   2008年戛纳电影节期间的amfAR慈善活动,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纪梵希(Givenchy) 高级定制礼服出席   2008年威尼斯电影节,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穿罗达特(Rodarte) 亮相《Birdwatchers》首映式 2008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在巴黎时装周当秀场前排嘉宾 2009年,她穿着罗达特 (Rodarte) 礼服走上奥斯卡颁奖典礼红毯   2009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巴黎世家(Balenciaga) 礼服出席白宫晚宴 2009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郎雯 (Lanvin) 礼服亮相多伦多电影节 2009年,她穿郎雯 (Lanvin) 礼服参加活动   2010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穿迪奥 (Dior) 礼服亮相电影《黑天鹅》(Black Swan) 首映式   2010年威尼斯电影节,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穿罗达特 (Rodarte) 礼服亮相电影《黑天鹅》(Black Swan) 首映式 2011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的红毯照   2011年,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亮相金球奖颁奖典礼红毯,凭借在《黑天鹅》(Black Swan) 中的出色表演,她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大奖   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即将在2月27日上演,孕味越来越浓的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将穿着什么礼服亮相?她是否能捧得小金人而归?都值得偶们期待哦! 摘自新华网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Free” T-Mobile® myTouch® 4G, if you live in the US...
zuojun 2011-2-25 04:38
At Costco (in Hawaii) until March 1st, you can get a "free" one with a new two-year contract, that includes additional $30/month data plan per line (for unlimited web access). It's a good toy.
个人分类: Uniquely Hawaii|2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粟裕为何没能评上元帅
王汉森 2011-2-16 13:17
资料图:粟裕    原载《一个真实的粟裕》,张雄文/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章摘录   1948年5月,中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主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同时,为让粟裕放手指挥华东野战军,“钓大鱼”、打大仗,调陈毅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其职责是“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经常工作”,同时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央书记处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对粟裕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这个突如其来的组织大调整,陈毅显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此前,他在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米脂杨家沟住了近两个月,中央丝毫没有考虑调动其工作的意思。因陈毅坚定地支持中央渡江南进的战略,毛泽东亲笔写了一个手令面交他,内容是:任命陈毅为东南野战军(由华东野战军6个纵队组成)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又兼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具体安排是,粟裕率三个纵队先期南进,陈毅率其余三个纵队跟进。中共中央办公厅2月2日还专门为陈毅饯行。对于这次重大调整,陈毅系列传记之一的《传檄到中原》一书认为:“这个决定的实质是:实际上是将陈毅调离华东,并且免去了他对军队的指挥权——军权。军权,这在中国意味着什么,毛泽东阐发得最透彻。陈毅在1932年1月调任省军区工作,一直没有多少能打仗的部队好指挥,可他还是正职——军区司令员、支队司令员。直到黄桥一战,打开了华中局面,才赢得军事上的声誉。(成为)代军长、军长、华东军区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饶漱石只是华东军区政委,野战军陈毅是军政全权。对这,陈毅不能不有所感觉。”关于陈毅突然被调中原的原因,《一个老兵心目中的陈毅元帅》一书记载:“中央有人说:‘陈毅在山东,很多有能力的干部他没有充分用起来,很多事情他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结果这些事情没有做好。’而这人和饶漱石的关系密切。”《传檄到中原》后来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和饶漱石关系密切的这人,显然是指一直欣赏粟裕的刘少奇 。   中共中央规定,元帅和大将由中央书记处提名,政治局讨论决定;上将至少将名单由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报请军委批准授予;校官人员名单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报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在全军统一衡量。因此,粟裕的军衔问题只能是由书记处、政治局以上领导人考虑的。   据《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记载:   1955年9月中旬,毛泽东赴邯郸视察。回到北京后的一天深夜,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一起在中南海颐年堂的小会议室里,商讨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授衔、授勋事宜,李银桥和成元功、郭仁、石国瑞等人侍卫在侧间房中,听毛泽东谈起了粟裕。   毛泽东吸着烟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周恩来说:“可也不能不兼顾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和各野战军的情况,要尽量做到人心舒畅、鼓舞士气,使全军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面貌。”   就在粟裕辞帅被批准,新的元帅人选逐步确定,准备正式授衔之际,党内高层中有人在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衔的情况下,提出了对同样主要从事地方工作的陈毅授衔的异议。此前的1954年9月,陈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管科学院、政法、文化,并“准备做外交工作”。1955年5月,国务院再次分工,确定陈毅分管第一、第二办公室、民族事务和科学、卫生工作。如果按这一异议陈毅不授衔,那么南方游击队、新四军及华东野战军显然要有一位其他代表担当元帅。时任总参谋长,坚持了国民党腹心地区三年游击战战争,从未离开过抗日战场并在新四军全军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长期实际负责华东野战军领导与指挥重任的粟裕,显然将再次成为考虑的焦点。当然,粟裕本人的再次谦让也必将在情理之中。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年谱》记载,1955年9月11日, 周恩来打电话给杨尚昆,主张给陈毅授元帅衔 。 一、元帅军衔授予标准之一: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黄炎培说:“粟裕是可以当元帅的。”   1955年9月27日下午2点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国务院总理授予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命令,其中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名解放军高级将领为大将军衔。接着,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粟裕等在京的将官。同日下午5时,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名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随后,国家主席毛泽东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命令状一一授予朱德等在京的7人(林彪、刘伯承因病疗养,叶剑英因在大连准备军事演习均未出席)。与此同时,10位元帅与10位大将均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们在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对革命战争建立的卓越功勋。   建国后的此次授衔授勋,既是当时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也可说是对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一次全面的“英雄排座次”。正如李世民在天下一统后,将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李勣、秦叔宝、侯君集等24位开国功臣绘图形于凌烟阁一样,对人民解放军诸位将领而言,授衔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其中,元帅与大将因为“双十”的限制设立,更是成为数百万指战员中耀眼夺目的佼佼者。   元帅在汉语词典中有两种意义:一指军队中的主将、统帅;二是军衔,指高于将官的军官。从第一种意义说,粟裕作为负责一个方面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实际军事主官,统率众多骁勇战将,兵员最多时达到82.5万余人,是除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之外直接指挥兵员作战最多的高级将领。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指出,军委“把他(粟裕)放在了华东战区主将的位置上”。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高锐也认为:“他(粟裕)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中了不起的一位将领、一位统帅。”粟裕既为华东战区主将、统帅,显然可以称为元帅。但从第二种意义来说,粟裕的军衔为大将,尽管是第一大将,居1955年授衔的1603名将军之首,但毕竟不是元帅,从历史与现实来看,与元帅享有的广泛知名度显然尚有一些距离。人民日报出版社于1997年7月还专门出版了《人民日报版面备要》,在逝世新闻的版面安排上,对元帅、大将和其他军职干部逝世新闻的安排就有区别。   粟裕本人以其一贯的谦逊,对授衔大将是平静处之的。他曾说:“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然而,谋无遗策、战功赫赫的华东战区主将粟裕未授衔元帅,还是引起当时及后来许多人的由衷感慨,成为关注与议论的焦点。   时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参加元帅授衔典礼后对人说,粟裕总参谋长过去打过多次大胜仗,是可以当元帅的。表示了他对粟裕军事才能和功绩的深深钦佩。《人物》杂志一篇回忆黄炎培先生的文章也提到,黄炎培听说元帅名单中没有粟裕,特意找到毛泽东,力陈粟裕常打胜仗,在华东很有名,应该授元帅衔。粟裕的秘书鞠开也回忆,曾看到党外高层民主人士在一份材料中有“粟裕应该评元帅”的话。可见,当时的党外高层民主人士因为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反而能说一些客观之语。   1958年5月28日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粟裕受到大会主持者的错误批判,被强行扣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会后被撤销总参谋长一职,从此蒙冤36年。