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等院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圆满成功
xupeiyang 2011-11-7 09:11
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圆满成功
我也去参加这次学术大会,学术报告很多,很好,就是时间很紧张,学术讨论、提问、交流太少。今后可以减少报告,增加讨论和交流,这样大家收获更大。 2011 年 10 月 18-22 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七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专业图书馆、医学高等院校、医院信息中心等机构共 160 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所馆部分专家、业务骨干及研究生也参加了会议。 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主任委员、所馆长代涛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今年 适逢“ 十 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 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任务收官之年,做好医药卫生信息化工作,对于“十二五”卫生发展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医学信息工作者,我们 应当抓住机遇,开拓思路,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努力推动我国医学信息学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 围绕十二五卫生中心工作,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信息事业创新发展 ” ,共收到论文 155 篇,内容涵盖了医学信息研究与医学科技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卫生信息化、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医学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等领域,反映了我国医学信息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次会议安排了大会专题报告和大会发言,还分医学信息研究与医学科技创新、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和卫生信息化、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三个专题进行了分组交流。代涛所馆长、王汝宽教授分别作了《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思考》、《关于战略研究的几点思考》的专题报告。在大会发言和分组交流中,所馆任慧玲等的《国外医学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研究》、杜建等的《我国医学领域不同学科作者合作度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研究》、郭珉江等的《美国电子卫生信息交换中知情同意模式初探》、黄薇等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利益相关者分析》、刘妮波等的《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资源建设现状》等报告分别获得优秀论文奖。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杜静 支林飞:报告显示美国高等院校学费显著上涨
tangminqian 2011-10-27 16:22
作者:杜静 支林飞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10-27 9:38:2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466.shtm 报告显示美国高等院校学费显著上涨 美国大专院校委员会10月26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由于经济低迷导致各州政府削减教育拨款,2011-2012学年度美国高校学费显著上涨。 报告说,2011-2012学年,美国四年制公立大学人均学杂费为8244美元,比上一学年增加8.3%。如果算上食宿费用,人均费用达到约1.71万美元,比上一学年上涨6%。四年制私立大学人均学杂费为2.85万美元,比上一学年增加4.5%。如果算上食宿费用,人均费用达到约3.86万美元,上涨4.4%。 高校学费上涨幅度远高于物价涨幅。截至今年7月的一年里,美国通货膨胀率仅为3.6%。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导致家庭收入普遍缩水的情况下,学费大幅上涨更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也正因如此,美国助学贷款数额不断上升。据《今日美国报》日前报道,美国助学贷款发放额去年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未清偿助学贷款余额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当前,奥巴马政府正着手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贷款压力。奥巴马25日宣布,政府将提前实施国会通过的为学生贷款“减负”措施。根据这一措施,学生贷款月还款上限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10%。如果借款人20年仍未还清贷款,剩余债务将一笔勾销。除此之外,从明年开始,相关部门将整合学生贷款,大约600万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将能得到优惠利率。 更多阅读 美国大专院校委员会相关报道(英文) http://press.collegeboard.org/releases/2011/new-college-board-trends-reports-price-college-continues-rise-nationally-dramatic-difference New College Board Trends Reports Price of College Continues to Rise Nationally, with Dramatic Differences in Pricing Policies from State to State Increases in federal tax credits, combined with growth in grant aid, help some students cover rising expenses 10/25/2011 NEW YORK –– Increases in college prices for the 2011-12 academic year reflect the continued impact of a weakened economy as well as state funding that has not kept pace with the growth in college enrollments. For the fifth consecutive year, the percentage increase in average tuition and fees at public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higher than the percentage increase at private nonprofit four-year colleges. While national data provide an important snapshot of overall college prices, this year’s data also reveal substantial state-to-state pricing variations underlying the national averages. Student ai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shioning the impact of increases in published prices. New data reveal that the American Opportunity Tax Credit (AOTC), implemented in 2009, increased the subsidies provided to student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tax credits and deductions from about $7 billion in 2007-08 to an estimated $14.8 billion in 2009-10 and 2010-11. These are just some of the findings detailed in the College Board Advocacy Policy Center’s Trends in College Pricing 2011 and Trends in Student Aid 2011 reports that will be released at the College Board’s Forum today. The national increase in tuition and fees at public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2011–12 academic year was influenced substantially by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Nationally, the increase for the public four-year sector was 8.3 percent between 2010-11 and 2011-12 including California but only 7.0 percent excluding it. Similarly, the national