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达芬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达芬奇

相关日志

名作过眼:达芬奇的绘画I
Mech 2019-9-5 08:48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是文艺复兴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虽然以画家闻名,“文艺复兴三杰”最年长者,但绘画作品其实不多,不到二十幅。最著名的油画《蒙娜丽莎》在法国卢浮宫,壁画《最后的晚餐》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自画像》在都灵图书馆,我都还没有看过原作。后面只贴出看过的四幅画。 在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看到三幅。题材都是《圣经·新约》福音故事。《受孕报喜 (The Annunciation, 1472-3) 》画面是圣母与天使,天使告诉有些意外甚至吃惊的玛利亚,上帝让她怀孕了,还让她起名叫耶稣。《东方三博士朝圣 (Adoration of the Magi, 1481-2) 》是没有全部完成的作品,达芬奇去米兰了。画面上,远方来的三博士向母子俯首,众邻人惊异。《基督受洗 (The Baptism of Christ, 1475) 》是洗礼者约翰为基督洗礼的瞬间,画面上还有天使和风景。据说还有幅《丽达》,但没有看到。 受孕报喜 东方三 博士朝圣 基督受洗 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收藏着达芬奇的两张圣母圣子像,《带花圣母 (The Madonna with a Flower, 1478) 》和《圣母莉塔 (The Litta Madonna, 1490-91) 》。非常遗憾,去时只看到《圣母莉塔》。 圣母莉塔 名作过眼:波提切利的古典题材绘画 名作过眼: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1 名作过眼: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2 名作过眼: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院》 名作过眼:拉斐尔的油画 I 名作过眼:贝尔尼尼的 主要 雕塑 名作过眼:卡诺瓦的雕塑 名作过眼:卡诺瓦的雕塑 ( 补充 ) 名作过眼:罗丹的雕塑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4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达芬奇的恶魔[第三季01 - 07]中英文字幕高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11-1 19:58
◎译  名 达·芬奇的恶魔 第三季/达·芬奇的魔鬼 ◎片  名 Da Vinci's Demons Season 3 ◎年  代 201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历史/悬疑/奇幻/冒险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2015-10-24(美国) ◎IMDb评分 8.9/10 from 27 users ◎豆瓣评分 8.8/10 from 18 users ◎集  数 10 ◎片  长 59分钟 ◎导  演 彼得·霍尔 Peter Hoar ◎主  演 汤姆·莱利 Tom Riley       劳拉·哈德克 Laura Haddock       艾略特·科万 Elliot Cowan       格雷格·奇林 Gregg Chillin       布莱克·瑞特森 Blake Ritson       埃罗斯·维拉霍斯 Eros Vlahos       拉娜·普尔弗 Lara Pulver       詹姆斯·福克纳 James Faulkner       伊恩·皮里 Ian Pirie       阿金·加齐 Akin Gazi       斯图尔特·斯卡德莫尔 Stewart Scudamore ◎简  介   这部古装剧的背景设定在达·芬奇25岁时,他性格傲慢,但极其聪明。他是位艺术家、发明家、剑客、情圣、梦想家、理想主义者,他的智力和天赋将被仔细挖掘,同时,他挣扎地活在他自己的真实世界中,因为他开始看到,并去创造,未来。 本季为最终季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128512157
3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音乐、化学都有研究的专家知多少?
热度 4 wyuehua2004 2015-6-5 13:38
历史上通才人物有的是,就懂音乐与化学来学,在这两个领域都有研究和贡献的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19世纪的鲍罗丁20世纪的 霍恩博斯特尔 。我国的宋代的沈括。此外,化学专业出生的音乐家有现代的 马可, 音乐教育家杨仲子。不知这科学网上专家们是否知道还有其他人物?如您知道,请您能告诉我,谢谢您!
个人分类: 音乐与科学|1003 次阅读|4 个评论
你如何变成一个动物权利论者?
lijushizao 2015-2-4 10:05
你如何变成一个动物权利论者? 成为 动物权利论者 的 三种 情况 :达芬奇党人、大马士革人、得过且过的人 —— 《打开牢笼》 第二章笔记 在 《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 第二章中 ,汤姆 . 雷根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把人们由于什么样的品性或者命运成为动物权利论者分为三种情况,即 达芬奇党人、大马士革人、得过且过的人 ,从禀赋根器开看,类似佛教所说的上根、中根、下根,儒家《中庸》所说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者。理解三种情况,对于动保人士反思自身的定位和学习有益。 一、 达芬奇党人 ——生而知之者 【动物意识】对动物的发自天性的同感和同情。 “ 在很小年龄,有些孩童便能够与动物感同身受,能让“他者”的生命成为他们自己的一部分。他们知道动物何时高兴,何时痛苦,知道牠们觉得什么东西有趣,什么动物困难,值么令他们厌烦,也知道什么让牠们害怕。狗和猫,熊和狮,鲸和海豹:这些孩童与其他动物有一种超出其言词能力的融洽关系。他们知道的多余他们能够说出的。 ” 链接这些孩童与动物之间是一种表现为尊重和忠诚的特殊有情。作者以朋友关系来类推这种关系。佛教以宿根宿慧来解释先天优越的禀赋。这种禀赋是多生多劫熏习而成的。作者把这些自孩童起就显现动物意识的人称为 达芬奇党人 。 达芬奇 ( 1452-1519 ) 很早就因为伦理的原因而素食。他说过,“人类自诩为动物之王,我倒要说是百兽之王,汝乃百兽最大。因为尔等确实帮了牠们,为的是牠们奉上自己的孩子来满足尔等口腹之欲,汝将口腹变为所有动物的坟墓。”,“乳汁要从细小的幼崽身边夺去”,“我早年已发誓不食肉。终有一日,人将视杀害动物之事想他们现在对人的谋杀一般。”等话。列昂纳多曾经对飞翔极有兴趣(比如他笔记本里有一些直升飞机雏形的草图),并且无法忍受看到笼中鸟儿,有一个故事就讲到他如何不同场合买下禽鸟,把牠们托出牢笼,然后放飞。 达芬奇党人,即指像达芬奇的这种对动物发自天性的同感和同情,这种天生要帮助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欲的人。孩子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天生具有这种动物意识。这些孩子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与你”而非“我与它”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些孩子是达芬奇当人。 二、 大马士革人 ——顿悟动物意识者 ——因为一次脱胎换骨的经验和认识到动物是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的需要保护的不可替代的生命。这些获得动物意识的体验类似在某种机缘下突然开悟的禅者的体验。 扫罗被召去大马士革帮助平息所有关于一个叫做耶稣的男子的赞许的言辞,对于此人,扫罗和他的朋友均极其反感。根据《圣经》记载,当扫罗在去往大马士革的途中时,耶稣神奇现身,并直接对他讲话。这件事永远改变了扫罗的生命,诋毁者变成了使徒保罗——《新约》中《罗马人书》以及《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作者。 大马士革人, 即 像扫罗这种方式进入动物意识 的人 。他们前一刻还接受上面描述的那种文化范式;但马上便不复如此。比如书中提到的提一个故事:主人公从小在一个农场长大,她在那里养了一只羔羊,为她梳毛、清扫和喂食。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她也要做同样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她放学后到羊圈发现小羊不见了,而晚餐上的菜是小羊排。从那天开始她的生命便充盈了动物意识。不是一只羊的苦境,而是所有动物的苦境。 一位德国人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他从炸弹掩体中出来,迎面看到一匹马沿街狂奔,因为汽油覆、体引起燃烧,马从头到脚都在火中,她的眼睛充满恐惧和控诉之情。似乎(那位德国人说)她在问他:“我做了什么应当遭受这些?为什么你们不帮我?”从那时起,这个德国人的心中就充盈了动物意识。” 三、 得过且过的人 ——渐修者 ——通过长期的学习时间逐步认同动物意识的人,类似于禅宗神秀禅师偈子所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多数人,动物权利拥护者,既不是达芬奇党人,也不是大马士革人。或者说,曾为动物权利论者的绝大多数人只是马马虎虎地过日子,先学习一件事,然后又习得另一件事;先经历一事,在经历另一事;先做出一些决定,再做出另一些决定。我们倾向于要求更多的逻辑证明;在我们能站在动物权利一边之前,有如此之多的事情我们认为必须要“想清楚”。得过且过之人无论由什么途径,也不管用了多长时间,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具有了动物意识。 吉姆雷根说自己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得过且过者,最早是在反对越战,关注人权的是时候,读到甘地《自传》关于动物保护和素食的观点,不但反思,不但研究而认同动物权利观念的。 如果你有一些非常喜欢的动物种类,或者说你有某种动物意识,无论牠是伴侣动物猫狗或是野生动物鸟兽,请思考下你是否可以做到与牠们感同身受,如果牠们的生命权或是自由享乐权受到威胁,你是否会为牠们奋起斗争,至少是否会感到愤慨。然后请思考下下面的问题:猫狗、鸟兽有何不同,牠们和猪牛羊又有何不同,归根到情感及对痛觉的感知上又有何不同,为什么同样的感受、同样的道德标准在对待不同的动物时有所改变? 怎么能在牺牲者是人的时候就反对战争这种不必要的暴力而在牺牲者是动物的时候却支持同样的暴力形式(非暴力原则)? 物种主义( Speciesism ),同种族主义一样,它寻求自动评价物种的品质而忽视运用理性或道德判断的责任,它寻求自动的自尊。
个人分类: 动物保护|2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Men of mechanics (15): 科学全才达芬奇
热度 13 刘建林 2013-4-10 11:08
集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于一身的全才——达 · 芬奇 他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不存在任何沟壑,因为他是一位同时精通科学和艺术的奇人。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既是画家、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雕塑家、音乐家、建筑师,又是力学家、机械学家、航空学家、生理学家、医学家、地质学家和军事工程师。“样样皆通,样样稀松”,这句话明显地对他是不适用的。恰恰相反,用中国古话来讲,他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无所不精。他可以说是人类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甚至可以直接类比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以至于上天如此青睐于他,将诸多科学与艺术的荣誉都加之于他一人之身?他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 · 达 · 芬奇( 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 , 1452–1519 )。 提到达 · 芬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那些享誉世界的名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和《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那神秘而永恒的微笑,圣母和婴孩柔和的线条,耶稣和门徒们惟妙惟肖的神情,让每个观者不由得怦然心动。达 · 芬奇的画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瑰宝。 但尤为让人震惊的是,达 · 芬奇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他还是一位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全才。遗憾的是,他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多年以后才为人们所发现,而我们今天的普通民众对他在科技方面的贡献仍然缺乏了解。对于这一缺失,科学史家丹皮尔评论达 · 芬奇说:“如果他当初发表这些的著作的话,科学一定会一下子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尽管如此,达 · 芬奇那些独创的思想,那些在科学与技术多个领域的贡献,至今仍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照亮着人类文明前进的道路。 达 · 芬奇提倡向大自然学习,“道法自然”,即主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为了艺术创作的需要,他研究了流体的漩涡、连通器原理、摩擦定律和材料的强度理论,因而他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家。早在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之前,达 · 芬奇就对“地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他早就意识到月亮自身并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太阳的光。他甚至还提出过利用太阳能的设想。他认为空气能够散光,因而成为第一个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人。 图 1 名画《维特鲁威人》 他把黄金分割定律用于绘制他的名画《维特鲁威人》(图 1 ),图中人像的肚脐到地面的距离除以身高,以及肘关节到指尖的距离除以肩膀到指尖的距离,恰好就是黄金数 0.618 ,因而这幅画给出了一个优美体型的范本。 他还发现了惯性原理,这一理论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认为一个抛射体最初是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在引力和冲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最后当冲力耗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运动。他的“冲力”的概念就近似于物体的惯性。 他根据高山上有海中动物化石这一事实,推断出地壳曾经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早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 7000 余英里。他预测了物质由原子组成,同时还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强大的破坏力。”今天的原子弹爆炸的景象恰恰与他的预言相吻合。    达 · 芬奇是一位亲身实践的医学家,曾解剖过十具尸体,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内脏器官等进行了精确的绘制,因而他也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曾经设想过用玻璃和陶瓷制作人体的心脏和眼睛。他发现了人体血液的循环功能,认为血液在身体里面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从而能够把养料带到身体所需要的各个位置。后来,英国科学家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 · 芬奇这些生理解剖学的成果。更令人惊讶的是,达 · 芬奇还设计了一套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方法。 图 2 达 · 芬奇的汽车模型 图 3 达 · 芬奇的飞机模型 图 4 达 · 芬奇设计的飞行器模型 除了这些,你能想象得到我们每天使用的自行车和汽车也都是达 · 芬奇发明的吗?不仅如此,他还设计绘制了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钻床、风速计、起重机、挖掘机、烤肉机、纺织机和陀螺仪等机械的草图。他在手稿中也设计了一台机器人,通过机械装置它能够挥舞胳膊。他还发明了大量的武器和航天器,有簧轮枪、子母弹、三管大炮、坦克车、浮动雪鞋、潜水服及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滑翔机、扑翼飞机、直升机、旋转浮桥、降落伞等。在飞行探索方面,他至少写了 9 本笔记,而他的这些成果至今仍在泽被后人。例如, 2000 年和 2008 年,一位英国人和一位瑞士人分别用达 · 芬奇发明的降落伞从空中实现了成功降落。 达 · 芬奇还堪称为一位卓越的建筑师。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城市街道等建筑。在城市街道设计中,他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在设计城市建筑时,他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意大利米兰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和监工建造而成的。除了大兴土木,他还兴修水利,他在该领域的研究比意大利学者克斯铁列早一个世纪。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亚诺河的施工计划。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他建造的一些水库、水闸、拦水坝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达 · 芬奇在艺术、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贡献如此之多,以至于后人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说:“达 · 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 ……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列昂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16092 次阅读|28 个评论
学术和人生:一类是学术就是人生,另一类是学术是人生的一部分
franklinduan 2013-2-20 16:54
以学术为一生的人,有牛氏和爱氏;以学术而游戏人生的,有达芬奇和杨先生。两种都好,像苹果与橘子,只是不同的偏好。 学术也可以浪漫,年轻的有颜宁,年长的有杨振宁。 (更多-》 http://km2000.us/mywritings/education12.html ) 无论咋活,"爱”,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中更要深入内心甚至深入骨髓,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颜子 曰: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
1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陈丹青谈人才
热度 6 Wuyishan 2012-11-6 08:30
出处: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7291 画家、文化评论家陈丹青在FT中文网2012年度高峰论坛上谈了自己对人才的独特看法。他指出,中国遍地是人才,更重要的课题是怎么选拔人才?过去的六十年,是中国对人才高度控制的六十年,三十年前,很多人才被摧毁。这三十年来,情况有所改变,不少人才出现了,走到世界上去了。但89年后的23年来,中国大学做的最主要工作是控制学生,而且非常成功地控制住了。他指出,现在你再让大学生们像89年前那样畅所欲言,已经很少有大学生感兴趣了。而这些大学生本来就是人才。 陈丹青提到自己曾经想招一名他以为最好的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入清华大学,但只是因为政治和英语各差一分而无法入学。后来这名同学轻松考入英国一家大学艺术专业的研究生,而且并没有因为英语问题受到任何阻碍。如今她的画已经被英国肖像博物馆收藏了。陈丹青认为,她的经历很能反映中国人才面临的问题。 “人才就是一个国家的品牌,就像莎士比亚之于英国,达芬奇之于意大利一样,”陈丹青说。但在他接触的西方人眼里,中国被分割成两个时代,一个是古典中国,有许多为世界所熟知的人才名片。但现代中国,只有毛泽东一张。他遗憾地提到:“我在清华任教的时候,发现校园里很少有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等人的痕迹。当时我跑遍了清华园,注意到很少有学生注意到这些人跟清华的关系,也没有人真正在意。只有在谈到清华的历史时,这些人才被当作点缀被提及。” 陈丹青说:“中国的情况是,出不了人才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要出事。在这个前提下,谈人才是个伪命题。”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211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唐伯虎原来跟达芬奇一个时期??(转载)
