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防灾减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道法自然:地质灾害减灾呼唤理性的思考
热度 7 iron038 2016-9-13 21:59
近些年我们的地球似乎不太安份,大震小震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可是,人类也似乎并非是地球的乖孩子,我们正一手捂着被马蜂蛰肿的左眼,一手又捡起石块用右眼瞄准树上的马蜂窝。所有人都抱着一个侥幸的心理:第二次被马蜂蛰到的概率会更低。 一、典型泥石流灾难事件及经验教训 命陨美人谷——邛山沟泥石流 2003 年7月11日,四川省丹巴县巴底乡邛山沟发生泥石流,导致51人遇难。 沟口仍残留着泥石流冲出来的大石头,上面刻着那些遇难者的名字,每年都会有他们的亲人来这里祭拜。那些活着的人除了感叹生命的脆弱以外,还将以此警示他们的后人,这样他们才能在山里生存得更长久。 事件及过程 :邛山沟因盛产藏族美女而被称做“美人谷”,是体验藏族文化与风情的一处旅游地。2003年7月11日,成都川大教育旅行社组织4名上海游客到位于邛山沟沟口的一个“美人谷度假村”游玩。当天晚上,度假村老板邀请了周围村寨的70多位青年男女与4位上海游客一起燃篝火、跳锅庄。据幸存者回忆,那天夜里的雨下得很大,几个有经验的当地人开始担心沟里会涨洪水,建议大家早点结束联欢。可大家玩得意犹未尽,很多人都想继续狂欢,只有少部分当地人离开了。没过多久,大家感觉到地面开始震动,并听到从沟里传出沉闷的响声。4个度假村的工作人员首先发现了异常,一边喊一边往外跑。还没等跳舞的人们反应过来,泥石流瞬间就摧毁了度假村。除了首先发现险情的4个幸存者外,其余51人全部遇难。 沟口仍残留着当初被泥石流冲毁的藏族民居 经验教训 : 绝大部分泥石流都是由暴雨引发,故暴雨也被看作是泥石流发生前的一个重要警报。从邛山沟泥石流事件中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当地人意识到了当晚暴雨可能造成的后果,而多数当地百姓及来自城市的游客对泥石流发生的前兆警惕性较低,最终导致了后来的灾难。随着如今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会选择夏季到山区避暑或旅游,这就在无形中增大了遭受灾害的风险。因此,在山区旅游时要多了解地质灾害识别的基本知识,尽量不要选择住在离河道较近的宾馆,并在暴雨时保持必要的警惕。 金沙江畔的噩梦——四川矮子沟泥石流 2012 年6月28日,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泥石流,沟口一栋三层楼房屋被冲毁,导致41人遇难。 如今再到矮子沟,若不是看到这块小小的纪念碑,可能谁都不会想象这里曾经历过多么惨烈的灾难。面对那些逝去的生命,我们确实需要时间去思考。 事件及过程 :矮子沟位于白鹤滩电站的施工区内,这里有许多大型的工程在开展。为了方便施工的进行,施工队租用了修建在沟口的一栋三层楼房屋作为工人的集体宿舍。6月27日下午5点左右,宁南县国土局根据天气预报情况给各个乡镇发出当晚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通知,白鹤滩镇政府负责人也讲该预警信息发送到了白鹤滩工程建设部负责监测预警安全负责人的手机里。可是,当晚工程建设部负责接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的负责人虽然收到了短信,但他却没有引起重视,而是随手就把信息给删掉了。同时,通过金沙江水文气象中心发送到白鹤滩工程建设筹备组的地质灾害预警短信也不知何故石沉大海。就这样,7月28日凌晨6点左右,泥石流发生了,沟口三层楼的房屋和41名还在睡梦中的工人瞬间消失。 2012年2月12日的卫星影像 2013年1月19日的卫星影像 从图上可以看出,泥石流发生后,沟口那块大石头(黄色圆圈)依然存在,可那栋三层楼的房屋(红色方框)却没有了踪迹。 经验教训 :一方面,汛期安全负责人缺乏责任心和对生命的漠视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当然,目前对泥石流的预警预报技术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正如当初删掉预警短信的那位施工方负责人所说的那样,当时的预警预报信息太过于笼统,不好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但是,随着前期的经验积累和天气预报技术的进步,精准化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二、防灾减灾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虽然很多灾难已离我们很远并让我们得到了血的教训,似乎理论上我们应对这类灾难的能力会有极大的提高,可事实上是如此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又像是否定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我们从骨子里就存在的侥幸心理有关,这可能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遗传性选择有关。其实人类的进化跟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非洲角马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数十万头角马的集体迁徙过程中,若它们在通过一条有鳄鱼的河流时被吃掉了1000头角马,则不会影响它们有组织的继续迁徙。但若一次过河时被鳄鱼吃掉10万头或更多的角马时,可能才会引起它们的恐慌,因为这会危及到它们群体的生存。 我们人类亦是如此,似乎总是只有在有危机和恐惧感并存的前提下才会开始去思考对策,甚至经常会为了逃避一种恐惧而选择另一种更危险的方式。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近3000人遇难,据说在那次事件之后,许多美国人都不愿意再乘坐飞机了,更多的是选择驾车出行。殊不知在美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遇难人数却超过了40000人,是“9.11”事件遇难人数的十几倍!这似乎是另一种变相的“温水煮青蛙”效应。 每次灾难发生后,“自然灾害”这个名词经常会很无辜地被背上一口刻着罪魁祸首的黑锅,在灾难的剧情里,我们人是弱势群体,灾难是反面角色。这就如我们经常看电视剧一样,大家都很痛恨反面角色。以至于灾难发生后,甚至会有人义愤填膺地大骂“极端暴雨”、“厄尔尼诺”等那些群众演员。虽然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曾上演了多少次冷暖交替的冰期和间冰期,可还是忍不住想要推卸责任。殊不知,长此以往,也就习以为常了! 我国著名思想家老子曾说:“天之道,利而不害”,自然的力量虽然无比巨大,但却有着它自己的模式。人类若能明白道法自然的客观规律,多一些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个世间将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灾难。
个人分类: 科普|6788 次阅读|15 个评论
当今全球经济防御体系恐怕还无法应对新的经济危机
杨学祥 2016-5-20 05:38
当今全球经济防御体系恐怕还无法应对新的经济危机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 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 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 规避经济危机必须从预防相伴而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做起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和导火索,如果不能有效预防相关的灾害链或灾害群,规避经济危机就是一句空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627.html 俄罗斯副财长 Oreshkin :中国经济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相对最小 . 环球外汇网 2016-05-18 15:51 俄罗斯副财长 Oreshkin :中国经济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相对最小 . http://www.cnforex.com/news/html/2016/5/18/e2d1fb8239ab2cfebd16d7261166c874.html 【委员长访港】张: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一带一路为实体经济添活力 2016/05/18 09:29   《经济通通讯社18日专讯》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展开第二日的访港行程,今早出席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作主题演讲,指出丝绸之路及通往西方海上丝路,可推动商贸和文明的繁荣景象,促进各国包容、和平合作。   他续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云还未消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而「一带一路」建设可促进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发展,成果实在,能为实体经济增添新活力。(cr) http://news.etnet.com.cn/editor/260518531.htm 金融危机以来 香港经济增长从未如此糟糕 2016-05-14 08:46 华尔街见闻 原标题 : 金融危机以来 香港经济增长从未如此糟糕   根据最新公布数据,香港今年一季度 GDP 环比增速意外下跌 0.4% ,低于预期的增长 0.1% ,与去年同期来比,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 1.9% “腰斩”至 0.8% 。   更直观的表达见下图(来自 ZH ):   去年全年,香港的 GDP 增速仅为 2.4% ,只是 2011 年的一半。彭博援引澳新银行经济学家 Raymond Yeung 表示,至少在未来五到六年,我们看不到香港经济有持续向好的驱动力。   其中零售——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已经连续下挫。今年三月香港的零售业绩为第十三个月下降,一季度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下跌 12.5% ,总销货数量下降 11.3% ,业绩表现是 1999 年以来最差的一个季度,来自大陆的消费者持续萎缩。   二月前往香港的游客数量同比大跌 20.5% , 3 月下跌 4.3% 至 421 万人,来自大陆的游客占比为 72% , 3 月下滑 6.9% 至 302 万人。   与零售业寒冬一样,香港的地产也正在经历寒潮。彭博援引香港中原地产代理公司数据显示,香港房价自去年 9 月高位,至今跌约 13% ;成交量跌至 25 年来低位。下图来自彭博:   “大空头”对冲基金经理 KyleBass 认为,香港楼市正陷入“自由落体”( free fall )状态,目前形势比 1997 年金融风暴时期更差。 http://d.sohu.com/n/556868693/?_smuid=fjvmzs0pmufpkpqabwkzubv=2wscrid=1140_4 当今全球经济防御体系恐怕还无法应对新的经济危机 龙讯财经 A 金福财经 2016 年 05 月 19 日 13:50 2008 年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当初华尔街没料到;美联储没料到;美国政府没料到;所有的主要金融机构都没预测到;房屋建筑商也没料到。