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纪念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七绝 深秋天安门广场纪游二首
热度 12 hcy98765 2016-11-20 09:56
七绝 深秋天安门广场纪游二首 (一) 广场地上人如织, 纪念堂前队若龙。 任尔风云多变幻, 民心永远向毛翁。 (二) 手捧黄花入圣堂, 鞠躬致敬泪盈眶。 伟人虽逝神灵在, 佑我中华万世昌。 (2016、11、17、于北京)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39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毛主席纪念堂建造全过程
wangxh 2014-7-27 12:36
2014-07-22 真相 【 现在揭秘意味着什么?有些照片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或看到的。那时候没有电子版,即使能够拍照,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拍到并拥有的。毛泽东主席去世时俺还不太懂事,对他老人家很崇敬,那时候去北京看看天安门或者幸运的话可以看见毛主席,肯定是许许多多少年最不可思议的梦想之一。所以读大学时路过北京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老人家的遗容。还记得参观纪念堂站很长很长(好像超过2个小时)的排不要门票钱,去人民大会堂走一圈要2角钱但不必站大长排……当时中央决定把毛泽东主席的遗体保留下来在当时看可能顺理成章,但对后来的确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儿。大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要亵渎亡灵,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过世老人,横加凌辱也是不应该的,对吧 ?】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同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 毛主席纪念堂于1976年11月24日奠基动工,1977年5月24日竣工落成。1977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一周年时,该纪念堂正式开放。 1976年10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 1976年11月24日,首都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指导员和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参加设计、施工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导员共八千人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华国锋在奠基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亲自为纪念堂基石培土。 当年参加纪念堂工程的建设者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敬仰、怀念、哀悼的心情,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 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独具民族风采的宏伟建筑。 1976年11月24日,华国锋在毛泽东纪念堂奠基仪式上发表讲话。 【 从华国锋的表情上看,还是很轻松的 】 1976年11月24日,华国锋在毛泽东纪念堂花岗岩基石边,亲手执锹培土。 纪念堂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 1976年11月24日,首都工农兵和其他各界代表为毛泽东纪念堂基石培土 1976年11月24日,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汪东兴、吴德、陈永贵、吴桂贤为毛主席纪念堂基石培土。 这项工程所需材料设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有大兴安岭采伐的优质木材、珠穆朗玛峰采取的岩石标本,有延安乡亲送来的青松、四川人民精选的枣红色花岗石,有海外赤子敬献的台湾大理石、山东泰安运来的青花岗石,还有施工过程中,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自愿到工地参加劳动。 1976年11月,毛主席纪念堂破土开工建设。主体建筑北门前有东、西两组泥塑,以中国革命史诗为内容。东组表现的是新民主主义时期,西组表现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体建筑南门是以继承毛主席遗志、各族人民显示出无比信心为内容的两组泥塑。四组泥塑共有62个人物(高35米),由来自全国18个省市100多名雕塑家完成。全部塑像用泥200多吨,历时5个月。南门外30面红旗,代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陕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设计人员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干部齐聚一堂,在认真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方案。 