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对外汉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外汉语专业中国当代文学阅读篇书目
zhangzizhang 2012-2-20 15:53
之江对外汉语专业 2010 级 中国当代文学阅读篇(书)目与课堂(后)练习 ( 2012-2-20 ) 一、课程作业: 本学期作业可从下面类型中任选一个,具体内容可自选或参考教师推荐选题,组织形式为 1-5 人的个人或课题小组,成果包括文字报告( 2000 —— 5000 字) +PPT 汇展两部分。 文字报告部分依次为“标题”、“作者及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 PPT 汇展部分依次为“标题”、“作者及作者单位”、“目录”、“具体内容”。 时间:从作业布置日起至第 12 周上课前,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统一收齐、检测交任课教师。 PPT 电子文档一律以“专业班级 + 作者 + 作业标题”为文件名。 作业类型与具体选题: 一、 关于……的调研(或考察)报告 二、 关于……的访谈与思考 (具体选题: 1 、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 2 、近年学术界与读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 3 、浙江当代文学成就与问题; 4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使用情况; 5 、近 30 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 6 、五六十年代高校学生编写当代文学史教材情况; 7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成就与问题评价; 8 、胡风《时间开始了》背景与心态; 9 、巴金《随想录》写作动机; 10 、沈从文“由文转史”; 11 、当代文学作品“有始无终”现象(如《创业史》、《正红旗下》等); 12 、“潜在写作”文学史概念; 13 、郭小川《望星空》创作心态; 14 、昆剧《十五贯》创作背景; 15 、《阿诗玛》搜集整理情况; 16 、唐湜《划手周鹿之歌》故事原型; 17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写作背景与政治功能; 18 、顾准与张中晓; 19 、穆旦“文革”时期翻译与写作情况; 20 、穆旦《神的变形》思想主题; 21 、顾城《一代人》写作情况; 22 、张洁《方舟》等女性小说主题; 23 、路遥小说《人生》; 24 、阿城小说《棋王》人物与故事来源; 25 、 80 年代先锋小说出现; 26 、近年类型文学流行; 27 、 80 后写作; 28 、打工文学;新世纪十年诗歌创作 二、阅读篇(书)目: 1 、小说: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题《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海的梦》、《活动变人形》 宗璞《红豆》 孙犁《铁木前传》、《风云初记》 张爱玲《秧歌》、《赤地之恋》、《色·戒》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赵振开(北岛)《波动》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汪曾祺《受戒》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张承志《黑骏马》、《心灵史》 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 阿城《棋王》 余华《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王安忆《我爱比尔》 严歌苓《天浴》、《少女小渔》 白先勇《谪仙记》、《游园惊梦》、《玉卿嫂》、《孽子》 (第六周课堂讨论:阅读王安忆《我爱比尔》、严歌苓《少女小渔》、白先勇《谪仙记》三位小说家作品,尝试从文化冲突角度理解小说的立意与人物。) 王小波《黄金时代》 方方《风景》 刘震云《一地鸡毛》 苏童《妻妾成群》 池莉《烦恼人生》 王朔《顽主》、《动物凶猛》 杨绛《洗澡》 棉棉《啦啦啦》 毕飞宇《青衣》 刘以鬯《酒徒》 金庸《笑傲江湖》 李碧华《青蛇》、《胭脂扣》 李昂《杀夫》 朱天文《贩书记》、《荒人手记》。 