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曲园文学院老师群像
wca84706791 2016-9-10 15:37
曲园文学院老师群像 文稿|位长安 曲阜莞尔小城,圣韵绵延不息。曲园诸师,虽个性迥异,然潜心学术,内方外圆,不慕荣利。我求学于此,幸得诸师教诲,颇多受益。值教师节来临之际,应孙祥广老师之邀,写下片言碎语,聊记诸师趣事。 老师名单: 过世及退休老教师:张元勋 崔茂新 高尚举 孙永选 古代文学老师系列:单承彬 曹志平 焦福民 李冬红 刘富伟 杨峰 文学理论老师系列:李波 周维山 袁梅 张明 现当代老师系列:李钧 张瑞英 杨新刚 张文娟 刘聪 语文教学论老师:周春波 现代汉语老师:李彦苓 古代汉语老师:张诒三 党总支书记:张隆海 四位辅导员:徐庆海 范瑞红 刘本成 杨芳 诗人:冰虹 (过世及退休老师) 张元勋: 张元勋先生绝对称得上是曲师大的一则传奇。 五七反右,身陷囹圄;探望林昭,壮士之举;洗冤下放,学校经商;九歌十辨,名满曲园 …… 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刚入学时我就在师哥师姐眉飞色舞的讲解中拼揍着对张先生的零星认识和无限神往。大二时张先生身患重病,因师母一人力有不及,我们几个男生便每日去给他换药,借此机会有幸聆听先生的教诲。 在那间充满各种药味的小屋里,张先生笑谈北大旧事,与林昭、谢冕、钱理群等同学激扬文字;回忆金岳霖、俞平伯、王力等大师别样风采;讲述他第一个贴大字报,展露笔锋,与当局据理力争 …… 戏说曲园往昔,激情洋溢讲《楚辞》;题说“就道”“犁牛之子”;八十大寿天南海北众学子给先生庆生日…… 先生答应我们身体康健之后我们推着轮椅带他出来走走;先生还说给我们做做报告,共同读书交流;去大餐馆和我们吃饭,畅谈喝酒,不醉不休……一幕一幕,让我怀念不已。 然而不幸的是 2013 年 4 月 12 日先生与世长辞,八宝山墓地那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知名校友学者齐聚,送先生最后一程,身在现场的我悲恸难抑。 一个月后学校举行“五四诗会”,我化用张先生诗歌《是时候了》,写了一篇激情澎湃的诗歌,以此纪念先生。诗歌在师弟师妹的演绎下轰动一时,感动了很多师生。 之后我在校园路上偶遇师母,师母虽形容憔悴,然日日弄孙而乐,倒也好转不少。我们聊了很久,最后师母说“张老师生前说送你两本书,我拿给你”我吃惊不已,接过师母的书,打开一瞧:《北大一九五七》,当即默然无语。 毕业前夕我和百杰又至先生墓地,轻焚香,深鞠躬,想起那段时间的凌乱不堪,我竟不顾百杰在侧而对着墓碑倾诉良久。 梅贻琦有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张元勋之于曲师大,譬如季羡林之于北大。文章道德皆是楷模。愿我们可以继承先生遗志,谨记“犁牛之子”的品质,努力“弘道”! 崔茂新: 桀骜不驯的性情、天花乱坠的口才加上极富传奇的经历使得文院的崔茂新老师名震曲师。 崔老师是热血青年,行骇俗之举,发惊人之言。参与八九事件,出狱后依旧我行我素,虽遭监控傲然本色不变。研究水浒,几篇论文出世当即振动学坛。晚年研究《论语》,四处讲学,痛批于丹 …… 崔老师曾在学校开过《论语》选修课,然而很多学生不解其意而课上人影寥寥。我去过几次和老师交流甚欢,后来与朔一起帮他搬家得其赠书数本,包括大量文学评论和几十本《读书》,这些书上有他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每次翻阅都颇多收获。 大三下学期,诗社打算搞个名家演讲活动,当时他刚从北京返回学校小住几天,于是我立马去拜访他,他爽快答应。于是,文史楼 315 的那个夜晚,座无虚席,从大一到研究生,每个人都沉浸在崔老师波澜壮阔的人生和高妙非凡的学识中。 最后他说了一句“很多年没出来演讲了,今天很感谢位长安,圆了我退休前的梦”,说得我五味杂陈。 高尚举: 高尚举老师教我们文献学,一口方言让大家倍觉亲切。 文献学在大部分同学看来枯燥难学,可是高老师却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简易的教授方法将课堂变得丰富有趣。 高老师是文院的老前辈,我们使用的文献学教材即是他亲自撰写,一本薄薄的小书内容翔实,条缕清晰,老师之功力有目共睹。 高老师是占卜高手,曾当堂用火柴棒给我们演示。但他本人却并不迷信,仅仅将其当做消遣之用。 我和高老师交流颇多,大二时因采访事宜曾登门拜访,老师家中极其朴素,唯有书房中满目书籍,令人钦佩。 毕业之际我刊印诗集赠与诸位老师,本是平常之举,谁料高老师竟邀请我去他办公室交流。高老师退休后被返聘到国学院,一进其屋,书香典雅之气扑面而至。老师赠我他的几本著作,两行题字遒劲有力,至今我认真保存。 孙永选: 学校晨昏的小路上常见一位骑着大轮自行车,身着朴素的老者。老者虽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文史楼五楼的乒乓球室常闻其打球声,我、祥峰哥曾领教过,老者球技高超,动作潇洒,俨如青春小伙。 没错,这就是文学院古代汉语退休老师孙永选。 孙老师给我们带过一节课,讲古代文体,印象中他列举了很多好玩的例子,可惜那时懵懂无知,并未与他有深入交流。 孙老师是本校学生,据说读大学时利用课余时间将《说文解字》全部注解,足见扎实功力。讲课时喜欢指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错别字,并戏说一些稀奇古怪的冷僻典故。有时他也会讲冷笑话,并自说自笑,引得大家轰然大乐。 老师超级喜欢在人人网上和大家互动,各种俏皮的话语层出不穷。“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说的就是孙老师这样的人。 (古代文学老师) 单承彬: 大褂布鞋,生活不拘小节;嬉笑怒骂,课堂生动活泼。竖排板书,写得遒劲飘逸;古今轶事,逗得满堂欢乐。一手行政,一手教学,老单堪为楷模。 老单讲课从不循规蹈矩,兴之所至,自由挥洒。《鸿门宴》他从排座次入手讲楚汉争霸;《郑伯克段于鄢》别人都说孝道,他却解读出官场的尔虞我诈。 老单浸染儒家文化,颇有魏晋风度。既能随口背诵大段古文,又能手舞足蹈表演小说情节。讲“武松打虎”,学武松左闪右避;讲“林冲棒打洪教头”,学洪教头那样傲慢无礼招手大喝“来来来”。 老单有偶像,崇拜孔丘,风追司马,喜欢杜甫,欣赏鲁迅。老单很忙,课上手机总响,他通常不接,实在无奈就说一句“我在上课,下课再说”。 老单有两句名言:学文学的人神经要耷拉在身体之外;要研究透一个作家,首先和他做灵魂之友。 我和老单接触不多,大一时我背诵《龙文鞭影》,其中有一段是“尧眉八彩,舜目重瞳。”,我不解其意,课间问他,哪知他兴高采烈给我比划起来,那架势俨然小孩子,让人忍俊不禁。 老单至情至性,去年山东卫视《我是先生》请老单去演讲,镜头前的老单略显羞涩,不过一把折扇,一番言谈,顷刻迷倒众人。 曹志平: 雷厉风行而不失温情,干练精明而富有才情,这就是副院长曹志平。 曹老师讲过古代文学,可惜我没有听过,同学言说其博学多识,且喜欢吟唱诗词,其声悦耳动听,让人沉醉。 她是我们教学实习的总负责老师,各种开会,旁听指导,可谓操碎了心,磨破了嘴。我去蹭过一次她的教学指导,她对每个学生的教学展示都能给予恰到好处的赞扬和一针见血的批评。 学生参赛之际她又日日辅导,甚至到了凌晨两点还给学生发修改意见,其认真严格令人钦佩。 曹志平老师的穿着常能引领文学院潮流,走廊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嗒嗒”声是曹老师不变的标志。 我与曹老师交流甚少,毕业之际我赠其诗集,未料曹老师竟叫我到办公室,一番亲切交流让我如沐春风,最后送我一个小钱包,寓意财学兼备,我顿觉惊喜万分。 