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摄氏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英语论文中摄氏度符号的输入
qiaokang 2014-10-24 10:16
通过word的插入符号插入的摄氏度符号 oC是宋体字符,不宜出现在英文文章里,有时转为PDF格式时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IEEE会议的论文需要PDF验证,这种情况是通不过的。 在网上找了下,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1. 用o的上标加C,这种方法简单可行,但是不是很美观。 2. o(在word里插入符号,在字符代码中输入B0就可以找到)+ 大写的C,这种方法更加完美。 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8533a0101gmil.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都是海洋惹的祸?
xuxfyuwp 2014-4-25 14:14
按照气候学上的定义,进入三月后,冬季也就算过去了。还好,传说中的“千年极寒”没有发生。若将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气温平均一下,整个冬季的平均温度为-4.7摄氏度,较近30年平均气温-4.3摄氏度略低,应该不算异常。降水平均为37.1毫米,较平均值37.9略少,也算正常。 能不能说整个冬季的气候就OK了呢?尚难下这样的结论,要看用什么样的尺度去衡量。若将整个冬季按月来划分,一些异常就值得关注了。 较明显的是1月的寒冷,全国气温普遍偏低。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1月的全国平均气温为零下5.9度,但今年1月的平均气温为零下8.3度,低了2.4度,为50年来的次低值。1月的平均降雨量也偏少,为8.2毫米,较常年平均的12.1毫米少3.9毫米。较吸引媒体关注的是北京初雪时间,发生在2月9日,是有记录以来最晚的一年,也可算作是华北一带冬季降雪少的一个缩影。随之而来的是2月全国气温偏高,降水依然偏少,引发全国不少地区旱象露头。 究其原因,有人将这类异常归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也有人不认同,相信对此一时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如今气候变化确实像个筐,被装进了不少东西。但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刚过去的冬天所表现出的异常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确实很难建立起直接的关系。 一个原因是2010年7月开始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偏低的“拉尼娜”事件。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偏东、偏南,从而使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向我国输送的水汽明显偏弱,这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缺乏充沛水汽来源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原因是自去年秋冬季以来,北极涛动持续维持负位相。所谓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是指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涨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当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时,中纬度的低气压和高纬度的高气压都加强,从而使中纬度地区西风减弱,即盛行经向环流,在对流层低层产生强的北风异常,有利于冷空气南下。若进一步解释AO负位相的原因,能直观看到的则是北大西洋海温持续偏高、北极地区近地面气温偏高、海冰面积偏少。冷空气强,一方面造成寒冷,同时强冬季风涌也造成南方暖湿气流难以北上,阻断了北方的水汽来源。 若想真分析清楚大气环流异常的成因,是件很复杂的事,需要科学家们的努力。但从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情况,至少可以认为发生在大气环流中的异常的原因并非仅是来自大气内部,海洋、海冰的变化或许起着更大的作用。若从气候变化角度来分析,也要将整个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层一同来考虑。 (原文写于2011-03-06 10:31:05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浓度酚水的一点处理经验分享。
热度 4 mountainwind1 2013-1-15 18:40
水煤气合成及煤化工经常有大量酚水生成,COD一般不低于1万,大量酚和胺类物质存在,其他水溶性有机物也很多,絮凝几乎没有意义,当危废处理一吨几千,工厂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掺进重油后乳化烧掉,或者直接喷锅炉烧了,我们的经验是:把酚水,活性污泥混合,一起热处理到蛋白质七八十摄氏度,大约1小时后投放石灰凝固,此时出来的废液大部分酚胺都被活性污泥的蛋白质捕捉去了,剩下还有COD几百的残液可以用高锰酸钾直接处理,高锰酸钾处理后的废水酚一般在0.7PPM以下,BOD很高,色泽从正常的深褐色变为很浅的黄色,焦油味和酚胺含量都低,很容易用SBR生物法处理的。活性污泥渣只能烧掉了,但污泥量比废水量减少了很多。这套工艺工厂自己就能做,几十元就能处理一吨酚水。 至于泄漏出去的酚水,还是得用活性生物体来处理了。 活性污泥粉能吸附很多难处理有机废水,吸附量大成本又低,大家不用白不用。
3963 次阅读|15 个评论
新南威尔士林火 处灾难性级别
duke01361 2013-1-9 11:51
悉尼综合电)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林火越烧越烈,新南威尔士州的野火在高温和强风的推波助澜下有失控之势,数以百计的居民弃家逃亡。 野火已烧毁新南威尔士州2万6000多公顷的土地,风力达每小时100多公里的强风加大了消防员扑灭林火的难度。为了防患未然,该州全面实施禁火令,所有国家森林和国家公园也都对外关闭。 新南威尔士部分地区的气温昨天高达45摄氏度。悉尼以南的肖尔黑文(Shoalhaven)、伊勒瓦拉(Illawarra)和南部山脉等著名夏天度假胜地。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教水处理的先生:甲烷冰在20摄氏度水中溶化时甲烷气泡啥样?
