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空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北京没有太阳的日子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1-1 07:23
北京本周内难见太阳,很难受的日子。 今年10月,北京空气质量仅有19天达标,比去年同期减少6天。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占全月的近4成,几乎每周都要受到雾霾天气侵扰。 截至昨天,今年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239天,占78.6%,比去年同期减少7天,距全年274个“蓝天”的目标还差35天。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47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公园随拍——蝶恋花
热度 2 sportmuscle 2011-10-30 15:55
公园随拍——蝶恋花
天气凉了,秋天到了,尽管空气的质量不是最佳,但阳光依然明媚,走在公园的小路上,还是能寻找一抹抹秋意,已有黄叶开始飘落。端起相机瞄准了路边花枝头上的蝴蝶,暂且命名为蝶恋花! 1 2 3
3114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的歌声
dalilijiang 2011-10-27 12:50
空中飘来绿色的气息 鸟儿的鸣声也在屋顶响起来了 我知道, 我追寻你的时刻即将到来-----我的爱 可我卑劣的心哦,在我面前筑起篱笆 我最后一朵花,也在我面对你的恐慌中凋谢了。 我的心啊,我拿什么拯救你呢 我羞于再面对你 我长时间躲在阴冷的角落等待夜的来临。 灰暗中,一束光照进来 我才发现,我还留有我的歌声,未曾献给你。 11.10
个人分类: 蓝色的梦|3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晕:关于译者
热度 2 StephenCatholic 2011-10-26 01:16
看西方哲学书一直信任商务印书馆的汉泽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自己称之为白皮书,简约大方的封皮流露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在语句的翻译上为了减少失真而大多采取直译,读起来稍显晦涩,但字里行间充满着特有的哲学语言习惯,让人嚼后口留余香。自认为是看不懂原著语言情况下汉泽本的权威参考书目。但今天读了威廉 . 詹姆士的《宗教经验之种种》却如同嚼蜡。刚开个头,就读不下去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个译者。 “……就 协识脱离病 的,渴望自已生活的 尼姑 说,基督只是她想像的代替更世俗的恋爱对象的人物。余仿此。” 在前面出现过一处协识脱离病,译者在后面用英文做了个标注( hysteria )。这本书就算是个心理学的书,不懂心理学专业的术语,也不至于把 hysteria 翻译成协识脱离病吧。歇斯底里似乎更容易理解,读起来也更顺口一些。后面那个尼姑说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是哪跟哪啊,基督宗教范畴内的应该称为修女。即便不懂宗教术语感觉也应该知道这个常识。这本书是由演讲稿结集而成,本来就有很多口语需要译者自己斟酌,开始就不通顺,本想是哲学语言的习惯和自己理解力的原因,但看到上述那一句,直接打消了继续读下去的念头,改为收藏了。还好译者做好事没留名,真是糟蹋了这部著作。这套书的译者一般都是汉语哲学界响当当的人物(按照这系列其他书的标准),不知这位译者成为权威之后还好不好意思回顾这本译作。 ————————— (一小时后) —————————————(一小时后)————————— 是自己太孤陋寡闻,和不尊重先人了。在网上搜着了这个书的译者 唐钺(1891-1987),字擘黄,原名柏丸,1891年1月7日出生于福建闽侯。心理学大师,心理学翻译家。是一位心理学和翻译并举,成绩卓越的学者。 唐钺 - 人物简介 唐钺字率黄,原名柏凡, 福建 闽侯人。中国现代实验 心理学家 、心理学史家。1914年入 美国康奈尔大学 修习心理和哲 唐钺 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哲学部心理系继续深造并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1920年得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前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及所长、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哲学教育组组长。解放初,先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任教授,后转至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并任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市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 唐钺 - 经历 1914年入美国 康奈尔大学 学习。毕业后在 哈佛大学 继续深造并从事心理学 唐钺曾就读的康奈尔大学 研究工作。 192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 北京大学 哲学系和 清华大学 心理学系教授、前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1949 年后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市分会理事长。唐钺早年发表过有关白鼠的生理心理学实验研究论文多篇。还发表过不少心理学与哲学方面的译著。1959年前后,他对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作过系统的分析批判。60年代起,他专门从事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于1982年出版了《西方心理学史大纲》一书。 唐钺 - 主要译著年表 (1)人的义务(上、下册),玛志尼著,商务印书馆 唐钺译著 (2)功用主义,J.S.Mill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 (3)论人生理想, W.James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 (4)论情绪,W.James著,商务印书馆,1945年 (5)论思想流,W.James著,商务印书馆,1945年 (6) 宗教经验之种种(上、下册)W.James著,商务印书馆,1947年 (7)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康德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10月初版 (8)西方心理学家文选,科学出版社,1959年 (9)幼儿的感觉与意志,W.Preyer著,科学出版社,1960年4月(与孙国华合译) (10)心理学原理(选译)W.James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9月初版 (11)感觉的分析,马赫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9月第二版(与洪谦、梁志学合译) (12)愿望与道德,霍尔特著(Edwin Bissell Holt, The Freudian Wish and its Place in Ethics,1915)(未发表) ———————————————————————————————————————————————————— 看来这本书还得接着读……
2405 次阅读|6 个评论
“假如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一问的盲点
热度 3 liwei999 2011-8-6 13:36
“假如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一问的盲点。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05/2011 03:58:51 对 假如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的博文好象是评论过,但是没有查到记录,只好再论一遍。 应该说这是个 似是而非 的话题,是“错位”上“再错位”的一个结构。对“空气是热的良导体吗?”的回答固然是否定的,但是否定的意义有不同。本质的意义在于: 连导体都不是,也就无所谓良与不良了 。 什么叫做导体?显然可以有很好的定义:热传导方程适用的物质体系可称为“导体”。不能成立的就不能叫作导体了。显然,自由空间、重力场内的流体等不可称为“导体”。对流支配的介质可以称为热的“载体”。空气也是如此,因为空气是靠对流传递热量的。 “要是空气是热的良导体,那做饭时用火烧就不行了,水永远都开不了,热都传到别处去了。”的说法也很不妥。事实上在用火烧做饭时,70%以上的热量都是被空气的对流带走了。用于热锅炒菜的只是少量的份额。即便是如此,饭也还是可以作熟的。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电磁炉的效率是最好的。因为它是锅体发热。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941 次阅读|3 个评论
2002年创刊的《国际空气声学杂志》被SCI收录
热度 1 wanyuehua 2011-6-4 07:44
