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朱清时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朱清时

相关日志

初步解读两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思想的演化
热度 9 nli2233 2011-6-20 11:18
初步解读两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思想的演化 题目里的所谓两年,是从朱清时 院士于2009 年教师节出任南方科大校长算起的。这里讨论的南科大的办学思想从朱校长的历次讲话中的字里行间总结出来的,尽管本人尽力去解读了,但不一定准确。这是丑话,先说在前头。 南科大筹备建校伊始,最响亮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口号是“按照香港科大模式”,“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研究型大学”。无论是深圳市政府的宣传,还是朱校长本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和其他场合接受记者采访,都强调了这一点。不过,最近朱校长接受记者访谈,回应香港科大三教授的文章时,清楚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所谓学习香港科大模式,是在战略上,而不是在战术上,在战术上必须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这是很重要的办学思想转变,这个转变等于在说:香港科大模式在内地行不通。所谓自己的路,按照朱校长的说法,是不要按部就班按计划来,不必等到一切条件都成熟再招生。现在的自主招生,是按照家长选择、社会鉴定的思路来进行的,只要有人愿意来学,学生学成了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就算成功了。 先按计划铺好摊子招兵买马建立学科然后再招生是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香港科大三教授也是这个观点。鉴于朱校长打破了这一传统而决定走自己的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仅“按照香港科大模式“的办学思想被放弃了,“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估计也被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 两年前,南方科大称,理、工、管理,是其学科三大支柱。未来的南科大,学科比例是理学 30% ,工学 20% ,交叉科学 20% ,管理 15% ,文科 5% 。按照香港科大三教授的想法,是要根据这个学科规划,进行教授招聘,专业设置,课程规划等。朱校长最近表达的思想是,按照计划规划办学的思路是行不通的,因为现在人才竞争太激列,不是想招什么人就能找到什么人的。朱校长的思路是,先引进大牌教授,然后根据引进的人才,再来规划学科和专业。 不过,两年前朱校长接受《科学》杂志采访,在被问到如何保证能够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的时候,他说了南科大的两个优势:一是工资高,特聘教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香港科大的教授,这点是北大清华不能比的;二是科研人员研究经费按拨款来,他们不用到外面去竞争经费。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朱校长的思路前后变化比较大。南科大招人的这两个优势是十分诱人的,按理说北大清华应该感慨人才会被南科大挖走或者截留才是。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使得朱校长有此转变,不得而知。 还有,关于副校长的聘任。看来深圳市政府摆了乌龙,或者事先没有跟朱校长好好沟通。朱校长的意思是,不要现在就聘任副校长,副校长应该在教授招聘到位后,由教授选举产生。 另外,通过朱校长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南科大的《管理暂行办法》制订过程中,争议很大,导致了延迟出台。而且,朱校长透露,他对这个《办法》并不满意。究竟不满意在什么地方,他没有说。 南科大在办学思想上没有变化的是“去行政化”的决心。不过,我个人对“去行政化”的内涵一直搞不清楚。很多人说,“去行政化”的意思,是不要外面的行政干预,要给学校完全的自主权。这个我赞成。但是,在朱校长那里多次表达的“去行政化”,是校内行政人员没有级别的意思。我不太清楚怎样才能做到朱校长所指的“去行政化”,难道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系主任这些职务,没有级别的含义吗?难道一个数百人的机构,可以不区分行政人员的职权,就能管理得好吗?有没有一个朱校长心目中的“去行政化”做得比较很的一流大学,让我们当个样本好好研究一下呢? 本文的信息来自如下网址: 1. “南科大不能拷贝任何学校的模式”——朱清时回应内外质疑,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68 2. 南方科技大学最新概况筹建进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374210100d90a.html 3. 朱清时:南方科大要一步到位办成亚洲一流大学,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140.shtm 4. 《科学》访朱清时:已准备好做尝试改革第一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1/225371.shtm
个人分类: 科学政策|7004 次阅读|18 个评论
真支持朱清时校长的学者,可以选择追随他去南方科大吗?
热度 15 陈安博士 2011-6-19 20:50
  当然,支持者其实都是有尺度选择的。   不过,俺们觉得,如果觉得自己是学者,教授,而且是朱校长的铁杆支持者,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到南方科技大学追随一下他,表示实在的支持。   就象反对他的人一样,别现在才开始破墙众人推,在他老人家一开始当校长的时候就反对(俺就是这样!)   俺认为,真的是铁杆支持,就抓紧申请去南方科技大学的职位。        尽管俺们知道朱校长不见得看得起这些所谓的支持者,觉得都是些没资格去南方科大当老师的人,不过现在他老人家现在不是处在困难时期吗?所以,兴许就能桃园三结义一把。    此为郑重建议,不是瞎掰。
个人分类: 人论|4345 次阅读|25 个评论
深圳之过 何必苛求朱清时?