热度 2 mountainwind1 2012-12-19 10:30
是大型气泡还是几十微米的气泡? 另外,一般人可能接受气浮时出来的气体是甲烷吗?常规高压溶气冰块我试了,溶解时压力太大总爆炸很危险。 天然水体修复中把制造微气泡的机械丢水中很不现实——压缩空气瓶很贵,微孔膜上面刮扫气泡的电机更需要有电力运作,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没有残留物的,丢水里就大量微气泡的东西——最好氧气,不行就空气?可想不到低成本的。 思路混乱,望指点!
36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元芳,莫愁前路无知己
热度 1 罗岚 2012-11-25 22:23
元芳,莫愁前路无知己
头发在美国又支楞了,不要提水润闪亮,就连顺滑都不是了。 有些想念芬兰,因为头发都不带电,差点就达到闪亮的标准了。不到芬兰,不知道自己学科贵:按照提前一周和学术同行约好的时间早近一个小时到了阿尔托大学的计算机学院大楼,一楼是咖啡厅和休息卡座,一个架子上摆着硕士学位要求学科的广告:计算机的各个课程在价格栏里基本上标明 NONE,可是,INFORMATION SECURE 标的是 8000 欧元刀;元芳,有钱没钱,就看选课了!当时心里和大脑里是怎么运算的,自己都忘记了,结论是:我们学科生意可能清淡。 再讲芬兰,从中国带去的一个前沿材料杯子——掉地上摔不碎的,到了芬兰,被高低温差这样抽象的“力”摧残了(见图)。芬兰的自来水直接饮用,靠近北极,水温度低;室内都有暖气,所以杯子表面温度保持在 20 摄氏度左右。到了冬令时,下午 4 点天黑;晚上 8 点左右年轻人开始在各种餐厅和酒吧聚会沟通:如果我足够自信就会参加他们,这样可以很快融入社会;顺便提一提法国,这趟去意大利开会,以及去芬兰访问,用的是法签申根:帮我签证的 FAIRLADY 告诉我,在欧洲,从法国入境,从法国出境 —— 可是拿到准签一个月的护照时,有一张法国的警告:一个月期满必须离开!元芳,别人法国的意思是把难民必须期满轰走的意思,你好意思去吗?所以这趟我根本没去法国,但在意大利遇到了法国七大的女研究生;对准许我顺利入境和出境的意大利威尼斯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表示感谢!法签挣了签证费,为难我,就不厚道了。下回申根签证,谁给我签嘛?这时,应该有对唱:我就来给你签嘛。ZIZIZIZIZIZIZI 杂音,自己挣钱不容易,租不起表演大厅什么的 ZIZIZIZIZI,甚至也旅游不起欧洲。 话又说回学科:和学术同行相聚都是聊家长里短 —— 这在外面是不能聊的,通常只有师生间才有的默契;那边厢,赫尔辛基大学招密码学博士后,毫不犹豫报了名 —— 其实别人广告在 IACR 打了挺长时间的,到了芬兰才看到;同时在芬兰还看到了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博士论文,开篇一句孔子名言,我就看不懂!但是从题目看,写的是自动密码学,在清华做的;到了波士顿,发现波士顿大学的计算机学院真有个从赫尔辛基大学来到女教授;元芳,女博士没什么的,女教授更厉害;元芳,自己突然有点功德圆满的感觉,这几年,我的学术没有走弯路。恭喜我自己。 这些都自我的好感觉,都不写了,我还是喜欢芬兰、喜欢赫尔辛基、喜欢卫星城,因为柔顺的头发。 后记:元芳,这两天看 Lec | MIT 6.00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Fall 2008:和 BUILDING CRYPTSYSTEM 一样,什么叫讲得透彻;我有一个问题:在第一讲的时候,程序就有高低之分、普通和特种之分、解释和汇编之分;回忆自己写程序的时候,比较低端、用普通 C 系列语言然后 DEBUG + BUILDING,看完第一讲,深刻反思,觉得自己是字母类没过关,对数字完全灵活应用;从字母到串都没透彻( 就像开始用美元,一直以为QUARTER 是 15分一样,其实100分一元,QUAR 是25分,一旦醒悟,数钱就得心应手了),谁点醒一下我,字母在 CODE 里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直低端的原因 —— 估计以后 CODE 的机会少,但是把字母的事情想明白,也是件可以臭美的事。 被冷暖温差作用后的不知道什么材料水杯,欧洲HOSTEL、芬兰外交部附近的教堂(在一座岛上):我今年的流放地
206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心态——恶作剧思考:底泥薄层封闭可以解决蓝藻越冬问题吗?
