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脉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阿维森纳《医典》中脉诊与中医脉诊关系的澄清
fqng1008 2020-8-17 07:47
资料来源:洪梅,陈家旭 . 阿维森纳《医典 》 中脉诊与中医脉诊关系的澄清 . 中华医史杂志,2 0 0 5 , 35 ( 3):18 3 -186 在国内一些有关阿拉伯医学、中外医学交流史、中西交通史,以及一些涉及到阿维森纳和《医典》的文章或专著中,通常会提到阿维森纳《医典》中的脉诊及其与中医脉诊的关系问题。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医典》记载的 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医脉诊或《脉经》所载相同或完全相同。然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不同语言含义的对比、以及对脉诊具体内容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在此,笔者想进一步澄清这一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传统观点的文献来源 在国内,上述说法最早见诸于范行准先生撰写的《中国与阿拉伯医学的交流史实》一文。文中说: “据阿氏书中关于诊脉方面,则在四十八种脉中,有三十五种与《脉经》相同。我想他是很早已知中国的脉诊的。” 其他一些相关著作也有类似描述,例如在伊本·西那(“阿维森纳”是其拉丁文译名)的哲学著作《论灵魂》一书的译者前言中,也有相同的观点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中也承认上述观点 ,并认为:“我国的脉学在十世纪时己传入阿拉伯,《医典》中载有48种脉象,主要是吸收我国医家王叔和所著《脉经》一书中对脉象的载述演化而成” ,该页的注解表明作者参考过范行准先生的文章。 然而,国内文献中的这种观点并未提供最初的资料来源,我们在 1930年伦敦出版的《阿维森纳医典论说》一书中发现了这种说法的踪迹。此书实为《医典》第一卷的英译本,是格鲁纳(O.C.Gruner)医生从拉丁文转译的,并做了大量的评注。该书附录了一张阿拉伯语-汉语脉诊名称对照表(图1) , 这个表格的英文标注说明它是根据书中前面的多种语言脉名术语对照表制作的,也就是根据格鲁纳本人制作的表格翻译的),统计了《医典》中48种脉的名称,其中35种有汉语对应词。根据其评注的上下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基本断定,上述说法就源于格鲁纳的这本书。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国内学界的上述说法是由于中国学者在引文时受语言等条件的限制、而根据这个对照表所下的不准确结论。 图 1 阿拉伯语汉语脉名对照表 二、阿维森纳脉诊与中医脉诊的关系问题 其实,格鲁纳医生的评注中并没有断言 “《医典》的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医脉诊或者《脉经》相同”。相反,他在评注中明确指出,“这里给出的汉语对应词,一些含义明确,另一些则只是近似正确,这是因为正像前面提到的,中国脉学的基础是不同的。” 在附表中,不明确的翻译旁边加有标记,这说明部分翻译是不准确的,或者不正确的。笔者通过阅读阿氏著作的两个英文译本,发现《医典》脉诊和中医脉诊二者的哲学基础、生理病理学基础以及观察方法都是不同的,并且《医典》原文中也没有48 种脉的提法。因此,笔者推断,国内一些学者仅仅依据这张对照表所做的统计,便轻率地得出了35种脉相同的不准确结论,但却忽视了对阿拉伯术语和汉语术语内涵的详细考察。 此外,格鲁纳在评注中提到的七表、八里、九道 的分类方法,是在高阳生的《脉诀》一书中提出的,而非王叔和的《脉经》。这使上述有关《医典》脉诊与《脉经》相同说法难以成立。最近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苏菲亚国立图书馆发现的《唐苏克拉玛》残卷,即《伊儿汗的中国医学宝藏》,经过有关学者的语言翻译、训诂、考据和版本鉴定等工作,可得出初步结论:该书残本为我国宋元时期流行的《脉诀》的注译本 。由于《伊儿汗的中国医学宝藏》(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成书时间晚于阿维森纳(980-1037)生活的时代,而此前阿拉伯世界也没有更早的关于中医脉诊的译著,因此阿维森纳是很难看到《脉经》的。更为重要的是,阿维森纳脉诊和中医脉诊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当时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主要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哈里发曼苏尔特别重视天文学和医学,特设专门机构来管理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工作。” 在医学方面,则集中翻译了希波克拉底、盖仑等医生的著作。从《医典》的主要内容看,其继承的也主要是古希腊罗马的医学体系,例如四元素、四体液学说、解剖、生理以及病理等内容。盖仑是古罗马的医学家,写过多部有关脉诊的著作。其脉诊内容比阿维森纳的要丰富得多。在盖仑的脉诊著作中的小结部分,虽然和阿维森纳的脉论不完全相同,但仍可找到很多相同的内容,例如:摸脉时的注意事项,用音乐的知识来研究脉的节律,由脉的深度、宽度、长度总结出的二十七脉,寒热、男女、季节等等因素对脉的影响等论述 。而且,在《医典》的脉诊部分,阿维森纳引用了盖仑的一段论述:“很多年来,我对用触觉清楚地分辨脉搏的收缩运动持怀疑态度,我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直到我学习足够的知识来填补我知识上的空白,之后,脉搏的大门就向我开放了。” 这足以说明他的脉论至少是继承了盖仑的脉学,而西方是有自己的脉学历史的。至于阿维森纳脉诊是否真的受到中医脉诊影响,则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尚未发现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的足够证据。 三、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翻译《医典》脉论的过程中发现,附表中有些脉搏名称的对译并不准确。例如:第 21脉被译为结脉,第28脉被译成芤脉就是错误的。这里主要对第21脉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从中医的概念看,《脉经》曰:“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脉诀》曰:“结者阴也。指下寻之,或来或去聚而却还,曰结。……时来。” 从以上概念可知,中医脉诊的结脉在脉搏的跳动上应该是频率缓慢,节律不齐的。再看第21脉在《医典》中的含义,附表中第21至第26 种脉主要是对脉搏搏动歇止期的长短和性质的一组描述,不特指节律的齐与不齐。该段译文如下:“脉搏搏动歇止期的长短:急迫的(21脉)、‘密的(25脉)’,指两个连续脉搏搏动之间的时间间隔缩短;缓慢的(22脉)、‘散的(26脉)’,指该时间间隔延长;正常时间间隔。” 《医典》中第23、24脉分别是25、26 脉的近义词和同义词,在英文译本原文中没有译出。很明显第21、23、25脉实际上是对脉搏歇止期短的一种描述,强调脉搏跳的频率比较快(表1)。 表 1 第 21 脉中医概念和《医典 》 概念对照表 为进一步澄清其含义,我们再从不同语言对译词汇的含义来看(表 2)。这进一步证明,阿维森纳主要用第21脉这个词汇来描述脉搏之间歇止期短、频率快、前后时间间隔短的脉搏,在中医脉诊中可以是节律规律的数脉,也可以是节律不规律的促脉,却不是跳动缓慢的结脉。再看第22种脉,按照《医典》中所描述的内容,应该是歇止期比较长的脉搏,可以是中医的结脉、代脉,也可以是缓脉,附表的译者只给出了该脉的一种含义,这种译法是不准确的。同样,第28 脉的含义很复杂,主要指一连串或者单个脉搏搏动的各个物理构成不规律、不正常的脉,尤其是节律方面,很明显不是中医脉诊中的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还有其他一些脉名的对译也不准确。《医典》在对48种脉的脉形特征描写结束的部分写道:“以上都是简单脉。复合脉(即,同时具有超过一种的不规律或不规则构成的脉搏)的种类几乎是不可数的,总之,它们不曾有具体的名字。” 也就是说以上48种脉,阿维森纳想描述的都是简单脉,是脉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而不是复合脉。然而,中医的脉有些已经是包含多个物理特征的复合脉了。两种脉学系统分类、命名的差异,某种程度上决定两种医学的多数脉是不应该互相对应来翻译的,而应该各有各自的命名系统。这里在表3中列出图1中阿拉伯医学48种脉名术语的中文译文对照表以供参考(表3)。 表 2 第 21 种脉不同语言汉语含义对照表 表 3 图 1 中 48 种脉阿拉伯语脉名的中文译文对照表 注 ∶由于中医脉诊与阿拉伯医学脉诊分类方法不同,分类角度也不同,这里只是简单的列出阿拉伯医学脉诊中简单脉的48种名称,并没有涉及到分类方法,例如28、31脉都可以翻译成不规律脉,但是它们的不规律的方面是不同的,有些术语的翻译还有待完善。 综上所述,阿维森纳《医典》记载的 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医脉诊或《脉经》所载相同的说法并不成立,只能说其中部分脉是相似或者相同的。《医典》脉诊同中医脉诊之间从内容上看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盖仑脉诊关系更密切。中医脉诊、《医典》中的脉诊、盖仑的脉诊三者之间的历史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致谢:感谢梁永宣老师、秦济成同学、王希老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范行准. 中国与阿拉伯医学的交流史实,医史杂志,1952,4(2):101. 2 伊本·西那,论灵魂. 见:商务印书馆.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 3,4 李经纬,林超庚主编.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0,288,373. 5-7 O.Cameron Gruner A. Tratise on THE CANON OF MEDECINE OF AVICENNA hcaerporatiag A Translatin Of The Fin Bosk,LONDONLUZAC CO,GREAT RUSSELL STREET,W.C. 1930,289,289.287. 8 朱明,王伟东 .中医西传的历史脉络——阿维森纳《医典》之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3(2) : 8-11. 9 郭应德 . 阿拉伯中古史简编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232. 10 GALEN. GCALENV SYNOPSIS LBRORVM SVOR V M. s e e : K u hn , C. G. Galeni Opea Omnia.Vol.9 : Hildesheim : J.Olms.1965 , 431-549. 11 O.Cameron Gruner A. Tratise on THE CANON OF MEDECINE OF AVICENNA hcaerporatiag A Translatin Of The Fin Bosk,LONDONLUZAC CO,GREAT RUSSELL STREET,W.C. 1930, 283. 12 沈炎南 . 脉经校注,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3. 13 戴起宗 . 脉诀刊误 .上海 : 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8.43. 14 O.Cameron Gruner A. Tratise on THE CANON OF MEDECINE OF AVICENNA hcaerporatiag A Translatin Of The Fin Bosk,LONDONLUZAC CO,GREAT RUSSELL STREET,W.C. 1930, 29 1 . 15 谢大任,张廷瑶,李文调 . 拉丁语汉语小词典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119. 16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阿拉伯语教研室 . 阿拉伯语汉语词典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66,1426. 17 沈炎南 . 脉经校注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 18 , 19 O.Cameron Gruner A. Tratise on THE CANON OF MEDECINE OF AVICENNA hcaerporatiag A Translatin Of The Fin Bosk,LONDONLUZAC CO,GREAT RUSSELL STREET,W.C. 1930, 289 , 300.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3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诸位贤达聊“脉诊”
