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电推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电推进

相关日志

“电推进技术”入选2015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
热度 2 xiaguangqing 2016-1-2 08:42
由中国航天报社组织,航天领域院士、专家,媒体代表和广大网友共同投票评选的2015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和世界航天十大新闻揭晓。 2015年,中国航天和世界航天领域的事件呈现出重大、频发、全球瞩目、成果丰富、影响深远等特点,表现出人类勇攀科技高峰、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担任此次评选工作的评委有来自航天领域的知名专家张履谦院士、余梦伦院士和戚发轫院士等,还有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光明日报社和果壳网等媒体从事科技报道的资深记者。广大网友也参与了此次评选。 2015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 1.长征六号首飞成功 一箭发射20星 2015年9月20日,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的首飞火箭——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作为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快速发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六”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 2.中国发射世界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 2015年12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该卫星是中国首批立项的4颗科学卫星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空间分辨、宽能谱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同时将在宇宙射线起源和伽马射线天文学方面开展研究,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 3.一批新型导弹武器亮相九三阅兵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研制的多型导弹武器系统亮相。东风21D、东风26、东风31A、东风5B等导弹武器系统备受关注。 4.中国通信卫星强势进入国际市场 2015年10月~11月,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亚太九号通信卫星和老挝一号通信卫星,我国通信卫星强势进入国际市场,不仅实现了我国卫星第一次出口东盟,更首次实现向国际成熟卫星运营商提供通信卫星在轨交付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航天的国际形象。 5.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15年9月25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的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运送浦江一号和另外3颗微小卫星奔向太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快速发射的小时级跨越,可在24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工作。 6.新一代“北斗”升空助力全球组网 从2015年3月~9月,我国成功将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7.“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上面级首飞成功 2015年3月31日,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该火箭是由基础级和上面级组成的四级火箭。由于上面级的加入,可让卫星自发射到进入运行轨道的过程,从数十个小时的变轨时间缩短为5个多小时的直接入轨,并且无需耗费卫星的燃料,使得宝贵的星载燃料可以完全被用于在轨飞行,从而大大延长了卫星的在轨运行寿命。 8.中国电推进技术进入工程应用 2015年,我国电推进系统研制应用取得重大进展。首个卫星用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地面寿命及可靠性试验累计工作时间超过11000小时,具备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全面迈入工程应用阶段,能够满足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高轨遥感平台以及深空探测器的发展需求。 9.中国首颗高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四号发射成功 2015年12月2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该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高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也是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度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 10.中国航天商业活动进入活跃期 2015年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四维商遥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10月7日,我国第一颗商业高分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组星成功发射升空。10月30日,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暨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同日,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一年中商业航天活动频繁发生,预示着商业航天将在中国快速发展。 2015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1.SpaceX公司成功实施一级火箭回收 2015年12月22日,SpaceX公司发射的猎鹰-9运载火箭一级箭体陆上回收成功,这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未来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涉及面广、技术实现难度大,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基础上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此次SpaceX公司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子级回收是其中重要的技术路线之一。 2.火星上发现液态水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2006年进入环火星轨道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提供的强有力的数据表明,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这一发现指向了存在于火星地表之下的大规模水体储层。这一资源未来不仅可为登陆火星的航天员提供水和氧气,液态水的存在还意味着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而且还很可能将为未来人类定居火星提供支持。 3.中国发射世界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 2015年12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该卫星是中国首批立项的4颗科学卫星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空间分辨、宽能谱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同时将在宇宙射线起源和伽马射线天文学方面开展研究,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 4.地球“近亲”被发现 2015年7月24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达0.98的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该类地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其年龄接近60亿年。开普勒452b的体积是地球的1.6倍,直径比地球大60%,公转一圈385天。开普勒452b到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接近。这是迄今发现的与地球和太阳最相近的行星与恒星组合。 5.“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 2015年7月14日,经过48亿公里飞行、9年半太空穿梭,新视野号探测器终于飞掠冥王星,这是迄今为止人类与冥王星最近距离的一次亲密接触。目前,人类对冥王星还存在诸多不解之谜。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人类尚未近距离探测的矮行星。在“新视野”号完成了近距离飞掠冥王星的历史性任务后,美国宇航局已经为它选定了下一站可能的目的地——编号为2014MU69的柯伊伯带天体。 6.“黎明”号首次探测谷神星 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进入谷神星轨道并开始探测该星球。直径接近1000公里的谷神星是人类在太阳系中尚未探测的小行星带最大天体。“黎明”号抵达谷神星的轨道有助于人类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身处小行星带的神秘天体。 7.“机遇”号完成火星“马拉松” 2015年3月24日,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完成了第一次火星“马拉松”,行驶总里程达到42.195公里,用时11年零2个月,创造了人类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行走距离的新纪录。 8.印度发射首个太空望远镜 2015年9月2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使用PSLV火箭成功发射本国首个太空望远镜Astrosat,开启了印度空间天文观测的序幕。该太空望远镜重1.5吨,造价约为2700万美元,设计寿命为5年,主要用于对x射线双星、超新星遗迹、银河系系核和星系团进行光谱研究。 9.“哈勃”服役25年改变人类宇宙认知 2015年4月25日,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25周年的日子。自1990年4月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轨道开始,哈勃太空望远镜就满载了人类的期望。在服役期间,它不但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惑的问题,还引导天文学界用新的理论来解释一些现象,推动了天文科学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天体的认识。 10.俄航天员驻留太空累计879天创纪录 2015年9月12日,3名国际空间站内的航天员返回地球。成员之一的俄罗斯航天员根纳季·帕达尔卡完成了他的第五次太空任务,在太空停留了168天。至此,帕达尔卡累计在太空执行任务879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491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电推进系统将正式应用于航天器
xiaguangqing 2015-1-8 16:42
中国电推进系统将正式应用于航天器 中新社兰州1月2日电(南如卓玛 魏建军)2日零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地面寿命及可靠性试验验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6000小时,该试验证实了电推进系统可确保卫星在轨运行15年以上,将正式应用于“东方红三号B”卫星平台。   电推进系统是五院510所在国内首家研制,该产品具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等优势,应用于通信卫星平台、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等空间技术。   五院510所所长张伟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标志着中国的高轨道卫星平台拥有了世界一流的离子火箭发动机。自此,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进入实用阶段,由科研正式转化为航天器型号产品。   据张伟文介绍,在外太空环境下,电推进系统能彻底代替化学燃料为航天器整体“瘦身”,还能为走得更远的深空探测器提供主推力。   1974年,地处西北兰州的五院510所在国内率先开始离子电推进系统研究,和美苏等欧洲国家“同时起步”。?   “非常遗憾,这项研究从1987年之后处于停止状态长达10年左右,因为研究成果已超越了中国当时航天工程的现实需要,先进技术无用武之地。”张伟文介绍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大容量卫星平台,该所的电推进系统研究进入了“追赶时代”。   2013年12月25日开始,510所启动电推进系统在地面开展模拟外太空工作的1:1寿命与可靠性试验,截至2014年1月2日成功完成试验,累计工作6000小时,完成3000次开关机。   电推进系统正式应用于航天器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可大幅节省推进剂燃料,使卫星装载更多的有效载荷。(完) ——摘自 中国新闻网
4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深空探测器遨游十年首次登陆彗星
xiaguangqing 2014-11-13 10:15
http://news.china.com.cn/world/2014-11/13/content_34032657.htm “菲莱号”探测器大小相当于一台洗衣机,下图为传回的彗星表面首张照片。 欧航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分离的“菲莱”着陆器,于北京时间13日零时5分许确认成功登陆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以下简称67P)。这是人造探测器首次登陆一颗彗星。 “罗塞塔”计划开始于1993年,前后耗资约13亿欧元。一些媒体把“罗塞塔”的探测任务形容为“一场赌注” 。 科学家希望借此了解形成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彗星,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甚至人类的起源。 追了10年就为登陆这一刻 为了这一天,欧航局科学家已经等了10年多的时间。载有“菲莱”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2004年3月升空,经过总长超过64亿公里的太空飞行,终于在2014年8月,在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追上正不断逼近太阳的彗星67P。 今年8月6日,欧航局宣布,“罗塞塔”与67P实现“第一次亲密接触”,地点是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随后3个月,两者并肩飞行,“罗塞塔”从一旁观察彗星;“结伴而行”中,“罗塞塔”进一步探究彗星,并锁定了合适的着陆地点。 欧航局在“罗塞塔”项目的博客主页留言道,11日晚,“罗塞塔”经过了最后一轮系统测试,确定它处于正确轨道上;午夜,地面控制人员检测了遥控指令程序,为“菲莱”与“罗塞塔”分离做好准备;接下来,控制人员还确认,“菲莱”状况良好。12日,欧洲航天局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证实,“罗塞塔”已于欧洲中部时间12日9时35分释放“菲莱”着陆器。 难度等同“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 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菲莱”以接近步行的速度,“走”完最后的22.5公里路程。 “菲莱”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个电冰箱,携带了10个科学仪器。它以每小时3.5公里、几乎等同于步行的速度向彗星靠近,耗时7个小时才能抵达彗核。 由于从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至少需要28分钟才能抵达“罗塞塔”,“菲莱”将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登陆过程。预定的登陆地点附近岩石较少。 按美联社的说法,即便出现最小的差错,也会使得登陆任务前功尽弃,即“菲莱”撞上彗核表面的岩石或跌入悬崖中。有科学家用“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来形容登陆难度之大。 彗星引力小,着陆要用螺栓固定 欧航局当天早些时候表示,科学家在检测着陆器健康状况时发现,着陆器的推进器无法启动。因此,“菲莱”着陆时只能靠三条腿上的冰螺栓和随身携带的“鱼叉”装置将自己固定在引力较小的彗星上。 高空拍摄照片显示,这颗彗星的形状并不规则,看上去像一只橡皮鸭。经反复研究“罗塞塔”传回的图像及数据信息,研究人员选定在彗星的头部位置投放“菲莱”。 登陆彗星后,“菲莱”会向地球发回首张着陆点全景照片,其携带的10个实验仪器也将对彗星的土壤、磁场等情况展开测量分析。据新华社 彗星有“气味”还有“声音” 迄今,“罗塞塔”已经动用多重“感官”了解67P。 它7月曾对目标彗星拍照。照片显示,与许多人预想的不同,这颗彗星并不像个土豆,而更像一只鸭子,预示着67P可能由两颗彗星相撞而成。 上月,“罗塞塔”自身携带的科学仪器发现,67P彗发(彗星组成部分)化学成分的“气味”类似于臭鸡蛋和醋的混合。 欧航局11日说,他们收集到了这颗彗星的“声音”,这种响声可能由其发射的粒子带电发出。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3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第34届国际电推进会议征稿
xiaguangqing 2014-10-27 23:20
http://www.ists.or.jp/2015/call-for-papers/iepc-call-for-papers/ IEPC (International Electric Propulsion Conference) is the world’s largest forum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propulsion for spacecraft, aiming at the exchange among researchers, developers, managers, scholars, and students and at the promotion of thruster RD and space activities. The conference is held every other year in alternation between a US and a non-US location and participants from more than twenty countries come together representing the worldwide electric propulsion community. Succeeding the 33rd IEPC in Washington DC, USA in 2013, it will return to Japan after 16 years, jointly with the 30th IST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s) and the 6th NSAT (Nano-Satellite symposium). At a Glance of 30th ISTS, 34th IEPC and 6th NSAT Keyword Category 1 Hall Thruster Ion Thrusters Field Emission and Colloid Thrusters MPD Thrusters Pulsed Plasma Thrusters Resistojets and Arcjets Electrodeless/Helicon Plasma Thrusters Other electrothermal,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Thruster Concepts Fusion Propulsion and Magnetoplasma Sail Laser Propulsion/Beamed Energy Propulsion Other Innovative or Advanced Electric Propulsion Concepts Cathode and Other Component an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EP Propellant feed Systems Power and Power Processing for EP Systems Keyword Category 2 Physics Fundamental Studies Analytical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Laboratory and Space Testing Diagnostics Lifetime Characterization Systems Analysis/Development Flight Programs and In-flight Experience Mission Analysis Terrestrial Applications Important Dates Online Abstract Submission Open Sep. 12, 2014 Deadline for Abstract Nov. 20, 2014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for All Authors Jan. 30, 2015 Deadline for Paper Upload for Student Session only Feb. 28, 2015 Notification of Presentation Schedule for All Authors Apr. 1, 2015 Notification of Selection Results for Student Session Second Announcement and Tentative Program Issue Online Pre-registration Open Online Paper Submission Open Deadline for Paper Upload May 15, 2015
5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航天系电推进方向教师情况
xiaguangqing 2014-10-16 23:25
http://www.aa.washington.edu/faculty/index.html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航天系师资情况,有认识电推进研究方向教师的朋友请与我联系,谢谢!我的邮箱:629034@qq.com Faculty Name Title Research Areas Bragg, Michael B. Assistant: Marlene Poches, (206) 543-1829 mbragg@uw.edu Frank Julie Jungers Dean of Engineering Aerodynamics, Flight Mechanics, Aircraft Icing Breidenthal, Robert (206) 685-1098 breidenthal@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Aerodynamics, Fluid Mechanics, Turbulence Bruckner, Adam P. (206) 543-6143 bruckner@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Propulsion, Space Systems, Energy Conversion Dabiri, Dana (206) 543-6067 dabiri@aa.washington.edu Associate Professor Adjunct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erodynamics, Fluid Mechanics, Heat Transfer, Turbulence Ferrante, Antonino (206) 616-0109 ferrante@aa.washington.edu Assistant Professor Fluid Mechanics, Turbulence, Multiphase Flow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Hermanson, Jim (206) 616-2310 jherm@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Adjunct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mbustion, Gasdynamics, Microgravity Science, Heat Transfer Holsapple, Keith A. (206) 543-6198 holsapple@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Impact Processes, Planetary Sciences, Numerical Methods, Finite Element Methods, Structures Jarboe, Thomas R. (206) 685-3427 jarboe@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Adjunct in Physics Plasma Science , Electric Propulsion, Controlled Fusion Kurosaka, Mitsuru (206) 685-2619 kurosaka@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Airbreathing Propulsion, Turbomachinery, Fluid Dynamics, Acoustics, Heat Transfer Lin, Kuen Y. (206) 543-6334 lin@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Composite Materials,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racture Mechanics, Solid Mechanics, Structural Analysis Livne, Eli (206) 543-6643 eli@aa.washington.edu Boeing Endowed Professor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Adjunct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erospace Structure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tructural Dynamics, Aeroelasticity, Aero-servo-thermo-elasticity,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Airplane Design Mesbahi, Mehran (206) 543-7937 mesbahi@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Adjunct in Mathematics Automatic Control, Autonomous Vehicles, Optimization, Space Systems Milroy, Richard (425) 241-5865 rmilroy@aa.washington.edu Research Professor Plasma Science, Fusion, Propulsion Morgansen, Kristi (206) 616-5950 morgansen@aa.washington.edu Associate Professor Adjunct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onlinear Control, Dynamical Systems, Coordinated Control, Bio-inspired Systems, Autonomous Vehicles, Human Cognition in Autonomous System Narang-Siddarth, Anshu (206) 543-6679 anshu@aa.washington.edu Assistant Professor Nonlinear Control, Flight Mechanics, Singular Perturbation Methods, Bifurcation Theory and Theoretical Mechanics Shumlak, Uri (206) 616-1986 shumlak@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and Interim Chair Advanced Space Propulsion, Electric Thrusters, Plasma Phys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lough, John (206) 221-4820 slough@aa.washington.edu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Plasma Sciences, Fusion, Propulsion Yang, Jinkyu JK (206) 543-6612 jkyang@aa.washington.edu Assistant Professor Mechanics and dynamics of structures, Design of engineered material systems (e.g., composites, metamaterials, and phononic crystals),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and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You, Setthivoine (206) 616-8628 syou@u.washington.edu Assistant Professor Spacecraft propulsion, Magnetic Confinement, Variable-thrust and Variable-specific-impulse Plasma Thrusters, Magnetohydrodynamics Emeritus Faculty Bollard, John Professor Emeritus Structures, Solid Mechanics, Aeroelasticity Christiansen , Walter H. Professor Emeritus Gas Dynamics, Energy Conversion, Fluid Mechanics Decher, Reiner Professor Emeritus Adjunct in Civil Engineering Energy Conversion, Propulsion, Fluid Mechanics, Aerodynamics Hoffman, Alan L. Professor Emeritus Plasma Science, Fusion, Propulsion Mattick, Arthur T. mattick@aa.washington.edu Associate Professor Emeritus Energy Conversion, Gas Physics, Heat Transfer Parmerter, Reid Professor Emeritus Continuum Mechanics, Fracture Mechanics, Viscoelasticity Russell, David Professor Emeritus Aerodynamics, Gas Physics, Hypersonics, Fluid Dynamics Vagners, Juris (206) 616-3590 vagners@aa.washington.edu Professor Emeritus Automatic Control, Dynamic Systems, Optimization