热度 1 mountainwind1 2012-11-20 14:50
夏天池塘中往往有大量绿色的藻类浮在水面下半米左右,阳光一强烈就特别多跑上层,阴天了就下沉。如果有风吹来很容易被吹到下风口积累一大层,然后晚上缺氧受损开始烂。这个东西多数是铜绿微囊藻。 这东西很好絮凝的,丢0.1%聚合氯化铁下去,再0.001%孤魂老哥的阳离子PAM下去,立马聚成一团团的。不过您千万别外行让它沉淀到水底去,得上浮捞走做肥料去(做肥料简单,直流电电一会到烫手,丢高温酵素好氧发酵就行,很肥很肥地说)。不然,嘻嘻您等着瞧~反正一切水体污染的应急修复,不是外行的都必须把污染物上浮到水面捞走。 好,打住,对漏网之鱼,或者亡羊之后的牢笼我会怎么玩? 水流扰动好像对微囊藻的形态有很大影响,很平静的游泳池,小景观池一般微囊藻是很细致很分散,整个水体绿绿的,风浪稍微大一些的往往是一小颗一小颗的聚集体。水体含盐量尤其是钙镁一旦升高,微囊藻就很容易絮凝到一起来。如果把聚集体的微囊藻搬到室内,往往十来天就开始分散开来了,环境再调整好像都调整不出水华爆发出来。动物的捕食对微囊藻的聚集状态好像影响不大,在小景观池内放入大量鱼虾后没有明显发现聚集;但对微囊藻的繁殖好像影响挺大,我学生养微囊藻如果不放鱼虾好像都长不大好。 蓝藻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天气冷了,蓝藻下沉、死亡或休眠,主要跑到底泥表面,单细胞或小群体细细地堆成层,当然了你如果是在恒温槽里养,一升温到28摄氏度左右又揭开遮蔽的黑布,那些家伙又要浮到水面长大去了。3至4月天开始热了,蓝藻从底泥表面逐渐上浮到水体,生理生化活性缓慢恢复,群体形成;4至9月,蓝藻处于生物量增加期,在水体中悬浮,形成优势,通过光合作用细胞增殖,这时候对光,氧,营养物要求开始多了起来,如果哪里水体副营养化那就准备郁闷吧;6至9月,蓝藻处于上浮、积聚期,可以到水体表面变成水华,臭你你恶心死你。 这么一个生态过程很是有趣,清楚了之后做起恶作剧来感觉很爽: 1.如果我在天气冷的时候,撒播某些无毒矿物使蓝藻和孢子一起吸附住,下沉到水底并且凝固成水成岩薄层(这部分看你的地质学功底,不属于科普就不多说了,嵇少丞老哥在科学网有指导过我),让这些休眠的蓝藻天气热了上不来会不会很好玩?这样软泥层遇到风浪也不容易上翻导致磷氮污染水体?这个方向产生了很多内容和变化,我学生正在成体系做。嘻嘻好像现在的初步结论是看起来蓝藻很不爽,有的组不爽到我复温都没蓝藻明显活下的。 2。不封闭怕是不行:实验中不封闭底泥,水体底部静态增氧后,下沉的蓝藻好像也很不爽,微生物量大增把营养吃光了,好像虫虫也游下去狂吃蓝藻,泥鳅则很肥,估计吃底泥好氧微生物去了,但是这仅仅是冬天,天气热了蓝藻一样有,少就是了,这是封闭小水体的试验结果,为啥?因为蓝藻的孢子和休眠体还有剩下啊;夏天增氧一点也不好玩,本来是黑臭的,因为微生物过多缺氧,蓝藻活不下去的水体里蓝藻狂发!除非你能保证足够的沉水植物量,否则水体虽然干净一些了,但表观上一样难看。如何在类似苏杭河网那样的地方构造出足够亚稳态沉水植物量又是一个很大的很刺激题目了,属于对天然水体搞恶作剧的,不告诉您~ 3.封闭会破坏水体底泥环境,但有办法不破坏的嘻嘻,不告诉您~ 嘻嘻偶爱恶作剧,老大一把岁数了不好意思对人恶作剧,对小生物恶作剧很爽啊~ 好奇,或者恶作剧。这就是俺真正在科研时常常拥有的心态。(别看我那些垃圾论文,我一般不写论文,那些是应付任期评审和忽悠评职称的,基本是水货或半干货而已)
399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我校论文发表在《科学》上:2.5亿年前致命高温造成赤道低纬度区
热度 1 hqs2008 2012-10-21 11:51
2.5亿年前致命高温造成赤道低纬度区生态系的坍塌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造成了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物种消失。而在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的早三叠世早期的死亡区竟然神奇地延续了长达5百万年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温度升高到了致命的程度,当时海水表面可高达40摄氏度,而在陆地上温度更高,可能高达到50多摄氏度。   此项研究发表在10月19日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刊物《科学》上。该成果记录了2.52亿年前至2.47亿年前早三叠世时期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温度变化记录。这一研究成果由我校赖旭龙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英国利兹大学保罗·魏格纳教授及德国爱尔兰根大学-纽伦堡大学麦克·约阿希姆斯基教授的合作完成的。   约在两亿年前就已经灭绝的海相微体生物牙形石是地质历史时期一种象鳗鱼一样的古代鱼类的牙齿,一般个体大小为0.1毫米左右, 在早三叠世时期牙形石个体更加细小。通过牙形石标本中氧同位素的比值研究可以恢复数亿年以前的古温度。   我校牙形石研究小组,从2007年开始,在位于贵州和广西的南盘江地区先后测制了16条地质剖面,采集了和处理了两吨多的岩石样品,获得了3万5千多枚牙形石标本。论文第一作者、27岁的我校博士研究生孙亚东及地大合作者在该地区从5条剖面中选用了早三叠世不同时代的269样品,在显微镜下挑选出约1.5万牙形石个体,由孙亚东在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麦克·约阿希姆斯基教授的实验室进行氧同位素的测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该地区早三叠世完整的温度变化曲线。   