fqng1008 2019-11-28 10:09
赵洪钧:链接 “《老中医欺骗病人五十年》节录”。 刘为立:赵老师这篇文章读后让我直呼 “过瘾”,这是一个敢说直话的人!有多少中医人士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又有几个人敢捅破这层遮羞布?关于中医脉诊,中医业界也是多少年争论不休。我曾经在黄煌老师的论坛亲历了一些业内人士的争论,并发了一文阐明自己对中医脉诊的观点。现找来转过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刘为立:链接 “对脉诊,我想说”。 2012年那几年我几乎每天必上黄煌老师的经方论坛。因为老是宅在家里,故用了“一个宅人”的网名。 赵洪钧: 我对脉诊的局限性也做过一些说明,只是没有说完全是骗人。其实古人也没有说脉诊万能。只是不少人(包括患者)愿意这样认为。下面我再贴上我的论述要点。其它的请看拙作。 刘为立: 多谢赵老师! 杨大华:链接 “ 关于脉诊的思绪 ”。 以脉作为一种手段来判断病情,是合理的。以脉为唯一手段判断病情,是忽悠。 赵洪钧:链接 “脉诊真诠”。 刘为立:中医 “拿脉”,手上“拿 ” 出中医的内容,嘴上说出中医的“话 ” ,情有可原,有临床经验的中医拿脉对中医临床有参考意义。但如果一个中医,手上拿脉,嘴巴里说出的是西医的“病名 ” 或 “ 西医名词的诊断 ” ,那基本都是属于 “ 扯淡 ” 。中医把脉,只能说中医的 “ 自说自话 ” ,如果要说西医的 “ 话 ” 顶多只能做点 “ 推测 ” 而不可能说:你这是有胆结石。更有甚者,你的胆结石有1.2厘米(把脉把出来如此具体而准确,扯淡的)。 聂广 (深圳三院):链接“拿脉趣话”。 读了各位关于脉学的高见,受益匪浅。鉴于以上,教材里的脉诊,该不该考虑重新修订?如果修订,对整个中医体系有什么冲击?如果不修订,是否误人子弟,误导国人? 李教授,能否再将您关于“气”的讨论文章再发过来学习学习,我打算《商榷李明远教授“‘气’即能量论”》。 刚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转来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陈治平教授的“ 平脉辩症与平脉选药的例案 ”,也附在后面。 附 1:《老中医欺骗病人五十年》节录 从我第一天行医开始,就让我痛苦的对病人欺骗,至今已是五十寒暑。 今天的任何一位中医师 , 在为病人诊断时,都是以望、闻、问、切的“切” 为主 (也就是所谓的三指诊断术)。每位中医师都在一边为病人切脉,同时就会说一些病人听不懂的中医术语。当然我也不例外。 所谓三指诊断 , 就是指中医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 按在病人手腕上的一节桡动脉,然后就对病人说:病人是风、是痰,、是水等等,不一而足。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病的原因只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 内因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不内外因包括:饥饱、劳倦、跌扑、以及虫兽伤害等等。 在一千余年前宋朝时代,医师把人类各种病情如此分类确实令人敬佩。只是 , 现在二十一世纪,绝大部分中医师,依然应用骑驴骑马时代的诊断方法,去诊断出:脂肪肝、心血管堵塞等等现代医学名词。若非欺骗,又能如何解释? 我一辈子痛恨朋友欺骗我,而我绝不欺骗任何人。可是当我为病人诊断时,若不使用三指诊断术,病人会认为我的医术不够,于是我就只能昧着良心,对我的病人欺骗了五十年,午夜梦回,情何以堪! 谈起中医的诊断学,我做了几十年的中医师,真的是有苦难言。每次给病人诊断时,用我的三根手指放在患者的手腕上,然后就说出一大篇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中医术语,此时我内心对我自己的折磨,只有我自己才知道。 我的为人,一辈子不骗人,也一辈子恨人家骗我,可在中医的诊断范围之内,我却对病人说了一些中医术语的谎言 , 有谁能知道我内心的痛苦吗?五十年的时间,就这样在自欺欺人的状况之下,腼腆地渡过了我的医家生活。如果我不是一个乐观知命的人,可能早已经发疯了! 如果我不做违心之论,仅凭验血验尿及各种西医的检验报告来为患者解说病情的时候,大部份的患者会认为我不会切脉,不会看病,医术不够水准,甚至有一部份患者,一进门坐下来就把手伸出来,要我切脉告诉他所患何病。 曾经有一位我的好朋友,她对朋友说我的诊疗是多么的好。于是有一天她把朋友带来要我给她治病。她们俩坐定之后,那位朋友就把手伸出来,要我说出她所患的是什么病。 我硬着头皮,装模作样地为她切脉,诊她脉像平和,不迟 (不慢) ,不数(不快) 不弦(不细不硬,没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现象),不结(心律平稳),舌苔正常,真的不知道她是有病还是没病? 最后,只好装模作样地对她说:身体大致不错,只是有点气虚,平时注意保养就可以了,不需要服药。过了几天,朋友来诊所告诉我,她的朋友患的是风湿性心瓣膜闭锁不全,同时心脏左冠状动脉曾做过绕道搭桥手术等。 天哪!这两种病,让我用切脉说出她所患何病,我又不是神,哪里会只用三个手指就知道她有这一类的心脏病。 我虽然在诊所中治疗不少的心脏血管病患,但都是使用一般人在市面上都能够买得到的诊断用具,如:血压计,胆固醇试纸,血氧测量器,多普勒血管测量器,小便试纸等等,再结合患者所提供的各种西医检验报告,根据这些诊断结果来为患者处方开药。而我所用三只手指所诊断的结果只能用做一小部分参考而已。 中医古代两位享有盛名的脉学家,扁鹊医师与王叔和医师,均是约两千五百年前,依据当时的环境所创造的中医诊断方法。那个时代既没有科学也没有医学,更没有现在的各种诊断仪器,所以摸摸腕口的桡动脉,试着 “判断”身体的疾病,在两千多年前虽然不够全面,也可以算是很科学了。 但是,两千年之后的今天,科学医学突飞猛进,各种先进诊断仪器日新月异,不但能看清身体内部心脏肝脏的形状病态等等,甚至于连多至上亿的细胞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 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医师,抱残守缺,不学无术,还在依靠数千年前的半摸索半猜测的 “诊断” 方法。摸摸手腕口两寸长的桡动脉,就来为病人诊断出身体的内外大小无所不包的各种疾病。 换句话说,那两寸桡动脉的 “功力”在中医的三个手指之下已经相当于 X 光扫描仪的诊断功能。如果再有些不肖的所谓中医师, 在他(她)们似有神迹般的手指之下能诊断出心脏房室间隔缺损,那他/她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神医。 我的一位好友,她在中国上海某某医院任职内科主任。曾遵从号召 “西医学中医”,来美国之后开始正式从事中医事业。 前年秋天,这位好友在一次中医师们召开小组会议时带来一位患者,因为她无法诊断她的病人是患何种病症,所以来请十余位中医师会诊。 几十分钟之后,每位医师经过把脉诊断之后,结果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有人诊为是 “风”,有人诊为“湿”;有人诊为 “痰”,也有人认为病人心气不和,血气不通等等不一而足的中医术语。 当时我心里在想,这样多的医师诊断出那样多的病因,到底哪个医师是对的?哪个医师是错的?像这样的诊断结果 , 病人会相信吗?文学家会相信吗? 有一位大胆的中医师,竟然在电视访问节目中一边切脉一边告诉患者: “你的心脏还有两条血管堵塞”。——试想, 一位医师能用三个手指, 诊断出心脏两条血管堵塞,她若不是神医转世,必定就是巫师复活。 1983 年,马有度医师说:摸脉哪有那么神奇,就算是说出病人症状的大概,那也不是单靠摸脉摸出来的,而是综合望闻问的结果推断出来的。 马医师还说:观察到病人脸色苍白,身体瘦弱,两眼无神,就可以知道病人气血不足 . 于是,也可以推测出 精神不好,气少乏力,头昏眼花,睡眠不安,饮食欠佳等,假如医师妄加揣测,是绝对不能正确诊断,也不会有恰当的治疗的。 如果有医师说,不用病人开口我便能知百病根,这无非是在故弄玄虚。黄帝内经里早就已经提出 “诊病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现代名医施今墨先生曾经描述,我国清朝时期御医为皇后看病,因为男女授受不亲,只能 “悬丝诊脉”,医师与病人之间各牵绵线之一头,就能为皇后处方开药治病了。假如今天某某中医师,仍奉中医古法为圣典的话, 不妨开设一间绵丝中医诊所,说不定可以名扬海内外,大赚美金呢。 一位中医学院毕业生 , 曾经在一篇“不如改行学西医 ” 的文中描述他学习中医的经历: 自从报考了中医学院 , 本人一生的噩梦就开始了。在实习的日子里, 跟着老中医,一位省级著名的老中医,每日抄方,三天没过就发现,他是把一付柴胡疏肝散,反复变来变去地狂用。老中医治糖尿病很厉害,结果被中药房的老药师指出,所谓消渴一号,原来是西医用的二甲双胍。我过去是个铁杆中医,我热爱内经、伤寒,我狂背汤头歌诀、针灸歌诀,我曾那样醉心于中医的古籍之中。但是,在校第五年,我终于转学西医”。 试想, 三指切脉的部位只是同一条桡动脉上两寸长的地方,再把这段桡动脉分做了三段:靠腕关节的三分之一 , 称之为“寸”,凭此处的血管可以诊断“上焦” 从脖颈到肋骨的各种病症。中间的三分之一, 称之为“关”,凭此处的血管可以诊断“中焦”从肋骨到脐部的各种病症。另一端的三分之一处,称之为“尺”,可以诊断“下焦”,从肚脐到耻骨的各种病症。这么一小段跳动规律完全一致的动脉就这样被划分成了三段,还各有功能? 这小小两寸的桡动脉,左右手还要再做区别:左手的上焦 , 诊断“心经” 的病症;右手的上焦, 诊断“肺经”的病症;左手的中焦, 诊断“肝胆”的病症;右手的中焦, 诊断“肠胃”的病症;左手的下焦, 诊断“肾经”的病症;右手的下焦, 诊断“膀胱”的病症。 这种诊断方法施行在今天,任何人都可以说它是荒唐。聪明的病人怎能接受如此的诊断。明朝时期的李时珍先生曾经有一部脉学著作描述了二十八种常用的脉象。今天的中医师,大都是遵照该书的指示来为病人做疾病的诊断。 明朝距离今天也有五六百年了,在那个时代能有一位医学的前辈发明了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实在是难能可贵。 只是,今天的中医界就像是古代的人骑驴赶路。当人们早已经是用汽车代步,而中医师们还在骑着驴为病人诊病,焉能不叫人耻笑?中国古代医师对脉象的描述实在太不着边,今天的中医师绝对有必要将其修正,不能食古不化而故步自封。 我现将中医古代中医师对脉象的描述 , 提供几种给读者玩味. 请读者摸摸脉搏试试看, 可否能感觉出下面的脉象。 在二十几种脉象中,滑脉是 “如珠走盘”,表示气血充实。涩脉是“轻刀刮竹”主精亏血虚。散脉是“杨花散漫”,患者有可能是“气血耗散, 而现虚脱”。濡脉是“帛在水中”,表示患者有水湿瘀阻。 今天的中医师 , 就是以这种描述去为患者诊断。请问有谁能对“如珠走盘”,“轻刀刮竹”等等做个合理地解释吗? 在临床上,中医师接触到的脉搏只是动脉中血液在不停地流动冲激血管壁时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哪一个人能形容它是 “杨花散漫”“帛在水中”?而杨花散漫”又如何能与气血耗散连在一起? 现在的中医界没有一定的官方解释,于是每一个中医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自由判定。张医师可以认为是涩脉,轻刀刮竹,李医师又可以说涩脉是如豆穀杂粮。 我寻思着,假如再多几位中医师来描述,光是这一个涩脉,馒头,面包,玉米 ...就全都出笼了。而中医师们, 难道你们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永远欺骗下去,没有人知错吗? 中医学界的同道们,请勿再执迷不悟,尽快对三指诊断加以彻底改革,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赶上时代。让中医学继续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岂不善哉! 附 2刘为立:对脉诊,我想说 看了 andy君关于脉的帖子,我也想说两句,把憋了一段时间想说没说的话说出来,以后凡见此类争论再不回复了,这就是我的观点了 “有诸内必形诸外”。这话我信。既然信这个,脉搏作为机体整体的一部分,就一定能够在某种程度某种角度反映机体内在的某种信息,并且训练有素者或临证在脉诊上琢磨用功多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比在这上面用工夫少的人所读取的信息更多。如果加上他们的主观思维方法合理,就一定可以从脉搏的信息里提取更多有利于临证辨证论治的佐证信息。简单地说就是,我承认有“脉诊”水平比我高明的人。 再想要说明的是, “寸口”脉诊,只是机体“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外”之一,之一小点点而已。机体仅脉搏而言,还有古人用过的“人迎脉”“趺阳脉”,还有古人没有用过的“腋窝动脉”“股动脉”“颞动脉”等(也许这几脉古人也用过,我不知道)。难道机体这些动脉一定会比“寸口”脉所反映的内部信息少些吗?是不是基于封建礼教也好,方便起见也好,一代一代的中医才对“寸口”脉情有独钟呢?它们真的就可以那么肯定地分部反映出“肺脾肾,心肝肾”吗?令人信服的客观依据在哪里? 再者,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不是有 “全息论”这么一说吗?日本不是很重视“腹诊”吗?他们不是认为腹诊较之脉诊更重要吗?其实我个人觉得只是注重、研究的偏向问题。注重脉诊,研究脉诊,则脉重要;注重腹诊,研究腹诊,则腹重要(其它的也一样)。因为你的精力在哪里,收获就会在哪里(当然,思维方法及研究方法也很重要。否则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也没用”)。不是还有手掌诊断吗?还有指甲、嘴唇、眼、耳、鼻、舌、尺肤、指纹…… 乳房、头发、体毛…… 你如果肯下功夫研究,传承几代人,也许又会有“某诊”独步医林呢。 所有机体上我们的感官可以触及的地方,都是可以部分反映出对象机体内部的信息的。只是我们仅靠人体的眼耳鼻舌身(视触叩听嗅)去主观地感受,肯定会有一定的主观性及局限性的。