4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届(2014)中国电推进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xiaguangqing 2014-4-29 21:32
为了广泛交流电推进技术领域的学术思想,充分展现我国电推进技术发展的创新思路和成果,加快电推进技术在我国的空间应用,促进我国电推进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十届 中国电推进学术研讨会将于 2014 年 11 月上旬在上海召开。热忱欢迎科研院所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工业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本次会议并踊跃投稿。现就具体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征文范围 本届中国电推进学术研讨会征文范围如下。 1. 征文涵盖的电推进种类及电推进系统装置范围: 1) 霍尔电推进技术 2) 离子电推进技术 3) 场致发射电推进和胶体电推进技术 4) 磁等离子体动力学电推进( MPD )技术 5) 脉冲等离子体电推进技术 6) 电阻 / 电弧加热式电推进技术 7) 其他电热、电磁和静电式电推进技术 8) 电推进系统 控制单元、电源处理单元及 推进剂供给 等 技术 9) 其他新型的特种推进技术 2 征文涵盖的各种电推进及相关系统的研究范围: 1) 国内外电推进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 研究 ; 2) 电推进基础理论、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3) 电推进地面和空间飞行验证研究; 4) 电推进 新器件、 新材料、 新工艺研究; 5) 空心 阴极等 电推进 关键部组件研究; 6) 电推进测试、试验与诊断技术研究; 7) 电推进系统设计和航天任务分析; 8) 新型电推进技术和概念研究。 二、征文要求 1. 论文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简练、数据真实准确、图表清晰,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过; 2. 文责自负,论文应不涉密,须通过单位保密审查,并在提交论文时提供保密审查单; 3. 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学位、单位、职称(务)、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 4. 文稿采用 A4 纸, 论文全文用中文撰写, 综述论文一般不超过 10000 字,专述论文一般不超过 7000 字; 5. 计划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论文,须首先提交论文名称及摘要,提供 WORD 或 PDF 电子版; 6. 论文格式要求见附件一,论文通过 E-mail 提供 WORD 或 PDF 格式电子版,摘要和论文接收邮箱: cepc 2014@163.com 或 cepc801@163.com ; 7. 投稿论文是否被录用,将于 2014 年 9 月份与参会通知一起发送给作者。 8. 本次会议召开前,将出版论文文集,提供给与会人员。 三、时间安排 1 、 4 月 28 日,发送第一轮通知; 2 、 6 月 20 日,发送第二轮通知; 3 、 8 月 20 日,发送第三轮通知; 4 、论文摘要接收截止日期 2014 年 7 月 20 日; 5 、论文全文接收截止日期 2014 年 9 月 20 日; 6 、发送论文录用和参会通知日期 2014 年 9 月 30 日。 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万芳路 801 号 3239 室 邮编: 201112 承办单位: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2014 年 4 月
3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航天开展微纳卫星推进系统基础技术研究
xiaguangqing 2014-4-23 22:15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4/04-03/6027005.shtml 近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推进产品中心 成立了 微推进技术研发小组 ,旨在解决微卫星、纳卫星、皮卫星的推进系统应用问题,开展微推进系统相关基础技术研究,发展微推进相关基础学科,建立基础研究的手段及方法。   微纳卫星具有一系列优点,体积小、功耗低、开发周期短、可编队组网,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完成很多复杂的空间任务,并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但由于受整星功耗、重量、体积等约束,现有的推进技术不能满足微纳卫星推进系统需求,国内已发射的微纳卫星均不具备推进系统。   当前,该所在微推进系统和微推力器方面已经取得了系列成果,如微推力器阵列、微小超高压冷气推进系统、轻质低功耗推力器等。微推进技术研发小组成立后,将积极推动在微推进系统和微推进器等多方面的研究,制定技术应用发展方案,推进技术攻关,为不同任务需求的微纳卫星提供推进方案及产品。   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该所 以五院先进空间推进技术核心实验室为依托,联合国内优势高校,建立先进空间微推进技术联合实验室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突破。
3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离子电推进技术突破 持续工作超1万小时
热度 1 xiaguangqing 2014-2-19 00:18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2-18/1045764769.htm 甘肃2月16日讯(记者刘晓倩)今天,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获悉,由该所独立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经过“实践九号”卫星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后,在长寿命地面考核试验中持续工作超过1万小时。 510所所长张伟文介绍,目前我国发射的航天器一直由化学燃料执行空间推进职能,为了完成变轨、姿态调整和南北位置保持任务,航天器需要携带大量燃料,这不仅占用空间,还大大增加了自身重量。他举例说,以一颗15年寿命的高轨道卫星为例,卫星约重4.8吨,其中化学燃料贮箱重量就达3吨。如果采用离子电推进系统替代化学推进,仅南北位置保持就可省去810公斤燃料,如果执行全电推进方案,使卫星“瘦身”至2吨以下,省出来的空间和重量可安装更多科学设备载荷。   相比以往航天器的推进方式,离子电推进技术具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等显著优势。510所自2007年从工程样机起步,5年内,研制成功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走完了国外同阶段耗时近10年才走完的路。该系统装载在2012年发射的“实践九号”卫星上,经过长达一年的在轨飞行试验考验,表现优异。专家认为该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据悉,2015年前后,电推进系统将有望在我国航天器上全面应用,从而大大提升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等航天器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整器性能。
368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先进空间推进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
xiaguangqing 2014-2-9 23:37
http://military.china.com/news/568/20140109/18273659.html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 “先进空间推进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在该院502所挂牌成立 。    “先进空间推进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是五院第二批核心专业实验室之一 ,是集空间推进技术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于一身的专业实验室, 研究领域包括:高性能化学推进技术、绿色无毒推进技术、低温推进技术、磁聚焦电磁推进等新型推进技术。   此次五院依托502所成立推进技术方面的专业实验室,是对该所的支持和鼓励。截至目前,该所已经为140余颗卫星提供了推进系统,占国内卫星总数量的90%以上,已经具备年交付40余套推进系统产品的能力。   该实验室为深化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展基础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交流和开放的平台,将进一步推进该所空间推进的发展。(薛英民)
2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大功率核电推进研究获重要成果
xiaguangqing 2014-2-9 23:27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16/c610569/content.html 日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和总体部合作 ,在 科技部“863”课题“核动力航天器总体技术和安全研究” 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 空间大功率核电推进方案 ”研究工作,这是我国在新型推进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空间大功率核电推进系统是未来大型深空探测的优选方案,更是未来推进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五院502所和总体部课题组紧紧围绕国内外空间核电推进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组织 原子能研究院 等多名专家进行了多场专题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组在核电推进技术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课题组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出了适用于载人火星飞船的、短期内实现地火往返飞行的空间大功率核电推进系统方案,并完成了适用于火星表面起降的推进系统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在国内首次完成核电推进系统模型建立和优化设计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利用该模型,可获得核电推进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参数,为未来载人火星飞船设计提供了重要设计手段。 “空间大功率核电推进方案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充分发挥了502所在空间推进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总体部的抓总作用,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空间核电推进领域抢占了先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空间推进领域的领先地位。(汤章阳 周成)
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航天大步迈向电推进时代,2015年有望全面应用于航天器
热度 2 xiaguangqing 2014-2-7 23:00
http://www.wokeji.com/shouye/guonei/201401/t20140104_619419.shtml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在经过我国“实践九号”卫星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后,迎来了正式应用于航天型号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日前该系统在长寿命地面考核试验中已持续工作超过一万小时,为其在我国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上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记者从五院获悉,未来中国航天将要开展火星、木星和库伯带小行星等一系列深空探测活动,要更经济、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电推进技术将是不二选择。 电推进技术将开启航天领域新革命 关于电推进技术,五院专家评价说,它将开启航天领域又一次革命。 正如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一样,推进系统也是航天器的核心。相比以往航天器所用燃烧化学燃料排出炽热气体的推进方式,离子电推进技术采用的是喷出带电粒子或离子的新方式,具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等显著优势。因此,国际宇航界已将电推进列为未来十大尖端技术之一,并将其作为衡量未来大容量、长寿命卫星先进性的重要“标杆”。大力发展电推进技术也成为各航天大国的共识。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算,离子电推进系统的推进能力是化学燃料的10倍,同时对发射窗口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因此,该技术将是人类向更深更远太空进发的必备利器。 五院510所所长张伟文表示,以往航天任务中,航天器需携带大量燃料,不仅占用空间,还大大增加了自身重量。以我国目前通信卫星主要采用的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为例,卫星重量达到4.8吨,其中燃料占大部分,需要两个1400升的贮箱来容纳。但如果采用离子电推进系统,可节省燃料80%,使卫星“瘦身”至1.8吨。省出来的这些空间和重量,可以安装更多科学设备载荷,实现“一颗卫星抵多颗用”的新跨越,甚至航天器的研制模式都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使空间活动的经济效益和太空科学探索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1998年,美国探测彗星的深空1号首次将离子推进器作为主力推进系统用于深空飞行。目前国际上电推进技术的应用已日益广泛,2012年,美国完成了全电推进平台——波音702SP的设计;日本“隼鸟”太空探测器和欧洲“智慧1号”探月器也对电推进技术进行了空间试验。 我国电推进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国家队”,五院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证,其所属510所也成为国内电推进技术研究及试验验证的“领跑者”。 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初,510所与国外宇航界同期启动开展了电推进技术攻关,准确选定了离子电推进这一目前国际电推进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并成功研制了直径80毫米的汞离子电推进系统,该成果于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十余年间,在没有具体型号任务牵引、缺乏经费支撑的困境中,该所坚守理想,保留核心专业研究队伍,自筹资金持续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又成功研制了90毫米氙离子电推进系统。 1999年,国家加大了对离子电推进系统发展的支持力度。510所趁势而发,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立项,取得集团、五院创新基金支持的同时,加大了自主投入力度,相继研制成功具有自主产权的电推进系统及其核心单机产品,在空心阴极与精密栅极组件设计和制造技术、气路高压绝缘技术、微小气体流量的精确控制技术等领域实现了全面突破。2007年该所从工程样机起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走完了国外同阶段耗时近10年才走完的路。该系统装载在2012年发射的“实践九号”卫星上,经过长达一年的在轨飞行试验考验,表现优异。据专家评价,该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2015年有望全面应用于我国航天器 近年来,电推进系统越来越受到青睐。目前国际上已发射和计划发射的离子电推进系统航天器数量已经突破50颗,数据分析显示,在未来国际宇航发射中,采用电推进系统的航天器所占比例将进一步扩大。面对竞争激烈国际宇航市场,我国如果不加快该技术的发展,意味着在未来竞争将失去主动权,甚至会把前一阶段辛苦打拼下来的国外市场份额拱手相让。 据介绍,510所将继续高擎引领我国电推进技术发展的大旗。张伟文表示,当前该所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将电推进技术纳入国家级创新平台,并积极争取到民用航天预先研究、载人航天预先研究及国防基础科研等多方面支持,组建了一支专门从事电推进技术创新的研发队伍。该所自主投入研发了3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等产品,可以满足我国未来东方红五号平台和全电推进卫星平台的应用;研制的100毫米、140毫米霍尔电推进系统,可以满足低轨卫星的轨道维持等推进需求。同时该所加快了新技术的试验验证,通过建造我国目前技术最先进、种类最齐全的电推进专用大型试验设备系统,开展了各类长寿命、高可靠试验,为电推进系统在我国航天器上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伟文透露,预计2015年前后,510所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将在我国航天器上全面应用,从而大大提升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等航天器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整器性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卫星的国际竞争力。
20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航天器正逐渐步入电推进的新时代!
xiaguangqing 2014-2-7 22:55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16/c616759/content.html http://www.lipcast.cn/wlyjs/xw/20140123110856.htm 在2014年到来之际,我国自主研制的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鉴定产品在510所启动长寿命地面考核验证试验。该专项试验整合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历时两年,工作时间11000小时,力求突破15000小时,预计累计完成6000~8000次开关机点火试验。 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已于2012年10月在我国实践九号卫星上成功完成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510所瞄准我国高轨道通信卫星平台和空间站建设,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着力提升产品的成熟度和长寿命高可靠水平,取得了新的突破。此次试验将是对该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进行的一次全方位检验,也是电推进型号应用阶段必须开展的一项重大试验,它开启了电推进系统全面型号应用的新时代。 40年坚守 突破电推进系统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发射的航天器一直由化学燃料执行空间推进职能,为了完成变轨、姿态调整和南北位置保持任务,航天器需要携带大量燃料。举例来说,我国目前一颗15年寿命的高轨道卫星大约重4.8吨,而化学燃料贮箱重量就达3吨。如果采用LIPS-200电推进系统替代化学推进,仅南北位置保持就可省去810公斤燃料,如果执行全电推进方案,整星重量将降至2吨以下,从而大幅提升我国通信卫星的容量和国际竞争力。 电推进技术是当前最为先进的空间推进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把外部电能转化为推进剂喷射动能,从而产生推力的一种反作用式推力系统。欧美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制,于90年代初步开始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竞争优势。 美国休斯702SP平台已于2012年3月完成了全电推进平台建设,实现了这一重大目标,并已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 510所于上世纪70年代初几乎与国外同期开展了电推进技术攻关,研制成功直径为8厘米的离子电推进系统,于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随后的10余年里,因无需求牵引,该所在没有国家项目和经费支持的困难条件下,坚守理想信念,保留最核心的专业研究队伍,自筹资金持续不断地开展技术攻关。 “十五”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该所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立项,并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五院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加大自主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成果应用,先后研制成功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试验样机、工程样机和飞行验证产品,成功突破了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及各单机的关键技术,使之成为具备在轨应用条件的成熟工程产品。 40年孤独坚守,40年埋头攻关,该所广大干部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预研成果到工程样机,再到型号产品,逐步跨越了电推进研制的关键阶段。几十年来,无论多么艰难,该所始终把促进我国电推进技术发展作为光荣职责和坚定追求,矢志不渝,从未放弃。 四次跨越 我国电推进系统的发展历程 从电推进系统的研制历程看,一般来说,从技术开发到型号应用,必须步步为营,要经历四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技术目标。 一是技术开发阶段,以电推进点火试验为特征,主要是测量、固化推力器的推力、比冲、功耗等物理性能参数,研制电推进试验样机。 二是工程研究阶段,在获得推力器推力、比冲等特征参数的基础上,聚焦宇航热、力、磁等工程约束条件,实现电推进物理性能与工程要求的高度融合,研制电推进工程样机。 三是空间飞行验证阶段,以验证电推进系统在空间环境下各功能参数的实现与稳定工作,各子系统、单机间的匹配性,以及电推进系统与整星之间的耦合为目的,建立电推进系统的在轨工作基线,研制工程飞行验证产品。 四是型号应用阶段,在空间飞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地面1:1长寿命考核验证试验,以确认电推进系统、关键部组件15年长寿命工作的能力。510所即将开展的长寿命考核试验就是决定我国电推进系统正式应用于卫星型号的最重要的试验。 目前,国内从事电推进技术探索的单位虽然很多,但是绝大多数尚停留在第一个阶段。 再接再厉 打造长寿命高可靠产品 在欧美等电推进系统应用比较早的国家,地面寿命考核试验是解决电推进系统长寿命、高可靠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通行做法。早在两年前,510所就依托在真空设备研制领域的技术优势,筹资8000多万元自主建造了TS-5A、TS-6A、TS-7等大型真空试验设备,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TS-7电推进专用大型真空试验设备,以满足LIPS-200离子推力器的长寿命试验要求。 本次开展的电推进系统产品1:1长寿命考核验证,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全面验证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产品的性能。一是验证电推进系统尤其是推力器产品的工作寿命否满足卫星15年南北位保要求;二是获取影响电推进系统各单机寿命的关键特征参数,为建立寿命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以便开展可靠性评估;三是确认电推进系统尤其是推力器产品是否存在早期随机性失效模式,并为解决该失效模式提供试验数据;四是确认寿命期间离子推力器的性能变化特性,获得电气参数补偿的摸底数据,为确保卫星任务完成应用提供工作策略验证结果。 通过长寿命考核试验验证,将进一步夯实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的工程化基础,为空间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的型号应用,对于全面提升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等多种用途的航天器整星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卫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目前,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电推进技术已被纳入国家创新平台 ,成为510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电推进技术已进入型号全面应用的又一个万里长征。各级领导和用户的大力支持,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一切都在庄严宣告: 中国航天器步入电推进的新时代已指日可待 。(索轩)
2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ASRTU中俄大学生小卫星青年研习营队员招募通知
xiaguangqing 2014-1-6 13:09
http://vehicle.dlut.edu.cn/show.php?id=4635 为了服务于国家建设航天强国战略需要,立足航天行业未来发展,拓宽我校学生对外交流的途径,开阔学生视野。学校决定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关于“ASRTU中俄大学生小卫星青年研习营”队员招募。 一、组织单位 主办:大连理工大学 承办: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二、招募时间 2014 年1月6日 ——1月10日上午10:00 三、招募条件 1 、爱党爱国,无任何无法违纪行为; 2 、自愿参与,家人同意; 3 、身体健康(需出示3个月内体检证明); 4 、有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论坛工作语言为英语); 5 、对小卫星制造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6 、针对报名学生进行面试(作为招募重要依据); 7 、男女不限,共招募3名; 8 、持有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私人护照 (有护照者优先) 。 四、研习营初拟日程 2014.4.9 报道,篝火晚会; 2014.4.10 参观“东方”航天发射场,与阿穆尔国立大学校领导会谈; 2014.4.11 阿斯图小卫星青年学生科技创新论坛,庆祝晚宴; 2014.4.12 俄罗斯“航天日”庆祝活动,阿斯图小卫星青年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授牌仪式,闭幕式; 2014.4.13 返程。 五、相关费用说明 参营队员至活动地点的往返旅费及住宿费用自理(往返路费约1500元/人,住宿费约为30美元/人/天)。 六、联系方式 报名邮箱: 401660324@qq.com 咨询网站: http://vehicle.dlut.edu.cn 联系人:罗利老师,电话:84707679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学部 2014 年1月6日
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收获的季节(之二)—— 走向深空的电推进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3-9-30 11:27