后来有人为此感慨地说:“如果粟裕当时是元帅军衔,好像会又有一番光景。”这个个人观点显然也有一定的市场。   人民日报社记者金凤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曾经分别采访过同住一座平房的刘伯承与粟裕。随后,写了《四战之地、四战之军》一文称颂刘伯承;写了《常胜将军粟裕》称颂粟裕。并记载了刘伯承“粟裕同志智深勇沉,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的赞语。多年以后,她在《刘伯承检讨前后的掌声》一文中说:“论年龄和资历,彭总(彭德怀)自然领先。但论战功和军事才能,全军公认粟裕高出一筹。但粟裕只授大将军衔,彭总授元帅军衔”,表达了自己对粟裕未能授衔元帅的遗憾。   《开国将帅轶事》一书说:“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赫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   《粟裕大将》一书在叙述粟裕1948年5月谦让陈毅,自己只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时也说:“谈起这段历史,人们在称赞粟裕高风亮节的同时,也深深为这位战功卓著的军事家、战略家惋惜:粟裕让出的不仅是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也让掉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的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叙述粟裕原本为侗族,本人却一直不知道时,又指出:“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不无感慨地说:如果粟裕早知道自己是侗族,1955年实行军衔制的时候,根据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肯定会出现一位侗族元帅。”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于1955年2月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其中第二章第9条规定了元帅军衔的授予标准:“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这就是说,授予元帅军衔有“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者“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两个条件中任意一条即可。按此标准,粟裕显然完全符合第二条,所以当时民主人士认为粟裕“是可以当元帅的”。   从“领导战役军团”来看,粟裕一直负责战略方面军的实际领导责任。抗日战争胜利不久,粟裕即是当时全国七个大军区的野战军司令员之一。其他军区的野战军负责人分别是:晋察冀军区聂荣臻;晋绥军区贺龙;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山东军区陈毅;中原军区李先念;东北军区林彪。这七大军区的负责人除粟裕、李先念以外,其余5人1955年均为元帅军衔(授衔时,李先念已在地方工作,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未被授予任何军衔)。   1947年1月,华中军区与山东军区合并为华东军区,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在此之前的1946年10月13日,在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明令副司令员粟裕负责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同一时期,其他方面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分别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中原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华北军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后来均授衔为元帅。1948年5月,陈毅调任中原军区与中原野战军后,粟裕被中共中央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本可名至实归担负起华东野战军的领导与指挥重任。如此,作为一个大方面军的最高首长,他在1955年显然将与彭、林、刘同列,成为疑义不多的元帅人选之一。但粟裕真诚谦让,请求中央保留陈毅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名义,自己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代前委书记职务。尽管如此,陈毅还是离开了华东野战军,赴中原军区与野战军履职,粟裕以代司令员、代政委的名义担负起了华东野战军全面的领导与指挥责任。显然,粟裕虽让掉了司令员兼政委的名义,却并没有让掉司令员兼政委的责任,也就是元帅的责任。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后,粟裕以前委书记的身份继续主持三野前委工作,率领三野全军作战。直至1950年8月全国解放战争基本结束后,才因病离职休养。   1949年6月,军委两度明示粟裕担任台湾战役总指挥,这一职务显然是野战军正职。从指挥兵员来看,攻台部队包括第三野战军全部及其他野战军一部达16个军65万人以上,还包括军委配属的空军和海军。从指挥员人选看,粟裕曾经建议攻台总指挥由四野司令员或二野司令员担任。由于台湾战役将对整个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局势影响极大,加上粟裕一贯的谦逊和有其他野战军一些部队参战,粟裕于1950年6月上旬请求军委直接组织指挥台湾战役。6月下旬,粟裕再次提出,请中央派二野司令员刘伯承或四野司令员林彪来主持台湾战役,他本人作为华东地区的军事领导全力协助该战役的组织指挥。军委和毛泽东出于对粟裕军事才能的信任,仍决定由他负责攻台作战。这一决定改变了粟裕长期负责大战略区的军事,却只以副手名义出面的局面。 1950年7月,军委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准备令其担负抗美援朝指挥之责。在东北边防军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正式出国以前,第四野战军13兵团、42军以及50军、第三野战军9兵团、第一野战军19兵团等部即相继被划归东北边防军建制,军委计划东北边防军辖11个军36个师连特种兵总队及后勤部队,共约70万人。显然,粟裕被授予的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同样是典型的野战军(方面军)正职。   1955年授衔以前,粟裕直接指挥过或计划受其直接指挥的大将、上将级别的高级将领人数,可以说也是十分突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方面军统帅级人物。统计如下:大将中有陈赓(1947年12月平汉路战役期间;1954年总参谋部期间),张云逸(1949年6月,华东军区机关与第三野战军机关合并,粟裕为华东局分管军事的常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主持华东军区暨三野总部工作的副司令员、三野前委书记,张云逸为华东军区暨三野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27日,粟裕致电张云逸等人,指示山东军区攻夺长山列岛,于8月22日胜利结束),萧劲光(1950年6月前后攻台战役准备时期;1950年7月东北边防军计划组建时期);上将中有王建安、韦国清、叶飞、许世友、宋时轮、张爱萍、陈士榘、钟期光、唐亮、傅秋涛、宋任穷(均为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将领),苏振华、谢富治、杨勇、王宏坤(均为1947年12月至次年1月一度归粟裕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将领),萧华、李聚奎、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韩先楚(均为1950年7月计划中的东北边防军所属的原第四野战军将领,或1954年总参谋部期间的副总参谋长),彭绍辉、张宗逊、王震、杨成武、李克农(均为1954年总参谋部时期的副总参谋长)。以上授衔将领共为28人,占9名大将57名上将的42%。除此以外,中将级别及其以下将领更为众多。   在人民解放军各个方面军中,八位高级将领常常被部下或同事们尊称为“某老总”或“某总”,并一直沿用至建国之后,成为比他们的职务更令后人景仰的称号。朱德,被尊称为“朱老总”,为红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贺龙,被尊称为“贺老总”,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被尊称为“徐总”或“徐老总”,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彭德怀,被尊称为“彭总”或“彭老总”,为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被尊称为“林总”,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被尊称为“陈总”或“陈老总”,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被尊称为“聂老总”,为华北军区司令员;粟裕,被尊称为“粟总”,为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在方面军级的军事主官中,只有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是例外,未被称为“刘总”。原因是刘伯承本人出于谦逊,不允许部下称“刘总”,大家也就习惯于称他为“刘司令员”了。建国后的许多文献中,他与罗荣桓被称为“罗帅”、叶剑英被称为“叶帅”一样,常常被尊称为“刘帅”。粟裕与林彪因为统帅部队时属“少壮派”,很少有人称之为“粟老总”及“林老总”。譬如,粟裕被撤掉总参谋长职务后,调到军事科学院当副院长。1958年9月,叶剑英在欢迎粟裕的常委会议上,既不叫粟裕同志,也不叫粟副院长,而是叫粟裕为粟总。1984年2月,原华东野战军六纵司令员王必成得悉粟裕逝世后,又叹又忿地说:“粟总是被浪费的人才!”“文革”中,江青处处飞扬跋扈,但对战功赫赫的粟裕不敢小视,常以“粟总”称呼粟裕。当然也有称呼“粟老总”的例外,原华东野战军13纵司令员周志坚在其《峥嵘岁月——周志坚回忆录》中回忆说:“我心头很沉重,回到纵队指挥所,参谋报告说,粟裕同志要和我说话。我接过话筒,里面传来粟裕同志的声音:‘攻击刚开始,你们部队伤亡就这么大,进展也很慢,下去整顿一下再打。’粟老总严厉地批评了我们。我拿着话筒,一句话也没有说。首长的批评是对的,我从心里接受。”显然,“某老总”或“某总”是对战争年代方面军级以上的统帅人物的称呼,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在方面军中的地位,授予他们元帅军衔是在情理之中的。   从“立有卓越功勋”来看,粟裕先后指挥华中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队高达245万,居全军第一,占全军总歼敌人数807万的近1/3。毛泽东说:“因为蒋(介石)的力量百分之八十在江北地区,消灭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所谓蒋政权,也就是表现在他的军队上。”因此,指挥所部歼灭蒋介石军队最多的粟裕,对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功勋是巨大的。因为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一直处在国共内战的主战场华东与中原,是蒋介石必争的心腹之地,所以遭到蒋介石的精锐嫡系部队的重点进攻,而粟裕却在中央将干部、人员重点配备东北野战军的情况下,在自己所处的险恶环境中,创造出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粟裕指挥华东部队建树了我军解放战争战史上的众多之最,他在解放战争短短的近四年间指挥战役之多,规模之大,难度之巨,质量之高在古今中外显然也是罕见的,尤其是在装备与兵员均劣于敌军,没有喘息时间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打赢如此众多的战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粟裕在战略上更为缩短解放战争进程立下了独特的功勋。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实际上主要有三个:一为抗战胜利后的“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二是内战初期的南线“三军进击津浦路”、北线“三路四城”的作战方针;三为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阶段的“南下跃进”战略方针。这三大战略方针,粟裕对后两个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中共中央第二个大战略方针中的南线计划,也叫“外线出击,向南作战”,即晋冀鲁豫、山东、华中三支野战军在津浦路两侧作战。