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4万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供给侧改革(一):4万亿救市始末
热度 14 lvnaiji 2016-5-14 07:54
吕乃基 实际上金融危机伊始,中国已经感受到供给方面的问题。2007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是流动性过剩,提出了“两防”:防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抑制在3%以下;防经济过热。然而到2007年底,全世界的经济形势出现了没有预见到的动态,外资订单大幅度减少。到2008年7月中旬政治局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决定不再搞“两防”。刘鹤在7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答记者问,披露为什么不再坚持“两防”。 为了想方设法提振外需, 当时就提出了 借鉴二战后美国战略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为避免不必要的联想而取名为“和谐世界计划”,“一带一路”是后来的称呼。 但考虑到这些国家可能会发生政变,或者出其他问题,把钱借出去风险很大未被采纳。 当时也提出扩大居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快,但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在下降。然而这一设想会引发两个问题:居民收入的比重要增加,有提高就要有降低,至于是降低政府,还是降低企业,还是都降低, 没人回答。 如果降低企业的比重,企业家会感觉以后的投资收益会大幅降低。如果说降低政府的比重,那是不是就得减税?后来的文件只说要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不说降低谁的比重, 说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这个战略比较软 。看来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不为也”还是“不能也”。指望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像4万亿投资能够马上带动需求。 由此可见,当时在投资、消费和外需三方面作了反复权衡,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和忍受力,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宏观决策只能是先抓住投资,撑住整个经济,其他的再慢慢解决。这就是“4万亿”之“始”。 最新看到的资料披露,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左派势力开始抬头,错误地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破产了,因而乘势4万亿猛料下去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国际形势 ( http://m.010lm.com/tuijian/20160515/1945222.html ) 4 万亿避免了当时的经济危机。然而几年以后“我们”(即政府)才发现,全世界经济下行的走势不可逆转,用这种政策来维持经济发展的走势不可持续。(博主在本系列的第4篇将要分析,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不可持续的道路;要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中国就会在这条被世界所捆绑的路上沿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中国投资了一些当时产能已经过剩的领域,如钢铁、煤炭。产能过剩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剧。到2012年已经意识到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但在建项目不能半途而废,否则损失也很大。2012年后投资比较短缺的领域。 4 万亿猛药下去,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哀鸿遍野中强势反弹。然而当时就有人指出, 新苗是长出来了,可用的是什么肥料? 德意志银行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准确预言,中国GDP增长率走势将呈“W”型,也就是 两次探底 。第一次触底在 2008年四季度,2009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产能不降反升。然而接下来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刺激效用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可能再次探底。反弹越迅猛,二次探底概率越大。从2010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经济增速开始连续下滑,走上了如今L形的路径。 顺便说一个有趣的事实:在中国经济一路下行之际,当年做出准确预言的马骏,现在成为中国央行研究局的首席经济学家。 09 、10年两年4万亿投资,09年10万亿贷款,马上增长率跳上去4点几个百分点,而且维持了两年在8以上。然后就下来,下来后再刺激,开始时上去1—2%,维持2到3个季度。后来上去不到1%,维持1个季度又下来了。后来愈演愈烈,到2015年就很明显,刺激强度并不低,可是不动。今年1季度的刺激强度可能是历史上最强的,那比09年还强,增长率却比去年4季度又下了0.1%,上不去了。 09 年就有人提出, 如果 中国政府把1万亿资金用于提高居民收入,短期经济增长率下滑幅度会加大,但之后经济将更有力反弹。此举更能兼顾保民生,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目标。 如果 增加的流动性资本流入到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投入领域。将协助中国实现从资本导向型国家向创新导向型国家的过渡,实现以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拉动的内生性经济增长。 在正效应越来越差之时, 负效应开始积累 。货币超发、信用膨胀,资产市场股票、房地产、收藏品泡沫吹胀,杠杆率提高。中国丧失去产能良机。房地产更是把投资对GDP的占比推到了48.5%—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捆绑中国经济。