increase for public two-year institutions was 8.7 percent including California and 7.4 percent excluding it. California, which enrolls about 10 percent of the nation’s full-time public four-year college students,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ncrease in published in-state tuition and fees (21 percent) for that sector in 2011-12. Arizona and Washington increased published in-state tuition and fees at public four-year institutions by 17 percent and 16 percent,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increases in Connecticut and South Carolina were about 2.5 percent. Key Tuition and Fee Findings : Published in-state tuition and fees at public four-year institutions average $8,244 in 2011-12, $631 (8.3 percent) higher than in 2010-11. Average total charges, including tuition and fees and room and board, are $17,131, up 6.0 percent. Published out-of-state tuition and fees at public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verage $20,770, $1,122 (5.7 percent) higher than in 2010-11. Average total charges are $29,657, up 5.2 percent. Published in-state tuition and fees at public two-year colleges average $2,963, $236 (8.7 percent) higher than in 2010-11. Published tuition and fees at private nonprofit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verage $28,500 in 2011-12, $1,235 (4.5 percent) higher than in 2010-11. Average total charges, including tuition and fees and room and board, are $38,589, up 4.4 percent. Published tuition and fees at for-profit institutions average an estimated $14,487 in 2011-12, 3.2 percent higher than in 2010-11.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a college degree has never been greater, its rapidly rising price is an overwhelming obstacle to many students and families,” said College Board President Gaston Caperton. “Making matters worse is the variability of price from state to state. This report is yet another reminder that we must do more to help disadvantaged students, many of whom face additional barriers to college that are not financial. The least we can do is slow the skyrocketing price of college and put the dream of higher education back within reach of every American.
个人分类: 国外教育动态|2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中国的工科教师只有SCI论文
热度 5 lin602 2011-10-19 18:09
如果中国的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只发表SCI论文,不为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产品,不解决社会需要的技术问题,那中国的企业技术还非常非常落后。 中国经历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与阶段,没有研发力量,就是现在,研发力量还不强。高校在中国的生产技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 SCI论文如果成为高校的唯一考核指标,可以想象对中国的产品竞争力是有非常影响的。
35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聘海外高端人才
xiaguangqing 2011-10-18 14:2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聘海外高端人才 http://rsc.sau.edu.cn/rencaiyinjin/1/201108/75.html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沈航创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航天部所属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院校。 面向未来,为努力把沈航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高水平、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航空航天大学。沈航面向海外诚招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及应届博士毕业生。 招聘学科及人数: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 飞行器动力工程 、热能与能力工程等相关专业 招聘10人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学等相关专业 招聘5人 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学科 招聘5人 招聘层次及条件: 学术、学科带头人: 具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并在国际高水平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以上学术职务,或硕士学位且在国际高水平大学担任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在教学和研究方面获得杰出的成绩,其主要成就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 学术研究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原创性学术研究; 学术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带领本学科团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应届博士毕业生: 海外知名大学毕业,公开发表过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待遇: 学术、学科带头人: 免费提供200平米以上精装住房一套,工资及科研启动费可面议,提供舒适的科研及工作场所并配备助手,家属可随调。 应届博士毕业生: 免费提供120平米以上住房一套,安家费5万元,科研启动费10万元,解决配偶工作。 应聘方式: 联系人:季春轶 孙立新 邮箱: rsc@sau.edu.cn 电话:024-98723982 89723776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道义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邮编:110136
4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科研管理中信息资源利用问题
houerfei 2011-9-15 22:09
