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斯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阿斯旺大坝看三峡大坝
热度 4 halcon 2011-6-6 00:53
三峡大坝是利是弊恐怕几年也说不清楚,由于缺乏数据,因此对环境的影响如何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不过有个活生生对比的例子可以参考——埃及阿斯旺大坝。 高中地理课上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著名的阿斯旺大坝。上世纪七十年代原苏联援助埃及在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的下游建了高坝。 设计者按照尼罗河水含沙量计算,结论是500年后泥沙才会淤满死库容,以为淤积问题对水库的效益影响不大。可是大坝建成后的实际情况是,泥沙并非在水库的死库容区均匀地淤积,而是在水库上游的水流缓慢处迅速淤积;结果,水库上游淤积的大量泥沙在水库入口处形成了三角洲;这样,水库兴建后不久,其有效库容就明显下降。 此外,浩大的水库水面蒸发量很大,每年的蒸发损失就相当于11%的库容水量,这也降低了预计的水利工程效益。 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确有一些正面作用。比如,大坝建成前,随着每年干湿季节的交替,沿河两岸的植被呈周期性的枯荣;水库建成后,水库周围5300~7800米的沙漠沿湖带出现了常年繁盛的植被区,这不仅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而且有利于稳固湖岸、保持水土,对这个沙漠环绕的水库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大坝建成后仅20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埃及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百度上可以很容易找到相关资料)。(1) 沿河流域耕地肥力持续下降;(2) 土壤盐碱化;(3) 尼罗河水水质恶化;(4) 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5) 河床遭受严重侵蚀。 大坝工程后果的不可预测性    在20世纪60年代阿斯旺大坝兴建时,人们对大坝的认识还是片面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陆续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当中,有些是设计时预料到、但无法避免或无力解决的;有些则是有所预料、但对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还有些问题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要精确地预测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在兴建大坝前,要判断大坝工程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很多国家的公众舆论和学者专家们往往对超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持反对或谨慎的态度。 三峡大坝上马之前不可能没有相应人员对比过阿斯旺大坝,但是他们的声音呢?难道非要拿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亿人做完实验后再下结论?
7612 次阅读|9 个评论
埃及日记 10
热度 4 liangjin 2011-1-16 22:54
埃及日记 10
(接上集) 今天下午我们去参观阿斯旺大坝和Philae庙。 阿斯旺大坝是项伟大而极具争议的工程。它长约5公里,高111米。1960年在前苏联援助下动工,1971年建成,耗资约10亿美元。大坝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内形成了一个长650公里、宽25公里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Lake Nasser),水库总库容1689亿立方米。在古代,尼罗河水年年泛滥,但河水同时肥沃了两岸。大坝建设的最初想法是利用它截住尼罗河上游的水,使激湍奔流的尼罗河平和而有控制地浇灌下游的农田,使约4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一番。利用大坝截水的落差还可以发电,获取巨大的能源。这似乎是一举多得的举措。然而大坝建成以后,其负面效应也渐渐浮现:首先是由于泥沙的自然淤积,水库的有效库容逐渐缩小,因而导致水库的储水量下降,从而水利效益急速减低;其次是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它使得下游的土壤得不到冲洗和肥沃,从而日益贫瘠且盐碱化,尼罗河水质也逐渐变差,下游的河床不断退化;再就是正是这个大坝使许多埃及珍贵遗迹面临灭顶灾难。Philae庙就是其中之一。为保护文化遗产 1972年到1980年间另一项重大工程将Philae庙整体从原来的Philae岛上搬迁重建到500米外高些的Agilika岛上,使得这个神庙仍然是埃及三个保护最好的神庙之一。 在清沏徊荡的尼罗河水中站立着Philae庙。她被称为“古埃及国王宝座上的明珠”。事实上,如果尼罗河是埃及的项链,那么Philae庙就是项链上闪亮的珍珠。摩托艇带着我们在大坝形成的平湖里转,一些石头由于长期河水的冲刷形成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当我看到Philae庙以其优美的姿态浮现在无云的天空和无杂的碧水间时,一种灵魂的震颤袭来——此景只能天上有! 走进庙宇,一种神秘的气氛笼罩着我。所有建筑都是由高墙深洞巨柱广场组成,辉煌而神奇。其中一座最古老的庙建于公元4世纪初。庙內有几间分別祭祀 Hathor、Isis 和 Osiris 的小殿堂。殿堂里面洞穴里男神和女神的巨大雕塑摄人心魄,墙上面的石头刻满了生动的雕画和象形文字,据说原本都是彩色的,后来遭水洗退了色,但仍然精彩纷呈。这些浮雕和文字一定记载着许多辉煌的神话故事。当人们找到了象形文字的钥匙,也就打开了古埃及的大门。我看见Phil对照他手中的书仔细地研究着壁画和文字心想他一定是位资深学究。 ——“绝对难以置信!”边上有人感叹到。 外面,太阳照得神庙闪闪发光。我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望着神奇的神庙和平静的河水遐想连篇:这就是灿烂的文明! 太阳慢慢下沉 落日藏到了神庙背面 反衬着神庙突显出其峥嵘的伦廊。我们必须离开了。我们恋恋不舍,只能带着记忆走。那美丽的景色将深刻地留在我们记忆。最后太阳带着我们的遗憾沉入了水中。
个人分类: 埃及日记|8195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