国家与个人的资产大量流入房地产,于国家而言是科技产业缺血,对个人来说,则是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 住房的具有两方面的两重属性。 一方面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应当既有消费政策,也有投资政策,分别对待。实际上混为一谈,紧缩时当成投资、投机品,鼓励时就当成消费品,没有区别两类属性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 另外一方面,住房既有商品属性,又有社会福利性的属性,不完全是一个靠商品性政策就能够解决问题的,需要有一定社会福利的政策来配套 政府推动房价上涨 滋生经济学意义上的“道德风险” 负效应还在于 政府在资本-劳动谱线图中的地位 。资本与劳动力同为生产力要素,强调投资拉动,必然偏向于资本而不是劳动力,由此导致劳动力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权重每况愈下,而拥有资本者则借势扶摇直上。投资比重越高,资本(土地)所有者收入越高,劳动所得所占比例越低,基尼指数扩大。 这里还要提及皮凯蒂(ThomasPiketty)的《21世纪资本论》。皮凯蒂的研究指出,资本收入增长总体上高于经济增长,资本(股票、债券、土地及现金)收入超过劳动工资收入,而且意味着“承袭制”也就是“富二代”的内在倾向。因而政府的权力必须偏向社会一方,例如对资本征收累进税和继承税。 负效应还在于,4万亿投资,大多流入国企央企,从而加剧了 国进民退 。 这就是4万亿之“末”,实际上是“果”。4万亿携带着巨大的惯性,还远未是强弩之末。 4 万亿之末,亦即供给侧改革的“来龙”之一。
个人分类: 经济|6777 次阅读|45 个评论
4万亿投资与就业无关
ecosinic 2009-5-2 11:44
在金融危机到来后,国家对外宣布新增投资4万亿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实际上加上地方政府的投资我国在这次危机中新增的投资在8万亿以上。前不久,刘明康表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贷款4.58亿元,已经达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万亿元的93%。刘老板还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5万亿元新增贷款规模并不是上限,为了拉动实体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实现保八目标,可能还有更多的钱投进去。 这么多钱就几个月投下去了,难怪国外一些经济领域的大腕最近认为,要么这些数据是假的,要么就是中国太令人惊奇,不可思议。当然,我们相信中国是令人惊奇的国家,不相信这些数据是假的。 令我感到奇怪也有一点,就是这么多钱下去了,为什么没有增加就业机会,大学生、农民工就业没有任何的改变,甚至更难了。 我能想到的解释是,这些钱没有投到实体经济,被用来填窟窿了,用来解救那些房地产商、金融大鳄等等;或者那些贷款只是在不同的银行之间打转转。否则这么多钱,总该冒几个泡泡,或者增加几个就业人口。 美国的危机在加著是因为金融出了问题,他们没有办法搞到钱。他们救市的7000亿或更多的美圆还没有投出去,或者说还不知道钱从那里来。而我们国家据说金融没有问题,所以可以增加投资,而且已经投了很多,贷款了很多。不过这些措施仍然让普通老百姓,新增的就业人口,新毕业的大学生看不到好转的希望,的确有些怪了。
个人分类: 杂谈|4277 次阅读|1 个评论
2年4万亿投资与18亿亩耕地
manrongchen 2009-2-11 08:56
4万亿投资与18亿亩耕地 2008年12月3日,国土资源部鹿心社副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么短的时间内,投资力度这么大(4万亿引者),有这么多的项目要落实,肯定会对保护耕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造成很大压力。初步估算未来两年落实4万亿投资项目需要120万亩建设用地,相对于地方更大的用地需求,如何调剂用地计划,以及这120万亩建设用地如何分配,是个需要谨慎应对的考验。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战鹰在《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用户简讯》2008年4期(总75期)7-8页,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 国土资源部的忧虑显然不是多余的,因为这是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矛盾如何解决需要更多智慧、各方平衡、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践等等,但是无论如何120万亩土地资源是需要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4万亿,科研能分多少蛋糕
newniu 2008-11-12 12:49
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国务院批准了未来两年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方面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合5860亿美元)的支出计划。 在十大支出计划中,第六项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从根本上看,政府的目标还是在实用性方面,在基础科研上的投入没有涉及。 在教育方面,政府重点在基础教育,对现在普遍缺少的技工教育,仍然没有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个人分类: 经济流转|3228 次阅读|1 个评论
4万亿与7千亿
rock6783 2008-11-11 10:02