2002 年创刊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国际空气声学杂志》, ISSN:1475-472X ,双月刊,英国多科学出版社( MULTI-SCIENCE PUBL CO LTD, 5 WATES WAY, BRENTWOOD CM15 9TB, ESSEX, ENGLAND )出 版, 2010 年 11 月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2009 年的第 8 卷第 1 期到 2011 年第 10 卷第 3 期共 72 篇论文。 72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50 篇、会议论文 13 篇、社论 6 篇、传记 2 篇。 72 篇文章的作者涉及 13 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国家与地区分布:美国 31 篇,法国 13 篇,英国 10 篇,德国 7 篇,加拿大、印度、意大利、荷兰、俄罗斯各 3 篇等。 72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 68 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美国 国家航空航天局 ( NASA ) 12 篇、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UNIV SOUTHAMPTON ) 6 篇、里昂中央理工学校( ECOLE CENT LYON ) 5 篇。 72 篇文章共被引用 67 次(其中 2009 年被引用 8 次、 2010 年被引用 28 次、 2011 年被引用 31 次),平均引用 0.93 次, H 指数为 5 (有 5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5 次以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国际空气声学杂志》投稿指南: 该刊主要刊载基础与应用航空声学方面的论文、评论和综述文章,专题包括研究航空声学现象进展、应用航空声学包含民用与军用飞机、汽车与高速火车空气声学、声学对结构的影响。 网址: http://multi-science.metapress.com/content/121495/ 编委会: http://www.multi-science.co.uk/aeroacou.htm 作者指南: http://www.multi-science.co.uk/gen_authors.ht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国际空气声学杂志》热点论文: 1. 标题 : Flame dynamics and combustion noise: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作者 : Candel S, Durox D, Ducruix S, et al. 会议信息 : CEAS/AIAA Workshop on Combustion Noise, SEP 27-28, 2007 Lisbon, PORTUGAL 来源出版物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卷 : 8 期 : 1-2 页 : 1-56 出版年 : 2009 被引频次 : 7 2. 标题 : Mechanisms of jet noise generation: classical theori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作者 : Viswanathan K 来源出版物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卷 : 8 期 : 4 页 : 355-407 出版年 : 2009 被引频次 : 5 3. 标题 : Thermo-acoustic stability of a helicopter gas turbine combustor usi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作者 : Boudier G, Lamarque N, Staffelbach G, et al. 会议信息 : CEAS/AIAA Workshop on Combustion Noise, SEP 27-28, 2007 Lisbon, PORTUGAL 来源出版物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卷 : 8 期 : 1-2 页 : 69-93 出版年 : 2009 被引频次 : 5 4. 标题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ntropy noise mechanism in aero-engines 作者 : Bake F, Kings N, Fischer A, et al. 会议信息 : CEAS/AIAA Workshop on Combustion Noise, SEP 27-28, 2007 Lisbon, PORTUGAL 来源出版物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卷 : 8 期 : 1-2 页 : 125-141 出版年 : 2009 被引频次 : 5 5. 标题 :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noise level of unstable combustion based on the flame describing function 作者 : Noiray N, Durox D, Schuller T, et al. 会议信息 : CEAS/AIAA Workshop on Combustion Noise, SEP 27-28, 2007 Lisbon, PORTUGAL 来源出版物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卷 : 8 期 : 1-2 页 : 157-176 出版年 : 2009 被引频次 : 5
个人分类: SCI投稿|4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阮一峰:全球空气颗粒污染形势图
jiangxun 2010-9-24 11:31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0年9月23日 空气污染的一个指标,就是悬浮颗粒的数量。 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科学家用PM 2.5 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 昨天, 美国太空总署 公布全球PM 2.5 数值图(2001-2006)。 (点击看大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 全球PM 2.5 最高的地区就在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在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 2.5 小于10是安全值,我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80,比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还要高。这说明,沙漠里的空气都比这里干净。 太可怕了。 (完)
个人分类: 天下|2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庚寅中秋,北京像一幅作品
tongqb 2010-9-23 16:52
22日中秋日下午,我照例到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和国家美术观游逛、散步。一下楼,就发觉今天天气特别清新,又不热不冷,过惯了北京灰蒙蒙的日子的我,享受着这似乎李白、杜甫才享受过的阳光和空气,简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一走进北海公园,才真正感觉到空气似乎经过什么东西的过滤,是完全透明的;阳光似乎也特别的亲近人,是温暖而明亮的。看着那么多游人兴高采烈地在北海洁净的湖水里划船泛舟,一群老人沾水在地上写字,恋人们嬉笑着互相照相,小孩儿手里举着冰糕,还有那唱歌族、跳舞族的兴奋状态,我知道今天不但是节日,还因为雨过天晴,蓝天万里,他们呼吸者似乎是一年中最洁净的空气,突然我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 从北海东门出来,穿过那窄小、拥挤的胡同,进了景山,登上了景山最高峰,我发现这一天从景山顶上,可以清晰地看见美丽的香山,尽管那仅仅是远山的影子,但我似乎看见那里的叶子快要红了。也许这一天,在香山顶上也可以远远地看到景山顶上古色古香的亭子。在景山顶上环顾四周,一切都那样清晰,南面的故宫大殿和四周的角楼,东面的国贸第三期的最高的楼房,连同那被烧的影响至今未用的裤衩形的中央电视台新楼,西面的白塔和湖水,北面的盘古楼和它旁边的鸟巢、水立方,还有无数的周围的高楼大厦,特别那些外地游人,还有初访北京的老外,也似乎特别地有劲儿。是啊,今天是雨后蓝天,空气被大自然清洗过,一切都在明丽阳光下最美丽的身姿。我连忙拿出了相机,按下了快门。我有一次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 从过沙滩北街,从五四红楼边走过,我来到了美术馆。今天美术观有大型的美术展出:2010年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展出的主题是生态与家园。展览规模巨大。参展的有10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的作品。美术、雕塑的流派众多,但在这次展会上,他们不再争论,都表现一个主题,那就是我们的家园需要生态的平衡。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作品呼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我们共同的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一个馆一个馆都参观过来了。尽管作品千差万别,但艺术家们都一致感觉到今天我们生活环境变坏了,已经不适合人类生活了。我们需要青山绿水,我们需要清新空气,我们需要适合我们生存下去的家园。家园意识,成为一切艺术家共同的追求。但我觉得生态的平衡和家园的保护,仅仅依靠艺术家的呼吁是不够的。也许更重要的是那些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等,他们似乎认为只要历史前行就够了,这就是硬道理了,他们常常不明白一个道理:历史的前行,总是带有悲剧性。我们的GDP上去了,多么伟大的成就啊,但我们的河流是否依然清澈,我们的青山是否依然常绿,我们的环境是否依然洁净,我们的空气是否依然清新 我们需要物质的发展,但我们又需要王维笔下的孤烟夕阳和山色,需要李白的山月、山花和飞流,需要杜甫笔下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需要李商隐笔下的幽草与夕阳 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北京,2010年中秋节的北京,也许是一篇不错的作品。要是北京的环境质量天天如此,那么我们就生活在诗的作品中了,我们真的可以把北京当作我们的家园了。 北海公园的竹林 白塔、绿树、红瓦 白果树与蓝天 松枝与蓝天 近处是北海,远处是香山 故宫真容 从景山上看北京东部高楼 近处是故宫角楼 远处最高者为盘古楼 阳光下的鲜花之一 阳光下的鲜花之二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59 次阅读|6 个评论