这项研究第一次表明当时的海洋表面温度可高达40摄氏度,接近了海洋生物死亡及光合作用停止的致命温度值。直到现在,气候模型工作者仍然假设海平面温度不会超过30°C。论文作者之一保罗·魏格纳表示:“过去没有人敢说古代的气候可以热到这么高的程度。希望将来全球变暖不会致使气温高达到2.5亿年前的程度,如果真那样的话,生物界的复苏就需要数百万年。”   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灭绝前的地球上充满了植物和动物,包括原始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还有包括珊瑚和海百合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死亡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世界,在赤道低纬度地区异常潮湿但几乎没有什么生物生长。在陆地上没有森林和动物,仅有一些灌木和蕨类。在当时的海洋里没有鱼和海洋爬行类,只有一些贝壳类生物。 ——(地大之声) 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8/6105/366.full PDF: 孙亚东-Science-2012-10-19.pdf
16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日模拟出太阳爆发现象
crossludo 2012-9-10 12:31
日模拟出太阳爆发现象 东京9月8日电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7日宣布,他们借助“日出”号太阳观测卫星的数据,在地面的实验装置中成功模拟出太阳表面发生的爆发现象。 研究小组指出,太阳表面的温度只有约6000摄氏度,却能将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加热到100万摄氏度以上,这一现象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谜。此次研究成果有望促进解开这个谜。 在太阳表面与日冕之间,还存在很薄的色球层。此前,研究人员根据“日出”号的观测,认为在色球层中发生的规模很小的太阳爆发——“色球层喷射”现象,对于加热日冕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小组于是利用强大的磁力和直径约两米、长约5米的圆筒形实验装置,对这种太阳爆发进行了模拟。这一实验装置可以将由质子和电子形成的气体封闭在真空容器中。研究人员通过操纵磁力,发现可以将1万摄氏度左右的气体急速加热到3万摄氏度,而且可以使气体以时速约两万公里的速度发生喷射,再现了与“色球层喷射”这种太阳爆发相似的现象。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副教授清水敏文指出:“虽然实验没有达到色球层时速10万至70万公里的喷射速度,但是如能够详细调查,将有助于弄清日冕加热的机制。”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波兰研发出治疗卵巢肿瘤新方法
xuxiaxx 2012-8-15 19:12
波兰医生找到了治疗卵巢肿瘤的新方法,患者有望免于摘除卵巢。   据介绍,华沙肿瘤中心在治疗卵巢肿瘤的过程中使用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即 化疗 和热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该中心迄今已经为10名患者采用了此种治疗方法。   该中心贝娅塔·斯皮瓦凯维奇教授介绍,在对患者进行手术 治疗 的过程中加入一种液体,能够将腹腔温度提升到42摄氏度,然后再进行化疗,这样可以直接将肿瘤细胞杀死。整个治疗过程持续1小时到1个半小时左右。贝娅塔教授表示,新的治疗方法虽然不能替代系统的化疗过程,但被证明是治疗卵巢肿瘤的一个有效手段。   来自波兰科宁的一名患者艾娃·利夏克3周前采用了这一化疗加热疗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 生理还是心理均感觉良好。她表示:“作为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手术的效果非常好。”   目前,由于难以准确计算治疗成本,这一治疗方法还没有纳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的报销范围。一次的治疗成本超过了7500兹罗提(约合2300美元)。   波兰每年大约有3500名妇女被诊断患卵巢肿瘤。 来源:新华网
1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赤道东太平洋目前海面温度处于异常的EL NINO状态
热度 1 heartcool 2012-7-20 14:24
赤道东太平洋目前海面温度处于异常的EL NINO状态
赤道东太平洋NINO3区目前海面温度异常在6月上旬就已经超过0.5摄氏度,达到了EL NINO状态。 2012年7月19日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状态 过去1年来NINO3区温度异常的变化 引自: http://sharaku.eorc.jaxa.jp/cgi-bin/amsr/elni2/elni_detail.cgi?y=2012m=6prod=anom_nino3
5741 次阅读|6 个评论
“精尽人亡”的说法,毫无科学道理
热度 9 xupeiyang 2012-6-26 20:44