第九届电推进会议月初刚在兰州开过。 在哈尔滨开第一届的时候,也就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样子吧。这连着几届都是上百人了,一大半是年轻人。就这样,还有来找笔者要学生的。 去年实践9号上天,做了离子发动机和Hall推进器的在轨实验。一年下来,运行状态很好。CASC一定很满意,所以今年五院的大会报告里,后面的几个东方红卫星平台几乎都要上电推进了!不仅做位置保持,还有的要用电推进做变轨。从04年开深空探测会、05年开第一届电推进会,不到10年时间,电推进从无到有,迎来了一个收获季!会后参观510所,做地面实验的大型真空罐就有好几个在建,听说还不够——每个电推进器都需要至少一年(近万小时)的地面实验,一个卫星就需要2个甚至4个!下面几年任务都忙不过来了! 科学探索方面则直接提出了MW级推进器的研究方向——这么大的推力,搞不好要用核动力才行呢! 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起来真是有一种让人跟不上的感觉:昨天还是“可上九天揽月”,今天就另一只眼看着火星了!电推进正在走向深空(Deep Space)! 暑期参加奖励评审,听北斗团队讲:美国NASA的头来过后对国会说:中国的航天不仅发展快,更重要的是队伍里的骨干都这么年轻——可以保证中国航天事业几十年的发展。我们这里前两年去五院的学生,现在已经做了新型号的组长了。 电推进也是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前沿。和等离子体物理有关的领域,都是年轻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2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离子推进系统连续工作5年半创纪录
xiaguangqing 2013-7-17 09:25
   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先进离子推进火箭发动机可用于进行深空探索任务。这台发动机已经连续运转5年半,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它的测试时间是所有太空推进系统验证计划中最长的。   这台发动机已经连续运转了超过4.8万个小时。它是一种太阳能 电推进器 ,利用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量加速氙推进剂,速度可达到每小时9万英里(约合每小时14万公里)。   这种太阳能 电推进器 利用 电磁场 加速氙离子产生 推力 ,所用能量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这种发动机虽然所能产生的 推力 无法与化学燃料火箭相提并论,但由于效率更高,更适于深空探索任务。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先进离子推进火箭发动机已经连续运转5年半之久,就此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这台发动机是迄今为止所有太空推进系统验证计划中测试时间最长的。它是一种太阳能 电推进器 ,可应用于一系列科学研究领域,其中就包括深空探索任务。   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克利夫兰的格伦研究中心实施进化 氙气推进器计划(以下简称NEXT,NASA Evolutionary Xenon Thruster (NEXT) ion thruster) , 研制这种推进器便是其中的一部分。NEXT计划旨在研制新一代 电推进 系统,包括功率处理、推进剂管理和其他组件。凭借连续运转超过4.8万个小时,这台发动机创造了一项新纪录。不久后,这项已经持续数年的测试便将画上一个句号。   NEXT项目首席研究员迈克尔-帕特森表示:“我们将在这个月底主动终止这项测试。这台推进器一直满负荷运转,寿命和性能已经超出了所有预想中的科学任务的要求。”这种高效发动机是进行深空探索任务的完美之选。它是一种太阳能 电推进器 ,利用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量加速氙推进剂,速度可达到每小时9万英里(约合每小时14万公里)。这种推进方式的效能远远超过传统的化学燃料火箭发动机。   在格伦研究中心的一个真空测试室进行的 寿命 测试过程中,这台发动机消耗了大约870公斤氙推进剂。这一数量听起来似乎很多,但所产生的总冲量却相当于1万多公斤常规火箭推进剂。这台接受测试的发动机的核心电离室在格伦研究中心制造,离子加速 系统 由加利福尼亚州的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设计制造。   洛克达因公司高级太空计划部门副总裁朱利-范-科莱克表示:“美国宇航局研制了新一代大功率大阳能 电推进 系统,将提高我们国家未来实施科学研究和人类太空探索任务的能力。”宇航局的小行星探索计划也将采用这种推进系统。这项计划旨在搜寻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捕获其中威胁最大的小行星或者改变其飞行轨道。(孝文) http://tech.sina.com.cn/d/2013-07-02/10418500076.shtml (文中进行了适当修改,用红色字体标注) 
4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星商战——卫星产业不再是欧美独占的地盘
xiaguangqing 2013-5-28 08:45
http://www.ceweekly.cn/html/Article/20130527377772660.html http://www.ceweekly.cn/html/Article/201305271119620.html http://finance.qq.com/a/20130528/001295.htm?pgv_ref=aio (我认为:商业卫星的大量应用,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空间碎片”,报废卫星的离轨、太空垃圾的清除,需要新型空间动力系统的研制和相关技术的大力发展!) 1965年4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商用通信卫星 “晨鸟1号”发射成功。太空的商业大门旋即被打开。 现如今,人们打开广播、电视、启动汽车GPS导航功能、在偏远地区打电话等,都能找到卫星应用的影子,享受到卫星运营服务。但它们似乎太过神秘,以至于我们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 今年5月,因为美军再次确认租用 中国卫星“亚太7号”的消息,又一次把我们的注意力牵引到遥远的太空。 一颗卫星是如何打造的?它经历怎样的跋涉来到发射地?发射升空后如何运转? 数据显示,在全球超过1000颗卫星的背后,同样存在一个庞大的卫星产业。2011年,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73亿 美元。2001—2011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175%。 生意做到太空里,商战打到卫星上。这个与政治、军事密不可分的产业,已经占据全球航天产业的六成以上份额。在这个产业里,有公司与公司的对抗,更有国与国的较量。 亚太7号自述: 一颗商业卫星的旅程 我的名字叫“亚太7号”,目前是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下称“亚太通信”)运营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主要功能是为大家提供电视传输、卫星通信服务,以及电视直播和跨洲际通信广播服务,服务范围涵盖亚非欧及澳大利亚等地区。 我2012年3月31日在西昌被“长征三号乙”发射升空,在浩瀚的太空默默地服务了一年零两个月,如果不出意外,我将在当年被我顶替的亚太2R卫星所在的东经76.5°上空继续工作满剩下的十余年。然而,最近因为我被美军租用的消息,我被推上了前台。 引发激烈讨论的同时,很多人对我的出身、身价和运营情况很感兴趣,在这里,我不妨通过《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向大家介绍一下,一颗商业卫星从出生到成为“太空垃圾”的“生命旅程”。 卫星都是“高端定制” 我是一颗中国卫星,是亚太通信旗下亚太系列卫星的一分子,亚太通信是 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亚太控股”,1045.HK)的全资子公司,而亚太控股的大股东则是中国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占股比例为62.09%。 但我出生在法国,由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制造。这家公司与我的“哥哥”亚太6号的制造商法国阿尔卡特宇航公司有血缘关系。2005年6月,亚太6号升空两个月后,阿尔卡特宇航公司与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合并组成阿尔卡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公司后来被卖给泰雷兹集团。我们亚太系列卫星,有好几颗都与法国的这家公司有缘。 不过,亚太5号不一样,它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平台不同。 因为公司没有生产卫星的能力,亚太通信旗下的卫星都是向卫星制造商采购而来。据研究国外航天发展的蒋宇平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卫星制造商、卫星发射商和卫星运营商,大多是分离的,曾经的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既制造卫星又运营卫星,后来干脆把卫星制造部门卖给了 波音 公司,毕竟这是不同的业务,专业分工比较细。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母公司下边有好几个子公司,有的负责制造,有的负责运营。” 而且,和衣服、包不同,一般而言,卫星的身形、结构都是“定制”的,卫星制造商根据客户的设计,安排生产和建造,因此价位也不统一。 亚太控股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卢建恒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亚太控股的设计主要考虑“卫星的覆盖区、转发器数量,天线、联络备份软件,以及地面控制系统”。但对于我的造价,他却表示不便透露。 我们被制造完成后,一般以“在轨交付”的商业模式完成所有权交接,而不是制造商生产完事、拿钱走人。一位不愿具名的航天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在轨交付是制造商完成卫星生产订单后,联合卫星运营商,选择发射服务商,将卫星发射到轨道上,然后再将卫星正式交付给运营商。 然而, 上了火箭不代表就进了保险箱,发射工程中或是在入轨后,出现天线、太阳帆板展开故障也是有可能的。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就要用上备份星。据上述航天专家介绍,有时候,制造卫星的同时,还会研制备份星。几颗卫星形成卫星 星座,这其中有几颗工作星,几颗备份星,如果某颗卫星出现故障,备份星便可以填补空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故障后再发射备份星。 此外,我们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当年制造我们的厂商也不能撒手不管。我们如果要调整姿态和轨道,这些都需要制造商的技术支持,相当于售后服务。 运输费、发射费、保费, 每项都不低 虽然亚太系列卫星基本上都在法国生产,但卫星的发射却往往不在法国。我和亚太6号就都是在中国大陆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 从生产地到发射地,我们必须经过长途跋涉。而作为 高端装备 ,我们的运输要求也很高。在我之前(2007年)发射升空的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首先乘坐大型运输机从北京起飞,然后降落在西昌机场,而从西昌机场到基地的60公里旅途中, 按照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卫星的垂直颠簸和横向颠簸都不能超过0.4g,换言之,在承载卫星的大板车上放置一个空的易拉罐,前行、刹车、转弯都不能移动或者倾倒,否则就是失败。 当年我从法国被运送到中国,长途跋涉,选择的是比较 保险 的水路。 为我们亚太系列卫星提供发射服务的,基本上都是中国航天旗下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选用的也是我们熟悉的搭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申请发射许可牌照,经过许可就可以发射。”卢建恒表示,算上这笔运费,我在中国发射的成本,还是比在欧洲发射低。我当年的发射费用就在7000万美元左右。 不过,发射费用远比不上保险费用。我们身价不菲,而且费时费工,万一出点什么事,可不是什么小数目。所以,投保是肯定的。卫星运营商给卫星发射买保险,叫保险采购,采购过程中,运营商一般会聘请保险经纪人,为其安排卫星保险业务。2005年,我的“哥哥”亚太6号发射时,卫星发射及在轨保险采取的是国内外保险商共保的形式,国内由人保财险、中国再保险、平安产险等11家公司参加,总保额达1.75亿美元,而亚太控股当时也同时聘用了国内的江泰和美国达信共同担任保险经纪人。 到了2012年,我发射的时候,中国人保财险成为首席承保人,承保了卫星发射以及一年在轨保险,保额达2.55亿美元,承保比例达88.24%。同时,中国人保财险还作为首席保险人组织国内保险公司承保了本次发射项目的火箭发射前保险、意向点火和起飞保险、发射第三方责任。 使用率越高,运营商赚得越多 发射成功之后,我们就归卫星运营商控制了。 我所在的亚太通信是1992年在香港成立运营的。据卢建恒介绍,在香港,商业卫星公司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它需要向香港电讯管理局申请卫星的运营牌照和外太空牌照。是否能够拿到这些牌照,需要看其背景,看其有没有相关经验,还有就是要看其有没有足够的财力。 卫星运营商主要靠提供服务收取租金或使用费。在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中,亚太控股会主动跟市场广播商、电信运营商等客户联系,与他们签订服务合同。亚太控股每年按照客户租用频道,收取相应的费用。 我们亚太系列卫星的控制中心在香港,亚太控股通过位于香港大埔的卫星测控中心,对我们的系统进行操作,并提供各种转发器、广播及电讯服务。 卫星转发器,安装在卫星上面,我的身上就有56个。作为无人管理中继站,以实现远距离通信的装置。主要作用是接收来自地球站的微弱信号,变换频率和放大后再发回地面。简而言之,“相当于我在中国,你在美国,我要发一个信号给你,我这边需要有一个上行天线,把信号发到卫星上,卫星用转发器接收我的信号,然后再转到你那儿去,然后你用一个下行的接收机接收这个信号。转发器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先接收,再发送。”上述航天专家介绍道。 卫星的使用率越高,合约越多,运营商也赚得越多。截至2012年年底,我和亚太6号卫星、亚太5号卫星都有着较高的使用率(70%以上),我的使用率为74.6%。我在保持亚太2R卫星原有市场份额和主要客户的同时,还在亚太、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增加了新的客户及销售量,并且同一些国际著名的 电视广播 媒体达成了转发器长期服务合约的续签。 这些客户里就有美国国防部。2012年5月,美国国防部与亚太控股签署合约,租用了我,为美军非洲司令部提供通信服务。对此,美众议院共和党议员迈克·罗杰斯在听证会结束后,立即发表声明说,租用中国卫星会严重威胁美国军事情报安全。但美国国防部仍打算续约,把租期延长3年。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全国各地许多电视台节目的顺利转播,以及2011年深圳大运会的电视节目转播,都离不开我的工作。 报废后成为“空间碎片” 虽说据媒体报道,我的设计寿命超过16年,但总有一天,我会走向报废,变成太空垃圾,从而被新的卫星顶替。 报废的卫星,比较规范的说法应该是“空间碎片”,它们中的一部分会进入大气烧毁,而对于那些残存的碎片,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总体部主任刘晓群曾表示,我国的监测网络会对它们进行编号,以10厘米为界划分,超过10厘米的被称为大件。现在,我国给予编号的已经达到1万多个。 所以,请大家放心的是,我们生来是为大家服务的,报废了也不会给人民群众添麻烦,不会去撞地球的。 卫星产业不再是欧美独占的地盘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朱梓烨 赵剑云| 北京报道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突破1000颗大关。 研究国外航天发展的专家蒋宇平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目前,在漫天星空中,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卫星的数量为570颗左右。这些商业卫星,绝大部分都是商业通信卫星,此外还包括商业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2012年全球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商业通信卫星占全球卫星的38%,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分别占10%和9%;军事通信和监视卫星占18%;民用通信卫星占11%。 按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划分,卫星产业分卫星 制造业 、发射服务业、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 卫星产业是电信产业和航天产业的交集,2001—2011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175%。2011年,全球电信产业规模总值达到42300亿美元,航天产业达2898亿美元。卫星产业以177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航天产业的61%,占全球电信产业的4%。其中,卫星服务业收入1077亿美元,占比61%。卫星制造业收入119亿美元,占比7%;卫星发射业收入48亿美元,占比3%;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529亿美元,占比30%。 我们常说的卫星产业,主要以商业卫星为主,但随着卫星制造公司日渐承担军事、政府、科研等类卫星的制造,军队国防更多地租用商业卫星服务,卫星产业的界定也越来越模糊。 卫星制造:欧美寡头垄断不变 从1965年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颗通信卫星晨鸟1号发射升空算起,几十年间,全球的商业卫星制造产业一直处于欧美寡头垄断的局面。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的《2012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卫星制造业收入规模达到119亿美元。美国公司制造的卫星数量约占全球的22%,但其产生的收入却约占全球的52%。欧洲的份额紧随其后,占到32%。 如今,美国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鼎足而三,欧洲的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阿斯特里姆公司也是全球卫星制造商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近些年,欧美公司通过整合上下游业务、创新营销策略、股权买卖,逐渐发展壮大,欧洲公司拉大了与传统制造国俄罗斯之间的差距。 不过,其他国家的卫星制造商正在进入国际市场,2011年,亚洲的份额已经占到15%。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俄罗斯信息卫星系统—列舍特涅夫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也在商业卫星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中国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可以给中国通信卫星制造商带来发展空间,但解决中国卫星通信应用和通信卫星制造水平之间发展不匹配是个两难的问题。国内卫星通信运营商首选美国和欧洲卫星,国际或地区卫星运营商更是如此。与此同时,我国通信卫星制造还面临供应商卖方市场。 日本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优势,中国卫星制造技术,需要通过与欧美的技术合作来提高。然而,中国不得不面临美国的出口管制。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一直对商业卫星出口实施管制,意在确保“国家安全利益”。但是,出口管制招致卫星产业界的不满,他们认为,1999—2009年,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卫星销售量大幅下滑,减少了2.7万个工作机会,对美国航空航天公司造成210亿美元的销售额损失。 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废除了卫星出口贸易一刀切的管制政策,卫星出口过度管制时代结束,这将大大增强美国在卫星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然而,美国此次卫星出口管制改革并未放松对中国的限制。因此,改革一旦实施,中国的技术和进口仍然被封锁,而且还要面对美国更强有力的竞争压力。 发射服务:中国发射抗衡美国 美国《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放宽了卫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但对中国仍保持严控:禁止对华出口、再出口或转移,也不允许在中国发射。 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想把中国排挤在“卫星发射俱乐部”之外。2006年,美国政府宣布冻结包括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政府批准的经营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卫星整星出口及开展国际空间技术合作业务的唯一商业机构)在内的4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资产,并列入美国制裁公司名单;2007年7月,美国商务部推出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最新管制条例,在航空和航天领域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出口的管理。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主任约翰·劳格斯登曾对媒体表示:“美国的出口限制减少了中国的商用卫星发射机会,使中国只能发射自己的通信和商用卫星以及技术不受制裁规定限制的一家欧洲公司的卫星。” 这也使得与卫星发射相关的 金融 、法律、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生意一度被欧美保险等行业垄断。 近些年,中国凭着良好的性价比, 力拓亚非拉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卫星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从此拉开了中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序幕。2007年,中国为尼日利亚发射了一颗完全由中国制造的通信卫星。截至2012年,我国已实施国际商业发射35次,发射了41颗卫星。 SIA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发射服务收入为19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39%,欧洲、俄罗斯和亚洲的发射收入占全球份额分别为25%、19%和17%。 随着日本、印度等国的崛起,以及美欧等私营航天企业的介入,如SpaceX公司研制的法尔肯系列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原本在国际发射市场的高性价比优势已不突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在实施国际化战略,将力争2020年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份额由目前的3%提高到15%。 军事专家宋晓军指出,2012年中国发射卫星的次数首次超过美国。虽然美国总体的卫星资源还是世界第一,但最起码在发射服务产业,中国航天已后来居上。 卫星服务:中国卫通力争国际一流 在全球卫星产业中,卫星服务业的占比最大。卫星服务业包括 消费服务 、卫星固定服务、卫星移动服务、遥感业务和航天飞行管理服务。其中,消费服务包括卫星电视业务、卫星音频广播业务和卫星宽带业务;卫星固定服务,包括转发器协议和管理网络服务;卫星移动服务包括移动数据业务和移动话音业务。其中,消费类的卫星直播业务/直播到户业务收入又占卫星服务业总体收入80%以上。 放眼全球,亚太控股公司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商业卫星运营商。在它背后,还存在着众多商业卫星大佬。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欧洲卫星公司(SES)、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三家公司。 这三家公司连续多年蝉联卫星固定通信业务运营商收入排行榜前三名。在早前,就有数据显示,这三大公司占全球卫星固定服务业市场转发器出租容量的60%、总收入的65%。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和欧洲卫星公司,各自拥有超过40颗的卫星舰队。他们的收入也都在20亿美元以上。 目前,全球从事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运营的公司有40家左右。除了上述三大商业卫星运营商之外,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卫通”)、日本的天空完美日星公司、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也是重要的区域性卫星运营商。这些公司掌握的卫星大都集中在5至20颗之间。其中,中国卫通官方网站显示,其掌握的卫星资源有13颗。 此外,像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这些没有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也存在着一些商业卫星运营商。不过,他们在商业卫星市场上占的份额并不大。 在整个商业通信卫星产业里,欧美卫星运营商在这整个卫星服务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早前,由于各种非正常原因,中国的卫星运营商普遍发育迟缓、成长缓慢。直到2004年4月,中国卫通的全资子公司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都没有在轨卫星,仅靠美国劳拉公司的三个卫星转发器维持运营。与此同时,由航天工业总公司(现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投资组建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下称“鑫诺公司”),也只从法国进口了一颗通信卫星。 2009年4月10日,中国卫通重组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由原来的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之一转为专业的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公司。 重组后,航天科技集团以中国卫通为平台对集团公司内部的卫星运营和应用业务资源进行了整合,先后将所持有的鑫诺卫星公司、亚太卫星公司、中宇卫星移动通信公司股权注入中国卫通,完成了中国卫通所属鑫诺卫星公司、直播星公司的股权整合和资产划转,实现了卫星运营业务的集中管理、统一运营、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至此,中国卫通成为我国境内唯一的通信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在国际上的排名也由名不见经传到上升为第8位。 在日益壮大的商业卫星市场中,中国企业也期待着有更大的作为。根据此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规划,到2015年,“中国卫通将拥有15颗通信卫星,营业收入将达到160亿元,成为亚洲第一、国际一流的卫星运营公司,提供面向亿万用户的天地一体卫星通信广播特色化运营服务。”中国卫通总经理卓超表示。 而在卫星导航方面,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占据中国95%的份额。如今,俄罗斯、中国、欧盟相继开发出自己的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2003年建成一代,2012年二代完成亚太地区组网,下一步,北斗将对导航产业进行“商业窥探”。除了运营服务这一块,包括上游导航与卫星制造和中游的终端产品,中国整个卫星导航产业在2012年已经超过1200亿元,将来可能会突破5000亿元。 虽然导航在整个商业卫星产业中,份额很小,但导航终端目前是商业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面设备制造业包括网络设备和 消费 设备。其中,网络设备主要包括信关站、控制站和甚小孔径终端(VSAT);消费设备主要包括卫星直播业务(DBS)接收天线、卫星移动终端(包括卫星电话)、数字音频广播服务(DARS)设备和GPS独立硬件。消费设备占地面设备制造业的84%,而独立的导航设备销售量占消费设备市场的70%。因此,中国北斗未来在商业领域大有可为。 商业卫星军用化是趋势 事实上,军队租用商业卫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2011年,美国国防部一半的卫星通信能力来自于商业卫星。卫星通信在军事中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其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昂贵。在需求激增的情况下,美国军方最可怕的噩梦是配备大量卫星通信设备投入作战时,却发现没有足够的商业卫星通信容量可以使用。美国国防部每年不得不花费数十亿美元来购买商业卫星的能力。 对于卫星运营商来说,商业卫星军用化也能将卫星的利用最大化。他们尝试的办法之一就是“宿主搭载”模式,即将军用传感器或转发器搭载在商业卫星上。 英军一直使用“天网5号”卫星,这是英国国防部与欧洲最大的卫星企业法国阿斯特里姆公司,以及移动信息科技的领头羊意大利逻捷克公司一起签订的合同,以满足英军2020年前的卫星通信需求,并将通过租借超高频和特高频转发器取代老化的北约4型卫星。同时,“天网”还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葡萄牙和美国的军方提供通信服务。 但商业卫星的安全性和保密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为防止卫星图片被恐怖分子利用,美国政府对图片销售作了严格规定。如在对阿富汗军事打击后,重金买断了某商业卫星公司在打击期间所拍摄的阿富汗的所有图片。商业卫星也利用一些加密手段,如采用安全部门批准的加密算法保密数据,或配备安全设备,或隔离与商业通信的关口,将安全隐患尽可能降到最小。 尽管被质疑严重威胁美国情报安全,但美国国防部此次租用中国的亚太7号,也被他们自己称为“满足驻非美军的唯一选择”。 过去10年,美国政府卫星项目的成本大幅超支,自身的卫星资源又难以满足,美军不得不更多地租用商业卫星。2012年,美国国防部租用亚太7号,为期1年,租金为1070万美元。性能优异、设计独特、价廉物美,高性价比的中国卫星赢得了美国的青睐。 有美国网友调侃:“华为不能在美国卖手机,但我们却使用中国的卫星传递军事信号?太神奇了!” 随着卫星产业的发展和中国工业化的进步,中国的卫星产品和服务将越来越具有世界竞争力,将会有力地撼动欧美卫星产业的独立王国。
