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串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现象、新话题,新困难、新方案 — 带个WiFi去串门
热度 28 tangchangjie 2013-2-14 13:57
新现象、新话题,新困难、新方案 — 带个WiFi去串门(唐常杰)    新春假期中,约了朋友来我家聚会,感受到串门聊天话题和方式都在与时俱进。    基于网络 的聚 会话题 迎宾进门、寒暄拜年、上茶坐定。晚辈客人们唱完吉祥的祝福,领得红包后的第一问题就是:这里有WiFi吗?而第二问题是:WiFi密码是什么?      今年未雨绸缪,早有准备,立刻打开为专为客人设置的 mini无线路由器(后面有图),架通了临时的聚会局域网,网络名称(SSID)是chunjie (春节),口令是bai nian la(拜年啦) 。两分钟后,十多个平板电脑和手机都上了网。   接下来,朋友们人以群分,聚成几个簇,依托网络展开了话题。       孩子簇 :“这个歼20模型在哪里买的?” , “淘宝查 歼击机模型”,手快的小明在平板电脑上已经显示出了查询页面: “看,好多种类,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的都有”. ……          女士簇 : “这件婴儿唐装挺好看 ,在哪儿买的?”   “在天猫上查‘宝宝 衣服’, 看,这件衣服是我帮小姨查的”。 手快的小丽的大屏幕手机显示出娃娃唐装页面 。   但是,似乎她的手机比唐装更吸引眼球 :“哇,你这个珍珠白的手机真漂亮,是iPhone几?”,   “不好意思,是华为的,安卓+双核,这次的奖学金买不起iPhone,同学们说这款更好用。”    …….       男士簇 男士们的话题海阔天空,放眼全球,既关心钓鱼岛、又关注世界经济,还不忘记笑谈春运春晚,.... 当然都没有离开网络,谈笑中,随时打开手机、平板,联网查证;在网络时代侃大山,海还是像往年那么阔,天还是像往年那么空,但言多言少,都言之有据---有网络之依据,…..       新困难、新尴尬 :朋友们盛赞我的聚会WiFi,说,到过几位朋友家,有的没有家庭WiFi (其实是怕泄私密和被蹭网,实属不必要的担心);有的朋友的WiFi密码在晚辈手中,而持码人不在现场;有的朋友有WiFi,但不愿把密码给别人(可能密码设得不好,多种密码类似或一个样,不愿意泄密)。而多数朋友们的平板电脑都是实用经济的WiFi版,而不是3G版的,而手机2G上网太慢,跟不上聊天话题转换的速度。   进门问WiFi,是今年的新民俗(网民之风俗),有的父母带孩子去走亲戚,往年孩子会问,还有哪些小朋友去? 今年多了一问,那里有WiFi吗? 没有就去得勉强。   其负面效应是,带来了新的尴尬:被问而又不愿给出密码的主人有点尴尬,问不到密码的客人也尴尬;其正面效应是,它 表达了网络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折射了人们的富裕,也反映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串门带个无线路由器 这个假期,到亲朋家串门或出外旅游,带上了平板和手机,还带上了袖珍的无线路由器。在农家乐或朋友家里,利用有线网络的富余有线接口,接上自带的无线路由器,把有线转为无线,网络名和口令名设为喜庆的短语,如chunjie (春节)、bai nian la(拜年啦)、 gongxifacai(恭喜发财)等等,朋友们共享共乐,营造了一个有网络的聚会气氛。    如今的袖珍无线路由器,小的如优盘,稍大的如钱包,有的还自带锂电池,能把3G和有线网型号转为WiFi。把主人的有线网络转为无线;临时用几个小时,主人都不会拒绝,没有了尴尬。串门带个无线路由器不失为暂时可行的方法。   把上面的作法上升到科研层次,这是针对新问题而采用的新解决方案。       科研与问题矩阵 在科研选题时,常常提到下列矩阵。 