高校科研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围绕科研管理活动而进行的系统化信息服务。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利用只有通过机构知识库建设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科研信息资源是构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最基本条件,并有力的支撑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工作,提高科研产出。高校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中产出的科研信息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其质量的优劣和其配置情况,对科技信息管理将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在高等院校中,根据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通过机构知识库获取各种科技信息服务,包括获得各种检索途径和方式,以确保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科研管理职能部门就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服务需求,在日常工作中有组织、及时地为其提供所需的各种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等。从本质上讲,机构知识库参与高校科研信息管理活动,并围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需求,开展系统化、专门化、高效化的科技信息检索、提供、组织与服务功能。能够确保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全方位信息需求,同时满足科研人员的随机信息需要。 科研管理中科技信息资源是主要有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科研机构、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研经费、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及学术活动等在内的科研活动的信息的综合。目前,高校科技信息资源具有海量化(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高校科技工作的飞速发展,使高校科研信息量倍增,出现了海量化的发展趋势)、复杂化(高校老师同时担任教学、科研任务,从事教学、科研两种活动,其科研信息类别多、数量大且相互交织在一起,不容易获取。在科研工作人力投入,在项目参与人员、团队骨干、机构组成员、成果完成人、获得奖励者、学术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中都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唯一性)、分散化(高校科研另一特点是课题组规模相对较小且分散,甚至有时候就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做科学研究,并且工作场所非常分散)、时效化(随着发展速度和更新频率的加快,科研信息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在时效性上)等发展趋势。因此,要通过在高校科研管理中构建机构知识库来加强高校科研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个人分类: 图书馆学|2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华大学简介
nanyq 2011-9-3 22:02
东华大学简介
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东华大学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气,坚持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发展之路,在“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中独树一帜。 地理历史:学校地处中国上海,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 基本情况: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纺织、服装•艺术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外语、人文、理学12个专业学院,另有成教学院、网络学院、体育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专修学院。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10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3个上海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校学生近27000名,其中研究生近6000人,本科生14364人,留学生2816人。教职工2903名,其中院士8名、长江学者和长江讲座教授4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等荣誉获得者,高级职称教师近700名。 教育教学:学校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推行“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和严谨求实的教学管理,面向全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专门人才。学校持续深化学分制改革,对全体学生实行“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宽口径、柔性化的专业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的个性化教育”;并在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推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的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学习1至2年后可在专业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2007年开始,我校艺术类招生享有与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同等的自主权,并获得2008年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2007年,学校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人入选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纺织工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轻化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2个专业项目入选国家特色专业项目,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共有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入选6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近年来,学校有5篇论文入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获得提名。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央电视台CCTV杯全国模特大赛、上海市发明创造三枪杯竞赛等重大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金奖或冠军。毕业生就业状况态势良好,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多年100%,本科生就业率近年来均保持在95%以上。 学科科研: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基储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学校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十五”“211工程”建设被“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正式确认为“优秀”。纺织科学与工程在全国81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再次名列全国第一。依托国家和教育部科研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科技攻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校连续六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三年入寻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两年入寻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连续两年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九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此外,学校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建筑、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特别是为我国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学校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也不断提升,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合作交流: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世界70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80多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留学生。学校积极推进合作办学,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日本服装文化学院、德国劳特林根应用科学大学、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法国鲁贝国立纺织学院、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等一批名校拓展了9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学校重视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上海世博会“大都市形象论坛”、国际纺织生物医用材料论坛等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自1995年以来每年成功承办年度上海市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凸现着学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日益活跃的国际交流新局面。