sppmath 2012-10-19 17:00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昨天我才发现, 中国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及和他并称吴中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达 ·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生活在同一时代,唐伯虎比米开朗基罗大两岁,而拉斐尔死后 4 年,唐伯虎也去世了。元代写 “ 古道西风瘦马 ” 的杂剧家马致远,和写《神曲》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死于同一年 ——1321 年。曹雪琴写《红楼梦》的同时,伏尔泰正在写《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 再比如,中国三国演义打的正欢的时候,欧洲也正在打仗,当时罗马爆发了奴隶大起义,史称三世纪危机,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这不是和同一时期的东汉的情况很相似吗? 再比如,中国大唐贞观之治的同时,日本正在搞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 日本从此了进入封建社会。 做这样的对比,就是想看看,咱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中国人的人种素质到底怎么样。 这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整排了两晚上,累死我了。仅这样一张表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更难以得出结论,先做个参考吧。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 5000-7000 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 4000-5000 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 3113 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 3113 年) 公元前 3100 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 2700-2500 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 3000 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 4000 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夏 公元前 2070 年到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2070 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公元前 2600 年 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 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 2500 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 2100 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 1600 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 1600 年到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1300 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 1894 年 古巴比 伦王国建立 约公元前 1792 年- 1750 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 “ 汉谟拉比法典 ” 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西周 公元前 1046 年到公元前 771 年) 公元前 841 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 771 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 公元前 770 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 11 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公元前 1000 年左右 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老子(约公元前 580 ~约前 500 年) 孔子(公元前 552 年 - 公元前 479 年) 大约公元前 600 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分为 16 个小国,最后统一为 “ 摩揭陀 ” 天国 公元前 594 年 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六世纪 ,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 539 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 538 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 公元前 525 年 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 509 年 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战国(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前 221 年) 公元前 356 年 商鞅开始变法 庄子(约公元前 369-286 年) 屈原 ( 约前 340- 前 278 年 ) 楚国的诗人 , 作 “ 楚辞 ” 公元前 490 年,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 480 年 , 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 300 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公元前 450 年米隆创作雕塑《掷铁饼者》 公元前 384 年 - 公元前 322 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 330 年 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灭波斯 秦(公元前 221 年到公元前 206 年) 公元前 4-3 世纪,玛雅人已应用了 “0” 这个数学概念 公元前 3 世纪 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 221 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 214 年开始筑秦长城 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 207 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 206 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前 202 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 202 年到公元 8 年) 公元前 202 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 185- 前 160 年 汉 马王堆 公元前 138 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在意大利,发现杠杆原理、 “ 阿基米德原理 ” 。 公元前 264 ~前 146 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 次战争(布匿战) 公元 234 年萨珊伊朗灭贵霜帝国 公元前 150 年亚力山德罗斯创作维纳斯 公元前 150 年罗马人征服希腊帝国 公元前一世纪,塞克人在伊朗东部和印度西部建立了一系列王国 公元前 73-71 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 27 年 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 公元 8 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25 年 东汉建立 , 东汉( 25 年到 220 年) 73 年 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前后 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 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 基督教产生 105 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 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 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 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 年 官渡之战 208 年 赤避之战 三国( 220 年到 280 年) 220 年 魏国建立 221 年 蜀国建立 222 年 吴国建立 230 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 年 魏灭蜀 265 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 265 年到 316 年) 280 年 东晋灭吴 公元 2 世纪末 -3 世纪末,罗马奴隶制爆发全面危机奴隶大起义,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帝国西部,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史称三世纪危机。 公元三世纪 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6 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317 年 东晋建立( 317 年到 420 年) 383 年 淝水之战 313 年 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 北非发生 “ 阿哥尼斯特 ” 运动 378 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 年 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20 年 南朝宋建立 - 南北朝( 420 年到 589 年) 494 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10 年 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 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隋( 581 年到 618 ) 581 年 隋朝建立 589 年 隋统一南北方 六世纪初 法兰克王国建立 玄奘( 602 年 -664 年) 605 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 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 618 年到 907 年) 618 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 年 -649 年 贞观之治 约公元 600 - 1680 年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 622 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646 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 年 新罗统一朝鲜 713 年 -741 年 开元盛世 李白 (701-762) 755 年 -763 年 安史之乱 八世纪中叶 阿拉伯帝国形成 875 年 -884 年 唐末农民战争 九世纪早期 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 年 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 九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五代( 907 年到 960 年) 907 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 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 960 年到 1127 年) 960 年 北宋建立 962 年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101 年 8 月 24 日(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卒 1005 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 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 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 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054 年 基督教会分裂 1066 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 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岳飞 (1103-1142), 南宋军事家 , 民族英雄 1115 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 年 金灭辽 南宋( 1127 年到 1276 年) 1127 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文天祥 (1236—1283), 1140 年 宋、金郾城大战 1192 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1206 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 1271 年到 1368 年) 关汉卿 (1240?-1310?) 马致远( 1250 年 -1321 ) 1271 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 年 元灭南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意大利诗人但丁 (1265—1321 年 ), 著《神曲》 明( 1368 年到 1644 年) 1368 年 明朝建立 十四世纪 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15 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 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 - 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 年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 年 法国农民起义 1381 年 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05 年 -1433 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祝允明( 1460—1527 ) 唐伯虎 (1470-1524) 文征明 (1470 ~ 1559 年 ) 徐祯卿 (1479-1511 年 ) 1453 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 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达 · 芬奇( 1452-1519 )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 米开朗琪罗 (1472 一 1564) 博大、雄伟、富有激情 拉斐尔 (1483—1520) 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 1480 年 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 年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 年 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 年 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6 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 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501 - 1504 年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卫 公元 1517 年 马丁 - 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6 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19-1522 年 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1520 - 1570 西欧宗教改革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32 年,法国拉伯雷 (1547-1616) 《巨人传》第一部出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 , 蒙田( 1533 - 1592 ),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著《随笔集》。 1588 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 “ 无敌舰队 ” 1592-1598 年 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566 - 1581 尼德兰革命 1590 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作落体实验 1616 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 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 1636 年到 1911 年) 1636 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 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 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 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 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 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郑板桥 (1693-1765) 1600 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 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 年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13 年,伽利略在罗马发表了《论太阳黑子》。 1616 英国 莎士比亚 卒( 1564 年生) 1616 西班牙塞万提斯卒( 1547 年生)著《堂吉诃德》 1632 年 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 — 雅库次克 1640 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 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 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7 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常称《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并说明如何利用这些定律来准确预测行星绕日的运动。 1688 年 英国政变(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 年 中俄签定 “ 尼布楚条约 ” 1689 俄国彼得一世( 1672-1725 )开始改革 17 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7 世纪初期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7 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 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曹雪芹 (1715 ~ 1763?) 清代小说家,著《红楼梦》。 