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多晶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Q-Cells开发出效率达17.84%多晶硅组件--引自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wfshen 2011-4-2 11:08
导读: Q-Cells公司声称研发的新技术已经创造了多晶硅组件转换效率的新纪录,达到17.84%,输出功率为268W。   这款组件包含60块Q-Cells高效率电池片,规格为156×156m2,平均稳定转换效率为1.492M2。该数据已经得到欧洲 太阳能 检测机构的证实。   这个新的记录归功于电池片的制造工艺:厚度为180微米的 硅片 ,背面金属 镀膜 以及纳米钝化工艺。这一崭新的背面结构由绝缘层和局部触点,不仅使硅片的外观更加美观,而且也提高了电力性能,和局部背面电场技术相比而言,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它的输出功率”。   Q-CellsSE的技术副总裁彼得(PeterWawer)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这个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组件的转换效率将来能达到20%,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Fraunhofer学会(欧洲最大的研究机构)对太阳能系统的 测试 结果证明了它的峰值效率为18.45%。这项电池技术是在德国泰尔汉姆的工厂内部研发成功的,在马来群岛投入生产的。   新多晶硅电池性能摘要:   电池转换效率:18.45%   开路电压:647毫伏   短路电流密度:36.8毫安/每平方厘米   组件转换效率:17.84%(和平均稳定转换效率有关)   面积:1.492m2   短路电流:9.04安   输出功率:268瓦 上图为多晶硅太阳能组件性能表现的曲线图
个人分类: 领域动态|1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新能源产业最新数据公布 2011-01-27 16:21:00
wfshen 2011-3-29 08:16
文章来源:一财网 关键字 太阳能 新能源产业 最新数据    1月27日公布的《2010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对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在内的我国新兴能源产业现状数据进行了全面更新。    太阳能:有产业没市场   在太阳能产业方面,中国光伏产业总计有10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IPO融资总额超过20亿美元;中国多晶硅材料总产量已从2005年的30吨增加到2008年的近5000吨,产能从2005年不足200吨上升到2008年的6000吨以上,基本缓解了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中多晶硅材料短缺的问题。   在光伏电池生产方面,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的产量继续提高,达到了2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的比例由2002年的1.07%增长到2008年的近16%。   在光伏制造方面,由于近几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迅速崛起,一直以美日德为主的世界光伏制造格局已逐渐演变成美日德中为主,光伏制造前十名中也赫然出现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制造商。   但报告指出,与快速发展的光伏产品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光伏发电产品的市场应用还很少,目前主要用于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和特殊行业用电问题。   报告称,与海外市场旺盛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有产业,没市场”,对太阳能这一绿色、清洁能源的应用相对滞后。   在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方面,报告称,2008年底,中国生产了310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占全世界产量的80%左右,中国是生产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最多的国家。   目前,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达到3000万平方米,总保有量达到1.5亿平方米,可替代2250万吨标准煤或760亿千瓦/时电力,占社会总能耗的1%,提供80万个就业岗位。   风能:连续四年翻番   2009年我国除台湾省外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装机容量1380.32万千瓦,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到2009年,全国新增装机增长率、累计装机增长率均连续四年翻番。2009年底我国除台湾省外累计风电装机容量2580.5万千瓦,全球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统计 显示 ,从2004年末到2008年末,中国风 电能 力增加了250%,达到了1.2亿千瓦,首次超过印度成为第四个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国。   2009年,华北地区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457.3兆瓦,连续四年位居各区域之首。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000兆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9个。   随着国内企业兆瓦风电机组产量的增加,2007年兆瓦级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占到当年新增市场的51%,2008年占到72.8%,2009年占到86.86%。兆瓦级风电机组目前已成为中国风电市场的主流产品。   报告称,受风电特许权项目地设备国产化率的强制要求的影响,国产风电机组的市场份额已超过进口机组。2009年,中国市场新增装机超过100兆瓦的机组制造商有19家,其中华锐、金风、东汽三家装机均超过1000兆瓦,三家企业装机容量占2009年全国新增装机的59.7%。   2010年,中国风力发电新开工重大施工项目378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近3000亿元。报告称,中国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7亿~12亿千瓦,从中国风能资源看,风电完全可能成为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 电源 。 生物质能:诸多瓶颈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每年理论有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其中农作物残留物占一半多。生物质能源是我国仅次于煤与石油的第三大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耗中约占15%,是唯一可运输和储存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目前主要用于发电和转化为“绿色汽油”与“生物石油”。   截至2008年底,全国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2010年,全国沼气发电容量为80万千瓦,2020年达到150万千瓦;2010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达到50万千瓦,到2020年焚烧发电的垃圾处理量将达到总量的30%,垃圾焚烧发电总装机将达到200万千瓦以上。   我国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生产销售燃料乙醇165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仅次于巴西和美国。   在生物柴油方面,目前全国有7家万吨级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生物柴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但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包括生物质资源不足、品质不佳、收集困难、难于转化;生物质催化与转化效率低下,过程能耗和水耗高;生物转化工艺难以低成本规模化放大,以及生物能源终端产品品质不佳、产品标准欠缺等。 核电:与核大国地位不相称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和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自主设计和建造核电站的国家,但核电的发展状况与核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报告称,2007年,中国核电发电量和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92%和1.24%,在拥有核电的国家中是最低的。