热度 5 chrujun 2011-6-19 18:31
深圳之过 何必苛求朱清时? 最近,批评朱清时的文章很多。主要批评他还没有招到足够教师就开始招学生。我注意到南科大从年初就开始招聘教师了,为什么招不到年富力强的教师呢?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投入不足!看了南科大的招聘条件,讲师全部不要,至少要国际同行认可的副教授。 更奇怪的是,在招聘条文里面没有待遇和科研经费的具体说明,也没有说明南科大有什么科研仪器,并且首聘期只有1-3年。 由于南科大还没有研究生和科研仪器,教授到南科大也就只能上课而已,根本无法开展有效的科学研究。 由此看来,南科大招聘不到年轻教授就很自然了。不说国际知名教授,就是国内三流大学的教授也对南科大的招聘条件不感兴趣。 因为这里没有研究生、没有科研仪器、没有研究团队、没有研究经费。 相反,我们可以看看沙特是如何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人家一下子就拿出200亿美元,从科研仪器、科研经费到个人薪酬,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他们给研究生的待遇也比美国强多了,学费全免,奖学金比国内教授收入还高,并且每年报销一次探亲机票。 深圳市无法和沙特比,但比国内高校待遇高应该可以做到吧。 一个教授每年200万科研经费,副教授每年100万科研经费,年薪50万-100万,配备国际一流科研仪器。 这应该是最起码的可以公开的待遇和研究环境。 连待遇都不敢公开,南科大之囊中羞涩由此可见一斑。 除非深圳市拿出大手笔,先拿200亿元人民币购买仪器设备和引进人才。否则,南科大不会比中国的民办大学强多少。朱清时的雄心壮志和美好设想也不可能实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朱清时无雄厚办学经费导致招聘不到人才,学生受苦。这应该是深圳市的过失,板子不应该打到朱清时身上。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4082 次阅读|9 个评论
南科大的裸奔和朱清时的孤独
热度 6 qiaoqiao1980 2011-6-19 15:03
最近两个月来,前面的清华百年校庆和最近的南科大系列事件让我一直都处于一种愤怒的状态。我知道这很不好,我也一直在抑制自己,不断的对自己说,要冷静,不要骂人。实际上,我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说话的分量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在表达我的看法,因为我也是一个老师,教育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仅此而已。 对于最近南科大系列事件的大众的各种各样的反应,实在是我大开眼界,也明白了为什么教育改革迟迟没有进展的原因。一些人的不辨是非,不分轻重和无理取闹实在是不可思议,这也佐证了今天中国社会的非理性和混乱。甚至一些人把南科大看成了一个玩笑,我实在不知道这些人的活着是不是也是一个玩笑。 南科大在裸奔,朱清时很孤独,这是当前南科大的现实。为什么会这样?连刚开始的合作伙伴都离开了。至于这几位香港科大的老师的想法我不做评价,但是这样一个结局似乎也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是南科大的道路依然不清晰;另一个方面,朱清时的理念不被很多人认可。 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学校的发展是由校长来负责的,越是深刻的变革,校长的作用就会越大,争论也就会越多。虽然很多人的话说起来很好听,但是做起来的时候就会顾虑非常多,这是没有用的。 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对朱清时本人评头评尾的,弄得自己好像南科大的校长一样。而且打着帮助朱清时理清问题的想法,好像朱清时还没有搞明白什么东西是的。我觉得很可笑,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来说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支持,一个是沉默。 我们批评教育部,是因为中国的教育是所有人的事情,并且每个教育者都参与其中。但是南科大不是这个样子,几个合作的人批评朱清时那是因为他们参与其中,但是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没有批评的权利,因为我们不参与学校的具体操作。并且朱清时是南科大的校长,自然他有权利来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和谁合作不和谁合作。我们需要从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来讨论南科大的意义和举措,但是不应该对具体的人来夸夸其谈,这是基本的常识。 毫无疑问,一些人把一些具体的教育的东西看得太重要了,这是错误的。中国的大学哪个没有教师,没有学生,没有教育规划,没有日常制度?但是这些能保障中国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么?现实在告诉我们不能。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教育的表面,而本质上是 教育的自由才会保证教育的真正的实现。许多人就是因为这一点不理解才会胡说八道。 我建议这些人还是好好看看一些教育大家的书籍才好。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是教育创造性的源泉,没有这两个,就不要谈教育。没有这两个,教育就是伪教育,就是科举制度,是与现代文明所违背的。 对于当前一些人的想法混乱和顾虑,举个例子来说吧。 学术自由是寻找真理的前提,但是学术自由了不一定会找到真理,甚至会带来许多问题 。于是分歧就出来的,太多的中国人认为会带来问题,所以不要学术自由,而只有少数人相信真理更重要,所以要学术自由,并且相信找到的真理会解决问题。并且也会有一些人由于没有看到学术自由所带来的真理,只看到了问题,所以甚至认为学术自由是祸水。这就是面对问题时我们的反应,这是令人悲哀的现实。