1771 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十八世纪中期 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十八世纪 罪恶的奴隶贸易达到最猖獗的地步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十八世纪 启蒙运动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 " 理性 " 为基础的社会 伏尔泰 (1694 ~ 1778)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 卢梭 1712-1778 ,著《爱弥儿》、《忏悔录》等 康德 (1724-1804), 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18 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黑格尔( 1770—1831 )德国哲学家 1773-1775 俄国普加乔夫起义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8 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776 年 7 月 4 日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 “ 独立宣言 ” ,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 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纺纱机的动力 1789 年 7 月 14 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 年 8 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 1792 年 9 月 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 年 5 月 -6 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政权 1793 年 6 月 -1794 年 7 月 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 年 7 月 法国热月反革命政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99 年 11 月 9 日 拿破仑发动热月政变 林则徐( 1785-1850 ) 洪秀全 (1814 ~ 1864) 1839 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 年 -1842 年 鸦片战争 1842 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04 年元旦 海地宣布独立 1804 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十九世纪早期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宣传空想社会主义 1810 - 1826 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 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马克思 (1818—1883), 1830 法国七月革命 1831 , 1834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 世纪 30 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 - 1848 英国宪章运动 1844 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 . 2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 - 1849 1848 年欧洲革命 1851 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 年 -1860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 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 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 洋务运动 1864 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 年 -1885 年 中法战争 1894 年 -1895 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 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 世纪 90 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 “ 租借地 ” 划分 “ 势力范围 ” 1898 年 戊戌变法 1853 - 1856 克里米亚战争 1857 - 1859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 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 年,维克多 ' 雨果完成「悲惨世界」创作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 1865 美国内战 1864 第一国际成立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 - 1871 普法战争 19 世纪 70 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 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 . 3 - 5 巴黎公社 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 - 1899 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 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 世纪 80 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 第二国际建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1900 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 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 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 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 近代史 民国( 1912 年到 1949 年) 1912 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 年 二次革命 1915 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 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 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 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 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 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 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 年 井冈山会师 1931 年 九 · 一八事变 1934 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 年 西安事变 1937 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 年 百团大战 1941 年 皖南事变 1947 年 发动 “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 的爱国运动 20 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 - 1908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 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 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 - 1917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 -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90 年代) 1917.11.7( 俄历 10 月 25 日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 . 11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 - 1922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 - 1922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 . 3 . 1 朝鲜三一运动 1919 . 3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 . 1 - 6 巴黎和会 1921 . 11 - 1922 。 2 华盛顿会议 1922 . 10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 . 12 苏联成立 1925 . 10 洛迦诺会议 1929 - 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 . 9 . 1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 . 1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 . 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 - 1936 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 - 1939 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 . 7 . 7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 . 9 慕尼黑会议 1939 . 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 . 6 法国投降 1940 秋不列颠之战 1940 . 9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 . 6 苏德战争爆发 1941 . 12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 秋大西洋宪章 1942 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 莫斯科保卫战 1942 . 6 中途岛战役 1942 . 7 - 1943 。 2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 . 12 . 1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 . 11 - 12 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 . 6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 . 2 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 . 5 . 8 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 . 9 . 2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 . 10 联合国建立 1947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 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现代史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 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 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 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 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 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 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 年 改革开放 1992 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 年 香港回归 1999 年 澳门回归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 . 10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 - 1953 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 世纪 50 年代初- 70 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 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 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9 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 非洲有 17 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 “ 非洲独立年 ”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 世纪 60 年代初- 1973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1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 . 2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 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9 中美建交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 苏联解体 1992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 欧洲联盟建立
2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ERCOFTAC的达芬奇奖 V.S. 国家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turbophoresis 2012-10-1 02:13
达芬奇奖 (The Leonardo da Vinci Award), 由欧洲流体燃烧研究联合组织设立的 (ERCOFTAC, European Research Community on Flow ,Turbulence and Combustion),这个组织是欧洲最大的流体燃烧研究组织,由欧盟领导。达芬奇奖是从2006年这个组织设立的,旨在鼓励欧洲非常有研究天赋的杰出年轻学者,期望这些学者能在今后这一领域做到领导研究方向的作用。 “Its importance arises from the fact that it is the principal ERCOFTAC forum for the youngest, most gifted researchers in our field in Europe to present the products of their endeavours. The hope, indeed expectation, is that these young researchers will progress to become Europe’s leaders in Flow, Turbulence and Combustion, and will act as ERCOFTAC’s most eminent ambassadors.” http://www.ercoftac.org/events/da_vinci_competition/ 这个奖每年从欧洲各国进行两轮选拔,最终挑选出5-6名年轻学者。 、、、、、、、、、、 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为体现国家对自费留学生的关怀,奖励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在学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他们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经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几年来共有2907名在外优秀留学人员获奖。每年奖励规模为500人。 、、、、、、、、 这是我今年申请的两个奖,这两个奖都是针对刚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第一个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没有给我,给我的答复是我的材料由一个物理院士审核后,认为没有资格获奖( 我委在赵同学提出复议后,特地将其申请材料提交给一位物理学院士复审。院士的复审结果仍是维持原专家意见。 )。 我很不明白为什么材料会由另外一个方向的老师来审核,毕竟领域不一样,对于研究的水平很难做出公平的判断。对这个申请结果我是非常的失望。并且对审核机制怀疑,因为做国内每个好的高校都有做流体方面的专家教授,为什么非要找个物理学的老师来审核呢。 第二个达芬奇奖我拿到了,虽然是银奖,但是这个奖2006年设立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国籍学者。 http://www.ercoftac.org/events/autumn_festival_2012/ 希望国内对于学术评审方面的工作能像项目介绍中写的一样, 公平,公正。
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痛悼念杨达才局长
热度 8 duke01361 2012-9-21 15:55
沉痛悼念杨达才局长 今天中文互联网上登出这样一则消息:陕西“微笑局长”终于栽了!消息传来,举世震惊! 大家难以置信,一位活生生的省局的局长如何因为笑了一笑就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命? 难道这多难的岁月里,微笑也成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 杨大财局长的微笑宛如达芬奇的罪恶密码,尽然活生生地吞噬了陕西某局局长的官场生涯! 这是何等诡异的世界啊! 我们深切怀念爱好“微笑” 的杨大财局长,特别喜欢欣赏他的如世界手表博览会展出的手表... 我们真的难以置信,笑面局长如何因为“微笑”就活生生地给“栽了”这一残酷而莫名其妙的事实。 自此,我们再也不能见到一位敢于在危难之时乐观微笑的局长了! 呜呼!哀哉!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3416 次阅读|5 个评论
方舟子的美腿
热度 3 fs007 2012-7-13 09:46
寻正 艄工不识腿之媚,爱上长腿。爱上长腿,为赚稿费强说美。 回家识尽腿之媚,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打假太累。 绪论 方舟子的最可爱之处就在于,他写科普,会用最夸张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无知,往往让人发笑。方舟子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化博士,不过,他的科普绝大多数不在他的专业领域内,这不奇怪,熟悉他作品的人就知道,他被人嘲笑最多的科普,就在生化领域内,我不是生化领域的专业人员,就曾数次嘲笑过他的生化领域相关作品。 方舟子的作品中,以 《为什么南极没有熊?》 最能说明此人的无稽与可笑。该作品把方舟子的学识、人品、思维能力体现了一个淋漓尽致。我曾言,科普写作的第一要素是人品,该作品算是我的这一说法的完美注解。尽管缺乏相关资质,方舟子的科普集中在生物医学领域,当然也是伪科普的重灾区,没有相应专业基础,他就只能在英文世界中编译国外的科普内容,由于要掩盖他编译抄书成文的真相,他不得不进行切割改写——这超越了他的能力,也就导致了方舟子式的科普层出不穷的笑话。 我嘲笑方舟子的 蚊子科普 ,就指出他缺乏见识,常闹笑话,其中的笑话之一就是蚊子爱脚。方舟子不仅有恋脚癖,还是恋腿癖。因为我们的笑话,方舟子凭丧失了多个科普阵地,现在在《新发每日电训》上发垃圾科普蒙生。这里我继续嘲笑他的恋腿癖。在放出蚊子科普后不久,方舟子开始对长腿发疯,发出了美腿就是长,长腿就是美的科学宏论 1 。 首先,读者要意识到方舟子的说法是错的,人的腿,不分男女,不分是绝对长度,还是相对长度,都不是越长越美。身材匀称为美,差不多是相关领域的常识,那么什么是匀称呢?那就是接近人群分布的均值。缺乏相关领域常识是方舟子科普的通病,也是他闹笑话的根本原因。对于一般人而言,其实这个专业领域的常识无非是常人的普遍观念获得过广泛科学支持而已。为什么我能经常嘲笑方舟子的伪科普呢?就是因为他的所谓“科学知识”跟我的一般常识相违背,我一查资料文献,就把他的真实面目给暴露出来了。 不少人对科普有误解,认为方舟子好牛,脑袋里装了那么多知识,即使是错的,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而寻正更牛,脑袋里肯定装得比方舟子还多,不然,怎么随便写写,产量就是方舟子的好多倍,还从来没被方舟子抓到错处。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方舟子在写他的科普之前,对相关知识完全是空白,我比他好一点,但也差不多只是一些一般概念以及我在科学上受到的系统训练。方舟子在写作完成后对相关话题是一知半解,而我则差不多把自己弄得很熟悉相关话题,免得说出来丢丑。 科普是一个针对某特殊领域知识系统学习研究及整理的过程,如果在自己专业领域内,当然这研究的功夫就大减,但如果全然减了,即使是专家,也很容易闹笑话。没有谁就是天生的知识库,储存够多,只管往外拿就行了。我说写科普靠人品,其中就不无做扎实基础研究的讲究。如果你认真地对待读者,对待你所要传播的科学知识,你就会努力做好基本功,而不是偷功减料,靠编译别人的科普骗钱。这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方舟子的科普经常被我笑话,说穿了,就是人品问题。 纠错 长话短说,我们再来看看新发社跟着它的女婿一道闹的笑话。不少人知道我的“名言”了,我指正方舟子的错误,是用筐子装的,还是很大的那种筐子: 1. 达•芬奇画过一幅著名的人体比例图,代表着西方传统美术对标准人体的看法,作为人体绘画、雕塑的参考。 错了。实际上,传统中讲的是一般人体,而达芬奇的比例是 理想人体比例 。 2. 比如,一个人的身高等于8个头长。这只是“凡人”的标准。 如前述,8头身是理想人体,不是“凡人”的标准,“凡人”者,一般人也,其“标准”是7-7.5头身,还可以更低,到6-6.5头身,也不会让人觉古怪。 3. 在西方传统美术中,如果画到神或英雄人物,身高往往就画成了8.5个头长,以显得威武、高贵。多出来的身体高度,相当一部分来自把腿拉长。 错了。既然理想人体是8头身,为什么要把神或英雄整成8.5个夸张头长?即使是采用超过8头身,也会把其余部分等比例地拉长,强调拉长腿无疑不是方舟子脑子里充满错误观念(以为拉长的大部分来自腿),就是画蛇添脚——当然要拉长腿了,不然多难看啊?除非画家进行夸张,比如漫画,一般不会采用8.5-9头身这种看上去缺乏真实感的比例。为了真实感,当画家、雕塑家脱离理想比例时,多是向低走,除非人物本身有夸张的必要,比如大力士阿溪里,就有用9.6头身来展示其魁伟的体魄的。举几个名雕吧: 多那太罗的大卫 是6.4头身, 委罗基奥的大卫 也是6.4头身,最为著名的 米开朗基诺的大卫 则是7.0头身。 米开朗基诺的胜利天才 是7.2头身。 