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纽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经典导读】纽曼:《大学之理想》
热度 6 zr0118 2016-12-31 13:08
【经典导读】纽曼:《大学之理想》 “走出阴影,步向真理。” ——纽曼墓碑墓志铭。 约翰 ·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 , 1801-1890) , 英国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及语言学家,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著名的雄辩之士之一。 1801年其出生于一个新教圣公会家庭,1817年进入了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并于1820年取得学士学位。随后在1822年成为了牛津大学奥列尔学院的特别研究员,一直到1845年,纽曼都在牛津大学担任指导教师及道士,而在1845年后,其皈依了天主教,后升任神父和红衣主教。1851年,他应邀担任新创办的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并做了一系列演讲,《大学的理念》这本书就是这些演讲的修改内容及其做的其他有关大学教育演讲的集合。 作为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较早系统、综合、全面的论述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著作,《大学的理想》融合了纽曼经典自由教育哲学的思想,反映出较为丰富与深刻的大学理想内涵。除绪论外,全书总共摘选了五篇演讲内容,基于 “ 大学( University的性质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的地方 ”这一逻辑起点及“ 所有的知识构成了完整的整体的知识 ”这一基本观点之上,纽曼从 大学的目的、大学教育的内容、普遍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及大学与宗教的关 系 四个方面勾勒出其心目中的 “大学之理想”。 l 大学教育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在前言部分,纽曼就首先指出大学的实质所在 ——“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这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大学的目的在于发展理智,其二大学要做的是传播与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而作为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纽曼认为,“这些知识本身就是目的所在”。 1. 知识具有整体性 ——自由教育 首先,纽曼认为,知识是一个整体,知识的各个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大学需要提供给学生自由教育。 “构成知识的各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大学教育中,不应该过分突出哪一门学科,这显然对其他科学不公平,也会毁坏它们相连的和谐。 从学生来说 ,若只囿于一门学科,就很容易产生 “片面追求某种知识的倾向,也会限制学生的心智发展。”所以从为了学生着想的角度,需要“扩大大学所要传授的学科范围”,即便学生不可能攻读所有的学科,但在一种涵盖了多种整个知识领域的氛围中,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将获益匪浅。形成一种“ 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埋头于各自学科,既相互竞争,又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的美思想氛围 ”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也帮助他们形成 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的 终身思维习惯。这也是纽曼先生所认为的大学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 2. 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其次, “大学教育的实际、真实充分的目的,不能与知识本身相分离”,并进一步提出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就是人类心智的本性,这里的知识也就是一种自由知识,也是绅士知识 。因为,除了知识本身自己的价值外,凭借拥有的知识我们可以获得更多优势并有助于他人,但这些都不是对任何直接的目的有益。正如其所倡导的自由教育,也是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内涵。自由教育是一种 “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来获取一种“自由知识”,有用的东西可带来收益,但 自由的东西带来的是享受,是内在的思考,是理性的获得,更是一种习得的精神启示,是一种习惯,是一笔个人财富 。从永恒的目的来说,知识应有益于灵魂。 “而当知识按照程度变的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很显然,这也就是纽曼纽曼先生所强调大学教育—— 一种自由教育下 “普遍知识”的获得 。 3. 自由教育培养的对象 ——绅士 最后,基于知识的本身目的及自由教育的思想,纽曼先生进一步提出了其培养绅士的主张。在他看来,自由教育就是要培养绅士,培养什么样的绅士呢? 他需要具有有教养的才智、灵敏的鉴赏力、有率直、公正、冷静的头脑、待人接物有高贵、谦恭的风度 ——而这些品质也都只有在接受自由教育下获得广博的知识后才能具有。但纽曼又提到,具有这些品质并不代表能保证你变的神圣、或是变的正直。切不可应贴标签。自由教育 仅仅是 一种理智的培养,若要人性的角度,让人性变的完美,需要道德培育 “ 不是靠消除人性,而是为人性添加一些超越自身的东西,指引它瞄准比自身更高的目标 。 ” l 大学教育的内容 ——理智培育 1. 大学是接受教育的地方,是理智培养的场所。 这样的理智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掌握广泛的信息,能够进一步培养让你就一件事情有自己的思考的能力,获得一种开阔的思想。而纽曼先生认为, 知识的交流则是进一步才智扩展和才智启发的手段。 这样的交流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 “面对喷涌而来的新观念进行积极、及时处理”的过程,促使心智不断成长、生长,因为就算“仅仅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如精通法律或统计学,但也难保无思想狭隘之嫌。”而见识广博,也并不代表思想深刻。 2. 理智的培养需要把握知识的整体与综合 正如前面提到,一个人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但不能保证这些内容不是恶劣的,要用一种 “ 将所有事情作为一个总体来关照的能力。 ”将一切看作是互相关联的整体 ,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在不断综合间汇聚到真正的中心。这样的人,才会 变感知边思考 ,这样的理智,才不会偏狭、不会急躁,只会耐心克制、只会兼容并蓄、只会平静从容。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理智,必须提升自己,学会综合,而非东拼西凑,更非超量教育 ——将一大堆不能吸收的知识装进学生脑子里。因为,一切机械式的运转,被动式的接受都无益于任何启发与思考,无异于理智的形成与培育。有灵气的目标和有灵气的感觉器官,缺一不可。“再好的望远镜没有眼睛去看,也只能束之高阁。” 3. 寄宿制对才智训练的作用 除了交流,纽曼认为寄宿制的学校氛围也对学生理智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指出,这样一批 “具有敏锐、心胸开阔、富有同情心等特点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自由地相互融合,毫无疑问,就算没有教师,他们也肯定得以 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 ”在这样一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思想氛围中,有利于培养群体形成一种统一的气质。相反的,过多的依赖课堂教学其实有时候对心智培养无多大裨益。“ 如果能让现有的主动的善于动脑筋的才智之士避开学院及大学,而不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忍受如此沉闷无趣的苦差事,那该多好啊!而让,具有独立精神的人能在初步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去图书馆随心所欲地广泛涉猎,随手取下书架上被自己看中的书,兴之所至,深入钻研,那该有多么大的益处啊! ” 这样的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感受的过程,其实更有益于其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哲理与诗篇! l 普遍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 正如前面提到,纽曼一种所倡导的就是一种自由教育,那么面对着实用主义观点,他又是如何回应的呢?他认为, 对心智的培养既包括自由教育(非专业教育),又包括实用教育 (专业教育)。 什么意思呢,纽曼所言的 自由教育 虽然并非为专业教育, 但却具有真实与充分的实用性。因为, “实用的并不见得是好的,而好的却必定是实用的。” 简单来说,当你拥有了好的品质,如领悟力或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们虽然不是某一项专业技能,但却能为你或周围的人带来 “有用”,好不仅仅只是好,好还可以再生出好的东西。这样一种“好或有用”,不是低层次的、机械的、商业上的,而是一种才华、一种能力、一种真正的个人财富。 在这里,纽曼先生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拿身体健康类比,尽管健康毫无结果,但健康本身是好事,值得追求与珍惜。毕竟健康带来的幸福如此巨大,如此有益于幸福的获得,以至于我们会把健康视为好的且有用的。理智的训练也是如此。为了保证健康,我们需要呵护与锻炼,而为了保持理智的最佳,我们也需要接受自由的教育。而从职业上来说,长期过于集中某种方式,也容易形成偏执的气度,更会局限原有的作用的发挥。因此,获取广泛的普遍知识,有利于更广泛思路的形成,也更有利于本职业的发展。 l 大学与宗教的相互关系 演讲的最后部分,纽曼先生谈了大学与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 , 他 认为宗教对于大学智育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大学来说,需要开设这样的有关宗教的天主教神学 。第一个方面,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具有宗教思想的”,想要理性得到正确运用,接近于一种天主教信仰,需要通过宗教来教导心灵在理性的指导下行事,促使内心获得新生。那么,第二个方面,大学作为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纽曼认为它没有理由拒绝天主教神学作为分支而存在。大学知识需要注重整体性,让各个知识分支相互交错、相互补充,大学若“不传授天主教神学,就谈不上传授普遍知识。”基于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需要教会直接参与大学管理。显然,这样的理念与他的宗教经历息息相关。 综上,《大学的理念》是基于 18世纪末至19世纪英国传统的大学理想受到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纽曼先生对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所作的理性思考。这样的一种经典自由教育的大学理想,至今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也仍然对现今的高等教育产生着积极地影响,更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诸多有益思考。但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在牛津生活了二十余年的人,不可否认,牛津的精髓 —学院制、寄宿制、导师制及其宗教生涯的影响已经深深的融入到纽曼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对此,则非常需要我们运用“理智”来进行鉴别与吸收。 (作者:赵蓉,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7536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纽曼《大学的理想》有感