4 万亿与 7 千亿 廖永岩 广东海洋大学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小布什下台前,提出了一个 7000 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这个救市计划,即花 7000 亿美元给银行,缓解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救华尔街银行于不倒,从而,通过稳定美国银行而稳定美国及世界的金融市场,使美国及世界躲过这次金融危机,不让这次金融危机演变成美国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2008 年 11 月 9 日,中国国务院提出十项措施扩大内需,计划在 2010 年底前投资 4 万亿,刺激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从而,中国也加入了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大救市。 美国计划投入 7000 亿美元,中国计划投入 4 万亿。仅从资金的数目看, 7000 亿美元约合 5 万亿左右人民币。因美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大于中国,可以说中国和美国都投入了相等规模的资金用于这次金融危机救市中。其实,美国的救市和中国的救市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是救银行于不倒,而中国是救经济增长于不减速。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从这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华尔街的银行所经历的这次灾难,是华尔街太爱好通过超风险投资而深挖超额利润的不顾死活的、疯狂的、病态的投资所带来的恶果,是其咎由自取。银行要这样做,其结果肯定是这样,即他们在一开始赚取这种超额利润时,就已注定其一定会带来这种危机式的恶果。只要他们有这种赚钱形式的开始,就一定会有这种形式的结果,现在这种金融危机的结果,肯定会来,什么时候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也只有通过这种结果,才能让这些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知道,这种无穷尽地掠夺他国通过实业而得到的金钱,肯定会带来这种破产的报应的!而布什政府通过注资 7000 亿美元,使这些本就该倒下的银行不倒,使这些做了错事本该受到惩罚的华尔街银行大鳄们,能逃脱惩罚,使他们就有了再一次操作出类似灾难的机会。其实,美国也不想用纳税人的钱,去弥补这些金融大鳄们的错误。但是,因为,这些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由于躲避了美国政府的监管(或者说美国政府没有及时监管住他们),做了一些本就不该做的事情。虽然华尔街的错误,与美国人民无关。但由于他们通过金融,控制了美国的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的经济。所以,他们也就因此而绑架了美国和世界。目前的美国,要想救经济,就必须救华尔街。美国不得不为华尔街的错误埋单! 因布什的错误理念,美国将大量的钱投向了伊拉克,因美国没有及时对华尔街进行有效监管,现又将大量的钱投向了犯了大错的华尔街,这就说明,美国已没有钱再投向本就该投入大量资金的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能源、信息和原材料等行业。这也就决定了美国今后几年或几十年,不可能再有大的或较大的发展了,这个时候,就是中国等新型经济国家,追赶美国的大好时机。 在这个时候,虽然中国没有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的损伤,但必须做出强烈救市的表现(因为中国毕竟已加入了 WTO )。当然,中国的救市,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美国及世界经济处于最低潮期,去美国或欧洲抄底,大量购进一些优良资产,像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一样,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赚特赚一把,从而增强中国在世界金融系统中的发言权,甚至最后使中国成为世界的新金融中心。另一种就是现在这样增大投资,通过增加内需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或后劲)。 若真中国采用了前一种方案,那就正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下怀。这样,若成功,要么中国一举就救了美国,救了华尔街;若失败,那美国也就将中国拖下水,使中国成为华尔街的替罪羊。 所以,这时,中国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利用美国没有办法从伊拉克和华尔街金融危机中脱身时,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能源、信息和原材料的生产,使中国练实内功。经过 1-2 年,等美国等发达国家从这次金融危机中缓过气来时,即世界经济大发展时,中国才可能抢得经济发展的先机。 所以,中国的这次救市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既可以封住西方国家的口舌,不会让我们背上不救市的骂名,也可带动中国及周边国家(如亚洲)及世界的经济复苏。其实,中国的这次救市效果显著,此方案一出台,中国的股市全线飚红,亚洲的股市也随之全线劲涨。 中国通过增加中、低收者的收入,通过改善医疗、教育、养老保险以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来促进人民消费,通过加大经济基础建设来练经济建设的内功,来达到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是值得肯定的。唯一不足之处,可能是中国的这 4 万亿,并没有决定全面解决交通运输、能源、信息和原材料方面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能源短缺的问题。能源短缺问题,将肯定是影响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最主要瓶颈,这次在这方面好象强调得并不太够。 当然,这次的救市投资如此大,强度如此高,这就使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必须时时关注的,毕竟中国刚从通货膨胀恢复过来(其实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个问题,可能是真正影响中国经济是否会稳定发展的关键。 不过,所不同的是,上一轮通货膨胀,是由于奥运会建设所带来的超投入而带来,而这一次,就算有通货膨胀的到来,也是因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而来,相对来说应该是正面大于负面才对。 注: 国务院十项措施扩大内需 2010 年底前投资 4 万亿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 1200 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 2010 年底约需投资 4 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 1000 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 200 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 4000 亿元。
个人分类: 人文|5951 次阅读|6 个评论
如何使用4万亿投入:扩大内需应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