新问题 旧问题 新理论、新技术 很好,大创新 (适合博士生选题) 可行,小创新 (适合硕士生选题) 旧理论、旧技术 可行,小创新 (适合硕士生选题) 不太好,不易创新 (或可作为本科毕设选题 )   新一轮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又要开始了,选题时,朋友们一定要避开“旧理论+旧问题”。          被问得较多的问题 这次聚会中,多位朋友问在哪里买的无线路由器,什么价格;授鱼不如授渔,用通用方法,在淘宝或天猫上输入关键字“无线路由器,带 电池”,10秒钟后,屏幕显示出好多好多产品供选。 看这些产品,多么袖珍,多么乖巧!几十元到几百元,买一件“今玩”(与古玩相对),既实用,还可欣赏把玩。不由得感叹,这些年,中国的小小IT产品做得真不错!难怪有的发达国家感到了威胁而频频用高关税打压。(为避免广告之嫌,图中故意做了模糊化处理)。    相关博文 (生活与科普系列) 安徽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时横着放”的科科普版 里耶古城秦代竹简的时代错位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堆栈 圈内焦点座谈:假日议购平板和手机 新现象新话题,新困难新方案—带个WiFi去串门(唐常杰) 手机平板刷机:造反有理与授渔 六度分隔的扩展应用--穿越几次见欧拉(科普+科幻) 正在悄悄改变的老年IT消费观--- 五一小长假见闻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科普札记|11928 次阅读|59 个评论
《盘整生活》:打春的雪,狗也撵不上
热度 7 freefloating 2013-2-12 23:57
初三 2013/2/12 又下雪了,在车窗上重重叠叠着,北楼的老大伯又第一个在外面铲雪,他们家的一楼院子整得跟农家小院似的,还有门脸(是用这词吗?),扫了车上的雪去老妈家吃饭,让婆婆妈负责她儿孙的早饭,因为今天约好了要赶早去给舅姨拜年…… 把老妈分配好的礼物一样一样装到车上,收拾安顿好了老爸,出发,临走惹得老妈训斥,因为她嘱咐一句,我就说“我知道!”再嘱咐一句,我又说“我知道!”……她嫌我太不谦虚,口气不耐烦,就不会好好说话,不能说句“好的,我记下了,你放心啊!”还说以前觉得我多么好脾气,现在发现我脾气也很犟…… 其实那什么,不常在一起,周末回家看看那会儿,说两句好听的贴心的,报喜不报忧,这点智力我还是有的,天天一起混,那啥,您要老叨叨我,有点情绪说明我心智还正常,或者换个谦虚一点说法,就是还没修成佛…… 路上比较滑,不喜欢 ABS ( Anti-lock Brake System )的嘎嘎声,所以尽量预计好路况,到弟弟家接上老弟,换他开车,先去二舅家…… 二舅以前总是生病,一口凉热不适,就肚子疼拉血,被激素治成虚胖虚胖的满月脸,后来肺又有啥毛病,据说是纤维化了,医生宣布这种病也就能活 1 年的,结果这几年二舅自己锻炼身体吃黑芝麻都治好了,每天早晚都出去快走上万米,脸面看着最年轻,据二妗子说,除夕那天晚上都出去跑了,下雨也跑,雨雪无阻,二舅说,人要不上 chao (神经),是坚持不了什么事滴,我深以为然…… CHAO 是一种精神! 然后去小姨家,从福寿街驶入潍州路,三辆车相撞,从她家出来,往北宫街上拐,又有两辆车刚刚撞了,也就一站路的距离,两起事故,虽然都不太严重,都是路滑刹不住的事儿…… 小姨和我很亲,我们的故事多了去了,这次听她说昨晚姨夫的糗事,姨夫昨天在他们的朋友家喝醉了,以前姨夫一喝酒,小姨就管着不让,他们就都劝,男人喝点酒正常,别老管着他……昨天一次就把那些朋友的嘴堵住了,小姨说:别人都是喝醉了睡觉,喝醉了发蔫,我姨夫一喝醉了就兴奋,不完事了……最后那些朋友也呛不住劲了,也说以后还是让他少喝酒……他们没经过的,不知道我们这些从年轻就经常对付醉汉的女人的心情,我说就是! 