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宝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你能在宝马里哭多久?
热度 1 nianxiang 2011-11-30 13:00
你能在宝马里哭多久?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墨迹测试,随意在纸上涂一团墨,问被测试的人看到什么:有人看到魔鬼因为心里有魔,有人看到性因为沉溺于性……这叫心理投射。梁洛施就是那团墨,测试出中国人的金钱底线。 梁洛施,注定会是一个传奇。前段时间23岁的梁洛施发声明,她和李泽楷分手了,三个孩子会共同抚养。声明一出便炸开了锅,各路媒体给予最佳版面报道,网络上也热闹非凡,借着微博的东风“代孕说”“协议说”“30亿港元分手费”纷纷出炉,无休止的猜想、臆度成为众人的饭后甜点。 23岁,很多女生才大学毕业,正在考虑着考不考公务员,和不和同窗男友分手……而她的人生已经可以写自传了。20多岁围观的女性都认为梁洛施是大赢家,而且认为她是冲着钱去的,是有预谋的。在我的微博上的典型评论: ——我认定她是想要嫁进豪门,或者嫁不进次点就是借助豪门炒作一下提高身价,给豪门生个娃让自己以后生活无忧。 ——她利用自己的年轻美貌,在最短的时间融资,没啥不好啊,超级效率!23岁以后一切再重新开始,现在全新社会,啥都应该看得懂啰! ——得了,你不该为这种赤裸裸的交易辩解,她有再大的伤痛3亿还抚平不了她吗?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墨迹测试,随意在纸上涂一团墨,问被测试的人看到什么:有人看到魔鬼因为心里有魔鬼,有人看到性因为沉溺于性……这叫心理投射。我们内心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去理解某件事。梁洛施就是那团墨,从看客的评论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思。在梁李的分手原因还扑朔迷离时,就主观认定她是预谋的是代孕的看客,就是相信金钱万能的人,他们相信只要价钱到位任何人在金钱面前都没有底线,而他们自己就会那么做。 我在上海电视台《风言锋语 》节目谈梁洛施,跟某男嘉宾忍不住争起来。该男是文字工作者,平时还有点小才情。我说那三个孩子可怜,他说“他们是李嘉诚的孩子,有什么可怜的,他们有钱以后想做什么不可以”。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大声说:“不满周岁的孩子父母分手,这样的命运放在谁家孩子都可怜,这跟钱有什么关系?难道钱能代替一切吗?” 去年香港另一位富豪李兆基的儿子李家诚用代孕妈妈得了三胞胎儿子,香港市民直斥他为富不仁,说那三个孩子可怜。母爱不是100个保姆和多少钱可以代替的,可是总有人相信,钱能抚平一切伤痛,只要数目对了。这样的聪明人很多,他们不相信富人也可能有爱情,富人死了老娘也痛彻心肺,不相信女人离开亲生骨肉给多少钱还是痛,他们没有普世价值只相信金钱万能。 李泽楷母亲庄月明20年前因李嘉诚婚外情长期抑郁服药自杀(李家对外一直称心脏病),李泽楷跟母亲感情深厚,母亲的死一直是他的伤心事,并因此跟李嘉诚关系恶化很长时间,后来才改善。是李嘉诚的儿子有钱又怎么样?难道能让母亲复活?我不客气地说男嘉宾穷人心态:穷人认为只有钱是问题,只要有了钱就万事大吉;在富人看来除了钱其他都是问题。 我在微博上对那些认为梁洛施赚到了的年轻女性发问: ——如果你母亲自杀,给你多少钱能抚平你的伤痛?如果你生了孩子离婚夫家从此不让你见孩子,给你多少钱你能同意?当然,你还很年轻,还从来没有切身体验过什么是伤痛。 20年前我在美国留学,法律课上教授讲钱和普世价值,他是位名律师,外表潇洒不羁,平时一直帮客户打争钱的官司。他问:1.打针,熟练护士100元不疼,新护士50元疼,你选哪个?课堂上50多个学生有三份之一选50元。我选100元我怕疼。2.一锅滚烫开水,手伸进去给你3000元,谁愿意?2个学生举手,其余人转过头去好奇地看着他们。3.让你孩子的手伸进去,给10000元,谁愿意?无人举手。我永远记得这堂课。 如果钱能抚平一切伤痛,我的这个行业心理咨询就不会存在了。我咨询过坐进宝马住在豪宅的大婆二奶和K姐,长期依赖安眠药抵抗痛苦。影视剧里常有姨太太冒着被杀的风险,跟长工戏子大少爷通奸。为什么?因为她们想笑。 宁可坐在宝马里哭泣——每当有年轻女孩跟我这么放言,我都微笑着问她:“首先,你从来没坐过宝马吧,也从来没男人让你受过罪吧。你以为你可以在宝马里哭泣多久?”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展示人的需求是从人身安全到物质到精神愉悦层层递进,一旦坐进宝马你的下一个要求就是想笑!这个需求有可能让你放弃宝马。 对于那个古老的问题“爱情和面包,哪个更重要?”我问,女人为什么要把爱情和面包都跟男人要呢?在没有遇到男人之前,你自己就不能挣面包吗?没有大面包,也没有中面包小面包?为什么老是想着掠夺别人的东西? 亦舒的BLOG有篇《一条路》:“连我这样年纪的人,都认为女性其实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先搞身心经济独立,然后才决定是否要成家立业,希望工作可与家庭并重。不知恁地,年轻一大截的小朋友却表示渴望做金丝雀,受保护、被宠爱、一生毋需挣扎,生活有人照顾。 那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营生,在这地球上,每一件事都有阴暗面,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毋需要付出代价。” “工作所需付出的精神时间心血,完全没有秘密可言,光明正大:竞争、失败、再起、成功、升上去、努力、获得报酬、达到目的。那另外一种营生,黑幕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亦是一条血路,一般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所见到的,只是状元花魁的表面风光,一个人要长期在另一个人手中讨生活,无论如何是痛苦的。那一行沦落起来,又可达万劫不复地步,不如自力更生,工作能力一旦获得社会赏识,则要名有名,要利有利,自信十足,顾盼自如。 那么多妇女放弃老路不走去走新路,可见老路上自有不可告人之荆棘,而新路亦自有可喜之处。” 湖南卫视正在播电视剧《回家的诱惑》,灰姑娘嫁入豪门老公出轨小三上位,小灰复仇等等,有记者问我联系梁李事件有何看法。我说真TMD恶俗!20多年前女人深受琼瑶剧毒害,今天深受灰姑娘入豪门毒害。豪门跟平常女人有什么关系?!(有网友叫好,说把这句话贴到天安门城楼)我问女记者你认识几个豪门?她说还真没有。 20多岁月入四五千的普通女人,天天发春梦嫁入豪门,估计豪门的门在哪里她们都不知道。我在盘点我认识的富豪,大陆的只有3个,太太无一是灰姑娘,都是有国外高学历IQEQ都高的女人,家庭背景都比夫家好。香港富豪是我前公司老板恒隆集团陈乐宗先生,跟太太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工作餐一碗牛肉面,附送的花生每一粒吃光不能浪费。我们对富人的臆想是非常YY 的。这是个病态的社会,制造毒奶粉,伤害自己嫁入豪门的是一类人,都是病人。 有记者问,那么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康复?我说,未来20年估计不会好。希望我活着能看见那一天:在中国,金钱不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