中国的历史也是这种逻辑的结果。真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代价,反过来太多人却来指责那些寻找真理的人。 中国社会的理性的回归还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没有几代人的内省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天的南科大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早产儿,在漫长的教育改革的等待中也可能最终迷失自我,也可能由于各方的压力而倒闭。但是它的意义依然会被未来所铭记,他的出现意味着曾经有人在清醒着活着,并且为了这份清醒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希望在二三十年后,不再会有南科大的裸奔和朱清时的孤独。而如果几十年以后还依然如此,那么这个民族真的也就没有希望了,只会被后世永远的嘲笑罢了。
个人分类: 是问居|4554 次阅读|25 个评论
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还是校长治校
热度 13 曹聪 2011-6-19 15:01
随着《南方周末》披露了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内幕,科学网上南方科大热再起。大多数博文仍然对南方科大寄予厚望,希望它能突破现有的体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笔者也抱有这样的愿望。 南方科大的理念大概可以用“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和“教授治校”等来概括。 这里,笔者并不想多谈“去行政化”和“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只想就三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的文章“ 要改革,不要口号 ”的关键——他们因为与朱清时校长因理念上的差异而出走一事——多说几句。 李晓原、 李泽湘、 励建书三位教授来自朱校长本来要模仿的香港科技大学(现在据说南科大又“ 不能拷贝任何学校的模式 ”了),朱校长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引进、学科架构与课程体系设计、薪酬体系制定、招生考试等工作是正确之举。 三位教授不但有国内求学经历,又得在香港之便,肯定与国内院校有合作经验,熟知国内高校的情况。所以,他们不是空降到南方科大。 知己知彼的他们就请来从事的工作提出的看法应该是切合实际的, 认为先将教师团队、培养方案、管理规范等全部制定完备再招生 是有可能真正将南方科大引领到香港科大这样的亚洲一流大学之路上。 但是,他们与朱校长“不摸石头就过河”的理念产生了冲突。 怎么办? 如果筹建中的南方科大真正实行了“教授治校”,那么,应该教授说了算啊! 事实是,卷铺盖的不是校长,而是校长请来帮忙的三位教授。 原来,朱校长请这三位教授,也仅仅希望他们来“治学”,而不是来“治校”。 如此看来,南方科大是否在试行改革是否都值得商榷?
个人分类: 另眼看中国|6767 次阅读|25 个评论
南方科大的麻烦:什么叫做始乱终弃?
热度 40 hongfei 2011-6-19 14:30
南方科大的麻烦:什么叫做始乱终弃? 2011.06.19 有关正在筹建的南方科大一直争议不断,这并不是件坏事。 但在看过香港科技大学三位教授在南方周末上的文章《 要改革,不要口号: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 》之后,,一方面感到吃惊,另一方面感到哭笑不得。 南方周末《要改革,不要口号: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文章链接: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64 文章的大标题首先就令人震惊,文章的六个小标题,就更让人叹为观止了。 1.“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绝不是高教改革的核心 2. 鼓动学生“不参加高考”不是改革而是“文革” 3. “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口号 4. “教改实验班”是为口号服务的人质 5. 校长不能脱离监管为所欲为 6. 无制度设计不足谈改革 不了解的人,看了之后恐怕还真以为南方科大的朱清时校长会是个毫无原则和理念的大坏蛋呢! 也许我很傻很天真,但我实在弄不明白的事情是:就算是有深仇大恨,私下说说就行了,堂堂正正的人怎么会发表这样的文字,向自己曾参与的事业和共事的人们公开发难? 朱清时校长自任中国科大校长的十多年来的所作所为,为人诟病和让人皱眉的事情从来就没少过,有些事情连我这样对他有不少了解的人也会觉得怪怪的,但对他总的评价还是正面的。如果三位教授连这点也不同意,想来也不会一开始就会接受人家参与筹建南方科大的邀请。 南方科大,不过是深圳市正在筹办的一个大学。 要办一所与现行的体制有所不同的大学,其挑战和难度显而易见。三位港科大的教授先生也算是有点常识的聪明人,他们当初在接受邀请的时候,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如何处理将来可能出现困难和理念上的分歧? 人家请你几个大爷去参与建校,因为理念不合,退出就退出了,还有什么必要在报纸上“厘清正误,以正视听”?难道不把事情彻底搅黄就显不出您的本事不成? 总而言之,我看了南方周末上的那些让人吃惊的文字,对于这三位教授对南方科大和朱校长始乱终弃的做法感到哭笑不得。 不管具体做得怎样,在筹建南方科大这件事情上,朱清时校长是负责做事的人,三位香港科大的教授不过是被请来帮忙的人。做人与做事,如果连主谓宾都分不清楚,还有个赇搞头? 朱校长当初也真是瞎了眼,怎么会去找做人和做事这样不地道的人帮忙?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23207 次阅读|84 个评论
这张照片太邪恶!
热度 14 xcfcn 2011-6-19 11:38
这张照片太邪恶!