2008年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885万千瓦和684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1%和总发电量的2%,与世界核电水平17%相比,中国核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报告称,近年来中国不断调高核电发展的目标,根据最新目标,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达到8%以上,照此计算,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至少可以达到7000万千瓦,相当于未来12年我国平均每年有5~6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产。   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核准10个核电项目共28台机组,总容量为3140万千瓦,其中20台计2192万千瓦已开工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报告还首次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目前,国内主要汽车整车企业都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制造,有些产品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但销售规模非常有限,新能源汽车所用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上来自国外厂商。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在去年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曾透露,《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已比较完善和成熟。正按照有关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期内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既包含了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包含了对传统能源升级变革的技术,比如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   据国家能源局的初步测算,《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后,到2020年,中国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2010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共同编撰,国家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全国人大环资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担任该报告的总顾问。
个人分类: 领域动态|1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利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启事
talentblog 2011-2-14 17:21
一、企业简介 英利集团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从硅料、多晶硅铸锭和单晶生长、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应用系统到大容量储能技术的最完整光伏产业链企业,并拥有河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和国家级高端研发平台。 英利集团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将人才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依托强大的科研平台,英利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面向国内外招聘光伏科技领域的博士后人员。 二、博士后研究课题及方向 1、太阳能级晶体硅生长及铸锭技术研究; 2、高效率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 3、大容量储能飞轮关键技术研究。 三、招聘条件 1、具有与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研背景或科研经历,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发展; 2、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年龄40岁以下,符合国家《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中对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申请的要求; 3、具有良好的科技报告撰写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较高的英语水平; 4、独立工作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引领学术的进取精神。 四、申请程序 有意应聘者请通过信件或邮件提交个人简历。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简历、参加课题情况、论文发表、获奖、个人自我评价等,同时包括两封个人推荐信以及其它可以证明本人知识、能力、水平、业绩或论文等相关资料。 五、工作方式和待遇条件 博士后根据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有关规定,在站工作期限原则上为2年,学科组为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科学研究经费,进站期间津贴按国家及相关规定的标准执行,具体待遇面议。 六、报名截止日期 2011年2月10日——2011年2月28日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班亚奇 电 话:+86 312 8929849 +86 312 8929891 E-mail: hr@yinglisolar.com 地 址: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北大街3399号 邮编:071051
3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
热度 3 chenbinmse 2011-1-23 16:43
由于其清洁和可再生的特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可谓炙手可热。太阳能发电的机理可以简单的参照下图。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目前为止报道的有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oly-Si), amorphous silicon, gallium arsenide, cadmium telluride, copper indium selenide/sulfide, organic dyes and polymers等。从当前市场占有的份额来看,多晶硅还是占下了半壁江山;从生产企业的规模来讲,多数大公司还是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等。 图片来源:(SUMCO Corporation) 日本是能源消耗大国,其资源短缺的情况促使它一直积极开发太阳能。从2000年起,日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体产量的一半。博士期间在NIMS从事过多晶硅方面的研究,对这一行业也深感兴趣。下面是自己对日本在这方面研究的一点了解: (1)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AIST里的太阳光发电研究中心包括结晶Silicon组,Silicon新材料组,化合物薄膜组,系统评价组,有机新材料组,产业化战略组等。 (2)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 研究包括多晶硅的生长,晶体中缺陷的评价等。 (3)东北大学IMR 在多晶硅的生长方面造诣很深,另外还做一些器件的制作以及相关表征等。后来听说负责的Nakajima退休后,里面的人也开始分家了,现在分成了好几个小组。 (4)筑波大学 主要是探讨能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新化合物材料,比如硅化物等。和NIMS还有东北大学都有合作。 (5)日本宇宙研究所JAXA 主要是多晶硅中的有关缺陷表征。 当然除了日本的研究机构,日本各大公司的研究也是特别的厉害。比如,夏普,三洋电机,日本京瓷,三菱重工等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
个人分类: 研究视野|5365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