2 、戏剧: 老舍《茶馆》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3、 诗: 郭小川《望星空》 蔡其矫《川江号子》、《雾中汉水》、《也许》、《波浪》 穆旦《智慧之歌》、《神的变形》、《冬》 牛汉《半棵树》、《华南虎》 曾卓《悬崖边的树》 绿原《最后一名哥伦布》 灰娃《我额头青枝绿叶》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 北岛《回答》、《迷途》、《结局或开始》、《履历》、《白日梦》 黄翔《野兽》、《独唱》 舒婷《致橡树》、《惠安女子》、《神女峰》 顾城《一代人》、《弧线》 海子《亚洲铜》、《重建家园》 (第十二周课堂讨论:阅读顾城、海子传记与相关作品,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诗人之死”现象。) 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 韩东《有关大雁塔》、《山民》 纪弦《一片槐树叶》、《阿弗罗底之死》 余光中《春天,遂想起》、《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 洛夫《长恨歌》 散文随笔: 邓拓《燕山夜话》 巴金《随想录》 孙犁的散文 张中行《负暄琐话》 史铁生《我与地坛》、《病隙随笔》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张晓风的散文 王鼎均的散文 董桥的散文 木心的散文 三、文学史著作参考读本(要求了解、阅读) 1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3 、【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复习指南: 一、 识记下列文学史事件 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与各阶段 “双百方针” 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文革”序幕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文艺界“反右” “文革”,“三突出”,两结合 北岛、芒克创办同仁文学刊物《今天》 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 识记下列文学理论论著及其作者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三十万言书)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与《红楼梦简论》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韩少功《文学的“根”》 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三、解释概念 潜在写作 寻根文学 革命样板戏 朦胧诗 归来者诗人 先锋文学 新写实小说 “文革文学” 探索戏剧 探索电影 四、熟悉阅读书目中所列作品,并能运用社会学、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等文学批评方法进行解读和评论。要求:不能写成读后感,着重就作品意蕴、主题、人物、文本诸侧面进行理性解读; 2012-2-20
个人分类: 文学:当代文学|3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像派遣对外汉语教师一样向农村派遣支教者
热度 3 xuecw 2011-9-9 08:16
新华网今日刊发温家宝总理关心农村教育的新闻,温总理每年教师节前夕总是深入农村教育第一线,其心其景,让教育工作者感动。 同时电视新闻里面也播放一些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农村教师。 这时我想起了农村师资问题。如何让城市有经验的教师、青年学子去农村支教一二年?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师的举措。为了外国人学汉语,国家不惜投资,给对外汉语教师双份工资,原单位的工资保留着,同时汉办再发一份高工资,再加上异国风光的诱惑,一大批人争取这样的岗位。 难道国内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发展不值得大力投资吗?如果采取同样的高待遇,我想农村支教也会有同样的吸引力。那些在城市从教时间长的教师,也有到乡下短期支教、短期脱离城市喧嚣的欲望。 同时我也想到另一则新闻,某非洲教育希望工程或团体资金丰厚,有些人感叹国内的希望学校有这样雄厚的资金支持吗?国内的打工子弟学校就不值得投资吗? 国际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是很重要,就像我们有时省吃俭用也要招待好朋友一样,但是自轻自贱,轻视自家孩子的投资和教育,也不是一件好事。 相关链接: 温家宝: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更好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08/c_122006201.htm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265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出国唠叨几句
