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米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厨艺(5)—不淘不泡做香米饭
kd652 2019-8-18 06:54
从本期开始陆续介绍我的厨艺经验,首先声明,我没经过专业训练,自知做饭水平甚至不如邻居,我在这里写出来,只是想让我的后辈必要时做一参考,冒昧的说,我做的某些饭还独具特色呢! 比如我今天介绍的做大米饭的方法,堪称“懒人法”: 1,取(按“厨艺”3方法挑选购买的)有机大米半斤,不淘米,也不按有些说泡二十分钟,直接放入电饭锅中; 2,放入等量的水(这样比例香喷喷,有咬劲,若想软糯就多放点水); 3,扣上电饭锅,加热半小时,自然泄压,开盖,拌匀,即得香米饭。 窍门:新米好米不用淘不用泡,谁包饺子还“淘面”吗?淘来泡去,把营养和香味都淘没了! 附:我为什么做饭不用煤气? 🔴非常重要的是要注意...... 一对夫妇在附近的一家餐馆吃饭后,午夜时分回家,在屋内闻到煤气味。 男人很快赶到厨房,发现气味更浓。 潜意识推动他打开灯,厨房爆炸,丈夫立即死亡,妻子送到重症监护室(仍然试图从90%的烧伤恢复)。 他们的家具距离厨房200米,这意味着燃气管爆炸甚至比炸弹还要强。 从这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中吸取的教训是: 当你闻到煤气的味道时,不要开灯,但要平静地打开所有的门窗,这样就不会产生火花,然后关闭煤气管,不要开灯,直到气体的气味完全消失。 如果你闻到煤气味,也不要打开冰箱,因为它也会引起爆炸,甚至吸风机也不要打开,因为它带电,只需打开窗户即可。 你不应该单独阅读这封信,尽可能多分享,也许会帮助你避免危险,你将获得益处。 谢谢,来自民防总局局长。 后记: 虽然“ 他们的家具距离厨房200米”这句话有点不靠谱,可煤气泄漏引发事故却是可能的。警钟长鸣!
个人分类: 厨艺|2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米饭没营养含糖高?健康人吃多了都会……
ericmapes 2017-5-26 17:31
大米饭没营养含糖高?健康人吃多了都会…… 丁香医生 2017-05-2612:00 http://www.sohu.com/a/143702186_296504?_f=index,healthnews_2 饱 每次听到有人说,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丁当就有点生气。 我们都吃了这么多年米饭了,现在却说它是垃圾食品,有本事,把这么多年吃的米饭都吐出来啊! 那么多关于米饭的说法,到底怎么回事? 嗯,是时候一次说清楚了。    致癌、没营养、重金属中毒 白米饭的三大经典谣言 1.米饭致癌? 谣言经典套路之一:后果很严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任何谣言只要一拉上癌症做垫背,总会让人恐慌。现在没有任何权威数据证明白米饭和癌症发病有关系。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发霉的大米中确实会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所以发霉的大米是一定不能吃,哦不,是所有发霉的东西都不要吃。 2.米饭没有营养? 谣言经典套路之二:偷换概念。 说大米没营养的朋友们,是不是觉得米饭是靠颜值才撑起主食半边天的? 公正来说,白米饭只是营养比较单一,但人家才不是没营养呢。 完整的稻谷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只是在我们不断追求「白富美」大米的过程中,很多营养物质被损失掉了,只留下了大量的淀粉、部分蛋白质和少量的矿物质及维生素了。 这可怪不得大米。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3.大米中有重金属? 谣言经典套路之三:无中生有,无限夸大。 镉中毒、砷中毒、铅中毒……只要日子足够久,也许所有重金属都能和米饭传一段绯闻。 国家对水稻的种植环境及各种重金属含量都有严格监管,我们平常吃到的大米,不会有这些问题的啦。 变胖、得糖尿病 白米饭的两大谜题 1.吃米饭容易胖? 如果你总是用吃面的大碗盛米饭,如果你总是习惯配个酸辣土豆丝再一口气干掉三碗米饭(这其实就是四碗米饭了),嗯,不胖也难。 其实,不管米还是面,都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通俗点说就是在吃糖,只要吃糖,就有胖的可能。 胖不胖,和吃米饭没有绝对关系,主要还是看你到底吃了多少。    图片来源:maxpixel.freegreatpicture.com 2.吃米饭可能会患糖尿病? 这个说法还真不是无中生有。 现在有多项研究表明:吃的白米饭越多,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越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追求「精白」大米,这样的大米更容易被消化,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也比较快,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来消耗这些血糖,就容易让身体一直处于餐后高血糖状态,增加糖尿病风险。 