这张照片太邪恶! 谁没有后脑勺啊? 朱清时混江湖几十年,从来只有媒体被忽悠的份,这次居然被媒体忽悠了,后脑勺都被人拍了! 不过南方科技大学也真是奇怪! 1 、创校校长是退休的! 2 、受聘的两个教授也是退休的。 3 、人才招聘居然委托中科大去办。 4 、朱校长说去行政化,可是却一手遮天。香港科大四位牛人全给我滚蛋! 5 、教授治校变成教授治学 6 、实验班的学生居然有不满十一岁的学生。 7 、八字没一撇,却被媒体炒翻天! 8 、这个实验班看来确实是用来做实验的,课程就凑合了一个学期的。 9 、人员还没有招进来,就坦诚自身吸引力没法跟北大清华比。 10 、副校长居然是市委组织部招聘,而且报名的都是国内的,怎么样也得一个有国际视野的来辅助啊! 以前我怎么说得了, 朱清时其实是想通过当南科大校长实现自己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梦想。 现在梦想成真,朱老可以回家养老了。 PS:我是觉得任何时候做事情都不能意识形态化,尤其是做大事,更应该一步一步来。贴标签的事情还是等历史来做!
个人分类: 杂论|457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建议邀请南洋理工大学卸任校长徐冠林教授参选南科大候任校长
热度 11 qlms 2011-6-19 11:36
目前国外大多数大学,对校长的任期都做了规定,比如剑桥大学校长一届任期是 7 年,到期不能连任。另外,国外的校长更替,一般不会到最后开会公布的一刻才真相大白,都会有一段交接期。比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10 年 10 月份就发布公告:徐冠林校长将于 2011 年 6 月退休,教务长(常务副校长)安博迪教授将出任南大校长( 联合早报也做了相关报道 )。另外,一些科研机构,比如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更替,也是有一段交接期的。瓮启惠当选中院院长之后,也要候任差不多半年,才正式接替李远哲出任院长。 南科大要敢为天下先,去行政化,那么最好先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的力量保证南科大的发展能够不断走向成功!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是校长的遴选及退出机制。鉴于朱清时校长目前已经 66 岁,估计干满一届校长就差不多告老还乡了。如果南科大规定了校长的任期和任职条件,现在也的确着手第二任校长遴选事宜的话,我建议有关人士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即将卸任的校长徐冠林教授参选南科大第二任校长。 徐冠林教授如果愿意作为候选人的话,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优势: 1, 徐冠林教授是华裔,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精通中西方文化。这一优势可以保证他容易地和师生沟通,方便他开展工作。 2, 徐冠林教授刚刚担任两届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具有管理理工科大学的经验。他的经验,可以推动南科大初期的制度建设。比如教授队伍中的海龟与土鳖之争,可能暂时平息。因为徐校长领导下的南洋理工大学,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的原则。不会因为出身不同而在类似的岗位上出现很大的薪酬差别。 3, 最近十多年来,新加坡每年都从中国招收高中生和大学一年级新生去新加坡读大学,基本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中国高考的招生模式。如果南科大单独招生得以继续进行的话,徐冠林教授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有助于招生的制度化建设。 4, 徐冠林教授任校长期间,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院和人文与艺术学院。目前这几个新成立的学院的发展势头都很好,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有助于南科大的人才招募与新生培养方面的工作。 5, 徐冠林教授今年 60 岁,作为校长年龄尚可。事实上,接任他的校长安博迪教授已经 62 岁。 6, 徐冠林教授任上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的国情和大学比较熟悉。 7, 徐冠林教授会专心做校长,不会以民族大义的责任感去申请 863 、 973 之内的科研项目。 徐冠林教授参选的劣势在于: 1, 以他目前的薪水作为参考的话,工资会高于科学网上最著名的两个教授的工资。 2, 对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不熟悉。比如,南洋理工大学所倡导的开放式校园和目前南科大的全封闭式教学,简直是两个极端。南洋理工大学没有校门,外人 24 小时可以进入校园,白天公交车开到每个教学楼下。另外本科生宿舍也是 24 小时开放的,没有开门的大爷和大妈对进出的人进行盘问、登记和放行。在南科大这样搞的话,估计行不通。 3,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不熟悉。比如徐冠林教授可能不懂得如何去帮助教授解决房子方面的问题。 4, 南科大可能不会按照他的要求提供足够的资金。。 注:按照 联合早报的报道 ,去年南大宣布徐冠林教授将要卸任校长之后,要人曾邀请他出任其他地方的校长,但他以接下来需要多陪陪家人婉拒了。不知道是不是南科大的理事会当时邀请他。不过,如果真诚邀请的话,这些应该不是问题。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还是认为徐冠林教授是南科大第二任校长的一个非常合适的候选人!新加坡已经给沙特阿拉伯输出了一位校长,是否也可以给我们国家输出一位呢?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5611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转发】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
热度 1 pkustm 2011-6-19 10:45
【转者按】这篇文章说出了很多原来没有想明白的道理,所以转发在这里。 2011-6-19 要改革,不要口号: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 作者 : 李晓原 李泽湘 励建书 2011-06-16 10:01:17 来源 : 南方周末 根据合作协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被邀请为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成员,从事人才引进、学科架构与课程体系设计、薪酬体系制定、招生考试等工作。三人于 2011 年初先后退出,并授权南方周末独家发表此篇文章,阐明与朱清时校长在办学理念上的分歧,意在以南科大为样本分析中国高教改革背后的深层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关系国家竞争力能否提高,必须避免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必须避免把对现有高教体制弊病的不满转化为对貌似合理却实际上更为荒谬的行为和口号的欢呼。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认真的具体的富有建设性的分析和讨论。 朱清时校长在南科大的高教改革中提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口号。