3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电推进系统研发工程师”招聘
xiaguangqing 2013-5-19 15:09
http://jobs.zhaopin.com/beijing/%E7%94%B5%E6%8E%A8%E8%BF%9B%E7%B3%BB%E7%BB%9F%E7%A0%94%E5%8F%91%E5%B7%A5%E7%A8%8B%E5%B8%88_000622736252578.htm 岗位职责: 1 负责新型电推进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工作; 2 负责电推进系统研制条件的建设工作; 3 开展多种新型电推力器工作机理的预先研究。 基本要求: 1 博士以上学历,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相关专业优先; 2 拥有新型电推进系统和产品研发经验,具备很强的电推进技术研发能力; 3 对电推力器的内部物理过程有深刻认识,熟悉电推进系统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具备丰富的电推进系统测试设备设计经验。 4 具备丰富的研发设计经验和规范化的研发思路。 5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积极,善于钻研,责任心强。 发布日期: 2013-05-18 | 公司名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工作地点:北京 | 职位类型: 电子/电气/半导体/仪器仪表 | 学历要求:博士 | 工作经验:1-3年 | 薪水: 10001-15000元/月 | 公司规模:10000人以上 | 公司行业: 学术/科研 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 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2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三B平台电推进点火试验成功
xiaguangqing 2013-5-18 21:48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16/c405375/content.html 东三B平台电推进点火试验成功将使卫星减重延寿 ​ 近日,东方红三号B平台电推进分系统真实点火试验圆满完成,这标志着 东三B平台电推进分系统研制工作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后续卫星减重、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东三B平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抓总研制 ,经过试验前的准备和联调工作,该部试验队圆满完成了所有测试项目 。这次试验是第一次由星上初样产品联合进行的真实点火试验,试验分为4个阶段,全程历时18天。   在真实点火条件下,这次试验验证了各单机之间的接口和性能匹配性、软件程控真实点火功能和主要的故障处理功 能,并验证了试验流程和试验环境。通过试验,提升了试验队伍的技术实力、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当面对试验中 出现的特殊情况时,试验队员临阵不乱,快速进行分析和排查,为东三B平台电推进后续研制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 了基础。   研制东三B平台是为进一步开发东方红三号平台能力、创新通信卫星研制技术而采取的重要决策。 该试验成功后, 通信卫星事业部将开展东三B平台电推进分系统鉴定件的研制及正样设计工作 。虽然东三B平台的研制过程比成熟平 台研制难度大很多,但该部研制人员表示,有信心提升通信卫星的技术实力,努力与国际水平接轨。图为东三B平 台电推进分系统点火试验现场。(孔晓燕)
3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离子电推进系统有望用于小行星探测
xiaguangqing 2013-1-8 10:59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2-28/0930711055.html 日前我国发射的实践9号携带的卫星上第一次使用了离子电推进技术,从此为我国的航天技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此前该种技术一直被美俄等航天强国所垄断。而打破美俄技术垄断,研制出这种国际领先推力系统的正是兰州空间物理研究所(510所)的科研团队。   40年坚守电火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不久前,实践9号A星携带的510所自主研制的离子电推进系统首次点火成功,稳定工作3分钟,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点火,稳定工作了近4分钟,实践九号A星离子电推进系统飞行试验取得了开门红。整个离子电推分系统包括1个推进剂贮存模块、1个调压模块、4个流量控制模块、4台离子电推进器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系统干重约140千克。单台离子电推进器额定推力40毫牛,比冲30000m/s左右,工作寿命在10000至15000小时之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在卫星上使用离子电推进系统。   可是有谁知道这次的成功让510所的科研人员整整花费了40年的时间。510所所长张伟文告诉记者:“这两次点火虽然只用了7分钟的时间,可是为了这7分钟的成功,我们却花了40年来研究。这次电火箭在实践9号上的20次点火把卫星的轨道提高了324米,让中国拥有了以往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等航天强国才有的技术。”据了解,510所是国内最早开展电推进技术研究的单位,早在1974年就开始研制离子电推进系统,到了1986年研制了80毫米汞离子电推进,该成果于198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当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水平不弱于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从事此方面研究的美国。可这反而成了离子电推进系统由胜转衰的时候。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制约,以及美国也没有开始应用,国家相关部门决定不再从事离子电推进系统的研究。而这一放就是十年。但是510所看好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途,并没有解散这支科研队伍,通过自筹资金一直维持着这支科研队伍。并于1988年至1993年期间研制成功了90毫米氙离子电推进系统。   张伟文说,直到1997年,美国卫星上首次应用了离子电推进系统,在世界航天界引起轰动。1999年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对离子电推进器进行二次研究。这时的510所立刻投入到了研究之中,在1999年至2004年研制了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原理样机,主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2004年至2007年完成了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工程样机研制,通过了环境条件鉴定试验。2007年至2012年为实践九号卫星研制了200毫米离子电推进子系统,该卫星已经于2012年10月发射并实现首次空间飞行试验,510所研制的离子电推进作为这次空间试验的3个最主要的测试系统之一。此次离子电推进系统的成功应用,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来说是里程碑式的。    据了解,目前国内开展电推进(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研究的单位包括510所、801所、502所、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其中,只有510所和801所属于工程产品研制单位。   用电取代化学燃料实现经济利益的翻番   什么是离子电推进系统?它与以往的用化学燃料的推进器有什么差别呢?510所特种推进室主任张天平研究员告诉记者,所谓的离子电推进系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火箭,属于非常规推进系统。是借助电能使工质离解成为带电粒子,再通过加速这种带电粒子流来获得推力。它的排气速度很高,每秒可达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更高。最早的离子引擎于1960年左右由NASA的研究中心制成,但之后一直处于试验阶段。直到1998年,探测彗星的深空1号才首次将离子引擎作为主力推进系统应用在深空飞行中。   传统的火箭是通过尾部喷出高速的气体实现向前推进的。离子推进器也是采用同样的喷气式原理,但是它并不是采用燃料燃烧而排出炽热的气体,它所喷出的是一束带电粒子或是离子。它所提供的推动力或许相对较弱,但关键的是这种离子推进器所需要的燃料要比普通火箭少得多。只要离子推进器能够长期保持性能稳定,它最终将能够把太空飞船加速到更高的速度。   电推进作为先进的空间推进技术,美国和前苏联一直都是这种先进技术的垄断者,直到近年来,相关技术才应用到一些太空飞船上,比如日本的“隼鸟”太空探测器和欧洲的“智能1号”太空船等,而且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经济效益。   510所副所长王润福说,电火箭除了定位精准之外,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卫星和探测器上的化学燃料的携带量,节省下来大量空间携带更多的仪器,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上有两个1400升的化学储剂箱,这里面的燃料主要是卫星用来变轨的。而用了离子电推进之后可以节省燃料80%以上,同时,卫星的自身重量也大大降低,现在一颗通讯卫星大概重量是4.8吨,用了这种技术自身重量就减为了1.8吨。那么空出来的空间就可以把它利用起来,比如现在星上只有56台转发器,节省下来的空间我们就可以把它增加到100台,一个转发器产生的价值大约是100万美元。也就是说以后一颗用离子电推进系统的卫星,上面的科学仪器是现在的两倍。”   未来深空探测离子电推进系统是必选项   也许有人会问,我国多少年来火箭和卫星一直动用化学燃料推进,改成离子电推进有必要吗?记者也带着这个疑问咨询了离子电推进系统的副指挥于安民,他告诉记者,这不但完全有必要,而且我国的航天器要想在未来的太空有一席之地,在卫星上运用离子电推力器是势在必行的。   进入21世纪后,考察一个国家的航天航空能力不仅仅是能否探月、是否有空间站,而是能否开展对火星以远深空探测应用。王润福告诉记者,要想搞好深空探测,离子电推进系统是必选项。我国深空探测长远发展规划中包括了采样返回、木星探测和库伯带小行星探测任务。在现有运载条件下依靠化学能火箭,完成这些深空探测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深空探测距离很长,因此如果用化学染料,火箭和卫星上大部份的位置将会被燃料所占据,那么相应的科学探测仪器将会减少很多,而且化学燃料成本也非常高。而在使用离子电推进系统之后,因为它的比冲是化学燃料的10倍,且需要的工作介质少,因此它能在太空无重力状态下连续工作几年时间。NASA计算过运用离子电推力的探测器到达土星的飞行时间只需要3年,而传统航天器则要花费7年的时间。少带了燃料就可以多带科学仪器,从而避免了后期再运送仪器或燃料等产生的花费。同时,用化学染料推进的航天器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射窗口,而离子电推进则不需要。此外,张伟文向记者透露,510所的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不久将应用于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航天器,完成主推进任务,我国未来的东方红3B、4号、5号、7号等通讯卫星上都将使用该推进器,2020年将要应用的空间站上也将使用4台离子电推进系统,这也是我国空间站与美俄空间站相比的创新之处。
4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实践九号卫星电推进在轨实验成功!
xiaguangqing 2012-11-29 11:13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16/c310280/content.html 航天510所离子电推进系统首飞成功点火工作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2/11/14   日前,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消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独立自主研制的离子电推进系统在实践九号A卫星上首次成功点火,稳定工作3分钟,遥测数据和性能指标正常。随后,该系统成功完成第二次点火,稳定工作近4分钟,工作重复性良好。   这是实践九号A星离子电推进系统飞行试验取得的开门红,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实现卫星平台应用奠了坚实基础,对促进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之后,国内电推进技术研究工作逐步加快,510所抓住机遇、团结奋斗,先后研制完成了20厘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原理样机、工程样机、飞行试验样机的研制工作,实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离子电推进系统在实践九号A卫星上的首次飞行试验。 (顾左) http://www.cnsa.gov.cn/n1081/n7529/n308608/478807.html 国内首套霍尔电推进系统在轨点火成功实现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12日 11月7日10时5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研制的国内首套霍尔电推进系统在实践九号卫星上成功实现在轨点火,顺利完成了180秒首次点火时长,各遥测数据正常,运行工作稳定,各参数满足工作要求。这是我国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崭新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实践九号新技术试验卫星由国防科工局于2008年正式立项批准研制,经过4年多的研制工作,于2012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CZ-2C/SM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801所承担了该卫星霍尔电推进系统的研制任务,霍尔电推进技术是此次试验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2011年8月该系统完成了正样研制,并正式交付产品。
4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上九天揽月——贺电推进在轨实验成功及第八届全国电推进会议
热度 3 等离子体科学 2012-11-18 20:48
周末开了两天会:《第八届全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 五年前的第三届会也是在北理工开的,总装卫星专家组的专家们都来了——要上实践九号,做电推进的在轨实验。 早在80年代初东方红卫星平台就打算用电推进,甚至PPT都飞过一次。可惜就停了。一等就是30年。很有点“望断南飞雁”的感觉。当时的一位设计师,后来的嫦娥总师在前年北航开的第六届会上,提起这件事,还是有很多遗憾。 这次会前,实践九号发射成功。搭载的两个电推进器11月5日启动在轨实验。初步结果:比地面实验的结果好!实践九号的总师来会上讲了话,很高兴!电推进实验分系统的负责人也介绍了初步成果——等了近30年,终于成功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七年前在哈工大开第一次电推进会,只有20多人。这次会提交的报告就70篇。国内的电推进研究队伍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正在研制的电推进器也已经有很多种。 回想起这些年国内电推进研究走过的路和今日的成功,心情无以言表。引毛泽东词句以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2998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中秋国庆双节有感——电推进的春天就要来啦!
xiaguangqing 2012-9-28 16:36
中秋月圆国庆邻, 双节意浓倍思亲。 飞船月宫架热线, 嫦娥更唤电推进。
3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践九号卫星介绍
xiaguangqing 2012-9-28 16:32
5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瑞士研发卫星清理太空碎片——发动机、机械臂、返回大气层是关键
xiaguangqing 2012-2-21 09:45
瑞士研发卫星清理太空碎片——发动机、机械臂、返回大气层是关键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2-02/21/content_429959.htm 科技日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科学家将发射一颗专为清除散落于太空轨道上的垃圾碎片而特别设计的“清道夫卫星”。    瑞士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EPFL) 瑞士空间中心正在兴建造价约1100万美元、被誉为“ 清空一号”(CleanSpace One) 的卫星家族的首颗卫星。这颗卫星将在3年到5年内发射,其首要任务是去攫取瑞士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曾发射升空的两颗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有超过50万个报废火箭、卫星碎片及其他杂物。 这些残骸以每小时接近2.8万公里的速度飞驰,快得足以摧毁或损坏卫星或航天器,这样的碰撞还会产生更多的碎片飘飞在太空中。EPFL的教授、宇航员克劳德 尼科里埃尔说:“意识到太空碎片的存在及其叠加的运行风险非常必要。”   EPFL的科学家称,建造这样的卫星意味着得过三大技术关卡。首先是应对轨道问题,该卫星应能够调整其路径与目标保持一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寻找到一个 新的超紧凑型发动机 来做到此点。接下来,卫星需要在较高速度中紧紧稳抓碎片而不出现闪失。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些植物和动物如何紧握东西的技能,并以此作为备用模式。最后,“清空一号”可以去抓获太空轨道中的碎片或废弃卫星,将其遣返地球大气层燃为灰烬。   瑞士航天中心主任福尔克 盖斯说,将来会尽可能地设计出具有可持续性的多种类卫星,以提供和出售这种专门清理空间碎片的卫星家族的全套现成系统。(华凌)
5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NASA计划测试新制太阳帆技术
xiaguangqing 2011-10-30 07:23
NASA计划测试新制太阳帆技术
NASA to Test New Solar Sail Technology Solar sails, much like anti-matter and ion engines appear at first glance to only exist in science fiction. Many technologies from science fiction however, become science fact. In the example of solar sails, perfecting the technology would allow spacecraft to travel through our solar system using very little fuel. NASA has been making strides with solar sail technology. Using the NanoSail-D mission, NASA continues to gather valuable data on how well solar sails perform in space. The Planetary Society will also be testing solar sail technology with their LightSail-1 project sometime next year. How will NASA (and others) test solar sail technology, and develop it into a common, reliable technology? The second of three recently announce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s, The Solar Sail Demonstration, will test the deployment of a solar sail in space along with testing attitude control. The solar sail will also execute a navigation sequence with mission-capable accuracy. In order to make science fiction into reality, NASA engineers are testing solar sails that could one day provide the propulsion for deep space missions. Spacecraft using solar sails would travel in our solar system in a similar manner to a sailboat through water, except spacecraft using solar sails would rely on sunlight instead of wind . A spacecraft propelled by a solar sail would use the sail to capture photons emitted from the Sun . Over time , the buildup of the solar photons provides enough thrust for a small spacecraft to travel in space. NASA’s solar sail demonstration mission will deploy and operate a sail area 7 times larger than ever flown in space. The technology used in the demonstration will be applicable to many future space missions, including use in space weather warning systems to provide timely and accurate warnings of solar flare activity. The solar sail demonstration is a collaborative effort between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NASA and contractor L’Garde Inc. NASA lists several capabilities solar sails have to offer, such as: Orbital Debris: Orbital debris can be captured and removed from orbit over a period of years using the small solar-sail thrust. De-orbit of spent satellites: Solar sail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satellite payloads so that the satellite can be de-orbited at the end of its mission. Station keeping: Using the low propellantless thrust of a solar sail to provide station keeping for unstable in-space locations. Deep space propulsion: Payloads free of the Earth ’s pull can be continuously and efficiently accelerated to the other planets, or out of the solar system, such as proposed in Project Encounter. As an example, the GeoStorm project considers locating solar storm warning satellites at pseudo Lagrange points three times further from the Earth by using the solar sail to cancel some solar gravitational pull, thus increasing warning time from ~15 minutes to ~45 minutes. Providing a satellite with a persistent view of northern or southern latitudes, i.e., a “pole-sitter” project. This allows the observational advantages of today’s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s for orbits with view angle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igh-latitudes. A solar sail system, measuring 66 feet on each side was tested in 2005 in the world's largest vacuum chamber. Image Credit: NASA The Solar Sail demonstration mission will deploy and operate a sail area 7 times larger than ever flown in space with potential applicability to a wide range of future space missions, including use in an advanced space weather warning system to provide more timely and accurate notice of solar flare activity.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is collaborating with NASA and L'Garde Inc. on the solar sail demonstration. Solar sails offer many potential game-changing mission capabilities including: Orbital Debris: Orbital debris can be captured and removed from orbit over a period of years using the small solar-sail thrust. De-orbit of spent satellites: Solar sail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satellite payloads so that the satellite can be de-orbited at the end of its mission. Station keeping: Using the low propellantless thrust of a solar sail to provide station keeping for unstable in-space locations. As an example, the GeoStorm project considers locating solar storm warning satellites at pseudo Lagrange points three times further from the Earth by using the solar sail to cancel some solar gravitational pull, thus increasing warning time from ~15 minutes to ~45 minutes. Providing a satellite with a persistent view of northern or southern latitudes, i.e., a “pole-sitter” project. This allows the observational advantages of today’s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s for orbits with view angle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igh-latitudes. Deep space propulsion: Payloads free of the Earth’s pull can be continuously and efficiently accelerated to the other planets, or out of the solar system, such as proposed in Project Encounter. The Solar Sail demonstration will: Demonstrate the deployment of a 38m x 38m solar sail in space (quadrupling the area of the largest sail deployed and tested on the ground of 20m x 20m by L’Garde at NASA’s Plumbrook facility in Ohio). Demonstrate attitude control plus passive stability and trim using beam-tip vanes. Execute a navigation sequence with mission-capable accuracy. 