热度 3 xxxy2011 2012-12-15 11:03
By Yanghua 《大学的理想》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作者约翰·亨利·纽曼 (John Henry Newman , 1801- 1890) 是 19 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出生于 1801 年 2 月 21 日,在一个温和的新教圣公会家庭中长大。 1817 年 6 月他进入牛津大学三一学院, 1820 年取得学士学位,并在两年后成为牛津大学奥列尔学院的特别研究员。纽曼在 1824 年被授予英国国教会的圣职, 4 年后他成为牛津大学教会圣玛丽教区的牧师,任职至 1843 年。在此期间他出版了 10 卷布道集。 1845 年他正式加入天主教会,后升任神父和红衣主教。 《大学的理想》是纽曼在 1852 年 5 月 10 日以后作的九次演讲,以及 1854 年以后所写的有关高等教育的相关讲座文章的集子。共包含“大学教育”和“大学科目”两部分十九讲的内容,充分表明了纽曼对大学教育问题的重视以及有关大学教育的一系列观点。该书问世以后,受到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成为方高等教育史上较早系统、综合、全面地论述大学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名著。 纽曼在著述《大学的理想》时,正处于 18 世纪末的法国和美国的政治革命时期。整个社会对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正统大学的办学理念提出质疑并建立了专门实施科学教育的新大学和学院,出现了所谓的“新大学运动”。这些新大学的产生危及了英国高等教育几百年来形成的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使传统的英式大学理想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英国传统的大学理念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纽曼创建了他的“大学的理想”。 纽曼的大学观是他整个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是维系其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合理性的根本保障。其大学观主要由大学的概念、大学的目的与功用、大学教学等观点组成。在此思想基础上,纽曼主要从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他的大学观。 首先,纽曼认为大学有普通大学与天主教大学之分,即普遍意义上的大学,这种大学带有普世性,在此观点上,纽曼认为“大学 (university) 是传授普遍 (universal) 知识的地方 ”,这是大学的本质,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典型特征。一种是带有宗教意义的宗教(天主教)大学,他主张有必要建立真正的天主教大学,因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所以宗教有必要被囊括其中。关于后一点,我个人猜想也许与纽曼的个人信仰有关,所以他及其强调“宗教”在大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 , 开设大学的目的与功能。纽曼认为大学教育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大学教育的目的是理智训练,发展人的理性。学教育重在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而在大学的功能上,纽曼主张科学研究与教学在大学职能上应该分离,从而提出“发现和教学是两种不同的功能”。 再次,在大学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上,纽曼主张使大学成为“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他认为教学与人的智力养成没有太大关联,而教育的主要目的便在于智力培养。其教育观涵盖了教学方面的思想。 最后,纽曼提出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观点。自由教育指智力的运用、推理和思维的练习,它是带有非功利性的,而职业教育指实用教育,建立在财富追求的基础上,主要致力于实用性。纽曼认为这二者并不冲突,可以和谐并存、相互支持,且大学教育建立在财富追求的基础之上并不是可耻的,而且是合理的,但他反对极端的功利主义。 在纽曼的大学观中,他过于强调神学即宗教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并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与教学分离,科学研究者与教师之间应有明确分工,这样明确的界限划分在今天的高等教育模式中明显被否定,高校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然而,纽曼关于大学的目的与功能在于创造智力文化,并把许多各不相同的事物聚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观点在今天仍适用,且他的关于大学教育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观点也符合如今大学的办学理念,既追求知识的获得、智力的提升,同时也不反对对财富的追求。
4516 次阅读|3 个评论
纽曼心中的理想大学?
