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家形象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国家形象片传递了哪些信息
王汉森 2011-2-8 12:06
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左侧)正在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 当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至2月14日,中国国家形象片共计将播放8400次。《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包括了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优秀代表以及普通百姓,旨在向全世界展示立体的中国。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近日,以“人物篇”命名的新一期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开始在CNN等频道播出,同时还在美国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高频次亮相。通过广告这一现代传播方式与世界沟通,反映了中国自信与开放的姿态。 长期以来,有些国家对中国抱有深深的疑虑。他们以保守的思路揣度中国,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神秘国家。如今,中国正使用广告这一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与世界交流,这不论对于世界,还是对于中国自身,都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说明,尽管中国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诸多问题,遇到诸多障碍,但是,中国并没有僵化,并没有自我封闭,而是在开放、宽容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近年来,世界对中国的关心已经渐渐超越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宏观范畴,他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的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甚至华裔的活动也常常与中国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期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在内容表现方面回应了现实情况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突破。尽管它冒了一定的创新性风险,但是无疑可使世界看到中国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一面,也可促使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 不论知名人士还是普通人在中国国家形象广告中的亮相,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是中国正在向世界做出“以人为本”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承诺。这一承诺朴素且充满了勇气。尽管世界上有些国家屡屡以人权问题向中国发难,中国确实还存在贫富差距,中国还有许多社会问题,但是这期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的出现,毫无疑问可以有力提振世界对中国的信心。 有人看了广告,可能会提出“谁可以代表中国”这样的疑问,甚至可能质疑片中选择的某些人物是否合适,或者会问为什么“谁谁谁”没有入选。我认为这类问题的提出,本身即可以看作是这次广告活动的效果之一。这样的问题可以促进每个人去深入思考一个代表当今中国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若能广泛诱发对中国形象的深入思考,真可谓善莫大矣!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国家形象广告是一种长期投资。中国做国家形象广告,是希望不断为中国这一巨大“品牌”增加资产,不断保持它的“品牌”活力。通过这种战略性努力,我们可以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生存环境,可以为所有中国企业创造出产品生产国的良好声誉。这些都是中国国家形象广告这一战略投资行为所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巨大价值。世界也将在这期中国国家形象广告中感受到中国的包容、自信与良苦用心。(摘自《环球时报》 何辉) 摘自新华网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个人分类: 大千世界|1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形象片及其它
热度 8 Bobby 2011-1-27 06:27
国内媒体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国家形象片的出炉。但我感觉这只是精英们知道什么不能做,但又想做点什么的冲动结果。这种宣传方式能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印像吗?我感觉有点难。西方人对中国现存制度存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不论你取得多大成绩,还是有什么不足,都是基于这一点或透过这个有色镜片来看的。我看除了花钱讨国外媒体欢心外,并不会有多大改变。如果国家真正自信,就没必要花这种冤枉钱。或者说,国家形象是靠这个国家公民评价产生的,而不是靠什么形象对外宣传形成的。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在乎的是每个公民的评价,而不是去讨友国或敌国之欢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86 次阅读|18 个评论
紫气东来 人才济济-- 观《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感受
hucs 2011-1-21 23:43
紫气东来 人才济济 2011 年 1 月 17 日 《中国国家形象片 -- 人物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 观片中一抹亮丽的 “ 中国红 ” 感受众星芸集 -- “紫色人才”的经济社会意义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 《简明人才经济学》 胡春松 傅克刚 胡永新 主编
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喜欢“中国国家形象片”
热度 1 liwei999 2011-1-21 20:29
光明网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高清版): http://www.gmw.cn/content/node_9107.htm 人物肖像和造型在不到一分钟的短片中是很难展示其风采的。可是这个形象片却拍得如此美轮美奂,赏心悦目,给中国人提气。 应该把其中的画面做成高清晰桌面。上网查了一下,还没有图片版呢。谁找到了,请告我一声,预谢。
个人分类: 立委推荐|2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