太阳帆简介: What is a Solar Sail? A solar sail is a spacecraft with a large, lightweight mirror attached to it that moves by being pushed by light reflecting off of the mirror instead of rockets. Look here for pictures of possible solar sails. The light to push a sail can come from the sun or large lasers we could build. Satellites in orbit around the Earth can survive for many years without any maintenance while using only a little bit of rocket propellant to hold their positions. Solar sails can be made to survive in space for many years as well. But, because solar sails use sunlight that never runs out like rocket propellant, during those years the sail can move around as much as you want it to, such as from Earth to Mars and back, possibly several times if the sail remains in good condition. A similarly equipped rocket would either be ridiculously huge because it has to carry the fuel for each trip, or would need to be refueled regularly. How Does Light Push a Solar Sail? Electromagnetism Before anyone ever took a beam of light and measured how much it could push, there were predictions that light could exert a very gentle push on objects it hits. James Clerk Maxwell developed the laws describing electromagnetism and concluded that light i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Maxwell predicted that when light hits an object and is absorbed or reflected, the light wave pushes on the electrons in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which in turn push on the rest of the object. If the light is reflected, the object gets pushed twice as hard, just as if you would be pushed twice as hard by a rubber ball hitting you as a ball of clay. In 1901-1903, the Americans Nichols and Hull and Russian Lebedev were able to measure light pressure as predicted by Maxwell. Find a physics text on electromagnetism, like Physics , by Halliday, Resnick, and Krane, to see how the force is derived from Maxwell's equations. Einstein When Einstein developed his theories of relativity, and gave us the equation E=mc 2 , it allowed us to calculate light pressure a lot easier. E=mc 2 compares energy , which can be easily measured in light, to mass and movement , which can easily be used to find forces. E is an amount of energy m is an amount of mass c is the speed of light, about 300 million meters per second If you fiddle around with E=mc 2 , you find that the force light exerts is the power of the sunlight divided by the speed of light . Like I stated above, you get twice as much force from an object that reflects all the light as you do from an object that absorbs all the light. In order to get this simple formula, force equals power divided by speed of light , the steps taken by Maxwell and others had to be taken first. Very, Very, Gentle Force Sunlight exerts a very gentle force. The power of sunlight in space at Earth's distance from the sun is between 1.3-1.4 kilowatts per square meter. When you divide 1.4 kilowatts by the speed of light, about 300 million meters per second, the result is very small. A square mirror 1 kilometer on a side would only feel about 9 Newtons or 2 pounds of force. Fortunately, space is very empty and clean compared to Earth, so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for a 1 kilometer wide sail to maneuver, and there is no noticeable friction to interfere with your 9 Newtons of thrust. A sailboat on Earth wouldn't be going anywhere with that little force because of drag from the water and air. Some rockets can push millions of times harder, but the sail keeps pulling so long as light shines on it. Months or years after the rocket runs out of fuel, the sail is still pulling. Why Don't Solar Sails Use the Solar Wind? Many people assume that because here on Earth they feel wind but not sunlight, that solar sails must be pushed by the solar wind. However, there is a very big difference between space and Earth. Earth is wrapped in a thick layer of gas that is felt as wind whenever it moves. In space, there is no air to move around and cause strong winds like we feel on Earth. The solar wind is an extremely tenuous flow of particles ejected by the sun which exerts very little force on anything it hits. The reason people worry about the solar wind is because many of the particles have an electric charge that can hurt people and electronics, or can push a magnetic sail. NASA:太阳帆将测试飞行或成未来太空动力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5942459.html 说到太阳帆,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和反物质发动机或者离子发动机一样,感觉就像是未来科幻世界中的技术?不过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科幻事物正逐渐成为现实。就拿太阳帆来说,一旦这项技术成熟,我们将只需很少的能量就可以让飞船进行行星际的旅行。   在这一全新的领域,美国宇航局正全力开拓。借助之前的NanoSail-D项目,美国宇航局持续收集有关太阳帆在太空中表现状况的相关数据。而就在明年,美国的一个民间机构——行星学会也将对他们的太阳帆技术——LightSail-1项目进行测试飞行验证。那么美国宇航局和其它机构将如何发展太阳帆技术并最终使这一技术成为普及的实用技术呢?   在美国宇航局即将进行的测试飞行中,有一个技术科目是验证太阳帆在太空中的展开与部署能力,并测试其姿态操控性能。同时太阳帆飞行器还将模拟未来实际任务情形与地面进行导航信号控制调试。   为了尽快将太阳帆这一最早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新生事物变成实用的技术,美国宇航局正加紧进行测试,希望有朝一日它将驱动人类未来的飞船。使用太阳帆驱动的飞船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只不过后者的动力借助的是风,而太阳帆借助的是阳光。飞船将张开一张大大的网,用以收集从太阳辐射的光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的光子将产生足够推动飞船前进的动力。   此次美国宇航局将进行测试验证的太阳帆展开面积将是之前任何一个太阳帆的7倍以上。在此次测试中掌握的各种技术将对未来的该项技术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包括使用空间天气预警系统来提供及时和精确可靠的太阳耀斑爆发信息。这一实验验证计划是由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系统承包商加德公司(L’GardeInc)共同进行的。    雄心壮志   美国宇航局还专门为这一计划开列了一些其设想中的太阳帆卫星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轨道碎片清理:可以在数年的运行周期内帮助捕获并清理轨道碎片   退役卫星清理:将太阳帆整合进卫星设计中,这样当卫星抵达设计寿命之后便可以打开太阳帆,实现卫星减速并最终坠入大气层销毁   轨道自持力:能够使用携带的有限推进剂保证太阳帆卫星能在太空中保持设定的轨道   深空探测项目:一旦脱离地球引力场,太阳帆飞船将能够在阳光驱动下持续加速,一直飞抵太阳系的边缘甚至飞出太阳系。   除此之外,太阳帆还有其它重要的实际用途,比如在一个名为“地磁暴”的项目中就有科学家提出将太阳风暴预警探测卫星发射到比拉格朗日点远3倍的位置上,使其更加接近太阳,这样一来人类就能比现在提前大约15~45分钟对危险的太阳爆发发出警告。   目前这一阶段我们只能将卫星部署在拉格朗日点上,因为这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个引力平衡点,而假如为了提升预警能力而将卫星进一步放置到更加接近太阳的距离上,其轨道位置就将无法稳定。但是如果有了太阳帆技术,我们就可以借助打开的太阳帆获得持续的动力,从而不断抵消太阳的“拉力”并实现预警卫星在这一位置上的稳定部署。   或者,还可以设想在未来借助太阳帆技术扩展目前对“地球同步卫星”的概念。目前的技术只能将卫星发射并部署在距离地面赤道上空约3.6万公里的轨道上实现与地球的同步运行,一般会被用作通讯卫星使用。但是一旦有了太阳帆技术,我们便可以不再受到纬度的限制,而是可以在南半球或北半球上空部署同样的“同步卫星”,这样一来,其应用价值将无法估量。
4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欲上青天揽明月——遥祝第七次电推进会议成功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1-10-22 20:36
今天,第七次全国电推进会议在深圳召开。因为另外的会议,不能出席,特向远在南国的与会同行们表示祝贺! 笔者对我国的电推进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近几年来,协助哈工大的老师,培养了好几个电推进方面的博士了(有些可能是我国在电推进研究方面自己培养的最早的一批博士);从05年在哈工大召开第一次全国电推进会议,每次会议笔者都要参加。哈工大的于老师、五院的魏老师、还有笔者,可能是少数几个每次都会出席的“元老”了。这次很可惜。深圳的会议时间是早就决定了的。ITER国内人才项目的会议是临时定的。但是参会的人都是“忙人”,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不容易。我算是“闲人”,只好以他们的时间为主了。这个项目是磁约束聚变能研究人才项目的“黄埔一期”,我从初评开始,到每次的讨论会、定期项目检查都参加了。这次人最齐,更不能缺席。分身乏术。 电推进研究寄托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核聚变能研究寄托着我国能源的未来。都是“朝阳事业”,都是年轻人大有可为的领域。 还是把去年的祝愿送给电推进的同事们、特别的年轻的同事们——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希望我国的深空探测事业在我们手上发展、前进! 再祝会议成功!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400 次阅读|2 个评论
NASA支持5家机构研究电推进关键技术和空间应用
xiaguangqing 2011-10-17 10:54
NASA Selects Companies To Study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Spacecraft WASHINGTON -- NASA has selected five companies to develop concepts for demonstrating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in space. These capabilities are important for the agency's future human exploration missions to deep space. The selected companies, pending successful contract negotiations, are: -- Analytical Mechanics Associates Inc., Hampton, Va. -- Ball Aerospace Technologies Corp., Boulder, Colo. -- The Boeing Company, Huntington Beach, Calif. -- 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 Company, Littleton, Colo. --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 Redondo Beach, Calif. The awards total approximately $3 million with a maximum individual contract award of $600,000. Each company will provide a final report to help define a mission concept to demonstrate the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capabilities, and infrastructure required for sustainable, affordable human presence in space. The ability to move payloads reliably and cost effectively to high Earth orbits and beyond is critical for deep space human exploration. The mission concept studies will identify technology gaps and look at innovative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transportation using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s. NASA will use the studies to plan and implement a future flight demonstration mission that will test and validate key capabilities and technologies. NASA'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is funding the studies. The Space Technology Office at NASA's Glenn Research Center in Cleveland is managing the contracts. NASA Issues Announcement For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Studies CLEVELAND -- NASA issued a Broad Agency Announcement (BAA) seeking proposals for mission concept studies of a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demonstration to test and validate key capabilities and technologies for future exploration missions. Multiple studies have shown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to efficiently transport heavy payloads from low Earth orbit to higher orbits. This concept enables the delivery of payloads to low Earth orbit via conventional chemical rockets. The use of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could then spiral payloads out to higher energy orbits, including Lagrange point one, a potential assembly point in space between Earth and the moon. This approach could facilitate missions to near Earth asteroids and other destinations in deep space. Science missions could use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to reach distant regions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commercial missions could use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tugs to place, service, resupply, reposition and salvage space assets. NASA's strategic roadmaps for exploration, science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all consider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a vital and necessary future capability. NASA is examining potential mission concepts for a high-power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demonstration. Flying a demonstration mission on a representative trajectory through the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 and operating in actual space environments could reveal unknown systems-level and operational issues. Mission data will lower the technical and cost risk associated with future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spacecraft. The flight demonstration mission would test and validate key capabilities and technologies required for future exploration elements such as a 300 kilowatt solar electric transfer vehicle. This 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Demonstration Mission Concept Studies announcement is open to all non-government United States institutions, academia, indust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ASA anticipates making multiple firm-fixed-priced awards with a total value up to $2 million. The deadline for submitting proposals is August 4.
3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招聘电推进总体职位
xiaguangqing 2011-10-14 15:3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是我国主要从事通信卫星领域的业务发展规划,各类通信卫星的研发、总体设计及系统集成的科研单位。从研制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系列至今已有40年历史,在通信卫星业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通信卫星事业部下设通信卫星总体研究室、通信系统研究室、综合电子系统研究室、AIT中心、研发中心等五个研究机构。现有在职人员中,国家级专家和人才4人、集团公司级专家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46%,已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5颗通信卫星,均已投入使用,正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事业部卫星业务种类涵盖了通信广播、导航和数据中继等,用户涉及国内、国际。随着国内、国际通信卫星市场需求迅速增长,通信卫星事业部将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建立面向市场的、相对独立的、灵活的经营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市场开拓、分析和技术支持能力,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跻身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招聘职位: 电推进总体 专业类别: 电子科学与技术 发布日期: 2011-09-14 有效期至: 2011-12-15 联 系 人: 沈毅奔、张浩 工作地点: 北京 联系电话: 010-68379168 传 真: 010-68379168 电子邮件: cast_txbrlc@spacechina.com 网页: http://www.spacetalent.com.cn/SpaceGraduateWeb/jobinfo.aspx?id=33jid=7514
5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阳帆推进——NanoSail-D
xiaguangqing 2011-4-14 17:10
太阳帆推进——NanoSail-D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10年12月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成功从一颗自由飞行的微卫星上释放了一颗纳卫星。NanoSail-D从“快速、经济可承受、科学与技术卫星”(FASTSAT)上释放出来,演示验证从太空中自主微卫星上部署一颗立方体卫星有效载荷的能力。      纳卫星或者立方体卫星一般从直接安装在运载火箭上的“多皮星轨道部署器”(P-POD)的装置上发射和部署。这是NASA第一次利用微卫星上的P-POD装置释放一颗立方体卫星。      FASTSAT上携带了6个科技演示验证有效载荷,包括NanoSail-D。发射过程中,NanoSail-D飞行单元装在FASTSAT的P-POD内。FASTSAT项目经理表示,成功释放NanoSail-D验证了FASTSAT的运行能力,可作为将立方体卫星有效载荷安全部署在太空的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独立方式。研究人员已经验证,可以使用这种普通的部署系统从一颗自主微卫星上(如FASTSAT)部署不同类型的有效载荷。      本次飞行NanoSail-D有多重使能技术演示验证目的。NanoSail-D部署之后,将利用其大型帆显著减少小卫星脱轨时间,而不是使用大多数传统卫星使用的推进剂脱轨。NanoSail-D的飞行结果将有助于使该项技术成熟化,以便用于未来的大型航天器任务中,帮助废弃卫星产生的太空碎片脱离轨道。      NanoSail-D释放之后,其上携带的一个定时器将在卫星绕轨时开始为期3天的倒计时。一旦定时器显示为零,NanoSail-D将快速部署4个支架,展开9平米的帆体,并在5秒内完全展开。      如果部署成功,NanoSail-D将在低地球轨道内停留70-120天,具体期限要看大气情况。NanoSail-D旨在验证部署一个紧凑型太阳帆支架系统,未来可能开发可选择的太阳帆推进技术,开发能从一颗微卫星上释放一颗纳卫星的FASTSAT能力,同时避免与FASTSAT卫星平台再度接触。      NanoSail-D由豪斯威尔的工程师们设计并建造,由NASA的马歇尔中心负责管理,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与硬件支撑。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 2011 年 1 月 21 日报道】 2011年1月20 日,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工程师们确认, NanoSail-D 纳卫星已经在低地球轨道内展开了 100 平方英尺(1英尺=0.3048米) 的太阳帆。 来自 NanoSail-D 和地面卫星监视资产的数据确认了这一情况。此外, NanoSail-D 轨道参数数据设置显示了相应的变化,与太阳帆部署情况一致。 NASA 首次在低地球轨道内部署太阳帆,对于小型团队而言是一次难以置信的成就。 预计 NanoSail-D 将在低地球轨道停留 70-120 天,具体日期依大气条件而定。 NanoSail-D 将继续发送信号,直到耗光电池。 NanoSail-D 旨在演示验证部署压缩型太阳帆支杆的技术,本研究验证将促进这种可选型太阳帆推进动力的发展,促进脱轨技术关键需求的发展。 这种入轨试验还演示验证了航天器的一种能力,与“快速、经济可承受科技卫星”( FASTSat )相似,从一颗微卫星上释放一颗纳卫星,同时可以避免与主星再次接触。 FASTSAT 项目经理表示,这对 FASTSAT 和 NanoSail-D 项目而言都是巨大成就。
5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第七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xiaguangqing 2011-2-28 18:05
为了促进我国电推进技术的发展、推进电推进技术在空间探测中的应用、总结交流国内外电推进技术及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广大的电推进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经组委会讨论研究,决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动力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2011年第七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时间初步定于2011年9月或10月,会议地点为深圳,相关会议安排另行通知。 会议征文主题 1)国内外电推进研究、应用与发展展望 2)电推进的空间应用方案 3)电推进的基础理论、模型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4)电推进新材料和空心阴极技术 5)电推进相关诊断技术 6)电推进系统和各分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 7)新概念电推进技术(激光推进、束能推进、无工质推进等) 8)微推进及相关技术 9)核电推进及核电转换技术 10)“十二五”期间国内电推进发展思路及建议 欢迎相关研究人员与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按照会议征文安排,与会人员需于5月20日之前将稿件摘要发送至征文专用邮箱,为保证此次会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将此次大会举办成一次成功的、圆满的大会,请欲与会人员在5月20日前递交文章摘要。 论文报告接收电子文本(Word 2003),接收邮件地址: elec.propulsion@gmail.com 联 系 人:楚豫川(深圳),刘辉(哈尔滨) 电 话:0755-26033774(深圳),0451-86403142(哈尔滨) 传 真:0755-26033774(深圳),0451-86403142(哈尔滨) 电子邮件: ychuan.chu@gmail.com (深圳) , thruster@126.com (哈尔滨)
4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推进的分类-回答河北省蠡县中学同学问题!
热度 1 xiaguangqing 2011-2-25 09:39
电推进的分类-回答河北省蠡县中学同学问题!