焦福民: 焦福民老师,因其参差白发被很多学生亲切地称之为焦大爷。俊朗的外表、渊博的学识、不经意的冷幽默让他俘获了一批少女的心。 焦老师上课喜欢歪着头,给人玩世不恭之感,而穿一件白衬衫让人倍觉清爽。他讲课喜欢制造情景,段子信手拈来。谈到新买的车子,来一句“唯媳妇与车不可外借”。讲到某首诗词,总喜欢说一句“我曾赋诗一首给某某”,有一次自嘲,他说在某地游玩,故地重游,感慨良多,赋诗一首,发给故人,结果故人回复“你谁啊?”登时全班大笑。 大三上学期焦老师给我们讲宋词,我毛遂自荐要讲李清照,于是一个上午,八个班级,在焦老师的指导下我体验了一把大学讲台的感觉。 焦老师布置作业从来不拟定题,只让学生信笔而写,有一次曾说“你们要是觉得古代戏曲很恶心,也可以写出来”其洒脱情怀由此可见。 上次回学校,去孔子会堂听讲座,我和焦老师相邻而坐,看到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古代文学课上的场景又禁不止历历涌出。 李冬红: 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多情,又有北方女子的豪迈品行。她就是古代文学的老师李冬红。 李老师主讲隋唐文学,她讲课随性自然,谈到自己喜欢的诗人常常叫同学起来一起分析交流,印象中我被她点过不少次。 大二我策划大沂河诗友会时,李老师全力支持,还发来小诗祝贺,让我莫名惊喜。 我有一段时间颇为忧郁,李老师耐心开导,我一直视她为知心大姐姐。她的网名是“凡事随缘,快乐为先”,人如其名,生活中她就是一个随性自然的人。之前她一直留短发,清爽美丽,有一次居然烫了发,听闻此事我故意悄悄去蹭她的课,课间闲聊忍不住相视大笑。 有一次夜半我和她聊天,聊了一会儿,她告诉我她在给孩子做夜宵,听完这话顿觉暖流涌遍全身,不消说,李老师是一位柔和慈爱的妈妈。 刘富伟: 刘富伟老师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他不修边幅,一头卷发和一件朴素的衣服在一众老师中独树一帜。上课喜欢看天花板,讲起文学史各种小段子脱口而出,更难得的是他一本正经搞笑却一脸严肃,常常逗得我们哭笑不得。 刘老师知识渊博,指导我们毕业论文时对每个选题了如指掌,各类书籍典故更是张口就来,其功底可见一斑。 答辩那天刘老师问我为何写李白,我戏称“我和李白很像”,老师不解,我说,李白四处拜谒以求施展抱负,我四处求职以图安身立命。老师直接乐了。 其实那阵确实兵荒马乱,我虽无李白之天纵奇才,却借着他的非凡自信初生牛犊不怕虎地在外折腾了一段时间,想来十分怀念! 杨峰: 杨峰老师喜欢穿一袭黑色长裙,讲课宛如唠家常,十分接地气。无论是“论语研读”还是大三下学期的明清小说,听她的课就两个字:舒服。 她严而不厉,毕业论文批评哭过好几个学生,大家私下对她颇有微词,其实她是爱之深责之切罢了。 她非常注重家庭,讲课之余常谈及家中趣事,穿插对新时代女性的思考,给予我们很多实在的建议,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当时她指定十本名著让我们分组阅读并选代表试讲,我不顾感冒讲了《长生殿》里对杨贵妃的看法,她难得表扬我有想法,使我倍感惊喜。 (文学理论老师) 李波: 波波老师是文学院众多女生心中的男神,每年毕业晚会视频他的身影一出现,台下的尖叫声此起彼伏,波波老师的魅力可见一斑。 波波老师讲课天马行空、妙趣横生。我第一次去蹭他的课就被震撼了:“真善美”三个简简单单的字他居然足足讲了三节课,穿插着东西方电影,交织着心理学流派,再辅之以马克思主义,虽语速超快却条理分明,一上午下来,我顿觉脑洞大开,思维纵横。 波波老师待人豁达而热情,对学生的帮助不遗余力。且多次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影响较大者如“金乡四平调的保护性整理、保护与研究”,一群学生,一连数月,不但创编了第一部呈现四平调演变的舞台戏,更是推动了 2016 年“到金乡听戏”全国媒体行。 我与波波老师的接触始于大三的诗歌音乐节,开场视频的几个镜头定格了他激情四射的演说。 当然,印象最深的要数我大四求职。受教科院孟令奇老师影响,打算参加《非你莫属》。于是,在波波老师的家里,我、维敏、大熊、陈振等人畅聊一个下午,波波老师帮我全程策划,使我顿开茅塞。 毕业之后我来沪工作,曾得波波老师诸多帮助。记得在武夷山的某个深夜,我给他发了一连串语音大倒苦水,他一番点播我惆怅全解。前月回学校又和他交流,看他搬了新家,言语之间大为怡悦。 周维山: 周维山老师以诚待人,以真感人。 他讲课轻声细语,慢条斯理,毫无夸张和矫饰。我虽听他的课不多,却能感到周老师的坦诚和热情。 有时候讲到一些艰涩话题,周老师会主动询问学生的看法以及耐心请教别的老师,然后细心思考将这些元素糅合进课堂,这一点让我大为感佩。 大二时,我用飞信每晚给师生发诗,后来周老师在课上拿我发的诗歌举例,给我极大鼓励。 大三上学期的美学课,周老师让我试讲,尽管我准备颇久却不善此道,讲得并不好,当时觉得有负周老师所望。 毕业之际我去办公室找老师聊天,周老师言语恳切,闲谈之际 周老师拥有和睦的家庭,清晨黄昏的校园小路,常见周老师一家三口悠然散步,那是一道温馨而幸福的风景。 袁梅: 袁梅老师集优雅气质和少女情怀于一体。 大一的普通话课,她甜甜的声音和端庄的姿态给人深刻印象,之后她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学校院系的各大活动中。 袁老师的身上有一股青春的活力,带着学生唱歌跳舞、烤地瓜、做游戏、参加活动比赛,她忙得不亦乐乎。 袁老师创新点多,行动力强。一手促成了曲阜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开创“梅”有故事公众号等等。带着学生和老师一起追求诗和远方。 大三诗歌音乐节彩排,袁老师不遗余力帮忙,让我由衷感谢。 上次回学校参加田野诗会,舞台上的袁老师风采依旧;去办公室找她聊天,她澎湃的热情使人备受鼓舞。 张明: 书生意气,赤子情怀,与张明老师相识宛如一段奇异之旅。 他是我大三下半年的实习老师,在曲阜一中的那段日子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他模样清瘦,干净利落,听课严谨认真。那次我要讲《蜀道难》,他去旁听,一袭风衣,一副墨镜,刚进教室就被高一的孩子们围了过来,我一拍胸脯说“这是我们老大!” 中午大家在门口集合,我们问他怎么回去。他指着不远处一个轿车淡定说了句“开这个车回去”我们惊呼“高富帅!带我们回去吧?”孰料他摇摇头,来了一句“是旁边的自行车”大家顷刻晕倒! 实习结束后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去蹭他的文学理论课。他声音浑厚,颇有男中音潜质,而且讲课风趣而不失童真。火爆荧屏的《来自星星的你》他如数家珍,繁琐无趣的文学理论他抽丝剥茧,整节课教室里充盈着快活的气氛。 毕业之际我们一起吃饭,他像朋友一样和我坦诚心扉,我们把酒言欢,颇觉相见恨晚。 如今我还会常常想起他,想起实习的悲喜交集,想起他的墨镜风衣,想起课堂上他的轻言快语。 (现当代文学老师) 李钧: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拼学识,这话放在李钧老师身上十分合适。 老李的课备受欢迎,他略带沙哑的声音、渐白的头发,配上黑色的衬衣,恰给人鲁迅式的温情和犀利。 他涉猎极广,兼博闻强记,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每次和他交流就是一次精神洗礼,他微笑的注视让你无可遁逃,目光炯炯洞射你的无知。 老李的港台文学课和近代思想史我听过很多,他不喜欢用 ppt ,而是直接将自己的论文展示给我们,如此讲述,既能启发我们学习论文,又可令大家耳目一新。 我没有听过老李的写作课,这是大学的遗憾。