3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热度 4 jerrycueb 2011-9-1 13:25
谈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所学学科是否一级学科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国家对此学科的重视和发展的迫切性。据说只有一级学科也才能授予博士学位。在安全界学者与专家的努力下,安全科学与工程在今年顺利成为一级学科。这也给学习安全工程的同学们带来了福祉,至少自己学科的地位的提高也不是什么坏事。仔细反思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也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安全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似乎还没有能够十分清晰的阐述出来,或许这种原因是公安技术也成为一级学科的缘故吧。另外,在国内对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目前安全科学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移花接木性,还不能以自身的科学研究方法去研究安全问题。在库尔曼的《安全科学导论》里面也只是对安全学科可能涉及的问题作了简单的描述,也没能触及安全的精髓。因此安全科学的研究需要在其成为一级学科之时更加努力使之从幼稚转向成熟。如果短期安全工程的研究仍然混沌,或者仍然以点盖面式的研究,那么安全科学工作者将不好立足。 如前所述安全科学其实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是这个学科发展的里程碑,特别是对于跨专业学生学习安全科学专业很有意义。先前有学者从系统思想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安全问题(包括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也已经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也有学者从系统工程的方法(霍尔三维结构 、切克兰德方法,人理 - 物理 - 事理)入手尝试阐明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另外还有安全逻辑学方法,安全史学方法,安全的比较学方法等等。似乎看来跨专业学生更能在安全上结合自身的专业做出更有益于安全科学发展的事情来。当然我并不是说现有的安全工作人员做了一些跨专业的研究不如这些专业出生的学生。只是觉得这样对安全工程发展会更有利。 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是它被完全认可为一级学科还有一定时间。这种不是国务院的公示,而是被广大科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级学科。对于一个安全专业的学生来说这还是个比较遥远的梦想,当然每个安全人都会努力去实现它。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5156 次阅读|8 个评论
如何查阅国内作者、机构、期刊、院校、学科等的H指数?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1 11:10
科技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图书情报人员可以在CNKI中国知网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zkcald.htm 平台上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 http://ref.cnki.net/knsref/RefStat.aspx?kind=1 ###(国内大多数单位可以使用CNKI中国知网的数据库) 就可以查阅国内科技期刊、作者、高等院校、医院和各学科专业的H指数、发文量、被引频次、下载频次。以及核心期刊、EI收录期刊、SCI收录期刊。 有的科研管理和科研人员对什么是H指数?有什么意义和用途,如何计算?还不太了解,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我这里提供一些解释,供大家学习参考: H指数:H指数是从引证关系上评价学术实力的指标,作者的H指数是指该作者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 H指数能说明什么问题? 博主回复(2011-8-30 16:31) : H-index,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 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 例如,某人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 1、是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也就是HHI指数的简称,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2、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E.Hirsch)提出的一种定量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方法———h指数。    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他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    例如,赫希本人的h指数是49,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9次的论文总共有49篇。    赫希认为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 参考博文: 中国科技论文H指数300 国际排名第18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80996 如何查阅国际期刊、作者、国家、学科等的H指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quickforward=1id=482112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6983 次阅读|3 个评论
读书人那点事6:中科院的接待费
热度 30 王铮 2011-7-20 08:26
读书人那点事 5 :中科院的接待费 新闻称审计结果:红十字会公务接待费 15 万,住建部 26 万,中科院 9995 万。咋一看,吓人一跳。红十字会何等廉洁,中科院挺腐败。有朋友告诉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们说,还真要看人均,不看人均,中东那些国家,什么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比咱们中国穷多了,哪个阿拉伯人敢到伦敦去飙车?算人均,中科院正式职工约 6 万人, 9995 万元接待费人均 1665 元。 人均 1665 元,我不知道是不是太高。但是我知道科研人员的接待费花在哪里。 中科院人员的接待费大约花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接待学术界同行,成果评审、学生论文评审、学术研讨要开会,开会就要吃个饭、喝个茶。因为科研人员还是自己要把自己当人看,请来的专家,是人,是跟自己一样的人,人就得吃饭、喝水。有人告诉我,国外的论文答辩,不用请评审专家吃饭,吃饭也是 AA 制。我知道,因为国外专家收入比国内这些专家的收入高,聚餐的 AA 制,对他们是小意思。中国专家不行,你老水平高,人缘好,经常有人评审,大抵 AA 不起的。顺便说句,我评审认真,几乎没有人请我评审,所以没有为自己辩护的动机。 第二接待费用处,就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了。有人问过我,研究员是哪个级别,我说是“逢官矮一级”。中科院、高等院校的接待费,求爷爷告奶奶应该是个大头。中国的习惯叫“攻关”,科学的名称叫“沟通”,人均 1665 元之一半的费用用了“攻关”,与官场、商场的比较,似乎有点寒碜。偏偏科研人员,有才学的科研人员,是不愿意的去“攻关”的,因为他们感到理想的冲突。求爷爷告奶奶的“攻关”,的确是中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改进的地方,改进的根本是撤销关隘。 人均 1665 元的接待费,不知道其他部委怎么样?作为科研人员,我当然希望不要花。我当然不敢奢求像某些可以批地、批规划的部委被接待,但是我祝愿科研人员、科学院的、高等院校的,终于有一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接待吧。”这一天,远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65 次阅读|35 个评论
中国有“茶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览(不断完善中,望补充)
热度 3 spandax 2011-5-22 14:32