不可能像现在科技那样利用高科技手段获取那么客观、直观、数字化的东西,比如一根头发获取微量元素的信息等(当然中医与西医或说现代科技,其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所以说,训练有素的脉学于中医临证是有参考作用的,但 “脉神”一定是自欺欺人或别有用心的。X-ray普及之前,有脉神把脉可以把出“腰肌劳损”,有了X-ray,又有脉神可以把出“腰椎肥大”“骨质增生”,现在有了CT和MRI,就有脉神把脉可以把出“腰椎间盘突出”。我亲爱的中医脉神啊!您能否趁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还没有来得及发明一个新东东,新病名之前,赶紧赶在他们前面把脉把个什么具体的新玩意出来,让他们等几年才发现,证实,证实您的神奇,也让我们这些人为之振奋而口服心服呢! 附 3杨大华:关于脉诊的思绪 脉诊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症状是病人的主诉,也是医者关注所在。脉属于体征,被关注度要逊色许多。也许,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有瞧上。古人先是根据症候群使用方药。当病人 A的治疗效果明显时,这一经验便得到高度重视。由病人A的经验逐渐扩展,随着个体 B 、 C 、 D 、 E 等多次临证试验,发现确实经得起验证,于是这一经验形成了 “主之”这样的理论条文。从概率论来看,“主之”也不是 100% 有效,而是大概率事件。某日,当病人 F 出现相同的症候群,按照既往经验使用既定的高效方,但这次却不一样了。不但效果不满意,还出现了其他不适。面对小概率事件,聪明人开始反思:到底为什么呢?细心人注意到脉搏,最终发现症状相同,但脉搏跳动并不一样,意识到应该将这一因素纳入判断体系。于是,脉搏成了方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当时条件而言,脉诊无疑有它的先进性。比如,外感病的初期,虽然病人没有发热,但出现脉数,据此推测其后出现发热的可能性较大。反之,高热不退的病人,服药后出现脉搏次数由快变慢,则推测病情缓解,体温不久会下降。《伤寒论》说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说的就是在疾病早期,通过脉象来判断病情是否进一步发展。对于现代医学来说,有着更多的手段来了解病情变化。比如,但就循环系统而言,监测血容量有血压计,了解心脏跳动节律有心电图,还有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多种技术。因此,对于脉象的重视远不及中医。脉在中医与西医不同领域的不同命运,是诊断技术发展的必然结局。 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石头是原始人的重要生产工具。比如,石斧能够砍植物,攻击猎物,乃至袭击其他部落的异性,打昏后背入山洞,等醒后结为夫妻。等等用途,妙不可言!总之,一块石头就是原始人的挚爱!这是拿着手机的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事实上,就实用性而言,原始人手中的石头与我们手中的手机具有同等价值。脉,对于古代中医来说,意义等同于石头与手机。站在现代医学角度来攻击古代中医的脉,是一件非常好笑的事。就像拿着手机的你,嘲笑原始人手中的石头一样。因此,在脉的应用方面,我们对于古代中医应该抱有尊敬的念头及理解的心态。 “头上有毛,谁愿意当秃子呢!”脉诊,正是被逼出来的产物。 附 4赵洪钧:脉诊真诠 本文是《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中的一节。 问:中西医都有脉诊,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答:中西医都把脉搏视为主要生命指征。两家诊脉都是诊察动脉。最常诊察的是:腕部挠动脉 ——中医称为寸口脉。此外还常诊察足背动脉(跗阳脉)、颈外动脉(人迎脉)、颞浅动脉、股动脉和手指周围动脉(最常诊察食指掌侧内动脉)。这是两家完全相同的。还有,中西医诊脉也都要察脉搏的频率(迟数)、节律以及强弱。不过,西医诊脉主要看有无脉搏并了解频率和节律。中医则还要查更多的内容。 问:西医的脉诊为什么那么简单呢? 答:这是西医理论决定的。西医认为,脉搏是心跳所致,是血液循环是否存在的充要指征,与其他内脏等器官的功能状态没有直接关系。故西医诊脉首先看有无脉搏。无脉搏就可能无心跳。无心跳就是循环停止。循环停止就是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桡动脉无脉搏时,西医要立即看颈动脉等可触及的大动脉是否搏动。假如颈动脉也没有搏动,要立即听心脏、测血压或做心电图判断是否无心跳。 总之,西医诊脉不过是看看心脏这个血液循环的泵是否在 “泵”血,以及“泵”的频率、节律和力度(一般不很重视力度)是否大体正常。此外就不重要了。 问:桡动脉无搏动肯定都是危险情况吗? 答:不一定。确有极少数人没有桡动脉搏动。他们虽然不正常,却不是危重情况,更不是濒临死亡。尽管如此,见寸口无脉还是要特别重视,理由已如上述。当然,医家诊病不是只靠脉诊。比如,面对一个神清气爽、语言流利、活动敏捷的人,即便没有寸口脉(自然,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也不会认为他面临死亡,只不过要进一步弄清为什么。 问: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对西医有什么意义呢? 答:脉搏大体与心跳同步,故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大体就是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心跳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正常的心跳频率、节律和力度表示循环大体正常。心跳与脉搏不同步,主要见于早搏、逸搏、心房纤颤和严重心动过速。目前,心电图检查很普及,这种不同步的程度和性质很容易发现,不必细说其所以。 问:中医脉诊为什么比较复杂呢? 答:这是中医理论决定的。中医的循环概念,是气血在经脉中循环。但是,中医没有发现心脏是循环的中心,也没有认识到脉搏是心跳所致。故虽然中医也把无脉看作严重情况,却不会想到心脏听诊 ——古时也没有这一手段。 为了使脉诊对疾病的诊断有定位和定性意义,中医对脉象原理作了三个重要预设。 问:哪三个预设呢? 答:一是预设脏腑的功能状态各体现在脉的固定部位,即把左右寸口各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配属六脏六腑,于是,各部脉象代表着相应脏腑功能状态。这样就能通过两手六部脉诊断病在何脏腑。 二是预设脉象的浮沉代表着人体表里气血运行状态,于是见浮脉为病在表,见沉脉为病在里。 三是预设脉象的力度代表气血运行强度。于是,缓和脉为气血运行正常;细弱脉为气血不足;有力脉为气血壮盛或亢奋。依此类推。 当然,还有其他预设。如;脉与四时相应为正常,否则为病态;上部脉(颞动脉等)代表上部气血状态,下部脉(跗阳等)代表下部气血状态;弦脉为病在肝等。只是,不如前三个预设重要。 问:这些预设能够得到证实吗? 答:预设一不能得到临床证实。古代著名医学家对六部如何分配脏腑也说法不一,故不宜遵循此说。如果说此说还有可取的话,可认为两尺脉关乎肾,两寸关关乎心肝脾肺。即所谓 “上(寸关)以候上,下(尺)以候下”。但须知,这里所说只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 预设二较预设一价值大,但也不能完全照搬。 预设三较预设二价值更大,但也不是绝对的。 其他预设更是只能作为参考。 问:如此说来,传统脉诊理论大多不实用,中医脉诊不是意义很小吗? 答:并非完全如此,但此事比较复杂。 问:请介绍尊见的要点。 答:要知道,中医诊病,不是完全靠脉诊,也不是主要靠脉诊。中医诊法讲望闻问切,切脉居其末,就是更重视望闻问。按照我的看法,四诊中最重要的是问诊。古代医家没有实验室辅助诊断手段,完整而可靠的病史(主要是患者叙述的症状及其变化经过)在诊断方面就更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中医诊断要四诊合参,除非见极典型的脉象,脉诊只有参考意义。 问:那么,到底如何看中医脉诊的意义呢? 答: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其中最重要的是 “八纲辨证”。我还在“证治纲领”把它进一步简化为“念念不忘辨四证”,即念念不忘辨虚实寒热。故中医脉诊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八纲”或“四证”有重要诊断价值的脉象。换言之,传统上虽有四时五脏脉、寸口六部对应脏腑之说,脉象有28种或更多,我们却要首先掌握对“八纲”和“四证”最有诊断意义的脉象。在这方面,脉诊也确实很有意义。 问:寒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沉、迟、紧和微细脉。 但须注意,它们不仅仅提示寒证,只是当望闻问提示寒证时,再有此类脉象则更支持寒证。 问:热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数和洪大脉。 但须注意,它们不仅仅提示热证,只是当望闻问提示热证时,再有此类脉象则更支持热证。 问:虚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微、细(甚则无脉)、大、短、芤、数、虚、结、代、沉、涩、虚、短、弦、芤、弱、濡、动、促、疾等。 按:今《中医诊断学》教材 28脉为:浮、沉、迟、数、洪(大附)、细、微、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紧、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其中21脉主虚。 注意!脉象对虚证的诊断意义最大。以上除沉、数、大不一定主虚外,其他都肯定主虚。至于见脉象散乱无根或雀啄、虾游等,则已经临危,属于大虚更无疑问。 问:实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洪、大、紧、长、实脉。 但需注意,中医关于实证的概念多歧。有形的实证如结粪、腹水、肿物、死血等,不以脉象为诊断依据。如腹水本质上大多属虚,即所谓邪盛正夺。热病大承气证的结粪,多数也已经有正夺。无形的实证,主要指外感病正邪斗争呈激烈状态。这时一般还伴有高热等。 问:您关于脉诊还有哪些心得呢? 答:旧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中有如下说: 一位聪明而有经验的医生,总会充分利用脉诊的价值,即便他并非完全按中医理论去做。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医生的责任,并非做出准确诊断,而是对病情危重程度迅速做出判断。病情危重医生还不知道,常是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要想迅速对众多病人的危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必须方法简便。一位理论知识扎实而且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在一两分钟之内判断病情是否危重。这时不需要也几乎不可能借助任何仪器。在没有监护设备时,这是医生的硬功夫。现在有了监控设备,医生仍然需要这种功夫,因为监控提供的信息还是很有限。比如,精神和神志状态就不是监控能随时发现的。休克前期,也不容易通过监护发现。这时,脉诊就是重要手段之一。医生应能在一两分钟之内,单靠望闻切和极简单的问诊,就知道病情是否危重。熟练的医生,做到这一点,有时不用一分钟。在三种场合,需要医生的这一本事。一是病房值班巡视;二是急诊室;三是战场救护和突发事件中多人受伤抢救。 实际临床工作中,脉诊还具有诊脉之外的意义。诊脉是医患接触的特殊方式。这时,双方都要调整精神和心理状态。它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同时给医生一个短时期静心思考的机会。医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问:可否介绍您以为前人论脉最有助于后人者? 答:据我所知,近代名医杨则民论 “脉与诊疗之关系”最值得一读,摘引如下: 脉与诊疗之关系,殆有四端: 一曰知病机:疾病千万,症候十百,若语其要则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而已。辨此八字,可以论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药,医者欲知病机必须辨此。凡新陈代谢机能之亢进者为阳,衰减者为阴;神经兴奋者为阳,衰弱者为阴;体力壮实者为阳,不足者为阴;血行亢进者为阳,减退者为阴;病理机能积极者为阳,消极者为阴。其应之于脉,则浮、洪、革、动,脉压之高张者为阳;沉、微、牢、伏、脉压低落者为阴;脉管紧张而现弦、紧之脉者为阳;脉管弛缓而现弱软者为阴;脉搏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血行充盈而现滑、长、实脉者为阳;血行不足而现涩、短、虚脉者为阴。且症候变化不一,有阳证而现阴脉者,为转机将恶象;有阴证而现阳脉者,为预后良好征。此非以脉辨之不可也。复次,寒热者非仅以体温言之,亦非阴阳之代名(所谓寒属阴而热属阳也)。凡体温旺盛超过三十七度以上者为热,体温低落不及常温者为寒。病势在进行中而排出多量(吐、利、汗、尿、痰)或热甚而不能排出者为热。病势停顿而排出减少,或不能自止者为寒。全身或局部充血者为热,反之贫血者为寒。然有症状虽热脉反阴者,症状似寒而脉反阳者,尤非辨之以脉不可也。阴阳寒热如此,表里虚实亦然,皆赖脉以辨之。此脉诊之所以为知病机之要道也。 二曰定治法:治病之道,除病毒扶正气而已。病毒猖獗而现病理机转之亢进,前人称为实证。正气强盛则抵抗病毒而有余,每现症候发扬之状,前人称此为阳证。