志愿者捐出的精液,以1毫升为单位,分装在进口的小容器里,成为一份份精子标本,然后放置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态氮罐中储存。所谓的“精尽人亡”完全不可能。 郑刚博士的死亡和捐精没有直接关系,死者很可能本身就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捐精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至今没有过一例有关因捐精死亡的报道,目前在中国有捐精机构22家,此前也无一人死亡。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3773 次阅读|8 个评论
北京真要热死人啦
热度 8 xupeiyang 2012-6-17 20:53
北京真要热死人啦
17日北京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升至37摄氏度以上,城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8摄氏度左右。 才什么时候啊 父亲节搞那么热 什么天道啊,北京是北方还是南方啊? 神九才第二天 据 中国地震台网 消息,6月18日03时05分,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交界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308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全球水深700米以下海水每10年升温约0.02摄氏度
hgiap 2012-4-12 21:00
全球水深700米以下海水每10年升温约0.02摄氏度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2年02月16日 日本 气象 厅13日公布的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全球变暖,1950年以来,全球水深700米以下的海水温度每10年平均上升约0.02摄氏度。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气象厅、各国的观测船以及受研究机构委托的商船等,每年在全球约7万至200万处地点,对水深700米以下的海水水温进行观测,此次研究结果是日本气象厅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 分析结果显示,1950年时,全球水深700米以下的海水平均温度低于常年(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0.07摄氏度,但2011年,则超出常年0.08摄氏度,平均计算的话,水温相当于每10年就要上升约0.02摄氏度。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后的升温势头非常显著。如果单纯计算全球海面水温的话,则每10年升温0.07摄氏度。 日本气象厅海洋环境分析中心指出,海水升温会带来诸如海平面上升、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影响。 卫星观测数据显示,1993年以后,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2.95毫米。日本气象厅认为,这其中水深7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上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连涛)
个人分类: 气候新闻|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最新真实气候记录 自1900年地球升温0.75摄氏度
hgiap 2012-4-8 18:46
最新真实气候记录 自1900年地球升温0.75摄氏度   美 国宇航局图像显示,1995年地球引力出现明显的不同,这与之前融化冰层现象有着密切联系   全球变暖一直被科学界的一些人士视作“气候学丑闻”,这些人认为部分科学家对气候数据进行了有利于支持全球变暖理论的倾向性“编辑”。英国气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气温自1900年以来确实上涨了0.75摄氏度,其中2010年的平均气温最高。   英国气象局最新“气温级数”记录可追溯到1850年,数据信息来自于非洲、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气象站,其中北极升温速度较快。   在此之前,美国宇航局“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卫星”的研究数据显示,地球冰层融化对地球引力产生“扭曲效果”。此外,这项最新记录还显示与过去海洋表面温度测量数据存在着差异性,比如:船上使用水桶采集海水样本温度或者轮机舱采集海水样本温度会有一定误差。英国气象局气候监控研究科学家科林-莫里西说:“这一最新研究汇集了我们最新、最综合全面的陆地和海洋温度勘测数据,并提高了我们对海洋测量的理解。它提供了清晰的历史记录,呈现了过去161年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据英国气象局和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早些时候的观测,1998年是近些年来最热的年份,但最新报告更正称:2005年和2010年才是最热的两年。最新报告同时指出,在近161年中最热的10个年份都出现在过去这14年。   近年来全球气温轻微上升的形成因素包含着北极地区的快速升温,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菲尔-琼斯教授称,最新数据对于北极地区温度变化的描述可能尚不全面,因为该地区的相关数据比较欠缺。但他强调称:“我们在最新的报告中加入了位于北极、俄罗斯和加拿大的400余个气象站的数据,这使得我们的数据能更具代表性地反映出这大片区域的气候变化情况。”   在“气候门”丑闻事件升级至最高点时,之前的全球气候观测记录遭到了质疑,研究人员被指控人为性更改观测数据,来支持当前的全球升温理论。   科学家曾被批判性地指责不公开地球气温级数所依据的数据信息,菲尔称,当前这项最新气温级数记录的所有数据资料都可以公开。