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地上,建筑工人与工程设计组互相研讨 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地,组织学习最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建筑工人拿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认真学习 在建筑工地上,工人正在讲学习感想。 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程于1977年3月20日提前完成。纪念堂是主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 台基:高4米,边长105.5米。台基上有大方柱44根,断面1.5米,高17.5米。台基四周是用来自大渡河畔的枣红色花岗石彻起。上面汉白玉栏板上,雕刻着象征江山永存的万年青。1976年11月24日奠基典礼时所埋的基石就在此台基下。基石周围砌进了来自珠穆朗玛峰的石头和浇灌了台湾海峡的水。 装修工人精心装修华国锋亲笔书写的毛主席纪念堂匾额。 雕塑家细心塑制毛主席坐像,为雕刻毛主席汉白玉坐像做准备。 玻璃工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精心为毛主席遗体制作水晶棺。水晶棺距地面80公分,围以万紫千红的山花,簇拥着由黑色花岗石砌成的梯型棺座,四周嵌着党徽、国徽和军徽。 瞻仰厅之南为南大厅,汉白玉石墙上镌有毛主席的《满江红》词。 三个大厅的东西两侧是休息厅和老革命家纪念室 【 这里可是有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哟,这些活可不是二般战士可以搞定的 】 广东省石湾镇的陶瓷工人为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制作大型陶瓷浮雕花板。 灯具厂工人为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精制灯具 【 有些人微笑为了照相表示一下参与这项圣神工作的心情,但绝对有人会流泪默默工作的 】 彩画工人描绘顶棚彩画 【 工人们喜洋洋的,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么圣神而庄严的工作。这里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家吧 】 纪念堂建设者在镶嵌花岗岩基座 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建设 建筑工人安装灯具 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代表到毛主席纪念堂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少先队员到毛主席纪念堂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1977年9月9日,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隆重举行。 1977年9月9日,华国锋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同首都一万群众出席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 华国锋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步入纪念堂北大厅,向毛主席的汉白玉塑像鞠躬致敬。 华国锋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步入瞻仰大厅,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向毛主席的遗体鞠躬致敬 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矗立在天安门广场。 转自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E5NDIyMQ==mid=200620948idx=1sn=65ffa2d95c41129b0db604877aa60a19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1321d89025d37a76ea025cdfdf53f5fba79790e72a6f029dd3f855c754ed8dd417cbf4708217cf1fcd0f5e24ab280817ascene=2uin=NDc1ODcxODQwpass_ticket=m3AX%2FNWc%2BgxxF%2FqC363iHJ6nAxteFGySmeZj5v5kkU2%2BvmSX3vFEoNb5DkmKBc1L
个人分类: 社会|2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教授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3-6-26 08:58
   昨天是一个不太热的日子,在我的建议下,欧洲来的教授瞻仰(本来想用“参观”来着)了毛主席纪念堂,我们陪同的人就没有进去,而是拎包另外等候。    等她出来后,才去问了下她的感受,她说:当她瞻仰到领袖仪容时,立刻拿出Iphone拍照,但是,很快两个武警士兵就冲向她,她说她当时害怕了一下,但是倒是立刻明白了士兵们的意图,立刻老老实实地删掉了不慎拍出的照片。    从纪念堂出来后,她告诉我:进去前以为如此大的纪念堂,里面应该陈列丰富,结果远远不是她所期待的,她稍微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设置。    ——————————————————    我想老外还是大惊小怪了,当我们去林肯纪念堂或者中正纪念堂的时候,里面其实不是也只有一个人嘛。无非后者都是汉白玉的雕像就是。    在我国,有很多独一无二的值得看的地方,比如在旅顺参观鸡冠山,她也惊诧于中国土地上居然有俩另外的国家在打仗,而土地的主人基本是围观者,甚至是被殃及者。    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教授,自己的祖先在历史上总是欺负别的国家,很难体会到国家被欺负到极致的感觉,而我们中国人的近代历史确实是极端屈辱的历史,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应该远远超过他们吧。    不知怎么着,我突然希望中国也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了,哪怕只成为它10年20年的呢。这是个很不好的念头,有点毁三观啊。