假如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热度 5 cyaninelotus 2010-6-7 11:06
中午饭间是一家三口最紧密接触的时候。 儿子问:老妈,你说空气是热的良导体吗? 我回答说:不是。 儿子说:就是嘛,我说不是,何瑞(儿子的同学)非说是。要是空气是热的良导体,那扇子越扇就越热了嘛。 这个命题比较麻烦,小学生儿子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怎么证实或者证伪。本来嘛,扇扇子乘凉与空气是热的良导体是两回事,咱们一直是这么解决的。但是,如果空气是热的良导体,扇扇子可以乘凉吗?那时候,风能带走人体表面的水蒸气吗? 老公另辟蹊径,要是空气是热的良导体,那做饭时用火烧就不行了,水永远都开不了,热都传到别处去了。 上课给学生说了,大家议论纷纷,可惜课时很少没法记录。是不是,当空气成为热的良导体,这世界就很快热寂了?似乎,真是这样。 原来空气这么重要,就一个性能,拯救了地球万物。空气千万不能是热的良导体!假如空气是热的良导体,或者要变成热的良导体了,我们都要怎么办呢?
个人分类: 教育镜像|13341 次阅读|4 个评论
汽车环境污染的危害
chxk 2010-4-18 13:00
汽车污染主要是指车内空气污染,汽车尾气的污染,其次是噪声污染。 一、车内空气污染 车内空气污染物较多,主要症状表现为刺鼻、刺眼、恶心憋闷、头晕目眩;感冒;长期精神、食欲不振;皮肤过敏等现象;车内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如下。 1、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车内劣质材料及胶粘剂是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释放期长达3~15年。可经呼吸道吸收,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具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点。长期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 2、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胶水、油漆、涂料和黏合剂是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苯及苯系物被人体吸入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率增高;还可导致女性月经异常,胎儿的先天性缺陷等。 3、T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包括甲醛、苯、对(间)(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十一烷等。车内装饰材料是空气中TVOC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即使室内空气中单个VOC含量都低于其限含量,但多种VOC的混合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就使危害强度增大。TVOC表现出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甚至引起死亡。 二、汽车尾气污染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最近对汽车尾气作了详尽分析,发现汽车尾气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 X )、铅(Pb)等。汽车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微颗粒物及硫化物等。这些一次污染物还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酸沉降等二次污染物。 1、一氧化碳,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车速越慢,排放量越多,大城市中90%的一氧化碳来自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合力,它的亲合力比氧强几十倍,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消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对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危害也很严重。一氧化碳会导致人体造血部分组织缺氧,特别是人脑组织和心脏缺氧后会很快进入昏迷状态,严重者会死亡。 2、氮氧化物,其中主要是在高温燃烧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氮。它对人和植物都有很强的毒性,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使肺功能下降。它还会与碳氢化合物一起生成光化学烟雾,损伤人的眼睛。柴油机车辆排放的氨氮化物远比汽油机车辆严重,废气中的颗粒物比汽油机车高2-40倍。氮氧化合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胸闷、 咳嗽、气喘甚至肺水肿等疾病。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NO 2 ,都 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NO 2 浓度为9.4mg/m 2 (5PPm)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氮氧化物还可危害人体免疫系统。 3、碳氢化合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目前已从汽车尾气中分离出300多种环芳烃化合物,其中苯并а芘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在交通繁忙路口及其附近,苯并а芘污染特别严重。例外HC和NO X 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的约为平时的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者死亡分别为事件前一周同类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 4、铅,长期吸入含铅空气,可以引起慢性铅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昏、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汽车燃烧排入大气中的铅已达到数百万吨,成为一种公认的全球性污染。铅对人体的许我器官和系统都会带来不良影响,表现为智力下降、肾损、不育症以及高血压。大气环境中铅污染的最大受害者是儿童。如果儿童体内增加微量的铅,就会导致智力下降,影响正常发育,甚至引发多种疾病。研究表明,血铅每升10微克/分升,儿童智商数平均下降2.5。含铅汽油经燃烧后,85%左右的铅排入大气中造成铅污染。 5、此外,还有甲醛、二氧化硫及其它颗粒物等多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也很大。 三、汽车噪声污染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使人烦躁不安,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影响学习、工作和健康。
个人分类: 车辆工程|7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车内环境污染行业动态
热度 3 chxk 2010-4-16 10:01