朱清时校长身为社会名人,又担负改革重任,因此这些口号可能严重误导舆论和社会,干扰高教改革的实质性讨论和健康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有必要表达我们的看法,厘清正误,以正视听。 “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绝不是高教改革核心 高校的“自主招生权,自授文凭权”只是“表”,而教授质量、教育质量、管理质量才是“里”。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从根本上能支撑高校“自主招生权,自授文凭权”的是一个学校建基于教授质量教育质量之上的“质量信誉”,而不是具有这些权力本身。 如果只争“自主招生,自授文凭”权,而避谈如何提高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则无异于只追求教改的形式而忽略教改的本质,这种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所谓高教改革注定是既误人子弟又贻误高教改革机遇并最终贻误国家发展的口号喧嚣。 南科大既没有管理团队也没有学科框架,既没有学术团队也没有学生教育培养大纲方案,既没有清晰学校定位也没有清晰发展路径图,既没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与问责机制也没有外部监管问责法规,也就完全无从谈起建设一个现代研究型大学所必需的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具体问题。但沉浸在偷换概念的口号喧嚣之中,完全远离了办一个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正途,实在于南科大筹建无助,于深圳建南科大初衷不符,于国家高教改革无益! 公立大学必须要有内外两层质量保障体系和问责机制:建基于对自己信誉负责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问责机制,以及建基于法规之上的外部监管体系和问责机制。对南科大来讲,这两个机制完全没有建立。南科大应该做的是回归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回归建设一个新大学的基本工作(管理团队组建、学科架构设置、教授团队招聘、教育大纲及培养方案设置等),回归基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这才是正途。 鼓动学生“不参加高考”不是改革而是“文革” 我国的高考就考试本身来讲仍然不失为是一个较为公平的衡量体系。而这对一个社会诚信体系尚没有健全的社会尤为重要。 在任何国家,统一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应该用高考成绩作为(所有)高校的唯一或最重要的录取和评价标准。问题的实质在于如果不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高校录取标准的话,如何才能在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中,从机制、监管和操作上做到录取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和合理,以使所有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机会得到维护和保障。 我国的高考体制由“考试”和“录取”两个重要环节组成。最根本性的弊端出在“录取(及其所用标准 ) ”环节。用“录取”环节的弊端去否定“考试”环节的合理性,或者用“考试”环节的不完善性去否定“考试”环节本身的合理性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 更为严肃和重要的问题是高教改革是一场“改革”而不是一次“文革”。改革的目的是用更好的更完善的更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来代替(或逐步解决)问题丛生的现有高考(考试和录取)制度,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文革”式的否定现有考试制度和措施,而没有代之以更好更完善更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高教改革的不负责任。 南科大负责人鼓励学生“反对参加高考”的做法,除了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煽动之外,看不到有任何建设性的具体建议和做法。对教育工作者来讲,每当现有法规不适合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时候,该怎样示范和引导青年学生呢?是以尊重法治的精神推动和参与建立更为合理和更为完善的法规呢还是以藐视法规的态度冲破法治走向人治呢?“文革”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和深刻吗 ?! “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口号 世界公认的一流高校都有一个庞大的规范的专业的层次分明的问责清晰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些一流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有一个功能:服务。服务于教学、科研、学生和教员。 问题的实质是大学内部的行政架构和行政体制的角色定位问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行政体制和以教育科研为主导的学术体制的相对定位问题,是干涉教育还是服务教育,是干涉学术还是服务学术,是起主导控制作用还是起服务配角作用的问题,是为什么行政权利异化为行政权力的问题!所以单纯的大学去行政化,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伪口号。 “教改实验班”是为口号服务的人质 “教改实验班”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课程培养大纲和方案,甚至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的课程设置到目前都还没有确定;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学科分类也没有制定;学生们自己也不清楚。 在没有一个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的情况下,所录取的实验班 45 名学生年龄却有着从 10 岁到 18 岁的大幅跨度。即使对有 30 年开办少年班经验的中科大来讲,这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做法。以教育和全人培养来讲,年龄跨度如此大的 45 名学生有非常不同的心智发育程度、人文社科接受程度和德美艺体培养要求,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培养和管理方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清时校长任职达十年之久的中科大也拒绝了代招这 45 名学生。 临时拼凑的寥寥数个教学人员主要有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已身兼多职且主职在其他院校年过七十的院士;另一类是早已从科研一线退休的其他院校的教员。而第二学期第二学年课程的教员还没有着落。完全没有一个根据南科大学科框架招聘的可延续性的教员团队和由这个团队所设计、认同、落实的课程体系和培养大纲。现在临时开设的课程既不具有任何示范性,也不具备扩大招生后的放大性和连续性。 对于理工科学生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实验课,在招生面试时就已许诺学生第一学期就开。