如今金融系统又再一次陷入了绝望的状况。任何有心的人都能够从数据中得到印证。 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 回想 2008 年,这起灾难发生的大部分主要问题都要归咎于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的塌方。这些利率低廉、无抵押的贷款吸引了那些信用差、收入有限的人。银行们将你的钱打包成有毒贷款发放出去。 同样,在 2008 年时由于内部风险管理薄弱且政府规管和监督不足,整个金融体系过度扩张。雷曼兄弟只不过是一长串脆弱金融公司中最薄弱的那一环而已。 那么今时今日是否会再次发生那些由 Credi Anstalt 和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危机?对此人们一般都会持否定态度。毕竟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似乎正在好转;私营部门的冒险行为已经减少;同时大规模(虽然繁琐缓慢)的监管升级正在展开。总之,这些事态发展的无疑会造就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 但这一推断的问题是金融危机往往会揭露出一些之前并不可见的断层。事实上,金融业没法发现所有隐患,只能管理自身已经认识到的风险。同时人们往往会高估了新的监管环境下的危机预防能力,这类似于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在技术上确实比一般道路安全,但也吸引了更多的汽车以更高的速度行驶,所以交通事故依旧无法避免。 尽管日本央行以激发市场蹈险人气不惜祭出了负利率这种对策,但是实际上资金为了追逐 0.001% 的蝇头微利仍在持续流出那些以债券和商业票据为主要投资标的基金。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2 月份存款余额增加了将近 6% ,同月有 11 家货币市场基金宣布停止吸纳新的资金。 当持续流入的存款已经让银行苦恼不已。但面对这些钱,银行要么得花钱把它们存入央行,要么就是将其投入政府债券市场,而如今的这一市场,长达 10 年期的债券的收益率都是负值。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导致首相安倍晋三想实现通胀目标关键一环的鼓励企业、家庭投资战略大大地打了折扣。 这是投资向存款的回流,完全与当初政府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银行真的不愿看见这么多自己无法投资的存款,但同时它们又不想失去这些客户。到今年二月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总量相比 1 月大幅下降 14% 至 1.39 万亿日元( 120 亿美元),总计 2,290 亿日元的资金流出量创下了 2003 年 3 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那么既然无法排除新的危机,那我们在应对方面是否做足了呢?简要的回答是:不是很够。 事实上,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已不仅是稳定物价,还得包含预防和应对财政紧张局势,自然将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这一切并不是说另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迫在眉睫。相反,全球经济在从 2008 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上年十二月的政策紧缩说明全球利率周期正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遭遇另一场金融危机的危险不应被排除。事实上,由于各国央行在未来几年应对金融震荡的能力依然有限,这一危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骄傲自负的可能产生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美联储加息预期一直是贵金属市场耳畔萦绕的话题,也是金银前路上的重要拦路虎,加息的节点六月加息论同样是近期金价始终无法突破的关键,尽管在全球疲软多国负利率的忧虑下,提升避险买入大量增持黄金;但美联储视乎喜欢这个时候来体现其在国际的地位,不断释放鹰派信号,以显示其“鹤立鸡群”的雄鸡独鸣姿态。近期陆续有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的言论,而昨晚的纪要在笔者看来仅仅只是综合及再次强调一次其观点。但关键人物美联储主席耶伦并没有表态,这实际上只是美联储的一次碰头会,各方发表看法。 【行情分析】 昨日周三油价走势可谓一波三折曲折不段 在经过了早间小幅走低之后又开始向上出现拉伸,欧盘时段受上方 2350 压力开始回落,随后区间内震荡整理。直到收盘前才有效上破日内新高位置 今日重点关注 2370-2300 区间 目前关注 2300 一线的支撑力度 投资就像品茶,入口苦涩回味甘甜。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可以坚持到底的人不多。盈亏就像坐过山车,有高峰,也有低谷,这意味着,无论眼下是好是坏,都只是暂时的,在投资的路上,希望你能够找到你的良师益友。 文 / 金福 投资咨询微信: dfjffff 关注最新动态! http://www.longau.com/jggd/160519-30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业部发布预案科学应对厄尔尼诺:防洪涝、防干旱、防早霜
杨学祥 2015-7-2 07:48
农业部发布预案科学应对厄尔尼诺:促生长、促早熟、防洪涝、防干旱、防早霜 杨学祥 2015年07月02日农民日报讯(记者李竟涵)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厄尔尼诺将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受其影响,“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日前,农业部印发了《科学应对厄尔尼诺实现抗灾夺丰收预案》,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坚持防抗结合、避减并重,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促生长、促早熟、防洪涝、防干旱、防早霜”,努力实现全年稳粮增收目标。 我在2015年1月23日指出,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我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2015年警钟! 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认为,大风主要是由厄尔尼诺引起,在厄尔尼诺年里,大风、低温、旱涝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气候中心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发展至秋季,并达到中等以上强度,他认为是否会增强,还要看南极半岛海冰的面积变化。 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夏季高温是厄尔尼诺带来的一方面影响,但对于东北地区来说,可能会与大多数地区有那么一点不同,除了大风、旱涝,有可能会出现夏季低温。“夏季低温不是大家理解的整个夏季气温不高,而是经历了高温后,在夏季后期、接近秋季时,冷得会比正常要早。这样的话,最影响的是农作物,尤其是山区的粮食收成会受到影响。”杨学祥老师介绍,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例如1957年、1972年、1969年、1976年。从历史现象研究来看,当拉马德雷位于冷位相时,厄尔尼诺就会伴随着东北的夏季低温。而在高温后迅速过渡到低温的夏季低温,剧烈的冷热差异对人们的身体也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http://news.163.com/15/0607/07/ARG71LO300014SEH.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183.html 相关报道 农业部发布预案科学应对厄尔尼诺 2015年07月02日06:41 来源:农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原标题:农业部发布预案科学应对厄尔尼诺   本报讯(记者李竟涵)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厄尔尼诺将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受其影响,“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日前,农业部印发了《科学应对厄尔尼诺实现抗灾夺丰收预案》,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坚持防抗结合、避减并重,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促生长、促早熟、防洪涝、防干旱、防早霜”,努力实现全年稳粮增收目标。   其中,不同粮食主产区防范侧重点各有不同。防范南方洪涝灾害,加强指导服务,全力防御洪涝,帮助灾民生产自救,全力防控病虫危害。防范华北地区夏伏旱,促进夏播作物正常生长,及早落实农艺保墒措施,因地制宜落实浇水等抗旱措施。防范东北地区阶段性低温和早霜冻,强化田管促生长,适时追肥促早熟,综合措施防早霜。   各地应结合实际,及早谋划,做好保障措施。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完善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获取雨情、水情等灾害性天气信息。加强应急值守,强化灾情调度,及时掌握墒情、苗情、灾情,制定完善技术预案,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落实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科学评估灾害影响,根据作物受灾程度和生长发育进程,制定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科学抗灾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落实减灾措施。强化示范引导,扎实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率先落实防灾增产关键技术。   强化政策争取落实。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按照“地方先救灾、中央后补助”的机制,细化实化实施方案,支持农民落实防灾增产各项措施。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度农业受灾情况,争取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支持农民及时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减轻灾害损失。 (来源:农民日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02/c70731-27240766.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防灾减灾大考中谁最需要补课:学生还是官员?