当其他两大野战军指挥员遵令而行时,粟裕独陈异议,建议依托解放区先在内线作战,对军委将原定的战略方针转变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外线”的方针,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第三个重大战略方针有两步:第一步由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第二步由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组成一个兵团)渡过长江南进。粟裕建议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并以豫东战役成功的作战实践迅速打开了中原战局。1948年3月2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对党内的通报——《关于情况的通报》。通报中预计:“五年左右(1946年7月算起)消灭国民党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仅仅过了7个多月的1948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又指出:“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实际上解放战争进行了3年多一点时间就基本结束了。战争的进程从开始预计的5年变为后来的3年,粟裕的建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做出解放战争需要进行5年的判断,是建立在敌人江北主力尚未被歼,而人民解放军的部分主力即过江的设想上的。如此,我军要在短短几个月内歼灭盘踞在江北的国民党军主力,显然不太可能。既打不成豫东战役那样大规模的歼灭战,也就没有随之而来的济南战役的胜利和举行淮海战役的条件了。   因此,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9条的元帅军衔授予标准而言,粟裕显然有着过硬的条件。黄炎培“粟裕是可以当元帅的”之语可以说是很中肯、客观的。 二、只争工作、不争职务,只争重担、不争荣誉。毛泽东: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当然,元帅军衔的授予标准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9条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定。1955年1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1954年9月恢复成立)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规定“以德才资衡量干部现职”,参照编制军衔,以干部的军队级别为主要依据评定军衔。同时,1955年2月全国人大第6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还规定授予军官军衔的条件是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的服务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规定每一军官职务均须在定员编制表内确定其相当的编制军衔。按这些标准,粟裕依然符合要求。   从“德”来看,粟裕有云水襟怀,松柏气节,具备古名将之风,与东汉谦虚隐功的“大树将军”冯异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堪称人民解放军的楷模之一。据《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记载: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当诸将大争自己功劳大小的时候,光武帝麾下的名将冯异却独屏树下,耻于言功。而实际上,据《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记载:东汉“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就是说,东汉开国将帅中,冯异和另一方面军统帅岑彭的功劳其实是最大的。粟裕也同样“谦退不伐”,且党性原则坚强、胸怀开阔,是极有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战争年代,粟裕多次率领部队与其他部队整编扩编。在核心领导的人事安排上,他一贯坚持以革命利益为重、以团结为重、以他人为重的原则,正确地处理本部与友邻、下级与上级的关系,让自己所属部队的原正职干部担任改编后的副职,把正职让给参与合编的友邻部队,即使有的暂时不能到职,也要将正职空着留给友邻。如成立苏浙军区和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等单位时,粟裕组建和长期指挥的新四军1师的干部,从上至下不少人由正职改任副职。同时,他自己以身作则,曾多次谦让司令,成为开国将帅中“只争工作、不争职务,只争重担、不争荣誉”的一面明镜之一。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他当即向华中局负责人提出建议,请求任命张鼎丞为司令,自己改任副职。张鼎丞年长粟裕9岁,曾经参加领导福建西部的农民暴动,担任过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组建初期,他和粟裕同在第二支队,张为司令,粟为副司令。后来,张鼎丞去延安参加整风,担任中央党校第二部主任。从资历看,粟裕显然不如张鼎丞;但从军事才能与战役指挥能力看,粟裕显然略胜一筹。考虑到战争即将开始的军事斗争的迫切需要,华中局负责人没有同意粟裕的建议。   粟裕认为,张鼎丞是自己的老上级,让他当副手,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因此,他直接致电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展示了粟裕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情操。内容如下:   中央:   昨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抗战以前,均为长辈;抗战初期,则曾为职之上级;近数年来,又复在中央直接领导之下,功绩卓著,且对于执行党的政策与掌握全局均远非职所能及。为此,曾再三请求华中局,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职副之,未蒙允许。为孚众望以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粟裕   十月十五日   但中央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由粟裕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是很适当的。因此也没有采纳粟裕这一建议,仍然坚持由粟裕任司令员。中央在10月24日明确指示:“同意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张鼎丞、刘晓五人组织华中 局常委,以邓为书记兼政委,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谭为副书记兼副政委。组织华中军区,粟、谭到前方工作,指挥野战军,邓、张留后方工作”。 10月27日,根据中央的批复,华中局再次宣布苏皖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当晚,粟裕出于对革命全局利益的考虑,以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第二次向中央发出请求改任副职的电报,重申了15日电报的理由,并恳切地说:“为慎重并更有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在粟裕一再谦让下,中共中央最后决定采纳粟裕的建议。中央致电华中局并告陈毅等,认为粟裕的提议“是有理由的”,“中央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这就是粟裕历史上有口皆碑的一让司令。在华中军区成立大会上,张鼎丞谈到这件事时感慨地说:“这不仅仅是谁当司令员的问题,它反映了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人民战士的互相尊重。有了这种团结,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就无往而不胜!”   1948年5月,中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主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同时,为让粟裕放手指挥华东野战军,“钓大鱼”、打大仗,调陈毅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其职责是“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经常工作”,同时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央书记处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对粟裕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这个突如其来的组织大调整,陈毅显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此前,他在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米脂杨家沟住了近两个月,中央丝毫没有考虑调动其工作的意思。因陈毅坚定地支持中央渡江南进的战略,毛泽东亲笔写了一个手令面交他,内容是:任命陈毅为东南野战军(由华东野战军6个纵队组成)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又兼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具体安排是,粟裕率三个纵队先期南进,陈毅率其余三个纵队跟进。中共中央办公厅2月2日还专门为陈毅饯行。对于这次重大调整,陈毅系列传记之一的《传檄到中原》一书认为:“这个决定的实质是:实际上是将陈毅调离华东,并且免去了他对军队的指挥权——军权。军权,这在中国意味着什么,毛泽东阐发得最透彻。陈毅在1932年1月调任省军区工作,一直没有多少能打仗的部队好指挥,可他还是正职——军区司令员、支队司令员。直到黄桥一战,打开了华中局面,才赢得军事上的声誉。(成为)代军长、军长、华东军区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饶漱石只是华东军区政委,野战军陈毅是军政全权。对这,陈毅不能不有所感觉。”关于陈毅突然被调中原的原因,《一个老兵心目中的陈毅元帅》一书记载:“中央有人说:‘陈毅在山东,很多有能力的干部他没有充分用起来,很多事情他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结果这些事情没有做好。’而这人和饶漱石的关系密切。”《传檄到中原》后来也采用了这一说法。和饶漱石关系密切的这人,显然是指一直欣赏粟裕的刘少奇。 后来陈毅在5月10日陪同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赴华东野战军总部驻地濮阳,但直到朱德离开两天后的5月20日,他还没有动身前往中原就职。中共中央于5月21日致电陈毅,指示:“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豫东战役)”,敦促他“尽可能迅速偕同(邓)子恢及大批干部去豫西和刘邓会面,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经常工作”。5月28日,当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与军委后勤部长杨立三同行,转往鲁西南城武地区时,《陈毅传》记载有这样一段话:   陈毅托杨立三把缴获的交直流电两用的收音机一台带去中央送给“(周)恩来、小超(邓颖超)”,并附一信说:“此美国新出品、许昌战斗缴获品,你们有电灯,利用其开动起来十分好,两夫妇可以在屋内跳舞。”也就是在这信内,却写着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明日即西去,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并望将来能随军入川”。此信是陈毅5月29日亲笔。周恩来阅后,特意亲笔批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书记处成员传阅。他们都圈阅了,不知是谁还在“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这一句的旁边用毛笔划粗杠一道以示值得重视。   陈毅抵达中原军区后,还说:“东有粟裕指挥,西有刘伯承坐镇,我闲着无事,就去办一所大学吧。”   同样,中共中央的组织大调整,粟裕也毫无思想准备。在军委和毛泽东“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的明确指示下,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恢弘大度,十分支持粟裕的战役决策和战役指挥。