3502 次阅读|1 个评论
飞鸽、宝马及高等教育从业者
热度 1 hyxia 2011-11-8 18:33
关于高校的是总是在不断地讨论中,也不知道曾几何时,我做了高校教师后,很多的朋友觉得我的收入很高,每年能到6位数以上的收入,殊不知其实我在高校是低收入阶层,年收入也就是小几万,面对着目前动辄上百万的房价,我开始怀疑我的能力,和当初的选择。 当然面对周围的教授,每周在学校几乎看不到人影,每年几乎不上讲台,堂而皇之的每年轻而易举的获得上千万的科研经费,收入多少我是不清楚的,但是房、车一应俱全是需要钱来买的吧。是我不得不怀疑我自己的做事方式。我自己在教学上算是个新人,我唯恐自己误人子弟,每天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收集教学有关的材料,并努力的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底层的人员,没有研究生协助自己开展研究,只能暂缓科研了。如此以来只能依靠学校拿微薄的工资度日。但我并不是后悔我做出的选择,我只是在不断地反思我从业过程,我的职业特性。我也在憧憬着为来的某些时候,我也能像那些大教授们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国的教育在教师这个职业上我觉得是有误区的,从小我们描述教师惯用的词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教师行业是需要奉献精神,但奉献是有度的,我认为过度的奉献是危害社会的,因为过的奉献是会导致一些畸形的结果。每年我们会拿出一些在教育岗位上奉献多年的,贫苦老死的人来做学习的典型,使得社会对老师的期望是不断地奉献,不求回报。 教师也是人,同样有自私的一面,因为他也有家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当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应该具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和恪守社会规范的示范作用,但是也请全社会冷静的看待老师,让老师这个职业回归本来的社会规律。 宝马还是飞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坚守教师这个职业阵地,维护自己的使命。
3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学教授苦乐不均:富教授开宝马 穷教授骑飞鸽
zhaoqingjun 2011-11-4 09:16
大学教授苦乐不均:富教授开宝马 穷教授骑飞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3日 10:11 中国青年报 微博 富教授开宝马穷教授骑飞鸽 大学教授缘何苦乐不均(CFP供图)   前不久,田勇领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680元。“老板”是他的导师,而上班地点是其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广州某理工科高校的实验室。   研究生一入学,田勇就开始在实验室上班,跟着师兄师姐给导师做项目,“工资”一月一发,多劳多得。田勇的一个师姐,由于参与的项目比较多,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同样是读研,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小静则没有这么幸运。学中文的她,选择了一个非常冷僻的研究方向,帮导师做项目,连补贴都没有。   田勇与小静的差距,只是中国大学教授收入悬殊背景下的一个缩影。校园里,有人这样总结:“穷教授,学生请吃饭,过节凑份子送礼物;富教授,给学生红包,请学生吃饭。”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    富教授豪车代步 穷教授发愁买房   今年初,云南大学 (微博)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光,在一次研讨会上称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一时舆论哗然,网友戏称其为“宝马教授”。   事实上,在高校中,像尹晓光一样豪车代步的教授不在少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所高校的家属区和院系办公地,在一所985高校里,仅宝马就有十余辆,奔驰、奥迪越野一类的豪华轿车也并不鲜见。   即便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院系,教授之间的贫富差异也显而易见。   就读于武汉一高校金融专业的小敏,在自己熟悉的两位教授那里看到了区别:两个教授一个教投资学,一个教政治经济学,每学期课时差不多,但却一个富一个穷。   “教投资学的教授跟我们讲,有人开出年薪百万聘他去当基金经理,他都不去,你可以想象他多么有钱啊。”小敏说,这位教授开着辆奥迪A6,家里有两三处房产。   相形之下,教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全无风光可言,甚至有些寒酸:住着学校的福利房,用着老款的手机,接送孩子上学的汽车长龙之间,他那辆28式自行车总是分外扎眼。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一般教授每年的工资收入是8万~10万元,最近几年里新晋升的副教授,年工资收入最低可能只有5万元。2000年以后,高校教师住房也由以往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市场化,高校教授也要面对巨大的购房压力。   不过,一年挣上几百万的富裕教授不在少数,他们在市里一般都有几处房产,有些人甚至还专门在北京购房。   赵教授所在的学院,有位博导有钱而且很大方,学院的老教授过生日每次都是他掏钱组织庆祝,令他满意的博士生甚至可以经常用他闲置的私家车。   在高校里生活,无论是学生或老师,都能感受到教授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却很难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种差距有多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各种数据都不透明公开。   