杨学祥 2013-11-21 19:12
防灾减灾大考中谁最需要补课:学生还是官员? 杨冬红,杨学祥 应试教育使补课辅导成为最火的职业,关系攻关把酒店饭局变成商业战场。下一个流行趋势是什么? 2013 年 11 月 20 日 ,新华社记者刘硕、段续和王猛以《暴雪等极端天气频发考验中国地方政府应对能力》为题撰文指出,连续 4 天的暴雪天气席卷中国东北多地,高速公路封闭、机场关闭、学校停课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进入 2013 年以来,中国东北地区连续遭遇洪涝灾害、雾霾天气、多日暴雪等极端天气的侵袭,为政府部门应对灾害天气提出了新的课题。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1-20/5527344.shtml 极端天气频发不仅是对地方政府的考验,也是对公众防灾能力的检验。研究极端灾害的发生规律,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制定事前防灾的措施和预案,可大大降低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多发造成的损失。 公众的科学素质取决于科学教育标准,可是我们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很少涉及到灾害及其预防。 197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但在课程安排上,大多数大学却漏掉了天文学和地球科学,使学生对天文周期规律和地史上的气候变化一无所知。在当前关于气候变化的争论中,大多数人只能是旁观者和看客,许多科学术语令他们困惑不解。要参与极端灾害的预防,首先必须要补课。 我们建议: 1. 在大学、中学、小学增设天文学和地球科学课程,这不仅是普及防灾知识的需要,也是培养防灾人才的需要。 2. 作为国家公务员和管理人员,肩负防灾减灾的重任,不掌握极端灾害发生的案例和规律,就难以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在轮训中补课是提高科学素质的最好方法。 3. 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对本地极端灾害的发生可能性作综合分析,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大型工程建设中引入气象因素和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性地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从预案、规划、处置等下功夫,切实提高全社会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的能力与水平。 4.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应急处理网络,并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把防灾、抗灾措施告诉民众,宣传防灾减灾常识。 极端天气关顾东北的根本原因是目前进入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冷位相,形成相关的灾害链,类似于 1950-1976 年灾害频发时期: 特大地震频发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0 年中国西藏墨脱发生 8.5 级地震, 1952-1965 年全球发生 4 次 9 级以上地震、 7 次 8.5 级以上地震;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没有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9 级以上地震 2 次、 8.5 级以上地震 6 次, 2014-2018 年还将继续发生 全球流感爆发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1958 年发生亚洲流感, 1968-1969 年发生香港流感, 1977 年发生俄罗斯流感。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没有全球性流感爆发。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9 年爆发甲型流感,在太阳黑子极值附近今后还可能发生2次。 低温冻害频发 :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4 、 1957 、 1969 、 1976 年中国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冻害, 1957 、 1964 、 1969 、 1977 年南方发生严重低温冻害。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发生 18 年暖冬(有些地区为 22 年暖冬);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南方爆发罕见冰雪冻灾, 2009 年以来冷冬频发。 严重旱灾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中国发生三年旱灾;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00-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低温冻害频发、强震集中、南旱北涝、大风沙尘集中、流感集中爆发的灾害链时期。 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 30 年为一个周期,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连续 18 年暖冬——笔者注)。在 2003 年以后的 5 到 10 年间,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事实上冷冬频繁发生——笔者注)。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事实上南方干旱频繁发生——笔者注)。 预防南方干旱和北方洪涝是新时期中的新任务。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第五个防灾减灾周: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cgh 2013-5-11 15:15
写在第五个防灾减灾周: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汶川地震过去五年了, 2013 年 5 月 12 日是中国第五个 “ 防灾减灾日 ” 。 单位在 5 月 9-10 日 是有对外开放的 ,但是这两天没见到有人感兴趣。真不知道是没需求还是意识。不管怎样,在跑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灾区调查、看了无数科学网关于地震的博文之后,还是想说几句。 地震如何杀人? 地震的过程是地质断裂快速变形的过程。破坏性地震的整个变形过程只有几秒到百余秒,但是变形量可能是几十年到几千年缓慢累积的。汶川地震的同震地表变形就达到 6m ,而 2011 年日本地震可以达到几十米,以至于造成海啸。在快速变形过程伴随这岩石震动,多种地震波从震中向四周传播,同时也是能力的扩散。 地震产生的快速变形能杀人吗?不能!地震波震动能杀人吗?也不能!即使有报道说,汶川地震或者芦山地震曾经记录到大于 1g 的加速度,好像没听说有人被抛起来摔死的。很多亲身经历大地震的人口述,地震时地面一张一合,像个大嘴巴,但是也没有报道说有被吃掉的,可能那嘴巴还确实没大到吃人的程度。 媒体提供的救援现场显示,汶川地震死亡最多的是被 完全坍塌 的房子压死的。汶川地震中完全坍塌的房子就像建筑垃圾场,如何能让人有生存的空间???残存的房子是孤立的墙体,而预制板搭建的楼面一直坍塌到底层,又如何能有生存的希望?!玉树地震那些完全倒塌的是没有任何设防的民房,整个结古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房屋倒塌严重,死亡两千余人。而县城框架结构的大楼还好好的站立着。到芦山地震,整个灾区完全坍塌的房子应该不超过 10 间。房子没有完全坍塌,也就在房子里保留了人的生存空间,对人来说就是最基本的。这就是为什么芦山地震死亡人数比玉树地震死亡人数少得多的原因。 除了房子压死的,死亡最多的估计就是被坠落物砸死的。大量的伤员也是坠落物的受害者。在芦山地震中,媒体报道典型的是一个汶川地震出生女孩被砸身亡,没有逃脱地震的魔爪。我想说的是,如果当时全家人是就地保护自己,而不是夺门而逃,生命就依然存在。在 凤凰网上的芦山地震专题 里有这次地震死亡人员具体死亡原因描述,粗略统计,大多是逃生中被砸死的。 所以,房子要能保持大震不倒!芦山地震的绝大多数房子做到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其实,这次地震后,很多房子都是严重损坏,也就是不能修复使用。对房子本身来说,结构破坏就没有使用价值了,然而房子倒下和站立的区别在于房子的主人能不能生存! 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也是非常重要的杀人途径,甚至在余震中也是非常致命的。这方面已经受到国土资源部等地质灾害对策部门的重视,值得庆幸。 现阶段,地震预报是不是最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有人批评中国人没有发散思维,没有创新思维基础,从普通老百姓对地震减灾的思路看,确实有一定道理。现在的普通老百姓对地震的反映是死人(造成对地震极度的恐慌,以至于任何地震传言都能引起极大的影响),对避难的最强烈要求是地震预报(造成对地震预报的极端期待,以至于无视其他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方法)。于是,思维逻辑就成了地震需要预报、减灾需要预报。 不管是地震预报研究人员还是关心地震预报的普通老百姓,都明确地震预报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当然有一部分倾毕生精力于地震预报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认为,地震预报是可以的,甚至不时展示预测成果。我想说的是,地震预报现阶段是个不确定因素,把生命押在地震预报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赌博行为。 从前述地震人员伤亡分析看,地震与伤亡之间是需要建筑和山石坠落物这一中间要素实现杀人的。地震预报的实现,带来的最大效益也就是提前告诉人们避开那些杀人的中间要素。为什么我们不能抛开不确定的地震预报直接去处置那些杀人的要素呢?! 我们都知道危险品的管理当中,防范的是各种危险环节,而不是去预测这个危险品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造成伤害。借鉴过来,对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我们需要做功课的是如何避免地震过程中建筑物伤人。于是,有效的减灾体系就 非常简单 ,首先保障房屋不倒,其次在地震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就地保护身体。如果房子能保有生存空间,人们还选择第一时间毫无保护地逃窜,就不是最佳策略(芦山地震最典型)。 而规避地质灾害等,不仅和地震相关,即使是没有地震区域,也同样需要规避。 防灾减灾需要理顺逻辑 在美国访问时最深印象的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媒体互动频繁,学生经常被组织到实验室参观并听取一些基本知识的讲解,个别学生还参与兴趣研究。普通民众心平气和的接受知识,媒体客观报道地震和研究。而这两天的开放日,无人问津,更不要说平时涉及教育的部分。 中国要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建立知识体系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很多民众不能心平气和学习理解地震知识,其次是现在的教育体系将知识获取的需求定位到个人升学,不注重广泛的生存技能、自然知识。 比较欣慰的是,科学网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转换思路了! 地震还会有,只要地球还存在!灾害还会有,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比将所有希望押到不确定因素上,更现实!