在战役发起以后,他常常离开指挥室,说:“我离开这里很必要,免得粟司令事事向我报告,延误时间。”这一点令粟裕心情舒畅。而且,陈毅在资历上比张鼎丞更老,此次陈毅调中原,中央明确分工是管后勤,即“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的经常工作”,粟裕认为这不是陈毅的特长。   因此,粟裕以其一贯的与人为善的谦抑,向毛泽东请求:“陈毅同志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华野。”毛泽东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华野还是你来搞。”粟裕只好提出了最后的请求:陈毅同志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职务继续保留。毛泽东沉思片刻,同意了粟裕的意见。此后粟裕成为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这是历史上影响到粟裕后来评级、授衔的“二让司令”。让掉司令员之名,却勇敢地担负司令员之责,功名归于他人,职责留给自己,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值得指出的是,这次谦让,因无正式司令员的名义,也客观上导致了粟裕知名度较低,后来战功还被淡化、转移以至于磨灭。   1948年10月下旬,在淮海战役即将打响的时候,为发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整体威力,粟裕向军委建议,由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的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淮海战役。中央同意后,在此基础上,又于战役发起10天后组成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两军联合作战,最要紧的是紧密团结与协调统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军内部是存在大大小小的山头的。毛泽东说,只有承认山头,才能消灭山头。两军会合在一起作战,难免会生出种种问题。“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懋功会师的教训曾令后来的部队害怕会师。懋功会师,一方面由于张国焘的军阀主义倾向,向党伸手要军权,另一方面也由于会师工作没做好,没有注意团结,致使两军由欢呼会师很快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很显然,粟裕是注意到了这些方面的。淮海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建议并首先发起的,初期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主攻战场是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暂归粟裕指挥的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共16个纵队。陈毅、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4个纵队配合华野作战。按照惯例,在一次战役中,几支部队联合作战,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上的指挥员,先打响的部队指挥员指挥后打响的部队指挥员,兵员多的指挥员指挥兵员少的指挥员。在中央尚未做出由谁统一指挥的决定以前,粟裕主动提出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建议,对于顺利解决南线决战的指挥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再次表现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针对后来有人对中原野战军不服气的现象,粟裕还于1949年1月20日在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批评:“今后在作战中,我们要与兄弟野战军很好地配合,向兄弟野战军虚心学习。此次,有些同志认为中原野战军打黄维兵团打了多少天未打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向人家虚心学习,不容许有骄傲现象。在以后配合作战中,大家要愿意多吃一点亏,愿意受人家指挥。团结是双方面的事情,别人要团结,你不要团结,就团结不好;要尊重人家,才能团结好。”   值得一提的是,淮海战场上还有一个“粟裕”似的人物。淮海战役发起两天后的1948年11月8日,国民党徐州“剿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率第59军2个师、何基沣率第77军1个半师,共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起义。据《淮海战役亲历记》披露:起义通电时,何基沣却迟迟不签字。张克侠理解了何基沣的“想法”,主动提出将指挥兵员少于自己的何基沣的署名放在自己前面,何基沣这才签字。此后,中共中央发来的贺电,即是按何基沣排在张克侠前面的通电署名顺序称呼的,并且载入了史册。显然,张克侠的人品与粟裕的人品有相似之处。   此后,粟裕在1950年担负攻台战役总指挥时,还谦让过刘伯承和林彪。当然,这一次没有让成。出于对粟裕的信任,毛泽东决定仍由粟裕指挥解放台湾之战。1951年9月,周恩来和朱德亲自向粟裕传达中央命令,任命粟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副总参谋长。粟裕也做了恳切的推辞,认为自己到下面抓抓部队工作或搞学校工作为好。周恩来、朱德强调是毛泽东亲自点将,粟裕才接受了命令。粟裕在总部工作仅半年后,毛泽东即说:粟裕能比较好地看出问题。1954年10月,毛泽东亲自向粟裕传达中共中央的决定:任命粟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同样谦让,向毛泽东表示:“主席!我不能胜任!”毛泽东肯定地说:“根据我的了解,你可以胜任!”从此,粟裕在4年的总参谋长岗位上,不负毛泽东的重望,在国防建设、军队建设、战略方针、作战指导、战场建设和对敌斗争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事实均说明,粟裕淡泊名利,公而忘私,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团结与工作;同时功高不自居,谦虚谨慎。正是毛泽东所描述的那种难得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从授衔时的现任职务来看,粟裕也是合适的人选。1954年10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由隶属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改为隶属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下辖:作战部、情报部、技术部、通信部、军务部、装备计划部、人民武装部、军事运输司令部、政治部、干部处、测绘局、行政经济管理部等。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长。   当时军委所属八总部领导成员如下:   (一)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粟裕,副总参谋长10人(1员大将,9员上将):张宗逊、李克农、陈赓、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   (二)训练总监部:部长刘伯承(后由叶剑英代部长),副部长4人(4员上将):张宗逊、萧克、彭绍辉、李达。   (三)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叶剑英,副部长(3员上将,1员中将):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阎揆要。   (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副主任4人(4员上将):谭政、傅钟、萧华、甘泗淇。   (五)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副部长3人(2员上将,1员中将):宋任穷、赖传珠、徐立清。   (六)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副部长3人(1员上将,2员中将):洪学智、张令彬、邱会作。   (七)总财务部:部长杨立三(1957年5月,总财务部改属总后勤部),副部长:余秋里、唐天际、汤平。   (八)总军械部:部长陈锡联(1957年7月,总军械部改属总参谋部)。   从上述前六个主要总部来看:总参谋部:粟裕带1员大将,9员上将;训练总监部:刘伯承带4员上将;(1955年正式成立时,由叶剑英带6员上将);总政治部:罗荣桓带4员上将;监察部:叶剑英带3员上将,1员中将;总干部部:罗荣桓带2员上将,1员中将;总后勤部:黄克诚带1员上将,2员中将。显然,总参谋部阵容的配置极为隆重,仅比隶属国务院的国防部稍逊(国防部1954年9月成立,隶属国务院。国防部长为彭德怀,副部长: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萧克、李达、廖汉生7人,包括4员大将,2员上将,1员中将),不愧为解放军各总部之首。关于总参谋部的作用,粟裕曾明确指出过,他说:“军委下辖总参、总政、总干、总后各部,工作的归总在总参”,“总参谋部是党中央、军委统率全军的办事机关”,“总参谋部是负有特殊重大责任的”,“总参是全军的首脑机关”。就当时军队系统的重要性而言,总参谋长粟裕的现任职务显然也是可以授衔的。   因此,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粟裕极高的评价。他指出:“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这的确是公允之论。   三、再让元帅。毛泽东对粟裕说:“你是担的大将衔,而干的却是元帅的任务!”   1955年军衔制是从1950年就开始筹划的,其规章制度内容制定与最初的元帅人选,均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正如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其酝酿、准备也有5年的过程一样,当时的全军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兼办公室主任贾若瑜将军回忆说:“从(1983年)办公室成立,到1988年再次授衔,准备工作进行了整整5年。”因此,1955年军衔制显然不是一般人所静止地理解为1954年6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增补军委副主席以后,形成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程潜、高岗、林彪、叶剑英、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为副主席的格局,或者1954年9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取消,另设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委员以后才开始考虑的。相反,1954年9月28日的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名单,是元帅人选长期酝酿的结果,时间跨度达到整整5年。但因为相关的资料尚未彻底解密,若干人选的变化又未形成正式文字记录,因此,元帅人选的具体变化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早在1948年,中共党内就开始酝酿关于军队内部的等级问题。1949年建国后不久,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就于1950年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年9月,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总干部管理部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军衔制度的问题,他说:“部队三等九级的等级制必须建立,尽量争取在明年的服装上把阶级标明出来。”12月3日,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向中共中央提交报告,准备把1951年的首要任务定为给军队评定军衔。可见,人民解放军授衔制原本计划于1951年实行的。此时,粟裕是排名第15位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第二副总参谋长(实为第一副总参谋长)。但这一年实际授衔的计划后来因故推迟。   1952年3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评定各级干部等级指示》,明令人民解放军全军评定统一的军队级别,建立干部等级制度,以在物质待遇方面实行薪金制度,取代供给制度,也为其后实行军衔制度奠定基础。在《等级指示》确定的23级军队级别中,最高级别为第一级军委主席副主席级,第二级为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第三级为军委委员级,第四级为正兵团级等。