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文气象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现行《水文气象学》不成熟,有待完善
热度 1 zhgatcl 2019-11-3 09:35
现行《水文气象学》不成熟,有待完善 水文学是专门研究地球大气层、地表及地壳内水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水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属于地球物理科学范畴。通过测验、分析计算和模拟,预报自然界中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和发展,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洪水和保护水环境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水文学与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广义的水文学可分为水文气象学(有学者建议改称空中水文学)、海洋水文学、陆地水文学、水文地质学(有学者建议改称地下水文学)。在以上四个兄弟中,后面 3 个都是研究液态水,看得见,摸得着,理论相对比较成熟; 但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气态水(以水汽为主),看不见,摸不着, 研究的难度很大,这方面的理论比较薄弱 。尽管目前的天气预报比较准确,但是对于雷阵雨的预报依然失误很多,对于雾霜露雪的预报依然有较多的错误。目前对于水汽和大气之间的交互运动依然研究的不够充分,社会上和科学界争论依然较多。 现行 《水文气象学》不成熟的4点理由: 1、《雷(电)和雨是什么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3294 ,暴雨与雷电相生相伴,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生活常识,但在现行气象科学理论中,竟然没有涉及雷电和降水的关系,这应该说很不正常。 2、《廖爱民谈水文气象学----气象水文学没有成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487422 ,从这篇博文可以看出,《水文气象学》不成熟。廖爱民是气象专家,在《水科学进展》上发表过《1979-2010年中国流域水汽含量变化》等论文,还专访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林炳章院长,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6442do=blogid=495345 。张学文、廖爱民,还有 林炳章院长等 三位气象专家应该不会胡说八道,也没有胡说八道的理由。 3、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还有地面水汽压、地面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地面比湿等)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这样的研究非常简单,对专业人士来说,有原始数据几分钟就能做出研究结果,这样的研究还要由檀成龙这个气象外行来发现,也间接说明《水文气象学》不成熟。 4、张学文老师主张把《水文气象学》改称《空中水文学》,他有很多这方面的呼吁,他2010年还发表了专著《空中水文学初探》。在《空中水文学初探》中,张学文老师阐述认为,在空中水汽运动和相变成雨方面有很多模糊认识。
个人分类: 回应质疑|2069 次阅读|5 个评论
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林院长有感
热度 1 banyang2011 2011-10-10 21:24
今天我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还书,正好去拜访了水文气象学院林炳章院长。从林院长的神情可知,在中国办水文气象学存在不少困难,他给我第一个困难就是气象与水文学人士的观念不同,这种观念致使两者相对有保守性,就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水文、气象二专业只是由于形势所迫,更多的表现为外在的结合,但仍缺乏结合的内势,这反映在能够兼顾懂水文和气象专业的老师极为欠缺,还有,水文、气象专业各自有保守性,都想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不想受限于他专业,致使二专业既要结合又仍存排斥力,并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 在美国气象协会( AMS )在1993年之前办了近十届水文气象会议,并出版会议论文,但之后未开会了,可见研究讨论不见长。从 2000 年起 ,AMS 开办《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杂志,其影响因子在逐年增大 , 反映了自新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水文气象的愈加重视。现在,国外如美国的水文气象专业也是刚刚起步,有些大学开始招水文气象研究生。近来略看《 Introduction to Hydrometeorology 》《 Hydrometeorology 》《 Hydrometeorology Forecsting and Applications 》等著作,发现此类著作大都是将水文学和气象学一些知识的松散组合,是借水文气象之名强调其应用,然而其学科基础却是异常薄弱,模糊得让人觉得水文气象学存在之尴尬。看张学文老师之《空中水文学初探》更有系统和理论性,应细读,并深化,从而奠实空中水文学的基础。 要办好水文气象学,不能太偏重其运用,其基础研究更重要,今有林院长开办水文气象学院,已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实为难能可贵。其若能培养出既懂水文又懂气象的学生来,这对中国未来发展真正之水文气象事业,是意义深远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今人当上下求索。
5776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水文气象学和空中水文学
zhangxw 2008-11-14 11:19
关于水文气象学和空中水文学 (张学文, 2008 , 11 , 14 ) 水文气象学是由来已久的名词。其大意是水文与气象知识的交叉和汇合。主要点在气象知识在水文方面的应用(如流域的洪水预报等)。在某些国家水文与气象合属一个部门管理。我国气象学会有水文气象专门委员会。 水文气象学这个名词的弱点我认为有二。一是把水文知识局限与地面与地下。而把空中水的知识全部送給了气象学。其实,水科学(水文学)应当包括空中(大气)、地表和地下水的知识,其结果是空中水知识散居气象学各个部分,不成系统。二是数十年来,在水文气象的名义下并没有推进空中水知识的整理与提高。水文与气象的联合会议依然是你谈水文我谈气象。大家都没有看到这个名词的引用給大家带来 1+1 大于 2 的好处,也没有意识到需要为空中水建立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 空中水文学(大气水文学)是我们在 2004 年正是提出的词(水科学进展, 15 卷, 679-683 )。它让水文学闯入空中(大气),使水文学更完整了。并且提出建立空中水文学框架的 10 个方面。而这个框架的建立就意味着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而不是离散的寄生在气象学内。 一旦空中水文学的基本知识形成论著、教材,它应当是水文与气象的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它应当使毕业生在降水预报、洪水预报、人工影响天气、水资源利用、流域改造的实践水平提高一步。 如果您对标新立异很反感,也可以把我们的努力看作是水文气象学内空中水知识系统化的新努力。即本质上是否可以创立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中国是水文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应当在这个方面多努力。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6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