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1、杭州 浙江大学 http://www.zju.edu.cn 2、杭州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http://www.tricaas.com/ 3、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http://www.hunau.net/ 4、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http://www.ahau.edu.cn/chinese/ 5、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http://www.njau.edu.cn/ind1280.php 6、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http://www.nwsuaf.edu.cn/ 7、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http://www.hzau.edu.cn/ch/home/ 8、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http://www.fafu.edu.cn/ 9、重庆 西南大学 http://www.swnu.edu.cn/index.jsp 9、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http://www.scau.edu.cn/xw/ 10、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http://www.cau.edu.cn/ 11、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http://www.sdau.edu.cn/ 二、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1、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 http://www.ynau.edu.cn 2、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http://www.gsau.edu.cn/ 3、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http://www.sicau.edu.cn/2009/ 4、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http://www.henau.edu.cn/ 三、本科及专科院校 1、贵阳 贵州大学(本,挂靠园艺学) http://www.gzu.edu.cn/ 2、荆州 长江大学(本) http://www.yangtzeu.edu.cn/ 3、青岛 青岛农业大学(本) http://www.qau.edu.cn/ 4、武夷山 武夷学院(本) http://www.wuyiu.edu.cn/ 5、信阳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本) http://www.xyac.edu.cn/ 6、普洱 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专) http://www.ynry.cn/ 7、宜宾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专) http://www.ybzy.cn/ 8、南宁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 http://www.gxnyxy.com.cn/ 9、漳州 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民办专科) http://www.tftc.edu.cn/ 10、句容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 http://www.jsafc.net/ 11、杭州浙江树人大学 (民办 专) http://www.zjsru.cn/ 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同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及本科
个人分类: 原创|3857 次阅读|8 个评论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2011年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交通领域课题
zhangdong 2011-4-8 15:19
原文链接:http://www.cutech.edu.cn/cn/kyjj/hydjyjj/2011/03/1299459190676137.htm 三、交通技术领域 课题名称 1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信息的道路交通与居民出行行为特征数据提取技术研究 问题综述: 目的和意义:传统的道路交通数据和居民出行特征数据调查获取存在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为深入把握城市交通演变规律,提升交通规划与设计质量,特别是为能够掌握实时交通状态信息 ,现代化交通与居民出行特征数据研究成为交通技术领域的前沿课题,而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和用户数量的飞速发展,为这一课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概念和方法。利用现有的移动网络条件,进行现代交通数据采集具有投入成本低、收益大的特点,相关研究的开展还可以促进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目标: 1 .确定应用移动通信网络数据获取道路交通和居民出行特征数据提取的可行性和技术路线; 2 .解决移动通信网络数据的获取技术;基于手机切换的路网交通特征数据库建立;应用移动通信网络数据的居民出行方式判定,交通特征提取及多源试验对比等关键技术。 3 .建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应用成套技术,为政府提供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课题名称 2 :大风环境下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及防风机理研究 问题综述: 目的和意义:大风对行车安全危害极大,在其作用下,列车气动性能恶化,不仅气动阻力迅速增加,还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安全性。对于一些特殊的风环境,如特大桥梁、高架桥、路堤、丘陵及山区的风口区域、侧向气动力与离心力叠加的曲线路段,列车的绕流流场改变更为突出,气动力显著增大,导致列车脱轨、翻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兰新铁路自通车以来,多次发生大风吹翻列车或风力过大被迫停止运行事件。目前,兰新第二双线已经开工修建,更多的高速铁路线也需要建设,由于大风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开展对大风环境下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及防风措施的研究,对保证列车高速、安全运行,提高列车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研究目标: 1 .研究大风环境风 / 车 / 路 / 网 / 桥 / 地形等因素耦合下的列车气动特性,以及列车气动力与路堤高度、桥梁高度、风速、风向、车速的关系式;分析不同路况下(直线和曲线,防风沙工程等)风速与临界运行车速的关系。 2 .通过优化车辆自身结构、挡风墙形状和高度等,提出大风环境下高速列车的防风措施。 课题名称 3 :基于交通预报的交叉口群过饱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证研究 问题综述: 目的和意义:城市交通拥挤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经济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品质。围绕关键交叉口及其关联性密切的相邻节点形成的交通拥堵,是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表现,也是造成大范围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拥挤的诱因。有效缓解密切关联的多交叉口过饱和问题,对于提高运输网络效率、避免交通网络瘫痪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紧紧依靠统计数据或者有限时空范围的实时检测信息,难以真实刻画网络交通流的状态及其演变规律,也不能有效揭示交通拥堵的成因及不同控制策略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诸多城市大量多元 / 源信息采集系统(视频采集、浮动车数据采集、线圈和微波采集系统等)和交通预测预报系统的建设,使得对过饱和交叉口进行实施监控成为可能,这也为实时动态控制过饱和交叉口,通过实时交通组织避免交通拥堵成为可能。 研究目标: 1 .基于连续数据的交叉口群过饱和拥堵特征解析和关键路径(群)的识别; 2 .基于交通预测预报信息的交叉口群过饱和态势分析与预测; 3 .基于交叉口群过饱和态势分析预测结果和疏散策略与疏散方案; 4 .对策方案效果评价分析与实证研究 课题名称 4 :基于公交系统效能提升的交通需求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问题综述: 目的和意义:公交优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低碳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城市高密度紧凑型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必然要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畅通、环保、节能、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城市公交运行效率不高、吸引力缺乏,公交发展的现状与发展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如何进一步改善公交网络等级结构优化及线路资源合理配置,公交优先控制,公交运营管理效率,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也是形成公交主导型的交通结构的关键所在。 研究目标: 1 .公交网络等级结构优化及线路资源合理配置方法研究在给定的交通分布模式下,研究出行分布与公交网络系统的耦合关系与方法,对公交网络等级结构进行优化,提出公交线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用方法。 2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实用技术研究提出公交优先的实用控制技术与方法并进行技术应用示范。 3 .公交系统的运营管理优化技术与方法研究研究区域公交运营模式、动态调度指挥实用技术。 4 .公交定价与补贴研究方法促进公交可持续发展的定价方法和政府对公交的补贴方法。
3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体制:改或缓?