病毒与正气俱盛,邪正相杀,每现大热、大痛、大寒、大渴之象,前人称为实证。斯时应之于脉,必具洪、弦、滑、数之象。若病毒已杀则由病理机转为生理机转,脉必缓弱而迟。正气衰弱则抗病之力不足以言,而现弱症阴症。应之于脉搏则微软涩迟之脉乃见。若病毒方盛而正气已衰,或正气方张而病毒已除者,则阳证阴脉,阴证阳脉,交互错综不易分明矣。《伤寒论》太阳、厥阴二篇,于脉症相应与否之间甚详尽焉。古称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此也。然人症俱实,可用攻击疗法;人症俱虚,宜用强壮疗法;人虚症实除病宜先,症虚人实不治自愈。于施治进退之际,若非参以脉诊,何足以定治疗。张景岳曰: “治病之法无逾脉息。”知言哉! 三曰决预后:脉证以决预后最为明确。如中风、惊风等脑疾患,无论为角弓反张,为四肢瘫痪,为不语如尸,为腹满遗尿,为便尿阻滞等症,脉以缓、弱、迟者为顺。盖病发时,延髓之迷走神经兴奋而阻止各部分之动作。应之于脉,遂现缓、弱、迟象也。若迷走神经麻痹,不能制止脉神经之兴奋,则脉必现实、大、数象。夫脑病至于延髓麻痹,则脑病之深可知。故脑疾患之脉缓、弱、迟者吉,急、大、强者逆。急性慢性之热病,体温放散不已,最宜注意心脏之健全。故宜洪大而数。心脏未衰之象也。故脉诀曰: “伤寒热病喜脉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火热之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皆以心脏盛衰而决生死也。(上引见《医宗金鉴》)凡体内病毒充盛,急待排出者,脉以洪实为吉,如跌仆血瘀,淋沥便毒,癃闭尿毒,黄疸湿毒,肿胀水毒,内痈外痈未溃时之脓毒,以及积聚块毒,三消病毒,血瘀内凝等症,皆待排出其毒素者,脉如洪实则预后必良,以体力强壮能抵抗任攻击。若脉微细短涩则预后不良,病毒方张而人已虚故也。又凡体液损耗过多(亦即病的产物过多),则正气自虚,病势宜杀,宜现沉小缓弱之脉,因病理机转(亦即生理机转),由亢进而趋平常也。如大汗、大吐、大下(或久脓、新产亡血,其脉皆以沉小缓弱为吉,若脉现实大而强,此为病势尚在进行之征。夫在体液消耗过多之后,而病尤不绝进行,其生命尚能保持乎?故为逆也。又如“反胃呕吐,脉宜滑大”“上气喘咳,脉宜浮滑”,固脉滑为消化机能旺盛之征(古人以脉滑为胃气),而二病又为慢性经过,惟消化良好,斯能保持体力,有自然治愈之望故也。 四曰识病所:结脉代脉为心脏病之征,可无论已。而藉脉得以测知病之所在者,如脉浮为病在皮肤向外之征,脉沉脉实为病在脏腑向里之征,又如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肾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者也,亦依尺部。《内经》所谓 “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可实验而识之也。又人体右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右脉;左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左脉;此亦历验不爽者也。脉识病所,不过如是,而脏腑当六部非其伦也。(杨则民遗著,董汉良、陈天祥整理《潜厂医话》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版 30~33页) 问:目前高血压最常见,可否介绍此病的脉诊要点? 答:详细拙见请看旧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以下是要点。 单从西医理论知识出发,多数人会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应该洪大有力,至少应该有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只能说部分患者呈现有力的脉象而且多数不洪大。 据笔者的经验,典型高血压脉象表现为两个极端。 第一种极端表现是:脉象 “洪大弦急”或“洪大弦硬”。 第二种极端表现是:脉象 “沉细弦硬”或“沉细弦紧”,大体上相当于伏脉或牢脉。 有无中间状态的比较典型高血压脉象呢?自然有的。即弦硬或弦紧有力之脉,也有的不见弦象,更不见弦硬,而见滑而有力。 六脉平和,也可以血压高。 六脉皆无也可以血压高。 枪击脉(或称冲击脉)原是西医术语,传统中医脉象用语中,似乎没有和它完全或基本对应的。此种脉象大多也提示高血压,但主要是脉压差很大,且收缩压高而舒张压可以在正常范围,甚至偏低。常见于动脉硬化的高年人。多数患者很瘦。 总之,切脉可以断定患者有高血压,但不能排除高血压。 为了纠正某些人对脉诊神化,以下列举著名医家的有关见解。 杨则民说: “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地乎!” 李时珍说: “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间,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张景岳说: “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 徐大椿说: “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 附 5聂广:拿脉趣话 昨天中午, 20年前南来深圳的三对中医夫妇小聚。虽然大家退了休,但议论的话题仍然不离专业。 是我先打开的话闸子: “社会上,把拿脉看成是我们中医的标志。前几天,樊群回汉参加初中同学聚会,大家都围过来要她拿脉。作为退休老中医,自然推辞不了。 “第一位同学过来,她一边拿脉一边思考:这个年龄多半有点高血压什么的,且手下有弦紧之感,灵感来了:‘你的心脏有点问题。’同学一听,‘真的神了,我上了支架,她都拿得出来?!’众人哗然。 “轮到第二个同学,说什么呢?她想失眠是大家常常遇到的情况,就说‘你有轻度抑郁症。’这个同学更加惊奇:‘哎呀妈耶,她不光拿出来我的抑郁症,还知道是轻度的。’ “这下子,当年华农军宣队队长的儿子也凑了过来。他人长得漂亮,向来优越感很重。一过来就亲热的幅度很大,樊群立马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拿脉的时候,病人心静才准。你休息休息再来。’” 樊群接了话: “个体开业不容易,首先得过拿脉这一关,病人要考考你的水平。没办法,你还真的得有点算命的功夫才行。” 剑松说: “你看,《老中医》里面,那些开诊所的上海名医,那个不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说是拿脉拿出来的。” 柯兄是个实在人, “是啊,公立医院才不管这一套。也有病人手伸过来要我说病情,我告诉他:‘我是中医诊断学教授,专门教学生拿脉的。但是,如果我只凭拿脉就知道病情,还要那么多检查的仪器干嘛?’” 我接话说: “我上中医科门诊不多,有病人这个样子,我直接叫他去退号。‘我们中医讲四诊合参,你不想看就走人。’其实我也知道,古代素有大、小方脉的分科,表明内儿科就是拿脉、处方的事情。”接着讲了另一个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考研究生在华农培训‘政治课’。刚好和一位黄石市委宣传部部长的女儿坐在一起,她从黄石赶过来参加辅导,也是要我拿脉。我拿了好一阵子,也说不清,她告诉我‘我来例假了,你还拿不出来?’弄得我满面通红,窘迫了好久。不过,我们后来成了好朋友,且都是各自院校的研究生会主要成员。” 大家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附 6 陈治平: 平脉辩症与平脉选药的例案 一、浮弦硬的高血压脉征 有一位孙x长,47岁,患高血压,220—120Hgmm。就诊时,我问他是什么病?他不讲话:“你做医生,看脉不用我讲”。我看他的脉浮弦硬,我说:“是血压高,头很痛”。他连声称“是”。给用杜仲,牛膝,石决明各一两,淮山八钱,槐米,生石羔各二两,豨莶草六钱。三剂,复诊:血压降到180—100,脉已不硬。照方加甘菊三剂,血压减为160—90,脉亦无前此之弦,最后降到140—88。关于从某些脉象上,可以看到某些症候和疾患的问题,有经验的人是可以理解得到的。这些经验应该互相交流,和加以扩大运用才好。 二、外耳氏病 一位留医的外耳氏病的病号,农民,30余岁,昏迷高热,出血,从脉象上看来,是肝病血热,脉数疾乱无规律,兼见弦劲。我用犀角地黄汤加西红花、茜草根、栀子、牛黄。方中的犀角改为羚羊角,服后痊愈。这也是据脉选方和据脉用药的例证。 三、阳亢阴虚的贫血 在xx军医院留医的苏姓患者,红血球只有 200 万,白血球约 2,000。经过会诊,有的还是悬断为败血症。验血及各种检查,是贫血症。有人处方,用姜附、肉桂;我看他的脉,寸关弦实,尺脉濡细,显然属于阳亢阴虚,于是用二甲复脉汤为主,再加养阴潜阳的药味;服七剂后会诊:白血球由2,000升到4,200,红血球由200-400-500万。中医不搞清楚脉象,单是在败血症,贫血症上面做功夫,我看很难发挥治疗的效果。我认为中西医必须互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优点,那么在临床的疗效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悟中医备忘录(42)
fqng1008 2019-4-16 22:40
丛远新 :链接 “20%中国人死于吃错饭” 聂广 : 丛,有些道理,但也有点危言耸听。 王维武 : 原文在此,危言耸听的成份居多。 丛远新 : @聂广(深圳三院) @关河梦  李明远 : 链接 “关于针灸治疗疼痛...” 王维武 : 辨证论治的误区 关于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一直都有争论。遵从辨证论治的人奉辨治为圭阜,认为没有证的辨识就一定取不得好的疗效。可是临床上, “偏方一味,气死名医”的事情时有发生。你明明觉得自己辩证很准确很精彩,偏偏取不得好的疗效,改换思路,直接用某个偏方,完全无辩证,却效如桴鼓。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这里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第一、 “证”是不是恒定不变的?我们大学教材里写得明白:“证是疾病在一定阶段的病位、病性、病势、病理等的概括。”这里“一定阶段 ” 非常重要。说明证是可变的,同一个疾病,在不同阶段,其证型可以完全不同,而且未必有连贯性。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在用药的过程中,会不会今天才用上药,明天变为另一个证型?而我们一开药一般就是 7剂,甚或14剂、30剂,在此过程中,用一个基于老的辨证的方子来治疗新的证型,真的合适吗?我们在临床过程中,经常发现本次辨证与上次辨证有比较大的出入。患者的脉、舌象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所谓“辨证论治”,是辨的今天的证,却治疗包括今天在内的一段时间的病,显然在逻辑上是难以自洽的。然而我们又确实见到这种治疗的有效性,这一现象怎么解释呢?第二、“证”是不是都是可辨的?我们也见到一些无证可辨的患者。例如慢乙肝(HBV)病毒携带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仅仅在体检时发现。对于此种患者,由于并无证可辨,又当如何“辨证用药”?第三、“用药”能否保证都是对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仙鹤草(Agrimony)在西方的传统草药应用中,是作为治疗肾结石及膀胱疾患的一种药物(见如下图)。而在东方医学中,则是将之作为一种常用的止血剂。同样是传统医学,在东西方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功能应用还是性味归经都截然不同,所以,我们能说某种草药的性味功效是绝对的吗?都被挖掘出来了吗?如果没有,凭什么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辨证论治的体系? 同样一个草药,在中国和外国的药典里面描述其功能主治时,几乎都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病,而非针对某个 “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如果说草药的应用有其“证”的局限性,那么就应该在本草著作中标明适用于某某“证”而非适用于某某“病”,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近年青蒿素、黄连素等中药提取物的发现和广泛应用,更加说明草药的应用不应该受到“证”的局限。 第四、病情复杂的疾病往往是寒热虚实错杂的,这个符合中医药理论。因为我们中医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那么对于一个疾病来说,它的发生往往是外邪和正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单纯实或单纯虚的情况反而是少之又少。慢性疾病寒热错杂的情况也非常常见。例如,有些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症状为畏寒,但是他的舌苔却是黄厚的。这个时候会导致辨证十分混乱,甚至自相矛盾。感冒了,当然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是先贤又谆谆告诫慎用䃼法,以防补而敛邪。然而,补不应是增强正气以帮助祛邪吗?敛邪又从何讲起? 综上,将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药的核心和灵魂,显然并不完全合理。这样做的一个坏处是容易忽视散落在民间的大量的偏方验方,它们有着很宝贵的实际价值,但是由于它针对的是某个病,而非证,往往被一些学院派所忽视,它们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发出来的中成药有很多是没有辨证或者无证可辨的。例如治疗咽喉炎的西瓜霜润喉片、退热的柴胡注射液。