个人分类: 气候新闻|1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或高于以往预测
hgiap 2012-4-2 08:12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3月25日报道,一项计算机模拟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上世纪上升1.4摄氏度至3.0摄氏度,气温升幅高于以往得出的结论。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旨在探索未来更宽泛的可能性,以帮助更好地应对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而采取的行动,例如构筑堤坝来对付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研发能在高温和干旱下生存的农作物等等。 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研究了Climateprediction.net项目中瞬变气候模型英国广播公司气候变化实验的数据后得出了上述预测范围。英国广播公司气候变化实验是一项目由英国牛津大学主导,英国气象局、英国广播公司、英国空中大学和英国瑞丁大学合办的计划,于2006年2月正式展开,该瞬变气候模型包括了真实海洋的模拟,让实验能更准确地研究气候的变化。 研究人员介绍称,目前,大约有1万个气候模拟操作在志愿者的家用电脑上运行,该实验物理参数的赋值在不同的运行模型中是不同的,以便精确反映气候系统内的不确定因素,而且一些模型能精确再现过去50年来的温度变化。 最新结果的低值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2007年公布的结果一致,但高值高于IPCC分析报告给出的结果。 主要负责该项目的英国牛津大学地理、环境和物理学院的迈尔斯·艾伦表示,其他气候变化建模团队“并没有着手探索所有的不确定性,因此,像我们这样的实验势在必行”。 爱丁堡大学的气候系统科学教授盖比·赫吉尔称该研究“朝着更全面地预测不确定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东英吉利亚大学气候变化科学和政策领域的教授、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科瑞恩·李-奎宁也称该研究“非常有意义”。 不过,伦敦大学气候模型荣誉教授朱立安·赫特教授却对此研究提出了质疑。他说:“我对依靠一个将显然不断上升的地面温度同可能正经历大波动的海洋温度相结合的模型给出的结论持保留意见。” 他说,我们需要进行范围更大的预测,原因有三:海洋和陆地排放出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甲烷;地球表面很多地方的光反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亚洲空气污染物减少,让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能变少。(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Broad range of 2050 warming from an observationally constrained large climate model ensemble renchunxiao 添加于 2012-3-27 10:41:01 196次阅读 | 0次推荐 | 0个评论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climate system—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 rate of ocean heat uptake and historical aerosol forcing—and the phys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m lead to uncertainties in our assessment of the global-mean temperature evolu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1, 2. Explorations of these uncertainties have so far relied on scaling approaches3, 4, large ensembles of simplified climate models1, 2, or small ensembles of complex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5, 6 which under-represent uncertainties in key climate system properties derived from independent