不止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白面包等精加工的食物都会有这个风险。 但是! 「容易增加糖尿病风险」和「导致糖尿病」可是两码事儿。 糖尿病是由遗传、饮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并不是吃白米饭就一定会得糖尿病,也不是不吃白米饭就一定不会得糖尿病。 总之,不管是变胖还是患糖尿病,这个锅都不能让白米饭背,更多的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那白米饭还能吃吗? 当然能!真放弃白米饭了,你让—— 鱼香肉丝 宫保鸡丁 酸辣土豆丝 农家小炒肉 西红柿炒鸡蛋 …… 怎么活? 粗细搭配,巧换主食,多吃蔬菜 吃米饭的三大技巧    图片来源:health.pclady.com.cn 1.粗细搭配 粗粮不仅消化速度普遍比较精白米慢,而且膳食纤维多,吃了以后,饱得快、饿得慢。 比如可以用燕麦、小麦粒、黑米、小米等粗粮替换掉三分之一的白米饭。 2.更换主食 白米白面确实好吃,但也可以给其他食物一些机会嘛。 土豆、红薯、山药、芋头、莲藕等含淀粉的薯类或蔬菜都可以作为主食,比如用一碗八宝粥代替主食,就能明显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3.巧搭蔬菜 不难发现,如果吃饭时配的是土豆丝或者番茄炒蛋,往往就会多吃点儿米饭,而且吃得也快。 如果换成西兰花、菠菜、芹菜等富含纤维又耐嚼的蔬菜,吃饭速度就会变慢,同时增加饱腹感,吃得也少。 其实呢,米饭还是那个撑起主食半边天的好米饭,只要你的方式正确了,就不用担心什么健康问题,而关于白米饭的阴谋也会不攻自破。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大米饭会致癌你信不信?!
热度 5 dsm9393 2016-3-9 15:21
吃大米饭会致癌你信不信?! 都世民 2016-03-09 , 参考消息网 发表题为:“ 吃白米饭易患肺癌?专家告诉你为什么 ”的研究报告。 1 ) 研究单位: 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负责,领导研究的专家梅尔科尼安( Stephanie Melkonian ) , 参与研究的华裔教授吴息凤( Wu Xifeng ) 。 2 ) 研究方法:人群比对。 找来 1905 名于近日确诊患上肺癌的病人,与 2413 名健康人士作比较。受测者全为拉丁裔白人 3 ) 研究指标:食物含碳水化合物中的含糖量。即 升糖指数( Glycemic Index ,简称 GI ) 。 数据来源:受试者调查,包括:健康状况、吸烟、酗酒、运动。 4 ) 研究结论: 最新研究发现常吃白面包、白饭等升糖指数( Glycemic Index ,简称 GI )高的食物 。 患肺癌的风险会激增。 从没 有 吸烟的受测者当中,若他们的 GI 也高,其患肺癌风险增加两倍。高 GI 吸烟者的肺癌风险,也比低 GI 吸烟者高 31% 。 体内碳水化合物量的升糖负荷( GL )则对患癌风险没有影响。 人们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质量会影响患癌风险,而进食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则没有影响。 5 ) 研究者建议: a. 少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或饮品,同样有助减低患癌风险 。 全麦面包、燕麦片或意大利面等则是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b. 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包括白面包、法国面包、粟米片、即食燕麦片、硬面包圈( bagel )及白饭等。白饭的升糖指数则因不同品种的白米而有差异。 c. 高升糖指数:白面包、粟米片、白饭、炸薯条等 。 中升糖指数:全麦面包、甜玉米及香蕉等 。 低升糖指数:已煮的方便面、意大利面,粥等 。 这篇报道是继上次参考消息网报道的吃植物油会致癌之后不久,又一雷人报道,是专门针对中国民众天天要吃的主食米饭。 从研究方法看,这种调查数据可信度低,不够严谨。 对比人群及比较指标 升糖指数( GI ) 单一。 癌症病因说法相当多,甚至连致死率有的都给出,可信度低,业内专家争议颇大。例如,雾霾致癌、手机电磁辐射致癌、吸烟致癌、转基因食品致癌……。到如今要肯定,缺少直接因果关系证据,否定又不行,因为有影响的某种因素难排除。按照这篇报道说法,糖尿病人得肺癌概率高? 问题是近年来,有的国外研究机构不断针对我国广大民众生活习惯和必需品,发出危险信号,有影响食品市场炒作嫌疑。研究方法和结论不够深入,如同瞎子摸象,将复杂的人体疾病成因简单化,将多学科问题看成某一指标问题,显然结论难以置信!