在《部队及领导干部评级幅度》中,有正兵团级以下各级别评定标准、幅度,但没有正兵团级以上的军委委员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军委主席副主席级的评定标准;仅有一条标准涉及军委委员级,即“个别资深的(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得评为军委委员级”。按此标准,1948年5月已经让掉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的粟裕属于第三级:军委委员级。但军队的级别实际上只是评定军衔的主要依据,而非唯一依据。以粟裕为例,虽然是华东野战军(三野)的代司令员、副司令员,但一直主持司令员的实际工作。所以,到1955年1月,军队级别中的两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军委委员级合并为一级——大军区级,取消了军委委员级;9月授衔时,元帅、大将的军队级别同为大军区级。至于大军区级再度分为两个等级,则是1960年以后的事情了。(1960年10月新设“元帅级”,与当时的元帅军衔相对应,相当于1955年1月以前的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元帅以下仍有“大军区级”,相当于1955年1月以前的军委委员级,此“大军区级”非彼“大军区级”,称谓虽相同,但含义有别)所以,从授衔时的军队级别来看,粟裕与后来授衔元帅军衔的10人是同级的。粟裕的原秘书鞠开指出:“粟裕的行政级当时是大军区级,比正兵团高两级,同野战军司令员一样。因此,他的军衔问题自然不能放在正兵团这一级考虑,而应放在大将、元帅这一级别予以考虑。”   1952年11月,解放军相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军衔制的具体事宜。11月26日,总干部部给军委并毛泽东递交了一份报告。其中说,对于军衔等级的设置,总干部部和苏联顾问的共同意见是设6等20级,前四等分别是:元帅三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四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三级:上校、中校、少校。这一军衔等级系列,比当时苏联的军衔制多了“准上将”一级。同时,苏联的大将与军兵种元帅同级。总干部部认为“少将与上校之间拟有必要增加‘准将’一级”,主要是解决师级干部军衔,但苏联顾问对此有争议。因为苏军没有准将军衔,少将之下是上校,苏军的副师长通常为上校。如果解放军设准将,副师这一级一般可授准将,在两军交往中会对苏军不利。显然,总干部部主要是从人民解放军实际情况出发,而苏联顾问考虑更多的是两军军衔设置完全对等(至少不能高于苏军)。由于对这一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总干部部呈请军委裁定。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7月份全军实行军衔制度”,要求全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草拟授衔条例及实施规程,进行军衔鉴定,研究制定军衔肩章、标章、识别符号及服装样式,制定编制军衔等。2月17日,军委决定成立军衔实施委员会,由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第三副总参谋长黄克诚、第四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等11人组成,聂荣臻为主任,黄克诚、萧华为副主任。1953年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比1952年11月总干部部与苏联顾问商定的方案多了一级,即在少将与上校之间增设“大校”,这样,既符合人民解放军实际,又考虑了苏联顾问的意见。新方案共设6等21级,将原上将、准上将分别改称“大将”、“上将”,将官依次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增设大校一级,依次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其余也略有变动。 中共中央规定,元帅和大将由中央书记处提名,政治局讨论决定;上将至少将名单由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报请军委批准授予;校官人员名单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报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在全军统一衡量。因此,粟裕的军衔问题只能是由书记处、政治局以上领导人考虑的。   从《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拟于今年7月份全军实行军衔制度”,明确要求进行“军衔鉴定”工作,也就是初步确定各级军衔人选。这一点清楚地表明,包括元帅在内的授衔人选最初“鉴定”,至少是从1953年7月前即开始的。否则,仅要求下级单位“今年7月份全军实行军衔制度”是不可想象的。尽管这一年的正式授衔后来还是因故取消了,但这个授衔形式的取消显然与已经进行了的“军衔鉴定”并不矛盾。这里有一个突出的例子:1953年10月,贺龙率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于30日到志愿军王必成部视察。在对高级将领讲话时,评论过国内正着手施行的军衔制。《贺龙全传》记载如下:   “这时,正值解放军搞评级定衔,大家的思想比较活跃,贺龙这次是代表军委向志愿军各部队的负责干部专门做思想工作来的。这个工作应该怎么做呢?贺龙首先从自我讲起。他说:‘不瞒同志们说,军委已内定我为一名元帅了。我知道,这元帅衔是党和毛主席给我的荣誉和勉励,也是无数战友和先烈流血牺牲的结果。’他语重心长地说:‘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从北伐到长征,从抗日到解放战争,直到这次抗美援朝,有多少好同志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朝鲜土地又埋了多少好战友的忠骨。他们,我们应该给他们定个什么级,定个什么衔呢?”   贺龙1953年10月即已知道自己内定为元帅,可见在此之前,元帅人选已经在切实酝酿考虑,也就是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的“鉴定”了。此时,尚未成立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1949年10月决定,统一管辖和指挥人民解放军及其他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粟裕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第二副总参谋长,在28位军委委员中,粟裕排名15位。值得注意的是,后来授衔元帅的罗荣桓不在这一名单之列。名列粟裕之前的军委委员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高岗。除开大元帅候选人毛泽东、起义将领程潜以及主要负责地方工作的委员刘少奇、周恩来、高岗,粟裕排名刚好第10位。作为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与代司令员,极有可能在这一阶段被列入元帅的人选之一。据粟裕身边的知情人透露:“评定军衔时,最初的元帅名单里,林彪排名第五位,粟裕排名第七位。”   然而,尽管毛泽东要给粟裕授元帅,基于一贯的谦虚和其他方面的种种考虑,粟裕提出了辞帅的请求。据《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记载:   1955年9月中旬,毛泽东赴邯郸视察。回到北京后的一天深夜,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一起在中南海颐年堂的小会议室里,商讨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授衔、授勋事宜,李银桥和成元功、郭仁、石国瑞等人侍卫在侧间房中,听毛泽东谈起了粟裕。   毛泽东吸着烟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周恩来说:“可也不能不兼顾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和各野战军的情况,要尽量做到人心舒畅、鼓舞士气,使全军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面貌。”   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   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   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提交军委讨论最后通过。”   就在粟裕辞帅被批准,新的元帅人选逐步确定,准备正式授衔之际,党内高层中有人在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衔的情况下,提出了对同样主要从事地方工作的陈毅授衔的异议。此前的1954年9月,陈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管科学院、政法、文化,并“准备做外交工作”。1955年5月,国务院再次分工,确定陈毅分管第一、第二办公室、民族事务和科学、卫生工作。如果按这一异议陈毅不授衔,那么南方游击队、新四军及华东野战军显然要有一位其他代表担当元帅。时任总参谋长,坚持了国民党腹心地区三年游击战战争,从未离开过抗日战场并在新四军全军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长期实际负责华东野战军领导与指挥重任的粟裕,显然将再次成为考虑的焦点。当然,粟裕本人的再次谦让也必将在情理之中。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年谱》记载,1955年9月11日,周恩来打电话给杨尚昆,主张给陈毅授元帅衔。其中说:“(1955年)9月11日,(周恩来)打电话给在京的杨尚 昆,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指出:‘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也有元帅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的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顾问一直在考虑两军军衔设置完全对等。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认为“少将与上校之间拟有必要增加‘准将’一级”,以解决师级干部的军衔。但苏联顾问因为苏军没有准将军衔而有争议,认为在两军交往中会对苏军不利。而1955年苏军的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是元帅军衔,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却只是大将军衔,显然也是不对等的。不过此时两军交往中,对苏军而言,已不存在不利的问题了。   周恩来主张给陈毅授衔的意见最终获得通过。1955年9月16日,他签发了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函件,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元帅军衔的名单,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会讨论。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建议,通过了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军衔正式公布之前,性情直率的许世友获悉自己名列上将,找到周恩来,直言要求授大将衔。周恩来只说了一句:“粟裕也只是大将呀!”许世友当即不再出声了。这就是有名的“粟裕震大将”的故事。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创造孟良崮战役的奇迹时,许世友是其麾下的9纵司令员;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政委,指挥全军“攻济打援”时,许世友是其麾下的攻城总指挥。如果粟裕为大将,许世友知道自己显然只可为上将了。   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授衔,已成为历史永恒的定格,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话与一些遗憾。毛泽东曾对粟裕说:“你是担的大将衔,而干的却是元帅的任务!”作为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粟裕虽然没有元帅军衔,但却是人民解放军一座永远的丰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当历史的长河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后,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粟裕,必将发出愈来愈夺目的光彩。  (人民网)张雄文 来源: 人民网
个人分类: 代代风流|2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讨论:什么样的博文能被科学网贴上"精品"?