从2008年3月1日起,国内首次制定的检测车内空气污染的标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以下简称《方法》)正式实施,这个标准对于防治车内空气污染,改善车内环境质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何谓艰难?事实上,这个法规从起草到正式制定,历经4年多,期间几次推迟出台时间,皆因可参考的国外标准不多。 然而在记者近日的采访中发现,不仅是消费者,就是汽车的业内人士对这《方法》也不甚了解,还提出了不少疑问。事实上,正如广州市环保局的相关人士所说,这只是我国环保部门对车内污染问题处理的第一步。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监控,日后的路还是很长。 聚焦:车内空气检测,八成车内空气不合格 2003年3月,北京一市民疑因新车内苯污染超标导致中毒患病,经多月医治无效后死亡,其亲属李某遂将生产厂告上法庭,要求生产厂赔偿经济损失70余万元,成为全国首例新车内污染超标致人死亡诉案;2004年4月,原告李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这件案例,被汽车业界视为关注车内空气污染的导火线。此后,车内环境问题引起了消费者高度关注,更引发了消费者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有关车内空气污染相关标准的法规,汽车内饰也从此走向环保变革。 根据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国产新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在接受检测的20个品牌、50款上市3个月的国产新车中,仅有9款轿车车内5项有害元素的含量符合检测指标达到合格标准。换言之,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车辆,超过80%车内空气标准不合格,大部分车型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 污染:车内藏 毒 百种 空间不超过5立方米的车厢内究竟藏有多少毒?早在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科学仪器公司对一辆全新的林肯Continental检测时发现,车内共有高达1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车内污染物主要有甲醛、TVOC(挥发性有机物)、苯等,其中,甲醛主要来源于汽车仪表盘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坐椅和其他装饰时使用的胶水等。 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持续挥发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此外,在车厢内还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以及胺、烟碱等有害物质。在这个过程中,车内乘客容易导致身体不适,这些有害物质会致乘车人头晕、恶心、打喷嚏,甚至引起更严重的疾病,如孕妇流产、男性不育等。 环保局:检测方法出台只是第一步,有望从源头上遏制车内污染 据悉,3月1日实施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规定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 不过,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该《方法》并未包含如何判定车辆车内空气污染物超标,以及国内汽车厂家是否需要定期提供产品样品进行抽检、消费者发现车内空气污染物质超标后如何维权等内容。此外,该《方法》所检测的对象,是建立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由于车内构件材料和装饰材料造成的空气污染,并不包括实际使用时汽车发动和行驶,尾气窜入车内引起的车内污染。 对此,广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士在采访中如此表示:此《方法》的出台,虽暂时未能一步到位彻底监控车内的各类空气污染,但是有望从源头将车内空气污染进行部分遏制。换句话说,该《办法》仅仅是监控车内空气污染相关标准的第一步。 厂家:对成本是否增加避而不谈 车内空气污染测定标准的出台,对于厂家来说影响有多大?记者试图先后拨通几家汽车厂家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希望了解其对车内空气污染标准出台的应对措施,以及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不过大部分厂家对此并没有过多的直接回复,只有几个厂家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身的产品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并且达到此次实施的《方法》所提及的检测标准。 上海大众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其生产的产品一直依照德国大众最新的车内气体散发标准进行制造,并对车内所有非金属材料的选用进行严格控制,其各类车型均比国家法规规定的时间至少提前2年达到排放法规要求,并有专人在德国接受气味检验培训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符合健康标准。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厂家对由车内空气污染标准所引起的生产成本压力,有所避讳。不过,一汽丰田有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因此产生的成本并不会太多,也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记者发现,参与此次标准制定的厂家虽然包括了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但实际上由于此标准暂时未对厂家生产制造过程有硬性的约束检测时间和要求,因此真正关注此标准的汽车厂家并不多。 消费者:新标准出台关键是要便于维权 事实上,有关专家指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仍认识不足,而对于关心车内空气污染的消费者,却对于如何判断车内空气污染是否超标显得束手无策。 广州车主陈小姐提出了疑问:我该怎么去判定车内污染物是否达标?经销商二次车内装饰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如何解决?她迫切希望国家能够出台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便于维权的车内空气污染标准。 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例,在陆续出台一系列国家强制标准后,用户与装修公司之间可就装修后空气质量的相关达标细则签入装修合同,当室内空气质量经治理仍不达标的,装修公司就必须退回用户的全部装修款。然而在车内空气污染方面,消费者迫切希望出台类似的标准规范车内污染。 据悉,之前由于标准缺失,因车内污染引发的纠纷、官司不在少数。陈小姐表示,希望车内空气污染标准尽快与三包挂钩:购车时,厂家应也能提供一份车内空气合格的协议,一旦消费者发现车内空气不达标,也能享受到相应赔偿或退车的保障。 广州市环保局的相关人士指出,尽管国家有关车内空气污染的类似标准尚未出台,但是3月1日实施的标准对消费者同样有一定指导意义。譬如发现自己购买的新车有类似车内空气问题时,在报请第三方进行检测后,测定方法和结果均可参照《方法》中提及的标准,这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时,可作为有力的证据。 经销商:暂未留意此标准 东风本田本地一4S店的马经理向记者表示,在自己接触的客户中,很少会因为车内味道大而放弃购车的。10个客户里面,大概也只有一个会提及车味方面的问题。而且客户基本上都理解新车都会有问题,这种味道几个月之后就会消失。在大部分经销商的印象中,只有特别敏感的市民,如女性或孕妇才会特别介意车内的气味。 记者在广州市内多个4S店中发现,在精品区,一般均有汽车香水、竹炭、空气净化剂等产品出售;在售后维修厂,也有例如光触媒等空气净化车内保养套餐提供给客户。对于一些比较介意车内气味的客户,汽车香水等精品一般会被经销商投机取巧地作为车价优惠的一部分馈赠给客户,车内除味的净化空气保养套餐则被打折推销给买车的人士。 几位被访的经销商在记者解释了一番之后,才知晓有这样一个车内空气污染方面的标准出台。我们在将车辆交付客户之前,会做车辆的二次检查,但很少会涉及车内除味方面。上海通用本地一位经销商向记者如此表示。这个标准跟尾气排放标准一样,必须通过很科学的手段才能测量,消费者对此认识和验证都必然有一定困难。因此,只有从国家角度源头把控才是最理想的。 国外:如何防范车内污染? 欧美国家: 美国环保局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申报者一旦违反规定,将负担巨额的罚款,还要召回产品清理污染,主要负责人甚至会被判刑。 俄罗斯也在1999年制定并实施了P51206-98号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以防止汽车驾驶室(车舱)的空气被污染。 德国汽车车内环境标准: 由德国环保署与德国汽车制造学会联合制定的德国汽车车内环境标准相关规定包括: 一、汽车本身、装在车内的塑料配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需符合德国蓝天使环保标志的要求。 二、车内装饰,坐套垫、胶粘剂等装饰材料含有的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须低于德国三级车内环保标准,比如车内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mg/m3。 三、汽车销售前还必须经过有毒空气释放期。 日韩等亚洲国家: 韩国汽车通过高科技自动监测车内空气质量,高档车一般配备AQS空气质量传感器,一旦车外的空气质量超标,AQS会自动切断风门,阻止废气流入车内;日本汽车厂商针对车内空气污染专门开发了系列附属产品,譬如包括带除菌功能的新型汽车空调等,同时出厂前,还有专人针对车内味道进行感官评价。 提醒:车内空气净化产品要慎用 市场上有许多净化车内空气服务和产品,如竹炭、光触媒、光化净化器和太阳能汽车氧吧等。不过专家指出,超过半数车主仍然比较忽视车内空气的污染,对于市面上所谓光触媒等净化车内空气的产品过于依赖,其实,这些产品的作用相当有限。 专家认为,保证车内空气洁净的最有效方法是:首先,车主不要长时间呆在密闭的车内,常常开窗通气,最好每隔半年或者一年为爱车做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同时也要经常保持车内环境整洁。 除了从通风、保洁做起减小车内空气污染以外,尽量少使用香水或者除臭剂,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在夏冬季使用车载空调时,应将空调设为外循环模式,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并密闭车窗。最后,才是选择适当的空气净化产品除味。
个人分类: 车辆工程|3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车内空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 !