个人分类: 博客|5354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食家(8)——汤
热度 38 YC2011 2012-8-16 15:22
美食家(8)——汤
美食家(8)——汤 曾泳春 国人用动词是很讲究的,比如说,“扯”了二尺布,“割”了二斤肉。前阵子有人开玩笑,说现在房子这么贵,什么东西跟房子一比都不值钱了,连黄金都不显得珍贵了,于是有人进了黄金店,就喊着,给我“秤”二斤金子。 扯布回家做衣服,割肉回家做饭。说到做饭,这个动词“做”,在各地是不同的。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北方,做饭还是说成“做饭”,但这个“饭”,却不一定是米饭,有可能是各种面食,就算是米饭,也有不同的米,如大米小米玉米粟米。北方人说今天吃什么饭,是指吃什么主食,而不是指菜。但南方就不同了,南方的饭,就是米饭,而且只能是大米饭。比如我在闽南长大,我们那里只有水稻,我一直就没见过长在地里的小麦、玉米、高粱这些粮食作物。所以我们说做饭,那一定是做大米饭,没有任何悬念。也因此我们说今天吃什么饭,其实指的是今天吃什么菜来配饭。但福建、广东一带,是把做饭说成“煮饭”的。这也体现了闽粤一带的菜的风格,以煮为主,不以炒为主。广东人做蔬菜,喜“白灼”,就是在水里煮出来的。这里多说一句,广东人把蔬菜叫做“菜”,把菜叫做“餸”,我理解为菜是用来“送”饭的。福建人吃的菜就更是煮出来的了,整桌都是汤汤水水,老公去我家过年,都过急了,一桌三汤一菜,我们就着稀饭喝三种汤,吃得那个滋润,而老公这样的东北人就惨了,整桌没一个过油的硬菜,那也叫吃饭?还是年夜饭?更别提要吃饺子了,门都没有,我们家从来不摆弄任何面粉,我一看面粉就打喷嚏。 而你们知道上海人把做饭叫什么吗?叫“烧饭”!我一直觉得“烧”是个很土的词,所以听着打扮优雅小资的上海人一口一个“烧饭”,我浑身一阵一阵起鸡皮疙瘩。饭菜是“烧”出来的,你们体味一下,我的眼前立刻出现了一锅浓油赤酱,粘稠得泡都翻不到表面,起不了“泰勒锥”(如果可以起泰勒锥,就可以抽出丝了,微纳米级的)。 在广东福建,汤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汤有两种做法,“滚汤”和“煲汤”。滚汤是将各种料在水里滚开了即成,而煲汤则要用小火慢慢将料和水在烧滚的状态下再煲几个小时。广东人喜煲汤,福建人喜滚汤。广东人煲汤已经是名闻遐迩,比较常吃的(通常也叫例汤)是猪骨煲萝卜、冬瓜、莲藕、菜干;苦瓜、节瓜也经常用来煲猪骨汤,夏天更常吃的是猪骨煲红萝卜加竹蔗,有点甜,很爽口;有一种霸王花(剑花),我在别处没见过,也用来煲猪骨汤,煲出来口感非常好,又滑又丰满;甚至马铃薯、豆芽、黄豆,都是可以用来煲猪骨汤的,但黄豆、眉豆更经常用来煲猪手汤。除了猪骨汤,鱼汤也是常煲的,葛菜生鱼汤,是一道很很正宗的粤菜。 广东的煲汤,给我妈这样的闽南人就喝不下,嫌太油腻了一点,事实上和上海的汤一比,广东的煲汤一点都不油腻。但闽南人喝的汤,是要清溜溜,一眼看得到锅底的。所以我们最常做的是海鲜滚汤,如各种蛤蜊滚汤,珍珠蚝(牡蛎,闽南称蚵仔)滚汤,非常鲜美。上个月和一个似乎是见多识广的朋友吃台湾菜,本来想给他点一个蚵仔汤,他一听蚵仔就是牡蛎,马上觉得牡蛎做汤很恐怖,不肯吃,我也只好作罢。其实蚵仔汤实在是太鲜美了,但应该在冬天吃,夏天吃蛤蜊汤、蛏子汤,汤里放竹笋,这是闽南人的最爱。闽南人也煲汤,但喜欢用水鸭煲,我以前每年暑假回家,都不知要吃掉多少只水鸭。水鸭不肥,煲出来的汤是姜黄色的,也是一眼能看到锅底。 闽南人喜药膳,有几种药膳汤是常喝的。老人常说吃啥补啥,所以胃不好的人就吃猪肚汤。胡椒猪肚汤,在冬天里喝特别暖胃,胡椒温暖的味道飘散出来,连空气都温暖起来;猪肺罗汉果汤,顾名思义是清肺的;猪腰杜仲汤,那是你意想不到的美味,应该是补腰的;我很惭愧地说,我还喝过不少猪脑天麻汤,我现在的智商,不知是喝了这道汤才达到的结果,还是喝了这道汤落下的结果。还有我写过好几次的四神汤、四物汤,都是我们当地有名的药膳汤。 