来自河北省蠡县中学的同学, 你好,你的邮件已收到,为了让更多的电推进爱好者了解电推进的分类,我在此列出,你可以先了解下,如果看不明白的话,邮件再联系! 祝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3537 次阅读|2 个评论
FASTRAC任务发射入轨,微腔放电推进器将首次实际应用
xiaguangqing 2011-1-3 20:07
http://fastrac.ae.utexas.edu/news/recent.php http://fastrac.ae.utexas.edu/for_radio_operators/overview.php http://www.spaceflightnow.com/minotaur/stps26/status.html FASTRAC (带有推力、相对导航和姿态控制的编队自主飞行)任务 Is In Orbit! November 20, 2010 FASTRAC was launched into orbit on Friday November 19 at 7:21 pm Central Standard Time! It was successfully inserted by a Minotaur IV rocket into a 650 km altitude, 72 degree inclination orbit. FASTRAC has been transmitting beacon and crosslink data which have been received by amateur radio operators around the world. Control of the satellit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shortly after launch vehicle separation at 7:56 pm. The first known FASTRAC beacon received from space was reported by DK3WN in Germany at 12:01 am (CST) November 20. The two FASTRAC satellites, Emma and Sara Lily, were both heard transmitting to ground and crosslinking with each other. Since then, radio contacts have been reported by amateur radio operators around the worl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Ground Station heard the FASTRAC beacon in its first pass over Austin at 6:22 am. The station plans to verify the command link at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Once this occurs, the mission will enter its initial subsystem checkout phase. All satellite systems appear to be functioning as planned based on first look data. The FASTRAC mission is divided into two basic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the science portion of the mission. During this phase the two satellites will be sharing GPS data as long as they are within range of each other. The GPS data will be processed on board each satellite and then stored in flash memory to calculate an on-orbit relative navigation solution. Also, the satellites will be performing attitude determination with the GPS receiver. FASTRAC 1 will be firing the micro-discharge plasma thruster whenever the thrust vector is within 15 degrees of the anti-velocity vector. The data will be relayed to the ground when the satellite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a ground station. A coordination plan is being developed so that participating amateur radio ground stations can play a major role in collecting this data and relaying it back to this Web site.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mission begins by reconfiguring the satellites for use by the amateur radio community. The satellites will be reconfigured so that they can be used as digipeaters and form part of the Automatic Position Reporting System (APRS) network. The capabilities of these satellites are governed largely by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Kantronics KPC9612-Plus TNC. The satellites will be reconfigured after the primary mission to serve on the APRS network.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腔放电推力器最新进展
xiaguangqing 2010-12-17 15:31
The Microcavity Discharge Thruster (MCD) is a novel electrothermal thruster concept. It relies on flat panel microplasma heritage, realizing discharges in cavities as small as 10 m in diameter at pressures up to well above 1 atm. Gas temperatures may reach 1500 K or higher at up to 2 W of power deposited per cavity, and if expanded through a nozzle, an electrothermal microthruster array concept can be realized. The thruster concept consists of two perforated aluminum foil electrodes onto which an aluminum oxide layer is grown. The two electrode sheaths are then bonded, and the perforations form the discharge cavities. A chemical etch forms a nozzle for each cavity at one side of the electrode sheath. Applying a 50-150 kHz, 400-1200 VAC to the electrodes creates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inside the gas filled cavity, leading to low (1%) degrees of ionization and subsequent heating of the partially ionized gas in the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动推进方案
热度 1 liuxiaod 2010-12-6 01:48
下面介绍一个电动推进方案,不需要工质(燃料),只需要电力就行,虽然推力不大,推不动火车,汽车,轮船,但是在卫星上有很大的应用。 目前人们所知道的无工质推进技术仅特指太阳帆,太阳帆推力小,技术局限大。我们现在推出的电动推进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的工作原理首先推翻了牛顿的第三定律。 现在的通信卫星有5,6吨重,一半以上是火箭燃料,而且这些小火箭本身也结构复杂,直接影响卫星性能和寿命,如果采用无工质电动推进器 , 就可以抛弃复杂的喷气控制技术,增加卫星的有效质量,提高卫星可靠性和寿命。 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庞加莱在1898年就预见到这项技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0467 ) ,不过在我们开始研究的时候,并不知道庞加莱的预言,我们的方案在2004年的NASA新概念会议,2004年OSAPS会议,和2005年美国航天大会上作过报告。这项技术在未来的火星探测和飞越太阳系的宇航项目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这张图是推进器的横截面,它由一个环形螺线管和一个内接平板电容器组成,两者相连构成一个LC共振回路。内接电容中的电流在空间中不产生磁场,所以对螺线管中的电流不产生洛伦茨力,电容上的电荷在空间中有电场分布,不过因为螺线管自身不带电荷,所以也没有库伦力。螺线管的交变电流在螺线管内产生磁场,这个磁场被局限在螺线管内部,所以对于电容上的电流没有洛伦茨力,这个交变磁场在空间中产生感应电场,这个感应电场对电容器上的电荷有作用,由于电容器放在不对称的位置上,两个板子上受到的力方向相反,大小不一样,于是产生净推力。 推力的大小由电容电荷量和感应电场的强度决定,由于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不大,所以只能通过提高感应电场的强度来提高推力,估计可以达到一克到十克这样的范围。虽然比常用的火箭推力小,但是它的优点是简单可靠,推力的大小很容易通过电路精确控制,而且可以长时间工作,比如说火箭推力为100克,每次点火工作时间只有一秒钟,这个新设计的推进器推力只有一克,但是可以连续工作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它的推进效果一点不比火箭差。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燃料,它需要的电能可以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个人分类: 物理大发现|307 次阅读|7 个评论
俱怀逸兴壮思飞——贺第六次电推进会议
等离子体科学 2010-9-3 19:38
第六届全国电推进会议召开了。 这次电推进会议给人更多的希望:验证电推进器的实践 9 号明年发射,东 -3B 和东 -5 卫星平台也确定用电推进做在轨动力中国航天人 30 多年的努力终于要实现了。 早在 60 年代,钱学森先生就开始组织了电推进的研究队伍。当年东 -3 卫星平台的总师戚发轫先生,遗憾地回忆起那时没能用上电推进。 前辈科学家吴汉基先生也专门回忆了在钱老领导下开展电推进研究,甚至进行了卫星搭载实验的早期历程。可惜的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电推进研究基本停止,直到世纪之交才开始恢复。 十年磨剑,现在国内的电推进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特别令人高兴的是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进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期待着我们自己的卫星用我们自己的电推进动力,傲游太空!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第32届国际电推进会议征文通知
xiaguangqing 2010-7-31 08:50
The 32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 Propulsion Conference (IEPC) will take place in Germany from Sunday, 11th to Thursday, 15th of September 2011, in the Kurhaus of Wiesbaden. It is organized under the sponsorship of the Electric Rocket Propulsion Society as a forum for researchers, developers, managers and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propulsion for spacecraft. IEPC provides the perfect forum to present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an unequalled opportunity to learn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meet with colleagues and establish new business contacts. The 2011 edition is planned as a return of the IEPC to Germany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1988, Garmisch-Partenkirchen). It foresees an exciting technical programme with up to 80 technical sessions. IEPC-2011 is organized by the 1st physics institute of the Justus-Liebig-University of Giessen where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adiofrequency ion thrusters has been carried out since 1962. An exhibition space of approx. 3000 sqm is available. All the main halls can be used for exhibitions and are linked on a single level, ideal for related exhibitions and conferences. Das Kurhaus, the congress centre of Wiesbaden is a stunning location for balls and conferences. Its facilities, equipment and services are of the highest standard. This historic centre's advantages include: one of Europe's oldest and most beautiful casinos; magnificent foyer for receptions; parkland setting; outdoor restaurant service on terraces and in beer garden; first-class hotels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public car park and car park in the vicinity. Call for Papers Abstract submission for IEPC-2011 will be open from October 2010 until March 2011. Papers are invited in all fields of electric propulsion, such as: Hall Thrusters Ion Thrusters Field Emission and Colloid Thrusters MPD Thrusters Resistojets/Arcjets Other electrothermal,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thruster concepts Innovative or advance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s Propellants Power sources Spacecraft electric propulsion interaction Non-propulsive applications The deadline for abstract submission will be the 26th of March 2011. http://www.iepc-2011.de/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2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 call for papers
xiaguangqing 2010-7-18 12:55
The 2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 (ISTS) will be held at Okinawa Convention Center, in Ginowan City, Okinawa Prefecture from June 5 (Sun) to June 12 (Sun), 2011. The 28th ISTS Organizing Committee and the Japan Society for Aeronautical and Space Sciences (JSASS) invite individuals of all nations interested in space-related activ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event. The Symposium will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all the participants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nd views on a variety of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topics as well as on the general statu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pace programs. The 28th ISTS will be held under the main theme of Exploring Humans, Earth and Space~the quest begins in the island of peace Okinawa~. The symposium will include Keynote Speeches, National Space Program Session, Organized Sessions and Panel Discussions by invited speakers, and the Technical Sessions and Student Session of contributed papers. Sessions The Symposium will address various fields in space-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sciences. It will include Keynote Speeches, National Space Program Session, Organized Sessions, Panel Discussions, Student and 17 Technical Sessions of contributed papers. Each oral presentation will be assigned 20 minutes (Technical Sessions) or 30 minutes (NSP Session and Organized Sessions), inclusive of time for questions and discussions. National Space Program (NSP) Session (Plenary, invited papers) Overview of the highlight activities of space-faring nations will be given. Organized Sessions (invited papers) -o-1) Hybrid Rocket: A Safe and Green Space Propulsion Evolution -o-2) Global Progress toward Solar Power Satellites(SPS) -o-3) Venus Explorer AKATSUKI -o-4) Solar Sail IKAROS Panel Discussions (Plenary, invited speakers) Threepanel discussion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will be held in plenary style. The details (panelists and discussion items) will be posted as it becomes available. -Panel 1) Human Exploration in Space -Panel 2) Oceanic Environment around Okinawa as seen from Space -Panel 3) Lessons Learned : Return to Flight of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echnical Sessions Technical Sessions will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17 sessions. The key words for each Technical Session are as follows: a) Chemical Propulsion and Air-breathing Engines Solid, Liquid, Hybrid Rockets, Air-breathing Engines, Reusable Rockets b) Electric and Advanced Propulsion Electric Propulsion, Laser/Microwave Propulsion, Solar-thermal/Sailing Propulsion, Electrodynamic Tether System, Nuclear Propulsion, Magnetohydrodynamics, Microthrusters, Thruster Plume and Spacecraft Interactions c)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Structures of Spacecrafts and Space Vehicles,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Control, Structural Analysis, Tests and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s,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s, New Materials d) Astrodynamics, Naviga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Attitude Dynamics, Attitude Determination Control, Attitude Payload Sensor Calibration, Orbital Dynamics, Orbit Determination Control, Trajecto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ission Design, Spacecraft Navigation, Entry/Landing/Ascent Guidance, Navigation Control, Orbital Rendezvous Proximity Operations, Formation Flying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Space Robotics Rover, Spacecraft Autonomy Intelligence, Guidance, Navigation Control Components, Recent Experiences Lessons Learned e) Fluid Dynamics and Aerothermodynamics High Enthalpy Flow, Atmospheric-entry, Aero-thermodynamics, Aerodynamic Design, Rarefied Gas, Radiation,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Plasma, Magneto-Gasdynamics, Low Speed Aerodynamics, Low-speed Aerodynamics at Takeoff and Landing, Supersonic and Hypersonic Flow, Gas Dynamics, Wind Tunnel f) On-Orbit and Ground Support Systems On-Orbit Missions, Spacecraft/Space Station and Their Subsystems, Spacecraft/Space Station Ground Support Systems, Ground Testing and Simulation, Telescience, Small Satellites, Spacecraft Constellations, New Approach to Satellite Development g) Space Transportation Reusable Launch Vehicles (RLVs), Expendable Launch Vehicles (ELVs), Reentry Vehicles, Orbital Transfer Vehicles (OTVs), Human Space Transportation h) Space Uti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crogravity Science, Physical Science, Fluid physics, Combustion Science, Fundamental Physics, Microgravity Experiments, Hardware development, Space Life Science, Materials Processing on Moon, Atomic Reactor on Mo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for Human Exploration, Space Science on ISS j)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Broadcasting System Architectures, Networks and Protocols, Experimental Projects and Results, Subsystems, Components and Devices, Propagation, Regulation, Financing and Marketing k)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ission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Lunar, Planets and Small Celestial Bodies Exploration, System Description of Spacecraft n) Earth Observation Earth Observation, Earth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Remote Sensing Sensors,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Signal Processing, Data Analysis, Ground System, Data Assimilation, Global Change Prediction, Earth System Scien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p) Space Life Science Space Medicine and Physiology, Countermeasures, Metabolism, Neurophysiology, Environmental Medicin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Psychosocial Issue, Mental Health Care, Remote Medical Care and Tele-medicine, Biomedical Technology, Space Radiation(Measurement, Biological effect, Protection), Space Biology, Gravitational Physiology and Biology, Artificial Gravity, Analogue Environments and Simulations, Public Outreach and Education in Life Science, Human Exploration of moon and mars q) Space Power Systems Solar Power Satellite, Solar Cells, Power Sources, Power and Heat Management r) Space Environment and Debris Space Environment, Space Weather, Space Debris, Impact Test, SpacecraftEnvironment Interaction t)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ies, 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 Design, 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ss and Tools, 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IT Application for System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Risk Management, Softwar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u) Space Education and Outreach for the Benefit of All People Space Education, Public Outreach v) Space Law,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Law of Outer Space, Regulations and Domestic Laws of Use of Outer Space, Commercialization of Outer Space, Property Right of Outer Spac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of Outer Spac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of Outer Space, Space Debris,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National Security, Regional/International Stability using Outer Space, Weaponization of Outer Spac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gistration Fee Regular   Early Registration (before April 20, 2011)  On-site Registration (after April 20, 2011) 50,000 yen 60,000 yen Retired Person 10,000 yen Student (Student ID Required) 5,000 yen Accompanying Person 5,000 yen Pre-registration will be electronically made on the web : Instruction and further information will be given in the second announcement. Participants who are not pre-registered will be unable to make a presentation in principle. Fees for regular, retired and student participants include On-site CD-ROM. Accompanying persons cannot attend any technical sessions. Important Dates Online Abstract Submission Open Sep.1, 2010 Deadline for Abstract Nov. 15, 2010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Mar. 1, 2011 Second Announcement / Tentative Program Online Pre-registration Open Online Paper Submission Open Deadline for Paper Upload Apr. 20, 2011 Note: The author, who has not uploaded the paper by the deadline, is NOT allowed to make a presentation under the No Paper, No Presentation policy. Abstract Submission Instructions Submission of abstract for the Symposium will be accepted electronically through ISTSs web site at address http://www.ists.or.jp/ . Each abstract must be written in English in approximately 200 words. The web site will be open for submittals of abstracts on September 1, 2010.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web site, which will be updated timely. Papers will be selected by the program committee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interest Relevance to space technologies and sciences The paper submitted for the oral presentation may be included in the poster session, or vice versa, if the content of the paper is judged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the alternate presentation style. The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will be sent electronically through e-mail by March 1, 2011. Authors kit for preparing paper for On-Site CD-ROM and ISTS Web Paper Archives will be posted on this web site around this time.
个人分类: 未分类|8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从事电推进研究的高校
xiaguangqing 2010-6-27 20:55
日本从事电推进研究的高校有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农工大学、东京大学、东京都立大学、东海大学、静冈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工业大学、九州大学等,各大学实验室主要针对磁等离子体动力推进器、激光推进器、阳极层霍尔推进器、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离子推进器、微电弧推进器、微波激励微等离子体推进器、磁等离子体帆推进、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进器等多种型号的电推进器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推进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学科专业
xiaguangqing 2010-6-25 14:05
电推进研究方向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之一,我认为可以在如下学科中获得合作与发展: (1)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2)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3)一级学科:物理学,二级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4)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二级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流体力学; (6)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从事电推进研究的高校
xiaguangqing 2010-6-18 22:16
美国从事电推进研究的高校有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密歇根理工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27所学校(如下图所示),各大学实验室主要针对霍尔推进器、离子推进器、微腔放电推进器、微波等离子体推进器、电弧推进器和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等多种型号的电推进器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个人分类: 未分类|5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隼鸟号(HAYABUSA)终返地球
xiaguangqing 2010-6-15 21:26
2007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电推进会议中,日本Hitoshi Kuninaka(国中均)教授在大会报告中讲到隼鸟号(HAYABUSA)经历百般磨难后将于2010年6月返回地球。众多电推进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期待着隼鸟号能够安全返航。2010年6月13日隼鸟号(HAYABUSA)终于结束其长达7年的太空旅行回到地球。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6/15/c_12223783.htm   曾多次在太空中失踪但又重新与地球取得联系、曾多处损坏但又奇迹般地被修复的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2010年6月13日晚终于结束其长达7年的太空旅行回到地球。尽管探测器的主体已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殆尽,但探测器的密封舱在 澳大利亚南部的沙漠中成功降落,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对其进行回收并打算尽快运回日本。预计到今年9月就可以得知密封舱是否运回了一个名叫丝川的小行星上的沙土。   13日晚,在JAXA工作人员以及全球宇宙爱好者的关注下,隼鸟号探测器如期冲进大气层并发出一道耀眼的亮光,在确认收到从探测器上分离出来的密封舱的电波信号后,所有的人都兴奋得鼓起掌来。的确,隼鸟号探测器能够重返地球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隼鸟号于2003年5月发射升空并在2005年11月成功地在距离地球3亿公里的小行星丝川上着陆。但就在隼鸟号着陆的那一刻起,意外便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最初,由于化学引擎的燃料泄漏导致探测器的姿势出现偏差,这使得隼鸟号与地球失去了联系。保持一定的姿势对于探测器来说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因为一旦姿势发生偏差,太阳能电池板就会因为照不到阳光而不能供电,探测器的天线也不能对准地球发射信号。在隼鸟号失踪7周后,地面控制中心偶然收到了隼鸟号发来的微弱信号,这是隼鸟号的天线在太空中旋转时偶然朝向地球才发出的信号,而且每次发出的时间只有20秒。正是利用这一次次宝贵的20秒,控制中心向隼鸟号发出了一连串的指示并使其开始起死回生。   与隼鸟号恢复联系后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取得动力,由于燃料泄漏,隼鸟号上推动力较大的12台化学引擎全部停机,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巧妙地运用隼鸟号上装备的离子引擎使其恢复正确姿势。因为错过了最初的轨道,隼鸟号的回程之旅比计划晚了3年,途中许多零件都因为老化而故障频发,隼鸟号经常处于音信不通的状态。   2009年11月,隼鸟号上的4台离子引擎中第3台出现故障,隼鸟号再次陷入绝望之中。但日本的科研工作者们从未放弃隼鸟号。 JAXA的国中均教授突发奇想地提出了将两台损坏部位不同的引擎连接为一台使用的建议。 原来研究人员事前就在离子引擎中配备了连接用的线路,尽管这一方案从未经过实际验证,但国中均教授的提案取得了预料之外的成功。   有日本媒体形容隼鸟号探测器是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满身疮痍地回到了地球,但不管过程如何这一结果还是大大提高了日本在国际宇宙探测领域的地位。   隼鸟号此行共历时7年,航程约60亿公里,相当于地球绕太阳转了6圈。 隼鸟号是人类首次在月球之外的天体上着陆并成功返回地球的探测器 ,其从小行星丝川上带回的沙土对于人类研究太阳系的形成之谜可能有重大参考价值。此外,由于隼鸟号的开发费用只有130亿日元(约合9.5亿人民币),远远低于日本参加国际空间站的每年承担的费用以及美国小行星探测计划的预算,因此隼鸟号的成功返航对于日本在与宇宙相关的商业领域提高竞争力也有较大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工质推进——日本太阳帆推进成功展开太阳帆机构产生新动力