长期在校园生活,这位专门从事高教研究的学者对穷教授富教授现象有着直观感性的认知,但在一所部属院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依然让他震撼:所有教授的基本工资一样,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按照业绩点计算,一个业绩点每月发3000元(发1年),该校20%的教授拿不到任何业绩点,全校教授一年平均业绩点0.6,“最高的一位教授一年能拿到几十个业绩点,收入悬殊之大让人咋舌。”   开公司、拉项目、校外兼职,富教授“生财有道”小淏就读于南京一所“211”高校,他说,学校里开公司的教授很多,“用自己的技术去办企业,学校以外的收入反而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小淏就认识一位老教授,凭借所做项目,成为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的老总,开着价值400多万元的兰博基尼轿车,在校园里常常引来围观。   大学教授开公司早就司空见惯。众人熟知的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股东之一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袁隆平院士、山河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清华是中南大学 (微博) 教授、尤洛卡董事长兼总经理黄自伟是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而早在10年前,武汉大学 (微博) 生命科学院教授张廷壁因成功攻克卟啉铁工业化生产世界级难题,以技术入股,获得了红桃K集团10%的股份,一举成为荆楚科学家首富,资产过亿,轰动一时。    科研提成也是大学教授的一大生财之道   武汉一所“985”高校的张教授透露,自己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加津贴大约是5000元出头,但基本上就是当零花钱,从来不去看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事实上,在其所在院系,教授们一般都不看自己的工资条,“这背后的秘密就是,做课题、接项目的提成才是教授们收入的大头儿。”   张教授介绍,按照通行规定,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提成可以高达40%。如果申请到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到手100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科研还没做,自己就变成富翁了”。    “考研热”、“考证热”催富了高校中的另一批教授   这些教授多与考研、考证的相关学科有联系,通过为相关的培训班上课获得大笔收入,知名教授讲一次课收费超过万元也早已不是新闻。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将高校中的富教授分为四类:   一是“学霸”,现在大学的学科点如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都是学科点负责人制,学科点负责人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人,他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改卷、招谁不招谁、立项、出国、学术会议。   二是所谓“权威”,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一些课题,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是搞学术的,但由于各种关系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项目资源非常多。   三是“学官”,亦官亦学,比如副校长是博导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长是教授,这类人也很有钱,因为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并且可以把两类资源结合利用。   四是大学教授兼职,去其他学院兼职或者在外当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另外还有一些人脉关系比较好的,能搞项目的,一个项目挣钱数以百万计。   穷教授一般都没课题,没项目,主要搞教学研究生小龙至今记得一年前帮一位文科教授搬家时让自己震惊的一幕。   教授家里的境况令人心酸,“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很老的彩电,桌椅油漆斑驳,还舍不得丢”,唯一让人能确认其身份的只有堆得满满一房间的书。   这位教授喜欢历史文化,经常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撰写著作。可据小龙了解,这些都是教授兴趣所在,挣不到钱。   “教授的职业看着光鲜,这个群体实际也有很多穷人,日子过得很窘迫。”尚重生教授对此颇有感慨。   他分析,在高校里,没钱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这些教授没什么课题,也没有项目,以教学为主。   而高校里,单纯搞教学的收入之低外界难以想象,“现在上一节课,三五十块钱,跟大学生搞家教一样。”   一条新闻为此写下注脚:今年教师节期间,国内知名高校南京大学 (微博) 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事实上,课题经费的提成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授们致富的坦途,理工科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投入,获得科研经费基数大,一个项目动辄数以百万元,同样比例的提成,远远高于一些基层学科和社科类专业。   赵铭教授所在学校就流传一个故事:一位新闻系的老教授拿到一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课题,开研讨会给研究生上课都要介绍一番,“那个项目经费其实就只有五万元,很多工科的教授们根本不屑一顾。”   今年5月一次研讨会上,身兼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道出了一个高校里众人皆知却无人言说的“教授尴尬境遇”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媒体报道称: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媒体记者,他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这位手机号码有7个8的教授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中国青年报)