还有一个和姨夫总一块抽烟的朋友刚犯了心脏病,姨是坚决不让姨夫在家抽烟,他就到这个朋友家俩人一块儿抽,这下好了,人家 LP 今天来玩,很委婉地说:为了姨夫身体着想,以后别到他家抽了,姨说, “没赖咱,那就是人家懂理。”姨夫说他也戒烟,不知道能做到否? 去三舅家,聊了聊他的左手扯着的筋儿疼,我建议:咱们家人的病,都要靠自己琢磨,自己调养,但该查一下还是应该查一下,信息多了,咱心里也好有数,医生就是帮手,不能反客为主…… 又聊了几句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各种罚款政策,三舅放出理论:那就是 小偷遇上砸杠子的!就跟鱼鹰是一理儿! 精辟……一定要看谁是受益人,谁是受害者,一个政策的制定,若是施行起来,不过便宜了砸杠子和小偷,定是有其需要改正的地方……这受害者第一的是鱼,第二是鱼鹰,渔夫才是最大受益人!也是最大迫害者! 中午老高在我家吃饭,三个男孩子将一个鸭子啃了个干干净净,小孩子还真是爱吃肉啊。老妈嫌我脑子里光想着孩子吃什么,不想着老的吃什么,我说老人就该吃点小豆腐,青菜稀饭,还别吃多了……这是不让老人吃好的,虐待老人吗? 回家睡了一大觉,竟然又到五点了,天还没有黑,和婆婆一起过去,小区路上的雪已经都化了,婆婆说:“ 打春的雪,狗也撵不上。 ”是化得快的意思…… 儿子带着小侄子都去老高家吃饭了……我们就清炒了萝卜,喝稀饭……《养生堂》正演: 萝卜白菜保平安, 不过我不喜欢里面主持人的一种调调,那就是菜一定要买新鲜的,吃新鲜的,吃不了的就一定倒掉,有亚硝酸盐……她刚刚介绍了一种白菜的吃法,要五天后吃,这不矛盾吗?我以为,像菠菜,很容易产生过量亚硝酸盐的,应该当天吃晚,多吃点蔬菜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有些菜,说不定放几天还有益生菌呢!一定倒掉太浪费了!人家东北朝鲜的酸菜难道都当日新鲜的吗? 要说就要说得科学,不清楚的时候就不要乱定规则! 老公喝酒回来,说他的车被撞了屁股,是对方刹不住了,我问是不是你停得太急了,他说他在路口等红灯都停了十多秒了才被撞上的。 继续刺激老公减肥,说想当初的“正宗国字脸”现在是“正宗大胖脸”了,现在儿子才是“正宗国字脸”了,儿子说他脸上那个粉刺,正好是“国”字的那个“点”儿……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4706 次阅读|20 个评论
过年时找哪些人玩?
热度 11 cutefay 2013-2-10 17:36
小时候过年总是去爷爷奶奶家,初二还要去姥姥家,很多亲戚们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非常热闹。祖父辈的老人们都去世之后,过年就只在自己家里过了,七大姑八大姨们在国内的时候也会聚聚,但没以前老人在的时候聚会那么热闹了。等到我们这一辈的孩子会跑会跳了的时候,带着孩子回家过年,团圆的气氛又会热闹一些,但始终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热闹了,因为现在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少,不像以前那样一家生很多个孩子。 有了电话这样方便的工具,现在初一拜年,都改成电话拜年了,不像以前那样到家中拜年。初一早上吃完饭拜完年之后,妈妈说我们就各自去串门去逛街好了。弟弟联系了他高中同学去玩。我呢,则无法和弟弟一样联系昔日的同学一起玩。因为弟弟他的同学大部分都还没结婚,大家都回家过年,很容易凑在一起;而我的同学们绝大多数都结婚生子了,这几年都各自顾各自的家了,就很少有同学聚会了。并且,初高中时的好友大多是女生,过年大多跑婆家去过年了,更找不到人了。所以,我白天就和弟弟出去逛街了。而现在年龄大了,对逛街也兴趣不是很大了。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3968 次阅读|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