个人分类: 地震|3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带气旋登场时节到了
陈龙珠 2012-8-1 00:36
上海今天的月亮,真亮。晚风中走着,颇感凉爽。 今年农历闰四月,7月份过去了,农历尚在六月半,这江南的高温时期是差不多了,还是刚开始呢? 瞄了眼卫星云图,大片涡旋云系已逼近台湾岛向东南沿海扑来,其右上角邻近日本还有一个小涡旋,自然界真是奇妙。 双台风专题报道 : http://www.mywtv.cn/node_10740.htm 黑云压阵而来,钓鱼岛的口水战该歇息几天了吧? 附 : 卫星云图动态画面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今年自然灾害致4.4亿人次受灾 损失3千余亿:关注预与防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2-24 05:34
我国今年自然灾害致4.4亿人次受灾 损失3千余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3日17: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张希敏)中国民政部23日发布的“2011年民政工作报告”指出,截至12月20日,中国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4.4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081人,农作物受灾4148.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110.3亿元人民币。   报告指出,针对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中央财政下拨救灾补助资金86.4亿元,救助受灾群众7500万人(次),转移安置和旱灾、冬春生活救助标准平均比上年增长78%,创建了1200多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高效有序应对了旱涝交织、多灾连发、群灾并发的自然灾害。   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该报指出,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今年各级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效保障了81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5%;城乡医疗救助惠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6%;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3%;临时救助制度已在25个省份建立。   同时,中央财政全年下拨优抚安置经费504亿元,以15%至20%的增长幅度调整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惠及596万人;60岁以上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开始纳入国家定期补助范围,目前惠及300多万人;全年接收军休干部1.4万人、伤病残退役军人1万余人。   报告称,2011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补助经费10亿元,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0多万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10多万人(次)。   报告表示,明年加强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研究解决低收入家庭突发性生活困难和支出型贫困问题。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为重点,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继续提高救助比例和水平;研究制定艾滋病机会感染病人治疗费用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制定对职业病患者、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无负担能力急救急诊病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救助政策;逐步将医疗救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对象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老年人。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23/170223684288.shtml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2010-12-18 07: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 。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1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7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18 次阅读|4 个评论
湖北大旱暴露水利困局:防灾是一句空话
热度 1 杨学祥 2011-5-30 17:39
媒体称湖北大旱暴露水利困局 洪湖面临无水可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30日03:18 中国青年报 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洪湖干涸见底。本报记者 甘丽华 摄   1600万亩农田受旱,百万余人饮水困难,1500多座水库跌至死水位,近85%的县市区受灾,整个湖北省都在“喊渴”。5月26日晚湖北发布史上首个干旱橙色预警。年年防汛抗洪的“千湖之省”被干旱袭击,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整个洪湖“翻塘”了   在洪湖码头,陆续有渔民送来鱼,大的卖给鱼贩,小的卖给养螃蟹的人,粉碎成饲料。村民余泽富,已经把其在湖中养殖的40亩螃蟹全部放弃了,现在力保的是在池塘养殖的10亩。往年,螃蟹只能吃外地运来的冰冻鱼。今年,干旱逼得渔民将鱼苗捞起,以1.5元每斤卖给像余泽富这样的养殖业者。   鱼贩刘瑞福这几天也非常忙,每天要收购2000斤以上的鱼,将之冰冻运往山东等地。而往年,从清明节到中秋节,都是鱼贩们休息的淡季。直到中秋节后,渔民才会“翻塘”,将鱼打捞出售,那时的价格是4~5元每斤。现在是整个洪湖“翻塘”了,他们收购的价格为2元一斤。   “河道的水最多支撑一周时间,如果没有其他水源,我们就颗粒无收了”,看着眼前干涸见底的洪湖,渔民李学宝担忧地说。   61岁的李学宝从来没见过洪湖干涸成这样,他养殖的850亩螃蟹,去年冬天下了3万斤的苗,现在只剩下1万斤不到。自费购买的两台小水泵,24小时不停地从旁边的通往洪湖核心的河道里抽水,但也仅能维持一片浅浅的水洼。他生活的渔船搁浅在泥里。不远处,湖底因干旱裸露出来,旱草疯长到近一米高。   据荆州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旱情导致的洲滩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约占整个洪湖湿地保护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洪湖水面比正常年份缩小了三分之一以上。在新增的洲滩中,大部分为原有的沉水植被分布区,极端干旱条件将会对沉水植物造成较大影响,影响整个洪湖湿地生态。   荆州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曾晓东介绍,近5年来,通过多方努力,洪湖植被覆盖面积达80%,荷花面积达8万~10万亩。目前,洪湖已经看不到成片的荷花。   目前,荆州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洪湖东南角建立了一个面积为5000亩的保护小区,尽可能地保存洪湖现有的生态因子,待水面恢复后,再将该区域开放、扩散。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水源。目前长江水位低于洪湖两米左右,而洪湖的水利设备主要功能为排水,不能从长江取水。而对于面积达几百平方公里的洪湖而言,通过泵站从长江取水,无异于杯水车薪。现在能做的就是将这个临时保护小区保护好。他估计,要完全恢复洪湖生态需要5~10年时间。    再过4天洪湖将无水可取   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洪湖是湖北最大、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最重要的238个生态区之一,正常年份的水面约400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南之肾”。   洪湖市境内湖泊众多,河渠如织,池塘遍布,有小湖泊近百个,大小河渠240余条,池塘一万余处,其中重点水域有长江、四湖总干渠,内荆河和洪湖等四大水域。   “从来没想到洪湖会缺水,”洪湖市一位干部如此感叹。   而在前年和去年,洪湖完全是另外一个情景,人们忙着防汛排涝。2009年5月27日,洪湖市遭遇强降雨,降雨量达123毫米,全市大小河渠一时水满为患。   2010年7月8日,洪湖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至16日,全市平均降雨量580毫米。受此次持续强降雨影响,境内民垸积水内涝,湖泊水位迅速上涨。洪湖超警戒水位运行多日,洪湖水位达到26.77米。   而今年老天爷特别“反常”。据统计,洪湖1~4月累计降雨量仅为143毫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七成。据洪湖市气象局助理工程师丁鹏介绍,今年4月洪湖地区的降水是自1957年洪湖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   另外,水利设施的老化、工作预案的缺乏也使得抗旱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尽管采取了人工增雨、打井提水、筑坝拦水、湖心引水、长江取水等多种方式抗旱,但洪湖仍将面临“无水可取”的困难局面。   据洪湖市政府统计,从洪湖引水每天只有9.2立方/秒,再过4天就无水可取。洪湖境内沟渠、坑塘已经干涸,洪排河、内荆河、汉沙河、洪湖大湖也基本干涸,东荆河来水量小,加之上游县市筑坝拦水,水位下降很快。   而未来一周,洪湖将以多云晴天为主,无降水,且气温将升高,水份蒸发量将进一步加大,旱情将进一步加剧。    长江中下游大旱提出新课题   严峻的旱情不仅局限在洪湖。根据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最新统计数据,湖北省17个市州的85个县市区有旱情,受旱农田面积1610万亩,十堰、宜昌、黄冈、襄阳等市有126.3万人、36.1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经过协调,长江防总办已调度丹江口水库,自5月27日23时起至6月3日8时止,将出库流量增加为800立方米每秒,每秒新增流量近300立方米,预计将使东荆河进流量每秒增至30立方米,这将有利于缓解汉江流域约300万亩农田用水难,维护东荆河生态。   武汉大学水资源论证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胡铁松分析,造成此次长江中下游大旱的根本原因是降雨量太少。但同时,农田水利设施“毛细血管”不通的现状也是原因之一。干支渠还比较通畅,“绒毛”渠则淤塞得很厉害。另外,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也是原因之一。比如围湖造田、蓄水面积下降、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双季稻改种为单季稻等一系列因素,改变了碳平衡,使得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加。湖北有“千湖之省”之称,但近年来,湖北省湖泊萎缩得很厉害,比如江汉平原历史上一直是“四湖”,由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组成,但其中的三湖、白露湖已经接近消失。   他建议建立中长期天气预报制度和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去年,湖北经历严重的内涝,因为设备老化、年久失修,东荆河流域的泵站大多无法开启。制定科学抗旱预案,才能应对类似的极端气候灾害。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学雷认为,去年大涝、今年大旱的极端气候对如何发挥湖泊的作用提出了很多新课题,与其“被动应付”,不如科学应对。   本报武汉5月29日电 (编辑:SN034)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30/031822551938.shtml 长江中下游干旱中的人祸:水利设施失修落后 2011-5-25 10:42 长江中下游干旱中的人祸:水利设施失修落后 杨学祥 长江中下游干旱天灾是主因,但人祸不少。晨报记者于任飞整合新华社报道,得出了与笔者相同的结论 。 天灾是主因,这是大部分气象专家的共识,本文不作更多的累述。在此,我再次强调如何避免人祸。 据晨报记者于任飞整合新华社报道,三大人祸助推旱情:其一,非法挖沙使河道严重下切;其二,小电站大量拦蓄水;其三,各地水利设施老化。 第三个人为因素是各地水利设施老化,难以满足抗旱需求。记者在湖北等地旱区看到,目前农业生产中许多灌溉设施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损毁严重,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很难满足抗旱需要。江西省防办总工程师史小平坦言,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说明,沿江各地还要完善抗旱预案,尤其是一些地方的汛期抗旱预案还是空白。部分基层干部也表示,多年来很少想到汛期会出现严重干旱。这导致一些地方雨季抗旱缺乏应对措施 。 每次旱涝灾害都提到水利设施老化问题,每次灾害过后水利设施建设都忘在脑后,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重城市建设,轻水利建设,注重抓钱,忽视了抓粮,这在世界粮价高涨的今天问题严重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情不断加重,特别是2010年以来,旱灾呈现持续时间长、干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的特点,部分地区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五省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如中国气象专家和美国专家所预测,2010年初,中国西南部果然遇到了特大干旱。 据经济参考报2010年3月22日报道,这次旱灾充分暴露出农村地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明显,亟待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公共投入。 “云南、贵州不是传统的缺水区,旱情暴露出来的主要是‘小农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 “旱灾警示我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工程性缺水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日前谈到云南旱情时说,云南对水资源利用不够,全省水资源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全国总体利用率在16%以上。 贵州基层干部认为,这次大旱考验了水利设施,由于基础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在各级财政仍然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国家继续加大对贵州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显得非常迫切 。 我们在2010年3月26日指出,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水利设施问题?这表明过去30年缺水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南方一直被认为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本次抗旱的不利条件,除了自然原因之外,农村的个体经济也制约了农村的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村的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常常以国家投资和民工出力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当地的水利灌溉设施。包产到户造成的土地条块分割和短期租赁,不利于灌溉渠道的合理分布,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投资,而且需要对农村土地的合理征用 。 1977-2003年农村改革开放遇到了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南涝北旱”时期,南方农村雨水充沛,虽有小旱,无关大局,农村改革开放成效显著。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和严重低温冻害频发,“南旱北涝”正在代替“南涝北旱”,南方缺水的问题突然提到议事议程。我们早在2008年就提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告:强震、低温、沙尘暴、飓风、流感等灾害将接踵而来 。 南方是中国水资源丰富的粮仓,特大干旱考验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太阳黑子和潮汐变化规律,2012年太阳黑子峰年可能带来高温和强风,2014年-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可能使高温、强震和干旱达到高潮,2018-2020年的太阳黑子谷值可能带来洪水、强震和流感,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可能带来洪水、强风和强震 。 关注国家的气象安全,是行动的时候了:抑制城市建设的盲目跟风,增强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城市和农村要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自然因素是长江流域50年一遇旱情的首要原因。2011-5-24 05:39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7295 2. 于任飞,李晓明。小电站人为截水发电加剧旱情,三峡一月内三调下泄量鼎力抗旱。2011-05-25 07:10:00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晨报。 http://www.jfdaily.com/a/2150848.htm 3. 杨学祥。世行称粮食已到危险地步:预测和警告对比。 2011-2-18 08:49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4002 4. 杨学祥。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关系到国家安全:气象安全的警钟。2011-1-31 01:58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3 5. 西南旱情已致5000余万人受灾 专家建议人工增雨。2010年03月22日15:34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153417255525s.shtml 6. 杨学祥,杨冬红。高度关注国家的气候安全:气象灾害正在发生。发表于 2010-3-26 15:38: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6431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气象干旱和构造干旱。发表于 2009-2-9 7:56:3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72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776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41 次阅读|1 个评论
防灾减灾日:科普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知识
热度 1 zbt92 2011-5-12 12:31
防灾减灾日:科普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知识 (2011-5-12 9:05:42) 来自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文/水博   为了纪念汶川特大地震爆发后的抗震救灾,在汶川地震爆发一周年之际,2009年我国首次把5月12日设立了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天是我国的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中国科协号召各个全国性学会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我们作为一个水利水电的科技工作者团体,特别有必要在这个“防灾减灾”的日子里,向公众强调科学的水利水电建设所具有的地质减灾作用。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的科普宣传的力度不够,很多社会舆论都习以为常地认为:水利水电开发会加剧地质灾害。然而,全世界客观的现实却明确的告诉我们,水电开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不仅生态环境好而且地质灾害也会明显的减少。这里的原因何在呢?   因为科学的水利水电开发一定是一个地质减灾的过程。一般来说,水电工程修建之后,将从三个方面改进原有的自然边坡的地质条件:   1、为了所建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库区内主要的滑坡体进行人工排除,或者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护坡处理,直接减少地质灾害的自然发生率。   2、水电开发就是把江水切割岸坡的能量利用起来发电,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使河流发育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水库蓄水的初期,是一个水库新库岸的不稳定期和再造期,是隐性的地质灾害的集中释放期。 不过,由于通过建水电站治理地质灾害需要一个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水库建成后的蓄水的初期,地质灾害反倒有所的增加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从长远来看,科学的水利水电建设的地质减灾作用几乎是慕庸置疑的。   一、工程建设中对自然的边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质减灾作用   建设任何一座水电站,负责任的建设者都不会让自己所建的水电站处于危险之中。所以,他必须要对库区内所存在的地质危险进行处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得水电建设的过程,也必然就是一个工程减灾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符合规划的梯级开发的水电站,为了保障每一个水库、水电站的安全必须要对全流域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治理。因此,水电梯级开发之后,其流域内的地质灾害必然会大幅度的减少。   例如我国的三峡工程就是一次从听天由命,到能够用工程措施和长效机制治理地质灾害的减灾工程。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先后已经投入了120多亿元资金,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比较三峡工程建设的前后,从1982年到三吸取工程开工建设,库区两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近百处,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处。如1985年新滩滑坡造成高达70米的过江涌浪,其上、下游各10公里的江段内近百条船只沉没。从三峡工程开始建设之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已经大幅度的降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为了保障三峡工程的安全进,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灾工程。例如,仅涉及重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671处,其中673处实施工程治理,482处实施搬迁避让,其余2516个隐患点确定为群测群防或专业监测项目。这必然会大大的减少三峡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   另外,我国大渡河流域的水电开发,其中对大冈山水电站的开发过程中,为了保障电站的安全,建设者对大坝周围某一侧的山坡进行了大面积的护坡工程处理,光是深达几十米的预应力铆索,就做了几千根。这不仅完全杜绝了边坡自然灾害的出现,而且就是在发生地震等灾害的时候,这些工程措施往往也能够保障电站附近已经保护的边坡不会发生地质灾害。   这种用工程措施治理地质灾害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且治理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根据我们对汶川大地震后的震损调查,我们发现,所有经过工程处理的水电站的边坡,居然没有一处发生了问题。由此可见工程处理措施的地质减灾作用之可靠。   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曾批评说水电工程会引发地质灾害,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考虑一个工程的边坡稳定,我们决不能忽视工程当地的原始地质条件和历史背景。目前,社会上有一些责怪水坝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说法都非常滑稽。没有修建水坝之前,如果地质灾害严重,反对人士就会大谈该地区地质灾害如何如何严重,绝对不能修建水坝(例如,以前说三峡不能建坝,现在又有人说怒江不能建,说西南地区地质脆弱不能建水坝)。可是,当水坝建设者们,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克服了当地的复杂地质条件,治理、减轻了地质灾害,并成功的建设了水坝之后。他们就会立刻摇身一变,把该地区原有的地质环境危险性全都抛开不谈。此时,一旦再发生任何地质灾害,就立刻变成了是修建水坝所造成的地质灾害。例如,我国怒江地灾区目前的地质灾害非常频繁,沿着一条江边的公路每年发生的大小地质灾害也有上百起。然而,如果你进行了水利水电开发,尽管你能够成功的治理了其中的99起,剩下一起地质灾害,还可以被人诬蔑说成是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   事实上,所有科学规划开发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都一定具有某种减少地质灾害的作用。除了直接采取的工程措施之外,水力发电对河流的消能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减少地质灾害的过程。   二、水力发电利用河流的能量将大大减少造成地质灾害的成因   有一位反对水坝建设的人士曾经评论怒江说“老天爷既给了你丰富的水能,也给了你一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灾害区。”。这位反坝的人士对于怒江水能资源与地质灾害总是相伴相随的关系的描述,听起来虽然只是一种迷信的解释,但是,它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因为,在全世界凡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几乎都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的高发地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构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主要是指岩体的断层、纹理、分层、破碎程度和风化程度,地形地貌主要是指边坡的力学稳定性。能够造成地质灾害的地形的成因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地球板块的运动(地震)所产生的不稳定的陡坡,另一个就是河流冲刷、切割所形成的陡坡。而在水能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是山高水急,河水带有极大的能量,它必然就要不断的深切河谷,冲刷岸坡消耗能量。其结果是造成河谷两岸的边坡越来越陡峭。当陡峭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最后一定要通过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来改变不断变陡的边坡。所以,地质灾害是在河谷不断被深切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的自然现象。因此,凡是水能丰富的地区,由于河水中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所以,一定都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区。   