chxk 2010-4-15 11:29
北京发生的新车苯超标中毒案件目前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纷纷发出疑问:车内污染真那么严重吗?车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种类呢? 一、源于汽车内饰材料及零部件 现在我国家庭汽车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如果不按照严格环保要求,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 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包括汽车使用的塑料和橡胶部件、织物、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等挥发性成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出有害气体,造成车内空气污染。专家认为,内部装饰豪华的轿车更容易产生污染,其内部装饰选用的真皮、桃木、电镀、金属、油漆、工程塑材等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会辐射出有害物质。随着皮革、塑料、橡胶等材料在汽车装潢中的大量使用,大大增加了车内有害物质的含量。 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车内材料释放的物质还是车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车内不环保的座椅面料、车内饰塑料件以及劣质粘合用的胶水是造成车内污染的主要因素,车内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如下表1所示: 表1:车内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 序号 车内VOCs主要种类 浓度 (mg/m 3 ) 序号 车内VOCs主要种类 浓度 (mg/m 3 ) 1 1,2,4-三甲基苯 10.9 1 甲苯 11.8 2 1,2,3-三甲基苯 7.7 2 甲基叔丁基醚(MTBE) 5.8 3 1-乙基-4-甲基苯 6.8 3 2,2,4-三甲基戊烷 5.4 4 甲苯 6.1 4 2-甲基戊烷 5 5 环己烷 4.5 5 二甲苯 3.8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 86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 66 测试条件:中高温(38℃),静止状态 测试条件:行驶90min后(空调开度最大) 二、源于汽车尾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包括通过排气管、曲轴箱、燃油蒸发等途径排放的污染物。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最近对汽车尾气作了详尽分析,发现汽车尾气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微生物、苯、烯烃、芳香烃等。 车速越慢,排放量越多,大城市中90%的一氧化碳来自汽车尾气;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50倍;对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危害严重。 氮氧化物其中主要是在高温燃烧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氮,它对人和植物都有很强的毒性,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使肺功能下降。它还会与碳氢化合物一起生成光化学烟雾损伤人的眼睛。柴油机车辆排放的氨氮化物远比汽油机车辆严重,废气中的颗粒物比汽油机车高2-40倍。 苯并а芘:目前已从汽车尾气中分离出300多种环芳烃化合物,其中苯并а芘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在交通繁忙路口及其附近,苯并а芘污染特别严重。铅长期吸入含铅空气,可以引起慢性铅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昏、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此外,还有甲醛、二氧化硫等多种有毒物质。 三、源于车外污染 车外的污染物进入车内,如果密封不严,外界环境的污染物将进入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劳保所专家认为,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中,道路上汽车排放出的燃烧废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等)将是车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车辆设计原理,即使不打开车窗,车辆在行驶过程车内外空气仍会发生流动和交换,如果车外空气是清洁的,车内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会随之降低,如果车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缺乏过滤装置的车内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恶化。而在洼地、车库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让发动机长时间保持运转则非常危险,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会积在车周围,通过空调系统或车厢缝隙回流到车内,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车内的严重污染。 四、源于汽车发动机及空调系统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汽油气味,均会使车厢内的空气质量下降。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之后,不但其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而且它本身产生的胺、烟碱等物质也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汽车空调长期使用后风道内会积累污物,若汽车空调及车用空调蒸发器若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就会在其内部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甚至缺氧。 五、源于人体自身污染及吸烟行为等 人体自身的污染,因为人需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乘客的交叉污染,专家在车厢内的拉手、背扶手、车窗等部位,均检出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唾液、汗液等。在车内吸烟,空气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大大增加,等于在吸二手烟。 六、源于车内不环保产品及劣质净化产品 很多消费者买车之后喜欢在车内摆放一些毛绒玩具、靠垫等装饰物,但如果这些饰物是劣质商品就会增加车内甲醛的释放源。另外,一些车主或者司机喜欢在车内放香水,医生建议,由于很多香水并非天然提取物,而是化学合成品,自身带有一定的污染;因此在冬、夏关窗开空调的季节,会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一些劣质汽车清洗、洗涤剂中含有大量的可挥发性有机物,如甲苯、二甲苯等危害人体健康。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2001年就开始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新车内气味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车内空气污染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对100辆轿车进行的随机抽检中,有90%的轿车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2004年发布第一号室内环境消费警示:警惕新车内空气污染。2003年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随机抽检了使用不足半年的新车,结果发现70%的汽车车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最高可超过标准10倍以上。广州中科环境检测中心2003年对2000辆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也发现有92.5%的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 2004年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中国首次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十分惊人,表明93.82%的汽车室内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美国Ann Arbor环境集团从11个著名品牌汽车中随机采集的车内灰尘样本的化验分析的报告表明,车内空气中的有害化合物含量是家居和办公室中的5到10倍,车内普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消费者对这些却知之甚少。湖南大学建筑节能与环境研究中心于2009年5月在长沙发起的首届车内空气污染调查结果表明85%以上的车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新车更严重。