而事实是到现在第一学期快结束了也没有开。第二学期能不能开实验课、开些什么实验课、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则无从谈起。 从这些事实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教改实验班”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完全不是一个为学生培养着想的措施、就完全不是从教育的角度着想的措施,也完全不是为高教改革着想的举措。而只是争取招生自主权、自授文凭权的人质罢了。 校长不能脱离监管为所欲为 对于了解南科大筹办实情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朱清时校长把南科大的筹建完全变成了展现其个人喜好的私塾?为什么朱清时校长高喊去行政化口号而实际上却在所有的重大决定上唯个人意志定夺?为什么朱清时校长不建立完善的招聘解聘的程序和规章制度?为什么南科大还没有实质性开办就已经问题重重?为什么南科大没有受到任何体制机制上的审视、质疑、监察和问责? 我们也许从与香港科大的筹建过程的对比中得到某些启示和答案。 在香港科大的筹建阶段,香港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任命一个由政府代表、社会贤达、学界专家组成的董事会。董事会不仅直接负责校长的遴选和任命,而且在校长上任后直接负责对校长的问责和监管。请注意,在这个大学筹建的机制设计中,不仅政府本身完全抽离了直接对校长遴选、任命和监管的环节,而且校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其权力、责任、行为、办学的任何重大决定都出于董事会的监督管理之下。这就使得校长本人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偏离与学校定位不同的办学轨道,更不能为所欲为。 无制度设计不足谈改革 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建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够复杂够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这样的工程在任何体制下都不是哪一个人可以单独胜任的,无论这个人头上带有什么样的光环。这就要求办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是组建一个高度负责的筹建和管理团队,而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必须要有基本的识人之才、用人之能、吸引人留住人之德。很遗憾,到目前南科大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去。 南科大作为一个全新的公立大学,其制度设计的第一环应该是对其法定代表人的权力、责任、行为的问责与监管,并以此为核心界定大学的管办学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学校内部的所有其他制度规章的设立。很遗憾,南科大的筹建缺失了这一环。 一个没有管理团队、学科框架、学术教员团队、内部管理制度、课程大纲、发展路径规划的空头大学用什么来奢谈高教改革呢?又用什么来实践和体现任何有意义的教改措施呢? 办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不仅需要有正确和清晰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还要建立与理念相适应配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更要有落实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有效的行动。很遗憾,南科大从第一步起就走歪了,还停留在口号的喧嚣上。 承担高教改革的使命本身可敬可嘉,但对一个刚刚起步筹建尚没有任何内容作支撑的大学,什么该试,什么不该试,什么先试,什么后试,要有一个清醒的清晰的分析和论证,不能凭任何个人主观意志,更不能凭内涵不清逻辑不清的口号误导教育改革。很遗憾,南科大在第一步就没有分清楚一个全新的还在筹建阶段的大学该做的轻重缓急和主次纲目。 李晓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前主任。 李泽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 励建书:耶鲁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前主任。 原文出处: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64
个人分类: 教育|25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朱清时需要的是理解不是冷水
热度 6 tarimriver 2011-6-19 10:24
朱清时院士的南方科大目前遇到非常大的危机,一些合作团队撤走,招生又不被允许。于是网上很多人就冷嘲热讽,一幅落井下石的姿态。 作为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他如果没有为民族着想,为教育探索出路的决心和勇气,他不会出来折腾的。 他不是你我无名之辈,还需要闹腾闹腾混点名声,吸引眼球。 但这是在中国,在目前环境下想做成点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他目前需要的是大家的支持,大家的理解,至少是大家的耐心。人家45个年轻的学生都敢拿出自己的前途一博,你失掉了什么?你担心什么? 朱清时在花甲之年还敢出来奋斗,你有他的能力吗?有他的勇气吗?有他在面临内外困境时的冷静吗? 所以,不要在那里扯后退。
2897 次阅读|5 个评论
特立独行朱清时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1-6-19 09:48
特立独行朱清时, 言行超前屡新意。 大化科大曾流连, 毁誉参半有争议。 是非功过何须评, 我行我素做自己。 教育改革路漫漫, 不能取卵杀母鸡。
个人分类: 感怀|18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要改革,不要口号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
jay1060201001 2011-6-18 16:04
根据合作协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被邀请为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成员,从事人才引进、学科架构与课程体系设计、薪酬体系制定、招生考试等工作。三人于2011年初先后退出,并授权南方周末独家发表此篇文章,阐明与朱清时校长在办学理念上的分歧,意在以南科大为样本分析中国高教改革背后的深层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关系国家竞争力能否提高,必须避免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必须避免把对现有高教体制弊病的不满转化为对貌似合理却实际上更为荒谬的行为和口号的欢呼。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认真的具体的富有建设性的分析和讨论。 朱清时校长在南科大的高教改革中提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口号。朱清时校长身为社会名人,又担负改革重任,因此这些口号可能严重误导舆论和社会,干扰高教改革的实质性讨论和健康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有必要表达我们的看法,厘清正误,以正视听。 “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绝不是高教改革核心 高校的“自主招生权,自授文凭权”只是“表”,而教授质量、教育质量、管理质量才是“里”。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从根本上能支撑高校“自主招生权,自授文凭权”的是一个学校建基于教授质量教育质量之上的“质量信誉”,而不是具有这些权力本身。 如果只争“自主招生,自授文凭”权,而避谈如何提高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则无异于只追求教改的形式而忽略教改的本质,这种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所谓高教改革注定是既误人子弟又贻误高教改革机遇并最终贻误国家发展的口号喧嚣。 南科大既没有管理团队也没有学科框架,既没有学术团队也没有学生教育培养大纲方案,既没有清晰学校定位也没有清晰发展路径图,既没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与问责机制也没有外部监管问责法规,也就完全无从谈起建设一个现代研究型大学所必需的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具体问题。但沉浸在偷换概念的口号喧嚣之中,完全远离了办一个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正途,实在于南科大筹建无助,于深圳建南科大初衷不符,于国家高教改革无益! 公立大学必须要有内外两层质量保障体系和问责机制:建基于对自己信誉负责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问责机制,以及建基于法规之上的外部监管体系和问责机制。对南科大来讲,这两个机制完全没有建立。南科大应该做的是回归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回归建设一个新大学的基本工作(管理团队组建、学科架构设置、教授团队招聘、教育大纲及培养方案设置等),回归基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这才是正途。 鼓动学生“不参加高考”不是改革而是“文革” 我国的高考就考试本身来讲仍然不失为是一个较为公平的衡量体系。而这对一个社会诚信体系尚没有健全的社会尤为重要。 在任何国家,统一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应该用高考成绩作为(所有)高校的唯一或最重要的录取和评价标准。问题的实质在于如果不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高校录取标准的话,如何才能在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中,从机制、监管和操作上做到录取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和合理,以使所有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机会得到维护和保障。 我国的高考体制由“考试”和“录取”两个重要环节组成。最根本性的弊端出在“录取(及其所用标准)”环节。用“录取”环节的弊端去否定“考试”环节的合理性,或者用“考试”环节的不完善性去否定“考试”环节本身的合理性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 更为严肃和重要的问题是高教改革是一场“改革”而不是一次“文革”。改革的目的是用更好的更完善的更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来代替(或逐步解决)问题丛生的现有高考(考试和录取)制度,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文革”式的否定现有考试制度和措施,而没有代之以更好更完善更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高教改革的不负责任。 南科大负责人鼓励学生“反对参加高考”的做法,除了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煽动之外,看不到有任何建设性的具体建议和做法。对教育工作者来讲,每当现有法规不适合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时候,该怎样示范和引导青年学生呢?是以尊重法治的精神推动和参与建立更为合理和更为完善的法规呢还是以藐视法规的态度冲破法治走向人治呢?“文革”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和深刻吗?! “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口号 世界公认的一流高校都有一个庞大的规范的专业的层次分明的问责清晰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些一流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有一个功能:服务。服务于教学、科研、学生和教员。 问题的实质是大学内部的行政架构和行政体制的角色定位问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行政体制和以教育科研为主导的学术体制的相对定位问题,是干涉教育还是服务教育,是干涉学术还是服务学术,是起主导控制作用还是起服务配角作用的问题,是为什么行政权利异化为行政权力的问题!所以单纯的大学去行政化,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伪口号。 “教改实验班”是为口号服务的人质 “教改实验班”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课程培养大纲和方案,甚至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的课程设置到目前都还没有确定;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学科分类也没有制定;学生们自己也不清楚。 在没有一个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的情况下,所录取的实验班45名学生年龄却有着从10岁到18岁的大幅跨度。即使对有30年开办少年班经验的中科大来讲,这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做法。以教育和全人培养来讲,年龄跨度如此大的45名学生有非常不同的心智发育程度、人文社科接受程度和德美艺体培养要求,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培养和管理方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清时校长任职达十年之久的中科大也拒绝了代招这45名学生。 临时拼凑的寥寥数个教学人员主要有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已身兼多职且主职在其他院校年过七十的院士;另一类是早已从科研一线退休的其他院校的教员。而第二学期第二学年课程的教员还没有着落。完全没有一个根据南科大学科框架招聘的可延续性的教员团队和由这个团队所设计、认同、落实的课程体系和培养大纲。现在临时开设的课程既不具有任何示范性,也不具备扩大招生后的放大性和连续性。 对于理工科学生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实验课,在招生面试时就已许诺学生第一学期就开。而事实是到现在第一学期快结束了也没有开。第二学期能不能开实验课、开些什么实验课、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则无从谈起。 