热度 10 Fangjinqin 2011-2-15 17:59
有些博文一出来就被科学网贴上 " 精品 ", 放到 " 精选博文 " 栏目里 , 无疑这样能够获得了更多人的注意 , 当然效果一定比一般博文阅读量大,好得多。我看有一些“大户”经常大受青睐,可以说成了“精品专业户”,真的有那么多好的 " 精品 " 吗?这里不禁要试问:究竟什么是“精品”?你们推荐的标准是什么?我看答案是非常模糊的,可能是凭科学网某些编辑或某些“掌权人”但是并非"权威"的自己感觉所为而已。虽然我的博文也曾经有被列为 " 精品 " ,不过数量很少,但是其中有的博文我自己觉得并不满意;相反的,我认为重要而满意的却没有被贴上 " 精品 " 。我不知道其他网友有没有类似的感觉?这样贴标签的 " 精品 " 究竟有什么利弊?是否还需要这么做下去?能否有一个众所公认的客观标准?是否取消了会更好些?还是怎么改进更好?我建议能够引起大家讨论。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3159 次阅读|22 个评论
Acrobat 个别pdf文档无法进行注释标记的解决方法
热度 1 linhai7960 2011-2-12 09:13
在使用Acrobat 9.0的过程中,个别pdf文档无法进行注释标记。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终于解决了此问题, 即在编辑首选项文档栏中设置PDF/A查看模式为“从不”,具体设置如下图示: 打开编辑→首先项→文档项按下图修改即可: 无法使用的情况:
7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成为高级领导者的诀窍是什么?
wangfangnk 2011-2-9 19:19
www.sino-manager.com   作者:彼得·布雷格曼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2010-10-15 柯特·冯格尼特(Kurt Vonnegut)有句名言:“我们就是我们假装成为的那种人。所以我们必须对想假装成为怎样的人多加小心。” 那天我正走在曼哈顿中城区的四十八大街上,旁边匆匆闪过一个男人,他衣冠楚楚,皮鞋蹭亮,头发一丝不乱,手拎皮革公文包,只见他一扭头吐出了口香糖。   我一直盯着那团口香糖,生怕一不小心踩上去。它从我前面大约三英尺处掠过,又从一棵树上弹回到人行道上,不偏不移地滚到了它主人的脚下,那人自顾自走着,丝毫没有觉察他自己吐出来的那块蓝色口香糖现在粘在了他的鞋底上。   我大笑起来。   由此我不禁思绪翩翩。多少次我们都做了同样的蠢事?多少次我们按照我们认为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采取行动,但结果却像粘上我们鞋底的口香糖?   有时候,这种情形是显而易见的。我刚刚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华尔街银行高级主管的糗事。和他任职的银行一样,这位主管也是债台高筑,他买下了一套远超他实际购买能力的公寓。所以,当他听说下次奖金没有预料的那么多时,不禁破口大骂,并在公司其他人面前大肆诋毁 上司 。结果是,他现在落得个既没了奖金,又丢了饭碗。   但更多的时候是很微妙的。   我有一位 客户 名叫芭芭拉(文中人物都使用化名),她供职于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技术专家,她 管理 着一个大部门,颇受敬重。她之所以成了我的客户,是因为她数次有望升任总经理而功亏一篑,理由是她还需要把自己的行为修炼得“更资深”(more senior)。   从我们的交谈中我听出芭芭拉显然不明白什么叫“更资深”,但她自己认为是应该有更多的曝光,好让别人看得到她的努力和成功。   于是她开始全方位地展示自己,她要确保同事们都知道她正着手的项目,她要自己 团队 里的上上下下都保持紧密联系,她发更多的邮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最新成就,她不再独自在 办公室 里吃午饭,而是尽可能和高级 领导 者们共进午餐。所有这一切她并没有做得太过分,她只是有意识地展示自己和自己的部门。   她的做法不无道理,但收到的效果却和她的初衷南辕北辙。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行为恰恰告诉别人她的资历还很浅。   资深人士不用为自己的曝光度努力,他会为他人创造曝光度,因为他们自己已经不需要曝光了;他们已经拥有了曝光度,他们就是资深人士,谁人不知。   一次坐飞机时我很惨地坐在中间位置,一侧是一位体态匀称的男人,正在吃色拉,另一侧是一位严重超重的男人,嚼着South Beach牌子的减肥棒,这根减肥棒就把他的问题暴露无遗了,吃着它的人自己把自己归入了失败者行列。如果你想要健美的话,就不要去吃那些肥胖人为了减肥而吃的东西,相反,应该去做使健美的人保持健美体态的事。从现在开始就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健美的人,吃色拉,而不是减肥棒。   同理,成为高级 领导者 的秘诀就是做那些已经成为高级领导者的人所做的事,举手投足如同已经是一位高级领导者,而不是做那些你自以为能使你成为高级领导者的事情。   芭芭拉把这个区别搞清楚后就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她开始抬高他人,更加认可他人,努力让他人得到升迁机会。   她还把注意力从自己的部门扩展到企业的范围,因为卓有成效的高级领导者不会厚己薄人,把自己的部门放在首要位置,相反,他们会把企业的整体利益放在心里。   我在一家客户企业里看到,有人在整个企业工资冻结的时候还为自己的团队争取涨工资,他会认为此举是为他手下的人谋福利,但是,在他的上司眼里,他却没有全局观念,他会因此而被看低,更糟糕的是,他不再被认为是一名优秀的 团队合作 者。   在另一家客户企业,一名地区新主管不断为自己的部门争取利益,甚至不惜让整个企业为此付出代价。这一切看上去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地区主管,他当然要为自己的部门争取,但最终他落得个失败下场。   如果你也想坐最高领导者们坐的那张圆桌,那就不要光顾了自己的部门。要对自己的部门有更深的了解,但行动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即使这将意味着伤害到自己部门的利益。这才是高级领导者的作为。   作为一位领导者,最有利于自己个人的做法其实是考虑大局。芭芭拉不再把自己局限于团队的头头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对整个企业都负有责任的。   过去,她拼命把那些出色的 员工 留在自己的团队里为自己工作,即使他们的能力已经超越了职务,甚至于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她也不放手。如今,她会在别的部门寻找机遇,把自己手下的优秀人才推荐出去,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过去,她会花大量的时间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为这样才能显出她的才能。如今,她会更多地提出问题,征询他人的看法,其实这样做更显出她的聪慧和开明。   这里的秘诀就是,聪明的行为事实上造就了芭芭拉的聪明,她不再仅仅是显得资深了,她是真的变得资深了,而这也为她的企业增添了真正的价值。   柯特·冯格尼特(Kurt Vonnegut)有句名言:“我们就是我们假装成为的那种人。所以我们必须对想假装成为怎样的人多加小心。”他把这句话当作一个警告,但作为建议也同样不无裨益。   芭芭拉在下一回合中如愿当上了总经理。   至于那位鞋底粘着口香糖的先生呢,我只能假设,他还没有发现。不过,他一路走过,很可能在他身后留下一串蓝色的黏糊糊的印迹。   翻译:余彬
个人分类: 杂感游记|1 次阅读|0 个评论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热度 2 zuojun 2011-1-29 14:31
More than a year ago ( under the old SciNet system) , I wrote a Blog: Your “good friend” is only a click away … At that time, I didn’t like to become someone’s “good friend” without knowing. Now, I am afraid that I am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two click” to mingle provided by the new SciNet system. I wonder if it is possible to add a “choice” for the Blogger to decide whether he prefers “one click” or “two click.” As suggested by Neil: Neil决定接受科学网任何用 户的好友申请 Happy Chinese New Year!