sources7, 8, 9. Here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a multi-thousand-member perturbed-physics ensemble of transient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imulations. We find that model versions that reproduce observed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show global-mean temperature increases of 1.4–3K by 2050, relative to 1961–1990, under a mid-range forcing scenario. This range of warming is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t assessment provided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10, but extends towards larger warming than observed in ensembles-of-opportunity5 typically used for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s. From our simulations, we conclude that warming by the middl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at is stronger than earlier estimates is consistent with recent observed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a mid-range ‘no mitigation’ scenario for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作 者: Daniel J. Rowlands, David J. Frame, Duncan Ackerley, Tolu Aina, Ben B. B. Booth, Carl Christensen, Matthew Collins, Nicholas Faull, Chris E. Forest, Benjamin S. Grandey, Edward Gryspeerdt, Eleanor J. Highwood, William J. Ingram, Sylvia Knight, Ana Lopez, Neil Massey, Frances McNamara, Nicolai Meinshausen, Claudio Piani, Suzanne M. Rosier, Benjamin M. Sanderson, Leonard A. Smith, Dáithí A. Stone, Milo Thurston, Kuniko Yamazaki et al. 期刊名称: nature geoscience 期卷页: 第卷 第期 ~页 学科领域: 地球科学 大气科学 天气学 添加人是否为作者: 否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geo1430.html
个人分类: 气候论文交流|1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翁帆果真是位好妻子
热度 1 xupeiyang 2011-6-21 09:15
他的生活得益于翁帆的照顾   在非学术领域,外界对于这位物理学大师最大的非议源于他82岁时与相差54岁的翁帆结婚。   2011年,他们惊世骇俗的婚姻进入第7个年头。葛墨林说,原本“说话刻薄”的一些同行,现在也对翁帆评价很高。而他认为,杨先生目前的健康身体,跟翁帆婚后的照顾绝对分不开。“翁帆绝对是有功劳的。”   杨振宁再婚之前,葛墨林有次去清华探望,发现他穿着睡衣,脸色腊黄,发烧39.3摄氏度。虽然杨先生告诉他,身体如有问题会打电话求助,但葛墨林还是担心,万一有危险而电话不在手边怎么办?   2010年9月,杨振宁突发高烧,陷入半昏迷状态,说的话人们都听不懂,进了重症监护室。葛墨林说,杨先生住院时,翁帆的照料有目共睹。  据朱邦芬透露,杨振宁、翁帆夫妇的共同话题很多。参观美术展后,他们会分别找出最喜欢的作品,再看与对方是否一致。这是二人之间的小游戏。   杨振宁并非不知一些人对于他这段婚姻的看法。他甚至曾与翁帆联名撰文,回应一位香港女作家的批评。在写给翁帆的诗里,他称她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   这一次,在南开大学,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杨振宁夫妇手挽着手。这是他近年出席公开活动常见的情景。在校方为他举办的生日晚宴上,他表示,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上仍然保持年轻,也许这是自己对翁帆有吸引力的地方。早在订婚之初,他就对朋友这样讲过。   令葛墨林感到遗憾的是,外界跟杨先生没有接触的人,总是用世俗的眼光去看他,猜测他。而杨先生依然故我。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6/21/c_121560809_2.htm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变暖?到底有多暖?