huangwd99 2008-11-11 01:45
如何使用4万亿投入:扩大内需应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 黄卫东 http://hwd.caogen.com/ 摘要: 我国外汇年增加5千亿美元,实质是国内生产能力比消费能力大近4万亿,现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西方国家老百姓无美元消费中国商品了。中国的企业就要倒闭,工人就要失业。只有给老百姓增加4万亿收入购买这些过剩产能生产的商品才能解决。 这个方案对资本家有利,与此前产品出口一样,卖掉商品获得 4万亿人民币,避免了因国外金融危机导致产品积压而倒闭。对国家有利,不用出口退税,增加了税收。对普通劳动者有利,多获得了价值4万亿商品。唯一不利的是美国人,我们不再拿财富换美元白条了。 政府唯一需要做的是转变观念,应以民生(老百姓收入)为第一政绩。 我国外汇储备 2万亿美元,一部分是企业出口产品到国外得到美元,由中国银行用人民币换取,另一部分是国外资本家直接拿美元到中国银行换人民币,因此,国家是凭空增发14-16万亿人民币给资本家,国内没有任何对应的物质财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不是生产和出口这些产品换美元,而是将产品留在国内,通过提高普通工人工资将增发的人民币发给普通劳动者,使他们有钱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岂不是更好?国内的消费市场和物质财富也远比现在大得多,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不会受国外市场影响。 现在外销市场萎缩,外销产品积压,造成企业倒闭。我们应按上述思路,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从而大幅度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同时建立福利保障系统,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内需,实现在国内消费原先用于出口换美元的商品。 我国2007年外汇增加超过4600亿美元,2008年到9月外汇增加又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国家外汇储备年增加量接近4万亿人民币,这实质上是拿 物质财富换了相当于近4万亿人民币的美元白条放在手里,同时国内凭空增发人民币约4万亿。因此,我们建议一年里增加普通劳动者4万亿收入(通过劳动者工资),让国内老百姓拿着新增4万亿收入去消费这些物质财富,而不是用这些物质财富换无法使用的美元白条(由于国内没有购买力,不能使用美元购买产品)。这相当于新增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将彻底解决国 内产品大量积压问题。 建议的具体实施措施应包括: 1 首先在城市大幅度提高低保标准,全国定在500元/月以上;全国总人数2400万,需要支出120亿/月,年支出1440亿。 2 建议一年里分三次,每次增加最低工资20%以上,使一年后最低工资增加70%以上,全国工资收入等约为10万亿,其中低收入者假设占60%,则增加量不超过2.656万亿。 3 扩大教育和医疗保障范围和质量,一年支出增加不会超过10000亿,只有建设这些保障措施,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才能使新增收入用于消费。 4 建设平价房屋供应普通劳动者,杜绝少数人暴利,使普通劳动者能够消费得起房屋,使房地产业真正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使民工能够在城市定居,将农民转移到城市 中。我们的城市房屋建造能力在每年6亿平方米,可每年安置4000万人,估计10年就可以解决农民转移到城市问题。由于城市居住密集,将减少住宅用地 10%以上,从而使粮食生产更加有保障,同时减少交通、农村儿童教育等多方面问题。这方面,国家无需投入,只需学习新加坡,制定防止炒作房地产的政策。 5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农村低保人数约3400万,年人均增加支出6000元,相当于年总共增加2000亿元。 增发以上总计不超过4万亿人民币(来自全国资本家的利润),实质是替代了出口商品换取美元,使这些商品销售给国内人民,最终这些人民币都同样到了资本家手里,但是物质财富留在了国内。实施前后唯一区别是:国家银行在不实施此方案时增加的外汇储备,变成了实施后实物财富留在了国内老百姓手里,而资本家和国家所得保持不变。国家通过银行增发人民币,通过银行贷款等形式,供应市场,解决货币短缺问题。 这个建议利用现有系统,包括社保,最低工资制度。政府需要转变指导思想,从招商引资支持资本家角度转到支持老百姓。如果政府考核唯一标准是老百姓最低收 入,共产党政府官员会做好此事。只要提高了老百姓收入,就增加了消费市场,资本家会千方百计投资赚钱,无需政府支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容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贪婪时描 述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我们现在唯一欠缺的是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的思想认识。 最近国务院决定投资4万亿进行基础建设增加内需,应对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基础建设也是增加生产能力,虽然在建设阶段增加了就业和工资,但是,在建成后,其对生产能力的贡献要大大超过其对收入和消费方面的贡献,在目前国内产能大于国内市场容量情况下,必然导致这些投资难以回收而产生更多银行坏帐,同时这些投入变成收入只占小部分,还有很多沉淀在高收入手里,必然不能 解决国家消费品产能过剩每年近4万亿元人民币问题。因此,在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方案下,虽然能够解决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是,消费品产能要么倒闭,要么出口增加美元储备。我们不能在已经积累了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基础上,继续拿物质财富换美元白条。随着美元发行数量不断增多,美元在不断贬值,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9732255pageno=1 )我们在国外使用外汇投资,也是巨额亏损。继续增加外汇储备是十分错误的政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逐步减少现有外汇储备。
个人分类: 经济|2897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