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人们进行水电开发把水能用来发电之后,势必会大大降低水能对岸坡的冲蚀能力,使得河谷的不再被快速的深切、河流的发育趋于稳定,最终一定会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从总的概念上说,水电开发就是把江水切割岸坡的能量利用起来发电,造福人类。所以,从理论上说,水电开发之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减轻,将是不争的事实。   具体来看,我国怒江地区的山高水急河水中的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恰恰是因为怒江水流含有巨大的能量,长期冲击河谷,造成河床不断下切,周围的岸坡必须要不断地坍塌变形的必然结果。所以,怒江地区的地质灾害就特别频繁、特别严重。沿着一条几百公里的怒江公路,每年至少就有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上百起。2010年怒江的贡山和保山先后都发生了造成了数十人死亡比较严重的泥石流灾难。这与当地水电开发不足不无关系。只有把水能资源利用起来发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产生的成因,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如果不进行水电开发,怒江的地质灾害将永远无法避免。   比如,如果我们没有开发建设三峡,我们也不可能治理好三峡地区的地质灾害。因为,长江水流巨大的能量每天都还在不断的冲击边坡,切割河谷。随着河床的下切,总会有更多的新滑坡体出现。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长江三峡地区一直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整个县城毁于滑坡的灾难。解放后三峡库区严重的地质灾害,仍然极大地危害着库区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仅从1982年以来,库区两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近百处,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处。如1985年新滩滑坡造成高达70米的过江涌浪,其上、下游各10公里的江段内近百条船只沉没。而我们开发建设三峡的目的之一,也就是要从根本上减少或者说杜绝三峡沿岸的地质灾害。   通过河流的消能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理论,也已经得到了科学实验的证实。王兆印是清华大学水利系的知名教授。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SedimentResearch主编、世界泥沙研究学会秘书长,从事泥沙运动规律和江河治理方面的科研工作三十余年。王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崩塌和滑坡的动力其实都是来自河流的下切,下切的愈深,崩塌滑坡的势能愈大。他认为在河流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四个方向,即:增加阻力,降低流速;控制侵蚀,减少河流输沙能力;增加水面面积和生物栖息地的连通度;保护和修复河流自然景观。   具体的说,治理滑坡、崩岸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关键之一是要消能。清华大学在云南有一个试验基地,已经进行了常年的现场试验。没有治理前的08年当地一条河谷的年泥石流土方量达到了170万方,到09年治理后则只有2万方了。具体的消能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他们试验的激流河段,他们采用了一种“阶梯深潭”结构的消能形式。具体来说就是让河流形成阶梯状,河流从上一级阶梯上流下来之后就跌入下面的深潭。在深潭中河水相互的碰撞消能之后,再跌入下一个阶梯的深潭进行消能。这样就把一个急流的河段的河水能量分级消耗掉,不让它构成对岸坡的冲刷和切割。在季节性洪水的山沟里,可以错落的摆放一些大石头,增加水的阻力,同时起到消能的效果。   通过“阶梯深潭”结构消能,与水力发电消能虽然做法不一样,但通过消能可以减少和水对岸坡的切割,最终会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的道理是相同的。王教授在无法进行发电的河流中,采取了一种特殊的结构来达到消能的目的。然而,在大多数河流中最好的消能方式恐怕没有比进行水力发电更有效了。   对于,王教授的试验项目,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如果只是建些挡水坝,不实施消能是没有减灾效果的。消除泥石流的根本要素是要把能量消耗掉,同时还要把水放下去,如果只是通过在山沟里建立小型堤坝的方式阻挡泥石流,往往很难达到治理的效果。实践证明,泥石流堵是堵不住的,必须想办法消能。目前,我国很多被用来阻挡泥石流的小堤坝,只能阻挡小的泥石流或者延缓泥石流的发生时间。由于小堤坝并不能消能,只能积蓄着能量,最后这些小堤坝一旦垮掉,反倒变成了大的泥石流。所以只阻挡,不消能解决不了地质灾害的问题。   因此,在长年流水的河流里最好是建水电站。把河水的能量利用起来,不让它去制造地质灾害。所以,水电建设是最重要的地质减灾手段。此外,在水电站建成之后,由于水库的形成,能够增加周围的水汽,有效地改善周围的局部小气候,有利于植被的快速生长,从而进一步改善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出现。我们知道很多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与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直接相关。所以,一般来说水电站建成之后到发挥出最佳的地质减灾效果,还要有一段时间。只有当水电站建成几年之后,促进了周围的植被的生长,防止了水土流失,水电的地质减灾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可以说水电站建设的时间越长,它的地质减灾效果就越明显。   可见,通过水电站消能治理地质灾害需要一个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不仅如此,一些水电站建成后的蓄水的初期地质灾害反倒有所的增加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三、水库蓄水初期的水位波动有利于释放潜在的地质滑坡体   因为水库建成蓄水后,由于水位上升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新的水边线地带开始了库岸形成的过程。特别是在水库突然泄水时,由于原有的水位比较高,边坡在水中浸泡后土壤当中的空隙水压力增加,而突然的泄水导致水位急剧下降,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变化,而边坡外部的静水压力突然丧失,土体内外压力的不平衡常常容易导致边坡的失稳和滑坡的发生。   一些反水坝的极端环保人士常常把新库岸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会发生一些地质灾害现象,当成是水库加剧地质灾害的一个理由。前不久,有二位地震大仙(徐道一和孙文鹏)被反水坝组织利用来炒作反对怒江水电开发。一个经常造谣反水坝的报纸就这样报道说过“关于地质灾害,支持建坝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大坝建好后,原来湍急的水流会变得平缓,是一个水的消能的过程,有利于减少地质灾害。孙文鹏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水库高坝蓄水后,会引起库区岸坡不稳定,可能导致大面积滑坡。滑坡又可能造成很高的库区涌浪,对大坝构成威胁,或形成堰塞体,对水利工程和沿江下游形成威胁。”   其实,发生这种情况的前提,是需要边坡本身就具备产生滑坡(或者说潜在的滑坡)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即便没有水库的水位变化,如果在连续的强降雨的情况下,只要边坡的土壤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也可能会造成同样孔隙水的压力加大,从而容易产生滑坡的现象。例如,09年台湾省的8.8暴雨泥石流和我们去年8.8的舟曲泥石流。这些其实都是一些潜在的地质滑坡体在暴雨中得到了释放。   也可以说,如果不具备产生滑坡的潜在的地质条件,水库水位变化也不可能造成滑坡。 反之如果边坡本身具备水库水位变化造成的滑坡的地质条件,说明边坡本身就具备了滑坡(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在连续的强降雨,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地震)同样也可能会产生滑坡、崩岸和泥石流。   水库的建造和蓄水不是制造出了滑坡,而是为原有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一般来说,不稳定的地质灾害一旦被释放之后,就不会再出现了。下面两张照片,就是汶川地震后坝高132米高的沙牌水库的库区和下游边坡的情况比较图。因为沙牌水库在发生地震时已经建成了10年,库区内的边坡因为经过了工程减灾措施处理和初期蓄水的“免疫”考验,已经释放了所有的地质滑坡体,所以无论再遭遇到特大暴雨,还是特大地震,都不会再发生地质灾害。而下游的天然岸坡还有很多潜在的滑坡体存在,一旦遭遇地震或者大暴雨,完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岸或者泥石流灾害。   可见,水电开发最终将有助于减轻当地的地质灾害。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现实也是,我国西部的水能资源丰富,开发程度却很低,而且开发的时间还普遍比较晚,因此,一些已经进行了开发的地区的水电建设的地质减灾效果,往往还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失普遍都比较严重。然而,由于我国东部的经济发达,水电开发建设的比较早,而且绝大多数水电资源都已经基本上开发完毕,因而,我国东部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几率就明显的低于西部。   从国际上来看,情况也是一样。法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最充分的国家之一。开发程度接近100%。由于河水的能量不会再用来冲击河谷制造地质灾害,因此,同时样是水电开发非常密集的法国的地质灾害,却非常非常少。   总之,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凡是发生在沿江河流域的地质灾害,几乎都可以在修建水电站之后得到明显的减轻,甚至是从根本上的治理、杜绝。可归纳为3点:   1、科学建设的水电工程不仅不会制造地质灾害,而且还将减轻地质灾害。水库初期蓄水所引发的滑坡频发,不过就是我们把未来若干年内,遭遇暴雨、地震可能引发的随机滑坡,都提前引发出来的“免疫”过程。只有这样,未来的水库库岸才会变得更安全、更稳定。   2、对于具体的水电工程而言,尽管建坝后把河流冲击河谷的动能用来发电,将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水电工程建设当中对危险滑坡体的工程处理措施,可以大大的减少滑坡的危害。但是,由于我们人类目前还不可能完全通过工程措施解决所有的地质灾害,所以,水库的蓄水是对前面施工阶段工程处理之后还不能完全消除的滑坡体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可能会出现短期的地质灾害增多的现象,但这个时期绝不会太长久,更不是在增加地质灾害。   3、理论和现实都已经证明:从长远来看,科学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地质减灾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285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交大土木工程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热度 3 陈龙珠 2011-4-2 12:55
自2001年从浙大移师到上海交大以来,本博先后以固体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名义招收博士研究生。 10年过去了,随着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的 文件通知 ,上海交大已获得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意味着2012年起,本博可以按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招收博士研究生了。这也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在读硕士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提供了便捷的机会。 藉此机会,本博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教授、研究员关注并加 盟上海交大的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5584 次阅读|7 个评论
地质灾害防治集对论优态共存准则
gongshiliang 2010-8-23 22:16
龚士良 . 地质灾害防治集对论优态共存准则 . 灾害学 ,2009,24 (3):16-21. 摘 要: 地质灾害是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关乎国计民生。地质灾害是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恶化的结果, 其孕育与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 过程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给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带来影响。借助系统工程中处理不确定性的集对分析理论, 剖析了地质灾害防治中相关因素及其作用与转化, 探讨了系统不确定性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提出了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同的优态共存准则, 以助于有效保障人与社会的安全和发展, 并为灾害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集对分析; 优态共存; 防灾减灾; 环境安全 全文浏览: 地质灾害防治集对论优态共存准则
个人分类: 灾害防治|29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国家减灾委专家称地方防灾减灾能力较差
杨学祥 2010-8-17 03:36