个人分类: 车辆工程|5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有多少水资源(三)
qianlivan 2010-3-23 15:08
根据地球可以接受到的太阳能所能蒸发的水的量,可以给出地球上可用的水资源量的一个估计(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5805)。这样的估计当然是十分粗略的,因为陆地的降水量远小于海洋的降水量。我曾经想这个估计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水资源量安全到不现实的上限。但现在看来这个上限从理论上讲也不是那么可靠的。 根本的原因是用于产生淡水的方法不只有太阳光造成的蒸发。蒸发水的能量来源可以是地热,产生淡水的方法还可以有海水淡化和从空气中凝结。海水淡化解决了海边的富裕缺水国家(例如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用水需求。但是这种方法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就不那么管用了。但是还有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把空气中的水凝结出来。这个办法就和我同学说的用热机来考虑水资源量有那么点关系了。 让我们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某地很长时间没有降雨,空气湿度50%,从空气中凝结水能解决多大的问题。300K时的饱和蒸汽压是35.232百帕,273.2K时的饱和蒸汽压是6.105百帕。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rho/m_{H_2O})kT$,可以计算两个温度下空气中水汽的密度$\rho_{300\rm K}=25.6\rm g/m^3\times 50\%$,$\rho_{273.02\rm K}=4.9\rm g/m^3$。使1立方米空气从300K降温到273K放出的热量大约是$2.7\times 10^4$焦耳,而实际使用热机实现这个过程,耗费的电能是$2.7\times 10^4\times 27/300=2.43\times 10^3$焦耳。所以理想情况1度电可以制水$3600\times 1000\times/(2.43\times 10^3)\times(25.6\times 50\%-4.9)=1.17\times 10^4$克水。也就是一度电可以制水11千克。 在没有运水车,政府又不重视水利的地方,用这个办法制点饮用水还是不错的。
个人分类: 读书|411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也有蓝天白云
lixuekuan 2009-12-22 21:01
昨天我发了一组女儿在英国拍的雪景( 女儿镜头里的英伦雪景 ),很美,尤其是蓝天白云。有博友说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天空就是比中国的蓝,中国的天空想那么蓝很难。 我觉得上面的话对了一半,因为中国很大,空气不好的主要是发达的东部和大城市,那些地方人口密度也大,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富裕阶层和高级知识阶层(比如科学网的博主),也贡献了中国大部分的GDP和税收。这些人看到的和闻到的都是乌烟瘴气,如果没有去或者很少去贫穷的中、西部,感觉中国的空气都是那么脏。 其实,中国是有空气清新的地方的,中国的西部大部分地方空气都不错,以前我曾经发过的西部照片可以证明这一点。 中国的西部贫穷、落后。没有富人喜欢住在那里,就是在西部发了财(同时也污染了空气和水源,比如煤老板)也要在海南岛沿海买房子,因为那里空气好,钱再多了就全家移居加拿大、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因为那里空气也好。 有知识的人也不喜欢居住在西部,因为那里信息闭塞,离发达地区和首都远,不容易争取到资源,所以有了孔雀东南飞。党要求大家支援西部建设,可响应号召的并不多,而反其道而行之的到不少。 发几张我在青海高速公路上拍的照片以证明中国也有空气好的地方,也有蓝天白云,而且不次于其它国家。 这些照片都是隔着汽车玻璃拍的,效果不是很好,但完全可以证明我们也好空气!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6422 次阅读|18 个评论
兰州市区两周末天气对比
moxj 2009-12-6 22:19
两个周末爬兰州市兰山,俯瞰市区,仅仅到达高差不到500米的山顶,能见度一路变化巨大。 而这两个周末都是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好日子。感叹兰州人所说的空气质量改善很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人分类: 生活随记|3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越往高处走空气越稀薄是普遍现象吗?
zhangxw 2009-5-6 19:06
越往高处走空气越稀薄是普遍现象吗? 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增加的坡地是存在的 2009-5-5 张学文 l 越往高处走空气越稀薄,这是真的?当你带着一个高度表(实际是气压表)爬山时,你会看到空气压力无一例外的在减少。但是这是否表明越向上爬,空气越稀薄(空气密度越小)? l 相信越往高处走空气越稀薄,是我多年从不怀疑的信条。但是今年我发现居然存在例外!有的坡地,你往上走,其空气密度居然是增加的!对此我们已经在 2009 年 2 月 20 日 把这个发现公布在科学时报的博客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6246 以及 2009.4.28 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8892 上。 l 2009.5.4 我发现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新疆的奇台到吉木萨尔县的 30 公里的水平距离内, 60 米 的高度差内,而且在乌鲁木齐到达坂城( 100 公里, 170 米 高度差)、乌鲁木齐到柴窝堡( 40 多公里, 166 米 高度差)也存在这个现象。即从乌鲁木齐去柴窝堡再往前走到达坂城。其空气密度居然也可以(并不是经常)是增加的。 l 现在就具体计算一下我们爬坡时的压力、温度变化所对应的空气密度的变化量。 密度 变化与压力 P 、温度 T 变化的关系是 p = RT ,即气体状态方程。取对数得 ln p =lnR+ln +ln T 微分后取差分形式有 △ = (△ P / P - △ T/T ) 例如 2009 年 5 月 2 日 8 时 乌鲁木齐 T=18. 6+273 , p =905.7 达坂城 T=7.6 +273 , p =892.2 温度差 △ T =11 ,压力差 △ P =13.5 ,温度平均 T=286.1 ,压力 p 平均值 =898.95 于是密度的相对变化( / ) =-0.015- ( -0.038 ) =+0.023 ,即从乌鲁木齐向达坂城走,高度增加 169.5 米 ,空气密度居然增加 2.3% !(这是乌鲁木齐刮东南风时的情况。乌鲁木齐海拔 936 米 ,达坂城 1105.5 米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乌鲁木齐这个密度逆增与当日乌鲁木齐的东南大风是平行的气象现象。这也就为预报大风提供了新思路。 l 即我们在新疆发现不只一个地方存在空气密度逆增的坡度。这个现象在地球的其他地方估计也会存在。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是理论家研究的事。它对天气预报是否有什么提示、预报意义,是预报员研究的事。
个人分类: 气象|7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水煮物理]之九:空即是色
penrose 2008-11-13 23:59