卡比托利博物馆中的阿溪里铜像 是9.6头身,展示一个古典肌肉男的形象。但力士并不见得就要缺乏真实感的人体才能描绘,比如佛洛伦撒的班帝列尼的 阿溪里与卡科斯 中力士的身高就是普通的7.6头身,而保存于意大利的 著名的希腊斗士铜像(里阿斯铜像) 一个是标准的8头身,另一个是7.1头身。 4. 而在美国漫画中,英雄人物的身高更为夸张,能达到9个头、15个头甚至20个头那么高。 在漫画中,对人物进行夸张是定义其为漫画的根本。由于头缩小就显得体型大而魁伟,这是展示力士型人物的基本技巧,所以主人公会采用8.5-9头身来描绘。超过9头身,就会越来越诡异古怪,因此,在画漫画的指南中讲,夸张到15乃至于20头身,乃用于描绘恶棍式的反面人物。显然,方舟子在阅读有关资料时,英文太臭,把恶棍(Brutes)囫囵吞枣吞下去了,变成了英雄 2 。 一段话,无句不错,这就是方舟子的本事与特色。 5. 即使是8头身也只是理想化的人体,在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标准。 方舟子是分不清楚现实与图画艺术摄相的,如果用生物学的头长,几乎绝大多数人达到了8头身标准,如果用 画家的虚拟头长,很多人都能达到8个头长 ,而在摄影中,如果允许调整角度,几乎人人都有机会达到8个头长的标准。真以为达芬奇是无中生有么?别人是解剖学家,是量出来的。 6. 影响身高的主要是腿长。换句话说,一般人的腿长都没有达到“标准”,至少是西方传统美学的标准。 首先,“影响身高的主要是腿长”纯属瞎扯,就象有人说影响一幢房屋大小的主要是客厅一样,不知所云。客厅大小是房屋大小的一部分,如果房子本身大了,客厅就多半建得大,反之亦然,有谁会认为客厅大小决定房屋大小的?方舟子的说法相当把于人的躯干长度固定了,以腿长决定身高,稍有常识,即知其谬。新发社的编辑太不尽责了,明知道招了一位喜欢胡说八道的主儿做科普,也不做做常识检验。 7. 女性对这一点似乎更在乎。 无论是身高,还是腿长,在现有的研究中,男女差不多一样地在乎。 8. 女模特的平均身高不仅高于一般女性,腿长也相对较长。例如,波兰女模特的平均身高比普通波兰妇女高出7.93厘米,腿长则高出6.54厘米。 在挑选女模特时,一般就会有身高要求,因此,高出一般女性是自然的,但腿长相对较长则属于臆测,起码方舟子没有实证。方舟子后面一句就洋相百出了。在我所看到的身高对比中,如果身高更高,那么腿长的贡献就差不多只有60%左右,绝不会有82%这么极端的贡献。方舟子又是从哪里抄来的这么古怪的数据呢?原来是索罗科夫斯基2010年发表的研究中,原文说,波兰女模特儿比波兰女性平均身高高7.93厘米,腿比布雷斯劳大学的学生长6.53公分。这种低级错误是囫囵吞枣造成的。 9. 这还不够。美工在制作广告时,往往还要把画上的模特的腿加工得长一点。 这是方舟子的想当然,估计自己给自己的照片PS惯了?我在照相之际看脸长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没有必要做这种下流活儿,你改变视角就能做到的事情,有必要画蛇添脚故意造假么?这有点方舟子味儿,没有必要剽窃时(方舟子母校教授言,打个招呼就会允许他采用其作品),他仍然要剽窃。 10. 有一些调查也发现,长腿会被认为比较性感。 方舟子是恋腿癖,他就把观点强加给研究人员或者读者。我没看到任何调查声称长腿比较性感。所有针对腿长的美学研究都只是研究腿长跟人体吸引力之间的关系。方舟子的理解就是性感!难怪方舟子推崇手淫没有过度,他脑子里装的是些啥? 11. 腿缩短或过分延长的照片得分较低,得分最高的是稍微延长一些的(比原来长5%)。 方舟子特搞笑, 原来的研究 是以人群平均水平为基准的,他居然把这一点忽略了,这是多么关键的信息呀?缺了,就不通至极。如果你的腿原来就很长了,再长5%很好看啊?也许对方舟子来说是如此,谁叫他是恋腿癖呢?再次地,新发社的编辑该打屁股,这么缺乏常识与逻辑的东西也看不出来。 12. 其他一些调查也发现,女性的腿身比(腿长和身高的比例)较高时,也就是腿部相对较长时,会被认为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男性这点倒不明显。不过,有研究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腿身比低于平均值,也就是腿长相对比一般人短的,都被认为是比较没有吸引力的。 这里我不嘲笑方舟子了,他的语文状元是水货,已经见识多了。新发社的编辑也太无能了,这两句话就整个儿自相矛盾,不知所云,两句话夹杂不清,多个语意方向,是写作禁忌,这么丑的文字也放出来了,这编辑该不是刘菊花吧? 腿身比低于平均水平在所有研究中都吸引力(方舟子的性感)大减,而不是什么“有研究发现”。前一句跟上进一句语意重复。从关于腿身比的整个研究领域来看,男女都在乎,而非男性不明显。不同的文化有差异,比如有的文化中更在乎男性的腿长。 13. 在2005~2006年,对近万名50岁以上中国人的调查发现,在消除了年龄、经济状况、教育等因素后,腿较长的妇女的后代数量也更多,而男人则没有这种情况。这表明女性的腿长可能与生育能力有关。 这里方舟子引用的是香港大学研究者的报告,我已经在《 环肥燕瘦论长腿 》一文中详细分析过该研究的不足。从生育与性选择的角度,女性稍矮于平均水平占优势,而男性稍高于平均水平占优势。 14. 身材高的妇女骨盆也比较宽,这有助于生育,减少难产的风险。 这是想当然。如果腿身比高,腿占了空间,身材骨架就必须要减小,同等身高条件下,腿更长的妇女说不定骨盆更狭,难产的可能性更大。 15. 人们之所以觉得腿较长的人有吸引力,可能是因为长腿意味着较好的营养、发育、健康和生育能力。 立论既错,这句话就鬼扯了。并非腿较长的有吸引力,而是比平均水平稍长的有吸引力。 16. 对女性来说,这尤其重要,毕竟,女性是决定后代数量和质量的关键。 方舟子又瞎扯了。女人顶半边天咱们不反对,天全顶过去了,就不行了。在生育活动中,男女一样地关键重要。 17. 女性的腿身比平均来说也比男性的高。 呵呵,真的吗?男性比女人平均高10多公分,而按方舟子的说法,身高就主要是腿长决定的,男人腿身比反而比女人低?方舟子自相矛盾是习惯,这新发社的编辑也太不敬业了,难道又是哪个的女婿?咱们不扯远了,就拿方舟子引用过的香港学者关于中国人的腿身比跟生育的关系的研究来看一看,腿长与坐高相比,男性是0.85,女性是0.84。嗯,在方舟子眼中0.84是比0.85要高的。 18. 当然,人们爱美腿,并不是因为知道美腿的种种好处,而是无意识做出的一种选择,是进化而来的一种本能。 长腿就变成美腿了?美本身就是一个根据情感决定的,爱才有美,哪用得着什么无意识与本能来瞎扯了?人爱美腿不需要理由,爱长腿才需要。 19. 如果我们把人和类人猿相比,会发现人类的腿相对较长,而手(前肢)相对较短。相对于前肢骨头长度,人的腿部骨头平均来说比类人猿长了34%。 方舟子这里引用的是英国学者Bogin与Varela-Silva二人的一个回顾 3 。他们的这篇论文极有看头,但方舟子引用的东西却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方舟子聪明的话,看看人跟黑猩猩或倭黑猩猩的对比就知道,在黑猩猩,它们不是直立动物,需要前肢高于后肢,不然就得长长颈才好抬头,而人就用不着了,手太长是浪费,所以人的前肢就较短。这34%主要是手短造成的,而腿长或腿身比,改变并不大,原作者没有给数据,但从图像上看,从我的一般印象而言,黑猩猩的腿身比不见得比人类差好远。 20. 当时人类开始了直立行走,而只有当腿相对较长,长度达到约占身高的二分之一时,直立行走、奔跑的效率才会最高,才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方舟子全文立意是长腿就美,怎么忽然又拥抱起平均水平来呢?如果50%效率最高,那当然选择50%为最美,怎么会又在全文中强调长腿才是美呢?那是因为他的这些话抄自Bogin等人。他没觉得自相矛盾。当然,该打屁股的还是新发社的不称职的编辑。方舟子就只有这种水平,不要作更多期望。 21. 所以我们对腿长的重视,也许是遗传自数百万年前的祖先的一种本能。 回到我前面的评述,方舟子所想象的人在进化中腿越长越长并不能为比较生物学证实,因此,他这里的煸情又差不多算是自慰了。 22. 不管是美感还是性感,都不是神秘的东西,在其背后,一定有其生物学的道理。 对方舟子来说,美就是性,性就是美,可惜科学上二者仍然是严格区分的,虽然二者有因果关系。欣赏女人还停留在性感水平,方舟子的“生物学的道理”也实在太浅薄了些。 总结 方舟子的科普是极其可笑的,任何一个有普通阅读水平的人都可以看出他的科普不靠谱,但裙子蒙了眼的新发社编辑是没水平看出来的。方舟子的科普自相矛盾,常识性错误比比皆是,仍然能够以科普的名义畅销于世,我不由得十分赞同起方舟子在《为什么南极没有熊?》一文中表达的观点来,中国的大众科学素质差啊,中国的科普编辑更差——哪个是鸡,哪个是蛋? 方舟子的科普,习惯性地流露一种不相称的科学自大情怀,读他的科普,一定要谨慎,稍不留意,就是南郭先生赞美东施,被人笑话,科学网的李福洋就是样本,需要引以为戒。 注: 3 Barry Bogin and Maria Inês Varela-Silva. Leg Length, Body Proportion, and Health: A Review with a Note on Beauty.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0, 7, 1047-1075 2 Hart C. How to draw comic book heroes and villains . 1995 Turtleback Books: A Division of Sanval. 原文:When drawing a figure, the head is used as the basic unit of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some authorities, the average person is 6.5 heads high, while other artists use a standard height of 7.5 heads. The proportions of comic book heroes are extremely exaggerated. These figures are typically drawn 8 heads high. The smaller the head, the more powerful the body will appear in contrast.(当画人物时,脑袋是基本衡量单位。据有些权威,普通人只有6.5个头长,而其他人则认为标准应为7.5个头长。漫画中的主人公的比例是极度夸张的。这些人物通常画为8头身。头越小,其体型就显得越有力量。) This guy is 9 heads high-positively huge. These proportions make the figure look massive and unreal-desirable qualities for a comic book hero. Some brutes have been drawn as much as 15 or even 20 heads high, which are highly stylized proportions. (这个人物是9头身高——体型真巨大。这样的比例使人物看去巨无霸、不真实——正是漫画中主人公所需要的。有些恶霸反面角色会被夸张到15乃至于20头身,那是特殊风格。) 1 附:《人们为什么爱美腿》原作 作者:方舟子   达·芬奇画过一幅著名的人体比例图,代表着西方传统美术对标准人体的看法,作为人体绘画、雕塑的参考。比如,一个人的身高等于8个头长。这只是“凡人”的标准。在西方传统美术中,如果画到神或英雄人物,身高往往就画成了8.5个头长,以显得威武、高贵。多出来的身体高度,相当一部分来自把腿拉长。而在美国漫画中,英雄人物的身高更为夸张,能达到9个头、15个头甚至20个头那么高。   即使是8头身也只是理想化的人体,在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标准。一般人的身高通常只等于7.5个头长。影响身高的主要是腿长。换句话说,一般人的腿长都没有达到“标准”,至少是西方传统美学的标准。女性对这一点似乎更在乎。穿高跟鞋的目的除了让女性曲线更加突出外,还能让腿部显得更加修长。女模特的平均身高不仅高于一般女性,腿长也相对较长。例如,波兰女模特的平均身高比普通波兰妇女高出7.93厘米,腿长则高出6.54厘米。这还不够。美工在制作广告时,往往还要把画上的模特的腿加工得长一点。   有一些调查也发现,长腿会被认为比较性感。例如,拿一个人的照片,改变其腿部的长度,然后让人对其性感程度打分。腿缩短或过分延长的照片得分较低,得分最高的是稍微延长一些的(比原来长5%)。其他一些调查也发现,女性的腿身比(腿长和身高的比例)较高时,也就是腿部相对较长时,会被认为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男性这点倒不明显。不过,有研究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腿身比低于平均值,也就是腿长相对比一般人短的,都被认为是比较没有吸引力的。   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大头娃娃,头长占了身长的约四分之一;也是短腿娃娃,腿长也只有身长的约四分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头部相对越来越短,腿部相对越来越长,到成年时,腿长约占了身高的二分之一。在这个发育过程中,不仅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腿部骨骼的生长,从而影响到腿长。腿身比或腿长是判断儿童营养和发育状况的一个容易测定的指标。生活条件好的儿童,他们的腿相对较长,反之,生活条件差的儿童则腿相对较短。美国的玛雅人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干体力活,但是跟危地马拉的玛雅人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又好了很多,有卫生的饮水、丰富的食物和更好的医疗等。比较在美国出生的玛雅人和危地马拉的玛雅人,发现身高高了11.54厘米,腿长长了6.83厘米,也就是说,身高的增长有大约60%是腿增长引起的。   即使对成年人而言,腿长也与健康状况有关。腿较长的人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肥胖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在2005~2006年,对近万名50岁以上中国人的调查发现,在消除了年龄、经济状况、教育等因素后,腿较长的妇女的后代数量也更多,而男人则没有这种情况。这表明女性的腿长可能与生育能力有关。身材高的妇女骨盆也比较宽,这有助于生育,减少难产的风险。   人们之所以觉得腿较长的人有吸引力,可能是因为长腿意味着较好的营养、发育、健康和生育能力。对女性来说,这尤其重要,毕竟,女性是决定后代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女性的腿身比平均来说也比男性的高。当然,人们爱美腿,并不是因为知道美腿的种种好处,而是无意识做出的一种选择,是进化而来的一种本能。如果我们把人和类人猿相比,会发现人类的腿相对较长,而手(前肢)相对较短。相对于前肢骨头长度,人的腿部骨头平均来说比类人猿长了34%。长腿是人类的特征,这个特征在4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分手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人类开始了直立行走,而只有当腿相对较长,长度达到约占身高的二分之一时,直立行走、奔跑的效率才会最高,才有更好的生存能力。所以我们对腿长的重视,也许是遗传自数百万年前的祖先的一种本能。不管是美感还是性感,都不是神秘的东西,在其背后,一定有其生物学的道理。 2012.5.23. (《新华每日电讯》2012.5.25.)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7209 次阅读|4 个评论
让我噎着的故事(5):耶稣钉十字架是安排好的既定动作
热度 2 xuyingxiao 2012-6-9 20:50
小时候就从课本中看过《最后的晚餐》,知道达芬奇的名画及其背后的故事,对犹大出卖耶稣并导致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气愤不已。 很多年以后,第一次听到洋人讲解圣经时,却惊讶地得知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一切在旧约中都有预言,是上帝安排的“既定动作”:耶稣知道自己降世的目的就是要被钉上十字架替人类赎罪,他在挑选犹大做门徒时就是看中犹大是个贼、以后会出卖自己,……。 震惊之余,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妥,直到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既然一切都是事先安排的,那么耶稣被钉十字架就是个苦肉计咯。这是个荒谬的结论,万能的上帝哪里需要表演苦肉计呢,我所感觉的不妥原来也就是在这里。那么上帝这么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呢?上帝要赎了人的罪的话直接赦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费力气地安排耶稣来赎罪呢? 我想起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当初马谡失了街亭,并认了罪,诸葛亮虽不愿斩马谡,但为了军法,还是只得挥泪斩马谡。 照着这种解释,一种可行的理解是上帝只是不愿意违背自洽原则而已。他在创造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有其用意的,就像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一样。上帝设定过一些规则,比如有罪就当死,除非有人赎罪,不能直接赦免。上帝即便万能,但他对这个世界选择不违背自洽原则。就像我们做模拟实验,对实验中的物体来说,我是万能的,我完全可以在模拟实验过程中任意进行干预,但那样实验就达不到我的预期目的了。我如果一时兴起完全可以在另外一次模拟实验中胡作非为一番,但这一次模拟实验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我都选择在干预时不违背我自己设定的模拟规则。 所以,上帝的逻辑是:我爱世人,但世人皆有罪,按律法皆当死,我又不愿违背自洽原则,于是就安排我的独子耶稣去为你们赎罪,只要你接受耶稣赎罪,就被赦免得永生。 这么想来,诸葛亮如果像上帝学习的话就不用挥泪斩马谡了:军法如山,但蜀军正是用人之际,又与我情谊深厚,怎么办呢?——我爱众将,但马谡是个罪人,应该处死,我又不愿视军法为儿戏动摇军心,所以我自断一指帮你赎罪,只要你以后为国奋勇杀敌,就被赦免而功绩永载史册。果如是,蜀军将士依旧会很感动,以马谡的才干,放在合适的位置未必不会再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
个人分类: 思考|514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达芬奇的手稿--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记录
liuyingxiang 2012-3-7 07:52
[转载]达芬奇的手稿--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记录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创作了名画《蒙娜丽莎》,殊不知他钻研科学、工程领域就像他的艺术作品般令人难忘与突出。手稿中约13000页的笔记与绘画全是混合艺术与科学所组成的纪录。这些纪录是达芬奇在欧陆行程中透过观察周遭并不断的创作而来。左撇子的他终其一生均以镜像写字。对左手写作者来说,将羽毛笔由右向左拉过来写比由左向右推过去写容易,而且不会将刚写好的字弄糊。因此,他的日记都是镜像字。 在科学上,达芬奇是一个巨细靡遗的观察家,能以极精细的描述手法表示一个现象。但却不是透过理论与实验来验证。因为缺乏拉丁文与数学的正式教育,同时期的学者大多未注意到在科学领域中的达芬奇。而达芬奇则靠自学懂得拉丁文。也曾有人说达芬奇打算发表一系列包含各种主题的论文,但终未实现。 列奥纳多·达·芬奇在师从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时开始认识人体解剖学。当时韦罗基奥坚持要所有门徒学习解剖学。当达芬奇成为成功的艺术家时,得到于佛罗伦斯圣玛丽亚纽瓦医院(hospital Santa Maria Nuova)解剖人体的许可。之后他在米兰马焦雷医院(hospital Maggiore)以及罗马圣灵医院(hospital Santo Spirito;第一个意大利本土医院)作业。1510至1511年,则与托尔医生(doctor Marcantonio della Torre;1481年—1511年)共同工作。30年内,达芬奇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体。当与托尔医生共同工作时,达芬奇准备出版解剖学理作品并制绘了超过200篇画作。然而,他的书直到1680年(辞世161年)才以《绘画论》为名出版。除了人体外,达芬奇也解剖了牛、禽、猴、熊、蛙以作为解剖结构比较。 列奥纳多·达·芬奇画了许多人体骨髂的图形,同时他也第一个具体描绘脊骨双S型态的人。他也研究骨盆和骶骨的倾斜度以及强调骶骨不仅非单一形态,而且是5个椎骨组成。达芬奇也能卓越的表现头骨的形态以及脑部不同的交叉截面图(横断面、纵切面、正切面)。他画了许多图包括肺脏、肠系膜、泌尿道、性器官甚至性交。他是第一个画出子官中胎儿(他希望暸解“生育奇迹”)同时也是第一个画出腹腔中兰尾的人。此外达芬奇经常描绘颈部和肩膀的肌肉和肌腱。2005年,达芬奇的画作就激发一位英国心脏外科医师领先发展一个修补受损心脏的新方法。 他可说是局部解剖图宗师,不仅研究人体解剖表现杰出,而且在涉猎其他动物解剖时一样表现出色。达芬奇不只关心身体结构,也关心生理功能,这使得他变成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他积极寻找外观有明显生理缺陷的人作为模特儿以便画成滑稽的画作突显生理功能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达芬奇可以同时一手作画一手写字。 基于人体解剖研究也使得达芬奇设计出史上第一个机器人。这个被称作达芬奇机器人(Leonardo's robot)的设计可能是在1495年完成但直到1950年代才被发现。目前不知这个设计是否要作成实体。 由于着迷飞行现象,达芬奇作了鸟类飞行的详细研究,同时策划了数部飞行机器,包括了以4个人力运作的直升机(但因机体本身亦会旋转故无法作用)以及轻型滑翔翼。1496年1月3日,他曾测试了一部自制飞行机器但失败。 1502年,列奥纳多·达·芬奇曾为伊斯坦布尔鄂图曼苏丹巴耶塞特二世的土木工程专案制作单一跨距达240米(720英尺)的桥梁草图。这个设计打算让桥梁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口的金角湾(Golden Horn)。但因巴耶塞特二世认为无法建设而未实作。2001年,基于达芬奇的设计,威卜琼·山得达芬奇专案(Vebjrn Sand Da Vinci Project)让此桥以小桥的形式在挪威付诸实行。而在2006年5月17日,土耳其政府决定在实地建设达芬奇桥跨越金角湾让该桥终究成形。 1490年,列奥纳多·达·芬奇将无段连续自动变速箱概念绘制成草图。今日,达芬奇的变速概念以现代化形式实际使用在汽车上。此外,无段连续自动变速箱也已经在拖拉机、雪上摩托车、速克达机车等使用许多年。 由于列奥纳多·达·芬奇曾任军事工程师,笔记中也包含了数种军事机械的设计:机关枪、人力或以马拉动的武装坦克车、子母弹、军用降落伞、含呼吸软管以猪皮制成的潜水装等等。不过,后来他却认为战争是人类最糟的活动。其他的发明包括了潜水艇、被诠译为第一个机械计算机的齿轮装置,以及被误解为发条车的第一部可程序化行动机器人。此外,达芬奇在梵谛冈那些年里,曾计划应用太阳能而使用凹面镜来煮水。尽管达芬奇大多数的发明在他的生平并未实现,但在IBM赞助下,实作了许多模型在昂布瓦斯的克洛斯宅达芬奇博物馆展示。 我们是否也应该读一读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笔记手稿,从中寻找某些创新设计的思路呢。
个人分类: 药物化学教学|4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制衣行业中的达芬奇家俱——威可多的骗人伎俩 第一部!!!
jsnjjlj 2012-1-18 18:37
制衣行业中的达芬奇家俱——威可多的骗人伎俩 第一部!!!