我用过几个钟点工阿姨,没一个会做汤的,并且因为我们家每天都要喝汤而苦恼。所以即使我用钟点工做饭,每天的汤也都是我亲手煲的,用一种叫电炖锅的厨具就可以实现了。但如果我赶着去上上午的课,这个煲汤就不能实现了,只好让阿姨做滚汤将就。那就是全国人民最常吃的番茄蛋汤、紫菜蛋汤、榨菜肉丝汤这一类我称之为刷锅水汤了。其实滚汤也能做得好,比如夏天的丝瓜肉片汤,如果加入一点干贝,味道顿时就会鲜美起来。还有鲫鱼萝卜丝汤、鱼头豆腐汤,也是我经常拿来应急的滚汤。上海人做汤没什么特色,他们并不像广东福建人那样无汤不欢,上海人做汤喜欢放火腿,没有火腿就用咸肉代替,相当油腻,腌笃鲜应该是上海人比较讲究的一道汤了。 中国真是大,南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差别很大。我极少去北方,据说北方人吃饭可以不喝汤的。而我吃饭如果没汤,饭都咽不下去,我每天牵挂的,就是饭桌上的那锅汤。而广东的主妇一见面就寒暄:今日煲麽汤啊!他们说,煲得一手好汤,才能抓住男人的心。这句话给女权的人听了,可能又要来开战啦。 Chris De Burgh,《 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 附:我对科学网成熟男博主博文的排行榜,其实排行榜真的没什么,我们从上大学开始就被排行了,长相排行、学习排行、时髦程度排行,各种排行,我们都承受过来了。我们一直就在被打量、被评估中成长。 说明一下,我几乎没见过这些博主,完全是根据他们在科学网上的博文来评价的,作为资深游客,我非常了解他们的博文,可以说:我是看着他们的博文渡过人生的一段日子的。 第十 吕喆 (文章中规中矩,因勤奋和认真加分) 第九 曹广福 (有时正直有时糊涂,成熟度比实际年龄低,算可爱吧) 第八 卫军英 (诗词在科学网当属第一,有一颗非常难得的年轻的心) 第七 李侠 (文风忧郁,祭奠无处安放的青春) 第六 吴飞鹏 (文笔一般,摄影不错,两项相加就出彩了) 第五 陈安 (翻手犀利,覆手温柔) 第四 武夷山 (文风类似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汪曾祺) 第三 孟津 (一双走过千山万水的脚,一支记录万水千山的笔) 第二 邢志忠 (人偶尔搞笑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一直搞笑) 第一 贾伟 (也许人比文更具魅力) 无题,很好吃的餐前点,比正餐好吃多了
10440 次阅读|103 个评论
有“面”万事足
热度 6 Bobby 2011-1-23 21:07
俗话说,“人生一世,吃穿二事”、“吃好不想家”,可见吃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北方人,习惯吃面食,虽然在南方多年,吃大米饭也行,但仍感觉一天不吃一顿面食,就是对身心的摧残。平时我实行“一人吃面,多人吃菜”,也就是说,一人到饭店吃面食,多人到饭店吃大米炒菜。 好在我们家下边有足够的面食饭馆,不会感觉吃起来单调。国贸路上美源商业广场旁边有一家“兰州马家牛肉面馆”,玉沙横路上有一家“正宗兰州牛肉拉面”馆,这两家的拉面、削面做得不错,有筋道,价钱也不贵,一盘鸡蛋炒面平时 8 元,元旦以后涨到 9-10 元。另外,国贸路上帝国大厦一楼新开一家“(中华)近邻拉面馆”,也还凑合。这几家的面条吃厌后,可到国贸路上的“北方老杨家”(现已改名为“百味居”,以炒菜为主,但仍保留面食,包括莜麦面、荞麦面等)吃,或者到国贸十字路口的“山西老面馆”吃,再或者走远点,到金龙路美食一条街的“山西饭店”吃面食。要一两个凉菜或凉皮或凉粉,吃一碗面条,算是很满足的了。用一句说来说,就是:无事一身轻,有面万事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7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