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富教授开宝马穷教授骑飞鸽 大学教授苦乐 不均
dongzg101 2011-11-3 13:34
富教授开宝马穷教授骑飞鸽 大学教授苦乐不均 CFP供图 前不久,田勇领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680元。“老板”是他的导师,而上班地点是其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广州某理工科高校的实验室。 研究生一入学,田勇就开始在实验室上班,跟着师兄师姐给导师做项目,“工资”一月一发,多劳多得。田勇的一个师姐,由于参与的项目比较多,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同样是读研,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小静则没有这么幸运。学中文的她,选择了一个非常冷僻的研究方向,帮导师做项目,连补贴都没有。 田勇与小静的差距,只是中国大学教授收入悬殊背景下的一个缩影。校园里,有人这样总结:“穷教授,学生请吃饭,过节凑份子送礼物;富教授,给学生红包,请学生吃饭。”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 富教授豪车代步 穷教授发愁买房 今年初,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光,在一次研讨会上称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一时舆论哗然,网友戏称其为“宝马教授”。 事实上,在高校中,像尹晓光一样豪车代步的教授不在少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所高校的家属区和院系办公地,在一所985高校里,仅宝马就有十余辆,奔驰、奥迪越野一类的豪华轿车也并不鲜见。 即便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院系,教授之间的贫富差异也显而易见。 就读于武汉一高校金融专业的小敏,在自己熟悉的两位教授那里看到了区别:两个教授一个教投资学,一个教政治经济学,每学期课时差不多,但却一个富一个穷。 “教投资学的教授跟我们讲,有人开出年薪百万聘他去当基金经理,他都不去,你可以想象他多么有钱啊。”小敏说,这位教授开着辆奥迪A6,家里有两三处房产。 相形之下,教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全无风光可言,甚至有些寒酸:住着学校的福利房,用着老款的手机,接送孩子上学的汽车长龙之间,他那辆28式自行车总是分外扎眼。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一般教授每年的工资收入是8万~10万元,最近几年里新晋升的副教授,年工资收入最低可能只有5万元。2000年以后,高校教师住房也由以往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市场化,高校教授也要面对巨大的购房压力。 不过,一年挣上几百万的富裕教授不在少数,他们在市里一般都有几处房产,有些人甚至还专门在北京购房。 赵教授所在的学院,有位博导有钱而且很大方,学院的老教授过生日每次都是他掏钱组织庆祝,令他满意的博士生甚至可以经常用他闲置的私家车。 在高校里生活,无论是学生或老师,都能感受到教授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却很难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种差距有多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各种数据都不透明公开。 长期在校园生活,这位专门从事高教研究的学者对穷教授富教授现象有着直观感性的认知,但在一所部属院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依然让他震撼:所有教授的基本工资一样,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按照业绩点计算,一个业绩点每月发3000元(发1年),该校20%的教授拿不到任何业绩点,全校教授一年平均业绩点0.6,“最高的一位教授一年能拿到几十个业绩点,收入悬殊之大让人咋舌。” 开公司、拉项目、校外兼职,富教授“生财有道” 小淏就读于南京一所“211”高校,他说,学校里开公司的教授很多,“用自己的技术去办企业,学校以外的收入反而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小淏就认识一位老教授,凭借所做项目,成为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的老总,开着价值400多万元的兰博基尼轿车,在校园里常常引来围观。 大学教授开公司早就司空见惯。众人熟知的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股东之一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袁隆平院士、山河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清华是中南大学教授、尤洛卡董事长兼总经理黄自伟是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而早在10年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廷壁因成功攻克卟啉铁工业化生产世界级难题,以技术入股,获得了红桃K集团10%的股份,一举成为荆楚科学家首富,资产过亿,轰动一时。 科研提成也是大学教授的一大生财之道。 武汉一所“985”高校的张教授透露,自己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加津贴大约是5000元出头,但基本上就是当零花钱,从来不去看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事实上,在其所在院系,教授们一般都不看自己的工资条,“这背后的秘密就是,做课题、接项目的提成才是教授们收入的大头儿。” 张教授介绍,按照通行规定,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提成可以高达40%。如果申请到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到手100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科研还没做,自己就变成富翁了”。 “考研热”、“考证热”催富了高校中的另一批教授。 