jddyxcn63 2011-1-26 17:25
纽曼(John Henry Newman, 1801—1890),是现代重要的高等教育思想家, 他最著名的《大学的理想》是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的: “ 即便是为学生着想,扩大大学所要传授的学科范畴,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虽然学生不可能攻读对他们开放的所有学科, 但生活于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中间,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必将获益匪浅。 我认为,这就是这个学习普遍知识的场所具有的优势。 把这个场所当做是接受教育的殿堂, 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埋头于各自的学科,又互相竞争,通过熟悉的沟通渠道, 为了达到理智上的和谐被召集起来,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他们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磋商,互相帮助。 这样就造就了一种纯洁明净的思想氛围。 学生也呼吸着这样的空气,尽管他本人只攻读众多学科中的少数几门。 他得益于一种理智习惯,这种习惯不依赖于特定的教师,且能指导他选择学科并及时替他解释所选的学科。 他领会知识的大框架,领会知识所基于的原理,领会知识各部分所涵盖的范围, 其闪光之处和不为人注意的地方,以及它的重点和次要部分。 要是换作另外的情况,他就无法领会这些。 由此,他所接受的教育被称为“自由教育”。 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终生思维习惯得以形成 。” 读完这一段,这一大段话,容易,读懂这段话,也不难,只要适当思考就 可以了解 纽曼对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目的,大学的教育,大学的精神等方面的观念。 大学教育的知识宽泛和耳濡目染, 大学教师的学识渊博和竞争合作, 大学目的中的知识领会和理智习惯等, 通过“自由教育”,使受教育者: “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终生思维习惯得以形成。” 现实中,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些。
个人分类: 阅读札记|2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纽曼说的大学
jddyxcn63 2011-1-24 17:48
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了 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大学的理想》(英)纽曼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一遍快速扫过,没有找到一点感应,理不出什么头绪。 反思一下是自己没有能够沉下心,静住气。 第二遍才读出了点味道,找到了点感觉。 读书,特别是读名著,要静心,努力做到与作者思想交流。 约翰 · 亨利 · 纽曼的《大学的理想》解决了一下几个我关心的问题: 一是,什么是大学?按他的说法, 它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 这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 另一方面,它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 大学是一个怎么样的殿堂?纽曼认为, 大学 这个场所有这样一批学者,他们学识渊博的人埋头于各自的学科,又互相竞争, 通过熟悉的沟通渠道,为了达到理智上的和谐被召集起来, 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他们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磋商,互相帮助。 二是,什么是大学的目的?理智的培养,是大学的根本目的。 纽曼说:“ 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智,大学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理智,重视人的因素。 “ 理智的培育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独特而充分的目的, 而且就用语所及,理智的培育是一种理智的扩展或启示。” “ 理智训练以及大学教育的真正而且充分的目的不是学问或学识, 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思想或理智,抑或可称之为哲学体系。 ” 大学是通过知识的教育而达到理智培养的目的的。 “知识、获取知识的训练以及知识所形成的品味,有净化人的思想的自然倾向。” 纽曼所说的理智到底是什么 ? 他认为的理智实际上是一种能力, “ 理 智是一种能相对容易地进入任何思想的主题的能力, 是一种能敏悟地学习某种科学或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而且理智还具有使人“ 头脑冷静、通情达理、科技自制及立场坚定” 的特点。 纽曼从他的大学观出发,认为通过大学的教育,使理智得到培育,心智得到扩展。 就是在知识的传授中发展、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理性发展。 三是,大学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造就一种纯洁明净的思想氛围,学生通过“ 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必将获益匪浅 ”。 学生也呼吸着大学这样的空气,尽管他本人只攻读众多学科中的少数几门。 他得益于一种理智习惯,他领会知识的大框架,领会知识所基于的原理, 领会知识各部分所涵盖的范围,其闪光之处和不为人注意的地方, 以及它的重点和次要部分,他接受“自由教育”。 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终生思维习惯得以形成。 这里也突出了教育关注习惯的形成,大学教育培养“终生思维习惯”。 四是, 纽曼在大学的教育观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主张教学和科研相分离。 坚持大学不同于学术机构,更反对大学进行职业教育。 “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 名言: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自由教育从它本身来看,仅仅是对理智的培育。 知识是一回事,美德是另一回事。 知识是一种习得的精神启示,是一种习惯,是一笔个人的财富,是一种内在的禀赋。
个人分类: 阅读札记|2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