个人分类: For New Bloggers|271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定量PCR学习
linhai7960 2011-1-27 07:55
PCR中的战斗机
2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外周神经再生机理与肖氏反射弧手术
热度 1 chemicalbond 2011-1-23 21:31
【注:(1)下面的文章来自光明网,应一位网友之约转载,并不表示我理解和认同里面的全部内容,请读者自己判断。我期待肖传国先生出狱后能够早日投入到相关工作,一方面澄清手术的事实,另一方面继续科研与实践,为病人造福。(2)近日来,由于各种事务缠身,很少来科学网,也没有精力更新和管理自己的博客,这里向关注这个博客的网友道歉。祝大家春节快乐,上网快乐!】 外周神经再生机理与肖氏反射弧手术 http://health.gmw.cn/2011-01/23/content_1564685.htm 邵诚   http://www.gmw.cn  2011-01-23 13:50:58 来源: 光明网 中国神经泌尿外科专家肖传国教授提出并应用的肖氏反射弧理论和技术,因为在治疗脊髓损伤和先天性脊柱裂患者的大小便失禁上取得突破性成就,从而成为中国医学在近现代世界医学史上少有的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医学界关注、并由西方国家政府资助在世界推广的手术疗法。 脊髓损伤或者脊柱裂脊髓栓系导致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因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衰竭是患者主要的致死因素。肖氏反射弧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控制躯体的传出神经纤维与控制膀胱/直肠功能的内脏神经传出支吻合,形成皮肤-脊髓中枢-膀胱/直肠反射回路。这个神经通路一旦建成,通过刺激躯体相应皮区引起排尿/排便,巧妙地解决了脊髓损伤或者脊柱裂脊髓栓系患者排尿/排便功能障碍问题。 因为这个理论和技术的提出,是在融合了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显微外科和神经生理等多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原始创新,媒体和大众普遍对此缺乏认识。武警总医院病理科的纪小龙,通过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和他自己的博客声称:通过外科手术做神经连接术,神经功能的恢复之所以不理想,是由于目前人类还达不到把每一根神经做到一对一的不错位置的对接上。他说:“哪一天能够做到一根根神经鞘都可以一对一的对接上,那才是神经断离可以恢复的时刻真正到来”(纪小龙:《神经断了,手术接上会怎么样呢?》)。纪小龙的这个“科普”,被很多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作为肖氏术之不可能有效的“专家理论”而广泛传播。 实际上,纪小龙的这个“科普”,有根本性的认识错误。首先,外周神经一旦被截断,远心端的神经轴突(Axon,即纪小龙文章中介绍的那些“细小电缆线”),就会很快出现瓦勒氏变性,即变性坏死,快至数日内完全消失。但是近心端的外周神经却有一个特性,就是轴突是可以再生的。外周神经的吻合术,目的不是要连接断了的神经轴突(“细小电缆线”),而在于把包裹神经束的外鞘连接起来。神经鞘内,有给神经提供生长刺激和保护的雪旺氏细胞等支持细胞。近心端的轴突在雪旺氏细胞等的刺激作用下,以每天1~2毫米的速度沿神经束鞘向目标组织器官生长,最终重建神经联系。“把每一根神经做到一对一的不错位置的对接上”完全是对神经吻合术及再生机理的误解。很难相信纪小龙作为武警总医院的高年资医务人员,竟然对神经吻合与再生机理完全无知。如果纪小龙所说的是正确的,那么断肢(指/趾)再植手术后,断肢(指/趾)功能的恢复如何解释?这种无知的所谓专家言论,竟然被拿来误导央视和亿万观众读者。 神经吻合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是外周神经的再生能力,这个与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次,患者年龄越大,控制大小便的肌肉,也会因长期缺乏神经刺激而出现退行性病变,这样即使神经通路再建成功,有关肌肉的功能也需要时间来进行训练和康复。因此,评价肖氏术手术的成功与否,不能仅靠表面上看得到的大小便功能改善情况,而是需要通过仪器检测(如尿动力学、肛肠动力学检查),进而评价术后排尿/排便反射通路是否建成。如果反射通路建成,说明手术是成功的。手术成功后患者大小便功能恢复的水平,与脊髓损伤或先天畸形的程度,手术前泌尿系器官(肾脏、膀胱、尿道括约肌)和直肠肛管的损害程度,以及康复训练是否能及时跟进等密切相关。而且,我们必须明白,任何手术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不可能达到最完美的结果,不可避免的有缺憾、手术合并症和失败率,比如恶性肿瘤患者即使做了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大部分患者最终仍然因为肿瘤的复发转移失去生命,但我们不应该否认手术切除肿瘤的科学性及必要性。同样,我们不能因为断肢(指/趾)再植手术后肢体(指/趾)难以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水平,而放弃再植手术。同理,我们不能要求肖氏手术修复脊髓损伤或者脊髓栓 系患者的大小便功能的程度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因此,部分患者接受肖氏术后效果达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是完全有可能的。据在美国实施的肖氏术两年后,在9位患者中有7位获得手术的成功,其中6位获得可控小便。肖氏术对那些可望获得大小便功能改善的80%患者,是一个福音。组织那些手术效果微弱的20%患者搞医闹以图阻止肖氏术的临床实践,对其余的80%的患者来说,是不道德的行为。 自2005年以来,肖传国教授屡被方舟子“打假”,尽管武汉法院曾经判决方舟子向肖传国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方舟子仍继续通过有关媒体,发布肖传国“学术造假”的言论,致肖传国不仅失去当选科学院院士的机会,他的工作生活也深受骚扰。不仅如此,方舟子的支持者还给美国有关管理机构和医院甚至患者论坛去信,大肆宣扬肖传国的所谓学术造假,试图阻挠肖氏术在美国的临床试验及其推广。 然而,肖传国的学术成就是不能轻易抹杀的。国际泌尿神经科学界来自美国、德国、印度、阿根廷等国的34位同仁,通过一份致中国卫生部部长和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公开信,高度赞扬了肖传国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类似的外周神经绕接重建神经通路手术也在世界各地开展着。上海长海医院张少成教授,因建立肋间-腓肠神经桥来恢复一些大小便的功能而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注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详见光明网专题《利用周围神经建立新的功能性连接》)。这些事实让所谓的肖传国学术造假之说不攻自破。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4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周总理外出用车公私分明
王汉森 2011-1-18 11:32
周恩来总理严于律己,在公私分明方面堪称楷模。近日读书,我读到了有关这方面的故事。   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由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工作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出具账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周总理不仅严格要求别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身体力行。他带头做到公私分明,绝不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他到各省考察或开会时,都吃工作餐,且如数付钱、交粮票。他外出经常自带茶叶。有一次在宾馆开会,服务员端上一杯茶水,他赶忙交了5分钱。还有一次,他要到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先坐车由中南海西花厅去北京饭店理发,再到人民大会堂。从北京饭店理完发出来,他提醒司机说,从西花厅到北京饭店算私事,从这里到人民大会堂才是公事,不要搞错了。原来,总理对自己外出用车,早就立了一个严格的规矩:凡坐车到饭店理发、到公园散步、到医院看病以及私人访友,都属于私人用车,由司机记账入册,车费月底从他工资中一并扣除。 周总理如此公私分明,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按理说,作为总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无须太过计较。然而,周总理却偏偏“斤斤计较”,不给自己任何一次占公家便宜的机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正因为在其头脑中,公与私界限分明,所以他才会自觉地从一顿饭、一点儿茶叶、一次用车等生活小节上严格自律,从不享受特权、滥用职权。 摘自新华网 来源: 《检察日报》
个人分类: 代代风流|1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宝贝,我想你了!