这些教授多与考研、考证的相关学科有联系,通过为相关的培训班上课获得大笔收入,知名教授讲一次课收费超过万元也早已不是新闻。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将高校中的富教授分为四类: 一是“学霸”,现在大学的学科点如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都是学科点负责人制,学科点负责人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人,他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改卷、招谁不招谁、立项、出国、学术会议。 二是所谓“权威”,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一些课题,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是搞学术的,但由于各种关系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项目资源非常多。 三是“学官”,亦官亦学,比如副校长是博导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长是教授,这类人也很有钱,因为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并且可以把两类资源结合利用。 四是大学教授兼职,去其他学院兼职或者在外当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另外还有一些人脉关系比较好的,能搞项目的,一个项目挣钱数以百万计。 穷教授一般都没课题,没项目,主要搞教学 研究生小龙至今记得一年前帮一位文科教授搬家时让自己震惊的一幕。 教授家里的境况令人心酸,“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很老的彩电,桌椅油漆斑驳,还舍不得丢”,唯一让人能确认其身份的只有堆得满满一房间的书。 这位教授喜欢历史文化,经常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撰写著作。可据小龙了解,这些都是教授兴趣所在,挣不到钱。 “教授的职业看着光鲜,这个群体实际也有很多穷人,日子过得很窘迫。”尚重生教授对此颇有感慨。 他分析,在高校里,没钱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这些教授没什么课题,也没有项目,以教学为主。 而高校里,单纯搞教学的收入之低外界难以想象,“现在上一节课,三五十块钱,跟大学生搞家教一样。” 一条新闻为此写下注脚:今年教师节期间,国内知名高校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事实上,课题经费的提成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授们致富的坦途,理工科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投入,获得科研经费基数大,一个项目动辄数以百万元,同样比例的提成,远远高于一些基层学科和社科类专业。 赵铭教授所在学校就流传一个故事:一位新闻系的老教授拿到一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课题,开研讨会给研究生上课都要介绍一番,“那个项目经费其实就只有五万元,很多工科的教授们根本不屑一顾。” 今年5月一次研讨会上,身兼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道出了一个高校里众人皆知却无人言说的“教授尴尬境遇”——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媒体报道称: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媒体记者,他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这位手机号码有7个8的教授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更多阅读 云大副教授尹晓冰:鞭策有助于改善我的教学和科研 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做好教学是基础,全心教学是毁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袁隆平不爱“宝马”爱“姑娘”
热度 21 SoSoliton 2011-9-18 22:16
刚才看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今日( 9 月 18 日),农业部组织国内各省杂交稻专家来到湖南省隆回县对袁隆平院士研制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进行收割验收。初步结果表明,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有望突破亩产 900 公斤大关,提前实现预定目标。据央视推算,如果袁隆平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在全国推广,每年将可以多养活 5 千万人。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袁隆平,发现他总是那么硬朗、朴实、快乐,无论是跟官员、记者还是农民讲话,总是那么和蔼、朴素、坦然。感觉袁隆平是一个十分快乐的人,从他的言谈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快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袁隆平喜欢“姑娘”。他说超级杂交稻就是“姑娘”,就是“美女”, 他作为“ 80 后”一定要把她追到手。他说追“美女”就不要怕失败,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追。前几天看湖南电视台报道,袁隆平又下到了他的田间地头,一群农民围着他,调侃他是不是又来看“美女”了,他连忙老实交待:是是是,“姑娘”在这儿,“美女”在这儿,怎能不经常来看呢? 二是袁隆平不喜欢“宝马”。曾经有人质疑袁隆平有好多辆豪华车,袁老很坦然,他说是有好几辆车,以前下田是骑自行车,后来是开摩托车,现在条件好了,开汽车了。记者问他开的是什么车?袁老自豪地说:“是普通的赛欧,大概十几万元。”他并怀着“葡萄”心理反问道:“坐奔驰宝马车,耀武扬威有什么意思?” 我等读书人虽然都明白“书中自有颜如玉”,但追到颜如玉“美女”的很少,原因只怕是既没有把“姑娘”当“美女”,也没有付出太多的真诚和努力,或者是错把“宝马” 当“美女”了。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7706 次阅读|19 个评论
我敢说:寒门学子什么都不缺,除了户口限制!