如果说辨证论治是一个真命题,那为什么这些中成药却可以不用辩证却仍然取得效果?反过来说,我们也不能将一些药物不能取得效果归责于没有辨证论治,因为到目前为止,包括西药在内,还没有哪一种药能够对某病取得百分之百的效果。青蒿素治疗疟疾,治愈率高、不会产生耐药性,看起来是一种 “神药”,但是也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治愈率。那么那个百分之几的没有治好的,难道说是由于辩证不准确?当然不是。 一个简单的设想,就是对辨证论治进行验证。将疾病分为两个队列,一个是辨证论治组,一个是专方专药组,治疗一段时间后做有效性评估。如果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意义,那就说明辨证论治的不可靠。而这个不可靠可能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辨证分型的错误、药不对证,甚至于说明整个辨证论治就是个伪命题。尤其是如果专方专药的效果好过辨证论治的话,更能说明此问题。 陈宁 : 辨证论治要辨的是什么证 ? 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 聂广 : @关河梦  陈宁 : 中成药严格来说是不符合辨证论治的思想,是西药的观点。青蒿素的提出不代表中医理论,它更偏于经验。中药讲究药性和归经。 聂广 : 链接 “拿脉趣话”。 刘为立 : 链接 “对脉诊,我想说” 聂广: @中医刘为立  刘为立 : 广哥,这是 2012年我发于黄煌经方论坛的一个帖子。当时论坛里对“脉诊”争论不休(有些业内人士,认为拿脉可以拿出第几节腰椎间盘突出。拿出胆结石并且大小尺寸都可以,拿出那个地方长肿瘤有多大 ...... )。我忍不住写了这段话。 聂广 : 很公允,很赞成。 @中医刘为立 刘为立 :   反正我个人就是这个观点 聂广 : 我也是 。 中医肖相如 : @中医刘为立 @聂广(深圳三院)  聂广 : @中医肖相如  中医肖相如 : 真正的医生都严禁神化脉诊! 链接 “肖相如:用3个病例为你讲述‘脉诊的意义’”;“戳穿医学的谎言——悬丝诊脉的真相 ” 刘为立 : @中医肖相如  聂广 : @中医肖相如  陈辉:链接 “中医药科技期刊有了自己的......”;“ BMJ 中文版《循证医学专刊》现已出版 ”。 丛远新 : 悬丝诊脉这事儿应该是有的,因为这皇帝老儿是什么愚昧的事都干得出来的。要说靠悬丝诊脉来诊断疾病,那肯定是骗皇帝老儿那傻子的。 @中医肖相如  中医肖相如 : @丛  李明远 : 看来皇帝也需要一根稻草! 刘为立 : 给大家看一个故事吧。这可是正宗出版的专业科技图书哦 。 聂广 : 为立弟,真是个传奇故事。 刘为立 : @聂广(深圳三院) 1988年的书。还是正规的科技出版社出的专业书籍 聂广 : 我们内部的混乱可见一斑。把传说当事实,以讹传讹。 @readnet  王维武 : 关于脉诊 关于中医的脉诊,有人吹得神乎其神,有人却弃之如履,更多的人是陷于混乱当中。那么脉诊到底能否诊病,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在什么层次上反映疾病的什么情况? 首先,我们以最常见的寸口脉法为例,提出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1.脉象除了反映内脏病变,能否反映形骸肢节等外在的病变?如果不能反映,那我们为什么把它吹得神乎其神;如果能反映,那么为什么在历代的脉学著作中鲜少论及?2.传统的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的划分是否恰当?这里面命门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与传统十二经对不上,其部位至今有争议。与“脏”相对应的“腑”,分布在寸口什么地方也众说纷纭。例如大肠,有认为在右寸外,有认为在右寸下,也有认为在右寸上的。但我们在描述“寸脉浮”时,则断言邪在肺,这时大肠跑哪里去了?3.中医文献中,除了寸口脉法,还有“人迎寸囗结合脉法”,此法尤用于针灸的诊治,但与传统寸口脉法的脏腑对应迥异,例如“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寸关尺又作为一个整体了。如何解释这一现象?4.医者主观感受、病家情绪、外在气温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对脉的判断,导致脉诊的客观化几无可能。对于一个难以重复的东西,我们通过何种方法来证真或者证伪?换言之,我们说人家不对,是伪科学,那么我们怎么样举泟,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凿穿人家的谎言?如果我们认为非常可靠,当然也得拿出可靠的证据来。 下面结合我这些年临证的体会,陆续谈一些我的思考。因为时间不连贯,可能说得断断续续,还请见谅。也希望抛砖引玉,听诸位大家对以上几个问题如何理解? 陈宁 : @关河梦 , 脉诊主要针对脏腑系统。不是万能的。 刘为立 : @关河梦  王维武 : 首先,脉象是否如 @陈宁(南京林业大学)所说,只能反映脏腑的病变?我们知道人身内外是一个整体的,“有诸内必形诸外”,身体内在的脏腑通过皮肉经脉骨等有形组织和无形的经络系统与外在的躯干肢体无时不刻发生着联系。也就是说,脏腑和形骸肢节不是separated,而是tightly related的。尤其是脏腑系统是一个“功能化”系统而非实质的解剖学系统时,就更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例如我们的肺系还包括鼻窍在内,所以脉象如果能够反映肺脏的状态,按理就可以反映鼻窍的状态。这个在古典文献中并非完全找不到记载,例如《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就曰:“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这里的头及皮毛和手、腰腹、少腹至足就是指人体外在的形骸肢节而言。换言之,脉象如果能反映功能态的脏腑,就应该能反映解剖态的形骸肢节。只是两者一个为模糊态,难以证伪;另一个为精确态,容易证伪。对于长期浸淫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的儒医们来说,讨论“道”似更容易带来欣悦与成就感,这大概是他们少谈及形骸肢节的原因之一。 然而,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形骸肢节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人得了腕管综合征( Carpal Tunnel Syndrome),明显是正中神经受压的症状,非要将之往脏腑上套就有点可笑,腕管手之三阴三阳都经过,你说是哪经哪脏受影响呢?此时还很有可能出现我前面所说的“无证可辨”的窘境。所以此时中医如果通过脉诊不能辨出,那么怎么能够说明你的脉诊的合理性呢?你说可以辨脏腑,可是脏腑此时无证可辨啊,你说患者没病吗?现实的情况却是患者suffering from this ailment,你不承认不行。那么,问题就来了:象这种情况中医的脉诊到底辨得出来还是辨不出来? 如果按王叔和的说法,寸脉射上焦,与头部、皮毛及手相关联,那么应该是可以摸得出来的。可是小小方寸之地,要对应这么多的器官 /组织,又有什么样的对应规律呢?这里我讲讲自己的切身体会。我曾经在北欧最大的健康展会上,成功地诊出了患者右颈部、左腿下部、背部……等不同部位可能存在的ailments,结果患者成群结队而来。我说得较为艺术,说是“the energy stagnated in this part”。患者很兴奋,说果然是那里有问题,当然,具体是什么问题,我并没有通过脉诊辨出。但是反言之,脉诊辨部位并非完全不可靠。辨识的规律大抵如下:将两手的寸口脉合并,左与左应,右与右应,上与上应,下与下应,外与外应,内与内应,前与前应,后与后应。也就是说,两寸口脉合并后,将之想象成一个“完整的全息化人体”即可。这个完整的人体在功能及解剖上是一个全息的、可辨识的、高度合一的系统。如果脉象的异动偏内,那么多提示脏腑病变,偏外多提示形骸肢节的病变。如果偏表而覆盖整个内外区域,则提示皮毛的病变,再深一点则为肌肉的病变。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多在一侧的尺部偏外侧出现异动脉——此时可将患者想象成一个打坐的人,他的腰腿部与下焦的脏腑系统实则是重叠的,因此如果尺部沉弱在内侧,则多提示肾虚,在外侧则与相应侧的腰腿部有关。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规律有待继续摸索。我不敢说寸口脉一定可以诊得非常精确。例如有一次我明显感觉患者左寸上外后侧弱,我问他是否有左项部病变,此君在惊奇之余,说其实是右侧项部有问题。因此脉诊与形体的对应还有很多精微之处值得深入探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脉搏的异动反映人体的变化是毫无疑问的。但反过来,人体的变化能否都能反映在脉搏上,则取决于人体变化时是否引起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如何。我们无法做活体解剖,观察在疾病状态下,局部(未必是病灶)血流的变化,因此难以否定某一局部血流的变化实则可以影射全身的变化。这个有待将来科学的发展来揭秘。 综上,对于第一条,寸口脉能否既反映脏腑病变,又反映形骸肢节的病变,我个人偏向于说 yes。但仅仅是个人的经验,远远不足以做为证据,还有待于将来科学发展的深入验证。 聂广 : @关河梦 李明远 : @关河梦 , 关于您提及的第一个问题 “脉象除了反映内脏病变,能否反映形骸肢节等外在的病变?”根据我的认识,这是可能的。即脉象不仅可反映内脏病变,也可能反映形骸肢节等外在的病变。当然,我不是医生,更没有临床经验。但从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输送的角度,依据流体力学可获得上述认知,其原因如下: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整体,或完整的系统,血液在人体不同部位(如脏器、肢体、头颅等)血管中的流动,其流量、压力甚至组成(如氧、蛋白质、糖等的含量)在神经的统一调控下运行。对于一个健康的人体,人体各个部位(从宏观到微观)血液的流量、压力或组成波动范围较小,整个系统平稳运行(人体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但是,当某一脏器或肢体出了问题,若导致血液流量增大或减小,血压上升或降低,均会导致整个系统血液流量和压力的较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波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但与“人体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的健康状态相比,这个“新的平衡状态”可认为是一个“病态”。由于心脏对血液的泵出是“脉动”状态,而且血管是富有弹性的“柔性管道”。因此,当人体处于“病态”时,其“脉象”与“健康”状态下人体的“脉象”具有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别应该是“脉诊”的依据之一。从理论上讲,不管是脏器或肢体出现了问题,都会引起“脉象”的变化。或者说,“脉象”既可以反映脏腑的问题,也应该反映肢体的问题(比如,糖尿病导致下肢静脉曲张,使血压升高,势必引起心脏的搏动频率或力度的增加,而引起“脉象”的变化)。当然,如何区分其中的差别,或能否“诊断”出是脏器的问题,还是肢体的问题,这需要临床经验,或医生对“脉象”的认知和感觉。 2.关于医生对“脉象”的感觉,其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应该是医生对“脉象”感觉的精度或灵敏度。显然,这因人而异,并且差别较大。根据我自己进行“岩心驱油”实验(用水或化学剂将岩心中的原油驱替出来的实验)的体验。在二十年前,由于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灵敏度)较低,我们只能目测“驱油”效果。但目前随着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灵敏度)提高了2-3个数量级,我们可依据压力、流量波动的幅度、频率等数据,判断出原油、化学剂或水在岩心中的流动状态,并将原油、化学剂或水与岩心孔隙表面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相关联。因此,可以说,作为一个对“脉象”感觉的灵敏度较高、对“脉象”理解比较透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通过“脉诊”可以辅助诊断人体不同脏器或肢体的“病变”,这有千百年的临床实证和基于“流体力学”的理论基础。 3.有一个问题我也十分困惑,中医是如何通过“细微的脉象差别”诊断、区分人体不同脏器或肢体的“病变”的。如果仅仅从“流体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管的弹性”等去理解“脉象”与不同脏器或肢体的“病变”,只能得到一些基本的认识或粗糙的理解,而对于寸、关、尺的“细微脉象”与“病变”的关系(如果存在的话)是完全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在此方面,寸、关、尺各个部位的神经与对应“脏器”或肢体的神经是否有关联,或是否相互作用(或者说,是否可将寸、关、尺的各个部位作为对应脏器的“传感器”,向医生传递信号),也许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但新的问题是“神经是如何精微的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如血压和血液流量)还不清楚,我们的认识还极其有限。 王维武 : @李明远 深有见地尤其是对于“病脉”与正常脉在流体力学方面的解释,让人豁然开朗。有一个小问题:这个“病脉”是指的整体上的变化。