之九:空即是色 (《空即是色》墨仙陈伟明作品)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谓空者,色也。然佛语之空、色、相者,并非常人理解之空、之色、之相。假若色之徒称:我今日欲空一下。其实不过玩笑而已。此处为暂为借用此语,亦只为表空者不空之意。所谓空者,即指我们所生活的空间、范围,不空实指其中有空气充斥,并非空无一物,亦即色盈其中。本节将要讲述的,正是空气的发现和大气压的最初研究故事。 (培根子) 文艺复兴是一个文化奇迹,在那些年代,诞生的不只是艺术家,还有我们伟大的伽利略、开普勒等物理学家,还有弗兰西斯培根等哲学家。伽利略开创了实验验证真理的先河,而培根子则是宣扬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人。他提 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之所以称呼培根为子,因为他就像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一样,创立一派学说并广收信徒。而培根,就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子。子曾经曰过:知识就是力量。于是,后代的知识青年为了寻求力量并汲取力量,就不断用实验物理的方法去探究未知问题。比如,我们生活的透明空间里是不是真的空空如也? (草书:空即是色) 关于空气的存在性问题,其实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哲人开始思考我们生活在的空间里存在什么物质。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到了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期间包括卢瑟福、普利斯特、舍勒、拉瓦锡、卡文迪许等人的努力,最终认识到我们的空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和0.03%的其他气体组成的。在这里说一个笑话:某老师说氧气是18世纪发现的,于是某生问道:那在此之前,人们都呼吸什么呢?当然,研究空气的成分问题是化学家的事情,我们物理学家其实关注的是空气的物理效应。 空气有什么物理效应?这要从空气的特性谈起。首先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从物理上来说,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要大于它们自身直径的1000倍以上。它的基本结构导致空气是透明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从物理学上严格来说,空气属于流体。(简单地说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于是,空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流动性。1653年,帕斯卡发现静止流体中压力传递的原理,即帕斯卡原理。后来将压强的单位取名为帕斯卡,正是纪念此原理。帕斯卡是个聪明人,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如下面所示,它有点像咱们用的算盘,不过中国的算盘是在盛唐发明、大宋流行起来的,要晚于帕斯卡。 (帕斯卡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 为什么空气会有气压?这要从分子运动论上讲起。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是分开散乱的,它们同时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温度的起源),也就会不断地冲击它所能接触的界面。一个分子的冲击固然很少,可若有10的23次方个分子同时冲击,那力量就够大了。就像大雨天打伞或者撑雨衣,噼里啪啦的雨点打下来,就是一种压力。但是,在18世纪,分子原子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来,人们理解大气压力就存在许多困难。幸好,培根子教导人们要从实验的实际出发去总结经验获得真知,于是,几个著名的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存在。其中托里拆利和维维安尼在1643年提出了气压概念,并发明了水银气压计。托里拆利其实是伽利略的助手,伽利略曾经称量过空气,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这或许解释了当时发现水泵最多能把水提高10.5米的问题,但却尚未揭示大气压的存在。而托里拆利用水银替代水做了实验,发现 比水重14倍的汞大约只能升起水柱的1/14,同时获得了真空一个在当时人们认为是被大自然厌恶的东西。这个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以确凿的证据说明空气不空。 托里拆利的发明也为后来汞柱温度计的发明奠定了雏形。 (大雨带来的压力) ( 托里拆利和他发明的气压计及17世纪初意大利制造的玻璃温度计 ) 而后,波意耳在1661年发现了波意耳定律,由于信息交通闭塞的缘故,这个结果并不为人所知,于是14年后马略特也独立发现了此定律。这就是中学里大家熟悉的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这个实验论证了空气是有重量和弹性(当时玻意耳称之为弹力)的物质,即在等温情况下,空气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你越压缩空气,它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像个橡皮球一样(哪个时代还没有橡皮)。波意耳还做过许多空气性质的研究,他得到了许多结论如:空气对于燃烧、呼吸和传声是必不可少的;压强对水的沸点的影响,指出当使周围的空气稀薄时热水就能沸腾起来;细管中液体的上升(即毛细现象)是和大气压力无关的;真空中虹吸失效等等。这一系列的研究,让人们对空气的认识逐步加深了。最为出名的实验,当然属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了。实际上,格里克第一个发明了抽气泵,他发现了获取真空的办法。于是在1654年5月8日的雷根斯堡,他向德意志帝国国会和国王费迪南德三世展示,抽过真空后的球体无法用30匹马分开。而后在1656年,在他的故乡马德堡重作示范,这次示范用了16匹马(分为两组,每组8匹),当时他当市长。故称马德堡半球实验。想来西方社会真是开放,市长带着大家在大街上用马拉半球,这个想法在古代中国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五马分尸的刑场现场,还有现在中国少林寺的六掰活人。五马就足以把人给撕成碎片,30匹马又是如何的概念!可见,我们天天都生活在重压之下,怪不得在地球上讨生活如此之不易啊!!! (波意耳) (格里克用重物向众人演示大气压力) (马德堡半球实验) (中国的少林寺版:六掰活人) 1657年,加斯帕史考特在他的《液压与气体力学》的出版物中描述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而波意耳和胡克则致力于改进真空泵,并最终用公式表示出了波意耳定律。有意思的是波意耳的同事丹尼斯帕潘根据他们的研究别出心裁地制造了一个骨头蒸煮锅。这实际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高压锅!后来又设计了一个蒸汽释放阀以释放压力不让锅爆炸。他通过观察阀门有节奏的上下运动,构想出了活塞和气缸发动机。遗憾的是,他没有将他的设计坚持到底。科学自有后来人,工程师托马斯萨弗里于1697年制造了第一台蒸汽发动机。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欧洲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科学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经过不同代的努力,推进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革新。 (高压锅:蒸汽机发明的灵感源泉) 在这一段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空气的存在证明和大气压的发现并研究是经历过数人的努力,而且以实验为重要基础。这就是物理学最初的研究模式,实验说明一切,也就是:用事实说话! 既然研究证明空气不空,而后获得的真空是不是真的空了呢?在17-18世纪的,人们普遍认为是。但是在19-20世纪,一个叫狄拉克的天才证明了真空也不空。真空里其实由于量子涨落效应,存在大量的正负电子对在不断地产生湮灭。真空的能量是异常巨大的,如果把它计入我们的宇宙,那将会出现10的120次方的一个疑难问题,困扰了科学家许多年。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说的,我们要庆幸生活在一个有空气的世界里。在这个蓝色星球,除了液态水和太阳,空气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保护屏。就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空气。但愿人们能珍惜空气这种宝贵资源,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世代繁衍下去。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9129 次阅读|2 个评论
【水煮物理】之九:空即是色
luohuiqian 2008-11-13 23:58