热度 1 caojian123 2011-8-13 17:27
85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考北京洪涝与宝马
冯用军 2011-6-25 14:34
高考北京洪涝与宝马
1、我在马路边啃着苹果看你玩苹果,你在首都机场玩着苹果啃苹果; 2、我在北京西三环奋力地踩飞鸽,你开着宝马载着伊琍在那里洗澡; 3、我在长安街上流着汗骑着永久,你开着奔驰载着名模堵车里流汗; 4、我辛辛苦苦考了520分上了2本,你他妈轻轻松松考了490上了人大。 所以,重庆被干旱,北京闹洪灾。
个人分类: Sociology Letter|1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之北京被淹中最痛苦的事
冯用军 2011-6-25 14:29
1、我在马路边啃着苹果看你玩苹果,你在首都机场玩着苹果啃苹果; 2、我在北京西三环奋力地踩飞鸽,你开着宝马载着伊琍在那里洗澡; 3、我在长安街上流着汗骑着永久,你开着奔驰载着名模堵车里流汗; 4、我辛辛苦苦考了520分上了2本,你他妈轻轻松松考了490上了人大。 所以,重庆被干旱,北京闹洪灾。
个人分类: Sociology Letter|1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空中耕地
zhudingju 2011-6-6 10:24
空中耕地 朱定局2011-6-6 在农村的时候 有房有地没有钱 到了城里 无房无地只有钱 贷款买房后 无钱无地只有房 于是我在空中耕了一亩地 每天都有瓜熟蒂落 每天都有蝶戏蜂舞 每天都有青红相映 每天都有含苞欲放 每天都有欣欣向荣 我开心地耕耘 不染色 不膨大 不灌药 不变性 顺其自然 我的瓜不卖钱 因为无毒的瓜换来了钱 钱可能会换来瓜裂裂 我的瓜不送人 因为无毒的瓜送了人 人家也许把它当成有毒的瓜不敢食用 我的瓜只留给自己用 边吃边欣赏 吃不完的存起来 现在还年青 多种点 储够无毒的瓜果给自己后半生 等天下无毒时 再当文物拿出来与人分享 这瓜果 科学价值大于一本书 大于一栋楼 大于所有的宝马 大于云计算 大于物联网 这瓜果 营养价值大于面包 大于饮料 大于智慧城市 大于金条 这瓜果 本与世无争 却成了世俗的牺牲品 我在空中耕地想给它清静 给它童年的快乐 少年的憧憬 青年的奔放 中年的稳重 老年的深情 给它自主的生命 给它天生的身给它自由的心 我每天种着瓜果 瓜果每天养育着我 我种的时候很快乐 瓜地里的风景胜过油画胜过山水画 我捡的时候很快乐 我从不强摘它 都等它瓜熟蒂落 它在阳光里万丈光芒 它在深夜里如诗如画 每一天的它都不一样 快乐地与它相伴 它不再孤寂 我也不再孤寂 不需要钱 钱能买来农药 能买来化肥 买不来空气 买不来我种瓜的心意 不需要别人夸它高产 瓜有自己的选择 我不会为了高产把它痛苦地拉长 我开心地看着瓜一天一天地生长 这是不可复制的生命 这是生命的神圣之光
18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宝马教授”挑战传统教师形象
热度 2 lzxun123 2011-5-23 19:13
开价值 50 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 7 个 8 ,是 3 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 副教授尹晓冰昨日与同行交流时 “ 善意提醒 ” :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 昨日,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创新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召开。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应邀为同行作报告。 “ 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 ” 对 MBA 课堂上以堵车为迟到借口的学生,尹晓冰毫不客气地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对课堂上接打电话者,他毫不留情: “ 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 8 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 7 个 8 ,你买得起吗? ” 尹晓冰表示,毫不畏惧地批评学生,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维护师道尊严的需要。他把大学教师分在 “ 金字塔 ” 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 “ 学霸 ” 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尹晓冰认为,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 “ 金字塔 ” 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 “ 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 。 已有 11 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 “70 后 ” , 3 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 “2009 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 。他告诉记者,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 1/3 。 尹晓冰昨日作报告时,部分与会者觉得他的风格、观点让人很 “ 惊讶 ” 。同行评价他 “ 不一般 ” ,用词从 “ 张狂 ” 、 “ 前卫 ” 、 “ 另类 ” 到 “ 个性 ” 、 “ 有想法 ” 等。(以上内容来自 5 月 22 日 《长江日报》) 我不主张无原则地迁就学生,更不欣赏廉价地赞赏学生。但也不赞成以财富为底气来批评学生。 下面转帖两篇评论 教授说“全心教学是毁灭”错了么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5/23/c_121445636.htm 尹教授的话,不引起网友注意都难。针对他的话,网友板砖无数。与众多网友不同,我认可尹教授的“实话实说”。而且,从教学角度看,尹教授的话并没有错。   他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对教学毫不在乎,可是,看媒体的具体报道才知道,他本人是个教学“高手”——有11年高校教龄,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然而,他选择了“实话实说”,他告诉记者,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这表明,他虽然获得教学奖,但在教学上并非100%投入。其实,放在今天的大学中,能把自己的三分之一精力用在教学中,这样的教授并不太多。   大学教师必须重视教学,但如果只教学而教学,有可能难以开展好教学。我一直撰文呼吁大学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但不否定教师也要开展科研,只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服务,而不是本末倒置。一个好的教授,应该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来支撑其进行一流的教学。从尹的简历看,他能把MBA课上好,与他有深入的一线调研有关。   至于尹教授在MBA课堂上的表现——对MBA课堂上以堵车为迟到借口的学生,他毫不客气地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对课堂上接打电话者,他毫不留情:“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8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7个8,你买得起吗?”——貌似很张狂,也不符合教师的标准模式,但有真活(上课受学生欢迎)、讲真话(不虚夸)、有个性,在今天的大学,属于难能可贵,这样的教授,在大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笔者担心的是,他被媒体突出的这句话,会给他在现实的大学中带来麻烦——被理解为教师不要教学,以及在学生面前宣传物质享受。如此,他的个性将被消灭,进而,在下次与同行交流时,就小心谨慎地选择语言。   在如今的各种论坛、报告中,套话比比皆是。很多教授可能宣称自己全身心爱着学生,而转过身就吩咐研究生给自己代上本科生课,或者一年都难和学生见一次面。