我给他发过很多自己的诗歌散文,他的鼓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大学几篇自以为不错的诗歌都得到过老李的指点。 老李是个悲观主义者,洞明世事而依旧满怀热枕。他喜欢抽烟,在办公室和他聊天,他弹烟的姿势总让我想起电影里的鲁迅。 张瑞英: 张瑞英老师有大丈夫之气! 她讲课全心投入,举手投足充满力度。讲到动情处常常眼含热泪,使我们情难自已。讲莫言、谈萧红、她倾注深情,用心去感悟他们的生命,用真去体味他们的性灵。她说世间最难得一个“懂”字,她相信“愿意懂”才是真情。 张老师生活颇有品味,穿衣打扮透着精致。她的办公室布置得别有情调,聊起我的工作,她兴致勃勃讲起了她自己的设计与策划,我听得津津有味。 大三寒假,学校“考研基地”一事沸沸扬扬,我因参与此事认识了张老师。张老师亦撰文回应此事,其文立意高远,不卑不亢,引发强烈反响。 校庆我回学校蹭张老师课,下课后找她交流,原以为几句话结束,哪知我们聊了整整四个多小时,大学生活、文学世界、人生规划,张老师热情洋溢,坦率真诚。 今年五月份我再度回校,黄昏偶遇张老师,她言及“男儿当志在四方,不应多愁善感”让我感慨万千。 杨新刚: 衬衣西裤,翩翩风度,温文尔雅,低调谦虚。不用多说,这就是杨新刚老师,文学院女生心中的不老王子。 杨老师讲得是现当代文学,第一节课他就在黑板上写下赠言:“流光容易把人抛,绿了芭蕉,红了樱桃”。杨老师惜时如金,早出晚归,路上相逢,总见他步履匆匆。 老师讲课声音清亮,激情挥洒,笑谈作家生平,分析作品风格。娓娓道来,层层深入,让人渐入佳境,深受启发。 杨老师极其认真负责,对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仔细批复,耐心解答。有时课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讲桌前挨个讲解课后作业,后面是一群学生在静静等候。 大三下半年,我拍摄诗歌音乐节的开场视频,邀请杨老师帮忙拍几个镜头,老师不厌其烦一遍遍试镜,拍完之后又赶紧回去备课,整的我十分不好意思。 毕业前因工作问题我找杨老师聊天,文史楼前的石凳上,杨老师耐心开导我两个多小时。期间他的电话频频响起,最后,老师才轻轻说了一句“抱歉,长安!今天是我女儿生日,我得赶过去了,她们在等我”听完这话,我霎时无语凝噎。 张文娟: 张文娟是文学院很多人心中的女神。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当年就听学长讲过她怀孕之际依旧坚持站着上课,学生不忍见她劳累多次让她坐下,可她依旧笔直站着声情并茂讲了一上午,登时将那一众学生感动得淅沥哗啦。 我与张老师接触不多,大四蹭过她一节当代文学课,她讲朦胧诗,讲顾城,讲得深情款款,令人动容。课后我曾抱着试试的心态发给她一篇自己写的诗评,未料她热情洋溢地给我回复了一大段文字,给了我很大启迪。 有好多学生给她写邮件咨询学习生活和人生选择,她会非常诚恳地跟你谈心,一如知心朋友。 刘聪: 刘聪老师有一种睿智的知性美,不张扬不夸饰而清韵自生。 她的编剧课从不传授那些空洞乏味的理论,而是结合大量的作品为我们做细致入微的讲解,她自己笔耕不辍,其作品《瞧这一家子》等亦在央视播出过,所以讲起课来游刃有余,给学生更为直观贴切的感受。 我毕业后因工作需要咨询过刘老师剧本写作的事情,每次她都耐心回答。记得在武夷山一个清凉的夜晚,我一个电话打过去,刘老师滔滔不绝给我讲了一个多小时,我大为受益。 刘老师是上得课堂,下得厨房,里里外外一把手。此外,她还是个“女儿控”,球球空间里满满都是女儿的生活点滴,让人艳羡不已。上次我回学校参加田野诗会,在细雨中惊见刘老师女儿,真是个美丽活泼的小姑娘。 (语文教学论) 周春波: 周春波老师颇具思想,且十分关心学生,尽管很多学生觉得他语速过快,处事琐碎,但我依然十分敬重他。 大一上他的语文教学论,我们闹过一次不愉快。当时我逃课严重,最后一节课破天荒坐在第一排,他见我是生面孔就一番冷嘲热讽,令我大为不快。恰好他放了一段《将进酒》的讲课片段让我们赏析,我举手示意,不等他说话就径自走上讲台夹杂着对他的不满开始长篇大论的批判。当时就觉得他脸色不好看,可我那时年少气盛,毫不顾忌。 渐渐熟悉之后他对我关切备至,我也愈发觉得周老师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他对学生特别用心负责。有一次天降大雨,很多老师取消课程,唯有周老师风雨无阻,虽然大家心有不悦,可是看他浑身淋湿的样子却不知所言。 毕业时我去办公室赠老师诗集,他拉着我足足聊了一晚上,拳拳热忱,句句掏心,让我感动莫名。 (现代汉语老师) 李彦苓: 李彦苓老师思想独树一帜,讲课别有风趣,写作标新立异。 她主讲现代汉语,课堂上常常成为她嬉笑怒骂的阵地,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许多我们习空见惯的简单词汇能被她引申出许多涵义,至于教材在她看来也是漏洞百出。 文学院的《五月》报纸得其大力支持,我任编辑时曾和她交流多次,她对于学生应该品读元典和西方哲学的建议让我颇为受益。 她有一种知识分子的偏执和孤傲,喜欢者称其凛凛傲骨,不喜欢者讥其愤青偏激。我个人比较欣赏她的直言快语,大学老师当有此精神品质! 毕业前夕她请我们几个同学吃饭,直言不讳道出我大学四年的一些问题,譬如稍显浮夸,渐生骄矜等。我亦坦诚心扉,略陈对她的种种认识。 回到校园,我们下车告别。看着李老师瘦小的身影渐行渐远,心头竟涌起莫名的温暖。 (古代汉语老师) 张诒三: 张诒三老师被很多女生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一句自信的可爱的话“你们很幸运,因为是我教你们古代汉语!”,后来的事实证明,张老师的课果然精彩非凡,晦涩的文言文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变得轻松有趣。 谈到一个字他就会立刻将其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并且画出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等。讲到某一个人物,他会惟妙惟肖讲述这个人物的好玩故事。据说有一次他兴之所至在课堂上跳起了舞,把学生逗得前府后仰。 他少小刻苦用功,自学成才,授课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很多人而言难之又难的诗词格律被他讲得通俗简单,一节课下来我们几乎人人掌握。对于一些生僻的内容他也独辟蹊径,用自己的方法逐一解答。 张老师的课我永远坐第一排,上课时他讲完一个内容喜欢冲着我们微微一笑,我们也回应他一个微笑,于是课堂就在这温馨中缓缓进行。 课程结束时他送过我两本书,包括他自己写的音韵学和孙永选老师的书。我现在依旧珍藏着。 大三诗社打算出一本诗集,我向他约稿,张老师很爽快发给我他的诗作,可惜诗集一直拖到去年才刊印,心里有些愧对张老师。 (党总支书记) 张隆海: 张隆海老师一身正气,勃勃英姿,虽不在一线执教,却凭借其独特的魅力留给学生很多传奇。 他声音浑厚,曾多次与学校资深朗诵前辈李敏红老师同台,给人极大的精神享受。 他毫无官架,与我们相处十分融洽。支持学生活动,鼓励大家读书写作。 大一时我因直言愤激而开罪学校和曲阜部分人士,张老师当时在校团委工作,得知此事伸出援手,使我免收处罚。 大二时我每晚用飞信给师生发送诗歌,常遭人误解,张老师多次在专家讲座后公开表扬鼓励我,给了我极大的精神慰藉。 大三我负责诗歌音乐节,当时阻力颇大,又是张老师多次给予帮助,最终音乐会圆满举行。 张老师和文娟女神琴瑟调和,在曲园传为佳话。 (导员) 徐庆海: 徐庆海老师是我们的导员,不离不弃陪伴了我们四年。 他说话语速极快,做事却严谨仔细,系里的大事小情只要到了他手里保管处理得井然有序。