国家减灾委专家称地方防灾减灾能力较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7日00:38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北京报道   8月7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11日17时,灾害共造成1117人遇难,627人失踪,舟曲县5公里长、500米宽的区域被夷为平地。   舟曲泥石流发生后,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召集的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有关人员针对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会商。会商结果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风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为主;经核定,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亿人(次),因灾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   中国是否真的进入了多事之秋?各级政府部门应如何针对各地可能出现的重大灾害风险进行防控?我国灾害预警系统目前的水平如何?   就此相关问题,《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时任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组组长、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史培军,曾经20多次深入灾区搜集数据,并于6个月内完成《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在救援黄金时间内,第一个作出汶川地震死伤人数将达到5万~10万人,至少要准备100万顶帐篷安置灾民(当时民政部储备只有20万顶左右),要转移安置500万人的判断。   史培军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背后的原因,是目前地方防灾减灾能力真的很差。   泥石流不是一分钟形成的   《中国经济周刊》:这次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许多人感到意外:泥石流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   史培军:这次舟曲山洪泥石流反映出地方防灾减灾能力太差,特别是表现出我国城镇建设对地震、洪水以外的设防考虑太少。来一点灾就成了大害,今天是舟曲明天还可能是船曲。我们首先要加大对各种高风险地区的灾害监控密度,不再只局限于对地震和洪水的防控。另外就是数据的有效传输,保证从获得信息到传达给老百姓,让高灾害风险地区老百姓都有防灾意识,知道下大暴雨可能会有泥石流。没来得及躲和没有躲的意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经济周刊》: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怎么做?   史培军:加大监测密度,要有巨大的投入,各级政府如果能在当年的财政支出中,拿出1%来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我们的设防水平将大大提高。而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灾害预警系统,比如说增加一个气象站或者泥石流观测点、自动地震台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现在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全国到处都出现了阶段性强降雨情况,从南方到东北,到华南以及西北,普遍出现这个现象。这都预示气象部门要认真分析,看我国是不是真的出现了这种局地性降雨雨强(指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然增加)普遍增加的局势,是否要求全国各地都要加强防范。   《中国经济周刊》:针对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国土资源部做出了地质地貌原因、512 汶川地震震松山体、干旱、瞬时暴雨和持续的强降雨、地质灾害自有特点的判断。   史培军:这是一个罕见的山洪泥石流灾害。之所以说罕见,一是因为512 汶川地震后,这里的地皮很松。舟曲也是汶川地震后国家重点恢复重建的重灾区之一。至于干旱,我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单小时降雨强度过高。一开始公布的信息说,灾害发生前24小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后来我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让他们核实相关信息,因为24小时内这个降雨量不算很多,关键是半个小时内降了70多毫米,相当于台风的降雨量雨强,这是非常可怕的。   《中国经济周刊》:这样的大暴雨,人们根本就无法在户外行走吧?   史培军:那是当然。这种雨打得人根本都承受不住,强度太大,根本不能在街上走,再伴有大风,连站都站不住。专业上,我们把它称为强对流天气引致的局地大暴雨,有点像局地龙卷风,也是平常说的陆上小台风。   《中国经济周刊》:既然舟曲在512汶川地震后就被列为国家重点恢复重建的重灾区之一,恢复重建中,对未来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应该有所防范吧?   史培军:现在大家在电视里看见的道路两边比较新的房屋,都是震后加固或者是重建的,舟曲当时评定90%的房屋属于加固,不是重建。这反映了我国目前应对灾难设防的一个问题,即我国城镇建设中灾害设防只考虑两个危险性因素,一个是地震,另一个是洪水,而其它的诸如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舟曲这一带本来就是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地带,和地震不一样,泥石流不是一分钟内形成的,但因为灾害预警系统跟不上,事故又发生在晚上,延误了人们逃生的可能。我估计,舟曲县只在县城设有气象站,而这次的暴雨中心在乡里,如果我们的灾害预警系统可以跟上,即使无法挽回财产损失,但人们的性命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保全的。   灾害信息横向协作最关键   《中国经济周刊》:舟曲有怎样的灾害预警设备就可以达到您所说的让人们安全撤离?   史培军:这种监测一般只能靠测雨雷达,根据去年的数据,全国的测雨组网雷达也就150多套,每10个县还平均不到一套,太稀疏,根本捕捉不到局地的强降雨。连强度都不知道,老百姓怎么设防?如果这次泥石流,舟曲县气象站有测雨雷达,那么在大雨到来1小时前就可以探测到形成的对流性强降雨天气,再及时告诉百姓,并紧急采取撤离措施,至少人是可以活下来的。   我认为,应该把我国用于抗灾、救灾的巨大投资中的大部分从灾后应急、恢复和重建转移到灾前的防御上来。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的损失占上年全国GDP的3%左右,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占上年全国GDP的比例依然是3%左右,这说明,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应对巨灾的设防水平没有提高多少,很多钱都花在恢复重建,而不是用于提高灾害设防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但也有人对地震预测表示不信任,怀疑灾害预警到底能不能起作用,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史培军:这里有一个概念性的错误,灾害预警系统包括三个部分:预测、预报和预防。预测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问题;预报是政府行为,并不是谁都可以发预报;第三个是预防。所以,灾害预警系统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老百姓总觉得我们的灾害预报不准,现在各种灾害的预报准确率提高得都很缓慢,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还没有彻底搞清楚;第二,灾害预报本身就带有很大的风险性,大家都很保守,时间、地点、强度,做准确谈何容易?现在,社会上普遍把灾害预警系统仅看成是预报系统是不准确的。   《中国经济周刊》:应该如何提高灾害的预报准确率?   史培军:我认为,灾害预警系统的完善需要加大对灾害预测的研究,改进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如数据的获取等等,以提高预防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为什么我们的预报总是给民众以比较慢的印象?   史培军:除了在数据获取中存在难点,我国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能力也比较差,都是垂直对上,而不是横向面对平级的。   举个例子,灾害发生时,如果国土资源部拿到数据后,在第一时间上报国务院的同时,应该也报给住建部等相关部门和受灾地区,即给直接处置的人。   现存的纵向政治体系,和在灾害事件中本应首先横向互动的体系不相吻合,致使信息之间不能协调,不能达到有序的共享。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气象第一时间给水文,水文给国土,现在都是对上不对下,先给上面,上面再传下来。我近些年参与处置南方好多次灾难,如雪灾、地震,发现这个横向信息协调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一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缺少很好的合作,都要靠高一级政府组织才来协调,平级就不能协作,这是政府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再加上行政上的层层审批,就容易给民众造成慢的印象。不过512汶川地震后,我国政府在大灾之后依靠专家组来核灾,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面对灾难,应该少提抗多适应   《中国经济周刊》:在减灾方面,国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史培军: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日本对地震的预测警,他们利用地震发生时纵波和横波之间9秒到15秒的时间差,来为人们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地震发生时,先上来的是纵波,然后是横波。日本所有的高速列车上都安装有地震预警系统,一旦地震,马上自动报警,列车及时刹车,大幅放慢前行,以防止翻车。我记得某次去日本出差时,刚到筑波科学城躺到床上就地震了。大概十几秒的时间,电视节目便已经切换到地震的新闻。日本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电视台都要接上快速地震灾害预警系统,一旦发生地震,都要把这个消息无条件地迅速告诉老百姓,为人们争取逃生时间。   如果地震可以做到预警,泥石流就更应该做到预警。从下暴雨到人躲开,我认为,这里面很重要的是,气象与水文及地质灾害监测部门要改进预测、预报、预防滑坡、山洪、泥石流的信息技术集成体系,加大监测密度,提升测报能力。对比日本几乎所有人口密集居住地段都实行监控的情况来说,我国的监测网络系统实在太落后。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多年的减灾防灾科研与教学工作中,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案例?   史培军:512汶川地震中的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那是一所紧邻重灾区北川县的乡镇中学。大地震发生后,全校2300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全部从教室安全撤离到操场,无一伤亡。55岁的校长叶志平从绵阳赶回后,看到师生们按平日演习一样有序列队在操场上,当时就哭了。   这所中学平常每个学期都安排一次地震演习,这也是世界灾难防御史上的典型案例。上千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全部撤出,说明减灾防灾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我们正在向联合国推荐叶志平获防灾减灾奖励。   《中国经济周刊》:您作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常务副校长,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减灾防灾意识,您有怎么样的建议?   史培军:在可以挽救生命的知识面前,少学一点数理化没关系。而我们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篇目在中小学课本中的比例不到1%,日本各类教材中防灾减灾知识占5%以上。我认为不用单列出一个科目,但是应该有必要的应急演练。日本每年中小学都要演练2次~4次,否则关闭。我们的教材中也应该加入这部分知识,比如教物理讲力学时,可以讲讲泥石流;教化学讲化合过程时,可以讲讲环境污染灾害;教生物病虫害的时候、教地理的时候,都可以把防范自然灾害的知识有机地加进去。高中的这部分教材就是北师大组织专家编写的,目前有近100多万册在用。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经过这些大灾之后,国家对于灾害的防范部署会有什么变化吗?   史培军:通过近期遇到的这些灾害,我认为国家应该对这些灾害高风险地区的人口承载力水平作出统一部署。从灾害预防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最好的办法是避让高风险地区,要不然就是在钱非常多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灾害设防水平。我认为面对灾害应该少提抗,而是应该适应这个地方的多灾。如果本来就知道这里是地震、滑坡、山洪、泥石流的高发区,为什么还要去呢。我们打不赢就走,躲开为上,人定胜天在这个时候其实是不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不要强迫地和自然界对抗,在灾害高风险地区把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降下来。   地震保险或将在北京率先启动   《中国经济周刊》:通过近年来对重大灾害的分析和评估,您认为国家在应对重大灾害的风险防范方面,应该有什么样的改变和建设?   史培军:我认为,针对灾后的重建,不能全部依赖在政府身上,应该建立社会资助和政府支持的两种体系。政府已经在做了,社会还没有开始,我们应该进行灾害风险的转移,建立有金融参与的巨灾风险防范体制,对灾害高风险地区进行强制投保。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出灾害保险,一个人受灾九个人支持。比如说,如果所有的北京人都要强制购买地震保险,属于自然灾害保险范畴,这样,北京防范地震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加强。   《中国经济周刊》:虽然国际上还没有对巨灾的统一标准,但您曾经谈过对巨灾、大灾等的划分方式,具体的标准有哪些?   