这是现实环境用一个模式要求所有人的结果,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失去了鉴赏个性的能力,把个性当做另类,进而对个性极为防范。(熊丙奇) 宝马副教授到底吃了多少添加剂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5/23/c_121445892.htm 大学教授因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思维不同于一般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超越了常人的心理承受底线,特别是道德底线,就不是让人不理解的问题了。这其是在利用自己的影响,不仅让自己,更在教唆他人堕落。 “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是尹晓冰副教授的观点,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尹副教授可以毫不客气地对因堵车迟到的学生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可以对课堂上接打电话的学生讥讽的训斥:“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8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7个8,你买得起吗?”尹副教授的这种高调炫耀是在激励学生吗?我看不是,倒是把自己的极端自私、冷漠和低俗的暴发户心态暴露得充分无遗。 民间有句俗话,不怕流氓好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事实证明,有文化的流氓是相当可怕的,因为他祸及的不仅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试想,尹副教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是有很多教师和教授“毁灭了自己”把他给“照亮”的,但照亮之后,回头就开始骂起了那些曾经为他“毁灭了自己”的辛勤园丁们,这难道不是流氓的表现吗? 不久前,一位北师大的教授公开警告他的学生:“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同尹副教授相比,这位教授显然只是小巫见大巫了。他只是警告自己的学生,我们或许还可以理解为激励和鞭策,但尹副教授不仅蔑视自己学生的今天,甚至包括将来,骂的不只是他的学生,还有自己的老师,甚至千千万万把教书育人当做职业的教师教授们。 现在的小学有一门道德品质课,笔者以为人的道德品质从孩子抓起很有必要,如果这种道德品质能作为高考的一个门槛就更值得推崇了。因为有道德问题的人进入高等学府并充实很多知识之后是很可怕的,普通人会对自己违反道德羞于启齿,但某些具有知识的无道德的人会把挑动道德底线的言行通过包装,堂而皇之的拿到前台进行传播,并以此作为噱头来获取利益。对像尹副教授的“理论”,我们权当是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一种噪音,或许也可以认为是一起“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是添加剂吃得太多的胡言乱语罢了。
个人分类: 争鸣|2966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校是一个毁灭理想的地方
热度 3 tutor 2011-5-22 10:12
看到了一篇文章 副教授开宝马上课嘲讽学生 称全心教学是毁灭 核心提示:尹晓冰认为,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长江日报报道 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副教授尹晓冰昨日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 昨日,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创新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召开。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应邀为同行作报告。 “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对MBA课堂上以堵车为迟到借口的学生,尹晓冰毫不客气地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对课堂上接打电话者,他毫不留情:“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8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7个8,你买得起吗?” 尹晓冰表示,毫不畏惧地批评学生,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维护师道尊严的需要。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尹晓冰认为,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记者,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尹晓冰昨日作报告时,部分与会者觉得他的风格、观点让人很“惊讶”。同行评价他“不一般”,用词从“张狂”、“前卫”、“另类”到“个性”、“有想法”等。 看了这篇文章,我很伤心,伤心是因为这是事实,也许事实更加残酷。起码尹晓冰认为做好教学是基础,但高校中许多牛人连教学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但并不妨碍他们当什么“教学名师”。常去听“教学名师”们的课,但有些人真得很让人失望。 我是一个喜爱三尺讲台才来高校老师的,如果为了挣钱,去那里都比来高校挣得多。但现实正在摧毁我的理想,把精力放到教学上,无疑是慢性自杀。 浙大已经改革了,其他高校会陆续跟进,教学水平再高,科研不行,就等着被淘汰吧。 教授专业之知识之余,我也和同学们谈谈人生。但我知道,不能讲得太多,不然,就提前毁灭了这群学生的理想。一代人都没有了理想,这个国家还有前途吗?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292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马和宝马, 两笑话
热度 2 harvard2000 2011-4-19 00:31
1。最近听同事讲一个黄色笑话, 听起来不太雅,老美笑的稀里花拉, 我一点没笑。 有一只小猪掉进了农场里的大泥坑,咋折腾都出不来。后来来了一个好看又聪明的chick, 赶紧跑去拿了 农场主的 bimmer 钥匙, 开着 bimmer 用绳子把小猪拉了出来。过了几天,chick自己一不小心也掉掉进了农场里的大泥坑, 赶紧喊救命啊!救命啊! 正在这时,农场里的黑马跑来了, chick 赶紧说: 快去拿 农场主的 bimmer 钥匙, 开着 bimmer 用绳子把我拉出来。 黑马想了一下说:不用了, 我可以救你出来。 说完了就扒在大泥坑上, 从身上射出一根长长的 “拐棍”, chick赶紧牢牢的抓住, 就从大泥坑里救出来了。 然后, 黑马对赶来看热闹的其他 chicks 说, 其实不用 bimmer 去 pick up chicks, 只需要 “根”长一点就成! 2。(这个好笑) On a golf tour in Ireland, Tiger Woods drives his BMW into a petrolstation in a remote part of the Irish countryside. The pump attendant, obviously one who knows nothing about golf, greets him in a typical Irish manner, completely unaware of who the golfing pro is. "Top of the mornin' to yer, sir," says the attendant. Tiger nods a quick "hello," and bends forward to pick up the nozzle. As he does so, two tees fall out of his shirt pocket onto the ground. "What are dose?" asks the attendant. "They're called tees," replies Tiger. "Well, what on god's earth are dey for?" inquires the Irishman. "They're for resting my balls on when I'm driving," says Tiger. "Bloody Hell," says the Irishman, "BMW tinks of everyting!"