在上海威可多的专卖店买到了有瑕疵的产品 威可多声称已经将该衣物由国家权威部门检测 而且检测合格 所以不仅不能退 而且换其他同类衣物还要加钱 原因是他们的衣服又涨价了。 详情见: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802do=blogid=529471 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802do=blogid=529711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今天威可多寄来了所谓检验报告 其中的漏洞百出,让人捧腹啊 今天暂举一例: 报告备注赫然注明: 检验仅对来样负责,复印件未重新加盖红色检验专用章无效! 而我得到的复印件不仅没有加盖红色印章,而且圆章也模糊不可见。 换而言之,威可多证明其产品合格的文件,是一个在法律上意义上的纯正的无效文件,甚至虚假文件。 而且,从威可多要回我的衣服,到给我回复,其间经历的一个月时间,就算这个检测报告是真的,他又如何证明检测的是我购买的那件衣服呢?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真假问题 还是威可多给我的质量报告中存在的自相矛盾问题中最小的一个, 其他自相矛盾的会陆续报道 其他关于威可多的质量报道: 知名品牌威可多销售劣质产品并粗暴对待顾客投诉 http://www.315se.com/ts/riyongpin/11/TS11W4775080PC.html
个人分类: 东方营销学|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文转发,看央视将会如何回应达芬奇
zhangxp 2012-1-8 13:47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达芬奇手稿中的树
热度 2 upflyzhang 2012-1-1 23:36
达芬奇手稿中的树
达芬奇手稿中的树 张宇宁 博主:最近看到了 Nature 上介绍了一篇文章 ,该文 通过数学建模改进了对树的生长过程中所呈现的几何形态的解释 ( 即达芬奇定律 ) ,读起来饶有兴趣,也体现了科学之美,本人整理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列奥纳多 · 达 · 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在 15 世纪的时候发现 ,树在分叉的时候,其沿高度方向的截面积不变 。写成数学表达式即, d 为母枝的直径, di 为分枝的直径, N 为分枝的个数, n 为达芬奇系数。达芬奇给出的 n=2 (即截面积不变)。实际观察到不同物种的 n 在 1.8 和 2.3 之间,基本符合达芬奇定律。 图一 达芬奇的手稿 T. LE MAGE/RMN (INST. FRANCE) 以前的学者提出了一些模型来解释达芬奇定律。其中一种模型认为树可以看做是连通根部和叶子的通道的集合,但对于成年的树来讲,这部分功能占整个截面积的比例非常低( 5% ),因此这种解释缺乏说服力。最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该模型主要认为树的生长呈现的达芬奇定律是树为了抵御风产生的应力的结果。植物学的研究显示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其形态以应对外界的干扰 ( 即 Thigmomorphogenesis ) 。这种外界的干扰可以是风,雨,雪等自然现象,也可以是动物的接触等等。基于这样的假设,研究人员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了相对满意的结果。 后记:该文是交叉学科研究的一个典范,深刻的把握学科的内涵,抓住其重要作用的机制是这类研究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是多么的有趣和神奇,其中的奥秘值得我们为之不断探索。 References and notes . What da Vinci saw in trees, Nature, 480, 417 (22 December 2011) doi:10.1038/480417a. . C. Eloy. Leonardo’s Rule, Self-Similarity, and Wind-Induced Stresses in Trees. Phys. Rev. Lett.107,258101(2011) . J. P. Richter,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Dover, New York, 1970). . 达芬奇的原文如下: ‘‘all the branches of a tree at every stage of its height when put together are equal in thickness to the trunk’’ . Wikipedia 的解释:“ Thigmomorphogenesis(Thigma -- to touch in Greek) is the response by plants to mechanical sensation (touch) by altering their growth patterns. In the wild, these patterns can be evinced by wind, raindrops, and rubbing by passing animals ” .
12105 次阅读|4 个评论
达芬奇的贝壳
热度 1 yonglie 2011-11-20 10:16
随手从书架上取一本书,是苏联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之二(没见过之一和之三),《诸神的复活》,是达芬奇的传记。其中一段很有趣(上部第九章第 567 节),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在沙龙里谈些什么。(我不想抄书,抄书太累;下面只是把主要的东西复述一遍。此书的中译本貌似有几种。) 1498 年,达芬奇在米兰画《最后的晚餐》期间,参加过一次摩罗公爵组织的学术沙龙。那会儿他们相信米兰是新雅典,而且比古代的那个雅典更好。 神学论辩:圣母玛丽亚的童贞受孕。 医学论辩:美女是否比丑女更富于生产力? 用鱼胆治疗多比的眼睛是否合乎自然? 女人是否是不完全的自然产物? 救世主在十字架上被枪扎穿时流出的水是由体内那个器官出来的? 女人是否比男人好淫? 哲学论辩:元初物质是多样的还是单一的? 经院哲学的老掉牙的博士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它既不是实体,也不是属性。但每种行为不是实体便是属性,所以元初物质不是行为。” “每个被创造的实休,无论精神的或肉体的,都是物质的。” 经院哲学老博士只摇摇他的头,好象他的论敌们所能反驳的话,他预先都知道了,他只吹一口气,就可以将他们的诡辩通通吹破了,好象蜘蛛网一般。 “ 我们可以假定,世界是一株树,那么树根就是基元,树叶就是属性,树枝就是实体,花就是有理性的灵魂,果就是天使本质,而上帝就是照料这株树的园丁 。” “第一元初物是一元的,次级的是二元的,三级的则是多元性的。一切又都是趋向于统一。 —— Omnia unitatem appetunt 。 ” 休息一会儿之后,一位数学家拿出水晶做的多面体模型给大家看,阐述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认为宇宙是从五个有规则的形体衍生出来的。然后他朗诵一首诗,诗中这些形体自颂自赞说: 科学的最甜蜜最美丽的果实, 早已刺激远古一切哲人, 去探寻我们隐秘的原因。 我们辉映着无形体性的美丽, 我们是世界万物的本根。 柏拉图欣羡我们奇妙的和谐, 还有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 我们充塞了永存的天体, 我们的形体多么完美呵, 一切有形物都从我们领受度量和法则。 一个伯爵夫人请列奥纳多也说几句,给大家一点儿面子。老列怕在大庭广众说话,他的言语和思想中间隔着一条永久的鸿沟。 他仿佛觉得,言语不是过火便是不够,不是扭曲便是谎言 。他称演说家和著作家是爱夸夸其谈和糊乱涂鸦的人,暗中却很羡慕人家。平凡的人能圆滑而流利地说话,令他很生气,又使他诚心喜欢:“但愿上帝赐予人们那样的技巧!” 最后,这位“不是博士,也不是学士,连大学也未毕业”的画《最后的晚餐》的那个列奥纳多结结巴巴说:“我要说,——我以为……那么干脆一句话,我要说点儿关于贝壳的事情。” 那些在远离海洋的岩洞和高山上发现海洋动物化石、海藻和珊瑚,证明从远古以来地球表面有过如何重大的变迁:现在是大陆和高山,从前则是海底。水本是自然界的活动力量,自然界的‘车夫’,它创造和毁坏山岳。海岸渐渐向海中央延伸;夹在陆地中间的内海渐渐露出海底,结果只剩下流入大洋的河床。譬如波河就是伦巴底干涸以后留下的,整个亚德里亚海将来也会如此。尼罗河将来要把地中海变成像埃及和利比亚一样的沙丘和平原,而从直布罗陀流入大海。 “我确信,学者们以往所忽视的动植物化石研究,将要建立一种崭新科学的基础,关于地球的,关于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的 …… ” 他的话说完之后,好多人面孔上显出了仿徨失措的神气:“现在怎样呢?怎么办呢?喝彩呢,还是嘲笑呢?是新的科学呢,还是一个无知者的夸诞呢?” “我们希望,我亲爱的列奥纳多,”公爵戴着宽容的微笑,像长辈对孩子一样说,“我们真心希望你的预言能够实现,希望亚德里亚海干了,那时候那些威尼斯人,我们的敌人,困在他们的海湾里,就像螃蟹一样困在沙滩上了。” 【最后这句话,有的译本说像“虾米”,到底应该像什么呢?我倒是真想做一只小螃蟹,在威尼斯湾滚烫的沙滩上飞快地爬过……】
个人分类: 随想|3514 次阅读|3 个评论
蒙娜丽莎
pingguo 2011-10-29 11:08
蒙娜丽莎
达芬奇 《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 如此清晰又如此模糊 如此接近又如此遥远 如此善变又如此永恒 谁能将世界之真归纳完整。谁能将 女性之美描绘精准。谁能将 众神的矛盾,调和于一颗温柔的心 谁能将那不可言说的秘密 藏进她微笑的嘴角 以自然的手法,轻轻一笔 整个世界处于俯瞰的位置 在她神性的目光里
个人分类: 诗歌|2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达芬奇只火了一星期”:新闻焦点转移 vs 微博(笔记)
seawan 2011-8-8 11:19
网上热贴曰: 『 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 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 因为动车,赖昌星只火了半天。』 新闻焦点的转移在现在是越来越频繁了。 微博在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个作用中, “转移” 的力量 大于 “跟踪” 焦点的力量 在目前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跟踪的力度都很小。 在论坛中,虽然有一定的跟踪能力,但是由于新话题的涌入,这个力度也有限, 除非论坛中自动设置了专有的话题“专题”。 微博的话题“跟踪”能力,可以通过其“标签”/“热门标签”等表现。 然而也有限。 论坛的“圈子”实际上是一个跟踪模式。 可以在微博中应用。 也就是说,使用“关注话题”方式,实现跟踪。
个人分类: ★创意★|2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 ,你为什么不说“不”?