热度 4 zhaodl 2011-3-14 22:38
期刊出版体制改革,从不同的渠道传来的信息并不完全一样:有坚定派——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并没有变化,只是淡化时间表,注重具体的推进,甚至说主体不合格的主办单位都将“挂靠”到某个出版集团;温和派——改革不是目的,应该是有利于文化繁荣,具体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子,更具需要探索;现实派——改革是方向,但是改革的形式应该提供多种选择。 今天,再次翻阅国际期刊奖和提名奖单时,我发现在获奖期刊的主办单位中,共计60个获奖期刊中,真正“经营性出版单位”主办的只有18个,占30%,期刊奖中的科技类里边的主办单位没有一个是“企业”,社科期刊中也只有4个,占20%。可见,高水平的期刊80%的不是“企业化”的出版单位主办。在全部60种期刊中,有8种是有党的系统主办,其他多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业学会,这三者主办的期刊占到进60%。(中国科学算在中科院) 中国的期刊出版道路应该如何走,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探索。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4163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为有这样一个哥哥而骄傲!老兄:兄弟顶你!
热度 2 jinhejiang 2011-3-2 17:50
这是一个真是的事实,主人就是我的亲哥哥, 初中都没有毕业,却 为许许多多企业带来了福音,完成了多项专利级的成果,成为行业心的专家。 却遗憾的是没有去申请专利,无私的奉献给了就职单位!! 而我虽然走完了20多年的读书生涯,就职于高等院校,却一事无成,碌碌而为。 我想说: 老兄:兄弟顶你! 转自: http://user.qzone.qq.com/443569821/blog/1299041967 写给没有文凭但在做技术研发或想做技术研发却没有文凭的各类同行们! 本人不但没有文凭,而且初中没毕业就给学校开除了,本人不但在大企业里管理过大学生,还做的许多技术工作是一些大学同学也不能完成活.本人一开始从事这个工作纯粹是爱好. 本人被学校开除之后彻底打碎了我的理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本人小学时连做了五年的班长,差不多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那时候总想着将来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到了初中之后,因为一些搞笑的原因被学校开除,从此流浪社会, 做过许多好事,也做过不少坏事,做过建筑工人,也做过五金厂厂长,写字楼白领等,干过钢铁行业,化肥行业,到汽车行业到家电行业,虽然初中没毕业,但在大学里的时间一点也不毕本科生少,本人在国内6家高校里学习过,(当中最长的在一工业大学上了一年多,最短的在南京一工业学院培训了一个多月),上了两年我在大学里绝对不是想要一个毕业证,(甚至大学里的老师说让我再去过某两门课程,就可以给一个毕业证给我.,我谢了好意直接就说我没必要,因为我到那的目的是学知识,毕业证对我这种社会人员没用) 我现在搞出来的这款专用计算机却是全中国同行业目前最适用的一款工业控制用行业计算机,我已经把它在许多公司成功应用, 最早纯碎是为了糊口去广东白云学院培训了3个月电工,结果把我2年打工积蓄全部花光,还借了800元债,出来之后因为没电工工作经验,去了工地做杂活,还好老板看我很勤快,两个月后让我做带班的,后面连维修也是我这班人做了,带着9个人在一大型楼盘一做就是一年, 过年之后另找工作,到了一家汽车轴瓦公司做维修电工,两个月后维修一台线切割系统时不小心短路造成设备起火,把这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包括电脑)烧坏.造成几万元损失,当时想着一定会被炒鱿鱼.没想到的是 ,老板第二天回来不但没有炒我鱿鱼,还让我先研究这台设备,研究完后让我列一个清单他到北京去买配件让我想办法重新维修好它,我当时也没信心修好它,只是事情逼到这分上我没有退路了,这可是当时很先进的设备了,96年有电脑控制的设备非常少见!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4天后我把清单给了老板,2个月后老板把配件采购齐全回到广州,我用了15天把这个设备按厂家提供的图纸装配完毕,叫了操作人员来试机(因为当时我不懂操作线割机),我当时紧张得不知如何比喻.没想到的是,半小时后操作人员很开心的告诉我机器全部正常,包括已经两年多没有能处理的故障也没了)我一听开心得脸色由黑变红,这件事给了我很大鼓励,几天后我收到老板给的500元奖励.这件事也让我对老板有了另一种认识.慢慢地我在这家厂做许多设备方面的改进.同时我也转做管理人员.工资也增加了一倍,但我还是想着要见识更多的东西,这样我就不怕失业了. 第二年,我辞职来到顺德发展,在五金厂做过电工,焊工.进过机械厂搞电路设计,最后进了一家空调厂先做了电工,我在这家厂也只做了三年多,但在里面我设计出了多种电气控制柜,比如原来的开管料弯管要4个人才能完成的,最后我弄了只用一台机器变搞定,而且不需要人守住,只要上完料之后就可以不在现场了,还有比如自动端末加工机等,那时都是用一大柜子的继电器才能实现,因为第一:我不懂PLC(可编程电脑控制器).第二:那时那玩意太贵了,最便宜的也可编程就也是上万元,现在就像家用电脑一样,便宜点的只要1000来块钱就搞定.