22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神马远比宝马通人性——女子遭5车先后碾压 肇事司机全部逃逸
热度 3 sheep021 2011-3-1 10:10
【 浙江卫视 《新闻直通车》】以上视频为“女子遭5车先后碾压 肇事司机全部逃逸”,敬请观看。 见: http://tv.sohu.com/20110228/n279574180.shtml/index.shtml?pvid=tc_newsa=12b=%E5%A5%B3%E5%AD%90%E9%81%AD5%E8%BD%A6%E5%85%88%E5%90%8E%E7%A2%BE%E5%8E%8B 神马不是浮云——神马救人全过程(图) 评: 马通人性,人怎么不通马性呢? 常此以往,让畜生们怎么看人呢?——瞧你们那点德性,以为开上“宝马”就是人了,简直不如我们畜生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 次阅读|4 个评论
十年的变化就是把一个神经病变成了胆小鬼!
Moviez 2011-2-28 08:57
各位看官不妨重温一下十年前的那部经典冯氏贺岁片《大腕》的经典台词: 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400平米, 什么宽带呀,光缆呐,卫星啊,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 楼上面有花园,楼里边有游泳池, 楼里边站一个英国管家,带一假发特绅士的那种。 业主一进门,甭管有事没事,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u sir? 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倍儿有面子… 社区里再建一所 贵族学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 再建一所美国诊所,24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 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2000美金吧? 2000美金?那是成本!4000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 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么?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瞅瞅现在的房价,标题呼之欲出啊。。。
个人分类: 娱乐休闲|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趣谈:关羽的宝马为何名叫“赤兔”
shawnshen 2011-2-18 19:02
趣谈:关羽的宝马为何名叫“赤兔” 兔子是一种性情温和又胆小的动物,但为何会飞上月亮捣长生不老药?比兔子跑得快的动物很多,为何古人会以兔喻马?北京人为什么要供奉“兔儿爷”?……记者采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艺乙,他饶有兴趣地讲述了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古人对兔子有喜爱、崇拜的一面,但对兔子的狡猾、胆小和缺唇等特点持保留态度。    兔子跑得快常用来比喻马   为何古人把兔子作为快速的象征,并且以兔喻马呢?因为猎豹少见,古代中国没有狮子,所以人们常能看到的跑得最快的动物大多是兔子。马车出现以后,人们又用兔的形态装饰马车,寄托快速行进的希望。   “飞兔”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离俗》中,“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意思是,这种马跑起来像兔在飞,所以得名。“古”总不外夏、商、周三代,而根据夏代出土的飞兔纹残陶器推测,飞兔的传说可能早在夏代就已经出现。又传说,西周时期,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三万里,堪称“飞兔神马”。   这种以兔喻马的做法为后世所继承。《三国志·吕布臧洪传》:“布有良马曰赤兔。”裴松之注:《曹瞒传》曰:“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名为赤兔,应该是一匹红马。后来,赤兔经《三国演义》的夸张,成了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的宝马,又说这马后来成了曹操的战利品,曹操又将它送给关羽,关羽死后,赤兔也绝食而死,是一匹义马。 “玉兔”月宫捣药陪伴嫦娥   古人注意到兔子的善跑特长,创造出飞兔的神话,但兔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这是一个学者们长期反复讨论的问题。战国时期,屈原在《天问》中发问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月光中得到了什么,竟然能起死回生,晦暗了又能转明亮,月亮何所利而养育着顾菟在它的腹中?关于诗中的“顾菟”,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至今也还没定论。洪兴祖认为“菟”同“兔”。那“顾菟”又是什么意思呢?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认为“顾”就是“望”,毛奇令在《天问补注》中却有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月中兔名,林云明则认为“顾”就是眷恋的意思。   从汉代至唐代,玉兔与蟾蜍都同居月宫。汉代《乐府诗集》中说“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可见兔与蟾蜍都从事制药的工作。宋代以后,人们渐渐对月中玉兔更加重视,明清时期的中秋月饼上,要绘上月宫和蟾兔。唐代铜镜上,有玉兔在月宫中捣药的情景,与嫦娥为伴。为什么选用玉兔捣药,大约是古人认为兔与长寿之道有关,产生了兔子长寿之说。    汉人中秋拜月信奉“望月而孕”   兔的繁殖能力很强,每月可生一窝小兔,因此古人对兔子产生了生殖崇拜。于是有了“兔舔雄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中出”,兔“望月而孕”等说法。汉族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与此有关,有些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的说法,拜月由妇女主持,虔诚祈祷早生贵子。   旧时北京的中秋节还有供养“兔儿爷”的习俗,这种泥质的兔首人身偶像,源于北京,传于天津,大的受供奉,小的是孩子们的玩具。与兔儿爷匹配的兔儿奶奶,形象、发型模仿妇女,二者一起供奉,颇有节日气氛。产生了一个歇后语:“兔儿爷拍胸口——没心肝”,可见在旧时北京,兔儿爷是人们非常熟悉的。
个人分类: 国学人文|1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