史培军:造成1万人以上死亡,或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或形成10万平方公里的灾区,地震强度7级以上,或者出现频率百年不遇的其它自然致灾事件等,达到上述任意两个条件都可称为巨灾。按此标准看,此次舟曲的灾难是大灾而不是巨灾。   《中国经济周刊》:你提到的地震保险是公司或单位集体购买呢,还是先从公务员、事业单位个人试点开始?是自愿购买?还是强制?   史培军:就我个人认为,应强制执行,所有个人与机构都应买,国家为城市低保户予以保费补贴。   《中国经济周刊》:如果在北京推行,什么样的人需要购买地震保险?是所有在北京生活的人,还是在北京有房子的人或者有北京户口的?   史培军:我认为所有在北京有房子的人都要买,应将其与购房联系起来,没房的人自然就不必要购买地震保险,但是如果你在北京工作又没有房子,肯定也得租房子,这样,房主应购买房产的地震保险,租房人应购买租用房内的物资地震保险。   《中国经济周刊》:这种自然灾害险的收费标准大约是一个人多少钱?   史培军:在北京地区,大约每人每年250元~500元,250元保5万元财产,500元保10万元财产,与你的工资水平无关,但与你住房的抗震水平相关。   保险的机制是放大效应。比如现在的洪灾受损坏后重建费,政府补贴每间七八千元,根本建不起一间房,老百姓一遭灾就可能变成贫困户。但如果按我们现在设计的这种保险模式,每人缴纳保费250元,一旦受灾,可以得到接近五万元的赔付,完全可以把房子建起来。   我曾经向总理建议,国外面对灾难是靠保险制度把社会资源引导在防灾减灾中,而我们是靠党和政府的号召力,发动动员,把社会资源临时、随机地引入,形不成制度。除了加强政府在防灾减灾上的投入外,还要加强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一种精神境界转变为经济制度。   日本从1964年开始实施地震保险,经过46年的积累,基本达到收支相抵,略有节余。   《中国经济周刊》:如果推行地震保险,会不会有骗保的现象发生?   史培军:这就需要核灾。我们现在正在为全国划分灾害高风险地区的范围。划在高风险地区内的就要强制投保,之外的自愿投保。   我们的农业保险试点三年多,承诺遭灾后保成本赔付,也遇到了骗保的新问题,原因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核灾。现在国际上的保险机构开展灾害保险,其中一项困难就是核损,如果我们的三大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的保险制度真的建立起来,那么全国至少可以解决10万人就业。核损就像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一样,要有资质,要有专业背景、经过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灾害风险评估师)。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情况如何?   史培军:作为大学新增专业,目前只有北师大一家在研究生阶段招收自然灾害保险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都很好,供不应求,每年都要向各保险公司输送人才。以后要投灾害保险,就像国外一样,投保者不是直接去保险公司,而是去中介机构,算算你有多大风险。一旦遭灾后,中介公司要给你核损。如果国家灾害保险体制建立后,我们还准备在全国开展灾害风险分析师、评估师考试。   《中国经济周刊》:地震保险将在什么时候开始启动?   史培军:现在相关部门正在讨论,方案还没有最后定出来。开启中国巨灾保险,是我们在2008 年雪灾后一直积极呼吁的,国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方案策划。对灾害高风险地区进行强制保险,等于你平常积点钱,一旦遇到大灾,恢复重建就有钱了。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17/003820910173.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905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部防灾减灾的两则建议
westman 2010-8-14 20:50
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因强降雨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甘肃省政府10日晚间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称,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共造成702人遇难,1042人失踪,成功解救受困民众1243人。 目前,舟曲灾区各项抢险救援工作已全面展开,受灾群众得到初步安置,重症伤员已转移到条件较好的外地医院治疗,大量帐篷、衣被、食品等救灾物资陆续运抵灾区,堰塞湖险情已基本解除,淤泥清理正在紧张进行,通信、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初步恢复。灾后重建也将渐次展开。 连日来,看着电视报道和网络消息,笔者想起了10年前的见闻。那时坐火车沿陇海线去西安上学,在天水宝鸡段,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与铁路形影不离,当火车走出隧道后,渭河在近旁缓缓流过,河边连片的玉米、花椒、苹果树向路人们招手,三家五户集聚而成的村庄分布在渭河沿岸。秋天,火车遇小站停车或临时停车时,老乡们将苹果梨儿装在塑料袋里高高举起在车窗旁晃动,两块钱一袋成交后,人们开始慢慢品尝渭水滋育的物产。这时,只要仔细看看民居和渭河之间的距离,人们在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到庆幸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到担忧。当渭河上游洪水暴发,各条支流裹挟着黄土滚滚而下时,河边的村庄和居民是否会依然安宁? 甘南州舟曲县的情况比陇海线边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白龙江谷地海拔较低,其高度在1200米左右,南北两侧的山地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山高、谷深、石头多、坡陡、土薄、水流急,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舟曲县城紧邻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两山夹一江,地势非常险要。 如此险要,为何不启动搬迁?其实,村庄和城市的形成,是人们对水土及其他自然条件主动选择并长期适应的结果,当人们感到一处水土可以养育一方百姓时,就会在一处长期定居。依河而建、依河而居,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特点,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有几十个城市建在两大河流或其支流的岸边。但相对于白龙江岸边的舟曲县,依黄河长江而建的城市大多数地处冲击形成平原地带,河岸开阔,地域平缓。即便这些城市,也多受洪涝之害。更何况,搬迁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以当地有限的财政收入,启动一个县城的搬迁何谈容易。 搬迁的前提是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如果没有对当地地质、水文等基本概况的了解,和对地震、泥石流、滑坡等潜在自然灾害的客观评估,搬迁无法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提出,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包括村镇建设及乡镇企业的抗灾能力也达到相应水平,而重要城镇、工业基地、生命线工程和骨干企业要具备抗御较大灾害的能力,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类生命线工程达到遇中小灾基本不受影响,遇大灾能够短期恢复。 2007年执行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以来,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灾害损失占GDP比例有了明显下降,但在减灾资源普查、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清,隐患监管工作基础薄弱,为此,要全面调查我国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查明主要的灾害风险隐患,基本摸清我国减灾能力底数,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由此可见,国家层面的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目前仍处在启动阶段。 西部地区是我国干旱、雪灾、地震、沙尘暴、滑坡、泥石流及山洪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欠发达,减灾意识淡薄,抗灾能力较弱。汲取西部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多次地震、泥石流灾害的教训,建议在国家综合减灾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防灾工作的关口前移,专门面向西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开展两项工程。 一是西部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就在这几天,有专家指出,汶川地震使舟曲县城周边山体松动、岩层破碎,更有专家指出,这次舟曲的泥石流其实是1879年文县地震的次生灾害,在那次8级地震之后100多年间,舟曲地区一直处在各种次生灾害的威胁之下。 其实,大自然是一个彼此相关、因果相连的巨型系统,除了上述两次地震,舟曲泥石流更和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直接相关。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大自然各组成部分的关联机制,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止和规避灾难对人类的伤害。 为此,建议组织水利、农业、地质、气象、地震等方面的专家,在西部地区重点开展特定行政区域内的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在调查中要回答:这些县镇应对特大暴雨的泄洪能力如何?城区排水设施建设是否通畅?城建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发生泥石流的隐患?对于不科学的城市规划,要及早纠正;对于急功近利的建设,要尽早制止;特别重要的是,对于存在地震、泥石流隐患的县镇,和存在滑坡、塌方、山洪冲击等隐患的村落,要有计划地启动整体搬迁。 二是西部民居防灾减灾重建和加固工程。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其中包括西南地区的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和西部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西部山区的大多数民居,以木结构和土石墙房屋为主,年久失修,有些地方上世纪40年代甚至更早建成的土木结构房子还在住人,这些房子抗震级别很低,今年玉树地震中成片崩塌的房子就是见证。按照《关于做好2010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2010年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范围是全国陆地边境县、西部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务院确定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 考虑到国家整体财力状况和西部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现实,特别建议:从国家防灾减灾的战略全局出发,今后几年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的重点放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西部山区县,并优化西部大开发资金配置,设立西部特别是山区民居改造工程专项基金,并鼓励地方政府配套、当地居民自筹,拆除并重建不适于人居的房屋,加固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使民居达到《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当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是西部地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根本,为此,在实施上述工程的同时,笔者建议对植树造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过往已实施的工程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扎实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科院研究生院) 《科学时报》 (2010-8-12 A1 要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1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例行体检想到的
陈龙珠 2008-11-7 07:30
下面的几句话是本人在王铮教授一篇值得一读的博文下的留言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756 ), 稍作文字修改后转贴于此留存 。 ----------------- 近日我又接到通知,要于下周做今年的例行体检了。 人总是要死的,不是遭受意外的话,绝大多数人的死总是因某个器官先患了要命的疾病并未得到有效的医治所致。 人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致命疾病的机理等绝大多数是被掌握了,但具体到某个现在是基本健康的人来说,今后到底 何时 将会因 哪处 器官患病而丢命,似乎现在谁(包括名医)也难以说准的。 因此,平时大家只有尽量科学地锻炼身体、注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诊断和医疗、定期进行重要指标和身体器官的检查(体检)等,以此 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尽早发现病兆并尽早治疗和控制致命疾病的发展 。 与此同时,我们又急迫地期望重大疾病诊断和医疗科技能够得以快速的发展、水平得以大幅的提高,以 增强人类对重大疾病的抗击能力 。 人类面对极其复杂之自然系统的防灾减灾策略,与此似乎颇为相似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9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