在这家公司工作三年多后,感觉知识越来越不够用,便辞职回昆明到一高校培训,三个月后在昆明工作了两家公司,感觉工资太低,又回广东工作,刚回广东时在广州神山一大型电气设备公司工作,但里面的人际关系实在复杂,我干了半年调换了多个部门还是无法适应,再加上感觉很累,便辞职全天休息了六个月,在这些日子报名学习广州市总工会职业培训学院的高级电工等课程,同时开始学习接触可程控制器的程序规划,也在家自己买了触摸屏人机编程, 自己买了一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PLC等在家实验,6个月后我把白天的课程转到晚上夜校,同时去到一外资公司工作,三个月后做到工程部经理,负责过多个大型知名工程项目,包括桂林漓江大瀑布等,两年后我取得了高级技工证,这个技工证可比一般的技工吃香,因为我是边学习,边工作.而且工作的内容就是学习的内容,所以成绩也很好.所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也为公司结省了不少工程费用. 03年12月,我在广东工业大学取得了技师证,04年辞职到南京工程学院学习了1个半月的数控机床改造,回来后在顺德开了一家搞自动控制的技术公司,期间搞过自动称重配料包装机,汽车底盘自动环缝焊,多缸自动焊,冲床自动送料取料机等,因为不懂经营 ,最后连年亏损 ,最后07年底应客户的需要公司开始转做折叠机,同时改造一些进口的高档设备.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09年春节还没收假就在我身上发生了一次对我来说重大的交通事故,这次交通事故中我左膝韧带被撞断,两侧半月骨碎裂,直接导致我手术后休息了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因为行走不方便 , 于是干脆在家全心研究以前生产的折叠机 电脑控制器 , 包括线路板焊接到 CPU 程序全部自己来 ,没想到我还真搞成功一套系统,09 年 8 月委托电子厂生产了样机出来 , 还基本成功了 , 改过几次之后从 09 年 12 月最后一次改进就定型了 , 经过多家工厂购买使用 验证, 现在这款电脑已经非常成熟了 . 所以我认为文凭并不是那么重要 , 重要的是你有兴趣和用心 , 特别是恒心
个人分类: 工作生活琐碎|3567 次阅读|3 个评论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研讨班 5月10-14日 长沙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2 10:48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系“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改革,于 2009 年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为积极推进高等院校 文献信息检索国家、省、校三级 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进一步深化文献信息检索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大力加强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力度, 提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本着加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彼此促进文献信息检索教学之目的,应部分兄弟院校及相关同行专家的建议,我系将于 2011 年 5 月 10 日 - 13 日 在湖南长沙举办“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研讨班”。届时邀请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知名专家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讲学。 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 2011 年 5 月 10 日 (星期二)报到, 5 月 11 日 - 13 日专家报告、主题交流、专题研讨及学术考察, 5 月 14 日 离会。 二、会议内容: ( 一 ) 专家报告 ( 二 ) 国外“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 ( 三 )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 四 )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 五 )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科技查新大赛与 PBL 教学 ( 六 )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 ( 七 )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案例教学 ( 八 )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自主创新教学 ( 九 ) “文献信息检索”实习教学 ( 十 ) “文献信息检索”教学观摩 三、报到地点: 茉莉花国际酒店(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 岳麓区 金星中路 528 号茉莉花国际酒店)。 四、乘车路线: 1.黄花机场- 茉莉花国际酒店:先坐机场大巴到长沙民航大酒店,再从民航大酒店步行至蓉园路口乘坐 301 路在市妇联下车,步行至茉莉花国际酒店。或从民航大酒店打的到茉莉花国际酒店, 25 元左右。 2.