很多次我去办公室找他,他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处理文件,一边回复信息,可谓一心三用,有条不紊。 导员精通摄影,之前毕业照他常代劳。大一暑假我们去泗水县社会实践,蜿蜒的山区小路上导员戏说摄影的趣事,让我等大开眼界。 导员和我们关系密切,路上偶遇会随口聊几句,全无紧张拘泥之感。晚上他喜欢去西操场跑步,我遇到过好几次,俩人闲谈,倒也有趣。 导员比较支持学生活动,大二我和一帮同学组织大沂河诗友会,一辆三轮车装着各种设备出校门,当时就被拦下了,我过去自报家门,他们得知是导员的学生,当即放行,原来导员早就和他们说过此事。 毕业晚会导员和我们班班长同台演唱了一曲《梦驼铃》,成为那场晚会最难忘的瞬间之一。之后我去武夷山多次听到此歌,恍惚间还以为导员就在身边。 范瑞红: 范老师喜欢笑,一笑眼睛会说话。 军训的时候范老师过来和我们交流,一身运动服,英姿飒爽,那时我疑心她是学生会文艺部的师姐。 大一的职业规划课,范老师讲过一个小故事给我极深的印象:寒风瑟瑟的冬日,她在自习,教室人渐稀少,忽然有人在窗口递进一杯豆浆,之后飘然无踪,她顿时感动莫名。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模仿此举给一个心仪的姑娘送牛奶,结果成就了我大学的第一段恋情。 范老师的女儿小宇聪明美丽且才艺突出,文学院晚会频见其身影。 上次回学校,我去办公室找范老师聊天,她的笑声再次勾起了我大学的美丽回忆。 刘本成: 刘老师负责学生会和社团工作,时有雄心而常因其性格激切与社团发生嫌隙,赞者称其率直负责,厌者忿其刚而自矜。其实师生各有各的想法,以致误会愈深,难以消解。 刘老师的闲暇生活就是开心消消乐,此外,他对待女儿特别宠爱,他的球球名字在二胎出生的前一个月,标为“静待花开”。女儿降临后,个性签名就一个字:好! 大三下学期,刘老师推荐我和成铭去济宁广播电视台参与“收集一万个贫困山区儿童心愿”的实习。我俩颇为辛苦,但是广播台那边并无酬劳。当晚,刘老师一通电话过去和他们据理力争。 诗歌音乐节在刘老师和学生会众人的大力帮助下成功举行,圆了我大学一个诗意的梦。 然而后来诗社欲出诗集,一切准备就绪,刘老师却迟迟不拨款,虽中间千头万绪,然终成遗憾。 上次回学校去办公室找他,眼见他紧张忙碌的处理工作。想起大学几年和刘老师的多番交往,不觉莫名怅然。 杨芳: 我与杨芳老师的相识颇为有趣。 大二开学之际,系里组织新生游览三孔,我自告奋勇去当导游。当时学生会师哥给我安排了一个小任务:负责给一位新来的老师讲解,我抬眼一瞧,竟是个羞涩的姐姐。 那天的游玩十分尽兴,杨老师娟秀热情,俨如初来乍到的学生。当时同学问我“这位是几班的?”我哈哈大笑“这是新的师姐!” 后来杨老师做了辅导员,如今成为双胞胎辣妈,生活丰富,欢乐多多。 上次回学校,我去她的职业规划课与师弟师妹做了一个简单的交流,课下我们在综合楼前闲聊片刻,虽时隔四年,但那一瞬使我放佛回到从前。 (诗人) 冰虹: 一袭长裙,盈盈微步,温婉可亲,浅笑柔语。如果有人可称之为曲园的一道风景线,那么非冰虹老师莫属。 冰虹老师是诗人,清丽的文字和善良的心地让她拥有众多的粉丝。一年四季,她在校园中踱步,常引起不少学生的惊呼与回顾。 冰虹老师有很多头衔,但是与我关系最密切的是琅嬛诗社的名誉社长。从我大三接过诗社到下半年负责举办诗歌音乐节,冰虹老师给予了很大帮助。 大一大二我给冰虹老师写过诗评,在她的鼓励和自我锤炼中,文字稍稍成熟。 老师常邀我去办公室聊天,且给我一些千奇百怪、溢满童趣的小礼物,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一摞厚厚的文艺报纸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冰虹人如其诗,面对外界的喧嚣常能保持独立的品行。曲阜济宁很多活动频频请她出席,她不胜其扰便百般推辞。 有一次我们在办公室闲聊,电话响个不停,她却置之不理,不必说,又是俗世琐务。 去年校庆我回学校,在教职工餐厅偶遇冰虹老师,她风采依旧,闲谈之间,大学的美好时光仿若目前。 说句题外话,冰虹老师的儿子禹鹏师哥多才多艺,我们相识虽短,却颇为投缘。上次回校,我于书法系聆听师哥品评书法,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位长安写于 2016 年 9 月 11 日星期日
个人分类: 长安文章|2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犀利仁师 (2013)】【中国大陆】【主演: 吴奇隆】
lcj2212916 2014-7-7 21:32
导演 : 黄伟杰 编剧 : 韩佩贞 / 周碧辉 / 陈文娟 主演 : 吴奇隆 / 刘诗诗 / 叶祖新 / 吴映洁 / 岳跃利 / 霍政谚 / 寇振海 / 张哲瀚 / 郭家豪 / 周奇奇 / 吴华新 类型: 喜剧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4-06-04(中国大陆) 集数: 44 又名: Incisive Great Teacher 在一个歌舞升平的安宁盛世,当今圣上广开新政,气象万千。在全国最高等的学府弘文学院,圣上提出开办武举、创立女学。肩负着朝廷重任的柳傲天(吴奇隆 饰)前往弘文学院应聘先生,一路上阴差阳错娶了绿林好汉的女儿路云霏(刘诗诗 饰)却落荒而逃。在此之后,路云霏、宋文文(吴映洁 饰)、慕容月(周奇奇 饰)、范大同(叶祖新 饰)、金仁彬(张哲瀚 饰)等数个性格各异的男女学生进入弘文,在傲天的带领下呈现了欢快有趣的新气象。然而一股不知名的势力却处心积虑想要倾覆弘文学院。守旧势力和革新派,钩心斗角,暗潮涌动。   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弘文学院,即将面临最为强烈的风暴……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7980044
1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学院85岁排第十,文学院85岁排第五
热度 4 黄安年 2014-2-3 17:57
历史学院 85 岁排第十,文学院 85 岁排第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4 年 2 月 3 日 发布 春节期间给老人拜年,给住在美国的叔母马书琴老人拜年 , 她今年 97 岁;给在上海的姑父方忠本老人拜年,他今年 96 岁;给在杭州的 姑 父章愫拜年,他今年 96 岁;给我的二姐拜年 , 她今年 88 岁。给在武汉大学的刘绪贻先生拜年 , 他今年 101 岁;给冯其庸先生拜年 , 他今年 91 岁;给人民出版社的邓蜀生先生拜年,,他今年 91 岁,等。 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昨天和马家骏先生通电话拜年 , 他今年 85 岁 , 告诉我在院里老教授中排行第 10 位,历史学院排第一的是尹敬坊先生今年 97 岁;第二位的是冯效南老太太 , 她是原历史系总支书记,李人俊 ( 原石油部长 ) 的夫人,我的同班同学丁西玲今年 88 岁 , 在我同年级同学中 , 她的年龄还不算最大的, 1954 年级年龄最大的同学冯荫芳 33 岁 , 那时我 18 岁。在历史学院的退休支部里平均年龄已经超过 80 岁 , 我今年 78 岁算是小字辈了,相比之下,文学院的退休教授比历史学院人数要多,可老龄化程度比起历史学院来说还差点。邓魁英先生,告诉我们,今年她 85 岁,在文学院排第五。总的说来北师大的退休教师队伍里 , 恐怕以文史学院老龄化为最了。 对于老龄化退休教授队伍,既是宝贵财富,也是不小的负担 , 就看领导怎么对待这支队伍了!