热度 2 张显峰 2011-8-8 10:40
“郭美美事件”后,网络上流行起一种“表情”——“呸”。记得好像还有人专门在微博上发起过“大家一起‘呸’”的活动,隐约可感扑面而来的仇忾的气息。 这样的表情其实我们不陌生——街头巷角一群人像是议论着什么,突然商量好了似的抻长了脖子,鼓动着腮帮子,斜睨着眼睛,“呸”的一声,心中的不齿、不满、不忿等等情绪,全跟着甩出去了——甩出去了? 这似乎是千百年来国人特有的表情,不知跟随地吐痰的习惯有没有干系。但从现实到网络,从更早以前到“郭美美”、“达芬奇”,甚至到那场不便言说的惨祸,我们遭遇的种种傲慢、逃避、冷漠,好像最后只能发泄在那一股浓痰里了。 台湾的龙应台女士曾经诘问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人当然生气,只是你看到的往往是忍气吞声,即便是歇斯底里的“呸”,也不见得是明目张胆的。比如,你讨厌一些人做了一些事,第一反应可能是忍,然后才是背过身去的大“呸”一声。 “呸”也算是一种表达,至少是情绪的表达。但,只是一种表达。它既不能扭转已经发生的事实,也不能真正捍卫你的主张。我们“呸”了这么久,可曾看到过什么事情因为我们的“呸”而改变? 每一天睁开眼,那些让你生气的事情仍在继续:你掏了钱,买回来的却可能是变了质的馒头和有毒的牛奶;你捐了款,却不知道被花在了什么地方;你缴了税,却被你供养的人肆意挥霍还骄纵跋扈;你明知有些事是人祸,他们却诡辩为雷劈…… 你不生气吗?可是,生气有用吗?你一边大声地“呸”以示很生气,一边却:从超市货架取走无良企业的牛奶放进篮子;掏出腰包捐给那个你不信任的组织;在万般怨愤中默默忍受了权力的骄纵。 你,为什么不说“不”?假如,城管局说要花两千多块钱换一个路牌,你勇敢地站出来说:不!这钱你不能这么乱花;慈善组织面对质疑无法答出善款的去向,你勇敢地站出来说:不!你必须告诉我每一分钱的用途;奶粉企业以伪劣坑害你,你应该用行动果断表达你的态度,从此不再选择它! 假如你这么做到了,你应该看得到改变。事实上,那个城管局,听说好像正忙着给公众算账,换路牌的计划似乎也要搁浅了;那个慈善组织,也开通了一个什么平台,以供查询捐款的明细……这,不正是说“不”的力量吗,不正是民众坚持下的改变吗——虽然它与我们的期待还有距离。 再讲个律师的故事吧。那个叫郝劲松的年轻人,为了索要一块五毛钱的发票将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赢了。他对记者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你可能以为他会因此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后来坐火车,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菜端到他的面前说,发票是现在给您开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有人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作的斗争。” 或许你也遭遇过相同的傲慢——“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或许你也暗地里“呸”过,但你还是含着不忿“服从”了。当郝劲松为你我赢得权利的那一刻,你应该也体会到了,说“呸”和说“不”的不一样。 再怒气冲天的“呸”,也不过如怨妇的伤悲。面对无良的企业和失德的政客,请勇敢地说“不”!用行动告诉他们你很生气,告诉他们人性的底线不可逾越,告诉他们法律赋予你的权利不可漠视。因为,这是你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立场,也是文明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守住底线,才守得住尊严!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38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达芬奇”走的是中国学术界的老路
热度 4 大毛忽洞 2011-7-17 09:58
“达芬奇”走的是中国学术界的老路
“达芬奇”走的是中国学术界的老路 看图说话,图片来自163网络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2898 次阅读|6 个评论
自己做研究的一些看法
热度 2 Moviez 2011-6-10 16:03
本人学力学出身,做研究生却阴差阳错地选择了电磁学方向:左手材料,或许跟自己是个左撇子有关系吧,想想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伟人也是左撇子,俺就内心一阵激动,奢望着先人能在上头点拨一下。 做电磁波理论,自然需要适用麦克斯韦方程,这是典型的波理论;做材料设计,却还得借助牛顿力学,这是典型的粒子理论;而对结果的实验验证,一方面可以使用日渐成熟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模拟,得益于大陆的“免费”习惯,电磁仿真软件信手可以拈来一把,用的如何全看使用者的理论水平和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实施力学或者物理实验,做实验就要用到仪器,如果说力学实验里5%的仪器误差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电磁仪表里同样技术糙度的误差将是谬之千里的错误,这里面有个光速C的因子放大作用,可以这么说:电磁波的实验可以做得非常精确,同样也可以错地一塌糊涂,其中的关键是电子仪表的精密度及外围器件误差的校准。 电磁仪表可以说是融合了电磁波理论和经典牛顿力学的理念,其工艺水准可以体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制造实力。这段时间,集中翻阅了一些电子仪表,尤其是射频行业的资料,感觉中外差异悬殊(民用仪器,军用的不得而知),加上米国的高端技术封锁,国内的仪表原创动力仍在蹒跚地前进,他们面临着抉择:是继续老祖宗的“拿来主义”的实用路线,还是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自力更生创新大道?对我们这些使用者,同样也是一个考验:大量的美金换回来少得可怜的低端产品,一个电子校准件就过万美金,有钱你就使劲烧吧! 历史总是在重演,不同行业的风雨故事在其他行业轮番上演,不同的人重复着他人的成长史段落,或许国人记性差,或许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456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达芬奇
xupeiyang 2011-4-22 16:36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外学者的谦虚
热度 10 upflyzhang 2011-4-12 02:56
原来总感觉国外的学者很会 show ,很会表现自己,但实际上接触多了,也发现他们有很谦虚的一面,这里仅举几个和空泡动力学领域有关的例子。 1. 在考虑流体压缩性方面, 有很多的方程,让人眼花缭乱。后来,某知名学者将这些方程进行的系统的总结和归类,并推导出这一大类方程的通式,并对比较典型的几个方程的精度进行了评价。按理说,这个学者的贡献是很大的,但他文中提出这个通式的时候,却采用另外两个学者的名字命名。 注:绝大部分某某公式和现象其实很少会由作者本人在文中采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都是学术界认识到其重要性后,为了表达对其贡献的肯定,将之以该学者的名字命名。偶尔也看到有些作者上来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命名那个,但仔细看来发现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发现,估计也只有作者自己才会这么叫吧。 2. 美国有一个知名的空泡动力学学者,他 1988 年发表了一篇考虑 microstreaming 的文章,里面对该现象进行了建模和解释。但该文的最后,作者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The author wishes to thank Dr. H.G. Flynn for convincing his that this “neat little idea” is worth a paper….”. 这篇发表在知名杂志( J. Acoust. Soc. Am. )和被很多知名学者应用的文章,在作者本人的笔下竟称之为“一个很小的点子”,而且他发表文章还是在别人的说服下才完成的,这不是谦虚是什么?我与这位前辈偶有通信,一次他把他最新发表的文章寄给我,这篇文章主要是系统的对空化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进行了综述,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实际上就是行业的标准。里面还专门附了一句话,大意是“这篇文章是一群天才共同努力地结果,我之所以是第一作者,并不是因为我是最聪明的,主要是因为我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而已。”这些细节都反映了为人的谦虚和求实。 注: Flynn 是空泡动力学领域的老前辈, 1964 年写了空泡动力学史上第一本专著,影响了几代人(见 Prosperetti 在一次纪念 Flynn 的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3. 我在前面的博文中曾给大家介绍了达 · 芬奇手稿中的一些空泡动力学现象(详见博文 达•芬奇手稿中的空泡动力学 )。提出以达 · 芬奇名字命名这个现象的学者是 Prosperetti ,原文见他发表在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文章的附录。穿越了几百年,达 · 芬奇的名字能够和这个现象联系起来, Prosperetti 实在是功不可没。 Prosperetti 后来写了一个 review ,最后一段话很耐人寻味“ As for Leonardo, one of my colleagues observed that he does not need us for his reputations. I could not agree more-it is fluid mechanics which can benefit from the association.” 总之,我个人发现那些学问做得很好的学者,国外学者也好,国内学者也罢,其实都是很谦虚的,值得我们学习。 注:谦虚和show本身并不矛盾的,关键是尺度和时机。
6717 次阅读|11 个评论
趣说空泡(9):达•芬奇手稿中的空泡动力学
热度 8 upflyzhang 2011-3-23 05:15
趣说空泡(9):达•芬奇手稿中的空泡动力学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2862do=blogquickforward=1id=425323 达•芬奇手稿中的空泡动力学 张宇宁 英国华威大学工程系 达·芬奇不仅是一个绘画大师,他在力学方面也是有相当大的贡献。这里讲一段近年来报道的达·芬奇与空泡动力学有关的一个例子。 现在我们知道气泡从水中浮升的时候由于气泡大小的不同会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当气泡较小的时候,浮升的轨迹为直线。 当气泡较大的时候,浮升的轨迹为“之”字形或者螺旋形。这个主要是因为气泡变大的时候发生变形,呈现扁球面,从而造成尾流的不稳定。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是第一个有记载的观察到这类现象的学者。 图一和图二分别展示了达芬奇的两份手稿。这些手稿清晰地描述了气泡上升时候的螺旋形轨迹。 达·芬奇对这个现象的思考在他的很多的手稿中都有所体现。 鉴于 达·芬奇 的贡献,研究人员提出采用 达·芬奇 的名字命名该现象,即 列奥纳多 悖论 ( Leonardo’s paradox )。之所以称之为悖论,是因为这个现象与 达·芬奇 时代流行的理论 相矛盾。 穿越长达 500 年后,重新翻阅达·芬奇的手稿,竟然能够惊奇地发现他对这个现象的详细的记录和思考,不禁令人赞叹。 图一 达芬奇手稿。 Armand Hammer Foundation (1982). 图二 达芬奇的另一份手稿。 Reproduced from Ravaisson-Mollien (1889). 后记 达·芬奇对科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科学方法论方面。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盲目地崇拜古代权威和古典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等。达·芬奇却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达·芬奇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并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在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方法对后世影响甚广,后来被伽利略等发展,并由英国哲学家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本文所举的关于空泡动力学的例子,正是达·芬奇所倡导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现。 参考文献 Prosperetti et al. (2003) Prosperetti (2004, PoF) 延伸阅读 《趣说空泡》系列博文目录
个人分类: 趣说空泡|668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好与不好的距离
热度 1 shuilinxi 2011-1-21 09:46
最近在问一个问题,或者是一系列问题。 好的画和还不够好的画差距在哪里? 好的文章和还不够好的文章差距在哪里? 好的音乐和还不够好的音乐差距在哪里? 好的研究和不好的研究差距在哪里? 。。。。。。 达芬奇,聪明绝顶,一代大牛; 米开朗琪罗,上帝派来的画家,众人膜拜仰慕。 如果你仔细看这两个人的画,你会发现差距就是那么一点点。但就是那一点点,导致了所有去意大利的人都去瞻仰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等作品,而站在达芬奇、拉斐尔等一代大师画前的人居然寥寥无几。就是那么一点点,使得达芬奇最后差距米开朗琪罗好远好远。 站在一幅属于器的大师的画面前,你会觉得这是一幅绝好的画,不是一般人能画出的画。他的画法,手法,技法都已如火纯清,但是就是少了那么一点点。 站在米开朗琪罗的画面前,你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感觉心灵和灵魂的震撼。 这一点点正是连接人与人心的东西,好的作品都是用心灵筑成,与道合一。 米开朗琪罗在画创世纪的时候,完全忘掉了自己,他已化身为上帝的使者,为上帝在作画。 伟大的先知纪伯伦说过,“宗教这个词从诞生的本意不是让人们去顶礼膜拜的,而是让人们去信仰的。而这个信仰,不是单纯相信神可以保护我们,让我们幸福,如果仅此而已,就浪费了神对我们的一片苦心。一切宗教流传下来的蛛丝马迹,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道”。可惜大道至明至简,却甚少有人明白其中的奥秘。” 文艺复兴是东西方的转折点,文艺复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黑暗时代的结束,混乱思想的统一。是谁在西方传播道的种子,看到了米开朗琪罗的画,我明白了一点点。 当然,如果有一天你到意大利站在《最后的审判》这幅画面前,你更能明白这一点点。 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并没有不同,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道”。 好与不好的距离正是道的距离。
2352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力的研究词汇
热度 1 shuilinxi 2011-1-16 23:30
最近还闲下来读了一些书,让自己灵魂得到一点安慰,我还是喜欢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说到给力的研究词汇,我觉得我会选下面几个: 1好奇心 最近看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文章才发现这个词是科学的基础。 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太阳能烧多久,太阳有吸收能源的机制吗?太阳跟黑洞或白洞有关系吗?如果没有月亮,还会有人类吗?我们为什么经常做梦,梦的机理是什么?。。。。。。 很多诺贝尔学奖得主认为上帝给他最大的赏赐是让他感觉了在好奇心驱使下探索的快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为我好奇,呵呵。 2想象力 这个词是人类前进的基础之一。 达芬奇想象的飞行器400年后成了现实,凡尔纳想象的潜水艇和电视100年后成为了现实,范曼想象的原子蚀刻不到30年就遍布世界,叫做纳米技术。。。。。。 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设想,不可否认,未来的一部分就在我们的想象中。 我们设想一下未来的xxxx吧,这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3直觉 这个词是科学的灵魂。重大理论建立的前奏都是直觉,完善才会大量用逻辑。 4真理 真理,哈佛的校训,永远都挂在每个学子的心上。 邓小平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是最强大的,人格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 岳麓书院挂着的“实事求是”也是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 5人文 文以化之,人类延绵不绝的原因之一。 最近很多新的想法都来自于对经书的思考,很多抽象的语言背后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让一个人的小宇宙燃烧起来。 6艺术 学数学的时候当你发现了数学的美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数学不光是美,他还是一种优美的体操,属于思维的体操。 艺术是什么?他跟直觉创新有什么关系,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7自然 貌似这个最给力。自然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我觉得他代表了接近真理的世界摆在我们面前的显性的一面。 在自然里,我们体会了所有。 易经本质上不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抽象建模吗?通过这种建模,我们把现象、机理和数学哲学完美地统一。 冯教授说15年后的移动硬盘是基于易经的原理做成的,我相信。 这七个词送给每一个想在研究上做出成绩的中国学者和学生,记得英国的沙切尔在香港回归的时候说过,永远不要担心中国,因为这是一个给世界贡献思想不给力的国家。 我想,不久的将来,中国终究会给力的。
1672 次阅读|1 个评论
神经科学角度解读“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leixu 2010-5-26 13:41
蒙娜丽莎神秘微笑不但让中国瓷砖商们抢注,艺术家们临摹,电影导演们沉迷,流行歌手们疯狂(相关代表作见:电影《达芬奇密码》,林志炫《Mona Lisa》)。认知神经心理学家们也长期迷醉于斯,最近发表在Medical Hypotheses 和 Psychological Science两个杂志上的文章,更是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神秘。 印度Vivekananda医学院的Chakravarty用 艺术(美学)神经科学 里的 dynamism 原理来进行解释。这个原理是说,艺术家们通常利用实际静态的东西来表现动态的视幻觉。这种手法用得最出名的要算日本的葛饰北斋,比如大家最常看到的这幅《神奈川海浪》 神奈川海浪 就出于这位日本大师之手。当然,他有本《北斋漫画》,很多人认为是日本现代漫画创作的鼻祖。这种视幻觉可能是通过额叶皮层的想象活动与视觉皮层运动相关区域(即V5/MT区)的连同作用造成的。与以前关于动态艺术的原理不同,达芬奇巧妙的通过蒙娜丽莎嘴角的角度变化,来唤起这种微笑的视幻觉,从而创造了这一伟大的艺术品。 奥地利认知神经心理学家Bohrn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 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来自于关注点。如果观察者直视蒙娜丽莎双眼,会感觉她嘴角露出微笑,但如果关注点转至蒙娜丽莎嘴部,这丝微笑就会神秘消失。达芬奇独到之处在于采用了 分层次渲染 ,在蒙娜丽莎的嘴角处呈现出有层次地细微变化。当关注点转至蒙娜丽莎嘴部时,这种层次渲染技法使周围柔和的阴影中和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从而微笑就神秘消失。 鉴于以上意见不统一,博主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更加神秘了 扩展阅读: Psychological Science Mona Lisa's SmilePerception or Deception? Isabel Bohrn et al. Abstract What gives Mona Lisa's smile such a mysterious quality? Livingstone (2000) has suggested that the portrait changes its expression depending on where on the portrait the observer looks. The mouth, which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Mona Lisas remarkable expression_r(Kontsevich Tyler, 2004), appears to form an enigmatic smile. Due to sfumato technique (Gombrich, 2005), this impression of a smile is more prominent in the gradual luminance changes that observers perceive mainly in the periphery of their visionthat is, in low spatial-frequency ranges. It is less prominent in the fine details that observers perceive only at the center of their gaze, in high spatial-frequency ranges.1 Consequently, the subtle smile one perceives while looking at Mona Lisa's eyes (when her mouth appears blurred) vanishes when one attempts to verify this impression by looking at the mouth with maximum visual acuity. Hence, the proposed basis for the elusive quality of Mona Lisa's smile is that you can't catch her smile by looking at her mouth. She smiles until you look at her mouth (Livingstone, 2000, p. 1299). In this study, we simulated the phenomenon for the first time experimentally via a saccade-contingent display-change technique that allowed us to subliminally alter the expression of faces depending on the beholders gaze position. Med Hypotheses Mona Lisa's smile: A hypothesis based on a new principle of art neuroscience. Chakravarty Abstract The smile on Mona Lisa's face remains enigmatous and a topic of much discussion in art circle over the centuries.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principle of art neuroscience or the science of aesthetics namely 'dynamism' which artists often employ to impart an illusion of movement in their art works which are essentially static. This illusion is possibly generated through imaginative thinking which involves frontal cortical activation in the viewer's brain coupled with activation of the motion area (area V5/MT) of the viewer's visual cortex.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principle of dynamism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described concept of kinetic art. The author hypothesizes that the great painter Leonardo da Vinci very intelligently painted the angles of the mouth of Mona Lisa's face to evoke this illusion of movement (smile) to increas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is great work of art. Copyright 2010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文献 Bohrn I, Carbon CC, Hutzler F (2010). Mona Lisa's smile--perception or decep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 APS, 21 (3), 378-80 PMID: 20424073 Chakravarty, A. (2010). Mona Lisas smile: A hypothesis based on a new principle of art neuroscience Medical Hypotheses DOI: 10.1016/j.mehy.2010.01.032
个人分类: neuroscience|9096 次阅读|2 个评论
质疑科学还是质疑科学家?