热度 1 jiaojiaojing 2011-8-27 23:07
很久了,都要去美利坚了,总觉得需要为自己的过去三年写点东西,为了记录自己的过去,也为了再次感谢某些人. 从研究生第一天开始,我就决定去美国读博了,但那个时候,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觉得只要好好看文献, 发点文章,一定很容易去的. 殊不知,DIY的过程其实非常艰苦. 首先,我想到的是考英语.大学的时候报名了一次GRE,虽然没好好准备也没去考,但是至少知道这个考试的BT,所以决定从这个考试入手,开始出国读书的第一步.2009年6月开始,准备了一个月,迈入了上海财经大学的考场,完成了G的机考,虽然感觉分数不会很高,但还是轻松的开心的为自己能再暑假里完成了这个目标的一小步而感到满足. 接着,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10月份的笔试,当时的心情,现在都觉得历历在目.站在华师大对外汉语楼的门口,跟着一大堆的考生涌出考场,面前就是自己的宿舍和丽娃食堂,心里觉得: 就这么结束了? 经过了G后,松了一口气, 但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总听人说G是最BT的,觉得G后再考T,应该是小事了,结果......第一次考T的成绩......惨不忍睹......谁说T随便考考都是80以上啊,我当初太相信这句话了,事实证明,我的分数还不到80,突然觉得,这个T要认真对待了......然后就开始加班加点,又拿出考G的劲儿,每天熬油点灯的,还好理科大楼晚上关门晚,我也说不清我住办公室多少夜了,这里觉得特别感谢导师呢,我那段时间的研究做的不好,还总是折腾着考英语,他每天跟我一个办公室,看在眼里,也竟然没有说什么, 真是太感谢他了.在此还是提醒大家,科研还是要搞好,不能光顾着考英语. 事实证明, T还是不怎么样,但是最起码,一般的大学线不会卡住我了. 弱啊, 英语......无语. 英语大战过后,一个更重要的步骤才开始---申请学校. 这个时候,我已经要上研三了.带着本科不起眼的GPA和不怎么高的GT成绩,我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出国计划. 我对自己的定位是: 申请硕士的专业的博士---生态专业博士,,因为有本科的数学功底, 比较受欢迎. 因为本科GPA不是很好,英语成绩一般,所以一定要陶瓷,否则没有任何出路. 硬着头皮, 开始将研究生期间知道的所有的美国导师都邮件了一遍......收效甚微啊! 当时没有趁热打铁,很多人早就忘记我的存在了,虽然我在大会上努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当时可能他们对我有点印象......只有Peter对我印象很深, 而且很快回复了我的邮件. Peter是亚利桑那大学的教授,当初带着自己的NATURE文章来到华师大做过演讲,因为自己当初对这篇文章很是喜欢,也比较深入的研究过,所以当时提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其中的一些公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晚饭的时候,我也参加了,还跟他聊过我的方向和做的东西,他也蛮感兴趣,尤其是觉得我可以用软件实现公式的编写,他说他是统计的PHD,当然他很清楚数学对生态研究的重要性.他很快口头答应就算他没有基金,也可以想办法给我一个TA做,但是如果做TA,我就需要重新考T,口语达到UA的要求26,事实证明,我很挫,口语怎么也上不了26...... 此后,邮箱一直很沉寂,我联系了很多跟我方向相同的导师,MSU,UGA和ISU的老师对我印象都还可以,一直都保持着联系,此外,我厚颜无耻的还跟耶鲁的大卫也发了邮件,尽管我知道这个根本不可能,但是还是希望有一线希望,还有杜克的JIM,宾大的JBP教授,我对他们的文章都有过研究,而且觉得方向确实很一致,虽然他们的大学都太好了,对我这种GPA和英语成绩而言,根本没有可能,但是......还是联系了,至少我告诉自己,不后悔......后来,毫无疑问,这些大学都没有为我敞开大门,不过宾大的JBP教授还跟我通过一次电话,给了我一个面试机会,我当初都感激涕零了,大年初二的半夜一点,兴奋的没有睡觉,爬起来等着JBP的电话,聊了大概20分钟,按照准备的把我对他的文章都按顺序理了一个遍......他也很开心我能这样做,我一直觉得机会来了......而且JBP是录取委员会的成员,虽然从来没想过能中,但是当JBP说,他已经尽力了,但是今年UPENN的生物系录取人数缩减一半,国际生更要缩减,而且我GT成绩远远没有达到研究生院的要求,他一个人的意见也无能为力......