具体到某一个局部,又是如何变化的,有没有规律?例如我们说在一个密闭、非平滑、管径粗细可随时变化的管道系统内,这种流体力学的变化主要与什么因素相关?在某一段管道内,如果已知其管径、流速等,能否有其力学变化的计算公式?在古代,有“三部九候”取脉法,取人迎(相当于颈动脉)、寸口(相当于桡动脉)、趺阳(相当于足背动脉)来候脉,后来则“独取寸口”。但是至今仍然有针灸流派根据人迎与寸口脉象粗细的对比来决定取哪一经为治的。可见在这个密闭系统内,各管道之间的压力或某点的应力确有差异。 李明远 : @ 关河梦,首先关于“在一个密闭、非平滑、管径粗细可随时变化的管道系统内,这种流体力学的变化主要与什么因素相关?在某一段管道内,如果已知其管径、流速等,能否有其力学变化的计算公式?”两个问题,如果管道壁是刚性的(如钢管、硬塑料管等,其弹性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输送流体的压力与被输送流体的流量或流速、粘度及流变性(牛顿流体或非牛顿流体)、管径、温度等因素有关。在“流体力学”中有“经典的流体计算公式”可用。对于血管,由于血管弹性较大,可以变形,如果借用“经典的流体计算公式”,需进行修正,或根据实验确定。实际上,“经典的流体计算公式”也是一个“经验公式”,根据实验建立的,不是由数学推导建立的理论计算公式。 关于“这个‘病脉’是指的整体上的变化。具体到某一个局部,又是如何变化的,有没有规律?”如果依据“流体力学”,这个“病脉”应与“整体上的变化”(这里主要与心脏出口大动脉的血压、心脏的搏动频率、力度等)有关。由于寸口距离心脏相对较近,靠近体表,手对血液循环的影响较小,可能对“脉象”的变化反映的更“细微”,且便于摸触,基于长期的经验,而“选择”了寸口。实际上,人迎距离心脏更近,但颈动脉较粗,动脉管壁较厚,强度较大,弹性较弱,对心脏出口大动脉的血压、心脏的搏动频率、力度等的反映较“粗糙”。同时受到脑对血液循环的影响较大,而不如桡动脉“脉象”的变化反映“细微”,并且,不便于摸触,而被放弃。但常规体检则选择“颈动脉”,可能是便于对血管内“斑块”或“沉积层”厚度和血液流速等的测定。 关于不同脏器或肢体产生病变,对心脏出口大动脉的血压、心脏的搏动频率、力度等的影响是否有较明显的差别,或者说,寸口的“细微脉象”变化与对应脏器、肢体“病变”是否具有确定的关系,从临床上看,应该有,否则就不能解释中医“脉诊”的作用。但从“流体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管的弹性”角度,确实无法理解。当然,也许这些“科学”或检测仪器还不够精细,不如医生手指“敏感”。 另外,从理论上讲,在人体不同部位(宏观和微观上)血管中(不论粗细)各个点上的血压必须存在差异(压差),否则,血液就不能流动。 陈宁:血管内流动只是人体可见部分。引起寸口的脉动不全是血管的跳动,含有生物波的运动。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腕、肺、颈部:呼吸的重要性——心解濒湖脉学(之十六)
罗非 2018-6-3 16:56
经络在身体上怎样运行呢? 如果看后世人经络著作里的绘图,以及考古出土的 “ 经络铜人 ” ,似乎经络就是在身体表面的线路,仿佛集成电路板上刻着的电路。好像人类就是一个以皮肤为电路板的生物电脑,所有的电路都刻在体表,底下的一切都是能量来源和被操纵的机器。 固然,人类的体表是经络系统的重要部分。但古人会把经络画在体表上,更多地恐怕还是因为只能这么画。因为人类的视觉是二维的感觉器官,它只能准确分辨二维平面上的信息。所谓三维视觉,其实是依靠双眼视差和瞳孔聚焦、大小对比等信息所做的认知推测,它和二维视觉的那种基于硬件的辨识能力并不是一个层面的现象。 因此,人类的眼睛用来感知三维的东西是有一定缺陷的,需要动用我们的想象力。那么,经络这种复杂的三维甚至超过三维的现象,就只能在二维平面的皮肤上高度缩略地近似画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 此 经属肺, 【手太阴经是在上肢掌侧和挠侧运行的经络,它是怎样和 “ 肺 ” 联系起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灵枢 · 经脉》是怎么说的: “ 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 首先,肺 经 “ 起于中焦 ” 。中焦在哪里呢?中医学五 脏六腑中,有两个脏器是很神秘而说不清楚的。一个是手厥阴心包经,另一个就是与它互为表里的手少阳三焦经。因为心脏已经有了手少阴这个专用经脉,再搞个手厥阴代表什么,历来是存在许多争议的。而三焦就更加云里雾里,自古至今,关于三焦是什么的文献浩如烟海,但至今仍然没有一定的结论。 如果按照流行的说法,三焦相当于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中焦对应于肚脐以上至胸膈以下的区域,那么肺经 “ 起于中焦 ” 就是一个非常泛泛的 说法,几乎没有什么信息量。如果把三焦解释为人体各大内外分泌腺体,那么中焦大致对应于胰腺,还算是比较有所指。 根据《灵枢》的说法,肺经从胰腺发源,经过大肠、贲门、肺,然后才进入体表的经脉循行。就好像一条大河,首先在地下发源,并以地下河的方式经过了四个大型脏器,然后才变成地表的河流。这样看来,手太阴经之所以把它叫做 “ 肺 经 ” ,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事实上它联络了至少四个脏器,除了代表肺,并让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之外,还让肺和大肠与胰腺、胃互相联络在了一起。并因此启发了中医学中许多独特的治疗理念。 例如对于高血压,青城医学就有 “ 胃气不降, 则肺气不均;肺气不均,则血行不均。故高血压必治肺,治肺必先治胃 ” 的 认识,并因此而产生了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上系吭嗌, 【这里是说,肺经又和颈部相关。 其实,十二经中绝大部分都和颈部相关。首先,根据针灸经穴图,六条阳经都经过大椎穴;其次,六条阴经即使不是本身从颈部经过,也会有某种分支与颈部联络。 从现代生理学知识可知,颈部的脊髓以及与之相连的延髓中有许多调节全身血管和内脏的中枢;而颈部两侧的交感神经节,对全身特别是内脏的交感神经具有重大的调节作用。因此颈椎的异常,会牵涉许多内脏功能的失调;而针对颈部交感神经节的简单的神经阻滞,就能够治疗包括从头痛、心脏病到胃疼、痛经在内的几乎全身各处的疾病。】 脉之大会, 【因此,颈部可以说是各条经脉大聚会的地方。由于它是经脉大聚会的地方,因此几乎每条经脉都要与之相联络。这样的话,这一句本身就不能作为把腕脉视为诊断的最佳场所的证据。它至多可以证明,每条经脉都有可能作为所有其他经脉情况诊断的途径。 事实上可能也的确如此。既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手太阴腕脉可以诊断一切情况,那么全身二十部脉理论上也都可以做到。所差的就是具体实施的研究而已。】 息之出入。 【颈部的另外一个要点是,它是呼吸出入的所在。 如果把呼吸采用现代科学定义,那么肺也可以视为呼吸出入的所在。这或许可以为肺经可以有更强大的诊断功能做个背书。 为什么呼吸出入如此重要呢?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呼吸是生命的重要核心功能之一。 单个细胞的生命就已经会呼吸了:吸收氧并氧化体内的养分,产生能量。这个功能随着生命进化的日益复杂而复杂,到了人这样的高等动物,呼吸已经有了专门的外部交换器官 —— 肺,用来把 环境中的氧气弄进血液中。后者再把氧气运输到细胞处,实现我们单细胞老祖宗就会的过程 —— 氧化养分,产生能量。 因此,呼吸可以说是生命的能量之源。尽管没有养分就无法生存,但不论有多少养分,没有呼吸就无从产生能量。因此,负责为人体带来能量之源的肺,有理由成为决定我们健康状态的重要变量。】
个人分类: 科普|3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诊脉看哪里?中医诊断学的科学性——心解濒湖脉学(之十五)
罗非 2018-4-8 11:43
在更古老的中医诊断技术中,对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的诊断方法。于是,就有了青城丹医《分经候脉法》的传承。那个阶段,医生在接诊患者时,要从他身上二十个不同的地方,寻找诊断征象。 在现代人的想象中,古人比较封闭保守,怎么会允许医生探索自己身上二十个地方呢?但这只是现代人的想象。中国文化中上古和中古时期,都是很开放的。只有最近半个千年以来,封闭保守的趋势才开始抬头。 因此,古人对于在全身寻找诊断学证据并没有什么心理包袱。只有近代的中国人才开始封闭保守,甚至还搞出所谓 “ 悬丝诊脉 ” 之类的奇葩技术来。单独把腕脉拿出来诊断,也是应这种封闭保守的倾向,而逐渐受重视起来的。 ************* 十二经中, 【在中国文化的阴阳学说中,最初只有阴和阳,即 “ 太极 ” 中产生的 “ 两仪 ” 。随着对阴阳的进一步细分,在《易经》中就开始出现了太阳、少阳、太阴和少阴。此处 “ 少 ” 代表刚刚产生的、比较稳定的状态;而 “ 太 ” 则代表已经开始变化,趋向不稳定的状态。 在中医学中,为了处理更加复杂的情形,又增加了 “ 阳明 ” 和 “ 厥阴 ” 两种情况。《黄帝内经》对此的解释是 “ 两阳合明 ” 和 “ 两阴交尽 ” 。这两句话具体如何解释,自古以来学者们的见解各有不同。但三阴与三阳各有经络,就产生了《伤寒论》所讨论的 “ 六经 ” 。六经再分足经和手经,就成为十二经。这些经络各自有自己所属的脏腑,并且左右各一,因此实际上共有二十四条经络。 按照中医时间生物学的顺序,这十二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皆有动脉, 【此处的 “ 动脉 ” 并非今天西方医学所说的那种从心脏发出的、自己会收缩的血管,而是 “ 气动 ” 可以体察的脉。这又是古代汉语概念与现代翻译时借用名词产生的概念之间的差别,读者需要留意。 在青城派《分经候脉法》中,二十部脉包括了十二 “ 正经 ” 和 “ 奇经八脉 ” 。注意此处的 “ 奇 ” 应读作 “ 积 ” ,代表不同于正经那种左右成对出现的经脉,而是每一脉只有一条。 根据周潜川先生的著述,这二十部脉是: (1) 太渊脉--肺; (2) 离经脉--心包; (3) 守灵脉--心; (4) 趺阳脉、人迎气口脉--胃; (5) 青龙脉、太冲脉--肝; (6) 龙曜脉--胆; (7) 神阙脉--脾; (8) 青婴脉--肾; (9) 竿珠脉--小肠: (10) 庚金脉--大肠; (11) 吏仓脉--胰; (12) 水曹脉--膀胱; (13) 督脉; (14) 冲脉; (15) 带脉; (16) 任脉; (17)(18) 阴阳维脉; (19)(20) 阴阳跷脉。】 惟手太阴, 【中医诊断学中,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诊脉技术,为什么又会有独取村口这样的情况出现呢?从历史上看,在一本著作中单独讨论寸口,始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在此之前的《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所讨论的都更为广泛。 王叔和为什么对寸口这么感兴趣,现在也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前代的中医学者,经常对王叔和颇有微词。认为他在编辑《伤寒论》时,就搞乱了原文的顺序,而且还羼杂了许多他自己的观点在原文中,显得治学态度很有问题。如果这些吐槽属实,那么《脉经》的编撰,或许也不是很严谨。 总之,我们在读古书时,一定不要盲目信古,而是要有判断的眼光。这也是曾国藩所说的 “ 读书首要在考据 ” 的意思。】 寸口取决。 【后世二十部脉的诊断法,以及《伤寒论》的人迎、气口、趺阳三部脉诊断法几近失传后,医者们不得不在腕脉上下大功夫。久而久之,也发展出了很高明的诊断法。 尽管失去了对全身经脉的具体探查后,这种诊断显得局部而更具臆测性;但由此也发展出了更 “ 唯象 ” 的诊断技术。由于这些技术更加依赖医生的心理判断能力,因此掌握起来更加困难。 这样时间一长,中医诊断学就变成了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的高科技。在大部分普通人眼中,它就成了神秘甚至迷信的代名词。因此,如果要恢复中医学的科学性和易体验、易普及性,重新推广《分经候脉法》这样更为具体的诊断技术可能就很有必要。】
个人分类: 科普|3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与脉的体验:经络动力学的分析——心解濒湖脉学(之十三)
罗非 2018-3-31 14:22