wujingzhi 2010-5-23 13:24
人类历史上似乎没有几个人的智商可以超过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 达芬奇的研究范围极广,成果非凡。据说他曾发现在水下呼吸的方法,但是和他的大部分发明一样拒绝公布于世。 他这样解释道: How and why I do not describe my method of remaining under water for as long a time as I can remain without food; and this I do not publish or divulge on account of the evil nature of men who would practise assassinations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s by breaking the ships in their lowest parts and sinking them together with the crews who are in them ; although I will furnish particulars of others which are not dangerous, for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emerges the mouth of a tube by which they draw breath, supported upon wine skins or pieces of cork. 人类终于可以合成生命了 ,影响应该可以和原子弹媲美,引发的争论和质疑也差不多激烈。或许人造生命和造原子弹的道理一样,只要科学和技术发展到这个阶段,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对科学家来说没有可大惊小怪的,只是实验对理论的实现和验证。 所谓宗教界对人造生命的伦理质疑,对科学界而言影响微弱。 科学没有国界,更没有上帝。科学家有国界,自然信仰也各不同。所谓playing God或许只是部分人的担忧。单纯的靠上帝来拷问科学,不会给科学研究带来根本影响。我们周围很多人也不单纯的信奉耶稣或者其它上帝,或者说我们信自己心中的那个God或神。有个电影《 This man from Earth 》就一定程度反映了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的人对耶稣的认识和思考。爱因斯坦就明确说过: I do not believe in a personal God and I have never denied this but have expressed it clearly. If something is in me which can be called religious then it is the unbounded admiration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so far as our science can reveal it. ( Albert Einstein , 1954) From 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cience has therefore been charged with undermining morality, but the charge is unjust. A man's ethical behaviour should be based effectually on sympathy, education, and social ties and needs; no religious basis is necessary. Man would indeed be in a poor way if he had to be restrained by fear of punishment and hope of reward after death. ( Al bert Einstein , 1954) 对科学的最大质疑还是来自科学。 其实这种质疑一直存在。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诸如模糊理论、量子理论、分形理论、蝴蝶效应、随机理论等等一系列的科学分支,都告诉我们任何研究对象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意义上是不可能完全可控的。特别是对复杂系统而言,危机管理和评估更是极为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对生物系统而言,更是如此。就目前生物技术而言,人类对生物系统认识非常有限。人类基因图谱是一大成就,但对生命体系来说只是沧海一粟。现在的分子科学、细胞科学、生物信息学等等任何一个小部分都已成为一个个庞大的学科。而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可以完全清楚每一个学科。但生命体系是一个整体,它不仅依赖于每一个分子、细胞,而且决定于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作用和整体效果。而这一关系本质上是极为复杂的,难以控制的,也可能是超越个人认识和实践能力范围的。 人类对科学的使用是难以控制和可以质疑的。 就如达芬奇所言,人类的本质有邪恶的一部分 。 全世界2008年 有 6,697,254, 041人口,这些人有不同生活、信仰、教育、工作、家庭~~每个人都可能接触和使用任何资源。而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我们的一个举动在另外一个时间造成什么后果。因此,即使人类本质不邪恶,也会有邪恶的后果。相传,大约一千年前,瑞士的某个宁静的小乡村里,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到景色优美的小湖边散步。在那邂逅了一个少年男子。日久生情或一见钟情,这对男女结婚了,并有了孩子。因此,这位女士就成为了Adolf Hitler的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祖母。假如这女孩那天不去散步,而在家写日志博客,是不是二次世界大战会不同呢?如果当年Hitler先于美国几年研制成功原子弹,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历史不可以假设,同样,未来也不可以假设。 虽然达芬奇没有公布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人类的科技依然在发展。今天我们不仅在应用达芬奇的解剖术,而且成功合成了生命。达芬奇一生解剖很多尸体,遗憾的是他没有找到人类的灵魂。现在,我们合成了生命,我们又在寻找什么? 又找到什么了呢? 人类永远会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这也是科学和技术乃至艺术存在的基础。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like an axe in the hands of a pathological criminal .(Albert Einstein) 问题是: 这板斧砍到哪里呢?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891 次阅读|6 个评论
最后的晚餐
xifzou 2009-12-15 15:21
“最后的晚餐”中的"透视学" “最后的晚餐”描绘出了真情实感,一眼看去,与真实生活一样。似乎达芬奇就在画中的房子里。墙、楼板和天花板上后退的光线不仅清晰地衬托出了景深,而且经仔细选择的光线集中在基督头上,从而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基督。十二个门徒分成四组,每组三人,对称地分布在基督的两边。基督本人被画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描绘目的在于表达基督的情感和思考,并且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最后的晚餐”原画 “最后的晚餐”数学结构图 摘自: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math/6/604/6_604_1002.htm
个人分类: 宗教哲学科学|7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达芬奇的艺术
xifzou 2009-12-15 15:09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在于在绘画中引入了“透视学”。“透视学”源于“欧氏几何”,而“欧氏几何”的实质是“形式逻辑”。 其中, “欧氏几何”对点、 线、面和立体的认识成为达芬奇绘画的灵魂,而“透视学”则成为达芬奇绘画的工具。 引自 http://zh.wikipedia.org/zh-cn/File:Leonardo_da_Vinci_(1452-1519)_-_The_Last_Supper_(1495-1498).jpg
个人分类: 宗教哲学科学|4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达芬奇为苏格拉底送行
jlpemail 2009-7-29 10:36
http://www.capsc.com.cn/uploadfiles/Document/20070802220505812.jpg 达芬奇为苏格拉底送行 在著名的绘画作品----苏格拉底之死中,哲学家保持了高贵的姿势。他即不愿意违反城邦的法律,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以自己的坦然死亡,为民主与法制的荒谬性添加了原罪般的美妙之笔。 而在这幅绘画作品,中更奇妙的是:其中的柏拉图的形象竟然被画家达芬奇所代替。于是画面很严肃地搀和了戏谑成分。学生的胡子比老师的还要长。 依据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的说法,这个谬误的原因在于。达芬奇画过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模特竟然是自己。因为时间相距久远,资料缺少的缘故吧。达芬奇就想到了取巧的方法,以自己的形象代替了柏拉图。 后世的画家,在需要绘制柏拉图的形象时,没有仔细探究,就沿用了达芬奇的作品。于是出现了奇特的现象。若干年后的人,出现在了多个世纪以前的场景中。学生达芬奇,因为无法拯救老师而难过。 作品的左上角,是苏格拉底的妻子被劝说离开伤心地。传说中的苏妻,经常以自己特别的方式激励丈夫成为杰出的哲学家。 在历史中,不会出现的事情。在艺术中可以出现。这就是艺术的一个绝妙之处。这个时候,眼见为实的说法就不可靠的。即使看到的是工笔油画作品,也要保持警惕。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6188 次阅读|3 个评论
[水煮物理]之八:蒙娜丽莎的智慧
热度 1 penrose 2008-11-10 23:41
之八:蒙娜丽莎的智慧 (蒙娜丽莎的微笑) 如果说要在地球上有史以来找个最聪明的人的话,绝大部分人会选择爱因斯坦,因为他发明了让当时全世界只有三个人才懂的相对论,因为他用五篇论文在20世纪初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因为 他的智商超过了160 ( 见 琉璃工房 博文 ),属于智商涨落区,非常人所能比.然而小爱并非是极顶聪明的地球人,早在他出生几百年前就存在另外一个拥有 220 智商的牛人,他就是我们这篇要讲的 列昂纳多达芬奇。 达芬奇是个奇人,要给他冠个头衔的话,可以很多很多: 画家、作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等等,这里的任何一个家放到现代人身上恐怕都是一生难以成就。但我们还要关注的是,他还是一个物理学家! (达芬奇自画像与肖像) 实际上, 达芬奇 并不是他的姓,而是说明他出生在芬奇镇( 出生也不算太好嘛!他老妈是个中东女奴,可见远亲结婚有益生个聪明娃!)。 全名 列昂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 好长!) 的意思是芬奇镇迪塞尔皮耶罗之子──列昂纳多达。所以喊达芬奇,其实还不如喊列昂纳多合适。达芬奇是个天才中的天才,绘画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消遣而已。可就如此,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迷倒了千千万万后来人。人们甚至根据达芬奇的绘画编造出一出神秘的故事《达芬奇密码》,这个故事是关于耶稣是否有老婆的问题。笔者信仰科学,固然觉得耶稣有个老婆也很正常,就像孔子也得有个三妻四妾要不如何有孔府孔林呢?看似比中国封建社会还要开放的西方社会,却苛刻要求人家耶稣不娶女人,何以说的过去嘛!( 无心之说,宗教论者别扁俺! )言规正传,咱们的达芬奇可真是一辈子光棍,可不人家荣登 男光棍榜亚军呢! (见 姗姗来迟的小屋 博文)。光棍要当好也是很困难的,达芬奇一辈子最大的一个困扰就是有人指控他是个玻璃(gay),断背断到了小男孩身上。佛洛依德甚至明目张胆地研究起达芬奇许多未完成的画作,说那些就是他性挫败的象征。可怜的达芬奇,树大招风,没办法。不过这一切都无损达芬奇的伟大形象,作为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聪明的人,他一生当中做出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 From 百度百科 ) 下面我们就来慢慢欣赏蒙娜丽莎式的高档智慧。 艺术家达芬奇。 达芬奇最为人知的,莫过于他的艺术天分,包括绘画、雕刻、建筑三大领域。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 圣母子与圣安娜 》等等名作堪称不朽,本人艺术细胞有限,在此就不做细谈。达芬奇的第一幅画,是个蛋,鸡蛋。您可能还记得小学课本上那个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即使是同一个鸡蛋,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光线下也不一样多么深奥的哲学!而14岁的达芬奇画出了一副美杜莎的盾面画,在光和影的作用下,极其狰狞恐怖!小达芬奇却笑对老爸说:这正是它需要的效果!达芬奇在雕塑上也颇有成就,他成功解决了骑马纪念碑雕像的问题。下图就是他的一件雕塑作品。 ( 达芬奇笔下的美杜莎画像与其雕塑作品 ) 建筑和水利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程师,他不仅设计解决了中央圆屋顶建筑物的问题,还设计了桥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等等,甚至有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在他的设计里,人行道和车马道是分开的,互不干扰,房屋高度和街道宽度也有规定,以方便出行和美观。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推动了当地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这些图纸拿到现代,也堪称杰作! (从上到下:达芬奇的城市规划、宫殿设计和运河设计图) 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对人体有着特别的敏感,比较著名的是他那张关于人体比例的图《维特鲁威人》。达芬奇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鼻祖,他首次从解剖学出发研究人体的结构和比例,这也正是他的画如此传神的奥妙。他发现人体血液是循环的起到新陈代谢的作用,而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老年人的死因之一便是动脉硬化等等。 (《 维特鲁威人 》人体之美:人体的躯干存在一定的比例) (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人体、心脏、头部、子宫) 军事发明家达芬奇。 达芬奇还 发明了许多军事武器,如簧轮枪、子母弹、三管大炮、坦克车、浮动雪鞋、潜水服及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 、旋转浮桥,甚至还有滑翔机和直升机等等( 这可要比莱特兄弟早多了,要是他们兄弟俩早点看到这图纸估计就不会费那什么劲了 )。这些武器大都创意独到,而且设计精巧。如下面的图,这种带刀的战车估计只能在现在的幻想游戏里见到,何等之美! ( 达芬奇设计的武装坦克车(仿制)) (达芬奇发明设计的带刀战车、火炮、弩车和飞行器) 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根据高山上的海中动物化石推断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 。早在 麦哲伦 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达芬奇还在哥白尼之前就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也不是太阳系中心,而月亮发光是因为放射太阳光。他甚至意识到太阳能的可利用性。 机械工程师达芬奇。 达芬奇一生当中有许多机械设计图纸,几乎每一张图纸都堪称后代的重大发明甚至更为精妙。我不妨来欣赏一下他设计的一些机械,还有最原始的机器人模型。可别小看这个机器人 ,他靠机械的力量可以挥舞手臂甚至抬动下颚,更为奇妙的是,它还可以说话!它有一个用自动鼓装置的发音器。达芬奇甚至设计的汽车!还有更多: 乐器、闹钟、自行车、照相机、温度计、烤肉机、纺织机、起重机、挖掘机达芬奇曾有过无数的发明设计,而这些发明设计在当时如果发表足足可以让我们的世界科学文明进程提前100年! 遗憾的是,他的这些图纸手稿在他生前并未公诸于世,只不过作为他日常自娱自乐的活动之一而已,这位聪明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达芬奇设计的各种奇妙的机械,还有机器人模型(仿制)) (达芬奇设计的汽车雏形) (达芬奇设计的起重机)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达芬奇。 最后让我们看看达芬奇在数学和物理学上成就。数学上,不用质疑,因为前面任何一个精巧的机械设计都必须源自于精密的数学计算,达芬奇的几何一定比阿基米德还要棒!如他绘制的菱方八面体,或许在自然界就存在这么一种原子排布方式呢!达芬奇还发现了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同一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面高度与液体密度成反比;还有惯性原理这为伽利略所证明又为牛顿所推广;还有解释了杠杆原理得出了作用力和力臂的关系,算出了速度和臂长的关系;达芬奇还指出永动机不可能存在;他还预示物质可能由原子组成,甚至预测了原子弹的威力: 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强大的破坏力。 等等这些发现和研究,如果处在达芬奇那个年代的话( 比伽利略还要早哦!), 那只能有一种解释,达芬奇简直是一个科学的先知! (达芬奇绘制的菱方八面体) (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神奇之处还有许多许多,比如他的手稿都是用左手反写的镜像字,一般人是没办法看懂的。用这种保密法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达芬奇可谓是做到家了。《达芬奇密码》里还提到过他发明的一种达芬奇密码筒,5个转盘上的26个字母可以有 11881376种组合,还有醋做保护措施,这样的保密措施何等巧妙!此外,他还设计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脏修复手术,以至2005年某外科医生还利用此技术完成了心脏修复手术!达芬奇睡觉方式很独特,他用的是打盹休息法,每工作4小时然后打个盹15分钟,这样一整天下来只需要睡眠1.5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可以都用来工作( 真是异人 !),此法被后人所效仿过也成功过。达芬奇还是一个哲学家,真理源于实践,或者说实践出真知,这便是他创立的哲学之一。他批评天主教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这些思想成为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思想,以培根、伽利略、牛顿为代表的后人在不断努力下,实现了自然科学和人类认识的飞跃。 (达芬奇密码筒) (达芬奇独特的左手镜像字,你认的出来么?) 