seaohy 2011-1-23 19:43
一 篇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4摄氏度,世界将爆发严重粮食短缺。然而这篇报告因为存在严重错误, 而在短短几天后迅速被撤回 。 刊登报告的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言人称,《卫报》的记者发出警告,指出报告是著名公关公司Hoffman Hoffman递交的,随后AAAS联系了气候专家,专家对报告内容表示强烈怀疑,因此AAAS立即撤下了报告。但是,这篇新闻已经被无数媒体广泛报导过了。报告列出的科学顾问包括了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的IPCC团队成员之一的Osvaldo Canziani。Canziani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他患病在身,无法对此发表评论。报告主要作者Liliana Hisas是阿根廷非营利组织Universal Ecological Fund的负责人。气候学家Ray Weymann指出,研究将“平衡温度“和“瞬间温度”上升混淆起来了。 http://www.physorg.com/news/2011-01-climate-significant-error-experts.html 有一评论很有意思:He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tists and crackpots. Scientists make mistakes, but they always strive to learn more and fix those mistakes. They don't stick to a talking point if they discover themselves to be incorrect. Crackpots make mistakes, but they always strive to conceal those mistakes. They stick to their talking point no matter what, misrepresenting the work of real scientists in order to further their agendas. Crackpots also talk a lot, seeking to drown out opposing voices through sheer numbers. Well over 90% of "hard science" scientists consider global warming to be a serious threat. This is not a made-up number. Look it up. 60% of the American public DISbelieves in global warming. I wonder whose fault that is?
个人分类: 专业相关|2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帖--如何正确在word中打出 “°”和“°C”--卢芸的个人博客
热度 3 wzq19810930 2011-1-18 10:29
自己也常困扰于摄氏度之类的不大常用的符号的正确格式的书写问题,正好科学网qq群里的卢芸老师写下了这篇经验之谈,留给自己看的,哈哈哈 原帖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8970do=blogid=405428 小圈却是大问题,谈谈如何正确在word中打出 “°”和“°C” 这里只谈英文写作中如何正确表示这两个单位。 1. degree “ ° ” 方法一 : word 的“插入”工具栏下的“符号”,字体选择 Times New Roman , 子集 选择拉丁语 -1 ,最右端便是“ ° ”。 方法二 :使用 sogou 拼音,中文输入“ du ”,选择第三个,此时在文中是“°”,字体此时显示是宋体,将字体改为 Times New Roman 后为“ ° ”。 方法三 : word 的“插入”工具栏下的“特殊符号”,单位符号中第三排第二列“°”,仍要将字体改为 Times New Roman ,改后为“ ° ”。 2. degrees Celsius “ °C ” 伪方法一:使用 sogou 拼音,中文输入“ sheshidu ”,选择第五个,此时在文中是“℃”,字体此时显示是宋体,将字体改为 Times New Roman 后仍为“ ℃ ”。 伪方法二:输入英文字母“ oC ”后将字母“ o ”变成上标,此时显示“ o C ”。 伪方法三: word 的 “插入”工具栏下的“特殊符号”,单位符号中第一排倒数第二列“ ℃ ”,将字体改为 Times New Roman 后仍为“ ℃ ”。 正确方法 :按照之前介绍的方法键入“ ° ”,不要空格,直接键入大写字母“ C ”即为“ °C ”。 注意事项 :数字和单位之间应当有空格,但数字和百分号、单独的“ ° ”之间不需要空格。 Incorrect 30°C 30° C 30 % 30 ° Correct 30 °C 30% 30° 致谢: 谢谢 杨 老师 给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谢谢科学网博客群里热心博友 宁佳、王正全 的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 Robinson, M. S. ; Stoller , F. L. Write Like a Chemist: A Guide and Resource; Robinson, M. S., Jones, J. K.,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dison Avenue, New York, 2008; p 86-89.
2907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