总结上次的讨论,可见经络所本的 “ 营卫 ” 或者 “ 荣卫 ” ,其中 “ 营 ” 是那种能够让肌体内在得到滋养,从而处于良好状态的体系。这个体系运作良好,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就比较敏锐。譬如,身体状况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有的人可以知道,其它人则不知道。这就是 “ 荣 ” 的功能的差异。 笔者曾经遇到一位澳大利亚指压治疗师,他采用触碰几根头发的方法测试来访者的敏感度,结果有的人能够知道是不是被触碰了,有的人则不知道。这个简单的测试就能够看出 “ 荣 ” 的功能水平。 而 “ 卫 ” 则决定了身体的运动和控制能力。 “ 卫 ” 的功能运作良好,那么我们对身体的精细控制能力就保存得更好。如果早上起床,感觉关节有些僵硬,那我们的运动控制功能就有了一点问题。 另一个测试是一位太极拳师提供的,他用手在空中画一个无形的圆圈,然后要求来访者仿照他的样子去画。结果只有部分人能够比较轻松地作出来,其它人则画出流畅的圆圈有些困难。按照《素问》的定义,这就是 “ 卫 ” 功能不足的表现。 “ 卫 ” 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控制身体表层的循环和温度。这个功能较好的人,就容易适应温度的变化,不会轻易受凉、中暑或感冒;这个功能不好,就会对环境稳定性依赖较大,一旦环境条件变化,很容易生病。 因此, “ 卫 ” 又被解读为捍卫身体的功能。 实际上,从现代科学角度, “ 卫 ” 的这两种作用都可以统一理解为身体的传出控制与调节功能。 接下来,就要讨论经络运行的动力学,以及和 “ 气 ” 这个概念有关的内容了。 ********** 脉不自行, 【根据我们对前文的讨论, “ 脉 ” 是一种介于无形的心理功能和有形的生理功能之间的界面现象,它是气与血在经络中发挥作用的引导。由本句看来,脉显然并不是 “ 永动机 ” ,它不会自己维持运行,而是需要某种推动力量。 如果把脉理解为血管和循环系统,那么显然循环系统要么被认为是 “ 自主 ” 运动的,要么被理解为由心脏活动带动。总之,应该是比较 “ 自行 ” 的。从这也可以反证,中医的经络或者 “ 经脉 ” 并不是单纯的动脉搏动。】 随气而至, 【 “ 气 ” 到底是什么呢?现代人一提起这个字,反映出来的就是 “ 空气 ” 或者 “ 气体 ” 。但古人的这个概念显然是先于现代 “ 空气 ” 概念而生的。或者说,现代科学家在翻译 “air” 和 “gas” 时,参考了古代对 “ 气 ” 的描述而选择了使用这个词。因此,在阅读时,不要弄错概念发展的顺序。就好像,现代译者把 “nature” 翻译成 “ 自然 ” ,不要因此就误认为古人说 “ 自然 ” 就是 “nature” 的意思。在概念使用时要了解它的发展史。 关于 “ 气 ” ,较早的观念可以参考庄子的说法。庄子在假托颜回向孔子请教 “ 心斋 ” 时,借孔子的名义说: “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 可见,庄子把 “ 气 ” 定义为最深层的心理功能。他用一个递进的聆听体验,让听众懂得什么是 “ 气 ” 。 专心倾听的时候,听觉系统听到的是声音,认知活动获得的是语义;但还有一种超越听觉系统和认知活动的聆听状态,它能够全面地听进去所有层面的内容。庄子说,这时就是用 “ 气 ” 在听。这种状态的特点是 “ 虚而待物 ” ,自己里面好像没有什么,但却能接受各种东西。这是较早的对 “ 气 ” 所做的说明。 但是,如果说脉不能自己运行,必须随着 “ 气 ” 运行,那么这种气显然不是纯粹的形而上理念,必须有除了虚心聆听之外更实在的含义。古人用了一个更加具体的方式,来让人们体会 “ 气 ” ,那就是利用 “ 气息 ” 的作用。也就是说,随着呼吸, “ 气 ” 会有所波动,这个波动比 “ 虚而待物 ” 的气本身更容易被体会到。】 气动脉应, 【但 “ 气 ” 的波动仍然是一种类似电磁场波动那样的情形,它本身仍然难以体验;因此要转而去体验当气息波动时,作为 “ 无形中的有形 ” 的脉的应答。脉响应气的波动而产生的变化,就是差不多人人都可以体会的现象了。可见古人为了让后人学会体验 “ 气 ” ,是多么的苦口婆心。】 阴阳之义。 【从这种层次递进的体验,也可以了解阴阳本身的含义。阳是那种无形的、难以捉摸的现象;而阴则是有形的、容易体会的现象。 “ 阳 ” 常常难以直接体会,因此要利用 “ 阴 ” 对它的应答来感受。这就是现代人借以把握阴阳概念的契机。】
个人分类: 科普|3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霍金:经络与脉的本相——心解濒湖脉学(之九)
罗非 2018-3-15 11:15
根据史蒂芬·霍金的观点,我们所见的现实是“基于模型的现实”这是了解中医学和脉诊的关键。仅以此文纪念刚刚辞世的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 第一部分、 经脉与脉气 【经脉、气血者,脉理之总纲。故首标此。然后乃能知种种变化。】 【今天的医学界,往往质疑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诊脉这一诊断技术,就是常常被质疑的内容。如果在理论上,不能解决脉诊的基础,那么在现代医学看来,中医始终像是一种神秘的巫术。哪怕它有效,也仍然难以摆脱此种印象。而要明白何以通过按脉诊断成为可能,这个理论基础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因此,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经络,什么是气血,然后才能接受诊脉的合理性。】 脉乃血脉, 【何谓脉?有云气脉者,如天竺三脉七轮之论是也。然中医脉诊所测,乃更形而下之像,易于起手也。无论双手腕脉,或是人迎、气口、趺阳三部,亦或分经候脉之法,大端皆由此始。故云血脉。以其必有血行方成其像也。非云与气无涉。】 【宋明两代医学家,给脉下了一个定义:血脉。而当代中国文字中,另一个常见的组合是“气脉”。这两者究竟是同是别呢?过去的中国文化中,气脉多与武功或者修炼有关,多被一同提及的是“奇经八脉”。而在今天瑜伽流行的世界上,另一个常被提及的体系则是印度的“三脉七轮”。这些体系,或者各有其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验;但在普通人看来,这些都是比较玄幻而难以把握的东西。在中医学体系中,脉诊的对象是更具生理学特征的血脉。作者提出这个定义,以示与其它“脉”的体系界别。 今天的脉诊,就是把手按住腕脉上加以体察。但中医学的脉诊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据说是汉代成书的《伤寒论》中,就有同时切诊颈侧动脉的“人迎”、双手腕脉的“气口”、和足背动脉的“趺阳”三部脉的诊法。可见,汉代流传的脉诊比今天的更为具体而繁复。而根据青城丹道医学的传承,中医还有“分经候脉法”,在全身总共有二十处可以切诊的脉,分别对应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显然,这是更为具体的切诊体系。 如果把分经候脉法看作来自更早期中医学的传承,那么脉诊最初显然是以全身血液运行的具体状况为探查对象的;到汉代简化为上、中、下三部,已经失去了部分对具体身体状况的探查。而发展到后世的单独以腕脉为对象,其实已经发生了相当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在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中不可不察。】 气血之先, 【此处断句,或云脉为气血之先,或云气为血之先。后者常见于论,云 “ 气为血帅 ” 者是也。然前者亦大有理。盖气血不能乱行,必借脉而后行。气血妄行者,病矣。且何谓 “ 气,血之先 ” ?亦大有可详审之处。】 【中医学中,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以示气与血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说法看似充满哲学正确,但具体到人体中,什么是气,什么是血,怎样定义的气血才能有这样的相互关系呢?却很值得考究。至少,宋明两代医学家把这句话作为脉学总论的第二句,似乎作这样的理解尚嫌不足。 我们今天重新理解中医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哲学正确的优越感,而必须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具体把握。因此,作为接续“脉乃血脉”一句而来的描述,更恰当的理解应当是:脉是气血的“先”。有脉,气血才能作如是运行。而气血循脉运行,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如果气血不循脉而乱跑,在中医学称之为“妄行”,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 至于气与血的关系,则需要考虑脉、气、血三者的内涵和相互作用。准确地了解三者的内涵,才能了解中医的经络学说。】 血之隧道, 【若依现代解剖学,则血管本有血液奔行其中,自无可疑。至明代古人知此,亦无大讹。然脉果即可见之大血管乎?如是则经络之说有所差讹。而其说益浅,不足以概古今脉法之论矣。】 【本句承接上句,进一步说明脉是血运行的途径。学习了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之后,很容易知道血液就是在血管中运行的。而宋明时代中国文化与技术都很发达,初步了解这一点也不难。然而如果经脉只是血管,却与中医学经络理论大大地不符。 首先,按照现代医学的了解,血管都是从心脏出发,经大动脉逐渐分支到全身毛细血管;再由小静脉逐渐汇合回到心脏。这虽然很清晰可查且不难理解,却和中医学经络的全身分区循行、首尾相连、内络脏腑的理解不符。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如果不假思索地相信现代体系,我们可以说古人的体系是错误与无知的产物。然而中医学却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有效的支持,而脉诊的成功也为这个体系作了部分的背书。这样看来,有必要重新审视经络理论与血液循环之间的关系。】 气息应焉。 【如脉为大血管,则气息何应?呼吸虽应于心动,然于全脉则非此说。可见气息所应者别有。】 【本句再承接上句,说明“气息”与“血脉”的关系。在现代医学中,知道呼吸与心率变化存在关联。这是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随呼吸而变化,进而影响心脏活动节律。然而,中医学同时也指出,气息对血脉的运行本身也有推动作用。这却是上述理由所不能涵盖的。 因此,重新考虑气息如何“应”于血脉这个“隧道”,就成了理解中医学中脉、气、血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关键。那么,除了影响心率,气息还会影响什么呢?其实也不难做出假设。既然呼吸影响植物神经系统,那么不论这个“脉”和“血”指的是什么,它显然都与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另外,此处不提纯粹的“气”,而是强调“气息”,也是可圈可点。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和物理学、生理学的重要概念,“气”本身就很难界定;但“气息”却肯定和呼吸有关,这就帮助我们进一步缩小了考虑的范围。因此,从气息入手,是了解整个体系的捷径。】
个人分类: 科普|3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载入史册?中医黑们想多了。
热度 21 yangguoxue 2014-10-24 14:21
9月11日,微博名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发布“阿宝挑战中医脉诊大师公告”,以“随机盲法测中医脉诊验孕准确率是否能超80%”,向全国三甲医院副高及以上职称中医发起挑战,由于挑战者是网络上黑中医的名人,因此名为试验却难免带有“中西医对决”的味道,“脉诊验孕”的话题一直占据媒体热门话题榜。 即便发起人宁方刚(阿宝)说要捍卫科学,绝对保证脉诊试验的科学性。但就目前看来,根本没有做到。 稍微了解一点中医学知识的人就应该知道,从脉象上来讲,孕妇主要表现为“滑脉”或“数脉”,但脉象与怀孕之间是一种相关关系,而非唯一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其他疾病或者特殊体质的人,即便是男性或者没有怀孕者也可能表现为这两种脉象。例如,痰湿体质的人,脉象可表现为滑脉。要验证号脉是否能验孕,必须要保证实验设计的效度,然后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保证实验效度的前提是保证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定性。也就是要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确实是由另一个特定的变量所引起的。如果存在许多其他无关变量也会对前者产生影响,就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很大误差,该实验也就不具备科学性和说服力了。 无关变量越多,例如性别、体质、潜在疾病等,脉诊验孕的准确性就越可能受到影响,即便在专业医学实验室里严格的实验设计条件下,这些无关变量也很难得到完全控制,而宁方刚(阿宝)等实验发起人和设计人找的所谓第三方实验机构能否在专业性上达到要求?对此我是非常怀疑的,毕竟捍卫科学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由于相关关系的不确定性,对于单凭号脉来验孕的行为,即便是中医自己也是非常不认可的。中医所谓的望、闻、问、切,其中切在诊断中的权重是有限的,大约占到20%~30%,因此,才要求四诊合参,综合考虑。目的就是防止诊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减少误差,尽可能贴近事实,正由于该实验从前提到设计都很荒谬,也难怪中医师们应者寥寥。 而决定做为该实验的首个参与者的北中医教授杨桢则表示:传统四诊参合的方式早已不是怀孕的主要诊断手段,怀孕的诊断还是应该通过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等医学手段确定,这是目前中西医一致认可的。因此,即便有脉诊经验非常丰富的中医师存在,也不应该用这种容易引起误导的方式去挑战已经的有了结论的学术、专业判断,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彻彻底底的反科学,可笑宁方刚等人还打着“捍卫科学”的旗号。 宁方刚(阿宝)在微博上一直妖魔化中医,而且内容大多经不起推敲,此次尽管公开方案表示测试目的为“验证切脉验孕的准确性”,而事实上,宁方刚(阿宝)和其众多支持者们还是透露出欲通过此次擂台赛证明中医的诊疗手段是不科学的。 宁方刚(阿宝)在10月11日发表的几点声明中提到,“以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中医诊疗手段,是阿宝多年心愿”,“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情都将载入医学史册,在几十上百年后,都被人记忆和谈论”。但令人遗憾的是,科学问题和情怀无关,采用简单化的挑战模式,在特定情景下,将含有局限性的结果,推广到对中医本质的评价,这种思维本身就不是科学的。在粗鄙和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下,什么“伟大理想”,“高尚情怀都是扯淡。 既然认为该活动对医学的意义重大,这项挑战背后所暗含的是验证一项诊疗手段的科学性,除了要求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过程监控、结果分析,是否适合采取如此高调的方式更值得商榷,因此这场实验不过是一场打着科学旗号展示情怀的无聊表演。带着“淘汰旧医、面向未来”的情怀被载入史册?这真的是某些人想多了,但这场闹剧倒是很有可能成为人们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仅此而已。 后记:看到宁方刚们不太高明的表演,不由让我想起了刚刚被和谐的老方,印象当中老方也谈论过中医诊脉,题目好像叫《切脉能确定疾病吗》(好像是这个名,现在找不到了)。不得不承认,老方的智商就是比阿宝高多了,单看题目,你能说人家错了吗?就是中医师也未必能从该文主题上挑出啥毛病。 后记2:一时兴起,写了很多,想来也是有点无聊。所谓约战“脉诊验孕”就是在卖狗皮膏药。类似地,中医也可挑战西医,来一个“B超查癌”。西医能否仅仅依据B超结果,确诊患者是不是得了癌症?如果准确率不超过80%,是不是西医的“CT”和各种活检化验都是用来骗钱的?这种“挑战”还能被渲染的煞有介事,其中究竟是想给西医扬威还是让中医出名?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明白。