43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
热度 5 lix 2013-11-9 20:40
在博友 谢力 的博文 《南渡北归》一部沽名钓誉之作 中,提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令老邪十分意外。就老邪所知,鲁迅文学院并非北京师范大学的下属文学院,而是莎菲女士到北京后首倡创办的“院”,拟与科学院并立,原属文化部,称“所”,正局级。后撤销。改革开放后,复“所”、更名为鲁迅文学院,中国文联下属正局级。 与北师大的关系老邪所知的,是:鲁迅可算北师大校友; 1988 年中国文联委托北师大办研究生班代培文艺学硕士(因鲁迅文学院无硕士学位授予权)。这届同学中莫言同学最近得了炸药奖,才出来一个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的说法,有点误导。非谢力博友之过也。 顺便提及,近日, 贾平凹任 北师大 国际写作中心 驻校作 家 莫言捧场 - 搜狐教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518 次阅读|5 个评论
西南联大的文学院
热度 4 yonglie 2013-4-29 19:46
我是 26 日到昆明的。两年前的今天,我也到了昆明; 75 年前的同一天,西南联大来到昆明;两年前的今天,我荣幸地被关在了联大的纪念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437326.html ); 昨天(后来才知是清华的校庆日)我又去看了闻一多先生篆额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冯友兰撰文、罗庸书丹)和纪念馆,拍了几张照片,也许能唤起大家怀想那个奇迹的年代……
个人分类: 随想|3547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态文明视域中科学的自然回归
热度 2 xxjing 2012-12-3 20:05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肖显静) 有人认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改变,需要科学的转向。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科学应用就是自然规律的贯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会造成环境问题的,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不需要科学的转向,只要人们不滥用科学就行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非仅仅是人类滥用科学的结果 环境问题上的“滥用科学论”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因为,在一些情况下,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的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 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作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利用科学原理生产出来的许多产品如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就是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科学的“非自然性”是科学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人们普遍地把科学当成“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的认识。这种说法没有错。可问题是,科学是否就是对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呢?完全否定这一点是绝对的,不过,完全肯定这一点,与科学历史发展以及科学认识具体过程的展现相背。 当我们面对自然对象时,我们会为自然的隐秘、庞杂所迷惑。为了能够有效地获得对对象的认识,近现代科学基于机械论自然观,采取简单性原则、因果决定性原则、还原性原则、祛魅性原则,对自然加以简化、规律化、还原化,以获得相应的理想化的、简单化的、规则化了的认识。 不仅如此,近现代科学还将实验方法和数学演绎方法应用于对象的研究中。实验方法的运用就是力图在纯化和简化、加速和延缓、强化和模拟自然对象,甚至有时是人工对象的情况下,获得对这些对象的认识的。此时所获得的很多实验现象已经不是自然界中对象原有的,而是实验者利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人工实验对象施加一定的作用产生的。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 祛除了“自然物”的“自然性”,实现了“现象的制造”。 进一步地,以描述和解释实验事实为已任的科学理论,追随的不是“自然”,而是“非自然性”的实验事实,是对实验室中所构建的实验室世界——理想化并规则化了的人工世界的理想化的表征,获得的是“人工自然规律”而非本来意义上的“自然规律”。 这种“人工自然规律”具有 标准化、逻辑化和数学的演绎性,呈现出高度的规律性,为工业文明建立奠定认识基础。可以这么说,工业文明建设就是 针对具体化的工业生产环境,参照实验科学的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过程,制造设备、设计工艺流程、进行相关作用,使得在实验室特殊环境下发生的实验过程和科学原理,能够在生产车间里发生并完成。如果没有科学的“非自然性”,与科学相对应的技术转化就不能够规范化、确定化和标准化,程式化的工业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工业文明就不能诞生和发展。科学是与工业生产及其工业文明相对应的,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及其推进奠定了认识基础和实践指南。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事实上, 非自然性科学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化,使得工业文明生产过程对自然的改造机械化,简化、分离、还原了自然,割裂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以机械化的方式规制了自然;非自然性科学对认识对象的建构,使得工业文明生产和使用人工物的过程对自然的改造标准化、规则化和齐一化,并以标准化、规则化以及齐一化的方式预置、促逼、摆置着自然。 正是这种“非自然性”的科学应用所展现的“科学规律”更多时候是“人工自然规律”而非“自然规律”,导致了科学应用过程所发生的过程绝大多数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所生产的物品也几乎不是自然界中原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第三者”或“异质性”的存在,与自然界中的“自然规律”以及生态平衡相违背。这应该是科学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和本质方面的原因。 三、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学的“自然回归” 为了减少非自然性的科学应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个必要的措施是对这样的科学进行反思,将科学从它的“非自然性”中走出来,回归自然,以大自然为研究对象,大力发展直接面对自然的科学——“真正的自然科学 (real nature science) ”,如农学、林学、海洋学、大气学等,真正做到向外在自然学习,发现外在自然的特征,并按此办事,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首先,要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更多地研究 自然的复杂性、自然的有机整体性、自然的非决定性、自然的内在关联等。在此基础上,扩展认识对象,在以往分门别类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对复杂系统和巨系统进行研究,以获得对自然系统的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使我们的认识符合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可以说,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的建立及其发展就是向这一方向努力的结果,这为人类正确地改造自然奠定了认识基础。 第二,要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现代主流科学,即非自然性科学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在干涉自然的基础上获得对人工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改造的,而博物学传统则尊重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不会以实验方法对自然强行干涉,以数学方法对自然强行规定,如此它就能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这种认识是直接关于自然界的,因此也更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贴近地认识自然和保护环境。由此来看,复兴博物学传统应该是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所应该遵守的。 第三,让科学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科学的应用是符合科学原理或科学规律的,也是有效的,但其有效性主要不在于科学获得了普遍性的自然规律并且将这样的规律在每一个地方展现,而在于它已经舍弃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机整体性、非决定性,舍弃了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物种的地方独特性,按照非自然性的科学认识对其加以改造,使其尽可能符合相应的科学过程实现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可以说,环境破坏实质就是人类将环境作为科学的“试验场”产生的,是让环境适应科学而不是将科学适应环境的结果。 如对于本地水稻,采取的是更粗放的耕作,消耗更少的养分,更难遭受病虫害,但是,它的产量更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培育出了高产的新的水稻品种,但其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也更易遭受病虫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高产,就需要我们“科学种田”,采取更集约的耕作方式,更大量地施用化肥和农药。不过,这样一来,人类的目的实现了,对环境的影响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自然被简化为单纯地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由此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实质就是人类将环境作为科学的“试验场”产生的,是让环境适应科学而不是将科学适应环境的结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之时,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复杂性,明了科学应用对环境的影响,改进并发展科学,使之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以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 第四,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每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是不一样的,其特征也不一样,一个普遍有效的生态学规律是不存在的。如此,就需要科学直接面对地方生态环境,以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地方性知识虽然具有朴素的经验特征,甚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由于这是当地世世代代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通过直接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获得的,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错,具有地域性、整体性、授权性、实用性等特点,因而能够更多地与当地环境相契合,在达到实践有效性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这样一来,科学就应该更加重视并挖掘这些地方性的生态知识,与它们相结合,大力发展民族生态学、生态人类学,以获得多样化的、契合当地环境的科学认识。 第五,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科学的非自然性表明,在实验室中被证明为正确的科学认识并不表明它相对于自然世界是正确的,更不表明它的应用就是合理的,而只是表明如果按照实验室的条件,应用这样的科学将可能得到相应的结果。既然如此,某项科学成果是否应该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应该看这样的应用是否影响到环境,以及会给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更多地与自然相符合同时又更少造成环境破坏,应该成为未来科学努力的方向,应该成为科学真理性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来说,与自然更多符合的科学,造成的环境破坏将会越少,相对于自然的真理性就越强。从真理性与环境问题的关联看,自然应该是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第六,将公众作为被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者。众所周知,传统科学的目标是研究所谓的“自然规律”——一种排除了人的涉入的自然规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公众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公众的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公众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公众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公众在自然中的位置,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不仅如此,作为科学应用的实践者和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的公众,有时对环境问题的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或者可以作为直接的认识者进入到相关对象的认识中,或者其认识可以而且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 这样一来,回归自然的科学就不应作为科学家的特权,公众也不应作为“门外汉”被拒之门外,公众已经作为被研究者和研究者,成为这种科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之,保护地球是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的自然回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需!