xiaguangqing 2010-6-13 09:50
太阳帆推进是一种新型的无工质推进技术(即不需要携带任何推进剂),依靠反射太阳光光子而产生推力。人类利用这项技术,最终将能实现不用燃料,而只依靠太阳能在太空航行的梦想。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一份声明上说:我们经证实,升至距离地面大约770万公里的伊卡洛斯已经完全展开,它上面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已经产生电流。 ( http://www.jaxa.jp/press/2010/06/20100611_ikaros_e.html ) Small Solar Power Sail Demonstrator 'IKAROS' Successful Solar Sail Deployment June 11, 2010 (JST)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JAXA) The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JAXA) began to deploy the solar sail of the Small Solar Power Sail Demonstrator IKAROS on June 3 (Japan Standard Time). On June 10 (JST,) we have confirmed that it was successfully expanded and was generating power through its thin film solar cells at about 770 km from the Earth. The IKAROS was launched on May 21, 2010 (JST), from the Tanegashima Space Center. We will measure and observe the power generation status of the thin film solar cells, accelerate the satellite by photon pressure, and verify the orbit control through that acceleration.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 we will ultimately aim at acquiring navig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olar sail. Sail Deployment First stage deployment taken by a monitor camera Image of the view at the time of first stage deployment * In the above computer graphic, the sails in the process of deployment look like they are slightly swelling, but they are actually not as expanded as shown in the CG. Second stage deployment completion taken by a monitor camera * Harness: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embrane and the main body * Tether: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embrane and the main body Image of the view after completing the second stage deployment
个人分类: 未分类|6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New Russian Nuclear Electric Propulsion(NEP) Concept报告
xiaguangqing 2010-3-17 13:28
讲座 名称: New Russian Nuclear Electric Propulsion(NEP) Concept: 2010 讲座时间: 2010-03-30 14:30 讲座地点: 西安交通大学东三楼东汽报告厅 讲座人: Dr. Vadim Zakirov 讲座内容: 受西安交通大学核能系赵福宇教授的邀请,俄罗斯专家Dr. Vadim Zakirov来我校作关于核电推进系统的报告,欢迎有兴趣的老师、研究生参加。 报告人:Dr. Vadim Zakirov 报告题目:New Russian Nuclear Electric Propulsion(NEP) Concept: 2010 报告语言:English 时间:2010年3月30号(周二)下午2:30 地点:西安交通大学东三楼东汽报告厅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将为欧空局水星探测之旅提供电推进动力系统
xiaguangqing 2010-3-16 11:41
( http://www.cas.cn/xw/kjsm/gjdt/201003/t20100316_2798168.shtml ) 电推进是深空探测任务可行的动力系统 欧洲空间局将于2014年对水星展开探测,图为比皮科伦坡探测器(来源于ESA) 一次“令人生畏”的水星之旅将要开始,而为航天器提供推进系统的是英国最大的科研组织。 据悉,欧洲空间局(ESA)的比皮科伦坡(BepiColombo)探测器将于2014年发射升空,这是欧洲首次尝试探测水星。而英国的奎奈蒂克(QinetiQ)技术集团与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下属的阿斯特里姆(Astrium)公司签署了价值2300万英镑的合同,将为欧空局的比皮科伦坡探测任务提供太阳能电推进器系统。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温度可达470摄氏度。这项任务给欧空局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生畏的技术挑战。水星上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地球的10倍,不仅如此,到达水星需要6年时间,而且需要巨大的能量来抵抗太阳的引力。 欧航局主管科学与机器人探险的David Southwood教授说:“作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到达水星具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要解决这些技术挑战,先进的电推进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他补充说:“这个任务的目标非常重要:水星的特殊性质经常让行星科学家惊讶和困惑,因此探测水星成为了一项艰巨的科学挑战。” 奎奈蒂克公司的太阳能电推进系统由4个T6离子推进器组成,选择它们是因为与航天器推进系统过去传统上使用的化学助推器相比,前者的效率要高10倍左右。 除了这个电推进系统之外,比皮科伦坡探测器还将靠行星引力的助力几次调位,绕金星“近旁转向”,并且利用地球和水星的引力场加速。 阿斯特里姆公司主管地球观察、导航与科学的Mike Healy博士说:“太阳能电推进系统对比皮科伦坡探测任务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要素。” 助推器使用惰性气体氙气作为助推剂,这种技术已经在欧空局的重力场与稳态海洋环流探测器(GOCE)上验证过。目前,GOCE正在轨道上运行,测量地球的重力场。奎奈蒂克集团首席执行官Graham Love说:“过去这一年极其令人兴奋。我们的小型T5离子发动机首次获得了在GOCE航天器上的轨道内运行资格。现在比皮科伦坡已经确认将采用T6离子发动机解决方案。”他说:“电推进器使人类第一次有可能执行深太空任务,从而显著提高了这些任务的效率,并进一步加强了今后的通信卫星运作。”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空军致力于研发迷你型电推力器用于纳卫星推进
xiaguangqing 2010-3-16 10:56
( http://www.spacemart.com/reports/USAF_Eyes_Mini_Thrusters_For_Use_In_Satellite_Propulsion_999.html ) USAF Eyes Mini-Thrusters For Use In Satellite Propulsion A prototype of a miniature electrospray thruster with four rows of ion emitters is shown here. The thruster is contained within two black plates each measuring about one square inch. Credit: Credit: Dr. Paulo Lozano, MIT by Staff Writers Wright Patterson AFB OH (SPX) Mar 04, 2010 Mini- thrusters or miniature,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s are being developed, which could make it easier for the Air Force's small satellites, including the latest CubeSats, to perform space maneuvers and undertake formidable tasks like searching for planets beyond our solar system . With 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ing, researchers led by Dr. Paulo Lozano a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re considering the advantages of electric propulsion over more traditional chemical rocketry. As a result, they have discovered ionic liquid ion sources which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mini-thruster. In addition to the benefits anticipated for small satellites, the technology may have applicability in completely different areas. Fast-moving ions coming out from the mini-thrusters can be used to etch semiconductors to create patterns in the nanometer scale, to fabricate computer chips or small mechanical devices, said Lozano. The team is interested in the properties that allow advances in travel between different orbits in space and the ability for spacecraft to self-destruct upon controlled re-entry, therefore preventing the creation of additional space debris. Lozano predicts that he will have a mini-thruster prototype developed in about four or five months and he expects the technology to become a reality in the next two years. He plans to begin measuring the velocity of the ions and their energy as soon as the prototype is ready to determine the thrust and efficiency of the engine. Later this year, the team will begin looking at how to integrate mini-thrusters to flight hardware. ( http://www.space.cetin.net.cn/index.asp?modelname=new_space%2Fnews_nrFractionNo=titleno=XWEN0000recno=65734 ) 美国空军着眼于将迷你推力器用于卫星推进 新闻发布时间:2010-03-04    迷你推力器或小型电推进系统正在开发中,它们将使得空军的小卫星(如最新的立方体卫星)更易执行太空机动,并完成像寻找太阳系外行星这样艰巨的任务。      利用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的资金,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扎诺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正在考虑电推进与传统化学火箭相比具有的优势。结果,他们发现“离子性液体离子源”是迷你推力器的核心元素。      迷你推力器可使太空中的航天器在不同轨道间移动,也能够让航天器在受控再入时自毁,由此防止产生额外的太空垃圾。除了应用于小卫星,此项技术还可能应用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产生于迷你推力器的快速移动离子能被用于蚀刻半导体,由此创造出纳米级模式,制造计算机芯片或小型化学装置。    罗扎诺博士预测,在未来4或5个月内将开发出迷你推力器的样机,他希望此项技术在未来2年将变为现实。他计划一旦确定了样机发动机的推力和效率,就开始测量离子的速度和它们的能量。今年晚些时候,该团队将开始考虑如何将迷你推力器集成到飞行硬件上。(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谢慧敏 郭多娴)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将于2010年5月首次空间验证太阳帆推进技术
xiaguangqing 2010-3-14 22:20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3月12日宣布,日本将在2010年5月18日发射的伊卡洛斯号卫星上首次空间验证太阳帆推进技术。 太阳帆推进是一种新型的无工质推进技术(即不需要携带任何推进剂),依靠反射太阳光光子而产生推力。 ( http://www.jaxa.jp/projects/sat/ikaros/index_e.html ) March 11, 2010 Updated Solar Sail IKAROS x LightSail Message Campaign Extended until March 22 (Vernal Equinox Day) The collaborative message campaign held for JAXA's IKAROS satellites and The Planetary Society's LightSail-1 mission has been extended until March 22, (Monday and a holiday in Japan for Vernal Equinox Day.) The registered names and messages will be recorded either on an aluminum plate or DVD to be loaded onto the IKAROS, and travel through space toward the Venus orbit. Those who have not registered, don't miss this opportunity! Space yacht accelerated by radiation of the Sun A Solar Sail gathers sunlight as propulsion by means of a large membrane while a Solar Power Sail gets electricity from thin film solar cells on the membrane in addition to acceleration by solar radiation. What's more, if the ion-propulsion engines with high specific impulse are driven by such solar cells, it can become a hybrid engine that is combined with photon acceleration to realize fuel-effective and flexible missions. JAXA is studying two mission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lar power sails. The project name for the first mission is IKAROS (Interplanetary Kite-craft Accelerated by Radiation Of the Sun). This craft will be launched with the Venus Climate Orbiter AKATSUKI, using an H-IIA launch vehicle. This will be the world's first solar powered sail craft employing both photon propulsion and thin film solar power generation during its interplanetary cruise. Vast, thin, and strong solar sail A solar sail can move forward without consuming propellant as long as it can generate enough energy from sunlight. This idea was born some 100 years ago, but it had lots of technical hurdles such as the appropriate material and deployment method for the sail. Recently, we have finally seen some prospect of using this technology practically. The sail of the IKAROS is a huge square some 20 meters in a diagonal line, as thin as 0.0075 mm, and made from polyimide resin. On the membrane of the sail are not only thin film solar cells but also an attitude control device an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sensors. This thin and light solar sail membrane will be deployed using the centrifugal force of spinn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IKAROS before its tension is maintained. The deployment is in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carried out quasi-statically by the onboard deployment mechanism on the side of the main body.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dynamic deployment. As this deployment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a strut such as a boom, it can contribute to making it lighter, thus can be apply for a larger membrane.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预计可实现39天抵达火星
xiaguangqing 2010-3-14 15:55
( http://www.marsdaily.com/reports/Scientist_eyes_39-day_voyage_to_Mars_999.html ) Scientist eyes 39-day voyage to Mars By Jean-Louis Santini Washington (AFP) Feb 26, 2010 Franklin Chang-Diaz, a former astronaut and a physicist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says reaching the Red Planet could be dramatically quicker using his high-tech VASIMR rocket, now on track for liftoff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The 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Magnetoplasma Rocket -- to give its full name -- is quick becoming a centerpiece of NASA's future strategy as it looks to private firms to help meet the astronomical costs of space exploration. NASA, still reeling from a political decision to cancel its Constellation program that would have returned a human to the moon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has called on firms to provide new technology to power rovers or even future manned missions. Hopes are now pinned on firms like Chang-Diaz's Texas-based Ad Astra Rocket Company. In the early days... NASA support for the project was rather minimal because the agency did not emphasiz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s much as it's doing now, Chang-Diaz told AFP. NASA was focused instead on the series of Apollo missions that delivered men to the moon for the first, and so far last, times. They were mesmerized by the Apollo days and lived in the Apollo era for 40 years, and they just forgot developing something new, he said. Chang-Diaz, 60, hopes that something is a non-chemical rocket that eventually allow for a manned trip to Mars -- long the Holy Grail for Apollonians. His rocket would use electricity to transform a fuel -- likely hydrogen , helium or deuterium -- into plasma gas that is heated to 51.8 million degrees Fahrenheit (11 million degrees Celsius). The plasma gas is then channeled into tailpipes using magnetic fields to propel the spacecraft . That would send a shuttle hurtling toward the moon or Mars at ever faster speeds up to an estimated 35 miles (55 kilometers) per second until the engines are reversed. Chang-Diaz, a veteran of seven space missions, said this rapid acceleration could allow for trips of just 39 days instead of the current anticipated round trip voyage to Mars that would last three years, including a forced stay of 18 months on the Red Planet, as astronauts await an opening to return to Ear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Mars varies between 35 and 250 million miles (55 million and 400 million kilometers) depending on their points of orbit. And the use of ionized fuel could have the extra benefit of helping create a magnetic field around the spacecraft to protect against radiation. Scaled-down models of the VASIMR craft have been built and tested in a vacuum, under a deal with NASA. The next major step, according to Chang-Diaz, will be orbital deployment at the end of 2013 of a vessel using the 200-kilowatt prototype VASIMR engine, the VX-200. Talks are underway with fellow space firms SpaceX and Orbital Science Corp to make that a reality. Despite the hurdles ahead, Chang-Diaz sees the potential for a vast market for his technology -- maintaining and repairing fixing satellites or launching robotic and commercial missions to Mars. His rocket may just launch NASA's brave new, commercial, world of space exploration. A journey from Earth to Mars could in the future take just 39 days -- cutting current travel time nearly six times -- according to a rocket scientist who has the ear of the US space agency.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法国从事电推进研究的高校
xiaguangqing 2010-2-22 16:24
法国从事电推进研究的高校 有 奥尔良大学电离气体热力学研究组( GREMI ), 保尔 萨巴蒂埃大学(图卢兹三大)等离子体与能量转换实验室( LAPLACE )和数学学院,约瑟夫 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一大)光谱物理实验室( LSP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LPP ),巴黎十一大 气体和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LPGP ),南锡一大电离气体和应用物理实验室( LPMIA )以及圣康丁 - 凡尔赛大学磁学和光学实验室( LMOV ),各大学实验室(与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共同管理 )主要针对霍尔推进器的数值模拟和羽流诊断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航空学会2010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xiaguangqing 2010-2-6 14:44
中国航空学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 2010 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会议 征文通知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动力分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 2010 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年会拟于 2010 年 7 月底 8 月初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会议受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动力分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托,由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 41 所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承办。 会议主题为:先进推进技术 一、征文范围 1. 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2.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3. 航空发动机技术; 4. 激光推进技术; 5. 电推进技术; 6. 固体及特种推进剂技术; 7. 冲压发动机技术; 8. 火箭推进领域信息化技术; 9. 燃烧、流动与传热仿真技术; 10. 火箭推进试验技术。 二、征文要求 1. 观点明确,数据准确,图表清晰,文字简洁流畅,已在公开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不在征文之列; 2. 论文不含英文摘要,数字一般不超过 5000 字(含 200 字左右的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 3. 投稿时文章请各单位自行解密,寄文稿和电子文档( word )各一份,并附单位保密审查意见(原件)。注:请将电子文档用 E - mail 发至 zwh_kjs@163.com 4. 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务(称)、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 三、截稿日期: 2010 年 5 月 30 日 四、联系方式: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空间技术研究所 邮编: 410073 联系人:谢萍 联系电话: 0731 - 4576029 电子信箱: zwh_kjs@163.com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著Rocket and Spacecraft Propulsion中电推进章节内容
xiaguangqing 2010-2-6 09:03
Rocket and Spacecraft Propulsion Principles, Practice and New Developments (Third Edition) by Martin J. L. Turner 第六章 电推进 目录 6 Electric propuls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5 6.1 The importance of exhaust velocity. . . . . . . . . . . . . . . . . . . . 165 6.2 Revived interest in electric propulsion . . . . . . . . . . . . . . . . . . 167 6.3 Principles of electric propuls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7 6.3.1 Electric vehicle performance . . . . . . . . . . . . . . . . . . . 168 6.3.2 Vehicle velocity as a function of exhaust velocity . . . . . 169 6.3.3 Vehicle velocity and structural/propellant mass . . . . . . . 170 6.4 Electric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1 6.4.1 Electrothermal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2 6.4.2 Arc-jet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5 6.5 Electromagnetic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7 6.5.1 Ion propuls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8 6.5.2 The space charge limi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0 6.5.3 Electric field and potential . . . . . . . . . . . . . . . . . . . . 182 6.5.4 Ion thrus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3 6.5.5 Propellant choi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4 6.5.6 Deceleration gri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6 6.5.7 Electrical efficienc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6 6.6 Plasma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9 6.6.1 Hall effect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1 6.6.2 Radiofrequency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 6.7 Low-power electric thrus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 6.8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6.8.1 Solar cel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6.8.2 Solar generato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 6.8.3 Radioactive thermal generators . . . . . . . . . . . . . . . . . 202 6.8.4 Nuclear fission power generators . . . . . . . . . . . . . . . . 204 6.9 Applications of electric propulsion . . . . . . . . . . . . . . . . . . . . 206 6.9.1 Station keep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9 6.9.2 Low Earth orbit to geostationary orbit . . . . . . . . . . . . 210 6.9.3 Nine-month one-way mission to Mars. . . . . . . . . . . . . 211 6.9.4 Gravity loss and thrust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6.10 Worked Example. . . . 213 6.11 Deep Space 1 and the NSTAR ion engine . . . . . . . . . . . . . . . 215 6.12 SMART 1 and the PPS-1350 . 217 第六章 电推进(共53页)下载 第六章电推进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第六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xiaguangqing 2010-1-30 10:10
为了给国内广大电推进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我国电推进技术及相关基础科学的发展,推进我国电推进技术的工程应用,经组委会讨论研究,决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承办2010 年第六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时间初步定于2010 年7 月或8 月,会议地点及其它相关会议安排另行通知。 会议征文主题 1. 国内外电推进研究、应用与发展展望 2. 电推进的空间应用方案 3. 电推进的基础理论、模型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4. 电推进新材料和空心阴极技术 5. 电推进相关诊断技术 6. 电推进系统和各分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 7. 新概念先进推进技术 8. 微推进及相关技术 9. 核电推进及核电转换技术 10. 十二五期间国内电推进发展思路及建议 论文摘要截止时间为2010 年5 月20 日,2010 年5 月30 日前寄出稿件录用通知,请 作者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后,在2010 年6 月30 日前提交论文全文,同时邮寄保密审查 单。 论文接收邮件地址: e_propulsion@163.com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推进专著——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Propulsion Ion and Hall Thrusters
热度 1 xiaguangqing 2010-1-20 16:22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Propulsion Ion and Hall Thrusters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的主要基本理论及其在空间推进中的应用。大致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介绍了电推进技术的背景,原理以及相关等离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二、介绍了离子推力器中等离子体产生机制、加速机制、栅极系统以及空心阴极等主要结构和组成等;三、介绍了霍尔推力器的基本原理、性能以及物理测试模型等。最后还介绍了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羽流的基本特性及其飞行测试状况。 书籍下载(五个压缩包):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个人分类: 未分类|6272 次阅读|4 个评论
《航天技术导论》与《航天器推进系统及其应用》教材
xiaguangqing 2010-1-12 09:36