之九:空即是色 (《空即是色》墨仙陈伟明作品)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谓空者,色也。然佛语之空、色、相者,并非常人理解之空、之色、之相。假若色之徒称:我今日欲空一下。其实不过玩笑而已。此处为暂为借用此语,亦只为表空者不空之意。所谓空者,即指我们所生活的空间、范围,不空实指其中有空气充斥,并非空无一物,亦即色盈其中。本节将要讲述的,正是空气的发现和大气压的最初研究故事。 (培根子) 文艺复兴是一个文化奇迹,在那些年代,诞生的不只是艺术家,还有我们伟大的伽利略、开普勒等物理学家,还有弗兰西斯培根等哲学家。伽利略开创了实验验证真理的先河,而培根子则是宣扬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人。他提 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之所以称呼培根为子,因为他就像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一样,创立一派学说并广收信徒。而培根,就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子。子曾经曰过:知识就是力量。于是,后代的知识青年为了寻求力量并汲取力量,就不断用实验物理的方法去探究未知问题。比如,我们生活的透明空间里是不是真的空空如也? (草书:空即是色) 关于空气的存在性问题,其实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哲人开始思考我们生活在的空间里存在什么物质。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到了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期间包括卢瑟福、普利斯特、舍勒、拉瓦锡、卡文迪许等人的努力,最终认识到我们的空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和0.03%的其他气体组成的。在这里说一个笑话:某老师说氧气是18世纪发现的,于是某生问道:那在此之前,人们都呼吸什么呢?当然,研究空气的成分问题是化学家的事情,我们物理学家其实关注的是空气的物理效应。 空气有什么物理效应?这要从空气的特性谈起。首先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从物理上来说,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要大于它们自身直径的1000倍以上。它的基本结构导致空气是透明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从物理学上严格来说,空气属于流体。(简单地说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于是,空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流动性。1653年,帕斯卡发现静止流体中压力传递的原理,即帕斯卡原理。后来将压强的单位取名为帕斯卡,正是纪念此原理。帕斯卡是个聪明人,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如下面所示,它有点像咱们用的算盘,不过中国的算盘是在盛唐发明、大宋流行起来的,要晚于帕斯卡。 (帕斯卡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 为什么空气会有气压?这要从分子运动论上讲起。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是分开散乱的,它们同时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温度的起源),也就会不断地冲击它所能接触的界面。一个分子的冲击固然很少,可若有10的23次方个分子同时冲击,那力量就够大了。就像大雨天打伞或者撑雨衣,噼里啪啦的雨点打下来,就是一种压力。但是,在18世纪,分子原子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来,人们理解大气压力就存在许多困难。幸好,培根子教导人们要从实验的实际出发去总结经验获得真知,于是,几个著名的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存在。其中托里拆利和维维安尼在1643年提出了气压概念,并发明了水银气压计。托里拆利其实是伽利略的助手,伽利略曾经称量过空气,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这或许解释了当时发现水泵最多能把水提高10.5米的问题,但却尚未揭示大气压的存在。而托里拆利用水银替代水做了实验,发现 比水重14倍的汞大约只能升起水柱的1/14,同时获得了真空一个在当时人们认为是被大自然厌恶的东西。这个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以确凿的证据说明空气不空。 托里拆利的发明也为后来汞柱温度计的发明奠定了雏形。 (大雨带来的压力) ( 托里拆利和他发明的气压计及17世纪初意大利制造的玻璃温度计 ) 而后,波意耳在1661年发现了波意耳定律,由于信息交通闭塞的缘故,这个结果并不为人所知,于是14年后马略特也独立发现了此定律。这就是中学里大家熟悉的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这个实验论证了空气是有重量和弹性(当时玻意耳称之为弹力)的物质,即在等温情况下,空气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你越压缩空气,它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像个橡皮球一样(哪个时代还没有橡皮)。波意耳还做过许多空气性质的研究,他得到了许多结论如:空气对于燃烧、呼吸和传声是必不可少的;压强对水的沸点的影响,指出当使周围的空气稀薄时热水就能沸腾起来;细管中液体的上升(即毛细现象)是和大气压力无关的;真空中虹吸失效等等。这一系列的研究,让人们对空气的认识逐步加深了。最为出名的实验,当然属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了。实际上,格里克第一个发明了抽气泵,他发现了获取真空的办法。于是在1654年5月8日的雷根斯堡,他向德意志帝国国会和国王费迪南德三世展示,抽过真空后的球体无法用30匹马分开。而后在1656年,在他的故乡马德堡重作示范,这次示范用了16匹马(分为两组,每组8匹),当时他当市长。故称马德堡半球实验。想来西方社会真是开放,市长带着大家在大街上用马拉半球,这个想法在古代中国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五马分尸的刑场现场,还有现在中国少林寺的六掰活人。五马就足以把人给撕成碎片,30匹马又是如何的概念!可见,我们天天都生活在重压之下,怪不得在地球上讨生活如此之不易啊!!! (波意耳) (格里克用重物向众人演示大气压力) (马德堡半球实验) (中国的少林寺版:六掰活人) 1657年,加斯帕史考特在他的《液压与气体力学》的出版物中描述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而波意耳和胡克则致力于改进真空泵,并最终用公式表示出了波意耳定律。有意思的是波意耳的同事丹尼斯帕潘根据他们的研究别出心裁地制造了一个骨头蒸煮锅。这实际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高压锅!后来又设计了一个蒸汽释放阀以释放压力不让锅爆炸。他通过观察阀门有节奏的上下运动,构想出了活塞和气缸发动机。遗憾的是,他没有将他的设计坚持到底。科学自有后来人,工程师托马斯萨弗里于1697年制造了第一台蒸汽发动机。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欧洲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科学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经过不同代的努力,推进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革新。 (高压锅:蒸汽机发明的灵感源泉) 在这一段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空气的存在证明和大气压的发现并研究是经历过数人的努力,而且以实验为重要基础。这就是物理学最初的研究模式,实验说明一切,也就是:用事实说话! 既然研究证明空气不空,而后获得的真空是不是真的空了呢?在17-18世纪的,人们普遍认为是。但是在19-20世纪,一个叫狄拉克的天才证明了真空也不空。真空里其实由于量子涨落效应,存在大量的正负电子对在不断地产生湮灭。真空的能量是异常巨大的,如果把它计入我们的宇宙,那将会出现10的120次方的一个疑难问题,困扰了科学家许多年。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说的,我们要庆幸生活在一个有空气的世界里。在这个蓝色星球,除了液态水和太阳,空气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保护屏。就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空气。但愿人们能珍惜空气这种宝贵资源,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世代繁衍下去。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之零:物理当然很有趣 之一:物理是谁他妈生的? 之二:物理的第一次 之三:有关吃饭问题 之四:裸奔之行为艺术 之五:偷窥上帝的秘密 之六:扒掉皇帝的新衣 之七:数典不能忘祖 之八:蒙娜丽莎的智慧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2815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