个人分类: 科技哲学与环境|4306 次阅读|2 个评论
永远的邓红梅教授!——惊诧特聘教授自杀身亡
热度 43 JYH64J98Y99H 2012-10-23 16:44
大约在2005年前后,我听说一位年轻貌美的老师被文学院聘为特聘教授,这在当时甚至有点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味道。一两年前,在一位热心的朋友举办的饭局上,我邂逅了邓红梅教授,当天的主角是杨海明教授、钟振振教授。席间,我请教了一个典型的门外汉才能够提出的幼稚问题,竟引得权威专家各有说法,我现场领教了著名学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采。我说我的一知半解属于盲人摸象,邓红梅教授则宽慰我说,谁敢保证自己的见解不是盲人摸象,重要的是要能够自圆其说。她的温润、知性、靓丽与聪慧,让人印象深刻。 今天,2012年10月23日,我将听到的关于她的传闻抛给一位著名学者求证。据这位知情者介绍,撇开家庭因素,仅就工作与学术事业而言,她患有抑郁症多年,少年的恋父情结与其父亲的过世对其打击很大,其早年春风得意的成长历程与晚近高开低走的情势,与所在学院研究群体的融入不够,事业发展的瓶颈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无奈与挫折,甚至与研究对象的神入和共鸣都可能是其致病因素。当下的文学院,曾经醒目惹眼、高调悬挂的“江南文枢,尽显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粉刷墙壁真干净。 一张白纸从此可以写最新最美的图画! 一般人使用的“白璧无瑕”,早就了无新意,如果与善于咬文嚼字、穿凿附会的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打交道,用于文学院的环境刻画,可能使用白“壁”无瑕更为精准一点。当下文学教授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我看与剪刀糨糊无关,更与电脑的广泛使用无关,而是与他们浑身散发着科学主义的精神有关,与他们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有关。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真可谓是“一字不著,尽得风流”。他们30年前是不过是中国文化浩劫的幸存者,却被当时的舆论捧上天,号称天之骄子,人才青黄不接之际的历史机遇与先天营养不良的面黄肌瘦只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30年岁月悠悠,偏偏有些人始终乐不思蜀,仿佛他们就是人中翘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已经将他们修炼成精,他们似乎注定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丛林的不死鸟! 曾几何时,黑云压城城欲摧。在文学研究的世界内外似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时甚至让人不寒而栗,觳觫不已。知情者还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把事发当天的情况说清楚,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做到。如果要探究她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需要一部书的容量才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无疑,这位著名学者的话语与我的人生经验感悟耦合着、共鸣着。也许,她依然年轻清秀的面庞遮盖了她不懈奋斗的心灵沧桑。也许,一场突如其来的心理感冒如急风暴雨袭击了她本来就显得有点嬴弱的身躯。也许,早年的春风得意一帆风顺让她先天就缺乏抗击压力与挫折的心理疫苗。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是因为她知识太渊博了,经历太丰富了,生活太完美了,她早就看透了世俗对她的怜爱?是她个性太要强了,面子太重要了,成就感太迫切了,她向来讨厌别人对她的怜悯?在那只可联想、臆测,甚至在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看不见的战线的角逐、博弈乃至搏杀中,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走得如此步履匆忙?我们没有理由断定她有孤芳自赏的倾向,我们也许可以推测她有孤掌难鸣的无奈,但我们无法否认她孤注一掷的决绝!她从此斩断了尘缘,远离了尘嚣,永远告别了熙熙攘攘的尘俗。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她的离去,化成了一道难以揭开的文学之谜! 在我的心目中,文学就是广袤无垠、气势磅礴的巍巍文化昆仑,那里层峦叠嶂,云谲波诡,时而云翳笼罩,时而云蒸霞蔚,蕴藉无穷,气象万千!那里有鬼斧神工的神奇景致,有风花雪月的罗曼蒂克,更有出神入化的魔幻世界。在这片藏龙卧虎的热土上,山林之大,狡兔三窟,有魑魅魍魉出没;狐朋狗友,狼狈为奸,有沆瀣一气之实。社会的分工确实需要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存在,但是,中国古代文学不需要假古董,不能为了出成果而制造所谓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把抄袭收入进“集成”中,把剽窃纳入到“鉴赏”里,几度身份转换,俨然学界德高望重的翩翩君子,有些人不过是中国古代文学厨房滋生的文学蟑螂而已,他们必将刻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耻辱柱上!窃以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价值就是为了准确地再现中国古代文学文本,并信、达、雅地传达到今人,正所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国古代出土文献的搜寻发现者、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资料整理研究者与文本翻译者,当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的学术使者。他们肩负使命,任重道远。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价值之一就是他们还活在那里,他们就是立地书橱,随时供人们翻阅、检索、咨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者的存在,就像是催化剂,随时可以探询、激活古代的思想文化,衍生最新的思想产物与文化产品。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者恰恰起到了复活古人,丰富今人的文化纽带作用,铺设了一条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联系的桥梁。文化与文明,宛若火炬接力,薪火相传,一如山涧溪水,生生不息。一位博古通今、述而不作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可能就是最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之一。当下量化成果的逼迫,特聘教授岗位的诱惑,学术奖励政策的刺激,官本位价值坐标的导向,严重扭曲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本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本应博学、睿智、儒雅的学者竟变得那样暴戾恣睢,不可理喻。当下大学,不缺茅台五粮梦之蓝,惟缺真人还少家常酒! 或许她看腻了春花秋月,看冷了世态万象,看破了滚滚红尘,观书观城观心理,阅人阅世阅文学,读乾读坤读春秋,耐不住世俗生活的寂寞,她甘愿穿越时空,与其熟悉的宋代词人李清照一起浅斟低唱、觥筹交举,着意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令耳闻目睹者吓得魂飞魄散?抑或,中国古代文学的前沿学术研究太艰深了,当一座座文学研究的古墓被研究者们挖掘殆尽,她愿意掏出心来,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道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博士论文选题?一方面,人们试图探讨抑郁症的产生原因,另外一方面,对于患者的关怀与积极妥当的治疗值得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据知情人提供的可靠消息,2012年10月15日17时许,她在位于南京鼓楼区龙江小区龙凤花园的自己家中自缢身亡。不日,天安门广场也隆重降半旗志哀。如此高规格的哀荣恰恰为了悼念与她同日逝世的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西哈努克陛下。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吧。呜呼哀哉!呜呼哀哉!红颜薄命,天妒英才,这是人间的悲剧!这是文学院的悲剧!这更是其亲友的悲剧!耳闻目睹文学院抄袭剽窃的教授活得风光、滋润。“集美身垂范, 求真道可师 ”,谁敢信誓旦旦坦诚自己所做所为像陈仲明的书法那样漂亮?古代文学个别教授不先求学术之真,不先求人性之善,唯先求浮夸之美、虚荣之美、掠人之美!“集美”先于“求真”的价值取向实在可怕!如果不是骚人墨客对于平仄风雅的斯文坚守,在学理的意义上我则更主张改成“求真道可师,集美身垂范”。先真而后美,真善美才顺理成章;先师而后范,师范乃水到渠成。不夯实“真”基础,不做足“真”文章,不下出“真”功夫,所谓的“美”便是空中楼阁,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文学环境治理呼唤当代城管积极参与,拆除违建,治理雾霾,还文学研究以碧水蓝天!文学院学术不端者工于心计,搏取学位精于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申报课题惯于顺手牵羊、无中生有,出版著作善于偷梁换柱、树上开花,晋升职称长于浑水摸鱼、金蝉脱壳。走出文学院的学术不端者犹如病毒扩散,殃及无辜,他们对同僚笑里藏刀、远交近攻,对下属上屋抽梯、趁火打劫,把他们视为文学中的人妖未必恰当,但他们就是比文学美女更有作秀把戏,活脱脱地劣币驱逐良币,活活地逼死文学美女。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衣冠禽兽,道貌岸然。阴招、险招、损招,口蜜腹剑有真招,善心、善事、善治,水落石出多伪善。社会上假冒名烟名酒常以高价位骗财,大学里伪善名师名家多以高官位骗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潜伏在文学院的学术不端者的前世今生,真可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言道,天下文章一大抄,直感慨抄袭剽窃也是高校生存一本万利的宏图伟业。而固守学术本位、本真的学者无论成功、顺利与否,往往都有其在劫难逃的人生宿命,这才是当下中国大学真正的悲哀! 红梅之名,容易让人联想到陆游的一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咏梅词。在我看来,如果从写意的视角,只需要转换一个字,即将两处“无”改为“有”,便可传神地表达出她背负特聘教授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我抄录并妄加改动如下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有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有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孰料想她竟以宁为玉碎的唯美主义情怀,捍卫着特聘教授宁死不屈的尊严! 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她一个不落,特别是在博士学位泡沫化政策之前,难能可贵,她是当时中国学位生产流水线上最不偷工减料、最货真价实的精工制作的限量、绝版产品之一!师出名门, 天生丽质,少年得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鹤立鸡群,卓尔不群,璞玉浑金,堪比初唐四杰光彩熠熠,仿佛朱淑真李清照投胎转世! 她以喜剧之美为自己15岁开始的大学生活完美开局,让芸芸众生、莘莘学子望尘莫及、自愧弗如,她以悲剧之美为自己赶赴文学院特聘教授饕餮盛宴之丰盈人生戛然收官。她宁可砸碎锅碗瓢勺,也要守望风花雪月!“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她那惊世骇俗的香消玉殒,浩然之气氤氲在文学的天空,纵是江河湖海也为之动容。唏嘘兮!她竟然从此成为永远的邓红梅教授!令人扼腕不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她依然活着!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邓红梅虽死犹生!扬子滔滔,悲怆呜咽;钟山巍巍,肃穆送别。她遽归道山,宛若嫦娥飞天,她展翅翱翔,向万里碧空。青春永无穷,清誉满寰中。聊发感慨,不知所云。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红梅先生一路走好! 沉痛悼念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红梅先生! 附:相关资料链接: 邓红梅,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198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常务理事等。先后师承吴企明教授、钱仲联教授、杨海明教授等唐诗学、唐宋词学、明清诗文学专家学者,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词史、唐宋诗歌、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多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词史。曾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主要科研项目: 1、“明词流变研究”,2001-20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2、“山左名媛词校注”,1996-1999,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独立承担。   3、“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1999-2002,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独立承担。   4、“明代词史论”,2001-2004,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基金项目,独立承担。 5、“女性词史”,1999-2000,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师出版基金项目,独立承担。   6、“辛弃疾研究资料汇编”,2001-2003,教育部齐鲁文化中心项目,主持人。   7、“南宋词接受史研究”,2002-2003,济南大学“中国词接受史研究”子项目,主持人。 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1、《乱世流萍--杜甫传》(专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女性词史》(专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闺中吟-传统女性的精神自画像》(专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半边风景丛书》(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李清照新传》(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6、《婉约词》(评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论文: 1、《朱彝尊的爱情词说》,《文史哲》1993年第5期。   2、《朱淑真事迹新考》,《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3、《陈与义诗风与江西诗派辨》,《学术月刊》1994年第8期。 4、《女性词简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5、《明词综论》,《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1期。   6、《柳永词论三题》,韩国《东方汉文学》第16辑(1999年2月)。   7、《唐宋词中的生命意识透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8、《孤傲劲爽的顾贞立词》,《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9、《徐灿词论》,《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0、《辛弃疾与陶渊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1、《论辛词好称渊明的原因与价值》,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第2期。   12、《水月禅境 山鹤幽情》,《名作欣赏》1999年第2期。 13、《词学视野中奇特的两面人》,《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4、《影响的焦虑 灵境的启示》,《现代语文》1999年第3期。   15、《另眼相看中国传统文论》,《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6、《女性词史摘要》,《词学研究年鉴》2000年3月。 17、《韵”的呈现与宋代审美理想——对秦观词透视的又一角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8、《女性词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9、《词:一体两面——从宋人对东坡词的批评与东坡词论考察宋代的词体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0、《施、沈纤秾,方追秦、柳——论明人施绍莘词与秦观词的异同》,《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4期。 21、《无底色映衬下的欢乐之乡——读辛弃疾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名作欣赏》2004年第10期。 22、《虚论“邵康节体”诗歌特征及其对于宋代诗坛的意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23、《李清照里籍考证中的新问题——兼与徐北文先生商榷》,《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24、《唐宋笔记中民间隐语的特点》,《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5、《双卿真伪考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26、《论“格调”》,《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 27、《杨花:漂泊者的心灵之象——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新解》,《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28、《谈王维诗歌的“禅”与“和”》,《 文学教育 》2009年第9期。 29、《词体结构层次新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0、《20世纪词学“联接处”的一座奇峰》,《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24日第6版。 主要获奖成果: 1、《女性词史》,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乱世流萍——杜甫传》,2000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朱淑真事迹新考》,1995年获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 奖。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51794 次阅读|108 个评论
老夫写的这不是字!是寂寞和忧愁!