热度 1 wangyechun 2011-1-17 23:42
打开家里的门,抢先进入爸爸视野的就是宝贝的一双放在客厅沙发前的拖鞋。看着它,想着可爱的你,心感觉好像突然被挖空一样失落,泪水也开始在眼眶中打转。虽然把你们送送上火车还不到半个小时,但此时爸爸真的是想你和妈妈了,确实舍不得呀。 今天虽然遇到了一些挫折或不顺利,但结局还是满好的。先是等奶奶回家一起出发把时间给耽误了20-30分钟,后面却把火车站搞错了又给耽误了20来分钟。嘿嘿,最后在2118次列车检票的时候到赶到菜园坝火车站,并让老汉顺利地通过检查把你们送上了火车。感谢重庆北站那位工作人员,是他在进入候车亭前让我知道我们的票是重庆站而不是重庆北站的;感谢那位的士师傅,一路安全快速地把我们送到重庆站;感谢菜园坝火车站工作人员,让我送你妈妈和你上火车。 宝贝,我想你了! 宝贝,祝你和妈妈,还有妈妈的妈妈一路顺风! 2011.01.17 渝北(南桥静月)
个人分类: 生活|5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之病
热度 6 BaoHaifei 2011-1-17 12:33
人之病 鲍海飞 2011-1-17 大凡知天知地知人者为智。其尤甚难者,在知人。 习之久,渐觉天地尽知,实未也,此为陋,但观何人不陋。 大凡人,盖不知己病,而当病初至,不觉为病,当病已深,则病不得治。 病至,应慎之,应及疗,莫酿久。久则根成,为长病。 大凡人,尽知人病,谓之望;而不知己病,谓之忘。 知己病,谓之晓,知人病,谓之达。 知己病后知人病,谓之通。 由病而感,遂成此言。
个人分类: 随想|3083 次阅读|13 个评论
hiroseite vs post-perovskite
热度 2 chunyinzhou 2011-1-12 20:49
hiroseite是一个合成词,由日本科学家Kei Hirose的姓氏(Hirose)和常用岩石矿物后缀-ite(表岩石或矿物名称)组成,用来表示Hirose研究组首先(2004年)发现的地幔底部可能存在的新高压相——后钙钛矿(post-perovskite,ppv)。ppv对于重新认识地球的基本结构和成分具有重大意义,被认为是21世纪初地球深部研究最重大的发现。post-perovskite一词略显冗长,有人建议用Hirose(广濑)的名字来重新命名这一新发现的高压相,即hiroseite。尽管目前"hiroseite"这一称谓并未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但Kei Hirose的接触研究足以让他获得“hiroseite”这一无上光荣。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一种新矿物相,是学术界对他的最高肯定。 图1.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简图(after Hirose and Lay,2008) Discovery of post-perovskite 后钙钛矿的发现 核幔边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下同)是地球内部最主要的界面之一(图1),铁合金液态外核与硅酸盐下地幔底部进行着强烈的热交换作用,对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物理研究观测到下地幔底部200-400km范围内(即D"层),存在着一些较为特殊的地震波特征和现象,如超低速层(ultralow velocity zone, ULVZ),剪切波分裂(shear wave spliting),地震波不连续面(velocity discontinuities)以及相关的地震波异常(velocity anomalies)等,这些现象和特征的成因长期以来并未得到满意的答案(参考Shim,2008)。 直到2004年,来自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Kei Hirose(广濑 敬)研究组,在日本先进的同步辐射中心SPring-8利用金刚石压砧(LHDAC)技术(图2),首先在美国Science上报道了下地幔主要矿物MgSiO3钙钛矿(perovskite,pv)在下地幔底部温压条件下继续向更高压矿物相的转变,他们将这一新发现的矿物相称为post-perovskite(后钙钛矿,ppv),并认为ppv可能是下地幔底部、CMB之上D"层的物质成分,通过对ppv的后续研究将有望揭开D"层的许多疑团。 图2. 利用第三代同步辐射设施中双面加热DAC装置进行原位X光衍射实验(after Shim,2008) 随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Oganov小组(OganovOno,2004)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Shim(2004)也分别独立报道了ppv相变,而理论计算研究也迅速证实了ppv相变(Iitaka et al.,2004; Tsuchiya et al.,2004)。从此以后针对ppv的各种研究相继广泛展开,获得了大量喜人的成果,成为新世纪初地球深部研究(SEDI)的最大热门之一。 Phase diagram 相图 2004年Murakami等(2004)在Science文章中首先报道了MgSiO3pv在125GPa、2500K条件下转变为ppv相,克拉伯龙斜率(Clapeyron slope,CS)为6MPa/K(图3)。 图3. Phase diagram of MgSiO3 (after Murakami et al.,2004) Oganov Ono(2004)报道的CS则稍大:9.85 MPa/K(LDA)和 9.56 MPa/K(GGA),相图见图4。 图4. Pressure–temperature phase diagram(after Oganov Ono,2004) 而2009年Hirose组发表的EPSL文章(Tateno et al.,2009报道了更大的CS:+13.3±1.0 MPa/K(图5)。其他的CS报道可以参考Taneno et al.,2009的文章。 图5. Phase diagram of MgSiO3 based on the MgO pressure scale(after Tateno et al.,2009) Crystal structure of post-perovskite (ppv的结构) XRD以及理论计算研究表明,ppv属斜方晶系,与CaIrO3具有相同晶体结构,ppv晶胞体积比pv小1.0-1.5%(表1),所以它的密度比pv大。晶体结构比较见图6。 表1 pv与ppv比较(据Iitaka et al.,2004) 图6. pv,ppv晶体结构比较(after Shim,2008) XRD patterns of ppv X光衍射图像 图7. X-ray diffraction paterns of ppv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after Shim,2008,相关解释见原文献及其参考文献) Double-crossing model 2005年Hernlund等(2005)在Nature上报道了下地幔底部与ppv相变相关的复杂D"层的热结构,提出的“double-crossing” model随后被许多类似研究所证实,并用来解释下地幔底部、CMB之上的复杂热结构和地震波速度结构。 图8. Possible thermal structure in D" layer(after Hernlund et al.,2005; Shim,2008). 图9. Structure of D"(after Hirose,2006; Hirose and Lay,2008) 目前已知ppv相变具有正的CS,但是CMB附近温度梯度极大,在CMB之上的下地幔底部,温度会急剧地升高,这就可能会导致ppv相变线两次穿越地温梯度线,ppv又会再次转变回pv相。如图8,地球外核温度非常高,地温曲线在接近CMB之前会陡然上升。当温度相对较低时,下地幔中的pv随压力增大转变成ppv,但随后温度升高更快使得地温曲线再次穿越ppv相变线,ppv又转变回pv(back transition)。这在正常的地幔和低温下地幔环境中是可能发生的。但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条件下,下地幔中的pv还未达到ppv相变线,温度升高太快而很快就达到了液相线(CMB),因此不见有ppv相变。 结合现今的下地幔环境(图9),考虑到CMB可以plume,而且大洋板块也可以俯冲到下地幔底部。那么在温度较高的plume区域,温度太高无法形成ppv层;而受深俯冲影响的温度较低的区域,由于double-crossing作用,可以形成透镜状的ppv层。由此可见,CMB之上的下地幔可能具有很大的不均一性。 如果认为ppv是D"层的主要物质成分,考虑到地球早期温度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地球早期阶段D"层是不可见的;随着地球整体温度下降,物质分异,在一定的地质历史阶段才开始形成有ppv构成的D"层。换句话说,D"层随着地球温度的降低而不断“生长”,其厚度或许可以衡量其“年龄”(age),不过如何建立厚度与时间的关系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外注:如果有兴趣您可以挑战这一课题,呵呵!)。 unsolved problems 未解之问题(个人见解,仅作参考) 1.下地幔pv有三种:富Ca的CaSiO3钙钛矿,(Mg,Fe)SiO3钙钛矿和含Al的钙钛矿,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富Mg的pv,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Fe(还要考虑价态和自旋态转换)和Al的作用也还不是十分明确。 2.目前的实验技术中只有DAC能达到CMB条件,但是DAC实验中样品内部存在着极大的压力和温度梯度,对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需要更精确可靠的压标。由于不同研究者采用的压力标定方法不一样,会导致对压力的解释相差达10GPa以上,如图10,采用Au压标与采用Pt压标相变线偏移(shift)10GPa以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将随之不同。理论计算中采用LDA和GGA方法得出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差距。 4.目前实验和理论计算都证明了ppv可以在下地幔底部条件下稳定存在,但并不代表ppv就是D"层的实际成分,仍然有不少学者试着用残留的深俯冲大洋物质去解释D"层的相关性质,我想这两种思想的碰撞一定会产生非常多的有趣的课题。 图10. 采用不同压标计算得到的相变边界差异较大.(after Taneno et al.,2009) (后记:本文是作者在阅读了相关文献后的小结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周春银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92454 ) 主要参考文献: Murakami, M., Hirose, K., Kawamura, K., Sata, N. and Ohishi, Y., 2004. Post-perovskite phase transition in MgSiO3. Science, 304(5672): 855-858. Oganov, A.R. and Ono, S., 2004.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a post-perovskite phase of MgSiO3 in Earth's D" layer. Nature, 430(6998): 445-448. Shim, S.H., Duffy, T.S., Jeanloz, R. and Shen, G., 2004. Stability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MgSiO3 perovskite to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Geophys. Res. Lett., 31(10): L10603,doi:10.1029/2004GL019639. Iitaka, T., Hirose, K., Kawamura, K. and Murakami, M., 2004. The elasticity of the MgSiO3 post-perovskite phase in the Earth's lowermost mantle. Nature, 430(6998): 442-445. Tsuchiya, T., Tsuchiya, J., Umemoto, K. and Wentzcovitch, R.M., 2004. Phase transition in MgSiO3 perovskite in the earth's lower mantl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24(3-4): 241-248. Hernlund, J.W., Thomas, C. and Tackley, P.J., 2005. A doubling of the post-perovskite phase boundary and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lowermost mantle. Nature, 434(7035): 882-886. Hirose, K. (2006), Postperovskite phase transition and its geophysical implications, Rev. Geophys., 44, RG3001,doi:10.1029/2005RG000186. Hirose, K. and Lay, T., 2008. Discovery of Post-Perovskite and New Views on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Region. Elements, 4(3): 183-189. Shim, S.-H., 2008. The Postperovskite Transition.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36(1): 569-599. Tateno, S., Hirose, K., Sata, N. and Ohishi, Y., 2009. Determination of post-perovskite phase transition boundary up to 4400 K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mal structure in D'' layer.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77(1-2): 130-136.
个人分类: SEDI|1593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