航天器推进系统及其应用 作者: 毛根旺 唐金兰 编著 定价:¥58.00 出版日期:2009-10-1 开本:小16开,495页 类别:教材类 ISBN: 978-7-5612-2672-8 附注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航天器推进系统及其应用的一部论著。全书共分四篇17章,包括化学推进篇(第1~4章)、电推进篇(第5~10章)、特种推进篇(第11~13章)和典型应用篇(第14~17章)。书中重点介绍了各类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重要性能、主要特点、关键技术,以及近年来的研究水平和应用情况。本著作可作为高等院校航天器总体和控制专业,特别是推进技术学科(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航天技术导论》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页码: 425 页 出版日期: 2009年12月 ISBN: 9787802186613 条形码: 9787802186613 版本: 第1版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正文语种: 中文 《航天技术导论》由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为主要对象。适当兼顾导弹和其他飞行器,系统介绍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包括我国和世界航天的发展史、飞行原理、推进系统、控制系统、飞行器结构、发射和返回技术、载人航天技术、航天工程的科学管理和航天技术的应用等内容。本书侧重于基本物理概念和定性的分析,并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广采博议,力求系统全面、通俗易懂。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基本教材。又可作为普及航天知识的科普读本。为非航天专业的大学生、航天爱好者、关心航天事业发展的朋友提供一本全面系统了解航天技术概貌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航天技术的发展史 1.1.1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 1.1.2 古代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1.1.3 现代航天技术的奠基者 1.1.4 现代大型火箭的初型V-2火箭 1.1.5 人类探索太空的光辉历程 1.2 飞行器的分类和特点 1.2.1 航空器的分类和特点 1.2.2 航天器的分类和特点 1.2.3 火箭的分类和特点 1.2.4 导弹的分类和特点 1.3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 1.3.1 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1.3.2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1.3.3 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思考题 第2章 航天飞行原理 2.1 飞行环境 2.1.1 宇宙与太阳系 2.1.2 地球与引力场 2.1.3 地球大气 2.1.4 空间环境 2.2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2.1 流动空气的特性 2.2.2 升力和阻力 2.2.3 激波、膨胀波和音障 2.2.4 气动加热、热障和黑障 2.3 火箭飞行原理 2.3.1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2.3.2 火箭的基本原理 2.3.3 宇宙速度 2.3.4 多级火箭 2.4 飞行器的飞行轨道 2.4.1 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飞行轨道 2.4.2 卫星轨道 2.4.3 返回轨道 2.4.4 登月飞行与环月飞行 2.4.5 行星际航行轨道 2.4.6 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和对接 思考题 第3章 飞行器的推进系统 3.1 推进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3.2 火箭发动机的特点和基本参数 3.2.1 火箭发动机的特点 3.2.2 火箭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3.3 液体火箭发动机 3.3.1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3.2 液体推进剂 3.4 固体火箭发动机 3.4.1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3.4.2 固体推进剂和装药药形 3.5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 3.6 非常规推进系统 3.6.1 电火箭发动机 3.6.2 核能火箭发动机 3.6.3 太阳能火箭发动机 3.6.4 非常规推进系统的发展 思考题 第4章 飞行器的控制系统 4.1 概述 4.2 运载火箭控制系统 4.2.1 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2.2 运载火箭的制导系统 4.2.3 运载火箭的姿态控制系统 4.2.4 控制系统仪表和执行机构 4.3 航天器的控制系统 4.3.1 航天器的轨道和姿态运动 4.3.2 姿态和轨道控制的原理 4.3.3 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部件 4.3.4 航天器的温度控制 4.4 各种导弹的制导系统 4.4.1 自主式制导系统 4.4.2 遥控式制导系统 4.4.3 自动寻的制导系统 思考题 第5章 飞行器结构 5.1 运载火箭结构 5.1.1 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布局和组成 5.1.2 箭体结构的形式 5.1.3 分离和解锁机构 5.2 航天器结构 5.2.1 航天器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5.2.2 航天器的结构形式 5.3 弹道式导弹结构 5.3.1 弹道式导弹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5.3.2 弹道式导弹的弹头 5.4 有翼导弹结构 5.4.1 有翼导弹的特点 5.4.2 有翼导弹的气动外形 5.4.3 有翼导弹的结构特点 思考题 第6章 发射与返回技术 6.1 运载火箭的发射 6.1.1 运载火箭的发射过程 6.1.2 运载火箭的发射方式 6.1.3 运载火箭的发射支持系统 6.2 航天发射场 6.2.1 航天发射场的组成 6.2.2 发射场场址的选择 6.2.3 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6.2.4 我国的航天发射场 6.2.5 航天发射技术的发展 6.3 航天测控网 6.3.1 航天测控网的任务和功能 6.3.2 航天测控网的组成 第7章 载人航天 第8章 航天工程的科学管理 第9章 航天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中国宇航学会学术年会圆满召开
xiaguangqing 2009-12-30 19:52
( http://www.space.cetin.net.cn/index.asp?modelname=new%5Fspace%2Fnews%5FnrFractionNo=titleno=XWEN0000recno=64098 ) 2009年中国宇航学会学术年会于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就航天多个前沿课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良贵出席年会并致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王礼恒主持大会主题报告。庄逢甘等多位院士出席了年会。国家气象中心、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航天两大集团公司等单位以及部分高校、科研机构近300人出席会议。   吴卓希望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利用好中国宇航学会搭建的这一学术平台,努力促进航天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术思想的繁荣,推进航天技术创新,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谢良贵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宇航学会开展各项工作,并将利用好学会提供的各种平台促进发展。   年会采取了主题报告、圆桌会议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研讨内容涵盖了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其中,与会人士就 国外深空探测发展态势及中国深空探测发展 、 我国第二代极地气象卫星应用 等前沿课题展开了交流和研讨,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新思路、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会议特邀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作了专题报告。(陈全育)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陈琦霞)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推力器部件的改进可显著延长卫星使用寿命
xiaguangqing 2009-10-31 17:10
http://www.spacemart.com/reports/Better_Electric_Propulsion_May_Boost_Satellite_Lifetimes_999.html Better Electric Propulsion May Boost Satellite Lifetimes Researchers Jud Ready and Mitchell Walker prepare a 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tter sample for measurements in the High-Power Electric Propulsion Laboratory of Georgia Tech's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Georgia Tech Photo: Gary Meek by Staff Writers Atlanta GA (SPX) Oct 27, 2009 Researchers at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ve won a $6.5 million grant to develop improved components that will boost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s that are used to control the positions of satellites and planetary probes . Focusing on improved cathodes for devices known as Hall effect thrusters, the research would reduce propellant consumption in commercial,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satellites, allowing them to remain in orbit longer, be launched on smaller or cheaper rockets, or carry larger payloads. Sponsored by the U.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efense Sciences Office (DARPA-DSO), the 18-month project seeks to demonstrate the use of propellant-less cathodes with Hall effect thrusters. About 10 percent of the propellant carried into space on satellites that use an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is essentially wasted in the hollow cathode that is part of the system, said Mitchell Walker,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Georgia Tech's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the project'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Using field emission rather than a hollow cathode, we are able to pull electrons from cathode arrays made from carbon nanotubes without wasting propellant. That will extend the life of the vehicle by more efficiently using the limited on-board propellant for its intended purpose of propulsion. To maintain their positions in space or to reorient themselves, satellites must use small thrusters that are either chemically or electrically powered. Electrically-powered thrusters use electrons to ionize an inert gas such as xenon. The resulting ions are then ejected from the device to generate thrust. In existing Hall effect thrusters, a single high-temperature cathode generates the electrons. A portion of the propellant - typically about 10 percent of the limited supply carried by the satellite - is used as a working fluid in the traditional hollow cathode. The DARPA-funded research would replace the hollow cathode with an array of field-effect cathodes fabricated from bundles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Powered by on-board batteries and photovoltaic systems on the satellite, the arrays would operate at low power to produce electrons without consuming propellant. Walker and collaborators at the Georgia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GTRI) have already demonstrated field-effect cathodes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s. This work was presented at the 2009 AIAA Joint Propulsion Conference held in Denver, Colo. The additional funding will support improvements in the devices, known as carbon nanotube cold cathodes, and lead to space testing as early as 2015. This work depends on our ability to grow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precisely where we want them to be and to exacting dimensions, said Jud Ready, a GTRI senior research engineer and Walker's collaborator on the project. This project leverages our ability to grow well-aligned arrays of nanotubes and to coat them to enhance their field emission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o reducing propellant consumption, use of carbon nanotube cathode arrays could improve reliability by replacing the single cathode now used in the thrusters. Existing cathodes are sensitive to contamination , damaged by the ionized exhaust of the thruster, and have limited life due to their high-temperature operation, Ready noted. The carbon nanotube cathode arrays would provide a distributed cathode around the Hall effect thruster so that if one of them is damaged, we will have redundancy. Before the carbon nanotube cathodes developed by Georgia Tech can be used on satellites, however, their lifetime will have to be increased to match that of a satellite thruster, which is typically 2,000 hours or more. The devices will also have to withstand the mechanical stresses of space launches, turn on and off rapidly, operate consistently and survive the aggressive space environment. Part of the effort will focus on special coating materials used to protect the carbon nanotubes from the space environment. For that part of the project, Walker and Ready are collaborating with Lisa Pfefferle in the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t Yale University. The researchers are testing their cathodes with the same Busek Hall effect thruster that flew on the U.S. Air Force's TacSat-2 satellite. In addition, the cathodes will be operated with Hall effect thrusters developed by Pratt and Whitney and donated to Georgia Tech. The researchers are also collaborating with L-3 ETI o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and with American Pacific In-Space Propulsion on flight qualification of the hardwar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individual cathodes on the array could provide a new capability to vector the thrust, potentially replacing the mechanical gimbals now used. The use of carbon nanotubes to generate electrons through the field-effect process was reported in 1995 by a research team headed by Walt de Heer, a professor in Georgia Tech's School of Physics. Field emission is the extraction of electrons from a conductive material through quantum tunneling that occurs when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is applied. The improved carbon nanotube cathodes should advance the goals of reducing the cost of launching and maintaining satellites. Thrust with less propellant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goals driving research into satellite propulsion, said Walker, who is director of Georgia Tech's High-Power Electric Propulsion Laboratory. Electric propulsion is becoming more popular and will benefit from our innovation. Ultimately, we will help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n-space propulsion devices. 美国乔治亚技术研究院赢得了一份价值650万美元的合同,研发可以提高电推进系统效率的改良组件。这种电推进系统用于卫星和行星探测器的姿态控制。   研究工作将集中改进霍尔效应推进器装置的阴极,减少商业卫星、政府卫星和军事卫星的推进系统损耗,由此使卫星在轨停留更长时间,能使用更小、更经济的火箭发射,或者同样火箭可发射更大有效载荷。该项研究由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国防科学办公室(DARPA-DSO)发起,为期18个月,旨在验证霍尔效应推进器更少推进剂阴极的使用。   使用电推进系统的卫星进入太空后,有10%的推进剂势必要消耗在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空心阴极上。利用场发射阴极取代空心阴极,可以无需浪费推进剂就拉动由碳纳米管产生的阴极列阵电子。由此可以通过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星载推进剂,而延长航天器寿命。除了减少推进剂消耗外,使用碳纳米管阴极阵列还可以改进使用单一阴极推进器的可靠性。该装置还必须承受太空发射时机械应力、快速启动与关闭、持续运行、以及在恶劣太空环境下的生存挑战。   为保持卫星在太空中的姿态和重新定位,必须使用化学或小型电推进器。电推力器采用电离惰性气体(如氙),产生的离子再从装置中喷射从而产生推力。 现有的霍尔效应推进器使用单一的高温阴极产生电子。对于携带有限燃料的卫星来说,有将近10%的推进剂被用作传统空心阴极的工作流体。DARPA出资的这项研究将使用大量由多层碳纳米管编制而成的场效应阴极阵列替换空心阴极。由星载电池和卫星光电系统供电,阵列将能以低功率运行,无需消耗推进剂就可产生电子。   此项工作在美国丹佛举行的2009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联合推进大会上被展示过。额外的经费将支持改进碳纳米管冷阴极装置,以便在2015年进行太空试验。(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陈菲 谢慧敏)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空局的水星任务将采用电推进系统
xiaguangqing 2009-9-6 16:52
( http://www.spacenews.com/civil/qinetiq-supply-ion-thrusters-for-bepicolombo.html ) Qinetiq to Supply Ion Thrusters for BepiColombo By Peter B. de Selding PARIS Europes BepiColombo satellite mission to Mercury will be propelled by new-generation ion-electric thrusters built by Qinetiq of Britain under a contract with BepiColombo prime contractor Astrium Satellites, Qinetiq announced Sept. 2. Under the contract, valued at 23 million British pounds ($37.4 million), Farnborough, England-based Qinetiq will provide four T6 ion thrusters for BepiColombo, which is being built for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and scheduled for launch in 2014. The contract follows the successful in-orbit demonstration of Qinetiqs smaller T5 ion thrusters aboard ESAs GOCE gravity-field-measuring satellite, which was launched in March. ESA officials have said Qinetiqs ion thrusters, which had never before flown in space, have performed to specification. Qinetiq said its ion thrusters are 10 times more efficient than traditional chemical thrusters used on satellites. Qinetiq Chief Executive Graham Love said the BepiColombo work is the largest space-hardware contract ever won by the company. He said he hopes to sell the thrusters for future deep-space missions and in the commercial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market as well. ( http://news.mod.gov.cn/tech/2009-09/05/content_4084878.htm ) 欧空局(ESA)已经宣布,它最新的被称作BepiColombo的卫星将使用离子电推进器驶向水星,该离子推进器由英国奎蒂克(QinetiQ)公司开发。 欧空局已经在它的GOCE卫星上使用过一个更小型的同类系统由T5离子推进器组成。GOCE在09年早些时候发射,用来测量地球的重力场。BepiColombo计划在2014年发射,将使用4个T6离子推进器。奎蒂克公司称用于两个飞行器的推进器的效率比传统的化学推进器高十倍。欧空局授予奎蒂克公司价值3740万美元合同建造电推进系统。 尽管化学推进系统目前在太空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需要大量的燃料,它们对于像探测水星这样的深空任务来说不够高效。电推进系统产生的推进力较小,但是它们非常高效,因此对于远程飞行任务来说是理想的推进系统。 离子推进通过电子化或电离气体,并且加速由此产生的离子来推进航天器。此概念在50年前被首次提出,首个使用离子推进的航天器为1998年发射的深空1号(DS1)。从那时起,除了GOCE,仅有少量的其他非商业航天器使用过离子推进:NASA飞往太阳系之外的拂晓飞行任务在2007年发射;日本的深空小行星样本返回任务隼鸟在2003年发射;欧空局的SMART-1航天器在2003年发射并在2006年撞向月球。但使用离子推进器的商业通信卫星很多。NASA最近完成了一种新的离子推进系统的测试,这种系统将用于地球轨道和太阳系航天器,可能准备2013年发射。 虽然技术还需要一些微调,以便使这些发动机更加高效、紧凑和经济,但许多专家认为对于复杂的、需要更多能量的行星任务,离子电推进是肯定的选择。(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谢慧敏)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Aerojet公司和日本NEC公司共同研发离子推进系统在卫星中的应用
xiaguangqing 2009-8-13 08:09
http://www.spacechina.com/zxyzx_gjht_Details.shtml?recno=61482 美国Aerojet公司与日本NEC公司宣布,将联合探究低功率离子推进系统用于美日宇航市场的可行性。 由于具有更高的燃料效率,离子推进系统能够用作地球同步卫星的推进系统和深空任务。日本宇宙航空研发机构(JAXA)与NEC已联合研制了一台低功率微波离子发动机,它利用微波产生离子,具有寿命长和任务可靠性高的特征。 NEC的微波离子发动机目前正在执行JAXA的HAYABUSA小行星探测与研究任务。该任务已在太空运行超过30000小时,验证了离子发动机的坚固和可靠性。Aerojet的电子推进产品目前应用于150多颗运行卫星上。 (陈菲 曲佳) http://www.space-travel.com/reports/Aerojet_And_NEC_To_Develop_Ion_Propulsion_Systems_For_Satellites_999.html Aerojet And NEC To Develop Ion Propulsion Systems For Satellites Aerojet's electric propulsion products are currently flying on more than 150 operational satellites and span a broad range of electric propulsion products. by Staff Writers Sacramento CA (SPX) Aug 05, 2009 Aerojet and NEC Corporation have announced that the companies will jointly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jointly supplying low power ion propulsion systems for the U.S. and Japanese aerospace markets. Ion propulsion systems can be used for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propulsion systems and deep space missions providing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chemical propulsion systems due to the higher fuel efficiency.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JAXA) and NEC have jointly developed a low power Microwave Ion Engine that uses microwaves for ion generation, enabling long life and high mission reliability. NEC's Microwave Ion Engine is currently flying on JAXA's HAYABUSA asteroid rendezvous and study mission, and has proven to be robust and reliable, with more than 30,000 hours of in-space operation. Aerojet is a leading supplier of satellite propulsion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s broad experience and technical capabilities with satellite propulsion systems, said Kunio Kondo, senior general manager, Aerospace and Defense Operations Unit, NEC Corporation. Collaborating with Aerojet will help NEC to expand its low power Microwave Ion Engine business in the U. S. market. Aerojet's electric propulsion products are currently flying on more than 150 operational satellites and span a broad range of electric propulsion products. Dr. Roger Myers, general manager of Aerojet's Redmond operations, states that the low power Microwave Ion Engine from NEC provides an excellent complement to Aerojet's broad electric propulsion product offerings. 小知识:微波离子推进简介 离子推进又称为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是一种基于微波电子回旋共振放电技术的新式静电型离子推力器,该推力器具有无电极烧蚀、寿命长、比冲高、可靠性高等优点,适用于深空探测等长航时空间飞行任务。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四届PST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xiaguangqing 2009-8-6 15:37
2009年7月20日-22日,在景色秀美的浪漫之都大连召开了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力学所、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河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502所、航天科技集团510所、上海航天局801所、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常州瑞思杰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格海德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微视凌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硕博士学生共四百余人, 真可谓等离子体届的一次盛会!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向同行展示了近年来在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此次会议加强了国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硕士生和博士生间的讨论与互动,为我国高、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
xiaguangqing 2009-7-6 17:20
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 联合主办的 第十四届 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 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 将于 2009 年 7 月 20 22 日在大连举行,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 大会邀请报告 序号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报告题目 8:30-9:00 开幕式 1 9:00-9:35 段旭如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 HL -2A 装置实验进展 2 9:35-10:10 潘文霞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减压热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茶歇 30 分钟(合影) 3 10:40-11:15 李星国 北京大学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和 RF 等离子体合成纳米结构物质及其性质 4 11:15-11:50 王友年 大连理工大学 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研究进展 午餐及休息 5 14:00-14:35 胡立群 中国科学院 等离子体物理所 EAST 长脉冲偏滤器等离子体实验 6 14:35-15:10 汪建华 武汉工程大学 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应用进展 7 15:10-15:45 刘昌俊 天津大学 等离子体化学工艺:机遇与挑战 茶歇 20 分钟 8 16:05-16:40 于达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 霍尔效应推力器中的电子传导机制 9 16:40-17:15 石建军 东华大学 常压脉冲调制射频辉光等离子体研究 10 17:15-17:50 谢锦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线性磁化等离子体装置中低频带状流的实验研究 分会报告共设 5 个分会场:第一分会场(聚变等离子体)、第二分会场(等离子体模拟 / 聚变等离子体)、第三分会场(等离子体源 / 放电 / 诊断)、第四分会场(等离子体应用)、第五分会场(等离子体电推进)。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41st Plasmadynamics and Lasers Conference Call for Papers Now Open
xiaguangqing 2009-7-2 08:18
The Call for Papers for the 41st Plasmadynamics and Lasers Conference is now open. Papers that describe basic and/or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areas of plasmadynamics, lasers, electromagnetics, diagnostics, and related topics in nonequilibrium reacting flows are now being solicited. Contributions on contemporary experimental,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with new result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he abstract deadline is 5 November 2009. 40th Fluid Dynamics Conference and Exhibit 10th AIAA/ASME Joint 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 27th AIAA Aerodynamics Measurement and Ground Testing Conference 28th AIAA Applied Aerodynamics Conference 41st Plasmadynamics and Lasers Conference 5th Flow Control Conference 28 June - 1 July 2010 Hyatt Regency McCormick Place Chicago, Illinois To view a complete list submittable topic areas, or to submit your abstract please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 site at, www.aiaa.org/events/Chicago2010 and click on submit a paper under the Plasmadynamics and Lasers Conference title.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深空探测电推进技术最新进展”报告
xiaguangqing 2009-6-14 12:03
请问哪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2009年4月13日上午10点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A楼F310学术报告厅由Dr. FRANKLIN R. CHANG-DIAZ (张福林博士)主讲的关于深空探测电推进技术最新进展的报告? 望告知,谢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紧急通知
xiaguangqing 2009-5-13 16:51
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与 第十四届 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同时召开,由中国宇航协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 联合主办,会议将于 2009 年 7 月 20-22 日在大连举行,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 会议时间: 2009 年 7 月 20 - 22 日(会议报到: 2009 年 7 月 19 日) 会议地点: 大连市委党校培训中心(酒店) 主办单位: 中国宇航协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 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 承办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三束实验室 会议征文主题 (1 )国内外电推进研究、应用与发展展望 (2 )新概念推进技术 (3 )电推进的空间应用方案 (4)电推进任务分析和设计 (5 )电推进的基础理论、模型分析和实验研究 (6 )等离子体诊断与数值模拟 (7 )电推进系统和各分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 (8)空心阴极技术 (9 )微推进技术 (10)电推进羽流与空间飞行器相互作用   1. 凡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投稿。 论文内容符合上述主题和国家及各单位保密规定。 2.论文摘要截止时间为2009年5月20日,2009年5月30日前寄出稿件录用通知,请作者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后,在2009年6月3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同时邮寄保密审查单。 3. 请于 2009 年 5 月 20 日前,将 报名回执 发到 mmlab@dlut.edu.cn 。请于 2009 年 5 月2 0 日前,将论文摘要的 Word 文档发到 thruster@126.com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四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计算等离子体物理研讨会圆满召开
xiaguangqing 2008-11-6 18:54
2008年11月1日-4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计算等离子体物理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贵州大学,航天科技集团总体部,航天科技集团502所,航天科技集团510所,上海航天局801所,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共七十余人,与会代表本着增进友谊,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推动我国电推进技术发展为目的和宗旨,齐聚一堂,共享这一学术盛宴。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2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