长沙火车站- 茉莉花国际酒店:从火车站售票厅后乘坐 118 路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站下车,向北步行 1000 米至茉莉花国际酒店。或从火车站打的到茉莉花国际酒店, 25 元左右。 3.长沙火车南站- 茉莉花国际酒店:从 长沙火车南 站广场乘坐 348 路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站下车,向北步行 1000 米至茉莉花国际酒店。或从 长沙火车南 站广场打的到茉莉花国际酒店, 45--65 元左右。 五、参会费: 每人 980 元(含会务、场地、讲课、资料等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六、会务联系: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路 172 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邮编 410013 联系人:王洁 15111216212 周文琦 13787152415 电 话: 0731 - 82650240 传 真: 0731 - 82650240 电子邮箱: mao1442@sina.com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 2011 年 3 月 1 日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92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博士多了吗?
热度 32 hongfei 2011-2-21 11:47
中国博士多了吗? 2011.02.21 根据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公布的数据,30年来,中国共授予各类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分别达到33.5万、273.2万和1830万多人。 《中国已授予各类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逾2100万人》新闻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3776.shtm 尽管33.5万博士不是个小数目,这个数目对于中国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据百度百科《普通高等院校》条目,至2003年12月11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553所,其中本科院校644所,专科院校909所。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院校》条目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178419.htm 如果把这33.5万博士分到644所普通高校中去,平均每所学校会有520人。 中国留学生每年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如果按照3000名算,过去三十年总数不超过9万。就算这9万人全部回国,平均到644所高校,每所学校也就139人。 520+139=659。这个数目假设的是海外博士全部回国,而且没有任何一个海外和土鳖博士进入到工业界,政府部门,中国科学院,以及其它任何一个可能需要博士的机构,也不包括那909所专科学校。 这659个人如果是在十年里面陆续招聘的,平均每个普通高校每年只需要接收65.9个博士。 还可以假设现在每年中国新增博士5万(包括海内海外),这些人如果全部进入644所高校,每所学校每年只需要接收77.6人。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中国博士过剩,海外博士回国会抢走土鳖博士的饭碗呢?为什么中国这么大个地方,就容不下这么点博士呢? 俺现在砖都不用抛,大家随便吐点玉吧!
个人分类: 教育科研|15603 次阅读|45 个评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制度建设在前,形式改革在后
xiqingchen 2011-1-17 11:26
最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动向,如是否要取消全国性的高考制度?是否要大力推行高校自主招生等?根据我多年在高等学校工作的感受,我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既要积极,更要慎重。在实施路线上,首先要搞清楚制度的变革将带来什么问题,我们高校管理制度是否已为这一变革做好的准备?我们如何准备新制度需要的制度环境和前提条件,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形式上进行改革。同样一个东西,在西方是好东西,把它植入中国的土壤就是坏东西,因为两地的土壤和生存环境不同,否则将滋生更大的不公平与腐败。例如高校的自主招生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高等院校的层面上建立科学的、民主的、法治的环境?高校制度改革不是简单地把权力下放到高校,否则,高校中将有更多的人想做官,而不是在教育与基础科学研究的第一线辛勤工作。同样,取消全国性的高考制度以后,将会出现什么问题?例如不同行政区之间的问题、地方政府在考试监管方面的问题等。
个人分类: 我国科学制度评论|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