4277 次阅读|79 个评论
脉诊验孕大战:如果中医赢了
热度 10 smallland 2014-10-16 16:18
沸沸扬扬的“脉诊验孕”开始了,据说,第一轮中医暂时失利: http://china.cankaoxiaoxi.com/roll10/2014/1016/530468.shtml 假如中医脉诊的准确率 100% ,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很明显,不是所有的中医都有勇气参加,只是水平较高,心气不平者敢站出来:“别说我中医没人了”。也就是说,真的能验准的,是要经过长期从医训练的,不是靠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判断出来的。可以说,就像杂技一样,个人素质不行,即使努力学习也不一定能掌握的,因为脉搏的变化是很微妙的,甚至,只能靠个人体会,是“不可说”的。 西医?一片试纸就能解决问题。即使没有试纸,一个大学生,只要不是白痴,培训几个学时,在实验室就能检测。 所以,如果中医全赢,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关于中医,许多争论是没有根基的,因为搞不清到底什么事中医。他们只是满怀豪情地感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轻易否定;甚至,否定就是忘本,就是崇洋媚外(崇洋媚外常常是重要的武器)。这样的感叹,其实根本不了解什么事中医。 中医,其实分为完全不同的两部分,这两部分,被故意糅合在一起,以至于经常被认为难解难分。其实,很容易分开。 第一:中医理论,什么阴阳五行子午流注,几乎是解释宇宙的万能神,似乎挑不出毛病,但不能说明和解决具体问题。是不是科学,就像前面说说过得: 根本不用解释 。 第二:中医药,和中医理论毫无关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甚至,像猴子、大象等动物,也知道肚子不好该到哪地方去找什么矿物或吃什么草。中医药,需要像李时珍一样,尝遍百草。中草药,像西医一样,是实验学科,是长期积累和总结出来的。中医药和别的民族医药相比,只是历史更悠久,或者说,能治的病更多。 那么,中草药什么和阴阳五行结合起来的?应该反问一句:中国传统的许多东西,有多少和阴阳五行没关系呢? ---- 包括街头算命的。
3777 次阅读|35 个评论
从质疑到精通——大医脉神许跃远的成长之路
热度 2 sheep021 2012-8-29 12:06
按: 质疑一件事物的最高境界不是消灭它,而是研究它,甚至精通它。 《大医脉神》的作者许跃远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西医专家的他,从质疑中医脉诊开始,逐渐独创一套犀利的脉法,在他的指下,患者如玻璃人一般, “摸脉之后,接通病人,我就能借此进入。病人在眼前变成一个琉璃人 —— 脏如悬珠,体如琉璃。进到脏里,像夜观星空,进到腑里,像是进到岩溶洞 ...... 然后开始历史回放 ...... ” 真的还是假的? 谁去质疑他一下:) -- 许跃远打小爱好武术,高中毕业后成了煤矿工人,直到恢复高考后才考入淮矿医科大学,才成为一名西医外科医生。说到为什么开始学中医,他扬了扬的两道浓眉, “ 我学习中医是因为质疑中医脉诊开始的。 ” 因为对中医脉诊的质疑而关注。在担任西医医生治疗病人的过程中,熟悉西医生理、生化、解剖、生物学的许跃远通过几次偶然的病例发现:内脏生病时,疾病信息会以脉气团的形式出现在脉流中 ...... 永远充满好奇心的许跃远顿时来了兴趣,真的吗?一个人的身体状态真的可以通过手腕三寸之地诊断出来?这不是天方夜谭? 在后来长期的临床治病期间许跃远逐渐发现:人体的脉象是人体的缩影,脉道是人体各脏器脉气的堆磊 ...... 人高脉长,人矮脉短,人的腹大则脉管中间变粗,心与脑供血不足则人体脉道的手端沉细 ...... 脏器肿大脉道的对应部隆鼓 , 脏器萎缩或脏器摘除则脉道对应的部位凹陷等等 ...... 这些特别的发现,当然也得益于许跃远是一个全科的西医医生,对于西医检查的各种仪器他基本都会操作,脉诊的结果有疑难时,可以及时以理、化检测校验。就这样,西医许跃远一点点沉迷进中医脉诊中,一琢磨就是二十多年。 “ 可以这么说,我现在的脉诊能力完全是从病人身上学来的,我在西医正确诊断的各个病种之中,寻找特异的脉感素材,再根据素材在相同病种中证实共性,发现共性后反求诊断,不明了的再通过现在理化仪器诊断 ......” 经过数十万次的脉诊经历,许跃远反其道而行之,终于练就了一身惊人脉法! 许医生摸脉基本 不看病人,他微侧脑袋,更像是在用心倾听,他的呼吸几乎是停止的。据许老师说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做到 “ 指下寻形,心中成像 ” 。 “ 摸脉的时候,我要做的就是等待,时间一长,病人身体里的图像就更清晰 ......” “ 摸脉之后,接通病人,我就能借此进入。病人在眼前变成一个琉璃人 —— 脏如悬珠,体如琉璃。进到脏里,像夜观星空,进到腑里,像是进到岩溶洞 ...... 然后开始历史回放 ...... ” 这是《骇客帝国》里的画面啊,几声电话响后,只要你拿起听筒,你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 ...... “ 我认为中国人 四大发明的说法不尽然,应该是六大发明,再加上针灸、脉诊。我们用三个指头可以代替 X 光机、 B 超、 CT 、磁共振、化验室,用几分钟就能综合分析出来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多省事! 如果大家都掌握这种微观脉法,全世界高昂的医疗费用将会大大减少! ” 许医生眼睛睁得大大的开始闪光: “ 尤其是 风脉,中风的脉,我认为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可以提前两年多感觉得到病人将要中风,这种脉法传播开对社会会有很大的贡献。 ” (原文的作者为“油麻菜 ” ,一位为中医摄影的人) 全文见: 脉神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42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脉诊实训两三事
热度 12 chanerbaobao 2012-5-4 23:49
脉诊实训两三事
【文前按】 脉象是非常灵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而医生则是它的解读者。通过用手指切按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成为了中医的一大特色。 这是一种极其细致的诊病方法,诊脉时对某一脉象的判断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自身对脉象概念的认识来进行的。但是由于脉象概念本身比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又很模糊,再加上医生的判别经验和指感等很多主观因素,所以诊脉时分歧也较大。很多学完《中医诊断学》的医学生对于脉诊还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 即将走上临床,学校的各种实训课也陆续展开。今天的脉诊实训课是在舌诊脉诊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室有多台 TY-MX3 脉象训练仪, 尽管之前上课也接触过,但一进实验室,大家仍旧很兴奋。然而老师却并不急于让我们开机体会,而是让每五六个人分别结成一组,几个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诊脉,通过反复实践,加深印象。大家开始不以为然,觉得同学都身体健康,都是正常的脉象,相互间诊脉没意思。但又因为老师一句“ 一节课后,给你们每个组发一个眼罩,一个人戴上它,其他人分别让她 / 他诊脉。诊别人脉的这个同学蒙着眼睛切完脉后,必须判断出你面前的是小组中哪一位。 ”都乖乖相互组队切脉去了。 我和另外一个女生还有班里的三个男同学分到了一组,相互之间诊脉。小朱同学给我诊的,一分钟之后,他幽幽地冒出一句:“你这是滑脉吧?”我赶紧把手抽回来,左手切右手脉,右手切左手脉,想着 滑脉的体状诗“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俺咋摸咋不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反问他:“怎么可能是滑脉呢?顶多有点数而已,刚爬了个六楼上来,你心跳不这么快吗?”他愣了一下:“呃,可能稍微有点滑吧。。。”底气也不太足。 旁边一组是班里的活宝,也正在切脉,人群中又咋呼出一句:“呀!我摸到一个喜脉!”被其诊脉的同学拿书冲她头挥去:“胡说!” 我心想:难道又一个滑脉? 滑脉在临床上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大家同学中医,女孩子很忌讳别人说自己是滑脉:若真有痰湿、实热到也无妨,问题是其他几种临床意义体现在女孩子身上就不太雅了。 首先,一群花枝招展的 20 出头的姑娘,怎么也不愿被称为“青壮年”;二来,“食积”总让人想到去吃自助餐,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的情景——太没出息;三来,也是最重要的,哪个未婚的女孩子愿意听到自己有个“喜脉”。 后来感觉互相诊脉差不多了,跑老师那要了个眼罩,小组内部自考一下,顺便刁难一下男孩子。 小朱坐在桌旁,我们示意小赵轻声坐他前面。后来闪过一个念头,把隔壁组的小杨薅过来,代替小赵坐在了“病人”的位置上。于是小朱一直以为切的是本组成员中某人的脉,也判断眼前的“病人”是 *** ,不成想揭开眼罩,是隔壁的小杨。。。 后来大家纷纷效仿,暂时没轮到戴眼罩的同学就又把同伴的胳膊借过来重新诊脉,仔细鉴别,免得一会儿被涮。呵呵,好在经过一节课的折腾,我们组考核成绩都不错。 后来找了老师为自己诊断脉象,确实如小朱所说,是有一点滑象,但非典型。老师又用拇指、食指轻捏我中指根部,松手后我自己也去摸,是血管的搏动。“生理期快到了?”老师问。翻看手机日历,确实是应该这两天了。于是对那个“滑脉”也释然了。 (此前在堂姐怀孕 7 个月时,我曾诊过她的脉,如盘走珠,我的印象也一直留在那种应指的形象上,也总觉得自己身体健康,没想着去体验一下自己的非典型滑脉,这两天可真得好好摸摸自己的了。) 一节课后,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坐到了脉诊仪前,上面那 26种 脉象基本上包括了教材上的涉及的所有脉象,种类齐全,而且有液晶屏显示动态脉图,直观性非常好。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前一节课同学之间的互相诊脉经历,我们也越发感觉到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这些仪器对于一些复杂的脉象的某些特点无法全部表现出来。因为即便是正常的脉,同学们的脉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不会和其他人的脉象完全相同。尤其是性别、体质等生理因素造成男生与女生,瘦人和胖人,高个和矮个的脉象都有差异。脉诊仪模型上我们摸到的脉也与教材上对脉象的描述不尽一致。 所以,器材只是一个辅助。但也必须承认它有利于我们对抽象、枯燥问题的理解,有效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将中医脉诊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师承教学转化成有据可依的形象教学,让学生们快速全面的正确掌握脉诊方法。 好希望我们技术能进一步发展,真正实现脉诊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现代的实验医学的转变。 (由天津天堰医教开发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研制的TY-MX3脉象训练仪)
个人分类: 岐黄雏鹰|9396 次阅读|25 个评论
清·周梦觉《三指禅》
热度 1 sheep021 2011-1-24 23:18
彭子益推荐之脉象解 三指禅 清·周梦觉 清泉 三指禅 (下载) 长沙药解.doc 字里藏医·徐文兵..doc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0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