个人分类: 论游—走遍中国|604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假如他站起来,从纪念堂里走出来
大毛忽洞 2013-1-10 14:15
假如他站起来,从纪念堂里走出来
假如他站起来,从纪念堂里走出来 纪念堂于 1914 年破土动工,完成于 1922 年。 这个纪念堂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 90 年了。 现在美国(还有一小撮国家)的一些问题,可能需要林肯来解决。 已故总统 林肯 是最受尊敬的 美国总统 之一,人民不会忘记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 解放奴隶和维护美国统一。 也正是他从社会最低层看出 奴隶制 的丑恶,揭穿 " 人人生来平等 " 的虚伪面纱 。 虽然他被残酷暗杀,但他的精神将永存林肯纪念堂中。(百度语) 林肯纪念堂( Lincoln Memorial ),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 华盛顿 市标志,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 亚伯拉罕· 林肯 而建。纪念堂位于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 花岗岩 和 大理石 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百度语)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3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色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热度 2 xupeiyang 2011-6-17 20:27
井冈山 韶山 延安 百色 一大会址 嘉兴南湖 重庆渣滓洞 遵义会址 四川泸定桥 海南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280 次阅读|1 个评论
敢到杰弗逊纪念堂跳舞?抓你没商量
热度 2 伍加 2011-6-14 19:32
【作品欣赏(5)】 敢到杰弗逊纪念堂跳舞?抓你没商量 伍加,2011年6月14日,周二 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于 1943 年建成的托马斯·杰弗逊纪念堂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潮汐湖畔,是一大旅游参观景点。尤其是每年四月份,当樱花盛开的时候,纪念堂那罗马万神殿式的白色圆顶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与岸上的粉红色樱花相映成趣,景色秀丽迷人。 杰弗逊纪念堂也是很严肃的场合,有点像天安门广场上的毛泽东纪念堂,游客到此需要注意行为举止。2008 年,华盛顿特区还特别制定了一条法规,禁止人们在杰弗逊纪念堂里跳舞。下面的这段录像记录了 5 月 28 日在这座纪念堂里发生的一幕。 对这件事和美国警察的做法,在美国国内几乎无人关心,在中国却引发了不少议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很好的传统;对文章如此,对录像亦然。 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8jUU3yCy3uIhl=en_USfeature=player_embeddedversion=3"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width="640" height="390"/emb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jUU3yCy3uIfeature=player_embedded 伍加,2011年6月14日,周二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影视欣赏|234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朝胜观察389:戏
热度 2 Wuyishan 2011-6-10 13:54