热度 1 duke01361 2012-10-17 00:04
老夫写的这不是字!是寂寞和忧愁!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又道:穷人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都是智慧啊! 所以在没有成名之前,老夫就是字字珠玑,也依然寂寞无常!一旦如鲁人莫言般,获得瑞典文学院资助,我敢啃腚 ,我丢在这里的一个偏旁部首,都会价值连城!信么?你最好还是信,否则就太那个了! 因此,现在老夫写的,这不是字!这是寂寞啊! 如果没钱给瑞典人送上一粒蜜枣,瑞典人又如何愿意跑道科学网瞻仰我老人家的墨宝?因此,我老人家写的这不是字!这是忧愁啊!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410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间最美师生情(二)
热度 2 jydai 2012-5-1 21:36
人间最美师生情(二) ——写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8 级同学毕业前夕 我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8 级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贺慎同学,几个小时之前在我网易博客上留言说:“我们的师生情也最美!”这是贺慎读了我《人间最美师生情》博文后真切的情感反应—— “ 现在我想告诉戴老师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老师并不像您所写的那样大大咧咧,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老师。记得 2010 年评选 “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 时,我们互相转告,呼吁同学们去投票,那段时间我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您的票数,所以老师所说的 “ 这件事激动过后,很快就过去了 ” 对于我们 —— 您的铁杆粉丝来说实在难以接受。我们学生当中也写过很多有关您的文章,至少我在博雅论坛上看到过的就不下十篇吧,对您都是称赞有加,我们并不是不懂感恩,只是您没有看到而已。至于上课时,听得过瘾时我们 “ 啪啪啪 ” 的鼓掌,我并不觉得比台湾学生报以微笑失礼,只是两岸学生风格不同罢了,我反而觉得从心底发出来的掌声是对您最大的肯定,并且我想告诉您的是,我们也经常对您报以微笑,也许只是您没有看到罢了。至于您说的下课后学生都是背起书包走人,不会对您说声谢谢,我实在不敢苟同,当初我们听完您的课后,留恋在您风趣的讲课当中,我不止一次看到有学生围着您问这问那,如果时间允许还会和您一起走出教室,目送您离开,当然我们不习惯于下课后对老师说谢谢,但并不是不尊重老师。仍然回到文章的开头,我现在十分嫉妒台湾的学生,您只给他们上了两个月的课,学生就给您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而我们一直这样的尊重、爱戴您,上了您这么久的课,却无法得到台湾学生哪怕一半的待遇,实在有点心凉。最后,请允许我说声:我们之间的师生情也是最美的。 ” 贺慎同学还在我另一篇杂文《人情味》后评论说: “ 老师你在台湾呆了几个月就到处呼吁台湾师生情怎样美好,你在华师呆了快一辈子了,难道就没有一个学生值得你写么?你和华师学生的感情就不是最美师生情么?你忘了最支持你的人永远是华师的学生么?建议老师也写写华师的师生情! ” 看了贺慎这则留言和评论后,我很惶恐——对那些有情有义的学生,我为什么常常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也很惭愧——我到底给自己的学生多少帮助和启迪,长期以来安然享受学生们给我的掌声和鲜花?又很困惑——为什么对大陆学生多年来的掌声“习以为常”,而对台湾学生的感激十分敏感?贺慎同学的留言让我想了很久很久,想了很多很多…… 是的,我最应该“写写 华师的师生情 ”! 其实,我并不具备当一个好教师的素质:我的语音不清脆宏亮,我的语速太快太没有节奏,我的普通话更是太不标准。 1985 年回到母校工作后,我一走上讲台就给中南各省县长学习班上课,课程名称好像叫“文学修养”。上午我唾沫四飞地连讲了两节,县长们都安安静静地“洗耳恭听”。到第二次上课时教室里来许多学校和系里领导、教研室老师,开始我还以为自己上次课一炮打响,这次我更是神采飞扬地连讲两节。课后领导、老师与学生代表座谈,我才知道自己不仅不是“一炮打响”,还很有可能是“一蹶不振”。县长们听了两节课后就给校方写信,要求换下我这个楞头楞脑的老师,原因是“他们听不懂我在讲什么东西”。在大学念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就经常取笑我的方言,有一位仁兄还挖苦我说:“建业讲汉语像读英文,建业读英文像说汉语。”领导没有让我“下课”,只是要求我尽快学会普通话。随着我不会讲课的臭名越传越远,我对能否上好课越来越没有信心。虽然连续两年恶补普通话, 85 、 86 级的本科生还是有人抱怨听不懂我的话。开始工作的两三年里,我一直觉得自己可能选错了行。 88 级的同学们才第一次给我上课鼓掌,那一次鼓掌让我兴奋了好几个夜晚,回味了好长时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能想起当时的情景,还能“听到”当时的掌声。我对 88 级同学印象也特别深刻,如果那时开了博客的话,像我这样容易激动的人一定会写一篇博文。从此以后,我在课堂上越来越从容自信,同学们给鼓掌也越来越多,我自己对鼓掌也越来越“习惯”,越“习惯”自然也就越麻木,我把同学们对我鼓掌这份“额外奖励”,当成了我自己“应得的报酬”——好像自己讲课真的很精彩,同学们鼓掌是“理所当然”。其实,至今我照样读准四声,照样分不清卷舌不卷舌,照样说话的语速很快,只是同学们都友善宽容地原谅了我这些毛病,甚至还说喜欢听这种“戴氏普通话”。 我的学生懂得感恩,我自己却不知道感激!平时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我自己却只知道忘恩!真荒唐! 这说明我骨子里还有“师道尊严”,认为老师是授者,学生只是受者,无形中把老师当作施舍者的角色,觉得被施舍的学生理应感恩。事实上,走上大学讲台的二十多年来,学生给予我的远远超过我给予学生的,我在即将出版的学术论文集《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自序》结尾说:“ 感谢我教过的历届学生,他们的掌声给了我自信和快乐,他们的质疑更促使我反省与思考。”学生的掌声给了我人生的高峰体验,学生的质疑促使我学会深入思考,学生青春的笑脸驱走了我身上的暮气——应当感恩的是我而不是学生。 我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二十多年,在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讲学只有两个多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给予我的掌声无疑更多,而且不仅仅是掌声,不知是从哪届同学开始收集和编辑“戴建业语录”,并将这些语录挂在网上。自 1949 年以来,中国内地只一个“伟大领袖”的“毛主席语录”,同学们编“戴建业语录”虽有“犯上作乱”之嫌,但这是给我很高的荣誉和奖赏,听别人说网上有“戴建业语录”后,我只是把这当作笑谈一笑了之,只是意识到学生们十分可爱,但没有意识到应感激同学们的美意。前年我校研究生首次网上投票选 “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 时,我正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持研究生答辩,答辩结束后广西师大又组织我们在桂林旅游,回到学校时才听说我“中了状元”,七千多研究生中我得四五千张票,我感到非常意外——竟然还有那么多理科研究生投了我的票,也非常兴奋——学生的肯定是对我工作的最高奖赏。但是,我并没有反问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个荣誉,没有想到如何回报学生们对我的关爱。 为什么自己对那些台湾学生的赞扬十分在意呢?难道自己对学生也内外有别?也许自己在台湾只是“客座”,时时意识到自己“客座”的身份,对台湾同学们和同行们的赞扬格外敏感上心,这酷似我们在别人家里受到盛情款待,临别时总要连连道谢。在别的学校受到学生的高度赞美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在自己单位受到学生恭维似乎在情理之中,好像外校学生赞美自己是他们“分外开恩”,而校内学生赞美老师是他们的“应尽义务”。这使我想起自己早年的“家务事”。三十多年前我高中毕业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劳动过程中与一位武汉知识青年谈恋爱,女朋友用她自己的私房钱给我买了毛线,还亲手为我织了一件毛线衣,这是我这个农村孩子第一次穿毛线衣。其实根本用不着“穿”这件毛线衣,“看”着它我就非常温暖。后来阴差阳错“同桌的你”成了他人的新娘,我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我太太二十多年前亲手给我织了好几件款式更好的毛线衣,但我完全没有第一次穿毛线衣的那种感动,也完全没有第一次的那种感恩。这绝不是自己更喜欢过去的女友,而是无意识中觉得太太为自己织毛线衣是“理所当然”,这样,自然就没有感受太太织毛线衣时,一针一线“织”进多少对丈夫的深情,久而久之,对太太传递的爱意就变得十分麻木迟钝。 太太没有义务必须爱自己的丈夫,除非丈夫值得她爱;学生没有义务赞美自己的老师,除非老师的工作真值得他们赞美。