或许达芬奇就像他下面这幅具有魔幻色彩的画一样神秘,他的智慧如汪洋大海无可估量,他的思维更是如九重天空难以捉摸。这样的人,你难道还不认为他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么? (达芬奇的奇幻画作) 最后,让我们摘取达芬奇的一些名言警句,以学习之。( From 百度百科 ) 1、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 有天资的人,当他们工作得最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得最多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在构思,并把想法酝酿成熟,这些想法随后就通过他们的手表达出来。 3、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4、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至于空虚。 5、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6、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7、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 8、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消。 9、所有伤害都会在记忆中留下痛苦,而最大的伤害死亡并非如此,死亡在终结生命的同时也抹去了记忆。 10、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 11、智慧是经济之女。 12、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山村妇女穿着朴素无华的衣服反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 13、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14、愚昧将使你达不到任何成果,并在失望和忧郁之中自暴自弃。 15、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像一个水手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不肯定他往哪里走。 16、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古今有多少帝王公侯,可是却没有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一丝痕迹,就因为他们只想用庄园和财富留名后世。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 17、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 18、你如果要做一个艺术家,你要牢记:必须开拓你的胸襟,务使心如明镜,能够照见一切事物,一切色彩。 19、荣誉在于劳动的双手。 20、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稍微了解达芬奇的人都知道他从小就拒绝吃肉且不肯说出原因,被祖父安乐尼奥视为不详) 21、不是数学家请不要读我的基本著作。(一根线条在达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乃至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方程式所界定的点的集合,线条无宽度也无厚度。因此对于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后或接受过文艺复兴思想的西方人,对于线条的理解是基于几何学和数学) 22、鸟类之外无蝙蝠。 23、那些遥远的过往依旧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 2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25、交配的行为和交配的器官是如此丑陋,以至于如果不是有美丽的脸庞、漂亮的衣着和行事时的冲动,人类早在大自然中绝种了。 26、人的肌肉不应该被画成一袋核桃或者一捆胡萝卜一样的东西。 27、墙上的斑点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28、汤正变冷。(暮年时写在最后一张手稿上的最后一句话,是个谜语,至今无人破译) 29、不惩罚犯罪的人就是下令犯罪。 30、一幅画中最白的地方要像宝石那样可贵。 31、欣赏这就是为着一件事务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32、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 33、人类具有说话的伟大能力,但是他们所说的大多既无实际意义又荒谬无理,然而动物说话的能力尽管微乎其微,但是它们所说的有用而真实。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6754 次阅读|6 个评论
【水煮物理】之八:蒙娜丽莎的智慧
luohuiqian 2008-11-10 23:38
之八:蒙娜丽莎的智慧 (蒙娜丽莎的微笑) 如果说要在地球上有史以来找个最聪明的人的话,绝大部分人会选择爱因斯坦,因为他发明了让当时全世界只有三个人才懂的相对论,因为他用五篇论文在20世纪初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因为 他的智商超过了160 ( 见 琉璃工房 博文 ),属于智商涨落区,非常人所能比.然而小爱并非是极顶聪明的地球人,早在他出生几百年前就存在另外一个拥有 220 智商的牛人,他就是我们这篇要讲的 列昂纳多达芬奇。 达芬奇是个奇人,要给他冠个头衔的话,可以很多很多: 画家、作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等等,这里的任何一个家放到现代人身上恐怕都是一生难以成就。但我们还要关注的是,他还是一个物理学家! (达芬奇自画像与肖像) 实际上, 达芬奇 并不是他的姓,而是说明他出生在芬奇镇( 出生也不算太好嘛!他老妈是个中东女奴,可见远亲结婚有益生个聪明娃!)。 全名 列昂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 好长!) 的意思是芬奇镇迪塞尔皮耶罗之子──列昂纳多达。所以喊达芬奇,其实还不如喊列昂纳多合适。达芬奇是个天才中的天才,绘画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消遣而已。可就如此,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迷倒了千千万万后来人。人们甚至根据达芬奇的绘画编造出一出神秘的故事《达芬奇密码》,这个故事是关于耶稣是否有老婆的问题。笔者信仰科学,固然觉得耶稣有个老婆也很正常,就像孔子也得有个三妻四妾要不如何有孔府孔林呢?看似比中国封建社会还要开放的西方社会,却苛刻要求人家耶稣不娶女人,何以说的过去嘛!( 无心之说,宗教论者别扁俺! )言规正传,咱们的达芬奇可真是一辈子光棍,可不人家荣登 男光棍榜亚军呢! (见 姗姗来迟的小屋 博文)。光棍要当好也是很困难的,达芬奇一辈子最大的一个困扰就是有人指控他是个玻璃(gay),断背断到了小男孩身上。佛洛依德甚至明目张胆地研究起达芬奇许多未完成的画作,说那些就是他性挫败的象征。可怜的达芬奇,树大招风,没办法。不过这一切都无损达芬奇的伟大形象,作为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聪明的人,他一生当中做出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 From 百度百科 ) 下面我们就来慢慢欣赏蒙娜丽莎式的高档智慧。 艺术家达芬奇。 达芬奇最为人知的,莫过于他的艺术天分,包括绘画、雕刻、建筑三大领域。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 圣母子与圣安娜 》等等名作堪称不朽,本人艺术细胞有限,在此就不做细谈。达芬奇的第一幅画,是个蛋,鸡蛋。您可能还记得小学课本上那个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即使是同一个鸡蛋,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光线下也不一样多么深奥的哲学!而14岁的达芬奇画出了一副美杜莎的盾面画,在光和影的作用下,极其狰狞恐怖!小达芬奇却笑对老爸说:这正是它需要的效果!达芬奇在雕塑上也颇有成就,他成功解决了骑马纪念碑雕像的问题。下图就是他的一件雕塑作品。 ( 达芬奇笔下的美杜莎画像与其雕塑作品 ) 建筑和水利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程师,他不仅设计解决了中央圆屋顶建筑物的问题,还设计了桥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等等,甚至有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在他的设计里,人行道和车马道是分开的,互不干扰,房屋高度和街道宽度也有规定,以方便出行和美观。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推动了当地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这些图纸拿到现代,也堪称杰作! (从上到下:达芬奇的城市规划、宫殿设计和运河设计图) 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对人体有着特别的敏感,比较著名的是他那张关于人体比例的图《维特鲁威人》。达芬奇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鼻祖,他首次从解剖学出发研究人体的结构和比例,这也正是他的画如此传神的奥妙。他发现人体血液是循环的起到新陈代谢的作用,而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老年人的死因之一便是动脉硬化等等。 (《 维特鲁威人 》人体之美:人体的躯干存在一定的比例) (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人体、心脏、头部、子宫) 军事发明家达芬奇。 达芬奇还 发明了许多军事武器,如簧轮枪、子母弹、三管大炮、坦克车、浮动雪鞋、潜水服及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 、旋转浮桥,甚至还有滑翔机和直升机等等( 这可要比莱特兄弟早多了,要是他们兄弟俩早点看到这图纸估计就不会费那什么劲了 )。这些武器大都创意独到,而且设计精巧。如下面的图,这种带刀的战车估计只能在现在的幻想游戏里见到,何等之美! ( 达芬奇设计的武装坦克车(仿制)) (达芬奇发明设计的带刀战车、火炮、弩车和飞行器) 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根据高山上的海中动物化石推断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 。早在 麦哲伦 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达芬奇还在哥白尼之前就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也不是太阳系中心,而月亮发光是因为放射太阳光。他甚至意识到太阳能的可利用性。 机械工程师达芬奇。 达芬奇一生当中有许多机械设计图纸,几乎每一张图纸都堪称后代的重大发明甚至更为精妙。我不妨来欣赏一下他设计的一些机械,还有最原始的机器人模型。可别小看这个机器人 ,他靠机械的力量可以挥舞手臂甚至抬动下颚,更为奇妙的是,它还可以说话!它有一个用自动鼓装置的发音器。达芬奇甚至设计的汽车!还有更多: 乐器、闹钟、自行车、照相机、温度计、烤肉机、纺织机、起重机、挖掘机达芬奇曾有过无数的发明设计,而这些发明设计在当时如果发表足足可以让我们的世界科学文明进程提前100年! 遗憾的是,他的这些图纸手稿在他生前并未公诸于世,只不过作为他日常自娱自乐的活动之一而已,这位聪明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达芬奇设计的各种奇妙的机械,还有机器人模型(仿制)) (达芬奇设计的汽车雏形) (达芬奇设计的起重机)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达芬奇。 最后让我们看看达芬奇在数学和物理学上成就。数学上,不用质疑,因为前面任何一个精巧的机械设计都必须源自于精密的数学计算,达芬奇的几何一定比阿基米德还要棒!如他绘制的菱方八面体,或许在自然界就存在这么一种原子排布方式呢!达芬奇还发现了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同一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面高度与液体密度成反比;还有惯性原理这为伽利略所证明又为牛顿所推广;还有解释了杠杆原理得出了作用力和力臂的关系,算出了速度和臂长的关系;达芬奇还指出永动机不可能存在;他还预示物质可能由原子组成,甚至预测了原子弹的威力: 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强大的破坏力。 等等这些发现和研究,如果处在达芬奇那个年代的话( 比伽利略还要早哦!), 那只能有一种解释,达芬奇简直是一个科学的先知! (达芬奇绘制的菱方八面体) (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神奇之处还有许多许多,比如他的手稿都是用左手反写的镜像字,一般人是没办法看懂的。用这种保密法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达芬奇可谓是做到家了。《达芬奇密码》里还提到过他发明的一种达芬奇密码筒,5个转盘上的26个字母可以有 11881376种组合,还有醋做保护措施,这样的保密措施何等巧妙!此外,他还设计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脏修复手术,以至2005年某外科医生还利用此技术完成了心脏修复手术!达芬奇睡觉方式很独特,他用的是打盹休息法,每工作4小时然后打个盹15分钟,这样一整天下来只需要睡眠1.5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可以都用来工作( 真是异人 !),此法被后人所效仿过也成功过。达芬奇还是一个哲学家,真理源于实践,或者说实践出真知,这便是他创立的哲学之一。他批评天主教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这些思想成为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思想,以培根、伽利略、牛顿为代表的后人在不断努力下,实现了自然科学和人类认识的飞跃。 (达芬奇密码筒) (达芬奇独特的左手镜像字,你认的出来么?) 或许达芬奇就像他下面这幅具有魔幻色彩的画一样神秘,他的智慧如汪洋大海无可估量,他的思维更是如九重天空难以捉摸。这样的人,你难道还不认为他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么? (达芬奇的奇幻画作) 最后,让我们摘取达芬奇的一些名言警句,以学习之。( From 百度百科 ) 1、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 有天资的人,当他们工作得最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得最多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在构思,并把想法酝酿成熟,这些想法随后就通过他们的手表达出来。 3、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4、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至于空虚。 5、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6、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7、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 8、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消。 9、所有伤害都会在记忆中留下痛苦,而最大的伤害死亡并非如此,死亡在终结生命的同时也抹去了记忆。 10、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 11、智慧是经济之女。 12、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山村妇女穿着朴素无华的衣服反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 13、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14、愚昧将使你达不到任何成果,并在失望和忧郁之中自暴自弃。 15、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像一个水手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不肯定他往哪里走。 16、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古今有多少帝王公侯,可是却没有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一丝痕迹,就因为他们只想用庄园和财富留名后世。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 17、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 18、你如果要做一个艺术家,你要牢记:必须开拓你的胸襟,务使心如明镜,能够照见一切事物,一切色彩。 19、荣誉在于劳动的双手。 20、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稍微了解达芬奇的人都知道他从小就拒绝吃肉且不肯说出原因,被祖父安乐尼奥视为不详) 21、不是数学家请不要读我的基本著作。(一根线条在达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乃至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方程式所界定的点的集合,线条无宽度也无厚度。因此对于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后或接受过文艺复兴思想的西方人,对于线条的理解是基于几何学和数学) 22、鸟类之外无蝙蝠。 23、那些遥远的过往依旧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 2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25、交配的行为和交配的器官是如此丑陋,以至于如果不是有美丽的脸庞、漂亮的衣着和行事时的冲动,人类早在大自然中绝种了。 26、人的肌肉不应该被画成一袋核桃或者一捆胡萝卜一样的东西。 27、墙上的斑点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28、汤正变冷。(暮年时写在最后一张手稿上的最后一句话,是个谜语,至今无人破译) 29、不惩罚犯罪的人就是下令犯罪。 30、一幅画中最白的地方要像宝石那样可贵。 31、欣赏这就是为着一件事务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32、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 33、人类具有说话的伟大能力,但是他们所说的大多既无实际意义又荒谬无理,然而动物说话的能力尽管微乎其微,但是它们所说的有用而真实。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之零:物理当然很有趣 之一:物理是谁他妈生的? 之二:物理的第一次 之三:有关吃饭问题 之四:裸奔之行为艺术 之五:偷窥上帝的秘密 之六:扒掉皇帝的新衣 之七:数典不能忘祖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543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