从这些事实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教改实验班”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完全不是一个为学生培养着想的措施、就完全不是从教育的角度着想的措施,也完全不是为高教改革着想的举措。而只是争取招生自主权、自授文凭权的人质罢了。 校长不能脱离监管为所欲为 对于了解南科大筹办实情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朱清时校长把南科大的筹建完全变成了展现其个人喜好的私塾?为什么朱清时校长高喊去行政化口号而实际上却在所有的重大决定上唯个人意志定夺?为什么朱清时校长不建立完善的招聘解聘的程序和规章制度?为什么南科大还没有实质性开办就已经问题重重?为什么南科大没有受到任何体制机制上的审视、质疑、监察和问责? 我们也许从与香港科大的筹建过程的对比中得到某些启示和答案。 在香港科大的筹建阶段,香港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任命一个由政府代表、社会贤达、学界专家组成的董事会。董事会不仅直接负责校长的遴选和任命,而且在校长上任后直接负责对校长的问责和监管。请注意,在这个大学筹建的机制设计中,不仅政府本身完全抽离了直接对校长遴选、任命和监管的环节,而且校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其权力、责任、行为、办学的任何重大决定都出于董事会的监督管理之下。这就使得校长本人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偏离与学校定位不同的办学轨道,更不能为所欲为。 无制度设计不足谈改革 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建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够复杂够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这样的工程在任何体制下都不是哪一个人可以单独胜任的,无论这个人头上带有什么样的光环。这就要求办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是组建一个高度负责的筹建和管理团队,而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必须要有基本的识人之才、用人之能、吸引人留住人之德。很遗憾,到目前南科大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去。 南科大作为一个全新的公立大学,其制度设计的第一环应该是对其法定代表人的权力、责任、行为的问责与监管,并以此为核心界定大学的管办学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学校内部的所有其他制度规章的设立。很遗憾,南科大的筹建缺失了这一环。 一个没有管理团队、学科框架、学术教员团队、内部管理制度、课程大纲、发展路径规划的空头大学用什么来奢谈高教改革呢?又用什么来实践和体现任何有意义的教改措施呢? 办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不仅需要有正确和清晰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还要建立与理念相适应配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更要有落实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有效的行动。很遗憾,南科大从第一步起就走歪了,还停留在口号的喧嚣上。 承担高教改革的使命本身可敬可嘉,但对一个刚刚起步筹建尚没有任何内容作支撑的大学,什么该试,什么不该试,什么先试,什么后试,要有一个清醒的清晰的分析和论证,不能凭任何个人主观意志,更不能凭内涵不清逻辑不清的口号误导教育改革。很遗憾,南科大在第一步就没有分清楚一个全新的还在筹建阶段的大学该做的轻重缓急和主次纲目。 李晓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前主任。 李泽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 励建书:耶鲁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前主任。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64
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洗钱馆?
热度 15 xqhuang 2011-6-18 10:58
南方科技大学,洗钱馆? 南方周末: 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成员为何退出 ? 就像一枚炸弹直接把“南方科大”送上天,还有家长把孩子送进南方科大当人质? 南方科大闹了半天,居然没有专职的教学人员、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如果这些是事实,这简直是把教育当儿戏。不说“教改实验班”的45位学生是被绑架的人质,在我看来,朱清时校长这种“先生孩子再找娘”的策略,是对这些学生和家长不负责任。 如果南方科技大学完了,朱清时校长肯定也完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如果“南柯一梦”不幸成为事实,朱校长是罪人,还是替罪羊?我们是否应该把视线从朱校长身上移开,问这样一个问题:深圳市政府筹办“南方科技大学”的目的是什么?科学网犀利哥李亚辉先生给出了一种可能的答案,在博文《 深圳——又红又黑的圣地 》中 ,鬼王指出办南方科大不叫改革,叫洗钱,钱洗完了,就Over了。 常有人争论,现在中国到底是什么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啥主义也不是,就是一个“洗钱社会”!随着GDP的增长,各级政府的钱已经大大地多,这么多钱怎么花?拿出一部分孝敬美国老爹,再拿出一部分救济非洲朋友,剩下的就想办法洗进个人的腰包。三峡工程,多少钱被洗进个人腰包?高铁工程,铁道部长刘志军一个人就洗了数十亿元人民币。三峡、高铁都是所谓的利民工程,为什么教育这项利民工程不会被用于洗钱? 传说中的南方科大难道会是个洗钱馆?朱校长是雇来的“洗钱工”? 有人想洗钱,顺便请朱清时先生洗个桑拿,让45位小朋友也洗个脚,最后倒霉的会是谁?谁洗出“性病”?谁洗出“香港脚”?让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5691 次阅读|32 个评论
南方科大老男人的心声
热度 5 BihongFu2010 2011-6-18 09:26
南方科大老男人的心声
最近看到媒体的报道,南方科大的首任校长老男人朱清时在谈到南方科大所面临的困局时,感叹道:“一路走来,我们既没遇到红灯,更没有遇到绿灯,一路全是黄灯!”。这背后显示出老男人在遇到“体制墙”后的辛酸与无奈。 联想到最近在中国最西部经济特区喀什访问时,喀什一位地方官员的一席话:“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官员们观念太保守,特区批准运行以来,大家还在等中央的优惠政策!”。他又说道:中央对经济特区的政策就是“先试先行”,其实,这就是最大的优惠政策!我感叹这位地方官员把中央精神理解得十分透彻。 所以,换一种思路的话,南方科大的老男人朱清时完全可以走出目前的困局:遇到黄灯,其实就是最好的机遇,因为方向盘在您手里,您可以实时调整您前进的方向,同时时机也把握在您手中,老朱,您可以“伺机而动”啊!但愿老男人早日走出目前的困局...... 面对目前的困局,"南方科大"驶向何方?
个人分类: 天涯论道|5944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