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外生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生存之道
热度 2 jhsweden 2015-6-2 13:50
十年前,当时欧美都在搞浮动风电技术研究开发,我意识到,凭自己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在船舶和海洋工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能搞出一个优秀的海上浮动平台设计,用于承载风电机和波浪能发电机。下定了决心,就离开了工作的公司,同时辞去了ITTC组织下的耐波委员会的会籍 (ITTC 是 International Towing Tank Conference 的缩写,是船舶和海洋工程技术方面的顶级国际组织),开始了创新事业。 创新的成果就发表在美国物理研究所【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期刊】的二篇文章里。这二篇文章介绍了一种混凝土浮动平台的设计概念及其运用在欧美西岸海域高效率地捕捉风能和波浪能。这种浮动式平台也可以在中国海域用于建设基于风能的海上工业园,在我前面的博文里对此已有介绍。 不管怎样,创新虽好,但总得有收入得以生存。工作了许多年,有几个退休基金,有自己也有雇主帮买的,就做起了投资(投机)的活儿。世人知道,中国人有着天生的赌博投机心理。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挣的时候一个基金年回报率会是百分之二十,三十,甚至五十,但是,输的时候也在这个数字等级。所以,三年下来,输输赢赢加起来净挣也没多少。 那些年,无论怎样也学到了一些国际资本运行的知识及累积了一些投机失败的经验,并且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如果想要有可持续性的收入,就必须有能力预感预报美国投机资本的流动动向。还好,老天保佑,给了我关心国际时事的兴趣,每天一二小时花在网上阅读政治经济新闻。下了点功夫,竟然十有六七能预感预报美国投机资本的流向。果然,一个基金每年能得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回报。 说穿了,这是美国的赚钱之道。有人笑话美国是怎么的穷,借了人家多少万亿美元,竟不知,借这些钱的利息是百分之三至五,但这些钱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运作后的年回报率少则百分之十五,多则二十五至三十。所以,尽管年年是数千上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美国还是美国,做的是可持续性的生意,不会崩溃。
13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感受另一个国度的风情-印度
scaukzcai 2009-6-23 11:23
最近去印度加尔各答(据说是印度最大城市)参加一个会议,把几张照片放到这里,与大家一起共享。 我们住的旅馆,里面设施相当于国内的三星,电视比较小,吃的还不错,价钱大约500元人民币。背后是体育馆,看上去很旧。 维多利亚纪念馆(Victoria Memorial): 建于本世纪早期,是一座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雄伟建筑,高高的圆顶上挺立着胜利女神像,还有不少大英帝国开拓印度殖民地的重要人物像,如克莱武和瓦伦哈斯丁斯等。馆内陈列了许多表现维多利亚时代大事的绘画和女皇诏谕、纪念品等。 包括拉.甘地等印度领导人的纪念。 圣保罗大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 超载的汽车,几乎很普遍 印度的卡车 鱼市场 : 装鱼的工具很有特色吧 炎热的天气: 室外温度达到35度以上,听建筑工人说有时温度达到50度以上,很多印度男人都赤膊 不知道这部汽车后面得数学公式什么意思 这种交通工具在乡村很普遍 印度的乌鸦真是名不虚传,果然到处都是 鱼塘: 谁知道这些竹竿是干什么的吗 鱼市场 道路上的小石头 : 大家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 印度的公共汽车: 大部分没有空调,外面35度以上的高温,受得了吗 路边的印度小吃: 大多是薄饼、马铃薯等 会场 :水都是大支矿泉水,地方太热,需要多喝水 随处可见的水井 加尔各答历史上的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泰戈尔: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拉曼: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蕾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
个人分类: 学术感悟|4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野小屋
xiaoding 2008-11-10 19:19
老南退休后闲着没事,在山里买了一小块地自己盖房子,南夫人打打下手,在房前屋后的地里种点菜和花。每次从甲山庄的温泉出来,都顺路去那里小息。山野田园中一幢绿色屋顶的小木房,让人联想到童话故事的场景。一只皮毛油亮、胖胖的狸猫蹲在房门不远处看着我们进来。据说那是只野猫,自从老南夫妇来到这里,那猫儿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南夫人备了猫粮,每天放在门外等那猫儿来吃,渐渐成了习惯。那猫儿在玻璃拉门外大模大样地吃,然后蹲坐在那里端详着房内,你伸手过去它也不害怕,知道隔着一层玻璃呢。可它绝不进屋里来,稍稍拉动一下拉门,它就会跑掉,过一会又转回来蹲在那里。 房子还没有竣工,老南说还要盖一年的时间。屋里堆放着材料、工具和一些简单的家具,缠电缆的木轱辘立起来当桌子,上面满满地摆放着各种家什,漆罐、胶罐、茶罐、糖罐、油桶、电暖壶、茶杯、台灯 ------ 。天已冷了,房里和外面温度差不多,南夫人打开电暖器,用电暖壶烧了开水,泡上我带去的普洱茶,茶具竟是我们短缺经济时代使用的那种搪瓷缸子和茶壶。老南看我有些吃惊,说:是不是像野营?看那搪瓷茶壶不保温,我说,普洱茶其实煮一下更好喝。南夫人不知从哪掏出一个小电炉子,是上个世纪用的那种带电阻丝的,直接把搪瓷茶壶坐在上面,一会儿,普洱茶香飘了出来,陈年的普洱茶用搪瓷缸子喝,真是一种奇特的感觉。夫人在小电炉上架起篦子,从冷藏柜里拿出三块年糕放在上面烤起来,烤年糕的香味混着普洱茶香弥漫着小木屋,热年糕沾着加了黑糖的豆面,就着烫手烫嘴的普洱茶,田园诗般的纯朴、温馨令人陶醉。 从前,有个小姑娘,走进森林里迷了路,又累又饿。忽然看到有幢绿色屋顶的小木房,里面住着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他们请她进去,给她吃烤年糕,喝普洱茶 --- --- 。 1.山野田园中一幢绿色屋顶的小木房 2.南夫人的花 3.房檐下晒的柿子 4.那猫儿成了这里的常客 5.那猫儿隔着玻璃看着我 6.屋里堆放着材料、工具 7.夫人在小电炉上架起篦子烤年糕 8.期待着小屋竣工
个人分类: 生活|5286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