当天我还是哭了好久......,之后,我满怀信心的等着一些排名50-100之间的学校的回音,就这样一直等啊等,一直等到了5月初,没有任何消息,不说拒绝也不说接受,后来我问了UGA的老师,她说她很失望,今年没有拿到基金,只能帮我把申请转到了明年,ISU和MSU也无一例外,我当时打击大了,觉得今年的老美都破产了啊,奥巴马都把钱拿去打仗了,教育经费怎么缩减成这个样子......失望透顶了...... 在这期间,我都做好找工作就业的准备了,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了UFL的Craig教授的一封信,他说他今年拿到了基金,想找我,问我现在是否还有意愿,那个时候已经是快四月底了......抱着救命稻草了.我当然不能放了,就连忙读他的文章,又开始理思路,大年初八的样子接受了他的SKYPE网上面试.有一个不眠夜......他面试过后,就发了三封邮件,告诉我怎么申请他的基金,我就抓紧忙活起来了,跟拼命三郎没啥两样. 又过了一个礼拜, 失望又接踵而至了, Craig教授的基金我都没有申请到,我很着急的问他到底是为什么,他失望的告诉我,今年的教育经费缩减,他的经费都没有对国际生开放,只有本土的美国人才可以申请,而且他现在有一个美国学生的候选人了,他对她也比较看好......我又开始失落了,但是还没有完全的失望,我就一直等他的消息,因为到4月中旬,可能会有人否定OFFER,那个时候也许我还有一线生机.......我就等啊等,4.16了,邮箱还是静悄悄的,终于,UA的OFFER来了,UF的OFFER也来了......不过,都是CONDITIONAL的,UA的OFFER是PETER为我极力争取的,需要我考托福,只要什么时候口语达到要求就过去,一年有效,UF的OFFER中, CRAIG教授终于想到办法招我了,他说今年正好有CSC的一个项目,这个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给我的,最后,我还是接受了UF的这个OFFER,同时也跟CSC签订了协议,按照F1去UF攻博,UF的导师有一部分基金资助我,另外,基金委还会给我每个月不少的生活费,终于踏实了,两边的钱终于可以保证我比一般的全奖还多, 我的出国计划经历了这么多的破折,终于圆满画上句号了. 再次,我想感谢很多人.首先是我的导师,他虽然对我要求严格,但是对我的出国计划,也给予了不可或缺的支持,而且在我举办上海R会议的时候,他还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包括经济资助,我感激涕零. 还要感谢我的男友,他总是鼓励我,虽然好多次的失望,我心情还算坦然,但是很多的无奈都是他给予了我极大的安慰,还要感谢我的推荐老师,他们对我的认可和悉心的推荐信的书写,我非常感动,由于我申请的学校不多,但是中间间隔了很久,他们还是每次都抽空帮我做推荐,多谢他们,他们之中包括加拿大的何老师和我的导师陈老师,还有我们本学院的阎老师,当然还有金统学院的王老师......还有众多的好心人,帮我在托福考场找身份证的阿姨,跟我在南京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的鼓励,还有我好姐们珏,要不是用她的信用卡付账,估计我很多次都要忙银行,汇款速度必然超慢.还有我仅仅工作了两个月的单位,还有我的学生们,接受你们的祝福. 以后去了美利坚, 还要继续努力, 三年的出国计划, 研三的出国申请......漫长岁月, 终于盼来了曙光.
44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十二五”规划选题建议摘编---语言学
timy 2011-3-6 23:10
语言学 语言理论研究;汉语与亲属语言比较研究;濒危语言研究;语音和语言技术应用研究; 汉语词汇中文信息处理研究;句法和语义的互动研究;语言类型特征调查分析;语言接触研究;地理语言学研究; 历史语法与方言语法、少数民族语法的结合研究;现代汉字系统研究;汉字历史及理论研究;汉语语音史研究;音韵学研究; 专书和断代训诂研究;词源研究;对外汉语研究;汉字认知与学习规律研究;城市语言研究;方言岛研究;网络语言调查研究; 汉语失语症语言能力测查量表研制;计算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工程研究;知识推理和语义计算研究; 民族语言类型学研究;民族语言生态调查研究; 多语对比研究;语料库研究;语言学各分支学科数据库建设。
个人分类: 自然语言处理|0 个评论
兔年春晚——讽刺对象的继续换位
gothere 2011-2-3 19:29
今年的晚会可谓针砭时弊,房子问题、交通问题、民工问题、养生理财算卦...甚而是对外汉语教学都成为批判的对象,这种批判的矛头并不指向任何的责任人,而是以受害者的丑态毕露为表现对象。 看房子嫁女儿的母亲,不以迟到为耻的善良者,自学成才的民工组合,无所适从的消费者...特别是那几位只知道损大山的老外,学的都是中国内讧的精华。 春晚本就是大众娱乐的节目,可文以载道的传统还深植在文艺工作者的心目中,造就了如此多的黑色幽默。
个人分类: Else|3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