即使值得爱值得赞美,被爱者和被赞美者仍然要学会回报,学会感恩,不知道回报和感恩的人,必然会从麻木变得自私,又从自私变得冷酷。 我给本科生上课比给研究生上课还要认真,这可能是本科生课堂太大,上课时间又没有弹性。另外,我认为研究生应该学会自己读书,不能老是依赖老师讲课,古人也轻视“耳学”而重视“眼学”。但本科生还没有完全入门,给本科生上课就是给他们引路,因此我长期留心专业的学术进展,尽可能在教案中吸纳最新的成果,自己对作家作品有新体会也马上写进教案。在讲台下下的工夫越笨拙,在讲台上的表现就越潇洒,不管讲得多么熟的课程,上课前我一定要认真准备,从来不敢马虎苟且。但是,不管我自己如何“敬业”,不管我的课多么“精彩”,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分内工作,国家早已给我付出相应的报酬,我的学生没有任何义务要给我另外鼓掌,更何况我工作还不够敬业,更何况我的课根本谈不上精彩! 我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选择做教师,最幸福的事就是遇上那么多纯真可爱的学生,最难堪的事就是与学生重逢时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记得几年前去外省开会,一个学生老远乘公交车来看我,她说一听到我来了就很激动,多年来一回想我上课的情景就很温暖,她还说我曾经表扬过她,可是我却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当时我真的无地自容,真想钻进地洞里去。说心里话,我特别想记住自己每个学生的名字。我研究生刚毕业时当了一年班主任,这个班三四十名同学我至今还能叫出很多人的名字,甚至还能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但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让老师无法记住他们的学生,一是学生人数太多,二是接触的时间太短,三是教师的负担太重,四是莫名其妙的杂事太多。更可怕的是,现在学校这种管理模式,并不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学只看重教师的论著论文,并不太在意他们的教学态度,更不关注他们是否与学生交流。于是,一个教师就只专注于自己应如何写书,很少思考自己应如何教书。我觉得学校应该兼顾教学与科研,将本科生分小班,让教授分别在各个班做班主任,这样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一长师生就会成为忘年交,这会让学生受到各方面的熏陶,也会让教授永保生命的活力。我觉得大学是人世最美好的地方,只有这种地方才会接纳个性鲜明的学者,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包容离经叛道的言论,也只有这种地方才会有新潮的思想观念。学生在这种地方,可以从教授的著作中获取新知,但与教授的交流可能受益更大。 师生接触的时间越长,师生之间的感情自然就越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自己的应届毕业的博士生赵目珍,跟着我从硕士读到博士,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和我在一起。他现在不仅是我的学生,是我的朋友,甚至在我内心深处他有点像我的儿子,我希望他学有所成,更希望他未来生活幸福。可见,师生之间有接触才会有感情。 台湾很少有大陆这种航空母舰式的大学,台湾社会少子化问题非常严重,各专业一个年级的人数不多,我的课堂上只有二十多名学生,每周七节课分成三次上完,一周时间师生就混熟了。我们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全校最大的系,现在每年招本科生几百名,一个课堂上一百多名学生,课前点一次名也要花上十分钟时间,我一直觉得这不是在上课,而像是在做学术演讲,师生之间不能充分互动。我感到很苦闷的是自己教了二十多届学生,但对这些学生最多只是面熟,能叫出名字的少得可怜。这并不是大学普及的必然代价,是我们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和教师价值取向中的失误。 是学生给学校带来了生机,是学生给老师带来了活力,是学生使学校充满了春意。现在我们学校应该深刻反省:我们学校给自己的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条件?我本人更应该扪心自问:自己长期以来是在“育人”还是在“误人”? 我觉得愧对自己的学生。贺慎同学,谢谢你!正如你说的那样,“ 我们之间的师生情 ” 是 人间 最美 好最纯朴的情愫。因前几天同学聚会感冒,今天我还在发着低烧,看着贺慎同学在我博客上的留言,翻阅历届同学毕业时的纪念册,我的眼圈一阵阵发潮。历届同学的微笑、温情、鼓励、赞美,让我感到温暖,让我变得自信,更让我工作充满激情。今生今世我会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它。 中文系 2008 级同学即将离开母校,我最应该向同学们感恩道谢。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我教过的历届同学,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地工作,让我自己配得上你们给予我的荣誉和信任! 同学们,再见!
个人分类: 杂谈|5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论语:真理与幸福
hailang0 2012-4-19 18:08
论语 发布日期:2012-4-16 2012年4月12 号。我们有幸邀请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昆庸老师作客第256期新知讲坛,带来主题名为“真理与幸福——品味论语”的文化经典类主题讲座。 讲座开始,刘老师提出,幸福的标准即追求真理,而论语述而不作,描述的正是不变的真理。他告诉我们,虽然没人可以发明真理,但是每个人都可能发现真理,这瞬间拉近了我们与先贤的距离,论语也变得不再枯燥。然后,刘老师从人道和天地之道两个方面简析真理的本质,并对“志(至、止)于道,据于德(得),依于人(仁),游(由)于艺”这条实现人性真善美,收获幸福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刘老师所提供的“咬文嚼字”的方法无疑为大家真正读懂论语,捕捉真理指明一条道路。其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道依于德”的真理,刘老师从生活细节入手,讲了亲身经历的公车爱心专座一事,倡导大家推己及人,莫占专座。接着,刘老师带着同学们对论语最重要的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进行咬文嚼字。他从“學”字讲起,辅以周易的渗透,从中推出学习的必要因素:施教者、受教者、学习内容(爻即真理)、学习起点(孝)、方法(肖,效仿)和终极目标(覺——學的形近字)。最后,刘老师回归原篇,告知大家获得幸福的一个捷径就是温故知新,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与朋共享,由自利到利他,获得深层喜悦;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真理后,别人误解批评你,你不会因此焦虑,真理会给你信心。 在互动环节,当被问及孝与愚孝的界限时,刘老师写道,“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无教不孝”。在此环节,刘老师为大家推荐书籍《论语与算盘》(日,涩泽荣)、《论语故事》(日,下村湖人)、《孔子》(日,井上靖)和《论语别栽》(南怀瑾)。 最后,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http://reading.fzu.edu.cn/ViewReport.asp?rid=45
个人分类: |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清华应该多培养女生
dongzg101 2012-4-5 06:47
清华应该多招女生,多培养女生!多好!清华里面再建一个个钓鱼岛!上回在北大遇到那自称北大机械系的女生,好不容易遇到一聪明的学生,我急忙问要电话,可惜啊!也不知道是我可惜,还是她可惜!
个人分类: 茶余饭后|1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网大学学院简介
xupeiyang 2011-4-22 10:21
科学网 智 大学 无形 科学网 智:通过科学将大家的 智慧 集中在一起( 参与的人越多、提出的建议和行动越多越好 ),网络是智慧集成的平台( 科学网平台 )和形式。 大学 无形:大学不拘泥于一种具体形式,其实只要能够学习到知识和科学,感悟到智慧,能够服务于社会,促进科学发展,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形式。 科学网大学各学院: 请各位校长助理(秘书)提供贵学院简介: 1 主要介绍校长与管理机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教师、教材、招生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资料 2 学院网站、照片、图片 3 联系方式 生命科学学院 医学院 中医学院 化学院 工程学院 信息学院 管理学院 文学院 美术学院 外语学院 青年学院 老年学院 科学网大学简报 第7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35674
个人分类: 网络大学|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