(博主按:今天,一篇“戏”说短文被置顶了,那么,一不做二不休,就再转发一篇“戏”说文章吧。我将文章中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变成黑体了。) 朝胜观察389:戏 发布时间: 2011-06-10 | 作者:左朝胜 http://www.stdaily.com 2011年06月10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左朝胜    没有想象、没有夸张、没有演绎、没有象征,就没有戏   自幼,生长在一个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小县城,就说是听戏吧(小县城的人们都是说“听戏”而不是说“看戏”),小时候简直高兴得像过节。小县城有大小两个剧团,一个演泗州戏的叫大团,一个演梆子戏的叫小团。后来好像是县文化馆又成立了一个坠子剧团,直到“文革”,还看过这些剧团演出的现代戏。   如今,生长在一个文化生活更加贫乏的城市,连过节都没有特别的高兴。尽管家里楼下中山纪念堂的围墙上贴满了各类花花绿绿的演出海报,什么欧洲的交响乐、美国的现代舞;新潮歌星闪亮登场、过气歌星回光返照;上过春晚的小品集萃、上过电视的熟脸热笑;魔术杂技花样翻新、话剧舞蹈一锅杂烩……咱的欣赏顶多停留在遛狗时看看海报上的图片,海报最底下一行票价就绝了咱们和文化的缘分,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不看!   其实,说今天城市的文化生活贫乏,也不甚准确。只要没事儿,守着一台电视机就可以将热舞劲歌的演出一目了然,守着一台电脑就可以将古今中外的文化一网打尽。可仍然感觉不到文化的丰沛和水灵,倒是常常怀念小城那乱糟糟闹嚷嚷脏兮兮喜洋洋的戏园子,看的都是真正演员粉墨登场唱念做打,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至于这里的魅力何在?借用儿子在合肥上幼儿园时的一句“名言”,那是第一次带他到剧场看了一场黄梅戏,儿子兴奋地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显摆 ,“我昨天看了真人演的电视!” 上世纪八十年代,所有的艺术形式在孩子的眼里一律都是“电视”,关键是看到了“真人”!   一下子顿悟了:电视、电脑都是“虚拟”的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真人”!   请教过八七版的电视剧《红楼梦》编剧之一周岭兄,新拍电视剧《红楼梦》的剧本该如何写才好?周岭兄回答,什么剧本也不要,把《红楼梦》原著摊在膝盖上拍!   后来看看新版的《红楼梦》以及一些重拍的历史剧,果然看出了把“原著摊在膝盖上拍”的意思。如此忠于原著的作品,可怎么看也觉得不像那回事儿。后来,细细一琢磨,敢情是太忠于原著了,连剧中的演员都是按原著上人物年龄选的。一群二十一世纪十几岁的少男少女,演绎着两个半世纪之前怡红院里的男欢女爱。那遗传基因早就变异成另外的“品种”了,相隔着两个半世纪的岁月,造就两拨孩子们的文化氛围迥然各异,让今天十几岁的少年去再现两个半世纪之前,微妙以致难于言表的男女之情,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由此看来,除“真人”之外,尚需“真情”。   突发荒诞奇想,索性让现代人穿现代服装,以现代情感现代语言去演绎历史剧。换句话说,只是借助历史原著情节构架这个“旧瓶”,来装现代人现代情感的“新酒”。没准荒诞到了顶,反倒可以发掘出原著深处的思想。不知有无这样的“戏园子”?在一个历史原著的情节框架之内,真人演绎真情,真话还原真事。朝胜以为,这样的“戏园子”,可以有。   没有想象、没有夸张、没有演绎、没有象征,就没有戏!好的艺术和坏的新闻区别就在于,好的艺术使用“虚假”的元素来刻划人性中的“真”,坏的新闻使用“真实”的材料来粉饰社会中的“假”!当然,也有坏的艺术,演出来像是化了妆读报纸。戏词一旦成为报纸的说教,那可能就真正成为“戏说”了,本想塑造“高大全”,一不留神就演成了“假大空”。这一点,在“文革”中已经多有领教!   打住,别往报纸上扯,还是说戏吧。最近电视台热播了一部反映领袖青年时期从事革命生涯的电视剧,我说“热播”其实是照搬电视台的原话,因为我实在不懂什么叫做“热播”。是指电视台“热烈地播出”呢?还是指观众“热烈地收看”呢?假如,观众收看冷冷清清,您叫“热播”似乎也不合适。据电视台方面评价,这部戏的突破之处就是把领袖也塑造成有血有肉有情有慾的真人了。   其实,领袖也是人嘛,这一点科学上都不否定,偏偏艺术上还要“突破”。特别是把领袖放到戏里,别的人物都可以想象、夸张、演绎、象征,独独领袖还得和纪录片、文史馆、报纸上一模一样,岂不是众人皆彩他独黑白吗?这样一衬托,您想不荒诞也巨荒诞了。   关于塑造领袖艺术形象的戏,最近又要“热播”一部电影《建党伟业》。据娱记们报道,原来有汤唯饰演的革命女青年陶毅一角,后来却被删去了。据说是青年毛泽东在与杨开慧热恋的同时,也曾与陶毅发生过一段恋情。戏份被删,有说是因为汤唯演过《色戒》情色过重;有说是因为领袖恋情与史实不符。对此,权当是瞧瞧戏中之戏罢了。   戏,不必当真,未必就假。 (左朝胜) (科技日报)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6/10/content_313288.htm
178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国宝都放在毛主席纪念堂 故宫太不安全
热度 1 xupeiyang 2011-5-16 13:26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5/16/c_121419992.htm
个人分类: 珍宝收藏|18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内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ssglwu 2011-1-24 01:31
国内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吴国林 广东大埔县三河镇的中山公园位于虎形山下,占地 1 万多平方米,由刻有“中山公园”的大门石牌坊、孙中山雕像、中山纪念堂和一些园林组成。 该园是国内最早的中山公园,建成于 1929 年。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公园内六角碑亭被拆毁,《三河中山纪念堂记》石碑被埋在地下长达 37 年之久。从此,中山公园湮没为当地一间小学运动场,中山纪念堂成为小学教学楼。 2003 年 11 月,学校在改建运动场施工中,珍贵石碑终于重见天日。石碑上刻有三河中山纪念堂建于 1929 年字样,比建于 1931 年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早两年,是目前发现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